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电子商务交易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确保电子商务系统的可靠性主要是为了通过一定的控制及预防措施对其系统安全性进行保证,以防出现计算机瘫痪、硬件故障、软件失效及信息传输错误等现象的发生。电子商务系统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对其传输、存储的信息数据有着十分重要的保证作用,同时对系统的完整性也能够起到监测作用,利用网络安全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电子商务系统的可靠性。
1.2电子商务交易中的信息真实性
在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交易双方的身份信息安全性及真实性必须得到保证,即交易双方必须是实际存在的。由于电子商务交易模式的特殊性,使得交易双方能够不同时出现在同地点就能够通过网络进行交易,因此在交易前必须先确定双方建立起信任的关系,并对身份可靠性进行确认。在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供应商在履行约定后是否能准时收到货款,而采购方在交付货款后收到的货物质量等问题是否与约定的内容相符,这两方面的问题对电子商务交易中的信息真实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1.3电子商务交易中的数据安全性
在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所传输的数据信息,其安全性必须得到保证。信息若被泄露给未授权方会直接导致经济等方面的损失。电子商务这种新型的交易方式,其交易信息能够直接反映出个人、公司或机构等的商业机密。因此,保证传输数据不被非法窃取是其交易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之一。
1.4电子商务交易中信息的完整性
在交易过程中通过网络产生的数据信息完成性须得到保证,并且不能被随意篡改。相较于传统的交易方式,电子商务的交易过程具有较大的简便性,相对简化的交易程序对人为干扰因素进行了有效避免。但是,在其交易信息的传输过程中常常存在数据丢失、交易方欺诈行为等现象,导致最终交易双方确认的信息不一致。因此,保证资料信息的完整性作为电子商务交易的基础必须进行提高。
1.5电子商务交易的不可否认性
相较于传统交易方式通过实际签字或盖章的形式对交易信息进行确认,在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交易双方需要以一种特定的形式对信息进行确认,并且承认信息的发送或者接受,不能随意抵赖。这就要求电子商务交易中对交易双方的信息交换通过利用无法复制、具有特点的信息对交易进行确认和保证。
2网络信息安全对电子商务交易产生影响的主要问题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电子商务通过对其技术进行应用使得自身发展得到促进,同时其便捷性得到了人们的高度认可。电子商务的未来发展空间十分可观。同时,其交易信息的安全性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在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的基础上,电子商务通过利用互联网信息的开放性特点,实现了不同地域的线上交易形式及其他商业活动的交易全部过程。电子商务这一新型交易模式成为了新时期全球的经济热点。由于其交易过程的开放性特征,以及其交易的全球性、共享性及发展动态性的特点,使得电子商务发展中的安全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同时对其自身发展也有一定的制约性。因此,对网络信息安全对电子商务交易产生影响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十分必要。
2.1电子商务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其网络信息常常会遭到外界的攻击,其中有服务性攻击与非服务性攻击两种
非服务性攻击是指指攻击者通过利用各种非法手段对网络的路由器等通信设名进行篡改,导致网络通信设备无法正常使用或网络无法正常工作;服务性攻击即攻击者通过利用服务器提供某类服务从而使网络无法运行。拒绝服务是最典型的攻击行为,通过使电子商务系统的网络服务器充斥大量待回复的消息致使系统负荷超载、网络瘫痪。
2.2计算机软件、硬件的各方面情况对电子商务交易中的网络信息系统会直接产生影响
计算机硬件主要有交换机、服务器及客户端等;计算机软件主要包括应用软件、网络操作系统及数据库系统等。软件漏洞是其网络信息系统中最为典型的问题之一,缓冲区溢出现象时常发生并且会造成很严重的影响,使得系统程序运行失败、计算机死机及系统重启等。因此,必须通过有效措施对计算机网络的硬件及软件工作情况进行保证,以确保电子商务系统的正常操作。
2.3在电子商务交易中对信息的存储和传输安全性要进行有效保证
信息的存储安全性即对联网状态中的计算机存储的信息安全进行保证,以实现未经授权的网络用户无法获得存储信息。未授权用户通常会对用户密码进行猜测或者窃取,通过各种手段绕过网络系统的安全认证,并对未授权信息进行非法修改、查看或者删除;信息的传输安全性即对网络传输中的信息数据的安全性进行保证,使其免遭攻击或者泄露。
2.4电子商务的网络系统有时也会受到内部的授权用户的破坏
部分授权的合法用户在运行电子商务网络系统时,警惕性较低,将系统的安全密码等机密信息无意泄露出去,从而导致安全性降低或者网络受到攻击。由于系统内部授权用户自身的专业计算机知识缺乏,错删系统文件等行为都会直接对电子商务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性造成破坏。
3提高电子商务中网络信息安全性的对策
在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中,网络信息的安全问题会出现各种需要解决的情况,为了保证电子商务交易能够顺利进行,对其网络信息安全必须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保证,当前主要有以下几种解决对策:
3.1防火墙
防火墙的由来是中世纪的城堡防御技术,想要进入城堡的人必须通过吊桥并且接受士兵的检查。从而引申出网络防火墙技术的概念,即电子商务系统需要以一定的防护措施对用户的授权等进行把关。
3.2黑客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很多电脑爱好者的计算机水平也逐渐提高。目前已出现部分计算机水平较高的黑客设法绕过防火墙技术的控制,对电子商务网路系统进行干扰和入侵。因此,应利用相关入侵检测技术即时地对外界产生的入侵或攻击进行主动防御,以弥补防火墙技术的漏洞。通过在应用中采取监控措施、在电脑主机上进行监控措施及对网络信息系统进行监控等办法能够有效抵御外界攻击。
3.3病毒防御软件
网络病毒的数量及多样性对计算机系统及信息等多方面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网络病毒对电子商务系统的运行也造成了恶劣影响。为保证电子商务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应利用网络病毒防御软件进行保护,并保证交易信息的安全可靠性及速度。
3.4加密和秘钥
为保证电子商务信息的安全性,应通过使用加密算法对其进行加密,将信息含义隐藏起来,以防外界入侵者的攻击行为。同时利用密钥管理技术作为加密信息的解密手段,只有授权合法的使用者能够操作。
3.5数字信封
在公共网络上使用传统的信息加密技术及密钥管理技术进行信息传输十分容易遭到外界的攻击,可以通过数字信封技术来解决这一问题,能够对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进行保证。同时,为保证电子商务交易中的交易双方能有有效辨识身份信息,通过数字签名技术能够实现这一目的,并且对交易信息的可靠性、安全性进行保障,最大程度地提高电子商务交易的效率及质量。
4通过建立电子商务安全机制保证其交易过程
信息及结算信息。同时商务主机需要向相关交易认证机构对客户的订单信息进行确认和反馈。因此,保证信息的安全性及完整性十分重要,以避免信息在传输的中途被篡改或者窃取,这对交易双方来说极为重要。确保交易信息的完整性、有效性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安全管理问题、物理安全问题、介质安全等各种问题,同时在技术上还需保证高要求。应采取相应措施对电子商务系统的访问权限进行设置并建立安全防务机制。采取验证身份信息等手段以杜绝信息窃取等危险的发生。通过对数据信息文件进行加密并提升防护安全的级别也可以对信息进行有效保护。在保障信息完整性时即通过建立安全机制确保数据信息不会被篡改或者盗取。安全机制包括访问限制机制、信息完整性机制及交换鉴别机制等。
4.1无权限访问控制机制
访问控制指的是根据已确定好的过滤规则来判定决定访问者是否拥有对于服务器的访问权限。访问控制可确保未无授权权限的访问者或以未经授权的方式对数据、服务器以及通信系统等资源进行非法的修改、破坏与运行恶意代码。
4.2数据单元的完整性机制
数据的完整性指的是数据单元的完整性与其序列的完整性。为确保数据的完整性,通常使用如下方式:发送者会在某个数据单元中加上一个经过加密的类似分组校验、密码校验函数等数据自身函数的标记。接收者拥有对应的加密标记,在受到数据后可将对应的加密标记跟接收数据中的标记进行比对,便可以保证数据在传输时的完整性。数据单元的序列完整性指的是确定数据的时间标记的正确性与数据的编号连续性,这样可确保无权限者不会对数据进行创建、删除、修改等非法操作。如果发生这类对数据的非法修改等恶意操作,会对经济产生巨大的冲击。
4.3信息交换鉴别机制
交换鉴别指的是通过进行信息交换的方法来确保实体身份有效合法的机制。进行信息交换鉴别时,通常用到的技术有以下几种:①口令:发送方设置口令,然后由接收方进行校验。②数据加密:对将要进行交换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只有拥有权限的用户方可进行解密,从而得到正确的明文数据。通常实际中,数据加密往往与以下两种技术混合使用:双方、三方“握手”或是时间标记。③经公证机构认可的数字签名:数字签名指的是通过实体的法律所有权与生理特征进行实体身份的鉴别,实际中一般使用指纹识别与身份信息卡等。
4.4随机数据发送机制
随机数据发送指的是保密装置会网络中无信息传输的任务时,无目的性的发出随机的数据序列。这样可以迷惑非法的监听者,使其无法得知监听到的数据序列中是否存在有用信息。此种方式一般用来阻止非法的监听者在传输时对数据序列进行监听、流量流向分析等。
4.5路由器选择机制
实际中的大型网络中往往从源节点到目标节点之间会存在很多线路,这其中就存在各条线路安全与否的问题。路由器选择机制可以为发送方提供选择安全路由的选项,为数据的安全提供保障。
篇2
一、电子商务交易风险及其特点
电子商务交易所涉及的交易各方不是当面交换或直接面谈,而是在网络平台上以电子交易方式进行的,它可以减少消费环节和交易费用,节约时间,跨越空间,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式,它既存在高收益又存在高风险。到目前为止,对电子商务交易的风险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范围划分,但研究中普遍地把信息安全作为电子商务交易风险的一个方面,用“计算机的风险”来定义与电子商务交易有关的风险,包括网上页面的破坏、操纵和非授权访问用户记录,互联网欺骗和长途通信偷窃,版权的侵害和访问拒绝等。有的把与电子商务交易有关的风险看作为机密数据的损失可能性,或是破坏、产生和使用数据的损失可能性,或是程序造成身体、精神和经济上伤害他人的可能性,以及造成硬件损害的可能性。还有的研究关注于电子商务交易管理中的有关商务风险,认为当一个组织发展或实施电子商务交易策略时,对组织自身负面影响的可能性。事实上,产生电子商务交易风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电子商务交易的威胁来自于互联网上的安全入侵、隐私入侵、声望的毁坏、身份的盗用、知识产权的侵犯等多个方面。电子商务交易是一种全球范围内的活动,它还涉及到不同的文化、法规和货币的流通。类似于传统的交易活动,也有难以确定利润、缺少策略、不当的领导和残酷的竞争等风险的存在。此外,电子商务交易风险的存在还在于过多地依靠卖方或其他第三方,缺少技术上的可靠性和没有有效专家意见。因此,电子商务交易风险涉及到策略、领导、声誉、文化、安全、隐私和技术等多个方面。它不仅是技术领域的风险问题,它也是社会科学领域的风险问题。
二、电子商务交易风险分析的方法
风险的识别和评价是风险分析的两个过程。当前应用的风险分析方法有很多种,它主要包括MonteCarlo仿真、失效树分析、事件树分析、失效模式、基于可信性的风险分析、文档分析和模糊分析法等,这些方法依赖有效的信息和要求不同的细节水平对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评价。在电子商务交易风险风险分析中,研究者多是采用模糊分析法对交易过程的风险进行估计和评价。
MonteCarlo仿真根据不确定事件的要求建立概本模型,对各种风险变量(不确定因家)进行风险辨识,按照各风险变量的概率分布产生伪随机致,使用选定的序列随机数对模型中不确定的量进行限定,然后进行计算,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指标的风险度。
失效树分析(FaultTreeAnalysis,FTA)作为一种复杂系统进行风险预测的方法。在产品设计阶段,失效树分析可帮助判明潜在危险的模式和灾难性危险因素,发现系统的薄弱环节。事件树分析(EventTreeAnalysis,ETA)是风险分析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是在给定系统起始事件的情况下,分析此事件可能导致的各种事件的一系列结果,从而定性与定量的评价系统的特性。
失效模式、后果与严重度分析(FailureModesandEffectsAnalysis,FMEA)在风险分析中占重要位置,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方法,主要用于预防失效。它如果与失效后果严重程度分析联合起来(FailureModes,EffectsandCriticalityAnalysis,FMECA),应用范围更为广泛。FMEA是一种归纳法。对于一个系统内部每个部件的每一种可能的失效模式或不正常运行模式都要进行详细分析,并推断它对于整个系统的影响、可能产生的后果以及如何才能避免或减少损失。基于可信性的风险分析是按照两类危险进行分析的:(1)系统运行过程中,预计进度计划受到干扰,预计的资金被突破或没有到位,可信性达不到预期水平。(2)系统或装置运行时发生失效,其后果可能导致人身伤亡建筑物破坏环境污染造成经济损失。风险分析按照这两类危险可能发生的概率大小和发生后造成的后果来度量。
模糊分析法(thefuzzyanalysis),将风险分析中的模糊语言变量用隶属度函数量化。由于在电子商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中存在着许多难于精确描述的指标,可以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具体是确定电子商务企业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指标集,给出电子商务企业风险综合评价的等级集,确定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权重,模糊矩阵的统计确定,模糊综合评价,评出电子商务风险的最终综合价值。
三、电子商务交易风险分析的模型
由于电子商务交易是一种新的商务模式,关于它的风险研究还刚刚起步,绝大多数研究者主要是使用解释结构模型和层次分析法、技术接受模型和社会-技术模型等。其中,基于层次分析和解释结构的模型、社会-技术模型主要的分析对象是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的风险,技术接受模型研究的是电子商务活动中消费者购买行为的认知风险。在基于层次分析和解释结构的模型和社会-技术模型的研究分析中,研究者选择构成电子商务交易风险的关键因素,分析各种可能的不确定性和这些不确定性可能产生的影响。在技术接受模型分析研究中,研究人员用改进的技术接受模型解释消费者网上的购物行为,电子商务的网上商店集沟通渠道、交易渠道、配送渠道于一身。消费者在采取购买行为时不仅仅会评价其感知利益,还会评估其感知风险。感知风险和感知利益将共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向,进而决定购买行为。四、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电子商务交易是一个新兴的商务模式,它的发展涉及政治、经济、技术和文化等很多方面,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社会、经济、技术系统。电子商务交易活动必然受到交易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电子商务的风险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和隐蔽性等特点,电子商务交易风险管理研究涉及信息技术、市场营销与运作管理等方面,是一个新的涵盖范围较为宽泛的风险研究领域,目前的研究还存在如下的问题:
1.在电子商务交易风险分析模型方面,多是从局部对电子商务活动中的不确定进行探讨,对电子商务风险的模型建立研究尚显欠缺,目前还没有建立反映电子商务特点的完整全面风险分析模型框架。
2.有关研究采用了很多传统的定量和定性的风险分析方法,已经应用
的定量技术方法过多地依赖统计学分析,定性的技术方法则更多地依赖主观判断。这些定量或定性的分析,没有考虑多个风险因素的相互作用对未来结果不确定性的影响。很多研究仅仅是提出了电子商务交易活动中可能的风险因素,而没有对这些风险因素可能产生的结果做进一步的定量分析,有的进行了定量分析,但分析仅仅是部分的或不全面的。
3.新的分析方法和技术应用于电子商务交易的风险分析还有待于探索。如应用人工免疫原理和数据挖掘等新的技术,通过对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的交易数据进行风险的相关性分析,发现风险因数间内在关系特征以及它们相互的作用对风险的影响。
参考文献:
[1]M.Greenstein,ElectronicCommerce:SecurityRiskManagementandControl,McGraw-Hill,NewYork,2000
[2]JudyE.Scott.Measuringdimensionsofperceivede-businessrisks.InformationSystemsandE-BusinessManagementDate:2004Volume:2Issue:1p.3156
[3]D.W.Viehlandm,Managingbusinessriskinelectroniccommerce,AmericasConferenceonInformationSystems
[3]李龙沫等:系统工程原理及其应用[M].延边人学出版社,1993.44-47
[4]许树柏:层次分析原理[M].天津人学出版社,1988.41-43
[5]F.Davis,R.Bag0zziandP.Warshaw.Useracceptanceofusertechnology:acomparisonoftwotheoreticalmodels.ManagementScience35(1989),PP.982-1002
[6]H.J.Leavitt,AppliedOrganizationChannelinIndustry:Structural,Technical,andHumanApproaches[M].inNewPerspectivesinOrganizationalResearch,Wiley,Chichester,1964.55-71
[7]Bj?rnAxelGran,RuneFredriksen,andAtoosaP.-J.Thunem.AnApproachforModel-BasedRiskAssessment.M.Heiseletal.(Eds.):SAFECOMP2004,LNCS3219,pp.311–324
篇3
一、私有密钥加密法
(一)定义
私有密钥加密,指在计算机网络上甲、乙两用户之间进行通信时,发送方甲为了保护要传输的明文信息不被第三方窃取,采用密钥A对信息进行加密而形成密文M并发送给接收方乙,接收方乙用同样的一把密钥A对收到的密文M进行解密,得到明文信息,从而完成密文通信目的的方法。这种信息加密传输方式,就称为私有密钥加密法。上述加密法的一个最大特点是,信息发送方与信息接收方均需采用同样的密钥,具有对称性,所以私有密钥加密又称为对称密钥加密。
(二)使用过程
具体到电子商务,很多环节要用到私有密钥加密法。例如,在两个商务实体或两个银行之间进行资金的支付结算时,涉及大量的资金流信息的传输与交换。这里以发送方甲银行与接收方乙银行的一次资金信息传输为例,来描述应用私有密钥加密法的过程:银行甲借助专业私有密钥加密算法生成私有密钥A,并且复制一份密钥A借助一个安全可靠通道(如采用数字信封)秘密传递给银行乙;银行甲在本地利用密钥A把信息明文加密成信息密文;银行甲把信息密文借助网络通道传输给银行乙;银行乙接受信息密文;银行乙在本地利用一样的密钥A把信息密文解密成信息明文。这样银行乙就知道银行甲的资金转账通知单的内容,结束通信。
(三)常用算法
世界上一些专业组织机构研发了许多种私有密钥加密算法,比较著名的有DES算法及其各种变形、国际数据加密算法IDEA等。DES算法由美国国家标准局提出,1977年公布实施,是目前广泛采用的私有密钥加密算法之一,主要应用于银行业中的电子资金转账、军事定点通信等领域,比如电子支票的加密传送。经过20多年的使用,已经发现DES很多不足之处,随着计算机技术进步,对DES的破解方法也日趋有效,所以更安全的高级加密标准AES将会替代DES成为新一代加密标准。
(四)优缺点
私有密钥加密法的主要优点是运算量小,加解密速度快,由于加解密应用同一把密钥而应用简单。在专用网络中由于通信各方相对固定、所以应用效果较好。但是,私有密钥加密技术也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一是分发不易。由于算法公开,其安全性完全依赖于对私有密钥的保护。因此,密钥使用一段时间后就要更换,而且必须使用与传递加密文件不同的途径来传递密钥,即需要一个传递私有密钥的安全秘密渠道,这样秘密渠道的安全性是相对的,通过电话通知、邮寄软盘、专门派人传送等方式均存在一些问题。二是管理复杂,代价高昂。私有密钥密码体制用于公众通信网时,每对通信对象的密钥不同,必须由不被第三者知道的方式,事先通知对方。随着通信对象的增加,公众通信网上的密码使用者必须保存所有通信对象的大量的密钥。这种大量密钥的分配和保存,是私有密钥密码体制存在的最大问题。三是难以进行用户身份的认定。采用私有密钥加密法实现信息传输,只是解决了数据的机密性问题,并不能认证信息发送者的身份。若密钥被泄露,如被非法获取者猜出,则加密信息就可能被破译,攻击者还可用非法截取到的密钥,以合法身份发送伪造信息。在电子商务中,有可能存在欺骗,别有用心者可能冒用别人的名义发送资金转账指令。因此,必须经常更换密钥,以确保系统安全。四是采用私有密钥加密法的系统比较脆弱,较易遭到不同密码分析的攻击。五是它仅能用于对数据进行加解密处理,提供数据的机密性,不能用于数字签名。
二、公开密钥加密法
(一)定义与应用原理
公开密钥加密法是针对私有密钥加密法的缺陷而提出来的。是电子商务应用的核心密码技术。所谓公开密钥加密,就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上甲、乙两用户之间进行通信时,发送方甲为了保护要传输的明文信息不被第三方窃取,采用密钥A对信息进行加密而形成密文M并发送给接收方乙,接收方乙用另一把密钥B对收到的密文M进行解密,得到明文信息完密文通信目的的方法。由于密钥A、密钥B这两把密钥中其中一把为用户私有,另一把对网络上的大众用户是公开的,所以这种信息加密传输方式,就称为公开密钥加密法。与私有(对称)密钥加密法的加密和解密用同一把密钥的原理不同,公开密钥加密法的加密与解密所用密钥是不同的,不对称,所以公开私有密钥加密法又称为非对称密钥加密法。
公开密钥加密法的应用原理是:借助密钥生成程序生产密钥A与密钥B,这两把密钥在数学上相关,对称作密钥对。用密钥对其中任何一个密钥加密时,可以用另一个密钥解密,而且只能用此密钥对其中的另一个密钥解密。在实际应用中,某商家可以把生成的密钥A与密钥B做一个约定,将其中一把密钥如密钥A保存好,只有商家自己知道并使用,不与别人共享,叫作私人密钥;将另一把密钥即密钥B则通过网络公开散发出去,谁都可以获取一把并能应用,属于公开的共享密钥,叫做公开密钥。如果一个人选择并公布了他的公钥,其他任何人都可以用这一公钥来加密传送给那个人的消息。私钥是秘密保存的,只有私钥的所有者才能利用私钥对密文进行解密,而且非法用户几乎不可能从公钥推导出私钥。存在下面两种应用情况:一是任何一个收到商家密钥B的客户,都可以用此密钥B加密信息,发送给这个商家,那么这些加密信息就只能被这个商家的私人密钥A解密。实现保密性。二是商家利用自己的私人密钥A对要发送的信息进行加密进成密文信息,发送给商业合作伙伴,那么这个加密信息就只能被公开密钥B解密。这样,由于只能应用公开密钥B解密,根据数学相关关系可以断定密文的形成一定是运用了私人密钥A进行加密的结果,而私人密钥A只有商家拥有,由此可以断定网上收到的密文一定是拥有私人密钥A的商家发送的。
(二)使用过程
具体到电子商务,很多环节要用到公开密钥加密法,例如在网络银行客户与银行进行资金的支付结算操作时,就涉及大量的资金流信息的安全传输与交换。以客户甲与乙网络银行的资金信息传输为例,来描述应用公开密钥加密法在两种情况下的使用过程。首先,网络银行乙通过公开密钥加密法的密钥生成程序,生成自己的私人密钥A与公开密钥B并数学相关,私人密钥A由网络银行乙自己独自保存,而公开密钥B已经通过网络某种应用形式(如数字证书)分发给网络银行的众多客户,当然客户甲也拥有一把网络银行乙的公开密钥B。
1、客户甲传送一“支付通知”给网络银行乙,要求“支付通知”在传送中是密文,并且只能由网络银行乙解密知晓,从而实现了定点保密通信。客户甲利用获得的公开密钥B在本地对“支付通知”明文进行加密,形成“支付通知”密文,通过网络将密文传输给网络银行乙。网络银行乙收到“支付通知”密文后,发现只能用自己的私人密钥A进行解密形成“支付通知”明文,断定只有自己知晓“支付通知”的内容,的确是发给自己的。
2、网络银行乙在按照收到的“支付通知”指令完成支付转账服务后,必须回送客户甲“支付确认”,客户甲在收到“支付确认”后,断定只能是网络银行乙发来的,而不是别人假冒的,将来可作支付凭证,从而实现对网络银行业务行为的认证,网络银行不能随意否认或抵赖。网络用户乙在按照客户甲的要求完成相关资金转账后,准备一个“支付确认”明文,在本地利用自己的私人密钥A对“支付确认”明文进行加密,形成“支付确认”密文,通过网络将密文传输给客户甲。客户甲收到“支付确认”密文后,虽然自己有许多密钥,有自己的,也有别人的,却发现只能用获得的网络银行乙的公开密钥B进行解密,形成“支付确认”明文,由于公开密钥B只能解密由私人密钥A加密的密文,而私人密钥A只有网络银行乙所有,因此客户甲断定这个“支付确认”只能是网络银行乙发来的,不是别人假冒的,可作支付完成的凭证。
(三)算法
当前最著名、应用最广泛的公开密钥系统是RSA(取自三个创始人的名字的第一个字母)算法。目前电子商务中大多数使用公开密钥加密法进行加解密和数字签名的产品和标准使用的都是RSA算法。RSA算法是基于大数的因子分解,而大数的因子分解是数学上的一个难题,其难度随数的位数加多而提高。
(四)优缺点
优点是可以在不安全的媒体上通信双方交换信息,不需共享通用密钥,用于解密的私钥不需发往任何地方,公钥在传递与过程中即使被截获,由于没有与公钥相匹配的私钥,截获公钥也没有意义。
能够解决信息的否认与抵赖问题,身份认证较为方便。密钥分配简单,公开密钥可以像电话号码一样,告诉每一个网络成员,商业伙伴需要好好保管的只是一个私人密钥。而且密钥的保存量比起私人密钥加密少得多,管理较为方便。最大的缺陷就在于它的加解密速度。超级秘书网
三、两种加密法的比较
通过DES算法和RSA算法的比较说明公开密钥加密法和私有密钥加密法的区别:在加密、解密的处理效率方面,DES算法明显优于RSA算法,即DES算法快得多;在密钥的分发与管理方面,RSA算法比DES算法更加优越;在安全性方面,只要密钥够长,如112b密钥的DES算法和1024b的RSA算法的安全性就很好,目前还没找到在可预见的时间内破译它们的有效方法;在签名和认证方面,DES算法从原理上不可能实现数字签名和身份认证,但RSA算法能够方便容易的进行数字签名和身份认证。
基于以上比较的结果可以看出,私有密钥加密法与公开密钥加密法各有长短,公开密钥加密在签名认证方面功能强大,而私有密钥加密在加/解密速度方面具有很大优势。为了充分发挥对称加密法和非对称加密法各自的优点,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将这两种加密法结合在一起使用,比如:利用DES来加密信息,而采用RSA来传递对称加密体制中的密钥。这样不仅数据信息的加解密速度快,同时保障了密钥传递的安全性。数据加密技术是信息安全的基本技术,在网络中使用的越来越广泛。针对不同的业务要求可以设计或采取不同的加密技术及实现方式。另外还要注意的是,数据加密技术所讨论的安全性只是暂时的,因此还要投入对密码技术新机制、新理论的研究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信息安全需求。
参考文献:
[1]丁学君.电子商务中的信息安全问题及其对策[J].计算机安全,2009,(2).
[2]余绍军,彭银香.电子商务安全与数据加密技术浅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2007,(04).
[3]王俊杰.电子商务安全问题及其应对策略[J].特区经济,2007,(07).
篇4
(二)教学方法手段陈旧,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电子商务实务目前主要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模拟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则以多媒体和实验软件为主。总体而言,这仍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灌输式教学,学生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习兴趣和热情受到影响;缺乏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教师教学活动也会枯燥乏味;以模拟为主的实践教学环境与真实情境存在较大差距,对学生缺乏足够吸引力和现实感。这种将理论与实践明确划分开来的教学方式,使知识与技能不能有效衔接,导致学生掌握的知识和能力都是零散片面的,不能进行综合运用,更无法在实践中创新创业。
(三)考核方式单一片面,不利于创业能力培养
电子商务实务的考核分考查、考试两种方式,前者主要以操作技能和知识运用能力为考核内容,考核形式包括上机操作、期末案例分析报告与网店策划书等;后者主要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考核形式主要是笔试。这种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的考核方式,不利于对学生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价,更无法激励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和实践创新,不利于实现创业能力的培养目标。
二、基于创业导向的一体化教学模式设计思路
(一)创业导向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内涵
创业导向是以创业教育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创业能力为目标,通过具体创业项目的引导,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创新思维,增强创业意识,掌握创业必要技能与素质,形成创业所需的关键能力,为将来进行自主创业做准备。一体化教学是高职教育中探索创新的一种教学新模式,它立足于能力培养,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高度融合,其主要特点有:教学环节和组织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教学方式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场所的“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师资的“理论教师与实践教师的一体化———双师型教师”。创业导向的一体化教学模式依据创业教育理念,创建能够支撑创业教学的软硬件环境,同时将专业课程根据创业项目典型工作任务和学生认知水平进行项目化改造,然后在“双师型”教师引导下,实施“理论与实践、课内外‘教学练创’一体化”的教学过程。
(二)创业导向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构成要素
1.创业项目与项目任务。
创业项目是创业导向教学的核心所在,是实现教学目标和取得创业成果的保证。教师在设计创业项目时应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特征,并把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与项目任务之间的关系。项目任务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复杂性和真实性,又需考虑到小组学习的需要,要有难度,但不能太高。创业项目来自于教师对企业、市场和教材的理解,在种类和数量上应尽可能丰富,为学生提供一定选择空间。
2.适应课程特点的创业教学环境。
创业项目只有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中开展,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同时,一体化教学的重要特点就是将课堂教学搬进便于“教学做”同步的实验实训场所。因此,教师和学校要根据课程特点,构建支撑创业教学的软硬件环境,具体来讲,包括搭建创业教学与实践平台、制定学生创业激励和创业教育扶持政策、营造校园创业氛围等。
3“.教、学、练、创”一体化的教学过程。
“教、学、练、创”是为适应创业教育特点而提出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强调“边教边学”“、学中练”、“练中创”的有机结合,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不仅在时间、空间上融为一体,大大减少重复教学,也使学习过程变得自由且有趣,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循序渐进地实现创业目标。
4.双师型教师与学生创业团队。
“双师型教师”是创业教育和一体化教学对教师能力和素质的要求,这既保证了教师能够设计出符合企业实际的创业项目,在教学过程中灌输创业意识、传授创业知识和指导创业活动,也是保障一体化教学顺利开展的关键。创业团队是创业成功的组织保证,也是培养学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应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结合学生“能力特长、性格特点”,组建若干个3-6人的学生创业团队。
5.创业成果分享与转化机
在课程教学末期,学生创业团队要提交创业项目完成报告,并作总结展示,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和点评,成为课程日后教学的素材。教师还应在学校创业教育政策框架下,探讨学生创业成果的转化机制,如加强学校与政府、企业的密切合作,鼓励企业采纳大学生创业成果。教师在课程结束后可引导学生参加各类创业竞赛,并鼓励和指导学生在课程结束后继续创业活动,实现毕业后“创业带动就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基于创业导向的电子商务实务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创业导向的一体化教学模式非常适合“电子商务实务”课程的教学实践,这是由高职高专培养层次和电子商务学科特点所决定的。首先,高职高专的培养层次适合创业教育。高职高专院校以培养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与创业教育基本一致;拥有一定数量“双师型”教师和较好的实习、实训条件,为创业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教学条件;在校学生一般具备较强实践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有接受创业教育的主观愿望。其次,电子商务实务是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课程,电子商务本身又是一种门槛低、成功率高的创业方式,课程特点符合创业教育和一体化教学的要求。而且,该课程一般面向高年级学生授课,此时学生已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创业能力。
(一)以创业为导向的课程教学目标
只有认识到创业能力的重要性,并将其纳入课程培养目标体系,才能为开展创业教育奠定基础和理论依据。电子商务实务以创业为导向的教学目标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掌握电子商务创业基本知识,并向学生灌输一定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二是通过实验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电子商务技能,并使其了解电子商务在各地各行业发展和应用情况;三是理论和实践的互动强化教学,促进学生对知识和能力的积累和提高,并利用当地创业环境和条件进行电子商务创业活动。
(二)项目化基础上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
1.课程教学内容的项目化。
电子商务实务课程要实施创业导向教学,就必须根据创业项目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设计,形成典型的项目工作任务。项目任务包括项目简介、项目内容、项目考核、项目总结、任务分配、任务实施、相关资源和知识、任务拓展等信息。创业项目必须根据授课进度安排分解成一个个可以实现的子任务,并将知识点、重难点分布在各个具体的子任务中。电子商务实务课程教学内容选取以个人网上开店创业为主线,设计了认识电子商务、电子商务运营和电子商务创业等三个教学项目,下设的教学任务由理论、实验和实践等环节构成,实现理实一体化。
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
电子商务实务创业导向的一体化教学模式通过创业项目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创业实践三者融合与统一起来,在项目任务引导下进行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学习过程也是创业过程。其基本过程是先给学生讲授相关的理论知识,奠定电子商务创业理论基础;然后通过上机模拟运作,使学生熟悉电子商务运作流程,掌握电子商务创业基本技能;最后,通过具体项目的创业实践,真正完成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和跃迁。具体来讲,在课堂教学中,首先结合马云、陈年、李国庆等电子商务创业成功人士的创业案例介绍电子商务战略、商业模式、业务运营等与创业活动有关内容,如B2B、B2C、C2C商业模式、赢利来源、网站架构、网络营销、支付、物流、安全、法律等。在实践教学方面,重点是搭建经济可行的创业实践平台,例如淘宝网免费开店平台、校园电子商务平台等。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在淘宝网上完成注册认证、免费开店等创业准备环节,并指导学生在当地寻找创业商机,如完成货源寻找、进货、物流等环节,最终达到40%学生完成淘宝网开店,接近3%-5%的学生在毕业后以此作为职业。
3.以学生创业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创业导向的一体化教学融合了创业教育的任务驱动、讨论式教学、团队学习、案例教学和一体化教学的“做中学”、项目教学、模拟仿真、真实体验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电子商务实务是知识整合性、创新性强的课程,教师在课程设计时要把握电子商务前沿,做好项目任务的收集与加工;在教学过程中,应定位为“引导师”的角色,“按照注重引导的原则”来辅助学生完成创业项目。同时,通过选择运用多种现代教学媒体,实现教学环节的一体化。例如,通过播放视频纪录片来介绍电子商务发展;组织学生在实验室分析典型电商网站来探讨创业商机;利用实训软件让学生体验网络营销、电子支付、网上开店等电子商务运作流程;在淘宝网、校园网等搭建电子商务创业平台,供学生课后实践。
4.以创业能力评价为主的课程考核体系。
在创业导向下,电子商务实务课程考核应以学生创业能力评价为主,将创新、团队沟通、风险承受、机会把握、领导等创业能力构成要素和学生创业表现与产出纳入课程考核。由于电子商务创业是一个长期过程,其真正效果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体现,因而考核方法要以形成性考核为主,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记录学生各项表现,通过学生团队、案例分析报告、模拟操作、创业绩效等情况给出学生综合评价,实现“教、学、做、评”的一体化。倡导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创业团队互评等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可更大范围、更大幅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创业实践的积极性。
5.教学模式实施的保障体系。
针对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与学校教学、学生工作、后勤管理等有关问题,可制定相应的保障制度,主要包括:在师资队伍上,要加强电子商务“双师型”教师引进和培养工作;在教学条件上,学校应完善数字化校园建设,提供电子商务创业网络环境与软硬件支撑;在教学管理上,给予教师更多自,便于教师灵活处理电子商务创业学生的考勤;在学生工作中,可通过社会实践项目、创新创业项目为电子商务创业学生提供资助;在就业工作中,对电子商务创业学生保持关注和联系,尽可能为其创业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在学生公寓管理中,由于电子商务营业的全天性,可适当延长部分寝室的供电时间或允许外宿,等等。
篇5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迅速。目前,日常糊口中的吃穿住用行,几近样样商品都能从网络上买到。据国内知名电子商务第3方钻研机构中国电子商务钻研中心的《二0一0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讲演》的相干数据显示:截止到二0一0年一二月,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已经达四.五万亿,同比增长二二%。电子商务的低本钱、高效力和便捷性、全世界性等特色正在吸引愈来愈多的企业把传统销售渠道改到网上。电子商务的鼎力发展,急需大量电子商务专业人材。教育部从二000年开始批准在北方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浙大、西安交通大学等一三所院校试开电子商务专业,目前众多院校在经济、管理、贸易、金融等相干专业也都开设了电子商务课程。作为1门综合性、交叉性、边沿性的专业课,电子商务课程涵盖了商业、金融、计算机、通信、管理、信息技术等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是1门理论钻研与社会实践关联紧密的课程,不管是在教学内容仍是教学法子上都与其它课程有较大区分。因为触及内容过量,目前我国的电子商务教学中存在着1些不容忽视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2、电子商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电子商务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下列几点:
一、电子商务课程内容较为繁杂、关联性差
电子商务是1门综合性学科,其内容涵盖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安全、网站建设、电子支付、管理学、现代市场营销、物流、法律、税收等多方面的知识,课程内容笼盖的规模无比广泛。目前教学中使用的大部份电子商务教材的1个首要特色是四平八稳,以上提到的内容教材中基本上都有触及,但每一1章都是1个独立的内容,彼此的关联性很小。这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小的难题,对于学生来讲,>文秘站:
二、电子商务教材更新速度较慢,且良多教材内容脱离实际
以及其他学科相比,电子商务的发展更加迅速。不但各类电子商务数据每一年都会大量更新,而且在理论方面的发展也更快,而这些新的理论及相干数据在给学生讲课时每一年都需要及时补充。然而,在实际教学进程使用的良多教材常常是几年前编写的,教材中的相干理论、案例及数据较为陈腐。因而,电子商务教材的建设远远后进于现实,这极大的增添了老师的备课负担,由于这请求老师备课时要从多方面收集相干资料,掌握最新理论动态及相干数据。
三、电子商务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亟待提高
目前我国高校的电子商务师资形成主要包含:经济类专业出身的教师、计算机专业出身的教师和管理类专业出身的教师。很难找到电子商务专业出身的教师,这就不可防止的会呈现老师的专业素质较低的问题。如上所述,电子商务是1门综合性的学科,包含的内容无比广泛。但现有的这些专业出身的师资气力很难掌握如斯多的知识,因而,在教学进程中有些内容就会比较生疏,也就很难给学生透辟的讲授。此外,电子商务的技术及相干利用发展无比迅速,几近每一年都会呈现新的电子商务营销模式,最近几年来1些新名词层见叠出,如从“拍卖”、“秒杀”到“团购”,从“晒客”、“试客”到“威客”,这些都代表了1种新的电子商务的利用。而学生常常是各种新生事物的喜爱者以及追随者,如果教师没有及时地进行知识更新,则很容易后进于学生,这必将会极大地影响教学质量。
四、目前学生的知识结构比较单1,难以应答电子商务课程中复合型知识的请求
电子商务是1门新兴学科,请求学生有比较宽的知识面,比如请求学生要掌握计算机、营销、法律、经济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然而现在的学生因为受专业的限制,知识面较为狭小。如对于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讲,在触及网站计划、网站建设、电子商务安全、加密算法等内容时,较容易理解,但当触及营销、电子商务法律和电子商务经济理论等内容时则常常1筹莫展,有的时候,即便了解这些内容也常常1知半解。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电子商务的教学效果以及质量。
五、目前电子商务教学中缺少实践教学
目前,在电子商务教学中使用的教材大多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多数教材都是有关电子商务内容的介绍,触及的案例较少,对于操作技巧的培育的内容则基本没有,无疑这显明不适应电子商务人材培育的需要。由于电子商务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育拥有实践性、高技巧的人材以适应未来电子商务竞争的需要。过量的理论知识既不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又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同时也给老师的教学增添了不少难题。
3、对于电子商务教学的几点建议
针对于上述电子商务教学中存在
的问题,本文提出下列几点建议: 一、重视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
篇6
1.1校园电子商务的概念。
校园电子商务是电子商务在校园这个特定环境下的具体应用,它是指在校园范围内利用校园网络基础、计算机硬件、软件和安全通信手段构建的满足于校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园内单位、企业和个人进行商务、工作、学习、生活各方面活动需要的一个高可用性、伸缩性和安全性的计算机系统。
1.2校园电子商务的特点。
相对于一般电子商务,校园电子商务具有客户群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稳定、网络环境优良、物流配送方便、信用机制良好、服务性大于盈利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也是校园开展电子商务的优势所在。与传统校园商务活动相比,校园电子商务的特点有:交易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快捷方便、交易成本较低。
2校园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
2.1校园电子商务安全的内容。
校园电子商务安全内容从整体上可分为两大部分:校园网络安全和校园支付交易安全。校园网络安全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设备安全、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数据库安全等。校园支付交易安全的内容涉及传统校园商务活动在校园网应用时所产生的各种安全问题,如网上交易信息、网上支付以及配送服务等。
2.2校园电子商务安全威胁。
校园电子商务安全威胁同样来自网络安全威胁与交易安全威胁。然而,网络安全与交易安全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密不可分且相辅相成的,网络安全是基础,是交易安全的保障。校园网也是一个开放性的网络,它也面临许许多多的安全威胁,比如:身份窃取、非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授权访问、冒充合法用户、数据窃取、破坏数据的完整性、拒绝服务、交易否认、数据流分析、旁路控制、干扰系统正常运行、病毒与恶意攻击、内部人员的不规范使用和恶意破坏等。校园网的开放性也使得基于它的交易活动的安全性受到严重的威胁,网上交易面临的威胁可以归纳为:信息泄露、篡改信息、假冒和交易抵赖。信息泄露是非法用户通过各种技术手段盗取或截获交易信息致使信息的机密性遭到破坏;篡改信息是非法用户对交易信息插入、删除或修改,破坏信息的完整性;假冒是非法用户冒充合法交易者以伪造交易信息;交易抵赖是交易双方一方或否认交易行为,交易抵赖也是校园电子商务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
2.3校园电子商务安全的基本安全需求。
通过对校园电子商务安全威胁的分析,可以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看出校园电子商务安全的基本要求是保证交易对象的身份真实性、交易信息的保密性和完整性、交易信息的有效性和交易信息的不可否认性。通过对校园电子商务系统的整体规划可以提高其安全需求。
3校园电子商务安全解决方案
3.1校园电子商务安全体系结构。
校园电子商务安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要从系统的角度对其进行整体的规划。根据校园电子商务的安全需求,通过对校园人文环境、网络环境、应用系统及管理等各方面的统筹考虑和规划,再结合的电子商务的安全技术,总结校园电子商务安全体系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结构,如图所示:
上述安全体系结构中,人文环境层包括现有的电子商务法律法规以及校园电子商务特有的校园信息文化,它们综合构成了校园电子商务建设的大环境;基础设施层包括校园网、虚拟专网VPN和认证中心;逻辑实体层包括校园一卡通、支付网关、认证服务器和本论文由整理提供交易服务器;安全机制层包括加密技术、认证技术以及安全协议等电子商务安全机制;应用系统层即校园电子商务平台,包括网上交易、支付和配送服务等。
针对上述安全体系结构,具体的方案有:
(1)营造良好校园人文环境。加强大学生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的道德教育,培养校园电子商务参与者们的信息文化知识与素养、增强高校师生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共
同营造良好的校园电子商务人文环境,防止人为恶意攻击和破坏。
(2)建立良好网上支付环境。目前我国高校大都建立了校园一卡通工程,校园电子商务系统可以采用一卡通或校园电子帐户作为网上支付的载体而不需要与银行等金融系统互联,由学校结算中心专门处理与金融机构的业务,可以大大提高校园网上支付的安全性。
(3)建立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建立校园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可以为校园电子商务系统提供安全认证的功能。
(4)组织物流配送团队。校园师生居住地点相对集中,一般来说就在学校内部或校园附近,只需要很少的人员就可以解决物流配送问题,而本论文由整理提供不需要委托第三方物流公司,在校园内建立一个物流配送团队就可以准确及时的完成配送服务。
3.2校园网络安全对策。
保障校园网络安全的主要措施有:
(1)防火墙技术。利用防火墙技术来实现校园局域网的安全性,以解决访问控制问题,使只有授权的校园合法用户才能对校园网的资源进行访问本论文由整理提供,防止来自外部互联网对内部网络的破坏。
(2)病毒防治技术。在任何网络环境下,计算机病毒都具有不可估量的威胁性和破坏力,校园网虽然是局域网,可是免不了计算机病毒的威胁,因此,加强病毒防治是保障校园网络安全的重要环节。
(3)VPN技术。目前,我国高校大都已经建立了校园一卡通工程,如果能利用VPN技术建立校园一卡通专网就能大大提高校园信息安全、保证数据的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安全传输。有效保证了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且易于维护和改进。
3.3交易信息安全对策。
针对校园电子商务中交易信息安全问题,可以用电子商务的安全机制来解决,例如数据加密技术、认证技术和安全协议技术等。通过数据加密,可以保证信息的机密性;通过采用数字摘要、数字签名、数字信封、数字时间戳和数字证书等安全机制来解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决信息的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的问题;通过安全协议方法,建立安全信息传输通道来保证电子商务交易过程和数据的安全。
(1)数据加密技术。加密技术是电子商务中最基本的信息安全防范措施,其原理是利用一定的加密算法来保证数据的机密,主要有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对称加密是常规的以口令为基础的技术,加密运算与解密运算使用同样的密钥。不对称加密,即加密密钥不同于解密密钥,加密密钥公之于众,而解密密钥不公开。
(2)认证技术。认证技术是保证电子商务交易安全的一项重要技术,它是网上交易支付的前提,负责对交易各方的身份进行确认。在校园电子商务本论文由整理提供中,网上交易认证可以通过校园统一身份认证系统(例如校园一卡通系统)来进行对交易各方的身份认证。
(3)安全协议技术。目前,电子商务发展较成熟和实用的安全协议是SET和SSL协议。通过对SSL与SET两种协议的比较和校园电子商务的需求分析,校园电子商务更适合采用SSL协议。SSL位于传输层与应用层之间,能够更好地封装应用层数据,不用改变位于应用层的应用程序,对用户是透明的。而且SSL只需要通过一次“握手”过程就可以建立客户与服务器之间的一条安全通信通道,保证传输数据的安全。
3.4基于一卡通的校园电子商务。
目前,我国高校校园网建设和校园一卡通工程建设逐步完善,使用校园一卡通进行校园电子商务的网上支付可以增强校园电子商务的支付安全,可以避免或降低了使用银行卡支付所出现的卡号被盗的风险等。同时,使用校园一卡通作为校园电子支付载体的安全保障有:
(1)校园网是一个内部网络,它自身已经屏蔽了绝大多数来自公网的黑客攻击及病毒入侵,由于有防火墙及反病毒软件等安全防范设施,来自外部网络人员的破坏可能性很小。同时,校园一卡通中心有着良好的安全机制,使得使用校园一卡通在校内进行网上支付被盗取账号密码等信息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超级秘书网
(2)校园一卡通具有统一身份认证系统,能够对参与交易的各方进行身份认证,各方的交易活动受到统一的审计和监控,统一身份认证能够保证网上工作环境的安全可靠。校园网络管理中对不同角色的用户享有不同级别的授权,使其网上活动受到其身份的限制,有效防止一些恶意事情的发生。同时,由于校内人员身份单一,多为学生,交易中一旦发生纠纷,身份容易确认,纠纷就容易解决。
4结束语
篇7
一、B2B电子商务采纳①问题的研究概况
通过对EBSCO、ELSEVIER、Web of Science、IEEE、ACM、CNKI等数据库的检索,并结合Google Scholar的搜索结果,与本研究论题(B2B采纳/接受)直接相关的研究文献(会议论文、学术期刊论文、学位论文及工作论文等)36篇,其中,会议论文10篇,学术期刊26篇。
这些文献的时间跨度为2002年至今,大量文献集中在06年之后,可见,虽然2002年以来很多学者开始关注电子商务的研究,但是对于B2B采纳问题的文献却是从06年开始才得到较高的重视,相关的文献年度分布见表1。
表1 相关文献年度分布图
年度 2002~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至今
期刊论文 4 2 4 6 4 3 3
会议论文 1 1 5 0 2 1 0
合计 5 3 9 6 6 4 3
以上搜索的文献以外文为主,主要作者为分布在欧美,其中包含少数台湾、新加坡和韩国等国家的研究。表2列出了相关文献较集中的期刊以及主要期刊,其中,只有少数杂志重复关注过B2B采纳问题,且期刊论文的时间间隔较久,其余杂志几乎是从2006年开始相关论文,且相似主题的论文很少。国际学术会议中相关论文比较集中的有:the Americas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AMCIS2006),the 35th Annual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s(HICSS’02),the 39th Annual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s(HICSS’06),Proceedings of the Ni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onic Business,Pacific Asia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PACIS)等。在所有搜索结果的相关论文中,大部分论文采用了定量或实证研究,共有35篇,占总论文数的97%,表3是研究主题的分析。
表2 主要期刊论文来源
期刊名 论文数 时间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 Studies 2 2005,2010
Information & Management 2 2004,2007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Network 2 2002
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 & Application 1 2006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 Business 1 2009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r development 1 2008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1 2007
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s 1 2007
Business & Industrial Marketing 1 2011
Macquarie University Research Online 1 2006
表3 相关研究主题
研究主题 论文数
Influence factor 22
adoption models/framework/trajectory 5
adoption characteristic/standard/role 7
Comparison 1
Review 1
二、B2B电子商务采纳问题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模型
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很多学者对电子商务采纳问题进行了研究。目前,主要的理论基础包括Fishbein和Ajzen的理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TRA)、Ajzen在TRA的基础上提出的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Davis的技术采纳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等,其他早期的理论还包括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Innovation Diffusion Theory:IDT)、Goodhue的任务技术适配理论(Task-Technology Fit Theory:TTF)等。
在模型方面,由于本文关注的是组织层面的采纳行为,发现使用最多的是Tornatzky和Fleischer于1990年提出T-O-E模型,这是一个较全面的创新技术采纳因素分析框架,框架中包含了三个影响组织技术采纳的主要因素,即外部环境、技术特征、组织特征。此外,有些学者也采用了整合的TAM模型,也有人提出一些比较特别的新模型。
对于采纳的过程,Cooper & Zmud等人[2]认为组织信息技术吸收本质上是一种变革过程,提出了企业信息技术吸收六阶段模型,分别是:启动、采纳、调试、接受、常规化与内化。Al-Qirim & Corbitt[3]在研究新西兰中小企业创新采纳时认为,企业在电子商务采纳过程中分为四个阶段,即尚未采纳、初始采纳、采纳阶段、持续采纳。
三、国内外对B2B电子商务采纳问题影响因素的研究
(1)国外的相关研究
Guvence等人[4]研究以IT为基础的设计特点对感知利益、感知成本、采纳这种交易意向的影响,并得出B2B交易网站的功能大小对公司意图采纳这种交易产生积极影响的结论。Mohammed和Glenn[5]在西澳大利亚的贸易交易背景下,以创新采纳扩散理论为基础,提出一个研究模型指出中小企业对B2B交易态度的6个前提,分别是外部控制因素、外部因素、内部控制因素、情境因素、认知反应/信念、规范反应/信念,研究结果显示,外部因素会提高中小企业的创新意识,这种意识导致对直接和间接利益的感知,而积极的感知会形成对创新的积极态度,最终可引发中小企业采纳B2B贸易交易的意向。Al-Qirim和Corbitt[6]总结了技术、组织、管理者和外部等影响电子商务采纳的四个因素。Butler和Fitzgerald[6]认为,对于一个组织而言,成功采纳B2B的关键因素是区域或功能方面的事项必须正确运行,以确保提升其竞争绩效。Eid等人列出了二十一种影响因素并将其归为五类:营销策略、网站、全球性、内部、外部。Hope等人提出一些与B2B电子商务采纳有关的关键组织因素,例如组织准备、企业文化、营销策略、组织内部因素、信息技术和政府的支持。Lin和Huang、Lin等人提出一些其他的组织因素,包括IT评测、IT架构、管理层支持、利益相关者的参与、组织需要检查其目标的一致性以减少B2B采纳和实施的限制。
(2)国内方面的相关研究
蔡斌在比较影响基本B2B与深度B2B电子商务采纳意图的不同因素时,首先将这些因素按照技术因素(利益因素、匹配因素)、环境因素(规范因素、人为促进)、组织因素(资源状况、高层支持)进行分类。胡丽俊指出,企业准备(现有资源)、利用第三方平台、领导者重视、配套制度和人员培训等因素是影响徐州中小企业B2B电子商务实施的主要因素。王保林和徐博艺提出的B2B电子商务系统的技术接受模型,包含的影响因素有主观规范、工作相关度、不确定性规避、系统响应时间、易用认知、有用认知、可靠认知。
四、现有研究评述
研究现有文献可发现,IT采纳的研究可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且研究成果显著,而对于B2B电子商务采纳的研究虽然引起较多学者的关注,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在研究角度上,目前,国内对B2B电子商务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供应链环境下的关键影响因素、供应链伙伴关系与B2B电子商务发展的管理、从技术创新视角研究产业组织的B2B电子商务发展、比较B2B进一步划分后对采纳意图的影响因素、B2B电子商务实施阶段的影响因素、第三方平台服务、B2B电子商务运行模式等等,而关注中小企业的B2B电子商务采纳的研究则相对较少,特别是中国地域差异大,B2B在各省市的发展环境相差甚远,对于中小企业的研究倾向于关注B2C模式,也有个别学者对某地中小企业B2B电子商务的实施阶段因素进行实证研究,而较少提及采纳阶段涉及的因素。
在研究方法方面,大多数学者在研究B2B采纳问题时倾向于采用实证研究,这也为总结出有代表性的影响因素做出了贡献。然而,究竟什么样的数据收集方法客观且更具代表性,目前还没有形成比较统一的认识,针对中国中小企业的特殊特点,何种方法的效率更好,还有待研究。
此外,还可以考虑将文化因素引入其中,试图探讨地方文化或企业文化是否对采纳意图具有显著影响。同时,目前大多数研究关注的是电子商务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而对于经济水平和电子商务技术发展相对较滞后的西部地区,应该展开更深入、更具体细分的研究,才能帮助我国的B2B电子商务发挥更加巨大的作用。
注释:
①采纳主要针对的是企业组织吸收信息技术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史达.电子商务与网络经济[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97
[2]Cooper,R.B.and R.W.Zmud.Information Technology Implementation Research:A Technological Diffusion Approach[J].Management Science,1990,36(2):123―139
[3]Al-Qirim N.A.Y.and Corbitt B.J.Determinants of Innovation Adoption in Small to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New Zealand:An Electronic Commerce Capability Model.CollECTeR,2001:142-156
[4]Guvence-Rodoper,Cagri I.Benbasat,Izak;and Cenfetelli,Ronald T.,"Adoption of B2B Exchanges: Effects of IT-Mediated Website Services,Website Functionality,Benefits,and Costs"(2008).ICIS 2008 Proceedings.Paper 92
[5]Mohammed Quaddus and Glenn Hofmeyer,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adoption of B2B trading exchanges in small businesses European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2007)16,202215
[6]T.Butler and B.Fitzgerald,Unpacking the Systems Development Process:An Empirical Application of the CSF Concept in a Research Context.Journal of 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s,1999,8(4),p351-71
作者简介:
篇8
移动电子商务是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无线终端进行的B2B、B2C或C2C的电子商务。它将因特网、移动通信技术、短距离通信技术及其他信息处理技术完美地结合,使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随时随地、线上线下的购物与交易、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交易活动、商务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等[1]。
移动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子商务方式,利用了移动无线网络的优点,是对传统电子商务的有益的补充。尽管目前移动电子商务的开展还存在安全与带宽等很多问题,但是与传统的电子商务方式相比,还是具有诸多优势的,因而得到了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发展和普及速度很快。
本文旨在通过对近年来移动电子商务研究论文的统计分析,梳理其发展脉络,力图探寻我国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以求对将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基于CNKI的移动电子商务定量分析
(一)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本文所有数据来源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CNKI是国内规模最大,使用最广泛的学术论文数据库,其数据最有可信度。通过对其中所收录的移动电子商务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揭示我国移动电子商务研究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就统计方法而言,本文以“篇名”为检索项,以“移动电子商务”为检索词,时间为2000年至今。对全部期刊进行检索,共检索出相关文献650篇。通过对重复文献进行剔除,对文献标题进行分析甄别,删减掉会议记录、目录索引、新闻报道等不符条目,最终得到有效篇目604篇,作为本文进行定量分析的总样本。
(二)移动电子商务文献的定量分析
1.年度分布研究
研究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该学科领域的研究水平和发展趋势。本文统计的604篇论文,其年代分布如图1所示。
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近10年来,我国的移动电子商务数量大致呈上升趋势。2000年前,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仅有20篇;2000年初,全球通WAP服务在北京、天津、上海、杭州、深圳、广州6个城市试用,论文数量呈现了井喷状态。从数量上来看,增长速度比较稳定,说明我国的移动电子商务研究工作进展顺利,规模日益扩张。而近3年来3G网络的发展,以及智能手机和平板的普及,更是催热了移动电子商务的市场。如今我国移动电子商务已经进入了稳步发展的成熟期。
2.论文来源期刊研究
对论文来源期刊进行统计研究,有助于确定该领域的核心期刊,从而可以侧重选择核心期刊进行阅读研究。从对我国的移动电子商务论文的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来源期刊非常分散,数量很大,有270种之多,且涉及范围也极为广泛,包括图书情报、科技、经济、计算机技术、农业、新闻等多个领域。由此可见,移动电子商务在当代中国已得到高度重视,被应用到各行各业之中。
据统计,刊文数量在10篇以上的期刊达到8本,可以作为研究移动电子商务的核心期刊加以重视和利用。详见表1。这8本期刊涉及范围包括经济、通讯、计算机网络。这也证明了移动电子商务是基于通讯和计算机网络的支持,在经济活动中发挥作用的新兴产业。
3.论文著者研究
核心作者在推动学科发展、开拓研究领域的深度和广度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经过统计,在选取的604篇论文中,发文量在4篇以上的作者共有4位,可视为研究移动电子商务的领头羊,具体情况见表2。
4.论文基金资助情况研究
由基金资助情况可以看出移动电子商务在国家及各地的受重视情况。据统计,选取的文献共得到过19种基金的资助。其中,国家级基金项目3个,省部级基金项目11个,市级基金项目5个。而市级基金项目包括2个上海市的,3个重庆市的,足见这两个直辖市对移动电子商务的重视程度。资助文献数目在4篇以上的见表3。
5.论文主题方向研究
统计分析出移动电子商务的主题分布状况有助于掌握我国移动电子商务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从而了解其发展现状并制定未来的研究目标。结合电子商务的基础教材,并参照其他学者对电子商务的主题分类,笔者根据所统计论文的大致内容,将主题大体分为5项,分别是移动电子商务理论研究、移动电子商务系统、移动电子商务技术与方法、移动电子商务安全、移动电子商务应用。
如图2所示,理论基础和系统构造的论文并不多,因为移动电子商务毕竟以电子商务为起点。许多理念方法都是通用的,仅在应用的形式上做了一些革新。随着许多新兴技术如二维码、电子支付系统的完善,这些技术如何更好的与移动电子商务相融合成为了研究的热点。而由于移动电子商务尚属于比较新兴的领域,安全问题还很突出,缺少相关的法律法规去规范它,这将成为今后学者研究的重点。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如何更好更快的为用户服务,将永远是研究者的目标。目前移动电子商务在网络购物,在线支付,商贸金融活动,甚至旅游服务中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二、移动电子商务研究的现状与特点
1.对移动电子商务的理论研究比较欠缺
首先,我国移动电子商务的应用范围仍很狭窄,许多领域仍是空白。比如对移动教育、移动医疗等移动电子商务的新领域的理论研究都十分匮乏。因此,需要加强理论模型的研究,使移动电子商务和这些领域的服务特征更好地结合起来,更完善地应用到生产生活中去[2] 。
其次,我国对移动电子商务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国内的一些学者和专家对移动电子商务的研究焦点大多集中在对消费者的需求探讨上。但是,这种研究也只是停留在少数几个影响因素的层次上,没有将这种影响因素进一步地扩展。
2.移动电子商务的安全保障问题
安全问题是移动电子商务的基础,也是能否取得成功的核心因素。就目前而言,移动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移动通信安全、移动终端安全、支付安全、手机病毒的威胁和移动运营商的商务平台的安全等。同时,我国也缺少相关的法律法规去规范移动电子商务的行为,亟需相关行业准则的治理。
3.移动电子商务的移动支付机制不健全
未来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离不开移动支付的支撑,只有突破了支付这个瓶颈,移动电子商务才有可能更快更好地发展。目前,移动电子商务的支付手段主要有:从话费中直接扣除,手机与银行的支付业务绑定,通过预存费用的方式在移动服务商那里建立专门账户。据统计,信用卡是移动电子商务最流行的支付手段,75%的移动电子商务交易通过信用卡支付,而信用卡自身的安全问题至今仍得不到所有人的认可。就现今的情形来看,我国移动电子商务的支付还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缺乏用户基础、产品服务单一等机制不健全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4.移动电子商务的成本及网速问题
2012年550.4亿的移动购物市场交易规模在13 040.0亿的网购整体交易规模占比为4.2%,和2011年的1.5%相比有了大幅的提升。虽然如此,与传统的网购相比,仍然只是极小的一部分。究其原因,一是因为智能手机的价格普遍在2 000元以上,对中低收入者来说明显过高;而后续的上网费用更是问题,目前移动运营商多是按照流量或时间来计费的,无论哪一种费用都不低。二是移动网络的网速还不尽如人意,其移定性、覆盖面等都限制了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3G网络虽然网速快些,但并没有得到大力的普及。
三、移动电子商务研究的发展对策
1.加强相关理论的研究
首先,对移动电子商务的研究不应该仅停留在移动购物的层面,应鼓励各行各业的学者参与到移动电子商务的研究中,将移动电子商务应用到诸如医疗,教育,救助等多种行业中。其次,研究的焦点不应只局限于消费者的需求上,如何利用移动电子商务提升企业的形象与知名度乃至提升企业的效益,也是理论研究的重要一环。最后,研究学者除了大学的教授外,也需要更多的企业专业人员参与其中,使研究并不是纸上谈兵,与实际的运营更有力的结合起来。
2.加强安全保障
首先,应该在技术层面上做出革新,参照国外的成功先例,构建端到端的加密机制。并将PKI技术引入到无线网络环境中,建立“无线公开秘钥体系”(WPKI体系) [3]。其次,引导用户或强制终端系统集成商在移动终端安装安全平台,如 360 安全卫士、瑞星手机杀毒软件等,以便优化无线电子商务环境,从而极大减轻病毒及黑客造成的威胁。再次,要完善与移动电子商务相关的法律和制度,借鉴发达国家及国际组织的经验,用有效地法律保证移动电商健康的发展。最后,应加速推行网络实名制,由公安部、商务部或信息产业部等权威机构来共同监督、实施,将移动电子商务从虚拟状态推向了实体化。
3.完善移动支付机制
2012年底,中国人民银行正式了中国金融移动支付系列技术标准。这一标准涵盖了应用基础、安全保障、设备、支付应用、联网通用5大类35项标准,从产品形态、业务模式、联网通用、安全保障等方面明确了系统化的技术要求,覆盖中国金融移动支付各个环节的基础要素、安全要求和实现方案,确立了以“联网通用、安全可信”为目标的技术体系架构。有了系统完善的技术标准,再通过金融机构、移动运营商、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协同合作,移动支付机制必经趋向完善。
4.完善无线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应协同移动运营商加速完善无线基础设施建设。加速3G乃至4G网络的发展。好的无线网络环境是开展移动电子商务的基础。另外,移动运营商应逐步降低资费,目前来看与合理价位仍有一定的距离。而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应进一步扩大,如学校、图书馆、商场等人群聚集地要做好WIFI的覆盖面及稳定性。
参考文献:
篇9
1、 引言
近年来,电子商务在中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国外在线交易多集中在B2C平台不同,中国网民的网购行为多发生在C2C平台。在线交易中,消费者在收到邮寄的商品之前,无法对商品进行直观上的评价。只能通过网络商店提供的商品信息,对商品质量和网店服务进行评价。由于买卖双方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这就给卖方进行交易欺诈提供了机会。因此,消费者信任在C2C在线交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消费者网络信任的影响因素电子商务论文,国内外都有不少的研究。McKnight [1]提出了信任的二阶段模型,即将信任形成分为介绍阶段和探索阶段:介绍阶段,是指消费者通过一些信息对商家进行初步的了解;探索阶段,即消费者通过浏览商家的网站、与商家进行电话或电子邮件沟通,来对商家作进一步的了解。Tan 和Sutherland[2] 通过整合各学科的研究,提出了一个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多维度信任模型。他们认为,在电子商务中的信任包括三个方面,分别为:信任倾向、人际信任和制度信任。庞川[3]认为影响消费者网络信任的因素有环境、技术、商业和个人因素。卢锋华[4]在总结以往关于B2C电子商务环境下顾客对网站信任的各项研究的基础上,将顾客对B2C网站初始信任的影响因素概括为三个方面:B2C网站因素、顾客个人因素和网络环境因素。这些研究忽略了对初始信任的影响因素进行层次上的划分,缺乏系统总结。基于此,本文建立了影响C2C电子商务中消费者信任的因素模型,在对问卷调查所得数据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对影响因素的层次进行了划分。并从国家、社会和网络商店层面提出了增强我国C2C电子商务信任的政策建议。
2、模型设计
基于对消费者信任的研究[1-4],本文将消费者信任产生的影响因素分为:个人信任倾向、顾客对网店的感知、顾客对服务的感知、感知网页质量、第三方认证和它人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并以此为基础建立研究模型(如图1):
图1:研究模型结构示意图
2.1 研究假设
(1)对网店的感知
文中对网店感知包括对公司规模和声誉的感知两个方面,将其细化为四个测量问题,做出以下假设:
H1:对公司的感知正向地影响消费者对网店的信任。
(2) 对服务的感知
感知服务质量是指顾客在挑选商品的时候,所感受到的产品交付和服务预期实现的程度。通过在购买之前与网络商店的沟通过程,网店对顾客能达到的服务水平就会在顾客心中产生印象,而这种感知服务水平会对买家对网络商店的信任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有如下假设:
H2:感知服务质量越高,顾客对该网络商店的信任度越高。
(3)感知网页力量
对网页信息质量的测量,采用的是网页设计的美观、信息的可用性、完整性等电子商务论文,并基于以上研究,假设:
H3:感知网页质量越高,消费者对网络商店的信任程度越高。
(4)对第三方保障的信任
第三方保障是指通过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对交易主体进行担保,以降低顾客对交易安全的担忧。假设:
H4:对第三方保障的信任程度越高,对网络商店的信任程度越强。
(5) 他人信任
作为一种非正式的、自律性的制度机制,声誉反馈系统在在线交易中被广泛采用。大部分用户搜索到目标商品后,除了关注商品本身属性外,还会浏览用户评论等商品相关信息。假设:
H5:他人对网店的评价越高,消费者对网络商店的信任程度越高。
(6)个人信任倾向
文中采用的模型倾向于认为信任是直接影响信任程度的自变量,做出以下假设:
H6:个人的信任倾向越高,对网络商店的信任度也就越高。
2.2样本选取
问卷调查以纸质问卷和电子问卷两种方式同时进行,纸制问卷调查对象以在校的硕士研究生为主,也包括一些在职工作人员,网上调查通过问卷星系统进行。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98份,其中有效问卷147份,有效回收率为74.2%,满足分析要求。有关样本资料的描述性统计详见表1。
项目
人数
百分比(%)
性别
男
92
62.6
女
55
37.4
年龄
20岁及以下
2
1.4
21-25岁
102
69.4
26-30岁
39
26.5
31岁及以上
4
2.7
学历
大专及以下
8
5.4
本科
43
29.3
硕士
94
63.9
博士
2
1.4
最近一年网购经历
没有
10
6.8
1-5次
71
48.3
6-10次
31
21.1
篇10
电子商务也完全改变了我们当今的商务方式,由于没有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们可以在家中处理业务。小公司也可以实现全球在线订货,完成世界性商务活动。越来越多的电子货币(信用卡、数字现金等)在线付款方式在电子交易中使用,人们不再受限制于物理现金的携带和使用。公司、商店、银行将不会以人员数量、分支机构多少、规模来区别大小,取而以营业额、信息交流多少来排列经济座次。电子商务将以巨大的速度增长,并给金融业带来巨大影响。世界的经济金融状态也将受到深远的影响。信息交流和数字化电子货币在空间地域上的突破将促进经济发展,但也带来经济金融管理上的困难。各国都需要制定相关的法律和法规,以规范市场;结合技术上的安全控制以保证这一新兴商务方式和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客户——管理者”用户管理模式的分析
电子商务网站根据先例把自身的作业分为B2B和B2C。但无论是以B2B还是B2C构建,其用户管理模式都可以总结为“客户——管理者” 。网站的登陆者设定为可能的“客户”,他们只准备在线跟“客人”进行交易。这样的网站的代表有:dell.com和cncard.com等知名网站。
首先设计好统一的顾客登录页,所有的客人如果要交易,就得通过该登录页先进行注册,然后再登录并交易。所有的客人都将会享受平等、自由、博爱的权利。
比较好的这样的网站给客人设定的交易过程可以用下表反映:
虽然大多说电子商务网战都在使用这种用户管理模式,但它不是所有公司构建电子商务网站应该选用的。
三、“客户+员工——管理者”用户管理模式的分析
好的电子商务网站应该是能够集成公司所有的商务事务的信息平台。公司的事务分为外部事务和内部事务。如果一个网站只提供外部事务平台而不提供内部事务平台的话,它还能被称为是好的电子商务网站吗?
所以,只面对“客人”的“客户——管理者”用户管理模式不适于所有的电子商务网站;而既面对“客人”又面对“自己人”的“客户+员工——管理者”用户管理模式才是公司做电子商务网站时应该选用的。我们知道,公司有些东西是不能让客户知道的。所以网站的用户登陆界面应该分为顾客和员工两个登陆口径,而这样的分别又不可以让顾客知道。我们的员工界面除了有给顾客看的网页外,还应该有给他自己看的东西。比方说:公司事务表、某同事给他发的便条、他个人需要上传的个人业绩报告、公司库存情况、公司物流信息分布,以及在线与某位同事或顾客交流等。
做到这一点,方法很简单。我们应该做一套像OfflineResume的系统(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就称我们要用的系统叫OfflineOffice),它的功能近似于玩网络游戏时用的私人服务器又或者是网际常用的软件人。首先,公司给每一位“在职员工”的计算机内装上OfflineOffice1系统,然后初始化使用者信息,并把信息传到公司在网上的服务器上,多重确认信息的正确性,使“在职员工”计算机上的OfflineOffice1系统和公司“在职员工”数据库里的信息绝对相符。此过程也就是在OfflineOffice里边内置数字证书。这样“在职员工”在脱机的情况下就可以办公,而上网以后,先是OfflineOffice1通过网站服务器的认证,然后进入设定好的安全网络连接中,之后进入在职员工登陆界面。免费论文参考网。如果登陆者不能在员工登陆界面很好的完成登陆的话,该网页自动转接到一般客户浏览页中,而且不可返回。由于有重重的把关,所以安全没有问题。这就相当于每一位在职员工都有一个电子商务平台。
由于电子商务网站重在其商务性,所以对跟公司有长期战略伙伴关系的客户,我们也应该给他们一个OfflineOffice2系统,该系统使得伙伴客户能够更快捷的与我们进行交易及交流。OfflineOffice2系统的用户可以在脱机的情况下填写订单、发盘、还盘、或一般交流信件内容,然后在上网的时候,经网站服务器认证合格后,在客户要求传送的时候,自动传送到其指定的我们公司的某一地址或数据库中。它的确认及登录过程跟员工登录过程一样。如果他想单独跟某位在职员工进行交流的话,公司的网站在他要求后,直接将他的OfflineOffice系统平台跟该在职员工的OfflineOffice系统平台进行连接,使得他们的交易或交流更加快捷和方便。
对于一般客户的管理,我们可以放轻松一点,其登录网站的方法不用改变,只需要几位位员工进行日常的整理、维护和处理工作就行。
这样无论是客户还是员工,其登录公司网站的方法及过程跟以往的大不一样了。
OfflineOffice系统还应该内置记录系统,它可以记录公司员工或跟公司有长期伙伴关系的客户对OfflineOffice的使用情况,及时核实客户跟公司的交易情况,记载客户对我们公司的交易倾向,以及向公司反馈员工及客户信息。
在“客户+员工——管理者”用户管理模式中,客户可以直接跟某位确定员工进行交流,该确定员工可以及时判断并处理客户的信息,并且这种交流在我们的监控之下进行,首先在安全方面没有问题。免费论文参考网。免费论文参考网。这样管理者摆脱了种种复杂琐碎的整理工作,而单一的将各个OfflineOffice系统反馈过来的信息进行整理,轻轻松松的进行公司整体规划!
这样的模式有利于业务流程和信息系统集成在一起。
下面用表格来讲解“客户+员工——管理者”用户管理模式。
篇11
电子商务是指利用电信网络进行的商务活动。它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开发与运用的产物;代表了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是人类科技、经济、文化发展结晶。由于商务网络环境大量地充斥着风险、不确定性而又需要相互依赖且愈加复杂,电子商务信任问题已成为决定网上交易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电子商务信任问题之所以显得重要,是因为电子商务自身所具有的特征决定了其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与传统商务相比,表现为程度更高、范围更广、情况更复杂。这是因为:第一,与传统商务一样,由于经济行为者的决策失误和容易导致机会主义行为的买卖双方信息的不对称分布,使得电子商务易受到交易本身特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的影响。第二,电子商务受交易者所无法控制的外在因素的影响,交易所依赖的技术系统平台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等,这种风险是买卖双方即使签定协议或合同都难以避免的。
基于上述原因,电子商务信任研究作为一个单独的研究内容被提了出来,对它的研究也越来越引起有关学者的重视,本文试图对此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加以梳理。
1概念
1.1电子商务的内涵由于网络本身就是新生事物,同时又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因此目前社会各界对电子商务(ElectronicCommerce)的定义并未形成共识。由于学界、商界有各自不同的观察角度和不同的实践经验,因而在理解和定义电子商务时有所差别,大致可以概括为狭义的理解和广义的理解两种。狭义的电子商务,指通过Internet或Intranet进行的在线销售式电子商务。它是通过在技术上、功能上更加拓展了的网络—国际互联网进行的,从更严格意义上规范的在线产品和劳务的交易活动。广义的电子商务,泛指运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以整个市场为范围的商务活动。在技术手段上不限定于国际互联网,而是泛指一切与数字化处理有关的电子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其他交换、获得数据的技术。在商务范围方面,也不仅限于通过互联网进行的在线式产品和劳务的交易活动,它还包含整个市场一活动相关的若干方面,如产品设计与生产、产品和劳务的广告促销、交易双方的磋商契约、产品的运送、货款结算以及售后服务等。
1.2信任的内涵近几年来,信任的含义一直在各种情境之下被思考。由于涉及和研究信任现象的领域较多,因而存在许多有关信任的观点。一类是从社会学和伦理学的角度进行定义。比如,将信任定义为“从道德上对合理行为的预期,即以道德原则为基础的道德上的正确决策和行动”。另外,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信任是指“经济交易的一方认为另一方是可靠的,并能够履行自己的承诺。”
总的来说,可以将信任概括为:经济交易的一方认为另一方是可靠的并且能够履行自己的承诺。信任是经济交易活动中的核心因素,因为只有双方相互信任,交易才能顺利进行。国际上一系列的研究表明,买卖双方的信任关系对发展并维护顾客的回头率与忠诚度起决定性的作用。信任被看作是决定交易过程成败的关键因素、交易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催化剂。交易双方的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它们之间的信任与相互依赖关系也随之发展[4]-[5]。
1.3电子商务信任的重要意义电子商务信任重要性最突出的一面是降低交易费用,电子商务信任的影响是两方面的:一方面,企业的存在是用内部管理组织代替市场节约交易费用,而电子商务信任可以帮助企业降低内部管理成本,企业可以通过实现垂直一体化以节约更多交易费用;另一方面,电子商务信任可以帮助企业降低市场交易费用,一个企业可以通过与外部其它企业签订合同而不是依赖内部资源,在同等产出与收入前提下,来缩小企业规模[4]。
2当前电子商务信任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电子商务信任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从研究论文的数量来看,近几年才出现有关电子商务信任的研究论文,笔者在网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关键词”为检索项对“电子商务”、“信任”进行检索,从1999到2006年8年期间,仅有58篇相关文章,截止到2007年就增加到450篇,2008年至2009年间便有213篇,可见最近两三年在我国电子商务的信任问题才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从研究的内容来看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电子商务的信任机制的研究对电子商务信任机制的研究,我国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在当前的大部分相关文献中,对电子商务信任机制的论述主要有以下代表观点:①电子商务信任机制主要通过虚拟组织的建立来实现,当其无法在虚拟组织中创造共同价值时,我们可以通过人性化的联系来加强大家对虚拟组织环境的信任;②B2B电子商务市场信任机制的建立必须以制度信任为基础,具体包括认知的控制信任机制、认知的鉴定信任机制、认知的法律约束信任机制、认知的反馈信任机制、合作规范信任机制;③将不同的风险来源与不同的信任机制相匹配,主要从技术、制度法律环境、伦理道德规范以及企业信誉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建立比较完善的B2C电子商务信任机制,等等。
2.2电子商务的信任评价模型的研究在我国,目前有关电子商务信任方面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电子商务中的信任评价模型研究方面,其中利用博弈方法对信任问题进行分析的文章比较多,分别介绍B2B、B2C、C2C的信任评价模型,或者对具体某种类型的某行业或者是某企业进行信任评价也比较多,而系统地介绍对于整个电子商务中存在的信任问题应该怎样评价的却不多。
2.3如何构建信任体系方面的研究目前,如何构建信任体系方面,并且主要是理论方面的研究,其中大多是对建立电子商务信任体系方面的研究。常用的方式是把目前的电子商务中信任缺失问题提出来,并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建设信任体系的想法。
2.4电子商务信任管理的研究目前,主要有3种较为典型的信任管理模式,即:中介信任管理模式、交托信任管理模式、担保信任管理模式。在这些模式下的电子商务信任管理主要通过认证制度、在线信誉系统、信用评级、第三方契约服务、设立安全交易基金、信用炒作惩罚等来实现。我国学者对电子商务信任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信任管理框架的构建方面,这些信任管理模型一般都包括如下组成元素:身份信任管理和在线信誉评估系统。2.5影响我国电子商务信任因素分析的研究目前我国学者对影响电子商务信任的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商家、电子商务网站、消费者和商务环境。
商家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供应商的声誉、品牌、规模,为消费者提供定制服务的意愿等;而电子商务网站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信息可获得性、公布品牌促销信息、愤怒改变的导航和友好的界面等等;消费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信任倾向、交易经历、对电脑的熟悉程度和对网上商店的预期、文化背景等;商务环境因素方面主要研究:整个社会道德水准的高低、社会上是否建立有权威的企业信用评估体系、有无关于电子商务的明确权威的法律规范。
3电子商务信任研究的不足
总的来说,我国电子商务领域中信用问题的研究,也多处于在操作层面上对电子商务的信用管理进行实践研究。从相关的文献方面可以看出,我国对信任方面的研究还是很多、很深入的,只是由于我国电子商务起步较晚,因此相应研究结果还比较匮乏。具体来说,当前的研究主要以案例研究和定性描述为主,这些观点还没有得到系统实证研究的确认,也没有系统的提出理论供各种类型的电子商务借鉴,仍然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具体如下:①目前国内对电子商务信任问题的研究,无论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实证方面,都与我国企业和政府开拓电子商务的实践不相符,有滞后的迹象,且急需解决。②总体来说,对电子商务信任问题的研究成果中分散的、理论性的研究较多,而系统的、应用性的研究较少。目前,有关电子商务信任的研究各行其是,尚未形成系统化的理论,因此也很难对我国电子商务信任的实践活动提供有价值的指导。③从研究结果来看,成果中直接借鉴国外信任研究的方法较多,而结合我国实际探索本土化的电子商务信任理论与方法的较少。④大多数学者都提到了基于制度的信任,但是给政府制定有关政策和在线企业提供参考的建议方面的研究却不多[3]。⑤虽然目前对电子商务的信任机制的研究较多。但是并没有真正理解什么叫“机制”,并且对其理解也不够深入、全面和系统。⑥信任问题是电子商务的瓶颈己经形成共识,但对电子商务的信任问题的认识,还不全面,很多人认为电子商务的信任问题仅仅是道德和法制问题,限制了信任问题的解决思路。
4今后的研究方向
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出现是新生事物,政府和有关监管部门的管理缺位,我们无可厚非,今天我国的电子商务活动模式正日益完善,而我国电子商务中的信用休系研究正处于一个初期发展阶段,我们是放任自流,让微观的市场经济规律来决定,还是未雨绸缪,高屋建瓴,发挥我国经济中的宏观调控能力,这是目前研究的难点和热点,总的来说,将来的研究方向如下:
4.1在不断引进和消化国外先进理论的基础上,紧紧把握国内外电子商务实践活动的发展动态,理论联系实际,实现理论创新;加大宏观层面的研究力度,重点研究有关政府的电子商务信任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加强国内外同行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互相借鉴缓和深化研究成果,相互协作,尽快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系统化的电子商务信任理论体系。
4.2构建起一个统一的、科学的、严谨的、结构合理的理论框架。
4.3从安全的角度用技术的方法来解决电子商务的信任问题。技术方面研究主要是对交易信息安全和支付安全等安全技术的研究。电子商务是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互联网上实现的,因此电子商务的信任也需要采用技术手段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鲁滨,张巍.电子商务信任管理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01):73-76.
[2]张睿,陈卫华.电子商务信任机制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版),2003,(06):117-119
[3]辛明,孙洁.国内电子商务信任研究现状分析[J].光盘技术,2006,(01):4-6
[4]李召敏,宋光兴.电子商务环境下构建信任的制度途径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6,20,(10):63-66.
篇12
为更好地了解国内关于电子商务盈利模式的研究情况,我以题名关键词“盈利模式”或者“赢利模式”在CNKI中国知网中进行搜索,截止到2010年11月1日共搜索到2038条结果,属于学术文献的(来源于期刊数据库、硕士博士论文数据库、重要会议数库)的共有1196条。通过分析结果中与“电子商务盈利模式”相关的文献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对电子商务盈利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种类别:
1.1从整体上探讨电子商务盈利模式
1.1.1 研究电子商务盈利模式的概念与要素
郑淑蓉(2003)最早在国内对电子商务的赢利模式进行了定义,她认为电子商务的赢利模式指的是商务网站如何能够用相对较少的费用达到较多收入的特定的运营方式。[1]
西南交通大学的叶乃沂,他(2004)认为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盈利模式是企业在价值链系统一定位置上为目标市场提供价值而盈利的方式,由e化市场环境、客户关系、产品创新、财务要素、企业资源和业务流程等六个要素组成,这些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依赖,共同确定了商业模式的构成和特点。[2]
吕赞、陈志刚(2008)认为企业电子商务盈利模式在面对网络企业发展战略的审视过程中,一个好的盈利模式必须能够解以下一系列问题:电子商务企业为客户提供的是什么样的价值;成本发生的方式是什么样的;收入如何取得以及如何在提供价值的过程中保持竞争优势等。要素为:利润点、盈利对象、利润源、利润屏障。[3]
1.1.2 从具体策略或措施来探讨电子商务盈利模式
郑淑蓉(2003)指出电子商务盈利模式超常规的运营方式包括:专业定位,特色服务;创造价值,免费与收费并举;立足增值网络业务,瞄准增值电信服务;挖掘网站生存空间,与传统企业相结合。[1]
应若平(2003)认为目前各类电子商务网站都在创建虚拟市场和提供增值服务等方面开拓业务,力图成为专门化的信息服务平台。大而全的网上零售业缺乏竞争优势,应以信息服务为发展的突破口;门户网站靠广告收入收支难以平衡,必须开拓信息服务的市场;专门化的信息服务网站市场定位准确,有着确定的赢利前景。电子商务网站作为一种新型的商务模式,不只是传统商务在网络上的自然延伸,而是传统商务在网络上的升级和扩展,信息服务平台是共享信息资源与实现增值服务功能的最佳方案。[4]
1.1.3 研究电子商务盈利模式的分类
穆峰(2001)认为电子商务企业盈利模式主要有买方主导市场网站盈利模式(产业主导企业策略联盟)、第三方电子商务中心的盈利模式。[5]
李常建(2004)根据利润在价值链上来源环节,可以把电子商务的盈利模式分为以下几类:生产成本的降低、第三方利润、创造顾客价值、提供信息服务。[6]
李先锋、白庆华(2004)认为电子商务基本的盈利模式为在线销售商品模式、在线销售数字内容模式、在线提供服务模式、交易费用模式四种模式。[7]
杨青云(2010)认为电子商务上市企业的盈利模式有会员制收费模式、网络广告收费模式、搜索竞价收费模式、交易费用收费模式、增值服务收费模式等。[8]
1.2按电子商务模式的分类探讨各类别电子商务盈利模式
1.2.1 分析B2B电子商务的盈利模式
王立、张文斌(2005)认为发展国内B2B电子商务盈利模式的对策:利用平台的基础数据和交易数据,为企业的产品研发、原料采购、产品销售等提供信息支持和决策支持;利用互联网和自身的信息优势,为买卖双方撮合交易、减少中间环节、整合供应链;利用最新技术构建先进数字商务平台;整合B2B商务平台和网络新兴的流媒体技术,为电子商务带来新的盈利点;提供采购、验货、担保、招标、品牌包装、专家咨询等业务。[9]
黄达(2006)研究指出第三方B2B门户的收入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广告收入、风险投资和为用户提供服务所收取的费用。[10]
孙学文(2007)研究指出我国B2B网站盈利主要方式如下:会员费、广告费、竞价排名;我国B2B网站盈利模式的创新发展可以通过开展增值服务、网站联盟与合作。[11]
范军环(2009)以阿里巴巴、慧聪、生意宝等上市公司为例,结合B2B电子商务公司的年报数据对B2B电子商务盈利模式进行深入分析得到B2B电子商务盈利模式为:会员制收费模式、网络广告收费模式、关键字搜索与点击(竞价排名)推广、关键词搜索与黄金展位、“企业建站”有偿服务、资金服务。易观国际认为,“低价基础会员+收费增值服务”将成为未来B2B电子商务公司会员收费的主要模式。[12]
1.2.2 分析B2C电子商务的盈利模式
余绍军(2005)认为B2C电子商务的经营模式决定了B2C电子商务企业的盈利模式,不同类型的B2C电子商务企业其盈利模式是不同的,一般来说B2C电子商务企业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获得盈利:销售本行业产品、销售衍生产品、产品租赁、拍卖、销售平台、特许加盟、会员、上网服务、信息、广告、咨询服务。[13]
童利忠、朱义(2007)认为适合局域性B2C电子商务网的赢利模式有:网上零售、获取差价和商品登录费,局域性商业信息和局域性商业广告有偿,网上铺面出租,C2C电子商务,与传统的电话销售结合。[14]
赵涛、郑诗田(2009)根据B2C网站的利润来源,进一步分析了我国B2C网站直接和间接的两种盈利模式,他们认为B2C网站直接盈利来源主要有:实体产品交易营收模式、网络广告营收模式以及收费会员制营收模式等;间接盈利来源为可以通过价值链的其他环节实现盈利如B2C网站网上支付营收模式、B2C网站物流营收模式、B2C网站信用认证营收模式,同时认为B2C网站的自身条件,网站在价值链中所处的位置,以及网站所处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环境,是B2C网站赢利模式的关键影响因素。[15]
1.2.3 分析C2C电子商务的盈利模式
分析C2C电子商务的盈利模式的文章较多,在以上12篇硕士论文中就有2篇如吉林大学张跃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C2C电子商务平台盈利模式研究》、北京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我国C2C电子商务网站的盈利模式探析》;期刊文章中对于C2C电子商务的盈利模式的文章也不乏:梁欣(2008)分析了我国C2C网站现有的盈利模式:会员费、交易提成、广告费、搜索排名竞价、支付环节收费,并对C2C网站盈利模式展望认为收费模式要立足于以下3点:为用户提供独特的价值、胜人一筹的盈利模式是难以模仿的、成功的盈利模式是脚踏实地的。[16]
1.3从行业角度探讨行业电子商务盈利模式
从行业角度探讨电子商务盈利模式也是国内学者的研究很重要一个方面,目前国内学者从行业角度探讨电子商务盈利模式中对于旅游行业的电子商务盈利模式研究较多:
冯飞(2003)[17]、刘国强,汤英汉(2005)[18]通过研究指出我国旅游电子商务盈利模式的选择策略与判断标准,同时旅游电子商务应该跟传统产业进行结合。
胡进(2006)从中国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实际出发,全面分析中国旅游电子商务的几种不同的盈利模式:专业性综合旅游电子商务网盈利模型、面向最终消费者的B2C模式、传统旅游企业开办的综合性旅游网站、政府主导建设的电子商务平台。[19]
李晶(2008)在国内外旅游电子商务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国内开展电子商务业务的74家在线旅游电子商务企业进行基于业务种类的调查研究,并通过对携程旅游网业务种类及财务报表的深入剖析,探讨了在线旅游电子商务企业的盈利模式。[20]
王树银(2008)认为两种典型的旅游行业电子商务盈利模式为:模式一:“鼠标水泥”式与传统经济的结合;模式二:“水泥鼠标”式的传统经济中的新成分。[21]
其它行业电子商务盈利模式的探讨,目前较少,王小伙、陈年生、雷光明(2003)提出茶业电子商务的“ABC”模式。[22]
1.4进行成功电子商务案例研究探讨电子商务盈利模式
通过成功电子商务案例的研究对于其它电子商务企业来说很有借鉴价值,国内学者也纷纷关注成功电子商务公司的盈利模式:
叶小卉、田大钢(2003)通过对E城便利站在客户价值、范围、收入结构等方面详细探讨了其电子商务的盈利模式,对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论述,并简要描述了该模式的发展前景。[23]
钱峰、周波(2007)认为南方航空公司在国内率先大规模推出电子机票这一电子商务服务模式,分析了南航电子机票的电子商务盈利模式。[24]
阿里巴巴是世界目前最成功的B2B网站之一,是中国电子商务的一面旗帜,对阿里巴巴的盈利模式的探讨成为了国内电子商务盈利模式探讨的重点。孙蕾、段常瑞、宋婷(2008)[25]与宋沛军(2009)等学者研究了阿里巴巴的盈利模式。[26]
1.5移动电子商务盈利模式的研究
移动电子商务是电子商务发展的第三个阶段,也是电子商务发展的方向与应用的重点,对移动电子商务的盈利模式探讨最近这几年成为国内学者研究的热点。孙艳斌(2008)从移动电子商务的应用领域开始,随后分析了移动电子商务的价值链构成,并根据不同情形分析了其盈利模式为娱乐模式、广告模式、资信模式。[27]目前硕士论文中研究移动电子商务的盈利模式的论文较多,在以上找到的12篇硕士论文有2篇。官士燕(2008)在普通电子商务盈利模式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结合移动业务的特点,总结了移动电子商务在通信业的盈利模式。主要包括短信、彩铃、“X”三次、网上营业厅、构建电子商务综合应用平台、网上信息服务、提供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服务等模式。[28]张灏(2009)移动电子商务的盈利模式分别为移动电子商务单因素的整合模式(如I-Mode模式、通信和技术整合模式)、移动电子商务的多因素的整合(软件/技术、服务和通信的整合、服务、通信和信息的整合、技术、服务和信息的整合)。[29]
2述评
2.1当前的研究不足
2.1.1 对于盈利模式的概念还没有公认的概念。
对于盈利模式的研究虽然成果众多,但是目前对于盈利模式的概念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还没有一种公认的概念。
2.1.2 研究方法单一。
从以上分析可知,对于电子商务盈利模式的研究学者们更多是进行描述性分析,而缺少采用具体的数据进行论证,采用的研究方法也缺少采用实证分析,对一个具体理论的产生应该是既要有描述同时还要数据进行论证的,但是由于目前对于电子商务盈利模式进行分析时缺少数据的论证也就导致相关理论缺少说服力。
2.1.3 国内研究更多的只是重复国外的研究。
国内研究电子商务盈利模式的文章这几年明显增多,但研究的内容更多只是把国外的研究成果进行简单的照搬,同时缺少把相关国外研究成果在中国情境下进行论证。
2.1.4 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
虽然国内外对于电子商务盈利模式的研究文章众多,但是实际上对于电子商务盈利模式的研究还是落后于电子商务发展的实际,很多研究也正是基于已经成熟的电子商务盈利模式,当然理论应该是来源于实践,并被用于指导实践的,但是理论明显落后于实践将会导致电子商务企业走很多的弯路。
2.1.5 研究层次不高。
分析研究电子商务盈利模式的文章我们可以看出,核心与重点期刊较少,对于电子商务盈利模式研究的博士论文没有,而硕士论文也仅仅12篇,整体的研究层次不高。
2.2 未来研究方向
展望未来,对于电子商务盈利模式的研究我觉得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向:
2.2.1 中国情境下电子商务盈利模式的研究
中国市场一直被世界看好,中国也成为国际上学术界的重点关注的一个研究对象,对于电子商务盈利模式的很多在国外被证明的模式是否适合中国情境未来将成为一个很重要的研究方向。
2.2.2 新的电子商务形式盈利模式的研究
篇13
电子商务是指利用电信网络进行的商务活动。它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开发与运用的产物;代表了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是人类科技、经济、文化发展结晶。由于商务网络环境大量地充斥着风险、不确定性而又需要相互依赖且愈加复杂,电子商务信任问题已成为决定网上交易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电子商务信任问题之所以显得重要,是因为电子商务自身所具有的特征决定了其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与传统商务相比,表现为程度更高、范围更广、情况更复杂。这是因为:第一,与传统商务一样,由于经济行为者的决策失误和容易导致机会主义行为的买卖双方信息的不对称分布,使得电子商务易受到交易本身特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的影响。第二,电子商务受交易者所无法控制的外在因素的影响,交易所依赖的技术系统平台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等,这种风险是买卖双方即使签定协议或合同都难以避免的。
基于上述原因,电子商务信任研究作为一个单独的研究内容被提了出来,对它的研究也越来越引起有关学者的重视,本文试图对此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加以梳理。
1概念
1.1电子商务的内涵由于网络本身就是新生事物,同时又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因此目前社会各界对电子商务(ElectronicCommerce)的定义并未形成共识。由于学界、商界有各自不同的观察角度和不同的实践经验,因而在理解和定义电子商务时有所差别,大致可以概括为狭义的理解和广义的理解两种。狭义的电子商务,指通过Internet或Intranet进行的在线销售式电子商务。它是通过在技术上、功能上更加拓展了的网络—国际互联网进行的,从更严格意义上规范的在线产品和劳务的交易活动。广义的电子商务,泛指运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以整个市场为范围的商务活动。在技术手段上不限定于国际互联网,而是泛指一切与数字化处理有关的电子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其他交换、获得数据的技术。在商务范围方面,也不仅限于通过互联网进行的在线式产品和劳务的交易活动,它还包含整个市场一活动相关的若干方面,如产品设计与生产、产品和劳务的广告促销、交易双方的磋商契约、产品的运送、货款结算以及售后服务等。
1.2信任的内涵近几年来,信任的含义一直在各种情境之下被思考。由于涉及和研究信任现象的领域较多,因而存在许多有关信任的观点。一类是从社会学和伦理学的角度进行定义。比如,将信任定义为“从道德上对合理行为的预期,即以道德原则为基础的道德上的正确决策和行动”。另外,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信任是指“经济交易的一方认为另一方是可靠的,并能够履行自己的承诺。”
总的来说,可以将信任概括为:经济交易的一方认为另一方是可靠的并且能够履行自己的承诺。信任是经济交易活动中的核心因素,因为只有双方相互信任,交易才能顺利进行。国际上一系列的研究表明,买卖双方的信任关系对发展并维护顾客的回头率与忠诚度起决定性的作用。信任被看作是决定交易过程成败的关键因素、交易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催化剂。交易双方的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它们之间的信任与相互依赖关系也随之发展[4]-[5]。
1.3电子商务信任的重要意义电子商务信任重要性最突出的一面是降低交易费用,电子商务信任的影响是两方面的:一方面,企业的存在是用内部管理组织代替市场节约交易费用,而电子商务信任可以帮助企业降低内部管理成本,企业可以通过实现垂直一体化以节约更多交易费用;另一方面,电子商务信任可以帮助企业降低市场交易费用,一个企业可以通过与外部其它企业签订合同而不是依赖内部资源,在同等产出与收入前提下,来缩小企业规模[4]。
2当前电子商务信任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电子商务信任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从研究论文的数量来看,近几年才出现有关电子商务信任的研究论文,笔者在网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关键词”为检索项对“电子商务”、“信任”进行检索,从1999到2006年8年期间,仅有58篇相关文章,截止到2007年就增加到450篇,2008年至2009年间便有213篇,可见最近两三年在我国电子商务的信任问题才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从研究的内容来看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电子商务的信任机制的研究对电子商务信任机制的研究,我国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在当前的大部分相关文献中,对电子商务信任机制的论述主要有以下代表观点:①电子商务信任机制主要通过虚拟组织的建立来实现,当其无法在虚拟组织中创造共同价值时,我们可以通过人性化的联系来加强大家对虚拟组织环境的信任;②B2B电子商务市场信任机制的建立必须以制度信任为基础,具体包括认知的控制信任机制、认知的鉴定信任机制、认知的法律约束信任机制、认知的反馈信任机制、合作规范信任机制;③将不同的风险来源与不同的信任机制相匹配,主要从技术、制度法律环境、伦理道德规范以及企业信誉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建立比较完善的B2C电子商务信任机制,等等。
2.2电子商务的信任评价模型的研究在我国,目前有关电子商务信任方面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电子商务中的信任评价模型研究方面,其中利用博弈方法对信任问题进行分析的文章比较多,分别介绍B2B、B2C、C2C的信任评价模型,或者对具体某种类型的某行业或者是某企业进行信任评价也比较多,而系统地介绍对于整个电子商务中存在的信任问题应该怎样评价的却不多。
2.3如何构建信任体系方面的研究目前,如何构建信任体系方面,并且主要是理论方面的研究,其中大多是对建立电子商务信任体系方面的研究。常用的方式是把目前的电子商务中信任缺失问题提出来,并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建设信任体系的想法。
2.4电子商务信任管理的研究目前,主要有3种较为典型的信任管理模式,即:中介信任管理模式、交托信任管理模式、担保信任管理模式。在这些模式下的电子商务信任管理主要通过认证制度、在线信誉系统、信用评级、第三方契约服务、设立安全交易基金、信用炒作惩罚等来实现。我国学者对电子商务信任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信任管理框架的构建方面,这些信任管理模型一般都包括如下组成元素:身份信任管理和在线信誉评估系统。2.5影响我国电子商务信任因素分析的研究目前我国学者对影响电子商务信任的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商家、电子商务网站、消费者和商务环境。
商家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供应商的声誉、品牌、规模,为消费者提供定制服务的意愿等;而电子商务网站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信息可获得性、公布品牌促销信息、愤怒改变的导航和友好的界面等等;消费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信任倾向、交易经历、对电脑的熟悉程度和对网上商店的预期、文化背景等;商务环境因素方面主要研究:整个社会道德水准的高低、社会上是否建立有权威的企业信用评估体系、有无关于电子商务的明确权威的法律规范。
3电子商务信任研究的不足
总的来说,我国电子商务领域中信用问题的研究,也多处于在操作层面上对电子商务的信用管理进行实践研究。从相关的文献方面可以看出,我国对信任方面的研究还是很多、很深入的,只是由于我国电子商务起步较晚,因此相应研究结果还比较匮乏。具体来说,当前的研究主要以案例研究和定性描述为主,这些观点还没有得到系统实证研究的确认,也没有系统的提出理论供各种类型的电子商务借鉴,仍然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具体如下:①目前国内对电子商务信任问题的研究,无论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实证方面,都与我国企业和政府开拓电子商务的实践不相符,有滞后的迹象,且急需解决。②总体来说,对电子商务信任问题的研究成果中分散的、理论性的研究较多,而系统的、应用性的研究较少。目前,有关电子商务信任的研究各行其是,尚未形成系统化的理论,因此也很难对我国电子商务信任的实践活动提供有价值的指导。③从研究结果来看,成果中直接借鉴国外信任研究的方法较多,而结合我国实际探索本土化的电子商务信任理论与方法的较少。④大多数学者都提到了基于制度的信任,但是给政府制定有关政策和在线企业提供参考的建议方面的研究却不多[3]。⑤虽然目前对电子商务的信任机制的研究较多。但是并没有真正理解什么叫“机制”,并且对其理解也不够深入、全面和系统。⑥信任问题是电子商务的瓶颈己经形成共识,但对电子商务的信任问题的认识,还不全面,很多人认为电子商务的信任问题仅仅是道德和法制问题,限制了信任问题的解决思路。
4今后的研究方向
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出现是新生事物,政府和有关监管部门的管理缺位,我们无可厚非,今天我国的电子商务活动模式正日益完善,而我国电子商务中的信用休系研究正处于一个初期发展阶段,我们是放任自流,让微观的市场经济规律来决定,还是未雨绸缪,高屋建瓴,发挥我国经济中的宏观调控能力,这是目前研究的难点和热点,总的来说,将来的研究方向如下:
4.1在不断引进和消化国外先进理论的基础上,紧紧把握国内外电子商务实践活动的发展动态,理论联系实际,实现理论创新;加大宏观层面的研究力度,重点研究有关政府的电子商务信任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加强国内外同行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互相借鉴缓和深化研究成果,相互协作,尽快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系统化的电子商务信任理论体系。
4.2构建起一个统一的、科学的、严谨的、结构合理的理论框架。
4.3从安全的角度用技术的方法来解决电子商务的信任问题。技术方面研究主要是对交易信息安全和支付安全等安全技术的研究。电子商务是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互联网上实现的,因此电子商务的信任也需要采用技术手段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鲁滨,张巍.电子商务信任管理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01):73-76.
[2]张睿,陈卫华.电子商务信任机制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版),2003,(06):117-119
[3]辛明,孙洁.国内电子商务信任研究现状分析[J].光盘技术,2006,(01):4-6
[4]李召敏,宋光兴.电子商务环境下构建信任的制度途径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6,20,(10):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