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对话式教学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2传统教学模式的单一性和低效性
当前成教英语课堂的授课模式大部分还是采用传统的“讲授式”,学生只能被动的去听取,很难做到双向的交流和因材施教。教学内容的脱离实际,不仅给学员带来认知能力上的困难,也使得他们在缺乏学习动机的基础上,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更加低落,进而出现上课打瞌睡、厌学、逃课等现象。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可以看出传统的成教英语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成教学员多元化的学习要求,所以,成教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2“对话式”教学模式在成教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1对话式教学的涵义和特点
把对话和教育相结合的重要人物是当代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他认为:“对话作为一种教育原则,从简单意义上讲,强调的是师生的平等交流与知识共建;对话式教学是指体现对话精神,以对话为原则的教学,在这种真正的对话教学情景中,师生双方都以整体、独特的形式而存在,基于相互尊重,信仰和平等的立场,共同探究问题,在各自做出个性化和创造性的理解后,通过对话、沟通和交流最终达成的默契。进一步讲,对话式教学就是追求人性化和创造性的教学”。它有以下三个特点。
2.1.1对话式教学重在强调一种沟通交流的互动性
对话式教学在英语教学形式上重在一种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的状态,只有相互间有了沟通与合作,才能形成这种对话行为,才能更好的进一步开展教学,以生动、具有创造性的方式传递教学内容,往往是超越一般的教学目的,构建出一种全新的交流功能。
2.1.2对话式教学重在强调教学过程的创造性
对话式教学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重在对语言的创造性。教师从简单的传授知识到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构建,从师生间简单的语言沟通到精神和情感上的交流,形成师生间的对话平等,精神平等,彼此信任接纳对方的一种状态。
2.1.3对话式教学重在形成一种双赢的学习状态
在英语教学中,对话式教学模式强调通过师生交流沟通,互相发现对方或自己的思想、问题和错误,达到师生共同受益的效果。对话过程中,没有完全的对与错,也没有谁说服谁,没有强求,自由发表观点,重在达成真正意义上的双赢效果。
2.2成教英语中对话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2.2.1营造英语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话热情
基于大部分成人学员的社会性这一特点,如何让他们在教室里尽可能的多吸取有用的知识呢,这就要求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必须紧紧结合社会实际,专研教材,为学员营造出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使教学内容和学员的真实情感产生共鸣,这样才能激发学员积极的参与到对话中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比如,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重点,通过多媒体网络技术,选用源自生活的材料,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对话情景,像面试、广告、购物、旅游等,越是接近生活,学生对话的热情就会越高涨。师生间的对话方式可以采用模拟对话,课堂提问等方式,要根据内容的难易程度调整对话方式。
2.2.2授课形式多变,启发学员大胆对话
大部分的成教学员英语基础薄弱,根本不肯开口说英语,如何让他们敢于大声用英语交流呢,这就需要教师们善于变换使用多种教学形式,联系实际,捕捉话题,比如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事先给学员设计任务,分工明确,让学员有充分的准备。也可根据不同的话题,选择合适的组织形式,常用的有两人小组,多人小组,讨论等,平等的互动可以使学员间更愿意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讨论来共同解决问题。
2.2.3变换角色,快速反馈
在整个对话式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时刻在变化的。首先,教师是对话活动的组织者,组织和调动整个教学过程,在适当时候给予帮助,使得对话活动顺利进行。再者,教师是对话活动的监督者,根据学员对话情况,对出现错误进行记录。最后,教师是对话活动的参与者,教师可不时参与学员间的讨论,强调师生间的平等交流。学员展示成果时,可以采用对话、讨论、汇报和竞赛等方式,教师应快速给予反馈,适当归纳总结,纠正典型错误,适当鼓励,不要具体点名,以免打击学生自信心。
篇2
由对话逐渐衍生的对话教学成了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师广为热衷的教学模式。在对话教学的指引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使得学生能够在温馨和睦的大环境下找到自信的自己。下面就以具体的教学案例为出发点,简单的指出了几个重要的问题。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对话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在对话教学中过度的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学生。在教学案例《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中,师生之间发生了下面一段对话。老师:同学们能否用两个字准确的总结出肖邦离开故乡时的心情吗?有的学生想到了“难过”,老师摇了摇头;有的学生认为是“伤心”,老师又摇了摇头;有的学生认为是“悲伤”,老师还是遗憾的摇摇头,最后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悲痛”两个字。教师的这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生的教学方法实在是不可取,教师不能因为学生表达的不准确就给予全盘的否定,这样不但限制了学生的思考空间,也加大了学生思考的惰性。
2、在对话教学中产生了不必要的无效对话。在教学案例《海伦・凯勒》一文的教学中,教师为了给学生制造一系列的对话教学,制造所谓的对话氛围,提出了下面几个问题。“海伦・凯勒是哪国人?”、“海伦・凯勒的老师叫什么名字?”、“海伦・凯勒做出了哪些贡献?”等等,对于学生来说这些问题应该是在课前预习就有所了解的,因而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起不到任何的作用;对于教学来说以上几个问题没有任何的意义,它既不会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也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的对话教学只体现了对话两个字,却无法真正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课堂讨论成了学生“开小差”的环节。在教学案例《负荆请罪》的教学中,教师在讲完课之后给学生布置了表演的任务,即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中学习讨论教材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并把教材中的内容排编成话剧。学生在接到教师布置的任务后,看似进入了激烈的讨论中,但是仔细一听,很多小组讨论的话题却与本堂课学习的内容无关,他们更多讨论的是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对话教学俨然成了学生“开小差”的机会,对学生的学习并不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如何正确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对话教学
1、尊重学生的想法。教师不能过度看重自己在教学中的地位,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小学生,因而小学生才是教学的重点;教师也不能轻视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我们的眼中,小学生往往是除了玩就是玩,他们根本不会在学习中拥有自己的想法。事实上却不是这样,小学生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只要教师学会耐心的倾听,就会发现原来小学生的世界也是如此的丰富多彩,教师唯一要做的就是尊重学生的想法。比如上文中提到的在《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中肖邦离开故乡时的心情,面对学生五花八门的答案,教师不能除了摇头就是叹气,只要学生的答案没有出现原则性的错误,教师都要给予适当的肯定,“伤心”、“难过”、“悲伤”这些词语都含有“悲痛”的意思,只是在情感色彩上有一些轻重的区别而已,学生没有回答出“悲痛”,并不表明学生在理解上就发生的错误。另外,学生五花八门的答案正是进一步拓宽了答案的范围,让学生意识到:原来也可以这样表述啊!
2、提高对话教学的有效性。为了避免在对话教学的无效性,教师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提问技术,尽量不在教学中提出一些毫无技术含量、毫无启发性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只会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比如在学习《海伦・凯勒》时,教师就可以再课前准备好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如“在读完了《海伦・凯勒》之后,同学们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海伦・凯勒,你会想到什么词呢? ”、“海伦・凯勒为什么会写出那么多感动世界的文章呢?”、“同学们,你们能不能想起自己第一次碰到水流的感觉呢?为什么第一次碰到水流会给海伦・凯勒带来如此之大的冲击呢?”等等这样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灵感,才能提高对话教学的有效性。
3、关注生生讨论的环节。学生之间不但可以放下身份的差距,还可以分享彼此之间的想法和观点。但是在生生对话的环节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讨论话题,尽量不要让学生的讨论离开既定的范围。比如在学习《负荆请罪》时,教师既然给了学生讨论的机会,就要让学生讨论出一个结论,很多教师会将讨论的环节延伸到下课,这样对于学生来说讨论结束就意味着下课。教师可以把讨论的环节放到课中阶段,在学生讨论完之后还有一段时间来向老师汇报讨论结果。如教师让学生进行话剧表演,就要在讨论后及时的进行,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压力的作用下提高对生生对话的重视程度。
总而言之,既然我们在对话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发现了一系列的问题,那么就有必要找到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同时通过多种渠道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对话教学巧妙的与小学语文教学相融合,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对话教学的本质涵义,从而进一步达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3
语文教学应突出师生之间的互动。缺少任何一方的配合,这教学活动都是不成功的。在对话教学十分普及的今天,语文教师应担当起组织对话、引导对话、评价对话的重任。现实教学中对话表面化,糊里糊涂地倾听、思考、发言、总结。一切都浮在表面,教学的重难点并未能落到实处,教学如同在演戏,更多的是表演的成分:不是教学内容上的创新,而是教学方法假象上的求新,给专家们以气氛活跃、师生互动、合作探究的印象。教师疲于应付,学生疲于接受,教来教去,比来比去,教学反而在不断倒退。教师应形成一个明确的认识:对话教学的目的和成果是“谋求对某件事达成一致”,并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素质,促成教学相长。
那么,在现实教学中该如何展开对话教学呢?
1 教师的主导性作用毋庸置疑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存在着盲目性、无序性的缺点,容易偏失方向,走入误区。我们应该用教师的强势主体性去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换句话说,只有教师获得了主体地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才能生成。
2 重视问题的设计
(1)当我们为了问问题而设计问题,我们问出的往往是平庸的问题,惟有在我们自己感到非问不可的时候,才能问出有价值的问题。所以应重视问题产生的必要性。
在此,请教师们珍视你的提问权。问题与提问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话题,没有问题的教学是无效的教学,没有提问的教学是没有深度的教学。好的问题是思维的提示,情感的脉搏。抓住了问题以及答案,也就意味着抓住了文章的结构或主旨。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思考和回答中获得求知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堂课,应有一个支柱的主问题,若干个辐射开的小问题。设计问题的原则是少而精,紧扣主题,避免出现自己提问自己回答的尴尬,也应避免只接受自己所期望的答案的尴尬。教学应以“人”为本,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创新。
(2)应保障学生有充分表达交流的机会。问题不一定让教师来设计,学生也可以在主动学习、合作探究的基础上来设计问题,学生问学生答,教师也可以参与回答,这不正是很好的体现新课程理念吗?
问题的设计应来源于对学习内容、学生知识结构、学生思维特征、学生兴趣的综合思考,以一个刺激点来诱发学生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一次大爆发,使“思考——提问——再思考——回答”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促进知识的生成和能力的提高。
(3)提问应注重艺术性。不讲艺术性就不可能收到预期效果。教师在提问时注重艺术性,运用循循善诱的手法,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和手段来进行发问,效果就会明显提高。
3 鼓励学生拓展阅读面,教师努力“充电”
教师不应该只停留在教材、教师用书所提供的写作背景、篇章结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等桎梏内。教师除了对教育理念的研究外,更重要的是加强对文本的理解与探讨,发现教材编写中的一些问题勤加思考,深入探究。现实教学并非“一书在手,万事无忧”。教师的阅读并不仅仅是获得新信息而已,更多的应是在获得信息的基础上求得理解,教会学生掌握各类文本的阅读方式,进而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
学生要多读文学作品,包括默读、诵读。学生凭借自己的朗读进入文本世界,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和诗歌的意境当中。“朗读是学生与文本及文本作者的‘对话’,是朗读者以自己的生命律动去叩问,探究文本的生命律动,以求达到某种程度的契合。”(王尚文主编《语文教学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通过这样的练习,在无形中培养言语表达的流利性和表达内容的丰富性,同时提高感受、领悟他人传递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学生多阅读文学作品,可以让他们明白除了生活着的现实世界,还存在着一个“自由的世界”,在这个“自由的世界”里,可以自由想象,任意创造,思维可以驰骛八极,进而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这个角度出发,完全可以采取从儿童本位角度出发的教学,吸引儿童自己去读。孔子说:“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只有做到这样才能真正受到传统文化的洗礼。反之,如果一味强调死记硬背课堂内容就违反了现代教育理念。
生活质量的要素体现为:创造、享受、体验。文学作品不正能让学生体验这三要素吗?师生素质提高,不就容易开展双向性甚至是多向性的交流了吗?
4 教学的目的不只是就回答这个既定问题与学生展开交流,还要教会学生能针对课外文本自主设计问题、解答问题
篇4
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对话本身就体现了民主、平等和彼此沟通等观念。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在师生之间互动形成体验、探究的氛围。我们应尊重每个学生的意见,多鼓励、启发、鞭策他们,让他们保持开放的心态,敞开心扉,迸射出智慧的火花,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注重倾听每位学生的发言,多肯定、赞许学生的见解。只有真的相信学生,不低估他们的能力,自己不再是课题的主宰,这样不仅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意识,营造了健康、愉悦的学习氛围,强化了民主参与的主动学习习惯。同时教师的地位也实现了真正的转变,成了学生学习的顾问和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也是受教育者。
二、注重过程,确立正确的结论与过程的关系
传统阅读教学忽视过程,关注的是可以转化为分数的结论,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这样的阅读教学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失去了学生知识意义的构建过程,是与对话教学的原则背道而驰的。现代教学要求我们在对话中实现学习的过程。因此我们要激发学生全神贯注地去体验文本,通过对话去理解文本、发展文本。在对话中展现知识的生成过程,在过程中感悟、提炼、凝结知识,在师生对话、学生与学生对话、学生与文本对话中思想得到提高,思维得到训练,知识得到整合和运用。从而使学生学会如何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就是解决了学会学习的问题,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养成习惯。这是对话过程中才能实现的。至于结论,要让学生自己去体悟,面对各种不同的感悟、理解,我们也不要强行统一,最好鼓励学生通过对话,继续深入进行探究。
篇5
一、小学语文课堂“对话教学”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对话偏向形式化,没有达到具体的效果
现阶段,许多小学教师都开展了对话教学。然而,在这些对话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只注重形式的问题。教师每次发起对话,所有学生都做出一致的回应,并不能实现对话教学所重视的交互式课堂。这种“对话教学”只是一种浮于表面的形式,不能达到真正的对话教学所提倡的高效课堂。
2.仅注重师生对话,缺乏学生之间的交流
在具体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把对话教学简单地理解为“师生之间的对话教学”,只是在课堂上增加了一些师生互动的模块。实际上,对话教学还包括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学生与课本之间的交流等内容。缺乏学生之间的交流,会使学生得不到来自同层次人群的认同感,自信下降,导致学习效率降低。
3.对话不具有针对性,学生没有代入感
教师在课堂上进行面对所有学生的对话,实际上是将全体学生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这种做法不能体现出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同时,学生感受不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与重视。教师作为对话教学的引导者,应当注重每个学生的想法,不能将学生整体化,使学生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
二、改善小学语文课堂“对话教学”的方法
1.修改对话内容,实现真正的沟通
为了实现有效的课堂对话,使学生感受到对话教学真正的魅力,教师应当对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对话进行内容上的改变。对话教学的对象是全体学生,因此,修改后的内容应更加注重学生的感受和反馈,以实现有效沟通。
例如,在《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一课中,课堂结尾部分,教师可与学生进行如下对话。教师:“同学们,这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学生:“要做一个诚实的人;煮熟的种子不能发芽;做事不能想当然……”教师:“同学们,老师讲得明白吗?还有不清楚的地方吗?”学生:(没有)。通过具体的提问与积极的反馈,让学生学习到完整而准确的知识。同时,教师可以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馈,便于教师对接下来的课程进行细节上的调整,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课堂体验。
2.增加对话对象,使学生之间充分交流
教师作为成年人,思维方式和知识积累往往与小学生的水平差距较大,不容易理解和体会学生的想法。此外,部分小学生性格内向,有了问题也不愿主动向老师提问,导致这部分学生的问题越积越多,给后期的学习造成困难。在课堂上增加学生之间的小组讨论环节,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同时互相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减轻教师的负担。
例如,《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网络信息技术在家庭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存在一些令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如“花木兰是谁?”“怎么才能发送一封电子邮件?”等。这些问题解答起来费时费力,可能会消耗大量课堂时间。这时,如果在课堂中插入一段自由讨论时间,解决一些学生无法解答的小问题,将会大大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
3.改变对话形式,带动全体学生
为了使小学语文课堂中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己与课堂的强烈联系,教师应改变目前采用的对话形式,使对话更加详细具体。对于不同基础水平的学生,教师应提出不同难度的问题,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融入课堂讨论中去。恰当的对话形式,将课堂推向了,带动落后生,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
例如,在四年级课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由易到难的提问。第一个问题可以是有关课文内容总结的,如“这封信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通读;第二个问题更加深入一点,如“小作者写这封信有什么目的?”使学生对内容进行深入思考;第三个问题使学生发散思维,如“假如你是加利先生,你会怎么回复?”转变思考角度,发散学生的思维。通过具体的问题,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发言的机会,活跃课堂气氛。
总之,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对话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结合上文谈到的几点改善方法和小学教学的现状,广大小学教师应抓紧时间,结合本班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整改。完善的对话教学,一定会使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篇6
一、文化适应理论
(一)文化适应理论的提出
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John.H.Schumann在实验中发现,在第二语言学习者中,有的学习者语言习得速度非常缓慢,甚至停滞不前。Schumann试图通过纵向研究探索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因素。通过考查6位移民到美国的西班牙学习者在自然状态下习得英语的情况,Schumann和他的同事们发现,33岁的Alberto的英语水平和其他5位学习者相比,几乎没有提高。排除了智力和生理的原因,Schumann提出了“文化适应模式”(Acculturation Model)。Schumann认为,学习者对目的语群体的文化适应程度将决定其习得目的语的水平。文化适应强调第二语言习得是由学习者与所学语言的文化之间的社会距离(social distance)及心理距离(psychological distance)所决定的。距离越近,第二语言越容易习得。
(二)文化适应理论的具体内容
1.社会距离
社会距离指第二语言学习者群体和目的语群体之间的社会关系,它影响着第二语言学习者与目的语群体接触的程度,因而也影响着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习得水平的提高。具体来讲,两个群体之间的社会距离越远,接触越少,越不利于第二语言习得;相反,两个群体之间的社会距离越近,接触越多,越有利于第二语言习得。社会距离包括八项因素,这八项因素并非彼此独立,而彼此相关。这八项因素包括社会主导模式、融入策略、封闭程度、凝聚程度、群体大小、文化相似性、态度和打算居住的时间。两个群体处于平等地位、第二语言学习者对目的语群体文化采取同化和适应策略、第二语言习得群体的封闭程度和凝聚程度低、群体人数少、文化相似性高,对目的语群体的态度正面,以及居住在目的语国家的时间长都是有利于语言习得的。相反,则不利于语言习得,语言发展速度缓慢。
2.心理距离
心理距离指学习者个人对目的语及其社团的总体心理感受。心理距离是从个人与群体间的关系出发,考查作为个体的学习者由于情感因素造成的与目的语群体的距离。心理距离的大小将影响语言的输入,心理距离越近,语言输入量越大,越有利于习得。具体来说,心理因素由以下相互关联的四项因素构成。一是语言休克,指学习者使用第二语言时的恐惧感。在说英语的时候,学习者可能因为害怕说错而羞于张口或者觉得自己词不达意,再或因为说不好而失去信心,这些都是语言休克的表现。语言休克的程度越高,越不利于第二语言习得。二是文化休克,指学习者进入目的语群体时的一种焦虑。当我们进入到不熟悉的文化环境后,许多人都会有手足无措的情况,原来的思维模式不被现在的社会接受,原来的行为举止在现在社会中变得古怪,惯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再奏效。有的学习者会选择拒绝新的文化,把自己封闭起来,有的学习者则选择接受。在选择接受的学习者中,有的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融入新的文化中,甚至反复好几次,有的则很快能度过文化休克期。文化休克的时间越短,程度越低越有利于第二语言习得。三是学习动机,指学习者学习目的语的原因。学习动机主要有两类,一种是融合型动机,指学习者学习目的语是对目的语群体感兴趣,想和目的语群体有更多的接触,想了解目的语群体的文化,想融入目的语群体。另一种是工具型动机,指学习者学习目的语是为了获得实际的好处。如拿文凭,找工作,出国和晋升。一般认为,融合型动机比工具型动机更有利于习得,因为工具型动机的学习者只要达到了目的就不再继续学习了,而融合型动机的学习者会因为对目的语群体充满兴趣而不断深入学习。四是自我渗透性,指学习者能否打开语言屏障,以开放的态度接受语言输入的意识。有些学习者之所以能达到较高的水平,是因为能够阻碍语言疆界的建立,使语言输入畅通无阻。语言疆界的建立并非不可控制,而是可以通过开放的态度消除,开放程度越大、渗透性越高,语言输入量越大,可发展的空间越宽广。
二、文化适应模式对我国英语教学的启示
(一)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学
我国英语教学中一直以来都忽视教材中的文化部分,教师在讲解课文的同时,没有把语言里所体现的文化介绍给学生。这种教学模式导致学生不能正确地运用所学的语言,出现很多语用错误,结果导致很多人在与外国人进行交流时出现很多笑话和误解。如遇到“individualism”这个单词时,教师不能只告诉学生这个单词的意思是个人主义。个人主义在中西方文化中的涵义是不一样的。西方的个人主义是指个人价值至高无上,强调自我支配和自我控制,反对权威、宗教、国家、社会及任何其他外在因素以任何形式干涉和阻挠个人发展,强调人是价值的主体,相信每个人都有价值。而中国的“个人主义”是一切从个人出发,把个人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上,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错误思想。中国文化中的个人主义是利己主义的同义词,是一个贬词。如果中国的学生不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就会把这个单词的意思理解为自私自利。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讲解有关的文化知识,让学生明白每个词的适用语境。
(二)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文化教学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放映一些国外的图片和电影,让学生对外国文化有更多的了解,学生对外国文化感兴趣,自然就更愿意学这个国家的语言。教师可根据所教课文的内容,准备一些相关的图片和电影等,让学生通过观看了解外国的风土人情。学生通过对中西方文化的比较,能更深刻地理解语言的真正涵义,从而避免在交际中出现失误。
(三)重视课外文化意识的培养
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学习外国文化是不够的,教师还必须指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了解外国文化。学生在课外可以阅读一些英文报纸杂志,这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理解考试中原汁原味的英语文章,锻炼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外多看一些英美原版电影和电视节目,这不仅因为大部分电影或电视节目的内容本身反映了该国的文化,通过观看片中演员的表演,学生可以了解和学到目的语群体的社会方式和行为习惯。还可以邀请一些知名的专家和学者做这方面的专题报告,使学生从中更多地了解英语文化,培养对其的敏感性,鼓励学生多与英美人士交流,消除交际恐惧感。
(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在我国,很多英语教师很擅长词汇和语法的教学,但是不一定了解外国的文化知识,更别提在课堂上去涉及相关的文化知识了。其实,文化素质也是教师必备的专业素质,自身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将文化讲得透彻、明白。这就需要广大的英语教师在平时多积累相关的文化知识,只有自己了解外国的文化,才能把外国的文化更好地介绍给学生。学校也可以定期对教师进行文化意识的熏陶,组织教师到国外进行访问和交流,让他们对外国文化有更直接的感受。同时也可以开展一些座谈会,教师之间可以互相聊聊彼此对外国文化的看法。这些活动在无形中会让教师逐渐形成文化意识。
三、结语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更是传达思想和情感的纽带。理解了语言所包含的文化,交流才会变得更加顺畅和自在。广大英语教师要认识到文化差异的存在,并向学生讲解两种文化的相似性和相异性。学生了解了文化才能更加准确地使用每一个单词,语言能力才会更接近目标语。语言习得的过程就是适应新文化的过程。在Schumann看来,文化适应是习得语言的关键,文化适应受阻,语言习得自然也受阻了。因此,在教学中要努力营造英语文化氛围,让学生在了解文化的同时也习得语言。
参考文献:
[1]Schumann.J.Research on the acculturation model for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J].Journal of Multilingual and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1986.
篇7
而学校的历史文化恰好能满足这一需要,从内容上讲,学校历史文化是一所学校的文化总和,历经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融汇而成,它包含了学校历史、文化形态、生活习惯、学校风气、学校制度、学校传统等诸多内容,虽然有些并不十分科学,但其先进部分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对学生了解自己学校的优良传统、优秀文化、先进制度和理念,激发学生内心的光荣感和自豪感,从而为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打下良好基础。
由此可见,校史文化是学校重要的课程资源和教育资源,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育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强化校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高了学生对教育的需求,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教育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就和水涨船高的道理一样,全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必然会提高人们对教育的需求,当人们把这种关系放到一所学校的时候,学校的历史文化积淀就会越深厚,氛围越浓烈,学生置身其中就会越有自豪感、成就感和使命感,就越能提高学生的自我控制、自我学习、自我完善的能力,就越能够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动力,从而扩大了学生对教育的需求。反过来,就会使学校不断进行自我提高和完善,有力促进了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在学校的办学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强化校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并将校史文化的教育经常融入学生的日常教育和生活中,比如我们可以让学生唱校歌,分析校训的含义,参观校史陈列馆,学习学校杰出校友的学习生活经历等,通过学生自己的学习、感受、同化、追求,从被动到自发,再到自觉,完成质的转变,从而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
三、校史文化能有力促进学生道德行为的完善
记得有位先贤说过,法律是规范公民的行为,而风俗规范的是人的行为。在学校,校风和学生的生活习惯就是一种特定区域的“风俗习惯”,是一股对学生学习、生活、行为具有规范作用的无形力量,同时也是一股让人无法逃避的力量,一个学生可以逃避学习,可以逃避错误的惩罚,但是他逃不过“风俗”的惩罚,而且是一种来自良心的谴责。这种“风俗习惯”就是一股无形的文化力量和道德感召。
四、校史文化能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
学校的历史文化对学校师生的影响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但是,这个过程一旦形成就会世代延续不断,只要置身其中,就会产生一种天然的亲近,就会有一种趋同的渴望,只有自觉融入其中,才会有一种归属感,才能安安心心地学习、生活。
同样,学校历史文化对家长和学校周边居民(环境)也是一种强大的辐射力量,家长因为学生,周边居民(环境)因为有这所学校,在长期的交往中,受到学校历史文化的影响,对学校了解越深刻就越有亲近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情感联系,就会对这所学校的历史文化产生一种认同,而且是来自心底的认同,从而自觉维护学校的权利、形象和声誉,关心学校的发展,最终走上与学校共同发展、和谐发展的道路。
篇8
美国学者John .H .Schumann从社会和文化的角度探讨了社会文化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从而提出了文化适应模式,文化适应理论从社会文化环境与第二语言习得之间的关系来考察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外在因素,这一理论假设开辟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新视角。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因此在第二语言的习得的研究中,学者们应注重社会因素与第二语言习得的关系,从文化角度研究第二语言习得。本文将集中介绍此理论,并对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一、文化适应模式的核心内容
(一)含义
文化适应模式的核心内容是:第二语言习得只是文化适应的一部分,学习者始终处于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连续系统中。学习者对目的语群体的文化适应程度将决定其习得目的语的水平;文化适应指学习者在社会和心理两方面都能融入目的语群体。
文化适应模式强调外在社会文化因素对第二语言习得水平高低的影响,但文化适应模式并不能充分解释第二语言知识的内化和运用的过程。这些外在的社会文化因素会影响学习者习得汉语的效率和水平,在汉语习得的过程中,学习者是否愿意或能否把所习得语言的文化与习得者文化融合,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学习者学习水平的提高。
(二)影响文化适应模式的两个因素
1.社会距离
社会距离指第二语言学习者群体和目的语群体之间的关系,它影响着两个群体接触的程度和学习者语言习得水平的提高。社会距离由体现两个群体关系的一系列社会因素决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融入策略,指第二语言学习者群体面对目的语群体文化时可能采取的态度和做法,被同化,或保留自己文化,还是二者兼顾,即既适应目的语文化,又沿袭自己的文化方式。
(2)封闭程度,指第二语言学习者群体和目的语群体共同享用社会设施、共同工作的程度。
(3)社会主导模式,指第二语言学习者群体与目的语群体的平等程度,最好是两者处于平等地位。
(4)态度,指第二语言学习者群体对目的语群体的整体态度。
此外,还包括群体大小,文化相似性,凝聚程度和打算居住时间这几个方面。
2.心理距离
社会距离考察的是第二语言习得群体和目的语群体之间的社会关系,心理距离是从个人与群体间的关系出发,考察个体的学习者由于情感因素造成的与目的语群体的距离。大致相互关联的四项因素构成。
(1)语言休克,指学习者使用第二语言时的恐惧感。
(2)文化休克,指学习者进入目的语群体时的一种焦虑。
(3)学习动机,指学习者学习目的语的原因。动机分为结合型和工具型。前者对目的语社团有特殊兴趣,期望参与该社团的生活,后者则仅为达到某一目的而学习目的语。
(4)语言疆界渗透性,指学习者的话语自我塑性和僵化程度。语言自我是指外语学习者在母语习得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并具有保护性能的一种心理屏障。对外语学习的心理抑制作用越强,自我透性越弱,语言信息就越不容易吸收。
二、文化适应模式对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启示
人类生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始终发生在特定的文化氛围下,因此可以说明文化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系统。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由于“任何语言都是习得行为的方式的复杂体”,我们就有理由认为,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外国留学生来中国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习得汉语语言和交际能力。因此我们要考虑文化适应模式对人的影响,尤其是Schumann所提出的文化适应模式对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影响和启示。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做好留学生来中国前的准备工作
国外的留学生既然想来中国学习,那么他必然是对中国文化感到好奇和新鲜有趣,从而有意愿学习有关中国的知识,加深对中国的了解。因此在他们来中国之前,可以和他们所在的学校或者机构组织协调沟通好,把他所要到达的目的地的基本概况,风俗人情,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介绍,培养他们学习文化的意识,使他们心里有一定的准备。以免来中国之后不适应,感觉想象的和现实有一定的差异,造成情绪低落。
2.组织有关中国文化的活动,加深交流
在留学生掌握汉语基础知识和基本言语技能的同时,我们可以开设一些文化课程,诸如介绍剪纸文化,面人文化,陶艺文化等等,让留学生对中国文化有个整体的认识。同时在留学生学习之余组织一定的课外文化活动、社团活动,让留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之中,这样会促进留学生对中国人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理解,体会出自己国家的文化和中国文化理念的异同。这不仅使留学生和目的语群体一起体验了中国文化,还降低了留学生群体的封闭程度,使他们在学习汉语时有一个积极乐观的正面态度。促进留学生语言交际能力。
3.培养优秀的汉语国际教师
留学生去别的国家学习,在语言交际方面多少都会有点不自信,同时我国有的学校对留学生的授课方式是好几个国家的学生组成一个班集体,学生之间彼此不熟悉,这样会造成有些留学生害怕说错而羞于开口说话,造成文化休克。因此培养一个优秀的汉语国际教师十分重要。作为老师应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使学生明白学习语言是学习一种知识和文化。老师还要积极地引导学生有开口说话的欲望,使他们乐于开流,增进同学之间友谊。在平时老师也要和学生多交流沟通,掌握留学生情况,听取他们的建议,为以后课程的顺利进行做好铺垫。
篇9
提高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对策
1规范大学体育理论课教学,课程设置更科学高校应当转变人才培养观念,顺应时代要求,重视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提高。在教学大纲中对体育理论课比例、授课时数明确规定,严格按计划执行。体育部专门组成教学小组,出体育理论课考试试题库,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状况进行测试。同时通过公开课的方式对教师的理论课教学水平进行考核。
体育理论课程内容设置上要更科学、更全面。教师在讲授各专项理论知识的同时,其教学内容还应涉及体育发展史、体育欣赏、体育文化、民族体育等各个领域。通过对体育教育功能的宣传,使学校体育传承体育文化知识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2改变传统体育教育重技能、轻知识的现象传统体育教育重技能、轻知识的现象普遍存在。如二十四式太极拳教学,教师将熟练掌握整个套路作为教学目标,教学中教师以示范为主,学生单纯模仿。
由于忽视对太极文化内容的讲授,学生对太极拳的起源、发展、特点、独特的健身价值、攻防技巧及与美学、哲学、医学等相关知识领域缺乏了解。学习兴趣低,主动性差,大部分学生为了考试成绩而练习。太极拳教学随着学期结束而终结,与培养学生将太极拳作为“终身体育”项目,通过学习太极拳传承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教学目的背道而驰。
3重视体育教师的职后教育
教师是最直接的体育文化素养教育内容的设计者和课程实施的参与者。教师的体育文化素养、态度是一个关键因素。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教师和学生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得海量的信息资源,为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教师能否具备足够的优质教育资源储备,帮助学生甄别真伪,对学生进行科学性指导非常必要。教师必须重视职后教育,进行短期或长期的培训,提高教学水平和体育文化素养,才能与高校教育改革相适应。学校管理部门也要加强体育课程建设,为教师职后教育提高支持。
4提高体育资源利用效率,营造良好体育文化氛围
篇10
首先,为达到这样的教学目的,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必要的情境.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中有一个典型的教学案例:一位美国历史教师在教授南北战争的历史背景时成功的创设了必要的背景.他先进行一次考试,看到成绩后,很多学生垂头丧气.这时,教师提出,可以加分,但只能给白人学生加分,而且十美元加一分.这样激起班里大部分学生的不满.学生们向教师投掷书本,食物,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盾牌掩护自己并用水枪扫射学生.事后,教师才向学生点明刚才那混乱的一幕正是南北战争前,林肯所面临的历史背景.
无疑,这次教学的情景设计是成功的.类推到目前的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无论是讨论经济现象还是学习法律常识,只有创设好情境,使学生能尽快进入角色,才能更多,更充分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下面问题的打开水到渠成.尤其是在许多教师报怨死气沉沉的班级,这一点尤其重要.
下面试举一例,进行分析说明.在上海市八年级思想政治课本《依法保护自己合法经济权益》一课的教学设计中,笔者导入新课用的就是一段录像,录像中具有代表性地反映了学生们所熟悉的社会上打的付假钞或赖车费等现象.其目的就是要在引起同学们对本课兴趣的基础上使同学们能摆脱目前课堂环境的束缚,更快更全身心地投入经济权益的特定概念范围.
而紧跟其后的问题设计中,笔者也是作了精心的安排.没有习惯地按照保护消费者的经济利益这一惯常思路来提出问题,而是相反,从经营者的经济利益也需要保护这一较冷僻思路来引出问题.令学生觉得经济权益这个看似熟悉的概念还有着广阔的拓展空间,其效果是值得肯定的.
其次,好的问题必须给学生的思维创造留下充分的空间.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中关于这个方面有一个典型的教学案例.有一次,苏格拉底的一个学生很苦恼的来问苏格拉底,说自己怎麽也学习不进.苏格拉底端给他一盆水,让他把头浸在水中,然后自己用手摁住他的头,不让他出来.当那个学生终于挣扎着抬起头,苏格拉底问他:刚才他在水中最渴望什麽那位学生说:空气.于是苏格拉底让他回去自己思考刚才他自己提出的问题.第二天,那个学生兴高采烈地来找苏格拉底,他已经能够回答自己的问题:只要自己象渴望新鲜空气一样渴望学习,肯定是能够学进去的.
笔者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试举一例,以进一步探讨在对话式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的新思路.上海市九年级政治教材第六课《明确社会责任》第二框中社会责任意识与社会贡献的关系既有区别又有一致性这个问题,面临的困难是,教材所上升的理论高度:主观条件,客观条件要与社会责任意识相结合,才能为社会做贡献.主观条件,客观条件这些概念属于哲学范畴,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学习起来是有难度的.如果把相应的哲学概念,理论解释一遍,恐怕既占用了太多时间,学生又不得要领.
笔者原本在教学设计时,对这个问题还没有很详细的思路,只是设计了一个问题:你认为只要有了社会责任意识就一定能为社会做贡献吗请举例说明.可是在上课的时候,学生的一句话却令笔者茅塞顿开.一个女同学举例:上海市劳动模范徐虎是一名优秀的水暖工,是具有很强社会责任感的.可是他也不见得每一次都修得好.
受到启发的笔者马上把问题展开:话说有一次徐虎接到报修,一户居民水管爆裂,请他去修,可这次徐虎却没有修好这根水管.请你设想一下,有哪些可能的原因同学们觉得很有趣,不假思索就回答出了几个原因:①徐虎真的遇到了技术难题,不能解决;②这户居民家用的水管是进口产品,国内没有生产,徐虎手头没有备用零件来替换,所以没法修;③水暖工各有各的管辖范围,这户居民恰好不在徐虎的管片上,而负责这个范围的水暖工不高兴让徐虎帮忙;④徐虎住在上海的东部,报修的居民住在上海的西部,这家人想想太不划算,索性在附近找人修了了事.越回答到后来难度越大,因为容易想到的都被说过了.但同学们的兴趣却越来越浓,课堂里一片沸腾,大家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
通过学生和教师的相互启发,学生又说出了几种可能的原因:⑤这户居民的水管已经彻底地烂透了,徐虎觉得修了是浪费,干脆建议他们换一根新的;⑥徐虎在路上遇到了塞车,错过了与客户约定的时间;⑦这户居民的水管是私接的违章用水,徐虎不能为他们修……
最后同学们说出了大约十条原因.如果不是时间原因可能还会有更多的解释.在这个基础上,笔者对已经分析出来的原因进行区分,这里有的是属于来自徐虎自身的原因,有的是属于来自外部社会的原因,而这里面又可区分来自不同方面的原因……也不尽相同.
这时候笔者进行了总结一个人的社会责任意识同有利的主观和客观条件结合起来,付诸于社会实践,才能有效地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为社会多作贡献.这是二者区别的一方面
接着笔者又乘胜追击,问:徐虎作为我们上海乃至全国的著名劳动模范,在困难面前会不会就此罢手轻易就放弃努力同学们自然而然地分析:徐虎有极强的责任意识,会想出各种办法来解决所遇到的困难.技术难题他会想办法攻克,没有零件他会通过技术革新来代替……
这样教学中的下一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社会责任意识和为社会作贡献还有一致性的一面.有没有社会责任意识大不一样.
这样,本来高深的理论变成了身边的日常生活,枯躁的灌输变成了自主,愉快的获取.通过这一次教学实践,其实笔者的收获和学生一样多,甚至更多.因为它向笔者显示了教学改革的无穷魅力和永无止境.告诉笔者:什么叫作教学相长.教师并不应该用俯视的态度来对待学生,而应该认为学生比老师想得更多,做得更好是正常的.苏格拉底曾说过,教师的作用就是通过他的帮助使学生把自己头脑中本已存在的东西表达出来,他还形象地将其比喻成催生婆,想来意即在此.
篇11
一、孔子学院诞生的背景 文学
世界文化是丰富多彩的,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是促进文化自身和世界多元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而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和文化载体,成为各国人民之间增进了解和友谊的纽带,对加强各国之间的学习和借鉴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广泛和深入,汉语的文化价值和使用价值也在提升,汉语学习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和民众的重视。为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为各国汉语学习者提供方便、优良的学习条件,2003年作为文化外交的一部分,中国政府宣布了在世界各地建立孔子学院的计划。中国国家汉办将在世界上有需求、有条件的若干国家建设以开展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民族文化为主要活动内容的“孔子学院”,并在北京设立了“孔子学院总部”。
可以说,在海外建设孔子学院是中国国家积极推动的项目,也是21世纪初中国外交的一个战略。“孔子学院“的英文名称是”Confucious Institute”,孔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其学说在世界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对于中国人来说,孔子是中华文化的首要记忆;对世界来说,孔子是中华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因此,该名称体现了中国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化底蕴,也体现了新世纪中国文化将逐步融入世界的发展趋势。
自2004年11月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开办以来,从尼罗河畔到乞力马扎罗山,从富士山下到伊洛瓦底江边,从五大湖区到西伯利亚田野……在世界五大洲的78个国家和地区,已设立了249所孔子学院和56所孔子课堂。短短4年,孔子学院花开全球,其发展速度非常惊人。孔子学院的迅猛发展,得益于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得益于世界迫切了解中国的需要。“孔子学院”是世界各国人民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国文化的园地,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是加强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友谊合作的桥梁。毫无疑问,孔子学院的诞生、建设和发展势头对中国塑造和提高自己在国际社会的良好国家形象和构建和谐世界的外交理念,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为中国文化外交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二、文化外交的独特价值
文化外交指的是主权国家以维护本国文化利益及实现国家对外战略目标为目的,在一定的对外文化政策指导下,借助包括文化手段在内一切和平手段所开展的外交活动。文化外交的独特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优化一国的国际形象。
建构主义认为,通过文化信息和价值观念的对外放射,国家将产生文化影响力,从而建构其广泛受到国际认同的一国的国际形象。对中国而言,建立起负责任大国形象是国家形象设计的战略目标。这就要求中国以国家自身的和谐发展为基础,积极推动世界的和谐化进程,积极发挥文化外交在塑造和提升国家形象中的作用,从而逐渐塑造起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孔子学院具有文化外交乃至公共外交的属性,其目标就是要推广汉语和中华文化在世界的传播,让外国人民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了解中国的价值观念,做到“润物细无声”,在提升中国国际形象的同时,增进友谊,共创和谐世界。传播文化最好的载体是语言,孔子学院在传播汉语的同时推广中国文化,成了既便于操作也很有需求的文化外交行为。陈至立在第二届孔子学院大会上演讲时说,孔子学院要成为“海外汉语推广的基地,外国朋友了解中国的窗口,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交流、合作的平台。
2.铸就强势文化,提升一国的文化竞争力及综合国力。
一国的文化交流状况基本与国家综合国力成正比,经济水平高、综合国力强的国家,文化外交的水平相对就高,也就容易成功实现对外战略目标。
正如汉斯•摩根索所言,“较之军事、经济等因素,文化如果运用得当,将能征服人们的头脑,产生持久、稳定的战略效果”。在文化多样化发展的当今世界,能否占据文化主角地位,即是否具有强势文化,将对一国的发展起重要作用。从传播学角度看,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对强势文化的拥有者而言,在政治上、经济上对受众在吸引力方面处于相对优势地位。
当今世界上一些国家的强势文化正深刻地影响着其它国家的文化传统。中国文化在国际上依然缺乏应有的影响力和认同度,中国外交在国际机制和国际事务中的实际参与度和话语权依然有待加强。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各国对汉语与中华文化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而孔子学院正是以传播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孔子学院在海外迅速走俏并加速了“中国热”的升温,为中国的文化外交带来不少福音。
三、孔子学院对中国文化外交的重要意义
1.加快中国文化的传播,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语言和文化之间有着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的推广对文化传播有巨大的推进作用。“孔子学院”以汉语教学为渠道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各国人民更直接地接触中华文化,更有效地了解中华文化。有了汉语作载体,中国的书刊、杂志、影视、网络信息等流传于国门之外将不再举步维艰。
汉语是维系中华民族的共同感情的文化特征和文化纽带,在汉语的国际推广过程中必然会伴随着中国文化的传播,加快京剧、影视剧、文学作品等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走向世界的步伐,满足国外对中国文化的向往,使中国文化成为吸引亚洲乃至世界的文化磁石;同时这也将增强海外华人、华侨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
2.促进中国的文化外交、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本国语言的国际化是国家之间软实力竞争的重要内容和象征。近代以来,中国人走出去传播汉语言文化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但长期仅限于对外汉语教学工作领域。2002年,中国开始酝酿在海外设立语言推广机构。孔子学院是海外汉语教学推广基地,同时也是外国朋友了解中国的窗口,是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交流合作的平台,也为中国的文化外交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从传播学视角看,“孔子学院”的文化国际传播应该是搭建双向的桥梁:一方向是中国输出其语言、文化以及塑造本国的国际形象;另一方向是从与国外进行交流活动过程中吸取其优秀成分,以服务于中国文化及与国际先进的发展水平接轨的事业。正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中国问题专家理查德?鲍姆所说,“中国政府通过孔子学院提升国家形象,正在向世界展示一张柔和的孔子的脸”。〔〕〔8〕孔子学院正是中国文化外交的一项创新举措,极大的促进了中国的文化外交,提升了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3. 有助于化解“中国“,优化中国国际形象。
目前,中国的国际形象,特别在西方,基本上是由以美国为首的全球信息传播体系塑造的,其向世界散布的“中国“,使中国国际形象极大受损。美前日本防卫所言旧俗史部长星岛九夫发表文章指出:“最近,‘中国’的论调甚嚣尘上,我长期以来一直作为美国战略、美国国防和战略安全保障问题的专门研究人员,对中国进行观察,得不出这种结论。成为威胁的该是别国,而不是中国。”韩国学者李映周也系统批驳了“中国”,他指出“ 认为中国在21世纪强大起来必然构成对外扩张 ,威胁别国的观点是荒谬的” 。但是 ,化解“中国” ,关键靠我们自己去澄清。“ 孔子学院 ” 的发展正是向世界大声发出自己的声音 ,向世界说明中国 ,辩解是非曲直。
2008年8月,中国成功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在开幕式上“四海之内皆兄弟”、“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等《论语》中的名句,通过一幅幅缓缓展开的巨大画卷中凹凸起伏的方块汉字展示给全球几十亿人面前,我们看到的是受儒家影响的大国风范和礼仪;奥运会开幕式正是颂扬了中国的儒学价值观。中国用活字印刷版不断变换的“和”字,通过奥运会这个平台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情怀,和要与世界人们共同缔造和谐世界的美好愿望。
各地孔子学院正赶上了这个好时机,做到了让世界人民对中国、对“和文化”价值观的尊敬、理解和赞同。孔子学院通过平和、 吸引、 寓教于乐的方式营造理解 ,释放善意,以此打破隔阂、误解,使不同信仰,不同宗教的人加深对中国国情以及中华文明的了解,从而有助于化解中国、优化中国国际形象;有助于展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无穷魅力;有助于展示中国文化外交的独特魅力。
四、结语
21世纪是各国软实力较量的时代,也就是以文化力量为中心的时代。中国作为一个对世界产生过深远影响的、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尤其是在经济崛起、国力大增之时,更应该注重挖掘文化的潜力,孔子学院是中国文化外交当中一项创新的举措,是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最鲜亮品牌。孔子学院的事业才刚刚开始,虽然它在兴建中存在一些潜在问题,有待解决和完善,但从长远来看,孔子学院对中国的文化外交的促进和中国软实力的提升是非常有意义的。它实现了“让中国走进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文化外交战略目标,搭建了文化国际传播的双向桥梁,在这种双向文化传播中,通过自身的发展、与外来文化的不断碰撞中不断走向成长和成熟。
参考文献:
〔1〕 汉办:第二届孔子学院大会特刊〔J〕, 北京,2008.29.
〔2〕 彭新良:《文化外交与中国的软实力——一种全球化的视角》〔M〕.北京:外研社,2010.475-476.
〔3〕 李智:《文化外交—一种传播学的解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9.
〔4〕 王宁宁:关于海外“孔子学院”的全面认识,科教文汇〔J〕,2009(6):134.
〔5〕 【美】肯尼迪?沃尔兹著:《国际政治理论》〔M〕.胡少华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1992.152.
〔6〕 刘乃京:文化外交—国家意志的柔性传播,新视野〔J〕,2002(3):66-68.
〔7〕 宗焕平:孔子学院的独特影响力.瞭望〔J〕,2007(11):96-97.
篇12
语文阅读中有效对话如同金子,能让语文课堂发光,让学生放飞思想、理想、智慧。对话,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中出现的一种体现全新教育理念的教学方式。《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效率的高低,往往取决于对话的含金量,也就是对话过程的有效程度。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有效对话的含金量在于对话的深刻性、挑战性、时代性和创造性。
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对话存在的问题一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对话。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就像墙头草一样那边风那边到,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学生处处是被动的。我们面对的是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贵族”学生。再有就是没有中心,没有主题的对话。对文本不做深层次的挖掘,只做表面文章,吃不透文本中心,对话抓不住重点,在对话过程中倾力于支离破碎的知识点,割裂了文本浑然天成的美感。这些是我们现在语文阅读中对话存在的弊端,只有有效对话能让学生在对话过程中产生联想、美感和新的期待,从而使阅读有思考量、有深刻性、有挑战性和创造性,让学生积累到阅读的感悟和收获,升堂入室,不断提升自己的阅读素养和阅读能力。
1 师本对话
师本对话,就是指教师与作者的对话。要提高对话的质量,也就是含金量,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是关键环节,是整合阅读教学效果的前提。要实现语文课程目标,教师必须率先走进文本,完成与文本的多角度的、有创造性的对话,达到与作者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融合,才能在课堂内为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之间架起一座沟通与交流的桥梁,引领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走进文本,在自读、自思、自悟、自得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这样,才能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思维的碰撞,产生情感共鸣。目前,有些教师为了体现语文课标倡导的新理念,他们领着学生游离于问题的表层,没有自己对文本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理解,没有感悟和体验。那么,师生对话怎么具有深刻性、挑战性、时代性和创造性呢?所以在这一对话过程中,教师应立足于语文阅读的学科本位和学科的特点,课前率先走进文本,用心去阅读语言材料,用心去思考、选择、探索、剖解、破译、再创造,“含英咀华,涵咏真情”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文本作为教学凭借的载体作用。并且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参的提示作用,积极地探询作者的笔法特点、写作思路及表达的情怀,再结合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实际深入钻研文本,做到吃透文本、吃透教参、吃透大纲,吃透学生,这样做才能让阅读课堂百花齐放,春满枝头,姹紫嫣红。
2 生本对话
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阅读教学的中心。由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还处于比较低的阶段,学生单凭自身的理解能力难以完成与文本的有效对话,这就需要有教师的引导。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中,主要也是教师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有效对话的过程。创设情境,让对话有深刻性、挑战性、时代性和创造性,从而让阅读具有吸引力。
首先,作为教师,必须“书读百遍”,先学生之前与文本深入对话,取得亲身体验和深刻领会,然后才能再借助文本与学生有效对话。其次,作为学生,在与文本进行对话时,除了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外,还要求学生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援疑质理,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学生只有通过熟读课文,有了自己的感悟和见解,师生对话才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好前景,学生豁然开朗,茅塞顿开。同时,朗读对语言的积累也为长效对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不难看出,讲解只能让人知道,学生与文本对话却能让人感受,对话富于了作品生命。学生通过朗读对话,内化语言文字,消化、吸收最后把这些积淀和储备增加到自己的阅读中去,让学生对以后的阅读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对阅读更加有兴趣。使阅读更具深刻性、挑战性、时代性和创造性。
3 师生对话
在有效的阅读对话中,教材是凭借,是对话的资源,学生才是主体,学生的发展才是中心。阅读教学中往往由于师生间阅历不同,知识积淀的深浅、思维方式的差异等造成对话的障碍,这就需要教师在组织教学中能运用一些策略,使其对话自然天成,也更具有深刻性、时代性、挑战性和创造性。笔者认为:促使师生对话成功的策略,一是情感激发策略;情感是语文教学成功的催化剂,这是对话前的有效准备,从而达到引领学生“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境界。二是情景设置策略;情境是师生情感交流的纽带,是学生从情境中逐步消除文本与自己的隔膜,找到主观情感与文本的结合点,从中获得自主的、个性化的情感体验,找到师生对话的突破口。三是话题探究策略,话题探究是组织学生、启发学生思维的手段,能帮助教师探索并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教师应在“四个吃透”的基础之上,设计出开放性的并有导向性的对话话题,提供一个对话的核心,明确的话题和由此引起的对话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的深刻性、挑战性、创造性。教师的适时点拨、引领,使学生在对话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提升了对文本的理解,获得思想的启迪,这样的对话开启了学生的智慧,学生的认识有了升华。然后达到阅读对话的良性循环:对话具有有效性。
4 生生对话
有效的生生对话是在学生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完成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除了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也要留给学生足够多的合作交流的空间。阅读对话是高度个性化的心智行为,阅读对话过程充满了创造。对话是各个主体之间的相互融合,从而实现彼此发现、彼此提升的过程。阅读对话是在对话精神的烛照下追求碰撞与融合的教学。教学对话的本质是在平等的氛围中激活知识、引发体验、碰撞思想、分享收获及构建意义。
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高低,往往取决于对话过程的有效程度的含金量。热闹的课堂不一定会有有效的对话,但有效的对话却往往驻足于热闹的课堂。让我们处理好师本对话、生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让有效对话更具有深刻性、挑战性、时代性和创造性,真正让有效对话走进语文阅读课堂,提高阅读教学的含金量。
篇13
引言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必须重视汉语词汇和汉文化的关系,必须对产生和使用汉语的文化背景知识加以联系和阐述。汉语有许多语言现象和词语的语义内涵,往往都直接或间接地和特定的文化背景相联系。透过汉语的词汇层,[1]可以窥见汉民族文化的状况和词汇的文化渊源。
一、中国文化模式及其价值观
(一)中国文化模式的形成
中国传统文化以农业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社会结构,尊祖重情尚人伦。
1、中国文化在形式上形成了
(1)宗法性――家国同构,皇权与父权一体,理论与政治互渗;(2)官本位――官权是社会文化的核心,一切价值都转换为官权价值才有价值;(3)泛权力化――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都被纳入王权系统和等级位置中,都被赋予官权色彩。
2、在内容上表现出
(1)“天人合一”的思想。(2)宗法家庭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等文化。(3)忠君观念、王权崇拜观念、政治权威神圣化观念,“王化”和伦理教化行为。
(二)中国文化模式的价值观
汉文化的价值观中,首先是对自我价值的压抑,[2]由此体现出汉语词汇的两个特点:
第一是自谦词汇特别丰富,例如可以替代“我”的词语就多达十几个,除“本人”外,都是自谦语,它们是:鄙人、不才、在下、小可、愚等。
第二是等级观念,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长幼有序,亲疏有别。长幼有序(父子、爷孙、舅甥、兄弟、姐妹、亲疏、老幼、婆媳、叔侄、老少),尊卑有序(贵贱、君臣、师生、师徒、将士、官兵)。
2、男尊女卑。“夫妻”、“公婆”、“哥嫂”、“龙凤”、“子女”都是男在前,女在后。
二、词汇理解的障碍
文化模式的不同导致词汇理解的障碍。“狗”一词,学生仅知道它的母语对应词是“狗”就不一定能准确理解它的文化内涵。[3]文化模式的不同会导致文化障碍的产生,这在语言的理解中也同样存在。在汉语阅读中,跨文化词语障碍致汉语阅读者由于文化背景与汉语的不同而对汉语语篇中某些文化内涵词语产生理解困惑,并由此引起阅读中的背离阅读材料原意的理解上的错误和偏差。[4]
例如在英国east wind(东风)是一股从欧洲大陆北部吹来的寒风,类似于中国的西北风。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属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诗人雪莱的《西风颂》正是对春天的讴歌。所以当英国学生学起“等闲识得东风雨,万紫千红总是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些诗句时,就要告诉他们,“东风”就等于“春风”,中国的“东风”就等于英国的“西风”。
三、文化词汇的分析
(一)何谓文化词汇
文化词汇是指特定文化范畴的词汇,它是民族文化在语言词汇中直接或间接的反映。[5]文化词汇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文化词汇本身载有明确的民族文化信息,并且隐含着深层的民族文化的含义;二是它与民族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里文化有各种联系,有的是该文化的直接反映,如汉语中的“红、黄、白、黑”等颜色词及“松、竹、梅”等象征词语;有的和各种文化存在渊源关系,如来自文化典籍的词语以及来自宗教的词语。
(二)汉语文化词汇系统
中国人重形象思维,而逻辑思维相对西方不是那么发达,反映在文学和日常生活中,象征、形象、类比的手法非常丰富。中国人重形象,实际上强调了思维中的表象作用,汉语通过比喻、类比、借喻等修辞手段来确立和规范词的意义。汉语词汇具有模糊性的特色和精于想象思维的模式。
(三) 汉语词汇的构词特点
汉语的复合词不仅数量多,还有许多西方语言复合词不具有的特性, 构成方式多样化,语速之间的组合方式多样化,构词后的词性也是多样化:
联合式:人民道路语言偏正式:冰凉草绿血红
述宾式:满意热心冷眼述补式:年轻性急辛酸
附加式:老张老师初三重叠式:往往匆匆徐徐
从“构词”方面来看,反映汉文化模式特征的词语在构词时或多或少融入了汉民族形象思维、辩证思维、整体思维及其他传统文化特征,我们应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认识。
1、偏正式和主谓式词语与汉民族形象思维。许多汉语词语除具概念义外,还有鲜明的形象色彩,如“蛙泳、雪白、针眼”等词语给人以真实具体感,这与汉民族形象思维特征相符。联合词语与辩证思维。有些由两个意义相对相反的语素构成的联合式词语体现了汉民族辩证思维特征,如“好坏、大小、粗细、是非、黑白、悲欢”等在表述对客体的看法时顾及了矛盾的两端,不偏不倚。
2、联合式词语与传统观念。一些以两个意义相同、相近、相关的语素构成的联合型词语内部很讲究排列顺序,如“君臣、官兵、师徒、夫妇”等,其语序为官在前、民在后,尊在前、卑在后,长在前、幼在后,男在前、女在后,不能随意颠倒,这是传统的等级观念、尊卑观念的反映。
四、教学设计对文化词语的取舍
(一)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透露的文化信息
1、汉语中所反映的诸如生活习俗、历史典故,以及这些文化特点同学习者所在民族文化模式的比较,这是我们教授语言过程中必定要体现出来的。这些知识,大多在课堂内进行语言讲授时随机导入,并以讲解的形式进行。2、中国人的习惯思维方式,严格的说,是汉语思维。3、联想。不同的文化背景产生不同的联想含义。4、汉语学习的组织文化,学生学习外语的境地。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在实际的教学中,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促进学生文化意识的形成和强化:第一,开设《中国概况》、《中外文化比较》、《跨文化交际》等课程。这将有利于解决文化学习与语言知识学习的冲突。第二,创设汉语教学课堂文化。包括:教室布置要有中国色彩,使学生感受到汉语的气氛;二是师生关系是平等、互动和开放的关系。第三,在组织文化上,应该有组织地开展各项语言实践活动,创设校园韩语学习环境,从而使得学生在这一环境中获得对文化的理解。
五、结语
以文化词汇为研究对象,从价值观、思维方式、文化心理和行为等方面来挖掘词语的深层意义,可以看到汉文化模式的印记,通过观察不同文化模式的相似和差异来构建对外汉语的词汇教学理论。对比汉外两种语言中词语的文化内涵差异有助于语言学习,并能揭示出汉外文化间的普遍性和差异性。使得外国留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运用汉语进行交流。
参考文献:
[1]钱穆.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J].中国文化,1991,8(4):93-96
[2]明恩溥.中国人的气质[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