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数字化舞蹈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数字化舞蹈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数字化舞蹈论文

篇1

作为影像的舞蹈

不可否认,如今我们与舞蹈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越来越多的发生在电视机、投影和网络的媒体之中了。舞蹈电影录像的发展、历史和主要人物对于舞蹈自身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舞蹈影像波及范围及其快捷程度都远远超过了舞台的形式,并且传播了舞台舞蹈,推广了现当代舞蹈,同时产生全新的艺术形式。关于舞蹈录影的说法众说纷纭,定义的方式已经不太适合某些艺术的发展,或许说明它的来源和范围更为客观,更有助于新形式的发展。德国著名的科隆舞蹈电影和录像节提到了以下的几种关于舞蹈录影的说法:

1、舞台、摄影棚的拍摄记录stage/studiorecording完整记录舞台行为,用一台到两台摄像机对舞蹈进行记录,不对舞蹈本身,及编舞进行改变,保持记录的原汁原味。

2、镜头改编CameraRe-work为了适合镜头的角度,而对原有的舞蹈作品进行改编和删剪。

3、为录影而编舞ScreenChoreography专门为拍摄而设计构思而编排舞蹈,用镜头语言的思维角度以及互动的交流为主。

所以有了上面的几种分类,也就明晰了记录、改编和创作之间的区别。舞蹈录影在中文当中似乎比舞蹈电视更能够体现这种舞蹈媒体艺术种类,体现舞蹈与影像之间的介质关系,舞蹈录影原文是videodance,其实更包括了电影和录像两种手段和介质,通称为videodance即舞蹈录影。舞蹈录影把舞台舞蹈和电影交融出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舞蹈录影的意义早已超出了记录舞蹈的局限,成为了参与到某种编舞行为和影像角度的独特观察,是创作性的。

而某些文献和研究资料当中,涉及到了更多的舞蹈影像内容,都融入到泛化的舞蹈录影影像的内容当中。他们分别涉及到好莱坞的歌舞电影、励志型的舞蹈电影、介绍舞种的舞蹈电影、音乐电视中的舞蹈、舞蹈作品当中的投影影像、舞蹈排练厅中的排练影像、为了编舞而做的舞蹈录像笔记等等。其中象好莱坞歌舞电影《出水芙蓉》、《一个美国人在巴黎》、(又名《花都舞影》)、《雨中曲》、音乐剧电影《西区故事》、《歌舞线上》等,《周末狂热》、《霹雳舞》更是风靡一时,麦克尔.杰克逊的音乐舞蹈录影《月球漫步》更是带领了新的舞蹈风格和舞蹈录影的模式,当代的街舞和流行舞步的推广,都离不开音乐电视中舞蹈的帮助。90年代的法国《舞者》、西班牙的《弗拉明戈》、美国的《中央舞台》、《比利.艾略特》到最新的上榜之作《热力四射》都是优秀的舞蹈电影,印度更是一个歌舞片产量惊人的大国。当代的舞蹈电影可以是商业操作的歌舞娱乐,同时也可以是使用胶片为介质的艺术舞蹈,不仅在舞蹈的种类和样式的呈现上着色,更是对舞蹈精神的描绘,强调舞蹈对人个性和命运的改变,在人类精神中的地位。舞蹈不仅以身体的愉悦凸现,更以精神的自足面对世人。

舞蹈录像艺术的发展,是更为个性化的历程。在中国被称之为“舞蹈电视”,由于借用了音乐电视的称谓,舞蹈电视的流行借助中央电视台的舞蹈电视比赛传播到全国。舞蹈影像从欧美40年展以来,跟随者录像艺术的脚步,实验电影运动家的作品、后现代编舞家的趣味和实践,以及多媒体高科技技术的发展。从一开始就不是什么记录性的艺术行为,而是完全创造和互动的双向对话。

美国的默斯.堪宁汉、比尔.T.琼斯、英国DV8身体剧场、乔纳森.贝劳斯(原为英国皇家的舞者),加拿大人类脚步啦啦啦、法国的安德林.普雷约卡伊、鲁道夫.努日耶夫、德国编舞家皮娜.鲍希、Sasha.waltz、瑞典的马茨.埃克等等,都是当代较为活跃的舞蹈录影编舞家和观念的先导。这些是作为舞蹈录影创作的舞者和编舞家,体现着和延伸着他们的舞蹈观念和舞蹈形式,同时有更多的舞蹈录影的录影导演的参与,表现着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创作观点。

更有早期的始作俑者实验电影美女先驱玛雅.德润用16毫米胶片在1945拍摄了短片《舞蹈录像编舞研究》和1958年的以芭蕾为题材,反转效果的《夜之睛》,开创了舞蹈录影方面的先河,虽然她本人更多的作为先锋电影的人物,但与舞者的合作,制作的无声舞蹈影像,场景之间的切换,动作与镜头的默契关系,屋中舞蹈和自然环境的跳接,都令人耳目一新,确是一部启蒙灵感之作。玛雅作为美国战后的先锋艺术人物和实验电影的独行者,这部研究舞蹈的短篇,却成为了舞蹈录影发展史上的重要的一部经典文本。1968年由加拿大蒙特利尔的动画制作艺术家、摄影师诺曼.麦克拉伦创作的“双人舞”更是呈现了动画幻觉的摄影术和剪辑技巧,更是以抽象简约、接近动作本质,近似在黑夜里感受动作的神秘和温度一样的风格,深深影响了舞蹈界的舞蹈录影的视觉观念。在90年代末,默斯.堪宁汉《手绘空间》、比尔.T.琼斯《魂灵捕》都是创造了结合更新的电脑技术作品,动画、三维到动作采集,作品不仅在意念上越走越远,同时在技术水平上也钻研雕琢。

欧洲在舞蹈录影上的发展似乎更加多元,更加天马行空,无拘无束。德国皮娜.鲍希的舞蹈录像更是充满反思的沉重和戏谑的力量。80-90年代英国BBC中心的舞蹈频道制作的大批舞蹈录像作品,风格多样,象《男孩》、《反转》、《清一色男人垂死梦》、《手》、《暴风雨》等等作品,涉及到各种年龄的人群、社会问题、爱情、传说、抽象理念、动作游戏等等。这一大批的作品对于舞蹈录像艺术的发展影响颇深,也提供了研究舞蹈录像风格特性的文献。

诸多的舞蹈影像展或是舞蹈电影节更是推动了舞蹈录影的发展。美国的舞蹈电影协会、德国的科隆舞蹈电影录像节、洛杉矶西部舞蹈影像艺术节、加拿大的舞蹈电影节,英国的“荧幕上的影像”艺术节、舞蹈荷兰世界舞蹈电影节、挪威、阿根廷、西班牙都有诸如此类的舞蹈影像艺术节。其中以维也纳世界音乐中心为基础的世界舞蹈影像比赛为著名,从1990-2002年分别在法兰克福、里昂、科隆、摩纳哥等地举办过舞蹈影像比赛,并发展出摩纳哥舞蹈录影论坛等等系列,成为世界巡回举办和展示的舞蹈录影艺术节。

最近出现在众多的舞蹈电影录像节上的舞蹈电影作品合集,《为了摄影机的舞蹈》(又名《舞照》)用舞蹈电影新生代的六部经典之作,强调和表明了舞蹈与镜头之间的关系。其中的作品选自欧洲和北美电影艺术节,这些舞蹈电影向我们呈示了别样的幽默、美丽、戏剧性、内在节奏……完全不同于舞台上的某种力量,对于舞者和摄影机来说,都是充满了挑战性的视觉体验。作品包括:瑞士的派斯克尔.迈格尼《白昼皇后》,美国的33种眩晕咒语《衡量》,英国、荷兰的安尼克.万姆《平静中安息》,加拿大的劳拉.泰勒《乡村三部曲》,麦克尔.唐宁《死角》,瑞士的派斯克尔.迈格尼《对侧伤》。

这六部作品长短不一,有的20分钟,有的只有5分钟,每个作者的角度都很坚定和独特,也成为了当代舞蹈录影艺术中鲜活的例证。《白昼皇后》由田园的静寂慢慢苏醒,三对散漫却好动的男女,在倾斜山坡的青草上,失重的快乐着,全是呼吸,身体滚动的声音,下坠,滑落,然后向山顶继续奔跑。简单的快乐里,睡意朦胧的小动作,在自然的景色当中,透出了一点悲情。舞蹈在失重和滚动当中完成,一次次美丽的冲撞。一些游戏打闹亲昵的小动作构成了轻松的情爱气氛,也在唤醒这每个观者回忆爱的味道和动作。凌乱舞步到清晨水中的寂静之舞,烛光遍布的水面,三位少女为舞蹈而动容,为舞蹈而虔敬,或者说是我们对舞蹈的某种感动,感动舞蹈之人在未可名状的命运面前的坦然和纯真。《衡量》则在一个走廊之中玩耍着同一组的动作游戏。同一组动作,我们想象的角度,在安静和踢踏的变奏当中,影像在特写、透视里似乎在预言着某种被我们忽略的发生。生效的力量凸现得很生动。《平静中安息》用一个葬礼的寓言让我们回到了记忆的深处,死亡带给我们的是悲伤和恐惧之外,还有很多留给在世之人的意外和真实。《乡村三部曲》则是一场群体的诗意合唱,黑白粗糙的影像,空旷的工厂,梦境恍惚的丛林,一些非职业的普通人在田园的寂静、欢乐和阳光中翩翩起舞。《走投无路》利用黑白影像,一个方向错乱的墙角,在玩耍视觉游戏。人在倒错的空间里慌乱惶恐。《对侧伤》则是一部都市的情感变奏,温情和暴力共存,记忆和现实对抗,偶然和命运相爱,在愤怒咒骂,用舞蹈来替代暴力之后,一切依然无法恢复平静。

虽然舞蹈影像的制作和活动已经有一百年的历史,但是关于其技术的发展以及舞蹈影像作品的文献资料却是凤毛麟角。主编朱蒂.米托玛整理出《电影和录像中的可视化舞蹈》这样一本至今为止,最为全面的囊括了舞蹈录影的有影响力的作品,从大制作到低成本,都在这本书的视野之内,包括早期的先驱人物作品,同时也最大限度的包容了“可视化的范围”,不限定于舞蹈录影的作品意义,而是把歌舞电影、舞蹈记录片都包容进来,也不失为一本详尽的资料。其中又介绍了书中所列作品的制作背景和流程,可读性极高。

《舞蹈电影和录像作品指南》则是Towers,Deirdre发表于1990,其中的作品和名字术语,都已过时,但是超过2000部的舞蹈电影录像作品的记录文献,却具有珍贵的资料性和使用价值。美国《为录影而舞蹈——舞蹈电影录像指南》则是Spain,Louise主编作品。在台湾,焦雄屏著书《歌舞电影纵横谈》也是详实地记述和分析了好莱坞歌舞电影的类型发展和时代意义。

舞蹈录像的制作教学,在西方的艺术教育当中,很早就存在于艺术系中的视觉艺术或影视制作当中。至今在综合大学艺术系的舞蹈学科中,已经有颇为系统的教学体系和详实丰富的资料咨询。2003年12月美国加州大学艺术系的舞蹈博士丽莎.玛丽.纳格尔和约翰.克劳福德曾到广东亚视举办舞蹈录影制作的工作坊,对于中国这方面的教学亦有建设性和拓荒性的贡献。短短的两周时间,从舞蹈录影艺术的渊源流变到实际操作,都进行了快捷的普及和交流。他们在加州大学亦有11周严密科学的舞蹈电视课程,舞蹈电影和录像的认知、作品的观后感、从舞蹈电视编舞、舞蹈录影脚本的写作、分析舞蹈电影和录像的镜头语言、学习设备和剪辑、完成作品等等,有很多文本和资料可参考。目前,他们将软件工程、技术言语融入舞蹈录像新作——《上升》,以及其他为数不多的媒体作品和动画制作作品。

北京舞蹈学院近年也在中国大陆首次开设了舞蹈电视专业,蓄势迎接一个舞蹈的数字化时代。

舞蹈视频游戏和大众化创作

20世纪90年代中国跳舞毯的狂热潮流,几乎达到每个人都需要一张塑料制成的,带有简单传感器的脚印图。似乎一夜之间,每个人都可以达到自己的跳舞梦想,曾经羞于见人的舞蹈训练过程,完全可以在无人的家中完成,然后到公众场合充满自信的展示,不再在一群拥挤的、汗流夹背的群体中间挣扎着减肥和锻炼美感,而是独自享受卡路里的消耗,就像在黑暗中跳舞一般。跳舞毯借助了一个简单的制品,看到了所有人跳舞的力量,流行的力量。然后来自日本的大型舞蹈游戏街机亮相世界,著名的舞蹈街机制作商科纳美公司研制出诸多的舞蹈游戏,例如“舞蹈革命”系列之独舞版本、对战版本,“曼波舞蹈”、“舞蹈狂热”系列、“80年代”舞蹈节奏、“啪啦啪啦天堂”等等种类繁多、而又分类精细的游戏街机,包括按照舞蹈音乐又有浩室、电子、放克、放克爵士、嘻哈、雷鬼等等,舞蹈人物多变,节奏复杂,游戏的界面色彩花哨、角度多变、热闹非凡。许多青少年在复杂的脚下变化的同时加入了诸多的手臂和躯干的动作,在游戏现场,如果是对战的模式,气氛也颇为火爆。这种被动跟随电脑指示舞动到主动的进行加工创作,完全是人本的某种改变,舞蹈创作成为了某种本能的反映,从手忙脚乱、受制于高难度的节奏和步伐变化,到不满足于征服和完成动作,而是加上了自己的风格和喜好,增加了机器之外的难度,准确地说,是乐趣,创作的乐趣。

随着韩国街舞和流行文化的大举复兴,韩国的“爱舞”网站推出了著名的三维动画人物舞蹈教学和舞蹈桌面的系列,人物制作精美,而且不厌其烦的重复动作,可以慢放,可以从不同角度观看,并且动画人物带有韩语的动作解说。舞者跳舞的场景可以自由转换成地铁、舞厅、城市街头、舞台等等。而且按照音乐电视中流行舞蹈的完整套路进行教学。在“爱舞”网站的舞蹈软件有些名气的时候,网站的互动,无限制下载就变成了会员制,付费下载新的舞蹈段落和舞蹈人物,包括舞蹈背景等等。按照商业化的路线扩大和稳定。舞蹈游戏有时也是舞蹈形象的推广。许多著名的舞蹈演出,比如“大河之舞”的网站也推出了踢踏舞的舞步记忆游戏。电子技术的进步和电子游戏的普及,舞蹈也在通过着全新的形式接近大众,通过全新的媒介和大众对话。

舞蹈的网络阅读和网络互动

网络舞蹈的发展借助于动画制作、互动网络艺术的影响和网络速度的大幅度提升,主要体现在形象宣传和提供与观众交流窗口;利用数字化技术在网上提供教学,提供大量的网上舞蹈资源;提供观众参与创作的互动界面,改观创作观念;利用网络传输进行的远程舞蹈的现场创作。网上舞蹈的模式集合了讨论舞蹈、观看舞蹈、学习舞蹈、创造舞蹈等多种交互功能一体,体现了全新的接触舞蹈的形式。

在线服务的发展,虚拟现实(VR)技术的进步,世界上的各个知名或是不知名的团体都可以借助网络宣传自己的舞蹈,散播自己的舞蹈影像,无论是皇家的芭蕾舞团,还是当代的小型舞团,无论大型的舞蹈节宣传,还是个体的作品展示,网络成为了一个平等的活跃的表演空间。“舞蹈之声”、“伦敦舞蹈”等网站都存有一定的当代舞蹈家的舞蹈作品片断。舞蹈作品的片断和舞蹈教学的片断在网上颇为流行,“另类爵士”则是以不断更新的舞蹈组合片断吸引着舞者和学习者的兴趣。舞蹈网站“电子芭蕾”,也曾经用简单的三维人物不停地重复每一个基本的芭蕾动作。网络舞蹈以媒体流(舞蹈作品),以过去时的状态,进行网上传播交流互动之外,还有实时当下的呈现,还有进行状态的跟进。很多观众对舞蹈排练很感兴趣,舞者也在期待着某种了解。所以无论是作品的需要,或是魅力的噱头,很多舞团的排练场安装着摄像头,网络实时在线播放着舞者的排练。这些令我想起了曾经路过的一个网站,网站上可以24小时看见纽约广场某个角落的场景。上班族,车辆,游客,日复一日的生活,摄像头平静地展示着生活的脸孔,没有表达,波澜不惊,网络的舞蹈和心灵,只是你在观看和关心别处的心灵。

互动和数字化的另一个影响,就是企图改变与观众的审美关系,以极端的自我去争取最大的民主创作,企图放弃所谓的艺术创作的完整性。观赏还是创作,主动还是被动,网络舞蹈的主要焦点放在了“分享”或是“共享”。共享资源,共享创意,共享记忆和情感,共享过去和生命中的某一刻。允许观众的情感经验和灵感的介入,在共同主题之下的某种分享。笔者在99年参与的杜赛尔多夫舞蹈剧场的作品“卡夫卡研究”和后续作品中,也是通过在舞蹈团体的网站上大量的公开排练计划,排练内容和进程,通过论坛采取网民的意见,不断的改进作品。

篇2

正是舞蹈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舞蹈的各种需求也更迫切。各种形式的舞蹈记录积累得越来越多,其中,对舞蹈艺术最忠实的记录当数视频资料。而在数字化之前,舞蹈视频资料大都以录像带等模拟视频的形式存在,模拟视频有其明显的缺点,如信号易受周围环境(如磁场等)的影响而丢失、破坏;存储介质体积较大、不易保管;复制困难,成本大;查找困难,非常不方便等。而数字化信息具有访问方便、传播方便、存储容量大、成本低等优点,因此数字化是一种趋势。当前,随着多媒体压缩技术的发展,如MPEG-4压缩标准的应用推广,视频的数字化范围正逐步扩大,舞蹈艺术视频的数字化也不例外。数字化舞蹈艺术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复制、观赏。但如前所述,随着数字舞蹈视频资料的不断增加,如何有效地存储、管理、检索成为一个现实的问题。一个能充分表达数字舞蹈视频艺术的内容全面、检索方便的数字舞蹈艺术视频库,不但能满足专业人员检索的需要,也能满足非专业人员的要求;能满足学习、欣赏的需要,也能向舞蹈编导人员提供有益的帮助。目前的分散的舞蹈视频资料越来越不满足人们的要求。我们着手研究数字化舞蹈艺术的特征表达和视频检索技术正是迎合这种需要。

模拟摄像机和DV摄像机的出现,舞蹈的表演平台从富丽堂皇的剧场、灵活多变的户外环境走向了家庭电视机,走向了电视台的摄影棚和转播画面,成为了瞬间共享的影像和表演。随着网络技术的猛进,舞蹈制品的网络传播、交流,虚拟表演、教学,以及舞蹈的远程互动表演形式的出现,迎来了另一个全新的舞蹈呈现平台。网络的传输和数码摄影制作的低廉、特殊效果的光幻,而且与观者使一些科技化手段平民化,足够使更多的舞蹈创作者的独立化和舞蹈观念表达的个体化。特别是软件的普及,例如FLASH和SHOCKWAVE等动画软件,使许多艺术家在网络中极其自我和个体的进行创作,而且在闪烁的显示器前和电子信箱里得到的也是最自我的回馈和互动以及掌声。

数字化的舞蹈表面上以技术的名义冲淡了剧场和人性的力量,另一方面也以多样的手段延伸和扩充着人们的感知。很多人涉及到技术的因素而抱有成见和观望的态度,但数字化舞蹈或是多媒体舞蹈不是一个神秘的事物,随着录影技术的数字化,所谓多媒体的舞蹈概念也在更大范围或是在数字化艺术范畴之中得到发展。舞蹈电影和录像舞蹈(下简称舞蹈录影)的创作者之间的合作和相互激发,舞蹈多媒体中的更多技术因素和设计的加入,使媒介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我们的创作方式,同时舞蹈的创作也在改变媒介的性质并赋予了媒介涵义。

随着网络技术的猛进,舞蹈制品的网络传播、交流、虚拟表演、教学以及舞蹈的运程互动表演形式的出现,迎来了另一个全新的舞蹈呈现平台:舞蹈是视觉的艺术,影音资料是舞蹈传播的重点,现在的网络传播主要是剧照欣赏和影音资料欣赏,一般一个舞蹈剧目通过压缩处理后,要通过几十分钟才能完成网络上传。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创新,需要更好的文件格式,更好的技术,提高网络传递时间。所以,有人利用现有的技术条件制作新的舞蹈影像资料,随着音乐制作和剪辑技术水平的提高及舞蹈工作者水平的提高,于是出现了专门的舞蹈音乐剪辑队伍。其实音乐剪辑就是数字舞蹈的一小部分。剪辑音乐一般使用的软件是COOLEDIT。音乐剪辑(还有MIDI)就是数字处理音乐,普通的音乐只能精确到秒就很好了,数字音乐可以精确到千分之一秒。而且还可以对声音进行特殊处理,去除背景噪音等,一句话就是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音乐处理的功能就是这样的定义。我们对于完全使用电脑处理的音乐一般称为数字音乐,也叫数字化处理音乐。随着舞蹈爱好者、工作者中上网人群的增加以及电脑技术水平的提高,渐渐的就有了其他形式的舞蹈影音资料,它的出现让人们体会到舞蹈的精彩魅力,有利于提高全民舞蹈艺术鉴赏水平,并让更多的人来关心和支持舞蹈事业的发展。

篇3

第一,注重实践技能,增加艺术实践课程比重。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是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两种基本课型。理论课一般包括专业课、专业基础课以及普通文化课;实践课主要包括艺术实践、技术实习、技能实训等课程。理论课程的学习目的旨在加强人文素养、较好地掌握全面素质和文化素养;实践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际舞蹈表演能力,以及培养职业应用技能。两类课程互为补充,各司其职,共同为培养音乐专业实践能力较强的专门人才服务。我国高校实践教学普遍较弱,造成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比较好,但动手能力、创造能力比较差。为改变这一状况,我们以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强化了实践课程建设,形成了包括实践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学制度在内的的实践课程新体系。在做好基础课程教育的同时加强实践课程的巩固。现今的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是无限的,如能在讲完理论课程后穿插些能为理解理论课程制定的专题项目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中体会乐趣,在乐趣中体会学习。

第二,创新课程体系。“学科专业课程”模块,根据精炼、精简、严谨、创新的原则,设置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限选课程、专业任选课程。该类课程设置反映本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增设必修课程“创业基础”。“教师教育课程”模块,突破开设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教育心理、学科教学论“老三门”课程,增加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外中小学教育比较” “教师职业道德等课程”、“教育政策法规”、“中学班主任工作”等课程,将学科前沿知识、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最新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特别要将优秀中小学教学案例作为教师教育课程的重要内容,及时吸收儿童研究、学习科学、心理科学、信息技术的新成果。通过教学见习、课堂教学观摩与实训、毕业实习、毕业综合实践报告、社会调查,音乐采风等环节实施。教育见习课程安排于1-6学期,每学期1周,教师职业见习主要是到实习基地见习,包括观摩教学环境,见习班主任工作,见习教学工作等。教育实习延长为1学期,包括:顶岗实习,校内实训,暑期调查报告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使学生的身心与中学音乐教育事业保持“零距离”接触,从而完成“零距离”对接,使每个学生都能认真投入到中学教师职业角色的历练中。教师职业技能实践课程模块改革的趋势是逐步增加实践课时量,以第7学期专业实习和顶岗实习为主要形式,采取集中与分散并行的模式。

第三,积极搭建试讲试教与舞台表演平台,确立多样化“师范性”实践机制。基础推进平台以“周末音乐会”、专业学习汇报演出与年级音乐会为主要形式。音乐舞蹈学院自成立以来,每年均要举办专业学习汇报音乐会、毕业音乐会与年级音乐会,已经形成常态管理机制。通过以校内外专业竞赛搭建风采展现平台。学院定期举办各类竞赛活动,如原创作品大赛、教学技能大赛、“三笔字”大赛、课件制作大赛等提高师范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建立更为有效的社会评价机制,就各专业包括音乐学专业师范生就业情况展开广泛调研,充分掌握我校音乐学(师范)毕业生在中学教学的基本情况,听取中学用人单位及学生家长的意见,及时反馈、总结来自用人单位和学生家长的评价。建立长期有效的反馈、评价、更新改进的程序和机制,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我校音乐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篇4

人类的文明发展离不开文化。通常所说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类。无疑,舞蹈是属于精神文化范畴内的一个艺术门类。因此,舞蹈存在的根本意义在于:显现人类生存的样式和自我完善的方式。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舞蹈这门古老的艺术并未走进公众的视野。然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将舞蹈这门艺术引入公众的视线。不可否认,大多数人认识舞蹈、了解舞蹈,更多的是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来实现,也因此诞生了电视舞蹈这一全新艺术形式。舞蹈与各种大众传媒的结合,改变了这门“小众”艺术的生存和发展状况,同时也对其内在发展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一、电视舞蹈的概念

广义的电视舞蹈,在西方舞蹈界称为video dance,即舞蹈录影,于20世纪30年代在美国诞生。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舞蹈艺术的传播已不再拘泥于传统的舞台形式,而是借助电视、电影、网络等新兴媒介走进人们的生活。相对于电视舞蹈这一提法,舞蹈录影似乎能更恰当更全面地体现这种舞蹈媒体艺术形式,体现舞蹈与影像之间的媒介关系。电视舞蹈除了电视技术,也包括电影、录像等传播媒介对舞蹈的再创造。舞蹈录影是将传统的舞台舞蹈与电视、电影等新的技术手段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全新艺术形式。电视舞蹈出现的意义不仅仅是记录舞蹈,还在于在创作过程中,通过数字、角度、电脑特技等技术手段,创造性地参与到某些编舞行为或影像角度的观察中去。

二、以纪实性为主的录像舞蹈

1.影像舞蹈

传统的舞蹈影像作为一种纯记录手段,已无法满足人们对影像舞蹈的审美追求。随着技术的发展,通过艺术再加工,影像舞蹈在传播和交流上有了全新的舞蹈呈现形式。电视版本《扇舞丹青》便是影像舞蹈成功的典型。

电视版本的《扇舞丹青》,在拍摄和后期制作过程中,运用了大量先进的电视技术来对该作品进行再加工。包括角度、色调、明暗、长焦、虚焦、构图、推、拉、摇、移、特写、剪辑、蒙太奇及电脑合成技术等[1]。这些技术的应用使舞蹈主题表达拥有了更多的表现手法,也让观众更能理解电视舞蹈的意义。

2.录像舞蹈

谈到舞蹈就不得不谈录像舞蹈。由于技术原因,长久以来仅仅用电影、电视等媒介来纯粹地记录舞蹈,早期使用电影胶片,后期使用录像带作为记录材料,以一个固定机位进行舞蹈的全程拍摄,把当时的舞蹈动作和构架完完全全地单纯地记录下来。

然而舞蹈是一门流动的艺术,一个机位的拍摄远不能达到舞蹈原来想要表达的意境和效果。如建国初期的舞蹈剧目,由戴爱莲先生改编的《荷花舞》,初次在银幕上出现时就是以一个单机位拍摄完成的,电视上所呈现出来的意境和效果远不能和剧场表演时相媲美。使用固定机位且不添加任何技术处理手段的舞蹈资料是得不到观众认可的,这样的舞蹈资料只能被各大、中专院校作为教学使用。

单纯的纪实手段已经远远不能达到现代舞蹈传播所需的标准,唯有运用现代先进的电视、电影及其他媒介技术手段来拍摄和制作舞蹈,传统舞蹈才能得到更快、更好的传播。

三、大众传媒与舞蹈的创造性结合

1.电视技术与舞蹈的关系

在电视未出现前,信息传播主要通过书籍、广播等来传播。电视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传统传播工具的种种不足。它功能齐全,可以同时将文字、音响及动态的画面融为一体,声色俱全,图文并茂,并且能快速直观地传递各种信息,具有特别强的现场时效和立体感。

电视依靠先进的数据传输技术,将舞蹈信息发通过各个电视终端传播到千家万户。电视一方面可以逼真地直播或重现舞台舞蹈的声音和影像;另一方面,还能够使一部舞蹈作品的观舞观众不再局限于观舞台之中,而是扩大到不同地域不同时段不同类型的电视观众,使更多的人分享同一舞蹈节目。它使舞台艺术从富丽堂皇的剧场、轻松灵活的户外环境,走向影院、电视等传媒平台,使之成为视觉影像和肢体表演相融合的一门全新艺术形式。

电视技术还能够更加方便和完整地记录和保存舞蹈。它能够将声音与图像结合起来,快捷方便地记录舞蹈,将一段舞蹈长久鲜活地保存下来。

2.电视舞蹈

Walter Terry在《美国的舞蹈》中曾说:“电视的出现,使无线电无法传播的舞蹈有机会进入每个家庭。”[2]。Walter Terry概述了电视对电视舞蹈节目发展的影响,肯定了电视技术在舞蹈传播过程中所起的重大作用。在增加观众、扩大舞蹈影响力方面,电视传媒所发挥的作用无疑是其他媒介所无法替代的。

在中国,由于各种原因,舞蹈录像的发展呈现出“一头独大”的特点,即仅电视舞蹈得到较为长足的发展,因此更多时候,我们将“舞蹈录像”称为“电视舞蹈”。具体说来,电视舞蹈是由舞台剧目为原本,借助电视技术对舞台舞蹈的二次创作,通过电视的演播厅传播给全国甚至全世界的观众。

在传统舞蹈艺术中,无论舞蹈内容是什么,其表现形式都是通过人的肢体语言。但电视舞蹈将舞台演绎与电视技术相结合,呈现出不一样的舞蹈形式。以古典舞《扇舞丹青》为例,作者利用电视技术对该舞蹈进行再次创作,十分精准地把握住中国古典文化精髓,将中国古典舞蹈、绘画及音乐熔为一炉,营造出一种恰淡、雅致、高远的意境[1]。

《扇舞丹青》电视舞蹈作品并非首部在舞蹈创作过程中运用电视技术来进行再创作的舞蹈作品,然而,其创作的成功之处在于制作作品过程中比以往电视舞蹈作品更加灵活地运用了电视技术。在《扇舞丹青》中,三维动画勾勒出一幅富有线性美的中国国画,而该部舞蹈作品的舞姿也处处表现出线性美,二者相互融合,通过电视技术,成功地创造了一部电视技术与优美舞姿相互交融互相提升的舞蹈作品。

《扇舞丹青》电视舞蹈作品的表现手法简洁。整个作品的表现过程犹如一幅水墨画慢慢舒展,观众在欣赏过程中会感觉既简单明了又不单调乏味。虽然加入了现代的电视技术手段,却不失美感。这种追求言简意赅、丰富多彩的创作意识,也许正是“电视舞蹈”进入成熟的、高层次的境地的一个标志[3]。

《扇舞丹青》的创编摄制所得到的收获,不只是电视艺术手段上的经验积累,更是艺术观念及艺术方法上的感悟,是电视高科技手段参与中国式样风格的“电视舞蹈”的成功尝试[3]。很多学者对《扇舞丹青》这个富有典型意义的“电视舞蹈”作品做了多方面的分析研究。孟秋在《传统艺术思维融会贯通》一文中说:“《扇舞丹青》就表现了电视独有的‘虚’。‘虚’并不意味着‘假’。‘虚而不假’,不仅能够保留传统的美学价值,而且还能够使每一个艺术元素都一起升值,使元素的相加大于元素本身的和。[4]”。

当然,在肯定电视技术对舞蹈再创造性的积极面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这两者的结合也有其不利的一面。首先,由于电视舞蹈是通过电视技术加工过的作品,它在制作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带有加工者的思维导向。观众对电视语言的认知顺序基本是按照电视语言的陈述顺序进行,这就使得观众在欣赏电视作品时会跟着电视的思维走,观众会被迫从摄影机的角度来欣赏舞蹈作品。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观众的主观审美能力。其次,为了追逐视觉上的饕餮,电视舞蹈作品制作过程中,常常会将舞蹈成片段分解并重新构造,这使得观众虽然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时段跳跃地欣赏舞蹈,但同时,舞蹈的一部分整体美和连贯美也被打破了,变成了断续的舞蹈。再次,观众通过电视观看舞蹈与在舞台剧场观看舞蹈效果有所不同。现场舞台观赏舞蹈的感染力及其带来的视觉美感,因观舞环境及表现形式不同,与电视舞蹈带来的视觉效果大不相同[5]。在剧场观赏舞蹈,观舞的氛围会让观众身临其境,迅速进入角色。而通过电视观赏舞蹈,电视本身形成一道媒介屏障,使得观赏的视觉感受呈虚拟化状态。

因此,我们在利用电视技术进行电视舞蹈的拍摄和创作过程中,也应加强理论的探索与学习。在作品本身的水准、编导者的个人能力及观众的鉴赏力三者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使三者之间能相互协调、共同进步和发展。

四、网络时代的数字化舞蹈

数字化舞蹈,简言之就是通过数字化的手段(软件开发或网络技术),对实体舞蹈或非实体舞蹈进行数字化加工的一种全新的舞蹈形式。它是电视舞蹈技术发展到新阶段的产物。

数字化舞蹈一方面以技术手段冲淡了剧场和人性的力量,另一方面也以多样的手段延伸和扩充着人们的感知。由于涉及技术因素,许多人抱有审慎和观望的态度,但数字化舞蹈并非神秘的事物,随着录影技术的数字化,多媒体舞蹈的范畴也在不断地扩大。电影、电视及录像舞蹈等的创作者之间的合作和相互激发,加上新兴的技术因素(诸如多媒体舞蹈)和设计的加入,使媒介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我们的创作方式。同时,舞蹈的创作也在改变媒介的性质并赋予媒介新的涵义。数字化舞蹈让舞蹈艺术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一方面是创作速度及作品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是成本的大大降低。同时在观赏角度上也是一个飞跃,使许多不可能变为可能,让编导所要表达的意图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展现。

文化学者罗兰・巴特曾经说过:“舞蹈是已被看过千万遍的仪式化的姿势组成。”大众在这个仪式过程中保持着身体的记忆,进而在这种身体记忆中保持着具有强大共通性的“文化记忆”[6]。我们相信数码技术的适时介入必将使这些潜藏在舞蹈中的历史性文化记忆与当下人类之生存体验在碰撞中生发更为强大的力量。

五、结语

综上所述,电视技术的出现对舞蹈的影响是深远的。伴随着新的电视技术产生的电视舞蹈,既是对传统舞蹈的继承与兼容,同时又是一门全新的独立艺术形式,不能取代传统的舞蹈和其他媒体舞蹈。同样,电视舞蹈作为一门全新的艺术类型,也不会取代传统的舞台舞蹈。两种类型的舞蹈会沿着各自的规律和特点向前发展。全新的电视舞蹈发展的关键在于加强电视艺术实践,扬长避短,平衡舞台舞蹈和电视舞蹈交叉和兼容的分寸尺度,探索电视舞蹈的个性及规律,使其成为其他传统舞蹈无法替代的一门新艺术门类[7]。

为了能更好地传播和弘扬中国传统舞蹈艺术,应该充分利用电视技术对传统舞蹈传播的影响和有利之处,发掘出原来隐含在舞蹈深处的“意蕴”,更加合理的去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去创造出更能让观众熟悉和喜爱电视舞蹈节目。

【参考文献】

[1]马莉,张伶俐. 浅析舞蹈影像与电视传媒的艺术交流[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37(4):30-32.

[2]杨建生. 舞动银屏――试论电视舞蹈的电视化特征[J].艺苑,2007,35(8):15-17.

[3]白志群. 电视舞蹈创作的实践与思考[J]. 电视研究,2004,28(3):19-21.

[4]孟秋. 传统艺术的融会贯通――评电视舞蹈《扇舞丹青》[J].电视研究,2002,31(9):24-27.

篇5

一、后勤管理数字化的概念

后勤管理数字化是指以数字信息技术和系统为工具进行的后勤管理。它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未来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后勤管理数字化一方面是管理信息的数字化,另一方面是管理系统和过程的数字化。后勤管理数字化不仅能提高管理效率,节省人力、物力、财力,而且能极大地提高后勤保障效率。后勤管理数字化的基础是后勤和后勤管理的标准化、制度化和后勤管理数据库建设,关键是要建立开放的实时的面向师生服务的数字化后勤管理信息通道。

二、转变观念,确立艺术院校管理数字化的新观念

艺术院校后勤管理数字化是利用互联网、计算机等技术,对艺术院校后勤信息进行收集、传输、存储,自动生成数据,供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系统,并实现为艺术专业服务的新模式。

数字化建设的发展,给后勤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变化。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诸多后勤系统应运而生,后勤管理系统的建设是后勤数字化的重要手段,是用户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对后勤信息资源的共享、查询等进行科学的管理。后勤工作人员从纸质文件时代到无纸化辅助管理时代,再到现今的后勤数字时代,这是艺术院校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关键在思想上确立前瞻性的后勤管理意识,顶层设计的机制创新意识,数字化长期规划意识,后勤管理中的竞争意识。

第一,艺术院校后勤管理要有前瞻性的意识。随着科学技术和经

济的不断发展,文化大发展发繁荣不断深化,艺术院校内涵建设正向纵身发展。后勤管理作为艺术院校教学、科研、生活的重要保障,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即对传统艺术院校后勤管理应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把握和了解数字时代的走向,熟知艺术院校后勤管理的内涵,探讨和研究艺术院校后勤管理数字化改革的发展方向、重点、难点。

第二、要有顶层设计的机制创新意识。顶层设计的核心是处理传统专业与后勤数字化发展的关系,是艺术院校后勤管理数字化发展中的一个重大建设和创新的主题。首先作为艺术院校决策层的意识统一目标一致。其次要着手把后勤管理数字化纳入“十三五”规划当中,要制定相关应用系统的建设,规范各二级院系后勤管理的常规应用,结合艺术专业特色保障后勤管理高效有序。

现今,很多艺术院校后勤数字化发展的初始禀赋和路径各异,后勤数字化的发展各有所长,不同的专业特色都与社会边界划分的实践和经验总结都要从顶层设计的机制创新入手,发挥其学科背景,不断完善。作为艺术院校后勤管理与数字化关系问题的核心主要是:一是把握专业特色形成有效的机制创新,实现数字化后勤管理。二是进行循序渐进后勤管理的社会化,实现数字化后勤管理的竞争空间。三是突出专业特色,形成服务师生为本的数字化空间。

第三、艺术院校后勤管理要有长期规划的意识。这是指作为艺术院校后勤管理,要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在传统专业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勇于改革,“不循规蹈矩”,要探索出艺术院校后勤管理的发展规律,努力发挥特色,寻找适合艺术院校发展的后勤管理的方案,形成后勤管理数字化的改革特点,从而使艺术院校的后勤管理在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层面上有特色的运行发展。

在后勤管理数字化系统应用中,要有长期规划的意识。例如在教学过程中,表演系、舞蹈系、爱乐乐团等课程教学,需要宽敞明亮的教室,面积要求大,特别是排练房等一些基功室;而对于钢琴以及声乐这样专业特色在教学中就需要后勤工作为其准备功能小而且隔音的教室或琴房,这样有助于专业特色的学习;在炎热的夏天,舞蹈教学过程中,师生出汗多,运动量大,需要每天洗澡,后勤就要为学生练习舞蹈而准备时间更长次数多的浴室开放,这样有助于师生在练习舞蹈中更好的后勤保障;在绘画专业中,同样要有更好阳光的教室供师生学习,特别在工笔画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要求更高,所以说艺术院校中,专业特色的不同,对后勤工作以及对教室环境要求不尽相同。所以在系统中就应该有长期规划的方案、步骤、实施办法以及管理规定,这样长期规划有助于提高教学环境和秩序,这也是作为艺术院校办学的根本和面向未来的基础。

第四,艺术院校后勤工作要有竞争意识。这是指后勤管理工作在工作使命感、责任感的驱动下,应具备创一流的意识,并在艺实践中采用竞争和激励机制。在后勤管理中也要加强竞争意识,这也是作为艺术院校社会化发展趋势形成的,在体现经营服务定位、经营服务方式、经营质量状态、经营服务的适应性和更新性,都要进行系统统计和分析后,引入竞争机制,必须体现服务师生的特征。

三、建设一流的艺术院校后勤队伍是后勤管理数字化的重要标志

作为艺术院校后勤队伍的数字化水平要不断提升,其应用能力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数字化管理水平和后勤服务能力的发挥。在推进数字化后勤管理的进程中,需要建立高水平、高层次的数字化管理团队。

第一,建设数字化专业性强的后勤管理领导班子是关键。领导班子的后勤管理数字化意识应该加强,有统一的思想和团结协作、齐心合力的团队精神,有坚持推广数字化应用的共识,而且要具备较高的理论、政策、决策、应用等水平,作为后勤管理班子中的个体而言,要拓展自身的知识结构,熟练数字化应用业务,提高系统应用中组织协调能力等素质,只有这样的领导班子才能担当后勤管理数字化的重任。

随着艺术院校体制和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原有的传统管理模式要逐步转变到数字化应用为主,所有日常事物都可以通过数字化手段来实现,所以建设数字化专业性强的后勤管理领导班子是关键。

第二,建设高素质的后勤管理干部梯队建设是后勤数字化的重要保证。后勤管理干部的梯队建设是关系到后勤数字化的管理理念、科学决策、工作任务得以快速落实的重要保证,是传统艺术院校和后勤管理数字化协作共进的重要前提,也决定了未来科学技术得以顺利在艺术院校落实扎根。所以后勤管理工作要大胆起用一批学历高,热爱后勤的年轻同志,使后勤管理数字化有足够的干部梯队队伍。而起用的年轻同志应具备较高的理论和政策水平,懂得未来的数字化发展方向,思路开阔;既要有竞争意识也要有善于后勤管理数字化的能力;既要推进数字化的有效应用,又要注重自身内在的理论修养。只有这样的梯队队伍才能在后勤管理数字化的进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保证作用。

第三,建设业务能力强的数字化应用队伍是建设后勤管理数字化的基础。艺术院校注重对艺术专业的实践和创新,而对于后勤管理数字化重视明显不足。作为艺术院校后勤管理部门承担着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提供物质保证和生活服务的艰巨任务。虽然后勤发展方向是社会化和产业化,但由于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服务手段数字化,这种数字化手段需要后勤管理队伍去承载、去完成,在推进后勤管理数字化的进程中,后勤队伍要努力培养自身的竞争能力和获取、运用信息的能力。同时,还要在管理工作中不断提高后勤管理队伍熟练应用水平,这样才能在后勤管理数字化进程中发挥其基础的作用。

四、艺术院校后勤管理手段的数字化是教育管理现代化的趋势

后勤管理手段的数字化是在原有传统管理的基础上,采用后勤管理系统,用准确的数据分析和科学决策,实现数字化管理环境和秩序,提高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

艺术院校后勤管理手段要数字化,必须走借鉴与创新之路,即要善于吸取其他综合性大学后勤管理数字化的先进经验、科学的管理方法,为艺术院校教育管理现代化添砖加瓦,又要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勇于突破和善于创新,从而对后勤管理手段的数字化建设起推动作用。

加强后勤管理数字化的建设,其目的是与时代接轨,熟练数字化应用。但由于艺术院校观念的不解放,既要兼顾传统文化观念,又要突破数字化技术落后的应用方式。此外,我们还要考虑如何促进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创新。数字化的后勤管理手段应当建立在师生服务的基础之上,要大力宣传,使后勤管理工作者能自觉地学习和应用。同时,也要加紧对数字化系统的建设和完善,满足艺术院校师生实际需求,确保后勤管理手段数字化的顺利进行。

同时,要使后勤管理手段数字化,还必须要加强后勤管理的资源建设和社会化竞争机制,通过数据分析,制定合理化的工作方案,统筹全局,把握时机,取得良好的服务成果,将是后勤管理数字化的重要标志。加强数字化的后勤管理,关键在于后勤管理手段要数字化,即是利用后勤管理系统的建设。

篇6

二、数字化出版及其与艺术类图书的结合

所谓数字化出版,是一种建立在以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存储技术、流媒体技术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基础之上,融合传统出版发展而来的新兴出版业态。与传统出版不同,数字化出版中的所有环节都需要通过以统一的二进制代码形式存储于光盘、磁盘等介质上,而其信息的处理和接受也需要一定的工具。数字化出版强调内容模式、运作过程、传播载体和接受形式的数字化。

数字化出版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很快。目前数字化出版的产品形态主要包括电子图书、网络文学、网络地图、网络教育出版物、数字音乐、多媒体动漫、数据库出版物等。而近些年来,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端通信和接受设备的发展,手机游戏期刊等APP软件等也借助无线互联网的成熟而逐步发展起来。

而具体到艺术类图书的出版上,其职能和过程则与普通图书的出版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艺术类图书大约分为:艺术类教科书、艺术作品汇编、艺术资讯杂志、艺术类论文期刊;根据不同的艺术门类,各类出版物之下又有细分。艺术出版最早要追溯到年画、挂历等这些为了迎合节日而推出的附属品,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国家政策的鼓励,艺术出版展现了它的商机。艺术的门类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有着不同的分法,按照艺术的存在进行划分可以分为空间艺术(建筑、绘画、雕塑),时间艺术(音乐、文学)与时空综合艺术(戏剧、电影等);按照艺术的运动方式进行分类,分为静态艺术(建筑、绘画、雕塑)、动态艺术(音乐、戏剧、电影)及动静结合艺术(文学);按主体对象的感觉方式进行分类,分为视觉艺术(建筑、绘画、雕塑)、听觉艺术(音乐)、视听综合艺术(戏剧、电影)与想象艺术(文学);按艺术的内容特征进行分类,分为再现艺术(绘画、雕塑、小说、电影)与表现艺术(音乐、建筑、诗歌、舞蹈)。而无论按照哪一种方式进行分类,我们都可以在艺术类相关出版物中找到这些门类的踪迹。

三、艺术类图书数字化出版的优劣势分析

艺术类图书出版物作为一种新的复合型领域,其有着自身的特点。一方面,艺术类图书出版需要尊重艺术本身的美学特性,针对不同种类的艺术特性对自身的设计、构成、表现等方式进行重新调整和完善。而另一方面,企业要符合数字化媒介自身的特性,不能超出现有技术能力和传播能力的范围。在整体上,将艺术类图书出版和数字化出版进行有机融合具有如下特点。

(一)形象直观的艺术表现力

在数字化出版中,由于各种新兴媒体因素和技术的参与;其往往表现出一种更为形象化、直观化的特征。图形、图像甚至是声音等多媒体要素在数字出版中的应用,通过独特的视觉化、审美化表现方式去体现艺术的内在内涵,有助于向读者塑造更具视觉化、形象化的阅读感受。这些影像资料可以更加富有感染力地对原本单一的文字内容进行补充,进而增加了图书的可读性。

同时,数字化出版还可以使艺术类图书的表现方式完成从由静态向动态的扩展。通过动画、视频等形式的运用,使得艺术类出版摆脱了传统出版业中二维平面的局限性,使其进入了三维甚至多维的展示空间中。其以图、文、声、像等多维立体的丰富方式,展现出数字技术灵活多变的新技术功能。这一优势为观众带来了不同的时空体验和审美观感,从而弥补了纸质化图书出版无法直观表现艺术中音乐、舞蹈、影视等门类中所有信息的缺陷。而这种通过多媒体、全方位方式的途径,也将给观众带来全新的体验,从而突破了传统出版形式自身的局限性。

(二)良好的交互式参与体验

相较于传统出版业单一方向的传播模式,数字出版带来了更多个性化和互动化的选择。在互联网影响下的当代社会艺术欣赏过程中,观众与观众、观众与作品甚至是观众与创作者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已经成为一项普遍的共识。即便是在博物馆这样的传统艺术机构中,也会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和研讨式讲座来强调交流互动。然而在传统的图书出版业中,这种互动式的交流碍于技术上的障碍异质没有得到很好地体现。而数字化的艺术图书出版因为融入了互联网技术,从而给这一目标带来实现的可能。此时,艺术图书的观众将不再是单纯的局外人和旁观者,而是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从不同角度审视作品本身、发表个人见解或在互联网上与其他观众进行学术研讨。此时艺术作品的创作者和欣赏者之间的身份界限发生了弱化,使得观众可以更好地“进入”到艺术作品之中去。数字化艺术图书出版中交互式的情景设计,满足了当代艺术消费者注重社会交流和多重体验的本质要求,而这一点则是传统纸质图书出版所难以做到的。

(三)复制传播过程中的便捷性和即时性

与传统出版业相比,数字出版的一个显要的特征就是其复制传播过程中的便捷性和即时性。相比于以纸作为媒介依托的传统出版物,数字出版不但可以将大量的文字、图片、影像等信息通过数字方式进行储存,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快速及时地传播和分享。

艺术类的图书中因其本质的特性,其往往需要大量的图例与照片进行解释,这就使得其专业性的艺术图书往往都是体积巨大的大部头作品。一方面,其增加了印刷、纸张的成本,导致其价格不够亲民从而流失了一部分的消费者;另一方面,这一特性也带来了在携带、传播过程中的诸多麻烦。数字化的图书出版中虚拟性的载体媒介大大缩减了图书排版、印刷、流通中的资源浪费和成本损耗,符合当今时代传统出版业向绿色低碳产业的转型要求和生态文明的社会发展趋势。同时,伴随着近些年来我国个人电脑、手机和网络的普及,其更加体现出了一种艺术民主化、大众化、去中心化的时代趋势。

(四)竞争压力小 盗版低成本、可以及时根据市场反馈做出调整

目前阶段,我国艺术图书市场主要的消费者一般为社会中的普通艺术爱好者、高校中的艺术专业学生以及从事收藏、拍卖等相关行业的艺术从业者等。相比于小说、通俗漫画等图书的消费者,其对出版物中印刷质量、排版设计、色彩还原度、图片清晰度等的要求更高。因此,这一部分群体更加看重正规出版物的质量保证。换言之,艺术类图书受到的盗版威胁也就相对而言较少。高专业性和细化的目标受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艺术类图书的市场份额和用户粘性。而在我国艺术普及和教育的趋势下,文化产品将会越来越多地得到普通社会公众的关注,这一部分的艺术图书受众必然会不断增长。

(五)目前数字化艺术出版尚待解决的问题

但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在我国数字出版业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尚未解决的大背景下,艺术类图书的数字化道路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艺术类图书与数字化结合中,产生的相应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经营模式中的责任不明确、创新性维护以及在技术层面上的诸多问题,都需要我国出版业在接下来的发展过程中进行思考和探索,并在及时反省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完善和建构。

四、结语

篇7

数字化课堂环境概述

1.概念理解

数字化环境是支撑学生展开数字化学习的重要组成要素,其内涵是指利用多媒体、网络、移动终端等,实现学校的资源数字化、管理数字化、传播沟通方式数字化,进而形成高度信息化的人才培养环境。而数字化课堂环境是一种特殊的数字化环境,它是指在传统的课堂中,配备交互式电子白板、投影仪、多媒体计算机等基础的硬件设施的一种课堂环境。

2.数字化课堂环境对协作学习的支持

(1)数字化工具的支持

数字化工具主要指用于学生建构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工具以及方便师生、生生多维度互动的沟通工具。在协作学习中,学习者之间的交流配合是主要的学习形式,师生、生生之间要在互动中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完成知识的建构与共享。在数字化课堂环境下,教师可以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数字化评价等工具实现与学生的零距离沟通与合作,学生能够在平等、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这样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发挥群体凝聚力,从而完成学习任务。

(2)数字化资源的支持

数字化课堂环境下的资源主要指教师基于互联网利用多媒体计算机为学生提供数字化学习资料,如视频、音频、多媒体软件等。一方面它便捷了教师下达学习任务,并借助丰富的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完成任务;另一方面它可以为学习共同体提供各种学习需要,保障学生的学习顺利展开。

(3)数字化平台的支持

数字化平台是指教师在课堂中实现管理、教学活动等的软件系统。协作学习的整个过程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这并不是否定学生的独立性,而是要求教师实现角色转变,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与管理者。数字化平台下教师可以教学任务、教学课件,实现评价的教辅资料下载的管理。

模式应用

在数字化课堂环境的应用方面,许多学校根据实际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与改良,于是出现了多样化的协作学习形式,如根据教学过程顺序形成的“准备―实施―评价”的三阶段式、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四要素形成的“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的四步骤说等。下面,笔者结合具体的课堂实例阐释在数字化课堂环境下应用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的过程,以期帮助教师从宏观层面了解理论对教学的渗透程度,从微观层面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深度。

1.情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作用下逐步建立起相应的知识概念的,具体到学科教学中即教师要创设符合学习主题的情境。情境的导入一般是在课堂教学伊始,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当前最为常用的情境创设的工具是利用图片、音乐、视频等多媒体要素,目的是营造真实的情境触发学生的感官体验,从而激发其想象力与创造力,为课堂后续的协作学习做好铺垫。笔者认为当前教师在新课导入时已经充分具备使用信息技术手段的意识,并且在会用的基础上开始追求用好,表现为在导入形式上更加多元化,在导入内容上时刻紧扣教学主题,灵活应用技术工具为学生营造情境,活跃课堂,激发想象。

例如,某教师将“篮球文化”一课分两个课时讲解,分别为“篮球站位”与“篮球战术”。教师在第二课时的导入就是通过回顾旧知而展开。在课堂伊始,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台总结上节课的知识点,这一展示环节是第一课时结束后教师布置好的,他要求小组中的学生分工合作,发挥各自所长,制作PPT,向全班汇报。在学生汇报后,教师紧跟一个问题:现在你们对篮球有了基本的认识,但这就足以让你们成为球场上的“得分王”了吗?该教师让学生在旧知识的回顾中进入篮球世界,既发挥了小组的协作性,又带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紧跟其后的导入问题,非常具有引导性与实践性,预示了本节课的重要内容即学习与实践如何防与攻。情境导入与教学目标的紧密结合,保证了课堂的连贯性。

2.目标

教学目标规定学习所要达到的预期成果,规范教学过程的实施方向,是一切活动的出发点。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发展需要设计总的教学目标,并将其进行分解形成多个子目标,其中子目标要紧紧围绕学习任务,以便学生理解任务,保证在任务完成过程中不脱离或偏离任务方向。当前,在数字化课堂环境下,教师可以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将目标呈现给学生,并借助批注、绘画等基本功能突出重点部分。而笔者根据已搜集的案例发现很多教师只是利用电子白板呈现教学目标,而没有进一步地突出重点。

例如,某教师在讲授“战胜挫折”时通过电子白板展示目标:①以辩证的观点分析挫折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②概括归纳战胜挫折的方法。该教师的目标设计的意图是培养学生应对挫折的能力。但面对初一年级的学生,教师需要借助技术工具进行明确的标识,且在目标的设置上应升华到学生遇到挫折时应有的态度。而该教师只是借PPT演示功能,让学生对所呈现的目标一扫而过,没有起到目标对课堂的引导作用。

3.协作与会话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在学习者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实现的。可见,协作活动的展开是协作学习的关键环节。展开的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因此协作学习应该明确协作步骤。

第一步:分析协作任务,通过分解任务明确任务类型。通常任务类型基于知识类型划分成基于事实的概念性知识、基于分析的程序性知识,其中,对概念的学习目的是掌握概念的意义、明确概念的使用范围。对程序性知识的学习目的是掌握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笔者所关注的学校的数字化课堂环境的技术支持主要包括以小组为单位的智能电子课桌、交互式电子白板、投影仪、多媒体计算机等。因此,基于这样的数字化环境结合案例发现,当前数字化课堂环境下的协作课堂往往是基于问题的互动模式。具体到任务环节,学生学习任务往往在教师接连的问题下进行互动,但问题的呈现没有发挥数字化平台的优势支持,教师更多的还是像传统课堂环境下一样将问题口述给学生。

例如,在教授初一历史课《大一统的秦汉》时,整节课教师进行了两次课堂互动,形式都是通过问题呈现,一是秦始皇是一个怎样的人,二是你愿意活在春秋、战国、秦、汉的哪个年代。理想状态下教师可以借助数字化环境优势将问题与资源发送到小组智能课桌,方便组内成员随时查看问题、分析题,保证讨论过程中紧扣问题,提高协作效率。但该教师只是口述问题,并没有利用技术来支持讨论环节,这就很容易导致学生偏离主题,影响课堂教学的进行。

第二步:根据任务不同划分不同担当,通过“会话”发挥成员的集体力量。“会话”是协作过程的实现形式。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学习者之间需要通过会话来商讨,从而完成学习任务。会话形式表现为讨论或辩论,但一切会话的基础是学习者对任务的自认知。因此,自主探索是交流探讨的前提。学习者在对任务建立自己的认知的基础上就某一问题与同伴进行探讨,共享自己的成果,并通过多形式会话分析论证,在会话中认识自己理解的不足,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自主探索,之后再进行探究交流,这是一个不断循环上升的过程。在笔者已搜集的案例中,这一阶段教师采取的主要是合作与竞争的会话。有的教师在这一阶段能够发挥数字化工具的支持作用,进行了组与组之间的分工与合作,一同将任务完成,但更多的教师通过组内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讨论相结合,最终得出结论。

例如,某音乐教师在讲授《青春舞曲》这节课时,由于本节课的目的是通过将音乐与舞蹈相结合让学生感受美与美的世界。因此,本节课教师要求各自发挥各小组特长,将组看为小单位,班级成为大单位。该教师将全班分为四组:一组表演舞蹈;一组借助智能课桌进行声乐伴奏;一组用击掌声进行伴奏;一组演唱歌曲。之后,教师将各组所需数字化资源发送给学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协作,最终各小组之间进行再协作,共同实现这一任务。从案例中可以看到,该教师既发挥了数字化课堂环境的优势,又调动了集体的力量,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韵律、感受美,并提高了协作能力。

第三步:通过反复循环的会话形成最终结论。笔者通过课堂观察发现,在最后的总结阶段小组内整合成果时往往是组长进行归纳,在教师要求展示时往往也是组长进行总结。而在有信息技术支持的情况下,小组展示完全可以借助投影仪将成果展示出来,又或者借助数字化平台实现成果的共享,既创新了形式又便捷了课堂。但实际状态下,当前大部分教师没有有效应用数字化课堂环境的协作优势。

例如,某位教师在讲授《根与系数的关系》一课时,在小组讨论后要求找一名成员进行讲解。需要注意的是,该教师要求学生通过黑板的书面形式讲解。从协作学习本身看,从几组展示中发现展示人员都是组长。从信息技术的应用来看,该教师没有利用任何技术手段,反而传统的黑板展示占用了大量的课堂时间,使教学过程不紧凑,影响了整节课的效率。

4.交流

“意义建构”是一切学习活动的最终目的,学习的目的就是通过协作、会话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协作学习结果一般会以一个结论或成果展示出来。在展示过程中,效果评价也伴随进行。在数字化课堂环境下成果展示往往借助PPT或投影仪辅以自己的讲解,其他小组在其展示时可以提出疑问或建议,在小组进行讲解、解疑过程中,其他小组利用及时评价系统进行打分,教师需要在最后对各小组的协作成果作总结性的评价。根据已有案例发现,数字化评价缺少持续性,具体表现为:①教师在数字化评价工具的使用上不连续;②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数字化评价时不连续。

例如,某位教师在讲授《磁现象:磁场》一课时,积极使用了及时评价系统,在小组每个展示环节过后,教师都会通过对小组进行赋分激励,激励学生在后续的协作学习中更加积极表现。但是通过分析案例,笔者发现该教师只关注到了自己对学生的评价激励作用,却忽视了生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整节课共进行了三次小组成果的展示,但教师都没有意识到让学生在共享成果的过程中进行赋分评价。可见,教师在交流评价环节缺少民主平等的评价意识,且在数字化评价工具的应用上还是不够成熟,在协作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发挥有效的综合评价的作用。

模式反思

通过案例的分析发现,当前数字化课堂环境下课堂教学应用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技术作用的发挥不完全,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停留在辅助教师为主的阶段,对支持学生学习还存在局限;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存在很多不恰当的地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没有发挥最大的作用;师生应用技术的意识与能力存在欠缺,部分教师刻意回避使用技术,更多的教师没有合理地发挥技术的优势,而学生更多的表现为主动应用技术的意识较薄弱;等等。

可见,当前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程度还不够深,数字化课堂环境的应用需立足于课堂教学变革,建立良好的信息化生态环境,树立良好的信息化生态理念,加强信息化应用意识与能力,促进信息技术手段的有效性使用。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真正有所突破,得到变革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志贤.信息化教学模式――理论建构与实践例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Z].教技[2012]5号.

[3]张屹,祝智庭.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初探[J].计算机与教育,2002(1):436-438.

[4]赵建华,李克东.基于协作学习的教学设计[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0(2):56-60.

篇8

2.艺术人物:艺术家、艺术团体的成长、艺术成就

3.原创平台:优秀文艺作品展示

4.艺术理论:各艺术门类学术研究成果、探索等(音乐、美术、舞蹈、设计、戏曲、园林建筑设计等)

5.教育艺术:艺术教育的方法、成果、教育研究

6.文史哲研究:文学、历史、哲学、美学等研究成果

7.文化与社会:文化产业、群文活动等

8.影视与传媒:影视制作、文化传媒的技术、技巧、理论、经营等

9.民俗民间文化:非遗、民俗、民间文化研究

收录情况

    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数字化期刊群(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收录期刊

篇9

2 舞台美术设计的历史“溯源”

舞台美术设计的发展史也是其技术不断蜕变与革新的里程史,每一次舞台美术设计的重大发展身后都蕴含着技术的变革。舞台设计最初源于希腊原始的祭祀活动需求,雅典人依据自然山体形态筑建酒神剧场,容纳万人的观众席靠近接近于扇形的高坡上,可见早期的舞台形式主要是为祭祀和舞蹈提供场所,早期的舞台空间概念初步形成。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等时期,出现了奥林匹克剧场,建筑师阿利奥提建立了第一个具有固定式属性的镜框式舞台并引入了幻觉式布景的概念,戏剧舞台也随剧场的变化开始走出“室内”进入自然。建筑与美术艺术家开始成为舞台设计的主导,相适应的关于舞台绘画学的研究也广泛开展,“透视画法”概念的引入正式宣告舞台布景设计时代的来临,尤其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透视概念在舞台设计上应用所创造出纵深的广场视觉奇观强烈刺激和震撼了受众的审美心理与诉求。18世纪中叶之后,工业与人口的急剧增长导致了境况剧场与机械化舞台的诞生,1874年巴黎大歌剧院的落成华丽而庄严、豪华而颇具规模在建筑史和舞台美术史上都留下了光辉的一笔。科技足以支撑艺术家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舞台的艺术化改造,画面幻觉的时代终究来临。近代以来,结构几何学理念以及透视在戏剧舞台设计中的创造性运用成为舞台设计空间感塑造的重要影响因子。舞台投影的发明更是颠覆了传统意义上机械师的人工舞台设计形式。舞台设计泰斗斯沃博达更是创造性的使用了投影,其舞台设计力图创造四维空间——时间与空间的结合体,在他的活动舞台与建筑中活动性成为组织舞台空间生气勃勃的力量。舞台美术经历了多种艺术思潮与流派争鸣的长时间的繁荣时期后伴随着技术的进步而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19世纪后期以来戏剧舞台美术设计的发展呈现逐渐式微的倾向,传统的舞台制作程式与工艺理论呈现出逐渐脱节的现象而不能很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戏剧艺术审美逐步提高的局面,即艺术家的创作欲望受到媒介技术手段的限制而为以后其自身舞台艺术的发展留下了隐患。

3 舞台美术发展的滞后——以电视舞台美术为例

诸多戏剧的元素被借鉴到电视这个新型的视听媒介中,自然而然的戏剧舞台美术也被应用到电视舞台设计领域之中。电视正如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给众多的艺术家以施展才华的平台,一时间诞生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电视舞台美术设计师。然而电视艺术同样是建立在科技基础之上的,舞美设计师似乎被置于了边缘性的层面。舞台美术设计长期以来重视艺术专业与设计修养的发展提升上,戏剧舞台长期落后的生产、制作方式以及电视数字技术制作方式相融合也是重要的原因。直到新千年之后这种局面才有了不少的变化新技术的不断涌出为舞台美术设计注入了一丝活力。视频技术、激光电子技术、计算机微电子技术等闪亮登场标志着电视舞台美术大变革时代的到来,舞台美术的概念也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电视技术和舞台艺术相互不匹配的问题,而舞台美术影像加入了动画合成、后期特效处理技术等大量电视制作方法,应用高科技影像技术将舞台美术演变成为一门新兴的舞台影像美学。

篇10

云南丽江是我国一个著名的旅游胜地,同时也是世界上古老的遗产圣地。丽江有世界上的三大遗产,分别是丽江古城(文化遗传)、三江并流(自然z产)、东巴典籍文献(记忆遗产)。在这里居住着纳西、普米、傈僳、彝等22个少数民族,其中有12个世居民族,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丽江具有悠久的历史,多民族历史长河中积淀丰富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资源,如纳西古乐、东巴文化、摩梭风情、彝族毕摩文化、边屯文化等。这些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经过了较长时间的整理和加工,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民间口头文学,因此铸就了这份规模浩大的地方文献。但是由于这些地方文献的年代非常久远,经过长期的保存,出现了老化、变黄、变形、发脆的现象,很多文献已经被损毁,不能翻看。建设地方文献云共享体系,运用现代化技术对历史文化进行开发和利用,有助于保护民族文化遗传,促进民族文化的研究及更好地保存人类文化遗产。

1 地方文献云共享体系建设的理论基础

在“互联网+”时代,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服务交付模式,即云计算。云计算就是借助网络向用户提供相关的网络资源、硬件、软件、平台等,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云”的含义是网络资源可以无限扩展,可以随时随地及时地获取,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对资源进行扩展,可以按照使用数量进行付费。整合分散在全市各个地方的特色文献,然后将其存储到“云”集中,实现对信息资源的集中管理。避免建设重复的信息资源,减少信息孤岛,以构建出一个可以共享资源的空间。云计算技术的主要功能就是整合文献资源,并使资源实现合理共享,提供了一个信息检索的新平台,提出了共享文献资料的新解决方案。第一,云计算的一个功能是可以一站检索分布式数据,整合信息资源,提供给读者一个统一的异构数据库检索入口,使服务更加便捷。读者对资料进行查询时可以同时检索出十多个数据库。不但方便了用户的使用,也极大的提高检索的效率。第二,由于存储资源共享度不高、扩充能力比较差、响应速度比较慢等因素,传统的磁盘阵列存储架构面临了新的挑战,云计算的存储量更大、易于扩展、数据更安全。并且云计算还可以随时进行异地文件处理、实现多台设备的数据共享。云计算可以为上百万台服务器同时提供云服务,用户的需求可以较快的得到满足,不再存在访问限制问题。

2 地方文献云共享体系建设的意义

2.1 丽江市数字图书馆利用云端服务降低成本

在云计算理念中,成本优势是一大亮点,丽江市数字图书馆购买云端服务,购买成本比较低。用户不必花费大量的资金来购置各种电脑设备、服务器等,数字图书馆云端资源只需花费较少的资金就可以购买。这样,用户反而减少了设备升级和维修的麻烦,服务商会完成这些事情。而用户只需要在浏览器上登录就可以,用户可以用节省的这部分资金来更新基础设备,进而使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运用数字图书馆平台,用户只需花费少量的资金就可以使用先进的图书管理平台,这样有效地帮助了用户顺利的访问我国的图书馆资源,同时也减少了由于系统不兼容造成的资源共享问题。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对软件功能进行增加和删除,运用最小的成本实现最大化的利用率。

2.2 利用云计算保证安全性

将来,丽江市数字图书馆会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文献资料资源中心,但目前还存在网络技术安全问题。很多专业的技术人员都不能解决所有的安全问题,而且当前很多图书馆的技术人员比较缺乏。在当前的云计算体系中,服务商通过投入大量的资金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最大程度的保证系统的安全。同时,借助其他的云服务功能和专业力量可以有效地解决很多安全问题,普通的图书馆无法达到这样的目标。如果保证了技术上的安全性,我们就可以实现无障碍的资源共享,并且还可将自己的资源共享给其他成员。

3 丽江市地方文献云共享体系建设的策略

3.1 建立地方文献管理机构

地方文献数字化是一个系统而繁杂的大工程,需要各单位互相协作才能完成。因此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管理机构。

3.2 丽江地方文献数字化建设

丽江地方文献的数字化可以分为两大部分来分别开展工作,即纸质地方文献数字化和音视频地方文献数字化。

1)纸质地方文献数字化

我们把纸质地方文献进行如下分类:内部刊物、图书、学术会议文件、乐谱、族谱、图片、碑铭。先按照这样的分类进行一次文献处理,对每种纸质地方文献进行区分,为数字化添加一种检索属性。

其次把所有纸质文献按照纳西东巴文献资源,丽江地方史料,丽江地方人士著述,丽江的民俗资料和风土人情,丽江的旅游文献资料划分成五大类型,然后再一次加工文献资料,制作成二次、三次文献等,通过计算机的扫描和录入,将其转化成为电子文档以供使用,实现数字化。对于老照片或者古老的图片资料可通过翻拍的方式转换为数字化图片;按照《我国数字图书馆标准与规范建设》中的项目规定、标准、格式规范等来录入文献资料。

地方文献收集完后,将文献进行初步加工和处理,形成数字化的文献资料,然后用户通过检索来使用这些资料。通过研究决定采用超星数字图书馆作为丽江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平台。通过该平台,在系统中录入加工处理好的数据,制作成纳西东巴文献资源,丽江地方史料,丽江地方人士著述,丽江民俗资料和风土人情、丽江旅游文献五类,采用的形式为B/S,以供用户进行检索和使用。

2)音频视频地方文献数字化

对于音像资料如录音带、录像带的数字化,是指将音像磁带中的资料转化成数字化形式,借助电脑上的数据传输接口,再利用音视频处理方面的专业软件将录音录像带上的音视频信号录制到计算机中,在计算机中存储这些数字化的资料,借助计算机来存储这些编辑后的资料。音视频文献资料采用的点播系统为Video On Demand Services,该系统可以实现丽江本土音视频资源的集中管理。具体过程如下:1)对收集到的视频、音频进行类别区分,如形成旅游文化资源、自然风景资源、人文文化资源等等类别;2)在Video On Demand Services视频点播系统后台制作与类别区分相对应的专栏;3)根据点播系统要求,对收集到的音视频资源进行格式转化;4)将格式转化后符合系统要求的音视频资源上传系统;5)对系统后台已经上传的资源进行,制作完成音视频资源本地库;6)根据相应网络传输协议,对本地资源库网络化,形成可以在局域网甚至互联网访问的丽江地方文献音视频资源库。

最后,对纸质地方文献数字化后形成的数据库资源和音视频地方文献形成的视频点播系统进行统一的接口规划并,形成丽江地方文献特色数据库平台。

3.3 丽江地方文献云共享体系平台的建设策略

按照性质,将云计算体系的图书馆分成纯租赁图书馆、云服务提供商、节点图书馆。节点图书馆为丽江市各个地区的图书馆,通过计量收费来购买云服务。当前世界上最大的中文在线图书馆就是超星数字图书馆,该图书馆于1993年成立,是我国第一家专业的数字图书馆资源供应商,同时也是数字图书馆解决方案的提供商。该图书馆是我国“863”计划中的示范工程项目,于2000年开始正式在互联网开通运营。超星数字图书馆可以实现基于元数据和内容的检索,甚至资料的全文和章节都可以深入到,用户可以看到资料的前言、目录、正文、版权等,因此读者可以快速、准确的定位查找的知识点。超星数字图书馆云端服务提供多种获取文献资源的途径:在线查阅电子图书、在线文献传递图书部分内容、馆际互借等等。接受服务的丽江数字图书馆只需登录超星数字图书馆云端服务平台,由超星公司构建和提供云图书馆服务,丽江各地的图书馆都可以建立本馆的综合型地方文献全文数据库,在超星数字平台的同一界面上,用户可以检索本馆的地方文献,也可以检索其他图书馆的地方文献。这样数字图书馆的整套业务流程就这样完成了,不必再花费更多的资金去完成软硬件资源的购置和维修工作。当前,丽江市各个图书馆的人力资源和资金都比较缺乏,因此比较适合购买云服务,这样投入的成本就可以大大减少,同时还可以提高服务质量。

3.4 丽江地方文献云共享体系设计和服务功能

丽江地方文献云共享体系服务功能:由超星公司构建和提供云图书馆服务,丽江全市各图书馆都可以在平台上建立本馆的地方文献全文数据库。在平台上可以检索本馆的地方文献,也可以检索其他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并相互间可以提供免费的文献传递。

丽江地方文献云共享体系栏目设计:

1) 纳西东巴文献资源:

纳西东巴文献资源主要包括东巴文字、东巴经、东巴绘画、东巴音乐、东巴舞蹈、东巴法器和各种祭祀仪式等。

2) 丽江地方史料:

丽江地方史料包括丽江地方志、碑刻、拓片、名人字画、家谱等。

3) 丽江地方人士著述:

包括丽江地方人士写的图书、期 刊、报 纸、会议论文 、专利、视频等文献类型。

4) 丽江风土人情、民俗资料:

丽江风土人情、民俗资料指丽江当地的山川、地理、地方特产、名胜古迹,生产和生活习惯等具有浓郁地方色彩民风民俗的书籍、报刊、画册、图片、胶卷、胶片、唱片、录音带、录像带、影片、电视片、光盘等。

5) 丽江旅游文献:

丽江旅游文献介绍丽江优美的自然风光的书籍、报刊、画册、图片、胶卷、胶片、唱片、录音带、录像带、电影片、电视片、光盘等。

云共享体系图如图1所示:

音视频点播系统如图2所示:

总之,地方文献的云共享体系建设是一个较为庞大的、复杂的工程,首先要整理出全市各馆所收藏的各种种类的地方文献,要认真检查馆内的图书目录,编制出一套馆藏地方文献目录。再实现各馆的地方文献资源的数字化进行云共享,这个过程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支持。但只要我们扎扎实实地去做,丽江全市地方文献资源云共享的目标是会实现的。

参考文献:

[1] 杜云.利用馆藏文献为地方旅游经济服务[J].云南图书馆,2006(4).

[2] 和继全.民族传统文化的课堂传承模式――基于纳西东巴典籍教学传承的案例[J].教育学术月刊,2012(6).

[3] 刘黎明.云计算变革已经开始[J].软件世界,2009(6).

[4] 宋瑞.基于“云”的我国文献资源保障体系探析[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1(6).

篇11

本人长期从事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我曾经作过多种尝试和探索,声情并茂的语言描绘、学生自主的节奏游戏,这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对舞蹈动作技能的领悟和掌握,但如何运用更好、更有效的方式去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适应今后岗位的教学任务,我还是感觉到了力不从心,似乎遇到了教学瓶颈。

一、改革缘起

(一)我的困惑

2014年3月,在宁波市“新课改·新课堂·新教法”系列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中,我聆听了来自8个学校的11位语、数、电子、工美等不同学科的教师的信息化课堂教学论坛,老师应用信息化手段改变课堂教学模式的成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显然,“信息技术高速公路”正已惊人的速度改变着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

然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信息化教学,尚处于一块未知之地,什么是信息化教学?舞蹈是肢体语言的艺术,信息化教学适合吗,有效吗?研讨活动结束后,这两个问题,盘踞在我的脑海。

(二)我的思考

邹韬奋曾经说过:“理论是实践的眼睛。”带着这样的问题和困惑,我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和当今信息化发展对舞蹈教学深入研究的前沿信息,通过中国知网以“舞蹈信息化”为关键词,共检索到论文38篇,在信息化时代,舞蹈艺术创作已经由传统舞台走向数字化表现方式。舞蹈信息化教学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舞蹈素养为重要目标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

然而,在资料的查阅和信息的检索学习中,我也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国内对中职学前教育舞蹈信息化教学的实践研究,还是比较缺乏。大多数从理论方面进行分析,真正涉及课程教学的很少,几近空白。

我的内心似乎有一团火苗在跳动,对信息化教学改革充满了跃跃欲试的冲动和激动。

二、改革实践

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选择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舞蹈》第五章第三节“幼儿舞蹈创编过程”作为舞蹈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内容,并从岗位实际出发,以大班幼儿舞蹈为创编实践载体,开启了本次教改试验。

(一)教材内容的改革

1.存在问题:(1)本章节以课堂、教师、书本为中心,学生无法灵活应用。(2)教材内容过于强调学科体系,无法适应幼儿园岗位工作任务的需求。

2.改革创新点:基于上述分析,我从幼教岗位实际出发,结合我校课程建设和校本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拓展和创新,将抽象的理论和已有的感性经验付诸行动。

(二)教学模式的改革

1.存在问题:(1)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单一教学模式使学生难以主动尝试、领悟。

改革创新点:本次教改创新“双主教学模式”,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情景化教学,交给学生更多探究问题、分析问题的机会,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舞蹈活动中真正理解知识,提升经验和能力。

(三)教学手段的改革

1.存在问题:(1)教法单一,讲授示范为主。(2)学法被动,效率低下。

2.改革创新点:通过建构主义理论,我们反复思考、团队合作、讨论研究,再请教相關专家,设计了信息化环境下的多维仿真情境教学手段。(1)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在卡通动漫、情境中完成教学目标,体现“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理念。(2)教师采用任务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引导法引领主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法、游戏体验法主体实践与创造,完成任务。(3)借助智慧幼教活动室、精品课程网络平台等使创编内容更形象、直观。变被动的知识接受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应用与积累。

三、改革成效

常言道:“纸上谈兵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技术为教学服务、实践才是硬道理!结合专家的鼓励与指点,团队的精诚合作,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以上改革实践的步步落实,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顺利完成任务。由感性的经验上升到抽象的理论理解,初步掌握了幼儿舞蹈创编的点金术。

本课信息化教改试验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受到了学生的喜爱,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促进了学生舞蹈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不断提升,学生在浙江省中职幼教专业技能大赛舞蹈项目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在宁波市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幼儿舞蹈项目比赛中,包揽三个一等奖;在市技能抽测中优秀率、合格率名列前茅;在高职考面试中成绩优秀。

实践证明,合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使舞蹈学习更接“地气”,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分享信息化教学成果喜悦的同时,我也深深的感悟到:(1)技术为教学服务,舞蹈信息化教学的核心,在于弃“传统模式”变“角色换位”,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2)技术为教学支撑,舞蹈信息化教学的手段,在于虚实结合,以“仿真之虚”达“教学之实”,切实优化教学效率。(3)技术为教学创新,舞蹈信息化教学的模式,在于创“多元情境”、重“强化体验”,有效提升学生的岗位能力。

作者:张银燕

篇12

当下在视觉文化时代到来的过程中,视觉影像在日常文化生活中的比例和地位越来越突出,对人们的生活发生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丹尼尔・贝尔甚至发出这样的感叹:“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①。这也意味着人类文化艺术形态在以语言文字和传统印刷技术为媒介的基础上变得更加多样化,我们获取各种视觉影像艺术作品变得越来越方便。同时,越来越多的影像中的舞蹈肢体语言紧张刺激而又令人震惊的瞬间视觉冲击力包围着我们,它在激起人们好奇、欲望的同时,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审美价值判断标准与道德情感接受层次。某些低级庸俗的视觉影像信息正在蚕食着年轻学生的大脑。

一、视觉文化背景下影像艺术的特征

所谓视觉文化,就是以视觉形象(包括图像和活动影像)为文化内容并被大众所认同的文化。视觉文化背景下的影像艺术,作为当今最有影响力的大众媒介之一,影像艺术媒介呈现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互动性

影像艺术的互动性,又可以称为参与性与介入感。随着高科技手段与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影视媒介尤其是电视、网络媒体的互动性与双向性进一步增强,从“传播”逐渐走向“交流”。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影视媒介的互动性体现是多方面的,包括影视节目点播、网络红人自我宣传、网络影像视频录像短片上传、各种影视剧目在线播放等。观众可以根据自己当下的心情来选择影像产品,这使得观者得到了更强的共鸣感,观众能更好地进入审美状态,从而更好地领悟影像艺术创造的审美境界。

(二)个性化

影像媒介是一种极具个人化的媒介,通过电视、电影、网络传递和表达出来的是一种比较独立的见解和思考,影像也因此具有了自我传播的特性。而人们在用影像记录自己生活的同时,加深了对自己所处世界的了解,从而得到一种满足感。影像表达的突出特征就是“执着于‘独异个性’的创作激情” ②,专注于对与创作者个体紧密相联的东西的个人表达与阐释,也即个性的感受、体验与理解。影像创作者在影像中注入了自己的理想和愿望,影像所呈现的无一不是创作者的切身感受与生活体验,与己相关性的表达内容与形式使得影像显现出无与伦比的“个性化”。

(三)大众化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影像技术的升级、设备价格逐渐降低,影像传媒直接进入大众的视野,影像作品通过各种途径广泛传播,开始朝向大众化的方向发展。在当今这样一种视觉文化时代,影像传媒把触角伸向传统媒介所无法涉及的许多领域,影像媒介有效地促进和参与了当前视觉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大众化的本意首先是指满足民众的追求;其次是指通过大众传播为民众所消费的形式。

二、影像艺术与舞蹈教学中的关系

(一)影像艺术中舞蹈语言符号解读

视觉时代使我处于一个视像膨胀的“非常时期”,人们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影像作品中存在着大量“视觉污染”。而这些影像信息大多是通过如影视、交友娱乐网站、视频聊天、游戏、网红广告宣传等某些庸俗低级的舞蹈语言符号形式进行传播的。它所具有的刺激、另类、所谓“时尚”的特点不仅传播着各种庸俗流行信息,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对于舞蹈肢体语言感官接受,造成对于舞蹈艺术语言的某种误读。因此在高校舞蹈教学中如何正确引导和解读舞蹈艺术语言就显得十分必要。

(二)影像艺术要素在舞蹈教学中的体现

影像艺术中各种要素需要正确阐释与解读,而这种解读是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来完成的。具体地讲,是需要通过教师将影像艺术各元素放置在舞蹈教育教学过程中去进行解释与引导。

影像艺术要素在舞蹈教学中体现在以下方面:

1、直观与多元性

影像艺术诸要素在舞蹈教学中首先体现的是直观性。随着影像信息来源的广泛与便捷,使得人们可以轻易地从网络媒体上下载各种影像资料进行学习、欣赏。其次是影像艺术要素的文化属性的多元化。任何影像艺术要素在不同的观者眼中的寓意与影响力是不相同的,这与观看者的审美素养、情趣爱好、场景与心情都有很大的关联性,因此对于影像艺术要素在舞蹈教学中准确运用与借鉴,就突显了教育者的视觉文化艺术层次与审美素养水准的不同,从而导致影像艺术要素在舞蹈教学的文化多元性。

2、自我娱乐与个性情感表达

在以休闲娱乐文化逐渐进入大众生活的当下,影像视频片段下载大多是为满足自我娱乐目的。而影像制作者,比如DV,制作者的非职业性,其视角独特,更加注重表达个人心声与自我空间。这些都促使人们(包括我们的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随心所欲地表达情感,根据自己的喜好安排剧情而不去考虑各种束缚,零距离地记录自己身边的生活,这种平民式的视角和个人风格,是当前影像艺术的独特风格。

影像艺术的真谛是交流的互动性。而舞蹈教学中教与学之间也是需要大量互动,传统舞蹈教学模式已经逐渐被以MV,DV网络视频等影像艺术作品为基础的微课、慕课所替代。影像艺术正以形象直观、互动灵活的触角进入到高校舞蹈教学环节中来,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而丰富的学习平台,也使学生变得更加自由、快乐、主动地学习和重新认知舞蹈,并且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更加清醒的认知自我。

注释:

①[美]丹尼尔・贝尔,赵一凡等译.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三联书

店,1989.

②赵鑫,黄兵.试论 DV 影像的传播意义与文化价值[J].今传媒,2011.

参考文献:

[1]巴拉兹.电影美学[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

[2]周宪.视觉文化语境中的电影[J].电影艺术,2001(02).

[3]陈晓红.刘桂荣.审美现代性与视觉文化转向中的电影艺术[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06).

[4]吴琼.视觉文化的奇观――视觉文化总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金浩.新世纪中国舞蹈文化的流变.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3.

篇13

关于“图书馆产业”的概念,林汉城先生在《产业化∶21世纪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点》一文中做了明确而详细的阐述。认为图书馆产业是一种非商品化和商品化兼容的产业。其构成要素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图书馆本体产业。包括:(1)收集、处理、存储和流通物质形态的文献信息产品的服务业。这部分的服务是非商品性的无偿服务;(2)文献信息的生产及其技术的咨询服务和经营业。如二、三次文献的开发利用,数据库服务,技术设备的开发、维护与市场营销,联机和脱机等信息处理服务和系统集成服务,咨询、培训、多媒体阅览及服务等。这部分的服务主要是商品性的有偿服务。第二,图书馆相关产业。即以劳务形式出现的图书馆文化服务行业。如书店、展览、文房四宝、书字画销售、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复印、印刷等。第三,图书馆附属产业。即向其他商品提供文化附加值和以图书馆文化为依据的行业甚至跨越图书馆文化的其他行业。如音乐茶座、歌舞厅、戏剧舞蹈演出、服装业、设计、装潢、旅游业、照相业等。同时该文还指出图书馆产业的主要构成是公益型的无偿服务部分,而办好本体产业还要争取政府增加拨款。

目前,虽然理论界对信息产业的概念和范畴还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但一般认为,信息产业是一个包括信息设备制造业、计算机产业、通讯业和信息服务业等在内的庞大的产业群。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属于信息开发服务范畴。因此,正确认识图书馆与信息产业的关系,有助于我们冷静地分析图书馆产业化的现实可能性。

2、图书馆要产业化必须具备的条件

2.1、“产业”和“产业化”

“产业”和“产业化”都是近20年才流行开来的很不确切的、很中国化的概念。产业化的“化”字—lization,从英文原义上看,指的是“使……处于某种状态,或处于某种过程”,如现代化等;从中文字义看,产业化,“化”为“幻化”的意思,即原本不属产业、但一借鉴产业方式经营,就变成(或者开始变成)了产业,如文化本不是产业,可一旦放开按照产业模式运作,就“比产业还产业”,如今已“产业化”程度很高了。因此,对图书馆,不是看它是否已经产业化,或者产业化到什么程度,关键要看它是否具备产业化运作的天资。

图书馆既隶属于文化产业又隶属于信息产业。因此,我们可以借鉴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的产业化特征来考察图书馆能否产业化的问题。简单地说,文化产业就是将文化转变为商品的行业;信息产业就是将信息转变为商品的行业。图书馆既是文化产业的一部分,也是信息产业的一部分,它是把文献信息服务转换成有形或者无形的商品从而满足社会需求的行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鲁志强认为,产业化就是将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材料通过商品化、市场化、规模化达到实用,并获得回报。实现产业化的标志就是商品化、市场化、规模化。商品化是指:技术达到成熟,具备技术可行性、工程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可以以商品形态提供给客户,是一个产品创新的过程。市场化是指:具有市场需求,具备价格竞争力,可以获得效益,是一个需求创新、开拓市场、创造需求和供给的过程。规模化是指:具有大批量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能力,可以可靠、稳定、低风险地进行大批量生产,是一个管理创新、组织规模生产、创造利润的过程。生产、服务、经营一体化是产业化的前提条件,而把生产、服务、经营方式规模化、科技化则是产业化的标志。因此,“图书馆产业化”的定义应是,图书馆利用自身的信息资源优势和服务优势,依托高科技尤其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把信息资源、信息服务甚至信息技术转换成可以量化出售的产品,实现产品的市场化、生产的一体化、经营的规模化,积极参与到市场竞争中,通过市场竞争来提高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质量,发挥图书馆在信息经济时代知识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支柱产业作用的活动和过程。它包括: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加工销售,如基于互联网的各种专业资源数据库服务,为出版、企业、政府等提供专门信息服务;数字技术设备的开发;信息处理服务和系统集成服务;讲座、培训、出版、书店、展览、字画销售、电子出版、复印、印刷、茶座、歌舞厅、戏剧舞蹈演出、服装业、设计、装潢等。

2.2、图书馆要产业化必须具备的条件

根据我国图书馆发展的实践,本人认为,信息处理的专业化程度;技术层面的数字化程度;产品层面的商品化程度;生产层面的企业化程度;商品层面的市场化程度;整个活动的规模化程度。是图书馆进行产业化运作必须具备的六个条件。其中,“专业化程度”是图书馆产业化的前提。专业化就是具有高素质的图书信息管理人员,把图书馆知识信息资源科学分类,按照最便利的方式排列组合,便于用户检索和利用。专业化是数字化的基础。数字化是技术层面的基础。就是将全部信息资源电子文本化,把实际资源转换成虚拟网络资源,便于共享。商品化是在专业化和数字化的基础上,把经过分类加工的图书信息资源,按照市场的需求,制成适合各类信息消费者需求的信息产品。企业化同样也是在专业化和数字化的基础上,按照现代企业运作模式,对信息资源实行策划、生产加工、管理组织、销售与售后服务一条龙,实现产、供、销一体化。市场化就是图书信息资源产品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信息消费者的需求,占市场份额多少,这是知识经济时代和发达的市场经济时代,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资源增值的重要途径。规模化就是作为知识经济时代三大信息支柱之一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及产品,由于网络化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可以在整合兼并优胜劣汰的基础上,实行全球范围内信息资源产品服务,并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图书馆产业化必须具备的六个条件缺一不可。没有专业化就没有服务的便捷,即使勉强实现了数字化,也难以发挥信息资源的作用,就谈不上产品化、企业化、市场化、规模化。数字化是技术层面的基础,与专业化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没有数字化就没有便利的产品生产加工,也无法进行产品的销售,更无法进行集约化经营;商品化、市场化是图书信息资源的价值以及附加价值实现的重要方式。而规模化则是信息社会中图书馆价值实现最大化的必由之路。从严格意义上讲,只有实现了规模化经营,使得信息资源产品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才是最终实现了产业化。

3、图书馆产业化运作已具备的基础

3.1、信息需求市场逐渐发育并走向成熟,价值实现空间逐步拓展。

需求市场在逐渐发育。知识信息时代催生了学习化社会,知识生产周期缩短,知识更新加快,终身学习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生存发展的重要方式。因而,信息需求市场正在发育。信息需求市场的存在,将极大地推动图书馆的社会化、产业化进程。

价值实现空间逐步拓展。以等价交换为特征的市场经济逐步发育趋向成熟,为图书馆产业化提供了可以依赖的客观环境;图书馆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信息服务等转化为信息产品并实现其价值和增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经过市场中转。

3.2、技术条件已完全具备,人力资源逐步优化。

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为图书馆产业化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产业化运行的硬件和软件条件,都已经具备。信息资源日渐丰富,专业化程度逐步提高。再加上网络资源共享,作为产业化重要特征的规模化运作成为可能。

人力资源逐步优化。图书馆内部改革深化,组织管理上的岗位责任制,人员素质逐步提高,图书馆产业化程度提高,为信息资源转化为信息产品,以及进行大规模信息产品生产和销售,奠定了劳动力基础。

3.3、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飞速发展,成为图书馆产业化运作的参照、依托和拉动。

数字化技术的巨大进步,是这个时代制高点,也是我们判断图书馆产业化有辉煌未来的根本依据。

为早日占领世界文化产业资源和信息产业资源市场,世界各国纷纷从战略角度开始将一些有特别保留价值的文化信息资源,例如各民族文化遗产,转换成可以编码的数字化形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此开始“世界的记忆”项目,意在使世界范围内的文化遗产数字化永久保存,以便最大限度地适应信息化时代资源共享的要求。我国的文化资源数字化以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为标志,也于1996年启动,仅以国家图书馆为例,该馆目前已完成6380万页图书、近2000部影片、22万首音乐作品、4000页馆夏文资料、8000幅金石拓片、180万拍民国期刊、近8万篇博士论文等多种类型资源的数字化工作。全球迄今为止最大的中文知识信息资源库《中文知识资源总库》,计划在三年内使中国知识资源总量的80%通过互联网实现社会共享,并将其中80%的知识元素提炼、加工成知识元数据库。该库除了将大量的知识资源进行数字化外,最重要的是将信息进行了专业的挖掘和处理,使人们能更加方便、有针对性地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找到所需内容。

大势所趋,各图书馆在做好传统服务的基础上,纷纷把目光转向具有极大发展前景的信息市场。基于社会需求,加大了信息资源的开发力度和推广力度,各种特色资源的开发服务如雨后春笋,蒸蒸日上。图书馆产业化指日可待。

4、图书馆目前尚未完全具备产业化的条件

4.1、外部环境尚未成熟。

图书馆产业化虽然已有些基础,其中有些也已十分成熟,例如数字化技术,但总体上看,图书馆产业化运行所要求的现实条件,无论从外部环境看,还是从内部环境看,都还不充分。就外部环境而言,与知识经济在中国的发育、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发育都还很不充分的状况同步,图书馆产业化运行需要的外部环境也还没有形成。主要包括:终端消费市场发育不足,源头生产内部动力缺乏;计划经济体制限制了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产品化和市场化;市场经济运行的配套环境如版权问题等尚未妥善解决等。

信息消费市场没有完全发育。目前,国民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有待培育和提高,再加上图书馆本身的制度壁垒、信息资源及所开发产品的匮乏、社会化服务尚未充分展开等现实,图书馆信息产品生产的潜能,因为缺乏消费市场的拉动,还没有完全释放出来。这样,(社会)终端消费和(图书馆)源头生产,各自为营,缺乏沟通,信息需求者没有把图书馆作为获取信息的主渠道,而图书馆无法把自己的信息资源送到真正需要信息的消费者手中。生产和消费脱节,井然有序的市场供求关系没有形成,图书馆作为信息时代三大信息资源之一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4.2、图书馆管理体制的纯粹事业化是图书馆产业化的最大制度壁垒。

在整个信息产业中,图书馆比较特殊。它既具有社会公益性质,又有特定行业性,还有信息安全等意识形态特性。因此,国家进行严格管理是必要的。但图书馆目前纯粹的“国营”性质以及相应的纯粹“公益”性质,限制了民间资本名正言顺的进入,图书馆内在巨大的潜力得不到有效开掘。一方面国家资金投入不足,另一方面民间资本又没有合法渠道注入,国家背负图书馆包袱,图书馆缩手缩脚举步维艰。因此,图书馆产业化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制度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