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美术德育总结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美术德育总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美术德育总结

篇1

这学期我担任初二年和高一年的美术课教学工作。初中学生的美术基础普遍较为薄弱,在动手作业这块会表现不尽理想,但是我们可以取长补短,在指导技巧的同时,鼓励表现主义的创作手法。在美术认知领域里,初中生也表现得较为懵懂,但是教材里丰富的课题可以给他们带来许多新奇的感受。我认为牢牢抓住他们的新奇感,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是上好美术课的一个情感要素!那么怎么样让学生一直保持着这份学习的积极性呢?

首先是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美术学习的乐趣。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我选择将教材里的课题进行扩展,在上好教材重难点的情况下,不忘介绍学生们感兴趣的内容。然后,把进度调慢,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掌握这些他们喜欢的东西。例如,在上绘画课时,我不是给学生一个题目,规定他们去画什么,而是给学生提一个要求,允许他们大胆的去画、去表现自己的创作思路。并且通过多媒体使学生多欣赏多观察,在每次上课时,对一些容易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纠正、鼓励;而对一些画得好的学生则进行表扬,把好的作品贴在黑板上让大家欣赏点评,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在手工课上,我让学生走出课堂,到课外寻找内容。当学生看着自己的一件件作品,瞪大眼睛,或许他都不敢相信自己会做出这么漂亮的东西来,一下子学生们的积极性就上来了,学习紧张的神经也放轻松了。现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而我上课也轻松了许多,或许这就是“寓教于乐”道理吧。

其次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丰富的想象力对学生创作美术作品是必不可少的。没有丰富的想象力,创作画面就会显得呆板,相反,当学生产生了丰富的想象力后画面就会充满了浪漫的色彩。

高一年这边课堂教学以美术鉴赏为主,重点从对各类艺术作品的欣赏讨论中,让学生获得正确的审美观、艺术观。课堂教学涉及的知识面很宽,需要精心备课,收集大量可能被学生提问到的资料。精心准备用于多媒体幻灯片的图片和视频,有效引导学生进入课题主题。另有开设美术特长生的课,为周一、周三、周五下午第三节第四节课,旨在注意挖掘有美术禀赋且有意踏上艺术道路的学生,提高其欣赏及艺术感悟能力,使每堂课都能让学生有所收获。学生在课后也很积极的自动留下提问和绘画。虽然超出工作时间,但是看到学生那么积极也是一种很大的动力。总之,在实际教学中,我都以培育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的,力求让美术教学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更大的作用。

二、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

教学之余,我除认真参加学校及教研组组织的各种业务学习外,还订阅了教育教学刊物,从理论上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并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使自己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上 能更快地适应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化教学模式。

三、任劳任怨,完成学校其他工作

对于学校布置下来的每一项任务,我都能以自己最大的热情把它完成好,做到“任劳任怨、优质高效”。按时上岗,尽职尽责,与同事们和谐相处。

这一年的工作中,有收获也有不足。比如控制不好课堂长度、纪律控制不够理想等。我会好好总结教学经验,再接再厉。

美术教师德育工作总结范文篇二

本学期在校领导的安排下,我担任高二十四个班的美术教学工作,并在教学之余努力地承担学校的各项宣传任务、策划学校美术班活动、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迎元旦学生美术作品展、并加入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为进一步提高自己,积极地外出听课,组织并带领同学参加各类画展。深信,只要付出必有收获!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在教学中,把握原则,积极地为学生创造美术学习的氛围,除了在课堂教学以外,组织号召并带领高二学生参观画展,进行直观教学,赢得了广大学生的普遍叫好。组织学生参加现场美术作品比赛,取得了第一名、第二名的成绩。扩大宣传力度,使每周四晚5:40—9:20的全校美术兴趣活动更有特色,并确立高考班,利用一三五晚7:00—10:00对其进行专人辅导。在学习中,与学生共同成长,在第二届福建省美术教师优秀作品展中,水彩作品《欧式古居》荣获一等奖。艺无止境,学无止境。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艺术的道路上,坎坷与希望并存,挑战与机遇并存。20XX年是不寻常的一年,展望20XX,生活将会更加充满希望。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校领导的正确引导,我们平山中学定会迎来艺术的春天。

本学期的各项工作已近尾声,除了感叹时光的飞逝,还真的有必要给自己这半学期的美术教学工作做一个总结。一个学期的时光中,在校领导和同事们的关怀帮助下,较为顺利地完成了本学期学校交付自己的各项工作。回顾这一学期,虽然个人在教学上和业务上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还是有许多值得总结和反思的地方。现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借以促进提高。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业务素质。

一个学期的实践教学中,我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学海无涯,教无止境”,只有不断充电,才能维持教学的青春和活力。所以,一直以来我都积极学习。一学期来,我认真参加本校及进修学校组织的各项培训活动。另外,我还利用书籍、网络认真学习了美术新课程标准、艺术教育新课程标准,以进一步地完善自我。并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使自己能更好的进行教育教学工作,通过这些学习让自己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也明确了今后教学努力的方向。不断地充实了自己、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和见识、为自己更好的教学实践作好了准备。

二、认真搞好本职教学、教研工作

课堂教学是我们教师工作的首要任务。本学期,我努力将自己这几年的一些教学经验及所学的新课程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立足课堂及教学实际,力求让我的美术课堂为学生的视野开阔贡献自己的那份力量。课前认真作好充分准备,精心设计教案,并结合各班的实际,灵活上好每一堂课,课堂上认真传授,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尽心的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学到了一定的基础知识,掌握了美术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同时也学会了判断美和创造美,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尽可能做到当堂内容当堂完成,使学生对美术更有兴趣,同时注意发掘有美术天赋且有意踏上艺术道路的学生,提高其欣赏及艺术感悟能力,为平山书画协会的组建和兴趣小组的成立打下较为良好的基础,使每堂课都能让学生有所收获。总之,在实际教学中,我都以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标,力求让美术教学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更大的作用。

三、任劳任怨,完成学校其他工作

对于学校布置下来的每一项任务,我都能以自己最大的热情把它完成好,基本上能够做到“任劳任怨、优质高效”。在下半学期的宣传工作中,按时上岗,尽职尽责,为老师和同学们搞好服务。

四、加强反思,及时总结教学得失。

反思本学期来的工作,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自身业务能力的提高方面还有所欠缺,课堂教学实践中思考得还不够全面,不能及时将一些教学想法和问题记录下来,进行反思;

2、教科研方面,虽然本学期加大了学习的力度,认真研读了一些有关教科研方面的理论书籍,上缴了教科研论文,但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还不到位,研究做得不够细和实,没达到自己心中的目标;

3、美术教学中有特色、有创意的东西还不够多,今后还要努力找出一些美术教学的特色点,为我们平山中学的美术教学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当然,其他方面的工作也有待于精益求精,今后工作中将更加兢兢业业。

美术教师德育工作总结范文篇三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职责,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自从踏上三尺讲台,我深感“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光荣称号的沉重。作为教师,知识的传播者,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能够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行,以良好的言行举止,崇高的道德情操去影响、去感染学生,如同在师范读书时的那句校训:学高为师,身正是范。

一、爱岗敬业,忠于教育事业

热爱教师的职业,爱岗敬业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前提。我觉得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要尽心尽力,每一种职业都是社会的必要组成部分,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每一个人都是平凡的,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好平凡的事,恰恰就是不平凡。

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忠于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是作为一名合格教师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虽说正式走上教育岗位刚满一年,但自己对教师工作已经产生了感情,通过自己的教学使学生具备了相关的知识,看着自己付出的努力获得了回报,内心充满了成就感,在新的教学工作中也就有了动力。

二、热爱,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是新时期教育老师必须具备的学生观。现在学校提倡教师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这也是全社会都普遍认同的教育观点。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才会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才不失师德风范。

但“人非圣贤,熟能无过。”更何况是尚未成年的孩子。学生犯了错误,也不能不管。我也常会和学生交流。让学生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问题,感受自己的所作所为给别人造成的伤害,这样孩子会从内心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从根本上改正错误。其实学生完全能够从你的表情和语气中感受出你是善意还是恶意。我想只要你是善意的,真诚的,真正的热爱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学生完全能接受你的批评和意见。

三、努力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精通教学业务是教师之所以成其为教师的关键。韩愈曾经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只有精通业务,才能将科学知识准确地传授给学生,而不致于误人子弟。倘若学生给你提出的问题你总是不能准确地解答,在学生心中的威信也就会逐步丧失。到那时学生对你已没有信心可言,对你所教授的学科也不可能再有兴趣,当然也不可能学好这门课程。随着美术课程特别是拓展内容的不断更新,我仍有许多能力目标把握不住,钻研得还不透彻,上起课来有些力不从心。另一方面,每个人都有他不同于其他人的长处和优点,学生在某方面超越教师的可能性甚大,所以,老师应该对学生的人格、思想、情感、意志给予充分的尊重。总之,我认为提高教学技能和水平,仍是我今后要努力的方向。

四、努力提高自身道德修养

通过回顾和总结,结合自己的体会,我对教师师德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师德建设是教师个体成长和自我完善的需要。我们不能因为其它行业的浓厚的商业气息而使教师这个职业沾染铜臭味儿,也不应该因为别人的堕落而放弃自己的追求、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教师的责任重大,教师的使命感要加强。

篇2

2)选派最佳专职人员担任艺术课教学,开全课程,保证质量。

(3)根据教师的自身特点,组织开展课外艺术班活动,发挥教师特长,培养学生具备一技之长。

(4)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艺术教育活动,如“庆六一歌咏比赛”、元旦文艺联欢、“庆国庆师生书画展”等,丰富了学生的文艺生活,锻炼了学生的文艺才能。

2、组织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艺术教育活动,特别是在它走出课堂以后,往往带有较大的灵活性,学校加大了领导和管理力度,制定了具体有效的管理措施和管理制度。课外艺术活动的开展逐步形成了制度化、规范化。学校每年举行一次艺术节,举行文艺汇演、书画比赛,通过各种艺术活动培养了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规范了学生的行为,学生们艺术才华得以展现,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我校涌现出一大批艺术骨干苗子和优秀的艺术人才,并经常参加镇组织的各种文艺演出,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称赞。通过各种艺术活动的开展,学生充分展现了自己的艺术才能,锻炼了自己,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创造能力、欣赏能力。这些活动开发了学生的智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丰富了学生的审美知识,增强了学生热爱学校、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3、组织开展好 美术兴趣小组活动。

近年来,美术教学组织开展了美术课外兴趣小组,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美术兴趣,起到了积极作用。

首先,本小组不仅集中学习个种美术知识,还组织学生参加各种锻炼美术能力的课外活动,如教授他们如何画墙体画,制作高品质的黑板报等。集中活动时,地点主要是学校三楼美术教室。学生们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取得优异的成果。

其次,我针对每位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给他们每个人制定了学习目标,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学到最多的知识。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又能从美术兴趣小组这里找到快乐,也能学到知识。

活动开展的得与失

美术小组的成立,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懂得了更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有利于学校各项活动的开展和校园文化建设。但由于学生家庭困难,小组的开展很难要求学生购买绘画用品,兴趣小组整体的效果受到影响,但学生能从中学到真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

二、不足之处

1、学校艺术活动室数量达不到上级要求。现在美术活动室只有一口,缺少书法活动室。

2、艺术活动的开展还有待加强,活动的形式要丰富多彩,可以增加摄影、手工等各具特色的比赛项目。

3、各具美术学具不够齐全。

三、努力方向

篇3

在过去的日子里,总务处在校行政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各项后勤工作,为创建一个优美、舒适的育人环境而努力。

首先,后勤职工认真学习上级有关部门的文件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并充分研究后勤在管理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工作需要,制定和完善了各项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充实了领导干部,加强了后勤队伍的领导。分工明确,并对后勤职工的上、下班实行了严格、细致的考勤。无论是绿化、环卫还是水、电管理人员,都统一按总务处的各项考核制度考评。一把尺子,一个标准。提高了后勤的工作效率。

篇4

一、唐卡形成存在的背景

唐卡是藏族地区常见的卷轴画,多画于布或纸上,用绸缎缝制装裱,上端横轴有细绳便于悬挂,下轴两端饰有精美轴头,画面上覆有薄丝绢及双条彩带。藏传佛教的寺院、宫殿、佛堂、信徒屋内,都有悬挂供奉唐卡的习惯。唐卡的发展繁荣和佛教在藏区的发展传播是同步的。

藏族人民生活的雪域高原,条件艰苦、物资匮乏、经济发展慢,大多过着游牧的生活,经常遭受自然灾害,因此,成为人们的心灵寄托,深刻的融入了他们的生活。唐卡的轻便、精美、形象、便于携带的特点,相较金属佛像的携带不便,满足了牧民的游牧、流动生活,可以随时膜拜、祈祷,所以,唐卡得到很多信徒亲睐,是藏传佛教最常见的膜拜艺术品。

二、藏传佛教唐卡独特的宗教意识及视觉审美

(一)唐卡具有的宗教意识

唐卡的藏语意思为平坦宽广,唐卡是通过把藏传佛教的教义通过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唐卡虽为绘画艺术品,但从唐卡的功能来说,是佛龛、佛像等宗教膜拜物的替代品,是人们在特定的生活条件下为了更适应膜拜所创造的特殊绘画形式。唐卡属于宗教艺术的范畴,在藏传佛教的仪式中,作为信徒和神灵的沟通纽带,能够激起信徒的强烈宗教情感,营造出浓烈的宗教氛围。

(二)唐卡具有的视觉审美

藏传佛教唐卡在具有宗教意义的同时具有很大的视觉审美意义。唐卡的宗教意识是高于唐卡的视觉审美放在第一位的,藏传佛教唐卡的绘制从构图到色彩都有严格的传承要求,尽管如此,仍然没能遏制唐卡的色彩、线条美,反而使唐卡的绘制更加的独具特色。

线条、色彩的有机组合和奇妙变化是绘画唐卡的主要技法。藏传佛教唐卡的绘制具有流畅细腻的线条美,绘画以线描为造型骨架,线描勾勒是藏族传统唐卡画的基本手段,也是与藏族远古文化一脉相承的优秀审美表现技法,具有勾勒细腻、节奏性强和线条种类多样化的特点;藏传佛教唐卡的绘制同时具有娇艳和谐的色彩美。唐卡绘画艺术的色彩是画师们在遵循藏传佛教唐卡画严格的色彩要求下,在线条勾勒基础之上,运用多种颜料进行巧妙的配合添彩,使线条所创造的美感更加的鲜明化,达到唐卡绘画艺术独具的审美效果。色彩的运用构成的整个画面艺术色调,正是藏族人民坚强勇敢、勤劳智慧、豪放热情的民族性格所形成的审美情趣的艺术表现。藏传佛教唐卡的绘制充分利用了色彩的对比反差、金色勾勒调和及色彩的象征意义,利用色彩不同的冷暖属性和饱和度而产生的和谐与对比,使绘画形式和内容完美结合,从而达到较高的艺术性和审美效果。

(三)藏传佛教唐卡的宗教意识与视觉审美的融合

藏传佛教唐卡独特的视觉审美是依托于唐卡的宗教性质而存在的,同时,唐卡宗教性质的发挥,是通过唐卡的图案、色彩的象征手法而进行的。

象征作为在艺术领域常用表现手法,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些事物、图景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藏传佛教唐卡正是很好的运用了象征的手法,通过自身图形、线条、色彩的象征的意义,达到传达宗教意识的目的。

藏传佛教唐卡的图像、色彩、线条主要作用并非视觉审美,而是在服从宗教氛围上的宗教意义的表达。藏族文化之中,每个不同的色彩都有自身固有的色彩象征意义,藏传佛教唐卡的画面色彩是其表达象征意义的重要途径。比如,红色代表着权利,白色代表纯洁、和平与吉祥,黄色象征功德圆满等等,这些色彩象征意义在藏族的文化中深刻的嵌在了藏民的潜在意识之中,在浓厚宗教氛围的宗教仪式中,唐卡的色彩象征意义很容易被激发出来。

藏传佛教唐卡的绘制要求严格,更是激发了唐卡艺术家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丰富想象力,集写实、情感表现、宗教意识、视觉审美于一身,将藏传佛教唐卡中神灵形象创作的更加生动完美。

篇5

二、寓德育于作品创作之中,运用新知

巩固所学知识与技能是提高学生美术素质的重要途径,在美术课堂中常常用“运用新知”这一环节来完成。在本环节的教学中,采用德育与创作相结合。就是指学生在运用所学的美术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美术创作时,首先要指导学生对作品进行立意,然后再思考怎样运用所学的技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让技法学习为表达思想服务,让思想感情促进技法运用与提高。

三、寓德育于作品分享之中,交流评价

交流评价是美术课堂教学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其目的是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肯定与校正。它不仅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不断提高美术素养的过程,同时也是引导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融、情与情的碰撞,形成正确价值理念的过程。在交流评价环节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自评、互评、师评等形式,不仅对作品的创作构思、构图及制作中的独特之处进行交流与评价,让全班同学明白作品好在哪里,学到创作的方法,而且要对作品的立意、情感、思想及含义进行交流与评价,让全班学生感受到浓浓的情、深深的意和高尚的德,进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同时让学生在教师的赞誉、同学的夸奖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四、寓德育于提炼概括之中,总结提高

篇6

德育,是素质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别于传统重成绩轻德育的教学理念,现代教育主张将德育融于教学之中,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发展。而高中美术教育作为一门人文气息浓郁的学科,在德育方面体现出来其超过其他学科的优异性。高中美术教育旨在引导学生对事物产生正确的审美观,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情志。这些都与德育不谋而合,因此高中美术教育成为了高中教学德育的前沿阵地,为学生的德育工作起到了良好的推进作用。

1 如何在高中美术教育中更好地开展德育

美术教育虽然自身具有良好的德育基础,但是具体到实际的教学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想要在美术教育中更好地开展德育,需要教育工作者结合教育现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自身情况,创造出一套有利于德育的美术教育模式。

1.1 创新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内容

传统的美术教学,拘泥于课堂上老师演绎式的教学,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也不利于德育教育的开展。想要在高中美术教育中深化德育,就要发散思维,开拓创新,以学生的角度看问题,研究出一套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要跳脱书本的束缚,不仅要将美术知识教授给学生,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欣赏,让学生感悟艺术魅力。例如,可以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更直观地欣赏艺术作品,可以带领学生去美院或者画廊观看画家作画,拉近学生与艺术的距离。定期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写生,让学生领略自然的美好、生命的质量。只有当学生对美术课程感兴趣,才能将德育在美术教学中落到实处。

1.2 通过艺术大家的励志故事传播正能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好的榜样可以激发人们奋进的决心,推动人们从绝望走向成功。高中生正处于人生的转型阶段,对未来充满迷惘,而高考的压力又让不少学生彷徨不安。因此,教师在美术教育中应积极向学生介绍艺术大家的成功之路,分享艺术大家的励志故事,不断的向学生传递正能量。例如,齐白石从一个普通农村少年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终成一代艺术大师,其对绘画的执着与热爱,对理想的不懈坚持感染了无数追逐梦想的人。这样的故事对于中学生来说无疑是最好的德育教材。这是德育在美术教育中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通过榜样的力量帮助德育在美术教育中顺利展开。

1.3 欣赏艺术作品感受艺术气息

美术教育是一门关于美和艺术的学科。形而上学的讲什么是美?什么是艺术?难免显得过于单薄,只会给学生一种模糊的构象,让学生难以理解,就更谈不上让学生感悟艺术,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了。想要打破学生与艺术之间的朦胧状态,首先就要让学生近距离地接触艺术作品,直观地感受艺术作品的魅力。学生对于一件好的艺术作品的欣赏,胜过教师千言万语的宣讲。因此,让学生直观的欣赏艺术作品,感受艺术气息,是将德育融入美术教育中的有效助力。

2 美术教育中德育的作用

学生是未来国家的建设者,学生的德育工作是现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校园德育积极关注学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的健康发展。美术教育作为校园德育的前沿,对学生的德育影响巨大。

2.1 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艺术是人类精神的食粮,它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感染人心,给人以心灵的震撼。画家徐悲鸿曾根据中国古代传说创造画作《愚公移山》,画作中愚公一家人齐心协力,移山不止。我们从中看到了力与美的结合,更感受到了愚公移山坚持不懈的精神。这就是艺术给人的影响。美术教育就是要发挥这种艺术对人的影响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看到人生的希望,坚定奋斗的信念。

2.2 培养学生对生活、生命的热爱

生活本身就充满坎坷,人的一生中总是有很多挫折与不幸。高中生由于其所处的年纪,正是心理状态极不稳定的时期,面对挫折往往会产生消极负面的情绪。对此,美术教育中的德育起到了良好的调节作用。美术教育本身就是对学生进行关于美的引导,让学生看到生活的美好。从色彩的世界中发掘生活的乐趣,感受艺术带给人精神的享受。通过对美术的欣赏与创作,让学生得到放松,心理压力得到舒缓;通过一个个展现生命活力的艺术作品,让学生体会生命的美好。

3 总结

快节奏的生活环境造成现在人的德育普遍存在问题,尤其是高中生,由于其特殊的叛逆期影响,其在思想、道德等方面极易受外界不良信息所左右。因此,学生的德育工作不容忽视。美术教育由于其在德育教育方面存在优势,应积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努力引导学生对美的正确认识,用艺术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方面的发展,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连夏子.让德育之花盛开在美术教育中――浅谈美术教育中的德育渗透[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46):13-14.

篇7

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我时刻提醒自己争做优秀教师,在学习中,我以积极求进的态度认真参加各项学习,认真仔细地做好学习笔记,坚决拥护党的领导,拥护党的方针政策,团结同事,专研业务,为人师表,积极投身到工作之中去。

在本学年中,我任教九年级美术及德育处德育辅导员工作,在教学方面,我总结以前教学中的经验,运用学校先进的教学设备,利用好地方丰富有利的教学资源,以激趣和引导为主,让学生在浓厚的趣味中自己开拓思维,遇到困惑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共同寻求突破,使课堂不在是乏味的教学,不在是老师教学生学,而是老师融入学生中去,和学生发展为本,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同时进行分层次地教学,适应不同素质的学生,使他们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形成基本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为终生学习奠定基矗

在任教的同时,辅导学校德育主任做好德育处的工作。时刻牢记“爱岗敬业”和“为人师表”,做好全校学生的表率,在平时的各项工作都渗透德育教育的内容。

总之,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在这片洁净的土地上我快乐地学习和工作着,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倍地努力,为孩子们寻找和创设更好的学习方法与学习环境。

岁月如梭,转瞬间今年的工作即将结束,回顾一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如下:

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我时刻提醒自己争做优秀教师,在学习中,我以积极求进的态度认真参加各项学习,认真仔细地做好学习笔记,坚决拥护党的领导,拥护党的方针政策,团结同事,专研业务,为人师表,积极投身到工作之中去。

在本学年中,我任教九年级美术及德育处德育辅导员工作,在教学方面,我总结以前教学中的经验,运用学校先进的教学设备,利用好地方丰富有利的教学资源,以激趣和引导为主,让学生在浓厚的趣味中自己开拓思维,遇到困惑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共同寻求突破,使课堂不在是乏味的教学,不在是老师教学生学,而是老师融入学生中去,和学生发展为本,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同时进行分层次地教学,适应不同素质的学生,使他们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形成基本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为终生学习奠定基矗

在任教的同时,辅导学校德育主任做好德育处的工作。时刻牢记“爱岗敬业”和“为人师表”,做好全校学生的表率,在平时的各项工作都渗透德育教育的内容。

总之,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在这片洁净的土地上我快乐地学习和工作着,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倍地努力,为孩子们寻找和创设更好的学习方法与学习环境。

20xx年度自我鉴定(二)

一、以党的理论武装自己,在思想上不断提高自己。

今年我在院党总支及科支部的领导下,我认真学习了<科学发展观>、<学习当代军人何祥美>及<向~同志学习>等系列理论和精神,端正了服务理念,增强了服务意识,改善了服务态度,营造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帮助的温馨和-谐的医患关系,以“八不准”严格要求自己,以“xxxx”来指引自己,在医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科室主任的英明决策下,不断的努力工作,时时争取做一名优秀的医务人员。

二、遵守医院及科室的规章制度,努力工作完成目标。

在工作期间严格按照医院及科室的规章制度开展工作,要勇于吃苦、甘于奉献,正确对待分工,认真履行职责,从无怨言,不计得失。并虚心向前辈和周围的同事学习,依照年初医院和科室制定目标努力、踏实的工作,并向这个目标发起冲击。

三、加强学习,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

要充分抓紧时间,把握一切机会,不间断的坚持多方面的学习。不但要学习本专业的知识,还要学习各种医疗方面的知识。刚开始工作,我也曾一度进不了状态,跟不上大家的工作节奏,我犹豫过、害怕过、退缩过。在前辈们的帮助下我鼓励自己学习,上班时间,向前辈学,向领导学,在病人摄片检查过程中,利用dr成像快的优势,把自己不会的和有疑点的记录下来,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在工作之余再虚心请教。在与临床医务人员相处的短暂时间内,常常咨询他们一些业务相关的知识,使之更好的为我所用,不仅丰富了知识,也对正确的诊断起到很大帮助,下班时间向书本学,向网络学。通过学习,给我带来了信心,给我带来了效率,极大鼓舞了我以满腔热情投入到本职工作中去。

总的来说,医生年度考核个人总结也是对自己的一个认可。医生年度考核个人总结既是对自身社会实践活动的回顾过程,又是人们思想认识提高的过程。通过总结,人们可以把零散的、肤浅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系统、深刻的理性认识,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以便发扬成绩,克服缺点,吸取经验教训,使今后的工作少走弯路,多出成果。

20xx年度自我鉴定(三)

本人荣幸地跨进育新名校任教已经半年,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这既让我感到光荣,又觉得责任重大,所以本人总是严格要求自己,希望能够对得起学生的未来,家长的希望,和学校的荣誉。下面,本人将对这些日子里自己的表现,作出一个客观的自我评价:

古代哲人告诫我,要想教好人,必先做好人, “为人师表,厚德载物” ,成为我时刻告诫自己的座右铭,人的能力或许有大小,天份或许有差异,但是,我始终相信,付出比将有回报,因此,我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每一个学生,时刻注意把一个有知识,有素质的教师形象展示给学生。

在平时的教学中, 认真备课,勤写反思,全心全意为学生,也能赢得学生喜爱.电脑课虽然是副课,却可以影响学生的未来,学生往往喜欢游戏,如何正确引导,成为我努力的方向,让知识与欢乐共同分享.

教学教研方面,认真虚心的向其他教师请教,重视听课特别是师傅欧阳老师的课,每周听课不少于三节,认真写听课笔记,分析此节课的教学亮点.陶行之说过,教育理论只有和实践结合,才是真实的知识,让教学和科研一起成长,让理论和实践一起内化.

篇8

作为教育者应该知道,学生尤其是初中学生对老师的要求非常高,甚至可以说是苛刻,他们不仅要从教师那学习到科学文化知识,同时也很关注、留意教师的言行,甚至于模仿。而这种无声的影响有时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因此教师用自身的言行来教育学生很重要,教师不仅以丰富的学识教育着学生,而且以其高尚的品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黑格尔曾说:“教师是孩子们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

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做到“身教重于言教”,每节课都要时时注意自己的外表和言行。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语言精炼,动作规范,做到对学生既尊重、信任,又不放松、严格要求。这样做既提高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又调动了学生的上进心和积极性,形成了良好师生关系。反之,则效果肯定不会很好。所以,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率先垂范。在中学德育教育中,我总结可以引出两点启示。第一,教师把握一个学生的品德特性,就可以使德育工作做的更加出色主动。第二,初中阶段的道德教育,主要应从每个学生的表现出来个性特点入手,进行深入细致的工作,以培养他们的良好道德品质和情操的稳定性。

二、课程引导发挥思想教育因素

以中学美术课堂为主体的教育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作为一名中学美术教育者只有在课堂上掌握、操控多种策略和技巧,随时随地适时熏陶。才能真正辅德育于美育之中,使美术教学真正发挥它的育人功能。

好的德育渗透是能够让学生把在学习中得到感悟进行再一次升华,当学生在学习中得到美好体验的同时,将德育不失时机地切入,让人感觉顺水推舟,流畅自然,提高教学设计的层次。例如《对印的乐趣》一课中,知识点是色彩经过重合晕染会产生晕染出的新的肌理和图形,最后的作品中呈现的色彩是丰富的、变化是多样的。我针对这一特点,告诉学生最常见的颜色,加在一起可以演变出丰富多彩的效果,教育学生不要小看自己个人和几个人的力量,因为团结力量大。学生觉得很有趣,觉得正符合心中的感受,因为这种感受正是他们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体验到的。所以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德育渗透的效果显著。

德育所重在教,向学生指明是非善恶,运用多种艺术形式,展示多种形象直接感染学生,激感,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德育教育理论,养成高尚的思想品德。只有让美育和德育情理结合,寓美育于各种德育活动之中,寓德育于各种美育活动之中,才能更好地收到育人的效果。

三、美术欣赏,建构良好品德

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积极思考。适当运用游戏于课堂教学中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让学生多策划多参与,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展开了生动的想象,仿佛置身游戏之中,这样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效果很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绘画艺术。

美育具有情感性,教师可以用感情语言与德育的理性互相补充来提高学生道德素质。学生在观赏作品时,只停留在美不美,像不像的初步审美层次上面,很难体悟到作品的意境及其在人们心灵上所起的联结思想。因此,在美术教育中,应该让学生欣赏美的和谐与平衡,让他们欣赏美的作品,鼓励他们画出美的作品。

四、美术实践 培养热爱生活意识

艺术起源于生活,根植于生活,在平时的美术教学中,美术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身边事物细心观察的好习惯,拓展审美能力。在教学《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一课时,课前,我先让学生观察一下自己的校园景象有什么特色,美在哪里,上课时我先提问:“你们知道以前的校园是什么样子的吗 ”并向学生介绍老校园的景象,学校房屋简陋、道路窄小。现在的学校怎样呢? 这时,让学生仔细地观察了解学校的各个角落,发现美。然后让学生把自己收集到的信息在小组中交流,同学们畅所欲言,热情都很高。

注重对学生情感的陶冶,引导学生发现美、创造美。让学生们身临其境,受到耳濡目染,在一定程度上启迪了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学校、热爱祖国的心扉,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之情,让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在美术教育中我们应该学会选择健康向上的内容,可以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并学会借助美育的的教学形式来提高德育认识。

篇9

(一)创新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美术课在提供范画的同时,应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加入其中,更好地完善作品的内容,强调学生的用心参与,真实地表现自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提高。在教学过程中,用活动教学保持课堂教学的新颖性,也能持续地保持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让学生在“玩”中掌握绘画技法,体现了有效性学习的核心——愿意学,轻松地学,有兴趣地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因此,美术课教学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在知识日新月异的今天,培养和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工作。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的组织形式,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的目标,互助学习。比如在拼贴画制作中,让同学们分小组完成,我看到他们积极性很高,作品也使人惊讶。合作学习不但培养了他们的专业技能,也培养了他们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三)学生作品评价的有效性

为学生提供一个空间,展示他们的作品,让学生互相欣赏、总结。听取学生心中的想法,了解学生在每一个作品中所要表达的体验,不随意下定语,如“不好”“不行”“像”或“不像”“怎么这个样?”等,要注重学生的情绪体验。教师对学生作品的肯定,使学生感到他们的想法和做法是值得尊重的、有价值的。

二、美术有效性课堂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表现

(一)美育影响智育

美育的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塑造完美的人格。美育通过运用人类长期的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美的产品和揭示出美的规律,去影响个体的感官和心理,增强审美感受力和创造力,形成平衡和谐的心理结构,从而影响人的智力发展。正因如此,H·里德才说:“人的个体的意识,尤其智力、判断力是以审美教育和感受力的教育为基础。”可以肯定地说,没有美育,就不可能塑造出完美的人格,也难以使人的智力获得充分的发展。具体到一节美术课则表现为,它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创造力、记忆力,培养独立观察的能力。

(二)美育渗透德育

1.在欣赏课中渗透德育

通过对中外古今的各种优秀作品的介绍、赏析,使学生在获得审美愉悦的同时,开阔学生的文化艺术视野,提高艺术修养,陶冶情操,使之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促进其全面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美是道德的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有力源泉。”因此,通过欣赏课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2.在绘画课中渗透德育

绘画包括国画,彩画,素描等不同内容。内容不同,渗透方式也不一样。例如,中国画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它熔诗、书、画于一炉,具有独特的畅神功效。彩画和素描则讲究丰富的色彩情感和理性严谨的结构,可以培养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形成严谨负责的做事态度。

3.在工艺课中渗透德育

工艺美术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建设中是不可缺少的。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懂得了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我们周围的一切都是劳动人民用双手辛勤创造的,我们应该爱劳动,爱人民,爱艺术,刻苦学习,动手创造美好未来。

篇10

习惯是一种行为方式,是后天形成的,它是相对稳定的趋于常规性的条件反射。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兴趣,进而使学习变得更容易。在小学教育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理论依据

总结成功人士的经验以及对习惯的研究发现,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这几方面理论依据:素质教育理论、叶圣陶的养成回归理论和德育回归生活的理论。

1.素质教育理论

以德育为导向,以心育为基础,以智育为主干,促进整体素质的提高,这就要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叶圣陶的养成回归理论

养成良好习惯的论述是叶圣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1979年,叶圣陶老先生在当前教育工作中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更是强调:养成良好的习惯的重要性。

3.德育回归生活的理论

德育效果不明显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和实际结合,同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不能脱离现实生活,必须和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学到的知识在生活中得到运用,养成生活中的习惯,这样德育效果会非常明显。

二、小学美术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策略

1.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教育

通过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它对于自身的重要性,要通过说服或者运用其他成功的事例让学生感同身受,也可以创造一定的条件让学生亲身体验。但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反复训练,耐心教育。如:在培养学生观察细致的习惯时,应该课堂上要求仔细观察教师的范画、挂图以及出示的实物的形体、色彩,课后让他们对实物的形体色彩进行总结,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2.点滴做起,积跬步然后成千里

“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培养好习惯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由点到面,由单项到系列,日积月累,这样自然而然的就达到了目标。华罗庚曾经说过:面对悬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一条缝来,但用斧凿,能进一寸进一寸,得进一尺进一尺,不断积累,飞跃必来,突破随之。知道什么就积累什么,时间久了积累的就多了,而且都是好习惯。要在短时间内养成一个好习惯都很不容易,更不用说养成多个好习惯了,所以齐头并进是很不现实的。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出计划,分步培养,从简单到复杂慢慢提高。我们要求学生和教师一起下苦功夫,通过克服不良的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现在小学的美术课都是在语数外之后,在学习完这些课后学生会很疲惫,都有一种懈怠的心理,带的绘画材料、工具杂乱地放在桌子上,既影响美观,又不利于作业操作。还有部分学生的材料、工具不齐全,在作业时影响正常课堂秩序。此时,教师应合理处置以缓解课堂气氛,例如安排不守纪律的学生表演小节目等。在下课前总结本课的内容,并说明下节课需要做的准备。这样下节课学生就不会手忙脚乱,有利于好习惯的养成,更有利于教学顺利进行。又如在培养学生作画姿势时,要求上不同的课用正确的姿势,听课时把手背到后面认真听课,这样长期坚持练习,学生良好的写生习惯就得到了培养。

3.对学生严格要求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习惯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学生年龄越小就越有可塑性。培养好习惯就需要长期坚持,不能有停顿,稍微懈怠一下不好的习惯就会抬头,以前的努力就会白费,有一次的应付不用心就会加强不良习惯,就会给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增加一块绊脚石,甚至前功尽弃。我要求学生在课前做好准备,在上课时不能乱动教学用具,不能在下面做小动作,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作业,上完课后搞好环境卫生,在每个阶段都严格要求学生,有意识地加强训练学生有计划、按步骤地上课的习惯,并巩固加强这种习惯,使学生逐步变成自觉的行为,真正做到了“自动化”。

4.身教重于言传

俗话说: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教师本身的示范作用对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教师不仅仅需要在口头上提一些要求,在行动上为学生提供模范带头作用更为重要。如讲课速度快慢适中,结构体例清晰,内容简明易懂,板书清晰,普通话标准,语音和蔼可亲,这些都会让学生对教师有很好的印象,学生会潜移默化的向教师靠拢。应该及时表扬学生在绘画中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对进一步进步有更大的动力,找到学习中的乐趣,而且教师应该有专业知识,展现出绘画天赋,让学生对教师产生崇拜之情,这样更有利于良好的绘画习惯的养成。

三、总结

以上是笔者对培养良好的绘画习惯的理解及措施,通过对照小学生行为守则,结合美术课教学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美术教学形式,探索多种高效合理的途径,结合普通教育途径来矫正学生不良的习惯,养成良好的行为、学习习惯,健全学生的人格品质,促进小学生茁壮健康成长。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美术习惯有利于教师对班级的管理,使其他各科的教学也能井然有序,还有利于学校的发展。此外,这也是学校对家长负责的表现,充分表现了教师和学校的负责任能力。相信只要在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下,小学生在美术课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定会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篇11

“身教胜于言传。”教师是培养人的特殊职业者,教师形象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成长。因此,教师要注重自身形象的教育作用,用无私奉献的师魂,诚实的师德,严谨求实的师风去影响教育学生。

1.言行一致,身教重于言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随时随地给学生作榜样。例如艺术教师大都喜欢穿奇装异服、留长发、蓄胡须,这些对小学美术教师来说都是校规校纪所不容的,所以要坚决制止。

2.加强师德修养,养成良好习惯。美术教师要有对事业执着追求、顽强的进取精神,注意言行举止,养成良好习惯。

3.提高教学水平,讲究教学效果。教学能力强,水平高、效果好的美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高,有信任感,德育教学的效果自然就好,以此形成良性循环。

4.爱好广泛,发展特长。美术教师应广泛地展开学习,勤奋爱国。除了坚持习练专业之外,还应多关心国家时事,多读书、写写文章等等,这对教育影响学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主渠道,在传授知识、启发智慧、发展能力的同时,不失时机地进行思想教育,把德育渗透到每一节课中是学校教育的需要,是国家民族的需要,更是美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课堂上,要结合教材的特点,经常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思想。

三、因地制宜,随时随地进行德育教育

尽管作为美术老师,与学生的平时交往不多,但要抓住每一次机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哪怕是一件小事。只要老师平时与学生交流时多留心,做一个德育教育的有心人。

四、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坏境

如今社会已全面进入了数字化时代,我们的教学设备也比以往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的美术教学过程只是采用了教师的说教形式,也就是说教师只能通过课本手段向同学们传授知识,而如今我们学校实现每个班级都有了多媒体设备,就使我们的美术课更加的丰富生动,学生也更加的喜欢美术课,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从而增长学生的知识面。在制作网络多媒体课件时,正确引导学生科学的利用网络,不能沉湎于网络,使学生既学到了文化知识,美术知识,绘画技能技能,又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例如,在美术教材中展示了后印象主义画家梵高的《播种者》这幅画时,我们就可以利用网上的搜索引擎,对梵高做一下搜索。在这里,同学们可以很详细的了解到梵高的生平故事,以及梵高的每一幅作品,学生不但体会了梵高具有强烈主观意识的抒情笔调,体会劳动者的艰辛,而且对画家和作品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而且,通过多媒体可以从多角度、多渠道促进教师的教学过程的优化,提高课堂效率,使德育与美育相衔接,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通过介绍我国的历史文化和民间艺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有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事迹。中国美术为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卓越的创造力,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譬如,秦兵马俑、敦煌壁画、龙门石窟、万里长城等。介绍或参观这些文物事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中国民间美术,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内容广泛,技艺精湛,风格独特,为世界罕见,它蕴含着劳动人民的智慧,浓缩了中华民族文化,直接反映了特定历史条件下人民的生活面貌,社会风俗和思想情感,为人民所喜闻乐观,成为华夏民族美术传统的泉源。

六、在工艺课中渗透德育

篇12

美术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它的形象性、直观性、形式的新颖性、色彩的鲜明性。孩子们观察更多的是凭直觉、心灵感悟和不受世俗干扰的感受来认识世界,他们表现的不是准确的比例和结构,而是表现观察对象的神情和自己拟人化的想象。正是由于美术的突出优点,美术教育才能促进儿童心智的发展。

二、道德建设在美育中的重要性

教育家陶行知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也是美术教学的一项基本内容。德育给美育以丰富充实的内容,保证美育的正确方向;美育为德育提供有感染力、吸引力的手段,通过美并利用美进行教育,提高德育的效果,二者相辅相成。

三、在美育中渗透德育的方法

1、身临其境,在情感体验中渗透德育

美育具有动情性特征,教师可以利用其感情语言优势与德育的理性灌输说教优势,互相补充来积淀学生的道德素质。

案例:在人美版《艳丽的大公鸡》一课中,教师创设情境:森林里进行选美比赛,大公鸡和孔雀都参加了这此选美比赛,结果身着暗灰色的公鸡落选了,而色彩鲜艳的孔雀获胜了。接着教师让孩子们谈谈公鸡的体会,当孩子们说出,如果我是公鸡绝不放弃时,就提出让孩子们做设计师开动脑筋给这只大公鸡进行改造设计,让公鸡胜过孔雀。于是孩子们就总结出了好多改造公鸡的方法,最后帮公鸡达成了愿望。

教师是创设情境的主导者,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对美术内容尽快了解,产生探究欲望,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获得丰富的艺术感受,提高审美能力。

2、张开童眸,在欣赏中渗透德育

美术是一种偏于视觉艺术而不是客观事物简单的再现,大多数学生观赏作品时,只停留在美不美、像不像的初步审美层次上面,很难体悟到作品的意境及其在人们心灵上所起的联结思想。

案例:如在《艺术家的故事》这一教学环节中,重点让学生欣赏世界名画。当出示凡高的《向日葵》时,学生们都不以为然,认为自己也能画出来。而实则凡高采用简化的手法描绘向日葵,使画面富于平面感,学生们才会感觉这并不是出自大师的画。接着我就让学生对比凡高的向日葵和人们临摹的向日葵,让他们从花的形态,颜色等方面进行分析。有一位小朋友看出来他画的花像太阳,更进一步讲,他画的向日葵具有生命力,是一首赞美阳光和旺盛生命力的颂歌,学生的讨论越来越激烈。从那节课后,学生的作业明显有了自己的思想,懂得了怎样欣赏美,怎样使自己的画面更美丽。

在欣赏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审美趣味的培养,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艺术素质的最终目的。在教学中应用美术的特殊形式,生动的形象给学生以正面教育。使学生的情操受到熏陶、思想道德受到影响、心灵受到启迪。

3、发挥想象,在创作中渗透德育

美术教学要努力创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美术教学环境,时刻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让学生感到“学美术”是一个生动活泼的过程。

案例:一次学生在画《会变的线条》一课时,有个一年级孩子在作业本上用好几种笔来表现线条:水彩笔的曲线,油画棒的螺旋线,彩铅的直线,有长有短,甚至有的都卷在一起。我问他为什么要用这么多不同的笔来表现,他说,因为不同的笔表现出来的线条也是不同的:水彩笔画出的线条颜色鲜艳,适合画衣服的花纹;油画棒画出的线条很有立体感,可以用来画背景;而彩铅画出的线条则表现得很轻淡,可以用来画人物。

每一幅画都是孩子的劳动成果,都是他们情感的表达虽然老师无法钻到孩子们的心里,但从他们的画中,老师能看出他们的想法。所以,我们美术教师必须让孩子自由发挥,只要是“用心”画出来的作品,那一定是最棒的作品。

4、金玉良言,在评价中渗透德育

一个好的教师要用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个性化的教学风格,生动的教学语言,来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美术作业的评价,也具有一定的德育导向作用。

案例:在人美版《橙色的画》一课中,当一位女生把完成的画放在投影仪上时,几乎全班的同学都大笑起来:“怎么她画的小兔子是橙色的”……一系列批评的言语传到我的耳朵里。这才转身看了下她的画,顿时眼前一片“光明”:她的构图、色彩、内容都表现得很好,整体效果非常优秀。于是让孩子们一起来欣赏:同学们,大家认为小橙兔很奇怪对吗?可同学们来看一看,她最主要画的是小兔子,而我们今天的要求是《橙色的画》,如果她把小兔子涂成白色,那不是不符合老师的要求吗?孩子们听了,若有所思地修改起了自己的作业。后来发现,很多孩子都把“紫葡萄”改成了“橙葡萄”,把“绿草地”改成了“橙草地”……我想孩子们又学会了绘画的一种方法。

篇13

同样,道德也源于生活,生活是道德存在的依据。人有别于动物的根本一点,是人具有社会属性,这就决定了人在生活与生存中需要不断地社会化。这种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自我朝着向善价值取向不断修正与超越的追求过程,以实现从“实然”到“应然”的发展。而这种发展,不能脱离生活,而必须融入生活,在生活中进行,如果游离于生活之外,道德就成了无源之水。“人们是为了生活而培养个体的品德,改善、提升社会的道德的,并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所以,人们需要不断思考生活的意义与价值,追寻 “有道德的生活”,探寻生命的真义。生活与生存实践,展现的是人们在向善价值取向进程中的道德水平与道德素养。

美术源于生活,以艺术表现形式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情感,指引着人们思量社会价值,实践着对生活向善的价值追求,过一种“有道德的生活”,提升人的生命品质。

二、融合之实践:实现德育是归宿

首先,从课改理念看,《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规划纲要》提出了“德育为先”的战略主题,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也极具深刻内涵。教育部思政司原巡视员杨瑞森认为:“德育为先,一是在各项教育的摆位问题上,把德育放在首要位置上;二是在教育的内容上,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三是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上,要坚持育人为本,重视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是说,坚持德育为先,德育应统领整个学校工作,贯穿于学校各项工作之中,美术学科自不能例外。

其次,从课标角度看,课标是课改精神的体现,遵循、服务于《纲要》。就此,教育部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刘坚教授总结了“六个要点”,并认为是学习新课程、推进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所必须坚持的基础立场。刘教授指出:“一以贯之地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的课程理念,与时俱进地将品德教育的基本要求,结合学科特征和不同年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机融入到各科标准之中。”而这样的思想,在修订后的美术课程标准中得到彰显:“美术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增强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可见,美术学科课程本身蕴涵着丰富的德育资源与功能,在实施学科德育渗透中有先天优势。

最后,从学科角度看,美术学科的教学目标不论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维目标来设定,还是从美术学习活动的“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价”以及 “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设定,都突显了美术教学活动实践性与人文性的课程特质。在美术学科教学中,学生通过观察事物、感受特性,可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展创新意识、培养创造能力,或通过欣赏与评价,培养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美术学科的特殊性,使美术与自然、文化、生活、社会形成了网状关联,能引导学生体验与感悟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作用,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道德情感。

“德育为先”的课改理念、美术课程的德育资源与功能、关注生活与文化的美术教学活动,使得美术学科教学与德育在实践中实现了融合。这正如笔者曾撰文所指出的:“德育,应成为学科教学的目的,也应是学科教学的归宿,是学科教学活动的一种自觉追求与行为。”

三、实践之例析:融合中引导生活

新修订的美术课程标准,是对“实验稿”的修改与完善,也是对十年来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与困惑所进行的梳理与回应。但课标的落实,仍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与挑战。现以上述论述为基础,以四年级下册美术课《年年有余》(浙江美术出版社)的教学为例,谈谈美术学科教学与德育相融的问题。

(一)案例呈现

一位教师第一次执教《年年有余》时,设计了如下教学活动:

1. 欣赏导入,揭示课题

教师展示“年年有余”年画,组织学生说说该年画的含义,等学生交流后,教师补充年画意蕴,并引导学生了解“余”与“鱼”的谐音关系。

2. 初步感知,尝试画鱼

组织学生画出心中的鱼,认知鱼分头、尾、身、鳍四个部分。

3. 欣赏长卷,激发兴趣

展示教师绘画的不同形态的鱼纹长卷图,引导学生观察,交流鱼纹特点,归纳出装饰鱼纹有概括、夸张、变形等特点。

4. 欣赏作品、布置作业

组织学生欣赏一些鱼纹图案生活用品课件(古代的陶、罐、盆等器具上的鱼纹图),引导学生发现鱼纹摆设方式:直立式、向心式、放射式、旋转式以及同心式,布置学生用事前设计好的鱼纹彩纸按不一样的摆设方式装饰纸盘。

(二)案例简析

我们不妨解读一下执教者的思想:通过揭示年画导入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交流中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画鱼,认识鱼的四个部分,为各类鱼纹装饰变化作铺垫;欣赏长卷,感受鱼纹变化的美;最后通过课件欣赏,认知鱼纹各类摆设方式,并能学着初步设计和制作。执教者能清楚地把握本课教学中认知鱼纹规律的重点和鱼纹设计摆放的难点。但在学习该教学设计、观摩该课堂教学后,总觉得这课缺少了些什么,感觉比较浮浅,教学活动不具深度与宽度。

细细思量,会发现该课教学缺乏与生活的联系,师生间缺少对古代文化、现代生活以及学生当下设计与制作的有效的生活对话(包括欣赏、评价以及创作指导与交流等),使得学生对鱼纹装饰传统文化的情感与精神认知不全(例如,为何古代用鱼纹来装饰器具?),对鱼纹装饰随历史发展呈现的变化与创新感受不深(古代的鱼纹与现代的差异),也自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在鱼纹设计与制作时的创造性(导致课堂上学生多数模仿书本或教师长卷中的鱼纹图)。由于教学活动中缺失对生活与文化的关注,导致人为地限制了美术与自然、生活、社会的关联,阻止了学生关于美术与自然、生活、社会间的对话与体认。限制关联,宽度不广;阻止对话与体认,深度不够。而这正是美术课程中德育资源与功能之所在,忽视了这一点,美术学科教学与德育相融就会发生偏离,直接影响美术学科教学质量。

(三)案例重构

关注生活与文化,重视与发掘美术课程中的德育资源与功能,实践美术学科教学与德育相融,不仅不会削弱美术学科本身的知识与技能学习,反而能在实践性的体验活动与对话交流中,加深学生对美术知识的感知和对美术技能的掌握,深切体悟美术与生活的关系,懂得欣赏美,提高审美力,增强学习兴趣,热爱美好生活。后来,执教教师对教学设计进行了如下修正。

1. 收集鱼纹图——发掘美术与生活的关联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家中有鱼纹图样的生活器具或是有鱼纹图样装饰的工艺用品等。

【点评:让学生在收集的过程中先自觉认知鱼纹图样,感受鱼纹图式的变化,也让学生在对鱼纹图样的自觉认知过程中,初步体会鱼纹装饰的美术图案存在于现实生活,使美术学习与生活建立一定的关联。】

2. 欣赏鱼纹图——实现美术与生活的对话

(1)组织学生欣赏“年年有余”图,引导学生感受该图的形状美、色彩美和习俗美。

(2)欣赏鱼文化历史长卷课件(依时间顺序从远古的鱼纹彩陶到明清鱼纹盘等),交流感受(交流过程中与学生课前收集的鱼纹图样展示可随机结合)。

(3)课件定格在远古的鱼纹彩陶盘,引导学生观察,认知鱼纹设计时的概括、夸张、象征等表现手法,并讨论:为什么远古的人们选择鱼来对器皿进行装饰?

【点评:把鱼纹图样的学习纳入到鱼文化的历史长卷中,通过课件以时间顺序由远及近地逐渐呈现,引导学生将课件欣赏与课前收集相结合,通过展示交流与讨论,不仅能使学生认知鱼纹图式的发展与变化,也能帮助学生加深对鱼文化的历史了解,增加了课堂学习的厚度。而关于用鱼来装饰器皿的对话活动,使学生明白了远古时人们以捕鱼为生,表达出对鱼与鱼纹的喜爱,使其感受劳动美以及劳动对生活的改造,劳动创造美。】

3. 创作鱼纹图——体验美术与生活的融合

(1)组织学生第一次在圆盘上画鱼纹(可以独立画,也可以请教同学与老师),师生点评并一起修改。

(2)观察奥运福娃贝贝,引导发现福娃贝贝与彩陶鱼纹的关系;进入韩美林网站,欣赏鱼纹作品,感受大师设计创意。

(3)师生再次动手实践,尝试鱼纹图样不同方式的重复摆设,了解直立式、向心式、旋转式摆设方式,并通过课件展示不同摆设方式的实物与作品。

(4)组织学生在原有圆盘上以一定的方法、形式来修改或重新设计,并选取学生代表性作品,围绕鱼纹样式、文化主题以及独特个性开展师生互动评价。最后把学生鱼纹设计作品与古人作品、大师作品构成连接,形成更绵长的鱼文化长卷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