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美德教育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美德教育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美德教育

篇1

一、美德、知识和教师

从这两篇对话的内容可以看出,美德到底是否可教,主要涉及以下两个论点:

第一,美德是不是知识?苏格拉底、美诺和普罗泰戈拉一致认为:如果美德是知识,那么它是可教的;反之亦然,美德若是可教的,那么它是知识。

第二,是否有美德教师?苏格拉底、美诺和普罗泰戈拉一致认为:若是有美德教师,那么美德是可教的;但若一个美德教师也没有,那么美德是不可教的。

苏格拉底和美诺都肯定美德是知识,但都否定存在美德教师。普罗泰戈拉则认为美德并不都是知识,但肯定有美德教师。由此可见,无论是苏格拉底、美诺还是普罗泰戈拉,都似乎自相矛盾。

在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那里我们都可以看到对这一矛盾的化解。柏拉图在《美诺篇》的末尾借苏格拉底之口说:美德即知识,但是知识既不是天生的,也不是靠教育得来的,它是神的馈赠。美德的获得不是靠有美德的人的传授,而是靠灵魂的回忆。因而,只有精神的助产士,没有美德教师。亚里士多德的解决之道则是:人的美德可以分为两种,即理智德性和道德德性。理智德性主要通过教导而发生和发展,道德德性则通过习惯养成。他还认为,凡是涉及道德德性的地方,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懂得它是什么,而是懂得它是怎样产生的。

姑且不论柏拉图的灵魂回忆说和亚里士多德的两种德性的区分孰优孰劣,其实,在《普罗泰戈拉篇》和《美诺篇》里已经给了我们很多线索,这些线索涉及道德教育的真谛:首先,美德不同于其他知识,它的获得强调践履,强调养成习惯;美德教育的途径不是单一的,不能单靠专门的美德教师,应是多渠道全方位的;美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应该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而不断变化;美德教育的方法不是灌输式而应该是启发式。这些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研究道德教育机制也很有启发。

二、美德的本质:美德是一种什么知识

尽管苏格拉底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命题,从而树立了理性主义道德观,但是苏格拉底对知识的理解相当复杂,作为美德的知识显然不同于我们今天所理解的知识,也不同于建筑、造船等知识。在《普罗泰戈拉篇》里,苏格拉底指出,建筑、造船等技艺是可以传授的,德性却是不可传授的,这就表明了这种知识和其他知识的差别。事实上,苏格拉底所谓的“美德即知识”中的“知识”不仅仅是认识和理解,而且包括能力和行动。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对于苏格拉底来说,所有的道德德性都是知识的样式,当我们认识到正义是什么时,就意味着我们是正义的。

理解苏格拉底关于美德和技艺的关系有助于我们理解“美德即知识”这个命题。麦金泰尔曾指出:“苏格拉底用‘知识’和‘技艺’的概念把这一切糅在一起,任何分离他们的企图都不可避免地导致把苏格拉底的观点简单化和歪曲他的观点。”一方面,作为美德的知识是一种与“技艺”密切联系的知识,获得德性就是获得某种“技艺”。也就是说,构成德性的知识不仅仅是相信如此这般的事情是事实,而且也是一种认识相应区别的能力和一种行动的能力。道德知识不仅是理论,更重要的是实践。道德知识的获得确实应该有如技艺的获得,包含一种行动的能力,能在行动中表现出来。对苏格拉底而言,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和理论层面的知识不是知识,有了美德这种知识就是像掌握了诸如游泳、建筑等一门技艺一样。另一方面,美德又和其他技艺不同,美德和其他技艺的不同究竟在何处呢?苏格拉底没有清晰地指出来。这个功绩要归于亚里士多德,他指出人有美德必须有三个条件:“首先,他必须知道那种行为。其次,他必须是经过选择而那样做,并且是因那行为自身故而选择它的。再次,他必须是处于一种确定了的、稳定的品质而那样选择的。”“说到有技艺,那么除了知识这一点,另外两条都不需要,而如果说到有德性,知识则没有那么要紧,这另外的两条则极其重要。”

有人认为: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观点有失偏颇,“无人自愿作恶”的观点忽视了情感和意志等因素对道德行为的作用。其实,苏格拉底对美德和其他技艺的区分,恰恰表明他意识到了情感、意志等因素对道德行为的影响,只是他没有进一步考察和论证这些影响。亚里士多德继承了苏格拉底的知识观,并且从经验出发,否认“无人自愿作恶”,转而考察影响人的道德行为的意愿和选择,考察人的品德养成的实践机制,从而开启了伦理学关于意志问题研究的先河。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将知识区分为关于美德的知识和作为美德的知识。关于美德的知识,即对美德的认识和理解方面,是可教的;但作为美德的知识,即反复实践和内化成习惯方面,则是不可教的。然而单有认识和理解,美德这种知识还没有形成,所以从根本上说,美德不可教。我们可以教的是关于美德的知识,而不是作为美德的知识,不是美德本身。

三、美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谁是美德教师,如何教

从这两篇对话还可以看出:没有一个美德教师,却又处处都有美德教师。这说明道德教育的途径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渠道的。没有美德教师,但有精神的助产士。这说明道德教育的方法是启发而不是灌输。

如果没有美德教师,有美德的人的美德是从哪里来的呢?在《普罗泰戈拉篇》里,苏格拉底起先认为,美德不可教,也没有美德教师;有美德的人的美德不能传授给他人,人的美德的形成就像自由吃草的牛犊一样,碰上什么美德就自己吃了进去。也就是说,美德的形成是偶然的,是道德环境影响的结果。在《美诺篇》里,苏格拉底用一个从未受过教育的童奴有关于正方形的面积的知识的例子向美诺表明:没有教师,只有助产士来帮助不朽的灵魂回忆他已有的知识。普罗泰戈拉则认为,美德可教,也有美德教师,比如他自己就是。美德并非天生的或自然而然就拥有的,而是通过学习和接受教育获得的,是通过关心、实践、教导获得的。人们从孩子幼年起就对其进行教育和训诫,并且延续终生。总之,灌输或传授美德是可能的。而且美德教师不止一个,包括保姆、父亲、母亲、老师等。由于所有的美德教师都在尽力而为,所以就好像没有美德教师。

由此可见,苏格拉底和普罗泰戈拉关于“教”和“教师”的理解是不完全相同的。苏格拉底所谓的“教”就是由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灌输,提问和启发式教育不叫“教”;学生的思考和回答问题也不叫“学”,而是在“回忆”;提问者只是充当助产士的角色,不是教师。因此,在这种前提下,没有专业美德教师,美德也不可教。而普罗泰戈拉则认为“教”不仅仅是灌输,而且包括用寓言、故事、诗歌、音乐、体育等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包括在实践中对孩子的关心、训诫和劝导等;凡是对人的美德的形成施加了影响的人都是美德教师。也就是说,美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都是多样的,全方位的;“教师”角色也是多元的。因此,在这种前提下,有许多美德教师,美德也可教。

由此观之,苏格拉底和普罗泰戈拉的观点看似对立,其实并不冲突。前者否定了一种教育方式,后者肯定了另一种教育方式。在逻辑上,二者都是一贯的,在美德教育的机制上,二者也都是有道理的。如果二者对“教”和“教师”的理解一致,应该会得出一致的结论。这也是他们能够相互说服的原因,因为二者从不同角度说出了美德教育的真理。

综上所述,既有美德教师又没有美德教师。普罗泰戈拉的主张是有道理的,美德的教育确实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依靠多途径、多方法、全方位、长时间地潜移默化地熏陶来养成,而不能单靠专门的美德教师的传授;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的选择也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苏格拉底的主张也是有道理的,美德的传授,甚至一般知识的传授,只能是“助产”,而不是“灌输”。也就是说,好的教学方法应该是根据道德主体的接受能力选择教学内容,并进行启发式的教学,而不是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学生是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学是师生互动;道德环境对人的美德的形成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正如中国先贤强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一样。

四、结论

苏格拉底和普罗泰戈拉之争表面看来是关于美德是否可教之争,实质上是关于如何实施道德教育之争。

第一,如果说美德是知识,那么它不同于其他知识。因此,美德的获得自然也不同于其他知识的获得。仅有关于美德的知识,即仅理解了道德理论,仅死记硬背了道德原则和规范,都远不能算有美德。只有反映稳定的品质的、一贯的、合德性的行为选择,才是有美德的表征。美德不是理论,而是合乎逻辑的人的潜能的充分发挥,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美德的获得强调践履,强调养成习惯。

第二,如果说有美德教师,那么他不应是专门的、单一的教师。因此,美德的传授也不同于其他知识的传授,其目的不在人之外的工具理性,而在人自身中的价值理性。影响美德形成的因素很多,因此美德教育不是单靠任何一个美德教师能够胜任的,必须有许多老师。美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等各个渠道的作用;必须利用讲故事、寓言、诗歌、音乐、体育、榜样等多种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学生喜闻乐见的题材和形式;尽管合理的灌输美德理论是必要的,可以提高道德认识,但是这远远不够,美德的获得强调环境熏陶,强调潜移默化。

第三,如果说美德可教,那么这种教育方式方法也有其特点。美德教育最忌讳填鸭式、灌输式、说教式,这不仅不易收到效果,反而容易引起反感。美德教育应该是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的。只有把学生当作主体而不仅仅当作对象,教师在教学中起引导作用,这样的美德教育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才能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美德的获得强调合乎人性的稳定的品质的形成,强调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吴宝珍.苏格拉底论美德教育[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12,(4).

[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篇2

以下几方面。

1.1崇尚伦理道德

所谓“在其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要求形成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高尚道德价值体系,作为个人必须要有做人的底线。每个人都有相适应的个人的地位、责任、义务和权利。说自己该说的话,做自己该做的事。

1.2注重人文理性

传统文化重视人的实体存在,重视人的精神存在,注重对人进行礼乐的教化。中国传统文化坚持以人为本,人被看作天地间一切事物的根本。天地之间人为先、人为贵,重视人生、重视人的权利和义务,这就构成了以人的价值和人生意义为核心的人文精神。

1.3强调和谐观念

即一种天人关系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与过无不及的行事原则。而这当中尤为突出的就是“天人合一”。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观,是中国传统文化认识事物的方法论。例如《黄帝内经》论述问题的一大特色就是把天、地、人三者结合起来统一考察。它无形中让人形成了从联系中和整体中看待问题、强调整体、强调和谐的思维方式。

1.4倡导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是人们在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驱使下,面对现实的状况所产生的一种理性思考,是以沉毅的思想面对显示社会和人生的一种理智富于远见的精神状态,是充满了辨证思维和中和思维的理性精神,是一种生存的智慧。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建设,就是一个民族灵魂的建设、精神世界的建设。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所宣扬的忠孝仁爱、礼义廉耻、慎言敏行、严于律己、改过迁善等道德规范,几千年来就铸就了中国人民的精神灵魂,形成中华民族的性格,培育了全民族追求和谐、谦和好礼、诚信克己、与人为善、勤俭廉正、刻苦耐劳和精忠爱国的优良素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形成,高尚道德价值体系的建立,是与传统文化的长期孕育分不开的。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历代流传下来的宝贵的道德文化遗产,它包含了优秀的民族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良好的民族礼仪等方面。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

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宗旨就是为了在新的形势下,继承、弘扬、提高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把我国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集中起来,并与革命传统相结合,赋予新时代内容,容纳新的代精神,达到承前启后,与时俱进,古为今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总书记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传统美德同时代相结合的产物。在今天的中国,需要用传统美德来教育学生,鼓舞学生,在教育中不断培养和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

义的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2当前社会如何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和美德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的文化结构、心理特征、伦理道德等等都有深深的影响。其积极的层面都为历代的仁人志士所继承和发展,成为中华民族长期发展的巨大力量。

当今中国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正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与社会文明的发展有紧密关系。而社会文明的发展,无论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还是精神文明的发展,又都以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发展为基础、为依据,并且都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发展为目标、为归宿。

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首先要优化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中华民族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至今仍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积极的现实作用,其精华能够绵延数千年而不衰,成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所在。我们现在所提倡的热爱祖国、勤奋节俭、尊师重教、团结友爱、尊老爱幼、礼貌待人、诚实守信、见义勇为、严已宽人、先人后已、勤学不倦等优良传统美德,和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都可以从我国浩如烟海的思想宝库中找到其渊源。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随着时代的变化在不断发展,新时期赋予新的时代内容,形成具有新时代特色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要把传统美德教育中的知识传授、情操陶冶和培养良好的美德行为习惯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教育效果,不断优化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途径,并以此来教育、熏陶青年一代,使他们形成中华民族的道德人格,担当起历史重任。

对青少年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教育者首先要“为人师表”。传统美德教育是个系统工程,人格的养成和情操的陶冶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全力参与,共同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使受教育者感受到亲切永恒的人文关怀。

传统美德教育的主阵地是学校,传统美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核心内容,是学生成长、学校校风建设和学风建设的重要保证,可以用不断发展的德育教育形式,结合时代特征,与时俱进的开展多样的教育活动,巩固德育成果,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要把传统美德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结合,把传统美德教育的部分内容由学校延伸至家庭和社区,同时,发动家长,通过他们的配合和支持以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篇3

一、提高教师美德观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其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想对学生进行传美教育必须先使教师的身心散发美丽的气息。其言行首先要具有传统美德修养,然后才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引导、启迪、感染学生,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和积累,深刻体会传统美德的内涵,确立新的德育观念,提高自身的素质能力,在学习中提高其道德水准和国学修养,使自己成为学生心目中合格的传统美德教育工作者。

二、培养学生的美育观

(一)学美德

1.自娱自乐培养兴趣

(1)充分利用教师的资源优势

我校的年轻教师多,综合素质好。所以,根据教师的特长,开展“为美丽国学安家”活动,如:经典舞蹈班;经典唱诗班、朗诵班等,使国学经典曲目在学生自由自乐中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使国学经典成为快乐的一部分。

(2)利用优秀影片

通过形象生动学生、喜闻乐见的视频再现中国传统美德中的经典故事,让学生感悟到真、善、美和假、丑、恶,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让经典成为课余生活不可或缺的快乐。

(3)在读书活动中进行传统情感教育

如:师生同读一本书,周末开展师生读书感悟,或假期向学生推荐一本好书,开学初开展读书交流会等活动。

2.引导提升感受乐趣

成功的教育是让学生感受不到教育。对于传统美德的教育应该以“行为习惯的养成”为载体,在润物无声中使传统美德的教育滋润学生的心灵。在学生各种力所能及的活动中使之得到提高,包括阵地建设:小喇叭广播站、黑板报、班队会、小记者站等结合学校的各项实际工作,积极主动地抓好阵地建设;同时,抓好特色队伍:学校的舞蹈班、唱诗班、小记者站、农民画班等,在喜闻乐见中陶冶情操,培养乐观进取的完美人格。

(二)行美德

找个圈子锻炼自己。想要改变自己的人生方向,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找个正确的圈子,然后想办法融入其中,并努力汲取其中的正能量。我校在践行美德活动中尽力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给学生建立适合自己的“圈”。

1.自我设“圈”,锤炼自己

班级是学生最自由的活动“圈”,学生在这个属于自己的活动圈内可以自由彰显个性。激励实现学生自我教育和达到“自我目标”的培养目标。如:我校安排各个年级创作班歌,制定班训,制作班徽,模仿教师“十不准”制定约束自己的“我的十不准”,教师协助学生制作自己的档案袋,随时将自己各方面的行为习惯记录反思,并认真填写自我评价报告。学生能够明确地感受到“我的言行代表班级形象,代表学校形象”。开展“寻找最美学生”“这样的行为你出现过吗”“走进你最爱的人”等活动。通过班队会活动,使各项活动得以落实完善,使良好的行为习惯一点点滋润学生的心田,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

2.跳出“圈”外,考验自己

当美好的行为已经设定到学生内心的时候,必须再给学生打一剂强心针,让初步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有的放矢。这时就要引导学生跳出“圈”外,走向实践活动,用实践活动证明现在的自己是一个集德育、智育为一身的好学生。

(1)充分利用学校大型活动

如:家长交流会、运动会、学校的文艺表演等活动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地熏陶。在传统美德展的家校联谊会上,学校的关工委秘书处只负责出台总体会议活动方案,然后把方案下发给各个班级,由各个班级主动相互协调分配任务,各班根据自己班级的特长负责相关的活动角色。这样的安排即使各个班级的团结协作精神得到培养和发扬,由能使学生能看见自己的特长,增强了自信心,使美德在不经意间深入生活和学习当中。

(2)走向社会,组织献爱心活动

每个月每人要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好人好事,并记录在班级的好人好事记录册上。在班会课上,做了好事的同学要谈感受,在班会上表扬。每学期每个班级都要组织一次大型公益活动,比如,走进敬老院、走进黄牛基地、走进蘑菇基地等,去践行自己的美好行为,去感受家乡的巨变,增强家乡荣誉感、自豪感。

(三)评美德

为了触动美德行动时时处处闪光,我校在不同时间段,如:周、月、学期都评出了“文明带头人”“文明小星星”等称号,树立榜样,以榜触行,并不定期地颁发奖品和奖状,让学生在实践中懂得:人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才能做自己行为习惯的主人。

三、让美好的心灵在学校、家庭、社会的舞台上舞蹈

篇4

“我是家中小主人”活动为了培养学生尊敬父母的情感,教育学生了解父母工作的辛苦,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要求学生在家里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学会如何去爱别人,培养尊重长辈,孝敬父母的美德及善良真诚的品格。班里有一名叫白冬的学生,性格外向,个性较强,易冲动,脾气暴躁,经常与同学发生口角。他生活在单亲家庭,母亲要求孩子标准过高,不满意时,就唠叨、斥责,甚至打骂,久而久之,母子间产生了较深隔阂,直至发展到孩子不想与她在一起,跑到外婆家去。

我单独为他讲“孟母教子”的故事,并组织了一个“理解———奋进”的主题队会,发动班委与他交朋友,热心帮助他解决困难,带动他参加集体活动,使他融入集体之中,感受到其中的温暖,并和其家长恳谈,使家长明白与子女感情上交融、人格上尊重是教育好孩子的前提。让人欣慰的是,现在他们母子和好如初,感情越来越深厚,同学们也逐渐接纳他了。

篇5

第一,培养当代青少年的忧患意识,增强责任感。

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十分强烈,历史上有无数忧国忧民的志士仁人。这种忧患意识又总是和责任感联系在一起,成为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代青少年生活那么幸福,有什么好忧患的呢?首先,我国还是个发展中的国家,改革开放虽使相当一部分地区和人民富了起来,但还有一部分地区和人民在温饱线上徘徊。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其次,21世纪的竞争是以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人的素质的竞争。竞争就要有压力,当代青少年应当清楚地认识到今天的学习就是为了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第三,当前要充分利用国际和平、国内稳定的有利时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传统美德教育过程中应使青少年具有忧患意识,并把它与责任感结合起来,与“祖国同发展”、“与上海同发展”结合起来,把个人融入社会和人民的事业中去。

第二,引导青少年对社会尽责,勤奋学习,刻苦锻炼。

对社会尽责,勤奋刻苦,古往今来,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在迈向新世纪的今天,特别是肩负历史重任的当代青少年,更有必要学习、发扬这种美德。

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不是一句空话,关键要落实到行动上。要负责任,就要有本领;要有本领就要勤奋学习,刻苦锻炼。当代青少年是喷薄而出的朝阳,正处在勤学苦练的最佳时期。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流传着“韦编三绝”、“悬梁刺股”、“怀书而耕”、“凿壁取光”、“羲之墨池”等许许多多刻苦自励、发奋读书的故事,这些都是值得当代青少年学习的。

艺校学生要想占领一流剧院,没有技压群芳、艺惊四座的一流艺术技能技巧是不行的。戏谚常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久久为功,方能成功”、“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可见只有勤学苦练过硬、扎实的基本功,才有可能去为人民、为社会尽责。强烈的责任感要转化为刻苦勤奋、吃苦耐劳、忠于职守的具体行动,因为人的一生对社会、对人民的奉献主要是通过职业实践实现的。

第三,提高青少年美德修养的自觉性,持之以恒。

篇6

以下几方面。

1.1崇尚伦理道德

所谓“在其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要求形成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高尚道德价值体系,作为个人必须要有做人的底线。每个人都有相适应的个人的地位、责任、义务和权利。说自己该说的话,做自己该做的事。

1.2注重人文理性

传统文化重视人的实体存在,重视人的精神存在,注重对人进行礼乐的教化。中国传统文化坚持以人为本,人被看作天地间一切事物的根本。天地之间人为先、人为贵,重视人生、重视人的权利和义务,这就构成了以人的价值和人生意义为核心的人文精神。

1.3强调和谐观念

即一种天人关系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与过无不及的行事原则。而这当中尤为突出的就是“天人合一”。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观,是中国传统文化认识事物的方法论。例如《黄帝内经》论述问题的一大特色就是把天、地、人三者结合起来统一考察。它无形中让人形成了从联系中和整体中看待问题、强调整体、强调和谐的思维方式。

1.4倡导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是人们在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驱使下,面对现实的状况所产生的一种理性思考,是以沉毅的思想面对显示社会和人生的一种理智富于远见的精神状态,是充满了辨证思维和中和思维的理性精神,是一种生存的智慧。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建设,就是一个民族灵魂的建设、精神世界的建设。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所宣扬的忠孝仁爱、礼义廉耻、慎言敏行、严于律己、改过迁善等道德规范,几千年来就铸就了中国人民的精神灵魂,形成中华民族的性格,培育了全民族追求和谐、谦和好礼、诚信克己、与人为善、勤俭廉正、刻苦耐劳和精忠爱国的优良素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形成,高尚道德价值体系的建立,是与传统文化的长期孕育分不开的。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历代流传下来的宝贵的道德文化遗产,它包含了优秀的民族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良好的民族礼仪等方面。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

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宗旨就是为了在新的形势下,继承、弘扬、提高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把我国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集中起来,并与革命传统相结合,赋予新时代内容,容纳新的代精神,达到承前启后,与时俱进,古为今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总书记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传统美德同时代相结合的产物。在今天的中国,需要用传统美德来教育学生,鼓舞学生,在教育中不断培养和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

义的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2当前社会如何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和美德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的文化结构、心理特征、伦理道德等等都有深深的影响。其积极的层面都为历代的仁人志士所继承和发展,成为中华民族长期发展的巨大力量。

当今中国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正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与社会文明的发展有紧密关系。而社会文明的发展,无论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还是精神文明的发展,又都以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发展为基础、为依据,并且都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发展为目标、为归宿。

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首先要优化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中华民族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至今仍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积极的现实作用,其精华能够绵延数千年而不衰,成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所在。我们现在所提倡的热爱祖国、勤奋节俭、尊师重教、团结友爱、尊老爱幼、礼貌待人、诚实守信、见义勇为、严已宽人、先人后已、勤学不倦等优良传统美德,和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都可以从我国浩如烟海的思想宝库中找到其渊源。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随着时代的变化在不断发展,新时期赋予新的时代内容,形成具有新时代特色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要把传统美德教育中的知识传授、情操陶冶和培养良好的美德行为习惯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教育效果,不断优化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途径,并以此来教育、熏陶青年一代,使他们形成中华民族的道德人格,担当起历史重任。

对青少年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教育者首先要“为人师表”。传统美德教育是个系统工程,人格的养成和情操的陶冶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全力参与,共同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使受教育者感受到亲切永恒的人文关怀。

传统美德教育的主阵地是学校,传统美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核心内容,是学生成长、学校校风建设和学风建设的重要保证,可以用不断发展的德育教育形式,结合时代特征,与时俱进的开展多样的教育活动,巩固德育成果,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要把传统美德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结合,把传统美德教育的部分内容由学校延伸至家庭和社区,同时,发动家长,通过他们的配合和支持以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目的是继承民族灿烂文化,弘扬民族伦理道德规范,培养具有高素质的跨世纪人才,充分发掘传统美德这一德育资源,创造出具有时代气息的、学生乐于接受的新颖方式,使传统美德为当代教育服务。

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威武不能屈”,追求“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倡导好善乐施、扶危济困,把人的生命和尊严,把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作为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越是危难之际,这些传统越是得到发扬。如九八抗洪时,抗非典时;今年初南方冰雪灾难,四川5·12特大地震灾难面前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举国上下及时伸出了无私援助之手。这些传统美德以成为增强民族凝聚力、构筑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对青少年学生的人格修养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传统是现代的根基,青少年特别是当代的大学生,掌握着先进的知识文化,是未来的主人,应当加强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的学习,努力完善自身的人格,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篇7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有着灿烂夺目的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优秀的道德伦理资源。中华民族有“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人生哲学;“发愤忘食”的持生规范;“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风亮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立身情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知不可而为之”的勇气;“有容乃大,无欲则刚”的胸怀;“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等等。这些是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和统一起了巨大作用,因而也是中华民族的道德瑰宝,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光大。父母要认识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孩子成人的基础。教孩子做人,首先要做中国人,中国人就是有中华民族性格,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的人。在今天,有个性才能走向社会,有民族性格才能走向世界。孩子只有具有传统美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才能在世界领域内开拓自己的事业。对孩子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就是塑造孩子的民族性格,就是培养世界性的现代中国人。 

    郭鹤年是当今有名的华裔企业家,马来西亚的首富,经营糖业、酒店、房地产等多项产业。他幼年也深受母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其母郑格如学识渊博,有着较深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知识和修养,对子女严格要求。郭鹤年自幼事亲至孝,侍奉其母,聆听教诲。现今,在他的办公桌上仍放有她母亲亲笔所书的座右铭:“不为自己求利益,担愿望大众共安宁,诸恶莫作,诸善奉行。”郭鹤年的成功与母亲传统美德的熏陶四密切相关的。传统美德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

    那么,哪些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呢?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立志勤学、爱国爱民、团结友爱、诚实守信、勤奋节俭、谦虚礼貌、律己宽人、求索攻坚、舍生取义、廉洁奉公、敬老慈幼、尊师敬业、整洁健身。要把这些道德要求再现到孩子身上,成为孩子的道德品质家长要采取有效的教育方式方法。

篇8

一、传统美德教育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动力

在市场经济向深入发展的今天,市场经济本身所要求的公正、合理、竞争、民主、诚实、守信等新的时代精神对传统道德的维系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再加上异质文化所体现出的多元的、与传统文化存在着巨大差异的价值取向的影响,个体所面对的已不再是单一的具有共同民族心理特征和表现形式的价值观、人生观。面对严峻挑战,如何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德育主渠道作用成为一线政治教师的科研方向。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威武不能屈”,追求“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倡导好善乐施、扶危济困,把人的生命和尊严,把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作为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越是危难之际,这些传统越是得到发扬。如九八抗洪,抗非典,南方冰雪灾难,汶川5・12特大地震灾难面前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举国上下及时伸出了无私的援助之手。这些传统美德已成为增强民族凝聚力、构筑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对于中华民族的团结、和谐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通过传统美德教育,可以激发、培养、发展学生的道德情感,以情感打开学生的心灵的大门,使他们在情感的激动中陶情养性,在强烈的情感中把真、善、美融化在心中。传统美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一种无形的巨大力量,优秀传统美德与现代文明建设有机结合,是建构有民族特色的社会主文明思想体系的重要任务,是应对国际社会变化和东西方文化碰撞背景下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二、传统美德教育有利于凝聚中华民族的“魂”

在思想文化领域强调优良传统教育,是党和政府的一贯方针。我国的传统美德教育,是一项面向全社会的任务。着眼于未来,青少年的教育尤其重要。思想政治课作为专业渠道应发挥自身优势,用课程的形式,按照一定的课程标准、教材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将社会主义信念与传统美德结合起来,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规范奠定坚实的基础。传统优秀道德重视人的实体存在,重视人的精神存在,注重对人进行礼乐的教化。中国传统文化坚持以人为本,人被看做是天地间一切事物的根本。天地之间人为先、人为贵,重视人生、重视人的权利和义务,这就构成了以人的价值和人生意义为核心的人文精神。传统美德对人生、理想、立志、求学、生活、工作、处事、交往等做人的方方面面,都有明确、具体的规范,使人的行为有所遵从。就立志而言,荀况说:“无冥冥立志者,无昭昭之明。”朱熹说:“命为志存。”还有王勃的“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更是为人所熟悉。我们现在所提倡的热爱祖国、勤奋节俭、尊师重教、团结友爱、尊老爱幼、礼貌待人、诚实守信、见义勇为、严己宽人、先人后己、勤学不倦等优秀传统美德和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都可以从我国浩如烟海的思想宝库中找到渊源。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随着时代的变化在不断发展,新时期赋予新的时代内容,形成具有新时代特色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要把传统美德教育中的知识传授、情操陶冶和培养良好的美德行为习惯有机结合起来,增强教育效果,不断优化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途径,并以此来教育、熏陶青年一代,使他们形成中华民族的道德人格,担当起历史重任。用观点,将我国传统伦理道德作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传统美德渗透于思想政治课之中,思想政治课将更具有说服力、感染力、吸引力,更能体现我们的民族特色,使传统美德为当代教育服务。

三、加强传统美德教育能增强思想品德教学实效性

1.贴近生活,激发兴趣。

中学的德育工作要针对教育对象思想变化的特点,把做人的道理讲“透”,把“空”道理讲“实”,把“死”道理讲“活”。中学生渐入成年,思维已趋成熟,他们开始关注社会、家庭、社交活动,因此思想政治课与传统美德相结合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适应他们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规律,把握中学生的思想脉搏、兴趣爱好、需要追求等特点,才能贴近学生生活,便于接受。例如,在讲“师生交往”一课时,我补充了李白拜师、唐寅学画等事例,使学生愿意听、听得懂,从而教育学生尊师爱师。在讲“友好交往礼为先”时,让学生展开讨论荀子的“人无理则不生,事无理则不成,国无理则不宁”,《弟子规》中“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中蕴含的道理,“友直、友谅、友闻、益矣,友偏僻、友善柔、友便佞、损矣”的交友原则,等等,教育学生树立“真正做人,无事”的优秀品质,使学生“听其言,信其道”,在个人修养、为人民服务、爱国主义三个方面逐步树立整洁健身、文明礼貌、勤俭节约、勇敢自强、守时守纪、勤奋好学、孝敬父母、尊师敬老、友爱合作、诚实可信、关心集体、热爱祖国的思想道德。

2.批判继承,有机结合。

思想品德教学与传统美德教育衔接是要坚持批判继承原则,要有批判、有目的、有选择地讲传统美德。不能把历史上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的思想观念、行为准则原封不动地搬到现实生活中来,更不能用封建糟粕来塑造新一代。在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时必须对传统文化中许多消极因素进行改造,消除传统统文化的负面影响,培养具有现代意识观念的人。比如,在讲“孝敬父母是我们的天职”时,教育学生弘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传统美德,懂得孝敬父母和长辈。同时让学生懂得孝敬父母不是愚孝和盲从,懂得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孝行,要结合实际落实孝行。赋予孝悌教育以新的时代内涵,使传统美德与现代道德要求相衔接。凡是具有爱国精神、民族精神、奉献精神,注重敬人、爱人、利人、助人,讲究做人道理、高尚品质、思想修养的伦理道德,我们都要学习、继承,并结合实际予以发扬光大。我们的先辈提倡忠恕、孝悌、仁义、礼仪等伦理道德思想,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们要学习、分析,择善而从,古为今用,对待那些纯属封建性、腐朽性的政治和人生伦理,当然不要继承,但让学生适当了解一点,懂得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的由来,对于他们接受传统美德,也会有一定益处。只有对传统美德进行一番消化,力求融会贯通,才能与思想品德课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自然地渗透到教学之中。

3.加强补课,边学边教。

教育者要先受教育。只有补好这一课,才能通过言传身教启发引导学生理解我国的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并用以指导自己的言行,化为自己的德性。

一是学习有关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典籍。譬如,读一点先秦诸子的著作,尤其是《大学》《论语》《墨子》《孟子》《荀子》等,真正入了门就可收到触类旁通的功效。《大学》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治国、平天下”正是这种道德传统的典型表现形式。这样的道德传统相对于今天来说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也应成为当今道德教育之必需。孟子的许多伦理道德思想,也成为我们民族的宝贵遗产,有些话被我们一代又一代人作为座右铭传颂,所提出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死观,成为中华民族不畏劫难、繁荣昌盛的精神支柱。舍生取义,大义凛然,可说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精髓,它从思想上养育了千万贤者。认真读一点我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典籍,运用到教材、教学中,将有助于思想品德课上一个新台阶。

二是学习有关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历代蒙学读物。在民间流行最广的有《三字经》《千字文》《千家诗》等。《三字经》可称为少儿百科,其中教育尤其德育占有最重要的地位和篇幅。“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对青少年教之以仁义;礼仪是《三字经》的中心思想,《三字经》还教导青少年学习百科,讲了许多勤学苦读的感人事迹,在民间广为传颂。各种蒙学读物包含着许多有益的伦理道德思想。在道德教育内容、方法、故事、资料等方面,很多都可供今人借鉴。有些名言警句、诗歌韵语在民间传颂,长盛不衰。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这些来自《治家格言》的话,可以说已成为一种民族语言。将蒙学读物加以分析提炼,择其精华,教育青少年,无论内容和形式,都会取得好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历史典籍,还是蒙学读物,都既有精华,又有糟粕,需要“学而思”有所分辨,有所肯定或否定。

在青少年中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它是建设社会主义道德,增强爱国情感,弘扬传统美德,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需要,是深化学校德育改革,提高学生素质,完善学生人格的需要,更是思想品德课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吴康宁.教会选择:面向21世纪的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必由之路――基于社会学的反思.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3).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班华.现代教育论.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4]任远年.世界普遍关注的课题.1995.1.23.

[5]冯增俊.当代西方教育道德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462.

篇9

挖掘教材、不失时机、言传身教

我国自古就是礼仪之帮,崇尚尊老爱幼,助人为乐,几千年的文化造就了优良的传统美德。课文的内容就有许多传统美德的题材。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掘教材中隐含的传统美德因素,并结合英语的日常用语教学,让学生学会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帮助人。例如:教师可以用问候语:“Good morning” “How are you” “Nice to meet you” “Thank you” “Excuse me”等使用频率较高英语日常用语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同时,作为教师在上课或平时说话时所用的语言要有礼貌,“身教重于言教”。根据学生有向师性的心理特征,教师应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带着愉快的情绪进入课堂,举止端庄文雅,言谈谦逊和气,不挖苦学生;师生之间相互尊重、信任、理解、支持,形成融洽的情感交流渠道和民主、平等、友善、活泼的教学气氛,这样才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为进一步开展教学奠定基础。

寓教于乐、灵活多样、情感沟通

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因为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来渗透传统美德教育。例如:在讲《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Unit 4 Section 2“She said helping others changed her life”一课时,根据课文内容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讨论题,让学生搜集贫困地区学生学习、生活的资料和信息。同学们积极响应,在课上我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各抒己见,争先恐后,不少同学还从网上下载了图片,并制作成幻灯片供其他同学欣赏、评析。通过交流、评价同学们收获颇丰。学生们了解了贫困地区儿童求学的艰难,生活的困苦,也更加珍惜现在的学习条件和氛围,有的同学还提出倡议,为“希望工程”的儿童捐款捐物,充分展示了他们的爱心和热情。一堂简单的研讨课让学生们在学习英语语法知识,掌握英语交流技能的同时也进行了接受一次思想教育的教育,在历练性格的基础上人格精神也得到了升华。因此,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教学生做人的准则,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分析人物、领会精神、提升人格

《新目标英语》教材中写人、写事的文章很多,这些活生生的人物和事件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采用课前预习,课上讨论,课后总结的方法使学生自主的参与到教学中 ,这样可以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课前的预习和搜集相关资料,学生对人物更了解,通过课上的讨论和研究使学生对人物所具备的思想和品质把握的更准确,然后通过课后的总结把人物的精神与自身相比较,使学生在短短的一节课中学习到英语知识、道德品质和做人的准则,我认为这种教学方式已经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Unit 3 Section 2 “Do you remember what you were doing?”在学习这片文章时,我们领略到一位伟人的无穷人格魅力,他的坚强、勇敢、善良和超人的毅力都深深的打动了学生的心灵,在课上,我还特意安排了关于“ 马丁. 路德. 金”的一首小诗,其中一句诗句为学生所铭记:“我们要在绝望之山开采出希望之石”。他的非凡的果敢为学生所钦佩。一堂普通的阅读课演变为学生自渎--- 赏析--- 研讨--- 评论的活动课,同学们津津乐道,回味无穷。试想我们语言教学的目的不就是为了使学习语言的人达到熟练运用语言的目的吗?那么,学生在搜集、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已经深刻的领会的文章的主旨和精神,在交流、研讨的过程中也充分展示了他们熟练运用语言的技能,我想我们的教学目标也得到了实现。因此,赋予学生一定的权利,给予他们一定的空间,他们一定会用他们的智慧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开发潜能、塑造人才、不辱使命

篇10

一、采用多种教学法,寓德育于艺术美之中

音乐教学中结合律动、歌表演、游戏等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通过形体动作来表演音乐,从而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如教唱歌曲《顽皮的杜鹃》,边听音乐,教师边讲述孩童在美丽的山林中与顽皮的杜鹃相互欢乐嬉戏玩耍,充满童趣的情景。用故事情境打动学生,然后引导学生对歌词进行分析,理解每段歌词的感情处理,让学生感受到杜鹃声声地在青山翠谷之中回荡不息,感染那连绵不绝的快乐。

在学唱《国歌》时,除了让学生了解它的歌词意义、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外,更要抓住歌曲中号角式的呼喊,再三地强调“前进”,后半拍起的急切呐喊及三连音的运用等音乐本身的特点,既准确的表现了歌曲,又激起了对祖国无比热爱之情,从而树立起时代责任感。同学们在演唱时严肃、自豪,情感真挚。

二、把握音乐要素,寓德育于音乐的全过程

音乐是情感艺术,优秀的音乐作品总是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它以自己独特的音波来穿透人的心灵,从而使人的审美心理产生五彩缤纷的情感。音乐教师要认真设计教学中的各个环节,紧紧抓住旋律、节奏、音色、拍子、曲式、和声等音乐要素所塑造的形象,联系实际诱导学生入情入境,使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在理解美、鉴赏美、表现美中抒发美好的情感,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道德,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例如,学唱卡通片《西游记》中的主题歌《猴哥》时,让学生先自由说说对孙悟空的认识。

三、利用各种集体活动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小学生年龄小,一些思想意识不能自发的产生,因而“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也是如此。音乐教师应过不同的活动形式,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向学生系统地灌输传统美德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知识,使学生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美德所蕴含的丰富内容。经过学生的消化吸收,提高他们的明辨是非,区别善恶的道德认识水平;陶冶他们爱国爱民、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团结友爱的道德情感;培养他们立志勤学、求索攻坚的道德意志;养成他们诚实守信、谦虚礼貌、律己宽人、整洁健身的道德行为。

音乐第二课堂能满足学生好动、求乐、爱美的要求,他们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音乐活动有着强烈的参与意识和表现愿望。如鼓乐队、合唱队的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群体意识和珍惜集体荣誉、严守纪律的良好品质。例如,在鼓乐队的训练中,教师要经常让学生去感受整体声音的协调性及和声效果所带来的美感,感受到整体的凝聚力,认识到自己是整体中的一员,必须服从整体。

四、率先垂范,寓德育于教师的自身形象之中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小学生可塑性大、模仿性强、富于想象、有上进的欲望,榜样对他们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吸引力和感召力。通过榜样示范法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对于学生提高品德认识、陶冶品德情感、磨练品德意志和训练品德行为将起到巨大的促进和导向作用。

以榜样人物的光辉形象来培育我们的下一代,这也是我在音乐教育教学中经常运用而且行之有效的方法。一个献身于音乐教育事业的教师,应当具有高尚的情操,远大的理想,丰富的知识,认真的态度,教师的人格在学生品德形成中具有很重要的示范作用。要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守纪律、懂得真善美的人,音乐教师必须有扎实的教学功底,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整洁大方的衣着,自然端庄的教态,特别是师爱品质、道德行为对学生一生都将发生着影响。因此,音乐教师在各方面要率先垂范,用自身的形象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真正做到以情动情、以爱育爱、以德育德。

篇11

二期课改后的美术教材与旧版教材最大的不同之处是“文化”在美术教学中的含量的明显增加。因此,在教学中就需要老师寻找一些文化内涵丰富,学生喜欢的课题进行教学,着重从美术文化方面去启发、引导学生。

例如初一年级第二学期《质朴的民间玩具》单元中,我设计了《我们一起动手做――龙》,课前让学生们专门找来有关龙的传说或知识,并告诉学生将在课上以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交流。由于龙的知识并不难找,学生事先做好了充足准备,所以课堂气氛活跃。在交流完成后,老师再来总结,告诉学生在中国的文化中(如:九龙壁、龙的传人等),“龙”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影响,龙已渗透到五千年的中国历史文化中,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而关于“龙”,除了典故,称谓等,令我们激动的还有“舞龙灯,赛龙舟”等活动。这些信息的呈现,吸引了学生,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也就有了表现的欲望与冲动。在学生的造型活动中,我尊重他们的个性,既可以用写实的手法,也可以夸张、变形;在色彩上可以按客观去表现,也可按主观意识去表现。当有了明确的图形后,在利用不织布制作我们自己的玩具。实践证明,这样有利于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他们能创造出风格各异的画面。在领会龙文化的内涵的同时时,学生又通过“动手做”了解了我国优秀传统工艺的独特韵味,其手工艺品也令人耳目一新。

2、在创作中的传统文化渗透

激发学生的自身潜能,开启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是我们进行美术教育的目的。而美术创作是实现这一教育目的的有效教学环节,那在“创作”环节我们又该如何进行文化渗透呢?版画艺术是人类几千年来文明成果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史学价值和美学文化价值,作为人类社会生活和艺术交流的手段,版画渗透于人类生活的很多方面,是一种生活化且富有鲜明个性的艺术。

在六年级第二学期的《凸版画的艺术魅力》单元,我设计了《我眼中的上海》一课。课前,我依旧还是让学生自行收集有关“上海建筑”资料,交流后进行归类整理,便于课堂创作。课堂上,我首先引入鲁迅先生说过的话:“当革命时,版画之用最广,虽极匆忙,顷刻能办。”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向学生们介绍鲁迅先生与中国“新兴木刻版画运动”的历史知识。然后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向学生们介绍了版画的种类,并重点展示“纸版画”。纸版画不同于其他绘画,是将手工与绘画相融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经过剪、刻、撕剥、拼贴等方法制成版面,然后用多种方法印出来的。它取材容易、工具简单、效果独特,具有强烈、明快、单纯、朴素的艺术效果,从而较大程度地突破了传统版画的局限。接着我效仿《艺术创想》中的教学模式,将预先制作的《外滩》纸版画按步骤分别展示。这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接近同学生活,深深促动学生的心灵,激起了他们对版画创作的热情。学生利用纸版画,创作出了他们眼中的上海,而纸版画也在学生手中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在版画教学中,积极开发挖掘有利于学生创作的题材,培养了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体现出美术教育的文化渗透。

篇12

一、传统美德教育在现代德育中的价值体现

1.传统美德对德育目标和内容的影响

以思想品德的形成和素质教育基本要求为立足点,应该从人格修养、人际交往及人伦关系等个性品质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弘扬中找到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契合点,从人和社会、人与群体、人与人、人和自身之间进行把握,从以下几个方面将传统美德融合于现代德育过程中:(1)传统修身律己的美德和现代德育教法中所强调的内化、自律相契合;(2)传统的诚信好礼及仁爱思想与现代德育所强调的健康和谐相统一;(3)传统伦理中民族忧患意识与现代德育所强调的奉献精神和爱国情操相统一;(4)传统的以义制利的价值观和现代德育所强调的奉献精神相统一;(5)传统的崇尚节俭和现代德育所倡导的热爱劳动相统一;(6)传统的自强不息和现代德育所提倡的勇于拼搏相统一。

2.传统美德对德育模式、途径、方法的影响

德育的时效性是由方法所决定,德育是一种外在的道德规范和观念对人的影响、熏陶和教育,其最终目标是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在今天的德育和实践中,古人所倡导的自然无为、积善成德、格物致知、修身养性仍旧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传统德育强调道德实践和修养实践,主张一个人只有真正做到身体力行才算是真正的有修养。讲究的是操作方法,重视的是修养程序。中华民族传统的教育方法,主要包括活动实践、校园环境熏陶、学科渗透、课堂教学等若干方面。实现传统美德教育途径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为了增加传统美德教育的时效性,还可运行以下八种模式,即综合运行、学科渗透、环境熏陶、系统讲授、环节合取、内容结合、工程系列、主题活动。

二、在现代德育中,进一步加强传统美德教育的策略

1.重视对德育科目的研究

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传统美德内容博大精深。在现代德育教育中,我们既要遵循道德发展的规律,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和学科要求,合理选择德育科目。同时还要赋予传统美德教育以崭新的时代内涵,作为一项重要的价值资源,为现代德育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另外,对于世界各国先进的精神文明成果,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探索适合人类共同道德规范和发展进步的思想观念,同时针对我国国情进行改造和吸收,与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传统融为一体,构建新时期道德教育的内容。

2.重视对儒家文化的研究

在学校德育中渗透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及思想教育的发展趋势。日、韩、美等国都非常重视传承和发扬优秀的文化传统,同时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和创新。作为有着古老文明的泱泱大国,我们更应该扎根于传统文化的土壤,在学校德育工作中,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有素养、有道德的人才,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目前,学校道德教育的热点问题,就是对儒家文化的研究和关注。这再一次证实了世人已经认同了传统文化的价值。但不得不提出的一点是,在传统文化的大旗下,也存在良莠不齐的状况。所以学校在德育过程中,应该理性地去分析、辨别、对待传统文化,如何更好地超越和继承儒家文化,已经成为德育研究的创新点和热点问题。

3.加强审美教育

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在学校道德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在古代的“六艺”教育中,更加重视美德教育,它提倡的是“天人合一”的境界,这也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理想。重视美德教育,并非是忽视道德教育的其他领域,而是以美德教育为立足点,进一步发扬光大传统的美德。

参考文献:

[1]钟建华,雷庆铁.浅论当代荣辱观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渊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

[2]林楠.中国道德建设的历史承接性研究:传统美德的读解与转换[J].思想理论教育,2007.

[3]谢定国.论中国传统美德与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培养[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4]曹方林,郑家治.孝道:中国传统美德的根本[J].文史杂志,2008.

[5]严从根.协商对话:价值多元共生社会的德育方式[J].江苏教育研究,2010.

篇13

二、德国终身教育的发展概况

德国非常重视教育,政府每年对教育的投资相当巨大。德国对终身教育的开始重视和推动始于1970年,当时德国教育审议委员会制定了“教育制度结构计划”,明确提出终身学习是社会、科技与经济发展的一项关键。德国认为终身教育是人们进一步提升职业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所必须经历的阶段。中央和地方政府合力使终身教育朝着统一、协调和综合的方向发展。为促进终身教育的发展,德国政府还推出带薪教育休假制度、对参与继续教育的人给予经济资助等措施以保障终身教育的推广。[2]

三、美德两国终身教育现状的比较

(一)对终身教育概念的理解

终身教育(Lifelong education)早已成为世人熟知的名词,但是关于它的概念理解却不太一致。终身教育常被视为“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社会教育”的代名词。事实上,终身教育是个综合性的概念,迄今尚存模糊性和不确定性。[3] 美德两国对于终身教育概念理解的侧重点具有明显的差异:美国的观点认为,终身教育包含人一生之中各种正式、非正式和不正式的学习以获取私人、社会和专业生活的最大发展。它重视教育的整体性,只要能获得和扩大启发,不论是在家庭、学校、社区、工作场所,或通过大众传媒和其他情境、结构,都是学习。终身教育的概念,强调个人一生的完全发展,提供所有教育目的、活动和结构一个新的视点。由此观点可见,终身教育应该由出生延续到死亡,这和“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社会教育”等的着眼点——自学校毕业后的一生或人生的某阶段到死亡,显然不同。[4] 而德国传统的终身教育观点认为,终身教育是指成人的扩充教育,主要包括成人教育和职业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是指有一定连续性和有组织的教与学的活动,例如民众高等学校和大学扩充教育等;广义的则包括很广的范围,如广播、电视、图书馆等社会教育范围。终身教育是以成年人为对象的一种社会教育,是无止境的并不限于某个固定年龄阶段的教育。[5] 由于美德两国对终身教育概念这一基本问题理解的不一致,导致了两国在终身教育实践上的差异性。

(二)终身教育的主要结构

美国终身教育的最大特点便是多元化和实用性。而且其多元化和实用性完全是在自由竞争的前提条件之下围绕着终身学习这一“市场机制”及按照“商品经济”的供需原则而运作的。美国大学入学考试委员会附属的“未来学习社会委员会”(Future Direction for a Learning Society, FDLS)认为美国终身教育体系的框架由五个部分组成,分别是资源的供给者、调整者、竞争者、中介者和需要者。[6] 如下图所示: 资源的

供给者

调整者

竞争者

中介者

需要者

联邦各

联邦政府

正规教育

宣传媒体 成人学

州和地方

诸机构

机构

学习顾问 习者市场

政府

州政府诸

(研究生

机构

企业

机构

院、大学、短 出版业者

财团

基准判定

期大学、专门 考试机构

教会和

机构

学校、其他各

宗教团体

专门的职

类大学)

成人学

业团体

其他各类

习者和家

劳动工会

教育机构(社

政治利益

区团体、军

集团

队、企业、教

会、政府各机

构、图书馆、

博物馆、劳动

工会、营利学

校等)

美国的终身教育结构的首要部分是资源(资金)的供给者。美国终身教育多样化的实施及其推广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各财团的大力支持和无偿援助。财团提供资金是美国社会的一大特征。其次,当资金和具体的学习机会相结合,就需要各种各样专门进行协调工作的中介组织来对各种学习机会进行调整。这种组织是为了保证与鉴定教育的质量和保障学习者能受到最适合本人学习需要的教育。再次,在资金提供给具体实施终身学习的组织之前,正规与非正规的教育机构之间,以及同一类型组织内部也要展开竞争,以决定谁最有资格获得资金和学习资源。与此同时,虽然学习的机会多种多样,但要快速准确提供给学习者,则还需要一个中介机构,为广大学习者提供学习情报。最后一个环节便是学习的需要者,即广大的成人学习者。

美国终身教育结构中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特点是,与终身教育、成人教育相关的立法非常多。如1914年的史密斯—雷佛法案(Smith-Lever Act)、1917年的史密斯—休斯法案(Smith-Hughes Act)、1963年的职业教育法(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Act)、1966年的成人教育法(The Adult Education Act)和1973年的综合雇佣和训练法案(The Comprehensive Employment and Training Act)等等。这些法案都是美国终身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的基础。在法案立法通过之后,都有相应的机构负责计划管理、实施、追踪,例如根据史密斯—雷佛法案建立的“合作推广服务”方案,是由农业部负责;根据综合雇佣和训练法案设置的方案,由劳工部负责,其下有更多的机构配合实施。[7]

德国的终身教育结构较之于美国更加简练和实用。总体来说,分为三大板块:国家机构的行政管理、地方机构的行政管理以及教育资金来源。首先,在德国,终身教育的资金来源分为政府供给和私人赞助两个部分。私立学校的经费大部分别由私人负责,少部分由政府辅助;公立学校的经费则分别由联邦、邦、乡镇三级政府全部负担。其次,国家教育机构在终身教育体系中扮演着宏观控制的角色:为终身教育提供广泛的、弹性的方针,促使各参与终身教育的机构团体能迅速交换与满足受教育者的需要,并且将一切措施限定在法律的范围以内,保证提供经费给办理终身教育的机构。[8] 而地方教育机构的主要任务是配合国家教育机构,保证终身教育的顺利开展。

比较美德两国的终身教育结构体系,我们可以看出:两国都通过一系列的终身教育和成人教育法案来保障终身教育的开展;利用公立和私立两类院校同时为广大学习者提供形式多样的终身教育服务;政府机构在终身教育的推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等等。但与此同时,两国又体现着各自不同的特点:首先在教育资金的来源上,美国主要是利用各财团、企业或私人的赞助或捐款作为终身教育的主要资金来源;而在德国,公立学院的资金全部由各级政府部门负担,私立院校的部分资金也要由政府承担。这样一来,美国的终身教育管理机构在财政上的压力得到了减轻,但同时对资金的调控作用也变弱了,而德国则相反。其次,在美国的终身教育体系中,民间团体、社会机构、非营利或非政府组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们的参与既分担了政府的压力,同时也起到了监督和评价的作用,然而也降低了政府的宏观控制力度。而德国的政府机构在终身教育的推展中始终处于主导的地位。德国是一个联邦制的国家,政府的原则是,凡是民营单位能够经营的地方政府绝不过问。但是在教育领域,德国政府认为这是事关国家的大业,尽量由政府经办。最后,美国的终身教育体制体现出强烈的市场经济特色。自由竞争为终身教育的发展带来了生机,构成其良性的动态循环系统;但同时也造成了某些无序发展和混乱竞争。而在德国,由于是由政府出面主持终身教育,控制更为严谨、组织更加有序,更符合教育本身的发展规律。

(三)实施终身教育的机构

美国和德国推行和实施终身教育的机构均是形式多样,总的来说可以分为公立和私立两大类。但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乃是美国的社区学院和德国的国民高等学校。

社区学院是美国特有的一种新兴高等教育机构,可以说是终身教育理想的表率。社区学院的出现为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三者的结合开辟了一条新途径。20世纪60年代以后,社区学院更以其全新和特有的面貌及功能,在全美迅速推广和普及。国民高等学校乃是德国终身教育的中心。它以成人为主要对象,提供各种各样的学习机会,有力地推动了德国终身教育的发展。下表将对两者进行一个比较。 学校

类型

美国社区学院

德国国民高等学校

比较项类

总的来说,社区学院经费来源主要有三方

国民学校的经费来源主要也是三方面:学

面:学生学费、当地税收和州政府的拨款。其中

费、社区补助和邦政府补助。不过三者的比例

经费来源

学费和当地税收所占比例较小,而州政府拨款

大致相当,各占将近30%的比例。[10]

比例占到60%以上。[9]

大致包括以下三类课程:(1)为取得各种职

大致分为12个主题领域:(1)社会、历史和

业资格及熟练职业技能而开设的职业教育课

政治;(2)教育、心理和哲学;(3)艺术;(4)地理;

程;(2)综合性的一般教育课程;(3)专为转入大

(5)数学、自然科学和科技;(6)管理和商业;(7)

学后期学习的课程。所有的教学科目及课程与

语言;(8)创作技巧;(9)家庭管理与家务技巧;

课程设置

社区居民的实际密切相关,包括商业、美术、社

(10)健康教育;(11)文凭提升教育;(12)一般其

区服务、建筑、表演、教育、家庭与消费、法语、音 它课程。其中选择语言类课程的学生占到了学

乐、营养、摄影等几十项,广泛而且实用。[11]

生总数的30%以上,其次是健康教育和创作技

巧。[12]

社区学院采用不用选拔即可入学的开放

国民高等学校的参与者中,女性占了较大

式入学制。学生人数众多,包罗万象,代表了社

的比例,超过了总数的60%。从年龄阶层来

会各个阶层。其中对复员军人和少数民族学生

看,25岁至35岁的占到了30%;35岁至50岁

学生构成

予以了特别的资助。[13]

的占到29%,这两个年龄段构成了学生的主

体。同时每个专业领域都有针对老人、文盲、失

业者、外国人、残障者等特殊群体所开设的课

程。[14]

社区学院的教职员工有80%为兼职。而

国民学校的教师分为全职和兼职的两种。

且兼职教师中超过一半为35岁以下的年轻

比例是各占50%。而学校的行政人员和方案

教职工构成 人。[15]

策划教师则大部分为全时工作人员。而在所有

的教师中,女性的比例是比较高的,超过了

60%。[16]

手段多样,除了面授之外,还包括网上学

以传统的课堂教授作为授课的主要方式。

习、观看录像、收听无线电节目、讨论报纸内容、 以互联网教学作为重要补充。

教学手段

把课程录音带回家自学等。虽然有较多的教师

在自己的教学中采用了讨论、看录像等方式,但

传统的讲授法还是占主要地位。[17]

(1)促使高等教育普及化;(2)一切以社区

(1)提供一个公共教育文化的宽广架构,满

教学目标

为中心,为社区服务;(3)提供职业教育;(4)为

足时代的需求;(2)为公民的职业发展服务,使

升入四年制的学院和大学做准备。[18]

他们有能力独立的准备和适应变化的要求。[19]

州立社区学院由州政府的某一主管部门

以德国国民高等学校协会为总机构,下设

统一领导管理,有的甚至设有专门的社区学院

各邦的社区成人教育协会,各邦协会下设一般

委员会。委员会下设主管社区学院工作的主

行政部门、财政部门和人事部门指导各学校工

行政管理

任。主任指挥行政处、财政处、研究处、规划处、 作。同时还设有三个成人教育研究中心做理论

教务处的运行。并通过这几个部门领导各社区

支持。[21]

学院的院长。[20]

通过对比我们不难看出,美德两国在终身教育的核心推行机构——社区学院和国民高等学校上有许多共同之处,如课程设置广泛、面向全体需要接受教育的公民、在以课堂讲授的基础上发展多种教学手段、有专门机构进行行政管理等。与此同时,两者也体现出一定的差异:在资金的来源上,德国的手段更加多样化,而且德国历来对教育的投资也是相当巨大的;同时通过教学目标和课程设置我们可以看出,美国社区学院还要提供为大学教育做准备的一些普通教育,而德国国民高等学校基本是瞄准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更有针对性;在教师的构成上,美国采用了灵活但不稳定的兼职教师作为教职工主体,德国是两者兼而有之,灵活性与稳定性兼顾。

四、美德两国终身教育发展现状对我国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启发

(一)美德两国与终身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非常多。完备的法案是美德两国终身教育快速发展的基础和保证。我国的终身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与终身教育相关的立法还比较缺乏。为了保证终身教育体系长期快速有序的发展,我们应该尽快加强相关法规制度的完善工作。

(二)美德两国均主张办学机构多元化,使本国的终身教育有多元化的发展,同时可以减轻政府主管部门的压力,还能从多渠道筹措教育资金。[22] 我国也应该加大社会办学的范围,让更多的非官方力量加入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中来。但需要注意的是,政府部门仍然要起到主导作用,避免多元化带来的无序竞争和无计划发展。

(三)美德两国在课程的设置上都重视职业技能和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为使成人在不受压力之下接受教育,不主张文凭教育。[23] 在这一点上,我国就有着较大的差距。如何处理好文凭与实际工作能力的关系,将是中国终身教育体系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一大考验。

(四)两国均注意满足残障者、失业者、妇女、老年人、少数民族等特殊群体的教育需要。注重终身教育的普遍性,对社会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弱势群体给予特别的照顾。[24]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特殊群体的绝对数量仍然较大。为了保证社会的长期发展,终身教育将担当起弱势群体教育的重要使命。

(五)中国的终身教育体系应该以成人基础教育、职业扩充教育为核心,为广大的在职成人提供进一步学习提升的机会,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起到推动作用。

(六)加强对终身教育以及与之相关的成人教育、职业教育、远程教育等教育理论的研究。通过研究认识它们的本质特征、基本属性等一般规律来指导我们的实践工作。

(七)在终身教育的推行过程中,美德两国都特别注重运用互联网发展远程教育。通过扩展成人远距离教学服务以支持终身教育的推广。美国国会于1999年成立了国家网络教育委员会,而德国在1996年便开始推行“学校网络计划”。[25] 我国的远程教育起步较晚,与美德两国相比较,在计算机普及率、资源建设、运作模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我国终身教育的发展需要高质量的远程教育给予支持,我国应该加大对远程教育的管理、建设和投入。 【参考文献】

[1]S·Brookfield, Life-long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niversity Adult Education, 1994, 23-47

[2][4][5]终身教育. 台湾比较教育学会主编[M]. 台湾:台湾书店出版社,1995,351-355,247-250,347-350.

[3]P·Jarvis, Paradoxes of the Learning society[M].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on Life-long Learning, Kogan Page, 1998, 60-61

[6]吴遵民. 现代国际终身教育论[M].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11)125,168-185.

[7][8]台湾成人教育学会主编. 终身学习与教育改革[M]. 师大书苑有限公司出版,2000,451-452,373-380.

[9][12][16][19]台湾社区教育学会主编. 各国社区教育现况[M]. 师大书苑有限公司出版,1999,32-35,45-52,60-64,53.

[10]S·Ranson, Towards the learning society[M]. Cassell, 1994, 17-21.

[11]Strategic Plan for the U. 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R], U. 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Working Document( ED381565) , 1994, 14-19.

[13]America 2000: An education strategy[R], U. 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1991, 12-23.

[14]Activities of the European Union: Education, European Union, http: //europa. eu. int/pol/e-duc/index_en. htm, 2004-12-4

[15]P·J·Edelson, Adult education in the USA: Issues and trends, http: // die-frankfurt. de/esprid/, 2004-9-7

[17]S·B·Merriam and R·G·Brockette, The profession and practices of Adult Education[M]. Jossey-Bass, 1997, 45-49

[18]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mmunity Col-lege, Workforc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http: // aacc. nche. edu/, 2005-2-13

[20]U. 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Homepage, http: // ed. gov/, 2003-11-6

[21][24]黄富顺. 比较终身教育[M]. 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3-5:265-272,318.

[22]台湾成人教育学会主编. 学习社会[M]. 师大书苑有限公司出版,2000-11:339-366.

[23]台湾社区教育协会主编. 学习型社区[M]. 师大书苑有限公司出版,2001-3:91-118.

[25]D·R·Garrison and Terry Anderson, E-Learning in the 21st Century[M]. Routledge-Falmer, 2003, 105-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