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维修电工技师总结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维修电工技师总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维修电工技师总结

篇1

触头过热,可闻到配电控制柜有味道,经过检查是动触头没有完全插入静触头,触点压力不够,导致开关容量下降,引起触头过热。此时要调整操作机构,使动触头完全插入静触头。

通电时闪弧爆响,经检查是负载长期过重,触头松动接触不良所引起的。检修此故障一定要注意安全,严防电弧对人和设备的危害。检修完负载和触头后,先空载通电正常后,才能带负载检查运行情况,直至正常。此故障一定要注意用器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危害。

2、接触器的故障

触点断相,由于某相触点接触不好或者接线端子上螺钉松动,使电动机缺相运行,此时电动机虽能转动,但发出嗡嗡声。应立即停车检修。

触点熔焊,接“停止”按钮,电动机不停转,并且有可能发出嗡嗡声。此类故障是二相或三相触点由于过载电流大而引起熔焊现象,应立即断电,检查负载后更换接触器。

通电衔铁不吸合。如果经检查通电无振动和噪声,则说明衔铁运动部分沿有卡住,只是线圈断路的故障。可拆下线圈按原数据重新绕绕制后浸漆烘干。

3、热继电器故障

热功当量元件烧断,若电动机不能启动或启动时有嗡嗡声,可能是热继电器的热元件中的熔断丝烧断。此类故障的原因是热继电器的动作频率太高,或负级侧发生过载。排除故障后,更换合适的热继电器、注意后重新调整整定值。

热继电器“误”动作。这种故障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种:整定值偏小,以致未过载就动作;电动机启动时间过长,使热继电器在启动过程中动作;操作频率过高,使热元件经常受到冲击。重新调整整定值或更换适合的热继电器解决。

热继电器“不”动作。这种故障通常是电流整定值偏大,以致过载很久仍不动作,应根据负载工作电流调整整定电流。

热继电器使用日久,应该定期校验它的动作可靠性。当热继电器动作脱扣时,应待双金属片冷却后再复位。按复位按钮用力不可过猛,否则会损坏操作机构。

二、常用电压电器的故障检修及其要领

凡有触点动作的电压电器主要由触点系统、电磁系统、灭孤装置三部分组成。也是检修中的重点。

1、触点的故障检修

触点的故障一般有触点过热、熔焊等。触点过热的主要原因是触点压力不够、表面氧化或不清洁和容量不够;触点熔焊的主要原因是触点在闭合时产生较大电弧,及触点严重跳动所致。

检查触点表面氧化情况和有无污垢。触点有污垢,已用汽油清洗干净。

银触点的氧化层不仅有良好的导电性能,而且在使用中还会还原成金属银,所以可不作修理。

铜质触点如有氧化层,可用油光锉锉平或用小刀轻轻地刮去其表面的氧化层。

观察触点表面有无灼伤烧毛,铜触点烧毛可用油光锉或小刀整修毛。整修触点表面不必过分光滑,不允许用砂布来整修,以免残留砂粒在触点闭合时嵌在触点上造成接触不良。但银触点烧毛可不必整修。

触点如有熔焊,应更换触点。若因触点容量不够而造成,更换时应选容量大一级的电器。

检查触点有无松动,如有应加以紧固,以防触点跳动。检查触点有无机械损伤使弹簧变形,造成触点压力不够。若有,应调整压力,使触点接触良好。触点压力的经验测量方法如下:初压力的测量,在支架和动触点之间放置一张纸条约0.1mm其宽度比触头宽些,纸条在弹簧作用下被压紧,这时用一手拉纸条.当纸条可拉出而且有力感时,可认为初压力比较合适.终压力的测量,将纸条夹在动、静触点之间,当触点在电器通电吸合后,用同样方法拉纸条。当纸条可拉出的,可认为终压力比较合适。对于大容量的电器,如100a以上当用同样方法拉纸条,当纸条拉出时有撕裂现象可认为初、终压力比较合适。

以上触点压力的测量方在多次修理试验中效果不错。都能正常进行,如测量压力值不能经过调整弹簧恢复时,必须更换弹簧或触点。

2、电磁系统的故障检修

由于动、静铁心的端面接触不良或铁心歪斜、短路环损坏、电压太低等,都会使衔铁噪声大,甚至线圈过热或烧毁。

(1)衔铁噪声大。修理时、应拆下线圈,检查、静铁心之间的接触面是否平整,在无油污。若不平整应锉平或磨平;如有油污要用汽油进行清洗。

若动铁心歪斜或松动,应加以校正或紧固。

检查短路环有无断裂,如断裂应按原尺寸用铜板制好换止,或将粗铜丝敲打成方截面,按原尺寸做好装上。

(2)电磁线圈断电后衔铁不立即释放。产生这种故障的主要原因有:运动部分被卡住;

铁心气隙大小,剩磁太大;弹簧疲劳变形,弹力不够和铁心接触面有油污。可通过拆卸后整修,使铁心中柱端面与底端面间留有0.02—0.03mm的气隙,或更换弹簧。

(3)线圈故障检修。线圈的主要故障 是由于所通过的电流过大,线圈过热以致烧毁。

这类故障通常是由于线圈 绝缘损坏、电源电压过低,动、静铁心接触不紧密,也都能使线圈电流过大,线圈过热以致烧毁。

线圈若因短路烧毁,均应重绕时可以从烧坏的线圈中测得导线线径和匝数。也可从铭牌或手册上查出线圈的线径和匝数。按铁心中柱截面制作线模,线圈绕好后先放在105——110℃

的烘箱中3小时,冷却至60-70℃浸1010沥青漆,也可以用其他绝缘漆。滴尽余漆后在温度为110——120℃的烘箱中烘干,冷却至常温后即可使用。

如果线圈短路的匝数不多。短路点又在接近线圈的用头处,其余部分完好,应正即切断电源,以免线圈被烧毁。

若线圈通电后无振动力学噪声,要检查线圈引出线连接处又无脱落,用万用表检查线圈是否断线或烧毁;通电后如有振动和噪声,应检查活动部分是否被卡住,静、动铁心之间是否有导物,电源电压是否过低。要区别对待,及时处理。

3、灭火装置的检修

取下灭弧罩,检查灭弧珊片的完整性及清除表面的烟痕和金属细末,外壳应完整无损。

篇2

电工技师(高级技师)论文是其在总结研究本职业(工种)领域中的有关技术或业务问题时,表达其工作或研究过程及其成果的综合实用性文章,是维修电工技师从事本职业(工种)的学识、技术能力的基本反映,是科学研究成果和工作经验总结的文字体现,也是个人劳动成果、经验和智慧的升华。技师专业论文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是撰写者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努力学习理论知识,不断追求和探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的文字存在形式,撰写技师专业论文是培养人才、选拔人才和保证人才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按电类技师本身的内容和性质不同,一般电类技师论文分为:专题型、论辩型、综述型和综合型。按电类技师论文具体涉及内容的主要有:维修电气经验总结类、技术革新类、新产品开发类和四新技术推广类。

二、电工技师论文撰写的要求

撰写电工技师专业论文,既是一个艰苦的思考、探究和再学习的过程,又是一种复杂的创造性劳动,需要对工作实践、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等做出客观的评价。

1.注意论文的科学性。科学性是指电工技师专业论文的基本观点和内容能够反映事物内在的基本规律。电工技师专业论文的科学性来自对客观事物周密而详实的调查研究,掌握大量丰富而切合实际的材料,使之成为研究论述的基础。

2.注意论文的翔实性。电工技师专业论文要求作者所提出的观点、见解确实是属于自己的。那么,要使自己的观点能够得到普遍的承认,就一定要拿出有说服力的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这样,就应该在已掌握的大量材料中选择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关键证据来证明。

3.内容正确、语言简明。撰写技师专业论文应当力求言简意赅,无多余的字句。对论文的内容不要进行艺术性渲染和夸张;切忌不适当地夸大个人在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中的贡献;更不能将技术问题的争论引入政治观点。同时,在撰写技师论文时,要注意按照撰写格式进行撰写,并熟练应用。

三、电工技师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

论文的选题必须立足于总结工作成果与实践紧密联系上。在对已获得的大量素材进行分析、归纳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问题,确定写作的基本方向。

1.论文的选题原则:准确恰当、提高创新和可行实用。

(1)准确恰当。论文的选题要提得准确恰当,面向实际,着眼于社会的需要,确实是生产实践中亟需解决的问题。选题一定要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与自己的工作领域相结合。

(2)提高创新。创新性原则是指选题要有新颖性、先进性,有所发明,有所发现,以推动本职业(工种)的发展。遵循这一原则,选题时必须注意选择位居本职业(工种)较前沿的并具有普遍意义的课题;选择填补空白的课题;选择补充前人学说的课题;选择突破禁区的课题;选择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课题,即借用其他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从新的角度进行研究、验证或论证来解决本职业(工种)中的老问题或疑难问题的课题。

(3)可行实用。可行实用性原则是指要选择有利于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有完成的把握,同时也符合自己的志趣、适合个人能力的论题。

2.论文的选题方法

(1)选择能发挥本人特长的论题。申报电工技师(高级技师)的人员,都具有相当长的本职业(工种)专业工作的经历,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和技术特长;而预备技师在学校学习4~5年,理论知识特别是新技术的知识非常充实,但实践经验欠缺。

(2)选择具有突破性的论题。申报电工技师(高级技师)的人员长期工作在第一线,对于生产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最有发言权。如果敏锐地抓住问题的关键处,加以研究,就能形成应用性极强的专业论文。

(3)选择具有普遍性的论题。所谓具有普遍性的论题是指在生产实践中有广泛的用武之地的课题。例如,用现代电气技术改造机床的电气控制问题、变频技术在中央空调系统的应用问题及电梯的技术改造和维修技术问题等。有些问题看似简单,但实际上有很多需要进一步研究总结的内容,这些都属于具有普遍意义的论题。

3.论文的推荐选题

(1)典型PLC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与调试。机械手的PLC控制系统设计、安装与调试;组合机床PLC控制系统设计、安装与调试;立体车库控制系统设计、安装与调试;材料分拣装置的PLC控制系统设计、安装与调试。(2)典型低压电气柜的设计。两台三相异步电动机动力控制电气柜的设计、安装与调试;变频调速控制柜的设计、安装与调试;总计量配电箱设计、安装与调试。(3)供配电系统的设计。某通用机械厂供配电系统的电气设计、安装与调试;某学校生活区配电系统设计、安装与调试。(4)电子技术应用设计。三相正弦波变频电源的设计、安装与调试;晶闸管串级调速系统的设计、安装与调试。(5)典型单片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基于单片机和LCD的电子钟的设计;数字钟的设计与制作等。(6)机床电气控制系统改造。Z3050型摇臂钻床PLC改造;M1432A型万能外圆磨床PLC改造;T68型卧式镗床PLC改造;B2012A型龙门刨床PLC、变频器改造等。(7)楼宇自动化技术及维修。电梯控制线路的安装与维修;无塔供水系统控制线路的安装与维修等。

总之,加强对电工技师毕业论文的指导,可使他们通过论文的写作,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更好地发挥技术带头人的作用,为高层次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建.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取证问答[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3. 

篇3

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培养的是服务于自动化设备制造与应用行业生产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对于该专业的学生,取得中级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证书是毕业标准之一,加上毕业证书,实现双证书毕业,才能为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基础。将考证内容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即“课证结合”也是目前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维修电工考证具体内容是以电工电子技术、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和PLC技术及应用三门课程为依托,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在整个知识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维修电工(中级)考证知识体系结构的主要内容。因此实施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项目化教学改革恰恰契合了维修电工考证的教学要求。

一、维修电工知识体系结构的分析

维修电工是从事机械设备和电气系统线路及器件等的安装、调试与维护、修理的人员,从初级工到高级技师共分为五个职业等级。高职学生的起点是中级维修电工。技能鉴定中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技能操作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方式。通过对维修电工中级工的国家职业标准的分析,结合东莞人社局鉴定标准和《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知识体系,得到在该门课程中涉及的维修电工四级(中级)理论知识部分和操作技能部分见表1和表2。

二、“课证结合”的项目化课程体系的建立

根据维修电工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标准和中级维修电工考证的技能要求,以项目行动体系构建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的知识体系,形成以就业为导向、岗位技术为导入的课程项目模块。从应用的角度出发,依据由易到难、由单项到综合的原则,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设立教学项目,对接中级维修电工实操考题,为维修电工(中级)职业技能鉴定打下坚实基础。对应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该课程共设计3大模块10个项目27个学习任务,每一个项目都根据要求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设计相应的实践环节。总共64学时,理论和实践各为32学时(见表3)。

三、项目化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项目化课程体系设置是实施项目化教学的关键,而项目化教学的组织和实施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在项目化教学的组织与实施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思想,改变了以往“教师教,学生听和看”的被动学习模式,使整个教学过程变成了一个人人参与的实践活动。现以“项目九:M7120型平面磨床控制线路的分析与检修”为例说明项目化教学的具体组织和实施过程。

1.项目的选取

项目九既是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经典教学内容,也是维修电工(中级)操作技能部分考点内容之一。笔者学校拥有东莞维修电工鉴定站。学生学习的实训设备同时就是操作技能鉴定设备,完成此项目将为学生日后参加鉴定考试打下坚实基础。教学中采用“车间教学”的组织形式,分大班为若干个“小组”,有效挖掘学生的潜力,实现学生自我管理。向学生下发该项目的《实践任务书》,向学生说明项目的目标,提供教学需要的各种资源,同时通过引导和适当讲解,使学生能主动获取完成项目任务的相关

资讯。

2.项目计划的制订

学生完成项目选取和相关知识资料后,根据项目应该做什么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包括确定完成任务所需的资料、工具、工作步骤等。项目是M7120型平面磨床的若干故障点的排除,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个是线路的分析,另一个就是线路故障的检修排除。以小组方式工作时,每个成员参与制订计划并讨论计划的可行性,而老师可以采取询问等方式使学生明白计划的可行性,对于学生考虑不全的地方,老师应进行相应的引导与补充。

3.项目实施

项目实施就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操作,完成任务,而老师对学生的整个实施过程进行监控。通过实施完成项目的《故障分析与排除》表格,实施过程强调学生的自主化,设置反思和检查环节,以便在小组内及时交换工作中的经验和修正实施中的错误。实施过程别注重学生维修电工技能的培养和素质的培养,如职业素养、合作能力、专注力等。

4.项目总结和评价

项目总结要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选择合适的展示方式进行评价。评价通过《项目考核评价表》来实现,考核的内容以项目完成的情况作为能力、知识和素质目标的主题内容,在评价中考虑到学生在各个阶段的表现,强调过程考核和能力评价。评价的目标不是给予学生一个分数,而是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

四、小结

为期一年的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初步探索了“课证结合”的途径和方法;通过结合中级维修电工的知识体系结构,建立“课证结合”的项目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对接中级维修电工考证知识点,同时保证了良好的项目化教学组织与实施,从而缩短学生考证培训时间和提高学生考证合格率。通过对比,笔者所在系电气自动化专业学生的维修电工四级(中级)初次获证率由2012级学生的81.6%提高到2013级学生的86.3%。

参考文献:

[1]戴茂良,顾玉娥,张伟.职业技能考证与课程教学相融通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3(10).

[2]李忠文,米集锦,李庆华.维修电工(中)[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

篇4

一、课程总体情况介绍:

本课程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直接面向应用,属于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该课程所面向的学生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二年级的学生。

前修课程主要有电工基础、电子技术、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等专业基础课,后续课程主要有自动控制系统、数控技术、过程控制技术等。

二、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我们以课程建设为抓手,带动专业建设。以精品课程带动优质课程组建设,以课程组建设推动专业建设,以专业建设提升专业群的发展壮大。

充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参照行业技术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开发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校企合作开发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突出校内生产性实训和校外生产性实习内容,形成融合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鉴定证书相关要求、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核心课程组。

三、课程培养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

本课程主要是能力的培养为主。

1.总体目标:

(1)增强学生社会服务意识,培养技能性人才。

(2)深化项目和任务驱动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3)引入互动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求知和自主学习能力。

2.具体目标:

(1)在专业能力方面,使学生能够使用PLC对工业生产设备进行控制,具备PLC控制系统硬件设计、软件编程和调试的能力。具备PLC控制系统的维护能力,能够诊断、排除各类PLC控制系统的问题及故障。

(2)在学习方法能力方面:

①通过本课程使学生具有查阅图书资料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具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具备通过一种类型PLC的应用能迁移到另一种类型PLC的应用,能够通过阅读设备的使用手册,对不同类型PLC的内存分配、硬件接线及指令系统具有较强的理解运用能力。

③能够对生产现场的各类机械进行电气控制要求的分析,并通过分析提出PLC的解决方案。

④对于PLC控制的各类设备,能够很快了解其工作过程,了解电气线路,从而能够对各类软硬件系统故障进行诊断和处理。

(3)在工作恒心、事业心与人生观方面:

①对于从事PLC应用设计、安装、调试、维护工作充满激情;

②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善于使用所学PLC技术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具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

③具有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④热爱祖国,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四、师资队伍建设

我系为尽快建设一支能够适应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培养要求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立了我系今后五年师资队伍建设目标:以形成一支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师德高尚、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为目标,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师学术水平、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加强专业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具体措施为:

1、加强在职教师培养,改善学历结构。

目前本专业教师为大学本科学历,整体来看有较强的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对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有极大热情,知识更新和提高学历层次成为当务之急。吸收优秀毕业研究生,改善知识结构。引进掌握本专业前沿领域技术、有较强科研能力,具备教师素质的自动化专业研究生。

2、有计划选派青年教师参加现场锻炼,提高实践能力。专业教师现场锻炼不少于半年。要求教师参与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向社会招聘和引进企事业单位技术人员到校任教,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3、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通过与院外有关单位合作,结合学生实习,积极开展科研、技术开发,加强教师实践能力。

4、注意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让他们在专业建设、教学改革中充分发挥骨干作用。

5、社会服务

骨干教师制定了山东省“金蓝领维修电工技师”和“金蓝领维修电工高级技师”的培训鉴定大纲,并出版了《维修电工-技师、高级技师培训鉴定教材》,多名教师多次参加金蓝领技师和高级技师的命题工作,多次承担了省级、国家级技能竞赛裁判工作。2005年至今,完成7届金蓝领维修电工技师、高级技师培训,培训鉴定了技师457人、高级技师65名。还完成山东省技工院校骨干师资培训、中国重汽员工技能提升培训等社会培训工作。近三年,每年培训社会人员达

五、校企合作,共育人才

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探索“专业共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风险共担、成果共享”的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在专业带头人和企业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带领下,专业教研室和企业部门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开发、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实习实训、师资培训、技术研发、企业文化,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融入职业培训和岗位培训的内容。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并请专家进行论证,修订成稿。强化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共同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高技能人才,形成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六、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

1.大力倡导创新精神,以科学态度研究高职高专课程的教学要素。勇于创造,把握规律,紧追前沿,以新思路、新内容、新形式使PLC课程呈现出崭新面貌。

2.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为本,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在构建课程体系、组织教学内容、实施创新与实践教学、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进行系统配套的改革。

3.坚持边改边建的原则。以科学严谨的态度,从实际出发,制定周密的建设计划与方案,通过教学改革,重点突破,分步实施,把课程改革贯穿于课程建设的全过程。

4.以“突出能力,强化素质,注重实践,强调实用,形式多样,引进开放”作为课程建设的基本方针,建设特色课程、优质课程。

5.充分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聘请具有实践经验的技术专家、管理专家直接参与课程体系的设计与构建。

6.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用创新教育观来统率教学改革工作,把教学改革的重点从“怎样教好书”转移到“如何育好人”上来。

七、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

要根据PLC课程特点和实际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互动式教学方法,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积极采用“启发式”、“案例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法,贯彻“学为主体、导为主线、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的原则,将教学主体从“教”转移到“学”,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同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发展CAI教学,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施现代信息技术下的个性化教学;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提高教学质量。课程应尽可能使用网络进行教学和管理,相关的课程教学大纲、实践性教学大纲、教学设计、电子教案、习题库、案例库(素材库)、实验指导书、技能考核标准及实施方案、参考文献目录、网络课件等要尽可能上校园网并免费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针对本课程实践性、实用性强的特点,我们以“强化能力、重在应用”为指导思想,课程内容设计与维修电工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要求相融通,将课程划分为多个课题单元,按照维修电工的中级、高级、技师的职业技能鉴定标准来划分。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以培养技能型专业人才为出发,以满足岗位职业技能需求为目标,以真实的工作任务或产品为载体设计教学过程,以必需够用为度设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

八、深化“教、学、做”融为一体的课程模式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而教学方法的确定又是与学生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根据课程教学的培养目标和高职学生乐于动手的实际情况。我们采用了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

1.项目引导和任务驱动相结合

在教学中打破章节的限制,根据满足各项教学任务的实际需求,统筹考虑和选取教学内容,融教、学、做相结合为一体。通过项目引导和任务驱动,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引导学生逐步完成项目中的每个任务。除了实训设备上的任务训练,还充分利用各种多媒体教学软件,引入大量工程项目,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2.启发式及互动式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注重师生交流,方式灵活多变,以活跃课堂气氛。由若干问题启动课堂教学,经过启发式的推理,最后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循问题而思考,提高对知识的领悟力,加强对关键内容的理解;在练习环节加强师生互动活动,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自主思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潜能;情景式教学,使学生身处实践现场,讲练结合、交互渗透。

3.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

建立科学高效、切实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建立健全课程评价体系,建立教师评教、学生评教制度,促使课程建设不断发展。

(1)专家、督导及学生评价

校外专家、行业企业专家、校内督导及学生评价结果优良。

篇5

1.推动教学工作事半功倍

维修电工技能训练是电工类、机电一体化类等专业的重要课程,但理论性抽象的知识较多,传统的教学是先理论后实践,导致学生学习的兴趣不浓,学习效果差。而采用这种全新的课程教学模式,由于学习内容是从企业实践中提炼出来的任务载体(如车间动力系统安装),并模拟企业现场的工作制度、工作方式来完成任务载体,使学生学习热情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学习的效果显著。

2.促进学生提前体验职业工作

学生在校期间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及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的实际应用都比较茫然,如在维修电工技能训练课程实施初始,学生基本都不知道哪些有用,以后能干什么。而采用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教学,他们能从企业实践提炼出来的任务载体的完成过程,全真体验企业工作中的工作制度、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帮助他们提前体验企业工作,并确定专业发展方向。

3.更客观地考核评价学生

区别于传统的学科课程教学,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教学采用定量与定性考核、横向与纵向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模式。考核主体包含教师、小组、自身;考核内容包含学习过程考核、学习成果考核,能更科学、更客观地考核评价学生。

二、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教学,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具体总结如下。

1.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氛围不活跃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要求在没有教师直接参与的情况下,以小组成员互相协作的形式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交流和沟通的能力。但在整个学习任务实施过程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观念没有转变过来,没有摆脱被动接受的心理。有的延续传统的学习方式,独立于小组之外,先看理论再去动手;有的将工作页等学材置之不理,一上来就直接动手实践;有的不能真正充当好自己的团队角色,不是滥竽充数,就是应付了之,甚至是其他小组成员干着,自己则看着。

2.学生逐渐养成重实践轻理论的心理

在工作任务的纵向实施过程中,学生逐渐出现只重视动手实践,而反感甚至忽视理论学习的心理。刚开始学生还能够查阅资料,搜集信息,任务完成后也能查缺补漏,总结得失。但在后来的学习任务中就出现,有的学生只要是动手实践的环节都积极参与,而一旦涉及理论讨论学习环节就很反感甚至放弃。

3.学生不能有效利用展示环节进行展示

成果展示既是一个检验学习效果的重要环节,也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等职业能力。但仍然有一部分学生不能重视并积极参与进来,展示氛围比较沉闷,展示方式单一,展示时比较拘谨,不自信。

三、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教学反思

为了促进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教学的顺利实施,提高教学效果,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反思。

1.注重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作用若发挥不明显,甚至“放羊式”管理,会导致学生学习状态不好,课堂秩序紊乱。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不断总结提高并灵活应用“六步教学法”,更好地掌控课堂教学进程,切实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促进小组成员积极有效地协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学习情景的创设要尽可能体现实效性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教学需要创设一个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工作环境。因此,要充分借鉴企业生产车间的布置,并根据教学规律的要求进行合理改进,形成集资料区、工作区、仓库区、产品区为一体的学习工作站,从各种细节让学生感受到企业生产的真实环境,不断激发学习兴趣和职业情感。

3.组织管理展示环节

展示是一体化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通过展示不仅可以检验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更重要的是能促使学生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尽可能地创建和谐融洽的课堂展示环境,为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氛围,唤起学生的自信。也可以在课程实施的第一个任务时,教师先做示范性展示,并在后续任务实施中不断引导、指导,不断解决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学生漠视甚至反感展示环节的问题,最终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篇6

我校机电工程分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分院重点专业,电子电气实训中心机电一体化实训室也是省级示范实训基地,而《电气控制与PLC技术》为本专业的核心课程,PLC技术为本专业的重中之重,为顺应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我实训中心引入了当下中小型企业使用非常广泛的台达DVP16ES2型号可编程控制器。

而机电类专业的实验室除了正常教学,还涉及技能考证,如维修电工中级与高级、技师与高级技师等级的劳动技能的考核与鉴定。电气控制与PLC课程中也引入了台达DVP16ES200T型号的可编程控制器。该类型PLC具有适用性强、通信方便、等优点。但在学校教学应用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PLC输入/输出端子易磨损、易烧坏、负载输出的电源单一、带负载能力弱、维护与检修难、输出负载为接触器或交流继电器时,不能直接驱动。以上不足成为影响专业教学,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容易损坏PLC,也是教学改革中必须面对的问题。针对以上出现的不足,我对台达可编程控制器DVP16ES200T型号提出建设方案、电路可行性做出分析,也结合目前自动化应用实际生产中比较科学的方法,以及符合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一些应对,以满足学校的硬件教学资源使用需求。

1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该类型PLC在本校教学应用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与不足:(1)由于使用频率高,PLC所使用的电路板接线端子易损坏,PLC端子易磨损;(2)电路故障时,输入/输出触点极易烧坏;(3)负载输出的电源单一及带负载能力弱;(4)PLC系统发生故障时,维护与检修难;(5)输出负载为接触器或交流继电器时,不能直接驱动。

设计方案围绕着当前实际教学中存在的以上不足加以设计,解决不同供电电源负载供电、可编程控制器自身端口易损坏、带负载能力弱以及教学系统的维护等问题,设计方案如图1所示。

1.1 保护及扩展模块的选择

选用的是8路24V直流继电器模块,根据实际要求,设计出了PLC输出端口驱动24V直流继电器电路。 PLC输出信号送至光耦,再由光信号驱动三极管,再由三极管驱动继电器线圈。当线路发生短路故障,由于PLC内部信号与继电器电气隔离,损坏也只是外加继电器模块,从而保护了PLC,光耦保护电路如图2所示。

1.2 开关电源的选择

DVP16ES2自带输出直流电源24V,但为了给可编程控制器提供更稳定、可靠的电源,以及减少PLC模块体积,所以选用了DELTA公司的S/N:D024048AZL14510378型号开关电源,输入为:100-240V~1.2A,50-60Hz。输出为:24V-2A。此开关电源体积小、重量轻,该型号的电源的输出电压是由激励信号的占空比来调节的,因此稳压性能好,并具有短路保护功能。

2 现场终端的方案实施

将保护模块(8-24VDC)、空气开关(DZ47LE-32 C16)、开关电源(100-240V-1.2A 50-60Hz)、(DVP16ES32)等固定在基座上,原理图及布局图如图3所示。

2.1 模块系统的布局

该线路系统的设计,从元器件布置开始,所以合理布置器件非常重要。

2.2 线路接线要求

布线应符合系统设计所规定的电气原理图及布线图的要求。并进行硬线的连接,要求硬线排列整齐,横平竖直,尽量不跳线、美观。电线两端头接线,除了与插接件相连者外,必须采用接头压接。

2.3 模块号码管使用要求

每根电线两端必须有清晰牢固的线号,每个插头、插座,每个接线端子上或安装位置处必须有清晰牢固的代号标记。

2.4 技术性能

本教学系统工作电压可采用220V/380V,PLC控制电路工作AC电压220V,继电器模块DC电压24V。开关电源的主要参数为:AC输入100-240V~1.2A,50-60Hz。额定输出24V-2A。

工作环境:温度-10度~45度,相对湿度

外形尺寸:400mmX400mmX150mm。

2.5 选择工作电压等级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电压等级的选择主要根据现场元件及负载来选择。每一路24V继电器的输出端是独立的,故可单独加独立电压,实训过程中常见的工作电压有直流5V、12V、24V、48V几种,常见交流工作电压有110V、220V、380V三种。

3 应用

本系统可用于当前我校的机电类专业的实验室中,工具体为:电气控制课堂/实训、PLC课堂/实训、维修电工技能考证等场合。

为了提高PLC实训系统的可靠性,我们要对于该系统故障和常见部位在硬件上设置保护,以负载出现短故障为例,当负载短路时,由于光耦电气隔离作用,使短路故障不影响上一级,即可编程器件内部。

为了验证本模块可行性,采集了不同应用场合的效果反馈,采用不同电源及负载,都能很好的运行。已基本解决由于使用频率高,导致PLC本身接线端子易损坏的问题,如出现短路故障时,由先前的PLC内部继电器烧坏转成开关电源内部的熔断器断开或是外加24V直流继电器烧坏。负载输出的电源单一及带负载能力的问题已解决,能同时驱动多种不同电压的电源。验证过程主要应用场合有:电气控制课堂/实训、PLC课堂/实训、维修电工技能考证等场合。

4 结语

由于本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案,当出现故障时,方便地为维修人员提供准确故障分析和解决思路。本系统符合我国现阶段电子电气、机电类专业的教学中,投入本校机电一体化实训室使用一年后,证明其稳定可靠,达到预设目的,该系统还可进一步实现使用在企业产品中,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中达电通股份有限公司.台达DVP-PLC编程技巧[J].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2]李长久.PLC原理及应用[J].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篇7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C-0169-02

一、实训基地建设的内涵

职业教育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包括: 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其中职业素质包括: 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沟通表达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协调能力,职业素质就是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专业技能包括综合技能和单项技能,专业技能包括操作技能、技术技能、知识技能,是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实训基地建设的内涵就是为社会培养培训高素质、高技能型紧缺人才,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学生职业能力提高的保障。

二、实训基地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建设的思路

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实训中心的建设紧紧围绕专业建设改革思路与目标,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切入点,营造真实职业环境,筹划建设集教学、培训考证、生产经营、职业素质训练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校内外综合实训基地。建设内容包括:一是进行实验室环境建设、实验设备采购等工作;二是引进企业管理方法,建立一个先进合理的管理机制;三是营造一个良好的企业氛围,让学生在校内也能够完全体验企业的真实环境,体验企业文化;四是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让教师在实训中心的管理中,提高教学实践能力及科研能力。

(二)建设的具体内容

机电一体化技术中心建设的指导思想是:满足机电一体化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数控维修方向)、机电一体化专业(机器人方向)等三个专业方向的所有实验实训内容,体现设备的先进性,同时针对学生人数多的现状,满足批量教学要求,以及满足学生双证率、对外培训、技术研发及竞赛要求,实训中心已经先后建设及准备筹划建设的实训室如图1所示。

三、实训基地建设对接

(一)实训基地建设与行业企业对接

本专业坚持“职业教育要面向先进制造业服务,面向生产业”的目标,主动适应地区经济发展,定位于北部湾地区汽车、机械两大先进制造业和有色金属、制糖造纸两大资源型产业和现代港口物流两大新兴特色产业等。引入现代企业先进的“5S”行为管理模式,建立“校中厂”,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五个内涵与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相结合。在遵循职业管理规律的基础上,细化管理标准,完善日常管理、学生实训管理等各项制度。

引入广西春茂电气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入校,建立“校中厂”,聘用学生到“校中厂”进行生产实习,与上汽通用五菱公司、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建立“厂中校”,合作开办“2+1”订单班。与这些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共管、共用校内外实训基地,互派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制定教学内容,共同培训学生、教师、员工,构建校企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企业的管理模式,引进人才评价标准,建立真实的生产环境与氛围。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推动了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的深度对接。

(二) 实训基地建设与课程体系对接

本专业除共享学院基础技能实训中心、电工电子自动化实训中心外,机电一体化实训中心基本涵盖了本专业所有课程的实验实训内容。同时与上汽通用五菱公司、柳州五菱汽车公司等校外实训基地共同开发基于生产过程控制的项目化课程,共同建设PLC控制系统安装与运行维护、工业机器人技术、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护保养等优质核心课程,编写工学结合、行业特色鲜明的工学结合教材。

(三)实训基地建设与职业标准对接

依据岗位要求,考核学生职业技能,实训基地提供多工种的职业资格鉴定平台。可以选取PLC系统设计师、维修电工工种、数控维修工种、机电一体化助理工程师认证等相关证书的职业资格考核。鼓励学生参与区内、国内电子产品设计、工控组态软件应用、数控维修大赛、自动线安装与调试、机器人安装与调试职业技能竞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提高学生的综合技术能力。近年来,该实训中心已经为区教育厅、区工会等上级部门承担过多个赛事比赛,如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广西赛区高职组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电梯安装与调试,区企业职工维修电工技能竞赛等,并能顺利圆满完成。

利用实训设备,从企业聘请行业专家、技术能手担任实践性强的课程,加深学生对行业的技术标准与规范的理解。如蒂森电梯有限公司主动提出无偿到学校开设电梯日常维护保养规则等课程,介绍电梯行业标准规范、日常的运行、维护与管理等,针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电梯电气维修)认证标准,组织有意向的学生在校考取电梯维修证,介绍电梯行业特色文化,满足该企业用人需求,最后半年,学生进入企业就能带证顶岗实习,在这过程中学生就业目标明确,增强了主动性,使学生能够“零距离”上岗。

(四)实训基地建设与终身学习对接

1.搭建全程订单育人平台

建立校企一体化办学机制,建立开放学习机制。依托与企业深度合作,围绕校企订单培养、共建实训基地、合作培养师资、联合开发课程和教材、安排学生顶岗实习等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办学实践。探索开放、自主、互动、立体化的学习机制,推进终身学习服务体系的构建。逐步建立无障碍入学和弹性学习制度。制定并完善学分积累、学习成果认证制度,实现学员灵活学习、自主学习、自由学习、个性化学习的目标。

2.职前―职后全程订单人才培养

职前“个性化”订单人才培养。按照订单企业个性化用人需求,校企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展职业技能考核、共同完成顶岗实习就业,量身打造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2008年起与上汽通用五菱公司合作开办的“2+1”教学模式订单班,前两年在校内完成,后一年在实习单位组织教学活动,实习单位负责提供教学场所、设施,具体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由双方共同协商确定。理论课及实践课主要由本专业教师及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骨干、专家等配合,根据企业需求灵活安排。学生在一年的实习期中贯穿企业设立的企业文化、安全生产管理、品质管理等相关课程,由企业人力资源部、车间等共同实施及考核。至今“五菱班”订单班已经开办5年,目前大部分学生已成为企业的骨干力量。

职后“多元化”订单项目合作。利用校企资源优势和信息共享机制,通过专业教学向企业延伸,企业培训向学院延伸,推动了校企共同开展职业资格鉴定、员工学历教育、函授教育。培训基地共建和产学研合作等订单项目的开展为毕业生及企业员工的终身学习提供了保障,构建具有区域产业特色的技术职业教育终身学习平台。近年来,已经为上汽通用五菱、柳钢、玉柴等企业员工进行维修电工中级培训、维修电工技能竞赛等项目培训达二百多人次。为满足企业需求,专业团队准备筹划为企业进行技师培训、高级技师培训。

大学生“回炉”学技,增强就业竞争力。建立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以帮助学生“回炉”,为他们提供一个回归的渠道,以促进其自身发展。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都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大学生“回炉”是一个技术性的提升,更容易塑造成复合型人才。

3.中高职对接全新灵活的招生机制

广西提出要实施职业教育“立交桥”工程,即各层次职业教育互相贯通,包括学分互认、课程衔接等。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实施中职、高职专科和高职应用本科分段培养、校企延伸培训及顶岗实习与就业,实现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中职与高职专科、高职专科与高职应用本科的有效衔接。从2010年开始,本专业已经与广西大学合作专本衔接教育,该专业专本衔接在校生人数已达250人,已经有部分同学获得了本科学历学位证书。下一步考虑中高职衔接招生,“2+3”学年制、单独招生等全新和灵活的招生机制,构建终身职业教育体系,促进中高职教育在层次上的有效衔接和深化,在拉动中职教育发展的同时,推动高职教育发展,提高高职教育质量。

经过几年实训基地建设的不断完善,实训室执行了开放式的管理模式,面向学生开放,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实验设备进行设计、安装、调试,加强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积极踊跃参与全国、区级各层次各项目技能大赛。近年来,曾获全国西门子杯自动化挑战赛华南赛区一等奖、全国总决赛三等奖;全国高职院校维修电工竞赛一等奖;多次荣获全国职业院校“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技能大赛二等奖、区竞赛一等奖;多次荣获“亚龙杯”全国高职院校“自动线安装与调试”技能大赛团体二、三等奖、区竞赛一等奖。

尽管机电一体化实训基地的建设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实验设备硬件及内涵建设的开发、运用还不够充分完善,下一步将进一步完善硬件设备建设,加强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及提高设备资源的质量,加强实验室开放监管,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优质资源和互动平台。加强对外的培训力度,发挥实验设备资源共享的作用,提高设备的利用率,机电一体化技术中心将建设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术服务和技术研发于一体的,具备“基础技能训练―职业专门技能训练―综合应用训练”三级递进的实践教学功能。

【参考文献】

篇8

岗位群

能力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422(2010)03-0046-02

1网络专业的社会需求与能力分析

1,1岗位需求状况分析

通过调查计算机网络专业在企、事业单位的应用情况,总结出适合技工院校办学层次,就业率高的网络专业职业岗位群,作为专业和课程建设的依据。网络专业面向的工作岗位(群)基本可确定为网络工程和网站建设两大类。网络工程重在网络构建、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络安全、工程设计与施工等。网站建设重在网页设计、网站开发、网络数据库、网络编程等。

1,2岗位能力分析

通过对企业网络应用的深入调研,综合分析各岗位的人才需求状况,如对网络工程岗位(群)工作流程进行分析分解,以确定岗位核心能力及具体要求。

2培养目标定位准确

通过分析,网络专业就业不应是单一岗位,而是一个岗位群。就目前专业情况和社会的需求看,技工院校网络专业定位要准确,以培养具备网络及相关行业基本从业素质、较强动手能力,适应综合信息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即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高级网络管理员和网络管理师。

3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开发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开发要研究职业特色和工作过程,以现场为依据,从知识、能力、素质多方位入手。重点突出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构建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网络课程体系开发的程序按照以下步骤进行:企业、专业调研-培养目标的确定-培养计划拟定-课程大纲编写-专家论证-修订-组织教学资料。

3,1以分阶段培训和考核为特征的整体培养方案

以中职/高中毕业生为起点的网络管理师的培养,共4年,分高级工和预备技师两个阶段。高级工要完成的课程模块:文化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技能;取证:高级网络管理员、初级维修电工、特种作业操作证《安装、维修电工》。预备技师要完成的课程模块:职业能力、拓展能力;取证:高级网络管理预备技师、企业认证CCNA。

3,2高级工阶段课程结构

高级工阶段,以培养高技能网络人才为目标,主要依靠学校重点实施基础文化素质教育、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考虑到各方面资源的充分利用,课程仍然沿用原有的学科体系进行,增加实训课程的比例。要求达到的能力目标:具有电工技能,能完成一般网络项目实施中的强弱电设备、通信线路的安装维护;具有制图技能,能使用Visio和Auto CAD软件绘制系统图及施工图;具备网络设备的安装与维护,服务器系统的安装与配置,简单数据库应用系统的管理与维护、网页设计等能力。

3,3预备技师阶段课程结构

预备技师阶段,以培养高技能复合型网络人才为目标。力求达到的能力目标:能熟练调试网络设备组建企业网络,具备一定的网络工程设计、现场管理能力:能熟练安装管理Windows和Linux平台及各种应用服务;能独立完成企业网络的日常运行维护及网络安全防范;能快速排除网络运行的一般性故障;能规范地完成日常各种专业文档的编写,具备网络软件的阅读和初步开发能力;具备岗位必备的基本职业素质,能进行工艺指导和技能指导。

首先根据不同的岗位层次逐步开发达到相应岗位的能力,其次根据不同的能力来掌握相应的专业技术分解细化职业功能模块,确定课程。然后把课程分解成针对某个教学内容而设计的教学项目,再把教学项目分解成为若干任务,同时要求在教学项目实施的每一教学环节进行职业素质教育。

4教学后续支撑

4,1加强教材建设,确保教学质量

安排专业理论水平高和实践能力强的教师编写教学讲义和教材,包括任务驱动式的系列教学步骤及素材文件,从而形成完善的教学体系。

4,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灵活的模块化、一体化、任务驱动教学等都是很好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理念对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职业能力模块要求教师全部具备双师型资格,采用一体化教学。对于缺乏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以下企业积累工程经验为主,了解企业实际网络建设、管理和应用的流程,掌握更多实际技能。能按照企业网络工作的相关环节来设计课堂教学,使课程内容能与网络相关工作的实际流程紧密结合。

4,3建立过程化考核评价机制

按照教学目标要求,将教学项目训练的最终目标分解为多个任务单元,进行全程分段考核,即在完成每个教学任务的同时,要同步进行评价,以评定职业技能的高低。为全面地考察学生的职业技能,评价学生的主体应包括授课教师、企业技术指导人员,还应该包含学生实习中的同行、顾客。

4,4建设贴近企业的网络专业实训平台

培养合格的网络高技能人才,微机组装与维护、综合布线、网络工程、网络安全实训室必不可少。要让学生在一个条件完善的工作环境下和相对集中的时间内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能力训练,不仅掌握网络的核心技术和技能,而且熟悉和了解与专业相关的技术和技能,得到职业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的全面训练。

4,5加强校企合作,促进产学结合

技工院校要因地制宜多元化合作,加大校企联合人才培养的力度,拓展更多的合作企业,学生通过到企业工作岗位实践提升岗位技能。保证学生在毕业前都到过企业从事网络相关工作:

(1)学期中定期去企业参观学习;

(2)假期工作的工学交替是关键,可以到系统集成、智能化公司参与项目实施与测试,也可到IT制造企业一线当操作员;

(3)最后一学期去企业顶岗实习:

(4)以承接项目的方式参与中小软件企业的网站或软件开发;

篇9

坚持“科教兴企”、“人才强企”战略,制定并实施职工技能人才培养工程;按照分类指导、针对性培训的原则,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加快培养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及知识技能型人才步伐;进一步完善技能人才“培养、考核、使用、待遇”一体化机制,努力营造技能人才快速、健康成长的学习和

工作环境,为集团公司创业发展奠定坚实的技能人才基础。

二、培养目标

通过三年的努力,即从2005年到2007年底,实现中级工占生产工人队伍的60%、高级工占中级工队伍的15%、技师和高级技师占高级工队伍的50%的培养目标,缓解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短缺的矛盾。按2005年至2007年集团公司在册生产工人平均人数2.4万人计算,到2007年中级工人数将达到14000人、高级工人数达到2100人、技师和高级技师1000人。每年须完成中级工5000人、高级工800人、技师及高级技师300人左右的培训、鉴定或考评任务。

三、具体措施

㈠采取自培、委培、自考和技能大赛等多种形式加快技能人才培养

1.充分发挥集团公司和矿(厂、处)两级培训基地的作用。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职工参加脱产或半脱产培训班,不断提高职工的岗位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水平。矿(厂、处)重点开展中级工和部分工种高级工的培训;集团公司重点开展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培训,同时承担职工技术等级职业资格考核、鉴定及考评工作。

2.实施“职工技能等级达标培训工程”。普及中级工等级培训,凡现在岗的综采支架工、矿井维修电工、地面电工、值班电工、液压支架(支柱)修理工、矿井维修钳工、井下电钳工(综采维修电、钳工)、矿井通风工、瓦斯检查员、防爆电气设备检查员、主提升机司机、采煤机司机、掘进机司机、救护队员、采掘班组长、电(气)焊工、车工、钳工、锅炉操作工、起重机械作业、企业内车辆驾驶作业、营业员、餐饮服务员、客房服务员、通讯机务员、通讯设备检修工及其它特种作业人员,应在2007年底达到中级职业技能水平,取得国家《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3.实施“职工学历达标培养工程”。通过举办“双证”(文化学历证、等级工证)培训班、业余文化学习班等形式,集团公司45周岁以下,从事煤矿通用工种、特种作业人员以及班组长,到2007年底,一般应达到高中文化学历;晋升技师的高级工在晋升前必须达到高中(或中专)或以上学历。

4.推行“自学考试”模式。职工根据国家制定的工种岗位技术等级职业资格标准和规定的教材,通过自学、自主钻研或拜师学技等途径获得的知识、技能,集团公司将采取国家自学考试模式,于每年7月份的第一周和11月份最后一周,组织岗位技能应会和专业理论应知考试、考核。对成绩和鉴定合格者,报上级有关部门批准,可直接发给相应的国家技术等级《职业资格证书》。

5.推广“以师带徒”等传统培养方法。倡导已取得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资格的高技能人才,通过“传、帮、带”等方法,积极主动向周围职工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努力营造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氛围。各单位应将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带徒工作列为评聘条件之一,并纳入薪酬分配考核内容。

6.借用社会教育培训资源优先培养紧缺人才。煤矿紧缺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可借助有关高等院校、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力量,采取“校企联合办学”、“委托培养”等形式,立足实战、实用、实效,缩短培养周期,加快紧缺专业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等方面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

7.通过技能竞赛培养、选拔高技能人才。技能竞赛是提高和检验职工技能水平的有效手段和方法。集团公司和矿(厂、处)两级职工技能竞赛要与职工技能等级鉴定工作相结合,对基础理论扎实、操作技能拔尖,在技能竞赛中成绩优秀的职工,除了给予表彰奖励外,经报上级有关部门批准,可直接授予中级工或高级工职业资格,特别优秀的可破格晋升技师或高级技师资格。

㈡完善考评管理机制,不断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1.建立“职工技能等级CBA递进培训模式”。“职工技能等级CBA递进培训模式”就是职工技能逐级培训和递进考评机制,即C代表中级工,B代表高级工,A代表技师、高级技师。各单位要运用CBA递进培训模式,结合职工职业生涯设计和素质教育,制定职工技能人才培训、考评递进目标规划,按照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序列,使他们普遍每两年上一个台阶,优秀的一年上一个台阶。各单位要将每年评选出的“劳动模范”、“六好职工”以及热爱煤炭事业、有培养前途的青年职工,优先纳入技能人才培训和递进考评目标规划。

2.改进技师资格考评制度。在不断完善技师考评机制的同时,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促进集团公司技师考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坚持每年开展一次技师考评、鉴定工作,打破工龄、年限、资历等限制,使具备技师、高级技师素质和能力的职工及时晋升技术职业等级,取得国家《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对评聘在岗的技

师、高级技师,坚持“一年一考核”和优升劣汰制度,不搞技术等级终身制。

3.完善“技术能手”和“首席职工”评选机制。集团公司和矿(厂、处)每两年开展一届“十佳技术能”、“百名优秀技术能手”评选活动,对被评为集团公司、矿(厂、处)级“十佳技术能手”的职工,报上级批准,分别授予技师和高级工技术等级职业资格;对各单位产生的“首席职工”、“首席技术工人”、“专

业工种(岗位)带头人”和“内聘技师”,符合条件的,可通过相关程序,纳入高级工鉴定和技师、高级技师申报评聘范围,并优先授予较高一级技术等级职业资格证书。

㈢不断完善技能人才“培养、考核、使用、待遇”一体化激励机制

1.鼓励各单位建立技能人才业绩与政治待遇、薪酬分配和职业生涯发展“三挂钩”的激励机制,既要营造用事业、感情、待遇留人的社会环境,也要完善制度留人的约束机制,参加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签订培养服务协议。小陈老师工作室原创

2.落实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岗位津贴待遇,

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岗位津贴分别不低于50元、100元、200元。还可通过技术创新奖励、岗位津贴、协议工资等多种形式,提高技能人才的待遇;贡献特别突出的,实行重奖。

3.保护技能岗位职工的学习积极性,经费投入要向技能人才培养倾斜,妥善处理工学矛盾,及时帮助技能人才解决在实习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4.足额提取使用职教经费。职工教育经费按职工工资总额的2.5%提取,且用于工人安全和岗位技能培训费用的比例要占60%以上。各单位要按照职工操作技能特点,配备必要的现场生产设备、多媒体教室,添置投影机、摄像机等教学设备,提高教学实验、模拟操作设备和实验室的装备水平,推广现场教学和实际操作模块化教学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

四、加强组织领导和考核工作

㈠加强领导

集团公司成立“2005年~2007年职工技能振兴计划”领导小组。某某同志任组长,某某同志任副组长;成员由组织人事部、工会、人才培训中心、生产技术部、安全监察部、劳动工资部、财务部、经营管理部等部门负责人组成。办公室设在人才培训中心,某某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基层各单位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

㈡明确责任

组织人事部、劳动工资部负责专业技能人才需求预测和培养规划的制定;生产技术部、安全监察部、工会负责职工技能专业技术知识、安全知识培训及文化学习的指导和检查;人才培训中心负责日常事务工作和协调、处理年度培训计划的汇总拟订和组织实施,并负责目标管理责任制的年度考评工作。

篇10

企业对于焊接的要求非常严格,如不同功率的电阻、不同的原件在焊接时,对离焊板的距离有具体要求。在今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向学生灌输这样的企业标准十分必要。在装配WD01C电源控制屏的过程中,首先进行前期培训和准备,根据提供的接线图纸和调试指导书,由企业的两位技术人员(年轻师傅)给每个学员发放器件和对应的材料,并由两位师傅指导我们如何识别图纸、工艺要求。在学习后,对产品进行接线,然后进行产品的调试,调试合格后对产品进行检查。比如固定器件的螺丝是否打紧,网孔板表面和内部是否整洁,走线是否合理美观。

在实践期间,有几位师傅和教师值得郑重介绍。他们的事迹让我很感动,也给了我很多启发。一位来自武义的陶老师,个子不高,三十多岁,他是机械专业任课老师,但和我们电器老师一起学习电学设备。他每次都是最早到,也是最晚走。学机械的来操作电器设备,可以说是跨行业,每次操作他都做好相应的记载,用相机记录重要的图片,做好资料的准备。有几次企业员工都下班了,他还坚持把当天的操作完成,并把不明白的搞明白才回去休息。他的毅力和精神感动了我们,同样是教师,同样从事教育工作,这是一种力量,一种正能量,他是我们的学习榜样。

另一位是我们的师傅,她姓陈,刚工作满三年。教师们一开始还心存疑虑:“女师傅教我们,行不行啊?”年轻的陈师傅却凭过硬的操作技能把我们“征服”了。一位维修电工技师深有感触地说:“虽然工作以来我拿到了技师证书,但到了企业实际操作,与年轻的陈师傅一比才感到手艺差得远呐。干起活来根本不知道从何下手,许多故障不知道如何查找和排除。”

篇11

坚持安全与生产相一致,“谁主管,谁负责;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强化安全管理,提高安全认识,进一步落实了电工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了各项安全管理考核制度,按部门划分了安全管理责任区,层层落实各部门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和签定责任书,形成了一个安全管理,领导有力、组织健全的管理体系。

具体工作如下:

一、健全两个体系、实现一个目标安全工作对于我们这种特殊行业的企业来说,责任重大关系到千家万户和社会的稳定,绝不可掉以轻心。虽然安全工作本身不产生经济效益,但只有实现了安全生产,才谈得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才会有公司的健康发展。

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应该把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目标置于全体员工的控制下,首先在公司内部从公司到各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抢险应急预案,然后实行分级管理,使其达到各尽其责的目的,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为了提高全体员工的整体素质,今年年初公司制定了培训,分期分批派出人员到外地系统地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取证(特种工ic卡),提高了职工的整体素质和日常维护的业务技能,增强了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

我们还经常开展一些有关安全知识业务知识的培训教育,并进行了达标考试,合格率为100%,使全体员工做到了人人懂安全、事事重安全。天然气的安装从设计、施工、到竣工通气的每个环节,我们都严格按照城市燃气有关技术规范进行,对不符合安全规范的决不通气,坚持“一票否决制”,对各个环节的技术资料存档备案。

为杜绝事故发生,施工中严格实行动火制度,分管领导签字后方能实施。对天然气管网及用户的后期管理,今年公司新添燃气泄漏巡检仪和智能管线控测仪各一台,实行专人长期的巡回检查,对供气设备定期保养,使其随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按日作好检查记录,每月将检查结果及整改情况存档备查。

二、加强重点部位安全检查,和“一岗双责”的落实安全检查是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公司全体员工对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达成了共识,所以形成了雷打不动的安全检查制度。今年对全市天然气主管网再次进行了安全评估检测,对发现的15个泄漏点及时的进行了整改,使事故防患于未然。

对私拉乱接,违章用气,违章建筑压管等状况,我们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坚决予以取缔,并限期进行整改。

为杜绝事故的发生,真正做到了“以检查促整改、以整改保安全。为抓好重点部位、重点环节、重点时段的安全,我们特别注重对全市大、中、商业、工业用户以及居民小区的安全检查。通过多年来的实践,由于坚持了安全检查,就能够防止不必要的事故发生,为公司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

电工服务总结报告2这一学期里我主要担任了机电2班的初级维修电工教学工作。回顾这一学期的工作和学习,在校领导的关心和鼓励下,在同事们的帮助和配合下,我圆满地完成了本年度的工作目标和教学任务。

现将本人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严于律己,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质。

要想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首先应该有一个健康进步的思想。在师德上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与时俱进,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热爱学生,尊重学生。

在工作中,我深知要把热爱学生放在第一位,有了这种心境,师生之间就能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许多事情便可迎刃而解。热爱学生就要真诚对待学生、尊重信任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只要是我的学生,无论成绩好坏,我都一视同仁。另外,面对学生要坚持原则,言传不如身教,在教学过程中,要用我自身的言行给学生做出榜样,这样教育学生才更有说服力。

二、深入研究实习教学的创新理念,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开发。

我校的学生都来自不同的学校和地区,拥有的文化知识差次不齐,使得他们懒得自己看书理解,哪怕是再简单的东西,他们也等着老师讲解。而现实的社会是个不断更新的社会,要在这样的环境里占有一席生存之地,就必须不断的学习,获得新知识,充实自己。也就是说,为了适应当今的社会,就需要我们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意识到在学校学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他们需要的是一种能延续的东西,这就是能力与技术。对此,我对自己所教授的理论与实训模块加以改革创新,在不断的实践中积累经验,摸索规律,尽可能用少的语言演变成学生就可以看懂听懂的技能知识。

维修电工技术是一门实用灵活的技术课程,对于学生今后的就业有很广的应用性。这门课要想学活的关键就是不能拘泥于呆板的理论知识和单一的实验要求,而要注重学生独立的综合实训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由于实习时间有限,为了让学生们能更多的接触电工技能,让学生不断总结实践经验,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对电工这一项技术的兴趣,还能把一些老技术进行改造,使不断有新的突破。学生动手操作的时候,我在巡回指导时及时发现学生学习的现状,抓两头,带中间,既保证聪明的学生有空间,又不放弃任何一个进度落下的学生。在每节课后统一分析讨论,使学生们理解深刻,掌握牢固。

在实习教学中,我将电工技术的各种技能,各自特点加以比较、归纳学习,使学生虽只学其一,却掌握更多,尽可能扩展他们的知识技能的宽度。

三、加强理论课学习,在压力下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

由于实训是同时教授理论和实习,因此对教师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使教师必须具有“双师型”的能力才能很好地为学生服务,因此我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备课,认真写好每一次的教案,无论是新课还是复习,从不上无准备的课。在授课时,要注意前后知识的连贯性,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个整体的认识,理清知识体系,学会用联系的方法来学习,从而形成一种能力。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发挥自己在实习教学中的经验,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听课兴趣,并尽可能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理论课的实用性。

此外,我还利用课余时间多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学习他们的授课技巧,如学生纪律的管理,讲课节奏的控制,课堂气氛的把握等等。并将所学的授课技巧融入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受益匪浅!

四、注重细节,教学管理上力求精益求精。

转眼到我校工作已经5个多年头了,对于学生的管理已不再陌生,但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仍然不能掉以轻心。实习场地、考勤管理、劳动保护、仪容仪表、教室卫生等细节都是规范学生行为的重要手段,是每天必须督促学生注意的。另外,制定实习设备责任制,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更加爱护设备,使设备的故障率降低。

作为我校电工专业一名教师,我相信在校内各位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我一定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逐步成长,逐步提高,用工作成绩来报答领导和同事的关心和厚爱!

电工服务总结报告3自20____年中专毕业参加工作到现在,我在维修电工这个工作岗位上已经兢兢业业的工作了13年,回望这平凡的岁月,有伏案苦读和老师孜孜不倦指导并通过奋斗得来的职业资格证书,有埋头苦干刻苦钻研带来的领导认可和各种荣誉证书!所有这一切成果,我认为归功于我的信念,我坚信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坚信工人阶级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为响应党的高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理论旗帜的号召,在遵纪守法,恪尽职守的同时我一直秉持着努力提高专业知识、努力工作以在社会化大生产中尽一份绵薄之力的信念!这也是我工作和人生的指导思想。任何人离开了他的指导思想,都会一事无成。现将本人任职以来的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如下:

一、重视理论学习,理论指导实践,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电工一切技术的基础,都必须学好安全技术,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大胆的学习控制技术。无论是在早期电工学徒还是现在担任电工班长工作时期,重视理论学习是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重要法宝,早期我在船厂工作时,师傅对控制技术相当保守,对我几乎是一路封杀,在这种情况下,我对理论的学习愈发狂热,那时候工资只有200,吃都舍不得,我就借书来读,记得那时候借的是电工手册,很厚的一本,现在印象最深的就是__62W万能铣床。那时候由于师傅的保守,接触器都不让摸,我就照着手册的图,把铣床接触器按钮等立体图画在纸上,然后照着手册把整台机床接线连起来,这在以后控制技术学习中打下很好的基础,现在都是记忆犹新,而之后的学习更是正规,参加了各种培训,当然现在由于网络的发展,知识的资源共享为我们的理论学习提供了更多便利!我自己也是从2004年开始善于从网上学习,而且今年也在百度知道里帮别人设计和解答问题,采纳率60%,使自己的知识得到了巩固,工作中有效的指导了实践!

当然,我深有体会,所谓的理论并非死盯书本,理论的东西并不是书本的东西,老师和讲师都可以为你提供理论的知识,书本只是个系统掌握知识的向导,对于知识要善于问,这样对于知识的理解会比较容易快捷,看书一个小时能看懂的东西,在老师的讲解下可能十分钟就够了,所以实践也好理论也好都要善于问。

二、不怕苦不怕累

无论什么公司都有可学习的地方,都可以做出业绩有很多人在交流的时候总喜欢说这句话:哇,那你们设备先进,真希望在你们厂工作学习!我要说的是,根本就无所谓的设备先进就有的学。正如前文,虽然当年师傅对控制技术保守,但是基本知识和好的工作习惯还是学到了不少,像工具的熟练使用,知道了锚机,缆机,发电机,测速发电机,声呐和雷达系统的拆装要点,开阔了眼界!而且随着随着认识的同行越来越多,学习的机会也多起来,后来到同行的单位帮忙工作,也得到了同事单位领导的肯定,可以让我参观一些现代化的设备,诸如染色机,拉幅机都是些进口设备,甚至设备的控制图纸都借给我阅读,我很珍惜这短暂的学习机会,在帮忙工作期间对整个现代化设备的控制有了个概况,诸如变频器,PLC,传感器的认识都是从那时深入的,所有这些都是那种不怕苦不怕累善于钻研的精神换来的!到了宁波诚年药业,也是如此,通过学习摸索,成功的改造了纯化水PLC程序。而眼前的单位,设备中电子线路比较多,要学的东西自然不少,公司曾经两次进行安全达标,由于供电系统不够规范,资料不够齐全,为节约成本,我带领班组自己对供电系统改造,经常加班到深夜,同时改造过程使我深刻的理解了五种接地系统,而对逆变焊机的维修使我极大的丰富了自己电子技术知识。数控火焰切割机的改造使我系统的巩固了控制技术,为厂里节约了资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就此总之,在什么样的厂工作都能学到东西,哪怕是垃圾厂,工人上班时用来给电动车充电的充电器都是可学的地方,能把它搞懂,电子镇流器,变频器,逆变器都会触类旁通!正是如此的工作,我获得了公司连续几年的优秀,先进!

三、无论处于职称的什么阶段都要善于思考总结经验

做电工要经常做笔记,总结自己的经验!这样利于巩固所学,利于日后查询用以提高维修效率,有利于对他人知识的授予。工作中有很多基本知识容易被人忽略,比喻说,机床变压器的二次侧为什么也接地呢,有些人跟隔离变压器就混淆了,包括现在高级工也说不出个原因来,其实这是个常识,就是为了防止一次侧串入二次侧低电压而采取的保护措施。再有,现在好多高级工普遍不知道CJ__2接触器上AC3的含义,当在选用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点很容易造成浪费!

还有,举个例子,有一台多个时间继电器控制的工业洗衣机,主要是顺序控制吧,我曾经碰到过,当第三个继电器吸合的时候,所有输出均停止,主电源接触器也释放了,保险不烧,开关不跳,正常考虑的话,应该是控制线路故障吧,可是我查到最后故障却是继电器线圈短路,像这种情况很少有人会想到是短路故障(空开不跳,保险不烧),仔细分析我所维修的这台机器,供电线路很长,导线没有留足充足的裕量,当短路发生时导线的电阻分得了很多电压,当短路发生时电源接触器达不到吸合电压,所以释放掉了。

通过这个例子,让我意识到,以后设备布线裕量一定足,否则短路了因为导线的电阻而变成重负载很容易引起火灾。

常识重要,层次深一点的技术更为重要,作为一名高级维修电工,PLC编程的一些经典程序是必须要总结出来的,诸如顺序编程,循环编程,PID运算,数据传送指令都要做好笔记,这样对设计改造维修等工作都十分有利,因为自动化虽然千变万化,但他的基本框架是不会变的,就像俗话说的万变不离其宗就是这个道理,你这些东西做好笔记就等于架起了了一个控制框架,硬件则对接口电路要尽可能的熟悉。只有这样,在工作上才能高效,做到事半功倍!

四、加强技术交流,作好传、帮、带

正规的专业知识培训并不是面面俱到的,所以必须通过多种渠道来继续充实自己,更好的为生产服务!工作中我始终没忘记通过加强交流这一途径来提高自己业务能力,记得我第一次接触单片机的想法是因为跟一个高配学习班的同学交流而引发的,之后我对单片机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写写一些逻辑控制程序是没问题的了,所以说没有交流的话我可能就会孤陋寡闻,就不可能了解单片机学习单片机,更不会拿到电子工程师这一职称!

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更是为了服务生产,使生产更为高效,每个人素质都提高了,我们整个地区,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就会更高。所以,我把传,帮,带作为工作的一部分,对徒弟做到言传身教,从安全技术到控制技术都一丝不苟传授理论知识,无私的带领他们实践并指导他们独立作业,现已带出李光、左明明、夜东三位徒弟,分别具备高级职业资格,中级职业资格,初级职业资格。

五、增强创新思维意识,努力服务好生产

东西学了就要用,像刀一样不用就生锈,经过创新改造的设备我认为最能提高生产效率。而且经过自己创新实践更能巩固所学。所以作为一个称职电工必须有创新意识思维。目前我在公司也改造了多台设备,数控火焰切割机使我巩固了接口电路知识,滚板机改造为遥控控制等,仔细想想真正的价值并不是自己得到了多少,而是你为生产贡献了许多。

总之,技术是永远学不完的,创新也没止境,下半年我准备用单片机改造滚轮架拖线控制为带模拟量传输的遥控控制,我会本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理念,不断学习,不断充电,做好本职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电工服务总结报告4一、节约成本:

1、对已损坏价格昂贵的部品进行分解修理,使修理工作细致到元器件,缩小故障范围,使用最低的维修成本修复设备,避免直接更换新的部品。

2、减少设备外修次数,加大内部修理力度。

二、降低不良:

1、对生产中发生品质异常的管控,及时分析,找出解决,从而避免同样错误再次发生。

2、对设备内部参数的认证。

3、进行保养管控,组织对高故障设备大修,减少因设备故障而造成生产不良。

三、提高生产:

1、及时巡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制定设备保养计划,并安排落实设备保养工作,通过变更保养频次保证设备使用性能,减少机台故障和停机时间,保证机台正常生产运行。

四、员工流动:

本年度设备部焊线共7人,其中焊线白。夜班技术带班2人,保养维修人员3人,新提升人员2人,人员稳定,圆满完成公司给设备部____年的设定目标。

五、队伍建设

1、我们通过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情况,不断的对员工进行教育,并制定了相应的对策和处理办法,对新进员工进行系统的培训,专人授课,同时到工作岗位进行实际操作演练,让每位员工都认识到提高技术素质的重要性。

同时加强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培养,提高相互协作能力,使组织更加团结,更富有战斗力。

2、日常负责对焊线机台进行维护保养,定人定时对设备的使用状况进行确认,保证其它设备日常生产需要的正常运行;

并负责对特殊产品(加工机械零部件,样品及尺寸的确认工作),在设备组织大修的时候也主动灵活的作为维修主力参加设备抢修。

六、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在处理不是自己分管的.工作时,表现不够主动,究其原因是头脑中有怕越权、越位的思想,有时就表现出不主动提出自己的工作思路,致使工作节奏慢。

2、对新的东西学习不够,工作上往往凭经验办事,凭以往的工作套路去处理问题,表现工作上的大胆创新不够。

3、班组的管理还不够细致、员工的安全和质量意识仍不够强,导致本年度的1起安全事故。

虽然事后也对当事人进行了教育和处理,针对性的作出了相应的对策。但还应以预防为主,加大平时的教育力度,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从根上减少安全事故隐患的发生。

4、设备常用部品备用库存量及在库量确认不够,应加强自身学习多与管理人员沟通交流,保障设备维修有备用部品更换,减少生产耽误的时间。

七、总结

以上的缺点我们将通过不断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工作水平的基础上来克服缺点,完善自我,以饱满的热情和充实的干劲为公司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为公司固定资产的设备管理竭尽全力。展望____年,工作重点主要放在保证____年设备正常运转的好势头的同时,加强科室管理和建设上,使设备部的管理上台阶,工作上档次。

电工服务总结报告5自从事本职工作以来,我一直在不断地加强自身修养,努力地提高思想道德水平,认真地进行各项文化和专业知识的深化学习,不断地探求新知,锐意进取,积极地开展智能范围内的各项工作,完整履行好工作职责,起好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参与技术交流和科技创新活动,大地做好了传、帮、带的作用,并全面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及指标,在公司的生产和发展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现将本人任职以来的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如下:

一、自觉加强理论学习,努力提高个人素质。

没有坚定真确的政治方向,就不会有积极向上的指导思想。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质,这几年来我一直非常关心国家大事,关注国内外形势,结合形势变化对企业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把这种思想付诸实际行动到生产过程中去,保证自己在思想和行动上始终与党和企业保持一致。同时,也把这种思想带入工作和学习中,不断追求自身进步。有人说:一个人要成才,必须得先做人,此话有理。这也就是说:一个人的事业要想得到成功,必须先要学会怎样做人!特别是干我们这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的,看事要用心、做事要专心、学习要虚心。容不得有半点马虎和出错。所有首先工作态度要端正,要有良好地职业素养,对工作要认真负责,服从领导安排,虚心听取别人的指点和建议,要团结同事、礼貌待人,服务热情。

二、端正工作态度,起好带头作用

自从进入公司参加工作开始,我就从事所有电工事务,包括所有基建时期的安全和质量的监督巡查。我深知电管理工作在建设期间的重要性,特别是含有大部分隐形的电器基础设施与工程,要随时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就必须解决问题,决不能草草了事,否则后患无穷且再无法根除,这就是我们电工管理一种考验和责任。作为我是一位电工班班长,身上的责任和重担我义不容辞。因此,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不仅要求自己班组成员在监督巡查时,要认真仔细,做到一丝不苟,而且自己还深知打铁还须自身硬的道理。我对我自己做出了这样一些严格要求,一要在遇到脏累苦险工作时抢在工人前头干,而且要比工人干的多、下得力;二要在遇到技术性难题是挺身而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攻克技术难关;我始终坚持以尽我最大努力做好每件事,以公司利益为重。

包括建成后的生产过程中,有时是抢时间争分夺秒地处理了大大小小的电气设备故障,为公司赢取了宝贵的生产时间,为公司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认为既然自己准备考一名技师,那么在业务水平等诸多方面就要比一般工人要强一些。在公司分配任务时,一般工人完成起来比较困难时,自己要主动踊跃承担,更不能与工人推诿扯皮,要做出技师者风范,勇挑重担。平时我不仅是这样要求自己的,在实践中,我也是按这些要求去做的。所以我要在公司发挥一名技师应有的作用,树立一名技师应有的良好形象。

三、安全生产,确保公司用电安全及质量

1、公司用电计量表随着长时间运行以及负载的增加,老化、计量误差、容量不足等问题日益突出,产生严重资源损耗(电费损失)及用电安全隐患。

年初中心投入大量资金对整个公司营业店面(包括公司内有关单位)电表更新及不规范内线进行更换和改建。电表更新从____年元月4日开始施工4月18日完工。更换电表根据每户店面的容量分配,电表的型号为:电子式单相DDS438型5—20A、10—40A、20—80A、电子式三相四线电子表20—80A。总计:2200只;协助施工队对户内不规范线路整改1572户。

2、由于发展迅速经营户用电需求逐年增加,中心投入巨资确保网架线、主线及户内线路供电安全。

在5月份对各组团的用电线路评估,对超负荷线路进行增容:其中新装50MM2铜芯电缆。高温期间安装空调专线80多户;对市场倾斜的4根水泥电线杆更换地下电缆。缓解了供电线路压力,平稳渡过用电高峰期。

3、西配电房对广化鞋业基地供电是历史遗留问题,公司今年2月27日鞋业基地发生双路电源倒送电事故,对市场供电产生极大的安全隐患。

中心领导非常重视,科室及时对东西配电房更换4台DW16—2000A智能断路器。在三方的调解下,科室安排电工组配合供电公司对鞋业基地用电分离工程完美竣工。

四、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1、公司领导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每次晨会科长对每位成员出勤前和高空维修自身安全反复叮嘱。

特别对各种生产工具科长和叶工程师亲自检查和监督,发现严重缺陷、破损的工具及时消毁,全年里未发生人身、电网、设备、火灾等事故。

2、在6—9月中,为确保高温高峰期市场安全用电及用电质量,公司安排东西配电房、厢式配电室专人值班制,及时排除设备故障并每一小时做好设备运行记录,确保各回路运行可靠。

3、每天对公司和广化鞋业基地的水电常规巡视,发现情况及时处理。

还配合公司每月生产安全大检查工作。对检查出水电方面有隐患的事项及时整改。

4、每星期五定期对定时断电控制系统、路灯、广播监控系统检查,并作好检查记录。

今年共计更换各类路灯150余盏,发现异常情况随时调整处理疑难的及时向公司领导汇报。

篇12

一、专业建设背景和分析

1.专业建设背景

我国相继出台了汽车、钢铁、纺织、装备制造、轻工业等10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规划方案中涉及到的都是对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的产业,其中75%以上涉及制造业。“十一五”期间,山东省新兴支柱产业中技术含量相对高的电子信息业、先进装备制造业及专用设备制造业发展迅速,投入及产出增长均处于领先地位。以上支柱产业的高速发展扩大了我省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人才需求,为本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产业背景。

山东省教育厅、财政厅联合发出通知(鲁教高字[2012]14号),公布山东省名校工程首批立项建设单位。我院榜上有名,入选山东省高校首批技能型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本专业入选为名校建设重点专业之一。

2.人才需求分析

通过对济南市及周边地区工业园区开展了机电专业人才需求调研,通过调研发现,随着区域内经济的发展,工业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及人力资源成本的上升,机电设备的广泛使用,企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的需求旺盛。调查结果显示,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从业人员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50%,而能够对数控机床、自动化生产线等复杂机电一体化设备进行维修的仅占15%,企业急需大量面向生产第一线的机电一体化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专业创新和实践

1.组建理事会,完善指导委员会,形成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组建系校企合作理事会,理事会是电气及自动化系校企合作指导机构,负责审定专业建设规划、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方案等;完善校企合作的制度建设,建立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每年举办1次校企合作联席会议,建设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进一步完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结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由专业带头人、企业专家、专任教师及用人单位相关人员组成。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企业生产的情况,及时将掌握最新技术、最新技能的专家教授和企业人员吸纳补充到委员会中,使企业专家、专任教师、用人单位相关人员的比例基本保持1:1:1,提高委员会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制定校企合作章程和制度,构建成“多元主体、内外结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2.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实践

贯彻我院“高端引领,特色立校,内涵发展,多元办学”的办学宗旨,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要求,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行“校企互通、学做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卓越技师”的人才培养模式。

(1)“校企互通、学做合一”培养模式

与对口企业共同实施“校企互通、学做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三年建设期内,引入山东栋梁科技设备有限公司和山东安迪斯电梯工程有限公司两家企业,继续加大与“校中厂”济南第六机床厂的人才培养合作规模,实现企业生产与专业教学零距离融合,学生在真实生产环境下由校企共同培养。“校企互通、学做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2)创新“卓越技师”人才培养模式

按照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要求,结合技师职业素质及技能要求,本专业2011年组建了“卓越技师”班,培养“专科学历+预备技师”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实现了高职院校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人才培养的创新。

1)学历教育与技能培养并重

根据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高职学历教育要求,按照卓越技师人才培养方案的安排,将二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与课程标准对接,借鉴人社部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经验,加大校企合作工作力度,开发制定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校企共同开发课程内容、编写一体化校本教材及培养一体化课程教师。

建成具有专业特色鲜明的技能大师工作室或教学名师工作室,通过大师或名师与学生采用“学徒制”的方式,将数控机床检修技术、电梯维护维修技术及工业机器人调试维修技术等典型的机电设备电气方面的维修与调试工艺引入课堂。

充分发挥“校中厂”(济南第六机床厂等)的优势,增强对“卓越技师”人才的实践技能培养。本专业继续加强与济南第六机床厂的合作,总结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前往江苏南通奔多电子新材料有限公司参与德国布鲁克纳电容膜生产线安装项目的经验,完善相关制度,增强学生一线实践技能的提升。

2)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并重

坚持育人为本,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素质培养,坚持半军事化管理与纪律作风建设相统一、坚持内强素质与外塑形象相统一、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奉献社会的精神和严谨求实的作风;切实抓好实践和实训环节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

3)推行模块式课程一体化教学

根据针对维修电工技师的市场调研与岗位分析,结合维修电工技师职业资格标准,打破传统教材编写模式,把知识、技能前后关联及内容有重叠的各教材重新组织,同时引入企业对技师要求的新知识、新技术等,形成新的模块式课程,如电工仪表与测量模块、电子技术模块、电机与变压器模块等。模块式课程将理论知识、技能要求及职业素质融为一体,安排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实施一体化教学方式。

3.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强化实践教学体系和顶岗实习

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参照行业技术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构建“层次+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强化学生顶岗实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1)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创新

在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中,以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为主线,以典型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与过程所需的职业技术能力为基础,突出职业素养建设,注重核心职业技能能力培养。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优化要根据专业调研及岗位分析结果,由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出不同的能力模块,通过理事会审议通过后,形成对应的实践课题,然后对所有的课题采用层次化教学过程逐步实施。

在实训教学中实施“认知-体验-领悟-历练-岗位”的层次化教学过程,建立“层次+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以“认知和体验”为目的的课前基本操作实训安排在课程理论教学前,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合以“体验和领悟”为目的校内实训体验专业技能、领悟专业技术方法和要求。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校中厂”让学生投入到工程项目实践中,把“认知-体验-领悟-历练-岗位”有机地结合,认知岗位环境和要求、体验岗位任务和技能、领悟工作方法和要领、历练职业能力和素质。在实训项目选择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厚技能”的发展特征,以适应学生毕业后在技能方面多方位发展的需求;层次化实训教学过程如图2所示。

(2)强化顶岗实习,实现工学结合

顶岗实习安排在第六学期进行,教学引入双导师制,成立领导小组,加强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建设,明确指导教师职责,制定成绩评价及管理制度;本专业双导师制顶岗实习实施过程如图3所示。

1)顶岗实习管理。顶岗实习采用课程化管理,把顶岗实习作为一门独立的必修课程,共450学时;由企业指导教师、校内专业指导教师组成联合教学团队,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对每名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管理过程为:

①成立以系主任为组长的校外顶岗实习指导小组,组织落实学生顶岗实习单位。

②专业教研室和企业岗位技术人员共同制订实习计划、顶岗实习教学大纲、实习指导手册和管理办法。

③认真选派专职指导教师及聘请兼职教师,细化岗位职责,突出全过程管理,进行专业指导,加强日常管理(通过现场指导、电话、邮件等方式进行),及时解答专业问题、生活问题。

④顶岗实习管理小组采取座谈、中期检查等多种方式不定期深入订单企业、合作企业走访,为校企双方深度合作奠定基础。

⑤顶岗实习结束,学生必须上交带有实习单位岗位评价并加盖企业公章的顶岗实习报告。

⑥按照学生顶岗实习成绩考核办法,重点强化企业对学生的技术能力、岗位适应能力、职业素质和工作实绩的考核等,综合给出顶岗实习成绩。

2)顶岗实习教学内容的设计及成绩考评。系部与企业共同制定顶岗实习计划及顶岗实习任务,辅导员、顶岗实习教师和企业人员共同督促学生顶岗实习;考核成绩由系部和企业共同确定,重点突出企业考核成绩。

3)留岗就业。通过顶岗实习加强就业指导,拓宽就业渠道,使学生正式就业率达到65%以上,总体就业率97%以上,专业对口就业率保持在70%以上,企业用人满意度达到90%以上。

4.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教学团队

建立重汽集团、机床二厂、栋梁科技3家双师素质教师培训基地,搭建教师企业锻炼平台,并对教师到企业研修锻炼实行项目化管理。建设期内,企业半年以上实践锻炼的专业课教师达到50%,专业教师双师素质达到98%,专任教师中、高职称比例达80%,教师每年参加各种培训和进修8人次,专任教师硕士及以上学位比例达到60%。

(1)双师素质教师培养

按照每位教师的发展方向,定期安排教师到济南机床二厂集团等合作企业从事生产实践、技术革新和技术咨询。

鼓励教师考取二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加强职业资格培训与考核,提高专任教师的双师比例;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为新进教师制定培养计划,选择具有教学经验丰富和实践技能突出的双师素质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提高教师的职业教育素养和教学水平。

(2)教师培训

教师每年参加职业资格培训、进修8人次,利用假期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培训,掌握实训设备的操作技能,使教师获得相应的高级工证书;让教师参与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建设,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及教学能力。

每学年系部开展2次教案评比或说课比赛、专业教师技能比武及教学能力测试等,并推荐优秀教师参加院级评比;每年对新进教师进行技能培训,开展岗前教师业务能力培训、企业实践锻炼、新老教师结对帮带等。

安排专业教师参加企业实践锻炼、开展技术服务,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及技术研发能力。

5.教学模式改革

以“专科+高技”的传统教学模式为基础目标,探讨适应“专科+预备技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并逐步实现校企合作下的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模式改革措施主要包括:

(1)教师课题负责制

根据课程知识点整合成新的教学模块,模块可分解为一个或多个课题;根据专兼职教师的特长,每位教师主要负责自己擅长的课题,实行课题负责制;既发挥教师的特长,又保证学生得到最好的教育。

(2)任务驱动

充分利用“校企互通”模式下“校中厂”的教学资源,进行任务驱动教学,如安装设备,调试设备,维修故障等。学生根据任务要求从理论和实习两个方面进行学习;通过任务驱动,使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掌握牢固,激发学习的兴趣。

(3)注重课程设计,培养创新能力

篇13

一、现代生产物流培训系统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传统行业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已不能满足日新月异的电气技术发展要求,期望在短时间内培养出“万能”型的专业技术人才是不现实的。各所院校正在对传统的课程体系进行研究,在原有的课程体系上逐步修订新的教学方案。新的方案根据时代的发展要求,重新设立其专业核心能力及专业核心课程。现代生产物流培训系统作为技师培养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面临的改革,使得这一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设置更为合理。

现代生产物流培训系统涵盖了PLC控制技术、变频调速技术、传感器检测技术、步进电动机和交流伺服电动机控制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监控技术以及气动技术,传统的教学注重系统性,先把每门课程作为专业课程从头到尾进行讲授,然后进入最后的独立课程设计。这种课程设置忽视了知识与具体工作任务的结合。其理论繁杂、课程枯燥,在教学上很难体现出面向工作过程的特点。

虽然每门课程也有相应的教学实践环节,但实践内容系统单调,与社会实践脱轨,往往达不到工厂要求的职业水平。例如,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同学们热情高涨,对学习有较浓的兴趣,到最后也能把设计做出来,可是一旦到了工厂实习,他们就会发现自己的能力往往不能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究其原因:学生在学校里学习,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可以将其放到一旁或者由老师帮助解决。长久以往,学生就产生了依赖心态,缺乏了一种自我学习的能力。可以看到,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把学习看成是一种负担,为考试而学习,不利于学生今后的思维和个人能力的发展。

因此,为了培养工学结合的综合性技术人才,避免以往的与实际工作脱节的现象,面向工作过程的现代生产物流培训系统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二、现代生产物流培训系统课程改革的思路

一体化课程是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和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并安排教学活动,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物流系统是具有机、电、气集于一身的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性的特点,系统自动化程度高,结构复杂。课程与电工专业其他课程甚至非电工课程有密切的联系,相互渗透性很强。在教学中,应注意设计工程师与维修技术工的区别,有关学科不可讲解过深,以免学生难以理解。教学过程中,还应尽量避免涉及专业理论知识,以培训学生维护和检修为目的,教授学生相应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还可以根据电气维修专业的不同需要,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适当取舍。

二是设计的典型工作任务要注重实用性和针对性。我们以学生当时掌握的知识基础作为参考依据,设计任务难易结合,使学生对这个任务产生浓厚兴趣,在做的过程中使他们感到游刃有余,在每一个任务中至少设置一个难点,使他们真正从学中做,做中学,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是在学习中一切以学生为主导。要有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突出学以致用,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工作的责任和经验,在工作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加快实现从学生到劳动者的角色转换。

三、现代生产物流培训系统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步骤

1.学习目标

本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电气自动化专业所要求的基本技能和知识,具备维修电工技师水平的相应素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化生产物流系统的维修与调试等相关知识。

TVT-3000E模块化现代生产物流培训系统是由机械手装卸搬运系统单元、货物自动识别缓冲系统单元、堆垛系统单元、自动化仓库系统单元所组成。其主要完成货物的装配与搬运、货物的自动识别与缓冲传输、货物的堆垛以及货物的自动仓储。各部分结构、作用介绍如下:

一是机械手装卸搬运系统。该单元主要由型材桌体、操作面板、控制单元西门子S7-200型PLC、井式供料机、传送带、转盘输送机、气动机械手装配机、交流伺服四轴联动机械手搬运机等组成。实现货物的自动供给、自动传送,并使货物到达指定的位置,通过交流伺服四轴联动机械手搬运机将货物放入货物自动识别缓冲系统单元的带式传送机的始端。

二是货物自动识别缓冲系统。由直流电动机、电容传感器、颜色传感器、汽缸、型材基体、光电传感器组成,通过传感器等把货物分拣并由汽缸送入相应的斗式分选缓冲库,当缓冲库存放的货物达到10件时,出料汽缸将货物推出缓冲库。

三是堆垛系统。该单元主要由带式传送机、链式传送机、三相交流永磁同步机、变频调速系统、堆垛机、托盘供给器等组成。通过托盘自动供给机构可将托盘通过链条传送机构送入货物码垛区,实现对货物的交叉层叠码放。

四是自动化仓库系统。该单元主要由2组单元货格式仓库组成。单元货格式仓库由高层货架、具有位置控制闭环系统的巷道起重机、接送货物载货台、触摸屏等组成。巷道起重机由运行机构、起升机构、货物托盘机构组成。通过巷道起重机可使货物放入指定的库位,通过触摸屏可实现货物的随时任意存取。

通过以上课程学习,学生熟悉PLC控制技术、变频调速技术、传感器检测技术、步进电动机和交流伺服电动机控制技术以及气动技术,更进一步加强了相互协作的能力,培养了分析实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情境设计

为了把设计工作任务与实际生产尽量紧密联系,设计思路如下:

(1)对物流专业毕业生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从事相关专业的内容,职业要求和职业素养要求。

(2)通过校级间的互相交流,与对方的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并对课改内容进行修订改正。

(3)通过走访校企合作企业,专访企业里的任务专家、学者,概括任务领域所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归纳职业岗位应具备的各种职业能力,见图1。

图1 企业对毕业生能力和素质调查分析

在现代生产物流培训系统课程的具体设计过程中,我们依照企业发展和技术革新规律,结合本课程的知识目标和职业能力目标,将整个课程划分为7个具有递进性和连贯性的学习情境,见下表。

表 学习情境

学习情境包括:传感器控制、机械手装卸搬运系统工作过程、货物自动识别缓冲系统工作过程、堆垛系统单元工作过程、自动化仓库系统工作过程、N:N联网、设备维护与保养。这7个学习情境在设计知识点和技能点时,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兼顾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水平,遵循从易到难,由简至繁,循序渐进的原则。

3.教学方法和手段

以往,该课程的讲授都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的。老师通过课堂讲授,把基本的知识教给学生,通过作业巩固学到的知识。这样,学生被动地接受,在思想里固化了一套固定的模式,当遇到新的问题或情况时,不会灵活解决。而新的教学方式,是以学生为主导,老师扮演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的角色。教师把要学习的内容用完成任务的形式去实施,将每一学习情境分成几个小任务。在学习过程开始前,教师首先要分析学习内容、学习目标,给每个学生布置任务,以便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然后再由学生确定解决方案;最后完成实施方案。整个过程如图2所示。该方案是通过任务驱动法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要点及职业操作技能的。

图2 教学实施过程

4.考核

教师将学生的学习成果通过电子演示文稿的方式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交流。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评价标准,通过组内评价、组间评价和教师评价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总结性评价,并将完成任务过程中积累的经验进行交流。评价既要注意对技能和成果进行评价,也要对学生的态度和方法进行评价。而且既要有任务阶段性评价,又要有结论性评价,即整体项目设计与制作结果的评价。评价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要尽量突出以能力为本的考核方式。

四、小结

在毕业生就业后,我们在定期进行的企业回访问卷调查中发现,用人单位要求毕业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可塑性,除此以外,还希望毕业生有责任心、有诚信,能吃苦耐劳,能与同事、上级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我们以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培养的人才,既能加强职业技术能力,又能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在同行业的激烈竞争中,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我们面向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现代生产物流培训系统”课程改革,借鉴引用了国家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经验,充分发挥了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等各类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基础性作用,培养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