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理财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
个人理财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为个人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财务规划、投资顾问、资产管理等专业化服务活动。按照管理运作方式不同,商业银行个人业务可以分为理财顾问服务和综合理财服务。其中,理财顾问服务是指银行向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与规划、投资建议个人投资产品推介等专业化服务。在理财顾问服务活动中,客户根据商业银行提供的理财顾问服务的基础上,接受客户的委托和授权,按照与客户事先约定的投资计划和方式进行投资和资产管理的业务活动。在综合理财服务活动中,客户授权银行代表客户按照合同约定的投资方向和方式,进行投资和资产管理,投资收益与风险由客户或客户与银行按照约定方式承担。
1、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历程及其动因
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一些商业银行开始尝试向客户提供专业化的投资顾问和个人外汇理财服务。2000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改革外币利率管理体制,为外币理财业务创造了政策通道,其后几年外汇理财产品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但是总体规模不大,没有形成竞争市场。2004年11月,光大银行推出了投资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阳光理财B计划”,开创了国内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先河。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成为推动人民币理财业务发展先锋的直接原因是,在当时信贷投放高速增长的背景下,中小银行定期储蓄存款占比较低,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而发行人民币理财产品能够增强其吸储能力,缓解资金趋紧压力。
2006以来,随着客户理财服务需求的日益旺盛和市场竞争主体的多元化发展,银行理财产品市场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的态势。特别是面对存款市场激烈的同业竞争,国有商业银行开始持续加大理财产品的创新和发行力度,不断丰富和延伸理财品牌及价值链上的子产品。以工商银行为例,2005到2007年分别(发行)销售个人银行类理财产品190亿元、755亿元和1544亿元,年均增速达185.3%;而2008年仅上半年即累计(发行)销售个人理财产品549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5倍。凭借网点资源、客户资源、综合实习优势,国有商业银行目前已经占据国内理财市场的主导地位。可见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是内在需求与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面对转变经营模式、拓展收益渠道的压力,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商业银行唯有加快理财业务发展的创新步伐,通过负债结构与收益结构的转变,形成理财产品与储蓄存款的联动效应,才能在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运作模式的演进
在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初创期,投资方向基本为银行间国债、央行票据、货币市场基金等固定收益工具。在风险管理方面,与初期的外币理财产品相比,人民币理财产品则更为规范,客户资金与银行自有资金相互隔离。应该说,这一时期的理财产品与商业银行熟悉、专注并具有传统优势的领域,依靠银行自身的平台就可以完成产品销售、资产配置、投资决策、清算分配等职能。
此后,由于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率的走低以及资本市场的走强,商业银行纷纷探索新的理财产品运作模式。一是借助信托平台进入股票市场、产业投资市场。银行通过与信托公司合作,将理财资金委托给信托公司,信托公司则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股票和实业投资。在此种投资路径打通以后,理财产品形式上的创新层出不穷,比如新股申购、信托受益权转让以及由债券、股票、信托融资等产品组合而成的资产配置产品等。二是与外资金融机构合作推出结构性理财产品,实现覆盖全球市场的投资管理。尤其是QDII的推出,打通了人民币海外投资的通道,扩大了资源配置的半径,理财市场上出现了大量与利率、汇率、股指挂钩的产品。
二、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特点
1、信托贷款类产品成为理财市场的主导
2008年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保持快速增长,单手资本市场大幅下挫,投资者风险意识增强银监会加大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规范整改力度等因素的影响,理财产品的品种结构普遍发生显著变化。子2008年2季度开始,风险相对降低、收益相对稳定的信托贷款类产品大幅增加,并保持迅猛增长的态势,在各类银行理财产品中已占据主导地位。如招商银行全年累计发行“金葵花招银进宝之信贷资产理财计划”和“金葵花招银进宝之票据盈利理财计划”两种信托贷款类产品宫674只,在其各类理财产品中的占比达到73.8%。其他各行也纷纷将信托贷款类产品作为理财业务推广的重点加以集中发行。如工商银行的“稳得利系列”、中国银行的“平稳收益计划”等。信托贷款类产品普遍具有投资标的明确、结构简单、期限多样、收益相对稳定等特点。从根本上讲,信托贷款类产品的内在特性符合当前阶段投资者、商业银行、借款人和信托公司等各方主体的利益。
2、公益性、专属性创新产品彰显理财业务价值
针对“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部分银行迅速反应,推出了具有公益性质的创新理财产品。例如,建设银行在震后第五天就发行了“财富.爱心公益类08年第一期理财产品”,将募集资金的8%通过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定向捐赠于四川灾区,并且该产品不向客户收取认购费、管理费等任何费用。此外,在教师节期间,招商银行还特别发行了“金葵花招银进宝之信贷资产教师专享理财计划”,在原有信托贷款类产品的基础上赋予了“尊师重教”这一更具意义的内涵。此类以慈善、关爱为主题的理财产品,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思路,打破了以往理财业务同质化的常规,深化了理财品牌的内涵与价值,增强了客户的认同和忠诚度,并有效地提升了银行的品牌价值和社会形象,对于理财业务的长远发展大有裨益。
3、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更趋规范合理
各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普遍趋向于规范合理,与以往部分银行对新股申购类、结构挂钩类产品动辄给出40%或50%的预期收益率,甚至“上不封顶”的情况形成鲜明反差。例如,光大已拿回国内“阳光理财同升21号”挂钩类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分别为8%、4.5%、1.45%三档;中信银行投资于新股申购和信贷资产的“全面配置计划0807期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为4.38%;而农业银行的“本利年08第15期基金精选型产品”,招商银行的“金葵花新股申购22期与套利理财计划”等均有给出具体的预期收益情况。究其原因:一方面,受资本市场低迷以及“零收益”实践等因素影响,各个银行给出的预期收益水平更加实际与客观;另一方面,按照银监会要求,对于无法提供科学、准确的测算依据和测算方式的理财产品,各个银行在宣传和介绍材料中不得给出“预期收益率”或“最高收益率”。尽管有所回落的预期收益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客户吸引力,但从根本上讲,科学的、与实际收益情况吻合的预期收益率将对商业银行及其理财产品的美誉度和客户信任度产生积极影响。
4、产品短期化趋势更为显著,期限结构日臻完善
与以往同类型产品相比,各银行理财产品的短期化趋势更为显著。以招商银行为例,其2008年所发行的全部理财产品中,期限在三个月(含)以内的产品数量占比达36.8%,期限在三个月至一年的产品占比达59.7%,而一年期以上的产品仅占全部产品3.5%。此外,其他各银行也注重短期化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如工商银行“2008年第65期稳得利增强型信托投资理财产品”的期限为16天;中国银行的“博弈人民币理财产品”期限分为14天、21天或1个月。在产品不断短期化的同时,各银行也注意产品期限结构的完善。以工商银行11月份发行的“稳得利”系列产品为例,其包含了29天、75天、90天、12个月等各种期限结构,能够满足不同投资者的偏好。
5、理财业务分层服务体系逐步构建,财富管理职能日益凸显
2008年来,针对中高端客户的专属产品不断增加,银行理财业务更加注重客户细分,财富管理职能日益凸显。举例而言,交通银行“得利宝新蓝58号产品”和“得利宝海蓝31号产品”对普通客户、交通银行客户进行了分层定价,产品预期收益与客户层次成正比。在交通银行的财富管理服务体系中,“交银理财”定位于季日均金融资产5万元以上的客户;“沃德财富”地位于季日均金融资产50万元以上的目标客户,并提供专属客户经理、专属理财网点、专享增值服务等。同样,工商银行也全面升级了“理财金账户”服务品质,定期推出“理财金账户”专属理财产品,并通过贵宾理财中心、贵宾客户服务专线、贵宾网上银行等各种专属通道,为客户提供全新的理财服务体验。各银行对中高端财富客户的重视程度正在不断提升,市场细分能力的增强和分层服务体系的构建将成为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业务发展的重要基石。
三、我国商业银行理财市场存在的问题
1、信托理财集合资金用于贷款可能引发潜在风险
由于央行对信托贷款利率下线没有规定,因此信托贷款可以规避商业贷款基准利率下限规定,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借款人的融资成本。另外,虽然从实质上看是商业银行对用款单位放贷,但由于信托贷款与信托理财资金不在商业银行表内核算,因此可以规避《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不用计提资本,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优化了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基于此,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都开展了与信托挂钩的理财业务,筹集资金的投向基本上是信托贷款。
信托贷款对银行和信托公司而言,都属于表外业务,贷款的信用风险完全由购买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承担。在此情形下,银行和信托公司对借款人一般不会进行授信尽职调查,对贷款用途也不会开展相关的监测工作,特别是贷款大部分在异地使用,就更缺乏有效地贷后管理一旦用款单位出现还款风险,担保人又不能如期履行担保责任,将会给购买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带来巨大风险,银行也和信托业虽然对此不负有偿还义务,但也将面临系统性的声誉风险。
2、对客户风险提示及信息披露不充分
部分商业银行在编写有关产品介绍和宣传材料时,风险提示不充分,主要体现在未提供必要的举例说明。风险提示只是简单的列示。如对保本浮动收益理财计划“本理财计划有投资风险,您只能获得合同明确承诺的收益,您应充分认识投资风险,谨慎投资”的话语,未对铲平面临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进行详细的阐释。
对一些挂钩较为复杂的产品的理财业务,在与客户签订合同前,未提供理财计划预期收益率的测算数据、测算方式和测算的主要依据。在将有关市场检测指标作为理财计划合同的终止条件或中之参考条件时,未在理财计划合同中对相关指标的定义和计算方式做出明确的解释。
3、熟悉国际交易规则的专业人才异常匮乏
在全球金融自由化于一体化的形势下,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尚不发达,可以预期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个人理财业务挂钩标的投资方向将主要向境外市场发展,其中主要投资产品属于衍生工具范畴,因此熟悉国际衍生品通行的交易规则、惯例是维护我国商业银行从事国际衍生品交易合法权益的关键之所在,但目前银行相关从业人员异常缺乏国际衍生交易经验特别是对国际规则的了解,更无从谈及灵活运用国际惯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4、营销宣传不够
个金融机构在理财产品的营销上基本处于“雷声大、雨点小”的状况。在银行营业厅里,都摆放着介绍理财产品的小册子或宣传纸,但缺乏特色产品和个性化方案,这同客户需求显然存在一定的差距。由于缺乏必要的宣传,即使是一些不错的理财产品,实际上了解的客户也不多。比如,“千里马”、“红双喜”等投资分红险,其复杂的条款,常常需要推销员通俗化的解释才能让人明白,而各行却无人主动的向客户介绍。一些新国债、基金等的收益、风险情况也是客户所不熟悉的,单单看一看宣传册,客户根本弄不明白。
5、个人理财业务同质现象严重
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产品的同质化趋向。在业务范围上表现为,把现有业务进行重新整合,普遍缺乏更为细致的客户分层,无法为客户提供切合需求的个性化服务;在财务策划上技术人才的支持都无法满足现实需求,投资产品在广度和深度上均不能完全满足客户的理财需求。从目前国内同业的情况来看,基础金融产品在同业之间相差无几,理财产品的市场定位和定价无法展示出各商业银行的产品特色,同质产品的竞争完全体现为市场价格的激烈比拼,严重影响了理财市场的健发展。
同时,金融产品的复制特点加剧了这一现象,一家银行刚刚发出新的理财产品,其他银行就能够立刻跟进,名目虽不雷同,但功能特点相似、投资收益相当,几乎是克隆。于是现有的个人理财产品基本都是保险、证券、外汇、基金等的投资组,缺乏特色。比如同一保险公司的理财产品会被几家商业银行,或者同一商业银行的几家保险公司的理财产品只是名字的区别,而没有实质性的差异。对个人客户而言,这些产品的确眼花缭乱,却缺少实际吸引力。
四、加快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对策
从长远来看,由于理财业务将国内居民财富迅速扩张而引发的对金融业务的外在需求,与商业银行利用金融创新实现战略转型和多元化经营的内在需求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因此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拓展空间。
1、发挥理财业务对银行经营转型及客户关系管理的重要作用
理财业务的快速发展对商业银行推进经营转型与实施客户关系管理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一方面,大力发展理财业务有助于烫平经济波动的负面影响,有助于应对利差收窄的挑战并拉长盈利周期。首先,理财业务的快速发展能够提高手续费和佣金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有助于商业银行实现收益来源的多元化和收入结构的优化;其次,利用理财业务平台,商业银行能够实现与多个市场、多种业务的对接,并使之成为综合化经营的重要载体和有益探索。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若能与客户关系管理有效结合起来,与客户建立持久信任关系,成为客户完全可信赖的金融顾问,不仅能够极大的降低优质目标客户的流失率,还将促进理财业务与储蓄存款、银行卡、电子银行等不同业务类别交叉销售和协同效应的实现,进而提升零售银行业务对经营利润的贡献度,增强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2、打造卓越品牌形象与特色服务,获取客户的持久信任与忠诚
当前,国内银行的理财产品具有较强的同质性和可复制性。在这一背景下,只有依靠卓越的理财产品以及超越客户预期的特色创新产品及服务,提高客户的认知度和荣誉度,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产品和激烈的同业竞争中超出。在品牌建设方面,需要商业银行持续地自身核心理财品牌加以塑造,通过准确的服务定位和文化内涵,与客户建立情感,从而赢取客户的忠诚和持久信任,提升市场竞争力。以招商银行为例,其全部理财业务均冠以“金葵花”之名,经过持续不断的培养,更使客户自然而然低产生一种信任感,这种品牌形象是难以被同业复制的。
在特色产品及服务方面,商业银行需要不断更新理念,针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热点和焦点,必须增强响应能力,即使退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新产品和信服务,从而获取同业竞争主动权。理财不仅是一项规划、一个系统、一种过程,更是规避经济金融风险的“防火墙”。当金融市场繁荣时,需要通过有效的理财手段实现财富增长;而当金融危机到来时,则更需要发挥其独特的作用,把握机遇,平稳实现客户资产保值增值。
3、加大创新力度,探寻理财市场发展新空间
面对错综复杂的市场环境,商业银行需要重新考察和研判市场方向,加大创新力度,为理财市场寻找新的加速器。货币政策的转向、相关监管政策的推出和调整以及一系列刺激经济措施的实施,都为理财业务的创新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发展空间。近期,银监会相继了《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银行与信托公司业务合作指引》等多项政策,很多投资对象的价值将被重新发现,更多的市场品种将被发掘。例如,并购贷款类产品可能成为银信理财业务新的增长点。与传统的信贷资产类产品相比,并购贷款类产品将在投资方向、收益模式以及风险控制手段等方面进行探索创新。此外,股权投资及PE类产品预计也将成为优化银信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银信合作层次的重要领域。此类创新将私人股权投资等纳入银信业务合作范围,打造个性比较强的高端理财产品,有利于银行与信托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服务品牌,进一步开创理财市场新的发展空间。
4、由单一产品向综合平台转变,由大众化产品向分层次服务转变
从国外金融机构理财业务的发展来看,理财业务并不局限于为客户提供某种单一的金融产品,而是根据细分目标市场以及投资者的财务状况、投资预期、风险偏好等为客户量身定制理财规划方案。尽管近年来国内银行理财业务取得了迅猛的发展,但仍处于“关注产品胜于关注客户”的初级阶段,与理财业务全方位、差异化、个性化的本质内涵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从长远看,国内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也应遵循由单一产品向综合平台,由大众化产品向分层次服务,由单纯的产品销售向以金融顾问、资产管理为核心的综合投资理财服务转变。
5、建立健全理财业务风险管理体系
理财业务的风险管理应既包括商业银行在提供理财顾问服务和综合理财服务过程中面临的法律风险、操作风险、声誉风险等主要风,也包括理财计划或产品包含的相关交易工具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及银行进行有关投资操作和资产管理中面临的其他风险。因此,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业务发展战略、风险管理方式和所开展的理财业务特点,制定具体而有针对性的内部风险管理制度和风险管理规程,建立健全理财业务风险管理体系,并将理财业务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中。
在理财业务风险管理体系中,市场风险的防范于控制对于理财产品的投资运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商业银行首先应根据自身理财业务发展的特点,建立并完善理财业务市场风险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商业银行研发、销售和管理有关理财计划,必须配备相应的资源,具备相应的成本收益测算与控制、风险评估与检测,内部价格专一等的能力和手段,对需要对冲处置的风险要有具体的技术安排。在进行相关市场风险管理时,应对利率和汇率等主要金融政策的改革与调整进行充分的压力测试,评估可能对隐含经营活动产生的影响,制定相应的风险处置和应急预案。
参考文献
[1]刘毓,2008.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模式变迁、发展瓶颈与突破之路[J].金融论坛
[2]张渝,2008.银行信托理财产品问题分析[J].西南金融
篇2
“新基金将在年内啓动,可能达到几亿美元的规模。”德隆国际战略投资有限公司执行总裁邵治近日接受《财经时报》专访时说。
德隆生意经
从公司治理结构看,德隆在美注册的基金公司有两个普通合夥人──德隆和一家美国本土的资産管理公司,双方持股各占一半。作爲私募基金,募集物件主要是特定的机构投资者。基金的管理结构中,决策委员会由7人组成,其中德隆派出2人,美国公司派出2人,独立管理人2人,投资人派出1人;监事会由5人组成,全部由投资人派出。没有基金托管人。
分析师认爲,这实际上意味着德隆对於基金的投资决策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在邵治看来,在海外发起基金的主要考虑是一种盈利模式,而非针对德隆的融资方式。他介绍,德隆在美设立的基金公司有一个明确的商业定位,就是募集海外资金,投向国内産业链。由於基金发起人不能在未经投资人同意的情况下有倾向性地投资本公司旗下産业,实际上,现金流很难通过基金进入“德隆系”。在发起基金的时候,作爲普通合夥人,德隆必须将资金投向明确告知投资人。在整个运作过程中,由於美国基金公司制度健全、管理规范,基金的运作对於机构投资者是高度透明的。
“实际上这是一种商业模式,就是出卖资産管理经验,帮企业管理资産。”邵治说。
在这一模式下,德隆只需用几百万美元就能撬动至少上亿美金。按照美国惯例,基金发起人出资额下限是所募资金的1%~5%,但募集资金没有上限。事实上,德隆此次出资额就是几百万美元。
虽然出资额并不大,但德隆可借此获得巨额的投资回报。根据测算,基金公司普通合夥人的回报率在20%以上。这意味着,投资几百万美元,可获得用几亿美元投资所得回报的20%。
进军资産管理业
据透露,德隆在美基金公司已开始积极接触投资人,目前已有数笔资金进账。第一笔投资将在今年内或明年初投放。
在德隆内部,一支由专业人才构成的资産管理队伍已经组建。在德隆的规划中,这是一个长期专案,如果前期运作效果好,集资规模还将扩大。因爲一般来说,此类私募基金一般可达到几十亿美元的规模。
“事实上,这个专案早在三年前就开始筹备了。”邵治说。
“资産管理是德隆战略发展的第四个阶段。”邵治这样评价这个项目的地位。前三个阶段他归纳爲:创业、资本市场、国内和国际的産业整合。“资産管理”的内涵则是:用人家的钱,代人理财,出卖资産管理经验,将外资吸收到中国来。资産管理与前三个战略阶段的主要区别是:以前做産业整合是自己掏钱买单,而做産业投资基金是分享管理经验,帮人理财,获取额外回报。
对於德隆而言,资産管理战略至少有六个好处:其一,以小搏大,回报率高;其二,风险控制加强。投资
代人理财”志向基金的风险由基金公司承担,産业整合的风险则波及旗下衆多公司;其三,从机构投资者角度来看,基金公司明文定责、管理规范、制度健全,比上市公司更具透明度。这也促使德隆的内部管理制度更加规范化、国际化;其四,在考察基金投资专案的同时,也增进了德隆对更多産业和整体经济环境的了解和判断;其五,有助於提升德隆在国内外投资银行界的信誉和名气;其六,有助於锻炼和凝聚一帮有经验的资産管理专家。
业内分析师认爲,上述思路目前在国内还“比较超前”,也体现了德隆作爲“资本大家”的风范。而德隆之所以绕过合作、合资方式,直接到国外注册基金公司,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是──这样引资更方便。因爲对産业投资基金而言,自己到国外“借钱”,并不比在国内等外资“投钱”具有更多政策限制。
坊间浮想
正如德隆担心“私募”二字可能引起某种敏感,坊间对於德隆此番动作的争论和猜测难以回避。
“如果作爲産业投资基金进来,对於国内産业发展是一件好事。”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易宪容研究员对《财经时报》说,国外有很多金融机构想进入中国,但是都害怕风险太高。德隆到海外募集基金,可以弭补沟通挢梁的空缺。不过他指出,由於监管层对於私募基金监管薄弱,一定要保证基金运作规范透明,并且警惕这些资金流入股市。
篇3
[2]赵丛丛.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创新研究[D].山东大学,2012.
[3]王文蕾.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创新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
[4]罗旌倍.中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同质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
[5]陈兆松.中国个人理财产品创新研究[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7.
[6]毛春国.中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创新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
个人理财论文参考文献:
[1]张丽.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14.
[2]符娟.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现状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2014.
[3]徐亚飞.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4.
[4]林琳.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4.
[5]易世明.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个人理财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06.
[6]蔡逢敏.生命周期理财理论在个人理财业务中的应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
[7]徐凡.基于生命周期理财理论的个人理财投资策略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
[8]张展.中国城镇中产阶层家庭理财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
个人理财论文参考文献:
[1]范平平.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外资,2014(4):30,32
[2]袁雅莉,张惠兰,魏冬.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时代金融,2014(9):72
[3]丁皓忱,任飞霞.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改革对策[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60-62
[4]吴玉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现状、挑战与对策[J].金融经济,2014(6):93-95
[5]刘迪.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4(8):189-190
[6]柯君行,焦薇薇.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问题与对策分析[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4(3):48-52
[7]李璇.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现状、问题及对策[J].财经问题研究,2014(S1):56-59
[8]邵志伟.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4(22):342-343
[9]刘旖旎.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问题及对策——工商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之鉴[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4(11):88-89
[10]陈晓伟.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4(6):33-35
[11]罗伊恒.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例[J].商场现代化,2014(31):132-133
[12]邹祥文.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创新发展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5(3):312-313
篇4
二、政策建议
(一)加强对互联网理财业务的监管目前,互联网理财业务属于新生事物,大部分互联网理财业务还游离于监管之外,还存在一些技术风险隐患,有关部门急需加强对互联网理财业务的监管,引导互联网理财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近年来互联网科技和互联网金融飞速发展,然而,相关部门的立法却没有跟上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几乎没有涉及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条款。2014年7月,央行终于开始拟定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原则,随着《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即将,互联网理财业务的法律法规要尽快建立。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相关配套法规的建立和完善,保护理财客户权益,如个人信息保护法、电子交易法等,为保障互联网理财业务的信息安全提供法律依据。此外,应赋予各相关部门对金融理财业务监管的职责,相互协作,各尽其责,做到对互联网理财业务全面监管。充分发挥金融市场提高资金配置效率的作用。
篇5
【关键词】人生阶段、财富需求、理财建议
面对上述资料您做何感想?面对未来漫长的人生道路您又拥有多大的信心?未来十年乃至更长的时期,中国经济仍将保持高增长、高通胀,如何规划您的中长期投资理财计划,轻松面对未来所必须面临的养老、医疗、购房、教育等压力,这已经成为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要想成功的投资理财,您就需要更细致地去考虑您的未来。只有弄清您一生中各个时期可能需要些什么,您才能够制订出一个有效的投资计划来帮助自己达成目标。
人生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年轻时期、建立家庭、步入中年、退休养老,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在收入、支出上差别也是极大的。
一、年轻时期
刚结束学生生涯,开始职业旅程,这个时期最重要的莫过于是“独立”,而钱似乎永远不够花。对于手中的钱财,常会停留在学生时期有多少花多少、想买什么就买什么的阶段,甚至因为可以利用银行借贷,而随意扩张信用,造成负债累累、入不敷出的窘境。大学毕业前,花的是父母辛苦赚来的钱;毕业后情况完全发生了改变,要靠自己挣钱养活自己,只能在不超出收入的水平上进行消费。根据现有的经济实力,形成自己能承受的生活方式。年轻人必须在能够承受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决策。不论是房屋、家具、汽车、衣着,还是娱乐,都要与现状吻合。必须考虑的是在收入范围内选择合理的生活方式、做出理性的决策,还是继续依靠父母支付账单;是享受不必要的高消费,还是理智、耐心地期待美好时刻的到来。
不如先学会记帐吧!把自己每个月的支出记录下来,然后制订一个符合自己收入状况的预算,坚持执行它,避免因为年轻而产生的冲动消费。适时的建立自己的应急备用金,货币基金会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选择。
有了应急储备,接下来该是储蓄第一桶金了!未来您将面临购房、结婚的压力,凡事不能都靠父母,自己储备些,您会拥有更多更好的选择。开通定期定额基金会帮助您养成一个良好的储蓄习惯,由于短期内您就会面临购房、结婚压力,建议考虑债券类或平衡类基金,它会帮助您抵御风险,尽快累计财富。早日购房,拥有一项有价值的资产,买房其实是长期储蓄的一种方式,总有一天您会还清贷款,在此过程中,您不仅可以降低不必要的消费,更可以不付房租,在房产上未来您会得到很大的回报。
如果是单身,可能暂时不需要寿险。不过事故和疾病在任何年龄段都可能面临,所以聪明的做法可以考虑一些健康和残障险,消费性的保险会是一个更经济的选择。
二、三十而立
经过五至七年的打拼,事业上已经小有成就,财富积累也经历了初步阶段。事业逐渐步入稳定,收入处于一个高速的增长期,同时家庭也逐步地开始完善起来。多数30岁的人已经步入了婚姻的殿堂,结婚早一点的,已经在策划为家庭添一个新成员,或者早已是“三口之家,其乐融融”了。在这个年龄段,消费和支出也渐渐地开始进入一个比较高峰的阶段。理财,自然也就格外重要。
财富巨子李嘉诚就非常重视30岁的理财。他在总结自己的理财经验时说过这样一段话:“20至30岁之间是努力赚钱和存钱的时候;30岁以后,投资理财的重要性逐渐提高。”
那么,在这个时候您同样需要一份备用金,另外也请为您的房屋贷款储备一份备用金,数额最好能满足您3-6月的总支出,储存的方式仍建议为货币基金。如果不是丁克族,那么该开始考虑为孩子储备教育基金了,尤其是准备今后送孩子出国念书的家庭。由于可投资的年限较长,不妨考虑放大些投资风险,定投股票或股票基金会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选择。从长期来看,股票市场仍是收益最高的投资利器,而风险完全可以利用时间来冲淡。
在这个人生阶段,很多人不仅要抚养孩子,还要照顾老人。如果家人依赖您的收入而生活,您就该购买人寿保险以防不测,当然健康险和残障、失能险也是必须的,这时的保险该是一个长期的规划了。
三、步入中年
事业、收入达到顶峰,而此时孩子的教育、上一辈的养老,种种支出也把你变成了一块“三夹板”。对于40岁左右的中年人而言,家庭正处于较为稳定的时期,事业步入丰收期。在这个时期内,家庭收入较高,有了一定的财富积累,并且能够较快地增长,同时家庭又面临着教育、养老等责任。
从财务角度来看,最重要的应当是自我养老的理财规划。社会保障能够提供的保障比较有限,按照常规的估算,国家社会大致能提供30%左右的养老保障,而为了建立您年老以后的财务尊严,每个人都需要靠自己积累的养老金来养老。生活的成本在提高,人均寿命在延长,养老金的需要往往会超出我们的想象,因此40岁时再不进行养老规划,您将会后悔终生。
您或许已经累计了一定的经验和金钱,有足够的知识来进行更积极的投资,以便资本增长的更快些。或许您该建立一个投资组合,不妨用试试这个公式,100减去您的年龄,用这个数的百分比投资于风险类资产,随着年龄的上升,逐步降低风险资产的比例,适时的往低风险的债券类资产转移。如果有能力或许再投资一套房子出租,它会更好的帮助你抵御通货膨胀,建立更完善的养老基金组合。
处于这个阶段,您的人寿健康保险可能更贵了,但是为了您的家庭,请合理规划您的保障。
四、过了六十
开始收获果实,日常支出可能下降,其他费用(如医疗等)却会上升。有的人可能在高龄时仍有可观的收入,但大多数人会在适当的时候停止工作。退休之后您的花费多半会减少,但收入同样也会减少。如果您自己的收入和来自家人的赡养已足够让你生活,那么可以把投资的目标放在财产的增长上。不过,多数人总会需要从原有的资产中取出钱来,以贴补生活。和从前相比,保护您的资产不受损失已成为一项更重要的任务了。
现在带来定期收入的理财工具越来越丰富,之前您购买的养老保险可以为您受益,债券、债券基金、结构存款、低风险的信托产品都会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组合。总的来说,加强对财产的保护,把风险降到最低,将是最为明智的决定。按使用时间的远近,购入不同到期年限的债券,哑铃式的债券期限组合,将会是更为理想的选择。
如果您的健康状况还不错,又在多年前买下保单,您现在可能还不难支付上涨的保单;那么也请准备些应急医疗基金,应付突发状况,还是必须的;如果可能的话,保持一张年轻时使用的信用卡,将会是一道有利的护身符。随时您也可能告别您的亲人,为了不给您的家人造成任何烦恼,不妨建立一份遗嘱,让后人感受一份您对他们的关怀。
人生就是这样一个轮回,每个人的幸福都是如此的重复,如何轻松面对这些问题?如何做的更好?也可参考一下如下的财富建议。
一、尽早投资
您可以三十岁建立教育基金,也可以四十岁建立养老基金,但是您是否知道晚7年出发,可能要追一辈子?
投资要获利,一定要先行。就象两个参加等距离竞走的人,提早出发的,就可以轻松散步,留待后来出发的人辛苦追赶,这就是提早投资的好处。
假如您20岁起就每月定期定额投资500元买基金,假设平均年报酬率为10%,投资7年就不再扣款,然后让本金与获利一路成长,到了60岁要退休时,本利和已达162万元;而假如您26岁才开始投资,同样每月500元,10%的年报酬率,整整花了33年持续扣款,到60岁才累积到154万!相比之下,早投资是不是更轻松?
另一方面,投资一旦开始,就千万别停下来。时间越长,投资的效益就会越显著。假设您26岁都没有停止投资,而是继续坚持每月投资500元,那么,到了60岁,累积的财富将是316万,几乎是2倍的收益!时间是世界上最大的魔法师,它对投资结果的改变是惊人的。
二、长期投资(定期定额)
每个月给您100元,能用来做什么?下一次馆子?买一双皮鞋?100元就花得差不多了吧。您有没有想过,每月省下这100元,您也有可能成为百万富翁呢?
如果每个月定期将100元固定地投资于某个基金(即定期定额计划),那么,如果在基金年平均收益率达到15%的情况下,坚持35年后,您所对应获得的投资收益绝对额就将达到147万。
过去,银行的“零存整取”曾经是普通百姓最青睐的一种储蓄工具。每个月定期去银行把自己工资的一部分存起来,过上几年会发现自己还是小有积蓄。如今,零存整取收益率太低,渐渐失去了吸引力,但是,如果我们把每个月去储蓄一笔钱的习惯换作投资一笔钱呢?结果会发生惊人的改变!这是什么缘故?
由于资金的时间价值以及复利的作用,投资金额的累计效应非常明显。每月的一笔小额投资,积少成多,小钱也能变大钱。很少有人能够意识到,习惯的影响力竟如此之大,一个好的习惯,可能带给您意想不到的惊喜,甚至会改变您的一生。
更何况,定期投资回避了入场时点的选择,对于大多数无法精确掌握进场时点的投资者而言,是一项既简单而又有效的中长期投资方法。
三、组合投资(资产配置)
俗语说:“别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虽然是老生常谈,但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分散投资却是一种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策略。
如果您只买了1只股票,一旦选错,赔个精光;但您如果买的是20只股票,不太可能每只股票都涨停,但也不太可能每只都大跌,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在涨跌互相抵消之后,结果可能是小赚或小赔。显然,全部的钱投资在1只股票上的风险,比分散投资在20只股票上的风险要高得多。
除了在一种资产类别中进行分散投资以外,您还可在不同的资产种类中选择多种投资方向,如股票、债券、现金和银行存款等。选择风险收益特征不同的投资品种构建组合,您可以兼顾风险与回报。例如,一个股票占40%、国债占40%、定期存款占20%的投资组合,1996年至2003年间的平均年回报率为9.07%,高于100%投资于定期存款的组合;同时,其标准差(衡量回报率的波动程度)却远远小于100%投资于股票的组合。
四、优质投资(相信专家)
基金将会是个人长期投资理财过程中,一个非常好的帮手。门槛低,通常最低的定期定额计划只要100元至300元每月。而从中国开放式基金诞生的2001年至2005年,中国的股票型基金连续5年跑赢了大盘,基金经理的专业投资管理能力得到了有力的证明。站在投资专家的肩膀上,您有机会赚得更多。
选股票呢?每天博傻于硝烟弥漫的股市战场,您是否会感到彷徨?您又是否感到无奈?买什么套什么!恐怕是大多数人心中永远的痛。何不考虑些大蓝筹股票长期持有,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而优质大盘蓝筹绝对代表中国经济的未来。
以上只是几个个人中长期理财的小建议,其实我们大家可以做的更好。这篇论文,主要就是阐述个人中长期投资理财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需求,各种问题,以及各种合理的规划手段。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财务状况,每个人都会面临不同的理财需求,尽早规划,长期投资、合理组合您会拥有更幸福的明天!
参考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全国年度统计公报》2003年、2004年、2005年。
篇6
(二)管理效率学说企业特别是公开发行股票的企业普遍存在着资产总量(企业规模)及资产结构(业务多元化)扩张的内在冲动。管理效率学说表明,当资产总量扩张和多元化经营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存在着一个规模报酬递减的临界点,并将产生一定的负协同效应。分拆则可以消除企业盲目追求做大所造成的弊端。它通过对母公司和子公司业务的重新定位,在确定母公司和子公司各自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可以使它们更加集中于自身的优势项目或产业,有利于增强其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
(三)选择权学说认为购买企业发行的股票是投资者的一种选择权。企业分拆后,股东拥有了两种选择权,而且只对两个企业各自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分拆后形成的两个企业之间也不存在连带责任关系,投资风险降低,投资价值就随之提高。企业分拆增加了资本市场的投资品种,而分拆后的两企业拥有不同的财务政策与投资机会,可以吸引不同偏好的投资者。两企业采用不同的分红比例、留存收益比例或提供不同的资本收益平台,使投资者因此获得了更多的投资机会。
(四)债权人的潜在损失学说认为分拆企业的股东财富的增加来源于该企业债权人的隐性或潜在损失。企业分拆减少了债权的资产保证,由此导致的债权风险上升相应减少了债权的经济价值,而企业股东却因此受益。正因如此,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企业的许多债权人都会与企业或股东订立有关股利分配或资产处置(包括企业分拆)等方面的限制性合约,以尽可能维护其自身经济利益。
上述学说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或侧面揭示出企业分拆得以存在的合理性和客观性。有意义的是,这些研究成果与西方一些著名经济学家在“规模经济”、“速度经济”方面的论述具有异曲同工之妙。艾尔弗雷德·钱德勒指出,新经济时代是“速度经济”代替“规模经济”的时代,在追求速度经济的条件下,规模小而灵活、专业能力强大的公司要比传统的巨型公司拥有更多的比较竞争优势。钱德勒的论断也表明在规模经济向速度经济转变的背景下,大公司分拆也是其适应经济发展形势,寻求新的发展途径的有益选择。
二、企业分拆模式的应用前景预期
(一)企业分拆的市场需求2000年,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北京同仁堂科技发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企业板正式挂牌交易,成为当时我国上市公司中完成分拆子公司上市的第一家,堪称中国大陆企业成功运作企业分拆模式的经典案例。人们有理由相信,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会走上企业分拆之路,企业分拆带来的诸多利益或优势也将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和推崇,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我国证券市场发展之初为了加快证券市场的发展,扩大证券市场规模,提高公司上市的筹资力度,政府鼓励一些企业在进行股份制改制和上市时,采取将整个企业改组上市,甚至将多个公司组合成一个集团来上市的操作方式。这些整体上市的公司虽然在上市之初可以募集更多的资金但却损害了这些上市公司的发展潜力和后劲,如不良资产多,公司人员多,负担重;总资产大净资产小,负债比率高,净资产收益率低以及管理水平落后等。部分上市公司因其子公司经营不善或投资失误影响其上市公司整体经营业绩,从而使上市公司丧失配股权和进一步进行资本经营的能力。上述选择“整体上市”模式上市的老上市公司将构成对企业分拆模式的主力需求,因为这些企业在进行资产重组时应用分拆的方法可以较好的解决目前面临的诸多问题。分拆的方法有两种:其一,部分中小型上市公司,可将其目前存量资产根据产业结构和经营结构调整的需要,进行全面调整和重新组合,将符合企业发展方向、符合产业结构和经营结构调整目标的优质或潜在优质资产留在上市公司,而将那些影响企业发展、拖企业后腿的劣质资产或剥离或与优质资产置换,从而提高上市公司的经营效益,改善上市公司的经营环境,增强上市公司的发展后劲,为最终恢复上市公司的融资权创造条件;其二,一些大型上市公司,可将其下属效益好、有成长性的子公司或某项业务、资产独立出来另行招股上市,让优质资产免遭原公司的拖累而丧失扩张能力。这样,在原公司效益不太理想的情况下,可通过单独上市的子公司进入资本市场募集资金,来投资原公司难以筹资但效益较好的项目,并通过子公司的反向投入来刺激并改造原公司的经营,达到调整原公司的资产存量,进而使原公司与子公司齐驱并驾、共同发展。此外,一些上市公司拥有良好的项目,但项目尚处在在建时期或初创期,为保持该项目的持续发展仍需不断投人巨额资金。若公司资金匮乏就会影响该项目的建成;若该项目成本太高,靠目前利润水平难以消化而又影响上市公司的整体效益和投资者信心,如果因此而影响该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并使其最终丧失配股资格,则对上市公司而言更是雪上加霜,这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加重公司资金的紧缺和导致公司经营效益的下降,从而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企业分拆为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了一条新思路。这类公司可将该项目分拆出去,改组为上市公司,独立在资本市场上筹集资金,不再依赖母公司的资金输入,待日后项目进入成熟期具有稳定利润回报之时再予回购。
(二)企业分拆的价值分析企业分拆能产生较多价值,其主要内容包括:
(1)企业分拆上市将成为上市公司新的融资渠道。分拆上市的首要价值在于其对融资渠道的拓宽功能。由于分拆上市具有“一种资产,两次使用”的效果,因而它将被许多上市公司用于再融资的工具。当上市公司的股本总规模达到一定水平时,其资本运作能力、股本扩张能力都会受到较大限制,而分拆可以为其腾出空间。首先,上市公司将某些资产或子公司独立出来,进行上市,优质资产可以不受整个上市公司的拖累而丧失扩张能力。其次,分拆后上市公司将比较优质的资产逐步转移到分拆上市的子公司中去,并进行再生改造,合法规避管理层对配股提出的业绩和数量限制:分拆后上市公司可以比较灵活地进行资产重组和利润分配,并在条件成熟时,将分拆出来的子公司出售变现或进行上市融资。
(2)企业分拆有利于提升企业股票的市场价值。一般情况下市场并不总是能够准确地反映和评价一个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特别是一些实行多元化经营的上市公司,其业务范围常常涉及广泛的领域,使得潜在投资者或证券分析人士对其繁杂的业务无法做到正确判断和理解,并因此低估其股票的市场价值。企业分拆后有关子公司的持续披露信息可能会对子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正面影响;而且其作为一个独立于母公司的经济实体,也更容易得到客观的业绩评估。企业分拆带来的全部收益大约等于被分拆出来的子公司的价值和剥离出的资产价值。母公司的价值经过重组后实际上并未改变,而子公司却具有了新的市场价值。
(3)企业分拆可以弥补并购策略失误或成为并购策略的组成部分。在我国乃至全球的企业并购热潮中,有关并购的成功案例不计其数。不少企业由此迅速实现了规模扩张,将竞争对手变为战略同盟,但也有许多不明智的并购导致了灾难性的后果。虽然被并购企业具有盈利机会,但并购企业可能由于管理原因或实力不济,无法有效地利用这些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将其分拆出售给其他有能力有效发掘该盈利能力的公司,无论对卖方还是买方,可能都是明智的。另外,分拆往往还是企业并购一揽子计划的组成部分。许多资产出售等分拆计划,早在并购计划付诸实施前就已经纳入收购方的一揽子计划中。因此,从并购企业的角度,被收购企业中总有部分资产是不适应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甚至可能会带来一定程度的亏损。在某些收购活动中,将被收购企业进行分拆出售资产变现成为继续进行并购活动的资金来源。
(4)企业分拆使企业管理层与股东利益紧密结合。目前困绕我国企业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如何有效地对企业管理层进行激励,使其利益与股东保持一致,进而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近年来采取的公司股份、股票期权以及与股票价值相关的业绩奖励等措施来激励企业管理层的方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这些方法在驱动和激励分支机构的管理人员时效果则并不明显。因为在一个多部门企业或多元化发展的企业中,基于整个企业价值之上的股权或期权激励措施实际上并不与处于分支机构内的管理人员的决策或业绩密切相关,导致对这些管理人员激励的弱化;另一方面,由于分支机构管理人员和企业核心管理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信息不对称和经营偏好的差异,可能导致企业内部资源配置的效率低下及公司整体经营战略的操作偏差。如果此时进行企业分拆,将分支机构或子公司独立出来的,使其直接进入资本市场,接受资本市场的审视与考验,让子公司经营管理人员的报酬计划与公开交易的股票的市场表现联系在一起,强化子公司的激励机制,从而使分拆出去的子公司的管理人员的激励制度与其直接从事的活动及其效益联系起来,降低成本,形成更为有效的激励机制。
(5)企业分拆是企业摆脱监管束缚实现管理创新的手段。企业生存于政府和市场所构成的经营环境之中。政府对企业的管制伴随着企业的经营活动的全过程,成为企业管理创新的直接诱因。因为政府管制实际上对企业的一种成本附加,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企业必然要摆脱这种局面,通过创新来规避政府管制。企业分拆为此提供了技术保障。在一个企业里,如果子公司从事受管制行业的经营,而公司从事不受管制行业的经营,则一方面母公司常常会受到管制性的检查的连累,另一方面如果管制当局在评级时以母公司的利润(充分竞争背景下利润率水平较低)为依据,受管制的子公司可能会因与母公司的联系而处于不利地位。
(6)企业分拆是企业退出投资的重要通道。由于分拆上市往往伴随着控股权的稀释,因此它将被一些企业用于逐步退出非核心业务的重要通道。在通过资产拍卖或协议转让等方式退出有关业务的情况下,业务单位的价值往往被低估,有时甚至低于其净资产价值。而分拆上市则可使企业通过股权出让以市场认可的价值来套现,而且由于上市资产具有较强的流动性,企业更可在退出的时间上抢得先机。
三、企业分拆的风险与控制
(一)企业分拆应以企业持续性发展为目标企业分拆无论具有何种重要的职能和意义,在本质上只是一种资产经营的手段,是企业走向市场规范化经营的开端。企业只有切实搞好经营,并致力于提高经营绩效,才能为市场或投资者所接受,企业分拆的价值方能得以体现。企业特别是上市企业虽然可以通过分拆以股权为纽带达到以少量资产控制大量资产的目的,但它同样对企业的债务产生放大效应,即使母公司的名义负债可能很低,但如果分拆子公司负债较高,母公司的实际债务也可能放大到奇高的地步。若企业只希望通过分拆上市重施“圈钱”之计,而不顾负债的控制及分拆后企业的持续性发展,最终可能适得其反。广东粤海企业集团的兴衰历史为此提供了佐证。该集团曾因分拆制革、啤酒等业务上市积聚了大量资金而实力大增;更因一时之利及疏于管理而债台高筑、难以为继。
(二)企业分拆应以不动摇母公司的经济实力为前提企业分拆对母公司而言是一种资产收缩策略,它无疑会影响到母公司的业绩;对于资产规模和业绩一般的公司来讲,这种影响就更大,甚至会达到“伤筋动骨”的地步。分拆上市固然可给母公司带来超额投资收益,但由于监管当局对发起人出售股份通常有严格的规定(即股份锁定),因此在一定时期内,这种收益也只能是帐面收益、“纸上富贵”。为了避免分拆对母公司经济实力的根本削弱,国际市场一般都对上市公司分拆前母公司的盈利能力给予严格的限定。根据现行规定,母公司须使上市审核委员会确信在新公司上市后,母公司保留有足够的业务运作及相关价值的资产,以支持母公司分拆后持续的上市地位。
(三)企业分拆应以市盈率厦现金流量为考核重心企业分拆除了基于剥离或逐步退出非核心业务的战略考虑之外,其出发点在于确保在可预见的一个时期内分拆业务的市盈率应高于母公司。如果低于母公司的市盈率,分拆上市不仅无法获得超额收益.而且还势必造成巨额亏损。另一方面,企业分拆后如何保持母公司与子公司现金流量的平衡,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在分拆上市的一些案例中,“母贫子贵”或“母贵子贫”等母子公司现金流量不平衡的情况时发生。一部分公司视分拆为“圈钱”工具,使分拆后的子公司难以得到正常发展;另一部分公司由于将处于发展或成长期的资产单位分拆出去后,为避免公司控制权转移而不断投入大量的现金或优质资产,结果导致“母贫子贵”。因此,对于分拆过程中市盈率和现金流量状况的考察,将成为企业分拆运筹与策划领域的一项核心内容。
(四)企业分拆应充分考虑股权稀释带来的外来威胁企业分拆上市几乎不可避免地造成一定程度的股权稀释,那些原本可由母公司完全控制的业务单位在分拆成为上市公司后将导致控制权的分散,客观上造成外来企业对其收购的可能性大幅增加。此时,如果公司分拆这些业务单位并不是基于退出投资的顾虑,也不是仅以“圈钱”为目的,而是视其为公司未来持续性发展的基本战略。那么,公司管理层就应当早做防范,避免收购。这对企业的管理效率、管理水平和企业经营机制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企业不能在其资产经营方式创新之时进行企业管理创新和经营机制转换,那么,企业分拆就是顾此失彼、后患无穷。
参考文献:
[1]徐凌峰:《企业分拆上市的意义及监管》,《证券日报》2001年7月18日。
[2]JacquesR.Bughin:《分拆与整合的均衡》,《IT经理世界》2001年8月27日。
[3]陈峥嵘、张宗:《分拆的现实选择》,《资本市场》2001年6月5日。
[4]扬兴君:《从收购兼并到分拆上市》,《中国证券报》2000年10月28日。
[5]曹凤岐:《股份制与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管理出版社1998年版。
[6]艾尔弗雷德·钱德勒:《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7]孙洲霞:《企业集团规模经营的限制条件》,《青海社会科学》1998年第5期。
篇7
二、高职《个人理财》教材编写思路
(一)模块化的教材内容设计笔者对《个人理财》教材的内容进行解构重组,将内容分为认知个人理财、个人理财投资工具和个人理财规划操作实务三大模块。认知个人理财模块介绍个人理财基础知识;个人理财投资工具模块介绍各种理财产品的运用、风险和收益;个人理财规划操作实务模块设计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利用理财产品进行单项或综合理财规划的能力。第一、二个模块是第三个模块的基础,第三个模块是前两个模块的实际运用,从而形成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内容设计。这种设计可兼顾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教师可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材和拼接,增强了教材的可选择性和灵活性。既方便老师组织教学,又可兼顾不同专业学生的基础;既可作为金融专业的专业课程教材,又可作为其他非金融专业的选修课程或通识课程教材。重构后的教材内容体系具体如图1所示。
(二)任务驱动型的教材体例设计,与教学方法相结合新颖的编写体例可引领课堂教学。《个人理财》教材可采用项目加任务的编写体例。每个学习项目以描述本项目的“学习情形”和“学习环境”的“项目情境”开始,在每个学习项目中下设若干个工作任务;每个工作任务开始都列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提出任务目标;以“任务引入”布置一个任务或一个案例导入教学内容,开阔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使教师的导入法教学更容易展开;以“必备基础知识”围绕任务介绍基本的理论和规则;以“任务实施”介绍解决或完成任务的操作流程和技巧。在每个项目中还配备了“项目活动”、“项目训练”等内容,并为了开拓学生知识视野、提升知识技能设计“项目延伸”栏目。这种体例设计促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通过参与任务解决的过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触类旁通,充分体现任务驱动法。具体体例如下表所示:为提高学习兴趣,在教材中设计了“知识链接”、“经典语录”、“注意事项”,“新手指南”、“网上资源”等小栏目。在理论部分的叙述不要有过多的文字描述,主要以各种表格和流程图为主,说明操作的流程和操作步骤和相关的理论知识,以达到启发思维、讲解透彻、轻松活泼、简单易懂的效果。任务驱动型教材最显著的特点是以任务为载体,以任务实施的过程为主线,将知识点穿插到任务实施的过程中。任务驱动型教材一般是通过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的流程,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完成任务,从而构建知识体系,并完成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的教学。
(三)教材编写人员的多元化,把握行业领域的发展动向编写一本高质量的高职教材,编写团队的人员组成至关重要。教材的编写团队一般均由教师组成,而专职教师参与实践工作的机会较少,编写教材较难脱离传统教材的框架体系,并且普遍缺乏实践经验、行业领先知识。《个人理财》教材的编写团队中应有金融行业专家或员工的参与,会使得教材的实效性和实用性得到很好体现。教师有丰富的理论教学经验,行业专家或员工则来自实践一线,了解行业中的最新业务、最新流程。因此,这样的编写团队发挥了教师和行业员工的优势互补作用,从而保证了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有机统一。高职教育要面向职业岗位,要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人才,教材内容必须贴近实务,注重知识的组合、扩张和链接,并提供准确、充分、翔实的工作资料,保证学习内容和企业需求的高度一致,缩短职业教育与实践的距离,即缩短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职业适应期,培养立即能用得上的技术。在教学内容设计还要贯彻“双证制”要求,把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内容有效结合,将专业与就业、课程与职业资格有效地融合,有利于实现学生“双证书”上岗。
三、基于上述编写思路和框架的高职《个人理财》课程的教学策略
鉴于个人理财课程实践操作性强、与当今经济和金融现象联系非常紧密的特点,本课程要以任务驱动为教学设计的重心,开展以学生为主体、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学生任务驱动、自主授课、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等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这种强调培养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与《个人理财》课程的特点高度契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金融理财能力。
(一)感知———理论学习———模拟操作的三步任务驱动法例如,在银行理财这个项目中的教学中,以具体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运作为主线,首先,让学生以个人顾客身份去商业银行理财岗位进行调查业务咨询,得到对银行各种理财产品和银行理财业务的流程的感性认识;其次,再围绕任务进行相关的基础知识的学习;再次,运用基础知识,对现有银行理财产品进行分析,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进行了各种真实业务背景下的模拟操作和训练,做到学和做合一。这将理论知识的运用置于一个真实的工作任务中展开,完成后学生能够牢固掌握相应理财规划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流程。这样的教学方法,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其进行资料收集、信息分析的能力,同时还可提高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等综合素质,从而逐步达到素质教育所要求的标准。
(二)角色扮演,加深岗位技能的理解为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理财产品推荐会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学生在市场调查、分组讨论的基础上,组成一个理财小组。通过让学生扮演金融机构的理财经理和不同类型的客户角色来练习岗位技能。角色扮演将枯燥的程序描述转变为生动的课堂游戏,鼓励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解决理财工作实际问题,既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又让学生深刻体会工作方法和程序,达到掌握技能、增加经验的目的。
篇8
按照理财学的观点,人是理性的,理性人在处理各种问题时必然是趋利避害。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亦如此。在存在竞争的商业社会中,当商家使用了欺骗消费者的手段,由于信息不对称,消费者最初可能会上当,但这种当通常只上一次。从长远来看,有欺骗行为的商家虽然可获得较大的眼前利益,但丧失的是持续经营获得未来现金流的能力,而企业的价值很大程度是由预期未来现金流的大小决定的。所以,纵观古今中外,凡生命力长久的企业,必定是非常重视诚信的企业。尤其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二、现金流是企业的生命之水
理财学界有一句名言“现金为王”(Cashisking)足见现金流对于企业的意义。乔家因在包头与邱家争做高粱霸盘,白银几乎全部变成了高粱堆在仓库,存货大量积压,资金链已经断裂。如果不是乔致庸以婚姻作赌注及时筹到白银,乔家遭受的将是灭顶之灾!
除去战争、自然灾害和政治动荡等不可抗力,企业生存的最大威胁就是现金流的中断。近几年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频频发生违法违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伴随着大量抽逃资金及大量违规担保等事项,企业的经营很快就会业绩下滑、市场评价持续降低、或者被其他企业收购如啤酒花、托普软件、科龙电器等企业,如果高管发生的问题没有给企业带来较大的资金压力,那么企业在经过短暂的调整之后,依然可以重整旗鼓。另外,大到巨人集团的倒闭,小到安徽省阜南县张子海饭馆的关张,都是因为各种原因最终引起现金流中断而导致。因此,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一定要关注现金流。只有生命之水不竭,生命之树才可长青。
三、合理利用债务资金有利于增加投资者的财富
在企业正常经营的前提下,适度举债有助于企业利用财务杠杆提高对投资者的投资回报率,这是现代资本结构理论重要的研究成果之一。《乔家大院》中涉及到几桩乔家举债的故事,如解高粱霸盘之困时向陆家借债、南下贩茶时向多家商号举借大量债务等,这些借来的资金对乔家生意的扩展和财富的增加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虽然以今天的观点来看,乔家的借贷属于民间借贷行为,但其适时利用债务资金、促进企业发展的做法也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不管是西方的理论还是我国的实践,都说明适度、适当举债有利于投资者财富及企业价值的增加。
四、妥善处理委托关系有利于企业的和谐发展
委托理论认为,当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发生分离之后,出资者(委托人)与管理者(人)就会形成委托关系,委托关系形成会派生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正确处理这种关系,有利于减少成本,提高企业的价值。乔家在陕西、包头等地拥有多家分号,委托各分号的大掌柜管理,并雇佣了许多伙计,为了保证大掌柜能够为乔家的生意积极工作,大掌柜不仅拥有不菲的薪水,而且拥有一分身股,每4年分红一次。同时为了留住如马荀那样经验丰富、有能力并长期为商号服务的伙计,乔致庸大刀阔爷地重修店规,给所有伙计也顶一份身股。这种管理者和员工以其管理能力和工作业绩入股的激励机制对商号的良好运行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健全激励机制的同时,乔致庸也恰当地使用了处罚约束机制。当发现包头复字号通顺老店的胡麻油掺假事件后,一方面积极采取措施挽回商号的声誉,另一方面果断辞退了相关责任人,但对被辞退的大掌柜顾天顺等曾经对商号贡献较大的人的生活作了妥善安排,使他们以后的生活不至于陷入绝境。这样既处罚了损害商号利益的管理者和员工,又体现了其仁厚,用现在的语言描述可谓“奖惩分明,以人为本”。这种思想在我们今天的企业管理中也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五、敢于冒风险是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
理财学理论认为,在企业经营过程中,风险和收益是相随的,决策所冒的风险越大,预期的收益就越高。《乔家大院》中至少有两个故事反映了乔致庸敢冒险,善于把握商机,积极开拓市场的企业家精神。一是当包头生意稳定后,乔致庸决定将生意做到蒙古大草原上去,用草原上的牛马和内地布匹铁器和日用品进行交易,牧民能得到便利,内地能得到蒙古的牛马与皮张,也能为乔家创造更多的财富。二是由于战乱,南北茶路长期不通,“天下人皆以这件事为理由,不敢去南方疏通茶路,才给乔致庸留下了如此巨大的一个商机。”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若能审时度势,把握商机,必将有利于企业的长期生存和价值增加。
六、商业竞争未必就是你死我活,获得双赢更有利于事业发展
篇9
“我希望能有值得信任的、专业的私人银行家为我提供理财服务,帮我进行复杂的金融产品投资,最好还可以帮助我照料一些私人事务,这样我就可以更合理地安排我的时间。但是很遗憾,目前在国内我还没有看到哪家银行能够做到这一点。”这是某高财富净值客户在接受采访时做出的表示。他的这番话也代表了国内私人银行客户的共同心声。中国本土银行在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方面经验少,业务水平较低,无论从金融市场成熟度、金融产品种类,针对富裕人群的专业化财富管理水平等方面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在为客户提供相对完善财富管理服务,协助其得到财富的高增长,等好的理念下,我们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实现。
二、如何平衡银行利益与客户利益
理财是个与客户自身联系紧密的高风险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有很高的要求。金融理财师执业道德准则中包括:正直诚信、客观公正、专业精神、恪尽职守等。但阶段商业银行只是通过监管机制来制约风险,对职业道德的重视还远远不够。现在各家银行都在拼金融产品,这样有利于产品市场的成熟,而理财经理们就在拼命卖产品。每个月每季度理财经理都有很重的任务要完成,理财经理间也讲业绩排名,这虽然有利于提高其工作效率,能最大程度的为银行谋取利益,但对客户利益就有受损的风险。商业银行作为企业来讲努力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是无可非议的,但在激励和提高自身产品销售的同时,还应多考虑一下客户利益。现在的商业银行一般会要求VIP客户填写风险测评表,以此为依据来向客户提供不同风险等级的产品,但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可能会受市场的变化而变化,仅凭此一点是不够的。职业道德准则中客观公正一条中要求:金融理财师应诚实公平地提供服务,不得因经济利益、关联关系、外界压力等影响其客观公正的立场;还要求金融理财师在为客户提供专业化服务时,应该从客户利益出发,做出合理谨慎的专业判断。但现实工作中理财经理们在压力面前很难放下自身的利益和声誉去维护客户的利益。一位理财经理曾风趣地说:“职业道德是上层建筑,我现在还吃不饱,没有能力考虑那么多。”
然而只有坚守职业道德才能真正的热爱一个行业,才能全心全意去做,对于理财业也是一样。职业道德准则中专业精神一条中要求:金融理财师应该有职业的荣誉感;恪尽职守一条中要求:金融理财师为客户提供服务时应及时、周到、勤勉。以客户的利益增长为自己的喜悦,以客户的满意度作为自己的成就。社会一直在追求理财经理的高素质,但人们把注意力大多都放在追求专业的金融知识上而忘记了追求过硬的职业道德。如果只求第一点而不求第二点,那中国的个人理财业很可能会赴中国保险业的后尘。很多理财经理都说中国客户市场不同国外,中国人不愿敞开自己,这样理财很难作。但客户的信任度是可以培养的,而信任度的培养需要以理财经理的真诚、守信、保密为根基。商业银行作为以利民、盈利为目的的企业,不可能要求它做到向非营利组织那样无私,但也应该尝试为客户搭建一个增进信任的平台,以平衡银行利益和客户利益。现在各家银行都在抢占个人市场,通过各种方式扩充VIP渠道,但真要留住这些客户还是需要把理财工作做细做好。三、金融市场、产品的不完善让理财很难驾驭
中国的金融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近几年推出了很多新的金融政策,给金融市场注入了不少活力,但不可否认股市的动荡不安,让人心有余悸。覆巢之下无完卵,股市的不稳定,也让理财面临尴尬的境地。市场的走势很难预测,有很多经济学家、证券专家的分析都不甚准确,理财经理们的分析更是有局限性。在股市蒸蒸日上时,有很多人入市,人们突然开始关心起投资,有很多客户主动来找理财经理做咨询,并让其帮助预测。但这次股市大跌三分之二是很多人都没有想到的,钱被深度套牢,这些客户要怨的除了市场的不稳定,还会怨理财经理的不及时提醒。但理财分析师也未必能给自己理好财。今后随着融资融券的发展、股指期货的推出,金融市场的风险还会进一步加大,防范风险的必要性显得越来越重要,这给现今的理财经理们充分的警示。理财是和客户的钱打交道,钱的盈亏对于任何人都是比较敏感的,要真正的做好理财,就需要取得客户的认可,但在越来越活跃的市场形势下,很多风险都是前所未知的。理财分析师必须常常学习新的经济政策,给客户提供综合的分析才可能减少失误。
随着各家银行在理财产品上的不断创新,极大的丰富了产品市场,但对于现今的理财产品银监会给出了这样的评价:“不知道潜在的客户是谁、盈利的方式甚至连风险的平衡点都不知道在哪,就把产品推向市场,这样的理财和创新只会给今后的市场带来新的不规范和危机。”确实当今市场上的理财产品在设计销售中确实存在不少弊端。众人都知理财不是赚钱,理财只是为了保证客户能有稳定的相对高的收益。但现今的银行理财产品出现负收益的越来越多。比如,前一段时间各家银行都在发售具有较高收益率的澳大利亚元理财产品,但如今澳元已贬值20%,购买这种产品的客户都蒙受了不少损失。银行的客户都是广大的存款人客户,存款人之所以到银行不去PE、风险投资公司,就是因为他们认为银行能够提供给他们稳健的产品。因此银行应该了解自身是否具备开设某项业务的能力以及此业务可能带来的风险后再决定是否推出产品。而在理财经理方面,他们应该对推介的金融产品有深入的分析而不是表面的了解,在向客户营销时要充分揭示产品的风险。但即便如此客户还可能会对银行产品失去信心。
四、市场发展初级的顽症
理财市场发展的举足难行,不可否认受到当今金融市场的不发达、高素质金融人才的缺乏、法律制度不健全、金融监控体系的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在国外流行的理财服务在中国未必可行,如在中国严格的外汇管制下,个人资产的全球化配置就很难实现。
篇10
(一)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服务的层次有待提高
近年来,国内各家中资银行纷纷成立了“个人理财中心”、“理财工作室”,但只有在一些大城市才有一些针对高端客户的服务,而大多数理财中心只是停留在概念上,提供较低层次的服务。一些银行提供的个人金融业务基本还停留在原来的存贷业务层面上,即使增加了,也只不过是如代买国债、金融业务咨询等简单的业务。银行做的只是把自己的产品展示出来供客户选择,而并非是为客户量身裁衣,进行专业的理财咨询服务和投资组合建议。
(二)金融产品(包括理财产品)单一,且同质化现象严重
目前我国各商业银行推出合规的金融产品只有几十种,与世界各大银行两万多种金融产品相比简直是沧海一粟,根本不能满足广大个人的理财需求。同时,各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同质化比较严重,产品的开发和设计能力很弱。在金融产品的开发上,好的就一哄而上,缺少创新意识和特色,只是照搬照套,令顾客无所适从。
(三)个人理财服务对象门槛过高,缺乏适合普通大众和工薪阶层的金融品种
金融品种缺乏广泛的适应性。虽然近年来银行开拓的个人理财品种在不断增加,同时为不同的客户开发不同的产品,但是能向大众普及的产品并不多,例如有些银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的起点需要达到5万元甚至10万元才能办理,个人通知存款的起存点也要在5万元以上,服务范围狭小,没有适用普通大众和工薪阶层的金融品种。
(四)商业银行提供的是金融产品,而不是金融服务
大部分商业银行都是把产品的宣传单分别展示在架子上供客户任意选择,而缺乏个性化服务。因为客户不能单凭自已对一些宣传单上的介绍而全面了解这些产品的功能和效用,而客户需要的不仅仅是各种摆出来的理财产品,而是银行的理财人员在详细了解分析其需求后,再根据客户的特点来设计的个性化的理财方案。
(五)现有商业银行的普通员工和专业理财人员理财专业素质急需提高,高素质专业理财人员非常缺乏
在目前商业银行中,很多银行的普通员工都不知道什么是“个人理财”,又怎样去开展个人理财市场的营销?有些银行理财人员只是经过银行内部挑选,没有经过任何培训和学习就直接上岗。而对于一些资深的理财专业人员又缺乏行业规范管理和职业道德约束,例如一些客户资料保密、产品风险提示等风险管制等。高素质专业理财人员非常缺乏。
(六)部分客户个人理财观念不正确,个人理财市场有待培育
由于国内普及性金融教育严重滞后,客户对风险收益没有正确的认识,许多顾客在很大程度上把理财等同于发财,只求利润最大化,而忽视了投资的风险;部分银行理财营销侧重于收益的宣传,没有严格履行风险提示义务,使个人理财金融产品的预计(设计或宣传)收益率与顾客的实际收益率差距很远,其结果是绝大多数客户不在银行开办个人理财业务。
二、关于改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的建议
(一)加强对客户需求的调查研究,寻找和开发市场
有需求就有市场,有市场就有效益。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9月,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9.26万亿元,储蓄余额达到14.23万亿元。在对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四个城市进行的专项调查显示,74%的被调查者对个人理财服务感兴趣,41%的被调查者表示需要个人理财服务(曹文,银行个人理财市场问题凸显)。这说明了我国目前开展个人理财服务的社会需求很广泛,越来越多的普通客户渴望得到银行提供的个人理财“一站式”服务。但是现在中资商业银行一般都和外资银行一样,把着眼点放在20%的重点客户市场上,而把80%的普通、工薪阶层客户忽略掉。外资银行这样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基于他们所拥有的网点资源、经营金融业务品种范围等条件的限制,而这正是中资商业银行所拥有的优势。根据以上的调查和现在的实际情况,城市大部分家庭特别是经济较发达地区家庭都有数额不等的储蓄存款。如何对这些存款进行保值、增值、投资和理财?这是客户和中资银行须共同考虑研究的。中资银行要实现由经营产品向经营服务、品牌、文化方面转变,就绝不能对中低端客户“一弃了之”。反而,更应该把它作为重点开发的市场。
(二)以客户为中心,加强对中低端客户理财的服务
中资商业银行应加大在中低端客户理财的服务力度,例如大力开发一些“基金定投”的业务,让更多普通工薪阶层客户参与其中。而对于一些中高端客户还可以细分产品以供客户选择,比如银行传统人民币理财产品区,外汇理财区,基金区,保险区等几大板快。这样使所有的客户就对金融理财产品的分类一目了然,便于选择。
(三)实行差异化服务,不同的客户配备不同类型的理财服务
首先,对于绝大多数客户来讲,太多的产品会导致其不能选择而失去兴趣。银行理财人员可以针对每一款产品做个标签。这个标签从六个指标来评定该产品的特性,即: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加入门槛和成本、接受服务的便捷性和提品商的背景。绝大多数理财产品都具有复杂性、虚拟性、未来性和风险性,但通过上述6个评价指标,基本上”锁定”了理财产品的特性,当然还有一部分产品特性只有市场和时间才能告诉我们答案。如此一来,客户在获取相关信息的同时可以对不同产品加以优、劣势比较,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
其次,理财群体有不同的层次,有的只需要购买一种或几种理财产品就可以,有的需要对自己大笔资金进行理财规划,这时我们就需要实行差异化服务。一些单一的,小额的理财服务可以由一线或大堂经理代为解答,而一些大额的、复杂的、多种理财产品组合的应由金融理财师(简称AFP)和国际金融理财师或注册金融理财师(简称CFP)等高级理财规划师对其进行一对一的服务了。
(四)以市场为导向,加大开发产品力度,增加理财产品种类,开拓理财渠道
1.对于商业银行来说,选择理财产品的开发方向是非常重要的,设计产品首先考虑的是市场需要,市场才是风向标,因为没有市场的产品设计得再好也没用。2.设计和开发理财产品要全方位地运用风险判断技术和收益测算技巧,要求开发人员对所有金融产品,对各类金融市场了如指掌,并能够进行综合运用,测试的程序也非常复杂。所以应该长时间地大力投入。3.银行除了自行开发产品外也可以加大与其它金融机构的合作从而增加理财产品的种类和渠道。商业银行由于受金融、证券和保险分业经营政策的限制而无法开展一些业务,但却可以通过代销或的渠道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例如商业银行可以与一些保险公司、基金公司、证券、信托公司合作设计一些灵活多变的理财产品放在银行代销代售,从而填补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某些空白。由于现行的个人理财市场的格局是银行搭台、多家唱戏,但其主角仍然是银行,银行凭借庞大的客户资源和销售渠道,以及快速的销售能力,会进一步加强其在个人理财市场的主导地位。
(五)建设有特色和竞争力的理财品牌产品,实行多层次品牌战略
1.各商业银行应开发和建设有特色的理财品牌产品,防止产品同质化现象,增加市场竞争力,更好地服务于自己的顾客。2.从整体发展趋势看,今后的理财品牌将会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创新能力强、产品差异大、服务能力强、成长性好的成熟品牌,包括光大银行“阳光理财”、招商银行“金葵花”理财、工商银行的“理财金账户”,中国银行“中银理财”等;第二层次是创新一般、产品差异较小、服务差异化程度较低的品牌;第三层次是投入有限、创新差、服务能力差的品牌。商业银行应实行多层次品牌战略,吸引和服务多层次的顾客,扩大顾客群。3.在品牌建设中,商业银行应多运用公众媒体等资源传播和塑造品牌,增加这方面的投入和营销。因为提供技术含量高、设计差异高、服务个性化的理财产品对于提高品牌竞争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整个银行业务转型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六)提高理财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壮大理财专业资格人员的队伍
与国内外的外资银行理财从业人员相比,国内中资银行的理财人员缺乏专业培训和专业素质,部分从业人员专业水平较低,具备专业理财资格的人员很少。要改善这种状况,应同时从两个方面开展工作:第一,加强对目前在岗理财从业人员的培训。2005年3月,我国的《金融理财师考试认证暂行办法》开始实施。现在已经有很多关于金融理财师(简称AFP)和国际金融理财师或注册金融理财师(简称CFP)的课程开办,各商业银行可以对其在岗理财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其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水平。第二,要求和支持鼓励理财经理层或业务骨干通过考试具备金融理财师(简称AFP)资格,少数优秀的已经具备金融理财师资格的,再去通过培训考试具备国际金融理财师(简称CFP)资格,使整个理财队伍具备专业从业资格人员从无到有不断增加。尤其是要注重第二个方面的工作,注重理财类高端人才的培训和培养。只有从业人员具有过硬的专业水平技能,才能令客户信服,让银行为其理财。
(七)应加强理财从业人员和理财行业的职业道德和诚信
与外资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的理财行为或者说销售行为不够规范和缺乏规管。因为个人理财产品严格来说是风险产品,而风险的承担者是客户,而现在商业银行的理财人员大多数是一味强调收益保证,而在谈到风险时往往含混其辞,过多过高的承诺不符合金融产品的客观规律。因此,商业银行应该作出内部指引,从风险提示到产品设计再到收益说明,全面规范和引导金融产品的销售行为,用规则和流程科学地防风控险。只有讲究理财的道德和诚信,才能令客户放心,并让其为自己理财。
篇11
一、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财富的日益积累,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自己的资产能够保值增值,希望得到专业的理财服务。与此同时,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个人理财产品不断丰富。据统计,2007年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发行了1302只,外币理财产品发行了1760只,均远超过2006年的水平,呈现出爆发性的增长。2008年上半年,伴随着资本市场的深幅回调,基金、券商集合理财产品遭遇重创。尽管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在4月份经历了较为严厉的“监管风暴”,但凭借其稳健、多样化等优势,受到投资者的追捧,成为资本市场弱势下的资金避风港。银行理财产品在2008年上半年取得快速发展,共有53家商业银行发行了2165款理财产品,其中40家中资银行发行了1780款产品,10家外资银行发行了385款产品。
今年上半年,银行理财业务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受人民币兑美元持续升值的影响,人民币理财产品市场占比不断增加,达到60.8%,美元理财产品市场占比不断下降,为19.6%,其它币种的理财产品合计占比与美元产品相当。2.由于CPI居高不下、通胀压力加大、资本市场持续低迷,短期人民币理财产品受投资者青睐,6个月期以内产品市场占比55.9%,成为市场主流产品,尤其是稳健型的短期银行理财产品受到投资者的热烈追捧。3.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不断升温,产品发行数与市场占比持续上升;而由于A股市场大幅调整,新股申购类理财产品在短暂延续了去年的辉煌之后出现大幅萎缩,到5、6月份几近消失。4.QDII理财产品遭遇资本市场风险,在指责声中艰难前行;结构型理财产品经历了年初的零收益事件之后,在第二季度逐步走出阴影。
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国内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近年来有了长足发展,但是与国外银行理财业务相比,无论从规模上还是从内容上都差距甚远,存在不少问题。
(一)理财产品雷同,产品设计管理机制不健全
目前国内各家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虽然名目众多,但实质上大同小异,互相效仿,没有本质上的差别,银行理财服务实质性内容少,产品整体技术含量较低。一些商业银行在设计理财产品时没有充分考虑客户利益和风险承受能力,没有从资产配置的角度进行产品开发和投资组合设计,没有应用科学合理的测算方法预测理财投资组合的收益率,没有设置相应的市场风险监测指标和有效的市场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体系。
(二)专业人才缺乏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是一项综合性业务,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服务要求高,要求理财师具备较高的素质。一个优秀的理财师需要全面了解理财产品的各项功能,熟练掌握证券、银行、保险、法律、税收、财务等多方面知识,具备丰富实践操作经验,并有良好的交际和组织协调能力。但是国内银行普遍缺乏高素质的优秀理财人员,一些理财人员自身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行业知识和管理能力,对所从事业务有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规章也不了解,对所推介产品的风险特性认识不足,造成了销售行为的不规范。(三)产品宣传中风险揭示不足,客户评估工作欠缺
一些商业银行在推销理财产品的时候风险揭示不足,没有以醒目、通俗的文字进行表达,过分强调预期收益率,追求销售业绩。一些商业银行在为客户提供理财服务时没有对客户进行风险偏好评估,或随意评估。对客户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风险认知和承受能力了解不深,导致客户购买了并不适合的理财产品,造成了客户的损失。
(四)科技支撑力度不足
以计算机网络和通迅技术为中心的金融电子化是理财业务发展的技术依托。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技术服务手段落后,通迅网络、计算机应用软件配套能力差,科技化程度低,大多数商业银行还在以宣传图表、资料、计算器等简单工具为主,缺少专门为客户设计的电脑软件,以及提供必要的查询和市场资讯服务,更谈不上为客户做理财分析、调查、量身定做理财目标和计划等。
三、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思路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还处于新兴阶段,庞大并持续增长的个人金融资产,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一)加快理财产品的创新
随着社会不同经济主体对金融服务需求的多样化,以及银行间竞争的加剧,要求商业银行不断推出有市场特色、有效益的新产品。商业银行应积极与证券、保险、信托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合作,努力发展交叉性金融业务,不断推进产品整合、开发能力,加快个人理财产品和服务创新。商业银行应建立完备的客户信息系统平台,细分客户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客户设计不同的理财产品与投资方案,提供有针对性的、差别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需求。
(二)个人理财服务的改进
个人理财服务的质量对理财业务的开展至关重要。中资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应以客户为中心,理财师要帮助客户分析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理财目标,详细了解客户的财务状况及其它各方面的投资需求,向客户传达正确的理财观念和方法,推荐适合的理财产品。除此之外,理财师应定期访问客户,根据客户财务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服务内容。商业银行应定期为客户寄送理财明细,便于客户随时了解自己的资产负债状况、可运用的资金、盈亏情况等,让客户感受到贴心的人性化服务。一旦成为银行的贵宾级客户,要能享受银行一些特别的优惠服务,比如房屋按揭优惠利率、信用卡消费打折、外汇兑换优惠等。
(三)建立完整的信息披露机制,完善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在设计理财产品、宣传销售理财产品、投资及后续服务等环节应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及时向客户充分披露相关信息。监管部门应严格监管,要求理财人员在销售理财产品时要向投资者完整、准备、详尽地揭示每个产品内在的风险结构,让客户了解产品的操作方式和风险度。对那些在理财产品的宣传中没有进行充分、明确的风险提示的商业银行进行一定的处罚。
(四)增加科技投入,培养高素质人才
各商业银行应在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计算机等设备的基础上,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计算机网络、相关软件建设。开展个人理财业务,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关键,要重视和培养理财业务的高素质人才,建立相应的个人理财业务人员资格考核与认定、继续培训、跟踪评价等管理制度。银行要对现有个人理财业务从业人员加强培训,鼓励员工学习进修,提高员工的从业素质,培养一支专业的理财队伍。
参考文献
篇12
从购买基金角度看,基金公司的承诺一般都是以一年为限,但一年中的涨跌是很正常的,因为基金的主要投资渠道是股市,股市有涨有跌,所以短时间内基金也会有涨有跌,基金承诺的分红是一年内累积的分红,但任何一家基金公司绝不会承诺投资者只要购买就会每天增长。股市或者基金如果只涨不跌,那基金公司的门槛岂不早就被投资者挤破了。
同样的道理,买保险更是着眼于长期,确切地说是为了将来的养老。每个人都会老的,也许人在年轻的时候意识不到这一点,但生老病死的规律是任何人都无法改变的。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是养儿防老,但进入现代社会后,这一上千年的传统观念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我们老了自己养的观念正在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接受,但我们在接受这一观念的时候,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这样的意识,我们拿什么来养老,我们拿什么来养自己。
篇13
二、余额宝经营中的监管原则
“余额宝是第三方支付平台的金融创新,具有支付与增值双重属性”。2014年6月19日在人民日报社召开的,由人民网主办的“人民财经年会系列论坛———2014创新金融论坛”,来自实务部门、监管部门以及理论部门的专家对互联网金融进行了研讨,多数专家称余额宝是国内互联网金融创新,而在美国则不是创新。这就表明美国是金融电子商务的先行者,美国规制余额宝类互联网理财业务的法律与监管措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就国内目前的金融经营环境来看,当前余额宝经营的监管应该体现如下基本的原则。一是实施统一规范监管与分类功能监管相协调的原则。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的优势就是成本低、效率高、应对迅捷,根据这一特点,余额宝类业务经营应该采取跟传统金融商业模式相异的管理模式。建议由其注册登记的工商管理局统一进行规范监管,发现其超越先行许可的金融业务,涉及证券、保险、信托、银行等它项金融分类业务的行为时应该通知相关的金融主管部门,并通知经营主体向所涉特殊业务部门的主管部门报送跟该业务许可有关的资料与文件,自动接受主管部门的分类监管。采取工商部门统一规范监管与行业主管部门分业功能监管相协调的原则,能充分利用工商部门面多点广的机构设置优势,减少互联网金融企业多部门分别监管下的高成本,充分提高经营效率,降低经营成本,也有效地解决了专业性行业监管部门机构网点设置不广给经营者带来的不便,同时也有利于降低行业监管部门的行政办公成本。二是遵循一业核准注册,兼业登记备案的金融兼业模式。互联网金融往往具有金融兼业经营的特性,但是其成立时往往是先取得某一金融分业的经营许可,再经工商局注册设立。那么在持续经营过程中,当该依法设立的互联网金融企业涉及非设立时许可的它类金融业时,是否应该先向该分业主管部门取得经营许可证?互联网企业经营金融业务的优势就是赢在先机,如果采取传统企业经营支付结算业务先获得银监会的许可,经营证券业务先获得证监会的行政许可,那么先机的条件尽失,商机也丧失殆尽。加上现行行政管理体制的整体作风,必然延误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企业的商机,提高其经营成本。金融电子商务企业一照在手,业务先行,兼业登记备案,金融分业监管部门法定期限不作为便视为其合法经营的监管理念,有利于改进金融监管部门的行政服务作风,提高行政效率。
三、维护金融安全与促进金融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金融电子商务既然采取了跟传统金融企业不同的监管门槛,为了金融安全,应该加强金融电子商务企业的资质审核,提升其抗风险能力,可以通过提高综合类金融电商的注册资本、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加强风险兑付金管理,强化核心员工任职资质管理,明确金融电子商务法律身份,加强金融电子商务立法,引导与规范其业务经营,细化其法律责任等方式来提高其抗风险的能力。
四、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原则
现行金融电子商务主要是面向广大网民开展理财活动,尽管其可以经营机构类电子商务。由于多数网民基本上是工薪阶层,其抗风险的能力较弱,因而在与金融电子商务企业展开交易时,金融电商应该尽到谨慎尽职,向网络交易客户尽到详尽的信息披露,对核心条款,尤其是可能引起客户误解的条款,涉及电商义务及客户责任的条款应该以合适与醒目的文字或语音对客户进行说明与披露。对可能引发的纠纷应该采取降低客户成本,有利客户维权的方式进行处理,对可能引发的诉讼应该做出有利于客户就近参与,降低客户诉讼成本的约定。这一点是目前余额宝类金融电商普遍存在的短板,需要立法明确地加以规定。如余额宝《余额宝服务协议》八款2项规定:“因本协议引起的或与本协议有关的争议,本公司可与投资者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均有权提讼,并以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为第一审管辖法院。”如果余额宝客户状告经营余额宝的支付宝公司就必须到支付宝公司的总部杭州进行诉讼,而互联网金融的客户遍及全国,并可能遍及全球,如果采取我国《诉讼法》原告就被告的传统规则,客户的维权成本就很高,这种异地诉讼的高成本,很可能使多数工薪族客户放弃维权,这明显不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有必要在金融电子商务法中规定“涉及金融电商客户的诉讼,采取客户资金划出地法院管辖或客户住所地法院管辖,涉外金融电子商务的管辖地,当事人未约定的适用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辖”。
五、互联网金融协会自律与经济职能部门监管相统一的原则
2014年4月央行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4》首次列出了互联网金融的5大监管原则。其中尽快成立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加强行业自律显得更为突出。
从国内其他行业的监管经验来看,行业自律有利于发挥企业的民主自治权,有利于经济民主,抑制监管部门的官僚作风,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保护行业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行业自律还可以通过企业协商的方式减少,甚至抑制企业间的恶性竞争,还能形成统一的行业服务标准和规则,引导行业内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但是单纯依靠行业自律容易滋生行业利益,不利互联网金融企业与普通金融企业的公平竞争,因而经济职能部门的监管不可缺少。监管部门可以通过对互联网金融协会的章程指导,协会机构安排,管理人员备案等方式进行规范性监管,对不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任职资格条件的协会高级管理人员进行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