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大学生工程实训总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经过为期一个星期的认识实习,我了解了很多与专业有关的知识,还包括毕业设计的制作。实习时还学到不少建筑基本常识,比如主教学楼道向都很明确,一般都是东西朝向,这样可减少太阳直射的时间;公共建筑都有很开阔的门厅和处于明显位置的楼梯等。知道了这些知识,对于我们以后的专业学习有很大帮助。
在对建筑的介绍中老师首先告诉我们什么是容积率(容积率是项目总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一般用小数表示。);什么是建筑密度(建筑密度是项目总占地基地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一般用百分数表示。);什么是绿地率(绿地率是项目绿地总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一般用百分数表示。)接着是框架结构,也就是指由柱子、纵向梁、横向梁、楼板等构成的骨架作为承重结构,墙体是围护结构。学校的第二实验楼门厅跨度较大,采用钢筋混凝土作成的折线型结构梁,不仅使造型更加美观,而且也更加稳固,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第二实验楼采用玻璃幕墙,可使看起来更加美观,又减轻了自重,但是却造成了光污染,产生城市热导效应。房屋的都有宽一米左右的散水,其主要目的是将雨水排往建筑物外侧,防止雨水侵入建筑基础内,造成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同时一定宽度要求的散水也可以把雨水引离建筑。
桥梁施工时,先进行基础施工,在架设桥墩时,要先围堰,当基础为桩基时,预制桩可用捶击或震动下沉,此外也可通过自上而下地钻孔并灌混凝土浆与钢筋一起作为基础桥墩,当水比较深时可采用沉箱施工的办法。嘉陵江上的上中坝大桥是一座斜拉桥,采用单塔双锁面,锁型为扇形,有6*24根斜拉锁。斜拉桥由主梁、塔柱和斜锁三种基本构件组成,用高强度的钢材制成的斜锁将主梁多点吊起,将主梁承受的恒载和车辆荷载传至塔柱,再由塔柱传给地基。大桥桥面两头比中间略底,为双向四车道,另外还有人行观光道。塔柱呈”H”型,在塔柱内侧有上行楼梯,供维修使用。
我们在看录像时看到房屋施工应切实做好建筑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工作,主要采取以下措施:1.建筑垃圾及粉尘控制的技术措施(1)对施工现场场地进行硬化和绿化,并经常洒水和浇水,以减少粉尘污染。(2)装卸有粉尘的材料时,要洒水湿润或在仓库内进行。(3)建筑物外脚手架全封闭,防止粉尘外漏。(4)严禁向建筑物外抛掷垃圾,所有垃圾装袋运出。现场主出入口外设有洗车台位,运输车辆必须冲洗干净后方能离场上路行驶;对装运建筑材料、土石方、建筑垃圾及工程渣土的车辆,派专人负责清扫及冲洗,保证行驶途中不污梁道路和环境。(5)严格执行工程所在地有关运输车辆管理的规定。2.噪音控制的技术措施(1)施工中采用低噪音的工艺和施工方法。(2)建立定期噪音监测制度,发现噪音超标,立即查找原因,及时进行整改。(3)建筑施工作业的噪音可能超过建筑施工现场的噪音限值时,应在开工前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环保部门申报,核准后再施工。(4)调整作业时间,混凝土搅拌及浇筑等噪音较大的工序禁止夜晚作业。3.施工现场周围的环境保护施工过程中积极对现场周围的环境进行保护。在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别是土方工程施工阶段对进出现场的车辆进行冲洗,严防污染路面。施工时如果现场出现古树、文物等阻碍施工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并采取隔离措施,报有关单位治理完后再恢复施工。
在进行地基施工时,可采用土钉墙施工。土钉一般是通过钻孔、插筋、注浆来设置,但也有通过直接打人较粗的钢筋和型钢、钢管形成土钉。土钉沿通长与周围土体接触,依靠接触界面上的粘结摩阻力,与其周围土体形成复合土体,土钉在土体发生变形的条件下被动受力。并主要通过其受剪工作对土体进行加固,土钉一般与平面形成一定的角度,故称之为斜向加固体。土钉墙施工时,坡度不应大于1:0.1。土钉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或经降水后的人工填土、粘性土、弱胶结砂土的基坑支护和边坡加固。另外根据需要,也可采用护坡桩施工,锚杆施工,冒梁施工等。在采用护坡桩施工时,每进深一米,都要加模板并填充混凝土,防止坡面下滑和地下水渗漏。且挖五米以上时,还应考虑照明和通风的问题。地基施工时,还应注意桩间土的支护,以防止雨水渗透造成地基的不均匀沉降。
钢筋混凝土楼盖按其施工方法可分为现浇式、装配式和装配整体式三种:1.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整体刚性好,抗震性强,防水性能好,适用于布置上有特殊要求的楼面,有振动要求的楼面,公共建筑的门厅部分,平面布置不规则的局部楼面(如剧院的耳光室),防水要求高的楼面(如卫生间、厨房等),高层建筑和抗震结构的楼面等。现浇梁板结构按楼板受力和支承条件的不同,又分为单向板肋式楼盖,双向板肋式楼盖,双重井式楼盖和无梁楼盖等。2.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盖。楼板采用预制构件,便于工业化生产,在多层民用建筑和多层工业厂房中得到广泛应用,此种楼面因其整体性、抗震性及防水性能较差,而且不便于开设孔洞,故对高层建筑及有防水要求和开孔洞的楼盖不宜采用。若在多层抗震设防的房屋使用,要按抗震规范采取加强措施。3.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盖:其整体性较装配式好,又较现浇式节省支模。但这种楼盖要进行混凝土二次浇灌,有时还需增加焊接工作量,故对施工进度和造价有不利影响。因此仅适用于荷载较大的多层工业厂房、高层民用建筑及有抗震设防要求的一些建筑。
对于房屋主体建设,应遵循一定的施工顺序:弹划平面线检查柱、墙上的预留连结筋遗留的必须补齐砌筑安装或现浇门窗过梁顶部砌体。(1)排砖撂底(干摆砖样):一般外墙第一皮砖撂底时,横墙应排丁砖,前后纵墙应排顺砖。根据已弹出的窗门洞墨线,核对门窗间隔间墙、附墙柱(垛)的长度尺寸是否符合排砖模,如若不合模数时,则要考虑好砍砖及排放的计划。砍的砖或丁砖应排在窗口中间、附墙柱(垛)旁或其他不明显的部位。(2)选砖:选择棱角整齐、无弯曲裂纹、规格基本一致的砖。(3)盘角:砌墙前应先盘角,每次盘角砌筑的砖墙角度不要超过五皮,并应及时进行吊靠,如发现偏差及时修整。盘角时要仔细对照皮数杆的砖层和标高,控制好灰缝大小,使水平灰缝均匀一致。每次盘角砌筑后应检查,平整和垂直完全符合要求后才可以挂结砌墙。(4)挂线:砌筑一砖厚及以下者,采用单面挂线;砌筑一砖半厚及以上者,必须双层挂线。如果长墙几个个同时砌筑共用一根通线,中间应设几个支线点;小线要拉紧平直,每皮砖都要穿线看平,使水平缝均匀一致,平直通顺。(5)砌砖:砌砖宜采用挤浆法,或者采用三一砌砖法。三一砌砖法的操作要领是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并随手将挤出的砂浆刮去。操作时砖块要平、跟线,砌筑操作过程中,以分段控制游丁走缝和乱缝。经常进行自检,如发现有偏差,应随时纠正,严禁事后采用撞砖纠正。应随砌随浆溢出砖墙面的灰迹刮除。(6)木砖预埋:木砖应经防腐处理,预埋时小头在外,大头在内,数量按洞口高度确定;洞口高度在1.2m以内者,每边放2块,高度在2~3m者每边放4块。预埋木砖的部位一般在洞口上下四歧砖处开始,中间均匀分布。门窗洞口考虑预留后安装门窗框,要注意门窗洞口宽度及标高符合设计要求。另外门窗过梁当洞口L0<800时,用钢筋砖过梁,当L0≥800时,用预制钢筋砼过梁,在砖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小于240;当支承长度不足时,应按过梁与柱、墙直接连接处理。当门窗洞边无砖墩搁置过梁时,采用在相应洞顶位置的砼墙、柱上予埋铁件或插筋,以便和过梁中的钢筋焊接。
对于混凝土浇注,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方式为:(1)全面分层(2)分段分层(3)斜面分层。等混凝土终凝后,在10小时内对混凝土面进行复盖或淋水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处于润湿状态,保养时间不少于7天。拆除模板的时间要在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块达到规定强度时,或依据可靠的参数资料,确定混凝土已超出标准强度。但是混凝土浇注时也要注意由于它的表面系数比较小,水泥水化热释放比较集中,内部温升比较快。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时,会使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影响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所以必须从根本上分析它,来保证施工的质量。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有:(1)水泥水化热(2)外界气温变化(3)混凝土的收缩。早期预防温度裂缝的方法有:优先采用水化热低的水泥,如矿渣硅酸盐水泥。减少水泥用量,掺入适量的粉灰煤或在浇注时投入适量的毛石,放慢浇注速度和减少浇注厚度,采用人工降温措施(拌制时用低温水,养护时用循环水冷却),浇注后应及时覆盖。
篇2
2011年,为了进一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在“十二五”期间继续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政策实施多年以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高校非常重视,一批批国家级、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相继立项建设,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教学质量显著提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质量工程”涉及高校本科人才培养工作的方方面面,其中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1]2010年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获广州市属普通高等院校第一批特色专业,同年,又被广东省教育厅评为2010年本科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12年获广东省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作为全国300多家独立学院中唯一的一所软件学院,在办学过程中经过不断的研究探索,科学、客观地将人才培养的主体目标定位为“应用型人才”,即以应用为主,核心是“实践”,目的是“提高实际动手能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适应中国软件产业发展需求的规范化应用型人才。学院构建了一套遵循全程化、层次化、模块化三个原则的应用能力培养体系。“全程化”即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贯穿到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层次化”即将应用能力分解为不同的能力层次分阶段进行培养;“模块化”即根据培养不同能力层次的需要,依托不同的课程模块和实践性教学环节模块进行培养。在应用能力培养体系架构下,结合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需求,构建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二、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探索实践“三合一”实践教学体系
以软件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为基础,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借助广东省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协同创新发展中心,以及合作企业,构建集层次性的课程实验教学与实践、丰富性的课外科技专业实践、系统性的专业综合训练于一体的“三合一”实践教学体系,体系结构见图1。
■
图1 实践教学体系结构图
(一)深化教学改革,开展层次性的课程实验教学与实践
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分析了传统课程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新的课程实验和实践教学模式。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实验安排强调为学生建立坚实的理论基础,更要训练娴熟的技术技巧,提高学生自我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采用工学结合、案例驱动的大小课教学模式,大课注重理论教学,小课则注重实践操作,大小课相互结合。成立软件工程实验教学教研室,专门负责实验教学的审查和监督。定期召开教研会组织相关任课老师和专家对软件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的实验内容进行精心的设计,把实验分为五种类型:基础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创新性实验、研究性实验。对于实践动手能力要求高的课程增加课程设计综合实践环节来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学生对所学相关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对于不同课程进行多课程融合的综合课程设计,把项目实训的案例按照相关专业课程的实验目标进行精心设计和分解,形成实验大纲融入课堂实验。与IT巨头微软、IBM深度合作进行课程的嵌入,包括实验的教材、实验内容等。整体课程的实验内容设计和安排遵循由易到难、由单元到综合、由基础到提高的教学规律,使之具备层次分明、结构清晰、目标明确等特点。
(二)开展丰富性的课外科技专业实践,促进与实践教学的融合
课外专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以“实践、求知、创新”为主题,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大力开展软件工程专业大学生课外科技实践活动,积极创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平台,激发学生参与课外科技实践的热情,推进学风建设。鼓励学生申报省级甚至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制定相关政策扶持大学生创业。每年定期举办“软件开发设计大赛”、“网页设计大赛”、“JAVA程序设计大赛”等专业竞赛,开展“IT论坛”、“湖边论坛”等各种学术讲座及“计算机协会”、“创新创业协会”等社团。成立学生课外学科竞赛专家库,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软件资格与水平考试”,参加“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应用竞赛”、“蓝桥杯软件设计大赛”等学科竞赛、科技创新活动,让学科竞赛成为教学改革实践的载体,从多方面有力推动实践教学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此外,积极改革探索将学科竞赛与教学活动相结合,把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纳入实践教学体系之中,并不断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的建设,为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技术交流提供平台。
(三)阶段式项目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开展系统性的专业综合训练
项目实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是实践教学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跟知名IT企业合作联合开展项目实训,并在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学计划中明确规定从大一到大三学生需经历三个阶段的实训环节,到大四参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系统性的专业综合训练贯穿于大学四年的学习。项目实训以体现“层次化、全程化、系统化”为原则,分为三个阶段,分别对应大一、大二、大三的学生。因为年级差异,三个年级的实训题目大部分来自企业的真实项目并经过仔细斟酌和精心设计:一年级的实训题目是教师从某一个真实案例的模块简化而成,主要培养大一学生的基本编程能力和认知;二年级选择的实训案例尽可能体现学生程序分析与设计能力的培养;三年级的实训题目更侧重程序综合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项目实训在每学年的第二个学期末采用封闭集中方式进行,作息从早上9点到晚上10点,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在校老师一起担任项目实训指导教师,进行全程跟踪指导。整个实训过程尽可能在时间和空间上最大限度模拟软件企业的真实工作环境,严格按照企业管理模式管理、考核,让学生体会实际项目开发的工作氛围和职业要求,提高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技能。[3]毕业实习则从第六个学期结束之后开始,到第八个学期毕业论文答辩结束,学生从进入企业开始,就按照企业的安排进入相关项目的研发和实施,由企业工程师和学校教师共同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 三、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保障实践教学质量
(一)加强软件工程专业课程群建设,优化实践课程体系
课程群建设是近年高校课程改革的一个发展趋势,是高等院校课程建设实践中出现的一项新的课程开发思路。我们用课程群方法进行了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探索,对相关课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坚持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原则,构建课程群课程体系,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有所体现。优化后的课程体系划分为四个群:专业基础能力课程群、专业与服务课程群、综合实践能力课程群、新技术探究课程群。[4]四个课程群之间的独立性、关联性、整体性和应用性,尽可能体现最新科技技术和方法,课程内容及时更新,做到前后课程衔接好,力争在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改进学生知识能力结构方面有比较大的突破,从而优化整个实践教学体系。
(二)组建一支专兼职、校内外结合的“三三制”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在师资引入我们采取“三三制”原则,即教师队伍由三部分组成:一部分来自传统高校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高职称教师;一部分来自企业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师;一部分来自留学海外具有教学和工作经验的人员。同时,在实习、项目实训环节还邀请校外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校内教师一起进行实习实训的指导。
(三)加强实验室和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促进实践教学质量提高
为适应实践教学的需要,按照专业方向、专业基础构建了软件工程实训、程序设计、数据库、操作系统等6个实验室。我院“PARASOFT-华软软件学院软件自动化测试实验室”与中国移动、印度塔塔、深圳览众科技等企业合作,形成了完整的校内实验室和实训实习基地。
(四)建立支撑实践教学体系实施的管理、资源、教学信息平台
自主研发“毕业设计数字化管理平台”进行毕业设计的管理;自主研发“实验教学管理平台”,为实验指导老师、学生提供了一系列服务,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课堂实验教学效果;引入“项目实训管理平台”,帮助学生了解企业项目开发管理过程和规范,确保了项目实训的质量和效果;以FTP服务器、论坛为载体,建设了以课件、讲义、参考资料为基本内容的实验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便利。
(五)建立实践教学管理、考核和评价制度,确保教学秩序和质量
制定软件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管理办法、学生实验考核办法、软件工程专业项目实训实施细则、项目实训验收标准、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规程、毕业实习管理办法等多项规章制度,覆盖了课堂实验、项目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各环节的管理,以确保实践教学秩序和质量。
四、结束语
经过两年的教改实践,教学效果良好,各项指标基本达到预期目标,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有效促进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软件工程人才的重要环节,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是一个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的探索与总结,从而促进实践教学的整体优化,真正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 注 释 ]
[1] 王志安,王旭辉,李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1”教学模式下的实践教学[J].计算机教育,2014(7):59-63.
篇3
我院2009年参加这一实践活动的学生,项目来源于建筑工程系建筑结构构造实训室建设内容的一部分。凭着对建筑结构构造模型的热爱与执着,07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6名学生自发组织,通过对建筑结构构造实体模型的制作,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也为系部的示范性专业建设作出了贡献。我们在此把实践创新训练过程作一总结。
一、调研学习
入校以来我们已完成了《建筑结构》、《房屋建筑构造》、《建筑施工技术》、《地基基础》、《建筑材料》、《平法识图》等专业课程的学习。我们参加过假期工地生产实习,在理论和实践上对建筑结构构造有了一定的科学认识,对于制作建筑结构构造实体模型具有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
制作建筑结构构造实体模型对我们来说,既是兴趣也是特长。在课余时间,我们和指导老师一起到施工现场、相关院校实训室、教学模型生产厂家参观学习,经常在图书馆查阅建筑结构构造模型的有关介绍,加深了对制作建筑结构构造模型的认识,提高了自身对专业的理解和水平,调研学习过程中也培养了组员间的沟通协作能力。
二、方案设计
建筑结构构造实训室是建筑工程系重点建设实训室之一,适用于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工程监理等专业中结构构造实践教学。钢筋工程对上述专业非常重要,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核心岗位――施工员而言,钢筋图纸识读、钢筋制作安装和钢筋质量检验是其典型工作任务之一;对工程造价专业核心岗位――造价员而言,钢筋图纸识读和钢筋工程计量是其典型工作任务之一;对工程监理专业核心岗位――监理员而言,钢筋图纸识读和钢筋质量检验是其典型工作任务之一。
当建筑物上部结构采用框架结构或单层排架结构承重时,基础常采用独立基础。独立基础一般只坐落在一个十字轴线交点上,有时也跟其它条形基础相连,但截面尺寸和配筋不尽相同,独立基础如果坐落在几个轴线交点上承载几个独立柱,叫做共用独立基础。基础之内的纵横两方向配筋都是受力钢筋,且长方向的一般布置在下面。
单层轻型门式刚架结构是指以轻型焊接H形钢、热轧H形钢或冷弯薄壁型钢等构成的实腹式门式刚架或格构式门式刚架作为主要承重骨架,用冷弯薄壁型钢做檩条、墙梁;以压型金属板做屋面、墙面;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岩棉、矿棉、玻璃棉等作为保温隔热材料并适当设置支撑的一种轻型房屋结构体系。
单层轻型门式刚架结构具有质量轻、工业化程度高,施工周期短、综合经济效益高和柱网布置比较灵活等特点,近年来得到迅速的发展。在目前的工程实践中,门式刚架的梁、柱多采用焊接H形变截面构件,单跨刚架的梁柱节点采用刚接,多跨者大多刚接和铰接并用;柱脚可与基础刚接或铰接;围护结构多采用压型钢板;保温隔热材料多采用玻璃棉。
建成后的理实一体化实训室,有利于基于工作过程组织教学,以项目为导向组织课程的教学与实践,构建“学做结合,边学边做”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图1锥形独立基础钢筋模型图
图2门式刚架梁柱节点模型
三、模型制作
我们依据设计好的施工图,计算工程量,购买钢材等原材料,在实训室制作独立基础钢筋模型,在钢构公司制作门式刚架梁柱节点模型。
1.独立基础钢筋模型
独立基础钢筋模型的制作工艺为:抄平放线垫层施工钢筋工程展牌制作。
(1)抄平放线
实际工程施工前,为了使基础底面标高符合设计要求,施工基础前应在基面上定出基础底面标高,模型基底标高即为实训室地坪标高。
(2)垫层施工
为了保护基础的钢筋,施工基础前在基面上浇筑细石砼垫层。
(3)钢筋工程
根据施工图纸要求,在垫层表面上弹出钢筋位置线,铺放钢筋网片,连接柱的插筋,在绑扎的平面钢筋上,不准踩踏行走,严格控制板中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应每点绑扎牢。中间部分交叉点可相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位移。双向主筋的钢筋网,则需交全部钢筋相交点扎牢。相邻绑扎点的钢丝扣成八字开。钢筋安装完毕后应检查验收。
(4)展牌制作
制作模型实训的项目、功能,钢筋模型名称等标牌
2.门式刚架梁柱节点
门式刚架梁柱节点制作的主要工艺为:加工制作图的绘制放样与号料切割坡口加工制孔边缘加工矫正和成形组装焊接涂装与编号展牌制作。
门式刚架梁与柱的连接,可采用端板竖放,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连接的螺栓应成对称布置。在受拉冀缘和受压冀缘的内外两侧均应设置,并宜使每个翼缘的螺栓群中心与冀缘的中心重合或接近,为此我们采用将端板伸出截面高度范围以外的外伸式连接。
在两个模型制作前,要进行安全教育,经过培训,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问题。
在实践中我们注重过程管理,分阶段由项目负责人和导师共同检查项目的进展,定期召开总结会议,以保证项目能够顺利进行。指导老师协助策划项目和制定实施方案,对整个训练过程做好指导工作,及时帮助解决项目中出现的问题。
运用专业知识,结合系部示范性专业建设,制作出用于实践教学的独立基础钢筋和门式刚架梁柱节点模型两个建筑结构构造模型,有利于组织实施项目化教学。
通过实践训练,我们进一步提高了专业动手能力,提高了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等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杜绍堂.钢结构施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篇4
大学生作为社会向前发展的源动力,必须与知识经济时展要求相适应,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哈尔滨工程大学作为国家重点工科大学,为国家工业化、信息化和国防现代化培养大批可靠、顶用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国家对学校的基本要求。为努力完成这一历史使命,贯彻落实校党委“创新推动、打造品牌”的人才培养战略,始终坚持“工学并举、实践与理论并重”的人才培养理念,把精英教育的理念落到实处,学校以学生成长成才为核心,精心设计“基础、创新、特色、人本”的人才培养方案,稳步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着力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经过多年的摸索、实践与总结,学校已积累了一些经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实践创新培养体系与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体系的构建
为配合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学校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构建了实践创新培养体系。该体系由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大学生科研活动、大学生工程创新训练、实验教学手段更新与改革和实验室开放、校内外科技竞赛五个模块组成,旨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保持持续的创新欲望。同时,通过鼓励教师潜心研究实验室教学改革、不断更新实验教学手段、实施实验室开放等措施,满足学生对创新知识的渴求。通过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来检验实践创新培养的成果。实现三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效果,从而达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总体目标。
二、创新基地及创业教育学院的建设
“十一五”期间,学校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下投入900余万元建立了大学生创新基地。依托各院(系)、各类实验教学中心的创新实验室全部面向本科生开放。“十二五”伊始,学校筹集资金3300余万元用于本科专业实验室建设,实验教学条件将得到进一步改善,各创新基地的建设将得到有力的促进,为开展创新教育做好条件保障工作。
2011年底,学校组建创业教育学院。本着模块化教学的思想,面向全校学生,分创业课程模块、创业竞赛模块、创业实训模块及创业孵化模块四大块分别进行递进式人才培养,实施个性化指导,拓展学生的选择范围,营造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同时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及校外资源(包括政府、企业、风险投资等),为学院的发展提供保障,通过系统的创业理论知识与实训活动培养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打造未来的商业精英。2012年,第一期学员班“鸣锣”开学,共招收95名学生。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组织机构的建立
为使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在实施过程中更加制度化和规范化,学校成立了哈尔滨工程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委员会。由学校主管教学副校长及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任主任,委员会由教务处、校团委、学生处、实验室与资产管理处、科技处、财务处、国家大学科技园等部门领导组成,负责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在学校的实施,同时制定年度创新创业工作计划。并根据职能下设项目实施、宣传发动、后勤保障、学术成果四个小组。
四、创新创业活动蓬勃开展
目前,学校已组织开展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立项工作3期,累计立项119项,参与学生387人,指导教师122人,项目资助总经费392.9万元。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工作2期,立项150项,其中创新训练项目130项,创业训练项目20项,参与学生468人,指导教师150人,项目资助总经费300万元。2010年全年,校内大学生科研立项数量达到1081项,参与人次超过7300人次。此外,为了对学生立项进行实战实践检验,学校积极承办ACM/ICPC全球总决赛、全国TI-DSP大奖赛、黑龙江省TRIZ理论创新大赛等高水平大赛,并组织立项作品积极参与其中,锻炼了学生能力。各类校内“一院多品”科技创新单项活动由2006年的8项增至2011年末的56项,大学生科创沙龙类学术讲座论坛每年均举办100余期,科创吉尼斯、科技展厅、“走进实验室”、科创在线网等多项科技创新品牌深入人心。创办了具有学校特色的“船海揭秘”科普讲座品牌,创办了全国高校唯一的面向本科生的学术期刊《大学生科创学刊》。
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蓬勃开展,不仅为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搭建了平台,而且激发了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兴趣,促进了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战略。
为更好的奠定创业工作基础,学校成立大学生创业联盟,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平台,自成立至今共入驻学生子公司46家,其中5家已注册为实体公司,每年参与实训的学生数百人,年营业额约500万元。千元软件公司涉及网站开发、MIS系统开发及技术研发,已完成省农垦局北大荒粮食集团企业网站、信息化系统解决方案等多个项目;北方蓝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GPS车载终端产品已获得300万元的项目开发。对于在联盟发展较好的项目及公司,学校帮助其转入创业预孵化阶段,正式注册成立实体公司。如从事机器人设计与制作的“奥松机器人公司”、从事网站制作与开发的“大虾网络公司”、从事舞蹈机器人教学与设计的“启航创新公司”等等,年销售额均在100万元以上。
五、结语
篇5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4-0164-03
Explore Practical Education System of Biolog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LIU Yan, SHAO Yan, ZHOU Yulin, JIANG Dan, MENG Wei, TENG Lirong, MENG Qingfan
Abstract As the main problem existing in the practice teaching link of biology, so the 3, 4, 2, 1 practical education system of biology is built. It improves the practice innovation ability, employment competition abili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otential of students.
Key words biology; practice teaching; specialized experiment
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是高等教育深层次改革的重要内容;实践教学成为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的重要环节,是人才培养的最重要环节之一。吉林大学生物学类本科专业有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两个专业,在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建设中,构建了“3个衔接、4个结合、2个融合、1个融通”的生物学专业实践教育体系,提升了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就业竞争能力和持续发展潜力,2014年获得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1 生物学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高校生物学类包括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学和生态学四个本科专业。吉林大学生物学类本科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虽然在相关知识、技术和方法方面存在诸多交叉,但缺少交叉学科综合大实验项目的设计,缺乏与科研生产相衔接实验项目的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方法多以实验课堂教学为主,缺少实训实习实践教学环节,专业实践教育特色不突出;专业实践教学队伍缺少高水平科研教师和具有丰富生产实践经验的教师参与,缺乏专兼职结合的专业化实践教学队伍;专业实践教学平台缺乏按人才培养特色统筹规划、系统设计,特别是理科高校缺乏校内实训基地,加之校外科研生产实习基地少,学生实习难以进入生产的核心部位,无法得到科研生产实际操作训练[1-2]。
2 “3个衔接”专业实践教育体系的构建
专业特色和本校人才培养目标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决定性因素。为强化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吉林大学生物学类本科专业构建“3个衔接”专业实践教育体系。
专业实验内容与实训内容的衔接 为了培养学生科研、生产和经营管理实际应用能力,根据生物学各专业的特点,整合优化原有分散的技术、方法,科学设计基因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和细胞工程等实验技术路线,使专业实验内容与实训实验内容衔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术和方法分析解决科研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3]。
专业实践与科研生产实践相衔接 培养学生具有进行科研、生产实战的能力,是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任务,专业实践与科研生产实践内容的衔接,有利于提高学生岗位工作的适应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为此,在进行专业实践内容和技术路线设计时,加强专业实践与校外科研生产实习的衔接。
专业实践教育与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相衔接 为促进专业实践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有机结合,采取如下措施。
一是每门专业实验课均设计有课程综合设计实验,学生根据选题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完成实验内容,撰写研究总结报告。
二是研究创新实验(2学分)列入教学计划。大三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题、查阅资料、设计方案,利用课余时间到实验室完成项目、撰写研究论文或项目计划书等。三年级下学期到四年级上学期,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或校外创新创业实习基地继续项目研究。四年级下学期,学生进入研究室、重点实验室等进行毕业论文工作。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能力和创业精神。
3 “4个结合”实践教育方法的建立
先进的实践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学思想和教育理念的贯彻,经过多年探索,吉林大学生物学类本科专业建立了“4个结合”实践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实践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课内课外相结合 在传承基础实验启发式、互动式和讨论式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加强专业实验内容的开放式教学。
一是强化大型仪器使用技术的开放训练。通过每学期开学前三周实验室全天候开放,专门训练专业实验涉及的仪器设备,经考核合格,发给仪器使用证,学生方可进行下一步实验。
二是加强专业实验项目的开放力度。部分专业综合大实验、实训实习实验、设计实验和研究创新实验采用开放式教学,学生根据自己时间安排来实验室完成实验。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思维想象空间,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团队意识、攻坚毅力、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充分发挥了学生实验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校内校外相结合 从校内实训基地认知实习,到校外科研生产实习;从校内研究创新实验,到校外科研院所的科研训练;从校内动植物认知实习,到野外动植物实习基地实习;从校内生产实训实验,到高新技术企业生产实习基地实践;从校内大学生创业计划训练,到校外创业实践基地实战锻炼,使学生专业实践教育校内外有机结合,逐步强化学生社会岗位适应能力、实际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 恰当应用信息化、网络化的教育技术辅助实践教学,已成为现代教学方法的主流。针对生物学专业实践教学自身动态、连贯、微观等特点,根据不同实验内容采取不同表现形式。通过“网络交互课堂”,将生物学专业实验多媒体课件12个、网络课程3部、视频录像14个、模拟仿真实验2个和拓展资源在网上运行,用于学生预习、模拟实验、网络答疑、问题讨论、自测和实验教学效果反馈等,实现线上线下的良性互动。
交流与讨论相结合 搭建师生交流、讨论平台,对于启发学生思维、拓展学生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在专业实验教学中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每个实验后组织学生总结讨论,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讨成败原因,指导教师进行总结,加深学生对实验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掌握。
二是组织生物学技能竞赛、生命科学创新实验大赛和生物与医药创业设计大赛等3项赛事,激发学生创新创业兴趣,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三是组织青年科学家论坛、校友报告会等学术活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科学态度和科学品质。
4 “2个融合”专业化实践教育队伍的组建
生物学类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必须有一支业务水平高、科研生产实践经验丰富、专业化的实践教学团队作保障,为此,队伍组建中注重引进与培养相融合、固定与流动相融合。
引进与培养相融合 实践教师完善的知识结构和教育教学能力,要通过不断地实践、学习来不断提高,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要。一方面要引进国内外高水平的实践教师,带动整个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实践教师的培养培训,通过派出国内外进修交流、支持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深入企业第一线实践等,提高专业实践教师整体教学科研能力与水平。目前,吉林大学生物学类本科专业引进学科带头人4人,派到国内外进修与交流136人次,深入企业第一线生产实践培训21人次,教师承接企业开发项目12项,提升了团队整体的教育理念和实践育人水平[4-5]。
固定与流动相融合 生物学类专业实践教育,要求教师兼具专业知识和科研、生产实践经验。通过支持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践教学项目,吉林大学生物学类本科专业教学实验室与设备对科研教师免费开放等措施,吸引8名高水平的科研教师参加专业实践教学工作;通过选聘11名科研院所和企业高级专家做兼职教师,联合指导实训与实习教学工作。现已初步建立起一支教育与管理理念先进、科研与生产经验丰富、固定与流动相融合的专业化实践教学团队。
5 “1个融通”实践教学平台的搭建
实践教学条件平台是实践育人方案实施的重要支撑。为此,吉林大学生物学类本科专业搭建了专业、实训、实习和创新创业融通的实践教学共享平台。专业实验教学条件平台:结合生物技术上游和下游技术应用特点,建立专业与校内实训融通的实践教学平台,承担本科生专业实验、认知实习、模拟生产实际训练、创新实验和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实习基地教学条件平台:目前已建立野外实习基地3个,生产经营管理实习基地4个,为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思维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条件平台:充分利用校内教学实验室和科研实验室开放资源,校外2个创新创业实践基地、3个科研院所实习基地,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创造了优越的环境条件。三个平台相互融通、开放共享、集产学研功能于一体,使学生创新、创业和管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形成科学、系统的过程[6]。
6 结语
生物学专业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环节,建立科学的专业实践教育体系,加强专业实践教学与科研、生产实践的紧密结合,对于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多学科交叉复合,突出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具有重要的作用。
实践证明,吉林大学生物学类本科专业通过构建“3个衔接、4个结合、2个融合、1个融通”的生物学类专业实践教育体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本科生承担创新创业训练项目505项(国家级64项),190篇(SCI、EI索引66篇),参与申请发明专利55项(获授权35项),获创新创业奖448项(省级以上152项)。实践育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育工作者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不断加强专业实践教育内涵建设,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创造优越条件,推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苏萌,陈利平.高校生物科学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轻工科技,2014(7):194-195.
[2]刘艳,闫国栋,孟威,等.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J].中国大学教学,2014(11):35-37.
[3]蒲小燕.对高校生物专业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2010(12):64-65.
[4]刘艳,孟威,邵妍,等.高校实验技术队伍探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12):181-183.
篇6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教育部倡导的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目的在于推动教学改革,培养实用型人才。依托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结合学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经过竞赛教师指导团队多年的研究与实践,在竞赛促进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
二、积极开展校级电子设计大赛,建立校级、省级、国家三级晋级机制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目知识面较广,综合实践性强,题目难度较大,需要学生团结协作。为了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锻炼学生工程实践应用能力,我们建立了校级、省级和国家级竞赛的三级选拔体系,制订了合理的竞赛方案,邀请校内外专家等组成评定委员会,为人员的选拔提供科学依据。校级电子设计大赛每年10月份组织,通过全面宣传和动员,扩大覆盖面,组织学生现场报名。学生自由组队并选择两位指导教师,次年3月份按照省赛的要求展示作品。
三、依托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促进教学改革
1.充实教学内容,促进实践教学改革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目来源于现实,教师可以将电子设计竞赛的内容融入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因此,结合电子设计大赛的要求和特点,在专业基础课中增加实用性电路设计的实例,在专业课教学中引进工程实践性的内容,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构建了现代电子系列课程体系,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做到合理衔接和过渡。我们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分模块实施,引入了现代电子设计的理念,开展计算机虚拟仿真实验,学生实践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得到综合提升,教学效果日益凸显。2.“以赛促学,以赛代训”的实践教学新模式竞赛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方式。我院专业课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EDA实训等课程纷纷开展“以赛促学,以赛代训”,在此基础上组织了校级单片机大赛、EDA大赛。参加竞赛需要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学生之间优势互补、相互比拼的氛围更加浓厚,同时也使学生更加勤奋。学生在参与学科竞赛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也更加直观地验证了教学效果的质量与内涵。与以往的实践实训模式相比,“以赛促学,以赛代训”更容易实现,工程实践能力提升更快。3.推动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以教室课堂形式为代表的传统教学模式正在逐渐失去对当代大学生的吸引力,大学生更希望能够充分利用实验、实训或其他实践环节等形式参与具体的动手操作与实践活动。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对理论学习基础加以综合应用,并转化为带有竞争性质的科技实践活动。大学生普遍对此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且围绕竞赛开始积极、自主的专业课程学习。在竞赛的培训过程中,学生踊跃参与实物制作,积极开展专业交流。
四、培养了师资团队
学院通过组织教师直接参与竞赛培训和指导学生参赛,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技能。教师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吸收前沿知识和技术,这不仅对他们提高教学水平有很大帮助,而且也会慢慢找到自己的研究方向。90%以上的竞赛指导教师主持或参与了教科研项目,教师的教科研能力逐步提高,使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五、结语
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推进了对教学新模式、新方法的探索和研究,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新途径。将竞赛与教学有机结合已达到互促互进的目的,这一举措是对国家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最直接、最有力的呼应。学科竞赛正在以独特的魅力吸引越来越多的学生和教师参与进来,在促进教学综合改革、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工程实践能力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篇7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既有密切联系,又有相对独立性。它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实践教学包括教学实验、教学实习、课程设计、社会实践、学年论文、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也包括学校组织大学生参加的各种社会活动、竞赛活动(如大学生数学建模、电子大赛、机器人大赛、大学生英语大赛等)。不同类型的实践教学环节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顺序、时间分配等方面是不同的。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有的内容要和相关课程相匹配,依附于课程教学;也有的独立于课程教学。教育部质量工程强调:列入教学计划的各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分(学时),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一般不应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理工农医类专业一般不应少于总学分(学时)的25%。推进实验内容和实验模式改革和创新,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我们要落实质量工程,在实践教学方面必须抓住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其关键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实践教学非常关键。在实践教学中,要培养本科大学生三种能力:一是动手能力,二是实践能力,三是竞争能力。可以通过教学实习、课程设计等实验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则要在动手能力的基础上,通过社会实践、专业(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实习等活动来实现;竞争能力则是在学生具备足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能力基础上的升华,通过各种社会活动、竞赛活动来实现和提升,体现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
科学地构建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对于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改革,大力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重大意义。目前,中国的高等教育正处于大众化教育阶段。然而,大众化教育也不能排除精英教育。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前提是办学模式的多样化,其核心则是教育质量标准的多样化;在发展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同时,我们同样应当重视精英教育。这是因为在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出现分化,在同一层次上的人才出现多样化的需求。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研究型大学主要承担精英教育,地方性大学不仅责无旁贷地承担大众化教育,也应承担部分精英教育任务。在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中,既要考虑大众化教育的需要,又有精英教育的需要,并要充分考虑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多层次多样化需求。本文提出的本科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竞争能力三大实践能力与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有较强的匹配性。可以按照动手能力的基础性、专业能力的综合性、竞争能力的创新性的基本思路与特点,设计出三个实践教学平台,即实验教学平台、实训教学平台、创新教学平台。按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在不同的实践教学平台上,完成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任务。在实验教学平台,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训教学平台,主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创新教学平台,主要提升学生的竞争能力(见图1)。
二、依托实验教学平台培养本科学生动手能力
实验教学是高等学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理论指导下的动手能力培养,是学生基本素质培养的重要方面。动手能力主要在教学实验室通过实验教学来实现。按照现行的实验教学模式,实验课大多数都是依附于课堂教学(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来进行的。当课堂教学讲到有某个原理或方法需要学生验证时,就安排实验课来组织学生做实验。这种依附于课堂教学的实验课,往往不成体系且大都是验证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可以提高专业基础实验技能。专业基础实验技能的目标主要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教学重点在于仪器的使用、基本操作的规范化方面和对基本实验现象的理解上。
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对实验课教学有较高的要求。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特别强调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的实验。综合性实验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结合基本实验技能来进行简单的设计和制作,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方法和良好的设计习惯,并且能综合运用各方面的知识来实现自己的设计。设计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设计性实验强调对独立设计能力的训练,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独立运用专业知识进行设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对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有具体要求。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有实验课程总数的比例达到50%~60%方可视为合格,比例达到80%以上,且开出实验的质量得到保障的情况下,才可视为达到优秀标准。
围绕本科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我们通过构建试验教学平台来落实。这个平台有三个关键点:
1、在这个实验教学平台上,我们既要加强验证性实验的教学组织管理,也要重视在课程教学时高度重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达到绝大多数课程都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
2、在这个实验教学平台上,我们既要加强依附于课程的基础课实验室建设,也要重视依附于专业的专业实验室建设。
3、在这个实验教学平台上,我们既要加强比较单一的、以课程或专业为载体的教学实验室建设,也要重视跨专业的学科型综合实验室或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尤其要重视校级、省级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2007年初,在教育部开展的本科教学质量工程中,教育部将重点建设500个左右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推进高校实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队伍、管理及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从基础层的以示范性实验为主的基础教学实验,到综合层的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主的专业或综合实验,再到提高层的自主式开放式实验,是一个循序渐进,实践动手能力逐步加强的过程(见图2)。
三、依托实训教学平台培养本科学生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主要在实训基地通过实践教学来实现。我们理解的实践能力,实际上是一种专业能力、或者说是综合能力,也是实战能力。
实践能力主要在实训教学基地实现。实训教学基地包括创新技能培训中心和创新专业实践的工业中心等。技能培训的实训中心一般进行专业教学实训、职
业技能培训、职业资格鉴定和职业素质培养等教学活动。专业实践的工业中心一般进行基本技术训练、高新技术学习、综合能力培养和工程素质养成等教学活动。校内实训基地的教师必须要有企业或地方实践工作经验。这一点在国外大学非常重视。国外许多应用型大学的教师必须取得工程师资格后才得以聘用。例如德国柏林科技大学的所有教授都来自工业企业,都具有工程师资格,他们有着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和指导能力。
实训教学基地是教练场地,要真刀真枪地训练。实训教学基地有少量的是学校自己建设自己管理的,更多的是与社会、地方、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将实训教学基地建设到经济社会第一线。要大力与企业、地方联合建立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学生的专业(生产)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实习等,都要在与企业、地方结合建立的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上实现。教育部质量工程强调:“要进一步加强科学研究和教学实验的结合,推进实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要加强实验和实习教师队伍建设,通过政策引导,吸引高水平教师从事实验和实习教学工作”。高水平教师从事实验和实习教学工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针对本科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我们可通过构建实践教学平台来落实。这个平台也有三个关键点:
1、在这个实践教学平台上,我们既要加强校级或院级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例如成都理工大学的峨眉山多学科综合实践教学基地和马角坝地学实践教学基地等),也要重视在校外与地方、企业合作建立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成都理工大学已经和企业建立了67个大型的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强调:要加强产学研密切合作,拓宽大学生校外实践渠道,与社会、行业以及企事业单位共同建设实习、实践教学基地。要采取各种有力措施,确保学生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的时间和质量,推进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教育部将开展基于企业的大学生实践基地建设试点,拓宽学生的校外实践渠道,这也是一个好的社会环境。
2、在这个实践教学平台上,我们既要加强依附于本科教学组织的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也要重视依附于学科建设的科研实验室、国家和省部重点实验室建设,后者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实践教学的好战场。
3、在这个实验教学平台上,我们既要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校外的社会活动,也要重视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活动,多给机会,多多参与,多有提高。从基础层的模拟实训,到综合层的仿真实训,再到提高层的真实训练,是一个逐步逼真,学生实践能力逐步提高的过程(见图3)。
四、依托创新教学平台培养本科学生竞争能力
关于创新,是去发现前人不曾发现过的事或理;造世间未曾有过的器与物;做前人不曾做过的事。创新是不能重复的,也很难说是可以学习的。因此,“创新教育”的本质不是教学生如何创新,而是培育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激起学生创新与创业的欲望,是实现创新教育目标的第一要义。通过适当的环境、适当的引导,通过细雨润无声式的潜移默化与榜样的感召不断地激发学生的成功欲望并引导其向健康的方向发展,这也是实现创新教育目标的关键环节之一。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建立创新教育平台,就是提供这样一个适当的环境去引导和帮助大学生积极创新、积极提升竞争力。
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对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制约了创新人才的培养,我们必须创新实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围绕培养和提升本科学生创新和竞争能力,我们可以构建创新教学平台来落实。这个创新教学平台,具有在组织形式上或项目管理上的依托和实体相结合的特点。所谓依托,就是说在这个创新教学平台上,可以挂上一些管理体制上相对独立的研究机构,也可以依托一些外挂的项目。研究机构很多,例如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校级研究机构等。外挂的项目也是形式多样的,例如大学生参加教师的科技研究项目、社会活动项目等。所谓实体,可以在组织形式上的实体、也可以是项目管理上的实体。组织形式上的实体可以由学校来组建,例如可以建立大学生实践教学创新培育基地,在这个基地,可以分设电子大赛训练中心、数学建模训练中心、大学生英语竞赛训练中心、机器人大赛训练中心等。项目管理上的实体也有多种多样,例如学校组织的大学生科技立项研究项目、优秀大学生进行的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等。我们要培育校级项目,积极争取省级和国家建设项目。从基础层的科技活动或社会活动项目,到综合层的大学生竞赛活动项目,再到提高层的大学生创新作品,是一个逐步强化和不断提升大学生竞争能力的过程(图4)。
篇8
应用型本科重在“应用”二字,要求以体现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为先导,以在新的高等教育形势下构建满足和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学科方向、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要求各专业紧密结合地方特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从教学体系建设体现“应用”二字,其核心环节是实践教学。为了加强实践教学,探索新时期大学生实践教学的新模式,需要结合专业特点,围绕服务区域经济,对计算机专业进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改革探索与实践。有必要总结过去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经验,分析影响计算机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各种因素,找出存在的问题,进而探索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途径,以课程实践、专业实践为主线循序渐进地开展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新思路。结合计算机专业的特点及参考了相关文献,建立了适合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特点的实践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
3计算机专业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3.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制定计算机专业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应用型人才培养要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市场,面向社会。确立发展性的、多元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根据本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不同层次、不同规格、不同类型的计算机专门人才的客观需求,在正确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对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恰当的定位;根据培养目标,设计培养规格,制定培养方案;当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后所反映出来的培养结果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时,对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与培养方案、培养途径进行调整。
3.2从专业建设视角培养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
专业作为高校办学的基础,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责,专业的特色建设更是高校特色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高校质量工程中,高等学校的特色专业概括为:“充分体现学校办学定位,在教育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和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和鲜明的办学特色,获得社会认同并有较高社会声誉的专业”。特色专业是经过长期建设形成的,是学校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因此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人才方案的制定要突出特色,在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中集中安排时间进行实训,制订落实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及实训计划、实训大纲,确定实训项目、内容和要求,编写相关实训讲义、指导书,培训实训指导教师。结合专业特点,围绕服务区域经济,以课程实践、专业实践和产业实践为主线循序渐进地开展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课程实践加大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比重,以课程实践、专业综合实践、产业实践为主线,体现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的渐进性和层次性。提出专业的特色化建设策略,从课程设置、知识深度广度、实践环节、授课模式和管理模式等方面探索计算机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新模式。
3.3加速构建生-校-企三方共赢的工科高等教育模式,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适应企业对大学生的实践工程能力需求,就要采取和企业结合的培养模式,接轨于企业,融入于企业。将计算机教学外包给专业培训机构,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刺激教师增强实践教学能力;根据本专业应用性型较强的特点,依托产学合作实习基地、校企联动,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基本模式,将实践能力的培养融入企业的发展提升中,参与企业的运营过程,通过融入和参与提升个人实践应用能力。技能竞赛不仅可以展示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一个集中的展现,同时为学生就业提供了一个平台,也是广大师生、学校、企业相互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因此以学生参与学科竞赛与专业综合实训等为驱动强化专业综合实践,以学生参加企业实习和参加大学生创业设计计划比赛或创业活动为载体推动产业实践。应高度重视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加大资金投入,满足实践教学要求。采用校企结合模式可以建立企业和人才培养单位的交流平台,推促用人企业与人才培养单位间的互动,根据企业人才需求方向,营造“企培所需,人尽其才,服务企业,人企双赢”的互利局面。一方面在校大学生通过企业提供实践性活动的基础和平台,与企业进行零距离接触,在校期间能够深入了解到企业对所需人才的要求,进而有更充分的时间来完善提高自身;另一方面能够吸引企业直接进入高校,发掘、培养所需人才,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并为在校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平台。
3.4建设专业的创新教学团队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高校教师中能够适应满足实践实训的总体上比重不高,大量年轻教师从高校毕业后进入学校从事教学工作,本身缺乏实践教学环节的专门训练,难以胜任相关的实践指导工作。因此,实践教学师资力量有待提高。大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数量及质量建设,聘请企业专业人员和技能专家作兼职教师,让生产一线最新的设备、技术直接进课堂。同时通过校内教师与企业人员相互沟通学习,取长补短,增加教师生产实践经验,使教师的理论教学更加贴近生产实际。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篇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0.090
广州工商学院经济贸易系,是一个涵盖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国际贸易、金融管理、连锁经营5大类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系部,以培养经管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因此模拟实训活动是其必修的课程。2004年,模拟营销节诞生,每年举行一届,至今已经走过13个春秋,开办了13届,在校园中赢得极好的口碑,成为经济贸易系独具特色的综合知识应用实训模拟活动。
1经济贸易系模拟经营节发展历程
经贸系模拟经营节从2004年诞生至今,经历了萌芽、发展、成熟3个阶段。不同阶段有其不同的特色,有着不一样的风采。
“跳蚤市场”,是毕业季高校中一道别样的风景线,同时也是经贸系模拟经营节开始的地方,成为2004年第一届模拟营销节的主题。本届模拟营销节,学生在班级中组队,将自己闲置不用又有价值的东西拿到摊位摆卖,真实交易,旨在使学生走进市场,感受市场,了解市场,学习营销之道,让学生从理论走向实践,将传统的教师讲授的课堂变成了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新课堂。第二届模拟经营节,活动策划小组提出打开校门,广泛联系社会邀请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的构想,以使模拟经营节更加真实,使学生真正融入社会。因此,第二届模拟营销节,团学学生积极开展外联活动,引进多家企业赞助与参与模拟营销活动,给学生实践活动带来新的活力。至此,模拟经营节萌芽诞生,初具雏形。
模拟经营节经历了萌芽诞生阶段,不断地丰富其内容,解决运转中的矛盾与问题,创新环节与形式,一步步地走向发展壮大。第四届模拟营销节动员更多学生参与其中,参与人数高达400人,摊位68个,开设最佳经营奖、最佳创意奖等多个摊位奖项,鼓励学生参与其中,运用课堂知识解决实际经营中的问题,将模拟营销节引向深入。第五届模拟经营节,创新活动环节,增加激励机制,采用摊位竞标的方式,解决摊位不足矛盾;活动规模空前,摊位突波百个,参与人数600人之多;活动时间增至4天,营销产品更加丰富,客流量高达2000人每日,在校园中开始形成一定的影响力。第六届模拟经营节提出了为学生提供一个理论、实践与社会实际紧密结合的平台的宗旨,使学生更加接近社会,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学以致用,参与人数达700人之多,摊位上百个,平台活动规模不断成长壮大,校园影响力不断扩大。
2010年,在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之下,大学生创业理念逐渐从理论走向实践,从摸索前行、零星试点迈向系统规划。在这样的背景下,第七届模拟营销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联系起来,旨在引导和激励更多学生走自主创业之路,提升大学生“想创业、敢创业、能创业、创成业”的意识和能力。在此基础之上,经贸系教师开发《模拟经营实训课程》,从理论上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第八届模拟经营节则以《模拟经营实训》课程为蓝本,将教程内容(企业组建、企业投资分析、企业经营方案、企业开业经营、企业经营总结)通过模拟经营实践活动加以验证和完善,使得实践有了系统的教材理论指导,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增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第九届模拟经营节进一步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融合在一起,成为《大学生创业实务》课程的实践部分。在模拟营销开始之前,花费9周时间提升学生的就业创业意识,在模拟经营节中由学生“成立一个虚拟企业进行商品经营和企业管理”,完成企业成立、市场调查、资金筹集、企业注册、摊位投标、摊位策划、营销策略、采购进货、广告宣传、市场开业、商品经营、企业管理、财务核算、总结晚上等十四项任务,由导师团进行悉心指导,全面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同时,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成立,其与模拟经营节、《模拟经营实训》课程、《大学生创新实务》课程共同组建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体系,标志着模拟营销节走向成熟。第十届模拟经营节和科技文化节同时举行,并且开展第一杰皮具展销会,在校园中影响巨大,成为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中最为重要的品牌之一。第十一、十二、十三届模拟经营节在成熟的基础之上,创新内容,紧跟时代步伐,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2模拟经营节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影响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一直备受各界关注,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点内容。2010年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开始走向实践。2015年,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口号,激发创新创业热情,掀起一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潮。经济贸易系经历十载,由模拟经营节为起点,逐步形成了由理论课程、实践活动、实践基地三部分组成的创新创业系统,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1提供双创模拟平台,提升双创意识
经济贸易系的模拟营销节开展的初衷在于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提供一个时间实践锻炼的平台,让学生通过“创办各类企业,经营各种商品”,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市场经营之中,感受市场运行规律,熟悉企业创办的一系列程序与流程,创新营销手段,践行经营与管理理念,从中体验赚钱和赔钱的酸甜苦辣,提升自己创新与创业的意识。随着平台的不断完善,活动环节不断增多,《模拟经营实训》、《大学生创业实务》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不断开发,模拟营销节逐渐成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模拟的一个平台。在这个真实存在的模拟平台中,学生通过策划、真实运营、总结等创新创业环节,感受着市场的脉搏,增强市场风险意识,提升自己的创新创业意识,使学生对于创新创业有新的更进一步地了解,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积极性。同时,模拟经营节中总结出的创新创业经验,可以运用到学生创新创业中,指导学生自主创业,成为学生创新创业的孵化平台。
2.2素质培养和能力的提升,为双创提供能力基础
模拟经营节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能力提升的大舞台,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打下坚实的能力基础。团学干部与干事、经营同学、一般同学,参与模拟营销节的分工不同,从中提升的能力有所不同。团学干部与干事,是模拟营销节的策划者和组织者。模拟营销节开始前,团学各部门需制定策划方案,联系商家,争取赞助,准备好帐篷、板凳、水电等物资。模拟营销节期间,团学各部门需要做好后勤工作,照看好物资,解决下雨、停电等突发工作,保证模拟营销节有序进行。模拟营销节结束后,团学需要清点物资,写总结,写新闻稿,总结模拟经营节的情况。从团学的工作来看,我们可以知道模拟经营节这一大型学生活动是对团学各位同学综合能力的锻炼。活动策划有助于创新能力的提升,争取商家赞助是对学生谈判、交能力的考验,突况的解决有助于提高学生应急反应,写新闻稿则是对学生语言文字功底的提升,团学各部门协作则是团队精神的体现,整个活动的有序进行是对学生组织能力的考量,因此,模拟经营节可以说是对团学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升和考验。参与经营的学生,是模拟经营节的经营主体,他们需要做好市场调研,确定营销商品;做好竞价,拍得摊位;联系商家,购买商品;创新营销手段,做好宣传;自负盈亏,承担风险;做好总结,积累经验。学生从中全真体验了一把做生意的瘾,利于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之中,增强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切身感受市场,提升商场风险意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吃苦耐劳和团队协作的精神,使学生受益颇丰。一位学生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几天的模拟经营节真的很累,但我是‘累并快乐着’。这几天我过得很充实。我有机会将书本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学到了需要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这次实训也大大增强了我们班的凝聚力”。未参与经营的同学则成了模拟经营活动中的消费群体,他们根据需要购买自己所需商品,从消费者的角度体会着市场的力量,思考着自己营销的手段与方法。
2.3培养双创人才,结出丰硕果实
模拟经营节举办了十三届,培养了多名成功自主创业的学生,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2007级市场营销专业的谢妃托毕业后,在深圳创办北京烤鸭和客家盐h加盟店,拥有8家加盟店,年销售30余万,提醒师弟师妹珍惜模拟经营节的机会,勇敢进社会历练自我,提升创新创业能力。2008级市场营销专业的夏伟钊同学毕业后,自主创立佛山幻能创展有限公司,在佛山婚庆租赁行业具有一定影响力。2008级市场营销专业胡家考同学创建LED灯具照明及配件公司,现有员工30余人,拥有600平方米的厂房,经营良好。2009级国际贸易实务专业郑毅同学毕业后,经营强盛服饰和今兴盛辅料商行两家企业,季销售过百万,有着稳定的客户群体。这里列举了几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成功的案例还有很多,不再一一列举。模拟经营节育出的累累硕果,足以说明其学生创新创业带来的影响与益处。
3结语
广州工商学院的模拟经营节,以模拟经营节为起点,逐渐增加《大学生创业实务》网络课程,建设大学生创业基地,构成了一个以模拟经营节为中心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在这里,学生全面实践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各门知识,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学生强化市场风险意识,培养市场和企业经营所需的能力;学生将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融为一体,提高市场竞争意识、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创新创业能力。总之,模拟经营节,在指导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全真模拟的形式,使得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之中,勇于实践,敢于实践,积累经验,增强市场营销理念,提升创新创业实战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素质,锻炼学生综合能力,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一个模拟实战平台,在学生中产生积极影响,对学生创新创业具有重要意义。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这样系统性模拟实战活动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I
篇10
22.1调整创业教育教材内容创业教育教材的选用要做到东西方创业文化的融合。以西方管理学为蓝本的教材固然能提升大学生创业者的商业能力,但其也因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产生诸多困惑。这是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创业实践脱节的具体症状,必须认真加以解决。这里最重要的是,明确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对于西方经济管理经验,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就借鉴,反之就抛弃。尤其要对当代一大批优秀中国企业,例如,华为、海尔、联想等进行企业文化再过滤和再取舍,取其精华,传授学子。这两个方面,以传授中国企业的优秀理念为主,以借鉴西方企业的优秀理念与方法为辅。另外,对中华古代文化的精华,比如,《孙子兵法》在西方被奉为商界圭臬,《论语》被奉为日本商人共同的实用箴言[1],重新赋予其商业价值,做到古为今用;对中国“晋商”、“徽商”的创业经验进行整理与提炼,萃取精髓,滋养学子。总之,通过科学发展观指导,传授中国特色企业文化,使大学生对创业使命、核心价值、核心能力、管理理念和企业战略等方面有着清晰的理论把握,从而解除心头困惑,使创业活动的发展更加健康顺利。
22.2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建设可在校企合作的框架内,完善创业实训基地,采用类似于创业孵化器的运作方式为大学生提供实训或实践的机会。区别于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实训教育与区域经济的结合更具针对性,从大学培养专业人才和服务经济的战略出发,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结合当地经济龙头行业,以高校科研优势、专业特色与企业相互结合,从服务产业链的角度寻找和实践创业机会,以嵌入产业链的方式完成创业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发展、实训基地建设和大学生创业实训的有机结合,从根本上把实训基地建设好。
2.3丰富大学生创业社团模式鼓励大学生建立多种形式的创业社团组织,在社团中强化创业愿景、寻找创业伙伴、优化创业构想和得到创业培训。将创业社团企业化,在社团中完成领导力的培养,实践融资与赞助的财务活动,实践招聘与辞退的人力资源管理等企业活动。组织创业大赛等活动,借助外部商业资源和自身优势来锻炼创业项目执行能力,实践提高项目运营效率和成本控制,达到在社团内通过创业项目实践提高创业能力的目的。总之,诸方并举,多策齐用,使创业社团成为生动实际而丰富多彩的创业课堂。
3整合社会资本更新指导方式
3.1扩大天使基金扶持力度天使基金对于大学生创业孵化是至关重要的。但是现今,天使基金在数量和资金规模上还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创业的需求。因此,应当鼓励社会中富有且有爱心的人士以回报社会之心,从公益的角度设立更多的天使基金或从资金上支持天使基金,扶持种子期企业有效孵化。据报道,现阶段天使基金的数量远小于风险(股权)投资的数量[2],这种情况对于创业早期的扶持是远远不够的。天使基金给予大学生创业出生和成长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天使基金与社会资本成立合资创业加速器公司和“接力基金”,利用创业加速器平台引进社会资金参与大学生创业项目的投资,扶其加速成长,利用接力基金切实解决创业企业快速发育阶段所面临的资金及运营管理双方的问题[3]。以上这些都说明,天使基金对创业早期的扶持不仅是不可或缺的,而且是实现整合社会资本的酵母剂。因此,应千方百计把天使基金规模做大、效益做佳。
篇11
总决赛邀请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李红教授,重庆市外文学会副会长、翻译协会副会长吴念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孙珊珊、赵璧、赵阳博士等英语教学专家担任评委,对所有选手的英语文字功底、演讲主题、英语发音、演讲技巧、反应能力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评。初、高中参赛选手分别围绕“My Future Life in Ten Years”、“Technology and Our Life”两个演讲主题各抒己见,展示了当代中学生活跃的思维、开阔的视野和高质量的英语演讲水平。现场提问环节中,选手们机智幽默的答辩,与评委们旁征博引、画龙点睛的提问和点评相映成趣,他们的精彩表现不断得到在场观众和评委的阵阵掌声和共鸣。
第二届“外教社・卡西欧杯”全国中学生英语阅读竞赛以《外教社-朗文中学英语分级阅读》为参考阅读书目,这套由外教社与朗文出版公司强强联合、合力打造的中学百科阅读精品丛书,依照国家教育部最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对阅读技巧的要求编写,国家教育部曾发文向全国中小学图书馆推荐此套读物,受到了广大中学生的欢迎与喜爱。不少选手也反映,在比赛期间,通过大量阅读《外教社-朗文中学英语分级阅读》,学习到了更为地道的语言表达方法,同时也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受益匪浅。
《工程力学辅导与习题详解》
本报讯(记者 邝发)北京科技大学和东北大学合编的《工程力学》(第4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1版始于1979年,是“”结束不久出版的高等工科院校学生必修的三门力学课程教材之一。由于该书理论深入浅出、内容丰富、重点突出,并大量选用与工程实际密切结合的例题和习题,所以深受师生欢迎,被众多院校选用为教科书,拥有庞大的读者群。经过30年教学实践,2008年出版了第4版,读者群在不断扩大,备受欢迎。
工程力学是一门与工程实际结合密切的基础学科,是高等工科院校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工程力学教学的基本要求是能应用力学原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21世纪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解算能力,从而对工程技术人员的力学建模能力和正确分析计算结果的能力要求也相应提高。力学建模能力必须在牢固地掌握了力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通过解答习题来逐渐培养和提高。一般在校学生,通常没有足够多的时间去解算大量的各种类型习题,本书中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针对学生在解题中经常遇到的疑难和困惑,对每一道题的解答,都着重于解题思路的分析,给出了较详细的解题步骤,并说明了每一步骤的理论依据和使用公式的出处。阅读本书,有助于读者加深对工程力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理解,拓宽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技巧,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提高力学建模的能力。
《ERP沙盘模拟实训教程》
本报讯 ERP(企业资源管理)沙盘模拟是通过构建仿真企业环境,模拟真实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集成企业的所有资源,通过计划、决策、控制与经营业绩评估等手段对这些资源进行全方位和系统化的管理。2004年,用友软件公司研发了“企业资源管理(ERP)沙盘模拟实训课程”,将这种体验式教学方法引入高校教学活动中,这一新型教学模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在亲自动手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悟到正确的经营思路和管理理念,锻炼了学生的全局观念以及规划能力。作为课堂实践教学的重要补充,“全国大学生ERP沙盘模拟大赛”已经成功举办了4届,来自全国30个不同省、市、自治区的十几万学生参加了这一活动,大大推动了全国高校实验实训教学的深化改革。
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学生参加了第一届至第三届“全国大学生ERP沙盘模拟大赛”,并取得了第一届全国赛亚军、第二届全国赛一等奖和第三届全国赛冠军的骄人成绩。直接指导教师和参赛获奖学生共同总结了参赛精华和亮点,将参赛的真实感受、成功经验及失败教训汇集成书并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
全书共分5章,基础篇、入门篇主要介绍“ERP沙盘模拟实训课程”的基本框架和基本规则。在提高篇中,从战略、财务、市场、生产、采购、团队6个板块,将参赛选手对沙盘实训规则的深入研究和透彻分析以问答形式体现出来。在第四章中再现了队员参加第三届ERP沙盘对抗赛北京赛和全国赛的比赛过程,在文中具体介绍了战略选择、运营实践方法的灵活应用,并就各年各环节中的机遇与挑战进行提示。最后摘选了部分获奖队员的赛后感言。
本书最大的亮点是全面展示了全体参赛队员的智慧结晶,介绍了在规则允许范围内,如何运用技巧,合理规避风险,提高最终的比赛成绩。书中还给出了队员在反复磨合和总结之后自创的很多图表,有助于读者轻而易举地解决经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难题,诸如计算产能、填写资产负债表等;从多次的参赛经验中,同学们总结出了各个时期的运营策略,此外还传授给读者运营之外的辅助方法,帮助读者精益求精。
“用友杯”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全国总决赛即将开始,书中呈现的宝贵经验能为参赛同学以实战帮助,希望以此书搭建一个平台,与各院校师生共同探讨“ERP沙盘模拟实训课程”教学与参赛中的问题,深化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姚晓敏
《大学生安全教育》
本报讯 (记者 王智)日前,《大学生安全教育》一书由现代教育出版社出版。该教材系统阐述了大学生安全教育中所涉及的有关防火、防盗、宿舍安全、人际交往安全、交通安全、保持身心健康以及与大学生切身相关的法律常识等方面的知识,分析透彻入理,层次分明,结构紧凑。本书特别以位于城乡结合部的多所高校的安全情况为考察对象,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安全事故发生的内外因素,努力让学生在掌握安全知识的同时,树立安全防范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防范知识和技能。本教材积极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精神,以构建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为目标,在考察新时期各高校校园内存在的诸多安全隐患问题的基础上,编写而成。作者成员均为多年从事安全教育工作的领导和教师,他们在总结全国各地多所学校有关安全教育方面的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全面深入地规划了安全教育课程教材体系的建设。全篇语言简练,条理清楚,知识点详细,案例分析具体,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实践性。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
本报讯(记者 赵晶)天津大学出版社最近出版了“卓越系列・21世纪高职高专精品规划教材”之《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一书,本教材由周文彬、杨少慧主编。
这本教材借鉴和吸收了高职高专“工学结合”教育的新理念,采用任务驱动的编写体例,适合“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模块化的内容便于教学的灵活组织和实施,将职业能力培养(知识、技能、方法)贯穿本书内容的始终。本书以华中世纪星HNC-21系统、FANUC0i-MC系统、西门子SINUMERIK810D系统3种典型数控系统为载体,重点阐述上述数控系统在安装、调试、维修中的应用,具有针对性、可借鉴性强的特点。便于读者归纳总结不同系统应用的异、同点,满足今后工作中的需要。同时,便于各院校根据实训条件的不同展开教学,教学内容根据课时及实际需要灵活组织。
本书中“任务的学习目标”使读者明确该任务学习的理论和技能有哪些要点;“理论与技能要点”详细阐述了理论知识和主要操作方法;“常见问题与处理”提出本任务中出现的问题与解决的办法;“问题思考”便于读者自主学习,并学会查阅说明书,解决问题。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四版)
本报讯 (记者 王智)日前,中国铁道出版社计算机图书中心推出了《计算机应用基础》(第四版)一书。
本书在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详细讲解了计算机常用的一些基本操作,包括Windows操作系统及Word、Excel、PowerPoint 、Outlook、IE等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本书强调实践操作,突出应用技能的训练。为了实用方便,第1章介绍了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常识以及汉字输入方法。第7章介绍了一些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第8章介绍了计算机日常维护的知识和常见故障处理方法,除第1、8章外,本书包含了大量的操作实例和课堂练习,便于教学及自我训练。本书吸收了国内外教材的优点,结合作者多年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经验编著而成,适合作为高等院校应用型专业教材,也适合作为各类培训班教材以及自学参考书。
12688
2009年公路工程监理工程师过渡考试用书7月上市
本报讯 2009年公路工程监理工程师过渡考试将于今年11月举行,交通运输部《公路水运工程监理工程师过渡考试大纲》(2009年版)已于2009年6月出版发行。为了帮助广大应考人员系统复习监理理论和专业知识,在较短时间内掌握考试内容,顺利通过过渡考试,人民交通出版社邀请长安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多年从事监理业务培训及考前辅导的老师,依据交通运输部颁布的《公路水运工程监理工程师过渡考试大纲》(2009年版)和最新标准规范,对2007年版《公路工程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辅导用书》进行了全面修订,并于7月上市。
本套丛书包括以下7个分册:《〈监理理论〉复习与习题》、《〈合同管理〉复习与习题》、《〈公路工程经济〉复习与习题》、《〈道路与桥梁〉复习与习题》、《〈隧道工程〉复习与习题》、《〈综合考试〉复习与习题》、《公路工程监理工程师考试应试题集》。
邝发
《计算机信息及网络安全实用教程》
本报讯(记者 赵晶)随着计算机和网络逐渐渗入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人们与其的联系日益紧密,同时,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问题也变得突出和复杂。事实上,资源共享和信息安全历来是一对矛盾,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的开放性决定了网络安全问题是先天存在的,目前Internet使用的第4版TCP/IP协议(即IPv4)框架基本上是不设防的。因此,如何保护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免受破坏,提高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为了让读者特别是初学者能尽快了解和掌握信息和网络安全所涉及的各方面知识,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了《计算机信息及网络安全实用教程》,该书还入选了“21世纪高等院校精品规划教材”。
本书的内容安排几乎涉及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各个方面,涵盖各种技术、管理、法律等方面,包括:信息安全概述、实体安全、数据加密技术、windows加密文件系统、Windows中的证书服务及应用、Windows中的IPSec、虚拟专用网络VPN、内网安全管理、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系统安全、Web安全等。每一个理论部分都配有相关实践操作,大部分实践是以Windows Server 2003操作系统为例进行操作的,满足读者的实际需要。
《网络综合布线实训教程》(第2版)
本报讯(记者 王智)日前,中国铁道出版社计算机图书中心推出了《网络综合布线实训教程》(第2版)一书。
本书围绕着“综合布线系统”展开,从基本的理论知识,到相关的实际操作技能,以及布线工程的相关测试与验收方法等均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全书共分15章,主要介绍了综合布线系统的基本理论知识;综合布线系统的相关设计工作;综合布线工程的管理和验收工作;综合布线系统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操作技能;无线网络的基本设计;综合布线工程测试概述,测试仪介绍,认证测试,测试报告生成软件安装与报告分析以及OptiView网络分析仪。本书适合作为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网络综合布线爱好者的参考用书。
《内科学》
本报讯(记者 依菁)近年来,内科学教科书的内容有了较大的更新,而目前已出版的复旦大学出版社的《内科学试题》的内容已不能与更新的教材相匹配。因此复旦大学出版社组织了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中国医科大学的内科学教授编写了《内科学》一书。
这本《内科学》主要是为了帮助医学生、研究生、临床医师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内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以进一步培养临床思维和处理临床病例的能力,是“医学试题精编丛书”之一种。
本书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陈晓平教授负责循环系统疾病、内分泌和代谢疾病及泌尿系统疾病的命题;中国医科大学肖卫国教授负责呼吸系统疾病、风湿免疫病及血液病的命题;复旦大学中山医院陈世耀教授负责消化系统疾病和危重医学的命题。
本书试题以最新版本的医学院校本科教材为依据,尽可能做到与新版五、七、八年制教材配套,内容绝大部分以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范围为准。在选择题题型上与国家医学考试中心使用的相一致,因此本书不仅可以作为医学生复习、巩固、提高知识的参考书,还可作为执业医师考试的参考用书。另外根据巩固基础知识的需要,本书仍保留名词解释和问答题。为了配合双语教学,本书还加入了英文试题,每道试题均有答案,对于部分试题备有题解。每道试题均经过命题、互审,并由医学生和临床医师逐题试做,在此基础上精心修改而成。
《艺术的故事》
本报讯(记者 春晓)日前,广西美术出版社隆重推出了《艺术的故事》一书。本书是讨论艺术的著作中知名的畅销书之一,被誉为“艺术史中的《圣经》,曾被译成30多种文字,重版20余次,销售达700万本之巨。这本书把成千上万的人吸引到了艺术的殿堂。2000年,《艺术的故事》被英国媒体评为“20世纪影响人类的百部著作”中唯一一本艺术类图书。
《艺术的故事》是一部流传了50多年的“老故事”,书中记述了始自史前的洞内绘画以至当代实验艺术的发展历程,分析了艺术风格的变化与创新,阐明了艺术史是“各种传统不断迂回、不断改变的历史,每一件作品在这历史中既回顾过去又展望未来”。简而言之,这是一部通过艺术史来帮助人们欣赏艺术的通俗读物。该书一直被奉为“世界艺术史的最佳入门书”,至今其地位无法撼动。
本书的作者贡布里希是英国美学家、艺术史家。1909年生于奥地利维也纳,后移居英国并加入英国籍。1959年~1976年担任瓦尔堡学院院长,兼任剑桥和牛津大学斯莱德美术讲座教授,以及哈佛等多所大学客座教授。曾获史密斯文学奖,以及奥地利科学与艺术十字勋章、黑格尔大奖、法兰西学院勋章等特殊荣誉,并获得了牛津、剑桥、哈佛、伦敦等大学的名誉博士学位,1972年受封勋爵。2001年11月3日逝世于伦敦,享年92岁。其主要学术著作有《艺术与错觉》、《秩序感》、《艺术发展史》、《象征的图像》等。
《艺术的故事》出版不久,艺术史权威博厄斯在书评中称:这部肯定被广泛阅读的著作将会影响一代人的思想。作者的学问,尽管在这一领域工作的任何学者都不难察觉,他却表达得不露声色,而且几乎在每个论题上都讲出了新意。他以寥寥数语阐发了一个时代的整体氛围。
《研究生英语文学欣赏》
本报讯(记者 紫嫣)复旦大学出版社最近出版了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史志康主编的《研究生英语文学欣赏》。
《研究生英语文学欣赏》由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两部分组成,主要有三个特色。
第一大特色是线索清楚、重点突出。该书按文学史次序,遵循以点概面的原则,分别从英国文学中挑选了16位著名作家和他们的代表作,从美国文学中精心挑选了14位著名作家和他们的代表作或代表作片段。英国作家及作品时间跨度较大,既有文艺复兴时期的,也有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以及现当代的优秀作家和作品。选文涉及的作品体裁多样,有戏剧、诗歌、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作家中既有诗人,又有小说家、戏剧家。作品风格多样,既有现实主义作品,又有现代主义作品。
第二大特色是编排得当、简洁流畅。作家简介部分介绍了作家的文学地位、生平、主要作品和主要创作特征,文本选段皆选自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注释部分详略得当,赏析精彩绝伦。
第三大特色是精彩独到的阐释和评论。编者利用多年丰富的教学经验和非凡的领悟力对每段选文作出了相应的赏析。在诗歌方面,编者对每首诗歌不仅逐行进行阐释,而且对整首诗歌的创作背景、主题、意境、韵律等有精彩的概括和评论。在短篇小说或长篇小说片段方面,编者利用高超的语言能力将创作背景、主题等巧妙地和细节结合起来。
该书编者史志康现任上海市通用外语水平等级考试办公室主任,中国英国文学学会副会长及上海外文学会常务副会长,主要研究领域为“莎士比亚研究”、“美国诗歌研究”以及“英汉、汉英翻译”。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本报讯(记者 白羽)日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书由湘潭大学出版社出版。
本书立足于教育部的《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纲要》,同时结合高等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编写,具有系统的理论性和应用性。
篇12
因此,积极推进高等教育实践教学改革,调整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转变教学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应用型、工程型实践教学体系,不断加强实践教学内涵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批素质高、能力强,具有创新性,适应社会要求的信息技术应用型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也是新疆、兵团等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所在。
1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
石河子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以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为契机,围绕“实践教学如何满足社会的需求”,深入开展实践教学研究、改革与探索。近年来,学院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构建了特色突出、整体优化的“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以加强创
新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手段,积极加强校企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宽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积极探索基于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产学研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探索基于校企合作的IT专业学生实训教学模式。通过改革实践教学模式、方法,加强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创新素质的提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1探索基于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高等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对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按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素质教育要求,加强高等教育的实践环节,优化实践教学管理,构建符合学校实情的、有利于信息类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成为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条件。
石河子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坚持和发扬多年来形成的“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特色,以实施创新教育为主线,以加强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手段,通过建立创新实践(实训)基地、构建实验与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实习实训教学模式等措施,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院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国内外信息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和方案的比较研究,深入剖析专业课程体系,结合我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本着整合、优化、创新的精神,在拓宽专业、加强基础、提高素质、强化技能的原则指导下,对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和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的系统研究与综合实践,建立多样化、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为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优化和能力结构优化创造先决条件。通过实验课程体系的优化,结合课程设计、实习实训、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RP)、学科竞赛和毕业设计等训练环节,采取“课堂内外结合、多种形式互补”的方式,多层次、全方位地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保证 4 年实践教学不断线,形成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使知识、能力和素质有机地融为一体。
与此同时,学院适时跟踪电子信息类专业的社会需求、就业去向,分析人才培养链、人才供应链,通
过实践、总结和改进,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形成了从实习、实训毕业设计就业“三级跳”的实践教学体系。
1.2探索基于校企合作的IT专业学生实训教学模式
1.2.1教学模式
实训教学是一个较为系统的、完整的实践训练环节,是高等院校实习教学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实训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如图1所示。该环节采用“模块化、项目式”的教学模式,以具体项目为载体开展技能训练。
1) 模块化实训教学以校企合作为前提,依托实习实训基地(知名企业)的资源(实验条件、师资)开展教学工作,推进产学研有机结合。根据专业和学生意向设置实训模块,根据社会需求和就业去向设置实训项目,学生根据兴趣和发展方向自愿选择项目。
2) 实训教学以项目为驱动。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兴趣为前提,以项目组(软件开发类为3~5人,电子综合设计类为5~10人团队)为基本单元,针对具体项目开展实战训练。其教学内容涉及基本理论、专业技能、IT领域前沿知识、社会需求、就业前景、综合素质、团队协作等方方面面;教学过程包括项目选择、技能培训、项目实施、技术交流、项目验收、汇报答辩等环节。实训项目团队角色构成分为项目经理、配置经理、系统分析师、架构设计师、设计员、数据库设计员、界面设计员、程序员、测试员等,通常情况下,团队各成员可以担任两个角色。
3) 实训教学流程主要分为前、中、后 3 个阶段,即前期准备、中间管理和后期总结。具体包括确定实训方案、按照学生志愿分模块分组、技能训练、项目实施、项目结题考核、验收答辩等环节。实训教学从管理上也分为前、中、后 3 个阶段,主要环节有实训意向调查、上报实训计划、确定实训方案、组织实施、质量监控、考核答辩、验收评估。实训实施过程分为项目过程体验、技能拓展和强化 3 个阶段,实训过程循序渐进、逐渐引入、由易到难、由浅到深,使学生能更好地进入角色、接受知识、提高技能。
4) 实训老师对实训过程详细讲解、实例分析,对相关技术和前沿知识进行短期指导性培训。学生在实训老师的指导下组队完成指定的实际项目。
1.2.2质量体系
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和总结,逐步建立了集实训教学保障、内容和质量监控于一体的“模块化、项目式”实训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如图2所示。
内容体系:以专业技能训练为核心,以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根据专业设置模块,根据兴趣和研究方向选择项目。以兴趣为前提、以项目为驱动。
保障体系:包括实验条件、基本资料、制度保障、师资队伍等方面。为保证实训的规范性、实训的效果和质量,学院从实验条件、师资力量、制度规范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对于实训教学的整个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对于每一个教学环节进行指导和规范。学院先后修订了《实训教学管理办法(试行)》、《计科、信管、电信专业学生实训教学要求(试行)》、《实训教学大纲(试行)》、《实训教学方案》等管理文件。
监控体系:实训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以全面教学质量管理为基础,结合学校学院实践教学的实际,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实训教学各环节进行评价与监控,使实训教学质量达到预期目的的一个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综合作用体系。在相应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学院还设计了《实训计划及运行表》、《实训通讯录》、《实训成绩记分册(考勤表)》、《实训教学及管理质量调查表》等8个与教学质量监控相配套的记录文档。采用分组管理、项目考核、结题答辩、实训验收、座谈会、调查问卷等形式,通过周期性评估、阶段性考核、实地查验、日常监控、信息反馈等手段抓好信息汇总整理、评价结果分析诊断、评价结果信息反馈几个环节。
1.2.3实训考核
1) 对实训基地考核。实训结束后,学院安排实训教学验收汇报会,组织实训教学验收,对教学效果做出评估,并以此作为评价该实习实训基地(企业)能否继续承担实训教学任务的依据。
学院根据实训方案、实施计划的内容和要求组织考核验收,包括实训任务承担单位汇报、实训学生汇报、作品演示和答辩。主要考核指标包括学生实训项目质量、学生实训实验报告或研究报告、学生考勤情况、教学质量调查统计数据、评估意见等。
2) 对学生考核。实训考核实行项目结题验收和答辩汇报制,具体成绩包括出勤、项目组协作情况、项目完成情况、项目实施效果、基本技能、答辩情况、综合素质等方面。通过对项目的验收、反馈、答辩、汇报、激励和评价,形成以评促学的动力机制。
通过项目小组的汇报和答辩,由企业工程师综合平时成绩、项目结题验收成绩和答辩成绩等综合评定最终实训成绩。学院根据汇报答辩情况评选优秀团队、优秀项目负责人(经理)和优秀指导教师。
1.2.4实训的目的和意义
实训教学以学生专业技能强化训练为核心,以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通过大中型项目开发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通过项目团队的运作模式来训练和提高学生在团队协作、沟通交流、资源利用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实训教学是学生与社会“零”距离接触前的“热身”和“助推剂”,学生以“准员工”身份参加项目开发与工程实施,切身体验和感受IT企业文化和工作氛围,体验团队合作精神。实训教学以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项目和案例作为教学内容,其教学过程是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总结和提炼的过程。实训教学环节拉近了用人单位同高校、学生间的距离,打通了学生与社会接轨的渠道、拓宽了学生的就业空间,为学生就业创造了机会[3]。
同时,开展实训教学,是以学生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为根本,在改善专业实验及实训教学环境、提升专业实验及实训教育水平方面,积极探索、深入研究[1]。加强实训教学,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明确专业定位,建立适应社会需求及现代科技发展需要的专业实训教学体系[4]。通过实训教学,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培养创新意识搭建了平台。
1.3探索产学研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加强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改革研究,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路子。重视通过项目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1],并加大投入,积极推进校企合作,探索实习实训教学模式,构建实习实训教学体系。提出了产学研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和基于校企合作的IT专业学生实训教学模式。通过对国内外信息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和方案的比较研究,结合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广泛需求,按照“大平台、小模块”的原则,调整并优化了 3 个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并遵循“一体两翼”的方式,构建了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的实践教学体系。
“模块化、项目式”实训教学的实施,为整个实践体系的建立和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提供了支持。特别是近 3 年来,以项目为驱动的实训教学的实施,推动了从实习、实训毕业设计就业的“三级跳”培养格局的形成,使实践教学驶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模块化、项目式”的实训教学模式,使高校同实习实训基地、用人单位之间更加密切合作,实现了人才供应链的无缝集成,为校企联合培养、订单式培养奠定了基础,为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的建立积累了经验。同时,也为校企联合创新实验室的建立和学校大学生创新实验室的建立积累了一定的教学和管理经验。
“模块化、项目式”实训教学模式,缩短了用人单位同高校、学生间的距离,缩短用人单位对引进人才的岗前培训期,降低了用人单位培训成本。同时,也为学生就业创造了机会,搭建了平台[1]。参加过实训项目教学环节的学生,进入用人单位后,其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大大提高,获取新信息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用人单位引进人才的岗前培训期将大大缩短。许多企业表示愿意提供人力和部分设备等资源进入学校,指导学生完成实训环节,并从该过程中择优录取学生到其单位就业。
“模块化、项目式”实训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带动和辐射作用。实训教学实施以来,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和年级的学生间以项目为纽带,组成了研发团队,开展工程实践训练。以项目为依托的实训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对电子信息技术相关领域的学习和研究兴趣,带动了一部分学生参与科研训练和项目实践锻炼,推动了我校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目前,学院的课程设计教学已经实现了核心课程、平台课程以项目形式开展,从选题、实施到结题验收、考核答辩都按照项目管理的形式进行。
2教学效果
新的教学模式效果显著,具体表现如下。
1)2006年以来,学院先后与亚沃信息、达内科技、四川华迪和克拉玛依红有软件等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以项目为驱动开展实训教学已经成功进行了5年,共实施了357个项目,参与实训项目教学且已毕业的学生已有1 000余人,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5%以上。目前,大多数毕业学生已经成为行业技术骨干或业务精英,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和一致好评。在实训教学验收评估调查中,学生对实训教学的总体评价优秀率占40%,良好率占50%。
2) 以项目为依托的模块化实训教学工作的实施,推进了“三级跳”培养模式的良性循环。以项目为依托的模块化实训教学工作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毕业实习质量的提高,也保障了就业压力之下的毕业设计质量。工程化、项目化的模块训练,给了学生一个完整项目的锻炼过程,有效提高了实习教学的质量,为学生进入实习基地开展实习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和素质基础,得到了实习单位的肯定;来自实习基地或生产实践的毕业设计题目也随之增多,在企业工程师(导师)有针对性的指导下,毕业设计质量不断提高;为用人单位提前选拔人才、培育人才提供了便利,进而形成了从“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就业”的良性循环,有效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 “模块化、项目式”实训教学的实施,形成了以评促学的动力机制,有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主动参与SRP项目、工程实践项目、课外科技活动和教师科研课题的积极性普遍提高,参与人数逐年增多,较2005年增加了20%。近 3 年来,由学生完成并得到学院认定的“工程实践项目”20项,学院学生参与老师科研课题30余项,立项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4项、学校SRP项目47项。在全国IT&AT大赛、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大赛、电子专业人才设计与技能大赛等竞赛中,荣获全国二等奖以上奖励27人次、自治区一等奖10人次,取得各级程序员资格的40余人,获得CCIE、CCNP、CCNA认证30余人。学院软件开发部、青年计算机爱好者协会等学生组织,面向校内外开展网站建设、系统研发、信息处理和网络维护等社会服务,赢得了到应用部门的美誉。
4) 基于校企合作的“模块化、项目式”的实训教学模式,打通了学生与社会接轨的渠道,拓宽了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的就业空间,为学生就业创造了机会。同时,也拉近了用人单位同高校、学生间的距离,使高校同实习实训基地、用人单位之间更加密切合作,使产学研合作得到深化,实现了人才供应链的无缝集成,为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校企联合创新实验室和大学生创新实验室的建立积累了一定的教学和管理经验。
基于校企合作、依托项目驱动的实训教学模式,对学生实践能力、工程能力、创新能力及团队精神、综合素质的培养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基于校企合作的“模块化、项目式”的实训教学模式,成为工程型、应用性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 韩高军,王存文,王忠,等. 行业划转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以武汉工程大学为例[J]. 中国大学教学, 2010(2):20-21.
[2] 陈至立. 全国高校技术创新大会[N]. 中国教育报,2000-01-14(3).
[3] 高林. 应用性本科教育导论[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35-36.
[4] 单小麟,于倩,郭强,等. 新时期研究型大学工程教育改革探索与实践[J]. 高等理科教育,2010(1):25-26.
Study and Practice on Practical Teaching Model Based on the Module of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Enterprises and Projects
DU Wen-jun, LIANG Bin, ZHAO Qing-zhan, LU Guo-dong, ZHENG Hong-ying
篇13
一、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教师本身的素质和能力对学生的创造性工作能力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我校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各种途径刻意选拔或培养高素质和能力的教师,切实从科学研究、教学方法、教育理念和心理等方面提高教师素质和能力,建设开拓性(善于发现新知识、创立新技术)、普及性(善于总结前人知识和方法并消化整理传授于学生)、全才性(前两者兼备)完美结合的教师队伍。
二、配置的课内实习实训
1.认识实习
为期一周的认识实习一般安排在专业课即将开始的第二学期,通过参观省内大中型企业的自动化生产过程、省内有关研究所或设计院管理和研发部门、科技城和电子市场,听取工程技术人员或企业管理人员或专家有关技术和管理、新开发、新技术、新发展方面的报告,了解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发展前沿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情况,认识一些常用的电子元器件、设备及常用集成电路,并了解其应用情况;了解计算机和电子产品市场及本专业人才需求情况;使学生对本专业有关的企业生产管理、工业控制过程、各类电子设备的研究、设计、应用、制造、开发和电子行业的发展前景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热情、开阔专业视野,为今后的创造性工作能力培养奠定基础。
2.教学实习实训
教学实习实训是我校电子信息专业教学培养计划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性工具使用及应用的实训,两方面内容包括:可视化开发工具――VB6.0设计应用方法和Protel99_Windows95/98环境下的EDA电子辅助设计应用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创造性工作的理念,采取学生自学制作为主、教师实时指导为辅的方式,根据实际工程需求,布置对应的制作课题,充分发挥学生自身多方面素质能力,不设标准结果,以完成制作的技术含量、质量、合理性、独特性评价成绩,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各自潜能,最大限度地培养了学生自学、掌控、总结、发挥和创新的工作能力,也更加充实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内容。
3.生产实习实训
生产实习实训是电子信息专业教学计划中综合训练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是强化本科生创造性工作能力培养的另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帮助培养“知识+能力+创新”型实用专业人才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教学形式。在生产实习实训中,学生能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能力方面得到系统性的训练和培养,同时获得“设”“装”“调”“校”“修”的技能和能力。我们根据各年度省和国家电子设计竞赛题或联系厂家的实际情况选取了导性生产实习内容或集中制作一批电子竞赛制作中可能涉及的一些平台或接口设备。通过完整的设计、制版、焊接、编程、组装、校调、报告等系统工作以及在生产并维修一些用于实验、课程设计和综合实验的实验设备等具体工作过程中,强化了创意、组织、协作等各方面创造性工作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实践组织能力和实践教学水平。在学校本科评建期间展示的学生制作的多样化产品深受全国评建专家的好评。
4.专业综合实验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综合实验是综合多门专业课并以多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为基础的实践环节,是为解决本专业的核心知识应用问题而进行的综合性实验训练,旨在提高学生在MCU及传感器对外部过程参数进行测量、转换、处理的硬、软件设计和编程能力;以MCU为核心的嵌入式系统的设计能力;MATLAB等仿真技术在通信和信息处理等应用能力。
三、配置的课外实践环节
1.开放实验室项目
为适应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需要,切实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创造性工作能力,同时提高实验室教学资源利用率,从组织形式、经费支持、开放实验项目等方面给出了实验室开放的具体安排。学生可以结合大学生创新实验活动自行选择或教师规定开放实验室的实验内容,并给出了完成形式,由学校组织统一验收。
开放实验室为专业课程设计的实训二次开发创新奠定了必要的基础,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能够进一步强化动手能力和技能、巩固理论知识,加深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理解;真正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研发兴趣,有效启迪创造性思维;极大地给了学生发挥和创新的空间;亲身体验自身组织设计工作过程,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处理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协作精神,提升专业工作综合素质,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以及电子信息专业的工程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2.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的理论和实践配置
(1)电子设计竞赛赛前的理论指导
学校在新培养计划中增添了8个学分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该平台设置了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内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平台开设了电子设计竞赛赛前指导理论部分课程,以实现电子设计竞赛所涉及的专业知识,综合运用集中针对性教学目标。
理论课程以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赛前系统培训为主,结合具体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历年的题目和设计方案,内容涉及各类题目的分析方法、常用元器件及设备、开放设计软件语言编程调试与使用、制版和制作、装配及调试、重点单元功能电路的设计与应用、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制作及准备、可编程逻辑器件系统设计简介、系统设计的综合训练、电子设计竞赛设计与总结报告写作、电子设计竞赛过程及参赛演示应注意的问题。将竞赛内容相关的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并应用,讲练结合,使学生在理论上具备设计开发制作电子系统的能力。
(2)电子设计竞赛和创新创业大赛等竞赛
电子设计竞赛和创新创业大赛等竞赛是强化培养学生各种实际能力尤其是创造性工作能力最有效的途径。我校为此已将电子设计等竞赛纳入正式的课外教学实践活动,并给出了竞赛奖励创新学分的机制。第六学期开展面向全校学生的校电子设计竞赛(为期3周),也是省或国家参赛队的遴选,第七学期或是省电子设计竞赛或是全国电子竞赛(都从暑假的后2周开始集训至竞赛结束),不仅加强训练强度也为取得良好的竞赛成绩提供了必要保证。电子设计竞赛和创新创业大赛作为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个大平台,教师和学生综合素质、实践技能、应变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得到了极大提高,由于参赛学生得到了社会选材的认可,成了抢手人才,因此参赛学生人数急剧增加,积极性日益提高。更由于竞赛内容100%为综合性和设计性实践,学生通过参赛训练的过程,在软、硬件知识综合应用,新技术、新元件应用,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实质性的提高,一批具有创造性工作能力、高专业素质的优秀学生脱颖而出。而且对于所有参赛的学生,无论获奖与否,都在方案论证、系统设计与调试、新器件的选用及创新能力与协作精神等方面得到了全面提高。此外,培养学生撰写科技论文也是强化培养学生创造性工作能力的一条很好途径。竞赛的过程和内容同时也为学生撰写科技论文提供了很好素材,奠定了写作科技论文的基础。
总之,合理设置相关课程,有效利用开放实验室、专业综合实验、各种实习实训和及电子设计竞赛等实践环节,能够有效强化培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的创造性工作能力,是适应当代电子信息类专业发展的需要,更是实现“知识+能力+创新”型实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涉及心理品质+健康体质+广博知识+创新才能的创造性工作能力培养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刘英杰,石初军,王勇.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对高教改革及人才培养的作用[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12).
[2]袁悦.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提高的途径探索[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2(9).
[3]刘宏,任继业,赵红言.着眼高素质人才培养全方位开展实验教学改革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2(1).
[4]胡升平,宋跃,余炽业,等.加强综合设计性实验指导提高学生创新能力[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