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辅导员评语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辅导员评语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辅导员评语

篇1

3) 该生为人诚恳,团结同学,学习勤奋刻苦,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积极参加各项班级活动,对班级贡献大!工作尽心尽责,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是一名合格的大学毕业生!

4) 该同学在校期间能够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学习刻苦认真,学习成绩优秀,具备良好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兴趣爱好广泛,积极参加院系各类活动并多次获奖。在系部学生会担任学习部副部长,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做事踏实稳重,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大学生。

5) 该同学在思想上积极上进,有着明确的学习目的和目标且不断努力。除了掌握一定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知识外,还利用课余时间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该同学为人诚实友善,与同学关系融洽,乐于助人,并积极参与各项集体活动。希望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继续保持并发扬优良作风,兢兢业业,争取取得更大的成绩。

6) 该同学积极要求进步,遵守大学生《学生守则》尊敬老师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忠厚朴实为人诚实学习目的明确学习自觉性较高勤奋学习认真努力思维敏捷动手能力较强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和社会实践。该同学在校期间能够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学习认真,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积极参加院系各类活动奖。在班级担任生活委员,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做事踏实稳重,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是一名优秀的大学生。

7) 该生在校期间,表现优秀。在思想上,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在学习上,态度端正,出勤率较高,学习认真刻苦,考试成绩优秀。在工作中,担任班级的女生委员,在系学生会担任学生会副主席,工作态度认真,做事努力!在学习过程中,与老师相处和谐与同学相处愉快,热心帮助同学, 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8) 该同学在校期间遵纪守法;学习勤奋,有钻研精神,专业知识扎实,有一定的英语知识基础,知识面较宽;对工作积极,责任心强,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团结同学,乐于助人,生活节俭,作风正派。该同学在校期间能够遵守校纪校规,学习刻苦努力,成绩优良,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素养。能够积极参加院系举办的各类活动,并多次获奖。团结同学,乐于助人,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大学生。

9) 该同学刻苦,认真,踏实。坚持上课听讲,独立作业,能够摸索出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坚持独立思考,在课堂以及小组课题讨论上通常能发表出自己比较独到深刻的见解。该同学虚心好学,常能向老师和同学虚心求教,并且能积极地和同学一起开展学习上的讨论。成绩始终保持良好的水平。

10) 服从命令听指挥,对于上级交办的事情总是积极努力去完成,事后还能主动汇报结果,也许只是简单的几句话,但良好的职业修养就是从这点点滴滴的细节中培养起来的,肯定会成为一个好的下属。如果要成为一个好的领导者,你还需要提升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1) 品行端正,学习努力,与同学相处融洽,积极与老师交流。自制力强,能够适当的利用起自己的课余时间,看自己感兴趣的书,发展自己多方面的爱好和特长。

12) 勤于思考,善于安排时间,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进步明显,成效显示著,得到专业课老师的好评。与人为善,和同学们相处融洽。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表现出良好的团队精神。

13) 学校小社会,社会大学校。本学期你积极组织社团活动,成功完成了大量繁杂的工作,经历了很多的人和事,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锻炼。看到你的成长和成熟,真是很高兴。

14) 思维活跃,常有新的创造性的想法,不拘泥于常规,对生活,对未来有自己的计划,有积极的人生观,常常是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青春而有活力。拥有快乐而丰富的大学生活。

15) 文静认真,善于思考,勤于观察。每份作业,每件工作都认真努力去做,享受了工作的过程,也总是得到好的工作成绩。对周围的同学有爱心,乐于助人,待人宽厚。

16) 遵守学校各种规章制度,学习认真,做事踏实,对于老师指出的学习方向你总是认真努力去做。每一份作业都能尽力收集资料,经过自己的思考,努力做好。

17) 安静认真踏实,努力与人为善是你的特点,在宿舍,在班级都与同学相处融洽;一年半以来,专业学习方面进步显著。是本专业一名很优秀的学生。

篇2

三、善良诚恳,踏实努力,平静的对待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困难,能为他人着想。妥善安排好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学习,抓紧每一点学习时间,不但专业学习有很大进步,综合素质也有很大提升。

四、该生在校期间学习态度端正,成绩优良,善于创新,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做事认真谨慎,能吃苦耐劳,团队意识及协作精神较强,是一名综合素质强的合格大学生。

五、聪明,踏实,总是认真努力的完成交给你的每一项任务,擅长做耐心细致的工作,因为你是一个耐心细致的人。从来不怕烦琐的工作,你总会有条有理的把它做好。

六、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在专业学习上主动性强,进步显著。与同学们相处融洽,适应能力强。能够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发挥自己的才能。

七、和同学相处很融洽,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可以看到,这一年半的大学学习中,你的进步是很明显的。

八、蓝球是典型的团队合作体育运动,要打好蓝球就必须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的精神:要发挥自己要牺牲自己,要激发队友要容忍队友,你能做到!这样的精神迁移到工作中,你会成为一名优秀的人,一个大家都愿意与你做同事,做朋友的人。

九、脸上总有自信的微笑。快乐的看书学习,快乐的参加各种活动,在快乐的大学生活中不知不觉的收获,不知不觉的成长。一学期来,专业修养与综合素质都有很大的提高,你的大学学习是快乐而有收获的。

十、该生在校期间,认真学习,学完学校规定的全部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成绩优良热爱祖国关心集体政治上要求进步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学习目的明确肯下工夫。积极参加各项文体活动较注重自己各方面素质的培养。

十一、以快乐的心情面对学习和生活,常常能发现生活中的快乐,能与同学分享快乐,所以大家都愿意和你交往。能积极的与老师沟通,自觉开展课堂外的学习,合理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

十二、对于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都有极大的热情,为系部学生工作做了大量工作,是系学生会干部中最勤劳的人之一。在繁杂的工作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待人接物为人处事都成熟了许多。专业学习也没拉下,成绩优秀。

十三、该生思想上进,作风正派,在校期间,能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该生学习认真努力,注重专业知识学习,能将学习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积极参与学校和院系组织的活动,为班级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团结同学,尊敬师长,遵守校规校纪,乐于助人。自主独立,并且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最新辅导员鉴定评语最新辅导员鉴定评语。勇于面对困难,敢于挑战。是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十四、该生能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领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学校规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积极负责,不怕吃苦,一丝不苟,尽心尽责,有创新意识和精神,团队合作精神;性格外向大方,兴趣爱好广泛,动手能力强,自学能力强。自主独立,勇于面对困难。是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十五、成功的组织了音乐协会一个学期来的各项工作。有创意,有能力,想到做到。懂得挖掘和组织外部资源为己所用。专业学习有灵气,综合素质高。

十六、快乐的学习,快乐的生活,做出决定之前能广泛的听取意见,深入思考后才做决定,一旦做出决定就会很投入,很认真的去努力,本学期对电子商务的认真进一步加深,专业学xxx步很大。

十七、能够平静对待挫折,勇敢地面对困难,坚持自己的选择,不断努力。课余时间有自己的安排,发展自己的各种兴趣爱好,全面发展,培养自己多方面的能力。

十八、自己喜欢的课程会花很多的`时间去学习练习,自己不喜欢的课程也能踏实的按要求完成。一个很认真,很努力的人。

十九、性格沉稳,凡事胸有成竹,不急不燥。以学业为重,兼顾到全面的发展。顾全大局,知道如何去争取机会,努力进步。与同学相处融洽。

二十、该生思想进步,学习认真,友爱同学,待人真诚。性格开朗,适应能力强,知识面广,有团队精神。在担任班干部期间,工作认真负责,有较强的组织协调活动能力,尊敬老师,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动手能力较强,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和社会实践,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

二十一、该生思想上进,作风正派,在校期间,能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为人诚恳,性格开朗,爱好广泛。社会实践能力强,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快。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及团队沟通协作能力,有出色的管理能力和动手能力,有很轻的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态度,用于面对困难,敢于挑战。是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二十二、该生诚实守信,为人正直,作风踏实,做事具有很好的计划性,认真负责。学习勤奋,刻苦努力,尊敬师长,关心同学,人际关系融洽,活动积极,参加过太湖学院第一届计算机兴趣小组,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积极社会活动,热心公益事业,曾参加无锡市青年志愿者并获奖励。

二十三、该生能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领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学校规定的各项规章制度。该生学习认真努力,注重专业知识学习,能将学习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积极参与学校和院系组织的活动,为班级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团结同学,尊敬师长,遵守校规校纪,乐于助人。有较强的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结合作能力及文字表达能力,能积极参加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是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二十四、 善良诚恳,踏实努力,平静的对待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困难,能为他人着想。妥善安排好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学习,抓紧每一点学习时间,不但专业学习有很大进步,综合素质也有很大提升。

二十五、 勤奋踏实,不骄不躁,有自己的主见,向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努力。在过去的一年里,你的刻苦努力得到了回报,专业学习成绩优异,是本专业最优秀的学生之一。

二十六、 遵守学校各种规章制度,学习认真,做事踏实,对于老师指出的学习方向你总是认真努力去做。每一份作业都能尽力收集资料,经过自己的思考,努力做好。

二十七、 乖巧灵活,善良真诚,很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学习成绩较好。经常能通过自己的思考提出创新的想法。能合理支配课余时间,自我管理能力强,与同学们关系融洽。

二十八、 做事认真,做人诚实,一步一个脚印,每天都有进步,每堂课都会仔细的听,认真的记,每次作业都会细致思考后完成,相信你在校的三年会有实实在在的收获。

二十九、 脸上总有自信的微笑最新辅导员鉴定评语评语。快乐的看书学习,快乐的参加各种活动,在快乐的大学生活中不知不觉的收获,不知不觉的成长。一年半以来,学业和其他素质都有很大的提高,你的大学生活是快乐而有收获的。

三十、 聪明,踏实,总是认真努力的完成交给你的每一项任务,擅长做耐心细致的工作,因为你是一个耐心细致的人。从来不怕烦琐的工作,你总会有条有理的把它做好。

三十一、 经常可以看到你在一本正经的给同学解释些什么东西,“网页的这个地方怎么做”“去桂林市区的那个地方怎么走”,象个和谒可亲的大姐姐。班级里,宿舍里有你这样一个大姐,同学和老师都安心一些呢。

三十二、 服从命令听指挥,对于上级交办的事情总是积极努力去完成,事后还能主动汇报结果,也许只是简单的几句话,但良好的职业修养就是从这点点滴滴的细节中培养起来的,肯定会成为一个好的下属。如果要成为一个好的领导者,你还需要提升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十三、 品行端正,学习努力,与同学相处融洽,积极与老师交流

篇3

Key words: instructor network platform;Internet+;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0-0188-03

0 引言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其中大学生占20.4%,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1.18亿,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手机在线教育用户规模为6987万。作为中国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接触并进入虚拟网络空间的规模逐步加大。

“互联网+”在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高校是互联网应用最密集的场所之一,辅导员如何利用好“互联网+”这个平台为高校的学生工作服务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以“互联网+”为手段,构建“学校、学院、班级、学生”四维联动的辅导员网络工作平台,推进辅导员工作信息化、规范化、科学化,进行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的网络延伸,实现高校辅导员在网络工作平台的管理育人、思想育人和文化育人功能,以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深度和广度。

1 国内关于高校辅导员网络工作平台的研究

我国很多学者都对高校辅导员网络工作平台开展过研究,大部分的研究内容都是高校辅导员网络工作平台,特别是新型载体,相关研究不计其数,然而关于高校辅导员网络工作平台的一体化研究却少之又少。如:韩营颖《平等互动,双向育人,打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关于辅导员网络工作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中以辅导员博客为主线,结合辅导员微博、微信的建设使用,以首届大学生在线“十佳辅导员博客”《书山卷水・笑且同行》具体案例为基础,对高校辅导员网络工作平台的建设进行探讨。徐建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中,探讨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建设,分析了网络平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阐述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的基本目标,提出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的主要方式。孙志方《“互联网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究》提出高度重视“互联网 + ”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新的发展机遇,建设一支综合素质较强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师资队伍,利用“互联网 +”的技术和APP 技术,将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制作成O2O 课程和微课等新形态,实现网上和网下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檀江林《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研究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与路径创新,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资源建设。上述研究涉及学者众多,但是内容却比较单一,多集中在高校辅导员网络工作平台上,只是将网络当成了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手段、方式和载体,关于如何构建和优化现有辅导员网络平台一体化只字未提。

2 辅导员网络工作平台设计的思路

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修订意见表中第五条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中新增了“积极学习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加强与学生的网上互动交流,围绕学生关注的重点、难点、热点进行有效舆论引导,丰富网上宣传内容,努力把握网络舆论的话语权和主导权。”“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综合运用教育教学、实践养成、文化熏陶、研究宣传等方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学生日常管理服务各个环节。”

辅导员日常工作繁多,常常无暇进行学习和进入,为改善这一现状,各高校应积极采取各项有效措施,努力提高辅导员工作效率,实现学生工作的信息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现阶段高校辅导员面临的富有挑战性的课题主要包括:如何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将思想政治教育、班级管理和辅导咨询服务等融入到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和服务中;如何利用辅导员网络工作平台做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等。

相关规范标准中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执行者,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加强教育、管理和服务意识,发挥辅导员的引领、教育、辅导和服务的作用。善于利用“互联网+”思维,构建辅导员的网上工作阵地,努力把握网络舆论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参与,形成一股合力。辅导员网络工作平台实现了校内外教育网络全覆盖,为学生、家长和学校建立起网络沟通的渠道。搭建“学校、学院、班级、学生”四维联动,实现因材施教个性化的辅导员网络工作平台,切实解决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工作、心理和就业等问题,为大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创造和谐的生态育人环境。

3 辅导员网络工作平台的具体功能和实现方法

3.1 管理角色的分配

依据不同的角色,系统用户能够被分为四类,即管理员用户、辅导员用户、教师用户和一般用户。同时为了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提高其安全性和保密性,系统对不同的用户设置了不同的操作权限,具体如下:

①管理员用户:管理员用户可以添加、修改、删除全校所有班级的信息。

②辅导员用户:以班级为单位,建立以班级为单位的工作平台,辅导员对班级进行管理,对相关信息可以添加、删除、修改,可以审核注册用户,可以录入、删除、修改所有信息。

③教师用户:只能添加、修改、删除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微课或微视频、就业与创业指导教学的微课或微视频、在线测试等资料的添加、删除、修改。

④一般用户:学生本人、学生家长及其他网络用户,具有查看、下载的权限,部分板块可以追加信息、开通评论、交流发表等权限,此类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等不同的终端设备通过访问班级来浏览信息。用户分配图如图1所示。

3.2 功能模块的设定

高校辅导员要以把握好正确导向和强化内涵建设为重点,着力提升辅导员网络工作平台建设的内涵,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通过该平台建设提高辅导员的网络运用与管理水平,开展网络主题教育活动,开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课,整合校园网络资源,推动形成网络育人的强大合力,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辅导员网络工作平台为例,现将设计的功能模块介绍如下。

①思想政治:包括时事新闻、两课在线(教学视频链接、教学课件)和军事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的困难之处就在于教师教学不能将授课内容固定在教材上,教学内容既包括稳定性的一面,也包括瞬息万变的一面,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很多高校都希望建立自己的教学资源库,但是由于困难重重一直没有成行。而网络的出现为高校建立教学资源库提供了便利,高校可以依据自身特色,分专题或分区域进行归类整理,并将相应专题或区域内发生的即时信息进行实时更新。

②班级文化:由班级精神、班风学风、班级管理、主题班会和团日活动组成。班级特色文化是指具有独特的班级文化,是“因班而宜”、“因师而宜”、“因生而宜”的班级文化。创建班级特色文化,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使学生百花齐放,从而提高学生的归属感和增强班集体凝聚力。

③校园文化:包括讲座论坛、文艺活动、体育竞技、学生社团、学生协会、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不论是何种层面的校园文化,都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校园文化通过一定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对人施加影响,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性格和心灵的塑造,影响学生的价值观、理想和信念,达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目的。

④心理健康: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涉及适应问题、学习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恋爱问题、网瘾问题、自我定位、就业压力等方面,在辅导员网络工作平台上传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视频或者案例分析。有些同学即便有心理困惑或心理问题也不愿意面对面地向心理咨询师求助,为了保护学生的隐私,学生可以匿名在网上和心理咨询师进行一对一的咨询,帮助学生走出困境。

⑤学生资助:分为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和勤工俭学。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生源地贷款、国家助学贷款、建卡贫困户等相关的国家资助政策,有符合条件的同学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申请,对贫困大学生建立贫困生信息资源库,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毕业。

⑥就业与创业指导:包括职业生涯规划、KAB创业教育、创业项目、实训基地、就业指导、招聘信息、企业实习和档案户口,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视频、教学课件、教学资料等对学生进行就业和创业指导。招聘信息,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对已就业的毕业生进行跟踪回访,将回访反馈的数据作为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的依据。

⑦师生互动模块:包括辅导员博客之家和学生论坛,主要功能是给教师和学生之间提供一个互动交流、问题咨询解答的平台。广大师生可以就某一热点问题发表意见和看法,并进行讨论,达到交流心得体会的目的。该模块使高校辅导员能够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积极回答和解决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辅导员网络平台的结构图如图2所示。

4 辅导员网络工作平台的管理及优化

辅导员网络工作平台不仅帮助辅导员高效、快捷地理清工作思绪,多维地了解学生思想动向,提供关心、关怀学生的新途径,提升了辅导员的工作能力和实效性;革新辅导员的工作模式,结束过去的生活和工作的“二分状态”,重构了辅导员工作的新常态,使工作语言体系更新换代。

①规范学生信息,加强学生信息管理,做到在处理学生信息的整个过程中都严格保密学生信息,杜绝学生信息泄露。而要想真正确保学生信息的安全性,辅导员在其日常工作中应增强安全意识,认真做好保密工作。在确保学生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做好信息更新和平台维护与管理工作,不仅有利于平台的正常运行,还有助于辅导员网络工作平台的管理及优化。

②应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和规范标准,建立良好的辅导员网络工作平台运行和管理机制。通过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和规范标准,相关人员(主要是辅导员)只需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操作即可,有利于平台的正常运行和合理优化。

③规范辅导员工作,通过这个平台进一步优化辅导员工作评估体系。为提高辅导员网络工作平台的运行效果和质量,辅导员应在充分掌握自身工作的基础上,形成辅导员工作评估体系,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探索学生信息与辅导员工作评估体系中的具体关系,如此有利于辅导员网络平台的管理和优化[5]。

④信息化的环境下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与此同时辅导员队伍也应该与时俱进,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具体应做到以下方面:一是提高辅导员使用各类信息化工具的能力;二是加强辅导员采集、整理、保密等处理信息的培训工作,增强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三是注重信息化技术培训与学习等。

现代学生希望可以和老师实现平等交流的学习理念和方法,作为辅导员工作“现实世界的虚拟再现”网络工作平台建设,是当前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切人点,正以其信息的平等互动和资源的广泛共享,满足了现代学生渴望的学习理念和方法的要求,实现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信息共享”到“思想共享”的范式转型,有效地把大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教育、学校教育和自我教育、网上教育和网下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个分享知识、引领思想、传播文化的交互平台。

参考文献:

[1]韩营颖.平等互动,双向育人,打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关于辅导员网络工作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

[2]符红川.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与建议[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

篇4

“我有一个梦想,就是禾下乘凉梦,水稻长得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帚那么长,籽粒有花生那么大,我和同事们工作累了,可以在稻下乘凉……”83岁的袁隆平精神矍铄,在试验田中,向韩长赋激情阐述自己的水稻“中国梦”。

“今天咱们在这个试验田手拉手,这也是个标志,标志着第四期超级稻高产攻关正式启动!”韩长赋拉着袁隆平的手表示,农业部将积极协调、全力支持攻关行动,让超级稻育种达到新的更高水平和更大规模,从而支持国家粮食安全持久稳定发展。

一位是共和国的农业部长,粮食生产始终挂在心头;一位是杂交水稻之父,梦想着让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都能吃上饱饭。共同的梦想让两个人心心相系。

2012年11月党的十召开期间,袁隆平列席十,正好和韩长赋座位相邻,两人聊起粮食安全和超级稻有说不完的话题。袁隆平告诉韩长赋,超级稻第三期目标提前完成,第四期要尽快启动,并邀请韩长赋去南繁基地看看。韩长赋非常兴奋,表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农业部责无旁贷,要大力支持。

十结束后,袁隆平就给韩长赋写信建议启动超级杂交稻第四期攻关,韩长赋立即要求农业部立专项,全力支持攻关项目。

4月8日,博鳌亚洲论坛农业圆桌会议在海南小镇博鳌举行。韩长赋作主旨发言,袁隆平作演讲人发言,二人不约而同将“主粮安全”作为共同话题。韩长赋在发言中透露,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深化农村的改革,加快农业的科技进步,未来中国有信心、有能力主要立足国内来保障粮食安全。袁隆平在论坛上表示,提高水稻的单产、总产对保证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杂交稻每年多增产的粮食可以养活7500万人口。

博鳌务虚,谈粮食安全;南繁务实,看水稻攻关。正如韩长赋在博鳌论坛农业圆桌会议上所说的,“今天我们因为粮食安全这个共同的话题而相聚,明天我们将为粮食安全这个共同的目标而工作”。博鳌会议第二天,韩长赋和袁隆平就出现在南繁的水稻试验田中,共商水稻“中国梦”,两人手挽手共同宣布超级杂交稻第四期攻关启动。

试验田里,金色的稻穗在阳光照耀下都低下了沉甸甸的头。韩长赋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我对杂交水稻在中国实现大面积亩产过千公斤目标很有信心。”农业部正式立项的亩产千公斤超级稻攻关计划,目标是集中全国水稻育种优势力量联合协作,选育出在水稻主产区百亩片实现亩产1000公斤以上的超级稻品种。

袁隆平抚摸着稻穗,告诉韩长赋:“我们科研团队制定的时间表是用5年左右实现目标,力争3年内取得重大突破,我有九成五的信心。”

韩长赋非常高兴:“袁院士有信心,我们就有信心。农业部会大力支持袁院士和团队进行第四期超级稻攻关研究。”

篇5

一、充分认识高校辅导员的作用

1.辅导员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良师益友,是引导学生前进的指明灯。在关于辅导员的文件中表明,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在生活中,辅导员是学生的好朋友,由于社会发展速度比较快,学生对于社会的接触能力比较弱,容易在社会中碰壁,遇到困难,有辅导员这位朋友在,可以帮助学生阶段在生活上面的困难,帮助学生摆脱困境。在学习中,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学生对于知识的把握不能跟上教学的速度,为了放置学生在学习方面放弃,辅导员利用课余的时间对于学生遇到的难题进行解决,让学习对于学习仍充满兴趣和激情。同时辅导员在年龄方面与学生都相仿,没有代沟,学生可以和辅导员尽情的畅聊,辅导员可以在聊天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进行发展方向的树立。

2.辅导员能够稳定学校的秩序。当今社会的信息技术发展非常的迅速,学生对于信息的掌握速度也越来越快。但是学生正处于发展重要的阶段,对于社会没有太多的接触,而且目前的社会仍然存在着一些不确定的因素。有很多的人都通过网络的形式煽动学生变动,造成极大的社会问题。所以辅导员的存在可以大大降低这种现象的发生,对于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规范管理。辅导员在平时加强对于学生日常行为的管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思想和人生目标,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对于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天津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员配备不足。近年来随着高考制度的改革,国家加大了全民素质提高的力度,使国家的综合素质有显著的提高,在这种制度的号召下,高校也加大了扩招的力度,打出了宽进严出的招生口号。现阶段高校新生人数在剧烈增加。高校新生人数增加,相对应的班级也就增加了,而班级的管理者专职辅导员的需求量也加大了,教育部对专职的辅导员与学生的比例要求是1:200,这就需要高校要加大班级辅导员的招聘力度。当前高校的辅导员配备上存在着人数严重不足的问题,一个辅导员管理的学生远远超过了国家配比的标准,给辅导员增加了工作量,辅导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由于任务的严重失衡而降低了。同时超强度的繁重的任务使辅导员对本质工作产生了厌倦的情绪,慢慢的就疏于学生的管理了,影响了管理的质量。

2.队伍不够稳定。高校的辅导员都是刚毕业的应届生来担任的。刚毕业的大学生,思想不稳定,社会经验不足,没有经过社会的锤炼,工作一定的时间,就会产生厌烦,就像跳槽,去别的行业发展,他们认为在辅导员的工作岗位上没有发展前景,还有就是刚毕业,觉得自己的本领很大,辅导员的工作太委屈自己了,也有一部分认为自己干的时间也不短了,与社会接触的经验也有了,就想往更高的职位发展,不想一直做辅导员的工作,这些问题的出现,与高校辅导员的管理机制不完善、不健全有一定的关系,使这些年轻人看不到自己的希望,没有了人生发展的目标,丧失了上进心,并且辅导员的待遇和工资都不能和其它的教师同等对待,使他们丧失了自信心和上进心,导致高校辅导员人员不断的流失与更迭。高校o导员队伍的不稳定,严重影响了高校学生思想素质的稳定发展,阻碍了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有效进行。

3.管理机制不完善。现阶段高校辅导员的管理机制不是很健全和完善,主要体现在,一是辅导员的工资待遇方面,没有切合辅导员的实际情况制定。二是辅导员晋级制度不明确,使年轻的辅导员没有工作的积极性。三是学校招聘制度的不健全,不能很好把控辅导员进入的质量。最后就是辅导员的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没有合理的考核制度来制约和监督辅导员的工作,使辅导员没有了行动的方向性。

综上所述,现阶段高校辅导员存在的人员配备不足、队伍不稳定、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严重阻碍了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健康、健全的发展。

三、对于天津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建议

1.高校要注重并加强对于辅导员队伍的建设。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认真的贯彻落实中央和教育部门的相关文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大力发展辅导员队伍。并对于辅导员的工作进行细致的明确,让辅导员成为有能力、有责任心。对于辅导员提高待遇或者进行职称的评定。还要建设一个良好的辅导员工作、学习、生活的环境,极大可能的让辅导员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对于学生的管理和教育上,激发辅导员的管理和教学潜力,以便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2.在对于辅导员的建设中要提高辅导员的素质。作为辅导员,不仅仅在文化素养方面达到一定的水平,而且也要在道德素质方面达到一定的要求。高校在进行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中应该对辅导员进行选拔和培养两方面入手,不断提高辅导员的整体素质。再选拔的过程中,一方面要严格按照选聘机制的标准,选拔出政治思想较强、业务方面精通、有严格的纪律精神、端正作风的优秀辅导员,让他们担任高校辅导员工作。另一方面在高校的发展中也要对于辅导员进行培养,制定辅导员培养计划,加强辅导员的各方面的素质,不断提高辅导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工作水平,目的是将辅导员的未来工作方向转向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间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为学校能在社会发展中迅速的适应奠定基础。

3. 完善辅导员队伍管理机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是自古不变的道理。我们的部队也要求是守规矩打胜仗。所以健全的机制是工作出色完成的保障。高校的辅导员队伍也应该有比较完善的管理机制,这样才能保证辅导员的工作不偏离主体,能健康、有效的开展。在对高校辅导员的考核机制中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从辅导员的业务能力水平、思想工作觉悟、对工作的积极性等方面,由学校领导和院方领导合理的组织考核评价,对辅导员的工作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在辅导员工资待遇方面,也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能够促进高校的辅导员能够积极主动的工作,让辅导员看到工作的希望和动力,能够让辅导员觉着,学校是对辅导员的工作重视的。让他们有自尊心和地位感。同时制定的工资和福利待遇的标准要与辅导员平时的工作实际的结合起来,即能对辅导员的思想有促进作用,也能对辅导员的工作有刺激提高的作用,只有工资与工作量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发挥辅导员的积极作用,才能让辅导员把学生的思想工作做得更好。

四、结论

高校辅导员团队是学生、学校正否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将强对于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有利于在学生在学习生活、未来的发展中起到重要的意义,同时辅导员队伍也是为学校的健康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让学校能够跟上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再兴等.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补,2010.

篇6

有一年,我担任横林高中某届高二(15)班政治课学业水平测试的教学任务及副班主任,这是一个美术班。学生良莠不齐,成绩很不理想,教学工作比起其他班级痛苦的层次不在一点两点。还未接手前,就经常听说该班里有较多的“大名鼎鼎”的学生。他们的出名并不是因为品学兼优,而是“声名狼藉”——他们都有几个共同点:(1)不能遵守课堂纪律,影响老师上课和其他同学听课,课上经常说话,做小动作,自习课随便窜位;(2)课间大声喧哗、吵闹;(3)晚睡时,经常影响同学休息;(4)作业基本不做,全靠抄袭,学习成绩一直很差,有些科目一窍不通;(5)生活圈子除了“哥儿们”之外,和其他同学之间不能和睦相处,常参与打架,喜欢赶场子;(6)对老师的批评教育,他们置若罔闻,屡教不改,甚至还当面顶撞老师;(7)喜欢谈恋爱、玩流行,唯一不喜欢的就是读书;(8)表现比较自私,严于律人、宽以待己,发生问题不从自身找原因,而认为是老师针对、歧视他们。另外班级里有一部分学生观点偏激,个性较张扬,我行我素。当然其中也有上进的好同学,但很少,号召力与影响力微小。

起初,其实我是带着一些畏惧而又抵触的心态接下这个班的,谁都知道这块烫手的“废铁”没人想接手,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成了这个班的任课教师。“既来之,则安之”,后来我学会逐渐调整心态,特别是与这些学生接触后,我在原来彻底否定的态度上更易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我开始承认反省自己的错误。我认识到教师的工作并不是教“好学生”,更重要的是要教会所有的学生如何成为一个健康的人。我坚信,人人都有自尊,谁都不想永远成为差生,问题学生也并非天生如此的,他们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应该是有各种原因的,而且他们身上仍有闪光点:表里如一,讲义气;敢爱敢恨,疾恶如仇。尤其是当他们认同一个教师后,那就是死心塌地的尊重和爱戴。有了这个念头,我就积极行动起来,开始着手调查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通过以下方式搜集信息:

1.与同学谈话,从学生口中了解学生。通过谈话我了解到他们的家庭情况、成长历史、生活经历等信息。

2.与他们的父母进行沟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父母共同的愿望。知子莫若父母,通过与他们的父母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在家中的表现,以及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误区,正视学生存在的问题。

3.与班主任和其他任课教师进行交流。学生在校时间远比在家中时间长,与同学和老师的交往更多。我通过与老师谈话更全面地了解他们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与同学交往中存在的矛盾,以及在学校的表现,等等。

4.并记录下开学后各位学生的表现。以便于比较,分析学生是否在进步。

通过各方面的了解,我将他们成为后进生的原因主要归结为:(1)自身原因。学生的心智不成熟,自控能力差,情绪多变,缺乏一些正面的个性品质:如有毅力、不畏艰难等。(2)家庭教育存在误区。主要是有的家长信奉“树大自直”的传统观念,对学生不管不闻;有的家长持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错误观点,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又有的家长包办学生的一切,学生无目标,无奋斗的动力。(3)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读书无用论,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等。(4)教师教育工作中的疏忽,对后进生批评多于表扬,造成学生心理阴影,缺失了自信;特别是对那些受过处分或问题大的学生缺少后期教育,而是单纯地等学生自我改正,缺少正确引导。(5)学校管理误区。比如学校重点关注的优等生,对后进生缺少关心,配备教学设施不到位,学习环境较差。

根据学生的情况后进生大致可分为这几类:幻想型——这类学生很幼稚,分不清幻想和理想。平日也学习但想不用努力就取得好成绩,不能正视现实,成绩越拉越大成为后进生。混日子型——这类学生家庭情况较好,吃穿无忧,有的甚至将来前途家人已早作打算。学习无目的动力,什么事也无所谓。失信心型——学习态度比较端正,他们曾经努力过但学习不见起色,于是他们丧失信心,感觉自己真笨,并恨上了自己。自暴自弃型——这些同学受过同学或家长老师的某种打击,又因成绩不好,就自暴自弃。报复型——他们和自暴自弃型的学生可能有过同样的待遇,但他们将怒火转为对别人的憎恨,并通过破坏班级正常秩序、带坏同学为乐事,得到报复的。

在找到了他们“大名鼎鼎”的原因所在之后,我就思考,如何做好下一步的转化工作?后进生不是一日两日形成的,要想浪子回头,除了要对症下药,还要一步一步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同时要做好心理准备可能效果甚微。我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努力:

1.积极配合班主任工作。班主任要扛重担,坐班、经常视察,不离左右,先从表面上维持秩序。这样,减少外界的一些不良评论,减轻学生心理上的负面阴影。因为经常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若年级发生什么事件,总有很多老师与学生会自然而然地说:“是美术班的学生吧?!”我与学生同在,让学生少与外界的不良因素相遇,不良言论自然而然就会逐渐减少直至消失,而这一点我基本做到了。

2.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发挥亲情的力量。在所有的力量当中,父母亲情的力量是最大的,也是无穷的。我工作的第一步,是与他们的父母取得联系,交流其他成功家长的教育方法,鼓励他们与学生交流,让学生感到温情,消除家长和孩子的对立,减轻孩子逆反心理的程度。每当月底回家,适当改善伙食,让学生感到家的温暖。学生在家时,了解他们的想法,分担一些家务,适当限制空闲时间的活动。当发现他们的一些不良做法,及时与学校取得联系。经过与家长的多次交流和沟通,得到了家长们的大力支持。有一件事我感触特别深刻,该班一名女生一直沉默寡言,看人时总是两眼斜上瞟,几乎没有朋友,对人很冷漠,成绩也是倒数几名。注意这件事后,通过与班主任接触了解,才知道原来初中该学生的成绩比较好,家长出于望女成凤目的,没有考虑她的意愿,将她转到实验中学就读。没想到一个学期之后,她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并且与父母的距离明显疏远。而父母忙于自己的事业也忽视了这种变化,认为是女孩子大了,自然就内向、智力不如男生。但我了解了其中的原因,每个孩子都渴望被关爱、被注意,其实是她认为别人对她都是没有感情的,因为她的父母都从来不会主动关心她,除非是问成绩;曾经她多么爱她的父母,可父母“背叛”了她的感情。正好星期天就要来了,我建议她父母:“这个星期过来看看,不要问她的成绩,主要关心一下她的生活与同学关系;而且不要说是我叫你们来的。”星期天两位家长来了,学生真的没想到父母会来看她,而且纯粹出于思念与关心。我明显看到了学生眼中的光彩。她变得开朗了,并在会考中取得了非常优秀的成绩,这个奇迹一直延续到高考,以优秀的成绩考入了美术学院。之后,她还常常与我保持联系,请教生活中的迷茫。

3.以诚动人,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与学生交流时,我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心平气和地以朋友的身份与他们交谈。开始他们对我有心理抵触,态度极为冷淡,爱理不理,课上从不配合我的教学。但一件事情改变了局势,当矛盾发生到一定程度必然激化。有一次复习课,有一位吴姓学生还在下面窸窸窣窣,试卷还没找出来。我一时冲动,责备了几句,可对方认为我批评错误,与我发生了口角。在维护自己面子的情况下,我直接把他推搡着拉到了办公室。这个时候,学生在班级里议论纷纷,对我十分不满。我觉得自己需要冷静一下,片刻之后,我走进了教室,用真挚的情感作出了对这件事的解释,也承认了自己的不当之处。我说:“老师并非圣人,在课堂上也许会有一些事情处理得不够好。可是要是每个人都像刚才这样,老师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威,又怎么能够有效地从事教学呢?”“在学校,老师再不好,也都是把你们当自己的孩子,你们甚至可以来责备质疑老师。这件事,我虽不觉得自己错了,但是我还是为我的冲动向吴同学道歉。不过你们一定要记得,到了社会上,其他人永远不会给你这个机会。”“如果时光倒退,我还是会承担这份骂名,用我并不宽阔的肩膀,承载着你们的成绩,至少是政治成绩”……这时候,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其他学生愣住了,吴同学走到讲台上,无言却又有力地向我鞠了一个躬,我深情地拥抱他。下面的学生突然一片寂静,之后响起了细微的抽泣声。不知道谁带头鼓起了掌,接着就是经久不息的掌声。看见学生真诚的目光,我的眼睛湿润了……那次事件之后,就像打破了一层坚冰,学生与我之间的关系骤然亲密了起来。欢声笑语多了,真心的交流也多了。随着交谈的次数的增多,他们对老师不再仇视,与老师的距离开始拉近,愿意与老师说心里话,在课堂上的自我控制力也有所增强。

交流的最基本的方法是谈心,我认为与学生谈心时要注意:(1)谈心要交心。和学生谈心时,要诚心诚意,要先交出“心”来,做到推心置腹,尤其是同后进生或有特殊问题的学生谈心时态度更要诚恳和悦,耐心启发,用感情来引发学生共鸣。(2)谈心要及时,借事疏导。副班主任平时要做有心人,要多留意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发现问题应及时谈心,千万不要拖。(3)谈心要明理。老师要通过谈心把学生的心谈得亮堂起来,对学生出现的不同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循循善诱,讲透道理,讲出学生没注意到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问题。(4)谈心要得法。“横吹笛子竖吹箫”,凡事都应讲究方式方法,谈心也一样,如不注意方法同样很难取得效果。首先,教师应选好谈心的环境和方式,因为谈心的环境和方式不同,产生的心理影响和效果也不一样。从客观环境影响心境的角度而言,应当选择令人舒畅的环境作为谈心的地点,这样可以使双方的心情轻松愉快。比如,散步在操场的林荫道上,校园的草坪,会感到气氛平和自然流畅,话题也多了。可从观赏景物,谈古论今,或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开始。采取“迂回绕取”的方法,使对方感知不到你谈话的意图,有道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而不是在办公室或在大庭广众之下(学生比较敏感的地方)谈天,否则必然会引起学生的紧张与反感,达不到任何效果。

4.用鼓励焕发学生的热情,实现共同目标。

第一,学会倾听。教之初,倾听是实施有效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渴望别人尊重的愿望。任课教师及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就必须尊重学生,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疾苦,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做什么?有什么高兴的事?有什么忧愁的事?他们学习中有什么成功的地方?有什么困惑?是方法的问题?还是心理的问题?是习惯问题还是基础问题?对这些问题有个比较清醒的认识,就可以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第二,学会欣赏。欣赏是有效实施教育的态度,是有效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学会倾听的基础上,欣赏学生。不仅包含了对学生的理解和宽容,更重要的是把学生当做平等个体;不仅要欣赏优秀学生的优秀品质,而且要学会欣赏学生的缺点和失误。“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第三,学会赞美。欣赏是赞美的前提基础,赞美是欣赏的必然结果,是欣赏学生的自然流露,是对倾听和欣赏的巩固。它和表扬不同,它不是当着学生的面的表扬,而是在学生背后的由衷地赞叹,它是融洽人际关系的法宝。实践和试验表明,两个互相仇视的人,如果在背后听到敌人在赞美自己,马上就会烟消云散了,所有的恩恩怨怨在眨眼之间归于乌有。老师的倾听是不是假的,老师的欣赏是不是做作出来的,只有当学生听别的同学说出来的时候,才会从内心深处认同,才会对老师的教育感激,对老师的教育感恩,才会肯定老师的诚意,才会不自觉地往老师期望的方向发展,而且会因为老师的赞美肯定自己,树立信心,坚定地迈出前进的步伐。

通过师生心灵的交流,让班主任与教师真诚的关心与爱护滋润每一个学生的心田,解开学生的心锁,消除师生间的隔阂,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斗志。我对学生一直只有一句话:我在乎你们的成绩,但我更在乎的是你们的精神与品质,拥有优秀的品质,你到任何地方都可立足,任何环境都是你展示自己的天地。

参考文献:

[1]成长1+1/(美)王可.(美)王伯庆.郭玉洁译[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7.

[2]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班主任之友[J].班主任之友杂志社,2007.

篇7

随着教育机制的不断改革和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群体的就业压力逐渐加重,研究生就业形势严峻已成为当下一个不争的事实。研究生就业问题相应的成为社会和政府核心关注的问题之一,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成为高校工作的重要内容。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作为高校科研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在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作为重要角色的引导人,面对研究生就业形势的严峻局面,高校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应采取什么措施和方法帮助研究生就业,如何创新就业机制、提高就业质量,这都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应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一、研究生就业所存在的问题

研究生就业状况的好坏直接取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所学专业的前景、所读院校的知名度、研究生自身能力的高低以及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帮扶工作等方面。随着研究生就业人数的不断增加和就业市场需求的不稳定性变化,研究生就业存在一系列问题。

1.市场的供需矛盾和需求量的不稳定。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大,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涌入市场需就业的研究生人数陆续增加。但国家的社会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处于不断调整阶段,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总体维持平衡,提供的工作岗位并未有市场需求的那么多。于是毕业研究生的大幅度增加使得市场经济的供需矛盾突出而尖锐化,僧多粥少,扩招导致研究生就业难,这种现象也就成为理所应当的事实。伴随着全球经济的跌宕起伏和企业的发展,企业的需求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企业类用人单位逐渐青睐于成本付出较少的本科生,而高校和科研所则主要招聘博士研究生,这也导致大批的硕士研究生在就业市场中处于被动和不利地位。

2.学校研究生就业机制的不完善,就业指导工作的不具体。目前,全国大部分高校研究生就业主管部门和本科生就业指导机构设置在一起,统一由学校单独成立的就业指导中心(正处级单位)、招生就业处(正处级单位)或学生处下属的就业指导中心(副处级单位)负责。而单独成立研究生就业指导中心的只有少数高校,如武汉大学、重庆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部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机构设置不完善,很多研究生在找工作中,发现人才招聘网上和学校就业信息网上的大多是招本科毕业生的,而缺乏专门为研究生提供相应招聘信息的专栏,这就导致研究生在找工作中很难搜索到适合自己的就业信息,很难了解到相关的就业政策,使得研究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同时,混合制的就业指导工作使得高校研究生就业工作者角色定位模糊,就业指导工作不具体,与高校学科建设、专业设置情况脱节,培养的研究生人才质量不能满足市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同时,由于研究生就业工作的模糊定位,很多高校的研究生就业工作队伍建设不完善,甚至有些高校的二级学院都没有设立专门负责就业的工作人员。

3.研究生就业心理因素复杂,自身综合素质不高。研究生是当代青年学生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群体,是新时期背景下最活跃的特殊群体,这种特殊性使得研究生群体的就业心理因素更加复杂,如就业期望过高、择业观存在偏差、职业规划意识薄弱、主动性缺乏等。研究生的就业期望和就业观念随着外界的社会影响而变,其思想政治工作弱化,自身就业观念保守,盲目追求经济收入、福利待遇,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缺乏长远的发展意识和社会贡献思想。大部分研究生对单位性质、薪水、就业环境、工作岗位等都比较挑剔,都希望到高薪企业、政府机关等相关部门工作。实际情况中,由于主观要求的条件多、研究生自身素质不高、用人单位的层层选拔和市场对研究生的需求量少,最后导致大部分研究生就业机会少,就业面窄。

二、解决研究生就业问题、提高研究生就业质量的对策

1.加强辅导员对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引导工作。高校研究生辅导员是培养研究生思想政治意识和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能力的直接引导人,是研究生就业工作的主要负责人。而辅导员应如何结合学校和研究生的实际情况来提高研究生的就业质量呢?①提升研究生的环境适应力,培养研究生树立科学的职业观念。适应力是个体在外界环境变化时,通过自身调节使自己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符合环境变化的一种平衡过程。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张,社会劳动者的教育水平需求显著提高,研究生的毕业去向由单一的科研单位迅速拓宽到社会生产的各个行业和部门,这就要求研究生在毕业时应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力。而研究生辅导员就应该在研究生入学时培养研究生的适应力,包括入学环境的适应、研究生角色的适应以及毕业后就业工作环境、就业岗位和就业性质的适应。要帮助研究生正确认识自身和社会的需求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信念,培养研究生树立与高等教育、社会体制相适应的职业观和择业观,培养研究生自觉服务基层、到艰苦的地方和行业中去就业的观念,让研究生将个人的理想抱负、聪明才智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洪流中。②提升研究生的沟通协作能力,强化自身的就业优势。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是用人单位招聘人才的考核标准之一,同时研究生就业群体又是一个年龄相差较大的团体。因此。研究生辅导员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应开展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讲座和培训,提供相应的学生交际机会和平台,加强研究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同学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鼓励研究生多参与校内外组织的各项课外活动,帮助研究生建立乐于与人合作、乐于与人分享劳动成果的良好品质;提供加强研究生人际关系的机会,增进研究生之间的友谊,使研究生之间在学习、工作、娱乐中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学习生活环境,使研究生在面临就业时,有一个积极健康主动的就业心态。同时,辅导员还应注重自身与研究生、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沟通,培养研究生的个人修养和道德素质,保障研究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渠道畅通无阻。在毕业时,要强化心理咨询开导体系,对毕业研究生做一定的就业心理辅导,缓解研究生的就业压力。③提升研究生的自我认识能力,引导研究生建立长期的职业生涯规划。研究生作为就业的主体,其自身的努力和综合素质能力是就业好坏的关键。研究生辅导员在学生进校后就应开始培养研究生的自我认识意识,引导研究生根据自身的特点,结合社会需求,建立长期的职业生涯规划,使研究生能够尽早根据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社会需求定位自己的工作岗位和方向。辅导员有针对性地对研究生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和补充,能使研究生在毕业就业过程中更快更稳更准地定位自己的就业目标。④加强研究生就业心理疏导工作,引导研究生积极就业。近年来,随着研究生就业问题的不断凸显,研究生就业心理问题日益增多,不少研究生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自卑、保守、羞涩、过于急躁的心态。尤其是针对部分贫困研究生,他们在面临就业时存在一些消极的就业心理,因此,研究生辅导员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应加强对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研究生的就业心态,做好研究生的就业心理疏导工作,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帮助其走出认识上的误区。针对个别有心理障碍的研究生要进行个别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使他们由消极的心理状态转变为积极的心理状态,以促进研究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他们良好的择业心态。

2.强化导师对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和直接引导作用。在研究生的培养环节中,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学习、学术研究、生活、思维发展等方面的直接引导人,若导师能采取行之有效的就业指导措施,重视和发挥导师自身在研究生就业中的作用,这将对研究生的就业起到积极促进作用。①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培养研究生自主学习、创新性学习意识。创新是教育之本,是国家发展之根基。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创新教育的核心任务。因此,研究生导师在日常教学环境中,应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不断提高实施创新教育的主动性和坚决性,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强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培养。同时,在实践教学方面,应多给研究生提供交流和讨论的平台,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探索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比重。在实验室这个团队环境中,多组建学习团队,让研究生在扮演不同角色的同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以提高学习能力,超越自我,从而在就业时,展现出就业优势。②重视科研能力培养,增强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研究生群体作为高层次的教育人士,用人单位十分重视研究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因此,研究生导师在日常培养中应鼓励研究生多参与学术科技活动,多听取学校开展的各种学术报告,多参加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评比。③加强职业道德修养,间接影响研究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研究生导师对研究生为学、为人都产生着重要影响,是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力量。研究生导师应在政治思想上、道德品行上、学识学风上,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人师表。导师既要导学,还要导人,导师的自我职业道德修养和个人情操修养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和向导。因此,研究生导师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职业道德修养;遵守行为规范,不断完善自我道德情操;担负起对研究生人品、学术培养和引导的重任,做好研究生思想道德上的示范者和引路人,潜移默化地引导研究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为研究生就业铺好基石。④注重择业指导,拓宽研究生就业渠道。研究生导师除了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之外,导师有责任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信息咨询等服务性的工作,也有责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甚至还可以利用自己的一些资源和关系为学生就业牵线搭桥。在开学之初,导师应给自己的研究生上好第一堂就业指导课,引导学生做好求学规划,促使研究生较快地就做好职业规划和就业准备。在就业机会方面,导师应借助自己在本行业的各种优势,提供有关就业方面的信息及参与实习、实践研究的机会,向一些用人单位推荐自己的学生,从而为学生的就业能力发展提供帮助。

篇8

2.讲评时间:每周一次,一次45分钟左右。

3.讲评原则: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位置;确保讲评内容的及时性、普遍性、鼓励性、启发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前沿性。

4.讲评内容:总结一周内学生学习、生活、活动、工作情况,激励先进,鞭策后进;部署下周学生工作,明确工作重点,使学生合理安排学习、生活,提高效率;对国内、国际重要新闻及身边重要事件进行分析,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5.讲评项目: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态教育、人文关怀教育、人际关系教育、生涯教育等。

6.讲评方法: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和研究式等。

7.讲评效果:对讲评效果的检验可采用随机抽查、问卷调查或德育论文答辩等方式。

二、讲评需具备的四项职业素质

1.高尚的职业操守。职业操守就是从事某项职业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作为高校辅导员,首先要讲师德: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教育技能,才能实现育人目的。其次,学术研究无,课堂传授有纪律,公开宣传有要求。违法的内容是蛊惑人心,攻击性的语言以及不利于社会稳定和人们安居乐业的话等都不能讲。

2.令人尊重的职业威望。因为学习是一件必须下苦功的事情,要有外力的约束。严师出高徒。教是真爱,严是酷爱。要想让学生信服,辅导员首先要严于律己。用“有道德、讲诚信、负责任”的价值观影响学生,用“经验、智慧、沟通能力”来彰显讲评中“度”的把握,努力做到言行如一、言出必践,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3.精湛的职业技能。讲评是辅导员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辅导员讲评如同上课,需要学校设计讲评大纲,对全校辅导员的讲评进行规范、指导、检查、评比和评估。辅导员每次讲评前都要收集国内外重要新闻,周密思考,精心准备,完美表达。通过对重要事件的解读,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质和自我素养,用自己的学识魅力启迪学生。

4.独具一格的职业风范。拥有良好的、与众不同的职业风范,可在举手投足间表现出自己的内涵。因此,辅导员要塑造自己的职业形象、职业态度和职业行为。服饰代表一种职业态度,是对学生的尊重和对自身权威形象的塑造;微笑的表情给人轻松愉快的感觉,可拉近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停顿、语调使辅导员的言语入耳入脑入心并见行动。

三、讲评必备的三种职业能力

辅导员讲评可分为后台设计、现场组织和现场表达三部分,与这三部分相对应的三种能力分别相当于编、导、演。

1.编:讲评设计能力。教育思路设计要务实、独特、有层次。辅导员对低年级学生可着重讲评适应性教育、大学生涯规划,对高年级学生可着重讲评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指导,安全教育、心理教育、法律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可贯穿于始终。可用设疑、引言、事例、数据和演示开场,突出讲评重点,可用综述、呼应、激励或设置悬念的方式来结尾。

2.导:现场组织能力。每次开会前,对参会学生进行考勤,对缺勤学生要了解其去向,问明原因(看是否需要关注),并指定专人会后向缺勤学生传达讲评精神。每次讲评要有专人记录,以便日后备查;讲评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鼓励互动交流,强化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挖掘学生潜力,使学生敢于独立思考、敢于探索、敢于质疑,从而使讲评价值最大化。

3.演:现场表达能力。语言表达是辅导员讲评的基本功。语言表达要用词准确,语意明白,结构合理,语句简洁,文理贯通,合乎规范,能将客观概念表述得清晰、准确、连贯、得体;文字表达简洁明快,尽量做到系统化、条理化;数据表达要有可比性,百分比是常用方法;用肢体语言表达情绪与心境;用实物演示,可使学生印象深刻。

四、精彩事件点评五部曲

对学生身边的事进行点评,为学生树立标杆,使学生引以为戒,是辅导员讲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要想使辅导员的点评让学生心服口服,需遵循三项原则:针对性,只有命中要害才能有的放矢;综合性,要全面概况,善于提炼;超越性,高屋建瓴。辅导员精彩点评一般模式如下:

1.总体概括:“总的来看……”先在总体上概括过去一周时间学生学习、工作、生活的情况。

2.说出价值点:“值得欣赏的是……”用赞美鼓励的语言激励学生,把学生上一周做得最好的部分点出来。鼓励要讲时效性,要让被鼓励者在最需要的时候,获得最大的心理满足和前进动力,争取做到“点亮一盏灯,照亮身边人;立起一标杆,影响一大批;树立一面旗,带动一大片”的作用。

3.指出薄弱点:“遗憾的是……”在肯定的基础上指出问题,用委婉客观的语言告诫学生,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学生心甘情愿地接受。

4.准确解剖盲点:“……会更好些。”有时指出学生的不足,学生会很不服气。为使点评更具完整性,辅导员要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吸引学生。

5.小结:“希望今后……”辅导员通过示范,对学生下一步的学习、工作、生活提出进一步的要求。

五、讲评效果要遵循“四阶段、三转化”规律

辅导员讲评要想收到良好的效果,应该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四阶段规律。

第一阶段:社会要求主体化阶段。辅导员应根据当前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客观规律与趋势以及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状况,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

第二阶段:教育要求内化阶段。辅导员在与学生共同参与、双向互动的教育性活动和交往中,将教育目标要求和教育内容转化为学生的个体意识和动机。

第三阶段:思想认识外化阶段。辅导员要解决学生思想政治道德认识与行动实践之间的矛盾,促进学生将个体意识和动机转化为良好行为和行动习惯。

第四阶段:效果评估和反馈调整阶段。学生按照社会的思想政治素质要求经过反复操练,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品德。

根据以上规律,辅导员可通过讲评和学生日常实践,使学生实现三方面的转化。

第一个转化:将外在的学习要求转化为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根据社会、行业、职业和个人发展要求,转化为学生为了适应工作和个人发展需要,应掌握的特定的知识、能力、品格、观念和方法。

第二个转化:将外在的知识、能力、品格、观念和方法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综合素质。为此,辅导员要做好五件事——传授知识、转变观念、训练技能、砥砺品格、掌握方法,学会科学的自主学习。

第三个转化:将内在的综合素质转化为外在的行为。这是辅导员讲评产生效果的最为关键的转化。在从内向外转化过程中,需要依靠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辅导员的监督指导和考核,促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转变为外在的生产力。

六、讲评应处理好几种关系

1.课堂讲评与学生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相结合。课外学习和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扩展,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应在辅导员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活动应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发展个性,提倡人人参与;活动应以课堂讲评的内容为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寻职业理想,不仅培养知识技能,更要注重培养可迁移技能和自我管理技能,主动建立人脉支持系统;要有培育典型,文化自觉,发挥品牌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的意识。以评比表彰、文化育人为契机,相互学习,彼此借鉴,不懈探索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和方式,不断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水平。

2.讲评方法与讲评手段相结合。辅导员讲评方法和手段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辅导员讲评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多开展以任务为中心、活动形式多样的讲评,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在讲评过程中,辅导员应积极采用现代化的、多元化的和全方位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光盘资料中心以及多媒体自修中心,及时更新讲评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和实践空间。

篇9

一、问题提出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其工作的水平和能力关系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明确规定“要完善辅导员、班主任的考核制度,规定对辅导员、班主任进行工作考核”。①科学、合理的考核辅导员,发展性考核评价是必不可少的,它有利于辅导员素质的提高,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有利于辅导员向专业化、职业化发展。龚健通过对岳阳地区三所高校进行问卷调查认为, “岳阳地区三所高校,93.3%的辅导员认为自己没有未来的发展目标规划,100%的辅导员认为应在高校辅导员的绩效评估中加入辅导员未来发展的指标体系,而且100%的辅导员强烈要求加入辅导员未来发展的指标体系。” [1]问卷调查中的“未来发展的指标体系”指的是对辅导员进行发展性考核评价。

二、发展性考核评价内容

每个高校对辅导员的绩效评估体系的内容不完全一致,但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体系必须包含发展性考核评价的内容。对辅导员进行发展性考核评价,有利于提高他们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有利于辅导员向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发展性考核评价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1.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辅导员培训

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辅导员培训,对辅导员素质的提高、能力的培养、工作效率的提高和辅导员专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辅导员进行培训包括岗前培训和岗中培训相结合、日常培训和专题培训相结合、全员培训和骨干培训相结合、校内培训和校外培训相结合。辅导员培训,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时事政策、管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以及就业指导、学生事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化辅导与培训,开展与辅导员工作相关的科学研究,提高辅导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新任专兼职辅导员必须参加高等学校组织的辅导员岗前培训,获得证书后方能上岗,必须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书方能转正定级和承担教学任务。

培训即可以是全区统一安排,也可以是学校单独安排。学校单独安排的培训,是指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根据学校对辅导员的要求,进行统一的培训。笔者本人曾经参加过全区的辅导员岗前培训,培训内容为:大学的人文构建、辅导员的角色与定位、大学生心里危机干预以及开展了“如何进行班级建设”素质拓展活动等。参加这次培训,获益匪浅,让笔者认识了辅导员工作的性质以及重要性。经常对辅导员进行培训是必要的,各高校领导必须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

2.不同级别的辅导员考核标准不同

目前,许多高校根据辅导员的工作经验、职称进行等级划分,不同级别的辅导员享受的待遇不同,但大多数学校对辅导员的考核标准却是一样。笔者认为,级别不同考核标准一样,不利于提高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不利于辅导员向职业化发展。目前,桂林医学院辅导员分为四个级别:本科实习辅导员、初级职称辅导员、中级职称辅导员和副高职称辅导员。级别不同,工资和津贴不一样。其他高校也有类似的划分,如“上海外国语大学,对辅导员试行了职称制管理,将辅导员分为一到六级,一级相当于助教待遇,五级相当于副教授待遇,六级相当于教授待遇。”[2]《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明确规定了“辅导员评聘教师应坚持工作实绩、科学研究能力和研究成果相结合的原则,对于中级以下的辅导员,应该侧重于考察工作实绩。” [3]同样的,不同级别的辅导员在绩效考评中也应该体现上述要求。对中级职称以下的辅导员,侧重于考察工作实绩。而对副高以上职称的辅导员,在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上做相应的要求。许多高校在对辅导员进行绩效评估时,实行“一刀切”的原则,不管是助教、讲师、副教授,还是教授,都实行一套评价标准。在辅导员绩效评估中,副高以上职称的辅导员,在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上做相应的要求,“高等学校应当鼓励和支持辅导员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实践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开展研究。”[3]这种研究,既是实际工作的需要,又可以打破辅导员在人们观念中的“勤务兵”形象,有利于提高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他们向职业化方向发展树立政策导向。

3.辅导员的职称评定及其发展方向与专任教师有区别

辅导员具有双重身份,既是教师,又是管理干部。在职称评定及其享受的待遇上,即可以按照教师系列――助教、讲师、副教师、教授评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或其他相关学科的专业技术职务,对专职辅导员的专业技术职务在指标、序列和评审上实行单列,以实现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的公正性。也可以“根据辅导员的任职年限及实际工作表现,确定相应级别的行政待遇,给以相应的政策倾向。” [3] 如在辅导员的工作年限和考核相结合的前提下,确定辅导员各级行政岗位,分别是副主任级辅导员、主任级辅导员、副处级辅导员和正处级辅导员等 [4],该级别与高校其他行政机关待遇相同,有利于辅导员向职业化方向发展。

在未来的发展方向上,专职辅导员可承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等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让其转向专业教师岗位或从事科研工作。同时,也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向校内管理工作岗位选派或地方组织部门推荐。”[3]

4.奖励辅导员提升学历和承担相应的科研项目

发展性考核评价,应该鼓励辅导员继续深造、提高学历,对那些有志于深造,回来后继续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应该给他们报销学费,并进行一定的物质奖励。同时,对在国内外业务进修的辅导员,应纳入学校师资培养计划和人才培养计划,享受学校相关鼓励政策,为辅导员向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创造条件。

在资金方面,设立专项的辅导员和学生工作的科研奖励基金,对承担科研和的辅导员进行相应的奖励。在项目方面,设立辅导员专项科研课题,每年组织开展一次课题申报和立项评审。

三、发展性考核评价,有利于辅导员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

发展性考核评价为辅导员搭建了发展平台,使辅导员岗位真正做到事业留人、政策留人、待遇留人,有利于辅导员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

1.发展性考核评价,有利于辅导员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专业化指某一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高校辅导员是一个多门专业知识和技能综合而又自成专业体系的一个社会职业岗位,上岗者需要经过专门的教育和培训,掌握专门的专业知识,形成专门的技能[5]。高校辅导员的专业知识包括基本知识、思想政治教育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包括思想教育技能、谈话技巧、心里疏导方法、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等。高校辅导员在上岗前,一般只具有某一领域专业知识,缺乏其他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难以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上岗后,对他们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以及就业指导、学生事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化培训,形成专门技能。这既是为了适应工作的需要,又可以提高辅导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为辅导员专业化发展提供条件。

2.发展性考核评价体系,有利于辅导员向职业化方向发展

职业化指社会某项工作固定地成为某个人谋生的主要手段,是职业素养的专业化。它包括以下几层含义:一是从业人员可以此立足社会,终生从事该职业;二是从业人员应该体现出职业素养,并掌握相当程度的专业技能;三是本行业有特定的行为规范或标准,从业人员做事要符合其要求[6] 。高校辅导员职业化指辅导员长期从事这一职业,并形成专门的专业技能,有一套标准的行为规范或评价体系。发展性考核评价的内容包括“辅导员考核标准”、“辅导员的职称评定单列”、“辅导员的发展”以及“奖励辅导员提升学历和承担相应的科研项目”,为高校辅导员职业化提供一套标准的行为规范或评价体系,为辅导员向职业化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岳阳地区三所高校,93.3%的辅导员认为自己没有未来的发展目标规划,100%的辅导员认为在高校辅导员的绩效评估中加入辅导员未来发展的指标体系,而且100%的辅导员强烈要求加入辅导员未来发展的指标体系”。可见,高校辅导员有职业化发展的愿望。因此,在辅导员考评体系中加入发展性考核评价,有利于辅导员向职业化发展。

总之,对高校辅导员进行发展性考核评价,既为辅导员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向专业化发展提供条件,又为辅导员的职业化发展提供一套标准的行为规范。因此,各高等学校领导应该重视对辅导员进行发展性考核评价。

参考文献:

[1]龚健.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估现状调查与分析[J].科技信息专题论述,2009:283-285.

[2] 王志军.公平理论在高校辅导员激励管理中的运用[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78-80.

[3]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Z]北京:教育部令第24号.

篇10

第一、各考评指标是从德、能、勤、绩等方面,把辅导员工作中所能体现出的基本状态,概括为六项二级指标后,又将繁琐、多元且有代表性的一些重点工作细化,通过评价标准中的诸多三级指标给予定性和定量的具体质量评价。

第二、各项指标的权重来源,是依据多年的实践,每次在应用Deilph法对各级指标的权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同时,通过测评信息反馈,及时改正,弥补不足,使考核成绩能符合正态分布规律。

第三、每学期的考核工作,都是在公开透明的组织协调下,采用平时考评积累和期末集中考评的办法进行的。

2.辅导员工作的质量评价指标

3.各项考核评价指标的量化评议办法

(1)辅导员互评质量项的量化评议办法

辅导员互评的项目主要包括思想教育、学风建设、管理能力、个人素养、时间投入五项。每一个项目在等级上分成好、中、差三等,该项评价的满分为100分。每个项目中“好”等级的权重是20,“中”等级的权重是17,“差”等级的权重是15,参加互评的成员根据辅导员的实际情况确定每个项目的等级,完成评价后,只要计算出所有项目好、中、差的总个数,就能计算出辅导员的得分。其量化法为:

第一、辅导员的互评,是每个人在学期末通过集体述职,在同级部中相互打分后计入总分。

第二、各项权重的确定,是将“好”定性为(100分)、“中”为(85分)、“差”为(75分)后,得到100÷5=20,85÷5=17,75÷5=15。

第三、在确定每个项目中的“好、中、差”时,只能选一,并分别把总个数统计出来。

第四、“每个人得分”是先去掉同级部中的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再取其平均分,即为该辅导员的互评得分,其统计公式为:每个人的得分={(好的总个数×20分)+(中的总个数×17分)+(差的总个数×15分)}÷参加互评的人数。

(2)评委小组对辅导员评价质量项的量化评议办法

评委小组对辅导员评价的项目主要包括思想教育、学风建设、管理能力、个人素养、时间投入、相互协调和服从领导七项。每一个项目在等级上分成好、中、差三等,该项评价的满分为100分。每个项目中“好”等级的权重是14.3,“中”等级的权重是12.1,“差”等级的权重是10.7,评价小组的成员是根据辅导员的每个考评项目确定等级,完成评价后,只要计算出所有项目好、中、差的总个数,就能计算出辅导员的得分。其量化法为:

第一、质量考评小组,一般有五到七人组成,他们是熟悉辅导员工作的相关代表,通过听取辅导员述职,深入学生中调查了解,查看辅导员工作日志与计划和班级管理档案等渠道,对该项工作进行全面考证评价后,并计入总分。

第二、具体量化计算办法参照“3.1”中的第二、第三、第四办法。

(3)班级管理效果质量项的量化评议办法

所谓的管理效果,是指每学期某辅导员所管理的班级,在同年级部中所取得的班级积分成绩,积分是根据班级管理积分规定,通过系学生会和团总支执行后所给出的得分,其中也包括了班级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得分。该项评价的满分为100分。分数统计方法如下:

第一步:先算出每个辅导员所担任的每个班的基础积分,其公式为:每个班的基础积分=(班级行为管理积分×70%+班级思想教育管理积分×30%)÷班学生数。

第二步:再算出每个辅导员的“基本积分”,其公式为:基本积分=每个辅导员所担任班的每个班的基础积分之和÷该辅导员所担任的班数。

第三步:由于每个辅导员管理的班级“数”和“学生数”不同,为能体现公平性原则,换算办法如下:得分=每个辅导员的基本积分÷最高基本积分×100。在这里的“最高基本积分”是指在同级中,辅导员获得“基本积分”最高的一个。

(4)学生对辅导员评价质量项的量化评议办法

学生对辅导员评价的项目主要包括:“德”的关心学生热爱学生、服务意识、工作态度、为人师表和以身作则;“能”的管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处理紧急情况能力;“勤”的常规管理投入、学习管理投入、学生活动投入、非工作时间投入;“绩”的班风建设和凝聚力、思想教育效果、常规管理效果、学生威望。而每一个项目在等级上又分成优秀、称职、不称职三等,满分100分。参评学生可根据辅导员的实际情况确定每个项目的不同等级,完成评价后,只要计算出所有项目优秀、称职、不称职的总个数,就能计算出辅导员的得分。其量化法为:

第一、考核时各班学生需全部参加自己班辅导员的期末考评,参加人数最低不少于全班总人数的80%。

第二、在确定每个项目中的“优秀、称职和不称职”时,只能选一,并分别把总个数统计出来。

第三、分数计算方法:

第一步、先算出每个辅导员所管理的每个班的基本分,其公式为:基本分=(优秀数×60%+称职数×30%+不称职数×10%)÷每个班参加考评的总人数。

第二步、分数换算参照“3.3”中的第二步和第三步的公式。

(5)辅导员常规工作效率质量项的量化统计办法

辅导员常规工作效率统计是指在日常工作中,由考核执行办公室针对学校、系部的一些特殊要求,能及时记录的一种管理方法。它把按时、推迟、工作效果进行客观记录,统计时可用表格的模式将要记录的结果进行简单描述,并将加减分,如“+1”或“-0.5”及时统计,期末汇总计入总分。另外,在辅导员常规工作效率统计中,分数统计是这样规定的,“按时”是指按要求的时间进行了,每次加0.5分;“推迟”是指没按要求的时间进行,每次扣0.5分;“效果评价”是指:按要求圆满完成,就可评价为“好”,每次加1分;出现问题,但基本完成,就可评价为“一般”,每次加0.5分;假如根本就没去执行任务,就可以评价为“差”,每次扣1分。

(6)加减分质量项的量化统计办法

辅导员加分项规定:①每学期全勤者,即无迟到、早退、请假者,加5分。②学生工作的文章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或获奖,加分最高不超5分。学生工作文章在院部发表或获奖,加分最高不超3分。③班级管理效果,在每学期各班管理效果积分,取得同级部前三名的,分别加3―5分。

辅导员减分项规定:常规管理考勤,请假一次扣0.5分,迟到或早退一次扣1分,旷会一次扣2分,公假除外。

4.辅导员考核的奖励规定

在学年终评时,对于考核取得前40%的辅导员、班主任,其中前15%报请学院授予“院级优秀辅导员”称号,其他25%授予“系级优秀辅导员”称号并颁发证书、奖品或奖金。在评选省级以上学生工作的各种荣誉称号时,优先推荐考核名次列前者,职称评聘同等条件优先晋升。

5.辅导员班主任考核的处罚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为不称职:不能按照《辅导员、班主任工作条例》履行岗位职责者;因工作不到位或失职发生严重责任事故者;违反岗位职业道德要求,不能为人师表者;学生满意率低于参加学生人数的50%者;参加院系活动不足50%者。不称职者,可根据情节轻重,分别给予通报批评、扣发工资补贴及必要的纪律处分,情节严重者解聘其辅导员或班主任的工作。

6.未尽事宜的处理办法

篇11

在各个领域中,公平问题是普遍存在但又是不容易解决的难题,而在教育领域,公平是人生公平的起点。所谓教育公平,是指按照一定的比例平等分配的原则让受教育者能够平等地享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保障每个公民都有同等的权利接受教育。

2.高校辅导员教育管理中的公平

从社会未来发展的角度来说,大学校园是培养人才的聚集地,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因为还没真正步入社会,所以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还尚未成熟,需要在高校里得到磨练和成长。而在学校中,高校辅导员的一言一行都时时刻刻影响着大学生。其中辅导员采取公平的管理方式,是对大学生“无声的教育”,这样的教学方式会随着时间流逝慢慢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为大学生将来步入社会之后公平处事起到榜样作用。从高校学生的角度来说,生活在大学校园,作为校园的一分子,每个学生做任何事情都希望得到公平对待。倘若学生在接受教育的时候没有得到公平待遇,学生将会对辅导员甚至学校产生消极情绪,这不仅对学生全面发展有影响,还会影响学校的教育质量。在高校管理中,辅导员只要尽力做到公平处事,就能够大大提高学校教育管理效率,还能够转变学生对辅导员的看法,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也会提高。从辅导员的角度来说,辅导员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做到公平是基本原则,应当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绝对不能因为学生的家庭背景不同、成绩高低等将学生差别对待,否则将会给学生带来严重的精神伤害。辅导员应该认识到每一个学生在权利上都是平等的,对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公平看待。

二、创建一个和谐公平的校园环境

1.追求道德性公平

针对教育公平问题方面的探讨,往往重视的都是政策上教育的公平,然而对于很多人来说,在追求教育公平时不仅表现为政策上的公平,而是追求在接受教育时身心也能够得到公平对待。例如少数民族学生能否在真正意义上享受到教育的公平,适合身心需要的发展教育,都取决于高校辅导员能否在教育管理工作中体现道德性公平原则。道德性公平是指教师在教育中贯彻落实公平原则,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因为少数民族学生以前的生活环境不同,所以在大学里需要辅导员根据其性格或行为差异明确教育管理方式。

2.保障权益性公平

学生的权益既包括国家教育规定的受教育权,又包括宪法规定的每位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辅导员要确保每一位学生的合法权益,尤其要关注少数民族学生的合法权益。例如,在面向全校开放的食堂专门设置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窗口,让少数民族学生和普通学生更好地融合在一起,促进全校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辅导员要提升自身作为教师的公平意识,树立正确的公平观念。辅导员积极创建和谐公平的校园环境,通过追求道德性公平和保障权益性公平来保证大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的公平性,引导大W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提高高校教育的公平性和教育质量。

篇12

一、高校辅导员性质与队伍现状

(一)双重身份与队伍的复杂性、不稳定性

根据教育部文件规定,高校辅导员具有教师和行政管理干部的特殊的双重身份,使得这个队伍的呈现一定的复杂性。目前高校辅导员队伍主要有专职和兼职两种成分,其中专职辅导员大多是行政管理人员岗位,而兼职辅导员多是教师岗位及相关人员。这两种成分分别偏重于辅导员岗位的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的工作,对于另外一部分职能的工作就有所欠缺。比如,行政管理岗位的专职辅导员擅长管理工作的开展,而思想政治教师偏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由于具体知识背景和所受到的专业训练的限制,目前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很难满足辅导员岗位的双重要求,这就使得辅导员岗位有了双重选择的必要性。导致这种双重选择的另外一个原因在于辅导员岗位的不稳定性,这种不稳定性的根源在于教师岗位的兼职辅导员缺乏归属感,不能安心于辅导员岗位的长期发展,当然也有专职辅导员自身不能胜任岗位要求而产生的流动性。对于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复杂性的现状顾倩、杨继平(2006)的研究[参考文献:

顾倩,杨继平.大学辅导员胜任力的现状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5).],西南大学步德胜的硕士论文《增强高校高校辅导员工作实效研究》都有所阐述。前者调查了山西大学辅导员队伍的发展现状揭示出辅导员队伍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后者研究了全国相关资料揭示了高校辅导员队伍自身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

(二)双重管理与现有评价方式的模糊性

2006年教育部的专门会议确立了对辅导员队伍的双重管理的机制,这一方面强化了对辅导员考核的全面性,另外一方面也给两种考核体系之间的如何统一提出挑战。姚圣梅、曾献尼(2009)的研究[ 姚圣梅,曾献尼.高校辅导员工作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4).]表明这种考核工作实施过程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不仅仅是考核本身设计的问题,其实它也表明了辅导员地位双重承认本身带来的模糊性,辅导员游离于行政人员和教师之间,缺乏统一的身份,使得他们从体系的归属上产生不安全感,因此,这本身构成既有各种考核很难真正调动辅导员工作积极性的根本原因所在。因此,当前关于绩效考核的研究面临的更深层次的问题,就是如何为高校辅导员制定一套量身定做的评价模式,以满足他们的身份归属的需要。

二、胜任力评价模式的对现有评价考核模式内涵的丰富与发展

(一)引人胜任力评价模式对绩效考核的启示

当下常规的绩效考核模式着眼于对考核对象的工作细节进行量化,这种考核体系立足于通过对工作效果的具体化考核,来迫使考核对象对工作做出更大的投入,这种不顾考核对象的主观态度的考核模式,试图将责任感用效果问责的方式灌输到考核对象本身,在实施过程中受到了考核对象不同程度的抵制。苏州大学程晓军的硕士学位论文《我国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研究》对于现行的绩效考核自身问题进行了研究,揭示了这种考核方式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责理念引起被考核对象的抵触情绪。

鉴于当下考核模式本身对辅导员队伍稳定和发展效果不佳,国内开始引人胜任力评价模式来研究辅导员队伍自身发展问题。与传统考核模式强调客观效果不同,胜任力评价模式是一种将评价对象的内在特质纳入到考核过程中来的评价模式。这是模式充分发掘作为有着主观能动性的人,在工作中如何有选择地发挥自己的能力,从而创造出良好的工作业绩的过程。它是一种通过发掘影响人的主观态度的客观条件,通过改善这些客观条件,激发评价对象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获得更好的工作绩效的评价模式。郑建君、杨继平(2005)的研究[ 郑建君,杨继平.大学辅导员胜任力与学校人力资源管理开发[J].经济与管理,2005,(9).]指出需要将影响高校辅导员胜任力的主观因素如心理个性、管理能力、道德水准等纳入现有的绩效考核模式中来,在增加激励机制、满足辅导员自身发展需要的基础之上来提高绩效。这些新的思路弥补了当前既有绩效考核过于强调绩效的客观性,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人的性质的忽视,高校辅导员的考核必须从传统的考核模式的过分强调机械操作的可行性,向人性化管理的过程性、发展性思路转变。

(二)胜任力评价模式对辅导员现有绩效考核模式的拓展

国内将胜任力评价模式引人到考察高校辅导员队伍发展现状的工作是由顾倩、杨继平(2004)的研究[ 杨继平,顾倩.大学辅导员胜任力的初步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2004,(6).]首先开始的,他们的工作揭示了影响辅导员队伍发展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如:辅导员胜任力不可持续的根源在于辅导员地位的不确定性、现有评价体系不能满足辅导员自身发展需要等。他们的工作从另一个层面揭开了国内对现有高校管理体制的内在不足的思考,既有的考核机制对人的内在需要的忽视,片面注重以教育的外在效果作为加强管理的依据,这种状况到了需要改进的时候。必须把教育工作者当人来看待的时候,人的工作不仅受客观的条件所制约,更多是受主观的需要所调控,因此主体的心理个性、自我概念、需要与动机对工作绩效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美国学者麦克利兰(David McClelland)等人在关于企业员工的绩效管理中提出胜任力的思想、以及斯潘塞(Spencer)等人提出的关于胜任力的冰山模型被迅速的推广到教育管理的探讨中来了,如罗涤、李华(2007)的研究[5 罗涤,李华.胜任力理论及高校辅导员选聘机制的优化[J].重庆大学学报,2007,(4).]5对胜任力模型在辅导员选聘机制中的功能探讨,赵乐天、关呈俊(2008)的研究[ 赵乐天,关呈俊.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高校辅导员选拔模式初探[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3).]对如何基于胜任力模型设计高校辅导员选拔模式的探讨。

三、辅导员胜任力评价模式研究的现状与不足

(一)目前对辅导员的胜任力模型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对胜任力素质进行选拔所需的测量

反思国内对胜任力模型在教育管理中的推广,现阶段主要集中在关于优秀辅导员的选拔机制的完善,这些研究对于如何挑选具有胜任力潜质的辅导员进行了精心的设计,这些设计的实证后果如何我们暂且不去追问,让我们回过头来仔细推敲胜任力模型本身,难道挑选了合适的岗位人选,这个岗位的所有问题就会彻底解决吗?胜任力模型难道就是仅仅寄希望于所有的岗位都能挑选到合适的人才,而这些合适的人才就会彻底改变现有高校辅导员队伍不稳定的现状?进一步追问,难道有胜任力潜质的人,就一定能在既有的辅导员体制中安心工作从而发挥出所有的潜力吗?如果把挑选到合适的人才看作解决现有辅导员管理机制一切问题的万灵丹,这既是对胜任力模型的过高期望,也是对胜任力模型的理解的一种偏差。胜任力的特征结构的冰山模型表明,作为外显胜任力的知识和技能是可塑的东西,而作为内隐胜任力的社会角色、自我概念、人格特质、动机和需要等是不易改变的硬核,只能通过提供这些内在要求的满足条件,才能更好的激发和稳定胜任力的保持。企业的管理不会终止于挑选到适合的人才,更在于运用激励机制把人才的胜任力潜质激发出来,才能创造更好的绩效。当下的教育管理研究致力于将选拔合适的管理者看作胜任力模型最主要的价值,显然是对胜任力概念理解的不彻底。如果将作为企业管理整体过程中的一个环节的胜任力模型挑选出来,而不追问胜任力在企业整体运作中如何发挥作用,显然不能真正揭示胜任力模型全部的内涵,更不能发挥胜任力模型的最大价值。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胜任力的现状在于持续性不足

从关于高校辅导员研究的一些成果看,困扰高校辅导员队伍发展的不仅仅是有没有称职的辅导员的问题,更主要的是辅导员的胜任力是否具有持续性的问题。如顾倩、杨继平关于大学辅导员胜任力现状的研究表明,大多数辅导员的胜任力水平随任职时间而减退,大学辅导员的胜任力只是在任职之初才具有较高水平。这个结果迫使我们需要反思,仅仅将胜任力模型用于选拔程序,是否能根本改善大学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如果需要不断的通过招聘和流动来保证辅导员队伍的高胜任力水平,这样的评价模式本身是否存在根本问题有待探索?

现有的对胜任力评价模型运用的模式本身是不可持续的,它着眼于发现备选对象自身已有的胜任力因素来实现自己的模型设计的要求,而忽视了改善辅导员不利的工作环境从而激发辅导员自身胜任力潜质的发挥,这种思路本身缺乏对胜任力模型深层次内涵对发展环境的要求。仅仅追求在选拔环节发现胜任力的思路,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水平不稳定的总体现状;对于现阶段建立稳定、高效的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总体要求显然不能完全满足的。

四、如何拓宽胜任力评价模式的塑造价值

(一)困扰当代高校辅导员的根本问题是辅导员自身地位不明确、自身价值得不到有效承认

关于胜任力模型的内涵的研究表明,影响人们工作胜任力水平的根本因素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这些外显的因素,更主要的是社会角色、自我概念、人格特质、动机和需要等体现着主观能动性的内在因素。对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水平现状的实证研究也表明,正是社会地位的不确定、发展环境的不健康,影响了高校辅导员对自身社会角色的认同;长期艰苦的工作环境,微薄的待遇,不高的社会地位,严重损害了他们自我概念的发展;面对毫无希望的工作,只求摆脱,不想更深入投入,可以说目前的评价体系隐藏着抑制辅导员积极工作的需要的内在因素,无助于辅导员产生长期从事这种工作的动机。可以说,正是辅导员自身地位的不确定性、自身价值得不到应有承认的发展环境,损伤着高校辅导员自身胜任力的发展,从而给辅导员队伍的稳定、发展埋下了系统性的障碍。

(二)立足高校现有的评价体系形成的价值观,满足辅导员的社会角色、自我概念定位的要求

高校现有的评价模式主要是将辅导员的考核纳入行政考核和教学考核既有评价体系,通过双重交叉考核来体现辅导员双重身份,但是这种考核本身也产生了双重承认固有的缺陷:考核对象自身定位的模糊。从现有的一些研究来看,这种考核机制本身并不利于辅导员地位的稳定,也无助于辅导员胜任力水平的提高。基于胜任力模型,我们不难发现,这种评价机制阻碍着辅导员社会角色的形成、使得他们缺乏应有的归属感,从而削弱了这种考核期待激发辅导员工作绩效的旨趣。

就其根本原因,是这种考核机制没有立足于从人的角度理解考核对象的真正需要,也就不能真正调动考核对象的积极性,形成良性的工作动机。必须从辅导员自身需要出发,来完善高校的管理模式和建构有利于辅导员自身胜任力水平真正提高的绩效考核机制。当前将高校辅导员定位为管理干部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认识,不应该构成考核辅导员的双重标准的直接依据,而应该研究探讨辅导员队伍自身的发展趋势来重新建构考核标准。

辅导员的本质就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教师,这种特殊的教育形式使得它兼有管理者和教育者的双重身份,在高校体制内,辅导员主流希望明确自己教师身份的愿望由于现有的考核体系而被压制,所以客观上阻碍了辅导员自身角色定位的缺失,必须纠正现有考核体系对这种发展空间要求的抑制,如何制定既能体现辅导员的管理职能的实质、又能反映辅导员特殊教育者身份的考核机制,将是立足于胜任力模型,制定新的评价模式的根本任务所在。只有立足于现有的高校评价体系的主流价值观,为辅导员提供稳定的社会承认机制,巩固其社会发展的空间,积极承认其特殊劳动的贡献,才能有效的建立一支忠诚于高校教育发展的辅导员队伍。

(三)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模式,应立足于满足辅导员发展的需要、激发辅导员自我实现的动机,提高辅导员队伍整体的胜任力水平

国内关于胜任力的研究现在比较关注的问题,就是如何建立一个基于胜任力模型的绩效考核模式来提升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胜任力水平问题,在如何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模式的探讨中,大多注重通过奖励的办法以及一些经济的手段来提升辅导员工作的积极主动性,这种思路显然是受企业管理的启发的结果。如,邓江(2007)的研究[ 邓江.以“胜任力”为导向的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估研究[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7,(4).

]提出以薪酬管理与激励机制来体现胜任力水平的问题。当然,通过奖励确实在会在一定时间内激励部分辅导员的胜任力的发展的,但是,从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看,这种奖励办法往往不能长期坚持下去,学校不同于企业的地方在于,它不是盈利的机构,不可能长期拿出太多的资金去投入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激励机制的建设,而且,奖励的覆盖面如果不够宽,对于整个辅导员队伍的稳定也不会有根本的帮助,奖励只能是一种辅助行为,不能全面惠及庞大的辅导员队伍。

困扰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水平的根本原因不仅仅是考核机制的激励性问题,更重要的是身份地位的不确定性,必须突出辅导员是德育工作者、是特殊岗位的教师的身份。作为德育实践的教师的辅导员应该与其他各专业的教师享受同工同酬的待遇,享受教师应有的发展空间。现有的双重考核的操作,应以不损害辅导员作为教师身份的承认过程为原则。只有以辅导员本身是教师的基本原则为基础的绩效考核,才能真正衡量辅导员工作在高校教育体系中的作用,才能体现辅导员自身的价值,才能明确辅导员的社会角色,给辅导员自我概念的发展以稳定的制度保障,从而激发辅导员自我实现的动机。

篇13

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要“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加强学前教育管理,规范办园行为”。《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应当依法接受教育督导部门的督导”。《纲要》颁布实施以来,我国学前教育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学前教育规模迅速增加,普及程度快速提高。但在学前教育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办园条件差、教师队伍不稳定、办园行为不规范等问题在全国还程度不同地存在。涉及幼儿的一些恶性事件时有发生,社会影响恶劣,亟需采取有力措施加以防控和督促解决。因此,制定科学的督导评估标准和办法,全面开展幼儿园督导评估,督促和引导幼儿园规范办园,提高保育和教育质量十分必要和紧迫。

世界发达国家,如英国、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都建立了各具特色的幼儿园评估制度,有力促进了本国学前教育的发展,也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近年来,国内大部分省区都制定了幼儿园分级分类评估标准或示范园评估标准,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评估工作,为进一步在全国开展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积累了经验。

2.《办法》形成的过程是怎样的?

答:《办法》的研究起草工作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基础研究。系统梳理了国家有关幼儿园的政策法律文件和相关标准、发达国家和地区幼儿园的评估指标和评估标准、各省已经开展的相关工作和评估指标、专家学者对学前教育和幼儿园评估的理论研究成果和主要建议。这为研究制定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办法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政策依据。

第二阶段:实地调研。课题组先后赴多个省市对不同举办者、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不同办园水平的幼儿园进行了实地考察和深度访谈。认真听取了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学前教研员、幼儿园园长和幼儿园教师的意见和建议。这为研究制定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办法进一步理清了思路。

第三阶段:研制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在开展基础研究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组织专家拟定了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召开专题研讨会,听取了部分省、市、县三级教育督导部门负责同志、学前教育专家及幼儿园园长的意见。经过反复论证,形成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要点。

第四阶段:起草督导评估办法。组织专家对开展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工作的方式、程序、制度和各级教育督导部门的职责进行了总体设计和规定,形成《办法》初稿。反复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督导部门、教育行政部门相关处室、幼儿园园长的意见,并修改完善。提交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第四次会议讨论,根据会议精神进行修改,形成本《办法》。

3.《办法》做了哪些主要规定?

答:《办法》共五章十七条,对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的目的、原则、范围、周期、内容、组织实施和结果运用等作了具体规定。

第一章主要对督导评估的目的、原则、范围和周期进行了规定,第二章明确了督导评估的内容,第三章明确了各级教育督导部门在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工作中的职责和督导评估工作程序,第四章强调了督导评估结果的运用,第五章为附则。

4.开展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将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答:出台《办法》,开展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一是将会推动各地加强对幼儿园的分类指导和监督管理,实现依法治教;二是将会引导幼儿园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不断规范办园行为,提高保教质量,保障幼儿身心健康,快乐成长。

5.与以往的幼儿园评估相比,此项督导评估工作有何新特点?

答:与以往的幼儿园评估相比,此次督导评估在评估范围、评估周期、评估内容和评估结果运用等方面都有较大的不同,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评估范围上,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实现了幼儿园、附设幼儿班、幼教点的全覆盖,未取得办园许可的幼儿园也被纳入评估范围。

二是在评估周期上,办园行为督导评估是周期性的,3~5年为一个周期,在一个周期内,所有幼儿园(班、点)至少要接受一次督导评估。

三是在评估内容上,根据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水平和当前幼儿园办园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督导评估的内容聚焦在幼儿园的办园行为方面。

四是在结果运用上,本次评估强调既要发现问题,又要督促整改,通过评估既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又为幼儿园办园提供指导和帮助,不再单纯把评估工作作为判断幼儿园优劣、对幼儿园进行分类定级的手段,充分发挥督导评估工作应有的监督、指导、激励和导向作用。

6.《办法》中规定的督导评估内容有哪些?

答: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的要求,《办法》规定的督评估内容包括办园条件、安全卫生、保育教育、教职工队伍和内部管理等五个方面。具体涉及幼儿园的办园资质、园舍场地、设备设施、玩教具材料配备情况,膳食营养、卫生消毒、健康检查、疾病防控情况,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活动组织实施、师幼关系情况,教职工配备、师德师风建设、专业成长和权益保障情况,制度建设、组织机构、管理机制、经费投入、使用和管理情况等。

7.按照《办法》,督导评估将如何组织实施?

答:督导评估工作由教育督导部门组织实施。督导评估的方式包括现场观察、问卷调查、座谈访谈、资料查阅和数据统计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