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可持续发展理论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主要方向,研究金融理论、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的形成和功能,在传统金融理论上发展出来的一门新的宏观金融理论。伴随着金融虚拟化的演进,金融可持续理论更注重资源的独立性和持续性,开拓了新的金融领域。
二、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容
(一)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主要研究的是资源的客观性和动态性
很多资源如资本和资金,不仅是客观的,并且处于不断地变动中。可持续的发展论就是要从客观性和动态性来对研究对象进行具体深入的探究。这是因为资源的内在属性不仅能体现金融资源配置的功能,同时也是进行资源调节的重要手段。
(二)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树立了金融资源效率观
金融可持续发展论以各种经济现象和各种金融资源为主要考察核心,从资源配置是否高效的角度来分析经济与发展之间的相互联系。实现金融资源效率这一最终目标,要重点研究长期可利用的资源。研究资源的高效,是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核心。
(三)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解释了很多国家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无法维持的原因
金融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比如资金与人力技术,都属于稀缺资源。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许多国家任意开发、过度开采金融资源,大部分国家政府采取过度干预的错误政策,导致金融资源的缺失并丧失了原有的灵活性,无法再进行可持续发展。
(四)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采用了金融分析的研究方法
传统金融发展的研究使用货币分析方法,而现在的金融研究逐渐向虚拟化方向过渡,传统的货币分析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经济复杂的联系,金融变化和发展要求人们与时俱进,用金融分析的研究方法加以深层次多角度的研究。
三、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意义
首先,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新思想,各个国家可以采取不同的具体政策来实践和运用。任何资源都不能只顾眼前的经济利益而任意的开发,只有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运用,才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其次,将可持续发展观点运用在金融领域,结合经济模型加以分析,可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最后,该理论蕴含着系统性风险以及不可避免的危机需要警惕和预防。随着全球化经济的迅速发展,金融资源的不断更新必将产生一些不可避免的风险,因此要加强防范。
四、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创新
(一)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新方法
在商品经济时代,货币作为交易媒介的一般等价物,流通和贮藏手段是最主要的功能。经济资源大部分依赖货币进行交易,因此金融资源主要用货币分析的方法来进行研究。在计划经济时代,简单的货币分析方法无法应对新时代的金融问题,这就产生了新的分析方法,即金融分析方法。金融分析方法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对资金进行深层次的研究,是现代经济最佳的分析途径。
(二)金融资源论开辟了新的理论思想
传统的金融发展理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新的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了金融资源这种稀缺性资源,并要以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思想方式具体分析。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将金融资源看作协调、有效、均衡发展的对象,并与自然、社会相互结合在一起加以分析研究,提出了提高资源效率的观点。金融资源论是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核心,它证明了金融对于经济的重要性,开辟了新的理论思想。
(三)金融发展论模式的改变
传统的金融发展论建立在货币中性的模式上,而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主要建立在货币并非中性,金融也属于非中性的这一基本模式上。金融可持续发展论强调金融发展内在本质属性与理论模式要相结合,才能更好的促进经济的发展。
五、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存在的问题
第一,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强调的高效问题,没有真正的落实。金融资源要提高效率,必须要达到金融资源的供求平衡。作为稀缺性资源,金融资源的高效是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重要核心目标,供给与平衡的问题还未充分解决,有待学者进一步探索和深入研究。
第二,忽略质的水平发展。传统的金融发展理论选取的一些分析指标局限于对经济上数量的分析,即只注重数量的性质。由于任何事物都要从量变达到质变才可真正发挥作用,因此,金融可持续理论要更加注重质的分析,以达到飞跃。
第三,评价指标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金融可持续发展论把金融资源的评价指标分为基础性资源、实体性资源、功能性资源三种。基础性的资源有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等,实体性资源是有房地产资源等,功能性资源是指可高度聚集资金的资源。该理论中,前两种资源已经有合理的指标进行评价,而功能性指标并没有真正提出并加以运用,因此要从这方面来提高金融可持续发展论的研究。
六、结语
在金融全球化高度发展的今天,传统的金融理论已经被金融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取代。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突破性的将金融资源作为研究对象,并提出了与时俱进的可持续发展观点。该理论在方法、模式、理论上均有创新之处,但也会产生一些问题,这些将留给学者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参考文献:
篇2
佟硕(1982-),男,辽宁沈阳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政策性金融、金融发展理论;张磊(1981-),男,辽宁沈阳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发展理论;吕正日(1992-),男,本科生,研究方向:金融发展理论。
现有的金融发展理论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通过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在宏观制度层面和微观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层面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构建了完整的金融发展理论框架,证明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互动关系。但是已有的研究更多地集中于金融发展问题本身,没有对金融的本质属性问题、金融结构与金融功能的关系问题、金融效率以及金融体系生态环境进行深入分析,也没有构建系统的社会科学分析体系,总体的研究状态还停留在量性金融的阶段。以白钦先教授为代表的学者们,以金融资源学说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问题为切入点,经过范式转换、理论创新和方法变革,建立了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哲学视角和人文关怀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对金融发展理论做出了创新性的完善和拓展。
一、对金融资源属性的研究
金融资源学说是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而对金融资源属性的揭示又是金融资源学说的逻辑起点。白钦先(1998)在亚洲金融危机背景下,经过对百年金融发展史的反思和对已有金融发展理论的再认识,对传统资源观进行了拓展,确认了非自然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特别赋予金融以资源属性的定位,提出了金融是一种资源的观点,并明确指出金融资源是最基本的稀缺性战略资源和社会资源,建立了全新的金融观。为了清晰地界定金融资源属性,白钦先(1998)将金融资源属性概括和抽象为三个层次,即基础性核心金融资源(广义的货币资本或资金)、实体性中间金融资源(金融组织和金融工具)和整体功能性高层金融资源(各种金融因素构成的体制机制及相互影响产生的关系),三个层次彼此独立又相互依存。同时,白钦先对金融资源的特征展开了研究,启发性地揭示了金融资源的二重性特征,即金融资源是资源配置的机制,也是资源配置的对象。金融资源在受到配置的同时,也通过自身的传导机制对经济发展产生正向或负向的影响,二重性之间是统一的。金融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乃至全球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枢纽和关键因素。白钦先对金融资源属性的认识,是一种对金融问题研究的全新视角,从本质上提升了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层次,为研究金融发展问题建立了更加坚实的微观基础,“将金融从单独的符号、服务、中介、工具、杠杆一类提升到人类社会一切资财之源的高度,提升到成为人类核心性资源,战略性资源的层面”。
白钦先建立的金融资源学说,通过对金融资源属性的揭示,将狭义的金融观提升为广义的金融观,将对货币非中性的认识上升为对金融非中性的认识,从而使稀缺条件下的资源配置与人类欲望无限需求的关系成为金融发展与经济研究之间重要的契合点,促使金融分析与经济分析有机结合。
二、对金融结构与金融功能的研究
从西方金融发展理论演进的过程看,金融结构与金融功能是理论研究的重点,由金融结构观向金融功能观的转变,是深刻理解和把握金融发展问题的关键。白钦先从间接金融与直接金融融资方式结构的演进和金融总体效应(功能)入手,在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框架内,对金融结构、金融功能与金融发展的关系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比较银行学》中,白钦先首次提出了金融体制是由九大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框架,开始了有关金融结构和金融功能问题的研究。在金融结构研究方面,白钦先(1999)通过对世界一些主要国家金融业及其业务历史发展过程的研究,观察到内生性自然演进过程的存在,即间接金融与直接金融间呈现出不平行发展和不平衡发展的状态,其将这种状态高度概括为“金融倾斜”。在此基础上,白钦先(2003)通过对传统金融(直接融资)与新金融(间接融资)的发展速度和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直接金融在绝对量和市场占有率方面逐渐接近甚至超过了间接金融,并将这种现象定义为“金融倾斜逆转”,认为这种逆转是重大而深刻的金融结构变迁。通过对金融结构的重新认识,白钦先指出戈德史密斯提出的“金融结构(特指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变迁即金融发展”的观点是一种量性金融发展观,是一种忽视了金融发展内在实质性内容的片面金融发展观。通过对这种观点进行修正补充,白钦先(1998—2004)阐述了“金融相关要素的组成、相互关系及其量的比例”的一般金融结构观,提出金融结构变迁并不必然就是金融发展,金融发展应该是质性发展与量性发展相统一的一种状态。
在金融功能研究方面。白钦先(1998)明确指出金融研究的重点应该由金融结构观向金融功能观转变。他认为金融功能也是一种金融资源,属于功能性高层金融资源。与金融结构相比,金融功能具有客观性、稳定性、稀缺性和层次性的特征,其更易于整体观察与把握,更少受人为干预,所以更难能,更难成,更难得,也就更稀缺(2006)。白钦先在关注金融功能问题的过程中,还深刻地揭示了金融正功能与负功能的辩证存在问题。其认为,现有的研究对金融正功能的关注和研究较多,采用的研究方法和得出的结论受到比较广泛认同。但是,在关于金融负功能的研究方面,理论的深度还很欠缺。所以,结果是金融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金融功能偏离正常运行状态,最终导致金融危机。白钦先、谭庆华(2006)系统地研究了金融功能演进与金融发展问题。他们对金融功能重新界定,提出了由基础功能(服务功能、中介功能)、核心功能(资源配置)、扩展功能(经济调节、风险规避)和衍生功能(风险交易、信息传递、公司治理、引导消费、区域协调、财富再分配等)构成的金融功能体系。在此基础上,他们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金融功能的演进轨迹。他们认为金融功能的演进并不是完全的替代关系,而是在不同发展阶段,会发生共存状态下交替重叠。得出的结论是金融功能演进即是金融功能的扩张与提升,金融功能的扩张与提升即是金融发展。金融发展的功能观点实现了金融量性发展观与质性发展观的有机结合。
白钦先对金融结构和金融功能问题的系统阐述和深刻揭示,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触及到了金融及金融发展的本质性核心,对金融发展的实质内涵进行了深刻的揭示,提出了评估金融发展的客观标准,使金融发展问题研究的对象更加明确,层次更加清晰,理论基础更加坚实。
三、对金融效率的研究
随着白钦先对金融的资源属性的揭示和对金融功能观的阐述,金融效率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并成为其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白钦先(2001)对金融效率定义是金融资源在经济系统与金融系统以及金融系统内部子系统之间配置的协调度。金融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程度应该通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进行衡量,而这种效率应该实现量性发展与质性发展的统一。从静态来说,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既要实现金融各子系统的协调,也要达到金融与经济两个复杂系统的协调。从动态来说,金融配置效率既要实现时点上的金融与经济的协调,也要考虑发展过程中金融与经济的互动影响关系。因此,白钦先,丁志杰(1998)提出金融可持续发展应该是金融整体效率与微观效率并重的发展。白钦先,沈军(2006)基于系统科学的视角,将金融结构、金融功能与金融效率整合在金融系统内进行研究,提出了SFE框架。他们认为正确认识金融与经济的关系,以及正确处理金融问题的关键是以金融效率为切入点。金融结构、金融功能和金融效率三者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具体来说金融结构通过金融功能这一纽带与金融效率发生作用,金融与经济之间的联系环节是金融效率。在他们看来,已有的关于金融效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微观金融个体或是诸如保险、银行、证券等局部的金融市场运行效率方面,缺乏对不同金融市场互动影响、金融系统与经济系统、金融结构内部构成、要素配置机制及其效率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因此,他们引入了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重点通过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简称CAS理论),按照“适应性造就复杂性”的思想,将金融系统看作是一个复杂系统进行研究。
通过在理论体系中引入金融效率因素,白钦先为金融发展问题建立现实的基础。将金融资源、金融功能与金融结构等问题与进行效率相关联,一方面为理论分析提供了现实的落脚点,另一方面也为评价和评估金融发展提供工具和方法,同时,为研究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建立了基准。
四、对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
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问题的高度概括和总结。白钦先(1998)提出了建立金融可持续发展观的问题。其对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在遵循金融自身发展的内在客观规律和兼顾长远发展的前提下,建立与健全金融体制,发展与完善金融机制,提高和改善金融效率,合理有效地配置金融资源,从而达到质性金融与量性金融的良性协调发展,达到经济与金融在长期内的有效运行和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白钦先认为,金融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一脉相承,这是中国的问题,更是世界上所有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是一个影响世界各国社会与经济发展以及国家安全与的战略问题。白钦先的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涉及经济资源观、金融资源论与可持续发展三大领域。他利用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对1998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进行了有力的解释。指出由金融危机衍生出的金融理论的危机问题,解释了亚洲一些国家在金融发展过程中,没有按照自身所拥有的金融资源属性,不合理配置,导致了金融的负功能超过了正功能,导致了泡沫的积累和金融系统的超负荷运转,最终危机爆发。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说,这种不可持续的金融发展战略必须得到摒弃。在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白钦先提出了金融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其基本原则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金融可持续发展是量和质统一的发展;二是金融可持续发展是相对稳定发展与跳跃性发展并存的发展;三是金融可持续发展是金融整体效率与微观效率并重的发展。白钦先(2003)将这一战略是应对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经济金融化、金融全球化日益深化的挑战,保持国别和全球经济与社会发展稳定长治久安的根本性战略对策。
白钦先教授建立的以金融资源理论为核心的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在理论方面,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对金融发展理论的重大突破,通过全新的视角审视金融发展问题,为金融发展奠定了哲学基础。使得关于金融发展问题的研究,不再只局限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方面,在金融发展的估计与测度时,更应该从是否实现人本关怀、人文精神、人性启发的角度,对金融发展进行评价。在现实方面,一个国家在构建金融体系,发挥金融功能,通过金融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必须要理解本国金融资源的分配状况,针对这种客观存在,合理配置金融资源,既要避免开发不足造成的浪费,更要避免过度开发导致的掠夺性使用。因此,在金融资源利用上,也要关注金融生态环境的维护和保持,实现建设友好型金融生态环境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白钦先比较银行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
[2]白钦先建立面向21世纪的金融可持续发展观[J]城市金融论坛,1998(8)
[3]白钦先论金融可持续发展国际金融研究,1999(4)
[4]白钦先等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导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5]白钦先百年金融的历史性变迁[J]国际金融研究,2003(2)
篇3
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于1962年发表的环境保护科普著作《寂静的春天》,对传统发展道路和模式作出了早期反思、检讨和总结。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及其《人类环境宣言》、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研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等绿色经典著作,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源泉。 作为当代哲学发展的新生长点的过程哲学寻求的是一种后现代的生态学世界观,即承认人类与自然之复杂的相互关系因而承认事物之间相互依赖,是一种系统的、整体的世界观,在充分有效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又善待自然,反对那种大规模地破坏其享受以及未来人类的享受的"进步"形式。其主旨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不谋而合。也可以说,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有着深刻的过程哲学内涵的。
一、机体哲学与可持续发展
怀特海把自己的哲学称作机体哲学。机体哲学为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提供了形而上学的阐明,具有深远的生态学意义。他认为,物质不仅是分立的,而且是连续的;事物间不仅有线性因果联系,而且有多层次的联系和相互作用。所以,科学要求从整体上把握事物,从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联系上认识自然界。怀特海说,"机械论的世界观作为一种思想体系运用到自然科学中已经显得不够完备了,应该引入一种新的机体论来代替唯物论。"宇宙也正是以这种有生命的、富于创造性的整体活动过程和有机体的方式存在着的。有学者这样评价道:"整个宇宙时由各种事件、各种实际存在物相互连接、相互包涵而形成的有机系统。自然、社会和思维乃至整个宇宙都是活生生的、有生命的机体,处于永恒的创造和进化过程之中。构成宇宙的基本单位不是所谓原初的物质或物质实体,而是由性质和关系所构成的'有机体'有机体的根本特征是活动,活动表现为过程,过程则是构成有机体的各元素之间具有内在联系的、持续的创造过程,它表明一个机体可以转化为另一个机体,因而整个宇宙表现为一个生生不息的活动过程。"
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明确指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其中包含的三层含义,即生态持续性、经济持续性和社会持续性,都是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方向,人类在宇宙中生存,并不是孤立的和唯我的,当代人与后代人,人与生态、经济、社会都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彼此因为相互之间的联系而存在。孤立的个体存在不能称之为存在,人类正是因为正视到自己与周围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才意识到自身发展与外界是不能分割的,才意识到人类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宇宙生生不息正是因为构成有机体的各元素之间具有联系,持续创造,所有的现实存在都是一种创造性的过程。
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与可持续发展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是指建立在过程哲学基础之上的有别于解构性后现代主义的后现代主义。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对建立科学生态宇宙观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它对现代主义的批判是深刻的,它让人们看到了现代主义在哲学认识论上的局限,提出人与自然是平等的、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等有意义的理论。西方的现代主义在当代科学、经济、知识等的发展方面起了重大的作用,然而相应的,它又对生态、传统、价值等方面产生了极大地负面作用。现代主义否认了自然界的内在价值,认为自然界不过是"为我所用"的试验场和工作地,使生态环境遭到了极大地破坏,即使在破坏生态环境后的采取弥补措施时都显得居高临下神情倨傲。哺育了人类及万物的自然界已经丧失了生机。尽管人类的弥补措施施行的手忙脚乱,自然界仍然不可避免地缓慢退化,很多物种在不断的消失,人类成了地球上孤独的生物,事实以不可遏止的趋势发展下去的话,人类最终将守着自己创造的宏大的物质财富可悲地消失。吉登斯说,富裕起来的问题不能用更加富裕来解决。过程哲学的追随者们不仅要摧毁现代世界的各种不合理的自取灭亡的观念,而且要用更为适当的观念来代替他们,这些观念对回应当今的各种问题提出了积极的建议,也可以说,过程哲学正是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运动的组成部分。
可持续发展战略意味着维护、合理使用并且提高自然资源基础,因为正是这种基础支撑着生态抗压力及经济的增长。可持续的发展还意味着在发展计划和政策中纳入对环境的关注与考虑,而不代表在援助或发展资助方面的一种新形式的附加条件。这种关注与考虑不再是被动的和骄傲的,而是充满着对自然界的爱护和关切。现代主义的发展模式是单一的、霸道的、短视的,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发展是多样的、温和的、长远的。它呼吁科学的返魅,返回到科学的信仰和价值,把科学与价值结合起来。
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蕴含的深刻的过程哲学内涵,从侧面肯定了过程哲学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马克思说过:"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过程哲学作为人类思想的优秀成果,还有很多优秀的构想值得我们挖掘和实践,而过程哲学也需要在实践中得到深化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强,李建伟.试析当前全球气候变化新特点及其对国际社会的影响[J].东南亚纵横,2009,(4).
[2]高云球.过程哲学--作为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J].求是学刊,2006,(2).
[3]谢中起,吕明丰.生态责任:责任政府的生态之维[J].科技管理研究,2009,(7).
[4]金福子,崔松虎.和谐社会对城市竞争力影响的实证检验[J].生产力研究,2009,(21).
篇4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面临着这样一个严竣的问题:少数人消耗了大部分资源,而大多数人则实际上被剥夺了发展的机会。这一问题得不到解决,人类社会将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耗尽一切不可更新的资源。这其实就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其实不光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才显示出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而是在上世纪工业化大生产时代这一问题就已凸显出来,只是当时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尚未提高至一个理论的高度。
1.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目前被广泛接受的定义是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的,既“可持续是能满足人们当前的需要,但同时又不会损害下一代人的生存需要”,而这一“生存需要”既包括了生态意义的需要,又包括了社会持续发展的需要。可持续发展与中国农村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我国的农村政策将农村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到一个更新的高度,那就是加快农村城市化发展的进程的同时仍要兼顾子孙后展的资源。
1.2东莞农村概况
东莞临近港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站地带,从昔日一个小县城发展为今日特大型地级城市,可以说东莞市的发展正是一个农村发展的历史,因为东莞市除了一小部分城市面积之外,周边绝大多数地块均属农村,整个城市共分为城市中心片、水乡片、埔田片、山区片等几大片区。各个片区在改革开放之前均由几个公社组成,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特别是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之后,作为东莞市社会、经济文化结构中的重要基础单位——乡镇,显示出了惊人的变化及活力。清溪镇就是这些乡镇中的一个代表。而清溪镇农村的变革也正是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缩影。下面以东莞市清溪镇为例,探索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
2.东莞农村可持续发展典型代表——清溪镇
2.1东莞市清溪镇农村发展历史
清溪镇位于东莞市东南方向,与深圳市的龙岗、平湖接壤。四面环山,中心为盆地。清溪镇又有交通“金三角”之说,它除了与深圳市的龙岗、平湖接壤之外,还与惠州市的惠阳接壤,毗邻港澳,交通便利。清溪镇下辖21个管理区(目前称村委会),106个村委会(目前称村民小组)。全镇地城面积143平方公里。
在改革开放之前,清溪镇被被称为“东莞的西伯利亚”,因为这里交通闭塞,人们单靠种植业为生,长期生活在温饱线之下。到了改革开放,清溪镇开始实行了,并通过招商探索和港澳乡亲的支持,清溪镇开始办起了几十家“三来一补”工厂,生活在清溪土地上的农民逐步“洗脚上田”走进了工厂当起了工人,手头上开始有了丰厚的收入,群众的温饱问题基本开始得到解决。但以农为主的形式使得经济基础仍然显得十分薄弱。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清溪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清溪镇农村由传统农业专为向生态型、城市型农业方向发展,呈现出“山顶造林,山腰种果,山脚养殖,山坑种花种菜”的主体农业生产模式。2003年,全镇那么人均所得为8673元,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及多方面协调发展。自改革开发以来,清溪镇在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能源通讯等硬件环境和城市建设上营造了一个环境优美、宜商宜居的投资环境。
2.2清溪镇农村发展优势
2.2.1地理位置的优势
清溪镇处于东莞市、深圳市、惠州市三市相汇之处,这一地理优势决定了清溪镇将会成为三市经济贸易往来的结合部和交汇处,成为经济特区与珠江三角洲连接的纽带颧桥梁是不为过的,这一优势将使清溪镇成为深圳、东莞、惠州三市货物与人才的集散地,成为连接三市的经贸中心。
2.2.2城市土地资源优势
清溪镇有143平方公里土地面积,有近60平方公里土地可作为城市土地开发和利用,而且均为四面环山的开阔平地,在开发过程中不需进行大规模的推山填土工作。水原发达,在周边区域拥有几大水库。河流交错,水库库容大,水源充足,这为中等城市规模的发展提供了诸如工业用水、居民用水、农田用水等方面用水提供了天然保障。
2.2.3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超前优势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清溪镇政府两套领导班子具有远见卓识,打开了清溪镇至樟木头镇,清溪至凤岗通向深圳的公路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建设,将原有机耕桥改造成为城市一级桥梁,全面贯通了全镇21个村委会及工业开发区,全面形成了一个中等城市具有的道路、排水、街道等框架。为接下来的全面招商引资工作筑好了巢。
2.3清溪镇农村可持续发展采取的产业战略及成效
2.3.1农业发展战略要点及成效
篇5
马克思关于国际贸易理论的论述散见在他的全部著作之中,有:(1)国际价值理论;(2)国际分工理论;(3)国际贸易中的货币、信用;(4)世界市场理论;(5)对外贸易政策。
实际上,马克思从准备写作《资本论》开始,就已经构筑了整个资产阶级社会发展的完整范畴体系,他把资产阶级社会当作一个整体来加以考察。在“六册计划”的前三册,各个经济范畴被综合为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体范畴,这个整体不断运动,从一国界限范围内,发展到国家层次上的概括,然后,又跨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最后“在世界市场这个最广大的场所,以最巨大的发展规模,作为生产中的国家的关系而出现”。理解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需要遵循马克思全部经济理论范畴体系的演化逻辑,这个逻辑体系把对外贸易、世界市场与整个资产阶级社会关系的运动和演化内在地、真实地结合在一起,与资本主义危机结合在一起。例如,《资本论》第1卷考察了资本的生产过程,第2卷考察了资本的流通过程,第3卷考察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从而揭示了资本运动中所包含的各种各样的危机可能性。但是这些危机可能性仅仅是可能性而已,或者说是不充分的现实性而已,只有在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上,资本主义危机才能得到充分展开,直至资产阶级社会关系的消亡,这样也就把影响和决定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各个因素统一起来,统一在一个现实而又严谨的逻辑体系之中。从资本主义再生产角度来看,这个展开的过程就是资本主义再生产条件的国际化,原先国内矛盾“在局部危机中只是分散地、孤立地、片面地暴露出来”,现在,在世界市场上,“资产阶级生产的一切矛盾,在普遍的世界市场危机中集中地暴露出来”,并且,“总是像排炮一样,按着支付的序列,先后在这些国家里发生,……接着就在一切国家发生同样的总崩溃。”
二、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与全球化
全球化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世界历史”发展的特殊形态,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一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交往、文化交往,以及相互之间的政治依赖都越来越深了,在我们今天的世界体系里,不仅包括资本主义经济:也包括社会主义经济,以及其他非资本主义经济。在这样一个体系里。资本主义经济仍然居于主导地位,这种格局正是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所预示的结果。当然,马克思的全球化和我们现在所普遍观察到的全球化是有所不同的,用马克思的语言来说,全球化就是世界市场和世界历史的形成和发展,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的必然的逻辑;同时它也不仅仅是一种经济活动现象,而是一种社会经济关系的运动方式,也就是说,经济全球化必然推动政治和文化活动等全部资产阶级社会关系的全球化。
全球化的时代特征,如同马克思所预见的那样,就是全球发展的不平衡状态。但是,这种不平衡性往往被全球化的表象所掩盖,乃至于当今世界产业大转移往往被看作是发展中国家的一次重要发展机遇,而实际上这只是一种虚幻的假象。事实上,全球化过程中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全球经济和政治发展愈加不平衡,政治和文化领域的冲突愈加明显,世界范围内的矛盾、摩擦、斗争乃至战争更加普遍和激烈,这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全球扩张过程的必然逻辑结果。
三、基于环境因素的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
基于生态环境内生化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克服了过去所有的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关于生态环境外生假定的根本缺陷,转向在生态环境内生假定下考察现代经济发展及其可持续性的源泉和决定,将生态变迁、生态创新、生态资本等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决定因素视为可持续发展经济系统的内在力量,突破了当今国内外主流经济学理论的研究框架,形成生态环境内生化可持续经济发展理论。生态环境内生化可持续经济发展理论将环境因素纳入一国的生产要素体系之中,使之成为一个与土地、劳动、物质资本、技术、制度等要素并重的新的要素,为实现经济从非持续发展向可持续发展的转变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篇6
城市,是由人、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因素组成的,它是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的的有机整体,亦可被称为城市系统;可续发展是指在不危害子孙后代的情况下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的目的就是通过规划等手段引导城市向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为了适应新时代城市规划发展的要求,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城市的社会和自然环境,深入研究,将可持续发展理论应用于城市规划之中,提出一些有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方面的思路和措施。
1.我国城市规划的现状和分析
近年来,我国正在不断加快城市化的脚步,这就对相应的城市规划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现在我国的城市规划在许多方面还有不足,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1城市规划模式不完善
我国目前的城市规划模式较为单一,一般都是按照固定的步骤进行的。首先是收集和分析该城市社会经济方面等资料,然后确定该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并以此确定城市的规划目标,并将目标细化;然后参考前面的工作提出和分析不同的规划方案,确定总体规划方案并细化;最后制定近期规划方案并进行相关管理。一般情况下,这种模式的城市规划的重点关注是否有利于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而对经济、人和资源的和谐发展,城市规划的可持续性上关注较。下图是西方某著名城市与国内某城市的城市规划效率的对比图,其中灰色部分代表城市规划模式完善的西方城市,白色代表城市规划模式凌乱的国内城市,1为城市规划用地的总体效率,2为城市自然资源的最大利用效率,3为环境污染的有效面积,4则为城市规划的总体效率,从图可知采取完整的城市规划发案势必成功。 图一
1.2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城市的生态环境可以体现出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的,更是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的好坏与否,不仅取决于城市的布局如何,规模大小怎样,更取决于一个城市的生态环境好坏,是否适宜人类居住。然而,现代社会对城市的规划虽然给城市带来了飞速发展的经济和现代化的风貌,但是这样的规划很多时候是以破坏城市的生态坏境作为代价的。具体可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为了扩大城市的范围和面积,很多城市大量地开垦城市周围的山林,小河等,以破坏城市周围的生态坏境为代价扩大城市的面积;第二,由于我国很大城市人口密度大,人均土地面积较少,所有很多城市的居住小区不断减少绿化用地,将其用于停放汽车等;第三,虽然国家法律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保护生态环境,并要求对大型建设项目及时进行相关大的环境影响评估,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有时候相关部门对其重视不够,实行不到位,没有使法律法规得到落实。
1.3城市规划缺乏连贯性
城市规划需要规划的包括城市广场,城市绿地,社区街道等,其在整个城市建设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在很多省事的城市规划没有连贯性,经常出现城市规划随意改变的现象,例如去年做好的城市规划方案,可能今年就会,然后实行新的城市规划方案。这样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等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不利于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4文化遗产缺乏保护
任何一个国家或者城市从形成、发展直至灭亡,在这样一个长久的历史过程中必然产生大量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等历史文化遗产。这些宝贵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然后我国现在的城市规划中,比如一些城市的旧城区改造,对于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十分淡薄,导致大量宝贵的文化遭到破坏,对城市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性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如图所示为某城市的近十年前后的文物保护情况,它很好地说明了文化遗产极度欠缺保护的现状。
图二
文物保护情况
文物出土时间分期 城市出土文物保护率 农村出土文物保护率
10年前文物 30% 40%
近10年文物 20% 30%
2.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城市规划的思路和措施
要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做好常规的城市规划,还要综合考虑城市的发展与生态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即城市发展水平和起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另外,在实际的城市规划工作中,我们还要考虑城市承载力和城市资源供给力。城市承载能力是指城市生态环境对环境污染的恢复能力;城市资源供给力是指城市的资源能够给城市发展的供给能力。为了保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分考虑到这两者的的能力限度,切不可过度使用。城市规划是一个不断平衡的过程,规划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平衡城市发展水平、城市承载力和城市资源供给力的过程。
2.1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城市规划的特点
第一,城市规划的出发点不在是单一的以社会经济的发展为目的,以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土地资源关的系为重点,而是开始强调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性,以及城市发展水平和城市环境承载力、城市资源供给力之间的平衡。
第二,城市规划的内容和范围显著增加,不在仅限于城市社会的发展,还要考虑城市中居住的人、资源和环境等,平衡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探求最佳的城市发展模式。城市规划的方案从制定到实行,整个过程都会进行相关的环境影响分析,并综合考虑城市资源城市承载力和城市资源供给力。
第三,城市资源城市承载力和城市资源供给力作为两项指标引入城市规划之中。一个城市的发展不能超过城市环境和资源的承载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城市环境和资源的承载能力会相应增加,但是其始终具有一个界限。毫无疑问,引入这样的指标,更加有利于合理的城市规划,也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城市规划应用中的具体体现。
2.2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城市规划的思路的具体措施
第一,经济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措施。
城市规划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为了营造良好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优化社会经济发展结构,城市规划必须要明确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策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强调三大产业协调发展,利用本地资源和环境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形成支柱产业。同时,还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注意环境和资源的能力界限,不以破坏环境资源为代价发展经济。
第二,生态环境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措施。
城市是由人、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因素组成的,三者互相制约,互相作用。城市的发展受制于城市环境和资源的承载能力,因此,城市生态环境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将决定该城市现在活着未来的发展水平。合理规划利用城市的环境和资源,可以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不断提高成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人类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的措施考虑:一是提倡低碳生活,不断宣传低碳生活理念,从根本上强化居民低碳生活意识,比如提倡城市居民搭乘公交车或者地铁,减少私家车出行,节能减排;二是加强对城市居民居住环境质量的重视,增加公园绿化带等的建设;三是加强监督和管理。面对一些企业、单位或者个人破坏或者污染环境和资源的情况,相关部门应该予以严厉的处罚,坚决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维护城市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措施。
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发展城市所追求的重要目标,其包括人口、教育、文化、健康、价值观和社会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针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出现的问题,可以提出如下措施:一是加强城市规划的连贯性,应用先进的技术进行城市规划,注意城市规划的连贯性,避免出现城市规划无意义地频繁变动;二是加强城市规划的严肃性,面对破坏城市文化遗产的行为要进行处罚。在这里笔者以城市用地面积为例来说明该如何达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合理使用土地便是严格地使控制用地面积与预留用地面积间达到一种平衡。
图三
结语
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的主题。因此,城市规划有必要引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综合考虑城市生态环境,协调城市发展和城市环境资源的关系,使城市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篇7
(二)绿色财务管理可以使企业制定出正确的决策
加强绿色财务管理,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职业道德、绿色发展理念,给决策层提供真实、可比性强、可持续发展的会计信息,促进决策层做出正确的发展决策,从而促进企业朝着正确的发展方向健康发展。
二、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许多领导并没有认识到绿色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甚至有的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是由其他人员兼任的,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管理效果没有体现出来。那么,具体来说,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存在哪些问题呢?
(一)财务管理目标不明确
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企业进行财务活动所期望实现的结果。目前,我国企业在财务管理目标制定中存在着财务管理缺乏科学发展观、财务管理规划无序、财务内控混乱等问题。这些因素都会导致企业内控能力不足、资源过度浪费以及战略规划偏差,从而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绿色发展理念薄弱
企业在以往的发展过程中通常只是盲目的追求经济增长,不顾资源、环境和个人健康代价,一般只考虑短期经济效益,不考虑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限制等条件,企业的规划与发展对于自然环境保护以及资源浪费并无客观正确认识,只对与自身收益相关的各项因素有所评估和计划,从而导致了绿色财务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无从谈起。(三)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目前,我国企业管理模式是所有权与经营权一致,并占绝对领导地位,企业的投资者就是企业的经营者,这样的管理模式必然会造成财务管理的混乱无序,扩大了企业财务管理的负面影响,不利于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企业缺乏引进高素质的、专业性强、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的财务人员,无法形成现代财务管理观念,财务管理无法真正发挥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与优势。
三、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财务管理策略
(一)创新企业财务管理观念
引入社会责任风险和环境风险的风险价值观念。树立现代绿色的财务管理观念,提高经营管理者的思想认识,创新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和方法,才能保证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环境之间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正确方向。传统的风险价值观念表明:市场经济是风险经济,投资者冒风险进行投资,预期的投资收益率应包括无风险投资收益率与风险投资收益率两部分内容。成功的投资者应该在风险与收益的相互协调中进行权衡,以期获得满意的收益。传统财务管理中的风险包含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两大类,其中的经营风险是指因生产经营方面的原因给企业盈利带来的不确定性,如供应商方面的风险、产品销售方面的风险以及税率调整、通货膨胀、宏观政策变化等方面的风险。财务风险是指由于筹资举债而给企业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而绿色财务管理要求重视环境,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因此绿色财务管理的风险价值观应进一步引入环境风险和社会责任风险。社会责任风险应该是由于企业不履行社会责任而带来的企业价值或无形资产价值贬值的可能性。企业的发展必须不断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加强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增强企业的后劲与再生力。企业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劳务必须以环境效益为前提,拒绝损害社会利益的行为,提倡保护自然环境、改善生态环境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和社会声誉。
(二)科学合理利用企业资源及保护自然环境
首先,合理确定企业的现金持有量。强化库存管理,保障资金结构的合理;建立应收账体系,规范产品购销操作流程,能够有效缓解企业资金紧缺的问题;其次,企业要有投资管理。在面向市场进行投资的时候要对投资项目进行分析,制定正确的投资决策;对内要加强人力资源投资,企业的发展需要一支高素质、综合技术型的财务管理人才。再次,要规范企业投资程序,实行投资监理。财务管理人员要对投资项目启动后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管,降低企业投资的风险。最后,合理地对经济成本、社会成本、环境成本进行核算与估计,保证企业的经营和投资行为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是可控、可恢复的。始终保持绿色理念贯彻到企业财务规划和实施的过程当中。
(三)完善企业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
增强责任意识。鉴于企业发展存在的资金紧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等问题,国家应该加大对企业的资金、技术、政策方面的扶持力度。例如,建立企业信用担保管理体系,降低企业融资难度,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政府应加强对企业的社会责任、环保意识方面的引导工作,改善企业的投资环境,引导企业财务管理、投资规划朝着规范化、法律化、科学化、可持续方向发展。同时,提供环境保护意识培训和技改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四)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构建绿色企业文化。企业在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之后,要努力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培养一支专业的复合型高素质财务骨干队伍。企业文化是在长久的经营管理活动中所形成的价值理念,绿色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和谐的生态价值观,是追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价值观念。全社会应进行广泛的环保宣传和风险意识宣传,尤其应加强对财务和管理人员的宣传、教育,让他们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及资源可持续利用对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承担社会责任对树立企业社会形象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绿色理念和绿色管理意识,树立全方位、全过程的绿色管理新思想,在企业产、供、销过程中,从资源筹措、投放、耗费到资金的收回及分配诸过程都要将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风险、环保风险等理念贯穿始终,最终达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构建完善的信息系统以及环境风险评价体系
随着科技的发展,财务管理工作要提高其效率及建立风险控制体系,必须学会使用先进的相关管理软件。构建完善的信息系统与风险评估体系,可以保证企业内信息的顺畅流通,内外部环境的综合评估,促进财务人员及时获取各方面信息,配合各部门做好相关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和风险评估体系还可以有效减少财务管理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可持续性。例如,当出现环境污染风险事件、产品质量下降、存货积压或者应收账款成本上升等现象时,就可根据具体形成原因,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以减小危害。
篇8
医院管理在医院工作中顺利开展,既确保服务质量控制精准、高效展开,并为医院实现全面、系统的服务质量分析提供有利条件,同时在医院管理活动中迅速向医院管理者反馈相关问题,医院管理者通过对反馈信息进行有效分析,实施针对性管理措施,促进医院服务质量提升。
1.2促进医院社会、经济效益获取
医院进行服务质量管理及控制相关工作期间,在有效质量管理、质量控制步骤支持下,可以为医院管理进行问题分析工作提供有利条件,并在问题分析期间对医院管理活动存在的问题进行发现、解决,促进医院社会、经济效益获取。
1.3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医院管理过程中逐步被提高服务质量理念所渗透。尤其在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方面,医院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在其中扮演着难以更替的角色,有效地为医院各级部门指引管理方向,并对部门管理准则指导进行不断规范完善,积极促进医院各项管理的有序进行。由此可见,医院不断加大对医院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构建的资金、组织管理力度,切实全面的发挥提高服务质量的医院管理效能,积极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2医院管理原则
开展医院管理期间,应当把握下述几方面原则:
①质量首要原则,医院管理质量主要影响医院服务质量以及医院的运营情况,开展医院管理期间,务必要将“质量”放在首要位置,永远遵循医院管理质量首要原则;
②预防为主原则,应当积极主动地开展医院管理工作,将管理前质量、管理中质量及管理后质量进行充分考量分析,遵循预防为主原则,早期就每一种影响医院服务质量以及医院的运营情况的问题采取应对措施。
③以人为中心原则,人作为医院运营的组织者、管理者及实施者等角色,开展医院管理期间,要遵循以人为中心原则,加强对人的素质、行为控制的重视程度,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人为的管理质量促进医院服务质量以及医院的有序运营。IV.遵纪守法原则,遵循遵纪守法原则,相信科学、认清客观事实,凡是通过信息数据说话,公正、客观地开展医院管理质量不足改善工作。
3加强医院管理以提高服务质量、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研究
医院管理是医院经营发展活动中的重要内容,医院平稳发展必须要得到医院管理的有利支持。在当前市场经济背景下,医院管理内容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医院管理必须结合医院自身实际情况,对医院管理中提高服务质量进行开拓创新,有效发挥医院管理贯穿于提高医院服务质量中的作用,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
3.1构建全面质量管理制度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下,医院规模越来越大,为先进医疗技术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医院管理过程中,医院管理人员。要处理大量的信息数据,如何将繁多信息数据展开分析管理,是目前医院管理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规范管理理念开拓创新,医院管理人员要明确医院管理在提高服务质量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中的意义,结合医疗行业发展趋势,把握社会发展动态及时更新对医院管理的理解。医院应构建全面的逐层质量管理制度;贯彻“以章治院、科技兴院”方针,“以患者为中心”,构建起规范、安全、科学、合理的诊断、检测、治疗及康复的医疗机制,展开全面、综合的优质服务,实现医院管理人员对服务质量情况的知悉了解,可针对突况,采取有效的应急对策。
3.2规范质量管理及控制人员专业技术水平
人才属于医院发展的重要基础,未来医疗行业的竞争即是人才的竞争。从现阶医院内部人员管理不受重视问题、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有待提升出发,医院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行业形势市场动态,对医院质量管理相关人员展开针对性的综合素质培训工作,全面整合医院管理框架,注重职业规范,逐步完善质量管理理念;医院还可以组织质量管理相关人员对实际医院管理情况进行专题分析,提升质量管理相关人员主观能动性,全面提升医院质量相关人员管理水平;同时在医院内部人员管理过程中,根据医院服务质量开展相关的专题教育,一方面教授提升服务质量的方法,一方面开展工作职责教育,加深医务人员对自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塑造其良好的责任心及道德素养,以在医院工作实践中更好地进行服务质量管理工作。
3.3提升医院管理重视程度
从现阶段医院管理不受重视问题出发,全力展开医院管理理念宣传教育工作,结合医院管理指标构建管理示范项目、单位,提升医院质量管理效果的分析对比力度。全面展开医院管理科学合理策略探讨,提升管理人员对医院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同时,医院管理者应提升医院管理重视程度,提升管理责任感,全面促进医院全体医务人员参与到医院管理中。医院还应开展医院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盈利体系探讨工作,倡导发挥医院管理充分的利用价值,获取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双向并收。
4医院管理中管理技术的发展
4.1选取科学合理的系统类型
市面上基于医院管理技术的医院管理系统类型各式各样,包括独自开发的医院管理系统、联合开发的医院管理系统以及开发的医院管理系统等。医院在选取医院管理系统类型过程中,务必要结合医院自身实际状况,遵循科学合理性、实用性及成熟性等选取原则;并且,选取的系统一定要以满足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为出发点,并要切实兼容于医院自身原本网络系统。
4.2提升医院组织管理力度
基于先进管理技术的组织管理为提升医院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医院管理人员要提升对管理技术应用组织管理力度,结合医院实际状况开展医院管理工作,以促使医院管理逐步迈向科学化、规范化道路。
4.3强化信息标准化构建
构建信息标准化属于医院管理的常规内容,属于医院管理的基本工作。医院要强化信息标准化构建,自我国现行标准及医疗行业规范角度出发,完善医院信息文档分类工作,促进医院信息资源利用率全面提升。
篇9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必然性
(一)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愿望。
可持续发展的愿景的是生态伦理型社会。在回顾人类近现代工业发展的过程中,既给人们既带来了福音,同时也带来了苦难。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给人类的生活带了大量的负面作用。因此,在对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诉求与愿景越来越强烈,需努力探索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可持续发展是建设美好家园,过上美好生活的必然选择。
(二)“乱砍乱伐之痛”。
在过去二十多年里,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奇迹,但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据中科院测算2003年中国消耗了全球31%、30%、27%和40%的原煤、铁矿石、钢材、水泥,创造出的GDP却不足全球的4%。这种浪费型发展模式使煤、电、油、运“荒”声一片。2004年,国家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但资源瓶颈问题依然突出。“宏观调控的基础还不巩固,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极有可能反弹,煤、电、油、运依然紧张。1、2月份,电力增长12%,但是却有2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发生拉闸限电现象。“瓶颈”待破,直面资源供给现状,中国需要彻底转变发展模式,把节约放在首位,大力推行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否则可持续发展将成空谈。1中国正以历史上最脆弱的生态环境承载着历史上最多的人口,承载着历史上最空前的资源消耗和经济活动,面临着历史上最为突出的生态环境恶化挑战。不可持续的发展让整个人类面临了生存和生活的困境,在过去不可持续发展之痛的经验教训,促使我们在建设美好家园和过上美好生活需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必须从环境的方面进行研究和实施,提倡自然、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在呼吁人们提高生产力的同时,应该注重生态环境的的改善和保护。在可持续发展中,提出要变革长期落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及改变人们的生活理念,在可持续发展提出的同时伴随着众多的的异议,就单可持续发展提出得意义来说,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含:第一,是对长期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否定和追问。第二,是对未来发展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科学建议。第三,在面临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矛盾时,可持续发展能否起到调解矛盾的作用。因此可持续发展是指引人类走向美好未来的灯塔。
二、欠发达地区环境伦理探索
(一)人与自然的矛盾。
在后发地区由于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还不够到位,在后发地区为了生存难免会破坏环境,但是破坏以后又没有有效合理的治理措施或者说在潜意识里面就没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同时后发地区谋求生活的富裕和经济的发展,采用了比较粗放的劳作方式,和开发手段,导致了先开发后治理的理论的诞生,同时给环境造成了破坏,那么在环保的过程中,生存、发展与环境保护产生了必不可少的矛盾,那么如何让解决在生存,发展与环保的矛盾是后发地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环保难题。
生存、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种种矛盾在不可调和的状态下,走可持续发展的的道路已是历史的必然。为了生存破坏环境,污染环境,使自己的家园千疮百孔,很难再修复。能源产业的发展带来的一系列的工业废水,废物的污染物使得饮用水不在干净,庄稼不再绿色。环境保护在实施的同时必然会限制很多污染源企业的发展,同时对其的经济效益受到损失。但是,为了共同美好的家园。牺牲极个别的一些工业产业的发展来建设美好家园,过上美好生活,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二)转变发展方式的窘境。
在面临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机,我国面临着众多的的难题与困惑主要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的优化设计难题;转变发展方式的制度;技术进步劳动者素质,和理念创新三者直接的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投资、消费、出口的不一致。
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就个别的区域得到了遏制和保护,但是大部分是还是没有从本质上防止环境的破坏,历史告诉我们,生态系统的破坏和退化是经济发展阻力军,也是人民“健设美好家园,过上美好生活”的最大障碍。传统的“三高一低(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推出历史的舞台,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速度,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否则资源匮乏之际,环境污染,新兴产业发展就受到限制。
三、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理性思考
(一)忆往事,成追忆,另辟新径。
在回顾工业化历程时“先污染后治理”给社会和公众造成了的损害是惨痛的,所付出的代价是比污染防治投资高很多的,在中国若选择“先污染后治理”付出的可能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超额支付,由于国情时代的差异,以及我们所以懒的生态环境相当脆弱,很可能在理论上推算的污染排放峰值到来之前“生态泡沫就已经破裂了”。所以我们吸取先发展后治理的沉痛教训,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能源的相关政策与意见:在对资源和能源的利用和使用的同时,要有步骤,有计划,合理的开发,不能滥用资源,控制资源的使用,使得资源利用率最大化。要统筹兼顾,多渠道,多理念的整合发展。统筹合理的开发利用是每个国家和地区必须考虑的问题,禁止小集体的为了小团体利益,破坏整体利益,禁止个人的私自开发,污染和浪费资源。大部分的开发和利用都得有整体的统一宏观决策和规划。
(二)结合地方环境,加强特色经济建设。
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能运用单一的发展模式,应该在整个大框架的前提下,再来细化。要有一整套的精细化的管理模式,由于不同水平的地区很难实行统一的政策,统一的方针政策仅仅可以在如何发展的方向上指明道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会不会早弯路,就要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制定相关的制度和实习方案,创造中国特色主义的发展模式,要灵活使用本地资源,发展特色经济,创造各具特色的美好生活。
四、结论
生态伦理型社会建设必要坚持可持续发展,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错误思路,在建设“家园”时难免会遇到困局,应当统筹兼顾,协同发展,根据自有资源和优势,建设各具特色的美好生在后发地区由于不断地开发利用的一些企业导致了整个地区的GDP,影响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落后的技术和产业是必要转移,来协调整个区域的发展生态活。在日新月异的当今世界,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已成为人类的共同使命,绿色技术、绿色产业、绿色消费已经是人类迫不及待的诉求,全球正在掀起绿色的浪潮。在未来的生存和生活环境将会是绿色世界环绕于我们,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方能建设生态伦理型社会。
参考文献:
[1]黄泰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与实现机制[J].求是,2007.18。
[2]筒新华,曾宪明.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贡献和落实[J].经济学动态,2005。
[3]Y-续琨,陈悦.技术学的兴起及其与技术哲学、技术史的关系[J].自然辩证法研究。
[4]熊哲宏.“计算机科学哲学”研究纲领[J].襄樊学院学报,2004。
[5]鲁道夫・卡尔纳普等.科学哲学和科学方法论[M].华夏出版社.1990。
注释:
篇10
依据国际通行的水资源紧缺指标(表1)衡量,我国北方大部分城市地区属于重度缺水地区。水资源现状评价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我国北方除宁夏、新疆为轻度缺水地区外,其他15个省市都为重度、极度缺水地区。
通过上面对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现状的介绍和评价,可知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该地区人口密集和生产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对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其综合评价就显得十分紧迫和重要。
2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2.1指标选择的原则
判断一个区域以水资源为主要控制因素的资源—社会—经济—环境这一复合系统是否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该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和相应的衡量标准与方法,才能给出可持续与否的科学界定。因此,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要体现该区域水资源本身的特征、开发、利用、管理状况即水资源系统的发展水平,与水相关的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环境系统的发展水平,还要反映水资源系统与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状况和协调程度,以及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基于这种思想,在选择指标构建指标体系时,必须遵循如下原则:
2.1.1系统性与层次性相结合区域以水资源为主导因素的资源—社会—经济—环境这一复合系统的内部非常复杂,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因此,要求建立的指标体系层次分明,不仅要反映
各子系统各自的特征,更要体现水资源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
2.1.2全面性与概括性相结合所选择的指标既要尽量全面地反映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这一复合系统的各个方面,又要精炼,避免信息重复,从而影响评价结果的精度。
2.1.3可行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建立的指标体系往往在理论上反映较好,但实践性不强。因此,在选指标时,不能脱离指标相关资料信息条件的实际,尽量选择那些关键性的具有综合性的指标,使得建立的指标体系简洁明确,易于计算和分析。
2.1.4动态性与静态性相结合作为一个系统,水资源系统可持续发展是不断变化的,是动态与静态的统一。因此,可持续发展测度指标体系也应该是动态与静态的统一,既要有静态指标,也要有动态指标。
2.2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根据以上原则选取了充分反映我国北方地区的水资源总量I1,(亿m3)、年降水量I2,(mm)、大中型水库蓄水量I3,(亿m3)、供水总量I4,(亿m3)、耗水总量I5,(亿m3)、人均用水总量I6,(m3/人)、单位GDP(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I7,(亿m3/万元)、实际灌溉面积I8,(万亩)和水质I9,(等级)等9项指标作为评价指标(见表1),对该地区17个省、市、自治区的水资源持续发展状况进行评价。
2.3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成分分析评价方法
近年来,随着多元统计方法的普及与应用,主成分分析法也成为一种较新的评估方法,它有着不同的原理和特性,它的本质目的是对高维变量系统进行最佳综合与简化,同时也客观地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避免主观随意性,而综合评价的焦点正是如何科学、客观地将一个多目标问题综合成一个单指标形式,因此主成分分析法不失为一种较好的评价方法。
2.3.1主成分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的工作目标,就是要在力保数据信息丢失最小的原则下,对高维变量空间进行降维处理;即在保证数据信息损失最小的前提下,经线性变换和舍弃一小部分信息,以少数的综合变量取代原始采用的多维变量。
由图1及表5,将17个城市地区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划分为Ⅰ、Ⅱ、Ⅲ、Ⅳ等4个等级。其中I级表示该区域水资源开发尚处于初始阶段,该阶段水资源开发程度低,利用率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潜力巨大,这样的城市有2个,分别为图1中宁夏和新疆;Ⅱ级表示该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处于起步阶段,但该阶段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仍然较低,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这样的城市有4个,分别为青海、甘肃、黑龙江、内蒙古;Ⅲ级表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己相当高,可持续发展潜力较低,但还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分别为江苏、吉林;Ⅳ级表示水资源开发利用已经达到饱和状态,水资源系统可持续发展潜力极低,应该考虑较小区域调水,并且以节水型为主,这样的城市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安徽、山东、河南、陕西。这一评价结果同水资源紧缺程度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
3.结语
本文在利用国际通行的水资源紧缺指标对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现状进行评价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北方17个城市及地区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与紧缺指标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可以将9个评价指标综合成4个主成分,根据评价指标的数据本身的信息得到主成分的权重,进而得到综合评价值;避免了专家打分的人为任意性,同时该方法具有直观和可操作性等优点。
参考文献:
[1]雷刚旭.西部大开发中的四川水资源问题[J].四川水利,2002,3:2—6.
[2]任若恩,王惠文.多元统计数据分析[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7,92—119。
[3]傅湘,纪昌明.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台评价——主成分分析法的应用[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9,8(2):168—173。
[4]门宝辉,梁川.属性识别方法在水资源系统可持续发展程度综台评价中的应用[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2,28(6):675—678.
[5]门宝辉,王志良,梁川等.物元模型在区域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3,35(1):34—37。
[6]门宝辉,梁川,刘庆华..基于属性识别方法的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综合评价[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0(6):207-210.
[7]门宝辉,梁川.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综合评价的可拓方法[J].水电能源科学,2002,20(4):66-69.
[8]徐良芳,冯国章,刘俊民.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0(2):119-122.
[9]邹积君,刘志文,张小芬等.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设计及评价方法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3,17(1):37-40.
[10]董曾南.谈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J].水利发展研究,2002,1:15-16.
[11]PlateEJ.Sustainablewaterresourcesdevelopment[A],MemorialSeminarforthesilverjubileeontheoccasionoftheXXVIAHRBiennialCongress[C],Tpkyo,japan,1993.
[12]黄君礼,王丽,杨士林等.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探讨[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2002,35(5):49-51.
[13]黄嘉佑.气象统计分析与预报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0.
[14]王锦国,周志芳,金忠青.我国北方水资源持续发展状况的灰色聚类评价[J].水电能源科学,2000,18(3):10-12.
EvaluationonsustainabledevelopmentofwaterresourcesinnorthChina
MENBao-huiZHAOXie-jingLIANGChuan
(1.AgriculturaldepartmentkeyopenlaboratoryofAgricultureresourceandenvironmentinYangtzeRiverupperreaches,Chengdu610066,China;2.CollegeofHydraulicEng.,SiChuanUniversity,Chengdu610065,China)
篇11
水资源和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关键在于水利和水电工程建设。各工程的建设条件往往差异很大。例如,长江和珠江干支流、西南地区水资源丰富,开发条件较好;黄河流域雨量虽然较少,但干流源远流长,集雨面积大,上游源头雨量较丰,故其干流的上中游也有利于水电的开发;其他如淮河、海河干旱缺水,源近流短,水量少且不均衡,水电开发条件不好;沿海地区雨量和水量虽然较丰,但有的地区或缺乏好坝址及兴建水电工程条件,或由于移民太多,影响环境生态以及经济指标不好等原因,水电开发条件也不理想。近年来,我国水电事业发展很快,在建和待建水电站星罗棋布。如三峡、二滩、李家峡、万家寨、小浪底等大型工程正在修建;待建的大工程更多,如小湾、溪落度、向家坝、天生桥、瀑布沟、拉西瓦、龙滩等等,它们的装机都在100×104kW以上,最大的达1820×104kW,为世界之冠。但是,这些水电站的地理位置偏重在我国的西南、西北及中部,华北、东北及沿海地区则较少。如海河流域已建大中小水库约190座,总库容已与全流域年平均径流量相等,控制了山区流域面积的83%和径流的55%,在全国各流域居首位。总的看,我国部分地区如长江和珠江干支流、黄河干流以及西南地区水电开发态势较好,而华北、东北以及沿海等地区进入1980年前后,水利水电已处于步履维艰的境地。
2抽水蓄能电站的兴起和发展
工业发达国家常规水电建设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先后处于停滞不前地步,常规水电发展步履维艰。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对电力的需要日益增长,电网中各种能源包括煤电、油电、核电、地热发电,以及天然气发电等增加很快。而常规水电因受水能资源的限制,往往不能成比例增长,在电网中所占比例日益减少。这就造成电力系统中可调峰电源短缺,而低谷时又造成电流周波加大,影响送电质量。为此,抽水蓄能电站利用电力系统后半夜低谷剩余电能抽水蓄能转换在尖峰时发电,作为水电补充得到迅速发展。近三四十年来,工业发达国家抽水蓄能电站发展越来越快。迄今有些国家,如美国、日本抽水蓄能电站的总容量已超过2000×104kW,不少国家已占常规水电容量的一定比例,日本甚至已近相等。据不完全统计,世界抽水蓄能电站有400余座,总容量1.0×108kW以上。
抽水蓄能电站的迅速发展,不仅反映在日益增长的数量上,还反映在它的型式、调节性能等内涵上。这都得益于抽水蓄能电站技术的不断进步。抽水蓄能电站的作用和效益表现在电力系统的运行中,作为水电的补充并有利于水电的可持续发。
早期抽水蓄能电站既有常规机组又有抽水泵,称混合式蓄能电站。这类电站始建于欧洲。抽水蓄能电站迄今已有近100年历史,但开始进展不快,至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才迅速发展。据统计,1970、1980、1990年总容量分别达到1604×104、4600×104和8300×104kW。国外各种类型抽水蓄能电站发展如表1。
表1列出了16座国外建成的主要有代表性的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其中,10座为纯抽水蓄能电站,6座为混合式蓄能电站。纯和混合式抽水蓄能的区别主要在于上库有无来水。为便于了解抽水蓄能电站的性质,包括形式和调节性能,列出了上下库容和满载运行时间。纯蓄能电站中以日调节居多,满载发电5h和抽水7h左右,故它的上下库容积较小。但是,美国的BathCounty、Racoon和日本的玉原、奥矢作Ⅱ及南非Drakensberg等5座纯抽水蓄能电站的调节性能均超过日调节,可达周或2d调节。从文献记载,这些工程由于电力系统的调峰要求,以及它们上下库的特殊有利地形,使上下库容积加大并使发电和抽水满载运行时间达到10~20h左右,大大改善了电站的运用灵活性。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一般上库容积较大,可以对天然来水进行调节,下库专为抽水蓄能而设,故一般以日调节居多,发电和抽水满载运行时间仍以5和7h左右居多。如表1所示,也有一些电站为满足电力系统调峰要求定为周调节,如法国的GrandMaisoon和Montezic,日本的新高濑川和新丰根,意大利Edelo等5座为混合式周调节抽水蓄能电站。
从上述国外抽水蓄能发展可以看出,不仅在总装机的数量和容量上日益增加,而且在电站的型式及调节性能方面向各种不同方向和途径发展,更加提高了抽水蓄能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适应性,增加电站的发电量和效益。
我国抽水蓄能起步较早,20世纪60年代即修建了岗南和密云小型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分别为1.1×104和2.2×104kW抽水蓄能机组。混合式蓄能电站共装机42×104kW,其中蓄能机3台共27×104kW,常规机1台15×104kW。1992年第一台机组投入运行,1993年全部建成。经多年运行,削峰填谷对华北电力系统起到了显著的作用,对我国大型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最近,广州抽水蓄能电站建成,总装机240×104kW,为世界之冠。此外,十三陵、羊卓雍湖和天荒坪等已相继建成。安徽响洪甸在原有常规电站的基础上近扩建抽水蓄能机组,成为混合式开发。我国抽水蓄能电站见表2。
表2共列出我国10座抽水蓄能电站,其中,混合式2座,余8座为纯抽水蓄能电站。据1993年统计,我国大陆抽水蓄能电站容量为120×104kW,占世界第12位;近年来发展飞跃,容量已达555×104kW,预计居世界位次当可提前。这10座抽水蓄能电站均为日调节,发电和抽水时间为5h和7h左右。潘家口混合式蓄能电站下池库容虽留有余地(从700×104m3扩大至1000×104m3),还是不能满足周调节要求,但从调度灵活性上已留了一些余地。还应该指出,台湾省的明湖和明潭抽水蓄能电站的上库均为著名的日月潭水库,容积很大,达1.42×108m3,且有明显的天然来水,故这两座蓄能电站表中列为纯抽水蓄能电站,但实际上也可认为它们与已有常规水电厂大观一厂共同构成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3个电站具有1座共同的很大的上库,这对抽水蓄能电站的运行是非常有利的。它们的年运行时间高达5000h以上。潘家口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经几年运行,实际发电量及运行小时数超出原设计值。从国内及国外运行资料看,一般日调节纯抽水蓄能电站实际运行的年发电量及运行小时数常达不到设计值,故混合式在这方面有一定的优越性。
3抽水蓄能电站的类型和适应性
抽水蓄能电站具有2个明显的特点:一是需要水但基本上不耗水,故抽水蓄能的规模不像常规水电那样决定于所在站址的来水流量和落差,而主要决定于上下池容积和落差,更主要的是决定于所在电网可供低谷时抽水的电量;二是电站形式很多,适应性强,可视情况选定。在山区、江河梯级和平原均可修建抽水蓄能电站。
1)在山区,根据地形,往往选择高水头,一般水头H为100m~600m居多,当然水头越高越经济,上下池之间距离则越近越有利。日本关西电力公司对抽水蓄能选点要求,H≥500m,L≤3km,而东京电力公司条件则放松,对水头无规定。这说明只要地形许可,水头高一些是有利的,但还要视具体情况定。
2)河流梯级水电站需要时可考虑抽水蓄能混合式开发,一般以中低水头为多,即相邻梯级电站除常规发电机组外可设置几台可逆式机组,如潘家口蓄能电站。也可考虑在某一河流梯级水电站下游另建下池,如安徽响洪甸蓄能电站。总之,如蓄能机组(即可逆机组)和常规机组的水都来自同一上库,水量可在同一上库中调节,2种机组互为备用,互为补充,即丰水期可逆机组可按常规机组只作发电运行,而枯水期常规机组也可利用可逆机组所抽的水进行发电,这样可以增加工程效益。最近,安徽利用淠河磨子潭和佛子岭上下2座已成水库进行佛磨抽水蓄能电站的设计,这样上下库都很大,对满足电力系统运行需要十分灵活。
3)平原及沿海地区低水头水电站和潮汐电站的蓄能运行,可利用电力系统低谷电抽水而在尖峰时发电会给这些电站带来显著效益。法国、英国、荷兰及我国都有采用可逆式贯流机组并进行蓄能运行的经验。此外,近年来国外在平原地区已有修建地下下池(专门开凿隧洞群或利用弃置的矿井),而上池可利用地面河、湖或另行修建。上下池之间落差可视需要确定,水头往往可达500~600m,甚至更高。这样就为平原地区创造了修建高水头蓄能电站的条件。
综上所述,抽水蓄能电站基本上不受地形和来水流量的限制,也不受当地水能资源蕴藏量的限制。在各种地形条件下,在山区、平原等均有条件修建抽水蓄能电站,关键在于因地制宜择优选择。
4多种抽水蓄能电站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已经确立:要在各种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不仅要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还要谋求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水电除了要满足自身的可持续性外,还要满足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众所周知,在电网的各种能源构成中,水电具有较好的调峰性能,可改善电网中火电机组的发电状况,减少有害气体(CO2等)的排放量,既可改善电网中电的质量,又可改善地区的环境。
近年来几座大型抽水蓄能电站相继投入运行,它的优越性逐渐被社会所认识,主要优点如下:
抽水蓄能电站本身虽不能生产电能,但可利用低谷电能(即剩余电能)抽水,在尖峰时发电,既可调峰又可填谷,还可调频和事故备用,在电力系统中具有能量储存转换和改善优化的功能;
抽水蓄能与煤电和油电比,跟踪负荷性能好、开停机灵活,节煤节油,调峰灵活,与常规水电比还具有填谷功能,其调峰功能为水电的2倍;
一般认为,抽水蓄能电站的工程量比常规水电站少得多,但可逆机组目前国内还无成熟制造经验,需要从国外引进,其价格较高。即便如此,抽水蓄能电站单位容量投资一般仍比常规水电为低,同时施工期限亦短。
此外,还应该指出,在水利水电枢纽中补充了抽水蓄能功能,有利于水资源(含水能资源)的进一步开发,更大地发挥水利水电等综合效益,有时可大大改善工程的有关指标和枢纽在系统中的作用,使原来指标差、效益低的项目改观,增加工程的开发价值,给水利水电工程带来新的开发前景。
目前,全国水利水电和电力建设形势对抽水蓄能的发展非常有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各地区和各流域,常规水电发展很不平衡,有的水能资源储量贫乏或已开发殆尽,不得不发展抽水蓄能以补水电所占电网中比重不足,如华北、东北、及东南沿海地区。
2)有些地区水电比重虽不低,但多径流水电如四川、湖南、江西、湖北亦需建抽水蓄能电站。
3)我国煤炭资源不均衡,运煤困难,发展坑口电站,相应带来北电南送。目前我国西部大开发在即,而水电西南西北多,又将实现西电东送。随着三峡建成,我国东西南北输电网形成。这些输送电对平衡全国各地区电力有好处,但有时由于某地区为了接受上述几种送入的电又必须视送入电的情况,增建一些调峰能力强的抽水蓄能电站。
4)我国核电已在浙江、广东投入运行并将在江苏、山东兴起,也需相应增建抽水蓄能电站。
目前,我国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和规划设计工作正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展开。从我国已建和在建的抽水蓄能电站看,它们各具特色,有高、中、低水头的,有大型也有小型的,为我国抽水蓄能电站建设走出了第一步,并取得了宝贵的经验。由于上述4个原因,预计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将在华北、东北、东南沿海地区以及华中、中南等地迅速展开。在今后设计建设中,抽水蓄能电站的运行将逐渐改善其调节性能,逐渐向双日或周季调节过渡。
5结语及建议
当前,全国水利水电和电力建设形势对发展抽水蓄能极为有利,在过去已取得成绩的基础上,除进一步完善已建和在建抽水蓄能电站的管理运行和建设工作外,还要认真做好抽水蓄能规划选点工作。如上所述,在纯水蓄能方面除一般应注意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电站形式和布置外,有条件的站址还要注意选择上下池的有利地形以取得较大的容积,以改善其调节性能并增加工程效益;在混合式蓄能电站方面,有条件时要注意选择较高水头并适当加大下池容积,以改善性能并提高电站效益。此外,我国目前有许多已建成的水电站,电站设计规模水平年早已过时,电站容量显得不足,亟待增容扩建。因此,在有条件时可考虑增建抽水蓄能机组成为混合式开发,作为常规水电的补充,其效益当会显著增加。这种融水利、水电、抽水蓄能于一体,并结合当地电力的综合开发模式将给水利和水电带来新的活力。据国外经验(见表1),法国在新建GrandMaisoon和Montezic时即按上述综合开发模式考虑,前者设有120×104kW可逆机组和60×104kW常规机组,而后者只采用90×104kW可逆机组。日本新高濑川混合式日/周调节,原河段有5座常规电站,原总装机仅4×104kW,后按上述综合开发,改建为128×104kW的抽水蓄能电站。美国著名GrandCoulee电站几经改建,先后增水泵和可逆机组,总容量达888×104kW。我国潘家口、响洪甸、佛磨、双沟以及天堂等均采用这种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这种开发模式不仅改善了水利水电枢纽的功能,还大大改善了工程的指标,使原来效益差,指标差的工程改观,增加了工程开发价值,给水利水电工程带来新的开发前景。为此,建议今后视各地区,各河段水利水电发展情况以及当地电力情况按上述模式对新建、扩建、改建工程进行动态规划和设计。
水利水电(含抽水蓄能)和电力相给合的开发模式,水利水电与电力相辅相成,通过电力(电网)的支持提供了抽水电力,倒过来也为电网增加了调峰和填谷能力,改善供电质量,为电力的发展提供水源等条件。因此,多种形式的抽水蓄能作为水电的补充,对水利水电的可持续发展大有好处,扩大了水电的内涵,将抽水蓄能也补充入内。
这种混合式开发改变了过去“以水定电”性质,即只能在需要供水时发电,不供水时不能发电。如今可以完全按照电力系统要求进行抽水或发电调度,同时对水库的原有供水等功能也有好处。此外,这种综合考虑水利水电与电力相结合的模式,还可在发展核电、风能发电以及调水等工程中发挥作用。
考虑多种类型的抽水蓄能作为常规水电的补充,可以引入电力(电网)的参与,这种跨行业(即水利水电和电力行业)的模式对各种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可以达到较高水平,有利于水利和水电的可持续发展,并提供新的开发前景。
参考文献
[1]陆佑楣,潘家铮抽水蓄能电站[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2
[2]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能源部北京设计院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实例[M]1990
篇12
Key words:Eco-city theor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新时代下生态城市的提出,生态城市理论的研究力度不断加强,在研究过程中,虽然对生态城市理论所具有的先进性以及其发展的必然性进行了认同,但是其研究很多都还停留在浅显的层面上,没有建立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城市的实际建设过程中,由于各个城市存在自身的特色,因此应区别对待。本文分析了生态城市理论,并对其目前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其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城市生态理论的研究
城市生态理论实际上是一门研究生物之间及生物与其所处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在国外研究中,有人认为,生态城市是人们生活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模式,在生态城市中,自然、经济以及技术等协调发展,有利于最大发挥人的能动作用和创造性,同时,还能促进人的身心健康以及各种能源物质的有效利用,形成一个循环良好的居住场所。有的认为生态城市的设计目的是为了保障人们的健康,促进产业结构以及生活质量的优化。而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提出的是,生态城市就是从自然以及社会两方面来创造最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下,人的生产力以及创造力被充分诱发。物质以及精神生活水平都不断提高。随着人们对生态城市研究的不断加深,其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也就是城市生态学。这门学科的形成和发展总共经历了人类生态学的研究、城市问题的研究以及城市生态系统的研究这三个阶段,最后一个阶段的研究对于城市的开发建设以及管理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在国内研究中,我国一直持有一种朴实的顺应自然的发展观。这种观念对于我国的生态城市理论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比较晚,但是研究发展速度很快,上海在1984年就举办了我国第一届城市生态学的研讨会,该研讨会代表着我国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的起步,而上世纪的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期间,我国的生态城市理论逐渐成熟,形成了社会、经济以及自然的复合生态城市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态城市理论的研究将进一步推进,目前,我国的生态学会以及城市规划学会等举办了很多关于生态城市理论的学术性研讨会,这种交流方式将不断推进生态城市的建设,对我国的生态城市理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二、目前生态城市理论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生态城市理论虽然具有很多优势,其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先进性很显著,它对于指导生态城市建设具有明显作用,但是在研究的过程中,很多只是停留在表面上,而没有深入其中,对其概念进行深入探讨,容易出现浮于表象的缺陷,导致其指导意义降低。而在实际应用中,往往没有结合城市的生态结构来进行规划,重视城市的基础建设,忽略了文化建设以及各种资源的循环再生。在应用中,没有根据城市发展实际来展开,很多城市建设工程成了形象工程,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城市建设速度越来越快,在建设过程中,生态城市成了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但是由于生态城市理论的研究仍不够深入,因此,容易出现缺乏理论指导的现象,从而阻碍了城市的健康发展。另外,国内有的城市在建设过程中盲目将国外的生态城市模式搬过来,不仅浪费了很多资源,也没有取得预期的建设效果。
三、生态城市理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生态城市理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在对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和应用的基础上,根据目前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来提出相应的发展途径。
第一,在生态城市理论的指导下,对城市的发展方向进行规划。科学规划城市发展的方向,合理定位城市发展的未来十分必要。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学理念指导生态城市建设,构建城市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三者协调发展的系统框架和发展体系,提升城市的宜居水平和市民的幸福感指数。让城市自然融入山水花园环境之中,让人们自然进入优美的生态环境之中,充分享受生态宜居城市给人们带来的幸福和快乐,逐步实现城市让人们生活更美好的愿望。
第二,应该通过创新机制,改革国民经济的核算制度。推行绿色GDP制度,以该制度对国民经济进行考量,在进行评价的时候,综合考虑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所消耗的总资源,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以及所取得的环境效益。使绿色GDP在促进城市的发展以及提高城市生态建设水平中的重要引导力量。
第三,应该优化城市中各种产业结构的配置,促进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通过调整城市产业结构,构建新型产业体系,在城市经济发展中降低工业产业的比重,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降低工业产业的比重不是不要发展工业企业,而是要合理布局、优化提升,把工业企业集中到园区,通过一定的科学技术搭建循环经济链,减少企业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减轻对城市环境的压力。而在市区应该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的产业,如发展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等,推广绿色建筑、绿色社区、绿色交通等,提高绿色低碳产业占GDP的比重。在城市各行各业乃至社区、家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采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形成产业经济、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以达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的目标。
第四,应该加大科技力量的投入,不断创新,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水平。大力增加生态环保资金投入,使其投入保持在GDP的3.5%以上。发挥政府公共财政职能,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增加生态环保专项资金。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广泛吸纳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外商投资投向节能环保项目,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可靠的资金保障。要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积极吸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参与生态城市建设的研发项目。加强与国际之间的科技合作,重点解决一些关键技术和治污难题,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可靠的科技支撑。
最后,还应该加强城市的文化建设工作,利用城市特有的地域文化特征,在城市中的新城区中形成新的文化特色,注重各种文化的相互融合,在城市居民中广泛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不断提高城市的文化建设水平,提高城市居民的文化素质,为生态城市的建设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马交国,杨永春. 生态城市理论研究进展[J] . 地域研究与开
发. 2004(12),23-6.
[2] Register R. Eco- city Berkeley: Building Cities for AHeal thier Futur e. CA: NorthAtl antic Books,1987. 13- 43.
[3]赵建平. 生态城市理论与实例研究——以西递镇总体规划为
例.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论文[D] .2007.
[4]陈勇. 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人居模式[J ] . 新建筑,1999
(l): 12-14.
[5]朱锡金: 21 世纪人类生态住区规划述要[J].城市规划汇刊,
篇13
论文摘要:两大部类生产理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它的潜在假定之一是人类的经济活动没有超过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在分析传统两大部类生产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增加了生产环境资源的第0部类,从而构建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三大部类生产理论。在社会总资本重新划分的基础上,对三大部类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以及不同生产条件下的三大部类的生产状况进行了研究。
两大部类生产作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之一,通过研究社会再生产(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揭示了社会化生产按比例发展的客观规律。从本质上讲,两大部类生产理论的基本研究对象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关系。随着时代的变迁,人类所面临的社会现实问题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进人上个世纪中叶以后,大量环境与资源问题的出现,不仅威胁到经济发展的正常进行,甚至还威胁到后代人乃至当代人的生存。所有这些表明,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客观的社会现实要求发展传统的两大部类生产理论,将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纳人到两大部类生产理论中,重新构建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再生产理论。
1两大部类生产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在分析社会总产品生产的过程中,马克思按照经济用途将产品分为两大类: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它们都是由物质生产部门生产。两类产品对应着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第r部类是生产资料的生产,它的产品用于生产的消费;第n部类是生活资料的生产,它的产品用于个人生活的消费。现在以简单再生产为例,分析两大部类生产理论得以运行的外部条件。假定资本的有机构成为4:1(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例),剩余价值率为100 %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例),则传统的两大部类生产过程可以用图1中的上框图来进行描述【‘。通过第I部类生产所供给的生产资料价值(需求的生活资料价值),与第II部类生产所需求的生产资料价值(供给的生活资料价值)的等价值交换,同时实现相应的实物替换,从而保证两大部类的生产能够协调进行。从理论上讲,只要价值的流动满足这个条件,简单再生产就可以无限地维持下去,生产规模可以同比例地无限扩大。然而,由于价值自身与价值的物质载体具有完全不同的属性,价值的循环流动并不能保证物质的循环流动,而人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循环流动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因此,需要剖析两大部类生产理论与自然环境系统之间的关系。
从图1可以看出,传统的两大部类生产理论只是考虑整个经济生产过程内部的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的价值交换与实物替换,而没有分析外部自然环境对两大部类生产的影响。也就是说,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包括生活资料生产与生产资料生产)并不是独立地、封闭地进行,自然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它通过自然的生产过程向人类供给自然资源的同时,消纳人类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废物。以图1中的社会生产为例,要保证相同生产规模的持续进行,需要不断从
外界输人形成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源与形成生活资料的生活资源。由此可见,两大部类生产理论存在着一个重要的潜在假定:人类经济系统所需要的自然资源与排放的废物可以被自然环境系统所承受,这也意味着自然环境的客观存在不会影响到两大部类生产规模的扩大。但是,在“人定胜天”伦理原则的指导下,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与生产规模的扩大,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索取已经超过了它的承载能力,环境危机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因此,实践与理论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将上述假定进行内生化处理。
2三大部类的内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为解决两大部类生产理论所存在的不足以及分析社会再生产的真实运行规律,在传统的两大部类生产的基础上,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内生于社会的再生产系统中,这样整个世界系统就形成了三大生产过程:生产资料生产、生活资料生产与环境资源的生产。从生产部类角度将它们分别称为:第I部类、第II部类与第0部类。
2.1整个社会生产系统的三大部类划分
2.1.1第0部类生产
此处的环境资源是指广义的资源定义,不仅包括自然环境所能提供的自然资源种类与数量,而且还包括自然环境所能够消纳一定数量废物的能力。环境资源的生产过程包含三部分内容:一是自然的生产过程,如绿色植物利用光合作用及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合成有机物的自然过程,以及水体中的微生物将污染物消解为可以再生利用的物质的过程;二是人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投人而促进或改善自然环境的生产过程,也就是通常所谓的生态环境建设,如植树造林等;三是人类通过生产劳动而人为地将有害废物转变为无害废物的过程,如生产、生活废水与固体废物的处理过程。显然,第0部类生产是人类劳动与自然过程直接结合的生产过程,它以自然环境的生产过程为基础,通过投人资本与劳动而直接增加了环境资源产量,或者降低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相当于间接地增加环境资源数量)。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第0部类包括废物(水污染物、大气污染物与固体废物)的处理部门、废物再资源化部门以及生态环境保护部门等,或者说它的产业基础是第零产业与第四产业〔Z]0
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在不同的情况下第。部类的生声状况也不相同。当人类对环境的负影响没有超出自然环境资源生产的上限时,人类可以不进行第0部类的生产活动,此时经济活动可以单独地依赖于自然环境的生产能力。当人类经济活动的强度超过了环境的承载能力时,为保证整个社会生产的正常进行,需要人类主动地进行第0部类的生产。否则,自然环境将影响到其它两大部类生产的正常运行。
第0部类的生产不同于第I. II部类的生产。首先,它的生产组织主体不是资本家与工人,而是社会群体的代表,如政府组织;其次,它的生产目的并不是片面地追求环境资源数量的增加,而是为了维持自然环境的稳定性与恢复力,以保证其它两大部类生产的可持续性;第三,进行第0部类生产的资本来源于生产资料资本家与生活资料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这是因为环境恶化最终将影响到包括资本家与工人在内的整个人群整体,并且有可能在某种程度上使两大部类的生产过程不能持续,所以,为保证第I,II部类生产的正常进行,资本家不得不将一部分剩余价值投人到第0部类的生产过程中。当然,资本家不会主动地提供这部分资本,需要政府利用其权力通过征税、收费等形式来强制执行[[3]0
2.1.2第I部类生产与第II部类生产
这里第I部类生产和第II部类生产分别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第I部类生产与第II部类生产.即生产资料的生产与生活资料的生产。第I部类中有采矿、冶金、动力、机器制造等重工业生产部门和为工业提供原料的农业生产部门,而第II部类则包括纺织、食品等轻工业生产部门和最终产品用于生活消费的农业生产部门等。
2. 2三大部类之间的关系
三大部类生产之间通过实物替换与价值交换发生
着关系(图2)。第0部类与第I部类之间相互交换生产资源与生产资料,第0部类与第II部类之间相互交换生活资源与生活资料,而第I部类与第II部类之间相互交换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并且三大部类之间通过实物交换而实现价值的补偿。
3社会总资本的组成
在传统的两大部类生产理论的分析中,将社会总资本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v)两部分,其中,不变资本是指生产产品的过程中原有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可变资本是劳动力投人的价值。劳动是一切价值的源泉,它创造了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m),因此,社会总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价值量可以用。十v+m来表示,其中v十m是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新的价值量。显然,劳动价值理论可以用来分析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是它并没有将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纳人它的研究范畴中。
从物质角度看,任何物质产品都是人类劳动与环境资源相结合的产物,相应的产品价值量可以归结为由劳动力与自然环境所创造或转移的。只有将环境资源与人力资源相结合,才会生产出产品,从而也就形成了产品的价值。环境资源具有价值,是旨在协调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方面的重要表现。事实表明,自然环境经过数十亿年的演化而逐渐达到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当人类活动破坏了它正常运行的外部条件后,自然环境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将发生变化,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变化将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经济发展。在这种情况下,自然环境的价值主体性得到显现,它表示人类必须投人资本与劳动用于保护生态环境或者减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自然环境的价值必须在经济产品中得到体现,否则,人类社会的发展将不可持续。
虽然,环境资源价值的物质载体形式可以是自然资源产品,但是,自然资源产品的经济价值并不等同于环境资源的经济价值。根据劳动价值理论,前者是人类为获取自然资源而投人的资本与劳动所体现的价值,它们只是在第I.II部类之间进行交换。然而,环境资源的经济价值则是由自然环境所产生的自然价值与为了保持环境的可持续性而投人的资本与劳动所组成,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从资本角度看,社会总资本可以分为环境资本(n)、人造资本(k)与人力资本(v)等三部分〔4J。从价值方面看,在生产过程中环境资本是指使用的环境资源的价值,人造资本是指使用的生产资料的价值,人力资本则是指使用的社会劳动力的价值。自然界是人类的生命支持系统,在自然外力作用下自然环境每年都可以重新创造出人类生产与生活所必需的所有的环境资源,也创造出环境资源价值。但是,由于经济活动最终由人类来实践并且彼此互相交换其生产的物质产品,因此,在三大部类的生产过程中假定环境资本只是转移其价值,而不会在生产中创造价值或增加价值量。同时,根据劳动价值理论,人类资源通过劳动创造着其自身价值与剩余价值。因此,任何物质产品的价值量都是由环境资源转移的价值和劳动力所创造的价值组成,社会总产品生产的价值量可以用n+k+v+m表示。由此可见,此处构造的价值理论是对劳动价值理论的一种补充,是环境价值理论与劳动价值理论的有机结合。
需要说明一点,在新的价值理论中,人造资本与不变资本的实物形式相同,但是两者的价值形成因素不同,前者由环境价值与劳动力价值所形成,后者则单独由劳动力所创造。并且,人力资本等同于马克思关于可变资本的论述。
4三大部类简单再生产的实现
4.1三大部类简单再生产价值构成
三大部类的简单再生产是指维持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原有生产规模不变的生产。与传统的两大部类简单再生产不同,此时资本家并不能将其剩余价值完全用于消费,而可能需要将剩余价值的一部分用于第0部类的生产。因此,生产过程的剩余价值可以表示为mx与mn两部分并且满足二=m+m。其中,m是指剩x n余价值中资本家用于消费的部分,m是指剩余价值中资本家用于第0部类生产的部分。由于人类进行第0部类的生产活动是为了维持自然环境的可持续性,它属于一种社会福利公共事业,因此,假定它在生产过程中并不产生剩余价值。由上可知,第0部类生产的价值构成由三部分组成:环境资本(n)、人造资本(k)、人力资本(v),第I部类与第II部类的价值由五部分构成:环境资本(n)、人造资本(k)、人力资本(v)、用于消费的剩余价值(m)与用于第。部类生产的剩余价值}mn)等。
4. 2三大部类之间的实物替换
现在,建立一个三大部类生产的一般性模型,分析简单再生产可以持续进行的条件,即:
第I部类生产的产品是生产资料,生产过程需要投人生产资源与生活资料,因此,它将用生产资料与第0部类的生产资源、第II部类的生活资料进行交换。第II部类的产品是生活资料,生产过程也需要投人生活资源与生产资料,它用生活资料与第0部类的生活资源、第I部类的生产资料进行交换。同理,第0部类的产出是环境资源,它的进行需要投人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它将用环境资源(生产资源与生活资源)与第I部类的生产资料、第II部类的生活资料进行交换。
4. 3三大部类之间的价值交换
第一条件第0部类生产所提供的环境资本价值必须不小于第I部类生产和第II部类生产所需要的环境资本价值:0(n+ k+ v), I (n) + }[ (n) o
第二条件第I部类与第II部类之间通过等价值量交换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它表示第I部类生产中的人力资本价值与资本家用于消费的剩余价值之和必须等于第II部类生产所需要的人造资本价值:I(}+m)=11(k)o x
第三条件由于在第0部类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只是充当价值转移的角色,因此,第I部类·第“部类中的剩余价值mn分另“等于第0部类生产所需要的人造资本与人力资本价值:I(mn)一0(k), II(m)=0(v)。
n
从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角度看,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着不等的价值量交换。第I部类给予第0部类价值量,(毋)的生产资料,而获得第0部类价值量为I(n)的生产资源;第II部类给予第0部类价值量‘,(毋)的生活资料,而获得第0部类价值量为,I(n)的生活资源;根据第一与第三实现条件可以得到:0
通过交换,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在价值上得到了补偿,在实物上得到替换,社会总产品全部得到实现,从而保证了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能够正常运行。
4. 4不同情况下三大部类的社会再生产
限于篇幅,此处不再对上述价值模型进行数理分析,只是简要描述不同情况下三大部类再生产的状况。
(1)当生产规模没有超过自然环境所能承受的界限时,此时的第0部类生产完全处于一种自然的生产过程,人类并不需要主动地投人到环境资源的生产过程中。如果忽略第0部类生产的存在,那么,三个实现条件可以归结为一个条件:I(v+m) = II(k),它也是传统的两大部类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由此可见,两大部类生产是三大部类生产的特例,前者的外部条件是人类的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没有超出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这也是两大部类生产理论创立时的历史背景。
(2)当生产规模超过自然环境所能承受的界限时,此时的实现条件一两边的关系取‘一”,并且m >0,它n表明需要进行第0部类的生产活动。这也意味着第I部类资本家与第II部类资本家必须将其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投人到第0部类的生产中,而不能完全用于消费。随着简单再生产规模的增加,在保证三大部类生产协调的情况下,第0部类的生产规模也将不断加大,资本家的消费剩余价值率逐渐降低。
如果此时不进行第0部类的生产活动,而是根据传统的两大部类生产的实现条件进行生产安排,那么人类向自然环境索取的价值量超过环境维持可持续性条件下的供给量,将导致自然环境生产过程的可持续性将受到破坏,资源再生的物质基础受到破坏,生产能力也将受到影响,从而将减少自然生产可以持续供给人类经济活动的环境资源价值量。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下去,则自然环境提供的价值量将会逐渐变小,满足不了第I,II部类生产对环境资源的需求,导致它们的生产规模逐渐减小,甚至生产根本不能正常进行。
由此可见,在环境资源有限的现实情况下,忽视第0部类的生产是人类社会不可持续发展的根源,只有实现对自然的索取(第I部类生产与第II部类生产)与向自然的补偿(第。部类生产)相平衡fs7,人类社会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