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中级工程师专业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思想认识不足,教育理念存在偏差。思想和理念是实际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我国高等教育虽有百年历史,但在思想理念上始终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灌输轻创新、重条件轻管理、重局部轻整体的观念。[2]公安院校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培养模式也普遍存在重视训练学生的警务执法技能,而忽略对决策性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一名卓越的警务人才,不仅需要灵活掌握警务执法技能,还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道路交通管理与控制的决策性创新实践能力。
(2)资源配置不佳,教学条件有待提高。随着公安院校办学规模、专业数量、招生人数的扩大以及交通管理工作的复杂性与艰巨性日益突出,对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要求也必须随之不断提升。公安院校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作为新兴特色专业,由原来的大专变为本科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配套条件等方面都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虽然公安院校实习基地资源较为丰富,多为地市级公安局交通管理部门,但是校内与之配套的实践教学条件不佳,实验室建设、实验器材配备还处于初级阶段。
(3)课程设计单一,实践教学缺乏创新性。由于教学理念偏差、教学条件不足,公安院校交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缺乏一定的创新性。浙江警察学院交通管理工程专业虽然也开设了相关交通工程设计类课程,例如交通工程学、道路交通控制学、交通组织与规划、交通建模与仿真等,但存在单个课程各自为政、课程间交叉融合不足,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严重脱节,对学生决策性创新能力的培养停留于理论认识层面等问题。
交通管理工程作为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专业,目前的课程培养体系偏重理论讲授,学生缺乏对理论的综合应用及实践能力。同时,由于交通具有不可实验性和不可再现性,很难在实际中对相关的理论知识与技术进行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计算机辅助以及虚拟再现的手段,可以为交通管理工程相关课程的实践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3 CAD技术对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现实意义
CAD(Computer Aided Design)技术,又称计算机辅助设计是以计算机系统为支持,进行产品和工程的方案设计、解析计算、判断优化、分析评估和详细设计的一门技术。[3]CAD技术由于其综合分析能力、逻辑判断能力、优化评估能力以及虚拟仿真能力等特点,非常适合在交通管理工程这类综合实践性专业中进行应用,对专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加深学生对专业基本概念及理论的理解。公安院校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包括交通工程及交通管理两大方面,课程涉及数学、物理、运筹、管理、工程等多方面的内容。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可以基本掌握专业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但是缺乏将理论应用于实际工程的创新能力。通过采用CAD技术进行实践操作应用,可让学生在应用的过程中巩固对基本理论的掌握,同时加深对专业知识体系的理解。例如,在学习交通规划与管理课程时,学生可通过对TransCAD软件的学习从而更深入地理解交通规划四阶段模型。
(2)培养学生对专业的浓厚兴趣。公安院校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基于自身专业特点,目标培养适应现代化交通管理的卓越警务人才。学生在进入本专业学习时,对专业的认同感较低,认为交警的主要职责就是路面执勤,忽略了交通管理工程专业本科培养的主要目标。因此,对于CAD技术的引入及学习,可引导学生开展专业相关的课程设计,例如交通设计、道路工程基础、交通事故勘测、交通仿真等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对专业的浓厚兴趣。
(3)提升学生的专业培养效果。交通管理工程內在机理具有高度的复杂性,这导致了解决方式的复杂与多样。[4]比如在交叉口设计或交通事故勘测中,一般都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绘制图纸。这些设计任务的完成,若用手算笔绘,工作量很大,花费太多时间,局限学生的创新思维。若在这些设计中增加CAD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设计理念与效率,也有助于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灵活运用基础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增强学生的公安实战技能。公安院校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培养的本科生毕业后基本都输送到公安实战部门,学生所需具备的业务水平要求较高。在这样的大背景条件下,在专业培养中增加CAD技术的学习与应用,可以增强学生的公安实战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复合型的交通警察人才。
4 CAD技术在交通管理工程实践教学中应用
4.1 交通事故处理
AutoCAD软件是美国Autodesk企业开发的一个交互式绘图软件,主要用于二维及三维的绘图设计,[5]也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6]由于AutoCAD软件操作简单、绘图精确,且提供二次开发环境,可与地理信息系统(GIS)、交通仿真系统、交通诱导系统等兼容,在交通行业有着非常广泛的发展和应用。
交通事故处理流程中,需要对道路交通事故进行现场勘测,绘制精确的事故现场图作为事故处理的依据。目前,交通实战部门人员主要通过现场手绘《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图》进行存档,绘图过程繁琐且不精确,绘制的图纸不易存档保存。因此,在交通事故处理中可以借助AutoCAD绘图软件绘制现场勘测图,如图1所示为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勘测图,图中可清楚详细记录事故现场情况,对事故发生时的地点、车辆运行轨迹、碰撞类型等信息一目了然。
4.2 交通系统仿真
交通系统仿真可以动态地、逼真地模仿交通流和交通事故等各种交通现象,在研究出行者出行行为和各种类型道路交通流运行机理的基础上,复现交通流的时空变化态势,深入地分析车辆、驾驶员和行人、道路交通要素的特征,有效地进行交通系统的规划、组织与管理、交通能源节约与物资运输合理化等方面的研究。[7]交通警察作为城市交通的管理者,需要借助交通系统仿真对所提出的管控方案进行效果评估。因此,对于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的本科生,也需要在课程设计中增加交通系统仿真技术的学习及应用。如图2所示为行人过街行为仿真,通过VISSIM软件对设计的行人过街信号配时方案进行模拟仿真,并对方案进行评价。图3所示为道路交叉通仿真,模拟交叉口的实际运行状态,从而对优化方案进行评价。
4.3 交叉口信号配时优化
篇2
职教教师教育质量标准关键特征
(一)学术性
学术性要求职教教师教育培养、培训出来的人才应该具有系统、广博、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能利用学科知识展开理性思考,解决实际问题,创新知识点和技能点,发现新规律和发明新技术。
学术性特征源自于教师教育现实发展,我国的教师教育正在进行升级换代,最终要实现本科及其以上的教师教育体系,确保未来教师具有复合性、创造性。教育部遴选出的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中,除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外,还有相当数量的学术水平较高的综合性大学。在职教教师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也一直有独立设置职业技术师范学院通过综合化来加强培养师范生的学术性。但综合化的形式不一,有的通过合并,有的通过融入其他高校,有的通过发展学科领域。
(二)技术性
技术性要求职教教师教育培养出高级技术应用型师资人才,此类人才能熟练操作并任意转换各种存在形态的技术。技术的存在形态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人化”形态,或“人格化技术,它以活动主体本身为载体,集中体现为活动主体的技能、技巧、经验和诀窍等。第二种是物化形态,它以实物为载体,集中体现为工具、机器、仪器、设备等,第三种是信息形态,它以语言、文字或图形、符号等表达技术,一般体现为工艺、流程、程序、规则等技术资料或专利文献。[2]同时,此类人才能精确解释技术原理、使用说明,有效帮助他人及时纠偏改错技术。质量标准的技术性特征是职教教师教育区别于普通教师教育的根本,目前从教育行政部门到职教教师教育办学单位均在倡导并践行的“双师型”标准取向便具有明显的技术性,
(三)师范性
师范性要求职教教师教育培养出的人才能够掌握系统的职业教育专业理论,获得主导职业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真实经验、体验,能够基本控制和改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形成有时代特色的职业教育理念,熟练基本教学技能,具有正确的教师职业道德情感和意志品质。
质量标准的师范性特征与教师专业中的教育专业紧密关联。目前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教师专业是双专业,即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职教教师教育学科专业主要紧密关联学术性特征和技术性特征,职教教师教育专业主要紧密关联师范性,教育专业传统上一般通过总体贯穿职业教育心理学、职业教育学、职业教育学科教学法和职业教育实习等课程与教学形式来实现。目前教师教育改革与研究中出现的“4+X”(或“3+X”)教师教育模式里的X就是教育专业教育,是新的师范性体现形式。
职教教师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构建
(一)职教教师教育生源质量标准构建
从生涯发展来看,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范围,更容易获得最佳发展。从人才培养来看,学校获得符合条件的优秀生源,可以轻松、有效地提高办学效益。生源质量标准将被用于帮助学生确定是否适合于接受职教教师教育,帮助学校获得优秀生源,开展优质高效的职教教师教育。我国职教教师教育现实生源质量标准缺少具体的要求,限于高考志愿选择,甚至为高考志愿调剂,较难体现出以学生为关注焦点,很难服务于学校教育。
职教教师教育生源质量标准服务于学生就应允许学生选择是否接受职教教师教育。“科教兴国”国策推动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前进,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日渐提高,教师职业挑战性增强,职业教育目前已经开始回暧等利好形势均为职教教师教育接受学生选择提供了客观保证;同时,“4+X”(或“3+X”)教师培养模式强调低年级定基础、重学术,高年级定方向、重师范,为学生选择是否接受职教教师教育提供现实路径。
职教教师教育生源质量标准服务于学校应允许学校对志愿接受职教教师教育的学生进行筛选和淘汰,世界上有不同的筛选和淘汰方法,如德国进行全程、系统的筛选和淘汰。[3]因此,构建生源质量标准要在尊重学生选择的基础上,允许学校以科学方式筛选出适合于接受职教教师教育的学生,同时,以合理方式淘汰已经接受职教教师教育,但不能达到教育教学质量标准要求的学生。
(二)职教教师教育教学全面质量标准构建
职教教师教育教学全面质量标准在关注教学结果的同时,还应关注教学过程,过程与结果同等重要。职教教师教育教学结果质量标准沿用传统教学质量观,教学质量是“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而体现出来的学生学习的优劣程度”,是学校培养的人才质量。[4]教学结果质量标准得到现实操作主要是学生按学期或学年参加所修各门课程的考查或考试获得相应成绩。职教教师教育教学过程质量标准更主要地使用适宜性教学质量观,教学质量是教学所能提供的服务满足受教育者个人需要的程度,以及学校培养的人才满足国家、社会和用人单位需要的程度。[5]教学过程质量标准的现实操作主要是学生在平时学习的后半学期,依据学校制定的评教标准,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评价打分。
职教教师教育教学全面质量标准的构建,将改变目前教学过程质量标准与教学结果质量标准之间的分离对立过于显著的局面,实现二者既相融合一又分离对立。学校教学管理部门进一步落实学分制,学生不仅可以通过考试考查获得必修课学分,而且可以通过师生合作,参加国家级、省部级、市厅局级等各种专业大赛取得名次、师生合作发表专业科研论文、师生合作发明新技术、师生合作找到技术应用学习的新方式、师生合作完成学校立项的各级任务获得相应选修课的学分,或作为获得相应必修课学分的优先条件。学生不仅每学期为教学管理部门评价一次教师教学,而且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为教师本人多次评价教师教学,使教师不断调节改善教学,提高服务质量,使学生本人在评价教师时,通过反思自己言行获得教育专业发展。这样的操作更符合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2000版的理论依据要求,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与供方互利的关系。[6]
(三)职教教师教育升学就业质量标准构建
职教教师教育升学就业质量标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直接体现为毕业生的升学就业率,它以结果形式集中反映着职教教师教育的社会效益,但不能从全程角度展现职教教师教育的升学就业工作质量,限制办学主体持续、有效地改进升学就业工作,所以升学就业质量标准还应在就业率基础上,继续得到构建,即构建升学就业指导质量标准、计划质量标准、信息质量标准等过程性质量标准。
升学就业指导指教师帮助学生通过分析职业、认识自我、反复感悟等选择和走好适合自己的生涯发展道路,职教教师教育学生主要有三个发展方向,学术方向要求学生接受本科教育后,继续接受研究生教育,发展成为高学历职教师资;技术方向要求学生不仅形成中级工、高级工水平的技能,而且要参与、组织工程,成长为有工程师资格的实习指导教师;师范方向要求学生切实学好职业教育专业知识,熟练职业教育教学基本技能,成长为“双师型”专业教师。升学就业指导质量标准要用于评定一年级学生是否清楚自己未来的三个发展方向,二年级学生是否选定发展方向,三年级学生能否顺利发展,四年级学生需要的特殊条件是否得到满足。
升学就业计划是学校每年依据国家相关政策、地区和行业经济社会发展、学生实习单位用人信息,在调查了解自己学生专业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对毕业生升学就业做出目标设计和活动安排。升学就业计划质量标准用于检查学校能否与对口单位建立实质性联系。
升学就业信息反映用人单位用人的市场动态,学校在做出升学就业计划的基础上,向学生提供升学就业信息,有利于学生把握时机选择深造学校及其相关专业和计划外的企事业单位,从而使全体毕业生在自己的方向上找到出路。师范方向的毕业生按计划直接进入对口的职业学校;学术方向的毕业生通过研究生考试进入硕士教育阶段;技术方向的毕业生进入与所学专业对应的企事业单位岗位,进一步锤炼自己的专业技术,几年后可以回到职业学校做专职实习指导教师,也可以留在企事业单位做兼职实习指导教师。升学就业信息质量标准用于评定学校能否保持升学就业信息渠道畅通,为学生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市场信息,具体表现为学校校园网范围及维护情况怎样,学校与职业介绍机构联系紧密程度如何,学校是否与周边企事业单位保持伙伴关系等。
参考文献:
[1]达海.基地四年:变革中的职教教师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2003,(30).
[2]陈士俊等.科学技术论与方法论纲要[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4:130-132
[3]吴雪萍.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29,120,121
[4]刘茗.当代教学管理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362,363.
[5]黄秋明,等.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