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捉迷藏教案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捉迷藏教案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捉迷藏教案

篇1

附:散文诗

捉迷藏

黑夜用长长的手帕,把太阳的眼睛蒙起来了,趁它还在数着:一、二、三、四……颜色们赶紧找个自己喜欢的地方,静悄悄地躲起来。

绿色躲在草丛里,黄色躲在里,红色躲在枫叶里,蓝色躲在天空里,白色躲在云朵里……

大家都躲好了,黑夜就把手帕解开,太阳睁开眼睛,一下子就把它们都找出来啦!

三、活动目标

1.欣赏散文诗,初步感受散文诗的优美。

2.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学习用诗中的语言回答问题。

3.尝试运用已有的经验,扩展散文诗的内容。

四、活动重、难点

幼儿能用诗中的语言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并能尝试运用已有经验进行仿编散文诗。

五、活动准备

1.配乐录音磁带,录音机。

2.根据内容制作的电脑动画。

3.红、黄、蓝、绿和白色标记多张。

六、活动过程

(一)初步欣赏散文诗

1.师:小朋友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你们喜欢玩吗?今天,太阳公公也来到了我们教室里(出示太阳的图片),它也想玩这个游戏,它会和谁一起玩呢?

【评析:以幼儿喜欢的游戏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和期待。】

2.播放散文诗,幼儿完整地欣赏散文诗。

3.指导幼儿了解散文诗的名字和诗中的主要角色。

师:谁能告诉老师,这首散文诗的名字叫什么?诗里面都讲到了谁?

4.师:小朋友听完这首散文诗,觉得什么地方最有趣、最美?

【评析:幼儿发表自己的见解,允许幼儿有多种看法,不束缚孩子的思维与想法,也不强行灌输老师的观点与看法,幼儿只要愿意说,能基本上用诗中的句子来进行表达,就是一种进步,就给予表扬与赞同。】

(二)再次欣赏散文诗全文

1.再次播放散文诗,幼儿欣赏。

师:小朋友这次可要仔细听好了,听完散文诗,老师这里还有许多问题想要请小朋友来帮解决呢!(配上电脑动画播放散文诗。)

师:谁把太阳公公的眼睛蒙起来了?用什么蒙的?太阳数数时,颜色们是怎么办的?哪几种颜色躲起来了?躲到了哪里?绿色为什么要躲在草丛里?黄色为什么要躲在里?红色为什么要躲在枫叶里?蓝色为什么要躲在天空里?白色为什么要躲在云朵里?太阳找到它们了吗?

【评析:此处重点让幼儿尽量用散文诗中的句子来进行回答,以此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散文诗的内容。幼儿在回答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就让其去寻求小朋友的帮助,一边培养了孩子的交往能力,同时又培养了孩子遇到困难互帮互助的良好品质。】

2.再次播放动画,幼儿欣赏散文诗,感受散文诗的优美。

师:这么美的一首散文诗,你们喜欢吗?让我们再静静地倾听一遍。

(三)幼儿学念散文诗

播放动画,幼儿边看边念。(遇到困难时,师相机给予提示。)

【评析:让幼儿学念散文诗两遍,幼儿念散文诗时帮助他们配上优美的音乐,让他们在一定的意境中体会并表达出散文诗的“美”。】

(四)游戏:捉迷藏

1.师:刚才小朋友们一起念了这首优美的散文诗,老师听了以后,也想向颜色们一样来玩一玩捉迷藏的游戏,你们想参加吗?

2.分发颜色标记,请一组孩子上来玩游戏。(播放散文诗,指导幼儿根据散文诗的节奏来玩游戏。)

【评析: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们在玩耍中彰显着自己的个性与特点;在玩耍中日积月累地吸收消化着知识;在玩耍中迸发出各种叫我觉得不可思议的举动。游戏又把孩子的注意力全部都吸引过来了。根据孩子的这一天性我设计了让幼儿玩“捉迷藏”这一环节。】

(1)幼儿根据散文诗内容躲藏好以后,“太阳”边找边说:“红(黄、绿、蓝、白)孩子,你在哪里?

(2)幼儿回答:“哎,我在这儿。”

(五)发散思维,仿编散文诗

1.颜色宝宝除了躲进了草丛、、枫叶、天空、云朵里,想一想它们还可能会躲到哪里?

2.指导幼儿创编。

【评析:最后的创编考查了孩子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能力,孩子可以尝试将自己喜欢的事物编到诗中,教师适当地给予表扬与鼓励,让孩子在创编的过程中体会到自由编诗的乐趣。】

篇2

1 学会a o e3个单韵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 认识四线格,学习使用四线格。

教学过程:

一 芝麻开门

1听说过《阿里巴巴》的故事吗?想知道芝麻开门的口诀吗?请看

儿歌:汉语拼音用处大,学习生字需要它,帮助学好普通话,我们决心学好它。

2只要你掌握了芝麻开门的秘诀,就能去挖掘科学知识的宝藏。

二 看图激趣

茂密丛中几座房,青草河边一条溪。对岸有只大公鸡,喔喔喔喔大声啼。

它叫醒了谁呢?

叫醒了小姑娘,她在河边啊啊啊地练唱;

叫醒了大白鹅,它在河里快乐地游泳;

叫醒了小鸭子,它在水里愉快地戏耍;

让学生看图后畅所欲言。

三 捉迷藏游戏

这幅优美的山村图中藏了a o e 3个字母,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

让学生初步感知a o e 的音和形。

四 学习a o e 的发音

1老师边读边讲发音方法,学生观察模仿,体会发音要领,反复练读。注意口形不能变。

2编顺口溜帮助记忆发音方法:

张大嘴巴aaa,拢圆嘴巴ooo,嘴巴扁小eee.

五 指导a o e 的书写

1记住形

找出图中与a o e 字形相似的部分,念儿歌:

圆圆脸蛋羊角辫,张大嘴巴aaa;

太阳出来红通通,公鸡一叫ooo;

清清河水一只鹅,水中倒影eee.

2正确书写

认识四线格后讲清a o e 的笔画笔顺及占格位置。

教师示范,学生仿写。

六 知识晚餐

回家做a o e的卡片,再读给爸爸妈妈听。

小学汉语拼音教学教案二

教学目标:

1、学会i u ü 3个单韵母和y w 2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整体认读音节yi wu y ü 。

3、掌握i u ü yi wu y ü 的四声,能直接读出它们带调的音。

4、培养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i u ü y w yi wu yu的发音和带调读法。

教学难点:读准 i u ü 的第二声和第三声。

教学准备:字母卡片和四声的帽子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尝试探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玩“戴帽子读拼音”的游戏,复习a o e的四声。(把四个声调做成四顶帽子,分别戴在代表a o e的同学头上。)

二、学习i u ü

1、看插图谈话引出本课。

2、出示i u ü 三个单韵母,请学生在图中找到它们。

3、指名尝试读i u ü 的音,教师注意听其发音观察口形。读得好的要特别表扬,并请他给全班同学带读,激发学习兴趣。

4、通过自由读、同桌互读、开火车读等形式巩固。

5、学习四声。

(1)出示i u ü 的四声,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了什么?

(2)说说为什么 i 上标凋要去点, ü 上标调不去点。

(3)自学它们的四声,把学会的大声地读给大家听,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

(4)通过同桌读、做游戏、分组竞赛等形式巩固i u ü 的四声。

三、学习y w

1、出示声母y w,请小朋友在图中找出。

2、指名试读,指出读得又对又不对,想听听到底怎么读吗?听老师范读,发现有什么不同。

3、通过男女分读、师生合作读来区分i --y u--w

四、学习 yi wu y ü 及四声

1、出示yi wu y ü 三个音节,问有什么发现?

2、教师顺势教顺口溜:大y 带小i ,大w 带小 u ,小 ü 没人带,急得直掉泪,大y走过来,擦去两颗泪,不哭不哭我来带。想想 ü 上两点哪儿去了?

3、想想:y和i w 和u y和 ü 在一起回怎么念呢?提示:可以看看课文插图。

4、指名尝试读,并说说怎么学会的,正音的同时多表扬多鼓励。同时学习插图中的三个音节(或音节词).

5、 用各种形式练读四声。(引导发现这些音节声调标在哪儿,初步了解标调规则)

6、巩固练习

分别用yi wu y ü 这三个音节组词、说话,看谁说得好、说得多。

篇3

2、认真备课,优化课堂结构。

音乐教师能做到认真分析教材,分课时备课,突出重、难点及解决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各年级段的特点,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本学期每位老师都开了校级公开课:虞胡敏《捉迷藏》,王蒙蒙《踩雨》,麻小菊《魔法师的弟子》,郑秀萍《小蜻蜓》;在整个课堂音乐教学中,还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难点。

3、认真抓好教学常规工作,开好每一次教研组会议,检查督促备课、按要求撰写教案,进行教学常规的规范和检查,对发现不足之处立即纠正。

4、抓好培训学习。本组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自己订阅各类有关音乐教学的刊物进行自学。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有关业务学习,开展听课活动,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篇4

“满堂灌”式的教法已不可取,其违背了启发式教学的原则,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剥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权,故大家弃而远之。然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 却又浮出一种“满堂问”的现象。有些老师把提问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混为一谈,认为只要课堂越热闹就越好,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等同于“满堂问”,导致课堂教学以“满堂问”代替“满堂灌”。主要表现在:(1) 教师只求“表面热闹”,盲目追求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数量,教师提问过于泛滥,所设计的问题欠合理性和科学性,提问随意性大,缺乏精心设计与合理安排,忽视了对重点、难点的讲解,忽视了对学生课堂教学参与度的分析;(2) 提问的方式单一,一味地追求课堂气氛,缺乏提问的艺术性,就连简单易懂的知识都要设计几个不必要的小问题,造成整个课堂都是老师不停地问,学生机械的回答,没有区分学生的参与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是实质性参与还是形式性参与。事实上,启发式教学是要求在教师的诱导、点拨下,使学生通过亲自尝试去探索发现问题和规律,提问式教学是贯彻启发性原则的有效手段,但两者不能同等。其实,教学并不是越热闹就越好,也不是笑声越多就越好,安静、有序的愉快课堂气氛也是新课程所刻意追求的,“活而不乱”、“问而不滥”才是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追求的理想目标。所以,在教学中,我们教师所提的问题必须要精心设计,环环想扣,切勿过滥。

误区之二:以“少讲少练”代替“精讲精练”

新教材中的内容看似简单,其实每节内容蕴含的知识面都很广,但不少教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不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讲解,只会照本宣科,以学生模仿练习为主,练习的题目无针对性、概括性、层次性,重复题型多次出现,学生机械地套公式、定理,老师缺乏必要的精讲点拨,使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更甚者,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已不敢张口说话,对“讲”很忌讳,把“少讲”或“不讲”作为平时教学的一个原则。平时听课中发现,有的老师该讲的不敢讲,本来老师一句话就可以点明的问题,非要跟学生“兜圈子”“捉迷藏”,似乎都较着劲比谁更“少言寡语”,因为他们知道,讲了就会有“灌输”“填鸭”之嫌。其实,教师该引的还要引,该问的还要问,该点的还要点,该讲的还是要讲,方能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样,有的教师不单“少讲”,还“少练”,担心多练了有“增负”之嫌,把“精练”错误地理解为“少练”,这种做法也是错的。

误区之三:以《教师教学用书》或《教案用书》代替备课笔记

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只看《教师教学用书》,不细心钻研教学大纲教材,不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以《教师教学用书》代替备课笔记,甚至有的教师上课时干脆只带《教案设计用书》,从而导致课堂教学脱离教学实际,教学无针对性。事实上,《教学用书》与备课笔记是两码事,切不能等同视之。《教学用书》是用来帮助教师分析教材难点,把握教材深度,提供处理教材的方法,是指导性的参考用书,教师应根据自己的理论水平,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精心设计教案,把知识传授和能力的培养具体落实到每一节课,在教学中,教师要始终抓住课本这个“纲”,认真钻研和熟悉教材,在课本上狠下苦功,把蕴藏在教材中那些隐含的知识挖掘出来,充分备好每一节课,写好每一个设计教案,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培养学生的钻研能力。《教师教学用书》只是教学的宏观指导,而备课教案却是教学的微观落实,只有把宏观指导和微观落实统一起来,我们方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误区之四:只重视教法改革而忽视学法指导

长期以来,数学教学改革都偏重于对教法的研究,而对于学生是如何学习的,学生的活动是如何安排的,往往较少问津。多数中青年教师的基本功很扎实,素质很好,知识面也很广,并勇于改进教法,但在改进教法的同时却忽视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使教学效果不能长时间地得以巩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的提高不快。

当前,教学方法改革中的一个新发展趋向,就是教法改革与学法改革相结合,以研究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作为创建现代化教学方法的前提,寓学法于教法之中,把学法研究的着眼点放到纵向的教法改革与横向的教法改革的交汇处,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法指导应该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因而我们教师在教法改革中切莫忽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要教会学生好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习能做到事半功倍。

那么,如何才能走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误区呢?

二、认真学习,加强研究,走出误区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素质,是走出误区的保障。

本次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比以前更高,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与参与是推行新课程的前提,因为他们最终决定着课程实施的走向,而教师的素质高低是课改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因此,教师必须加强理论学习,认真钻研数学教学法、数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基础理论。在教学艺术上,要立足实际,不断创新;在教学改革上,要认真研究,结合实际,仿中求新,用中求实,把学习、教学、科研融为一体,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和教学水平,克服教学改革中的盲目性,走出课改误区,推动课改顺利进行。

篇5

在实习期间,最大的感受就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很大。记得我给幼儿们上的第一堂音乐课,当我写好教案,认真的教他们唱歌,我以为那节课上的不必要太完美,但至少自己会觉得很从容,可事实却不是这样。幼儿们刚开始还可以跟着你唱,可到后面声音越来越小,以至于有些小朋友伴着我的琴声都睡着了……那一刻,我真的是有些无地自容了。指导老师见我有些泄气,忙着安慰我说以后会好的,然后她告诉我,小孩子对一件事物的注意力只有短短的几分钟时间,所以上的课必须得引起他们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老师让我边唱歌边做一些相应的动作,这样他们记得会比较快一些。照着老师的方法教了几遍,果然有效果,孩子们一个个都兴奋起来了,跟着我边唱边跳,很快就学会了一首歌。由此可见,老师对上课时间的把握,对幼儿情绪的调动,幼儿注意力的集中,课堂秩序的维持等都必须要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和控制能力。

篇6

二、凸现亮点,大胆表现

“亮点”是孩子在活动中最有热情、最感兴趣的环节,也应该是教师在设计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样的“亮点”需要我们教师在设计和教学中给予充分的关注,努力创设好的情境,安排多一点时间,为孩子构建表现的舞台,充分展现孩子的风釆。为了突显活动亮点,将绘本与美术有机融合。我反复斟酌,最后我把这次活动的“亮点”定在“欣赏绘本”和“展示评价”这两大环节,于是,我在欣赏部分,充分运用了多媒体的先进技术,通过“聚焦灯”的放大、多媒体的组合、优美音乐的配合等手段,使欣赏部分入境、入情、入诗,为幼儿创作打下坚实基础。在“展示评价”环节,我精心准备了三幅巨大名画作为作品展示背景,为孩子的想象表述提供支架。孩子们想将创作好的作品贴到哪张“名画”就贴到哪张上,接着我让他们说一说“你的猫在干什么”。大家争先恐后地说:“我的猫卷曲在蒙娜丽莎的怀里睡觉,很甜蜜。”“我的猫站在树顶上眺望,它好像在看妈妈有没有回来。”“我的猫躲在门后面想玩捉迷藏的游戏。”“我的猫在抓老鼠……”让我难以忘怀的是有一个孩子说:“我的猫盖住丫狗,因为名画里有许多狗,没有猫,所以盖住它。”瞧!孩子们因为有了“名画”的大背景,畅说得很开心,在孩子的眼中每一只猫都有了生命和情感、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孩子们不仅获得了成功的体验而且也打开了更宽广的想象空间。

三、开放教学,不怕冒险

“犹抱琵琶半遮面”是我第一次试教后大家对我的评价。的确,我在教学中想开放又担心孩子出不了效果,导致的结果是教学活动缺乏个性和活力。在老师们的建议下,我取消了欣赏后的示范画猫,同时在欣赏吋,我将问题设计得更开放更注重艺术的想象,如:看椅子上的感觉如何?它的姿态好像告诉你什么……调整后的教学让我收获了意外的惊喜。在教学中,我为孩子们稚嫩大胆的线条而喝彩,为孩子们无所羁绊的构图而感动,为孩子们想象奇特的画面而惊叹,我们陶醉于欣赏真正属于孩子个性的作品,孩子们是真正天生的艺术家!相信孩子!相信自己!

附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1 学习从五官局部开始向整体头的画法。

2 在看看、找找、演演、画画等多种形式中欣赏猫的不同动态,并能运用简单的线条创作表现。

3 体验想象创作的乐趣和成功感。

活动准备

教师:《藏在名画里的猫》课件,《收割季节中的一餐》《侍女》《蒙娜丽莎的微笑》大幅背景画。

幼儿:黑笔、白纸、剪刀、浆糊。

活动过程

1 谜语游戏,学习从局部到整体的画法。

导语:一根圆柱子(鼻子),挂着两个小钩子(嘴巴),旁边各有一个黑珠子(眼睛),下面摆着细棍子(胡须),住在一间圆房子(头),屋顶两个尖窗子(耳朵),猜猜是什么小动物。

师:今天老师画猫的方法和你平时画猫的方法有什么不一样?是从什么地方开始画的?

2 创设情景,利用多媒体放大绘本,欣赏不同动态的猫。

导语:今天这只猫不但藏在故事里,它还藏在——?

(出示绘本封面《藏在名画里的猫》)

(1)教师讲故事,幼儿每找到一只猫后就放大图片,欣赏猫的不同动态。

(2)教师继续讲故事从第三、四、五页《梵高的椅子》《庭院中的女人和小孩》《热带雨林之虎》,运用对比,找出画中的不同。

提问:猫咪们为什么要尖叫起来,它们看到了什么?椅子上有只猫在干什么?你觉得它睡在椅子上的感觉如何?

师:还有什么地方有猫?它的姿态好像在干什么?

师:猫味们在名画中看到了自己,这时他们的心情觉得怎样?

3 提供背景,幼儿创作不同动态的猫贴在相应的场景中。

(1)欣赏三幅画。

第一幅:在纽约,菲莉西玛看到一幅画《收割季节中的一餐》,画上的人们在干什么?有没有猫?第二幅:在马德里的美术馆里,菲莉西玛看到一幅画《侍女》,画上有谁?有狗却没有猫。第三幅:到了巴黎,菲莉西玛去欣赏一位夫人的美丽画像《蒙娜丽莎的微笑》,上面有猫吗?

(2)幼儿交流讨论,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示范画出猫睡觉的姿态。

(3)播放轻音乐,幼儿边听,边在白纸上用黑笔画猫,画好后用剪刀剪下来贴在名画背景上。

篇7

对于如何开展情境教学,捷克民主教育家扬?阿姆斯?夸美纽斯曾说过:“知识始于感官”、“在能力允许的范围内,所有事物应尽可能地放在感官之前,看得见的放在视官之前,听得见的放到听官之前。”当然,这仅是情境的第一个维数:“意境”,它是幼儿开展有意味学习的感知环境。情境的另一个维数则是“情感”,幼师必须晓之以情,用外在的情感触发幼儿的学习欲望,这是小班语言活动的情感前提。

如何在小班语言活动中应用情境教学?从操作看,方法有很多,既可以直观“还原”,也可以模拟情境,让幼儿轻轻松松地开展语言活动;也可以借助其他经验与技术,如通过卡通电影和投影、音像等先进技术来创造情境氛围,还可以采取换元替代法,想方设法将满足语言活动需要的情境创造出来。

一、直观演示,丰富情境

语言活动必须建立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于还未对世界形成深刻认识的幼儿来说,单方向的语言教学往往无济于事,只有在特殊的情境中心领神会,从外在形象的感性认知升华到内在抽象的理性领悟,才能提高他们的语言学习效率。

直观演示法就能很好的达到这个要求,其中应用多媒体、展示实物与投影、集体实践、绘画美术的辅助等方法,在小班的语言教学中通常都行之有效。如在教案“小兔吃了笑哈哈”中,老师通过在电影院的每个座位上放一个字宝宝,让小朋友按照手中的字宝宝去寻找座位,这种“捉迷藏”式的游戏教学无形之中增加了幼儿对语言文字的乐趣,教学也就顺理成章的展开了。

我们还可以通过看木偶戏、皮影戏,在愉悦的气氛下使幼儿对其词、歌曲产生兴趣,这时,老师打开录音机,放几首富有活泼、愉快的音乐,并重复刚才的语言环境,慢慢指导幼儿翻书,跟随录音边划指边朗读。两三遍后,由于兴趣与条件反射使然,幼儿在音乐语言的带动下也就活动起来了。

二、想象朗诵,描绘情境

所有活动都具备主客观情境,语言活动也不例外,要想让初生的幼儿理解这些语言内容,最重要的是让他们在大脑中去描绘这些情境。这种描绘,老师是无法替学生做的,只能在恰当的时候进行引导。它必须是幼儿自身视觉、听觉神经的合作协同活动,对所接受的语言、文字、符号所表示的音形构成十分复合条件刺激,从而形成原则意义上对语言的整合,产生二次想象。

比如在朗诵教案“古诗:咏鹅”中,装扮成鹅妈妈的老师与装扮成鹅宝宝的幼儿去游泳的路上,老师可以说:“我亲爱的鹅宝宝,今天的天气真好呀,妈妈带你们到河塘里去游泳吧!”然后伸伸脖子、整理整理羽毛,大开音乐做出划水的动作。通过这些指引动作,不光初步培养了幼儿对古诗的兴趣,而且鹅的形象也就跃然在幼儿脑海之中了。在接下来,结合音乐图像,通过模仿动作,就可以竹简引导幼儿能够感受古诗的韵律并诵读古诗了。

这种创造语言音象复合刺激条件,并促成感官神经的协调进而感知活动的方法就是让幼儿在想象中去读原文。通过想象,幼儿自己的表象积蓄被调动起,并按自己的思考方式,想象出语言活动的主客观情境;通过朗读,进一步加深调整,使之更清楚、更妥当。在引导幼儿想象朗读的时候,老师尤其要注意对所授语言中关键词语进行解释、模仿等点拨式的指引,使之变成生动的、可想象的思维形象,使幼儿对这种语言活动有着更深刻的了解。

三、联系生活,再现情境

南朝刘勰的著作《文心雕龙》中,曾提出“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的观点,意指人受外在的客观事物的影响很容易激发的情感活动,情感活动又会触发语言表达动机,进而提高语言运用的技巧。在小班语言活动中制造富有情感的意境,有效地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幼儿在的感性作用的驱动下,情感素养、想象能力都能得到出乎意料的发展。

生活,是语言之载体。联系生活,再现情境,就是将语言中所表现的生活与幼儿的生活通过老师创建的情境联系起来,将幼儿生活世界的大门打开,加深巩固他们的体验,增加对语言的理解。如儿歌“我们一起过家家”中,通过对幼儿日常生活中父母的模仿,老师可以问:“亲爱的小朋友,刚才‘爸爸妈妈’的表演怎么样啊?像不像你们的爸爸妈妈呢?为什么不像呢?”这样不仅能让幼儿进一步地感觉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还能让他们主动、大方地说出自己与爸爸妈妈的生活小故事,在理解歌曲语言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生活上的理解,一举两得。

四、扮演角色,身临情境

让幼儿站扮演角色参加语言活动,并讲述自己的一些感想,也是情境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由于心理态度的转变,幼儿不仅能将语言活动快速构成表象,还能加深他们对语言内涵的理解。如在教案“三只小羊”里,让学生表演三只小羊和大灰狼,并组织台上台下的互动活动,老师可以说:“怎么样?刚才思维小朋友的表现好不好啊?大家喜欢那只小羊呢?为什么?”最后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组织一些简单的句子给小朋友学习。

当然,适当的扮演角色不但能发挥幼儿的想象能力,也能活跃课堂气氛,但这样的表演也有局限,就是幼儿的不自觉性,不能运用太多,否则浪费了了幼儿真正意义上学习、思考的时间。总的来说,老师通过对语言活动的描述,让幼儿扮演成为故事中的某位角色,这样可以让幼儿站拥有一个新的立场,独立地去思索、体会。

情境教学的产生,给小班语言活动课堂带来蓬勃生机,其趣味性的内容,活泼鲜明的形象,深刻的内在情感,生动的外部意境,以及意味深长的哲学道理,使原本枯燥的语言活动变得极具魅力、趣味且意义非常。另外,情境教学还针对了幼儿既天真又任性,对世界充满好奇却又贪玩好动的心理特点,把他们到情境中来,在追求的属于自己乐趣的同时,激发他们内心中对学习蕴藏的主动性,随着情境的更替,不断地加强语言学习,并通过一步步的优化情境,引导幼儿从切身感受中掌握语言。

参考文献:

篇8

经过两个多月的调试和运行,我对“班班通”电子白板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感受到了这种新型的教学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优越性和资源的丰富性。

“班班通”交互式电子白板将传统的多媒体电脑和黑板的功能整合为一体,电子白板设备具有强大的资源库和多样的工具库,而且很实用、耐用。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在白板上随意地利用各种应用软件,可以随意地使用工具库中的各种工具,如,手电筒、抹布、橡皮擦等功能,像在黑板上一样可以自由地书写和勾画,对讲授的重点内容进行拖拽、放大、旋转、擦除、遮罩等手段。通过这些手段在白板上表现出来的新颖、形象、生动、直观、有趣的知识内容,对听课的学生产生极大的吸引力,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及强烈的求知欲,在开阔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由于“班班通”的应用功能比较齐全,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制作课件,存入电脑,在上课时通过课件的展示,将教学的知识点、板书设计体现得更加清晰,使整堂课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教师还能把多层次、多方位的知识内容集中在一起进行比较认识,增强知识的趣味性。

交互式电子白板最优越的一点是人机互动。教师可在黑板上随意画写,学生也可以在白板上做练习题、画画,上课时老师用“刮奖”“捉迷藏”等游戏方式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只有这样,通过在白板上人机互动、师生交流、生生交流、集体参与的方式更好地实现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中提高效率。

篇9

二、过于追求形式,忽视课堂效果

丰富的课堂形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的学习效果。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学习环境,是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创设的学习环境。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是学生容易掌握教学知识和技能,而且还可以是学生更好的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是原来枯燥无味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兴趣。但有些教师却只师一味的追求课堂形式的多样化,而忽视了知识技能的传授与学生间的合作与探究,一节课下来只见老师使出了十八般武艺,花样迭出,而学生却只是扮演了观众的角色,缺乏思考和创新,达不到教学应有的效果。因此,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有选择有尺度,不能只是追求形式而忽视了课堂效果,否则,只会是抓了芝麻丢了西瓜。

三、教师在课堂上把握不好少讲和不讲的尺度

新课程的改革要求体现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之改变,学生主体地位就决定了教师必须指挥并且要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学习的主人是学生,因此,教师必须把时间还给学生,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探究去学习,教师只有少讲或不讲才能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这也是教师服务于学生学习的主要表现。

现在的课堂,许多教师把少讲和不讲作为平时教学的一个原则,是想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但是,在平时的听课中发现,有的老师该讲的不敢讲,原本老师一句话就能点明的问题,非要和学生“兜圈子”“捉迷藏”似乎都叫着劲比谁更“少言寡语”,因为他们知道,讲了就会有“满堂灌”之嫌,把少讲和不讲绝对化,不能把握少讲和不讲的尺度,导致课堂效果不佳。因此,教师应该明确一节课中哪些知识需要讲,哪些知识不讲,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并不是绝对的不讲,对于学生探讨不出来的疑问教师必须要讲解清楚,而学生通过自学或合作探究能解决的问题教师要做到坚决不讲,这样,才是合理的少讲或是不讲,才能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才能提高课堂效果。

四、在活跃课堂气氛的过程中没有足够的驾驭能力

活跃的课堂气氛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的教师的课堂看起来乱哄哄的,仔细观察发现学生都在探讨、争论,一节课下来,该解决的问题都解决了,课堂效果很明显。而有些教师的课堂仅仅是表面上的活跃,甚至那些“捣乱分子”也在忙于乘机。这些教师就是盲目追求课堂教学中的数量,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课堂教学与度的分析;还有的教师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等同于“满堂问”,也就是说没有区分学生的参与式主动的还是被动的。专家指出,评价课堂教学乱与不乱,要看学生的注意力,如果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行散神不散,这样的课堂不叫乱。因此,活跃的课堂应该是活而不乱。而要让课堂活而不乱,教师不仅要设计出真正可以让学生思维得到发展的教育教案,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要与学生讨论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轻松愉悦的学习到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五、教师不能融入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

篇10

在这段时间,我班组织了一次家长会,通过这次家长会,我初步了解了家长会的流程以及如何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真实情况,这样能帮助家长更好的进行家庭教育。在家长会还没有正式开始的时候,教师可以与家长进行简单交流。如幼儿的自理能力,学习能力等,并适当对家长提一些要求及建议。家长会上,除了将近期主要事务告知家长外,对一些优秀幼儿的表现要进行适当表扬,对个别幼儿也要指出缺点及建议改进的方式方法。在会议结束的时候对会议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家长的支持给予感谢。教师与家长间,幼儿是沟通的桥梁,教师只有关注孩子,了解孩子才能给与家长正确的反馈,幼儿的发展是不断的,无论是在幼儿园或是家里。所以家园有机的合作才能使幼儿得到很好的发展。

10月22日 星期一

又过了一个周末结束了,这周末虽然让我能够在家好好休息调整一下,但是,在我心里,很是想念我班的孩子们,终于再次见到他们,我很是高兴,开始还害怕两天没见,才几岁的小孩,会不会变生疏,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早上到幼儿园,伴随着孩子们和我亲切的打招呼声,我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眨眼间,已经实习接近两个月了,在这里,不仅与孩子们培养了深厚的感情,也每天给孩子们上课了,好动爱闹是幼儿的天性,集中教育活动时间不仅要有好的备课教案,更重要的是懂得如何控制课堂纪律,否则就是含破喉咙也无济于事,所以能让小朋友在上课时候安静的听讲,自己也会觉得很有成就感。每个集中教育活动我都认真备课:熟悉教学内容、结合幼儿年龄特点、精心准备各式各样的教具,尽我最大的努力去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帮助幼儿理解记忆,让她们能快乐的学习知识。当然,在教学活动中我也穿插一些小游戏,以让达到幼儿在玩中学,游戏和充足的活动空间对小班的孩子很重要,这也是小班年龄段特点之一。。小班的年龄特点最突出的是模仿,因此在活动中应强调“可以??还可以??”或“有没有和别人不同的办法?,不断引导他们发挥想象。小班幼儿的认知发展是依靠行为的,因为他们处于直觉行动到具体形象思维的过渡阶段。接纳幼儿“边做边说”或“先做后说”的行为,给予口头和肢体语言一同来表达思想的机会。

12月6日 星期四

时光荏苒,转眼间来三军医大校直幼儿园实习已经三个月了,三个月的实习生活除了工作经验和知识上的丰硕外,最大的收获莫过于“转变”二字。从校园思维模式到职场思维模式的转变,为今后尽快适应融入职场生涯奠定了基矗说到从校园模式到职场思维模式就不得不把角色定位。从进幼儿园开始,就要求自己以老师的标准要求自己,不能将学生行为带到工作环境中,但是在学习新的知识时要保持谦虚的态度。实习让我的思想逐渐成熟,在实习中让我有了更多的思考,有了更深了体会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会继续努力,不断完善自己的不足,提高技能水平。这对我将来学习和就业有很大的启发与帮助。

实习即将结束了,通过三个月的实习,我与老师和幼儿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有万千的不舍。但是天下无不散之筵席,今天的离别只为他日更好的相见。希望以后我再来的时候,我能够展现出一个更优秀的自我,同时祝愿所有老师幸福快乐,所有的孩子们健康成长。

3月10日 星期五

终于开学一周了,我早已经迫不及待的见到我可爱的孩子们了,尤其是当我看到托班的小朋友亲切的叫我李老师的时候,那感觉是多美妙,虽然我现在不教他们了,但是对他们的感情也丝毫不减。

我逐渐认识到,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的效果特别好,他们不仅不会感到厌烦,反而会听的非常认真。将游戏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让幼儿的学习生活充满快乐。在课余时间,我会带幼儿玩手指游戏,带幼儿唱歌,特别是为幼儿设置了“表演节目”“请你来当小老师”这一系类活动,帮助幼儿乐于表现自己和树立自信心。在活动中,我则重点运用借助情境支架帮助幼儿理解活动的内容。比如,在语言活动《捉迷藏》中,我就请了玩偶小花猫参加我们的活动,让幼儿置身于猫崽崽的情境中参加活动,从而使幼儿很好的理解了“上、下、里面”这些方位词。

4月12日 星期四

我已经被分配到大班中来了,在这里,每天的上课成为了更重要的内容,在这里,我每周都要有三天的时间给孩子们上课,同时,大班的指导老师在教学上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帮我分析上课的每一个环节,她精益求精甚至每个细节都会给我更好的意见,如何更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更容易的发现老师的意图,接受新的知识等等,当我讲完课的时候,她还和我一起分析,我在上课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帮我一起总结,让我在教学实践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把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地综合运用于实际教育工作。在实践中检验、巩固、提高、丰富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

5月3日 星期四

在实习期间,最大的感受就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很大。当我写好一份教案,认真地在脑海模拟几次上课的流程和情景后,我以为那节课可以上的很好了,但事实却不是这样。上课时间的把握,各个步骤的衔接,幼儿情绪的调动,课堂秩序的维持等不确定的因素,对教师的组织能力和控制能力提出了比我想象中更高的要求。而这些也是我以后要注意和提高的,再把我在大班实习这些日子的点点滴滴串联起来,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的观念,我的心态,我的能力在逐渐地发生变化,从中也领悟到作为一名新老师,一定要戒骄戒躁,要时刻以一种学习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工作,注重经验的积累,注重观察有经验的老师是如何上课的,并借鉴她们好的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也是必经的过程,如果自己的态度谦虚,观察仔细,吸收得当,那么,就一定能够取得进步,得到提高和发展。

篇11

听课是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能力一个好方法,新教师只有多听课才能够逐渐积累经验,所以对每次听课的机会我都十分珍惜,听课的主要对象是一些工作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这期间我听了很多 课,我的收获很大,逐步把握了一些上课的技巧。

这次实习,虽然我的主要工作是教学,可我觉得在实习中,我做的更多是保育工作,也许是因为我在大班,在教学上,我上过几个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如:1、我们的语言不够美丽,不够吸引小朋友,表情,动作不丰富,不够感染小朋友,可能是自己的一些不足,没有做到适度的夸张,2、评价语言过少,3、没有照顾到每个孩子,由于不太了解班上的幼儿,因而没有很好做到因材施教,对亲外答案和突发行为和语言,不能迅速的灵活地应答和处理,以上3点是我自己反思后小结才出来的,做到不够地方我们,我们同学之间在一起交流的时候,他们说自己也有这些不足,我也问过老师,得出结论大部分是因为我们新手老师造成的,慢慢磨练会让我们这些不足得到改进。 在保育方面,这几周我做了很多从来没有过的事情,也学会不少,比如说:哄他们睡觉,隔毛巾,梳头发等,我们同学聊天时说道,我们是提前体验做妈妈的生活,为以后做准备,像这些琐碎的生活常规事情,每天都要做,我觉得可以练习一个人的耐心,忍耐心,恒心,细心等等对于人的性格确实有些帮助。

我做好的方面或者说是基本令自己满意的方面在于:

1、对于教学活动态度认真,备课和准备充分

2、虚心请教和接受指导老师的建议与指导,

3、组织活动时教态比较自然,语言清楚声音语速适度。

4、课后认真总结课堂上的成功的地方和不足之处。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好比一把把锁,老师就是开启那把锁的主人。

在这三个月里,从老师们身上,我看到了为人师表散发出的耀眼光芒,给了我实习生活带很多启发性的思维。以前总会以为当一位幼儿老师肯定很好玩,很轻松,但来到这里我改变了这个想法,每次上完一堂课我都有深的感触:想要当好一名好的幼师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看着带课老师给孩子门上课,我认真的学习她的上课方式和管理课堂纪律的方法。即使这样,我还是遇到了很多课本上没有学过的东西。虽然我在实习期间很忙碌,但感觉到很充实。同时也明白了一件事,要做个好老师除了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以外,还必须要有其他课外知识,这样才可以让你的学生在和你闹在一起之外还能尊敬你。这个时候才知道,其实幼师还是很好当的,只要你用正心态去对待。就在这样忙碌的实习生活里,一年也就这样过去了。这一年经历的每一天,都已在我心中留下了永久的印记,因为这是见证我这样一个全新的成长。使我认识到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时间就是这样无情,头也不回的流逝掉,是的,谁都不愿意被时间丢下.而我们也随着时间的流走一点一点的成长.而曾经的纯真也随着风雨的磨灭转变得成熟.也许这正是成长的代价。每经历过一次,收获就多一些,成长也就又迈进一步。

学前教育实习报告范文【二】

实习地点:xx

实习班级:xx班

指导教师:xx

实习目的:能将在学校学习的基本知识和理论知识更好地运用于实践。初步获得从事幼教工作的实际能力,比如:如何与幼儿相处,如何很好地控制幼儿的小课堂,掌握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方法。

一、实习内容

(一)保育工作

进入幼儿园的第一天,我对保育工作的内容不是很清楚。一整天,我都在认真观察并且学习,了解作为一个保育老师应该做什么,到底怎么做。第二天我很快进入了状态,在接下来的一周,我进行了保育工作。 每天早上到园以后,我都会按时进行各方面的消毒工作,包括玩具、图书、橱柜、餐具等。但保育老师需要做的事并不仅仅是消毒,小到一件小事老师都要提醒幼儿,如:户外活动要注意幼儿的安全;热时,提醒幼儿减衣服;喝水时,不说话以免被水呛到等等。在这些细小的方面需要老师细心、耐心的帮助每个幼儿。午睡时要注意到会尿床的幼儿,定时叫他起床上厕所,来培养他不尿床的好习惯。虽然只是一周的保育工作实习,让我知道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幼儿老师必 须从一点一滴的保育工作做起。

(二)听课见习

听课是提高自己教学能力的一个好办法。听课时,做好听课记录,谈听课的感想。多听课才能多积累经验,取长补短,所以对于每次的听课机会我都十分珍惜。我听过的课程有语言活动《我的本领大》、社会活动《成长小相册》、数学活动《谁的号码牌不见了》、音乐活动《我上幼儿园》、数学活动《快乐幼儿园》、美术活动《有趣的手印》、语言活动《小乌龟上幼儿园》、数学活动《比高矮》、音乐活动《小牙刷》。听过很多节课后,收获很大,逐步掌握了一些上课的技巧。我懂得了上课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随机应变处理幼儿各种怪异的提问,让幼儿觉得老师什么都懂。

(三)课堂教学

来到幼儿园实习已经是第三周了。接下来的时间里我的主要任务就是课堂教学的实习。幼儿生来具有的天性就是好动爱闹,集中教育活动时不仅要有好的备课教案,更重要的是懂得如何控制课堂纪律,否则就是喊破喉咙也无济于事,所以能让小朋友在上课的时候安静地听讲,自己也会觉得很有成就感。

记得我的第一次集中教育活动是语言活动《拔萝卜》。尽管我用了两天的时间来准备我的教案和教具,但在第一次面对幼儿上课时,我还是那么的手足无措。对他们提出的问题难以回答,又没有整顿好课堂纪律。我准备了20分钟的教案,到实际上课我只用了7分钟就讲完了。经过我的反思找到的原因主要是我讲课时语速太快,幼儿说 的时间几乎没有。语言课本来就是发展幼儿的语言,而我却恰恰忽略了让幼儿多说,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个环节。课后和幼儿闲聊时,发现幼儿根本不知道我讲的是《拔萝卜》,只有个别幼儿知道其中的一小部分。这次讲课是我最糟糕的一次,让我反思到我没有照顾到每个幼儿,只有个别幼儿在听,我没有等幼儿集中注意力再开始讲课。这次让我知道课前做一个小游戏,能把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到老师身上,这样可以更好地开展教学。

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我不断积累经验。在一次美术活动《漂亮的纸杯花》中,我很好地把示范、讲解融合到一起。先出示纸杯让幼儿自由说出纸杯可以用来干什么,然后给出成品让幼儿欣赏,最后一步一步示范给幼儿。这次教学我照顾到了每个幼儿,他们也很好的掌握了操作技巧,并且通过他们丰富的想象力给纸杯花进行了装饰。这次课和第一次相比,我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让我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加充满信心。

(四)家园联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配合,共同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家园合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实习期间,我注意观察我的指导教师与家长的交流和沟通,争取在每个家长来接孩子离园时,都要简要地跟他们汇报一下今天幼儿的在园表现情况。

二、实习体会

时间过得太快,幼儿园的实习结束了。回顾这些日子,我学到了许多幼儿园的实际操作,达到了预先的实习目的,完成了实习任务,让我对幼儿园和幼儿有了一定的认识。首先我知道了对待每一个幼儿必须要用心去倾听,这是与幼儿沟通的有效方法。其次,教师要组织好一个课堂并不只是准备好教案就可以,还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做到以幼儿的兴趣为主。比如,在我组织的健康活动《保护眼睛》中,用谜语导入,很好地抓住了幼儿的好奇心来开展活动,这让这次的课堂效果很好。当然,将游戏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也是这次实习让我受益匪浅的。比如,在语言活动《捉迷藏》中,我就请了手偶豆豆参加我们的活动,让幼儿置身于情景中参加活动,从而使幼儿很好的理解“上、下、里面”等这些方位词。

篇12

“落花人独立”,或许只有在秋日孑然独立时,那些金黄的记忆才会如潮水般袭来。活动时间尝试着去爬那高高的双杠。原是想回忆小时候赢得双杠游戏冠军的自豪,未曾想到高高的双杠拒绝了我的攀爬。不想自讨没趣,于是去采摘勾勾草。柔软却坚韧的勾勾草是少年的梦。当年在夕阳下的操场上,我们坐在草堆中,将那儿时的游戏玩了一遍又一遍,未曾说累。而今,走在草丛中,我却再也找不回当年的记忆,当年的笑靥。是时令不对,还是我已辨不出勾勾草的容颜。是勾勾草和我玩捉迷藏,还是多年无人问津,早已迂出这片荒芜的土地。我不知道。好不容易凭往昔记忆找出些来,却再无任何坚韧可言,一拉便碎。我强忍住泪水,不在人前流淌,撅起小嘴,愤愤地将手中仅存的草根狠狠掷出。我的夏天,那个欢乐潇洒高歌的夏日已经过去。唯有将自己融入到秋温暖而又凄厉的风中,放声哭泣。

秋日似乎总是同回忆联系在一起。面对秋的回忆,很多人习惯了萧瑟凄寒的冷色调。其实人的生命便如那循环反复的四季,总有展颜开怀的欢乐场景,也有愁眉紧锁的悠长太息。一切皆是常态。昨日只是一片灰黄的记忆,那些过去的遗憾已成了永远的记忆,流逝的日子会像片片凋零的落叶与花瓣一同裹夹着渐行渐远的青春与烂漫。但过去终究已是辽远的回忆,时间的大钟永远写的是现在。把握它,将今日的秋色收藏于胸,不再错过秋阳的温暖,不再错过绿意的生机,尽管这一路仍有雨飘在胸前,风雨在耳畔。

将这无际的漫想收回,重新望向那深绿丛中,心中那一些惆怅不觉地随风逝去。总会有无限的生机绿意在熹微但坚定的前方。

(指导教师刘吉英)

点 评

秋日是最引人遐想的日子,但自古以来的文章大多都逃脱不了或悲秋或喜秋的基调。作者却能另辟蹊径,在悲喜之中找到一个感情的平衡点,用诗意而清醒的笔调自由漫想秋日,深刻领悟人生。其实作者一开始就是把自己内心淡淡的愁绪融入了对秋景喜悦的描绘之中。从文章起笔,我们就仿佛看到了秋如诗意空灵、素雅优美的女子,轻蹙愁眉,徐徐独行地出场。文章主体从秋阳写到秋叶秋风,再写到秋雨,用生动美妙的文笔,将秋日之景写得极其鲜活灵动,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都能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物我相融的美妙感受。作者细腻描绘了秋阳的美丽忧伤,秋叶的平凡葱茏,秋风的灵动起舞,秋雨的轻扬纯净……传达了作者对秋日深深的迷恋和淡淡的忧伤。接着以秋日孑然独立的情境,展开了有关童年的美好清纯的回忆,自然流露了对一去不返的童年生活的眷念和不舍。但可贵的是,作者并没有沉溺在这种童年流逝的忧伤感中,而是表现了长大后的自己对人生的成熟、清醒与豁达的态度,作者用充满哲理的语言“但过去终究已是辽远的回忆,时间的大钟永远写的是现在”,提醒、告诫自己和读者要好好把握现在。忧伤惆怅的情绪到此自然地得到了释放,作者的心情也美丽生动起来。但因为作者想要传递的感情并不是很明朗,所以文章中的秋景给人的更多的是单方面的美感十足,秋日景物特点不能更集中更好地为主题服务,与主题感情融合。

篇13

   本学期,继续做好电教员和学科教师的计算机专题培训。

   1、四月份在爱达花园小学,电教中心组织了全区中小学电教员专业培训活动,对电教员进行了《ASP动态网站制作入门》的培训。通过这次学习,让电教员初步认识ASP动态网站制作的知识,并掌握一定的制作技能。

   2、幼儿园骨干教师在学习了Authorware等软件的基础上,本学期又举办了一期幼儿园骨干教师FLASH课件制作学习培训班,教师结合自己设计的教案,在学习过程中边构思边实践,下半年将举行了幼儿园教师课件竞赛,并将获奖课件用于课堂教学,进行教学研究。

   3、在做好教师培训工作的同时,我区积极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的研究活动。5月20日,在南京市世纪星幼儿园举行了幼儿园获奖课件教学研讨活动。世纪星幼儿园的韦明兰老师,春晖幼儿园谢维东老师为大家提供了小班活动《捉迷藏》、大班活动《鼠小弟的小背心》。观摩的教师分为三组从两条线索“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对教学有何促进作用?”“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幼教时,如何给予孩子探究的空间?” 进行了热烈的研讨。通过这次研讨活动,老师们进一步明确了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的关系。

   4、建邺区幼儿园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教学的研究有以下特点:一是培训先行,让一批骨干教师熟练掌握课件制作技能;二是亲身实践,教师接受培训后,根据课堂教学的需求,设计和制作课件,并参与区级评比;三是课例研讨,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不能停留在课件制作的层面上,要让技术与教学有效结合,必须结合课例进行深入的研究。在世纪星幼儿园举行的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教学的研讨活动,就是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进行的。

   5、先后两次在南湖二中举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研讨活动。5月26日,历史教师湛蓝开了一节《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研讨课;6月9日,语文教师崔霞开了一节《背起行囊走四方》研讨课。在这两节课上,教师从学科教学的角度出发,为学生提供图片、视频、文字等丰富的网络资源,这些内容紧扣教学需求,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满足了学生的求知需求,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带着任务自由浏览,为自主学习创设了条件。

   6、在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研活动过程中,我们认为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并不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唯一形式,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存在于教与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如教师备课、学生预习、课堂教学、学习拓展、综合实践等。下学期,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讨形式将多样化一些。

   二、以集体视导为契机,做好对学校电教设备使用情况的检查工作。

   我区每个月都安排集体视导中小学活动,电教中心和教研室一起集中视导。在视导工作中,认真做好对学校电教设备使用情况的检查工作。主要有:学校小推车的使用,多功能教室的使用,机房的使用。同时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以及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校本研究的展开调研。在调查和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日常教学中,不少教师还不能自觉地使用电教设备,而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还有待加强。

   三、对“十五”电教课题进行了跟踪,积极参与,协助学校做好“十五”课题的结题工作。

   我区共有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6所, 4所学校有“十五”电教课题,为了确保他们在上级部门的要求下顺利结题,我们对这些学校经常进行督促指导,先后两次组织了结题前的动员工作。6月14日,我区第五幼儿园顺利按期完成课题的结题工作,受到专家组的一致好评。

   在指导学校开展课题研究的同时,作为区级电教中心,也正在准备对“如何将视频教学资料运用于学科教研活动”进行研究,本学期已经收集了5-6节课例。

   四、积极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竞赛活动,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

   参加教育部举办的中小学电脑制作大赛,获南京市一等奖31名、二等奖30名、三等奖36名,共计获奖97人次,其中一等奖的获奖人数名列全市第二。

   五、维护和使用建邺教育网站,确保网络的通畅和更新。

友情链接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