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学书法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父亲是搞美术的,对我说,小哎,写字要讲究工整,没别的法,照课本里的仿宋字写。父亲的话萦绕在我耳边,我照此做了,真管用,写的字四四方方了。
一年夏天,我相识了一位书家叫墨云。对他说,我喜欢书法。他一扶眼镜道,你喜欢到啥程度。我一拍手说,一天不写毛笔字,手就痒痒,吃糖就觉得不甜,睡觉就觉得不香。他说,忒好了,你是真热书法,热到90度了,哈哈,过几天到俺家里去,看看你写的字啥样。
一天中午,阳光炎炎,蝉声高唱。我抱着写了三大摞纸的字找墨云去。“当当,当当当……”敲他的门。“谁呀,谁!我刚躺下,也不打个电话。”他光着脚,用手揉着眼,给我开门。“哎呀,是你,快进屋。”我坐在沙发上,他忙着给我沏茶,给我削苹果,给我切西瓜。我说,别忙,别忙活了,忙得你头上都出汗了,来了就给你添麻烦。他把眼镜一托,眯着小眼睛道,人贵在真诚,俺看你人挺好,就和你交朋友了。搞艺术,练书法,最讲品德。品正艺正、德高艺高。我说你快看看我写的字吧。他从三大摞纸里轻轻抽出一张,放到玻璃板上,拿起放大镜,慢条斯理地瞧起来。我说写得咋样,他不吭声,只是皱着眉,宽宽的额头上,凸起沟沟坎坎。他看了很长时间,抬起头,用手使劲拿起一块西瓜,放到嘴里咬,吃完,就拉抽屉,从抽屉里摸出一本字帖,扔给我。“按此帖临摹,摹写半年,再拿来让俺看。”
我回家后,没当作回事,想起来就临写几个字,想不起来就把字帖搁之桌头。时间过得飞快,一晃就半年了。一天,我在帮着亲戚收地瓜干,口袋里响起手机声。我一接,是墨云问我临帖临得咋样了。我说等回去后,就找他。
我把临摹的字拿给墨云看,他一页一页地翻着,“啪啪……”,他使劲猛拍桌子,“你,你呀,偷工减料。”我解释说事多,没时间临。“想学好书法,要钢梁磨绣针,勤写苦练,再写半年。”他瞪着眼看着我。半年后,我把临摹的字送给他看。他笑眯眯道,你下功夫了,临得挺好。照此写下去,会写好的。他留我吃饭,我没推辞。我俩喝醉了。
朋友黑涛是省级书法会员。下了班,我找他侃大山,聊书法。见他叼着烟卷在洁白的宣纸上写隶书,字写得浑厚遒劲、活泼雄健。我说黑涛,你字写得真棒。我急忙从口袋里掏出一盒烟,扔给他。黑涛“嘿嘿”地笑。“把你写的字拿来,俺瞧瞧。”我拿出写的字,放在他面前。“不孬,不孬,真不孬。”我说黑涛,你不要光说好,多指毛病。“哧啦”,黑涛用火柴点上一支烟卷,猛吸了一口,摇头晃手道,你写的字方圆不明、轻重不分、提按不到,点画韵味不足、锋太露,不深沉、凝重,无质感。他让我晚上来,在他屋里练书法。
天气酷热,黑涛拉开台扇,台扇“唿唿,唿唿……”摆头转动着,明亮的灯光下,他让我用大斗笔蘸着脸盆里的水,在水泥地上写《勤礼碑》。我在慢慢写,他一边看一边说,注意用腕力,心静气和,以圆笔为主、兼用方笔,锋藏笔内、顿挫分明,提按见力、肥厚相宜。我按他说的规范写,他坐在椅子上大口大口地抽烟卷。
黑涛屋里有蚊子,咬得我肩膀上冒出多个小红疙瘩,痒得难受。我说黑涛、黑涛,你屋里的蚊子忒多,不咬你,光咬我。“我肚子里的墨汁多,蚊子不咬我,嘿嘿……”,他露着白灰色的牙朝着我笑。我右肩痒得忍不住,就把大斗笔放在盆里,站起来。我说不写了,再写蚊子还会使劲咬我。“这点痒就坚持不住,还想写好字,俺看你真没出息。”黑涛不理我,他“咕咚,咕咚……”,喝了一杯浓茶,拿起毛笔,蘸墨后在宣纸上画山水。我在一边欣赏着他作画。他用笔老辣、构图饱满、着色轻巧,墨色随笔锋的推移由浓变淡、由淡变干、由干变涩,虚实结合、妙境飞动。树木、山石、溪流、小径在挥洒中脱颖而出,酣畅淋漓、朦胧苍润。我被他的画镇住了,于是就想,黑涛学问高、才气大、功夫深,我得耐心向他学,刻苦练。我说黑涛、黑涛,你是纳鞋不用锥子——真(针)好。我铁了心,跟你练。就这样,我在他这里一晚上写三十个字,练了一个月。
之后,我又在废报纸上写,练熟了《勤礼碑》,我就写《多宝塔》《张迁碑》《曹全碑》《乙瑛碑》,仔仔细细地每天写二十个字,坚持了六年,慢慢地我知道用笔用腕的窍门,写字也轻车熟路了。
篇2
5月28日星期六晴
妈妈给我报书法班了。报书法班的原因是,妈妈在老师那里听说我在上课的时候,总是不能聚精会神的听讲,所以给我报了书法上班。希望在练习毛笔字的同时,改掉我的坏习惯,上课的时候可以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
今天我第一天去上课。因为是一个完全陌生的老师给我们上课,所以我心里很紧张。老师先给我们拿出了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又教了我们几个简单的字。一个简单的“一”也不好写,因为笔尖软软的,根本不听使唤。
我颤颤巍巍地把一张宣纸写满,手已经累得又酸又疼了。虽然练习毛笔字很辛苦,但是我一定会坚持下去,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会取得好成绩。
临盘采油厂胜利十七中小学二年级:孙奕彬
篇3
篇4
4、书法伙伴要找好,学书法,最耐不住的是寂寞。所以找几个书法伙伴一起交流学习最好不过了。他们可以互相给你们信心和力量,每一个对书法的认识和了解也可以帮你们更好的学习书法。
一般而言,书法伙伴要找几个水平比自己高的,这样可以学习切磋,请教。找几个水平相当的互相鼓励扶持。找几个水平差的,可以帮助他们提高水平,增加信心。
篇5
一望见家里那叠毛笔字贴,我就追忆起当时练毛笔时的艰辛苦辣,那种滋味让我终身难忘,因为毛笔字是我国四大国萃之一,因此我更加喜爱练毛笔,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具有练毛笔的习惯。
于是,我校要求要求每天中午都要练毛笔。由于是初学,先练“一”字。首先,老师在黑板上刚劲有力地写了“一”字。我一见就喜,唉!“怎么写得那么好!真漂亮,练毛笔就那么简单!”我小声嘀咕着。我胸有成竹,信心十足地写了“一”字,啊!,我写的怎么是波浪形的,我又看了看老师写的,嗨!老师写得怎么就那么直,有笔锋呢?我又认真地写了几篇,还是依旧原样,老师过来检查,看了看我的字,严肃的说:“怎么写的,写得歪歪扭扭,要认真写,不要急!”在老师的重写的呵诉下,我一遍又一遍地写,写得我手都酸了,放学后,老师布置了四张书法作业。哇噻,四张啊!主材作业都够受的了,还布置4张书法作业。唉,真累啊,我只得毛毛燥燥的应付了事了,第二天,同学们看了我的字,都议论纷纷,有的说我写得歪歪扭扭,有的说我写得像泥鳅,有的说写得不像字,有的说我是在鬼画桃符。
当老师改到我的作业时,提高嗓门道:“怎么写的,连一个圈都没有,凡做什么事都要认真,用心去体会,老师相信你一定会写好的,功夫不负有心人努力吧!是啊,我怎么就那么毛燥呢?又为什么别人写得那么好,那么轻松而我练书法怎么就那么苦,那么艰难呢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艰难的日子过去了,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认认真真地写,一步一个脚印,毛笔字渐渐有些提高,现在我的书法还受到老师的赞评,同学们纷纷向我投来羡慕的目光,还常常被贴到“书法长廊“上呢?这里,我心里美滋滋的,高兴极了,这就是书法的魅力,直到现在,中国四大国萃之——书法,还被传到了国外,书法的文化是多么源远流长!
练书法有苦有乐,有酸有甜,有喜有忙,即须劳动,又益身心,这就是书法的乐趣。
篇6
一 形质的学习
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之瑰宝,书写汉字之所以能成为一门艺术,是由于汉字的象形性、多样统一的艺术品格决定的,以文为形、以书为神、以中国特制的毛锥形毛笔摄墨书写中国汉字,求工于一笔之内,寄情与点画之间,形质与性情的完美结合,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书法艺术。我们凡是从纸面上看见的东西都属于“形质”,它包括点画用笔的刚柔、轻重、粗细、缓急、结字章法的安排,以及墨色等。要想写好字,达到书法的高度,一定要有深厚的技法功底,学习前人的经验,认真地大量临习前人的碑帖,一丝不苟地在前人笔法、点画、墨韵、结体、章法上下工夫。形质的追求是无止境的,需要锲而不舍、博采众长、精益求精。
从笔法之美来说,首先线条要灵巧多变,富有立体感、力度感,从甲骨文的简单笔法到唐楷八法皆备,这种演变实为美化文字的笔法。汉字的体势之美,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随体自然体式(甲骨、金文)——纵式(小篆)——横式(隶书、魏碑)——方正式(唐楷),横式、纵式、方正式、自然式皆以书体之大体而言。以小体而言则有示意和善亲密的相向式;势如相背而坐的相背式;点画极力外撑中心空虚的外满式;中宫收紧,长笔四展的辐射式;上宽下窄的宝塔式;奇正变换的波浪式;自然平整的对称式;不平之平的补玉式等。章法之美计白当黑,疏密相间,连带起伏,皆灌注于阴阳互推,调和之意。墨法之美,墨分五色,浓、淡、干、湿、焦,求浓淡相和,干湿相间,黑处透亮,白处生光,漂亮的飞白、空灵之境,皆因善用墨法。就书体而言,篆书始终讲求中锋用笔,如中庸之道,不偏不倚。隶书讲求“蚕头雁尾”一阴一阳,外圆内方。楷书即真书,真书贵方兼以圆笔,讲求间架向背揖让,追求和合。行书讲求上下贯通,游丝牵引。草书贵圆,讲求一气呵成,参天地化万物。书法是线条艺术,在书写的过程中不能描补,从这方面来说,书法往往是遗憾的艺术,形质的学习不是一日之功,需要厚实的文化底蕴和持之以恒的精神。静下心来,耐得住寂寞,浮躁、急于求成、停留在表面技法的学习,只会使之成为一种“折价工程”,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学习书法一定要有深厚的技能功底,才能达到完善的形质表达。
二 性情的提升
“苦索书中法,勤求字外功。”真正的书法精神是“性情上的发挥”,性情就是书家的个性、修养与书写时的思想感情,透过形质表达出来,人的思想品德、道德行为、个人气质、意志、毅力、审美水平、心理素质都是修养的内涵。没有精、气、神的艺术,好像泥塑、木雕,即使乱真也没有生命力,不灌注情感的艺术品是没有艺术力量的。中国书法是以汉字为书写对象,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五千年的文明,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积淀,学书法的过程也是心灵净化的过程,是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是美育最有效的手段,书法写的是字,字与字连成文,古文、警句、名言、诗词,我们在书写这些作品内容时不断拓宽了知识面,也是文化熏陶的过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已成为中华民族品德的代表,不同时代或同一时代的不同书家,内在性情、审美取向、文化修养不同,对艺术熟悉程度不同,感悟也不同,从而造成创作的情感差异。影响书家的书写风格与水平,用笔千古不易,书风各具特色。鲁迅先生曾说:“我国的书法艺术是东方明珠之瑰宝,它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它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它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它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阐明了书法与艺术的关系,不同的时代背景也会形成不同的书法风格,它反映出书法艺术的时代精神,是一个时代的主流审美价值。汉人尚气、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明人尚势、清人尚朴等,只有注重字外功的修养提高艺术欣赏力,深层次解读作品,走进书者的内心世界,与之产生共鸣,才能真正体会清闲自然、超尘脱世的天下第一大行书《兰亭序》之美,才能读懂颜真卿亲人被害,其含泪书写《祭侄文稿》时沉痛彻骨、义愤盈胸的心情。对他70多岁不屈服于叛将李希烈而慷慨捐躯的忠烈之举肃然起敬,人品与书品俱佳,流传千古,教育后人,历史上也有一些字写得好的如秦桧、张瑞图、,而人品却让人唾弃,成为遗臭万年的反面教材。作字先做人,人品与书品缺一不可。书法的情感性极强,人的感情无比丰富,人的性格千差万别,书家的情感又是随自身的经历、遭遇、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元代陈绎说:“情之,喜怒哀乐,各有分数,喜则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则气郁而字敛,乐则气平而字丽。”作者的性情总是不自觉地表现在他的作品里。见字如见人,书法的性情不但能陶冶自己,同时也能感染别人。清代刘熙载说:“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
三 形质与性情的完美融合
人的知识修养决定其书法作品格调的高低,书法成就体现一个人的知识修养,修人先修心,作字先做人,书法是清道夫,它能吸收人的浮气、燥气、粗狂之气,使人静心、沉稳、文雅、有修养,人格上的缺陷可以破坏一个人的艺术成就,而艺术成就弥补不了人格的缺陷,高质量的书法作品是“形质”与“性情”的完美结合,当书法中形质与性情高度交融在一起时,确能产生震撼人心的魅力,它能穿越时空,把欣赏者引到一个美妙的意境,唐朝欧阳询看到晋代书法家索靖写的碑,舍不得离开,以致在碑旁过夜,直到三天后看透记熟了才离开,唐太宗喜爱《兰亭序》,死也要其陪葬昭陵。我们不能抛开书法的艺术性与文化性,简单地从技法上解读书法,忽视基本功的练习。书法凝聚了书家对生命的感悟,是书家的人格、理想、修养,通过形质的呈现,从生活中吸取养分,从艺术中吸取灵感,用艺术的思维方式沟通生活,形成各种各样的书风,成就各领的书家。只有把形质与性情高度结合才能创作出佳作。任何一个有志于书法艺术的人,都必须齐头并进,人格与艺术的统一,形质与性情的完美融合,是我们学习书法追求的理想境界。
篇7
在《石鼓文》的基础下,秦朝统一了文字,当然这也是经过了一个漫长时期。春秋战国时代,各国文字、货币、文化差异很大,从大的历史面来看,这是历史发展的一大障碍。秦始皇扫平东方六国,兼并天下,命丞相李斯主持统一全国文字,废除原六国文字,使其整齐划一,自此小篆应运而生。《说文解字》序言中说:“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书、八曰隶书。”基本囊括秦时字体风貌。《泰山刻石》为小篆中之代表作品,其作者秦丞相李斯,是中国书法史上记载的第一位书法家。《泰山刻石》是秦统一后的官方标准字体,即为小篆。其艺术特点直接继承了《石鼓文》匀整方正,舒展大方,圆润饱满,笔意醇厚之美。与《石鼓文》不同的是,其在笔画线条上更加圆润流畅,疏密有度,张弛有道,匀停得当。给人稳重端庄之美感。字里行间无不透出“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王者大气,一笔一画宛若盘踞在天空的苍龙。书法和人一样,也是有骨有肉的,《泰山刻石》更是如唐代张怀瑾所称道:“骨气丰匀,方圆妙绝。”
2 隶书与强汉王朝――“汉官威仪”之划时代意义
虽然小篆在书写上有所简化,但是书写依旧繁琐,从实用角度上看,形成诸多不便。故而秦亡后,汉代古人在小篆的基础上,将书法由籀篆变隶分,东汉时由隶分演变为章草、楷书、行书,因为隶书大大加快了书写速度,隶书成为汉代普遍使用的字体。康有为说:“秦汉瓦当文,皆廉劲方折,体亦稍扁,学者得其笔意,亦足成家。”这话的意思是康有为认为汉隶书写简单,容易上手,稍加参悟,便能自成一家,这话虽是一家之言,却也有一定道理,但是正如网球运动中的一句经典:“看似简单的,往往是最难的。”笔者以为,汉隶正应此语。汉隶虽然看似书写容易,然而要把汉隶那“汉官威仪”的气势之美表现出来却不是那么容易的。笔者将就此逐一分析,先从较早的《汉武都太守汉阳河阳李翕西狭颂》,汉建宁四年(公元171年)六月刻于甘肃成县天井山。此石雄伟庄严,结字高古,其用笔朴实,厚重,方中见圆,圆中见方。笔力挥斥方遒,其苍劲古朴之美跃然石上,更是将“汉官威仪”之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清末杨守敬曾评价其:“方正雄伟,首尾无一缺失,尤可宝重。”此碑文末尾刻有书写者之名“仇靖”二字,开中国书法史中书家落款之先河。与《乙瑛碑》,《礼器碑》同属于汉隶秀逸之美,观其碑有神采奕奕,秀美灵动之感,其字里行间无不透着一股“回眸一笑百媚生”之气质,宛如“汉宫飞燕”与如“汉官威仪”般的大多数汉隶碑刻相比,不得不说她们是汉隶中,甚至中国古代书法中的一朵奇葩。
3 真书、草书、行书与魏晋风骨――“名士风度”之名家辈出
在书法史上,魏晋时代是最为重要的,没有魏晋时代的书法名家辈出,如钟繇父子、索靖、皇象、王羲之父子,就没有中国书法书体的完全定型,就没有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五体书法,并造就了两位承前启后,巍然绰立于书法史上的书法革新大家――钟繇,王羲之。他们书写了中国书法史上崭新而华美的一页。树立了真书、行书、草书中的美的规范,自此后,我国历朝历代,乃至东亚诸国,习书者都是要宗法于“钟王”。其影响之深远,不是一句话就能概述的。这自然要从二人的作品中去寻找,去细细品读其中的美。
篇8
方教授言传身教,对我们也像一年级小学生那样从坐姿练起。他强调坐的正确姿势是:正首、平肩、含胸、拔背、安足。执笔的高低以不妨碍视线为准,食指内角大于90度,书写要领是:执笔要松,落笔要轻,运指写字。现在很多人写字,纸的背面都会留下深深地划痕,就说明落笔太重,看你的字写得有没有力度,不是看笔尖在纸上用力的多少,而是表现在字的内涵上,表现在线条笔画的书写是否轻重有数,方圆有别,虚实有致,快慢有度。运指写字,硬笔不同于毛笔,不靠活动手腕,而是尽量运动手指的指节进行书写。
在培训中,方教授主要抓住了临、背、搬三个阶段。临的时候先要看字的结构,看清大体形状,第一笔定位很重要,次之看清笔画本身的长短及斜度,再之注意与上一笔笔画的上下与左右的位置,最后理解整个字的正敧与疏密。临是追求形似的过程,要经过很长时间地练习,要讲精度,不讲精度的临帖是不会有进步的。背是从形似向神似的过渡。是在临贴达到一定的精度的基础上,把贴上的字胸有成竹背写下来,照帖订正后再背一遍,慢慢的,由一字一背,到两字一背,四字一背,八字一背,逐步提高。搬的过程才是追求神似的过程,是按照帖意进行创作,学为我用,进一步加强锻炼能力的过程。
在正确的坐姿、执笔的基础上训练,还要做到以形求势,以虚定实,寻找笔尖在纸面滑动的感觉,笔起笔落,有虚有实,有轻有重,有缓有急,不是笔在控制手,而是手在控制笔,寻找心手想通,笔随手动的感觉。天长日久,这种手感就会慢慢变成一种书写的,由书写的手感到书写的,你写字的兴趣来了,能力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
2月28、29两天,在城南高中,我又参加了教育局和县书协搞的一个毛笔书法短训班,听了我县书法界黄来兵、伏恺君、施新宇、吕恒词、张方举几位大家的讲座,29日下午现场观看了大家的书法创作,受益匪浅。总的来看,艺术家都是大烟大酒,酒我可没有机会看见,想想城南高中宋杨校长作陪,年轻漂亮气质非凡,可谓我县第一美女校长,酒不喝醉才怪呢?那烟可是一根接一根的抽,右手执笔,左手捏烟。书写的时候恣意而为,洒脱至极。方老也不例外,那次叫我去他家陪他吃饭,我说方教授我去买瓶酒啊,他手向厨房一指,家里的酒你洗个澡都用不了,哪用你去买酒啊。
从方老那里我还学到许多做人的道理。
篇9
镇江学书法的地方,可以直接到镇江上面的书法培训学校,或者是到书法培训班,进行报名学习书法即可。
书法,是中国及深受中国文化影响过的周边国家和地区特有的一种文字美的艺术表现形式。包括汉字书法、蒙古文书法、阿拉伯书法和英文书法等。其“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
从广义讲,书法是指文字符号的书写法则。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含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书写,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等。
(来源:文章屋网 )
篇10
鉴于此,高中书法教学还是从教授书法的基础知识开始,通过教学,达到让学生了解书法的基本知识,初步学会各种书体的书写,笔画准确,结体规范,布局合理的目的。
一、课堂教学示范与课堂训练相结合,培养和提高学生书法能力
(一)重视课堂教学示范,提高学习效率
如果老师仅仅讲一讲怎样写,效果就不好,并且有许多技巧性的运笔很难用语言说明白。老师现场书写,一是学生能直观的感受书写过程,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老师边示范边讲解,学生容易明白,某些平常很难写的笔画就在老师的讲解和示范下学生就顿悟了。课堂教学示范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像现在课堂上使用较多的就是投影仪。用投影仪示范可以根据需要随意调整画面的大小,让学生看得一清二楚,还能让学生看清楚毛笔在逆锋起笔、中锋运笔、回锋收笔以及提按转折时的变化,观察到毛笔在纸上运行留下的丰富多彩变化不一的笔画形态或痕迹。有的老师直接蘸水在黑板上写,或者将旧报纸、毛边纸贴在黑板上,老师在上面进行示范,也是不错的方法。
(二)既要学习书法理论,更要侧重于书法技能训练
通过大量的技法练习,让学生体会用笔的感觉,在动手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掌握适合自己的正确的运笔方法,提高练字的效果。
在进行课堂技能训练前,要注意两点:
一是注意选帖。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气质,根据他们不同的性情、爱好,提供楷书、隶书中的经典作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再从中挑选。有时学生自己也不知适合写什么字帖,比如有个学生选择临写《颜勤礼碑》,怎么都写不好,笔画总是又直又干,丰满不起来,他自己很苦恼,甚至都不想学。根据他的特点,我建议他临习《张猛龙碑》,发现很快就上手了,越写越好,我也及时的给予鼓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陡然大增。根据个性特点有的放矢进行辅导,能充分发挥个性,极大的提高学习效率。
二是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即“读帖”的能力。古人云:“古碑贵熟看,不贵生临。心得其妙,笔始入神。”可以先从笔画的起笔、收笔形态和行笔的轻重缓急、粗细变化进行观察,再到单字结体、全篇章法、墨法及神采的分析理解和全面把握。临帖前“胸有成竹”,方能将得于心的妙法应之于手。
技能训练中的难点就是间架结构。老师要把结构原理讲透彻,要认真分析范字,对范字的分析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如柳体结字内敛外拓,中宫紧收,体势欹侧,取左低右高之势;用笔干净利索,一丝不苟,方笔多于圆笔。颜体结体特点是横平竖直,严密匀整,体态匀称,雍容大度,厚重平稳。正因如此,在课堂训练时,既要教间架结构的普遍规律,也要明确告诉学生不同的字体间架结构是不同的。临帖是一个由生到熟,从无法到有法的过程,也是一个踏踏实实学习传统的过程。通过临帖,发现自己临写的字与原帖的不同,再回头读帖、纠正,从而记忆帖中字之长短、大小、疏密、向背等规律。如果不加辨析只顾重复书写便不能达到提高的目的。
二、寓德于教―书法教育的德育功能
学校德育工作要充分利用好书法教育这个阵地,让学生在学习书法过程中得到崇高品质的熏陶,树立美好的思想情感。
(一)运用典故与传说,启迪智慧,培养学生意志力
中国书法史上的典故、传说较多,每一个典故都蕴含着启迪人生的道理和做人的智慧,结合教学讲给学生听,不但能丰富课堂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兴趣,还能在学习当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思想品德教育。例如:“书不成,不下此楼”,是说智永立志学书的故事。据宋《宣和书谱》载:“初励志书札,起楼于所居之侧,因自誓曰:‘书不成,不下此楼。’后果大进,为一时推重。”还有从“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墨。钟繇入抱犊山十年,木石尽黑。康里夔夔每日坐衙罢,写一千字才进膳。”等故事中又可以使学生懂得成功来自于勤奋,来自于坚持不懈的艰苦努力。由此,书法教学的意义大大超出了练字本身,而在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方面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结合学生习作内容,将德育教育渗透于书法教学
现在提倡建立节约型社会,在学生进行书法创作时,可以用诸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等节约箴言为创作内容,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篇11
今天爸爸送我去学书法,我刚进学校心里就害怕得打了抖,坐在座位上还战战兢兢的,老师
给我发了笔、墨、纸、砚,还教了我怎样写毛笔字,渐渐地我再也不害怕了。
接着我自己就开始写毛笔字了。首先,手腕放松,笔立直,手的姿势就摆好了。再写“一二三”这几个字。大约写了二十分钟,老师就让我们画画。
把红、墨水分别倒进盘子里,再用笔蘸一点墨水画 了一个萝卜,一个白菜和两个辣椒,这节美好的课就结束了。
我看到我的画,满意地笑了!
篇12
现在的学生决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家庭溺爱,养成了“小皇帝”、“小公主”的性格,普遍具有娇气、懒散、任性、自私、孤僻等缺点,同时他们心理素质较差,经不起挫折,遇到困难往往畏缩不前信心不足。因此在书法教学中要重视激发学生兴趣,培养感情,古今大书法名家的感人事迹是引导学生培养兴趣的良方,向学生展示书法的发展历史,多讲书法家刻苦学书的故事,多讲有关书法的奇闻趣事,让学生明白书法艺术宝库中的精髓,它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中国从古到今就非常重视书品及人品。教师可在书法教育中通过有意识的循循善诱,多谈心,调动其积极性,使学生克服枯燥单调的心态,潜心于书法练习。当小学生处在心平气和,专心致志临写的状态之中,久而久之会形成专注的学风,同时,他的心理特质会渐趋成熟、稳定,原先可能存在的浮躁、马虎等缺点也会得到很好的纠正、克服,从而有效地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坚强的意志品格。初学书法者会因种种情绪或各种原因对其产生厌倦不愿学习,这时教师就要发挥自己的学识与智慧,把学生的兴趣引导出来,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喜欢与爱好,端正对书法的认识态度,让学生从书法中吸取丰富的精神营养。
二、抓好个性特征与读贴、临帖教学,是上好小学书法课的主要途径
在教学中采取碑帖品评、电教手段,参观展览,让学生了解优秀书法作品笔法,章法及气韵。让学生懂得书法欣赏,树立学习书法的信心。一是尊重学生个性。学生刚开始学习书法,常常为选哪种帖,哪种字体而头痛,在这问题上,建议学生以个人意见为主,老师意见为辅,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二是临帖。首先是读贴。让学生用心去感受去分析所临的碑帖,了解原作者当时的历史文化,以及每个字的间架结体,用笔的特点。其次是要对临,对临就是对每个字的间架结构,运笔规律进行掌握。再次是对临过的字进行归纳、总结出它的特色之处。比如,颜真卿的《多宝塔碑》。最后要做到背临,包括意临和临意,必须建立在“对临”的基础上,在反复临习书法作品的同时,尽可能背诵作品文字内容。凡是临摹各家,不过窃取用笔,非规矩形似只取大意,尊古为实临,意临为求新;同时也可以抛开章法临意,借“意”书写,做到走出字帖,写出自己的风格。
三、以勤为径,加强辅导,是上好小学书法课的有效方法
书法家冯国语先生的名言“无情何必来斯世,有好终须累此身”。可见,要想在书法艺,书法学习方面有所进步,不经过勤学苦练,不经过深钻细研和认真的体验醒悟是不能的,但光“闷着头”苦练也不行,易走弯路。教师的课堂辅导,课堂引导,课堂辅导实践课占比重较大。明解晋的《春雨杂述论学书法》中说:“学术之法,非口传心授不得其精大要须临古人墨迹,布置间架,但破管画破被,方有之大。”学生大量临帖,加上老师课堂指导,作业点评,课堂示范,为使学生少走弯路,更快地提高自己。
四、鼓励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扩大知识面,是上好小学书法课的重要基础
人们常说“马无夜草不肥,人无外财不富”。就书法来说不仅仅是指向外人学习,更重要的是要知晓文学有关知识、要向书法课堂外延伸,如茶与书法的联系。中国书法艺术,讲究的是简单的线条中求得丰富的思想内涵。就像茶与水那样在简明的色调对比中求得五彩缤纷的效果,特别是唐宋以后茶与书法的关系更为密切。有坡《一夜帖》、米芾《召溪诗》等作品是在品茶之际创作出来的。另外,书法与文学,武术,音乐等。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和广博的课外知识对于书法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篇13
优秀的书法作品,字里行间透露出娴熟的笔法、漂亮的结构,完美的章法,以及深远的意境。这些美的组合,足以使书法爱好者痴迷,甚至以终身相许。
因此,要使书法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是很难的——难在用笔,难在结构,难在墨法,难在章法,难在意境,难在统一。能否突破这六个难点,是写好书法的关键。
一、难在用笔
王羲之说:“每书欲十迟五急,十曲五直,十藏五出,十起五伏,方可谓书。”这里的“迟急”、“曲直”、“藏出”、“起伏”说的都是用笔过程中行笔的变化。
“迟急”是说行笔速度节奏的变化;
“曲直”是说行笔运动轨迹的变化;
“藏出”是说起笔收笔的变化; “起伏”是说行笔过程中提按的变化。
不同的行笔方法可以得到不同的艺术效果。学会了用笔就等于学会了走路,只有熟练地驾御毛笔,才能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二、难在结构
王羲之说:“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便不是书”。这里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了雷同而没有变化的字,不是书法。
那书法是什么呢?书法是艺术,在书法中处处都要表现艺术。
形态上讲究对比变化,内涵上讲究神采韵味。对比变化,是书法的根;神采韵味,是书法的魂。
书法要求笔画搭配适宜、使转有情。线条决定质量,结构决定形态,韵味决定神采。
学习前人范本,做到形似不难,要做到神似,有味道,就不那么容易。二者皆佳者,可谓形神兼备也。
三、难在墨法
墨法在书法中占着重要地位,善于用墨,是书家一生不断的追求。
素有“惜墨如金”的当代草圣林散之,用墨讲究、变化无穷。“泼墨似水”的清代神笔王铎,用墨大胆、痛快沉着,把笔墨“浓、淡、干、湿、燥”的丰富变化,演绎地淋漓尽致。这说明不同的字体对墨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合理用墨能使字体增彩。
书法中的“浓淡”、“干湿”、“燥韵”的一切变化都要自然形成。一味增多,过激,都可引起不良反应。如用墨不可过淡,淡则灰,灰则伤神;不可过浓,浓则滞,滞则不畅;不可过干,干则枯,枯则无华;不可过湿,湿则溢,溢则无韵;不可过燥,燥则焦,焦则狼藉。
其实用墨很简单,就同吃饭一样,吃——消化——再吃——再消化,也即蘸墨——书写——再蘸墨——再书写。
四、难在章法
兰亭序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映带而生,或小或大,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也。
古人作书很讲究章法, 章法是点画与点画之间的呼应,字与字之间的顾盼,行与行之间的相映,整体上气韵通达,虚实相生,神采飞扬。
章法也称“布白”,“布白”就是“布局”,把整幅作品的内容进行布白,如字距、行距、行款以及字的大小、款式的高低,天地的留白等。
五、最难在意境
意境是书家把书法的情感注入笔端,用书法的形象来抒发胸中之意,让读者欣赏到书法作品的丰富内涵,从中得到感悟启示和滋养。
“意境深远”就是把书法艺术的美,展示在想象的空间里,如颜体的开阔,表现出了作者豁达的心胸和包容的雅量。把书家的精神表现在书法艺术中,就是意境。
在意境的表达上要考虑抒感,把作者的真实情感表现在作品中,就像《祭侄稿》,颜真卿悲愤胸中出,达到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是心情的真实流露。
六、难在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