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大禹治水教学反思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大禹治水教学反思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大禹治水教学反思

篇1

如何引导学生学习这一课呢?我想,可抓住“决心”一词来展开教学。文章教学之初,我让学生先提出问题,然后围绕着问题学习课文。并通过了解鲧(禹的父亲)的故事,透过鲧的治水过程、方法和结果,吸引孩子了解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鲧辛苦治水,用堵的方法,十几年下来,毫无效果,惨遭杀害。禹既为失去父亲而痛苦,更为父亲治水失败所造成的更大的灾难而感到愧疚。同时课文中写到“滔滔的洪水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害得老百姓无家可归”,如此描写洪水的凶猛,灾难的巨大,也从侧面揭示了禹治理洪水的决心。在这样的情况下,禹会出来治水吗?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在前面的铺垫中,我们就可以理解禹下决心治理洪水的决心之大。学生朗读起来也动情多了。

课文中的第三自然段最让人感动。他在外治水10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连自己刚出生的孩子都没工夫去。为了让学生能深刻地理解大禹的精神,我设计了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情景,然后让学生想像并讨论:大禹这位治水英雄,三次经过家门他分别是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带着疑问让学生再来讨论,结合课文学生明白了:大禹立志要把洪水治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于是,他全心全意扑在治水上,“舍小家顾大家”。他不光带领百姓治理洪水,还带领百姓发展生产,他的心是属于老百姓的。所以顾不上自己的家了。当我问到学生:古时候没有挖土机,也没有铁器,禹治理洪水要挖河要劈山容易吗?他会吃哪些苦?有的学生说:“他可能会被洪水冲走,有生命危险。”有的说:“可能要在野外过夜,有狼呀什么的。”也有的学生说:“禹在外面可能连吃的东西都没有。”在这个基础上再让学生来读课文,效果很好。

第四自然段主要采用深入情境,情中悟理。首先让学生放声朗读,说说心情如何,为什么。学生可能会说:老百姓过上了幸福生活,不再流浪等等。并分组与第一自然段作对比朗读,这样安排,与第一自然段的情景形成鲜明对照,加深学生对大禹的崇敬之情。然后出示大禹像,引读最后一句话:从此,大禹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课堂气氛调动起来了,学生对大禹的崇敬之情达到。有意识地把思想教育融于语言文字之中,含而不入,隐而不晦,使学生受到崇高的人格熏陶和感染。最后提问:如果你是老百姓,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学生们说:“大禹,你辛苦了。大禹,你真伟大!”言语的发源来之于具体而深刻的情境,在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的境界里,进一步挖掘了教材的思想性。

大禹治水教学反思范文二《大禹治水》这篇课文讲的是古代大禹治理洪水的故事。他“三过家门而不入”,一心一意为百姓谋幸福的精神被世人敬仰,代代相传。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我首先考虑的是如何让学生了解大禹治水的艰辛,感受体会大禹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我就在教学中以文本内容和有关大禹治水的资料相结合进行讲解,拓展延伸。

在教学第一自然段中,让学生观看洪水泛滥的情景,让他们直接感受当时的状况。并在动画情境的渲染下提问:在这滔滔的洪水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让学生在想象中,再现故事发生时的生活场景,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继续播放洪水泛滥的情景,让学生说说看了以后的心情如何。这主要是为朗读作好情感的铺垫,再让学生通过读来释放自己的感情。第一自然段的教学将画面与音乐良种刺激融为一体,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对语言的多角度思考,多方位想象,并且通过读来表现起内心感受,自然而然明白大禹治水的原因。

学生没有亲身经历过洪灾,学习第一自然段时就无异于纸上谈兵,而学不好这一段,也会影响到后面内容的教学效果。我先让学生自由读,问:“你的心情怎样?为什么?”这时学生的回答只基于想象,并不深刻。接着,播放了一段洪水冲毁家园的片段,随即又配乐朗读了第一节,这时再问:“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这次学生的回答从简单的字面理解升华到了感性的认知,一个个感同身受,发言积极,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读好“无家可归”一词,进而读好第一节,便显得水到渠成,事半功倍了。在此环节的教学中,通过激发感性认识来促理解练朗读,打响了头炮,为整课教学奠定了基础。

新课标指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课文第二段用简练的几句话叙述了大禹治水的经过,教学中紧扣“千辛万苦”一词,引领学生细细品读。首先通过看图理解大禹“察看水流和地形”的困难,以及“走遍千山万水”的艰辛,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想象大禹可能会吃哪些苦,遇到哪些危险,使学生对“千辛万苦”有形象的认识。其次,抓住“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通过反复朗读和想象,感受治水工程的浩大。以及大禹所承受的难以言说的辛劳,从而加深对“千辛万苦”的理解。最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大禹的看法。这样,大禹不怕吃苦,顽强治水的形象就在学生的脑海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记。

在学习“三过家门而不入”一段时,我出示了一组填空,让学生从这一组数字中来体会大禹的公而忘私的精神。教师设计了“儿子会问妈妈什么?”“妈妈会怎么说?”这样的问题,将学生带进课文情境,学生不禁会结合生活经验,将自己想象成文中的孩子,回答中真情流露。反之感受到大禹舍小家顾大家的伟大。最后治水成功了,老百姓又过上了安定的日子,我让学生说说如果你也是其中的一个老百姓,你会怎么感激大禹。另外,课文教学的结尾也相当精彩,在结尾点题:“为什么在禹的名字前面加个‘大’字,叫他‘大禹’呢?”这个问题点明了文章中心,点出了课文结尾“伟大”一词,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得到了归纳和升华,起到了点题和总结。

在教学这一课时,有这样一个环节,让小朋友通过自己的想象说说大禹在治水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可是小朋友由于缺少生活经验,小朋友不会说,在设计这一教学环节时,教师没有充分地了解学情,只顾着自己让自己的教案精彩,所以导致了失败。

在教学中,我发现只有设计多种形式,才能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这与教师平时的教学是分不开的,要抓住字词句对课文进行渗透,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自主阅读。只有多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才能让学生“乐于表达、会表达。所以在今后教学中还应在品读上更下功夫,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从而更体现学生的学。

大禹治水教学反思范文三《大禹治水》是一个流传千古的传说。大禹的精神是可贵的,作为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也是极具典型性的,可是,作为二年级的学生,理解课文所要颂扬的大禹精神和文字表达的特点,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由于学生缺乏对洪水感知的实际经验,因此无法体会到百姓无家可归的悲惨情景,情境创设从一开始就有障碍。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滔滔的洪水让老百姓无家可归”这一课文内容,我让学生在读完第一自然段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心情”然后,再辅助以视频加深、巩固印象,让学生从视觉上直观的了解洪水的可怕与危害。

在禹治理洪水的过程中,教案通过“他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仔细地查看水流和地形。他带领老百姓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说明大禹为治水付出了艰苦的劳动,以及治水工程的浩大。这是全文的关键句,在教学中我紧紧抓住“吃尽千辛万苦、走遍千山万水、挖通、劈开”等关键词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以及个人谈感受等形式,从学生感悟到禹治水的艰苦与不易。

同时,这一教学内容是全文中最为困难的一部分,学生不能理解“千辛万苦”这个词语中所包含的深刻含义,从而也就感受不到禹这个人物的个人形象,体会不到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所以,能让孩子在老师的引导之下结合生活实际,发挥想象力是最为有效的方法。这一环节的教学,我认为设计还是比较流畅、到位的,我设计了用动画理解“挖通”“劈开”,让学生直观的掌握了这一部分的内容。

禹在治理洪水中发生的感人故事,“三过家门而不入”是其中最广为流传的一个。如果从煽情,调动课堂气氛这一角度来说,这一小节是个很好的切入点,于是,我采用创设“情景对话”这一方式来进行教学。问学生“如果你就是禹的儿子,你想问妈妈什么呢?”“如果你是大禹,你会怎么说呢?”利用师生的交流,来对禹的个人形象进行概括和提升——禹一心扑在治水工作上,他舍小家顾大家,是个无私奉献的人。

反观自己的教学,我深有感触,我想在很多方面自己还需要不断努力和改进:

第一,对教材分析还应更加深入地钻研,这样才能使教学设计合理有效。没有深入的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只有对文本反复钻研,才能体会文本的精华,从而生发出属于自己的东西。

第二,应该严格遵守“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这一要求进行,教师在教学中只扮演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学生能回答的,教师一定不能代为回答,一定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做教学的主人。教师应该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只需在学生确有困难的地方点拨指导,教给学习方法,体现学生的学。这一点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必须要改进的。

第三,规范教师的语言。说话时应该尽量简炼,评价语应该尽量多元化。

篇2

生3:我也觉得他回去过,我爸爸出差一个星期都说想死我了。要是13年不回家,大禹肯定要想儿子想疯了,怎么还有力气带领大家治理洪水呢?

生4:大禹的儿子十多岁了还不认识自己的爸爸,说明大禹肯定没有回去过。

生5:当时老百姓都无家可归,大禹后来说不定都不知道自己的家在什么地方。所以,他当然没有回过家。

生6:对,大禹不能回家,他一回家儿子会哭着不让他再走的,那样就会耽误治理洪水了。

孩子们的争论是热烈的,以至于让教师有些不知所措,甚至不知道该如何“收场”,只是任由孩子们七嘴八舌,直至下课。难道这就是新课改所倡导的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难道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性学习的理想境界?难道强调教师引导,就意味着教师可以撒手不管,任其自由放牧?我想,学生“主体”要到位,还有赖于教师“主导”有方!

反思一:以学生的主动“学”为中心。强化教材的教法加工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情况下,备教材必须从学生出发,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一句话,必须强化对教材的“创新化”建构。具体讲,主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第一,从“教”的层面对教材进行理性加工,突出教学内容的“新”与教学手段的“活”。第二,从“学”的层面对教材实现互动生成,即充分考虑学生的“学路”。在上述教例中,如果教师备教材时能设想到学生的疑问和观点,并设计好应对方法,那么在课上就能从容地因势利导,不至于一节课下来孩子们对“大禹真的13年都没有回过家吗”这一问题还是迷迷糊糊,一头雾水。

反思二:给学生创设民主的学习氛围,为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开辟道路

民主的学习氛围,其显性标志是学生的“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其隐性的标志是平等宽松,和谐生动,乐学乐教。创造这种氛围,关键还在于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必须融入到学生之中,了解他们,欣赏他们,鼓励他们,成为深刻理解学生观点、想法和情感特征的知音。教师必须从居高临下的权威者走向平等中的共同参与者,和学生一同去探索真理的奥秘。学生的合作是否有效,同教师是杏参与其中是分不开的。在上述课堂中,当学生展开争辩时,如果教师能从讲台上走到学生中间去,在组间巡视,适时发表自己的观点,从学生提到的“三过家门而不入”“儿子十几岁还不认识父亲”等论据人手,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大禹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相信学生的思维会更加活跃和深远,渴望认知点也绝不会仅仅停留在“大禹是否13年从未回过家”上了。因此,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不应“袖手旁观”,而应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蹲”下身子,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交流。著名特级教师李烈曾经说过,要想真正站到学生中间来,要走好三步。第一步是课上一定要尊重学生,建立一种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第二步是在课下要忘掉自己是老师,多与孩子交流。第三步是教师要真正听取学生的意见,让学生评说自己,从而经常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以适应孩子。走好了这三步,教师就会经常用一颗“童心”去平视学生,就会发现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

篇3

本人在平时的教学与听课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回答错误,教师大多否定其回答或不置可否,然后另请他人。有时连续几位同学答不出,教师只好自己作答。这种简单的评价学生课堂错误回答的方式,往往会对学生产生消极的情绪影响,从而降低学生的参与热情,抑制学生的思维,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惰于思考。试问作为“上帝”的教师在“给学生关上一扇门”的同时,有没有给学生开启一扇打开思维的“窗”,解脱心灵的“窗”?有没有给自己开启一扇合理利用学生课堂错误,变错为宝的“窗”?那么究竟该如何评价课堂上的错误回答呢?我结合自己的学习、实践与反思来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做法和认识。

方式一:“孩提学步”――多引少否,领略窗外的“春暖花开”

著名诗人海子曾经说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确只有面朝大海,我们的心胸才会变得一如大海般博大宽广、纯净透明;我们才会更多地给予那些犯错误的孩子,以及那些错误更多的欣赏与理解。我们面对犯错误的孩子,才会表现出如同父母面对自己的孩子孩提学步时的欣赏与耐心。这样我们的老师,我们的学生才能共同感受到“春暖花开”般美好的教育真谛。

在一节高年级A部分语篇教学的市公开课上,教师设计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环节Read and judge,此环节针对课文内容,让学生判断句子是否正确,主要检测学生是否正确理解语篇及培养学生捕获相关信息的能力。其中第一个句子是:1.Jim only opened the present for his grandpa.方同学被请到回答这个问题,他回答:“True.”下面有学生举手,但教师并没有急于让答错的方同学坐下,而是开始引导:“How do you know that? Can you find the sentences in your book?”方同学从书上找到了相关句子并读了出来。教师追问:“Who opened the present for Jims mum?” 方同学答:“Jim.”教师继续追问:“Who opened the present for Jims dad?” 答:“Jim.”学生此时立刻意识到自己刚才对句子的理解错误,随后方同学作出了正确的回答。

如果是我,在公开课这种场合下,绝不可能让一个回答错误的同学继续分析下去,多半会让他先坐下,再另请其他同学解答。但这样的处理方式往往会使得答错的同学开始被动地等待其他同学的答案。这位老师用引导代替否定的处理方法,让很多听课老师感觉眼前一亮,对这个学生的错误处理也成为这节公开课的一个闪光点。我们不难看到,学生的思维并没有因为回答结束而终止,而是从回答结束进入了新的开始。教师真正做到了让学生通过错误得到提高与发展。我相信方同学通过这次的错误,对句子的分析和课文的理解必定更加深刻。

方式二:“大禹治水”――多“疏”少“堵”,演绎错误的“美丽”

“大禹治水”的传说千古流传,我们要为大禹的精神击鼓而歌,更要为大禹治水的方法拍手称赞。大禹吸取了父亲“只堵不疏”,最终失败的教训,巧妙采用“多疏少堵”的方法,成功治理了黄河流域的洪水泛滥。作为教师,面对学生如洪水泛滥般的错误,何尝不可以多“疏”少“堵”呢?

在一节重点学习past和to时间表达法的课堂上,我问学生:“What time is it now?”当时教室里钟面显示的时间是9:10。大部分同学举起了手,我随即请了成绩一般的A同学回答,A说:“Nine past ten.”班上立刻响起一片惊疑声,更有很多同学将手举得老高,欲给出正确解答。而A同学眼见周围同学异状,似有顿悟,欲言又止。我示意全班安静,等待A同学重新回答,他很快地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给出了正确的答案,然后自信地坐下。再比如有一次进行随堂听写,我请B同学上黑板书写。他给出了这样的句子“May I have this a ball pen?” B同学回到座位,周围同学立刻提醒他哪里出了问题,B同学仔细一看,发现自己犯了个很低级的错误,顿时懊恼不已。我看到B同学的表现,决定再给他一次机会,让他自己上黑板点评一下自己的解答。结果B同学评讲得十分认真,还告诫同学不要学自己的马虎大意,然后带着不好意思的笑容回到了座位。

试想,如果当时教师立即去纠正或请其他同学去纠正,那么给这两位同学留下的可能只是遗憾,长此以往,更可能导致学生害怕回答问题,拒绝回答问题的情况的出现。上面的案例中教师没有直接否定学生,而是给学生一次重新分析的机会,多“疏”少“堵”这种处理学生错误的方式能够让学生重新进行思考,会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更深刻。并且如果学生能给出正确的自我评价,也会使学生对今后的学习充满自信,起到一种激励的作用。

方式三:“扬长避短”――“盘活”课堂,解脱学生负重的心

篇4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材作为素材和范例,是引导学生进行认知,促进思维发展,实现意义建构的载体。作为话题,它是师生进行对话和交往,实现情感沟通和人格建构的中介。教学是对教材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创造性的使用。 "教教材"是把教材(课文)当成教学内容,把理解和掌握教材当成教学目标;"用教材教"旨在把教材(课文)当成生成教学内容的例子和凭借。拓展、延伸、超越、创新教材才是教学的终极目的。

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徘徊、滞留在教教材的层面,不能也不会也没有想过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进行教学。一是教师教育思想、教学理念错误。教师自身业务能力不足。不懂得教材只是个 "例子"。

不能为拓展而拓展,为迁移而迁移,为搜集而搜集。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辩证地处理教教材和用教材教之间的关系,充分运用教材这个例子,把它教好、教到点子上。对例子的拓展、延伸和超越、批判要基于例子,不能盲目为了追赶所谓的潮流,那样只会本末倒置。

2灵活发挥多一些,预设布控少一些

教学现场生成的发挥拓展,对学生既有学习兴趣的激发,又有探究意识的肯定,还包括人文精神的培养。

教育的技巧在于把握教学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变动。教师要真诚地倾听学生课堂上的声音,尤其是谈见解、说感悟、答问题的声音;要善于察言观色;要通过倾听与观察,及时敏锐地捕捉学生奇思妙想,恰到好处地引发、催生、助长,引其爆发,促其撞击,使其迸射火花,做到"让预设与生成激情共舞"。

3读的次数少一些,读的指导多一些

"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即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我们也时常在语文课堂上看到师生"读"的分量很重,很足,"读"的形式也非常之多:朗读、默读、范读、自由读、比赛读、表演读、轻声读、小组读、个体读、齐读……但认真审视课堂上繁华热闹的多种多样的"读",学生读的次数虽然很多,但对读的指导却非常之少。如果说"读"这一课堂教学设计环节是教法的体现,那么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则很难觅得踪迹。

新课标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其实,语文课的读也有技巧,这种技巧的指导是一种渗透。比如:音调的问题,速度的问题等。阅读课堂上,教师要担当好参与者、引导者、促进者的角色,深入学习各种读的技巧,适时教给学生读的要领,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学会各种类型的读,给学生读书方法的指导。如:圈点阅读、质疑阅读、精读、浏览等,不同的学习目标可采用不同的读书方法。

4师(生)生对话少一些,生本对话多一些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要用少量的师生间的对话引出大量的文本间的对话。

案例分析:

一位教师执教《大禹治水》的片段:

师:大禹在外治水为什么三过家门而不入?

生:大禹可能不想回家。

生:他不想念自己的妻子和孩子。

生:可能是因为大禹他家里有地下通道。

(教师笑而置之)

面对学生词不达意的回答,我们不禁要作这样的反思:学生为什么回答不出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真正原因?回顾教师的教学流程,我们发现,教师在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环节上"走了过场",读书只是"蜻蜓点水",学生只是跟着教师设计好的步骤一步一步走,不能"入乎其内",又怎能"出乎其外"?虽然此时课文已快学完,但由于缺少学生与文本的有效对话,学生仍不能深入体会大禹为了帮助老百姓治水而舍小家、顾大家的崇高精神。这样的教学无疑是失败的,也是无效的。

我们把读作为学生和文本进行真正有效对话的最根本的手段,通过个别读、默读、自由读、听老师范读、看画面想象读等不同方式,让学生全方位地接触文本语言,与文本进行自由对话、平等交流、真诚沟通。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各自生成或建构自己的认识,加深理解和体验。学生对文本读得越多,想得越深,感悟自然就越丰富。这样,学生就会产生与教师、与文本对话的内在需求,师生对话才能成为彼此情感交融、智慧碰撞的过程。

5教师讲析少一些,学生练笔多一些

语文阅读课更应让学生手脑并用,听说读写并举。语文学习重要的是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我们要重视结合阅读教学进行课堂小练笔的写作训练。语言训练方式不只停留在纯客观的知识层面上,同时拥有心灵的感受和理性的解读,形成认知、情感和训练内容的对接状态。因此,能否把握时机,顺势而练,便是课堂练笔是否有效的关键所在:

5.1在理解的深入处多练。

案例分析

在执教《二泉映月》时对"坎坷"一词的练笔:

闭上眼睛,让我们用心地去看,这些话在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的样画面?你看哪,也许在一个烟雨蒙蒙的早晨,阿炳在干什么?也许在一个大雪纷飞的黄昏,阿炳在干什么?因双目失明而撞到了什么?在破旧不堪的房子里,你看到了什么?……来把你看到的画面形象写成几句话。"

还原词语意象的练笔,使本来相对静态的 "坎坷"一词在学生心灵中被激活了,赋予了强烈的、深刻的、高妙的生命活力。"坎坷"一词的练笔,丰富了学生对阿炳这一人物视像的立体感和对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的认识,进入了"坎坷"的意象世界。深深地嵌入了学生的心灵,成为了富有活力的生命元素。

5.2在情感的共鸣处多练。

案例分析

在执教《燕子专列》以"假如你就是小燕子,

你想感谢谁?为什么?"来统领教学全程,带着孩子去品读那一个个感人的救护场面,去感受那浓浓的热爱生灵的高尚情怀,在最后讲读"告别"一段时,安排了一个写的训练。学生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悟人物美好的情操,实现高质量的言语表达和丰富的精神世界和谐同构。

5.3主题的升华处多练。

案例分析

篇5

新课程的实施,对传统的语文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而一些教师对新课程的认识还不到位,有的即使认识到位了,实践也不能很快地跟进。深入语文课堂,我们仍会感觉到如今的课堂教学还存在着一些与新课程“貌合神离”的现象,还存在一些有悖新课改精神的封闭、僵化的现象:教师提问多,学生质疑少;内容理解多,语言揣摩少;教辅用书多,工具用书少;表演作秀多,务实创新少……

1 “用教材教”与“教教材”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教材作为课程资源的一种形式,它提供的是文化的素材、教学的范例、对话的话题。作为素材和范例,它是引导学生进行认知,促进思维发展,实现意义建构的载体。作为话题,它是师生进行对话和交往,实现情感沟通和人格建构的中介。因此,教学不是如何教教材,而是如何用教材教,如何对教材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创造性的使用。从教学论角度讲,“教教材”旨在把教材(课文)当成教学内容,把理解和掌握教材当成教学目标;“用教材教”旨在把教材(课文)当成生成教学内容的例子和凭借。拓展、延伸、超越、创新教材才是教学的终极目的。

笔者并不反对拓展迁移,但凡事有度,过犹不及。不能为拓展而拓展,为迁移而迁移,为搜集而搜集。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辩证地处理教教材和用教材教之间的关系,充分运用教材这个例子,把它教好、教到点子上。对例子的拓展、延伸和超越、批判要基于例子,不能盲目为了追赶所谓的潮流,那样只会本末倒置。

2 灵活发挥与预设布控

成功的语文教学课堂绝不是“清风吹不起半点涟漪”的死水一潭,而是犹如驰骋千军万马的战场,瞬息万变,既不可预设,也无法布控。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有足够的“教育机智”,能像电视台的优秀节目主持人那样,沉稳从容,临乱不慌,灵活应对各种“意外”情况。而不是预先设计一套严格的操作方案,精心布设一个个思维圈套和知识陷阱,让学生顺从地往里面钻与跳,万一出现几个“出格”的,便千方百计地进行循循善诱,请君入瓮。课堂是个流动变化的动态系统,教学方案只是一个框架而已,无论怎样优秀的教师,皆不可能精确地计算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究竟会有那些“节外生枝”出现,可见随机应变非常之重要。

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要真诚地倾听学生课堂上的声音,尤其是谈见解、说感悟、答问题的声音;要善于察言观色,仔细观察学生课堂上的言谈举止,尤其是心灵之窗――眼睛所闪现的意味;要通过倾听与观察,及时敏锐地捕捉学生奇异的思维、闪光的思维、独特的思维,恰到好处地引发、催生、助长,引其爆发,促其撞击,使其迸射火花,做到“让预设与生成激情共舞”。

3 读的次数与读的指导

张田若先生曾经说过:“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我们也时常在语文课堂上看到师生“读”的分量很重,很足,“读”的形式也非常之多:朗读、默读、范读、自由读、比赛读、表演读、轻声读、小组读、个体读、齐读……但认真审视课堂上繁华热闹的多种多样的“读”,我们会发现课堂实践也存在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学生读的次数虽然很多,但老师对于读的指导却非常之少。如果说“读”这一课堂教学设计环节是教法的体现,那么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则很难觅得踪迹。难道学生们读得都非常正确、流利、有感情,恰到好处,不需要老师的指导吗?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4 师(生)生对话与生本对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然而,在阅读实践中,许多教师没有准确把握对话的实质,导致操作上出现偏差:只重视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满堂问答)、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分组讨论),而忽略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读书实践)。

一位教师执教《大禹治水》的片段:

师:大禹在外治水为什么三过家门而不入?

生:大禹可能不想回家。

生:他不想念自己的妻子和孩子。

生:可能是因为大禹他家里有地下通道。

(教师笑而置之)

面对学生词不达意的回答,我们不禁要作这样的反思:学生为什么回答不出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真正原因?回顾教师的教学流程,我们发现,教师在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环节上“走了过场”,读书只是“蜻蜓点水”,学生只是跟着教师设计好的步骤一步一步走,不能“入乎其内”,又怎能“出乎其外”?

5 教师讲析与学生练笔

我们要克服课堂上“君子动口不动手”的顽症,重视结合阅读教学进行课堂小练笔。课堂练笔是一种随着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或预设或随机进行的写作训练。作为新课改背景下的一种新型的语言训练方式,它最大的特点是不只停留在纯客观的知识层面上,它必须同时拥有心灵的感受和理性的解读,形成认知、情感和训练内容的对接状态。因此,能否把握时机,顺势而练,便是课堂练笔是否有效的关键所在:

(1)练在理解的深入处;

(2)练在情感的共鸣处;

(3)练在主题的升华处。

如果我们能运用辩证思维,从哲学的高度来看课改,我们不必因为害怕走弯路而驻足不前。让我们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潜心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热心参与教研,真心热爱语文,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发展学生的个性,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改革我们的语文教学,努力改造我们的语文课堂,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的殿堂。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通讯.语文报社,2007.09.

篇6

小学语文课标对第一学段朗读提出明确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那么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从读通、读顺到读出感情呢?在平时教学中我不断反思,对课本中的文章做到每篇必读,并且找来录音,仔细地对照,反复练习,直到读出感情。工作之余大量地查找有关阅读教学方面的资料,经常观摩校内外老师的演练课、研究课,一改以往的指导方法,注重发展个性,充满灵性的朗读。

一、情境体验朗读法。根据教材和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中尽量用儿童化的、幽默的、充满情趣的语言去激励学生,使孩子的实际生活经验与书本的世界实现对话、互动。如《雨后》这篇课文所描述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很贴近,而且又富有童趣,教学时利用多媒体将孩子带入情境,先展示雷雨前后的场面,并配有打雷、下雨的声音,教师面带微笑提问:“下雨了,你们最喜欢干什么呢?”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和体验,所以各自的想法、做法都不相同:“我想打伞在雨地里走路”“我要双手捧着接雨水”“我想穿凉鞋在雨地里踩水”“我会头仰起来张开嘴喝雨水”……正当孩子们说得带劲时,我引导他们:“孩子们,雨后的广场上可热闹了,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学生带着那份开心、兴奋、得意读第一自然段,通过回忆唤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亲近感,感受体验快活得像神仙一样的童年生活,更有利于教学的深入。又如在教学《家》的开始部分,我出示课件――温馨的全家福照片组合画面,说:“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家,谁来说说你有一个怎样的家?”孩子们在畅谈完家的幸福、温暖和可爱后,我又接着问:“你们喜欢自己的家吗?”引导读课题,“这是个小家,我们还有个大家呢!读一读《家》这首儿歌,你就明白了。”我在学生对家有了一个粗浅的认识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家更深层次理解的兴趣,将学生带入一个教学的情景之中,学生读书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

二、鼓励个性化朗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教学《猴子种果树》时,为了读出小猴“急切”的心情,老师抓住重点词语,进行重音训练,让学生思考:猴子为什么天天浇水、施肥……大部分孩子透过文字体验猴子的内心世界揣摩出老师的用意,说这是一只没有耐心的猴子,急着吃桃子,而有些学生却认为这是一只很勤劳的猴子。又如《狐假虎威》这则成语故事,故事的结尾也很清楚地点明了蕴含其中的思想意义,狐狸“狡猾”的形象学生在朗读时表现得淋漓尽致:眼珠子骨碌一转,故意扯着嗓子,到了百兽面前更是装模作样,神气活现,摇头摆尾……但是和开头狐狸的“窜”和老虎的“扑”形成对比,学生在品读中认为遇到危险时能急中生智,从凶残的坏蛋那里保住性命,狐狸真是太聪明了。所以面对文本,教师应该有自己的见解,但是不能束缚、左右学生的思想,孩子的想象、理解非常丰富,对课文更有不一样的感受和独特的见解,只要是合理的,在思维不背离的情况下教师应及时引导,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从低年级起就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鼓励个性化朗读,“想怎么读就可以怎么读”,更让学生感受到“其实读出滋味就是这么简单”。

三、读出意境,读出感情。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同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可以使文章描绘的意境在学生头脑中浮现出来,从而使学生与文章描绘的意境水融,感受文中强烈的思想感情。如在讲读课文《大禹治水》后,教师提问:“大禹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说:“他很聪明(想到的治水办法)、善良(洪水危害百姓)、坚强(走遍了千山万水、吃尽了千辛万苦)……”为了加深对人物的理解,又让学生再次通读本单元课文《要好好学字》《的扁担》《孔繁森》等,在读中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实践证明:朗读对于处在初学阶段的小学生格外重要。它有助于学生掌握每一个汉字的音、形、义,有助于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有助于把握文章的层次结构。我认为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把“读”的训练贯串于教学始终,使学生从“爱读、会读”到“读懂、读好”,在朗读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体验情感,逐步学会读书。

篇7

1.1 提问繁多,不具针对性

有些教师课堂提问过于频繁,问题接连不断,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回答当然不尽如人意。过多的问题,不具有针对性,学生抓不住重点,不了解老师的真正意图,回答只停留在表面,造成课堂时间的浪费。接二连三的提问还可能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课堂气氛差,教学效率低下。

1.2 只重提问,忽视回答

教师提问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得出结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而在有些课堂上老师只顾提问却不善于倾听,更不要说分析学生的答案、指出学生回答中值得肯定和欠缺的地方。学生经过思考然后鼓起勇气说出自己的见解,这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值得鼓励的行为。老师作为一个提问者同时更作为一个倾听者,一个眼神的肯定都会给学生莫大的鼓励,作为老师坚决不能吝惜这些。回答问题的同学受到鼓励就可以把其他同学带动起来,同学们踊跃回答问题课堂气氛就活跃了,课堂效率也会跟着提高。相反,老师如果对学生发言不够耐心,他们会觉得被忽视,有的甚至怀疑回答的有问题,这样会严重打消学生的积极性。

1.3 提问模式僵化,问题答案唯一

在课堂上老师面对的是全体学生,老师应该让每个学生都感到被关注。在实际中往往并非如此。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够被老师认可,也希望老师可以给他们表现的机会,然而有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习惯按自己的偏好选择固定的几个学生回答问题,对其他学生视若无睹。另一方面,有的老师总是在学生给出答案后头头是道地反复强调自己的“正确答案”。这样的模式学生参与性会下降,长此以往会造成一些学生的消极倾向,在以后的课堂他们就不再认真思考老师的问题了。

2 针对问题提出的对策

上述课堂提问存在的主要问题使提问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且打消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思维僵化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针对以上问题改进的措施主要有:

2.1 抓住重点,把握引导时机

课堂提问是有效教学的教学手段,但提问绝不是越多越好。老师应该把握教学的重点,对于学生应重点掌握的知识要善用提问,循循善诱。精心设置问题,有目的地提问,把握好提问的时间和数量,提问简洁,切忌冗长繁多,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不要急于询问学生答案,避免他们过于仓促而应付了事。对于复杂的问题老师一定要善于引导或者把问题分成小问题以降低难度,避免问题晦涩,学生不知所云,打击学生积极性。

2.2 转变角色,做好引导者和倾听者

上述几个问题或多或少都指向了老师作为课堂主体的弊端,基于这一根源,作为教师要积极转变自己的角色,更多地做好引导者和倾听者。例如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24课《乌鸦喝水》,可以提问小朋友如果他们是乌鸦他们应该怎么做,肯定会激发小朋友的兴趣,然后鼓励对他们的发言,答案并非唯一,告诉同学们遇到问题要想办法解决,而且办法不只一个。作为老师还应该让学生提出疑问,比如可以问对于乌鸦的方法大家有问题吗?大家在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经历?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并且有疑问就勇敢提出,大家在说出自己的看法的同时也倾听和分享了他人的智慧。老师要旁敲侧击,设置悬念,引人入胜,这比老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讲一节课效果好多了。

2.3 巧妙设问,照顾到每一个同学

提问是老师与同学交流和互动的重要形式,老师在设置问题的目的应该是让每个同学都参与其中,集中注意,积极思考。老师可以设置一些难度不大的问题让学习成绩较为落后的同学回答,这样既保证了这些同学的参与,活跃了课堂气氛,对他们也是鼓励。因材施问充分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篇8

5.12四川大地震,震动了整个世界,无数生命因此而消失,可就有这么一所学校——安县桑枣中学,全校师生2200多人毫发未伤。当通讯恢复,家长打来电话询问孩子时,每位老师大声振呼:“全校老师无一伤亡,全校学生无一伤亡。”这句平常不过的话语,在这不平常的日子里,足以让世界人民为之瞠目,足以让日月山河为之动容。有谁知道,在这奇迹的背后,凝聚了桑枣中学师生对安全的怎样的一种诠释和心血。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全校2200多名学生,上百名教师,从不同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冲到操场。以班级为单位站好,用时1分36秒,这决不是一日之功,也绝不是几句:不要这样,禁止那样,强调这个,要求那个,所能达到的。

不是吗?大禹治水,疏而不堵,才能长治久安,将帅杀敌,身经百战,才能战无不胜,临池羡鱼,不如退而结网,那么多的事实和案例告诉我们:平安不是桎梏,平安不是禁令,平安是建设出来的。

而在这其中,承担育人职责的学校和老师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安全教育决不是捆住学生的腿,堵住学生的嘴,而恰恰应该让学生知道危险,感受危险,学会御险,学会自救,学会自护。桑枣中学的成功做法,给我们指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篇9

人文精神就是指一种注重人的发展与完善,强调人的价值和需要。关注生活世界存在的基本意义,并且在现实生活中努力实践这种价值、需要和意义的精神。

在当今,有这样一种反差极大的社会现象:在播放《雍正王朝》、《康熙帝国》等历史剧的电视屏幕前,人气火爆;在销售《》、《左宗棠》等历史书籍的柜台前,人头攒动;而在中学历史课堂上,却是一片死气沉沉的景象。许多调查证明,历史课是最不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这不能不引起历史教育工作者的深刻反思。

现实和历史都告诉我们,人文精神必须重新回归,让历史教学彰显人文精神。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学历史教育,更是承载着人文精神涵育的重要责任。那么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呢?我认为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课堂教学应加强情感投入

历史教师首先必须对历史教学有情感,在实际教学中注入情感,从而使历史课堂不再那么枯燥乏味。古往今来,众多的历史人物和无数的历史事件,或让我们扼腕长叹,或让我们深深思考……历史本身的无尽沧桑,给我们留下了可供发挥的广阔的情感空间和绝好的素材,当王昭君一曲琵琶飘然出塞,我们怎能不为她的命运不公而叹息,怎能不因她为民族友好而自我奉献的精神所感动?当战乱四起,烽火连天,“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我们怎能不为生灵涂炭、山河破碎而忧思?当我们讲到近代中国百年的屈辱史,怎能不痛恨列强的侵略、清政府的无能?怎能不为民族的悲剧而思考?……以言感人、以情感人,把强烈的情感色彩有机地注入历史课堂教学,不仅能给学生以极大的感染力,而且还会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学生必然在这种情感碰撞中,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我们所传导的知识和理念。如果历史教学仍片面强调学科知识,而不将触角伸向人类灵魂的最深处,以人文关怀来触动学生的心灵,那么,它将永远没有出路。

2、深挖教材的人文内涵

历史学科本身所具有为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浓厚的人文内涵,如能得到较好的挖掘,真正地让学生感悟,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将大有裨益。

华夏古国五千年的古老文明,无不闪烁着人文精神的光彩。其优良的传统道德修养、品格情操,不胜枚举。有精忠报国、捐躯济危的爱国情怀;有富贵不、威武不屈的气节操守;有自强不息、精进不止的积极人生;有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求是精神;有温良恭俭、推己及人的人间关爱;有坤德载物、谦下若水的的博襟;有民贵君轻、政在养民的民本思想……

人文精神具有“关注现实,感时忧国”的特点,而培养学生从认识历史提高到观察现实和预测未来的能力,既对今天的时代有正确的认识,又对历史的前途有乐观的信念,正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真正意义上的尝试。

3、寻求历史与现实的契合点

“鉴前世之兴衰,考古今之得失”,寻求历史与现实结合,在历史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同时也是历史服务现实,启迪未来重要作用的体现。

以“大禹治水”为例,学生可以总结我国与水有关的一系列知识: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治水英雄及其品格;水与四大文明古国;水与农业,水利与王朝兴衰;水与生态平衡;水与中国文化及中国人的性格;认识、利用自然规律等,总结前人用水、治水经验、教训、智慧,从而针对1998年我国长江流域和三江流域发生的特大洪水,以史为鉴,献计献策,提出治理方法,反思人类对生态平衡破坏的错误。

4、重视历史人物的剖析,提升学生的人格境界

黑格尔曾经说过:“贤良方正的实例足以提高人类的心灵,又可以做道德的教材,以灌输善良的品质。”革命志士谭嗣同面对生与死的抉择,他心中所想的是“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流血而牺牲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这种甘愿为革命流血牺牲的豪迈气概,使我们的感情真正得到了升华,真正体验到革命先烈为改造中国而英勇献身的革命精神之可贵。因此,教师必须关心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感受历史学科所具有的人文内涵,完善人格素质。

5、重视美育熏陶,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历史蕴含着丰富的美的因素,教材本身就是一座美育的殿堂。古今中外各个历史时期的艺术珍品、名胜古迹;杰出人物灿烂的人生、闪光的思想;各个时代的科技成就、发明创造;文学宝库中的瑰丽诗词、不朽篇章……这些,无不是对学生进行品行美、心灵美、自然美、艺术美教育的最好的素材。读此素材,可陶冶情操,净化灵魂,进而引导学生对美的追求。

6、以学生为主体,营造民主的教学环境和氛围,激发学生独创性思维

篇10

“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是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的话。在我班中,我发现了一个总是独来独去,非常不合群的身影。她叫李佳,外表看似平和的女孩,她做什么事情都总是提不起精神来,眼中的世界总是灰暗的,精神萎靡,成绩不佳。如何让她恢复青春女孩应有的积极状态?

1 实例回顾

上周政治课我布置了《如何看待班集体》的问卷。多数同学称赞班级优点,觉得生活在这个大家庭很幸福。可是当我看到李佳的作业时,心一下子收紧了……她说:“一个重点班在各个方面都应该优秀,可上课有不听讲的,接话茬的;下课有抄作业的,骂人的……跟乱班没什么区别。

追求完美,用放大镜寻找班级缺点,把个别当一般,把偶然当普遍,缺少同伴的交流与合作,消极悲观,想法偏激,这样的心理不但对她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有害,而且影响他与同学的关系。感谢这个作业让我发现了问题,关注了心田缺少阳光的、孤僻的李佳。

2 教育过程

从心理学角度讲,一种情感的培养,需要 “知”、“情”、“意”、“行” 四个阶段。现在要培养李佳积极乐观的情感,让她变得阳光向上,也必须遵循这个规律;还要根据中学生年龄的特点,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让和暖的阳光洒满她的心田!

2.1 心灵沟通显真诚

不知怎地,我想到了大禹治水。禹摒弃了父亲鲧的治水方式,采用疏导的方法降伏了洪魔。现在积压在李佳心头的烦恼与怨恨也一定像魔障一样让她不堪重负了。何不让她宣泄一番,让心灵获得片刻的轻松呢!而这不也是窥视其心灵的最好时机吗?

我和她促膝谈心:“李佳,真的对不起,我工作做得不细致,让班上出现了问题,有损重点班的形象,给你造成了伤害,我很内疚……”我在自责的同时感谢她能把班上存在的问题指出来;赞美她纯洁的心灵,犹如水晶一般,容不下半粒灰尘;希望她和老师做朋友,把心里的苦说出来。

我的真诚打动了她,她含泪而谈,我认真地倾听,与她的情感相呼应,表现出了极大的耐心和理解。从她的谈话中我听出她不但消极偏激,而且多疑、自卑。

珠泪的抛撒,积怨的诉说,似乎使她的内心轻松了许多。我递过一杯水,微笑地赞叹:“你口才真好,说话条理性很强,是个大律师的材料。”她淡淡一笑:“您别拿我开玩笑,我这书能不能念下去还是个未知数呢。”我坚定地说“怎么不能?而且能念得很好。”谈话在和谐的气氛中结束了。通过交谈,我发现李佳并不是一个难以沟通的人,只怪自己的粗心,没有及时发现问题。

我们又一次坐在了一起,分析她成绩不佳的原因,跟她聊了很多,东一榔头,西一杠头,很是随便。例如,火箭发射为什么螺旋式上升; 评戏《花为媒》的歌词——牡丹本是花中王……牡丹虽美花不香,玫瑰花开香又美,但它有刺扎得慌……内容虽杂,但始终渗透一个话题——“十全十美”不存在。

2.2 摆脱烦恼授方法

2.2.1 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有一个小故事。从前有一位母亲,她一个儿子卖伞,一个儿子太阳镜。晴天的时候她愁儿子的伞卖不出去,雨天忧愁儿子的太阳镜卖不出去,整天陷在忧愁之中。有一个人提示了她,让她晴天的时候想儿子的太阳镜卖得好,雨天的时候儿子的伞卖得好,这样不就快乐了吗? 事情并没有改变,但她改变了看问题的角度,心情随之改变了。

我们这个班有许多优点,你为什么不想一想它受人赞誉的一面呢?

2.2.2 学会欣赏、宽容别人。有句话说得好:“聪明者欣赏别人”再不好的人也有其优点。再说我们班的同学真的很坏,无可救药了吗? 我列举了班上她讨厌的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惟宽可以得人”,宽容的结果使一个人在生活的道路上越走越快乐。怎么培养呢?可以积累一下有关宽容的名言,选你最喜欢的当座右铭;多读名人的故事,感受他们博大的胸襟。我拉着她的手,深情地说:“李佳,相信自己,快乐属于你,加油!”

2.3 大家帮助献爱心

让李佳一个人去克服弱点,很困难,她的心就像易碎的玻璃,大家必须伸出热情之首帮她一把,但为保护其自尊,还必须悄悄去做。

我首先和家长谈了李佳的情况及发展下去的危险性,要求他们为了孩子努力营造快乐和谐的家庭氛围。我又找来其较为亲密的的朋友让她们多帮助李佳,但要做得自然,让她体会同学间的爱。

其次我班召开了以“纪律”为话题的主题班会,通过小组合作、研讨的方式完善了班级管理条例,对违纪同学进行了严肃地批评,并让他们平时多反思违纪对自己和对他人的影响。

2.4 档案工作送阳光

通过一段时间的体验,李佳的心情好多了,脸上的笑容也多了,阳光洒进了她的心田。为巩固成果,我班又特意设立了“档案管理员”的工作。所谓“档案管理员”就是记录我班光荣历史的负责人。每个学生都是小小的信息员,她们把好消息传报给档案管理员,他核实记录,利用每一个月第一周的班会时间回顾表扬,激励同学们在下阶段的学习生活中更上一层楼。

李佳亲手点数着班里的成绩,久之,她的眼中必定会充满美丽,阳光一定会洒满她的心田。事实证明,效果良好。挂在她脸上的笑容告诉了每一个人。

3 经验反思

3.1 通过李佳的转变,我总结出以下经验:

3.2 真爱学生——产生教育智慧之源泉。没有爱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教育之爱先应是尊重和信任,尊重和信任是激活教育智慧的因子。

篇11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9-044-2

随着历史新课程实施的推进,新理念、新方案在落实,在实施过程中能否真正有效直接关系着新课程目标的实现。因此,作为新课程实施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一定要提高有效性。新课堂背景下影响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一、预设既科学又符合实际的教学目标——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1.“教学的有效、无效,首先是由教学目标决定”。[1]因为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灵魂。要上好一节课应从确定教学目标开始。只有理解了教学目标的价值,才能根据它的价值选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引领教学设计等。教学目标的确定首先要科学。新的历史课程标准要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方面的目标的有机结合。它不仅强调知识与技能的理解掌握,而且让学生认识历史学习的过程,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会同他人合作学习和交流。在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同时,关注学生学习历史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牢固树立三维目标的意识,为每一节课制订切合实际的课程目标,并准确地加以描述,使每一节课都有明确清晰的教学方向。笔者在制定人教版必修1第一单元第一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的教学目标时,按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早期国家的产生,理解“家天下”制度出现的意义;识记西周推行分封制的目的、内容和作用;理解宗法制的内容以及其与分封制间的关系以及推行宗法制的作用;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基本内容的学习,掌握分析政治制度的方法;学会运用观察法、讨论法、推理法、概括法等来学习相关问题,弄清历史概念的构成要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中国早期文明起源的知识,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理解宗族、礼乐制度对文明建设的正面影响,激发对为古代中国政治文明做出贡献的人们的崇敬之情。

采用先了解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的基本内容,再理解这些制度的影响作用,进而探究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来引领整节课的教学,实现有效教学。

其次,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既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要结合实际。课程标准中《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教学要求是“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高一的大多数学生没有较好的基础知识,更谈不上较强的分析能力。主要围绕能够掌握理解宗法制分封制的基本内容和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来设计教学目标,不要期盼学生能够把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关系解释得清清楚楚或者能够理解实行这些制度的经济基础。否则,学生无从谈起,降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教学目标既决定教学设计的方向,也影响教学设计的个性”。《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教学目标强调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有了这个目标就有了中心,在教学时就能根据这个中心梳理教学线索,组织教学活动,开发教学资源。要了解夏商周时期这些距离今天较为遥远的政治制度就要组织学生阅读文献资料、图片、产生联想、分析讨论,围绕这些来设计教学方能达到有效目的。一节没有中心的课堂教学是无效的教学,明确教学目标方能达到有效的课堂教学。

二、合理使用多样的教学材料——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一节有效的历史课堂教学需要预设既科学又符合实际的教学目标作为灵魂,更需要诸多的教学材料承载。历史课堂教学材料内容的选取取决于课堂教学目标。教学材料内容主要来自于教材、相关的历史资料、图片、实物等,其中能否围绕教学目标合理使用教材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它更多地承载着能否有效实现教学目标。合理使用教材要做到:1.学会整合教材。为了需要,历史教材整合需要在必修模块之间、模块内部单元与单元之间、单元内部的整合,更需要对一节教材内容的内部整合。《夏商周的政治制度》这一课笔者主要把它整合为三个问题:夏商的政治制度内容、周的政治制度(主要是宗法制和分封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便于学生形成整体认识。对于分封制可以按照实行时间、目的、过程、内容、特点、实质、作用、结果及原因来整合分析。2.学会补舍教材。课标不做要求的、内容简单的、不利于整体教学设计的内容少讲甚至不讲,由学生自己阅读。如禅让制、夏商的一套行政管理制度。由于高一学生历史基础薄弱,学习《夏商周的政治制度》这课之前就要帮助学生弥补时间概念,否则学生就不能体会制度建立与人类社会发展、生产斗争的关系。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依托、解读教材,而绝对不是依赖教材。

按照课堂教学目标,教师还要合理选取使用其他的教学材料,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教学材料如何有效使用要取决于教学过程设计。

三、科学进行教学过程设计——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抓手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明白新课程的一个核心任务就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就要求教师从备课设计教学过程环节就要充分体现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关注。学生转变了学习方式,由被动变为主动,实现自主探究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因此,教学设计既要注重人文性、开放性,又要立足于学生生活。应该力求作到以学生的学习线索作为明线来设计教学环节,而把知识的线索作为暗线,渗透在学习过程中。按照两线来连接运用所选取的教学材料。《夏商周的政治制度》的教学过程可以这样设计:第一步,可以采用创设情境“大禹治水”传说导入新课。学生思考大禹治水有功建立夏,为什么说“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和部落联盟有什么区别?理解人类社会进入有阶级社会,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开始。第二步,引入资料:①《礼记·礼运篇》:“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②《西周分封示意图》③《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思考:以上材料反映了夏商周时期哪些重要的政治制度?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第三步,出示分封制下的等级结构示意图、宗法制和分封制关系的树型示意图,学生合作探究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最后创设情境:“当日宁国公与荣国公是一母同胞弟兄两个。宁公居长,生了四个儿子。宁公死后,长子贾代化袭了官,也养了两个儿子。长名贾敷,至八九岁上便死了。只剩了次子贾敬袭了官……”──摘自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5月版《红楼梦》。

问:这段材料能反映出一种什么政治制度?

通过这样明线和暗线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篇12

近年来,县教育局推行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学生先学(自主探究)到教师后教(点拨)”,教学过程分为“读(学生预习)——议(学生讨论)——问(学生设计问题)——导(教师点拨)——练(学生训练强化)”五个环节,简称“先学后教”。希望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探究性,有效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此教学方式固然科学有效,但在农村高中的推行却大打折扣:“议,问”这两个环节很难实施。基于农村高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校历史教学在教法上仍是传统的单一型,即以讲解法与讲述法结合为主,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与新课程改革要求的以学生为主体相违背的,因为课是讲给学生听的。基于此,笔者又试用了一种对话教学:师说生思——师问生答——生答师补——师评生思的一个过程。在师生之间,在生生之间进行对话,进行交流,甚至进行片段的非正式的讨论,而不必为了形式刻意地把班级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讨论。此种对话教学对于农村的学生很适用,对提高课堂效益也是大有裨益的,同时对课堂上教师用语提出很高要求,教师用语运用得当与否直接影响着历史教学的课堂效益。本文欲从教学用语视角来谈谈历史教学的效益观,也是本人在教学中的一点反思。

H&#;&#;&#;L&#;霍林沃思提出的“典型的听众分类”。他把听众分为以下五个类型:⑴行人型;⑵讨论—被动型;⑶精选型;⑷一致型;⑸组织型。这种听众分类与目前流行的三种理论流派相似:一是行为主义理论;二 是认知主义理论;三是建构主义理论。综合上述两种分类,可以发现,教师奉行的课程理论不同,教学设计的出发点也不同,学生所经历的思维过程和所掌握的思维方法必然也就完全不一样。“典型的听众分类”中的五种分类和三种理论流派并不存在递进的关系。理论上讲,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群体,应设计不同的方法。以下就“典型的听众分类”教学用语的运用分解如下:

一、课堂教学(教学演讲)的听众基本上属于一致型听众,同时兼有组织型听众的某些特点。从表面上看,这种类型的听众对教师来说似乎比较容易“对付”,而实际上,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之间在学习动力、自觉意识、自我约束力以及知识起点和接受能力上都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因而作为一个群体,他们实际上又带有讨论—被动型听众以及精选型听众甚至行人型听众的某些特征。这是需要教师特别加以注意的。首先,必须根据对学生的熟悉程度采用针对性的教学用语;其次,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随时注意学生听课时情绪的变化和状态的生成,借以随机调整自己的教学用语以使学生神入历史的课堂。

二、要使教学用语言简意赅,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⑴抓住教材内容的实质。

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对教材内容有透彻的理解,否则,口语表达必然会重复、罗嗦,让学生接受多余的信息,无疑加重学生的听课负担,增加教学的无效性。因此,言简意赅的教学用语体现了教师对教材内容把握的深度。

一般说来,教师抓教材内容的实质要经历两个阶段:①对教材内容各方面的体会较为零乱,还没有使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②将各个方面的体会联系起来加以分析,明确教材内容的主次,去粗取精,把精要之处贯穿起来。教师在课堂上应把握教材内容的主旨,简明扼要地交待清楚,并把自己经过反复思考才理解透彻的地方作为难点,着重提出来引导学生思考,这便是“少而精”。

言简意赅要求说话简单明了,但问题的关键并不完全在于说得少,而在于说得精,这就要在教学中把握关键词,才能抓住教材的实质。

教学中引导学生重锤敲打,使其中饱含的思想情操溅出耀眼的火花,照亮学生的心灵,引起他们的共鸣。

总之,抓住教材内容的实质,讲得集中,讲得紧凑,引起学生全神贯注地听讲,启发学生围绕教材的实质去听讲,即使说得稍长些,也不是违反言简意赅的原则的。恰恰相反,如果离开教材内容的中心,漫无边际地东拉西扯,造成学生注意力分散,即使话语不多,那也是一种多余的信息。

⑵力求避免无意义的重复。

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便于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或者对知识重点、难点重复讲解说明,或者对关键句加以重复,这种重复起到强调重点或加深记忆的作用,这是必要的重复。

另一种重复是毫无必要的重复,这往往造成教学用语的堆砌、繁冗和臃肿,成为用语的累赘。毫无意义的重复有两种常见的情况,一是相同词句的重复;二是使用不同的语句重复表现一个相同的意思。

⑶剔除口语杂质。

篇13

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1]神话是社会的共同知识财富,其生命就在于传播,一定的共同体的存续也在于神话的传播。在神话的传播过程中,共同体内部各成员由此获得流行于该共同体内的神话所承载的知识,这一知识反过来又成为调节一定的共同体成员的行为方式的准则。因此,神话具有举足轻重的教育功能。各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神话。中西方在神话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各有特色,两种不同的神话表现了不同的民族性格,这两种民族性格的养成与中西方神话教育的影响密不可分。

一、中国神话对教育的影响

(一)尚德精神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都是崇高圣洁和大公忘私的英雄,具有强烈的尚德利他精神。在开天辟地之后化身为世间万物,连身上的寄生虫也化为了人类;女娲造化生灵,炼石补天,也将自己的身体化为了石物;大禹治水“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神农尝尽百草,一日遭遇七十毒;羿救百姓冒死射了天帝的九个儿子;后稷教人栽种五谷,天下得利。从这些描述中,中国神的利他形象十分鲜明。可见“在古代中国的社会意识里,值得崇拜的不是‘力’,而是‘力’所体现出来的道德性质, 是‘力’所拥有的伦理装饰。”[2]人们对这些神的褒贬多以道德为准绳,他们身上彰显了凡人永远无法企及的圣洁和崇高。几千年来,中国古代神话的这种尚德精神影响着人们对历史人物的品评与现实人物的期望,决定着社会对人们进行教育的内容与目的,甚至也影响着20世纪以来中国现代文明的走向。

相反,由于地理位置和生活方式不同,造就了西方国家与古代中国截然相反的民族性格,其中尤以古希腊为代表。相较于中国神话所宣扬的道德至上,希腊神话恰恰相反,神与人除了力量的差别外,在情感上毫无二致。当众神脱掉神性的外衣之后,个个就都成了世俗的凡人:众神之王宙斯拈花惹草,残暴无良;神后赫拉阴沉善妒,没有丝毫让人类敬重的地方;普罗米修斯的兄弟厄庇墨透斯留恋美色,打开了潘多拉之盒给人类带来无尽灾难;此外,众神、弑亲、杀子的故事更是不胜枚举。希腊神话的特点就在于神性和人性同时存在,它大力提倡个体化原则,张扬个性,放纵原欲,尽情享受现实世界生活,勇于实现个人价值。这种思维方式深深注入希腊文化之中,产生了诸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普罗泰戈拉等一系列影响后世的哲学大家,也为西方的理性思考打开了一扇大门。

(二)反抗精神

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人类的力量无法与自然界抗衡,加上逐渐出现阶级分化,大部分人成为被统治阶级。面对来自自然界和统治阶级双重的压力,广大劳动人民唯有发挥无与伦比的想象力,将自身无法表达的反抗情绪寄托在一个个光怪陆离的神话中,借由法力无边的神仙来完成自己对征服自然、变革社会的愿望。这种抽象、博大、智慧的反抗精神生动形象集中表现在我国古老的神话中,表现为两个方面。

1.反抗自然环境

在自然界对人类的威胁中,洪水首当其冲,故世界各民族的神话中几乎都有洪水神话,无疑是原始人严酷恶劣的现实生活的真实记录。《山海经•海内经》载: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腹)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孟子•滕文公上》有言,“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可谓历尽千辛万苦,除此之外,他还要和诸多恶神展开艰苦的斗争,如诛杀相柳[注:《山海经十七•大荒北经》,《山海经•海外北经卷八》。]、擒服水怪无支祁[注:《太平广记》卷四六七“李汤”条。]等。

精卫填海也是属于与水抗争的神话故事。《山海经•北山经》载: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叫)。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柔弱恰好代表当时无力与自然界抗衡的原始初民,明知徒劳却仍充满对改造自然的坚韧毅力和美好愿望。

2.反抗代表统治阶级的天帝

人类不仅面临大自然的挑战,还面临着人与人之间的斗争。随着社会阶级分化,被统治阶级的反抗情绪日益强烈,具体也体现在神话中。《山海经•海外西经》载:刑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刑天本是炎帝神农氏的武臣,却敢于与黄帝面对面地战斗,且在头颅被砍后仍然战斗不止,使得其人格精神充满了积极而悲壮的魅力,也使这则神话的象征意义远远超过其历史所指,给后人极大的精神鼓舞和激励作用。后羿射日同样是一则表现对统治阶级反抗的神话。《楚辞•天问》王逸注引《淮南子》云:“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焦枯”。羿“仰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乌皆死,堕其羽翼,故留其一日也。”天上十日本是天帝的十个儿子,因为作恶多端而被后羿射掉九个,解除民间疾苦,后羿也因此触怒天帝,被开除了神籍。

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也是这样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英雄。他为了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把天火盗到人间,使人类文化萌芽,百艺俱兴,为此不惜向最高统治者提出挑战,被宙斯用铁链缚在高加索山脉陡峭的山壁上,终日忍受老鹰对其肉体的啄食。普罗米修斯这个形象标志着希腊人从原始阶段向文明阶段的过渡,是一人追求文明进步,反抗愚昧守旧的不屈的斗争。

反抗一种制度,意识,有时候比反抗一种暴力或现实的压迫更为困难,因此反抗大神们的失败被蒙上一层浓浓的悲剧色彩,直接反映了人们对精神压迫者的不满,使人们萌发出一种生生不息的斗争反抗精神。

(三)创造精神

神话思维是与原始先民的心智能力紧密相连的,尽管原始先民的心智发展水平还处在一个比较低级的阶段,但有了劳动自然就会有所创造,并可在后世的不断努力中逐渐将神话变为现实。中国神话中就包含了许多科技发明创造:黄帝发明指南车打败蚩尤,嫘祖发明养蚕制作衣服,还有有巢建房、仓颉造字、宁封烧陶。《抱朴子•对俗篇》说:“太昊师蜘蛛而结网”,太昊据说是伏羲的号。《路史•发挥一》注引《拾遗记》记载了初民如何发明生火,说是燧人氏看到许多鸟以喙啄树,“燃火出”,因此感悟,于是“因用小枝钻火”,由此取得了用火的主动权。此外,羽民、羽民国的记载数见于《山海经》,说明初民向往飞上天空,并懂得将人身和鸟翼的表象结合起来。人类到了近代才发明飞机,但最初的设想早已存在于神话之中。这些神话人物的发明创造集中地体现了中华民族与大自然共生共存的聪明智慧,亦反映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民族特质。

然而随着社会逐渐发展,神话中的奇思妙想却并没有对中国科技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这主要是由于受到儒家思想“天人合一”的约束。古代知识分子企图用简单的方式来解释复杂的自然现象,从而一劳永逸地解决自然观的问题。在这样的思想下,中国人很少以客观的目光看待自然界,从未认真研究自然界的规律与现象。在这种既没有研究自然的风气,又没有实验科学的方法的情况下,必然是“虽有‘格物致知’的理想,终不能实行‘即物穷理’,终不能建立科学”。[3]四大发明中的火药原本是统治者为了获得神话中不老之术而练的丹药,却在发明了火药之后,仅仅将其作为观赏烟火,而被西方人用作侵略攻打我国的武器,从这一点也不能不对我国的创造精神进行反思。

与中国神话中对自然的态度相反,在希腊神话中体现的则是对自然探秘、开发和索取的倾向。在其中我们看到,神英雄们与大海作斗争,与怪兽怪鸟相搏击,与各种异己的、压迫的力量比高低,向深山密林要财富和果实,向大海孤岛、惊涛骇浪要宝藏,向天空和大地要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这些在客观上构成了一个向外在世界挑战和反击的强大攻势,包孕明显的开发自然、征服自然和驾驭自然,并向自然索取的文化观念。希腊哲学是希腊神话的跃升形态,先哲们的哲学思想和成果很多都脱胎于神话,如发明几何学之毕达哥拉斯和主张原子论之德漠克利特以及苏格拉底、柏拉图等。由于西方国家的思维方式较为灵活,且注重动手能力,自近代以来西方国家的科技一直呈迅猛发展势态。西方现代神话诸如《007》、《超人》、《蜘蛛侠》等故事中所出现的高科技装备也逐渐从幻想变为现实。

二、推广中国神话教育的必要性及策略

神话是民族精神的最集中、最本色的闪光点,是民族文化最悠久古老、最顽强健壮的生命之根,也是民族文化的本质特征所在。中国传统教育向来强调文以载道,重视知识的传输。故神话以其丰富的表现力和情节性一直广为流传,对教育起到很大的作用,在晚清更是受到空前的重视,蒋观云就曾说“其神话、历史,不足以增长人之兴味,鼓励人之志气,则其国人天才之短也可知”,[4]由此可见中国神话对于教育影响举足轻重。面临当今社会全面提倡素质教育的契机,神话应以其不可替代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为素质教育提供更为广阔的视野。

(一)神话教育素材的选择性策略

受千百年来儒家思想“子不语怪力乱神”的影响,神话一直以非正统方式流传于民间,难免有一些神话带有迷信等消极因素,会对教育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应该由权威机构本着坚持发展的观点有选择性地提供适合中小学教育的神话素材,避免因选择不当而造成的儿童世界观混淆。

除了将神话教学引入课堂,教师还应适当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材料,这些材料应是思想性、文学性、知识性相统一的,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年龄学生的认知水平、思想状况以及语文教学需要,兼顾劳逸结合的原则,合理进行安排。这样,学生在大量感知祖国优秀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就能或开阔视野、或加深理解、或通过自读自悟,体会文章的语言之美、用词之妙、结构之奇、描写之实。

(二)教育原则选择性策略

古语云“教儿婴孩,教妇初来”,神话是人类童年时期的产物,它是初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孩童般的原始理解,集中反映了人类童年时代的思维方式,展示了人类智力发展过程的起点。而儿童思维作为原始文化在现代文明中的表征,积淀着原始先域的种种原始的遗传信息。作为神话的作者――原始人类和现代文明的儿童之间有着许多彼此互通且相互照应的关系,原始思维与儿童的精神世界是非常契合的,应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按神话的演变进程进行教授。

想象是儿童的一种常见思维游戏,他们往往会把主客体混为一体,将自己也想象成世界中的一部分,这是儿童时代特有的精神现象。但目前的学校文化往往和儿童特有的精神文化相抵触,压抑了儿童这类精神文化的发展,事实上我们也可以发现,随着理性世界的成长,人的精神成长并不是朝前发展,它受到客观、逻辑、冷静、节制、审时度势的自觉意识的压制和掩盖,人的真实、情感、想象、创造等走向衰退。因此,在进行神话教学时应注意到,原始思维是以“存在物与客体之间的神秘的互渗”为基本特征。神话让儿童心灵找到归依,只有学生内心的需要,才是最有效的,教师要引导孩子从内心出发,发展出真正的神话教育素养。

(三)教育方法

神话历经千百年的演变,其本身具有较强可塑性,可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拓展。神话教育并非主流教学,不能按照传统课堂教育中灌输式教育方法,而应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方法”,顺应其特点使教学方式和评价手段多元化。

网络上具有丰富的信息承载,教师一旦将这些信息用于教学当中,就会为神话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此外,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分别从学科教学内容、课外活动内容以及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等不同的方面,对其进行相关引导教学,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去学习。学生带着兴趣与目的去学习本身就提高了学习效率。

通过研究神话对教育的影响,不仅仅是为了把神话这一传统文化更好地发扬继承下去,也是为了能够以一种生动活泼的形式使受教育者从新的思想和角度来了解神话、接受神话,让他们能够更加健康和谐的成长,同时也让神话这个人类精神文明中最宝贵的财富在教育的过程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

[2]谢选骏. 神话与民族精神[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

[3].格致与科学[J].科学画报,1934,(1).

[4]蒋观云.神话、历史养成之人物[J].新民丛报•谈丛,1903.

Contributions of Chinese Mythology on Education―Also a Comparison with Western Mythology

PENG Yu-liang1, LI si-yu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