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初中教育管理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初中教育管理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初中教育管理论文

篇1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多元化的社会,正面的、负面的,积极的、消极的,各种理念对校园之中的初中生产生了思想的强烈碰撞,以崇拜金钱为荣,还是以勤俭节约为荣,以奋发有为为目标,还是以追求享乐为追求,社会上的各种思潮对初中生产生了一定影响。在这方面,笔者毫不避讳这些社会思潮的侵蚀,采取积极措施正面应对,结合社会上的一些热点,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疏导教育。例如针对享乐主义盛行的不良思潮,笔者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从“人生的价值、人活着的意义、怎样的生活充实、怎样成为对社会有价值的人”四个方面进行探讨,使学生对享乐主义的思潮有清晰认识,并在思想上有效抵制这些不良思潮。再如初中生中流行一股盲目讲义气的哥们义气思潮,这样的思想稍一偏颇,就很容易走上触犯刑律的道路。对此,笔者选取了本地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案例,以视频资料在班会课上播放,了解这三位青少年是如何走上犯罪道路的,尤其是盲目讲义气,在斗殴中致人死伤的惨痛案例,让学生对自己思想中存在的这些行为有了清醒认识。经过警示教育,许多学生深有感触,主动表示以后要正确对待友情,以法律约束自己的行为,明确哪些该做哪些不能做,教育效果非常明显。

三、贴近学生生活,紧扣细节问题进行教育

校园生活之中存在许多方面问题,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他们的人生阅历不够丰富,思考问题的角度、深度存在一定的制约性,表现在学习生活中,就容易出现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对于这样的问题,班主任老师应当做有心人,充分发掘学生生活中出现的这些不容忽视的细小环节,从小处入手进行思想教育疏导,从而实现小中见大、强化思想教育的目标。例如校园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比吃穿、比消费的畸形消费心理,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在班会课上专门开展了“做时代最美的中学生”主题探讨活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认识谈谈什么样的中学生才是当代最美的中学生?是穿着华丽的衣服、梳着时髦的发型、戴着精美的首饰,还是心地善良、品德高尚、学习勤奋。在这样的对比分析中,学生的观点有了明显变化,认识到当代中学生应当成为什么样的人,应当具有哪些品质,从而消除了过于追求表面而忽视内心品格的不良思潮,有效净化了学生思想。

四、体现激励原则,激发学生上进内生动力

班级教育管理工作应当成为教学工作和学生成长同步推进的有力抓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初中生身心特点,发挥激励促进的作用。青春期的初中生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渴望得到同学的认可,如果一味采取批评的方式,则不但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而且容易让学生出现逆反心理。较为正确的做法是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发掘各方面因素进行表扬激励。学生学科成绩有了进步,学习态度有了转变,可以在班会上进行表扬,学生在其他方面表现出来的一些优秀品质,也可以成为教师表扬激励的内容。教师既要通过个别交流予以鼓励,更要通过在班级或其他集体场合进行鼓励,让整个班级充满一种人人追求上进、个个争取表扬的良好氛围,这对于最大限度激发学生投入学习和注重自我提高方面具有重要的促进功能,广大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思想特点,将激励性原则体现在班级管理的各个方面,从而更好地推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篇2

营造教学管理的整体局面,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一是对日常教学管理常抓不懈。日常教学的所有内容,是教学管理的基础。应将教学日常管理和提高学生教学效益相结合,如:加强对教师备课工作的检查、教师上课的情况、课后辅导情况等;二是对教学过程严加管理。教学管理的核心在于教学,而教学过程是至关重要的,学校领导应深入教学一线,了解学校现状,关心教师、关爱学生,及时调整办学思路,鼓励创新,提高教学质量;三是对学生加强管理。教学管理应坚持“以人为本”,对学生要在教学和生活上下大力气,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思想道德、健康的心理。在管理学生过程中,要有爱心、耐心、细心,宽容、理解学生,避免用剪刀粗暴的方式来教育学生。

3培养教学管理教师队伍

教师是教学管理的参与者、执行者,所以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教学管理的成败。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学管理教师队伍,不仅能带动学校整体师资力量的提升,学生对于教师综合素质的耳濡目染,也能起到较好的学习作用。初中阶段教师队伍的建设,主要在于评价和培养两个方面。一是评价方面。首先要开展教学管理工作,需要摈弃“以成绩论能力”的教学管理标准,建立一个综合全面、科学合理、目标清晰的评价标准和机制,鼓励教师以培养孩子的素质和个性为目标,激励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二是培养方面。要加强对初中教师的培养提高。学习培养方式多种多样,比如:培训、交流等活动。经常性对教师开展业务培训,提高教师自身业务素质;多与其他学校进行学习交流,开拓视野,汲取先进教学管理知识和方法,才能不断提高教学管理质量。

篇3

1.建立生态取向的课堂氛围

教室是教师与学生开展教学与学习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以教育生态学的阿利氏定律为基础,初中英语教学的班级要符合一定的要求。初中英语教学应该以小班教学为适宜,班级人数应该在30人以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与教师开展良好的沟通。如果硬件条件不允许分班教学,那么可以采用分组教学,将学生以英语学习能力与水平划分为几个小组,分别进行学习。小组与小组之间就课程内容来开展竞争与合作,激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探索新的知识。在小组划分中要注意,小组中学生成绩高低的学生要适当搭配,达到小组之间能力的平衡。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小组之间开展竞争,还能够使得小组内部的学生相互合基于教育生态学下初中英语课堂管理探析江苏省扬州高邮市送桥镇天山初级中学潘荣梅作学习。

2.构建双向互动的语言环境

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让学生获得英语技能,而且要让学生了解不同于中国的思维方式与文化传统。学生在初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各个国家的传统与习惯。因此在初中英语课堂上要注意构建双向互动的语言环境,以便让学生感受到不同文化环境下所使用的不同语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在初中英语课堂上教师要尽量使用英语来教学。即便在刚刚使用英语授课时,很多学生听不明白,难以长期坚持。但是为了实现生态化课堂教学,教师要尽可能的使用英语,在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情况下适当穿插母语,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更加习惯英语,降低母语产生的负迁移。例如,在译林牛津英语七年级Lesson2:Ahappyfamily教学中涉及到Parents这一词语。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Parents这一词汇还稍显深奥,因此在教师提问“HowareyouParents?”的时候,学生会不理解整句话的意思。那么教师就可以适当的对这句话进行调整,可以变为“Howareyoufatherandmother?”。相信在教师转换说法后,学生们都能够理解教师提问的含义。因此可以看出,在课堂上尽可能使用英文并非不可能,只要教师掌握灵活的方式,以学生的已学知识为基础,长时间的坚持开展英语课堂教学必然会取得良好的成绩。

3.提高词汇教学的实用性

在初中英语的教学中要注意语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避免出现只注重语言形式而忽略语言含义的现象,并且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发挥英语的实用性。例如在进行初中译林版牛津英语7AUnit4:Food!教学中,关于食物的描述,例如noodle,beef,chicken等。在该单元学习结束后,还是仍然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够描述自己生活中食用的食物。在该单元的学习中大多数接触到的都是非中式的食物,当教师问学生早餐吃了什么的时候,学生实际上吃了豆浆油条,但是不会表述,只能回答milkandegg。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该情况适当扩展单元内容,教授学生一些常用的食物单词,例如tofu,friedbreadstick,soybeanmilk等。这些单词的含义与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像贴合,学生自然能够根据实物来牢记单词。

篇4

根据时代要求和学校教师队伍现状来确定子课题。同时要考虑教师队伍结构特点,组建课题组和研究小组,确定课题研究人员。以英语年级备课组为单位每年组建三个校级课题研究小组。再由备课组长动员并组织课题研究人员。这样,全组英语教师都加入到了微型课题研究小组。

三、有机结合,实践研究

以微型课题研究为龙头,以推进英语教师知识管理为目标,把微型课题研究和英语教师知识管理有机结合,认真开展微型课题实践研究活动。1.研究要求。扎实有效。要求英语教师切实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出发选择研究课题,做到边教边研。按照教育科研的基本环节,一步步推进筛选课题、设计方案、分工研究、总结汇报,对解决什么问题、想获得什么结果、解决问题的方法、实施的步骤心中有数,对每个阶段做什么、谁去做、怎么做、什么时候做都要很清楚,使研究有内容、有目的、有方法、有步骤、有措施、有效果,切实提高研究的实效性。在研究之前,课题组逐一审核研究课题和研究方案,提出调整意见,保证研究沿着正确的路子前进。实事求是。加强研究过程的引导和督促,结题时上交原始材料,并附上工作列表,组长确认后签字。2.组织方式。我们组织英语教师开展研究,原则是解决英语教育教学中的存在问题,全校英语教师参与,以备课组为单位采取小组合作研究的方式。学期初,英语备课组讨论确定该组该学期要研究的微型课题研究题目,并拟定出研究计划,经学校审批后再立项实施研究,备课组成员明确分工,各施其责,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研究。各组一般是选取本年级英语教育、教学、学习中的具体问题进行研究。这样,每个备课组都有一个课题,每位英语教师都参与进来研究,研究周期为一学年。同时,进一步整合研究力量,建立核心成员为骨干、英语教师全员参与的研究队伍;并结合阶段检查的情况,合理调整研究步骤和内容,使之更适合学校的教育教学实际。3.选题指导。要求选题要有针对性,问题应来源于英语教师自身的教育实践困惑,着眼解决当前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选题的视角要有新意,要突出个性和特色,教材剖析、教法改进、学生教育等。要求课题具体、务实,问题切口要小,研究的内容要易操作,避免脱离教学实际。课题名称的表述要简明、准确。4.反思学习。反思,增添源头活水。英语教师努力对自身教育教学行为进行自我观察、反思。以反思为研究的起点,以思考促进研究,以研究带动思考。在开展微型课题研究的同时,同步开展教育教学即时反思。学习,提升研究素养。定期组织理论、实践知识的微型讲座,在讲座时由英语教师边听边记,边听边考,提高了学习效率。5.通过课题研究,英语教师可以认识到教育科研对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对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对提升学校品位都有推动作用。教师的研究、思考意识和教育教学实践意识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科研开始成为我们英语教师工作、生活的一部分,读书、写作、研究成为我们大家的共同话题,这对于学校管理、学科组建设、教研组工作开展都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由于英语教师专业水准的提升,学校的制度建设也会迈上了新的台阶,从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专业化发展。

四、总结

我们将进一步发挥微型课题研究贴近英语教育教学实际的优势,坚持让英语教师着眼于自己的学科、课堂和学生,坚持让英语教师思考当前面临的问题,在运用中体验科研的力量,进一步提高英语教师对科研的认识,从而增进科研的原动力。我们还将进一步探索微型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把握住研究的核心内容,灵活地处理研究步骤、周期等问题,更多地鼓励英语教师进行行动研究、案例研究、叙事研究等多样化的研究。坚持研究服务于自身教育教学,对微型课题准确定位,并注重引导英语教师研究细微的教学问题,更注重英语教师通过反思、探究而形成特定的“个人知识”。

作者:林建 单位:福建省长乐城关中学

参考文献:

[1]梅广稳.以微型课题研究推进教师知识管理[J].课外阅读旬刊,2010(12):83-85.

篇5

1、世界范围内对基础教育质量和绩效责任日益重视

随着基础教育的普及,人们日益关注基础教育的质量。质量既包括办学条件、教师水平、学校安全、家长学生满意度等过程质量,也包括学业成就、身心素质、社会收益等结果质量。从美国1983年公布《国家处于危机中》的报告,到英国20世纪90年代实施的“国家课程”,以及近年来部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经合组织,即OECD)国家积极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能力”,都显示了各国对于教育质量的重视。在一些国际组织的教育指标项目中,教育系统的质量、产出和结果成为越来越受到关注的指标。但在我国原有的教育统计体系中,关于基础教育结果、产出和质量的信息是严重缺乏的。

与教育质量有关的是绩效责任或问责制度。随着教育公共性的增强,人们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更多的问题诉求。例如:每年政府向基础教育投入的财政经费有多少?主要用到了哪些方面?它们究竟产生了什么效果?中小学校是否对其教学质量和绩效承担了足够的责任?等等。要及时、准确地回答这些问题,大面积、长时间的跟踪监测是不可缺少的。

2、教育决策者和政策分析人员的大力支持

目前,以数据为基础的判断越来越为教育决策者和教育政策分析人员所接受。不少教育政策制定者希望多从量化角度,而不是纯理论思辨的角度了解不同区域的教育发展水平,进而发现政策问题、确定政策优先事项、启动新的政策议程。这种需求大大推动了教育监测体系的发展。经合组织在总结20世纪70年代教育指标项目失败的教训时,认为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指标信息和政策之间没有建立直接联系,不能向政策制定者提供明确、及时和政策敏感性强的信息,这样就得不到决策人员的支持。所以,当1987年经合组织重启“国际教育指标项目”时,首先强调指标项目的“政治背景”和“政策需要”,甚至有学者直接将其称为“教育政策指标”。

3、基础教育统计体系存在一些缺陷

一些学者指出,我国现有的与基础教育有关的统计体系存在许多不足。例如:在指标体系的构造方面,缺乏统一的理论构建模式,指标构造维度存在较多薄弱环节甚至缺失状况,复合型和综合性指标、质量指标和主观指标较少,在数据收集方面,存在不够多样化、参与机构较少、收集方法不够丰富等问题;统计报告对教育教学的结果性、政策相关性、可比性、学科性等特质不够重视;在使用方面,缺乏明确的分类管理制度和整合,等等。

从理论角度来看,教育统计体系与教育监测体系本身属于两种不同的功能范式。教育统计是对教育系统基本状况的原始描述,所以产生的数据大多是原始数据。与教育统计体系不同的是,教育监测体系本身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和专题性、成本较低、定性和定量结合、调查覆盖范围宽的优势,侧重反映教学质量、学业能力资格、教育内外部关系、管理效率、价值判断等教育系统最重要、关键的特征。所以从结构来看,教育统计一般由单个变量来完成(如果仍要称为指标,则可称为“原生性指标”或“单指标”),而教育监测的教育指标则是对单个变量的组合测量,是组合指标。可见,教育监测体系是对现有的教育统计体系的再加工和补充,它不是多余或重复的工作,更不是与现存的教育统计工作相互矛盾的工作。

4、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推动及教育比较的压力

美国在1983年《国家处于危机中》的报告里,大力倡导设计一些适当的教育指标来评估教育质量,1984年的沃卡特报告利用教育指标监测比较了50个州的教育表现。到2001年,美国有45个州通过包含“表现指标”的“学校报告卡”提供学校的信息,27个州要求提供学校的等级排名。目前“全国教育进展评价”(NAEP)广泛开展了对数学、阅读、科学等9个学科的学业成就评价。其他国家如英国也有教育技能部、标准和效率单位以及教育标准办公室等多个机构开展基础教育监测工作。

从国际组织来看,经合组织于1987年重新启动国际教育指标项目,引领和推动着国际教育指标和教育监测工作的开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2001年开始对“全民教育目标”开展监测,并分主题提供一些年度的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多年来开展了一些针对中小学不同学科的学业成就评价。另外,亚太经合组织第二次教育部长会议也进一步强调了教育指标的国际比较对各国改革教育管理体制的信息参照作用。总之,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这些行动,不仅对每个国家基础教育监测体系的研制提供了经验,更增加了教育比较的压力。

因此,利用教育指标监测基础教育的质量并不是一项偶然性和临时性工作,而是近30年来基础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如何建构基础教育检测中教育指标的体系框架?

构建基础教育监测中教育指标的体系框架,需要深入分析两个关键问题:

1、如何对基础教育系统进行分类?

由于教育系统的复杂性,不可能有某个直观简单的指数能完全表现出基础教育系统的关键特征,所以需要建立综合的指标体系。那么,如何对这个体系加以分类、对指标进行科学组织呢?目前,国际社会从宏观教育系统角度进行了分类组织教育指标的尝试。这里我们简单介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国兰德公司、经合组织的基本框架,以期为我国基础教育监测中教育指标的分类组织提供借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期的分类框架以约翰斯通的观点为代表。该分类框架把教育系统划分为输入、过程和输出三个子系统。美国兰德公司也设计了包括输入、过程和输出系统的以质量与结果为导向的分类框架。20世纪90年代

以来,为建立“世界教育指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新的系统分类框架。这个框架采用CIPP模式,分为背景(Context)、输入(Input)、过程(Process)、输出(Output)四个部分。经合组织教育指标项目早期采用CIPP框架,但2002年后进行了大幅度修改。最新的分类框架突出了与教育政策的相关性,区分了个体、教学、机构和系统的层次,但仍看得出CIPP模式的痕迹。

从国际教育指标分类的经验看,分类框架主要是从系统论的角度,采用CIPP模式进行的。笔者认为,尽管CIPP模式存在一些问题,但我国基础教育监测工作刚刚起步,前期可采用CIPP模式作为其指标分类组织的宏观框架,然后在运行过程中再根据实际经验不断修正。

2、当前需要优先或重点监测哪些内容或主题?

这个问题是从基础教育监测的可行性的角度提出的。监测必然要受到财力、人力、物力的资源约束,不可能为所有的服务对象提供囊括全部基础教育信息的服务。所以,必须明确急需优先监测的主题,确定大家较易达成共识的指标领域。1991年,美国“教育指标专门研究小组”提出指标设计应该从长远的角度出发,重点监测三大领域中的六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学习和学校机构最重要的领域,包括学习结果和教育机构质量两个方面,二是教育发生的社会背景,包括学校的准备状态和学习的社会性支持方面;三是最重要的国家价值和教育目标,主要包括教育公平、教育和经济生产能力。

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特国际基础教育监测指标发展的趋势,笔者认为应当把以下三方面的内容纳入优先监测领域:

(1)基础教育的质量问题。必须指出,质量监测不等同于学生学业成就测量。质量概念在基础教育监测中的内涵更广泛。例如:从学生层面看,质量监测的内容可包括学生的学业成绩(但并不仅仅只是监测那些核心学科,如语文、数学、外语等的学业成绩),也可包括学生的身体素质、公民道德素质、心理健康情况、科学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等。从学校层面看,质量监测还包括对教师质量、课程与教材质量、教学过程质量、教学设备、学校安全等方面的评价监测。从系统层面看,还包括对影响基础教育的社会经济环境的质量进行监测。

目前,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在全国大面积推行,但是对改革推进的程度、学生素质的现状及其与政策目标的差距还缺乏全国范围的监测报告,以致在有关素质教育或课程改革的方向、改革成效等核心问题上还存在很多争论。所以,从我国当前基础教育重大政策需求的角度来看,基础教育监测应当把质量纳入优先监测的范畴,首先提供质量方面的指标信息。

(2)基础教育的教育公平问题。近些年来,教育公平成为国际基础教育监测的一个重要内容,公平、均衡也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价值取向。因此,应当监测基础教育系统输入、过程和输出中的公平问题。例如:监测不同地区、不同性别、不同阶层的学生的入学机会公平的程度,监测城乡或区域之间基础教育经费投入、学校资源条件的差异,监测城乡学生受教育质量或结果的差异等。

篇6

一、从初一抓起,打下坚实的基础

虽然新课改倡导“素质教育”,但是在中考制度的体制之下,分数依然是衡量诸多因素的重要指标,作为中考的必考题,议论文阅读与理解万万不可从初三才开始练习,既然中考题型了然于胸,不妨从初一抓起,一方面为学生今后的学习铺路,另一方面也从不同角度活跃学生的思维。首先,我在教学时遵循着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每个月做一套中考题。学生可以不会做,可以去查资料,但是一定要经历做题的过程,我会抽出时间来为学生讲解,也许学生的认知水平没达到那个程度,但无论接受多少,只要接受就是值得的;其次,规范答题思路,培养逻辑思维。初中生身心都很活跃,思维也是天马行空的,但是呈现在卷面上,可能就会吃大亏。为此,我搜集整理了很多中考卷的典型例子,用大屏幕向学生进行展示,阅卷老师如何进行采分,怎样答题才能迎合老师的需要等,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清晰的头脑都是必不可少的;最后,规范书写,保持卷面整洁。好习惯的养成需要依靠日积月累,字可以不漂亮,但是一定要工整,给人以舒服之感。同样,我搜集了很多中考卷面的正反例子展示给学生看,同样的答案,也许就是因为字迹潦草无法辨认而与满分失之交臂,提醒学生不要等到考试前夕才后悔没有好好练字,日常的学习中也要保持良好的书写习惯,比如写字时集中注意力,一旦写错字,轻轻地画一下,不要涂成了黑点,以免影响美观等等。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往往也可以决定成败。

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改实施以来,“生本”思想得到了推广和借鉴,课堂的主体原本就是学生,教师所起到的只是一个引导的作用,而现实中很多教师却本末倒置,将课堂变成自己的“一言堂”,完全不顾学生的感受。阅读与理解模块则更多地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毕竟阅读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无法代替学生完成阅读、分析、思考等环节,为了真正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教师要大胆放手才行。首先,鼓励学生勇敢地表达。如果学生不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的话,你永远都不知道学生在想些什么,对于议论文的理解到了怎样的一个程度,你所讲的内容他究竟接受了多少。为此,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进行表达,比如实行小组积分制,哪位学生举手发言就为其所在的小组加一分,以此来鼓励学生发言;其次,允许有不同的声音出现。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更何况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充满了奇思妙想,如果人人的回答都和标准答案如出一辙,还要老师做什么呢?更何况语文学科根本就没有标准答案可言,即使是议论文阅读与理解也是如此,很多问题只要言之成理,能够自圆其说即可,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并且尊重他们的想法;最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提供平台。阅读与理解部分的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良好契机,教师要充分把握放任自流与全权之间的尺度,让学生的自主阅读既在自己的指导下进行,又充分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例如,在讲授《奇妙的克隆》这篇议论文时,我指导学生学会带着问题去阅读,并且给予学生充分的课堂时间去阅读,遇到瓶颈时再回过头来仔细阅读原文寻找答案,学生读得十分认真。

三、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

阅读是一件美好的事,自然需要在美好的氛围中进行。首先,教师要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民主关系,这样学生才会打消顾虑,扫清障碍,在课下了解到,有的学生对议论文阅读与理解是存在畏难和抵触情绪的,教师要做的就是宽慰学生的心灵,带领学生共同徜徉在语文的海洋里;其次,只有在和谐平等的氛围中,才会转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真正地爱上语文。例如,在讲授《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一课时,我与学生共同完成了阅读任务,并且进行了师生比拼,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课堂气氛十分融洽。

总而言之,无论是哪一种题型,都不是依靠速成能够练就的,想要真正掌握,还需要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多加练习,认真思考,勤于动脑,肯下苦功夫,只有这样,才能在中考的战场上叱咤风云,为自己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篇7

一、如何讲、学生才会听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首先要赢得学生的尊重,而要想获得学生的认可,首先必须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一个不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及知识面不广的教师,是很难给学生以人格的感召力。因此教师不仅仅是要教,更重要的是不断地学习,学习本专业的最新知识,学习并了解各方面的知识,并且要学习如何去教,勤于思考教学技巧,即要了解怎样讲,学生才会听。

当然,我们大部分老师在专业知识方面是无可指摘的,然而学生却不一定喜欢这样的老师上的课,这里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教。刚刚参加工作时,我精心设计每一堂课,上课要讲的东西很多,但没有那么多的时间都讲到,所以如果学生们都安静的坐着“认真听”我们就能大幅度的提高教学效率。然而结果却恰恰相反,虽然我的发音很标准,我讲解的知识点很系统、很到位,可是学生仍然不爱听,为此,我曾经很苦恼,后来在调查中我发现,我的课最大的缺点在于,只是就上课而上课,只是备课,并没有备学生,现在的学生很早就要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如果我们要帮助他们掌握知识,就必须先帮他们揭开课堂上的情绪包袱,要使我们的课堂能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如果我们讲的过多,给学生的命令就会越多,而这样会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那么他们的敌对情绪也就越来越强烈了,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提高学生们的兴趣呢?其实一个小玩笑,一个小游戏,一点点幽默,都能活跃课堂气氛,都能让学生们动起来。我们要尽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以为学生们提供活泼,主动地发展空间。而且我们要尽力鼓励每一个学生大胆展示自我,不管学生的个人见解怎样,都尽力给予肯定和鼓励,对学生的评价,我们应该更侧重看学生的能力,思维是否得到和谐发展。我们要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每个人都是可塑之才。我们要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学的轻松,学的愉快。其实,只要学生们喜欢听你的课了,那么师生关系自然也就会融洽很多。

二、如何“惩罚”学生

其一,教师要宽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更何况是处于青春期的初中孩子,我们要正确的对待学生的错误,面对学生的错误,不管在何种情形下,首先要使自己冷静下来,切忌与学生计较,粗暴的对待学生的错误,有时,教师的过于激动,会使事情变得更加糟糕,尤其是在课堂上,更要先顾大局,尤其甚至在学生言语中有冒犯教师权威或尊严时,更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我们是教育者,先不要与其计较,其实宽容并非代表软弱,有时它比严厉批评更有力量。其实它的目的和严厉批评的目的是一样的,而经常批评那个却会极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用宽容对待学生却能保护学生的自尊,那么我们为什么不选择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批评呢?但是宽容应该有一定的限度,过度的宽容就成了纵容了。

第二,教师要相信学生。信任是师生和谐的桥梁。人是富有感情的,心灵之窗总是向热情,信任的人敞开着。教师的信任是师生之间感情交流的入口,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也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基础。因此教师必须相信学生,以朋友的身份去相信每一个学生,尤其是那些有失误的学生,不带“有色眼镜”去看他们,而是给予他们信任和期待,相信唤醒他们内心深处的进步因素,产生自信,产生力量,从而能消除不足,更新自我,从认识自己错误中得到成长。信任是一种无声的而教育力量,能树立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崇高威望,有一句话常说“以心换心”,如果教师能真心的信任学生,那么学生才会真心的相信教师,这样才会消除他们心中的隔阂,他们才会对老师敞开心扉,心悦诚服的接收老师的批评和教育,才会自觉地去转变自己。

三、教师要善于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

我这里所说的情感交流不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上,而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言行,也能影响与学生的交流。平常遇到自己的学生,尤其是哪些“问题”孩子要主动点头示意问好打招呼,主动地与其聊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在轻松、融洽的氛围中进行交流沟通,逐渐拉近师生关系。对于学生学习中的问题或是生活中的烦恼,都要善于聆听,并耐心的帮其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久而久之,当学生感觉到老师是他们的好朋友时,就会乐意与你接触,向你敞开心扉,听从你的教导,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来,积极地与老师配合,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教育效果。

古人云“若言琴上有琴声,琴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这首诗是说弹琴,既要有琴,还要有弹琴的手指,两者只有巧妙地结合起来,才有美妙动听的音乐,教学过程同样如此,教师和学生之间能否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将会直接影响着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总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共同满足教学需要,协同教学活动的,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和保证。因此教师应尽种种努力以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篇8

1.在多元智能理论观照下的初中语文情境教学的意义

1.1使情境教学方法更加形象

当前,青少年往往在心理及生理上都处在发育及完善的过程中。因此,他们对于一些亲眼看到的或者亲耳听到的,往往会形成比较深刻的记忆。多元智能理论是把一些枯燥无味的教学知识转变成更加形象、直观的情境。可以让初中生在身临其境中,对学到的知识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情境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式不同,它不仅以讲解知识点为主,更多地主张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渗入一些更加形象、直观的元素。这不仅可以指导初中语文课堂上情境教学的运用,还可以从多元智能角度,创设活泼、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丰富情境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1]。

1.2优化情境教学理念

在初中语文情境教学中,引入多元智能理论,不仅有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初中生的后期发展。在初中语文中进行情境教学,是从多个不同智能角度进行教学活动,因此,情境教学不仅可以使初中生更容易地掌握和理解初中语文教学内容,还可以适应初中生对不同智能层次的发展需求,对其各种智能都产生相应的刺激,促进其智能全方位、多元化地发展。所以,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的初中语文情境教学的设计理念,不仅使其目的更加科学,效果更加显著,还使其更加具有操作性,成果更加丰硕。

2.多元智能理论观照下进行初中语文情境教学的具体方法

实际上,初中语文情境教学与多元智能理论在许多方面都存在契合点,可以优化初中语文情境教学的设计理念,发挥引导作用。因此,在初中语文情境教学中,贯穿多元智能理论,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活跃课堂氛围,还可以激发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意愿,开发潜能。

2.1设计具有多元智能性的课堂问题

想要开发初中生的潜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就必须在教学方法上多做文章,适当引入一些探究性学习内容,由探究性问题引导初中生一步步地走进语文的美妙空间,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语文的奥秘。

初中语文教师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提出一些问题,然后,帮助他们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对其解决途径及结论成果进行交流沟通。此外,初中语文教师还应该根据课堂内容,设计一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多元智能性课堂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能力。

如在《紫藤萝瀑布》一文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完全可以先让学生自主地进行全文朗读,再引导他们提出诸如:“作者写‘我不觉加快了脚步,表达了其当时怎样的心情?有何作用?以及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背景是什么?”等此类的问题。紧接着,任课教师可以通过对问题的解答,渐渐引出这篇文章的主旨:“生死是生命的象征,组成了人类的血缘之环”,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随着这些具有多元智能性的课堂问题被不断地解答,学生不仅理解了文章大意,还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提高了综合能力,培养了优良品质。

2.2创设多元智能化的活动情境

由于初中阶段每一位学生的智能发育是不尽相同的,并且类型也是有差异的,因此,在进行多元智能理论观照下的初中语文情境教学时,必须考虑到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培养他们的优势智能,开发潜能。这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在设计情境教学时,必须考虑到这种差异,针对每一位学生的具体特征,创设多元智能化的活动情境[2]。

在教学《走上辩论台》活动课内容时,任课教师可以率先确定一个主题比较鲜明、内容比较容易激发初中生兴趣的辩题,如“我看追星现象”等,在课堂上举办一次辩论赛,让课堂变成辩论台,实地进行辩论赛。在辩论赛中,任课教师可以将同学们进行分组,依据其智能特点,将不同智能特点的学生进行合理搭配。通过这种方式,挖掘他们的潜能,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面对传统教育理念,将多元智能理论引入初中语文情境教学中,不仅可以让任课教师拥有更宽广的视野,使他们注意每一位学生的特点,还使其教学理论更加科学、系统,更有利于初中生全面语文素养的综合发展。

篇9

一、我国青少年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及迫切性 

所谓人文素质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良好的人文素质表现为:追求崇高的理想和优秀道德情操,向往和塑造健全完美的人格,热爱和追求真理,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儒雅的气质风度等。 

基础教育阶段是个人成长及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奠基期、关键期,不仅要重视对学生科技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而且要注重学生身心的点化和人格的浸润。长期以来我国学校教育一直普遍注重功利性而轻人文性,造成学生人文素养缺失。在当前我国教育落实新课改、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共建和谐文明社会之际,在基础教育阶段加强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全面提升我国国民整体素质,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接班人,已刻不容缓。 

1.由青少年学生人文素质现状决定。 

目前我国正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人文素质教育远没有跟上时代的要求,国人中出现许多不良倾向,其中或多或少地反映在青少年学生身上。如:“读书无用论”泛滥,进取心差,厌学逃学现象严重;追求物质享受,缺乏求实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自由散漫,得过且过,意志力差,缺乏挫折意识和抗诱惑能力;自我意识膨胀,功利心强,缺少互助合作意识,缺乏责任感和荣誉感;冷漠麻木,缺乏爱心,不尊重信任别人,公德意识差;精神压抑,思想苦闷,情绪消沉,等等。这些现象都制约当前我国教育的健康发展。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如此缺失人文精神,何谈成才成人,又怎能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2.由基础教育的特点决定。 

基础教育具有全民性与全面性特点,它担负着为国民人生奠基、提高国民素质的重任。人文素质的奠基要从基础教育抓起,在学生成长阶段,教育要面向全体,使每个学生的各个方面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奠定其成为合格公民的基础,为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3.源于我国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创新型人才。人文素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要强调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又要使受教育者的个性得到全面发展。它把教育的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有机结合起来,不仅使学生得到良好的智育和德育发展,而且围绕生命与尊严、自由与责任、理解与宽容、情感与意志等核心,使学生对社会和自然产生人文关怀,具有全面适应现实的能力、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健全的人格,真正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大力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这反映了我国基础教育中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它不仅关系到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4.顺应国际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当前,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都十分注重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全面强化人才素质,以适应国际人才竞争的需要。如美国在现代人才素质观中,提出了现代人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的素质是个人品质,即爱岗敬业,团结合作,自重自信,有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责任感,正直诚实,遵守社会道德行为准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世纪70年代确定“学会生存”为主题,80年代又确定“学会关心”为主题,要求青年一代面对挑战有责任感、自信心及意志和能力,正反映了人类教育观念从适应自然与社会到关心自然与社会的转变,强调了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与自然道德的重要性。为了顺应国际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我们必须立足长远,狠抓当前,切实加强青少年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使下一代在未来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人文素质的培养要通过多种途径,包括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优秀的文化传统熏染和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等。这一教育既重视由外而内的文化化成,更强调自我体悟与心灵觉解。作为基础教育的基层承担者和实施者,班级管理者应当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如何进行人文教育、培育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质、全面完成教书育人任务、为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奠基? 

二、基础教育阶段班级管理工作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策略 

1.转变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人文素质教育观。 

教育的根本使命是“培养人”,要具有人文性。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但随着教育的专业化发展及人们求职生存的需要,人的教育被忽略,人力的教育成为时尚,加上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在教育中的盛行,人们逐渐偏离了教育的本质,无意中放弃了育“人”的责任。教育应该着眼于培养既具有良好科学知识又具有良好人文素质、道德素质、心理品质的人,着眼于培养外在精神风貌和内在品德气质兼美的现代文明人。

教育理念正确,教育行为才更坚实有力。班级管理中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新型的人才观和人文素质教育观;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必须尽可能从各方面去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使他们拥有牢固的人文科学知识、良好的社会心理和文化修养,涵养人文精神,塑造完美人格,使其德智体美等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从而为学生的终生需要奠定坚实的生命基石。 

    2.提高管理者自身的人文素养,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具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高素质的学生。班级管理者自身必须是一个在各方面都值得推崇的模范。在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他的言谈举止、思想学识、个性风度、生活态度、强烈的责任感、崇高的敬业精神等方面良好的人文素养,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学生。所以班级管理者既要掌握渊博的人文知识,又要不断促进自身人格完善,以良好的人文风貌展现在学生面前。 

3.营造良好的班级人文环境,促使学生将人文知识转化为人文精神。 

人文素质的培养注重人的心灵自悟、灵魂陶冶,着眼于情感的潜移默化。良好的班级人文环境是一个有力的育人场,它体现为整肃的班容、严谨的班风、求实的学风及和谐的人际关系等。它不仅可以增强师生的责任感和自豪感,促使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去学习生活,共同营造一个积极向上、互敬互爱、团结协作、民主和谐的生动局面,而且可以陶冶师生情操,塑造美好心灵,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圣地,培育高素质人才的大课堂。 

班级管理者应注重与学生一起精心打造良好的班级人文环境,如张挂富于哲理启迪的班训、名人名言、伟人画像,定期举办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黑板报、班级日报或班刊,等等。学生置身于这既充满着浓郁人文气息又整洁雅致的学习生活环境中,会自然而生愉悦向上的情感,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习惯,塑造健康人格。 

4.开展丰富多彩的人文素质教育活动,引导主体体验。 

人文素质的培养既重视由外而内的文化化成,更强调自我体悟与心灵觉解。因此还应运用活动育人,通过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调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如:让学生参加各类学术社、主办班级日报、参加“志愿者”活动等,使他们找到展示自我的发展空间;针对学生成长期的学习、思想、生活实际及学生所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定期开展主题鲜明的班会活动;开设经典导读课程,指导学生广泛阅读文化经典,利用人类几千年积淀起来的文化经典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教育的思想养分来滋养学生的心灵;充分利用本地的人文教育资源,组织学生到实际生活中参观访问,思考体验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与探究精神,增强其自信心、意志力和责任感,激发其家乡情、报国志,并内化为学生的人文精神。 

5.制定人文化的管理目标,加强人本管理。 

人本管理强调以人为本,其目的是服务于人,核心是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教育学上的“罗森塔尔效应”原理告诉我们暗含期待能够产生良好的作用。就是说如果想要受教育者朝着教育者设想的目标发展,不应一味批评,而应本着仁爱精神,身怀人文关怀,加强正面激励。因此,教育者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强化人本意识,坚持爱心教育、激励教育、赏识教育和成功教育,运用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来调节、激发、鼓励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分析、思考、比较、判断,权衡利弊得失,决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形成一个人人奋发向上,个个争先进取的氛围。务必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师生的赏识和关爱,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并最终通过目标导向,使人文素质教育成为他们的自觉追求。 

6.善于在学科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具有时代特点并符合中国国情的人文教育,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完善,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情感支持,培养出具有较高人文素质和健康高尚人格的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管理者要善于挖掘学科课程中蕴涵的丰富的人文素材,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拓展,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要以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与学生展开平等对话,深层交流,积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追求每一个人的充分发展,在民主和谐的教学中润物细无声,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篇10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大部分教师紧随潮流,不假思索,大有“不合作、不探究就不是语文课”之态,认为课堂中不见合作学习、不见探究性学习就定然不是好课。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突显新课程理念,教师不敢在课堂上讲授知识点,实在憋不住想说的东西,也要想方设法绕着各种圈子(认为是引导)引诱学生说出来,才突感喜悦,顿觉轻松。有些课堂情景,细细一品,实感啼笑皆非。

殊不知,研究性学习的提出并不意味着取代或否定接受性学习,只是过去我们国家的教育太不重视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研究精神,所以在新课程中予以提倡。其实,在芬兰一所全球最早倡导研究性学习的中学中,真正运用到研究性学习的学科也仅占10%左右。汉字是表意文字,汉语语法讲究,有很强的历史继承性,有较强的实践性,这都说明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接受性学习尤显重要。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阶段,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方式举足轻重。更何况,语文教学的根是听、说、读、写的训练。训练,即教师训,学生练。

在2004年全国小语研究会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中,专家们一致认为要修订新课程标准,指出“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要“防止滥用合作学习”。的确,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与接受性学习是人类的两大主要学习方式,后者是在接受他人知识过程中获得经验,更适合于课内学习:前者是在探索、深究、创造的过程中获得经验,更适合于课外学习,适合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这两种学习方式都是学生获得新经验并引起内在素质与外在行为变化的过程,我们不宜将它们对立起来,用一方排斥取代另一方。转变学习方式也不是一种简单的“替代”,而是将两种学习方式有机地融入我们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去,和合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中去,相得益彰。

二、融通“多元解读”与“文本回归”的对立,和合于学生、教师、文本的平等“对话”之中

新课标倡导“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注重阅读教学的多元感悟。显然,这是具有深刻历史意义和重大时代价值的转变。然而,在前进道路上,我们的教学往往会矫枉过正,老师们打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旗帜,对学生的所有文本解读都予以肯定甚至赞扬。课堂的“多元性”是有了,但因此而“迷失”了文本所应有的价值导向,学生在多元感悟上无视课文的时代背景、体裁特点、话语主题,如说《南辕北辙》违反了科学,否定了地球是圆的;说《景阳冈》中武松“滥杀珍稀动物”;说《滥竽充数》中南郭先生有参与意识,善于把握机遇,能灵活应付,有胆有识……甚至当学生学《圆明园的毁灭》时,大呼“‘报仇’‘要消灭英国,让英国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还要斩草除根’‘一定要让法国人下油锅,进地狱’”,教师居然还大加赞赏。试问:文章作者若听到学生这些充满血腥昧的文本感悟,会是什么感受?我们的语文教育培养出的学生若是如此这般,那与罪恶滔天的英法侵略者有何区别?这样的多元解读岂不令人担忧!学生是稚嫩的幼苗,他们的思想受到侵蚀、动摇,都是难以避免的,他们的健康成长不能没有教师的悉心呵护!

纵然,“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他只能是“哈姆雷特”,我们总不能把他解读为“林黛玉”或其他什么人。我们要善于使“多元解读”和“文本回归”和谐统一。如一位优秀教师教学《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时问学生喜欢谁,竟然有学生说喜欢白骨精,说她勇敢,百折不挠;说她孝顺老母亲,吃唐僧肉时不忘把母亲接来。这位教师让学生进一步讨论白骨精的勇敢孝顺带来什么后果。如果她越勇敢越孝顺,结果将会怎样……在讨论中,在师生“价值探究”中,学生自然明白了这种严重违背社会道德和人性的勇敢与孝顺,绝对不行!

回归“文本”是非常有必要的,当然,这不能成为重走“以本为本”老路的理由,关键是如何应对、调节。笔者认为,须融通“多元解读”与“文本回归”的对立,使两者同构同生,和合于学生、教师、文本的平等“对话”之中:或将学生多元解读中不违背文本价值的“节外生枝”联系到文本中,巧妙“嫁接”;或尽可能引导学生去自己发现并纠正不确切的感悟;或细心关注学生多元解读与文本价值取向发生矛盾时,两者是否还有“异中之同”可以包含学生的独特体验;或善于把握学生散乱的自由感悟,作因势利导的梳理概括,及时地依归于课文的价值取向……

三、克服“训练”与“感悟”的对立,和合于“学语习文”之中

新课程实施后,“感悟”一词如雨后春笋般从语文教学领域冒出来,语文课堂、报刊、讲座中无一不在。“训练”一词则从新大纲颁布开始,它就销声匿迹了,甚至有些“臭名昭著”。我们不禁困惑:注重感悟与情感体验,摒弃烦琐分析,以读代讲,注重学生主体体验,活跃课堂氛围,固然令人欢欣鼓舞,但深入思考,我们便会发现目前的语文教学追求的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喧哗与热闹,缺失了对语言文字的深刻理解与感悟,常常是浅尝辄止。一位教师在教学《二泉映月》时这样引领学生通过朗读感悟文本: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感悟,接着说:“如果再读一遍,边读边想象、体验、感悟,我相信大家会读得更好。”然后请学生个别读,在读时教师未作任何指导,只问“有感情吗”,之后让学生再读。发现学生读得不好,就引导:“你没有感情,再体验感悟一下,定能读好。”……教师就这样引领学生一遍又一遍地读,反复强调“感悟…体验”,但学生只是为了读而读,浮于表面,不显进步,感悟成了高屋建瓴、虚无缥缈、毫无目的的行为。

周一贯老师在专著中提出了“训练”这一古老概念与时展的统一观,即“训练”不仅是指语文技能的操练,科学的时代语文训练也必然具有综合性特点,即也包含了智力的开发、情意的熏陶、习惯的培养和人格的养成等等。为应试而进行的机械化训练固然不可取,但纯粹的感悟之路也行不通,将两者有机地和合在一起,使“训练”包容“感悟”,促进“感悟”,加深“感悟”,在感悟中体现“训练”,两者有机结合、相得益彰,才能使阅读教学焕发鲜活的生命力。孙双金老师在《二泉映月》一课中的朗读引导,就使“感悟”与“训练”珠联璧合,交相辉映。

刚上课,孙老师就让学生带着感悟朗读训练三组好词,通过体验感悟、指导朗读加以积累;为使学生感悟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孙老师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练写“卖艺度日”的苦难生活,练说阿炳如何战胜坎坷的生活及如何以音乐抗击不幸的命运,从而使学生明白阿炳为什么叹息、哭泣、倾诉、呐喊,使学生对中心句的理解感悟层层加深,再加以孙老师恰如其分的对学生朗读技巧的训练指导。课末,学生动情的朗读令听课老师叫绝!

总之,感悟与训练决不可偏废一方,不可割裂开来,必须使两者融为一体,和合于“学语习文”之中;体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决不可做出“买椟还珠”之事。

四、消解“预设”与“生成”的对立,和合于教学的“现场”之中

在我校语文教研组组织开展的“语文公开周”活动中,有位教师教学《春》一文,正当大家美美地读着“春雨”这部分时,一学生高举小手说:“我觉得朱自清写的这篇文章有个地方抄袭了古诗的内容!”

霎时,大家面面相觑,教师为之一震,稍一沉思后,随即点头示意他说下去。

生:文章中的“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这个句子不是和“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意思一样吗?

师:是吗?你真厉害,学过的古诗掌握得那么好,另外同学也这样认为吗?

生:我觉得这应该不算抄袭,朱自清和诗人一样,都发现了这些春天的景物,只是写法不同。

生:我也觉得,而且朱自清的句子也写得很美,读起来亲切顺口,很有味道。(有感情地读了一遍)

师:你们说得真好!对于这些春天的特征性景物,朱自清和诗人张志和都有共同的体验,古人用诗词来讴歌,朱自清用散文来传情,虽然方式不同,但都将春描绘得生动优美。难怪有人评价本文写得如诗如画,能与诗媲美。你们再仔细读一读,文中还有这种类似写法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该班学生课外好学古诗,许多描绘春天的诗句一下子涌入了他们的脑中,纷纷说道: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和古诗“千里莺啼绿映红”相似;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和《村居》中的“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写的情景一样;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与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写的是同一幅画面。

教师也补了一句:“‘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与前几天背的‘人间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也有异曲同工之效。”

……(师生共同将文中句子与对应的诗句对比着读)

(注:以上诗句均为课程标准规定背诵的课外古诗)

该教师没有死搬“课前预设”,对学生的“胡说”轻易阻止,而是结合文本,珍视“意外”,顺水推舟,巧妙引导。于是亮丽的课堂风景产生了:文如诗,诗诵文,学生不但在美文与古诗的对比中,发现了美,领略了美,而且在拥抱文本、超越文本中,感悟了美,创造了美!

不知该如何去掂量“生成”在教学中的分量,但相信没有生成就意味着没有创造和发现,没有独特的体验和感受。但也有教师不注重预设,在课堂上信马由缰地展开教学,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就算哪,宝贵的课堂时间在学生的嘻嘻哈哈、玩玩闹闹中悄然流逝,这怎么行?其实,所有的“预设”都是为了“生成”,而所有的“生成”,其实都是有意无意的“预设”带来的。生成不是空穴来风,不是无缘之木。即使是教师以教学机智所作的临场应变,也是教师的学识见闻、人生经历和教学经验的融合。前面案例中,教师若无一定的散文鉴赏能力及古诗运用能力,何来这临场信手拈来的“偶然得之”?所以,一个优秀教师总是会非常注重平日的勤奋学习和提高自身修养这样的“远预设”,更会十分看重课前有针对性的“近预设”。

因此,“预设”与“生成”的对立,应当统一于教学的“现场”之中。“现场”就意味着你非得在那里。这样,才能成就师生情感共振的绿洲。

篇11

早在当班主任的时候,我就把自己的教育对象定位为“成长中的孩子”。这一提法竟然被写进我校的校园宣传栏里,上面的具体解释是:既然真的是孩子,我们就要允许每一个学生犯错误,从根本上真正做到“不计较”;既然正处于一生成长的关键期,我们就要始终帮助每一个学生去发展,从根本上真正做到“不放弃”。所以,对于每一个刚刚跨入人生春天门槛的中学生,首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先要做到用爱把他的心底永远涂上春天底色。

“没有一个坏孩子,没有一个笨孩子”,是我在年级教师大会、学生大会和家长大会上常说的一句话。那么,怎样才能让自己的眼里永远看到满园春色呢?我深知,每一个学生都渴望出彩,后进生更需要阳光、鲜花和掌声。我深信,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座有待开发的潜能金矿,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些与众不同的个性特点。因此,只有在全年级范围内不断推进教育公平,才能更好更快地促进全体学生在原有基础上不断绽放青春光彩。

心中有期待,不断探索生生出彩之魂

2009年12月,我们发表了自信年级教师宣言,首先提出了“五大宏观精彩”:宇宙因地球而精彩、地球因生命而精彩、生命因人类而精彩、人类因智慧而精彩和中学生因青春理想之花绽放而精彩。在此基础上,我们还提出了要不遗余力地持续创造“三大微观精彩”,即三大班级精彩:课堂精彩、作业精彩和课间操精彩。后来,在着力促进全年级学生努力实现全面发展精彩的同时,我们又开始特别鼓励每位学生努力实现个性发展精彩。由此,我们向全年级师生和家长清晰地勾勒出了一幅包括教师、学生(学生自身、学生之间)和家长在内的各主要教育力量共同开展教育管理活动的总体行动“路线图”―共育行动“路线图”,即自信年级徽章,彰显出这些力量特别是中学生自身只有在充满自信的基础上通过艰苦努力塑造青春心灵、构筑人生梦想、发掘巨大潜能和促进健康成长,才能让自己的青春理想之花竞相绽放,进而实现人生的精彩。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育心,教育的第一要务是教育学生懂得感恩从而哺育爱心并为培育精神生命特别是锻造精神脊梁奠定社会根基。我们的年级教育管理目标是,培养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的、懂感恩、有理想、会学用、强体魄的优秀中学生。这样,我们的年级学生培养目标,由七年前最初的“懂道理、会学习”,在经历了“有理想、懂道理、会学习”“有理想、懂道理、会学习、强体魄”后,逐渐演变成为两年前的“懂感恩、有理想、会学用、强体魄”,力争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绽放出青春光彩。

潜心做教育,不断创造生生出彩机会

只有建立一个持续有效的好机制,才能更好地实现年级教育目标。为此,我们开始不断探索建立如何让优秀生变得更加优秀、让后进生不断取得进步的教育机制,以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全面发展;不断探索建立如何让特长生专业更加突出、让一般生爱好有所发展的教育机制,以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做到学有所长。

近七年来,在自信年级工作实践中,我们逐渐形成了两大年级教育管理公式是:文明有序=心灵感悟+规则约束;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口头表扬+制度表彰。由此,我们不仅以青春理想和潜能开发两大主题为根本内容开展系列教育活动,还以形成性和终结性两大手段为关键抓手开展综合素质评价活动。具体地说,除了按照共育行动“路线图”开展心贴心的真情感化心灵的主题教育活动外,我们逐渐摸索出了“三星两层六大人物,小组大组合作共赢”制年级教育管理模式,形成并启用了“三星”评价发展运行图,即按照年级三大文件规定,通过每月举行一次的“爱星―热爱班级优秀(进步)生、学星―崇尚学习优秀(进步)生、组星―合作共赢优秀(进步)组,以及个性发展特长生”的评比,不仅较好地发挥了优秀学生的带头作用,还较好地发挥了后进学生和特长学生的榜样作用。

最为值得一提的是,“三星”进步星和特长星的常规评比工作,从制度关怀层面为大批后进学生、一些问题学生和一技之长学生从根本上提供了最适合的教育―自信心的恢复和成就感的增强,因而极大地激发了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如“三星”进步生的名额数量、积分分值与优秀生完全等同,而且还在全年级范围内成立了梯次帮扶的班级合作小组、强强联合的年级学习论坛,特别是按照年级的相关规定,设立了考试成绩学期全能积分奖、学科竞赛学期全能积分奖。

我们还创立了中学生精彩理论,构建了“我(们)能行”年级教育管理体系,更好更快地促进了全年级不同层次学生全过程全方位的科学发展。在自信年级里,有一个名叫曹乾前的学生,她曾经说过一句非常令人感慨而又意味深长的话:“年级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里不仅评选学星还要评选爱星和组星,不仅评选优秀生还要评选进步生。不管底子好不好,只要有上进心,并取得了进步,都会受到表扬或奖励,所以我学习起来就特别有劲儿。”还有一个名叫毛阳轲的学生,在初一学年时因连续两个学期都被评为“崇尚学习进步生特等奖”而入选年度年级十大学星。自己的进步获得了肯定,该学生更努力了,进步也就更大了。在我们的年级里,这样的例子层出不穷。实践证明,自信年级教育管理体系中蕴涵的同伴竞争激励引领长效机制和小组大组合作共赢长效机制的逐渐形成与有效实施取得了巨大成功。爱星代表刘欣怡同学的“班级更是我的家,我家的事我牵挂”、学星代表张宇翔同学的“后悔过去,不如抓住现在”、组星代表卢鸣同学的“我越给别人讲题,我心里就越透亮”的人生体会,就是最典型的写照。学生们充满爱心、志气和大气的座右铭,感动着年级里所有的人。

篇12

21世纪初,我国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令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顺利推进。本次课程改革提出了明确的培养目标,即: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强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我作为一名农村初中学校的班主任,深知农村初中班主任工作面临着许多困惑和冲突,特别是班主任角色转换,远远跟不上新课改的要求……因此,我和我们学校的校长对农村初中班主任角色转换这个问题都非常感兴趣。然而,如何转换新课程下农村初中班主任角色呢?于是我们开始提出了加快和发展农村初中班主任角色转换的调查研究。

2 调查的过程

2.1 调查对象的选择。港南区位于贵港市南部,东邻兴业县、南接浦北县、西连横县、北与港北区和桂平市交界,是桂东南革命老根据地的中心,总人口50多万人,其中96%是农业人口,全区大部分中小学教师是在农村从教。因此,笔者选取贵港市港南区农村初中班主任作为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现实代表性。

2.2 文献的查阅。从准备开题报告时起,就逐步进行了文献查阅。2006年3月,论文开题报告完成。2006年4月,笔者充分利用在广西师范大学集中学习的时间,一是到广西师大图书馆查阅了近年来有关新课改和班主任工作及角色的报刊杂志,做了大量的笔记。同时,根据导师提供的参考书目,借用或购买了20多本有关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利用回单位工作的时间进行阅读,丰富了自己的理论基础。

2.3 调查的展开。在研究中进行了问卷调查。

2.3.1 调查问卷的设计。在调查中编制了“新课程下农村初中班主任角色转换的调查问卷”共32个问题,包括班主任的文化素质、理论水平、工作态度、工作方法、工作能力和班主任的自我发展计划等六部分内容。同时拟订“新课程下农村初中学生的调查问卷”,全部为封闭性问题。

2.3.2 调查对象的确定。问卷调查均是在贵港市港南区的28所农村初中选择调查对象。把全区的农村初中分为城区周边的初中、次于城区周边的初中、边远的农村初中三类,再在每类初中中随机抽取5所。每校随机抽取班主任15人,共225人为班主任问卷的调查对象,在上述15所初中的学生中随机抽取每校30名,共450名学生作为学生问卷的调查对象。

2.3.3 问卷调查的实施。2006年9月间,在区教科局领导的支持下,在征得各初中同意的基础上,班主任问卷由该校校长协助发放并收回;为防止学生因害怕班主任不敢如实作答,学生问卷由笔者及经笔者培训过的一些老师亲自到相关学校相关班级抽取学生填写,保证了问卷的有效性。

2.3.4 问卷结果的统计。问卷调查中,向班主任共发放问卷225份,回收问卷210份,回收率为93.33%,有效率为93.33%;向学生发放问卷450份,收回问卷432份,回收率为96%,有效率为96%。2006年10月,笔者运用计算机对问卷进行了数据处理。

2.4 访谈。2006年11月,笔者在问卷结果统计的基础上,还深入到港南区的桥圩五中、湛江二中、木格一中、东津四中等四所学校进行实地考察和访谈。一是实地观察这些学校的设备设需,校园建设等办学条件。二是和校长谈话;。三是和政教主任谈话;四是和部分班主任座谈。同时,笔者还亲自观摩了三位班主任的班会课和四个班的班级活动课。这些为探究问题的实质和成因提供了很有价值论据。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调查表明,当前农村初中班主任在实现角色转换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正是这些问题,影响着班主任新角色的及时形成。

3.1 工作倦怠阻碍着班主任角色的及时转换

3.1.1 农村初中班主任存在着倦怠状况。调查表明,对班主任工作表现出豪情壮志、满怀激情的只有11.5%;有所热爱,但不求完美的占42.3%;很不喜欢,迫于无奈的占46.2%。这三种现象,基本上没有性别、民族、职称、学校差别。但在年龄和教龄上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越年轻的、工作年限越短的班主任,对班主任工作越感到倦怠。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对班主任的要求。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九年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的实施,社会对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班主任整天充满压力地工作。另一方面,“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给学校教育特别是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2)班主任在社会中的地位。相对于其他不同行的大学生而言,班主任的收入是比较低的。经济地位是其社会地位的基础和标志,微薄的薪金使班主任的社会地位难以真正体现和得到提升,不少班主任产生了极度的失望,从而将目光转向了其他行业。

(3)班主任过重的工作压力。由于应试教育仍在继续,班主任的心理压力是非常大的,为了教育学生管理学生,每天从早晨天刚亮一直忙到晚上回到家,甚至有时还要忙到深夜,这样繁重的工作,班主任几乎丧失了个人的时间与空间;学校“以分数论学生,以班级成绩论班主任”的现象人为加重班主任间的竞争,迫使班主任处于高负荷运转中。

3.1.2 工作倦怠对班主任角色转换的阻碍。农村初中班主任普遍存在着工作倦怠。新课程下,这种倦怠现象,严重阻碍着班主任角色的及时转换。

首先是影响农村班主任角色转换的积极性。叶老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班主任对工作产生倦怠,没有兴趣,工作便是消极的,甚至有想“跳槽”、“下海”的思想,这样的思想何来的敬岗爱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更谈不上模范的职业道德标准了。

其次是影响班主任角色转换的创造性。由于班主任工作感到倦怠,没有工作的热情,无心思把班主任工作做好,只是应付了事,根本不去领会新课程的理念的精神,更谈不上研究和去创新了,做起来就是换汤不换药,只求走过场算了。

3.2 文化素质和理论水平较低影响着班主任角色转换的基础

3.2.1 农村初中班主任文化素质和理论水平较低。调查表明,贵港市港南区所属的农村初中班主任的接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88.6%的班主任虽是大专学历,但当中有63.2%的班主任是民办转公办的教师,这一部分班主任都是通过在职进修才获得大专学历的,他们没有接受过高等学校的专业教育,只是凭借自己日积月累的教育教学经验开展工作的。

3.2.2 班主任文化素质和理论水平对班主任角色转换的影响。农村初中班主任的文化素质和理论水平普遍偏低的现象,给班主任角色的及时转换,带来了极大的不良影响:①影响班主任角色转换的理论指导。只有广博的文化素质和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才能扮演一个多元型、对话型、发展型、科研型、主动创造型、开放型的班主任角色。②影响班主任角色转换的观念转变。新课程实施关键是理念的转变,但由于班主任培训不到位,学习不主动,造成班主任不能透彻领会新课改的精髓,这样就把握不了新理念的要求,想转换自己的角色也无从下手,或走歪了。

3.3 不完全恰当的教育观影响着班主任的现实行为

3.3.1 农村初中班主任的教育观需要更新。调查表明,20.9%的班主任能够尽快更新观念,适应新课改的需要;33.6%的班主任对新课改徘徊观望;44.5%的班主任教育观念比较陈旧,不愿意吸收新的教育理念,觉得新课改是“穿新鞋走老路”; 80.5%的班主任还是困于“应试教育”的怪圈中。

那么,新课程下农村初中班主任的教育观为什么得不到及时的更新呢?笔者认为:

(1)社会各界对教育的评价不一。少数部分意识到新课程改革是为了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能力的发展;但仍有大部分人还是用传统的评价观看待新课程改革,他们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只关心成绩,认为考试是最公平、最佳的评价方式,谁优谁劣,通过考试成绩一目了然。

(2)“应试教育”仍在继续。分数已经把学校市场化了,分数竟成了学校教师和学生价值的货币表现。诸如学生升学、编班、编座位、评选三好学生、评选优秀学生干部、考试座位排队、教师的工作业绩、奖金、提干、评选先进、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等,无一例外地不与学生的考分挂钩。

3.3.2 当前农村初中班主任教育观对其角色转换的影响。只有一改落后的传统教育观,才能实现班主任这一角色的转换。反之,将影响着班主任各种角色的转换。具体影响如下:①学习观的转变。目前港南区初中班主任存在的教育观,没有把学生当作“人”看,学习只是他们生活的一个方面,他们还要学会做人,懂得做事。班主任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只是分数。②培养目标的转变。新课程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不是考试的高手,要知道他们大多数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还是回农村务农,所以,班主任关键是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完美的心理,注重在做人和做事上的培养,使他们能立足于世,做个好公民。

3.4 简单化的工作方式影响着班主任新角色的实现。

3.4.1 农村初中班主任的工作方式较简单。班主任问卷中调查表明,75.7%的班主任仍然运用传统的专制型教育管理思想,他们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忽略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心理需求;还有13%的班主任动辄就是责问谩骂,讽刺、挖苦甚至是体罚,以军阀主义管理学生。

3.4.2 当前农村初中班主任工作方式的影响。综述以上调查,笔者认为,目前贵港市港南区初中班主任的工作方式绝大部分仍然停留在传统的专制型上,甚至还有少数班主任工作方式简单、粗暴,毫无策略,这与新课改的班主任工作方式很不相称。这种现象会对班主任角色转换造成什么影响呢?

首先,它影响了班主任角色转换的工作方式。班主任不能以民主、平等的关系对待学生,不关注学生的感受,不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不转换自己的工作方式,要想取得新课改的成功,那将是一句空话。

其次,它影响了班主任角色转换的班级管理方式。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新型的班级管理是以学生为中心,班主任只是参与者,不是对学生的“全面负责”。班主任应把班级管理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管理,以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

4 新课程下农村初中班主任角色转换的建议

农村教育既是农村发展的基础性条件,也是农村发展状况的重要表征。把农村教育作为一个战略性问题进行全局性的思考与筹划,实在是当务之急。笔者认为,在新课程下农村初中班主任角色要顺利转换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4.1 营造良好的班主任角色转换的社会环境。进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解决当前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学校要积极探索社会、家庭有效参与课程改革的新机制,促使学校、社会、家庭在课程改革中形成合力,从而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共同参与、共同推进课程改革的整体环境,加快班主任角色转换工作的进程。

4.1.1 政府重视新课改下农村初中班主任队伍的建设。班主任角色转换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涉及到各级领导部门、社会的方方面面和千家万户,光靠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积极性是不够的,必须强化行政行为,创造一个积极转变班主任角色的大环境。

4.1.2 学校与家庭互相配合。许多班主任谈到这个问题时,都会埋怨学生家庭的不配合,使教育、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主要现象如下:①有的家长有把孩子送到学校就“万事大吉”的思想,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不能很好接轨。②孩子变成留守儿童,基本由爷爷奶奶抚育管教,从小失去父爱母爱的孩子,他们的思想行为、学习态度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创伤。③极少数家长对孩子失去了信心或要求不高。④还有一些家长财大气粗,经济实力雄厚,认为孩子混个什么毕业就可以了,等等。

4.2 建立与新课改目标相适应的班主任培训机制。新课程无论从教育观念到内容、方法,对每一个人都是全新的、不可能有现成的模式。让班主任尽快转换角色,这就必须要在学校内部营造良好的课改氛围,让班主任成为课程改革的参与者、研究者。而实现这一目标的一个关键要素,就是要整合教育资源,建立高效的培训机制。

4.2.1 加强班主任的理论学习和观摩活动:(1)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要制定方案,拿出活动经费,有计划地组织学校班主任开展校内外的班主任工作观摩活动,观摩班主任角色转换最为成功的名校、名人。(2)学习他们的先进理念,借鉴他们成功的管理模式,加快我们班主任角色转换的步伐。

4.2.2 扎扎实实搞好校本培训:(1)聘请专家到学校来对班主任进行集中培训;(2)开展一系列的班主任培训活动。例如①开设班主任论坛或班主任沙龙;②运用校园网开设班级管理博客;③开展班主任经验交流;等等。

4.3 建立与新课改目标相一致的班主任评价制度。如果把学校整体工作比做一房子,那么班主任的工作就是支撑这座房子的骨架,只有骨架越结实,布局越合理,这座房子才能既结实又美观。因此建立一个系统全面的班主任评价机制,这不仅是摆在学校管理层面前急待解决的问题,也是班主任老师所期待的。如何建立与新课改目标相一致的班主任评价制度呢?

4.3.1 班主任评价制度的核心内容。与新课改目标相一致的班主任评价制度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评价目的在于促进班主任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整个评价过程双向进行,建立在评价者和评价对象双方互相信任的基础之上。与新课改目标相一致的班主任评价制度的核心,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评价注重班主任的未来发展;评价着眼于扬长避短;评价体现民主协商精神;评价方法以谈话、定性分析为主,辅以量化分析;评价结果与奖惩脱钩;评价以系统、准确、全面收集信息为前提;评价过程按周期进行;评价报告和有关材料完全保密。

4.3.2 班主任评价制度的操作步骤(1)选择评价者;(2)讨论确定评价方案;(3)收集评价信息;(4)面谈评价;(5)撰写评价报告;(6)商议进修提高的具体办法等。

4.4 建立加快班主任角色转换的激励制度。

4.4.1 建立“以人为本”的激励机制。鼓励班主任改善心智模式,不断超越自我,努力使自己做到更好。最重要的激励不是名也不是利,而是促使个人融入到组织的共同愿景中。

4.4.2 提高激励效价。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①要控制奖励的面。奖励的面太宽,会使受奖励者觉得这种奖励价值不大;奖励的面太小,会使大多数力求上进者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②奖励要及时,不要拖延。③激励方式要创新。激励的方式有目标激励、参与激励、成果激励、信息激励等多种方式。④要控制奖励的频率。奖励的频率过疏或过密,其激励作用都会减小。

4.5 努力提高班主任转换角色的自觉性。班主任工作角色转换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工作的难点。如何实现农村初中班主任角色有效转换呢?

4.5.1 转变观念是农村初中班主任角色转换的前提。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人做一个真正的人,既是教育的出发点,又是教育的过程,也是教育的最终归宿。为此,班主任在进行角色转换时,必须要树立三种意识,做到两个转变。

(1)树立三种意识:①树立管理意识;②树立超前意识;③树立民主平等的意识。

(2)做到两个转变:①从不平等向平等转变。班主任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平等待人,要从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的角度出发,做到情感相通、情感相融;②从教育型向服务型转变。班主任采取和善可亲的态度,实实在在教会学生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道理,而不是单纯地去管、卡、压,学生就会敞开心扉接受老师的“阳光雨露”的滋润。

4.5.2 调整好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人是有感情的,感情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愿望、要求和观点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反映。班主任用情感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建立起诚挚的人际关系,用无微不至的关怀和体贴去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推动班级工作的深入开展。

4.5.3 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班主任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也是做好班主任角色转换工作的关键。为此要做到:①与学生交心。俗话说:“教学生要教心。”这话的意思:一是教心是教学生的心;二是教心要和学生“交心”。教心要注意学生心灵品德的教育,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②与家长交朋友。为了孩子,教师要与家长相互沟通思想,共同寻求教育孩子的最佳方法,共同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

4.5.4 重视学生的合理需求。需求是人进步的基础和源泉,重视了解和解决学生的合理需求,对于转变学生的思想特别重要。①对于学生学习生活中合理的要求要尽量满足,如果一下子解决不了,也要给学生以满意的解释;②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要增加班级管理工作的透明度,从班费的收支到各种制度及活动的出台,要公示与学生,让学生感到自己是班集体的一员,感受到班集体和老师的温暖。

4.5.5 引导班主任注意研究性反思。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其实,是好将难求。一员好将,定能带出一支强有力的常打胜仗的队伍。班主任,即是一个班级之将。做一个好班主任,要代出一个好班级,绝非易事。除主、客观上的努力外,还须经常反思自己各方面的工作,及时调整和改进教育、教学、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 谭保斌:《班主任学》

[2] 钟启泉:《班级管理论》

[3] 郑克俭,王作廷:《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创新》

[4] 陈震:《班主任新思维》

篇13

为此,我罗列了批评语文的八个观点来进行探讨。

一、少慢差费

1978年,吕叔湘先生说:“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很差,中学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大家都知道,但是对于少、慢、差、费的严重程度,恐怕还认识不足。”(《人民日报》1978年3月16日)此言一出,语文老师自觉反省,然后,成群结队去寻找“多快好省”的路了。

三十多年过去了,“多快好省”的路似乎还没有找到。只怕是老账未了,新债又添。这不,近年来,又有了新的喧嚣:一是,少慢差费没有根本改观;二是,警惕新的少慢差费产生。

静心想想——

1978年,“科学的春天”还没有到来呢,吕叔湘先生这样说,振聋发聩。其实,也不止是教育,整个国家都在百废待兴啊!那时的语文教育的确是“少慢差费”,可是,又有哪一个学科不是“少慢差费”的呢?要说最差,英语学科当之无愧。差到何种程度?上大学后,依然要从ABC开始学起。

因此,吕叔湘先生所谓的“少慢差费”是打上时代烙印的。那就是个“少慢差费”的时代,岂止语文!

世易时移——

今天的语文教育怎样了呢?

我一直以为,没有比较,很难分出高下。拿同属于“语言和文学”学科的英语比较吧:

一个合格的高中生,一小时内要写出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且要文通字顺、结构完整,立意深刻新颖;而英语呢,只要用150个单词,写一段文字,大体停留在小学语文的水平上。

一个合格的高中生,大体上能够读《史记》;而英语呢,凑合着简单会话。

在课时上,语文、英语大体相当。要论家长、学校、社会的重视程度,语文则自愧弗如。

这还能叫“少慢差费”吗?

我最怕语文人自己看不起自己!

再想想:母语教学,能够速成吗?假如识字可以速成,对文本的涵咏批评也能速成吗?皓首穷经,那是一辈子的事情。

从孔子到近代三老,他们讲过语文教学要多快好省的吗?绝没有,多快好省只适合喂猪,不适合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当然需要“与时俱进”。但要改进的恐怕不是什么“少慢差费”,也不是追求“多快好省”。我很同意钱梦龙先生说的:“回归常识”。

“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了,以致忘记了当初为什么出发!”纪伯伦的话,足以让我们警醒。

二、误尽苍生

《误尽苍生》发表在《北京文学》1998年第3期上,只有一个主题:语文教育误尽苍生!

其后,余音袅袅,诸如“肢解文本、虚伪写作、缺少人文关怀”等等,不绝于耳。

语文,真的“误尽苍生”了吗?

大道理不说了,假如还有良知的话,我想请教:你认识的汉字,是不是语文老师教你的?教你识字的老师,误你了吗?

我还想请教:在你离开学校以后,除了你从事的专业以外,真正陪伴你一生的,是不是语文呢?

……

语文教师恪守着“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信念,需要我们上成政治课的时候,我们犹豫过吗?需要我们肩扛人文大旗的时候,我们犹豫过吗?每次改革,语文学科不都是冲锋在前的吗?

不惟如此,语文学科还想着“大语文”教学呢,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教学外延就有多大,见过有如此气魄的学科吗?

语文教师,真的很尽心尽力。皓首穷“教”是真的,要将“误尽苍生”的帽子扣到语文教师的头上,我想喊冤,而且,希望那些“专家”能够听得到。

谩骂,固然可以泄愤,却不能解决存在的问题。语文,也是一门学科。面对母语教育,我们应该持一种敬畏的态度,而不是谁都可以指责,谁都能信口开河!

三、莫言获奖与语文教育

2012年,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按说,这是诺贝尔奖与莫言的事情,但身为炎黄子孙,为此多了一份自豪而举国欢庆,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可是,想不到的是:莫言获奖又将语文教育拉出来示众了!

或曰:特殊的环境成就了莫言,倘若莫言接受了中学语文、大学语文的教育,绝无获奖可能。

或曰:语文教材的选材就是有问题,为什么莫言作品没有选入中学教材?

或曰:中学选修课,应该增加选修莫言作品的课程。

或曰:莫言获奖,其实是羞辱了我们的语文教育。语文教育,应该在莫言获奖中反思。

……

这让我想到了韩寒。《三重门》出版以后,自然是一通喧嚣,喧嚣声里自然少不了对教育批评。

面对批评,我们有没有认真想过:中小学语文教学承担着培养作家的任务吗?作家是语文教育能够培养出来的吗?

鸽子,只能生出鸽子蛋。倘以为鸽子蛋太小,那应该去找恐龙。一味要求鸽子生出恐龙蛋来,就是要了鸽子的命,那也是不能够的。

莫言获奖,和识字有关,倘不识字,是一定写不出《蛙》来的。至于识字,和语文有没有关系,我也不敢妄言,说多了,还以为我要和流行的观点唱反调呢。

莫言获奖,和遗传有关,和他的个性有关,和他的生活经历有关。莫言就是莫言,莫言获奖,其实是不可复制的。

莫言获奖,值得庆贺。语文教育没有沾光也就罢了,怎么反而要检讨了呢?这太不公道了,这样的说法很值得推敲。

四、80%的语文教师不合格

2012年11月下旬,我在合肥参加了一个“语文教育管理论坛”的会议,这个论坛只有市级语文教研员及部分有语文背景的名校校长才有资格参加,规格较高,影响自然也大。

主办单位特别约请了省外某位著名专家来作专题报告,报告内容很精彩,有些观点也是第一次听到,诸如“80%的语文教师不合格”。

“假如一个数学老师不会解题,一个化学老师不会做实验,他就不是一个合格的老师;假如,一个语文老师不会写作,他就不是一个合格的语文老师。懂得写作且能写出作品的,不足20%。因此,80%的语文老师不合格。”

假如,80%的语文老师都不合格是真的,那责任在哪里?那只能说,高校的教育是不合格的,教育行政部门的教师资格认定也是不合格的。

反过来想,是不是会写作、能够写出作品来的就是合格的语文教师呢?依我看,韩寒就不适合做一个语文教师。

正着反着说了半天,还是言不及义,判断语文老师是否合格的标准究竟是什么?

古人以为,捞个秀才就可以开馆授徒了,也就可以做个名正言顺的“先生”了;现在呢,大学中文系毕业可以教高中语文,专科毕业可以教初中,中师毕业可以教小学,这些都是明明白白的。怎么一下子,就有80%不合格了呢?

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多方面的,上要知天文,下要知地理,最低要求,也要把字写得漂亮些。仅仅看重写作,怎么看也有点盲人摸象的味道呢。

世上没有100%的金子,哪里会有100%合格的教师呢。如说少数不合格,那可能是真的。倘若说80%不合格,一定是危言耸听了。

假如以自己的长处,来看别人之短,别人全是短处,“80%不合格”就是这样来的吧!语文老师不必当真,日子还要一天天的过下去呢。

五、高效课堂

每一节课,都应该有属于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没有完成,这节课就有问题。完成了既定的教学内容,就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任务。这个道理,明明白白。

但近年来,我们却高举起“高效课堂”的大旗,要向课堂教学要“效率”!

效率是什么?通俗地讲,就是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就课堂教学而言,应该指一节课教学了多少内容。问题是,将两节课的内容在一节课上完,这还真的不是什么“高效”,倒有点“搞笑”的意味了。

比如吃饭吧,为了提高效率,能将两顿饭合成一顿饭吃了吗?为了提高效率,就应该提倡狼吞虎咽的吃法吗?如果真的这样做了,效率是高了,却与吃饭的宗旨相悖了。

教学是需要循序渐进的,揠苗助长违背常识。

但“高效课堂”还在蓬蓬勃勃的发展着,方兴未艾。且有了一定的套路:课前“导学案”引路,课后“练习”巩固,课中老师的讲解不能超过15分钟等等。课堂不断地向课外延伸,学生的课余时间不断地被占用,这样的“效率”,究竟是增负,还是减负?

记得在一次研讨会上,大家谈论到一个奇怪的现象:现在的大学生痴迷游戏,以为不可思议。我倒以为,这很正常。该他们玩的时候,他们却背负了沉重的课业负担,他们不能玩;现在,没有课业负担了,他们便要补起童年缺失的乐趣。

最近,90后的年轻教师也渐渐走上教坛了。他们现身说法,带着自己学生在题海中遨游,比起中年教师,有过之而无不及。

“报应啊,应试教育的幽灵在循环往复了!”

面对这样的情况,有责任感的行政官员、老师们,是不是该做点什么?

有人早就看到“高效”的负面作用,而提出“有品质的课堂”“绿色课堂”等等,可惜的是,呼应着聊聊。

今天,我们高举“高效课堂”的大旗,也许,明天就能易帜了。我们的教育理念更新太快,这一点我倒是坚信的。

当我们重新举旗的时候,我真心希望选旗的人能更多的考虑:现在的课堂究竟缺少什么?在我看来,我们的课堂教学最缺少的是“快乐”。

教师快乐,学生也快乐,这不是很好的事情吗?

六、课堂生成

在“长三角语文论坛”上,在“长三角名校联谊会”上,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听了许多节来自长三角的名师的课,听了许多位“专家”的评课,忽然发现一个问题: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一直在吵架。

一种似乎是主流的声音,在高扬:没有“生成”的课堂,就是失败的课堂。在这种观念的引导下,许多老师便认为:只要是课堂“生成”的,就是教学的重难点,就必须予以关注和解决。同时,又认为,课堂教学中,预设的痕迹太重,就是“做课”,就是“守旧”,就应该遭到批评。

为此,我特疑惑。

疑惑一:教学到底要不要预设(设计)?面对这样的问题,恐怕没有人会给出否定的答案。即便是再高明的教师,也不会不要“教案”的。教案是什么?说白了,就是一种教学“预设”。

疑惑二:课堂教学中生成的问题,常常因人而异。一个学生生成一个问题,30个学生就有三十个问题,50个学生便有50个问题,倘要全部关注,能关注过来吗?

疑惑三:一节课有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因为要解决教学中的生成问题而不能完成教学任务,怎么办?

疑惑四:课堂生成的问题,是个性的还是共性的?假如是个性的问题,那其他学生不成了“陪客”了?

……

我很担心,借了“课堂生成”的名义,而弱化了教学的预设。这样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借了“课堂生成”的名义,常常是借题发挥,犹如脚踩西瓜皮的教学课例,已经并不鲜见了。

预设和生成,最不应该吵架。课堂教学需要预设,没有预设的课堂教学是一盘散沙,教师是不负责的。课堂教学也要关注生成,不关注生成的教师,眼里是没有学生的。既要预设,又要生成,这才是正途。

用“生成”反对“预设”,实在是讲矫枉过正了。在实践中,走上了极端的一些人,恐怕应该回头看看了。

七、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

有这样的一句话,语文老师耳熟能详: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广!

面对这样的命题,很多语文教师都在附和。更有甚者,还自觉地喊起了“大语文教育”的口号。

冷静地想一想:什么是生活?生活的外延有多大?

《孟子·尽心上》:“民非水火不生活。”生活的本义,就是指生存。没有水火,人是不能生存的,这是至理。这样看来,举凡与生存有关的一切活动,都是它的外延。包括日常生活行动、工作、休闲、社交等职业生活、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

换言之,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涵盖在生活的外延内。吃喝拉撒睡,坑蒙拐骗偷全部包容在内了。

能够涵盖生活的外延的,似乎只有反映生活的文学作品。但语文不是文学作品。语文,能涵盖吗?

中小学语文,仅仅是一门基础学科,听说读写才是她的主要任务。讲品德修养,有思品课;讲历史兴衰,有历史课;此外,还有数理化各门学科呢!语文,究竟算哪根葱,就把“生活”全部揽进来了?

你听过“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英语的外延有多广”,或者“生活的外延有多大,俄语的外延有多广”吗?假如听说了,也让我们分享哦。

有些专家,把语文弄得太复杂,甚至想让语文肩扛起所有的任务。这类人是不是忘了一个基本的史实:语文独立成为一个学科以后,实际上已经和“经史哲”分家了。譬如兄弟分家,虽然有血缘关系,但毕竟自立门户了。语文,只是文科这个大家庭中的一个成员,为什么要把自己打扮成“江湖老大”呢?

生活的外延太大,语文学科玩不起!语文老师,更玩不起。

八、上辈子杀了人,这辈子教语文

教师办公室里,流行着这样的段子:“上辈子杀了猪,这辈子罚教书;上辈子杀过人,这辈子教语文。”

我在这种调侃中,读出了一种情绪:语文教师的无奈与不甘。

我曾经做过这样的专项调查:语文教师在学校的兼职情况。结论是:语文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相比,兼职工作更多:学校的各种文字材料整理、校刊校报的编辑、班主任、课外兴趣小组辅导、校本教材开发、校园文化建设等等,都是语文老师在唱主角。语文老师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学校的“老黄牛”。

但是,语文学科的地位却每况愈下。说两个常见的现象吧:

其一,高考中,语文要考高分很难,满分绝无可能;可是,要考低分也难,倘低于60分,便很弱智了。正因为在分数上很难拉开距离,家教,似乎没有语文的一席之地,课外时间,也要让给其他学科。

其二,各种考试,矮化母语。比如考研,英语、政治必须要过“国家线”,语文嘛,靠边休息!

因为学科本身问题,也因为社会的评价问题,种种因素相加,致使“语文”沦落。

在许许多多的因素中,语文教师应该承担多少责任呢?换言之,即使语文教师想把所有的问题扛起来,他们能扛得动吗?

心累了,自嘲了:“上辈子杀过人,这辈子教语文。”

然而,语文教师还在喋喋不休。名家辈出,观念翻新,论文层出不穷,问题却越来越多。当每个人都要成为“叶圣陶”的时候,这个世界上就一定没有“叶圣陶”了。

尽管如此,我一直坚信:一个国家的母语在衰落,而有人却说这个国家强盛了,这应该是自欺欺人!中华民族强盛之日,一定是汉语言浴火重生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