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最后一头战象课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我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这上面仿佛还残存着当年我们奋勇杀敌是挥霍的鲜血,这种气息,战友!你们为什么要这么快离我而去呢?
我昂起头,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发出震耳欲聋怒吼道:“欧——欧”为什么?为什么?上天!你为什么这么早就夺去同我在战场上浴血搏杀的战友们!我早已看透了生死,视死如归,可为什么你只留我孤独存活?
这二十几年来,每天虽优哉游哉,没有生命危险。但却上了往日那份热血,意念与勇气,这样,又有什么意义!
篇2
一、探究性学案,引领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实现长文短教
对于中心外露的长课文,教师可以设计以“点”带“面”的探究性学案,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先指导学生概括出文章中心,然后引领学生深入探究课文是如何表现中心思想。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可以设计这样的学案:
1.预习课文,整体感知。
①查阅资料,了解时代背景及人物经历。
②查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③在文中不懂的地方做记号,并与同学交流。
2.熟读课文,把握中心。
①再次默读课文,思考鲁迅是个怎样的人。画出表明中心的句子。
②明确中心,找出与课文开头相照应的句子,读一读,说说对鲁迅先生的认识。
3.研读课文,重点探究,围绕中心句返顾全文:(1)文章是通过哪些具体事例表现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这一高尚品质的?用一句话或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出来。(2)选择自己最感动的一件事有感情地朗读。(3)学习了全文后,回答第一部分提到的问题:“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二、展示性学案,引领学生由“学会”到“会学”,实现长文短教
对于一些构段手法相同或相似的长文,教师可以设计展示性学案,即在教学中充分展示教师独特的教学方法,展示学生不同的个性,例:《晏子使楚》一文第二大段叙述了晏子巧妙反击楚王的三次侮辱,因而教师可以设计展示性学案,采用“精读感悟――自主探究――表演展示”的教学思路指导学生学习课文。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精读感悟:仔细阅读第二大段,完成下列要求:(1)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想一想重点句表现了什么?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2)带着体会有感情地朗读重点句,表现晏子反击楚王时的语气、动作、神态。
2. 自学探究: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结果都被晏子巧妙地反击了。自读思考:
①楚王几次侮辱了晏子?怎样侮辱?
②晏子是如何反驳的?
③晏子的哪些话说得很精彩?这些话妙在何处?
④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从他的语言中,你对他有了哪些认识?
②楚王是一个怎样的人?从楚王的身上,我们该获得哪些警示?
3.表演展示,师生评价
学生上台表演晏子与楚王对话的情景,要突出人物性格特点。
三、综合性学案,引领学生多头并进,各个击破,实现长文短教
教师在设计综合性学案时,要充分利用课文中蕴含的各种有利因素,从浅层次的知识积累到更高层次的自学探究,到深层次的创新思维训练,尽量把学生学习目标定位在离学生学习能力接近的层面。如《最后一头战象》可以设计这样的学案:
1.初读感知:初读课文,读通课文,边读边想,“最后一头战象”指的是谁?为什么说它是“最后一头战象”?在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篇3
课前学生的对话任务是预习需要学习的新知或是复习与新知有关的旧知。教师的对话任务是研究学情、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完成“研学案”的编写。
在深入研读文本的内容和表达方法,把握文本特色后,对照课标中的年段目标和学生预习中的困惑及兴趣点,对本课时所要学会的表达方法、阅读方法进行筛选,明确本课的研学目标为:1.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试着讲述文中的一个小片段。2.我会抓住描写嘎羧的重点词句,感受嘎羧的高尚情怀。3.我可以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揣摩作者是如何把嘎羧的情感写具体的。再根据这三个目标确定“研学案”中“自主阅读”“合作交流”“汇报展示”“迁移练笔”等学习环节的学习任务,以简练的形式构建清晰的学习路线图。
二、课中“研学”——探究研学问题
课中“研学”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学习以学生的自学为主,然后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教师灵活参与各小组学习。
这一阶段的学习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研学问题——对话点的选择
对话点是学习探究的关键点和中心点,它的选择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探究能否顺利进行、高效进行。所以在复习旧知后,教师首先让学生提问。有的学生问:“嘎羧离开村寨时为什么要带着自己的象鞍?”有的问:“嘎羧临死前为什么一只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有的问:“它为什么没有回到象冢,而是和自己的战友待在一起?”教师则将这些问题引向抓住文章思想内容和语言结合点的研学问题:当我们知道了这是一头怎样的战象,同学们提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请同学们读课文第5至23自然段,在文中找出答案,在相关的语段做批注。
2.学习指南——对话策略的指导
从课堂上学生的表现看,“自主阅读”和“合作交流”开展得有序、主动,参与面也很广,这得益于教师在“研学案”编写时提供的学习指南。如“自主学习”环节提供了探究研学问题的方法:①联系上下文,细细品味。②联系课文内容,合理推想。③联系原文,深刻体会。“合作探究”环节提供了交流、汇报三步法:①紧扣问题找句子。②抓住词语谈理解。③表达情感并朗读。这些学习指南引发和推动着学生的对话。
“教学中的知识创造从来就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教师与学生在持续对话中进行的集体创造。”所以第二阶段对话是师生研学最为丰富,思维碰撞最为激烈的阶段。
这一阶段需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
1.汇报交流——对话能力的展示
小组交流结束后,每个学习小组从“重披战甲、重回战场、庄严归去”中选择一项内容按学习指南提供的方法进行汇报,其他同学或小组进行补充。
生1:请大家把目光投到123页,第14自然段,经过我们小组的讨论,我从这里体会到嘎羧是一头怀旧、重情义的战象。
生2:在这个句子中我们抓住的词语是“久久凝望”,还有“亲了又亲”“震耳欲聋”。它凝望的是曾经浴血奋战的战场,亲的是曾经救过它命的龟形礁石,面色呈现衰老的它还是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吼叫。
生3:在这一句话中,我们应该带着缓慢的语气来读,下面我来示范一遍(生朗读),还有哪位同学想来评价我们的朗读。
小组汇报的形式一方面为更多学生提供了展示的机会;另一方面这种集体学习能力的展示,学生是按分工来汇报不同的学习内容的,它有助于“学习共同体”的形成。
2.点拨引导——对话质的追求
课堂上教师对研学重难点的点拨引导,目的是引导对话思考、促进差异对话、鼓励对话辩驳。下面这一处教学片断就充分体现了适时点拨的重要性。
师:其实《最后一头战象》是作者在西双版纳时,一位老猎人讲给他听的故事,这是一个仅有158个字的故事,在作者笔下却成了2千多字的感人故事。作者是如何让这头战象的形象丰满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呢?(课件显示课文写作素材——老猎人讲的故事)
生4:作者将战象的动作和神态写得很具体,比如“挖”和“凝望”……
师:对,作者对“挖”这一动作进行了连续而且细致的描写,“凝望”二字在文中出现两次。正是这些描写为我们塑造了一头——
生5:英勇、重情义、坚强的战象。
学生思维单一,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感悟不到位,教师创设情境;学生思路受阻,教师启发延伸……正是适时的点拨,让课堂的生成在研学过程中呈现出动态与活力。
3.达标测试——对话效果的反馈
达标测试是学生学情的当堂反馈。只有容量适中、有梯度的练习题,才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根据自身学情选择完成,教师才能在第一时间获得弥补薄弱处、提升达标处的机会。课堂上,教师让学生领悟到沈石溪对战象细致的动作、神态描写所发挥的作用后,安排了迁移读写练习:展开想象,把嘎羧告别村寨的场面写具体,再联系文中的内容,试着讲一讲。(根据下列提示,选择合适的题目并独立完成)
1.运用动作描写的方法。
2.运用动作、神态描写的方法。
3.运用动作、神态及其他学过的描写方法。
三、课后“研学”——促进自我发展
教师的课后反思和学生的课外作业都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对于教师来说,这种师我对话推动着课堂教学对话的良性发展和质量提升,是教学能力提高的重要表现。对于学生来说,生我对话是课内延伸至课外的思考,能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理解、运用、评价自我在课堂上形成的能力。下面是本节课布置的课后作业。
1.按照课文中四个场景的顺序,展开想象,抓住动作和神态讲讲这个故事。
2.继续阅读沈石溪的其他作品,从中感受动物可歌可泣的高尚情怀,体会作者精妙的写作方法。
篇4
生:这篇课文讲的是日寇和西双版纳特种部队——战象打了一场恶战,战斗结束后,发现了一头浑身是血的公象还活着,人们在旁边救了它,这头象的名字叫嘎羧,26年过去了,它还不忘走到打洛江边,找到浴血奋战多年的将士们。故事深情歌颂了嘎羧善良忠诚的情怀。
师:我首先要表扬他勇气可嘉,概括的内容比较全面,但如果语言再简练些就更好了,谁再来试概括一下。
生:课文写了嘎羧重披战甲,来到打洛江畔与当年和自己浴血奋战的战友一起长眠。
师:他说了三个情节,我们先来看第一个情节,他说嘎羧是重披战甲,同意吗?
生:同意。
师:战甲是保护身体的盔甲,嘎羧披的是什么?
生:嘎羧佩戴的是象鞍,我们可以说它是重披象鞍。
师:真好,我们就用他说的这个词。(板书:重披象鞍)一个“重”字,就把26年前和26年后的事联系了起来,语言多准确啊。那其他情节呢,刚才他还说了重回打洛江畔,这个情节能不能像刚才那样概括一下?
生:再回战场。
师:你为什么用“再”字?
生:因为它是第二次来到战场。
师:多好啊,用词也非常准确。(板书:再回战局)
师:最后一个情节谁来说。在它临终前,它最后所做的事是什么?
生:光荣归去。
师:这位同学特别会概括,他读懂了嘎羧的行为。(板书:光荣归去)我们再来看这三个情节,这是嘎羧在临终前做的事,那它在26年前战斗结束后幸存下来的这个情节,你能用一个四字词语来概括吗?
生:战后幸存。
师:真好,我们就用她说的这个词。(板书:战后幸存)。
师:你们看,这么长的课文,经过我们的思考、概括,就提炼出了这四个主要的情节,值得积累下来吗?
生:值得。
师:我看咱们班大部分同学都已经把这四个词抄写在笔记本上了,真会学习!如果你写完了,把这四个情节联系起来,用简练的语言再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说一说。
生: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在中唯一幸存下来的大象嘎羧,26年后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来到曾经奋战的战场,最后光荣地将自己掩埋的事。
师:比刚才说的内容更全面,语言更简练了。这篇文章是长课文,又是小说,我们今后在概括小说主要内容的时候,可以抓住主要情节或事件,用简练的语言来概括。
【思考一】永不过时的概括能力训练
纵观34节观摩课,很少见有张龙老师那样的“大手笔”——花时五六分钟训练学生的整体概括能力。为什么其余的老师那么怕在观摩课中展示概括能力的训练呢?首先,是教师的功利心在作祟,觉得概括能力训练很难有亮点,何况是大型赛事,更不愿尝试。其次,教学观念有失偏颇,重局部而忽视整体的把握。有些课在初读之后还没有很好地感知整体,教师就急急忙忙往前赶,直奔所谓的“出彩部分”了,长此以往,学生谋篇布局的能力就可想而知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阅读目标中提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体内容”,在第三学段阅读目标中提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可见,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是阅读教学的重要训练目标,概括能力的训练永不过时!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这是阅读课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也许没有太强的“观赏性”,但是语文课需要这份朴实,公开课更应该展示这一面。
【思考二】扎实有效的概括能力训练
初看张龙老师的教学片断,也许会感觉很“实”,甚至有些“平”,但我对这“实”甚至“平”却是满心欢喜。因为,实中见效,平中出奇。
篇5
首先,刘老师整体感知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进一步深入分析,定位本单元的情感基调,即引导学生在潜心读书的基础上品味语言,感受动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挚情感,留心课文将这种真挚的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方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这样的单元目标分析为本课的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正确把握两篇课文目标,以感受动物与人或动物与动物间的情感与作者关于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的描写方法作为结合点,将两篇课文巧妙地结合起来。当然,这样精略结合课中的学习并不是孤立地学习,而是站在单元的角度、为单元教学服务的。
精读课文,教师主导,品读赏析
在《最后一头战象》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背景音乐,并借用《泪的重量》中的一句话,导入新课,为整节课的教学奠定了情感基调,营造了良好氛围。紧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描写三个重点场景的三句话来解析课文,并不在旁枝末节上浪费时间;然后以这三句话提纲挈领,抓住重点词如泪光闪闪、凝望、吼叫等,让学生去感悟并说出自己的想法;在感情呼之欲出时再配上音乐进行朗读,拨动学生心弦,促使其敞开心扉,主动表达出自己心中的情与意,使得此时的学生与作者产生强烈共鸣,语文的人文性得以充分体现。
略读课文,学生主体,合作迁移
篇6
2 教给阅读方法
一是在潜心读书中,要适当重视领读和范读。不同年级的学生,读的侧重点、读的形式是有区别的。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模仿是最好的老师”,因此领读就显得很有必要。中高年级的学生要加强范读。领读和范读不仅能激发学生读的兴趣,降低学生读的难度,而且在领读和范读时。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文的情境之中,声情并茂地读,不仅声人学生之耳,而且情人学生之心。这样的读更是一种帮助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和理解的过程。在教师领读和范读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反复朗读,学生就能渐渐增强语感,逐步学会把握语句的逻辑停顿,并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二是在潜心读书时,要侧重悟读。教师更要创设让学生“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交融、心灵与心灵的接纳”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走进课文描述的情境,引导他们用真切的感情品味课文,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进而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三是潜心读书要有目的和层次。读书,要读一遍有一遍的目的,读一遍有一遍的效果。读的训练要有层次,即体现由生到熟,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如教学《最后一头战象》一课时,我设计了有层次的读。第一遍读文,学生想一想课文写了战象的什么事,引导学生学生概括出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英雄垂暮、重披战甲、凭吊战场、庄严归去。”然后自由读课文,引导边读边感受战象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师生归纳出:战象怀旧、善良、忠诚、坚强。再次回到课文,确定自己是从文中哪些地方读出来的,并划出有关语句。最后交流谈体会,并把体会带进课文,有感情地读一读。这样有层次地读,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自主的创造性的阅读能力和边读边想的读书习惯。真正地让学生在读中积累了语言,积淀了文化。提高了语文素养。
3 培养阅读习惯
英国教育家洛克曾经说过:“一切教育都要归结于养成良好的习惯。”要让阅读成为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便可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身受用不尽。
篇7
教学《狐狸和乌鸦》这篇课文时,狐狸为了讨好乌鸦,赔着笑脸逗引乌鸦说话。要引导二年级的小学生理解狐狸这一用意并非易事。于是,我首先从引导学生理解“赔”字入手,让学生看看这个字是什么偏旁,这个偏旁都和什么有关,再来理解“赔着笑脸”就是有意带着笑脸的意思。学生很快就理解了,狐狸这样做的真正目的就是为了得到乌鸦嘴里的那片肉。再读这段文字时,为了博得乌鸦的欢心,学生朗读时不仅满脸堆笑,而且声音也越发委婉、动听了。
二、做动作来读
动作是人物内心想法的外在表现。小学生个性活泼、开朗、爱说爱动,针对他们这一特点,在指导学生的朗读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做着动作读课文。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对于准确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情感都很有帮助。
《九色鹿》这篇课文中,面对调达这样一个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小人,课文这样写道:九色鹿非常气愤,指着调达说:“陛下,您知道吗?正是这个人,在快要淹死时,我救了他。他发誓永远不暴露我的住地,谁知他竟然见利忘义!您与这种灵魂肮脏的小人一起来残害无辜,难道不怕天下人笑话吗?”怎样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情境,体会九色鹿因为善良而被出卖,眼看性命危在旦夕的气愤心情,并把这种感受再次运用朗读表现出来呢?教师引导学生加上了一个最有力的动作——用手指点。学生在动情的朗读中,手指着那个卑鄙的小人,对他进行严厉的斥责!这样的朗读已经不仅仅是朗读,学生已经内化、吸收了文本的语言为自己的语言,深切体会到了文字背后的情感,此时的朗读已经转化成了学生情感迫切需要的表达,而手指着的动作正是这种情感表达的突破口。
三、关注标点读
郭沫若先生对标点符号有这样的比喻:“标点好像一个人的五官,不能因为它不是字就看得无足轻重。”有人说文字是有感情、知冷暖的,而标点也是无声的语言,是对文字表达的完美补充,能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冬阳·童年·骆驼队》中有这样一段话:“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在指导朗读中,为了引导学生读出英子对童年的无限眷恋,我把句末的句号换成了省略号。即:“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虽然仅仅是一个标点符号的改变,却引导着学生深刻体会到了林海音对童年的那份深深地眷恋之情,实现了不一样的朗读效果。
四、配乐想象读
叶圣陶把有感情地朗读叫做“美读”:“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笔者认为,边读边想象正是丰富文本内容的最好方式,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更重要的是能够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九色鹿》这课的教学中,有这样一个朗读指导片段,教学效果非常好。教师首先出示:“这天,九色鹿在河边散步。突然,耳边传来‘救命啊,救命’的呼喊,只见一个人在汹涌的波涛中奋力挣扎。九色鹿立即纵身跳进河中,将落水人救上岸来。”教师说:“怎样才能把这一段读好呢?我们来想象一下当时的险境,想象一下这个人快要被淹死时可能会怎么呼喊?‘突然’这个词应该怎样读?”学生的朗读效果在创设险境的想象中很快就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教师似乎还不满足,他又给课文配上了一段情势紧急,节奏急促的音乐,加上教师运用语言对当时危险情境的再次创设,引导学生想象并很快地进入了当时那种紧急的情境中。当学生再次朗读这一段时,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把这一节课的教学情感推上了。
篇8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巧设问题,引导学生,点拨学生的思路,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所以说,课堂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心理学家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如在教学《最后一头战象》时,我就在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还播放与本课有关的战象战斗的视频资料,通过视觉刺激,促使他们在最大限度里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对时代背景有了深入的了解,课文中的许多问题可以自己动手动脑完成。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因此,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篇9
一、审视“议论纷纷”之美,谨防“价值引导”的缺失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议论纷纷的课堂氛围,不仅是学生与文本对话中个性化感悟的展示,还是实现与教师与同学对话的有效途径。因而许多教师精心设计话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验,字斟句酌激发学生感悟,多元解读引发学生观点碰撞,设置矛盾鼓励学生质疑解难;课堂上尊重学生,顺势利导,让学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在学生畅所欲言、表达与思维共进的同时,也有一些老师忽视了自己作为教师的主导作用:面对学生的唇枪舌战,却含笑点头不置可否;面对学生自相矛盾漏洞百出的见解,却一概肯定;面对学生虚假夸张的情感表白,却大加赞赏。
1、教师要敢于否定。一位老师教学完《狐狸和乌鸦》,鼓励学生谈谈与众不同的想法,学生纷纷发言,其中一人说:“你想得到一样东西,如果直接向爸爸要,爸爸可能不给,你得想办法和他兜圈子,哄爸爸高兴,然后爸爸就会给你买了。”老师笑着说:“哈哈,你的想法有创意,能联系生活解决问题,不错。”很明显这位学生的想法存在着价值取向的错误,教师却因为要鼓励学生“多元解读”而作了肯定,这显然是不妥的。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引导的作用,主导的地位绝不可轻易放弃。
2、教师要善于引导。教师从学生的疑问中及时生发了一个话题,在教师的肯定和鼓励下学生对这个问题形成了多种答案,这些答案都融入了他们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果教师就此放弃引领,那么学生的见解就不会深入。而这位老师则及时引入柳宗元生平简介,使学生在多元解读中和“知人论诗”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学习方法的熏陶,很好地体现了教师在价值取向上的导向作用。
3、教师要适时提升。笔者教学六年级上册课文《最后一头战象》,引导学生对战象嘎羧“摩挲战鞍”、“凭吊战场”、“重伴战友”等场面文字细加品读,在学生充分感受到嘎羧具有灵性,对战友、对战斗生涯充满留恋后,适时总结提升:“我不禁想起这样一句话‘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嘎羧在它生命的最后时刻也在回首往事,它为它曾经是一头战象而骄傲,为它曾经的英武豪迈而自豪,为它生命中曾经如此辉煌而义无反顾。嘎羧的灵性有了人性的光辉!”教师的总结使学生在已有认知上获得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升华。
二、审视“情意浓浓”之美,谨防“个体体验”的缺失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因而阅读教学首先要采取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阅读情感。恰到好处的音乐,美轮美奂的图片,加上教师饱含激情的连珠妙语,往往能创设出理想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丰富的联想,从而使学生的情感达到预期的饱和状态,或潸然泪下,或深思默想,或愤怒激昂,或怅然感慨。情动而辞发,此时学生的所感所思往往成为课堂的点睛之笔。但所有情感的生发应该是建立在充分阅读文本的前提上的,而有些教师过分迷信“情感渲染”的作用,动用声、画、乐多种媒体,本人情感激昂,情绪饱满,滔滔不绝地运用自身语言的优势,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排山倒海地压向学生,单单忽略了“文本”这个前提,忽略了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和习得,这就成了“舍本逐木”,“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1、创设情境要把握好时机。一位教师在教学《慈母情深》时,仅仅初读了课文,概括了主要内容:同学们,我们从呱呱坠地那一刻起就沐浴着母爱的恩泽。
篇10
一、目前的略读课文教学主要存在着如下三种误区
1.略读课文自读化。
“略读”就是简单地读一读,略微知道大意即可,还因略读教学不列入考试范围,于是老师们便有了“省略”的念头,将其视为“闲文”置于课外,任由学生自己去读。
2.略读课文泛读化。
略读课文有要求,不像精读课文那样严格细致,内容上只要求“粗知课文大意”,不需字斟句酌。于是课堂上,让学生随随便便读几次,任由他们天花乱坠地交流,从而出现了“教而不教,读而未读”的无效结果。
3.略读课文精读化。
略读课文无论从内容,还是语言上看,篇篇文质兼美,出于名家之笔,作为教师的我们也难以割舍。于是词句品析、朗读感悟、积累运用、人文熏陶……面面俱到,精雕细琢。
略读教学应该是以运用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为主要任务的教学。
二、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以人教版教材六上课文为例,谈谈高段语文略读教学策略
1.得法在‘精’,用法在‘略’。
我在执教六上第七组课文时,就以“得法在‘精’,用法在‘略’”的教学原则为导向,在实践教学中对课文的教学顺序进行了调整,我先上21课《老人与海鸥》,接着上24课《金色的脚印》;然后上23课《最后一头战象》,最后才上22课《跑进家来的松鼠》。这样的安排,是因为我在单元整组备课时发现,21课与24课,23课与22课有着学法方面的联系。在教学21课时,我先让学生理清文中的主要人物,再用图表示文章的主要脉络,抓住主要事件进行概说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对于这样的一种方法的应用,我发现在24课会较为合适。在教学24课时,也让让学生用图表示文章的主要脉络,从而较快又准确地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依托导语,课堂求简。
略读课文前常有一段阅读提示,它既提示了学习要求,也指明了学习方法。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导语,并以此为重点或主线展开教学,使课堂教学简略而有效。
如六上22课《跑进家来的松鼠》一课,导语中写道:读读课文,说说松鼠在“我”家做了哪些事,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在这样的导语依托下,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十分简约:出示课题,让学生默读“阅读提示”,划出本课的学习任务;围绕“阅读提示”的问题,浏览全文,把松鼠在“我”家做的事情,用小标题式概括出来;学生汇报、讨论、对比所定的小标题并自行板书,根据板书同位互相口述主要内容;把自己认为松鼠可爱的地方划出来,四人小组交流体会;汇报自己最想说的学习体会(内容的理解、写法的收获等);推荐阅读:《狐狸和孩子》。这样的教学过程,让学生从“被动听教”转变为“主动参与”,从“得渔”到“捕鱼”。
3.结合导读,设计问题。
课文导读提示中一般都有现成的问题设计,这是我们比较能够方便采用的。其实,每组课文前面的单元学习提示中,也蕴藏着问题设计的重要提示。
如六上第五组课文前的学习提示中强调,要“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就该单元的《一面》一课而言,最有特色便是对鲁迅先生外貌的描写。于是在教学中,在学生整体把握主要内容之后,我紧紧抓住文中多次出现的“瘦”字设计了如下问题:鲁迅给售票员阿累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瘦);勾画出描写“瘦”的句子,细细品读;交流:他为什么如此瘦?;一次整体地写“瘦”,两次的“瘦”,三次写脸的“瘦”,从刻意的“瘦”的描写中,你体会到什么?关于外貌描写,你又有何收获?这些问题,由“外貌”入手,从内容到精神到方法。正是这一问题设计,让课堂更加大气而实在。
4.问题指引,以学定教。
《蒙娜丽莎之约》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细致地展现了达・芬奇的精湛画技和他天才的想象力。这课我让学生在老师主问题的指引下,探究合作学习。
篇11
二、课内引领,向课外延伸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我充分利用课堂,精讲这篇文章,学生仍意犹未尽。趁此机会,我向学生推荐沈石溪的一系列经典小说。如《第七条猎狗》《最后一头战象》《再被狐狸骗一次》等等,成功地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由于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够集中,维持对某件事的热情时间短,学生喜欢沈石溪的动物小说也是“三分钟热情”。因此,还要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具体措施如下:
1.同读代表作。我趁机要求学生同读一本书――沈石溪的经典作品《狼王梦》。以这本书为起点向其他动物小说铺开。学生读了《狼王梦》,有了浓浓的兴趣,再看沈石溪的其他小说就顺利成章了。
2.课内引领。我利用阅读课激发兴趣,引领同读一本书《狼王梦》。在同读这本书时,我只用了几分钟讲讲了开头,引起兴趣,随后放手让学生去读,去感悟故事内容。
3.化繁为简。在阅读时,专注读书就可以。学生这时候的读书大多会关注人物、情节、内容等,如果硬要学生做读书笔记就会引起学生的厌烦。所以适当降低要求,只要学生有读书兴趣,读懂就可以了。以此减轻学生阅读时的心理负担,维护学生的阅读兴趣。
4.课外延伸。读了几节课的《狼王梦》,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于是由课内向课外阅读就成了必然。我要求学生每天读书半小时,每天语文课上抽几分钟问问读到哪里了,并进行交流,这样有效地检查阅读情况,巩固了课堂阅读成果,又调动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从而推动课外阅读步步深入。
通过这些方法,学生慢慢喜欢上了沈石溪的动物小说,有的学生让家长买了全套的沈石溪小说。每当做完作业或有空闲时间就如饥似渴地阅读;周六、周日晚上,他们就独自津津有味地阅读,有时家长催了好几遍,怕影响第二天学习,才依依不舍地放下。我抓住了沈石溪的动物小说进行课外阅读拓展,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使学生走向更为广阔的阅读天地成为可能。
三、形成读书系列
如何形成系列?首要的是给孩子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在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激发起来后,可根据他们的文化基础、认知水平、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适时地向他们推荐合适的课外读物。兴趣是需求内驱力的,只有培养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学生才会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课外阅读中去。教师应该从学生出发,以学生的兴趣为中心,通盘考虑综合开发课外阅读的源头活水。其次,范围要宽广。在近三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整理了以下系列适合学生阅读的作品:
(1)狼系列。学生在读了沈石溪的一系列经典小说之后,再次向学生推荐动物小说――狼系列,其中包括李微漪的《重返狼群》,姜戎的《狼图腾》,黑鹤的《重返草原》,吉卜林的《丛林故事》等;
(2)科普读物。如《趣味地理》《生物王国》《昆虫记》等。
(3)长篇儿童小说。如黄蓓佳的《我要做好孩子》《今天我是升旗手》《亲亲我的妈妈》,曹文轩的《草房子》等;
(4)名人传记。如《中外科学家故事》《中外名人传记丛书》等;
篇12
朗读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层次、分阶段的练习,让学生在读中感知、领悟、体验、提高。可以把朗读训练分为“默读、阅读、朗读、诵读”四个阶段,然后明确每个阶段要达到不同的目的,默读――感知,阅读――领悟,朗读――体验,诵读――提高,由浅入深,由点及面,逐步提高。
例如在教学《最后一头战象》时我先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用“英雄垂暮,重披象鞍,凭吊战场,庄严归去”,这几个小标题概括出文章的主要情节,使学生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了整体的把握,领悟到阅读较长的文章,可以用抓主要情节概括文章内容的学习方法。接着引导学生重点阅读课文第7、第14自然段,抓住“没想到噶羧见了象鞍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在上面久久地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了久别重逢的老朋友”和“它站在江畔的卵石上,久久地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清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抬头看,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欧――、欧――、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这时,它身体膨胀起来,四条腿皮肤紧绷绷的发亮,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吼叫激越悲壮,惊得江里的鱼儿扑哧哧跳出水面。”这些描写噶羧的动作、神态的关键词语,走进噶羧的内心世界,感受到噶羧对战友的深切怀念,及为自己活着,没有随同战友死去的自责,从而领悟到噶羧的忠诚、善良,并指导学生带着这感悟体验去朗读这些词句,最后在乐声中有感情的朗读。这样分层的朗读训练,学生能够入情入境地感受战象噶羧的高尚情怀。
二、理解朗读,融情入理
在朗读时,首先要领会作品主旨,确定朗读基调。如《月光曲》这篇文章,经过深入研读,我们知道,文章的主要内容是音乐家贝多芬为盲姑娘兄妹弹奏乐曲并即兴创作《月光曲》的故事,着重表现了贝多芬对穷人的深切同情,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也深深打动了贝多芬。从该文基本内容和中心思想可以清楚地看出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感情态度,主要是同情和亲切,这就是该文的基调,根据这一基调可以整体考虑运用深情亲切的语气,轻柔朗读清脆的声音,缓慢的速读来朗读这篇文章,这些声音形式概括起来就是深挚亲切、轻柔舒缓,这就是朗读《月光曲》的基调。
其次要了解作品的布局结构,气氛朗读的感彩。如《凡卡》第一部分叙述了写信前的准备,凡卡偷偷地,小心翼翼地,继而又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作者通过人物动作和神态的描写,刻化了这个九岁的孩子的内心世界――幼小的心灵上重压着深沉的痛苦和巨大的悲哀,朗读时语调要低沉、缓慢。第二部分由写作开头对爷爷的称呼,唤起了他对乡下生活的回忆。回忆的部分朗读时基调要上升,要明快轻松,语调要亲切自然,要注意体会一个九岁孩子沉浸在过去甜美生活的回忆中的欢乐心情。
篇13
1.个人展示
检查字词预习情况或比较简单的问题,可以采用个人展示的方式。这样既节省时间又可以清楚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2.小组展示
一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值得学生探讨、研究,通过小组合作才能解决的内容,就安排小组内研讨,然后进行小组展示,交流小组研讨的结果。
3.班级互动
各小组在展示时,其他小组有异议,提出不同的见解,发生争执,这时候就要展开班级互动,鼓励学生大胆阐述自己的理解,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在班级互动中,学生会加深读课文的理解,走进作者的内心。
例如我教学《最后一头战象》,各小组学生围绕“课文对羧的哪些描写让你感动?”这个问题,认真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或抓住关键字词、语句体会感情,在展示“凭吊战场”时,学生对“羧驻立江畔吼叫”,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感悟:有的说:“这是羧在向战友们诉说26年来村民们对他的照顾。”有的说:“我仿佛听到羧在向村民们告别。”有的说:“羧在诉说那场难忘的战争。”……在孩子的心里,羧的情感是那样丰富,对村民、对曾经浴血搏杀过的战场是那样怀念,有情有义。在研读“庄严归去”情节时,一个学生抓住“羧挖土的声音越来越小”说:“我从这里体会到羧对战友的忠诚,它不想惊动安息在地下的战友的灵魂,所以挖土的声音越来越小。”多么善解人意的孩子呀,他是在用心感受。另外一个学生补充发言:“我从‘羧钻进一条箐沟’中的‘钻’字体会到羧的忠诚。因为羧是一头大象,身体庞大,但为了与战友葬在一起,不怕钻过荆棘划破身体带来的疼痛。”多会读书的孩子,从不起眼的一个字中,就能体会到羧高尚的情怀,走进了羧的内心。整节课,学生们深刻的感悟一次次敲击着我的心,他们对羧的那份真情一次次感动着我。
二、教师关注很重要点拨引导促高效
在班级展示环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大胆地交流、汇报。此时的老师是倾听者、点拨者。对语文老师来说,我们要仔细倾听学生是否读准了字音、理清了文章的脉络、正确理解了课文内容、弄清了文章的布局谋篇、明白了作者表达的意图等。对学生理解正确、到位的,我们完全可以一字不讲,但发现学生理解出现偏差,或比较肤浅的时候,就该及时出场,纠偏、引导、点拨,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
三、组长组织不可少分工合理才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