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经济效益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经济效益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经济效益论文

篇1

1.优化医院经济结构所谓的对医院的经济结构进行优化,首先就要对医院的各个部门科室之间的关系进行整理,对于一些有经济联系、数量上比例不均衡,以及部门间的职能重叠等情况必须进行着重改进、优化,打破这种僵局,并根据医院的相关规定实施正确合理的经济原则,做到在日常运行过程中,利用最少的人力和物力来得到最大的劳动效益,取得更高的经济收益。例如:在医院更换医疗设备或者是对于一些先进的比较大型的医疗器械进行引进的过程中,医院必须要分析目前医疗市场上对于这些医疗设备的需求程度,利用相关调查数据进行落实实施。同时,在医院日常的运行中,医院有责任重视并监管相关医疗器械的使用效率,避免科室之间的重复建设,杜绝部分科室在器械使用方面搞使用垄断,或者使用不良手段应对科室之间的竞争,只有如此,才能将医疗器械的价值发挥到最大。例如:在调整各个科室之间的结构时,医院可以将院中的计算机信息部门、经济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以及相关物资调配科室进行有机的融合,强化各相关科室的联系,将部门职能发挥到极致,从而在医院中实现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当然,也可以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对一些科室取消、重组,达到有效的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促进医院工作的高效完成的最终目的。

2.改进成本核算办法从某种程度来说,经济管理是医院正常运营的基础,而成本核算又是经济管理的核心力量。因此,想要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就必须改进医院的成本核算办法。对于医院的成本核算人员,必须确保其掌握较高的专业技能,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与医院的经济管理制度作为行为准则,经济管理人员要善于将工作和医院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有针对性的找出适合本医院的经济运行规律,并制定出一套符合医院的健全经济管理制度,从而有效的平衡医院的经济发展,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基础上,实现高利润低成本。国内很多医院都会有这样一种现象,成本费用分摊不够严谨,随意性较高。针对这一点,医院必须对此进行有效调整改变,避免人为对这方面的影响,从而正确的落实实施新的成本核算办法,保证能够与医院的效益分配方案以及成本管理标准上相适应。除此之外,针对核算办法,医院要进行网络化管理,建设网络信息化系统、实现办公软件自动化,从而实现信息资源的合理共享,确保医院核算的科学准确性。

3.重视科学研究医院在提高经济效益的时候,要重视科学性,在发展过程中要时刻紧跟时代的步伐,善于将经济管理的先进技术和思想引进。众所周知,科学技术代表的就是强大的生产力,特别是对于临床医疗这个技术要求较高的领域,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就是医院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医院要重视科学的研究,从而促进医疗工作的不断发展,有效的提升医院的各项工作效率。

篇2

1.2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对比研究法,在2年生幼龄橡胶树行间间种甘蔗,以不间种为对照,3次重复。试验地橡胶种植时间为2009年3月,栽培品种为湛试327-13,株行距3.0m×7.0m。橡胶树行间距离橡胶树行50cm间种甘蔗,甘蔗种植时间为2011年春。橡胶与甘蔗按照常规生产管理。

1.3样品采集

土壤样品于2011年6月开始采集,以后每季度采集样品1次,共6次。采用5点取样法,每个点用土钻取0~20、20~40cm土层样品,同层混合装袋,3次重复。带回实验室处理备用。

1.4测试方法

土壤温、湿度采用土壤温湿度记录仪(TZS-3X)测定;土壤样品分析指标参照文献[7]。橡胶树苗木增粗以离地1m处的茎围表示,采用皮尺测量。间种甘蔗投入与产出是对广东省南华农场、五一农场、火炬农场和友好农场调查统计所得。

1.5数据分析

2011年6月、9月、12月和2012年3月土壤养分含量数据引自文献[8]。数据分析采用Excel2003和SAS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整理分析,Duncan's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2结果与分析

2.1幼龄胶园行间间种甘蔗对土壤温、湿度的影响可以看出,幼龄胶园行间间种甘蔗对胶园0~20cm土壤温度和湿度影响不大。在间种甘蔗前期胶园土壤温度高于对照,甘蔗生长中后期由于其荫庇度大于对照,其土壤表层温度低于对照,但其升降变化幅度很小,在1℃以内;间种甘蔗后胶园表层土壤湿度增大,但增加幅度较小,在1%左右。经研究,幼龄胶园行间间种经济作物对于胶园土壤的改良具有一定的作用,防止水土流失,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兴隆试验站在胶园间种矮化胡椒发现:间作胡椒胶园地面覆盖度达82%,比不间作胶园土壤含水量提高了3%~6%,地面水量流失减少了7%~26.6%,地表土壤流失量减少了82.12%,降低水土流失显著[9]。幼龄胶园行间间种甘蔗在甘蔗生长期和收获期也提高土壤湿度。综合上述,湿度增加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在甘蔗生长期和收获期覆盖度较高,减少了地面的蒸腾作用;二是地面水量流失减少,保持了土壤水分。

2.2幼龄胶园行间间种甘蔗对土壤有机质、养分含量及pH值的影响土壤有机质是表征土壤质量与肥力的重要因子,其含量的高低与土壤肥力水平紧密相关[10]。由表1可以看出,幼龄胶园间作甘蔗后0~20cm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间种第一年度有机质含量下降幅度较小,方差分析表明,在0.05水平上差异不显著;间种第二年度有机质含量下降幅度增大,平均为15.3%。全氮含量的变化趋势与有机质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间种甘蔗第一年度全氮含量降低,与对照相比未达到显著水平,下降幅度为10%左右;间种第二年度全氮含量下降幅度增大,约为20%。方差分析表明,2012年9月取样的全氮含量与对照差异显著。幼龄胶园行间间作甘蔗后,土壤碱解氮含量比对照明显降低,除2011年9月取样的间种甘蔗碱解氮含量比对照略有增加外,其他季度碱解氮含量比对照依次降低36.0%、25.7%、17.1%、25.6%、45.4%,方差分析表明,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间种甘蔗后胶园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明显降低,其中有效磷含量下降幅度在12%以上,速效钾含量下降幅度在60%以上,最高达到80.22%,与对照存在极显著差异。由表1还可知,0~20cm土壤交换性钙含量在间种后波动幅度较大。土壤交换性镁含量比对照降低,在0~20cm土层降低幅度较小,差异不显著。

幼龄胶园行间间种甘蔗后,在0~20cm土层土壤pH值整体表现为降低,但降低幅度较小。幼龄胶园间作甘蔗后,20~40cm土层土壤的有机质及养分含量的变化趋势与0~20cm土层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变化幅度不同。间种甘蔗的土壤各养分含量指标下降幅度均高于0~20cm土层。幼龄胶园行间间种经济作物对于胶园土壤改良具有一定的作用:胶园间种矮化胡椒比不间作胶园磷提高了0.0037%,钾提高了0.0027%,有机质提高了0.056%,地面水量流失减少了7%~26.6%[9]。本研究发现,幼龄胶园行间间种甘蔗,土壤养分含量、有机质含量和pH值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相反,分析其中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两个方面:①胶园土壤肥力持续下降。根据何向东和吴小平对海南垦区1954年到1990年的36年间胶园肥力演化分析发现: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下降约1个百分点,幅度为25%~44%;全氮质量分数下降约0.05个百分点,幅度为22%~40%,有效磷在铁质砖红壤和铁铝质砖红壤土壤类型中下降13%~18%;速效钾含量的下降幅度为10%~55%[11];麦全法研究发现,海南垦区部分植胶区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钾也低于最低养分标准,分别为1.307%、0.058%、39.291mg/kg[12];而广东植胶区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钾在刺激割胶生产以后迅速下降,根据对照的分析测试结果显示,有机质含量在0.7%左右,全氮含量在0.035%左右,均低于胶园土壤分级标准中低肥型的养分标准[13]。②间种甘蔗所施肥料的养分量比甘蔗生育期所消耗的养分量少,是造成胶园土壤肥力降低的重要原因.

2.3幼龄胶园行间间种甘蔗对橡胶树苗木生长的影响

幼龄胶园间种经济作物可以维持生态平衡和促进橡胶树的生长。长达7年以上的橡胶非生产期,在幼树定植的前3~4年,行间有大面积的空地,这些空地阳光充足,养分和水分丰富,间种/套种农作物或经济作物,可以充分利用光、热、水等自然资源,构建一种新的人工生态环境,调节气候,促进胶林自身的养分循环和生态平衡[14]。国内外资料也表明,胶园间作胡椒不仅促进胶树茎围增粗快和开割率的提高,还提高了胶树的产量。纪力仁[9]、陈汉中等[15]研究发现:间作胡椒的胶园胶树年增粗提高了10.8%;幼龄胶园间种花生、番薯,橡胶树茎围增长量比不间作的大13%~14%。而间作茶后,橡胶树茎围增长量比不间作的增粗3%~30%;而在胶园间作时,实行豆科和非豆科的轮作,更有利于橡胶树的生长,比单一作物连作的橡胶幼树生长的快[16]。本试验研究发现,幼龄胶园行间间种甘蔗对橡胶树增粗具有一定的影响:间种甘蔗后,2011年橡胶树增粗比对照少0.6cm,2012年橡胶树增粗比对照少0.4cm,2013年橡胶树增粗比对照多0.2cm,2011~2013年间种甘蔗平均年度增粗比对照少0.3cm。原因可能是间种甘蔗后由于土壤肥力较低,与橡胶树“抢肥”造成的。

2.4幼龄胶园间种甘蔗的投入产出分析

幼龄胶园间种经济作物可以增加胶园的经济产出。经核算,每公顷的胶茶间作在橡胶投产之前,茶树4~5年的收益除开荒定植和8年的胶茶抚管费用外,还盈利5700元,而纯胶园8年投资每公顷5595元。胶茶间作既增加了利润又合理利用了土地,经济效益较为显著[15];间作矮化胡椒平均每公顷每年净收益191元,半柱胡椒2985元,从而大大提高了橡胶非生产期经济效益[9]。幼龄胶园行间间种甘蔗后,通过对不同农场不同农户的间作投入与产出进行调查分析,幼龄胶园行间间种甘蔗(当年种植)总成本为16305元/hm2,其中主要为肥料(主要包括尿素、钾肥、磷肥、生物肥和复合肥)费、种茎费和人工费,所占比例分别为32.38%、22.30%和25.76%,合计占总投入的80%以上,随着劳动用工的紧缺,砍蔗费用在投入中所占的比例逐步增加;间种甘蔗产量和价格折中计算每公顷产值为30000元,扣除成本16305元,每公顷净收益为13695元。对照胶园每年需要除草控芒2~3次,每公顷药剂费用约375元,人工费约900元,合计需要支出费用1275元/hm2。

3结论

篇3

在我国的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一些较为严重的问题,并且在主观意识上对于林业资源的保护意识也有待加强,这些意识的淡薄在很大程度上就影响了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

2.1林业经济的发展周期较长

如果不能够合理的进行林业资源的开采和种植,将会严重影响林业资源的生长周期,并且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森林对于人类的保护作用,同时很容易造成大面积的水土流失和沙尘暴天气。

2.2林业经济发展结构比较单薄

我们的国家和企业将林业经济的发展重点大都放在了木材的加工和使用上,忽视了相关的副产品的经济价值。如人们喜爱的菌类和中药材的培育,这些是可以和林木培育共同进行的。

2.3对于林业经济发展的相关制度不够健全

在各项事业改革全面的进行中,林业经济相关的改革进展则是比较缓慢。再加上大部分的林业资源都隶属于国家,因此,林业相关企业则始终处于被动的位置,加上相关的责任和义务之间的界定比较模糊,导致了现阶段我国的林业经济发展缺乏一个有力的保障,竞争意识上就更加的薄弱了。

2.4林业相关的技术性人才比较匮乏

再加上林业相关的工作人员在长期压抑的工作环境中逐渐丧失了工作中的积极性,林业经济的管理团队水平较低等等,这些也是影响林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3促进林业经济发展的措施

3.1让产业结构得到优化

为了让林业经济结构得到优化,那么林业经济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不仅要不断地进行转型,还应该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以便提高林业经济发展的竞争地位,从而优化林业产业结构,与此同时,在发展林业的过程当中,在对林业经济结构转变的同时,还应该让复合经济得到发展。让林业在多种效益方面实现发展是林业生产的主要目的,所以,为了建立出更加完善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就需要将森林资源作为重要战略资源,这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森林资源和土地资源发展模式的变化,从而使其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这些都为林业经济发展向节约型发展路线转变做好了准备,并且还能储备更多的资源,以便让我国林业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

3.2加大第三产业的发展力度,注重开发林下经济

在发展林业经济的过程当中,为了能够让其他林业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就需要发展林业复合经营模式,这还能让林业经济实现多元发展,注重开发林下经济,就可以让林业经济在从多种途径得到发展,从而实现多元化发展。因此,相关部门应该注重对林下经济发展,在资金方面可以加大投资,让相关林业资源也能够得到一定的发展,尤其是对于林下种植和养殖来说,可以促进它们得到更好的发展,这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拉长林业经济的产业链,从而让产品的附加值得到提高。

3.3加强人才引进力度,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林业企业要想更好的完成企业发展目标,让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那么林业企业就应该注重人才引进,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在林业企业的发展过程当中,人才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企业人才是确保林业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保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产业结构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所以,林业企业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不会得到淘汰,那就应该明确企业人才的重要性,加强人才引进力度。

4强化企业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经济效益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贯穿企业各项生产活动的永恒主题,必须不断加强。过去,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过量的林业采伐消耗了大量资源,疏于管理造成了企业经济效益的严重流失。大部分森工企业由过去的辉煌陷入了低谷,步入了“两危”之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证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是增强企业经济效益的根本保证。没有一流的管理,就没有一流的企业效益抓住资金管理这个中心,以增收和节支为重点,加强企业管理,全面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4.1认真加强成本管理

成本是企业运行质量的集中反映,是企业总体素质的综合表现,关系着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与发展。因此,必须从企业经营活动的源头抓起,牵住成本管理这个牛鼻子,有五条途经可以降低生产和产品成本。第一条途径是强化成本目标管理,提高投入产出水平,企业在采取目标控制中应该采用“制定定额、分解目标、控制费用”的办法。

4.2强化财务管理,提高资金运营效益

确定财务管理在企业的中心地位,首先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其次是企业一切管理活动的基础,是企业管理活动的中心环节。财务管理必须研究生财、聚财、用财之道,提高对资金的筹措、运用和分配的管理水平。以最合理的方式标准运用资金,以最快的速度回收资金。建立和完善企业财务自我平衡机制。坚持财务的集中统一管理,加大理财力度,减少国有资产流失。

篇4

社会空港经济效益

一、空港经济发展

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空港经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型升级的有效载体和助推器。空港经济是指依托机场(尤其是国际性、枢纽型大机场),利用航空港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资源,发展具有航空指向性的产业集群(航空物流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促进和带动机场周边地区经济发展。

目前国内城市规划和发展空港经济仍处于起步阶段,北京、上海(浦东)、广州、深圳、成都、南京等地已着手规划发展空港经济区。浙江省、杭州市政府现已将规划发展杭州的空港经济课题摆上了议事日程。以空港为核心,科学、合理、及时地规划空港经济功能区,突出空港经济区产业发展的重点、特色,增强区域投资吸引力和竞争力,进一步扩大开放和辐射效应,从而使空港及周边区域成为投资热点,使空港经济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本文试从空港经济产生的效应、空港经济发展的核心业务、加快空港经济发展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

二、空港经济产生的效应

(一)空港经济将有利于实现空港与周边区域的良性互动

随着空港枢纽功能的不断完善,机场、航空公司等相关航空产业的壮大发展。一些航空企业也愿意在机场外布局,机场内布局一些跟航空运输关联密切的企业,空港经济将有效引导航空产业链从机场内逐渐向机场外延,在空港经济区内实现空港与周边区域的互动,形成一个从机场通向城市主城区的临空产业走廊。

(二)空港经济将有利于促进区域产业的高级化演进

不断延伸的航空产业链条,与区域产业链条的相关性打通、对接后,能够带动区域产业向高级化进行演进。空港经济将引导区域产业升级,在空港经济区内合理布局高端、高效、高辐射三高产业,注重发挥空港优势,发展高科技产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发展深加工、高附加值的产品。

(三)空港经济将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在距杭州主城区30公里内、萧山主城区15公里的机场周边,规划一定范围的空港经济功能区域,将适应城市空间布局从单中心封闭式空间发展模式向多中心、均衡式的发展模式的转移,在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四)空港经济将有利于建立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平台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更多跨国的企业谋求在中国的布局发展,依托机场这一航空枢纽,能够直接与国际上的大城市相连,空港经济区将逐步发展成为全球产业链的一个重要环节。空港经济区作为发展平台将更好地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五)空港经济将有利于改善城乡二元结构的就业

空港经济区所处的位置是城乡结合部,更多体现乡村的特点,农业人口相对多。在空港经济区内,机场、航空公司等航空企业,以及临空产业的相关企业,将提供很多劳动密集型的岗位,有利于解决机场周边区域内的就业问题。

三、杭州机场大型航空枢纽发展现状

(一)杭州机场的基本情况

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是国内干线机场、国际定期航班机场和对外开放的一类航空口岸。2000年12月30日,机场建成通航运营。机场一期工程占地7260余亩,总批准概算26.4亿元人民币,实际完成投资19亿元人民币。一期工程按满足波音747-400型飞机起降及预测2005年旅客吞吐量8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1万吨的使用要求建设。飞行区技术等级为4E级,建有一条长3600米宽45米的跑道。客机坪面积32.7万平方米,共设30个停机位(其中12座登机桥、18个远机位);货机坪面积5.2万平方米,共设4个波音747-400型飞机停机位。候机楼按高峰小时旅客3600人次的使用要求设计建设,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其中国际联检厅面积9500平方米,地下停车场2.2万平方米)。机场货站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仓库面积约4万平方米)。

目前机场共有26家国内外航空公司投放运力,每周达2400多个航班,已与国内外60多个城市定期通航,各类航线190多条,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航线网络。2007年,机场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000万大关,达到1173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9.6万吨,航班起降架次11.5万架次,分别同比增长18.3%、5.5%和13.8%。旅客、货邮吞吐量均位于全国民航机场第8位,在活动地区仅次于上海的浦东、虹桥机场,已跻身世界大型繁忙机场行列。

2006年,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与香港国际机场签定了合资合作协议,成为内地第一家与香港机场全面合作的机场。通过引入香港机场这样的世界级战略投资者,实现了双方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香港机场先进运营管理经验的引进以及经港飞等航线产品的开发,为杭州航空口岸提升管理水平,沟通与香港自由贸易港的直接联系通道,进一步延伸杭州空港航空运输国际航线,参与国际客货运,融入全球航空航线网络,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借助香港机场成熟的货运航线运营经验和国际化合作平台,杭州空港有望成为长三角地区最具发展潜能的国际航空货运枢纽之一。

(二)机场近、远期发展规划

机场二期工程于2007年11月8日正式开工,以2015年为近期目标年。二期工程项目主要是新建3400米60米的第二跑道(用地预留3600米的空间)和相应联络道;站坪56.7万平方米,新增机位67个;新建19.6万平方米航站楼(其中国际航站楼9.6万平方米),以及相应的配套设施。二期工程总投资预计100亿元,工程直接用地为7707亩,整个工程预计于2011年底前后完成。2015年预计旅客吞吐量将达256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0万吨,航班起降量26万架次,通航城市增加至85个,其中国际及地区定期通航城市增至25个,开通航线超过180条。机场远期规划目标年为2035年,将在现跑道和第二跑道侧面400米再建两条E类近距离跑道。预测2035年旅客吞吐量达到52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00万吨,航班起降量50万架次,通航城市国内超过120个,国际及地区超过100个。

(三)空港经济发展的核心业务

机场是空港经济发展的基础,机场的功能以及机场的辐射范围决定了空港经济的影响范围,机场的客货运量直接影响空港经济的总量和增长速度,机场的发展规划、定位与空港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有研究表明,每年100万人次航空旅客运输量可以生产1.3亿美元的经济效益和2500个就业岗位。每新增10万吨货物,将创造800个工作岗位。以杭州机场为例,随着运输生产的发展,杭州机场吸引了多家企业、商户进驻与发展,据统计,目前机场内有各类企业60多家,直接雇员超过7000人,场内企业2007年上缴税收达2.28亿元。根据盖安德咨询公司为杭州机场做的《机场经济影响分析》显示:每新增一个国际航班(200座飞机、每天一班),客座率70%(航班上国际旅客占60%,国内旅客40%),这样一个航班可创造30个工作机会,能为GDP贡献1.12亿元(考虑直接和间接影响)。而杭州机场到2015年,预计能够为当地经济年贡献700亿元(考虑直接和间接影响),预计占浙江GDP的2%。

四、加快空港经济建设发展的措施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形势下,以航空城为核心,规划布局临空产业,打造空港经济圈,从而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推动力。在空港经济圈的建设中,可重点考虑一下几项工作:

1.做强做大机场核心业务,是空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保证。着力做好以下工作,更好地促进空港经济的发展:全力推进机场二期建设,解决机场保障能力不足矛盾、以二期扩建为契机,实现机场向航空城转变、大力引进和发展基地航空公司、进一步发挥驻场国际货运巨头的作用、加大国际航线的拓展力度。

2.空港经济圈建设的主体是地方各级政府,机场航空枢纽建设的主体主要是机场,地方政府和机场成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沟通,统筹解决空港经济建设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3.及早规划建设杭州空港经济圈。按浙江现代服务业的新高地、环杭州湾生产业的重要节点的定位,以萧山区一港四区(杭州空港、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江东工业园区、杭州萧山临江工业园区、钱江世纪城、湘湖旅游度假区)和滨江区(高新区)建设为平台,在以航空城为核心,机场至二桥、三桥公路沿线为轴心,规划建设航空产品制造、物流仓储、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农业、商务会展、旅游休闲居住等功能区块,以及相应的交通等配套设施。同时空港经济圈的建设要和机场二期扩建紧密结合起来,要做好临空产业功能分区,空港经济圈规划等与机场二期、远期规划的相衔接,各园区与机场地面交通的衔接,物流信息平台的衔接。

篇5

引言

进入21世纪后,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已经山规模效益型经济效益型经济转变。在市场竞争日益复杂的情况,企业要立于市场,就必须两手抓一手抓顾客,提高客户满意度,培养忠诚的顾客群一手抓产品,即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木,使企业产品的价格在竞争中有较大的空间和较大的利润。这己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

质量成木是经营成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全而质量管理活动的经济性表现,是衡量质量体系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现代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以最佳质量成木生产出满足用户要求和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对质量成木进行统计、核算、分析和控制,小仅可以找到控制和降低成木的途径,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同时还可以监督和指异质量管理活动,从质量成木角度寻求提高产品质量的途径;有利于促使企业领异重视产品质量,拓宽成木管理方法,推行质量管理工作。因此,质量成木的研究是把企业产品质量与成木有机结合起来,使技术与经济融为一体,是加强质量管理的基木工具。

关于质量成木分析方法,国内外有许多侧卜究成果,如朱兰博士在1951年首次提出了最适合质量的论点1956年费根堡姆提出PAF方法L;J即把质量成木分为预防成木、鉴定成木和损失成木;1974年DanielLundran将质量成木[(}线分为改善区、无差异区和完美区二大部分;Ross在1977年提出过程成木方法,于1989年山Marsch在质量成木测量中开始使用`}’S’;Cooper}IIKaplan在1988年提出作业成木法(Activity-BasedCosting)"’6’。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化和顾客需求的日趋多样化,侧l一究全而质量管}}.(TQM)h的质量成木控制成为了新时期企业而临的挑战。

我国在1978年引进全而质量管理的同时,也引进了质量成木的概念,1984年中国质量管理协会成立了质量经济分析侧卜究会,开始侧卜究有计划推行质量成木工作,自那时来,质量成木得到了各有关部和各类企业的重视,有些企业已把质量成木作为提高产品质量,改进质量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

木文根据市场竞争和顾客需求的发展趋势,运用质量成木分析、优化与控制方法,进行全而质量管理(TQM)h企业质量成木控制的实证研究。

1质量成本及其构成质量成木的涵义

从广义上讲,质量成木即是一种成木,又是货币化的质量。笔者认为,质量成木是企业开展全而质量管理而逐步形成的一种新的成木概念,它是与产品质量管理活动有关的劳动耗费,是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而支出的一切费用,以及未达到目的而造成的一切损失之和。

1.2质量成木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

质量成木一般山预防成木、鉴定成木、损失成木(包括内部损失和外部损失)等构成。质量成木的项目之阳J存在着一定的规律和相互关系,见图1所示

1.3质量成木与生产成木的联系与区别

从成木会计的角度来讲,质量成木实际上是企业生产成木的有机组成部分。质量成木管理是一种管理会计形式,它是从客观上进行成木分析,提出质量管理和产品质量存在的问题,从经济分析的角度来促进质量改进活动。生产成木是指企业为了生产和销售一定品种和数量的产品(劳务)而发生的各种生产费用的总和,是产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质量成木和生产成木是密小可分的。质量成木和生产成木的数据来源相同,都是依靠原始凭证和凭证汇总表。它们的职能目标相同,都是从小同的角度反映已经发生的费用或损失,为企业有关方而提供参谋咨询服务。同时,质量成木最终要结转到生产成木中,变成生产成木的一部分。皿然在生产成木最低点上的产量小一定是质量成木最优。但最优质量成木一定在生产成木最低点附近摆动,有时还能够影响生产成木的走势。

它们之间也有区别。首先,报表的用途小一致。其次,报表的内容小一样,山于用途小同,决定了报表格式和内容小一致。一方而,质量成木的核算偏重于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可控制成木,特别是降低预防和检验费用,而生产成木则要求全而真实地反映生产全过程的耗费和变动。另一方而,质量成木的核算程序和方法尚无统一定式。在会计业务处理上国家还没有明确规定,于较新的业务领域,而生产成木的核算已形成完善的制度体系和规范。

2质量成本分析与优化的实证研究

恩鸿公司始建于2001年,经过7年滚动发展,目前公司已成为集科侧卜、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精细化工企业。公司现有固定资产300万,占地而积130亩,主要产品为联苯一氯节、联苯一氯节酉旨化物等有机物中间体,以及亚磷酸等副产品。2006年产值800万,销售收入750万,利习150万。

2.1恩鸿公司的质量成木分析

通过分析,公司在质量成木方而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1)公司的预防成木和内部损失成木相对较高,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公司总质量成木。

(2)公司两个生产车间生产能力彼此之间衔接小够,配合小到位。

(3)质量成木核算方而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公司没有明确规定质量成木的开支范围;公司部分费用界限划分小清楚;企业管理者对待质量成木核算的态度以及内部损失成木的核算等方而。

2.2公司质量成木的优化措施

(1)加强公司质量成木分析

根据企业自身销售水平及性质,结合公司在2006年度发生的质量成木,分别计算预防成木率、鉴定成木率、内部损失成木率、外部损失成木率,如表1所示,l{将计算结果与制造性企业一般水平相比较。

与制造性企业一般水平相比,该公司的鉴定成木相对而言较低,山于预防成木与鉴定成木成非线性的反比关系,企业的预防成木显然较高,所以企业在预防成木方而要查找原因l{加以分析,以加强预防成木的控制。企业内部质量成木损失率为26.73%,高于20%,而外部质量成木损失率为12.67%,处于很合理的范围内,如果在外部损失成木较稳定的情况卜,能进一步降低内部质量损失成木,比如将返工、停工费用以及产品降级成木控制在一定的合理范围内,则公司的总质量成木会大大降低。

2006年公司总质量成木比20O5年降低了6.1万元,见表2,主要是山于预防成木比上年降低了7.8万元,所以一般而言,企业在鉴定成木较平稳的情况卜,加强预防成木的控制,有利于公司小良品数量的减少,从而降低内部损失成木,这有利于总质量成木的降低。该公司质量成木还小在计划的满意范围内,这主要是因为该公司在预防成木方而没有做到较好的分析与核算,没有得到全方而的控制,预防成木还较高,甚至没有达到计划值。但这小是说预防成木越低越好,因为这样相反地会异致鉴定成木的上升。预防成木卜降2.12%,会异致鉴定成木上升0.63%,质量损失成木也上升1.51%,最终总质量成木卜降3.03%,山此可以看出,质量成木四大项目成木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某单一成木的升降小会直接异致总质量成木的升降。对于2006年,公司就可以依据前年与去年的比较分析结果制定出合理的、预期可能达成目标的计划质量成木。

(2)改进生产工艺,确定最合适质量成木

生产的初品需甲苯或甲醇做溶剂提纯,使用小同数量的溶剂与初品的数量和质量直接有关,通过小同配比寻找最佳的溶剂使用比率,找到最合适的质量成木点。结果测算,生产工艺改进前后质量成木可降低24%,从而为公司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3)开展全而质量成木管理

全而质量成木管理要求企业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在充分满足顾客要求的前提卜全而控制产品质量形成的各个环节、各个阶段的一种有效工作体系,其操作步骤可以用以h六点来表述(DAPCDI):定义(Define)、分析(Analyze)、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及改进(Inprove)

此外,公司积极开展}p9000认证,有效、稳定地提高产品品质,降低质量成木。一方而对于企业内部来说,可按照经过严格审核的国际标准化的质量体系进行管理,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合格率,迅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而对于企业外部来说,可以使顾客确信企业是能够稳定地生产合格产品乃至优秀产品的企业,从而放心地与企业订立长期供销合同,扩大了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4)积极采取精益成木管理

把精益管理思想与成木管理思想相结合,形成了全新的成木管理理念—精益成木管理。它以客户价值增值为JI句,从采购、设计、生产和服务上全方位控制企业供应链成木,以达到企业供应链成木最优,从而使企业获得较强的竞争优势。利用精益思想来进行质量成木的控制与管理,小仅有利于降低企业的日常运营成木,更有助于加强公司每位成员的节约意识,树立企业内部的节约文化,消除低效率行为,减少小必要的浪费,使每一分钱的投入都获得最大的回报,消除质量风险成木、减低内部损失与外部损失,即细节决定成木。

(5)借鉴6Q管理理念,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6Q质量管理是采用科学的方法,从用户的角度考虑质量问题,在经营的全过程追求“无缺陷勺贡量,以大大降低企业经营领域的成木,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公司开展6a管理时,可以组建一个核心团队,对现有过程进行过程定义(Define)、测量(Measure)、分析(Analyze)、改进(Inprove),控制,消除过程缺陷和无价值作业,从而提高质量和服务、降低成木、缩短运转周期,达到客户完全满意,增强企业竞争力。具体地可以按如卜六个过程进行①选择质量成木存在问题的变量(列出问题);②对问题进行分析(收集数据、做分析ICI、分析数据、分析成因);③提出影响问题的因素(灵敏度分析、比率分析);④对影响因素进行跟踪(小良品生产工序、质量成木核算方法);⑤验{进行改善;⑥过程控制(过程控制侧卜究、控制计划)。

3结束语

质量成木是企业总成木一个组成部分,质量成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总成木水平。

第一、企业应正确运用质量成木这一工具,有效地改进产品质量,降低产品寿命周期成木。

第一、应小断完善和规范企业质量成木的内容,建立规范化的质量成木指标体系。

篇6

2、经济效益指标在医院的经济效益指标中,主要分为三个组成部分

第一,固定资产收入,属于正指标。主要是医院在运营过程中的一部分固定收入,具体可反映该医院平均每万元固定资金所产生的价值。其万元笃定资产业务收入的计算方法是通过业务收入除以平均占用固定资产净值(万元)所得的。它不仅是带动医院发展的总动力,还是在此基础上提高医院经济效益的稳定前提。第二,经费自给率,正指标,充分展示了医院在平日经济管理的平衡能力。其计算公式为经费自给率是业务收入与业务支出的比。在比值大于1的情况下,代表在医院的经常性收支任务中,本身是可以自给的;若比值小于1,说明在经常性的收支方面是要依靠政府补助来完成的。第三,总资产收益率,正指标,代表医院资产的利用水平。可以通过此指标来加强医院内部的成本核算,从而达到控制成本支出的目的。

3、发展能力指标为了能够更加准确的预测医院未来的发展情况,医院必须建立健全发展能力指标

并根据发展能力指标来进行医院发展的系统规划,确定发展方向,尽可能大的挖掘其发展潜力。其发展能力指标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固定资产增值率,正指标,是全年净增固定资产值与年初固定资产原值的比。此指标代表该医院固定资产保值与升值的能力。第二,收支节余增长率,充分反映了该医院盈利的发展情况,此指标简单明了,在医院经济管理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第三,资产负债率,是限额指标。资产负债率与其他指标不同,不能单凭大小就能决定负债能力。从经营的角度来分析,资产负债率太低,代表医院在运用外部资金的能力上是较差的;相反,资金负债率较高,则代表着医院内部的可用资金不足,基本工作靠欠债维持,具有较大的偿债风险。由此来看,资产负债率应控制在一定的水平,不能过高或者过低。

4、运营效率指标

医院的运营效率指标是来医院就诊的总人数加上全年在医院住院的病人所住的天数乘以三,最后除以一年中平均在医院工作中的医护人员的数量。在医院经济管理中,无论是想指导怎样能高效的利用医院中的资金,还是如何提高资金的利用水平,都要系统的将医院的资金进行核算,控制好其成本支出。在医院工作的每个职工的工作量,不仅直接与工资有关联,还是医院发展最主要的动力,也是提高医院经济水平的重要因素。所以说,提高医院经营与管理水平才能更加有效的促进医院的顺利发展。

5、病人所需费用指标

病人费用指标不仅属于社会效益指标,也在经济效益指标的范畴内。此指标为负指标,应该控制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来减少患者的医药费负担。医院对病人的病床使用率进行收费,是用医院中占用病床的天数除以实际的开放总病床的天数,最后乘以百分之百。无论是效益方面来说,还是从经济效益方面来说,将病人费用指标控制在一个稳定的状态,对于医院的全面发展和减少病人负担这两件事上,都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二、医院经济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特点及原则

1、科学性

在医院进行经济管理评价指标的建立时,每一项指标的设立都是经过多次调研成立的,并且在分析时都具备充分的论证。这种规范合理的指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准确的反映医院的经济管理情况,并在成本费用控制工作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2、可操作性

医院的工作量大且内容复杂。所有指标在实际的应用中必须简单明了。无论是数据收集工作还是管理评价工作,对于指标的应用必须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中,有关部门在固定的时间内,可以迅速的凭借指标来对指定的内容进行标准判断,指标的可操作性是保证医院有效进行经济管理的重要因素。

3、灵敏性

在不同的年份,不同的医院中,每个指标都是处于波动状态并持有一定差异的,也决定了指标评价效果本身的灵敏性。

4、独立性

在医院经济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中,各项指标都具有与之不同的代表意义与价值。在实际工作的利用中,每项指标的含义和作用是不能代替使用的,所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每一个指标都是相对独立的。尤其是在指标应用时,它的独立性也决定了它工作的高效率,在应用指标进行评价时,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分辨每一个指标所覆盖的工作内容。

篇7

2.1深入推进配网带电作业,实现市县一体化管理

2.1.1带电作业实现县公司延伸和拓展随着京津冀经济圈形成,石家庄周边四县划归城区,经济发展进入快速路,城镇居民对用电的需求与日剧增,停电对居民生活造成的不良影响也越来越大。国网石家庄供电公司17个县所辖的10千伏配网线路达到2.4万公里,是城区架空线路总长的二十倍,而农网带电作业次数几乎为零。配网带电作业如果沿着从市区到新区、从周边县到外沿县,从县城到乡镇,从乡镇到农村不断延伸和拓展,必将带来较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国网石家庄供电公司制定了《县域配网带电作业拓展方案》,初步确定了三年的发展思路,为县域带电作业延伸指明了方向。

2.1.2因地制宜开展县域配网带电作业县域公司配网架空线路各有各的地域特点,2014年在充分调研了解各县区域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带电作业实际方法,采取了“因地制宜、逐步推进”的方法推广县域带电作业工作。如针对县公司大部分线路位于田野或山区,大力发展间接带电作业法,绝缘杆作业法进行拆、接引线,更换绝缘子等作业;针对作业街道窄、带电作业车无法停放的问题,大力推行绝缘平台、绝缘组合梯架作业等创新方式,克服了绝缘作业车受限弊端;根据县域公司网架不完善、联络率低等情况,适时推行小型化的电缆不停电作业,保障重要负荷和重要设备的临时取电和保电,均取得良好效果。

2.1.3“三位一体”规范县公司带电作业管理发挥公司带电作业室专业引领作用,成立县公司人员管理、培训和业务管理的一体化管理平台,全面对县公司新取证人员进行基本信息管理、作业培训、跟班教练和业务指导等一系列跟踪管理,建立对县公司带电作业人员的内部考试、评价和考核机制,为打造县公司带电作业队伍打下基础。创新建立了“三位一体”管理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实行统一管理、分步实施战略,最终实现专业标准、作业流程和资源配置“三位一体”管理,一方面统一了作业标准和技术规范,另一方面建立了工作流程,实现人力、车辆和作业资源共享,提高了资源使用效率,提升了安全把控程度。

2.1.4进行带电作业布点,打造带电作业内外圈带电作业未来发展应在整体布局上下功夫,结合省会区划调整将带电作业室打造为桥西区、新华区、长安区、裕华区的核心,外联藁城区、栾城区、鹿泉区以及正定新区作为内圈,由带电作业室负责和统一管理。根据发展情况合理形成周边县公司为带电作业布点的外圈,成立外圈带电作业管理分支机构,根据区域分布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区,一区负责东北区,主要以无极、辛集、晋州、深泽、新乐为作业范围;二区负责西南区,主要以赵县、高邑、赞皇、元氏、井陉为作业范围;三区负责西北区,主要以平山、灵寿、行唐和矿区为作业范围。通过内外圈的建设,形成公司全面开展配网带电作业的态势。

2.2做大做强带电作业核心业务,实现经济效益内涵增长

2.2.1做好自身作业能力建设,实现带电作业项目全覆盖国网公司设定的33项带电作业项目已经囊括了配网经常开展的绝大部分施工检修作业,具备所有项目的作业能力才能切实做到线路检修不停电的目标,带电作业在加强自身作业能力建设上下功夫,成立专门的实施小组,确定检修环网柜类电缆不停电作业项目牵头人,分配各自作业任务,多次实地踏勘确定检修现场,最终在2014年实现了电缆不停电作业项目全覆盖,通过全覆盖和全应用的方法有效提升了带电应用比例,提高了供电可靠率指标0.08个百分点。

2.2.2提升用户不停电接引比例,从业扩中要效益以往的配网带电作业由于技术、管理机制等原因,用户接入工程带电作业率不足40%,仍有很大空间需要挖掘。畅通源头是提升业扩带电接引的首要环节,国网石家庄供电公司从方案制定做起,建立营销部门与带电作业室之间的直面沟通机制,加强双向交流,根据接引地点优先选择带电作业或不停电作业,使方案人员能够做出是否具备带电条件的基本判断,从而真正发挥带电接引给用户不停电的作用。其次抓好带电作业施工管理,利用省物价局年中下发的带电作业服务取费标准合理收取带电作业费用,通过带电作业为公司创收创效,从而取得指标和效益的双收入。

2.2.3多措并举,多领域开展配网带电作业以前的配网带电作业项目主要集中在业扩工程和带电消缺工作上,业务相对简单,复杂程度低。通过调研发现,随着近年配网资金投入加大,配网改造和大修工程量达到业扩和消缺工程量的十倍及以上,已逐步成为带电作业发展的重要来源。一要摆脱机制和观念的束缚,大修就得停电是原来的普遍思路,加强施工计划的管控后,大修工作逐步纳入带电作业范畴,能带电不停电;二要多措并举,从内部挖潜增效,提前对配网基建、大修工程进行可靠性分析,减少和避免停电工作,实现降本降耗;三要完善计划管控流程,调度控制中心、运维检修部、营销部以及运维单位、带电作业室等均参与到计划的审核审批中,肩负各自的责任和职能。随着公司对月度工作计划本着“能带电、不停电”思路去安排后,逐步完善和强化了计划审批流程,以带电或不停电为中心的计划管理日臻完善。

2.3强化培训效果,促进人员技术水平提高

2.3.1内外兼修,创新培训方式“人”是带电作业工作的第一要素,要开拓培训方式,采取内外兼修模式,强化培训效果。一是针对带电作业重实操的技术特点,牢牢把握以实践培训促进实战水平的方式开展培训,最主要和有效的方法是采取“干什么,培训什么”的直接培训方式,把培训效果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二是采取“现身说法”的交流培训模式,避免枯燥授课,开辟员工自己的模拟讲堂,说身边事,看自己的实操作业录像,进行班组间、班组内相互交流、讨论,找出自身问题;三是定期组织对抗赛来激发斗志和检验实操的水平,合理利用比赛的形式增强对技能提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快速掌握技能,使得职工在比赛中得到锻炼,在总结得失的过程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2.3.2双向交流、把握带电行业前沿首先采取“请进来”机制,聘请行业专家或能手授课,针对我公司配网带电作业技术水平较低的情况“把把脉”,结合公司自身情况制定发展策略,明确发展方向;其次坚持“走出去”原则,去杭州、上海及天津等带电作业发展良好的地区取经,避免固步自封,把好的方法、技术和好的经验引进来,应用在实践工作中,提升了职工的带电作业理论及实操水平。

2.4发挥带电作业优势,提升优质服务内涵

2.4.1强化不停电作业观念,切实成为提升优质服务手段优质服务的本质和内涵就是要做到少停电或不停电,我公司积极更新和变革运维观念,将不停电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把带电检修或不停电检修形成工作常态。一是统筹安排工作计划,从用户角度出发,选取有利于客户用电的不停电检修方式;二是逐步建立利于带电检修的设计和规划,从装置配置上满足带电或不停电作业需求,减少因装置原因造成的能带电反而停电的情况发生;三是建立全局观念,系统思维,使不停电作业融入公司的各环节、各生产过程,共同为优质服务出力。

2.4.2加强协同,集各专业之长共同为优质服务发挥作用2014年随着公司电缆不停电作业项目全覆盖的实现,我们对用户不停电手段进一步加强,而进一步深化应用就需要发挥各专业之长,共同肩负电缆不停电作业责任。一是带电作业室发挥推动作用,以带电作业为核心,带动电缆不停电作业开展;二是配电运检室发挥支撑作用,通过设备和运维资源优势支撑电缆不停电作业项目应用,消除停电影响;三是电缆运检室发挥技术引领作用,充分把电缆不停电技术进行拓展,通过带电、配电及电缆专业间的协同配合,加大对线路不停电作业次数和比例,共同为优质服务贡献自身力量。

2.4.3建立带电作业成效分析机制,展现带电作业优势带电作业发生的作用往往是隐性的,采取带电作业将会把停电所引发的后果几乎完全消除,成效会立杆见影。我公司建立了带电作业分析机制,发现采取停电时会增加的诸多冗余管理环节,一是无形会增加因统计客户、信息、沟通解释等一系列管理成本,同时增加调度方式改变、倒闸操作的人力成本和安全风险,进而增加因停电时客户的不理解的投诉几率,会造成因给重要客户停电带来的不良影响等等一系列后果,将停电改为带电作业后,以上的顾虑均一一化解,从而更加坚定了开展带电作业的作用,随着带电作业发展的逐步深入必将进一步发挥其优势。

3解决方案的实施效果

3.1管理效益

3.1.1人员技术水平稳步提升通过采取内外兼修的培训方式,使带电作业人员一方面克服简单、枯燥的培训方式,达到灵活和实用的效果,另一方面避免闭门造车的狭隘做法,达到相互交流和促进的作用。在培训方面自我培训是重点,双向交流是关键,通过内部培训起到主动思考、主动提高的作用,通过双向交流起到发现问题、创造捷径的效果。坚持练培结合,配网带电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稳步提升。

3.1.2带电作业管理专业化水平进一步加强通过带电作业市县一体化管理,加强了两级专业管理。一方面促进市公司带电作业管理水平的提升,通过强化标准,做到流程优化,通过强化技术,达到技能提升,通过强化安全,员工素养得到了培养;另一方面全面提升了县域公司带电作业管理,从无至有的开创了检修工作新领域,填补配网设备带电运维的空白。

3.2经济效益

带电作业次数和水平的提升,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经济效益的提升。根据2014年带电作业指标测算,平均每完成带电作业1000次,约增供电量450万千瓦时,增收电费约290万元。随着市县一体化的深入推进,国网石家庄供电公司带电作业次数应突破4000次以上,公司增收效益约1200万元,而车辆、工器具及人员成本投入不足500万元,当年就会取得收益,且效益可观。

3.3社会效益

带电作业在产生经济效益同时间接产生社会效益,尤其在当今时代,城市居民对用电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客户最大的愿望就是24小时不间断供电,而带电作业可以大幅减少因检修而造成的停电。随着带电作业水平的提升,更换开关或变压器大型检修项目采取不停电作业方式开展,从而避免了设备的停电或重复停电,使客户用电满意度提升,进而因重复停电造成的投诉率下降,塑造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篇8

2.提高设备效率

按时对机械设备进行停机检修,在员工意识中树立只有管好生产设备,才能搞好生产的理念。使他们清楚地认识到:只有按时停机检修,才能降低设备损耗,减少内因、外因停机次数,提升生产效率。加强不同生产环节机械设备的工作,定期对设备状况进行检查和抽查,以切实减少了因设备问题而造成的生产事故,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提供设备保障。

3.加强煤矿生产中的成本管理工作

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煤炭生产企业的成本管理理想也应不断进步,变短期成本管理为长远成本管理。也就是说,不但要强调生产中怎样才能厉行节约,更应看重如何持续地使企业生产成本降到较低水平,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提供基础,为企业的持续生产经营提供助力。可以说,只有不断强化企业管理及一线生产员工的成本意识,将成本管理思想与理念深深地植入到煤矿生产的整个过程中,才能切实降低企业成本,促进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升。

4.加强对煤炭生产中物资消耗管理工作

对于煤矿企业而言,为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强化日常管理工作,实现对物资消耗的有力把控。应以煤矿生产经营计划为依据,切实加强对用水用电及其他相关资源消耗的管理,通过有效的计量和定额管理措施,将企业生产物资消耗控制在较低的水平,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二、提升煤炭企业经济效益,必须紧紧依靠财务管理工作

1.加强资金管理以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益

资金对企业经营发展而言具有决定性作用,流动资金储备充足与否对企业,特别是煤炭企业这类资金密集型企业而言影响是极大的。因此,煤炭生产企业必须对财务进行有效管理,而财务管理的重点则是企业资金的管理。首先,应加速资金周转,应收账款要及时收回。企业资金回笼的速度往往决定着企业利润获取的速度,投入资金通过市场后能够较快地回收,才能使企业获得真正的利润。因此,煤炭企业想要保持相对较好的生产经营状态,就必须加强对资金回收的管理与监督,对那些应收账款均应及时予以回收,以减少回收账款周期,最大限度地避免可能发生的经济损失。其次,应加强资金日常管理工作,使用银行贷款也要科学、合理。煤炭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与银行发生借贷关系。针对贷款的管理,应以具体情况为依据予以相应的管理。对于短期贷款,要保证贷款可及时还贷,减少过期还贷导致高额利息的支付;对于长期贷款,则要依据利息高低安排好还贷的顺序,以减少贷款利息的支付。再次,应加强负债比例控制。对于煤炭企业而言,其投资收益周期相对较长,尤其是那些需要贷款投资的项目,若考虑银行利息等因素,投资风险相应增加。煤炭企业在申请贷款进行投资时,必须要对企业经营进行综合考虑,要在收益与风险间进行深入比较,以期用相对较少的成本换取更大的回报。

篇9

控制物流成本不仅仅是企业追求物流的效率化,更主要应该考虑从产品生产到最终用户整个供应链的物流成本效率化。随着当今激烈的企业竞争环境,客户除了对价格提出较高的要求外,更要求企业能有效地缩短商品周转的时期,真正做到迅速、准确、高效地进行商品管理,要实现这一目标,仅仅是一个企业的物流体制具有效率化是不够的,它需要企业协调与其他企业以及客户、运输业者之间的关系,实现整个供应链活动的效率化。因此降低物流成本不仅仅是企业物流部门或生产部门的事,也是销售部门和采购部门的责任,亦即将降低物流成本的目标贯穿到企业所有职能部门之中。提高物流服务也是降低物流成本的方法之一,通过加强对客户的物流服务,有利于销售的实现,确保企业的收益。当然在保证提高物流服务的同时,又要防止出现过剩的物流服务,超过必要的物流服务反而会有碍物流效益的实现。

3通过合理的配送来降低物流成本

配送是物流服务的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实现效率化的配送,提高装载率和合理安排配车计划、选择合理的运输线路,可以降低配送成本和运输成本。货物运输费用占物流总成本的比重较大,是影响物流成本的重要因素。运输费用控制的关键点主要在运输方式、运输价格、运输时间、运输的准确性、运输的安全可靠性以及运输批量水平等方面,控制方式通常是加强运输的服务方式与运输价格的权衡,从而选择最佳的运输服务方式,使运输价格最低、时间最短、费用最低。

3.1采购途耗的最省化。供应采购过程中往往会发生一些损耗,应采取严格的预防保护措施,尽量减少途耗,避免损失、浪费,降低物流成本。

3.2供应物流交叉化。销售和供应物流经常发生交叉,可以采取共同装货、集中发货的方式,把外销商品的运输与外地采购的物流结合起来,利用回程车辆运输的方法,使发货、进货业务集中、简化,提高搬运工具、物流设施和物流业务的效率。

4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加强成本管理要建立科学、规范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改变粗放型管理方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企业降低物流成本要从健全物流管理体制入手,从企业组织上保证物流管理的有效进行,要有专门物流管理的部门,实现物流管理的专门化。以责任成本进行计算,进行记录、汇集、计算、分配和报告成本信息。而作为控制、分析、评价和考核各责任中心工作业绩的手段。对企业的物流系统进行优化,要结合企业的经营现状寻找一个恰当的物流运作方式。物流系统优化是关系到企业的竞争能力、影响到企业盈利水平的重大问题,应该得到企业上层领导的高度重视,从战略的高度规划企业的物流系统。同时,要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使各个部门在优化物流系统的过程中相互配合。为此,可以使用平衡记分卡,即通过充分的信息交流与共享,有效地建立起企业信任,包括企业员工之间、经理与员工之间、管理层次之间、顾客与企业之间的信任。现代企业的一大标志是,人和信息相互作用,以及对这一智力资本的有效应用。

5利用物流外包来降低物流成本

物流业务外包是控制物流成本的重要手段。企业将物流外包给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公司,通过资源的整合、利用,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的投资成本和物流成本,而且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专业人员与技术的优势,提高物流服务水平。有很多企业的物流配送成本占了销售成本的20%以上。他们均在实践过程中通过不同形式的物流外包,从根本上降低了物流成本,并且使得服务质量得以明显上升,从而摆脱了过去一些企业中的怪圈,钱赚了不少,却都为配送公司赚了。大家都熟悉的乐百氏公司以制造桶装纯净水、矿泉水闻名全国,桶装水的销售过程的物流成本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物流配送费用占整个销售成本的39%,随着国内和国外的经济环境的变化,特别是油价上升以及国家对超限超载的治理,使得企业面临在物流配送方面很大的压力,于是,它们选择了物流外包,主要采取人员外包、货物搬运外包、服务外包的方式,改变后物流配送费用在整个销售成本中占的比重降到了6.5%。

6利用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控制和降低物流成本

现代物流技术发展十分迅速,物流系统软件日趋完善。借助物流信息系统,一方面使各种物流作业或业务处理能准确、迅速地进行;另一方面物流信息平台的建立,各种信息通过网络进行传输,从而使生产、流通全过程的企业或部门分享由此带来的收益,充分应对可能发生的需求,进而调整不同企业的经营行为和计划,从而有效地控制无效物流成本的发生,从根本上实现物流成本的降低,充分体现出物流的第三利润源。

7更新观念转变职能

供应链管理模式要求链上的各企业要从战略的层次上来分析效益,首先,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物资采购部门要综合职能管理与过程管理,实现整合一体化效应;其次,在管理方式上,要从交易性管理向交易性与关系性管理相结合的综合管理模式转变。

8建立制度保证

在成本控制过程中,必须进行严格的制度保证。要做到:一是员工应强化成本观念,树立起“人人当家理财,处处精打细算”的良好风气;二是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令行禁止,切切实实贯彻目标成本责任制;三是要根据成本费用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成本控制方法。四是要抓住考核这一关键环节,严格质量考核,贯彻质量否决权原则,在质量保证的前提下加大成本管理。五是建立成本分析制度和成本汇报制度,使成本分析日益走上科学化的轨道,并使好的成本控制方法能在公司范围得到广泛使用。六是科学地处理好奖罚关系,制订灵活分配办法,使成本控制与员工个人利益紧密相联,提高员工参与成本控制积极性。

9加强物流人才培养

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的不断推进和思想观念的更新,改变了以往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模式。人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打造一支一流的物流人才队伍,可以有效提高物流运行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切实增强企业客户对物流供应链的满意度,有利于打造高效而低成本的现代物流体系。要适应行业现代物流发展趋势需要分层次建设物流人才队伍,物流人才队伍应该像金字塔一样,既要有基层的物流操作人员,也要有负责各流程之间的组织协调工作的人员。还要有高级管理人才,能通过现代物流的管理理念和手段,协助企业管理者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篇10

母牛怀孕5个月后,其体内胎儿生长速度显著增加,其间母牛所需要的营养成分也会大量增多。所以,应该及时补充各种饲料,如,玉米等,只有这样才会让母牛产后的肥膘保持住,产生的乳汁数量增加,在生产之后再次配种的时间间隔缩短,同时,对小牛犊的身体发育也产生极其良好的正刺激,使其发育速度增加。

3 适龄出栏

小牛从出生到1.5岁,生长速度最快,从1.5岁到成年生长速度会大幅度减慢。因此,如果提前出栏,产生的效益不高,提前抢出来的时间并不足以弥补生长周期多产生出的那部分经济价值。因此如果等到1.5岁才进行出栏作业的话其经济效益是最高的。

4 提前断奶

为了提高新生小牛的身体素质,改变以往传统的牛犊喂养方式,使得其断奶时间提前。这样可以促进牛犊的迅速生长。当牛犊进行生产两个星期之后开始对其进行干草的喂食训练,在三个星期的时候开始对其投放精饲料进行适应性进食,然后逐步开始使用青料进行喂食并且过渡到拌草料喂食,逐步让牛犊完全适应成年牛所使用的进食方式。这样不仅可以促进牛的快速生长,还能够使得牛身体内部的营养成分更加均衡,减少病害的发生。

5 供给优质饲料

进行黄牛饲养的时候需要有大量的牧草进行支援,尤其是在冬季,由于牧草本身的不生长,饲料短缺的情况就显得十分突出。因此,养牛的聚集点就要对饲料资源进行展开,这样就可以解决饲料短缺无以为继的问题。首先,可以自己种植黄牛适合的牧草,由于黄牛产下的各类肥料都可以对牧草进行使用,沼液和废渣还能够对牧草的产地进行土壤肥力增值,因此进行牧草的自给自足是完全可行的。第二,对当地的饲料来源进行各种扩展。比如和当地的农产品生产厂家,如红薯加工厂、白酒酿造厂进行合作获取大量的生产剩余物品,比如酒糟等等,还可以对周围农户的农产品进行收集,比如秸秆或者玉米秆。同时对这些材料采用国家、个人、地方三方面广泛合作配合的思路进行组织架构,建设青贮池,就可以对饲料不足的问题进行解决,同时对饲料的营养价值进行改善,不仅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还解决了牛的饲料营养成分不足的弊病,一箭双雕,节约了成本还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篇11

先进的思想能够是一个事业得到飞速的发展,相反来讲落后的思想同样制约着其发展的速度,甚至使其发展停滞。因为我国的公路部门一直属于国家所有,公路系统仍然没有摆脱计划经济的束缚,还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工作缺乏主动性,不能创造性的开展工作,认为千好千不好都无所谓,自己捧着国家的金饭碗。

2.体制问题

得不到解决体制问题是影响各个行业发展的积格,同样在我国的公路系统中存在着体制混乱的问题,在公路的建设养护所需的资金是由上级部门进行统一的投入和管理,而公路系统的职工等则由地方政府管理和支付工资,造成了没有直接的隶属管辖关系,工作没有积极性,而且对工人没有实际的奖惩权力,出现工程延期等问题,体制的混乱还造成了在公路建设和养护过程中存在着推诱扯皮等行为。

3.资金得不到保障

政府针对公路的建设标准近几年没有调整,出现了预算的标准低,而实际现实中的费用高的问题,而且前期征地费用也有所上涨,有时出现高价补偿等问题,从一定程度上使公路建设的成本增加,而地方政府又无力承担公路的建设和养护费用,特别是后期的养护费用,所以造成资金不足的现象。

4.现有的会路规模不够等级

偏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在建设公路时只是满足了当前的发展需要,没有考虑到后续的发展,就造成了现在很多无论是在宽度、长度、承载量等方面都严重的不足,公路整体等级偏低。

5.人员过多

由于中国特殊的政治原因,造成了在地方的单位都有人员超编的现象,在公路部门也不例外,所以致使这部分人的工资等福利就得出自公路建设和养护的费用,造成总资金的不足。

6.市场化竟争力弱

由于我国的公路行业属于垄断行业,缺乏市场化的竞争,没有竞争力就没有发展,公路行业发展力弱。

二、增加公路经济效益的方法

根据上文所提到影响公路经济效益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借鉴成功经验,总结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以期实现公路事业的科学发展,从而带动我国的社会和经济的进步。

1.用先进的思想武装头脑

21世纪以来,人们对任何事业的发展都比较关注其是否科学可持续,人们已经摆脱了盲目发展的思想,从又快又好发展到了又好又快,这是一种进步。特别是十以后,在我国范围内开展了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教育活动的开展要求党员千部全心全意为老百姓服务,常思常想自己也是百姓,随着人们对公路的舒适性和便捷性的要求,在公路的建设过程中必须尊重民意,在公路的建设上也应该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不怕能盲目的追求功绩,应该从以人为本出发,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过程中不出现贪污受贿等行为,做到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2.用新的管理方式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双赢

使公路系统实现两个机构的分化,公路的建设和养护机构与公路部门的实体经济机构,由建设和养护机构负责公路的日常维护和管理,而且实体经济创造为单位创收,实现互相支持的新格局。同时实体经济机构应该是公路部门的下属企业,实行企业化的管理制度,实现政企的有效结合。

3.管理好会路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

投入是有限的,要想实现经济效益的增加,必须有效的控制投资成本。在公路的建设和施工中,以科学发展为指导思想,并用其指导工作实践,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通过引进新技术,改良旧设备,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实现成本的减少,当然前提是必须保证工程的质量,在最大程度上就增加了利润。

4.体制外经济做为补充

实现利润的最大化首先强化自身的素质,通过学习和培训,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根据实际情况,大胆的引进新的技术和设备,实现公路建设由传统到现代化的过渡。兴建的公路要保证其工程质量和使用年限,从而最大限度的提升公路的建设和管理部门的形象和知名度。在条件成熟时,要敢于大胆的转换经营体制,用非养路企业进行下放,让其进行工程的承包建设,建设所需材料经营等多种方式,实现国有经济和私有经济的合作,为国家带来大量利润同时,获取了大量的资金进行公路的养护和工人的工资福利方面,又体制外的经济实现体制内的公路建设的健康发展。

篇12

3.会计审计工作影响企业的整体实力会计审计工作是经济监管的重要环节,能够有效弥补企业财务工作存在的漏洞,完善管理措施。随着企业形式的不断丰富以及企业经济行为的多样化发展,其经济活动涉及的内容越来越多,加强审计效率能够从企业采购、生产、经营等各个环节入手,为企业决策提供科学数据,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经济损失,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二、加强会计审计工作精确性的有效对策

1.提高企业职工对会计审计工作的认识想要从根本上提高会计审计工作的精确性,就要完善企业全体职工对审计工作的认识。具体而言,企业要加大宣传力度,帮助企业职工了解审计工作的重要意义及其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做好教育。企业领导者更是要积极了解审计工作的情况,做好上行下效的工作,让企业所有人员对审计行为和会计行为进行监督,发挥全体员工的功效.

2.拓宽会计审计工作的工作范围由于企业工作内容的逐步增多以及管理事项的多样性,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需要管理的项目愈加多样,以往的会计审计工作不够全面,审计内容不健全。对此,企业审计部门一定要不断扩宽审计工作的内容,完善监管环节,细化审计的各个方面,从而细化责任制,提高工作效率。

3.加大资金投入,构建单独的审计部门众所周知,审计工作是企业经济管理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是约束企业经济行为的主要手段。为了切实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企业一定要加大资金投入数量,建立单独的会计审计部门,不能将审计工作与财务管理工作分开进行,形成严格的监管。与此同时,企业还要完善设备建设情况,加大资金投入,引进现代化的审计设施,发挥科学审计。

4.提升会计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会计审计职工是提高企业审计精确性,减少资金浪费的基础。企业一定要做好员工选拔工作,选取具有较好审计能力的职工进入企业,制定完善的审计工作体系,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培训,加强他们的职业素养和技术能力,能够利用现代化手段实施监管。在此基础上,企业还要做好会计审计人员道德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对岗位的热爱之情,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作保障。

篇13

二、煤矸石电厂存在的问题分析

1.燃料费问题当前的洗煤技术越来越高超,让单位煤矸石的含煤量减少,造成单位煤矸石的发热量在逐渐减少,结果是发和以前同样单位的电,需要先煤矸石中掺入更多的煤泥。如果煤泥供应不上的时候,那么就需要向煤矸石中加入热值较高的中煤等燃料,这样在无形之中就逐渐提高了单位电的燃料费,让发电成本越来越高。

2.修理费问题煤矸石发电厂的另外一项重要成本就是修理费,有时为了能够在免税期间创造更多的价值,给投资者更多的回报,煤矸石电厂可能超负荷的提升发电量和发电时间,这种现象非常耗损设备,对于煤矸石电厂未来顺利长期的发展十分的不利。

3.安全管理问题因为每一个机组都比较小,所以造成电厂职工对工作期间安全性的认识不到位,不能够严格遵守电厂的安全生产制度,不能实行有效科学的安全生产管理,久而久之会对电厂的安全生产工作和当地电网的顺利正常运行造成巨大的影响。

4.小指标问题煤矸石电厂进行评价的时候不能单单只看其发电量,还需要考察其厂用电率、标煤耗、主汽压力、主汽温度、炉水凝水合格率、给水温度、除盐水用量等小指标的基本完成情况。现在很多的煤矸石电厂都对这些比较小的指标不能够给予足够的重视,这种现象将会给电厂的经济效益造成严重影响。

三、煤矸石电厂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