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类学术论文实用13篇

金融类学术论文

篇1

随着中国金融业的迅速发展,各类金融机构对金融工程人才的需求也快速上升,金融工程专业成为炙手可热的热门专业。作为培养金融工程人才的财经类院校,却应该深思如何培养市场所真正需要的金融工程人才,如何把金融工程专业的高端人才培养成未来中国金融行业的引领者。

金融工程是一门新兴综合学科,它将工程思维引入金融领域,综合运用各种工程技术设计、开发和实施新的金融产品,创造性的解决各种金融问题。目前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金融工程人才的培养,国外很多知名大学都设置了金融工程专业。20世纪90年代中期,金融工程被引进中国,教育部2002年开始批准设立金融工程专业,目前中国有近40所高校设立了金融工程专业,这其中有综合性大学,有工科院校,有财经类院校,金融工程专业的归属院系也五花八门,有的归于金融学院,有的归于管理学院,有的归于数学学院等等,专业课程设置不同,人才培养的理念和模式更不相同。究其原因就在于金融工程本身就是一门交叉学科,没有明确的学科归属,因此不同的学校根据自身的特长和优势去把握方向,从而出现了学校之间在金融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较大差距。作为财经类院校,应该在借鉴国内外金融工程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优势,构建发挥自身特色的金融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一、美国大学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借鉴

美国的金融市场是全球最发达的金融市场,同时美国拥有全球最优秀的大学教育,其作为金融工程的发源地对金融工程学的研究是世界一流的。因此本文要首先借鉴美国大学金融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美国大学的金融工程专业主要设置在工程学院、数学院和商学院,又因为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的核心,所以本文对这三种学院培养模式结合他们的课程设置特点分析他们的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特点。

(一)工程学院的金融工程人才培养

哥伦比亚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是把金融工程专业设置在工程学院的代表。哥伦比亚大学金融工程专业的特点是主要培养学生运用工程学和统计学的相关技术解决金融实际问题,该校学生必修七门课程,即金融工程随机模型、金融工程统计工具、金融基础原理、金融工程最优化、蒙特卡洛方法、资产定价与投资、连续时间序列,特别强调统计学知识与金融工程知识的融合。该类院校可能定位与高级金融工程师的培养。

(二)数学院的金融工程人才培养

芝加哥大学、斯坦福大学和康乃尔大学是将金融工程专业设置在数学院的代表。这类大学对学生的数学要求很高,学习难度大,侧重于对学生学术理论的培养,课程设置上侧重于数学模型和数学方法,强调定量分析以及对衍生品的设计和定价能力。他们应该定位于培养合格的数理金融理论型人才。

(三)商学院的金融工程人才培养

在美国金融工程专业中排名第一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就把金融工程专业设置在Hass商学院,Hass商学院还是全美商学院主导下唯一提供金融工程学位计划的学院。Hass商学院的培养模式偏重于实际运用,属于职业导向型教学模式,对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要求较低。经济金融领域中实用性较强的课程如公司金融、金融机构分析、金融创新案例、应用金融设计等课程都在Hass商学院金融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之内。Hass商学院的定位也很明确,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实用型人才,虽然学生并没有掌握数学或统计学的高深知识,但他们有丰富的案例教学和实训经验,毕业后可以较好的适应金融机构的相关工作。

二、中国财经类院校金融工程人才培养特色与目标

(一)财经类院校金融工程人才培养特色

中国财经类院校普遍的特点是具有扎实的财经类课程基础,与业界联系紧密,缺点则在于数理基础薄弱。如果要学习工程学院或数学院的金融工程专业模型,无论是学生素质还是师资力量在短时间内都很困难,所以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特长,学习美国商学院的金融工程专业培养模式,强调职业导向型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在工作中的实干能力。从金融工程学科的形成和发展来看,支持金融工程的理论基础首先是金融理论,然后是其他学科理论,包括现代经济学理论、数学理论、统计学理论、会计学理论、法学理论和税收理论向金融领域的渗透。因此金融经济仍然是金融工程的核心,我们财经类院校在此方面有优势,要以此为特色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培养具有较强的金融学、投资学、会计学和管理学理论功底的投资理财型专业人才,突出现有金融工具的运用,为客户提供投资理财和风险管理服务。

(二)财经类院校金融工程人才培养目标

金融工程专业是交叉学科,金融工程专业打造的人才是复合型人才。但结合中国财经类院校的实际,我们的培养目标应该有清晰的定位。对于财经类院校金融工程人才,他们首先应该是具备扎实的经济金融知识,具有一定的数理知识背景,可以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数值计算和建立模型的合格的金融人才。这个目标包括两重含义。首先,我们培养的是金融人才,不是数学天才或计算机高手,他们只需适度的数学训练,主要学习金融工程中经常运用的数学方法,不需面面俱到,强调数理方法在金融领域的运用。其次,我们培养的是金融人才中的技术人才,金融工程学科带有技术色彩,这正是它与传统金融学的区别所在,学生应该学会数值计算、建模技巧及金融数据分析能力。

篇2

前者属工商类,后者属经济类

邱宁(南京财经大学招生办老师):财会专业与财政学专业都是财经类中带“财”字且引人注目、较为看好的专业,但两者的学科门类、培养目标等并不相同。财会专业一般指会计学、财务管理等,学科大类属于工商管理类,而财政学专业属于经济学学科大类。财会专业主要侧重于培养会计、审计、财务、投资、金融等方面管理的专门人才,就业涉及面广,有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也可具体到某个会计事务所,单位不论性质与大小,都有用武之地,是“吃百家饭的”。而财政学专业主要侧重于培养财政资金分配、政府预算、资产管理、资本运作、税收规划与咨询等方面的专门人才,特别是利用财政税收来合理配置各种资源、调节收入分配,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和监督,就业面向国家及地方政府的层面需求要多一些。从这点上来说,该专业培养的是国家税务部门的“会计”,是“吃公务饭的”。就职业特点来说,财会专业人士的特点以按部就班、忠于职守,以逻辑的头脑、对数字的敏感性而著称,性格内向些、思想保守些也无妨。而财政学专业人士的特点则在于精通税收理论与实务,在强调“核算”能力的同时,擅长灵活把握与策划财力保证、关注横向协调等方面。

前者研究基因,后者学制药

褚惠萍(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书记):南京师范大学的生物工程专业从生物技术专业延伸出来,其前身是生物技术的生物制药方向,2008年升格为生物工程专业并开始招生。这两个专业的最大区别是,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学习与生物相关的技术知识,课程相对来说偏理论,毕业生拿理学学士学位,成为生物技术领域相关的科技人才。近一半优秀学生通过保送或考研进入国内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继续研究生学习,也会在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及医药、化工、食品、农林、牧渔、环保、园林等行业的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技术相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推广、生产管理、行政管理等工作。

生物工程专业偏重于生物医药方向,主要培养与生物制药领域相关的生物工程科技人才。前两年的基础课程和生物技术类似,但后两年的专业课主要与药学相关,比如药事管理、生物制药等课程,所学知识应用性更强,毕业生拿工学学士学位。毕业生能够在生物医药、生物化工等行业的高新技术企业从事相关产品、工艺及装备的研究、开发、设计、管理及市场营销等工作,也可在商检、药检、药事、海关、工商、税务和政府管理部门从事相关的监督管理工作。

前者是传统的中文系,后者高等数学、计算机等课程都要学

骆冬青(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李葆嘉(南京师范大学语言科技研究所所长):汉语言文学专业与汉语言专业的区别很大。汉语言文学专业就是传统的中文系,在我国起步较早,目前国内的很多高校都开设有汉语言文学专业。该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具备一定的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能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

汉语言专业则是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在2001年6月成立的,国内目前只有南京师范大学开设有该专业。这门专业本应叫“语言科学与技术系”,是在当时的普高本科专业目录框架内设置的,旨在培养语言科技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的汉语言专业(语言信息处理方向),但由于国家规定的专业名称中没有“语言科学与技术专业”,因此就采用了“汉语言”这个名称。该专业招收文、理科学生,一般每年招收20人左右,以理科为主。目的是用科学的手段来研究语言,以语言学为本,沟通计算机科技、应用数学和认知科学等相关学科。学生要修读语言学、计算机、认知科学、数学等专业。目前南京师范大学设有该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后培养点,毕业生就业范围较广,可以从事软件开发、网站研发方面的工作。

前者强调应用,后者注重研发

周华(南京工业大学药学院党总支书记):生物医药是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制药工程专业与药学类专业的相同点在于同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就业前景好。不同点在于所属的学科门类不同,培养方向也有侧重。制药工程专业属于工科专业,学生毕业后被授予工学学士学位;药学类专业属于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被授予医学学士学位,目前开设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及药物制剂四个专业方向,其中药物制剂方向的毕业生也可被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制药工程专业以工程应用研究为主,专业学习主要围绕药物制造过程中的工艺技术、生产设备和药品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依托学校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试点高校的平台,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打造“卓越制药工程师”。大四时,学生将进入大中型医药企业接受工程实践方面的训练。学生就业后大多进入知名药企,从事医药企业的工程技术、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等领域的工作。药学类专业偏重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主要以新药开发为主。专业学习围绕新型药物设计制造、药物安全性评价、药物新剂型开发和药品质量控制方法等方面进行。依托江苏省药物研究所、江苏省中美转化医学研究院等学科平台,学生毕业后可胜任新药研发、药品质量检验及药品临床应用等领域的工作。

前者偏化学,后者偏物理

徐蔡余(南京理工大学招生办主任):在研究领域方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顾名思义,是研究材料中种类非常丰富的一个大类――有机高分子材料(橡胶、塑料等);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主要研究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陶瓷、水泥、混凝土材料)以及各种新型材料的研制方法,另外本专业也着眼于一些功能材料和复合材料的研制以及材料改性方面的研究,例如如何提高金属材料的强度、韧性、使用寿命等。

在课程设置上,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主要学习四大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和物理、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原理和设备等基本理论课程,相比较而言更偏向于化学方向,尤其是有机化学和高分子材料合成与制备;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则有很多物理理论的课程,如固体物理、量子力学、材料物理等,比较强调对原子物理结构的认知,要求学生有良好的物理基础和求知欲。

在就业方向上,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学生的就业领域主要包括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和在化工、汽车、电子、医药、航空等国有及外向型企业从事研发和管理工作,如陶氏化学、京东方等;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的就业领域主要包括与金属材料相关的大型传统机械制造类企业(汽车、航天、船舶、重工业)、电子类制造业、建筑类行业、特种材料制造加工单位、环保检测行业、科研院所、高校和一些特殊的认证类机构等。

前者强调金属的提炼,后者注重金属的使用

马立群(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冶金工程专业关注的是金属产业的前期过程,主要是从矿石中冶炼提取金属与合金,包括黑色冶金的炼铁、炼钢、轧钢和有色冶金的炼铜、炼铝、炼锌等,偏重于化学知识的运用。就业一般面向黑色冶金行业的炼钢厂、炼铁厂、设计院等,有色冶金行业的铝业公司、铜业公司等。目前冶金行业的人才需求量大,就业形势很好。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关注的是金属产业的后期过程,主要是将已经提炼出的金属与合金进一步进行铸造、锻造、焊接、热处理、形变处理和腐蚀防护,使其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注重金属材料的结构、性能和应用的结合,物理知识和化学知识均有所涉及。就业一般面向金属、机械、汽车、化工等与金属材料相关的行业。

前者偏应用,后者重理论

篇3

英文版简介:An Introductionto The Commodities,Energy&Transport Markets

出版商:John Wiley & Sons;1 edition (April 14,2000)

ISBN:0471831506

《外汇与货币市场导论》

英文版简介:An Introductionto Foreign Exchange & MoneyMarkets

出版商:John Wiley & Sons(June25,1999)

ISBN:047183128X

《金融衍生工具导论》

英文版简介:Introduction toDerivatives

出版商:John Wiley & Sons(April 16,1999)

IS8N:047183176X

《债券市场导论》

英文版简介:An Introductionto Bond Markets

出版商:JOhn Wiley & Sons(March 3,2000)

ISBN:0471831743

《股票市场导论》

英文版简介:An Introductionto Equity Markets

出版商:JOhn Wiley & Sons(July 30,1999)

ISBN:0471831719

《技术分析导论》

英文版简介:Introduction toTechnical Analysis

出版商:JOhn Wiley & Sons(March 19,1999)

ISBN:0471831271

推荐理由:路透集团(REUTERSPLC)编撰的这套“路透金融培训

系列”丛书由6本组成,涉及股票、债券、金融衍生产品、外汇与货币、商品与能源等诸多领域,对这些市场是如何运作的以及为什么如此运作都给出了清晰的描述,同时也解释了有关行业术语。读者学完此书后应该有能力对外汇与货币市场上的各种工具进行考察,特别是那些加以定义方能使各种工具有价值的参数和一些基本评估技巧。

相对于其他金融入门书籍来说,“路透金融培训系列”具有以下特色:包括专业术语解释、介绍理论背景、附有说明的图表样例(从中可得知如何解读每个图表)、每章结尾有总结与复习(重达要点与定义)及提供小测验的问题与答案(可以强化学习)等。该系列书籍还列有其他相关书籍名称、文章以及互联网的参考资料,有助于读者加深对金融市场的综合理解,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同时,该丛书得到威利――路透金融培训中心网站的协助支持:定期更新,提供直接从路透终端机上接过来的屏幕图,各类专业考试的信息,与各金融机构网站的连接等许多内容。

“路透金融培训系列”特别适用于初级交易员、投资者以及金融机构中搜寻导论性教科书的培训者,对于有志于从事金融业的高等院校和商学院学生也大有裨益。

值得一提的是,该丛书由国内经济出版界声誉卓著的梁晶工作室策划引进,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刘振亚教授牵头的翻译团队的译校质量也很过关,使“路透金融培训系列”在同类书中出类拔萃。

有兴趣的读者还可以进一步购买2005年6月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的《英汉路透金融词典》。该书从路透在全球198家分支机构的财经记者日积月累的工作经验中提炼而成,附有关键术语的网址及内地、香港和台湾地区的词汇译法对照,实用性强。

教材类

《金融体系中的投资银行》

(金泉文库――当代金融名著译丛)

查里斯-R-吉斯特(CharlesGeisst)著,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1月出版

英文版简介:InvestmentBanking in the FinancialSystem

出版商:Prentice Hall;1edition(August 18,1994)

ISBN:0023414316

推荐理由:本书是国内第

一部介绍现资银行业务的专门译著,全面回顾了投资银行业的历史,涵盖证券承销、金融工程、并购顾问、零售经纪等具体业务,并展望了投资银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由现任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投资银行部董事总经理贝多广先生撰写的序言也很精彩――贝多广兼有长期理论研究和中外著名投资银行的实务运作经验,他的评论见解自然不容错过。

《资本市场:机构与工具》

(第3版)

弗兰克J.法博齐(FrankJ.Fabozzi)、弗朗哥-莫迪利亚尼(Franco Modigliani)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出版

英文版简介:Capital Markets:Institutions and lnstruments

出版商:Prentice Hall;3 edition (June 15,2002)

ISBN:013067334X

推荐理由:本书是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学教授弗兰克J・法博齐和198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麻省理工学院金融和经济学教授莫迪利亚尼合著的代表作,全面涵盖了金融市场的知识点,主要论述了美国市场的运作规则。

《金融工程学(修订版)》

(金泉文库一当代金融名著译丛)

洛伦兹―格利茨著(LawrenceGalitz),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10月出版

英文版简介:FinancialEngineering:Tools andTechniqueS to ManageFinancial Risk

篇4

金融工程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首先在西方国家出现的,是一门创造性的运用各种金融工具和策略来解决金融财务问题的新兴的金融学科。它将工程思维引入金融科学的研究,综合地运用各种工程技术的方法(主要有数学建模、数值计算、网络图解、仿真模拟、分解与组合等),设计、开发和实施新型的金融产品,创造性地解决各种金融问题。其成果金融产品既包括原生和衍生的金融商品,也包括金融服务和解决金融问题的手段和策略。其创新和创造性既意味着金融领域思想和思维的飞跃,也意味着对已有观念的重新理解与运用,以及对现有产品进行的分解与组合。金融工程的出现,标志着金融科学已走向工程化的阶段。

一、金融工程的特点

作为一门前沿学科,金融工程融合了经济学、金融学和投资学的相关理论,同时又吸收了数学、运筹学和系统科学的精华。从理论上讲,它是一门融现代金融学、信息技术与工程方法于一体的交叉性学科;从教学方面讲,它是一门由现代金融理论支撑、以实务操作为导向的高科技金融学科。金融工程具有以下特点:

1.金融工程具有应用型交叉学科的基本特征。金融工程集合了金融学的基础理论和工程学的基本分析方法而又具备自己的特征――强调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交叉。除了运用数学和统计学知识为主要分析手段外,金融工程还引入了最新的计算机技术、仿真技术、人工神经网等前沿技术,也用到了决策科学和系统科学的有关理论。

2.金融工程是一门具有量化特色的学科,重视模型化和最优化。金融工程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广泛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来解决金融实务中的各类问题。量化分析的第一步是把没有数量特征的各种实际对象转变成具有数量特征和某种相关关系的变量。在数学模型提出来后,接下来的任务就是针对不同类型的模型进行分析、求解、推导和论证。

3.金融工程重视创新思维。创新是金融工程的灵魂,金融工程的创造性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运用各种工程分析手段对收益和风险特征进行量化、分解和组合,创造性地改变收益和风险结构,实现新型金融工具的引入和运用;二是通过对各类金融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创造性的变革实现解决方案的优化、市场范围的拓展和金融服务的创新。

二、金融工程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对于金融工程专业的学生培养,首先要有一个合理的定位。根据金融工程的特点和国内金融市场发展现状,中国金融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应立足于使学生熟练地运用已有的金融产品定价和风险管理模型,并具有一定的金融产品开发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1.金融工程的专业人才应该具有比较扎实的经济、金融理论基础,尤其要系统掌握现代金融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熟练掌握金融工程的基本理论框架,熟悉公司财务、金融市场与证券投资以及银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具有相应的基本运作技能。

2.金融工程的专业人才应该熟悉与金融工程学科相关的原理性知识,并有较高的数学、统计学、外语与计算机操作水平。具备扎实的数理分析基础和运用数学模型的能力,能够对金融、经济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处理;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为了适应国际金融市场的激烈竞争,金融工程的专业人才应该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还应该熟悉会计、税务等方面的原理性知识。

3.金融工程的专业人才应该具备一定的从事金融实务工作的能力。能够灵活运用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开展工作,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从事资产评估、风险管理以及金融产品设计与开发等方面的实务工作。

4.金融工程的专业人才应该具有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创新思维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金融工程的产生和发展是与金融市场密不可分的,金融工程研究开发的每一项结果,都是为了满足金融市场的需要,而推出的一项创新的金融产品,这就要求金融工程的专业人才具有金融创新的意识和思维。

三、教学课程设计

1.强调基础的经济金融理论教学,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经济金融理论素质。金融工程本科专业的设置必须立足于经济金融理论,这是培养合格的金融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基石,这些理论应包括基础的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等学科以及一定的现代金融理论,如开设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公司财务、投资学、金融经济学、金融风险管理等课程。另外,还应辅之以保险、税收、金融法等方面的知识。

2.适度开设数学类课程,培养学生掌握比较全面的数学和统计学的技能。为培养各类专门的金融工程人才,使学生掌握比较全面的数学和统计学的技能已经成为必需。为此我们开设了微分方程与动态经济学、概率论基础、数理统计、运筹学、应用随机过程、金融时间序列分析等课程,此外还有随机分析、决策分析、经济数学模型等课程供学生选修。这些课程的教学大纲不仅体现数学课程本身的内容,而且充分结合金融工程的需要,强调数学方法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3.体现金融计算、数学建模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具备数值计算、建模技巧及数据分析能力。通过使用计算机及软件对金融数据进行分析,研究金融运行规律是当今金融信息全球化的重要手段,为此我们设置了如数值计算、经济数学模型、计算机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分析应用软件、金融实证分析等课程,培养学生能够从复杂的金融环境中分析出关键因素并设计建模方案的基本素质,以及具备通过数值计算对金融问题进行数据分析和检验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案的能力。

4.构建金融工程的专门化课程,培养学生成为复合型的金融工程人才。围绕金融工程我们开设了如衍生金融工具、金融工程学、金融工程案例和应用、金融风险的量化分析、金融产品设计与开发等课程,学生可以通过教学了解金融工程的核心以及运用相关金融工具和策略解决金融问题。

四、应用型为主的金融工程教育

从学科性质来看,金融工程属于应用型的学科,这一性质决定了在金融工程学科建设中,必须充分强调实际应用能力的教育和培养。

1.开设实践类和信息类课程。利用金融实验室进行金融市场、金融交易模拟实践;采用分散性现场参观与观摩的形式感受真实交易的氛围;通过互联网访问中央银行、大型商业银行网站,了解金融中介业务运作。实践性教学的目的是增强本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紧密程度,增加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知识技能的应用能力。引导学生养成通过网络、媒体积极吸收市场、经济和技术信息的习惯。

2.重视实际的技术能力培养,这主要是指诸如SAS和Matlab等课程的开设。金融工程的大部分问题都需要通过软件技术加以解决,比如:数学建模、数值计算、网络图解、仿真模拟等,因而技术能力也反映了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水平。在国外的金融工程人才培养中,不少大学将Matlab作为必修课之一,从而保证学生能迅速的将金融问题转化为技术问题并加以解决。

3.强化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有助于巩固和提高学生基础理论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不仅如此,案例教学对于培养对金融工程至关重要的“创造性”的思维,也是非常有用的。在数十年的发展过程中,金融工程应用已经积累了很多创造性地解决金融问题的案例,这些案例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思想财富。案例教学是学习、培养和提高这种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4.积极发展实习教学。在美国,是否提供实习机会,使许多开展金融工程教育的学校吸引优秀生源的重要手段之一。事实上,在中国,由于金融人才的缺乏,金融工程的实习教学对于学校和实业界来说是一个双赢的策略,学校应加强同实业界的交流与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

五、金融工程师职业教育和创新思维培养

金融工程师的称谓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伦敦金融界,区别于传统的金融理论研究和金融市场分析人员,金融工程师更加注重金融市场交易与金融工具的可操作性,将最新的科技手段、规模化处理方式(工程方法)应用到金融市场上,创造出新的金融产品、交易方式,从而为金融市场的参与者赢取利润、规避风险或完善服务。金融工程师通常受雇于投资银行、商业银行、证券公司、金融中介机构以及非金融性质的公司。

因为金融工程师具有一系列专业化的、仅凭技术所无法达到的素质,并且由于金融创新的速度超过了市场产生称职金融工程师的能力,金融工程师总体上是供不应求。其就业机会显得格外光明,并且毫无疑问,其工作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加强金融工程师的职业教育已成为现代金融发展的一种趋势。

金融工程自身的特点要求一定的创新能力。首先,金融工程的基本职能是创造,就是在金融市场中根据客户的需要来创造新的产品已实现收益和规避风险。其次,由于金融工程师要解决的问题往往超出个人的知识基础而需要进行小组工作,以处理复杂的金融、法律、税收、会计、产业、计算技术、市场营销等方面的问题,因此,作为小组核心的金融工程师,合作的精神、沟通的技巧和协调的能力是必备要素之一。

总之,在金融工程领域的教学和科研过程中,从发展的趋势来看,金融工程将不仅仅作为一门技术性的学科,而是将逐渐成为一种创新和开放的思想方法,日益渗透到金融、经济乃至社会生活中。

参考文献:

篇5

一、金融工程课程体系产生于引入的宏观认识

金融工程最初的狭义定义是组合金融工具和风险管理技术的研究。金融工程研究领域所涉及的范围包括如下层次:对创新型金融产品与工具的研发;设计开发新的金融手段;创造性地解决现实中的金融问题。各层次由浅入深,展现了递进的三个层次。各层次对应实例表现如下:第一层次包括对银行账户、共同基金,以及面向企业的期货、期权,可转换债券、新型优先股等给予创新型设计;第二层次包括银行金融制度等的再设计;第三层次包括创新企业融资结构,新型现金流管理策略的给出等。金融工程学创始人之一的约翰・马歇尔,曾任全美金融工程师协会执行主席,从实务角度也对金融工程的研究范围进行了概括。其认为应包括如下四方面,即证券及衍生产品等金融工具的交易,投资与货币管理,公司理财和风险管理。在特定条件下,传统型金融工具往往难以迎合公司兼并、收购等特定融资需求,其亟需金融工程师为其设计出能够恰当解决问题的融资方案。在诸多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方面,主要目标是开发各种套利交易策略,涉及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不同金融工具、法律法规和税率等多方面,包括纯套利性质交易策略和准套利性质的交易策略。其是将高风险投资工具转化为低风险投资工具的系统,包括开发“高收益”共同基金,货币市场共同基金,以及正向回购和反向回购协议等。金融工程所对应的风险管理强调,将多种风险管理方法进行组合,以对金融风险进行分析和管理,即根据企业的风险管理目标,对企业风险进行识别并测度,继而利用已有的金融工具构造出降低或规避风险的方案。

二、国内外金融工程专业方向学科特色比较

1.设在工程学院的金融工程硕士课程设置。(1)哥伦比亚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是把金融工程硕士设置在工程学院培养的代表性学校。其中,哥伦比亚大学的金融工程专业位居北美金融工程专业第二,普林斯顿大学的金融工程运用专业位居北美金融工程专业第九。其中,哥伦比亚大学的金融工程科学硕士学位(Master of Science in Financial Engineering)由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授予,普林斯顿大学的金融工程硕士学位(Master of Engineering in Financial Engineering)由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授予。从哥伦比亚大学金融工程硕士专业设置中,我们了解到,运用工程学和统计学的相关技术解决金融实际问题是该校进行培养的特点,该校所毕业的学生应具备在银行、证券及金融投资公司等各种金融机构从事相关分析工作的基本能力。哥伦比亚大学要求其学生必须掌握七门必修课程(金融工程随机模型、金融工程统计工具、金融基础原理、金融工程最优化、蒙特卡洛方法、资产定价与投资、连续时间序列),并将把统计学知识与工程学知识统一起来解决金融问题的能力作为考核要点。

2.对于设在数学或统计学院的金融工程硕士培养课程,是因为在美国,金融工程课程被一些学校安排在数学或统计学院进行讲授。此种模式的代表学校包括芝加哥大学、斯坦福大学和康乃尔大学等。通过分析上述几所排名前列学校的情况,我们发现,此种模式侧重于理论方面的研究。康乃尔大学出版了《Mathematical Finance》,是金融工程学领域的第一个学术期刊;斯坦福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的金融工程相关研究成果也位于此研究领域中的领先位置。为此,培养金融工程领域中的专业学术型人才,是将金融工程专业设在数学或统计学院进行模式的一大鲜明特色。在该培养模式下,未来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硕士研究生比例明显高于其他,而且所毕业的学生还将获得数理金融科学硕士学位(Master of Science in Financial Mathematics)。芝加哥大学的金融数学硕士课程设置中对数学成绩的要求很高,而且学习难度也较大,其侧重于对学生学术理论的培养。具体来讲,该校此专业所设置的课程有高等数学与概率论,经济学,金融分析与金融模拟等。培养既能利用数学模型和数学方法对金融问题进行定量分析,又能以此对衍生产品进行设计和定价的能力。

3.加州大学Berkeley分校把金融工程专业设置在Hass商学院。纵观排名于北美金融工程专业前20的学校,将金融工程专业设在金融学院进行硕士培养的学校,仅此一家。不仅如此,Hass商学院还是全美商学院主导下惟一提供金融工程学位计划的学院。相比较于普林斯顿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授予的金融工程硕士学位,芝加哥大学授予的数理金融科学硕士学位而言,Hass商学院授予的是金融工程文学硕士学位(Master's in Financial Engineering)。文学硕士的培养模式较前者来讲,更偏重于实际运用,属于职业导向型教学模式,其对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要求较低。经济金融领域中实用性质较强的课程中,如公司金融、金融机构分析、金融创新案例、应用金融设计等课程,均被Hass商学院金融工程硕士课程设置在内。此类课程的设置将会使其培养的学生更易适应将来的工作,要求国内金融工程课程设置充分考虑资本市场的发展现状。

比较发达国家和地区排名靠前大学金融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后发现:首先,美国金融工程人才培养集中于硕士培养,而现阶段我国金融工程人才的培养主要集中于本科阶段,目标是金融工程本科人才,为此,美国模式对于我们来讲存在较大差异性,不适宜直接照搬。其次,我国的资本市场尚处于转型阶段。这一时期的资本市场,往往层次感并不是很清晰、市场产品不能呈现多元化与多样性,在法律监管、技术保证等方面还存在一系列的缺陷。这使得有效市场假说和现代金融理论基本分析方法,这些金融工程研究所依附的基本理论并不能实现在我国的充分使用。目前,国内诸多大学均在结合本校的综合优势,开设金融工程专业及其相关专业,力求培养出金融工程人才。经济类学校教学的缺陷是,在工程教学上并无优势。一般有着金融经济理论和工商管理的基础和优势。因此,财经类大学开办金融工程专业如何展现出自身特点?所培养出的毕业学生如何在工作领域中与综合性大学学生进行竞争?财经类学校的金融工程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性何在?这都是我们一直在要探索、思考和研究的问题。适应市场发展,以需求为导向是我们的立足点。

真正适应我国情况的金融工程课程体系是,一方面以立足我国国情的实务性应用性课程为主,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的金融衍生品市场还会不断被丰富发展,在完全成熟规范之后仍需数理性较强的研究作为支撑,因此还需在应用性金融工程知识的基础上增加定量性的金融工程相关知识。金融工程学科发展简史告诉我们,金融理论是支持金融工程学形成与发展的理论基础,现代的经济学相关理论、数学定价方法的理论、统计学的数值分析理论、会计学和财务分析的理论、金融与法学理论和税收策划理论等其他学科理论,也正在向金融领域渗透。

因此,金融工程学科的建设应该以金融与经济学结合的理论为基础,借鉴工程论的方法、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手段,为资本市场、金融中介和公司财务的发展提供创新服务。所以,对于财经类大学培养金融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培养目标具体包括:造就能够拥有广泛而扎实的经济学与金融学基本知识,数学知识背景适度,能够运用多种计算机模拟测算技术熟练地进行数值计算和仿真建模模拟的金融工程应用人才。

三、财经类院校在金融工程人才培养的模式

1.设立院与院,系与系,甚至院与系之间的联合培养模式。金融工程学本身就属于交叉学科,学科交叉的特点明显强于其他学科,其要求各个学校在都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需要在相关院系之间尽可能地进行横向与纵向联系,以共同培养金融工程人才。其中,尤其以将管理学院的管理特色和金融学院的金融优势结合起来培养学生为亮点。

2.建立灵活多样的课程制订规划。由于金融工程专业与实务领域中的诸多问题有着直接的密切联系,故而,灵活多样应该是其课程设计的一大特色,以保证其前沿性与持续性。课程制订规划的具体内容可以划分为如下三方面:①结合金融工程的学科特点和学校自身的发展优势,制订出体现学校培养特点的金融工程课程体系;②基于现实中一系列客观金融实际,以及实践课题需要,设计出相应的课程体系;③根据学生兴趣、特长、爱好,给予一定数目的,能够涵盖全学科的广泛的选修课程体系。

3.实施课堂教学与试验、实践教学结合的模式。强化实践性的金融工程学,应对其给予实验与实践的高度重视,课堂讲授与课堂练习的相辅相成,互相结合。课堂讲授是一种“分析模式”的教学模式,其更多强调的是学习的抽象性,对问题思考的垂直化,对确定性的追求,个体工作的独自性等。在课堂教学与实践结合的基础上,需要重视金融工程专业的案例教学训练。结合形式多变的金融市场,更多地开展案例式的教学方法,与金融实务教学是实验教学中较为突出的特点。

4.强调团队学习模式。合作学习和小组工作结合是试验与实践教学采用较多的方法。可以按照实际项目或某个实验,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由学科教师进行辅导。学生们之间相互协作,共同完成项目,从中掌握相关知识,并使综合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学会分工协调,团队合作。

5.提倡不同层次之间相互衔接的培养模式。金融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上应注意将本科、硕士、博士不同层次的不同要求,注重将各层次的人才培养进行衔接。其应是复合型、应用型的金融技术人才。为此,在本科培养阶段,应强调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整体,并将理论实践结合对接点的识别作为重要的培养点,继而培养学生对金融工程方法、理念、意识的认知。这些是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本科阶段的主体任务。在硕士研究生培养阶段,如何能够掌握现代金融理论和金融工程技术实践能力是培养中所对应的重点。在博士研究生培养阶段,强调提升金融工程课题的研究素质和实践能力是对应的重点。

篇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2011302

1引言

互联网金融在中国自2010年左右开始崛起以来,2015年一季度国内互联网金融市场整体规模已超过10万亿元,预计2015年底国内的互联网金融用户将达到4.89亿人,渗透率达到71.91%。互联网金融概念的含义并不是简单的将互联网与金融简单链接,而是指是指依托于互联网工具(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以及搜索引擎、app),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一种新兴金融,是在实现安全、移动等网络技术水平上,被用户熟悉接受后(尤其是对电子商务的接受),自然而然为适应新的需求而产生的新模式及新业务,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

2015年7月18日,央行等十部委联合印发《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紧接着央行与最高人民法院分别出台关于非银支付与民间借贷的相关监管政策。可见政府对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的关注度逐渐提高,如何健康、有序地发展互联网金融这一新兴产业已被提上议程。

2文献综述

互联网金融是近年以来新兴的概念话题,学术界对互联网金融类公司的研究尚少,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发展、政策监管力度的加强以及互联网金融模式的金融风险问题等。

谢平、邹传伟(2013)从互联网金融模式的支付方式、信息处理和资源配置的角度,探讨了互联网金融类公司的发展模式。黄海龙(2013)对电商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金融模式进行了研究,并对电商金融模式进行了细化总结。

唐正伟(2015)以新兴平台经济学理论、技术接受模型理论为基础,分别从互联网金融机构角度、互联网金融用户角度去实证研究互联网金融机构存在的风险影响因素以及影响用户使用互联网金融的主要因素。王达(2014)通过对中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进行比较,对垄断与不正当竞争的界定、新兴网络金融领域行业标准的制定以及监管中立与监管协调等众多理论及现实问题亟待学术界进行了初步的理论研究。

本文基于微观层面,对互联网金融类上市的上市公司进行绩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对互联网金融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3实证结果与分析

3.1样本选取

互联网金融概念企业主要包括以下四类:一是率先与互联网公司合作的金融企业,如国金证券、海通证券、中国平安、民生银行等;二是金融类IT企业以及大数据服务提供商,如恒生电子、金证股份、赢时胜;三是第三方金融产品销售平台以及金融在线比价平台,如东方财富、三六五网;四是行业聚焦的融资类平台,此类企业有产业链背景与数据方面的积累,是基于产业链聚焦做融资业务的企业,如上海钢联、海宁皮城。

文章研究的互联网金融概念的上市公司针对的是除金融企业之外的互联网概念公司,即除第一类以外的公司。这是因为目前我国银行、证券等传统的金融企业仍是以传统的金融产品作为主营业务,互联网金融只占其业务量的很小一部分,对这些企业业务效率评价不足以说明互联网概念股的发展现状。基于以上观点,文章选取了沪深A股上市的56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选取2014年年度财务报表数据进行研究,经过对数据的初步分析,综合考虑当年实际情况,剔除了主营业务亏损的样本,最终样本确定为53家上市公司。

3.2变量的选取与说明

3.2.1投入变量的选取

文章充分参考了学术界指标体系的构建,并结合企业自身发展要素,对互联网金融概念公司进行了深入分析,选取了能够充分反映公司运营投入的三项指标:(1)公司规模(X1),是企业运营管理的基础,对公司业绩有一定的影响,文章中选取期末总资产来表示公司规模;(2)股本(X2),是股东投入企业的资产量,由于公司是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经营目标的,所以从股东投入量的角度来衡量企业的绩效具有一定的意义;(3)营业成本(X3),是反映了公司经营业务的主要投入。

3.2.2产出变量的选取

产出变量的选取需要反映公司的经营结果,而净利润为衡量企业综合业绩的重要指标,选取净利润(Y1)为产出要素,能够较好地反映公司经营情况。

3.3实证结果分析

文章运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样本公司进行效率评价。上述指标的数据均来自与上市公司2014年年度财务报表的整理数据。根据2014年企业的投入产出数据,运用DEAP2.1软件进行求解,得出的53家上市公司的绩效评价结果如表1。

从综合效率评分方面来看,互联网金融类的上市公司综合效率均值为0385,说明整体而言这类上市公司的业绩水平并不理想。久其软件、海宁皮城、昆仑万维、恒生电子、华夏幸福这五家公司的综合效率值为1,处于较高水平,然而海泰发展、上海钢联等8家公司的综合效率评分皆低于0.1,处于极水平,这说明个股之间的差异较大。这一现象一方面说明互联网金融行业还处于萌芽阶段,各方面技术条件并不健全,各类公司百花齐放但良莠不齐,另一方面政府监管力度不断加大也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互联网金融类的企业正面临经营性与政策性的双重风险,如何规避制度风险、利用政府的支持政策促进自身发展、有针对性的进行模式创新技术创新,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这类上市公司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从纯技术效率方面来看,纯技术效率的均值为0481,说明从整体而言,这类公司对投入资源的利用率偏低。与综合效率的评价相类似的是,纯技术效率的评价也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共12家公司的纯技术效率为1,占企业总数的23%,而纯技术效率低于0.2的尚有13家公司,也占企业总数的近23%。互联网金融的行业前景以及人们对其的无限畅想,使得与互联网金融概念相关的公司股价一路飙升,然而这中间出现了一批企业,打着进军互联网金融领域、占领战略制高点的旗号,企图用这一崭新的概念掩盖主营业务逐渐衰弱的趋势,这类公司由于没有业绩的支撑,股价上涨不会持久。对于这类公司而言,应该积极调整业务方向,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不能仅仅依靠空炒概念来获得关注。

规模效率的均值为0.83,处于较高水平,说明互联网金融类公司基本都达到了规模以上,公司应根据其发展所处的阶段,调整资产配置与资本结构。例如安硕信息、泛海控股、大元股份三家公司的规模效率值都低于0.5,其中安硕信息和大元股份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的阶段,意味着企业应该适当扩大规模,降低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使公司获得规模经济。而泛海控股处于规模递减阶段,公司应当调整资本结构,适当缩减规模。

4结论及建议

互联网金融类上市公司整体绩效差强人意,各公司之间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为了提高这类公司整体绩效,企业应该从自身角度出发,根据自身所处行业的特点,选择适合本企业发展的路径。根据上述数据的统计分析,基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及建议:

首先,互联网金融类的上市公司基本都达到规模以上,但所处的阶段并不相同。处于规模递减阶段的公司,如泛海控股、东方财富、大智慧等,应当适当缩减规模,优化资产配置,从而改变规模不经济的现状,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绩效;而处于规模递增阶段的公司,如生意宝、同花顺、赢时胜,应当适当扩大企业规模、摊薄成本,提高整体经营业绩。

其次,纯技术效率的整体评分偏低,企业应着重改善技术层面对投入要素的利用率。纯技术效率低于04的34家公司(海能达、上海钢联等),综合效率的均值为0.197,纯技术效率的均值为0.233,规模效率的均值为0.859,影响企业绩效更为重要的因素集中于技术层面。这些公司当前要务并不是扩展或缩减规模,应该注重技术层面的累积,多研发多创新,提升投入要素的利用效率,从而改善企业经营绩效。

最后,个别公司的投入要素利用率很高,但是规模效率并不显著,这类公司应集中对公司规模进行调整。对于纯技术效率评价值为1而规模效率评价值未达1的7家企业(大元股份、赢时胜、安硕信息等),纯技术角度而言的投入资源利用率已达到既定规模下的最大值,企业适当调整规模会促使综合效率获得显著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谢平,邹传伟,刘海二.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及核心原则[J].国际金融研究,2014:39.

[2]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15-26.

[3]王达.美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及中美互联网金融的比较[J].国际金融研究,2014,(12):4757.

篇7

1.信息技术在金融业的主要作用的组成

信息技术在金融业的主要作用有客户分析、成本分析、提升业务和完善内控机制四部分。首先是客户分析,通过中间业务数据仓库,能深入评价每个客户带来的中间业务价值,得以区分什么客户是金融企业需要的中间业务高端客户,通过管理系统分析客户的需求倾向,分析客户的潜在要求,在为客户提供中间业务服务的同时,将用户发展成为存款、贷款和购买多项金融产品的综合客户,通过客户业务数据分析,找到高端客户营销的最佳渠道。然后是成本分析,能够深入评价每笔、每项、每类中间业务的成本效益,通过中间业务数据仓库的成本分析,完成中间业务各项业务定价模式的构建。各家金融企业都有各自中间业务收费标准及中间业务减免办法,但在具体的执行操作中,缺少衡量业务的标准,如代理业务较为集中的公司占用了大量的柜面及人力资源,造成了低端客户严重挤压高端客户的不良经营状况,如何筛选代理业务,如何对成本过高的代理业务收取合理性的补偿费用,成本核算本来就是金融企业急需进行而未能达到目标的弱项。诸如此类经营中许多实实在在需要定性、定量分析来解决的问题,目前都缺少信息数据支持,都迫切需要利用先进的金融信息技术来实现。再次是提升中间业务服务水平,发展高收益业务。利用金融信息技术,积极发展集团客户现金管理、银团贷款组织安排、收购兼并等政策允许并且市场需求很大的中间业务,提升整体的中间业务水平。积极借鉴国外的业务发展经验和信息技术经验,大力发展衍生金融工具。国内数量不多的金融衍生工具包括三类,赚取手续费的代客衍生、套期保值的金融衍生、盈利目的的自营业务,金融衍生业务规范的业务流程涉及到前台交易,中台风险管理,后台结算和清算管理。科技论文。科技论文。最后是应用金融信息技术完成中间业务内控机制的建立。各项业务的操作、监督、授权、风险监测都通过信息系统控制,实现对高风险点的重点监测以及对风险量化、动态、连续的监控,通过信息技术规范中间业务的经营管理。

2.信息技术在金融业中的应用前景

金融业信息技术发展是涉及到金融公司各类资源整合,涉及到公司所有利用互联网(包括Internet与Intranet)、无线技术、电话等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电子化交易、电子化信息沟通、电子化管理的活动,贯穿公司经营管理的全过程。金融业信息技术是随着互联网技术兴起逐渐成熟的,新的信息技术在金融公司内又一轮深层次的商务应用,是信息技术本身和基于信息技术所包含、所带来的知识、技术、商业模式等在公司内的扩散和创新。拓展信息技术在于金融行业的各个领域的应用、利用信息技术发展金融企业的商业模式将是金融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出现,未来全球金融领域将面临一场挑战,在危机的同时要面对信息化和金融全球化的浪潮。为此,我国金融业应积极准备,精心策划,利用互联网进行金融产品的宣传和销售金融产品以及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活动,并通过互联网加强与国内外金融公司的业务往来和经验交流。我们相信,全方面发展信息技术,有利于推动我国金融行业的长足发展,使之以全新的姿态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

3.信息技术在金融业中的主要作用

信息技术的应用大大降低了金融企业相关业务的经营成本,提高了经营效率。网上银行的出现是信息技术带来金融业创新的最直接成果之一。网上银行通过使用信息技术,实现了交易无纸化、业务无纸化和办公无纸化,所有以前银行使用的票据和单据全面电子化;全面使用了网络货币,不仅能给银行节约使用现金的业务成本,而且可以减少资金的滞留和沉淀;金融企业利用计算机和数据通信网传递信息,利用电子数据交换进行结算,从而简化了业务流程,提高了金融企业的经营效率。

信息技术为各金融机构间的合作提供了一个技术平台。技术型的金融创新可以有效规避分业经营模式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限制。利用互联网的交互性,金融企业只需要聘请少数专业人员就可以解决客户购买保险、证劵、基金等金融产品时的各类疑问,从而顺利实现分销,从某种意义上这扩大了金融产品的市场并提高了业务的处理效率。

信息技术使得商业银行经营实现电子化、自助化。信息技术使得银行通过电脑和网络,就能为客户提供3A(Anytime、Anywhere、Anyway)服务。科技论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丰富多彩的金融信息服务正在成为当今金融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银行业竞争的主要服务领域之一。相关商业银行正积极开拓手机银行业务,采取全系统全程端到端数据加密等方式确保其信息安全。使这类金融信息服务在保险、证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得到了更多应用。

4.小结

从文章叙述可以知道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极其宽泛,因为金融领域本身就是一个十分宽泛的领域,主要包括了保险、证券和商业银行业务等一系列的业务范畴。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的规律,只有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得到了客户的承认,信息技术才能更好的应用与金融领域.

参考文献

[1] 杨有振.金融信息化的发展与战略[J].金卡工程,2004,(9).

[2] 刘芳.对我国金融信息化的一些思考[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3,(3).

[3] 谢为安.金融工程与金融自由化[J].上海综合经济,2000,(6).

篇8

我国金融学在金融学学科及理论建设方面主要面临下面三方面问题:

一、 学术界对于金融学内涵界定仍需进一步明确

首先,这个概念的界定不是一个容易的问题,华尔街日报在其新开的公司金融的固定版面中将“公司”金融定义为:为业务提供融资的业务,这一定义基本上代表了金融实业界的普遍看法。而且用学科术语来定义该学科对这个学科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在Webster字典中,将“To Finance”定义为“(To Raise Or Provide Funds Or Capital For)筹集或提供资本”。代表学界对金融学较有权威的解释可参照“新帕尔格雷夫货币金融大辞典”的Finance相关词条。由斯蒂芬罗斯撰写的“Finance”词条称金融以其不同的中心点和方法论而成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其中心点是资本市场的运营、资本资产的供给和定价。

其次,在国内学界,对于金融一词的界定却存在比较大的分歧。纵观十多年来国内出版和发表的各类财经专业方面的相关材料,金融这一词的解释,主要是财政、融资、财政等解释。这三种解释是对特定对象的。但是金融这个涵义确实值得继续推敲的。从金融这个概念的理论内涵来看,这个是国内在转轨经济背景下的一个典型特征。传统金融研究主要包括信用、货币、银行、货币政策、汇率、货币供求等等专题,金融被定义为是货币流通和通讯活动以及他们之间相互联系的经济活动的总称。在国内学界对金融学的理解,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有代表性的方向:第一类是以货币银行学为代表的;第二类是国际金融为代表的。分为这两大科目为主线,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是政府为主导的银行之间的相互融资,这种方式在实际当中占主流,而证券和资本则被视为非主流。这样就使得以对银行体系的货币金融研究作为金融学研究的重点。其二是由于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导致对外贸易的加强,所以相应的以“国际贸易”为核心的内容在高内高校中开展起来。

最后,上面国内两大学科对金融学的界定,还不能够把金融学的核心内容概括出来。外国学者对金融学有两种解释,一个是公司金融,包括公司融资、公司财务、公司治理等,以这些为核心。另一个是投资学,也就说把金融学的核心内容归结为资产定价。但国内的有的学者把这个理解为公司理财或者是公司财务,这样的理解容易让人产生误解,以为研究对象是会计事项,在以后的研究当中应当纠正这样的误解。

二、 金融学理论和学科建设较实践滞后

正是上文所论文的第一个方面的问题,直接导致金融学学科和理论建设的滞后,这个问题主要表现在下面六个方面。一是金融学教材和我国实际需要不符,出现脱节的现象。从我们所能见到的教材来看,都是引进外国学者或者外国权威人士的论著,这些外国论著与我们中国的实际生活有不符合之处,所以出现与原本英文教材脱节的现象。我们可以学习外国的现代金融学理论,但是还要研究我们本国市场和企业,撰写出适合本国的金融学教材。二在培养学生方面过于封闭。这在本科教学方面表现还比较好,但是在研究生和博士生方面,所表现出的教育方式就和国外存在差异,表现出过于封闭的特征。我国博士招考实行的更多的是单一导师制度,这种制度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还是不够完善,可以让研究性大学博士生以自己的博士项目为自己的学习重心,让导师组来进行指导,这样更加利于他们综合能力的培养。三是在学术研究期刊方面仍然需要增加,我国在部分金融期刊方面做了诸多努力,但是专门的金融学学术期刊还需增加。四是学科布局要更加细化。我国金融学科大都还未从原始的经济学院体制下分离开来,这样影响更深层次的学术研究,也会导致学术分工不明确。其实可以在金融学的宏观领域设立经济系,而在公司金融和投资学微观设立管理学院。五是金融学教师资源方面的匮乏。目前高校金融学方面的师资还是不容乐观的,在公司和投资微观领域的才人更是少之又少,所以要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六理论研究更新速度慢。我国市场规范化步伐越来越快,这就对我国金融学课程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加的倾向于间接的融资领域。一些前沿领域的理论还没广泛研究,例如行为金融学、金融工程学等。

三、 我国金融学研究要更好的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提供理论指导

由于上面论文的两个问题,理论和学科建设有待完善,我国金融学方面的研究还没能够充分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理论指导功能的发挥力度还不够。这个问题在证券市场改革中体现的最为明显,例如国有股持减问题上、证券监管理念问题上、证券立法等方面,金融学界都要在严谨细致的基础之上提供给相关部门可以借鉴的建议,不人云亦云,严肃对待,实事求是的提供具有理论和实证支持的论著。(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Jensen,M.C.,Capital Markets:Theory and Evidence,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ience,1972,pp.357-398.

[2]Hart,Oliver,and John Moore,1990,Property rights and the nature of the firm,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8,1119-1158.

[3]张新,5中国资本成本的估算6,南开大学工作论文,。

篇9

一、“金融学”课程的发展趋势及特点

从历史上看,货币、信用等金融要素的产生已有几千年了,在资本主义运作方式确立以前,无论是货币的演进,还是信用的发展,都是相对独立的。工业革命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式银行的出现把货币经营与信用活动融为一体形成了金融范畴,由此金融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至20世纪中叶,尽管有比较完备的金融市场,但主要的金融活动仍然在货币系统和以存款货币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机构覆盖之下,因此,金融研究的成果主要集中在货币和银行方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资本市场运作、金融资产估值和经济主体理财已经成为金融活动的重要内容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面对新的变化,国内高校在教学中普遍采用宽口径金融的研究范畴,即包括货币与汇率、信用与利率、金融资产价格、金融市场与交易、金融机构与业务运作、货币需求与供给、金融总量与均衡、宏观调控与监管、金融发展等所有活动的集合。随着金融创新及金融市场的蓬勃发展,金融活动越来越错综复杂,新的融资方式、金融工具、风险管理手段及市场热点层出不穷,“金融学”课程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呈现出新的特点。

1.金融活动的国际化趋势。

金融交易越来越国际化。投融资活动不再拘泥于一国范围之内,经济全球化迅速促使金融国际化。资本流动促进货币及各类金融工具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交易,从而形成了巨大的金融网络,一国金融市场的波动会通过金融资产的相关性及传染效应而迅速波及其他国家或地区的金融市场的稳定与安全。

随着金融业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外国银行及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并与国内银行业享受同等国民待遇。一方面,跨国银行等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参与市场竞争。另一方面,国内金融机构在海外市场拓展业务领域、扩大服务范围,直接参与国际竞争。伴随资本的国际流动,银行网络遍布全球,同时促使跨国银行的发展与国际金融中心的建立,这些都榻鹑诨疃增添了丰富的内容。

2.金融活动的市场化趋势。

金融活动的市场化是指融资方式或资产结构的变化越来越市场化,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定价由市场决定,资产流动性越来越强。伴随着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大量银行信贷或应收账款这类缺乏流动性的资产被作为虚拟的本金发行证券,并在金融市场上出售、交易。资产证券化为金融市场注入了新的交易工具,促进了金融市场的活跃及效率的提高。金融活动的市场化,使金融理论从宏观的抽象理论描述转向了一种市场化的研究。以投资组合理论、资产定价理论及风险管理理论为代表的金融市场理论成为现代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3.金融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

科学技术的多元化发展,促进自然学科与社会学科相互渗透,形成了一系列交叉学科和综合学科。资产组合理论第一次提出把数理方法引入金融问题的研究中。多因素套利理论将影响资产收益率的因素分解成多种因素,从而更加贴近市场实际。分解过程需要技术支持,衍生金融工具中的期权定价模型更需要数学和统计技术支持,金融产品的设计需要工程化思维与技术的支持。

现代金融业务及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有关金融学问题的研究已超越了传统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使得金融学科与多个学科领域形成交叉,金融工程、行为金融、数理金融等多个交叉学科孕育而生,创造性地解决了各种金融问题。此外,现代通信技术与计算机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金融业的运行方式,导致传统支付和融资业务向电子化、网络化、证券化的方式转变。

二、“金融学”课程针对不同专业实施差异性教学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开设了“金融学”课程。该课程内容涵盖了货币、信用、汇率、利率、金融资产价格、金融市场与交易、金融机构与业务运作、货币需求与供给、金融总量与均衡、宏观调控与监管、金融发展等所有宏、微观金融活动。对于金融学专业学生来说,“金融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学生对整个金融体系有个全局的认识和把握,同时为后续专业课程如《金融市场学》、《证券投资学》、《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国际金融》等的学习打下基础。对于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如国际贸易、工商管理学生来说,“金融学”是一门学科必修课,可以充实完善其专业课程,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对于非财经类专业的学生,“金融学”是一门选修课程,供对金融有兴趣的非财经类专业学生选修。对于这类学生而言,“金融学”课程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微观市场领域,如资本市场的运作、有价证券的交易等方面。

由于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专业需求不同,对金融理论与业务的掌握深度与广度的要求是不同的,再考虑到“金融学”课程涵盖的内容众多,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授课学生的具体专业实行差异化的教学方法。

三、“金融学”课程在不同专业实施差异性教学的具体实践

1.针对不同专业,实施差异化的课程教学要求。

对于金融学专业的学生来说,“金融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需要对金融学进行整体性、框架性的介绍。其中既包括货币、信用、利率、汇率、金融资产价格等基本范畴,又涵盖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的微观金融领域,还涉及货币需求与供给、金融总量与均衡、宏观调控与监管、金融稳定与发展等宏观金融层面。鉴于该门课程对于金融专业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实现两个目标:第一,学生要全面掌握金融学的理论框架、基本范畴、基本原理、现代金融理论的前沿与发展动态,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二,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拓展学生思考的广度、深度与高度,提高专业素养。

对于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的学生,有必要系统地掌握货币、信用、利率、银行等多方面的金融理论与业务知识,能够运用相关理论与业务技能,更好地从事企业投资、市场营销、企业风险控制等活动。与金融学专业的学生相比,可适当放低非金融学专业学生在金融理论方面的要求,同时应注重金融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在具体实践活动中灵活运用现代金融基本理论和业务知识进行资金管理、投融资决策及风险管理等活动。

2.针对不同专业,实施差异化的课程教学方法。

(1)金融学专业。对于金融学专业的学生,除了全面掌握金融学的理论框架、基本范畴、基本原理、金融理论的前沿与发展动态外,还要培养专业兴趣和专业学习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把“金融学”课程中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讲通、讲透。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金融的兴趣,培养其主动学习的能力。

针对金融学专业学生专业性强及小班教学的特点,在“金融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引入研究性教学方法。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开展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在“金融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设置3―5个研究专题,由教师引入专题的研究背景,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自由讨论,再以组员报告的形式汇总小组的观点,最后由老师做进一步的总结与点评。通过互助式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对于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的学生,教师在讲授金融理论时可以降低理论深度,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点教授完之后,通过具体案例,如引入实际生活中的金融热点问题,突出金融知识的运用性。

此时,对于金融热点问题的探讨角度与金融学专业的教学有所不同。教师应尽量选择一些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进行讨论。例如,在货币一章可以引入人民偶尤SDR一篮子货币的话题,教师可以从微观层面展开探讨,如人民币加入SDR对企业的进出口贸易、对老百姓的出国旅游、对居民的资产配置等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又如在金融市场一章可以增加证券市场的交易及策略分析的介绍,对于股票交易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动员参加股票交易模拟大赛,使学生在实践中增加对金融的感受,提高学习的兴趣。

3.针对不同专业,实施差异化的课程考核方式。

“金融学”课程的考核方式大部分高校仍以闭卷考试的形式为主。目前,我校该课程的考核方式为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70%,平时成绩占30%,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并未采取差异化的考核方式。笔者认为,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应实施差异化的课程考核方式。

对于金融学专业的学生,应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可以取消期末笔试的环节,总评成绩的构成应更加多元化。结合研究性教学的特点,可以对专题讨论中学生的讨论发言、相关章节布置的课程论文、上课时的新闻分享等环节都设置考核标准,给出一个综合的评价。总之,通过对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真正实现参与式和互动式教学。

对于非金融学专业的学生,考核方式应由重知识测试向重能力测试转变,要降低闭卷考试在考核中所占的比重,考试的题型应更加贴近生活、联系实际,培养学生从金融学角度观察和分析社会问题,培养独立辨析金融理论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结合“金融学”课程的自身特点,要提高不同专业学生的金融素养,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发展的复合型金融人才,就必须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对课程教学方式和内容进行调整与创新,提高高校“金融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赵家敏.从金融学科发展趋势看我国的金融人才培养[J].高教探索,2003,4:49-51.

[2]康立.《货币金融学》课程考试方法改革探索[J].金融教育研究,2012,5:77-80,84.

[3]钱丽霞.《金融学》课程本科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5,1:248-249.

[4]米什金.货币金融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篇10

近年来,广东金融行业蓬勃发展,并以产业集群、金融渗透等各种方式,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亮点。2016年上半年,广东金融业增速达23.0%,金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17.9%,拉动GDP增长1.4个百分点。金融产业链条不断拉长,金融产品不断衍生,使得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活动日益复杂化,对金融学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新挑战。与之相应,金融专业人才培养也从过去的研究型精英式教育开始日趋大众化。这就要求地方性应用技术大学培养出能将理论与实践融一体处理各类金融问题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因此,培养应用型金融专门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构建切实可行的金融专业人才体系,成为学界和社会所广泛关注的热门课题。

本文拟以广东白云学院为例,从实际调研出发,通过对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市场需求调研材料分析,梳理金融学专业建设的需求问题,分析新时期应用技术大学金融学专业群人才培养的途径、模式和具体建设思路,最终提出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以充分发挥金融学各专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优势,发]专业群规模效应。

二、金融学专业群建设的社会需求分析

通过对与白云学院合作的各类银行、证券、保险、理财等金融机构及相关用人单位展开重点调研,通过座谈、问卷等形式了解对本专业学生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评价及要求,认为现阶段金融学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呈现出如下社会需求。

(一)职业能力市场化,课程体系设置要求与时俱进

近两年,国内金融市场和金融环境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与之相应的金融学专业也成为了近些年来高考生报考的热门领域。但白云学院课程内容多为金融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学术型论文的撰写等,对于金融学实验、实际操作能力等相关知识的设计严重不足。致使学生所学的金融专业知识与企业和市场的金融知识需求之间不能完全对接。在白云学院的专项调查过程中,部分用人企业和已经毕业的往届毕业生反映,现有的课程设置内容不是很科学、不能与时俱进,很多已经在市场上流行的知识需要企业对实习生进行再次培训,而部分所学课程内容与应用实践没有直接联系。迫切需要应用技术型大学紧扣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二)职业分工细化,学生要求更高的实践操作能力

近年来,金融理财观念开始深入人心,致使广东省金融学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增大。国内外已有经验表明,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能力的金融学专业人才,才是金融行业发展的首要资源。但在传统的金融学专业培养模式下,学生对于金融学理论知识的掌握较为扎实、具有较多的研究分析能力,但实务操作能力往往较为缺乏。如在调研过程中,广东白云学院的战略合作伙伴广州白云民泰村镇银行、民生银行在招收实习生时,就明确表示希望能招到接受过银行信贷业务培训,能够尽快上岗开展业务,以便实习生在实习工作中尽快进入角色展开业务操作,降低企业新老衔接培训成本。再如与该学院长期合作的广东省上华贵金属有限公司、鑫本集团,对于实习生的要求也表现为要熟悉期货、现货等金融工具的实盘操作流程,能进行深度分析,并能为客户提供有用信息和快报。再如与该学院合作的中国平安集团,对于实习生在保险营销与实际调研方面的实践能力均有较高要求,要求学生能独立开展外调并形成完善的调研分析报告。

(三)职业环境综合化,学生素质要求进一步提升

金融行业具有涉及面广、知识体系复杂等特点,决定了该行业的从业者需要具备更为广泛的综合知识和技能。如既懂得各类金融工具的基础理论知识与核算,又熟悉市场中各类型金融工具的实际操作与业务流程;既能够独立开展专用金融业务,又能进行金融核算系统的计算机编程;既熟悉银行柜面的对私、对公等基本业务,又能及时有效提供售各种理财服务等;既熟悉业务,又懂得沟通营销等。在调研过程中,如广州白云民泰村镇银行对于金融学专业学生的商务礼仪和沟通能力要求非常高,但白云学院并没有对学生进行专项训练。在如中国银行招收柜员对于金融学专业学生的金融英语能力要求较高,以便完成各项对外业务,但在校生的金融专业英语能力没有得到有效锻炼,难以满足中国银行的实习目标要求。未来一个时期,中国资本市场将进一步改革,特别在广东沿海地区,更是未来中国金融行业混业经营的改革前沿阵地,职业环境综合化和职业能力复合化,迫切需要人才培养全面化、综合化,才能有效应对未来多元化的金融业务需要。

三、金融学专业群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金融产业集群飞速发展的背后,是金融专业化人才需求量的空前增长和更加细化的分工。新形势下,金融行业的发展将需要各种既有理论知识又具有实践能力的金融专业人才。然而,只有少部分金融专业院校设计了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方案,多数院校、特别是综合类院校的金融学专业依然以理论和金融精算为主、应用型金融人才为辅。金融类专业人才培养整体呈现出专业分工不够细化、培养人才模式单一、实践环节不够具体等问题。具体表现为:一是职业群体分工不够细化,学生专业程度、细节培养不足。难以体现应用技术型大学培养学生的特色和目标。二是金融综合素质培养缺失。学生在外语、计算机、数学、法律、商务礼仪、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不足。三是课程群体系设置与行业需求之间存在错位,理论实践不能实现无缝对接。尽管课程设置中有《证券投资学》、《金融衍生工具》、《金融市场学》等基础课程,但对于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有重要作用的实践性教学课程开设相对缺失。学生对于证券实时行情分析与交易模拟、商业银行柜面业务、保险实务模拟等实务活动并不是特别熟悉。

四、新时期应用技术大学金融学专业群人才培养的方案设计

(一)明确应用型大学课程体系

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和学生成才需求是应用技术大学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两大参考坐标。现阶段,应结合现阶段市场对于金融学专业对应岗位的要求,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优化现有的课程体系设置,以能力为向导,以就业岗位要求为标准,建立体现不同培养目标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并适度引进市场热门的和企业急需的现代前沿金融学专业基基础课成,突出对现代新形势下热门知识的补充与培养。使学生既懂得金融理论基础满足高端岗位职业需求,又要掌握实操能力成为普惠金融的力行者。

(二)校企合作培养创新型实践人才

以市场为向导,以企I岗位为标准,整合利用学校已有的金融学专业建设基础,评估学校金融学专业建设的优势和劣势,开发、引进和利用企业实践条件,推动政产学研合作,已成为未来金融学专业建设的方向和目标。因此,积极推动学院与广州当地各类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投资和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就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是实现应用型、创新型实践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并通过金融学专业导论、校内集中周实习、校内仿真综合训练、校外专业实习、金融专题调研、校外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真题真做等各种方式,完善实践型人才培养链条,打造新型实践人才。

(三)完善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以岗位职业能力需求为导向,展开互聘互用。学校可以通过积极引导各专业教师利用假期、课余时间,深入金融机构进修、实践等方式。同时在校内组建由金融机构实际工作者实际参与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并通过柔性合作等方式,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投资经理担任兼职教师、直接从事教学活动、参与课题开发和指导学生论文等,充实专业课教师队伍。建设1支适应校企联合教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保证在岗学生95%以上配备有企业导师。

参考文献

[1]黄淑兰.地方本科高校构建复合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思考[J].学术问题研究,2016(1):71-76.

[2]王认真.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探讨[J].绥化学院学报,2013(8):61-64.

[3]闫怀艳,万佳.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构建[J].经济研究导刊,2014(18):59-60.

篇11

Key words: finance professional;practice training;reform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6-0176-01

0引言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培养优秀的金融人才是我国目前高等院校的一项艰巨任务。而实践性教学是培养面向基层,面向操作与管理,面向业务第一线的应用型、实践性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保障。

1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必要性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沟通、协调、合作等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对构成学生的合理知识、智能结构,启迪学生思维、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教高[2001]4号)中已明确指出: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高等学校要重视本科教学的实验环节,保证实验课的开出率达到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标准,并开出一批新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文科学生要按专业要求参加必要的社会实践。要根据科技进步的要求,注重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提倡实验教学与科研课题相结合,创造条件使学生较早地参与科学研究和创新活动。根据经济发展对金融学专业人才需求的发展状况,结合实际,笔者认为通过加强应用实践能力培养,有助于实现“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教学理念,创造具有特色的金融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加强应用实践能力培养,并不是忽视专业基础理论课的教学,忽视学生理论素养的培养,而是要进一步提高理论性课程的教学效率,以应用实践能力加强对理论性课程的理解,并为具有理论研究兴趣的同学提供技术支持。加强应用实践能力培养,也对教师,特别是从事理论性课程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课程的理论框架,而且要掌握技术工具和相关的描述和分析手段。 这就会形成教学相长的局面,促进教师教学和研究水平的提高。

2金融学专业实践环节改革的可行性

2.1 金融学课程微观化趋势对实验教学的要求20 世纪50 年代之后,金融学开始向现代金融学转型,其特点就是金融学越来越微观化、实证化、技术化、工程化,研究的内容包括资产组合理论、衍生产品的定价理论以及风险管理理论与技术等,其理论核心部分成为现代经济学最核心最主要的内容。现代金融学越来越多地从微观方面对金融进行研究,成为管理市场和指导微观企业行为的重要手段。因此,高等教育中的金融学专业更多是培养同时具备多学科知识,能将经济分析、数据处理、电子商务、软件应用与设计等工作融为一体,灵活自如地处理各类微观金融问题的人才。这种具备多学科知识背景的应用型人才的社会需求更大,是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发展的需要,是金融学人才培养中应该重点关注和研究的方向。

2.2 金融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趋势对实践教学的要求20 世纪70 年代以来,科学技术朝着综合化方向发展,金融学成为了融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为一体的新型边缘科学。作为复合型的现代金融人才,必须能适应高科技革命带来的变革,把握金融业发展的技术特征,有效地利用高技术手段为金融业开辟新的服务方式和发展空间。金融学与其它相关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赋予金融实验课程更加丰富而深刻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考虑。①金融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②金融学与数学的结合。通过实验室的模拟教学,加深学生对数理模型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对新型金融工具的设计和开发能力。为了顺应金融业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的趋势,就必须开展实践教学。实践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熟练的掌握各种金融工具,并收集。处理各种经济信息。这样,对学生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因此,有必要直接将信息技术引进日常的金融专业教学之中,使学生通过课程设计、情景模拟、实际操作、亲身体验,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中,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在金融业的应用。

3金融学专业实践环节改革的设想

3.1 充分利用学校的经管实践中心进行模拟教学强化定量分析的课程,引入金融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的计算机数量模拟分析软件,以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加强案例教学金融学专业课程往往业务性较强,非常适合案例教学。案例教学要求教师在讲授有关课程的过程中,注意收集经典案例和最新信息;学生自己查找资料,以作案例分析、提交分析报告(甚至由学生独立编写案例) 的形式进行学习,这种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学互动,从而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

3.3 实施开放式教学它的特点是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师只是协助学生开展这方面教学活动。

3.4 聘请金融业专业人才进行联合授课与传统的一门课由本校的一位教师授课的模式不同,一些金融课程可采取走出去的方式,聘请校外的业内人士授课,这类课程主要是实践性较强的业务课程。这样能使学生及时了解金融业的动态发展和实际操作,扩大知识面,提高学习兴趣。还可以聘请专家举行讲座,了解学术动态,增强学生与金融现状的紧密感。

3.5 利用外部资源,大力建设校外实习基地由于金融对经济的强烈渗透性,以及行业分布的广泛性,金融学专业的实习环节具有多元性和多层次性。充分利用与金融机构联合 建立金融人力资源的双向培养和实习基地, 通过实习基地锻炼我们学生的实践感性,通过实习让金融企业了解我们学生的综合质量。

参考文献:

[1]课题组.21 世纪中国金融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5.

篇12

一、统计计量类方法

该类方法的主要思想是根据预警指标体系收集相关的样本数据,对样本数据进行深入的统计分析,找出对金融风险有显著解释作用的指标。在此基础上基于一定的数量统计方法建立分析模型。该类方法是金融风险管理研究中广泛使用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单变量分析方法。单变量分析方法是最早应用到金融风险预警领域中的定量分析方法。Fitz

patrick早在1932年就运用单个财务比率对19个样本企业进行破产预测,他的研究发现“净资产收益率”和“股东权益对负债比率”两个比率的预测能力最高;1938年,Secrist在研究中试图通过分析资产负债表比率的差异来寻找破产银行的特征,以期挖掘出破产银行和正常银行不同的财务状况;1966年,Beaver基于单变量分析法建立了企业破产预警模型,并以5个不同财务比率分别对158家的样本数据进行了一元判别预测,其结论认为“现金债务总额比率”预测的效果最好,“资产收益率”的效果次之。(2)多元线性判别分析(MDA)方法。单变量分析方法单从一个指标出发进行风险预警,往往不能充分反映出风险的全面状况,MDA方法则是以多个指标对风险进行预测的分析方法。针对单变量分析的缺陷,1968年,Altman等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利用判别分析技术建立了Z-Score模型,随后1975年Altman在改进Z-Score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ZETA模型。与此同时,1975年Sinkey在银行风险的早期预警模型中引入了多重判别方法。与单变量分析模型相比,MDA模型综合了多方面的风险信息,因此其建立的判别函数往往准确率更高。(3)Logit分析方法。MDA方法对所处理的样本有着严格的假设前提(如多元正态分布、等协方差矩阵等等)。针对这些缺陷,Martin在1977年采用了Logit分析对银行破产预警进行了研究;1980年Ohlson构建了企业破产预警的Logit分析模型,他的研究成果认为Logit模型对样本数据要求不高,其预测准确率也比MDA高。Logit分析假设事件发生概率服从标准

Logistic的累积概率分布函数,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估计为一个可观测特征函数,因此能部分克服MDA模型的缺陷。有鉴于此,20世纪80年代后大量研究采用了Logit分析方法。(4)Probit分析方法。Probit模型早在1954年就被Zmijewski引入到企业破产预测方面的研究。1983年,Bovenzi等采用Probit分析,以1977年至1981年间的222家银行作为样本构建了银行破产预警Probit模型,取得了良好的预测准确率。与Logit模型类似,Probit模型假设样本服从标准正态分布,其计算方法和Logit亦很类似,但Probit模型的计算过程比较复杂,而且在计算过程中进行的多次近似处理往往会影响数据的准确程度。

二、智能计算类方法

统计计量类方法的应用有着比较严格的假设前提,且难以区分出随机噪声和非线性关系,而风险预测与风险指标往往呈非线性关系,且风险指标之间亦可能非相互独立及不符合正态分布等等,因而极大地影响了统计计量类方法的应用效果。近十多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特别是智能计算的发展,以神经网络技术为代表的智能计算在风险预警领域中的应用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1)神经网络方法。神经网络是一种模仿人脑结构及功能的非线性分布式信息处理系统,具有自适应、自组织、自学习等能力,适宜大规模的并行计算。因此,20世纪90年代以后,神经网络被广泛应用到金融风险预警、财务困境和破产预测等金融风险管理领域。1990年,Odom首次将神经网络引入企业破产预测,随后Tam和Kiang(1992),Barniv et al(1997),Bell(1997),Jain&Nag(1997)及Yang et al(1999)等研究人员在研究金融风险预测预警时也纷纷采用神经网络技术,极大的促进了神经网络技术在金融风险管理领域中的应用。大部分的研究成果认为神经网络的预测准确率要优于MDA、Logit等传统统计计量类方法,且神经网络不存在严格的假设前提,容错能力强,但也存在着设计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容易早熟及“黑箱操作”等缺陷,其预测结果往往难以解释,不易为金融从业人员接受。(2)进化计算方法。进化计算将自然界中的进化过程引入工程领域以解决复杂问题的优化,其原理通过模仿生物进化规律,在问题空间内随机搜索问题的解。目前以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等算法为代表的进化计算在金融风险预警、企业破产预测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学者有:1998年Varetto Franco采用遗传算法提取了判别规则和线性函数,研究结果表明与MDA相比,遗传算法省时、受主观影响小,但准确性相对低。其他有代表性的研究学者还包括:Shin&Lee(2002)、Davalos Sergio et al.(2005)等等。进化计算方法应用到金融风险预警的机理是基于样本数据进行if-then判别规则提取,结构清晰且易于理解。然而进化计算的结构不固定、通用性较差,其设计往往根据经验而缺乏规范有效的理论指导。近年来,在很多研究中进化计算往往成为了一种与其他技术混合集成的辅助技术。(3)粗糙集方法。粗糙集是一种新的处理模糊和不确定性知识的有力工具,已经在数据挖掘、知识发现及决策支持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1982年,Pawlak首先将粗糙集方法应用到金融风险预警领域。随后Ziarko(1984)、Tay F.E.H.

&Shen L.(2002)等学者也在相关研究中引入了粗糙集方法。这此研究成果表明,粗糙集方法善于处理不完善的信息,能有效的揭示风险因素特征与金融风险之间的关系,且具有决策规则易于理解、定性定量变量相结合、无需统计概率和模糊隶属度评价等优点。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粗糙集方法对噪声较敏感,抗干扰能力比较差,因此在实际应用中粗糙集更多的是与其他方法(如神经网络、模糊逻辑等)集成。(4)混合智能方法。单一智能技术各具优势,同时又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制约了单一技术在金融决策领域的发展。因此,根据各种智能技术的特点与共同之处,探索它们的有机集成是近年来比较活跃的研究分支,并取得了可观的研究成果。2006年,Min等学者将遗传算法与支持向量机相结合,构建了企业危机预警模型,研究结论表明该模型综合性能良好。Tsakonas等学者(2006)采用了混合遗传规则与神经网络的方法进行破产预警研究。De Amorim等学者(2007)综合模糊系统与神经网络构建了混合模型,通过巴西金融机构数据的实证表明混合模型的预测精度要比多层BP网络好。Ng.G.S.(2008)等学者构建了混合局部优化算法与模糊神经网络的银行破产预警模型,对美国银行业数据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效果良好。Cho,Sung bin等(2009)混合了统计方法与人工智能方法进行破产预测。Ahn,Hyunchul等(2009)通过结合神经网络与遗传规划构建混合智能系统,为破产预测提供了一种更科学的方法。Arash Bahrammirzaee(2010)对人工神经网络、专家系统及混合智能系统等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风险管理中应用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概括,得到了混合智能系统能全面提升预测准确性的结论,但也存在技术整合策略、参数设计等问题。Chuang等(2011)将人工神经网络与案例推理相结合,提出了信用评分的二阶段模型,实证表明该模型的评估精度比单一人工神经网络要高。

除了上述的方法外,案例推理(case-based reasoning,

CBR)、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等智能方法也被部分学者尝试应用于金融风险预测预警领域。

三、方法优劣对比分析

从历年的研究文献看,20世纪90年代前,统计计量类方法被大部分研究所采用,随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得智能计算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些方法各具优劣,具体对比分析如表1所示。

四、预警方法评述

从金融风险预警方法的理论基础角度,本文把现存的预警方法分为两类:(1)统计计量类方法;(2)智能计算类方法。表1的对比分析表明:(1)统计计量类方法具有简单、易用、省时及结论易于理解等特点,且方法的实践设计存在规范的科学理论指导,因此被金融业广泛接受和应用。然而,这类模型普遍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缺陷:一是有着比较严格假设前提,如假设正态分布、等协方差,多重特征独立性等等,这些假设经常与现实不相符;二是在研究风险行为和过程中片面强调风险因素的随机性而忽略了风险因素的模糊性;三是缺乏处理非线性复杂结构问题的能力,经验告诉我们,金融风险预警是复杂的,更具有非线性结构的特性,上述模型对此往往缺乏有效的处理能力;四是对金融大数据缺乏处理能力,随着金融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先天不足的统计计量类方法在面对海量的数据处理要求时,往往束手无策。(2)以神经网络为代表的智能计算技术具有处理病结构、不精确、不完善信息的良好能力,预测精度也相对较高,且该类方法具有自组织、自学习、鲁棒性及并行等优势,特别善长于处理海量数据。但该类方法的应用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结构难以固定、通用性差,且结果往往难以解释,因此在实

际运用中也存在着大量争议。

五、结论与展望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发现,无论是基于统计计量的方法还是基于智能计算的方法都不是金融风险预警管理的万全之法。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经济计量技术、智能技术等各学科技术的迅猛发展,综合多个学科理论与方法的金融风险预警模型受到了越来越广泛关注。预警的方法亦越来越体现出从定性到定量、从简单到复杂、多学科交叉、从单一技术到多元化组合技术等特征。虽然到目前为止,人们对于大量的应用问题已经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混合智能学习方法,但是如何设计出一个能够有效地结合神经网络、模糊逻辑、进化算法等智能计算方法的最优混合系统仍然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 现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思想(如免疫算法、DNA计算、支持向量机、蚁群算法、聚类分析等等),各种技术的互补与综合也是未来的研究方向之一;统计计量类方法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如何将统计计量类方法与智能计算类方法进行综合和集成,优势互补,也是未来的研究热点。

参 考 文 献

[1]Fitzpatrick P J,A comparison of ratios of successful industrial enterprises with those of failed firms,Certified Public Account.1932,(2):589~605

[2]Secrist,National Bank Failure and Non-failure,The Principia Press,Bloomington Ind.1938

[3]Beaver W H,Financial ratios as predictors of failure,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66,(Supplement)

[4]Altman Edward I,Financial ratios,discriminant analysis and the prediction of bankruptcy,Journal of Finance.1968,23:589-609

[5]Altman,E.I.,R.Haldeman and P.Narayanan.Zeta analysis:A new model to identify bankruptcy risk of finance[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1(1977):29~54

[6]Sinkey,Joseph F.,“A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oblem Banks”.Journal of Finance,1975,Vol.xxx,No.l,pp.21~36

[7]Martin, D.,1977,“Early-Warning of Bank Failure”,The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1:249-276

[8]Ohlson,J.S.Financial Ratios and the Probabilistic Prediction of Bankruptcy[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80:109~130

[9]Zmijewski,M.E.Methodological Issues Related to the Estimation of Financial Distress Prediction Models[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Supplement)1954:59~86

[10]Bovenzi,J.F.,J.A.Marino,and E.E.McFadden,Commercial Bank Failure Prediction Models.Economic Review.November.1983:14~26.

[11]Tam K.Y.,Kiang M.Managerial applications of neural networks:the case of bank failure predictions[J].Management Sciences.38(1992):926-947

[12]Markham I.S.,Ragsdale bining neural networks and statistical predictions to solve the classification problem in discriminant analysis[J].Decision Sciences.26(1995):229-242

[13]Austin M.,Looney C. Zhuo J.,Security market timing using neural networks[J].The New Review of Applied Expert Systems.3(1997):3-14

[14]Odom M.D.,Sharda R.A neural network model for bankruptcy prediction[P].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Neural Networks , San Diego,Vol.II,New York:IEEE,1990:163~168

[15]Barniv R.,Agarwal A.,Leach R.Predicting the outcome following

bankruptcy filing:a three-state classification using neural networks[J].Intelligent Systems in Accounting,Finance and Management.6(3)1997:177~194

[16]Bell T.Neural nets or the logit model:a comparison of each model’s ability to predict commercial bank failures[J].Intelligent Systems in Accounting,Finance and Management.6(3)1997:249~264

[17]Jain B.A.,Nag B.N.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neural network decision models[J].Journal of Manage Information Systems.14(1997):201-216

[18]Yang,Z.R.,Platt,M.B.,Platt,D.H. Probabilistic neural networks in bankruptcy prediction[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44(1999):67-74

[19]Franco Varetto. Genetic algorithms applications in the analysis of insolvency risk[J].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1998,22:1421~1439

[20]K.-S.Shin,Y.-J.Lee.A Genetic Algorithm Application in Bankruptcy Prediction Modeling[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02,23:321~328

[21]Davalos Sergio,Gritta Richard D,Adrangi Bahram.Use of a Genetic Algorithm in Forecasting Air Carrier Financial Stress and Insolvency[J].The Credit & Financial Management Review.2005(2)

[22]Pawlak Z,Rough Set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and Computer Sciences.1982,11,341~356

[23]Ziarko W,Variable Precision Rough Set Model,Journal of Computers and Systems Sciences,1993,46,39~59

[24]Dimitras A I,Slowinski R,Susmaga R et al.,Business failure prediction using rough sets,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1999,(114):263~280

[25]Tay F E H,Shen L,Economic and financial prediction using rough sets model,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02,(141):641~659

[26]Min Sung-Hwan,Lee Jumin,Han Ingoo. Hybrid genetic algorithms and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for bankruptcy prediction[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06,31(3):652~660

[27]Tsakonas Athanasios,Dounias George,Doumpos Michael,et al.Bankruptcy prediction with neural logic networks by means of grammar-guided genetic programming[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06,30(3):449~461

[28]De Amorim B.P.,Vasconcelos G.C.,Brasil L.M..Hybrid neural systems for large scale credit risk assessment applications[J].Journal of Intelligent and Fuzzy Systems.2007,18(5):455~464

[29]Ng G.S.,Quek C.,Jiang H.FCMAC-EWS:A bank failure early warning system based on a novel localized pattern learning and semantically associative fuzzy neural network[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08,34(2):989~1003

[30]Cho Sungbin,Kim Jinhwa,Bae Jae Kwon. An integrative model with subject weight based on neural network learning for bankruptcy prediction[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09,36(1):403~410

篇13

一、扬州光电类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问题探讨

伴随扬州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的步伐,光电类高新技术企业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在企业快速发展过程中由于融资问题所受到的限制尤为突出。因此,扬州光电类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问题具体体现为融资结构困境、直接融资困境和间接融资困境。

(一)扬州光电类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结构困境

扬州光电类高新技术企业的资金需求量随着发展阶段的不同而变化。高新技术企业一旦进入成熟期,整个资金链条已经建立并趋于成熟,对于资金的需求不如初创期和成长期那样迫切。然而,往往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的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结构不够合理。扬州地区约有50家光电类高新技术企业,从这些企业来看,成长期的平均负债率为42.69%,而到成熟期时则大幅提高到62.18%,增幅达到了19.49%。平均负债率在衰退期有明显下降,但仍保持50.26%的高位。结合扬州光电类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实际负债结构,不难看出企业的负债主要是流动负债,而有的光电类高新技术企业短期流动负债占总负债的比例甚至超过了90%,这样使得高新技术企业的财务风险偏大,通过该融资结构所产生的财务风险不便于扬州光电类高新技术企业进行融资,进而影响其扩大发展。

(二)扬州光电类高新技术企业直接融资困境

第一,扬州光电类高新技术企业股市融资为零。大多数扬州光电类高新技术企业注册资本低于伍仟万元人民币并处于开创期,企业开业时间多在三年以内,规模较小且注册资本较低,了解到扬州地区暂无光电类高新技术企业通过上市发行股票进行融资。第二,扬州光电类高新技术企业债券融资困难。利用债券发行进行融资也是扬州光电类高新技术直接融资的另一渠道。部分企业的净资产额达到人民币三千万元,但净资产额在人民币六千万元以上的有限责任公司寥寥无几,债券融资几乎不可能。第三,扬州光电类高新技术企业民间借贷成本偏高。由于银行等金融机构不能充分满足扬州光电类高新技术企业的资金需求,半数以上的光电类高新技术企业必须通过非正式融资渠道来筹集资金。扬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很大程度上受浙江以及东南沿海一带民间借贷的影响,通过民间借贷来满足银行等金融机构不能满足的资金需求。通过这种筹资方式迫使企业与放贷者两者共同创造交易市场,由于缺少法律保护,高利借贷、违规借贷等普遍存在,在此条件下,扬州光电类高新技术企业就要以较高的贷款利率来筹措企业发展所需资金,由于融资成本较高,不便于企业资金的长期使用,从而限制了企业的发展。

(三)扬州光电类高新技术企业间接融资困境

关于扬州光电类高新技术企业间接融资困境主要有,第一,扬州光电类高新技术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十分困难。造成高新技术企业向金融机构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扬州光电类高新技术企业与金融机构缺乏沟通导致信息不对称,对于光电类高新技术企业的资金状况银行等金融机构无法真实掌握,发放贷款之前,必须要了解相关企业的发展水平,然而金融机构不可能获取这些企业资金状况的完全信息,加之部分研究开发的新产品是高科技产品,市场上没有价格比较,银行等金融机构很难对贷款的等级进行准确评估。在此条件下,少数光电类高新技术企业利用这点夸大融资项目的预期利润率,以便获取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企业的资金支持。针对这些可能出现的情况,银行通常会拒绝给有临时资金困难但最终必然成功的光电类高新技术企业放款。另一方面,由于少数光电类高新技术企业不够诚信,不能按时偿还借贷资金,势必给本企业以及金融机构造成较大的道德风险。从银行的角度来说,出于安全性角度考虑,银行往往要求这类企业在申请贷款时必须提供充分的资产抵押作为担保,成长中的扬州光电类高新技术企业资产规模较小,企业融资规模也就随之受限。第二,扬州光电类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担保比较困难。光电类高新技术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融资,必须以实物资产作为抵押或权益质押等作为担保,鉴于部分扬州光电类高新技术企业规模较小,且处于初创期,企业尚无资信评定,不能充分满足银行等金融机构信贷评审的要求。为保证融资担保的顺利进行,找到符合担保条件的担保人,而银行等金融机构能够接受并作为担保的抵押物较少,再加上企业办理抵押业务时所需担保的环节比较多,成本较高,大部分企业都望而却步。

二、扬州光电类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问题的原因探讨

扬州光电类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问题直接影响了扬州光电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大多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缺乏资金或因为资金成本较高而限制发展。本文所涉及利益相关者理论主要包括扬州光电类高新技术企业、金融机构以及政府,即扬州光电类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扬州地区金融机构以及扬州市政府的支持与参与,光电类高新技术企业通过融资问题的解决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为扬州地方经济建设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下文将从企业发展视角、金融服务视角以及政府服务视角三个方面就扬州光电类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问题的根本原因进行研究分析。

(一)基于企业发展视角的原因探讨

高新技术企业的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扬州光电类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时间短,先天性的信用不足,加上信用担保评价制度发展不够成熟,行为和动力约束机制不健全,银行信贷管理的相关规章不配套,担保机构具有比较大的风险性等,这些原因都不同程度上地限制了扬州光电类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根据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评审的规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向企业发放贷款时必须要求融资企业提供必要的担保、抵押物或者质押物。

首先,扬州光电类高新技术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经常采用信用担保方式进行贷款,抵押物主要是其他企业的资产或经营信用。金融机构要求提供担保的企业经营业绩必须良好,往往这些企业不会随意为其他企业提供担保,而那些愿意提供担保的企业往往又是效益一般甚至濒临倒闭的企业,这样的企业作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担保人往往不会被金融机构所接受。因此,部分光电类高新技术企业无法寻求到适合的担保人或企业来担保进行融资。

其次,扬州地区商业银行贷款主要以抵押贷款为主,而光电类高新技术企业资产构成中无形资产所占比例较大,厂房、办公楼、生产与办公设备等固定资产比例较小,作为抵押用的实物资产比较少,不符合有关抵押贷款的规定,而且资产流动性较差,用于抵押的物品折扣率又较高,金融机构很难接受这种抵押方式。

此外,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都可作为银行贷款抵押物,对于有形资产的价值评估不能做到百分百准确,对于无形资产而言,价值评估的准确性远不如有形资产。因此,如果贷款选择无形资产作为抵押物进行抵押,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而言具有较高的风险性,贷款所需条件不能满足资产结构的要求。所以,扬州光电类高新技术企业较难取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金帮助。

与此同时,扬州光电类高新技术企业的部分产品是和扬州大学等高等院校联合开发的,虽然取得了专利或高新技术产品证书,但市场认知度、产品综合成本、市场定价等情况决定了该产品市场前景不够明朗,而这些问题都是金融机构对光电类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时所必须关注的。金融机构评价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看生产和销售这两个指标,然后再通过分析判断企业产品的市场前景。所以,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金融机构一般不会对企业发放贷款。只有生产经营周期在一年以上且经营业绩良好的光电类高新技术企业可以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此外,一个处于成长期的企业往往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以便企业购置设备、引进人员、开拓市场、营销宣传等。为此,企业的赢利能力在前期投入与后期产出相比之下不能按时归还全额贷款,银行等金融机构就很难给赢利水平较低的高新技术企业发放贷款。

扬州光电类高新技术企业中有少数企业以专利等无形资产评估作价入股,有的高新技术企业将原来的机器设备、厂房等固定资产经过评估确认重新计入企业的注册资本。由于注册资本原本就少,所以还没有等到企业注册后准备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或刚开始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就出现资金短缺而寻求融资,金融机构对这些高新技术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银行存款情况、现金流量指标等财务数据均有严格要求,对这些指标数据的分析使得光电类高新技术企业很难获得所需资金。

(二)基于金融服务视角的原因探讨

扬州光电类高新技术企业通过承担高风险、长期占用资金来换取高额回报,这与金融机构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过分强调资金的安全性,忽视资金的流动性和盈利性相背离。从扬州光电类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情况看,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的光电类高新技术企业资金投入大,流动性较小,再加上银行等金融机构往往强调不适合放贷于高风险的企业,如果放贷并取得项目的最终成功,银行等金融机构只能获得正常的利息收益,光电类高新技术企业将获取因此产生的其他所有收益;然而,如果放贷失利,银行等金融机构则要承担所有风险,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而言,减少或拒绝面向光电类高新技术企业发放贷款是规避风险的唯有有效措施。从扬州光电类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阶段性以及项目投资回报期较长的特点来看,长期使用资金尤为重要,此类矛盾的产生直接导致了扬州光电类高新技术企业融资困难。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了规避放贷风险,首先需要掌握扬州光电类高新技术企业的信用状况,缺乏以往信用状况的资料说明,使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缺少对光电类高新技术企业信用评级的依据。目前扬州光电类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状况的真实性依赖于企业自身的道德评价,银行则必然采取以企业资产信用评价为前提来发放贷款。从目前银行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贷款用途看,通过固定资产抵押进行贷款比较少,造成其原因的是银行不愿承担固定资产抵押贷款所形成的较大风险。而在实际贷款的书面申请上通常表现为流动资金贷款,掩盖了购置生产设备或挪作其他投资的现实。这种情况下,银行是不会支持这种改变贷款用途的高新技术企业。

综上所述,金融机构局限性地认识到扬州光电类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阶段性和高风险性的特点,并未意识到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高回报率,因而就不能正确地认识到快速发展光电类高新技术企业的价值所在。

(三)基于政府服务视角的原因探讨

扬州市政府通过风险及创业基金的设立,通过低息与贴息贷款、信贷担保等金融、税收政策的扶持,基本保障了扬州光电类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所需资金,促进了光电类高新技术企业的正常发展。但政府对于光电类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力度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这些企业的融资活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政府缺乏一套明确界定高新技术企业各项指标等级的标准和办法,导致少数虚假的高新技术企业充斥于光电类高新技术企业当中,其目的很明确,获取资金及相关政策扶持,致使金融机构和外部投资者面对复杂的高新技术产业感到无奈。

第二,政府缺乏对风司和光电类高新技术企业给予金融机构相关条件下的政府担保、税收政策等方面的优惠,重复征税问题显而易见,致使光电类高新技术企业面临尴尬局面。

第三,政府缺乏风险投资以保障光电类高新技术企业之间的权益。风险资本撤出优先权在现有的经济法规条件下不予支持,很容易造成部分风投项目的失败,致使风险投资者损失惨重。

第四,政府缺乏有效风投基金的筹集、管理、运作、监督等法律法规,导致风险投资处于混乱竞争的状态,以致难以控制。

虽然扬州市政府建立了科技型光电类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通过贷款贴息等优惠方式对少量的光电类高新技术企业给予资金支持,然而该基金使用目的明确,对于初创期间、科技含量较高、销售前景较好、投资风险较高等需要政府给予支持的科技型光电类高新技术企业项目给予重点扶持,然而只是少数企业而已。出于对相关财税优惠政策有效性不足以及光电类高新技术企业投资回收期较长、投资回报率较低的考虑,政府政策有效性的降低,迫使扬州光电类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陷入困难。

扬州光电类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问题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领域,需要调查和解决的问题很多,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光电类高新技术企业必须科学规划、积极推进、跨越发展,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拓宽融资渠道,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扬州光电产业迅速发展并取得良好效果。(作者单位:江海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

参考文献

[1]黄浩,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状况分析[D],四川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10月

[2]罗正英,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问题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