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会计基础实验报告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会计基础实验报告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会计基础实验报告

篇1

二、 实验内容及过程

1、 建立账簿:按照公司实际业务的需要开设帐簿,建立现金、银行存款日记帐簿、总分类帐簿、建立各项明细帐簿,根据资料录入各账簿的期初余额。建账完成后进行试算平衡,以确保期初的正确性。在这过程中应注意:

(1)账页的正确选择;

(2)分清借贷方向,准确填写对应数字。

2、填制凭证:根据实验资料所给的原始凭证,填写相应的记账凭证。填写时要注意业务发生的日期,正确判断业务,准确的写出会计分录。另外还要注意每笔业务需要的凭证张数,需要一张以上凭证填列时,需在凭证编号后再加上一个分数(第*张凭证/共#张凭证)。最后需要在凭证下方的制单处签上制单人的姓名。过程中要求:

(1)内容真实可靠、内容完整、填制及时、书写清楚、次序使用;

(2)签章的使用及区别;

(3)原始凭证各联的用途;

(4)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支票的填制及使用要求。

3、原始凭证的审核:

(1)审核原始凭证涉及单位、责任人、时间、地点、金额的真实性;

(2)审核原始凭证要素的完整性,包括凭证的名称、日期、签名签章、内容;

(3)审核原始凭证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审核原始凭证摘要、金额的正确性;

4、填制记账凭证:

(1)必须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

(2)填写记账凭证的日期、编号、摘要;

(3)正确填写账户名称并正确反映借贷方向;

5、审核记账凭证:

(1)所附原始凭证是否齐全,两者内容是否相符,金额是否一致;

(2)借贷账户名称是否与经济业务相符,账户对应关系是否清楚,金额是否正确;

(3)手续是否完整,项目是否齐全,是否已签章;

6、登记明细帐,其中包括:

(1)三栏式明细账,适用于登记金额不反应数量的账户。

(2)数量金额式,适用于既需要核算金额又需要核算数量的明细科目;

(3)多栏式,适用于费用、成本和收入等科目的明细核算。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或原始凭证按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逐日逐笔进行登记相应的明细账。

编制科目汇总表:根据一定时期内的全部记账凭证,按科目进行归类编制的。

7、在科目汇总表中,分别计算出每一个总账科目的借方发生额合计数、贷方合计数。 划出“T”字型帐户 、登记科目汇总表 、对科目汇总表进行试算平衡。并根据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8、登记总分类账:根据试算平衡后的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帐总分类账户,并与其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应该进行平行登记。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的平行登记要点,有依据相同、期间相同、金额相同、方向相同。

9、对账:当完成本月所有业务后,就需要进行对账,即总账与明细账核对,各个对应科目余额相一致时对账工作就可结束。如果出现总账与明细账科目余额不相同的情况时,应查看该科目所涉及到的每笔业务的原始凭证,查出错误并进行改正。

10、结账:经过对账的工作后,可以基本保证该账务处理的正确性。就可以做结账的工作了,即把所有账簿中会计科目的余额都给结出来并进行试算平衡。

11、编制资产负债表的方法:

(1)资产负债表的平衡公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资产负债表是根据总账账户期末余额分析填列的。

(3)根据有关二级账户或明细账户的期末余额直接填列。

(4)根据同类的几个总账账户的期末余额合并或抵减填列。

(5)根据总账账户或明细账户的期末余额分析计算填列

12、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1)构成主营业务利润的各项要素。从主营业务收入出发,减去主营业务成本和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后得出主营业务利润。

(2)构成营业利润的各项要素。在主营业务利润的基础上,加上其他业务利润,减去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后得出。

(3)构成利润总额的各项要素。在营业利润的基础上,加上投资收益(亏损以“-”表示)、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后得出。

(4)构成净利润的各项要素。在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减去所得税费用后得出。

13、审核报表。

三、 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1、刚开始时,在登帐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书写错误,常常抄错数字或借贷写反、会计分录写错,导致核算结果出错,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使会计档案美观程度受损。这是就需要我们细心对待每一笔账,认真做好每一个步骤的工作、填写好相关会计档案。

2、会计分录是关键所在,在编制过程中不够熟练,有出错的情况,造成了后续工作的阻碍,浪费了时间、拖缓了完成时间。在这一过程中,以后还需要加强练习,熟悉课本知识。

3、错帐时,用错帐更正法,通常有划线更正法、补充登记法、红字更正法三种,严禁填补、挖改。

4、填写原始凭证时要格外注意书写格式及大小写。

5、装订记账凭证时要熟练,细心。

四、 经验总结

篇2

一、加强演示实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通过演示历届学生上《会计模拟实训》课时所做的凭证、账本和报表,使教学过程生动活泼,注意力集中,对演示原始凭证如支票和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格式获得深刻的印象,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的同时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知识。

(一)做好演示实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杨振宁博士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学生只有对会计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从而用好会计基础的知识。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会计基础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每节课的前十几分钟,学生情绪高昂,精神健旺,注意力集中,如果教师能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根据要讲内容,做一些演示,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收到良好教学效果。

(二)调动学生主动实践的积极性

实践教学要起到真正的作用,除教师自身的努力外,还必须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实践的意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钻研的学习热情,使其渴望通过实践掌握各种技能。实践证明,主动性的探索和研究,比被动性接收的教学效果要好得多。

调动学生实践操作的积极性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注意强调实践操作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实践操作与将来的毕业求职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对实践操作课程的认识程度。

2.邀请已经毕业,目前正在实际业务部门工作的学生回校介绍情况,通过他们对亲身经历的介绍使在校学生了解社会对人才需要的实际情况,以激发他们学习实践操作的迫切愿望。

3.在讲授专业课时,对于涉及需要进行实际操作的内容时,应充分强调实践操作对理解理论知识的重要作用,使学生能够从专业发展的角度去认真对待实践教学。

(三)将理论与实训融为一体,充分体现了“学中做”和“做中学”, 帮助学生理解教学重点难点

高职学生基础较差,接受能力较弱,教材中有不少专业术语同学们不太理解。教师如果照本宣科,学生就会觉得较难理解,影响了学习的自信心。如果运用实践教学,情况就不同,它直观、易懂、易记,具有教师口述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我努力拓宽实践的广度、增加深度,借助实践这一手段,使学生获得足够的感性认识,并引导他们迈向理性认识。从而减轻学生理解压力,力求把课上活,吸引学生。

这样边学边做,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会计职业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加强实际操作的训练,通过实际操作训练来更好理解理论知识,不断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便于学生掌握,提高学习效率。

二、加强学生实践,提高学生的素质

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使学生对教学知识点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要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必须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和写实验报告来达到这一目的。

(一)完善会计模拟实验室,采用角色扮演、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按教学计划利用期末最后两周时间进行基础会计模拟实训,通过一个企业一个月所发生的经济业务,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要求,使用真实的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按会计工作过程完成一整套会计核算资料。通过模拟实训达到仿真的效果。实践课的开展效果直接影响着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完善会计模拟实验室,配备多媒体、电脑等设备,力求将较真实的凭证引入课堂,创造仿真的会计环境。

(二)利用分组协作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实训室里进行实操,很多同学都遇到不同程度的问题需要老师解决,大多数时间老师根本无法兼顾,这样容易挫伤一些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我采取分组互助协作的方法。我们先把一个班的学生分成三类,分类方法如下:1.学生对理论的理解能力好的为一类。2.学生的动手能力强的为一类。3.剩下的同学为一类。我们把一个班分成若干组,每组都包括以上的三类学生,并任命一位能力较强的学生做实验组的小组长,做实验时充分发挥小组长的协调作用,让组员各施所长,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实验,并完成一份小组的实验报告,经过这样的分组实验。

(三)利用课外实操,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为了让学生更好更多地应用所学的知识,我在所教的班级成立业余的会计兴趣小组,利用课外的时间开展活动,经常进行课外实验,

在《基础会计》教学的实践过程中,笔者通过利用各种的实践教学来大大降低《基础会计》的教学难度,在实践教学中,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所以说:实践教学是提高《基础会计》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篇3

会计实验教学作为会计专业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操作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明确实验教学目标,更新实验内容,采用先进的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是当前实验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也是改革进程中十分重要的方面。

一、实验教学目标能力化

能力化要求会计实验教学的目标不仅是让学生掌握会计知识,而且要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因此会计实验教学目标定位不仅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还应包括能力目标。所谓知识目标是指学生今后继续学习所必须的基础知识,包括会计、审计及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掌握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审计监督鉤基本理论和方法;技能目标是指会计实验的操作技能,包括从会计凭证到会计账簿,再到会计报表一整套账务处理程序的实际动手操作技能;能力目标是指学生拥有学习能力、分析能力、职业判断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解决综合问题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并拥有在社会活动中正确收集、处理各种信息,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的能力。在实验教学中应避免只关注知识目标、技能目标,而不关注能力目标,把实验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能力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实验教学内容立体化

立体化要求会计实验教学内容必须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别设计,一般应包括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拓展性实验三种性质的实验。其中,基础性实验属于课程理论教学的深化,针对性强。但较为单一,适用于会计的初学者。实验内容应紧密结合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的理论内容,实验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增强初学者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后续学习的积极性。综合性实验是运用某一课程或多种课程的知识,对学生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法进行训练的一种复合性实验,适用于已掌握一定会计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学生,实验内容应紧密结合高级会计和行业会计的理论内容,实验目的是培养学生从事不同行业、不同组织形式企业的会计工作,积累实务操作经验,增加社会适应能力。拓展性实验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自己创造实验条件,自己设计实验方案,经指导教师审核,再去实施实验方案,通过实验证明自己的理论设计是否与实际相符。拓展性实验适用于已完整系统学习过会计理论的学生,实验内容应从会计操作拓展到财务管理和审计的有关内容,实验目的是培养学生从企业管理的不同角度全面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塑造应用型的商层次会计管理人才。会计实验教学要加大综合性、拓展性实验的比重,对一般性、规律性的实验项目进行压缩,给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留出足够的学时。并对综合性、拓展性内容的实验项目优先纳入实验教学计划。

三、实验教学方法多样化

本科层次的教育,对学生的能力要求除需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外,还应具备一定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因此,会计实验教学方法不应局限于演示法,即教师讲授会计资料的填制方法,学生模拟教师的步骤被动的练习,应当向多样化转变,在原有的教学方法基础上引入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通过对具体事件的分析来促进学习,最突出的优点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扮演了更为积极主动的角色,主要应用在财务管理、经营分析、财务审计这个层次的会计实验上,这种方式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模拟教学法是以“情景模拟”实验方式进行的。主要应用于财务会计的课程实习。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集角色扮演与岗位体验于一身,按会计职责岗位分组,将参加实验的学生分为出纳、制单、审核、记账、成本核算、主管等多个组。实验时可轮流地模仿每个角色。使学生产生一种置身于实境的感觉。这种方式使学生既学到业务知识,又训练相互协作的能力,更培养每个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式教学法是以erp沙盘模拟实训方式进行的,主要应用于综合实习,需要将财务会计与其他专业课程结合起来。该方法将企业结构和管理的操作全部展示在模拟沙盘上,以最直观的方式让学生去体验复杂、抽象的

经营管理理论。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能够全面学习,综合运用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物流管理等相关专业知识,同时学生在分析市场、制定战略、组织生产、整体营销和财务结算等一系列活动中,能够了解和体验企业经营运作的全过程,认识到企业资源的有限性,从而深刻理解企业的管理思想。领悟科学的管理规律,从而拓展了专业知识领域。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兴趣,并鍛炼学生多方面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

四、实验教学手段现代化

会计实验教学手段现代化,不仅仅是建立了电算化实验室或者是使用了多媒体教学就能够实现的。在会计实验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实验手段的运用必须整合手工会计实验和电算化会计实验。使二者有机地融为一体。对于手工实验室。首先要做到实验环境仿真化,实验室内的布置按相应职能岗位划分,由六个岗位组成一个小组,包含出纳、制单、审核、记账、成本核算及主管等,这样在流程式的实验中可以使学生各司其职,又互有紧密的联系,象征性地代表了一个财务科组。其次要做到实验道具逼真化,在各个不同岗位上,按职责范围分别配置一套完整的会计道具,从算盘、练功钞、借支单、支付证明单据、记账凭证、转账凭证单据到分类账和总账的账簿、各类会计业务处理流程图以及全套会计科目章,使学生直接接触实物,亲自实骏。从而获得履行职责的感受。对于电算化实验室,应以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为基础平台,以专业gtg机软件为载体,以科学 组织的案例、数据、图表和知识系统为实验教学材料,构造一系列完成特定实验项目的实验教学系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针对有些具体实验,如填写凭证的要求、账账核对的流程、账簿的装订等,还有会计软件的演示,都是在课堂上不容易讲清楚的。我们便利用计算机作为辅助教学工具,并在讲台上设立配套的教师专用微机等先进声像设备,使学生可参照教师的演示及笔记自己进行实验。达到直观、准确的效果。此外,还应建立erp沙盘模拟实验室,针对一些综合实习,可以省略手工实验操作,选用erp沙盘实验平台进行全面的电子化仿真演练。

五、实验教学考核方式多元化

会计实验教学考核的内容不仅包括实验态度、实验理论。还包括操作技能和实验报告。实验教学的考核方式应根据实验教学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1)观察方式。可以通过学生有无迟到、早退、缺课,以及实验中有无大声喧哗、是否爱护实验器材、是否注意环境卫生等方面进行评定,占实验成绩的10%。2)实验操作方式。观察每位学生的实验操作情况,对学生在实验过程的主动性、操作的正确性、动手熟练程度等进行全面考查。其中手工操作技能可以通过记账凭证的编制与装订、会计账簿的登记与结算、会计报告的编制与分析等方面的规范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由手工实验指导教师根据学生手工实验完成上交的记账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等资料以及参考现场实验情况评定。电算化操作技能可以通过对会计电算化软件的了解、熟练地操作与维护等方面,由电算化指导教师根据现场抽查和学生完成的电子版信息等评定。实验操作占实验成绩的50%。3)抽查提问方式。在实验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随机提问,可以对学生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质疑或提问,也可采用针对实验项目的思考题进行提问,提问以交流的方式进行,尽量不干扰学生的实验,最后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给出实验成绩,抽查提问占实验成绩的10%。4)实验报告方式。实验报告应于实验完成后一周内,以实验教学班为单位交给指导教师,不能按时交实验报告的学生,成绩将被扣分,指导教师应及时批改实验报告,对有错误的地方作记号,并及时反馈给学生。指导教师根据实验报告完成情况合理给出实验报告成绩。实验报告占实验成绩的20%。5)笔试答题方式。实验理论水平的考核,可以通过笔试方式进行。笔试成绩占实验总成绩的10%。

参考文献:

[1]沈志荥,马文超,大学会计专业实验教学的思考与棵索[j],教育教学研究,2009(4)

[2]于玉林,会计实验创新教育的探讨[j],会计之友,2009(2)

篇4

天津工业大学工商学院作为国家财政部与地方高校财会实践教学共建重点实验室基地,以及天津市教委认定的优秀实验室建设单位,近两年在会计实务的综合性设计实验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一、会计实务设计性实验的特征及教学目标

(一)会计实务设计性实验的特征

1.需在全面熟悉案例企业经营情况的基础上进行。会计实务设计性实验是在一个已经成熟运营的、有着完整企业各项数据及状况资料基础上,企业财务会计作为企业经营管理者,合理地、经济有效地继续一个时期的经营运转,因此,每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是承前启后的。

2.需以财务小组为基本单位进行会计实务设计性实验。将参加设计实验的学生组成若干小组,实验小组中按照企业财务部门的岗位及职责,建岗定位,合理分工。

3.会计实务设计实验小组(财务部门)的设计活动必须协调进行,集体完成。由于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的组织是一个相互制约,相互支持的系统工程,因此,财务部门中的出纳、材料采购与付款、存货管理、成本核算、销售与收款及固定资产管理等不同主管会计,在财务负责人的组织协调下,必须随时保持沟通,方可使企业合理有效地经营运转成为可能。

4.会计实务设计实验成绩构成具有综合性。每一会计实务设计小组需完成一套完整的实验成果。包括一个月的完整业务设计表、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装订册、一套完整的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实验报告,以及电算化的完整操作。就目前实施的评定成绩构成为:小组集体设计实验成果占55%,个人岗位总结报告占20%,出勤占15%,小组电算化完成占10%。

(二)会计实务设计性实验的教学目标

通过学生对大学期间所学的会计专业及相关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合理设计企业的经营运作活动,在不断的协调讨论中进行,将会计实务与理财理论、市场营销理念综合融入经济业务发生设计、核算及分析过程,并最终全面完成企业一个时期的生产经营运行过程,达到增强学生沟通合作能力,全面提高综合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目标。

二、会计实务设计性实验的教学组织环节构建

(一)案例设计及内容要素

会计实务设计性实验案例目前没有成熟的教材可以使用,在进行此项课程的时候,使用的是教师编写的讲义。案例编制别注意难易适中,基本资料内容齐全。案例内容要素主要包括:涉及企业的企业性质、规模、生产经营范围;产品及主要生产工艺过程、产品消耗定额及成本核算方式;主要供应商、主要客户参考;上一会计期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参考;期初建账资料等。

(二)实验材料准备

会计实务设计性实验前需准备的材料有:完整的会计账簿一套;收、付、转记账凭证;科目汇总表会计报表;企业常用的外来的原始凭证和自制的原始凭证样式。

(三)财务部及会计岗位设置

每一财务部一般由7名学生组成。会计工作岗位主要有:财务总管、出纳员、材料采购与存货核算员、销售与应收账款核算员、成本核算员、固定资产及税金核算员、期间费用核算员。

(四)经营过程设计及会计核算组织

若干财务部在同一企业经营状况基础上开展供、产、销经营活动。每笔经济业务的发生都要求一定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如企业投产领料,仓库是否有足够的库存,如需购料银行是否有资金付款,采用什么结算方式最为经济等,若干会计岗位必须不断地加以商议和协调进行经营过程设计。

企业一个时期的经营业务活动基本确定之后,按会计工作岗位开始编制相应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及结账,编制会计报表。会计核算过程的难点是正确确定不同经济业务原始凭证的类型及填制。各财务组手工实验设计全部完成后,有条件的应该将设计全过程利用财务软件进行运作,以进一步巩固电算化操作技能。

(五)实验报告总结讲评的组织

各财务组实验完成后,首先在各小组内进行经济活动有效性分(下转第85页)(上接第82页)析,测算财务分析指标完成情况。包括企业的偿债能力指标、资金营运能力指标、获利能力指标及企业发展前景评价指标等。分析企业经营设计与会计核算中的收获与存在的问题;尔后逐一小组台前讲述,其他小组进行讨论讲评,并将评价意见填写于实验报告的相应意见栏中;最后,教师进行点评总结,将教师点评意见填写于实验报告的相应意见栏中。

三、会计实务设计性实验对现有会计实验教学的突破

(一)对培养学生创造性地主动经营企业,并具有良好的沟通与协调能力有重大突破

会计实务设计性实验对现有会计实验教学的突破,是学生不再是在既定的企业经济业务发生基础上,进行事后算账。变每人独立记账、算账、报账的过程练习为集体解决企业经营业务发生的合理性、会计核算资料应该如何生成等问题。集体商议如何采取更有利的资金管理策略经营企业,供、产、销以及资金运动各环节,脱离岗位沟通企业将不能正常运转。在同一设计起点上取得的实验成果将产生差异,不同的经营业绩和会计核算的成果是每一个集体共同努力的结晶。由此培养学生创造性地主动经营企业,并具有良好的沟通与协调能力有重大突破。

(二)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使会计专业技能和企业理财能力在高仿真实战中得到综合提高

会计实务设计性实验对现有会计实验教学的另一突破,是变被动的经济业务事后核算处理为创造性地系统设计企业的资金运动全过程,设计中学生必须调动所学的会计基础、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及内部控制等学科知识,在高度仿真的企业经营环境下,实际进入经营管理者的角色状态,进行一项又一项的决策,并完全主动地对设计的经济业务完成账务处理,最后通过核算成果的财务分析,反思企业经济活动发生、发展的合理性及效益性,使会计专业技能和企业理财能力在高仿真实战中得到综合提高。

(三)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敏锐的职业判断力有重要突破

现有会计实验教学是全班学生使用相同的教材,实验操作过程和结果要求完全一样。会计实务设计性实验是在相同设计约束条件下,不同财务小组的经济业务设计产生不同的财务经营成果。实际表现为不同财务小组的经营业绩和财务核算及管理水平的竞争。竞争中必然地强化各实验组学生的企业竞争意识和岗位合作意识,考验和锻炼会计人员敏锐的职业判断力。

四、结束语

随着社会科学与经济发展的不断进步,企业对会计专业学生应对工作岗位的主动性、创造性,相关专业知识的实际综合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实务综合设计性实验应作为丰富现有会计实验教学的内容,应设置于学生毕业前,相当于其他专业的一项毕业设计。笔者实践中认为应特别把握的难点是实验案例资料的充分完整性,实验用材料的适用性,如建账资料的完整性,各种空白外来原始凭证和自制原始凭证的搜集与提供,对于设计性实验的组织者提出较高的要求。因此,案例资料的完整性,实验材料的适用性,是决定设计实验能够顺利进行的基本保障。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育部[2007]2号文件,2007.1:24.

篇5

(一)加强会计模拟实验的必要性

会计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在会计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有扎实的会计理论基础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会应用会计理论和方法,解决会计实践问题。这种实践操作能力除了可在企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实习获得外,还可在学校为学生创造一个模拟“财务处”,使学生通过模拟实验获得。

(二)会计模拟实验比校外企业实习能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动手机会

会计工作的直接载体是各种票据和账表,所有这些会计票据、账表都要求填制及经办的会计人员签名或盖章,以明确经济责任。从未动手制作过此类票证、账表的学生动起手来总会出错。为了避免出错,也为了及时获得会计信息,再加上会计资料涉及商业秘密,多数情况下,实习企业给予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极少。因此,多数学生到校外企业实习也只能是观光实习,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会计模拟实验通过创造一个模拟的企业,可以使学生在这种模拟环境中,根据实验内容的要求,自己动手,根据经济业务填制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直到进行财务分析。通过这样的模拟实验,学生对会计工作的全貌有了直观的了解,既培养了动手能力,又加深了对会计基础理论和会计工作内在联系的深刻认识,这种实践效果,是在校外企业实习所无法比拟的。

(三)会计模拟实验增强了学生的职业意识,强化了技能训练

在会计教学中,长期以来一直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对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这有悖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因此,一些学生参加工作以后,虽然有较强的会计理论知识,但实际操作能力很差,不会制凭证、登账、结账和编制报表。会计模拟实验的任务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能够亲自动手操作。例如:让他们分别充当出纳、会计、会计主管和稽核人员等,练习假币识别、点钞、原始凭证的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报表的编制以及审核签字等,大大缩短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距离。

二、会计模拟实验的组织

(一)会计模拟实验的内容

会计模拟实验的内容分为单项、阶段性和综合模拟实验三类。

1.单项模拟实验

这种模拟实验是以理论教材的章节为实验单位,按理论教学进度分别组织实验。如在《基础会计》的教学过程中,可分别开展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填制审核和传递、会计账簿的开设和登记、结账和错账更正实验等;在《财务会计》的教学过程中,可分别开展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试算平衡表、会计报表的编制和审核实验等。这样可使学生在学完一个内容后,在实践操作中对会计理论知识形成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2.阶段性模拟实验

在学生学习完一门会计专业理论课之后,应安排一周左右的时间,对本课程所涉及的经济业务和相关会计处理方法、程序进行比较综合的模拟实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本课程所涉及的相关知识。比如在学完《成本会计》后,可设计一些材料费、人工费、水电费、燃料费等费用的结算和分配业务,让学生运用所学过的各种成本计算方法,计算产品的成本,使学生熟练掌握费用的发生、归集和分配的全过程,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3.综合模拟实验

这种实验主要是在学生学完大部分专业课程后进行,以提高学生对所学过的专业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综合模拟实验的资料,是某一模拟单位某一特定月份完整的会计资料,包括企业的基本情况、成本计算方法、各账户的期初余额、原始经济业务、财务分析指标、相关财务制度和政策规定等。按照实验的总体要求,从填制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到完成实验报告进行全面、系统的综合模拟实验。

(二)会计模拟实验的方式

对于单项模拟实验和阶段性模拟实验来说,实验内容不多,一般要求每个学生独立完成;而对于综合模拟实验,因其实验内容较多,工作量较大,综合性较强,实验时可采用以下组织方式:

1.个人独立运作

要求每个学生各自单独完成全部会计模拟实验内容。其优点:学生通过整个实验过程可以全面、系统地掌握各项专业技能;其缺点是:不能使学生感受到实际工作中会计机构各岗位的业务分工和内部牵扯制度以及会计凭证在各岗位之间的传递过程,学生的工作量大,材料消耗也大,实验成本较高。

2.分工运作

要求把学生进行分组,在每组中按照会计机构内部各岗位的分工情况,进行分岗位操作。其优点是:增强实验的真实性和直观性。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既能熟悉、明确各种会计岗位的基本职责,掌握各类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过程以及原始单据和其他会计凭证在各个会计岗位之间的传递程序和方式,也能了解到财务部门与企业内部其他单位及外部有经济业务往来的相关单位的财务关系,掌握相关业务的处理方法。其缺点是:实验过程组织难度相对较大,而且学生对实验内容的全面了解和掌握程度明显低于个人独立运作方式。

三、目前会计模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过分强调会计核算,忽视会计监督

会计模拟实验基本都是要求学生完成“凭证――账簿――报表”的循环,即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再根据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最后根据账簿记录编制会计报表。学生拿到实习资料后,接着就按要求编制记账凭证,忽略了“审核、监督”这一重要环节。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教师在准备资料时,没有准备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供学生判断、选择,使学生从观念上淡化了这一步重要的审核工作。

(二)模拟实验指导教师由会计专业教师或实验员担任,脱离实践

目前,高校中的会计模拟实验指导教师多数是由会计专业教师或者实验员担任,而这类指导人员对于具体的经济业务环境一般也未亲身经历过,在指导实验过程中,只能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凭自己的能力来判断具体经济业务的处理方法。但理论知识往往与实际会计操作有一定的差异性,使指导教师的解释表现得不够真实,脱离实践。

(三)模拟实验中偏重手工会计,忽视计算机会计

由于计算机会计的快速发展,大多数企业实行了会计电算化,以计算机代替手工进行会计处理,会计基础知识和计算机知识成为现代会计人员所必备的能力。但在高校会计模拟实验中,绝大多数仍然停留在手工会计模拟阶段,对于计算机会计的模拟实验进行得还很少。学生工作以后,还要适应计算机会计的处理方法。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师生在意识上对计算机会计模拟实验的重视程度不够。

四、对今后会计模拟实验的设想

(一)配备有经验的专职会计模拟实验指导教师

会计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应选择那些既有深厚的会计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有高度敬业精神的会计人员担任学生的实验指导教师。如果学校与校企合作办学办得好,还可以聘请企业中有经验的高级会计人员到学校进行指导,增加学生实验的现场真实感。这些对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二)加强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

高校已经配有计算机会计实验室、财务软件,只是还没有充分利用起来。可以利用现有的资源,让学生在手工会计模拟资料的基础上重新进行计算机模拟,从原始数据的录入、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编制,到计算机自动登记账簿和生成会计报表,让学生从计算机会计模拟中体会到会计电算化的快捷方便。从手工会计模拟到计算机会计模拟,计算机模拟是在手工模拟之后进行的,学生对经济业务已比较熟悉,虽然计算机模拟的时间可能较短,但收到的效果却很大。

篇6

二、会计综合模拟实习包括哪些内容

会计模拟实习可分为单项模拟实习、阶段性模拟实习和综合性模拟实习三种形式。

单项模拟实习,是根据会计基本理论教材中的各章节为实习单元,按授课进度分别组织实习。在基础会计的教学过程中,可适当地进行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的练习,再进行记账凭证的填制审核和传递的练习、会计账簿登记的练习等。

阶段性模拟实习,是在学生学习完成一门会计专业课程后,学校应安排一到两周时间,对本课程所涉及的经济业务和相关的会计处理方法与编制程序进行综合的模拟演练,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深化本课程所涉及的相关知识。比如在学完《财务会计》后,可涉及一些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负债、收入、费用、利润和利润分配的取得等,根据记账凭证填制有关总账,明细账登记以及编制报表等财务处理方法。

综合模拟实习一般在专业课学习完成后再进行,以提高学生对前面学过的知识(如各种会计方法、程序和会计实务)加以综合运用的能力。综合模拟实习资料一般是以单位某一特定月份完整的会计资料,包括基本情况、产品生产工艺过程,成本计算的方法,各账户的月初余额、原始经济业务、财务分析指标、相关财务制度等,按照综合模拟实习的总体要求,从填制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编写财务说明书到完成实习报告,进行全面、系统、综合的模拟演练。

综合模拟实习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分为单独操作和分组操作。单独操作,要求每一位学生单独完成会计模拟实习内容。这样做的好处是能使学生通过整个实习操作过程全面系统地掌握各项专业技能;不足之处是不能使学生感受到会计工作的实际情况,不能了解会计凭证在各环节之间的传递程序,学生操作量大,耗用的材料多,费用高,会加大实习成本。采用分组操作,即在每一组内按照会计工作各岗位的分工,进行分项操作。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一方面能明确各项会计岗位的基本职责,掌握各类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过程以及原始单据和其他会计凭证在各个岗位之间的传递程序;另一方面也能了解财会部门与企业内部及外部有关经济业务往来的关系,掌握相关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方法。不足之处是组织实习过程难度较大,而且学生对实习过程并不熟悉,对实习内容也不是全面了解。

三、我校综合实习的做法

(一)前四周会计手工模拟实习

财会的理论教学一般比较抽象,通过对一套完整的会计业务的手工处理,让学生自己动手从填制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成本核算、编制财务报表到财务分析,有助于学生理解各种核算方法和会计账务处理流程。虽然会计电算化比较普遍,但在电算化处理之前进行手工操作,有利于学生理解电算化的原理。在实际工作中,不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目前还是采用手工或者手工与电算化“双轨”运行进行账务处理,进行手工模拟实习有利于学生面向基层就业。在手工模拟实习中,要求学生严格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进行操作。

(二)后两周会计电算化实习,检验手工模拟实习结果

在信息技术广泛使用的时代,大多数企业已全部或部分实现了会计电算化,会计知识和计算机知识成为会计人员的“左右臂”,缺一不可。但在会计模拟实习上,许多学校目前还仅仅停留在传统的手工操作阶段,没有“与时俱进”。对此,我们进行了改革,要求学生在手工模拟基础上,再使用具有代表性的财务软件进行会计电算化模拟。具体做法是:利用现有会计模拟实验室,在手工模拟核算资料的基础上,重新进行会计电算化模拟,从系统初始化设置、建立账套、编制记账凭证,到自动登记账簿和生成财务报表,让手工操作的实习结果通过会计电算化处理得到进一步的验证,让学生深刻理解会计电算化的原理,体验电算化的优越性。

(三)这样做的优缺点

1.通过会计手工模拟实习,可以全面了解大学四年来所学的会计财务课程。但是遗憾的是,虽然在每个阶段都做了相应的模拟实验,但没有一个总体印象,这样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学过的内容。

2.通过后续的会计电算化实习,能让同学更加熟悉会计电算化的操作,也使得学生在毕业后能更快地适应工作,但这一个阶段不能独立,要以前面的学习为基础。

3.两者结合进行,可以取手工模拟之长补电算化操作之短。因为手工做账的最大好处是明了会计线索的来龙去脉,更好地理解会计原理;而电算化的好处在于减少计算错误及繁琐计算,用电算化实验过程检验手工模拟的结果。

四、进一步做好综合模拟实习工作的具体措施

(一)学院领导应高度重视,建立一套科学合理、易于操作的实验考核办法

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认真地参加会计模拟实验,必须制定一套具有针对性和约束力、并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灵活考核办法。一般来说,可从实验技能、实验纪律和实验报告等几个方面来综合评价实验成绩,其中以实验技能为核心。实验成绩在专业学习中属于什么样的地位,也是急待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单项模拟实验和阶段性模拟实验的成绩应并入相关课程的总成绩,而综合模拟实验的成绩应单独作为一门课程列示。

(二)师资

要求教师既要懂会计手工实操又要熟悉会计电算化的操作。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社会科学,因此要求会计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全面系统地传授基本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而且还应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应用会计理论和方法解决会计实践问题的能力。

(三)物质条件

物质条件是指,合适的财务软件、有连续6周手工兼使用电脑的实验室、大量的配套账本及账页。会计模拟实习中应重视材料的选择。实习材料的质量是影响会计模拟实习质量的关键。目前这方面的材料较少,特别是综合模拟实习的更少,大多是工业企业会计的实习内容,并且实际上实习项目单一,在新的会计制度实施后,相关教材并没有及时补充修订。这就给学校组织实习带来困难。所以希望专家、学者应重视会计模拟教材的编写工作。

篇7

会计学的课堂理论教学,一般比较抽象,学生对如何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难以形成全面直观的认识。面对实际工作中各种各样的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面对复杂纷繁的经济业务、会计核算程序和方法,一般都需要一个比较长的适应和重新的过程。为改变这种状况,各院校在过去的理论教学中,一方面强化“会计原理”和“专业会计”的作业练习,另一方面,着重把目光盯向企事业单位,试图通过校外实习这个环节来克服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相脱节的状况。虽然这种“走出去”的做法,有助于加强学生对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内在联系的认识。但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使得校外学习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实习目标和实习任务很难按质按量按设计要求完成,原因在于:

首先,会计工作环境不适合于同场集中实习。其一,为了方便各种票证、信息的传递,一般单位的财务部门在空间上大多按岗位之间的业务联系紧凑布局,其办公场所没有足够大的空间来容纳一大批参观实习的学生;其二,为保证会计数据运算、书写及输入的正确性,会计工作环境要求保持安静,接纳大批实习学生会破坏这种环境。故校外实习只能分散进行,这种点多面广的实习布局,增加了实习管理的难度,而且也给联系实习地点带来了很多困难。

其次,会计工作的严肃性,决定了校外实习不能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反映和监督,而完成这一职能的直接载体是各种票据和账表。所有这些会计票证、账表都要求填制及经办的会计人员签名或盖章,以明确其岗位职责。从未动手制作过此类票证、账表的实习学生动起手来,总会出错,或者是为了保证尽量不出错而对一些简单的业务花费太多的时间。为了避免出现差错,也为了及时提供会计信息,多数情况下,实习单位给予实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极少,特别是已经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就更没有实习学生上机操作的机会。因此多数实习学生到了单位也只能是进行观光实习。

再次,会计工作的政策性、连续性及时间性特点,决定了校外实习不可能全面接触了解各类型的经济业务以及各个时期的不同账务处理技能。

另外,实习经费投入不足也是实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实习接受单位要求的实习经费不断增加,与院校实习经费日趋势紧张的矛盾日益加剧,导致缩小实习规模、缩短实习时间、缩减实习,甚至取消校外实习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使得校外实习处境艰难,实习质量没有保障,预期的实习效果也很难达到。

综上所述,一方面校外实习存在诸多问题和困难,致使这一实践环节难以有效实施,而另一方面,培养人才又需要强化实践,增强技能。出路何在?科学中的仿真原理是模拟客观事物在客观环境下存在的特征和运动过程,建立与原型相似的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实验来探索原型的机理和性。会计现象在表象上千差万别,而在本质上存在着许多共同特性,且会计工作组织具有循环往复的特点,有鉴如此,把自然科学中的实验机制引入社会科学中的会计教学过程,进行室内会计模拟实验教学的构想和实践便应运而生了。

2会计模拟实验的涵义和基本特征

根据实验科学的原理可知,实验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主观世界最基本的方法和手段。实验的涵义是这样一个过程:人们为了一定的目的,利用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手段,人为地控制、创造或模拟客观对象的存在条件,使自然过程或自然现象以比较纯粹的或典型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在有利的状态下,观察、、研究和把握自然现象过程的本质、内在联系和特点、变化过程及结果,由此而揭示出客观世界自然现象或自然过程的运动规律。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实践的发展,自然科学中的仿真和模拟等实验方法和原理也逐渐被引入管理科学和其它社会科学。会计工作具有直观、明确、具体的业务范围,其反映和监督的内容是企事业单位的资金及其运动过程。而资金的具体运动过程总会表现为各种各样的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为了分门别类地正确反映和监督各项经济业务,通常是运用填制会计凭证、设置账户、登记账簿、成本和编制会计报表等专门方法为载体,对其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显然,上述会计方法、会计事项及其与之相联系的会计工作的内部和外部环境,都可以通过模拟、加工、改制等手段进行重新塑造,并以基本而纯粹的形态表现于某一特定的实验实习环境中,即会计模拟实验室。这种在模拟条件下重塑的模拟实践教学模式,是会计学科实践教学的新发展。为培养学生会计实践技能提供了新的广阔的前景。

根据以上分析,会计模拟实验应当表述为:以企事业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实际经济事项以及与产生和形成这些经济事项相关的内部和外部经济联系、会计核算程序、会计凭证在各会计岗位的传递程序作为模拟实验对象,按照会计制度的要求,用直观真实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和报表,进行会计业务模拟实务演练,从而,使学生对企事业单位会计工作获得直观、系统全面认识的一种室内实践方法。

会计模拟实验,既不同于传统的会计理论教学,又不同于校外专业实习,它是理论教学与校外实习相结合的复合体,故与二者相比,具有不可替代的特点和优越性。

2.1会计模拟实验具有模型化的实践性特点

会计模拟实验,就是将模拟对象模型化,通过模拟其生产经营过程让学生在其中进行会计活动,从而掌握会计理论和熟悉会计操作技能。在这种模拟环境中,学生根据实验内容的要求,自己动手,根据经济业务填制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计算成本,编制会计报表,编写财务报告,进行财务分析,仿佛置身于实际单位的财务部门一样。这就使他们对会计工作的全貌有了清晰直观的了解,既培养了动手能力,又加深了对会计基础理论和会计工作内在联系的深刻认识。这种实践效果,校外实习是无法与之比拟的。

2.2会计模拟实验具有可塑性强的特点

对事物规律性的认识,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既定条件,以获得对事物内在规律性的认识。同样,在会计模拟实验特别是在一些专题会计实验中,可塑性强的特点更趋明显。比如,为了实现“了解在实行内部经营承包责任制中如何按照责任会计的原理组织内部经济核算问题”的实验目的,我们就可以通过设立内部责任单位、承包指标、核算形式、劳务结算方式、分配办法、机构运行程序等条件,按照事先设计的经济业务,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核算,探求责任会计的实施原理和过程。再如,为了使学生获得对“企业亏损”这一经济现象的直观认识,只要在设计或选择经济业务时,人为地制造“支大于收”这一条件,就可以实现核算结果出现亏损。而在校外实习,我们既不能为了实习而让企业发生亏损,也不能等到企业发生亏损时再去学习。设定条件不同,所得结果也不一样。这样,我们就可以方便地按照预定的实验目的,进行不同的模拟演练。

2.3会计模拟具有纯化环境和过程的特点

实验,能够使人们排除复杂的多属性的自然物质运动过程中的各种偶然及次要因素的困惑和干扰,将研究对象从复杂的联系中隔离出来,使其呈现在一种纯粹的状态和环境中,以便深刻、系统、完整地把握某一自然现象的本质特征和规律。这种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将研究对象进行纯化的过程,对于会计模拟实验同样是必要的。

对会计模拟对象的简化或纯化过程,一般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纯化会计环境,即把会计从社会外部和企业内部复杂的联系中简化出来,使在实验中必须保留的联系,仅仅是为了实验目的而存在;二是简化会计过程,即把握实验内容缩短会计过程,以便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对会计过程的全面认识。在实际工作单位,会计工作联系广泛,业务繁杂,且一些经济事项的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并不具有规律性,需了解的经济事项在实习过程中未必就会发生,而短期的校外实习往往难以对实习单位的会计循环过程获得全面的认识。而在实验室里进行会计模拟实验,完全可以对模拟原型单位的会计事项进行加工、改制、提炼、减化,缩短其会计核算过程。这样,在较短的时间内,即可对会计核算的全过程进行全面且深入的认识。

3会计模拟试验组织

会计模拟实验,按实验内容的综合程度分为综合实验和专项实验两种类型,专项实验又细分为单项实验和专题实验两类。

3.1综合实验的组织运行方式。

综合实验的实验资料,一般是以某一模拟单位某一特定月份完整的资料,包括基本情况、产品生产工艺流程、成本、各账户的月初余额、原始事项、财务指标、相关财务制度和政策规定等,按照实验的总体要求,从填制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编写财务情况说明书、到完成实验报告,而进行全面、系统的综合会计模拟演练。

综合实验的组织运作方式,一般采用混岗运作方式和分岗运作方式两种。

采用混岗运作方式,要求每一位实习学生各自单独完成(或者两个学生为一组共同完成)全部会计模拟实验。其优点是,可以让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对各项专业技能得到系统的、全面的掌握。而且便于在学生人数多的情况下组织集中实习。其缺点是,首先,不能使学生感受到实际工作中会计机构各岗位的业务分工和内部牵制制度,以及会计凭证在各岗位之间的传递过程;其次,这一运作方式下,学生的工作量大,耗用时间长;再次,就是材料消耗大,会提高实验成本。

采用分岗运作方式,要求对实习学生分组,在每一组内按照会计机构内部各岗位的分工,进行分岗操作。这样学生就能在实习过程中,熟悉明确各会计岗位的基本职责,掌握各类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过程,以及原始单据和其他会计凭证在各个会计岗位之间的传递程序和方式。同时也能了解到财务部门与企业内部其他单位,以及外部有经济业务往来的各有关单位的财务关系,掌握相关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方法。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直观性、真实性强。这是这一运作方式的优点所在。但这种方式在实习过程中组织难度较大,而且学生对实习内容的全面了解和掌握程度明显低于混岗运作方式。

此外,还可以采用纯手工实务操作与电算会计相结合的运作方式。计算机作为处理信息高速化的工具已普遍在会计工作中得到。新时期的会计人员,不仅要掌握各种会计和方法,还要熟悉微机操作,及相关财务软件的应用。同时,为了能够将电算会计实验与手工操作两种运作方式进行有机结合,在采用手工操作与电算会计相结合的运作方式时,有两种选择:一是混岗式的手工操作与分岗式的电算会计相结合;二是分岗式的手工操作与混岗式的电算会计相结合,这样就能取得最佳的实验效果。

3.2专项实验的组织运作方式。

专项实验按其实验内容和目的不同又分为单项实验和专题实验。

单项实验,即以理论课教材的章节为实验单位,按理论教学进度分阶段组织实验。如货币资金核算实验,固定资产核算实验,产品成本核算实验,编制财务报告实验等。

专题实验,即对经济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的会计现象和新的核算方法,及时地加以,设计和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实验资料,形成专题实验内容,如以责任会计、质量会计、标准成本会计为内容的专题实验。

与综合性实验相比,专题实验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便于学生及时消化课堂教学内容,及时地掌握会计工作过程中新出现的核算课题。

4会计模拟试验考核项目的确定

实验成绩的考核是会计模拟实验系统的重要环节。它是提高实验质量、促进实验过程良性运转的有力保证。为此,有必要建立一套合理、行之有效、易于操作的实验考核体系,将实验要求与实验项目完成的质量进行指标量化,按量化指标和规定的评分程序,对每一个学生实验运作的全过程进行考核并评定成绩。

实验考核项目的确定,决定于该实验的要求、环节和内容。具体考核项目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实验纪律。主要包括实验制度的遵守情况和实验课堂表现两大方面,严格的实验纪律,是模拟实验有序进行的重要保证。没有一个好的实验纪律,就难以取得良好的实验效果。

实验日记。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结合实验内容,撰写实验日记。通过该环节提高学生运用会计理论,认识和解决实际的能力。同时,实验日记也是编写实验报告的基本素材。

实验技能。它是会计模拟实验的核心。具体内容包括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装订会计档案,以及对会计凭证设计、会计程序、会计方法的分析与修订等项目。

实验报告。它是完成会计模拟实验的书面总结,该环节主要是考核学生能否以某一或某几个实验项目的内容作为中心论题,准确地阐述各种性质的经济业务账务处理的依据、相关制度及会计政策,能否结合实验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提出问题,并联系业务及当前实际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

5会计实务模拟理论的实践价值

5.1会计模拟实验是实现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在仿真模拟环境中,学生根据实验内容的要求,自己动手,从填制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成本核算、编制会计报表到财务分析,仿佛置身于实际单位的财务部门一样。学生通过实验对会计工作的全貌有了清晰直观的了解,既能培养动手能力,又能加深对会计基础理论和会计实际工作内在联系的深刻认识。

5.2会计模拟实验是有效解决实践教学目标与校外实习环境不协调这一矛盾的最佳途径

会计学科比其他社会学科具有更强的社会实践性,故要求会计专业的学生应具备较强的会计实践运作技能。然而实习经费的普遍不足,实际工作单位财务部门工作环境的限制,单位商业机密的安全,会计工作的阶段性、时间性特点等因素,决定了校外实习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预期效果。而进行会计模拟实验的优点在于,模拟业务设计及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可塑性强,实习成本低,仿真模拟的效果非常接近现实。校外实习中不能达到的实习目的,在室内会计模拟实验中较大程度上得以实现。

5.3会计模拟实验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推动素质的有效途径

会计专业的学生进行校外实习的主要目的有两个。其一,了解并掌握各类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程序与方法——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其二,分析各类经济管理制度,并指出各类制度的利弊所在以及相关的改进措施与方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而会计模拟实验,则是通过重塑一个生产单位的生产过程,再依据其生产活动自身的与特点,结合市场经济环境产生的财务关系,更全面地设计该模拟单位的各类经济业务及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仿真模拟实验,由学生自己主动地思考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这种生动的教学形式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培养学生注重实践,努力实践,从实践中获取真知的好作风,为素质教育开辟了新的路径。

篇8

由于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社会科学,因此要求会计教学不仅要向学生全面系统地传授基本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而且要特别注重培养他们应用会计理论和方法、解决会计实践问题的能力。也即会计教学应包括两方面,一是理论教学;二是实践教学。

会计学的理论教学一般比较抽象,学生对如何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难以形成全面直观的认识。面对实际工作中各种各样的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面对繁多复杂的经济业务、会计核算程序和方法,一般都需要一个比较长的适应和重新学习的过程。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只有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传统的校外实习;二是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关注的校内会计模拟实验。与实践教学的另一种形式———校外学习相比,会计模拟实验有着较大的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模拟实验比校外实习能提供更多的动手操作机会,而且仿真模拟效果非常接近现实。会计工作的直接载体是各种票据和账表,所有这些会计票据、账表都要求填制及经办的会计人员签名或盖章,以明确其岗位责任。从未动手制作过此类票证、账表的实习学生动起手来总会出错。为避免差错,也为了及时提供会计信息,再加上会计资料涉及到商业机密,多数情况下,实习单位给予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极少#最多提供少数极其简单的业务处理机会$,特别是已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就更没有实习学生上机操作的机会。因此,多数学生到校外实习也只能是进行观光实习。而会计模拟实验通过重塑一个生产单位的生产经营过程,使学生在这种模拟环境中,能根据实验内容的要求,自己动手,根据经济业务填制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成本核算、编制报表到财务分析,仿佛置身于实际单位的财务部门一样。通过实验,学生对会计工作的全貌有了清晰直观的了解,既培养了动手能力,又加深了对会计基础理论和会计工作内在联系的深刻认识,这种实践效果,校外实习是无法比拟的。

2.会计模拟实验具有简化会计过程的功能,以便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对会计过程的全面认识。在实际工作单位,会计工作联系广泛,业务繁杂,且一些经济业务的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并不具有规律性,需了解的经济业务在实习过程中未必就会发生,而短期的校外实习往往难以对实习单位的会计循环过程获得全面的认识。但在校内进行的会计模拟实验,完全可以对模拟单位的经济业务进行加工、改造、提炼、简化,缩短其会计核算和监督过程。因此,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对会计工作的全过程有一个全面且深入的认识。

3.会计模拟实验可以同场集中、适时开展,且便于教师进行管理。为了便于各种票证、信息的传递,一般单位的财务部门在空间上大多按岗位之间的业务联系紧凑布局,其办公场所没有足够的空间来容纳一大批参观实习的学生,而且会计工作环境要求保持安静,所以校外实习只能分散进行。这种点多面广的实习布局,增加了管理的难度,也给联系实习单位带来了许多困难,况且学校在校外实习的时间安排上也没有完全的主动权。而在实验室中进行的会计模拟实验,可根据教学在许多同学中同时集中展开,一方面针对性比较强,便于学生及时消化课堂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也便于教师管理、辅导。

4.组织会计模拟实验的成本相对较低。近年来,实习接受单位要求的实习经费不断增加,与院校实习经费日趋紧张的矛盾日益加剧,导致缩小实习规模、缩短实习时间、缩减实习内容,甚至取消校外实习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使得校外实习处境艰难,实习质量没有保障,预期的实习效果也很难达到。而会计模拟实验除在建设会计实验室时需较多的投入外,平时的实验成本相对较低,仿真模拟的效果也非常接近现实,能较大程度地达到校外实习的预期目标。

二、会计模拟实验的组织

会计模拟实验按实验内容的综合程度分为单项模拟实验、阶段性模拟实验和综合模拟实验三类。

1.单项模拟实验。是以理论教材的章节为实验单位,按理论进度分别组织实验。如在《基础会计》的教学过程中,可分别开展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实验,记账凭证的填制、审核和传递实验,会计账簿开设和登记实验,结账和错账更正实验等。

2.阶段性模拟实验。在学生学习完某一门会计专业理论课后,学校应安排一至二周的时间,对本课程所涉及的经济业务和相关会计处理方法、程序进行较综合的模拟演练,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深化本课程所涉及的相关知识。如在学完《财务会计》后,可设计一些涉及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负债、收入、费用以及利润结算和分配等的经济业务,让学生全面掌握从最初原始凭证的取得,记账凭证的填制到有关总账、明细账登记及编制报表等一整套账务处理方法。

3.综合模拟实验。一般在毕业前夕组织,以提高学生将前面学过的知识(如各种会计方法、程序和会计实务等)加以综合运用的能力。综合模拟实验的实验资料,是某一模拟单位某一特定月份(通常为12月份)完整的会计资料,包括企业基本情况、产品生产工艺流程、成本计算方法、各账户的月初余额、原始经济业务、财务分析指标、相关财务制度和政策规定等。按照实验的总体要求,从填制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编写财务说明书,到完成实验报告进行全面系统的综合模拟演练。

综合模拟实验的组织运作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混岗运作;二是分岗运作。

采用混岗运作方式,要求每一位学生各自单独完成全部会计模拟实验内容。其优点是:学生通过整个实验过程可以全面系统地掌握各项专业技能。其缺点在于:不能使学生感受到实际工作中会计机构各岗位的业务分工和内部牵制制度,以及会计凭证在各岗位之间的传递过程;学生的工作量大,材料消耗大,会提高实验成本。采用混岗运作方式,要求对学生分组,在每一组内按照会计机构内部各岗位的分工,进行分岗位操作。其优点在于真实性、直观性强。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一方面能熟悉明确各种会计岗位的基本职责,掌握各类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过程,以及原始单据和其他会计凭证在各个会计岗位之间的传递程序和方式;另一方面也能了解到财务部门与企业内部其他单位及外部有经济业务往来的相关单位的财务关系,掌握相关经济业务的处理方法。其缺点是实习过程组织难度较大,而且学生对实习内容的全面了解和掌握程度明显低于混岗运作方式。

此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综合模拟实验还可采用纯手工操作和电算会计相结合的运作方式。有两种组织运作方式可供选择:一是混岗式的手工操作与分岗式的电算会计相结合;二是分岗式的手工操作与混岗式的电算会计相结合,这样就能取得最佳的实验效果。

三、实施会计模拟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1.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易于操作的实验考核办法。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认真地参加会计模拟实验,必须制定一套具有针对性和约束力、并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灵活考核办法。一般来说,可从实验技能、实验纪律和实验报告等几个方面来综合评价实验成绩,其中以实验技能为核心。

实验成绩在专业学习中属于什么样的地位,也是急待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单项模拟实验和阶段性模拟实验的成绩应并入相关课程的总成绩,而综合模拟实验的成绩应单独作为一门课程列示。对单项模拟实验、阶段性模拟实验的成绩并入相关的课程的总成绩,有些学校的做法是将实验成绩占相关课程总成绩的20%-30%,这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2.应重视会计模拟实验资料的质量。实验资料的质量是直接影响会计模拟实验教学质量的关键。目前这方面的教程比较少,尤其是关于综合模拟实验的更少,而且新的会计制度出台后,相关教程也未及时补充修订。这就要求有经验的教师要慎重选择教材,并适时地设计出一些有代表性的、符合新会计制度要求的实验资料。同时,相关学者、专家应重视会计模拟教程的编写工作。

篇9

会计实验教学作为高校会计专业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专业适应性以及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各种原因,会计模拟实验教学是整个会计教学体系的薄弱环节,教学中凸显出很多问题,使得会计教学整体质量无法提高。为了找出会计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提高会计教学质量,我们针对证券模拟实验室环境中会计专业主干课程教学情况,面向会计专业教师、会计工作者、会计专业在读研究生和会计专业大四学生这四个群体共152人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对会计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统计。

(一)实验内容比较单一

目前,大多数会计模拟实验教学的实验内容比较单一。一是实验内容往往是工业企业某一时期基本经济业务,而且不全面,缺乏一些业务复杂、核算难度大的经济业务(如非货币易、债务重组、长期投资、发行股票或债券等核算业务),对其他行业(如商业银行企业、房地产投资企业、交通运输企业)以及与之紧密相关的财务管理、税收、审计的内容也基本上没有涉及。二是教学层次低,基本上都是验证性实验项目,缺乏其他行业的实验项目,特别是多层次、多方位的综合性实验项目、设计性实验项目、创新性实验项目有待开发。

(二)实验教学组织形式不合理

会计模拟实验教学的组织形式不合理,由一人包办所有岗位业务,未进行轮岗分工,不利于提高学生对会计工作分工的认识。加之传统的会计模拟实验往往是学生每人一套相当于一个中型制造企业一个月业务量的实习资料,尽管在教师辅导下能勉强完成,但学生对企业财务运作,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印象就不够深刻,对会计人员之间存在的制约和监督认识不能深入,对会计工作存在合理分工认识不够(如一人身兼数职,既负责会计主管工作,又兼任出纳会计工作),甚至一些学生还对财务工作产生了畏惧心理。

(三)实验缺乏趣味性

由于传统的模拟实习从建账、制单登记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到编制会计报表都是由一个人来完成,学生不熟悉各会计岗位的工作内容及权责划分,使学生只能在实验指导教师的安排下完成他们的份内工作,而不能满足企业对于会计人员更高的素质要求(因为他们不清楚对财务人员的合理分工,不会设置财务科的组织机构)。新的经济形势要求具备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导致部分学生在实习开始时兴趣盎然,随着实习进程的发展感到日趋疲倦,这不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全面掌握会计知识,不利于按时完成模拟实习任务。

(四)实验考核手段不合理

考核环节是会计模拟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实验质量、促进实验过程良性运转的有力保证。对于学生成绩考核,目前通常的做法主要是对考勤和实验结果进行简单考核,比如教师对账务处理的规范性进行检查打分,要求学生写实验报告或感想等,实验结束后很少有机会就实验中出现的某些问题进行师生交流探讨,这样就使得学生注重实验结果和形式的内容,并不注重过程,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就会出现一些抄袭等不良现象。

三、会计实验教学改革

为了提高会计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促进会计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针对上述会计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实验的优化、考核方式的转变四方面入手,对会计实验教学进行改革。

(一)改进教学方法

当前的会计教学方法主要以“填鸭式”教学方法为主。这种教学方法易于教师掌握教学节奏,演绎思维推理过程,对一些会计基础课的学习是很有必要,可以在短时间内引导学生入门,帮助学生打好基础。但随着教学的深入,“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会抑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思维的能动性,影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分析判断能力的培养,同时会使学生感到枯涩无味,不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印象[2]。鉴于此,基于证券模拟实验室,将教材、课堂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采用案例教学、模拟教学、演示教学和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拓展学习的深度与广度。

1.多媒体教学

利用证券模拟实验室,采用动画、图片、声音等形式,围绕教学内容和环节,将会计业务的流程如账务处理流程、财务报告编制流程、纳税申报流程、资产清查处理流程等制作成多媒体教学课件,在课堂上演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加深对会计知识的理解。

2.案例教学

为了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强化运用理论分析事物、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必须将原理与当前的热点问题和相关领域的具体实例结合起来,通过证券模拟实验室加大案例教学的比例,使学生通过典型案例的阅读、分析与讨论,如临其境解决问题。例如,在讲授金融衍生品一章时,针对当前的金融危机,组织学生利用实验室查找有关资料,找出危机产生的根源,加深学生对衍生品的理解,进行利弊分析,同时对中国的衍生品市场发展提出自己的看法。又如,结合当前人民币升值压力的现实问题,讲解汇率变动对一国经济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人民币未来汇率的变动趋势、汇率改革的基本途径等问题。案例教学的实施,要取得预期的效果,要求教师在课前有充分的准备,力求内容实用、材料详实、案例真实、针对性强。案例资料收集后要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其规范化,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案例内容应包括题目、背景材料、具体内容、适当的提示分析、相关的思考题等方面。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充当导演角色,通过有效控制讨论过程,提示思考线索,提供分析方法,随时把握和引导学生的思路;学生应充当思考者、决策者的角色,提出看法和观点,形成案例分析报告并进行全班讨论。

3.分岗操作教学

在证券模拟实验室环境中,会计模拟实验教学采用分岗式教学形式。采用分岗运作方式,要求对实习学生分组,并在组内根据企业内部牵制制度的要求进行会计分岗操作,并进行轮岗。这样做有利于学生明确各岗位职责,了解原始单据和其他会计凭证在各个会计岗位之间的传递程序和方式,同时也能体会到财务部门与企业内部其他单位以及外部有经济业务往来的各有关单位的财务关系,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直观性、真实性强。

4.模拟教学

借助证券实验室开展实践教学,可以缩短书本理论和现实之间的距离。教师可为学生构筑一个合理的培养职业判断能力的实践体系,以模拟的形式“再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通过设计各种仿真情节,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相互讨论,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同时,还可模拟股票市场交易、网上银行业务、电子货币支付结算等。利用证券模拟交易教学软件进行实时的股票模拟交易,通过实际操作,主动了解证券投资的相关概念和原理,使用交易软件搜索相关资料,以此指导自己的投资策略,并根据不断得到的信息跟踪修改阶段性结论,以便不断符合实际情况。

5.网络教学

利用证券模拟实验室进行网上教学,学生通过网络即可对课程进行观摩、学习,师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交流,达到优秀教学资源的共享。这样既提高了教学效果,又培养了学生自我学习、获取知识的能力。

(二)优化实验教学

证券模拟实验室既能对基本会计业务流程、处理程序方法进行的的全面模拟实验,同时追踪证券前沿领域最新动态,具有前瞻性。在证券模拟实验室环境中,可以将会计模拟实验划分为课堂模拟实验、阶段模拟实验、综合模拟实验和创新性科研实验四个层次[3]:

1.课堂模拟实验

课堂模拟实验是指按课堂理论教学进度同步安排的实验,属于非独立实验课程。课堂模拟实验是以教学内容划分为不同单元模块为基础的实验,一般表现为单项模拟实验,具体由教师在讲授完一个单元知识后,让学生在实验室中亲身接触与该单元知识有关的实务操作。如在《基础会计》学习过程中,在学完账簿的格式、内容等章节后,立即向学生展示会计业务实际操作中所使用的各种类型账簿账页;而在学习完账簿登记、错账更正等章节后,立即让学生根据有关凭证进行账簿登记。这就使得学生对课堂内容和操作方法有更全面、直观的认识,可以起到巩固单元知识学习的作用。

2.阶段模拟实验

阶段模拟实验一般在学生学完某门会计专业课程后进行,是该课程的总结性实验。与单元模拟实验相比,需要对专业课程所涉及的所有经济业务和相关会计程序进行模拟实验,以理解和验证课程理论知识在经济业务循环中的运作模式。但由于内容涵盖整门课程,业务设计时不求精深,但强调规范性与条理性。

3.综合模拟实验

综合模拟实验是完全按照实际会计业务流程、处理程序方法进行的的全面模拟实验。该实验课程必须在学习完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税法、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等所有专业课程后开设。它是学生走向会计工作岗位前的实战演习,对检验学生是否具备专业上岗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内容设计上强调会计核算工作的完整性、连续性和综合性。根据实验操作平台的不同,综合模拟实验又可以具体设计为手工会计模拟综合实验和会计电算化综合模拟实验两部分,需要强调的是,为能体现手工与电脑两种手段各自的优缺点,所用的实训素材应为同一数据源。

4.创新性科研实验

证券实验室计划追踪证券研究前沿领域最新动态,为教师与学生的科研活动提供便利[4]。比如,可以在模拟金融投资的实验基础上,对投资人的行为模式展开研究,以一个局部的、有限的投资环境中的研究进而推广到整个金融市场上微观主体行为模式。当然,创新性的科研实验是一项长期开展的科研工作,需要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包括证券实验室的有效使用。

(三)改革考核方式

篇10

(一)会计实验教学课时偏少,课程设置不合理 调查发现,我国高校的教学大纲中会计实验教学课时严重不足,会计实验课时只占会计全部课时的8%到20%。某些高校甚至根本就没有开设会计实验课程。虽然一些高校按照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会计人才的新要求,在会计教学大纲中适当调整了会计实验教学的课时,但没有较大突破,只是象征性地增加几个课时。另外现阶段的高校会计实验课程设置还不够全面,大部分科目如税务、审计、财务管理等都没有相关的实验课程。而且在会计教学大纲中,实验课程虽包含在理论课程体系中,但两者的设置却没有实际联系。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理念极大地破坏了会计实验教学课程设置的科学合理性,不合适的教学模式阻碍了我国高校会计实验教学的顺利实施及会计人才的培养。

(二)实验教材缺乏创新,资料单一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会计实验教材主要是会计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自己编写的,实验内容多年没变。会计实验教材普遍采用由教师编造的虚假业务教学,以某企业某月份的会计资料为对象,要求学生根据资料设立账户、填制凭证、登记分类账和总账、成本核算、编制会计报表来进行会计实务模拟的手工操作或电算化训练。老师在实验课堂上讲解教材中企业发生的不同业务的账务处理方法,课后学生再通过老师的讲解进行联想与记忆。这种字面的会计实验知识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也让学生少了很多独立思考的机会。学生可能会出于应付考试的原因,被动地强记知识。通过学习,学生虽能大概了解企业的会计工作流程,却很少能真正明白业务的产生原因和处理方法,特别是在进行会计ERP沙盘模拟实验课程时,学生的自主判断能力和应变能力都明显薄弱。此外,由于会计是一门政策性很强的专业学科,而会计实验的教材往往更新缓慢,这导致会计实验教学模式失去了实际意义,无法培养新时代会计人才。更重要的是由于学生将来就业的领域不同,根据各行各业不同的制度,核算的要求也不同,实验教材中单一的、常规性的、同类型的业务并不利于应用型、高素质会计人才的培养。

(三)手工实验教学与电算化实验教学严重脱节 会计手工实验只是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越来越普及。目前,大多数高校都认识到了这一问题,基本上都设置了会计电算化实验室和手工模拟实验室,但能把二者结合起来的却屈指可数。手工实验和电算化实验不是同一个教师讲授,两位教师之间的交流也较少,结果是实验数据、教材等不能共享,手工模拟实验的结果不能通过计算机得到进一步验证,手工实验教学与电算化实验教学严重脱节。另外,高校开设的会计电算化教学大多数只是学习操作一个或两个财务软件,与手工模拟实验在教学时间、实验教材、实验内容及使用的资料等方面都有所脱节,没能让学生对会计现实工作中的电子记账与手工记账工作有一个全面、完整的认识。

(四)实践业务缺乏真实感 由于单位的财务部门一般也是单位的机密部门,很多单位都会拒绝接受实习学生进入其财务部门进行短期的实践工作,因此,学生的模拟实践环节就只能在学校建立的会计模拟实验室通过实训完成。目前高校的会计实训与真实的业务还有一定的差距,缺少真实业务往来的立体感。学生只能通过会计实验教材中的实验资料了解原始凭证,并通过老师的指导和讲解来学习填制记账凭证和登记账簿。另外学生在学校实验室内学习的实践业务都集中为会计基础课程内容,会计业务简单,只能让学生对会计实际工作有个大概的了解。由于会计实验教学模式要求的教学内容的理论性较强,对那些从没接触过会计实际工作的学生来说,更是感到理解困难和难以掌握。学生在学校实验室内进行模拟实验操作,很少能接触到比较全面的企业会计业务和现实工作中真实的原始凭证。有些会计专业毕业的应届生甚至连增值税专用发票、费用报销单和银行对账单都没见过,刚出来实习或工作时连如何报税都不懂。

(五)会计实验教学考核方式较少,要求偏低 目前会计实验教学课程对于学生成绩考核采用的做法主要是对考勤和对实验结果进行简单考核,如对学生登记账簿书写的规范性进行简单的检查、评分,要求学生写实验报告或实验感想等。有些教师甚至把分录答案完整列在教学幻灯片上给学生抄下来,学生只需要机械般地重复粘贴会计凭证,抄写记账凭证等简单手工工作。大部分学生都反映这样的实验教学模式太形式化,根本体会不到会计实验和会计实际工作的联系,也不明白这样操作的意义。实验课课后,学生与实验老师对课堂实验中出现的某些问题进行交流、讨论的机会也不多。这样的会计实验教学考核方式并不能提高学生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还停留在单纯手工会计阶段。

(六)会计教师整体缺乏实践经验 教师是会计实验教学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不但要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更应具备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善于分析判断、组织协调。但目前大部分高校仍面临会计教师整体缺乏实践知识的问题,原因如下:第一,大多数高校会计实验教师是毕业后直接到高校任教,没有真正完整地从事过现实的财务会计业务,会计实验教学要求的实践知识和实践能力都有所欠缺。一些会计实验教师的理论知识和业务素质都很不错,却都同时承担着艰巨的科研或理论教学任务,没有足够的时间参加会计实践工作。第二,从企业的角度来讲,财务部门的工作性质比较敏感,包含企业许多商业机密,如财务状况、资金运转、经营情况等。企业高层不想让外人接触这类商业机密,因而不愿接受教师到财务部门实践。第三,高校在组织、经费和时间上都没有条件对会计实验教师做出实践的安排,这也导致了高校会计实验教师整体缺少实践经验,很难从会计业务实践上对学生加以指导,使得会计实验教学长期以来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二、高校会计实验教学改进

为了增强会计学生在就业市场的岗位适应能力,提高学生自我学习和实践的能力,应当充分发挥会计实验教学模式的优势。因此,建议学校通过以下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

(一)科学增加会计实验课时,优化实验课程 实行会计实验教学改革,应科学、合理增加会计实验课时,优化会计实验课程的内容设置,使其体现出以实验课为核心、理论课为基础的特点。高校在开设各门会计学理论课程之后,应增加会计模拟实验教学的实验课程学时。如在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主干课程的理论课之后,应紧接着开设实操型会计实验教学的课程,安排两到三周的时间进行会计综合模拟实验,内容从填制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到编制会计报表。在财务管理、审计学、税收筹划等理论课结束之后,应安排两到三周的时间,利用综合模拟实验的实验资料,加上母公司的经济业务资料,进行合并报表、财务管理、税收筹划和审计等模拟实验。

(二)根据学生兴趣创新实验教材 高校应积极创新会计实验教材编写思路和内容,编写出让学生感兴趣、贴合现实会计实务工作并且留有自学空间的新实验教材,让学生由“要我学”的强迫性心理转变为“我要学”的自觉性心理。高校可借鉴西方一些有代表性的会计实验教材的编写模式和思路,编写内容贴合现实、新颖、实操性强的会计实验教材,编写学生喜欢读、能理解、记忆深刻并留有主动思维空间的实验教材。增加案例教学内容,利用生动案例进行实验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校选择实验教材时,还可参考像MBA等高等学位教育那样的实验教材,以某些上市公司或一般纳税人单位的成本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税收筹划、外部财务审计中的典型案例为基础编写实验内容;也可以选择一些适用于综合知识运用的典型案例,组织编写一套完整的、适用于当代会计实验教学模式的会计实验教学案例集。

(三)手工实验与电算化实验教学要紧密结合 随着信息化的日益普及,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高校应及时把会计实验教学模式中的手工实验教学与电算化实验教学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在实操性会计实验课上,先让学生根据会计实验教材的内容分阶段进行手工实验操作,再以会计手工实验的资料为基础进行会计电算化实验的操作,并且把会计手工实验过程和会计电算化实验过程进行对比,相互校验。学生在完成一系列会计手工与电算化结合的实验后,不但能温故所学的会计基础实践知识,还能进一步熟悉会计电算化的理论知识、实践方法以及不同阶段的实施方式。

(四)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使实践业务真实化 高效的实践课程对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会计人才显得尤为重要。建立稳固的校外学生会计实训基地是提高会计实验教学中实践课程教学效果的最有效的途径。为此,高校可自主建设或通过与财务公司及会计师事务所合作,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建立更多的校外会计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会计实践平台。这样,学生的模拟实践环节就不必限制在学校建立的会计实验室完成,会计模拟实验更接近真实的会计业务工作,从而实现会计实践业务真实化,利于学生全面整合所学的会计实践知识,提高运用会计实践知识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为社会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适应经济发展的应用型、高素质会计人才。

(五)改进实验教学的考核方式,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 在课程的考核方式上,建议通过学生对实验操作情况进行自评、组内互评、分组互评、教师综合评分等不同的考核方法对实验成绩进行评定。这种课程考核方式以学生为主体,不但能提升学生参与会计实验教学课程的积极性,也能使考核成绩更加客观和真实,全面反映实验教学的成果和学生的实操能力。并且实验过程中可以营造出团结互助、公平竞争、相互监督的良好学习氛围,使学生在会计实验中更加注重实验过程的细节,有利于培养其理解、分析和应用会计实践知识的能力,也有利于提升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改革了传统会计实验教学模式中由教师独自对学生实验成绩评分的单一考核方式,实现会计实验教学考核多元化。

(六)增加会计实验教师的实践经验 会计实验教学不仅要求实验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所以,增加会计实验教师的实践知识成为了提高会计实验教学质量的关键。具体可采取两种方法。第一,高校应鼓励会计实验教师走出学校,通过考察或进修的方式进入会计师事务所或记账公司进行实践工作。会计实验教师有了会计实践知识就可以把自己在实际会计工作的经验,如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传授给学生,这比在实验室为学生讲解各种企业会计业务或事项有用得多。第二,高校可聘请校外一些从事会计工作多年,经验丰富且理论水平较高的会计人才加入教师队伍,充实师资力量。这些会计人才从事会计工作的经历和经验是学校教育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当然,会计教师自身也要不断实践学习,扩大会计知识面,随时了解和掌握相关会计政策、法规,充实和完善自我。

三、新型会计实验教学模式构建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人才为目标,设计了 “以实践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的会计实验教学模式(如图1),对会计实验教学模式进行系统性的全面改革,从而提高会计实验教学的质量。该模式以实验课程为核心,涵盖了不同的实验层次、实验类型与实验方式,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不同流程的会计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了会计实验教学的考核方式。

(一)以实践为核心 会计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高校在构建会计实验教学模式时应特别突出实践教学部分。该实验教学模式以实践为核心,采用不同的实践途径和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包括校内会计实验室的会计实验课程教学、校外实训基地会计实务实践培训、ERP沙盘会计模拟实验等。并且以学生未来就业为导向开展会计实践教学,能为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以学生为主体 该实验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能贴合不同基础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同的设计。在会计主干科目的理论课程结束后,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相关基础性测试,根据基础水平的不同为学生分两种实验模式进行实践。模式一适合基础较好的学生,可安排其先到校外会计实训基地进行实践学习,然后再回到校内进行实验室模拟实验。这样安排的意义在于让基础好的学生能先学会真实的会计业务操作,再通过校内一系列综合性实验对实训的工作进行巩固。第二种模式是让基础一般的学生先留在校内实验室进行基础型实验,熟悉会计工作流程后再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综合培训,这样安排不但能使学生的会计基础更扎实,还可以避免其在基础理论都没掌握的情况下就到实训基地实践而导致的手忙脚乱与不知所措。

该模式同时也对ERP沙盘模拟实验的成绩考核进行了改革,改变了以往教师对学生成绩评定的单一评价模式,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提高了考核成绩在学生中的认可度。这样更有利于形成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演讲沟通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动力。

四、结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高校会计教学必须不断地改革创新,其中会计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决定着我国当代会计教育的质量,关系到未来会计专业人才的能力。因此,发现会计实验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探索积极有效的改革措施,对提高会计实验教学模式质量,有效地培养出优秀的应用型、高素质会计专业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会计实验教学模式在未来的会计教育中也定会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和价值,值得继续研究。

[本文系肇庆学院教学研究项目“会计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编号:Jy201118 )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杨春华:《高校会计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年第11期。

[2]张永雄:《基于开放式模式的高校会计实验教学改革探讨》,《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年第24期。

[3]陈旭:《会计学专业信息技术类实验课程体系的构建及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年第15期。

[4]彭桂芳:《论会计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建设》,《企业家天地》2010年第4期。

[5]杨淑芝、臧建玲、吴宝宏:《浅谈高校会计实验教学改革》,《绿色财会》2011年第5期。

[6]耿剑卫、顾玉萍:《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研究》,《职业技术》2011年第9期。

[7]田冠军、张志恒:《基于信息技术的会计职能变迁和教育模式变革》,《现代教育技术》2009年第6期。

篇11

一、高等职业教育中会计模拟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会计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会计基本理论和会计处理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的能力,其中模拟实验教学是会计学专业教学的必要环节。长期以来会计教学一直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对学生的职业意识的培养重视不够,这有悖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因此,一些学生参加工作以后,虽然有较强的会计理论知识,但实际操作能力很差,不会制凭证、登账、结账和编制报表。而通过会计模拟实验创造一个模拟的企业,可以使学生在这种模拟环境中,根据实验内容的要求,自己动手,填制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直到进行财务分析。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对会计工作的全貌有了直观的了解,既加深了对会计基础理论和会计工作内在联系的深刻认识,又大大缩短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距离。

二、高等职业教育中会计手工模拟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手工模拟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滞后,教学组织没有创新。

目前各校会计模拟实验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演示法”,这种教学方法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如在真实企业中,会计业务实际是分岗操作的,但在校内进行模拟实验时往往都由一人包办所有岗位所有业务。由于业务量都比较大,学生只要按部就班往下做即可。在此种封闭环境下完成会计模拟实验,学生不仅体会不到会计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的联系,而且体会不到会计工作的协作性,从而易产生疲劳厌倦感,不利于思考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以及批判性思维技能的提高。

(二)缺乏科学完整的实验手工模拟教材,实验教学的内容和范围狭窄。

目前,会计模拟实验的教材主要来源于公开出版的实验教材及自编实验资料,这些教材内容大多源自于真实企业经济业务。但存在较大的缺陷:(1)各高职院校使用实验教材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内容狭窄陈旧,明显落后于国家会计法规政策的变化。(2)教材中涉及的业务主要是企业的常规业务,业务简单、类型单一,不具有代表性。(3)业务很少涉及《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知识。实验资料只注重会计核算方法的练习,没有体现专业课程间的横向联系,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辅导教师普遍缺乏实践知识,后续教育滞后。

会计实验教学要求教师不仅具有深厚的会计理论知识,而且应有丰富的实践知识。但目前会计专业教师大多都是从学校毕业直接走上讲台,从事过会计实际工作的寥寥无几,“双师型”教师所占的比例甚小。部分教师即使有过从业经验,也未能很好地接受后续教育,与会计实务日益脱节。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实验时往往力不从心,使会计手工模拟实验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高等职业教育中会计手工模拟实验教学的改进措施

(一)采用灵活多样的手工模拟实验形式,健全教学考核制度和方法。

现行会计模拟实验主要是让学生独自全程模拟全部会计岗位,完成所有流程。但企业实际的操作是以分岗为基础的。基于此,会计模拟实验教学也应采用分岗式教学形式。它要求对学生分组,并进行轮岗,课程模拟实验可以充分发挥远程学习小组的作用,即把所有的学生编成学习小组,分组时把有过会计实践工作经历的和没有任何会计工作经历的学生编为一组,利用知识的落差,实现信息的交流。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教师讲完后,听懂的学生帮助没有明白的学生,或者是每个小组内部就一些比较难做的部分展开讨论,教师这时只是协助者和解惑者。通过这一过程,每一个参加实验的学生都能在教师和其他同学的帮助下,顺利完成实验任务,而且实验效果也有保障。除了以上手工模拟实验项目外,还可以在实验中不定期开展会计法规的专题讲座和企业会计人员的专题讲座等,加强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会计职业修养。

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认真地参加会计模拟实验,必须制定一套具有针对性和约束力,并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灵活考核制度。教师应在检查作业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在手工模拟实验中的表现,从实验技能、实验纪律和实验报告等几个方面来综合评价实验成绩,其中以实验技能为核心。如有条件的,综合性模拟实验可进行答辩,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了解学生对模拟实验内容的掌握程度,促使学生努力学习。

(二)加强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会计手工模拟实验教材建设。

随着会计实践教学手段、教学目的的改变,为使学生能够拥有良好的会计实战功底,实验教材质量是直接影响实验教学质量的关键,它的形式应多样化、灵活化。目前这方面的教材比较混乱并且也少,这就要求辅导教师要慎重选择教材,并适时地设计出一些有代表性的、符合新会计制度要求的实验资料。实验教材应以新准则为基准,内容上应包括手工模拟实验实例(可以工业企业为例),这是核心部分,也可以结合专业侧重点选取各个行业的会计实验教材,如有关金融企业会计、旅游企业会计模拟实验教材,此类教材的使用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特定行业会计核算的特点,能够相对熟练地对特定行业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与会计资料处理。同时,需要将新旧准则变化较大的知识点以模拟业务的形式体现出来,要将会计核算中的难点、重点、易错和其他一些易混淆点在模拟业务中有所表现,以此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满足社会对会计专业人员的需求。手工模拟实验能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理性认识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会计法规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等等。

(三)强化手工模拟实验师资队伍建设。

会计实验教学对指导老师要求比较高,既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必须加强会计实验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会计实验教学质量。会计学科知识更新很快,市场经济下新的会计事项不断出现,如2007年出台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在实质上与国际会计准则实现趋同。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只有这样,才有能力在教学内容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作适当调整或增减变动。

为了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会计人才,高等职业院校应有计划地安排实验指导老师到企业、事业等单位进行实习和挂职锻炼,鼓励专业教师在完成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同时,参加社会执业资格考试,丰富试验知识内容,成为“双师型”教师,为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创造条件。会计实验教学除了聘用本校专职指导老师外,还可以外聘企业优秀的会计人员为校内手工模拟实验的兼职指导老师,加强校内手工模拟实验的多样性和实践性,增加学生实验的现场真实感,这些对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廖颖杰.会计模拟实验若干问题探讨[J].四川会计,2004,(5):48-49.

篇12

一、高等职业教育中会计模拟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会计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会计基本理论和会计处理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的能力,其中模拟实验教学是会计学专业教学的必要环节。长期以来会计教学一直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对学生的职业意识的培养重视不够,这有悖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因此,一些学生参加工作以后,虽然有较强的会计理论知识,但实际操作能力很差,不会制凭证、登账、结账和编制报表。而通过会计模拟实验创造一个模拟的企业,可以使学生在这种模拟环境中,根据实验内容的要求,自己动手,填制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直到进行财务分析。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对会计工作的全貌有了直观的了解,既加深了对会计基础理论和会计工作内在联系的深刻认识,又大大缩短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距离。

二、高等职业教育中会计手工模拟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手工模拟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滞后,教学组织没有创新。

目前各校会计模拟实验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演示法”,这种教学方法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如在真实企业中,会计业务实际是分岗操作的,但在校内进行模拟实验时往往都由一人包办所有岗位所有业务。由于业务量都比较大,学生只要按部就班往下做即可。在此种封闭环境下完成会计模拟实验,学生不仅体会不到会计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的联系,而且体会不到会计工作的协作性,从而易产生疲劳厌倦感,不利于思考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以及批判性思维技能的提高。

(二)缺乏科学完整的实验手工模拟教材,实验教学的内容和范围狭窄。

目前,会计模拟实验的教材主要来源于公开出版的实验教材及自编实验资料,这些教材内容大多源自于真实企业经济业务。但存在较大的缺陷:(1)各高职院校使用实验教材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内容狭窄陈旧,明显落后于国家会计法规政策的变化。(2)教材中涉及的业务主要是企业的常规业务,业务简单、类型单一,不具有代表性。(3)业务很少涉及《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知识。实验资料只注重会计核算方法的练习,没有体现专业课程间的横向联系,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辅导教师普遍缺乏实践知识,后续教育滞后。

会计实验教学要求教师不仅具有深厚的会计理论知识,而且应有丰富的实践知识。但目前会计专业教师大多都是从学校毕业直接走上讲台,从事过会计实际工作的寥寥无几,“双师型”教师所占的比例甚小。部分教师即使有过从业经验,也未能很好地接受后续教育,与会计实务日益脱节。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实验时往往力不从心,使会计手工模拟实验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高等职业教育中会计手工模拟实验教学的改进措施

(一)采用灵活多样的手工模拟实验形式,健全教学考核制度和方法。

现行会计模拟实验主要是让学生独自全程模拟全部会计岗位,完成所有流程。但企业实际的操作是以分岗为基础的。基于此,会计模拟实验教学也应采用分岗式教学形式。它要求对学生分组,并进行轮岗,课程模拟实验可以充分发挥远程学习小组的作用,即把所有的学生编成学习小组,分组时把有过会计实践工作经历的和没有任何会计工作经历的学生编为一组,利用知识的落差,实现信息的交流。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教师讲完后,听懂的学生帮助没有明白的学生,或者是每个小组内部就一些比较难做的部分展开讨论,教师这时只是协助者和解惑者。通过这一过程,每一个参加实验的学生都能在教师和其他同学的帮助下,顺利完成实验任务,而且实验效果也有保障。除了以上手工模拟实验项目外,还可以在实验中不定期开展会计法规的专题讲座和企业会计人员的专题讲座等,加强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会计职业修养。

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认真地参加会计模拟实验,必须制定一套具有针对性和约束力,并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灵活考核制度。教师应在检查作业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在手工模拟实验中的表现,从实验技能、实验纪律和实验报告等几个方面来综合评价实验成绩,其中以实验技能为核心。如有条件的,综合性模拟实验可进行答辩,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了解学生对模拟实验内容的掌握程度,促使学生努力学习。

(二)加强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会计手工模拟实验教材建设。

随着会计实践教学手段、教学目的的改变,为使学生能够拥有良好的会计实战功底,实验教材质量是直接影响实验教学质量的关键,它的形式应多样化、灵活化。目前这方面的教材比较混乱并且也少,这就要求辅导教师要慎重选择教材,并适时地设计出一些有代表性的、符合新会计制度要求的实验资料。实验教材应以新准则为基准,内容上应包括手工模拟实验实例(可以工业企业为例),这是核心部分,也可以结合专业侧重点选取各个行业的会计实验教材,如有关金融企业会计、旅游企业会计模拟实验教材,此类教材的使用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特定行业会计核算的特点,能够相对熟练地对特定行业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与会计资料处理。同时,需要将新旧准则变化较大的知识点以模拟业务的形式体现出来,要将会计核算中的难点、重点、易错和其他一些易混淆点在模拟业务中有所表现,以此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满足社会对会计专业人员的需求。手工模拟实验能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理性认识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会计法规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等等。

(三)强化手工模拟实验师资队伍建设。

会计实验教学对指导老师要求比较高,既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必须加强会计实验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会计实验教学质量。会计学科知识更新很快,市场经济下新的会计事项不断出现,如2007年出台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在实质上与国际会计准则实现趋同。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只有这样,才有能力在教学内容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作适当调整或增减变动。

为了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会计人才,高等职业院校应有计划地安排实验指导老师到企业、事业等单位进行实习和挂职锻炼,鼓励专业教师在完成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同时,参加社会执业资格考试,丰富试验知识内容,成为“双师型”教师,为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创造条件。会计实验教学除了聘用本校专职指导老师外,还可以外聘企业优秀的会计人员为校内手工模拟实验的兼职指导老师,加强校内手工模拟实验的多样性和实践性,增加学生实验的现场真实感,这些对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廖颖杰.会计模拟实验若干问题探讨[J].四川会计,2004,(5):48-49.

篇13

一、会计信息化的含义

会计信息化是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全面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为主的信息技术对其进行获取、加工、传输、存储、应用等处理,为企业组织经营管理、控制决策和社会经济运行提供充足、实时的信息。会计信息化的关键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会计进行重构和优化,建立开放的会计信息系统。这种会计信息系统将全面运用现代网络通讯技术和数据交换技术,实现资源的高度共享,有效地拓宽并加强了会计参与决策与管理的职能。这也是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的最根本不同之处。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顺应信息化发展对传统会计进行变革的必然结果。它是信息技术在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渗透、蔓延,对信息资源进行充分开发和利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社会需求是影响高校教育的主要因素。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的转变,以经济全球化、信息化为特征的现代社会对会计教育提出了新需求,这就要求高校会计教育改变传统的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会计人才。华北电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田金玉(2005)从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入手,系统全面、层层深入地对我国会计信息化教育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并以此为线索,构建了会计信息化教育新模式,从而为有效解决当前我国会计信息化教育改革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一个基本思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王海洪(2005)认为,财务软件是会计信息化的平台,对财务软件的教学,高校会计学专业的本科教育应该重点开展,但应该对过去会计电算化下的教学设计做一些改革,选择一些新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从而促进会计信息化的进程。2006年4月,中国会计学会第五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关于会计信息化教学体系问题展开了探讨。南京审计学院会计学院鄢志娟、吴青川(2006)从会计信息化的概念和特点入手,针对本科阶段的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目标、课程设置及一些问题,提出几点认识。2007年4月第六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上,讨论决定在新准则颁布实施的背景下应继续把会计信息化基础理论与应用和教学研究作为其中两个重点研究主题。湖北经济学院会计学院黄旭(2007)从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的内涵及其关系入手,分析了有关高等教育相关课程的设置现状,提出了适应会计信息化发展的高等教育改革措施。主要从思想观念、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发表了看法。重庆工学院陈旭(2007)主张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构建会计信息化专业方向的选修课程体系。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励景源(2007)认为,我国目前至少应当把会计科目体系、负数的应用、统一凭证、取消中间处理过程、账套的概念、现金流量表编制、经济业务重组等理念融入到会计基础教育中去。笔者认为,以上研究都是从教学的某一方面,或者站在某个单位的立场来阐述教学改革的。为此,笔者对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总结,认为应明确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并拟定相应的改革方案。

三、改革会计信息化教学若干建议

(一)教学改革的培养目标问题。本科阶段的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的目标应面向全球,培养复合型会计专业人才。本文认为,复合型会计人才是指既精通会计理论与实务专业知识,又兼具充分应用计算机技术解决会计理论和实务问题能力的新型会计人才,其核心是在传统能力基础上具备了必要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即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具备会计专业基本知识,又具备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会计软件操作维护能力、会计软件开发能力、会计信息系统分析设计能力、会计软件实施能力及网络、通信能力的综合性人才。

(二)教学课程体系的设置问题。为实现教学改革的目标,要求本科学生除了掌握专业知识外,还必须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和计算机系统分析、设计方面的知识,需要培养成具备一定计算机知识,能为企业实施会计信息化系统提供咨询和服务的会计人才;更高一点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成熟悉计算机知识,能独立规划、设计和领导实施会计信息化系统的会计人才。根据这个目标,笔者认为会计学本科专业的学生至少应具备以下计算机知识结构:1、计算机的基本组成;2、常用的操作系统;3、数据库;4、应用分析软件;5、财务会计软件;6、会计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7、计算机网络。因此,学生本科阶段学习的课程应依次开设《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软件技术基础》、《通用会计软件的操作与使用》、《计算机网络》、《Visual Basic》、《Access数据库》、《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会计信息化》、《通用会计软件的操作与使用》、《综合模拟实验》等课程。

(三)教学方式与方法问题。会计本科专业的学生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计算机基础差别很大,在教学中必须采用因材施教,各取所需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主要的教学方法是加强案例教学。比如在正式讲授《会计信息化》课程前,给学生一段时间上机使用一套国内外有影响的通用会计软件,如用友软件,同学们在实验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来了解会计软件的操作需要首先进行初始化的设置,然后才能进行会计凭证的录入、查询、修改和登账、编制会计报表等工作,进而才能深刻地掌握计算机会计数据处理流程和程序设计思路,这正是后来教学中所要解决的问题。到正式讲授《会计信息化》课程时,设计一些置身于一定环境的工商企业,让若干学生和计算机模拟组成企业的会计部门,在教师指导下,从规划、安装、运行到企业业务处理和编制报表,建立完整的会计电算化核算和管理信息系统;或者组成会计软件设计小组,针对某一企业的具体情况,从企业会计核算和管理需求的实际出发,经过系统分析到系统设计、概要设计到详细设计,再到程序设计,并用自行设计的软件处理会计业务,进行系统测试和软件修正,完成会计软件设计的全过程。

另外,课堂讲授应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一方面学校可以和一些商业会计软件公司,如用友、金蝶等公司进行双赢式合作,借助外援力量,不断获得最新版本的会计软件,使学生感受会计软件及管理软件的前沿动态,缩短学校与社会的距离,避免学生刚毕业就落后的尴尬;另一方面学校应尽可能与工商企业建立联系,通过现场讲解、实地考察,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带着问题回到课堂,以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

(四)重视教学实验。会计本科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主要是为了应用计算机去研究或服务于某一经济领域的科研或其他实际工作,只有加强实践,突出应用,才能保证其具有很强的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培养目标之一。

1、明确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目标。课程实验教学的目标,要服从于理论教学的需要。根据该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实验教学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是:(1)掌握财务软件的基本配置和安装,当前主流的财务管理软件基本都以网络为运行环境,需要配置和安装服务器(包括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与客户应用端;(2)掌握财务软件基本功能应用,包括会计信息系统的结构、数据流程和工作原理、手工会计资料的账套初始化、日常会计核算业务处理、期末处理及报表管理、购销存系统以及财务分析模块使用等;(3)财务软件日常维护和管理,包括人员权限配置、账套管理、日常备份、常见问题诊断及解决、局域网和数据库的管理,等等;(4)了解系统分析、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具备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初步能力。 2、构建完整的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体系。(1)实验大纲:根据实验教学目标,编制详细的实验大纲,具体内容包括:实验教学总体要求、实验软件选择、实验课时数等,并将整个体系的实验教学分解为具体的实验项目;(2)实验项目设计:在实验项目的设计上,运用主体教育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认知主体作用,同时坚持教师的引导作用,将会计实验项目设计成有层次、覆盖面广、形式多样的自主性、自的开放型实验。每一个实验项目的内容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数据。学生可以根据提供的实验数据,通过财务软件的应用,完成实验要求。在每个实验结束后填写实验报告,并根据需要提供账簿或者报表;(3)实验教材建设:会计实验教材处于实验教学体系的基础地位,其结构、内容直接影响会计实验的有序进行和会计实验教学目标的实现。实验教材内容紧随现代企业业务实务和会计信息化实践的发展,紧随不断完善的现行财经制度和税务法规等规章制度的规范;内容涉及多学科知识,融综合性、应用性、启发性为一体;(4)实验结果评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完成的每个实验情况,对比按照实验数据得到的标准账务数据,以掌握学生实验效果,并对每位学生的实验情况进行评价。

(五)软硬件配套问题

1、软件方面。主要表现在:(1)教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会计学与计算机科学是两个跨度很大的学科,这给担任该类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很大挑战。但对很多高校来说,现在从事该类课程教学的教师,有的出身会计专业,有的出身计算机专业,在知识结构上不全面,要么会计实务不熟悉,要么软件设计编程欠缺,使相关内容的讲解不能深入,难以培养出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学校应该从长远着想,加强对教师培训的投入,采用多种形式鼓励教师提升素质,使教师领会最新的软件设计思想和掌握最前沿的会计管理软件,这样才能指导出优秀的学生;(2)各校根据自身学生的素质,设定教学目标,培养不同层次、不同专长的学生,以满足社会的不同需要。对基础素质不同的学生,应该因材施教,合理安排。

2、硬件的完善。装备性能良好的计算机及网络设备,建设现代化的会计信息化实验室,使学校成为科学研究的试验田。在教学过程配备现代化教学手段,比如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使教学内容生动直观、声像并茂,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