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写作教案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3.Pre-reading:通过提问,Howcanyouknowyourfriends,ifyouhaven’tseeneachotherforalongtime?联系朋友有很多方法,但是Oneofthebestwaysissendinge-mailstothem.Doyouknowwhy?过渡今天话题的材料,快速看完两则e-pal广告,找出答案。
4.While-reading:读两则广告,了解Mary和Jack,完成表格。
5.Pre-reading:引导学生讨论:Doyouliketomakee-palswithMaryorJack?Why?当大部分学生都持肯定观点时进一步思索,Whatwillyouwriteinyoue-mailtothem?为下面事实写作埋下伏笔,提供铺垫。
6.While-Writing:教会学生正确使用e-mail格式,同时提供关于朋友和友谊的一些精彩句子,为学生写作提供素材。
7.Pre-writing:提供写作标准:要求学生根据这个标准,修改自己的e-mail。
(1)Doyouusethetense,spelling,punctuation,capitalizationcorrectly?
(2)Isyoure-mailcomplete?
(3)Isyoure-mailcoherentlywritten?
(4)Canyoudescribeyourselfinaconciseway?
(5)Arethereanycomplexsentencesinyoure-mail?
目的是通过自改,有助于他们提高书面表达中的语言准确性,提高了学生通过自己独立思考,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8.Sharethewriting:点评两篇学生习作,选自一位基础较好的同学和一位基础一般的同学的作文。教师根据上述提供的写作标准,详细点评两篇习作的篇章结构和句法功能。目的是使学生尽力领会教师对文章的点评,培养学生选词和用词的能力,指导学生多模仿好文章的优点。
篇2
一、撰写教育案例
1.收集素材
①案例素材的特点。教育案例来自教育事例,但并不是任何教育事例都能作为教育案例的素材。一是案例要典型。教育案例的素材要有典型性,能反映事件发生的特定的教育背景,能隐含普遍存在、大家关心、比较重要的问题,能体现问题的深刻性,有无穷的回味,有实用的价值。二是故事要生动。教育案例应该是一个能够很好地反映某个隐含观点的教育故事,要具体、生动,要包括一些戏剧性的冲突。三是寓意要明确。教育案例能够启发大家思考,能够让教师看出故事揭示的某些规律和本质,对教育工作有指导作用。
②收集素材的途径。一是在教育实践中收集。实地收集案例,便于获取真实信息。这些案例,可以是自身经历的,也可以是别人经历的。比如,可以从自己课堂教学、教育学生、教学研宄的过程中,从听课、评课的记录、观察和思考中,从教师、学生交谈的某些内容中,从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成功与失败中收集素材。二是在教育音像中寻觅。可以从电视、磁带、光盘的课堂教学录像、教学经验介绍的观看中收集素材。三是在教育书刊中查找。可以从备课教案、说课讲稿、教学实录、教育经验等材料的阅读中收集素材。
③收集素材的方法。收集教育案例的素材,一是要突出重点。每天发生的教育事例太多,有些事例太平淡,没有多少思考的价值,不必都收集起来,只需要收集那些有典型意义的问题。二是要经常注意。对于具教教育现象及其反映,要注意倾听,注意观察,注意思考,否则,就会对许多典型案例熟视无睹,让许多很有价值的案例从我们眼前滑过。三是要坚持记录。因为案例要写得真实、具体、生动、形象,单靠记忆,不可能记得那么完整、准确,必须及时记录。记录时,主要写出有关人员的特点,包括语言、行动、作法、效果和相互关系等,不必过于计较写作的语法、修辞、逻辑与字迹,可以在记录结束之后再规范地进行整理。
2.提炼主题。
教师收集到的教育案例素材,仅仅是教育情景。需要针对某个现象或某种情况,进行反复、深入的研究,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从而提炼出重要的、鲜明的、深刻的、有指导意义的主题。
3.撰写案例。
①目的要明确。敦师撰写的每一个教育案例.都要能反映某个问题或某项决策。教育案例不仅要描述人物语言和行为,而且要体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如需要、动机、态度等,还要将某种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工作原则、活动构想蕴含其中。
②内容要真实。案例素材要反映活生生的教育、教学、教研、管理等工作实际。因此,撰写的教育案例必须是真实情景,不能虚构,不能杜撰。对于事件原貌,不允许进行夸张,更不允许歪曲。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在尊重事实的前提下,适当增删一些细节、场景等。为了保护正当的隐私权,可以虚构地名和人名代替真实的地名和人名。
③情景要完整。教育案例要写出事件发生的背景,即写出特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如
教师、学生的基本情况、教学条件、教学环境等。要写出解诀一个问题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的过程。故事要具体,要真实感人。
④取舍要恰当。教育案例通常篇幅较短,要求文字简练。因此,情景介绍的主次要分明,在写作时要恰当取舍,尽量写好主要事件,尽量精简那些与主题关系不大的内容。
⑤叙述要客观。写作教育案例的教师,对于所写的教育案例,必然有自己的观点。但是,在案例写作中,只能客观地介绍典型事例,不能直接地提出问题,直白地表述观点,流露出感情的褒贬。要让读者仔细品味,悟出其中隐含的道理。
二、撰写案例分析
通常情况下,在教育案例的后面,要附案例分析。案例分析可以请他人写,也可以作者自己写。可以从一个当事者的角度分折,也可以从一个教师的角度进行分析。撰写案例分析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理论实际紧密结合。撰写案例分析时,不要就事论事,需要就事论理。对案例中描述的事实,提出的问题,要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进行科学分析,力求提出解决具体问题的较好的措施。分析自始至终要紧扣案例,不能脱离案例本身去讲教育理论。
2.教育思想必须先进。案例分折的立意要新,要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作指导,要跟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步伐。
3.分析要有求实精神。案例分析需要实事求是,一是一,二是二,不夸大,不缩小。分析要实在,有针对性,要讲关于这个案例的具体的小道理,不要讲永远正确的空洞的大道理。不要热衷于抄录教育理论的条条框框,要将教育理论的观点自然地融会于分析之中。
篇3
可以说,教学案例就是关于某个具体教学情景的故事,既有故事发生背景,又有故事发展情节。在叙述这个故事的同时,常常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点评。所以,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真实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
一、教学案例的特点
1.案例与论文的区别。从文体和表述方式上看,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案例则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也就是说,案例是讲一个故事,是通过故事说明道理。
从写作的思路和思维方式来看,论文写作一般是一种演绎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抽象到具体;案例写作是一种归纳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
2.案例与教案、教学设计的区别。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学措施的简要说明;教学案例则是对已经发生的教学过程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达到什么目标,一个是结果达到什么水平。教学设计不宜于交流,教学案例适宜于交流。
3.案例与教学实录的区别。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较接近,它们都是对教学情景的描述,但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而案例则是有所选择的,教学案例是根据目的和功能选择内容,并且必须有作者的反思(价值判断或理性思考)。
4.教学案例的特点是
――真实性:案例必须是在课堂教学中真实发生的事件;
――典型性:必须是包括特殊情境和典型案例问题的故事;
――浓缩性:必须多角度地呈现问题,提供足够的信息;
――启发性:必须是经过研究,能够引起讨论,提供分析和反思。
二、数学案例的结构要素
从文章结构上看,数学案例一般包含以下几个基本的元素。
(1)背景。案例需要向读者交代故事发生的有关情况: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如介绍一堂课,就有必要说明这堂课是在什么背景情况下上的,是一所重点学校还是普通学校,是一个重点班级还是普通班级,是有经验的优秀教师还是年青的新教师执教,是经过准备的“公开课”还是平时的“家常课”,等等。背景介绍并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条件。
(2)主题。案例要有一个主题:写案例首先要考虑我这个案例想反映什么问题,例如是想说明怎样转变学困生,还是强调怎样启发思维,或者是介绍如何组织小组讨论,或是观察学生的独立学习情况,等等。或者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学任务解决过程和方法,在课程标准中数学任务认知水平的要求怎么样,在课堂教学中数学任务认知水平的发展怎么样等等。动笔前都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想法。比如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不同的研究课题、研究小组、研究阶段,会面临不同的问题、情境、经历,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写作时应该从最有收获、最有启发的角度切入,选择并确立主题。
(3)情节。有了主题,写作时就不会有闻必录,而要是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首先需要教师对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外显的和内隐的)活动的清晰感知,然后是有针对性地向读者交代特定的内容,把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比如介绍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就要把学生怎么从“不会”到“会”的转折过程,要把学习发生发展过程的细节写清楚,要把教师观察到的学生学习行为,学习行为反映的学生思想、情感、态度写清楚,或者把小组合作学习的突出情况写清楚,或者把个别学生独立学习的典型行为写清楚。不能把“任务”布置了一番,把“方法”介绍了一番,说到“任务”的完成过程,说到“掌握”的程度就一笔带过了。
(4)结果。一般来说,教案和教学设计只有设想的措施而没有实施的结果,教学实录通常也只记录教学的过程而不介绍教学的效果;而案例则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代学生学习的结果,即这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映和教师的感受等。读者知道了结果,将有助于加深对整个过程的内涵的了解。
(5)反思。对于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育教学指导思想、过程、结果,对其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反思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可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比如同样是一个学困生转化的事例,我们可以从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学习理论等不同的理论角度切入,揭示成功的原因和科学的规律。反思不一定是理论阐述,也可以是就事论事、有感而发,引起人的共鸣,给人以启发。
三、初中数学教学案例主题的选择
篇4
案例教学法源于生活实际,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它以案例为线索,以师、生、文三者之间的交往为基础,突出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学方法。
二、案例教学法在中专应用文写作中的具体实施过程
(一)准备阶段
1.教师的准备
(1)确定教学目标。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以课程目标为中心,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把每次课的教学目标详细确定下来。例如,在《动态消息标题、导语》的案例教学中,具体的教学目标可制定为:了解动态消息准、快、新、短的特点;通过案例掌握动态消息标题和导语的写作要求;练习写作动态消息的标题和导语。
(2)选择、组织案例。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精心准备案例。搜集的教学案例要尽量贴合学生的专业和生活实际。比如搜集新闻、通讯或广告词的案例可以借助报纸、杂志、电视和网络等资源。如果搜集说明书的案例材料,可以把生活中使用的电子产品或药品的说明书拿来作案例素材。甚至学生的实训材料、作文都可以用来当作案例帮助教学。
(3)设计教案。教案应包括案例的类型和案例的大概内容;课堂上需要学生通过案例获得哪些知识;以及案例引出的时机、问题的提出方式等内容。教案中还应该准备好在案例中可能涉及到的相关知识,并注意与其他教学手段的协调。
2.学生的准备
(1)做好课前预习工作。这主要包括对教材上知识的预习,提前了解和熟悉即将学习的内容。有时教师会提前把案例材料发给学生,这样学生还应在课前阅读和思考教学案例。对于案例教学法的流程学生们也应该提前了解,了解在案例教学中自己的任务是什么,为课堂上的讨论和独立思考做好准备。
(2)组建学习小组。案例教学中,学生是以合作小组的形式来参与活动的。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分组时要考虑到学生间不同的语文学习能力、知识水平、兴趣、爱好、性别以及个性特点,尽量让组间实力平衡。
(二)课堂实施阶段(流程图如下)
1.教学案例的呈现。这个环节是由老师来完成的。案例呈现方式可以有口头描述、图表展示、分发书面材料、多媒体演示、学生表演案例场景等手段。教师需要运用引导、暗示等手段把案例和教学内容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在案例材料中提取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信息,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2.创设问题情境。情境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一种活动。学生明确了学习要求,接受了案例材料之后,则需要进入问题情境,带着问题去独立思考和参与小组讨论。教师在设立问题时,应注意提出的问题应该有针对性和目的性,要具体,要能够限制学生思考的大体范围,不会导致学生讨论时出现“跑题”。其次,提出的问题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宜过难。再次,问题要有启发性,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话可说,有理可辩。最后,提出问题的方式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语言要有情趣,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讲解“求职信”时,可以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专业选取不同单位的招聘启事来作为案例。要求学生根据招聘启事的具体要求和自己的真实情况来给用人单位写求职信。中专生是直接面向就业的,因此择业是学生们非常关注的问题,“求职信”的写作也是学生们必须具备的能力。因此,学生很容易进入问题情境,去思考究竟应该怎样写才算是成功的求职信,才能够把自己“推销”出去。
3.案例的讨论。教师将案例交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要求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指导学生分析讨论案例,最终解决问题。而不同的案例可采用不同的形式来分析,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需要讨论。有的案例只是为了引出某个小的知识点。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起相应引导作用,要把握住课堂的气氛以及讨论的时间,绝对不能让学生“自由”的讨论,不能放任自流。教师也应当参与进来,听取学生的意见,对于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和有难度的问题给予一定的指导,与学生共同解决问题。
3.总结评价
总结和评价是案例教学的关键, 这一环节主要由教师承担。教师必须对案例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梳理,特别针对讨论中出现的遗漏或共性问题进行详细讲解甚至回顾,对小组意见的独特或创新部分要给予肯定。为确保每个人都参与到案例分析中,同时也为进一步巩固相关知识,最后每个同学必须结合讨论和教师的总结重写文稿。
篇5
【教学重点】学习写留言条。
【教学难点】
注意留言条的格式。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
课件
(
建议使用荣德基小学课件)
【教学过程】
内
容
荣德基课件页码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相见到某人却没有见到,但是你有重要的事情给他说,这时可以写一张留言条给你所想见到的人,要说清情况。(板书:习作《学写留言条》)
【设计意图:谈话导入,引起学生阅读童话故事的兴趣,开门见山,直入课题。】
二、习作内容
选择下面一种情况,写一张留言条。
1.去办公室还书,老师不在。
2.通知小芳明天上午九点到学校参加书法小组的活动,但是她家里没有人。
三、审题指导
说说本次习作对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
本次的写话要求写留言条,内容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选,一是去办公室还书,老师不在,二是通知小方明天上午九点到学校参加书法小组的活动,但是她家里没有人。我们先认真读读示例,了解写留言条应该注意的问题。
四、思路导航
这次写话的内容是学写留言条,应该从哪些方面写呢?
(1)
(2)
(3)
这次习作的内容是写留言条,应知道要告诉对方哪些内容,最好先在草稿纸上按条列出来。
然后理清思路,明确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依次写出来即可。
五、技法点拨
1.注意格式。
留言条分四部分:称呼、正文、署名和日期。(板书:称呼、正文、署名和日期)
称呼:要顶格写,留言条留给谁就称呼谁。
正文:在称呼下一行空二格写正文,简单明了的把你要给对方说的事情写清楚。
署名和日期:要在正文下面写清楚谁留的条,并在右下角写清年、月、日。署名和日期都靠右顶格。
2.注意人称代词的转化。
人称方面要注意什么呢?
题目中常常是叙述一件事,写留言条时,不能直接照搬叙述中的人称代词。
而应转化一下,如叙述中的“你”应转化为“我”,“他”或“她”应转化为“你”。
六、
佳作引路
(一)
去办公室还书,老师不在。
(留言人以明明,留言时间为2017年4月12日为例)
老师:
我去办公室还书,你不在。我把书放到你的办公桌上了。请您查收!
明明
2018年4月12日
(二)通知小芳明天上午九点到学校参加书法小组活动,但是她家里没人。
小芳:
上午九点学校参加书法小组活动,请你准时参加。
明明
(4)
(5-6)
(7-8)
208年4月12日
篇6
应用文写作是高职院校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其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应用文体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写作要领,培养学生应用文阅读、分析、处理及写作能力。一直以来,由于这门课程的实用性、程式性强,枯燥乏味,加上教学方法陈旧,学生缺乏兴趣,教学效果甚微。在此情形下,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而案例教学法以其真实性、实践性、学生参与度高等特点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备受青睐,受到师生的认可。
案例教学法就是以案例为基础的一种教学方法,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典型人物、事件或生活工作情境为题材,学生进入案例角色,分析、讨论、交流案例,然后模拟写作,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主要借助案例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融于具体实践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达到高职院校课程职业化的教学要求。
一 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1.培养职业素养的需要
随着经济发展日益全球化,应用文写作的使用范围也开始国际化,熟练掌握各种应用文体的写作技能是高职学生进入职场的基本素养,也是岗位能力的体现。如毕业设计、求职信、劳动合同等,这些文书的写作是进入职场前就必须掌握的,另外各类专业文书、行政公文、事务性文书等的写作能力也是一个现代职场人应具备的综合素质之一。而教学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
2.凸显了应用文写作课程的真实性
案例教学法中的案例来自生活工作中具体的事件,如会议通知、毕业生自荐信、调查报告等,这些材料均是真实存在的,有的甚至是学生亲自经历的、亲眼所见的。通过案例展示,将生活带入课堂,将书本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真正实现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感觉理论不再是空洞的、虚拟的,这正是应用文写作课程的一大特点。
3.体现了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实践性
应用文写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传统教学大多重理论、轻实践,教师多以讲为主,到学生提笔时却写不出文章,关键是教师缺乏对学生有效的训练。案例教学改变了以理论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代之以分析案例实践为中心的模式,学生通过设置的案例,结合生活实际,运用已学知识,分析、思考、归纳、总结、训练,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锻炼实际写作能力。
4.可以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案例设置来源于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学生通过阅读案例了解相关信息,然后分析问题、讨论交流,总结出理论知识,最后模仿案例进行写作训练。这一系列的环节要求学生将案例中的情境和现实问题相结合,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以达到掌握知识、训练写作的目的。
二 案例教学法的基本环节
1.精心选择和设计案例
案例教学,关键在于选择和设计适当的案例,这要求案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目的性和可操作性。首先,案例材料的选择要和学生实际生活和学习相联系,要有针对性。如学习通知这一行政公文时,就可选择主题班会、国庆节放假等内容的案例,易懂易学,有的甚至是学生亲自参与的,这样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另外,可以选择与学生专业相关的案例,如工程专业可选择自己学校某项目建设的招标公告作为招投标书的写作案例;市场营销专业可选择当地某一特产的销售情况作为市场预测报告的案例,以引起学生的重视和激发学习的热情。其次,案例的选择不可漫无边际,要紧密联系教学目标,突出重难点。通过案例的分析和讨论,要达到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因而,案例的选择要有目的性。最后,案例的选择对教师和学生均要有可操作性。教师要熟练了解案例涉及的领域、材料,并能处理案例中的相关问题。对学生而言,这些案例是其生活、学习中发生的或遇到的事件或问题,是能够理解及可通过案例的学习指导其写作。
2.展示和分析案例
篇7
就昆明来说,曾有高虎主编 《公安文书实用写作教程》 (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7 年 12月) 、许瑞忠等主编的 《公安机关常用办案文书制作》( 黄河出版社 2009 年 1 月) 、胡建刚等编著的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范与法律文书制作指南》 ( 最新版)( 群众出版社 2006 年 7 月) 、谷福生等编著的 《行政公文与法律文书写作常识 300 问》(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6 年 11 月) 、崔欣著的 《公安机关新版刑事法律文书制作精讲》( 法律出版社 2003 年 7 月) 等。就云南警官学院来说,近年来,一般使用自编教材。
笔者所知,从 2003 年起,云南警官学院基础部编过 4 本公安文书相关教材。在实际教学中,任课教师们在使用自编教材的同时,适当参考其他相关书籍,结合自己和学生实际,开展公安文书写作课程教学。
但是,由于编者的编辑思路以及知识侧重点不同,各种教材内容有各有特色,同时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为取长补短,有必要对公安文书写作类教材进行比较和评析。
公安文书类教材书名较少雷同,编写体例不一。根据涉及文书种类和内容,笔者从以下几个类别说明公安文书类教材的特点。公安部教育局编的为 《公安应用写作教程》,内容较为全面,全书分十五章,包括公安应用写作概述、公安应用写作过程概述、法规性公文 ( 4 种) 、行政公文 ( 11种) 、公安事务文书 ( 9 种) 、刑事案件侦查文书 ( 41 种) 、治安管理处罚文书 ( 9种) 、行政诉讼文书 ( 7 种) 、户口管理文书 ( 4 种) 、道路交通管理文书 ( 14 种) 、消防文书 ( 5 种) 、经济文化保卫文书 ( 3种) 、少管劳教文书 ( 5 种) 、其他几种公安常用文的撰写 ( 5 种) 以及公安文书材料归档。从章节安排可以看出,这个教材内容相当全面,几乎涵盖公安机关常用所·105·第二十六卷第十一期 楚 雄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Vol. 26 No. 112011 年 11 月 JOURNAL OF CHUXIONG NORMAL UNIVERSITY Nov. 2011* 收稿日期: 2011 - 08 - 26作者简介: 和万传 ( 1971—) ,男,纳西族,云南警官学院马列部讲师,研究方向: 语言学、文学等。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1 年第 11 期有文书,讲解也较为详细。在讲到具体文种时,以文种的概念与作用、特点与种类、结构内容和写作要求、示例、简析五个方面展开,条理清晰,逐层展开。本书共涉及 117 种文书。冯丽平等主编的 《公安应用写作教程》( 群众出版社 2004 年 2 月) 和 《公安文书实战写作教程》(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 年 2 月) 。两书编写体例大致相同,内容也基本相同,分公安行政公文 ( 13 种) 、公安事务公文 ( 6 种) 、公安机关刑事法律文书 ( 119 种) 、治安管理处罚文书 ( 11种) 和公安道路交通管理文书 ( 35 种) 五个部分讲述。《公安应用写作教程》比 《公安文书实战写作教程》多 “公安应用写作通论”;一章,每种文书从概念、特点、分类、结构形式、写作要求和应用示例六个方面进行阐述。 《公安文书实战写作教程》
篇8
一、新媒体环境下电子商务广告文案特点分析
(一)广告文案传播方式从以往的大众传播转变成为窄众传播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进行广告媒体投放的时候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以往广告投放的时候,往往会通过报纸、电视、杂志以及广播等主流媒体来投放。现在进行广告投放的时候,投放媒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可以利用少量经费在传统媒体上投放广告,将更多经费运用到移动营销、数字营销和社交媒体中去[1]。在这些领域中,消费者的存在形式往往是圈层的形式,圈层不同,个人的性格特点、爱好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也会导致同一个产品通过不同平台进行广告投放时内容的差异,这和大众媒体时代的广告传播存在较大的差异。
(二)广告文案更具情感,更重视情怀我们当前所处的时代在某种程度上讲可以说是粉丝经济时代,粉丝经济本质便是C2B经济,本质是根据需求供给或者是以销售来定生产,产品还没有上市前变接受用户的预定,企业进行产品设计的时候,也更加重视用户直接的需求。这便要求在进行电子商务广告文案写作的时候,要更加重视情怀。
(三)广告文案语言呈现出口语化和戏谑化的特点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广告文案无论是表现的方式还是表达的手段都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呈现出口语化和戏谑化的情况。在广告文案写作的时候,必须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将热点引爆。所以,在写作广告文案的时候,可以将网络流行语以及一些热门段子运用进来。在网络时代,对文案进行评判的时候,阅读量、转发量以及传播量都是非常重要的指标,我们必须重视这一点。
二、电子商务广告文案写作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过度的重视传统文案技巧的套用以往进行广告文案写作的技巧在新媒体时代也是比较适用的,但是在应用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当前受众的需要。通过翻阅学生的文案写作可以发现,很多学生在进行电子商务广告文案写作的时候,往往会喜欢用四个字的成语或者其他字数相同的句子。在问学生原因的时候,得到的答案也比较统一,就是感觉成语或者字数相同的预制在阅读的时候比较整齐,读起来也会比较铿锵有力。在进行电子商务广告文案写作的时候,将文案当成口号来写,这种方式并不适应新媒体的需要[2]。学生也很困惑为什么自己按照教师要求写的文案会不符合实际需要。在进行文案写作的时候,需要全面的考虑到产品属性、广告创意以及传播媒介,教师进行电子商务广告文案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根据不同语境来进行不同技巧的展示,让学生真正的明白广告文案写作必须合时宜。此外,在当前语境中,以往比较常用的技巧已经不再适用,比如对联式的广告语以及成语谐音双关的广告语。年轻人看到类似的广告语不会感觉其文化氛围浓厚,会觉得这个产品或者是企业墨守成规,变通能力比较差。这种广告语也不适合电子商务广告文案的写作,在一些特定传统节日里应用会更合时宜。
(二)教师应该给学生更多的机会进行创作演示电子商务广告文案写作本身便是一门考验学生写作方面能力的课程,也会考验教师本身的写作能力。进行文案课堂互动的时候,最重要的便是让学生交流成品文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学生在上课的时候,不喜欢进行文案写作最主要的原因便是怕受到教师的批评。教师进行文案写作的时候,将学生文案写作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教师应该帮助学生降低其写作挫败感。教师是广告文案写作教学的引导者,教师往往会先根据教学内容来进行文案的创作,给学生举例子,然后让学生对教师的作品进行评价。学生评价教师作品的时候,教师可以再重新进行作品的解读,让学生能够学会欣赏优秀的文案。学生在对教师作品进行评价的时候,也能够很好的了解教师的写作思路,能够掌握程度表达的方法。然后再让学生进行文案的创作,这种情况下,学生创作进行的也会更加顺利,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动别人的作品,让所有文案都能够达到最佳。这种教学方式比较顺利,教师的引导作用也得到了较好的发挥。但是这样,学生很容易养成教师先创作文案,学生再进行文案写作的习惯,只有有了作品学生才能够进行互动。这种请先看,教师往往是单方面输出,学生的实际水准很难被反应出来,教师也很难掌握学生的写作水平,学生对自己也很难认知正确。
(三)实践训练比较少很多学生上课的时候,会觉得自己没有学到价值较高的学问,特别是文科生,很多文科生工作以后会觉得自己什么都不知道。电子商务广告文案写作本身便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经过了电子商务广告文化学习很多学生还是认为自己不会写作文案,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学生文案写作比较少,基本上只有参加比赛或者交作业的时候才会写作文案,很少会主动的根据各种品牌来进行广告文案的写作。此外,随着科技创新的进行,有些时候,人们交流不需要文字,学生动笔写作的机会更少。学校也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机会来进行文案的锻炼。首先,学生认为学校提供的比赛奖励比较差,无法将其文案写作的欲望激发出来。其次,学校相关比赛举办的效果也比较差[3]。长此以往,学生的广告文案写作能力很难提高。教师面临的教学压力也会更大。
(四)考核方式比较单一以往教师对学生广告文案写作进行考核的时候,往往会通过学生的平时成绩、上课出勤情况以及学生的期末成绩,期末考试也往往选择闭卷考试的方式,考试的重点也是理论。学生学习的时候也比较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背诵,实践比较少,学生在结课之后,还是无法很好的进行电子商务广告文案的写作。
三、做好电子商务广告文案写作教学的策略
(一)将电子商务广告文案写作和段子技巧结合在一起新媒体时代,很多教师也没有接受过新媒体文案训练。但是教师必须关注学科发展的情况,了解年轻人语言表达情况。段子能够吸引较多的受众,教师进行电子商务广告文案写作教学的时候也可以将其运用进来。这样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够将其和社会时代潮流结合在一起,推动学科更好的发展。
(二)演示最新的作品教师在让学生进行作品欣赏的时候,应该选择最新的作品,绝对不能反复的解读那些经典文案[4]。我们必须认识到在当前环境中,很多经典文案还是比较适用,但是我们绝对不能够沉溺于以往的文案,不考虑当前学生的情况和社会发展的情况,文案再好,长期反复讲解,学生也会失去兴趣。处于当前时代的学生很难体会到以往经典文案的涵义,教师在新媒体时代进行文案教学的时候,需要将一些新的案例加入进去,从新兴优秀的新媒体文案研究来找到其成功的原因。新媒体文化无论是语法还是节奏都和以往的文案有一定的差别。我们想要转变以往文案的节奏和习惯,便必须更多的和新媒体文案接触,并在这种情况下适当的进行延伸,从而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进行最新作品的演示,还能够将教师授课的态度传递给学生,提高学生的文案写作信心。
(三)让学生在日常中进行广告文案的创作广告文案写作本身便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需要将其运用到教学中去。在考虑到可行性的前提下,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微博或者公众号的经营。这样学生不但需要和教师同学交流,还必须接受其他人的考验。新媒体时代下的广告文案写作必须重视和受众之间的互动,只有真的经历才能够知道受众喜欢什么样的文案,找到借势点[5]。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将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更好的应用到实践中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广告文案创作习惯,文案写作的难度也会降低。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学生也能够很好的把握文案的营销点,能够给将来工作更好的进行奠定基础。
篇9
在本课程的教学当中,每一章节的知识讲述完毕之后都可以用案例讨论的形式来进行巩固。巴西著名教育家保罗•佛莱雷曾指出“:没有对话就没有交流,没有交流就没有教育。”[2]课堂的讨论能进一步深化知识的理解,从而促进了学生知识能力的真正提高。为了加深学生的知识巩固,教师组织学生对于某一案例进行讨论,如在“记者修养”这一章节讲述完后,我们可以讨论相关案例,如对于公众人物的采访报道中,记者作为采访者应该是秉承新闻传播的报道原则进行常规报道,还是窥探其隐私挖掘八卦博取受众眼球呢?诸如此类的案例分析及探讨,那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判断是非也要论证自己的观点,更要接受来自于其他人的质疑和反驳,进而能在师生之间的讨论中得出结论,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就不同的意见适时恰当地进行评析,加深学生对章节知识的认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10
在开始案例写作前,我们首先要明确其写作标准,具体有以下几条:(1)主题明确:主题要突出,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中心论题上;引言要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好奇心。(2)情节完整:好的案例是讲述一个故事,要有完整而生动的情节,并最好包含一些戏剧性的冲突。(3)信息充分准确:事件发生、发展的背景、过程等信息要客观、具体、翔实,可以引述调研对象的对话、访谈记录、问卷调查数据等,增强案例的真实感和可读性;关于行动者、议题、事件的产生发展演变、有关矛盾冲突等关键、必要信息一定要充分、准确,以支撑学员深入分析、有效讨论。(4)结构合理:结构设计、逻辑安排要清晰合理,使得读者能够从案例提供的信息中把握事件发生、发展、演变的脉络。(5)语言简洁生动:区分必要、重要与不必要、冗余信息,根据案例结构和内在逻辑呈现关键信息。(6)包含决策主体:好案例是对真实公共管理情境的再现,一定要有决策主体以及需要做出的决策,使学生能身临其境,促其深入思考分析和综合考量,进而形成决策方案。(7)凸显决策困境:案例的冲突性、典型性就体现在现实中客观存在的问题、挑战和困境上,如行动主体面临的两难境地、多种方案的利弊权衡难以抉择等。(8)具有教学价值:与相关公共管理理论、理念、方法高度相关,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案例写作的主要过程如下:首先是案例选题——围绕案例线索,与相关教师沟通,确定案例要讨论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阅读相关文献,搜集案例资料,在阅读相关理论和大量信息的基础上确定案例主题;其次是案例调研——确定调研对象,准备调研提纲和调研问题,通过案例调研收集一手资料;然后是案例写作——在回顾案例事实的基础上,拟定案例框架,组织案例材料,客观、生动、具体地把案例描述出来,注重展现决策者面临的困境,存在的问题、冲突等;接下来是案例修改——检查脚注信息,拟定讨论问题,补充参考文献,添加有关附录;最后是案例试讲——通过对案例进行试讲,记录下教学反馈,根据教学反馈来修改和补充案例,最终定稿。教学案例的结构包括以下六部分:案例的标题及适用主题、引言、正文、结束语、思考题、附录。这里采用的案例是公共经济学中的排污权交易问题,排污权交易是一种运用市场机制进行污染治理的环境经济政策,属于公共规制中的一种环境规制手段,涉及公共经济学中的环境规制、公共物品、外部性、交易成本、公共政策工具等理论,是公共经济学中的重要知识点。(1)标题和适用主题:案例的题目及案例的适用主题。本案例标题:《排污权交易在中国的实践》,②适用主题:公共经济学、公共政策等相关课程主题教学中。(2)引言:即案例故事的引子。本案例的引子:中国的排污制度经历了长期而曲折的改革进程。198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法》就已作出规定,直接或间接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需向环保主管部门进行申报登记;1989年,国务院又进一步批准了实施污染排放许可证制度,其优点在于,对申请排污单位的排污与否及具体排污量,环保部门可以进行审查批准以及监督检查。然而环保部门的相对弱势地位导致了许可证制度迄今为止仍没有在全国范围内有效地执行。(3)正文:教学案例必须是较为完整的故事,包括核心人物或决策者,起、承、转、合四个环节缺一不可。起是故事的开始部分,旨在引入地点、时间、起因等组成的场景,并介绍核心人物或决策者、主要角色和其他角色。本案例的“起”是排污权交易的出现:中国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使得排污权交易获得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气污染控制的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开始在上海推行;1999年4月,中美两国合作开展“运用市场机制控制二氧化硫排放”研究项目,江苏南通与辽宁本溪被列为该项目的试点城市,进行了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的试点研究。本案例核心人物(或决策者)是我国各级环保部门。承是推出关键事件的部分,主要为了引出争端、问题和兴奋点。本案例的“承”是引出各地地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例如,如何保证排放配额的分配公平,如何精确检测企业排放,企业减排空间越来越小情况下如何保证交易量。转是对故事进一步展开的部分,主要描述目前存在的各种困惑以及进退维谷的选择困境;继续深入开展令当事人没法预见事件结局的故事,或者令核心人物(或决策者)难以决断的事情。本案例的“转”是进一步描述了试点经验中存在的种种困境:很难精确测量企业排污信息,环境监察工作量太大,企业造假成本较低;企业的排污量大多超标,减排指标严重缺乏,如果购买减排指标成本太高,有可能滋生寻租腐败现象;在总量控制制度下,如何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的增量,从哪儿获得新上项目的指标;地区间发展水平不同,对排污权交易的认识和需求也大相径庭。合是故事的部分,用于强调机会与制约因素,指出核心人物(或决策者)到了必须作出选择的时刻。本案例的“合”是讨论了排污权市场交易较少、排污权必须有偿使用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治污成本的定价(有偿使用价格)问题。(4)结束语:点出核心问题,让读者来思考提出解决方案。本案例结束部分点出了排污权交易的困境:我国排污权交易尚处于试点阶段,各地缺乏统一的立法和标准;排污权交易首要问题是如何科学准确地测算出一个控制区域的最大污染物排放允许量;排污总量确定后,如何公平公正地分配给企业;如何限制地方保护主义。(5)思考题:根据教学目标,通常设计3个思考题来帮助读者进行阅读时的同步思考。思考题1:排污权交易对于我国实现科学发展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思考题2:如何解决排污权交易产生的困境?思考题3:国家是否有必要针对排污权交易制定统一的法律?(6)附录:本部分是为了提供案例分析所需的额外信息,这些资料信息虽不适合放在正文中,却有利于读者对案例正文更全面透彻的理解。
2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的特点是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形成有效的学习团队、在师生互动的讨论过程中传授批判性思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以案例为载体,学习排污权交易的相关内容,重点理解排污权交易的制度经济学内涵、交易成本及制度规定;通过小组讨论再现案例情景,深入理解案例,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总结出排污权交易的困境、背后原因并尝试性提出解决方案;采用案例教学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和决策能力。案例教学的主要过程如下所示。
2.1案例备课
要根据教学目标,在课程教学中选择合适的案例。要围绕案例提出问题,问题应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问题没有唯一的答案,甚至能够形成不同的观点,学生能够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进行争论和讨论。一个案例,问题不宜过多,让学生集中讨论2~3个问题。当然,可以问题里面套问题,教师可以不断追问学生为什么,启发学生不断深入思考。使用案例教学法,授课教师需要事先熟习案例,做好备课工作:一是仔细阅读案例及相关资料,清楚地了解案例内容、背景及背后原因;二是注意案例的情节演进,为了更好地引导课堂讨论,在每个可能的转折点安排一定的问题,并及时作出提示和归纳;三是温习与案例相关的概念和理论,从而在案例讨论前或过程中及时加以解释说明;四是正确理解教师在案例教学中的设计者、仲裁者和主持人角色。
2.2案例预习
将案例提前发给大家,要求每位同学对案例进行充分阅读,搜集、查阅和整理相关信息和背景材料,通过思考形成针对案例问题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为课堂讨论做好充分准备。
2.3课堂教学
(1)案例介绍。课堂教学开始时,授课教师要对案例做简要介绍,并指出其涉及的相关概念、理论和分析框架:环境规制、公共物品、外部性、交易成本、公共政策工具。案例简要介绍:通过市场机制控制污染排放在理论上已经得到大量证明,然而,在我国实践操作中“排污权交易”仍然面临一定的问题。由于测量技术不成熟,以及排污地方保护主义等问题,使得排污权交易无论是制度建设还是市场建设都面临一定的问题。(2)分组和动员。在案例讨论之前,要采用一些外在激励手段(如让学生相互介绍、自行分组、提出小组讨论评分标准)来吸引学生注意,营造宽松自由的气氛,对学生进行动员。可将学生分成几组进行小组讨论,5~8人一组,给每组准备一张白纸,用于记录小组讨论意见。(3)小组讨论。要求各小组选出各自的组长,由组长来组织小组讨论和安排记录员。教师统一安排小组讨论的论题和讨论总时长(不超过1小时),组长则负责控制讨论过程。教师在各小组讨论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随时给予必要的引导。本节课堂讨论问题:①我国排污权交易存在哪些困境?②如何解决排污权交易产生的困境?③国家是否有必要针对排污权交易制定统一的法律?小组讨论开展的前提条件是所有人都已认真阅读了案例并提前对问题进行了准备,各小组组长可以先要求大家针对案例简单地发表各自的看法,来检验大家的前期准备情况。讨论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六个必不可少的步骤:发掘问题、分析问题(前因后果和连带影响因素等)、提出解决方案、理清人物线索(分析人物的角色及对事件的影响)、找出利害相关者、进行评价并总结经验教训。(4)班级汇报。小组讨论环节结束后,要求学生将记录整理好的小组意见以海报形式进行展示,同时邀请小组代表在全班面前陈述本小组的主要观点和解决方案,并鼓励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补充。在班级汇报过程中,教师要在黑板上记下各小组发言要点,并及时进行归纳整理。(5)收尾和小结。在学生进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授课教师对本课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提出理论分析框架,并引导学生课后思考。一是回顾讨论中所涉及的主要问题(案例反映出我国排污权交易存在的困境):关于排污权交易的立法尚不健全,排污权交易实际操作困难,排污量准确监测难度较大,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政府监管不力;二是对已有观点及讨论中未被发现的解决方案进行小结:建立实施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法律依据,逐步实现初始排污权分配由无偿分配到定价出售再到公开拍卖的转变,逐步实现初始排污权价格确定由按企业排放绩效分配到政府科学定价再到最优拍卖定价的转变,逐步建立灵活有效的监测体系,确保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有效实施;三是提出理论分析框架:排污权交易机理的制度经济学解析(交易成本、总量控制原则),排污权分配方式的选择,排污权交易的价格形成机制,完善我国排污权交易市场机制的基本路径分析;四是进一步提出问题(如完善我国排污权交易制度的相关对策),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
2.4教学评估
课后,授课教师可通过自行反思,开展对本课案例教学的评估:(1)这个案例实现了主题的突出和目标传达了吗?怎么知道达到了这个目标?(2)从案例的指出和引入开始,老师与学生相比,谁说的话更多?学生是否富有成效地投入了讨论?(3)老师提了多少问题?学生们提出了多少补充问题或挑战性的问题?(4)老师在教室的走动方式及在每个小组停留指导的时间安排是否合理?(5)学生笑了多少次?不过分严肃对待自己或指导教师时?(6)讨论中是否存在一个高水平的“活跃期”?学生群体是否表现出渴望、进取心和激情?(7)讨论的进展如何?是否具有连贯性?是否存在不确切的结论或主张,主要的见解和论点是什么?讨论的提纲是否模糊不清?(8)讨论是否在越来越活跃时结束?讨论应当在高昂的情绪中结束,如果学生出了教室仍然在讨论课堂上的案例,那么这堂课就是成功的。
篇11
二、训练目标与途径
经过训练达到如下目标:能用钢笔、粉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和通行的行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能用毛笔学写正楷字;语文、美术教师要掌握指导学生写字的主要方法和基本规律。
具体训练途径包括黑板报、板书、书法课等,以黑板报为主。
三、训练要求
书写训练活动以建设美丽校园、书香校园为依托,并落实好督查、考核,建立长效机制。
1、提高思想认识。各学校按照建设美丽校园、书香校园的要求,结合学校工作实际,把训练活动纳入本校发展规划和教师专业发展计划之中,认真部署,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
2、做好专业培训。书写训练以学校为单位进行,各学校要做到集中培训与自主学习相结合,自学自练和活动锻炼相结合,要开展形式多样书写专业知识及技能培训;要指导教师制定个人训练计划,引导教师积极主动参与,苦练基本功,提高自身素质。
3、展示活动成果。黑板报是展示书写训练成果的主要途径,各学校要充分利用黑板报资源,采取教师承包的方式,在黑板报制作上,要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制作出内容丰富、观赏性强、书法艺术性高的黑板报,并组织校级竞赛、展示等活动,检验阶段性学习效果。
篇12
1. 导学案编写中针对的问题
从实际情况来看,我校高中学生英语基础较薄弱,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不如意,不能完美地表达写作主题,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逻辑思维不缜密
这个问题一方面表现在审题不细致,导致要点遗漏,另一方面表现在由于受到语言知识的限制,学生无法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因此导致文章中出现逻辑混乱、幼稚甚至错误的表达。
1.2 掌握句型结构不够
常常出现中式英语,即所谓的Chinglish。
1.3 语法错误较多
主要是时态使用混乱,有的学生甚至根本没有时态的概念。
2. 导学案编写中相应的举措
2.1 导学案的重要部分是“课前自学”
即设计一个“自我诊断”环节,列出学生在写作时常见的问题,如:审题不细致,有时错误理解写作要求;有时遗漏要点;时态使用混乱; 词汇缺乏,常常不知道要用什么词进行表达;常常对中文意思进行逐词翻译,而忽略了英语句型的运用;对于英语句型,学生出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句型运用单一,不能使用较复杂的句式;句型有时出现逻辑不合理现象;不注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有时忘记大小写的规范使用。
课前自学的第二部分要求学生“自我体检”,找到自己的主要问题,从而清楚地认识到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自己重点要关注的是什么。
2.2 导学案的重点指导部分是“课堂学习”,这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第一个步骤是“改一改,记一记”,在导学案中列举了老师平时收集的学生在写作中出现频率较高的错误句型,要求学生改正,并背诵正确的句子。如:I enjoy popular music and collecting stamps.在这句中,学生们没有意识到句子的平衡,忽略了“and”的并列用法,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将该句改成:I enjoy listening to popular music and collecting stamps.还有,学生经常这样描述:Go into the park. Go straight. Cross the street. Turn left. 这些祈使句让人看得不知所云,这是因为学生对如何使句子连贯还不清楚,这时非常需要教师相机点拨,老师可以帮助学生这样修改:After you enter the park in the main gate, you can walk straight till you come to a street. Then turn left.。还有,学生总这样写:I’m interested in the game and won the first place last month.当我指出学生有错误时,学生还振振有词说他写的没错,我继续指出句子有逻辑错误,时态的不一致时,他才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应该改为:I was interested in the game and won the first place last month.由于我校学生的英语基础较为薄弱,出现最多的句型错误是写中式英语。经过这一部分的训练,能帮助学生对自身英语写作中句型问题起到决定性的指导和帮助。
2.3 导学案中对英语写作起到“画龙点睛”作用的是“美文打造”这一环节
通过前面导学案对学生的指导,学生找到了自己写作中的问题,并且通过老师指导解决了问题,句子也疏通了,紧接着下来就是“美文打造”了。学生在前面的步骤中,渐渐找到了自信,眼见就要成功,自然兴致盎然,此时教师趁机引导:如何将已有资源变为优秀作文?同时,教师给出过渡词汇,指导学生打造优美段落,直至成文。
综上所述,为了适应发展中的社会,满足社会的需求,使高中毕业生的英语写作水平达到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八级或九级的写作目标,高中英语教学中对学生写作技能的培养必须是长期的、有目的循序渐进的写作技能培养。
[1] 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篇13
2.1实验对象
本实验随机抽取英语系一年级随机分班中的一个班作为实验对象,人数为40人左右。另随机选取一个班为比较班,人数要求相同。
2.2设计
实验采用前测、后测定时作文的方法。作文限制时间相同,作文类型相同,作文要求相同。前后测的作文由同一教师评分。实验进行20周,约为一学期。实验班和比较班由同一教师采用相同教学方法授课。在实验班增加有关中西文化比较的内容。具体活动包括:1)制定课外阅读书目,分组阅读,以书中所论文化现象为讨论主题,每周一次组织课外讨论,每组轮流做host,时间为60分钟。2)课堂report,每周一次,每次由2人(班内随机组合)作10分钟左右的report。Report的内容可以参考以下书目,或者由学生自己查阅,在做report前一周征询教师意见。教师务必确保report内容的连贯、非重复性以及一定的理论价值。参考书目:1.徐行言主编,2004,中西文化比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张从益等,编著,2004,AComparativeStudyofWesternandChineseCultures,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3.郑春苗著,1994,中西文化比较研究,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2.3步骤
2.3.1前测
实验班和比较班同时进行时限60分钟的当堂作文。作文要求可参考《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英语教学大纲》,两个班级作文要求完全相同。
2.3.2实验
实验班和比较班其他课程完全一样。实验班学生分为20组,每两人一组。在活动1,即课外阅读输入活动中,每组同学向全班展示自己挑选的阅读书目中有关文化的内容,提出讨论主题,组织讨论,并邀请教师参加点评。在活动2中,即课堂report,一人搜集中国文化,一人收集英语国家文化。每周一次,用课前10分钟作report。实验持续20周,约一学期。
2.3.3后测
实验班和比较班同时进行时限60分钟的当堂作文。作文要求完全相同,且作文类型与前测相同。
2.4结果评论
2.4.1实验班前后测结果评论
对实验班前后测结果采用t检验,可以得出前测和后测是否差异显著。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的阅读和语法水平均有提高,这也可能是英语写作水平提高的原因。所以,为了检验文化阅读及中西文化比较report是否对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有显著效果,还需要进行其他分析。
2.4.2实验班和比较班后测结果评论
利用方差分析对实验班和比较班的后测结果检验,即可以得出实验班和比较班差异是否明显。如果差异显著,即可以得出文化阅读和中西文化比较report对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有显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