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大学图书馆工作计划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大学图书馆工作计划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大学图书馆工作计划

篇1

扩大文学组成员求知领域;发扬文字的魅力,使之影响每一个人;提高成员的各方面实践工作能力;人性化管理让每一个成员感到温暖亲切。

 

三、工作职能:

组长

    1完成会长和副会长交给的任务。

    2负责本组的全面工作,主持本组的有关会议,制定本组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定期向会长、指导老师汇报工作。

    3积极配合协会其他各部各组开展其他工作。

    4负责对本组下级部员的直接工作指导。

    5应关心组员生活学习思想,注重品质培养,认真负责的掌握每一位组员的基本情况,结合实际实行人性化的领导管理。  

6定期对本组工作进行书面总结。

7定期对本组开展例会,并不定期组织活动。

    副部长:

    1协助组长做好工作,根据决定安排落实各项工作。

    2在组长不在时,受协会委托行使组长职责。

    3完成协会、各部及组长交办的其他各项工作任务。

4协助组长做好本组工作总结。

5.定期开展本组例会,并不定期组织活动,并对文学组进行多方面的组织宣传。

 

四、工作内容:

常规活动:

1每月两次文学组例会

  ①阅读讨论

  ②组员作品分享

  ③影视音乐鉴赏

2 对月临风文学组博客

  ①协会新闻更新

  ②组员作品展示

  ③影视音乐分享

  ④博客内容互动

3文学组邮箱管理

4推荐书目征集整理

特色活动

1组员参与小说连载

2不定期组织演讲、征文、话剧、讨论辩论会

篇2

关于高校图书馆岗位工作分析研究方面,国内的相关研究和成果主要表现在工作分析的目的、概念、要素、意义、作用、范围、方法、原理、原则、任职资格和条件、注意事项上。更多的是从理论和整体上来诠释和理解,缺乏严谨精确、实证调研的相应研究和过程,而且,缺乏特定的某一部门比如流通部岗位的工作分析研究。

当然,也有一些很突破性的成果。《基于工作分析的图书馆岗位描述——以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为例》《论图书馆岗位分析和岗位说明书的设计》和《图书馆工作岗位分析初探》等文、特别是《图书馆工作岗位分析初探》一文开始了量化研究。在这些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鉴于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的工作分析在微观的实证领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成绩,采用其主要方法和成果进行高校图书馆流通部藏书组织管理岗位的基本职责研究。

1 图书馆流通部的主要构成和作用

图书馆流通部主要由书库、出纳口、电子图书室、读者咨询和服务室等部分和若干部门办公室构成。

图书馆流通部在图书馆与读者之间起着桥梁作用,为读者服务直接倾听读者的呼声,接纳读者的意见,从而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图书馆流通部是图书馆的基层组织,它在联系读者与图书馆的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何开展图书馆流通工作,发挥图书馆的重要作用,成为图书馆流通部工作者的当务之急。高校图书馆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它的水平是学校总体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不仅是高校学生获取知识、培养技能、拓宽加深专业知识面的第二课堂,还是提高学生修养、陶冶情操、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这些重要作用都要通过流通部来实现和延伸,而流通部要做好各项工作,又主要通过藏书组织管理岗位来组织和实施,所以,对图书馆流通部藏书组织管理岗位的工作和主要职责进行分析是必要的。

2 图书馆流通部藏书组织管理岗位的基本职责及要求

使用前文提及的工作分析诸方法和理论以及思路,结合记录法、观察法、面谈法和工作问卷法等具体方法,将流通部藏书组织管理岗位的基本职责及要求分析汇总制表如下:

表1藏书组织管理岗位的基本职责及要求[4]

岗位名称 藏书组织管理岗

岗位职级 高级专业馆员岗

所属部门 流通部

岗位职责

(一)业务职责

1.负责藏书组织管理,制定典藏工作计划,协调全馆退旧图书的安排;

2.负责解决流通工作(计算机借、还图书)中出现问题;

3.根据图书剔旧原则,提出图书剔旧建议并按程序上报,经领导审批后组织实施;

4.负责流通业务咨询,处理读者投诉和服务纠纷;

5.负责读者借阅证的发放及读者离校手续的办理;

6.收集读者推荐书目、根据流通量向采访中心反馈意见;

7.收集图书分编加工质量问题,及时向编目部门提出改进意见;

8.负责流通书库中ITEM记录的修改与维护工作;

9.负责国图馆际互借和读者Email登记工作;

10.负责流通业务统计工作;

11.研究藏书组织布局规划,提出藏书布局调整意见;

12.研究读者借阅需求,了解读者阅读规律,为图书馆采访图书提供第一手资料;

13.研究INNOPAC流通管理模块,辅导工作人员熟练使用,指导读者查询,解答读者有关藏书和使用的疑难问题。

(二)管理职责

1.全面负责流通部日常工作的组织管理、流通系统的维护及技术支持;

2.制定流通部各项业务工作规范及操作规程;

3.负责流通部的工作质量、纪律、卫生和安全检查管理工作。

(三)研究职责

聘期内应公开发表与岗位相关的论文;参与馆内及以上级别科研课题

馆内协作关系

1.与流通部关系:在流通工作制度、业务规范、操作规程以及系统应用等方面进行沟通、研究、探讨使其统一完善;

2.与采访中心关系:监督采访质量,向采访中心提供采访建议;

3.与编目中心关系:向编目部门提出改进意见;协调解决馆藏记录中的遗留问题;

4.与咨询部关系:新读者的教育由咨询部负责,日常的读者教育由流通部负责;联系咨询业务培训;

5.与网络技术中心关系:联系系统应用及技术操作等培训事宜,反映系统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6.与各部室关系:协调图书退库工作;

7.与办公室的关系:上报各种业务报表、工作计划、总结,各种维修等

对外关系

1.接待读者咨询,处理解决读者矛盾;

2.与教务处、人事处联系,获取新生名册和教工数据;

3.办卡处,联系学生卡的办理;

4.接待上级检查及馆外来访

上岗条件

1.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有本岗位丰富经验及突出成绩的中级及以上职称人员;

2.熟悉和了解国内外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发展现状和趋势;

3.具有较丰富的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经验,责任心强;

4.具有一定的组织规划和协调能力及管理工作经验;

5.具有较好的文字组织能力和计算机应用水平;

6.熟悉藏书布局,熟练进行中、外文图书排架

工作兴趣[5]

1.信息交流的兴趣;

2.与人保持工作的兴趣;

3.抽象地创造性工作的兴趣;

4.为师生们的可能利益而工作的兴趣

岗位评价方式[6]

1.自评报告;

2.实物查验;

3.馆内同行评价

通过上表,我们可以明确图书馆藏书组织管理岗位的基本职责和相应的要求,其他的方面情况则因地而异、因馆而异,就不再赘述。另外,这里是以高级岗位为例进行研究的,初级和中级岗位,其职责范围和相应要求方面也基本相同,只是其程度相对低一些而已。同时,笔者在此强调,无论是初级岗位、中级岗位,还是高级岗位,都要特别注意工作兴趣的培养,只有具有做好读者服务工作的热情,才可能履行好岗位职责。

3 提高图书馆流通部服务质量的两个建议

流通部是图书馆的图书外借部门,负责中外文图书的对外借阅工作,以及读者目录的组织和维护;负责全馆图书的典藏、保管和藏书组织工作;负责图书宣传和读者辅导等工作。所以,流通部的馆员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和服务水平。

3.1提高馆员素质

如何发挥图书馆流通部的作用,使之更好地为广大师生服务,应当是高校图书馆流通部馆员积极探索的主题。笔者觉得提高流通部馆员的素质,是做好读者服务工作,更好的发挥图书馆作用的重要保障。

首先要具有过硬的政治素质,作为一名流通部的工作人员,要具备过硬的政治思想修养;其次要有较高的综合业务素质;第三要有健康的身心素质,流通部门的工作人员每天要接待大量的读者,要处理上千本的图书借阅和归还程序,这么大的工作量,只有身体强健的人,才能担负起这项重任。

3.2增强服务意识

流通部馆员要认识自身的工作价值,树立主人翁意识,不需用什么政策手册或巨细无遗的规章制度规定,员工们都会自觉自愿地去做好自己该做的工作。

在实际工作中,首先要提倡微笑服务。流通部应当以文明服务为己任,馆员微笑面对读者,表达对读者的欢迎,缩短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其次,在回答读者的问题时,要讲求一定的技巧,用有礼貌、温柔的语言提醒读者;当师生有疑问或不满时,工作人员应耐心地倾听,以理性的态度面对读者,对师生有问必答,然后针对问题快速合理地提出处理意见,给师生满意的回答。

[参考文献]

[1]田昊.对图书馆岗位设置的思考[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5(5):38—40.

[2]田昊.图书馆如何进行岗位分析与设计[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3):76—77.

[3]陈斌.基于工作分析的图书馆岗位描述——以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建设,2006(3):88.

篇3

二、公共图书馆进行战略规划的必要性

战略规划不仅适用于各大企业,对于公共图书馆也同样适用,公共图书馆作为一个由国家中央或地方政府管理、资助和支持的社会服务机构,是人们构建终身学习的平台,担负着为科学研究服务和为大众服务的双重任务。公共图书馆通过分析社会的文化大环境,了解馆内的优势和劣势,制定合理有效的战略规划,不仅可以使每个馆员都明白本馆的目标, 增加凝聚力,还能加快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能够为社会公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能够更好的在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三、我国公共图书馆战略规划的现状

1、意识淡薄。目前我国的公共图书馆缺乏长远发展规划,没有清晰的发展战略,没有具体的战略目标和行动计划,缺乏科学的决策机制,对战略规划意识淡薄,很多普通馆员甚至没有听说过何为战略规划,一些管理者对战略规划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热情,满足于图书馆的现状,认为战略规划对图书馆是可有可无的。

2、缺乏理论指导。我国公共图书馆的战略规划缺乏权威的理论指导,且研究滞后,在学术界,对图书馆战略规划的理论研究也很少,没有专门研究关于我国公共图书馆制定战略规划的参考资料。中国图书馆学会作为我国图书馆领域的唯一一个国家一级学会,在其网站上“近期规划”一栏只有5条记录:“中国图书馆学会2006年工作计划”、“中国图书馆学会”十一五“期间工作规划” 、“中国图书馆学会2009年工作计划”、 “中国图书馆学会2010年工作计划” 、“中国图书馆学会2011年工作要点” ,在其“行业协调指导”一栏中也没有根据我国国情编制的图书馆制定战略规划的参考资料和指南。可见,目前国内公共图书馆对制定战略规划尚未引起重视。因此,缺乏充分的理论指导,制定战略规划的难度也就加大了,不仅费时费力,还可能起不到预期的效果。

3、经验不足。通过对国内市级以上公共图书馆网站的调查统计,发现只有在“十一五”期间,在《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对公共图书馆的影响下,一些公共图书馆才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制定了相应的图书馆发展“十一五”规划,如2006年国家图书馆首先通过了《国家图书馆“十一五”规划纲要》;南京图书馆制定了《南京图书馆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指导思想与工作思路》;安徽省图书馆制定的《安徽省图书馆“十一五”规划》等等,但是严格的讲,这些规划都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战略规划,不过可以说明我国公共图书馆开始意识到战略规划的重要,并正在积极努力的探索,我国公共图书馆的战略规划经验仍然不足,我们目前进行的发展规划,只是战略规划的起步阶段、摸索阶段、初级阶段。

四、如何合理有效的进行战略规划

1、进行战略分析。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孤立存在的,公共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总是会因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影响而受到制约。因此要制定一个合理可行的战略规划,首先必须要进行战略分析,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公共图书馆的内部环境,如馆员的态度、馆员的素质、文献馆藏、经费支持、人才计划、采购计划等方面,明确本馆的性质、服务对象以及发展方向,分析本馆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以作为制定战略规划的参考,建立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的战略决策机制,把握机会,为更好的确定战略目标做好准备。

2、确定战略目标。

(1)总体目标:通过战略分析,确定合理可行的3——5年的总体战略目标,如公共图书馆达到国家建设标准,达到省市一级图书馆评估标准,设施状况得到更好的改善,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馆员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基础业务扎实推进,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文献资源日益丰富,优化馆藏结构,提高馆藏质量,进一步提升文献保障能力,信息化装备水平显著提升,大力推进数字图书馆建设、公益性电子阅览室建设,进一步丰富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资源,扩大服务范围,服务水平显著提高等等。

(2)具体目标:在实现总体目标的情况下,每年逐步实现诸如以下各种具体目标,如馆藏文献数量、年均接待到馆读者总人次、流通文献数量、网站访问人次都明显增加;计算机台数、电子阅览室终端数大幅增加;积极开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送书下乡活动;开展书评、竞赛等活动,举办以不同层次读者为对象的检索知识培训班,各种展览、讲座等各类读者活动;做好每年的图书馆宣传服务周工作,加大社区、乡镇图书馆的建设,开展群众性的读书活动;采取多种途径引进和招聘专业人才,优化人才结构;还有地方的公共图书馆必须加大对地方文献的收集力度等等具体可操作的战略目标。

(3)着手战略实施并进行战略控制。战略实施是战略制定的继续,为实现战略目标而对战略规划的执行。公共图书馆在明晰了自己的战略目标后,就要根据自身条件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以确保实现战略目标转化为实际的行为。我们可以利用常用的战略实施工具,如平衡计分卡和差距分析,也可以在战略实施过程中选择采用以下几种手段来实现战略的实施,如指挥型、变革型、合作型、文化型、增长型5种战略实施手段。

在进行战略实施的同时还要进行战略控制,战略控制主要是指公共图书馆在战略实施的过程中,检查所进行的各项活动 进展情况,评价实施战略后的单位绩效,把它与既定的战略目标与绩效标准作比较,发现战略差距,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纠正偏差,从而更好的将战略目标与本馆当前所处的内外环境协调一致,使公共图书馆的战略目标得以实现。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公共图书馆的战略规划还不完善,战略规划的实施效果还不明显,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战略规划的编制与实践,普及战略规划的原理与方法,以推动我国公共图书馆战略规划的建设,更好的实现图书馆的社会智职能,加快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从而为地方的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武晓丽等.我国公共图书馆战略规划缺失问题探究(一)[J]. 图书情报工作,2010(15)

[2] 李健等.国外公共图书馆战略规划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J]. 图书情报工作,2010(15)

[3] 郑学军.大学图书馆战略计划与使命管理[J].图书馆建设,2005(4)

[4] 曾 翠 盛小平.国外大学图书馆战略规划模式解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0(5)

[5] 杨溢、王凤.图书馆战略规划的制定程序与内容框架研究[J].图书馆建设,2009(10)

[6] 国家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

[7] 南京图书馆.南京图书馆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指导思想与工作思路

[8] 长治市图书馆.长治市图书馆“十一五” 发展规划建议草案,(2006-2010)

[9] 国家图书馆. 国家图书馆“十二五”规划,2010

篇4

1 安徽省高校图工委继续教育工作概况

安徽省高校图工委的继续教育工作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2—1999年

安徽省高校图工委自成立以来,即着力于馆员继续教育工作。据笔者统计,1982—1999年,共举办19期继续教育培训班,培训人次约达1300人(见表1)。本阶段继续教育工作呈现如下特点:(1)学员学历层次较低,很多学员只具备中专(含高中)学历。培训内容侧重于图书馆基础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2)学员学习期满,经考试合格,发单科结业证书,晋升职称时可作为参考条件;(3)培训时间较长,多则一年,少则一周;(4)培训形式多样,包括学历教育、专业岗位培训以及专题研讨等;(5)涉及面广,影响大。学员来自全国各地,授课教师大部分为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如赵国璋、朱天俊、白国应、卢泰宏等;(6)学员的学习经费和时间有保障。学员一般由单位推荐,学习经费由单位承担,相关主管部门给予一定资助。如1985~1987年举办的两期全国高校图书馆专业队伍一年制全脱产进修班,国家教委批拨3万元专项经费;(7)具有随机性。培训主要受上级主管部门,如国家教委和省教委的委托开展,没有纳入图工委的年度工作计划。

第二阶段:2000—2001年

皖文字[1999]007号文件规定,自2000年元月1日起,全省图书资料专业技术人员在晋升初、中、高级职称前必须经过继续教育培训并获取培训证书。图书资料专业技术人员每年脱产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中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累计不得少于40学时;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和初级专业技术人员累计不得少于32学时。凡在任职期内未完成继续教育义务的图书专业技术人员,在评聘专业技术职务时,视为不具备条件。皖政[2000]24号文件要求“专业技术人员每年脱产接受继续教育的学习时间不少于国家规定的学时。”皖人发[2001]30号文件对继续教育内容设计与组织实施、继续教育形式与学时认定、继续教育证书的管理与使用、继续教育基地建设与管理等作了全面而具体的规定。

上述文件的相继出台,标志着安徽省图书资料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被纳入政府工作的视野,被赋予制度层面的意义。2000—2001年,图工委利用暑期举办两期培训班,共培训278人(见表2)。本阶段继续教育工作呈现如下特点:(1)培训对象全部来自安徽省各高校图书馆,以具有初中级职称的馆员为主。培训内容侧重于图书馆工作的核心业务,如文献分类、文献编目、文献检索等;(2)学员的学习一般为单位派遣和个人自主要求,培训费用由所在单位承担,相关主管部门没有专项资金投入;(3)授课教师由安徽大学图书馆各部门业务骨干担任;(4)管理逐步规范化。培训时间均为一周,学员学习期满,经考试成绩合格,由基地和文化厅审核盖章后认定72学时,登记在由省人事厅统一监制的继续教育证书上;(5)计划性。继续教育工作被纳入图工委年度工作计划,每年年初上报省文化厅审批备案。

第三阶段:2002—2012年

2001年11月27日,安徽省人事厅认定安徽省高校图工委为安徽省图书资料与情报管理专业技术人员省级继续教育基地。皖文职改[2002]266号文件规定:“图书资料专业技术资格实行全省统一组织、统一考试时间、统一考试大纲、统一考试、统一合格标准的考试制度”、“资格考试设置两个级别:图书资料专业初级资格、图书资料专业中级资格。图书资料专业技术资格实行全省统一考试后,各地不得再行评审相应图书资料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皖文人字[2005]232号文件规定:“在现任专业技术职务任职内,按规定参加继续教育并取得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6]皖文人[2011]48号文件进一步规定:“在现任专业技术职务任期内,按规定参加并完成继续教育规定的学时”。上述文件的相继出台,致使继续教育学时成为馆员晋升职称的必备条件之一。

2002~2012年,安徽省高校图工委相继举办以下各类培训班:(一)“以考代评”资格考试辅导班

2002—2012年,安徽省高校图工委开设“以考代评”资格考试辅导班11期,迄今共培训1076人。“以考代评”培训具有如下特点:(1)培训对象为参加初中级资格考试的馆员,均为自主要求,学习意愿强烈。培训内容针对性强,培训效果显著。对于不具备图书馆学学科背景的馆员来说,“为了通过资格考试必须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客观上起到了职业培训的效果”;(2)配备材。培训教材由省人事厅、省文化厅组织专家编写,分别为《文献分类与编目》、《文献检索》、《图书馆工作概论》。2007年对教材进行修订,前两本教材分别更名为《信息组织》、《信息检索》;(3)授课教师全部由安徽大学图书馆学系和安徽大学图书馆具有丰富教学或实践经验的老师承担。

(二)暑期继续教育培训班

2002—2012年,安徽省高校图工委开设暑期继续教育培训班11期,共培训946人(见表3)。暑期继续教育培训呈现如下特点:(1)培训对象为全省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图书馆员。培训内容紧扣图书馆事业发展,追踪图书馆学理论研究或实践热点,旨在通过培训达到促使学员知识结构更新和学科视野开拓的目的。此外,根据省人事厅关于继续教育公共课的年度安排,开设有关WTO、知识产权、终身教育等专题讲座;(2)除了对学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外,加强馆员学术和科研能力培训,以适应高校图书馆学科化和个性化服务的需要;(3)授课老师以安徽大学管理学院从事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教师,以及安徽省高校图书馆从事实践工作的专家为主;(4)实行规范化管理。培训时间均为一周,学员学习期满,经考核或考试合格,认定72个继续教育学时;(5)建立继续教育激励机制。自2005年开始,继续教育学时被列入安徽省教育厅评选全省高校图书馆先进工作者的必备条件之一。

(三)图书馆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为培养适应新世纪信息资源共享以及数字资源建设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安徽省高校图工委与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分别于2004、2006、2011年举办三期图书馆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共招收学员81人。课程班开设“图书馆理论与方法研究”、“数字图书馆技术”、“文献学研究”、“网络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研究”等14门专业基础课程,由沈固朝、叶继元、郑建明、徐雁等业内知名专家为学员授课。根据图工委秘书处的统计,2004年安徽省高校图书馆出身于图书情报专业的硕士毕业生仅有1人。截至2012年9月份,2004、2006两期研修班已有20人获得南京大学图书馆学专业硕士证书。研修班的成功举办,为全省各高校图书馆储备了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很多学员已陆续成长为所在单位的骨干力量。为鼓励馆员参加学习,安徽省高校图工委建立了奖学金制度,对于获得学位证书的学员每人奖励1000元现金。同时,根据皖人发[2001]30号文件规定,每门课程认定15个继续教育学时,为需要晋升职称的学员创造了更多有利条件。

(四)其他专题培训

随着图书馆数字化步伐的加快,安徽省高校图工委每年与国内外各大数据库商,如万方数据公司、重庆维普公司以及Springerlink、Ebsco、Elsevier等合作举办数据库利用培训,培训人次达上千人。这类培训有如下特点:(1)参加培训的学员一般学历层次比较高,且绝大部分来自网络技术或参考咨询服务等对业务能力要求较高的工作岗位;(2)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践操作性比较强;(3)培训周期短,一般为一天,培训效果往往取决于学员后续的主动学习;(4)授课教师全部由相关机构的专业培训师担任;(4)培训费用由相关机构承担,外地学员只需承担差旅费,经济压力较小。

2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馆员参加继续教育的学习意愿不强

由于安徽省人事厅和文化厅关于继续教育学时的强制性规定目前主要针对职称评定,对馆员的年度考核、职务晋升等没有任何约束力。因此,参加继续教育的学员以具有初中级职称的馆员为主,基本都是因为晋升职称的需要。这反映出广大馆员参加继续教育的学习意愿不强,同时也表明图书馆员这一职业目前没有来自外部的压力,缺少一定的竞争风险。

2.2馆员参加继续教育缺乏时间与经费保障

尽管皖政[2000]24号第十四条规定:“专业技术人员所在单位应保证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但鉴于继续教育学时成为馆员晋升职称的必要条件之一,这给很多图书馆的管理层造成一种误解,认为馆员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是个人发展的需要,与所在馆没有关系。出于这种认识,各图书馆在经费普遍紧缺和人手紧张的前提下,绝大部分图书馆对参加学习的馆员均无法提供经费支持,甚至连学习时间都不能保证。由于缺乏时间、经费的保障,不仅遏制了馆员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而且给教学管理带来一定困难。

2.3继续教育内容的层次性有待细化

安徽省高校图工委目前开设的各类培训,“以考代评”资格考试辅导班和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内容针对性较强,但由于学员的学历层次相差较大,为数不少的研究生不仅文化层次高,而且大多来自重点院校图书馆,对外交流的机会比较多,专业视野相对比较开阔,而来自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学员,有的学历层次相对低一些,所在馆的业务工作开展主要局限于传统的借阅服务,致使在设置课程时难免会出现众口难调的局面。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细化培训内容,针对不同岗位或不同类型的高校图书馆开展分层次培训。

2.4培训形式比较单一

图工委继续教育主要采取脱产学习形式,以课堂集中讲授为主。这种脱产学习对于外地学员来说,如果所在单位不能提供学习经费与学习时间的支持,确实面临一系列困难。高校图工委根据开设课程内容的需要,安排少量的实践机会,但相对于学员的需求来说,仍显不足。

3 对策和建议

3.1进一步健全继续教育制度

馆员学习意愿的加强,一方面有赖于馆员自身加强对继续教育学习的重视,另一方面也应进一步健全继续教育制度。安徽省现行的高校图书馆员继续教育制度全部由政府或相关主管部门出台,主要是指导性文件,为了切实保障继续教育制度的实施效果,图书馆界应建立与之配套的具体措施,如继续教育基金制度、休假制度、激励制度等。具体到各馆,可根据所在馆的人员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岗位要求等,有计划地选派馆员参加培训。同时,各馆应将继续教育经费列入年度经费预算,对馆员的继续教育学习给予资金方面的支持。

3.2争取外部资金的支持

安徽省高校图工委作为全省继续教育基地,应积极寻求外部资金的支持,主要可采取如下途径:(1)争取相关部门专项资金的投入;(2)争取有关数据库公司的资助;(3)与国家相关行业机构合作,寻求项目资助。

3.3丰富培训内容

安徽省高校图工委目前开展的各类继续教育培训,主要限于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今后应进一步丰富培训内容,具体包括:(1)加强职业道德培训。馆员服务水平的高低不仅取决于业务知识的丰富与否,而且取决于馆员的敬业精神与服务态度的优劣等,因此,有必要加强对馆员的职业道德培训,帮助他们树立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2)开设有关心理学、人际交往、仪表举止等方面的课程,提升馆员的职业形象以及与用户的沟通能力;(3)开设有关图书馆事业发展史和图书馆学术史课程,增强馆员的职业自豪感和学科归属感。

3.4创新培训形式

篇5

1图书馆馆员

图书馆信息营销对未来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其中馆员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离开馆员,图书馆的一切工作无从谈起,馆员对图书馆信息营销的态度是图书馆营销策略能否贯彻执行的基本保障,基于此,我们对洛阳市省属高校河南科技大学、洛阳师范学院、洛阳理工大学的50名馆员先后进行了调查。

在返回的45份问卷中,45个馆员一致认为对图书馆需要信息营销,且必须对读者宣传它的资源和服务。调查表明图书馆员意识到向用户营销图书馆信息产品和服务的重要性。馆员们每日面对庞大的数据资源,都希望数据库能够发挥其最大效用。调查结果如表一所示.

调查结果显示,66.6%的馆员把图书馆服务营销和“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宣传”混为一谈,尽管图书馆服务宣传是图书馆营销的一部分内容,可是简单地将两者等同起来未免不妥;其中有26.7%的馆员能正确认识图书馆营销的概念,有6.7%的馆员思维灵活,将市场营销学引入图书馆,来实现盈利。在调查中,有的馆员说,她不理解图书馆信息营销,只是猜想它是和图书馆有关系,究竟营销什么,搞不懂。这说明很多图书馆员对图书馆信息营销的理解比较模糊,少数图书馆员对信息营销理念理解清晰,这个和近年来图书馆引进博硕研究生有关。

2信息营销意识

为了了解我国高校图书馆服务营销营销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这里郑文晖曾于2008年采用实证调查的方法对50所“211”高校图书馆服务营销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4]。调查结果如下。

调查结果显示,76%的高校网站的首页可直接找到图书馆链接;24%的图书馆成立图书馆工作委员会,但都没设立信息营销职能的机构。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的图书馆有着很强的合作意识:且100%的图书馆都是CALL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成员馆,参加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有的表示与其他高校图书馆在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方面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10%的高校图书馆成为国际图联成员馆,与国外图书馆开展一定的合作。这说明我国图书馆界资源共建共享呈现出良好局势,但合作的方式和内容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为了进行充分对比,2012年,我们对洛阳市省属高校相继进行了访问,先后调查了河南科技大学、洛阳师范学院、洛阳理工大学。调查结果如下:

从表中结果显示,洛阳市100%省属高校其网站的首页都链接着图书馆,用户可以轻松找到图书馆的各种电子资源;100%的图书馆都成立了工作委员会;且洛阳市省属高校图书馆有着很强的合作意识:100%的图书馆都是CALLS成员馆,且建立了洛阳市高校图书馆联盟,不仅丰富了图书资源,优化了服务质量,而且方便了读者,具体体现在,联盟共集中了三所高校的550万册纸质图书、200万册电子图书、50多个中外文数据库以及“读秀”数据库文献信息资源,实现了馆际互借模式和电子资源的有效利用,可以跨校借书,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结束了信息资源分散,不能充分利用的局面。

数据分析显示洛阳市省属高校图书馆都不是国际图联成员馆,他们与国外图书馆开展合作较少,说明对国外图书馆研究的较浅,以后亟待加强。在营销方面,河南科技大学走在洛阳市高校图书馆信息营销的前列,具有较强的营销意识,其中洛阳理工学院图书馆还设立“服务宣传周”或“服务宣传月”,将图书馆服务宣传作为一项常规活动来开展。

但洛阳理工学院和洛阳师范学院图书馆并没有将信息服务营销作为常规活动来开展,尽管他们知道宣传与推广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扩大图书馆影响力的重要性,但这种营销意识还处于较浅的层次上,营销活动还没有上升为一种常规活动。这说明洛阳市省属高校图书馆营销仍缺乏系统性和规划性。

3图书馆用户需求与利用

据调查,洛阳市省属高校图书馆中,洛阳理工学院和洛阳师范学院图书馆没有制定完整的营销计划,只有河南科技大学图书馆在工作计划中提及营销规划,开展了科技查新,,这说明大多数图书馆虽然意识到图书馆服务宣传的必要性,但并没有把营销管理真正提上议事日程。国外的很多高校图书馆都设立了营销部、宣传部或公关部,指定专人负责实施图书馆的营销活动,馆领导要亲自抓这项工作,并对该部门实行全部工作的科学管理,保证该部门的工作与图书馆的整体工作相结合和相协调。这可以看出洛阳市省属高校图书馆营销工作的系统性与规范化亟待深化。

4对馆员的信息营销培训

对于“是否接受过图书馆营销方面的培训”问题的回答,洛阳市三所省属高校图书馆的100%的被调查者表示没有接受过任何营销课程培训。分析结果显示,60%的馆员没有信息营销的工作经验。资料证明,经过信息营销培训的馆员和没参加过培训的馆员最大的区别除了具备营销知识和经验外,还更加支持图书馆营销,并在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工作中,能积极主动地为用户提供专业,更好地满足用户的要求。

有材料显示,积极开展图书馆信息营销方面的课程是为图书馆培养良好的专业人才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国外学术界曾经做过研究,在高等院校图书情报专业中开展此类课程教育,并且取得了显著效果,例如:美国、加拿大、英国,这几个国家在大学里,已有一些图书情报教育机构开设市场营销课程。我国的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也将“图书馆营销与公共关系”作为选修课程,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洛阳市省属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洛阳市省属高校图书馆的营销,起步较晚,基础薄弱,体制不健全,其系统性理论性均有所欠缺。营销内容只在一些特别服务中展开,在各项基础服务中反而很少涉略,营销形式过于简单。其中的问题总结如下:

1信息营销理论不系统

到目前为止,洛阳市省属高校图书馆在某些方面具有了营销意识,但是这些营销意识缺乏系统性,仅在一些具体的信息服务得以体现,没有提高到一个系统的高度,在图书馆整体的营销战略规划中,没有全面的规划。

2信息营销人才匮乏

尽管具有营销意识的馆员认为图书馆应该营销其资源与服务,但是其馆员大多为学校的家属,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人才严重缺乏,绝大数馆员没接受过营销方面的培训,这种情况阻碍了图书馆信息营销工作的展开。

洛阳市省属高校图书馆的人才建设已取得一些成绩,现在已引进一些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人才,但是专业人才数量仍然不能满足图书馆发展的需要。“在任何行业,没有销售和营销就什么也不会发生。”美国资深信息营销专家休・鲁格的话一针见血。“对大多数图书馆而言,他们的困难是缺乏市场营销和销售技巧。”鲁格对图书馆的这一认识,切中图书馆人的要害[5]。洛阳市省属高校图书馆应以信息服务营销为契机,着力培养图书馆专业人才,急需造就一支既技术过硬,又具有现代化意识,既懂营销、又善于营销的人才团队。

3信息营销策略不当

洛阳市省属高校图书馆信息营销策略不当,缺乏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如河南科技大学图书馆数据库种类和服务项目较多,特点是比较分散。原因有两个,其一,没有进行信息用户需求调研,形成以图书馆信息产品和服务为中心,忽视用户需求。其二,图书馆的整体信息产品管理较分散,部门之间沟通协作不协调,对于深层次信息服务,如信息服务和专利服务,由于没有推广和组织营销,使很多用户不知道图书馆的这些服务项目。结果导致图书馆信息营销经营效果不佳。

4缺乏对信息用户分析

洛阳市省属高校图书馆的用户范围主要是其校内的老师、博硕研究生、本科生。目前,洛阳市省属高校图书馆没有系统地研究各种类型信息用户的信息需求和馆藏资源的利用率,需要加强对信息用户需求的分析。

5缺乏信息营销效果评估

作者进入CNKI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图书馆”和“营销评估”为关键词检索年限为1979年~2013年1月,只收索到两篇文章,说明高校图书馆对信息营销效果的研究很少,缺少对信息营销效果的有效评判。洛阳市省属高校图书馆采取了一些服务宣传方式来营销图书馆信息产品,但都没有评判营销效果。若不评估信息营销效果,就不能发现自身的优点及不足,也无法改善信息服务水平。

三洛阳市省属高校图书馆信息营销的障碍

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洛阳市高校图书馆要改变陈旧的观念,才能生存下去,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是目前必由之路。

1信息营销开发策略

现代营销学一般将产品分为核心产品、有形产品与附加产品三个层次[6]。

核心产品是产品最基本的层次,是目标顾客购买的核心价值。所谓的有形产品是指核心产品的具体表现形式,也就是某种特定产品所具有的质量、品牌、特色、功能、款式和包装等诸多因素。图书馆为用户提供的书刊资料(包括电子资源),及其采集、编目、排架、借阅以及检索等服务,为用户进行定题服务、提供专题文献分析报告,为用户的科研项目提供查新报告等均可归为有形产品。附加产品是产品的第三个层次,是产品给予顾客的附加服务和增加的利益。图书馆的读者参考咨询,中外文数据库的代查代检,为读者办理借阅证,对用户进行检索培训,文献复印下载等服务都属于附加产品[7]。

洛阳市省属高校图书馆对信息产品的分析归类还有待加强,若从这三个方面规划自己的信息产品,就能更加准确地把握用户需求和整体产品结构。

2信息营销定价策略

图书馆根据不同的用户采用差别定价,制定合理的服务价格。比如河南科技大学图书馆的科技查新服务,一般收费标准为700元,遇到要求加急则多收加急费100元,若所查项目查新点较多、难度较大,则加收100~200元。

洛阳市省属高校图书馆应结合自身特点,明确发展方向,在加强系统性和科学性的同时,要制定各项信息产品合理的价格范围,使其既符合价格标准,又能根据实际情况有一定的浮动空间,以满足用户多变的信息需求。

3加强信息产品渠道的控制

渠道是连接图书馆与信息用户的纽带,近年来,使用户快速获得图书馆的信息产品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洛阳市省属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无需考虑物流渠道。图书馆信息资源往往有一定的物质载体。对纸本文献(书刊、会议录、内部资料及学位论文),需要采购、编目、贴码、分类入库等一系列步骤进行加工,读者如需要,必须到图书馆借阅。对于不能到馆的读者,馆员可以邮寄和传真传递资料。对于电子资料,可以用光盘、U盘或利用网络进行传递。洛阳市省属高校图书馆要认真研究信息用户,把用户在哪里、用户在干什么、用户喜欢怎样分析透彻,能在用户学习和工作中及时提供信息资源和服务。洛阳市省属高校图书馆应加强信息产品相关渠道的建设,紧跟信息时代步伐,把握研究方法,创新工作形式,提高营销效率。

洛阳市省属高校图书馆代表着洛阳市的形象,应改变信息营销得不到重视的状况,能创新营销理念与方法,在工作坚持总结,深入专研信息产品组合、信息产品定价、信息产品渠道等营销策略的运用,形成有洛阳市省属高校特色的信息服务营销策略,使洛阳高校图书馆联盟成为有活力、有创新意识的新型图书馆联盟,以实现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Philip Kotler,Sidney J. Levy. Broadening the concept of marketing[J].Journal of Marketing,1969(33):1-3.

[2]Carl Lawrence.Libraries:a Marketing Resource[J]. Canadian Library Journal,1977(5):33.

[3]彭备芳.基于信息营销的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开发策略研究[D].湘潭大学,2006(13).

[4]郭海明,刘桂珍.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发展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5(3):251-254.

篇6

关键词 ]档案管理;图书馆档案;图书管理

近年来,随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图书馆档案管理在图书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图书馆工作评估中,档案管理已被列为一项重要评估内容,说明图书馆档案管理早引起了图书界人士的重视。在这里,本文仅就图书馆档案应设立的内容及重要性谈谈自已的看法。

1图书馆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图书馆档案是指图书馆及其工作人员在各项活动中产生的具有查考利用价值并归档保存起来的资料,是图书馆工作在各个历史时期全面、系统、真实的记录,它作为一种文献资源,也是图书馆系统的宝贵财富。它对于图书馆工作的总结、各种计划的制定、业务工作的良性运转及读者服务的正常开展等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1.1历史价值

档案之所以需要而且能够长期保存下来,为后人所利用,是因为它具备特有的保存价值。图书馆档案是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原始记录,是记录图书馆各项活动最真实、可靠的信息,因此建立一套科学的档案管理系统,既是现代管理的需要,也是科学评价的依据。档案工作已成为图书馆建设的重要环节和现代图书馆评估考核的一个重要方面[1]。

1.2决策依据

图书馆档案是图书馆在科学管理和各项工作中充分借鉴以往经验的可靠依据。在长期积累的静态信息中具有原始性、可操作性和较大的可靠性,成为管理者第一手的参考资料。有助于加强图书馆科学管理、为同行评价和领导决策提供数据量纲依据[2]。新上任的领导干部可以通过档案迅速地了解图书馆的基本情况,利用档案信息进行决策、总结工作和制定工作计划。

1.3研究参考

图书馆业务档案中收集归纳了日常工作中的各种统计数据和统计报表,档案管理人员将各种信息分门别类地进行统计,形成最有用的信息及时报送给领导和有需要的工作人员,方便他们分析和研究有关资料,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对图书馆工作及时做出调整,保证图书馆服务能够更加贴心。

1.4更新数据

图书馆的档案整理是循序渐进的,不能够一蹴而就。历史记录有助于成全后面的人梯,如在评估定级中整理档案,完全可以参考往年的档案的整理格式和文字,再融入新的数据或事实,方便工作人员高效便捷地完成档案整理。

2图书馆档案管理的内容

参照《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方法》,图书馆的档案主要分为以下四类:党群类、行政类、人事类、声像类。其中党群类主要包括党建文件材料、宣传统战材料、工会、共青团工作等材料;行政类档案主要包括上级关于图书馆工作的文件,图书馆工作计划、总结、规章制度、会议记录、统计报表、图书馆文献招标材料等;人事类档案主要包括图书馆员工的基本情况、科研成果、获奖情况等材料;声像档案包括图书馆在各项活动中形成的照片、录音、录像等材料。[3]

图书馆档案属于综合性档案,从图书馆的管理和业务流程来看,图书馆的业务档案工作非常重要,主要包括:

2.1固定资产档案(财产档案)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一定的年限并且不随着使用而消失的财产。它包括馆内的一切设施。建立固定资产档案能够反映一个馆的基础设施情况和馆内的经济情况。固定资产档案对图书馆的发展方向起着参考作用,它可以为决策人员考虑本馆设施的增减提供参考,以避免盲目决策和不必要的财力浪费。对图书馆的财产要逐一编印财产号,防止资产流失。

2.2藏书档案

图书馆的藏书能够反映一个馆的藏书结构、藏书质量和藏书数量。建立藏书档案,可以使本馆的藏书情况和藏书特色一目了然;通过藏书档案,采编人员就可以明确订购目标,哪类图书需重点采购,哪类需一般收藏,使有限的经费发挥最大的效益。

藏书档案应在总括登记的基础上再加以统计加工。如:A大类,应把马、恩、列、斯、毛、邓著作分别进行统计归档,E大类则应把军事和法律分开登记归档。其它类别也同样应根据情况分开登记归档。只要这样做了,在登记薄上不能反映的情况,通过藏书档案能准确的反映出来。

2.3读者档案

读者是图书馆的服务对象,通过读者可以反映一个馆的服务范围,读者到馆率能反映出读者服务工作的质量。读者档案包括读者的职业、年龄、家庭住址和学历等。了解读者的职业,可以使外借人员有目的地推荐图书,使采编人员有目的地订购图书,从而把服务工作做得更好。另外,读者档案对图书催还工作及代借代还工作的开展都有帮助。

2.4图书借阅档案

图书借阅工作是图书馆的主要工作。图书借阅档案要以借阅统计为依据,整理之后才能归档。借阅档案应一月一归,这样才能更准确地掌握读者的需求,使采购人员迅速做出反应,决定采购哪些图书才能更好为读者服务。

2.5图书注销档案

图书注销档案是指对不能适应当前的需要或者有所破损的图书实行注销,并全面登记,建立档案。图书注销档案同样可以为采编人中的图书采购工作起到必要的参考作用,通过档案,采编人员可以及时补号,避免重号、空号现象的发生。

2.6ISBN档案

ISBN是专门为图书出版发行的管理面制订的,它规定的一书一号,已在国际上普通使用。直观的ISBN具有易认易记和易检索等特点,在图书采购方面能有效的避免重购现象。根据ISBN档案,采编人员可以快速地进行,一本书入藏还是未入藏,一看便知,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ISBN档案便于携带和检索,为采编人员的外出采购工作提供了方便。目前,县级馆一般采用其它方式进行检索,大都尚未采用ISBN,相信在不久的将来,ISBN将会得到普遍使用。

2.7利用率、拒借率档案

藏书利用包括外借、馆内阅览、复制等形式;利用率则是指在某一时间内正在被利用的图书占这一时间内藏书总量的比重。拒借率是指在某一时间内读者借阅被拒绝的次数占这一时间内读者借阅总次数的百分比。

藏书利用率、拒借率档案,可以反映一个馆的藏书建设情况。利用率、拒借率档案的建立,要以图书利用、拒借为依据,因此必须做好图书利用、拒借统计。

利用率、拒借率档案,有助于采编制人员的采编工作以及开展馆际互借工作,为建立科学的藏书体系提供详实的资料。

2.8期刊订购档案

期刊订购档案将每年订购期刊的代号、刊名、定价等全面登记、归档。借助期刊订购档案,可以使对过期期刊的查找快速便捷。如查找某一期刊,通过档案,此刊在哪一年度订与未订便可很快知道,避免浪费时间,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2.9期刊刊借阅档案

期刊借阅档案是对期刊的利用情况进行统计、归档。期刊借阅档案对下一年度的期刊订购同样具有参考作用。借助它,订购人员可以掌握哪一种期刊应该续订,哪种期刊应该停订,做到少花钱多办事,提供期刊的利用率。

2.10资料查询档案

资料查询档案是对每位读者的资料进行系统的登记,并建立系统的档案。借助资料查询档案,可以了解资料的利用情况和读者的需求情况,使信息服务工作做到质量好、信息准、节约时间。同时还可以体现资料人员的工作情况。

2.11业务工作量档案

业务工作量档案的内容包括:图书加工的册数,图书分类的种数,排版、印刷的张数,装订、上架的图书册数,修补目录的册数,接待读者的人数,举办读者活动的次数、参加人数,编印资料和种数、期数、册数,下基层辅导的馆数、人数、天数等。业务工作档案能全面反映本馆的日常工作的开展情况,是制订工作计划、检查计划执行情况、实行岗位责任制、进行定额管理和业务考核的主要依据。

3结语

全面、系统的图书档案,能够提高图书质量,形成科学的藏书体系,提高读者服务意识,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建立、健全图书馆档案,是新时期图书馆科学管理的需要,也是图书馆事业飞速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方敏.高校图书馆档案建设与管理工作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1):73-76.

篇7

作者简介:沈勋(1960-),男,朝鲜族,吉林延吉人,大学本科,学士,延边大学图书馆,馆员。

金锦玉(1963-),女,延边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

高校三大支柱之一的图书馆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而艺术院校的图书馆更是在素质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如何充分发掘和利用图书馆的有利条件,使其真正成为素质教育的阵地,进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是图书馆建设的重要目标。

一、图书馆的素质教育优势

1、广博的文化底蕴

图书馆是知识的宝库和信息的传播地。图书馆藏有古今中外的文化产品,是大学生接受课堂教育以外的重要的学习园地。作为高校的重要教学辅助单位,它丰富的馆藏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时间上、内容上的不足。学生可以在此尽情浏览所需的书籍,查阅资料,收集各种最新信息。

2、信息知识及方法论的习得平台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对大学生信息素质的教育是人才培养中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高素质的人才必须具有相应的信息意识和寻求、鉴别、摄取、利用信息的能力。图书馆作为信息知识的重要储存空间,肩负着信息收藏、加工、开发的职能,具有得天独厚的信息教育的资源、技术、环境和人员优势,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各种信息和方法论。

3、跨学科的知识融合之地

高校的人才培养早已摆脱了过去单一专业化模式,跨学科的知识结构成为衡量人才素质的重要依据。作为艺术院校的图书馆,它丰富的综合艺术知识的馆藏内容可以为学生学习和掌握跨学科的多种艺术素质和能力提供直接的条件。

4、自主学习的优越性

图书馆作为大学的第二课堂,可以为学生提供多起点、多层次、多样化的知识面,使学生根据本身情况自主地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图书馆的学习可以避免课堂教学的被动性,有着很大的主动性、灵活性和广泛性,有利于学生的独立性、个性特点和创造性的培养。

二、艺术院校图书馆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1、树立素质教育思想观念

首先要树立图书馆人员的教育观念。教育职能是高校图书馆的核心职能。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除了课堂学习之外很大程度上要利用图书馆来获得。但是,有些图书馆人员的服务观念还停留在过去传统模式上,认为在学校,由教学部门和学生管理部门进行学生的教学和管理活动,图书馆的任务是为读者提供服务,只要作好服务就可以了。实际上,高校图书馆不仅要为师生提供教学参考书和课外阅读材料,而且更应该成为第二课堂、信息网络与辐射中心。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首先树立图书馆人员的教育观念,适应时展的需要,充分认识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在素质教育中发挥图书馆应有的作用。

2、搞好自身建设,提高人员素质,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打好基础。

长期以来,由于对图书馆认识的误区导致图书馆相当一部分人员素质与它所担负的使命相悖的现象。过去误以为图书馆只是一个藏书库,把图书馆工作当作是藏书、借书的简单劳动,忽视了人员修养的提高。尤其是艺术院校图书馆人员,其学历层次、文化素质以及同专业之间的相关性也是很不理想的。这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非常紧迫的问题,如果不尽快改变人员素质低下的现状,素质教育只不过是一句空谈。我们认为要扭转这种局面,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健全人才招聘制度,严格把好入门关。引进人员要做到学历、专业达到相应水平。

2)加强现有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素质。图书馆领导引起高度的重视,把人员培训作为一个重要的项目,体现到每年度的工作计划当中,并认真落实,循序渐进地提高人员素质。

3)建立相关的奖惩机制,督促大家自觉地学习理论知识、钻研业务、提高个人修养。

4)作好服务质量测评和信息反馈工作。经常性地听取服务对象对图书馆服务的要求和建议,以此作为借鉴改正工作提高服务质量。

3、素质教育机制的建立

1)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首先,图书馆人员要为读者推荐好书,指导阅读。人类知识的海洋是无边无际的。怎样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获取有用的知识,是大学生阅读中的难题。图书馆人员要为学生推荐书目、指导阅读,指点门径,解答咨询,培养学生驾驭知识的能力。另外,可以展开各种知识讲座、文化沙龙、名著评论等活动,提高学生文化品位,激发他们学习知识、探讨问题的积极性。

2)进行信息能力的培养。大学生进入图书馆是一个阅读领略获取人类文化成果的过程。21世纪的图书馆,向读者提供的不仅仅只是丰富的馆藏资料,更有通过网络所能涉猎到的无穷无尽的人类知识的方方面面的最新信息资料。图书馆人员要引导教育学生学会在现代化的计算机网络、联机数据库上获取信息,学会对光盘出版物和数字信息进行处理。其次,要引导他们在浩瀚的知识、信息海洋里,鉴别精华和糟粕,选择并吸取自己所需的东西,帮他们学会对知识信息进行筛选,分类。

3)承担艺术专业之间互相渗透、融合的中介作用。

艺术院校图书馆可以以其兼容各门艺术的综合性有势,使各个专业的学生涉猎到本专业之外的其他艺术知识。高等艺术院校培养的学生,绝不是传统艺术教育模式中的艺匠,新世纪的艺术人才应该具备较系统的知识结构。培养目标的多元化,要求学生在精通本专业的基础上,还要掌握跨学科的知识,做到触类旁通。图书馆的各专业的文献知识,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掌握本学科以外的跨学课、跨专业的知识。

4)为学生拓宽知识面,提高文化素养提供学习园地。

图书馆可以引导学生列出课外阅读书目,改变高等教育中重专业知识、轻文化知识,重知识积累,轻素质培养的传统模式。应该结合文化课教学部门、学生处、团委等单位,一起研究探讨精选古今中外的名篇,其内容上应该选择文理兼容、知识性与趣味性合一,以培养学生人文知识。

参考文献:

篇8

一、政治思想素质

图书管理人员素质中,政治思想素质处于主导和说明地位。没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即使有再高的专业才能和组织才能,也难于发挥出来。图书管理人员还应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要有甘为人梯的崇高职业素养。政治素质包括: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时刻关注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具有政治敏感性;具有高度的社会主义事业心和强烈的政治责任感,正义感,原则性。具有执著的敬业精神,具有不断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和高尚情操。

很多人对图书管理人员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的观念上。认为图书管理员不就是干些借书还书上上架的事情,无须太多专业知识就能完成的一件很普通的服务工作,谁都能干的简单劳动。就拿浙江日报图书馆为例:以前都是照顾对象的工作基地,如采编部门身体不好的记者、编辑、外单位调来的关系户都安排在图书馆工作。前几年曾招来几名全国重点大学图书馆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充实图书馆工作。但报社图书馆毕竟是附属部门,服务性工作,收入比别的部门少很多(奖金是一线部门的七折),工作一辈子,到顶也就是科级,没有什么发展机会。场地不大、服务手段也不够先进,工作烦琐、无弹性,时间长了年轻人就没了工作热情,没几年就分别另攀高枝了。长期坚持工作在图书馆岗位上,是一些非图书馆专业出生的,耐得住寂寞的,而甘为人梯的中年人。这与他们执著的敬业精神不无关系。

二、知识素质

知识经济时代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知识将成为发展经济的资本,在生产要素中居于最重要的位置,其他所有部门的发展都依赖知识的增长,因此,知识将被作为最重要的资源得到充分地开发、传播与应用,知识的不断创新成为推动时展的根本动力。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图书馆学逐渐走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应用科学互相渗透、相互交叉、彼此结合的综合性科学。因此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知识素质的要求不论在文化知识的广度方面,还是在专业技术的专深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图书馆是人类智力资源中心和文献信息交流的重要渠道,因此,图书管理人员必须重视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的培养。这里所说的文化素质是指一个人掌握文化基础知识的程度,一般与所受教育的程度相适应。文化基础知识是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方面,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数理化、天地生、文史哲、政经法”和外语等基础知识。要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长期的知识积累,还要具备一定的语文知识和写作能力,能够亲自写工作计划和总结,起草报告、文件等,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提高学术研究著述能力。

专业素质:既具备丰富的图书情报专业知识,熟悉图书馆工作的规律和特点,熟练掌握自己工作岗位的业务技术,对图书、期刊、报纸的采访、订购、验收、登记、分类、编目、入藏、借阅、查询、读者管理、统计等的计算机图书管理集成系统的操作及科学排架、规范上架、保管、装订、维护等人工劳动。

图书馆业务是一项知识性、技术性、创造性、学术性很强的工作,对图书馆人员的知识素质要求较高,还要有远见能力、综合、归纳能力,单一的专业知识已无法满足文献服务,培养全方位的“复合型人才”,是图书馆、特别是报刊业图书馆的当务之急。

三、信息专业素质

现代电子学与通信技术的进步,为社会信息化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推动力,通信技术与计算机的结合,实现了资源的网络化,大大提高了信息的使用价值,拓宽了信息处理的应用范围。这对于数字图书馆中的图书馆员的素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传统图书馆员工作已越来越不适应时展的客观要求,而一批具有多元化知识结构层次的人员,成为数字图书馆网络化环境下图书情报资料工作的主力军。

1.对参考咨询及查新人员的素质要求。要求既熟悉传统检索工作,又熟悉数字图书馆全文检索的查询。网络为检索人员查询资料提供了新的可选择的途径。如何有效利用网络、光盘、联机、书本式刊物等检索手段为读者提供满意的服务,成为目前数字图书馆检索人员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在今后数字图书馆的检索工作中,除了必须掌握图书馆学、分类学、目录学、计量学、情报学、文献信息学、计算机学与检索参考咨询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巧以外,在平时工作中还应掌握网上资源的检索,包括网上各检索引擎的使用技巧、网上各学科网址的搜集,及时掌握网络检索引擎动态方面的研究。

2.图书馆员的综合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数字图书馆的实现对图书馆员的知识结构要求是非常高的,不但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计算机知识,又有较强的分析、判断和综合能力。

四、性格作风素质

图书管理人员的性格作风素质直接关系到读者服务工作。读者服务工作是一项典型的基础服务性工作,也是图书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图书的采访、订购、编目、分类、典藏、书目检索都是围绕读者服务工作开展的“读者服务工作”是指图书馆围绕读者在使用馆藏图书过程中的各种需求而进行的各项直接为读者服务的活动,包括图书流通、宣传、书目检索定题服务和参考咨询等,通过馆员在读者和信息图书之间所担负的中介作用,来满足读者各种阅读需要,起到“为书找人”和“为人找书”的目的。

篇9

1.2期刊分布

从文献发表的期刊上看,有30篇分别发表在9种核心期刊上,占文献总数的32.3%,说明我国图书馆战略管理研究文献质量相对较高,相关研究比较深入。《图书情报工作》发文6篇,列在首位。另外,所发文的9种期刊占图书馆学情报学核心期刊的47.4%,可以看出其刊物的覆盖面还是比较大的。

1.3作者分布

图书馆战略管理研究相关文献的作者主要集中在图书馆界,既有来自高校图书馆,也有来自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中不仅有重点院校图书馆参与,不少地方院校图书馆也纷纷着手研究。在这一研究领域,出现了以吴建中、柯平、赵益民等为主的业界知名专家。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30篇文章(独著17篇,合著13篇)共涉及作者44人,这些作者分布在11个省市的28个单位当中,其中高校图书馆19个,公共图书馆及研究院所共9个,说明高校图书馆是这一领域研究的主力军。从核心期刊发文的人次上看,仅南开大学就有24人次,云南师范大学6人次位居第二,这可能与柯平(南开大学)、赵益民(云南师范大学)两位专家重视图书馆战略管理研究有关,可见专家的带动作用和影响力是不可小觑的。

2我国图书馆战略管理研究现状

我国图书馆战略管理研究虽然历程还不长,但已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呈现出研究热情持续时间长、研究范围覆盖面广、知名研究者多、研究成果质量高等特点。

2.1图书馆战略管理意义与内涵研究

2.1.1图书馆战略管理意义。

在信息与网络环境下,各种信息媒体和信息服务机构不断涌现,图书馆信息服务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垄断地位,一些新型的信息服务机构直接威胁到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战略管理是图书馆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是图书馆视野从面向现实到面向未来,图书馆从一般管理走向高层管理的必然要求”,将战略管理理论和竞争优势思想引入图书馆领域,对图书馆发展将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雷永立认为战略管理能够促进图书馆管理者密切关注外部环境变化,及时抓住发展机遇,同时规避可能对图书馆构成的威胁;战略管理有利于图书馆优化配置内部资源,有利于图书馆提高内部各部门的高效运作,有利于发挥组织的协同作用;战略管理可以对图书馆员工产生激励作用。

2.1.2图书馆战略管理内涵。

战略管理作为一门学科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艾尔弗雷德•钱德勒的《战略与结构:工业企业考证》揭开了战略管理研究的序幕。从图书馆角度来说,“现代图书馆战略管理是指图书馆从整体利益和根本宗旨出发,为了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在充分研究现代图书馆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之上,选择和确定图书馆的战略目标,并针对目标的落实和实现进行规划,进而培养现代图书馆的相当能力,并将这种规划和决策付诸实施,以及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控制的一个动态过程”,也可以说“图书馆战略管理是为保障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规划与指导图书馆的全部活动”。实施战略管理,就是要使图书馆在当今信息服务业飞速发展的浪潮中,不断挖掘和创新,获得持续竞争优势,以实现自己长期的发展目标。

2.2图书馆战略管理范畴与过程研究

2.2.1图书馆战略管理范畴。

我国图书馆战略管理研究的范畴主要涉及以下几个层面:1)理论角度的研究。柯平、陈昊琳的《图书馆战略、战略规划与战略管理研究》系统介绍图书馆战略、战略规划与战略管理的相关概念与关系模型,以近几年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观点与成果为基础,提出图书馆战略、战略规划与战略管理研究的目标。2)实证角度的研究。李敬平《新形势下我国大学图书馆战略目标制定与调整之探讨———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图书馆为例》总结了图书馆在实施战略管理过程中的一些经验,认为图书馆战略管理只有适时调整战略目标,战略管理才能行之有效。3)技术角度的研究。符绍宏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战略管理》、陈和溪的《强化高校图书馆技术战略管理的思考》分别从图书馆工作的技术角度如何实施战略管理进行了分析。4)用户角度的研究。陆萍的《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图书馆战略管理》强调用户是图书馆所有管理活动的焦点,指出图书馆战略管理应随用户需求和图书馆自身变化而变化。5)与相关学科关系的研究。刘爱琴的《论图书馆战略管理中的竞争情报支持》和蒋丹的《高校图书馆的战略管理与竞争情报工作的开展》分别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图书馆战略管理与情报学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

2.2.2图书馆战略管理过程。

图书馆实施战略管理的过程,因各馆的性质、规模等情况的不同不可能有一种固定模式,但基本思路应该是一致的。刘爱琴认为,图书馆战略管理过程由战略定位与分析、战略选择与实施、战略评价与控制等几个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阶段和若干必要的环节构成。柯平对战略管理提出了五项任务,他认为图书馆战略管理主要有提出使命和战略远景、建立目标体系、制定战略、实施战略与评价战略等五项任务。雷永立认为,图书馆实施战略管理的过程包括战略制定、战略执行和战略控制几个方面。战略制定必须抓好战略调研、战略决策、战略具体化等三个环节。战略控制是在战略实施过程中,为保证战略计划的执行所采用的不断审定实际工作、信息反馈和纠正偏差的系统。战略管理的三个过程缺一不可,战略制定是前提,战略执行是关键,战略控制是保障。

2.3图书馆战略管理原则与方法研究

2.3.1图书馆战略管理原则。

图书馆在实施战略管理中应遵循一系列原则:1)先进性原则。图书馆是一个发展中的有机体,在确定其发展目标时,既要考虑实用性,更要体现先进性。如图书馆的自动化建设,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管理系统都应为未来的发展预留一定空间,不能只满足一时之需。2)可行性原则。张素认为明确图书馆的战略地位和战略方向,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环境对图书馆的影响,使制定出的战略规划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3)整体性原则。陆萍认为战略管理关系整体和全局,使原来在管理中不断分工的局面得以扭转,强调整合而不是分割。图书馆在实施战略管理过程中应有整体观念,要将自身办馆条件、服务水平、信息资源、人力资源等进行通盘考虑。4)全员性原则。雷永立认为图书馆战略管理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全体员工的广泛参与,为制定战略献策,为执行战略出力。曹明国认为让图书馆的每个员工都参与到规划管理的进程中,让每个人明白自己在图书馆事业中的职责所在。

2.3.2图书馆战略管理方法。

图书馆在实施战略管理过程需要运用相关管理方法:1)分析法。图书馆实施战略管理的前提就是要通过分析图书馆复杂的内外环境、借助战略制定和选择的各种方法和手段,强化和发挥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并利用图书馆的人才、文献资源、网络资源等,以达到对图书馆发展、创新的优化管理。在战略管理实施过程中,图书馆会面临许多不同的内外环境和不同的目标任务,管理者就要及时进行科学分析,对所制定的战略规划做出相应调整。2)舍弃法。战略管理的首要前提是发展理念的更新,现代管理理念要求图书馆摈弃传统的工作计划式的规划思维,树立足够的战略意识。图书馆工作者特别是图书馆的管理者一定要从传统的思维定势中走出来,要清醒意识到图书馆面对的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只有更新理念采用现代管理的方法才是时代所需。另外,图书馆战略管理还需要用到如借鉴法、对比法、分类法等方法,限于篇幅笔者不一一列举。

篇10

1树立“以人为本”管理理念

在全国各行各业都在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今天,个性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务的思想理念越来越深入人们的思想,对图书馆来说,这也是一个新的课题,新的挑战,如何在图书馆管理和服务中,有效地应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图书馆发展的新思路,新创新。

以人为本服务理念实际就是人性化服务理念,是高校图书馆工作者针对读者服务采取的富于人性味的服务方式。图书馆人本管理有两层含义:第一层首先确立馆员在图书馆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继而围绕着调动馆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去开展图书馆的一切活动。第二层一切为了读者。正如列宁所说:“一切为了读者,为了一切读者,满足读者对图书馆的一切需要。”在读者对象上要一视同仁,在文献布局上要方便,在服务环境上要洁、静、雅,在服务态度上热情,在服务效率上要及时高效。

2以馆员为本,提高服务

馆员是图书馆工作的主体,是图书馆最重要的资源和财富,是联系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图书馆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体现者与实践者。馆员的思想觉悟、业务、水平、工作能力、文化素质、敬业精神越高,图书馆的建设和服务就越好。因此,必须在图书馆管理运用“以人为本”的管理体制,充分体现馆员的主体作用,更好地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创图书管理员的新局面。

2.1充分尊重馆员的人格。图书馆的人性化管理就是要尊重人,关心人,激发人的激情,满足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合理要求。在图书管理活动中,馆领导要充分信任馆员,相信他们的人格人品,相信他们对工作的责任心和工作能力,激发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引导他们更积极更主动地工作。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馆员,尊重馆员的劳动。要以人为本地制订合理的规章制度,合理规范工作计划,最终激发馆员的自尊心、则仍、成就感,提供具有吸引力的,有利于个人成长的发展空间,形成良好的图书馆组织文化。

2.2重视馆员素质的提高。通过多种形式的培养教育,提高馆员素质,可以通过开展短期培训、学术交流、学术研讨、考察学习、岗位培训、脱产进修等措施,努力打造一支人才队伍,让馆员适应环境的变化,鼓励馆员创新,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图书馆。

3以读者为本,提高服务

一个图书馆最重要的存在条件就是读者。如果图书馆失去了读者,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因此,读者应该是图书馆工作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所谓尊重读者,就是从读者的角度出发,进行换位思考,体谅读者的需求,想读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一切为了读者。

3.1工作人员要有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要注意语言文明,要以平和的语调面对读者。要善于换位思考,做到事事处处关心体贴读者。在服务工作中,要谦虚和气,谈吐文雅,衣冠整洁,举止得当,吧自己最亮丽阳光的一面和敬业精神呈现在读者面前。

3.2丰富服务内容,完善服务方式。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应不断创新,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层次,深化服务内涵。例如,新生入馆教育,文献资源利用讲座,通过图书馆系统统计来管理借阅图书量多少的标准排名,评选优秀读者,在馆内适当位置增设检索机,以便读者轻松检索所需的图书和查询自己的借还情况,还有预约图书推荐新书目,更好地体现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向人性化服务的转变。

3.3服务环境人性化。优雅的环境和浓厚的文化氛围,能给读者的学习带来预想不到的效果。大学图书馆的阅读环境是要为老师和同学创造赏心悦目的助读环境,让读者感到既舒适又有浓郁的文化氛围,因此激发他们阅读学习的兴趣。在布局上,要体现方便读者使用原则,如常用的书库设在较低楼层,开架书库,架位走道要留髋一些;在馆内空间环境方面,可在走廊和阅览室内,用一些盆景、花卉点缀其间,墙上装饰一些名人名言字画,营造一种和谐、优雅、整洁的环境。所有这些都能散发出文化的气息,激励读者的学习热情和求职的欲望。就如计国君先生所提出的那样,使得师生感受到“最好的环境是图书馆,最留恋的地方是图书馆,收益最多的地方是图书馆”。

4结束语

总之,高校图书馆不仅面临机遇,也更加面临着挑战。为此,高校图书馆要打破传统管理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开展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实践以人为本理念。

参考文献:

[1]王爱莲.浅谈图书馆人性化管理与服务[J].贵图学刊,2007(1):61.

[2]鲁慧明.浅议图书馆以人为本的管理与服务[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3):10-12.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共图书馆宣言.http://.

[4]谢树芳.论图书馆人文精神的三大理念[J].图书馆,2005(5):12-15.

篇11

一、传统阅读与网络阅读的利与弊

传统阅读――基于书籍的阅读。在手指与纸的相触之间,带着油墨香味的纸张营造了一种阅读的氛围,已经被咀嚼了无数遍的文字承载了记忆中相伴成才的内涵,是冰冷的电脑屏幕永远无法取代的。传统纸质文本不用担心辐射对身体造成的危害,既安全,又能够较长时间阅读也不感到疲劳,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

网络阅读的优势是跨越时空、体积小、容量大、多媒体运用、立体表现、多元汇聚、快速传递、检索迅捷,在进行资源调研与检索时有着传统阅读无法比拟的方便与快捷。而网络阅读没有纠错提升,导向审定,是一种私编辑状态下的阅读,只能实现一种自由阅读,阅读价值不高。

二、目前传统阅读的状况调查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传统纸质阅读已出现危机:传统纸质阅读的吸引力日益减少,保持传统纸质阅读习惯的人正在慢慢告别这种习惯。据2012年4月19日来自中国新闻网对外公布的“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初步成果显示,中国18―70周岁国民其图书阅读率为54.9%(阅读率,一般是指经常有阅读行为的国民在全体国民中所占的比例)。也就是说,在中国有4成多的人很少阅读。同样的调查,来自《国际出版蓝皮书》的统计显示,即使是在出版业发展比较成熟的发达国家,也有大概4成以上的人不读或很少读书。

如表所示,百色学院近年来的纸质图书借阅情况也能说明这一点:到馆人数从2009年64377人下降至2012年36403人,总借阅量(本)从2009年的151906本下降至2012年82143本,实在令人扼腕。

百色学院图书馆2009―2012年纸质图书馆借阅情况

三、传统阅读的推广策略

在传统阅读推广策略上除了要改变阅读环境、加快更新纸质图书、诚邀书商到图书馆大厅售书、加大宣传馆藏力度、开设读者协会外,值得借鉴的还有:

1.让在校老师、学生参与新书采购计划

百色学院于2007年4月曾在大一、大二学生中组织开展一次读者问卷调查活动,在此次调查中有读者在问卷上这样写道:“宣传力度不够是间接、次要的原因,同学们不去图书馆的直接原因是图书太旧,图书损坏多,影响阅读,专业书籍太少,贵馆应该在引进新书方面下功夫。”可见百色学院图书馆的馆藏文献资源老化程度偏高,新文献购入不足,不能满足读者的文献需求,直接影响了读者利用图书馆的积极性,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对馆藏文献资源质量的改善和提高。我馆每年采编新书前,在图书馆各部室放置一本购书登记册,让学生填写他们喜欢的购书类型,以备筛选新书目录,并把采购计划书下发到每个系部,针对老师的学科、科研要求,与系主任或学科带头人一起到各地直接参与购书的形式购书。只有购进对老师、学生有用的图书,他们才会积极到图书馆进行借阅。

2.馆际互借,资源共享

高校图书馆特别是同城高校图书馆将资源经过简单分编,建立联合图书馆漂流(交换)平台,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必定惠及更多的读者。高校图书馆也可以加入社会比较有影响的图书馆漂流网站或活人图书馆借阅,使之成为城市知识交流体系的一道亮丽风景。

3.校友书吧

高校图书馆可设立一间“校友书吧”,每年收集本校已经成名的毕业生自传、大学生自愿捐赠的获奖书画作品、书籍、读后感等,让在校生经常在“校友书吧”里交流知识,分享经验,或供校友回校参观,当他们看到自己的作品及书籍在有条不紊的在校友中“漂流”,被校友们津津乐道的时候,都会有成就感,并能激发在校生的阅读热情与积极参与。

4.增加阅读课程或参加读书活动,可修学分

借鉴韩国江原大学图书馆推出的毕业资格读书认证制度。 或者,可以让每位任课教师列出一学年每生十本必读书目,让学生到图书馆阅读,并写出读后感或有关论文,这样既提升大学生阅读意识、培养其阅读能力、提高其人文素质,激发学生参与阅读活动的激情,从而提高入馆率和借阅率,进一步倡导推广传统阅读。

“阅读点亮智慧,书香开启心灵”。在阅读尤其是传统阅读遭受到冷落的今天,高校图书馆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传统阅读推广的责任,通过各种阅读推广措施吸引大学生读者注意力,打造书香校园,进而建设书香社会。

篇12

20--年图书馆将紧紧围绕学校的总体发展目标和工作要点,以“深化改革年”为契机,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整改措施,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学科建设等中心工作提供完善的文献信息保障与服务。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继续加强和优化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1、认真做好年度纸质图书、电子图书及网络数据库资源的购置计划。科学使用好文献购置经费,组织好年度图书采购招标工作,保证数量增长的同时兼顾质量建设。

2、落实好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所购及续购的各类网络数据库的安装使用及宣传推广工作,提高数据库的利用率。同时加快自建特色数据库建设,数据量增长10%左右。

3、根据纸质新书及电子图书出版状况,调整纸质图书采购品种及数量,增加新书品种,减少复本量,适量增加电子图书,进一步优化馆藏结构。

4、调整报刊收藏结构和品种,重点收藏与学校重点学科专业相关的核心期刊、重点期刊和其他利用率较高的期刊,确保博士点建设相关学科文献的购置,力争相关学科文献达到较好保障。

5、进一步调整馆藏布局,继续做好图书转库工作,力争完成5万册图书转密排书库工作。

6、积极挖掘网络免费资源,有效使用CALIS、CASHI以及协作院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提升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

7、鉴于当前书籍价格上涨和数据库续费不断涨价等实际情况,努力争取学校更多的经费支持,尽力满足师生对文献信息的新需求。

二、强化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1、积极倡导和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深入开展优质服务教育工作,通过政治和业务学习,提高职工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拓展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能力。继续实施图书馆和各部门业务学习制度,根据工作人员岗位职责要求,制定较为详细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计划,每月进行业务学习不少于2次。

2、积极探索开展阅读推广工作,做好书目推荐、图书评论、导读等阅读指导,推进移动阅读、网络阅读方面的技术服务。

3、继续开展好“读者服务月”活动,深化优质服务工作,针对师生不同层面的服务要求,制定不同的活动计划,丰富活动内容,完善运行机制。

4、大力拓展深层次的信息咨询服务,开展与其他协作图书馆的联合建设与服务,发挥CALIS、CASHL和BALIS文献传递在共知共建共享方面的作用。

5、加强课题服务工作的力度,积极与科研处及申报、立项课题教师进行交流沟通,完成国家级、自治区级课题的跟踪服务不少于10项。建立学科馆员管理办法,探索和实践学科馆员深入教学科研一线开展深层次服务模式。

6、深入教学院部,积极开展文献信息资源宣传和推介,或采取与数据库商合作等多种方式,到院部进行使用介绍。继续制作电子版新书书目发送给相关学院,使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和利用新资源。

7、加强与各学院之间的直接联系,积极做好新生入馆教育培训工作,举办10场以上专题培训讲座。按照需求,组织师生来馆培训,采用演示与实习操作相结合的讲座形式,广泛宣传图书馆资源和使用方法。

8、做好学生志愿者志愿服务的管理工作,调动和发挥志愿者的积极性,开展多形式的志愿活动。

9、维护好图书馆网络及设备,做好馆内的网络技术服务,保证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并为读者提供技术服务。

三、加强内部管理,做好各项管理工作

1、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转变工作作风,改正“”方面存在的问题,加强班子建设,切实落实整改措施;提高职工的政治理论素质,抓好每周的政治理论学习,利用各种有效的渠道和载体,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2、认真组织学习贯彻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图书馆文化建设活动,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防范宗教渗透校园工作。

3、加强常规服务工作的管理,认真履行好岗位职责,加强工作作风建设和劳动纪律管理。做好督导检查工作,形成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模式。

4、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创建、民族团结工作,认真落实《新疆财经大学文明单位管理办法》,继续制定和完善图书馆创建校级文明单位工作实施方案,保持荣誉,力争获得校级文明单位。

5、按照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工作。注意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保障职工参与民主管理与监督。

6、加强队伍建设,积极争取学校支持,引进具有计算机、图书馆学科背景的硕士研究生,改善人员和学历结构。加强对职工的学习培训,多派出职工进行疆内馆际交流,参加学习班和会议交流。

7、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根据群众意见确定调查研究项目,重点做好有关职工工作生活方面的调研、文献信息资源利用情况的调研、读者服务调研和学科服务调研工作,通过调研及时改进工作。

8、继续修订和完善图书馆各项规章制度,完成制度修订后形成并印制新的《新疆财经大学图书馆制度汇编》,以制度建设促进和规范图书馆事业发展。

9、加强科研工作,制订相关措施,围绕图书馆工作和服务制定研究选题,积极引导和鼓励职工从事与图书馆专业、技能相关的研究工作,以工作带科研,以科研促工作。

10、加强综合治理工作,强化安全生产意识,严格遵守消防条例,积极做好防火、防盗、防尘的安全工作。做到经常盘点及巡视安全死角,确保图书馆财产的安全。力争获得学校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11、切实做好工会、人口与计划生育等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集体活动,全面促进图书馆和谐发展。

12、做好固定资产的使用和管理工作,积极争取学校支持,努力改善办公设施条件,争取更新部分工作用电脑,提高工作效率。

校园图书室计划制定二

图书管理工作是非常繁琐而又神圣的。管理的是图书,传播的是文化和思想。现将20--年学校图书馆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图书馆工作自始自终强调读者第一、服务育人、文明规范、科学现代化的服务理念。师生是学校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在服务过程中,通过图书馆提供的书刊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图书馆工作实践中,努力为师生营造一个文明、整洁、清新的馆容馆貌,学生阅览室为学生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培养学生个性和创造性造就良好的阅读场所;

二、工作目标:

1、加强阅读、宣传指导。定期开展“好书推荐”工作,使学生喜爱阅读,并在阅读中培养情感,陶冶情操。

2、坚持做好高一年级、高二年级集体阅读课活动;为了引导学生多读好书,会读好书。让学生品赏优美的诗歌、散文、小说等佳作,从中获得美的发现和感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提升他们的阅读品位。

3、做好全校各班图书角图书管理工作;

4、做好学校教材征订、发放工作,确保课本发放及时到位;

5、在图书馆业务水平提高方面,认真学习业务知识,不断进行思想教育,端正服务态度;

三、具体工作:

1、管好用好图书资料,为教育教学服务。

2、为高一新生和新来教师办发借书证。对调离学校的教师做好清退图书,注销其借书证的工作。

3、图书角图书发放工作;

4、教师阅览室做到每天报纸及时上架,每周学校宣传栏报纸更新及小管理员培训工作;定期向各教研组推荐各学科期刊。

5、科学管理各类书刊资料。利用电脑出色地完成图书和资料的借出与归还情况,并定期进行汇报。

6、利用现代化信息网络,及时宣传并推荐新书和图书馆各项活动信息;

7、利用学生阅览室,做好期刊阅读、整理工作;

8、培养优秀的管理队伍。对各班级图书管理员定期培训,建立他们的责任意识与服务精神,热心工作,规范图书馆与阅览室的借阅制度。

9、做好书籍的修补与整理。定期检查,整理好书报,杂志资料,及时修补损坏的书籍。月底、年底做好资料的整理和装订保管工作。

10、填写好各项登记表。为规范管理,便于查找;

11、认真贯彻落实《南京市中小学图书馆管理规范》的要求,接受上级部门的检查。

12、热情接待参观图书馆的来宾。

13、完成好学校安排的其他工作。

14、搞好图书馆各室的环境卫生,给读者一个干净、整洁、舒适的阅读氛围。

四、图书馆工作始终如一,以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广大师生服务的宗旨,管理要有章有序,有始有终,使图书馆所有图书资料最大限度的得到利用,让图书馆成为我校的文明窗口单位做出应有的贡献。

校园图书室计划制定三

我校图书馆已经成为学校的特色之,学生最喜欢的校园场所,然而这些远远没有达到最终的目标,在硬件和阅读活动不断开展的基础上,这学期图书馆重点工作主要是两大方面:一方面将阅读活动和学校的各项工作相结合,活动更入人心,更有特色,同时着力在老师中间推广阅读,包括老师们对阅读活动参与的主动性、阅读与学科教学的融合性、图书馆课程的有效实施性。为此,本学期图书馆计划从以下几点开展工作。

一、做好开馆准备,有序逐步放开

开学前两周处理丢卡、转学生办卡、召开“小管”会议强调本学期工作要求、培训三年级小管的工作、家长义工排班调整、入馆礼仪强化、班级图书角选书、班级挑选英文图书等等相关事宜。处理好开馆的准备工作,让图书馆有序逐步地开馆。

二、阅读活动和学校的各项工作相结合

本学期是非常忙碌的一学期,如爱心周、读书节、科技节、艺术节等等几个重要的全校性大活动,为了让阅读活动不增加师生额外负担,本学期阅读活动将与学校各项活动相结合进行,让阅读像日常常规一样深入人心。本学期重点是科技读书节,在上学年举办的全员参与性科技体验活动受到学生喜欢,本次科技读书节,将继续采用全员参与性方式,与创客合作,让学生体验更多的创新体验活动。另外,读书节期间还将举行各种科技类的主题活动。

三、阅读与学科教学的融合性

推广阅读本不该是语文老师一个人的事,而是每个学科老师的责任,以往只有个别学科的某些老师在尝试推广阅读,本学期希望借助智慧课堂评比的契机,让更多愿意尝试的老师也能渗透阅读内容进入学科课堂,这样既不增加学科教师的负担,也是一种新的课堂形式的挑战。

图书馆工作行事历:

二月份:

1、开馆准备;

2、部分新书录入、上架;

3、转学生、丢卡生补办图书证;

4、阅读课正常入馆;

5、学期初入馆礼仪的整顿;

6、阅读课量化表的发放;

7、挑选班级图书角图书(各班100本);

8、英文绘本入班登记;

9、寒假作业上交及展示;

10、召开“小管”会议;

11、制定新学期工作计划和行事历;

三月份:

1、第二轮“故事爸妈团”开讲;(储霞负责)

2、为儿童哲学教学研究提供资源支持;

3、故事哥哥姐姐讲故事的招募、培训、开展(午间);

4、与教导处商定如何将阅读融入智慧课堂评比中。

5、与大队部合作策划读书节活动。

四月份:

1、科技读书节启动仪式;

2、科技读书节全员体验活动;

3、第三届“小牛顿”班级科普知识初赛;

4、“小牛顿”科普知识擂台赛决赛;

5、“故事爸妈团”主题:科技主题;

6、组织各班开展科技主题的班级读书会;

7、更换挑选班级漂流图书;

8、结合学校森林课堂设计阅读活动;

10、主题展示:科技创造未来

11、世界读书日——校长为图书馆当一天义工;

五月份:

1、与大队部商定阅读与校园文化艺术节的融合方案;

2、带领学生、家长、老师挑选图书;

3、主题展示:有趣的职业介绍

4、“故事爸妈团”主题:有趣的职业介绍

六月份:

1、归还班级图书。

2、期末图书清点;

3、布置各年级段暑假阅读作业;

4、商定阅读之星、最优小管;

篇13

2.1时间分布情况

通过对某领域内期刊论文在一定时间内的分布情况进行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领域学术研究的理论水平和发展状况。2001—2011年有关我国图书馆质量管理的论文,按时间分布如下(见表1)。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2001年我国图书馆质量管理方面的研究论文为13篇,数量并不算多,表明2001年图书馆质量管理仍处于研究的起步阶段。这一阶段,图书馆质量管理的研究者相对较少,并且研究方向也主要集中在对管理理念和理论基础内容的介绍上,研究目的也主要是在论证图书馆实施质量管理的可行性和积极意义方面。从2002年开始,我国图书馆质量管理研究论文的数量开始逐步地、相对稳定地增长,一直到2008年论文数量达到42篇的最高点。在这一阶段,图书馆质量管理领域的研究者不断增多,并且研究内容也逐渐深入。在此后几年,论文数量虽然相对有所减少,但基本维持在二十篇左右。

2.2论文期刊分布情况

通过对某领域研究论文所在的期刊分布进行分析,不仅可以为文献的收集、整理提供依据,还可以为读者提供指导,反应出各刊物的办刊特点,指导刊物发展。2001—2011年我国图书馆质量管理研究论文按期刊分布(发表10篇及以上)如表2。11年间,我国图书馆质量管理的研究论文数量较多并且分布分散,刊登论文的杂志种类也比较繁杂。在这其中收录有10篇(含10篇)以上论文的期刊共有6种,这6种期刊共收录267篇论文中的84篇论文,约占论文总数的30%。收录论文最多的上述6种期刊中,核心期刊和非核心期刊各占一半,且期刊种类都属于图书情报学类。除上述期刊之外,《图书馆》、《图书馆工作与研究》、《图书馆理论与实践》、《图书情报工作》这四种核心期刊也均收录有六至七篇的相关研究论文。由此可见,虽然图书馆质量管理的研究论文来源广泛,但是其主要的来源还是图书情报类期刊。

3我国图书馆质量管理研究热点

3.1质量管理及图书馆质量管理基础理论研究

早期图书馆质量管理研究论文的内容主要是对质量管理和图书馆质量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进行介绍。其论述的主要内容大体包括以下方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图书馆质量管理的含义、图书馆实行质量管理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图书馆质量管理的内容等。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国内就已经有少数学者概括和表述出了图书馆质量管理的大致涵义。在《图书馆质量管理研究》一文中,马力和李金荣认为:“图书馆质量管理是利用一定人力、物力、组织条例等,对图书馆管理活动进行调控,对管理活动绩效进行测度的一种活动,是图书馆管理科学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1]而后,随着质量管理思想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图书馆质量管理内涵的理解也更加全面透彻。赖晓云认为,图书馆质量管理是指“以提品、服务项目内容和服务场所为基础,以建立标准文件为准则,对图书馆行政管理过程、人力资源管理过程、服务过程的具体工作进行全面的细分,根据质量管理手册、图书馆运作手册、服务规范、服务质量控制规范予以记录、设计、整合,并通过信息处理、跟踪评价,纠正与改进措施和总结评估,达到改进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的目的。”[2]在大多数图书馆质量管理研究论文中,除了涉及上述内容以外,还有很多关于图书馆实施质量管理的可行性的论述。ISO9000族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ISO/TC176)制定的所有国际标准的统称。它是质量管理原理的具体应用,是将质量管理原理进行了标准化。它的基本思想是“一个焦点(控制过程),二项要求(明确控制;落实职责)”;它的核心是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原则,组织依存于顾客,没有顾客的组织是不能生存的,只有组织的产品或服务能够满足于顾客的要求,组织才能生存发展。通过研究,大多数学者认为虽然ISO9000系列标准最初是起源于制造业并在制造业中得到完善和发展,但现已发展成为一种通用的标准,几乎涵盖了所有的行业,包括图书馆管理领域。目前,在我国已发表的图书馆质量管理方面的论文中大多都论及了这方面的内容。孙玉红在《ISO9000标准在图书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中,从ISO9000标准和图书馆组织两者各自的特点出发,对图书馆引入ISO9000标准的可行性进行了阐述。他认为,ISO9000标准是通用的,并不是专门为某一具体工业行业或经济部门而制定的。此外,图书馆作为一种独立的组织,它与企业组织也有很多相同之处。图书馆的信息就是产品,信息的生产也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流程,在生产过程中也存在着大量的日常事务,图书馆同样也有服务对象且亦被视为其核心。[3]虽然目前有关图书馆实行质量管理可行性的文章较多,且大多数学者对此持有乐观支持态度,但是研究大多停留在图书馆质量管理的相关知识介绍和浅层研究上,而且文章内容重复严重。

3.2图书馆ISO9000认证研究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ISO9000就引起了我国图书馆界部分学者的注意,如邵文杰提出了可以用ISO9000族标准来规范图书馆的管理。目前,我国有关图书馆ISO9000的研究论文迅速增多。从总体来看,我国图书馆界对ISO9000认证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图书馆实施ISO9000的原则、图书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步骤和结构、高校图书馆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等。ISO于2000年12月5日正式颁布了2000版ISO族标准(ISO9000:2000),在标准的引言中列出了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即“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原则、“领导作用”原则、“全员参与”原则、“过程管理”原则、“系统管理”原则、“持续改进”原则、“基于事实的决策”原则和“与供方互利”原则。那春光认为,“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用易于理解的语言高度概括了质量管理最基本、最通用的一般性规律,成为质量管理的理论基础。”[4]王建涛认为,“这些准则是当代各行各业质量管理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规律,是一切质量管理活动中都适用的理念和原则”,把八项原则运用于图书馆管理中,将有利于图书馆改进原有的管理理念,提高图书馆服务的质量。[5]目前,对图书馆应用ISO9000八项质量管理原则进行研究的论文中,大部分是对八项原则条文的具体阐述以及对其重要性的强调,还有部分文章是把八项原则与图书馆的管理实践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如王建涛在《ISO9000:2000与图书馆质量管理的原则》一文中,就每项原则在图书馆中的实际应用提出了相应的措施。ISO9000族标准的主要作用是指导组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有效运行的质量管理体系来满足顾客需求,达到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因此,如何建立既符合ISO9000族标准的要求又符合图书馆自身特点的质量管理体系成为了另一个研究热点。所谓质量管理体系,就是组织实施质量管理所需要的组织结构、职能、过程、程序和资源,它是组织质量管理的基础和核心。罗曼认为,图书馆的质量管理体系应包括:按用户要求建立起来的部门结构及其职能和权限;有效保障图书馆信息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流程设计和改进;保证图书馆质量方针和目标得以实现,并起到控制、跟踪、监督和审核作用的文件体系。[6]关于图书馆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的步骤,秦红认为应当包括:建立组织机构,制定工作计划;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确定服务产品必须的过程;明确质量职责分配;编写质量体系文件这五个部分。[7]目前,对于图书馆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流程的论述大都简单移植其他行业的模式,缺乏深入的研究,没有突出体现出图书馆这一公益组织的特点。因此,这些论述往往缺乏针对性,并且在实际中的操作性也不高。高校图书馆实施ISO9000也是一个图书馆质量管理的研究热点。随着国内几所大学先后通过了质量认证,高校图书馆成为我国质量管理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一个突破口,有关高校图书馆构建质量管理体系的文章也逐渐增多。但大多数的文章还是停留在理论阐述上面,没有根据高校图书馆服务对象的特点进行有针对地阐述。

3.3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TQM)研究

20世纪80年代初期,全面质量管理开始在欧美国家的工商界广为推行,而后逐渐被政府机构、教育界和其它非赢利性机构广泛采用,在全世界掀起了质量革命的旋风。在我国,随着图书馆质量管理思想的不断深入,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也逐渐引起了图书馆界的关注。但是,真正把全面质量管理运用到实践中的图书馆还在少数,如上海图书馆、大连海事大学图书馆和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图书馆等。总的来说,目前我国图书馆界对全面质量管理的研究仍大多停留在对其概念和必要性的阐述上,亟待开展深入的理论探讨和实践应用的推广。关于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的内涵,张红霞、詹长智等概括为:图书馆的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以提高服务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以读者满意为目标,综合运用管理技术、专业技术、思想教育、经济手段等,对图书馆全部业务流程进行全面监控的系统管理方法。”[8]除了上述对基本概念的阐述以外,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模型也是受图书馆界关注的研究领域,因为模型设计的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TQM实施的成败。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模型是指以简化形式来描述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特征和变化规律的一种抽象。罗曼在《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TQM)模型研究》一文中,通过对国外四个典型图书馆TQM模型(哈佛大学图书馆TQM模型、3M公司信息中心TQM模型、研究图书馆TQM模型、图书馆TQM模型)的分析和研究,设计出了一个宏观和微观兼顾的框架。[9]徐欣在结合了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图书馆工作特点的基础上,认为构建全面质量管理的框架需要:建立图书馆质量目标、领导承诺、建立质量委员会、建立质量改进团队、流程控制和标杆学习。[10]张鹰认为,建立TQM模型的关键在于建立实施机构以及全过程监控机制,并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11]TQM模型作为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关键,应当作为我国图书馆界在这个领域的研究重点。因此,应当在大量收集有关图书馆正在实施的TQM模型信息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其宏观上的战略规划和微观上的程序步骤,并与实际工作的特点相结合,来确保我国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的顺利实施。

3.4“六西格玛”图书馆质量管理理论研究

六西格玛(6σ)是由摩托罗拉公司在1987年推出的一种质量管理新方法,它在企业中实施了很多年,帮助很多企业创造了业绩神话,在社会上享有广泛的盛誉。目前,我国研究六西格玛在图书馆中使用的文章并不多。现有研究论文除了对六西格玛(6σ)的内涵、适用性和其实施条件等基础知识进行阐述以外,主要的研究热点在于六西格玛(6σ)同其他质量管理理论的对照分析以及六西格玛在图书馆的实行思路方面。夏有根和黄晓英认为,6σ管理“是以项目策划实施为主体,以数据和数理统计为基础,密切关注用户、关注流程管理及改进,以满足用户要求为导向,以科学的程序为模式,以达到经济效益为目的的追求完美质量的一套经营哲学和方法论体系。”[12]在六西格玛与全面质量管理的联系和区别方面,李易宁通过研究六西格玛的诞生历程,认为“六西格玛是TQM的延续和发展,TQM为六西格玛的产生提供了基础和准备”,同时六西格玛作为一种方法体系,是接受和支持TQM的质量管理理念的。[13]焦秋阳等认为,虽然六西格玛和TQM的部分思想相似,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六西格玛强调把所有的运作放在一个过程中提高,而TQM则强调提高单个不相关的运作流程。[14]在六西格玛与ISO9000的比较方面,阮喜珍认为,ISO9000作为一族标准要兼顾不同行业的特点,因此相对六西格玛而言,其针对性和具体性较低。而六西格玛则是从特定的环境出发,根据客户和市场竞争等具体因素,对关键业务进行优化和控制。[15]六西格玛作为TQM的发展和延续,决定了图书馆在推行六西格玛之前,应当先进行ISO9000的认证,待质量管理水平达到三西格玛以上后再推行六西格玛。关于图书馆如何实施六西格玛,焦秋阳等通过对企业中六西格玛的实施过程进行修改,并结合图书馆工作的特点,提出了图书馆六西格玛理论实施图。该过程由服务质量评价、界定、测量、分析、改进和控制这六个步骤构成了一个质量控制循环,以此来帮助图书馆改善服务质量、改进业务流程。[16]目前,我国图书馆界对六西格玛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针对图书馆的具体特点提出了一些使用六西格玛的具体理论模型。六西格玛作为一种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应当引起图书馆人的重视。

3.5图书馆服务质量管理研究

对服务质量管理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西方国家的服务营销领域,到20世纪90年代其研究成果开始被欧美图书馆界的学者所认同,并陆续在图书馆管理中引入了服务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1988年,北美学者帕拉休拉曼(A.Parasuraman)、赞瑟姆(ValarieAZeithamal)和贝利(LeonardL.Berry)等人开始对服务质量决定因素和顾客对服务质量的感知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依据TQM理论率先提出了一种被称为“SERVQUAL”的服务质量评估模式,即:服务质量(Q)=用户的感知(P)-用户的期望(E)。[17]1999年12月,美国研究型图书馆联合会(ARL)根据得克萨斯农业机械大学图书馆六年来对SERVQUAL的研究和经验,共同发起了“LibQUAL+”研究计划。[18]“LibQUAL+”的研究目的是克服SERVQUAL在图书馆评价中的不足,使服务质量属性和问题指标更加符合图书馆的实际,并建立一种最实用的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方式。我国图书馆界对图书馆服务质量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晚,截至目前,我国以图书馆服务质量管理为主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就图书馆某一具体的服务工作的日常管理进行实证研究,如陈青在《谈提高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读者服务质量》中,论述了如何通过建立完善的读者服务体系来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19]二是关于SERVQUAL和LibQUAL服务质量评价工具应用的研究,如丹在《基于LIBQUAL的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模式研究》中,通过对改进后的LIBQUAL+进行验证性研究,揭示了图书馆服务质量上的共性问题;[20]三是关于TQM理论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在图书馆服务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如茹美霞和李桂阑等在《基于ISO9000标准的图书馆服务质量控制研究》中论述了图书馆服务质量与ISO9000标准的一致性,并阐述了如何运用ISO9000标准来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21]但是,国内关于图书馆服务质量差距分析和研究方面的论文相对较少,已有文章大都是从理论上对图书馆服务质量的差距进行分析,多偏重于定性分析,缺少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