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康复学习计划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康复学习计划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康复学习计划

篇1

健康教育不仅是连接卫生知识与行为改变的桥梁,而且对临床各种诊疗有增效作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系统化健康教育,可提高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改变他们的不健康行为,预防或减少高血压的发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院外的康复教育起到重要作用[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10月我院收治高血压患者共200 例,男128 例,女72 例,年龄42岁至73 岁,均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观察对象需具备以下条件:(1)能用语言表达感受的;(2)住院>10天的;(3)未得到系统化健康教育的患者。

1.2 方法

1.2.1 评估 责任护士在患者入院后1.5h内以打勾的形式填写入院评估表,了解患者的职业、文化程度、一般生理、心理、社会情况、对高血压病的了解程度等,综合判断患者的健康观、学习能力,对高血压的认知水平和诊治要求。

1.2.2 实施教育计划[3] 患者入院后5~7天或病情稳定后,由责任护士采取一对一的讲解方式,分多次进行。内容包括:(1)疾病知识:高血压的正常范围,高血压的分级、临床表现、常见诱因;(2)药物知识:常用降压药物的作用、用法、注意事项;(3)心理康复:鼓励患者培养一种爱好,调节精神,遇事冷静,避免情绪激动;(4)合理饮食:以低盐、低脂、低胆固醇、低糖、多纤维素食物为主;(5)休息及活动要求动静结合;(6)生活起居指导:早睡早起,坚持午睡,室内通风,温度适宜,避免噪音;(7)防止便秘:保持大便通畅,每日按时排便,便秘时予以通便药,切忌久蹲;(8)行为教育:劝告患者戒烟、戒酒,不吃高脂、高盐食物;(9)监测血压,定期复诊,警惕危险信号,教会患者或家属测量血压并记录。对于共性问题,利用专题讲座、宣传栏、黑板报的形式进行教育。在计划实施1周内,责任护士利用巡视、治疗护理的时间督促检查落实情况,如饮食、行为、起居、活动、排便等是否符合要求,根据反馈意见,改进计划和方法。患者出院时以书面形式交给患者及家属,并要求家属配合、支持、督促执行,按时反馈信息。

1.2.3 出院后信息反馈 患者出院后1个月、3个月、半年、9个月、1年、1年半、2年内以电话、随访、回院复查等形式反馈给责任护士。责任护士进行观察、随访,及时记录反馈信息,并根据患者在家中的康复情况评价效果。

2 结果

由表2可见,30天、6个月、12个月、24个月反馈比较,完全执行、基本执行者的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偶尔执行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5),与偶尔执行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

3 讨论

3.1 高血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 健康教育可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改变不利于健康的各种行为;避免各种诱发因素;主动参与、积极配合,可提高自我保健、自我护理疾病的能力。(1)由表2可见,2年来,在200例高血压患者中,完全执行或基本执行家庭康复要求的152例病情稳定,未复发或复发次数明显减少,再次住院次数减少,仅2例出现并发症;48例患者不执行家庭康复要求,2年来多次复发住院,35例伴心肌梗死、中风等并发症。表明完全执行、基本执行的效果优于偶尔执行者;(2)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病床周转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医疗费用;(3)在教育过程中,密切了护患关系;(4)重视家属的作用,家属对患者的理解、支持、关怀、疏导和鼓励,使患者享受到了温暖的亲情和安慰,家属找出适当的预防复发的措施,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3.2 坚持预防为主,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识 健康教育对增进人群健康、预防疾病,尤其是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4]。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与个人生活方式和行为密切相关,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有必要对广大居民进行健康教育,通过各种渠道、方式让卫生知识进千家,入万户,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提高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降低高血压病的发生率。

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目标就是促进高血压患者建立与血压形成有益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危险因素[5]。通过确定患者健康需求,指定健康目标,完善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执行教育计划。进行效果评价,是治疗高血压病十分重要的环节。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47-260.

[2] 肖惠敏,姜小鹰.高血压病人治疗依从性与社会支持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2):969-970.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抽选2012年1月到2015年12月在我县按照2011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高血压患者服务规范进行管理的高血压患者工作较好、有县级医疗机构主治医师指导的2个社区确诊且管理时限大于18月者患者共200例,其中男性100例,平均年龄54岁,女性100例,平均年龄55.5岁,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上 13例,小学 108例,文盲及半文盲79例。高血压诊断1.筛查对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每年在其第一次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就诊时为其测量血压。2.对第一次发现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的居民在去除可能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后预约其复查,非同日3次血压高于正常,可初步诊断为高血压。转诊到上级医院确诊,2周内随访转诊结果,对已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纳入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

1.2 方法

1.2.1调取《高血压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对管理3个月和管理18月时的症状控制、血压控制率、体质指数、遵医行为、服药依从性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比。

1.2.2 统计标准症状控制按无症状和有症状统计;血压控制满意(收缩压

1.3 结果

1.3.1 管理3个月时93例(46.5%)患者有症状,107例(53.5%)患者无症状;153例(76.5%)患者血压控制不满意,47例(23.5%)患者血压控制满意;体质指数:过轻3例(1.5%),正常74例(37.0%),超重79例(39.5%),肥胖42例(21.0%),非常肥胖2例(1.0%);遵医行为:良好36例(18.0%),一般83例(41.5%),差83例(41.5%);服药依从性:规律43例(21.5%),不规律122例(61.0%),不服药35例(17.5%)。

1.3.2 管理18个月时63例(31.5%)患者有症状,137例(68.5%)患者无症状;53例(26.5%)患者血压控制不满意,147例(73.5%)患者血压控制满意;体质指数:过轻3例(1.5%),正常87例(43.5%),超重73例(36.5),肥胖36例(18.0%),非常肥胖1例(0.5%);遵医行为:良好30例(15.0%),一般143例(71.5%),差27例(13.5%);服药依从性:规律151例(75.5%),不规律42例(21.0%),不服药7例(3.5%)。

1.3.3结果比较管理3个月与管理18个月比较症状有无,经χ2检验,P小于0.05,有显著差异,即管理18个月后与无症状者明显少于有症状者;血压控制满意率,经χ2检验,P小于0.05,有显著差异,即管理18个月后血压控制满意率明显提高;体质指数按过轻、正常、超重、肥胖、非常肥胖分别进行χ2检验,P均大于0.05,无统计学意义,即管理18个月后患者体质指数无明显改变;遵医行为良好经χ2检验,P大于0.05,无显著差异;遵医行为一般经χ2检验,P小于于0.05,有显著差异;遵医行为差经χ2检验,P小于0.05,有显著差异;服药依从性按规律、不规律、不服药分别进行χ2检验,P均小于0.05,有显著差异。

大多数农村患者对高血压病了解不够,有的认为降压药物不能吃,吃了就有依赖再也停不了;有的认为无自觉症状可停药,还有的甚至认为自己无自觉症状,没病,不需要服药;也有的觉得终生服药经济负担重,不愿意服药。社区医务人员对辖区内的患者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针对每个患者的特点,采取切实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患者讲解高血压的病因、诱发因素、预防和药物作用等知识,确实解决日常血压监测、指导患者申报慢性病,使患者对高血压病有了正确的认识,从而提高依从性,有效控制血压。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高血压患者服务规范,能够经济、有效的管理高血压患者,提高血压控制率,从而达到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致死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3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临床技能培养在高等医学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992年,卫生部颁布《卫生部关于加强部属院校临床教学的暂行规定》,明确要求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基本功的训练。卫生部教育司制定了具体的《临床教学质量检查标准》,要求加强临床基本功训练,积极参与临床实践活动,努力提高临床工作能力。

1 现代医学模拟中心――承载医学模拟教育的最有效载体

1.1 现代医学模拟中心的基本职能

1.1.1 可以充分满足从医学生到住院医师以及专科医师的教学、培训和考核在不同结构、不同层次和不同阶段的需求。

1.1.2 实现从理论教学到床边教学的“桥梁”作用,能够改变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联系不紧密的现状。

1.1.3 模拟中心涉及各个学科,有利于老师更直观的教学,变抽象的书本知识为具体的示教和操作,也有利于学生更系统地学习临床知识。

1.1.4 利用模拟中心能够反复进行无创伤训练。

1.1.5 利用模拟中心的模拟临床环境,可以实现情景化的模拟教学。

1.1.6 利用模拟中心的高端模拟产品(HPS和VR)和软件,可以解决老师多年的在考核问题上的困扰,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从主观的考核方式变为客观的、综合的考核评价体系。

1.2 现代医学模拟中心的拓展式职能

1.2.1 通过开设各种相关的培训课程,可以成为周边地区甚至是更大范围内的临床专业学生、护理专业学生、住院医师、专科医师、乃至社区医疗服务人员的专业培训机构。

1.2.2 可以利用模拟中心的高科技产品(ECS),开展有关康复学、药学、口腔学及现代救援医学等相关医学课题的探讨,并可以开设各种急救培训课程,如院前急救培训,专业急救培训,灾难急救培训等等。受训人员可以是警察、军队和地方的医学生、护理人员、住院医师、专科医师、院前急救人员、宇航员、飞行员等。

1.2.3 随着模拟中心的日益完善,部分趋于成熟的课程甚至可以由短期培训向学历式教育方向发展。

1.2.4 利用模拟中心完善的设施和科学的设计原理,形成综合的考核评价体系,在开展培训的基础上同时完成对医学生、住院医师、专科医师的考核,并以此为平台,建立中国的权威医师考核中心。

2 医学模拟中心的国际化教学方法

2.1 启发式教学法

我们采用的启发式教学是根据带教老师的教学内容,参照西太平洋地区医学教育协会(AMEWPR)制定的《本科医学教育质量保证指南》,从认知、情感和态度三个方面,对学生提出预期要达到的30条具体的学习目标。利用高端模拟人ECS软件平台编辑相应的教学案例,将教学过程分为多个层次,分步引导学生,带教老师根据模拟人的生理变化。启发式教学法使学生在学习目标的引导下,理解知识、获取信息、掌握重点。同时,教学目标的设立,对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内容组织、授课方法也起到了一个良好的规范作用。

2.2 回顾式教学法

以教师为主导的理论讲授仍为技能教学的主要方法,但在目前我院的临床技能讲授的教学中,将模拟人ECS软件平台中的个案引入培训,成为临床技能教学的特色。讲授过程以临床程序为主线,把病例的特征(病史、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等)与疾病相关的知识(病因、病生理变化、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临床治疗原则、健康教育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理论教学的内容和氛围更加贴近临床,同时我们鼓励教师在教学中使用ECS模拟人,营造仿真的临床环境,模拟出跟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特殊情况并训练学生的处理能力和初步的临床思维。ECS软件平台使用无限的可重复性,又可允许学生犯错误并从错误中学习。通过使用ECS模拟人,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临床教育过程,也使传统的教学变得更鲜活、具体和形象,利于学生系统、动态和完整地理解知识和体验病人感受。

2.3 小组学习与讨论,PBL教学模式的引入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是指通过一定的教学情景启发和教师的暗示诱导,使学生在不断自主地发现问题、评价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一种教学形式。在临床技能教学中, 教师引导下的小组学习已成为临床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应用PBL教学法,可以在对疾病的相关知识的掌握、学习技能、独立工作能力、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方面获得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的效果。具体的操作过程为: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的要求,在每门课程中选择4~8个可能涉及多元学科的问题,例如:有关白血病的学习中,其中一个讨论题为《对老年白血病人高额治疗费用的态度》,对于这样一个问题,不再是单一的医学知识可以解答的,它可能涉及除医学以外的社会经济、伦理道德、医疗保障制度等诸多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也很难在一本书中找到答案,而是需要以小组为单位,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反复的学习和讨论,甚至需要进行社会调研。讨论题目一般在课程开始就分派给学生,7~8人为一个学习小组,根据讨论课的课程安排,制定可行的学习计划。学习讨论课一般一次为3~4个学时,各小组选派代表发言,并欢迎其余学生提问与置疑,最后由老师作总结性评价。小组学习与讨论课的设立,培养了学生探究的精神和参与的态度,学会了群体间如何分工与合作,增强了团队的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2.4 学生考核办法的实践,OSCE考试模式的引入

国际通行的OSCE(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考试模式对加强学生能力的考核,减轻终结性评价带给教师和学生的压力,促使在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中,师生更加重视能力的培养,也将被我们作为教学改革引入到我院本科毕业考核中,最终实现了临床教学考核的标准化。

3 结束语

医学模拟中心的建设是一门系统的工程,是培养医学实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有效的、符合临床需要的教学方法将是医学人才培养的关键。因此,我们将根据医学教学的特点,结合以上的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实践,将高仿真的模拟技术和医学教学模型更多的应用于临床实践教学中,培养社会需要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万学红,孙静.现代医学模拟教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11.

[2]闫晓.医学教学装备的“小康”标准――现代医学模拟中心[J].中国医学装备,2005,(1):59.

[3]孙长怡,秦俭,王征,等.生理驱动高仿真模拟培训技术在国内急诊医学领域应用初探[J].中国急救医学,2005,25(9):682-683.

篇4

20世纪以来,体育已经成为一个显著的社会现象并表现出其特有的社会功能,而体育功能的不断完善也对体育科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体育科学领域中诸如体育与健康、体育与性别、体育与社会、体育与环境等复杂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跨学科的合作。以价值共享和信息共享为特征的团队工作方式是跨学科合作研究的又一重点。跨学科研究可以拓宽体育科学研究的方法学范畴、促进体育科学研究的多样化,打破单一学科的传统界限,通过学科间知识资源的共享提升了单一学科的认知能力,为创造性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新的平台。近年来,我国体育学者也逐步认识到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并做了初步的探讨,认为系统综合是体育科学发展的主要趋势;多学科、多种交叉和渗透是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主要特性;多人或团队的合作是体育科学研究的必然发展趋势。检索国内相关文献,发现我国体育科学跨学科研究的理论基础还相对薄弱,跨学科实践研究的成型范式还不多见,跨学科研究的责任和义务还模糊不清。跨学科研究的主要困难既有跨学科研究概念和内涵不清,缺乏统一范式和可操作的方法体系等自身原因,也有观念、体制、投入等外部原因。跨学科研究既要避免学科间无限制的或盲目的相互罗列,也要防止跨学科和新学科概念上的混淆。本文对体育科学跨学科研究的内涵、认知基础与范式、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以期为我国体育科学跨学科的实践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 体育科学跨学科研究的内涵

体育科学跨学科研究概念的界定一般依附于对跨学科研究内涵的理解。在国外文献中可以看到多个术语交替使用来描述“跨学科”现象,如“cross-”、“inter-”、“trans-”、“multi-”和“pluri-disciolinary”等:同时对跨学科研究的内涵也有不同的阐述,德国著名跨学科研究专家米特斯特拉斯教授认为,“跨学科研究是一个持续的学科间的合作。一方面涉及了一个超越学科界限的科学研究和科学工作的形式,另一方面也是学科内部的相关知识和相关研究的准则,是学科间就单一学科无法解决的问题的合作。”德国学者申瑟尔认为,“跨学科研究是超越学科界限的学科间理论和方法的综合,最后形成一个新的理论构建。”贝尔格曼等对跨学科的理解是,跨学科作为一个综合研究,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个方法学形式,一般被理解为学科或专业间的一种综合程度。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院以及国家卫生研究院指出“跨学科研究是团队或者个人整合来自多学科的信息、数据、技术、工具、视角、概念和理论,解决某一学科和研究领域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我国跨学科研究专家刘忠林认为,“跨学科研究是科研主体在科学划分的基础上,打破不同学科之间的界限,跨越不同研究领域而进行的一种科学创造活动,是解决复杂的科学技术问题和社会问题而达到不同学科相互渗透的一个重要手段。”综合以上学者观点,跨学科研究是来自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的研究人员组成的科研团队运用或综合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来解决单一学科无法解决的问题。研究方法可以从简单的学术思想的交换、知识和方法的综合,直到超越学科界限的新的理论范式构建。

马卫平等在分析国内外关于跨学科研究内涵的基础上对体育科学跨学科概念做了如下描述:“体育跨学科研究是以多学科理论和方法为背景,立足于体育问题,综合地、系统地、多维地、联系地运用交叉学科的研究工具、观点、原则、方法、范式等来探索体育现象而形成的自身独特的研究方法。它具有合作性、整体性、开放性、包容性等特点。”

学科间的合作必须着眼于实践的研究对象,并以学科问的相互联系为前提。因此体育科学跨学科研究不应该追求一种新的和重大的理论创造,而是学科之间有条件的结合来解决体育现象中带有共性的复杂问题。体育科学的跨学科性不要求一个新的所谓的超级科学,而是追求学科间的一种渗透和融合。

跨学科研究一般表现为学科间以不同的形式和在不同程度上的合作。其工作方式也没有固定的模式,而是在实践中根据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的灵活运用。跨学科研究不是学科间知识的简单罗列,而是各学科的不同理论、方法和认识就具体问题的有机结合。但这一结合是否可以达到高层次的理论综合,进而实现新的理论构建,在科学领域,尤其在体育科学研究领域中还存在较大的难度。

2 体育科学跨学科研究的认知基础和范式

在体育功能不断完善的今天,体育科学研究关注的重点不再是单纯的学科内部研究,而是如何根据学科性质探究一种跨学科研究的可能性,以此解决体育科学领域的复杂问题。体育科学的跨学科性有其自身发展的过程。以德国为主的西欧体育科学最早强调体育科学的一体化,其思想归咎于20世纪70年代里斯和克瑞埃希(Ries&Kriesi)的体育科学发展阶段模型。依据这一模型,体育科学的各学科从其母学科中有成效地分离,之后经过长期的磨合,通过叠加逐渐转化为一个统一整体。体育科学领域单一学科的进一步分化,使欧洲和美国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更多的关注学科间的联系与合作问题,80年代中后期又加强了体育社会学领域的跨学科研究,尽管体育科学领域的跨学科研究起步较晚,但在体育学科继续分化的背景下跨学科研究被充分肯定,并逐步发展和形成了学科间合作的范式。到目前为止至少存在3种学科间合作范式:

(1)学科间合作的初级形式是多学科研究(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其特点是对某一共同问题的认识被简单集中起来,而学科间没有更近的相互联系。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还处于停顿状态,只是知识和方法的简单叠加。

(2)学科间合作的高级形式是狭义的跨学科研究(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此阶段学科间的联系不再是知识的简单叠加,而是学科知识和方法在某一主题下有条件的重叠或交叉。学科合作可以从一般的学术思想交流直到知识和方法的综合。

(3)学科间合作的最高级形式是超学科研究(Trans-disciplinary Research)。其特点是通过理论和范式的相互转化而最终完成的学科间的理论构建,是狭义跨学科研究的继续发展。学科专业的界限被打破,学科的合作着眼于对生活世界的感知,形成一种一般

化的理论范式。学科间的理论转化大部分比较抽象,包含多个理论假说,需要研究团队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避免出现生硬的理论转化现象。

目前,体育科学领域学科间的合作还停留在第2种范式,即学科知识和方法在某一主题下有条件的交叉和重叠。而第3种范式,即学科间的理论构建,基于学科之间理论转化的抽象性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实现。以上列举的3种范式与我国社会学者罗卫东提出的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范式基本相同,其指出学科间的合作首先是多学科的合作研究(以某类定向的问题作为对象,以两个以上学科门类的力量资源为依托开展解决同业问题的共同研究);其次是狭义的跨学科研究(不仅有学科之间的合作和互补,而且发生了相互之间的融合与渗透,尤其是在方法层次上的互相借鉴和综合);再次是超学科研究(已经形成了超越具体学科方法和问题的更加一般化的理论范式)。马卫平等对体育科学跨学科研究的范式也做了类似的分析,即多学科研究(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学科互动研究(Interdisciplinary)和跨学科研究(Trans-disciplinary Research)。 目前国内外在“Inter-”和“Trans-disciplinary”二者之间专业术语的理解和使用方面还比较模糊,往往被组合在一起使用,如英文中的Inter-and Transdisciplinary Research和德文中的Inter-und Transdisciplinaritaet。在科学研究中二者既有重叠又有区别:跨学科研究注重不同学科的能力和观点的综合,以此来支持一个学科范畴内的有成效的知识转化;而超学科研究则强调超越学科范畴之外一般理论的构建,以此解决生活世界的复杂问题。

近年来,国外体育科学领域的跨学科实践研究逐渐增多,典型的如加拿大体育运动中心(csc)成立了旨在提高运动员综合能力和运动成绩的研究团队,参与合作的学科包括运动医学、运动心理学、训练学、运动康复学和生理学等。科研团队和教练员共同研究年度计划,定期和教练员会面,通过学科专业性评价和学科间不断的信息交流为教练员从多个视角提供运动训练的信息和方案。德国国家体育科学研究所和德国足协合作,进行足球运动员膝关节损伤的预防与康复的跨学科研究。参与合作的学科包括了生物力学(功能的稳定性评价)、训练学(协调能力评价)、心理学(躯体感受和紧张监控)和流行病学(身体健康状况评价)。研究的目的不仅是对运动员素质的综合评价,同时通过研究团队成员间的信息交流,使教练员和康复医师直接受益,通过诊断和监控减少运动员膝关节的损伤。德国科隆体育大学户外体育与生态学学院与生物学、林业学、社会学、地理学等方面的专家构建了跨学科研究团队,致力于体育与环境的综合研究,通过研究、教学和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保证了跨学科研究的可持续性发展。

在加强跨学科研究的同时,美国和西欧等国的综合性大学借助多学科优势着手跨学科专业的设置。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在跨学科教学领域开辟了一个更具实践意义的模式,来自政治学、新闻学、体育学和社会学4个不同专业的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共同承担题为“新闻、权利、社会和身体文化”的跨学科教学任务。来自6个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参加课程的学习。其跨学科性可以从3个方面实现:其一,来自4个不同学科的理论、方法、观点通过同一课程被集结到一起,其课程题目本身已带有跨学科性;其二,教师互动,基于同一题目的需要,由不同专业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在教学中必须相互合作,而不是并列组织教学;其三,来自不同专业学生间的互动。为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不同专业学生必须取得联系,不但要强化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要了解来自其他专业的知识和观点。这一跨学科课程模式值得借鉴。

3 跨学科研究的影响因素

跨学科合作一般包括联系、协调和知识综合3个过程。一个成功的跨学科合作不仅需要团队成员的密切联系和科研任务、科研过程的高度协调,同时还需要对学科间重要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共同理解,即实现一个共同的知识基础。没有对所涉及的重要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共同理解,成员之间就不可能完成有效的信息传递,也不可能实现相互的协调和配合。实现一个共同的知识基础需要两方面的信息来源:一个是对其他学科的基本理解;另一个是与其他专业人员共同工作的经历。

从跨学科合作的3个过程出发,一个跨学科研究的成败主要由学科间客观对话的准备、学科间的相互谅解和坦诚、学科的专业知识和冒险精神、团队工作及其社会敏感性等具体因素影响。只有充分认识跨学科研究的各个影响因素并将其优化组合,跨学科研究才能顺利进行。

3.1 学科间客观对话的准备

基于跨学科研究对象之复杂、参与学科和人员之多、研究周期之长等特点,在跨学科研究的整个过程中,各学科必须保持高度的对话准备状态。只有在有准备的状态下才能对出现的问题做出及时反应。客观对话的准备包括对本学科优势和弱势、工作重点和难点的掌握,学科专业知识和方法的熟练,对其他学科知识的兴趣以及对团队工作的进程及可能出现问题的预见等等。例如在高水平运动员训练与竞赛成绩的跨学科研究过程中,运动员出现的疲劳问题可能涉及了训练学、康复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方面。在这一问题上,首先考虑的是训练强度和训练计划的合理性以及恢复手段的正确性,而当治疗师发现运动员的疲劳并非训练设计和恢复方法问题,而是由运动员之间的矛盾引起的,这时心理学专家和运动队的管理部门便介入到讨论中来,经4方的客观讨论最终解决运动员出现的“疲劳问题”。由此可见,在跨学科研究中,各学科之间必须保持客观对话的准备,它是跨学科研究的前提。

3.2 学科间的相互谅解和坦诚

跨学科研究是单一学科将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重新引到研究中来,并通过与其他学科的合作,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路径。为此跨学科研究不支持某一学科的优先地位,而是在相互平等的前提下开展对话。各学科应尽可能在平等的基础上发挥各自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认识自身的优势和弱势,取长补短。实践表明,相互谅解和坦诚为学科间的合作构建了坚实的信任平台,是学科合作的基石。某一学科在跨学科研究的特殊主导地位不仅阻碍了自身潜力的发挥,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其他学科成员的工作热情,进而加大了学科间信息交流的难度,来自其他学科的信息和建议而获取的科学研究的新视野也将受到严重的限制。

3.3 学科专业知识和冒险精神

学科专业知识是跨学科研究的基础。跨学科研究成员的专业知识不精湛,就不能准确地将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跨学科研究中去。不但没有促进跨学科研究,相反为跨学科研究制造了障碍。另外,跨学科研究会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在研究陷入僵持状

态时各学科往往表现得犹犹豫豫,举棋不定,不敢承担责任,这在一些重大的跨学科研究工作中表现得更为明显。这种情况下往往需要某一学科的果敢精神,必要时能承担责任,把握全局,拥有以部分看整体的冒险精神。一个专业精湛,同时又了解其他学科的研究人员往往能发挥重要作用,扭转跨学科研究中出现的被动局面。

3.4 团队工作及其社会敏感性

尽管某个团队成员在跨学科研究的关键时期能起到率先突破的作用,但没有团队的集体工作,单枪匹马难以保证整个研究过程的顺利进行。一般情况下,科研团队是由来自各学科的专家组成,他们不但精通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和学科发展前沿,同时还了解其他学科的基本情况,是学术界的领军人物。他们拥有较高的学术道德,精湛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工作能力,广泛的社会关系网络,较强的责任心、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由这些专家组成的团队在跨学科研究过程中不仅保证了学科间的理论和方法的有效调用,同时还能激发整个研究过程中团队的能动性。跨学科研究总是受团队能动性影响,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团队本身固有的规律性和团队的社会关系。一个成功的跨学科团队同时也应该是一个信息顺畅的团队、一个有高度社会敏感性和社会洞察力的团队,这一团队在维系跨学科研究成员关系上往往起到了纽带作用。

4 跨学科研究中的主要问题和解决策略

跨学科研究中的主要问题包括因信息闭塞而引起的学科间相互理解和认识上的难度、专业语言的协调问题、极大的时间耗费问题以及跨学科研究的组织制度问题等。

4.1 学科间相互理解和认识上的难度

跨学科研究需要至少两个以上学科的参与,学科越多,学科间相互理解和认识的难度越大。解决这一问题最直接的方法是加强彼此的信息传递。团队成员会议是信息传递的主要形式。具体可采取小组正式会议或非正式会议。在跨学科研究的计划、准备、实施、结题等阶段应该进行必要的小组正式会议。小组非正式会议可采取面对面或电话、电子邮件等形式。根据经验,跨学科研究成员间的信息交流更倾向于面对面形式。其中小范围面对面交流灵活和宽松,信息可快速并准确地传递,同时还可以促进成员间的相互信任。根据研究过程的需要还可以举行临时性会议,也是信息交流的主要形式。在信息交流问题上,重要的是信息交流的内容,而不是信息交流的形式。另外,经常举办学科间的论文报告会、研讨会以及跨学科的研究活动可以消除学科间的成见和相互间知识的匮乏,增进彼此的认识和理解。

4.2 专业语言的协调问题

学科间不同专业语言的协调是跨学科研究的一个主要问题。在跨学科研究中,对某一现象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理解方式,对不同现象或同一现象的不同种定义方式也给跨学科研究带来了较大的障碍。在跨学科研究中各学科往往试图寻找一种能让彼此接受的基础语言。在这种情况下往往构成一些以专业语言为基础的“特殊语言”,但这种统一化的语言往往在实践中不能被长期使用。事实上,跨学科研究并不是要将各学科的专业语言统一化和标准化,而是如何利用专业语言,实现学科之间概念和认识的互补。德国著名跨学科研究专家米特斯特拉斯早在1985年就强调指出:没有对跨学科的学习,便不能进行跨学科的研究。解决跨学科研究的语言问题只能通过学科间相互认识和相互学习,并在不断的相互交流中得到改善。另外,学科间的好奇心是加强彼此认识的巨大动力,学科之间专业语言的障碍也可能由此得到消解改善。体育院校可以为教师启动跨学科课程的交叉学习计划,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学习。跨学科学术论坛和科研成果汇报也能促进对其他学科专业语言的理解。

4.3 极大的时间耗费问题

学科专业语言的协调问题和相互理解上的难度可能导致巨大的时间耗费。跨学科研究中的信息交流、职权分工以及科研成果汇报的表达形式等方面都是费时费力的,而且经常存在争议和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对于一些重大的研究项目,基于研究问题的复杂、参与研究学科和人员的庞大,以及来自研究经费和组织结构方面的问题可能出现研究的临时性中断,其研究周期可能持续更长。因此跨学科团队必须做好长期工作的准备。如奥地利的跨科学科项目“Modeme Wien und Zentraleuropa um 1900”从1994年开始,经过整个研究团队的共同努力,直到2004年,持续了近10年才宣告结束。解决跨学科研究的时间耗费问题,一方面要求科研机构给予积极对待和正确理解,另一方面要集中各方面的力量进行支持,经费方面要保障科研经费的供给,在组织管理方面要做到职责分工明确,奖惩客观公正,在学科合作和团队关系方面,参与学科应尽可能做到知识结既精又博,同时坚持学科地位平等,杜绝学科的霸权主义。

4.4 跨学科研究的组织和制度问题

我国高校多采用“校一院一系一专业教研室”型学术组织模式,跨系、跨学科研究所或研究中心一般固定在各系或学院,没有形成严密而灵活的跨学科研究体系。其人员和组织机构也被限制在单一学科和专业范围内,不利于跨学科的合作研究。目前我国体育专业院校还没有形成跨学科研究体系,跨学科研究不属于高校体育科学工作者必须履行的义务,缺少一种学科合作在制度上的强迫性。跨学科研究主要还是体育科学工作者的个人兴趣和个人行为。体育科研组织机构在引进、培训、晋升和奖励等人力资源政策上也还没有对跨学科学术方面的支持和倾斜,这大大降低了体育科学科工作者跨学科研究的积极性。高校应该通过相应的人事、科研经费、科研任务以及科研奖励来促进跨学科的研究工作。如体育科研组织机构可适当调整科研体系和结构,制定跨学科研究的建设目标和启动科研经费,定期举办跨学科学术报告会、学术论坛和研讨会,并对跨学科研究感兴趣的人员进行指导和培训,以此加强科研管理和队伍的建设。另外可尝试构建以研究中心为主要形式的跨学科研究平台。研究中心是目前最适合开展跨学科研究的组织形式,也是培养跨学科人才的摇篮。可以借鉴国内外优秀跨学科研究中心的成型模式,以知名教授为品牌、重大项目为纽带、衔接的科研服务体系(网络、资料、实验)为支撑、建立以产出重大原创性成果为目标的开放式研究平台。同时可借鉴国外成型范式,在高校设置体育跨学科专业,为跨学科研究培养后备力量。 体育科学跨学科研究是把单一学科无法解决的,并带有单一学科认识障碍的问题重新引入到研究中来,通过与相关学科有条件的、合理的结合,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可能性。通过跨学科研究,单一学科也加深了对自身专业的再认识。鉴于跨学科研究理论基础的薄弱性和成功范式的缺乏,体育科学的跨学科性还没有在真正意义上表现出来。本文分析的跨学科研究影响因素以及跨学科研究的主要问题是跨学科研究的理论基础,为跨学科的实证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跨学科研究应尽量避免学科间知识和方法的简单罗列,不断加强学科间的信息交流,实现一个有主题的学科知识和方法的综合。另外通过学科间知识和方法的综合而转化成的新的理论只有经过多次的实证研究才能被使用。目前我国体育科学领域跨学科研究的潜力还没有被充分挖掘,跨学科研究的理论基础、实践研究和成功范式还相对缺乏。体育院校应在政策上加大体育科学跨学科研究的支持力度,充分利用体育科学的广泛性和特殊性优势在组织和管理方面为跨学科研究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李建军,体育科学建立跨学科研究的方法论初探[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9(5):127-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