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数字化传播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文化即人化,同时也是指人类认识和改造的结果。广义的文化包括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联系十分密切。物质文化是人们生产实践的产物,也是人们精神文化的体现;精神文化既具有形而上的层面,也具有形而下的指向。物质是精神的载体,同时也体现出精神文化的内涵。
在传统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层面,它们之间的界限是很明确的,物质文化基本上等同于器物文化。精神文化依赖于物质基础才得以传播与发展,但物质之于精神成果的作用仅在于承载与续传,至于物质本身对于精神的作用并不被重视。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没有一种物质具有最大范围内承载和传播精神文化的特质。例如纸张,它在一定程度上使精神文化的传播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但物质本身的实存性对这种传播具有约束,精神文化的传播并不能随心所欲。从文化作为一个整体来看,无论是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只不过是人类文化在不同方面的表现,它们本质上应该是一体的;但是从传统物质与精神层面之间的关系来看,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并未能融为一体,它们之间的界限仍然很明显,且易于区别。
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这种界限不利于文化整体性传播,要使文化整体性传播必须需要另一种方式的出现,这种方式能使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整体化,其界限最小化。但是,在传统的技术范围内要找到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整体化的方式只能是一个梦想,这一梦想在上个世纪}o年代才开始出现现实的内容。信息技术成为时代的一种带有主导性的技术取向,文化也因此呈现出新的形态。“特别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包括社会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都显露出新的不同于以往的特质,新型的社会文化形态—信息文化正在形成。”信息技术带来的符号化与数字化使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整体化这一愿望成为可能。其中,符号化主要是针对器物而言,数字化则主要是针对符号的转化而言。
如果说信息化在技术层面使符号化与数字化具有技术的可行性,那么随着信息化技术兴起的一系列文化认知方面的变化则为人们整体化审视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奠定了人文基础。阿诺德认为一个民族最为重要的东西不在于纯粹对物质财富的追逐,而在于文化与文明的调和,即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和谐共存。斯图亚特·霍尔把文化的研究与人类学、历史主义联系在一起,从而把文化的概念集中在日常生活的层面,“抽象的价值和具体的规范,物质的和精神产品,都被纳人了文化研究的视野”。这种“文化主义”的观念带来的文化认识是:文化的意义在于集体而不是个人。同时也带来了另外一种最为深刻的心理暗示:必须从整体的观念来看待文化的意义,这种整体最主要的层面是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同样的暗示也来自于F·R.利维斯对“大众文明”的担心,他对于现代技术,特别是传播媒体在精神文化方面弱化的批判,昭示出他对物质与精神、技术与文化失衡的担忧。威廉斯的“文化唯物主义”认为对文化的理解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但作为文化本身而言,则是由具体的人的意义与实践构成。文化在他那里不仅具有物质的基础属性,而且在物质的基础上体现出其价值与意义。由此可见,无论斯图亚特·霍尔、利维斯和威廉斯对文化的理解有多大的不同,但都有一个相似的地方,即对于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整体化考虑的诉求。他们的这种暗示式的诉求,以及哈贝马斯、利奥塔等人的理论,在客观上都让人们意识到了:在信息技术成为现代主流技术的背景下,人们应从整体的角度审视文化本身,这就为在信息化基础上整体化考虑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奠定了人文基础。
当代文化观念的认识把人们的视线转移到物质与精神、技术与文化的关系之中,而信息化技术,特别是信息化中的数字化技术则从方式上确定了上述关系整体化考虑的途径,即符号化与数字化。符号化是一种具有传统意味的方式,而数字化则是信息化时代中的一种新的符号化的方式。符号与器物比较起来,它们都可以承载文化的内容。但是它们也有显著的区别,器物是具体的东西,有着实体的存在。而符号则不同,它可以承载实体的意义,但是对于物质本身并不替代,它的存在基础在于人们对物质实体的了解。因而符号化带来一个显著的变化,即人们有可能从这些符号化了的对象中进行交流与分析。器物基本上不具备大范围内的交流,但符号却可以做到这一点。就具体的器物而言,器物的符号化,可以有效地传播其文化内涵。但与此同时,对于器物本身的物理特征却无法传达。因此,不难发现,传统的符号化虽然带来了一系列认识事物方式的变革,对于文化传播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其缺点也十分明显,这就从客观上需要一种新的技术的出现。这个新的技术一定要满足符号化的传播优势与器物本身实体特征的要求,而数字化技术的出现,正是符合了这个要求。
人们对数字化的认识多种多样,但是最基本的一条是,人可以通过数字技术把事物或器物变成相应的信息,并最终把这些信息以符号化的方式展示出来。数字化的一个巨大优势在于,它可以存储海量的信息,并把这些信息以符号的方式呈现在人们的面前。这就可以使器物或者现实中的物体能够实现最为全面的符号展示。在没有数字化之前,人们可以把事物的影像呈现于前,但那是平面的。数字化出现以后,人们可以在虚拟的符号世界里从立体的角度观察与实物基本一致的状态。通过超链接,与之相关的熟悉与不熟悉的事物,以及关于事物本身的其他非物质信息都得以体现。这种建立在数字化基础上的符号化必然带来新的认识与观念,它把人从现实时空的实践发展为虚拟时空的实践,虚拟的实践方式成为人们一种新的实践方式。而当这种建立在虚拟基础上的实践方式成为人们的一种常识时,当代关于文化观念认识中的焦虑就会得到释放。阿诺德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可以在数字化中得到合理的共存,斯图亚特·霍尔的整体文化观念可以得到实现,利维斯对于现代技术的垢病能够得以改变,威廉斯的“文化唯物主义”也许可以用虚拟或数字“文化唯物主义”来重新加以阐述。他们对于文化暗示的诉求,在信息技术和传播方式符号化与数字化的趋势下,可以真正成为一种现实。
综上不难发现,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有三个阶段是很明确的:一是一种基于物质或器物基础上的文化传播;二是一种基于符号基础上的文化传播;三是一种基于数字基础上的符号文化传播,即数字化文化传播。符号化是文化传播的趋势,不论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的符号化,还是建立在数字基础上的符号化,符号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内涵的转变,从与物质、符号的对应关系转化为符号与意义的对应关系,实现了从一般意义上的符号向数字化意义的符号转化。与之相应的变化是,物质因素在这一过程中不断被弱化,立体、深人的意义与形体因素得以强化。文化传播的这一方式的擅变所形成一个结果就是,物质本身与文化的关系从来没有如此的紧密,通过符号化与数字化,特别是建立在数字化基础上的符号化,物质与文化内涵紧密、完美地实现结合,文化的符号化与数字化是实现整体文化传播的必要途径。
二、文化数字化的局限与感知
数字化基础上的物质与文化内涵的完美结合并不能代表文化数字化的全部,同时数字化本身也具有局限性。最主要的局限在于数字化隶属于信息化,而信息化对社会文化具有负面影响。这种负面影响在迈克尔·默林的《信息技术革命:益处与危害》中得到较为全面的总结。迈克尔·默林总结了10种信息技术对社会文化的危害,它们分为对人的意识的危害、对社会意识形态的危害、对生活品质的危害等三个部分。毫无疑问,从社会角度来看,迈克尔·默林的这种担忧以及他对这些危害的认识是真实存在的。但是从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符号化的转化方式来看,这些局限并不是主要问题。因此,我们讨论的主要问题在于符号化与数字化方式与方法上的局限,而具体层面则是物质符号化与数字化以及精神层面文化的符号化与数字化。
除此之外,在符号化与数字化的方式与方法过程中,同样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局限。最主要的局限在于“人文精神的悖论”,齐鹏在《当代文化的感性革命》一书中深刻地揭示出了这种悖论的存在。他认为数字化会导致人依赖于技术,成为技术的奴隶,最终形成新的人性的异化。这种“人文精神的悖论”,存在先天性的因素,“悖论是事物发展的本质”,同时也有技术本身的因素,“数字化平台的单一性”,还有符号化与数字化中介中时空关系对人文精神影响的原因。齐鹏认为,要解决这种“人文精神的悖论”,必然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科技人文化”,二是“艺术手段与审美功能”。不可否认,上述两种解决方式从学理上是有效的,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很难完全实现,尤其是在技术领域,其实现的难度更大。
除了信息化技术本身给数字化带来的危害,以及在符号化与数字化过程中所遭遇的“人文精神的悖论”外,在具体的符号化与物质化的转化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其他问题。其最现实的间题是,物质及其所代表的只是文化的一部分,其他大部分文化虽然借助了物质载体,但却是以精神层面的状态存在。这种层面的文化相对于以物质为主体的文化而言,其范围与内容更广,甚至可以说是文化的主体部分。并且一旦数字化以后,对于这一部分的文化了解与传统方式在本质上并没有巨大的改变,而真正引起巨大变化的,还是物质文化的那一部分。
数字化的过程是一个精细信息化的过程,信息精细的程度直接决定物质数字化的程度。数字化虽然带来了物质全方位的展示,但是并不一定带来精细化,这是文化数字化所面临的主要的局限之一。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使人们有可能全方位展示某个物质存在,但在具体实践中却很难做到完全展示。尽管人们精细信息化的程度会越来越深,但也无法达到完全精细的程度,因此,这个局限只是大小的问题,而不是有没有的问题。显然,如何消解这样一个最主要的局限已经成为当务之急的事情。在可以预知的技术发展的所有趋势中,现代技术无法实现这一目的,也无法找到最终的结果。既然从数字化技术的角度无法得至昧最终的结果,从别的角度寻求解决途径就成为必然。
篇2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电信委员会的建议,新PDH数字微波通信系统的射频波道配置应该与原有的射频波道兼容。考虑到对传输速率的要求,此次微波传输数字化改造工程在原模拟电路路由基础上进行,采用34Mbii;s准同步数字体系,“1+0”的传输模式进行配置,使用的频段仍为原模拟微波设备的广电专用频段6GHz/8GHz,并采用QPSK调制方式,在利用原有站址、天馈线和铁塔等设施的基础上,通过增加6GHz/8GHz、34Mbit/s的PDH数字微波传输设备,PDH复用设备,网桥和相应的附属设备来实现。电路设计完全按电信方式接口,除传输电视、广播节目外,还留有传输数据、电话等增值业务数据接口,并留有网管接口,可以提供网管。电路设计要求提供3路相互独立的以太网接口,并在各站提供4路二线普通电话。对电视编、解码器的要求是采用MPEG-2压缩编、解码方式,将每套电视节目压缩至1.5~5.5Mbit/s传输。对立体声广播编、解码器的要求是可以将2套立体声广播信号一起压缩至1~2Mbit/s传输。改造后的数字微波网具有数字勤务通道功能,便于业务联系。工程所需的设备供电电源都为-24V。微波传输链路的设备配置指标基本上按原设计。整个数字微波传输电路共有4个微波站,即首站、2个中继站、1个终端站。其中,最长站距为51km,最短站距为4km,各站均为φ2.0m天线,使用6G和8G频率。由于各站的天线均为φ2.0m,因此,各设备的发信功率将依据站距设计为:+14dBm(4km)、+23dBm(19km)、+30dBm(51km)。
1.2各站型机房设计
1.2.1收发信部分
发信端将70MHz已调中频信号与本振信号进行变频,变换成微波信号,经三腔滤波器滤除无用信号,发送给功率放大器输入端,并放大到规定功率电平,经合路器由天线发送出去。
1.2.2分支电路部分
分支电路部分主要完成几个不同波道的收发频率合成及分离,根据需要组成1+1单极化型或空间分集型、1+1同频备份型等分支电路。复分接电路将21个2Mbit/s接口的PCM基群信号复接成45Mbit/s信号,或将16个2Mbit/s接口的PCM基群信号复接成34Mbit/s信号。分接是复接的反过程。
1.3微波链路估算
自由空间损耗为:Ld=9245+20lgD+20lgf.(1)式(1)中:f——发射频率,GHz;D——传输距离,km。代入数据得Ld=92.45+20lgl9+20lg6=133.5dB。收发馈线、连接器损耗Lt=16dB,发射天线增益Gt=41dB,接收天线增益Gr=41dB,发射功率P0=23dBm。为保证数字电视传输质量要求,误码门限BER=E-6=-86dBm。正常接收电平为Ld-P0-Lt-Gt-Gr=-44.5dBm。电平储备=误码门限一正常接收电平=-41.5dBm。
1.4系统管理
为方便日常维护,设备在传输主数据的同时插入一定比特的辅助信息,公务采用PCM方式传输,并提供两路RS232串行数据通道。公务设有选呼功能,使用方便。同时,可应用户要求,配置监控设备,实现远端监控功能。
1.5电源部分
供电电源采用标准化模块DC-DC变换器,设计时充分考虑设备备份供电的独立性和保护功能。
1.6系统安装
1.6.1设备的开箱和去包装
清查包装箱的数量和包装箱上所标的站名或频率配置是否正确,认真检查包装箱是否损坏。首先撬开木箱上的包角铁皮,撬开顶盖,注意不能敲击;然后用小刀割开防水塑料袋,取出随箱包装的装箱清单;再打开纸箱,小心取出机架或挂箱和随机包装的附件;最后按照装箱清单清点,并做好记录。
1.6.2天线和馈线的安装在选择安装天线位置时,一定要考虑原先路由电测的无阻挡位置,另外,安装收发天线馈源的极化方式也要一致。将天线口对准需要传送的方向,然后将天线安装牢固。在安装天线时,要考虑到以后对方位角、俯仰角的调整。
1.6.3设备安装的准备
按照机房设计图纸确定安装位置,检查地面水平、机房高度和馈线出口。根据机架的安装尺寸,在地面上画线定位,注意设备与墙之间的距离选用合适的钻头在墙上和地面上钻固定机架孔,钻孔深度要根据所选用的膨胀螺栓确定。用吸尘器或其他有效工具清除孔内的混凝土粉末,进一步确定孔的深度和所用的锥是否合适。
1.6.4机架挂箱安装
在地面安放弹性垫子,把机架摆在上面,检查机架是否损坏和螺栓是否松脱。在机架下部安装前底板,将机架竖立到预先钻好孔的安装位置,检查合格后,在孔中放入膨胀螺栓,以固定机架。
1.6.5电缆、电线的安装
在机架安装走线架或电缆管道中铺设电源线、地线和其他电缆,并将其整齐地绑紧在安装架上。电源线用接插件式安装,与设备端连接插头在工厂内装配好。安装电源线之前,首先要判断设备使用电源与基础电源是否一致,判断准确后再安装。安装时,要将挂箱后盖取下,将插头插入LINEIN插座。在与电源端连线时,要区分正负极——红线接电源正极,蓝线接电源负极。
1.6.6设备与分复接器的连接
使复接器的45Mbit/s数据输出接口与挂箱母板上的45Mbit/s数据输入接口用电缆相连接,挂箱母板上的45Mbit/s数据输出接口与分接器的45Mbit/s数据输入接口用电缆相连接。
篇3
1 虚拟交互艺术
数字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区别在于,虚拟技术带来的高度逼真。虚拟现实通过模型建构、空间、视觉跟踪等技术,利用网络虚拟空间,实现了高度沉浸感与交互的多感官空间。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之一在于,它是身心合一、身心俱修的文化,它需要身临其境地感觉与体验,需要优游涵泳,方能真正得此文化之精髓。而数字媒体能够通过虚拟技术给我们呈现出一个可供体验的空间,它使传统文化不再是死的文化,而是如同鲜活的生命体。
在传统文化传播领域,IBM公司与故宫博物馆合作开发了“超越时空的紫禁城”,此项目利用虚拟技术对传统文化进行推广。它是中国第一个通过互联网重现历史文化景点的虚拟世界。“超越时空的紫禁城”是主要利用3D建模技术,在网络上打造的一个虚拟场景。它提供给游客充满沉浸感的操作,与传统网页大相径庭,是一个根据紫禁城场馆的位置制作而成的虚拟空间。游客可以任意在6条线路中选择任何一个景点进行游览,还包括现实中一般无法进入的太和殿。
在这个虚拟空间中,每个景点都有对应的文字解说,游客只需单击鼠标就能获取这些信息,甚至能全角度观看景点的各个角落。游客甚至可以在游览过程中给自己设置一身自己喜欢的衣服,从普通宫女、太监、侍卫到大臣首领,甚至皇子、公主。
在这个虚拟世界中,游客并不孤独,你可以看到在游览的其他游客,可以和他们打招呼、聊天,也可以参加虚拟世界中举行的蹴鞠、围棋、骑马等多彩的活动,也能参观如“嫔妃游园”“百官早朝”等虚拟场景。游客如果有特别喜欢的景点,更可以把自拍传到网络社区和大家分享。
“虚拟紫禁城”为广大中国古典文化爱好者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普及推广中国传统文化的平台,逼真的现实场景直接给予观众一种最为真实和直观的印象,通过在线互动式的展示刺激浏览者主动思考和肢体的参与,进行双向交流。当然,虚拟交互给人带来愉悦体验的同时,也要警惕数字媒体在传播传统文化过程中容易使人产生技术至上的认识误区。虚拟技术虽然给人类带来图文处理等多方面的便利,但也可能造成人类对数字技术过分依赖的后果。另外,数字媒体虚拟空间的高度逼真,也可能降低人们对真实世界的感受力。针对“虚拟紫禁城”项目,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文儒先生曾指出:“尽管采用大量的3D建模技术重现的文化遗产能让公众在交互、娱乐中了解文化信息,但这只限于浅层面的普及工作,数字技术的核心必须是内容为主,过于娱乐化会把真正的文化内涵给消解。”[2]
2 移动交互艺术
由于传统的PC通过浏览器访问网络的方式受限于媒介方式,所以移动化已成为未来网络发展的主要趋势,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为主的移动电子设备充斥着我们的生活。移动新媒体是一种将移动终端和无线网络结合的技术,使用户能够不受空间和时间限制自由收集和发送信息。科技的每一次创新与进步,都会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全新的体验和感受,“APP”就是应运而生的移动平台应用软件。
移动新媒体的出现给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传播方式。从2013年开始至今,故宫出品的APP已经有五款,分别是《紫禁城祥瑞》《胤G美人图》《皇帝的一天》《韩熙载夜宴图》以及2015年初最新推出的《每日故宫》,跟着这些APP,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深度游览故宫。这几款故宫系列的APP设计,通过新颖的数字交互方式,展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承技艺、历史故事、古典手工艺品,让用户通过使用这些APP,随时随地了解宫廷皇室与知识典故。《皇帝的一天》虚拟了一个故事:小皇帝想出宫玩耍,于是,乾清门外的小狮子为皇帝找替身,从早晨5点起床穿衣开始,读书、骑射、上朝、用膳,玩家可以体会“皇帝”一整天的丰富生活。游戏中,小狮子充当“讲解员”,通过弹出文字,介绍清代宫廷礼节以及服装、文化等知识。[3]萌萌的人物形象、有趣的游戏环节,使这款APP大获好评。但是,游戏的形象毕竟与故宫一贯严肃、权威的形象反差太大,短时间内可以利用趣味性的交互形式来满足用户对故宫的探索,久而久之,有可能会弱化故宫在公众心目中本该有的庄重、威严的历史形象,不利于文化的传承。应该认真思考“萌”过之后,后面的路要怎么走。因为公众是传统文化的创造者、继承者和传播者,所以绝对不能忽略文化的传播形式对公众的影响。
移动媒体在未来是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是一种新的文化体系,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移动交互兼具视觉感知和触觉感知,作为观众的反应模式,与用户之间产生了新的艺术形式的互动,它激发人们进一步去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因此,移动新媒体给传统文化带来了全新的传播形式和传承时机。[4]
3 交互艺术的发展及思考
从传统的PC虚拟交互到移动终端的交互,交互艺术使大众获得了一种以休闲娱乐的方式接受享受文化的权力和艺术实践空间。它以前卫的艺术形式,把数字技术应用于传统文化的传播,为传统文化传播插上高科技的翅膀,形式上既继承了传统,又足够大胆创新。在传统和现实结合的形式中,新媒体艺术的交互艺术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及网络环境的完美统一,展现出截然不同的全新风貌。同时,交互艺术更有利于将传统文化深入到人们生活中。它促进了人们生活的发展,更加速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未来,万物互联,极大地丰富了设计的多种可能性,交互艺术给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舞台。传统文化的传播在利用交互艺术的特性与优势的同时,应小心谨慎地对传统文化进行再开发和核心价值的提取,积极寻找新的传播方式、新的空间与新的展示方式,帮助更多人了解传统文化,使其传承下去。[5]
参考文献:
[1] 李涵.信息时代的蜕变――新媒体艺术的交互性及其市场发展[J].美与时代,2013.
[2] 黄涛,张雷.指游虚拟故宫――看皇帝吃饭与臣子下棋[N].竞报,2008.
篇4
随着数字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数字化出版已经成为未来出版业的发展趋势。高校学报数字化出版的意义在于:一是提高编辑出版效率,网络投稿、在线编辑、在线专家审稿、网络发行以及作者、读者和编辑之间的互动,将大大地提高杂志社的工作效率,节约大量的时间和经费;二是借助网络平台,学术产品的获取性增加,个性化服务增强;三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出版,将打破纸质期刊出版日期、刊期的限制,可以实现即时在线出版,以及通过互联网络实现期刊的国际化,极大地扩大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和社会效益[1]。然而,高校学报普遍存在着对期刊数字化出版认识不够,传统出版单位自主研发能力不足,期刊数字化出版模式单一,平台建设还只是刚刚起步,受众的阅读习惯改变还需时日,体制机制和行业标准滞后,版权问题突出等困惑[2]。目前,期刊数字化出版的脚步声越来越近,高校学报有必要率先对数字化出版模式进行探讨。
一、牢固树立内容第一的观点
高校学报的生存之本是学术信息的生产与传播,高校学报体现出的学术性、创新性,以及每一项科研活动和实验过程成果的记录都是读者所关注的内容。因此,注重内容质量是高校学报走向数字化出版的必要条件,学术期刊的核心在内容,数字期刊的基础也是内容[3]。相对于内容,出版技术永远排在后面,平台永远是第二位的,技术供应商能够给予内容提供商最先进的技术生产,最快最好的传播,但绝不可能替代内容的价值创造。国际上一流的学术期刊,他们的编辑都把主要功夫用在学术论文上,积极参加学术活动,想方设法争取高水平的论文[4]。
传统期刊的出版单位,应该积极探索如何把现有的内容优势与信息化条件的传播优势进行链接,在期刊数字化出版进程中,将多元化的传播手段融入数字化出版进程,同时创新和拓展高校学报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充分发挥自身的内容优势,确立在数字期刊源头的主动地位。
二、建设中国特色OA期刊集成平台
(一)OA出版的定义及意义
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对OA出版的定义是[5]:任何经由同行评审的电子期刊,以免费的方式提供给读者或机构取用、下载、复制、打印、发行或检索文章。简单地说,OA就是开放存取,在科学领域,对学术论文采取“出版付费,阅读免费”的一种全新传播模式。
OA出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这里主要讨论狭义的范围,即专指学术信息传播。OA出版的最大特点是践行“作者付费出版,读者免费使用”的理念。实现OA出版可最大限度地提高期刊文献的可获取性,追求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和即年指标等体现期刊学术指标的最大化,在最大限度吸引专业读者的同时获得更多采集高水平论文的机会。如:STEVE LAWRENCE 在《NATURE》发表的《Online or Invisible》,通过对119 924篇公开发表的计算机科学方面的会议论文调查发现,OA论文的平均被引频次为7.03,非OA论文的平均被引频次为2.74,前者较后者被引频次增加了2.56倍[6]。
(二)OA期刊的实现形式
OA期刊的实现形式,按其内容是否完全公开分为半OA期刊和完全OA期刊。半OA期刊有的学者又称复合OA期刊,是指期刊中的论文,只提供部分的免费公开,作者每篇文章一次性地支付一定的费用就可以实现该文的半OA;完全OA期刊,是指期刊中的论文完全采用作者付费而读者免费获取的期刊;OA仓储式则是国际上OA出版的又一种重要形式,截止2008年11月6日,全世界已有68个研究机构、资助机构和高等院校等制定了开放仓储政策,已经注册到ROARMAP的OA仓储有926个,可免费获取的论文有约1 100万篇。
OA期刊的出版形式有多种,但并不是一种排它的模式,它可以与其它的出版模式共存、融合和互补,读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自由选择。OA期刊将不再被某一个出版公司的预算或财政所限制,因此OA所能达到的境界将不是任何一个出版集团所能够胜任的。
(三)中国特色OA期刊出版体系的构建
我国80%的OA期刊分散上网,处在一种自发无序的状态,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国情实际出发,推动多元发展。对国内精品学术期刊要建立国际化的OA出版系统,政府应该给予经费和政策的支持,重点扶持。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以及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有影响有规模的数据库,已成为我国学术传播的主渠道,可以说具备了OA出版的雏形,但并没有具备OA出版平台的完备功能,而且他们都是以利益最大化为最终目标,政府可以考虑通过差额补贴的方式,引导他们进行公益化转型[7]。对于自建网络为手段的自主化OA出版系统,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指导意见和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他们推动在自建网站上进行OA出版。高校学报应该率先试点这几种多元化的OA出版模式。
中国科学院主持建设的OA期刊集成平台――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开放获取平台,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出版集团承办,已于2010年10月25日正式上线。平台中已经收录了111种期刊,近45万篇论文,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三、建立功能强大的个性化自有网站
高校学报自建网站是数字化出版最有效的途径。国际一流的期刊,如Nature,Science,Cell,Lancet,BMJ等在网络上的表现也是一流的。首先,各个网站都有详尽的基础信息和完善的在线投稿系统,能充分提供信息为作者服务,例如登录Nature网站,不仅可以了解NPG(自然出版集团)旗下的40种刊物的报道范围和具体内容,更可清楚地知道这一创刊于1869年的刊物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方向。其次,这些网站资源丰富,功能强大,形式灵活,充分为读者服务,浏览这些刊物的网站,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信息和数据极其丰富,能通过不停地链接,找到许多相关数据库和信息源,让人应接不暇,在网站内的各个刊物,不仅可以通过作者、题目、任意关键词等检索,还可通过引用情况、DOI号等检索。另外,这些网站都有多样化的盈利模式,如有偿订阅,即在摘要和部分范文免费的基础上,有偿提供全文;单篇购买,每篇文章可“单篇/单面”购买;参与数据库盈利,刊物本身是某些数据库的一部分,从数据库的集成收益中盈利;增值业务,通过期刊的延伸服务获利,如Lancet的服务就可与手机运营商互联,还有广告收益和个,等等[8]。
高校学报基本上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但目前已有的自建网站还很不成熟,由于实力和重视的程度不一,导致传播效果差异明显,文献检索不便,利用率也不高,与国外的一流期刊自建网站相比,应该在以下功能上努力探索:第一是稿件采编功能和互动功能,目前大多数高校学报启用了期刊采编系统,也有的开辟了网上互动功能,但这项工作还需要在所有高校学报中普遍推广和使用,并完善相应的功能系统;第二是学术交流功能,高校学报可以利用网站建立学术论坛,开展学术交流,比如针对学术前沿问题、社会热点问题以及学科难点问题进行专题报道,吸引大家开展讨论;第三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出版功能,即不受日期、刊期等因素的限制,实现即时出版,面向世界,与国际接轨;第四是多媒体传播功能,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站相当于建成多媒体传播平台,可以通过视频、音频、Flash等技术手段为读者提供服务,这是传统传播手段所不具备的,应该说多媒体互动网络期刊是各类期刊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前景广阔。
四、构建规模化、集成化的出版平台
数字化出版平台成为当今国际出版潮流,数字化期刊集群发展最为成功的平台基本由传统出版商主导。如总部设在荷兰的跨国科技出版公司――爱斯唯尔公司,其Science Direct期刊全文数据库有2 500多种期刊;德国施普林格科技出版集团,其Springer Link全文电子期刊系统也超2 500种期刊;世界范围内的出版商约翰•威利父子出版公司,其Wiley interscience 期刊全文数据库有1 400多种期刊。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投巨资建设先进的数字平台,积聚期刊资源。
我国新闻出版总署在《新闻出版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就明确要求实施数字化出版战略,整合已有的数字资源,将内容采编、信息加工、自动排版、网络销售集于一体,打造数字出版综合业务管理平台,推动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和示范工程的建立。几年来,各相关单位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发展,但由于国家、学术界等对纯数字化出版的认识和接受认可程度还不够,真正定义上的数字化出版几乎没有。目前可以探索一批有相当规模的,数字化出版走在前列的高校学报,成立数字出版集团,实现集约化运行,增强竞争能力,起到示范带动作用[9]。具体步骤可以分为三步走:首先针对参加试点的各高校学报,把创刊到现刊的所有文章全部作数字化处理,实行网上传播;其次是实现论文的在线预出版,凡是通过了评审和编辑编校过的论文,先期在网上以单篇论文为单位在线,后的论文仍然继续按照正常期刊出版印刷;最后,在时机成熟时出版真正意义上的纯数字版的数字化期刊。
2010年10月《酿酒科技》与《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合作开办的《“中国知网”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平台》正式启动运行,该平台将先于印刷期刊发表作者的数字版论文,彻底地解决学术时滞过长的问题,缩短了出版周期,快速实现期刊论文按篇即时在线出版,切实提高了学术期刊文献出版的时效性和影响力。
中国科学出版集团数字资源平台期刊项目的启动,依托中国科学院,以中国科学出版集团为基础,以中国科学院学术期刊为核心,通过数字化出版平台建设,建立起集内容采编、信息加工、网络传输与销售于一体的综合业务平台,形成了完整的期刊数字出版链,形成对院内院外期刊提供服务的,代表中国期刊出版“国家队”水平的数字化服务体系和产业。该项目分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三步来完成。
五、结 语
需要决定供给,只有可以满足社会需求的媒体才能在未来社会中得以生存和发展。高校学报要紧跟世界数字出版的大潮,改变原来单一的载体形式,以满足网络时代的读者需求,要积极采用新技术,转变出版模式,促进高校学报网站的信息集成和网络传播,推进高校学报开放存取出版,促进传统出版向数字化出版过渡,建立数字化出版新的盈利模式,这些探索将是高校学报跨越式发展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 汪新红.优先数字出版是提高学术期刊出版速度的一种新模式[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1):90-92.
[2] 关卫屏,刘 斌,游苏宁.科技期刊“受众即市场”理论初探[J].编辑学报,2010,23(1):5-7.
[3] 周小华.中国学术期刊的数字化问题探讨[J].理论学刊,2009,182(4):108-111.
[4] 晋雅芬.科技期刊数量增幅较快,质量差距不小[EB/OL].(2008-10-22)[2011-06-30]http:∥news.省略/a200810111001s33/htm.
[5] 卢小文.学术期刊出版数字化的路径选择――兼议学术期刊与数据库出版平台的关系[C]∥第八届(2010)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万方数据资源合作中心出版,2010.
[6] 余 望.OA期刊与传统学术期刊的比较及我国发展OA期刊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编辑,2007(6):52-54.
[7] 吴月红.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的SWOT分析[J].编辑学报,2010,22(3):202-204.
[8] 钟丽君.科技期刊数字化发展探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0,21(5):689-692.
[9] 刘泽林.科技期刊:规模化出版•集约化经营•集团化管理[J].编辑学报,2010,22(6):508-510.
Study on the Digital Publishing Model of University Journals
LI Guo-hua
篇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16-0001-03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网络的普及化,新型出版方式——数字化出版得到了快速发展。与传统出版方式相较,数字化出版具有以下特点:(1)写作、编辑的便利性,缩短出版周期;(2)可以同步出版、印刷、发行,做到按照发行数量决定印刷数量,从而减少库存;(3)节约出版发行的开支,方便检索,绿色出版。本文结合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的现状,浅析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的发展思路。
1 目前国内外期刊数字化出版发展现状
1.1 国外期刊数字化出版发展现状
在国外,数字化出版是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初露锋芒。数字化出版运作主体主要是期刊出版大集团,在当时数字化出版虽然与印刷化出版是并存的,但是数字化出版已经开始在网上相关信息,这也就标志着印刷化出版已经慢慢向数字网络化的趋势发展了。到了20世纪90年代的中期,如Wiley-Blackwell等国际科学出版商(社)都相继建立了期刊的网络采编和平台、引文链接、全文数据库等各网络平台,并且还创建了链接多种资源的一站式网络服务出版平台。据有效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国外大约总共出版了6000多种高水平的学术期刊,ISI已经收录了超过50%的期刊。所以我们已经可以得出,当前数字网络化出版已经几乎覆盖了国际主流科技期刊。
1.2 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的情况
在我国,期刊的数字化出版一直都得到政府的重视,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就有一项是推进科技期刊的数字化出版。《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大力发展以数字化内容、数字化生产和网络化传播为主要特征的新兴文化产业,积极发展电子书、收集报刊、网络出版物。鼓励自主研发数字内容、数字传播、数字服务终端的产品和装备。即将的“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中出版业及出版社的数字化改革是重点
内容。”
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数字化出版已经得到了飞速发展,2010年我国数字出版业的整体收入大约为799.4亿元人民币,较之2009年的404.4亿元人民币增长了50.6%;2011年的收入又比2010年增长了40.2%。据统计我国总共有4800多种科技期刊,超过八成的期刊已经通过知网、维普、万方这三家大型信息服务数据库实现了期刊的数据网络化出版。在我国按需印刷(POD)、期刊同步数字化上网、纸本期刊数字化等形式都是期刊数字化出版的主要形式,然而与国外同行业的相比较,我国的数字化出版仅仅处在较为初级的阶段,2011年数字化出版的收入只达到了传统印刷化出版收入的4%,然而在国外,数字化出版的收入与传统印刷化出版之间的比例已经可以基本达到持平,甚至数字化出版的收入已经超过了传统印刷化出版的收入。
2 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中现存的问题
2.1 期刊学术水平偏低
在我国,虽然科技期刊上发表了大量的科技论文,然而这些论文却普遍缺乏学术质量,无论是在国际学科影响力方面,还是在论文的引用率方面都不高。据有效数据统计得知,从2001年到2011年6月,我国科技论文的引用率为6.2,而在国际上,科技论文的引用率已经达到了12.03.按照论文的引用率进行排名,我国只能屈居第14位。期刊学术水平较低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因为我国科技期刊发展比较迟,所以在国际学术影响力较小;(2)根据现有的科技评价系统,学术质量高的科技论文一般都鼓励向国外期刊投稿,这是导致我国科技期刊学术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从21世纪开始,我国科技研究论文越来越少选择发表在国内科技期刊上,其数量从2000年的42.6%跌落到2010年20.2%;(3)数字化出版的科学评价体系没有建立起来。与传统纸质期刊相比,数字化科技期刊的社会肯定度不高,很多学者认为利用网络发表学术论文缺乏制约性,其论文的价值认可方面没有权
威性。
2.2 缺乏建设科技期刊数字化的自觉意识
目前,信息传播的方式日益增多,而主要的传播方式必然是网络传播,然而很多科技期刊并没有达到这个认识,很多科技期刊主要负责人至今对数字技术缺少认识,而科技期刊的工作人员的数字技术水平也普遍较低,所以缺乏建设科技期刊数字化的自觉意识,局限于已有的出版方式及出版形式,大家都在观望数字化出版的发展形势,与国外传媒相比较,我国的数字化科技期刊在动力、效果、方法方面都明显存在较大的距离。
2.3 人才与资金缺乏
如果推行数字化出版的方式,在前期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然而目前我国的大部分期刊,尤其是科技期刊,经营效果都不是很好,面对这笔较大的前期资金都只能望而却步。另外在人才方面同样也是一个较大的问题,如今数字出版方面的工作一般都交由具有计算机专业背景的工作人员,但是这部分工作人员却普遍缺乏出版编辑学方面的知识,所以我国的数字化出版一直都举步维艰。
2.4 科技期刊的网站格局缺少创新性
现在虽然很多科技期刊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但是却缺乏创新性,很多网站无论在格局方面,还是在内容方面都出现了“千网一面”的现象。大部分科技期刊的网络版只是其纸质版的附带形式,常常忽略了对网站上的信息进行维护及定时更新,其传统品牌的效力在网络空间没有办法得到延续。网络服务、技术力量、信息量及人力、物力、财力方面都紧缺,所以根本就没有力量维护大访问量。很多科技期刊网站缺乏时效性及交互性,根据有关数据显示,在我国,只有不到30%的科技期刊网站具有在线交流互动的平台,也正是因为缺少这个平台,读者进入网站之后,只能浏览文章,不能与网站的后台人员进行交流互动。同时,为了不影响传统期刊的发行销售情况,大部分科技期刊故意推迟网络的时间,对期刊数据库的光盘发行也是一拖再拖,最长的时间可以达到4个月,甚至更迟。缺乏时效性。
2.5 数字化出版缺少统一的技术标准
如今,我国知识信息的检索方法及期刊的网络格式都缺少一个统一的标准。比如知网、维普、万方这三家大型的信息服务商都有各自的技术标准。知网及维普在页面打印、页面原样浏览的方面都是采用自己公司开发的系统软件,只有万方是使用国际上通用的浏览器。因为有不同的存储格式,所以在进行期刊维护、资源共享、数据交换的时候没有办法使用统一的全文管理系统,从而为资源的传播带来难度。这样对于资源交流、共享、监督、整合方面都是不利的。
3 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的发展思路
上面所提到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的进程,所以我们应该运用有效对策为数字化出版的发展摈除阻碍,让我国科技期刊以更快地速度实现网络化、国际化及现代化的
转变。
3.1 改变理念,加强建设科技期刊数字化的自觉意识
如今,科技期刊的传统出版形式正面临着数字化转型的变革,它们必然要面对信息化、数字化的问题,每一个科技期刊的工作人员都要开拓自己的思维、扩大视野,加强建设科技期刊数字化的自觉意识,主动寻找适应数字化出版的运营管理模式,从而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字化出版业出谋
献策。
在推动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发展的进程中,很多科技期刊都做了不少有效的探索。例如,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就与很多科技期刊结成战略合作关系,就像是中华医学会所属的系列期刊的结盟,这一结盟标志着重复出版、资源的多方授权的局面的结束,这是我国首个与信息服务商达成的独家合作。而广东省出版集团也在2009年1月开辟了新传媒的商业化运营的新局面,该集团成立了我国第一个独立运营的数字出版公司,探索了数字出版新的运营模式。
3.2 加大资金量的投入,重视数字化出版相关人员的培养
在人才方面,数字化出版比传统出版方式要求更高,它需要的是既懂得编辑出版学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对计算机技术、现代化传媒技术、网络技术方面等方面的知识都有涉猎的综合性的人才,因此在人才培养方面需要投入更大的力量。而无论是人才的培养,还是在硬件设备的采购上,资金都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加大资金量的投入,才能为数字化出版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条件。
3.3 建设科技期刊新颖的网络系统,积极建设数字化编辑部
据统计,已经有1000多家科技期刊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各个网络编辑部要紧跟国际数字化出版的技术,利用好网络的便捷性,构建网络编辑、产业整合等平台,提高编辑工作的时效性,从而实现编辑工作的现代化。建立网站互动交流平台,提高读者间、读者与编辑间交流的便利性。利用网络平台,将最新的科技信息传播给读者。
3.4 促进科技期刊国际技术标准的建设
数字化出版的发展是依托于网络的,所以在处理信息的时候最好要采用国际技术标准。如知网、万方、维普这三个信息服务商的管理都是采用信息的集成化,也就更要求一致的标准。在制定及执行技术标准的时候,要将灵活性和适应性、系统性和整体性、合作性和国际性几个因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让标准更具可操作性及兼容性,从而确保了网上资源信息开发利用的效果及水平。
3.5 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现今虽然我国数字化出版还处于较初级的阶段,但是它正以迅猛的速度向前发展,在发展中出现了方方面面的问题,很多相关法律法规已经跟不上形势,严重落后于数字化出版的发展。为了建设更优良的发展环境,推动科技期刊的数字化出版,要求更为完善的法律法规,无论是在评估标准、行业规范,还是在版权有偿使用机制或版权登记制度方面都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健全,从而保护数字
版权。
3.6 坚持质量优先的原则
不论出版业出现怎样的变革,质量优先的原则是永远都不会改变的。信息的生产及传播是期刊的生存之本,相对于其他因素,质量是期刊的核心竞争力。无论是传统纸质化出版,又或者是数字化出版,只要掌握了质量,就把握住了竞争的优势地位,所以坚持质量优先的原则,是谋求期刊发展的重要条件。只有不断提高期刊的创新性和学术性,才有可能得到持续发展的力量。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网络的普及化,数字化出版已经成为期刊发展的必然趋势,科技期刊只有顺应这个趋势,及时改变办刊理念,才能在出版业中求得生存,谋得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佳宁.我国图书情报学与化学期刊信息化现状对比分析[J].图书馆学刊,2008,(1).
[2] 李娜.高校期刊数字出版现状与前景分析[J].辽宁警专学报,2008,(6).
[3] 何丽.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动因、现状及对策[J].科技创业,2009,(5).
[4] 王书柏.新形势下我国科技期刊办刊理念探索[A].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第7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9.
篇6
随着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生产及阅读方式也正在改变,这就要求信息传播方式能够及时调整,以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需求。随着3G通信技术的逐步推广应用,我国科技期刊业印刷版、光盘版和网络版等多种载体共存的格局将被打破,期刊网络版将作为期刊业的主流载体。因此,我国科技期刊只有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努力实现资源数字化、办公自动化、出版网络化,才能为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1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的动因
期刊数字化的实质是拥有固定域名、超文本信息并与互联网相连的网络实体,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介质,定期或不定期地向网络用户提供信息产品和服务的一种信息传递模式。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打破了中国出版业的传统模式,期刊数字化是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有其多方面的动因:
1.1提高办公效率的需要
传统的纸质期刊在组稿、编辑、出版等多个流程上不是连贯的,不能直接在计算机上完成,工作比较繁琐,劳动强度大。数字化可以让期刊实现从组稿到出版的全程信息化操作,实行编校一体化,可以降低编辑部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1.2缩短出版周期的需要
与纸质媒介印刷版相比,数字化期刊省去了制作印刷胶片和印刷的程序,在经过编辑人员编校、审核后直接在网络上传播,节省了大量时间,缩短了出版周期。
1.3降低运行成本的需要
数字化期刊省去了印刷、装订和运输过程,节省大量成本,而且可以直接在网上与作者、读者进行交流和沟通,也能节省相应的邮寄、交通和办公费用。同时,编校工作全部在网上进行,随着工作效率的提高,在完成同样工作任务的前提下,可以减少员工人数,从而大大降低人力成本。
1.4吸引更多读者的需要
通过计算机联网检索科技文献已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部分,电子期刊以其浏览方便、可以超文本链接、检索高效快捷而更具优势,同时网络具有较强的互动性,期刊上网可以增强读编互动,可带来源源不断的读者群。
1.5参与核心期刊测评的需要
科技期刊上网所形成的论文引文数据库经规范标引,可较快地形成论文统计用的原始数据库,加大了期刊论文的可检索和被获取概率,继而提高了期刊论文的应用率和被引用频率,有利于参与核心期刊测评。
1.6拓宽收入渠道的需要
期刊上网可为期刊开辟新的业务空间,诸如网上广告、网上订购、网上检索等,可拓宽期刊收入渠道,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1.7与国际接轨的需要
我国多数英文版期刊在积极筹建自身网站的同时,积极加入国内网络出版平台,并加入国际著名出版机构的网络平台。为了使进入网络出版平台的论文具有与其他世界主流在线科技期刊的“引用文献”及“被引用文献”的交叉链接和引证发现的功能,部分期刊自筹经费主动为自身出版论文申请国际DOI号,对中外文论文引文进行解析与沟通,以便于期刊被SCI等世界主流文摘索引数据库收录。
2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2.1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的现状
我国网络电子期刊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10余年的发展,网络电子期刊品种繁多。目前,我国的期刊数字出版的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期刊中,独立自办网站的约有1000多家,在数据库建设方面,中国知网汇集了国内6000多种学术类期刊,万方数据资源系统集成了国内5000多种核心期刊,以大众类期刊为核心的龙源期刊网聚合了1500多种人文期刊。
根据发展阶段的不同,我国的电子期刊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按出版发行形式划分,可划分为纯电子期刊与印刷型期刊配套同时或异时发行的电子期刊;②按期刊内容划分,可分为全文型电子期刊和摘要型电子期刊;③按载体形式划分,可分为软盘型、光盘型、联机型、网络型4种;④按收取费用电子期刊划分,可分为收费电子期刊和免费电子期刊;⑤按信息媒体状态划分,又分为文本电子期刊、图像电子期刊、声音电子期刊和多媒体电子期刊。
2.2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虽然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尚处在起步阶段,存在着许多不利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缺乏足够的认识。在信息传播途径日益广泛的今天,网络将成为主流传播方式,但是大多数期刊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不少期刊的负责人对数字技术不够了解,从业人员的数字技术素质也不高,因而数字化的应用意识还比较滞后,仅仅满足于现有的出版形式和出版程序,对期刊数字化建设持观望态度。
(2)资金和技术力量不足。随着市场的变化,许多期刊,特别是学术性期刊赢利状况都不太好,无法拿出过多的资金来进行数字化建设,难以进行技术开发与技术更新。同时,数字化建设的技术和管理人才比较缺乏,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3)缺乏统一的标准。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实现我国科技知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为此首先要解决期刊知识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的标准化问题,用共同的信息技术和信息语言,实现学术期刊知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但无论是期刊的上网格式还是知识信息的检索手段,国内很多公司制定的标准是五花八门,造成了影响数据交换和资源共享的障碍。
(4)交互性、时效性差。目前,中国科技期刊网站缺乏在线交流功能,用户仅仅停留在浏览文章的层面上,很难与期刊编辑部及时交流。同时,很多期刊社为了不影响各期刊的销售和发行,特意将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的光盘和网络时间比期刊出版时间滞后3个月以上,时效性较差。此外,由于时间覆盖面窄,目前出版的回溯性电子期刊较少。
(5)知识产权及保存存在问题。由于当前网络以及数字化的复制行为未得到规范,对于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实际上未得到真正体现,尤其是在利益分配的问题上,目前的作者获得的文章上网报酬是一次性的,而理论上文章在网上的传播范围是广泛的,时间是永久的,发行量是无限的。由于信息的数字化及网络的广泛性和开放性,复制变得非常容易,且复制件与原件间完全没有质量差异,给恶意盗版者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此外,网络出版物存储会因为阅读器的硬件或者软件故障而受到破坏,用户重新下载出版物信息过程中正版用户身份再确认比较困难,这给网络期刊的保存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6)出版全过程数字化程度低。目前我国学术期刊只实现了期刊传播的数字化,约稿、审稿、交互式探讨等主要工作还采取传统的工作方式。
3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的建议和对策
要想促进科技期刊的数字化建设的进程、改善数字化期刊的生存发展环境,很有必要采取以下措施:
3.1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认识
期刊数字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规划为指导,必须更新观念,力求形成数字时代期刊的创新之道。一是定位创新,期刊的数字化创新行动必须观念先行,找准位置。二是管理创新,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才能尽快实现从随意化到规范化、从经验型到科学型、从外延式到内涵式、从机会型到战略型、从粗放式到精细化的管理转变。
3.2要建立和完善资金技术投入机制
要多方位筹措资金,拓宽融资渠道,为数字化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同时,要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一方面,国家要建立专门的研发队伍、研发机构以及院校和专业,大力培养适应数字出版发展需要的尖端的人才;另一方面,在期刊单位内部也要加大培训力度,帮助每个人成为懂本专业知识、懂高新技术知识的“多面手”。
3.3要加快标准数字化的建设步伐
学术期刊的编辑出版是依托网络而发展的,这就要求在信息处理技术上遵循国际通用标准。在信息技术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上,将整体性与系统性、国际性和合作性、适应性与灵活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其具备可兼容性和可操作性,保证网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质量和效率,推进我国信息资源的标准化建设。
3.4要重视数字化期刊系统建设
数字期刊系统除了具备强大的检索功能外,还要开辟网上互动平台,最好采用即时通讯软件,以便于编者与读者、读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同时,要充分发挥网络迅速、快捷的优势,及时已经审核、编校过的文章。
3.5要制定和完善有关电子出版物和网络期刊出版物的法律、法规
随着期刊数字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其中已经或将要出现的各方面问题的漏洞也越来越多,在这方面有关法律、法规的制订已经明显落后于数字化期刊的发展。为了给期刊数字化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宏观发展环境和促进其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必须制定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统一的技术规范和行业规范以及评估标准。
目前,许多报纸、通俗杂志都有强大的采编系统,写稿、审稿、出版等全过程均在同一个系统进行,真正实现了各流程间的“无缝对接”,但是,很多学术期刊很难达到这个水平。因此,要加大对工作方式数字化所需硬件设备、技术人员和其他条件的投入,引导工作人员有意识地应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工作,逐步实现工作方式的网络化。
参考文献
1张印朋,李霞,苗丽娟等.科技期刊数字化、网络化建设[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8(2)
2苏柱华,骆浩文,侯建国等.科技期刊数字化办刊发展现状及趋势[J].广东农业科学,2008(3)
篇7
一、引 言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的传播渠道越来越多、速度越来越快,传统纸质期刊在传播渠道、速度、受众面、信息量、随时更新、即时互动、表现形式的丰富多彩等方面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科技期刊的传统商业模式更是受到数据库集约出版及在线数字化无纸化开放浏览的冲击,发行量及发行收入双双急速下降,经营难以为继。由于专业期刊的常规经营管理重点是广告业务的拓展,因此,嫁接在纸质平面媒体上的广告传播效果也受到了影响。针对这种情况,有的学者认为期刊的特色是期刊发展的重中之重,要注重广告效果调查来服务广告客户[1],要准确运用与把握新媒体技术成果,打造期刊广告经营核心竞争力[2]。面对网络媒体的冲击,专业期刊如何应对越来越低迷的发行和广告市场、如何拓展传播渠道和受众群体来稳定发行市场和广告市场,实现经营收入的稳步增长是一个需要认真探索的课题。
二、网络环境下专业期刊经营新思路
《棉纺织技术》创刊于1973年,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集广告、会议、专辑、图书为一体的信息服务框架,2001年创办了纺织行业门户网站,并陆续实现了期刊内容的数字化传播以及稿件在线采编系统。经过多年的摸索,目前刊社的主要收入来源仍然是传统模式,迫切需要进一步开拓网络背景下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文结合期刊多年实践和长期的思考,提出以下思路。
1.深度挖掘内容背景,全面展示数字出版规划,维护传统客户的广告投入强度
作为专业期刊,自然还是做好内容,深度挖掘学术、技术研究和市场开发论文的背景信息,组织发表高水平论文。继续秉承“内容为王”的理念,坚持为行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为推动力,扩大期刊的社会影响力,形成“影响力经济”。同时发展“影响力经济”,由“内容为王”逐步转变成“内容为本”,编辑、出版、传播、服务并举,以优质、高效、全覆盖的传播服务来赢得读者,赢得影响力,进而为创造经济效益提供高点击率数据支持。据统计,在全球范围内,报纸收入的93%仍来自印刷版[3]。由此可以看出,尽管传统纸质专业期刊发行量呈现不可逆转的下降趋势,但在短期内仍将占据广告投放的较大份额。因此,专业期刊不能放弃已有的经营模式,尽力保持纸质刊广告的市场占有率。同时通过期刊内容的数字化改造、传统出版与传播模式的改造以及服务升级来向广告客户传递我们与时俱进的决心、步伐和远景,使其保持信心,相信经过我们出版与传播方式的进步,可以保持和提高其广告投放的回报率。
2.通过免费阅读吸引和培养读者群,然后逐步尝试付费模式,建立可持续发展模式
付费墙模式的出现无疑给传统纸质媒体的数字化发展探索了一条可借鉴之路。借鉴报纸的网络经营模式,专业期刊也可以利用其受众人群相对专业固定的特点,通过自建门户网站或建立网上采编系统或通过建立专业期刊的网上集约化出版模式,逐步探索付费墙制度,或只对特别精彩的文章实现“微支付”的模式,实现数字订阅模式的普及。这种付费方式可以是读者订阅整本期刊、单篇论文,亦可以是作者付费的OA模式。目前,《棉纺织技术》网站会员已达到近40000名,对注册会员实行免费阅读,目的是培育读者群。在我国版权体制逐步完善的背景下,在进一步提升《棉纺织技术》的学术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基础上,应该,而且必须逐步尝试付费阅读或者部分论文的付费阅读模式。
3.借助网络与数字出版的丰富表现力,实现内容与广告的深度融合
首先可以在整本纸质期刊中插播音频或视频,即在读者打开纸质期刊时,可以聆听或观看广告内容,但实现这种方式有一定的技术难度,超薄LCD液晶屏和迷你扬声器需要技术人员进行攻关。目前成熟的是电子书模式,但是在专业期刊中,这种阅读习惯还没有培育起来;再次是在期刊网站中刊登广告,但这是需要时间积累的,只有网站达到一定的点击率后才有可能吸引广告客户选择在网络上投放广告;还有就是借助优酷等视频网站的做法,在免费阅读单篇文章或小专题专辑时,前端、中端或后端插入与文章内容相契合的产品宣传广告,达到内容与广告的一致性宣传。这种方式类似OA期刊,广告客户付费,读者免费阅读。
另外,在制作整本期刊的电子版时,有几种方式可以选择。其一是与传统的纸质期刊刊登广告完全一样,是纸质期刊内容和形式的完全复制;其二则是打破纸质期刊无法合理安排广告页面的限制,可以对广告产品与文章内容进行有效结合,实现文章内容与广告产品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达到有针对性宣传的作用;其三,将广告内容隐藏在文章内容中,作为文章内容的丰富与扩展,实现论文附加资料的与利用。如在论文中介绍试验方法与仪器时,可以附加试验过程以及仪器操作方法的视频资料等。这些方法由于需要各种技术支持,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与促进。《棉纺织技术》自2010年成功推出电子版后,经过多年的发展,篇均下载约100次,扩大了期刊的影响力,满足了读者对期刊数字化的需求。但介于电子版内容与纸质版内容完全相同,尚需进一步丰富两者结合的方式,实现新的盈利模式的突破。
4.加速数字化出版改造,实现内容和信息的多渠道高效传播
建设好数据库,就逐步积累了越来越多的读者、作者、审稿人资源,有了数据库,就具备了基于数字化出版的其他延伸服务的可能。首先是强化和改造现有网站设计、功能。例如,微出版平台是基于移动互联技术与微信公众应用而开发的新一代数字出版平台,一定意义上可以理解为拥有部分远程稿件处理系统功能的微信公众服务号,是对既有的数字出版平台的一个补充。出版单位可以将部分甚至全部客户服务嵌入到微信公众平台。类似于南航微信公众服务号能为乘客办理登机手续,期刊出版单位的微出版平台可以实现微信实时推送广告、信息、实时沟通、微信订阅和支付等功能,继而实现与PC平台同步统一管理。微信公众服务号为专业期刊的运营提供了新的传播渠道。《棉纺织技术》在2014年初创办的“棉纺织技术新传媒”经过近两年的发展,已累积终端用户过万个,开辟了微会议、微社区、稿件进度查询等服务。创建的微信“棉纺行业群”和“浆料交流群”,在会议举办期间和会后群内交流热烈,并自主推荐群主和专题版主,实现了专业技术交流会议的会后技术交流延伸。这些方式虽然没有创造直接的经济效益,但在行业内聚焦了人气,拓展了期刊为读者服务、为用户服务、为行业服务的渠道,进一步提升了《棉纺织技术》的品牌效应。
5.建设专有数据库,加入国内外著名数据集成服务商网络,提升期刊影响力
在数字化出版时代,只有不断建设期刊专有的数据库,利用大数据的思维提高效率,才能与互联网上的其他数据库或者网站互联互通。一刊一网只是庞大网络中的一个节点,要快速提高知名度、影响力就必须加入国内外著名的数据库。数据库可以大大增加读者的浏览机会,提高期刊的影响力。同时,专有数据库的建立,可增强作者的投稿体验,实现快捷投稿,帮助作者校验参考文献;可以提高审稿人的审稿体验,为审稿人提供与被审论文主题相关的文献,在帮助审稿人进行论文评价的同时,也为审稿人提供了丰富的相关文献。对编辑而言,数据库也提供了参考文献追踪与检查、大量的相关文献及未发表的相似文献,为编辑的修改工作提供了大量信息,既可以防止学术不端,又可以帮助作者提高写作水平,避免简单的重复。通过提高作者、审稿人、编辑的工作效率来吸引关注度,赢得期刊在业界的口碑,为期刊业务渠道的进一步拓展奠定基础。
三、结 语
数字出版具有无纸化、绿色、无版面限制、多媒体、可以随时补充、修订、传播面广、传播效率高的优点,但是较之于数字媒体的读屏方式,纸质媒体仍然具有无障碍、无干扰、无能耗、无噪声、对身体无辐射、相对保护视力的优势,由于其内在的生命力,人们在相当长时间内依然会保持阅读纸质媒体的习惯。因此,专业期刊要充分借力网络化和大数据对科学传播的促进作用,用专业的学术眼光去筛选更好的内容,提供有效的优选价值和增值服务,并及时把这些增值服务通过网络平台传递给读者用户,把期刊打造成为一个适合现代传播规律的服务性媒体。开发适合广告渗透、论文传播和读者欢迎的产品形态,逐步构建起广告用户、读者用户、作者用户共同投资、共同付费的办刊新模式。同时,在技术层面,要加速数字化出版改造,实现内容和信息的多渠道高效传播,加入国内外著名的数据集成服务商网络,持续快速地提高期刊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篇8
学术期刊的功能大致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公示性,即要展示学科、学术前沿发展最新成果和成就,能发挥宏观学术领域引领功能;二是交流性,即要为学术研究同行搭建权威、公平、公正的学术交流互动平台;三是传播性,即学术期刊要能增进学术传播、推动学术研究。科学发现与发展的历史表明,学术期刊是国家、民族、个体进行学术交往的工具,是体现基于社会实践历史累积并从中升华的国民思维,因此,学术期刊既是传承学术思想的主要载体,也是国家软实力和文化自信体现的重要媒介。就发展历程来看,从1665年在法国诞生的《学者杂志》开始到20世纪90年代,学术期刊一直处于印刷环境之中。1997年汤森路透集团Web of Science电子资源网络版,英美等国的学术期刊开始走向数字出版时代。
新的媒介传播环境中国际学术期刊有哪些变化?我国学术期刊可以借鉴哪些经验?本文试图探讨这两方面的问题。
一、国际学术期刊三大变化
场景原本指电影拍摄的场地和布景,但在罗伯特・斯考伯和谢尔・伊斯雷尔的著作《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一书中这一概念则专门指向传播,主要指同时涵盖基于空间和基于行为与心理的环境氛围[1],也就是互联网场景,包括虚拟场景和应用场景两个方面。所谓虚拟场景,就是网络游戏、QQ秀之类的虚拟化情境。应用场景则指互联网的一个应用(产品)使用或用户所处的场景,在作者看来,它涉及五种要素,即大数据、移动设备、社交媒体、传感器和定位系统。而且这五种要素会改变和提升消费者或用户的体验,从而改变企业组织自身。如果说传统媒介环境下,人们主要看重媒介所承载的内容与呈现形式,内容为王和眼球效应受到强调;网络时代到来后,社交成为媒介的中心要素,内容生产必须依附于社交动力才能进行有效传播,关系网络因而成为信息内容的主要传播渠道。
据2014年度互联网趋势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5月,全球移动互联网使用量占到互联网使用量的25%,亚洲高达37%。另据2014年CNNIC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报告》显示,中国手机网民规模已超八成。移动互联网与手持终端的普及预示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随之凸显的移动场景就需要相应的适配信息或服务。正如彭兰教授所说:“移动时代场景的意义大大强化,移动传播的本质是基于场景的服务,即对场景(情境)的感知及信息(服务)适配,移动互联网时代争夺的是场景。”也就是说,移动场景中用户具有时间碎片化和场景变换性的行为特点,相适配的内容就必须简要化、视觉化以与特定场景的阅读需求相匹配。具体表现来看,除其他休息或闲暇时间外,原来传统意义上属于报纸和杂志的“卫生间”和“床”成为重要的移动传播场景。同时,从交通工具乘坐到吃饭娱乐,移动终端的伴随性特征也越来越体现出来。
那么,场景是如何构建的?暨南大学谭天教授认为可以从人性、社会和文化三个层面来进行设计,即要满足欲望、响应需求和创造价值。互联网不断发展,用户需求也在不断发展,响应用户的需求变化和场景需求就是文化内容产品所必须考虑的问题。作为一种组织实体,国际学术期刊在这样急剧变化的内外环境中因时而变、与时俱进做出了应对策略与行为调整。
(一)出版环节融合化
在传统的印刷环境中,出版产业链大致包含信息采集、加工、加载和四个环节,也就是写作、编辑、印刷和发行环节。对于在线出版的学术期刊,在写作和编辑环节,为使稿件能够适应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网络平台和格式要求,作者自身往往需要对已写作好的稿件进行加工、修改并做一些编辑工作,因此,相应的学术论文翻译、学科专业内容审查、结构逻辑、格式编辑、参考文献及语言校对润色等服务应运而生,信息采集和加工环节协作更为密切、更加融合,并形成一个行业,如美国的Editage和Crimson Interactive Inc就是这样的学术咨询服务企业并深受作者和期刊欢迎。[2]国际知名学术期刊Nature则早就采用高效的数字化编审系统,所有投稿、审稿和同行评议全部在网上进行。传统意义上的印刷环节演变成为适用于数字网络下载的数字化加载及各种格式的电子书或电子文件制作,编辑和合二为一,如eGloo Technologies开发的XML标准语言就大大促进了电子终端的信息加载,也加速了信息加工和流程。[3]即使要进入传统印刷环节,美国赫斯特集团和《时代》杂志这样以出版为主的公司也会利用数字技术做附加、增值服务。就编辑和流程来说,一方面,诸多编辑业务被融合到印刷部门;另一方面,印刷企业也拥有了文字编辑业务,信息加载过程同时成为信息过程。为适应这种产业链融合,美国康涅狄格州的Westchester出版服务公司应时而动,把编辑、信息加载和发行等环节协调统一,形成组合业务并根据需要Apple,Kindle,Nook及PDF等不同格式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就论文投稿、审稿和发表而言,国外一些学术期刊还实行了一种“先发后审”的出版模式。所谓“先发后审”,就是作者投稿的论文只要没有实质性的技术差错,在逻辑和行文上合理流畅,即可首先在线发表,论文学术质量由用户或学术共同体即时在线进行评论。[4]美国物理学会所属期刊最早在2011年开始尝试这一全新的出版模式,半年内即收到2000多篇论文投稿;美国化学学会则将未经排版的论文直接放在网上供用户阅读。这种先发后审的流程完全颠覆了传统的论文三审制度,使作者免除了专家复审的漫长等候周期,加速了出版进度。事实上,先发后审的出版模式在2003年就已在中国进行实践,经教育部批准、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办的“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就是为论文快速发表和科研成果及时转化而建立的学术出版平台,用户只需简单注册成为网站会员,利用模板在线投稿后,初审即可在线。作为传统出版制度的有效补充,先发后审的在线出版模式对科学研究具有快速传播和推进作用。
(二)存在形态在线化
2008年的一项数据显示,国际学术期刊中,人文社会科学类数字化比例达到86.5%,科学技术医学领域则达到了96.1%。[5]这一时期,学术期刊的数字版与印刷版共存,是学术期刊的“双轨制”时代。目前,一些国际期刊开始进一步取消传统印刷版,而只以单一的数字出版形态存在,如英国医学期刊(BMJ)在线出版全文,印刷版仅提供论文单页概述;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美国化学协会(ACS)、南非家庭实践(South African Family Practice)印刷版只提供论文目录及摘要,《骨关节外科》(Journal of Bone & Joint Surgery)杂志印刷版也只提供论文首页内容。截至2012年11月,以e-only为基本出版形态的开放出版期刊超过8000种。[6]学术期刊在线出版使得用户可以在顷刻之间即能获取全球范围内专业的文献数据、最新研究成果,了解学术前沿进展,有效提高了科研工作和学术研究效率,还节约了大量纸张资源和存储空间,具有环保功能。相比纸质学术期刊,在线期刊更快捷、更方便地满足用户需求,已从根本上动摇了纸质学术期刊的市场地位,成为学术期刊出版模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需要补充的是,一定数量的学术期刊还可以进行按需印刷,如上文所述,学术期刊在线出版论文全文,印刷版提供目录、摘要或概述等简要信息,重要文章全文印刷;一些期刊虽仅提供首页内容,但在右下角却提供快速识别OR码,用户利用手机扫描就可获取在线全文及相关评论信息。按需出版的另一种方式是在线期刊出版的同时保留印刷期刊,但根据客户需要运用JournalsXpress等数字技术小批量印刷纸质期刊,既能降低印刷成本,又可做到零库存。
(三)营销传播社交化
借助互联网、信息通信技术及社交媒体进行数字化营销是学术期刊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力,从而达到传播效果的一种新兴手段,其形式多种多样,包括网站、博客、搜索引擎广告、社交网络、电子邮件、联盟营销以及网上新闻。[7]其中,所谓联盟营销是指网络联盟营销,包括广告主、联盟会员和联盟营销平台三大要素,也就是广告主或商家(在网上销售或宣传自己产品和服务的厂商)利用专业联盟营销机构提供的网站联盟服务拓展其线上及线下业务,从而扩大销售渠道和销售空间,并按照营销效果支付一定费用的网络营销方式。数字化营销不仅运行成本低廉,而且精准、快速、有效、曝光度高,让学术期刊“无处不在”,同时实现了学术期刊对新市场的开拓和新用户的挖掘,这就是学术期刊的“可见性”功能。所谓可见性,就是不管基于搜索引擎、社交网络、零售电商还是其他数字媒体,用户都能以最简捷的方式、最低的成本获取信息内容。“可见性”最初是网络营销业界针对广告投放的概念,但对于学术期刊的品牌传播同样适用。论文题目、作者介绍、内容概要及相关评论等元数据信息在可见性概念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搜索引擎和社交媒体利用关键词搜索以吸引潜在用户的基础。学术期刊的受众分散、专业、小众,因而精确的数字化营销和社交化手段就有利于学术期刊的传播。
如英国著名学术期刊Nature,最早建立学术期刊门户网站并专门开通用于新闻、广告和职场的网站;还于2006年开设Nature专属播客,创建各种社交网络客户端和新媒体APP。Nature甚至还着力于打造类似于虚拟世界第二人生(Second Life)类型的Second Nature。[8]基于传播方面的种种努力与出色表现,Nature门户网站早在2008年即获得Webby Award最佳科学网站奖,客观上大大提高了其在信息快速传播时代的影响力和地位。
二、国际学术期刊在线出版对于中国学术期刊的启示
21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学术信息的在线使用量以每年50%―100%的速率递增,学术期刊的在线使用远远超过印刷期刊的使用。[9]就中国而言,根据腾讯企鹅智酷2015年首份微信数据报告显示,我国移动网民规模目前已达6亿,其中移动阅读用户占到91%,传统的纸质期刊不再是用户查阅和探索研究成果的主要途径,在线学术期刊成为学术成果传播的趋势将不可避免,基于互联网的微博、微信等方式逐渐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学术传播媒介。
一方面,从作者投稿、编辑审稿及同行评审角度来说,在线学术期刊应当尽快建立属于自己的网络推动平台和服务平台,向一流国际学术期刊Nature学习,利用高效的审稿系统,快速在平台上发表学术论文并推出期刊成果,扩大期刊影响力和渗透力。据统计,相比传统的人工校稿,一位大学学报编辑使用信息软件的校稿效率提高了70%。[10]在同行评议审稿环节,编辑部通过网络交流和在线审稿方式即可综合专家或审稿人意见。由此可见,在线信息技术以其快捷化和网络化的特点可以极大地提高编辑部的编辑和审稿流程,缩短出版流程。同时,为应对移动化的阅读场景,在线学术期刊也有必要从月刊或双月刊的固定方式转变为每时每刻的即时出版,力争让用户在需要查询特定学术信息的时候第一时间找到。
而就先审后发还是先发后审的出版模式来说,需要反思同行评审制度的真正原因,或许只有清源,才可以正本。从实体出版的成本考量,传统媒介环境下出版所需的纸张和印刷技术相对比较昂贵,为保证刊印出来的论文或书刊不至于一无是处或毫无价值,出版商才会邀请学术共同体中比较有名望的学者对将要印刷的论文进行检查,以剔除那些没有价值的论文,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因为刊印“无价值论文”所造成的在时间与金钱上的双重浪费。[11]可以说,同行评审是出版商为免遭商业利益损失的一种不得已的做法。但进入网络时代后,学术论文的出版不一定要像以往一样依附或依赖于印刷和纸张,论文在线出版大大节省了纸张和机器所花费的高额成本。如《浙江大学学报》就实行了单篇论文为单位的“在线优先出版”(Online First)措施,并实现了在浙江大学出版社、学报网站、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及教育部科技论文在线等多平台的优先出版,论文周期大大缩短。
虽然由在线发表后的社区评论代替传统的编辑审稿和同行评议一直颇有争议,但这种出版模式尊重了作者的发现权,即因科学发现、经评审而获得的荣誉和物质奖励权利,保障了具有领先意义成果的首发权,保护了作为作者版权的知识产权。当然,先发后审模式在合理性与严肃性方面也具有自身的先天性缺陷,因此,为保证科学研究的公正性、权威性和前沿性,就需要对先发后审模式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正。也就是说,论文在线只是对于论文观点的一种确认,是一种认证行为,严格地遴选、把关和编辑依然必不可少,传统的三审制和同行评议制仍旧要发挥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这样既能保证原创思想的作者权利,又能提高学术期刊的出版效率。为进一步去除先发后审模式的弊端,为改革传统的“同行匿名审稿制度”而创办的Science Open杂志,是一个可资参照的样本。Science Open杂志的流程大致如下:第一步是编辑部请专人检查投稿论文,以剔除反科学的内容。第二步是在线发表达到编辑部内部检查标准的论文,由编辑部进行排版。第三步是进行同行评审,而且,评审人员必须实名,评审意见必须公开。如果审稿人与作者有学术联系,系统会“特别”显示强调出来;如果论文评审出现技术性错误,期刊还会给作者两次申诉机会。事实上,Science Open杂志在一定程度上重新定义了“出版”,即出版本质上是出来,然后再由科学共同体进行讨论和检验。对于学术期刊来讲,这种先发后审的修正模式可以吸引和留存优质稿件,客观上提高期刊的权威性与影响力,提升学术期刊质量。
另一方面,通过在线网络和社交媒体客户端,出版社或发行机构可以将学术期刊极具专业水平的分析见解和富有参考价值的学术内容进行加工或可视化处理,提供到移动平台以发掘潜在的用户群体,增强期刊的渗透力。在这方面,创刊于2012年6月的在线开放获取国际学术期刊Peer J的行销方式值得借鉴。首先,Peer J 基于开放获取的文章内容可以保证在第一时间被Google Scholar,Microsoft Academic Search,Pub Med,Pub Med Central,Scopus及ACS等数据库和知名检索机构检索到,学术传播的时效性、首创性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其次,每篇所投论文都配发有唯一的电子标识符,作者待刊发文章的首发权和著作权得到充分保护,用户的原创性创作投稿也受到激励;再次,基于网络单篇文章影响因子评价方法的使用促使学术期刊传播中的文章被阅读、引用、转载、转发、评论、在线图书馆收录等数据资料得以有效采集,期刊传播效果得到透明化监测与评估。[12]
就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营销传播而言,除建立数据库、官方主页、官方博客、官方微博、官方APP客户端外,学术期刊还可以建立微信公众号或订阅号等,以便让用户随时随地登录,了解投稿信息、期刊公告、学术会议、过刊文献及论文下载等最新服务。而且,学术期刊还可以鼓励编辑使用微博、微信等工具,通过“微编辑”平台创新用户服务模式,利用微博形成自媒体用户圈,并进一步利用圈的效应进行分享、转发、转载等,使期刊信息内容得到快速的传播。此外,通过激励用户邀请同仁同好就某一论文或研究热点进行阅读或评论,形成互动机制,期刊微信号可以成为期刊编辑、专家与用户良性讨论的公共平台。在互动沟通服务中,用户间的人际传播得到强化,对于期刊的信息反馈与信息分析得以有效收集,学术期刊既可以培养忠诚用户,又可以发掘潜在作者。更为重要的是,话题的及时更新和转发扩散的加速还可同时提高学术期刊的知名度和辐射力。
总之,移动互联网时代所产生的新媒介使用制造了崭新的阅读场景,而内容产品的生产者对于用户的争取就必然争取用户所在的碎片化和移动化场景,投审稿程序数字化、数据资源在线获取、与社交网络紧密结合从而成为学术期刊出版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出版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学术期刊不仅是科学信息的传播媒介,更是一种品牌资源。吸引大量高水准的作者、刊发高品质的论文,并及时把握学术前沿成果,是学术期刊品牌美誉度的直接体现,二者相辅相成、良性循环,最终助推中国学术期刊向国际一流期刊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兰.场景:移动时代媒体的新要素[J].新闻记者,2015(3).
[2]孙万军,朱曙光.数字革命催生的英美出版产业链融合与出版服务业的繁荣[J].科技与出版,2015(4).
[3]孙万军,朱曙光.数字革命催生的英美出版产业链融合与出版服务业的繁荣[J].科技与出版,2015(4).
[4]徐铭瞳,吴星.国际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创新模式的思考与启示[J].科技与出版,2015(4).
[5]徐铭瞳,吴星.国际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创新模式的思考与启示[J].科技与出版,2015(4).
[6]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EB/OL].http:///,2014-12-18.
[7]刘佩英,张扬,徐建梅.论学术出版之数字化营销[J].中国编辑,2015(1).
[8]吴志祥,苏新宁.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的发展轨迹及启示[J].图书与情报,2015(1).
[9]任胜利.国际学术期刊出版的数字化发展[J/OL].中国社会科学报,/xspj/201411/t20141105_1391000.Shtml,2013-11-29.
[10]张慧萍.信息技术在科技期刊编辑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0(12).
[11]Sebastian Alers.Rethinking Scientific Publishing[EB/OL]..https:///editorial/04c2b65c-2966-4ac4-9037-8cdf9d9edb3e;jsessionid=yJ-817mdTJKn7cGhI5F98uUa.master:so-app1-prd?0.
篇9
根据《2005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资源数量调查报告》,报告指出我国信息资源增长迅猛,全国域名数约为259.2万个,比上年增长40.0%,以下统计数字是截止于2008年1月,可以部分的反映其发展的规模:
上网计算机数:我国的上网计算机总数超过7000万台,接近8000万台,比起2005年7月增长了快一倍,是1997年10月第一次调查结果29.9万台的270多倍。上网用户人数:我国的上网用户总人数超出20000万人,同2005年7月调查结果的上网用户人数相比多了一倍半。WWW站点数:我国WWW站点数为150多万个,是2005年7月2倍多。CN注册域名:我国CN注册域名900万个,是2005年7月的50万左右的18倍。网络国际出口带宽数:我国网络国际出口带宽数370000多M。是2005年7月的80000多M的4、6倍多一些。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教育资源在提供知识信息服务的同时,需要注重少数民族人员的信息技术教育和应用与信息化人才培养发展的速度。我国作为多民族国家,应重视少数民族教育,更应该重视少数民族教育资源的数字化建设。
二、目前数字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数字化权问题
一般来说,获取数字化教育信息资源的来源于:一是接收少数民族语言书写的应归类的电子文件及其元文本:二是对馆藏传统介质教育资源进行数字化,通过数据压缩技术、数字摄像技术等手段,将纸质、声像等传统介质的作品和文献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转化成数字化馆藏文件。根据2001年修改后的《著作权法》第22条第8款规定:“少数民族教育资源在陈列或保存中以传统载体形式存在的作品数字化则无需取得授权,亦无需支付报酬”在对这些受著作权保护的少数民族作品进行数字化时,都要事先取得权利人的授权,经得著作权人的同意后方可数字化,否则就构成侵权。
2、信息网络传播权问题
传统介质的少数民族教育资源通过网络实现数字化文本信息的和传递,也会受到权利人专有权的控制。但是目前受传统文化熏陶较深的大部分少数民族人员,都是在学习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专业领域和利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工作岗位,对于利用著作权法去保护已存和现著的教育资源有很大的不足。而图书馆等将受著作权保护的少数民族教育资源数字化信息放在网络中传播时,会涉及到权利许可问题,其中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网络公开展览权和传统的展览权有很大区别。我国新著作权法第10条第8项将展览权规定为:“公开陈列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这表明,数字化作品无论何种方式传播,教育资源管理者必须经过著作权人的授权,否则就构成侵权。
3、著作权的合理使用问题。
著作权能够实现鼓励创作、促进传播、繁荣文化、推进人类文明的利益平衡的根源在于其的合理使用这一限制著作权人专有权的制度。然而少数民族教育资源的合理使用中,其创作者、传播者、使用者三者之间的关系往往处于一种很不协调的状态,以及在处理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时界限不明。
三、少数民族教育资源的数字化建设的几点对策
1、从传统语言和文本载体到数字化载体的转变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教育资源应当充分发挥信息化教育教学模式的四个要素,即学生、教师、教学信息、学习环境。高校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机构要想建构数字资料馆,必须着眼于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字特殊性,将其教育资源数字化。目前有的学者从逻辑结构上对数字化校园进行分析,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把它分为三个层次:理念层、应用层、物理层。首先做好:采集各种类型的少数民族文献资料并进行科学的加工整理和管理:开展流通阅览和读者辅导工作:开发数字化的教育资源,统筹、协调各大高等院校的教育资源交流工作并开展学术研究:参加少数民族教育资源的整体化建设。其次将馆藏数字教育资源加工与:把传统形式的信息通过国语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以及其他多国语言文字转化成数字化信息:运用电子技术储存和管理已经生成的数字化信息,在传播和利用中注意涉及到版权和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的问题:还要提供数字化藏书馆的访问查询技术,做好少数民族文字查询端口,例如藏族有班智达、喜马拉雅、同元、桑布扎等输入法。
2、网络环境下数字资源传播权保护
少数民族教育资源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侵权案件的赔偿问题有其特殊性,表现在权利人的损失、侵权人的违法所得、权利人因侵权人的侵权行为导致的其复制品市场销售量减少的数量难以计算。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18条规定:“可以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可处以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可以没收主要用于提供网络服务的计算机等设备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其未规定法定赔偿额度,应尽快规定关于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法定赔偿额度。
参考文献:
[1]2005年互联网信息资源数据与2008年清华大学版计算机网络教材配套ppt的统计图,以此与作比较得出,
[2]刘艳玲,《解决我国馆藏档案的数字化权问题的策略》[J],《兰台世界》理论版,2006
[3]谢宇红,《信息网络传播权法律问题研究》,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篇10
数字技术主要就是指借助多种信息,例如声、像、图、文等进行信息的加工、传送、还原以及存储。数字技术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速度快捷。通过数字技术进行信息传播速度快,具有实时性的特点,能够满足现代化印刷出版行业的需求[1]。
2)保密性强。利用现代化数字技术能够对一些重要信息资源进行保密,避免重要信息被窃取等问题的发生。3)效率高。将数字技术应用到印刷出版行业中还能够提高整个印刷出版行业的生产效率,促进整个行业的优化升级,实现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2 数字化技术对出版文化的影响
在数字技术对出版文化的影响方面,主要涉及到对出版媒介的影响、对出版观念的影响、对印刷出版产品的影响、对出版产品营销方式的影响等等,下面结合具体的影响进行详细的分析。
2.1 数字技术对出版媒介的影响
在传统的印刷出版行业中,印刷出版的媒介主要为纸质,例如报刊、报纸等,而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印刷出版媒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网络出版市场已经全面形成,很多现代化的数字读物相继诞生,一方面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另外一方面也改变了出版文化[2]。具体如下:利用数字化技术能够建立印刷出版现代化信息系统,提高了印刷出版的效率,将出版媒介进一步扩展,形成了多样化的出版媒介,适应了社会的发展需求。此外,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出版信息的存储,能够实现大量信息的传播,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2.2 数字技术对出版观念的影响
在传统的印刷出版观念中,主要是利用实物传播渠道进行知识的传播和扩散,而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及数字技术在印刷出版行业中不断的应用,出版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例如,知识的传播渠道不再局限在实物,而是在印刷出版行业中,以数字化信息为渠道进行传播,如各种互联网渠道、各种移动终端等,在传播文化的同时,也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使人们在知识和信息获取方面更加多元化和丰富化,对印刷出版行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3]。
2.3 数字技术对出版产品的影响
在数字技术对印刷出版产品的影响方面,主要包括如下的内容:出版产品的形式变得多样化,在数字技术未出现之前,出版产品的形式较为单一,农业论文主要以图书、报刊的形式出现,而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电子出版产品、网络出版产品以多形态的形式出现,扩大了出版产品的传播范围以及社会的影响,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印刷出版产品在数字技术的影响下会出现更多的形式,能够满足读者的阅读及使用需求,同时对印刷出版社也会提出更高的要求[4]。
2.4 数字技术对出版产品营销方式的影响
印刷出版行业的发展一方面实现了文化及信息的传播,推动了社会文化的进步,另外一方面也具有盈利的目的。印刷出版行业结合社会的需求,出版相应的产品,并进行出版产品的营销。在传统的印刷出版产品的营销方面,主要以纸质出版市场为主,通过不断的占领纸质出版市场的份额,获得相应的利润[5]。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及与印刷出版行业的有效融合,印刷出版产品的营销方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例如,互联网营销、利用数字化广告获利等等,在此种营销模式下,印刷出版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同时也获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推动了印刷出版行业的优化升级,对整个印刷出版行业有着积极的影响。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应立足当下,结合目前印刷出版行业的发展现状,将现代化数字技术进行有效的应用,以提高整个印刷出版行业的生产效率。
3 结论
实际上,印刷出版行业的发展代表着我国知识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印刷出版主要是作为知识的载体进行知识的传播,同时也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印刷出版行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以数字化技术与印刷出版行业的融合最为典型,形成了独特的出版文化,推动了印刷出版行业的优化
升级。
参考文献
[1]董中锋.论出版文化的亚文化[J].出版科学,2016,13(1):154-155.
[2]丁心镜.新形势下出版文化的历史创新与时代担当[J].中国出版,2013,11(15):109-110.
篇1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1-2],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主流文化对于传统文化的冲击在所难免,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交流成为必然趋势。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国开始重新寻求、审视自身民族文化的根脉,开启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外便已着手对于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工程。美国通过政府以及工商界的力量对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进行基础建设,如“美国记忆”工程;欧盟国家的保护工作通常由政府牵头,高校及科研机构开展实施,更加重视相关学科的建设和人才培养,如“内容创作启动计划”;日本则多是通过民间组织来保护的,政府只提供相关支持。我国是世界上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多的国家,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近87万项。但同时也面临着原生态空间破坏所导致的非遗文化生存威胁;专项保护资金不足导致的保护工作受阻;传播及技术手段方面的欠缺造成的文化体验、认同感缺失等等。因此,我国政府采取了各种积极措施,参与国际间的非遗保护工作并制定相关法律。我国大量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化进程中都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困境和转型困难,对它们进行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同时,应当注意采取合理的方式方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使两者有效结合,能充分发挥二者之间的优势互补关系。因此,对非遗的数字化研究也成为学界关注的话题。本文中国知网利用“数字化”、“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为关键词进行模糊检索,检索式为数字化AND非物质文化遗产OR数字化AND非遗,得到核心期刊论文共99篇(检索时间为2015年12月31日),以此为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2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现状分析
2.1论文计量分析
期刊论文在发表时间上的规律,可以看出该学科学术研究的发展水平,上图显示近十年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方向的年份与数量的折线图。图1显示,该领域的研究呈现相当平稳的上升趋势。国内此领域最早的研究出现在2002年,林正同在国际博物馆协会亚太地区第七次大会中发表《中国无形遗产现状与博物馆》,就中国无形文化遗产所面临的状况进行了分析,强调了博物馆在管理、保护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起到的地位和作用。建议博物馆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与地方政府合作,建立无形文化遗产的普查机制和保护机制,加大无形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力度,促进无形遗产的立法进程,共同推进无形遗产的保护工作。国务院办公厅于2005年提出“要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学术界将此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作起步的标志。在2005到2009年间,学术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研究停留在对其文化性的层面。强调对非遗地域性、本真性的保护。非遗依赖于特定的文化环境而存在,即为“语境”[3]。脱离特定语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会形成代际传承的断裂,而这种断裂所造成的影响是深远且难以逾越的。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数字化研究需要结合地域性和本真心。牟维和李琦将个人效用数字化,主张在制度设计的过程中,利用博弈理论将个人意识与文化遗产的生存状况结合,解决了先传承人后文化遗产的困境。2009年开始,学术界对数据库的建设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主要关注点在于对数据类型的整理分类归纳,异构数据的整合等。到2013年,对技术手段的研究达到。
2.2基本情况研究
不同领域的研究人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点不同,表1是对505篇文章所属一级学科进行统计所得。由表可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图书馆学、艺术、管理学等领域。间接地体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术特性以及文化特性。表2显示了资助项目排名最高的前10名,社科基金、自然科学基金以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三项资助项目的论文篇数占到14篇,占到前十名资助项目的近一半。这说明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的管理层面,政府的引导十分明显,基本形成以政府引导为主线,各地区教育、文化部门参与的局面。除此,还可看出,国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地域性很强,并且集中在少数民族众多的省市直辖市,地域性明显,各地区都着力于研究本地区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索构建该地区特色数据库。但是研究呈现各自为政的局面,不利于形成数字化资源的整合效果.
3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内容分析
国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的研究还处在理论向实践转化的阶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研究集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属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技术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层面三方面。
3.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属性
2008年至2013年间,学术界主要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性,对其数据库的建设、分类体系的构建、数字化的传播进行了众多讨论。3.1.1标准化、精细化的数据分类数据库的建设首先要面临的就是对数据类型的整理分类归纳等步骤,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是一项复杂的科学认识活动。多数现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方法仅界定出非遗项所属大类和亚类,尚未形成一种比较科学、合理、完善的分类方法。其次,在实践中,因为研究人员知识背景的不同存在着多重分类标准,标准的混乱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无法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的生态性、复杂性和关联性。这种粗放型分类无法满足数据库建设要求。为解决目前我国分类体系建设与数字化传承的失衡问题.构建数字资源统一的标准体系。黄永林等人提出了多层次分类的基本设想及可行性路径[4],程齐凯等提出了基本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组织方法。3.1.2新媒介、多平台的传播方式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媒介以PC网络平台为主,智能移动设备、社交网络、公共文化平台为辅。VR虚拟展示技术的应用实现了计算机网络平台上的仿真可操作式体验,使受众在展示媒介中感受到带入感和体验性大大提高,例如敦煌研究院数字化研究中心的三维全景敦煌石窟。利用三维摄像、全景扫描和数字化编程,建立民族文化遗产数据库,加工后生产数字影像实现全景展演。以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开发的《中国古典家具》作为一款APP应用程序,通过趣味性的互动体验激发用户探寻古典家具的奥秘,这种基于移动智能设备的数字化展示媒介更能引起年轻人的关注,广泛的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此外,社交网络已成为互联网时代最流行最普及的社交工具,用户群体庞大,这些新媒体的利用,打破了非遗静态呈现的局限性。但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在社交网络的展示成功案例并不多见。
3.2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技术特性
3.2.1平台整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重构内容复杂庞大,需要在合理的文献观指导下开展多方协作。然而项目化的数据库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源产生桎梏,导致资源信息的分散或遗漏,以特定文化现象为依据对相关信息源进行规范聚类,更加全面客观合理。宋丽华等人提出以知识本体的理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进行抽象和归纳[5]。从知识的内部特征和外部特征两个方面利用元数据模型对概念化的知识进行表达。同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查为核心进行项目普查资源集合,以展示为核心进行地方资源集合,以研究为核心进行专项研究资源集合,以宣传互动为核心进行知识传播资源集合,以申报工作为核心进行政务管理资源集合。3.2.2数字化技术的选择国内学者侧重于探讨不同数字化技术工具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价值及应用范围。数字化的技术性主要体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保存、继承、传播和发展创新中。数字化应用领域大致有数字化保存与存档;数字化虚拟博物馆;虚拟文物修复;数字化故事编排与讲述技术;复原及演变模拟技术等[6]。所涉及的技术有空间信息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以及数据库技术等[6]。空间信息技术主要包括感测与识别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处理与再生技术以及信息使用技术四个方面。信息传递技术包括各种通信技术以及广播技术;信息处理与再生技术包括对信息的编码、压缩、加密等,以及在对信息进行处理的基础上,形成的新的更深层次的决策信息;信息使用技术作为信息过程的最后环节,包括控制技术、显示技术等[7]。此外,数字化修复与演变模拟技术也备受关注。这种技术可以将三维建模、虚拟漫游、图像处理、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于现场调查和保护修复等各个环节,结合专家的领域知识进行艺术品的虚拟复原和演变模拟。
3.3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管理层面
3.3.1知识产权的归属问题国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缺位,相关组织不健全,没有相关专门保护法。例如:2011年制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属于行政性法律,侧重于公权保护,对私法保护少有提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私法保护存在特殊性和复杂性,涉及的法律较多,权利类型复杂、权利逻辑混乱。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成果是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记录整理创新,具有独创性的改造就可以收到著作权的保护,相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来说,对其知识产权的保护相对容易。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产品通常以数据库、图片、视频等方式表现,数字化的过程中如果加入了独创性,就有可能会产生新产品,产生新的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但是这种权利只停留在数字化成果上,并不能延伸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3.3.2产业化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产业建设包含政府机制、市场机制和公益机制三大运作体系。在此方面范对英国的全民参与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开了调查研究。英国成立了创意出口小组、文化遗产与旅游小组等把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进行开发、生产、推广、营销的总揽性与全民参与性的结合,从直接财政投资与拨款到产业化扶植,营造出全英国范围内可持续发展、人人参与的文化与艺术氛围。通过多层次分级的文化遗产管理与扶持体系为全民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提供多种资助方式。最终整合成一个大众参与的、可持续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生态系统。
篇12
进行数字图书馆建设是21世纪图书馆迎接网络时代的重要战略,这项工作关系着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虽然21世纪传统图书馆和自动化图书馆暂不会消失,但随着电子出版物的盛行,数字图书馆将居首位。未来的图书馆将以服务特色和技术手段论高低,能否迅速占有信息资源并向社会提供信息产品将成为衡量图书馆的标准。21世纪信息产业将为GPN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数字图书馆作为图书馆的主要方向,它的研究与建设水平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图书馆在未来信息时代的地位和作用。由此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认真研究在新世纪数字图书建设这一重要课题。
当前,如何加快地方高校 图书馆的数字化改造,主动跨入数字化时代,是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科技论文。科技论文。
1 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技术融合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主体方向
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的区别只是图书馆在发展阶段上的区别,并不是本质意义上的区别 。因为计算机的大规模普及和Internet的畅通为数字图书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而传统图书馆的馆藏、分类、编目、查询、资源共享、传递等固有的模式,则是数字图书馆 产生与发展的坚实基础,没有传统的图书馆,就没有日后的数字图书馆。
2 人力资源是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关键
人力资源,即数字图书馆的专业人员、管理人员及其后续储备人才,是建设数字图书馆的关 键。建设数字图书馆必须确立“以人为本”。传统图书馆时代的工作人员的工作基本模式是 人与书的结合,或者说是以书为媒介与读者的结合,也就是人与人的结合。而数字图书馆时 代图书馆员工作的基本模式是人与计算机的结合,也就是所谓的“人机结合”,工作人员得 通过计算机和计算机通讯网络来获取或提供信息服务。因此,数字时代图书馆员既要有扎实 的传统图书馆学知识,又要兼备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知识,并要通晓知识产权 (版权)保护和网络安全维护知识,即是通才、复合型的人才。美国报刊曾称:电脑图书馆管 理员、对答网络技术人员是21世纪头10年将问世的10种兴起职业中的两种稀缺人才。而在我 国 由于图书馆数字化起步较晚,计算机在全社会普及率不很高,目前,各类高校特别是地方高 校图书馆尚囿于传统的馆藏、借阅工作模式。工作人员中的“两多”和“两少”现象较为普遍,即低学历者多,非图书馆专业毕业者多;图书馆学专业者少,懂信息技术者更少。因此 ,高校图书馆要实施数字化建设,首先要解决人力资源这条“短腿”问题,必须注重对现有 人员的信息素质培养,突出图书馆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专业教育,使之紧跟信息化的发展 步伐。同时,要花大力气进一批能驾驭计算机开发、运行管理和维护的专业人才,并配备若 干名知识产权方面的专业人才,为图书馆的数字化改造、信息化发展和网络化管理作好人力 资源的准备。
3 数字化资源是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前提
数字图书馆是一个分布式的图书馆群体,数字图书馆是面向对象的数字化多媒体信息库,数字图书馆是与平台无关的数字化资源集合。数字图书馆具有强大的信息传播与功能。
数字化资源建设是发展数字图书馆的前提条件,不然,图书馆的数字化发展犹如无米之炊、 无本之木。数字化资源建设要立足于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馆藏资源数字化;二是 社会资源馆藏化。
4 组织模式创新是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保证
数字图书馆是一个开放式的硬件和软件的集成平台,通过对技术和产品的集成,把大量的各种文献载体数字化,将它们组织起来在网上服务。它由五大模块组成:各种载体数字化,数据储存和管理,组成有效的访问和查询,数字化资料的传递和接收,权限管理和版权保护。
数字图书馆是一种崭新的图书馆形态。建设数字图书馆,必须要构筑一个能与之相匹配的新 的组织模式。对此,我们通常可以从三个层面去理解:一是从数字图书馆构成要素去理解, 即数字资源、网络化存取和分布管理;二是从技术层面去理解,主要包括用户接口、预处理系 统、查询系统和对象库等基本构件;三是从社会组织系统方面去理解,作为社会整个的数字 图书馆与行为个体的高校数字图书馆之间各自的组织结构及相互关系。
从宏观角度去探析数字化后的高校图书馆,它仅仅是日后社会广义数字图书馆众多节点的一 个点,是狭义的数字图书馆。目前,学术界对狭义数字化的高校图书馆机构设置(组织模式) 观点各异。笔者倾向于按主题来设置和划分高校图书馆的工作部门:
1)人文科学部门。负责人文科学方面数字信息的采集、整合、咨询、传播等工作。
2)自然科学部门。负责自然科学方 面数字信息的采集、整合、咨询、传播等工作。
3)数字系统维护部门。负责软、硬件的维护,网络系统运行安全,数据保存备份等工作,兼管知识产权(版权)保护及诉讼工作。
4)管理部门。保障图书馆内部信息的通畅,负责管理指令的下达、执行和反馈,进行上下沟 通业务联系及馆际间横向协作等工作,并对图书馆的总体发展方向、管理目标,作出科学、 前瞻性的规划。
按主题进行部门设置、工作分工的数字图书馆组织模式,是对传统图书馆时代组织模式的创 新,大大精简了传统的庞大工作部门,便于按学科,按工作性质加以划分,着重、着力于对 信息的采集、整合、传播,突出信息咨询服务,有利于优化人员结构配置,降低管理成本, 提升管理效能。按主题进行图书馆组织创新,实质是充分发挥专家型馆员的学科“领头羊” 作用,同时也迎合了数字图书馆各项业务之间相互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
同时,还要注重图书馆人员的素质提高。日后数字化高校图书馆的人员结构应加大高级专业 人员的比重,按数字化的发展建设进程,逐步增加既具图书馆专业知识,又有信息学、计算 机系统运行管理方面一技之长复合型人才的比例;要加大现有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力度 ,使之知识结构能适应数字化的发展要求。
5 改善硬件是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基础
目前,高校图书馆大多在筹划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尽管起点不尽相同,但都还属转型发展期 。数字化发展,硬件先行。科技论文。硬件建设要有前瞻性,要建立一套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和灵活 的结构化布线系统,这样,才能为日后数字化建设留足发展空间。考虑到高校数字化图书馆 以数据处理和应用为主,最大限度地满足全校师生访问馆藏资源、网上资源的需求,因此在 选择技术和产品时应选择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可即时扩展,且易于维护。总之,高校图书馆 的硬件条件改善要突出能创造开放式的信息环境,重点要抓住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建设高性能、高可用性的图书馆网络及服务系统。
——多媒体阅览室建设。
——书(刊)厅电子化建设。国论文
参考文献:
[1]郭卫真.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68-69.
[2]杜宝娟.试论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1(4):52-53.
[3].吴志荣.数字图书馆——从理论走向现实.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10
篇13
数字化出版指利用互联网信息将自己创作或他人作品进行编辑和数字化制作,并登载在数据互联网上供多人同时在线阅读或下载,这种出版方式已经成为新的发展业态,比传统科技期刊出版更方便和快捷。传统科技期刊也因数字化出版面临了不少挑战,尤其在当下科技书刊资源竞争激励的环境下,把握机遇和面对挑战,无疑是促进科技期刊的顺利发展。
1 数字化出版的传统科技期刊的影响
1.1 传播方面
纸质媒介的最大限制就是只能传播文字和图形,不能传递声音、视频等多媒体,有时因文字和图片超出版面,还需删减文章。此外,该如何从大量信息中检索出自己所需信息也是一项较为艰巨的工程。读者对于信息的获取只是依靠传统的纸质书籍,不能与作者进行实时交流,最后,由于传统出版环节较为复杂,需要一定的周期,如果作者在这个阶段有较好的观点或研究成果,都不能及时的贡献给读者,阻碍信息传播的实时性。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会遇到一些不能理解的观点或想对作者提出的建议,因受条件限制不能即时与作者沟通,降低信息流通性。近年来,随着数字化出版的普及和不断繁荣,公众获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传统版面已经不能限制网络和电子出版物的出现,还借助新技术来实现多媒体整合,服务更加全面和立体。尤其大型数字化期刊网如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的出现,大幅度提高了检索效率,满足读者所需。
1.2 出版与营销方面
数字化出版与传统的期刊相比,就是通过网络实现。所谓数字化将传统纸质出版物加以数字化并在网上重新出版,整个过程都依靠网络完成,包括组稿、审稿、编辑等。当前,全文上网等方式在国内大部分纸质期刊中应用,也象征着向数字化出版的方向前进。人们的阅读习惯也因数字化的普及是而在发生着改变,据相关调查现实,传统纸质书籍的阅读量不断下降,取而代之的数字化阅读,人均年阅读传统纸质也在不断下降,原先每年每人6.97本,逐渐降低为5.74本。同样,阅读方式还影响着人们的购买行为,本文通过对100名读者进行问卷调查,内容主要针对阅读方式,其中表示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阅读者有64名,占64%,依然保持传统阅读习惯的有37名,占37%,有52名读者表示愿意付费下载阅读,可见,出版方式和销售在影响着人们的阅读习惯,会期刊未来出版方式或多或少都会产生影响。
2 传统科技期刊的面临的机遇
2.1 降低技术限制,减少资金投入
传统科技期刊从投稿到发表需要经历较长的时间,尤其在这个过程中会有新兴技术或方法的是出现,实在难以保证投稿论文的创新思想和实验方法是否处于“新”的领域中,因而大幅度降低了论文信息的时效性。然而出版工作在数字化条件下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如利用其先进的技术进行在线投稿,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一片论文的加工编辑工作,省去了中间大量繁琐的环节,保证了论文可以以最快的速度面向社会。由此可见,现如今网络、3G乃至4G技术的全面覆盖扩展了数字化出版范围,更有利于扩大科技期刊的影响力。当前,许多期刊编辑部也尝试着运用高科技数字技术来探索出符合自身发展的出版道路,如利用先进的采编系统和在线投稿系统技术进行网络一站化编辑加工,最后将编辑完成的期刊进行数据格式转化并上传至数字化图书馆,实现网络化阅读。虽然这些工作与传统意义上的数字化出版还存有差距,但对于转型期的科技期刊,已经迈出了扎实的一步,有利于数字化出版工作的推进。也有一些期刊社选择与国际大型出版集团合作,利用网络技术实行资源共享和开放,所发表的科技期刊可以快捷的从数据平台了解期刊的引用和点击实际情况,便于调整内容,上述做法都进一步扩大和提升了自身影响力。
数字出版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尤其前期阶段,如硬件设施的投入、维护、升级。目前许多科技期刊社的盈利状况不佳,规模较小,对于巨大的资金投入实在能力有所欠缺,进而束缚了科技期刊的发展脚步。然而国内多个数字基地趁着当前数字化出版的浪潮中正在不断规划和建设,但在一定程度上功能系统都有重合,期刊内容标准也因系统的多样性存有差异,增加资源共享和推广的难度。为此,一些数字化出版服务上会提供相应的硬件配置以及后期的更新和维护,科技期刊单位不用进行前期的投资,只根据实际所需购买和租赁与业务相关的设备即可,节省了投资。用户在日常的使用过程中,实现所有需求只要有一台普通的浏览器即可,不需要其他硬件设施,不仅降低期刊设数字出版人员压力,不比再花费资金培养IT人才,也进而缓解了其经济压力,促进发展。
2.2发展规模经济,转变发展模式
随着我国综合水平的不断提升,竞争力也在逐渐提升,中国科技期刊想要形成专业化出版集团,必须走兼并重组的规模化发展道路,从而更好地面对国际出版集团的竞争。科技期刊的资源是支撑整个期刊的发展,也是提升质量和在读者心中影响力的重要因素,所以要用全新的思维角度来优化技术创新及产品创作,保障期刊质量。数字出版是为了取得良好的发展前景,因此它融合了管理成本和物质生产成本在内的完整出版管理系统,属于一个规模化集成管理经营模式。我国科技期刊与发达国家出版集团相比,不仅市场和内容资源都较为分散,最主要的是其发展处于初始阶段,各项操作都不成熟,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不利于科技期刊扩大实力。所以,提升我国科技期刊的竞争力在于促进出版规模化发展,虽然数字化计算的特点有无限扩张性和易伸缩性,促使数字出版按实际需求出版的服务能力大大增强,进一步优化出版所需的设备配置和各项经费方案,利于出版社可以按照市场所需和规模经营情况来进行自由调整,降低生产成本和加快文化生产效果,最终扩大期刊影响力,进而形成规模化经济,走向集团化出版发展道路,提升在国际出版间的竞争力。
数字化出版顾名思义将需要传播的期刊交给一些数字平台服务商,如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等,其他流程很少涉及。可以说,更多的主导权都在数据平台服务手中,其中的主要技术传统科技期刊很难涉及,这样一来不仅抑制了产业发展的活力,也使出版产品失去了原有的传播功能中国科技期刊对数字化新技术的掌握较为薄弱,不能有效准确的将技术运用其中,起步也晚于发达国家,从而操作起来增添了许多难度。数字出版平台有利于整合和优化相近学科科技期刊出版资源,多人、多机可以管理,有助于提高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和整体实力。期刊出版单位在数字化出版平台可以共享资源或自主管理出版内容,不敢在定价、经营及结算方面都实现透明化,创新盈利的同时面向更广阔的市场,成为数字出版产业链中的中流砥柱。
3 基于数字化出版角度下传统科技期刊的面临的挑战
3.1 正确认识出版的数字化
随着互联网的普遍广泛应用和信息资源越来越数字化的发展热潮,传统科技期刊也会是相应的受到其中的影响。目前,数字化期刊已经成为众多编辑部的发展方向,但期刊数字化需要一定的技术基础作为支撑,编辑部人力、技术及组织方面都较为局限,不利于形成规模和扩充期刊的功能性。虽然仅今年互联网在我国有高的普遍度,但需要投入大方面技术和资金,减少读者的阅读成本。除此之外,科技期刊的编辑和出版需要花费很多的人力、物力来进行加工处理,为了解决期刊集中上网问题,中国科技部特启动“数字化图书馆示范系统”,并将期刊上网其纳入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目前,互联网所展示的上网期刊已达上千种,成为了传播科技期刊的窗口。网上读者只有打开万方数据库等终端,即刻便可以阅读期刊全文内容,可以说数字化出版实现了期刊内容至遍及工作程序化的转换,网友还可以检索论文资料和与编辑部专家进行实时沟通。如果网友点击某一刊主页时,引入眼帘的就是该期刊的基本信息,如编委成员、期刊简介、创办情况、来稿须知等,之后进入某期目录便可以阅读全文内容。可以说整个栏目列出了大量相关刊物网站,打破了传统的版面限制,最新的学术动态和成果都会及时更新,方便网络阅读者。
3.2 注重数据安全、版权保护
计算机领域最关键也是最值得重视的问题就是数据安全问题,数字出版的顺利运营也同样需要。期刊社可以利用数字计算获得更高的技术价值,如高可用性、动态的资源分配或快速的市场响应,因此不能忽略数据安全带来的风险。云端服务器存储了数字出版中的所有数据资源,所谓云端服务用通俗语言来说就是网络服务,运用网络沟通多台计算机的运算工作或透过网络联机取得远程主机提供的服务,是多台服务器组成的资源聚集地,云计算服务商主要维护出版社的云端服务器,使数字化出版系统数据的安全性得到大幅度提高。然而,由于网络是数字出版平台的主要曝光地,随时可能发生大规模计算资源系统故障。此外,云系统中的储存信息有先行访问权的是提供云计算平台的服务商,因从而无法保障用户数据的完整性和机密性。在技术层面,安全防护工作是提高云服务平台的供应商的分内之事,加强安全技术是保障数据信息的前提,是理所当然之事。在制度层面,必须建立数据安全法规,它不仅是确保数据安全性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网络中立性监管的有效措施。而对于科技期刊而言,做好涉及政治问题与敏感性内容的稿件备份工作,防止因盗窃影响国家安全。
实现科技期刊数字化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做好版权保护,奠定坚实的学术法制及伦理基础。在数字化出版时代科技期必须面临的挑战就是版权问题。因数字化出版的服务较为开放和统一,对于分散的出版资源可以有效的进行整合,实现版权管理技术,但这也是资源共享的过程,必定会涉及网络化,在不同的网络角色中有大量版权资源流动,会产生各种版权矛盾,因此,加强版权保护是必然的。目前,我国科技期刊的数字化生产和传播都交给数字期刊平台服务商全权负责,由于数字化出版的成功实施,当今数字出版的主体逐渐倾向于科技期刊社,期刊社会与是知名数字平台达成共享协议,以此来避免商业纠纷,维护各方利益,也保证了科技期刊数字化发展的良性循环。
科技期刊需要编辑业务做支撑,也是业务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数字出版在实践活动、工作内容和编辑身份等方面相同的点在于“数字”,利用网络技术和资源来进行“数字编辑”行为,通常多媒体编辑必不可少的就是信息扩展,信息中包含着大量的利用价值和推广价值,同时也是蕴含着发展机遇。因数字化科技期刊要有丰富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技巧,对编辑业务流程可以融会贯通,因此,期刊编辑部应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顺应时代潮流,利用计算机网络或新媒体来提升期刊质量和影响力。对于编辑来说,要树立与行业发展齐头并进的心态,掌握数字化期刊生产技术,学习多途径的信息交流手段,适应社会发展的种种变革。
4 结论
总之,传统科技期刊需要面对种种机遇和挑战,尤其在当今的多媒体数字化发展的驱动下,虽然传统科技期刊出版和数字化出版两者会相互冲击,但深层意义上更是一种文化的包容和促进,更是产业链条的延伸,提升了许多高价值的内容资源。数字化出版虽是流行趋势,但在新闻出版政策法规方面仍需要借鉴传统出版社的途径,以此来保证出版物的质量,发挥出更大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曾建勋.基于知识链接的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策略[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1):6-9.
[2]龙秀芬,吴惠勤,曾莉等.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2010,30(15):253-256.
[3]张建军,任延刚,李林,等.多元化出版冲击下科技期刊传统出版模式的对策与措施[J].编辑学报,2009,21(3):249-251.
[4]聂兰英.科技期刊传统出版模式的保存价值及自身不断优化的探讨[J].编辑之友,2012(3):76-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