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任务型语言教学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任务型语言教学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任务型语言教学

篇1

任务型语言教学是落实新课标最有效的教学途径之一,它认为学习是一个充满了活力的过程,教师最重要的作用是激活学生的内在知识系统,并提供给学生一个可同时进行探究的环境,教学应置于有意义的情境中,使所学知识在情境得以运用。因此,我把创设具有挑战性的情境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作为自己的课堂教学目标,并进行了尝试。

二、尝试阶段的教学反思

在运用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初期效果不太理想,反思原因:

1.尽管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目标比较明确,但对于构成任务内容的输入材料挖掘得不深,学习的材料只限于教材本身,未能作适当的补充,使得为学生提供的语言情境缺乏现实性和广泛性。如在学习What does your mother/father do?时,关于职业类词汇,教材上只出现过farmer worker teacher doctor nurse,而这些词汇远不足以展示目前现实生活中的职业种类,其他如manager dentist, engineer CEO…等陌生的词汇又对学生的发挥产生障碍。为此,我在第二次授课时补充了一些常见的职业词汇,并引导学生利用查字典、上网求助等方式,集中识记相关生词,而后,学生的学习效果显著。

2.对于完成某个教学任务的目标设计的活动及任务的要求不恰当,没有更好地体现出循序渐进的“脚手架原则”,因此未能使各个层次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激活,自我价值得到充分实现。

三、任务型语言教学实践中的体会

在深入研究任务型语言教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实施过程中成功与失败经验,我总结出以下几种能够更好地实施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活动方式。

1.创设形象思维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性思维最关键的环节是新思想和新事物的产生。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思考问题时,不是用语言进行思考,而是用活动的跳跃的形象进行思考。” 因此,训练学生发挥右脑的想象、直觉、灵感及形象思维的能力,可以促进学生的非智力素质的快速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在学习My Neighborhood时,我用“梦想剧场”的方式,让学生设想自己最喜欢的小区的样子。学生们表现得非常积极,活动的形式也灵活多样。有对话、独白甚至短剧,可见,形象思维能把现有的语言材料创造性地以各种表现方式准确地表达出来,提高了学生创新运用语言的能力。

2. 创设质疑探究情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能力。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种需质疑、探究的情境,鼓励学生大胆提问,主动探究、提出新见解,能激活学生内在的智慧潜能,实现开发、训练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目的。在学习clone一课时,我尝试让学生思考:我想克隆什么?我的克隆是否可行?如果行不通,怎么办?学生热烈讨论,提出许多新想法。这种不确定的情境,提高了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和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创设团结合作情境,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当今社会虽然充满竞争,但更多体现出合作中的竞争。因此,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是不可或缺的。为此,在教学中注重创设合作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围绕任务,分工协作,团结一致,使小组活动任务得以高效、顺利的完成。如在学习How do they go to school时,我特意设计了一个表格,要求学生分成小组填表,并以叙述性的语言汇报本班中How many students go to school on foot/by bike/by bus……?并限定填表的时间。如果由一个人去逐一调查,在限定的时间内肯定无法完成任务。于是我引导学生合理分工,分头搞调查、填表格、汇总、撰写总结性报告,最后再由专人用英语汇报。整个活动过程中每个小组成员在为同一个目标共同努力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各自的优势,展示了各自的才能,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更为他们日后适应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4. 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创设贴近时代的情境,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对学生来说,重要的不是知识的获得,而是掌握信息处理的方法,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优秀的心理品质,以提高适应社会并很好地融入社会的能力。如在学习transportation时,我提前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利用互联网确定春节旅游的最佳地点并说明理由。课余时间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平台,获取了大量国内外著名的旅游景点的知识。课上,我要求每位学生将收集到的资料在小组中汇总、讨论、陈述理由,最终确定小组的旅游目的地。如此一来学生在学会利用巨大的网络信息资源的同时,接触了身边及书本上所学不到的东西,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引导下,走进一个广阔的求知空间,自我学习、自我进步,把自己培养成创造性人才。

英语教学的探索永无止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篇2

作者简介:马宇艳,女,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性的政治会议、贸易往来、经济合作、文化技术交流日益频繁,而这些活动往往都是通过英语来进行的,英语的使用价值越来越高,作为传输英语的主阵地英语课堂教学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各种英语教学法应运而生。如,听说法,认知法,交际法,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等等,其中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由于它的独特性而在英语教学中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从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含义、特征、优势,理论框架及设计原则,及其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等方面入手,阐述任务型语言教学法与英语教学的关系。

一、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含义

在语言教学中,“任务”这一术语的提出,首先区别于机械的操练活动。操练的的主要导向为语法和形式,包括语法规则运用、重复、模仿、演习等活动。总之,它与发展语言的准确性相关。英语任务型语言教学是一种以任务为中心的英语教学法,它是教师和学生通过使用英语会话,交流,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完成一系列根据其现有的水平和发展要求而设计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学以致用,用已掌握的英语根据情景去做事情,以达到既定的学习目标,从而在自主和协作的环境下,在讨论和会话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活动。英语任务型语言教学强调以各种各样的、层次不等的英语学习任务为基础,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必须有严谨的思考过程,即学生要思考如何完成当前的学习任务,而不是如何学会英语的语言形式。在这些学习活动中,学习者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表达或意义上,而不是在操练语言形式上;它把英语语言应用的基本理论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这种课堂教学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学习心理状态,它重视的是学生在执行任务过程中的能力培养和在完成任务过成中的参与和交流活动。提出任务应满足五个标准:①意义至关重要。②有需要解决的交际问题。③与现实生活中的活动联系密切。④应把任务的完成放在第一位。⑤任务从结果来评价,也就是说是以任务的恰当完成而不是以语言形式的精确性来评价。任务性语言教学在熟练发展目标语和培养学生信心方面非常受欢迎。

二、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特点

作为众多外语教学方法中的一种,任务性语言教学的应用研究开始走向多层次化,它一方面来自于对语言习得的研究,根据语言习得懂得客观规律。因为,语法知识的记忆不能保证语言使用的正确,必须有大量的语言输入才能使得学生掌握所学习的语言,即语言的真实使用。学习者不仅应该注重语言的学习,而且应该关注学习过程本身。学习者个人的生活经历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要原材料,学习者应该努力将课堂内的语言学习与课堂外的语言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任务性语言教学具有目的性、主体性、交际性、合作性和生活性等基本特点。

1.目的性

任务型语言教学是通过语言学习者在课上完成任务来进行教学的。学生为了实现学习目标,必须进行目的明确的各种各样的活动。这些目标可以由学生自己确定,但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教师为学生确定的。任务目标可以单一化,也可以多元化,既有语言知识(如语音、词汇、语法、会话)方面的目标,也有语言技能(如听、说、读、写)方面的目标,还包括较强的表达能力、语篇分析能力和应变能力,等等。任务型语言教学将“任务”作为重中之重,任务中的问题不是语言本身问题,但是需要用语言来解决。课堂活动任务化使得活动更具目的性,从而保证真实交际的产生。Widowson指出:“学生使用语言并不是为语言本身,而是利用语言达到独力地交际目的。”

2.主体性

社会建构理论是任务型语言及教学的重要理论基础。这种理论认为,学习和发展是社会和合作活动,这种活动是无法被教会的。知识是由学习者自己构建的,而不是由他人传授的。这种构建发生在与他人交往的环境中,是社会互动的结果。它强调学习者个人从自身经验背景出发,建构对客观事物的主观理解和意义,重视学习过程,而反对现成知识的简单传授。学生个人的发展是教学的核心问题。所以,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语料和语境,将学生校外的生活阅历和校内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将声情并茂的图片、报刊文摘、个人生活阅历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由学生自己进行知识的建构,而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现成的知识。学生获得知识要靠他们积极的探讨、思考,实践等亲身体验,然后再进一步探究,最终能水到渠成。教师是探究的指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学生是具有创造能力的学习社会中的主体。如果学生参与得越多,学生就越有自主的感觉和体验。如果学生具有成就感,就会更多地参与,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也就越强,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语言的发展。

3.交际性

具有交际性的教学途径很多,任务型语言教学就列为其一,在利用任务性语言教学时,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难度不等的任务发展交际能力。任务型语言教学中的任务往往与日常生活中的交际活动有许多相似之处,它是人们的日常生活与交际过程的重演,使学生为完成某项任务,用目的语进行的有交际意义的活动,这些任务的运用有利于促进课堂教学的交际化,在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交际水平、交际素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良的交际素质要求学生增强自信心,勇于在众人面前讲话,消除自卑、自闭心理。在实施任务型教学中,学生通过完成以交际为目的的各种任务,学会尊重别人,乐于交往,与别人融洽合作,学生主动参与交际过程,在完成任务时畅所欲言,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学生如果具备了优良的交际素质,那么他们就具有很强的变通能力,抗挫性很强,具有坚强的意志力,遇到困难时不灰心,不气馁,并乐于接受新生事物,创新能力较强。

4.合作性

语言的习得是在大量的语言输入的基础上,通过交互活动,语义磋商,进而达到语言输出的目的。在执行任务型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民主合作互动的思想应该被体现出来。任务型语言教学活动形式是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尊、互敬、互帮、互助的互动活动。在任务型语言教学中,多数任务是通过分组或分小队来合作完成的。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较量/竞争/比赛转化为小组或小队之间的较量。在这个较量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积极运用所掌握的语言,精诚协作,互帮互助,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也弥补了一个教师难以应对众多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的不足,每个学生都能真正实现预期发展的目标。

5.生活性

任务型语言教学中的各项活动是非常富于实践性的语言教学活动。教师根据所教授的教材的内容,给学生设计适当的任务。在教师设计任务时,给学生提供准确真实的语言信息、背景知识和相关资料,这样能使学生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语言。在设计任务时,教师应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他们的兴趣出发,把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引入学习环境,把学生个人生活经历作为课堂学习的重要资料,将课内的语言学习与课堂外语言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与生活相似的语境中,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学生通过学习,深深感受到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自己的生活实践密切联系,增加了学好英语的自信心,学生的积极性就会最大程度地调动出来。

三、任务型语言教学的优点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采用满堂灌或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学生成为被动的接受知识的机器,只是孤立地学会了一些语法或表达方式,往往学的是哑巴英语,并不能真正地使用目标语进行交际,更不用说能游刃有余地表达思想和情感。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反映出外语教学从重视语言知识转向重视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体现了外语教学从重视教师的作用转向了重视学生的作用,从以教师为中心转为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者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语言知识,而是主动地开动脑筋,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因而大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出了学生的潜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中心。任务型教学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一是强调以各种各样的英语学习任务为基础。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必须有思考的过程,即学生首先要考虑如何完成学习任务,而不是如何学会英语语言形式,它把英语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语言学习途径使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任务型学习活动有比较明确的目的,因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容易看到自己所取得的成就,体会成功,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感到自身的不足,有助于激发自我探究、自我完善的想法,启动不断学习语言的内在动力。

三是任务型语言教学活动需要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积极思维,应变,创新,因此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创新的能力。

四是在进行英语任务型语言教学中,学生综合使用多种语言技能或语法知识,综合语言能力得到良好的发展。任务型教学法通过相对真实的任务,使学生在通过小组讨论或者角色扮演等活动努力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加强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培养他们的协作意识。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语言运用的广泛性、深入性、复杂性、机动性都得到全面地体现。因此,无论从教学目标,还是从教学模式来看,任务性语言教学集传统教学法与交际教学法的优势于一身,有其独特的吸引力。

四、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任务型语言教学实施的基本步骤

Willis在她的著作《任务型学习模式》中提出了任务型语言教学课堂活动的大致模式:以任务为基础的学习建立在三个阶段上。第一个阶段是任务前阶段(pre-task),包括介绍话题和任务。在这一阶段,教师引入任务,与学生一道探讨话题,教师着重介绍完成任务时所学的词汇和短语,也可以学习一些对完成该任务很重要的新单词和短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理解任务的要求并为完成任务做准备,学生可以在其间看一看其他人在完成类似任务时所使用的材料;任务中阶段(task- cycle/while-task),又称实施阶段,包括任务、计划和报告。在这个阶段,学习者一对一或分成小组来进行活动(通常是阅读或听力练习,或是解决问题的练习),然后各组学生准备向全班汇报他们是如何完成任务的,结论是什么,最后以口头或书面形式把自己的发现介绍给全班同学;任务后阶段(post-task)即语言焦点阶段(language focus),包括分析和操练。学生分析其它各组执行任务情况和所学内容的语言特点,分析中和分析后在教师指导下练习新的词汇,短语和句型。因此,任务后阶段是验收和提高阶段。这三个阶段紧密相连,相辅相成。核心阶段是任务中阶段,任务前阶段是准备阶段,为任务中阶段做好了铺垫,任务后阶段是前两个阶段的升华,它为学生提供了再做任务的机会,促进学生反思任务完成的过程并进一步关注语言的形式。通过分析国外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实施步骤不难看出,国外任务型语言教学通常分为任务前、任务中和任务后三个阶段,国外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实施步骤,在我国英语教学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对于教学实践具有较大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2.设置的三项重要原则

任务的设置需要考虑三项原则:真实性原则;形式/功能原则;任务依赖原则。

真实性原则是指学习者所接触和处理的语言材料是真实的。这些语料应该是那些在目的语语境中出现的口语或书面语,而不是特意为教授语言而编撰的。

形式/功能原则是指所设置的任务要使学习者运用归纳的或演绎的方法来发展他们对不同语言形式的功能目的的理解。任务依赖原则与教学法程序有关,也就是教学中诸任务排列的逻辑次序。这条原则蕴含的一层意思就是:任务须按照从接收性任务向生产性任务的次序排列。即听和读的任务应该安排在写和说的任务之前。这条原则蕴含的另一层意思是:复制性任务应该在创造性任务之前。复制性任务指的是学生按照教师提供的语料再生出语言,创造性任务指的是学生操用他们以前从未被提示过的语言形式完成任务。

3.型语言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任务型语言教学是英语新课程倡导的基本理念。英语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体现了教学内容与目标的人文性,学生学习过程的自发性和探讨研究性。因此,在任务型教学中,任务的设计不但要考虑到语言的可操作性,还要考虑是否能达到教学目标,是否能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是否具有交际性。下文以Unit 4 Text I A Man from Stratford——William Shakespeare为例,说明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在英语课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1)任务前阶段:在学习课文之前,教师应先要求学生以小组或小队为单位预习课文,学生应完成的主要任务是搜索关于莎士比亚的相关资料,比如其生平故事、文学作品、文学作品的特点,并对所搜集的资料进一步的归纳、总结、分类、汇总,让学生了解文章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归纳出文章的主题和每段的段落大意。

I.Thesis of the text:Shakespeare(1564~1616),the English playwright and poet during the Renaissance Period. He wrote 37plays,two narrative poems and 154 sonnets .Although he lived a poor and hard life,he was optimistic and tried his best to engage in what he liked and produced a lot of remarkable works. We should learn his noble qualities such as:optimism,diligence and strong-will.

II Main ideas of each paragraph:

Paragraph One:William Shakespeare signed his will in1616 and he was a wealthy man.He left his famous legacy to his wife and the greater part of his estate to his daughter.His works were the best compared to his contemporaries.People are not so sure about his personal life.

Paragraph Two:Shakespeare’s birth place was Stratford-upon-Avon, its business had been thriving.It had been a tourist center.People think that it is worth visiting.

Paragraph Three:To know Shakespeare’s life is to become engaged in a kind of detective story.Although there are plenty of clues,but evidence and facts are few.

Paragraph Four:The scholars are not sure what happened to him during these seven years.They think the most probability was that he traveled abroad.

Paragraph Five:He produced a lot of works,he achieved fruitful achievement.

Paragraph six:After his death he left behind a mass of questions that have puzzled the experts.

Paragraph seven:Nothing remains of the busy writer’s own handwriting but the signature.

同时,把课文中的生词、句型和短语勾划出来,让学生进行讨论,以减少阅读的难度,扫除阅读上的障碍。教师可根据这一环节中的问题和错误,对其中较普遍和典型的问题加以指点,纠正。

(2)任务中阶段:语言教学的初衷是学习语言知识,终点是语言能力。语言能力是在语言规则语言知识的反复操练下产生的,课堂语言教学必须进行从语言形式到语言运用的转变,所以这个阶段要设计多个微型任务,形成任务链。任务的设计应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形成初级任务向高级任务过渡以及高级任务包含初级任务的循环。教师应对教材进行钻研,创设情境,鼓励学生进行有实际意义的交际,在这些交际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这一阶段是整个任务的执行阶段,教师可根据前一阶段的一些情况,以具体任务的形式来完成此阶段的活动。学生以个人、结对子或小组形式完成各项任务。本阶段学生应畅所欲言,注重语言的流畅性,同时激发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兴趣,提高语言交际能力。如:小组讨论(group discussion):①How is Shakespeare related to Stratford?②Is the text about Shakespeare’s life and career?③Can you say sth about Shakespeare’s personality?Use some examples to illustrate this?What kind of noble qualities should we learn from Shakespeare?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引出课文,接下来还可以设计一些有助于学生理解的问题。针对任务前阶段学生对生词短语的讨论的情况,教师可适当地对学生理解的不到位的短语,句型等进行讲解。①amount to:add up to;reach,总计,达到:eg.His whole education amounted to half a year.②rather than:instead of eg.We went to the Great Wall by bus rather than by train.③confirm:prove the truth of something,证实;证明;确认。eg.He confirmed this novel was written by LuXun.④in a flash:very quickly;at once;immediately.eg.She realized in a flash she should receive further education.⑤talkinto doing:persuadeto do sth eg. He talked his brother into joining the army.

(3)任务后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对前两个阶段各类任务所完成的情况进行总结,各小组向全班展示所完成任务的成果,这样学生可以接触到跟多的口头语和书面语,他们可以使用正式严谨的语言。教师可以让各小组进行简要汇报,然后让大家对他们所汇报的内容进行比较。也可以只让其中的优秀小组进行完整汇报,其他人进行评论,补充观点,做一些详细记录。Willis提出了两种任务后活动:分析和操练。教师要对学生所展示的成果进行评价,指出其中的不足,同时对于共性的问题进行点评,必要时进行一些操练活动。

五、结束语

总之,任务型语言教学已经成为高教界倡导的一种新型的语言教学形式,是英语新课程倡导的基本理念,它有效地改变了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使得英语课堂气氛活跃,变机械学习为有意义的学习,为学生提供了展示个性和能力的舞台。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任务型教学法已经成为一种值得推崇的新型教学方法,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挑战与创新。教师在任务型语言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要对其进行不断的改进与完善,不断探索英语的教学新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参考文献:

篇3

所谓任务型语言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就是直接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task),将课堂教学的目标真实化,任务化,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也就是说以具体的任务为载体,以完成任务为动力,把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通过听、说、读、写等活动,用所学语言去做事,在做事的过程中发展运用自己所学语言。简单地说,就是“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中用,学了就用。”它立足于学生本身,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从学生“学”的角度设计出各种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完成各种任务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运用语言的能力,能“自己站起来走路”。

二、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特点

1.通过交流学会交际。交际任务型语言教学中各项任务的完成离不开真实的交流,交流的最终目的是交际能力的提高,只有任务型练习才会给学生真正交流的机会,才能使学生真正学会运用。

2.将具有真实性的语言材料引入学习的环境。因为真实的场景能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不受任何约束地真正体会语言,理解语言并大胆地运用语言,达到脱口而出的效果,而情景教学是将具有真实性的语言材料引入学习环境的有效途径。

3.既关注语言本身,也关注学习过程。任务型语言课堂把整个教学目标设计成符合本目标的若干个任务(task),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各项任务,进而按步骤完成课堂的总体目标。

4.具有师生角色。学生是交际者,其主要任务是沟通,具有学习的自主性,并经常进行两人或小组活动。为了使学生成为交际者,教师应扮演助学者,任务的组织者和完成任务的监督者,有时也加入到活动之中担当学生的伙伴,与学生共同完成交际任务。

5.学习者个人的经历作为课堂学习的因素。任务型语言教学追求的效果,是让学习者能用自己的语言知识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自主、自发地投入到自觉的语言实践中去,以完成各项任务而体验自己的学习过程。

三、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活动设计

1.任务的设计要有兴趣性、真实性。因为学生兴趣与学习效果及教学效果密切相关。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设计的活动,根本唤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达不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目的。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尽量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例如,学习JEFC Book II Lesson23‘Who has the coin’教师可创设如下活动:(1)简单介绍游戏规则,同时处理新单词和词组。(2)在教师指导下做游戏。(3)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游戏的规则。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角,通过亲身参与活动,通过描述游戏规则,使其口头表达能力有较大的提高。

2.任务的设计要有层次性。任务越容易,参加任务的人就越多,获得的成功体验也就越多,学习兴趣就会越浓厚。因此,在设计任务时应循序渐进,由易到难。随着任务的渐渐深入,学生对任务信息的了解不断增加,稍难的任务也会显得容易起来。如JEFC BookI Lesson74,可设计如下任务:(1)让学生看投影片2分钟,然后关投影,让学生说出画面中的food, drink and fruit.(2)Make a survey,问一个朋友What would you like for breakfast/lunch/supper?然后给出调查结果。(3)假如你晚上邀请朋友吃饭,要去商店买食物、饮料、水果,据此编写一个对话。下面是一组学生编的对话:

SA: Can I help you?

SB: Yes, please.

SA: What would you like?

SB: I’d like six pieces of bread and some meat.

SA: Would you like sth. to drink?

SB: Yes. I’d like two bottles of coke.

SA: What else would you like?

SB: I’d like three kilos of apples and pears.

SA: Is that all?

SB: Yes. How much are they?

SA: Let me see. Er, 30yuan.

SB: Here’s the money.

SA: Thanks.

SB: Bye-bye!

3.任务的设计要有多样性。语言交际是一种充满创造性的心智活动,多设计一些能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任务型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

(1)名片/地图式。例如,在教学了JEFC Bookl Lesson120后,可布置一个任务:让学生设计自己的名片,学了BookII Lesson28后,任务如下:画一幅自己居住地的地图,并编一个对话。

(2)辩论式。例如,在学完BookIILesson30后,可设计一个话题让学生进行辩论:Is the business man good or bad?

下面是部分学生的回答:

S正:I think the business man is good because he has much money. He can travel around the world. He can buy many things. He can give much money to help the poor people.

S反: I think the business man isn’t good because he is tired. He is dangerous. He is too busy to look after his family well.

(3)竞赛式。学生好胜心理和集体荣誉感很强,通过竞赛的方式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活动。例如,在教学完形容词后,可设计如下任务:a.在黑板上写10个形容词(应有明确的反义词);b.把学生分成两人一对或四人一组进行讨论分别找出其反义词并写在纸上。C.把所找出的反义词都一一对应地写在黑板上,然后擦去原词,看谁先根据所找出反义词再恢复原词。

(4)写作式。写作可以提高学生的语篇能力,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语言错误和语言方面的不足有更清楚认识,同时也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5)绘画式。例如,在教学了There be句型后,可设计如下任务:让学生设计自己的房间。

(6)表格式。例如,在教学了Family and Work后可布置如下任务:让学生建一个家庭档案

Family member

Name

Age

Job

Hobbies

(7)对话式。例如,BookI Lesson75,让学生看图编对话,下面是一组学生编的对话:

A: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B: I can see some bananas.

A: How many bananas can you see?

B: I can see three.

A: I don’t think so. I think there are four, the other one is in Polly’s mouth.

B: Oh, yes. You’re right.

4.任务的设计,还应延伸到课堂之外。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积极开展各种任务型的课外活动有助于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展现才能。

四、任务型语言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任务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学生只有根据目标有目的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才能完成任务,才能达到交际效果。

2.教师应设计出各种使学生讲话的冲动及表达的欲望的活动。教师在课堂实践中,必须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和驾驭课堂的能力,给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空间,指导他们在有表达欲望的活动中得到结论。

3.任务要具有可操作性,易难合理。任务太容易或太难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

4.任务必须有一个结果。在任务完成以后,学生应该有一个成果。学生可分小组口头报告、书面报告、教师进行评价等方式展示出来,使完成任务的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参考文献:

篇4

“任务”(task)一词进入应用语言学文献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不同时期和流派对这一术语的解释不尽相同:

(1)Long(1985)从非语言的角度把任务定义为:为自己或他人所做的一种无偿或者有偿的工作。(2) Breen认为:有助于达到语言学习整体目标的所有课堂活动都可看成是任务,包括简单短暂的语法练习以及复杂耗时的集体课堂活动。若泛泛地将任务理解为“活动”或“练习”,就掩盖了“任务”这一概念的师生及生生互动、探究、对话、创造等特性。(3)Nunan从交际的角度认为:交际“任务”是学习者使用目的语来理解领悟、处理问题、发挥创造、相互交流的课堂教学活动。这一概念忽略了语言教学中的另外两个必不可少的方面:知识认知和意义追求。(4) Krahnke认为:“任务”是为了语言学习而进行的具有非教学目的的活动,也就是说,Krahnke将语言任务看成课堂之外、日常生活之中的社会交际实践,具有交际目的而非教学目的的活动才能称之为任务。(5)Bygate,Sketan和Swain(2001)从学生自主学习的角度认为:任务是受学习者的选择所影响、并且可以根据学习者自己的理解而变化的活动。这一概念要求学习者为了实现某个目标而有意义地、自主地使用语言,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特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信任学生主动学习、自我监控的能力。(6) Candlin将任务定义为“一组涉及学习者的认知和交际过程,以集体的形式对已知信息和新信息进行探究,在社会语境中完成某一预期或临时目标的可区别的、相互关联的问题指向型活动”。这一定义比较全面、完整地概括了“任务”的本质特点。(7) 夏纪梅等人认为:“任务”就是用语言处理模拟的或真实的生活中的问题;任务各方面的有效综合和相互作用指向课程的总体目标。

2.语言教学任务的构成要素

语言教学任务有五个组成要素:(1)目标:在语言教学任务的过程中或结束时所要达到的具有教育意义的目标。该目标不是静态、一元、权威、预设的,而是根据教学和任务达成过程的具体情境不断发展、丰富的,是一个以某个核心概念为中心、呈螺旋形上升的、多元、动态的目标。(2)信息输入:输入材料是语言教学任务过程中所使用或依据的资料,可以是文字材料,也可以是音频、视频、图像等非文字材料,甚至是作为任务背景的活动,也可以综合使用多种材料,使学生更充分清晰地理解任务的目的和内容,使任务更具操作性。(3)活动方式:参与语言教学任务的师生、家长以及相关社会人员所进行的一系列相关行为。教师以创设学生中心、意义中心的任务情境、鼓励学生确立任务主题和合作互助为主要方式;学生以对子、小组、班级合作活动和探究活动、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为主要方式;家长和社会人员以提供资源、协助构建建设性的任务情境、参与任务评价为主要方式。(4)师生角色:教师是语言教学活动的主要设计者、组织者、帮助者、引导者、研究者;学生是设计参与者、交际者、问题发现者、问题解决者、意义追求者,具有高度自主性、自觉性和创造性。(5)任务情境:语言教学任务产生、执行和完成过程中的相关情形、背景条件和环境,包括课堂教学情境、校园文化情境、家庭背景情境、社区和社会交际情境等,具有开放、动态和多元的特点。

3.语言教学任务的本质

语言教学任务的本质就是“在做中习得语言的事情”,是既有个体意义又关注真实世界的事情,它滋养和关照学生的情感世界,激发和增强学生的语言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均衡、完整的个体发展。它使语言学习从传统的单纯、机械、低效的语言项目练习模式中摆脱出来,成为有语境的、有意义的、有交际目的、有教育价值的语言实践。

二、“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明晰

1.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本质

对任务型教学法本质的认识可从美国加州圣约瑟大学的应用语言学家Kumaravadivelu对语言教学方法的三分法中得到启发。他认为,绝大多数语言教学方法都可根据其关注焦点分为三大类:一是以语言为中心的教学法(1anguage-centered approaches),其课堂教学程序表现为向学生提供预设的、分级分序的语言项目的结构操练,学生以模仿、重复、记忆方法进行语言学习,教师注重学生语言的外在形式和精确性,按照预定的严格的程序讲授和练纲规定的语法和词汇项目。二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法(1earner-centered approaches),关注和结合学习者的兴趣和需要,通过尽量多地为他们提供课堂交际机会,对预先选择并排序的意念和功能项目进行操练和实践,并认为学习者可以通过迁移、应用这些功能来完成真实生活中的社会交际需要。其课堂教学程序主要表现为以预设的、序列的目的语形式、意念和功能为核心和主题的交际活动,教师关注学生语言的功能特征和学习者正确运用这些形式、意念和功能的交际能力。三是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法(1earning-centered approaches),它关注外语教学的认知过程和心理语言学过程,通过提供课堂上和社区中以意义追寻为核心的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开放、真实或接近真实的语言运用任务。其教学程序表现为一系列的问题指向型教学任务,在履行任务过程中,教师和学习者都注重语言的交际意义和文化意义,充分利用自己已经获得的目的语资源,通过对话、协商、沟通方式来发现问题、制定决策、解决问题,沿着开放的、多元的途径达到动态、发展的教学目标,实现师生双主体的共同成长。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就属于此类教学法。

K氏认为,这三类教学方法所表现的课堂教学程序在知识性质、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是递增扩展的,即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交际活动涵盖了部分以语言为中心的结构练习,而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任务(pedagogical tasks)则涵盖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交际活动。因此,任务型语言教学法比听说法、交际法等具有更高的综合性、更广的适用性和更强的包容性。

2.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设计原则

(1) 真实文本原则。任务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所使用的输入材料应来源于真实生活,履行任务的情境应尽量接近真实氛围,或使学生直接置身于真实生活环境。学习者必须在这种文化语境和社会情境中习得目的语,获得目的语的意义。(2) 连贯性原则。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总目标是在发现问题、决策决定、解决问题的任务履行过程中发掘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意义构建能力,所以它在瞬息万变的现实情境中是不断丰富、动态发展的,其设计和实施过程必须保持教学和逻辑的连贯性与流畅性。(3)交互性原则。交互意味着双方或多方在民主、轻松、信任、相互尊重的心理环境中就某个共同关注的话题或事件进行平等对话、互通有无、协同合作,最终实现共同发展。Brown认为,有效的语言学习涉及对少量语言形式的控制及时地过渡到对相对无限的语言形式的自动加工,但在控制与被控制、管理与被管理、权威与服从的非交互性、消极的人际关系中,这种自动加工过程会受到抑制,而交互作用则是促进这种自动形式形成的有效途径。(4) 可操作性原则。在任务设计阶段,应充分研究学生的兴趣、需要、已有知识结构、心理准备状态、个性和智能差异、生活经验差异、家庭与文化背景差异、生理和心理发展阶段特点等,以保证任务目标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既具有适度挑战性,又具有现实意义和伦理价值。否则,过易、过难、脱离现实、违背伦理公德的任务都将成为“伪问题研究”,失去教育价值。(5) 过程性原则。语言学家早已取得共识:语言不是教会的,而是学习者学会的。换言之,语言学习不是传授性的,而是经历性的。所以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焦点是任务的实施、完成过程,而非量化测量的结果,其教学评价侧重诊断性、形成性、质性、发展性的多元化评价。(6) 学生主体性原则。在任务型语言教学活动中,学生不再是处于教学的边缘位置,而是成为教师协助、鼓励和引导下的任务设计参与者、实践者和评价者之一,拥有相当灵活的活动时空、相当自主的选择和决定权、承负问题发现和问题探究的责任、行动监控和结论反思的义务,成为充分表达自我、发展自我的学习主体。教师的角色也转变成为信任、理解和尊重学生能力和向善意愿的导师、咨询师、合作伙伴和精神支柱。

篇5

二、任务型语言教学的主要特点。

任务型语言教学的主要特点是教师帮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语言,强调学习活动和学习材料的真实性;学生的学习活动以表达意义为主,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为中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鼓励学生创造性地使用语言,鼓励课堂教学活动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并在学习的过程中获的情感体验和调整学习策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其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三、倡导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必要性。

从20世纪80代正式提出任务型语言教学至今,已对传统语言教学模式产生重大影响。教学过程的任务化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任务的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容易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让课堂教学“动”起来、“活”起来。学生在完成具有交际性的任务活动的同时,自然地提高了综合语言的运用能力。任务型语言教学有利于解决传统语言教学中长期存在的问题,有助于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利于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实现个性化学习,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中任务型语言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在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①言语、情境真实性原则。

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设计活动,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②形式—功能性原则。任务的设计要注意形式和语言功能的结合,旨在学生在掌握语言形式的同时,培养其运用语言功能的能力。③任务相依性原则。学习单元中的任务设计应由简入繁,由易到难,层层深入,使教学阶梯式地层层递进。④在做中学原则。使学生通过有意义地使用语言来发展自己的语言系统。⑤活动不应该仅限于课堂教学,而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⑥促进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发展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师如何设计教学任务

“任务型”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不仅在运用中学(learning by using),而且为了运用而学(learning for using),它直接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去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也就是用英语做事的能力)。“任务型”教学的关键在于任务设计,任务的设计必须具备意义性、完成性、差距性、运用性、真实性和运态性。

任务学习法的理论框架包括前期任务(pre–task)、任务环(task–cycle)和语言点(language focus)三个部分。在前期任务阶段,教师向学生介绍主题和任务,并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在任务环阶段,学生为完成交际任务而尽其所能运用已学的语言知识。任务环由任务(task)、构想(planning)和汇报(report)三个部分组成。在语言点阶段,学生进一步学习、巩固和掌握前阶段所运用的语言的某些特征。

任务型教学的步骤

Willis(1996)认为,任务型教学可分为三个步骤:

1)前任务(pre-task)——教师引入任务。

篇6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在世界各地的英语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中国也不例外。本篇文章对近些年来中国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研究情况进行评论,希望了解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在中国的实施情况。通过回顾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可以得出任务型语言教学在中国实施中遇到四个主要的挑战。其中包括教师因素、学生因素、资源因素和考试系统因素。文章最后针对这四大挑战提出了一些策略。

2.关于任务的定义

关于任务的定义一直都有争论。Prahbu(1987:24)从认知的视角给任务下定义,认为任务是“一个活动,它要求学习者根据所给的信息,通过一定的思维过程,达到一定的结果,它允许教师对该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Willis (1996)认为任务是“语言学习者以交际为目的,通过使用目标语言去获得活动成果的活动”,任务型学习法理论框架包括“前期任务”,“任务环”和“语言点”三个部分。Ellis(2003)将任务定义为一个整体性的活动,通过使用语言以获得一些非语言的结果,同时满足语言挑战,目的是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3.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在中国的研究背景

自中国政府在2001年新一轮的国家课程创新改革文件并将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纳入为教学提纲以来,任务型语言教学方法作为其中一个推荐的教学方法在中国被广泛推广应用。中国教育者开始意识到在中国课堂上采用此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因此出版了一系列关于任务型语言教学的著作。同时,学者们发现,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实施在政策上和课堂实践上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关于产生距离的原因,学者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因素。

4.任务型语言教学在中国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挑战

以下文章将从上述提到的四个因素对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在中国实施情况遇到的挑战进行概括。

4.1教师因素

在对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研究当中,教师的角色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但从此方面的研究中得知,并是不所有的教师都对任务型教学有清晰的认识。Li(2004)在2003年对500名四川省的中学老师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5.2%的教师从来没听过任务型语言教学,50.6%的教师仅仅听过这种模式,30.8%的教师有读过关于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相关信息,而仅有4%左右的教师有在课堂当中实施;Zheng&Borg(2014)指出教师对任务型语言教学的认识不够充分,很多教师认为任务型语言教学就是语言交际活动。除了教师对任务型语言教学缺乏认识之外,教师的教学理念也被认为是任务型语言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阻碍因素之一。一些老师尽管知道任务型语言教学,但他们仍然使用或者以传统教学方法为主。Deng&Careless(2009),Zheng&Borg

(2014)这些学者指出,尽管有些老师在课堂上运用任务型语言教学,但在执行任务时主要侧重语言的形式,很多老师依据自己的教学理念去教学。

4.2考试制度因素

在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实施中,考试制度也是一个关键的影响因素。Deng&David(2010)认为由于考试制度的影响,任务型语言教学在中国实施的可行性依然有待商榷。Yan&He(2012)的研究表明,教师们认为任务型语言教学在其学校是不可能实现的,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他们担心学生的考试分数,因此课堂上必须强调语言形式,很少去侧重听说这两方面的训练。Zheng& Borg(2014)根据课堂上的观察到面试发现教师在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时感到很自然,他们会用任务型语言教学去支持他们的教学。

4.3学生因素

学生的不配合也是影响任务型语言教学在中国实施的因素之一。Liu(2009)指出学生在同学面前感到害羞,不愿意参与到交际语言活动中去。Yan&He(2012)指出有些学生抗拒参与到任务中去是因为怕没面子,在全班同学面前避免质疑或者批评;Zheng&Borg (2014)指出班上的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也是任务型语言教学实施的障碍,教师很难去开展任务。在这种情况下,任务型语言教学很难达到学习目标。

4.4资源因素

学校资源同样影响了教师对教学改革的态度,尤其是在欠发达的农村地区,教学资源匮乏,其对任务型语言教学实施的影响尤为突出。Yan & He(2012), Zheng&Borg(2014)这些学者在他们的研究中指出课堂班级大小的限制、缺乏有经验的教师、得不到学校行政人员的大力支持以及缺乏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大班教学严重影响了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实施。在大班的课堂上,学生很难有足够的机会去锻炼到自己的口语,在开展任务时,教师也很难去分配个人或者每组的时间。

5.任务型语言教学在中国实施的策略

通过对近些年的文献进行研究,以下对任务型语言教学在中国的实施中遇到的挑战提出了几点策略。

5.1教师培训研讨会和工作室

教师在课堂中扮演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因此应该让教师们认识和理解任务型语言教学。除此之外,研究显示有一部分教师虽然知道任务型语言教学法,但是他们仍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法,这种观念应该改变。Yan&He (2012)指出,应该把培养和发展教师作为一个长远的目标;Zheng &Borg(2014)认为要让教师们增加对任务型语言教学的认识。另外,教师同样应该关注非语言的任务成果和语法在任务型语言教学中的不同角色。

5.2改革现行的考核制度

考核制度是中国进行任务型语言教W的一个主要障碍。现行的教育体系仍侧重于语言形式而不是交际能力,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中国决心促进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实现,其中一个起点就是考试应向更多的交际或任务型方向转变。一些学者认为,基于任务型的考核方式对促进大范围实施任务型语言教学将是一个显而易见的策略(Deng& David,2009&2010);Qu(2014)提议在高职大学英语教学中使用形成性考核方式,除了总结性考核方式,形成性考核方式应该是主要的评估形式。

5.3提供更多的教学设施和支持

如果缺乏有经验的教师,教师设施和课室等等这些资源,任务型语言教学很难在课堂中实施。Zheng&Borg(2014)指出了教学设施和学校行政支持的不足。因此,学校应加大支持的力度,提供更多有经验的教师用于英语教学上,同时也应该增加课室的科技资源。为了解决大班教学和缺乏有经验的教师这个问题,Liu (2009)认为教师可以合理地分配课堂时间,提高自身组织学生进行活动的能力以及使用合适的方法去掌控课堂。通过这些技巧,教师仍可以在大班教学中应用任务型语言教学。

5.4中国化任务型语言教学

在实施任务型语言教学时不能忽略中国的环境,有不少的中国学者提议应该中国化任务型语言教学。例如,Deng&David(2009)认为在实施交际性活动时应该更加强调本土元素;Qu(2014)研究在职业英语中实施的任务型语言教学,他表明,在职业大学英语教学中运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时应该包含文化意识。

6.结语

尽管任务型语言教学在国外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但是在中国的背景里实施的时候有许多挑战。在回顾近些年的关于在中国实施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研究后,本文列举了任务型语言教学在中国实施时遇到的挑战,其包括四大因素,即教师因素(教师对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理解及其教学理念),考核系统因素,学生因素和资源因素。另外,本文也提出了四个策略,包括给教师提供相关的研讨会和工作坊;对考核制度进行改革;提供更多教育资源的支持和对任务型语言教学中国化。

参考文献

1. Deng, C.R., & Carless, D. (2009). The communicativeness of activities in a task-based innovation in Guangdong, China. Asian Journal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19, 113C134.

2. Deng, C. R., & Carless, D. (2010). Examination preparation or effective teaching: Prioritie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pedagogic innovation.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Education.

3. Ellis, R. (2003). Task-base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 Liu, X. (2009). Assessment of TBLT in the College English Classroom in China and Measures to Deal with Problems. Read and Write Periodical, Vol, 6(4), pp. 1-4.

5. Li, Z. (2004). The suitability of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to the English teaching of China’s elementary education. Ji chu jiao yu Wai yu jiao xue Yan jiu, 5, 24-29.

6. Prabhu, N. S. (1987). Second language pedagody.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7. Qu, R.X. (2014). The Implementation of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Approach in Vocational College English in China. Proceedings of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System.

8. Willis, J. (1996). 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 Longman Limited.

篇7

任务型教学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点:1.真实性;2.信息性;3.互动性;4.素质能力培养;5.重视做事过程;6.难易度适当;7.趣味性;8.综合教材内容;9.可操作性。 其中真实性原则是最需要考虑的。

二、任务实践案例

新目标九年级Unit 11 “Could you please call me where the restrooms are?”本单元语法是学习宾语从句的用法,语言功能是Ask for information politely.

在认真阅读程晓堂的《任务型语言教学》、程可拉的《任务型语言学习》、鲁子问的《中小学英语教学真实实践论》基本专著后,有所领悟,现把本学期在教学第11单元时设计的一节任务活动整理出来,与同行探讨。

Task: As we all know,2011 EXPO will be held in xi’an ,I think you must have a lot of questions to ask when you visit,How to ask in a polite way?

Step1:Model(任务示范到位)

Step2:Practice(任务实践阶段)

Step3: 任务结果呈现(游客与志愿者的互动)

Choose two students to ask and answer each other about 2011 EXPO in xi’an.

Tourist:

Volunteer:

Step4:挑战性任务(问你想问的问题)

Model:

A:Excuse me,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where you are from?

B:

A:Do you know how many students there are in your school?

B:

A:Can you tell me if you can go to the movie this evening?

B:

篇8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提倡任务型教学模式,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用英语做事情,注意信息沟通,活动具有真实性并且活动量大,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对话性互动,进而产生语言习得。

一、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概念

所谓任务型语言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就是直接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task),将课堂教学的目标真实化,任务化,从而培养其运用英语的能力。也就是说以具体的任务为载体,以完成任务为动力,把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通过听、说、读、写等活动,用所学语言去做活动,在做活动的过程中发展运用自己所学语言,教育学生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中用,学了就用。

二、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特点

任务型语言教学立足于学生本身,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从学生“学”的角度设计出各种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完成各种任务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运用语言的能力。其特点在于:

1、通过语言交流可增强学生可持续学习的兴趣与动力,达到提高学生交际能力的目的。

任务型语言教学中各项任务的完成都是以语言交流为基础,创造各种语言条件和教学环境,给学生真正交流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说英语,通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学会运用语言,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目的。

2、个人练习更加充分,每个同学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在共同的活动中,同学们可以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3、既关注语言本身,也关注学习过程。

任务型语言课堂把整个教学目标设计成符合本目标的若干个任务(task),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各项任务,进而按步骤完成课堂的总体目标。学生在具体目标下完成任务的过程既是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又是对旧知识的巩固和掌握,任务完成的好坏就直接体现着教学效果。

4、以学生为本,促使学生自主发展 。

新的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本,重视培育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只有投身到各种活动中,其主体性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所以活动成为影响学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通过实施任务型教学,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活动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并感受成功,获得自主地发展.

5、有助于将学习者个人的经历,周围的生活与课堂学习紧密联系。

任务型语言教学追求的效果是让学习者能用自己的语言知识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自主、自发地投入到自觉的语言实践中去,以完成各项任务而体验自己的学习过程。

三、任务型语言教学程序及教学设计

“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包括三个环节:前任务(Pre-task)、任务环(Task-cycle)和语言知识要点(Language focus)。其中任务环是核心部分,任务的设计是实施“任务型”教学的前提条件。教学的设计是为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服务的。我认为运用任务型教学途径进行教学设计应做到以下几点:

1、任务的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认真考虑学生的需要(Needs)、兴趣(interests)和能力(Ability)。 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必须始终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任务的设计要有层次性,从口头到笔头,从易到难,使所有学生都能够体验,参与,实践,合作,交流。

3、任务的设计要有多样性。 语言交际是一种充满创造性的心智活动,多设计一些能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任务型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通常有:

(1)名片/地图式——例如在学了JEFC Book l Lesson 120后,可布置一个任务,让学生设计自己的名片;学了Book II Lesson28后,可以让学生画一幅自己居住地的地图,并编一个对话。

(2)辩论式——例如在学完Book II Lesson 30后,可设计一个话题让学生进行辩论 :Is the businessman good or bad?

(3)竞赛式——学生好胜心理和集体荣誉感很强,通过竞赛的方式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活动。例如,在教学完动词后,可设计如下任务:a、在黑板上写10个动词,b、把学生分成五人一组进行讨论,每位组员给出两个动词的四种形式并分别写在纸上。c、组长在黑板上写出本组的答案,看哪组又快又准确.

(4)写作式——写作可以提高学生的语篇能力,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语言错误和语言方面的不足有更清楚认识,同时也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例如,在教学Book II Lesson 46后,可设计让学生写作西安未来24小时天气预报。

(5)绘画式——例如:在教学了There be 句型后,可设计如下任务:让学生设计自己的房间。

(6)表格式——例如:在教学了“A man who never gave up”后可布置如下任务:让学生建一个爱迪生的个人档案。

(7)对话式——让学生两人一组自编对话,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任务的设计可以是一节课完成,也可以一周完成或一个月甚至于一个学期完成。

根据课文内容,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学生实际可组织英文歌曲、英文书法、英文手抄报、英文课本剧、英语晚会等多种活动,时间限定可长可短.

四、任务型教学开展的重要途径。

任务型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途径是小组合作学习。

所谓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

合作学习是由教师分配学习任务和控制教学进程的。在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为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更有效地进行语言交际,教师把全班50名左右的学生分成人数不等的若干个小组,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合作开展小组内或小组间的英语实践活动,这样便形成了英语小组合作学习。

英语学习是一种语言习得的过程。学生学习语言须在一定的语言情景中通过一定的任务而进行相应的语言交流,从而提高语言的能力。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必需的,而小组合作学习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是任务型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途径。

五、任务型语言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任务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学生只有根据目标有目的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才能完成任务,达到交际效果。

2、任务型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教师在课堂实践中,必须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和驾驭课堂的能力,给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空间,指导他们在有表达欲望的活动中得到结论。

3、任务的选择要具有可操作性,易难合理。任务太容易或太难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任务型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必须讲英语。

4、任务必须有一个结果并且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在任务完成以后,学生应该有一个成果。可用分小组口头报告、书面报告、教师进行评价等方式展示出来。使完成任务的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我们对于任务型教学的实践才刚刚起步,今后还需要在大量的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运用任务型教学推进英语教学改革。

主要参考书目:

1、《中学英语教学建模》,广西教育出版社

篇9

一、任务型语言教学中“任务”的定义

1.“任务”的误区。有的老师认为,让学生做事就是完成任务,课堂上的随堂练习检测、师生之间的问答互动、情景作文等可以归为任务的不同形式,显然这个理解是不全面的。其中最容易混淆的就是任务和练习(exercise),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1)目的不同,任务有交际的目的,用来传递信息解决问题,而练习是为了检查,只是掌握情况,操练语言形式。(2)内容不同,任务有语境和真实的语言材料,而练习主要是句子和单独的语言知识技能。(3)形式不同,任务的完成是做事,有讨论和协商等,而练习主要是填空、改写、翻译等,只需核对检查答案。(4)结果不同,任务的结果可以是语言或非语言形式,结果也不要求一致,但练习的答案往往是一致的,一般只有语言形式。

2.“任务”的正确定义。《新课标》将任务型语言教学付诸实践,明确指出任务是有利于学生用英语做事的各种语言实践活动,应遵循以下原则:明确的目的;真实的意义;涉及信息接收、处理和传递等过程;任务的过程中使用英语;通过做事完成任务;完成后有一个具体的成果。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真实生活任务都适合英语课堂,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源自生活的任务加以设计,使其符合教学内容和课堂实际。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新的任务形式越来越多地被引入课堂,如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软件、广播电视、英语报刊、图书馆和网络等资源,基于多媒体技术的现代教育技术使任务的形式更多样化,更精彩,更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审美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

二、任务型语言教学的主要特点

(一)学生不是按照顺序和指令完成规定的语言点或语法项目,而是使用目的语言来完成一系列交际性任务,突出“做事”的原则。

(二)强调学习活动和学习材料的真实性。有时为了巩固某个语法点,教师会编写一些语言材料,这不是真正的任务型教学所倡导的。真实的材料可以是报纸杂志上的文章、小说、广播电视节目、广告、通知等,这些材料必须具备真实的交流意义,而非纸上谈兵。目前英语使用的教材多半是专家编写的,缺乏语言的真实意义,有的明显是中文的思维,这也是值得我们思考和改进的地方。因此,任务型教学鼓励将真实的语言素材引进课堂,体会不同的文化差异和思维方式。

(三)语言的形式和意义相结合。传统的语言教学,以操练语言形式为主,如练习特定的句型而进行的造句,复习某个语法点而进行的填空,情景作文等,这些传统的课堂任务忽视了语言的根本意图,即表达意义。真实的任务中,学生真的参与到活动中,利用不同的语言形式,随着活动的发展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和意图。

(四)学生和教师地位不同。目前传统的课堂,还是教师的讲解与学生的操练相结合,从课堂的布局也可以看出,教师的主导地位。任务型教学的课堂是学生独立或者以小组形式完成任务,教师的的职责是设计任务,提供材料,提出要求并监督学生完成任务。教师的角色是设计者、组织者、监督者和协助者等,但绝不是主导者。

(五)鼓励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创造性。Words create Worlds. 简短的一句话却概括了语言的创造性,给学生设定好语言形式或语法点,只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教师只要设定好语言目标,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监督学生使用目标语言,并不用关注和强调语言的准确性。在此过程中,学生应给予语言的自由,从而创造性地使用目标语言来表达意义。

三、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操作模式和步骤

任何语言教学思想和途径只有付诸实践才有真实的指导意义,如何将任务型教学应用于具体的教学中,不同的语言教学倡导者给出了不同的模式。Ellis(2003)在Taskbase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将任务划分为前、中、后三个环节,目前比较认可的是Willis(1996)在A Framework of Taskbased Learning一书中提出的任务前阶段、任务链阶段和语言分析阶段。

1.任务前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目的是为后面的活动做准备,在这一环节老师的任务是向学生介绍话题,让学生参与讨论从而说出一些与任务话题有关的词汇,借助图片、视频、音乐等手段做导入。同时学生要有时间思考,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材料,引导他们熟悉材料,为下一环节做准备但不能花费过多时间。

篇10

模式,《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此次英语课程改革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中,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强调课程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出发,倡导通过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教学等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本文主要就“任务型语言教学”方式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及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一些思索,以适应新课程改革教学的需要。

一、任务型语言教学含义

任务型语言教学就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的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通过运用语言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的成就。任务型语言教学在“输入与互动”的理论基础上,强调语言在交际活动中使用的结果,而不是单纯关注训练语言技能和学习语言知识的结果。笔者认为,英语课堂中语言教学的任务就是在“变化性互动”的各项活动中而形成的。学生通过可以理解的输入与输出的“对语性互动”,来完成教师设计的各项任务,进而产生语言运用的能力。简单的说就是:“为学而用,在用中学,学了就用”。它是一种以语言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是语言交际教学的一种具体体现,也是一种师生互动、生生合作的学习过程。

二、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步骤

任务型语言教学有三个主要环节:前任务、任务环和后任务。

1、 前任务

前任务就是教师引入任务,即使学生置于需要完成的任务情景的氛围中,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处于一种主动积极的能力状态,触发学生完成任务的迫切需要,此时学生就进入了学生模式的“参与任务”环节。

例如:在教学《新目标英语》Book Ⅱ Unit7 Would you mind turning down the muisc?时,教师出示“不良社会公德”的宣传画或播放制作的“不良社会公德”的图片内容问学生:What should we do ? 诱导学生说:we can say:Would you mind (not)…?could you please(not)…?

将学生分成两组,准备一些小纸条,在纸条上面写一些动作,每组轮流让一人上讲台来抽取纸条,在本组的同学帮助下完成纸条上的任务(必须使用英语)。

2、任务环

任务环就是在任务实现后,学生能进入到学习新知识环节。在学习新知识环节中,学生学习的内容不是随意的,而是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来进行。但值得注意的是,学习环节完全让学生自主学习,很难把握好方向。这就需要教师根据事先设计好的任务,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步骤进行学习。

例如:在教学《新目标英语》Book Ⅱ Unit7 Would you mind turning down the music?时,将学生分成6人小组,教师宣布明天是学校开放日,到时会有多位外校的教师和家长到校观摩。小组讨论:需要做哪些工作,并将所需要的内容列表(为学校开放日做准备)。

3、后任务

后任务就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新知识后,还必须对其进行巩固。在对新的知识没有达到一定熟练之前,学生是很难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因而要师生互动、生生合作,结合任务,共同进行对话交流等活动,能对学生新知识的掌握,起到很好的巩固作用。在学生对新知识基本掌握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相似的、具备新知识点迁移的活动情景,供学生自主运用。这一环节是学生形成新知识迁移,达到活用的关键。对于教师来说,主要是起组织点拨作用,并对其进行评价,使学生获得一种发展自我的成功体验。

例如:教学《新目标英语》Book Ⅱ Unit7 Would you mind turning down the music时,通过以上学生带着各种任务进行合作学习后,请各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看哪组细致,评出等级奖励。

三、任务型语言教学对老师的要求

(1)教师要用流利的口语。

任务型语言教学要求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不能按照课本和准备好的教案上课。他们不再是知识的化身,而必须从“演讲者”变成“交流者”,必须能够在课堂中用流利的英语与学生自然地交流。这样才能下达清楚的命令,适时引导,提出建议。

(2)教师要调控管理课堂。

任务型语言教学给教师的课堂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务完成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调控。比如,确定参与任务的人数,虽然课前有所准备,但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发生变化。

(3)教师要及时解决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任务完成的效果。对此,教师要有针对性地予以解决,使学生在语言交际中得到锻炼。

(4)教师要适时评价结果。

有人说,“评价之于教学,犹春风之于花木。” 然而,教师设计活动时往往会忽略对活动结果的激励。任务型语言教学活动的结果应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所以要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的方式可因任务而异,有口头形式的鼓励,有小组或班级及时评比,有的要具有观赏性和持久性等。

(5)教师要投入真正情感。

英语作为一门交际语言,要求师生平等交流、相互合作,教学各环节应充分体现伙伴关系,所以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更多的是鼓励、平等和宽容,而不是命令式或强制式。并且,教师不能有任何偏向,不要总是提问成绩好的学生,忽略了差生。另外,教师要有良好的教态和体态。

四、应用任务型语言教学要解决的几个观念问题

1、教师要跨越狭隘的科学界限,建立起“大学科”的观念。如果将外语教学理解为仅仅是英语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和训练,必然对思维训练、对审美情趣熏陶、对自然和社会知识的扩展、对合作能力的培养、对情感体验置于不顾,甚至会觉得它们浪费学习时间。这种观念在保证语言训练时间的表象下,学习环境的内容丰富性,挑战性和开放性被削弱,教育情景的浸润性功能被降低了。

2、学生需要以自己速度接受语言。大部分的教科书要求学习者在规定的时间内掌握规定的内容。这可能对学习者造成压力。任务型的学习活动为学习者提供大量的接触英语的机会,但允许学习者按照自己的速度来吸收和产出的语言。它打破狭隘的单目标意识,允许学生有个沉默阶段,允许他们在有把握时才输出语言。

3、语言学习过程的尝试与错误是有价值的。学生语言学习是一个尝试与纠错的过程。尝试中的错误往往是学习发生的标志。错误的语言可能是学生的“中介语”,这个“中介语”系统一直处于向目标语系统的变动当中,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地假设,积极地尝试使用语言,促使他的“中介语”系统的形成和发展。任务型的活动重在信息的传递和做成事情,语言形式是第二位的,这在无形中鼓励了学生为了完成任务,创造性地使用他们的语言经验,如果他们能有机会接触正确的语言形式,他们的“中介语”系统会自然地朝着目标语系统改进。

4、沉默不等于没学习。在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前期,学习者可能有一个沉默阶段。学生可以在情景中理解语言,可以顺利地完成任务,但他们可能说不出来。学校领导和学生家长可能迫切希望看到学生会说外语,并将此作为学习发生的证据。教师如果没有在一节课内教“会”几个单词和句子,他们也会有未尽职责的内心压力。事实上,沉默不等于无知,学生可能是在内部加工和理解所听到的东西,当他们有了足够的语言输入,有话可说的时候,他就会开口的。

五、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效果

长期以来,从事初中英语教学的教师,多数是遵循传统教学模式。如何改变这种模式,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通过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实践证明,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不但高涨且还持久,并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同程度地提高语言交际能力。笔者任教的班级,不但英语成绩在学校同学科评比中独占熬头,而且还有几位基础好、语言能力强的同学当上业余英语导游。

综上所术,选择恰当的英语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是《新课标英语》的要求,也是大势所需。在新课程改革的机遇与挑战面前,作为基础教育一线的英语教师,我们要提倡课堂研究,大胆探索,不断创新。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进一步朝着教学艺术化的高水平、高境界迈进。

[参考文献]

1.《选择“任务型”教学途径,在英语学科中实施素质教育》 赵淑红

2.《英语任务型教学之我见》 于森

篇11

传统的外语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单一,主要担任着“主讲”和“指挥”的角色,具有很大的权威性。教学活动形式单一,教师关注的仅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和学生成绩的好坏,很少关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投入、思维能力的发展、个性发挥和自主能力的培养。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很严肃的师生关系,很少进行合作性的学习。但在任务型活动中,教师是这一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他们通过设计相应的交际场景传授新句型、新词汇,指导学生练习,对学生的学习目的、内容、方向起着主导作用。他们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技巧,积极热情地参加学生的活动,同时组织和控制好课堂,给学生充分的实践机会和时间,这样学生才有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空间,才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转变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指挥棒把教学引向一个难以自拔的误区,英语教学重知识轻能力,重语法的灌溉轻技巧训练已成为一个定势。这样既无法适应日益开放的社会对英语教学的要求,也容易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厌倦感、畏惧感。

新型英语教学要体现全新的教学理念,教师应创造并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使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掌握语言的基本技能,即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综合应用能力。

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实践中要不断改革创新,形成以任务教学为主要特色的教学模式。这样,学习者就知道自己的具体目标和要求什么,就会去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从而实现发现式学习。

三、创造宽松的教学氛围

传统教学中教师为主体,只要求学生顺从附和,片面要求学生按教师的模式去学习和理解,这将扼杀学生创造力,形成依赖性。显然,对开展任务型教学起着严重的阻碍作用。在任务型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学过程不再是教师把已有的知识机械地传递给学生的过程。 所以要创设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教师要学会尊重、宽容、爱护学生,教师要善待每一位学生,不管是课内还是课外,都要尽量寻求与学生对话的机会,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在这个环境中是宽松的,师生之间是平等的,交流是愉悦的。要不断地给学生树立一个个荣誉,让学生维护现有的荣誉,为追求更高的荣誉而自强不息。学生在奋斗中找到自尊,就会产生出自信的情感。教师宽容了学生,就意味着破除了师道尊严,就能营造出民主、平等、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只有创造出这样宽松的教学氛围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促进任务型教学的顺利开展。

篇12

任务型教学就是通过设计语言学习任务,让学生用语言完成任务,即用语言做事,以达到掌握语言、学会运用语言的目的。在“做事”的过程中,学习者始终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任务参与者参与学习的过程也是一种互动的过程。为了完成任务,学习者以意义为中心,尽量利用各种语言和非语言资源进行意义共建,以达到解决某种交际问题的目的,完成任务的过程能促进学习者自然地应用有意义的语言,营造一个有利于学习者语言习得和内化的最佳环境。

二、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步骤

任务型语言教学有三个主要环节。

1.前任务(Pre-task)――教师引入任务。它指的是教师在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前,呈现给他们新的语言材料,即语言的输入,让学生获得第一次感知。这个环节要求教师为学生创造适宜的教学环境,使其注意力高度集中,并处于积极、自觉学习的心理状态,充分准备感知新的内容,需要为学生输入一定量的语言材料以确保他们准确地掌握,成功地使用新学的语言。在教学外研社英语(基础模块)第一册Unit 5“Let’s Do Some Shopping”时,教师可先把自己课前准备好的购物场所的图片及商场中部分商品的图片,例如“a drugstore,a shopping mall,a shopping center,market,supermarket”等和不同的物品的图片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讨论在哪些场所可以买到哪些物品,并让学生分组练习:A:Where do you usually buy...B:We usually buy it...

2.任务环(Task-cycle)。任务环是任务型教学的核心部分。任务的设计是实施“任务型”教学的前提条件。教师设计任务时应该以意义为中心,而不应以操练某种意义不大,甚至毫无意义的语言形式为目的。任务的焦点是解决某一职业场景中的交际问题,应与学生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职业场景实际密切相关,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教学活动的形式有信息沟通、小组竞赛、调查报告、记者采访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围绕课文的主题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任务的教学设计。例如,在教学外研社英语(基础模块)第一册Unit 5“Let’s Do Some Shopping”时,可四人一组,让学生分别扮演售货员和顾客,练习本节课的重点,即购物的交际用语,并轮流替换角色,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用,激发兴趣,营造学习氛围。

3.后任务(Post-task)。后任务包括学生分析其他各组完成任务的情况和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练习语言难点。这时教师的任务是带着知识要点、疑难点进行讲读。在教学外研社英语(基础模块)第一册Unit 5“Let’s Do Some Shopping”时,在学生带着各种任务进行合作学习后,请各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在讲台上模拟购物场景练习购物对话,并由同学选出最佳售货员和顾客若干名。

三、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特点

完美的任务型语言教学应具以下特点。

1.通过交流学会交际。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基本模式是“以培养学生语用能力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以话题为主线,以任务为中心,实行课堂教学任务化,课外作业项目化,评价方法过程化”。各项任务的完成离不开真实的交流,交流的最终目的是交际能力的提高。任务型练习才会给学生真正交流的机会,才能使学生在职场中真正学会运用。

2.将具有真实性(authenticity)的语言材料引入学习的环境(learning situaion)。情境教学是增强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而要保证情境设置的效果,莫若再现真实场景,真实的场景能使学习者在轻松的环境中不受任何约束地真正体会语言、理解语言并大胆地运用语言,达到脱口而出的效果。学生能用所学知识自主表达才是英语学习的最高境界。

3.既关注语言本身,又关注学习过程。任务型课堂把整个教学目标设计成符合本目标的若干个任务(task),让学生在教师的授意下完成各项任务,进而按步骤完成课堂的总体目标。学生在具体目标下完成各项任务并不是单纯孤立的,完成任务的过程既是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又是对旧知识的巩固和掌握,还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具体检验。任务完成的好坏直接体现着教学效果的优劣,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也正是当前学习评价趋于完善、科学化的原则。

4.学习者个人的经历作为课堂学习的因素。任务型语言教学谋求的效果是让学习者能用自己学习的语言知识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自主自发地投入自觉的语言实践中,以完成各项任务而体验自己的学习历程,这是语言教学的最高层次。

5.试图把课内语言的学习与社会语言活动结合起来。社会语言活动是中职生语言学习的良好素材,它是语言学习的老师、助手和源泉。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走向社会、适应社会、融于社会,并最终在真正的职业场景中熟练地运用,离开了社会语言活动的语言教学是没有生命力的。

四、任务型语言教学活动的设计

1.任务的设计要有兴趣性、真实性。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及教学效果密切相关,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设计的活动根本唤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达不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目的。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尽量以职业场景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及兴趣为出发点。

2.任务的设计要有层次性。任务越容易,参加任务的人就越多,获得的成功体验也就越多,学习兴趣就会越浓厚。因此,在设计任务时应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刚开始设计的任务应简单些,让大部分学生参与进来。随着任务的渐渐深入,学生对任务信息的了解不断加深,稍难的任务也会显得容易起来。

3.任务的设计要有多样性。语言交际是一种充满创造性的心智活动,多设计一些能符合中职生的职业场景需要和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任务型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

4.任务的设计还应延伸到课堂之外。根据中职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积极开展各种任务型的课外活动有助于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展现才能。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实际,可组织英文歌曲、英文书法、英文手抄报、英语技能竞赛、英语晚会等多种活动,还可把学生带出教室,走出校园,到企业、商店、工厂、餐馆、外企等真实的环境中,让他们大胆地与店员、工人、服务生和外国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让他们痛快淋漓地体会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乐趣。

五、任务型语言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任务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只有根据目标有目的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才能完成任务,才能达到交际效果。

2.教师应设计出各种激发学生讲话的冲动及表达的欲望的活动。教师在课堂实践中,必须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和驾驭课堂的能力,给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空间,指导他们在有表达欲望的活动中得到结论。

3.任务要具有可操作性,易难合理。任务太容易或太难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任务型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完成较难任务时对学生也不能使用母语,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必须讲英语。

4.任务必须有一结果。在任务完成以后,学生应该有一个成果。可用分小组口头报告、书面报告、教师进行评价等方式展示出来,使完成任务的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只要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和学生发展为目标,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培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信心,激发学习兴趣,逐步提高学生在职业和生活场景下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突出“用中学”,容纳和吸收其他教学法的优势,灵活而务实地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开展任务型语言教学。英语课堂必会产生真正的变化,教学效率也必然会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2000版,2009年4月修订.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篇13

一、任务的互动特征

任务型教学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而提出,它的突出特点是语言学习任务的互动性。不同的学者对任务有不同的解释,但都认为任务涉及语言的实际运用。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要集中在意义而不是集中在语言的形式上。任务是交际型任务,即学生在学习目的语的过程中领悟、使用、输出语言和互动的课堂交际活动,它重点关注的是意义,而非语言形式。任务是学习者用目的语进行的有交际目的的活动。

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意义的构建是任务型活动的首要目的;意义的构建是在学生互动交流过程中完成的,所以任务型活动的基本特征是互动性。学习者是在交流的活动中,通过相互提问、回答问题、询问他人的意思、对自己的想法等活动的过程中学会语言的。学习者是在参与活动与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交际性和有目的的交互活动中掌握语言的。语言的本质特征也决定了学生只有在互动交流中才能实现对要表达意义的构建,完成语言学习任务,从而提高交际能力。

在实施任务型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步骤完成具体交际性任务。实施任务活动包括三个步骤:任务前、任务环和语言点。任务前活动指在进行任务型活动前,教师向学生介绍活动的目的、方法、材料和要求。任务环由任务、互动交流、展示总结等三个阶段组成。学生以对子或小组形式组织起来并进行互动性语言活动,通过发言、讨论、笔记、倾听、比较、合作、纠正、补充等活动达到交流信息的任务,最后小组代表展示和回报任务活动结果,教师全过程巡视、倾听、指导、监督、提供帮助、最后进行归纳总结并给予评价。在学生完成语言任务后,教师以多种形式归纳语言点,在关注语言意义的同时归纳语言形式的规律性,使语言学习精致化,引导学生对形式加以注意,从而使两者达到平衡,相互促进。

总之,实施任务活动要充分体现其互动性。语言学习的目的不是使学生掌握语言知识,而是让他们掌握语言运用,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译等互动性语言活动,达到掌握语言技能的目的。

二、常见互动性任务活动的类型与难度分析

基于上述任务活动的互动性特征,教师要针对不同的任务材料,选择适当的活动类型,在选择任务型活动的时候要面临任务的选择问题,涉及任务型活动的难度和可操作性。

现行的中学英语教材,如“Go For It”,一般按照话题编排语言材料,安排一系列任务型教学活动。口语任务材料大多来源于日常生活,可供口头交际用的语言材料应取自于学生周围的所见所闻,如口信、广播、诗歌、短剧、新闻会、采访、调查、电话咨询、电话留言、天气预报、影剧海报、影剧介绍、旅游指南、交通运行时间表、广播公告、广告、菜谱等。用于互动教学活动的书面任务材料可以选择报纸、杂志、期刊通讯上的文章、广播电视的文字材料、新闻故事和报道、调查报告、通讯、社论,连环画、便条、日记、购物备忘录、城市地图、布告、产品使用说明书、旅游指南、食谱、会议备忘录、谈判点文字稿、往来书信、图片说明、幻灯录音录像带的介绍、个人录像带解说词、漫画的配文等。

许多二语习得专家对任务活动类型进行分析和研究,强调教师应根据不同的话题选择不同的任务活动材料,再根据材料不同选择不同的任务类型。本文采用J.Willis的观点,把课堂的任务活动分为以下六种类型:①列举型任务:指对人或物按一定的分类或标准进行介绍。②整理性任务:把事件、活动、物品等按照时间或空间关系等方式排序。③比较型任务:找出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④解决问题型任务: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用英语解决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⑤分享个人经验型任务:交流个人日常生活中的经历。⑥项目型任务:个人或经常由小组合作完成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经常延伸到课外活动。

这六种任务类型均反映了学生的认知过程,都遵循了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位于上方的三种任务类型的难度低于下面的三种。它对任务类型的分类概括性强,对实施任务型教学,开展任务型互动活动有现实意义。上述六种任务型活动类型基本上概括了语言教学任务的各个方面,其中每个活动类型又可以根据不同的功能和话题,可以衍生出大量具体的任务型活动。但是,上述活动类型仅仅对任务型活动的形式进行分类和研究,所关联的语言功能和话题还需要具体的语言事实来实现。学生的生活背景和文化内涵对他们的语言交流活动具有重要影响,任务型语言活动所涉及的词语应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才能使他们有话可讲,否则将严重阻碍交流的顺利进行。

《新课程标准》对任务型教学提供了功能表和话题表,作为教学参考。任务型活动不仅涉及不同难度的任务类型,而且还涉及任务活动所属的语言功能与话题。任务型活动经常涉及社会交往、态度、情感、时间、空间、存在、特征、计量、比较、逻辑关系、职业等。根据详细分类,表达社会交往(Social Communications)功能的小项有20个之多:

每个功能小项由若干语言点或语法点组成,如“介绍”功能包括:

My name is Jim.I’m a student.I’m from England.This is Mr./Mrs./Miss/Ms Brown.I’d like you to meet Bob.May I introduce Professor Jeff Brown?Hello!How do you do?Nice/Glad/Pleased to meet (see) you.

话题种类繁多,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主要包括:个人情况、家庭、朋友与周围的人、周围的环境、日常活动、学校生活、兴趣与爱好、个人感情、人际关系、节假日活动、购物、饮食、健康、天气等。这些话题通过语言点与其功能相结合,还可以衍生出更多的话题来。例如:(1)Individual data(name,age,date of birth,place of birth, telephone number,address,postal code,e-mail address,ID number,etc.)(2)Family data(name,age,relationship,etc.)(3)School data(school,grade,class,teacher,etc.)(4)Data uses(filling out forms and applications,etc.)(5)Jobs and career(office worker,worker,teacher,doctor,farmer,driver,official,etc.)因此,教师在选择任务类型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环境、文化背景等特点,选择适当难度的任务型活动类型。影响任务实施难度的因素除了任务类型之外,还包括语言功能和话题。这三个方面对教师设计与实施任务型教学活动至关重要。根据国内学者对任务难度的调查研究,话题与功能的熟悉度对任务的难易度影响较大,其次是输入量和抽象度。熟悉度包括学生对话题及其承担的功能意念的了解程度,学生亲身经历的活动有助于调动背景知识参与任务的完成。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水平和话题的难易编排顺序对学生对话体的熟悉度均有影响。输入量涉及任务的学习准备,如与话题相关的背景知识介绍、任务内容与要求、必要的听读任务等。抽象度指话题不与具体的生活现象和事件直接联系,而是对事物和现象进行高度概括归纳,认知度复杂,难度相对较大。相对而言,语言和内容难度不大,因为任务活动的首要目的是表达意义、互动交流,在任务活动的互动中习得语言内容效率高,属于无意识记,不易忘记。这对语言学习具有促进作用。

设计任务型活动的时候,活动的目的要明确,并具有可操作性;要从生活经验和兴趣出发,让活动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要把讲解语法知识与培养语言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活动应积极促进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综合素质得到发展;要促进文化意识的增强,促进语用能力的提高。

三、结论

任务型教学中的任务具有明显的互动特征,通过互动性任务活动,语言交际得以实现,意义得以构建。这个建构主义学习过程能够促进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发展。通过对任务类型的特点和难度的分析表明,任务活动的类型与语言功能与话题密切相关;教师在选择适当的任务活动的时候,要考虑影响任务难度的主要因素,如熟悉度、输入量、抽象度等。

参考文献:

[1] 张素英,刘长青.建构主义教学理念及其在大学英语阅

读教学中的应用[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1):140-144.

[2] Nunan,D.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M]

New York:Prentice-Hall,1989:74.

[3] Willis,J.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M]Lo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