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物理课堂讲稿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在日常教学中,老师们教研的重点总是放在创新导入、优化教学、强化训练等教学环节上,很少对一堂课的收尾给予重视。常见的公开课结尾要么是布置一下作业,要么自己看看还有哪些问题不会的自由提问等,有的甚至因前松后紧式的结构,伴随铃声的响起,一节课就算结束了,落得个虎头蛇尾。殊不知,课堂收尾是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俗话说得好“编筐编篓,全在收口;描龙画凤,贵在点睛。”完美的结尾可以把学生的思维推向新,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余味无穷。因此,我们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注重一堂课的收尾艺术,于结尾处多花心思,巧妙设计,让整堂课有个精彩完满的结局,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堂物理课的结尾,是前面所讲内容的总结、深化与升华,是一堂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重中之重,决不可调以轻心。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我们可以设计出不同的结尾方式,笔者现将教学过程中较艺术的结尾呈现如下:
一、总结归纳,水到渠成:
总结归纳式的结尾是新授课课型常采用的一种结尾方式。教师引导学生经过不断的探究与分析,能得出一定的结果,但是,有的同学却感到头绪繁杂,有些混乱,抓不住重点,知识网织补得不够完整。此时,教师要在收尾时引导学生以结论性的语言把本堂课基本内容进行总结归纳,便于学生将知识更好地系统化起来。
例如,在讲滑动变阻器时,本堂所讲涉及的知识点很多,当课堂教学进入到结尾阶段时,教师一定要把本堂课的内容有条理地给学生总结归纳出来,便于学生握。所以,我在讲课中给大家总结如下:四点透析滑动变阻器,结构和原理、作用与使用。简短的几个字,就概括出了本节内容的要点,学生可以据此将老师所讲的知识点系统地串联起来了,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设置悬念,激发探究: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是在讲想要学到知识,必须要经过一番思考,而思考来源于疑问。只有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之后进行积极思考,才能将知识牢牢掌握。在一堂课接近尾声时,教师要设法投石激浪,根据本堂课所学来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通过提出新问题来设置悬念,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又为下一堂课的进行作好铺垫。
三、介绍人物,砺志育人:
我们为人师者,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我们在物理课本中,接触到了许多有名的物理学家,像焦耳、欧姆、安培等,但凡这些有名的科学家,都有一种在科学上求实创新、锲而不舍的优秀品质,这是激砺学生学习的德育素材。当我们把知识传授给他们后,再把这些砺志人士的故事说给他们听,一定有利于提高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例如,在讲“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时,由于这一节没有什么重点与难点,故可以在教学内容中加入砺志育人内容,所以本堂课的内容学习完毕后,我用多媒体为大家介绍了“光纤通讯之父”华裔物理学家高锟的故事,学生们对当世获得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很感兴趣,看到童年的高锟曾经自制灭火筒、焰火、烟花和晒相纸等,并尝试自制炸弹等时,他们不仅了解了其人,更慢慢明白了一个道理,所有成就的取得都要依靠动手动脑和对真理的无比热爱。
四、同类知识,列表区分:
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相对出现的物理问题,如凹透镜与凸透镜、光的折射与反射、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电路的串联与并联等,我们在复习课上,可以通过同类知识的比较异同,用列表法去认清它们效果更加明显,对比之中能够让学生将知识学得更加扎实透彻。
例如在讲如凹透镜与凸透镜时,可出示列表如下,可将所有琐碎的知识点汇聚在一起:
五、能力迁移,学以致用:
篇2
避免“显然”式的教学失误,最好的途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克服教师一言堂的授课模式,让学生充分发表见解,如果你的课堂能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他就一定能带给你许多意想不到的精彩.
2命题也有失误时
这样,既可以达到考查的目的,又可以避免出现错误的方法也能得分的不公正现象.
高三物理复习必须要做一定量的习题.然而,做题的效果如何,与所做习题的质量有着很大的关系.做优质的习题,有利于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有利于对物理知识结构的掌握,有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物理思维品质的提升和思路的活跃.做劣质的习题,会严重阻扰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正确掌握,导致学生的思维混乱,甚至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高三物理复习中,命题质量很重要.为了保证质量,教师在命制试题时,除了个人的认真负责之外,还应加强备课组的集体研讨,发挥集体力量,使所命制的习题更加科学.
3思维定势亦有弊
写到这里,笔者又想起另外一道试题.
题3(扬州市2012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第10题)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是以高纯度的单晶硅棒为原料的太阳能电池,是当前开发得最快的一种太阳能电池.它的构造和生产工艺已定型,产品已广泛用于空间和地面.为了初步研究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伏安特性,用一定强度的光照射该太阳能电池,利用如图7所示的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在计算机屏幕上得到了该电池的I-U曲线如图8所示,由此可知短路电流为mA,电源电动势为V.请定性描述随着输出电压的变化该太阳能电池内阻的变化特点.
该题的易错点是关于电池内阻的变化特点问题.这道题给出的标准答案是“随着输出电压的增大,电池的内阻一开始几乎不变,后逐渐减小.”这个答案也见诸于多种2013届高三物理复习资料中.有些资料给出的解析是“I-U图线的切线斜率绝对值的倒数表示电池动态变化过程的内电阻,所以电池的内阻随着电压的变大一开始几乎不变,后逐渐减小.”
篇3
首先,教师应解读课标,整合教材,明确一堂课的核心知识。
课标是教学的方向标。市面上的教材虽有多个版本,但课标是王道,是教师以不变应万变的起点。要想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懂,教师课前的备课可谓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们的学生学习任务紧、时间有限,不可能要求他们泛读,需要在教师整合教材之后布置给学生精读。这样做的目的一是节省时间,二是突出重点,三是加强印象。故而老师是学生指路人,说的是如何帮助学生,让他们快速抓住知识的主干。在《追寻生命的起源》一课中,授课者首先布置给学生阅读的任务,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的第一、二小节,要求学生认识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及近代生物学的成果。这个阅读任务只是泛读,并不是本节课的重点,所以在授课环节,本小节不占用太多的时间。对于书本重要的知识点――生物进化论,授课者采用导学提纲的模式,提前发放给学生。其目的是引导学生按照设问精读教材,并在此基础上强化对知识的理解,为课堂教学做铺垫。阅读方式有课前和课上、课后之分,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注意课前预习阅读的方向。
其次,重视课堂提问与解析,引导学生回答与思考是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
老师的教学效果如何一般是用考试成绩体现的。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如何才能相得益彰,关键是师生之间的交流能否达到最大的共鸣。故而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动力、专注力、理解力,如多媒体辅助教学、史料教学、情境教学等方法的运用。所有方法中都有一个共同点――问。提问得当与否是最考究历史老师的教学智慧的,而提问后对历史问题的讲解分析是最考究历史老师的专业积淀的。所以要确保课堂教学有效性,历史老师必须课前研究好教材预设问题,精心铺垫,以问题为先导、分析讲解为辅助,师生共同合作生成有效课堂。
在《追寻生命的起源》中,授课者把设问的环节重点放在第三、四小节。采用史料辅助,通过层层递进认识历史知识、分析历史问题,达到小设问推动大主干知识讲解的目的。
如分析第三小节达尔文进化论历史影响,引导学生从对欧洲和中国社会的影响两个角度分析:
1.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师:展示幻灯片
材料一:我读了各种各样的书,其中有达尔文的《自然选择》一书。它为我们的观点提供了自然史的基础。 ――恩格斯
材料二:达尔文了那种把动物植物物种看做彼此毫无联系的、偶然的、“神造的”、不变的东西的观点。 ――列宁
材料三:一些被称为社会达尔文主义者的理论家抓住这一完全应用于生物学领域的观点,用其解释人类社会的发展。英国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1820―1903年)依据它解释强与弱的区别;成功的个人和种族已经在自然界取得竞争优势,并因此进化到比其他适应性较差的人种更高的状态,在这一推理的基础上,斯宾塞等人证明了帝国主义列强主宰世界是自然科学法则不可避免的结果。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师:启发学生阅读幻灯片的材料,思考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给欧洲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提问学生,老师点拨、得出结论。)为理论提供了自然史基础;否定神创论,有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成为西方殖民国家宣扬种族优劣、弱肉强食、殖民扩张的理论依据。
2.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师:达尔文进化论引起极大的反响,被恩格斯赞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该理论传到中国,对中国社会造成了巨大的触动。请看严复《天演论》中的一小段话:
课件展示材料:《天演论》敲响了祖国危亡的警钟:生物不断在“变”、不断在进化,这是不可抗拒的规律,社会也是如此。既然人力可“与天争胜”而终“胜天”只要人治日新、变法图强,国家就可永存,种族就可不坠,此所谓“存亡生死,其权仍操之我手”!因此,中国变法救亡不仅合理、可能,而且刻不容缓!
师:请大家仔细阅读,思考严复这段话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达尔文进化论在这里起到了什么作用?
生:(请同学回答,训练学生的阅读与归纳能力。)
师:中国的维新派思想家们接受了达尔文进化论的思想。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危亡下,思变图存成为了主题,正是由于借助了达尔文进化论,维新派宣传变法图存,达到了解放思想、开启民智的作用。
如在第四小节分析进化论提出的时代特征时,可以通过以下方法:
课件展示:1882年4月19日,达尔文去世,根据20名国会议员提议,被厚葬于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睡在牛顿身旁。而1600年2月17日,布鲁诺在罗马的百花广场上被烧死。
师:两个人的不同遭遇体现了时代特征的不同,请根据幻灯片的提示,归纳19世纪中期欧洲社会的时代特征。
生:(根据幻灯片提示回答,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点拨,师生共同完成。)
经济方面: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推动。
政治方面: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的确立与发展。
思想方面: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解放了思想。
科学基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物学知识的积累。
在教学中,教师以阅读史料――提炼观点――归纳影响――认识时代特征为主线索,分析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完成后英国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认识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的时代特征,引导学生总结得出16世纪布鲁诺的遭遇与达尔文遭遇的不同归结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该环节既强调设问引导,又考究教师的分析讲解。一堂有效的历史课堂绝不是满堂灌或教师的“独角戏”、“一言堂”,课堂应该是师生共同合作的舞台。
再次,强化试题训练是检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手段。
基于学生的年龄和接受力,课堂教学手段应多元化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所有教学手段的运用中,强化训练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故而一堂课应尽量安排训练时间,不一定追求试题的多,而应该注重训练环节,考查学生举一反三迁移运用的能力。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教是手段的运用,有效才是教的真谛与归宿。虽然作业是课后必做的项目,但随堂训练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随堂训练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随处可见,新课教学的史料设问分析、知识授课结束后的试题演练都是训练的方式。在《追寻生命的起源》一课中,授课者主要采用史料教学的问题教学法展开授课,教学过程本身已经体现了读、问、讲、练四个环节。可见这四环节的运用既可单一操作,又能同步交叉运用。
最后,对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反思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环节。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讲的是要善于吸收他人的长处完善自身的发展。教学中常讲教无定法因材施教,教材难易有别、学生水平有差,教学方法侧重点的运用应有不同。故而课后追思课堂教学操作是教师调整教学方向、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在《追寻生命的起源》一课中,授课者整合了教材,略讲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重点突出进化论的影响,难点突破19世纪的西方社会特征。主线虽然清楚,但设计的知识范围涵盖了必修一二三的知识,对于高二学生而言知识跨度过大,在记忆力和理解力尚未强化的基础上,要理解进化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认识资本主义发展下西方社会思想解放、教会特权已被摧毁、西方理性科学思想广泛传播等相关知识,难度非常大。所以本堂课教师应对重点知识概念、相关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详细阐述,而这些通过这五个环节的落实得以实现。
一节有效的课堂教学通过有机渗透“读、问、讲、练、思”五环节,方向明确操作可随机整合,既能突出重点又能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诚然,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并非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历史学科的同仁们长远规划、小步伐踏实前行,才可能帮助学生走过荆棘密布的艰难征途,在全国高考卷的考查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
篇4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内容中,会有一些学生较为熟悉、在学生生活实践中大量涉及的简单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此类内容展开自学.在学生完成对于自学内容的初步掌握之后,教师适时地组织学生进行“小演讲”的自助学习活动,不但帮助学生在表达中获得对物理知识内容的梳理与巩固,更进一步培养了学生信息获取、筛选、重组和表达的综合能力,有效地提高了物理课堂教学效率,活跃了课堂气氛.为了更好地将学生的思维化为语言,教师要启发学生明确演讲范围和格式要求;合理地划分时间,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在演讲后要进行简短的评价、总结和整理,完善学生的认知体系等,使得整个演讲过程活而不乱.
如在教学《大气压强》这一部分内容时,此部分内容虽然概念较为抽象,但是与现实生活联系十分紧密,也有着许多生动的生活实例,因此学生理解起来并不困难.教师在引导学生自学之后,组织学生进行了“大气压与生活”的小演讲比赛,让学生结合身边现实撰写演讲稿,在小组试讲之后再集中展开比赛.学生展现了他们非凡的观察力和联想能力,如《从一根吸管说起》,联系本课时知识描述了为什么能用吸管“喝”汽水;如《我和我的小挂钩》,讲述了光滑的墙壁上为什么能牢牢地吸附住挂钩等等.教师适时地进行了点拨,从这些实例中剖析大气压的特点,使得学生的认知变得充实、饱满.
2小实验――我手做我想,将探究化为行动
物理实验不但可以使学生对物理知识内容留下鲜明、深刻的认知烙印,更能发展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但是往往一些物理实验很费时间,虽然效果明显但是显得效率不高,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创设一些简便易行的“小实验”,使得课堂教学与实验探究可以穿行,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实验结果并有充裕的时间进行分析、解读,使得物理学习的效率与效果获得“双丰收”.为了保障小实验的顺畅与高效,教师对于小实验的设计一定要操作简便、步骤明确,同时又具有明晰性与启发性,为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还可以鼓励和引导学生根据学习内容自己去寻找实验材料、设计实验步骤等,帮助学生亲身经历将探究化为行动的^程.
如在教学《声音的传播》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因地制宜,组织学生以饮料瓶为主要实验器材,引导学生自主设计了一组小实验,如“钟声响起”:将两个饮料瓶都剪去底部并做成喇叭状,用细线系在瓶口的瓶盖上,再用细绳的中间部分系住一把钢勺用钢勺去撞击桌子等物品;如“水中钥匙”:用细线系好三把旧钥匙,放入盛水的大饮料瓶内并上下抖动细绳;再如“我的心跳”:剪下饮料瓶上半部并在瓶盖上打孔后插入一段塑料软管后,将做好的漏斗部分靠近胸部,软管另一端靠近右耳等等,通过这些简便易行的小实验,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知和分析声音的传播特质.
3小展示――我敢展我能,将黑板化为展板
黑板不仅仅是留给教师进行板书的一方空间,在进行初中物理自助式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将黑板转化为展板,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集中展示,从而让学生更充分地“卷入”到学习活动中来.通常学生对于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充满热情,并在老师的赞赏和同伴的肯定中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然而,对于展示自己探究过程中的缺陷和错误,往往会心存顾虑,此时教师要进行耐心地引导,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错误观”,意识到分析错误、研究错误和解决错误,才能获得最大的进步和提高,鼓舞学生的勇气,使得“小展示”活动变得丰富多彩且充满实效.
如在进行“蒸发”与“升华”的概念对比过程中,有这样一道习题:缤纷绚丽的舞台上常常会有一阵阵“白雾”来渲染气氛,这是用干冰制造出来的.你能准确解释这种“白雾”是如何形成的吗?有一部分学生错误的认为:这是干冰升华成水蒸气形成“白雾”.对此,教师并没有急于否定,而是组织学生到黑板上进行板演,有学生写出: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水蒸气“白雾”;教师继续鼓励学生进一步补充、修正和完善,又有学生继续到黑板上展示:在干冰旁边写上“制冷剂”,在“白雾”旁边写上“小水珠”……通过这样的展示演练,让学生逐步清晰地认识到,原来干冰在升华过程中吸热使得周围的空气温度骤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从而形成“白雾”.教师及时地引导学生回顾黑板上的过程,不但正确地区分了易混淆的概念,更让他们形象地体验到“失败是成功之母”.
4小练笔――我笔写我得,将感悟化为文字
将课堂学习中的所感所得,诉诸于笔端,指导学生尝试着进行物理学习日记式的“小练笔”,是自助式学习活动中最具有挑战性的一环.通过小练笔,推动学生对课堂学习知识内容和学习过程进行梳理,或补充、或纠正、或调整……这样有效地避免了学生物理书面作业练习的单一重复,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于一部分学习水平较低的学生,小练笔可以对课堂学习知识点的简单罗列;有的学生可以择选课堂中的学习重点或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具体描述;还有的学生可以在突出重点、难点的同时,加入自己的学习体悟和感想,加入极具个性的个人辨析,从而实现了不同的学生获得物理学习能力的不同发展.
如在进行关于“光学”这部分知识的复习与整理时,教师让学生以小练笔的形式进行学习内容的回顾.有学生从家中的小汽车上收到启发,创造性地围绕着“汽车中的光学”出色地完成了小练笔,如汽车驾驶室外面的观后镜是一个凸镜,利用了凸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和成正立、缩小、虚像的特点;汽车头灯里的反射镜是一个凹镜,利用了凹镜能把放在其焦点上的光源发出的光反射成为平行光射出的性质;再如轿车上装有茶色玻璃后,行人很难看清车中人的面孔等等,凸显了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得到了老师与同学们的一致赞赏!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灵活地运用自助式学习小方案,为课堂凭添了几抹亮色,使得学生的物理学习道路上的沿途风景变得生机盎然起来!
篇5
心理学研究认为:学习动机是激活、维持和促进个体学习活动,并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部启动机制.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优化学生学习动机的激活,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它是优化物理课堂“学习场”的基点.
1.1巧设悬疑,诱发动机
孔子曰:“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陈献章语)在物理课堂教学中,通过巧设悬疑,引导学生将自身需求由“隐性”转入“显性”,产生一种迫切解悬、释疑的心理冲动,诱发强烈的学习欲望.
如在教学“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时,设置悬疑:河面上有一条小船,船头垂直指向对岸:
(1)如果河水静止,小船具有一定的速度;
(2)如果河水具有一定流速且关闭船的动力;
(3)如果河水具有一定流速且船有一定的速度.小船的运动轨迹分别如何?在教学“摩擦力”时,设置悬疑: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只蚂蚁能推动一个大石块吗?1.2借助“三力”,强化动机
推力是指促使学生内心自发产生学习的愿望和需求,它侧重强化学生的内部动机;拉力是指外界因素对学习者的吸引力,压力是指客观现实对学习者的要求.拉力和压力可以迫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它们侧重强化学生的外部动机.
如在教W“曲线运动”时,播放正在运行的过山车视频,学生会被惊悚、刺激的情景深深吸引,有的会迅速回忆其亲历,有的会想着以后亲自去感受(推力作用).
提出问题:在高处,为什么过山车在轨道的下面不会掉下来?其中包含了什么物理道理?(拉力作用)再出示过山车运动轨道的物理模型,通过相关课堂训练予以强化.(压力作用)
1.3自我实现,固化动机
学习心理学研究认为:人们进行学习就是为了追求自我实现.自我实现,可以彰显自我价值,挖掘自我潜能,优化自我德性,固化学习动机.自我实现只有与社会价值有机结合,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需要服务,才能真正成为一个“社会人”.
如在学习“牛顿第三定律”时,针对有学生提出:马拉车前进马拉车的力应该大于车拉马的力.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器材并设计实验进行探究,消除迷思概念.在教学“天然放射现象”时,播放居里夫人寻找镭元素的视频片断,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及其,感悟居里夫人无疆的大爱:“镭只是一种元素,它属于世界所有.”
2优化学习兴趣的激发
兴趣是促进学生深入学习的“动力源”.“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皮亚杰语)“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杨振宁语)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兴趣、发展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责任感,“促进学生自主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优化学习兴趣的激发是优化物理课堂“学习场”的支点.
2.1动静结合,引发兴趣
利用现代化电教媒体集声音、文字、图像、动画于一体的独特优势,使物理课堂教学变“静态”为“动态”、变“平面”为“立体”、变“被动”为“主动”,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维、乐于探究.
如在教学“单摆”时,播放单摆摆动过程的视频或动画,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归纳.栩栩如生的画面,变无声为有声且动静结合,学生定会兴趣盎然、百看不厌.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展系列物理趣味小实验、小论文评选、小发明展示以及自制实验器材、自主探究等活动,选准兴趣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2营造氛围,活化兴趣
夸美纽斯曾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宽松愉悦、情感融洽的物理课堂氛围,可以激活学生的积极期望和求知激情,品享进步、成功的乐趣.课堂学习氛围的营造,应有机融入态度、价值、伦理等要素.
如在教学“超重与失重”时,设计随堂小实验:在适当宽度的纸带下面固定一个重锤并使其在竖直方向保持静止.不借助其它器材,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挣断纸带?还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向学生介绍有关物理学家的轶事、物理学史以及物理美等,瞄准兴趣点,活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培育间接的学习兴趣.
2.3亲历体验,延伸兴趣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基于个人经验构建知识的过程.“获取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体验,因为自身体验最清楚也最容易得出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波利亚语)“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苏霍姆林斯基语)
如在教学“自感”时,请一位学生作为导体连入设计的电路中(学生有点紧张),闭合开关(电源是两节干电池),该生毫无异感(有点放松),突然断开开关,该生瞬间有被电击的感觉(惊讶、恐惧).断电后回路中为什么会有很高的电压?这怎么可能呢?带着惊奇和疑惑,学生就会满怀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投入后续的学习.
3优化立体交流的路径
智慧的教与学需要自我完善,更需要彼此完善.富有宽度、深度、高度和效度的课堂交流,应综合考量教育价值、课堂文化、教与学的智慧生成以及社会生活等,厘清、打通课堂交流的各种通道,实现课堂交流的路径网络化,让学生想说、敢说、善说.优化立体交流的路径是优化物理课堂“学习场”的着力点.
3.1和谐相处,让学生想说
课堂,理应是师生和谐相处的“乐园”.教师要转变惯常的教学行为,创设具有正能量的课堂交流“引力场”, 激活学生想说的潜能和愿望,以亲和、欣赏的心态,倾听、品味不同层次学生的心声,立体交流“场”在“谐振”中就会有效生根、发芽.
如在探究“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比和匝数比的关系”时,教师先在示教变压器铁芯上接入400匝原线圈并接到220 V的交流电源上,然后让学生用一根长绝缘导线绕几匝副线圈,观察串联在该导线上的小灯泡亮度变化.你看到了什么现象?你认为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比和匝数比有什么关系?再通过课堂练习予以强化:一电器中的变压器可视为理想变压器,它将220 V交变电流改为110 V,已知变压器原线圈匝数为800,则副线圈匝数为(2015年江苏省高考物理题)
A.200B.400
C.1600 D.3200
3.2平等对话,让学生敢说
课堂,理应是师生平等对话的“舞台”. 教师要善于弯下腰、蹲下身,构建平等的对话机制,赋予各“场”因子充分的的话语权,多给不同层次学生说的机会.这样,学生才会大声说、抢着说、人人说,立体交流“场”在“自激”中就会如花绽放.
如在探究活动中,说的内容主要包括问题的提出、猜想与假设、如何设计并进行实验、证据收集和数据整理、得出的结论、自我反思等.陈述的形式应包括文字、表格、图像、公式等.对于语言表达暂时有困难的学生,可以让其先准备好讲稿再说.
3.3多向互动,让学生善说
课堂,理应是师生多向互动的“交际场”.“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当课堂教学的各“场因子”,实时“相荡”、有效“ 相击”,学生就能正确、全面地说,进而完美地说,立体交流“场” 在“互激”中就会结出累累硕果.
如在学习“超重和失重”时:让一学生站在机械指针型体重计上(其他学生可以自由体验或围观),分别呈现静止、下蹲、起立过程,体重计示数的变化情况如何?让学生说猜想、说现象、说过程、说结论,联系生活际说.还可以从听、读、写、做等方面拓展互动的渠道,引导学生善于与教材、编者和各种资源进行对话.
4优化多元评价的机制
著名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关心、激励、唤醒、鼓舞.”多元评价力求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现状,“有助于学生保持好奇心与求知欲,发展科学探索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优化多元评价的机制是优化物理课堂“学习场”的生成点.
4.1评价主体多元化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要参与学习过程的评价,进行自我评价和同学之间的互评.”“提倡评价的多主体.”使评价成为学生、同伴、教师、家长和社区等多主体共同参与和协商的活动.
同伴、教师、家长和社区的评价属于他人评价,一般较为严格、客观且可信度高,凸显“学习场”的依存性.自我评价,是学生个体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它有利于学生的自查、自省、自控和自纠,彰显“学习场”的独立性.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的有效耦合,可以促使个体“应力场”、“应变场” 发生“共振”.
4.2评价方式多元化
重视形成性评价,杜绝仅由教师评价学生的单一评价方式,采用多元的、可操作性强的、开放式的评价方式,如笔试、作业评价、实验操作、课题研究、行为观察、成长记录档案、探究活动表现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宜采取分层评价方式.
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对不同的学习目标、内容和学生,应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力求“客观、全面地描述学生的成绩、优势和不足.”如交流活动的评价,宜采用自评、互评和个体内差异的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着力于增强学生参与交流的意识、乐趣和成功感,而不宜采用绝对评价或定量评价.
4.3激励诊断多元化
物理课堂教学评价“应体现评价的内在激励功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和点滴进步,以书面、言语、非语言、奖品以及成长记录档案等方式进行激励评价,要发挥静态评价、动态评价和延时性评价的不同功能.
篇6
2整合内容体现技术性
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力学、电磁学、光学、热学、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等内容。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关于经典物理学内容即力学、热学、光学和电磁学中的理论知识是重要讲授的内容,同时对于近代物理学内容即量子力学和相对论也会做非常详细的讲授。但是对于高职教育中“必须够用”的原则,对于量子力学和相对论这样的理论知识内容来说,在讲授的过程中只需要简单介绍,使学生知道量子力学解决什么问题,相对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即可。应当将大量的课时用来介绍经典物理学的内容。在讲授力学、热学、光学和电磁学的过程中,应当联系实际的力学问题,向学生传授力学知识,对于一些理论性非常强而实际技术应用中较少的物理学原理的介绍要适当减少。例如,在力学中关于摩擦力的讲授可以分析摩擦力作为阻力时的实例和作为动力时的实例,让学生切实体会摩擦力的本质。在讲授光学中关于光线的波长和光的颜色时给学生分析,人眼对于光的不同颜色的敏感度是不同的,如交警和学生校服上荧光物质的颜色时草绿色,因为人眼对这种波长的光最为敏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感兴趣的基础上适当介绍光谱分析等技术。在讲授电磁学的过程中,结合电磁技术让学生明白理论与实践是如何联系的。通过这样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讲授,就可以避免理论知识的枯燥性,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兴趣。在学生具有较高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展开教学,教学效果可以显著提高。
3提高大学物理教学质量的手段
在上述学生具有对物理学较高兴趣的基础上可以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两方面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方法方面尝试进行下面的教学探讨:①通过教师对一些物理学原理的演示实验、对一些物理学现象进行多媒体视频资料播放等直观的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②通过进行读书指导,教会学生自学。通过给定学生某个知识点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去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要求学生在自己读书的调研之后能够给出自学提纲,同时能整理出知识点;让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及改变问题中初始条件的变化来的结果学会举一反三,通过知识点间的联系学会触类旁通。这个方法的学习过程也是教会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基础。③通过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完成实习作业等教学方法,增加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意识,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这些方法的使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兴趣,同时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机电1班的同学在物理讨论课后谈到:“为了解决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我不仅看了课本,在网上查阅了相关的文献资料,还去图书馆看了许多资料,…”在教学手段方面,采取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师课堂演示、网络教学辅导系统、学生实验等丰富多彩的立体化教学手段。在课堂讲授时大量使用演示实验、多媒体课件和计算机动画插播等手段,使学生直观的了解到相关的实验现象,以及发生这些现象所要求的条件。随后通过启发、课堂讨论和学生互动实验等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课后通过布置学生作业、督促学生使用网络资源、要求学生完成某一小论文和以寝室为单位的学生自学讨论交流,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式、互动式、研究式学习。同时积极搭建教师备课平台,有效支持教师充分恰当利用电子教案、电子讲稿、素材库等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进行个性化教学,使得一些不容易用语言描述的物理过程和概念一目了然,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扩大信息量。
篇7
1.突出知识的实用性物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突出知识的实用性。物理知识。物理规律本身就是对自然现象的总结和抽象。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使学生更加认识到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乃至高科技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更加相信科学,热爱科学,树立良好的科技意识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2.注重物理史教学物理发展史是物理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物理发展史的教学,不仅使学生了解物理发展的历史,一些著名物理学家的典型事迹,同时也能较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科技意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一定要强化物理学史的教学,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用适当的物理学史材料,如“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牛顿运动定律的创立”、“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等,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物理学史教育。同时,在实际教学中,可适当向学生介绍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航天领域和高科技领域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可使学生更加了解科学家们对科学的态度,研究科学的方法以及他们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了解科学技术给社会发展和四化建设带来的巨大动力,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从中受到良好的科技意识教育。
3.加强实验教学加强实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科技意识教育。根据自己十几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加强实验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改革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把部分演示实验改成学生上台演示或边讲边实验的形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自动手操作机会。
(2)注重学生实验教学。对学生实验的教学,教师要求学生按“预习——实验——观察记录——分析讨论——总结报告”的形式进行,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组织学生认真讨论,分析原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根据实验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写出实验报告,从而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实验习题的教学。对实验习题的教学,主要采取“自设方案─讨论方案─选择方案─实验验证─总结报告”的程序进行教学,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设计并通过实验验证。这样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以及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二、积极组织开展物理课外活动
物理课外活动也是加强对学生进行科技知识和科技意识教育的重要阵地。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活动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选择性。
1.趣味活动中,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精心设计趣味物理实验让学生来完成如“飞机投弹”、“喷气火箭”、“纸锅烧水”等等。通过这些实验,既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能帮助学生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科技小制作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积极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科技制作活动,如自制电铃、自制平行光源、制作针孔照相机、制作潜望镜、自制量筒、楼梯电灯开关电路等,并组织展评。科技活动的开展,既能锻炼学生的科技制作能力,又能为学生将来工作后自制简易教学用具打下良好的基础。
3.指导学生阅读科普读物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有关的科普读物,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科技知识和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增加学生的科技知识,并定期组织“实用物理知识竞赛”,以调动学生学习、读书的积极性,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科技阅读能力。
篇8
实验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和思维能力以及探索精神均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近些年?硭孀啪?济的发展和高校的扩招,普通高校的人才培养向应用型、多元化、创新型方向发展,在教学设置上以专业课程和实训为主,公共基础课为辅的教学模式。在这样的形势下,包括大学物理在内的公共基础课的课时大幅缩减,由于课时的减少,演示实验由大学物理理论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变成了一种可有可无的点缀,浪费了学校的建设资金和教育资源的同时,理论教学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1]
二、大学物理演示实验室利用存在的问题
第一,为了应对本科院校的教学评估,很多高校在演示仪器的采购方面加大投入,增加演示实验室的面积及实验仪器数量。同时,实验仪器也越来越新颖、越来越具有趣味性。但是,在这些演示实验仪器中能够走进课堂,投入教学实践或者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辅助作用的越来越少,不乏一些实验仪器从买来就从没用过。
第二,多年来,很多高校的大学物理教学基本上是一根粉笔和一块黑板的教学模式,老师通过理论推到得出某一结论,使得本来实验性极强的一门课程变成了抽象的纯理论假设课程。尽管有少量的演示实验被带入课堂,由于课时紧,学生人数多,演示效果差,使得教师不是必需就避免课堂演示。
第三,有些学校将大学物理演示实验作为开放实验室给学生开设,但是有的学生一看到“物理”连个字就表示出强烈的畏难情绪,导致本门选修课无人敢选。有些成功开设了本门选修课,由于管理人员短缺严重,使得一学期下来实验仪器损坏程度严重。
三、大学物理演示实验室利用的几点建议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室是高校一个很好的教学资源,演示实验仪器不像其他的实验仪器那么复杂和深奥,甚至有些演示实验仪器特别具有科普的意义。为了不使这些实验仪器空放在实验室内不能物尽其用,现提出一下几点建议:
1.提高演示实验在大学物理课堂上的使用
由于演示实验在大学物理课堂使用频率低,学生普遍反映大学物理这门课抽象难懂,与实际生活和工作联系不大,减弱学生对大学物理课的兴趣,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其实,物理演示实验是展现物理学魅力的最有效手段,演示实验生动具体,可以使学生透过现象更好的理解本质和规律,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提高教学效果。这样就需要实验室的管理者和大学物理教师努力发掘现有的演示实验项目与大学物理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根据现有的实验仪器资源和大学物理教学大纲的要求,选择一些轻小、操作简洁而现象明显的实验仪器,带到大学物理课堂上,这样既能提升学生对大学物理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不再觉得大学物理只是一些抽象的定义和公式,而是与生产生活紧密相连的有趣的科学现象。
2.将大学物理演示实验作为选修课
由于演示实验项目涉及内容广,课时有限,所以可以将大学物理实验分类,如力学类、热学类、光学类和电磁学类等,教师分类讲解,从某一类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重点演示,或者逐个实验项目讲解、粗略演示。在讲解过程包含概念讲解、启发诱导和归纳总结等,注意引导学生如何去发散思维。选修课的考核可以采用提交感知或观察报告的形式,要求学生经过观察物理现象之后谈谈结合本专业的特点可以实现的应用。如果有条件,可以对于一些基础好、有兴趣的同学,鼓励其细致观察实验现象,深入研究设计方案,定性或半定性测量实验结果。还可以让学生针对某一个或一类实验,课后利用学校的图书馆或丰富的网络资源查阅资料,熟悉实验的基础理论、实验操作和实际应用等,形成讲稿,以视频或现场讲解的形式作为本门课程的总结。这样既能使学生对实验的深刻把握,又训练了学生的知识积累、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3.服务社会是高校教学和科研外延的四大职能之一
篇9
在设计教学过程时,需要从三个维度来构思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安排。
例如,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出自己的实验方案来验证对自由落体运动快慢的猜想,提高他们制定科学探究计划的能力;可以用打点计时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提高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可以讨论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方法,体会科学研究方法对科学发展的意义;可以展示人类在月球上所进行的有关实验照片,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热情,领略自然规律的普适性;还可以通过对打桩机的重锤下落和高台跳水运动员等自由落体运动实例的讨论,增强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的意识。
应该对学生在高中阶段的物理课如何实现课程目标有一个总的思考。与初中相比较,高中物理课程无论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还是学习方法上都有很大的不同,要增强学生学好物理学的自信心,让学生有一个逐步适应和学会学习的过程。教师应帮助学生,使他们在独立获取物理知识、探究物理规律、解决物理问题等方面获得具体的成果;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享受成功的愉悦,激发学习的热情和责任感。
二、提高科学探究的质量,关注科学探究学习目标的达成
通过初中课程的学习,学生对科学探究的过程有了一定的体验,并具有了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高中阶段的物理课,应该在这个基础上更加关注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学习质量,进一步加深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科学探究的课题有的是与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相吻合的。在课堂教学中,有些探究的物理问题是由教师和教科书直接提出,虽然其中不乏关于问题背景的介绍,但很少有让学生主动发现和构思问题的机会。在高中阶段,教师有必要对一些探究的物理问题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在观察和体验后有所发现、有所联想,萌发出科学问题;或者创设一些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运用科学思维,自己提炼出应探究的科学问题。
要提高学生制定探究计划的能力,就要使学生学会把探究的课题分解为几个相对独立的小问题,会思考解决每个问题的不同方法,根据现实条件选择、优化有关方法,从而形成探究的方案;学会从原理、器材、信息收集技术、信息处理方法、操作程序等不同方面来构思探究的计划;学会在制定探究计划时查询相关资料;学会在相互交流中完善探究计划。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尽量为学生提供学习制定探究计划的机会。
在指导学生收集信息和分析、处理信息时,教师不要预先设定表格,让学生“照方抓药”。在收集信息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客观的思维品质,不要只把注意力集中在与探究假设相符的物理事实上,同样需要观察和收集那些与预期结果相矛盾的信息。在通过一定的科学探究之后,应该让学生学会依照物理事实运用逻辑判断来确立物理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树立把物理事实作为证据的观念,形成根据证据、逻辑和现有知识进行科学解释的思维方法。
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对科学解释的评估。为此,可以让学生提出并比较不同的解释,看看所收集的证据究竟更支持哪种解释。学生之间的公开讨论、评议是提高评估能力的有效方法。关于科学探究的交流和表达,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从以下两个方面关注自己表达能力的提高:一是交流内容的组织,包括课题的提出、探究计划框架、信息收集过程和数据整理、基本论点和对论点的解释、存在的问题和新发现等,应学会根据课题特点有所侧重;二是陈述的形式,包括文字、表格、图像、公式、插图等,学会根据内容选择恰当的形式进行交流。在此基础上,教学中要提供学生当众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准备有条理的讲稿,并进行准确和富有逻辑的发言。
三、使物理贴近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
家庭、学校、社会都有大量学生感兴趣的物理问题:如家庭中新型电器、炊具中的物理原理;公共交通设施、交通工具中某些新装置的物理原理;新型通信工具;等等。教师应选择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素材用于教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可乐瓶、易拉罐、饮料吸管、胶带纸等生活中的常见物品来做物理实验。学生的课后作业也应该因地制宜地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生活,例如:游乐场中的物理;车站、码头上的物理;超级市场中的物理等。把这些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引入物理课,就会增加学生对物理课的亲切感。
篇10
1.突出知识的实用性物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突出知识的实用性。物理知识。物理规律本身就是对自然现象的总结和抽象。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使学生更加认识到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乃至高科技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更加相信科学,热爱科学,树立良好的科技意识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2.注重物理史教学物理发展史是物理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物理发展史的教学,不仅使学生了解物理发展的历史,一些著名物理学家的典型事迹,同时也能较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科技意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一定要强化物理学史的教学,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用适当的物理学史材料,如“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牛顿运动定律的创立”、“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等,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物理学史教育。同时,在实际教学中,可适当向学生介绍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航天领域和高科技领域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可使学生更加了解科学家们对科学的态度,研究科学的方法以及他们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了解科学技术给社会发展和四化建设带来的巨大动力,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从中受到良好的科技意识教育。
3.加强实验教学加强实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科技意识教育。根据自己十几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加强实验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改革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把部分演示实验改成学生上台演示或边讲边实验的形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自动手操作机会。
(2)注重学生实验教学。对学生实验的教学,教师要求学生按“预习——实验——观察记录——分析讨论——总结报告”的形式进行,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组织学生认真讨论,分析原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根据实验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写出实验报告,从而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实验习题的教学。对实验习题的教学,主要采取“自设方案─讨论方案─选择方案─实验验证─总结报告”的程序进行教学,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设计并通过实验验证。这样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以及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二、积极组织开展物理课外活动
物理课外活动也是加强对学生进行科技知识和科技意识教育的重要阵地。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活动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选择性。
1.趣味活动中,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精心设计趣味物理实验让学生来完成如“飞机投弹”、“喷气火箭”、“纸锅烧水”等等。通过这些实验,既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能帮助学生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科技小制作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积极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科技制作活动,如自制电铃、自制平行光源、制作针孔照相机、制作潜望镜、自制量筒、楼梯电灯开关电路等,并组织展评。科技活动的开展,既能锻炼学生的科技制作能力,又能为学生将来工作后自制简易教学用具打下良好的基础。
3.指导学生阅读科普读物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有关的科普读物,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科技知识和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增加学生的科技知识,并定期组织“实用物理知识竞赛”,以调动学生学习、读书的积极性,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科技阅读能力。
篇11
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播物理知识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主要途径。加强科技意识教育必须从课堂教学做起,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1、突出知识的实用性
物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突出知识的实用性。物理知识。物理规律本身就是对自然现象的总结和抽象。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使学生更加认识到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乃至高科技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更加相信科学,热爱科学,树立良好的科技意识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2、注重物理史教学
物理发展史是物理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物理发展史的教学,不仅使学生了解了物理发展的历史,一些著名物理学家的典型事迹,同时也能较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科技意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一定要强化物理学史的教学,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用适当的物理学史材料,例如“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牛顿运动定律的创立”、“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等,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物理学史教育;同时,在实际教学中,可适当向学生介绍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航天领域和高科技领域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可使学生更加了解科学家们对科学的态度,研究科学的方法以及他们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了解科学技术给社会发展和四化建设带来的巨大动力,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从中受到良好的科技意识教育。
3、加强实验教学
加强实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科技意识教育。根据自己十几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加强实验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⑴改革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把部分演示实验改成学生上台演示或边讲边实验的形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自动手操作机会。⑵注重学生实验教学。对学生实验的教学,教师要求学生按“预习─实验─观察记录─分析讨论─总结报告”的形式进行,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组织学生认真讨论,分析原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根据实验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写出实验报告,从而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⑶加强实验习题的教学。对实验习题的教学,主要采取“自设方案─讨论方案─选择方案─实验验证─总结报告”的程序进行教学,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设计并通过实验验证。这样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以及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二、积极组织开展物理课外活动
物理课外活动也是加强对学生进行科技知识和科技意识教育的重要阵地。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活动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选择性。
1、趣味外活动中,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精心设计趣味物理实验让学生来完成如“飞机投弹”、“喷气火箭”、“纸锅烧水”、等等。通过这些实验,既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能帮助学生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科技小制作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积极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科技制作活动,如自制电铃。自制平行光源。制作针孔照相机。制作潜望镜。自制量筒。楼梯电灯开关电路等,并组织展评。科技活动的开展,既能锻炼学生的科技制作能力,又能为学生将来工作后自制简易教学用具打下良好的基础。
3、指导学生阅读科普读物
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有关的科普读物,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科技知识和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增加学生的科技知识,并定期组织“实用物理知识竞赛”,以调动学生学习、读书的积极性,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科技阅读能力。
4、举办科普知识讲座
科技知识与社会发展、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举办科技讲座时,要认真选择材料,或根据有关资料撰写讲稿,根据平时收集的材料,利用活动课分班级或集中学习,可以收集军事科学、航天技术、通信技术、空间技术、科学家的事例与贡献等材料,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科学素质教育,还可以联系社会生活中的物理,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在班上进行专题介绍,还可以利用板报介绍科普知识及物理知识的应用。
篇12
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播物理知识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主要途径。加强科技意识教育必须从课堂教学做起,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1、突出知识的实用性
物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突出知识的实用性。物理知识。物理规律本身就是对自然现象的总结和抽象。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使学生更加认识到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乃至高科技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更加相信科学,热爱科学,树立良好的科技意识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2、注重物理史教学
物理发展史是物理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物理发展史的教学,不仅使学生了解物理发展的历史,一些著名物理学家的典型事迹,同时也能较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科技意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一定要强化物理学史的教学,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用适当的物理学史材料,如“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牛顿运动定律的创立”、“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等,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物理学史教育;同时,在实际教学中,可适当向学生介绍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航天领域和高科技领域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可使学生更加了解科学家们对科学的态度,研究科学的方法以及他们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了解科学技术给社会发展和四化建设带来的巨大动力,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从中受到良好的科技意识教育。
3、加强实验教学
加强实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科技意识教育。根据自己十几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加强实验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⑴改革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把部分演示实验改成学生上台演示或边讲边实验的形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自动手操作机会。⑵注重学生实验教学。对学生实验的教学,教师要求学生按“预习─实验─观察记录─分析讨论─总结报告”的形式进行,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组织学生认真讨论,分析原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根据实验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写出实验报告,从而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⑶加强实验习题的教学。对实验习题的教学,主要采取“自设方案─讨论方案─选择方案─实验验证─总结报告”的程序进行教学,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设计并通过实验验证。这样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以及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二、积极组织开展物理课外活动
物理课外活动也是加强对学生进行科技知识和科技意识教育的重要阵地。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活动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选择性。
1、趣味外活动中,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精心设计趣味物理实验让学生来完成如“飞机投弹”、“喷气火箭”、“纸锅烧水”、等等。通过这些实验,既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能帮助学生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科技小制作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积极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科技制作活动,如自制电铃。自制平行光源。制作针孔照相机。制作潜望镜。自制量筒。楼梯电灯开关电路等,并组织展评。科技活动的开展,既能锻炼学生的科技制作能力,又能为学生将来工作后自制简易教学用具打下良好的基础。
3、指导学生阅读科普读物
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有关的科普读物,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科技知识和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增加学生的科技知识,并定期组织“实用物理知识竞赛”,以调动学生学习、读书的积极性,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科技阅读能力。
4、举办科普知识讲座
科技知识与社会发展、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举办科技讲座时,要认真选择材料,或根据有关资料撰写讲稿,根据平时收集的材料,利用活动课分班级或集中学习,可以收集军事科学、航天技术、通信技术、空间技术、科学家的事例与贡献等材料,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科学素质教育,还可以联系社会生活中的物理,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在班上进行专题介绍,还可以利用板报介绍科普知识及物理知识的应用。
篇13
实习网志是由郝雪,黄孝吉和我共同建设的。作为我们实习教师与同学交流的平台。同时普及一些物理、天文的科学知识,解答一些课堂上的问题,提供与教学相关的链接,也作为实习成果的小小展示。
为期四周的教育实习,不但使我在物理教学与班级管理上学到了很多,也增进了我对自己的认识。我实习的班级是二附高二年级的理科实验班。同学们聪颖、独立、有创新精神。开始与他们接触我还有些紧张,常被他们的提问难住,无所适从。但他们却反过来安慰我,鼓励我慢慢来。在他们的宽容与鼓励下,我进步了不少。尽量作到每次答疑都有备而来,每次批改作业前都把作业自己先做一遍。对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准备。几周下来,我回答不上来的问题就越来越少了。在他们中间,我才深刻的体会到大学老师常常提醒我们的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