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岗前培训总结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医学生岗前培训总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医学生岗前培训总结

篇1

外科实习的特点鲜明。除了培养学生临床思维之外,外科实习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外科操作的技能[2]。近年来,随着外科的发展,尤其是微创技术的突飞猛进,对临床外科实习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笔者结合近年来临床带教经验,对外科实习教学中如何培养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具体做法进行了总结。这将对如何在有限的实习期内提高其学生外科临床实践能力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1 有效的外科实习前教育:岗前培训

实习是医学生向医生转变的一个重要时期,实习岗前培训为缩短实习医生适应时间,有效的岗前培训可以使学生更能有效的适应医院工作,更快地进入实习角色[3]。在即将进入外科实习之前,对每一批外科实习同学进行外科实习前岗前培训。外科各临床科室之间,工作程序有相似之处。外科实习岗前培训重点培训学生基本医疗文书书写,包括:病历、处方和医嘱的书写等;介绍医院各外科临床科室基本情况,让学生了解外科临床工作的特点:如外科查房、术前、术中、术后常规处理程序。另外,岗前培训还应包括实习期间的注意事项和应该遵守的纪律等。强调实习同学职责,实习注意事项,实习考核等。以此规范实习内容,达到教学大纲要求。

2 外科诊断能力的培养

实习医生外科诊断能力主要包括:①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能力;②分析、综合病史资料能力,③决定和选择治疗方案能力[4]。带教老师应引导实习生分析病史资料,归纳综合病例特点,选择初步的治疗方案;同时,着力培养实习医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培养实习医师独立与患者交流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带教老师针对实习生的工作情况,及时予以点评指证,肯定其治疗见解,指出其不足。

3 外科操作能力的培养

外科基本操作技能是临床医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5]。通过外科实习,熟悉外科基本操作技术,如消毒、铺巾、切开、止血、结扎、缝合等,培养医学生的"无菌观念"。外科操作教学中,教师应做到"放手,不放眼",也就是带教老师给予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但要细心监督,层层把关,认真监督。在临床实习中,通过教师正规操作示教,给予学生临床实际操作机会,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以后独立参加临床手术实践奠定良好基础。

4 微创理念的建立和微创技术的初步培养

现代外科发展迅速,特别是微创外科可谓突飞猛进,已成为外科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6]。年轻的实习生对新兴事物具有极大的兴趣,许多实习医生渴望学习微创外科。外科实习中,带教老师有责任指导学生了解外科发展动态,鼓励他们学习了解和学习新技术。为此,带教老师可以结合医院的实际条件,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不同形式的学习机会:①多媒体幻灯教学:带教老师可以制作微创外科教学PPT,通过实际讲解让学生了解微创外科理念;②手术视屏讲解:微创外科视频制作相对简单。带教老师可以通过视屏讲解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微创外科的设计原理,增加学习兴趣;③模拟培训:带教老师可以利用医院的腹腔镜操作培训设备,培养实习生腹腔镜操作,如:夹取、打结和缝合等,必要时予以考核,直至学生较熟练掌握这些基本技能,使他们在实习中就能很快适应腹腔镜操作。

总之,外科实习是医学实习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特点鲜明。外科实习的目的是使学生形成外科临床思维,掌握外科基本操作技能,了解外科发展动态;从而为培养合格的临床医生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文献,高加蓉,邹利光,等.临床实习在医科生教育中的重要性[J].医学教育探索,2009,8(11):23-25.

[2]孙梯业,朱锡光,陈自强,等.浅谈医学实习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J].医学教育,2004,12(6):48-50.

[3]张婉霞,李改秀.浅谈医学实习生岗前培训的重要性[J].中外医学研究. 2009,7(5):38-:39.

篇2

2结合内科诊治过程,加强沟通技能的培养

内科学是临床医学课程中的一门重要课程,讲授的病种较多,包括了多发病与常见病,其中的一些疾病与外科学、传染病学等其它的临床课程密切相关。在内科疾病的诊治过程中,传统的、常用的体查方式是视诊、触诊、叩诊、听诊,例如观察患者皮肤、粘膜颜色的变化,叩诊心界,触摸肝、脾,听诊心、肺等,所有这些检查过程均需要得到患者的适当配合,特别是针对女性患者进行心脏的有关检查时,更需要在检查前把检查的方法、目的向她们讲解清楚,以免引起误会。带教老师除了向学生讲解上述与患者沟通的目的和技巧外,还应强调一些检查的“常规”,如为女性患者作体查,特别是进行触诊、叩诊时,需要有一名护士或另外一位医生在场,不能“单独作战”。临床上,在进行具体医疗操作前,带教老师应认真地讲解操作的目的、方法、适应症、禁忌症,并作出规范的操作演示。而当医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学习时,带教老师应加强防范意识,放手不放眼,认真观察医学生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是否符合规范。当操作示教结束时,带教老师除对医学生及时总结整个操作过程的优、缺点外,还要适时地与患者进行沟通,多讲一些鼓励患者的话语,让患者有被尊重的感觉,以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由此也让医学生领会与患者沟通的技巧。

3加强岗前医患沟通的能力培训

国外的医学院校比较重视培养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技巧,如美国的医学院开设了《与病人沟通》等课程。在国内,仅在一些试点的高校设置了《医患沟通学》课程。我们认为开设一些有关医患沟通的理论课程是必须的,但更重要的是在临床教学中能做到学而致用,把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整个临床教学过程中,内科学的临床教学应为此作出积极的探索。为了达到此目的,我们在医学生进入内科学的实习之前,为他们进行了岗前培训,讲授内科各专科的临床实习要求、注意事项。岗前培训的另一个重点内容是针对医学生在医患沟通上所存在的普遍问题,例如医患沟通意识薄弱,只关注病的本身,而不关心患病的人,医疗风险意识及法律意识不强,面对患者时自信心不足,怕说错话,怕与患者沟通等,从职业道德、法律、伦理、心理等方面进行教育;讲授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有教师讲座示范,有高年级医学生谈体会,录像播放等。通过岗前培训,使医学生强化了医疗法制观念,认清医疗形势,提高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面对病人的自信心,为进入内科临床实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篇3

临床实习是医学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医学生由学校走向工作岗位的桥梁,是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临床实习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关系着医学生今后的工作与发展。如何提高儿科临床实践教学质量,提高实习效果,成为广大儿科临床教师的一大课题。结合我科近年来的做法,儿科临床实习带教工作从入科教育着手,在实习医师入科前一天进行,具体做法包括:

一、做好岗前培训与入科教育的有序衔接

入科教育与岗前培训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尽量做好二者的有序衔接。

为了使实习医师由课堂理论学习向临床实践平稳过渡,院临床教学部对新进医院实习的医学生均要进行岗前培训。这也是医学生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必要准备,是医院教学管理的中心和基础,也是衡量一所医院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主要采取集中培训方式,由临床教学部组织实施。岗前培训的主要内容有:政治思想、医德医风教育;医院概况,组织参观;介绍如何当好实习医师;如何处理好医患关系;学习各项规章制度;业务技能学习;布置实习任务及要求等等。

儿科实习的入科教育主要是面对即将进入儿科实习的实习医师进行的,是针对儿科特点所做的教育和指导。入科教育对象仅限于即将进入儿科实习的每一批次的实习医师而言。内容除了岗前培训内容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和提高实习医师对儿科实习的兴趣;结合临床实际,让同学们认识儿科实习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提高实习医师在儿科临床实践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时提供在儿科实习中的教学反馈信息;明确自己的角色并处理好实习科室内各方面的关系。

儿科实习的入科教育首先会详细介绍科室环境、各级带教老师情况以及儿科的日常工作程序等,以尽早使实习医师消除陌生感,愿意走进病区,尽快和实习环境融为一体,建立感情!

二、入科教育内容与临床密切衔接

为了使实习医师能更好地投入到临床实习,儿科教研室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实施入科教育,具体内容包括:

(1)培养和提高实习医师对儿科实习的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尽量让每一位实习医师深刻认识到儿科实习是很难得的一次临床锻炼机会。首先,儿科是个朝阳学科、大有作为。孩子目前是倍受社会和家庭的重视,健康和疾病问题尤其受到重视。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早产儿却越来越多、新生儿问题和疾病却不见减少、环境和社会因素造成的小儿疾病逐渐增多。其次,从事儿科同样会有很大成就感。成人科室疾病很多都是慢性病、很难治愈;儿科则不同,大多数是可以根治的。儿科医生的成就感就在于从根本上解决患儿的病痛。患儿疾病得以治愈是儿科医师最大的抚慰。最后,从事儿科可以使自己保持一颗年轻的心。和孩子在一起本身就会让你忘记工作的压力、事业的竞争力,甚至是生活中的各种烦恼。

(2)了解儿科实习的特殊性。儿科是中医中所说的“哑科”,病人不会自己陈述病史,医护人员与患儿之间沟通困难。因此,实习医师要学会如何收集病史资料。儿科病人的临床表现和成人可能会有很大的区别,尤其是婴幼儿,很多症状不典型。患儿的病情变化快,来势凶猛,对疾病的诊治需要各级医师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及详细的病史询问及仔细体格检查的技巧和能力,这里也包括实习医师全力参与。小儿的用药种类需要斟酌挑选,用量需要精确计算。患儿的监护人也存在多样性的特点。所有这些都需要实习医师有充分的心里准备。儿科是个大炼炉,能够胜任儿科实习,对其它临床科室的实习就会更有信心。

(3)认识儿科实习的必要性。首先,儿科是和内、外科以及妇产科并重的独立的临床科室,其重要性是其它临床科室很难替代的。作为一名临床实习医师,了解儿科临床实践中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对于今后从事其它临床科室工作都是大有裨益的。其次,小儿机体免疫功能普遍比成人低下,容易发生各种先天性及感染性疾病,儿科医师包括实习医师不可或缺。第三,儿科人口众多,与之相应的儿科医师数量明显不足。

三、注重入科教育与儿科长远发展衔接

把入科教育内容创造性地贯彻到实习医师日常工作中来,并与儿科长远发展有序衔接,以更好地组织好入科教育,在实践中需注意以下几点:①要由一名热爱儿科教育的教师来组织。②入科教育的组织者应该是非常熟悉儿科的各种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③对实习医师要有足够的了解。④要有教研室和科室的支持。⑤入科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应灵活掌握。⑥提高实习医师参与意识。⑦坚定实习的信心。

我院儿科教研室通过耐心、细致的入科教育和指导,儿科实习带教工作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积极的包括入科教育在内的临床实习指导,既完善教学方法,又提高了各级老师的临床带教意识。但是在具体执行上也存在着一些实际问题,例如入科教育具体时机和教学形式的把握、入科教育效果的反馈和整改等都需要进一步总结和提高。总之,继续探讨切实有效的入科教育形式和方法是提高儿科学临床实习带教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 韦桂姬. 规范带教程序 提高儿科临床实习效果[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5):92-93.

篇4

1、健全完善教学组织

为保证教学质量,本院专门成立了由副院长牵头的医院临床教学管理体系,包含医务部机关、临床科室主任、带教老师。负责制定带教方案,落实带教计划,定期征求意见,随时解决带教中的困难。各科室均成立了由主任、住院总医师和带教老师组成的带教领导小组,负责带教工作的管理、实施,使临床教学工作层层有人管,确保了实习计划的落实。

2、加强临床师资队伍建设

2.1 认真筛选教学秘书

为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我院于2006年实行教学秘书制,选拔一批理论知识扎实、操作技能娴熟、临床经验丰富、热爱教学工作、的高职医师或高年主治医师担任教学秘书,协助科主任做好实习生教学工作,提高了临床带教质量。

2.2 大力培养带教老师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新理论、新方法、新知识层出不穷,作为临床带教者,只有坚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更新,才能掌握最新技术和动态,并传授给学生。因此,我院下大力气狠抓带教老师的自身建设。一是每年在医学生来院前,举办师资培训班,组织带教老师学习各项职责、管理条例及带教工作方法等,并邀请优秀带教老师介绍带教的经验与体会,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二是支持和鼓励教学骨干参加学会举办的各类短期培训班及院内外新业务、新技术的讲座,不断提高带教老师的自身素质。三是逐步实施英语查房,已在医院全部临床科室实现英语交班查房,并在部分基础好的科室实现英语病例讨论和交流,提高带教老师综合素质。

3、完善各项教学制度

近年来我们根据各培养院校的实习要求,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逐步完善了教学管理制度、实习生教学计划、教学秘书职责、带教老师职责等各项制度。开展教学双向评价活动。一是学生出科时对老师进行评价,教学秘书根据学生反馈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及时作出带教调整,对反馈较差的带教老师取消其带教资格。二是定期召开座谈会,在实习期间,医院定期召开医学生和主任及教学秘书座谈会及教学小结会,广泛征求医学生和带教老师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和完善。三是医务部定期下科室检查带教落实情况,了解医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工作表现等,并利用机会进行反馈,表扬先进,指出不足。四是科室教学秘书在医学生出科前组织总结,收集学生对带教工作的建议与意见,指出实习中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方法和未来努力方向,有效的提高了教与学质量。教学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

4、严格实施岗前培训

每年对新到医院实习生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为期一周。由政治部门进行“院史文化、医德医风”讲课;医务科作“遵守规章制度、注重医疗安全、防范医疗事故和病历书写规范”讲课;感染控制科作“院内感染防控知识”讲课;急诊科作“心肺复苏术等急诊流程知识”讲课;临床科室作“体格检查、无菌操作技术、手术室无菌要求”等讲课。提高了实习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和无菌操作规范,使学生能稳步顺利的走向临床。

5、合理安排实习计划

医务部根据各培养院校实纲要求制定出详细的实习计划,并结合科室特点安排固定的操作考核内容。学生不得随意延长、缩短实习时间或自行调换科室。带教科室当医学生实习结束时应对其进行操作考核和专科理论考试,并根据院校要求完成1—2篇病历。医务部制定统一的实习带教手册,内容包括入科教育、周安排、工作表现及考试成绩等,以促进带教教师全面掌握医学生实习情况。医务部不定期组织对教学计划落实情况的抽查,确保计划落到实处。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2年实习护生118人设为对照着,采取传统的带教模式,将2013年同校同层次护生护生120人设为观察组,采取新的教学方法。

1.2方法

1.2.1对照组的传统带教模式 护生首先进行1~2d的岗前培训,然后进入临床各病区轮转,一对一带教,带教老师对实纲中基础理论和基础护理操作的指导,遇到典型病例随时讲解,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出科考核以带教教师为主,考核后直接进入下一个病区,轮转结束后即可毕业。

1.2.2观察组新的教学方法

1.2.2.1建立组织架构:建立健全护理带教管理制度,带教老师实施责任制,我院成立了护理带教管理体系,建立护理学教研室及临床各病区教研组。

1.2.2.2岗前培训

1.2.2.2.1医院岗前培训:实习生进入正式实习前医院护理部对护生进行岗前培训,让实习护生了解医院历史、各项规章制度、护理礼仪、护患沟通、安全防护、职业道德等知识培训后进入临床各病区轮转。

1.2.2.2.2入科室岗前培训:带教老师介绍病区环境、科室专业特点等。岗前培训为实习生尽快进入角色前做好了充分准备。

1.2.2.3带教老师选聘:以病区为单位,每个病区选聘理论知识扎实,具有良好沟通能力,护师以上、具有本科学历的护士为带教老师。

1.2.2.4制定教学计划及教学活动安排:

1.2.2.4.1护理部教研室以护生实纲为蓝本,制定教学计划及教学活动安排。

1.2.2.4.2各病区临床教研组遵照护理部教学计划并结合各科特色制定带教计划。

1.2.2.5轮转科室:以病区为单位进行轮转,每个病区实习4w,轮转病区与对照组相同,分别是内科、外科等10个病区。

1.2.2.6科室带教过程控制:科室严格把握带教要求,护士长定期检查带教老师工作计划,按照实纲要求结合本科室专业完成教学,要求老师多讲解、多示范、学生勤思考、多参与。对实习生坚持"放手不放眼"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按照护理文件书写规范要求正确书写,规范医疗护理服务用语。护理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制定改进措施。

1.2.2.7科室教与学双向评价:科室根据教学大纲安排1次/w讲课,师生互动,对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老师进行提问,当时解答护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如出现差错科室组织带教老师及时分析总结原因。

1.2.2.8出科考核:根据4w制定的带教计划和要求,出科前对实习护生进行理论考试和技能考试。进行综合打分、评价成绩及不足。

1.3效果评价

1.3.1实习人数增加:2012年实习人数118人,2013年实习人数156人,增长率:1.3。

1.3.2护理服务满意度测评 每个病区随机抽取22例患者,患者住院1w以上,于出院前进行问卷调查,10个病区的总满意度作为该护生地护理服务满意度。自设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问卷,观察组满意度:89.55,对照组满意度:80.91。

1.3.3实习带教模式满意度测评 定期对护生进行实习带教模式满意度测评,自设满意度问卷,观察组满意度:92.50对照组满意度:77.97。

2 讨论

2.1增加护生人数 经过新的带教方法,到我院实习人数同期相比增加,增长率为1.3。

2.2新的带教方法可提高患者对护生地护理服务满意度 患者对观察组护生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新的带教方法使护生理论扎实,操作熟练,增强护生尊重生命,爱护生命的职业责任感和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3]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水平率、临床护理质量也随之提高。

2.3新的带教方法可提高护生对临床教学满意度 观察组护生对新的带教方法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一对一的带教模式与由一名教学秘书负责教学工作,做到纵向有深度,横向有联系,避免重复,更能体现学科全貌,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4]提高护生对临床技能的掌握程度,提高护生对临床带教工作的满意度。

2.4规范临床带教模式 新的带教方法改变了传统带教模式的随意性,避免由于忽视科室之间带教内容的整体性和连贯性,做到带教计划全面、目标明确、各阶段带教有重点,对带教老师及实习护生都提出了明确的阶段性要求,整个教学过程有计划、执行、检查、调整的PDCA循环,规范了带教模式。

2.5提升临床教学水平 新的教学方法规范了教学内容,学习目标明确,护生的理论与操作考核成绩有了明显提高。我院的临床教学工作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何慧敏,杨晓荣,李国熊,等.提高医学生临床实践技能的尝试[J].健康研究,2011,31(2):152-154.

篇6

1.2学校与医院管理对接困难

由于多数医学院校相关附属医疗单位临床教学能力及资源有限,不能够完全接纳本校实习学生,所以多数实习医院和医学院校之间都是非行政隶属关系,二者之间在对于实习学生的管理模式、重点以及对各项管理制度的执行强度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实习学生走出学校走入医院后,基本打破原有在校时期的班级管理模式,在实习医院多个科室轮转,由于多数医院的医疗科室均有自身的管理及临床教学方法,所以容易出现学校与医院的管理对接困难,对实习学生管理缺失,容易造成学校的相关通知、信息传达不畅、临床实习质量下降、临床实习管理“真空”等不良结果,影响临床实习管理效果。

1.3学生就业与升学压力增大

随着高校扩招,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特别是在中医院校当中,由于近年中医发展相对不景气,中医专业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很大一部分学生将考研、考博作为缓解就业压力的途径。而由于医学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所以医学临床实习较其他专业实习时间要长,多数医学院校都规定学生临床实习时间为10~12个月,而学生临床实习的一年时间也正是学生毕业、就业以及升学复习的重要时段,因此如何处理好学生实习与就业升学压力之间的矛盾是做好临床实习管理的重要环节。

2中医专业学生临床实习管理对策

2.1加强岗前培训提高适应能力

学生开始临床实习之后,学习环境从学校课堂转变为医院病房,面对这种陌生的学习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人际环境,开始时医学生往往会感到压力较大,在工作中往往茫然不知所措。为了帮助他们尽快实现由医学生到临床实习生的角色转变,对初到医院的医学生进行系统的岗前培训是非常重要的。岗前培训的内容不仅应该包括中医经典知识回顾、问诊查体技巧、医疗文书书写规范、无菌操作与消毒技术、徒手心肺复苏的基本方法,内、外科急重症的处理原则等医疗基本技能,同时更应该包括学习实习生职责、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介绍医院的组织结构和基本情况,学习临床医学道德规范,了解医疗卫生相关的法律知识等医疗辅助内容,这有助于学生走上临床岗位后良好的医德医风形成,促进学生提高自身适应能力。

2.2公平实习分配合理科室轮转

实习医院分配是临床实习管理工作的开端,由于实习医院临床教学水平及能力存在差异,所以做到公平公正的进行实习医院分配能够对做好临床实习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进行实习医院分配时,应该合理制定分配计划,以学生学习成绩为标准,以优秀带一般为基础公平进行实习医院分配。在做好实习医院分配的基础上,要积极与实习医院进行沟通,了解医院医疗科室分布情况,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及身体条件等客观因素,合理安排实习科室轮转。公平实习分配,合理科室轮转有助于缓解学生因为实习医院之间差异而造成的心理浮动,能够促进实习学生尽快进入实习状态,有利于临床实习管理。

2.3健全管理体系增强有效沟通

临床实习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医院、学生等多个方面,要保证临床实习有条不紊地进行就必须规范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的临床实习管理体系。学生在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后,从原有的班级管理模式转变为以实习医院为单位的管理模式,这就要求医学院校要以实习医院为管理模块建立“学校—院系—医院—实习小组”多层次全面的管理体系。选拔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学生干部来担任实,真正在上传下达、具体执行、信息反馈等各个方面起到关键的作用。医学院校应该加强与实习医院有效沟通,以定期查岗、走访的形式走入医院,了解学生临床实习情况,客观真实记录学生实习表现,有利于临床实习管理工作的开展。

篇7

一、岗前培训计划必须科学,内容必须结合工作实际

规范的岗前培训必须建立在科学、完善的年度岗前培训计划之上,培训内容以医院文化理念为出发点,兼顾年度工作任务和战略目标。根据培训内容对培训的形式、时间、地点、要求、师资、评估、负责人等做出详细的计划。时间、内容调整随需而动,针对新员工的岗位、类别设置培训时间,选择恰当的培训内容、适合的培训形式。提高新员工的学习兴趣。我院按照医院制定的《新职工岗前培训方案》要求,形成了主管领导负责,人力资源部统筹管理并负责具体实施,各职能科室包括党委、团委、工会、医务处、护理部、科教处、感染办、医保办、保卫科等的配合,形成了从制定计划,组织实施到培训结束的总结、评价、反馈、改进的组织管理体系。

对于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医院新职工,他们感到最困惑、最关注的问题就是今后在职业道路上如何发展,如何才能取得成功。针对这些问题,在医院新职工岗前培训班上,医院领导有的放矢地介绍医院历史沿革,医院发展取得的重要成就,使新职工选择在本院工作有一种满足感、自豪感;介绍本院专科特色、学科地位、医教研新进展,有利于新职工稳定专业思想;介绍医院发展前景,医院“十一五”发展规划,使新职工对前途充满信心;介绍医院继续教育培训制度、科研管理条例、各项激励奖惩办法,使新职工从同样的起点、同样的规则、同样的机会,公正地参与竞争;介绍医院高层次人才的学术地位及对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影响,使新职工有一个近距离可以学习的榜样,从而引导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医护人员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自身优势建立一个长远的努方向和具体的阶段性奋斗目标,并指导他们制定一个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这个规划将在今后的职业生涯管理中根据主客观条件的变化适时调整和修订。在岗前培训的基础上,引导新职工为自己设计未来。新职工职业生涯规划主要包括自我评估、环境评估、目标确定、发展策略、规划修订等环节。自我评估:客观地看待自己,充分地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包括学历、经历、性格、兴趣、智商、特长、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等。环境评估:指各种外在因素对自己职业发展的影响。如医院发展前景、学科专业发展前景,医院可能给自己发展提供的机会,自己在环境中的地位,环境对自己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等。目标设定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

2015年我院新职工岗前培训自8月下旬至9月上旬,其中,8月下旬为集中培训,培训内容涉及行业法律法规知识、医院规章制度和医院文化建设等等;包括院史介绍,防火、防盗等安全教育,员工奖惩、福利政策,基本礼仪,医院信息系统操作知识,医院设施、后勤保障、宿舍管理,人文医院介绍,外出学习、进修、继续教育及爱婴医院知识,医保政策,医院科研管理政策,职称、工资绩效、职工假期管理政策,财务制度及医疗收费规定等,医院预防保健管理相关政策,人才培养政策、合同签订相关政策等,门诊工作制度、流程、服务规范,职业道德教育等等。《病历书写规范》是岗前培训中非常重要的授课内容,但又是授课者和听课者感到解析条文最多和内容枯燥无味的课程。因为上岗前的医学生急需写好病案的能力,选择这个时期结合电脑课件使没有临床经验的医学生很快能初步感受到病历书写与临床实际工作之间的密切关系,帮助衔接好医学生到医生的过程,达到预期的效果。9月上旬为业务培训,培训内容涉及医护基本操作技能以及重要的法律法规。参加培训的人员包括了43名在编医师,92位合同制卫技人员。2015年新职工岗前培训共计划39项课程,其中,涉及法律法规等课程18项,专业技能及操作课程21项。培训工作由各职能处室安排人员授课,22位职能处室的负责同志和13位临床科室医护人员参加授课,高级职称18位,中级职称17位;职能处室处长亲自培训达到95%;临床医护人员授课老师多年来承担授课任务,具有丰富的授课经验。

住院医师岗前教育,首先要重视职业道德的培训。医者德为先。职业道德在不同的职业中有不同的体现,对以救死扶伤为宗旨的医务工作者来说,遵从医者的职业道德规范尤为重要。加强医者的职业道德修养,要从医学专业的实际出发,增强他们对本专业的荣誉感,只有爱岗,才能敬业,通过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以及优秀医务工作者的事迹报告等,加强他们的职业道德修养,以期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德以廉为重,加强职业道德培养,还要时刻提醒大家要把患者的生命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拒收红包,拒绝回扣,拒腐防变,做一名真正的白衣天使。加强职业道德培养,更要做到急患者之所急,对患者要做到耐心细致,作为医者,更要有一种大爱的精神,像关心自己的家人一样关心病患。

医院文化的学习,使新职工意识到自己是企业、医院的一分子,提升新职工的自豪感及共同责任感。努力培育“医院、医院员工、患者三者是利益体”的价值观,更重要的为了让学生成为有职业道德的专业技术人才,医生的医德修养与病人的生命安危和健康直接相关,充分认识到作为医务工作者的价值,真正担负起关乎健康和生命的医学科学所赋予的义务和责任。有效医患沟通,可以减少不安全的问题发生。医生沟通技巧和沟通六要素的内容的掌握和应用,为提高医生的沟通能力打下了基础。医生沟通技巧及六要素、患者安全目标,把这两者融为一体,从自身行为做起严格行为规范,以患者安全为目标,达成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规章制度医疗纠纷处理办法、传染病法律法规以及人力、医务处、院感、医保、科研教学、工会和共青团等部门制定的其他制度内容,由于培训时间较短,部分内容可以用授课的形式完成。

岗前培训期间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让每一位新职工对规章制度、医院行事规则有了初步的认识和印象;二是让每一位新职工熟悉了职能处室工作范围和风格,以及工作重点有了基本的了解;三是让每一位新职工掌握了基本操作技能。135位新职工通过考核测试,平均成绩95.13分,另外92位合同制人员取得了市人社局颁发的“健康管理师”证书。

二、岗前培训的评价和总结

为确保岗前培训计划落到实处,取得培训的预期效果,在岗前培训结束后,牵头负责新职工岗前培训工作的职能部门根据岗前培训现场情况以及考核情况对组织岗前培训的效果进行评价和总结。培训实用性、授课深度与广度、授课条理性这四个方面,护理专业满意度最高;培训效果方面,临床专业满意度最高。同样显示新职工建议分专业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注重培训内容实用性。培训内容越有实用性,对新职工的吸引力越大。加强培训针对性。系统了解新职工的组成结构、学历层次、专业分布,加强岗前培训形式的多样性,根据人员不同的学历、专业进行分类,使各类新职工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学习自己需要的培训内容,细化培训工作,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在授课形式上,还比较单一,灌输方式比较多。

2016年新职工岗前培训将围绕“气氛和谐轻松、效果十分明显、评价科学规范”要求做好计划、部署、组织、落实和跟进。一是授课内容和时间安排上进行进一步整理和归并,提高课堂效率;二是授课方式上,要求授课老师要结合讲课、提问、展示、交流等多种方式,形象生动授课;三是加入新职工对授课评价打分的环节,并根据评分情况评选出岗前培训最受欢迎的授课老师,给予一定的奖励,对效果较差的要求改正;打分不及格的更换讲课老师;四是建立与人才培养相配套,与人才培养计划相贯通的人才培训测评系统。

三、结束语

规范的培训,对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和团队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学习无止境、培训无终点.在搞好岗前培训的基础上,如何继续加强员工的岗位培训,促使他们跟上新形势、适应新常态,从思想上、行动上真正成为一名医院员工,是摆在医院面前的又一课题。岗前培训对新职工核心能力培训取得了显著效果.但同时也看到了新职工核心能力的薄弱之处以及岗前培训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将对新职工岗前培训内容进行调整。另外,有研究指出[2],新职工岗前培训应与其在医院的后续培训相结合,保证培训环节前后衔接,培训内容完整且不重复,以提升医院培训工作的效果。通过研究,医院管理者将采纳此建议,在完善岗前培训的基础上.搭建新同志从岗前到各阶段培训的核心课程,增加新职工培训内容的完整性。

篇8

1儿科临床教学传统的实习方式及其弊端

1.1传统实习的组织方式落后

以小组为单位是儿科实习最常用的实习方式;医学生被科教科随机分成平均的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入各临床科室,每1~2名实习医生跟随1名临床医师进行临床工作,日常生活和心理指导主要由科教科或教学秘书负责。师生之间很难深入了解,沟通效率差,教师难对学生进行管理。

1.2实习带教质量评价标准不一

医院没有针对带教医师与实习生建立齐全的制度,没有统一的进行带教效果的评估与考核,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评教评学制度,使得带教好坏没有约束力,教学结果不够理想。

1.3临床医师带教热情欠佳

实习带教教师承担医疗、科研和教学三重任务。很难保质保量的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加之近年来实习医学生人数日渐趋多,一名医师同时带数名医学生的情况较为普遍,老师对教学疲惫不堪;另外有的医师由于资历浅、缺乏带教阅历,表达能力欠缺等因素对教学不主动,带教热情不强。

1.4临床实习带教方式落后

过去的“填鸭”式讲解理论,或是走马观花式的义务性带教,实习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口头上的理论教条,实际的临床操作极少[2]。老师没有及时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进行实际演练和纠错,不利于培养实习生动手能力。难以适应目前带教的需求,导致儿科带教效果明显减弱。

1.5实习医学生学习能力欠缺

许多实习生初次步入真正的临床工作中,感到惶恐和不适,缺乏自主学习观念和有效的方法,对参与带教持轻视和抵触态度;部分同学认为临床带教阶段的学习情况对今后的工作影响很小,仅是被动地在教师带领下进行查房,参与积极性不高;学生不能通过自己独立的思索来对问题进行正确的剖析与处理,由于很少主动接触病患,无法理论联系实际[3]。

2我院儿科实施导师教学策略

2.1制定导师资格条件

(1)导师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良好,学术道德端正,医德医风高尚,热爱教学工作,能认真履行导师职责;(2)临床业务能力强,学术造诣较高,具有较高临床实践教学能力;(3)具备10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副主任医师或高年资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4)儿科疾病诊疗经验及授课经验丰富,演讲能力较好,可对案例及相关理论知识进行深入浅出的讲授;(5)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熟悉儿科学专业国内外研究动态;(6)由本人申请,经儿科教研室讨论无异议后,通过多级考核,上报科教科同意方能成为导师;(7)有参加省市级或以上教师资格培训并取得资格证书的教师优先考虑。

2.2明确导师工作职责

每位导师指导1~2名临床实习生,导师在实习期内指导实习生熟练掌握相关技能;定期与实习生交流沟通,对实习生实习过程中的遇到的实际问题及困惑,进行指导;每两周进行一次总结交流,交流学习成果、心得体会以及临床实习中的具体问题,通过讨论解决问题,发掘教学思路,指导学生进行临床工作,实习期结束导师对实习生进行评估及考核。

2.3入科培训

每位学生除了参加医院层面的岗前培训,还要参加儿科教研室组织的入科培训,加强对实习生的医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抵制不良风气的影响。同时介绍科室的基本设置和实习规章制度,儿科常见的病种和诊疗规范,科室的医师职称结构和导师简介,了解导师的临床与教学工作能力情况,为接下来的导师见面会打下基础。

2.4培训方案及评价方法

制定严格的培训方案及培训计划,内容包括科室相关所有基础操作技能。实习过程中定期举行专题讲座、教学小讲课、教学查房;定期进行技能培训,召开教师、学生座谈会,收集学生意见并向导师反馈,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建立学生档案,根据定期考核结果随时记录更新,采用学生考核教师评价表及理论和技能考核表(技能操作考试)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导师制的实际应用效果[4]。

2.5建立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制定学生用教学记录评教表,建立评教评学机制,将实习医师导师的职称晋升、评先进相关事宜与学生座谈会及出科考试成绩情况结合,每学年进行考核;此外对带教优秀者适当给予经济补助。

2.6导师制的质量监控

结合临床工作实际情况制订可操作的质量标准,师生共同参与监控标准的制定过程,保证所制订的标准能有效推广。明确导师和学生责任,强化临床导师责任意识,加强对导师的带教培训及进修,转变教学理念。注重过程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进行相应调整并做好反馈[5]。

2.7儿科实习医师导师制的阶段性成绩

我科自实行实习医师导师制以来,“重医轻教”现象明显改善,医师参与教学工作的主动性明显提高。实习生出科技能和理论考试成绩均明显提高,实习结束前的全院性技能考核中成绩名列前茅,对老师的评价质量及对儿科医疗工作的认同感明显改善,工作方式明显有亲和力,积极参加附属医院举行的实习技能操作大赛,成绩斐然;2名医师获得院优秀教师及优秀教学工作者称号;2名老师获得优秀带教老师;儿科教研室连续两年评为“优秀教研室”称号。

篇9

一、医学生实习工作能力出现的问题

1.学生的纪律观不强,对实习重要性没有充分认识

目前大部分学生为独生子女,凡事以自我为主,不服从管理,纪律观淡薄,多数学生认为学校条款较为约束,到实习基地就能远离学习,为游玩创造良好时机,有些学生痴迷于电脑游戏,一年实习经历下来,根本没学到东西。还有些学生对医学实习重视不够,认为学好理论知识就可以了,面对一些简单手术时,像阑尾炎手术,很多学生认为简单,没必要实习,忽视了一些环节,还有些学生实习单位是亲戚或父母给联系的,实习之后就能留下工作,找到工作一切就都解决了,根本没把实习放在心上,还有些学生专门到旅游景点较多城市去实习,表面为实习,实际是去游玩,实习工作能力难以提高。

2.就业压力问题

随着社会形势转变,高校规模增大,招生数量不断增多,教师资源不够,使得学生整体素质不高,尤其是目前很多医院岗位大致饱和,而学生一毕业就面临工作压力,很多医学生毕业意味着失业,在如此激烈的竞争条件下,多数医学生忙于工作单位联系,无暇顾及实习,在实习医院待的时间很少。还有些医学生因就业压力问题,选择考研考博,使得很多学生逃避实习,或者将考研资料带到实习科室看,实习工作积极性不强,动力不足,工作能力提高有限。

3.实习医院存在的问题

实习医院是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场所,医学生来到医院这个陌生环境中,主要是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但实习医院并没有及时向实习学生宣传实习重要性,仅是忙着向学生宣扬医院设备多么先进,成绩的辉煌性,让学生休息几天后,简单讲一下实习重要性,并不能真正调动医学生实习积极性。医院在带教医生方面做得不够细致,对带教医生的教学质量没有给出有效评价,与普通员工相比,带教医生的薪酬并不优越,使得带教医生的教学意识淡薄,仅看成简单任务,并不认真备课,对学生临床技能与问题分析解决能力培养不够,由于医患关系紧张,实习医院大多让学生站在旁边看,并不实际操作,造成学生走向岗位后,工作经验不足,并不敢自己操作手术

二、实习问题的解决对策

1.树立正确的纪律观,强化实习重要性宣传

为确保实习学生安全性,增强学生实习纪律观念,学校及实习医院应加强学生管理,按照考核纪律制度对实习生进行考核,违反实习纪律学生,应按照校规校纪处理,并取消实习出科的考试资格,实习生要重新留在科室实习,并通过考试之后,才能毕业。同时,要让实习学生认识到实习的重要性,是重要的社会责任,实习医院应该制定有关制度,确保实习生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将带教实习科室与带教医生教学质量与年终考评相结合,医院有关科室,应该制定专门人员负责学生日常管理与实习业务,并通过出科考试、技能考核与操作评价等方式,确保实习生的工作能力,在学生进入实习医院那刻,就要注重思想教育工作,让实习生充分认识实习重要性,并采用集中办班的方式,实施全面系统培训,依据不同生源、专业级学历等,加强实习生培训工作有条不紊进行,在培训结束之后,对有关内容实施书面总结与闭卷考试等方式考核,合格者才能进入实习领域。

2.加强实习生沟通、技能及实践能力培养

在实习过程中,人际互助是重要能力培养环节,实习生对于并请了解、诊断与治疗,主要是经过双方交流及沟通来完成的,沟通是医生诊疗的基本能力,实习生应该跟着带教医生值班,为实习生提供更多与患者相处的机会,培养实习生以患者为主的服务思想,建立良好医患关系,并营造友好和谐氛围。技能训练是实习生工作能力提高的重要保障,由于患者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实习生在技能训练方面遇到了较大阻力,带教医生应依据教学大纲技能要求,为实习生尽量创造技能训练机会,实施手术示教,带教医生还要加强对实习生的开方指导与医嘱,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为提高医学实践能力,实习医院应积极带领实习生进行教学查房、讨论病历及开展专题讲座等方法,充分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口语表达力与思维能力等,从而提高实习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3.完善实习管理,选择合格带教医师

医学生实习的主要阵地为实习医院,实习医院也是主要的管理者,对医学生实习当中的学习、工作及生活负主要责任,实习医院应合理安排并严格要求实习生,这是对学生、学校、医院及患者的共同责任体现,对实习生实习内容、时间与要求应派专人负责,并检查医学生到岗状况,依据患者与医院所反映状况考核实习生的成绩,实习不合格者不准到下个科室进行实习。带教医师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应尽量选择爱岗敬业、医德高尚及以身作则的教师,带教医师应实施岗前培训,让教师不仅具有专业技能,还要懂得教学规律与教学技巧,能依据治疗方案提炼规范的病力,并具有良好语言表达力,对于紧张医患关系,能沉着冷静处理,对于带教医师,还应制定合理奖惩制度,定期考核,与医师职称及奖金相挂钩,调动带教医师的积极性,以确保实习生的工作能力得以提高。

结束语:

实习环节对医学生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关系着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对未来岗位工作能力的提高也具有重要作用,医学生认真对待实习工作,可有效提高自身沟通能力、语言表达力、思维能力及实践操作力等,医院也应依据管理规范,确保每位实习生均能在相应科室实习,实习时间充足,保证实习生具有全面工作能力学习掌握。

篇10

[

关键词 ] 中医骨伤科;实习生;培养质量;策略

[中图分类号] R2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5)01(b)-0024-02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是一所集医、教、研、产、文于一体的三级甲等中医骨伤专科医院。作为全国中医正骨教育执牛耳者,自1956年建院以来,历经半个世纪,洛阳正骨医院以不同形式的正骨医术课堂为国家培养出不同层次的正骨人才5000余名,教学工作得到长足发展。该研究者供职于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教学部,长期从事中医骨伤专业本科生临床教学、实习管理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该文结合医院实际情况,从实习生管理者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影响中医骨伤科实习生培养质量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1 影响中医骨伤科实习生培养质量的原因

1.1 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脱节

作为骨伤科人才培养主体的中医类高校,大多数仍将学生理论教学作为工作重点,在教学实践中,直接反映为教师重完成教学任务,轻临床教学。医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无可厚非,但在长期“填鸭式”的学习过程中,理论知识的堆积无法在实践中得到证明,学生无法在学习中获得满足感,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致使学生进入医院进行毕业实习时,由于接触临床过晚,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实践技能操作能力的缺失及医院临床工作的多变性与复杂性,往往会使得学生手足无措,无法实现由“学生向临床实习医师”身份的顺利转换,十分不利于中医骨伤人才的培养。

1.2 医疗环境改变,动手机会减少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加之社会舆论导向的误导,导致医患双方互不信任,医疗纠纷越来越多。患者拒绝实习医师的正常医疗活动,拒绝担任为医疗教学服务的角色,导致中医院校学生临床实习接触病人机会减少。同时,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对临床医师在诊疗活动中的执业权利和法律责任均做了详细的规定[1]。为最大限度减少纠纷,教学医院、科室或带教老师或多或少会限制实习学生的医疗活动范围,使得实习学生成为诊疗活动的旁观者,很多时候做一些书写病历,粘贴化验单、跑腿之类的工作,得不到临床实际操作的锻炼机会。

1.3 管理制度有待完善,医师带教意识薄弱

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执行力的前提保障。目前,很多中医类实习医院还存在着教学管理制度不健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没有完善的实习生教学大纲,缺乏科学合理的临床教学方法和考核制度,缺少临床教学工作的督查和考评等,这些制度的缺失直接影响了医学生的实习质量。

同时,繁忙的临床工作及临床教学工作不与职称晋升、个人收入挂钩,使得临床医师带教热情不高,将带教当负担,使得带教质量无法保证,也损伤了实习生的学习热情。

1.4 规范化培训缺失

中医骨伤特色在于坚持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结合等的治疗原则,形成正骨理筋手法、夹板等外固定、内外辨证用药、练功方法等独特治疗方法[2]。很多书本上的知识,学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真正的理解与应用。但目前很多医院都存在对实习生着“重使用,轻培训”的管理现状,学生难以在老师的指导下理解何谓“筋骨并重”、何谓“内外兼治”,只能在观摩老师的医疗行为中自我摸索,实习生诊疗水平不言而喻。

1.5 就业与考研压力的影响

日趋紧张的就业压力,医疗单位对中医骨伤专业毕业生的歧视现象,医疗行业对学历要求的趋高性,使得实习生不得不关注考研和就业问题。为了争取充分的复习考研时间,实习生以各种理由逃避实习,考研结束后,接踵而至的就业招聘会又使得实习生为谋得一份相对满意的工作而奔波,更无暇顾及临床实习。因此,实习时间的缺失直接造成了实习生临床操作机会的减少,实践技能水平的提高。

2 提高中医骨伤科实习生培养质量的应对策略

为提高中医骨伤科实习生培养质量,洛阳正骨医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以期为社会输送更多满足时代需求、医德高尚、医术精良的中医骨伤科人才。

2.1 帮助学生转变实习态度,正确处理实习与就业的关系

现有就业环境中,就业单位之所以对中医骨伤科专业毕业生存在就业歧视现象,很大部分原因与中医类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欠缺、操作能力不足有关。因此,帮助学生调整实习期心态,认识实习的重要性,正确处理实习与考研、就业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2.1.1 讲授“平乐正骨”流派传承史和院史实习生入院的第一课便是了解“平乐正骨”流派传承史和院史,从历史入手,在心理层面上帮助学生转换角色,让他们懂得自己作为洛阳正骨医院的学生将要继承的是怎样的厚重文化和技能。以此进一步增加学生的认同感、使命感,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2.1.2 帮助学生端好“实习与考研就业”两碗水具体而言,在实习生进入备考期后,医院教学部根据不同考研阶段邀请在读研究生、导师给学生进行考研复习、报考、面试等相关知识的讲座,帮助实习生理清思路,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并为实习生配备了考研复习教室,在考试前给予适当假期,用以专心备考。同样,对于面临就业的实习生,教学部举办就业指导课,完善就业信息传达渠道,并指导实习生根据用人单位需求,及自身情况进行择业。这些措施都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实习生正确处理考研、就业与实习之间的关系,既提高了考研率取率,又保证了就业率,同时尽可能少的耽误临床实习时间。

2.2 重视岗前培训,为学生实习期打好基础

临床实习期是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如何更好地、有效地完成临床实习,实现医学生角色转变,岗前培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岗前培训主要包括医疗事务和医院管理制度教育、医患沟通、基础操作、无菌技术和感染控制教育及实习生管理规范教育等内容,采取实地参观、教师讲授、多媒体演示及实践操作等培训形式。

2.2.1 强化基础操作能力在岗前培训中,医院非常重视中医骨伤科实习生基础操作能力的培训。具体做法为参照国家职业医师考试大纲,结合医院自身特色,制定编写训练大纲及临床技能考核办法,所有实习生在进入科室前必须通过外科洗手、外科换药、打石膏、绑夹板、推拿按摩手法、穿脱隔离手术衣、穿脱无菌手套、术前消毒铺巾、换药术、缝合术、骨伤科临床辩证用药等内容的考核。不合格者不得进入临床科室实习,直至全部通过考核方开始临床实习[3]。这些措施的实行不仅能够强化实习生的临床操作能力,更能规范实习生临床实践行为,减少或避免因操作失当引发的医疗事故或医疗纠纷。

2.2.2 提升病历书写能力书写一份规范的详尽的完整的病历是临床医师扎实基本功的体现,它代表着临床医师的业务能力水平。而病历作为医疗纠纷鉴定的重要文件,在医疗纠纷诉讼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医疗机构举证的重要依据之一[4]。岗前培训中,医院通过开展《医疗文书的书写与管理规范》讲座,由医务部选派临床经验丰富有责任心的医师给实习生进行培训,要求学生严格遵守病历书写规范,顺利完成成为合格医生的第一步。

2.2.3 增强医患沟通能力医患沟通不当或不足是引发医患矛盾的原因之一[5]。实习生因其年龄较小,临床经验不足,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及较差自我情绪控制能力,属于易与患者及家属发生矛盾的高发群体。在岗前培训中,医院着重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鼓励学生换位思考,在诊疗过程中能够针对不同的谈话对象及不同的需求整合自己的语言,做到充分了解患者情况,耐心细致地为患者解惑答疑,靠自身的能力,赢取患者的尊重和信任。

2.3 强化“平乐正骨”特色实践技能培训

中医骨伤科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它不但要求从业人员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还要熟练地掌握外科基本功[5]。为了强化实习生学习与传承中医骨伤特色诊疗技术,医院专门开设了《平乐正骨技能实训》课程,主要讲授平乐正骨检查手法、复位手法、治筋手法、固定方法、功能疗法及西医临床操作技术等内容,由医院正骨专家担任授课教师。学生通过视频、PPT等形式开展课堂理论学习,通过手法整复示教室和手术示教室示范教学、分组模拟练习等形式开展实践技能操作学习。

2.4 加强带教老师管理,提高带教质量

带教老师对带教工作的重视度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实习生培养质量,为杜绝带教老师不作为情况的发生,近年来医院逐批开展带教老师规范化培训,明确带教老师职责,灌输“培养学生,人人有责”的观念,并将带教考核结果与实习生科室分配相挂钩。对于带教水平高、态度好的医师,教学部优先分配实习生,并通过评选“优秀带教老师”等荣誉称号予以奖励;同时在各科室设立带教工作负责人,每年教学部有计划的组织带教老师与中医药高校和医院进行学术交流等教学活动。目前医院也在逐步完善与临床医师带教工作量相匹配的薪酬补偿机制,探索临床教学工作量与职称晋升、评优评先相挂钩的聘任机制,以期不断激发临床医师带教的积极性。

2.5 规范带教制度,严格出科考核

医院建立了主治医师带教制度,鼓励带教老师采用案例式、讨论式教学,加强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模式,执行中医骨伤临床路径教学法。医院制定了实习生手册,在对学生实习期间着装、文明用语、实习纪律、转科要求等方面做出严格规定外,要求科室带教老师认真履行带教职责,做好对学生的指导,并填写指导记录,学生出科时对其考核。实行采取双向考评制度,学生和老师对教师带教能力及学生实习表现进行互评,确保学生实习质量。

2.6 完善教学管理机构与制度建设

医院明确院领导分管教学工作,成立教学部,设置教学专职管理人员,专门负责学生的理论学习、实习及后勤管理工作。单独成立教学党支部,专门指导在院学生的思想工作,并经常以教学党支部为单位,积极开展各项文体、志愿服务活动,丰富学生课外生活,注重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6]。

制度建设能够实现教学工作的有章可循,是教学有序、教学质量保证,各项工作落实到位的基础。目前,洛阳正骨医院已形成了完善的本、硕、博、进修生教学管理制度,仅实习生管理制度就涉及教师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教师管理制度、学生住宿管理制度等五个板块的19个子制度,这些制度有力的推动了医院实习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3 结语

路漫漫其修远兮,医学生的培养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中医骨伤科人才培养单位应不断总结工作的不足,充分发挥院校联合培养学生的优势,将医院的优质资源用于学生的培养上,多为国家培养符合时展、塑造出复合型、实用型的中医骨伤科临床医生,实现中医药事业的持续发展。

[

参考文献]

[1]曹晓瑞,朱庆生,朱锦宇.浅谈如何提高医学生骨科临床实习的教学质量[J].医学信息,2010,23(6):1570-1571.

[2]李盛青.培养中医骨伤特色人才的探讨册[J].中国医药导报,2007,4(6):171.

[3]王彬,牛伟刚,张向东.关于中医骨伤专业实习生岗前培训的几点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4(2):170-171.

[4]杜瑞凤,吕维杰,张萍.重视病历书写,应对医疗纠纷[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31):170-173.

篇11

0引言

医学是处理健康定义中的人的生理处于良好的状态的相关问题的一种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并有其自身的特点。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结合实际的过程,是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的关键阶段。临床实习不仅在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上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它也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比,更能使学生热爱本专业、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激发他们对本专业的求知欲,从而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因此,要保证学生的实习工作得以顺利的完成,必须要有一个系统的岗前培训,它也是提高临床实习质量的必要条件。

1建立健全学校的教学与实习管理制度

学校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加强临床教学的组织与管理十分重要。因为,要想调动临床教学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实习环境,必须要制定一定的具体措施,增强对临床教学的管理。我院长期以来,一直重视临床教学工作,多年来,我院的教学管理制度逐渐成熟,逐渐具体化,有效地规范了临床实习的管理。

2增强学生职业道德观念

医学生毕业后,主要是为病人服务,他们的工作就是尽最大的努力来恢复病人的健康。所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他们工作的效率与质量。“保护人民的健康是医务人员的天职,为了履行这一天职他或她要贡献自己的知识和良知”——《赫尔辛基宣言》。所以,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医务工作者,我们不仅要掌握医学理论的基本知识及其技能,我们还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名称职的医务人员,进而成为一名出色的医务人员。因此,在学生临床实习的初期,我们就要教育他们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做一个有责任感,关爱病人,忠于职守的人。

3加强医疗安全教育

随着医学法律知识的普及,病人的自我保护意识也逐渐增强,所以,医务人员在行医过程中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同时,从多年的教学及其临床的工作经验中,我们知道,在进入临床实习后,学生所发生的医疗事故具有一定的阶段性:依赖带教教师-产生自满心理-产生错误心理。所以,在学生实习前,学校要组织学生学习或者是重温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民法》和《医疗卫生法》等,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在培训学生操作规程和护理常规时,要随时发现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系列法律问题,并指出他们,例如,抢救危重病人时的安慰性语言、特殊药品的使用和管理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克服困难,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4病历和处方书写的规范性

病历是医务工作者记录病人疾病的发生、发展、进行检查、诊断、治疗等医疗活动的过程。它不仅是对临床实践工作的总结,同时也是处理医疗纠纷和探索疾病规律的法律依据。所以,培训实习生有关病历书写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及其基本要求等方面的内容,我们要培训学生明白正确书写病历的重要性及其相关要求,从而使他们重视及规范病历书写,这就要求我们在培训过程中,要让他们明白理解有关病历书写的意义、目的及其主要内容。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他们书写处方的质量,我们还应该进一步加强巩固他们书写处方的相关知识及其管理规定,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成为一名出色的医务人员。

5增强心理疏导,加强心理素质教育

在临床实习前,学生会对对临床工作产生一种新鲜感,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学生角色的转变。然而,当他们进入这一环境时,这又会使他们产生一定的陌生感,从而产生一定的焦虑和恐惧,他们担心自己的理论知识掌握的不够,动作做的也不够到位,害怕因此而遭到病人的拒绝和带教教师的责备等等,进而会加深他们的紧张、焦虑以及郁闷的情绪。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地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该请一些科室的比较专业的前辈以及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从多个方面给予疏导。从而,逐渐消除他们的紧张、焦虑的情绪,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使他们更好地融入到新的工作环境中。

篇12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1-257-02

山东省交通医院是一所集医疗、预防、急救、科研、教学于一体的三级甲等规模的综合性医院,承担了省内多所医学院校的实习教学任务。实习生岗前培训是保障临床实习质量、完成实习教学的关键环节。笔者作为实习教学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直接参与实习生岗前培训,根据近几年的工作经验,认为若要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除了进行必要的医院情况介绍以外,还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培训。

一、实习意识强化培训

对实习生进行实习前的意识强化,让学生充分认识临床实习的意义和重要性,珍惜和把握实习机会,不要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在临床实践中学习巩固医学理论知识,掌握临床技能和临床思维。实习生在医院实习期间是双重身份,既是学生,就必须遵守大学生守则,遵守学校的有关规定;又是医院的实习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让实习生认识到,在实习过程中既要认真努力学习,练好技能操作本领;又要注意学习带教老师的行医处事方式,处好各方面的关系,加强团队合作。通过意识强化,使实习生转变观念,减轻紧张、焦虑情绪,为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护人员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管理制度培训

熟悉实习相关的管理制度是实习的前提条件,主要的管理制度有:一是教学管理及实习管理规章制度。包括教学管理体系、教学管理部门和教研室的工作制度及职责,实习纪律、请销假制度等,重点让实习生明确教学管理部门、教研室、教学科室、实习生等重点环节人员的职责,进一步促进教学管理者、带教老师及实习生管理与被管理、教与学工作的落实,确保整个教学流程的顺利进行。二是医疗管理制度。实习生通过学习医院的医疗管理制度,使实习生有章可循,可规范实习生的医疗行为,减少医疗过失的发生,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三是医疗法律法规。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为应对患者不断增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知识,以及人们对医疗护理质量提出的更高要求和依法行医标准,需加强实习生对《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学教育临床实践管理暂行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剖析临床中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使实习生对医疗法律法规、医疗风险和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及防范等有了深刻的认识,认识到医疗纠纷的危险性及责任后果,提高了实习生的依法从医意识和防止医疗差错事故的警觉性,更好地保护了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为进入临床实习打下良好基础。

三、基本操作技能培训

临床基本操作技能是每个医学生必须具备的实践能力,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问诊查体技巧、无菌操作与消毒技术、清创换药术、包扎、徒手心肺复苏、各种穿刺检查等。

培训形式可采用多媒体授课、教师示教、学生互查、应用模拟人等。一是采用多媒体授课。通过播放教学光盘,如《体格检查》及《临床操作基本技能》等,直观地展现临床基本操作技能的画面,使实习生强化印象,利于较快掌握技能操作。二是采用教师示教,以较好地起到传帮带的作用。先掌握的带动后掌握的学生,激发学生对掌握更多医学知识的兴趣和欲望。三是采用学生互查,以掌握基本手法。可以锻炼学生的人际交流、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和动手能力。四是应用智能模拟设备。如智能心、肺听诊模拟人、心肺复苏模拟人等,可准确提示实习生的操作准确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解决教学中的难点,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四、医德医风培训

医德是医务工作者必须具备的一种美德,培养具有精湛医术、高尚医德的人才是社会主义医药卫生事业的根本任务,为此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优化育人环境是一项极为迫切的重要任务。务必使实习生明白,忠诚于党和人民的卫生事业是医德医风的方向;爱岗敬业是医德医风的核心;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是医德医风的重点;拥有一颗赤诚的爱心是医德医风的基础。连续几年来,我们在实习生院前教育中,对实习生进行医德医风理论教育,提高实习生对医德的认识水平。播放教育宣传片,组织实习生观看先进医务工作者生平事迹的宣传片,让学生感受先进医务工作者们救死扶伤的高尚情操,进一步增强了实习生作为医务工作者的神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

五、医务礼仪培训

医务礼仪指在医疗服务工作环境中应遵守的交往艺术。良好的礼仪素养,热情的问候、友善的目光、亲切的微笑、文雅的谈吐、得体的举止等,可以唤起患者的良好心态,彼此建立起好感和信任,进而可以营造出愉快、和睦的医患关系。实习生的仪容、仪表、仪态美可给患者以亲切、端庄的良好印象,增强病人的信任感,更好地配合教学工作。举行医护礼仪讲座,观看礼仪服务光盘,训练医学生的仪表着装、坐、走、站、持物行走、拾物、扶送病人、开门、让座等,塑造实习生良好的职业形象,规范行为举止,提升职业素养。

六、与不同群体的沟通相处技巧培训

与患者的沟通相处尤为重要。医患沟通不足会导致患者的抵触情绪,影响疾病的诊治,甚至可以引起医疗纠纷。实习生要从细微之处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一定要提倡“多作换位思考,真诚关心患者”。比如查房时与病人握握手,晚上查房时帮病人掖一下被角等。同时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以病人为学习对象,规范言行,赢得患者的信赖和尊重。

与带教老师的沟通,要及时有效。实习生要当好带教老师的跟班和助手,在工作中吃苦耐劳,多向老师请教,多和老师沟通交流,及时汇报自己遇到的困惑和困难,请求老师的帮助和解决。不放弃任何一次操作作为锻炼的机会。乐意做好小事(如送标本、粘贴化验单等),争取得到老师较高的评价。

实习生之间的相处,要秉承相互鼓励、相互关心帮助、互相合作的原则。实习生对临床实习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挑战要本着相互鼓励的态度去学习和应对,在工作和生活中要互相关心和帮助。相互合作完成具体工作,比如腰椎穿刺,谁谈话签字、操作、操作完写记录,谁准备东西、结束后收拾东西、开化验单、送标本,分工协作。

七、职业生涯规划培训

临床医学实习生包括本科和专科,毕业后的就业去向是继续深造或直接就业。随着近年来升本、考研竞争越来越激烈,成本越来越大,很多实习生在迈向实习之际,就已经确定了毕业后直接就业的方向,所以很有必要在岗前培训中对实习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培训。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与社会职业需求相结合,通过对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确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职业生涯规划的焦点是放在个人目标与现实可行的机会的匹配上。对实习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可以让实习生真正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明确职业目标,在实习中有所侧重地去学习,以毕业后提升个人职业竞争力,加快求职速度,使今后工作更持久,对工作更满意。

参考文献:

[1] 郭岩.卫生事业管理.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

[2] 方劲松,刘俊杰.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的几点措施[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3(5)

[3] 廉齐力.关于加强医学生礼仪素养教育的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2)

[4] 人力资源管理.中国人事出版社,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1

篇13

当前,教育界呼吁将医学生培养从科学教育往科学与人文教育并举发展,同时将人文教育延伸至医院临床实习中。临床实习中加强实习医生医患沟通技巧培训时人文教育十分重要的步骤,因为对于罹患疾病的患者而言,他们或躯体受到痛苦折磨,或心理承受煎熬,或二者皆备受煎熬,不免会发生焦虑与抑郁,甚至绝望等,此时予以人文关怀就十分重要。可见,医患沟通技巧是医学生实习中的客观需求,必须重视。

1.2 现代医学模式所需

现代医学模式包括心理、社会及生理三种模式,而且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患者在心理感受与维权意识上有了更高的需求,为此评论临床工作不仅仅是患者疗效,还要对他们的满意度进行调查。为了顺应医学模式的转变,与时俱进,就要尽量减少医疗纠纷,加强医患沟通十分关键。良好的医患沟通使得医护人员对患者病情与心理情况更了解,加强沟通与交流后促使彼此建立信任的桥梁,从而促进治疗与康复。

1.3 社会和谐进步标志

加强医患沟通可以促使患者从单纯服从医疗服务转变为医患之间平等交流并积极配合与参与治疗,同时也是患者享受规范化治疗的手段,充分体现了“以人文本”的社会需求,并且对现代医生服务理念赋予新的含义,也是社会和谐进步与发展的标志。医学属于经验性、实践性及专业性均较强的专业,存在可变性、未知性及挑战性,为此实习医生应在临床实习中积极参与、配合及理解,掌握准确的医患沟通技巧,从而在以后步入工作中可发挥医患沟通的最大作用。

2 临床教学中加强实习医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措施

2.1加强理论学习

根据临床实习医生的特点,选取合理的理论教材(比如《医患沟通学》(第二版)),在教师引导下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并促使学生主动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教师则应熟练掌握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2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师可为学生提供,或者指导学生自主寻找有关于医生问诊的录像,了解与熟悉医患沟通的技巧,促使他们不断观察与对比他人与自身的行为,便于改善交流方式与提高沟通能力。

2.3 加强岗前培训

总的来说,医患关系包含很多方面,主要涉及伦理、法律及道德等,为此在临床实习前必须对他们进行岗前培训与指导,促使他们充分认识当前国内医疗形式的严峻性[1]。可采取专题讲座等方式,加强实习医生医疗制度、医疗法律、医患沟通技巧等方面的安全教育,不断强化他们的法制观念,从而培养一批有良好医德医风,并具备良好医患沟通技能与意识的有用人才,也可尽快促使他们从学生转变为实习医生,进入实习医院也可尽快适应新环境,避免医患不良事件。

2.4 引用案例辅助教学

临床教学中,教师应将以往典型医患沟通案例介绍给学生,让他们详细查阅,提出自己的疑惑,并对该案例中为何出现医患矛盾进行剖析,让学生回答矛盾是什么,焦点在哪里,医方是否存在失误或不足等。通过以问题为主的学习方式,指导学生学会主动思考问题与答案,教师对学生的解答进行必要的点评,同时提出不足与需要改进的地方。此外,还需指导学生课后主动查找医患沟通方面的资料与文献,并促使他们用所学知识与个人观点进行评论,得出答案,并在下一次课程中进行探讨,若有不同的观点,教师应进行分析与点评及总结。

2.5 现场实践

有条件的情况下,定期组织实习生到门诊办、医务科等临床科室实施观摩,多方位增加他们与医患的接触机会,通过亲身体验,提高他们对医患矛盾、医疗纠纷、处理等方面的认识与掌握,同时也让他们深知医患沟通的重要性,掌握提高沟通能力的技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