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危机公关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危机公关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危机公关论文

篇1

[2]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3]俞可平。增量民主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刘长敏。危机应对的全球视角--各国危机应对机制与实践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5]马晓河。关于区域性灾害危机管理的思考[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6]李君如。危机治理与社会和谐[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7]张成福。危机状态下的政府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8]丁元竹。问责性、绩效与治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9]苏丽文着。董关鹏译。政府的媒体公关与新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10]李普曼着。阎克文等译。公众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危机公关论文参考文献:

[1]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南:海南出版社,1999

[2]许南,周实。从7·23温州动车事故看我国行政问责制度[J].沈阳干部学刊,2012,(3):39~41

[3]林莉。传统媒体应对新媒体的竞争策略[J].新闻爱好者,2012,(12):39~40

[4]郭乐天。互联网虚假信息的控制与网络舆情的引导[J].新闻记者,2005,(2):18~23

[5]吴志敏,郭文亮。近年来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研究综述[J].广西社会科学,2012,(6):27~31

[6]赵志立。新闻传媒在危机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J].当代传播,2011,(2):4~6

[7]杜涛。网络舆论的演变特征分析[J].新闻爱好者,2005,(1):35~40

[8]周春燕。基于电子政务条件下的公共危机管理系统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125~128

[9]刘俊。新媒体之我见[J].广告大观,2009,(6):26~27

[10]梁莹。危机公关和政府形象[J].社会,2011,(8):38~40

[11]李小翠,唐俊。新媒体:在关注和热议中前行[J].新闻记者,2009,(3):22~24

[12]邱楷。从瓮安事件看网络环境下的政府危机公关[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1):24~27

[13]刘澎。浅议企业的公关危机与危机公关[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14~18

[14]王忠国。突发事件的政府应对策略分析[J].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1):19~21

[15]唐正繁。我国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政府危机管理[J].贵州社会科学,2011,(6):15~18

危机公关论文参考文献:

[1]刘首兵。我国突发事件的政府应急管理探析[J].改革与开放,2012,(3):25~27

[2]石英华。转轨时期的公共危机与政府管理[J].财政研究,2012,(8):16~20

[3]李正国。危机公关、媒体角色与国家形象的修复[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3):11~15

[4]张传芹,方磊,张文卿。构建信息化时代政府危机管理系统的理论架构[J].科学学研究,2004,(1):54~59

[5]龚伟。网络群体极化倾向的引导规避[J].网络传播,2011,(4):123~128

[6]黄宏。试论手机媒体的负面影响及控制[J].新闻记者,2010,(5):25~18

[7]吴玉宗。论加强政府公共关系[J].社会科学研究,2010,(6):31~36

[8]姜进章,谢晶,王方群。浅论转型环境下政府的媒体宣传策略[J].江汉论坛,2011,(5):14~19

[9]李华荣。哲学视野中的公共关系[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9):29~32

[10]徐和建。正确舆论是妥善处理公共突发事件的"方向盘"[J].新闻与写作,2011,(10):17~21

[11]薛澜,张强,钟开斌。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J].中国软科学,2012,(4):30~32

[12]孙多勇,鲁洋。危机管理的理论发展与现实问题[J].江西社会科学,2004,(4):14~18

篇2

(二)我国不侧重于专业,缺乏统一的管理机构

我国公共部门能够管理公共危机的部门林立,光国务院下属的就有国家安全监督管理局等等,这些机构都可以对于公共危机进行紧急的处理,但我国却没有设立专门的、专业的管理部门,设立的几个部门又可以相互的推脱,导致了对于危机管理的真空部分,这比危机本身还可怕。

(三)对于危机管理的研究和应用研究尚有很多的不足

我国还没有形成非常系统的危机管理理论,现在对于危机管理理论的研究基本上还停留在介绍西方专著和引进理论的阶段;现有学术资源没有很及时变成政府的决策进行相关的管理。很多学者的研究与实际参与者、实践者之间的经验没有很好地进行配合,然后在一起用到实际的危机管理当中去;也有不少的文献资料只是对国内、国际的危机和危机管理进行泛泛而谈,不去做深入研究,使我国的危机与危机管理策略能够尽早的与国际水平达成共识跟上国际的标准,但这些研究缺乏对这些策略的深入分析,大都停留在“是什么”的阶段,虽然在近两年在这方面有明显增多的趋势,但还是远远不够。

二、积极应对危机的有效措施

(一)危机应对公关,信息透明化

公关是组织或者是政府,为了达到其特定目的而处理相关关系的一种手段,其对于政府的工作是否有效,评定的标准是能否改善并且增强国家的形象,危机有其舆论的关注性,在公共危机面前,政府只有做好危机公关,不断的与国内社会和国际社会建立良好的关系,对于危机的信息不遮不掩,做到诚实守信,才能在灾难中取信于民,降低危机的危害性。

(二)发展科技、加强资源整合

公共危机治理的技术资源整合就是要做到跨域公共危机应急系统、支持系统和保障系统的整合。政府要采取措施加强对公共危机治理软件系统开发与建设的技术,同时加强公共危机治理硬件设施建设的技术。只有如此才能将公共危机治理中被分布于各个区域内的技术资源充分整合起来。另外,还要加大资金投入,使公共危机应急系统、支持系统和保障系统的建设更近一步,相互之间才能更好地协同与整合。

(三)意识强化、与人为本

中国政府在所面临的公共危机上,与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应该被根本确立,在确立的同时还要将其作为政府危机管理工作的根本目标,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政府的公信力,这就要求政府在进行危机管理工作时,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从工作的理念以及实际行动上充分认识到公共危机强大的破坏性,谨记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保证人民的生命安全财产,在在灾难中发挥广大群众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四)充分利用我国政治优势

我国政府在处理危机时,有一种政治优势,就是以党为核心,、多党合作的权力指挥中心,它能够有效地调配使用各种、各级的资源,为政府危机公关扫清很多的障碍,在政府危机管理中,很关键的一步就是要形成一个统一指挥、协作的体系,以保证政令能够畅通的行使;我国实行、多党合作的原则,没有党派权力之争和国家立法、行政权力由于从属不同而导致的分权制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危机管理的及时有效的行使。

篇3

触发事件的爆发标志着危机进入第二阶段。这一阶段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高度的不确定性,也正由于高度的不确定性,管理者与公众可能会感到困惑、惊讶、震惊、紧张甚至迷茫。随着利益关系的变化,公众心理也产生了极大的波动,激动、害怕、愤怒、悲伤、失落等情绪充斥其间,起伏不定。管理者面对着公众失控的情绪,即将瓦解的信任关系,必须在不确定的环境下作出紧急决策,并采取积极的行动来回应公众。然而,毕竟是在信息极度缺乏的混乱情景下作出的判断,管理者面对着不为熟知的新环境常常会感到无可适从,呈现出反应迟缓,应对不及时的现状,进而失去了采取行动的黄金时间。有的管理者没有开拓思路,妄想用以往的常规思路来解决新出现的危机,实际上却很少能够奏效。因为危机本身就是对新的异化信号没有及时反馈而导致的现有应对系统失调的一种情境,常规方法早已失去了应有的协调能力与作用。公众情感波动的产生与利益关系失衡、信息不对称有一定的关联。尤其是后者,当公众对信息的急切需求随着触发事件的爆发而中断,原有的解释模式不再奏效,公众与政府等社会组织的信任关系就此一步步的瓦解。因此,优化信息传播渠道成为了重中之重。信息可以让参与的公众观察他人在危机中如何表现,听取他人作出合理的解释,来对危机的威胁程度的进行精确化判断。同时信息也可以通过增强管理者的信心来使其直面危机,相信局势还是在参与者的控制之下的,从而提高应对能力。由于不确定性,危机管理者通常不得不在缺乏信息的情况下作出反应和采取应对措施,这些反应的实施形式可能会加剧损害也可能会有利于后续的积极行动。但是不管何种效果,管理者只有在做了以后才能理解一项决策的效果到底怎样?而这些实施的形式通常体现为:管理者的公开承诺,具体的解决能力,公众对政府的期望这三个方面。触发事件以后,管理者最初的反应与解释可能成为公开承诺,通过媒体的传播不断得到固化。而这些公开承诺常常体现为一些不可更改的断言,一些有关技术、操作及能力公开的看法发表。承诺一旦做出往往就难以撤销、难以否认甚至难以修改。倘若因为履行承诺的能力不够或者公众的期望过高导致信任关系的变化,那么公共部门只能被迫地不遗余力地支持原先的承诺,并为这些承诺提供辩护和解释,但是却不能撤销、否认或是修改。经过上述分析,本人认为在危机事中阶段可以在以下五个方面改善危机沟通:(1)多部门间的相互配合与协作。(2)公共信息的披露与舆论的正向引导。(3)公众诉求渠道的拓新与利益的协调。(4)公众情绪的疏导与理性化处置。(5)职责的准确界定与执行力的有效提高。首先可以增强部门间的沟通与合作,将引起危机的利益矛盾梳理清晰,形成一种多部门整体配合,协同处理的机制,集中“诊断”,联合治理,从而达到疏导民怨,化解矛盾的效果。对于民众传递合理诉求的渠道也要保证畅通和多样化,以免民怨因一时无法疏导而致日后的聚集爆发。其次,加强政府部门面向公众的沟通机制建设。面对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要有及时主动披露的习惯,要有一套完善的新闻发言人制度,来正当的引导舆论的走向,充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对于公众正当的情绪波澜要通过沟通及时的把控,并作出理性的处置。甚至要建立一支具有心理疏导专业资格的专家团队来服务群众,以及时消解不良情绪的蔓延。第三,对于危机事件的处置过程也要加强上下沟通,和平行沟通。对指挥中心的指令要领会和恰当的执行,对处置中的突况要及时的分辨和上报。对于闹事群众的处置行为也要合情合理,疏导为主,暴力控制为辅,严格限定在法律的框架下执行。

篇4

2.基于我国当前的需要。

近些年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各种类型的公共危机也悄然而生。我国的社会环境复杂,公共危机带来的危害更加广泛。因此构建行政协调机制迫在眉睫,这是政府职能的体现,也是公民权益的保障,更是社会稳定的需要。

二、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下行政协调机制存在的问题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对公共危机管理的研究较晚,且自然环境的多样性和社会情况的复杂性又增加了应对公共危机的难度。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我国在处理公共危机时多是借鉴国外经验。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因为国情不同,在危机处理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缝隙和空白,导致我国的行政协调机制存在一些问题。

1.内部行政协调机制存在的问题。

1.1缺乏公共危机预防意识。

对于公共危机的处理,既包括危机发生时的积极应对,也包括危机发生前的预防,而最好的危机管理就是危机的避免与预防。但政府部门往往缺少这种认识,认为只有发生的危机才是危机。甚至有的官员认为预防危机不能显示自己的能力,而能够处理危机才是获得政绩的机会。可见,缺乏公共危机预防意识是内部行政协调机制运行的一大阻碍。

1.2层级间信息沟通失真。

公共危机的出现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初始阶段的信息常常不完全且具有不确定性。其实危机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信息渠道不畅通导致决策者不能及时掌握情况做出应对,可怕的是层级间信息失真导致二次危机的发生。非典的蔓延在一定程度上归咎于政府部门的隐瞒,由于不能准确掌握消息,领导者无法做出判断,最终致使非典愈演愈烈。

2.外部行政协调机制存在的问题。

外部行政协调机制是以政府为主导,协调与其他参与者的关系。当前我国在应对危机时,主要是政府一枝独秀,掌握一切大权,其他参与者的权责不明确,在实际的危机处理中难以发挥作用。因此,明确各个参与者的权力和职责,协调好相互间的关系,是处理公共危机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3.缺少内外部行政协调机制的互动。

当前我国内部行政协调机制和外部行政协调机制都是各自运行,缺少必要的联系和沟通。在应对公共危机时,由于信息不对称、资源分配不合理导致延误危机处理,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三、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下行政协调机制的构建

1.政府内部行政协调机制的构建。

对于一个社会而言,一套行之有效的危机管理系统至关重要,因此需要构建行政协调机制来应对公共危机。政府内部层级复杂,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都存在缺陷:从纵向来看,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信息获取不对等,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信息缺失或失真。从横向来看,相关部门职责界定不规范、不清晰,在应对危机时存在重叠和推诿,不能及时有效地减少危害的发生。因此,需要构建行政协调机制来解决这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1信息传达。

我国近些年危机事件较多,一是因为信息部门工作能力不强,未能及时察觉问题;二是信息搜集方法不科学,缺乏有效的搜集、分析方法;三是信息传达失真,为了推脱责任欺上瞒下的情况多有发生。因此,行政协调机制首先要确保信息的及时、真实,且这一环节贯穿整个危机处理过程,不容许半点虚假。

1.2危机响应。

危机响应指的是在危机发生时的及时反应,这个环节的出现说明两点,一是危机已经发生;二是已经做好准备应对危机。

1.3危机决策。

作为一个现代化国家,必然会对可能发生的危机事先制定多套方案来预防。当危机发生时,实际的复杂会使事先制定的方案存有利弊,而决策者在此时需要协调多种情况,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正确决策。

1.4危机处理。

危机处理是整个行政协调机制的核心,这是将决策落实到行动上的重要环节。危机处理跨层级、跨部门、跨地域,这不仅会影响到许多正常工作和业务流程,还要进行及时的信息通报和资源调拨。这项工作不是任何一个部门或机构可以胜任的,因此需要有一个能够协调各个部门的行政协调机制来应对。在危机发生时,政府部门需要运用拥有的权力和承担的职责来确保以上四个环节的有效进行,通过协调部门之间、部门与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将危机的危害性降到最低,尽最大努力保障公民的权益,维护社会的稳定。

2.政府外部行政协调机制的构建。

2.1政府与其他参与者的协调。

政府虽然是应对公共危机最主要的力量,但必须认识到政府不能凭借权力而一意孤行。因为政府同样存在缺陷,在许多问题上缺乏客观的认识,因此要认真听取其他参与者的帮助和建议,协调好与参与者的关系,共同应对公共危机。

2.2其他参与者之间的协调。

处理公共危机仅靠政府部门是不够的,只有各种力量相互配合才能有效、高效地降低危害,保障公民人身和财产的安全。企业、第三部门、媒体和公民作为参与者,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因此在公共危机发生时,需要各自扬长避短,实现优势互补,这样才能显现出成效。如企业能够提供一定的资金和物质支持,第三部门能够集结国内外力量。所以协调好各个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对处理公共危机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5

(一)公共危机管理的内涵

公共危机管理是公共管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公共管理中应对危机状态的一种形式。公共危机管理就是公共管理机构通过建立危机应对机制,采取一索列必要措施,防范、化解危机,恢复社会秩序,保障人们正常生产和生活的活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公共危机管理的主体是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政府和其他公共机构除了常规管理之外,还需要居安思危,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公共危机。

(二)公共危机管理的特点

1、公共危机管理的目标是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公共危机管理以保持社会秩序、保障社会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提供公共产品为目标。

2、公共危机管理的外部环境是开放的、非竞争的。企业通常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的环境之中,虽然有不同企业之间的联合,但更多的时候它们是商业上的竞争对手,虽然有共赢的局面,但更多的时候是在有限的市场中甲多占一份就意味着乙少占一份。

3、公共危机管理依法行政,强制力是其管理的基础。公共危机管理以法律和行政手段为主,辅之以经济手段。公共危机管理遵循的是公共管理的原则,依法行政。公共危机管理主要依靠行使公共权力进行公共危机的管理,而“公共权力的行使,常常是刚柔并济,强制性和非强制性并行。

二、新闻媒体与政府公共危机管理

(一)新闻媒体的含义及在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作用

作为一种公众舆论的载体,新闻媒体所要表达的不仅仅是它所代表的某个阶层或阶级的观念,还必须表达一定的公众利益,具有一定的公众立场,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信息的流动和沟通对社会和公众的影响上。公共危机事件由于它的特殊性,必然会成为报道的焦点。

客观上来说,新闻媒体对危机事件的充分介入,能够在无形之中对政府危机管理产生很大帮助,其作用主要表现如下:1、帮助政府传递信息;2、协助政府进行危机预防、反应和恢复;3、提升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4、为政府提供外脑;5、帮助政府赢得社会支持。

三、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中如何运用新闻媒体

一个以公共服务为基本理念的政府,必须对公众充满信任和保持敬畏,尊重包括知情权在内的所有公众权利,把公众欲知、应知、需知的信息及时、准确、完整地告知公众。同时,政府又是新闻传播的管理者,应引导、调控新闻媒体对事实加以解释,支持媒体发挥其功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可以分成三个部分:危机发生前,主要是政府对危机的减缓能力和预见能力;危机发生时,政府的反应能力与治理能力;危机发生后,政府的恢复能力。下面,我们将从这三方面分别探讨新闻媒体在其中的运用。

(一)危机前

危机管理的关键不在于危机发生后的治理,而在于减缓与预防危机的发生。政府设立监督与预警机制,预见危机发生的可能性,然后采取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率,摊薄不善的资源管理,能够较好地缩减危机的发生及其冲击力。而提高政府预见能力的前提条件是获取充分的信息。政府虽然有收集信息的专门通道,然而由于一些主观或客观的原因,导致信息的不充分或误导,而新闻媒体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新闻媒体在守望环境中,可以及时反映可能危害社会的征兆,为决策层提供预警。同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对某种危险倾向存在的合理推测,向社会和决策层发出警告。我国社会的主流是稳定和平的,但社会在任何时候都可能伴随着危机的发生,社会总是在一个一个危机的解决之后向前推进,因而我国的媒体不能只报喜而不报忧,应当对政府的政策以支持为主基调,以批评作陪衬,小骂大帮忙。通过批评,可以让政府认清自身的不足,进而改进政策,消除矛盾,减少危机发生的可能。

(二)危机发生时

当危机不可避免地发生时,政府的媒体政策就是要主动寻求与作为信息传播载体的媒体的合作,通过媒体这一中介和载体进行及时、有效的信息传导,使危机信息比例合理化,避免诱发潜在危机,同时避免过度强调危机管理中的不确定性和不可回避性,加强作为危机管理主体的政府和社会公众的沟通。

1、争取舆论主动权,及时地通过媒体向公众最新消息

危机一旦发生,政府就必须及时冷静地应对各种突发性与不确定性状况,快速地采取措施控制或抑制各种不利因素的发展和扩散,掌握主动权,力求短时间内,以最小的代价扭转不利局势,促使事件向好的方向发展。

2、通过媒体权威性信息,提高信息的可信度,稳定公众心理

政府要本着诚信透明的原则,真实的信息,以避免公众由于信息的封锁而获取小道消息,从而对事件进行臆断与主观猜测,而夸大事件的危机度,降低对政府的信任感,使政府处于被动的不利地位。

3、通过媒体听取公众的意见,征求与调整治理措施

政府在危机发生后,通过媒体向公众信息,不仅可以得到公众的理解和支持,而且通过公众的讨论,集思广益,可以寻求较好的解决方法,也容易为公众所接受。

(三)危机发生后

这里讲危机发生后,是指单件的危机事件得到治理以后,非指实际意义上的结束,因为还有一个恢复力的问题。在危机治理后,政府需要重新恢复社会稳定,重新获得公众的信任。这就要媒体对危机处理的后续工作进行持续不间断的报道。正是通过对后续事件的报道才能真正体现政府的办事能力。

四、努力构建政府与新闻媒介的良性互动

在非常态的危机之中,媒体对政府进行监督和制约,政府在对媒体有所约束的情况下,又充分加以利用。这种良性的互动关系格外重要,它不但是政府和媒体成熟、理性的体现,也是整个社会成熟、理性的体现,更是妥善解决危机的剂。因此构建政府与新闻媒介的良性互动要着手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转变观念,树立对新闻媒体的正确认识

首先要认清新闻媒体的功能与作用,大众传媒既不是政府的附庸,也不应当强调绝对的自由,而是在应当坚持党的领导,政府的管理之下,保障一定的新闻自由。

(二)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生产力的发展,创设良好的舆论环境

新闻媒体的发展是建立在一定的政治经济基础上的,良好的政治秩序与经济的快速增长会带来大众传媒的更加繁荣。人们素质的提高,对媒体信息鉴别能力的增强也有利于主流媒体的发展。

(三)健全法律体系,规范与保护新闻媒体

健全法律体系,通过法律保护与鼓励这种自由权利,有利于新闻媒体更好地为政府服务,实践其监督的权利。

(四)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提高透明度

信息的管理就如同治理洪水一样,宜采用“疏导”的方式,而不是“堵截”的方式。为此,政府需要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建立一种让媒体公正介入危机事件的秩序,为媒体提供充分的信息资源,利用媒体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反映民众的意见与呼声,才能真正体现媒体的群众观念,才有利于推进民主进程,有利于建立一整套良好的公共危机防治体系。

参考文献:

[1][美]诺曼·R·奥古斯丁.危机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宋鸽.反思政府危机管理中新闻媒体的积极干预[J].行政与法,2004(6)

[3]袁勇.新闻信息传播与政府危机管理的互动关系[J].新闻爱好者,2003(10)

[4]李萍.特殊传播——防范与化解危机的使者[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1.

[5]刘光清.危机与出路[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12

[6][18]周敏.媒体在政府危机管理中的角色[J].世纪中国,2003.6.

[7]高世屹.危机管理,媒体无法缺席,博客中国,2003.06.[4]许文惠,张成福.危机状态下的政府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8]龚维斌.公共危机管理[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篇6

3.突发公共事件危机管理对政府而言是考验,也是契机。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还不健全,职能不清、多头管理现象时有发生,针对突发公共事件缺乏有效的应急、预警和善后措施。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政府能否迅速做出反应,在最短时间内采取有效措施阻止危机扩散,对危机的负面影响进行有效遏制,这些都是对政府管理能力的考验。政府一旦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危机管理体系,就可以针对自身情况和外部环境,对危机的发生进行预测,了解其起因、特点、类型等基本要素,然后制定科学的应对措施。危机发生时,就可以有条不紊地将事件化解,从而彰显政府的管理能力,提升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另外,政府也可以从危机管理中找到现有管理制度和方法的不足,尽快加以弥补和完善,以获得更好的发展契机。

二、政府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危机管理的对策

1.树立和强化危机意识。危机意识是危机管理的起点,培养危机意识是危机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云:“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树立和强化危机意识不仅可以增强政府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敏感度,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危机的发生和扩散。对政府工作人员和社会公众要进行危机意识教育,这种教育不仅是居安思危意识的强化,还应该包含应对危机事件的各种技能培训。通过教育和培训,加强队伍的危机管理能力培养,并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将政府工作人员和社会公众的危机意识、应对危机的知识和能力作为政府危机管理系统中一个重要环节来抓。除此之外,还应积极开展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和职业训练,适时地组织“突发公共事件模拟”活动,通过紧急生动的情境教育来提高政府人员和社会公众的危机意识和危机应对能力。

2.完善危机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政府进行危机管理必须依法进行,将危机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运用法律手段处理和危机相关的公共事务,完备的法律制度也是政府实施危机管理的有力保障。虽然我国已经制定和颁布了一些针对突发公共事件危机管理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防震减灾法》和应对公共卫生问题的《传染病防治法》等,但这些法律法规通常只针对某一危机事件,大多只明确了单一部门的职责,目前还未形成一套完备的危机管理法律体系。为使政府危机管理能够有法可依,我国政府必须加快构建与危机管理相关的法律体系,确保政府管理行为的合法性和权威性。危机管理的法治化不仅可以提高政府危机管理的能力和水平,还可以让社会公众依照相关的法律程序对政府的危机管理行为进行有效监督,以确保危机管理对公众利益的保护。完善危机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可以体现在立法和执法两个方面。在立法方面,应该针对所有可能出现的突发公共事件制定一套统一协调、具有可操作性的危机管理法律体系,使政府危机管理行为做到有法可依。在此基础上,还要制定和完善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专门法律法规,并在这一套法律法规中,对危机的等级划分、危机管理的原则、应急预案的编制、政府职责、政府与社会其他组织机构的协调等问题都要予以明确。在执法方面,应该建立危机管理执法监督体系,对危机管理进行有效的监督评价。政府行为得到有效监督,从而实现对社会公众利益的保护。

3.建立政府危机管理的预警机制。“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危机的预防比危机的解决更为重要。建立有效的危机预警机制可以使政府事先对潜在的各类突发危机事件有一个充分的估计,做好应急准备,并尽可能制定最佳的应对策略。如果在危机发生之前就及时消除产生危机的根源,社会就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还可以避免对人们精神上的伤害。从经济性和有效性两方面来说,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前的预警是解决危机的最佳选择。政府应建立并不断完善危机发生的预警与监控系统,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源头和各种风险因素进行定期确认、分析、评估和监控,最大限度地预估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制定本地区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提醒相关组织机构做好积极的应对准备,提高危机处理能力,让公众对危机有正确的认识,减少对危机的恐慌,把对危机的被动回应转变为对危机的主动管理。

篇7

1.2卫生经济学是融多学科特点于一身的交叉学科

卫生经济学是一门非常典型的交叉学科,在其理论体系中,借鉴引用了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国民经济核算、保险、管理学、财务管理、社会医学、甚至医学的相关知识和理论,从而形成了自身特有的理论体系。卫生经济学融合多学科的这一特点使卫生经济学课程的部分章节与相关课程的章节有重复讲授的问题,比如卫生事业管理、社会医学等,这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一些迷惑:为什么相同的章节在不同的课程体系中重复出现?这个特点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课教师需要对卫生经济学及其相关领域的理论和实践有全面的把握和认知,了解相同的章节在不同的课程当中都是以何种形式出现的,同时需要帮助学生进行鉴别性的学习,也就是在不同的课程当中从不同的角度学习同一个知识点。

1.3卫生经济学课程的各章节既能独立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又相互联系

卫生经济学课程体系中几乎任何一个章节都能够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进行长时间的深入研究,比如卫生总费用一章有其独立的理论体系,卫生部卫生发展研究中心有专门的一支研究团队,几十来年一直进行相关研究。而从卫生经济学整个学科来看,各章节间又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例如,卫生筹资的实践需要卫生总费用核算作为支撑,与医疗机构与卫生服务补偿息息相关,影响到了卫生服务市场的运行,而医疗领域的补偿问题又受卫生服务价格的影响,整个体系形成了网状的联系。卫生经济学的这一特点对教师自身的知识体系有非常高的要求,也就是说任课教师不仅要了解卫生经济学以外的相关领域的知识,对卫生经济学内部的知识体系也要有非常系统的了解。

2改进卫生经济学教学的建议

2.1教师加强自身科研能力的培养,教学科研互相促进

由于卫生经济学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均较突出,所以为了能将卫生经济学的知识系统全面的传授给学生,任课教师须加强自身科研能力的培养,尽可能多地参与卫生经济学的相关研究,或者了解相关研究的内容。一方面可以利用自己已掌握的卫生经济学知识解决卫生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可以积累丰富的教学案例,并充实到课堂教学内容中,真正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就可以充分做到科研教学互相促进。教学实践表明,在卫生经济学课堂中加入一些科研实践活动的过程和成果,甚至研究过程中的趣事,能够引起学生学习的极大兴趣,强化学生学习的效果。

2.2重视课程组成员的集体备课

虽然教师加强自身的研究能力非常重要,但由于卫生经济学的各章节都可作为深入研究的领域,而课程组成员的研究方向往往集中在不同的领域,由于每个人的精力有限,要求每位任课教师精通本门课程各章节,并对所有内容都有深入研究也不现实。若想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可以采用课程组成员进行集体备课的方式。一方面,术业有专攻,课程组成员间集体备课时可相互交流自己在科研工作中的心得和成果,获得的本学科前沿知识;另一方面,对于知识体系以外的内容,比如课堂安排,教学技巧等,也可以进行交流,以达到取长补短,互相促进。

2.3注意与相关课程组的沟通,处理好交叉章节的讲授

对于卫生经济学与其他课程内容交叉的问题,需要课程组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组进行统一沟通协调,在本专业同一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统筹规划安排各章节的讲授,或进行一定的取舍,或从不同角度对同一知识点进行讲授,尽量做到不重复讲授。如医疗保障一章的内容,卫生事业管理课程偏重于医疗保障体系的制度化建设,而卫生经济学则更偏重从医疗保障体系的筹资和支付角度进行讲解,若卫生事业管理为先设课程,那么在卫生经济学课程的讲授中可以从复习医疗保障体系的制度化建议入手,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的医疗保障模式的资金是从哪里来的,都为哪些人支付了。

2.4引导学生发现各章节之间的联系,从不同角度分析同一个问题

卫生经济学各章节间相互联系,但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可能不会及时主动地发现卫生经济学各章节之间的联系,仍然需要教师适当的引导,而引导的过程不仅是机械的说教,还可以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开展,如“提高卫生服务的价格,会引起卫生服务需求怎样的变化?”引导学生从卫生服务需求的角度回答,或从诱导需求的角度回答,或从卫生人力资源特殊性的角度回答,不同的角度都可以分析同一个问题,得出相似的结论。再如在卫生资源配置一章中讲到医疗病床使用率在2000年达到最低值,此时可以引导学生分别从卫生筹资角度、卫生总费用角度、医疗保障制度角度寻找原因,都能得出我国2000年的卫生筹资公平性较差的结论,同时还能将各章的内容联系起来。

2.5每章课程的讲授开始于一个特定案例,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卫生经济学课程中案例教学的重要性已被业内认可[2],通过案例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常规做法是在讲解每个知识点的时候引入案例,以加深学生的理解,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在开始每章知识体系的讲授之前,先引入一个特定的案例,这个案例可以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或社会民众讨论热烈的话题,但其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最好能够贯穿整个章节,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引出本章的各个知识点,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整章内容。如对于疾病经济负担一章的学习,让学生从普通感冒带来的各种负担开始思考,进而思考每种负担的大小、数据的来源及可得性、感冒最终的负担如果很大或很小对卫生政策制定者有什么提示等问题,从而将疾病经济负担一章的知识点全部涵盖在内。

篇8

(二)对农村公共危机事件进行预警管理

农村公共危机事件预警预防预控管理,主要包括突发事件信息预警和反馈机制的建立、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危机预警预防和预控机制、建立公共危机的检测体系,注重信息联动系统,信息处理制度的建设以及对其进行管理,不断完善危机信息的收集、传递、处理、识别以及信息的和信息互动系统,一旦发现有危机的征兆,就可以迅速的进行分析和确认,以便及时发出预警警报,并能立即采取预控等措施,尽可能把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村干部应尽快的建立相应的预警体系,避免更大灾害的发生。

(三)危机发生时实施应急处置与控制管理

应急处置是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最重要、最紧迫、最关键的一环。要事先感知及早处理公共危机并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必须有足够的条件和因素,才可以有效的进行。在公共危机发生后,必须迅速做出有效的处理,才有可能将危机转化为转机。许多农村公共危机事件,比如说重大的农村自然灾害,虽然是不能避免的,但却可以控制和管理。一个国家如何公共危机事件进行有效的管理,体现除了这个国家的能力和政府的管理化水平,同时也能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在公共危机影响扩大并恶化的时候,应急管理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减少损伤,恢复公信力,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的安全,并控制事态的发展。

(四)对农村公共危机的善后管理

在控制管理与应急处置的后期,农村公共危机进入善后处置阶段。对这个阶段的管理,村干部的工作主要包括:善后安置、善后救助、对农民进行慰问和安抚、善后赔偿问题等。危机消除之后,要尽快恢复公共服务与设施,组织被疏导的村民重返家园,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对生活困难的村民进行民政救济。组织心理专家,对心理收到创伤的村民进行干预,帮助其恢复健康。

(五)推动农村公共危机管理创新

农村公共危机管理与常态管理相比有更多的危险与挑战。村干部必须不管的总结经验教训,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应对危机的能力,提高管理农村公共危机的水平。

二、村干部管理农村公共危机的问题

(一)农村公共危机管理理念老化、陈旧

公共危机发生时,村干部倾向于根据自己的经验去进行决策,没有听取群众的意见,不尊重科学规律;信息透明化程度不高,造成村民不知道真实情况,散播谣言,造成恐慌;村干部容易把政府和自身的利益放到第一位,把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了第二位。

(二)缺乏公共危机管理的专业知识

我国的村干部一般是由本村有声望的人担任,大多数村干部没有收到大学的教育,很少会接触到公共危机管理的知识。目前,村委会也有一定的大学生村官,他们在大学学到的专业知识多种多样,即使有相应的人才,因为是“外人”,村民们的排外,使他们很难施展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和才能。

(三)农村公共危机管理意识不强

在农村,自然灾害事故和是比较常见的公共危机。其中自然灾害发生有一定的季节性规律,村干部可以根据以往的经验配合上级部门进行处理;主要表现在集体上访,近年来近郊的农村多发生此类事件,土地被征用赔偿不合理是村民集体上访的主要原因,村干部在对发生此类事件的处理上也形成了一定的程序。但是,如果发生不可预知或者没有以往的经验可供参考的公共危机事件,村干部对事件的处理则会手忙脚乱,耽误了处理事件的最佳时机,造成危机事件影响的扩大。

(四)处理公共危机时的法律责任意识不健全

公共危机发生后,对造成的重大影响,村干部因担心自己的前途和个人影响,把责任相互推诿,不愿意承担责任,“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不利于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村干部管理农村公共危机的对策

(一)明确职责,建立责任机制

村干部对危机管理各个阶段的决策、领导和控制职责,对危机事态的扩大应承担主要责任,甚至绝大部分责任。

1.明确村干部的职责。村干部是对农村公共危机活动进行管理的主要人员,因此,村干部的职责始终贯穿在危机管理活动之中。当危机情境出现时,村干部需要及时出击,在尽可能短的时限内遏制危机苗头。当危机发生时,危机管理者要冲在前面,要面面俱到,不能忽视任何细节。危机过后,村干部需要对恢复和重建进行管理。

2.建立责任机制。在农村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的一切失职、失察、失范行政行为,致使时间损害扩大或未能实现可能实现的减少、降低损失目标,都必须进行责任追究,或要求责任人说明情况,或要求责任人引咎辞职。

(二)提高村干部的素质

人是公共危机管理别是在危机处理中的决定因素,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和生命财产的保护。因此村干部应提高自己的公共危机管理意识,及时学习新的知识和案例,以备在危机发生时可以借鉴相关经验。同时,村干部村干部还要有良好的心理控制能力、创新能力、较强的客观判断力、沟通能力、适应能力和团队精神。

篇9

二、提升我国NGO有效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对策

1.构建信息共享平台,确保政府与NGO合作互动的信息沟通。信息共享平台可由政府部门建立,实行虚拟管理,工作人员以柔性流动方式任职,具体负责统一调动指挥分散NGO和其他社会力量,为危机解决提高组织上的保障;建立政府与NGO之间的应急联动信息通道,一旦危机发生,可确保彼此之间信息的通畅。

2.培养全民危机防范参与意识,充分发挥NGO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行动能力。理性的国民危机意识是整个社会危机管理的基础,我国应长期通过互联网、展览和宣传手册等普及如何应对自然灾害、流行病和恐怖危机等突发事件过程中的救助方法,培养公民的危机意识和志愿参与精神,为应对危机奠定广泛的社会基础。

3.改革NGO登记管理体制。政府要建设有利于NGO成长的法律政策环境,保障和促进NGO的成长。改革现行登记管理方面的法规政策,变“限制型管理”为“监督和服务型管理”。同时降低NGO准入门槛,撤消严格而烦琐的审批手续,实行便捷的申请登记制度。

篇10

二维绩效管理产生的效果

就二维绩效管理在县级供电企业管理中应用的实践而言,“全面、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实施绩效管理,使绩效管理变成一种员工价值观理念与公司企业文化相互传导融合的过程,使绩效管理的现实意义也变为了实现企业与员工发展的和谐共赢。以某县供电公司为例,说明维绩效管理产生的效果。

公司主要经营指标实现渐进式优化

2010年,该县供电公司针对当时企业内部资金分配与公司经营情况脱钩,员工缺乏工作积极性等问题,首次引入绩效管理理念,以市公司下达的各项业绩指标为基础,进行月度考核,当年便实现了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有效提升、企业管理初步展现出生机与活力的良好局面。2012年,针对管理只强调经营指标完成结果,没有体现对过程的监控、纠偏,管理过于粗放等问题,公司在开展企业诊断的基础上,对绩效管理体系进行了深化和细化,以战略导向型关键绩效指标评价体系替代了简单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评价,实现了目标管理与过程控制有效衔接。2013年,针对绩效指标设置导向性不强,短板问题不突出等问题,公司在绩效体系中大胆引入二维绩效管理法,优化评价指标,细化综合计划管理,建立了技术标准、工作标准、管理标准三大标准库,对工作流程实行网上图形化管理,实现对工作质量的可控、在控,建立工作质量环评体系,提升了部门间的协作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使执行力建设、工作效率不断加强提升。2014年,针对员工胜任能力欠缺、企业“大而不强”等问题,公司逐步建立以员工能力素质模型为基础、全员绩效为指挥棒、企业发展目标为导向的大绩效管理体系,通过夯实团队及员工“三基”(基层、基础、基本功)管理基础,解决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由于实现了绩效指标的过程化掌控,目前该县公司的各项工作得以有序、高效地落实和完成,公司主要经营业绩实现了逐年提升。

构造了覆盖全员的绩效管理牵引模式

该县公司以建立标准集约的绩效管理体系为目标,依据自身特点科学制定了绩效管理办法。引导部门、班组和员工主动解决和弥补日常管理中的问题和漏洞。通过绩效管理的牵引,让部门、班组和员工自发地去完善工作,实现自下而上的精益化,推动由绩效考核向绩效管理的转变。

打破薪酬分配平均主义,充分体现工作价值

在绩效奖金分配方面,该县公司适当拉开了合理差距,既体现出多劳多得的激励机制,鼓励和调动了骨干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又充分兼顾目前国有企业薪酬分配体制的局限性。与此同时,进一步发挥各级绩效经理人参与薪酬二次分配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考虑员工的民主意见及承受能力,实行“总体平衡、局部差异”的分配思路,确保了全员绩效管理工作顺利平稳运行。

员工收入分配观念,逐渐由阵痛转为认同

随着绩效文化的逐渐渗透,在员工的薪酬分配观念上发生较大转变,由过去的不理解、不认可到逐步接受合理差距。反映出近几年,随着绩效管理工作的深入进行,员工的责任心、工作态度和工作主动性都得到了较大的改观,广大员工的思想观念也正逐步走向成熟,趋于理性,这为今后深化薪酬制度改革奠定了良好发展基础。

篇11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到现在,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新阶段,物质领域和精神领域的各类产品都得到极大地丰富,而作为弱小个体的“人”由于被分布在一个节奏飞快、人造物充斥周围的环境中,其心理及生理则难免会出现种种不适。这时,属于上层建筑文化领域的艺术设计应该分担起缓减这一压力的重责。而本文试图将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与艺术设计相联系,谈点有关艺术设计的慰藉功能。

丹纳很早就在《艺术哲学》一书中阐述过艺术作品须臾不可与环境分离这一观点。同样的道理,在谈及艺术设计的慰藉功能之前,我们应该先分析艺术设计正处在一个怎样的环境中以及这种环境对艺术设计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毕竟,艺术设计是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的,它应该对社会生活作出反映,同时还要反作用于社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类社会步入了一个科学技术跳跃发展的时期。所谓“跳跃发展”是因为当今人类进步呈现出连锁式的阶段性飞跃。由于人们在有限的生命中不可能始终获取直接经验,只能借助于纷繁复杂的各类知识、信息及技术等间接经验,才能进行再加工再创造。所以,当一件新的造物出现以后,以该造物为基础的其他产品会应运而生,从而使这个世界以比以往快几十甚至几百倍的速度迅猛发展。人们最熟悉的例子便是建立在大科学和大科技基础之上的计算机的发明及应用。它标志了又一轮科技革命地到来,并始终以其独特地生产方式不断地为现代社会注入发展的活力。而设计的本质是“为人造物的艺术”⑵,它在这种“跳跃发展”中更能体现自己的优越性,不仅可以借助科技成果丰富自己的素材及制作手段,而且还反作用于科技,为其提供具有艺术特征的产品。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科学和技术对生产方式的改变在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并日益与艺术设计相联系,与其共同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同时,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研制开发及应用为艺术在形式及内容的多样性上提供了可能因素。“仅以现代家具为例,就有单元系统家具、塑胶吹气家具、纸板家具、聚脂家具和超高堆积家具等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⑶此外,科学技术对思维方式的改变产生了新的设计理念及思维,使艺术设计呈现多元趋势。特别是后工业时代的波普艺术、欧普艺术、幻觉艺术、偶发艺术等等都对现代生活观念及设计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因为如此,艺术设计在这个时代更能体现风格化创作倾向,同时其系统化和专业化的程度也伴随着科技进步而更为加深。

但是,科学技术一直被誉为一把“双刃剑”,它既造福了人类,变革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全球性问题、社会问题、心理问题……布热津斯基说过:“世界正在形成一个‘技术电子’的社会:一个在文化、心理、社会和经济多方面都按照技术和电子学,特别是计算机和通讯来塑造的社会。”⑷所以,如果科技的负面影响波及到整个社会的时候,其产生的破坏力是相当惊人的。一直困扰人类的能源短缺、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人口膨胀、粮食匮乏等问题就是最好的证明。

艺术设计在这种环境中所受到的影响也是有目共睹的。就现状而言,很多艺术设计作品给人的印象多是局促、不安、焦躁、机器味过重、多种类设计间缺乏必要的联系和沟通。尤其是电脑艺术兴起以来,人们更加依赖计算机这种工具,想方设法摆脱传统思维方式和传统手工工艺的设计,制作。尽管在一定时期内计算机与网络艺术创造出了巨大的价值,开拓了多种新的设计领域,但是机器痕迹过于明显的问题一直是电脑与网络艺术挥之不去的阴影。

与艺术设计领域一样,其他艺术创造领域也在不同程度上被这个尖锐的问题困扰着。就拿音乐创作来说,计算机技术赋予其自身主题和风格以过分的焦灼和狂乱。使人与人之间好像产生了机器零件相互摩擦碰撞的特殊感受。例如,西方社会在80~90年代的时候,出现了一种电子舞曲--Techno,它的诞生使一种动作狂乱、奔放不羁的新舞蹈“锐舞”(Rave)变成人们发泄焦虑不安的渠道。“Techno音乐、昼夜狂舞的Rave舞蹈以及舞场上广泛使用的,给人带来的,是被一些英国作家称为‘集体脑休克’和‘借助化学手段对黑夜无感知’。”⑸但是,无论在哪种形式下的艺术创造领域,这种发泄终归不是一种健康的方式,它那种特有的畸形的性格可能会最终没落社会文化艺术。人类自身已在这个社会下承受了太多的压力,社会进步的步伐迈得越大,走得越快,人们内心的局促、不安、恐慌及压抑的感觉就越强烈。如果再对其精神世界给予缺乏人情味的冲击和刺激的话,人类心理和生理状态必然会相应地产生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变化。

虽然,20世纪人类社会的经济基础在科技的影响下取得了一系列成功的变革,但是文化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却表现为时不时地利用可能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甚至落后的意识形态阻碍着经济基础的长远发展。因此,缩小到艺术设计领域中看,人们正需要一种全新的观念来寻求一种解放自己心灵使身心压力得以缓减的有效手段,只有这样,才能将健康的思维方式投入到正常的物质生产实践中去。这时,设计艺术慰藉功能就应该被立即提上议事日程。

就字面理解,慰藉有抚慰,安慰的含义。功能则是指事物应发挥的作用。但是,要想在较深层面上去了解其含义,先从艺术设计的目的性方面着手分析则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艺术设计发展到今天,大概不会有很多人否认其明确的目的性。“不过,这种目的有双重本质:既是具体功利的,又是社会的”。⑹根据设计的本质可以推导出艺术设计是一种按照美的规律为人造物的活动,是一种具有艺术质的造物行为。因此,它所具有的社会目的性是通过作为“人类与世界调解的工具”⑺这一面貌展现的,它具有多种的复合价值。既然是调解工具,艺术设计在满足功利目的的同时应更多地关注如何实现社会价值。换句话说,艺术设计不仅是通过造物和实现物品的实用性来服务于人类群体,还必须给人以审美的享受,在某种程度上表达一类人的情感,并非只就是设计者实现自我价值的唯一途径。艺术设计的慰藉功能则是体现社会价值的一种载体,肩负起就设计领域来说应该具有的抚慰、安慰作用。一方面,人们在享受艺术设计成果时净化解放了心灵;减轻了身心压力;抚慰了焦躁的情绪;舒缓了疲惫的感、知觉。另一方面,艺术设计为达到这一目的(内容)而采用了适应人类心理及生理的功能外在手段(形式)。因此,慰藉功能实际上是内容与形式在为达到统一过程中而努力具备的一种合目的性的理性因素,它的任务是在快节奏的社会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各环节中调节人际关系,引导竖立较为正确的生活消费观念,舒展和升华人类灵魂,使人们在体验物质生产发展成果的同时更加重视精神文化领域的同步发展,逐渐达到人类全面发展,从而既体现人的自我价值,又服务于社会,改善社会发展所具备的综合素质。

艺术设计的目的性决定着其功能性,但这些目的归根结底还源于人类的需求。人的需求是多层次的,既有物质的又有精神的,所以功能的概念也应该是多层次的。设计者的职责便是将人们朦胧的需求转化为具体的产品功能目标。在当今时展中,人类物质需求虽然复杂并且繁多,但对这种要求的功能性满足相对容易实现,且较直观,甚至具有可视性,易于衡量。然而那种在局促焦躁环境中不断增长的精神需求却不是很直观的,可具体操作的。满足这种需求就要以一种包含在设计作品中的气质或魅力为载体的慰藉功能来实现。诚如李泽厚先生曾经说过:“……吃、穿、用等物质需要都有一定限度,比较起来容易满足。但精神的追求却不是这样,它常常是无限的,不好解决,难以满足。”⑻所以,艺术设计才必须在造物的同时考虑到其产品的精神含量。当艺术设计所体现的精神气质或魅力在目标市场的精神追求中寻求到共鸣时,艺术设计的慰藉功能就得到了实现。这其实遵循了格式塔心理学派所提出的“异质同构”原则。也就是说,当艺术设计作品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环节中所定位的目标群体的心理感受能在该或该类艺术设计作品中得到肯定的释放的时候,或者说,艺术设计作品使目标群体在心理和情感上获得一种最简单,最规范和最对称结构的时候,艺术设计才慰藉了目标市场,从而使其在精神上感到满足。说到底,这是一种心理平衡。人类由于前述的各种原因,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或多或少失去了一种内心的平衡机制,而艺术设计则可借助多种手段来平衡人们的内心机制,使其在精神上感到舒适。如果从这个角度上讲,艺术设计慰藉功能还是从属于功能实用性的,是其实用功能在精神方面的体现,即因为它可以满足人类精神需求,所以应该是有用的。

不过,艺术设计的这种慰藉功能最终还必须通过物质手段表现出来。这里就涉及到表现方式的多元化。正如李泽厚先生认为的那样:“真理是一个由许多方面构成的整体。因而,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途径、不同的问题、不同的要求去接近它……”⑼从这层意义上说,慰藉功能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这也进一步丰满了艺术设计作品,从多种角度改善其质量提高数量,满足人们精神和物质的需求。此外,马斯洛曾经把人的基本需求分为五种:生理的,安全的,爱的,尊重的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设计的慰藉功能则可通过各种物质手段,根据这五种需求由浅入深地逐一实现,体现不同阶段功能目标。而在这层意义上,慰藉的对象不同,被要求的内容不同,最终导致其表现方式的不同,这也从某种意义上规定了慰藉功能的多样形式。

然而,强调多样性不等于孤立统一性。在保证表达方式由多种语汇构成的同时,还应该将设计作品的品格统一到对目标人群进行心灵安慰及教化这一主旨上来。任何设计都不能以牺牲这一原则为代价来获得谄媚于多样性的途径。如果舍本逐末,脱离其慰藉功能宗旨抽象地谈论多样性,那么结果只能使设计作品得不到共鸣,实现不了其社会价值,而仅仅成为设计者孤芳自赏的个性表现品。

综上所述,艺术设计在现代社会中应该找到合理解决科技发展与文化心理之间矛盾的方法,实现自己多种价值结构,服务社会。然而,目前艺术设计的慰藉功能还未能得以充分体现,这不能不说是艺术设计要发展所面临的困境之一。因为,为了实现慰藉功能就必须先了解社会问题,研究造型心理、色彩心理、人体工学等等各类复杂学科。只有从这些方面入手才有可能在一般意义上体现艺术设计对目标市场的抚慰效用。如果要更深地把握慰藉功能的实质的话,还应该研究历史、哲学、民族民俗学等等。这些学科从某种意义上更能让人们在作品中得到共鸣,但这不是一蹴而就的简单性研究活动,而是几代人共同努力,不断摸索的长期过程。所以,艺术设计的慰藉功能所牵涉的问题是很广泛的,它不是单靠一两句话就能完全解释清楚的。但是有一条原则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艺术设计的慰藉功能应该注重“以人为本”,而此处说的“人”并非指单个的人,而是整个人类群体。只有坚持这一理念,艺术设计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就能起到调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作用,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更大的价值,从真正意义上体现“天人合一”的思想。

-----------------------------

参考文献:

⑴李砚祖.工艺美术概论[M],13页.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⑵诸葛铠.图案设计原理[M],65页.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

⑶张夫也.外国工艺美术史[M],535页.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⑷金元浦,王军,邢建昌.美学与艺术鉴赏[M],505页.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⑸金元浦,王军,邢建昌.美学与艺术鉴赏[M],520页.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⑹凌继尧,徐恒醇.艺术设计学[M],35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⑺〔美〕约翰•拉塞尔.现代艺术的意义[M],400页.江苏美术出版社,1996.

⑻李泽厚.美学四讲[M],46页.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⑼李泽厚.美学四讲[M],20页.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TheDevelopmentoftheModernSocietyandtheSolacefulFunctioninDesignArt

HANChao

篇12

富地营子水库坝址距西沟水库尾约9km是公别拉河上的西沟水库上游的一个阶梯水库。工程所在区域地处高纬度,属寒冬带气候,冬季漫长寒冷,从10月末至次年4月下旬为封冻期,封冻天数达160天左右,最大冻深1.8m,最大冻土厚度可达2.57m,设计库容为965×105m3,拦河坝为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属三级建筑物。大坝长度1305m,最大坝高27.0m,帷幕灌浆总工程量为6882.5m。

2、坝基工程地质特性

左岸主要岩性为花岗岩;河床及右岸为辉石橄榄岩与辉石安山岩。较大断层破碎带有:分布于左岸溢洪道闸基附近的F1,F3断层,其中,F1断层破碎带宽10m左右,主要由1~3cm的碎块,糜棱岩夹灰绿色碎石组成。该断层破碎带风化较深。F3断层,宽11m,分布于左岸坝头。由鳞片壮碎屑夹碎块和断层泥组成。

河床右岸坝基断层破碎带分布较多,较大的断层有F4、,F5,F2等。其中,F4断层分布于右岸坝肩引水洞附近,破碎带宽度达10m左右,主要由长状构造岩和碎裂岩组成。F5断层宽2~3m,由片状碎裂岩夹碎屑组成。F2断层破碎带宽13~15m,为坝址区最大的断层破碎带。由灰白色断层泥、麋棱岩和碎块岩组成。

3、帷幕灌浆的设计

3.1帷幕灌浆形成、孔距和孔深

主帷幕采用单排、直线悬挂式布置,基本孔距为2.0m,在断层破碎带处则于主帷幕中心线的上游侧增加一排加强帷幕,并在主帷幕中心线的下游侧设一排固结灌浆孔,其基本孔距为2.0m。同时在断层破碎带部位宜先进行加强帷幕灌浆和固结灌浆,然后再进行主帷幕灌浆。

主帷幕灌浆孔深,据上述坝基地质条件,河床及右岸断层破碎带分布较多,岩石节理发育,完整性较差,尤其右岸坝肩和引水管附近地段岩石破碎严重。故河床和右岸坝头部位主帷幕和加强帷幕灌浆孔深度,一般为基岩面下10m;右岸坝肩处岩石节理发育,风化较深,其灌浆深度至基岩面下15m;河床左岸坝基帷幕灌浆孔深度一般为基岩面以下6.0m左右。

3.2、钻灌顺序及灌浆方法

帷幕灌浆施工顺序采用分序钻灌逐渐加密的原则,主帷幕灌浆的施工采用分三序钻灌。即Ⅰ序孔孔距8.0m、Ⅱ序孔孔距为4.0m、Ⅲ序孔孔距为2.0m;至于加强帷幕灌浆和固结灌浆孔施工则分二序钻灌。即Ⅰ序孔孔距为4.0m、Ⅱ序孔孔距为2.0m。

帷幕灌浆采用孔口封闭,自上而下分段循环灌浆的方法施工。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坝段,亦可采用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方法。具体由施工监理工程师与地质工程师确定。

3.3、帷幕灌浆段长度与灌浆压力

灌浆的段长与灌浆压力,不同的序别和段次,灌浆段长和灌浆压力有所区别,各段次段长的压力见表1

4、帷幕灌浆的施工

4.1、冬季帷幕灌浆保温措施

河床段是冬季施工应做好防寒保温工作,在灌浆工作面搭设保温大棚,棚内生火保温,提高灌区内的温度。

4.1.1棚内保温

1)第一段:消除浮冰段段长30米,用五彩布将仓号分隔成2个15米,每15米段先架设5个保温柴炉将清除段保温,保温棚内温度在0℃以上,将砼表面的浮冰、草袋、塑料布掀除干净,为施工作好准备。

2)第二段:施工段段长30米,采用10个柴炉取暖,保证棚内温度在5℃以上,灌浆设备周围加设4个保温煤炉。

3)第三段:养护段对已完成灌浆工程的最后几个孔口进行养护保温,灌浆口用塑料布及草袋分层覆盖,外设保温煤炉,养护2天。

4.1.2、机械保养:

1)、钻机:除在棚内保温外,当钻机停钻、检修时,另设两个1000W碘钨灯,对钻机机油底壳、操作手柄分别直射加温,保证机械正常使用。

2)、灌浆机械:将煤炉集中在灌浆机械周围,以保证其周围温度,灌浆结束后对灌浆泵拆除放水。

4.1.3、材料加热

1)、水泥:提前将525#水泥运入仓号中,靠近灌浆设备及火炉附近。

2)、水:采用水箱内设6个2000W电棒加热,使其温度一直控制在10~40℃之间,保证灌浆用水温度。

4.2、钻机

采用DK—300型油压钻机,φ59~φ75mm金钢石钻头造孔,钻孔必须保证铅直,其孔位偏差、主帷幕孔不超过10厘米,加强帷幕孔及固结孔不超过15厘米。钻孔的终孔应符合设计要求,孔内残留岩石和沉淀物不应超过20厘米。

帷幕孔钻进时,对孔内的各种情况,均应该详细记载,作为分析钻孔情况的依据。若发现集中漏水,应立即停止钻,待查明渗水部位及原因并经处理后再进行钻进。钻孔结束待灌、灌浆结束待加深时,孔口均应采取妥善措施加以保护。

4.3孔壁冲洗及简易压水试验。

对灌浆孔在灌浆前应进行钻孔冲洗和裂隙冲洗,以提高灌浆效果。成孔后采用导管通入压力水流从孔底向孔外冲洗的方法冲洗孔壁,冲洗至回水清净。并延续10min为止。冲洗压力采用通段灌浆压力的70%~80%。但不超过1MPa,冲孔后采用单点法进行压水试验。

4.4灌浆

4.4.1灌浆材料

灌浆所采用的水泥为5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细度要求通过80um方孔筛的筛余量不大于5%(重量计)。水泥应保持新鲜,受潮结块者不得使用。水泥在使用前要经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必须注意不得在同一灌浆段中使用不同厂家或不同标号的水泥。

4.4.2、制浆方法:

因帷幕灌浆采用分段分序的施工特点,故采用分散制浆法,由各灌浆机组配备一套400L的制浆设备,灌浆时各机组自行制浆。水泥浆制备后尽快使用,四小时后的剩余浆,废弃。

4.4.3、灌浆方法

采用孔口封闭自上而下循环灌浆方法进行灌注,以6分焊管为射浆管,射浆管下至距孔底0.5m处,此法可以使各段重复灌浆,对提高灌浆质量有利。

4.4.4、灌浆压力的控制

灌浆开始后,在保证有回浆的前提下,尽快升至设计灌浆压力。其整个过程均在设计压力下完成,灌浆过程均有专人看守压力表,并有专人掌握制浆情况。

4.4.5、浆液浓度的选用与变换

按《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SL62-94),本工程灌浆浓度为6个比级,即水灰比为5:1、3:1、2:1、1:1、0.8:1、0.5:1。变换灌浆浓度的原则是,各段的初始灌浆浓度均为5:1。当灌浆压力保持不变而灌入量均匀减少时,或灌入量不变而灌浆压力均匀生高时不得改变浆液浓度,当某一级浆液浓度、浆液灌入量累计达400L,但浆液压力和浆入量均无改变或改变不显著时,则应提高一级浆液浓度;当出现灌浆中断或提高一级浓度后灌浆量突减,则注意降低一级浆液浓度。

4.4.6、灌浆结束封孔

灌浆结束标准有两个,当满足其中一个即可结束灌浆。灌浆段灌入量小于或等于1L,且在设计压力下继续60分钟;灌浆过程中,如回浆浓度,降低一级浓度灌注,回浆浓度应变浓,即可结束灌浆。封孔采用纯压力式,即以压力为1~1.2Mpa灌入水灰比为0.5:1的浓度封堵,屏浆后120分钟结束;等沉淀后再投水泥球,捣实。

4.4.7、灌浆中事故处理

灌浆发生冒浆时,视具体情况采用封堵或降低压力的方法处理;机械故障致使灌浆中断时间超过30min,应重新扫孔、冲孔后灌浆。对于灌浆由于事故原因孔深不够者,可视具体情况在原孔位附近补打或用检查孔方式加以解决。

5、施工中遇到的问题:

5.1、地质构造的不良综合对帷幕效果的影响:

坝区的构造线主要为NE及NW向与坝线呈斜交,灌浆时浆液的扩散主要沿构造方向扩散,而沿坝轴线方向影响较小,为此,在单排孔的

情况下,因达不到要求的扩散半径而造成帷幕效果不好。

因受地质条件的影响,构造发育岩石破碎钻孔时常发生严重塌孔,而且数量较大,采用根管钻进、水泥加速凝剂封孔后重新开孔。有较大断层破碎带,分段灌浆、灌浆塞卡不住,经监理工程师同意采用综合灌浆。

5.2、吸水不吸浆

坝区岩石属于基性的辉石橄榄岩,此种岩石比重大,强度高,性脆,受构造节理裂隙发育,岩石破碎形成的构造破碎带宽度较大,一受挤压岩石多呈糜棱岩化,灰禄色由高苓土岩石碎屑(1~3mm)及破碎岩块组成,这种糜棱岩石灌浆中常吸水不吸浆,灌浆效果极差,灌浆时回浆浓度现象经常发生,另在完整岩石中灌浆后钻孔仍有承压水反出也说明这一点。

5.3、裂隙承压水对灌浆质量的影响

在灌浆中发现河床段,普通存在裂隙承压水,经几次简易测试水头2.0m左右(相当于河水位流量100~200mL/g)。由于裂隙承压水的顶托,灌入的水泥浆易被推出,所以灌浆后的封孔就尤为重要。

5.4、地下水的温度对灌浆质量的影响

这次河床段的灌浆工作正是严冬的情况下施工的,气温在-10℃~-25℃之间,实测的地下水温1~1.5℃,为此水泥浆液在地层中凝固的时间较长,由于裂隙压力的流动,甚至可能会造成水泥浆的失败。这可能是由于水温及地下水流动所造成的。

5.5、吸浆量特别大

灌浆时无压力耗浆量特别大,施工时采用0.5:1的浓浆进行间隙灌浆,同时注入1~3%的速凝剂进行速凝,反复数次。

6、帷幕灌浆质量与效果评价

检查帷幕灌浆质量与效果的标准,根《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SL62-94)和《富地营子水库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与溢洪道基础帷幕灌浆施工技术要求》规定,经帷幕灌浆后,坝基帷幕检查孔岩石在压力为0.4Mpa作用下,当压力试验透水率≤10Lu,即视为合格;另外可以从序次单位耗灰量随序次增加而递减的规律来衡量。

6.1、灌浆前后坝基岩石透水率比较

帷幕灌浆前据Ⅰ序孔的200多段压水试验成果表明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体基础强风化岩石的透水率普遍偏大,>10Lu以上者达90多段,其中主要沿强风化岩顶部与心墙基础混凝土盖板结合部位分布,即沿接触带渗漏,其透水率多为15Lu~20Lu,最大达216.4Lu。其余坝基强风岩石透水率为5.0Lu~15Lu,最大达31.9Lu。河床地段一般为6.0Lu~20Lu,最大达39Lu。右岸一般10Lu~25Lu,最大达100Lu。

经帷幕灌浆后,据近70个检查孔170余段压水试验结果,≥10Lu者,仅占10%左右,为保证工程质量,进行补充灌浆,补充灌浆后,压水试验检查全部合格。

6.2、各序次孔单位耗灰量及耗灰比

对各段单位耗灰量按序次统计结果表明,岩石比较完整地段,各序次孔单位耗灰比下降不显著;岩石完整性较差的地段,各序次孔的单位耗灰量及耗灰比下降比较明显。

篇13

雷电是自然界中一种常见的放电现象。关于雷电的产生有多种解释理论,通常我们认为由于大气中热空气上升,与高空冷空气产生摩擦,从而形成了带有正负电荷的小水滴。当正负电荷累积达到一定的电荷值时,会在带有不同极性的云团之间以及云团对地之间形成强大的电场,从而产生云团对云团和云团对地的放电过程,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闪电和响雷。具体来说,冰晶的摩擦、雨滴的破碎、水滴的冻结、云体的碰撞等均可使云粒子起电。一般云的顶部带正电,底部带负电,两种极性不同的电荷会使云的内部或云与地之间形成强电场,瞬间剧烈放电爆发出强大的电火花,也就是我们看到的闪电。在闪电通道中,电流极强,温度可骤升至2万摄氏度,气压突增,空气剧烈膨胀,人们便会听到爆炸似的声波振荡,这就是雷声。

2雷电危害的种类

雷击的危害主要有三方面:第一是直击雷。是指雷云对大地某点发生的强烈放电。它可以直接击中设备,雷电击中架空线,如电力线,电话线等。雷电流便沿着导线进入设备,从而造成损坏。第二是感应雷。它可以分为静电感应及电磁感应。当带电雷云(一般带负电)出现在导线上空时,由于静电感应作用,导线上束缚了大量的相反电荷。一旦雷云对某目标放电,雷云上的负电荷便瞬间消失,此时导线上的大量正电荷依然存在,并以雷电波的形式沿着导线经设备入地,引起设备损坏。当雷电流沿着导体流入大地时,由于频率高,强度大,在导体的附近便产生很强的交变电磁场,如果设备在这个场中,便会感应出很高的电压,以致损坏。对于灵敏的电子设备,尤需注意。第三是地电位提高。当10kA的雷电流通过下导体入地时,我们假设接地电阻为10Ω,根据欧姆定律,我们可知在入地点A处电压为100kV。因A点与B、C、D点相连,所以这几点电压都为100kV。而E点接地,其电压值为0,设备的D点与E点间有100kV的电压差,足以将设备损坏。据有关统计表明:直击雷的损坏仅占15%,感应雷与地电位提高的损坏占85%。目前,直击雷造成的灾害已明显减少,而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感应雷和雷电波侵入造成的危害却大大增加。一般建筑物上的避雷针只能预防直击雷,而强大的电磁场产生的感应雷和脉冲电压却能潜入室内危及电视、电话及联网微机等弱电设备。

3防雷的方法和技术

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虽然人类不可能完全控制暴烈的雷电,但是经过长期的摸索与实践,已积累起很多有关防雷的知识和经验,形成一系列对防雷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技术。

(1)接闪接闪就是让在一定范围内出现的闪电能量按照人们设计的通道泄放到大地中去。把一定保护范围的闪电放电捕获到,纳入预先设计的对地泄放的合理途径之中。避雷针是一种主动式接闪装置,其功能就是把闪电电流引导入大地。避雷线和避雷带是在避雷针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采用避雷针是最首要、最基本的防雷措施。

(2)接地接地就是让已经纳入防雷系统的闪电能量泄放入大地,良好的接地才能有效地降低引下线上的电压,避免发生反击。过去有些规范要求电子设备单独接地,目的是防止电网中杂散电流或暂态电流干扰设备的正常工作。接地是防雷系统中最基础的环节。接地不好,所有防雷措施的防雷效果都不能发挥出来。防雷接地是防雷设施安装验收规范中最基本的安全要求。

(3)均压连接接闪装置在捕获雷电时,引下线立即升至高电位,会对防雷系统周围的尚处于地电位的导体产生旁侧闪络,并使其电位升高,进而对人员和设备构成危害。为了减少这种闪络危险,最简单的办法是采用均压环,将处于地电位的导体等电位连接起来,一直到接地装置。金属设施、电气装置和电子设备,如果其与防雷系统的导体,特别是接闪装置的距离达不到规定的安全要求时,则应该用较粗的导线把它们与防雷系统进行等电位连接。这样在闪电电流通过时,所有设施立即形成一个“等电位岛”,保证导电部件之间不产生有害的电位差,不发生旁侧闪络放电。完善的等电位连接还可以防止闪电电流入地造成的地电位升高所产生的反击。

(4)分流分流就是在一切从室外来的导线与接地线之间并联一种适当的避雷器。当直接雷或感应雷在线路上产生的过电压波沿着这些导线进入室内或设备时,避雷器的电阻突然降到低值,近于短路状态,将闪电电流分流入地。分流是现代防雷技术中迅猛发展的重点,是防护各种电气电子设备的关键措施。由于雷电流在分流之后,仍会有少部分沿导线进入设备,这对于不耐高压的微电子设备来说仍是很危险的,所以对于这类设备在导线进入机壳前应进行多级分流。采用分流这一防雷措施时,应特别注意避雷器性能参数的选择,因为附加设施的安装或多或少地会影响系统的性能。

(5)屏蔽屏蔽就是用金属网、箔、壳、管等导体把需要保护的对象包围起来,阻隔闪电的脉冲电磁场从空间入侵的通道。屏蔽是防止雷电电磁脉冲辐射对电子设备影响的最有效方法。

4雷电对施工机械的危害及预防

公路施工作业处在露天环境下进行。施工机械的电气控制系统特别是微电子控制装置受雷电直击或雷电感应过电压损害的几率很大。京珠高速公路清远段地处石灰岩山区,在雷雨季节是雷电袭击的高发地区,每当天空中乌云密布大雨来临时,雷电往往会对施工机械进行正面的袭击;而有时即使在天空中没有雨云又不下雨的情况下,感应雷也会时有发生,其产生的浪涌电压入侵并损坏路面摊铺机的微电控制装置,为此,防雷工作势在必行。

(1)在沥青混合料揽拌厂场安装避雷针装置由于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及其配套机械集中在一个生产厂场使用,比较容易进行集中防雷,为此,在拌和厂场安装避雷针。避雷针的高度高于搅拌楼的最高点,达到有效的保护半径,防止雷电对任何一台作业机械直击。避雷针接地要可靠,由于石灰岩山区的地质土壤比较干硬,土壤电阻值过大,所以接地网的埋设与广珠东线的做法不尽相同。接地网的角钢桩点埋设土坑要求1.0m深左右,角钢在土坑内要露出20cm左右,在土坑内按比例填满木炭和颗粒生盐作为降阻介质,生盐与木炭的重量比例为1:10,即1kg生盐掺合10kg木炭,然后填土复盖。这样可以确保接地电阻值在4以下。当雷电袭击时由避雷针及其引线经过接地网迅速将强大的雷电电流引入大地,防止雷电对机电系统的直击。此外,还对沥青混合料搅拌操作控制室进行屏蔽,做法是将操作室内微电子控制系统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与金属结构的控制室外壳用导体连接在一起,再通过接地引线引入地下接地网,使它们保持相等的地电位,预防静电及雷电。

(2)对路面摊铺机械电气控制装置装设过电压保护器由于路面摊铺机械是随时移动作业的,不可能集中避雷,而处在露天环境下的移动机械电气控制装置最容易受感应雷浪涌电压的入侵,例如沥青沥青摊铺机控制路面平整度和控制机械定位的压力传感器等就深受其害。为了保护这些控制灵敏度极高的机械微电子控制装置免遭感应雷浪涌电压入侵损毁,根据每台机械控制装置的不同构造特点,对其装设过电压保护器。

5结束语

雷电灾害对机械电气控制装置特别是微电子装置的侵害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为避免雷电对其侵害,应根据机械电气控制设备的不同构造特点而采用不同的防雷方法。只要合理地选用防雷设备,应定期由专业防雷公司检测防雷设施,评估防雷设施是否符合国家规范要求,施工项目应设立防范雷电灾害责任人,负责防雷安全工作,建立各项防雷安全工作,建立各项防雷设施的定期检测,雷雨后的检查和日常的维护。施工单位在防雷设施的设计和建设时,应根据地质、土壤、气象、环境、被保护物的特点,雷电活动规律等因素综合考虑,采用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设计施工。就会大大降低雷电灾害带来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