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个人英语演讲材料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在英语演讲课程中,英语影视作品可以为教学提供很多生动丰富的演讲片段,通过影视作品的引导,学生可以更切合实际的根据语言材料、了解语言的使用语境,可以更好的将学习、演讲与文化发展结合起来。
一、影视作品中的英语演讲艺术
演讲作为一种口语传播的方式,从古到今,在人类文明的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现代人来说,演讲更是交际手段的成功要素,演讲可以体现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和多维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随着英语在国际交流中的重要体现,口语技能的重要性就十分凸显了,因此,在教学中就更要注重提高和培养演讲技能。英语演讲作为公共选修课,得到很多非英语专业学生的欢迎。并且,全国各级各类的英语演讲比赛也在学校和社会各行各类上演。在影视作品中学习英语演讲有很多优势,例如,真实的语言学习经历,模仿的好素材,真实的文化体验,还有可以从电影中学英语得到乐趣,几乎所有爱好者都会从影视英语中获得珍贵的素材和文化体验,而正是电影为我们提供了帮助。
英语影视中的演讲作品既是英语语言的载体,又是英语文化的载体,影视作品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文化及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通过欣赏英语影视中的演讲片段,可以使学生置身于鲜活的场景中,身临其境的感受异国风情,了解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具体来讲,影视作品中的演讲具有以下共同特点。
一是影视作品中的演讲具有优越性,信息多维性。一般影片中的一个演讲片段是构成剧情完整的一部分。其场景可能会在开头,剧中或结尾中出现。出现在开头的演讲起到增添细节或总领全部影片的作用,在中间演讲则具有推动情节发展或人物性格的铺垫作用和过渡作用。而在结尾的演讲一般更具有情感性,起到了升华主题和刻画人物形象增强的作用。换句话说,影视演讲在一部剧中给我们在现实中的演讲提供更多的宝贵经验或资源,也可以是独具匠心的演讲特点。
二是演讲不仅是讲,更是演。一个优秀的演讲既要讲还要演。这样才能使演讲更具感染力,观众听了才会有影响力。这种演讲与观众互动的魅力。是一个演讲学习者必须提高和掌握的技能和方法。
三是影视中的演讲作品具有简短的特点,大多影片中的一个演讲片段会维持在1-5分钟。
四是影视中的英语演讲是英语口语在实际交流和应用中最完美的体现和演绎,是英语演讲学习者不可多得的宝贵素材。
五是影视演讲中的实用性。实用价值呈多维展现的影视演讲可推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和激情,在促进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六是影视演讲的娱乐性。由于影视演讲作品本身的娱乐性,可给学生创造一个低焦虑水平的学习方法。
二、英语演讲课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新世纪急需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作为新兴的一门课堂,英语演讲课在许多方面存在不足。首先,演讲资源相对匮乏。其次,演讲课中的单一性与传统老化。从目前大多英语演讲课来说,许多课还是采用名人演讲和政论演讲,其课堂教学模式的传统老化,很容易导致学习者的疲惫和厌倦。
英语演讲课既是一门提高个人综合素质的课程,更是提高学习者自信与个人魅力的课程。它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轻松的愉快的氛围中感知,记忆,理解,想象,掌握英语。其应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和培养综合素质。让学生快乐学习,老师快乐的教学才是英语演讲课的魅力所在。
三、学习影视作品,提高英语演讲水平的途径
英语演讲是一门重要的实践课,是以演讲的方式发展学生的英语学习与应用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把英语影视作品纳入演讲课堂,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能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就其英语演讲课来讲,运用影视英语演讲,主要以理论学习、观察了解、朗诵模仿、表演展示为目的。
首先,让学生参与课堂演讲实践。演讲不仅仅是让学生说,那样只是为了练语言而练语言。交际能力处于表面化。英语演讲课应训练与提高我们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其次,适当选取英语影视作品观摩。如果不加选择地观看作品,不但达不到学习的目的,反而会导致不良后果。开设阶段,应该选取一些语言清晰,内容精彩,情节简单的影视作品。学习中后期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挑选一些反映年轻人热衷话题的英语影视作品。而从市面上出版的教材来看,合适的教材相对不足。因此,我们可以从影视作品中的演讲得出更多的知识。
第三,培养学生的即兴演讲能力。可以从影视中的演讲片段汲取灵感,即兴根据瞬间记忆去演说自己的感受。
第四,要模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刚看完一部影片,使我们感兴趣的方面会给我们带来影响。例如,我们每次看完一部英语影视过后,说起英文,会在语言、语调上有些进步,这就是模仿带给我们的巨大帮助。
第五,重视非英语因素在演讲中的应用。在英语演讲课中,学生要学会从影视作品中的演讲者身上学到在表情、手势、站姿、体态等方面的改进。学会用体态语与听众进行沟通来补充听觉信息,使我们的演讲更具生动力、形象力。
最后,演讲的语言是文化承载,在欣赏影视演讲作品时,要让学生了解其中的文化习俗和背景知识,英语文化中的地理、政治、经济、宗教、历史、文化等都是学习者必须掌握的。
通过欣赏影视作品训练演讲,既可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又可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顺其自然顺应时代。英语影视作品融多种信息传播介质于一身,展示了所学语言文化的各个层面,几乎涵盖了语言学习中的语音语调、用词、结构、语境、思维等几大因素。
四、结语
演讲课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也是锻炼学生公开展示自己自信、大方、沉着的交际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良好场所。把影视作品纳入英语演讲,可以激发学生的热情、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在看、听、说的循环往复中体会成就感,树立自己的自信心,使得英语演讲课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高一虹.外语学术木桶的“短板”―从一次失败的演讲谈起[J].国外外语教学,1999(3)6-9.
篇2
学生口语学习情况调查及分析
笔者于2005年4月在我院外语系旅游英语专业的三个年级中进行了抽样调查。每个年级抽样30%的学生,样本总数达90人,调查内容涉及口语课效果、口语水平自我评估、口语课堂参与积极性、对教师的满意度、口语表达的障碍、口语练习时间及口语练习模式等。调查结果如表所示。
从以上的统计数字可以看出,口语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学生口语水平低,缺乏自信,积极性不高。大多数学生不满意自己目前的口语状况,学生口语水平不容乐观。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低,虽然配备了外教,也只是一时的新鲜和好奇而已,有57%的学生从不参与课堂口语活动,经常发言的集中在10%的学生中。32%的学生明显缺乏自信,不敢开口,形成恶性循环。学生课下练习口语的动力小,即使每周两个小时(每天17分钟)的练习量也远远不够,更何况投入此项活动的学生比例只有8%。
其次,教师重视不够,教学方法不当,学生思辨能力差。86%的学生认为教师教学的侧重点在阅读、词汇和语法,而口语课程却没有得到重视。学生为应付考试而整日背单词和语法规则,使得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因长期得不到训练。因此,学生一开口说话就语塞。有趣的是,教师在教学中如此重视词汇语法,而学生在练习口语的时候,1/3的学生仍感到词汇量少,严重影响了口语表达。调查显示,20%、33%、40%的学生对讨论、演讲、辩论的方式比较感兴趣。可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不当之处。大多数教师认为口语课就是教学生如何进行情境练习,注重浅层次的机械模仿、操练,而轻视在模仿基础上的创造。练习形式上替代型、复述型的浅层次对话居多,而对于发展学生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讨论、演讲、辩论等教学活动开展得很少。长此以往,学生思辨能力差,口语表达逻辑混乱、内容空洞、肤浅,不会组织语言及表述观点。
笔者认为,以上症结部分源于英语口语教学长期只重视语言形式的操练,语境教学的导入流于表面化。教师只提供语境,如就某一话题进行演讲,但在学生思维过程与语言输出的过程中,未对其进行系统严格的指导,只注重语言形式的输出,不少学生还是为了练语言而练语言,不知在语境中如何有效推理、运用论据、组织论点、增强语言的说服力;不知如何与听众沟通,如何运用非语言因素增强感染力。调查中暴露出学生在口语学习中存在种种问题,学生口语水平亟需提高。因此,笔者认为,应在旅游英语专业开设英语演讲课。
开设英语演讲课的必要性
演讲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讲话人在交流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向听众做连续性发言的行为。这是一种比较高级的语言交际活动,也是人类活动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演讲以培养学生在真实语境中灵活运用语言能力、进行有效交际、成为成功的交流者为最终目标。它不仅以语言为手段,以交际为目的,更注重交际过程中各种能力的培养,如逻辑与创造思维、论据收集、分析、合成、组织构架、快速反应、自信心、鉴别赏析水平等等。演讲理论认为一个成功的演讲者应当具备至少八种素质:(1)自信;(2)能清楚地交流思想;(3)能很好地使用语言;(4)广博的知识;(5)较强的思维和逻辑能力;(6)能抓住听众;(7)能够激励信念;(8)有幽默感。这八种素质正是市场对高职旅游英语专业人才的要求。高职旅游英语专业培养的就是具有良好英语基础的旅游行业国际化人才,即思维周密、善于英语表达、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而英语演讲对拓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很大帮助。
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基本功学生进行英语演讲必须具备良好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其中,语音、语调是演讲中最直观的因素,直接影响信息的表达。讲稿再好,发音不准、重音失误、语调偏差、怪调不断,就会使演讲效果流失,达不到演讲目的,最后导致演讲失败。通过演讲教学,可帮助学生认识到正确的语音和优美语调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加强训练。
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和提出见解的能力高职旅游英语专业培养的是市场需要的复合型创新外语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务之急。创新能力潜在于每个学生的身上,但只有在适宜的环境和条件下,创新能力才会被激活、释放出来。英语演讲可以作为一种释放的手段来挖掘学生的潜能和创新精神。学生准备演讲,首先要了解目的和语境,然后获取大量素材,收集论据,进行分析和判断,旁征博引,把生动、具体、精彩的事例自如地组织到演讲中,增强演讲的深度、广度和感染力。这就要求学生不能只学语言,要努力培养自己的好奇心和探究力,对任何问题都要有认真钻研的热情,对任何事情都要有兴趣和求知的欲望,扩大知识结构,发散创新思维,了解新知识,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所以,英语演讲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提出见解的能力有很大帮助。
敦促学生提高文化素质一名优秀的旅游英语专业人才不仅要具备流利的语言作为交流手段,同时还要具备丰富的知识作为交流的基础,做到专业与行业结合。演讲是一种思想的交流,而思想很大程度上源于个人的文化知识素质,具体体现在演讲内容上。如果演讲者能旁征博引,或者从生活经历来思考挖掘,就一定能抓住听众的注意和兴趣。知识面广博,文化功底深厚,演讲者才能思想活跃,才会言之有物。要做一名成功的演讲者,必须花时间和精力学习政治、历史、哲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多看报纸杂志,决不能把自己封闭在一个很小的专业领域。通过演讲训练,学生可以提高个人文化知识水平和素质。
培养学生勇气和信心及快速反应能力进行实际演讲时,学生面对观众就要克服胆怯心理,还要及时注意了解听众的表情、心理及场上的气氛变化,及时调整演讲的内容、方式、节奏,作出快速反应。同时,要注意使用非语言因素,如表情、手势、体态等与观众进行沟通。所谓演讲,有演有讲,“讲”为主,“演”为辅。一位好的演讲者,不仅要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还要努力掌握态势语技巧,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来调动、感染听众,使演讲达到一种趋于完善的境界。而旅游英语专业培养的英语导游和英文讲解员正需要具备这种能力。
英语演讲课的组织形式
综合考虑英语演讲课的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在教学的具体组织中,可以采取以下形式:
观摩模仿首先,运用视听演示材料,让学生观看一些成功的演讲范例以获得感性认识。演示材料包括名人演讲、大学生竞赛演讲等,如美国前国务卿黑格、基辛格,美国前总统卡特,英国前首相撒切尔等的演说录像以及各类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录像资料等。通过观摩学习、模仿比较、分析探究,学生可以找出自己的差距。其次,教师示范,供学生模仿。一方面,教师要传授演讲技巧,其讲授本身就是一次示范性的演讲。另一方面,教师在充分准备的情况下给学生示范演讲,由于深知中英文演讲的差异,又了解学生情况,其观摩价值较大。
学生训练学生可以通过练习演讲而学会演讲,通过大量的实际参与体会演讲过程的艰辛与快乐。学生演讲主要包括两方面:课前主题演讲和课堂主题演讲。每次上课先让两名学生在全班面前做有准备的主题演讲5分钟,教师用摄像机拍摄下来,在下次课上全班分析讨论。课堂上,全班分若干小组,每组由一名主持人带领,进行小组演讲练习。主持人必须在上课前准备好一个具有挖掘潜力的主题,并把主题告知小组成员以便收集有关材料。小组活动时,主持人根据主题给每位组员定出不同的子题目,然后邀请组员做正式的即兴演讲(每人3~5分钟)。主持人在反馈表上做观察记录。演讲结束后,组织大家讨论,给出反馈意见。最后由主持人总结发言,写出总结报告交给教师。
反馈分析演讲课上,学生要充当评委,对课前主题演讲和课堂主题演讲做口头评论和书面打分。一名学生在演讲时,其他学生要注意观察演讲者的每一个演讲环节及达标情况,不仅要口头评论,还要在评分表上根据评分标准打分。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此活动方式深受学生喜欢。
通过一学期的尝试教学,英语演讲教学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学生的连贯叙述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有了显著进步,语音、语调得到了一定改善,怯场现象得以消除,学生练习口语的积极性高涨。由此可见,在高职旅游英语专业开设英语演讲课意义较大,值得推广实践。
参考文献
[1]苏训武.开设英语演讲课纵横谈[J].外语学刊,1997,(3).
[2]王彤. 英语专业口语教学新课型[J].外语界,2001,(3).
[3]王银屏,孙昂.英语演讲教学刍议[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0,(1).
篇3
英语演讲课程的宗旨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素质、文化素养、心理素质、思辨能力、交际能力和道德修养,全面提高生思辨能力、知识面及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虽然《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求英语、商务英语及翻译专业都需要开设英语演讲课程,并将其列为核心课程。但笔者在中国知网上检索关键词“英语演讲课程”,仅有十余篇相关文献,研究内容涉及英语演讲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英语演讲课程教材的比较等。同时,对“英语演讲教学”进行检索,也只有十来篇相关文献,内容主要涉及翻转课堂,语类教学法,二语习得理论,语言输入和输出假说等相关教学论文指导下的课程设计等。笔者经过整理分析,将高校英语演讲课程开设问题简述如下。
(一)课程时间少
整体而言,英语演讲课程是英语基础课程的分支,该课程一学期有且仅有32个学时,一般设计为一周2节,共计16周,课程时间短,且课程内容多。英语演讲课程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由于教学时间少,教师不能够为学生提供好的演讲环境,且不能兼顾知识的普及。
(二)教材难度高
《TheArtofSpeech》是高校英语演讲教学的通识教材,更为誉为中国高校演讲教学的“红皮书”,针对于参差不齐的学生基础,《TheArtofSpeech》教材的教学过于集中,且难度大,因此在短短的16周内,教师不能够完成教学任务。
(三)学生差异性太大
由于学生的基础差异性强,且学习动机和个人需求也存在较大差异。课程中,一些英语基础较好地学生往往都能够“展现英姿”,获得教师好评,而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不光不能听懂教师的教学要求,反而在英语演讲课程中收获不了知识。以上问题直接干扰着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笔者结合相关经验,针对英语演讲教学要求和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希望能够高校英语教学提供参考借鉴。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借助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对英语演讲课程进行有机整合,最常见的教学方式是借助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混合”,其能够结合网络课程和线下课程优势,优化教学理念,提升学习质量,发挥资源优势,创新教学成果。
三、高校英语演讲课程设计
笔者结合混合式教学的特点,对高校英语的演讲教学提出以下教学设计重点。
(一)设计教学目标
建议教师在设计英语演讲课程时候,结合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为课程和学生制定一定学习目标,要求学生在特定场景中去体现自己的演讲能力,在课程目标设计时候,教师要分析学生的思辨能力、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等。
(二)明确教学原则
高校在课程设计方面应当遵循“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在基于混合式教学方式基础上,建议英语演讲课程多采取现代化信息技术,特别是英语远程教学来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还应当担任引导学生学习,优化课堂教学的活动的任务,让学生都能够围绕着个性化和自主化学习发展。在此基础上,建议教师明确一下教学原则。首先,生本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激发学生的个性,注重其全面综合发展。其次,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其提供一些有效地学习手段和策略,让其自己创造适合自己的演讲风格和特色。最后,为学生搭建更多地学习舞台,让其拥有更多地实践机会。
(三)优化教学内容
高校英语教学演讲课程目标是培养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增强学生的英语交流和会话能力,提升其阅读能力和写作基础能力。建议教师在设计课程内容的时候,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准备演讲的课题,包括对演讲内容的分析,课题题材资料的准备,学生活动的预设,以及对现场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等。其次,优化教学课程内容,建议教师分析学生在演讲课程的肢体语言和演讲能力,以对其做出正确的评价和分析,以此来提升教学质量。最后,启发式教学,建议教师采用不同的演讲教学技巧,对学生讲解英语演讲知识和重点,并为学生做出特色化的示范,以此来帮助学生创新教学环境,实现教学任务。
(四)创新教学模式
在教学模式上,教师应当结合混合式教学特点,借助网络教学、课堂面授等教学方式,分析混合式教学特色,以实现创新化教学目标。首先,建议教师在网络教学方面为学生提供好的交流环境。借助微信群、校园公开网页等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和作业形式,以此让其感受到混合式教学的乐趣。建议教师结合互联网信息平台,在授课之前,为学生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课件和一些学习材料。以此来帮助学生完成自学任务,并为其提供个性化教学模式。其次,在课堂面授方面,建议教师要结合互联网教学课堂的特征,针对课堂的核心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多地实践平台。演讲课程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强的课程,只有借助大量的练习和展示,才能够提升学生的英语演讲能力、建议教师在课堂设置时候,多为学生提供线下课程实践机会,以此来优化其教学质量和任务。
(五)考评分析
由于高校英语演讲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建议教师采取“实践教学+综合评估”的考评模式,让学生和教师成为演讲课程的评分对象,保证教学质量的最优化。同时,分析该项课程的必要性,在选修课程基础上,教师不应当对学生的英语措辞措句过分深究,应当以引导性为重,避免伤害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采取公平、公正、公开化的教学态度,以此来实现教学任务和目标。
篇4
一、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对外交流对英语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英语演讲比赛和英语辩论赛的频繁举办,大学生的英语演讲能力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然而,在英语演讲比赛和辩论赛日益繁荣的背后,我们也不难发现大学英语教学的滞后性以及学生的英语演讲能力不足的问题。为了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贯彻实施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方面的培养要求,许多院校都为英语专业或非英语专业开设了“英语演讲”、“演讲艺术”等类似课程,并专门为参加比赛的学生进行辅导或培训。
然而,在遍地开花的英语演讲课背后,我们也不难发现,目前的英语演讲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些教学误区。为了能够卓有成效地开展英语演讲课教学,必须重视并改正这些教学误区。
二、教学误区及分析
(一)以演讲比赛为教学目标
目前,各高校都非常重视本校选手在各级各类英语演讲赛和辩论赛中取得的成绩。客观上,这些比赛为演讲教学提供了许多有益的信息,例如,通过了解比赛对演讲者语言能力、知识储备、应变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的要求,教师可以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和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但是,高校英语演讲课绝不能仅仅以演讲比赛为教学目标,因为提高学生的英语演讲能力绝不仅仅是为了在演讲比赛中取得佳绩,在大学生今后的论文答辩、求职面试、出国留学和日常工作等方面,出色的英语演讲能力都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英语演讲课旨在对学生进行英语演讲与口语表达方面的技能训练,使学生掌握相关的语言技巧,具备用英语进行演讲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应变能力。
因此,在教学的起始阶段,应当着重于语言基本功的训练,如语音、语调、语法、朗读和复述等能力。在高级阶段,应当着重于让学生用所掌握的基本语言知识,条理清晰、逻辑严谨地口头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思想,训练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评判能力和交流能力,同时帮助学生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扫除英语学习的障碍,最终帮助学生在大量的口语实践中完成从单纯模仿语言到自由运用语言的过渡。
如果以演讲比赛为教学目标,完全为比赛而教学,就会大大影响英语演讲课本来的教学内容和步骤,就会使相当一部分无缘参加演讲比赛的学生丧失学习动力。
(二)以英语演讲比赛标准作为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尽管演讲比赛是英语演讲课的一个中心话题和主要内容,但教学活动决不能以演讲比赛或辩论赛的标准来衡量每个学生的表现。
实际上,许多学生没有参加过英语演讲比赛,将来登上演讲舞台的机会也非常渺茫。所以,为了演讲比赛或辩论比赛而学习演讲对大多数同学来说是没有实际价值的。如果演讲课以演讲比赛的高标准作为课堂教学标准,就会抑制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程度,并丧失用英语演讲的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经常向学生强调,不要觉得演讲和辩论高深莫测、可望而不可即,其实,演讲和辩论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例如,在同学的生日聚会上,作为主角的同学当然要在聚会上发表简短的讲话。这难道不是一个公共演讲的机会?而作为公司的员工或领导,同样必须具备一定的演讲能力和辩论能力。又如,同学们在宿舍里争论某某歌曲或某某影片的好坏,各抒己见,热闹非凡,这就是辩论。当学生认识到这一点之后,教师就需要在课上淡化演讲比赛的氛围,设置更多如上面提到的情景,让学生忘掉这是在“演讲”或“辩论”,从而减少他们的紧张感和畏难心理。
总之,我们在制定演讲课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时,可以参考英语演讲比赛或辩论比赛的标准,但不能完全照搬,否则,英语演讲课将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三)以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为唯一教学内容
英语演讲课对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毋庸置疑,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应该是英语演讲课的重要教学内容。然而,如果将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作为唯一教学内容,那将是有失偏颇的。该课程绝不仅仅只涉及语言本身,它是一门实践技能课,将英语语言训练与演讲技巧结合起来,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即综合运用语言和知识的能力。学生要想在课堂上和演讲台上有出色的表现,不仅要具备流畅地道的口语水平,还要具备在公共场合运用英语表达思想的魄力和自信。另外,良好的思辨能力和广博的综合文化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
广博的文化知识需要学生在课内外进行多方面的知识储备,他们要了解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状况、科技发展水平、各种热点问题、古今中外的优秀历史文化等。这不仅需要学生注重日常的知识积累,而且还需要锻炼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2007年CCTV 杯英语演讲决赛的一位选手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当被问到作为领导,人力资源管理和专业知识哪个更重要的时候,这位选手的回答非常恰当。她以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为例: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世人皆知,但是他更适合于辅佐刘备,因为后者更擅长人力资源管理,所以尽管刘备专业知识不如诸葛亮,但不失为好的领导。
在英语演讲课上,也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习惯:用例子和事实说话,而不能泛泛地、空洞地讲道理。另外,英语演讲与辩论的历史、讲台艺术、演讲稿与辩论稿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段、演讲与辩论中的媒体辅助技术等内容也是演讲课中的重要教学内容。
总之,英语演讲课的教学内容是丰富多样的,口语训练只是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演说者,单纯地提高口语水平是远远不够的。
(四)以教师为中心展开教学
英语演讲课是一门参与性和互动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宜采取“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英语教学新模式。然而,一些教师在课堂上仍然主要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演讲课成了教师练习和展示口语的舞台,成了教师的个人表演;学生只是在被动地听和看,很少能够参与其中。
在演讲课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类似于电影导演,他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类似于导演指导演员演戏,真正的主角是学生(演员)而不是教师(导演),教师甚至有时还需要隐形。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和引导者,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阐述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努力为他们创造一个无拘无束的环境。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开口练习的机会,可以是模仿,可以是对他人的演讲进行提问和点评,也可以是定题演讲,还可以做小游戏,等等。只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课堂上主动开口讲话,积极参加课堂讨论,无疑就会锻炼他们的胆量,增强他们的口语自信心和在公开场合讲话的能力,还会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也可以体现在课堂之外。就这门课的实际情况而言,每周两个学时根本无法完成既讲解理论知识、观摩演讲比赛,又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多重教学任务。日益普及的互联网可以帮助教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难题。教师可以提前告诉学生下节课甚至下个月的话题,让他们以“group work”的方式事先搜集资料。如果给予正确的引导,他们完全可以在网上找到更多、更好的文字或视频材料。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让他们逐渐成熟、培养其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的过程,还可以创造一种互相竞争的学习氛围,一定会让学生受益匪浅。
三、结论
以上的四种教学误区,在一些高校的英语演讲课教学中或多或少地存在。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借鉴演讲比赛的方式、内容和评价标准,但不宜将演讲比赛作为我们的教学目标,因为该课程不是为参加比赛的学生专门开设的短训班,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他们因此而在今后的求职、深造和工作中受益。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在教学中克服以上教学误区,才能真正让学生受益。
[ 参 考 文 献 ]
[1] Stephen E. Lucas. The Art of Public Speaking(8th ed.)[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4.
篇5
即兴演讲是最考察选手英语功底和思维敏捷度的环节。选手根据大赛组委会给出的一道命题(图片、视频、名言警句、文学介绍等)即席作出一段2分钟左右的演讲。在短暂的准备过程中演讲者不能像准备定题演讲一样广泛细致地搜集材料,而且也没有充分的时间精挑细选,基本上组织内容全仰照选手们的个人功底和文化素养。即兴赛题很大程度上考察选手对各国、各领域文化知识的领会和见解以及举一反三的能力。选手们作出的即兴演讲都是带有个人特征的分析和思考过后的慷慨陈词。文化因素寓于其中,是对知识的实践。在实践中发表看法,交流思想。
“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的即兴演讲时间一般为三分钟,比赛形式主要有个人陈述(3分钟)、小组即兴演讲(3人一组)以及车轮战辩论。在较为段短暂的时间中,能够完整、清晰的阐释自己的观点已属不易,但优秀的选手往往能够通过自己的表达将思想世界公之于众,用思辨和文化的魅力征服评委,征服观众,也征服自己。纵观往届折桂的优秀选手,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不光英语华丽突出,重要的是思想光芒万丈,独树一帜。在冗繁而具有深度的命题中将人们引入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不光有缜密的逻辑、独特的视角,更重要的是无论他们是哪个专业种类的学生,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学素养。
例1:(大连外国语学院 李冬怡 2011年 “What is a river in your eyes”)
As one philosopher once said,“You can’t step into the same river twice.”… Right now I can remember a beautiful song.It says,“The love is a traveler on a river of no return.”该作者对河流的看法新鲜加之个人小清新风格,用包含“river”一次的话语和歌词代替个人想法,在即兴演讲中标新立异,文学素养和文化功底可圈可点。
本项赛事的即兴演讲,采用小组赛形式,三人一组分别对同一个题目发表看法。此项不仅考察对文化的认识理解,更进一步考验了选手们思维的广度及文化批判的新辣程度。
例2:(2011年 What do you see in the painting “The Sunflower”?)
(1) 杨天麟 湖南理工学院
…“Van Gogh,in his time,he was nameless,and he lived in poverty.”…
(2) 陈彦君 中山大学
If you have never ever been to Room 45 in British National Gallery,you can never ever imagine the bright yellow of the 15 sunflowers painted by Van Gogh… shocked by the bright color shimmering in the dark light of the room.In this painting,I see the power of life and breaking free.
(3) 刘慧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When I first saw this painting,I saw immediately that single flower on the left-hand side of this picture.He was Van Gogh in my eyes… As Winston Churchill said,“Never,never,never,never give up.”…
以上三位演讲者分别就梵高的画《向日葵》发表个人看法。对于《向日葵》这幅画所代表的意义和背后蕴含的文化内容众选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进一步了解的基础则必须是对画作表面传达的文化因素进行分析。三位选手分别从梵高个人的生活状态经历、画作本身色彩布局、单一特殊的花朵位置等作为切入点,结合个人知识水平深入剖析,将一样的文化因素赋予了个人魅力,唇齿之间指点江山,思维碰撞出了灿烂的火花。
针对同一文化因素演讲的另一种形式是选手引用同一名人翘楚的名言,将有利于选题的词句作为利器武装思想,为演讲增色。
例3:(1)澳门理工学院 钱桥 2011年
A word that has changed the word ---- Imagination
When J.K.Rowling unleashed the power of her imagination upon the world,it transported Harry Potter into the lives of millions,and herself into the list of the world’s richest women.
(2)暨南大学 周琳 2011年
A word that has changed the world ---- Listen
篇6
课堂互动专指课堂教学情境下的师生,生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对话、及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当今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课程与教学改革都大力倡导在教学过程中建立积极、适宜、和谐的师生,生生互动,以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作为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主要学科―英语,也责无旁贷地应该在课堂中施行有效的互动教学。互动式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是以训练学生思维为核心、以教师启动为前提、以学生自学为基础、以小组合作为主体、以组际交流为保障、以实践创造为目标的一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二、英语演讲课程的特点
英语演讲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英语公众演讲的基本要素、基本过程及准备环节。通过讲解及实例帮助学生学会确定演讲题目,撰写演讲稿,完成演讲前的演练;通过语言技巧训练及演讲实战,提高学生英语语音语调、遣词造句、成段组篇的能力以及实际的登台演讲能力,最终适应多种职业场合的英语演讲需求。从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可见,如果能在英语演讲课堂上采取互动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教师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吸收英语演讲知识,提高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和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三、英语演讲教学的课堂互动模式
笔者以我院英语演讲课程所采用的教材《实用英语演讲教程》(高瑛 主编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为例探讨教师如何根据教材内容精心设计互动教学环节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该教材分为8个单元,构成一个完整的演讲过程,讲解英语演讲的技巧及不同场合、不同类型演讲的特点及内容。
1.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1)教师“推动”是学生“动”的基础。语言学家Swain认为教师的推动(push)作用在课堂上起着重要作用。学生的“动”是以教师的“推动”为基础,所以教师在讲授新单元之前应想方设法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上来,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语言材料的学习和课堂听说活动中去,只有在参与中,才能促使学生产生超越目前Z言能力的效果,即“i+1”的输出。例如Unit One Understanding Public Speaking, 它的理论主题是认识英语演讲,成为有效演讲者。很多学生对中文演讲并不陌生,但对自己的英语口语没有信心,对英语演讲产生了畏难情绪。作为英语演讲入门的第一单元对激发学生产生英语演讲兴趣至关重要,教师要特别重视引导。例如教师可以通过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分享中文演讲的经验、对比中英文演讲的相似之处(多)和不同之处(少),以降低学生由于对英语演讲认识不够而产生的焦虑度,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通过师生对话的互动形式,可以帮助学生完成自己无法独立完成的任务。英语演讲中若能用到名人名言,会使演讲增色不少。虽然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是以两句英语名言作为引子,方便学生欣赏、记忆并活学活用,但数量远远不够,教师可以建立一个全班学生的QQ群,在群里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查找和筛选更多与本单元实践主题内容有关的英语名言,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交流学习,扩大知识的输入量。
(2)教师指导与学生自学相互交融。在讲授新单元之前,教师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学生易于达到的“阶梯式”的教学目标,然后向学生提出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明确自学的方法和要求后,由学生个人自学,让其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寻知识,为小组讨论做好准备。例如在讲Unit Three Knowing Different Types of Speeches之前,教师要求学生课前通过网络搜索各类演讲的中英文视频,自己先观看体会,可以下载的视频将其下载后带到教室,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教师指导全班一起赏评。学生会发现opening ceremony or closing ceremony speeches, toasts, graduation speeches, awards acceptance speeches, welcoming speeches,condolence, memorial speeches等礼仪型演讲并不是高深莫测的,而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从而明白掌握这些场合下的演讲技巧十分有用,增强了学习的动力。
(3)教师与学生进行角色互换。为了使课堂上的互动更具有实效性,教师可采用师生角色互换的方式,让学生充当教师,通过与自己的密切合作主动地寻找问题,使学生明白他们将要做什么,做到心中有数。例如在学习 Unit Eight Perfecting the Speech 时,教师假扮学生进行一次演讲,故意在演讲中出现各种问题,如音量不够大、语速控制不好、没有停顿、个别单词发音不准、没有与听众进行眼神交流、没有用到任何手势、不注意站姿、面部表情呆板等等,让学生扮演教师给自己指出问题,有些学生会发现这些问题,有些学生会发现那些问题。教师“学生”继而恳请学生“教师” 给自己提出改进的意见。学生对自身在演讲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往往不易察觉,但通过角色互换,过一把当教师的瘾,要给自己的老师挑毛病,一定会为了争取表现格外细心。通过师生互动,学生对照自身,更易发现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认识会更加深刻,想要改进的欲望会更加强烈。这时教师再把握时机,针对学生提出的改进意见做进一步的补充讲解,例如在正式演讲前如何训练 vocal delivery, 如何训练 physical delivery。然后教师再以尽可能完美的方式重新演讲一次,让学生对比前后两次演讲会产生怎样不同的效果,从而让他们较好地掌握演讲礼仪与技巧。
(4)教师与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一方面,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和合作者,应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评价,使学生认清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帮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另一方面,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也应对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等提出意见和建议,帮助教师对教学过程和课程改革进行反思,从而提高其教学水平与技能。例如在英语演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在每个单元Application tasks 环节中的表现及时进行点评,指出他们在演讲实战练习中语言运用和技巧掌握方面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意见。由于课时有限,教师会精讲理论,重在操练,然而教师设计的操练活动未必都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学生应根据自身参与活动的实际收获来进行评价,为教师以后的设计提供参考。
2.W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1)小组讨论。小组讨论作为学生间交互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口语表达的流利性,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独立意识,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培养合作精神,营造融洽的班级气氛。例如在学习Unit Seven Overcoming Stage Fright 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小组成员先讨论自己在演讲时出现过哪些焦虑症状,他们会提到sweat palms, pounding heart, dry mouth, trembling voice 等,然后讨论产生这些症状的心理因素,一些学生会提到 They are afraid of looking foolish in front of other people. They are afraid that their mind will go blank; they will say the ‘wrong’things. The audience will mock them, and they will lose face. 另外一些学生会提到 They have a sense of isolation before a group. The speaker is the center of attention. This often makes them feel nervous.
(2)组际交流。小组讨论后,进行组与组的交流,教师先让讨论得比较成熟的小组代表发言,汇报该组对讨论内容所得出的结论,然后由其它小组进行补充,或提出评价和质疑,这样自然会促成组际之间进一步的讨论和解答。通过组际交流,那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较差的学生在与能力较强的同伴的合作中可以学习和提高自身的能力。如果学生能积极地参与这种你来我往的交流活动,不仅可理解性的输入会大大增加,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出也会成倍增长。例如在学习Unit Seven Overcoming Stage Fright 时,教师先让各小组代表在小组讨论结束后总结本小组成员演讲时出现过哪些焦虑症状及出现这些症状的心理原因,然后请学生对他们的报告结果进行汇总归纳,教师再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克服讲台恐惧症的建议,例如:Face the fear bravely. Don’t aim for perfection. Think positively. Know your audience. Prepare your speech fully. Celebrate your success.
(3)生生互评。研究表明,同辈群体之间的相互影响远远大于教师和家长的影响。让学生承担评价同伴的责任,在互相尊重、平等的前提下建立团结和谐的评价小组集体,让小组成员开展积极的互动评价,促进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共同提高。例如在每个单元的 Application tasks 环节中,学生都要按小组进行presentation和performance,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评价对方的表现,有哪些好的地方可供自己借鉴学习,有哪些不好的地方是自己有或没有的要加以注意。通过生生互评,全班学生的英语演讲水平都能有所提高。
笔者通过精心设计英语演讲教学的互动环节,在课堂内外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在公开场合说英语的自信心。因为课堂互动教学是在交流中进行的“教”与“学”,在实践的过程中因为极少数学生欠缺交流的意愿而需要笔者付出更大的耐心。笔者坚信重视并善于构建有效的英语演讲教学的课堂互动模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合作意识,从而能够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丽萍.外语教学如何进入交际互动的课堂[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10):22-25。
[2]吕红 兰.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5(5):91-92。
篇7
1.综合英语课的性质
这里所指的综合英语课是指高校英语专业的一门专业英语技能课,过去人们(包括研究者、教育者和学习者)、文献资料、教科书、教学大纲等都把这门课叫做精读课或者基础英语课。由杨立民总主编、陆培编的《现代大学英语》(2002年版)的封面上仍然写着赫赫醒目的两个大字《精读》。2000年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修订的《高等学校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把它称作基础英语课。综合英语课的培养目标正如《大纲》对该门课程的描述中所说:“基础英语是一门综合英语技能课,其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能力。本课程主要通过语言基础训练……使学生具备基本的口头与笔头表达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各种语言交际活动以获得基本的交际技能,并达到新《大纲》所规定的听、说、读、写、译等技能的要求。”可见口语能力的训练在综合英语课中的份量和重要性。口语能力的训练固然非常重要,但它通常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参与的一种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而言,如何充分利用课堂环境来培养口语自主学习能力则更为关键。那么,如何在综合英语课上培养学生口语自主学习能力呢?
2.学生口语能力现状
自从20世纪90年代进行了中学英语教学改革以来,我国中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明显增强。毫无疑问,进入高校英语专业学习的学生也把明显提高了的口语能力带进了大学英语专业的课堂。这当然是好事。但是,中学期间学生依赖老师的学习习惯也随之一同进到了大学课堂。面对大学专业英语教学的要求,尤其是口语教学的要求,以及与中学学习特点迥异的学习行为的要求,很多学生无所适从。
在中学期间,学生的口语训练几乎都在课堂上完成。而且绝对由老师带领,口语学习行为几乎完全由老师控制。一旦进入到对自主性要求很高的高校,学生就好象失去了前进的方向。而中学的口语水平也不能适应大学英语专业课程教学的要求。因此,为了能适应大学英语专业的学习,学生也许是生平第一次感到口语学习的重要和提高口语能力的必要性。教师抓住这个时机,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自主学习意识、掌握口语自主学习能力则非常必要。
3.综合英语课口语学习的特点
口语学习的主要特点是“需要发声”(Gardner&Miller,2002:14)。这一特点决定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获得学习机会很难。加上综合英语课口语学习只占该课程应该训练的五种技能中的一种,因此,给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口语学习的时间更加有限。基于这两个特点,如何给学生更多口语训练机会、如何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进行口语学习,是综合英语课老师应该探讨的问题。因此,培养学生在综合英语课堂口语自主学习能力就变得至关重要。
二、自主学习的理论综述
1.定义
对于自主学习或自主学习者,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定义。我们不妨看看其中有代表性的几种。
Dam等(1990:102)把自主学习者定义为“一个在课堂学习的社会过程中积极的参与者…一个在他/她已经掌握了的独有知识基础上对新信息的解释者…一个知道怎样学习和在人生的任何一个阶段f妲/她所处的情况下都知道怎样使用所学的知识的人”。而且他们进一步说明学习者的自主性是“能为自己学习行为负责的准备”。(1990:102)Gardner和Miler(1996:vii)把自主性的语言学习者定义为“能够为自己的学习项目发起计划和完成实施的人”。而Nunan(1997:193)却认为“完全自主的学习者更是一种理想,而不是一个现实”。他还认为学习者的自主性是有程度区别的,这取决于学习者的个性、目标、所处组织遵循的哲学和文化环境。Gardner和Milk2002:7)则认为除了自主性有程度区别之外,还有因为时间和科目的不同,同一个学习者的自主性也会有上下浮动的现象。他们进一步解释说,一个在听力学习方面非常自主的学生,在写作方面也许会非常依赖老师。
2.培养自主性口语学习的途径
培养学生从依赖老师向自主性学习迈进的途径有很多。Gardner和Miller(2002:8)的观点是可以通过“自我指导学习”;“自我教育”;“独立学习”和“自我获取式学习”来实现自主性学习。四个术语的含义似乎各有不同,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都鼓励学习者确立学习目标,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四个术语中,“独立学习”是通向自主学习的前奏(Gardner和Miler,2002:8)。“自我获取式学习”则是“一种提高学习者学习自主性的方法”(Shcerin,1991:144,引自Gardner和Miller,2002:8)本文将采用“自我获取式学习”这一术语来指称获得自主性学习的途径
3.“自我获取式”学习的因素
本文选择Gardner和Miler(2002:9)列表中的部分项目来探讨综合英语课“自我获取式”口语学习的因素。目的是为了便于分析。
上表中的“资源”是指可以给学生提供学习材料以及学习活动的信息来源。“人”是指在“自我获取式”口语学习时,学习者、教师、以及其他学习者。教师的职能是信息咨询者,课堂活动管理者以及评价者;学习者本身的职能是“自我获取式”口语学习的计划者,如何进行该活动的思想者,该活动效果的自我评价者;其他学习者的职能则是“自我获取式”口语学习准备过程中的伙伴,同时也是学习效果的评判者。
三、如何在综合英语课堂实施“自我获取式”自主性口语学习活动
正如上文所述,口语学习只是综合英语课的功能之一。时间分配有限。加上口语学习具有“需要发声”的特点,课堂口语学习的计划与实施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需要课前精心计划与安排,课堂上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组织;学生课前遵照老师的安排,进行材料收集、提取、组织,准备在课堂上进行口语输出;其他的学习者给予适当的帮助。
课堂口语学习活动的形式决定了课前准备。也就是说,准备在课堂上进行怎样的口语学习活动,是教师应该事先计划好的。教师把任务和目标下达给学生,并给予他们一定的课前准备时间。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获取资料,从资料中提取有用的成分,进行归纳,组织成自己将要在课堂上口语输出的有效材料,完成教师要求的口语学习课堂活动。在学生完成课堂口语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必须组织好课堂,给学生时间和空问上的支持。在准备过程中,其他学习者是该学生的同伴和评判者,在学生完成口语活动的过程中,其他学习者的功能也不能忽略。此时,他们是最好的听众、交流者和评判者。英语演讲是一种比较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性口语学习的活动。
下面以课堂“英语演讲”为例来探讨“自我获取式”口语学习的运作。
1.“自我获取式”口语学习概述
课堂英语演讲是一种比较符合低年级学生口语学习需要、同时又比较容易操作、帮助学生实施的“自我获取式”口语学习活动。本文所探讨的课堂英语演讲是指事先有准备的、单个学生独自站在黑板前、面对所有学习同伴所作的正式演讲。演讲内容包括:演讲题目、演讲正文、演讲观点。演讲要求语言表达正确、流畅,具有身段语言,同时还要有与观众(其他学习者)之间的交流(目光交流等)。因为时间有限和口语本身的特点的缘故,课堂演讲一次不宜安排过多的学生。但如果安排人数太少,又会影响活动的轮次。因此,一般来讲,一次课安排四个学生到黑板前作英语演讲是比较合适的数字。演讲的内容不限。学生可以选择任何自己感兴趣和感到舒服的话题。但是,演讲的时间(讲稿的长度)是有限制的,一般在三分钟以内。每次四位学生,依次轮下去,直到学期结束。
2.“自我获取式”英语演讲取材
课堂英语演讲取材完全由学生自己安排,他可以从电视、报纸新闻中取材,可以在书籍中取材,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取材,也可以从热点问题中取材,还可以从自己所关心的问题中取材。问题是f电/她的取材要有一定的意义,有一定的观点与大家分享,或者可以启迪思维,或者可以陶冶情操。总之,取材要能吸引他人。以下是三个关于选材的例子。
例1:有一位同学的演讲取材于她的家庭问题。她告诉大家,她的父母多年前离婚了,对她来说这是一次很深的创痛。但是,她并没有因此而抱怨,进而沉沦。相反,她给予了她父母极大的支持与爱。她的观点是:不管怎样,我们都应该有一颗感恩的心。而且她还把那首《感恩的心》的歌与大家一起分享。她的演讲博得了同学们长时间的、热烈的掌声。
例2:另一位同学把自己一直在内心里挣扎着的问题作为她演讲的题材。她说,她一直忐忑不安,不知道自己的讲话是否会冒犯大家,因为她的讲题将与大家有关。同学们肯定的目光给她自信。因此,她说她的内心一直非常孤独。因为她没有朋友。她没有朋友,是因为她不相信其他同学真的能懂她。于是,她选择了独处。她要大家告诉她,她该怎么办。同学们都纷纷表示,他们希望成为她的朋友,并表态说他们不会让她失望。
例3:还有一位同学把自己关心的教材问题作为演讲的题材。她认为,大学的教材应该本着节约的原则,一本教材一个学生用过之后,应该传给下一届的学生,理由是很多其他国家都是这样做。她的演讲一结束,就有一位本没有轮到他的学生迫不及待地站了起来,要求到前台作一个演讲,因为他也想就教材问题谈谈他自己的观点。他的观点正好与前面的那位同学的相反。他认为教材应该经常变换。以保持知识的更新。他还用了一个笑话说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他的笑话是这样的:一位中学老师要求他的学生做笔记。当其他的同学都在认真做笔记的时候,有一位学生却在玩要。老师走上前去询问原因,却发现那位学生已经有了与他的讲稿完全相同的笔记。老师询问原因时,那位学生说那是他父亲多年前所作的笔记,因为那时他的父亲就是这位老师的学生。
3.“自我获取式”英语演讲活动中“人”的功能
(1)学习者本身的功能演讲者自己是演讲活动的计划者,也是演讲内容的思想者,更是演讲效果的评判者。在演讲活动进行之前,口语学习者充分自主地获取自己想要的材料;自主地选取对自己的演讲有用的部分;自主地把选择好的材料进行组织、安排,使之在语言上、语法上、句法上、逻辑上都能达到自己的要求;然后对自己的演讲作一个整体上预期评价。在自己认为符合标准之后,将演讲活动进行下去。在整个材料的准备过程中,口语学习者都是通过“自我获取式”的途径完成的,充分体现了自主性。演讲的过程中,学生自主性决定出场的顺序,自主性决定自己的语速,自主性采用什么样的辅助措施。辅助措施是指学生可以通过板书等方式来帮助他们的演讲能更好地被其他学生听懂。上面几个例子都说明了学习者功能的自主性。
(2)教师的功能。教师在材料的准备阶段只是一个咨询者。也就是说,学生可以就材料的来源问题,材料组织的正确性问题等向教师咨询。教师在尊重学生充分自主的前提下给予一些建议和帮助,限度是不能破坏和打击学生的自主性。在演讲活动过程中,教师的功能是组织演讲的顺序,组织好听众的秩序,倾听演讲。演讲结束后,教师的功能是评判者。评判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思想内容;内容的组织安排;语言的表达;还有演讲时的仪态。评判的尺度把握是以鼓励为主,切忌伤及学生的积极性或自主性。对于例2,老师的评判是这样的:教材是一个敏感的问题,也是一个复杂的话题。到底是应该经常换,还是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很多专家都在研究。有人认为,教材应该相对稳定,以避免浪费(向上面那位同学的意见一样);有人认为,教材应该经常变换,才能保持教材承载的知识的不断更新。这些看法取决于看问题的角度。从纯学术的角度来讲,我个人认为,教材应该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保持变化。教师的评判应该完全把演讲者和其他学习者放在平等的位置,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性。
篇8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B11257S)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7-0233-02
大学生对第二语言的学习不同于婴幼儿时期母语的学习,而是带有强烈的功利色彩。针对这一情况,目前学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主要运用三种语言获得理论――强化理论、模仿理论和生成转换语法理论来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前两种理论非常重视环境的影响,后一种理论也强调通过环境从周围的环境中获取语言材料,并根据这种语言材料去设定自己语言规则的值。本文围绕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环境问题,就如何充分利用演讲这一语言技巧,营造一种语言感知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卷入课堂环境中,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度,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而不仅仅是着眼于学生口语和听力水平的提高进行了研究。
一、课堂语言环境感知
我国学界以需求分析、课程设计、教材开发、课堂教学与课程评估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五个组成过程,其中课堂教学过程尤其重要,是其他四个过程实现的必要途径。20世纪90年代以前,课堂教学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方法上,较少对课堂环境在学生感知交流方面以及辅助学生获取语言能力方面开展研究。教室、讲台、黑板、桌椅、光线、声音等客观环境感知因素成为了教学过程中的“空气”,往往被忽略。一般意义上所说的课堂环境,是指师生双方活动所处的客观环境或氛围,是决定教学效果的潜在因素。国外研究证实,当学生处于积极而舒适的课堂学习环境时,会极大地提高学习成绩。
近年来,国内学者就大学英语学习的课堂环境、教学环境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孙云梅的研究结果表明:“一是学生对大学英语课堂社会心理环境的感知值明显低于教师;二是男、女生对大学英语课堂环境的感知差异不大;三是英语水平高的学生对课堂环境的感知值高于水平低的学生;四是学生对英语课堂环境的感知与学业成绩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除了教学中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外,教师在教学中还缺少积极主动的语言感知环境营造能力,不能给学生提供一个有力的可以提高语言感知敏感度的课堂环境。
大学生作为一个成熟的语言习得者,其母语无论是在感知还是运用上都形成了一种固有思维,因此仅靠强化、模仿很难在学习第二语言上有所突破。根据笔者多年来在教学中的观察,经过中学阶段6年的英语学习后,大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反而有所退步。在失去了外部考试、升学的压力后,只有少数的学生进入大学阶段还对英语学习抱有兴趣。特别是升入大学后,四六级过级压力、毕业压力会使大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一种反作用力――逆反心理,即能不学就不学,因此极大降低了课堂环境的卷入程度,从而影响了英语教学的效果。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通过主动行为,营造一个有利于语言感知的课堂教学环境和氛围,消融大学生英语学习的逆反心理,激发大学生对英语语言感知的敏感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课堂演讲教学手段的运用
根据语言感知环境理论,在客观环境方面,营造语言感知环境可以通过教室的环境,包括教室的形状、空间的大小、光线的强弱、声音的散布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增强大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在主观环境方面,营造语言感知环境可以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教师对学生的心理暗示等手段,提高大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教师在教学中都有这样的经历,即在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之后,给予适当的口头表扬,这样会极大激发该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当然仅运用激励理论还不足以最大限度的优化大学英语教学的语言感知环境。
在大学英语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设备的使用越来越普遍,从视觉、听觉方面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进行了强化。但是多媒体教学也带来了一个问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动作用有逐步弱化的倾向。对于英语学习,大学生更倾向于通过某个技术手段获得相应的语言能力,如语言训练软件的开发与应用,各种所谓的“秘籍宝典”参考书,短期的速成培训等。甚至有少数大学生认为,不通过正常的英语课堂教学,只需要个人自学就可以完成语言知识的获得,这是一种唯外部环境论的错误倾向。大学英语课程中的多媒体教学在强调从声、光、视、电等方面加强语言感知环境的同时,也在弱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动性,将语言的交互式学习变成了一种简单的人机学习过程。教学实践证明,仅仅通过多媒体手段难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会逐渐丧失。这也是在我国教育体系中,为什么经过数年的英语学习后,学生仍旧难以掌握英语这门语言的一个重要原因。
笔者认为要想提高学生的语言习得能力,必须加强教师对教学环境的掌控能力,营造一种有利于书本知识内化为语言能力的语言环境,相对应的也就是提高学生对非母语语言的敏感度。通过多年来教授英语演讲课程和辅导学生参加演讲比赛的经验,笔者认为不仅要在课下鼓励学生练习演讲提高英语水平,教师在课堂上也应该重视英语演讲技巧的运用,将其作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手段,作为语言交际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应该通过逻辑严密、语言生动、感染力强的课堂英语演讲,提高学生对英语的语言感知能力和敏感度。
课堂英语演讲中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将教学内容转换成预设的话题和语言模块,在演讲中有意识、有频率的重复,让学生对语言模块的感知产生强化和模仿效果;二是注意演讲技巧的使用,在词汇使用上、语气变化上以及嗓音的运用上,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有意识的使用悬念、引导等技巧,调动学生在语言感知方面的注意力;三是通过回答问题或者争论,让大学生将语言知识不断转换成自己的“语言”;四是鼓励学生运用演讲技巧来强化自身的表达能力,减少课堂上“闷头听课”、“做哑巴学生”的现象。
作为与学生进行课堂互动的一种方式,课堂教学中的英语演讲要求教师具有足够的个性魅力,以及对学生的学习心理要有准确把握,同时兼顾学生水平、性别及学习习惯等诸多语言感知环境因素。传统大学教学中的英语课堂演讲,大多数只是作为一种单方面的语言示范,着眼于教学任务的完成,而不注重教师、学生及课堂环境三者之间的综合考量,不注重作为一种交互式的合作过程。因此,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英语演讲改善与利用语言感知环境提高大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三、课堂演讲的语言感知环境效果测定与评价
为测试课堂演讲的语言感知环境效果,笔者将同一专业的2个水平相近的大学英语班(每班24人)作为实验对象,一个班仍按原有教学计划上课;另外一个班则在教学中主动加入预设话题和语言模块的简短演讲,并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对话题和预设语言模块进行讨论。经过一学期的实践,2个班在课堂气氛、学生学习成绩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差异。笔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学生上课情况做了调查,调查的统计结果见表1。
可以明显看到,加强课堂演讲教学后,大学生积极卷入课堂学习的程度提高了,同时还降低了其对课堂英语学习的抵触情绪,起到了增强大学生语言学习感知能力的效果。调查中还发现在加强演讲教学的班级里,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清晰的了解自己的课堂学习效果,如学会某个短语、某个句型;而在执行原教学计划的班级里,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课堂学习效果缺乏清晰的认识,分不清楚是学会了还是没学会。这种截然不同的情况,以前往往是在一个班级中优等生与差等生的身上看到的。如在执行原教学计划的班级中,感觉上课较容易或较轻松的学生,基本都是CET四级成绩在450分以上的学生;而很多选择“一般”选项的学生则大部分在上一次CET四级考试中没有通过。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更倾向于在课堂上与教师进行交流,主动强化语言感知环境。可以看出,通过加强课堂英语演讲,营造教学过程中的语言感知环境,大学生对语言感知的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语言代入感增强,从而带动了其对教学内容的吸收与转化。
另外,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以往的课堂演讲教学之所以效果不大,是由于教师对学生的感知程度把握的不够清晰,没能做到降低词汇难度,循序渐进,使得学生很快就因为听不懂、跟不上节奏而放弃。笔者在实践中也发现,很多学生虽然有5000以上的词汇量,但实际运用能力却远远低于这个水平。从这个情况来看,大学英语课程的演讲教学很大一部分是在弥补中学阶段英语学习中缺失的那部分语言训练,这是大学英语教师在制定演讲教学计划时要特别注意的一点。
四、结论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主动的使用英语演讲可以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语言感知能力,更容易的卷入到课堂环境中,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对于大学英语教师,英语课堂演讲不仅要求其具备有较高的技巧水平,而且要求教师在难易程度和针对性的控制上,也要有相当高的掌握能力。对于国内教师而言,首先要克服自身的语言障碍,针对不同水平、不同性别的学生流利的进行语言“输出”,这对于大部分英语教师来说是个艰巨的挑战。特别是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对交互式的、主动引导式的教学环节应用较少,为此教师所受到的演讲专业训练十分有限。当然,近年来这一情况也正逐步改善,外研社在2012年的全国高等学校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系列研修班培训中,也明确的将“有效课堂”列到了培训的首位,特别强调了“Effective presentations;Effective reading & writing activities;Designing cooperative learning for the EFL classroom”。这也是在强调课堂语言感知环境的重要性,说明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有效性上,以演讲教学为代表的合作、互动、引导模式已成为一种必然。
参考文献:
篇9
以英语演讲为例。英语演讲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每年举办的各种全国性演讲大赛中都有大批佼佼者脱颖而出,甚至因此改变命运。但是英语演讲中也暴露出一个堪忧的问题。不少选手只注重记忆能力的训练、模仿能力的训练,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求异思维能力的训练却有所欠缺。有些选手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很强,无论从语音语调,还是肢体语言的运用等方面都无可挑剔,但表达的思想却极为肤浅,内容空洞,言之无物,特别是在即兴演讲和评委提问环节,这些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很显然,我们的教育思想,教育制度及人才培养模式难逃其咎。教育者和教育管理者过多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授和掌握,缺乏对学生创新力的培养,学生中则普遍存在惧怕阐述自我观点的现象,不能胜任深层次语言交际,更不能创造性地表达看法;即使开口表述观点,往往逻辑混乱,无话可说,或者有话不知如何说,表述空洞,思辨力严重缺乏。[3]更令人不安的是,英语演讲中凸显的问题,并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群体中比较普遍的问题。有鉴于此,对未来英语人才进行创新力的培养与训练乃当务之急。
2基于知识的创造与想象:英语人才创新力的内涵
篇10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9C-0128-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国内培养和国际交流合作相衔接的开放式培养体系。探索并推行创新型教育方式方法,突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由此可见,培养符合21世纪的专业创新型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
公共演讲课作为一种“媒介”,既能丰富英语教学的内容,又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交际能力、自信心和文化意识,适应和体现英语专业学生成长的需求,从而解决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实现英语创新型人才能够进行独立和原创地思考。本文分析我国高校英语公共演讲教学的发展及现状,从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探索公共演讲教学与英语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系。
一、我国高校英语公共演讲教学的发展及现状
公共演讲作为人际交流沟通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一门传承文化交流思想的语言艺术。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早在18世纪初就在高校开设了雄辩术、修辞等课程。直至20世纪末,演讲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是美国高等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几乎所有的大学都将该课程设为必修课。与国外相比,我国演讲教学发展比较缓慢。目前,全国范围内开设英语专业的本科院校有1145所,而英语公共演讲课程基本在英语专业都有开设,有些高校开设的是必修课,有些高校开设的则是选修课。虽然有一些高校高度重视这门课,成立了演讲或辩论小组,专门培养精英学生参加全国范围内的各种相关赛事,如较早的“21世纪杯”英语演讲比赛、“外研社”杯英语演讲大赛、“21世纪爱立信杯”英语演讲比赛等,但总体而言,国内英语演讲的发展并不平衡,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地区在演讲、辩论教学及赛事开展方面要比其他地区更好一些。除此之外,全国高校选用的公共英语演讲教材种类并不丰富,加之整体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教学模式、方法缺乏规范性指导,公共演讲教学并没有最大化地体现其自身价值。
二、英语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内涵
“究竟培养什么样的英语类专业人才”一直是业内专家和学者讨论的热点问题。胡文仲教授在2013年10月的“全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学术研讨会”的主题报告中,把我国外语教育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49 年起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这是以培养语言技能为主的外语教学阶段;第二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到2010年,这个阶段以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为主流;第三阶段从2010年到今后若干年,这是以培养多元化、多层次的创新型外语人才为目标的外语教学改革时期。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进入21世纪之后,外语特别是英语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我国高校本科外语类教学的首要任务。
此外,《英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出台为高校英语类专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英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明确回答了“究竟培养什么样的英语类专业人才”这一问题,具体表述为:英语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厚实的英语语言文学知识和必要的相关专业知识,符合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英语专业人才。
虽然《英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培养目标的表述中没有体现“创新型人才”的字样,但经过仔细斟酌,我们还是可以总结出英语专业创新型人才需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一是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语言文学方面的知识及跨学科研究的基本能力。二是人文素养,即坚定的信念、优秀的道德品质、过硬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三是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进取、勇于创新,重视创新的精神(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四是国际化视野和全球化理念以及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的忠心。其中,第三点更为突出了英语专业创新型人才需要“创新”的具体内含。此外,国内外的专家和学者们对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及思辨能力与创新思维与能力都做过大量相关性的研究与阐述。虽然美国和中国在思辨能力的理解上存在差异,但对“创新思维”的内涵却持有相同的观点,“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这种思维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理性的方法和视角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因此,批判性思维也是创新思维;没有批判性思维能力就没有创新能力。
三、英语公共演讲教学对培养英语专业创新型人才的作用
从英语公共演讲教学为切入点,可以有效地服务于英语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一)英语公共演讲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讲,英语演讲主要有两种:一是为了促进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英语水平的提高而进行的演讲;二是为了竞选、竞赛、竞聘、劝说等进行的演讲。但无论是哪种英语演讲,打好英语基础、训练英语基本功从而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是实现培养英语专业人才目标的前提。首先,英语公共演讲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学生在进行公共演讲之前,势必要撰写演讲稿。在撰写演讲稿的过程中,学生必须掌握英语词汇,懂得语言规范、语法规范,了解丰富的人文知识,同时用合乎逻辑的表达进行谋篇布局。其次,英语公共演讲能够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流利与准确是演讲能力的衡量标准。流利是指演讲者没有不必要的重复或停顿,能够顺利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准确则指发音准确,用词贴切,能够准确传达演讲者的意图。英语写作和口语是输出型活动,是学生体现自身综合运用英语的实际能力。英语公共演讲教学对学生的书面及口语表达能力在日后的求职面试、撰写竞选或竞赛及个人简历时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二)英语公共演讲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自信是英语专业创新型人才应该具备的首要心理素质。而中国的传统教学模式更多的注重教师的讲授而忽略了学生的参与,再加上班型大、学生多的特点,导致大部分学生学习被动,参与性不高。因此,在陌生的环境或公共场合进行演讲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演讲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实践平台,通过观摩、反复操练可以帮助学生克服怯场心理,增强其自信心。
(三)英语公共演讲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当代演讲专家Lucas认为演讲的核心部分是批判性思维。在演讲中,学生通过认真准备,选择正确、新颖、有逻辑性及说服力的素材阐述观点,写出思路清晰、观点鲜明、证据充分的演讲稿,然后用准确流利的英语表达出来。这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正体现了批判性思维能力。运用这种思维能够使演讲本身更具有新意,因为只有寻找出新证据,提出新观点,才能启发听众,说服听众以达到演讲者的最终目的。因此,一次成功的演讲,从演讲稿的准备到演讲现场的表现,从搜集、整理、筛选相关材料到反复地彩排演练,无不涉及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作为公共演讲教学的主导力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热情,在精心组织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辨能力,使学生在演讲实践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四)英语公共演讲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公共演讲教学作为输出型教学活动,理应成为增强学生交际能力,特别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载体。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巨大差异,不少学生由于缺乏文化差异意识,影响了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英汉文化的差异远远大于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从而导致了英汉两种语言的形式、内部系统和语用条件差异。成功的跨文化交际需要对中西方差异有深入的了解,才能避免因文化差异而带来的跨文化语用失误,提高交际能力。在演讲教学过程中,学生会从演讲实践活动来扩大自身的知识面,更多地了解世界文化,尤其是对东西方文化的深入了解。这样可以使学生的演讲内容更加丰富,演讲的语言更加具有张力,给观众了留下更多的思维和想象空间。因此,英语公共演讲教学不仅对学生的语言技能方面有推动作用,同时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和国际化知识的传授。
四、英语公共演讲教学服务于英语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举措
英语公共演讲课程主要由两种形式组成:一是教学课,二是实践课。教学课也称为理论课,主要涉及英语演讲的技能和训练方法,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演讲的基本要素和技能。实践课主要包括对优秀范例的讲解和分析,通过大规模的观摩,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情景练习的机会。要有效地实现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和谐统一,专业教师应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少讲,学生多练”,这样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时,教师要担任“多面手”,即在整个课堂语言习得过程中,培养学生通过讨论沟通、发现问题、解决矛盾,从而最终完成任务的实际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第一,理论讲授。公共演讲课程的实质是实践课而非知识课,但演讲的实践必须以掌握演讲的基本要素和技能为前提。我们会通过PPT等多媒体助学手段,对教材进行深入浅出地讲授,为学生之后的实践课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使用的是经典教材The Art of Public Speaking,这本书内容通俗易懂,因此,我们不用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课上逐一讲解,而是提前布置学生的阅读任务,课上以检验的方式加以强调重点。
第二,视频观摩。精心选择播放视频的种类,使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感知演讲的魅力,掌握临场应变的技巧,为课堂实践环节做准备。同时根据每周课程内容的差异,要求学生在观看视频时关注教师事前提出的具体问题,做到有针对性地观摩。例如,在讲语言生动性的时候,可以选择一到两段短小的视频,让学生自己找出视频中演讲者具体使用了哪些方法来提升自我的语言魅力,通过分析总结,最终达到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实践演讲当中去。
第三,分析讨论。把学生分成小组,每组3-4人,以小组为单位就观摩的视频进行分析讨论,说出各自的想法,然后总结归纳同伴意见,为进行演讲稿的撰写理清思路。小组长会具体布置任务,进行分工协作,完成查阅资料、整理信息等工作。
第四,撰写演讲稿。这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因为出色的演讲稿是成功演讲的基础。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会在这个环节发挥得淋漓尽致。我们在每次撰写演讲稿之前都会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为学生提供开放性的题目和大量的名人之作,让学生广泛练习,最终实现自我创作的目的。
第五,课堂实践。我们会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进行演讲实践,一般会以自我介绍的方式为开场,这样能够消除学生紧张情绪,更好地进行“说服型演讲”。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会根据不同演讲类型的特点,组织结构,揣摩例证,从而进行充分地思辨,达到说服观众的目的。
第六,及时反馈。学生首先通过自评、互评的方式进行反馈,在认真听取学生所提出的积极评价之后,我们会对演讲实践进行最终的反馈,使学生对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得以充分了解,为以后的创新发展提供保障。
综上,英语公共演讲教学对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有积极的作用,能够有效地服务于英语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英语公共演讲教学以交际为目的,注重交际实践过程中批判性思维模式的培养,能充分调动学生的逻辑思维潜力,最终达到培养“交流沟通、解决问题、创新发展”的能力。在公共演讲教学的实践中,教师应该明确自己的角色与责任,严格遵照《英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要求,不断探索新的教学理论与方法,“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的模式,培养出符合21世纪国家急需的英语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孙有中.英语教育十大关系――英语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基本原则初探[J].中国外语教育,2015(2)
[2]蒋洪新.关于《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制定的几点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3)
[3]仲伟合,潘鸣威.论《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制定――创新与思考[J].现代外语,2015(1)
[4]刘艳萍.思辨能力培养与英语辩论课―― 一位美国教师在华教学的个案研究[J].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10(1)
[5]井卫华,李文萍.英语公共演讲与外语人才的综合能力培养探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9)
[6]文秋芳.英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国外外语教学,2002(4)
[7]Stephen Lucas.The art of public speaking[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篇11
比赛没有因此受到什么影响,其他选手依旧慷慨陈辞,只有那个男孩坐在选手席的角落里默默地翻看自己的稿子。就是这篇他修改了十几遍、倾吐他心声的演讲稿,从此却再不会被别人听到。也许是表现和参赛前对自己的期望反差太大,也许是男孩的自尊心太强,他的脸上写满了沮丧。他没有想到,自己的第一次演讲竟以这样的结局而告终,他似乎体会到万念俱灰的滋味。
不久,所有参赛选手都结束了发言,除了没有完成比赛的男孩,每位选手的得分都已公布。在一片热烈的气氛中,产生了代表学校参赛的3名选手,所有人都把掌声和羡慕的目光献给了他们。此时,男孩的心情已经沮丧到了极点,比起台上的成功者,他觉得自己像是出现在比赛中的跳梁小丑。那一刻,他告诉自己:“再不要参加这样的活动了,你根本不是这块材料。”
这时,评委老师走上讲台对此次比赛进行总结。他称赞了胜出的同学,指出了其他选手需要改进的地方,并对大家的英语学习提出了更高的希望。这一切,男孩听起来是那么刺耳,他害怕老师会提到自己,他真想逃掉。
可是就在这时,他听到了这样的话语:“在人的一生中,一些偶然因素经常让我们对自己失望,但是我们不能放弃希望。偶尔的缺憾和能力无关,它代表的只是经验的欠缺。我们总是把一次成败看得很重,但我们应该知道,我们还有很多机会。给予一个机会,可以给失望的人一束阳光,抓住每一次机会,也许就能改变你的信念和生命。我的话讲完了,哪位同学有话要说么?”
男孩当然知道,此时该说话的正是自己。他抬起头,正碰到评委老师期待的目光。在所有人的注视下,那男孩终于鼓足勇气站了起来,他用他最坚定的声音说:“我对我的失误感到抱歉,但是我是否有机会再来一遍?”
篇12
为了进一步培养和激发广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提高我校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学校决定开展河南理工大学第五届英语演讲公开赛.为此我们在团委朱老师带领下举办此次活动并特邀院领导及老师参与,让学生更快更好的适应大学,全面发展,不断进步。
三、活动意义及目的:
在新学期树立起优良学风,营造良好的生活学习氛围。让新生了解大学学习,进一步加深新生对英语学习的认识,提升自我,展现自我,发展自我。本次活动所希望达到的具体目标是,学生能借助这次活动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营造奋发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积极负责的工作态度,明确个人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四、活动对象:
材料学院10、11级全体学生
五、活动方案
1、活动时间:xx年10月21日19:00-22:00
2、活动地点:材料学院
3、活动流程:
前期准备:
l申请教室,确定具体时间和地点;
l邀请院领导、团委老师及相关老师作为嘉宾及评委;
l联系各年级级辅导员协助工作,由学习部通知到各班,将参赛者名单提前上交,确保每个同学都按时参加;
l及时做好宣传,宣传板做宣传的同时,也在大一宿舍楼下张贴;
l将策划书交团委及学生会查阅审批;
l活动具体分工:
迎宾人员:体育部、实践部负责
维持秩序人员:学习部、自律部负责
学生会成员提前一小时布置会场;
l准备条幅;
l联系宣传部、团委新闻部等写新闻、采集相片
举办阶段:
l主持人介绍活动目的、比赛规则、与会嘉宾、评委,并宣布报告会正式开始;
l各参赛者按签到名单依次上台演讲,评委打分
l主持人总结并宣布此次演讲赛圆满结束;
l学生会成员留后清理会场。
后期总结:
l就活动的现场情况及会后讨论结果,写出此次活动的总结报告,将相关材料备份,交给有关部门存档;
l以新生在活动中的表现情况对以后的工作进行有针对性的安排,评出活动积极参与个人和班级
注意事项:
1、由学生会负责,以免秩序混乱;
2、做好评委及嘉宾的接待工作;
3、提前调试好设备以及准备三个话筒,以备临时出现故障
六、奖项设置:
1.对参赛者:设特等奖1~3名,一等奖设为参加决赛人数的20%左右,二等奖设为参加决赛人数的40%,三等奖设为参加决赛人数的40%和复赛中各组第5、6、7名。
2.对学院:设优秀组织奖四个。
3. 演讲题目:以“my university”为主题,题目自拟。
4. 评分方法:比赛采用十分制;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小数;分组预赛每组5名评委老师,按照评分标准打分后,计算总平均成绩并排名;决赛评分由7位评委老师组成的评委团依据评分标准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计算出的平均分为选手的最后得分;
5. 评分标准
(1)演讲内容:主题鲜明,内容充实,文字优美——4分
(2)语言艺术:语言流畅,表述清晰,节奏准确——3分
(3)仪表着装:着装整齐,仪态大方,举止得体——2分
(4)演讲时间:4~5分钟之内———1分
所有参赛者需脱稿演讲,否则扣1分。
八、活动主办:材料学院学生会
赞助:
篇13
当前中学英语教学的现状令人担忧。学生普遍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和热情,大部分学生的英语成绩和英语能力并不理想。英语老师起早贪黑,兢兢业业,却依然无法保证教学效果。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英语教学陷入如此尴尬的境地呢?笔者认为,是陈旧的教学观念。要优化英语教学,就必须从更新观念做起。
一、新旧教学观念的对比
在陈旧的教学观念下,英语老师从每课的新词教起,带领学生学习课文,讲授课文含义及各种语言语法现象。在这个过程中,几乎所有的老师都紧抓单词不放,每日进行单词小测。于是学生形成了十分狭隘的语言学习观念:背单词就是学英语,学英语就是背单词。同时,由于教学观念陈旧,许多地方的英语教学实际已经沦为应试教育的工具。学生的英语学习基本上只局限于做题,尤其是做标准化试题。而老师对学生的辅导内容有很大部分是为了帮助他们应付考试,夺取高分而制定出的各种“做题技巧,得分法宝”。真正提升语言能力的训练和指导却被忽视。
新的教学观念则认为,英语是一种技能。所以,英语水平的提升有赖于学习者不断地、大量地进行语言的亲身实践。也就是说背单词并不等于学英语,运用单词才是在学。老师对英语知识的讲解并无法直接转换成学生的语言能力。学生的语言能力只有通过学生本人的语言实践才能获得。所以英语课上,老师应该着重策划让学生能够进行语言实践的课堂活动并进行英语学法指导,而不该只抓单词的死记硬背和语法规则的生搬硬套。新的教学观念还告诉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所以,英语老师的主要职责在于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新观念下的英语教学
1.将提升学习兴趣作为英语教学的核心策略。
学习兴趣的提升是其他英语教学策略取得成功的基础和保障,所以是中学英语教学的核心策略。因为学生的兴趣一旦得到了提升,就能从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学习。
首先,要欣赏和关爱自己的学生,利用激励性式教学法带领学生体验成功感。成功感是英语学习中非常宝贵的积极情感的体验,它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要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首先要培养自己的亲和力,要养成欣赏学生,肯定学生和称赞学生的好习惯。
其次,努力将英语课策划成语言实践活动课,让学生在实际运用英语的过程中产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譬如,在每堂课前都请一位学生到讲台上做个小型英语演讲。演讲的内容可由学生自定,他们可以介绍看过的电影、小说、游历过的名胜、品尝过的美食、听过的音乐或玩过的游戏,也可以表达对时事的看法,对突发事件的评论,给老师或同学提建议等等。这和传统的值日报告形式相近,但是由于在选题上给了学生足够的自由和任其发挥的空间,学生准备演讲的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在准备演讲的过程中,他们自主地查找英文资料,翻阅英语词典,模仿名人演讲,英语水平从而得到提高。再如,可以经常在课堂上组织学生两人一组进行英语采访活动或四人一组的分角色朗读活动。学生对于此类课堂语言实践活动非常有兴趣,参与热情很高,英语课不再单调和乏味。
最后,大胆舍弃教科书中枯燥乏味的语言材料,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用充满时代气息和人文精神的英语美文来陶冶学生。可以选用的材料有启迪心灵的英语美文系列文选《心灵鸡汤》,有开阔视野的视频节目《发现》和BBC纪录片,还有网易公开课里的TED演讲视频及各类英语演讲比赛的视频和讲稿。面对这些贴近生活,启迪智慧的英文资料,学生的眼界开阔了,也能充分意识到学好英语就意味着掌握第一手的信息,意味着增加对整个世界和不同的文化的了解,意味着个人学识的丰富。从此,他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就会更浓厚了。
2.改变教师角色,完成从英语教师到英语教练的转变。
基于英语只是一种语言技能这样的认识,传统的输入式教学法在新的教学观念下自然显得不合时宜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在老师引导下的,对目标语言进行实践运用的学习方法。立足于解决“怎么学?”这个问题,英语教师们迫切需要实施的就是对学生进行英语学习方法的指导,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主动,有效地参加各种语言实践活动,从而提高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老师所起的作用将更接近一个教练所起的作用,所以,我们不妨将新旧教学理念下教师的角色转变称为英语教师到英语教练的转变。
有人曾经总结:1.教师重讲解,教练重训练。2.教师重理论,教练重实践。3.教师习惯于自己唱独角戏,教练讲究互动与体验。4.教师指导学生学习(通常为填鸭式),教练强调学习者的独立性和自我选择,开发学习者的好奇心和内在动机,并引导被教练者学习。5.教师以学员知道为满足,教练以被教练者做到为目标。
由此可见,英语教师一定要转变职能,将自己放在教练的岗位上,从英语词典的使用到语言材料的选择,从语音语调的训练到写作能力的提升,都从方法学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明确而且具体的指导,从而使学生获得在脱离了英语课堂之后仍然能够自主进行英语学习的能力。在这个前提下,中学英语教学成功与否将取决于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是否得到培养,语言学习的效果是否得到保证,而不取决于一位英语老师自身的水平有多高,讲解的方式有多么巧妙。同样,一个学生的英语水平能获得多大的提升也将取决于他的英语老师有没有新的教学观念,能不能确保学生获得足够的,有效的语言实践机会,而不取决于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呈现是否面面俱到,对语言知识的解析是否滴水不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