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建筑节能与环保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建筑节能与环保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建筑节能与环保论文

篇1

首先,部分较为落后的建筑施工单位设备老化却仍在使用。企业管理层只考虑更新换代施工基础设施增加的施工成本,却没有考虑施工中使用老化设备带来的水、电、材料等的浪费,以及设备效率低下带来的资源浪费和对施工进程的影响。第二,企业的节能绿色环保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如果没有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节能环保管理机制或是现有的管理机制漏洞太大的话,不对责任进行有效落实,不做好考核和监督,以致真正的节能环保很难落到实处。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企业的节能环保意识不强,这使得节能环保技术不能有效发挥其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而管理层对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疏于执行,对已有的节能绿色环保技术不能很好地利用,都是较为常见的现象。再有就是政府的监督惩罚措施不够明朗,对节能环保技术的实施与推广有着严重阻碍。

3建筑施工中的节能绿色环保技术应用

3.1建筑施工中新型节能环保材料

建筑节能对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其不可或缺的作用。建筑材料的应用是建筑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绿色建材质量优异、性能好、环境协调性高。具有使用过程中相对安全、使用之后污染较小、一定程度上可以重复利用的特点。现代建筑中使用的绿色建材种类很多。先简要介绍其中几种。一是现代绿色混凝土材料。混凝土是现代建筑的主要用材,绿色混凝土的使用是发展绿色建筑的重要体现。混凝土具有优良的适用性、工作性、耐久性、以及稳定性、经济合理性以及各种力学性能。也有着许多分类,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废弃混凝土重新利用产生的绿色混凝土、加气混凝土、合成纤维混凝土、多空预制块植栽混凝土等等,它们除了共有的优良特性之外,各自还有着自身独特的良好性能,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都有好处。二是木材,现代建材中的木材也有着许多特别的种类,比如彩色木材,分先天着色和后天着色两种,瓷化木材、塑化木材、疏水木材等,分别在不同的场合有着很好地应用。三是保温隔热材料,保温隔热材料根据不同状态可分为板块状和浆体状两种,按照它在围护结构的不同使用部位又可以分成内、外保温隔热材料2种。四是防水材料,现代绿色建材不仅要有防水功能还需要具有去污、保温对环境影响小等其它功能。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塑料防渗补漏剂、聚乙烯双面复合防水卷材等等都是很好的防水材料。木材、石材、粘土砖、混凝土和钢材都是传统的建筑材料,现在结构用材主要是混凝土和钢材。木材可再生但速度慢,石材耗资源但耐久性好,都有着绿色建材的特征但也有其局限性,其有效后备资源是竹材人造板。粘土砖能耗低但是使用它需要以破坏良田为代价,如今已经禁止生产使用了,它的绿色替代建材是工业废渣,工业废渣有着丰富的来源,力学性能相比于粘土砖更优,应用前景广阔。钢材具有不可替代性,因而低能耗、少排放的“绿色钢材”的研发迫在眉睫。绿色钢材的使用是对传统建材使用的突破,优越性不言而喻。

3.2节能绿色环保技术措施

首先是完善管理机制。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对于环保节能监督不力、管理不严,针对这种情况,新时期的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不断完善建筑节能环保技术的管理机制,以确保节能环保技术在建筑施工企业能够有效应用。在建立健全管理机制的基础上应再建立相应的约束和惩罚机制,以确保已建机制的有效运行。其次,针对部分施工单位仍旧使用老化设备,浪费资源的现象,应对这些效率低、耗能大的设备进行淘汰,引进节能环保的新型设备,对待企业的发展要有长远的眼光。第三,对于建筑施工产生的废弃物要能够再次利用。建筑废弃物有着巨大的可再生利用空间,应加大对其综合利用的技术开发和扶持力度,借鉴前人的先进经验,对施工方案的每一步都要有很好的节能环保措施,加强监管,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量,提高建筑材料的利用率。第四,在建筑施工中使用节能环保技术应坚持以下原则:一是不能以牺牲建筑功能为代价来推行建筑节能技术,二是要结合实际、坚持以人为本,确保建筑中节能施工的有效性,保障和提高节能建筑的舒适性以及综合性。第五,在建筑施工中应用节能绿色环保技术需要施工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因此应加强对建筑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第六,现代建筑企业的施工需要利用现代科技,因此对建筑节能环保技术要有不断创新和完善以促进其应用水平的提升,要加快高性能材料的推广和应用,提升资源利用率;选用具有节能型的技术,降低能耗;此外还要加强应用清洁能源技术,杜绝使用污染性材料,控制对有害物质的排放。第七,所有节能环保措施和技术的应用都需要企业管理人员以及建筑施工人员有很强的节能环保意识,只有施工人员深刻理解节能环保的重要意义,主动投入学习和利用而不是被动接受,才能保证节能环保技术的有效使用。因此,各阶层人员都应深化其节能环保意识。

篇2

[1].冯兴国.探讨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环保节能设计[J].门窗.2012(05)

[2].胡素艳.建筑节能与节能门窗推广措施[J].辽宁建材.2011(03)

[3].郑博;杨杨.论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工艺[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4)

[4]李文雅建筑装饰中的绿色节能理念分析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2(12)

[5]陈秀英建筑装饰设计施工与节能的探讨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1)

建筑装饰论文参考文献:

[1]冯任军.现代建筑中的传统装饰手法[J].文艺研究,2009,(10).

[2]赵志文.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运用的思考[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08).

[3]彭璐.浅谈建筑装饰设计从传统到现代的传承[J].科技信息,2009,(36).

[4]冯任军.现代建筑中的传统装饰手法[J].文艺研究,2009,(10).

[5]刘毅.浅谈“四节一环保”理念在建筑装饰工程中的有效应用[J].科技资讯,2015,(16)

[6]龙源,李瑄,李怀玉.对重庆地区建筑外墙保温节能技术路线的探讨[J].重庆建筑,2013,(02)

建筑装饰论文参考文献:

[1]程立峰.小议建筑装饰设计风格与建筑文化的关系[J].民营科技,2007(09).

[2]汤玉峰.浅议建筑装饰设计中的文化[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17).

[3]王涛.当前我国建筑设计民族传统的传承及问题[J].华中建筑,2011(07).

[4]糜莹.浅谈现代城市建筑设计中的相关问题[J].建材与装饰(下旬刊),2007(10).

篇3

随着能源结构的逐步调整,世界各国都把能源问题放到了关系国际民生的战略位置。我国从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战略高度,提出了新能源建筑的理念,提出要积极开发和推广利用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据专家估计,到21世纪中叶,可再生能源将占世界电力市场的3/5,燃料市场的2/5。而太阳能,在21世纪即将进人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太阳能经济”将成为未来全球能源结构的主流方向之一。

1建筑节能的范畴

建筑节能,是指民用建筑在规划、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通过采用新型的节能电力电气设备和新型墙体材料,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加强建筑物用能设备的运行管理,合理设计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提高采暖、制冷、照明、通风、给排水和通道等电力电气设备系统的运行效率,以及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建筑物使用功能和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建筑能源消耗,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的活动。

建筑节能体系(图1)可以从两个大方面来考虑:建筑本体节能和建筑设备节能。建筑本体节能主要体现在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过程中,判断节能与否主要看建筑是否采用新型节能建材、是否因地制宜利用自然能源,尤其是可再生能源,以及节能材料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率等等。建筑的设备节能则贯穿建筑的使用过程,涉及管理、优化和改造等细节方面,从空调、给排水、卫生、照明、电气等末端设备入手,挖掘节能潜力,创造节能效果。

太阳能是典型的可再生能源,太阳能与建筑的结合体现在建筑的本体节能方面,但同时太阳能设备作为建筑设备的一种,在管理节能方面也具一定潜力。

2太阳能建筑的概念

太阳能建筑(Solar Building),即用太阳能(Solar Ener-gy)代替部分常规能源,为建筑物和居民提供采暖、热水、空调、照明、通风、动力等一系列功能,以满足或部分满足人们

的生活和生产的需要。所谓的太阳能建筑,其利用太阳能的最高境界是“零能耗”,即建筑物所需的全部能源供应均来自太阳能,常规能源消耗为零;从而真正做到环保清洁、绿色生态。

基于以上对太阳能建筑的定性分析,太阳能建筑的特点可以概括为3条:1)既舒适义健康;2)节约一次能源;3)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3太阳能建筑的典型建筑结构类型

在倡导绿色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太阳能作为最经济、环保的能源之一,愈来愈受人们重视。目前太阳能建筑的典卫建筑结构类型有阳台壁挂型(图2),屋面贴合型(图3)、集中供热型(图4)、集中分户型(图5>,等等。

太阳能建筑的宗旨是在不破坏建筑立面的前提条件下,注重太阳能系统的安全性、实用性和智能性。然而,在太阳能与建筑的结合问题上,综合各方面考虑,目前仍存在诸多问题。

I)太阳能产品制造商,往往只强调产品的功能,而忽视了建筑的特点与要求,使太阳能产品与建筑物成为两个独立的部分;太阳能产品由于没有与建筑设计相结合,因此会破坏原有建筑的整体外观形象,进而破坏环境;而且目前的太阳能产品结构单一,建筑设计师即使在设计中考虑使用太阳能产品,也很难将太阳能产品有机地融人到设计中,使太阳能产品成为建筑设计中的“鸡肋”。

2)建筑设计院,仍有不少建筑设计师缺乏绿色生态的理念,根本不考虑太阳能及其他绿色能源的使用,造成太阳能产品大都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临时安装,即“事后状态”下安装,结果影响到建筑群体,甚至整个城市的建筑风貌。

3)政府规划机构,往往不能够将绿色环保的理念和相关政策很好结合。虽然江苏地区已出台12层以下民用建筑必须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的强制性政策,但由于其它相关配套设施、标准的不完善,尤其是太阳能施工验收标准一块,仍存在争议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太阳能产品的生产,导致推广效果不好、范围不广。

针对以上问题,解决方案如下:(I)太阳能产品的生产商应更多地了解建筑设计的需求,开发推出多款适合建筑结构利用的系列和型号;(2)建筑师在设计初期,即将太阳能系统包含的所有内容都当作建筑不可或缺的元素加以考虑,使之成为建筑组成的一部分;(3)加强太阳能产品生产商、建筑师、政府机构的交流与沟通,从设计阶段即将太阳能产品与建筑真正的融为一体,并配以后期的政府激励政策、规范的市场引导机制,太阳能产品一定可以在建筑节能中发挥更大作用。在各领域的合作之下,太阳能建筑必将达到完美与和谐的统一。太阳能系统与建筑设计一体化的设计思路,也将得以持续和发展。

4太阳能建筑的典型应用模式

太阳能的应用,从技术途径看,主要分为光一热转换技术和光一电转换技术;从具体应用范围看,主要有太阳能热水供应、太阳能地板采暖、太阳能温水游泳池(图6)、太阳能空调、太阳能路灯(图7)等5大系列。到目前为止,太阳能光一热转换技术发展已较为成熟,不仅可以提供人们生活所需热水,还可解决取暖等问题;太阳能光一电转换(图8)具有较高的技术成分,发展与应用量较小,但是随着光电转化技术的进一步成熟,以及太阳能光一电板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太阳能应用必将具有更广泛的空间和发展市场。

江苏等地的一些示范小区率先采用太阳能热水集中供热系统(图9),其承压运行、分户供水、智能化系统已成了住宅小区的新卖点。还有一些示范小区,利用太阳能的初期光电转换,使小区的门楼牌、指示牌、警示牌等白天吸光,夜晚发亮,既方便住户晚间出人,又节约物管费用。另外,据有关方面统计:用电热水器洗澡的费用约为0.62元/次,而利用太阳能热水器的费用则仅为0.31元/次

5太阳能建筑的应用前景

1)应用空间大

我国具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在正常发展和生态驱动发展两种模式下,预测2050年我国太阳能利用在总能源供给中分别占4.7%和10%。目前我国太阳能热水器的保有量已超过6 001)万mz,而此数据的太阳能建筑仅占所有建筑1%

2)环保节能

根据美国环境总署EPA的统计数据、目前世界各国建筑能耗中排放的:约占全球排放总量的30%-40%。而人们对未来:在大气中含量的预计是,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50年后大气中:的含量将会达到现在的3.5倍。众所周知,国家推广太阳能的目的是为了环保节能,而环保节能在另外一层意义上说就是尽量减少:的排放。换个概念,使用太阳能减少:排量与绿地吸收的效果相一致。据科学计算,可以总结出如下等式:1 m=的太阳能集热器“95.39 kg标煤产生的热量之70.11 kg =19.475 m2的草坪吸收力=0.779 m2的落叶乔木吸收力==1.5 m2的绿地吸收力。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建筑应用太阳能的环保节能效应。

篇4

  随着能源结构的逐步调整,世界各国都把能源问题放到了关系国际民生的战略位置。我国从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战略高度,提出了新能源建筑的理念,提出要积极开发和推广利用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据专家估计,到21世纪中叶,可再生能源将占世界电力市场的3/5,燃料市场的2/5。而太阳能,在21世纪即将进人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太阳能经济”将成为未来全球能源结构的主流方向之一。 

1建筑节能的范畴 

  建筑节能,是指民用建筑在规划、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通过采用新型的节能电力电气设备和新型墙体材料,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加强建筑物用能设备的运行管理,合理设计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提高采暖、制冷、照明、通风、给排水和通道等电力电气设备系统的运行效率,以及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建筑物使用功能和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建筑能源消耗,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的活动。 

  建筑节能体系(图1)可以从两个大方面来考虑:建筑本体节能和建筑设备节能。建筑本体节能主要体现在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过程中,判断节能与否主要看建筑是否采用新型节能建材、是否因地制宜利用自然能源,尤其是可再生能源,以及节能材料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率等等。建筑的设备节能则贯穿建筑的使用过程,涉及管理、优化和改造等细节方面,从空调、给排水、卫生、照明、电气等末端设备入手,挖掘节能潜力,创造节能效果。 

  太阳能是典型的可再生能源,太阳能与建筑的结合体现在建筑的本体节能方面,但同时太阳能设备作为建筑设备的一种,在管理节能方面也具一定潜力。 

2太阳能建筑的概念 

  太阳能建筑(solar building),即用太阳能(solar ener-gy)代替部分常规能源,为建筑物和居民提供采暖、热水、空调、照明、通风、动力等一系列功能,以满足或部分满足人们 

的生活和生产的需要。所谓的太阳能建筑,其利用太阳能的最高境界是“零能耗”,即建筑物所需的全部能源供应均来自太阳能,常规能源消耗为零;从而真正做到环保清洁、绿色生态。 

  基于以上对太阳能建筑的定性分析,太阳能建筑的特点可以概括为3条:1)既舒适义健康;2)节约一次能源;3)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3太阳能建筑的典型建筑结构类型 

  在倡导绿色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太阳能作为最经济、环保的能源之一,愈来愈受人们重视。目前太阳能建筑的典卫建筑结构类型有阳台壁挂型(图2),屋面贴合型(图3)、集中供热型(图4)、集中分户型(图5,等等。 

太阳能建筑的宗旨是在不破坏建筑立面的前提条件下,注重太阳能系统的安全性、实用性和智能性。然而,在太阳能与建筑的结合问题上,综合各方面考虑,目前仍存在诸多问题。 

  i)太阳能产品制造商,往往只强调产品的功能,而忽视了建筑的特点与要求,使太阳能产品与建筑物成为两个独立的部分;太阳能产品由于没有与建筑设计相结合,因此会破坏原有建筑的整体外观形象,进而破坏环境;而且目前的太阳能产品结构单一,建筑设计师即使在设计中考虑使用太阳能产品,也很难将太阳能产品有机地融人到设计中,使太阳能产品成为建筑设计中的“鸡肋”。 

  2)建筑设计院,仍有不少建筑设计师缺乏绿色生态的理念,根本不考虑太阳能及其他绿色能源的使用,造成太阳能产品大都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临时安装,即“事后状态”下安装,结果影响到建筑群体,甚至整个城市的建筑风貌。 

  3)政府规划机构,往往不能够将绿色环保的理念和相关政策很好结合。虽然江苏地区已出台12层以下民用建筑必须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的强制性政策,但由于其它相关配套设施、标准的不完善,尤其是太阳能施工验收标准一块,仍存在争议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太阳能产品的生产,导致推广效果不好、范围不广。 

  针对以上问题,解决方案如下:(i)太阳能产品的生产商应更多地了解建筑设计的需求,开发推出多款适合建筑结构利用的系列和型号;(2)建筑师在设计初期,即将太阳能系统包含的所有内容都当作建筑不可或缺的元素加以考虑,使之成为建筑组成的一部分;(3)加强太阳能产品生产商、建筑师、政府机构的交流与沟通,从设计阶段即将太阳能产品与建筑真正的融为一体,并配以后期的政府激励政策、规范的市场引导机制,太阳能产品一定可以在建筑节能中发挥更大作用。在各领域的合作之下,太阳能建筑必将达到完美与和谐的统一。太阳能系统与建筑设计一体化的设计思路,也将得以持续和发展。 

4太阳能建筑的典型应用模式 

  太阳能的应用,从技术途径看,主要分为光一热转换技术和光一电转换技术;从具体应用范围看,主要有太阳能热水供应、太阳能地板采暖、太阳能温水游泳池(图6)、太阳能空调、太阳能路灯(图7)等5大系列。到目前为止,太阳能光一热转换技术发展已较为成熟,不仅可以提供人们生活所需热水,还可解决取暖等问题;太阳能光一电转换(图8)具有较高的技术成分,发展与应用量较小,但是随着光电转化技术的进一步成熟,以及太阳能光一电板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太阳能应用必将具有更广泛的空间和发展市场。 

  江苏等地的一些示范小区率先采用太阳能热水集中供热系统(图9),其承压运行、分户供水、智能化系统已成了住宅小区的新卖点。还有一些示范小区,利用太阳能的初期光电转换,使小区的门楼牌、指示牌、警示牌等白天吸光,夜晚发亮,既方便住户晚间出人,又节约物管费用。另外,据有关方面统计:用电热水器洗澡的费用约为0.62元/次,而利用太阳能热水器的费用则仅为0.31元/次 

5太阳能建筑的应用前景 

  1)应用空间大 

  我国具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在正常发展和生态驱动发展两种模式下,预测2050年我国太阳能利用在总能源供给中分别占4.7%和10%。目前我国太阳能热水器的保有量已超过6 001)万mz,而此数据的太阳能建筑仅占所有建筑1% 

  2)环保节能 

  根据美国环境总署epa的统计数据、目前世界各国建筑能耗中排放的:约占全球排放总量的30%-40%。而人们对未来:在大气中含量的预计是,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50年后大气中:的含量将会达到现在的3.5倍。众所周知,国家推广太阳能的目的是为了环保节能,而环保节能在另外一层意义上说就是尽量减少:的排放。换个概念,使用太阳能减少:排量与绿地吸收的效果相一致。据科学计算,可以总结出如下等式:1 m=的太阳能集热器“95.39 kg标煤产生的热量之70.11 kg  =19.475 m2的草坪吸收力=0.779 m2的落叶乔木吸收力==1.5 m2的绿地吸收力。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建筑应用太阳能的环保节能效应。 

篇5

引言

能源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人类社会的发展更是离不开先进能源技术的使用和高效能源的出现。如今,随着各种能源的逐渐减少,节能的措施都是全世界共同关注的话题,同时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使用率比较少,在能源利用上存在利用率低的问题,随之带来的是节能要求的出现。同时由于环境和天气气候的影响,环保节能技术也一并被使用到现代建筑技术中。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中国国家馆巧夺天工的融入了节能环保技术,本文对现代建筑设计中节能环保技术的设计理念进行分析与讨论。

一、我国建筑节能环保设计的必要性。

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由于存在能源缺乏的原因,建筑产业可使用的能源率比较低,资源浪费较为严重。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高耗能建筑工程比例较大,加剧了能源消耗的危机。2006年以来,国务院了促进节能减排等一系列措施,对节约能源及减少对环境污染等工作做出了工作部署。当前,建筑工程的节能环保目标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据统计,我国的建筑能源消耗总量在总能源消耗量中的比例占据到27.45%,通过采取建筑工程的节能环保设计,缓解建筑能源消耗已是必然趋势。

二、建筑节能环保的设计原则

1、在建筑节能环保设计中,力求对环境影响最小。要达到对环境影响最小,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防止建筑工程对空气、土壤和水的污染;二是尽量使用建筑工程本地建材。这也是对环境影响最小的一项措施,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建筑材料在运输的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而且可以支持当地经济的发展;三是重复利用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施工选材时,要考虑建筑材料的可循环利用,这是鼓励利用建筑材料的回收利用;四是要尽可能利用已有建筑,提高建筑物的寿命,避免在新建工程时造成能源的消耗。

2、在建筑节能环保设计中,资源利用效率要达到最高。建筑工程设计的资源利用效率要达到最高的原则,指的是对各种建筑工程所使用的资源,包括土地、能源、水、各种建筑材料等,都要高效率地利用,尽可能的节约能源。

3、在建筑节能环保设计中,对生态环境最好。建筑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最好指的是对人以及其他生物的健康和生存最为有利,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时更应该使其与生态环境保持应有的平衡关系,需重点考虑到未来能源消耗的可持续发展。

三、现阶段的建筑节能设计理念

建筑工程的节能设计是可持续的、长期发展的过程,不是一次建筑节能设计就可以达到最理想节能的状态。针对我国建筑工程节能工作发展状况,就现阶段的建筑工程节能设计提出以下设计理念:

(一)在建筑节能环保设计中,重视当地气候环境因素,争取有利条件,避免不利因素,使建筑工程施工尽可能顺应当地的自然环境,满足人们对建筑室内环境的需求,应制定有效的节能方案为建筑工程今后施工过程中的节能创造条件。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及气候特点决定建筑工程的节能设计,要重视采光和通风,对建筑工程的的热稳性设计要兼顾气候因素和建筑工程空调和采暖系统的运行特点。2010年上海世博会日本馆的设计向我们展示了通过利用太阳能发电、可呼吸性表皮等相关可持续能源技术节约了石化类产品这种高碳排放的使用,也正是反映了设计师的节能设计理念,我们一直在节能、节水、节材、可再生能源和保护环境等各方面探索更优化设计,所以在建筑工程设计中,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等,融入节能的设计理念。

(二)在建筑节能环保设计中,针对现有建筑工程的常规设计、常规材料及工程构造在消耗能源上的薄弱环节进行创新与改进,使建筑工程施工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条件下适度提前。在建筑工程施工整个生命周期中,建筑工程施工节能材料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资源消耗的节约型与资源投入的节约型。而需要做好建筑工程设计节能,必定需要性能优越的新型节能建筑材料,同时需要建筑工程设计者对节能建材的性能有充分认识与了解。建筑工程新型节能建材,现阶段主要包括新型墙体材料、新型保温隔热材料、化学建材和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等。建筑工程新型节能建材具有科技含量高、使用寿命长、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等多方面的优势。从长远和综合情况来看,使用建筑工程新型节能建材相比较一般建筑工程材料的成本并不高,但是从当前的建筑工程材料市场价格上来讲,由于建筑工程新型节能建材生产成本较高,使得这些建筑工程新产品的售价在短时期内很难降低。建筑工程新型节能建材市场价格相对较高,因此建筑工程新型节能建材在现阶段价格并不具有竞争优势,不为当前消费者普遍接受,造成建筑工程建材市场对新型节能材料的需求欲望不强,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使用建筑工程新型节能建材是建筑工程减少消耗能源的关键。

(三)在建筑节能环保设计现阶段,我国多数建筑工程新型建材企业的竞争主要集中在中低端节能建材上,技术含量较高的节能建材比较少,高端节能建材领域竞争并不激烈。最明显的就是建筑工程塑料管材,国产管件及塑料水管以通用型产品居多,使用要求不高,而附加值高的管件、管材生产较少,大大限制了高端建筑工程建材的市场应用。其中主要原因是建筑工程建材行业在节约能源、资源方面缺乏科技技术的投入,技术改进与创新有严重的缺陷,影响了整个建筑工程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面对这样的建筑工程节能材料市场,必定给建筑工程设计节能带来约束,让建筑工程设计者只能局限的选择现阶段大范围推广的建筑新型节能建材,而对性能更优越的建筑工程新型节能材料只能望而却步。

(四)在建筑节能环保设计中,建筑工程设计实践中贯彻节能设计思想理念,关注节能新技术发展,循序渐进地向超低能耗、无污染的建筑工程发展,只有使建筑工程节能设计理念贯穿于设计者的事项中,才有可能达到建筑工程施工节能的目的。

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规模正在不断的扩大,但建筑的能源消耗也在不断的提高。有具体数据显示,建筑工程施工所产生的能源消耗超过了城市总消耗能源的三成,给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建筑工程的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其节能的理念,将节能理念贯穿于建筑工程设计者的思想中,从而使建筑工程施工节能发挥出巨大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这样做,可以充分认清我国建筑工程的发展水平,提高人们的居住与工作环境,实现各方面能源的节约。相信在建筑工程设计及施工阶段的不断努力之下,建筑工程节能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超.低碳节能理念下建筑设计方法与技术探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2,30:365+378.

[2]刘加平.建筑热工学与绿色建筑[A].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物理分会.绿色建筑与建筑物理――第九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物理分会:,2004:4.

篇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何实现绿色建筑设计的节能已经成为当前各国关注的重点,我国是建筑大国,也是能源消耗大国,如何实现通过设计使建筑节能对我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筑设计工作者要充分认识我国建筑设计的现状,要重视在自己的建筑设计实践中对节能设计的探索,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促进我国房筑设计水平不断提升的重要力量,要结合我国房屋建筑设计的实际情况,不断的在实践中总结,在设计中探索,要将节能设计的观念融入到建筑设计的每一个细节中去,为我国房屋建筑设计总体水平的提高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建筑设计中建筑节能的有效措施

2. 1 建筑屋面节能措施

建筑屋面的节能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在选择屋面保温层时,应尽量采用密度较大、导热系数高的保温材料,以免造成屋面重量和厚度过大,影响保温效果;其二,不得采用吸水率较大的保温材料作为屋面保温层,以免屋面湿作业时保温层吸入大量水分造成保温效果降低。若是必须采用吸水率较高的保温材料,应当在屋面上设置排气孔,这样有利于保温层中的水分排出,进而确保保温效果,达到节能的目的。

2. 2 建筑墙体节能措施

墙体是整个建筑围护结构的主体,墙体材料保温性能的优劣将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的耗热量。为此,必须对墙体节能加以重视,具体可采取以下节能措施:对于新建的建筑可以使用空心砖墙或是采用复合墙体技术。目前新型的墙体材料主要是用混凝土、水泥和砂等材料或是掺入适量的粉煤灰、煤矸石等制定非粘土砖和建筑板材。这种材料具有保温隔热、高强轻质、节能环保等优点,并且能够进一步改善建筑功能增大建筑面积。使用一些新型材料再辅以一定的空气间层,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容重,保温性能也大幅度体改,节能效果十分明显。

2. 3 建筑门窗节能措施

建筑上的门窗是能耗散失最为严重的部位,其占据建筑总体能耗相当大的比例,其中传热损失约为33%、冷风身体偶约为33%,为此,在确保采光、日照、正常通风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小门窗洞口的面积,并提高其气密性,有主图增强门窗自身的保温性能,进而减少传热量,达到节能的目标。门窗节能的主要措施如下:其一,对窗墙比进行控制。建筑窗墙比具体是指门窗洞口面积与建筑立面单元面积之间的比值,按照我国JGJ26-1995中的有关规定,北向与东向的窗墙比不得超过20%,西向不得超过30%,而南向则不得超过35%;其二,提高外窗的气密性。通过提高外窗的气密性能够进一步减少冷空气的渗透。按照GB7107中的规定一般建筑外墙的气密性等级不得低于四级,外墙为玻璃幕墙时气密性等级不得小于3级。除此之外,还应当满足以下条件:外窗气密性在10Pa压差下,空气渗透量不应大于1.5立方米;其三,合理使用新型材料。纳米透明隔热涂料能够有效地减少渗透量、传热量和太阳辐射能,这样便可以实现门窗节能的目标。

三、建筑节能设计中的新能源应用

以人类社会目前消费的能源来看,包括建筑使用消费的能源,主要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石化能源。这些能源资源十分有限,并且不可再生,终究要枯竭。而利用太阳能、地热以及其它非常规能源给建筑物采暖、制冷、供热水甚至供电,可减少对常规能源的需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1 太阳能热水系统

太阳能作为一种能量密度相对较低的全新环保资源,当前有关太阳能的热利用技术已经相对成熟,我国也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国与使用国。但是也应认识到,当前我国综合利用太阳能热水器的技术水平较为滞后,无论是太阳能的使用、安装还是管理,都处于一种混乱状态,不利于建筑的外观美观性。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太阳能效应,综合考虑环境、经济、技术等因素,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应该在建筑中融入统一的太阳能体系,实现太阳能与建筑的一体化发展,将成为今后必然趋势。

3.2 太阳能发电系统

有关太阳能的电池发电系统及其应用,主要遵循光伏效应原理,将太阳的辐射能转化为可应用的电能。当前,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获得成功经验,但是由于该技术的成本较高,目前难以大面积推广使用。但是在一些高档住宅区或者公共建筑中,可优先考虑使用这一全新技术,不断积累设计的经验,当各种理论、技术成熟之后,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成本也将随之降低,并作为今后辅助建筑能源的重要形式之一,在可持续发展的能源结构中占有一席之地。

3.3 地热资源系统

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大家族中,地热是目前最现实和最具竞争力的天然能源之一,采用地源热泵技术利用地热资源可冬季采暖,夏季制冷,节能效果十分理想,且具有常规采暖系统不具备优点。

四、加强建筑节能设计的几点建议

首先,应当做好建筑节能规划。在建筑设计阶段,应当认真做好选址、分区、建筑朝向、道路布局、建筑间距以及外部空间结构等方面的工作,以此来提高建筑节能设计效果;其次,在具体设计中应当制定科学的照明节能方案。较为有效的照明节能措施有选择节能光源、选择节能的照明设备、选择最佳的照明线路、合理布设开关、充分利用天然光照明等等;再次,加强采暖节能。对于北方地区的建筑而言,由于冬季较为寒冷需要进行采暖,为了解决采暖能耗较高这一问题,应当做好室内采暖保温工作,具体可采取如需爱措施:对采暖管网进行合理规划,尽可能缩短室外供暖管道的长度,并做好管道的保温工作,以此来提高室外管道的热源输送效率。同时应优选采暖设备,并改善采暖供热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管理,这样有利于提高锅炉的运行效率。此外,还应对采暖供热方式加以优化,在各方面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应优先考虑集中供热的方式,这样有利于节约燃料,进而达到降耗的目的。

五、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节能设计有利于推动能源节约及合理利用。建筑节能是一项较为复杂且系统工作,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增多,节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此当代中国建筑师应在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指导下,融汇科技与人文知识,创造出宜人的人居环境,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钦楠.建立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体系[ J].建筑学报, 2004(1): 22.

[2]牛寿雁.建筑节能设计方法与思路[A].第四届长三角论坛——能源科技分论坛论文集[C].2007(11).

篇7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室内环境和环保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如何寻求一种低排放的清洁能源也摆在我们建筑从业者的面前,但地源热泵技术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地源热泵空调系统通过吸收大地的冷热量, 利用浅层地能进行供热制冷的新型能源利用技术,将地下土壤中热量或者冷量转移到所需要的地方。

一、地源热泵在我国的发展

地源热泵在我国,虽然是一项新兴的技术,但是从90年代起,就已经在很多的项目例如建筑中兴起了地热直接利用的,尤其在高纬度寒冷的东北、华北、西北地区,逐步加大了以地热供暖为主的开发力度。地源热泵应用于建筑空调系统设计工作的开展不仅减少了大量有害物质的排放,利于环保,而且还能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毕业论文,设计。除此之外,在北京、天津、西安等地正在利用热泵技术等多种形式进行示范工程并逐渐推广。东南沿海地区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利用地热进行制冷和烘干。需要特别加以指出的是随着热泵技术的发展和采用,中低温热水在全国正以强劲势头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健康发展。

地源热泵系统采取了与传统的供暖系统不同的的换热方式,使其具有乐传统空调系统无法比拟的高效节能优点。地源热泵系统彻底解决了大众常用的室外空调机的排放对大气坏境的污染,可以完全取代锅炉和其他传统供暖方式和空调系统,而且土壤中的热量来源于太阳能,它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像太阳能一样永无枯竭。因此,从建筑节能和绿色环保的角度来讲,地源热泵在我国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地源热泵特点

在建筑空调系统设计中,地源热泵有着非常环保经济的特点,也更易于为大众所接受。在建筑空调系统的设计中有着非常突出的优势。地源热泵的这些优势突出体现在资源的可循环利用、经济节能、环保、使用费用低等方面。

(一)地源热泵技术具有可再生能源利用优势

一般的自然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而地源热泵技术和太阳能一样,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地源热泵以地表浅层资源作为冷热源进行能量转换与供给。一般来说,利用地表资源比如土壤、水吸收太阳能、地热能量进而蕴藏的热能。可以想象,这种地表资源不受空间、环境的限制,在量上可以说达到了不受限的程度,利用这种资源进行能量转换进而应用到人们的生活中,是一种非常环保的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应用。这样,利用地源热泵技术就使地能成为一种可再生、可持续发展的新型能源的一种形式。

(二)地源热泵具有经济节能优势

从节能方面来讲,地源热泵具有突出的优势。土壤、湖泊、河流等地表资源的温度相对来说要比较稳定,一般要高于或低于冬季或夏季的环境空气温度,对于地源热泵系统和空调系统进行能量转换有着良好的客观条件。据调查,应用地源热泵技术进行建筑空调系统的设计要比传统的空调运行费用节省40%左右。而且,土壤、水等地表资源相对稳定的温度为地源热泵的稳定运行提供了高效、经济的条件。经过调查,技术成熟的地源热泵系统在用户供热制冷空调的运行费用上可以节约30-40%,大大降低了人们平常使用传统空调的运行费用,具有不可比拟的经济节能优势。

(三)地源热泵污染物排放更少

与其他的供热制冷方式相比,地源热泵的污染物排放更低,从环保、低碳的角度来讲是一种更加绿色的节能方式。在污染物的排放上,据调查结果显示,地源热泵的污染物排放比电供暖减少70%以上,比空气热源泵减少40%以上。而且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可自主调节温度,为人们带来更为自主、环保的生活状态。

(四)地源热泵维护费用更低

在相同的使用条件下,采用地源热泵系统的建筑物早维护费用上能做到更低。与锅炉供热系统相比, 地源热泵要比电锅炉加热节省三分之二以上的电能,比燃料锅炉节省二分之一以上的能量; 其运行费用为普通中央空调的50~60%。因为地表资源的温度相对稳定,使得地源热泵系统的运行也较为稳定,这样维护起来更为简便。而且地源热泵的运行部件一般都在地下或室内,几乎不受受恶劣气候影响,大大节省了维护费用。

三、地源热泵在建筑空调系统设计中的应用推广

地源热泵在国内也被称为地热泵。毕业论文,设计。根据地热源的种类和方式不同可分为土壤源热泵、地下水热泵系统、地表水热泵系统。目前建筑空调设计最常用的是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

而今,世界范围内的能源环保压力越来越大,中国在能源环保方面也同样面临着严重的挑战。毕业论文,设计。在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国家也在严肃考虑环保、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这就要求从各个行业、各个方面提高能源利用率,要求能源结构的调整和有效利用。例如在北京,已经提出使用清洁能源改造取暖方式。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的使用率也在逐年提高,空调拥有率上海居民已超过60%,北京占34%,城镇居民拥有率20%,空调成为冰箱、彩电后普及的又一种主要家电。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论文,设计。能源的消耗加大,污染加重。在满足人们生活环境改善的同时,国家要考虑采用优势更多的技术满足经济环境和谐发展的各种需求,因此,地源热泵技术在建筑空调系统中的设计与应用就将成为最具竞争的建筑空调方式,而且在未来的发展中有着广阔的前景。

四、地源热泵系统发展的前景

虽然存在各种困难,地源热泵技术作为一项有效的暖通空调节能技术,因其自身的清洁、节能等特点,存在一定的推广价值。在国外,由于起步较早,此技术已经基本成熟,并开始逐步应用于各种建筑中,并且针对不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整。我国的地源热泵系统的应用研究工作相对较晚,但随着技术的引进与需求的提高,在一些建筑工程中已逐步采用了地源热泵技术进行空调系统的设计与应用。随着技术障碍的不断被克服,在地源热泵的应用上,一些制约因素将会逐步被克服,为地源热泵的应用于发展提供便利条件。我国幅员辽阔,地域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各不相同,但大部分地区都是冬冷夏热,都符合地源热泵的使用条件。因此,地源热泵系统在建筑空调系统的设计与应用中有着广阔的天地。利用其经济、节能、维护费用低的优势,相信地源热泵技术越来越多、越快的为广大群众所认可和接受。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只要发挥其突出的优势,规范其弊端,正确定位,地源热泵系统有着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总之,地源热泵系统的能量来源与地下能源。它不向外界排放废气、废水、废渣,是一种理想的“绿色空调”,被认为是目前可使用的对环境最友好和最有效的供热、供冷系统。该系统无论严寒地区或热带地区均可应用,可广泛应用于办公楼、宾馆、学校、宿舍、医院、饭店、商场、别墅、住宅等领域。再结合高性能的外墙措施,对于我国当前的建筑节能要求来讲,是一种很值得推广的系统方案。毕业论文,设计。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地源热泵技术在建筑空调系统的设计中将被广泛应用,成为一种主流的方式。

参考文献:

[1]焦文君.地源热泵在暖通空调设计中的应用.今日科苑[J].2010,(14).23-25

[2]齐水艳.论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建筑物地源热泵的施工技术.科技传播[J].2010,(15).12-13

[3]李新国.地源热泵―供暖空调节能环保技术.节能与环保[J].2001,(2).45-46

[4]杨飚.地源热泵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前景浅析.城市建设下旬刊[J].2010,(4).56-57

篇8

一.引言

近几年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建筑规模逐渐扩大,在建筑数量提高的同时,建筑质量也得到了提升,但是建筑节能水平并未随之进步,而这种缺点随着资源的紧缺现象开始凸显。节能环保技术成为各行各业亟待改善的项目,也成为衡量建筑水平的重要标准。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对缓解能源紧张,改善房屋业主生活质量,提高经济持续发展能力具有积极作用。在建筑结构中,外墙结构的热损耗较大,容易导致屋内冷气被用于对墙面降温,或者是在冬天室内暖气被用于墙面升温,由此造成的浪费较为明显,同时具有不可弥补的性质。在建筑节能设计中,通过使用节能的外墙保温材料,来改善建筑外墙性能,提高建筑节能水平。

二.建筑外墙设计中的节能设计

1、外墙保温节能的意义及建筑外墙保温的特点

(1)外墙保温节能的意义。在实际建筑中,外墙结构的热损耗能较大,因而建筑外墙体节能技术的发展是建筑节能技术完善的一个最重要标志,发展外墙保温技术及节能材料是建筑节能的主要实现方式。作为外墙保温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保温材料的隔热保温性能与材质特性等综合性能决定整个系统的保温节能效果,掌握施工中的关键技术决定着整个系统的成败,因此对外墙材料及外墙技术运用的讨论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

(2)建筑外墙保温的特点。利用外墙保温技术是当前大力推广的一种建筑保温节能技术,是在外墙外侧设置保温隔热体系起到保温效果的建筑方法。外保温比内保温的效果好,外墙保温技术不但适用于新建筑,也适用于旧建筑的改造,其适用范围较广,技术含量相对较高;一方面能够保护建筑主体结构,延长其使用年限;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减少建筑结构的媒介,增加建筑的有效利用空间。然而,外保温隔热体系是置于外墙外侧的,直接面对自然界各种因素的影响,就太阳辐射及环境温度变化对外墙保温材料的影响来说,保温层上的抗裂防护层只有3毫米~20毫米,且保温材料具有较大的热阻,因此在热量相同的情况下,外保温抗裂保护层温度变化速度比无保温情况下主体外墙温度变化速度可以高达30倍,因而抗裂防护层的柔韧性和耐热性对外保温体系的抗裂性能起着关键的作用。

2、外墙自保温的材料

墙体的材料选用原则是在保证保温性能的前提下,减轻自重,降低地震作用,所宜选用空心率较大重量小的空心砌块,从而降低结构体系的工程造价。目前,自保温材料有:加气混凝土砌块、陶粒空心砌块聚苯烯混凝土空心砌块、隔热混凝土砌块硅藻土烧结多孔砖。首先,介绍一下这几种材料:

加气混凝土砌块是目前应用最多的自保温材料,它是种可以单独使用无需采用其他隔热措施的外墙材料,它的容重小、导热系数低,但由于其吸水率高,容易使墙体出现裂缝,一旦墙体受翻或者有渗漏整体节能性能将明显降低;

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它的隔热导热系数偏太,保温性能不如加气凝土,但吸水率远低于加气混凝土,墙体受潮或者有渗漏,隔热性能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这一点,对于气温高、湿度大,雨量充沛的气候特征十分有利;

聚苯乙烯混凝土空心砌:一种新型的保温材料,是通过忧化设计的三排孔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两侧孔内填充聚苯烯的保温材料,大大增加了材料的热阻值,如其墙体本身满足本地的节能要求,则不必采取其他外墙保温材料;

硅藻土保温砖具有容重轻、导热系数低的优点,但其吸水率过高,如果要采用,必须有较好的墙体防水措施。

3、外墙外保温技术的特点及优势分析

要分析外墙外保温的优势首先需要对传统的外墙内保温的特点进行说明,通过比较才能对外墙外保温技术的特点有更清晰的认识。

外墙内保温其实就是在建筑墙体的结构内部覆盖一定量的保温材料,再使用粘性强的粘结剂将之固定起来,再将保温材料的外侧用装饰材料保护起来。目前通常采用粉刷用的石膏用作粘结材料和抹面材料,而使用的保温材料一般是聚苯板或者聚苯颗粒。这种保温技术存在的缺点十分之明显:

一是保温效果较差;二是热桥保温难以处理,容易出现结露等情况;三是会占用室内的面积;四是会影响室内装修工作的进行,尤其是安装电视、空调等设备时极难处理;五是阻碍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此外,外墙内保温很容易出现裂缝,对建筑的使用产生影响。

这些特点决定外墙内保温适应不了新的环境下对建筑节能的要求,注定被淘汰。相比较而言,外墙外保温技术就独具优势,成为目前国家大力推广的实现建筑节能的保温技术。

4、外墙外保温形式分析

(1)外挂式外保温。外挂的保温材料有岩棉、玻璃棉毡、EPS、XPS、钢丝网架夹芯墙板等。其中聚苯板因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能和廉价的成本已经在世界范围内的外墙保温外挂技术中被广泛应用。该外挂技术是采用粘接砂浆或者是专用的固定件将保温材料贴、挂在外墙上,然后抹抗裂砂浆,压入玻璃纤维网格布形成保护层,最后加做装饰面。还有一种做法是用专用的固定件将不易吸水的各种保温板固定在外墙上,然后将铝板、天然石材、彩色玻璃等外挂在预先制作的龙骨上,直接形成装饰面。这种外挂式外保温安装耗费时间较长,施工难度较大,且施工期会占用主导工期,待主体验收完后才可以进行施工。在高层施工阶段,施工人员的安全得不到很好的保障。

(2)聚苯板与墙体一次性浇灌成型。

本技术是在混凝土框———剪体系中,把聚苯板内放于建筑模板里,在即将浇灌的墙体外侧随后浇灌混凝土,就这样,混凝土用聚苯板一次性浇灌成型为复合墙体。该技术解决了外挂式建筑外保温的主要问题所以优势非常明显。鉴于外墙主体与保温层一次成活,所以工效提高,工期大为缩短,而且施工人员的安全有了保证。在冬季施工时,聚苯板起着保温作用,可减少围护保温措施。不过,在灌输混凝土时一定要注意均匀,连续浇注,否则混凝土侧压力的影响会导致聚苯板在拆模后出现变形和错位,影响后序施工。

(3)聚苯颗粒保温料浆外墙保温系统

将废弃的聚苯乙烯塑料(简称为eps) 加工,破碎成为0.5~4mm的颗粒,作为配制保温砂浆的原料。该技术包含保温层、抗裂防护层和抗渗保护面层。其中zl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材料及技术在1998年就被建设部列为国家级工法。这种工法是目前被广泛认可的外墙保温技术。

该施工技术简便,可以减少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不受结构质量差异的影响,对有缺陷的墙体施工时墙面不需修补找平,直接用保温料浆找补即可,避免了其它的保温施工技术因找平抹灰过厚而脱落的现象。同时该技术解决了外墙保温工程中因使用条件恶劣造成界面层易脱粘空鼓、面层易开裂等问题。

三.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能用于建筑外墙的节能材料会逐步增多。在建筑发展过程中,要重视材料节能技术和工程施工的结合,共同发挥节能作用,更好的实现建筑节能。

参考文献:

[1] 周飞云 试析建筑外墙保温节能材料与技术 [期刊论文] 《新建设:现代物业上旬刊》 -2012年2期

[2]芦晓峰 对建筑外墙保温技术与节能材料的应用问题探讨 [期刊论文]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年15期

篇9

Keywords: buil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construction noise control building green energy consumption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江苏属于夏热冬冷地区,不论从冬季保温还是夏季隔热方面,建筑能耗构成主要是通过围护结构(墙、屋顶、楼板、门和窗)的传热及空气渗透。关于围护结构的传热,与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K[W/m2•K])紧密相关,而解决空气渗透在于增强建筑的密闭性,密闭主要是在门窗这一块,门窗要有很好的气密性。噪声控制方面,主要考虑建筑围护结构的隔声,为使所设计建筑达到允许的噪声标准,必须使围护结构具有足够的隔声性能,以防止来自外界的噪声干扰。同时,建筑的密闭性对建筑隔声也有明显的影响,墙体等围护结构上的孔洞(例如门窗缝隙等)会使其隔声性能明显下降。同时,建筑绿化可起改善局部热气候;调节空气湿度;降低城市噪声污染;防止灰尘侵袭等作用。因此,在建筑设计中采取某些综合考虑建筑节能与建筑噪声控制的技术手段具有可行性及现实意义。

一、综合考虑节能和隔声的围护结构

可综合考虑节能和隔声的围护结构主要有外墙,外门、窗等,下面谈谈在这些围护结构的构造和材料的选取上具体如何兼顾节能和隔声。

1、外墙。现阶段江苏地区建筑外墙以240厚粘土空心砖为主,分层增加约20~60厚膨胀聚苯板或聚苯颗粒保温砂浆等材料形成外墙保温构造以满足整个建筑节能设计要求。而砖墙本身面密度大,隔声较好,240厚砖墙双面抹灰的计权隔声量达到54.5dB,完全能满足建筑隔声要求。但建筑外墙有提倡使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的趋势,这种材料虽导热系数较低,约0.2~0.3,可很大程度上降低墙体传热系数。但其隔声性能不如砖墙,200厚加气混凝土墙双面抹灰的计权隔声量为44.5dB,这与其面密度有关(质量定律)。此时,若只采用200或24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外墙自保温则可能在某些情况下难以达到隔声要求,须采取增加其他材料或设空气层等构造措施来提高隔声量。在设计中应注意此类情况。

2、门窗

(1)外窗

一是窗墙比:不同朝向的窗墙比的大小对能耗有很大影响(由于外窗的传热系数一般来说比外墙小很多,影响护结构的综合传热)。随着窗墙面积比的增大,外窗的传热系数要求更小,以达到相近的节能效果。不同朝向、不同平均窗墙面积比的外窗传热系数KW/(m2.K)不同。同样,窗墙比对护结构的综合隔声能力也是有很大影响的。窗户的隔声性能不好,如果窗户的面积不大,隔声性能与窗面积大、隔声性能非常好的窗几乎差不多。

二是窗体材料:节能方面,湖南地区窗框材料木、塑料、断热铝合金优于钢、铝合金。但木、塑料非现代建筑所青睐,断热铝合金由于造价较高,使得铝合金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窗框材料,同时采用复合层玻璃(如中空玻璃窗)等方法提高窗的节能效果。

隔声方面,铝合金窗框与塑钢窗框在1KHz以下,两者隔声量基本接近,但铝合金窗框在中高频隔声性能优于塑钢窗。而关于玻璃,实际应用中,往往使用复合层玻璃来替代,在玻璃+空气层+玻璃的复合层中,单层玻璃的厚度宜控制在4~6mm,空气层厚度约在10mm左右。经过对比,若节能设计时的采取相近的中空玻璃参数,可以取得节能和隔声两方面的效果。

三是双层窗:双层窗对节能和隔声都有利,双窗的间距受到建筑物外墙厚度的限制,可供采用的间距一般为10cm左右。实验测量表明,双窗间隔10cm的计权隔声量为33dB。在双窗间隔作吸声处理后,其隔声量达36dB。隔声效果较好,而双层普通玻璃窗的节能效果可见表3,而从造价来说,双层窗的工程造价约为复合玻璃窗的50%。

(2)住宅外门及阳台门

江苏地区住宅外门及阳台门在节能设计中可采用多功能户门(具有保温、隔声、防盗等功能)及夹板门等。夹板门一般中间填充玻璃棉或矿棉等作为保温材料,而玻璃棉或矿棉等同时也是吸声材料,节能设计中应用较多的如:双层金属门板,中间填充15mm厚玻璃棉板,可考虑适当增加填充厚度来提高隔声量。而门的密缝处理对于门的隔声也有很大影响,在防止空气渗透上也能起一定作用。

二、加强建筑绿化

1、节能方面,绿化可以调节温度,尤其是降低夏季温度,树木枝叶形成浓荫可以遮挡太阳辐射和地面、墙面和相邻物的反射热。经过测试,夏季林地及草坪的气温与普通场地气温比较,平均降温值约为2.5~3℃。而西墙外有绿化的房间的室温低于无绿化的房间约3℃,同时在11~16时段内的升温速率有绿化房间也明显优于无绿化房间。不同的建筑绿化布置方法对节能均能起到一定效果。如:临街绿化,楼间绿化,楼旁绿化,建筑本体绿化等。

2、减噪方面,在噪声源与建筑之间的大片草坪或是种植由高大树木组成的足够宽度且浓密的绿化带,是减弱噪声干扰的措施之一。一般来说,绿化对于低频噪声的隔声能力优于高频;混植林带的隔声能力优于纯植林带;而植物本身的吸声能力,一般以叶面粗糙、面积大、树冠浓密的为强。在建筑绿化布置方法上,临街绿化对减噪的作用较大。在道路边设置1.8~2.4m宽的灌木绿带+6m宽的大乔木绿带,其隔声量可达8~10 dB。在节能与减噪方面均能产生效果和作用。

三、抓好推动建筑节能的几个环节

(一)抓住建造环节

1、最大限度降低建筑基础能耗水平。根据《GB 50189-200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以及《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的规定,对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应进行详细的计算、比较和分析,合理确定建筑体形系数,选择优化的建筑围护结构,外墙、屋顶、门窗等的热工性能(包括平均传热系数、热惰性指标及气密性要求)必须满足国家最新颁布的节能标准。

2、按照《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进行的建筑设计。在保证相同的室内环境参数条件下,与未采取节能措施前相比,全年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照明的总能耗应减少50%。

(二)抓住运行环节

要通过科学管理和应用适用的先进技术,使运行处于最佳状态,切实降低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要严格执行建筑节能减排的法律制度和技术规范,建立建筑节能监管服务体系,实施建筑能耗统计、能源审计和公示等制度,落实建筑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严肃查处违法行为。

(三)抓住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的开发和推广环节

通过科学开发和有效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工艺技术和先进设备,尽量减少建筑对一次性能源的依赖。在水资源的使用中,在建筑设计中,应结合当地水资源状况和气候特点,制定相应的节水、污水处理回收利用、雨水收集和回用方案,努力提高水循环利用率和用水效率,减少污水排放量。

1、水量平衡。最大限度地有效利用水资源,减少建筑污水的排放量,实现建筑用水的良性循环。

2、制定节水率、回用率目标。根据《水工业工程设计手册一建筑和小区给水排水》规定的用水定额及参照相关设计规范中的规定,计算小区生活用水量、 污水排放量及雨水收集量,制定节水率和回用率目标.

3、节水措施。在物业管理中制定节水管理制度,在日常使用和管理中实行经济目标责任做到防止跑、冒、滴、漏,以降低资源的损耗。

4、污水回收利用系统。经济理地利用污水资源。对再生水行合理的规划,使再生水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回用水作为绿化车、地下水补给等。

5、合理设计给排水系统。通过给排水管道的合理设计,用洗衣服、洗菜的水冲洗厕所。同时采用新型卫生设施,比如节水龙头、节水马桶、节水浴缸等。

雨水:收集雨水用以一定范围内补充用水,改善建筑屋顶和室外场地水收集系统,建立完善整套的集水、处理、储存等设施。雨水处理后回用。限制或禁止使用市政供水进行浇灌 。

(四)抓住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环节

1、采暖、空调系统。在设计采暖、空调系统时,应进行详细准确的热负荷计算,确定系统各设备装机容量的大小:积极稳妥的采用各种先进的设备、技术措施,确保空调系统在最优化的状态下运行,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结合当地实际条件,选择优化的采暖、空调系统方案利能源供应形式,比如,采用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比传统的冬季壁挂锅炉铸铁暖气片采暖,夏季分体壁挂式或窗式空调制冷节能40%一60%,比空气源中央空调系统节能30%一50%,运行费用节省30%一50%。

2、热水供应系统。应选用适宜的能源制备热水;整个系统应采取保温措施以减少输送系统的能耗损失;应采用先进的控制调节措施。优化整个系统的运行。

3、家庭炊事系统。家庭炊事系统的设计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应的标准进行,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进行最优化的设计。节约能源,减少对空气环境造成的污染。

4、照明系统。在建筑规划和单体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利用自然采光;合理设计照明点;采用高效节能的照明设备;要设计相应的照明节能控制措施。比如:采用太阳能光伏电源、节能灯及T15型直灯管,根据具体情况考虑设置具有光控、时控或人体感应等功能的智能照明控制装置,采用SCB10型节能变压器等,可直接体现节约电能的效果。 转 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省略

(五)完善建筑节能减排的法律和政策的环节

认真贯彻落实《节约能源法》、 《可再生能源法》和《环境保护法》等法律,并抓紧制定《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配套法规,把建筑节能减排的制度保障工作作为首要任务认真抓好。同时,要与各有关部门配合,加强建筑节能减排重大政策的研究制定,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市场供求关系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健全激励建筑节能减排的财税政策, 抑制浪费和不合理消费。

(六)完善建筑节能减排的技术标准环节

加快工程建设节能减排技术标准的制定和修订, 不断扩大标准的覆盖范围。直接涉及能源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建筑技术进步的内容将作为强制性条文。充分发挥节能减排标准的技术保障和引导约束作用。

(七)大力推进技术创新环节

篇10

呼吸式幕墙,又称双层幕墙、双层通风幕墙、热通道幕墙等,它由内、外两道幕墙组成,内外幕墙之间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空气可以从下部进风口进入,又从上部排风口离开这一空间,这一空间经常处于空气流动状态,热量在这一空间流动。

呼吸式幕墙由内外两层玻璃幕墙组成,与传统幕墙相比,它的最大特点是由内外两层幕墙之间形成一个通风换气层,由于此换气层中空气的流通或循环的作用,使内层幕墙的温度接近室内温度,减小温差因而它比传统的幕墙采暖时节约能源42%-52%;制冷时节约能源38%-60%.另外由于双层幕墙的使用,整个幕墙的隔音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呼吸式幕墙根据通风层的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封闭式内循环体系”和“敞开式外循环体系”两种。

1封闭式内循环体系呼吸式幕墙

封闭式内循环体系呼吸式幕墙,一般在冬季较为寒冷的地区使用,其外层原则上是完全封闭的,一般由断热型材与中空玻璃组成外层玻璃幕墙,其内层一般为单层玻璃组成的玻璃幕墙或可开启窗,以便对外层幕墙进行清洗。两层幕墙之间的通风换气层一般为100-200毫米。通风换气层与吊顶部位设置的暖通系统抽风管相连,形成自下而上的强制性空气循环,室内空气通过内层玻璃下部的通风口进入换气层,使内侧幕墙玻璃温度达到或接近室内温度,从而形成优越的温度条件,达到节能效果。在通道内设置可调控的百页窗或垂帘,可有效地调节日照遮阳,为室内创造更加舒适的环境。

2敞开式外循环体系呼吸式幕墙

敞开式外循环体系呼吸式幕墙与“封闭式呼吸式幕墙”相反,其外层是单层玻璃与非断热型材组成的玻璃幕墙,内层是由中空玻璃与断热型材组成的幕墙。内外两层幕墙形成的通风换气层的两端装有进风和排风装置,通道内也可设置百页等遮阳装置。冬季时,关闭通风层两端的进排风口,换气层中的空气在阳光的照射下温度升高,形成一个温室,有效地提高了内层玻璃的温度,减少建筑物的采暖费用。夏季时,打开换气层的进排风口,在阳光的照射下换气层空气温度升高上浮,形成自下而上的空气流,由于烟囱效应带走通道内的热量,降低内层玻璃表面的温度,减少制冷费用。另外,通过对进排风口的控制以及对内层幕墙结构的设计,达到由通风层向室内输送新鲜空气的目的,从而优化建筑通风质量。

可见“敞开式外循环体系呼吸式幕墙”不仅具有“封闭内循环式体系”呼吸式幕墙在遮阳、隔音等方面的优点,在舒适节能方面更为突出,提供了高层、超高层建筑自然通风的可能,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使用者生理与心理上的要求。

3呼吸式幕墙的优点

呼吸式幕墙与传统的单层幕墙相比有如下突出的优点:

3.1从原理上,呼吸式幕墙采用“烟囱效应”与“温室效应:的原理,是从幕墙的功能上解决节能;单层幕墙则只是从材料的选用上,通过材料本身的特性来达到一定的节能效果。

3.2从环保上,呼吸式幕墙由于其功能解决节能,外层玻璃选用无色透明玻璃或低反射玻璃,可最大限度地减少玻璃反射带来的不良(“光污染”);单层玻璃幕墙为保证室内外效果与节能的考虑,玻璃一般选用有一定反射功能的镀膜玻璃。

3.3从节能上,呼吸式幕墙由于换气层的作用,比单层幕墙节能约50%.是解决建筑节能的一个新的方向。

3.4从使用上,换气层的出现,使呼吸式幕墙夏季节省制冷费用,冬季可节省取暖费用。同时遮阳百叶置于换气层,能有效地防止日晒又不影响立面效果。

3.5从舒适度方面,呼吸式幕墙的隔音性能可达到55dB,让室内生活与工作的人们有一个清静的环境;另一方面,无论天气好坏,勿须开窗换气层都可直接将自然空气传至室内,为室内提供新鲜空气,从而提高室内的舒适度。并有效地降低高层建筑单纯依赖暖通设备机械通风带来的弊病。

4呼吸式幕墙的应用

由于“封闭式内循环体系呼吸式幕墙”与大厦的通风系统相连接,它的运行会增大通风系统的功率,从而需增大投入与消耗,因而其应用不多。“敞开式外循环体系呼吸式幕墙”作为一种更新形式的呼吸式幕墙得到了广泛采用。下面将以“敞开式外循环体系呼吸式幕墙”为例,对呼吸式幕墙系统的应用作介绍。

4.1. 结构型式

呼吸式幕墙由于是双层体系,在幕墙结构型式多样化的今天,两层幕墙可以根据建筑效果的需要有很多种组合,但是为了最大限度地突出呼吸式幕墙的通风、节能、环保的特点,一般采用如下几种结构型式: 转贴于

内外层结构一体式,即内外层幕墙做成一体或一个单元。构成通风层的内外两层幕墙共用一根竖骨料,外层可做成明框或隐框形式,内层则做成可开启窗或固定窗。当两层幕墙一体地做成单元式,则每个单元犹如一个个玻璃箱子,因此也被称为“箱体式幕墙”。

内外层结构分体式,即内外两层幕墙各成体系,为形成通气层通过其它方式进行隔断。由于此种型式的两层幕墙分别独立,外层结构可选用明框、隐框或点式玻璃幕墙结构。内层结构可选用各种幕墙型式或推拉、平开窗的型式。

外层幕墙作为建筑物的外表,一方面直接反映的是建筑物的造型,另一方面作为外围护结构,它还承受风荷载、防雨水等作用,因而其结构在强度与水密性方面应作为重点考虑。内层幕墙由于其主要是与外层结合形成换气层,所以更应注意其与室内功能的配合,对其密封性能要求可适当降低。

4.2. 换气层与材料

呼吸式幕墙换气层是关键,其进出风口的设置、换气层的宽度大小、材料的选用等直接到其性能的发挥。

一般来讲,北方寒冷地区因采暖时间长,选用呼吸式幕墙时,主要是利用换气层的“温室效应”来减少室内热量的散失。内层采用中空LOW-E玻璃、断热铝型材,以及相对较大的换气层宽度将会达到较好的节能效果。

南方温暖地区,因冷气使用时间较长,利用呼吸式幕墙换气层的“烟囱效应”来降低内层玻璃表面的温度可达到节能目的。因此外层采用热反射玻璃,以及相对较小的换气层宽度,将会增强烟囱效应的效果,来达到最佳的节能状态。

5呼吸式幕墙的重点与难点

呼吸式幕墙在我国刚刚起步,还会有很多具体问题需要解决,如:换气层的宽度(体积)确定。如何才能使其保温节能与隔音降噪达到最佳,缺乏依据,只能依赖实验,需从设计上找到理论依据。进出风口的设计也是呼吸式幕墙的一个重点,选用不当时一方面会造成换气层循环气流的短路,降低节能效果;另一方面进风口会带入大量的灰尘而影响建筑的外观效果,尤其是西北风沙较大的地区更应慎重。

由于换气层的烟囱效应会造成消防上的隐患,所以在通风换气层的设计时应与大厦防火分区设计相结合。

成本问题,也是呼吸式幕墙的推广使用的一大障碍。呼吸式幕墙由于结构双层、技术含量高,较单层幕墙价格高,如果采用呼吸式幕墙,一次性投资会增加。

篇11

1建筑给水排水节能的依据

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是建设节能建筑的基本技术依据,是实现建筑节能目标的基本要求,其中强制性条文规定了主要节能措施、热工性能指标、能耗指标限值,考虑了经济和社会效益等方面的要求,必须严格执行。建筑给排水专业在建筑节能设计中主要所依据的法规、规范、标准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建设部《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1-621-2005(北京地方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08-107-2004(上海地方标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95、《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住宅建筑节能检测评估标准》DG/TJ08-801-2004(上海地方标准)、《住宅设计标准》DGJ08-20-2007(上海地方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建筑给水排水与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GB50242-2002、《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64-2005、《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2002、《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6-2002、《城市污水回用设计规范》CECS61-1994、《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06、《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164-200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等。目前涉及建筑给水排水方面的节能标准并不多,但随着节能要求的提高,建筑给水排水的节能将逐步得到提高,标准也将不断完善。

2建筑给水排水节能的主要途径

2.1给水

合理确定用水量(包括冷水、热水及其他等用水)的定额。严格执行《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中的生活用水量定额标准,并非用水量越高越好。理设计建筑给水系统。主要可通过下列方法实现:充分利用市政管网的压力,直接供水;合理进行竖向分区,平衡用水点的水压;采用并联给水泵分区,尽量减少减压阀的设置;推荐支管减压作为节能节水的措施,减小用水点的出水压力;合理设置生活水池的位置,尽量减小设置深度,以减少水泵的提升高度;优先考虑水池-水泵-水箱的供水方式。推广采用节水的卫生器具。如限制卫生器具的流出水头、红外线感应龙头和便器等,不应采用无控制花管、长流水的小便槽。合理采纳变频调速泵组供水。当采用变频泵供水时,应优先采用变频变压变流量的给水方式,其节能效果要优于变频恒压变流量的给水方式;当采用变频恒压变流量时,工作压力的设定应接近水泵工频运行时高效段扬程的下限;工作水泵应选用2台或2台以上,不同级配工作泵的流量宜以1/2的流量梯变,宜采用大小水泵搭配的形式,并设气压罐小流量给水。当市政条件允许时,宜采用叠压供水设备。具备条件的,应当至少选择一种可再生能源(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用于建筑物的热水供应。热水水源的利用可采用太阳能、水源热泵、地源热泵技术。在采用水源热泵、地源热泵技术时,不得对水体和土壤造成污染和浪费。如利用地下地温地源自动供暖制冷系统,就是通过表层地下水为载体,或将盘管埋在土壤中以盘管内流动的介质为载体,将这些地温热源输送到水源热泵进行能量转换,冬季输出45~65℃的热水。在太阳能的利用上,有条件的可采用太阳能蓄热技术,太阳热水系统的工程参数应结合建筑所处的地理位置确定。太阳能热水器的循环可采用强迫式、自然式循环太阳能热水器和直流式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应有温控装置,并应合理控制和设定热水的温度。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热能再利用与节水技术还应相互结合。太阳能热水器可作为热水供应的预加热措施,可设在其他热交换器的前端。热水系统宜机械循环以满足用水点的节水要求。合理设计热水供应系统。加强余热的回收和利用(包括工业余热、废热、烟气余热、蒸凝结水、热风能量的回收和梯级利用),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城市热网或区域性锅炉房的热水或蒸气作热源。可采用专用的蒸气或热水锅炉制备热源,也可采用燃油、燃气热水机组制备热源或直接供应生活热水。当地电力供应较富裕的地区或鼓励夜间使用低谷电的政策时,可采用电能作为热源或直接制备热水。从技术可靠、经济适用的角度出发,应合理配置组合各种不同热源的比例关系。对集中热水系统远距离的少量供热点可采用局部加热方式;对不同场所可采用不同的热源形式。热水供应系统储水温度宜控制在55~60℃。应合理确定热水用水量定额、耗水量、耗热量、供水水温、水质等热水系统的基本设计参数。热水供应管网宜采用同程回水的给水方式。当采用电作为热源时,宜采用储热式电热水器,以降低耗电功率。热水供应系统宜缩短热水的给水时间,增加机械循环,并平衡冷热水的水压。对于适合热电联供技术的工程,应优先考虑。

2.2排水和雨水

①排水应尽量采用重力排水的方式。本毕业论文由整理②污废水管道的敷设应就近排放,并应避免压力提升。③中水的利用。④利用空调凝结水排水。⑤蒸汽凝结水的回收利用。⑥雨水的收集和综合利用。

2.3冷却水和消防给排水

冷却水宜循环利用,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在水源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采用江水、河水、湖泊水、海水、地下水等作为循环冷却水。合理选择冷却塔。在空气湿球温度较低的干燥地区,可通过设计计算来适当提高冷却水进出水温差,以减少循环水量和循环水泵的能耗,缩小循环管道的管径。合本理布置冷却塔。保证冷却塔之间的距离,有良好的气流组织条件,避免影响冷却塔的散热效果。针对不同的循环冷却水水质应采取化学(杀菌、灭藻等)、物理(过滤)的水处理方法,具有缓蚀、阻垢的水处理功能,减少管道和机组内的结垢、腐蚀。在一定的条件下,设置合用消防水箱,以减少消防水箱的清洗用水。利用消防试验排水,将消防排水返回到消防水池。增加消防水池、消防水箱的水处理设备。

2.4自动控制和计量

建筑中宜设置建筑给排水自动化的监控系统(温度设定与控制、水池、水箱的报警和监控)。变频泵供水方式宜采用管网末端压力表控制水泵转速的运行方式。针对不同需要场所及使用条件,应加强给水用水量计量。住宅应设分户水表计量用水。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应当安设分栋用热计量和供热系统调控装置。公共建筑应当设计并安装用热计量、室内温度调控、多表远程操控系统和供热系统调控装置。冷却水补充水、锅炉补充水、绿化用水、水景补充水、游泳池补充水、蒸汽应分别设置水表计量。其他需要独立计量的管道系统(如道路浇洒用水、汽车冲洗用水、地面冲洗用水等)宜设水表计量。企事业单位、学生宿舍的公共浴室、淋浴间等宜刷卡(或采用红外线、脚踏开关)来用水。

2.5其他

在设备、材料的选用中,应选用节能型、节水型等节能高效的产品,应禁用淘汰产品。宜推广化学建材,并执行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公布的建筑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推广目录以及限制或者禁止使用能耗高的技术、设备、材料和产品的目录。节水、节能型产品如:喷射式和压力流冲击式的节水大便器(冲水量≤6L/次)、免水冲小便器、陶瓷片密封水嘴、红外线感应节水装置、自力式平衡压力恒温混水阀、节能型热交换器、飘水量小省电型冷却塔、太阳能热水器、高效率的水泵等;淘汰产品如:多层住宅、多层公共建筑的生活给水管道禁止设计、使用镀锌钢管;小区建设工程中禁止设计、使用埋地铸铁排水管和水泥排水管;城镇新建住宅中淘汰砂模铸造排水铸铁管。在工业建筑中,应采用节水、节能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注意加强设备与管道的保温,应选用理化性能优良的保温材料,并确保有效的绝热层厚度。生活热水管管道的经济绝热层厚度可参考表1。对于管内介质温度在7℃常温时,采用柔性泡沫橡塑的设计厚度应按防结露要求计算确定;对于管内介质温度0~95℃的热水管道不适宜采用柔性泡沫橡塑材料保温。

在水泵的设计选择中,运行工况点应落在Q-H水泵曲线的高效端中,变频泵的选用工况点宜落在高效端的右侧。热水锅炉、热水器、热交换器等设备应高效率、节能,应采用优质的阀门、浮球阀等配件。在绿化用水中,尽量采用非生活饮用水,可采用雨水、中水等杂排水;尽量利用室外管道内水的余压供水;绿化用水宜采用滴灌、喷雾等节水技术。在道路浇洒用水中,尽量采用非生活饮用水,可采用雨水、中水等杂排水,尽量利用室外管道内水余压的供水方式。在汽车冲洗、地面冲洗用水中,尽量采用非生活饮用水,可采用雨水、中水等杂排水,并对冲洗用水回收利用。在游泳池用水、水景用水中,尽量循环使用,设置水处理装置。

3建筑给排水节能与功能、节水、经济的关系

3.1节能与功能

建筑给排水节能应用技术是综合应用的工程技术。在追求节能的同时,需要满足建筑给排水设计的基本功能要求,不能顾此失彼,失去功能要求的节能是没有意义的。不要出现以节约能源和节约用水的名义做出一些既不节能、节水,也不环保的措施。问题解决的根本还在于节能价值观的调整,设计应该树立一种全面的系统价值观念。建筑给排水节能的关键是从系统的设计抓起。合理的系统设计需要既满足使用功能又满足节能要求。节能需要多种技术的综合应用,结合建筑的特点、地区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节能方式的组合。雨水收集与砂基渗水砖应用技术、生态污水处理系统与中水回用应用技术就是建筑给排水节能与功能处理得较好的方式之一。同时,也需对因节能引起设计功能变化的问题进行处理。变频调速技术(如变频增压给水设备等)节省了建筑所耗电能,但由此产生的高频谐波,对内压较低的电器易产生冲击而造成损坏,其节省能耗产生的经济效益可能还不足以弥补损失。

3.2节能与节水

建筑给水排水的节能技术也是综合节水技术,建筑给水排水的节能、节地、节水和节材潜力很大。建筑给排水的节能和节水是相互联系的,在节水的同时往往也能达到节能的目的。建筑给水排水的节能是重点降低长期使用时的总能耗,节水是重点考虑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节材是重点研究新型工业化和产业化道路。对生活水池的大小尽量按经济、节地、节能的原则设计,从节水的角度出发,生活水池内采用釉磁涂料涂刷或采用不锈钢材料,确保卫生、减少水箱的污染和换水次数,以达到减少水资源的浪费,达到节能的目的。采用新型给水管道,如塑料管、不锈钢管、衬(涂)塑钢复合管等,同样是在节约用水的同时,也节约了材料和能源。在居住区排水中应用塑料检查井技术,还可达到节地的目的。超级秘书网

3.3节能与经济

篇12

Keywords: buil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cold areas, residential building

中图分类号:TB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 引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能源资源的可供量、承载能力以及国家能源安全提出严峻挑战。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应综合考虑气候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和不稳定性、尽可能使节能的设计手法和技术措施有机地融入整体性建筑设计,这样将有利于建筑节能思想普及于大量建筑中。

二、住宅节能综述

1、住宅发展概况

目前我国正处速城镇化的进程中,伴随着庞大的基础设施、住房、工作用房等需求,住宅发展和人居环境的改善一直得到高度重视,2000年以后,城镇年均新建住宅面积达到了5.68亿平方米,增长速度迅猛。

建筑节能的意义

在全世界日益增长的能源消耗中,无论是工业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建筑能耗均是国家总能耗中比较重大的一项。随着各国工业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民用建筑的发展,尤其是居住建筑的发展,建筑耗能的比重将越来越大。因此许多国家都把建筑节能尤其是降低建筑日常运转耗能作为节能工作的重点。

我国居住建筑节能现状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己不愿再忍受寒冬暑夏的折磨,迫切需要改善生活环境。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候表现为冬寒夏热的特点,在这种气候条件下,要满足人们舒适的需求,则冬天需要暖气,夏季要用空调,而采暖和制冷都需要能源的支持,尤其是优质能源。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研究的必要性

如今建筑节能的中心意义是降低人工舒适气候的环境支持成本,即在获得最佳的舒适气候的同时,使自然环境为此付出最小的代价。因而当今“建筑节能”的含义为:在建筑中合理使用和有效利用能源,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最小的环境负荷获得舒适环境,基于生态理念的建筑节能还必须加强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寒冷地区居住区节能设计规划要求

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对单体住宅节能有明显的影响,住宅小区的规划应从建筑选址、分区、建筑和道路布局走向、建筑方位朝向、体形、间距、冬季风主导风向、太阳辐射、绿化、建筑外部空间环境构成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以形成良好的居住条件和有利于节能的微气候环境有关小区规划中的节能问题。

1、住宅选址

建筑的选址应根据气侯分区进行选择。对于严寒或寒冷地区,为防止“霜洞”效应,

一般不建议建筑布置在山谷、洼地、沟底等凹地处。其次,日照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健康、工作效率关系紧密,建筑选择还应注意冬季防风和夏季有效利用自然通风的问题。

日照

人类生存、身心健康、工作效率均与日照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寒冷的冬季,人们更需要获得更多的日照。争取日照的选址规则:

①住宅建设的基地应选择在向阳的地段上,为建筑争取日照提供先决条件。

②选择满足日照间距要求、不受周围其他建筑严重遮挡的基址。

③选择南向坡地,便于建筑得热。

3. 避风

空气流动形成风,冬季的冷空气对建筑物围护体系的风压和冷风渗透均对建筑物冬季防寒保暖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住宅建筑应该选择避风基址进行建造。在夏季,居住建筑主体迎向夏季主导风向,有利于取得更好的夏季通风效果;避开冬季主导风向,可防止冬季冷风的侵袭。

四、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特点

在创造了有利于居住建筑节能的室外环境后,建筑的单体设计就成为节能的关键阶段,它涉及到更广泛的技术领域。建筑节能设计的重点包括建筑体型系数、建筑围护结构设计、门窗比等多种因素。

1、建筑体型设计

1.1建筑体型的选择

建筑体型是一幢建筑物给人的第一直观印象。由于决定因素的不同,建筑体型的形态千遍万化。通过建筑体型设计达到节能目的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并成为许多建筑师设计构思的出发点。通过基于节能构思的建筑形体设计,分别基于采暖目的和基于夏凉目的两种。

1.2体型系数的控制

在房屋体积不变的情况下,体形系数的增大就意味着护结构面积的增加,传热耗热量相应提高,从而导致建筑物耗热量指标增大。因此节能建筑设计中,一是尽量避免采用S大于0.30的低层或点式建筑,二是建筑物平、立面力求规整,避免凹凸过多,以尽量减小体形系数,从而获得更好的节能技术经济效果。

室内外过渡空间的节能设计

在寒冷地区,要重视室内外过渡空间的保温,设置“温度阻尼区”。处于室内与室外之间如楼梯间、坡屋顶下空间、地下室、阳台等空间称之为过渡空间、做好这些空间的保温、使它们成为一个温度阻尼区,从而有效地阻止室外冷气对室内的直接渗透,减少外墙、屋面和地板的热损失。

3、围护结构节能设计

建筑物围护结构包括:外墙、门窗、屋顶、地面。室内热量就是通过这些部位和不采暖楼梯间散发到室外,护结构的保温直接影响到建筑的耗能水平,保温越好,建筑的能耗就越低,建筑就越节能。

可再生能源利用

1、太阳能利用

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洁净能源,被认为是21世纪以后人类可期待的、最有希望的能源。太阳能利用技术在住宅中的使用相对成熟,因此在住宅建筑中利用太阳能技术是经济可行且节能环保的有效措施。太阳能利用技术主要包括:太阳能通风结构、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采暖系统和太阳能空调系统。

2、地热综合利用

由于较深的地层中在未受干扰的情况下常年保持恒定的温度,因此地源热泵可克服空气源热泵的技术障碍,且效率大大提高。此外,冬季通过热泵把大地中的热量升高温度后对建筑供热,蓄存了冷量,可供夏季使用;夏季通过热泵把建筑物中的热量传输给大地,在大地中蓄存热量以供冬季使用。这样在地源热泵系统中大地起到了蓄能器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空调系统全年的能源利用效率。

3、风能等其它能源利用

广义来讲,生物质能、风能、波浪能、水能等都来自太阳能。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风力发电、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技术可以逐步具备与常规能源竞争的能力,有望成为替代能源,并会促使我们的建筑节能设计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六、结语

建筑节能降耗在我国有着重要而又现实的意义,设计师应从我国国情出发,尽可能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有效控制建筑自身能耗。尤其是住宅建筑,避免复杂形体,注意认真研究开窗形式和大小,减少热量内外交换渠道。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为目标,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年鉴(2004版),中国统计出版社

篇13

1农村建筑节能设计

1.1 北方农村建筑现状分析

我国北方地区农村建筑要适应日常居住生活和农副业生产的双重需要,居民建筑类型大多为单户、双户以及多户并联的建筑类型。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建筑大多为个人建造,农民随意建设,农村建筑缺乏规划和设计,造成建筑的功能划分不合理,用地浪费。在房屋建设的过程中,由于技术和施工条件的限制以及经济条件的制约,农民建房时多选用一些落后的建材,围护结构的设计仍采用传统的做法,致使其建筑能耗大,不利于节能。

1.2 建筑规划布局

我国北方农村大多地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建筑规划选址中应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地理优势,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合理地安排建筑与周围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在建筑平面的布局时,要充分考虑当地农民的生活习惯,合理地安排建筑物功能分区。

1.2.1建筑选址应避免在山谷、沟底等区域,这主要考虑冬季气流在这些区域里形成对建筑物的“霜洞”效应,会使其能耗增加。建筑朝向应根据当地的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选择最有利的自然采光和通风的区域,注意冬季防风和夏季有效利用自然通风,减少能耗。

1.2.2建筑类型上应多采用两户或多户并联的布置形式,减少建筑体系系数,有利于降低建筑能耗。

1.2.3根据当地农民生活习惯,将居住建筑和农副业生产用房进行合理的划分。例如将卧室、大堂宜布置在南向,饲养室、农副产品加工室宜布置在北向。

1.2.4规划中应注重绿化环境。绿化可以改善建筑群体的气候条件,可以调节气温、降低温室效应、隔热遮阳、减少噪声,是优化建筑室内环境、减少建筑能耗的有效措施。

1.3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

1.3.1 外墙

外墙散失的热量约占整个围护结构总能耗的25~28%,因此应在寒冷地区的北方农村建筑外墙设计中应采用外墙外保温。依据当地已有的原材料,合理选择建筑外墙材料,推广使用空心砖或混凝土空心小砌块等节能砖。同时在建造时灵活选取构造措施,利用农村地区容易获得的材料(稻壳,麦秸等)作为外墙保温材料,使外墙获得良好的隔热效果。

1.3.2 屋面与地面

北方地区农村建筑屋面散热量占总散热量的15%左右,地面约为6%。在屋面建造时应采用坡屋顶,设置架空层或平屋顶,设置吊顶层。选用导热系数小,吸水率低,易于就地取材的保温材料。重视地面保温,在地面垫层下铺设廉价的炉渣等其他保温材料,并注意地面防潮设计,减少地面散热量。

1.3.3 门与外窗

长期以来,北方农村建筑的门窗建造较为简陋,大部分为单层,而且密封性较差。外窗的热损失量,约占整个房屋的30%。为了减少外窗的热损失,在满足自然通风和采光的要求下,减少窗墙比,应采用双层窗或单框双玻璃窗,增强其密封性,以此来提高窗的总热阻。外门应采用双层,若采用单层应作保温处理,提高外门的隔热性能。尺寸较大的门窗应在室内加装门窗帘,也有利于减少门窗的热损失。

2能源的综合开发与应用

2.1 太阳能开发与应用

北方农村地区有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建造太阳能综合利用建筑,在屋顶放置太阳能利用设备可提供生活热水、采暖系统以及照明等综合应用。特别是近年来太阳能低温地板辐射采暖系统的应用,适合应用在无集中供暖的农村建筑。在过渡季节,利用太阳能热水还可以强化自然通风。

2.2沼气开发与应用

沼气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在北方广大农村地区各种农作物的秸秆,牲畜的粪便等都可以作为产生沼气的原料。沼气不仅用来解决农村燃料缺乏问题,也可以应用沼气进行采暖和照明等综合利用。另外沼液和沼渣可以作为有机肥料,施在农田和果园里。沼气建设与种养殖业结合,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延伸了经济链,使能源得到有效的循环利用。目前我国农村大多采用单户的沼气建设,受技术条件的限制经常沼气产量不足,而且安全性较差。建议采用多户集中建造高效的沼气设施,集中管理,有效利用资源,这样能使沼气设施能源利用率高,便于为广大农民提供高效、洁净、安全的沼气能源。

2.3 其他能源的开发与应用

我国有着丰富的浅层地热能源,在北方农村地区可以开发利用当地的地热资源,为集中规划建造的村镇建筑群提供热源,宜于集中热水供应和采暖设施建造,从而节约燃料的使用。在北方农村的一些地区风能资源也较为丰富,利用其建造风力发电,供应日常的生活和照明用电,既方便又廉价,节约用电。

3农村建筑节能管理

农村建筑的节能不仅仅是在体现在节能设计,节能管理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建立健全建筑节能管理机制,是落实建筑节能规划设计的前提。首先,在新建农村建筑时应注重改变观念,统一规划建设,进行初期的建筑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以及综合利用能源的可行性方案设计。要按照节能设计和规范进行建造,加强节能设计,充分利用当地易于取得的廉价又节能的建筑材料。其次,在建筑建成后注重农民节能意识培养,统一管理一些集中的公用能源设施,例如集中的沼气设施或采暖系统。

4结束语

目前,在我国北方农村地区由于经济条件的制约,多数农村建筑未能使用节能设计,这就需要国家和当地政府提供政策和经济支持,开发出适合在农村地区的廉价节能的建筑材料和能源利用设备,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建立农村建筑规划管理体系,在农村地区大力推广节能建筑,为广大农民创造一个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