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自我表现总结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自我表现总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自我表现总结

篇1

在学习上我把《十万个为什么》、《百科全书》重看了一遍,巩固记忆,还看了《上下五千年》,温习了以前的功课,得到了很多的知识。

虽然我改了很多缺点,但仍有一些不足,但我相信,只要我努力,这些缺点一定能被我克服。

在个寒假里,我读了《依索寓言》故事上、下两册,爸爸和妈妈还给我讲了许多其他感人的故事,使我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这些对于我来说会终生受益的。我利用一假期,把下一学期的所有语文课文都读了5遍,为的是给下一学期打好基础。同时把上一学期的数学题全部做完了, 这算是我补课吧。在这一假期里妈妈答应我隔一天就去一趟妈妈的单位呆一天。但前提备件是必须在单位里 坚持学习和并每天算 一套数学题。这一假期我还经常去室外锻炼身体,爸爸为此还专门为我买了一个滑板,我和爸爸经常在饭后去公元玩。我觉得现在身体比以前更结实了。在假期里我经常帮爸爸妈妈做家务,尽管做的不算太好,凡是开头难吗,相信以后我会做的越来越好的。 我还到哥哥家住了几天,和我一起玩一起学习,我非常高兴,我们在家的时候学累了就玩一会儿或者看一会儿电视,我们哥俩在一起玩的真开心。这期间我从未间断练过字,我相信努力一定会出好成绩的。

在这个寒假里补课时间很多可我知道寒假补习还是注重学习重点的选择。好的课外辅导班应该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传授科学的学习方法,改变学生不良的学习思维习惯为出发点,学生参加辅导后应及时消化课上知识,不要就题论题,要灵活运用老师所讲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尤其是对学习成绩并不是特别优秀的学生,课外辅导课后应遵循复习为主,少做精练的原则。古语说得好,温故而知新,学生绝不能忽视旧课复习,一味地关注下半学期新课的学习,应充分利用寒假将上半学期旧课知识的疑点、难点、重点进行有效地查漏补缺,才能在开学后的新知识学习中取得理想的结果。

学生寒假表现自我总结二 寒假生活转眼间即将结束,我感觉既开心又有遗憾!开心是因为寒假在完成作业的基础上,可以自由的支配时间,干自己想干的事情,读自己想看的书籍,遗憾的是时间太短,还没有玩够呢,哈哈!当然我也明白,我们当下的任务就是学习,积累知识!寒假我有以下收获:

1、通过阅读课外书籍,增长了知识,开拓了视野,更主要的是让我爱上了读书(阅读)。

篇2

“老师,我也报名,我具有创造力!”李枫也举手向老师示意。同学们又把目光投向了李枫。

“老师,你看,这是我的作品。”李枫弯下腰,在书桌里掏了半天,终于掏出了一个飞机模型。

“你怎么把这东西带到学校来了?这是学校禁止的呀!”张小明放慢了语调,一边瞅着老师一边说,“这种东西在玩具市场里20块钱一个,到处都是!”

“你怎么说话呢?这可是我自己做的。”

“好了好了,不要吵了!”老师走上前,接过飞机模型,仔细地看了看,问:“这真是你做的?”

“是啊!我还参加过市里的科技创新大赛呢!”

“别再表现自己了,照这么说,我还参加过想象力大赛呢。”张小明的嘴里散发着火药味。

“想象力大赛是哪举办的?”一个男生小声地问。

张小明不吱声了。他本想趁机打压自己的竞争对手,没想到碰了钉子。

老师摸了摸飞机模型,说:“这东西先交给我吧,我研究一下再说。”老师转过身,又站在讲台上。

“还有谁想报名?”

“我!”刘畅举手了。

“我也报名!”李晶晶也站了起来。安静的教室变得活跃起来,就连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的项雨菲也跃跃欲试了。她对同桌说:“我也想报名,可是又怕自己选不上,唉!”

“报着玩呗,万一被选上呢?”

同学们开始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有的甚至打开数码相机,将自己的创意作品呈现给大家。

这时,张小明来劲儿了,大声地说:“老师,你看他们怎么这样爱表现,我只是口头上说两句,他们都把‘武器’拿出来了。”

“你也可以展示自己的‘武器’呀!”李枫说。

“我的‘武器’太大了,搬不动!”

“哈哈……”教室里笑声一片。

“同学们,静一下!”老师做最后总结,“既然大家对创新活动这么感兴趣,不如以咱们班为单位,成立一个创新小组,每位同学都是组员,然后,我们再选出五名学生推荐给学校,行吗?”

“行!”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

案例分析

很多人都认为,自我表现是一种爱出风头的不良行为,反映出一个人比较肤浅。其实,这不仅是一种误解,还会扼杀同学们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如今,赏识教育已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家长和老师要发现孩子的闪光点,适当地鼓励和赞扬,从而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作为学生,我们更要抓住机会,挖掘自己的潜力,展示自己的特长。 自我表现体现了人的一种竞争意识,只有竞争才能激发向上的动力,才会使人产生一种努力创新的意识。所以说,我们需要自我表现,一定程度上的自我表现会增加人的自信心,激起我们的学习兴趣。

上面的这个案例中,当老师创新活动的信息时,很多同学主动举手,积极报名,并展示了自己的作品,这一方面表明了学生积极的态度,另一方面说明创新活动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特别是张小明,害怕自己竞争不过别人,还说了一些诋毁别人的话,这是没有必要的。活动面前人人平等,竞争也是公平的。李枫将自己的飞机模型拿出来,不仅展示了特长,也为自己争得了机会,这种做法是值得提倡的。

那么,如何更好地自我表现呢?同学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表现要适时,这一点指的是把握好时间和场合。与人交往,不仅要注意说话的语气、内容、方式,还要分清时间和地点。有些时候、有些地点,不宜张扬,如果过于表现自己,就会让人觉得你是一个没有教养的人。比如,别人召集大家,主动请客,你却抢着去结账,会给人一种喧宾夺主的感觉。如果你有这方面的诚意,下次聚会的时候可以做东。

2.表现要适度,这一点强调的是把握好尺度。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太过,也不能太弱势,让人觉得你是一个很容易被人摆布的人。在公共场所,你可以适当地展示自己的特长,让人对你留下良好的印象。如果为了某种目的而“一展到底”,那就会物极必反了,这样的自我表现不但不会给你增色,反而减少了你身上的光环。

篇3

一、营造宽松氛围,培养创新意识

在新课改的时代背景之下,我们高中物理教师首先要在营造课堂氛围方面下功夫,通过环境氛围的熏染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通过有效的课堂评价和课下交流来促进师生间的和谐与融洽,这样才有利于我们在课堂上对症下药,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例如,在高二物理“电磁感应”教学中,当条形磁铁插人闭合线圈产生感应电流和有电流通过的小线圈插入闭合的大线圈而产生感应电流时,只有短暂的电流使灵敏电流计偏转一下,当时就有一位学生提出:“怎样才能有连续的感应电流呢?”我觉得这位学生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当即予以表扬,这就激起了班上许多同学探求问题的兴趣。有的同学认为:“条形磁铁连续插拔于闭合线圈时就会产生连续的感应电流。”有的同学则认为:“小线圈电路中滑动变阻器滑片连续的左右滑动会使闭合大线圈中产生连续的感应电流。”还有的同学认为:“小线圈电路中电键不断的闭合和断开就会有连续的感应电流产生。”这不仅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而且充分说明学生也已经掌握了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通过闭合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学生在这样宽松的氛围中创新意识不断增强。

二、更新实验教学的思路

可以说,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一切的原理、定律、概念与公式的发展都完全是建立在科学、准确的实验的基础之上的,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意识,就必须得从实验教学人手,从实验教学开始培养,注重多种策略,注重学生心理与学科特征。首先,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分组就是一门比较有学问的艺术,我们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行分组,不能想当然,不能随意搭配。譬如思维缜密的学生要和动手毛躁、马马虎虎的学生分在一起,反应迟钝的要和思维敏捷的学生分在一起,这样的一个互补的搭配就会完善我们的实验过程,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其次,要注重教师在实验教学中的主导地位,绝对不能出现教师演示一遍后,学生照葫芦画瓢的实验方法,而应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科学质疑,高效探究,求得一个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最后,在实验材料的选择上,我们当然要使用实验室里配备的各种实验仪器,但我们不能忽视另外一个问题,这些东西都是实验室的,好似为了实验而实验似的,更多的情况下,我们应当从具体的生活环境中寻找、使用实验器材,譬如,各种塑料瓶,碳水化合物饮料等,这样,一方面可以增长学生的实验能力,增强他们理论联系生活的意识,另一方面也能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树立生活就是物理,物理就是生活的科学观念,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成长、研究都有着极大的好处。

三、帮助学生不断总结,逐步提高

我们教师作为学习中的主导者,需要帮助学生不断总结,学会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教师要给学生介绍物理学史上的名人故事,经典案例,让学生从中汲取精华,升华思想,为他们的创新意识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譬如,从牛顿第一定律的发现过程中,我们要学生培养假设论证的思维方式,这是创新思维的一种途径;从“电生磁、磁生电”的物理知识发展过程中,我们指导学生掌握反证的思维方法;从天平的使用方法中,总结学习的思维本质与规律。这些物理方法与方式的掌握,都是在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提升做铺垫、打基础。

四、给学生提供自我表现机会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我们就要从激发兴趣和培养能力两个方面人手,而无论是激发兴趣,还是培养能力,我们都需要给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舞台、环境与机会,进而促进他们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增强他们动手操作的能力,不但有助于我们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达成,而且还有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那么,如何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给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呢?首先就要从课堂教学入手,我们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思考,能够自主提出问题,这是学生主动探究、自我表现的第一步,也是整个课堂高效的基础。另外,我们在教学中要积极发现学生在听讲过程中的闪光点,每当意识到学生在专注地思考时,我们就要通过语言或者手势等给以鼓励,为他们能够在课堂上勇于表现自己增添自信与动力。我们可以组织学生针对本节课中的重难点自己给自己或者班级布置作业,一方面给了他们自我表现的机会,另一方面也是深化学生创新意识,扎实课堂知识学习的一个有效策略。

五、加强发散思维训练

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就要要求学生对问题能够提出富有新意、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比如,在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正是由于牛顿等科学家的思维的独创性,发现了惯性定律,才使我们认识到,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新的高度重新思考已学过的旧知识,应用新观点、新方法分析问题,使学生解题时独辟蹊径,从而更深刻、更准确、更全面地把握问题的本质和规律。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开拓创新,指导学生开展创造性思维活动,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另外,在课堂教学中讲解例题和习题时,要注重对学生的扇形思维(发散思维)的培养;从物理现象和物理实验中归纳结论时,要注意对学生的辐集思维的培养;在进行课外活动时,要注重对学生的特异思维、差异思维和逆反思维的培养。

总而言之,在物理课堂教学中,通过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最终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创造性思维习惯,成为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优秀青年。

篇4

一、利用儿歌边说边做

体育教师口令短促精练、语调高昂,具有无上的权威性,但这种做法在培养集体主义和增强学生纪律观念的同时,其实也将教师放到了学生的对立面。当然,体育课不可能排斥适当的操练,但教师如果能在练习的过程中除了那些必需的指令性口令外,把简单、严厉的指导性语言变为朗朗上口的儿歌或师生互答的形式,学生更易于接受。例如,笔者将较为枯燥的热身操改编成了适合孩子们边说边做的儿歌操: “今天天气好,我们起得早,风儿轻轻吹,花儿对我笑;今天天气好,做只快乐鸟,张开小翅膀,飞上枝头叫;今天天气好,太阳公公照,鱼儿水中游,云儿天上飘;今天天气好,说声老师早,微笑把头点,亲切又礼貌;今天天气好,我们来做操,把头转一转,再来扭扭腰;今天天气好,双手抱一抱,一蹲又一站,再来跺跺脚;准备活动很重要,做完之后去运动!”

这种利用儿歌来做操的方式抓住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模仿能力,在模仿的乐趣中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在做好热身操的同时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与学生形成了互动,这比单纯用口令指挥做操要好很多。

二、利用儿歌边唱边跳

根据低年级儿童爱唱爱跳、喜新求乐、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可采用歌舞的表现形式来完成体育基本动作的学习。如一年级投准教学内容,其技能目标是初步学会肩上屈肘,自然挥臂的投掷方法,发展投掷能力,提高正面投掷的准确性。为了完成这一目标,特编了一首《小小男子汉》歌曲,歌曲反映了“小男子汉学,在太阳下练习投弹”的情景,突出了“手臂高举肘向前,对准目标打”这节投掷课的重点、难点,学生通过学跳《小小男子汉舞》,不知不觉学会了投掷动作,掌握了掷准的方法。这种儿歌形式的教学手段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提高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利用儿歌自我表现

低年级儿童喜动,好模仿,想象力丰富,动作的节奏感和音乐的律动感比较强,他们能够按自己特有的理解力来认识事物,也能用自己的身体动作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发展智力,拓展思维。因此,在教学中可播放学生容易理解的音乐,让学生根据音乐的主题,充分发挥想象,自我表现各种动作。如在学习“渔翁捕鱼”游戏中,首先播放《小鱼游啊游》歌曲,让“小鱼”在“池塘”里边唱边游,自我表现欢快、自由自在的情绪动作,接着“池塘”里创设了“渔翁捕鱼”的情景,再让“小鱼”自我表现被捕捉时紧张、狼狈不堪的情绪动作,使学生在音乐环境的熏陶下,充分体验“小鱼”不同情绪下的动作表现,自我设计表现情境,从而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培养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

四、利用儿歌愉悦身心

篇5

一、变“组织教学”为“动机激发”

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师生交往的情境中,受到某种刺激,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需求的欲望,进而形成学习的动机。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系统中重要的动力因素,在学习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没有学习动机,就不会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不会无缘无故地产生,而是要靠教师在师生的交往中去激发、去培养。实践证明,“目标激励法”、“表扬促进法”等等,都是激发学习动机的好方法。

二、变“讲授知识”为“主动求知”

为了摆脱教师“生浇硬灌”的教学模式,教师就必须让学生走到“舞台”的中心,真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应该淡化“讲台”,让“教室”成为“学室”,让学生主动求知。所谓“主动求知”就是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知识基础,运用自己的学习方式,积极探求蕴藏在教材内外的知识。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主动求索的情境,让学生在自己的帮助与指导下主动积极地完成学习任务。在这一阶段,要突出“自主求索”四个字。这就要求教师不能瞪着眼睛站在讲台上看着学生学习,更不能再用一套讲义来应付全班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而应和颜悦色地走到学生之中,帮助、引导学生学习。,教师既要提问学生又要让学生提问,让教学在彼此质疑、共同思考中展开,让学生的学习在彼此交流、相互促进中深入。

三:变“巩固知识”为“自我表现”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育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课堂自我表现就是学生主体作用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积极的自我表现不仅能对其学业产生帮助,还有利于其积极学习态度的培养及综合发展情况的改善。所以,教师要让学生免除机械记忆、重复练习之痛苦,以自我表现的形式,一方面消化、深化知识,并内化成自身素质,另一方面凸现主体、张扬个性、加强合作,养成活泼自信的品格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在这一阶段,要在“动”字上下工夫,要力求做到身动、心动、人人动。为了达到这一要求,教师可以采用或模拟表演分工对抗辩论,或演讲朗诵,或趣味游戏等形式来鼓励学生动。让学生在动中学,在学中动,在自动中战胜自我,发展自我,在他动中发现不足,弥补不足。

四、变“运用知识”为“实践创新”

篇6

一、大学生自信心不足的表现和原因

具体而言,大学生们自信心不足的产生与以下心态相关。

一是心存不甘,不勇敢面对现实。这重点表现在新生身上,历经寒窗苦读,通过高考进入大学,理想总是很美好的,有较高的期盼也很正常,但是现实与理想却总是存在一定的差距,没有对比,对于很多高考失意,本来有可能考取更好高校的同学来说,总会觉得失落,觉得理想中的象牙塔不是这样的,从而产生失落情绪,自我否定,自卑感油然而生,自我意识缺失,进而对前途感到迷茫和黯淡,对人生和自我价值产生怀疑,心理负担加重,各种心理问题应运而生。近两年来,这类学生为数不少,及时发现,进行心理舒缓方面的指导和帮助显得尤为重要。

二是缺乏交往技巧,人际关系紧张。良好的人际关系,融洽的宿舍氛围,容易形成快乐一起分享,痛苦一起分担的相互帮助的气氛,人容易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容易产生自我重要的感觉。然而,许多同学来到学校,与老师、同学及舍友的关系处理不当,不融洽,产生被大家孤立和抛弃的感觉,自尊心受到伤害,总想着跟自己有共同背景的人交往,如跟老乡交往,不愿意主动融入其他集体,自我封闭,信心不足。

三是不敢尝试,消极谦让。许多同学生性被动和内敛,对很多表现自我的机会消极谦让,总是把机会让给别人,貌似清高,其实这一次次的放弃,无形中磨灭了他们的自信,没有尝试,就不会取得成绩和获得成功,就不会有自我的肯定,总觉得别人行,自己不行,自信难以树立。

四是不懂得规划,缺乏目标的指引,学习生活动力不足。目标是方向,是希望,更是动力。一个人如果没有人生目标,没有阶段性的目标,自己该往哪去,总体方向都把握不住,就必然会消极怠慢,得过且过,不会有达到目标的喜悦,也不会有取得进步的兴奋。

二、大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根据以上的表现,要培养大学生的自信心,高校辅导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培养大学生成熟的自我意识。个体能否真实地、客观地认识自我、对待自我,是衡量其自我意识成熟与否的基本标准。对有些自我评价太低及自我评价过高,自我意识存在严重偏差的同学,帮助他们正确看待自己的优劣势,提供发挥长处的机会和平台,关注他们的表现,一旦有值得肯定的表现就给予中肯的赞赏,增强他们对自身优势的认同,不断增强自信。

其次,鼓励积极表现自我,自觉行动,从行动中获得自信。积极的心态,自觉的行动,是个体获得成绩的前提,没有成功的喜悦就不可能获得对自我的肯定,自信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点滴的成功和成绩所促成的,对于那些不爱表现、安静低调的同学,可以指导他们采取例如做一件自己可以做成的小事、热情帮助别人,以及在每门课程上要求自己主动回答问题一次等行动,不断获得他人对自己的认可,增强自我重要的感觉,进而获得进一步积极行动的动力和更加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

再次,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努力获得他人对自我的肯定。他人对自我的关注,对自我表现的肯定也是增强自信心的重要方面,人人都有获得他人关注的需求,而要得到他人的高度关注,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是重要影响因素,为此,针对有些缺乏人际交往技巧的同学,可以多指导帮助他们获得友情,学会与人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获得同学老师的关注和期望,积极地悦纳自己。

最后,打造社会实践平台,让大学生在服务和奉献中培养自信。社会实践是当代大学生最热衷的活动,原因很大程度应该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于追求自我价值,有强烈欲望的大学生来说可以实现自我价值。当个体深深感受到通过自己对他人的服务和奉献,使得他人的处境和状况得到显著改观的时候,就会大大地获得一种快乐和幸福的体验,对自己的价值就会有较高的评价,也会产生一种不断争取自我能力提高和自我进步的动力,而充实忙碌的人生就不会有太多的闲暇去彷徨和忧虑,内心也就不可能空虚和失落,心理平衡感就会增强。

根据学生工作实践,我认为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成熟的自我意识、自我肯定,即不自信所引起的,不自信,不懂得树立自信是诸多心理失衡大学生所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了培养他们的自信,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对大学生自我意识培养、鼓励自我表现、营造良好人际关系及打造社会实践平台等途径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不断在实践中取得成绩,增强自信,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张积家主编.陈俊副主编.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篇7

一、问题的提出

为了让大班幼儿更喜欢接触经典阅读,也体现我园“和美”文化下幼儿经典阅读的重要性,笔者认为,让大班幼儿进行经典阅读表演是很有必要的。在经典阅读表演中幼儿虽然是主角,但是离开了教师的帮助也是无法顺利进行的,那么教师如何在幼儿情景表演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一笔呢?笔者结合相关资料与实际经验进行了以下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文献法:以中国知网为检索工具,以“经典阅读”和“园所文化建设”为关键词,查阅、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相关研究成果,整理出可供研究借鉴的相关信息。

2.调查法:通过调查了解大班幼儿经典阅读的现状,进行课题开展的必要性研究。

3.个案分析法:运用典型抽样方法确定个案研究对象,用跟踪调查和观察的方法对其进行追踪研究。

4.行动研究法:围绕儿童本位“和美”文化的建构,开展经典阅读情景表演活动,实施以提炼、总结、汇编经典阅读内容选择的原则与教育策略。

【正文】

一、什么是经典阅读中的情景表演

是指从古今中外文学作品宝库中,撷取蕴含“和美”文化价值取向的适合大班幼儿阅读的经典文学作品,包含绘本、童谣、唐诗、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童话故事、民间故事等,通过适宜有效的方法组织大班幼儿在课程活动中、日常活动中进行阅读,在游戏活动、特色活动中进行多元理解和表达,以实现对大班幼儿人文素养、文化品位以及精神人格的培养与塑造,使“和美”文化的特质在大班幼儿身上得到彰显。

二、什么是儿童和美的本位文化

儿童本位文化是受大班幼儿喜爱、为大班幼儿所理解、尊重大班幼儿个体差异、指向大班幼儿个性化身心和谐发展的文化,是引导大班幼儿求真、向善、创美的文化,即发展大班幼儿欣赏美、感受美、理解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文化,并最终使大班幼儿变得“富有爱心、诚实守信;善于合作,乐于分享;渴望学习、主动探究”。

三、“经典阅读”情景表演与儿童本位“和美”文化的联系

1、基于文化强国的发展要求和经典文学传承的需要

五千年的历史积淀了我们民族丰富的优秀文化,中华文化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的道德观与人格,这些都是建设精神家园的深厚文化根基。而经典文学是中华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的坚实载体,经典文学中蕴含着的经典作品作为民族和人类文化的结晶,其对于人类精神的建构、人格的塑造及其文化的熏陶是一般阅读作品难以企及的。

2、基于大班幼儿早期语言发展和人格奠基的需要

大量的科学研究和实验表明,大班幼儿阶段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大班幼儿人格的形成是日后儿童人格发展的重要基础。开展传统文学经典阅读,可以丰富大班幼儿的精神世界,使大班幼儿经历一番文化洗礼的过程,使大班幼儿的个性品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

四、情景表演中教师的指导作用

1、师幼一起表演生成合适的表演主题

情景表演依托的是文学作品,在每次表演之前表演者之间都会有一个基本达成一致的脚本,角色的行为或多火烧地接受这个脚本规范,情景表演受到故事框架的规范,结构性很强。

2、提高情景表演的评价能力

不同大班幼儿对于每一个游戏都有不一样的体验,因为大班幼儿在表演中都会自我表现,跟周围的同伴进行对照,从游戏中认识自我、他人、周围世界,从个人发展角度看活动中取得的体验意义是重大的,每一位大班幼儿的表演行为都是原有水平基础的表现,在表演中,我们要关心的是大班幼儿是否进步,不能仅限于眼前的狭隘目标范围,评价不应该预先确定最终的目标。

3、提高大班幼儿的表演技能

因为文艺作品中的内容和情节需要凭借大班幼儿一定的表现技能来展示,完成表演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培养和提高大班幼儿的表演能力。

六、所取得的成果

在我园教师的不断努力之下,我园教师在经典阅读的情景表演中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也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更重要的是,我们看到了大班幼儿在经典阅读情景表演的过程中,语言能力、交际能力、说唱能力等等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自我表现的欲望更强了,更自信大胆了,在理解文学作品上还有了一定自我见解,从另外一面我们还可以了解到,大班幼儿已经逐渐形成了阅读的浓厚兴趣,阅读经典习惯也逐步养成,阅读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参看资料:

1、从理念到行为——《大班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行动指南第98页

篇8

篇9

我在上《这是我呀》一课时,以“大耳朵图图”的主题曲及图片导入,小朋友们不由自主跟着唱起来,情绪很快被感染,小脸露出了快乐的光彩,因为“大耳朵图图”是小朋友们非常熟悉又很喜爱的形象。我又以“图图”的口吻和小朋友们交流:‘你们愿意和我交朋友吗?谁来介绍一下你自己长什么样?说说你最喜欢什么?”学生们很乐意和“图图”交朋友,课堂交流非常热烈和愉快,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和尝试欲被激发,他们通过表现自己而培养了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并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增进了小朋友间的友谊和自信心。

二、给学生“玩”的机会

“玩”是儿童的天性。学生兴趣爱好,通常是与“玩”分不开的。“玩”的时候,孩子能全身心投入,而不受任何约束,性格变得开朗、活泼,身心得到健康发展。“玩”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有:

1.猜一猜。让学生猜谜语来导入新课。在上《画画虾和蟹》时,我设计了虾和蟹的谜语:“驼背老公公,头上顶着葱。掉进开水里,浑身红通通。”剪刀一双,尖刀八把,身披铠甲,横行天下。学生猜出之后,我就板书课题,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效果。

2.做游戏。课中适时插入小游戏,既能活跃气氛,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低年级小朋友一听到做游戏就兴高采烈。在《画感觉》一课中,我以做游戏的方式让学生体验不同的感觉:站马步和转圈来体验动觉;吃东西感觉不同的味道;摸口袋通过触觉猜东西。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体验了不同感觉,感到很快乐。

3.演一演。根据小学生好模仿的特点,组织表演,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美化生活的能力,进而发展创造才能。如手工课,教师通过示范、讲解,使学生初步掌握剪、折、贴等方法和步骤,进行创作练习,最后让学生拿着自己精心制作的作品即兴表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正确对待学生的自我表现欲

自我表现欲,是个人展示自身价值的积极意念。小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显得幼稚、盲目、冲动和外露,年龄越小,表现欲就越强。经常有这样的情况:手工课上老师还在示范,学生就破不及待地在下面做起来,甚至有学生得意地举起自己的作品很高兴地说:“老师,我也能做。”这时,老师如果严厉批评,就扼杀了孩子的表现欲河创造欲,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我遇到这种情况时,总会先给予鼓励,然后再指出:如果你听老师讲完再做,一定能做出更好的作品。”教师对学生在美术教学中反映出来的表现欲望,要正确对待和引导,以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篇10

2.实现实践到理论的飞跃。如果你是营销科班出身,把一年的实践与自己所学理论相对照,可以帮助你思考新的营销方法或总结新理论;如果你是半路出家,年终总结可以帮助你将工作实践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一是指导自己,二是可以教育自己所带的销售团队。

篇11

2、认真做好美术室的使用与器材的登记、清洁和维护,保持美术室的环境的清洁与卫生,每周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清洁(每天一小扫,每周五为大扫)。

3、认真做好美术与使用的日常登记工作,以保证美术室的正常运转。

篇12

1?演讲要感染听众。首先要内容充实、可信,调动出自己的真实情感。用有说服力的事实证明你的知识和技能、工作经验、特长等适合应聘单位、职位的要求。

2?演讲以前要对演讲的内容有必要的准备,理清讲演的结构。哪些内容先讲,哪些后讲,什么要作为重点,什么可以一带而过,时间是否充足,开始和结尾的部分如何充分引起听众的注意,如何恰到好处地结束。

3?可以考虑在表达重要信息时,运用形象手势和表情以便于听众理解,还可以适当穿插一些小故事、幽默。

4?在结束前总结要点是必要的。因为在讲演中听众随着话语的流动来思考,或许不能及时地总结概括内容的要点。那么,结束前的总结会给听众留下印象,记清楚要点。

5?尽量不要拿讲稿上台,以免产生依赖性,成为念稿而非演讲。可以把要点写在小纸条上,字的大小最好能稍微一瞥就看得清楚。

6?演讲前反省自己是否有惯用的语气词,如嗯、哈、哪有的人每句话就要带一个,听了使人厌烦,也表明演讲者缺乏自信,思路不清,准备不充分,内容空洞。

7?不要自我标榜。自我表现要诚恳,言之有据,这不同于自我标榜。自我标榜者会使人反感,产生抵触情绪。

篇13

1.由造型而文化,挖掘地方传统文化的内涵

通过学生在缸窑厂里实践和体验,使之体验到原始材料――红泥的乐趣,进一步了解泥塑的各种不同造型艺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文化并弘扬民间艺术;让学生对地方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学生的地方文化认同感。

2.制作与意义传达、理解相结合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造型能力和创造力;通过校外有针对性的实践这一学习活动方式,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社会有一个更亲密的沟通接触,为学生创造相互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更加体现自主、探究性的学习,充分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3.在情境中创造,让创意升华

在缸窑厂,学生与缸窑师傅亲切交谈,亲眼观看制缸过程,在鲜活的情境中感悟陶泥的特点。沟通交流后,学生亲手制作,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更多创意的生成,培养学生成为创造性人才。

二、活动理论依据

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提出的三大学习方式,这几种学习方式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形成。本活动将三大学习方式进行有机的整合,在活动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自我表现空间。

自主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自主美术学习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美术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探究,全程感受陶艺的造型魅力,增强学生的美术动手制作的自我效能感。

探究式学习作为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成果之一。在美术学习活动中要让学生带着一双发现、探索的眼睛学习,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创造新的造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创意更有特色,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合作学习能提高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在美术活动中,学生一起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共同参与每一环节活动目的的制订以及活动总结的撰写,泥塑造型动手活动结束后,同学们互相评价,交流创作的经验和感情,展示自己的作品。

三、活动创意策略

1.由问题入手,集体合作

在活动前,帮助学生做好活动准备,使活动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整个活动从问题入手,使学生有目的地活动,带着思考的内容去实践。在活动过程中,重视集体讨论和小组分析探究,激发思维广度的扩散,在集体交流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尊重和听取他人的意见,培养学生个性人格的健康成长。

2.造型生动,自主探究

泥塑是一种造型艺术,让学生全程动手操作体验创作的。在活动中,师生都更注重实践的过程,让学生学会造型,理解造型的规律,更要让学生感受造型的艺术魅力。关注学生个体的自我实现,让学生自主探索造型表现的特点,在动手过程中探究陶艺造型的艺术特点。结合课堂教学中有关陶艺的知识内容,建构新的审美经验。

3.学生主体,归纳总结

在活动中注意处理好主体与主导的地位,在学生活动过程中,给予学生足够的话语权和动手权,不压制学生的想法,给予学生充分的自我表现空间。另外,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也要给予及时的辅导,使活动更加有效。活动结束后,做好归纳总结工作,归纳总结分为教师和学生两部分,师生都对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为美术特色创意活动的长期有效开展而准备。

四、活动成效

学生在实践中活动中学到了书本里学不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巩固和加深了知识要点,感受到了动手表现的乐趣,从实践中感受到了劳动带给自己的快乐,培养自己更加热爱劳动,懂得劳动的真正含义。

学生通过实地的实践制作,深入理解了家乡特有的美术资源,加强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学生从实践中学会了一些探究的学习方法。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许多造型的技法,感受到了农村特有的泥质材料带给他们的欢乐,学生的想象能力、动手能力、造型能力和创造力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完整地了解了陶艺的制作和烧制过程。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创作的快乐,创作结束后,学生互相交流创作体会,互相评价作品,气氛融洽,学生学习美术的情绪高涨,表现出了极大的创作热情。

五、活动反思

通过学生的实践制作,我认为可以把缸窑这一特色美术资源推广到义乌其他中小学中,红土是一个天然的美术资源,在这样的活动中可以让更多的学生了解缸窑,了解自己的家乡还有这么丰富、有价值的美术资源,有这么有价值的文化内涵。通过活动的推广可以让更多的人挖掘自己家乡的特色美术资源,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

学生通过评价自己的作品和别人的作品,更摆正自己的位置,制作时更需耐心与毅力,使学生明白不是什么事情都可以随随便便成功的,要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和动手。八年级一班一位学生的日记里这样写道:“我会加油的,美术课给了我力量!陶泥给了我勇气!”可见,学生的信心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且愿意完成艺术创作。当然,一次美术活动不能促使学生成长的完成,美术素养和能力的提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要在这样一点一滴的活动中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美术活动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突破新教材,放飞新课程的翅膀。教育教学的方法是在点滴里形成的,我发现有很多途径可以让学生有更好的展示机会,教育教学最好的场所也未必只是课堂,在这一传统模式下反复碾磨终究单调了些。有时候,也许因为我们教师的灵感,学生不经意的一个行为,就会给我们的陶艺特色课堂教学带来许多惊喜。只要我们能够及时地发现并抓住它,多些思考,多些比较,多些学习,多些反思,多些尝试,那么我们的课堂就会是另一番新天地。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