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全等三角形教案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2)知道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能用符号正确地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
(3)能熟练找出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对应边。
2、能力目标:
(1)通过全等三角形角有关概念的学习,提高学生数学概念的辨析能力;
(2)通过找出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感受全等三角形的对应美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2)通过自主学习的发展体验获取数学知识的感受,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多方位审视问题的创造技巧。
教学重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教学难点: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
教学用具:直尺、微机
教学方法:自学辅导式
教学过程:
1、全等形及全等三角形概念的引入
(1)动画(几何画板)显示:
问题:你能发现这两个三角形有什么美妙的关系吗?
一般学生都能发现这两个三角形是完全重合的。
(2)学生自己动手
画一个三角形:边长为4cm,5cm,7cm.然后剪下来,同桌的两位同学配合,把两个三角形放在一起重合。
(3)获取概念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
全等三角形、对应顶点、对应角以及有关数学符号。
2、全等三角形性质的发现:
(1)电脑动画显示:
问题:对应边、对应角有何关系?
由学生观察动画发现,两个三角形的三组对应边相等、三组对应角相等。
3、找对应边、对应角以及全等三角形性质的应用
(1)投影显示题目:
D、AD∥BC,且AD=BC
分析:由于两个三角形完全重合,故面积、周长相等。至于D,因为AD和BC是对应边,因此AD=BC。C符合题意。
说明:本题的解题关键是要知道中两个全等三角形中,对应顶点定在对应的位置上,易错点是容易找错对应角。
分析:对应边和对应角只能从两个三角形中找,所以需将从复杂的图形中分离出来
说明:根据位置元素来找:有相等元素,其即为对应元素:
然后依据已知的对应元素找:(1)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是对应边(2)全等三角形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两条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
说明:利用“运动法”来找
翻折法:找到中心线经此翻折后能互相重合的两个三角形,易发现其对应元素
旋转法:两个三角形绕某一定点旋转一定角度能够重合时,易于找到对应元素
平移法:将两个三角形沿某一直线推移能重合时也可找到对应元素
求证:AE∥CF
分析:证明直线平行通常用角关系(同位角、内错角等),为此想到三角形全等后的性质――对应角相等
AE∥CF
说明:解此题的关键是找准对应角,可以用平移法。
分析:AB不是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
但它通过对应边转化为AB=CD,而使AB+CD=AD-BC
可利用已知的AD与BC求得。
说明: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得到对应边相等。
(2)题目的解决
这些题目给出以后,先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其它学生补充完善,并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教师重点指导,师生共同总结:找对应边、对应角通常的几种方法:
投影显示:
(1)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是对应边;
(2)全等三角形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两条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
(3)有公共边的,公共边一定是对应边;
(4)有公共角的,角一定是对应角;
(5)有对顶角的,对顶角一定是对应角;
两个全等三角形中一对最长边(或最大角)是对应边(或对应角),一对最短边(或最小的角)是对应边(或对应角)
4、课堂独立练习,巩固提高
此练习,主要加强学生的识图能力,同时,找准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是以后学好几何的关键。
5、小结:
(1)如何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基本方法)
(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3)性质的应用
让学生自由表述,其它学生补充,自己将知识系统化,以自己的方式进行建构。
篇2
(2)知道全等三角形的有关概念,掌握寻找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元素的基本方法。
(3)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4)通过演译变换两个重合的三角形,呈现出它们之间各种不同的位置关系,从中了解并体会图形的变换思想,逐步培养动态研究几何意识。
(5)初步会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围绕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这一中心,通过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展开教学活动。
(2)设计一系列问题,给出三组组合图形,让学生找出它的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进面引入本节问题的主题,强化了本课的中心问题-----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经历理解性质的过程。
(3)运用多媒体演示图形的位置变化,使学生认识到图形具有相对运动能力。
(4)变换两个重合的三角形的位置,使它们呈现各种不同的位置关系,让学生从中了解、体会图形的变换思想,逐步培养学生动态研究几何图形的意识。
情感与态度目标
(1)学生在富有趣味的活动中进行全等三角形的学习,提供学生发现规律的空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时间,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
教材分析
本节是在了解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和学习了三角形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予以展开的,首先是感受现实生活中,有许多能重合的图形,这些图形的形状、大小相同,进而认识全等三角形,共同探索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并用这些结果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以提高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教学难点:寻找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元素
教学构思:
通过实物、平面图形认识全等形、全等三角形,从而探究全等三角形的性质,通过演译全等变形,逐步培养学生动态的研究几何图形的意识。
教学教程
Ⅰ.课题引入
1.电脑显示
问题:各组图形的形状与大小有什么特点?
一般学生都能发现这两个图形是完全重合的。
归纳: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2.学生动手操作
⑴在纸板上任意画一个三角形ABC,并剪下,然后说出三角形的三个角、三条边和每个角的对边、每个边的对角。
⑵问题:如何在另一张纸板再剪一个三角形DEF,使它与ABC全等?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方法、动手操作)
3.板书课题:全等三角形
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全等”用“≌”表示,读着“全等于”
如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记作:ABC≌DEF
Ⅱ.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元素
1.问题:你手中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的,但是如果任意摆放能重合吗?该怎样做它们才能重合呢?
2.学生讨论、交流、归纳得出:
⑴.两个全等三角形任意摆放时,并不一定能完全重合,只有当把相同的角重合到一起(或相同的边重合到一起)时它们才能完全重合。这时我们把重合在一起的顶点、角、边分别称为对应顶点、对应角、对应边。
⑵.表示两个全等三角形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这样便于确定两个三角形的对应关系。
Ⅲ.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1.观察与思考:
寻找甲图中两三角形的对应元素,它们的对应边
有什么关系?对应角呢?
(引导学生从全等三角形可以完全重合出发找等量关系)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2.用几何语言表示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如图:∆ABC≌∆DEF
AB=DE,AC=DF,BC=EF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A=∠D,∠B=∠E,∠C=∠F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Ⅳ.探求全等三角形对应元素的找法
1.动画(几何画板)演示
(1).图中的各对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怎样改变其中一个三角形的位置,使它能与另一个三角形完全重合?
归纳:两个全等的三角形经过一定的转换可以重合.一般是平移、翻折、旋转的方法.
(2).说出每个图中各对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
归纳:从运动的角度可以很轻松地解决找对应元素的问题.可见图形转换的奇妙.
2.动画(几何画板)演示
图中的两个三角形通过怎样的变换才能重合?用式子表示全等关系.并说出其中的对应关系.
C
D
E
⑴
⑵
⑶
3.归纳:找对应元素的常用方法有两种:
(1)从运动角度看
a.翻折法:一个三角形沿某条直线翻折与另一个三角形重合,从而发现对应元素.
b.旋转法:三角形绕某一点旋转一定角度能与另一三角形重合,从而发现对应元素.
c.平移法:沿某一方向推移使两三角形重合来找对应元素.
(2)根据位置元素来推理
a.有公共边的,公共边是对应边;
b.有公共角的,公共角是对应角;
c.有对顶角的,对顶角是对应角;
d.两个全等三角形最大的边是对应边,最小的边也是对应边;
e.两个全等三角形最大的角是对应角,最小的角也是对应角;
Ⅴ.课堂练习
练习1.ABD≌ACE,若∠B=25°,BD=6㎝,AD=4㎝,
你能得出ACE中哪些角的大小,哪些边的长度吗?为
什么?
练习2.ABC≌FED
⑴写出图中相等的线段,相等的角;
⑵图中线段除相等外,还有什么关系吗?请与同伴交
流并写出来.
Ⅵ.小结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有什么感受?
2.通过本节课学习,我们了解了全等的概念,发现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并且利用一些方法可以找到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这也是这节课大家要重点掌握的.
Ⅶ.作业
篇3
数学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为指导,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数学学习环境。因此教学时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关注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直接经验,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关注学生的数学情感和情绪体验,使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去,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促使学生逐步从“学会”到“会学”,最后达到“好学”的美好境界。下面结合我在《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新课教学中,谈谈自己的体会:
二、教学片断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小明家的衣橱上镶有两块全等的三角形玻璃装饰物,其中一块被打碎了,妈妈让小明到玻璃店配一块回来,聪明的同学,小明该测量哪些数据呢?数据能尽可能少吗?(由于玻璃易碎,不便于携带)
问题提出后,我鼓励学生通过画图、观察,积极主动的进行操作,充分交流在条件由少到多的过程中逐步探索出最后的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体会了分析问题的一种方法,同时也感受到反例的作用,并让学生在讨论中体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二)建立模型,探索发现。
按照三角形“边、角”元素进行分类,师生共同归纳得出当两个三角形满足以下条件时能否全等?
一个条件:一角,一边
两个条件:两角;两边;一角一边
三个条件:三角;三边;两角一边;两边一角
由于初一学生还不具备独立系统地推理论证几何问题的能力,思维受到一定的局限,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因此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适时点拨、引导,尽可能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到合作探讨中来,使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中获取新知,并使个性思维得以发展。
做一做:
按照下面给出的一个条件画出三角形,并把画出的三角形剪下来与其他同学作的比一比。
1.一个条件。
(1)一条边为4cm的三角形。
(2)一个角为30°的三角形。
你发现了什么?
2.两个条件。
(1)三角形的一个角为30°,一条边为6cm。
(2)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4cm,6cm;
(3)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是:30°,60°
你发现了什么?
3.三个条件。
只给出一个或两个条件时,都不能保证所画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
下面将研究三个条件下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今天我们先探究已知三个角和三条边这两种情形。
(1)已知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为30°、60°、90°,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吗?,把你画的三角形与同伴进行比较,它们一定全等吗?(三个内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学生得出结论后,再举例体会。
(2)已知三角形三条边分别是4cm,5cm,7cm,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吗,与同伴画的交流,比较之后,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SSS”。)
由上面的结论可知,只要三角形三边的长度确定了,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就确定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和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产生兴趣的重要条件。”课堂教学中我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教学方案,考虑课堂结构,注重丰富的教学情境的创设、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注重对学生开展探究学习的指导、注重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实现课堂中师生、生生之间多向交流,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有效地进行学习,让全体学生自始至终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之中,并不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他们学会学习。
三、教学反思
(一)情境引入,体验生活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因此本节课的设计充分让学生经历“生活——数学 ——生活”的学习过程,使学生从生活中体验数学的无处不在,运用数学无时不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地将学生的思维引入本节课的学习重点,顺利的突破难点,为学生的有效思维营造一个广阔的空间。
(二)动手操作,体验快乐数学。
本节课的设计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设计中,尽量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时空,不放过任何一个发展学生智力的契机,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借助已有的知识和方法主动探索新知识,在经历知识的发现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分类、探究、合作、归纳的能力,从而使课堂教学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发展上。
(三)合作交流,体验合作数学。
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并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畅所欲言,这样学生的创造火花才会不断闪现,个性才的以发展。
篇4
二、教学片断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小明家的衣橱上镶有两块全等的三角形玻璃装饰物,其中一块被打碎了,妈妈让小明到玻璃店配一块回来,聪明的同学,小明该测量哪些数据呢?数据能尽可能少吗?(由于玻璃易碎,不便于携带)
问题提出后,我鼓励学生通过画图、观察,积极主动的进行操作,充分交流在条件由少到多的过程中逐步探索出最后的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体会了分析问题的一种方法,同时也感受到反例的作用,并让学生在讨论中体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二)建立模型,探索发现
按照三角形“边、角”元素进行分类,师生共同归纳得出当两个三角形满足以下条件时能否全等?
一个条件:一角,一边
两个条件:两角;两边;一角一边
三个条件:三角;三边;两角一边;两边一角
由于初一学生还不具备独立系统地推理论证几何问题的能力,思维受到一定的局限,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因此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适时点拨、引导,尽可能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到合作探讨中来,使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中获取新知,并使个性思维得以发展。
做一做:
按照下面给出的一个条件画出三角形,并把画出的三角形剪下来与其他同学作的比一比。
1.一个条件:
(1)一条边为4cm的三角形
(2)一个角为30°的三角形
你发现了什么?
2.两个条件
(1)三角形的一个角为30°,一条边为6cm。
(2)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4cm,6cm;
(3)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是:30°,60°
你发现了什么?
3.三个条件
只给出一个或两个条件时,都不能保证所画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
下面将研究三个条件下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今天我们先探究已知三个角和三条边这两种情形。
(1)已知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为30°、60°、90°,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吗?,把你画的三角形与同伴进行比较,它们一定全等吗?
(三个内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学生得出结论后,再举例体会。
(2)已知三角形三条边分别是4cm,5cm,7cm,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吗,与同伴画的交流,比较之后,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SSS”。)
由上面的结论可知,只要三角形三边的长度确定了,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就确定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和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产生兴趣的重要条件。”课堂教学中我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教学方案,考虑课堂结构,注重丰富的教学情境的创设、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注重对学生开展探究学习的指导、注重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实现课堂中师生、生生之间多向交流,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有效地进行学习,让全体学生自始至终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之中,并不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他们学会学习。
三、教学反思
(一)情境引入,体验生活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因此本节课的设计充分让学生经历“生活——数学 ——生活”的学习过程,使学生从生活中体验数学的无处不在,运用数学无时不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地将学生的思维引入本节课的学习重点,顺利的突破难点,为学生的有效思维营造一个广阔的空间。
(二)动手操作,体验快乐数学
本节课的设计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设计中,尽量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时空,不放过任何一个发展学生智力的契机,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借助已有的知识和方法主动探索新知识,在经历知识的发现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分类、探究、合作、归纳的能力,从而使课堂教学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发展上。
(三)合作交流,体验合作数学
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并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畅所欲言,这样学生的创造火花才会不断闪现,个性才的以发展。
(四)教学行为与教学设计的差距
篇5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0-085-1
今年是新教材在南京全面试点的第二年。对于新教材而言我们在一线的老师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尝试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笔者借此机会,谈一谈自己在“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这节课的教学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初中数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我们都知道一般的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有四种:“边边边(SSS)”、“角角边(AAS)”、“角边角(ASA)”、“边角边(SAS)”;而在这四种条件中,“边角边(SAS)”条件在运用的过程当中很容易被学生误用。在一般三角形全等的证明过程中,把“边角边(SAS)”条件用一个不是条件的条件替代了,即把“边角边(SAS)”误用为“边边角(SSA)”,这是三角形全等教学中最让教师头疼的问题之一。当然,存在这样的问题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在学习时对“边角边”条件的理解不够深刻(除一部分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外)。虽然上课时学生在自己动手作三角形的过程中能够发现“边边角”条件不能使得到的三角形一定全等。而且,教师在作总结时会强调:通过刚才我们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到“两边一角”的情况,只有“两边夹一角”时,两个三角形才会全等。但是,学生在运用中还是容易出现误用。然而,在教科书上会有意无意地出现类似用“边边角”条件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情况,从而使学生迷惑。例如,初一新教材的第五章第八节“探索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一课中,就出现了如下的证明过程:
①BC=EF,AC=CF
∠CAB=∠FDE=90°ABC≌DEF
这个证明步骤在本节的正确性是不容置疑的,我们立刻就能看出,BC=EF,AC=CF是交代了一条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CAB=∠FDE=90°意思是说:这是两个直角三角形,这是一个利用“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中的“斜边、直角边”条件,即我们所说的“HL”条件,学生在这里也容易明白是这个意思。但是,对于我们初一的学生而言,他们刚从小学升入初中不久,数学思维正在逐步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在学习中还存有很大的模仿性,对于形象的事物容易记忆、了解,对于抽象的理论较难理解。那么这样的一个证明步骤,必然会误导学生,产生错误的想法,即认为“边边角”条件对于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是成立的。
在翻阅了新旧教材之后,我发现旧教材在这个问题上采用了比较直接的方法,正面引导学生“边边角”条件只有在证明直角三角形这样的特殊三角形的前提下才适用,即“斜边、直角边”条件(HL)。在96年出版的《初中数学教案(几何)》一书中,常州市教育局教研室的杨欲前老师和常州市二十一中的杨秋萍老师在他们共同编写的教案《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中就这样引导学生:“如果两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吗?”,然后通过作直角三角形,得出结论“全等”,从而推导出“斜边、直角边”(HL)条件。因此,虽然我们说三角形的全等的条件中没有“边边角”条件这一说法,但是,在我们许多的老师头脑中它(即“边边角”)还是一直存在的。而新教材在处理这一问题上,只是给出了一个证明步骤(即①)实际上也就是默认了,从这点上来看,新旧教材在这一问题上的本意还是一样的。
篇6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应用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
它是本章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在学完相似三角形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相似三角形的本质,以完成对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判定全面研究.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还是研究相似三角形性质的基础,是今后研究圆中线段关系的工具.
它的难度较大,是因为前面所学的知识主要用来证明两条线段相等,两个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垂直等.借助于图形的直观可以有助于找到全等三角形.但是到了相似形,主要是研究线段之间的比例关系,借助于图形进行观察比较困难,主要是借助于逻辑的体系进行分析、探求,难度较大.
释疑解难
(1)全等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当相似比为1时的特殊情况,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3个定理和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的3个定理之间有内在的联系,不同之处仅在于前者是后者相似比为1的情况.
(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选择:①已知有一角相等时,可选择判定定理1与判定定理2;②已知有二边对应成比例时,可选择判定定理2与判定定理3;③判定直角三角形相似时,首先看是否可以用判定直角三角形的方法来判定,如果不能,再考虑用判定一般三角形相似的方法来判定.
(3)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作用:①可以用来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②间接证明角相等、线段域比例;③间接地为计算线段的长度及角的大小创造条件.
(4)三角形相似的基本图形:①平行型:如图1,“A”型即公共角对的边平行,“×”型即对顶角对的边平行,都可推出两个三角形相似;②相交线型:如图2,公共角对的边不平行,即相交或延长线相交或对顶角所对边延长相交.图中几种情况只要配上一对角相等,或夹公共角(或对顶角)的两边成比例,就可以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判定定理1及直角三角形相似定理的证明方法并会应用,掌握例2的结论.
2.继续渗透和培养学生对类比数学思想的认识和理解.
3.通过了解定理的证明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证明新命题的能力.
4.通过学习,了解由特殊到一般的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二、教学设计
类比学习,探讨发现
三、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是判定定理l及直角三角形相似定理的应用,以及例2的结论.
2.教学难点:是了解判定定理1的证题方法与思路.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常用画图工具、
六、教学步骤
[复习提问]
1.什么叫相似三角形?什么叫相似比?
2.叙述预备定理.由预备定理的题所构成的三角形是哪两种情况.
[讲解新课]
我们知道,用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可以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但涉及的条件较多,需要有
三对对应角相等,三条对应边的比也都相等,显然用起来很不方便.那么从本节课开始我们
来研究能不能用较少的几个条件就能判定三角形相似呢?
上节课讲的预备定理实际上就是一个判定三角形相似的方法,现在再来学习几种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
我们已经知道,全等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当相似比为1时的特殊情况,判定两个三角形
全等的三个公理和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的三个定理之间有内在的联系,不同处仅在于前者是后者相似比等于1的情况,教学时可先指出全等三角形与相似三角形之间的关系,然后引导学生自己用类比的方法找出新的命题,如:
问: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哪几种?
答:SAS、ASA(AAS)、SSS、HL.
问:全等三角形判定中的“对应角相等”及“对应边相等”的语句,用到三角形相似的判定中应如何说?
答:“对应角相等”不变,“对应边相等”说成“对应边成比例”.
问:我们知道,一条边是写不出比的,那么你能否由“ASA”或“AAS”,采用类比的方法,引出一个关于三角形相似判定的新的命题呢?
答: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强调:(1)学生在回答中,如出现问题,教师要予以启发、引导、纠正.
(2)用类比方法找出的新命题一定要加以证明.
如图5-53,在ABC和中,,.
问:ABC和是否相似?
分析:可采用问答式以启发学生了解证明方法.
问:我们现在已经学习了哪几个判定三角形相似的方法?
答:①三角形的定义,②上一节学习的预备定理.
问:根据本命题条件,探讨时应采用哪种方法?为什么?
答:预备定理,因为用定义条件明显不够.
问:采用预备定理,必须构造出怎样的图形?
答:或.
问:应如何添加辅助线,才能构造出上一问的图形?
此问学生回答如有困难,教师可领学生共同探讨,注意告诉学生作辅助线一定要合理.
(1)在ABC边AB(或延长线)上,截取,过D作DE∥BC交AC于E.
“作相似.证全等”.
(2)在ABC边AB(或延长线上)上,截取,在边AC(或延长线上)截取AE=,连结DE,“作全等,证相似”.
(教师向学生解释清楚“或延长线”的情况)
虽然定理的证明不作要求,但通过刚才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定理的证明思路与方法,这样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证明新命题的能力.
判定定理1: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简单说成: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
∽.
例1已知和中,,,.
求证:∽.
此例题是判定定理的直拉应用,应使学生熟练掌握.
例2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已知:如图5-54,在中,CD是斜边上的高.
求证:∽∽.
该例题很重要,它一方面可以起到巩固、掌握判定定理1的作用;另一方面它的应用很广泛,并且可以直接用它判定直角三角形相似,教材上排了黑体字,所以可以当作定理直接使用.
即∽∽.
[小结]
1判定定理1的引出及证明思路与方法的分析,要求学生掌握两种辅助线作法的思路.
篇7
2.学生掌握综合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2、3来解决问题.
3.进一步培养学生类比的教学思想.
4.通过相似性质的学习,感受图形和语言的和谐美
二、教法引导
先学后教,达标导学
三、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是性质定理的应用.
2.教学难点: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有关知识的综合运用.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胶片、常用画图工具.
六、教学步骤
[复习提问]
叙述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1.
[讲解新课]
让学生类比“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得出性质定理2.
性质定理2: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
同样,让学生类比“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得出命题.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教师对学生作出的这种判断暂时不作否定,待证明后再强调是“相似比的平方”,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性质定理3: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
注:(1)在应用性质定理3时要注意由相似比求面积比要平方,这一点学生容易掌握,但反过来,由面积比求相似比要开方,学生往往掌握不好,教学时可增加一些这方面的练习.
(2)在掌握相似三角形性质时,一定要注意相似前提,如:两个三角形周长比是,它们的面积之经不一定是,因为没有明确指出这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以此教育学生要认真审题.
例1已知如图,∽,它们的周长分别是60cm和72cm,且AB=15cm,,求BC、AB、、.
此题学生一般不会感到有困难.
例2有同一三角形地块的甲、乙两地图,比例尺分别为1:200和1:500,求甲地图与乙地图的相似比和面积比.
教材上的解法是用语言叙述的,学生不易掌握,教师可提供另外一种解法.
解:设原地块为,地块在甲图上为,在乙图上为.
∽∽且,.
.
学生在运用掌握了计算时,容易出现的错误,为了纠正或防止这类错误,教师在课堂上可举例说明,如:,而
[小结]
1.本节学习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2和定理3.
篇8
一、指导思想
以生为本,落实新课改,体现新理念,培养创新意识, 注重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扎实打好数学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通过探究实际问题,认识三角形、全等三角形、轴对称、整式乘除和因式分解、分式,掌握有关规律、概念、性质和定理,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进一步提高必要的运算技能和作图技能,提高应用数学语言的应用能力,通过一次函数的学习初步建立数形结合的思维模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掌握提取实际问题中的数学信息的能力,并用有关的代数和几何知识表达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探究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轴对称性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初步建立数形结合的数学模式;通过对整式乘除和因式分解的探究,培养学生发现规律和总结规律的能力,建立数学类比思想。
3、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对数学知识的探究,进一步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明确学习数学的意义,并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良好思维品质。
三、学生情况分析
我班学生共46人,总体上看,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在学生的数学知识上看,基本概念,基本计算,以及基本的空间与图形知识都极其欠缺;数学的思维混乱,不能独立思考,需要老师的引导,这要求老师注意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激发他们广泛的爱好和兴趣,使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四、教材分析
第十一章 三角形主要学习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分类,三角形的内角、多边形的内外角和。本章节是后两章的基础,了解了相关的知识,教学时加强与实际的联系,加强推理能力的培养,开展好数学活动。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主要介绍了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及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殊条件。更多的注重学生推理意识的建立和对推理过程的理解,学生在直观认识和简单说明理由的基础上,从几个基本事实出发,比较严格地证明全等三角形的一些性质,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第十三章 轴对称立足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数学活动经历,从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开始,从整体的角度直观认识并概括出轴对称的特征;通过逐步分析角、线段、等腰三角形等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引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概念。
第十四章 整式在形式上力求突出:整式及整式运算产生的实际背景——使学生经历实际问题“符号化”的过程,发展符号感;有关运算法则的探索过程——为探索有关运算法则设置了归纳、类比等活动;对算理的理解和基本运算技能的掌握——设置恰当数量和难度的符号运算,同时要求学生说明运算的根据。
第十五章 分式主要学习分式的概念、性质、能用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并进行相关的四则混合运算。教学时重视和分数类比,加强分式、分式方程与实际的联系,体现数学建模思想。
五、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钻研新课标,掌握教材;课堂内讲授与练习相结合,及时根据反馈信息,扫除学习中的障碍点。
2、认真备课、精心授课,抓紧课堂四十五分钟,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争取充分掌握学生动态,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3、抓住关键、分散难点、突出重点,在培养学生能力上下功夫;落实每一堂课后辅助,查漏补缺。
4、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业务素养。积极与其它老师沟通,加强教研教改,提高教学水平。
5、教学中注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六、教学进度(按20周算)
周次
教学进度
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2
多边形及内角和第十一章小结
3
全等三角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4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角平分线的性质
5
第十二章小结
6
轴对称、 轴对称变换
7
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8
课题学习、第十三章小结
9
第十三章小结、期中备考
10
期中考试
11
整式、整式的加减
12
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 积的乘方、整式的乘法
13
整式的乘法、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
14
完全平方公式、同底数幂的除法、整式的除法
15
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公式法
16
第十四章小结、分式
17
分式运算
18
分式运算、分式方程、第十五章小结
19
期末备考
20
期末备考
赣州市南康区麻双中学
黄涛
2018年9月3日
2018—2019学年度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田家炳中学 廖宝宏
一、指导思想
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开展新课程教学改革,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和技巧,建立数学思维模式,培养学生探究思维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能力。同时通过本期教学,完成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任务。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了解三角形,认识全等三角形、轴对称、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分式,掌握有关规律、概念、性质和定理,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进一步提高必要的作图技能,提高应用数学语言的应用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掌握提取实际问题中的数学信息的能力,并用有关的代数和几何知识表达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探究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轴对称性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对数学知识的探究,进一步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明确学习数学的意义,并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体会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数学学习是一个充满观察、实践、探究、归纳、类比、推理和创造性的过程。养成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良好思维品质。了解我国数学家的杰出贡献,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增强爱国主义。
三、教材分析
第十一章三角形
本章主要学习以下知识:
1、了角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等有关概念,会画任意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
2、掌握三角形的三条边、三个角之间的关系,会按边或角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3、了解命题、真命题、假命题的意义,会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知道反倒的意义和作用;
4、了解定义、公理、定理、推论、证明的意义,通过具体例子掌握综合法证明的步骤和书写格式,切实打好形式化证明的基础;
5、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及其简单的应用。了解在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所引辅助线的作用,了解三角形外角的概念、性质及应用。
6、能够运用已学的有关知识证明一些简单的几何命题。
7、了解证明书的必要性,让学生了解推理过程步步有据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推理论证意识,初步发展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及区分一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综合法证明一个几何命题的方法和步骤。
本章的难点是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简单反例的构造,一个几何命题综合法证明思路的分析和证明过程的规范表述。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
本章主要学习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方法,学习应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式。
教学重点:全等三角形性质与判定方法及其应用;掌握综合法证明的格式。
教学难点:领会证明的分析思路、学会运用综合法证明的格式。教学关键提示:突出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第十三章 轴对称
本章主要学习轴对称及其基本性质,同时利用轴对称变换,探究等腰三角形和正三角形的性质。
教学重点:轴对称的性质与应用,等腰三角形、正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教学难点:轴对称性质的应用。教学关键提示:突出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
第十四章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
整式在形式上力求突出:整式及整式运算产生的实际背景——使学生经历实际问题“符号化”的过程,发展符号感;有关运算法则的探索过程——为探索有关运算法则设置了归纳、类比等活动;对算理的理解和基本运算技能的掌握——设置恰当数量和难度的符号运算,同时要求学生说明运算的根据。
教学重点:掌握整式的乘法及因式分解的方法。
教学难点:乘法分式的灵活运用及灵活运用因式分解的方法。
第十五章 分式
分式主要学习分式的概念、性质、能用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并进行相关的四则混合运算。教学时重视和分数类比,加强分式、分式方程与实际的联系,体现数学建模思想。
教学重点:分式的运算。
教学难点:分式的四则混合运算。
四、必要的教学措施
1、作好课前准备。认真钻研教材教法,仔细揣摩教学内容与新课程教学目标,充分考虑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探究示例,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练习和作业,作好教具准备工作,写好教案。
2、营造课堂气氛。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和准备好教具,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营造温馨、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为学生掌握课堂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3、搞好阅卷分析。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当面批改的方式对学生作业进行批阅,指出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讲解,帮助学生解决存在的知识性错误。
4、写好课后小结。课后及时对当堂课的教学情况、学生听课情况进行小结,总结成功的经验,找出失败的原因,并作出分析和改进措施,对于严重的问题重新进行定位,制定并实施补救方案。
5、加强课后辅导。优等生要扩展其知识面,提高训练的难度;中等生要夯实基础,发展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后进生要激发其学习欲望,针对其基础和学习能力采取针对性的补救措施。
6、成立学习小组。根据班内实际情况进行优等生、中等生与后进生搭配,将全班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以优辅良,以优促后,实现共同提高的目标。
7、组织单元测试。根据教学进度对每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测试,做好试卷分析,查找问题。大面积存在的问题在进行试卷讲解时要重点进行分析讲解,力求透彻。
六、教学进度(按20周算)
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与三角形有关的角(3) 第一周
多边形及内角和第十一章小结(2) 第二周
全等三角形(1),三角形全等的条件(4) 第三周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2),角平分线的性质(1) 第四周
第十二章小结(3) 第五周
轴对称(3),轴对称变换 第六周
(2) 等腰三角形(3),等边三角形 第七周
课题学习(2),第十三章小结(2) 第八周
第十三章小结(2),期中备考 第九周
期中考试 第十周
整式(1),整式的加减(2) 第十一周
同底数幂的乘法(1),幂的乘方(1),积的乘方(1),
整式的乘法(2) 第十二周
整式的乘法(2),平方差公式(2),完全平方公式(1) 第十三周
完全平方公式(2),同底数幂的除法(1),整式的除法(2) 第十四周
因式分解(1),提公因式法(1),公式法(3) 第十五周
第十四章小结(2),分式(3) 第十六周
分式运算(5) 第十七周
篇9
现今,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改革关键是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模式,现今教学模式存在两个弊端:一是教师缺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二是教学中学生少有参与,教育效率随之越来越低,学生对其兴趣随之降低。在这种现状下,学案式教育模式的出现为现今教育模式提高了全新思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研究,发现这种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来说是有效的模式。
一、内涵
对于大多数教育工作者来说,学案式教学模式是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提出的新型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摒弃以教师为主的观念转而以学生为出发点,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和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将学生学习内容与目标结合学习方法融入学生学习之中编写的方案,即为学案,教师采用该方案教学的模式即称为学案式教学模式。
与传统教案重点在于教师的“教”、教师一味传授知识不同的是学案式教学的重点在于“学”,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课堂应用探究
1.课前导学,组织准备。
学案教学的出发点在于明确教学目标并制订学习计划,为了让学生知道课前预习的重要性从而学会主动预习,教师课前需要进行导学,让学生对课堂上教授的知识有一个总体认识,经过预习之后,课堂听课效率大大提高,所以教师编写导纲的时候,对于学生的能力与特性需要充分考虑到,从而保证学案中涉及的题目在学生的认知范围之内,既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写导纲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将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惑记载下来,在今后课堂中组织讨论解决。
2.指引目标,鼓励自学。
在课前适当时间根据学案要求,创设适当情境,提出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提出关键性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如学习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时候可以提出如下问题:(1)若两个三角形两个对角相等,一条对边相等,那么可以判定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吗?(2)若两个三角形的两条对边相等,一个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吗?
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对学案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解决与探讨,教师在学生探讨之后对难点与重点进行详细讲解与分析,与仅靠教师传授知识相比,学生理解与接受知识的能力大大增强,学生在明确学习目标的时候充分了解所学知识的重点与难点。
3.组织讨论,答疑解惑。
虽然学案式教学模式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目标,在学生自主学习并探究之后,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组织讨论,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思维与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将学生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记录下来,继而根据课本上的知识点全面系统地阐述分析,解答学生疑问,总结出需要注意的重点。
如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教师可以根据难点解释:全等三角形可以根据两条对边与一个两边夹角相等判定,那么为什么两条对边与任意一个对角不一定可以判定这两个三角形是全等的呢?学生自学过程中可能发现了这个问题,但不一定运用证明知识可以证明,这就需要教师通过举例论证。
4.归纳总结,系统概括。
经过班级分组讨论交流,教师根据全体学生反馈的难点对学生进行讲述,并恰当地点拨,在学生对知识点有大概掌握的情况下进行点拨,与传统点拨不同,不需要讲述简单知识点,可以讲述课本上有代表性的例题,让学生对知识点的了解更深刻,采用板书形式对知识点进行总结、分点概括,简单地将本节课重难点在黑板上列出来,以加深了解的程度。
如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教师可以总结出如下几条判定原理:(1)三边相等或三角相等;(2)两角相等一边相等或两边相等,两边夹角相等;(3)直角三角形,一角一边相等或两直角边相等,通过总结,学生有了系统认知。
5.课后巩固,适当检测。
在课堂将要结束的三四分钟内,教师对所学内容进行复习巩固,根据艾宾浩斯记忆曲线,人的记忆力是有时间限制的,在一定时间内,学生对所要学的知识点有了理解与掌握,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会逐渐遗忘所学重难点,因此及时巩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该结合学生自身实际情况,设计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要求学生课后自主练习,回顾理解知识点,从而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
结语
学案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重点在于以学案为载体,将教材与之结合,在学生自主学习之后,教师适当指导,通过实践证明学案式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是完全行之有效的,然而我的知识掌握水平有限,在自己了解范围内对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提出自己的探究,希望为具体实施该教学模式提供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叶立军,方均斌,林永伟.现代数学教学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篇10
等腰三角形在初中几何里很基础,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在实际的应用中非常普遍,尤其是“三线合一”这一重要定理.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中线和顶角平分线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不少教案中都是把它和“等边对等角”放在一起讲.我觉得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性质在初中几何证明和计算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学生既需要知道它的由来,又要知道它的用途,还要能在图形不全的情况下补全“三线合一”所在的基本图形.因此,教师在教学“三线合一”定理时应该给予学生恰当引导,适时启发,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如果把握好“三线合一”定理在辅助线教学中的应用,把握好化归思想方法的渗透,将有助于学生把握解题的关键,更好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突破解题的难点,探明解题的方法,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1】如图1,点D在ABC的边BA的延长线上,过点D作DFBC,交AC于E,垂足为点F.若AE=AD,求证:AB=AC.
分析:本题有三种证明方法.
方法1:根据AE=AD,得到∠D=∠DEA,再借助垂直关系,以及∠CEF=∠DEA,把∠D=∠DEA转化为∠B=∠C,从而得证.
方法2:看到AE=AD的条件,我们马上想到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上“三线合一”定理,于是尝试着过点A作AH垂直DE,交DE于H,得到底边上的高AH,那么线段AH身兼三职:
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和顶角平分线.于是,问题迎刃而解!证明:如图2,过点A作AHDE,交DE于H,则AH∥BC.
AD=AE(已知)AH平分∠DAE.(等腰三角形底边上“三线合一”)
∠DAH=∠EAH,而∠DAH=∠B,∠EAH=∠C.
∠B=∠C,AB=AC.
方法3:将“三线合一”定理逆过来用,即若有一个三
角形一边上两线合一,通过证明必可得三线合一,并且推出这是个等腰三角形.
故本题也可以从“求证AB=AC”这个求证的结论得到提示与启发.
证明:如图3,过点A作AGBC,则AG∥DF,
AD=AE,∠D=∠AED.
∠D=∠BAG,∠ADE=∠CAG,∠BAG=∠CAG.
∠B=∠C,AB=AC.
通过以上例题,我们有了这两个思路:若题目给出等腰三角形的图形环境,我们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三线合一”定理,从而尝试着预算出“三线合一”定理能否给解题带来便利;题目中三角形里有一条线段身兼三线中的二线,我们也应该想到是否能促成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毕竟等腰三角形是个特殊三角形,它带来的结论不少.
【例2】如图4,在ABC中,∠A=90°,AB=AC,BD平分∠ABC,交AC于点D,CEBD的延长线于点E,求证:BD=2CE.
分析:如图5,线段BD既是∠ABC的平分线,又是CE的垂线,让我们联想到“三线合一”定理.延长CE交BA延长线于F,则CBF为等腰三角形,于是问题变得简单了许多.
证明:延长CE交BA延长线于F,
篇11
二、运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
互联网是一个无穷无尽的大世界,网上教育教学资源丰富多彩、琳琅满目,我们要利用计算机上网搜索教案、课件、习题、拓展资料等相关教学资源,结合本班学情和教学内容,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通过图、文、声、动画的演示,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形象,以多媒体的形式解决教学难点,使知识的再发现过程符合中学生的思维和心理特点,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例如:在教《丰富的图形世界》时,我就做了一个演示课件,从网上和一些教学光盘搜寻到许多精彩、漂亮的图案让学生欣赏,有卡通、建筑、商标、道路、风景名胜,有体育器材、球类、服装、家庭用品,还有七巧板、几何体、优美的数学曲线等,琳琅满目,把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给点燃了起来。
三、利用计算机教室进行网络教学
网络计算机既可以辅助教学,还可采取多媒体方式直观呈现教学信息,进行逼真的现象演示,例如,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计算机模拟演示。网络计算机可创设个别辅导型教学环境,可借助丰富的网络资源,支持学生基于丰富资源的研究性学习或网络主题探究活动,建模软件、虚拟实验软件以及其他带用交互性的学习软件可支持学生对学习规律的自主发现和深入探究。
如讲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前都是用剪纸、拼接和度量的方法让学生直观感受,但由于实际操作起来都有误差,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现在利用“几何画板”随意画一个三角形,度量出它的三个内角并求和,然后拖动三角形的顶点任意改变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就会发现无论怎么变,三个内角的和总是180度。这无疑大大地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为什么”的欲望。
篇12
1、 电子化的备课笔记
采用计算机排版的备课笔记,其优点是有利于在教学法中随时根据实际需要增、减和更新授课内容,同时保证教案的完整性。并可以更好满足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需要,方便制作多媒体授课课件。而可通过适当的排版,在打印稿上可以如传统的备课本一样予留足够空间用于对授课内容进行适当补充,以及采用不同颜色进行标记,方便课堂讲授。教案还可以适当调整后拷贝给学生,使学生在上课时能将主要精力放在听课而不是记录上,提高教学效果。此外,也可以适当减轻次年的备课工作量。原则上只需要根据上年的各种记录及学科的发展在计算机上适当增加或减少内容即可。
2、丰富多彩的数码影像资料
数学所涉及的常为一些抽象的、描述性的内容,按传统方式进行授课学生不易直观理解和接受。为此我利用空余时间用powerpoint等工具制作了许多教职工学课件,用图象,影音文件等资料丰富课件内容,同时,用网上下载一些关于数学的FLASH小游戏,以便在课堂上让学生参与互动。
篇13
第十二章轴对称 本章主要学习轴对称及其基本性质,同时利用轴对称变换,探究等腰三角形和正三角形的性质。教学重点:轴对称的性质与应用,等腰三角形、正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教学难点:轴对称性质的应用。教学关键提示:突出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
第十三章实数 本章通过对平方根、立方根的探究引出无限不循环小数,进而导出无理数的概念,从而把有理数扩展到实数。教学重点:平方根、立方根、无理数和实数的有关概念与性质。教学难点:平方根及其性质;有理数、无理数的区别。教学关键提示:从生活实际入手,让学生经历无理数的发现过程,从而理解并掌握实数的有关概念与性质。
第十四章一次函数本章主要学习函数及其三种表达方式,学习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和应用,并从函数的观点出发再次认识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重点:理解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初步形成数形结合的思维模式。教学关键提示:应用变化与对应的思想分析函数问题,建立运用函数的数学模型。
第十五章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 本章主要学习整式的乘除运算和乘法公式,学习对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教学重点:整式的乘除运算以及因式分解。教学难点:对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及其思路。教学关键提示:引导学生运用类比的思想理解因式分解,并理解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互逆性。
二、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有少数同学基础特差,问题较严重。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上学年学生期末考试的成绩平均分为116分,不及格的学生仅有7人。总体来看,成绩还算不错。七年级尚未出现两极分化,绝大多数学生都在认真学习。本学期还要在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上,在学生学习主动性上下大功夫。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通过探究实际问题,认识全等三角形、轴对称、实数、一次函数、整式乘除和因式分解,掌握有关规律、概念、性质和定理,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进一步提高必要的运算技能和作图技能,提高应用数学语言的应用能力,通过一次函数的学习初步建立数形结合的思维模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掌握提取实际问题中的数学信息的能力,并用有关的代数和几何知识表达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探究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轴对称性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通过探究一次函数图象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初步建立数形结合的数学模式;通过对整式乘除和因式分解的探究,培养学生发现规律和总结规律的能力,建立数学类比思想。
3、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对数学知识的探究,进一步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明确学习数学的意义,并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体会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数学学习是一个充满观察、实践、探究、归纳、类比、推理和创造性的过程。养成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良好思维品质。了解我国数学家的杰出贡献,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增强爱国主义。
四、教学设想
1、作好课前准备。认真钻研教材教法,仔细揣摩教学内容与新课程教学目标,充分考虑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探究示例,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练习和作业,作好教具准备工作,写好教案。
2、营造课堂气氛。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和准备好教具,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营造温馨、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为学生掌握课堂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3、搞好阅卷分析。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当面批改的方式对学生作业进行批阅,指出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讲解,帮助学生解决存在的知识性错误。
4、写好课后小结。课后及时对当堂课的教学情况、学生听课情况进行小结,总结成功的经验,找出失败的原因,并作出分析和改进措施,对于严重的问题重新进行定位,制定并实施补救方案。
5、加强课后辅导。优等生要扩展其知识面,提高训练的难度;中等生要夯实基础,发展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后进生要激发其学习欲望,针对其基础和学习能力采取针对性的补救措施。
6、成立学习小组。根据班内实际情况进行优等生、中等生与后进生搭配,将全班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以优辅良,以优促后,实现共同提高的目标。
7、组织单元测试。根据教学进度对每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测试,做好试卷分析,查找问题。大面积存在的问题在进行试卷讲解时要重点进行分析讲解,力求透彻。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认真学习钻研新课标,掌握教材;课堂内讲授与练习相结合,及时根据反馈信息,扫除学习中的障碍点。
2、认真备课、精心授课,抓紧课堂四十五分钟,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争取充分掌握学生动态,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3、抓住关键、分散难点、突出重点,在培养学生能力上下功夫;落实每一堂课后辅助,查漏补缺。
4、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业务素养。积极与其它老师沟通,加强教研教改,提高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