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儿童心理发展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儿童心理发展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儿童心理发展论文

篇1

心理学自诞生以来,各种理论和流派百花齐放,相互影响和渗透。道德心理研究作为发展心理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也是如此,它受到不同时期相关心理学理论的影响。皮亚杰对道德发展做了开创性的研究。柯尔伯格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道德发展进行了大量系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并以此构造了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

“道德发展”这一术语逐渐被人们所熟悉。柯尔伯格所开创的公正主题和后来其他道德心理学家们提出的关爱和宽恕主题,成为道德心理研究的三大主题。从皮亚杰到柯尔伯格及其追随者们,都明显受到认知学派的影响。而同时行为主义心理学对道德心理研究也曾起过重要的作用。其中加裔美籍心理学家班杜拉最为突出。他认为德性的形成是通过直接强化和榜样示范的间接强化而实现的,所以他对道德发展这样的术语持有不同观点,这直接影响了道德教育实践领域出现的重奖励和惩罚的德育方式。

儿童心理理论是近20年来发展心理学领域中一个比较活跃的研究课题,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它对道德心理研究也产生一些重要的影响,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希望加深和扩展对儿童心理理论和道德心理的研究。

二、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剖析

在学术界关于“到底什么是儿童心理理论”众说纷纭,一个基本的看法是,儿童心理理论是儿童对他人心理以及心理与行为关系的认知发展理解错误信念为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标志。从其发展过程看有两个阶段,即心理理论的获得和心理理论的发展。经典研究主要是关于错误信念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研究者们逐渐提出了儿童心理理论获得和发展的模型。

(一)经典错误信念研究

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标志是理解了“错误信念”。目前以韦尔曼(Wellman)和普那(Pemer)的“错误信念任务”为这方面的经典实验。如研究之一,两个女孩,一个叫安娜,一个叫萨丽。

萨丽把一个小球放到一个筐里,盖上盖子,就离开了。可是当萨丽不在的时候,安娜把小球拿出来放到自己的盒子里。问儿童:“萨丽回来会到哪里找小球?”研究者发现,3岁的儿童多认为萨丽会到盒子里找,正确判断率只有10%,而4岁的儿童多认为萨丽会到筐里找。这是因为三岁的儿童把人的心理认识(即Wellman和Pemer的信念)等同于客观世界的事实,也就是不能认识到客观世界是一样的,但人的主观反映却可以不同,而四岁的儿童就可以突破这种限制。目前一般认为能正确解决“错误信念任务”,即能正确判断他人的心理状态。一般以此作为获得心理理论的标志。

(二)儿童心理理论获得的模型

有研究者在把“错误信念任务”作为儿童心理理论形成的标志以后,开始从整体上思考儿童心理理论获得的模型。主要有下面三种观点:建构理论认为,儿童对心理状态的理解如同科学理论形成一样是个理论建构的过程,并且随着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而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模仿理论认为,儿童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通过内省自己的心理,从而间接体验他人的心理活动。如果按照这一理论观点,儿童心理理论是在自我意识形成的基础上通过移情能力而获得的。

匹配理论强调,儿童必须认识到自己与他人在各自心理活动上都属于等价的主体,儿童不断面对自己与他人在心理活动上的相似性,从而促使儿童不断深入这种对等价关系的理解,逐渐形成系统的对心理活动的认识。

以上三者都有各自的实验研究或演绎推理的支持,但它们不是互相排斥的。以上三者都认为儿童预先并没有关于心理活动或状态的知识,是后天形成的,这是共同的。现在不排除这种可能,那就是儿童在认识了自己与他人的心理活动等价的主体地位后,才有可能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通过内省自己的心理活动间接体验他人的心理活动,在这种复杂渐进的过程中逐渐获得心理理论,也就是说三种模式都能说明问题的某一方面,但综合起来可能更全面。

(三)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模式

正确解决“错误信念”问题,标志着儿童获得了心理理论。关于在此以后儿童心理理论是如何发展的,研究者们又出现了一些不同的观点。

韦尔曼认为,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益复杂化和精确化的过程。儿童最初的理论是建立在“欲望心理学”上的,即他认为他人的行为是受欲望制约的。随着年龄发展,儿童会发现,仅靠欲望来解释人的行为是不够的,渐渐出现了“欲望一心理理论”,即儿童通过对信念和欲望及其与行为关系的认知来解释和预测行为。但是到了七八岁之后儿童又逐渐开始发展起对他人人格特质的理解,即不仅从信念和欲望这些方面来解释行为,而且还会从不同时空中抽象出稳定的人格特质来作为解释行为的又一依据。

普那认为,儿童在4岁左右拥有元认知能力后,标志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一个质变,以后心理理论的发展只有量的积累,而没有质的变化,其中量变主要体现在能够理解的心理状态的嵌入量在不断增加,如:从对一级信念的理解发展到对二级信念的理解。前面的经典“错误信念任务”实验是对一级信念的理解。对二级信念的理解就是认识到一个人关于另一个人信念的信念,如果把类似与前面的实验情景改变一下就是考察儿童对二级信念的理解。故事如下,约翰和玛丽在公园玩,有人在卖冰棍,玛丽想吃冰棍,但没带钱就回去拿钱。过一会儿,约翰饿了也回家吃饭去了。约翰走后,卖冰棍的人到学校去卖了。

玛丽拿钱以后半路上遇到卖冰棍的人,就跟他一起到学校去买冰棍。约翰后来到玛丽家,玛丽的妈妈说玛丽去买冰棍了,约翰就去找她,问儿童:“约翰会NiU1.,找玛丽?”研究发现儿童只有6岁以后,才会认为约翰会到公园找玛丽,即儿童能正确认识到“玛丽认为卖冰棍的人在公园里”。这虽是个错误信念,但它却是约翰实际的二级信念,约翰会按照自己的信念行事,所以到公园找玛丽。

儿童心理理论虽然是个新名词,但它实际上与我们发展和教育心理学中的许多已有研究是一脉相承的,是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中一个新的视角。而品德心理是发展心理学中重要的经典研究领域,两者在内容和方法上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三、从儿童心理理论看个体道德发展

自从20世纪初皮亚杰对道德心理学进行了开创性的实证研究以后,心理学家对个体道德发展展开了大规模的研究,其中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影响最大。许多个体道德发展的研究成果如果从儿童心理理论角度来看,其实质内容与儿童心理理论是一致的。如:自我中心主义、他律和自律道德、观点采择和移情、道德情绪判断研究等。

(一)自我中心主义

儿童获得心理理论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必须认识到他人与自己一样是有一套对外在事物的观点,即拥有关于世界的信念,而每个人是按照自己的信念行事的,尽管这个信念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也就是认识到别人可能具有与自己不同的信念,而不同的信念会引起不同的行为。皮亚杰的“自我中心主义”是特指儿童以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事物,而不能以客观的他人的观点去看待世界,这种混淆使个体不能认识到他人观点与自己观点的不同。皮亚杰认为,自我中心主义是儿童思维处于前概念时期的标志之一。这个时期在4岁左右结束。很显然。自我中心主义使儿童不能区分他人观点与自我观点的不同,而儿童心理理论的获得要求儿童能认识到别人可能会有与自己不一样的信念和行为,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心理理论的获得是以摆脱皮亚杰所说的自我中心主义为前提的。从实际的研究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韦尔曼和普那的“错误信念任务”研究发现4岁是儿童心理理论发展分界的年龄,而这也正是自我中心主义存在的前概念时期结束的年龄。

(二)自律道德

前面说过,儿童心理理论的获得是以摆脱自我中心主义为前提。而皮亚杰认为自我中心主义和道德实在论是导致他律道德的关键的原因,自我中心的儿童分不清自我和外界,他们把环境看作是他自身的延伸,从而会自发的尊重准则和服从成人的权威,因此没有获得儿童发展理论的儿童是不会出现自律道德的。从他律到自律的原因就是他们在认识上逐渐成熟,削弱了自我中心主义倾向,能从不同角度去看待道德问题,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他人的心理具有认知能力。也就是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过程。

(三)观点采择与移情

观点采择,是区分自己与他人的观点,并进而根据当前或先前的有关信息对他人的观点作出准确推断的能力,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认知能力。皮亚杰认为从他律道德到自律道德的原因之一就是角色承担和角色扮演能力的发展,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观点采择能力。米勒等人认为,观点采择需要很多心理成分联系在一起,具有递推的性质。最初级的观点采择是直接对他人观点进行推断和认知,随着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儿童逐渐可以推断他人如何对另一个人的观点进行认知的,再后来,能对他人如何对另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观点的推断进行认知……,这种观点采择的间接性逐渐增强,说明了儿童在头脑中能同时处理的心理成分在逐渐增多。.

移情,是一种特殊的观点采择,它是根据有关线索推断他人内部情感状态,并且自己也能体验到相应的情绪反应。如觉察到他人伤心,自己也能体验到一种难过情绪。许多心理学家认为移情是儿童利他行为和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霍夫曼指出:移情会成为儿童利他行为的主要动机。艾森伯格也发现自愿助人与移情分数呈正相关。艾森伯格将良好的亲社会行为产生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对他人需要注意阶段、确定助人意图阶段、出现助人行为阶段。其中,亲社会行为形成的初始阶段,即对他人需要的注意,他人的需要是属于他人的个性倾向性,是他人的心理状态,儿童能对其注意显然本身就是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水平的一个侧面。

在整个儿童期;无论是观点采择还是移情都是品德与社会化发展中经常涉及的领域,观点采择与个人的移情相互作用进而促使了利他行为的产生,而观点采择和移情都需要正确地认知他人的观点和情绪,这实际就是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阶段之一。特别是米勒关于递推的观点采择理论与普那的儿童心理理论发展中“心理嵌入量”增加的观点是异曲同工的。

(四)道德情绪归国判断

以往的研究者多把注意力集中在道德推理和道德判断,即道德认知上。而在本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一种新的研究动向,即研究道德情绪及其归因判断。研究者们试图探索个人在某种道德情境中对他人的情绪及其原因作出推论判断。情绪对行为具有激发、维持和调节的功能,一个人具有了某种道德情绪,会成为个人产生某种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可以引发并维持个体的道德行为。如有人看到一个奄奄一息的老人受伤躺在路边,心里觉得很同情,并且忿忿不平,想到底是谁把老人撞伤的,这种同情和忿忿不平的情绪促使他可能先把老人送到医院再去公安局报案。

研究儿童的道德情绪判断及其归因能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对“快乐的损人者”现象的研究发现,儿童对犯过者的情绪判断及归因有三种模式,即高兴——难过;难过——高兴,难过——高兴——难过。三种模式由于实验设计的一些因素处理和研究重点不同,导致出现结果的差异,但是它们都是先提供一个犯过情境。然后让儿童站在犯过者的角度推测犯对者的情绪反应。我们可以看出儿童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是能从他人的角度考虑,意识到别人与自己一样也有心理反映,也就是对他人心理状况的认知。所以我们说情绪判断及其归因的研究与儿童心理理论在内容上是有一定重合的,前者是后者的一个子方面,即对他人情绪的认知。

四、从儿童心理理论看道德心理研究方法的深化和内容的扩展

(一)传统的道德研究方法实际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无论是皮亚杰的对偶故事法,柯尔伯格的两难故事法,还是艾森伯格的亲社会两难情境法,实验所用的材料多来自于儿童的实际生活,通过投射来进行研究。首先向儿童呈现一个道德故事,其后跟随一个问题,如“你认为主人公会怎么做?”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必须建立在儿童能在道德故事提供的线索基础上对他人的道德抉择过程有一个较清晰的认知,并能对其行为作出预测。因此支撑了道德心理发展了几十年的传统研究方法是以一定的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水平为前提的。很小的儿童如果还没有获得心理理论,那就无法使用对偶故事或两难故事来测查道德心理发展水平。虽然现在有些研究者打破了单一的情景故事方法,开始使用其他的道德研究方法,如有人通过对品德词语的内隐记忆研究来间接反映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但是使用最多的还是投射故事法,所以说道德研究方法实际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超级秘书网

(二)儿童心理理论促进道德心理研究内容的扩展。

篇2

1 幼儿心理理论的影响因素

1.1 语言技能

许多研究都表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与语言技能密切相关,语言技能中的句子成分、句法结构、语义特征等能力的发展,影响着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水平。jenkins和astington对儿童的语言表达和接受能力进行了测量,也发现一般语言能力与错误信念的成绩有很强的正相关。我国的吴南,张丽锦的研究发现心理理论的发展和语言的发展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张旭的研究发现在3岁和4岁两个年龄组中,语言能力超常的幼儿在错误信念上的表现均好于语言能力一般的幼儿。

1.2 假装游戏

假装游戏是影响儿童的认知能力、社会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它有助于儿童理解心理和现实的区别。leslie指出,假装是心理理论的一个部分,从此假装游戏就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有研究指出,在假装游戏中,更多参加角色扮演的儿童,或者在幻想测验上得分更高的儿童,对心理状态的理解比其他儿童要好。

1.3 家庭因素

有研究发现儿童的心理理论的发展和兄弟姐妹的数量以及兄弟姐妹之间关系的类型相关。ruffman等的研究表明,家庭成员内,特别是父母与子女间的言语交流与儿童的心理理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此外还有研究表明父母的教育水平和职业阶层都可能引起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水平的差异。

李燕燕,桑标的研究发现母亲教养方式中的“严厉惩罚”和“情感温暖理解”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有正相关。现有研究几乎都认为更多谈论情感的权威型教养方式比更多使用申斥的专制型教养方式更能促进心理理论的发展。

1.4 同伴交往

有研究发现同伴交往的频率和时间也影响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国外有研究发现受欢迎儿童比受拒绝儿童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文等的研究发现攻击儿童与无攻击儿童的心理理论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间接攻击儿童的心理理论显著高于身体攻击儿童。

此外,社会文化环境、对心理理论有关的内容的训练都会影响到心理理论的发展。

2 儿童心理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在成人的眼里,幼儿还是懵懂无知的,但是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表明这是错误的。儿童心理理论告诉我们,幼儿是有心理状态的,对周围的世界有丰富的认识。这就需要我们在幼儿园和家庭教育中把幼儿看成有着各种心理状态的个体施以教育。我们从儿童心理理论的影响因素着手,来探讨如何在幼儿园和家庭中进行教育,提高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

2.1 语言的训练

在日常生活中,要适时与幼儿进行关于心理状态的谈论,鼓励幼儿大胆讲话,注意培养幼儿对于语义特征、句法成分的理解,鼓励幼儿多与人交流。在家庭中,加强亲子之间的交流,开展亲子阅读。

2.2 开展假装游戏

在幼儿园中,教师应充分考虑不同年龄儿童的已有知识经验,为幼儿创设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假装游戏,并积极诱导幼儿体验游戏过程中所演角色的情感、愿望等,促使幼儿产生角色换位,体验别人的想法、情感,学会理解别人,从而提高心理理论水平。

在家庭中,假装游戏主要在幼儿与父母、兄妹之间进行。父母一般通过言语指导或提供玩具来参与儿童的假装游戏。相比之下,兄妹间的游戏则有所不同,他们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常常要求变换角色和位置,而且较少有他人的支持。父母与儿童之间也可以进行“换位游戏”,在游戏中,让幼儿扮演母亲,母亲扮演孩子,换位游戏会引起换位思考,促进幼儿心理理论发展。

2.3 开展混龄教育

我国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而兄弟姐妹的交往尤其是同哥哥姐姐的交往将大大促进幼儿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因此混龄教育正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儿童之间存在着年龄的差异和由此导致的能力差异和经验差异,这就使得儿童在交往中不得不变换角色,以应付较复杂的关系环境。同时,由于混龄教育团体的动态变化,使角色随之发生诸多的变化,使得儿童有更多的机会去体验他人的感情、愿望和信念。

2.4 优化同伴关系

同伴之间的社会互动可以为其提供大量的了解他人观点和协调自己与别人的观点的机会,促进幼儿去自我中心和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进而提高幼儿心理理论水平。要优化幼儿的同伴关系,首先,教师和家长应该对幼儿的同伴关系状态有充分的了解;第二,积极组织儿童的共同活动;第三,引导儿童怎样参与到别人的游戏活动中去,怎样对同伴的友善行为做出回报,怎样对自己的过失行为表示歉意等等。

参考文献

[1]陈友庆.儿童心理理论.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

[2]jenkins,j,w.,astington,j,m.cognitive factors and family structure associated with theory of mind developing in young childre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6,32:233-253

[3]ruffman,t.,slade,l.,crowe,e.the relation between children’s and mothers’ mental state language and theory-of-mind understanding.child development,2002.7(3):734-751.

[4]吴南,张丽锦.心理理论和语言发展的关系.心理科学进展,2007.15(3):436-442.

[5]张旭.不同语言能力幼儿在三种错误信念任务中的表现.中国特殊教育,2004(6):21-25.

篇3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性格上的缺陷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开,基本上属于隔代抚养,而隔代抚养中由于长辈精力有限或者处于对孩子的溺爱,对小孩的管教不严,使得孩子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同时由于缺少父母的爱,孩子感情上缺乏依靠、内心的活动很难向外倾诉,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孤僻,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具体表现在缺乏自信,过度怕羞,拒绝交朋友。

2.心理上的障碍

亲情对于培养儿童良好的情感来说至关重要,在父母的关爱下,在家庭温暖的环境中,儿童从小就在心理播下爱的种子。而农村留守儿童由于感受不到父母的亲情,在留守儿童身上很难找到这个年龄孩子们应有的那种天真与活泼,被错误地认为他们懂事了,却又无时无刻不在渴望父母那种不可替代的。缺少关爱和交流的留守儿童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障碍。比如有困难没地方倾诉,有焦虑、孤独倾向等问题。这些心理障碍造成农村留守儿童经常不能集中注意力来学习,经常不能够按时按要求完成作业,甚至不愿意回家。

3.认知行为上的偏差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孩子有疑问都无法得到解答,使得他们不能对事情有个正确的认识,造成认知行为上存在偏差。他们对事物的看法往往呈现出简单化、片面化的倾向,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农村留守儿童情绪化。

二、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建议

1.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诸多问题主要是由于父母不在身边造成的,是由于家庭的缺失造成的。因此,要重视发挥家长在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心理成长中的作用。笔者认为,家长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教育:(1)要多跟孩子交流,尽可能地保证每天跟孩子通电话,多跟孩子谈谈心,多跟孩子沟通,对孩子的心理、情感和精神需求给予更多关注。(2)家长要主动跟老师联系,不要等老师来主动联系你,通过跟老师的交谈来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状况,同时可以跟老师交流一下怎么教育孩子,以便能够及时地了解孩子的心理问题。

2.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尽量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特别是学校,更要高度重视,不歧视老师儿童,平等地对待他们。要特别关心留守儿童的思想状况,多给留守儿童一些热情的帮助,比如城里留守学生之家和心理咨询室,以解答学生成长中的烦恼。村里可以聘请离退休的老师当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员,负责孩子思想、情感辅导。

3.建立完善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在留守儿童的成长中,学校要负起更大的责任,必须建立完善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以培养留守儿童健康的心理。笔者认为学校应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成长记录袋,但不能让留守儿童知道,以免刺激孩子。对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活动中的表现及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以实现对农村留守儿童成长道路上监护的缺位。在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中,可以通过讲座、“夏令营”之类的活动来进行。同时在“进步之星、三好学生”的评比中向留守儿童倾斜,并且树立标兵,在留守儿童中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教学氛围。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未来建设成果的重要因素,因此绝不能忽视对2000万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不是某一方面就能完成的,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参与,从而构建完善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篇4

在人类社会飞速现代化的进程之中,“人”成为了时代的中心与永恒的主题。在这种语境之下,特殊儿童作为极为特别的一个群体越来越受到关注。关注特殊儿童,必然要回答如何对特殊儿童进行教育的问题,那么特殊儿童心理学这个涵盖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特殊学科应运而生。事实上,相较于国外的累累硕果,特殊儿童心理学在国内才刚刚起步,并不成熟。那么什么是特殊儿童心理学、它的特点是什么、它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又是如何的,都是我们急需回答的问题。

一、 特殊儿童心理学的学科定位

特殊儿童心理学,是以特殊儿童的心理为研究对象的,它着重探讨特殊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归纳特殊儿童心理现象的规律,最终以完成对特殊儿童的必须教育为旨归。很显然,特殊儿童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一) 特殊儿童心理学与心理学

可以肯定的是,特殊儿童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从这一方面来说,特殊儿童心理学是一门应用学科。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对对象的心理现象,包括情感、认知、记忆、注意、思维等等进行研究,从而认清对象心理现象的普遍规律,掌握对象心理发展的总体趋势。只是研究的对象具有特殊性——他们是特殊儿童。以上的研究结果可以很好的指导对特殊儿童的照看、教育甚至康复。由此来看,作为心理学分支的特殊儿童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意义很强的学科。

同时需要强调的是,特殊儿童心理学与心理学内部的其他分支也有极强的交叉性。比如:普通心理学作为基础学科为特殊儿童心理学提供了基本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发展心理学为特殊儿童心理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儿童心理学作为特殊儿童心理学补充,为特殊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可能。

可见,仅仅从心理学的方面来看,把特殊儿童心理学当做独立的学科都是不可能的。

(二) 特殊儿童心理学与教育学

说教育学可能范围太广,或许我们可以在特殊教育学中找到特殊儿童心理学的位置。从特殊教育学一方面来说,特殊儿童心理学不再是一门应用学科,它成为了一门基础理论学科。其目的在于为鉴别特殊儿童提供标准,为实施特殊教育提供依据与方法。

由此可见,特殊儿童心理学是一门丰富而复杂的交叉学科,它即有理论作用又有实践意义。特殊儿童心理学的学科界定为我们特殊儿童心理的研究提供了方向,拓宽了道路。

二、 我国特殊儿童心理学的研究现状

那么我国的特殊儿童心理学研究处于一个什么样的阶段呢?

在欧洲发达国家,特殊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从70年代就开始起步,出现了不少重要的论著。与国外相比,我国显然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但是不得不说,我国对特殊儿童心理的关注正在逐渐升温,研究内容与对象也在逐渐丰富。

从研究文献数量来看,自80年代至今,每年发表的特殊儿童心理学论文都在不断的增多。从开始的每年几篇到如今的几十几百,虽偶有回落,但总体上数量呈上升趋势。

研究的对象也在不断的丰富之中。狭义的特殊儿童,一般是指那些生理缺陷明显的儿童,也就是残疾儿童;广义的特殊儿童,除残疾儿童外还包括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比如:学习障碍儿童、孤独症儿童、弱智儿童、超常儿童等等。我国对特殊儿童的研究范围是在不断扩大的。但仍然集中在对学习障碍儿童、弱智儿童的研究。

从研究内容来看,近三十年更是从单一走向多元,涵盖面越来越广。包括对认知能力的研究、智力量表的制作、对特殊儿童的诊断与界定的研究以及对特殊儿童如何回归社会的研究等等方面都有涉及。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虽然我国特殊儿童心理学的发展总体上来看是乐观的,但不得不说我们仍缺少规范化系统化的研究。比如:大多数研究仍停留在经验描述层面,没有严谨科学的方法与完善的理论支撑。并且大多数学者都只针对一个比较熟悉的方面进行研究,使得特殊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专作较多而系统而全面的论述则少见。这都是我们下一步应当努力的方向。

三、 我国特殊儿童心理学的课程建设

我们前面已经论述过,特殊儿童心理学属于心理学与特殊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因此在我国,特殊儿童心理学的课程主要针对高校的特殊教育专业以及心理学专业开设。在这两个专业之中其课程的设置主要有这样几种方式:

第一, 在特殊教育的框架之中开设特殊儿童心理学课程,以研究心理特点为主。

第二, 直接以特殊儿童心理学作为课程重点,涉及特殊儿童心理学的方方面面。

第三, 进一步细化学科,将特殊儿童心理学中的某一个方面作为专题开设课程。包括专门的认知发展研究课程、特殊儿童诊断界定课程等等。

这些课程都以是教育学以及心理学为依托,在大框架之中细化分流产生的。

与课程相适应的是专门教材的编写。比如在《特殊教育概论》、《特殊教育学》、《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等教材中都突出讲到了特殊儿童心理的问题。另外,值得一提的是,1999年至2000年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了一套中等特殊教育师范学校专业教科书。这套教科书被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其中包括:《盲童心理学》、《智力落后儿童心理学》、《聋童心理学》三本。可见特殊儿童心理学在课程设置中逐渐被重视起来。

但是,我们仍能看到目前的课程建设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第一, 特殊儿童教育课程并没有受到重视。这一门特殊教育以及心理学必须应当囊括进的学科并不是在所有高校中都开设的。到目前为止,也只有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等少部分的高等学府在其特殊教育专业或心理学专业开设了这门课程,而大多数的师范院校则忽略了这门课程。并且,在这少数的几所院校之中,这门课程的开设学时也不够。

第二, 特殊儿童心理学的专业教师不足。由于这门学科是刚刚兴起的年轻学科,因此经过系统理论学习的专业人才并不多甚至没有,这使得高校中即使开设了相关课程也没有功底扎实或经验丰富的教师讲授。使得多数时候这门课程成为了纸上谈兵。

第三, 特殊儿童心理学的教材仍然匮乏且不系统。除我们上述提到的少数教材外,其他系统的论述特殊儿童心理学的专著少之又少。同时,与研究现状存在同样的问题,教材多集中于对某一方面的研究,但是全面而成体系的教材则没有。

现存的这些问题,使得我们的特殊儿童心理学教育处在施展不开的窘境。因此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特殊儿童心理学被重视起来,有更科学的课程设置,从而培养出更多、更专业的特教等方面的人才是我们必须面对的。

总而言之,我国的特殊儿童心理学仍处于方兴未艾之际。这一处于心理学与特殊教育学框架下的新兴学科需要更多的关注与研究。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应该关注特殊儿童群体,努力使得他们融入社会,学会生活。因此特殊儿童心理学应当在这一片充满爱的热土上发展起来。(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蒋科星.特殊儿童“缺陷人格”的教育关怀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2]杜晓新.试论特殊儿童心理学研究的特点与方法[J].心理科学,2002,05:552-554+575-639.

[3]韦小满,刘洪沛.我国特殊儿童心理学研究二十年发展的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02,04:3-8.

篇5

(一)起步晚,进程缓,理论研究少

较之于欧美,我国对英国儿童奇幻小说的研究起步较晚。在20世纪80年代,才有学者开始关注此方面的作品。然而,从80年代到90年代近20年间,我国在英国儿童奇幻小说方面的研究成果却寥寥无几。不过,这期间不得不提一位国内儿童文学领军人物韦苇教授。1984年韦苇发表的文章:《支撑英国儿童文学黄金时代的一根柱石———卡洛尔和他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3],首次把研究视野投放在了作为英国儿童奇幻小说开端的作品中。然而,英国儿童奇幻小说真正凸显其重要性的时期是21世纪。进入新世纪以来,不少学者逐渐把目光从转移到儿童文学,作为儿童文学代表的英国奇幻小说也逐渐走入国内。根据知网数据显示,进入新世纪以来的每一年都有几十篇学术论文探讨英国的儿童奇幻小说。特别是近一两年,每年甚至有上百篇文章出现,从数量上大大丰富了我国对英国儿童奇幻小说的研究。虽然如此,但在理论方面的研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国目前在此方面的理论研究基本上以翻译国外的理论著作为主。国内几本重要理论译著的出现,弥补了国内这方面的空白。舒伟教授等翻译了美国布鲁诺•贝特尔海姆的《永恒的魅力-童话世界与童心世界》,拉开了心理学视野下儿童奇幻小说研究的序幕。而新世纪王泉根教授与约翰•史蒂芬斯主编的《当代西方儿童文学新论译丛》系列为国内的学者研究英国儿童奇幻小说提供了理论参考。例如,该译丛介绍了国外如何把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用于分析爱丽丝的镜子与彼得潘的永无岛。国外理论译著的引进大大提升了国内英国儿童奇幻小说的研究水准。然而,国内学者在理论吸收及独创方面的成果还相对较少。

(二)研究对象过于集中,很多经典被忽视

纵观国内相关研究,大多数研究成果都着眼于目前最为人熟知的几部作品。根据知网数据显示,目前关于《哈利波特》的学术研究论文有三百多篇,关于《爱丽丝梦游仙境》及其系列的学术论文有两百多篇,关于《魔戒》的学术论文近百篇,关于《纳尼亚传奇》的学术论文也近百篇。虽然比起一些经典作品动辄上千的数量,这些数字还略微显得稀少,然而相比于其他英国儿童奇幻小说,以上四部作品已经赢得不错的关注度。通过知网搜索引擎可以看到,关于《彼得•潘》的学术论文不足50篇,《水孩子》的关注度不足10篇,而关于《北风的背后》的学术论文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目前仍是空白。以上数据表明,目前国内对英国儿童奇幻小说的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很多经典的作品并没有进入到学者们的视野,国内对此的研究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三)研究角度比较单一,缺乏文本间的联系对比

由于国内对英国儿童奇幻小说的研究历史并不长,很多的研究成果都集中在某个具体的文本。从总体上而言,国内在此方面的研究有三个主要方向:对作品各版本的比较研究,对文本的母题及美学特征研究和对文本人物的精神分析。英国儿童奇幻小说进入国内,学者们首先关注到的是其中文译本,因此不少的研究成果都集中于比较两种语言版本的语言特色、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差异及总结翻译技巧等。例如:郭亚星通过分析《爱丽丝梦游仙境》译本中对儿歌的翻译,分析译者如何使译文达到与原文功能对等[4];常升等则从文本因素及超文本因素两方面解释了《哈利波特》在中国取得成功的原因[5]。这些译本与原版的对比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凸显了小说文本语言特色以及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并引导读者更好地体会小说文本的魅力。除了译本比较,学者们更为关注儿童奇幻小说的母题及其文本的审美特征。学界普遍认为,儿童奇幻小说之所以能有如此大的魅力,在于其母题的选择性及符合读者接受心理的美学特征。从吴莎莎对《指环王》中人与自然生态主题的分析[6],到鞠训科对《哈利波特》儿童奇幻文学文本审美特点的挖掘[7]等,这些研究成果或从文本意象的象征性出发,或从奇幻意象的诗性特征出发,对作品进行比较细致的挖掘,加大了作品研究的深度。国内对英国儿童奇幻小说的研究还有一个主线,即从精神分析角度分析小说中人物的性格及个性。巧的是,国内的学者们不约而同地使用弗洛伊德“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理论和荣格的“集体潜意识原型”理论来研究小说中儿童人格的发展及集体潜意识。如申媛媛等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剖析哈利•波特内心黑暗的一面和所经历的痛苦挣扎[8];孙灵侠用荣格的阴影原型理论来解读哈利•波特成长的个体化过程[9];陶恳用集体潜意识原型理论来分析《魔戒》中人性的心理矛盾[10]。以上谈论的是国内目前对英国儿童奇幻小说研究比较深刻的三个思路。当然,在这三个思路之外,还存在一些新的思路。一些学者尝试着用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理论来阐述文本对于儿童的心理建构功能。如刘旭华(2007)引入儿童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儿童认知理论,从儿童认知心理研究《哈利波特》,总结其对于儿童心理教育的意义[11]。

篇6

心理学自诞生以来,各种理论和流派百花齐放,相互影响和渗透。道德心理研究作为发展心理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也是如此,它受到不同时期相关心理学理论的影响。皮亚杰对道德发展做了开创性的研究。柯尔伯格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道德发展进行了大量系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并以此构造了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

“道德发展”这一术语逐渐被人们所熟悉。柯尔伯格所开创的公正主题和后来其他道德心理学家们提出的关爱和宽恕主题,成为道德心理研究的三大主题。从皮亚杰到柯尔伯格及其追随者们,都明显受到认知学派的影响。而同时行为主义心理学对道德心理研究也曾起过重要的作用。其中加裔美籍心理学家班杜拉最为突出。他认为德性的形成是通过直接强化和榜样示范的间接强化而实现的,所以他对道德发展这样的术语持有不同观点,这直接影响了道德教育实践领域出现的重奖励和惩罚的德育方式。

儿童心理理论是近20年来发展心理学领域中一个比较活跃的研究课题,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它对道德心理研究也产生一些重要的影响,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希望加深和扩展对儿童心理理论和道德心理的研究。

二、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剖析

在学术界关于“到底什么是儿童心理理论”众说纷纭,一个基本的看法是,儿童心理理论是儿童对他人心理以及心理与行为关系的认知发展理解错误信念为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标志。从其发展过程看有两个阶段,即心理理论的获得和心理理论的发展。经典研究主要是关于错误信念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研究者们逐渐提出了儿童心理理论获得和发展的模型。

(一)经典错误信念研究

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标志是理解了“错误信念”。目前以韦尔曼(Wellman)和普那(Pemer)的“错误信念任务”为这方面的经典实验。如研究之一,两个女孩,一个叫安娜,一个叫萨丽。

萨丽把一个小球放到一个筐里,盖上盖子,就离开了。可是当萨丽不在的时候,安娜把小球拿出来放到自己的盒子里。问儿童:“萨丽回来会到哪里找小球?”研究者发现,3岁的儿童多认为萨丽会到盒子里找,正确判断率只有10%,而4岁的儿童多认为萨丽会到筐里找。这是因为三岁的儿童把人的心理认识(即Wellman和Pemer的信念)等同于客观世界的事实,也就是不能认识到客观世界是一样的,但人的主观反映却可以不同,而四岁的儿童就可以突破这种限制。目前一般认为能正确解决“错误信念任务”,即能正确判断他人的心理状态。一般以此作为获得心理理论的标志。

(二)儿童心理理论获得的模型

有研究者在把“错误信念任务”作为儿童心理理论形成的标志以后,开始从整体上思考儿童心理理论获得的模型。主要有下面三种观点:建构理论认为,儿童对心理状态的理解如同科学理论形成一样是个理论建构的过程,并且随着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而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模仿理论认为,儿童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通过内省自己的心理,从而间接体验他人的心理活动。如果按照这一理论观点,儿童心理理论是在自我意识形成的基础上通过移情能力而获得的。

匹配理论强调,儿童必须认识到自己与他人在各自心理活动上都属于等价的主体,儿童不断面对自己与他人在心理活动上的相似性,从而促使儿童不断深入这种对等价关系的理解,逐渐形成系统的对心理活动的认识。

以上三者都有各自的实验研究或演绎推理的支持,但它们不是互相排斥的。以上三者都认为儿童预先并没有关于心理活动或状态的知识,是后天形成的,这是共同的。现在不排除这种可能,那就是儿童在认识了自己与他人的心理活动等价的主体地位后,才有可能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通过内省自己的心理活动间接体验他人的心理活动,在这种复杂渐进的过程中逐渐获得心理理论,也就是说三种模式都能说明问题的某一方面,但综合起来可能更全面。

(三)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模式

正确解决“错误信念”问题,标志着儿童获得了心理理论。关于在此以后儿童心理理论是如何发展的,研究者们又出现了一些不同的观点。

韦尔曼认为,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益复杂化和精确化的过程。儿童最初的理论是建立在“欲望心理学”上的,即他认为他人的行为是受欲望制约的。随着年龄发展,儿童会发现,仅靠欲望来解释人的行为是不够的,渐渐出现了“欲望一心理理论”,即儿童通过对信念和欲望及其与行为关系的认知来解释和预测行为。但是到了七八岁之后儿童又逐渐开始发展起对他人人格特质的理解,即不仅从信念和欲望这些方面来解释行为,而且还会从不同时空中抽象出稳定的人格特质来作为解释行为的又一依据。

普那认为,儿童在4岁左右拥有元认知能力后,标志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一个质变,以后心理理论的发展只有量的积累,而没有质的变化,其中量变主要体现在能够理解的心理状态的嵌入量在不断增加,如:从对一级信念的理解发展到对二级信念的理解。前面的经典“错误信念任务”实验是对一级信念的理解。对二级信念的理解就是认识到一个人关于另一个人信念的信念,如果把类似与前面的实验情景改变一下就是考察儿童对二级信念的理解。故事如下,约翰和玛丽在公园玩,有人在卖冰棍,玛丽想吃冰棍,但没带钱就回去拿钱。过一会儿,约翰饿了也回家吃饭去了。约翰走后,卖冰棍的人到学校去卖了。

玛丽拿钱以后半路上遇到卖冰棍的人,就跟他一起到学校去买冰棍。约翰后来到玛丽家,玛丽的妈妈说玛丽去买冰棍了,约翰就去找她,问儿童:“约翰会NiU1.,找玛丽?”研究发现儿童只有6岁以后,才会认为约翰会到公园找玛丽,即儿童能正确认识到“玛丽认为卖冰棍的人在公园里”。这虽是个错误信念,但它却是约翰实际的二级信念,约翰会按照自己的信念行事,所以到公园找玛丽。

儿童心理理论虽然是个新名词,但它实际上与我们发展和教育心理学中的许多已有研究是一脉相承的,是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中一个新的视角。而品德心理是发展心理学中重要的经典研究领域,两者在内容和方法上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三、从儿童心理理论看个体道德发展

自从20世纪初皮亚杰对道德心理学进行了开创性的实证研究以后,心理学家对个体道德发展展开了大规模的研究,其中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影响最大。许多个体道德发展的研究成果如果从儿童心理理论角度来看,其实质内容与儿童心理理论是一致的。如:自我中心主义、他律和自律道德、观点采择和移情、道德情绪判断研究等。

(一)自我中心主义自

儿童获得心理理论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必须认识到他人与自己一样是有一套对外在事物的观点,即拥有关于世界的信念,而每个人是按照自己的信念行事的,尽管这个信念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也就是认识到别人可能具有与自己不同的信念,而不同的信念会引起不同的行为。皮亚杰的“自我中心主义”是特指儿童以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事物,而不能以客观的他人的观点去看待世界,这种混淆使个体不能认识到他人观点与自己观点的不同。皮亚杰认为,自我中心主义是儿童思维处于前概念时期的标志之一。这个时期在4岁左右结束。很显然。自我中心主义使儿童不能区分他人观点与自我观点的不同,而儿童心理理论的获得要求儿童能认识到别人可能会有与自己不一样的信念和行为,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心理理论的获得是以摆脱皮亚杰所说的自我中心主义为前提的。从实际的研究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韦尔曼和普那的“错误信念任务”研究发现4岁是儿童心理理论发展分界的年龄,而这也正是自我中心主义存在的前概念时期结束的年龄。

(二)自律道德

前面说过,儿童心理理论的获得是以摆脱自我中心主义为前提。而皮亚杰认为自我中心主义和道德实在论是导致他律道德的关键的原因,自我中心的儿童分不清自我和外界,他们把环境看作是他自身的延伸,从而会自发的尊重准则和服从成人的权威,因此没有获得儿童发展理论的儿童是不会出现自律道德的。从他律到自律的原因就是他们在认识上逐渐成熟,削弱了自我中心主义倾向,能从不同角度去看待道德问题,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他人的心理具有认知能力。也就是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过程。

(三)观点采择与移情

观点采择,是区分自己与他人的观点,并进而根据当前或先前的有关信息对他人的观点作出准确推断的能力,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认知能力。皮亚杰认为从他律道德到自律道德的原因之一就是角色承担和角色扮演能力的发展,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观点采择能力。米勒等人认为,观点采择需要很多心理成分联系在一起,具有递推的性质。最初级的观点采择是直接对他人观点进行推断和认知,随着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儿童逐渐可以推断他人如何对另一个人的观点进行认知的,再后来,能对他人如何对另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观点的推断进行认知……,这种观点采择的间接性逐渐增强,说明了儿童在头脑中能同时处理的心理成分在逐渐增多。移情,是一种特殊的观点采择,它是根据有关线索推断他人内部情感状态,并且自己也能体验到相应的情绪反应。

如觉察到他人伤心,自己也能体验到一种难过情绪。许多心理学家认为移情是儿童利他行为和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霍夫曼指出:移情会成为儿童利他行为的主要动机。艾森伯格也发现自愿助人与移情分数呈正相关。艾森伯格将良好的亲社会行为产生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对他人需要注意阶段、确定助人意图阶段、出现助人行为阶段。其中,亲社会行为形成的初始阶段,即对他人需要的注意,他人的需要是属于他人的个性倾向性,是他人的心理状态,儿童能对其注意显然本身就是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水平的一个侧面。

在整个儿童期;无论是观点采择还是移情都是品德与社会化发展中经常涉及的领域,观点采择与个人的移情相互作用进而促使了利他行为的产生,而观点采择和移情都需要正确地认知他人的观点和情绪,这实际就是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阶段之一。特别是米勒关于递推的观点采择理论与普那的儿童心理理论发展中“心理嵌入量”增加的观点是异曲同工的。

(四)道德情绪归国判断

以往的研究者多把注意力集中在道德推理和道德判断,即道德认知上。而在本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一种新的研究动向,即研究道德情绪及其归因判断。研究者们试图探索个人在某种道德情境中对他人的情绪及其原因作出推论判断。情绪对行为具有激发、维持和调节的功能,一个人具有了某种道德情绪,会成为个人产生某种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可以引发并维持个体的道德行为。如有人看到一个奄奄一息的老人受伤躺在路边,心里觉得很同情,并且忿忿不平,想到底是谁把老人撞伤的,这种同情和忿忿不平的情绪促使他可能先把老人送到医院再去公安局报案。

研究儿童的道德情绪判断及其归因能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对“快乐的损人者”现象的研究发现,儿童对犯过者的情绪判断及归因有三种模式,即高兴——难过;难过——高兴,难过——高兴——难过。三种模式由于实验设计的一些因素处理和研究重点不同,导致出现结果的差异,但是它们都是先提供一个犯过情境。然后让儿童站在犯过者的角度推测犯对者的情绪反应。我们可以看出儿童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是能从他人的角度考虑,意识到别人与自己一样也有心理反映,也就是对他人心理状况的认知。所以我们说情绪判断及其归因的研究与儿童心理理论在内容上是有一定重合的,前者是后者的一个子方面,即对他人情绪的认知。

四、从儿童心理理论看道德心理研究方法的深化和内容的扩展

(一)传统的道德研究方法实际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无论是皮亚杰的对偶故事法,柯尔伯格的两难故事法,还是艾森伯格的亲社会两难情境法,实验所用的材料多来自于儿童的实际生活,通过投射来进行研究。首先向儿童呈现一个道德故事,其后跟随一个问题,如“你认为主人公会怎么做?”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必须建立在儿童能在道德故事提供的线索基础上对他人的道德抉择过程有一个较清晰的认知,并能对其行为作出预测。因此支撑了道德心理发展了几十年的传统研究方法是以一定的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水平为前提的。很小的儿童如果还没有获得心理理论,那就无法使用对偶故事或两难故事来测查道德心理发展水平。虽然现在有些研究者打破了单一的情景故事方法,开始使用其他的道德研究方法,如有人通过对品德词语的内隐记忆研究来间接反映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但是使用最多的还是投射故事法,所以说道德研究方法实际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二)儿童心理理论促进道德心理研究内容的扩展。

篇7

学生的反馈表明,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人际关系处理困难;二是自信心不足。由于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容易产生自卑、妒嫉、疑虑、极端和逆反等心理问题,他们特殊的成长环境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造成了许多不利影响。因此,心理辅导对农村留守儿童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小学教师,关心、教育这些孩子是我们应尽的义务,也是我们对教育事业应作出的贡献,我们要让这些孩子在快乐中度过他们的童年,让他们学会感恩,学会珍惜,懂得付出。这就需要我们立足现实,充分地了解和分析这些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对他们给予帮助,尽量克服因长期缺乏父母照顾给他们所带来的教育和成长方面的不足,使他们也能够像其他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因此,开展心理辅导对这些农村留守儿童来说,意义重大。

近几年来,我县农村小学开展的心理健康辅导课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心理健康辅导课自开展以来已受到了学生和老师的极大欢迎,它使我们的教师的教育观念得到了改观,同时也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了提高。各科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也渗透了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对农村留守儿童出现的心理问题给予了及时辅导,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学校心理辅导侧重于学生良好自我意识的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情绪的合理调控和挫折承受能力等辅导,对留守儿童进行了多渠道多方面辅导。

第一,教师要做留守儿童的知心朋友,利用教师与孩子这种良好的关系来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就要求教师对孩子的想法了如指掌,知道他们喜欢什么,讨厌什么,遇到不同的事情孩子会有什么样的想法。孩子与老师之间的关系密切了,他就会在很多事情上变得主动起来,不会再害怕和害羞。这样,孩子的自信心就会得到较好的培养。

第二,要适时地鼓励和赞扬留守儿童,他们与其他的孩子一样,也会时常犯错,当这些孩子犯错的时候,老师要适时赞扬他们敢于尝试的勇气,使孩子能够尽快地从自己所犯的错误中走出来,避免自卑心理的产生。对于他们所取得的成绩和出色的表现,老师也要适时地给予赞扬和鼓励,使他们能感受到来自他人的肯定和赞许。

第三,让留守儿童在成功中获得自信,培养孩子自信心很重要的一个方法便是让孩子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因为过多的失败体验,往往会使孩子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因此,老师要根据农村留守儿童的发展特点和个体差异,安排适合他们的任务和要求,确立一个适当的目标,使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达到这个目标,让他们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

第四,建立亲情聊天室。学校充分运用网络和手机,让留守儿童与在外打拼的父母定期或经常聊天谈心,时常沟通,为孩子的心理情感找到寄托。

第五,尽快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通过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全面促M留守儿童心理素质的提高。

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其根本目标是充分挖掘学生的心理潜能,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个性的健全发展,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儿童心理健康是儿童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的需要,它既是儿童现时学习之必需,也是社会对未来建设者素质的要求。作为农村心理辅导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创设人人关心孩子,个个关爱学生的良好社会氛围,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使得每个农村留守儿童都能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陆春燕,张威林.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35,37.DOI:10.3969/j.issn.1673-1999.2007.01.017.

2.陈黎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解决机制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35(5):280-281.DOI:10.3969/j.issn.10

08-9640.2015.05.135.

篇8

5-12岁女性儿童他们正处于A身心发展、个性特征塑造、品德意志培养的关键时期,心理健康对其学习、人际适应甚至人生发展都十分重要。通过对她们的调查研究,对拉丁舞锻炼前后的小学生心理健康各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为女童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实践指导和理论依据,为更好的普及和推动拉丁舞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荆州市博艺少儿舞蹈培训中心拉丁舞班30名5-12岁女性儿童作为实验组,已进行拉丁舞训练1年。从荆州市实验小学随机抽取未进行拉丁舞训练的学生30名,合计60名,年龄在5-12岁,作为对照组。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拉丁舞的资料,身体心理健康的书籍,通过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查阅了近年关于拉丁舞促进锻炼者身体,心理健康的研究论文,作为本研究开展的基础。

1.2.2 统计法

对有关数据进行常规数理统计及分析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 参加拉丁舞锻炼以前5-12岁女性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如表1 )

从调查总体来看,有80%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仍有7.5%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2.5%的小学生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说明拉丁舞锻炼之前女性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很理想,应当足够的重视。在八个内容量表测量中发现,异常焦虑的检出率比较高,分别为学习焦虑、自责倾向、对人焦虑、身体症状。表明小学生在学习上压力过大,学校和家长过分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从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究其原因,应试教育制度和成才观念是主要因素,其次是社会环境、独生子女和主科副科错误观念等。

2.2 锻炼前、后5-12岁女性儿童心理健康变化情况( 如表2)

由表2可知,通过一年的拉丁舞练习,普遍女性儿童在心理健康状况有了明显改善。由表可见,心理健康的比例上升了12.5个百分点;心理状态欠佳的比例较练习前下降了7.5个百分点; 一名轻度心理障碍的女童心理健康状况得到较大幅度的改善。这表明,拉丁舞锻炼对改善5-12岁女童心理健康状况有较为明显的作用,宜于在学校普及和推广。在八个内容量表测量中还发现,女性儿童们在练习前、后各因子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学习焦虑、自责倾向、对人焦虑、身体症状四个因子排在前四位。究其原因,可能与拉丁舞本身带有的娱乐、健身、交际功能有关。

2.3拉丁舞训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少年儿童正处于身心迅速发育时期,在此阶段由于身体迅速发育成长,可使少年儿童的身心状态表现出极大的不稳定性,并具有一定的可塑性。这个时期少年儿童若能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生活习惯,无疑对其今后的健康成长有相当大的作用。通过拉丁舞的训练,有助于少年儿童对时间、空间、运动的知觉、注意力、想象能力、模仿能力等心理过程的发展,也有助于培养其集体观念及对音乐、舞蹈和艺术体操活动的兴趣。在调查访问中发现,经过业余系统拉丁舞训练后,对少年儿童可产生以下影响:

(1)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加强。受过拉丁舞训练的学生,大多具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为班级的利益可以牺牲个人利益,对老师安排的事情很负责任,责任感明显增强。

(2)自信心的增强。随着学生训练中表现力的提高,心理状态也更加稳定。在建立初步信心的过程中,学生体验到自己的能力,在不断高质量完成动作并取得好成绩的过程中,使她们更增强了自信心。感受到自己的追求美、体会美、展现美,在练习动作时更加专注,觉得自己具有可表现的地方,从而更加自信。

3.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研究结果表明,拉丁舞锻炼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在本研究的实验中得到,参加拉丁舞锻炼的学生在实验前后比普通学生在心理健康全量表分上有很大改善,心理健康明显好与对照组,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说明拉丁舞能够使学生有效地抵御自责、过于敏感的不良心理倾向,有效地增强自信心,改善孤独、对人焦虑的心理倾向,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3.2 建议

有关部门和学校应当注重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摒弃主科(语数外)和副科(体音美)观念,促使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拉丁舞锻炼对于改善学生心理状况、提升学生健康水平的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静. 拉丁舞锻炼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8):227

[2] 尹霞. 拉丁舞对学前班儿童注意稳定性影响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64-165

篇9

研究中采用于海琴修订的Kerns依恋安全性量表[3]。这是一份儿童自评量表,共15个项目。该量表采用5点计分法,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计1~5分,分数越高表示亲子依恋水平越高。父、母问卷各自独立,但问题内容相同,分别施测后得到儿童对父、母各自的依恋得分,简称之“父子依恋得分”和“母子依恋得分”。本研究中父子依恋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5、母子依恋量表为0.66。

本研究所用长处和困难问卷(学生版,由中文繁体转换成中文简体)是由SDQ官方网站的台湾版本。

SDQ学生版共25个题目,每个题目按0~2三级计分。问卷分为困难部分和长处部分。困难部分包含4个分量表,分别是:情绪障碍、品行问题、注意障碍和同伴关系问题,长处部分则只有亲社会行为分量表。本次测量中因为同伴关系分量表信度过低而将其删除,困难总分由情绪障碍、品行问题和注意障碍构成。本研究中困难部分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0,亲社会行为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65。

采用SPSS 16.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以p

二、研究结果

1. 儿童亲子依恋的基本情况

量表结果表明,小学中高年级母子依恋与父子依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儿童对母亲依恋的得分显著高于对父亲依恋的得分。独生子女在父子依恋和母子依恋上的得分均高于非独生子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级的亲子依恋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事后比较显示:三年级儿童的父子依恋和母子依恋得分均高于四、五年级。留守儿童的亲子依恋得分高于非留守儿童,达到边缘显著水平。

2. 儿童心理健康的基本情况

男女生在情绪障碍上无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在品行问题、注意障碍和困难总分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在亲社会行为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女生,表明男生的心理健康程度显著低于女生。独生子女在SDQ各维度上的得分均高于非独生子女,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留守儿童的困难总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亲社会行为得分则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

3.亲子依恋与儿童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积差相关分析表明,父子依恋、母子依恋与SDQ各因子存在一定的相关。父子依恋、母子依恋与情绪障碍、品行问题、注意障碍和困难总分显著负相关,与亲社会行为显著正相关。(见表1)

4. 亲子依恋对SDQ各维度的回归分析

分别以SDQ中的情绪障碍、品行问题、注意障碍、困难总分和亲社会行为为因变量,以父子依恋、母子依恋为自变量进行简单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发现,父子依恋和母子依恋在各方程中的回归系数都是非常显著的,对SDQ各维度均具有良好的预测力。(见表2)

三、讨论

本研究发现,儿童对母亲依恋的得分显著高于对父亲依恋的得分,这与于海琴[3]的研究结果一致。大多数家庭中,儿童都是由母亲来抚养教育,儿童和母亲在一起的时间远比和父亲在一起的时间要多。对于儿童的身心状况,母亲给予了更多的关注,母亲能够更好地觉察和理解儿童。儿童也愿意将内心的想法告诉母亲,乐意与母亲进行交流沟通。儿童与父亲在一起的时间本来就有限,交流不多,父爱往往又是内敛的,很少直接表达出对儿童的关心。因此,母子关系远比父子关系更亲密。本调查发现,独生子女的亲子依恋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这与现实生活也是相符的。相对于非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得到的是父母全部的爱和无微不至的照顾,独生子女对父母的依赖性更强,更愿意向父母倾诉。对非独生子女而言,由于有其他的兄弟姐妹,父母的精力难免分散,儿童不得不自己解决一些问题。这都使得独生子女的亲子依恋得分更高。本研究发现,小学中高年级儿童的亲子依恋发展趋势是:三到五年级呈递减状态,三年级要显著高于四、五年级。随着年龄增长,儿童的自我认识也在不断发展,独立意识不断增强,社会生活范围不断外延,与同伴的交往逐渐增多,儿童对父母的依恋也随之下降。留守儿童的亲子依恋得分低于非留守儿童,达到边缘显著。父母一年中的多数时间都在外地,儿童很难与父母建立亲密的关系,这使儿童的依恋对象可能不再是父母,而是其他的监护人,这点尚需作进一步的深入探讨。

本调查发现,在SDQ 自评问卷的各个分量表得分上,男女生在情绪障碍上无显著的差异,男生在品行问题、注意障碍和困难总分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在亲社会行为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女生。这与章晨晨等[4]有关10-14岁青少年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已有文献也发现,女性的内化性问题发生率高于男性,而男性外化性问题发生率较高[5],即女生更容易出现情绪问题,男生则更多地表现为外在的品行和注意障碍等。本研究中女生的情绪障碍没有显著高于男生,这表明10-12岁的男女生在情绪处理方面的差异还未显现出来。亲社会行为得分差异,可以归结为女生的移情能力高于男生,女生更愿意帮助他人。男女生在SDQ各维度上的得分差异表明,男生的困难总分显著高于女生,亲社会行为低于女生,男生的心理健康程度不如女生。这也提醒教师要给予男生更多的关注,帮助他们应对面临的各种问题,促进心理健康。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是否独生对于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并无显著影响。留守儿童的困难总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亲社会行为则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这与以往多数有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亲子关系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社会行为、情绪情感和自我认知等都产生了消极影响[6]。

相关分析显示父子依恋、母子依恋与情绪障碍、品行问题、注意障碍和困难总分显著负相关,与亲社会行为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的回归分析表明,父子依恋和母子依恋在各方程中的回归系数都是非常显著的,对SDQ各维度均具有良好的预测力。基于本研究的结果,笔者认为,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应充分考虑到亲子关系的重要性,重视亲子依恋对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就家长而言,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关注、信任和支持,多和孩子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的身心状况。另外,父母和孩子共同参加一些家庭活动(例如旅游和亲子体验)有助于培养和促进亲子依恋。改善亲子依恋也不单单是家长的事情,与父母沟通建立亲子依恋也是人际沟通能力的一个方面,建议学校将沟通能力训练纳入教育任务中,开展班级人际互动活动(如团体辅导)。此外,应加强学校和家长的互动以形成教育合力。保持学校与家长的联系,让家长及时掌握儿童状况,可以通过家长学校帮助家长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而与孩子建立亲密的依恋关系,提高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杨宏飞.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研究的回顾[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4):289.

[2]Lieberman M.,Doyle A.,Markiewicz D.Developmental patterns in security of attachment to mother and father in late childhood and early adolescence:associations with peers relations1Child Development,1999:70,202-213.

[3]于海琴.小学高年级儿童亲子依恋及其与同伴交往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4):37-39.

[4]章晨晨,凌宇,肖晶,杨晓来,杨娟,姚树桥.中文版长处和困难量表(自评版)在832例青少年中的试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2009,17(1):8-11.

篇10

儿童发展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有规范化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本质上就是一套规范体系,说白了,就是一套游戏规则。没有这套规范体系,科学就不成其为科学。科学实验是科学认识的基础,没有科学实验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实验研究确实为儿童发展心理学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众多的理论,从而也为学前教育提供了依据。近年来,发展心理学家对传统的研究方法作了创造性的改进,使研究对象有所扩大,研究内容有所拓展,从而对早期教育产生了更加丰富的实用价值。最典型的是发展心理学家一改以语言反应为指标的传统,采用注视时间、生理反应指标等研究方法,把实验研究从幼儿推伸到早期婴儿身上,扩大了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使我们对婴儿甚至新生儿的心理能力有所认识。没有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就没有“托幼一体化”的教育主张。

此外,精巧的实验研究也为传统的发展心理学理论注入活力。如新皮亚杰学派用实验法补充了皮亚杰临床法的简略,使理论体系的实验支柱更加可靠。为了克服认知心理学面临的理论和技术的挑战,有些认知心理学家甚至主张把认知心理学与精神分析相结合,以便形成一种新的学科分支,达到相互扶持、共生共荣的目的。

实验法对心理学的贡献是不可抹杀的。我们知道,任何理论都力图对可能世界作出结构描述,理论作为描述真实世界的结构,需要经受指称性的检验。这种检验只能通过实验来完成。每一个实验结果所得到的特称判断,为理论提供事实,提供补充,提供确证。科学实验融合了理性思维与感性认识的特点。它既是衡量已有知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又是产生新理论的基础。从一般意义上讲,理论必须服从实验,无论是背景理论还是待验理论,概莫能外。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成果的积累,实验研究的规范性渐渐暴露出自身的局限性。任何一个实验研究都只能孤立地、静止地、人为地进行,因而它的适用范围是狭小的,研究对象是有限的,数据资料是零散的,反映水平是肤浅的,与真实的人的心理相去甚远。尤其可悲的是实验研究越丰富,人的整体被分割得越细小越零散,我们就越不明白人的心理是什么。也就是说,实验性越强,反映性就越差。而反映性越差,价值性就越低,兴趣性更是荡然无存。问题更严重的是实验法从方法论上支持了原子说、机械论和还原论,在认识论水平上造成众多的负面影响。于是,不少人对实验法产生怀疑。人们开始以更开放的心态对待研究方法,最典型的是把质的研究引入心理学。在学前教育中,不少研究者还大量使用个案法、行动研究法等。我们知道,质和量是一对哲学范畴,它们是相互关联的。在研究中,纯粹的定性与定量方法是不存在的。无论是哪一种研究方法,都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都必须有事实与逻辑这两条腿。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都应该是有事实根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都应该是实证的。这是科学研究的客观性的要求。“无论是哪一个时代的科学的价值目标或价值标准都不能离开客观性这个最根本的价值标准,而且必须以客观性或客观性程度(广度和深度)为准绳。”〔1〕

有人认为,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不可能甚至不应该进行量化的研究。其实,量的研究的精髓就是研究者对被试施加影响,寻求影响与变化之间的关系。教育本身不就是这么一种过程吗?如果我们把自己找不到变量、提不出假设归罪于实证研究,难道不感到有失公允吗?我注意到一些科研论文缺乏科研的规范,研究无假设,却美其名曰“白描”;取样范围狭小,数据不充分,就冠以“质的研究”;论文无结构,却号称后现代;甚至有些博士学位论文写成读书笔记,有文采的更是写成“博士散文”。这样的论文并没有为学科提供新知识,对学前教育也没有提供新指导,它的学术价值就很有限。我们应该树立科研的规范意识,在科学哲学层面上充分认识科研规范的意义。有些学者近来热衷于现象的解释,按自己的臆想来解释儿童的行为。这对理解儿童和认识儿童毫无价值。据说解释学的理论根据是后现代主义,其实这是对后现代主义随心所欲的曲解。这种解释既缺乏科学精神又缺乏负责态度,此风一旦在学前教育界蔓延开来,是多么可怕!

我们知道,对现行科学体系,包括研究方法的抨击,是后现代主义在科学领域中的一大目标。后现代主义否认传统科学方法论所设定的目标,认为这个目标是无法实现的。世界上不存在一种普适的思想和中性的规则,科学方法论总是与某种理论相关的。客观性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后现代主义的心理学家们竭力主张将传统的注重归纳推理和实验研究的方法转向注重语义分析和协商对话,终结实证的主导地位,采用多元化研究方法,使心理学研究向价值负荷和人性复归而努力,促进心理学理论向多元的、去中心的、有情感的、重意向的、重社会关系的、本土的方向前进。①所有这些观点无疑是革命性的。它充满着反传统、反权威、反主流、反因果决定、反科学主义的豪情。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后现代主义的心理学目前还没有解决方法论的问题,我们只能承认它是理念上的一大进步。但沉浸于后现代主义的相对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潮对科学发展和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对幼儿教育的发展是有害的。

后现代主义的解构主义应该是对结构主义局限性的解构,而不是对结构的摧毁。对科研局限性的克服,是要在更大范围的研究中坚持客观性原则和灵活运用客观性方法,而不是要放弃客观性原则。科学研究是人的认识活动,它确实离不开人的主观世界。但人类对客观存在的认识只能是主观与客观的永无休止的磨合,而不是退缩到主观世界中去探究客观存在。简单地去主观臆断,热衷于把一些对个别现象的解释归之于一个新的形而上学动因,且这个动因并不能给出更一般的解释,这不是科学解释,而是伪解释,因为它缺乏可检验性。在科学上,原则上的可检验性是科学得以成立的必要条件。认识世界是人类本身的需要。这个需要可以通过科学、艺术、宗教等方式来满足。用规范来认识世界就是科学,用体验来反映世界就是艺术,用信仰来规范行为则是宗教。无论是量的研究还是质的研究,都应该是有事实的,是可证实的。或者说,应该是经验的,而不是体验的甚至是信仰的。把科研活动退化为充满个人体验的精神遨游和完全封闭的自我表现,是科研的藩篱,于理论、于实践断无益处。套用一句流行用语:发展是硬道理,倒退是没有出路的。

时至今日,在儿童发展心理学中,实验法与其他方法的综合运用,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主流的方法依然是实验法。即便是研究儿童对他人的意图、信念和动机之类的内部心理过程理解的心理理论,也离不开实验法。

就实证研究本身而言,它也在不断改进之中。例如,人们开始从传统的研究思路中跳出来,不再热衷于把研究结果推广到更广的领域,而是更加注意单一的法则,更加注意生态、社会环境、人际交往对发展的效应。同时,研究内容也从外部行为推进到内心世界,研究儿童的心理理论。所有这些进步都体现了人类为追求认识的客观性作出的不懈努力。

我想,对于我国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现状而言,问题不在于实验太多了,实证过头了(实际是此类研究还远远不够),而是在于我们的研究者重科学事实的收集和规律的发现,轻理论的构建,缺乏理论建设的功夫,没有将研究成果及时归纳成相应的理论体系。殊不知,科学理论比科学规律具有更强大的解释功能、预测功能和生题功能。在我们的心理学领域中,理论研究和理论建设确实太薄弱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复杂的。比如,述而不作的文化传统,理性思维规则不清,理论兴趣不足,批判性疲软,创造性缺乏,等等。这种现象在早期教育范围内也普遍存在。在早期教育中,尤其是在幼儿园教育中存在着强烈的跟风现象,表现为蝴蝶效应突出。究其根源,主要是缺乏理论分析和怀疑精神。其实,理论并不是高深莫测的。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总是在特定的理论指导下提出研究假设,总是在理论指导下对观察材料或实验数据进行分类和评价,总是在用研究成果对理论进行补充或修正,因此提出一个微型理论是完全可能的。美国心理学家吉布森夫妇的知觉学习理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与其他心理学大师及其理论相比,吉布森理论不是那种气贯长虹的骇世之作。她的研究领域就限定在知觉学习和发展中,在这个领域中,她唯一的研究原则就是通过一个又一个有分类的实验为理论添砖加瓦。虽然她还没有做到让自己的理论预见从所有的实验中得到证实,也没有使自己的理论对知觉这一心理现象作出总体的说明,但她在这一领域中几十年如一日的努力,功不可没。她对事业的坚定、专注,务实、勤奋、充满智慧又不失幽默的精神,给每一个从事儿童心理学和儿童教育工作的人留下了富有启迪的影响。平心而论,吉布森的知觉学习理论尽管在知觉发展研究领域中是众所周知的,但并不支配着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取向。在我们看来,这正是她的可贵之处。科学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冲破旧体系、旧思路的过程。一个对某一领域有影响但并不垄断的理论,才是推动这一领域发展的内在力量。吉布森及她的同事们的基本课题是年幼婴儿能发现什么和注意什么,用实证科学的态度精心地收集儿童知觉发展的资料,这对于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和教育实践是极其重要的。她的理论不仅使我们充分地认识儿童知觉发展的规律, 也促使我们认真地思考在学前儿童教育与特殊儿童教育中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发挥儿童的主体活动功能,切实提高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的质量。”〔2〕相比之下,我们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够,而要做到这一点又是完全可能的。朱智贤先生在《儿童心理学》一书中提出的新需要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动力的假设,就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理论。有理论的实验和有实验的理论,才是最有生命力的科学研究。

参考文献:

〔1〕刘大椿.科学哲学通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315.

〔2〕王振宇.儿童心理发展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58.

Experiment with Theory and Theory with Experiment

Wang Zhenyu

篇11

    二、儿童文学翻译研究新视角

篇12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留守儿童的数量也随之加大。在这种状态下国家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也上升了一个新的阶段。针对于留守儿童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发现了诸多问题。首先,留守儿童平时所用的产品存在着种类比较单一,功能上缺少趣味性与互动性,虽然有些产品暂时能给儿童带来快乐,但他们需要得更多的是到情感上的关怀,所以设计的产品在心理情感关怀方面存在这不同程度的缺失;其次,很多留守儿童没有很好的娱乐场所和产品,尤其是欠发达的地区,大多数的留守儿童经济生活水平并不高,所以在选择儿童产品的时候一般会考虑到价格的因素。因此,价格也是留守儿童选择的因素之一;再次,很多的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都很重视孩子情商、智商以及各种兴趣的培养,但是没有考虑到留守儿童作为“社会人”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另外,据统计大部分留守儿童属于隔代教育,由于思想及文化的差异,在儿童产品的使用上,表现出疑惑,导致留守儿童产品没有很好的被重视。

二、情感关怀的儿童用品设计表达

(1)人性化设计是现代产品设计的基本要求,把情感关怀因素纳入留守儿童用品的设计之中是人性化设计的重要手段之一。本课题试图以情感体验为切入点,结合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对留守儿童用品设计提出新的要求。分别从情感体验的三个层次,即物境状态、情境状态、意境状态分析,采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运用儿童心理学等相关理论对用品设计进行研究,从而设计出具有情感关怀的留守儿童用品。

(2)产品的互动性是留守儿童产品设计的重要要素。由于留守儿童增多,缺乏与父母和心理年龄相适应的沟通语言、游戏伙伴,而容易形成孤独感和失落感的现状,我们可以设计出增加留守儿童与父母的联系的亲子式的通讯设备,通过用品的外形、声音、表情和图像等形式的设计使其与儿童沟通,且在设计当中加入群体性娱乐玩法的产品,满足儿童的情感需要,促使他们的心理向积极的方面发展,达到情感的互动。

(3)情景体验的表达。把情感关怀因素纳入留守儿童用品的设计之中是人性化设计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设计实践中,进一步分析情感关怀要素与留守儿童用品设计的契合,通过分析情感化的表现形式,例如形态的同构、情境的同构、装饰手法、和系列化等,并将情感关怀体现在留守儿童的生活用品设计、学习用品设计、玩具设计等等;最后通过整合,将情感关怀与留守儿童用品进行创新设计的体验,包括拓展用品的功能,将产品外形与心理情感相结合,玩具用品与通讯技术相结合,对具有群体合作性的用品设计进行创新研究等,通过综合分析来设计出具有情感关怀的留守儿童用品,来最大程度满足他们的需要。

三、情感关怀的儿童用品设计原则

(1)安全性原则

产品的安全性设计是留守儿童用品最基本的原则,父母外出务工最担心的就是孩子的安全问题。安全性设计是儿童在正常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不受到来自产品方面的任何伤害,即使在无意识中进行了错误的操作,也能将伤害降到最低限度,从而保证儿童的安全。大多数留守儿童生理、心理发育尚不成熟,对事物的认知也不完全,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他们在使用产品时,任何潜在的问题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安全性原则是留守儿童产品体现情感关怀的首要条件也是最基本的条件。不论是留守儿童产品在造型上、色彩上和材料使用上,都不应该给儿童造成任何身体上或心理上的伤害。

(2)趣味性原则

对于大多数留守儿童来说,产品的趣味性是仍是设计的重点,因为儿童产品开发初衷都是抓住儿童好动且注意力易涣散的特点,将趣味性有效的融于产品设计当中,增加产品与人的情感互动。群体的娱乐更是缓解孩子孤独心灵的重要方式,要想让孩子身心愉悦的在产品中找到乐趣,不但要求产品外表有足够的吸引力,更重要的是和小伙伴一起互动,一起玩耍时的快乐心境。另外,据儿童心理学专家研究;95%的儿童均能在玩耍娱乐的氛围中领会更多知识。由此可见,留守儿童产品设计的开发应讲各领域知识巧妙的融入结合,使寓教于乐中,并分享快乐(如图1,图2)。

(3)体验性原则

体验性是指通过儿童产品让其肢体和感官积极参与活动并得到相应的锻炼,通过产品让留守儿童的社会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进行留守儿童用品设计师不仅要考虑到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以此打开新鲜知识的大门,还要通过合理科学设计,使留守儿童能够在娱乐游戏中体验到合作互助的群体乐趣。

童年是在各类过家家游戏中度过的,他们会模仿各类生活场景,并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模仿力,设计一些具有“玩伴参与性”或者“生活情境性”的设计产品,以供留守儿童共同合作完成,是培养孩子作为“社会人”的重要方法。“怀抱?细语”椅的设计(如图3),以现代社会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缺乏的情感交流为出发点,作品意于改善子女与父母之间的情感缺失,模拟父母在家时的情景体验,设计亮点有,一是椅子外形以拟人化的形体,正是父母与子女间缺失的温暖怀抱;二是椅子上三个音响的设计,椅子的系统可录入子女对老人的“细语”,父母对孩子的“细语”,在思念的时刻,体验在“怀抱”中爱感觉。

结束语

随着社会对留守儿童的高度关注,其使用产品也收到人们的重视,当留守儿童情感产生缺陷时,此时作为从事设计的人员也有责任来帮助和解决社会上存在的问题,这是作为设计师应有的社会责任,因为设计不仅是解决某种生活方式,更是解决社会中出现的问题;设计不仅是一种文化,更对一种对人类尤其是弱势群体---留守儿童的关怀和尊重,设计不仅是为一种个人行为,更是全体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留守儿童的身心会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文佳,基于儿童心理特征的亲子产品设计原则,中国知网

[2] 罗仕鉴,《儿童产品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09

篇13

中央电视台六一儿童节晚会(下文简称六一晚会)是一场大型少年儿童综艺性文艺晚会,浓缩了多种多样的儿童艺术表现形式,对于我国少年儿童的精神成长和集体记忆都具有重要的传播价值。从1985年第一次在中央电视台创办,到2016年六一儿童节,时间都已经过去了31个年头。作为一种重要的儿童电视形态,六一晚会经历了一个节目不断演化发展的历史过程。近年来,六一晚会已经演化成为我国儿童欢庆节日的视觉盛宴和娱乐大餐,在这当中,视觉传播与节目创新之间的关系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学术问题。为此,笔者主要考察近年来的央视六一晚会的节目内容与视觉效果设计,进一步分析研究其视觉传播模式与节目创新路径之间的内在关系。

一、文献回顾:2013~2015年央视六一晚会视觉设计综述

在中国知网以“央视六一晚会”或“儿童节晚会”等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所得的结果仅仅20多条相关论文,这些论文主要对晚会的节目进行评析或对晚会的创作总结思考,仅查询到有3篇文献是关于晚会的视觉设计、虚拟置入技术、虚拟场景设计的研究,分别针对2013~2015年的央视六一晚会。

对于2013年的央视六一晚会,赵晔(2013)对虚拟置入技术进行了业务总结分析:“虚拟置入技术的熟练运用,使整台晚会充满了迷人的童话色彩,营造出欢乐的节日氛围和美轮美奂的虚拟世界。虚拟技术的应用,不仅为节目内容的延展和丰富做出贡献,并很好地与现场大屏幕和舞美结合起来,渲染节目的整体气氛,为节目增添绚丽的视觉美感,营造欢乐的节日氛围。[1]”具体而言,这种虚拟置入技术表现在诸如《动漫联唱》节目中的虚拟快乐街、中国功夫《武术与舞狮》节目的炫酷中国风、少儿歌曲《蔬菜进行曲》会说话的蔬菜等设计当中。

对于2014年的央视六一晚会,刘新(2014)对其整体视觉设计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介:“本场晚会,我们不仅将一号演播大厅打造成一个儿童世界,在电视转播效果上也做了创新,进一步强化了晚会的电视表现力和感染力,运用新技术为这台晚会添彩。本场晚会共设置了10 台摄像机,全方位展示一号厅空间,其中在舞台正面我们安装了一套5m带虚拟跟踪的摇臂摄像机用虚拟技术打造三维空间的梦幻世界,虽然现场观众看不到,但通过AR 技术手段,给电视观众呈现了一个3D 的虚幻世界。[2]”具体而言,在开场歌舞《飞旋的梦》中以虚拟技术配合节目内容,实现舞台中央神奇地长出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的效果;在《随它吧》的歌曲中,舞台大屏幕展现《冰雪奇缘》电影中的经典画面配合高科技虚拟影像,让观众走入一个梦幻的纯白冰雪世界。

总体看,从2013年到2015年,央视六一晚会的视觉效果进行了精心的设计,特别是采取了虚拟置入技术、虚拟场景设计的技术,并与舞美设计等进行了融合呈现和系统配合,形成了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尽管年复一年,模式相同,但新媒体技术每年都有所创新,有所增强,艺术效果也有所提升。

二、理论框架:视觉传播的ACTS模式概述

宁海林(2012)基于符号学理论和阿恩海姆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提出了视觉传播机制ACTS模式,即从吸引注意(Attention)、引向内容(Content)、展现主题(Theme)和积淀为符号(Symbolic)四个层面来解析视觉传播机制。这一模式的提出尽管是基于新闻图像的传播过程而提出的,然而,对于活动影像传播过程同样具有理论分析工具的作用,特别是在新媒体环境下,活跃的视觉传播都具有从视知觉形式层面到文化意义层面的一般传播过程,其内在的机制具有一致性[3]。

在这背后,其实是由视知觉形式动力(Visual Perception Form Dynamics)[4]驱动形成,而视知觉形式动力一方面是视觉形式建构的动力机制,完形倾向是一种动力机制;另一方面表现为动态形式。从表现形式上看,视知觉形式动力就是我们在图像中感觉到的那种视觉力,是一种心理力,比如人们常说的“视觉冲击力”。

正是在视知觉形式动力的作用之下,才形成了ACTS模式中四个层次的递进关系。具体而言,ACTS模式包含以下四个层次:

1.吸引注意:图像或影像只有引起观者注意,才有可能起到传播效果,而视知觉形式动力是吸引注意的一种有效手段;

2.引向内容:图像吸引了观者注意,但观者却注意不到传播者欲传播的内容,这就需要图像中的视知觉形式动力对观者目光的引领,使传播的内容得到关注;

3.展现主题:视觉传播内容(视觉元素)是能指,不是传播的真正意图所在,图像表征的是文化层面的意义是所指,包括社会权力、话语和意识形态等;从能指到所指这一过程也是通过视知觉形式动力的运作来实现的;

4.积淀符号:大脑对图像主题加工形成视知觉形式动力结构,即积淀为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当人们再次见到这些符号时,便会在心中唤起这种动力结构,相关信息、意义也同时涌现出来。因此,这些积淀下来的符号,又加入到“吸引注意”这个起始项中,形成一个新的视觉说服机制循环[5]。

以上四个层次是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的逻辑性。

三、案例分析:2016年央视六一晚会视觉传播模式及特征

2016年央视六一晚会,是中央电视台于2016年制作播出的大型少年儿童综艺性文艺晚会,节目以中央电视台一号演播厅为中心,该节目于2016年6月1日20时通过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少儿频道等进行直播,同时通过网络视频平台面向全球直播。这届晚会主题为快乐成长,由《做人篇》《立志篇》《创造篇》和《欢乐篇》四个篇章构成,以学做人、学立志、学创造为主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营造一个与众不同的欢乐氛围。从视觉角度上看,这届央视六一晚会更加强调奇幻梦幻色彩,运用了先进的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让观众参与互动[6]。

从视觉传播机制ACTS模式视角,分析这届晚会的若干典型节目和内容环节,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有益启示。

(一)《熊熊修理铺》《不能没有你》等情景剧的ACTS模式分析

在2016年六一晚会上,穿插呈现了《这是谁的钱包》《熊熊修理铺》《老师您好》《不能没有你》《我的玩具给你玩》《放学路上》《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小小垃圾桶》等多个情景剧。在这些短剧中,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表演,演绎着一个个小故事,感悟其中的做人道理和智慧启示。

例如,《熊熊修理铺》讲述了一段小兔子要熊师傅修补月亮的故事。在舞台的效果上,除了看到小兔子、熊熊修理员们的歌唱对白表演之外,在视觉层面,还可以看到幕后美丽的夜空,悬挂着月亮,从弯弯的弦月到满月,还有一闪一闪的萤火虫,这就是所谓第一个层次“吸引注意”的图像视觉元素;第二个层次“引向内容”则是在注意力后面所展示的故事情节,即修理月亮实际上是月有阴晴圆缺的自然规律,并且由熊熊修理员在音乐剧中演唱出来;第三个层次的“展现主题”也是在音乐剧中直接演唱出来,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孩子。由此,在这一节目当中,视觉传播仅仅到达了第一、第二层次,展现主题主要是孩子们在演唱中直接表达出来的。但是,这似乎并不会妨碍这一节目本身,今后可以作为一个能指的“积淀符号”,倡导引领孩子们的做人要诚实守信的根本。

再如,《不能没有你》这部情景短剧则是讲故事的形式呈现了蚂蚁王国中的工蚁和兵蚁之间的故事,在面对洪水来临时,工蚁和兵蚁们通过团结协作、报团抗洪,最终战胜了滔滔洪水。在舞台的视觉效果层面,可以看到非常逼真效果的用虚拟现实技术呈现的大雨淋漓的景象、洪水滔天的危险境遇,这个“吸引注意”的第一层次非常到位;第二个层次“引向内容”,则完美呈现了蚂蚁王国面临的险境,从而形成第三个层次的“展现主题”也非常自然,即容易让观众形成“团结才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的认知,包括舞台上情节表现和视觉表现都能同时指向这一主题,演出现场和台下观众都齐声喊着:“冲出去!”,形成了很好的艺术感染力。《不能没有你》这部情景短剧最终也完成了一个“积淀符号”的视觉传播层面,其故事情节和视觉形式都浓烈地传递了“在困难面前必须团结起来”的意义,而在节目最后,一群小孩子坐在一起听主持人讲“团结”两个字的含义时,就是一个“积淀符号”的时刻,对于节目立意做了一个有力的浓缩提炼。

(二)2016年央视六一晚会视觉传播的模式特征小结

各类情景剧在其主题展示和符号积淀的层面上,具有内在的逻辑,可以从演员们的对白、唱词和解说中加以明示和不断重复呈现;因此,在第一第二层面,主要取决于视觉上是否逼真、是否具有形象性和吸引力。整个晚会看下来,几乎每个情景剧节目都做了较为丰富的视觉表现,各种背景精彩地呈现在晚会大屏幕当中和整个演出空间当中。在其他的节目当中,如果视觉表现不够,则用主持人的对话进行适当引导和话语解说,几乎都完整完成了ACTS模式中的四个层次。

需要说明的是,2016年央视六一晚会视觉传播设计照顾到了少年儿童的特点。例如,在“吸引注意”和“引向内容”的层次,大量调用甚至集合了孩子们所喜欢所熟悉的形象(如60多种卡通人物的大巡游)和所热爱的少年明星(如TFBoys和SNH48& BEJ48的歌曲),也大胆地引入了新的节目元素(如杂技、舞马秀等)运用国际化的节目内容(如《疯狂动物城》主题曲演唱)和四个分会场的传播方式。在“展现主题”这一层次,往往多次重复地展现主题,从不同的视觉途径展现同一主题;在“符号积淀”的层面上,则通过贴近儿童特点的主持人话语引导和整个节目的流程设计,不断地强化央视六一晚会在引导儿童健康成长的教育使命和热爱党、热爱祖国、弘扬主旋律的文化传承功能。

四、讨论总结:新媒体环境下儿童电视节目视觉传播与节目创新的关系

(一)节目创新首先要尊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及规律

根据一项有关电视观看的儿童发展心理学文献综合研究(Daniel &Katherine,2010)报告:6个月月龄的婴儿已经可以识别屏幕上的物体和人;24个月月龄的孩童能够理解和模仿包含在单个镜头里的简单动作,并能够整合几个简单镜头里的信息;2岁到5岁的幼儿容易出现“视频致呆”(Video Deficit)现象,即同样幼儿在现实生活中能轻而易举理解的东西,在视频中出现时,往往幼儿需要多次地反复观看才能理解;但到5岁之后,这种理解能力的差别迅速缩小。学龄前儿童已经能学到很多蒙太奇的语法并能够理解简单的叙事作品;从本质上达到成人理解电视的能力要到13岁的时候[6]。由此可见,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是复杂的,依照年龄的不同,其电视观看的理解能力和认知程度都各有特点,电视节目创新要尊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才能创作出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节目样式。像央视六一晚会这样的儿童电视节目主要是面对6岁以上的少年儿童的传统综艺节目,具有综合性、时代性的特点,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担负着对全国少年儿童教育的使命乃至进行国家认同的一种传播仪式建构的作用,需要在保持节目样式的稳定性、传承性的基础上不断贴近新媒介时代的儿童需求。对于一般意义上的儿童节目,在创新节目的同时,要大力吸收儿童发展心理的研究成果和进行相关领域的探索试验,才能在更大传播范围、更多节目品类中加以推广。

(二)适合儿童的视觉传播设计是节目创新的重要路径

视觉传播设计是一个不断推陈出新的发展历程。当然,近年来的六一晚会可能也存在一种过于依赖或过度运用虚拟的视觉设计的问题,感到节目舞台过于“炫目”,这也值得讨论。关键是看孩子们是否喜欢,是否有带入感,是否能激发他们的热情和理解能力。因此,在视觉传播设计当中,依然要考虑到是否适合儿童接受的问题。在视觉传播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到如何能在吸引注意(Attention)、引向内容(Content)、展现主题(Theme)和积淀为符号(Symbolic)四个层次均能产生有力的影响,至少在第一第二层次上要产生有效影响。如果不能产生有效影响,就不需要过度运用,哪怕是技术上再炫酷、再先进,也不要采纳。

(三)多方位融合新媒体是节目创新增强互动的有效方式

必须认识到儿童节目的观众是儿童,而不是成年人,更不是赞助商。真正增强与儿童(当然还应包括儿童的家长)的互动,是提高节目质量和增加节目影响、提升社会效益的重要方式。央视六一晚会,由于面向全国,采取了适合互动的多种方式。2016年六一晚会中的VR技术、宝宝笑脸征集、“边看边聊”在线交流、“摇电视”双屏互动活动、点赞等这些新技术和网络手段的成功使用,将晚会打造成为一台电视机内外、线上线下全面融合的晚会,为电视节目的融合发展做了有价值的尝试。这对于其他节目或地方电视台类似的儿童电视节目创新,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赵晔.虚拟童话世界中的快乐一天――2013年六一晚会虚拟置入技术的应用[J].现代电视技术,2013(9).

[2] 刘新.央视“六一”晚会视觉解析[J].现代电视技术,2014(8).

[3] 宁海林.视觉传播机制ACTS模式――以新闻图像为例[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