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工程测量规范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工程测量规范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工程测量规范

篇1

随着社会的进步、测量仪器的发展、各项测绘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水利水电工程测量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GPS卫星定位技术、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常规大地测量技术及多种专业工程测量技术不断融合,进一步革新了测量方法,拓宽了水利水电工程测绘市场和服务领域。下面将具体介绍目前水利水电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1 平面控制测量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传统的平面控制网主要采用三角网及电磁波测距导线建立。近年来GPS卫星定位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充分弥补了常规控制测量的局限性,并体现出了极大的优越性。目前,已形成了以GPS卫星定位技术为主、传统控制测量方法为辅的GPS网、边角网、导线网等混合网的灵活多样的现代控制测量技术。在实际工作中,施工测量控制网主要采用边角网,或采用由GPS布设首级网的混合网。大范围测图控制网基本采用GPS控制网作为首级控制,并根据需要加密混合网等。图跟控制已从传统的电磁波测距导线发展为目前的GPS RTK测量技术。由于RTK技术具有作业效率高、定位精度高、无须通视、操作简便等优点,能够实时提供流动站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并在一定范围内达到厘米级精度,被广泛应用于图根控制测量,地籍测绘、数字化测图及施工放样等各种工作中。

未来应充分利用GPS RTK技术的优越性,并积极引进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简称CORS系统)在水利水电工程控制中的应用。CORS系统是利用多基站网络RTK 技术建立的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综合系统,是现代GPS发展的必然趋势。CORS系统由基准站网、数据处理中心、数据传输系统、定位导航数据播发系统、用户应用系统五个部分组成。向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用户提供不同类型的GPS观测值、各种差分改正信息、以及其它相关的GPS服务。与传统的GPS作业相比连续运行参考站具有作用范围广、24小时不间断运行、精度更高、野外单机作业等众多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作业效率,减少测量成本。

2 高程控制测量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高程控制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使用的测量仪器从以前的光学水准仪发展到数字水准仪,从人工读数发展到仪器自动读数、自动记录。数字水准仪具有操作简便、测量速度快、精度高、可实现内外业一体化等优点,是观测方法的一次革命。其次,高程控制改变了单一依靠几何水准测量的局面,目前可以综合采用几何水准、测距三角高程、GPS拟合水准等多种测量技术。

目前,高差不大的平原、丘陵地区GPS拟合高程可达到四等水准测量的精度。高程控制的研究主要在大地水准面的精化方面。随着GPS定位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结合水准测量、重力测量、地形测绘资料精密确定大地水准面模型后,GPS高程可达到更高的精度,并逐步取代传统水准测量,真正实现GPS三维测量,更好地为水电工程服务。

3 地形测绘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有些地区已有其现势性、精度、比例尺均能满足要求的纸质地图,一般直接对原图进行数字化处理,再辅以修测、补测等方法,实测一部分地物点的精确坐标,再用这些点的坐标代替原来的坐标,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原图的精度,获得所需的数字化地形图。对于没有符合要求的纸质地图的地区一般采用全站仪数字测图或数字摄影测量进行施测。GP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是公认的我国西部困难地区测图最经济、最成熟的方法。

目前,大比例尺数字化成图技术主要为全站仪(或GPS RTK)+电子平板(或草图)+地形成图软件和近景摄影测量两种模式。GPS RTK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大比例尺(1∶500~1∶2000)地形测绘,其平面、高程精度满足规范要求,大大提高了测图效率。但受地形、植被等条件的制约,有些地区必须与全站仪配合使用。

未来应大力研究并推广新一代航空航天数字测图方法,如GP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遥感技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移动测量技术(MMS)、无人机等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最新应用的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能大面积、高密度地快速采集空间三维数据。可应用于地面形体测量与建模、三维可视化模型的建立、带状地形图测量和库区调查、变形监测等领域。必将在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竣工各个阶段中广泛应用,成为“数字水电”建设强有力的工具。

总之,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今后将继续大力促进水利水电工程测量仪器和方法的更新换代,积极推广测绘新技术的应用,推动水利水电工程测量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篇2

一、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规范化的意义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是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因此来说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必须具有一定的规范化。就现阶段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发展来看,需要结合工程发展实际情况来制定出一套更为标准化、规范化的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体系,这需要对整个检测的结构进行一定的规范化指导,才能够为建筑市场的有序化提供更有利的保障。

(一)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规范化有利于建筑市场有序化发展

如果不具备一套完整并且规范化的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体系,那么将会导致整个建筑市场的混乱化及无序化。只有在不断加大市场监管的同时,根据目前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实际需要,制定出一套规范化、标准化及科学化的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体系,才能够确保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规范化的同时为建筑市场的有序进行提供可靠的保障。

(二)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规范化将为工程质量检测提供科学的理论及技术支持

作为建筑行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应该具备科学性及合理性,其所出具的检测报告也更应该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同时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的规范化、科学化以及合理化将有利于促进我国工程建设行业的良性循环。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材料、新技术以及新工艺被应用到工程建设当中,但是相对来说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内容却没有多大的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导致了此方面内容的空白,也就导致了目前检测市场设计的相关检测参数以及规定并未做到标准、细致,进而导致很多施工单位对于工程质量的检测理解较为片面,只是停留在工程材料质量检测的阶段。综合上述所反映的问题,就容易导致很多单位会在工程建设中投机取巧,这也就会给整个工程的质量及安全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各个工程建设区域都应该在了解工程建设特点的基础上再结合当地的实际发展特点,来制定出更符合当地建筑质量检测体系,从而形成工程质量检测的规范化。只有将现有的检测参数及项目与新增加的能够检测新技术、新材料的检测内容及项目相结合,才能够实现工程质量检测的不断完善,才能够为工程质量的安全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及技术支持。

(三)能够为建筑质量检测各部门各司其职提供依据

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相对起步较晚,并且制度相对不完善,这也就导致了相关部门职责不明确,质量检测过程中容易出现互相推诿的现象。通过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规范化建设将有利于确定各部门的职责,从而使各部门能够做到各司其职,共同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

(四)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规范化能够为工程质量安全提供可靠保障

建筑行业是我国的高危行业之一,之所以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工作人员职业素质普遍偏低,建筑行业本身特点以及管理难度等。现阶段我国的工程建设正处于期,但是建筑工程的质量却并不如意,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很大的威胁。因此,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备受全国各界的关注,工程建设的生命就是工程的质量,只有通过有效的监督才能够为质量提供相应保障。

二、现阶段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规范化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下,建筑行业的技术以及工艺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很多企业为了能够顺应现代工程建设的要求,加大科技投入力度,致力研发新技术、新工艺,并不断将新材料等引入到工程建设中,进而有效实现工期的缩短跟成本的降低。

随着新材料的不断应用,原有的工程质量检测手段已经很难满足现阶段工程质量检测的要求。尤其是在一些对新工艺、新技术的检测方面甚至于出现了空白,这势必无法对工程建设质量做出更为准确的评估,这将给社会留下很大的安全隐患。同时对于政府以及质量检测部门而言,缺乏一套完整的工程质量检测体系,就容易造成各部门职责不明,出现问题相互推诿等情况的发生。除此之外,验收单位缺乏相应的检测标准,也会导致工程质量检测的不合格。由于现阶段我国还是普遍的采用之前的工程质量检测标准,这就使得工程检测以及实际工程施工之间存在相应偏差,从而不利于各部门对工程质量的掌控,这将严重制约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不断完善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规范化的措施

(一)完善工程质量检测制度,降低政策风险

首先政府应该进一步完善工程质量检测制度,加强对检测过程和检测行为的监管,制定更符合现状的建筑行业行规。再就是在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制度完善过程中积极主动的学习国外优秀知识,从而缩短国内外质量检测管理标准的差距,从而尽可能降低企业全球化发展所带来的风险。

(二)政府应该对建筑行业进行引导,提高企业质量检测意识

政府应该加大对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支持,出具相应的制度和政策,引导社会资金流入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市场,从而有效打破现阶段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现状,推动其向前发展。政府也应该从政策上对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提供相应支持,在制定相应的检测标准同时,引导企业遵守行业规范,确保质量检测制度规范化的施行。

(三)采用先进的质量检测管理理论进行管理

工程质量检测企业制的建设与发展是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政府首先就应该对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企业化发展提供相应支持,除此之外工程质量检测企业也应该自强不息,在坚持科学管理理念的同时,不断在企业管理中应用先进的管理理念,从而实现企业竞争力的不断完善及提升。

(四)加强对工程质量检测专业人员的培养

在整个工程质量检测企业发展中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使之更能够符合现代工程质量检测的需要。企业在对员工进行不断鼓励、激励的同时不断完善职工的晋升制度,关心员工工作与生活情况,从而不断增强企业员工的归属感与责任感,在提高企业员工士气的同时为企业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

结语:

现阶段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标准还不能达到建筑行业的发展要求,因此不断完善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规范化进程刻不容缓。实现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规范化,不仅能够提高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水平,同时对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篇3

前言:建设行业随着时代的发展占据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越来越重,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对于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的规范化也成为了重中之重。尽管我国的建设事业发展较快,但是对建设事业的质量检测跟不上其发展的速度,因此在检测方面出现了诸多的问题,这一现状就要求尽快的解决质量检测规范化的问题,要求政府出台相关政策,监督企业规范化质量检测,并且要求企业配合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制度进行质量检测,只有将质量检测规范化以后,才能促进我国的建设事业高速有效发展,进而促进我国的经济再一次得以提高。

1.简要阐释建设工程质量检测

1.1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的含义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指的是依据国家有关的法律和法规,以及那些关于工程建设制定的强制性标准、设计文件,对整体建设工程中使用的材料、设备、构配件,以及工程的实体质量和使用功能等进行严格的测试,最终得以确定这项建设工程的质量的活动。

1.2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的特性

首先,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具备有合法性的特点:我国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是根据我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展开的质量检测,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因此质量的检测结果是具备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其次,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还具备有公正性的特点:对于建设工程的质量检测来说,不是企业自身内部展开的,是要求第三方按照国家的诸多规定进行的质量检测,因此没有主观因素,对于其他的利益相关方来说,是公平公正的,检测的数据结果是客观的,有对比性,是唯一存在的具体实情。再有,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还具备有真实性的特点:对于建设工程的质量检测是第三方相关单位进行的,按照国家制定的标准开展,是在客观地反映建设工程的质量,因此是真实存在的。第四,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还具备有独特性: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报告只是对该项工程的质量进行的评估工作,并且依据为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客观地反映质量问题,因此检测出的结果必定是不同于其他工程的质量检测,所以具备有独特性的特点。最后,建设工程的质量检测还具备有局限性:对于建设工程的质量检测,并一定都是完善的,十全十美的。一般来说,质量检测是对部分代替检测质量,存在有一定的偏差,有时候会出现误判的现状,因此存在着部分的局限性。

2.影响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规范化的因素

2.1国家出台政策要求

随着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建设行业为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诸多的动力,因此我国越来越重视建设行业的整体运转,为了保持甚至是提高建设行业所占的经济比重,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对建设行业进行管理,比如在2005年8月23日经第71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并且在2005年11月1日开始正式施行。诸多法律法规的出台,也就意味着我国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问题受到了法律的约束和保护,因此如何规范化的质量检测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2.2企业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的问题

近几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日渐飞速发展,带动了诸多行业的兴起,市面上出现了诸多的新兴技术和工艺,新材料也运用到各方各面,因此我国的建设工程的整体水平得以提升。基于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相关方面的质量检测设备、管理条例以及方法,都有待提高,这样就导致了我国的质量检测存在着诸多空白需要填补,因此对于企业建设工程质量的检测就存在着监管不力、检测不足或者是不规范的现象。诸多问题的出现,都要求对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进程规范,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完善检测制度、方法等。

3.如何做到质量检测的规范化

3.1完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的制度

由上述关于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的问题中得出,我国有出台一些关于质量检测方面的法律法规,但是那仅仅是针对当时的建设行业的发展现状来说的,并不能预示到现今社会的发展现状,以及建设行业将来的发展速度,因此这就需要对我国出台的管理条例以及法律制度进行不断的改进,跟上社会的发展速度,具备有一定的时代性,这样才能够确保我国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进一步规范化运行,做到有法可依,更利于建设行业的整体得到质的提升。

3.2加大对专业检测人员的培养力度

新型材料以及工艺的出现,一方面能够为我国的建设行业带来一个新起点,另一方面却给我国建设工程的质量检测出现了技术与人才的空白,因此就要求政府与企业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力度,比如积极地引进外来的人才或者技术,对新技术进行学习研究,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人才资源,跟上时展大潮。或者是对相关的专业型人员给予激励,调动企业员工的学习的积极性,制定相关的机制,增强企业员工的归属感和使命感,提高员工的士气,为企业提供大量的人才力量。

4.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规范化的作用

4.1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提供保障

我国近几年因施工安全问题导致的人才损失和经济损失在与日俱增,不计其数的出现在各大报道中。这样的背景下,对我国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的规范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这些安全隐患的存在,进而为我国的建设工程质量提供安全保障,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

4.2降低生产成本

经过了规范化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才能够准确的明确该项工程存在有哪些问题,进而对这些现存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正确解决措施的实施,才能够避免企业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如果质量检测不规范,存在误差,就会对质量的检测出现误判,检测结果就不科学,存在不确定性,这样就会导致解决措施出现误差,最终导致资料的浪费,为企业的发展带来经济损失,无形中加大了整体工程的建设成本,加大了企业不必要的经济负担,最终使得企业的整体经济竞争力降低。

4.3利于建设行业的有序发展

只有对建设工程质量的检测规范化管理后,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整个建设行业建立起一个行为标准,在这样的标准下,才能够有效地进行质量检测,整个建设行业才能够得以发展。无规矩不成方圆,科学性的标准体系的成立,才能够为整个建设市场的发展建立起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减少偷工减料或者是鱼目混珠的现状,减小恶性竞争,各个企业才能够在这样的市场中进行大力发展,不必担心一些不公平问题的出现,只有各个企业安定发展后,才能够有利于整个建设行业的有序发展。

结语:在上述中,可以知道,我国在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的工作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不仅仅事关建设工程质量的问题,更关乎于经济的发展,因此对建设工程的质量检测的规范化要求越来越严格。只有规范化地进行质量检测,才能进一步确保我国的建设工程的质量,进而保证企业获得更高的名誉度,保障建设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带动建设行业周边产业的飞速发展,最终促进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增加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经济竞争力,为我国中国梦的实现奠定经济基础。

参考文献:

篇4

1 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内容

工程清单计价深化了工程造价的改革,推进了我国建设事业的市场化,规范了建设市场,从而提高了国际地位。工程量清单计价要严格遵循步骤进行,不可有遗漏与偏差。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模式,通常情况下,直接套用模式进行即可,对于不同的情况,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审计首先要确定审计的程序及建设项目的准确性、真实性等。也就是查清楚工程量清单计价审计的各项内容是否与规定的内容相符合,有没有违规事项遗漏事项。其具体操作内容如下:

1.1 检查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审计的项目工程是否和格。对照项目工程的各项规定逐一排查,看各项指标是否符合国家规定。查看施工状况是否与设计图纸一致,有没有遗漏事项,是否存在弄虚作假问题,计算数字是否符合符合国家规定范围。

1.2 检查招标的具体事项。招标责任人或者中间人编制的工程的实际消耗量与计划工程消耗量是否一致、是否准确。还要查看其中的真实性,是否存在弄虚作假现象。

1.3 国家对于工程量计价有严格的规范要求。要检查工程量计价是否符合国家的规范要求,查看工程是否按照国家规定的统一计量单位计算,是否按照统一计算规则计算,是否按照统一项目名称命名,是否按照统一项目编码进行编制。

2 工程量清单计价的积极作用

2.1 有利于实现从政府定价到市场定价,从消极自我保护向积极公平竞争的转变

工程量清单计价有利于实现从政府定价到市场定价,从消极自我保护向积极公平竞争的转变,对计价依据改革具有推动作用。特别是对施工企业,通过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有利于施工企业编制自己的企业定额,从而改变了过去企业过分依赖国家定额的状况,通过市场竞争自主报价。

2.2 有利于风险合理分担

投标单位只对自己所报的成本、单价的合理性等负责,而对工程量的变更或计算错误等不负责任;相应的这一部分风险则应由招标单位承担这种格局符合风险合理分担与责权利关系对等的一般原则,同时也必将促进各方面的管理水平提高。

2.3 有利于标底的管理和控制

在传统的招标投标方法中,标底一直是个关键因素,标底的正确与否、保密程度如何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而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工程量是公开的,是招标文件内容的一部分,标底只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即控制报价不能突破工程概算的约束),仅仅是工程招标的参考价格,不是评标的关键因素,且与评标过程无关,标底的作用将逐步弱化。这就从根本上消除了标底准确性和标底泄漏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3 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下工程审计的难点与解决对策

3.1 审查工程结算符合招投标文件准确性

在审计工作中,做好造价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是非常具有必要性的,制定相关的造价资料积累制度可行且具实际意义。为加强工程招、投标监管力度,必须以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三公原则作为开展工作的基本前提,并不断地提高标书的编制质量和审计工作者的业务素养和道德素质。审计工作中,应该坚定根据投标报价的原则,严格依照招标人所制定的工程量清单进行报价,重点审查结算价是否符合招标规定,对工程分部分项工程量不能随意增删,并制定一个相对较为合理的工程量控制目标,定期对工程量作阶段性地分析报告并给出结果及时调整和修正等,所以说对招标投标文件以及工程结算书进行严格的审查是十分有必要的。

3.2 鉴别合同条款的合规性

科学地确定承包合同价,无疑是清单计价工程审计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一般来说,合同大抵由协议书、通用条款、专用条款三个部分构成。甲方在同中标人签订工程的承包合同时,应该以中标价为基础,合理地确定承包价格。通常工程承包价在合同签订后就不能更改,但当发生以下情形时可以修改:现场实物环境与招标文件所述不符的;因设计变更导致实物量发生变化的;工期一年以上但风险费用未归入工程承包价格的。之前的两种情形只能依据实际工程量的差额费用进行调整。在审计过程中,发现有施工承包合同虽然采用示范文本合同模式,但在协议书中工程造价与中标价格明显不同时,可以在专用条款中作实质性的响应,甚至针对招标文件内容相矛盾的内容列出索赔款项,这些都是合同审计的重点内容。

3.3 审查工程变更价格的计算正确性

对于清单编制的错误而引起单价调整,最直接的处理方法是在出售招标文件以前,由招标人委托有资质的造价机构对清单中的工程量进行审核。由于变更价格的改变,设计变更对工程的实施有可能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可能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因此,必须谨慎地对待将要发生的工程变更,准确审计设计变更后的造价,重新考虑其中出现的设计问题以及高造价的建设项目,进行多方案评比,当然,对于施工单位而言,应该尽可能地减少工程变更,以免打乱工程原有的施工部署。所以。在设计难以避免变更时,应及时办理签证手续。再有,在设计变更的论证中,必须经过工程人员的反复论证,采取最经济的手段,以保证的工程审计的准确性。此外,还要选择业务实力强、岗位责任心重、对工作有使命感的监理。需要提醒的是,审计工作进行是应注意设计变更分部分项工程的人、材、机费、管理费以及利润计取标准按投标文件中的单价标准加以确定,规费则严格按照定额标准执行。

3.4 审查工程结算签证的真实性、准确性

工程结算期间,关于签证的真假情况通常是审计工作中最难把握的问题。一份完整的工程竣工资料中,应该包含施工合同、施工组织方案、变更签证、竣工图纸、竣工验收报告等资料。通过掌握这些工程资料,才能保证在核算工程量清单以前,全面地了解工程的施工过程、合同的签订、建设方供料等信息,从而避免对工程量的错算、漏算。在对现场签证进行审查时,应小心鉴别,如发现重复签证、与事实不符的签证事,务必进行分析、核实。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加入工程结算审计的审计人员不到施工现场,一切工程结算及签证的真实情况审计人员都难以亲眼所见得见。所以不可以全部一句图纸和签证进行工程量的计算,在踏勘现场和沟通工程人员后,才能核算工程量。很多时候,施工方为图更多的利益,经常使用高单价定额,或重复取项,尽量将工程量报高,这时业主要分析市场的动态走向,依据事实去把持建筑单价。现代市场中,由于建材价格频频变动,如若对市场的情况不了解,就难以准确的核算工程造价。因此条件的允许的情况下,应积极地进行事前、事中审计,并尽可能地让审计人员踏勘现场,对工程实施的进行全阶段跟踪,随时确认工程签证,以保证工程签证的真实、准确性。

4 结束语

总之,采用工程量计价降低了社会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利于招标工作的公平、公开、科学合理,节约了时间,人力财力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篇5

Key words: quality; detection; standardization; management; project significance

中图分类号:TL37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10-0020-02

1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的特性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是指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单位对建设工程施工质量或用于建设工程的原材料、中间产品、金属结构、机电设备等进行的测量、检查、试验或度量,并将结果与规定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质量是否合格所进行的活动。它有如下六个特性:

(1)合法性。检测的过程是严格执行法律法规的过程,具有合法性,检测结果具有法律效力。

(2)科学性。检测依据国家和行业部门颁布的技术规范、规程进行,检测的方法理论上严格论证,实践中切实可行。检测理论、检测技术和检测方法科学、合理、适用。

(3)公正性。由第三方进行检测,检测工作以法律为准绳,以技术标准为依据,检测结果遵循以数据为准的判定原则,客观、公正。施工企业、监督和监理单位使用的检测方法都相同,对同一检测对象,检测的数据结果可比对,具有唯一性。

(4)真实性。各检验室出具的检验报告中所有信息应清晰、准确;检验样品、各种流转凭单、检验报告全面实现条码化管理,相关信息录入通过条码扫描实现,确保检验检测工作客观反映真实情况。

(5)准确性。检验工作中,各种原始记录齐全、信息真实、完整,严格依照国家最新检验标准开展检测工作,确保检验报告和检验结论公正、规范、准确。

(6)局限性。一般说来,检测只能针对试样进行,用试样的质量特性来代替全体产品的质量特性,总会有一定的偏差,如果抽样的代表性偏差大,检测结果对产品质量甚至有可能出现误判。因此,质量检测具有局限性。

2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的作用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是建设工程质量控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确保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工程质量监督的重要内容和技术保证,其主要起到三个方面的作用。

(1)提供数据信息。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所提供检测的数据和信息,不仅为设计单位提供了科学的、量化的设计依据,而且为施工企业、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提供了重要的控制和监测依据,使参建各方能科学地组织施工、调整施工方案和优化资源分配,最大限度地减少资金盲目投入和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

(2)工程质量控制。通过工程质量检测,能够从源头控制建设材料的合格使用,不仅可以防止劣质建设材料的使用,还可以通过实体检测来判断工程结构的安全性,杜绝不合格工程流向社会,保证投资者利益,维护消费者权益。

(3)工程质量评定。作为建设行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工程质量检测贯穿整个工程建设过程,在施工全过程中反映实体质量满足设计规范的程度,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作为工程质量评定的重要依据,为建设工程最终质量评定提供了有效的法律依据。

3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的主要问题

近些年来,大量建设工程的动工带动了各工程领域的高速发展,同时也遇到了许多困难和瓶颈。工程项目若采取常规的施工技术、材料和工艺,将无法实现工程项目的综合目标,只有通过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推广应用和技术创新,才能优质高效地完成建设工程项目,极其有效的降低工程造价、加快工程进度、保证工程的过程精品,完全实现设计目标和建设工程的使用功能。因此,为了适应现代化的工程建设要求,使一批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得到实际应用,为建设工程的高速稳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然而,随着我国建设技术、工艺的不断提升,原有施工验收标准中规定的检测项目和参数已经满足不了工程质量的需要,特别是涉及到的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技术的质量检测项目及参数在现行的规范中出现了空白,从而留下了安全、质量隐患;同时,由于不能确定这部分新内容的检测标准,使得在工程投资时出现了一定的工程费用增加,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另外,由于原有检测项目及内容中存在一些缺项,使得工程质量监督过程中出现责任主体不明确,出了问题无人负责的状况。另一方面,由于没有形成一套从工程开始、过程中、竣工后的统一检测项目及参数的规范,使得在工程质量检测过程中出现了有的缺项及有的缺参数,造成某些工程质量检测不规范行为的监管缺失。例如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中,“通风与空调”、“智能建筑”及“电梯”等功能分部中,都存在电源及控制导线的安装施工内容,面向这些施工应设立如下分项工程:线缆管槽敷设;线缆敷设;线缆连接与检测等,但该“标准”中没有,造成了验收内容的缺失。因此,验收单位迫切需要制定一套标准体系来满足“验收标准”的推行,这套标准体系必须由施工工艺标准、检测方法标准和评优标准组成。该体系通过确定科学合理的统一检测项目,并使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条文要求以定量参数的形式在这套标准体系的管理规定要求和质量验收要求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同时将该体系扩展到整个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执行定量的参数标准对工程质量验收起着决定性作用。该体系强调项目的功能性、安全性和工程检测的验收要求,达到这些要求是项目质量的可靠保证。

篇6

Key words: the quantities bill; Valuation; audit

中图分类号:F239.6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为了适应建设市场改革需要,我国于2003年7月颁布实施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该规范提出了“控制量、指导价、竞争费”的指导原则,充分体现了我国工程造价管理“量价分离”原则,是工程造价国际惯例模式。为了进一步规范工程量清单计价行为,统一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编制和计价方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8年批准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S0500―2008,以下称《规范》)。新《规范》的内容涵盖了工程实施阶段从招投标开始到工程竣工结算办理的全过程,并增加了条文说明。包括工程量清单编制,招标控制价和投标报价编制,工程发、承包合同签订时对合同价款约定,施工过程中工程量计量与价款支付,索赔与现场签证;工程价款调整,工程竣工后竣工结算办理以及对工程计价争议处理。

1.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特点

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是指在建设工程招投标中,招标人按照国家统一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要求编制和提供工程量清单,投标人依据工程量清单、拟建工程的施工方案,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并考虑风险后自主报价工程造价计价模式,工程量清单计价与传统定额计价模式相比有以下特点:1)营造了平等竞争、优胜劣汰环境。由于所有投标人均依据招标人提供工程量清单,在工程量一致前提下,考虑企业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以及市场风险因素,进行自主报价,其报价水映了企业的综合实力和生产力水平。招标人在评标、定标时往往把投标人报价作为主要评定因素。2)体现了量价分离、风险共担原则。工程量清单计价本质上是单价合同计价模式,反映了“量价分离”的真面目,“量”由招标人提出,“价”由投标人填报;其次,它有利于实现工程风险合理分担。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招标人编制工程量清单,因此招标人要承担差量风险,而投标人报价应考虑多种因素,由于结算时综合单价往往不予调整。故投标人原则上要承担组成价格全部因素风险。例如在材料价格调整方面,采用是综合单价计价方法,材料价格往往已经包含在综合单价内,所以除了招标文件规定以外,不存在价差调整。3)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由于工程量清单计价反映是工程个别成本,不是社会平均成本,所以,投标人在投标过程中,必须通过对单位工程成本、利润进行分析,统筹考虑、精心选择施工方案,合理确定人工、材料、机械等要素投入与配置,优化组合,确定投标报价。这就要求投标企业不断改进施工技术条件,注重市场信息搜集和施工资料的积累,努力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4)避免了工程量计算重复与矛盾。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后,可以充分发挥招标人提供的工程量作用,节省了多家投标人计算工程量所需要的资源投入,避免了工程量重复计算和因计算方法、考虑因素不同而产生工程量不一致矛盾,因而节省了投标和评标时间,缩短了招标周期,提高了工作效率。

2.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审计工作难点与对策

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工程审计工作面临了许多新问题、新情况,对审计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2.1 关于工程量清单的使用范围

2008版工程量清单规范总则中,第三条就对工程量清单使用范围作了强制性规定:“全部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国有资金投资为主工程建设项目,必须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非国有资金投资建设项目,可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那么作为国有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是否都应适用清单计价呢?一般而言,当建设项目内容简单且很明确情况下,用清单模式招标反而起不到控制造价目的,此时替代方式就是只做拦标价就可以了。许多省份都出台了相应清单使用范围,这也表明以控制工程造价为主要目的清单并不是适用于所有建设项目。因此在执行清单计价范围上,应根据项目特点和资料完备程度灵活运用。

2.2招投标阶段的工程审计工作

现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我国传统的竣工结算审计模式已经不适应现行运行体制,跟踪审计新方法开展无疑打破了“秋后算账”的尴尬局面。为严把审计关口,切实履行审计职责,工程审计工作应注重审计关口前移,在项目建设初期招投标阶段适时介入。在招投标过程中,审计人员在招投标阶段应该承担监督职能,为避免清单漏项给项目单位带来的损失,审计人员监督清单编制单位的资质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委托另一家有资质的单位对清单进行复核。如委托造价公司编制清单和拦标价,可能在这方面有许多不同做法,有的是以基建部主导编制清单,有的则针对项目成立独立项目部,由独立项目部编制清单。在编制工程量清单时,甲方委托了一家公司编制工程量清单项目,计算出了工程量,然后为稳妥起见,又委托了2家公司分别做了招标控制价和对清单进行了复核。实践证明此方式能减少工程量清单编制误差,使工程审计工作达到“控制总价、抓住重点、有的放矢”目的。

2.3工程施工阶段审计工作难点与对策

篇7

1、部分建设单位的质量意识和检测意识不到位,工程费用一次性包死,不愿意承担检测费用,把检测任务强推给施工单位,在经济利益驱使下,检测单位为了经济利益,受迫于施工单位的压力,不能真正做到为工程质量负责,出现质量问题,不敢第一时间通知建设单位,而是“讨好”施工单位,一起捏造虚假的数据,检验报告不能真实反映工程施工质量。

2、部分施工单位不重视现场取样试验管理工作、不安排专职有资格的见证取样人员,施工现场试验台账混乱,30%和70%见证取样比例不协调,随意送检,监理单位不认真监督见证取样,委托单不认真履行签字盖章手续。试验样品的真实性和代表性不能保证。

3、部分检测机构内部管理松散,没有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为了追求利润,低价竞争,盲目承接工程,检测能力不足,使得检测工作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部分检测机构内部的部分工作人员素质低下,不能做到100%持证上岗,不能按照规定完成检测任务。编造原始数据和检验报告,在检测的过程中故意放水,包庇建筑商,进而从中收取贿赂,使建筑物的整体质量的不到很好的保证。

二、 完善检测行业管理的对策

1、 建立健全检测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

建设工程检测管理是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建设工程检测在工程质量的管理中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 应当尽快在现有的工程建设法律法规体系中增加工程检测管理的内容确立检测机构的法律地位,制定配套的行政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确立检测机构的职能、性质、作用、技术条件等各个方面,明确检测机构的责任、权利、义务 , 规范检测市场管理,使工程检测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 强化对检测机构监督管理

一方面,要研究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检测工作管理办法和检测机构资质标准,在资质管理层面上杜绝不符合条件、不具备能力的检测机构进入检测市场,完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范检测市场和检测机构行为,使检测机构资质管理做到公开、公正、公平、透明,接受群众监督,满足市场需求,保证检测机构健康有序地运作:另一方面,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实验室管理模式,研究一整套加强检测质量的行之有效的办法,确保检测数据的真实可靠,如建立检测行业信息化管理系统、有关部门定期组织的检测质量检查和专项检测质量抽查,行业协会定期组织的专项检测数据比对活动等等;此外,在法律法规健全的前提下,要加大依法行政的力度 ,对内部管理混乱、检测质量差、弄虚作假、伪造检测数据等行为应给予严厉的处罚从而为检测行业良好健康发展肃清障碍。同时,应建立检测机构信用机制 , 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监督环境,把违规企业的不良行为公诸于众,让社会成为制约检测机构违法违规的主要力量,增加检测机构的违规成本,保证检测市场的规范运作;建立有效的业绩评价机制,鼓励检测机构加快技术进步和管理提高 , 整合检测机构资源,达到优胜劣汰。

3、建立和完善建设工程检测体系

在加强监管力度的同时,应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需要和检测市场要求 , 研究制定一整套适应我 国建筑业发展需要、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和工程质量管理需要的检测体系。首先,检测行业应积极引入市场运作模式,根据不同的检测需求 , 建立以企业质量保证体系为主的企业试验室、以对社会出具公正数据的社会中介检测机构、以政府主管部门监督抽查为主的监督检测机构、以司法鉴定为主的仲裁检测机构并存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体系,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检测机构角色定位不清的问题;其次,检测范围应涵盖工程建设各个环节和与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相关的全部检测内容,为工程管理提供可靠的技术保证。

4、加强对见证取样检测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管理力度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注重监管检测试验合同,强化要求建设单位与检测机构签订检测试验合同,对施工单位见证取样人员加强资格审查,要求持证上岗,要求监理单位认真落实见证取样监管责任,认真执行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要求,否则进行责任追究和行政处罚。

5、完善检测人员的资格管理,建立人才培养机制

检测人员的技术素质、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是保证检测数据的公正性、科学性的首要条件,考虑到检测结果地评价工程质量的重要作用 , 有必要建立一套科学的检测技术及管理人员上岗资格考核和管理制度。工程质量检测由于项目多、范围广、专业性强,如何科学地对检测技术和管理人员进行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 , 值得认真加以研究。同时要注重加强对检测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违法违规的处罚力度。加强检测人员业务培训,加强检测人员职业道德教育 , 培养公正、廉洁的作风,以保证检测工作公正性。

今后的检测单位之间的竞争其实是人才的竞争,作为我国的检测行业来讲最缺乏的也是专业的人才,目前我国的建设工程检测行业的从业人员普遍素质偏低,并且我国大专院校也没有开设专门的专业,检测人才的培养成为整个检测行业发展中的重点,因此必须一方面提高检测行业从业人员的门槛,一方面建立检测人员内部培训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提前做好人才的储备工作,以迎接今后更严峻的挑战

6、 建立检测行业协会,鼓励行业自律

根据国外的运作方式,行业协会在行业管理、促进行业内企业的沟通交流中起着重要作用。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对检测行业的管理主要是宏观管理,建立公平、有效的市场机制和市场秩序提高检测行业服务的质量,推进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 把日常的具体管理工作向专业人士组织转移,要充分重视专业人士组织和行业学会在行业自律和市场管理中的作用。成立建设工程检测行业协会并按不同专业、不同类别成立检测分会或专业委员会,由这些分会或专业委员会开展行业的一些日常技术管理和前面提到的检测质量检查、抽查、技术比对活动 , 对检测收费和业务竞争等进行行业引导和行业自律 , 开展技术交流、技术咨询、技术培训等,提高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同时也可为行业主管部门进行监督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7、引导检测企业树立现代企业管理和服务观念,找到自己真正的定位

检测机构从事业单位属性向企业属性的转变,以及检测机构从以往附属地位向独立法人单位的转变决定了检测机构的定位就是技术服务性企业,因此,作为检测机构来讲必须建立起现代企业管理观念,借鉴和利用一切企业管理的先进手段和方法来帮助检测机构健康发展。只有真正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先进经验,检测行业才可能真正的“做强做大”。

篇8

一、引言

对于隧道施工各种测量规范很多,精度要求比较高,尤其引水隧洞,输气管道,及城市轨道交通,对于测量而言控制误差,提高精度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中长隧道是比较多的隧洞工程,为了满足工程测量的规范要求,在施工前要设计好合理的测绘方法,计算好各项精度指标,拟定测量施测方案。

二、隧洞控制测量方法

2.1平面控制部分:由于条件限制隧洞在未贯通前只能布置支导线,这是最常规的方法了,但是对于一些平行施工的交通隧洞,可以以中间贯通的小横洞组合附和导线,以验证测量数据安全。

在隧洞施工总平面图中要计算出两洞口间的开挖长度,以便对照工程测量规范要求,研究导线施测等级,下面是《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中对隧洞横向贯通误差及高程贯通误差限差的要求:

洞内导线布设一般分两级,高级长边导线用于控制贯通,低级短边导线考虑施工现场条件要灵活布置,以方便应用于施工放线为主。高级导线要在有条件的时候尽量增加边长,提高测角精度。导线最好布置成等边直伸型,等边直伸导线的精度比较均匀,严禁使用短边控制长边,在条件限制的情况下布置了短边导线,这时最好加测陀螺方位角,或是采用一些特殊的方法提高测量精度。

2.2高程控制方法

在隧洞高程控制方面可以按照工程测量规范所要求的相应等级布置水准网点,水准也采用两级布控,高级控制低级放线,这方面没什么特殊要求,下面给出《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中对隧洞水准测量要求的等级:

水准部分要注意操作规范,注意经常联系复测以前所闭合过的水准点,有时也用全站仪采用三角高程的测量方法进行简单复测以保证数据安全。对于斜长隧洞采用三角高程测量方法控制时,要注意三角高程测量的一些事项,如垂直角的观测要同测距在同一次照准时完成,利用隔点法设站来提高精度,距离测量要保证有足够的测回数。

三、精度控制

3.1平面部分

一般情况下对于相向开挖的直线隧洞横向贯通总误差按1/3原则分配,即地表控制占1/3份,两边各开挖洞中导线测量误差各占1/3份,即m=±M/√3。在有竖井传导测量数据的情况下竖井联系测量也要分去一份误差。这样一来便可各自研究各自的测量方案,以保证总误差不超限,对于洞内的超短边导线要采用特殊测量方法使精度提高,以保证整条导线精度不折减。下面给出隧洞洞内的测量误差分配计算方法:

(1)对直伸型隧洞,则采用直伸支导线终点的点位误差作为洞内横向贯通中误差:

式中:n― 导线边数;

S―为导线边长 (m);

―测角中误差

―206265”;

(2)非直伸型隧洞用非直伸支导线终点的点位误差作为横向贯通中误差,既要考虑测角误差影响,又要考虑测边误差影响,计算公式为:

式中:―测角中误差

―测角的各导线点到计划贯通面之间的垂直距离的平方和;

―导线测量时边长的相对中误差;

―各导线边在贯通面上投影所得长度平方的累计和;

以上这些推算公式都是按计划贯通位置进行布点,推导误差,以便进行导线方案设计,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也有可能进行必要的调整,但是误差控制大原则是一样的。

3.2高程部分

洞内水准测量的高级水准控制点精度,主要是根据两开挖洞口间的水准路线长度来确定。高程测量误差引起的竖向贯通误差计算公式:

L―洞内外水准路线全长(km)

―每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

R―测段长度(km)

n―测段数

目前地表控制多采用GPS作静态的方法,一般情况平面坐标数据的精度很容易达到,但是要注意,各洞口永久点的数量和各点位之间的几何关系,要满足进洞传导数据的需要。

结束语:目前随着测量设备的性能不断提高,高精度测绘仪器的出现,使控制测量在满足精度要求的情况下,不断改进测量方法,调整以前常用的控制手段,以高效的服务,满足施工一线的交叉作业。

参考文献:

1.《工程测量学》李青岳陈永奇 主编 北 京测绘出版社 1995.5.

篇9

引言

工程地形图测量是工程测量的任务之一。大比例数字地形图测量主要内容有:任务委托、任务分析、收集资料、方案策划、方案设计、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图根控制测量、地形碎部测量、内外业数据处理、数据编辑、成图、接边、图幅裁切、二级检查一级验收、技术总结、资料整理及资料提交、归档。由此可以看出,工程地形图测量工作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同时也是非常复杂的而繁琐的工作。因此,针对地形图测量及工程测量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专门规定相应的测绘工作必须由具有相对应测绘资质的独立测绘单位承担。

技术路线设计

一般地,数字地形图测量的技术路线总体遵循“先设计后实施,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外业采集内业处理”的总体技术路线。

方案设计内容

方案设计应包括的主要内容有:概述、已有资料情况、采用的技术标准和指标、采用的仪器设备及数据处理软件、四等GPS测量方案设计、一级导线测量方案设计、四等三角高程或四等水准网设计、地形图测绘设计、工程进度设计、安全生产设计、成果整理与提交、归档设计。

方案设计是在用户需求分析,收集、分析测区已有资料,外业踏勘充分了解测区自然地理、社会经济情况,了解测区周边已有高等级控制点情况,结合现有技术设备及数据处理软件的情况下进行的实施方案设计,方案设计阶段的最终输出成果是方案设计书。

设计用图的选择

根据测区大小、形状、测区周边已有高等级平面控制资料,选定方案设计用图,如对1:500地形图测量,可收集测区1:5000到1:10000国家基本地形图作为设计用图。例如,图2是采用1:10000万比例尽地形图作为某测区1:500地形图测量的方案设计用图。

图2某测区的方案用图

测绘基准的设计

对测区内没有足够密度的高等级控制点时需新布设四等及以上GPS作为测区的平面基准。图3为某测区布设的四等GPS网作绘测区平面基准。四等GPS测量数据检验应符合以下规定:

(1)复测基线的长度较差应满足的要求:

式中:σ—基线测量中误差,mm;

dS—复测基线长度较差,mm。

(2)异步环闭合差应满足下式的要求:

式中:σ—基线测量中误差,mm;

a—固定误差,取值为10mm;

b—比例误差系数,取值为5ppm;

d—基线平均边长,km;

n—闭合环边数;

在WGS-84系中对GPS网进行三维无约束平差。无约束平差中基线分量改正数绝对值应满足下式的要求:

式中:σ—基线测量中误差,mm;

a—固定误差,取值为10mm;

b—比例误差系数,取值为5ppm;

d—基线平均边长,km;

VΔx、VΔy、VΔz—基线分量的改正数绝对值,mm

图3某测区平面基准布设方案

一级导线网设计

在平面四等GPS控制点的基础上布设的一级导线网应符合现行《城市测量规范》、《工程测量规范》的相关规定,主其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一级导线点一般选埋在易于保存,不易破坏的地方。

导线网中结点与高级点间或结点与结点间的导线长度不应大于附合导线规定长度的0.7倍(即2.52km)。

附合导线的总长和平均边长可放长至1.5倍,即总长不应大于5.4 km,但其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26cm。

导线相邻边长不宜超过1:3,附合导线的边数不超过12条。

一级导线成果应符合表1规定:

表中:1. a、b为全站仪测距的标称精度的固定误差和比例误差;

2. D为边长,单位km;n为测站数;

3.光电测距导线的总长和平均边长可放长至1.5倍。

图4某测区一级导线网布设示意图。

四等三角高程或四等水准网设计

为了方便碎部测量前的图根控制点高程的推算或接测。四等三角高程或四等水准网应在沿四等GPS点、一级导线点上布设四等三角高程网,同时采用四等水准或四等三角高程接测国家三等以上水准点。

根据现行《城市测量规范》、《工程测量规范》的相关规定,主其主要技术指标应满足如下技术要求:

四等三角高程垂直角测量应滿足表3的规定。

表3

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量设计

根据现行相关规范的规定,1:500地形测量,首先以四等GPS点、一级导线点为依据,加密三维图根导线。图根导线的附合次数不超过二次,导线长度不得大于900m,每条导线点数均不超过11点。图根导线水平角观测一测回,测距为单向观测一测回,一测回2次读数,垂直角观测为中丝法往返观测各一测回,仪高、觇高均用钢尺量取至毫米。垂直角指标差较差绝对值应不大于25″,对向观测高差较差绝对值应不大于±80mm,附合路线高程闭合差绝对值应不大于±40mm。平差后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不大于1/4000。

1:500地形图其基本等高距为0.5m,绘图符号现行按《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 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执行。

1:500地形图一般地物点点位中误差按表4执行。

表4

由上面二表可以看出,坐标点与一般地物点的测量要求相差极大。

质量控制

为保证测量数据及图表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还要对工程的整体质量进行控制。根据相关规范规定,应严格控制进行“两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即生产部门的过程检查,测绘单位质量管理部门的成果最终检查。对于大型竣工测量工程还应提交具有测绘质量检验资质的第三方单位验收检查审核。

总结:

在数字地形图的绘制过程中,应将对质量的控制工作同质量的工作相结合。应严格执行相关国家的标准和规范,认真做好地形的测绘工作。伴随着我国数字化建设工作的逐渐深入,大量的数字地形图需要测绘,相关的法律标准及过程也应健全起来,确保数字地形图在城市规划、设计、建设及营运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斌,李雄超.大比例尺地形图质量控制与检查方法研究[J].科技资讯,2008(28).

[2]李安群.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质量检测控制的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11(34).

[3]何讽,韩少红.基于大比例尺地形图检查验收程序[J].测绘技术装备,2011(03).

[4]戴衍友,宫克非.大比例尺数字化地形图测绘的质量控制和发展[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4(04).

[4]《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9;

[5] 《城市测量规范》及《工程测量规范》

篇10

引言

工程测量工作是在自然地面上进行的,地球的表面是高低起伏的不规则的复杂曲面,用简单的数学模型是不能准确的表达的。我国现用的北京54坐标和西安80坐标在高海拔地区的反算边长可能会产生长度变形过大这种状况(长度变形值大于2.5cm/km),超过了工程测量规范的要求。如果在高海拔地区使用54或80坐标会带来面积统计不准确,隧道贯通出现偏差等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不能使用。国家工程测量规范和地质矿产测量规范均要求选用适合的中央子午线和投影高度,建立适合的坐标系以满足距离变形不大于2.5cm/km的要求。由于高原矿区一般高差较大,故而通常不能选用测区平面作为参考面,中央子午线也不一定要选择测区中心的子午线。总言之,为了避免做重复的控制测量工作,怎么利用已有控制成果资料,怎么选择适当的中央子午线及投影高来完成高原地区测量任务的问题值得研究。

应某大型矿产公司要求,我单位在其矿权范围内为其做矿山测量(矿区海拔分布为3300m~3700m)。该矿产公司要求控制测量和矿山测量要根据其矿业权核查控制成果完成。我单位充分考虑了其公司的利益,根据控制测量规范和工程测量规范,并结合实际实现了在高海拔测区范围内应用西安80控制点坐标进行矿山测量。

1 理论依据

(1)高斯-克吕格投影的概念:

如图(1)左侧所示,假想有一个椭圆柱面横套在地球椭球体外面,并与某一条子午线(此子午线称为中央子午线或轴子午线)相切,椭圆柱的中心轴通过椭球体中心,然后用一定投影方法,将中央子午线两侧各一定经差范围内的地区投影到椭圆柱面上,再将此柱面展开即成为投影面,如(图1)右侧所示,此投影为高斯投影。高斯投影是正形投影的一种。

(2)分带投影

a)高斯投影6度带:自0子午线起每隔经差6°自西向东分带,依次编号1,2,3,…。我国6度带中央子午线的经度,由75°起每隔6°而至135°,共计11带(13~23带),带号用N表示,中央子午线的经度用Lo表示,它们的关系是, Lo=6n-3。如(图2)所示。

b)高斯投影3度带:它的中央子午线一部分同6度带中央子午线重合,一部分同6度带的分界子午线重合,如用n′表示3度带的带号,L表示带中央子午线经度,它们的关系如(图2)所示。我国带共计22带(24~45带)。

(3)椭球面三角系归算

如(图3)所示,将椭球面三角系归算到高斯投影面的主要内容是:

(1)将起始点p的大地坐标(L,B)归算为高斯平面直角坐标(X,Y);为了检核还应进行反算,亦即根据X,Y反算L,B。

(2)通过计算该点的子午线收敛角γ及方向δ改正,将椭球面上起算边大地方位角A归算到高斯平面上相应边PK的坐标方位角α。

(3)通过计算各方向的曲率改正和方向改正,将椭球面上各三角形内角归算到高斯平面上的由相应直线组成的三角形内角。

(4)通过计算距离改正Δs,将椭球面上起算边PK的长度S归算到高斯平面上的直线长度s。

(5)当控制网跨越两个相邻投影带,需要进行平面坐标的邻带换算。

2 测区内中央子午线和投影高的选择

为了更好的控制高原控制测量的精度,使距离变形程度满足规范要求,在高差较大的地方不一定要选择测区中心子午线为中央子午线,而应当选取恰当投影高和适当中央子午线,让其椭球归算变形与高斯投影带来的变形相互抵消。测区已有80坐标如(表1)所示。

2.1 投影高的选择

根据高斯投影的定义及参考椭球选择的依据,可知:

1)将地面平均高程面上的距离归算到参考椭球面的长度变形:

(1)

2)由参考椭球面上边长投影到高斯投影面上的长度变形:

(2)

式中:

D为平均高程面上实测边长;

S为参考椭球面上的边长;

为测区相对于参考椭球的平均高程;

为测区平均横坐标;

为参考椭球体在测距边方向法截弧的曲率半径;

为测距边中点处在参考椭圆球面上的平均曲率半径;

为横坐标距离之差的绝对值。

(图4)由于高原椭球归算带来的距离变形远大于高斯投影带来的距离变形,所以要选择适当的中央子午线及投影高(其实是西安80椭球扁率不变,其长半轴增加)最终要求:

(3)

在测区范围内,东西跨度坐标差8756m,东西控制点高差556m。由投影高公式:Hi投=Hi-[R80×S2/(1-S2)]及公式(1)(2)(3)及相关椭球参数可得出结果如(表2)所示。

本矿区投影高取最小Y坐标值处投影高度和最大Y坐标值处投影高的平均数,即投影高:

H投=(194.2996+472.091)/2=333.1593m

2.2 中央子午线的选择

根据实际情况,为了将误差减到最小,由计算得到的理论东坐标值,可得到子午线设置为104°38′31.6″合适,得出换带结果如(表3)所示。

2.3 坐标归算

以9号点国家80坐标值为测区原点,由表2-3计算北坐标和东坐标的改正值分别为:

X=-2151.814m,Y=34739556.294m。

由:Xi该=Xi原+X,Yi该=Yi原+Y,可计算平移后坐标值,结果如(表4)所示。

由大地测量相关知识可知80控制点参考椭球上的边长,选定参考椭球体上边长,及选择椭球体上高斯投影边长Dct,分别如公式(4)(5)(6)所示。

(4)

(5)

(6)

式中为80坐标系下两点边长;

式中为80坐标参考椭球体上边长;

式中为切过投影高程面参考椭球体上边长;

式中为高斯投影面上边长;

式中为高斯投影面点距离中央子午线的距离;

式中为投影高程处椭球体曲率半径。

由(4)(5)(6)及相关椭球参数可计算得出:。

以测区内主工作区控制点EG09为中心,方位角不变,根据的值由公式(7)和(8)计算其余各已知控制点的80坐标在归算投影面上的缩放坐标值。

Xi归=X9归+(Xi改-X9归)×(1+) (7)

Yi归=Y9归+(Yi改-Y9归)×(1+) (8)

依次计算旋转坐标值如(表4)所示。

将归算后的坐标成果,以原有80坐标成果的EG01-EG09的方位角为标准方位角,9号点为基准点,将归算的后坐标值按照公式(9)进行旋转,其控制点坐标旋转之后得到(表5)所示成果:

(9)

,表示i号控制点旋转后的坐标值

,表示9号点的坐标值

,,分别表示第i号点到9号点的距离、方位角及方位角旋转值

3 选定参考椭球体面上边长的计算及误差验证

测区内可使用公式(10)进行边长计算。

(10)

以测区内主工作区控制点EG09为中心,方位角不变,根据表1-4内平移与表1-5中旋转后的控制点坐标值计算出在归算投影面上各边长的距离及其与实际距离的比较结果如(表6)所示。

从(表6)计算结果可以得出:(1)此次测量结果精度较高,距离变形达到规范要求,各个控制点间的方位角均与80坐标系下方位角基本相符,测量成果接近80坐标系下控制点成果,因此该计算方式可以直接用于矿山工程测量;(2)该方法保证了测区内已有控制点的有效利用,也方便了管理,避免了控制网的重复建立。

由于矿区有部分控制点已被破坏,其控制点密度达不到测量规范的要求,在之后的测量工作中,我们利用算得的已有控制成果点,在上面发展了I级GPS控制网,其控制成果与实际距离检测的误差在允许范围内,能够满足矿区工程测量要求。

4 结语

随着祖国的建设步伐的加快,高原地区,特别地区的工程测量任务将会越来越多,为了更好的控制高原控制测量的精度,并使距离变形满足规范要求,在高差较大的地方不一定要选择测区中心子午线为中央子午线,可以采用适当的方法让其椭球归算变形与高斯投影带来的变形相互抵消。在测区范围广,高差特别大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根据高程分段计算,以满足工程测量要求。

通过本次研究,矿区已有80坐标系下控制点成果得到了有效的利用,在减少了野外工作者的工作量的同时,降低了控制测量带来的费用,有利于以后高原控制测量对原有资料的利用,并且在我单位以后复杂地区做控制测量时,为测区中央子午线和投影高度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GB/T 1834―2001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

[2] GB50026―2007 工程测量规范

[3] 孔祥元,郭际明主编.控制测量学(上册)[M]. 第三版.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4] 孔祥元,郭际明主编.控制测量学(下册)[M]. 第三版.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篇11

随着测距技术的发展,各种测距仪、全站仪在导线测量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实际作业中,如果依据的控制点成果精度低,同时又不大注意测距仪器的使用,则施测结果达不到测量规范相应等级的精度要求,造成不良后果,轻则返工、延误工期;重则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因此,如何正确地使用这些先进的仪器,一次性达到测距导线测量成果的精度要求,是本文讨论的重点问题。

在本人参加的某项工程测量工作中,施测技术方案设计五等二级导线方位角闭合差不超过±20n,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不超过1/10000,满足1:1000测图精度(点位精度小于0.1m,点间精度小于0.1m)要求,在观测时仪器观测员认识不到仪器存在“三轴误差”(包含视准轴误差、水平轴倾斜误差和垂直轴倾斜误差)和仪器制造、校准、磨损等原因产生的机械结构误差(包含度盘和测微尺分划误差、照准部和度盘偏心误差、光学测微器行差,照准部旋转、微动螺旋旋转和光学测微器隙动差),简化规范中规定的有关仪器操作,往往易造成水平角测回超限;在测距时简化程序,以全站仪所测平距代替地球表面某两个点的空间距离,忽略观测高差或观测天顶距,导致最终导线平差成果是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不超过限差,却导线最弱点位精度、最弱点间精度、最弱边长相对中误差均超限,不能很好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2. 超限的主要原因

2.1 使用的全站仪、棱镜架腿未检验、校正。

2.1.1 全站仪在出厂前,虽然将坚盘的指标差、水平度盘的视准轴误差已测定,并存人仪器中,但仪器经长期使用,其值已发生变化。作业时使用未检验的仪器进行作业,或虽经专业机构检验,但未及时将坚盘的指标差、水平度盘的视准轴误差及时存人仪器,测水平角和垂直角时,又每次只读一个读盘位置,测半个测回,使2c值偏大,没有及时发现,致使测角测距产生系统误差。这是造成闭合差超限的主要原因之一。

2.1.2 忽略对全站仪、棱镜等光学对点器的检验。校正对使用的全站仪检差发现:光学对点器的对中误差已超过±2mm,检验还发现脚架的基座螺丝和脚尖铁插螺丝松动,易使气泡偏离。

2.2 水平角观测产生目标偏心。

2.2.1 由于忙于赶进度,急于获取观测成果,有时不顾观测条件,在目标不清晰、雾气较大,大气透明度差的天气观测,产生照准误差大、测距精度低。

2.2.2 观测导线水平角时,导线点被高杆农作物挡住视线,架设棱镜不通视。用花杆做照准目标,距离较近、花杆粗、不易照准。再则花杆竖的不直,只能照准花杆上部,产生照准目标偏心。导线点间距离越近,偏心越大。

2.2.3 未按测量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作业。

工程测量规范明文规定:电磁波测距边经过气象、加常数、乘常数改正后的斜距,才能化算为水平距离。

水平角、天顶距观测应严格按照表1~表3执行,重测水平角和垂直角,可只测半个测回,且必须变换度盘位置,避免水平角观测达不到精度要求,方位角闭合差超限,垂直。

角观测达不到精度要求,直接影响测距精度,使导线闭合超限。

3. 采取的主要措施

3.1 对使用的仪器、脚架要进行严格的检验、校正。全站仪也不能例外。不能忽略对光学对点器的检校,要固紧基座螺丝和铁插螺丝。

3.2 不宜在雾天、雨天、大气透明度差、目标不清晰的天气中观测。

3.3 全站仪要在相对180°的2个读数装置上读取水平角和垂直角,以消除度盘的偏心差。

3.4 正确地选择目标。

(1)架设棱镜要能通视:作业时最好采用三联脚架法进行导线水平角观测,以提高导线水平角观测工效,减弱仪器对中误差和目标偏心对测角精度的影响,以提高方位角的推算精度。

(2)测导线水平角时,导线点上架设棱镜看不见,不用花杆做目标,而采用圆径6的2.5m长而直的冷拨丝钢筋杆做照准目标。冷拔丝杆上涂以红白相间的调和漆,杆上端绑上红白小测旗代替花杆效果较好。立冷拔丝杆时,成90°角的2个方向用垂球线吊直,然后用3根细铁丝成120°角的3个方向,将其固定在导线点上。照准目标时尽量照准下部。

(3)当导线点被高杆农作物挡住视线,立1根冷拔丝。杆仍看不见时,应将3根冷拔丝杆用细铁丝绑在一起构成三角架,中间插入0.5 m,露出2 m的1根冷拔丝杆,用细铁丝与冷拔丝杆三角架绑紧,使其高度达4.5 m,再在杆上端绑上红白小测旗,即可作为照准目标用。

3.5 严格按照工程测量规范要求作业。测距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规定;水平角按方向观测法进行观测,各项限差要符合表2规定;天顶距观测应符合表3规定。当观测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重测,并应遵守重测的有关规定。

3.6 改变测距时只测平距,不加任何改正的作业习惯,严格按照工程测量规范要求,对仪器所测的电磁波测距边加气象改正、加常数、乘常数改正后的斜距,才能斜改平运算。

目前现有的测距仪、全站仪都有自动气象改正装置或自动气象改正程序,只须根据实地测出的气温和气压,查出气象因子,将其输入仪器中由仪器自动改正。仪器加常数改正值,由仪器检测结果得出,可直接加在观测结果中,仪器乘常数数值随温度等条件而变化,一般不宜加此改正。

斜距划算为平距时可根据观测高差进行,也可根据观测垂直角进行。如果设站时存在仪器和反射镜的安置中心与标石或导线点中心不重合时,还应测量偏心距对平距进行归心改正。依照规范的规定,将观测到的平距划算到椭球面和高斯投影面上。

4. 结束语

测距导线在作业时,只要采取以上措施,并认真按测量规范要求进行作业,不但能加快工作进度,而且能获得精度较高的测量成果。因此,测距导线一次测量成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篇12

《工程测量》是土木工程类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修这门课的本科专业包括土木工程、交通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工程管理等,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本专业所必须的测量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为培养工程一线施工与管理专业人才奠定基础。在《工程测量》教学中存在一些共性问题,笔者结合本身的教学经验,从多方面对《工程测量》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1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土木工程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本专业领域基础技术知识,能在房屋建筑、地下建筑(含矿井建筑)、道路、隧道、桥梁建筑、水电站、港口及近海结构与设施、给水排水和地基处理等领域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研究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在《土木工程测量》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实践内容偏少,课程内容庞杂,与工程现场实际脱节;课程内容更偏向“测绘”专业而对土木工程专业缺乏针对性;教学内容缺乏生动性、启发性;在总学时的分配上,理论课时较多,实践课时较少。这种传统教学内容和方式对于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是不利的;而既有的实践内容的综合性和连贯性较差,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 教学内容的改革

2.1 拓展教学内容

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确定课程的培养目标,合理压缩和拓展《工程测量》的教学内容。在总课时不变的情况下,重点讲解本课程的基本理论与知识: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误差分析、控制测量与工程测设等。注意将本课程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成果引入相关章节,教学内容尽可能结合典型工程案,做到理论与实际工程现场相配合,使各个不同专业的学生都能牢固地掌握工程测量的基础知识。

2.2 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根据工程测量领域出现的变化,适时调整完善教学内容。比如,一些代表性的国家和行业标准逐步更新,主要包括《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 50308-)《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308-)等,教学内容应该与相关规范衔接一致,保持同步。同时为适用测量设备和技术的进步,适当增加对于全站仪(测量机器人)、高精度数字电子水准仪、电子经纬仪等的介绍,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得学生参加工作后能更加顺畅、快速的进入角色。

针对土木工程类专业特点,压缩“测定”教学内容,强化“测设”教学内容;同时,根据土木工程各专业方向,设置相关专业的施工测量教学内容,例如,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公路工程测量、桥涵工程测量、市政工程测量等,教学过程中针对专业方向有针对性的施教。

2.3 针对性与时效性强的教材

教材在教学中占非常重要的位置,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鉴于此,我们专门编写了普通高等教育土木类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由郑州大学出版社出版,并与2012年入选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该教材结合土木工程各专业的生产实践,突出以下五个特色:(1)以往传统测量教材通常重“测定”、轻“测设”,而土木工程各专业的实际需要与这种偏向于测绘的教材编排结构相反,因此,教材中压缩“测定”,强化“测设”;(2)将土木工程施工验收规范中的测量控制标准引入测量教材;(3)关键词采取中英文对照形式;(4)突出工程安全监测的重要意义,将工程变形测量单独成章,并引入详细的工程实例;(5)根据土木工程各专业方向,设置相关章节针对性介绍施工测量(测设)。

3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在教学过程中着眼于突出学生工程测量的实践能力,在课堂教学上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并且注重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3.1 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通过信息量大的多媒体课件,采用启发式、讲解式、讨论式讲解工程测量的基础知识和方法,并在教学过程中插入大量的仪器操作动画和图片,从而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夯实学生的工程测量的基础知识,并为其它教学方法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3.2 实践教学

增强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包含两部分:(1)教学过程中的实验环节,通过指导教师手把手的教和学生的现场操作,掌握水准仪的使用及水准测量方法、经纬仪的使用及角度测量方法、全站仪的使用等基本的仪器使用方法;(2)课堂教学之外的《工程测量》的课程设计,通过一周时间的《工程测量》课程设计,实践课堂教学内容,学生分组完成一项具体的工程测量任务,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3 专家授课加强校内课堂

以专题讲座的形式,邀请校外一线单位的兼职教授和专业测量设备供应商,定期来学校授课,及时讲解国内外测量设备仪器、测量技术的最新进展、发展动向、科研成果,介绍和讲解现场施工测量的经验和做法,补充到传统课堂教学活动中,并与学生互动,以开阔学生思路,拓展学生视野。

经过我校多年《土木工程测量》的教学实践,以上方法和改革很好实现了《土木工程测量》的教学目标,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篇13

一、沉降观测作业依据

1)《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

4)《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JGJT185-2009

二、工程概况

该工程为高层住宅楼小区,选取其中1栋楼作为实例,该楼为地下1层,地上32层,建筑物长45.25m,宽18.5m,高99.4m。该楼体为全剪力墙结构。

三、沉降观测

3.1基准点及观测点的布设

基准点埋设在压力影响范围之外,此次共埋设3个基准点(BM1~BM3)及1个工作基点(GZ1),用 4个点建立变形观测控制网并定期联测,并对基准点稳定性,可靠性进行分析,以检测基准点是否稳定。每次观测必须联测基准点与工作点,再对楼体观测点进行观测。根据设计方案,此次埋设采用窨井式埋设,共布设6个沉降观测点。

3.2仪器设备及观测人员的要求

根据精度要求,观测仪器采用天宝 Trimble DiNi03 电子水准仪及其配套的2米铟瓦条形码标尺。操作人员观测时要遵循“五定”原则,以便减少误差,以保证每次观测数据与初次数据具有可比性,使观测的沉降量接近真实。

3.3建筑物观测周期

按设计建筑物从±0.00开始观测,每升高2层观测一次,共16次(不含零观测),主体封顶后每季1次,第二年半年一次,总计6次.直至达到稳定为止。其观测结果符合《建筑变形测量规范》和《工程测量规范》的要求。

特别指出:沉降速度≥2.0mm/d应停止施工,分析原因,采取措施。沉降速度≥1.0mm/d应减缓加载速度并增加观测次数。

3.4观测技术要求及作业要求

该工程采用二等水准测量,独立闭合环或附合路线进行平差计算,相关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n为测站数):

视线长度(m)

前后视距差(m)

前后视距累计差(m)

视线高度(m)

前后观测高差容差

路线闭合差(mm)

≤30 m

≤1.0 m

≤3.0 m

≥0.3m

≤1.0mm

≤0.3

1)观测前应对仪器预热,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和校正,且经常校核水准点的高程。

2)前后视观测最好使用同一标尺,三脚架中的两条脚架尽量平行于测量线路,分划线成像必须清晰,稳定。

3)往返测时,测站数均应为偶数站,尽量保证固定的观测路线进行。

4)测站观测标尺顺序:后―前―前―后

5)观测时,要避免阳光直射和气象恶劣的情况下进行,各观测时环境要基本一致。

6)仪器避免安置在空压机、搅拌机、卷扬机、起重机等振动影响的范围内。

7)使用的水准仪、水准标尺应进行鉴定和校正。

8)每次观测应随时检核计算,并记载地质地貌异常、施工进度、荷载量附近建筑等记录。如遇雨季,要检查水准点的标高是否有变动。

四、沉降观测资料整理及分析

对该工程各次观测数据检查无误后,进行平差计算,算出各次每个观测点的高程值,把数据录入建筑沉降分析系统ST11.5软件内,进行整理和分析,制作沉降数据汇总表,得出最大累计沉降(第17期)为5#点,沉降17.1mm,本期最大沉降速度为4#点,速率为0.072mm/d,沉降速率不均匀.

由回归分析函数预测或实际的进入稳定期的日期。稳定性标准为沉降速率,固定为小于0.04mm/d和0.01mm/d。沉降均匀性标准为斜率(沉降点1#、2#第m期到第n期沉降差的绝对值,除以1#、2#之间的距离,再以百分比或千分比表示)固定为小于3‰和1‰。

由数据分析得出累计最大为5#,沉降速率0.052mm/d,累计最小为4#,沉降速率0.044mm/d,其累计平均沉降速率0.048mm/d,还未达到稳定性标准。点位累计沉降差中5#~4#点位沉降差为2.4mm,其最大斜率为0.1‰(第17期),未达到临界范围.

通过表格反映出点位在不同阶段的数据变化情况,但图表更能直观的反映出各个点位的变化规律,在建筑物A楼等沉降曲线图(第17期)中表明4#、3#与1#、2#、5#、6#点位相比具有较明显的不均匀沉降,其中4#与5#的不均匀沉降最大。

等沉降速度曲线图,描述了工程区域沉降速度的分布情况,特别是最后一期的沉降速度的分布,是判别工程区域稳定性的重要指标。建筑物A楼等沉降速度曲线图(第16~17期)中表明1#、2#、4#点位沉降速率不均匀,与其它点位有离散现象,未达到稳定性标准(如图):

在沉降观测结束后,应提交的资料有:基准点、沉降点高程成果表、观测记录表、数据汇总表、综合分析表、工程总平面图、沉降量--时间曲线图、沉降速度--时间曲线、建筑物等沉降曲线图、建筑物等沉降速度曲线图、沉降过程的回归分析、预测和沉降观测分析报告等。

通过报表数据与各种图件,分析、预测建筑物的沉降趋势,并将建筑物的沉降情况及时反馈到有关部门,以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结语

沉降观测技术要求高,周期长且易受外界条件影响的工作,必须严格按照测量规范的要求作业,得到可靠的观测数据,最终就能够合理、科学、准确地反映、分析、预测出建筑物的整体沉降状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沉降观测除了传统的观测仪器和方法外,以后逐步应用到激光测量仪、摄影测量技术、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等,都能较好的提高监测精度,更好地对建筑物进行整体变形分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