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知识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语文知识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语文知识论文

篇1

(二)知识素质

渊博的知识积累是语文教师素质的具体体现。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不仅要求语文教师掌握扎实的语文教学专业知识,还要求掌握其他学科如哲学、政治、历史、物理等的相关知识,对社会地理、自然现象、世界形势、生活潮流乃至传统文化也要有一些基本了解。因此语文教师必须时时充电,处处学习,真正做到学识渊博,为人师表。

二、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师应具备的能力素质

(一)教学能力

综合能力是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而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学能力。教学能力首先包括备课能力,它是课前准备的关键能力,备好课才能上好课;其次是上课能力,上课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关键环节,是教育的重心;此外,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目标,培养多规格、多层次、多门类的人才,还要求教师具备活动课组织能力、管理能力等。

(二)创新能力

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之达到新课改的要求。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具备教学创新意识、创新情感和创新思维,并将其融入到日常教学实践过程中,展现创新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和效果。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实际教学内容阐述创新概念,运用灵活的思维方式教学,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三、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师素质和能力培养对策

(一)积极自主学习,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激活了语文教学的新模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认真学习领会课改精神,以新教育理念武装课堂。此外,语文教师还要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工具进行教学,以适应新课改对语文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二)注重相互交流,积累专业教学经验

教学经验具有浓烈的个人色彩和习惯特征,它是教师一生的财富,是形成自身教学特点、培养自身综合素质的必要基础,对自身的工作效率和教学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同事间的经验交流,就是教师专业教学能力培养的一个良好途径。

(三)构建展示平台,培养提升自我才华

语文教师自我才华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自我学识和才华的展示。语文教师可在学校每学期定期开办公开课,邀请领导和其他教师参与,在授课中展示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手段;在工作之余,可开展教师演讲比赛、写作比赛、备课展示等有意义的活动,在活动中将自己的作品陈列出来供他人欣赏,展现自身魅力。同时,可定期与其他学校联合开展“语文教师交流学习活动”,将本校的教育成就与其他学校的语文教师进行交流,取长补短。还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网络平台,展示自身的教学经验、心得体会等,并积极接受他人的评价和反馈,完善自身。

(四)积极参与培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语文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离不开课程培训。语文教师应积极参与现代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政策法规、教学理论、师德提升等各方面的培训,强化自身素质,从而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进一步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1.积极参加常规培训,提高语文教师整体素质

(1)积极参加新教师岗前培训、职业道德培训、公共课全员培训等继续教育培训。(2)积极参与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培养、培训活动,全面提高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素质,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引领带动广大语文教师共同提高素质。(3)积极参加高等院校组织的中小学语文教师学历提高培训,使学历层次逐年提高。

2.积极参加校本培训,促进语文教师专业发展

(1)以学校为本,以新课程改革为导向,引导语文教师积极参与校本培训,提高语文教师“新课程、新理念、新技术”和职业道德水平。(2)针对语文教师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引导教师积极参与校本教研活动,在研究中学习和提高。

3.积极参与教学科研,提升语文教师专业水平

(1)以语文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为主干力量,积极参与学校开展的教育科学研究、教学科研成果展示、教学科研学术交流等活动。(2)坚持“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倾斜农村”的方针,积极参与城乡联动、骨干先行的活动,引导语文教师进行教学科研实践,努力提高专业水平。

篇2

本文作者:王艳秀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

中介法的寻求

寻求道德客观性的第二条路径是以功能性概念为中介将事实与价值联结起来,这是一种历史主义的方法,以德性伦理学和社群主义为代表。社群主义代表人物麦金太尔在他的著作《追寻美德》中用历史叙事的方式描述了启蒙主义的理性主义价值观的起源和嬗变,并揭示了启蒙运动的道德合理性论证的失败。他认为当代道德哲学实际上陷入情感主义之中。情感主义实际上对道德哲学的全部历史下了一个判语:一切为一种客观的道德提供理性证明的企图都不能成功。事实与价值之间鸿沟的出现是同现代道德争论中对功能概念地位的否定相联系的。如果功能性概念能恢复,沟通事实与价值间鸿沟的基础将会建立起来。因此,麦金太尔试图以功能性概念为中介搭建起事实与价值间的桥梁。麦金太尔首先对“是”和“应当”的两分法这一由休谟奠基的现代道德哲学原则进行釜底抽薪式的批判,证明启蒙思想家们的道德证明必然失败,由此推论出这一失败导致了事实与价值之间内在关联的断裂。启蒙思想家们的道德证明中存在着不可解决的问题。这种矛盾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首先,启蒙思想家对“道德的内容是什么”这个问题的意见是一致的,而且也都同意关于他们的证明应诉诸于人性特征,“他们都认为,这种论证的关键前提是描述人性的某一特征或某些特征,而道德的规则也就会被解释和证明,那些能够期望被一种具有这样一类人性的存在者所接受的规则”[1](P66)。但是,对于“什么样的人性特征为道德提供了根据”这一问题,他们的观点则是互相矛盾的。例如,对于狄德罗和休谟来说,相应的人性特征是激情,而对于康德来说,相应的人性特征则是理性规则的普遍性和绝对性。其次,从深层来看,道德观念与人性观念之间的不一致是由于二者之间缺少一个目的论的人性观作为中介。麦金太尔认为道德观念与人性观念的基本结构应该是亚里士多德所分析的三重架构:即区分偶然所是的人性(处于未受教化状态的人性)和实现其本质性而可能所是的人性,通过道德训诫才能实现从前者向后者的转变。而道德训诫是通过实践理性和经验的教导在共同体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启蒙思想家“拒斥任何目的论的人性观,认为人具有规定其真正目的的本质”[1](P69)。这一观点会导致以下后果:第一,消除了任何有关“实现其目的而可能所是的人”的概念必然消除事实与价值之间的内在关联,从而由人性之是无法合理推出人性之应该。由于无法作出以人性事实为基础的道德评价,人的概念因此失去了逻辑根基。第二,当人性之应该不能合理地从人性之是中推断出来,便无法形成任何道德标准,因为没有任何充足的理由和权威能够强迫人们接受这些道德规范。第三,没有任何历史性与目的性的人只能是具有抽象人性的抽象自我,这一抽象的自我必然毫无个性,没有确定的目的,更没有能力做出任何道德判断。麦金太尔通过上述论证一针见血地指出:“处于古典的亚里士多德传统中的道德论证———不论在其古希腊形式中还是在其中世纪形式中———都至少包含一个功能性概念,即被理解为具有其本质特性和本质目的或功能的人这一概念,并且当且仅当这种古典传统在整体上遭到基本否定时,道德论证的特性才被改变,从而落入某种形式的‘是’前提中得不出‘应该’结论这一原则的范围之内。”[1](P75)这就是说,功能性概念的丧失是直接导致“是”与“应该”分离的罪魁祸首。因此,麦金太尔试图通过历史主义的方法,确定本质性的人的功能性概念,恢复目的论框架。所谓功能性概念,是指某种事物的概念就是具有功能的事物的概念,对一种功能性事物的概念的任何恰当的定义都必须部分地依据那个事物功能或目的而被建构起来,借助功能性概念可以从事实性前提中得到评价性结论。即一个“是”的前提能够在有的情况下承担一个“应当”的结论。它可以断言一个原则,其有效性不是从某个一般的逻辑原则,而是从所用的关键词项的意义中推出来的[1](P69),这个词项(即关于某物的通行标准)就是功能性概念。在麦金太尔看来,功能性概念的确立需要以下三个元素:首先,以目的论框架为基础。按照麦金太尔的观点,做人就应该做一个好人。但做人为什么就应该做一个好人呢?麦金太尔借助了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观点,即善是人类本性意义上的目的,是人作为一个种类所特有的追求目标,人最终极的目的是过上幸福生活。所以做人就应该做一个好人。正是通过设立目的论大前提(幸福),一方面,说明人为什么会追求至善,另一方面,以此统摄行为者的伦理取向,从而使行为的正确性能在这种目的论框架中得到说明和辩护。第二,以德性实践为手段确立美德的意义和功能。人对至善的追求决定了德性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麦金太尔特别强调指出这里的手段与目的的关系是内在而非外在的,也即如果脱离对手段的描述,就不可能充分地描述目的。因此“德性是一种获得性品质”[1](P243),美德的意义与功能是在对德性的践行过程中确立起来的。这里的“实践”不是泛指任何生产活动或技术活动,而是特指能够实现主体内心价值的社会合作活动。第三,以共同体传统为德性实践的背景与场所。麦金太尔洞见到单纯以美德概念为动力的人类生活会有两方面的缺陷:首先,它会被冲突和专断所宰制。德性生活意味着主体的选择,但善是多样的,在此状况下进行的选择意味着善与善之间的悲剧冲突是有可能发生,这实质是无选择标准的现代自我的重现;其次,如果没有一种被设想为一个统一体的整体的目的的引领,个别的美德观念只能是部分的,不完全的。由于实践是“融贯的、复杂的并且是社会性地确立起来的、协作性的人类活动形式”[1](P238),因此要在整体性的生活背景中才能得到理解。这里的“整体性”具有双重内涵:一方面,个人自身生活的整体性;另一方面,个人存在于其中的历史叙事系列横向与纵向的整体性。二者共同构成了“叙事的历史”,处于叙事历史中的人是占有特定社会角色的,角色赋予了个人的功能性内涵,履行角色的功能就是德性践行的过程。角色赋予了行为者践行的内容。而角色的内涵因其源于共同生活的叙事,具有客观的真实性或虚假性。现代之所以否定道德判断的客观性,恰恰是因为缺少这样一个实在性的基础。只有认识那构成产生了个人的文化世界的社会基质的定义和特征,才能理解“好人”的通行标准。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麦金太尔把人的生存及其实践看作目的论的,而目的的设定权托付给行为者所身处的共同生活,共同体的价值、规范和目标就是最高的善。通过求诸于我们生活其间的各种各样的和多层次的道德共同体(家庭、城市、群体、社团和联合体),去寻求完整的而非片面的、实际的而非抽象的、具体的特殊的而非普遍主义的道德理解。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美德因此具有了客观性,而不是主观任意的情感产物。

超越论的寻求

寻求道德客观性的第三条路径是超越论的,也即超越事实与价值的二分法,将客观性界定为一种“合理的可接受性”,以普特南为代表。普特南认为“事实判断对价值判断”和“事实真理对分析真理”这两个二分法已经败坏了我们关于伦理推理和有关世界描述的思考,特别是妨碍了我们看清评价与描述是如何缠绕在一起并且相互依赖的。他否定了逻辑实证主义建立在事实与价值分离基础上的“客观性”,认为道德客观性之所以可能,关键在于对“客观性”的实用主义解释。他一方面反对存在绝对客观的“旁观者的目光”,另一方面也反对相对主义的“不可公度性”的观念,而试图寻找一条中间道路,即作为“合理的可接受性”的客观性。首先,普特南批判了善的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善的主观主义通常认为要从事实陈述中推出道德结论,先得有一些道德前提,但是,伦理论述是不能合理地加以证明的。既然伦理评价无法还原为事实,只是不科学的空谈,于是道德知识成了问题,由此主张一种“善的主观主义”。这一观点揭示出了伦理学的“认识论难题”:伦理价值是一种与物自体无关的投射,从而消除了道德判断的认识论地位,也即通过否认当我们作出道德判断时,我们真的确实说过一些是真的或是假的东西,通过说价值只是“我们投射到世界上的感觉”,来“消除”关于道德信念的认识论地位这整个问题。[5](P66-67)普特南认为主张善的主观主义与主张形而上学实在论是直接关联的,“事实上,形而上学实在论和主观主义不是简单的对头,在今天,我们对物理学太倾向于实在论,而对伦理学又太倾向于主观主义,这两个倾向是相互关联的。正因为我们对物理学实在论倾向太重,正因为我们将物理学看作是唯一真的理论,我们才倾向于对不能还原物理学的描述采取主观主义态度”[6](P153)。可是,物理学之外,其他一些词如指称、色彩,同样地无法还原为物理学话语,但却是正当的,且必须是正当的,否则物理学本身的正当性也是可疑的。伦理学的相对主义认为价值是“偏见”的产物(即是说纯粹是主观兴趣),普特南举喜欢香草冰淇淋(v)还是巧克力冰淇淋(c)为例,说明通常相对主义者以此为例说明偏好的主观性,但与此相对的是,在“仅仅由于种族原因而大肆杀害犹太人是错误的”这一判断中,人们却坚持在这个问题上的分歧是客观的。尽管事实上,这两个例子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所以,根据香草冰淇淋讲的例子说明价值的主观性,这一论证是有问题的。在普特南看来,如果把“主观性”的理解为相对的话,价值可以是主观的。但同时又不失其客观性。因为“价值判断通常表达了心灵,人格性和性格的持久特性”。“只要有一个世界,就得先有一个合理的可接受性标准。”[6](P158)既然关于伦理学的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都是不可靠的,那么伦理学在何种意义上是客观的呢?既然事实与价值不是完全没有任何关系,那么对于何谓价值的客观性也需要重新理解。这个对于客观性的界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既然我们创造的道德映像可以存在更好或更坏,那就需要假定存在着关于什么是更好或更坏的标准,当我们询问这些标准的地位时,关于道德谈论的认识论或本体论的整体问题难道不会重现吗?普特南在“作为事实和作为价值的合理性”一文中回答了这个问题。第一,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实用主义者总是主张,标准和实践必须一起发展,并由一个精致的相互调整的程序不断修改。”[5](P69)我们依据其来判断和比较我们的道德映像的标准本身和道德映像一样也是创造物。道德映像是人类创造物,但那并不意味着,我们使用其中一种或另一种道德映像的语言所做出的判断不可能是正确或错误的。然而他们是人的创造物这一事实确实意味着原则上它们可以被取代、合并、联合,等等。第二,这种主张不同于非理性主义。露丝•安娜•普特南诉诸于“需要”这个概念。正是因为有实实在在的人类需要,才使区分好的或坏的价值成为可能。杜威告诉我们,人的需要也不是先在的,人类在不断的重新设计自身,我们创造需要。那么,在普特南看来“我们具有何种客观性”呢?即一旦我们放弃了本体对象和性质的整体图画,我们的信念之网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世界本身?第一,“客观性”不是离开了人的形而上的东西,不论是道德的客观性还是物理的客观性,都不可能离开了人的活动来加以探讨,实践以及与其相关的价值是谈论客观性的必要前提。实用主义反对以第三者的旁观身份谈论任何理论话题。普特南指出,只有明智的人才知道什么叫明智,只有懂音乐的人才知道什么是好音乐,一切的认识都以范式为前提,而范式则是在人的实践当中完成的渗透了事实和价值两方面的东西。因此客观性不在于与对象的惟一对应,而只能在一个文化的内部才能得以把握,是特定的文化为“善”提供了合理的可接受的标准,从而在文化内部,“善”具有了某种和物理事实同样的客观事实性。伦理学在这个意义上同样是关于事实的理论。第二,这样,客观性就不是“我的”客观性,而只能是“我们”的客观性。普特南指出,在一个文化社群中,说某一事实是客观的,即意味着相信这一事实是合乎理性的,而理性上的可接受性或“合乎理性”的标准则涉及到一个文化社群的价值问题,是文化社群为我们制定了客观性的准则并使得这种客观性成为可能。第三,客观性一方面立足于事实条件,另一方面随着传统的改变而改变。在道德推理中,我们通常不可避免要诉诸那些在道德的话题中自身不能得到证明的价值或价值判断。但是,我们在起点的选择上是不自由的,选择总是按照事实条件进行的,而且每一事实条件都以其自身的方式决定着选择的本质。综上所述,普特南否认事实与价值的二分法,认为事实与价值是互相缠绕在一起的,从而重新界定了客观性的概念,他认为不存在形而上学实在论所认为的绝对的上帝之眼,也不存在绝对的客观性,所谓的客观性只能是一种合理的可接受性。无论是事实判断还是价值判断都可以具有一种作为合理的可接受性的客观性。

篇3

2.1科研导师制的内容

“导师制(Tutorialsystem)”是源于14世纪英语牛津大学,是近年来国内高等学校本科生教育中正在探索实践的一项制度创新,导师对少数学生的学习法、课程安排、科研训练、大学生活、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进行个别交流和指导,是一种有别于本科生班主任制度的新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制度。而“科研导师制”是以科研为纽带,充分利用教师的科研能力让学生参与课题研究,促进教师在育人中的主导作用,培养与提高学生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从而提升的创新能力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一项制度。科研导师制以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为主旨,通过指导学生完成适度的科研任务,有效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能力。台州学院环境工程系从2007年开始导师制,是集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各专业从第三学期开始实施,每位学生根据意愿选定一名教师作为导师。在第一阶段(二年级),导师帮助学生熟悉学科和专业的研究内容、方向和发展前沿的介绍,使学生及早了解和明确学习的专业内容与发展方向,尽可能安排学生参与简单基础的科学研究。在第二阶段(三年级),以科研训练为主,导师应切实安排学生进行课题研究,让学生独立完成科研的每个环节,使学生在科研实践中接受系统的技能和科学素养的严格训练。导师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学术和科技咨询活动,阅读专业书籍,鼓励和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学术讨论,参与生产实践,扩大视野,活跃创新思维。在第三阶段(四年级),以毕业论文工作为主,导师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撰写毕业论文,巩固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

2.2基于科研导师制的毕业论文指导模式的实施途径

2.2.1鼓励学生尽早介入导师课题

国外很多国家都采用的是大学二、三年级就进入研究室从事科研工作,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科研思维及创新性思维都很强。而我们很多院校本科毕业论文往往在最后一个学期实施与毕业实习、找工作的时间相冲突,,时间紧,任务重,很难在短时间内锻炼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毕业论文也大打折扣。实行科研导师制,可以将科研导师制和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相结合,使学生尽早介入教师的科研课题,将毕业论文工作提前。导师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在研课题推荐、指导学生检索阅读相关科研论文,组织参加各种学术讲座,为后面的毕业论文进行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储备。同时,低年级学生能较早地和高年级学生一起融入科研环境中,共同创造良好的科研氛围,使他们的科研思维和动手能力都有机会得到锻炼,并在实践中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亲身体验导师严谨治学、严肃科研的优良作用,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2.2为导师增设学生科研助手岗位

为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热情,发挥学生助学助研的功能,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我院自2012年起为正主持厅局级以上课题的教师增设“学生科研助手”岗位,帮助教师管理实验室,指导低年级学生开展科研工作,提高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的运转效率,推进教师科研的顺利实施,帮助学生出科研精品。学生作为科研小助手,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实验突破点,验证实验方案,帮助教师摆脱繁重教学工作,使教师能在宏观上把握整个课题的进展,有效提高科研工作效率,学生在这个过程之中也得到导师的指导,自身的实践创新能力也得到提高,进而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2.2.3结合导师的研究课题进行选题

导师可以将本科生毕业论文的选题与自身在研课题进行有机的结合。选题要针对现有的实验条件和专业培养目标,大小适中,难度适宜。例如,我院教师主持的“半导体多元纳米晶复合膜生物诱导仿生合成及可见光催化降解染料废水研究”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分解设计或拓展延伸,拆解出若干不同的子课题。通过该选题,学生对光催化氧化降解有机废水的原理有了深刻的理解,熟悉了光催化装置和光催化处理废水的工艺流程,并掌握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等常用大型仪器的使用方法,与环境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一致,有利于学生的就业。

2.2.4鼓励学生申请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

目前各大高校都在积极推广大学生科研创新实践平台,如浙江省“新苗人才计划”、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计划、开放实验室等。依托科研创新实践平台,与本科毕业论文结合起来,部分学生在低年级阶段即可通过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平台申请各级各类科研创新项目,尽早地进入实验室并参与导师的一些课题研究工作。学生申请科研创新项目,需要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做实验和撰写研究报告或科研论文,能够系统地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些学生直接将科研课题深入研究转为毕业论文,对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大有裨益,也有利于学生毕业后更快地适应社会。从我院环境工程专业历届学生科研立项完成情况看,凡作为科研项目主持人的学生,能顺利结题的毕业论文质量高,成绩均为优良,且多数在国内中文核心二级刊物上。学生在文献阅读、实验操作、数据处理、论文写作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因此,鼓励大学生申请和参加科研创新项目,本结合科研课题进行毕业论文选题,既是对创新实践项目的延续和深入,而且因研究时限较长,研究内容系统深入,研究经费充足,一般来说,论文质量较高。

篇4

最好的教育一定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紧密结合的教育。要想做到这一点就要求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实际,包括实际水平、学习诉求、学习方法、兴趣爱好等方方面面,结合学生基础差、学习兴趣不高的状况改进教学模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关注他们的实际需求,这样我们的教学效果才会优化。

三、要结合我们学科特点,特别是散文作品的特点来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合理地安排教学流程,有计划、有层次地使学生接受所学。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要注意做到:要重视学生的阅读训练,学生阅读的过程就是体会和感受文章之美的过程,是融入文章的过程,也是和作者产生共鸣的过程,所以阅读在这方面就非常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有计划地阅读欣赏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歌散文名篇,感受诗歌散文作品中的艺术魅力,享受诗文之美,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升学生的修养素质。有效的教学方式是达到这些目标的关键,同时,还要充分体现诗文欣赏课程的特点和关注学生的基本学情。

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遵循以下几点

1.要注重诵读。

陶行知老先生说:国文本是读的学科,而这一方法对古诗文来说尤其重要,学生要读准字音,读清句读,最后还要读出情感,学生在诵读中才能走进文本,理解文意,感受作品的音韵美。

2.丰富的想象力能使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把文字转化为画面,才能真正深入到作品的内部,使学生对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具有深刻的印象,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才能真正读懂作品。

3.强化体验。

情景的再现是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有效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创造与激发与作品相似的情景和感情体验,让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能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语文课堂由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学生满足求知渴望、培养能力、陶冶性情、净化思想的乐园,是语文教学所要追求的目标,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针对这本选修教材,根据诗歌散文的特点,我主要运用了语感诵读欣赏法、互动诵读欣赏法、观照阅读欣赏法、参悟阅读欣赏法、探究阅读欣赏法和涵咏体悟欣赏法来进行教学工作,教学设计中制定多样化的方案来促使学生个性的发展,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不仅要学到知识,还要掌握学习的方法,做一个能学习的人。

篇5

二、以扩展性学习促进学生知识的巩固

语言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语言理解策略以及语言使用策略都需要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学习,这是学生语言学习的重要动力,为此,要实现课内知识和课外知识的互动。教师作为支架式教学的主导,要以课内知识促进课外知识的学习,使语文学习成为终身学习。例如,在《小鹰学飞》、《青蛙看海》、《狼和小羊》和《狐狸和乌鸦》的相关章节学习完以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文章的特点,文章简短,语言精练,并且都共同说明了一个小道理。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和中国传统的故事,指导学生通过速读体会文章所述说的道理,并通过语言转换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以及自己的同伴讲述自己看到的故事,这样的支架就将学生的语言学习扩展到日常生活中,促进了语言学习的持续发展。

篇6

语文课文内容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理解课文内容必须与当时的情景结合。例如,在《乌鸦喝水》这篇课文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叠一只小乌鸦,并准备一个高脚小口瓶子,让学生自己实践,想办法让自己的乌鸦喝到水。学生们不断尝试,有的学生想到把瓶子放倒,有的学生想到把瓶口用石头砸破,有的学生想到自己拿瓶子喂乌鸦喝水等等,学生的方法千奇百怪。这时教师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乌鸦想到了哪些办法,哪个办法使乌鸦喝到了水,哪些办法乌鸦没有喝到水,为什么那些办法没有让乌鸦喝到水。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实践,逐渐画出文章中的几种方法以及各种方法成功和失败的原因,也就是逐渐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同时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学生以乌鸦为主体展开思考,有的同学思考,乌鸦用嘴衔着石头力气不够大,打不碎瓶子,而且破的瓶子会把乌鸦弄伤,有的同学说乌鸦力气不够大,瓶子倒不了等等,学生在讨论中体会乌鸦的智慧,并体会到遇到问题发挥智慧的重要作用。

篇7

二、《万紫千红的花》(第三册二一课)

课文在说明昆虫对花色的选择时,举有一例:"比如蜜蜂就不大喜欢黄色,而喜欢红色和蓝色。"(188页1~2行)

此例欠科学根据,也与事实相悖。

国内外养蜂家早已通过大量实验证明:蜜蜂对黄、白、蓝几种光色特别敏感,对于红光是色盲,不能区别红黑二色。对此,各种蜂著多有介绍,养蜂者也尽人皆知。

从蜜蜂采集活动看,仲春时节,大江南北尽染黄色,这便是我国最重要的油料作物油菜进入了盛花期。油菜是我国春天的第一个主要蜜粉源作物,只要天气晴好,蜜蜂就嗡嗡嘤嘤地忙碌于?quot;黄海"之中;养蜂者欣喜地产蜜取(王)浆,称之"黄金时节"。南方与油菜花几乎同期开放的还有白、红、粉红色的李、杏、桃等果木花,密蜂也会采访,但并不表现偏爱;稍后开紫红色花的紫云英同为春季的大宗蜜源作物,盛花期蜜蜂云集花间,那是因为黄色的油菜花泌蜜已近终了,并非蜜蜂"喜欢"而厚此薄彼。北方大面积种植的葵花是花呈全黄色的蜜粉作物,每逢秋季南方成千上万的蜂场运蜂北上赶采葵花、决非失智之举。倘若蜜蜂"不大喜欢黄色",那我国几十万众的养蜂大军,可就断财路空兴叹,弃蜂业改他行了!蜜蜂对黄色敏感,红色失盲,在养蜂业中还具有实际意义:将蜂箱前壁(或全箱)漆成黄、白、蓝几色可避免采集蜂、试飞新蜂和婚飞的蜂王错投他箱;暗室越冬的蜂群作必要检查时,以红灯照明,可免蜂群趋光躁动;王浆生产季节若缺花源,须傍黑饲喂糖浆,操作时灯蒙红布,蜜蜂就不会起飞扑面蜇人、离巢损失。

必须说明的是,在蜜蜂眼里,花朵的红色与灯光的红色或许有别,蜂采红花也许是花的蜜粉香味起了引诱作用,否则蜜蜂采集的红花就难以思议、无从解释了。

故《万紫千红的花》一文举此例明显失妥,须作修改。

三、第三册第六单元说明文后的作文训练"说明语言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中所附资料(233页),多处说明欠科学、准确、缜密,或伴有知识性错误。

1."蜂群通常是由一只蜂王和一二万只工蜂组成。"

①"通常"在养蜂学中多指蜂群时处繁殖期或生产期。在此期间,一群蜂是由三种形态和职能不同的蜂组成,即一只蜂王、大批工蜂和少数雄蜂共同生活在一个群体里。此句既明言"通常",那就不能疏漏"少数雄蜂"。

②"一二万只工蜂"欠准确。我国现代饲养的当家蜂种是遍布世界的意大利蜂(俗称意蜂)。这种蜂的工蜂数为"一二万?quot;时,若非早春繁殖初期,就一定是秋后繁殖未期,"通常"蜂数多为二至四万。如果让"一二万只"的蜂群生产,养蜂者急功近利,即未精蜂道。只有中华蜜蜂(俗称中蜂),有工蜂"一二万只",才与实际相符。然此句未作确指。

2.蜂王"一昼夜可产一万五千到两万粒卵"、"靠工蜂采集花精供养"。

①蜂王是发育完全的雌性蜂,系蜂群成员共同之母,其产卵能力为动物界所罕见,号称"产卵机器"。即便如此,其日产卵量也只是"一万五千到两万"的十分之一或稍多一点,迄今全世界未见蜂王产卵逾三千的报道。反之,我们不难设想:蜂王"一昼夜可产一万五千到两万粒?quot;,即四五秒钟产一粒卵,那不是缝纫机操作状态机针上下运动的节奏,便是影视特技快镜头显示的奇异景象了。此种咄咄怪事出现在权威无上的教科书中,是不谙蜂事者的杜撰,还是排版勘校的失误?

②蜂王"靠工蜂采集花精供养着"吗?国内外所有蜂著均无"花精"一说,养蜂人也不知"花精"系指何物。蜜蜂采集的是植物的花粉花蜜,蜜源缺少时,也采集蜜露(植物花外蜜腺的分泌物)或甘露(蚜虫、叶蝉等排泄的甜质物),还采集某些植物新生枝腋芽处的树脂类物质,这种物质经蜜蜂加工后称作蜂胶,不供食用。若诗文中以"花精"代指花粉、花蜜,尚可为作者乏解蜂事用语无状而不足为怪,但引作教科书中的资料,该是真凭实据的不易之论。否则教师照本宣科,学生受之于心,岂不贻误后学!其实,正常蜂群中的蜂王终生食用青年工蜂从咽腺(又称王浆腺、营养腺)里分泌的王浆,从不取食工蜂采集的蜜粉。

3.工蜂"最多活六个月"。

工蜂的寿命多长?繁殖泌蜜期由于劳累,只能活一个月左右,而"秋后出房的,越冬期能活六个月以上"(《养蜂技术指导》起宗礼),北方寒冷地区甚至"可达九个月"(《养蜂学》苏·舍尔宾纳)。

从参考题和所附资料分析,此题意图除了让学生了解一些蜜蜂知识,对蜜蜂作准确的说明外,还有教育学生学习蜜蜂勤劳、无私精神的意向。故宜在"工蜂……调节蜂群内的温度和湿度"后,补上:"在繁殖、酿蜜忙碌的季节里只能活三四十天",并将"最多活六个月"改为"北方的蜂群",越冬期可活六个月左右。

4."开花时节,蜜蜂……有时还趁着月色采花酿蜜。"

在谁见过蜜蜂在明亮的"月色"下"采花"?蜜蜂酿蜜在蜂巢中进行,终日不辍,何须"趁着月色"?文学作品中"白发三千丈"、"燕山雪花大如席"的夸张是神来之笔,在说明性的资料中将蜜蜂理想化到"趁着月色采花酿蜜"的程度怕有失明智。"不论说话或作文,符合事实是最起码的条件,如果与事实不符,尽管语法和修辞上都没有毛病,也仍然站不住?quot;(《语法修辞讲话》233页吕叔湘熙)此处非但事实可疑,纯系子虚乌有。只有改为"开花时节,蜜蜂白天忙采集,夜晚还要忙酿蜜"才符事实。

5.(第6则)国内外研究蜜蜂传递信息的最新资料表明:出巢侦察植物"开花泌蜜"的蜜蜂"告诉"同伴的方法,不仅凭"''''语言''''--蜜蜂的舞蹈",除辅以食物传递、触角感知等方式外,还有迄今仍未破译的更奇妙的手段(有人谓之电磁感应或生物电感应)。此说毋须纳入教科书,但似可写进《教师教学用书》。

6.不同蜂著述及蜜蜂采花酿蜜活动的数据相差甚大。第7则文字中的某些数据不宜采用确数,拟择常用数据作下述为好:

"蜜蜂要酿成一公斤蜜,需要一万只工蜂各采蜜四五次,采集一百万朵左右的花。……蜜蜂酿一公斤蜜,采集蜂总飞程逾四十五万公里以上。……"

"蜂房"一词系"蜂巢"或"蜂箱"之错。"蜂房"仅指蜜蜂用泌蜡筑造而成的单个眼状正六角形的"巢房","蜂巢"为蜜蜂之巢所,"蜂房"与"蜂巢"有单个(局部)与整体之别,如同人之居所"房间"与"房屋"一般。

8、9两则资料源于《荔枝蜜》,另文议述。

四、第四册第三单元议论文后的作文训练"一事一议"中的"预备活动"(105页)。

提示:①见上述三(6)。

篇8

(二)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习积极性

高职院校的授课方式、学习进度和考试方式有了很大变化,很多文化基础薄弱的学生无法适应,学习没有计划性,也不会运用好的方法,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却收效甚微。有的学生是被逼着去上课的,他们缺乏基本的求知欲望,上课是为了拿学分,从而顺利毕业,久而久之,必定导致严重的厌学情绪。赏识教育紧扣素质教育的脉搏,遵循学习的客观规律,秉持赏识、鼓励的基本理念,引导学生产生兴趣,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帮助学生转变学习的态度,主动去学习,最终形成好的学习氛围。它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允许学生失败,并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不断加以扩大与强化,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其充分发挥个人能力。

(三)消除逆反心理,构建良好师生关系

逆反心理在高职学生中普遍存在,在家里他们在乎个人的空间,希望得到家长的认同,不再顺从父母的教育言语;在学校他们反感老师苦口婆心的说教,有时故意与老师抬杆,挖苦思想进步的同学,甚至不顾后果与老师或同学发生冲突,不遵守规章制度,个人英雄主义突出,集体协作精神缺乏。对于上述问题,教师如果处理不好,会使师生关系紧张,产生消极的学习情绪。在学生犯错误或者学习遇到困难时,教师不应一味简单地责罚,而应该及时与学生沟通,努力挖掘学生的闪光点,用赏识的眼光去鼓励学生,想方设法帮学生解决难题,这样有利于让学生建立对教师的信任,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更愿意把教师对自己的要求内化成个人的需求[3]。教育者通过真诚地沟通、积极地鼓励、无私地赞扬,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使学生收敛张扬和叛逆,有利于学习的有效进行。

(四)培养集体观念,强化自制力

高职学生容易过度关注自我,认识或处理事情喜欢从自我的角度出发,强调个人利益为先,喜欢抬高自己,贬低他人。行为上我行我素,不愿与他人合作共事,认为依赖集体力量解决问题是个人无能的表现,缺少团队精神和团结意识。有的学生做事冲动、不理智,经常违反校纪校规,个人欲望强,自我节制意识淡薄。教育者要积极倡导集体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鼓励和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为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展现自我塑造好平台,让每个学生感觉自我存在的重要价值,相信集体,依靠集体,热爱集体,在集体中成长,增强集体荣誉感。对于自制力差的学生,教育者要鼓励学生抵制各种诱惑,提出严格的要求,激励学生要与不正之风作长期的、坚决的斗争,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杜绝上课迟到、旷课、考试作弊等违纪行为,摆脱网络游戏的祸害,培养自制、独立、果断、坚定等优秀的意志品质。

二、当前赏识教育在实施中的主要误区

(一)只赏识,不批评

在实施赏识教育过程中,很多教育者陷入了“只赏识,不批评”的误区,一味用赏识满足学生,最后导致出现“赏识依赖症”,学生努力是为了获得赏识而不是进步,考高分是为了博取老师家长的表扬而不是获取知识。出现上述问题主要是没有把握赏识教育的本质,赏识教育并不是迁就的教育和过分包容的教育,也包含了适当的批评和惩罚。教育者不能一味的表扬或批评,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合理运用,因材施教,只有二者相辅相成,才会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学生做得对,做得好,就应该客观、真诚地表扬,如果犯了错误,就要及时提出批评,批评也要适当,注意保护学生自尊。

(二)赏识不适度

在赏识教育中,存在一个“度”的问题。曾经有一位家长非常认可赏识教育,并将之应用到对孩子的教育中,无论做家务,还是完成作业,他都会尽量表扬孩子。后来,他发现孩子听不得批评了,委婉的劝说也会使孩子心情低落,遇到困难也容易自暴自弃。上述问题的根源在于,家长没有把握好赏识的尺度。教育者要达到赏识的目的,必须掌握好火候,严防“过”与“不及”。若赏识不够,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其产生自卑心理。反之,则会导致学生自满任性,不能客观认识自己。要把握好赏识的“度”,对胆小的学生多肯定鼓励,善于捕捉问题学生的闪光点,及时恰当赏识。赏识教育要让学生学会赏识自己,赏识他人,赏识人生,赏识世界。

(三)溺爱

赏识教育的本质是爱,但不是“溺爱”。教育者关爱学生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要正确区分赏识与溺爱的界限,实施理性的赏识教育。学生的成长需要肯定、包容和理解,一味地满足其物质欲望,忽视心理需求,不能使其健康成长。教育者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给予其应有的尊重和信任,并引导、激励学生主动发展,满足学生物质和心理上的双重需求。溺爱是不科学的,不是真正的爱,更不是赏识教育。要培养学生抗挫折的能力,当学生遭遇挫折时,教育者要本着包容和爱的原则鼓励学生,使其从容面对挫折与困难,增强心理承受能力;要鼓励学生培养自信心,自信心越强,对成功的期望越大,就越容易获得成功。

(四)一好百好,相互比较

不少教育者存有一种偏见,认为学生只要成绩好,其他方面也会好,包括性格与行为,所谓“一好百好”。相反,把成绩差的同学视为在性格、行为各方面都很差。这是典型的对学生缺乏全面了解,没有认识学生优缺点的一种偏见,这种偏见会助长“好学生”的优越感,抹杀“坏学生”积极性,衍生出许多心理问题。相互比较,是指教育者喜欢把学生与学生比较,通过比较来鉴别高低与优劣,对优异者进行赞美,认为有助于学生长善救失,取长补短,这恰恰忽视了学生之间的独特性和个性差异,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4]。

三、赏识教育实施的主要策略

(一)培养赏识意识,关注学生心理

赏识教育要求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然后及时赏识,引导学生向正确方向发展;教师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不仅要有过硬的教学本领,还要有崇高的品德及循循善诱的能力;教师要对学生的家庭、学习、特长等情况有全面了解,才能有的放矢地作出不同的赏识;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通过赏识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学生对同样的学习内容可能会有不同的反应,有的会因基础好而粗心大意,有的则灰心丧气,教师通过个别鼓励,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防止情况恶化。教师要深入学生生活,关心学生成长,对学生遇到的问题尽可能提供解决策略和必要帮扶[5]。

(二)把握时机,及时赏识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者要细心观察、倾听和理解学生,注意把握赏识教育的时机,时刻保持对学生的关注,哪怕是非常细微的进步,都要给与相应赞赏,及时鼓励学生,使学生感觉被关爱和重视。对高职院校学生实施赏识教育,教师很难做到对每一名同学都关注到位,赏识性、激励性的语言表达不够及时,随性的评价反而占了很大比例。这要求教师善于用发现美的眼睛捕捉学生的美,不放过任何一个合理的赏识机会,也不滥于给出赏识评价。以此为契机,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使其持续进步,用赏识、爱心和真诚去激活高职院校课堂,让一个个年轻、鲜活的生命,在赏识教育中乘着梦想的翅膀飞翔。

(三)因材施教,正确赏识

高职学生存在较大个体差异,赏识的方法也要有所侧重。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教育者要分析具体情况,实事求是地开展赏识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想要获得的赏识差异较大,有的想得到信任,有的想得到鼓励,有的想得到赞美,对某些思想顽固的学生,或许适当的批评与惩罚效果更好。因材施教是指,教育者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赏识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6]。对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教育者赏识评价的方法和内容要有所区别,要适时、正确地进行赏识,教学过程中注重赏识同批评、惩罚等方法结合运用,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7]。

(四)认识局限,讲究艺术

教育者要认识到,赏识教育的作用是有限的,它解决不了所有的教育问题。赏识带给了学生自信,催生了付诸实践的强大动力,使学生获得成功。如果不加节制地赏识学生的一切,很容易把学生带入“我是无敌超人”的心理陷阱,当遇到失败的挫折时,可能致使学生“一泻千里”,从此不敢面对现实,不再愿意挑战自我。赏识也要讲究艺术,语言上多以肯定和鼓励为主,促使学生发愤图强,而不是懈怠堕落;可以通过恰到好处的行动实施赏识教育,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重视和欣赏,激发学习的干劲;不要忽视体态语言的妙效,“拍拍肩”、“摸摸头”,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满意的微笑,都会给予学生无穷的力量;赏识教育要求教育者有耐心、有恒心、有信心,坚持不懈地付出努力。

(五)多方联动,形成合力

实施赏识教育要注重构建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联动的机制体制,形成赏识合力,促进教育效果。高职院校的大学生自身存在自卑、厌学、消极等诸多问题,这些家长、老师眼中的“后进行”如何发生本质改变,进入“优等生”的行列,这需要多方赏识教育的联动。通过学校与家庭、社会的有机联系,共同协调、研究,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相结合的立体化教育网络,形成教育合力,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家庭要为学校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广阔的平台,大力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篇9

现有关于组织冗余研究的文献,大多数都是在讨论组织冗余对组织绩效、创新等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而这种研究的理论依据集中在组织理论、理论和资源基础观的论述上,且都是单一的理论视角。如果单纯只是从理论本身出发,那么得出的结论可能会是片面的。组织冗余作为企业里面的一种资源,必须考虑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因此,对组织冗余的分析要结合具体的情境来研究,特别是在知识管理的环境下。而已有文献大多数研究样本都是基于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情境下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对知识管理环境的变化而引起的企业冗余资源的变化的研究甚少。

2.缺乏知识资源和关系资源的研究

由于中西方国情和文化背景的差异,组织冗余在西方的研究多是针对组织有形资源,如多余的人员、未使用的资本、不必要的资本费用等,对于嵌入在人力资源网络中的知识资源和关系资源这一类无形的冗余资源的研究很少。具体来说,现有文献对这类无形冗余资源的测量和影响机制的研究都还比较模糊,只是粗范地认为知识冗余资源有很重要的作用,而究竟知识冗余资源的生成机制是怎样的以及其如何对企业产生影响,目前的研究还比较缺乏和零散。

3.缺乏对组织冗余前因变量的研究

大量的研究都是把组织冗余看作是一个自变量或内生变量,将其看成是组织绩效、企业创新、企业成长、企业国际化、战略等的影响因素,而针对具体的组织冗余前因变量的研究较少,只是一些理论知识上的分析,缺少实证研究和经验的支持。虽然已有文献研究得出在组织冗余和创新、绩效、企业成长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积极关系,但是对于如何让公司识别组织冗余资源,控制冗余的数量,从而使公司保持正常的冗余水平却鲜有研究。

二、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

1.理论研究与知识情境相结合

从文献的梳理过程来看,现有文献对组织冗余的理论研究已经比较成熟。无论是组织理论、理论还是资源观,都从各自的理论视角深刻地分析了组织冗余的作用。但是,如果只是从理论角度来研究,其实践应用效果必然会降低。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考虑结合知识管理环境,来探讨组织冗余对组织创新的意义。

2.拓展组织冗余资源的研究边界

组织冗余包括有形的冗余资源(如现金、设备、原材料等)和无形的冗余资源(如嵌入在人力资源网络中的知识资源、关系资源),现有文献对无形冗余资源的研究还比较缺乏。而如今在知识管理环境下,知识资源是组织创新的源泉,对组织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在未来的研究中明确知识冗余资源、关系资源等无形冗余资源的测量和影响机制,拓展组织冗余的研究边界,使其不再局限于对有形资源的研究。

篇10

一、高职院校学生语文口语现状分析

1.高职语文课程的现状制约着口语教学发展

高职语文课程在高职院校虽然是必修课,但相对于专业课语文课程在许多院校并不受重视。而长期的应试教育又使有些教师认为,语文教学只需教好课文,指导好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就行了,因此,“读”和“写”成了语文教学的中心内容。他们认为教学生“说话”太简单,或者没有必要,从而忽略了对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教育观念落后,仍停留在陈旧的教学模式中,以教为主、很少和学生课间课下进行沟通,教学内容单一使课堂气氛沉闷,很多学生本来学习就差,学生不能参与其中。很少有教师去注意拓展学生的口语能力,没有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2.学生自身的原因

职校学生大多在考取普通高中无望时才不得不选择了职校。他们在语文方面知识少、阅读量小、词汇积累少,因而口语表达也受阻碍。另外,在一些地方受方言影响,学生普通话说得不好,直接影响了表达效果。同时职校学生的年龄大多在15—20岁之间,在心理和生理上正趋于成熟,在情感上出现了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的现象,因而普遍存在公众场合“羞于启齿”的心理障碍。

3.生活环境的影响

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许多学生在由于口语能力差,缺乏很好和人沟通的能力,言少木讷,不愿意和人多交往。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经常讲“在外面尽量少讲话,言多必失,多做事,少惹事”。有的家长经常忙于工作,很少和孩子沟通,给他们关怀。这些因素都造成在生活中没有很好的语言氛围,缺乏语言环境的生活必将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学生口语差。特别是许多学生生活中很少到外面和社会接触,进入社会后不知所措,不懂和人交往的礼仪,不知道如何和别人打招呼交往等。

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笔者认为,应以教材为依据,加强如下几个方面的训练。

1.倾听训练

倾听是口语交际中的一项必要活动。俗话说听得懂才能说得明白,因为在人际交往中不可能总是你说给别人听,也需要你听取别人的话语,这就有必要学会倾听。学会倾听,首先要解决态度问题。一个谦虚好学的人,一个懂得善待他人的人,一个善于反省、自强不息的人,永远懂得倾听。只有学会倾听,才能打开一扇扇心灵的窗户,走进一座座知识的殿堂。倾听要注意掌握以下方法:首先要精神专注。一要听,即从说话人话语中获得关键信息;二要看,察言观色,捕捉有用的非语言信息。其次要勤于思考。不断分析说话人的观点和意图,调整自己的预测,善于听出说话人通过话语、表情等暗示的隐性信息。另外要积极反馈。对说话人的讲话做出适当的反应,要和说话人交流目光,恰当地调动相关的背景知识,在头脑中形成判断、认识与评价。

2.演讲训练

演讲是最能反映人的口语表达能力的一种语言实践活动,它要求在运用口语的同时辅以适当的情感、动作,以表达比较系统的看法和认识。演讲是一种宣传鼓动的有效形式,也是每位职校学生应具备的一种表达能力。在讲课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演讲的主要特点:目的性、鼓动性和艺术性;要使学生掌握演讲的基本要求:内容充实、观点正确、语言流畅生动、感情浓烈真挚、态势自然得体等。待学生有了一定的演讲知识储备后,教师可布置作业,让学生做好参与演讲的准备,然后在语文课上让学生作5分钟演讲。演讲要求可由易到难:第一步,允许学生预先写出演讲搞,上台后照本宣科,但要求发音准确,声音洪亮,表达清楚;第二步,学生可预先准备好稿子,但必须脱稿讲述,力求做到声音和姿态相结合;第三步是即兴演讲,这要求就比较高了,演讲者必须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和扎实的语文基本功。音调既要抑扬顿挫,内容又要有真实感,题材更要符合当时的要求。在这三步中,第一步、第二步容易做到,而要做到第三步,则需要平时不断积累知识和锻炼口才。在学生演讲的过程中,教师可作些适当的辅导,还可以结合学校的文艺汇演举行演讲比赛,使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3.辩论训练

辩论集道德涵养、文化积累、知识结构、逻辑思辨、心理素质、语言艺术、整体协作、仪表仪态为一体,是高水平、综合性的口语交际活动,极富魅力和欣赏价值。辩论是检验人的口才,也是检验人的思维能力的一项实践活动,它是站在对立立场就同一问题阐述自己的看法、批驳对方观点的一种论争。它既要有立论,又要有驳论,比一般的演讲要求更高。教师在指导辩论训练时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结合课文对学生讲深讲透辩论的有关知识。如辩论的特点:立场尖锐对立、思维活跃敏捷、用语严谨激烈;辩论的基本要求:论点鲜明、论据真实、听辩认真、应对灵活、逻辑严密;辩论的准备和辩论的技巧等,以便让学生深入领会。二是让学生分别扮演正反两方,对课文内容进行论辩演示,以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的印象,使理论知识转化为技能。教师在辩论后对学生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这样往往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三是以课后思考练习的形式布置学生准备辩词。辩论的题目可选择如“青春需要偶像/青春不需要偶像”、“挫折有利于成才/挫折不利于成才”等有意义的题目,可以安排8人一组,正反方各4人,进行辩论练习。通过这种练习,可达到促使学生自觉丰富知识、拓宽视野、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林琼.中专生的口语交际教学[J].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2005(2).

[2]江幼华.口语交际的教学方略[J].语文教学与研究(教师版),2004(8).

[3]吕仙娇.口语交际课的误区与对策[A].全国语文教师四项全能竞赛获奖作品精选[C].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

篇11

1.2能够培养起学生扎实的团队意识

除了提升竞争观念以外,赏识教育还能有效帮助学生建立起扎实的团队意识。在采用赏识教育教学理念来进行授课的课堂中,教师一般会对学生进行不同程度的鼓励。尤其是那些率先完成了教师任务,并能引领其他同学共同进步的学生,教师将这些学生树立成榜样,多给予后进的学生更多的追赶空间。学生为了得到教师的肯定与表扬,会主动地去做到优秀学生也能做到的任务,渐渐地,不同程度的学生之间会建立起良性的竞争关系,有助于整个学生群体的全面成长,也能培养起所有人优良的团队意识。

2赏识教育采用的方法

2.1师生之间建立起融洽的关系

体育课教学需要学生的共同参与,因此教师就应当学会与每一个学生融洽地相处,学会接纳每一个学生,无论是成绩优秀的学生,还是成绩较差的后进生,在教师这儿都应当无差别的对待。学生也应当建立起对教师的充分信任,在课堂上跟着教师的脚步走,才能保证各项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2.2教师应当主动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作为弱势学生来说,在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很容易就会产生挫败感,这种感觉既有可能来自于教师,也有可能来自于同学。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对这些学生的栽培,在学生出现挫败感的时候多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带动学生参与到赏识教学的过程中来。其中最有说服力的方法就是多挖掘学生的优点。对学生在课程中出现的闪光点,教师应当多给予表扬,在学生内心里建立起对自己的认可,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赏识教育的优势。

2.3教师应当多关心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

当前的高职院校教学为了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往往将人也就是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来开展教学。不同的学生之间有着不同的思考方式与学习习惯,教师在开展赏识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充分注重这些差异,切实给予学生更多的帮助。不仅是学习成绩有差异,不同学生的体育运动水平也有着先天的差异,一般来说,身体素质较强的学生,在体育课上的表现要优于那些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教师应当注重到这一点,多帮助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来适应自己的课堂。多为这些学生安排对身体素质要求不高的任务,建立起对体育课程的热爱。

2.4教师应当掌握好赏识与溺爱之间的尺度

虽然赏识教学要求教师能够看到学生的优点,但是懂得如何更好开展教学的教师,一般也不会忽视这些学生的弱点。在开展赏识教育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同学们的弱点和缺点。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与不擅长的领域。对不擅长的领域,教师的适当赏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进而使其更好地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去。但是教师过度的赏识只会助长了学生的骄傲情绪,这也是赏识教育所不能接受的。

3赏识教育起到的效果

3.1赏识教育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和传统的教育形式不同的是,赏识教育旨在与通过教师亲切的鼓励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适时地给予学生更多的肯定,才能在不断的肯定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潜力,找到学生的自信心。

3.2赏识教育能够帮助后进生追赶优秀的学生

在对赏识教育进行调查研究之后笔者发现,正是有了教师不断的肯定与鼓励,那些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自信心。在完成了教师的任务之后还提升了自己的身体素质,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帮助优秀的学生更加优秀

上文主要叙述的是赏识教育对后进学生的帮助作用,但是只要运用好正确的教学办法,同时也能给优秀的学生带来帮助,达到帮助优秀学生的目的。

篇12

一、实践性知识的形式

学者们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分为三个层次,即可言传的、能意识到但无法言传的(缄默理论)和无意识的(内隐理论)。笔者倾向于把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划分为可言传的、难以言传的两类,其中难以言传的又可分为两个层次:可意识但难以言传的,下意识且难以言传的。作如此的划分主要是基于认识论的考虑。人的意识来源于外界的刺激,只要存在着实践性知识,那么不管是在当时、还是过后,不论是自己、还是他人,它迟早都会被意识到,并通过语言、行动或其他方式表现出来。真正无意识的知识是无法被感知的,因此也是不存在的。过于强调实践性知识的无意识和缄默性只会让我们陷入神秘主义的泥潭。

可言传的实践性知识,即所谓的显性知识。它在教学实践中主要表现为对一些理论知识的描述和解释,包括教师传授的学科知识和对一些教学方法、课堂管理技巧的说明。这种实践性知识的表述符合一定的逻辑规律,界定较为明确,并易为现象所证实或证伪。它在实践中能得到广泛传播与应用,可以同时为不同的人们所分享。

难以言传的知识,即所谓的缄默知识。可以将难以言传的知识细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其一,可意识但难以言传的知识。我们能意识到这类知识的存在,但却难以用语言表达,有些经过努力可在一定程度上将其挖掘和表达出来。例如每个人都体验过愁的滋味,可是却无法对此进行具体描述,而少数杰出的文学家却做到了这一点。女词人李清照在《武陵春》中,先写花已尽,泪先流,倦梳头,事事休;继而写“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但再接下来却是“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样,就把一种难以言传的愁绪表现得极为具体和形象。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说,难以言传的知识中的大部分仍停留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状态上。波兰尼举例说,我们可以认识一个人的脸,可以在成千上万张脸中辨认出这张脸,但却说不出我们是如何认出这张脸的。

其二,下意识的且难以言传的实践性知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除了能被主体意识到的以外,还有未被意识到但却实实在在地在影响着主体行动的知识。这种知识有的表现为熟练技巧,这是在一定理念指导下经过反复练习习得的;有的表现为顿悟、直觉与醍醐灌顶,看似无意识,实际上是以个人以前所获得的知识为基础的。在《默会维度》一书中,波兰尼讨论了关于阁下知觉的实验。在实验中,实验对象被示以大量的无意义的音节,在给他展示了其中的某些音节之后,就实施一个电击。不久,实验对象就显示出这样一种征象,即当他看到那些“电击音节”时,就预期电击会到来。显然,他已经知道如何来预期电击的到来,他具备了这方面的知识。但是,当被问及是凭什么来预期电击时,他却难以明确地指认是什么使他能够做出这样的预期。这也能解释为什么一些看似没有关联的现象却能激发科学家的灵感,而导致一项重大成果的产生。

长期以来,人们对难以言传的实践性知识研究不多,但恰恰是这类知识能更深刻地影响教师的教育活动。事实上,尽管教师对有关理论知识耳熟能详,但他们原有的隐性教育观念却能更深地支配教师的行为。探究实践性知识的形成机制将有助于一线教师对实践性知识的挖掘。

二、实践性知识的形成

研究表明,人脑中存在着许多分离的信息处理机制以实现某种特定的分析,但由于信息传导的串行性加工和平行性加工,使不同脑区的活动具有更为广泛的联系。任何加工过程,即使是相对简单的感觉过程,也非仅定位于少数脑区,而是多个脑区协调活动的庞大功能系统所产生的集合场效应。实践性知识是在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的共同作用下,通过个体对知识的不断建构而习得的。一般而言,内隐学习的过程是一种心理上的自动加工过程,这类学习所获得的知识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的特点,并会形成一定的积累效应,是创造力的要素诸如直觉、顿悟、高峰体验等形成的基础。内隐学习所习得的知识通常表现为缄默知识,而外显学习则表现为一种心理上的控制加工过程,是通过严格的意志控制来进行的,结果就以有意识的观念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表现为一些可陈述的知识。尽管形成机制各不相同,但内隐的自动化加工与外显的控制性加工过程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在由控制向自动化的转化中,练习起到了催化的作用。

通过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的共同作用,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得以形成,但它不是被动的,而是一种个体的主动建构过程。在实践性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外显学习是在不断地对新知进行同化与顺应的过程中形成的。同化的过程是指新知能够被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使知识发生量的扩大;顺应的过程则是新知与原有知识结构不相容,需要对知识结构进行调整,调整以后的知识发生了质的改变。相比而言,外显学习习得的更多的是显性的实践性知识,通常以理论知识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内隐学习更多地是在动态的“建构——解构——建构”的基础上形成的,更多地表现为隐性的实践性知识。:

三、实践性知识的转化

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提出的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相互转化的四种模式(即SECI模型)可以用来对此进行描述。

社会化——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过程。在传统的师徒制中,经过师傅的示范和传授,徒弟可以学到相关工作中重要的技术与诀窍,这在书本上是得不到的,有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波兰尼认为:“不能够详细描述的技巧也不能通过规则的方式加以传递,因为它并不存在规则。……通过观察自己的导师,通过与他竞争,科研新手就能不知不觉地掌握科研技巧,包括那些连导师也不是非常清楚的技巧。隐性的实践性知识就是在这个过程中进行传递并得以延续的。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所以传播上有很大的局限性。

公开化——从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将自己未经编码的经验转化为可编码的系统化的逻辑化的内容,并通过语言来描述和表达,成为宝贵的知识财富。公开化的过程扩大了实践性知识的传播空间。

综合化——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实践性知识以专业知识的形式进行传递,零星的显性实践性知识组成知识体系。这种综合也许并未扩展现有的实践性知识,但却对实践性知识进行了归纳与整理,能大大提高对实践性知识的应用能力。这正如系统论所揭示的:要素间的互动所产生的“系统效应”远远大于要素的叠加之和。

内在化——从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的过程。它在知识共享的基础上产生。显性实践性知识内化为组织中所有成员的知识,并促使他们拓宽、重构自身的隐性实践性知识。隐性知识又将开始新的、在更高起点上的转化,使实践性知识呈螺旋上升态势。

以上四种模式是相互转化的。以教师的校本学习为例,专家教师通过观摩交流活动将教学心得(以隐性知识形态存在)传递给其他教师,其他教师将收获转化为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并通过不断的交流在学校内部共享。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们在汲取他人之长为我所用的同时,又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新的探索,从而形成具有个性化的、独具魅力的教学风格。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经历了从隐性一显性一隐性这种循环转化的过程,教师们也在这一过程中达到了专业成长与进步。需说明的是,公开化和内在化的过程是实践性知识得以增加的最为关键的两个环节,它们都要求作为主体的人的积极参与。如果丧失了人的主动性,对实践性知识的挖掘与深化显然将会成为空谈。

四、影响教师实践性知识形成的因素分析

1.内部因素

(1)个人的职业理想与职业动机水平。教师对自己的职业的理想及职业发展动机是影响教师实践性知识获得的重要因素。一个热爱教育、关心学生、目标明确的教师,自然会投人更多的精力于教育教学中,研究教学中发生的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他们不断从实践中获取知识,乐此不疲。相反,如果只是把教师职业作为谋生的手段,那么他对待工作就会应付了事。当然,在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的获得过程中,既需要有激励教师深入钻研的内部动机,也要有外界刺激产生的外部因素。但无论是何种动机,都需要教师进行自我调节,使自身的内在需求与外在诱因相协调,从而维持教师的职业发展。

(2)原有的知识背景。学习的效果并不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努力,还在于所学内容是否能成功地与学习者原有的知识建立起联系。教师如果没有相应的知识基础作为支撑,将很难敏锐地感知到新的实践性知识,并将其纳入自己的知识框架。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已有知识对新知识的“前摄”作用,尤其是在新的知识与已有知识不兼容的情况下。教师在长期教学过程中会受到习惯性思维的影响,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个人化的“教学理论”,这既是教学工作的有利资源,也可能是教师开展教学改革的沉重包袱。

(3)自我反思意识。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与教师的自我反思意识的发展有密切的关联。反思既是实践性知识的重要组成,也是影响实践性知识形成的重要因素。首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在特定情景下对特定问题的应对,虽然合乎目的,但仍存在着对它的合理性进行辩护的必要,需要运用反思手段加以理性分析。其次,实践性知识有处于显性状态的,但绝大部分处于隐性状态。能否了解或能够了解多少不易于显性化的隐性知识,取决于个体对这种隐性知识的敏感程度,而反思则是达到这一目的的良好途径。

(4)自觉的理论学习。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对实践的反思与回顾,还需要自觉运用理论的武器对实践性知识进行深挖。教师面对的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丰富的世界。广泛地涉猎各种理论,成为一个杂家,是教师职业持续发展的要求。

(5)人际交往。实践性知识的特点决定了它必定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中形成的,所以教师间的良好互动,共同探讨,将会有力地促进实践性知识的交流与传播。当然,作为个体的教师也处在与学生的交往和互动中,教师在影响学生的同时,学生的个性和行为也在影响着教师,促使教师不断进行反思与学习,以丰富自己的实践性知识。

篇13

2.1科技创新的需要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之一,学会用知识转化为经济力量是现代经济竞争中的杀手锏。技术的革新创造,需要良好的知识保护制度,更需要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就高职院校这一特殊环境而言,是产、学、研三者巧妙结合的重要科技基地,能够将研究课题转化为实际的经济效能投入市场,将知识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和生产水平。显然,在这样的过程之中,如能在高职教育中融入知识产权意识的培养,结合不同学科的学生的知识体系,结合各种专业知识进行知识产权意识的教育,培养出具有高水平的知识产权意识的高职学生,那当他们走向各种工作岗位,熟练运用已有的知识的同时还知道如何利用合法手段保护自己的智力成果,将在知识经济竞争的洪流中展现不一样的风采。

2.2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需要就现阶段的高职学生素质培养来说,知识产权意识更显得重要。很多高职学生的专业知识很丰富,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都很强,但是他们并不懂得如何利用《专利法》、《著作权法》来保护自己的权益不受侵犯,他们的知识产权意识有待提高。并不是说他们不愿意去增加相关的知识储备和提高知识产权意识水平,而是,面对知识产权法这样晦涩的语言,他们显得无从下手。在教学安排上没有相关的课程,而自学又很有难度,他们渴望通过易于接受、理解的方式获得知识产权相关的知识。在专业教育中融入知识产权意识的培养,能够满足这样的需求,并能够更加全面的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3高职院校知识产权意识教育的内容

3.1高职学生对知识产权的认知主要包括对知识产权的了解程度、获取相关信息的渠道、对身边涉及知识产权侵权的现象是否有具体的认识和态度等。具体而言,知识产权认知教育主要包括著作、专利、商标三大方面。

3.2高职学生的知识产权理念主要指的是高职学生对于知识产权的本质、根本原则及其运作规律的理性认知和整体结构的把握。它是高职学生对于知识产权本质及其规律的整体、宏观的把握和建构,是一种理智的思想,是一种态度和方法。高职学生对于知识产权的价值判断是构建知识产权理念的核心内容,也即对知识产权所占据的社会地位、必要性、重要性的认识。高职学生对何事何物何时该受到知识产权的保护,何时何地不该用知识产权来阻隔,应当有符合法律规范的价值判断。

3.3高职学生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知识产权具有其特有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知识产权的专属特性(即排他性)和知识产权的地域特性、时间性上,与一般意义上的民事权利有所不同。而高职学生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主要包括自我保护意识和尊重他人知识产权两个方面。首先,从自我保护意识方面来看,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体现在高职院校中科研成果的保护、学生的创造性成果的承认和保护、知识产权流失的防治等方面。高职院校本身就拥有雄厚的科研实力,人才和技术力量都相对集中,是知识产权诞生的重要基地,高职院校知识产权的自我保护意识非常重要。其次,从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方面来看,科研时懂得查阅他人的研究成果不仅可以节约人力、物力、财力还可以保证自己的科研成果受到保护,不会因为侵权或者重复研究而白白浪费资源。

4高职院校知识产权意识教育现存的问题

4.1重视不够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日趋完善,知识产权的教育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各大高校纷纷开展知识产权法相关课程,某些高校还率先开设了知识产权专修学位和第二学位,这些都是我国知识产权教育领域取得的重大成果。但是,相比发达国家而言,我国高职院校对知识产权意识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这特别体现于高职学生必修课中关于知识产权意识基础知识的课程极少。严重限制了高职学生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现状以及中国与国际社会普遍水平差距的了解。

4.2队伍不强我国高职院校中具有丰富的知识产权专业知识的教师极度缺乏,能将知识产权意识教育融合到不同的专业知识中进行教育的就更是寥寥无几了,对于没有知识产权知识背景的高职学生来说,生涩的知识产权知识并不容易消化吸收。受教育者的要求和目前的教育者的水平之间存在着不可否认的差距。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知识产权意识的教育工作多是由思政教师兼任,他们接触知识产权意识的时间也不长,理论和实践经验也有限。而正是因为很多知识产权教育者本身对知识产权认识的程度不够深入,他们的实践经验往往也远离了知识产权本身,所以这样的教育团队,难以进行丰富和生动的教学。

4.3内容呆板由于知识产权意识教育是一个新兴的课题,所以教育者所拥有的教学经验和典型教学案例也不足,教育的过程显得不够生动和丰富。对于希望获取知识产权教育的高职学生而言,他们认为课堂中的知识产权意识教育显得呆板和生涩,难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乐趣。目前,高职院校主要以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工业版权保护具体条文讲解等晦涩难懂的知识产权基础知识灌输为主。虽然与生活息息相关,但是仍然容易让在校高职学生觉得抽象模糊,单纯的知识传授使得知识产权意识的教育难以达到理想的预期效果。

4.4形式单一目前我国知识产权意识教育主要通过课堂灌输、新闻宣传等形式开展。生动有趣的校园活动和吸引学生视线的相关专业网站并不多。而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整合的。知识产权的教育,应该左手拉上自然科学,右手拉上管理科学,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包括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只有这样才能培养一支精通国内外知识产权规则的技能型高级专业人才队伍。

5高职院校知识产权意识教育的对策

高职院校知识产权意识教育的方法不应当仅仅是课堂灌输。它需要多重的教育形式来承载,而且需要依据高职学生所迫切希望了解的知识产权意识的有关内容来进行,要按照学生能够容易接受的方式方法来教学,使知识产权意识的教育符合人性的需要。第一,融合德育,宣传教育。高职学生知识产权意识教育除了利用课堂教育之外还应当利用德育工作和宣传工作的方式方法来开展。比如,开展一系列的“专利保护”征文活动、“商标侵权”演讲活动、“创新与传统”辩论赛、“知识产权”知识竞答比赛“、知识产权”宿舍文化宣传等等。小到以宿舍为单元的宿舍会议讨论、宿舍文化海报、宿舍主题会议,大到全校规模甚至是全国规模的创新科技大赛、大学生辩论赛、创业设计大赛等比赛,都可以丰富多彩地开展知识产权意识教育。第二,与创新意识的培养一同发展。对于具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职学生来说,创新科技活动的开展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参与兴趣。从与专业相关的创新点子入手,立足本身的知识背景来拓展专业知识,开展诸如“科技创新夏令营”“、研究性课题小组团队”、“科普学校”等实践活动,将创新意识与知识产权意识一同灌输和传授给大学生,激发他们的兴趣和体验冲动。第三,开展专利申请活动,树立知识产权榜样。同辈榜样和身边榜样的影响力远远比全国模范和民族英雄的影响力更为鲜活有力。在不同的专业和系部开展专利申请活动,使得高职学生的好的创意能够落实,来源于点滴的灵感能够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转化为智力成果。让学生亲身体验专利的申请和获得,更加直观的体会到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在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也培养了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能力。培养起身边的知识产权模范,能够带动全体高职学生正视知识产权意识的重要性。第四,依托本土资源,建立教育基地。将课堂延伸到社会,与本地的大型的企业牵手,让高职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接触到工作岗位上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尊重意识的重要性。通过考察企业文化和企业中知识产权的作用力,通过生动的社会实践活动来提高知识产权意识,开展知识产权特色教育,更好完成人才的培养以及输送的桥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