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水文实训总结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水文实训总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水文实训总结

篇1

2010年6月30日至2010年7月2日

三实习地点:

**县虎风水文

虎峰水文站建于2003年,位于**县虎峰镇,给水面积756平方千米,距河口距离67千米,小安溪为培江一级支流发源于重庆市桥区万寿山。

四实习类容:

(1)基本了解水文站的设施。

(2)学会测降雨量、流量、测水位、测含砂量、测断面平均流速、计算断面平均流速等等。

五实习步骤:

一:6月30早上我们全班同学高高兴兴带着对水文站的热情坐车去**县虎峰水文站,大约2个小时就到了到**县

二:7月1日早上8点我们坐工交车大约20几分钟再走了十几分钟的小路,就到了虎峰水文站,来到水文站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小安溪河,那里的工作人员给我们介绍了很多关于虎峰水文站的资料

1.水尺:测水深,(比较准确)现水深5米,涨水后大约10米。

2.遥测雨量器,测降雨量

3.铅鱼(水飞机)具有固定作用,自动取砂

(1)积深式取砂:代表垂线下的砂量

4.测断面平均流速分别用一点法、二点法、三点法和五点法计算。

螺旋式:流速25-3,20转响一次

旋杯式:78年生产,流速0.5-0.02一转响一次,精度较好

5.虎峰水文站缆道操作规程。

(1)柴油机

(2)操作台

6.虎峰水文站的水位:

警戒水位:264.5

保证水位:265.5

篇2

《水文地质学基础》是高职院校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水文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金属矿开采技术专业、矿山地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主要研究在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并研究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兴利除害,为人类服务。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水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为以上4个专业的专业课程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参与地下水的观测、进行地下涌水的处理等提供理论依据,因此,搞好这门课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据统计,云南省有5所高职院校开设了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专业。笔者所在的学校自2005级开始在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金属矿开采技术专业、矿山地质专业中招收高职全日制脱产和函授大专学生,到2010年已有三届毕业生、三届在校生。先后有10个教学班开设了《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笔者一直承担该课程的教学工作。结合教学实际,笔者认为,在高职院校《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对《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认识不足在高职教育中,资源与测绘大类的专业少,开设《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专业更少,学习本门课程的人数少,课程在专业以外的认知度低。在笔者所在的学校,制定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时,《水文地质学基础》应作为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还是专业主干课,曾在相关教师中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最终根据教育部教育司2005年版的《高职高专专业概览》才尘埃落定。 

使用的教材多为高等学校教材,与高职教育的要求不相匹配高职教育主要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要求学生具有够用的理论知识,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工作适应性,强调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要“素质高,上手快,技能强”。高职教育与高等教育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是不同的。培养目标的不同决定了教学内容的不同,但是,在高职实际教学中,《水文地质学基础》主要选用的大多是高等院校的教材,学科理论介绍多,实际应用介绍少。 

适合课堂教学的电子课件少,教师多沿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单一《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专业性强,尽管近年来多媒体电子课件在网络上随处可见,但关于《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课件少之又少。要做好一件成熟的实用的电子课件,需要大量的资料和图片,但由于专业性较强,这方面的资料往往有一定的保密要求,一般人很难找到相关资料,再加上水文地质工作目前主要是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在实施,高职教师参与很少,导致现在的课件以罗列教材中的内容为主,质量不高,适用性和吸引力不强。 

教师大多沿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单一在实际教学中,《水文地质学基础》的任课教师大多采取单一的讲授形式,教学仍然是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整个教学过程都在教室里完成。学生没有机会到实地考察,将理论与生产实际对应,因此,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较差。学生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接受教师传授的现成知识上,学习围绕课本和考试,沿袭着“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的传统学习方式。讲授方式单一,课程缺少吸引力,导致本门课程枯燥无味;学习方式单一,学得快,忘得快,导致课程学与不学一个样;再加上有些学生本身对所学专业认识不清,更是降低了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体会 

笔者从2006年开始讲授《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到2010年,已经完成了10个教学班的教学工作。经过在教学中不断总结和完善教学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体会。 

根据专业特点,确定教学目标高职院校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水文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金属矿开采技术专业、矿山地质专业的学生学习《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目的,并不是要把他们培养成为水文地质专家或专门从事水文地质科学研究的专业人员,而是让他们掌握水文地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能够将水文地质理论和技术应用于其今后的工作领域,成为既熟悉本专业业务,又掌握水文地质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技能型人才。对这些专业的学生进行水文地质教育,应该面向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水文地质与勘查、金属矿开采、矿山地质等工程领域的应用,以掌握基本理论、突出实践应用为目的。因此,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讲清《水文地质学基础》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重点抓好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教学。 

根据教学目标,增加课程的实践性和实用性教学笔者所在学校属于企业办学,隶属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在学生实习实训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到学院兼职讲课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结合集团与学校的实际情况,笔者重新编写了高职《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突出了课程的实践性和实用性。在实际教学中逐步尝试进行课程改革。首先是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在2006、2007级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的《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讲授中,尝试性地引入讨论式教学和现场教学。在讲授“岩石中孔隙”时,先讲清基本理论,然后通过布置课外作业的方式,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或相关书籍查阅砂岩、泥岩、泥质灰岩中孔隙的异同,最后让学生结合《普通地质学》、《岩石学》等课程展开讨论,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对2007级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的学生进行生产实习动员时,笔者结合实训基地的情况,向学生介绍了即将实习的工作区的水文地质情况,并要求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收集实习矿区的水文地质资料。这一尝试在学生一年后的毕业论文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笔者参与评阅的12份毕业论文中,有多达11份介绍了实习矿区的水文地质情况,有的还提出了矿山巷道涌水的处理方案。在给2008级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的学生讲授“大气降水入渗机制”时,恰逢降雨,笔者便直接将学生带到一个建筑施工工地,通过地表的一个新鲜垂直剖面给学生介绍此部分内容,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的热情。其次是积极与实训基地的工程技术人员沟通,建议实训基地的工程技术人员在学生进行认识实习、课程实习、生产实习及毕业实习的过程中注意介绍水文地质的内容,包括地下水量的计算、地下涌水的处理、矿山巷道水的处理等,增加课程对实际工作的参与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方式的改变和调整,大大增强了课程的吸引力,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制作ppt演示文稿,增加课程讲授的直观性和吸引力从2008年开始,笔者将教学讲义的部分章节做成ppt演示文稿,利用多媒体将枯燥的教学内容通过图片和动画展示出来,大大提高了课程讲授的直观性和吸引力。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思路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职教育必须向培养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转变和发展。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强调实用性和技能性,这就要求在高职课程建设中充分考虑课程的实践性环节。 

应进一步明确高职院校《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目标高职院校开设《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目的是学习水文地质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其应用。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职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要根据现在和将来的实际应用及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近年来,各种地质灾害频发,不断地提醒人们必须加强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才能增强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水文地质学基础》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类课程,有责任在人类改造自然的进程中对其研究领域的知识进行普及和介绍,让更多的人了解其学科性质和内容,因此,在教学目标中突出实践性和实用性至关重要。 

应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增加课程的直观性和吸引力《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如果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学生学习的心理相违背,教学效果肯定不理想。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教学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在《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必须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枯燥的理论形象地展示出来,增加课程的直观性和吸引力,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水文地质的具体教学内容、(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岩石中的孔隙与水分、地下水的赋存、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毛细现象与包气带水的运动、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其形成作用、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地下水系统、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地下水资源、地下水与环境)学习目标及学生特点等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多媒体形式进行教学。例如,在讲流网时,可引入如何判断矿区的潜水含水层和地表水的补给关系的内容,利用动画模拟地下水的流动方向,从而判断它们之间的补给关系。这些直观的演示可以加深学生对流网的认识,并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器官的功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用有限的时间获得更多的信息和知识。若能结合专业特点以及课程内容设计一些课件,会使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篇3

《水文水力计算与应用》课程是湖南省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水利工程专业是省级精品专业,也是中央财政支持重点专业。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可以掌握水文资料的收集、设计年径流计算、设计洪水计算等专业技能。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教育理念不断的创新,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很强的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利于其有效开展,为此“微课”这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一、水文水利计算与应用课程对微课资源的需求

基于以下几点原因,传统教学方式不利于水文水利计算与应用课程在高职院校中有效开展:

首先,高职院校学生基础普遍薄弱,对计算有畏难情绪。由于该课程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数理统计学基础,而高职学生通常在该方面的基础较差。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学工作难以开展。

其次,传统教学资源利用率低,不利于学生学习。现在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国家对精品课程的开发,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已经是教师的一项基本技能。但传统的教学资源内容过多,视频的时长在一个课时左右,资源的主体和突出点都不明显,让学习者盲目而失去耐心。

最后,实践机会缺乏,学生理论结合实际能力差。高等职业教育具有独特的特征,在教授学生理论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而国内水利高职院校,大多数缺乏各种水文水利模型监测与计算的校内实训场所,在课堂内通过传统的教学资源,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操作步骤的直观性,学生的动手能力差。

而微课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得传授知识的方式不再局限于课堂。微课的核心是微视频,通过将课程资源制作成碎片化、片段化的微课,利用最简短的时间对课程的核心知识点进行逐一讲解。学生通过微课,既能亲眼了解各种实践操作的过程,也能利用自己的零散时间完成对课程的系统学习,大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二、水文水利计算与应用课程的微课资源建设

(一)水文水利计算与应用课程的知识点拆分

目前水文水利计算与应用课程的核心知识点包括五部分内容:水文资料的收集、设计年径流计算、设计洪水计算、水库的兴利调节计算、水库的防洪调节计算。这五个知识点内又有多个技能点,但并非每个技能点都需要制作微视频,因此要对所有的技能点进行解构和评估,形成微课资源中新的技能点。

(二)微课的结构设计

“微课”是一种全新的教学资源表现形式,其特点以短小精悍著称,视频时间一般在10分钟左右,要在如此短短的时间内将一个技能点讲解透彻,就必须对微课的结构进行精心设计。如水库的兴利调节计算,首先采用水库现场拍摄的视频和制作的图示作为视频源对水库兴利调节计算的任务和目的进行介绍,以最直观的方式使学生理解学习的内容;然后采用实例计算对兴利调节进行讲解,计算的过程要求简捷又不遗漏细节,使学生能根据展示的计算过程进行独立计算;最后在视频的结尾设置合理的提问和简短的总结,以帮助学生梳理思路。

(三)微课的制作

1.微课视频的录制。微课视频的主要制作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摄像机拍摄,可以借助于专业摄像机或DV对教学过程进行拍摄;②智能手机拍摄,用三角架将智能手机固定,拍摄教师在白纸上的教学过程。③电脑屏幕录制软件录制,可以通过录屏软件,对各技能点在电脑上的操作过程进行录制。

2.微课视频的后期编辑和输出。微课视频录制完成之后,制作者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对视频进行一定的加工和处理。比较简单易用的视频编辑软件有Camtasia Studio、会声会影等。

(四)微课的

微课制作完成之后需选择合适的平台,以方便学生在课前课后应用微课进行自主学习和师生互动。目前国内的微课平台有可汗学院、中国微课网等。

以上提到的微课资源建设模式已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解决了传统教学方式的主要问题。但由于《水文水利计算与应用》课程教学是一门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中,如何让微课取得最佳效果,对于微课资源的建设还值得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2011(10):61-65.

[2]蒋咏华.高校微课建设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设备,2014(23):73-75.

[3]袁金超.基础教育微课资源设计开发的现状分析与政策研究[D].陕西:陕西师范大学,2013.

篇4

Geological Disasters and Prevention Technology Curriculum System

Building Based on Work Process Systematization

CHENG Xianfeng[1], HE Ping[2]

([1]Yunnan Land and Resources Vocational College, Kunming, Yunnan 652501;

[2]Kunming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214)

Abstract Unlike mainly students 'motor skills" based professional, vocational resource exploration is the main professional training class students' mental skills"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work on a systematic curriculum more difficult. Taking Geological Hazard and Control Technology, for example, on the basis of market demand for talent research, analysis by occupational status, typical tasks and work process analysis, building on the work of the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systematic process, designed to high specialty grade resource exploration "based on work process systematization"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concept of reference.

Key words curriculum; work process systematization; Geological Disasters and Prevention Technology; resource exploration majors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育课程理念与设计方法由德国菲利克斯・劳耐尔教授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2003年我国教育部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引入“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理念,目前,在加工制造类、建筑类甚至农业类、服务类专业中,已经较好地体现和运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理念,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不同于主要以培养学生“动作技能”为主的专业,高职资源勘查类专业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的“心智技能”,在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时困难较多。

1 专业概况及课程体系构建背景

我国地质条件复杂,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受威胁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而我国正处于向工业化和城镇化转型发展时期,基础建设和资源开发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国土资源调查、矿产勘探开发等项目开展初期和进行中都必须进行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水资源、地质灾害条件的评价和调查工作。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工程建设引起地质环境条件的强烈改变,对人类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在各类基础工程建设、资源及自然环境评价等工程的开展过程中,懂专业、会管理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也有了更大的需求,特别是生产第一线的各类工程技术人员、施工管理人员普遍不足。

但是我们也必须面对这样一个现实:一方面,勘察行业用人单位人才需求量较大;另一方面却是大量高职地质灾害与防治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面临着新的挑战,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就业困难,主要原因是用人单位嫌应届毕业生动手能力差、上手慢、基本技能掌握不够。造成社会对人才的职业能力要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差距是多方面的,其中专业课程体系的不合理是最根本的原因,其具体表现有:(1)以往专业课程体系重理论,轻实践,不能有效培养高等技能,这就要求教师应当具备“既是教师,又是工程师”的“双师”能力;(2)以往重知识的系统性,忽视了知识与具体工作任务的联系,这就要求时应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重新开发课程;(3)以往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专业实践课的机械分段排列之间越来越缺乏内在的有机衔接与灵活配合,这就要求专业学习领域的课程应“理论实践一体化”。

2 课题体系开发流程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开发流程可以用图1表示:

图1 地质灾害与防治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开发流程图

3 职业岗位分析

地质灾害与防治技术职业(群)从事的是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勘察、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地质灾害勘察与防治、地质环境评价、地质灾害监测与预报等方面工作。

地质灾害与防治技术入职岗位有工程地质技术员、水文地质技术员和灾害地质技术员。

工程地质技术员岗位:从事工程地质编录、采样,岩土体参数统计分析、工程地质资料整理、工程地质图件编绘和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编写等业务。

水文地质技术员岗位:从事水文地质测绘,水文地质观测与编录,水文地质资料整理,水文地质图编绘,水文地质勘察报告编制等业务。

灾害地质技术员岗位:从事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地质灾害监测,地质灾害勘察及防治施工监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业务。

通过上述岗位分析可知,该专业是以地质学与灾害学的理论和实践为基础,培养具有地质灾害调查、勘察与评价等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能适应21世纪工程建设发展需要,爱岗敬业,能在工程地质勘察、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环境评价、基础设施勘查设计等单位从事地质灾害调查、勘察与评价、地质灾害监测与预报防等方面工作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高职地质灾害与防治技术专业应以上述职业岗位作为课程开发的平台,其中,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技术员岗位业务是专业基础能力培养的主要载体,地质灾害技术员岗位业务是专业核心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的主要载体。

4 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分析

各职业(群)岗位所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及总结出的工作过程见表1。

5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归纳为行动领域

行动领域是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基础,是与职业紧密相关的职业能力的工作任务的总和。地质灾害与防治技术专业行动领域可归纳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水文地质勘察报告编制、区域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报告编制、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报告编制、地质灾害专项勘察报告编制等六大行动领域。

表1 典型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

6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构建

与多家企业联合,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结合岗位群特征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将地质灾害与防治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由两类三块构成:两类即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三块即专业学习领域、基础学习领域、拓展学习领域。

以“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行动领域―学习领域课程”的开发思路,构建地质灾害与防治技术(地质灾害勘察)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该体系能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是符合该专业职业岗位要求具备的能力、知识、素质要求的课程体系。

6.1 首先开发专业学习领域课程

通过调研,与省内外多家企业共同论证,确定职业岗位,分析各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归纳总结完成相应典型工作任务必备的职业能力,将典型工作任务归纳提炼为行动领域,再将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开发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共计14门课程。

专业学习领域包括理实一体课程、仿真实训、野外实习、校外顶岗实习。

理实一体课程(7门):(1)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2)地质灾害勘察;(3)地质灾害治理;(4)地质灾害监测;(5)地质灾害灾情评估;(6)地基勘察与基础选型;(7)水文地质勘察与评价。

仿真实训(4门):(8)岩土工程勘察;(9)地质灾害勘察;(10)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1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野外实习课程(2门):(12)地质认识实习;(13)综合地质填图实习。

校外顶岗实习(1门):(14)校外顶岗实习。

6.2 其次开发基础学习领域课程

专业学习领域课程直接面向的是学生的职业能力,该领域课程的实施需要基础学习领域等课程的支撑。根据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学习的需要,来开发基础学习领域课程,包括专业基础学习领域课程、文化基础学习领域课程和思想政治学习领域课程,共计19门。其中,专业基础学习领域课程是为学生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培养学生专业基础能力而开发的、学生完成学习性工作任务的课程,计9门;文化基础学习领域课程根据专业所需的文化基础和知识开发,培养的是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计5门;思想政治学习领域课程严格按国家教育部和云南省教育厅的精神和相关规定,结合学院实际情况设置,计5门。

专业基础学习领域课程(9门):(1)地质学基础;(2)测量与地图;(3)矿物岩石肉眼鉴定;(4)地质构造识别与分析;(5)地貌与第四系识别;(6)地质信息处理;(7)工程岩土鉴别与评价;(8)工程地质分析与应用;(9)水文地质分析与计算。

文化基础学习领域课程(5门):(10)交流与表达;(11)高职英语;(12)高等应用数学;(13)计算机文化基础;(14)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

思想政治学习领域课程(5门):(15)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7)形势与政策;(18)入学教育;(19)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

6.3 最后开发拓展学习领域课程

根据地质灾害与防治技术专业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主要是职业拓展能力的培养要求和职业目标的实现需具备的能力。最后开发拓展学习领域课程共计4门,设为选修课。

选修课(4门):(1)工程建筑概论;(2)工程力学;(3)遥感地质解译;(4)气象与水文。

另外,通过选修课、专题课、讲座及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设置体育课、三生教育、地质安全规程等课程,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地质灾害与防治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见图2。

7 结语

本文以地质灾害与防治技术专业为例,尝试构建该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以期为高职资源勘查类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理念的课程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篇5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际上高等教育逐渐形成了一股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潮流,“应用型本科”也逐步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和办学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议题。教育部2015年工作要点提出:“今年将印发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启动改革试点,有序引导部分有条件、有意愿的地方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地方本科高校已进去转型发展时期,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业已成为我国众多地方本科院校所普遍追求的办学目标。

从全国范围内来看,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应逐步进行,而不是同一时间所有地方高校全部实现转型;具体到某一个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也应该是某些应用型较强,具备一定基础条件的专业率先转型。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是根据最新《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设置的新专业,培养具备自然地理基础理论并应用于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专门人才,具有典型的“应用型”特征。本文以地方高校湖北民族学院为例,对近几年该校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和实践进行总结,探讨在转型发展背景下如何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培养“应用型人才”,实现 “应用型专业”的转变。

1 人才培养方案创新

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构建起:“7+3+1”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达到“宽口径+应用型+方向分流+有专长”的知识与能力的结构目标。即,以校内基础理论教学夯实专业理论与知识结构,校外多模式实训锻造专业技能,高年级按专业方向分流,以专业技能培养(实验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重点,以专业特长培养为特色的专业教育模式。

即,第1~2学期重点完成大学通识课、科学基础素质教育和学科基础课程(主要包括高等数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地理科学导论、可持续发展概论、环境科学、有机化学、工程数学)的教学;第3~4学期重点完成专业理论基础理论与技术学科课程群(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学、环境化学、人文地理学、资源科学概论、测量与制图、3S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仪器分析、环境监测等课程)的教学,夯实专业理论基础;第5~7学期重点完成专业方向分流课程群,环境评价与管理方向主要包括生态学、环境微生物、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管理法学、环境地理学、环境规划、环境工程、清洁生产、生态修复等,土地整理与规划方向主要包括,综合自然地理、资源环境经济学、土地资源学、土地经济学、水文与水资源、经济地理学、土地保护学、土地管理学、土地利用规划、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等;“3”指,第1、2、3学年暑期小学期教学单元,通过校企、校地合作等多种产业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开展专业技能、方法实习实训课程教学,第1学年暑期小学期教学单元以资源环境调查分析社会实践课为主,第2学年暑期小学期教学单元重点开展专业技能训练,包括自然地理学实习、3S技术实习、环境监测见习等课程,第3学年暑期小学期教学单元重点开展专业综合技能训练,按专业分流方向,环境评价与管理方向主要开展环境评价与管理实训课程,土地整理与规划方向主要开展土地管理与规划实训课程;0.5年指第8学期中的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实践环节,要求根据企事业合作单位指定的专业方向,在老师或者专业机构或者企业内部强化提高某一方面的专长。

2 专业教育模式创新

组建阶梯式专业基础与专业技能耦合型课程群,进行分阶段教学,搭建专业核心知识与能力架构,改革专业能力培养方式,专业课理论课程教学同时进行专业技术、能力实训,采取学校教学与企事业单位实践教学相结合、“双师”教学与导师制相结合等方式,确保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确保实践技能训练的系统性、强化性,确保基本学科方法、专业技能、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渐进提高,确保专业理论在实践实训教学中得到强化与升华,确保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

该模式中是采取的阶梯式耦合型培养模式,关键点在于, 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能力教育相结合,强化实践技能训练。

该模式在传统分层次教学的基础上,进行调整改革,主要创新点在于一下几方面。

(1)通过耦合进阶式教学模式,将专业理论教育与专业方法技能训练结合,使得学生在掌握专业理论的同时,受到专业方法和技能的训练。(2)实行导师制,学生自由选择指导教师,导师负责指导学生学业规划及其实施,学生参与到导师相关科研课题中,促推学生专业能力的发展。(3)将课堂教育与校企(地)合作教育相结合,推动专业实践技能教学,在生产实践中学习、提高,促使人才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4)采取“双师”教学模式,专业老师主讲专业课,同时聘请企事业单位技术工程师、一线管理者进课堂讲授部分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5)压缩节约出半年时间,由学生自主选择方向,进相关企事业单位或部门,基于前期培养的基础上在自己喜欢的岗位上培养特长,结合毕业论文(设计),开展专业综合能力训练。

3 实践教学模式创新

整合课程实验、专业技术方法、实习实训,将集中教学与分散教学相结合,校内教学与校企(地)教学相结合,专业基础实践教学与专业方向分流实践教学相结合,确保能因材施教,充分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个人专长。主要体现在一下几方面。

(1)对自然地理学、3S技术、基础化学实验等专业基础实践课程,进行整合,实行校内集中教学;对环境监测、环境评价、土地管理、土地规划等生产实践性强的课程,实行校外实习实训。(2)学生早进课题,选择导师进入课题组,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3)实习过程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由实习课程负责老师统一安排,并由学生自主选择指导教师(由该专业专任教师或聘请的兼职教师组成)后,分配到本专业固定实习单位,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学生实习。

4 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模式创新的基本举措

4.1 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专业应用型人才育人模式

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并完善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一是突出“宽口径+应用型+方向分流+有专长”的知识与能力目标,构建并完善专业有特色,形成基础扎实、专业技能训练有素、个人专长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二是以专业能力培养(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重点,构建并完善实践教学、社会活动和文化活动等相结合的能力培养体系。三是强化素质培养,构建并完善成人与成才教育有机结合的素质拓展培养体系。

4.2 结合专业人才国家基准和产业人才培养规格需求,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1)参照教育部专业人才培养基准和产业发展对人才的规格要求,科学合理地安排既适用,又简练、精干的课程体系。(2)不断更新和调整各门课程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做到教学内容少而精、适度基础、重应用和能力。(3)强化实践环节的教学,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适当减少学科性教学内容,增加应用性、实践性教学内容。(4)围绕强化实践这一中心,积极探索各种有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将理论教学融入问题解决的实践过程中。(5)教学方法上改变单纯的理论知识传授,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中的创造性。

4.3 以专业方法技能训练为核心,调动多种实践教学平台,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突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根据“7+1+3”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加大校内专业基础实验内容,加强校内实践性教学基地建设,引导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参加用人单位的实际项目,申报大学生创新课题,建设、发展校企(地)实习实训基地,多平台综合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学校育才企业用才的有效对接。

4.4 加强、拓展教师队伍建设,为支柱产业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撑

按产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校内补强、借力校外优秀专业人才,搭建有效的教师队伍。该专业将在现有教学队伍的基础上,借助学校加大专业骨干教师和优秀人才引进力度的政策,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的力度,提高专业教师队伍整体教学、科研水平。在未来5年内,争取通过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方法,使专业教师队伍的人数保持一定规模增长,教师队伍的科研教学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同时,通过引进和鼓励年轻教师(特别是无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短期实践锻炼,以提高教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篇6

一、项目教学法的基本理论

高等职业教育中的项目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某一课题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任务的形式交给学生,由学生自己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成过程进行工作。其工作过程一般包括:

(1)教师收集信息,规定任务并为学生提供材料。

(2)学生制定工作方法并绘制流程图。

(3)学生对教学材料进行加工处理,最终建成相应的专业知识结构。

(4)师生检验教学成果并进行总结。

项目教学法集四阶段教学法、头脑风暴法、思维导图法、幻灯片演示法、角色扮演法、小组工作法之所长,特别适合于锻炼学生动手能力,把书本知识用于实践,正适于目前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这正是我选择这一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研究的原因。

二、项目教学法的教学内容组织设计

项目教学法在实际应用中,因教学内容、目的的不同,教学内容组织和途径有很大差异。下面,我就水利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组织设计进行分析。

1.绘图、识图类专业课程

图纸是工程师的语言,无论是日后在工作中从事设计、施工还是监理工作,学生都要进行绘图、识图的培训。对于水电专业毕业班级开设的计算机绘图培训课程而言,专业教师要扬长避短,克服计算机绘图技巧不熟练的弱点,要合理地选择教学素材,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方法来组织教学,而不是直接给学生一张复杂的工程图,让学生照着画来应付教学任务,我选用了清华大学出版的《Auto CAD上机练习与提高》一书的部分章节作为教材,组建了3个工作项目,包括熟悉Auto CAD制图流程、平面制图上机训练和Auto CAD三维制图训练3部分内容。其中项目1以学生自学为主,项目2是训练重点内容,以实物或构件绘制为工作任务,突出训练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学生根据训练材料中的操作方法,上机练习操作,由于指导材料翔实,教师只要稍做指导,学生就可以使用已经掌握的绘图技巧完成本项目的教学任务。

根据以往讲授《工程识图》课程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在识图课程的培训中,可采用基础项目、基本项目和综合项目来构建教学框架。在基础项目训练中以工程识图动画识图为素材,使学生迅速认识各类组合体的结构,直观地了解剖面图、立面图、平面图的形成方法;在基本项目训练中,使用水利工程系列图纸,以不同的建筑物类型为载体,完成不同的识图工作任务。在综合项目的训练中,训练学生能够识读省内或国内大型水利工程图纸。对于复杂的水利工程结构,要辅助水工模型和实际工程图片、录像来加深理解。

2.以实验、计算为主的专业基础课程

这类课程有《水力学》《土力学》《建筑材料》等,这类专业基础课程在实施项目教学教程中,由于学生刚开始接受专业知识,光靠教师简单引导、学生自学讨论是不够的。以《水力学》课程教学为例,可以整合教学内容,以不同的水力学现象为载体,建立8个学习项目,包括绪论、静水压强与静水总压力、液体运动的三大方程、水头损失计算、有压管道计算、明渠水流计算、堰流与闸孔出流的水力计算、消能水力计算等方面内容。在基本理论教学中以教师讲解为主,要淡化纯理论推导,多引入工程背景知识,结合工程实例计算做到讲练结合。每个班级可划分为4个学习小组进行训练,要做到及时反馈学习效果,循序渐进,举一反三。

实验课要作为单独的教学任务,穿插在各个教学项目之中,目的是更好地让学生理解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锻炼实验技能,培养行业精神。

3.设计类专业课程

这类课程有《水工建筑物》《水电站》等,以《水工建筑物》教学为例,要以大坝设计为主,并结合水闸设计、渠道和桥涵设计内容,将课程内容整合成34个学习项目进行教学。这类课程实训的环节应简化基本资料,以省内中小型水利工程为设计对象进行模拟训练。

4.计算机专业软件应用课程

这类课程有《水利工程造价软件应用》《计算机专业应用训练》等。以水利工程造价软件《凯云软件》为例、可以上机建立工作项目,将某一实际建筑物或工程的资料录入,以更方便地进行工程量计算、工程造价估算。

《计算机专业应用训练》课程可划分为水力计算、水文计算、水工建筑物计算等项目,训练中主要使用《水利程序集》等工具软件,各训练项目既可以独立进行,也可以前后衔接,完成水工结构设计。

5.施工类专业课程

这类课程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防汛与抢险技术》等,以《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课程为例,划分为施工导流与截流、基础工程施工、土石坝施工、混凝土建筑物施工和地下建筑工程施工等5个项目,而施工实习安排在校外实训基地中进行。

三、教学团队的建设

为了推行项目教学法,组建课程教学团队和专业教学团队是十分必要的,教学团队中老、中、青年教师可以实现教学方法的传、帮、带,专、兼职教师可以实现校内、校外资源的优势互补。老师的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从学习小组到整个班级,形成友好互助、良性竞争的学习风气。

四、教学质量评价

为了促进项目教学的发展,为国家培养大批的优秀专业人才,要对教与学的过程进行质量评价。教师可以通过精心组织项目内容,引导和控制学习进程,制作实物模型、多媒体学课件、微课程等方式来提高教学质量。

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时,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以肯定性评价为主,奖勤罚懒,对学生的课堂讨论、读书笔记、出席情况都要记入平时学习成绩中。为了注重实际能力的培养,避免学生在期末考试中死记硬背,在项目教学成绩考核中建议平时成绩占50%,期末成绩占50%的比例。

五、水文化教育

在水利专业的课程教学中,要利用项目教学的空隙时间,把水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学好水、用好水、热爱水,真正做到“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自觉运用所学的水利知识,保护人民身体健康,保护水环境。

综上所述,项目教学法是发展水利职业教育的重要手段,职业院校要根据学校具体的教学资源情况,由老师自行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涵盖一定知识内容的“项目”,探索积累“项目教学”经验,因地制宜地使用该教学方法。学校要采用订单教育、校企合作的形式,逐步使教学项目与市场接轨,不断提升项目的实用性。教师要积极编写具有水利专业特色的项目课程,突破教学时间、学科、场所、教学方法单一、任务的单一的限制,为水利事业培养大量的优秀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篇7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大地,每一方圣土都有着成千上百年的文化积淀,这些文化因素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医药文化作为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它自然而然地渗透于每一寸乡土。乡土文化与中医药文化有着密切联系,将乡土文化融入到中医药高职高专教育之中,有助于培养热爱家乡、热爱中医的实用中医人才。

1中医药高专以培养“乡土中医药人才”为己任

中医药高专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当地城镇社区和农村基层培养专科层次的实用中医药人才[1]。中医药高专院校的多数学生从故乡来,学成后又回到故乡去反哺于故乡。所以,中医药高专教育主要是培养愿意到基层去,能为本土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乡土中医药人才”,简称“下得去、用得上的中医人才”。

2中医药高专应加强传统文化和乡土文化教育

在高职高专教育强调“以就业为导向,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注重技能培养”的影响下,加上学制短,中医、西医两种医学交叉教学,生源素质较差等原因,中医药高专院校很少注重给学生喂养优秀传统文化的食粮,易使当代青少年学生错误地认为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了,产生功利主义思想。尤其是在“就业就是一切”指挥棒的指挥下,有些中医药院校更是舍弃了“人文”传统,“把大学降低到市场经济的附属地位,市场需要什么,大学便做什么,一种产销对路,短、平、快的人才培养模式悄然形成”[2]。

医学是对生命充满人文关怀的科学和实践活动,医学科学发展的过程始终贯穿着人文精神[3],脱离人文关怀谈医学,学生就会成为医学匠人。中医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脱离传统文化谈中医,学生很难真正理解中医,也就学不好中医。乡土文化是一个特定地域内发端流行并长期积淀发酵,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4]。乡土文化的地域范围放大到全中国,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从学习乡土文化入手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学生易于接受。所以,不论课时有多么紧张,不论技能是多么的重要,传统文化和乡土文化教育对中医药高专来说是必需的。

3中医药高专开展乡土文化教育的途径

乡土文化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将乡土文化教育列入人才培养方案,贯穿于教学之始终,分阶段实施是一条有效途径。由于中医药高专教育学制短、课时紧张,乡土文化教育的教学时间和教学形式可以灵活安排,可通过开设课程,组建兴趣小组,建立专题网站进行辅导,举办学术讲座、文化节和知识竞赛等多种途径实现。如我校在中医药类各专人才培养方案中列入《三峡文化与三峡中医药》这门课程,纳入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之中,前4个学期均开设,每学期32学时,教师和教学时间不固定,灵活安排,重在营造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生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学。

3.1入学教育普及乡土文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开展乡情教育,强化学生热爱家乡之情。每个学生对家乡都有或多或少的认识,但由于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对乡土文化教育的缺失,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多数是零碎的片断,不够系统全面;多数是直观的感受,缺少理性的思考。在新生入学前两周,学校结合军事训练的理论教学时间,用4―6个学时向学生讲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发展现状、未来规划等,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发展历史,强化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如我校地处长江三峡库区,学生入学时就对学生讲长江文化、三峡文化、讲三峡库区沿线城市未来的发展,顿时使学生开拓了视野,对家乡产生了自豪感、认同感。

(2)开展本地中医药历史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热爱中医之情。中医药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各个地方乡土文化中富含中医药文化。学校通过系统研究整理后,在新生入学时开展1次本地中医药历史与来来的讲座,安排1―2次参观,如参观学校中医药博物馆、中药园、中医药专业实训室等,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医药在治病救人方面的重要作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如我校每年均安排中医药类专业新生参观校内富有特色的中医药实训中心、中医文化陈列馆、中药科技馆、生命科学馆、药用植物园,并讲解长江三峡地区中医历史文化,学生一开始便对中医药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3.2深入探究乡土文化,提高学生职业素质

(1)以典型乡土文化为例,引导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主要通过对本地的神话传说、民间习俗、知名人物、文化古迹等进行深入剖析,引导学生去思考、发现其中的文化现象,引导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提高人文素质。如以“长江三峡地区是亚洲人类的发源地”[5]等三峡考古发现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去探究中华民族繁衍昌盛的秘密是什么,引导学生了解巴文化、蜀文化、楚文化等。又如处于长江边,以“水文化”为切入点,从“大禹治水”、《易经》论水、五行之水、人体之水、自然之水等方面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去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去思考中医、去理解中医。

(2)扎实开展乡土中医药文化研究和教学,提高学生专业素质。中医药高专院校要发挥学校人力、物力优势,对本地区中医药历史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对老中医学术思想进行总结,并将这些成果应用于教学之中。如我校从2005年开展《三峡地区中医历史文化发掘与中医学术经验整理研究》,形成三峡地区中医历史文化发展概论、老中医学术经验集成等成果,2009年获得了重庆市万州区科技进步一等奖。我校利用这些成果开发了《三峡中医药》校本特色教材开展教学,并邀请三峡有名的中医药专家到校开展学术讲座,一方面通过介绍名老中医高尚的医德、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修身养性之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通过传授医家的学术经验,帮助学生提高专业素质。

参考文献

[1] 苏绪林.浅论中医药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方向[J].卫生职业教育,2007,2(23):13.

[2] 仪垂杰.当代大学人文精神的反思与重建[N].光明日报,2006-11-07(6).

篇8

2020年农业农村局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思路

一、农业农村工作

(一)今年工作总结

1.注重部署落实,全力抓好“六稳六保”工作。坚持“两手抓”确保“两战赢”,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农业生产,确保疫情期间农产品有效供给。按照任务要求不变,节点要求不变的原则,做到早预判、早谋划、早发动、早落实,不断强化农业专班的功能,强势推进粮食生产和生猪生产等工作。自2月中旬以来,相继出台《海曙区疫情期间农业指导性十条意见》《海曙区粮食和生猪增产保供工作方案》等指导文件,平稳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完成省市的粮食和生猪增产保供任务,确保我区在省、市农业专班推进体系评价排名中始终位于省市前列。今年,我区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6.82万亩,完成市任务数的113.3%,总产量1.513亿斤,完成市任务数的115.0%。5月、6月、7月农业专班推进体系评价排名分列全市第一、第二和第二名,9月份粮食专班又名列前茅。

2.注重突出亮点,全面抓好产业发展。一是落实“4566”产业发展工作。围绕宁波市《高质量推进“4566”乡村产业振兴行动方案》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出台《海曙区高质量推进“356”乡村产业振兴行动方案》,高质量推进我区乡村产业发展。借力各类平台,积极推介我区农产品和农业文化,今年,我区成功举办“2020年海曙区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和茶文化“五进”活动,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发挥古林现代都市农业集聚园区示范引领作用,试点5G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与推广,推动我区数字农业发展,促进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融合。今年,我区乡村产业总产值达到190亿元。二是加快平台建设。有序推进三区六园建设,三区六园总投资7亿元,六个园区进展顺利,完成投资额的70%以上,其中蜃蛟省级现代农业园区22个项目中已有14个项目全面完成,8个项目正在建设中,完成投资44554万元,占计划投资的85%。龙观省级特色农业强镇建设8个项目已有2个项目全面完成,完成投资4300万元,占计划投资的77.5%。鄞江省级特色农业强镇高分通过省农业“两区”办现场验收。三是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发掘传统产业新优势,加大农业科技攻关力度,促进一二三产融合,提升传统产业市场竞争力。开展水稻-红螯螯虾综合种养技术示范点建设工作,6个综合种养技术示范点,已于10月份完成验收,产量达100公斤/亩,超出预期产量100%,成效显著。加大浙贝母产业振兴,召开以“助力振兴 共赢未来”为主题的浙贝母产业融合发展研讨会,省市区相关领导、国家中医药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一流专家学者参加,浙贝IP形象“贝贝”助推海曙浙贝母产业发展。与浙东大竹海、西凤竹业合作社商讨竹产业发展,确定竹笋精品园示范基地、竹林认养、竹林下经济、竹笋加工及与竹海旅游结合等发展模式。推进樱花茶园建设项目和樱花茶试制,开展樱花快繁技术研究,加快我区樱花品种结构调整。四是持续推进农业品牌建设。“它山堰”品牌持续发力,今年全区春茶总产量约455吨,其中名优茶生产约15吨,共计包装“它山堰”系列茶5.2吨。打造 “禾西悠”、“共享乡村”等区域公用品牌,开展“杖锡山樱花+图形”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注册申请工作;组织宁波黄古林工艺品有限公司(黄古林凉席)、宁波梁桥米业有限公司(KKK大米)和它山堰茶叶专业合作社(它山堰茶叶)申报“品字标浙江农产”品牌。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宁波方兴食品有限公司)和市级1家(宁波安和达菜篮子配送有限公司)。

3.注重打牢根基,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按照新时代美丽乡村“13511”工程目标要求,一是推进美丽乡村示范创建工作,对照创建目标,按照“整合力量抓典型、集中资源出精品”思路,深化连片成景,开展乡镇全域环境整治,筛选确定了章水镇作为2020年度美丽乡村示范乡镇和风景线(乡村振兴示范带)培育对象,选定古林镇仲一村等41个村为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村创建对象。加快推进2019年度集士港镇美丽乡村续建项目建设,目前集士港镇美丽乡村示范镇、风景线和示范村基本建设完成。前三季度共完成省新时代精品村14个,达标村41个的自查验收工作,完成3个浙江省特色精品村申报工作。二是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立了区、镇、村三级联动的工作机制,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作为工作核心,依托农村工作指导员、网格员、村两委会成员、党员和村民代表四支队伍,将农村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庭院堤坝、村间道路、溪河两岸等五大区域作为整治重点,全面做到路面无垃圾、田面无废弃物、庭院无乱堆乱放、河面无漂浮物,推动村容村貌提升。

4.注重强村富民,全力推进产业扶贫。今年我区继续巩固消除全区低收入农户家庭人均收入9000元及以下现象,实现全区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0%以上的目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的30346元增长到目前的37199元,增长22.6%,为全市高水平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补齐短板、夯实基础。一是全面压实责任,成立以区委副书记任组长,15家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专班,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同时压实乡镇主体责任,强化各级责任人主动抓发展的责任意识。二是探索拓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针对经济相对薄弱村设立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财政专项资金,支持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项目。2020年,章水镇、横街镇、龙观乡的三个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均完成竣工并取得验收通过。在确保兜底补助3700余万的基础上,再安排4000余万资金用于经济相对薄弱村产业发展。将全区2016-2018年三年平均经营性收入少于90万元的行政村列入补助范围,按30万元(含)以下、30万元-60万元(含)、60万元-90万元(含)三档,分别给予每村每年60万元、40万元、20万元经费补助。我区村级集体资产已具规模,总收入稳中有升。三是开展结对帮扶。采用党员干部结对帮带项目开发增收、经营主体带动增收等模式,对全区范围内经民政部门调查认定的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包括农村低保家庭和低保边缘家庭,实施精准扶持。已有宁波兴溪田农场有限公司等9家经营主体参与产业帮扶规范化(示范性)示范点创建,宁波市海曙区集士港镇新后屠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参与党员干部结对帮带项目开发(整村连片帮带),切实提高农户收入。10个低收入农户精准扶持增收项目实现带动就业60余万元,帮助购销各类农副产品金额50万元。

5.注重增强活力,全力推进改革。一是大力推进低效用地开发。成立以区委书记任组长的区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工作领导小组,以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为着力点和突破口,进一步提高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促进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海曙,提升区域治理能力。二是稳步推进村级集体资金网银收付款工作。在全市范围内率先推出村级集体资金便捷收款业务,作为试点的古林镇24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全部开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专属二维码,村民只要扫一扫二维码就能直接缴纳租金、水电费、物业费等费用,资金直接存入村基本存款账户,能够有效预防现金坐支甚至挪用的现象,属于我区加速推进清廉村居建设中的一大创新亮点。三是推进高桥镇整镇美丽田园建设,对全镇农棚田舍进行整治,各村根据实际情况统一拆除、统一建造,打造“整洁田园”;流转100余亩农田,规划建设“农景之窗”,打造“美丽田园”;结合新村建设,整理多余土地,谋划田园综合体建设。

(二)明年工作思路

1.守牢底线,着力做好农产品有效供给。全力做好“米袋子”“菜篮子”和生猪增产的保障工作。确保明年完成新建高标准农田4000亩的任务,粮食播种面积保持在15万亩以上,总产量稳定在6.5万吨左右,蔬菜种植面积保持在8.5万亩以上,总产量稳定在15万吨左右,生猪出栏能力达到4万头,加强方兴食品服务和管理。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充分发挥农业“压舱石”作用。

2.全面实施区“356”乡村产业振兴行动方案。一是着力推进平台建设,持续做好“三区六园”、省级特色农业强镇、5条产业融合示范带建设,重点做好以鄞江四明山区域产业转型科技示范园区为主体的园区建设升级行动,力争再创1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二是强势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重点做好贝母、毛竹、水稻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工作。通过实施种子种苗工程、加强土地流转、培育种植大户、实施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加强与科研单位合作、开发新领域产品等措施来改造传统贝母产业;通过展开优质高产技术攻关、稻渔共养模式等“稻下经济”来提升水稻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发展“林下经济”来改造传统毛竹产业。通过整合资源,打造区域公用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三是加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拉长产业链,力争明年再打造1条省级示范性全产业链,注重发挥园区和城郊十园作用,发展农旅项目和康养项目。四是探索数字乡村建设,积极探索智慧农业建设,继续试点“手掌农业”“众筹农业”“直播农业”“农村电商”等新业态。五是培育壮大农村实用人才,积极培育一批“新农人”“农创客”,增设农民田间学校、农业教育实训基地,谋划一批博士工作站,加强跟袁隆平团队的联系与合作。

3.补齐短板,全力打造美丽乡村新亮点。一是做好美丽乡村示范创建工作,精心打造一批体现江南水乡韵味和浙东民俗风情的新时代美丽乡村。二是持续推进农村“三大革命”,持续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革命,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促进村庄建设有机更新。三是强化经营村庄建设,以村为单位,优化村庄空间,整合内外要素资源,社会化运营,打造一批特色产业、乡村旅游村庄。四是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集中优势资源,多主体共建,培育5条特色主题乡村振兴示范带。五是全力推进全域美丽田园建设,串点成线,连线成带,推动全域美丽田园建设,争取能在我区召开省、市农业乡村振兴现场会。

4.积极推进农村改革。一是争取乡村振兴集成改革试点,推进乡村振兴集成改革试点工作,打造样板,为全域乡村振兴打牢坚实基础。二是推进农村“三块地”改革,积极引进开发项目,探索创新激活闲置宅基地(农房)利用工作,完善相关制度,将闲置资源纳入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体系或信息平台。以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为着力点和突破口,大力推进低效用地开发。三是引导农村集体经济改革,继续大力推广章水、横街“镇村联建统营”等模式,积极探索发展“物业项目”“服务项目”“联合项目”等。争取明年全区实现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0万元以上,所有村经营性收入超15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超过30万元的村达到90%,四是启动“共享乡村”试点,重点推动乡村优质农产品、农耕文化要素与城区人才、资金、技术资源双向连通。

二、水利工作

(一)今年工作总结

1.抢抓时间紧盯目标,扎实推进水利重点工程。今年我区共有建设项目8个,其中在建项目2个(鄞江堤防整治工程、樟溪河干流整治工程(龙王溪段)),前期项目2个(沿江泵排工程群建设项目、沿山干河河道整治工程一期(横街镇-大西坝段)),完工项目4个(姚江堤防加固工程、奉化江堤防整治工程农村段、剡江堤防维修加固工程、风棚碶泵闸工程)。今年,我区计划完成年度水利投资4.2亿,其中省“百项千亿”防洪工程完成投资3.5亿,市防洪排涝“2020”行动计划完成3.8亿。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3.39亿元,完成市局考核任务的87%。一是抓牢时间节点,扎实推进项目建设。我局积极克服疫情和“超长梅”带来的不利影响,扎实做好续建项目建设,鄞江堤防整治工程总投资3.5亿,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3.22亿元,完成年度投资的92%。目前正在实施的一期工程中, Ⅰ标段正在开展防洪墙及塘堰闸施工,Ⅱ标段已完成600米防洪墙及红卫碶水闸上部结构施工,Ⅲ标段施工招标公告已,Ⅳ标段完成施工招标工作,目前正在进行项目部组建。二期工程已完成初步设计备案工作,正在进行Ⅴ标段施工图设计、预算编制及施工、监理招标准备工作。樟溪河干流整治工程(龙王溪段)年度考核任务为0.3亿元,已完成投资0.17亿元,完成年度投资目标的56.7%,目前2号桥下游挡墙压顶、部分青石栏杆完成施工,2号桥上游南岸挡墙基本完成,1号桥、3号桥完成桥梁上部结构,廊桥主体及屋顶浇筑完成。二是抓好前期规划,稳步推进项目前期工作。为确保项目实施更加科学、合理,在项目前期规划阶段,方案经数次易稿,精益求精。目前,沿山干河河道整治工程一期(横街镇-大西坝段)和沿江泵排工程群建设项目正开展规划选址工作。三是做好收尾工作,确保完工项目顺利验收。姚江堤防加固工程、剡江堤防维修加固工程、风棚碶泵闸工程正积极配合审计部门,抓紧开展审计相关工作,确保后续竣工验收工作顺利推进。风棚碶泵闸工程已于今年9月30日顺利通过竣工验收,正在开展大禹奖申报工作,奉化江堤防整治工程农村段计划11月底完成竣工验收。

2.查漏补缺真抓实干,确保安全度汛。一是靠前部署,落实主动防御的决策。今年,我区按照主动防御的决策部署,提前做好水旱灾害防御汛前检查工作,完善山洪防御监测预警机制。抽调12个检查组进行专项抽查,并对发现问题第一时间督促落实整改。对山区村落再次进行疏理排查,划定防御区域,厘清防御对象清单,对全区相关防汛安全责任人进行再落实再明确,于汛前在媒体上进行公示。对全区64个水雨情遥测站点进行了全面检查清洗维护,认真贯彻每二周一次实地巡查、每日网上数据巡检、故障2小时响应的常态运维机制,落实防汛物资长效管理机制,对柴油发电机、铲车、冲锋舟等应急动力设备进行集中维护保养,每月试运行一次,确保所有应急抢险设备随时处于备战状态。提前与市局河道中心、皎口及周公宅水库进行对接,确保预判及联合调度渠道和机制畅通,开展溪下水库预泄方案研究,配合做好皎口水库下游有关测站接入,提高预泄预排的科学性、准确性。二是推进水文“5+1”工程建设,进一步提升水文基础感知能力。我区持续推进海曙区山洪灾害防御能力提升项目及2020年水文“5+1”工程建设,积极实施“六大”提升行动。今年,我区完成基础感知任务22项,布局视频点位25个,新建水位站10个,改建水位站11个,实现重要小(二)型以上水库和10平方公里以上小流域雨量站广覆盖。实施的4个山洪灾害防御能力提升项目中,洪水湾流量站项目和溪下水库出库流量站配套堰坝工程已经完工,山洪灾害防御能力提升项目通过完工验收,水文监测能力建设项目验收通过。

3.保障民生提前部署,有序开展面上水利工作。一是完成水利规划编制,出台水利有关政策。今年在总结“十三五”规划发展成果的基础上,谋划“十四五”规划编制,目前,已基本完成《宁波市海曙区“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编制和《宁波市海曙区水利综合规划》重点工程征地范围线初步划定和土地面积测算工作,《海曙区水利管护及防汛专项工作实施办法》等相关的涉水政策正在抓紧研究出台。二是抓好小型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今年,我区小型水利工程项目共计15个,计划完成投资3000万元,目前已完成投资2609万元,完成率达87%。续建项目中,横街镇水官口山塘等5个项目已完成验收,其余项目正在有序建设;新开工项目中,4个工程已开工,其余2个工程完成招标后即可开工建设。三是扎实做好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提标工作。2020年是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工作收官之年,今年我区已累计完成年度投资2500万元,完成30座高山单村独立水站的建设改造,完成受益人口0.99万人任务目标,完成率超过100%,全面完成19968人的农民饮用水达标提标总任务,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人口覆盖率达100%,顺利完成农饮水销号工作。11个村级水站改造和2个乡镇水厂管网延伸工程已全部完工,全区农村供水工程供水保证率在95%以上、水质达标率在90%以上、城乡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人口比例达95.4%。水费收缴工作按“完工一个,收缴一个”原则推进,我区农饮水工程水费收缴基本达到了全覆盖,千人以上工程水费收缴率达100%。水表安装率100%,水费收缴率100%。四是强化水利安全生产监管。通过开展安全生产集中整治督查、安全生产万里行及安全生产月、水利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等活动,摸排和整治水利工程建设的安全隐患,切实提升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做到预防在先,防治结合,力争水利行业安全生产零伤亡。

4.科学谋划强化监管,提升水环境治理水平。一是开展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检查专项行动。今年,对全区81座村级独立水站水源地卫生状况、水源类型、标识牌设立情况、水源保护公约制订情况等进行详细评估,完成全区饮用水水源地名录公布、水源地保护范围划定和警示标志设置工作。二是进一步深化美丽河湖建设。结合我区河道现状,科学谋划河道治理,将生态理念融入河道治理,打造“安全流畅、生态健康、文化融入、管护高效、人水和谐”的美丽河湖。今年投资3000万元古林镇照天港河—千丈镜河—里龙港河生态河道治理工程,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新增游步道7公里,绿化6万平方;农村河道清淤工作持续推进,已完成33公里河道清淤工作,清淤量达到12万方;“美丽河湖”创建扎实有力,樟溪河美丽河湖创建在10月20日通过了市级验收、省级复核。三是强化河道日常监管。开展“无违建河道”回头看行动,以2018年和2019年创建的17条市区级河道(总共167.34公里)为基础进行全面回头看,重点排查是否有新增违建。已完成6条河道(集士港河、西洋港河、南新塘河、西塘河、南塘河,中塘河)共计70.07公里的排查工作,完成率41.9%,未发现有新增违建现象。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遏新增、清存量,发现一处,整治一处,做到“四乱”问题动态清零。四是创新监管模式,强化科技管控。今年,我局成立八支督查组,在7-9月集中对9个镇(乡)街道集中开展河道及溪坑保洁专项检查行动,通过专项检查行动,强化落实“一河一策一档案”管理,对河道保洁进行动态管理,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反馈、及时治理,巩固了保洁成效。同时,我局积极将“5G”、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手段与日常的监管融合,我局“5G无人船在水利管理中的应用”项目探索了“5G+水利监管”的新模式,该项目在今年举办的第三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上荣获全国三等奖。我区建设的南塘河、西塘河标准化管理视频监控系统项目和区级农村河道及独立水站视频监控系统项目已完成验收。

(二)明年工作思路

1.补齐短板,提升水利能级。一是补齐防洪安全短板。从推进新建在建工程建设、谋划项目储备等方面入手来补齐短板。二是补齐环境整治短板。明年我局计划在区全范围内复制、推广集士港水循环模式,通过实施水体调活工程,提升河水自净能力。三是补齐“重建轻管”短板。推进物业化管理,充实一线管理力量,加强对水库山塘、堤防闸站日常监管,使各类小型水利设施处于有效管理状态。

篇9

二、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凸显以能力培养为导向

在教学理念中强调学生主体作用,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以PBL教学方式贯穿教学内容组织和课程教学中,改变灌输式的单一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积极性,尊重学生,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结合章节内容设置延伸式问题,主要有:历史文化与旅游文化的区别有哪些?中国古建筑与西方古建筑文化内涵分别有哪些?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传统文化思想有哪些?环巢湖山水文化的旅游资源开发调查及分析。搜集民俗文化与旅游开发的成功案例,并分析其成功原因。安徽境内宗教传播的可视化遗存有哪些?这些问题供学生课后思考,并在下一轮分章总结时分小组讨论,然后将分小组讨论结果纳入过程性评价作为期末学生成绩评定的依据之一。以赛促学,突出创新能力、个性化思维方式、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后现代主义教育理论强调学生个性发展,因材施教。教学中结合学生兴趣与特长,引导学生以比赛、项目为中心,独立思考寻求完成任务的方法,灵活运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增强师生和生生互动,提高学习效果。鉴于此,可以利用本学期举办的红色旅游线路设计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导游服务技能大赛、安徽茶文化创新大赛、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平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和教学质量的最佳。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课堂中多采用启发式、案例分析、分组讨论、模拟情景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在分组讨论中通过思考和辩论将基础文化知识内化为修养素质,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旅游文化的许多主题模块,如“民俗文化”、“建筑文化”、“山水文化”、“饮食文化”等,只凭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如果能够恰当、巧妙、灵活地运用多媒体,使用教学课件、播放教学VCD等手段,通过图片、图像、声音使抽象的概念例证化、具体化,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将会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篇10

常言道:厚积而薄发。快速作文的前提是平日积累,即作文内容的积累和文字表达形式的积累。这两方面的积累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我们认为最主要的是大量阅读和丰富生活。

1.多种渠道扩大学生阅读量

阅读不仅仅是为了写作文,但要写好作文必须多读书,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这是因为大量阅读可以为作文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写作材料、思维材料和写作知识。几年来,我校在抓好阅读课堂教学的同时,特别重视自读课和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想方设法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保证了学生的阅读质,为“快速作文”储备了大量的、多方面的信息。在阅读中,我们做到了两个“注重”和四个“保证”。

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冲破教科书的局限,带领学生走进书海,使学生对大量的图书感到新奇、兴奋,随之产生阅读的欲望。在大量的阅读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爱好自由选择阅读内容,这便充分调动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解放了学生的手脑,提高了阅读效果。

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老一辈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在阅读的全过程中我们十分注重培养学生认真读书,使用工具书的阅读习惯。

保证健康丰富的书源。我们建立了学校、班级和家庭书库,这样学生能读的书可以说种类繁多,应有尽有。

保证雷打不动的阅读时间。我们把每班每周两节连堂上的自读课列入课表,在清新文雅的图书室上课,而且每天20分钟的家庭阅读已成为学生必备的“晚餐”。

保证阅读质量。学生喜欢读什么书,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提出目标要求;怎样读,教师要指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读书方法;读得怎么样,教师要评价总结。学生要填写读书卡或记阅读笔记,一是使学生在读中有所得,有所悟,二是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保证定期阅读验收。每月,班级验收;学期,年级组验收;学年,学校验收。验收的形式丰富多彩,如:故事会、读书笔记汇报会、谈天说地大比武、佳句佳段朗读欣赏等。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大量的阅读为“快速作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想方设法丰富学生的生活感受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方会成什么文字。”作文教学必须把学生从课堂上和课本里解放出来,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灿烂多姿的大自然作为学生作文的“活水源头”。在这一方面,我们做到了“三入”。

走入自然。组织学生春游,野炊、爬山、赏月,把学生的“情”与大自然的“景”互相交融,写成习作。

深入社会。带领学生寻找人们议论的“热点”,抓住人们关心的“焦点”,参观采访,实地观察,并用文字表达出来。

注入心灵。让学生开放自己的心灵之窗,鼓励学生敢于写出内心深处的肺腑之言。

二、抓快求好,扎实训练,是提高学生快速作文能力的重要手段

(一)增强“快速”意识,养成“快速”习惯

1.从老师做起,快中求好,好中求快

A 快速指导:教师的作文指导要简洁明了,富有实效,每篇大作文指导时间不能超过10分钟,每次练笔的指导控制在5分钟以内。

B 快速讲评:学生把作文交上来以后,教师要快速浏览,找出上、中、差的典型,巧点拨、多表扬、少批改,讲评后引导学生再次修改。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

2.从学生抓起,强化时间观念

A 训练快速思维。步骤:粗看题目要求,弄懂写什么;细看题目,确定中心;围绕中心选材,分清主次;列提纲,标出详略。这一步一般在5分钟左右完成。

B 训练快速表达。根据审题列好的提纲边想边写,要求书写认真、工整、快速,不打草稿,一气呵成。这一步要在30分钟左右完成。

C 训练快速修改。要求细读,删多补漏,改错字,正标点;细赏,斟词酌句,加工欣赏。这一步应在5分钟左右完成。

(二)采取多种形式,提供训练契机

要实现快速,必须给学生提供训练的契机,在训练中达到快速。教材中要求写的大作文必须写好,另外,还要结合阅读生活和语文课外活动,适时地为学生提供素材,进行各种形式的快速练笔。如:(1)续编故事。(2)即兴作文。(3)生活作文。(4)阅读作文。

(三)定期分级检测,保证快速作文质量

我校班容量较大。为了掌握快速作文的实验情况,保证快速作文的质量,我们制定了定期分级检测制度。每学期检测2-3次,由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实验主任亲自出题、监考、批卷,并和教师一起认真进行试卷分析,认真总结,保证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有了大量的阅读和丰富的生活为基础,经过快速作文训练,95%以上的毕业生的作文达到了快速度、高质量的标准。

三、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是提高学生快速作文能力的重要条件

有了积极性,学生的写作就不难了,学生的作文能力就会逐步增强。在几年的快速作文训练中,我们十分重视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一)架好梯子,减缓坡度

1.提前审题,提前准备

在每次大作文前,让学生提前审题,提前明确作文要求。这样做,学生不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减少了心理压力,而且还有更多的好处:(1)在学习课文时,学生可以有意识地吸取典范文章的写作思路、表达方法和语言词汇。(2)观察时间充足,学生对材料的认识可以更细致更全面更深入。(3)学生有时间遴选作文的材料。有时作文,如果学生没有经历,就可以用这一段时间去经历、去创造、去体验,如做家务等。有了生活,表达生活就不难了。

2.吸收材料,交流信息

学生的生活丰富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要及时交流对生活的认识、感受。渐渐地学生的信息量加大了,美丑善恶明辨了,喜怒哀乐蕴涵了,更重要的是,通过交流,学生会更加注重观察生活,作文时无米下炊的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篇11

教育部长袁贵仁指出,今后的工作重心将转向优势学科、特色学科,把优势学科建设同战略优先行业特色建设(2011计划)相衔接。“强调传统,强调特色”就是指行业型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师资建设、教学体系和质量评价等方面,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随着很多部属院校的下放及“大而全”的综合性办学,行业人才培养的属性逐渐减弱。当务之急是结合行业院校的特色专业、行业标准和社会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所以,作为我国气象行业知名高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必须在人才培养中进一步强化行业特色,即强化气象人才培养目标。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气象人才工作正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和问题,如人才总量与现代气象业务发展需求矛盾日益加剧、气象基础教育与现代气象业务发展需要脱节、人才结构单一和布局不合理、基层人才队伍素质低、高层次人才和关键领域人才严重不足、人才队伍专业性差且地域分布不均,尤其是人才服务水平和能力远远满足不了社会需求,包括信息处理、产品制作、效益评估、用户需求分析等在内的公共气象服务业务能力相对薄弱等[1,2]。同时,就业市场出现“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的员工,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就业岗位”尴尬局面[3],如最新的国考50个冷门专业,大部分都是气象和地震局之类。究其原因是大学毕业生所具备的能力不能满足就业岗位的要求,这是行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众多问题所致,归纳如下:(1)培养目标与培养过程不统一,忽视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与企业需求错位;(2)所设专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与职业岗位的对应性不明晰,不同培养层次的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雷同,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衔接度不够;(3)行业标准与教学实践脱节,过于重视理论教学,而实践则仅仅停留在案例分析阶段。研究表明,行业型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关键在课程,而课程体系或课程设置是提高学生业务能力的关键。目前行业院校现行课程体系缺乏应有的学术性、职业性和灵活性,不适应行业型人才培养要求。由此可见,改革、优化或重构基于气象行业标准的服务性人才培养体系(教育模式、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刻不容缓。在总结和提炼一线教师、专家、学者有关课程设置改革与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公共气象服务)专业的具体实情,借鉴其他院校应用气象专业教学改革的先进经验,调整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探索适合公共气象服务行业型人才培养模式,调整、革新课程体系,构建具有气象特色的公共气象服务人才培养体系。

2.基于行业标准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的必要性

行业标准是连接专业课程内容与用人单位需要的能力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与行业标准相衔接的课程体系的教学内容体现了市场和行业企业对职业要求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有利于毕业生掌握R岛诵闹识和技能。把行业标准内容渗透到人才职业素质培养和课程体系中,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满足社会、行业或企业对行业型人才的能力需求。基于行业标准构建的课程体系整合了行业标准中的知识要求和技能要求,兼顾了职业的实用性和职业发展性。融入了行业标准的教学内容和课程推动了课程体系的优化,让技能练习贯穿整个在校学习过程,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在实践中加强业务能力的培养。基于行业标准的课程体系使毕业生能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为学生就业创造有利的条件。基于行业标准的课程体系的建设紧密依托行业或企业,由学校、行业、企业联合参与完成,尤其是校企合作[4]。同时,基于行业标准的课程体系构建能有效地提高“双师型”教师的素质和教学、科研、实践能力,并能建立过硬的、开放的和敏捷的师资队伍。

3.公共气象服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3.1基于气象行业标准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流程

与行业标准对接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流程:(1)通过对用人单位岗位的调研、毕业生的跟踪信息分析和论证,确定公共气象服务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岗位群;(2)对公共气象服务基础业务、公众气象服务、决策气象服务、气象灾害防御、专业气象服务、应用气象教学科研等岗位分析,提取各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和主要工作内容;(3)选择与气象服务发展要求匹配的行业职业标准,确定各岗位的行动领域能力及要求;(4)明确自身在多层次的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定位,确定适合区域行业发展的校企联合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案;(5)基于岗位工作任务及业务流程,把行业标准中的知识、技能要求融入教学任务中,转化设计学习领域的教学项目和任务,开发项目式专业课程;(6)由学校和行业企业专家共同讨论、制定基于行业标准的课程体系。最后,值得强调的是构建过程要将职业标准融入教学内容,行业标准融入专业课程体系;而实施过程要保持人才需求调研的常态化,持续关注新的行业标准的出台和修订,及时优化课程配置及更新教学内容。

3.2基于气象行业标准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行业型高校课程体系应遵循能力本位的课程观。基于人才培养目标和层次定位,这种能力体现在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能有效对接职业岗位的实践要求;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能获得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能运用知识进行技术创新和开发;同时还应具有一定的社交能力,包括组织管理、表达沟通、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能力,以更好地服务于行业。可见行业型高等教育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专业教育,因此课程体系应有自身特色。下面将重点介绍基于行业标准的公共气象服务专业教育体系构建中涉及的课程设计、课程体系构建、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改革等。

3.2.1课程设计

首先,针对气象服务人才职业素养教育,行业标准中的知识要求和技能要求应渗透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每一个模块中。近年来,围绕气象业务、服务、科研和管理需要,气象部门及行业相关部门积极推进气象标准化工作,初步建成了覆盖气象防灾减灾、气候与气候变化、农业气象、雷电灾害防御等13个气象业务服务主要领域的气象标准体系框架。与行业标准相衔接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现了市场和行业、企业对职业所要求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有利于毕业生掌握专业核心知识和技能。以“项目―任务―过程”的实施方法组织教学,创设形象的职业情境,使学生真正经历气象项目式工作模式。另外,邀请行业、企业的一线专家研讨公共气象服务人才的培养目标、教学方案、教学内容及实训基地规划建设等,提出建设性意见。再者,强调课程内容的综合更新,且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接轨。基于行业标准的动态性,抓住气象服务行业发展的新方向,增设新专业新内容;摒弃过时或不实用的技术和教学内容,增补以往教学中反映不够或未涉及又实用的技术和内容,吸收气象服务学科最新的教学科研成果。在保持基本理论框架的基础上,鼓励教师开发校本课程,凸显综合知识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B,以适应科技综合化的发展趋势。

3.2.2课程体系的构建

课程体系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实现气象公共服务专业的培养目标需要全部开设课程的分工与配合及其之间的协调和补充。公共气象服务专业涉及多学科的课程领域,可采用如下思路构建基于岗位需求和“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和一线企业专家访谈确立基于气象行业标准的公共气象服务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按照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学习进程等转化成学习领域,针对合并后的学习领域按照教学目标、实施序列、教学情境等内容划分学习单元,再划分成若干个学习情境,构建有利于学生核心技能和综合职业素质培养的课程体系。

以岗位职业能力为中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借鉴实训基地的教学经验,综合教学团队的教学成果、实训团队的实训成果和科研团队的开发成果,集思广益,形成“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四个层次的课程体系。公共气象服务专业课程体系应以“必需、够用”为原则,要做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课程统合,综合核心课程要系统,理论课与实践课并举,必修课与选修课平衡并有机联系。另外,为了更好地与行业人才需求接轨,学校还要增设反映新技术的技能课程和过程性课程,同时进一步优化目前已有专业课程体系。

公共基础课程是为学生构建坚实的理论知识基础,拓宽应有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及基础应用工具的能力,涉及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计算机等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大学语文、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化学、计算机程序设计等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传授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体现气象服务交叉学科的特色,涉及气象、管理、法律、新闻等知识,主要包括微气象学、应用气象学、气象服务学基础、天气学原理、公共管理学、法学基础、新闻学等课程。专业课程主要由学科平台课、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等构成,培养学生从事公共气象服务业务的基础理论研究、技术开发、业务和管理工作所必备的知识,包括应用气候学、地理信息系统、气象统计学、现代气象服务、生态环境气象学、统计天气预报、雷达气象学、卫星气象学、公共气象服务概论、城市气象学、气象防灾减灾、污染气象学、航空气象学、军事气象学、雷电监测与预防、人工影响天气、农业气象业务与方法、气象设备维护、市场营销学、客户关系管理、信息资源管理、计算机网络及图形处理等课程。实践课程要针对公共气象服务的主要业务,通过实验、课程设计、各类实习及毕业设计等全方位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包括:①“公共气象服务基础”业务实训使学生了解气象服务信息采集、的流程和平台,数据库的开发等;②“气象灾害防御业务”使学生了解气象灾害防御管理信息业务平台及气象服务效益的评估方法;③“决策气象服务”实践课使学生了解该环节中的产品特性、业务流程、工作机制、业务平台等;④“公众气象服务”实践课使学生掌握服务的分类、产品、业务流程、产品的加工制作方法等;⑤“专业气象服务”实训使学生熟悉农林牧渔、水文、海洋、交通、旅游、航空、卫生、能源等气象服务及其流程等。整个公共气象服务专业课程的课时分配比例以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为3∶4∶8∶5为宜,也可适当增加设计类或实训课的比例[1]。

公共基础课程是在低年级主修的学位必修课程,以模块化的方式构建,强调专业的宽泛范畴。专业(或基础)课程是针对已经有初步职业取向的二、三年级学生而设计,在支撑职业能力培养的专业必修(或基础)课程基础上,分别为不同职业取向的学生制定该方向的专业选修(或基础)课程,让学生尽可能宽地了解专业基础,结合职业取向灵活选择专业方向和特色课程。在教学计划中增加了设计类(综合)课程和实训课程的比重,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融会贯通,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操作技能。实践课程是为高年级学生定制的以就业目的为导向的课程组,不仅培养天气会商、信息技术应用、设备运维等保障性能力,还培养业务开拓、产品策划及开发、情报处理等岗位生产性能力,可按13个气象业务服务主要领域进行“分流”培养,或者采取课程置换的方式选修培养。根据社会的需要,将学生分流到13个气象业务服务主要领域及继续攻读研究生等方向,各自学习一些较适用的课程,并安排从事相关的毕业课程实训。根据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计算机能力的高要求及气象业务部门气象现代化的需要,将气象专业从最初唯一的“天气动力”专业方向,扩大增加“自动化与信息处理”方向,将课程结构中的计算机系列课程做出进一步整合和更新,增加“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计算机接口与编程”、“气象数据处理与自动化”及“系统工程与决策”等[5]。同时,削减原天气动力方向的一些选修课程。这样做有利于学生扩大应用或技术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同时拓宽了毕业生就业渠道。

3.2.3师资队伍

与气象服务标准相衔接的公共气象服务专业基于“工作过程”构建的新课程体系需要过硬的、开放的和敏捷的师资队伍做支撑。因此,打造一支既满足行业标准中的知识要求,又满足行业标准中的技能要求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刻不容缓。①鼓励教师“走出去”,采用公共气象服务部门对调岗位、基础气象站挂职、产学研合作、企业实践等形式,利用寒暑假进行短期培训、工作,体验公共气象服务业务的实施和管理流程;鼓励教师开展教改科研活动,并在学生职业方向选修课程中体现。②通过“引进来”的方式,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担任专业课程和实训课程的专职或兼职教师。这些企业专家把行业发展前沿、新技术新理论、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对员工综合能力的要求及职业核心技能直接传授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

3.2.4教学方法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质量评价已从仅注重对理论教学的终结性评价转向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过程评价,显著提高实践教学地位,以培养高素|技能型行业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教育特色得以充分体现。①基于“必需、够用”原则压缩理论教学,增加实践教学,强调课程设计和模拟实训,强化实践教学[6,7]。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真实或模拟性实践情境,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②强调“学中做,做中学,探中学”,侧重对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将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融合,把学生的技能培养分配到各个学习情境中,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和适应能力。③建立多方参与、多元考核机制。除了专家教授以外,用人单位、师生、家长等都可参加评价。考核对象由传统的知识考核转向实际应用能力、职业技能的考核。通过终结性、过程性考核和实践技能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全程监控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综合评价学生的方法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交能力。校企共同管理顶岗实习工作,制订详细的顶岗实习计划和考核办法,按照行业标准进行考核评价。

基于“课内系统综合的实践技能训练和课外自助式开放实验”与“校内贯穿学习全过程的专业拓展训练和校外实训”的有效结合,构建“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创新实践”三层次实践教学体系,让技能练习贯穿整个在校学习过程[8]。基于对气象服务专业人才实践能力要求,整合实验内容,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构建起逐步培养各阶段对应能力的由必修实验(实践)和选做实验(实践)组成的实验教学体系;根据岗位技能,设置6-9个训练项目,穿插在整个理论教学中,进行专项技能训练,为综合技能训练打下基础;按照工作任务,设置若干囊括多个工作学习领域和业务环节的典型项目进行综合技能训练;从行业标准的视角设计若干指导性选题或操作性强的实训项目,充分利用校外实习基地和企业开展“订单培养、工学交替和顶岗实习”实践教学,搭建实习就业一体化平台,实现学校、用人单位和学生的多方共赢。

4.结语

本文针对目前公共气象服务业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行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探讨了构建与行业标准相衔接的专业课程体系的必要性,初步构建出与行业标准衔接的开放式公共气象服务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四个层次课程体系,实现与岗位的紧密对接。同时,探索了气象服务行业教学体系中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核心环节,为与行业标准无缝对接的行业院校课程体系构建提供支撑。本研究所构建的公共气象服务专业课程体系是一个开发的、动态的教学体系,其中“学中做,做中学,探中学”的课内实训综合项目实训定岗实习实践体系,注重综合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并可随时按照职业岗位的需要进行调整或重建。

参考文献:

[1]周显信,卢愿清.公共气象服务人才培养与发展体系研究[J].阅江学刊,2012(2):56-60.

[2]王海君.我国高层次气象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高等理科教育,2012,104(4):5-8.

[3]杨艳.构建与行业标准相衔接的高职嵌入式技术专业课程体系[J].软件,2014,35(1):159-160.

[4]杨家鹏,阮富坚,黄海滨.高职专业课程内容体系与行业标准衔接问题研究[J].广西教育,2011(9):47-48.

[5]谢应齐.面向21世纪努力探索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云南大学地球科学系气象专业教改实践初步小结[J].高等理科教育,1996,13(3):46-50.

[6]傅宁.航空气象实践教学改革与课程体系建设[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8(6):37-39.

篇12

“从生源层次、质量和培养时间、规格等方面来看,我国现有的中专、大专、本科层次的学前教育专业在设置培养目标时本应该有层次上的区别,即不同层次与类型的学校,应该设置不同的培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明确:培养何种层次的专业人才?这些专业人才将输送到哪些地方和岗位?各种岗位的人才需具备哪些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但现实情况是,包括专科在内的各级学校都一律强调培养幼儿园一线教师,对人才培养规格要求的描述笼统又相似。

2、课程设置不科学

“当前我国中专、大专、本科甚至研究生的课程设置趋同,都是理论课、艺术课、实践技能培养等,没能体现出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层次性。”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专业技能课等各类课程所占的比重不合理,值得商榷。尤其是“学前教育专业专科人才的培养仍然延续中专层次人才培养的规格与方式,仍将培养幼师生唱歌、跳舞、绘画的技能技巧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在课程设置与教学时间安排上给予最优先的考虑”。课程的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无法对接,教学计划更多地是因人设课,导致课程定位、安排与设计不当,造成课程内容的重复或缺失。

3、培养模式及教学方式落后

当前五年制专科学前教育专业普遍认同培养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但在实际培养过程中,由于师资、实训实习等教学条件的限制,这一目标少有落实,或是落实的效果差、欠科学。实践课课时安排较少,且过于集中;实践课程内容不具体,安排不科学;实践课程的实施效果不佳,除艺体技能课的实训效果较好外,涉及到教育技能课程的实训则多半沦为理论空谈,单单依靠后期的集中实习无法弥补。

上述种种均为五年制专科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乱象,直接导致培养的人才一方面“同质化”情况严重,不考虑培养的质量,各类学校培养的人才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当然就没有岗位竞争的区分与绝对优势。另一方面“质量低”,即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低,表现为文化素养差、理论水平薄、教育实践和反思能力弱。不得不承认,在当代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专科(包括专科)以下学校生源质量严重下降,加上当下的培养现状,这是必然结果。只是须注意的是,这会使得学前教育行业的整体从业水平在“低层次”上徘徊,最终影响学前教育的质量及社会价值。

二、澄清与梳理:人才培养的制衡因素

为什么会出现上述乱象?究其原因在于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机构盲目发展而没有高屋建瓴,对人才培养的制衡因素缺乏充足的认识和判断。

事实上,学前教育行业与学前教育专业的同步、协调发展共同推动学前教育事业的前进,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作为二者的重要衍生产物,寄生于学前教育行业与专业的发展,因此行业发展、专业发展、专业人才三者形成相互推动又相互制约的共生关系,即学前教育行业反映和决定人才的需求,学前教育专业通过培养人才回应行业发展的诉求并决定人才培养的质量。如果人才需求与培养完美对接,将共同推动学前教育行业与专业的发展。一旦人才需求没有完全跟上行业发展的节奏,没有及时反映出行业发展的真实需求,或是人才培养的要求与质量没能达到人才需求的标准,就会制约学前教育行业及专业的发展(见图1)。

当前,学前教育行业亟待提升整体从业水平、环境和质量,当然对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是人才需求的信号是逐步释放的,市场还没能对此作出及时反应,人才培养又因周期限制存在滞后性,于是人才培养机构盲目迎合市场的行为直接导致了当下培养的学前教育人才并不能满足行业发展的真正需要,制约了学前教育行业及专业的前进步伐。

三、突破与立新:人才培养的挑战与先机

当行业的内在提升诉求外化为人才需要时,专业的发展与提升就势在必行了。当下学前教育行业正处于“蜕变”升级的关键期,可以预见未来较短时间内学前教育专业必将迎来“大洗牌”。学前教育专业的“大洗牌”在宏观层面上表现为战略布局的调整。一方面摆脱各级各类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杂乱无序的现状,“精准定位,体现差别”,显现出层次、差异及绝对竞争优势,以适应学前教育行业对人才的专业化、多元化需求。另一方面,整体提升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专科以上层次的人才将成为主体培养对象,综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将成为考量的重点。而在微观层面上则表现为无竞争优势的学校出局,品牌学校上位。出局还是上位,主要看人才的培养质量。培养出的人才岗位针对性强、质量过硬、优势明显、特色鲜明,必然会从牌局中胜出。郧阳师专面对这样的挑战与机遇,只有先发制人,在转变中主动迎战才能求得生机。具体可从下述几个方面着手。

1、清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服务区域发展

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万不可陷入乱战,坚决不能被生源和当下市场需求绑架,盲目降低培养的规格要求,与中专、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混为一团,应严格定位和把控专科人才的标准,坚守专科人才培养的底线与格调,在长线的市场竞争中发挥和扩大专科学历的优势。值此学校也提出了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为学前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即“培养一批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综合素质全面、保教能力突出的卓越幼儿园教师。”

基于上述方向性的意见,郧阳师专在深度分析了国家学前教育政策及全省尤其是鄂西北地区幼儿师资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的生源和学习状况,认为学校的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必须立足十堰,为区域的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服务。因此,培养目标最终定位为“立足十堰,面向湖北,培养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和吃苦耐劳精神,掌握扎实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保教实践能力突出,具有反思和终身学习能力,能熟练地将信息技术与学前教育融合,乐于奉献鄂西北地区学前教育事业的优秀幼儿教师”。

2、科学规划课程设置,突显优势特色

把握学前教育及专业的发展趋势,遵循专业人才培养的规律,深度剖析《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和幼儿园教师工作过程。将人才培养与《专业标准》对接,在课程的设置、选择、设计和实施中反映专业标准的理念和内容,逐条落实专业标准的具体要求,同时将幼师工作过程转化为课程内容。

(1)重新认识并精选综合素质及通识课程。当前“受到幼师学生生源质量下降的严重影响,准幼儿教师的一般文化与道德修养也成了十分突出的问题。”五年制学生年龄起点低,尚处于青春期,三观未定,学校需要花更多精力帮助学生完成身体与品德方面的发展过程,而长学制给人才培养提供了更充足的时间和课程设置空间。因此,学校在精选通识课程时,除开设必需的基础文化课以提高学生的基础文化水平,为后面的专业学习构建合适的知识平台之外,还应开设“师德教育”、“品德”、“幼师礼仪”、“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等课程,“对他们进行补偿性质的人生教育、理想教育、价值观教育、道德教育、公民教育”,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与水准,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三观,激发其人生信念与职业理想,培养学生内在的专业追求动力。

另外,鉴于郧阳师专有近四十年的师范办学历史和丰厚的人文底蕴,尤以文科和语言教育特色见长,通过学校的公选课平台,为学生提供有地方特色的人文艺术类课程,比如“道教文化”、“汉水文化”、“道乐器乐演奏”等,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对地方文化的认同,主动承载起传承地方文化的职责。

(2)协调并加强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重视艺体技能”一直是幼师培养中的重头戏,主要源于传统的学前教育观念和我国幼儿师范教育的发展历史。然而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学前教育行业的迅速发展,对幼儿园教师的要求正在发生着质的改变。教育部2012年颁布出台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从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维度14个领域提出了62项合格幼儿园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要求,艺体技能只是专业能力中的一个指标。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认真思考与权衡学生理论素养与技能水平的发展关系,重新审视专业技能课的内涵,协调好专业理论与技能课的比重。一方面重视并加强专业理论课程,“不能因为现实对幼儿教师职业‘实践技能、外在知识与工具价值’的过度关注,而忽略了学生‘理论知识、内隐知识与主体价值’的积累与丰富。”专业理论知识对实践技能的指导作用是隐蔽的,但又是内在、深沉、主动的。这就是为何“学前教育本科学生在入职时没有专科生适应性强,但在渡过适应期后其发展潜力和后劲比专科生大”的重要原因。忽视专业理论知识,不利于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成长。但专业理论课程也需与时俱进,除对“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幼儿卫生与保健”传统三学进行改革之外,重视开设幼儿发展与评价、幼儿园班级管理、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家园合作与沟通、幼儿行为观察与训练等方面的课程。另一方面保留专业技能课程的地位,重建其内涵。“教师自身的艺术体育技能的高低并不能决定幼儿在该领域的发展,相反,教师的艺术体育的教育技巧才是影响幼儿在该领域发展的直接因素。”适当减少艺体美技能基础课的课时,增加与幼儿特点、幼儿园活动相关的技能应用课程,如“即兴伴奏与幼儿歌曲弹唱”、“幼儿舞蹈训练与创编”、“奥尔夫音乐活动”、“儿童音乐欣赏与歌曲创编”、“幼儿体操”、“合唱与指挥”等,将艺体技能与幼儿园五大领域的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灵活利用技能组织教学与使用教学策略的能力。

(3)增开专业能力拓展及定向课程。“优中见特”是学校创建品牌的必由之路,学校在专业能力拓展课程及行业定向课程上花心思、下功夫,争取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能做到“质量过硬、特色鲜明”。其一,适当加大专业能力拓展课的比例和辐射面,开设与学前教育专业相关的反映实用技术和高新技术内容的课程,利用选修课的优势,增强课程体系的包容性、选择性与弹性,拓展和优化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夯实学生的专业能力。其二,创设行业定向课程,依据具体的师资、人才需求情况和学生的兴趣特长设定多个专长方向,分别开设相关课程,对学生进行分流和定向培训,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发现优势、发挥特长、发展特色”,提升人才的岗位竞争力。

3、积极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式

加强学前教育专科人才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将“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渗透到专业技能训练策略的创新和教学模式改革中,切实提高人才的岗位胜任力。

(1)改革教育实践课程,开展规范化的实践教学。丰富教育实践课的形式,除了传统的集中型见实习、顶岗实习外,还应包括参观、考察学前教育现状以及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状况,幼儿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以及学前教育科研实践等。“将实践教学贯穿培养全过程,分段设定目标,确保实践成效。”合理安排教育实践的时间与内容,将集中型见实习与点状式见实习、专业课程与见实习有机结合安排并贯穿始终。从二年级上学期开始安排教育实践课程,分为三阶段开展。第一阶段为“初涉”阶段,主要采用参观、考察、讲座、参与活动等形式进行学前教育观察与认知,安排在第二学年,共计两周学时,以点状平均分布在两学期时间里。第二阶段为“半浸入”阶段,安排在第三、四学年,依据《幼儿卫生与保健》、《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的开设时间、内容分别进行保育见实习、教育见实习,每学期均为2周,共计8周学时。第三阶段为“全浸入”阶段,安排在第五学年,上学期结合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内容进行集中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共计9周学时,下学期开展顶岗实习和毕业教育,共计15周学时。

另外,为进一步服务地方教育事业,学校与十堰市积极协商“扶贫实习支教项目”,将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送往十堰市辖区县的教育落后地区进行实习支教,促进当地幼儿园教育质量和教师素质的规范与提升,也为实习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锻炼学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同时,规范教育实践过程的管理和监督,对“实践前―实践中―实践后”全过程提出明确的标准化要求,实现全过程跟踪指导和监管。

篇13

自2003年7月1日建设部颁布了国家标准(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S0500—2003),工程量清单报价在工招投标中已得到普遍采用。特别是2008年7月正式颁布的《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中更加明确:工程量清单必须作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其准确性和完整性由招标人负责。因此,编制高质量的工程量清单,对于保证招标过程的顺利完成,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以及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多年工程量清单的应用经验,简要介绍工程量清单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一、工程量清单报价的特点

工程量清单报价在我国是一种全新的计价模式,与传统的定额计价办法相比,有着完全不同的内容。1、工程量清单报价均采用综合单价形式,综合单价包含了工程直接费,工程间接费,利润和各种税费等。不象以往定额计价那样有定额直接费表,再有各种费、税、材料价差表;最后才能知道工程造价。相比之下,工程量清单报价显得简单明了,更适合工程的施工招投标。2.工程量清单报价要求投标单位,根据市场行情和自身实力报价,从而打破了工程造价形成的单一性和垄断性,呈现出有高有低的多样性报价。建设工程的招投标,很大程度是工程单价的竞争,如仍采用以往的定额计价模式,竞争就不能真正体现。3,工程量清单报价具有合同化的法定性,工程量清单为投标人提供了一个平等的报价基础,结算时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计量方法计量实际完成数量,也就是说数量是司调整的。4、投标单位报价的多样性,有利于逐渐推行经评审最低投标价中标法,从而达到降低工程造价,节约投资之目的。

二、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招标的意义1、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报价更进一步体现公平竞争。以往投标报价的计算采用指令性计量计价的模式,计算规则、计算依据相同,这种计价模式由于招标人的标底计算与投标报价计算都是按相同定额、相同图纸、相同技术规范进行的计算与取费,因而“人工、材料、机械”的消耗量与价格是静态的比较、数学计算准确度的比较,根本无法真正体现投标单位的施工、技术、管理水平。而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报价,各投标人在招标人提供统一的工程量基础上,即可按国家定额并结合本企业的企业定额单价进行计价,从而避免可能出现的工程量计算错误,不仅真实地反映出各投标企业的施工、技术、管理和竞争能力,而且使招投标工作的开展真正做到了符合“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2、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有利于促进施工企业的内部管理、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报价,使企业具有了自主定价的权力与市场正当竞争的条件,从而能促进企业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不断提高综合素质。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投标,各投标入真正竞争的方面主要体现为:企业内部人员素质、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技术生产力水平、劳动生产率水平、机械化施工水平等方面。而所有这些,均集中反映在企业定额里。3、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招标,更能体现工程招标投标的本质目的。招标投标是合同签定的过程,其目的是签定合同并更好地履行合同。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招标投标强调“量价分离,风险分担”,招标人承担工程“量”的风险,投标人承担工程“价”的风险,从而使得中标合同价更趋合理。

三、工程量清单的编制

1、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的编制编制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首先要满足清单计价规范的强制性规定。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应根据规范规定的统一项目编码、项目名称、项目特征、计量单位和工程量计算规则编制。对规范中的缺项,如新材料、新技术、新的施工工艺,可补充设置,使之既要满足规范的规定,又要反映拟建项目特征。

在编制清单时,各省清单计价计算规则的不同之处,避免计价错误。如根据本省的实际情况,河南省造价管理部门对《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3)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的个别项目进行了适当的变通,如将道路工程中的石灰砂桩、喷粉桩、深层搅拌桩工程量的计量单位由“长度(m)”改为“体积(m3)”,桥涵护岸工程中的桩基分部中的圆木桩、钢筋混凝土方桩(管桩)、挖孔灌注桩、机械成孔灌注桩工程量的计量单位由“长度”改为“体积(m3)” ;钢管桩的计量单位由“长度(m)”改为“质量(t)” 。并根据实际情况编制了扩展的分部分项清单项目及计算规则,在招投标中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如果有类似工程量清单,可以直接在已有清单基础上修改,既减少工作量,又可以避免漏项。

2、措施项目清单的编制 措施项目清单所列不构成工程实体的内容,而是为完成工程实体内容必须采用的一些措施性工作。清单规范根据不同专业列举了各项通用措施,如模板及支架、脚手架、施工排水、环境保护、大型机械进退场等。 其中措施清单(一)是不能计算工程量的清单,可以用”项”z作为计量单位;措施清单(二)是可以计算工程量的清单,编制方式同分部分项清单。 影响措施项目设置的因素太多,除工程本身的因素外,还涉及水文、气象、环境、安全等和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编制清单时要从招标方利益角度出发,在项目清单中间列措施项目,必要时可作补充修改。

3、其他项目清单的编制其他项目清单是招标人提出的与拟建项目有关的特殊性要求。其中属于招标人部分暂列金额、暂估价、材料暂估价及专业工程暂估价如有,则清单中必须列入。4、规费和税金 根据国家和地方规定应列入的规费项目,全部列项。税费项目按税务部门的规定列项。注意各个地方规费和税金有可能不同,国家最新的有关调整政策,如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1年的豫建设标〖2011〗16号文,对建筑安装工程税金进行调整,编制前要与招标方充分沟通。

四、工程量清单的审核

工程量清单的审核主要以工程量计算是否正确、单价的套用是否合理、费用的计取是否准确三方面为重点,在施工图的基础上结合招标文件、地质勘察资料、设计答疑等资料,按照有关的文件规定进行计算审核。(一)工程量的审核

由于标底的审核一般时间比较紧,用全面审查法一般不能满足进度要求,这里主要推荐2种方式: 1、运用对比审核法对标底进行审核。办法一是如果同一标段中有类型大致相同的单位工程,可以进行比较,能比较快捷地找到误差比较大的项目;二是利用已完成工程或已通过审查的标底来审查,两个工程的设计大致相同,但建筑面积不同,可认为两个工程的建筑面积之比与两个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量之比基本一致的,可按分项工程量的比例,审查拟建工程的工程量。2、利用工程量综合指标,对比审核。一般就一个地区而言,对于同一使用价值的民用建筑工程(或某些工业建筑工程),单位建筑面积的造价、材料消耗等指标,一般稳定在固定的幅度之内。这样我们可以根据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单位指标,与工程量综合指标相比较,分析所计算的结果准确与否。

(二)套用单价的审核

对单价审核关系到标底的准确,如果单价不准,同样也会影响到对工程量的审核。1.对直接套用定额单价的审核:首先要注意采用的定额名称与清单项目名称、设计图纸是否一致,如构件名称、断面形式、强度等级(混凝土标号、水泥砂浆比例)等。其次工程项目是否重复套用。2.对换算的定额单价的审核:除按上述要求外,还要弄清允许换算的内容是定额中的人工、材料或机械中的全部还是部分?同时换算的方法是否准确?采用的系数是否正确?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单价的准确性。 3.对补充定额的审核:主要是检查编制的依据和方法是否正确,材料预算价格、人工工日及机械台班单价是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