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地区旅游业发展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廊坊市发展休闲旅游优势明显
1.较丰富的休闲旅游资源。近年来,廊坊市以温泉养生、温泉娱乐为主体功能,以温泉观光为辅助功能,完善京津廊会议市场和京津廊大众休闲市场,充分利用本地会议发展旅游,大规模的林地,浓郁的乡土文化,丰富的土地资源等优势条件,采取温泉旅游与其他旅游的项目组合开发的模式,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温泉休闲产业,形成伊斯兰风情商务旅游区,廊坊市区城市温泉旅游区、永固霸田园温泉旅游区、南部古镇古洼温泉旅游区等四个有特色的温泉旅游热点区域。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六大高尔夫球场的经营与服务,形成以高尔夫运动为主体的户外休闲活动主题园地。另外,进一步提升廊坊会展业的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品牌化和特色化程度,针对京津休闲市场,策划市场指向性强的休闲、购物、文化、体育等专题性会展项目。打造一批会展、商务、会议与休闲度假相结合的复合型品牌旅游产品。
2.环境建造成绩斐然。大力实施“蓝天、碧水”工程,环境质量大为改善。营造了生态文明林400个,市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垃圾处理率95%,市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332天。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等,并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
3.发展机遇空前。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市内经济结构的调动,重视旅游业的发展,非凡提出要逐步减少区内高污染、高耗能的重化工产业,将加快服务业的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把扩大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同时,河北省于2009年开始精心打造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前期论证工作已经完成,正在有重点,有步骤地展开建造和营造工作,为廊坊市休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空前的机遇。
4.客源市场巨大。京津人口总数约为3000万,消费能力在全国处于前列,是环京津休闲旅游成熟持久的消费市场。廊坊市2009年接待游客的85%来自京津。同时,京津拥有的私家车总数为500万辆,加上比邻地区的私家车,总数超过700万辆,自驾车游客由京津出发,可以1小时到达廊坊市的绝大多数景点,十分便捷。随着京津的发展,京津两市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增长的进一步加快,廊坊市休闲旅游的客源市场优势将进一步凸现。
5.便捷的交通区位。廊坊市位于京津之间,不仅有明显的距离优势,而且以京津地区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充分享受其公路、铁路、航空交通等优势,如陆路交通就有9条铁路干线、10条高速公路、12条国道以及若干条省道等。四通八达的交通,成为廊坊市休闲旅游项目的依托。
6.节假日的调动。新的节假日制度实施后,“五一”休假时间缩短,全年节假日次数增多,节假日的灵活性与变化性进一步加大,将有利于廊坊市这种以休闲旅游为特色的短途旅游的发展。由于拥有临京津、陆路交通便捷、资源丰富等优势,为短途旅游、休闲游、深度游、散客游尤其是自驾游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第一,整体竞争力和消费带动力弱,旅游综合效益不高。廊坊市的旅游业近几年发展较快,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但总体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旅游综合效益不高。与北京、天津郊区县的旅游业相比,旅游消费水平、消费结构不尽合理,旅游总收入相称于GDP的比重低,旅游消费的经济拉动作用较弱,这与所拥有的资源优势、区位市场优势还很不匹配,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第二,旅游产品结构不合理。一是观光型旅游产品居多,休闲度假产品的开发建造力度不够,尚未占据市场及消费的主导地位,旅游产业休闲化的趋势还不明显,2009年度,以休闲度假为目的游客不足20%;二是多数景区小、弱、散、差,3A级以上景区不足20%;三是部分重要旅游资源,在客观上与相邻地区存在产品的雷同,且处于相对劣势。满足不了游客的休闲旅游欲望,从而导致一些游客不再到廊坊游览类似产品。
第三,产品规模档次、服务治理水平较低。从规模档次看,一方面,部分地区不注重错位发展,如部分地热温泉,在产品类型、档次和功能上与京津郊区的类似景点雷同,受区位影响,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另一方面,旅游企业对旅游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深刻,尚未形成自身的产品特色,建成的精品景区较少,产品品质较低,创意不新颖、特色不突出、规模体量小、建造水平低、功能设施差等问题依旧普遍存在。从服务水平看,服务质量和治理水平普遍偏低,不能很好的满足京津游客的消费需求,弱势较为明显。
第四,旅游产业要素不完善。旅游接待设施不配套,游览、娱乐、住宿、餐饮、购物等旅游配套要素尚未形成产业链条,存在“短板”现象,导致旅游综合收入偏低,旅游消费的经济拉动作用较弱。如:一日游游客比例较大,过夜旅游者比例仅占游客总量的23%,影响了娱乐、住宿、餐饮等收入;其次,购物收入普遍偏低,远低于周边北京、天津,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5%)。仅占旅游总收入的27%。
充分发挥廊坊市与其他环京津地区旅游资源的整体优势,针对京津日益增加的度假休闲、回归自然的市场消费需求,构建环京津休闲旅游带,突出优势资源特色,实现与京津旅游产品的差异开发和错位发展,构建特色鲜明、重点突出、功能齐全的休闲旅游板块;深度策划集休闲度假、餐饮购物、娱乐活动、观光体验、康体健身等于一体的综合型休闲旅游区,并带动周边地区的整体发展;结合无景点休闲旅游发展,加快城市休闲体系建造,将廊坊市打造成为文化、景观特色鲜明,休闲旅游功能完善,旅游氛围浓厚的休闲旅游目的地;紧密依托交通干线和交通结点,推出道路便捷通常、标志标识完善、信息咨询访问周全、旅游产品体系完善的自驾车或自助旅游线路,进一步拓展廊坊市的休闲旅游空间。
参考文献:
篇2
一、发展现状
2001年,青海接待内外游客374万次,旅游收入高达13.45亿元。2002年青海旅游业再创新高,以400多万中外游客,15亿元旅游总收入的成绩,成为青海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2003年,青海省旅游业乘势而上,年初就呈现出较快增长态势,但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使青海旅游业无一例外地遭受了严重影响。在四五月份青海旅游的黄金季节里,不得不暂停各种旅游业务,部分重点景区景点也暂停向游人开发。青海省在有效防控非典的基础上,及时策划推出了“青海人游青海”旅游产品。6月1日,在全国率先开放了旅游市场和旅游景点,以“没有非典”的独特品牌吸引游客,塑造高原净土的旅游形象。8月2日举办了张健横渡青海湖活动,取得了巨大成功。接着,又与文化部门等联合主办了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节,配合第二届环湖自行车赛,举办了“青海之旅”旅游推介系列活动,积极有效地对外展示了青海独特的高原风光和民族风情,这些都有力推动了青海旅游的发展。
西部大开发以来交通基础设施的长足发展,特别是青藏铁路的全线开通,使青海这个过去似乎遥不可及的地方已不再遥远。据青海省统计局的统计,2007年青海省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1001.6万人次,接近全省人口的2倍,实现旅游总收入47.3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和32.8%。数字还显示,青海旅游业从1999年起步至今,不足10年的时间里,旅游人数和收入都快速攀升,分别增长了5倍和11倍。
然而,在旅游人数和收入双双快速增长的同时,人均消费水平和停留天数却是双双下降的。1999年,青海旅游人均消费为250元,到2007年人均旅游消费为473元。权威部门称,如果扣除物价上涨因素,人均旅游消费收入在近10年间是不升反降的。统计部门有关人士说,即便排除统计口径差异等因素,至少可以说,人均消费水平没有明显的增长。更有专家指出,数字升降的背后,折射出青海旅游业近年来的快速增长是一种低质低效的增长。
二、青海旅游业的经济瓶颈问题
1、发展旅游业的观念不到位
由于受地理区位、自然环境等条件的限制,长期处于封闭的自然经济状态,人们的商品意识、开放意识、价值观念都比较淡薄,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青海旅游业照搬东部地区旅游发展模式,一直没有形成一种突出青海特色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从而导致了发展速度缓慢、基础设施落后、产业规模弱小的现状。这种高成本、低效率的开发模式是与陈旧的旅游业发展观、资源观密切相联的。同时,在青海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受到一些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思想的影响,一些地方在“旅游扶贫”的名义下放任“竭泽而渔”的开发行为造成了地区经济“资源空心化”现象。还有一些人认为,旅游产业是“无烟工业”,因而不注重生态、环保问题,产生了相当多的“旅游公害”。这不但危害了旅游业自身的发展,也产生了极大的社会负面效应。因此,青海旅游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然要求观念和思想的大解放,摒弃传统的思维定势,突破传统的观念障碍。
2、旅游业体制创新缓慢
目前青海省旅游业体制创新的步伐较为缓慢,具体表现为青海省旅游企业由于缺乏引进和激励机制,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因此没有真正形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实体,从而制约了企业的自我发展。一些旅游企业虽然在名义上按照现代公司结构模式建立了管理组织结构,但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并未发挥组织功效,反而是增加了机构数量、降低了管理效率。在旅游管理体制方面,政府管理机构虽然有所精简和调整,但离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对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首先,在决策方面,一些旅游管理部门沿用计划经济下高度集权的领导模式,由长官意志代替企业行为,由行政命令代替市场规律,容易导致决策失误。其次,在市场参与方面,一些政府投资兴办并管理的旅游企业仍受到政府种种保护,导致了旅游业的垄断经营和不公平竞争,大大降低了旅游资源配置效率。再次,在市场管理方面,政府部门无法有效地对旅游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监控,缺乏规范化管理,致使“欺客、骗客、宰客”的现象大量发生,影响了青海旅游业形象。
3、硬件设施基础建设欠缺
青海省旅游资源开发的时间短、起点低、固定资产投入少,而完善旅游设施的耗资量却很大,造成了目前青海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率非常低的状况。一是旅游资源多地处偏僻地区,通路、通电、通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基本上要新建。二是旅游资源大多虽品位高但知名度低。低知名度的旅游资源是没有真正的经济价值的,提高知名度的重要手段是广泛开展宣传,而宣传促销也需耗资。三是尚未建立多元化的旅游基础设施投资渠道,投资严重依赖政府,投资不足已成为制约旅游业的主要障碍之一。
4、旅游产品开发过于单一,特色不够突出
青海旅游资源具有开发多元旅游产品得天独厚的条件,已开发的旅游景点近千处,其中有近30多景点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知名度,但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非常不足。甚至连国际上都享有较高知名度的青海湖,其开发尚处于原始阶段,其他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利用程度则更低。在东部地区,虽已形成了观光旅游产品、度假旅游产品和特种旅游产品并存的多元化产品供给结构,但仍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致使旅游产品间的特色无法形成互补效应。在激烈的国际和国内竞争中,青海旅游资源优势被开发不足的劣势所抵消。1999年,青海省国际旅游的总收入为393.8万美元,仅占当年全国国际旅游收入的万分之三左右,只相当于广东省国际旅游收的1‰、北京市的1.5‰;旅游企业直接收入2.2亿元人民币,亦只占全国总量的1‰。这与全国旅游业发展形势存在巨大的落差。
三、青海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1、树立市场化、协调化、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实现青海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必然要实现旅游要素产权主体、市场交易主体和开发经营方式的多元化,这决定了青海旅游业首先要进行观念的创新。在青海旅游开发中,应特别强调对开发对象的选择、开发程度的控制及开发过程的监督,以防止旅游开发中出现对象错位和程度失控现象。同时,应当反对两种错误的观念;一是在旅游业发展中普遍存在依赖政府的思想;二是对旅游市场发展中出现的市场失灵问题认识不清,存在着盲目市场化思想。
2、建立面向市场、强调效率的管理体制,实现制度创新
(1)建立、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进一步提高旅游企业的科学管理水平。贯彻实施现代企业制度能够使旅游企业在制度上实现创新,从市场中获得效益。同时,旅游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规模化与集中化也必须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同步方能达到目标效果。
(2)进一步打破政企不分、条块分割的旧体制,建立高效的旅游业管理体制。旅游业是由核心旅游业和辅助旅游业构成的综合性产业,有赖于一个高效的管理部门运用市场化手段对其进行整体规划、规范、指导和控制。这就要求管理部门承担相应的职责,改变管理职能扭曲的现实状况。
(3)必须打破行业、地区的限制,以实现旅游资源的区位优势互补和产业及地区间优化配置。这在各级政府主宰源配置权的前提下是无法实现的,因此,政府退出资源配置者的地位是优化整个旅游资源配置方式的前提。
(4)旅游经济管理应走出以条块分割、政企不分为基本特征的传统部门管理模式,过渡到产权明晰、职责明确的产业管理模式中。各级旅游主管部门应通过制定旅游产业政策,提供信息引导,编制行政法规,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协调针对旅游产业的各种行政、法律和经济管理手段的实施,来保证旅游经济活动的有效性、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3、拓宽投资渠道,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良好的旅游基础设施是旅游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因为旅游景观的吸引力不仅来自于其本身的旅游美学价值,也来自于其可进入性。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拓宽基础设施的投资渠道。是当务之急。这不仅需要有特殊的政策倾斜、大量的资金支持,而且需要对口支援、开放政策等各方面的扶持。为此,可以考虑以下一些方式。
(1)政府应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充分发挥财税政策扶持效应。通过政府预算加大对旅游业的专项补助范围和数额,尤其是对治理和改善青海生态环境的专项补助。
(2)为旅游基础设施提供优惠政策和良好的行政服务,吸引外资进入,如外国政府贷款项目、世行贷款项目和双边、多边援助项目。因此,资本市场的建设、金融工具的创新和融资方式的改进等是首先应采取的举措。
(3)组建“青海旅游股份公司”上市。通过发行股票,吸纳社会资金投资到青海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景点建设、旅游产品开发、旅游企业设施的更新改造上来。
4、突出资源特色,依托品牌产品,实现旅游产品多元化
青海独特的自然环境、雄奇的自然景观、古老神秘的文化遗迹、风格迥异的民族风情,符合旅游产业求新、求异、求知、求乐的趋势,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为青海旅游业依据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品创造了优越的条件。目前,青海旅游业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1)随着国际、国内旅游需求市场的逐渐成熟,个性化、多元化需求趋势的逐渐形成,要对旅游市场进行细分,准确地进行市场定位,选择合理的营销策略。
(2)以享誉世界的旅游品牌为依托(如青海湖、塔尔寺),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大力开拓旅游市场,提高服务质量,设计、开发和销售具备比较优势、特色鲜明的“拳头”产品。
(3)在体现特色中实现与东部地区的互补效应,为实现跨地区旅游经济体系的“点线”联合、客源分享、联合促销等方面创造条件。
(4)要努力提高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实现产品的绿色化、精品化;优化产品结构并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力争把青海建成国际精品旅游胜地。
5、发挥中心城市辐射作用
从经济学理论上来说,一般的经济发达城市、区域和经济带是沿基础设施通道建设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均不占优势的西宁,千载以来就是一处没有被充分开发的净土,兰州成了西部的交通枢纽,西宁则是一条死胡同,人们形象地称之为“盲肠”。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使西宁在理论上已经具备了高速发展的基础:青藏铁路建成将青、藏两省区从交通上更加紧密地联结起来,与西部地区连结起来,与广大内陆沿海地区连接起来;青海高原的地形、气候、矿藏等要素的空间格局造就了经济腾飞的基础;青藏高原已经形成的社会经济基础大部分集中在交通沿线,现有的主要物流、人流、信息流等的通道方向基本是东西向,而这起点就是西宁。西宁在青藏高原地理位置上的起始性、经济发展的辐射性、社会进步的带动性,使西宁的城市定位有了新的变化。随着青藏铁路的通车运营,西宁的城市功能和地位有了新的变化,从不沿边、不靠海,相对于内地是边疆、相对于边疆是内地的内陆城市一跃成为中心城市。从全国看,西宁处于我国近西部和远西部的结合部,位于陇海兰新经济带的西部,是东部中心城市经济辐射的“二传手”,可以发挥承东启西、南引北联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白恩培:资源开发与市场[R].资源开发与市场,2002(3).
[2]马春梅:加快青海省旅游业发展的思考[J].青海大学学报,2003(6).
篇3
二、柴达木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优势资源挖掘不够,旅游资源利用率低
柴达木禀赋的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但由于开发起步晚、观念落后、基础建设薄弱、体制和制度建设滞后,导致优势旅游资源开发缓慢,利用率很低。一是特色旅游开发深度不够。工业旅游、探险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等一些极具地方特点的旅游项目缺乏综合开发和利用的思路,景区景点规划建设滞后,尚属起步阶段。二是观念上重视不够。建设资金渠道狭窄、投入力度不大。重矿产资源开发,轻旅游资源挖掘,没有把旅游产业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因此对旅游开发的资金投入少,融资渠道狭窄,没有像矿产资源开发那样,下力气去搭建平台引入投资,致使景点景区建设开发缓慢,大量的旅游资源闲置,形不成现实的经济价值。
(二)基础设施十分薄弱,旅游产品开发不足
柴达木地区地域辽阔,景区景点分散。近年来区内铁路、公路等主要干道建设快速完成,对经济发展形成了有力支撑,但城市与景区之间、景点与景点之间,以及景区内道路建设相对落后,很多景点没有正规公路,交通十分不便;通讯设施没有对辖区形成全覆盖,偏远景区通讯不畅,盲点较多;大多数景区内环卫设施、食宿条件不具备,自助旅游几乎无法实现;旅游中介机构建设滞后,市场竞争不充分,旅游服务不完善,服务手段和产品单一、落后。除组团观光、公务、商务、会展旅游外,其他旅游产品和方式开发不足。
(三)环卫压力大,生态保护不容乐观
由于景区内环卫设施不完备,景点景区交通不便,路途遥远,垃圾处理形不成有效的制度约束,成为现实的环保压力。区内奇特的野生动物和脆弱的植被是柴达木生态观光旅游的主要元素,由于缺乏基本的保护设施,野生动物和植被保护的法规制度很难落实到位,给生态环境保护形成巨大压力;对野生动物资源和稀有植物资源没有人工培育、培养、种植的规划及基地,科学发展和保护生态资源的能动性不够。
(四)旅游宣传力度不够,客源不足
为深入了解柴达木地区旅游客源状况,笔者对部分景点景区游客进行了小规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90份。从调查分析结果看:受柴达木地区特殊的地理状况和气候条件影响,游客以中青年为主,以东部沿海、发达省区及城市居多,少数游客来自港澳台地区及日本、新加坡和境外其他国家。青藏高原广袤的自然景观,优美灵动的生态环境,神秘奇特的人文历史对国内外游客形成强烈吸引,或观光休闲,或寻根祭祖,或探险揭秘,或狩猎猎奇。但旅游终极目的地在周边地域,如拉萨、莫高窟、青海湖等,而柴达木大多是行程中的一站,多数游客表示对柴达木的旅游资源不十分了解,景点景区建设滞后,知名度不高,宣传渠道不广泛,力度不够。
(五)与周边地区旅游业没有形成联动协调机制
周边省区赋存丰富的旅游资源且已形成品牌效应,旅游业相对发达,经济优势凸显。而柴达木地区旅游业起步晚,相对不成熟,这与周边省区没有形成有效的联动机制十分相关。一是缺乏管理层面的协调制度。二是缺乏品牌资源开发与利用上的优势互补。三是缺乏经验上的交流和借鉴。四是缺乏资源开发上的统一规划、协调联动。五是没有充分发挥好交通枢纽作用。
三、对柴达木旅游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景点景区开发
柴达木旅游业发展的最大瓶颈是交通、通讯、中介机构及景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除继续加快铁路、公路、航空、通讯等外部基础建设外,政府应着力加强景点景区内的设施规划及建设。完善食、住、行、环卫四要件。重点抓好格尔木昆仑文化旅游区、察尔汗盐湖工业旅游区、德令哈可鲁克湖、乌兰哈里哈图、都兰吐蕃古墓、国际狩猎场、大柴旦温泉、茶卡盐湖风光、乌兰金子海、天峻自然风光等旅游景点景区开发与建设,充分挖掘民族民俗文化内涵,打造具有高原特色旅游文化品牌。
(二)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发展特色旅游
在继续完善和扩大提升“中国盐湖文化旅游节”、“可鲁克湖蟹文化旅游节”影响的同时,广泛开辟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多种宣传渠道,加大对柴达木地区特色旅游资源和丰富旅游文化的宣传,扩大对外省区及境外的影响,拓展国内外市场。积极组织参加具有影响力的国家重点旅游交易会、产品博览会、商品展销会等提升柴达木的知名度,为旅游产业发展造势。抓住青藏铁路格拉段建成通车、藏羚羊申报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成功及奥运奖牌使用格尔木昆仑玉的发展机遇,充分发挥青藏高原独特的旅游资源,以青藏铁路顶级旅游带为依托,积极发展昆仑文化旅游、中国盐湖城工业旅游、猎奇探险旅游、民族风情旅游、高原生态旅游等,努力打造“中国柴达木”旅游品牌。
(三)加快旅游产品开发,拉动旅游消费
旅游购物是一个地区旅游业成熟的标志,也是旅游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体现着旅游者对旅游地的满意程度。充分发挥柴达木地区矿产资源优势、特色农产品优势、动植物资源优势,开展矿产资源标本展销、盐花、盐雕、根雕展销、昆仑玉器展销、动物工艺、民族工艺产品展销,高原牦牛肉、羊肉食品展销,大蒜、枸杞、沙棘等特色农产品展销,柴达木中藏药材展销等。在政策上,引导和鼓励民营旅游产品企业发展,使特色旅游消费品销售成为柴达木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成为旅游经济增长的一支主要力量。
(四)加强景区景点治理,提升旅游整体形象
加强重点景区治理,切实改变脏乱差的现象,提升景区卫生环境。加强与公共卫生部门的合作,加强对宾馆、餐饮、娱乐场所的卫生整顿,尽快改善服务环境;营造良好的交通环境,尽快建立景点导示等路途服务标识,为自家车游客提供满意周到服务;解决旅途中入厕问题,整顿景点厕所等环卫设施 ,为游客提供干净舒适的服务;争取尽快组建成立海西州旅游开发总公司,为加快全州旅游资源开发,规范管理旅游行业,推动海西旅游产业跨越发展创造条件,提升柴达木旅游整体形象。
(五)整合旅游资源,与周边省区形成联动
当今旅游业的发展给了我们一个很重要启示,那就是任何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业发展都不是孤立和封闭的,必须与其它地区特别是周边地区形成协调联动共促共盈。要充分利用柴达木交通枢纽的地位,加强与周边省区的合作,形成联动机制,产出联动效应。努力实现旅游线路的合理规划,交通通讯的便利,资源优势的互补,经验的广泛交流,服务产品的共同开发和利用,旅游消费品的共同开发和推广。可以通过成立区域间旅游行业联席会议、政府机构协调机制等来实现与周边区域的旅游协调联动,推动区域间旅游产业共同发展。
(六)增强环保意识,保护生态环境
篇4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3-274-02
一、相关概念
1.资源型地区。关于资源型地区,目前还没有一个清晰、统一的定义,大多数学者是从资源型城市出发来概括的。如:赵俊(2010)在《我国资源型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实证分析》指出“资源型城市主要是依靠当地的矿产和森林等资源的开发而兴建或发展起来的城市”。焦兵(2011)发表的《资源型城市产业循环系统的构建研究——以陕西省延安市为例》一文中进一步明确资源型城市是“依托能源资源开发而新建或者发展起来,以能源资源的开采、加工和利用为主导或主要产业构成,具备向社会提供能源产品及其初加工产品现实功能的城市类型”。
根据已掌握的研究资料,资源型地区可以从“地区功能、地区主导产业、地区发展”几个不同角度进行定义。概括而言,是一类对资源(主要是矿产或能源资源)有着明显的依赖性,社会经济、环境及地区经济结构随着资源开发的阶段性变化而表现出不同发展态势的地区的统称,可以包括资源型城市和资源型村镇。
2.资源及旅游资源。
(1)资源的概念。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凡是对人类有用且数量有限的东西均可视为资源。资源可以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其中自然资源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地、森林、草原、动物、矿藏等;社会资源包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以及经过劳动创造的各种物质财富。
(2)旅游资源的概念。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中明确将其定义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同时,依据旅游资源的性状,划分为8个“主类”、31个“亚类”、155个“基本类型”。
与之相比,西方学术界更多地是将旅游资源称为旅游吸引物,如霍洛韦(J.C.Holloway.1986年)就认为“旅游资源是那些给旅游者以积极的效益或特征的吸引物,他们可以是湖滨或海滨、山岳风景、狩猎运动,以及令人舒适的会议环境”。
二、资源型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背景与意义
资源型地区因资源的开发而兴起,随着经济的发展对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大,资源的供给量正面临的巨大的挑战,而且资源依托型地区的产业结构单一,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就业面窄等矛盾日益突出,经济衰退或增长相对停滞已是一种普遍现象,有的地区已面临“矿竭城衰”的严重局面。面对资源依托型地区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发展旅游业将是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一条有效路径。
1.资源型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背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严重困扰中国资源型地区的“三危现象”(经济危机、资源危机、环境危机)在美、德、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同样出现过。资源型地区多因矿产资源而建、先矿后市,经济结构比较单一,经济建设和发展对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如果不能统筹规划,及时培育新的主导产业,城市的发展必然停滞甚至走向衰败。前苏联的石油城——巴库,有“德国工业引擎”之称的鲁尔区都是这方面的生动事例。
2008年,国家发改委研究报告显示,我国有资源型城市118座,土地总面积96万平方千米,涉及总人口1.54亿人。又据中国矿业协会的统计,我国目前的资源型地区中,20%处于成长期,68%处于成熟期,12%处于衰退期。总体来看,我国资源型地区的经济效益、财政收入、基础设施和利用外资的能力都不及全国平均水平。可以说,资源型地区在我国所涉及的面积之广、人口之多、经济地位之重、问题之多已成为影响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阻力。当然,资源型地区的转型也是当前全球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和发展趋势。经验表明,发展旅游业是资源型地区实现经济转型的不错路径。
2.资源型地区发展旅游业的意义。
(1)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区域经济整体发展。旅游业是一个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综合性产业,乘数效应系数为4.3%至5%,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带动作用。根据国民经济投人产出表直接消费系数结果显示:每增加1万元旅游收入,直接消耗住宿业、餐饮业、信息传输业、批零业、保险业、商业服务业814元、695元、605元、374元、358元和347元。相对而言,资源依托型地区产业结构单一,有些地方甚至占到工业增加值的80%以上。随着资源的枯竭,这些地区逐步陷入困境。因此,发展旅游业对资源型城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产业多元化具有重要意义。如,河南焦作就是这方面的典型实例,作为典型的煤炭资源地区,经过多年努力,焦作实现了从“黑色印象”到“绿色主题”的转变,年游客接待量由1999年的5l万人次发展到2011年的2281.25万人次,增长了45倍,旅游总收入从1999年的1.48亿增加到2011年的171.92亿元,增长了116倍,旅游业对地方GDP的贡献率由1999年的0.7%上升到2011年的21%,旅游业的发展延伸了产业链、优化了产业结构,在直接带动焦作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增强了其持续能力。
(2)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提升区域形象。通常,资源型地区在发展中都或多或少的对生态环境有所破坏,同时,由于产业结构单一造成基础设施欠账较多。大力发展旅游业,可以因势利导地利用资源,有效改变过去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来维持经济发展的传统做法。当然,恢复环境不是短期就能办到的,但有效利用现有条件建设成为特色景区也是资源型地区保护环境、加快旅游业发展的一条新路。同样,资源型地区通过发展旅游业,可以有效提升了区域的形象,促进了区域的招商引资工作。如,德国鲁尔区就因地制宜建成了人类采矿历史博物馆,被联合国确定为工业历史旅游景点。河南焦作也是这方面的典型,经过努力,焦作实现了从“黑色印象”到“绿色主题”的转变,提升了城市的形象,对扩展城市发展空间以及吸引外部资金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资源依托型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模式
1.资源依托型地区发展旅游业路径选择的原则。与其他地区不同,资源型地区发展旅游业的目的是保证经济、社会、生态稳定发展的同时,还要最大限度的利用原有条件。因此,其旅游业发展路径的选择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市场导向原则。市场导向性原则,就是根据旅游市场的需求内容和变化规律,选择发展路径。当今世界旅游业的发展已由资源导向转化为市场导向,已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资源型地区的旅游开发必须在对自身旅游资源和市场环境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发特色产品,并且紧跟市场的变化、开拓市场。
(2)经济性原则。资源型地区在选择旅游业的发展路径时,应当进行旅游业投入—产出分析,确保选择的路径投入少,产出多。对路径的可进入性、投资规模、投资效益、建设周期、资金回收周期等方面都要有细致的数据分析。作到选择的路径最经济原则。
(3)优化组合原则。资源型地区在选择旅游业发展路径时,要综合考虑,在突出重点旅游资源标志性形象的同时,进行资源的优化组合和多功能纵深开发,形成综合产品结构和资源的规模效益。在选择的同时,要注重旅游的带动作用,充分体现“旅游兴、百业兴”的局面,实现选择的路径达到组合最优原则。
(4)突出亮点原则。资源型地区旅游业的路径选择要有主次之分,资源优势要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必须走“品牌之路、精品之路”,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尤其要注重开发建设出自己的拳头产品、核心项目,以此树立旅游形象,推动整个区域的发展。
(5)可持续发展原则。资源型地区发展的最大问题就是可持续性,因此,其旅游业的发展必须要提前考虑到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发展旅游的同时兼顾生态、社会、文化的发展,做到旅游业的发展兼顾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产生威胁。
2.资源型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模式。应该说,由于地区情况不同,资源型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模式也具有多样性,但大多都应该经历三个阶段:
(1)“名气”提升阶段。基于其历史条件,资源型地区一般而言都具有在一定地域空间范围内的知名度,并且其影响空间伴随着资源开发的深入而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在其发展旅游业的前期,一方面要合理开发和加强产品设计,另一方面要有效借助和发扬以往的“名气”提升营销效力。
(2)“人气”聚揽阶段。宣传一定的社会认识后,资源型地区可以通过科学的服务软件建设、合理的品牌营造和必要的基础设施吸引不同细分市场的游客和各种投资商,获得旺盛人气,使得大规模的旅游开发和城市包括旅游经济在内的整体经济的发展成为可能。
(3)“财气”转化阶段。在前两步的基础上,通过产品营销、品牌推广、市场促销,增加了人均旅游收入、扩大国民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收入。
当然,资源型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过程并非线性,而呈环状发展,既通过综合环境的持续改善以及第二轮的资本再投入实现旅游资源的深入开发,资源型地区也会获得更大名气,从而引发第二个良性增长序列,构成资源型地区旅游发展模式(见图1)。
3.资源型地区旅游业的路径选择。
(1)围绕资源优势,加快产业延伸,发展特色旅游。资源型地区所拥有的丰富资源可以被利用发展特色旅游。首先,资源依托型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悠久的工业历史,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独特的优势发展工业旅游,变工业资源为旅游资源。一方面可以使游客领悟工业生产的历史,了解科技在工业中的作用,增强其对工业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也通过开展旅游业大改善了工业园区的生态环境,使废弃环境也能够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其次,资源依托型地区可以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节庆文化,不断提高当地的文化品味,将其进行包装组合,并大力的宣传,推出特色文化旅游。第三,资源依托型地区可以将原有产业和新兴产业结合,开展城市(乡村)旅游、探险旅游、循环经济旅游等。
(2)整合资源,综合发展,建立旅游商品基地。资源依托型地区可以依托其自身或周边现有的生产条件,整合周边旅游资源,形成旅游目的地与旅游商品基地综合开发路径。可以将老工业企业改造成为旅游商品生产企业,通过规模化发展形成旅游商品生产基地,也可以探索形成以资源工业观光为基础、以体验旅游创品牌,依托高新技术共同推动旅游业发展的综合化路径,形成了“工业立地、旅游兴地、科技强地”战略。
[基金项目:山西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SR11005)、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科研项目(2012007)]
参考文献:
1.全华.旅游资源开发及管理[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7
2.王晟昊.以发展旅游业为重点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山西省晋城市旅游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2009(5)
3.陈淑华.东北资源型城市工业旅游的发展—从德国鲁尔区视角分析[J].学术交流,2010(3)
4.佘可文.关于“皇城相府现象”的分析与启示[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9(4)
5.王联勋.国内资源型城市旅游业发展研究综述[J].经济师,2009(3)
6.胡云龙,李丹.皇城相府旅游业发展策略探究[J].现代经济,2008(3)
7.王文华.皇城相府精心打造太行山旅游区域核心景区[N].中国旅游报,2008.9.10
8.陶伟,邓路平.旅游发展与资源型城市转型:基于“焦作现象”的解读[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4)
9.鲍彩莲,周永.资源型城市旅游业开发浅论—以阜新市为例[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11)
10.闫海燕,冯涛,何艳冰.资源型城市的城市特色塑造—“焦作现象”背后的反思[J].资源与产业,2010(5)
11.张飞飞.资源型城市转型模式的战略选择[D].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
12.魏晓刚.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09
13.辛爱云.“焦作现象”及其城市经济转型的探讨[J].中国经贸导刊,2010(14)
14.李秀香,汪忠华.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体制机制建设探讨—以萍乡为例[J].资源与产业,2010(5)
15.孙伟.东北资源型枯竭产业城市经济转型措施[J].商业经济,2010(11)
16.黄娟.论旅游产业在山西经济转型发展中的重要作用[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
17.李丙漳.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研究[M].吉林:长春出版社,2009(2)
18.高峻.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篇5
一、发展现状
2001年,青海接待内外游客374万次,旅游收入高达13.45亿元。2002年青海旅游业再创新高,以400多万中外游客,15亿元旅游总收入的成绩,成为青海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2003年,青海省旅游业乘势而上,年初就呈现出较快增长态势,但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使青海旅游业无一例外地遭受了严重影响。在四五月份青海旅游的黄金季节里,不得不暂停各种旅游业务,部分重点景区景点也暂停向游人开发。青海省在有效防控非典的基础上,及时策划推出了“青海人游青海”旅游产品。6月1日,在全国率先开放了旅游市场和旅游景点,以“没有非典”的独特品牌吸引游客,塑造高原净土的旅游形象。8月2日举办了张健横渡青海湖活动,取得了巨大成功。接着,又与文化部门等联合主办了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节,配合第二届环湖自行车赛,举办了“青海之旅”旅游推介系列活动,积极有效地对外展示了青海独特的高原风光和民族风情,这些都有力推动了青海旅游的发展。
西部大开发以来交通基础设施的长足发展,特别是青藏铁路的全线开通,使青海这个过去似乎遥不可及的地方已不再遥远。据青海省统计局的统计,2007年青海省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1001.6万人次,接近全省人口的2倍,实现旅游总收入47.3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和32.8%。数字还显示,青海旅游业从1999年起步至今,不足10年的时间里,旅游人数和收入都快速攀升,分别增长了5倍和11倍。
然而,在旅游人数和收入双双快速增长的同时,人均消费水平和停留天数却是双双下降的。1999年,青海旅游人均消费为250元,到2007年人均旅游消费为473元。权威部门称,如果扣除物价上涨因素,人均旅游消费收入在近10年间是不升反降的。统计部门有关人士说,即便排除统计口径差异等因素,至少可以说,人均消费水平没有明显的增长。更有专家指出,数字升降的背后,折射出青海旅游业近年来的快速增长是一种低质低效的增长。
二、青海旅游业的经济瓶颈问题
1、发展旅游业的观念不到位
由于受地理区位、自然环境等条件的限制,长期处于封闭的自然经济状态,人们的商品意识、开放意识、价值观念都比较淡薄,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青海旅游业照搬东部地区旅游发展模式,一直没有形成一种突出青海特色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从而导致了发展速度缓慢、基础设施落后、产业规模弱小的现状。这种高成本、低效率的开发模式是与陈旧的旅游业发展观、资源观密切相联的。同时,在青海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受到一些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思想的影响,一些地方在“旅游扶贫”的名义下放任“竭泽而渔”的开发行为造成了地区经济“资源空心化”现象。还有一些人认为,旅游产业是“无烟工业”,因而不注重生态、环保问题,产生了相当多的“旅游公害”。这不但危害了旅游业自身的发展,也产生了极大的社会负面效应。因此,青海旅游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然要求观念和思想的大解放,摒弃传统的思维定势,突破传统的观念障碍。
2、旅游业体制创新缓慢
目前青海省旅游业体制创新的步伐较为缓慢,具体表现为青海省旅游企业由于缺乏引进和激励机制,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因此没有真正形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实体,从而制约了企业的自我发展。一些旅游企业虽然在名义上按照现代公司结构模式建立了管理组织结构,但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并未发挥组织功效,反而是增加了机构数量、降低了管理效率。在旅游管理体制方面,政府管理机构虽然有所精简和调整,但离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对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首先,在决策方面,一些旅游管理部门沿用计划经济下高度集权的领导模式,由长官意志代替企业行为,由行政命令代替市场规律,容易导致决策失误。其次,在市场参与方面,一些政府投资兴办并管理的旅游企业仍受到政府种种保护,导致了旅游业的垄断经营和不公平竞争,大大降低了旅游资源配置效率。再次,在市场管理方面,政府部门无法有效地对旅游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监控,缺乏规范化管理,致使“欺客、骗客、宰客”的现象大量发生,影响了青海旅游业形象。
3、硬件设施基础建设欠缺
青海省旅游资源开发的时间短、起点低、固定资产投入少,而完善旅游设施的耗资量却很大,造成了目前青海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率非常低的状况。一是旅游资源多地处偏僻地区,通路、通电、通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基本上要新建。二是旅游资源大多虽品位高但知名度低。低知名度的旅游资源是没有真正的经济价值的,提高知名度的重要手段是广泛开展宣传,而宣传促销也需耗资。三是尚未建立多元化的旅游基础设施投资渠道,投资严重依赖政府,投资不足已成为制约旅游业的主要障碍之一。
4、旅游产品开发过于单一,特色不够突出
青海旅游资源具有开发多元旅游产品得天独厚的条件,已开发的旅游景点近千处,其中有近30多景点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知名度,但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非常不足。甚至连国际上都享有较高知名度的青海湖,其开发尚处于原始阶段,其他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利用程度则更低。在东部地区,虽已形成了观光旅游产品、度假旅游产品和特种旅游产品并存的多元化产品供给结构,但仍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致使旅游产品间的特色无法形成互补效应。在激烈的国际和国内竞争中,青海旅游资源优势被开发不足的劣势所抵消。1999年,青海省国际旅游的总收入为393.8万美元,仅占当年全国国际旅游收入的万分之三左右,只相当于广东省国际旅游收的1‰、北京市的1.5‰;旅游企业直接收入2.2亿元人民币,亦只占全国总量的1‰。这与全国旅游业发展形势存在巨大的落差。
三、青海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1、树立市场化、协调化、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实现青海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必然要实现旅游要素产权主体、市场交易主体和开发经营方式的多元化,这决定了青海旅游业首先要进行观念的创新。在青海旅游开发中,应特别强调对开发对象的选择、开发程度的控制及开发过程的监督,以防止旅游开发中出现对象错位和程度失控现象。同时,应当反对两种错误的观念;一是在旅游业发展中普遍存在依赖政府的思想;二是对旅游市场发展中出现的市场失灵问题认识不清,存在着盲目市场化思想。
2、建立面向市场、强调效率的管理体制,实现制度创新(1)建立、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进一步提高旅游企业的科学管理水平。贯彻实施现代企业制度能够使旅游企业在制度上实现创新,从市场中获得效益。同时,旅游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规模化与集中化也必须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同步方能达到目标效果。
(2)进一步打破政企不分、条块分割的旧体制,建立高效的旅游业管理体制。旅游业是由核心旅游业和辅助旅游业构成的综合性产业,有赖于一个高效的管理部门运用市场化手段对其进行整体规划、规范、指导和控制。这就要求管理部门承担相应的职责,改变管理职能扭曲的现实状况。
(3)必须打破行业、地区的限制,以实现旅游资源的区位优势互补和产业及地区间优化配置。这在各级政府主宰源配置权的前提下是无法实现的,因此,政府退出资源配置者的地位是优化整个旅游资源配置方式的前提。
(4)旅游经济管理应走出以条块分割、政企不分为基本特征的传统部门管理模式,过渡到产权明晰、职责明确的产业管理模式中。各级旅游主管部门应通过制定旅游产业政策,提供信息引导,编制行政法规,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协调针对旅游产业的各种行政、法律和经济管理手段的实施,来保证旅游经济活动的有效性、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3、拓宽投资渠道,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良好的旅游基础设施是旅游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因为旅游景观的吸引力不仅来自于其本身的旅游美学价值,也来自于其可进入性。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拓宽基础设施的投资渠道。是当务之急。这不仅需要有特殊的政策倾斜、大量的资金支持,而且需要对口支援、开放政策等各方面的扶持。为此,可以考虑以下一些方式。
(1)政府应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充分发挥财税政策扶持效应。通过政府预算加大对旅游业的专项补助范围和数额,尤其是对治理和改善青海生态环境的专项补助。
(2)为旅游基础设施提供优惠政策和良好的行政服务,吸引外资进入,如外国政府贷款项目、世行贷款项目和双边、多边援助项目。因此,资本市场的建设、金融工具的创新和融资方式的改进等是首先应采取的举措。
篇6
一、发展现状
2001年,青海接待内外游客374万次,旅游收入高达13.45亿元。2002年青海旅游业再创新高,以400多万中外游客,15亿元旅游总收入的成绩,成为青海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2003年,青海省旅游业乘势而上,年初就呈现出较快增长态势,但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使青海旅游业无一例外地遭受了严重影响。在四五月份青海旅游的黄金季节里,不得不暂停各种旅游业务,部分重点景区景点也暂停向游人开发。青海省在有效防控非典的基础上,及时策划推出了“青海人游青海”旅游产品。6月1日,在全国率先开放了旅游市场和旅游景点,以“没有非典”的独特品牌吸引游客,塑造高原净土的旅游形象。8月2日举办了张健横渡青海湖活动,取得了巨大成功。接着,又与文化部门等联合主办了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节,配合第二届环湖自行车赛,举办了“青海之旅”旅游推介系列活动,积极有效地对外展示了青海独特的高原风光和民族风情,这些都有力推动了青海旅游的发展。
西部大开发以来交通基础设施的长足发展,特别是青藏铁路的全线开通,使青海这个过去似乎遥不可及的地方已不再遥远。据青海省统计局的统计,2007年青海省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1001.6万人次,接近全省人口的2倍,实现旅游总收入47.3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和32.8%。数字还显示,青海旅游业从1999年起步至今,不足10年的时间里,旅游人数和收入都快速攀升,分别增长了5倍和11倍。
然而,在旅游人数和收入双双快速增长的同时,人均消费水平和停留天数却是双双下降的。1999年,青海旅游人均消费为250元,到2007年人均旅游消费为473元。权威部门称,如果扣除物价上涨因素,人均旅游消费收入在近10年间是不升反降的。统计部门有关人士说,即便排除统计口径差异等因素,至少可以说,人均消费水平没有明显的增长。更有专家指出,数字升降的背后,折射出青海旅游业近年来的快速增长是一种低质低效的增长。
二、青海旅游业的经济瓶颈问题
1、发展旅游业的观念不到位
由于受地理区位、自然环境等条件的限制,长期处于封闭的自然经济状态,人们的商品意识、开放意识、价值观念都比较淡薄,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青海旅游业照搬东部地区旅游发展模式,一直没有形成一种突出青海特色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从而导致了发展速度缓慢、基础设施落后、产业规模弱小的现状。这种高成本、低效率的开发模式是与陈旧的旅游业发展观、资源观密切相联的。同时,在青海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受到一些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思想的影响,一些地方在“旅游扶贫”的名义下放任“竭泽而渔”的开发行为造成了地区经济“资源空心化”现象。还有一些人认为,旅游产业是“无烟工业”,因而不注重生态、环保问题,产生了相当多的“旅游公害”。这不但危害了旅游业自身的发展,也产生了极大的社会负面效应。因此,青海旅游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然要求观念和思想的大解放,摒弃传统的思维定势,突破传统的观念障碍。
2、旅游业体制创新缓慢
目前青海省旅游业体制创新的步伐较为缓慢,具体表现为青海省旅游企业由于缺乏引进和激励机制,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因此没有真正形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实体,从而制约了企业的自我发展。一些旅游企业虽然在名义上按照现代公司结构模式建立了管理组织结构,但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并未发挥组织功效,反而是增加了机构数量、降低了管理效率。在旅游管理体制方面,政府管理机构虽然有所精简和调整,但离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对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首先,在决策方面,一些旅游管理部门沿用计划经济下高度集权的领导模式,由长官意志代替企业行为,由行政命令代替市场规律,容易导致决策失误。其次,在市场参与方面,一些政府投资兴办并管理的旅游企业仍受到政府种种保护,导致了旅游业的垄断经营和不公平竞争,大大降低了旅游资源配置效率。再次,在市场管理方面,政府部门无法有效地对旅游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监控,缺乏规范化管理,致使“欺客、骗客、宰客”的现象大量发生,影响了青海旅游业形象。
3、硬件设施基础建设欠缺
青海省旅游资源开发的时间短、起点低、固定资产投入少,而完善旅游设施的耗资量却很大,造成了目前青海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率非常低的状况。一是旅游资源多地处偏僻地区,通路、通电、通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基本上要新建。二是旅游资源大多虽品位高但知名度低。低知名度的旅游资源是没有真正的经济价值的,提高知名度的重要手段是广泛开展宣传,而宣传促销也需耗资。三是尚未建立多元化的旅游基础设施投资渠道,投资严重依赖政府,投资不足已成为制约旅游业的主要障碍之一。
4、旅游产品开发过于单一,特色不够突出
青海旅游资源具有开发多元旅游产品得天独厚的条件,已开发的旅游景点近千处,其中有近30多景点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知名度,但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非常不足。甚至连国际上都享有较高知名度的青海湖,其开发尚处于原始阶段,其他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利用程度则更低。在东部地区,虽已形成了观光旅游产品、度假旅游产品和特种旅游产品并存的多元化产品供给结构,但仍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致使旅游产品间的特色无法形成互补效应。在激烈的国际和国内竞争中,青海旅游资源优势被开发不足的劣势所抵消。1999年,青海省国际旅游的总收入为393.8万美元,仅占当年全国国际旅游收入的万分之三左右,只相当于广东省国际旅游收的1‰、北京市的1.5‰;旅游企业直接收入2.2亿元人民币,亦只占全国总量的1‰。这与全国旅游业发展形势存在巨大的落差。
三、青海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1、树立市场化、协调化、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实现青海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必然要实现旅游要素产权主体、市场交易主体和开发经营方式的多元化,这决定了青海旅游业首先要进行观念的创新。在青海旅游开发中,应特别强调对开发对象的选择、开发程度的控制及开发过程的监督,以防止旅游开发中出现对象错位和程度失控现象。同时,应当反对两种错误的观念;一是在旅游业发展中普遍存在依赖政府的思想;二是对旅游市场发展中出现的市场失灵问题认识不清,存在着盲目市场化思想。
2、建立面向市场、强调效率的管理体制,实现制度创新
(1)建立、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进一步提高旅游企业的科学管理水平。贯彻实施现代企业制度能够使旅游企业在制度上实现创新,从市场中获得效益。同时,旅游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规模化与集中化也必须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同步方能达到目标效果。
(2)进一步打破政企不分、条块分割的旧体制,建立高效的旅游业管理体制。旅游业是由核心旅游业和辅助旅游业构成的综合性产业,有赖于一个高效的管理部门运用市场化手段对其进行整体规划、规范、指导和控制。这就要求管理部门承担相应的职责,改变管理职能扭曲的现实状况。
(3)必须打破行业、地区的限制,以实现旅游资源的区位优势互补和产业及地区间优化配置。这在各级政府主宰源配置权的前提下是无法实现的,因此,政府退出资源配置者的地位是优化整个旅游资源配置方式的前提。
(4)旅游经济管理应走出以条块分割、政企不分为基本特征的传统部门管理模式,过渡到产权明晰、职责明确的产业管理模式中。各级旅游主管部门应通过制定旅游产业政策,提供信息引导,编制行政法规,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协调针对旅游产业的各种行政、法律和经济管理手段的实施,来保证旅游经济活动的有效性、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3、拓宽投资渠道,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良好的旅游基础设施是旅游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因为旅游景观的吸引力不仅来自于其本身的旅游美学价值,也来自于其可进入性。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拓宽基础设施的投资渠道。是当务之急。这不仅需要有特殊的政策倾斜、大量的资金支持,而且需要对口支援、开放政策等各方面的扶持。为此,可以考虑以下一些方式。
(1)政府应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充分发挥财税政策扶持效应。通过政府预算加大对旅游业的专项补助范围和数额,尤其是对治理和改善青海生态环境的专项补助。
(2)为旅游基础设施提供优惠政策和良好的行政服务,吸引外资进入,如外国政府贷款项目、世行贷款项目和双边、多边援助项目。因此,资本市场的建设、金融工具的创新和融资方式的改进等是首先应采取的举措。
(3)组建“青海旅游股份公司”上市。通过发行股票,吸纳社会资金投资到青海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景点建设、旅游产品开发、旅游企业设施的更新改造上来。
4、突出资源特色,依托品牌产品,实现旅游产品多元化
青海独特的自然环境、雄奇的自然景观、古老神秘的文化遗迹、风格迥异的民族风情,符合旅游产业求新、求异、求知、求乐的趋势,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为青海旅游业依据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品创造了优越的条件。目前,青海旅游业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1)随着国际、国内旅游需求市场的逐渐成熟,个性化、多元化需求趋势的逐渐形成,要对旅游市场进行细分,准确地进行市场定位,选择合理的营销策略。
(2)以享誉世界的旅游品牌为依托(如青海湖、塔尔寺),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大力开拓旅游市场,提高服务质量,设计、开发和销售具备比较优势、特色鲜明的“拳头”产品。
(3)在体现特色中实现与东部地区的互补效应,为实现跨地区旅游经济体系的“点线”联合、客源分享、联合促销等方面创造条件。
(4)要努力提高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实现产品的绿色化、精品化;优化产品结构并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力争把青海建成国际精品旅游胜地。
5、发挥中心城市辐射作用
从经济学理论上来说,一般的经济发达城市、区域和经济带是沿基础设施通道建设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均不占优势的西宁,千载以来就是一处没有被充分开发的净土,兰州成了西部的交通枢纽,西宁则是一条死胡同,人们形象地称之为“盲肠”。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使西宁在理论上已经具备了高速发展的基础:青藏铁路建成将青、藏两省区从交通上更加紧密地联结起来,与西部地区连结起来,与广大内陆沿海地区连接起来;青海高原的地形、气候、矿藏等要素的空间格局造就了经济腾飞的基础;青藏高原已经形成的社会经济基础大部分集中在交通沿线,现有的主要物流、人流、信息流等的通道方向基本是东西向,而这起点就是西宁。西宁在青藏高原地理位置上的起始性、经济发展的辐射性、社会进步的带动性,使西宁的城市定位有了新的变化。随着青藏铁路的通车运营,西宁的城市功能和地位有了新的变化,从不沿边、不靠海,相对于内地是边疆、相对于边疆是内地的内陆城市一跃成为中心城市。从全国看,西宁处于我国近西部和远西部的结合部,位于陇海兰新经济带的西部,是东部中心城市经济辐射的“二传手”,可以发挥承东启西、南引北联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白恩培:资源开发与市场[R].资源开发与市场,2002(3).
[2] 马春梅:加快青海省旅游业发展的思考[J].青海大学学报,2003(6).
篇7
二、拓宽多元化投资渠道,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拓宽基础设施的投资渠道是当务之急,为此,可以考虑采用以下一些方式:一是政府可以进一步加大对西部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二是可以采用公共物品的私人供给方式,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上向社会全面开放,吸引社会资金进入;三是向外资进入西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优惠政策和良好的行政服务,吸引外资进入。民族贫困山区由于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给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重重困难。因此,民族贫困山区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加快旅游设施建设,从而为施行者提供便利条件。近几年来,省交通厅和各县投资修建了乌那、中和到洋浦旅游专道,西线高速公路到尖峰岭等3条旅游公路,对昌江县城至霸王岭的公路进行了改造。
三、进一步加强旅游特色的宣传
民族贫困山区一般都有秀丽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人文景观,但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的限制,“养在深闺人未识”。因此,要大力发展旅游业,必须加大宣传力度。海南旅游业开发、促销,西线潜力最大。西线旅游开发应立足旅游资源丰富和地理位置优越的条件,推出各种特色活动。
1.森林生态旅游。西部各市县应把旅游业当作第三产业的龙头来抓,加大促销力度,把旅游产品推出去,开展“森林生态旅游”。海南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和良好的生态,被人们誉为“未受污染的长寿岛,回归大自然的好去处”。这是海南旅游的一大优势,也是海南旅游业持续快速增长,迅速成为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成为全国热点旅游地区的重要因素。海南西部森林旅游以尖峰岭森林公园为主要目的地(海南西部生态旅游应以尖峰岭为中心。尖峰岭近几年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配套项目建设速度较快,把尖峰岭建成海南西部生态旅游示范区有诸多有利条件)、黎母山、坝王岭、两院植物园、松涛水库、西联农场胶林等为辅。
2.文化古迹游。海南西部文化古迹主要有儋州的东坡书院、儋州古城等。还有昌江县的昌化古城。位于南海之滨的昌化,古城始建于西汉,明朝重建,保留至今,除古城土墙、壕沟外,还有赵鼎衣冠墓、治平寺碑、南门园墓群、峻灵五庙等遗址。白沙县的陨石坑,是我国发现的第一个陨石坑,直径3.7千米,为距今约7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坠落爆炸形成。西部各市县还有其他文化文物的景点有待开发。可以东坡书院、中和儋州古城为活动重点,开展文化古迹游,进行坡学术研究,进行书画展、调声表演及民间娱乐活动。在云月湖、蓝洋度假村、热带植物园举办“旅游晚会”、“赛歌赛诗比赛”,开展民俗风情游。在海南西部少数民旅市县开展“三月三”活动等具有海南西部风情特色的旅游观光活动。
3.休闲旅游。海南西部也应大为发展休闲旅游。当今最受欢迎的11项休闲活动,分别是泡温泉、钓鱼、爬山、击剑、耕田、出海、骑马、跳舞、驾驶飞机、学习绘画和打高尔夫球。以上大部分休闲活动,除驾驶飞机要有一定设备条件和场地外,其他在西部旅游中都能开展。因此,海南西部旅游应以回归大自然的生态旅游和休闲旅游为主,这也是海南西部旅游的特色。
4.民俗风情游。在儋州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调声表演、民间赛歌赛诗比寒。在老百姓家中品尝地方特色的食品。在黎族“三月三”的发源地东方市东河镇举办“三月三”节。每年农历三月初三,黎族同胞都要欢度传统的民族节日“三月三”,他们穿上鲜艳的民族服装,载歌载舞,架起篝火,青年男女对歌,把节庆活动推向。这些民俗风情活动,都在当地居民和农村中举办,突出地乡特色,和优美的自然环境结合起来。海南饮食独具特色,可以开设一些民居式茶店、大排档,开一些海南特色点心店、食品加工店,如临高县烤乳猪、海鲜加工。在少数民族地区可用山珍、野菜招待游客。短距离交通可用牛车,增添游人的情趣。
四、突出资源特色优势,实现旅游产品多元化
要进一步加速旅游商品的开发。旅游是一项综合消费过程,只有努力建立和完善吃、住、游、娱、购的配套服务体系,才能提高旅游业的综合效益。具有众多美誉的西部地区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悠久的古代文化、奇特的民族风情、多彩的自然风光为西部地区旅游业依据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品创造了优越的前提条件。
旅游产业是典型的特色经济,海南岛西部地区应当随着国内旅游需求的逐渐成熟,在实现产品的多元化的同时,努力提高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实现产品的绿色化、精品化,优化西部旅游产品结构,并提高西部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努力再开发出具有国内影响的旅游绝品来,迎接21世纪海南岛西部旅游业的灿烂明天。
参考文献:
[1]李树民.西部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可行性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与社会科学报),2001,(3):22-27.
篇8
旅游业是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向旅游者提供旅行游览服务的行业。经济发展是促进旅游业升级换代的关键因素,旅游业对整个国民经济亦不可或缺,能够不断满足人们更高水平的现实需求。近年来,旅游业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关注,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逐渐成为人们研究的对象(柳思维、吴忠才,2007)。掌握旅游业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是提高经济效率和制定发展策略的重要借鉴,对促成经济体系升级及未来城市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且最终能为优化旅游经济发展模式提供必要参考。为了更加科学地认识旅游产业在重庆经济结构中的地位与作用,本文利用回归分析对重庆市旅游业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定量地分析重庆市旅游业和经济发展的关联性,以期为重庆市旅游业和经济发展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重庆市旅游业与地区经济增长相关性的定量分析
(一)重庆市旅游业发展状况概述
重庆成为直辖市后,接待旅游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都有大幅度提高,1997年旅游外汇收入达到10548万美元,接待旅游人数达到259414人次。目前重庆旅游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已经形成规模。内部行业齐全,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对国际国内旅游者有了相当的吸引力。重庆以“美女、美食、火锅、温泉”闻名于世界,并以山城都市、长江三峡、大足石刻三大世界级旅游精品带动旅游业的强盛发展。
(二)重庆市旅游业与地区经济增长相关性分析
为了清晰地表现重庆市旅游业和经济增长的相关性,本文搜集整理了1997-2010年度的统计年鉴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数据,如表1所示。
根据表1可看出:受国家政策支持和一系列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影响,重庆市旅游收入和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均增长迅速, 1997年至2010年,旅游总收入由94.52亿元增加到869.37亿元,增长率超过59.6%,处于高位,所占比重也由 6.61增长到11.01。旅游业作为一种消费性支出,对经济增长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直辖至今,重庆市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了6460亿元,增长规模大、速度快,不仅对国民生产的其他领域提供支持,更提升了重庆市在全国的形象与地位。
为了进一步表明二者相关程度的紧密性,本文根据表1数据绘制了散点图,如图1所示。
由图1可明显看出,散点几乎呈直线延伸,有力的证明了重庆市旅游业和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线性相关性,为后文一元回归分析的运算奠定了基础。
表1中:设变量xi为重庆市旅游收入,x为1997年到2010年间平均旅游收入, yi为地区国民生产总值,y为地区平均国民生产总值,回归方程Y =a+bX,其中a、b为待定参数。将表1数据输入Eviews5.0软件,计算结果如图2所示。
经计算b=∑(xi-x)(yi-y) /∑(xi-x)2=8.433784,a=y-bx=496.0883,所以回归方程为:Y=496.0883+8.433784X
(0.143358)(56.78534)
(58.83020)(8.736204)
(0) (0)
相关系数为:
R2=Lxy/(LxLy)1/2=∑(xi-x) (yi-y) /(∑(xi-x)2)1/2((yi-y)2)1/2=0.996545
F=3460.993 D-W=1.4897
重庆市旅游业投入产出系数为 8.433784,这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旅游收入每增加1E元,地区GDP将增加8.433784E元。T检验与F检验均显著,变量x和y的线形相关性及回归方程的可信度可利用相关系数R进行检验,本例中R达到了0.996545,说明拟合优度相当高,较好反映了现实中重庆市旅游业和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
近几年,重庆陆续打出了“美食之都”、“温泉之都”、“会展之都”、“重庆非去不可”等名牌,旨在推动旅游这一产业对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那么,旅游业的贡献力度如何,在经济影响和产业关联方面又产生着怎样的效应呢?
旅游业的产业关联效应与经济影响分析
旅游业的发展一方面有赖于目的地中其他经济部门或者行业的配合和支持,另一方面,旅游产业关联性强,影响范围大,其发展必然影响其它相关行业的发展,提升经济发展水平(闫敏,1999)。据研究测算,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既可给国民经济相关行业带来4.3元的增值效益(张愚,2008)。旅游业与其他关联产业之间形成了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旅游业的产业关联度不断提高,辐射面逐步拓宽,图3反应了旅游业和关联产业之间的关系。
世界旅游组织公布的资料显示,每1个关联产业的旅游直接就业人数,大致可产生5个相关就业需求。同时,发展旅游业,带动关联产业发展还能吸引更多投资,从而影响城市的建设和经济的发展。因此,本文从旅游业对就业与投资影响两个方面来分析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重大贡献。
(一)旅游业对就业的影响分析
旅游业对解决就业问题的贡献,不仅表现在就业岗位总量的增加上,对优化就业结构、降低全社会就业成本、扶助弱势群体就业、就业环境、减少城乡就业冲突、推进就业市场化和国际化等方面也都发挥了特殊的功能(石培华,2003)。1997年,重庆全市餐饮业、会展业等旅游相关产业年末从业人员1686.7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2%,其中城镇从业人员369.7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2%。城镇从业人员中,职工278.2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8%,三资企业和城镇个体、私营从业人员115.0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5.8%。全年城镇经济单位新增就业人员8.41万人,比上年减少1.67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下降为3.5%。2010年,全市就业情况继续好转,尤其是旅游交通、旅游餐饮、旅游商品、旅游景区等领域,直接或间接解决了大部分就业问题。据统计,在旅游行业就业人群中,5%左右的人员是下岗再就业人员。根据这一比例计算,旅游业解决下岗再就业直接就业人员近50万人,拉动间接就业150万人,总数近200万人。
(二)旅游业对投资的影响分析
旅游活动涉及到“吃、住、行、游、购、娱”等多个方面,几乎覆盖了从传统服务业到现代服务业的所有行业和门类。大力发展旅游,不仅可以扩大服务业的规模,还可以改造传统服务业,促进金融、信息等现代服务业的成长,提升服务业的水平对于我国产业投资结构的优化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具有重要的意义(张文建,2003)。投资作为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1997-2010年,旅游关联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从370.94亿元增加到6934.80亿元,增长了将近20倍。同时自1997年以来,重庆市每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增长都在15%以上,尤其 从2001年开始,连续10年增长都超过了20%。图4是其投资额增长示意图。
由图4可以看出,直辖以来,重庆市固定资产投资几乎为直线上升,旅游业及关联行业对重庆市固定资产投资的作用不可忽视,继续加强对旅游业的发展和结构优化具有重大意义。旅游业的繁荣发展在短期内对其他相关行业的投资都会有较强的正面作用,并且这种正向的促进作用会一直持续,这说明旅游业的发展对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确实有较强的拉动作用。它的蓬勃发展将带动一大批行业焕发生机,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反之,旅游业的任何波动和衰退也会导致其他行业的不景气,很难想象低迷的旅游业会带来繁荣的交通业、餐饮业和娱乐业(张敏,2009)。因此,要明确旅游业的重要地位和促进作用,大力发展旅游业。
参考文献:
1.柳思维,吴忠才.中国旅游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2007(9)
2.张国臣.河南旅游经济的发展战略[J].决策探索,1999(10)
3.闫敏.旅游业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J].旅游学刊,1999(2)
4.张愚.重庆国际旅游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J].时代经贸,2008(3)
篇9
Abstract: SWOT analysis is used to study the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of culture tourism development in South Shanxi under the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On the basis of thi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that are beneficial to its development: seize the opportunity of the “Belt and Road”Initiative and increase marketing publicity;broaden financing channels and improve infrastructure; build the brand of characteristic culture and extend the tourism industry chain; promote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resource integration; train high quality personnel, improve service level. It aim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South Shanxi to seize strategic opportunities and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tourism.
Keywords: “the Belt and Road”Initiative; Cultural Tourism;South Shanxi
一、引言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它不仅是促进地区共同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合作共赢之路,也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一带一路”以实现“五通”建设为主要内容,其中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通过加强旅游合作,尤其是发展具有各国特色的文化旅游,能够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让各国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实现文化认同,为深化多边合作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
晋南地区是指山西南部,包括临汾市和运城市,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向东延伸的腹地,邻近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同时也是华夏文明的源头、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的记载表明中华史前三圣尧舜禹都建都于此,晋南地区发展文化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SWOT分析
SWOT分析,是基于内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下的态势分析。首先列举出研究对象发展的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挑战,然后将各种因素相互匹配分析,从中得出发展建议或结论。
(一)优势分析
1.旅游资源条件
晋南地区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尤其是寻根祭祖游。临汾市的陶寺遗址,是帝尧都城所在,是最早的“中国”,出土了最早的文字,奠定了华夏的根基,“民师帝范,文明始祖”尧帝的尧陵和尧庙;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是海内外华人寻根问祖的圣地;广胜寺内的飞虹塔是全国保存最完整的七彩琉璃塔;苏三监狱是全国仅存的明代监狱。运城市的世纪曙猿是目前发现最古老的类人猿;“海内祠庙之祖”的后土祠;“关庙之祖”“武庙之冠”的解州关帝庙是我国现存始建最早、规模最大、建制最高、保存最全的关帝庙;具有“中??死海”之称的盐池。这些旅游景点特色鲜明,具有很强的垄断性。
2.区位条件
晋南地区位于晋陕豫黄河金三角中心地带,是连接三省的中间环节。向东承接环渤海经济圈,向西毗邻关天经济区。晋南地区邻近西安、洛阳两大旅游热点城市。运城市离西安仅有260公里。西安是我国西部的特大型城市,也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国际化程度高,旅游发达,在“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构想的促进下会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旅游者。
3.交通条件
南北方向上贯穿南同蒲铁路,东西方向上横亘侯西铁路、侯月铁路。大西高铁建成营运缩短了晋南地区与太原城市群及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的交通时间。运三高铁的筹建有助于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协调发展,并与中原经济区实现对接。京昆、运风、运三和大运高速形成了晋南通往北京、太原、三门峡、西安等大城市的高速交通网。临汾乔李机场、运城关公机场目前通航27个城市。晋南地区已经构建成了多层次、立体化、现代化的交通网络。
(二)劣势分析
1.管理体制
大部分旅游景区由事业单位分级管理,管理机制不活,对外开放程度不高,市场化程度滞后,存在政企不分、政事不分、景区整合不足等问题。晋南地区的19个4A景区以及2个3A景区大部分各自为政、分散经营、相互支撑少,未形成精品旅游线路。旅游产业投资渠道单一,向社会资本的开放程度不够。
2.开发程度
旅游资源并不等于旅游产品,晋南地区资源向产品转化尤其是深层次的转化不足,这直接影响文化旅游的发展。目前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还停留在游览观光的层面,旅游产品结构单一,收入主要依赖门票,主要的旅游活动集中在景区,对文化内涵挖掘不足。同时与其他相关产业深度融合不够,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条不完整。各类产品开发不足,难以满足游客当前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以及市场新变化。
3.相关服务
目前运城市有旅行社84家,五星级酒店1家,四星级酒店5家;临汾市有旅行社54家,五星级酒店0家,四星级酒店5家。虽然旅行社数量多,但缺少大型旅游上市公司,整体上呈现小、散、弱的状态,市场化程度低,接待能力有限,抵御风险的能力差。同时旅游业人才结构不合理,文化旅游重点是文化的挖掘和讲解,高素质的讲解员会将文化更加生动地展现,更好地将文化融合的旅游中,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然而现阶段存在缺乏高层次的管理人才,景区服务人员素质层次较低等问题。
(三)机遇分析
1.“一带一路”合作倡议
国家“一带一路” 合作倡议的提出,促进了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中华文化对各国人民存在着巨大的吸引力。晋南地区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尤其是运城的关帝文化和临汾的根祖文化,更是对海内外的华人华侨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同时晋南地区临近丝绸之路经济带开发开放的高地西安,可以与西安形成大的旅游圈,共享旅游客源。
2.良好发展环境
山西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文化旅游业发展的方向和定位,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转型发展的新引擎、新支柱。这为晋南地区发展文化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通过《人说山西好风光》电视竞演方式评选山西省旅游发展大会主办城市,全面宣传了晋南地区的旅游资源,展示文化旅游形象,掀起全方位协助文化旅游发展的热潮。这为晋南地区发展文化旅游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挑战分析
1.区域竞争
黄帝是华夏部落首领,是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是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陕西延安黄陵县力图将黄帝陵打造成海内外华人寻根祭祖的民族圣地。据历史记载“黄帝崩,葬桥山”,经过几千年的传承,黄帝陵号称“天下第一陵”、“华夏第一陵”。同时黄帝陵是第一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在旅游内容上与晋南的寻根祭祖游内容相近,容易形成区域竞争。
2.旅游业新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大众旅游时代已经来到,旅游成为人们了常态化的生活方式。旅游业已经从“景点旅游”发展到了全民旅游和自助游、自驾游为主 “全域旅游”阶段,最终要实现全域资源整合、全面布局、全景打造、产业融合、全民参与的发展模式。这就要求把整个旅游地当作一个旅游景区来规划和建设,从单一产业向综合产业转变,从小旅游向大旅游转变。根据旅游者的需求,旅游从游览观光型向参与性、娱乐性、知识性、休闲性更强的度假休闲旅游转变。这使得游客对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的要求更高,对特色化、个性化的旅游产品的要求更高,旅游需求的品质化和中高端化趋势日益明显。
三、发展对策
(一)抓住“一带一路”机遇,推动区域旅游一体化
充分发挥政策优势,抢抓“一带一路”机遇,依托晋南地区加入“美丽中国、天下黄河”“黄河进三角”等旅游联盟。开展区域旅游合作,强化与主要客源地行政部门、规模旅行社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换、互相宣传、互送客源、共同开拓市场,推动区域旅游一体化。例如,与黄帝陵加强合作,同时突出民间姓氏祭祖特色,形成寻根祭祖专题旅游线路,打造“大寻根旅游圈”共享客源。通过广告策略、营业推广、公共关系、人员推销等各种方式加大对晋南旅游文化资源的营销宣传。例如,借助西安区位优势进行大通道建设,在重要的交通枢纽设置旅游广告牌,扩大晋南旅游的辐射范围;加强旅游宣传互动,定期举办旅游推介会。
(二)拓宽融资渠道,完善基础设施
旅游业发展需要存量资源优化配置和增量资源的有效投入。拓宽旅游企业融资渠道,吸引国家、省政策性投资,吸引战略投资者。鼓励金融机构开办经营权和门票收入等的质押贷款渠道,小旅游企业以联保的方式实现小额融资,将资源禀赋和金融资本有机结合,使得旅游业的发展由促进消费的单一支撑向投资、消费的“双轮驱动”转变。鼓励旅游资源丰富、管理体制清晰的大型旅游企业上市融资。加大债券市场对旅游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快旅游业和金融业的相互促?M。支持和改进旅游消费信贷,探索开发满足旅游消费需求的金融产品。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和支持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完善城市基础建设,解决“最后一公里”以及乡村公路等级不高和景区景点连接线道路不通畅的问题,实现从机场、火车站和客运站到景区交通的无缝衔接。加强旅游集散中心、咨询中心、停车场以及旅游信息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从而提升旅游便利化水平。
(三)塑造特色文化品牌,延长旅游产业链
依托晋南文化旅游资源,深入挖掘尧舜文化、关公文化、移民文化和黄河文化,开发影视、节庆、主题公园等文化旅游产品。在景区内开展常态化的主题活动和增加夜间项目,以游客的体验时间换取旅游空间。例如举办“关公国际文化旅游节”“大槐树寻根祭祖节”“舜帝德孝文化节”等活动,塑造晋南地区根祖孝文化的旅游品牌,带动晋南文化旅游业发展。支持旅游产品的研发,设计一批质量过关,具有晋南文化元素符号的旅游产品,实现文化商品的“回味效应”。旅游业的关联性特征,既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又拓宽了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空间。将旅游业与餐饮业结合起来,弘扬晋南餐饮文化,深入挖掘民间传统小吃、开发晋南文化型传统菜品,打造特色餐饮品牌,提升晋南餐饮业发展品质。旅游业与住宿业相结合,优化结构、提升服务水平,培育一批有特色有竞争力的住宿品牌,推进住宿企业的连锁化、网络化发展,发展更适合自驾游、自助游的车营地、民宿等新型住宿业态。
(四)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发挥资源整合优势
探索旅游资源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委托经营,实现旅游事业向旅游产业的转变,提升旅游企业的活力,解决土地、资金、体制、组织等旅游生产要素优化组合配置的问题。建立景区旅游开放备案制度、景区旅游建设与经营项目会商制度、推动景区旅游实现特许经营管理,推进经营决策、劳动用工、薪酬制度等去行政化改革,完善景区建设经营活动中的监管制度,建立健全景区安全风险评估制度、景区预约预报预定机制。引导旅游业与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农业、教育、医疗、金融业相互促进发展,使旅游业成为晋南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增长点。
(五)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服务水平
篇10
一、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问题
我国是个旅游大国,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文化吸引着中外游客。许多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址,为我国旅游业的开发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我国旅游业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却不容乐观。在部分地区,因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使旅游业的发展受到影响。
(一)旅游资源、均化失衡
我国旅游资源特别丰富,数量很大,但同其他资源相比,人均占有量有限、短缺,旅游需求量过大,这使国内许多风景区面临挑战。同时,这些极具竞争力的旅游资源又存在结构和分布的严重失衡,对资源和环境造成极大压力。
(二)素质偏低、资源受损
在我国,推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主要的困扰因素来自整体的国民素质,来自游客、经营者和管理者的思想观念、习惯行为。游客环保意识偏低,造成旅游景点的人为破坏,在旅游景点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游客触摸攀爬名胜古迹,在部分古迹上乱刻乱画等不良现象,所有这些,都使名胜古迹的本来风貌和存在寿命受到严重威胁。
(三)盲目开发、不够合理
在许多欠发达地区,政府和相关部门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缺乏细致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科学的规划布局。特别是一些新旅游景点的开发者急功近利,在缺少必要认证和总体规划的前提下,盲目开发、粗放经营。在旅游资源利用方面只顾开发缺少保护,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珍贵旅游资源的损害与浪费。
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应对策略
欠发达地区旅游经济要想真正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健康轨道,必须培养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可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培育特色优势
旅游特色是该地旅游的魅力和竞争力的源泉。从旅游资源角度而言,旅游特色主要表现在历史传统文化特色、自然风光特色、民俗风情特色、旅游产品特色等。好的旅游资源不一定会产生旅游特色效应,形成核心竞争力。旅游资源只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它需要挖掘,并要创造特色。在培育特色景点上,要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把旅游资源开发为具有独特性甚至唯一性的旅游产品,从而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独特的核心竞争优势。
(二)培育产业链群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朝阳产业,它发展快且带动力强。但是目前很多欠发达地区旅游业收益主要靠旅游景区门票收入,对产业链群培育不够重视。所以欠发达区域旅游业要从发展观光旅游景区向重点发展度假旅游和专项旅游景区转变,重点发展健康旅游、娱乐旅游、度假旅游、体验旅游、科普旅游等项目;要充分利用旅游产业的辐射能力,围绕旅游向相关产业渗透,发展其他产业。
同时要开拓和培育旅游市场。旅游推介对于是旅游业发展至关重要。为此,要改进传统的宣传促销手段,如地摊式、游击战式、没有认真策划随意性的宣传,充分借助主流媒体、网络力量、节庆活动、名人效应与旅行商合作等途径,宣传该区域景区景点、风土人情、文化产品。
(三)培育从业人才
旅游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旅游人才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欠发达地区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与旅游业发展比较好的发达地区相比,无论是员工职业技能、个性化与标准化服务质量、职业道德建设,还是企业家队伍的建设,都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培育和吸引各个方面特别是高层次的旅游人才是欠发达地区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欠发达地区尤其要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意识,最大限度地调动旅游专业人才的积极性;同时积极培育具有创新精神的旅游企业家队伍,建立旅游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另外,政府部门也要从资金、政策等方面加大其扶持力度。
(四)培育合作意识
从旅游业发展的趋势来看,以“市场开放、客源互送、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为原则的区域合作,已成为全球旅游界的共识。欠发达地区有的景点游客很难直接抵达,在这种情况下,欠发达地区想要发展旅游业就要创造条件,主动接受区域内其他成熟旅游景区在客源、推介、品牌、服务人员等方面带来的外部溢出效益。如把开发出来的旅游景点和景区纳人区域内的旅游线路,进行开放式的旅游资源整合。突破行政区划限制与地方保护约束,通过市场机制建立一种利益合理分配、权责清晰明确、自我约束的协作机制,从而推动该区域和相邻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合作和发展。
篇11
旅游业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发展成为超过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的世界第一大产业,也是世界经济中持续高速稳定增长的重要战略性、支柱性、综合性产业。当今,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世界旅游业更是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2011年3月3日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的《2011-2021旅游业经济影响报告》认为,尽管目前世界经济增长遇到了很多挑战和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但旅游业却一直是增长速度最快的部门之一,而且成为推动经济和就业增长的主要力量。预计未来10年里,世界旅游业对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每年将达到4.2%,总额为9.2万亿美元,并创造6500万个就业机会。准确把握世界及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特点和主流趋势,对于我国确立旅游业发展战略,提升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由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的迈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世界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过去60年来,世界旅游业发展一直长盛不衰,期间虽然也有波动,但总体上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推动世界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关键因素有三个:一是各国经济快速增长及与其相关的国民收入稳步提高,使人们有能力支付价格不菲的旅游旅行费用。比如,目前在欧洲,一个月收入4000~6000欧元的中等收入家庭,可非常容易地到亚洲、非洲旅行。每人每次旅行的平均费用大约为2000欧元,比月收入还低。现在欧美有些家庭每年的出境旅游已成为习惯。二是交通运输技术的巨大进步,使长途旅行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大大缩短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距离,使“地球村”的理念成为现实。其别值得一提的是,宽体喷气式飞机的发明、家用小汽车的普及和高速铁路的广泛运用。三是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和人权、民生状况的不断改善,使人们可以有大量的闲暇时间用于旅游旅行。以发达国家中每周工时最短、一年带薪假期最长的国家法国为例,从1919年起每周法定劳动时间为48小时,1936年起减为40小时,2000年起实行每周35小时工作制;除了每年法定的节假日,一年带薪假期1936年是两周,1956年增加到3周,1968年4周,1981年起增加到5周。也就是说,法国人每年大约有5个月不用工作。北欧其他一些国家也是大同小异。美国人已有1/3的休闲时间,2/3的收入用于休闲,1/3的土地面积用于休闲。休闲度假已成为现代社会人们的重要生活方式,休闲经济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经济形态。
纵观60年来世界旅游业的发展,呈现以下突出特点和发展态势。
一是旅游业增长高速、持续、稳定,没有哪一个行业可与之相提并论。有学者研究表明,就全球旅游者数量而言,从1950年到2000年的50年中,基本每隔十年就会翻番,从1950年的2500万人次增加到2000年的6. 7亿人次;从2000到2010年的最近十年中,由于旅游者基数不断增加,增速有所放缓,但十年中仍然增加了2.7亿人次,到2010年达到9.4亿人次。就世界旅游业收入增长速度而言,过去60年中年平均增长率为6.9%,也基本是每隔十年左右就会翻番。其中,从 1950 年到 1960年的第一个十年,年均增长率为 10.6 %;依次第二个十年为9.1 %,第三个十年为5.6 %,第四个十年为4.8 %,第五个十年为4.3 %,第六个十年为6.5%。对比分析可见,世界旅游业收入增速明显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按每十年作为一个周期来测算,通常年均增长率在3%以下)。根据世界旅游组织公布的数据,截至2010年,国际旅游业经济总量占全球GDP的10%以上,旅游投资占投资总额的12%以上。国际旅游业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权重可见一斑。
篇12
国内重视发展旅游业的原动力主要在于旅游业的经济效益,把旅游业视为出口创汇、拉动内需、活跃市场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整体经济实力的壮大,城乡差距、东西差距在不断扩大,为了统筹发展,缩小地区差距,国家实施旅游扶贫政策,鼓励中西部地区大力发展旅游业。中西部民族地区虽然经济相对落后,但保存了古朴的民俗风情和罕见的自然景观,具有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然而,必须清楚地意识到,大批游客的蜂拥而至为民族地区注入经济活力的同时也引发了负面效应。
本文试图从旅游文化整合与冲突的角度审视民族旅游中存在的问题,寻求对策,以促进民族旅游持续健康的发展。
一、旅游文化的整合与冲突
(一)旅游是一种跨地域的文化交流
当一个旅游者经过一番周详的计划而最终举步离家时,他是在开始一段经验过程,也就是说,旅游是他人生经历的一部分。在这个过程中,他经过不断地与外部世界发生联系和互动,从而取得有关外部世界的知识,并因获得愉悦从而满足其旅游需要[1]。这种“跨文化交流从现象看并不是什么新的东西,所有的远程旅行、旅游都是在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中进行的接触,由此也肯定会产生跨文化交流”[2]。
旅游活动的跨文化交流表现在人与人的交流和物我交流两个方面。在对旅游景观的欣赏中物我交流表现得异常强烈。人文旅游资源中蕴藏的历史文化知识,每每吸引着大批游客的到来。旅游者的知识、经历越丰富就越能积极地审视旅游观赏对象,理解观赏对象的文化内涵。作为旅游观赏对象存在的自然景观,大多经过人工化合,有人力的追加,旅游者和观赏对象间物我交流的同时也包含着人与人的间接交流。“山水无绿不成景,风景无文难有情”,大凡名山圣水常常是文人骚客喜好之地,并留下了大量的诗词歌赋、典故轶事或神话传说。即便是旅游者领略的纯粹的自然景观,这种文化的交流依然存在,因为此时自然界的景物在游人眼中都有了灵性,正所谓“我见青山多妩媚,青山见我应如是”、“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从旅游决策到旅游结束,旅游者都要与他人进行交流,既包括与旅游从业人员的交流,也包括与旅游目的地居民的交流。与旅游从业人员的交流是旅游者和目的地居民之间交流的桥梁,旅游企业的宣传、服务在一定程度上起着目的地代言人的角色。与目的地居民的接触有助于旅游者充分体验当地的民族文化,但是这种交流的范围、深度、真实性往往与旅游者的期望值相差甚远。
(二)旅游文化的整合与冲突
文化整合指的是不同性质的文化因素相互接触、碰撞、取舍和融合的过程,文化冲突指的是“旅游者在与接待地区居民相遇时,会意识到各种价值体系的不同,甚至相互对立,旅游通过个人之间的实际相遇,造成了一种文化的冲突,一种社会的冲突”[3]。 旅游活动的跨文化交流必然伴随着旅游文化的传播与扩散,其对旅游目的地、旅游者和旅游客源地都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是一种双向的交流活动,在交流的过程中表现为文化的整合与冲突。
1.旅游文化整合与冲突的发生机制
旅游文化是“在现实的或潜在的旅游活动中表现在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中介体及其旅游社会环境中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旅游文化既是精神的,又是物质的,但二者不能截然分开,不能人为地划分为两个互不统属、相互独立地两个部分,二者永远是合二为一的,永远是一个物质――精神的统一体。旅游文化的纵向层面结构包括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心态文化[3]。
与旅游文化的层面结构相一致,旅游文化的整合与冲突也相应地表现在这些层面上,其整合的深度及冲突的强度不尽相同。当一种文化进入另一种不同的文化环境时,在相互作用和沟通的过程中,会对目的地社会产生两种影响:一种是意识行为的改变,另一种是表现行为的改变。如果目的地社会的文化改变只是体现在表现行为上而没有意识行为的改变,那么这是一种文化漂移现象;如果表现行为和意识行为两者都有改变,则是一种文化涵化现象。文化涵化是一个向不同于自己原来文化的异文化学习的调整发展的过程[2]。主客双方在文化的交流过程中首先表现为旅游者对当地山水风景、文物古迹、工艺品的喜爱,他们拍照、录像、购买旅游纪念品,更有甚者刻下“到此一游”(一种喜好的变异),客人也穿上与主人同样的民族服饰载歌载舞,不亦乐乎。当地居民也因为旅游者的示范效应,在语言、服饰、生活习惯上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为了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当地的制度也会有相应的调整。随着时间的推移,主客双方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审美情趣、道德情操等方面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一般来说,主客双方的文化交流过程是按照由外层逐步向核心层次渐次发生的。
2.旅游文化整合与冲突的双向不平衡性
当两种文化相互接触时,不论时间长短,都会产生借鉴的过程,这种借鉴并不是对称的,而是极大地受到接触者的社会与经济背景及人口性质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强态势文化更深刻地影响改变着弱态势文化,也即一般优势法则。旅游者所传播的文化是一种强态势文化,其背后是相对于目的地居民较强的经济实力。他们一面对民族旅游区怀有远方崇拜的心理,另一方面又以其张扬的性格凌驾于目的地文化之上。而目的地居民出于经济目的一般会容忍旅游者的一些不礼之举。与旅游者浅尝辄止的接触方式不同,当地居民长期大量地接触旅游者,会更多地受到旅游者的影响,最终导致当地社会文化意识的巨大变化。这种不平衡性是基于主客双方在经济上的较大差距,当差距微小时,双方的交流呈现出势均力敌的状态,其不平衡性相对削弱。
二、我国民族旅游存在的问题
(一)民俗风情被同化――旅游者所不期望的
在旅游者蜂拥之势前,少数旅游者和专家学者的来访不足以对这些地区产生深刻影响。随着旅游业开发进程的加快和范围的扩大,大批资金注入改善了当地的经济和文化生活,这些民族和地区突飞猛进地进入现代社会。但也由此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突出表现为民族风情被同化,民族特色在消失。大批游客的涌入产生了巨大的示范效应,在旅游者的强态势文化影响下,人们的行为和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千百年来传承的文化传统就此转型。旅游地的传统民族服饰被同化就是一个例证。如云南大理白族现在穿传统服饰的妇女已明显减少,各种形式的超短裙、T恤衫、牛仔裤流行起来。这种同化消损了民族特色,是旅游者所不期望的。
(二)目的地的“热情好客”―― 一种商业扭曲行为
民族地区具有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在大规模发展旅游业之前,对于少数旅游者、学者的到来,人们真诚的接待、攀谈,这种热情是发自内心而又无意识进行的,这对久居城市中的人来说具有巨大的震撼力和吸引力。旅游者把这种友好的待遇向亲朋好友传达,把这种纯真善良的民风化为优美的文字。当旅游业进一步发展而接待大量旅游者时,情况就发生变化。特欧使用多克希激指数来衡量当地居民对旅游者的反应,结果表明:75%的人出于经济目的欢迎游客的到来;75%的当地人享受的服务和设施要低于旅游者;99%的人认为当地针对旅游者制定的价格过高;78%的人几乎不与旅游者交流,即使交流也只是指路而已[4]。旅游业的发展导致的商业化、土著居民边缘化的倾向以及“接待疲劳”已经改变了主客双方交流的方式与内涵。游客还可体验到这种“热情周到”,但再也不是那种纯朴的自然流露,而是一种职业化的热情。旅游者所能接触到的大多是从事旅游业的商人,而不是负载着民族文化的居民。旅游者逐渐开始意识到在走马观花式的游览中想要再体验到质朴纯真的热情将是何等的奢侈与天真!
(三)民族风情展示――失去民俗内涵的作秀
民俗具有极强的地域性和时间节令性,但是为了迎合旅游者的需要(抑或为了旅游业主的需要,这些人并不一定就是当地人)将千年传承发展而来的独特民俗文化开发成特色产品搬上了舞台(这个舞台也许就是当地的田园),这其实就是一种失去内涵的“作秀”。1998年贵州出版社出版的《贵州文化旅游指南》不无诱惑地向读者介绍说,若能在享受黄果树瀑布的自然之美时,“顺便一观”这种原始古朴的“戏剧活动”(跳神),将会是“极美的精神享受”;并且还进一步透露出由于搞旅游开发当地的习俗已为之做了适应性调整,许多当地戏班子已可以“应中外游人之邀,临时开箱即兴表演”,而“不必等到传统的节日”。这就是说,传统中满足乡土祭祀和自娱需要的“内部活动”,变成了旅游需求趋势下专事展演的“外向活动”[2]。尽管这些表演有利于拯救某些濒临消失的民俗,在一定意义上有益于民俗文化的保护。但这种表演已经剥离了民俗本身的某些性质,在内涵上失去了其固有的意义,在形式上是一种愉悦性的文化。
(四)生态环境恶化――会造成严重的文化冲突
随着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一些旅游点的景区开发建设、保护与管理不当,原始的生态环境已经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污染。云南丽江古城人满为患,云南大理的洱海游船污染,新疆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在哈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破坏性的旅游开发,著名景区九寨沟因接待大量的游客造成水土流失和水体污染。文化和环境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并在相适应的过程中达到平衡,生态环境的恶化不可避免的对当地文化产生负面影响。由于旅游业的发展,泸沽湖水曾一度受到污染。水是泸沽湖的灵魂,水质的恶化对泸沽湖水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长期以来,摩梭人的饮食起居、风俗习惯、都与泸沽湖的自然生态系统息息相关,相辅相成。“皮之不存,毛何附焉?一旦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也不得不另迁他处,原有的文明将消失殆尽”[2]。
另外,由于资金和知识技术制约,很多当地居民只能从事简单的接待,甚至成为廉价的劳动力。而真正赚得巨额利润的是那些拥有资金的投资者。再加之商人对于利润最大化的追求、政府监管不力,所导致的对环境破坏性的、对资源掠夺性的开发,将加大当地人的不满。他们也可能将这种不满向旅游者发泄,这种文化冲突的加剧不但不利于旅游业的发展,还可能产生其他社会问题。
三、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明确保护主体,强化政府保护民族文化的主导作用
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是旅游业发展的渊源所在。民族旅游区要想获得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注重特色文化的保护。要保护好那些体现着民族特性,属于民族文化的精华部分的文化,涉及到民族的观念、习俗、礼仪、制度、宗教、艺术、文学、建筑、遗迹、体现民族特色的景观以及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
旅游文化的保护涉及面广,政府要在其中起主导作用,发挥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监督等多种职能。“从理论上说,旅游企业即民族旅游的决策者和开发者从民族旅游业的发展中获利最多,是民族文化保护理所当然的主体。但是,由于在民族旅游文化商品的生产过程中,旅游企业作为外来经济资本的代表,因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它主要追求一种短期的经济效益,而不是长远的社会文化效益。因此,将旅游企业视为民族文化的保护者是不现实的”[5]。
民族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为本民族优秀的文化感到自豪,最有认同感,最有保护本民族优秀文化及其赖以存在的地域生态系统的愿望。同时也只有把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与继承植根于此,民族文化才能更加绚丽多彩。但是,当地人民常常处于这样一种尴尬境地:一没有经济上的支配权,二没有相应的监督机制作保障,三是有些居民甚没有保护意识。
鉴于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政府是民族文化保护的重要主体,起主导作用。为此,一是要健全立法、监督机制,对于政府和企业的行为进行监督制约;二是要宣传教育,树立企业和公民的保护意识;三是要协调利益分配,使当地居民从旅游业中受益。如果政府不在这些方面有所作为,下文提及的保护措施在实际运作中也将困难重重,因为我国是一个自上而下的政府,并且地方政府往往为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置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于不顾。
(二)建立协调机制,促进当地居民的参与
“在民族旅游的开发过程中,要寻求一种科学的旅游开发模式,实施民族文化旅游的保护性开发,使下层的普通民众成为民族旅游开发的参与者、开发者和受益者,而不只是旁观者、被开发者和消极影响的受害者”[5]旅游者从旅游业中的获利情况与对旅游业的态度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对旅游影响所持态度积极程度相对偏低。可能是旅游目前与农民经济联系较弱的关系”[6]。在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的同时,丝毫不能忽视当地居民的作用,政府要发挥其职能作用调动民族文化的承载者保护民族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为“离开了民族传统文化赖以存活的文化生态系统,民族传统文化的内隐因子将失去作用,这就像把鲜花从枝头上剪下来插入瓶中、把鱼从江河中捞出放入鱼缸内,其生命力必定是不能持久的”[7]。
(三)摒弃伪民俗,挖掘民族文化内涵
舞台上的民族风情展示是对民族风情的一种不真实的反映甚至是对民族文化和民族信仰的亵渎。有一些景观特别是人造景点,在当地文化生态中找不到存在的根据,就瞎编乱造民俗物及附会各种民俗传说等。西南某些景点在开发民族图腾资源的时候,仅在门前或广场一角立两根或若干根所谓的图腾柱,乍看起来高大、神秘, 深入研究一下,完全没有价值,无非是把西南民族的傩具搬来,从柱顶到柱根,随意拼凑而成,与图腾柱离题千里[8]。又如鄂伦春族的民居建筑,是五六个并列的“撮罗子”,他们之间不能前后排列,原因是房后有供神树,人们是不可以随便看到神的, 如果违背这一民俗,也就亵渎了萨满的神灵[9]。“民俗是一种历史的真实……民俗本身就是与一定人群生存密切相关的人俗,一种联系历史、展示现在、遥望将来的独特文化,不是随便由什么人拍拍脑袋就可以随意制造的”[10]。在发展民族旅游业的过程中要摒弃那些粗制滥造的、歪曲的文化,清理那些玩弄民俗进行不健康的活动的伎俩,深刻挖掘民族文化的内涵,还文化以“本色”。民族文化也是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不是只要“本色”不要发展,故步自封,固守落后。而是要创新形式,将其内涵通过多层次、多角度、多种方式展示出来,既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又可以满足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四)保护民族旅游地区的生态环境
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是发展旅游业的地域环境,是旅游者前来观光探索的吸引力因素。生态环境破坏之后,会造成自然灾害破坏生态平衡,其修复的成本要高于发展旅游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当地人表现出比较相同的态度。有研究表明“……居民对旅游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重要性态度的调查反映,75%左右的居民认为旅游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比经济效益更重要。”旅游业已经造成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如不及时治理,将直接威胁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也会导致植根于当地地域生态系统之中的民族文化的变异。
四、结语
民族旅游所依赖的资源特殊性决定这种资源的易损性,讨论民族旅游区旅游业发展的负面影响,其目的不是反对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而是要认清问题、加强保护以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对民族地区文化的保护不是不顾历史发展规律和当地人的幸福而固守其原始落后的面貌,而是要保存民族地区文化中优秀和精华部分,这样不但可以保持旅游吸引力,而且也可保持我国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多样性。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是繁荣还是衰落,取决于民族旅游地区的文化及生态系统的保护以及让当地人受益两个关键因素,毕竟民族旅游所依托的主要是当地居民、特色的文化以及造就和哺育这些民族的生态环境。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旅游文化研究》(L07DSH025)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谢彦君.基础旅游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
[2] 章海荣.旅游文化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3] 谢春山.旅游文化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4] 史蒂芬・佩吉等.现代旅游管理导论[M].刘莉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5] 马晓京.旅游开发与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主体[J].青海民族研究(社会科学版),2003,(01).
[6] 陆林.旅游地居民态度调查研究――以皖南旅游区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1996,(10).
[7] “中国西部大开发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存与发展”座谈会纪要[J].思想战线,2001,(04).
[8] 郑向敏.旅游对风情民俗资源的消极影响及对策研究[J].旅游学刊,1996,(03).
[9] 邓永进等.民俗风情旅游[M].昆明: 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
[10] 陈勤建.文化旅游:摒除伪民俗,开掘真民俗[J].民俗研究,2002,(02).
篇13
1、工业旅游的概念
工业旅游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工业资源为吸引物,通过企业对资源进行整合或二次开发,突出工业资源的吸引力,将其转化为旅游资源,并以满足旅游需求、提高企业综合效益为目的专项旅游活动和企业发展项目。
2、工业旅游的特征
(1)依附性。由于每一个企业都是有着自己的主营业务,因此就决定了企业办工业旅游只能是“副业”,而且企业开展旅游活动所依赖的吸引物只能是企业本身及其环境。工业企业主业经营得越有特色,影响力越大,知名度越高,这样的企业开办工业旅游成功的概率越大,其工业旅游就越有市场。
(2)知识性。工业旅游的游览对象决定了其有别于传统的观光旅游,先进的设备、工艺手段以及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厂区环境,这正是工业旅游的特色所在,即知识性强、科技含量高。如果步入现代高科技企业,进行旅游体验,游人可以感受到尖端科技的震撼力。
(3)观赏性。工业旅游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其独特的游览对象决定了它独特的观赏性和带给游客的独特感受。一是表现在工业生产的宏大场面和现代化的生产线上。二是表现在生产性质和工艺的罕见上。三是表现在独具魅力的企业文化上。
二、工业旅游发展现状
1、工业旅游发展势头迅猛,近几年涌现出大量的工业旅游景点和工业旅游城市。大力发展工业旅游,对工业企业来说,可以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增加经济收益,优化资源配置;对旅游业来说,可以开发新领域和新市场,拓展旅游资源和经营的范围,完善旅游产品结构,;对旅游者来说,扩大了旅游的选择范围,满足了求知欲。对社会来说,可以促进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和带动国民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区域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富有竞争力的旅游品牌,同时能够带动第三产业的进步,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我国现有的180家工业旅游示范点遍布全国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但分布不均衡,表现出明显的集聚趋势。工业旅游示范点主要集中分布在华东地区,其次是华北、东北地区。由于工业旅游不可缺少的基础条件诸如经济实力、工业体系、企业管理、区域交通、人力资源、客源市场等因素在东部地区来说比较发达,所以示范点在东部地区较为集中。相比而言,中西部地区在经济基础、区位条件等方面都存在着劣势,工业旅游的发展相对落后。
三、滇东北地区工业旅游发展现状
1、工业资源优势明显
滇东北地区工业基础良好,目前形成了以曲靖市为中心的两烟及配套产业、能源产业、矿冶产业、化工产业、汽车及机械制造产业、生产物资源开发与创新产业等六大产业、三大工业园区为主体的产业发展体系,同时还有昭通的天麻,曲靖的水利水电等工业资源。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发展工业旅游奠定了良好的资源基础。
2、旅游产业基础较好
滇东北地区的曲靖和邵通居住着汉、彝、回、壮、苗等民族。特别是云南省内唯曲靖独有的水族“赶表”、“走寨”,非常具有民族风情。另外还有回民的“开斋节”、“古尔邦节”;罗平河畔布依族的“三月三”歌会。曲靖目前是经济实力排名云南省第二的城市,作为滇东北地区旅游目的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旅游业发展基础较好,同时曲靖市还提出了工业强市战略并将工业作为曲靖的新经济增长点来培育,这将进一步强化和带动滇东北地区的工业集聚功能和经济文化扩散功能。
3、区位条件优越
滇东北地区素有“滇黔钥匙”之称。曲靖市东与贵州、广西毗邻,西与省会昆明接壤,南连文山、红河州,北与昭通地区、四川省相连,是珠江的发源地,是连接内地的重要陆上通道。曲靖市距昆明100多公里;东距贵阳400多公里,是从东部进出云南的重要交通枢纽,贵昆、南昆两条电气化铁路纵贯曲靖7县1市。邵通历史上曾是中原文化通往云南的重要通道,为我国著名的“南丝绸之路”的要冲。
四、滇东北地区工业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1、制定规划、分步开发
发展工业旅游的各个企业也应该有规划,只有严格按照规划整合旅游资源,发挥其优势,才能充分体现出旅游资源的社会价值。同时要根据该地区的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制定旅游项目建设的详细开发规划,根据规划要制定旅游工作计划,使规划真正加以落实。根据市场的变化,要通过一定的程序,对规划适时进行修正、补充、完善,使之适应实际发展的需要。同时还要编制工业旅游的专项规划,否则发展工业旅游就缺乏指导。工业旅游要在充分研究现实与可能的基础上,制定近期开发和中远期发展目标,把有限资金集中到开发重点项目上。
2、采用以工业企业主导、主管部门引导的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