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宏观经济分析报告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宏观经济分析报告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宏观经济分析报告

篇1

经济从偏快走向过热

1.经济走势前高后低,还是偏快?

有专家从经济周期的角度分析中国的经济走势,认为2011年和"十二五"时期,虽然进入了一个新的周期适度增长区间,但宏观调控的侧重点依旧是使经济走稳,防止经济从偏快转向过热。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各地发展经济热情较高,前期出台的振兴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保障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加快城镇化建设,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等政策措施和各项区域发展战略正在发挥作用,再加上地方政府换届,这是一个快速上升的趋势,因此,要防止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

2.投资消费失衡带来产能过剩

有专家指出,投资和消费严重的失衡,实际上意味着这一轮的增长主要是依靠投资和重化工业带动,前几年出口也是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当出口因为国际金融危机受阻,又通过提高投资率来弥补这个缺口,这就使得投资和消费进一步失衡。严重的产能过剩不仅会导致市场恶性竞争、企业效益下滑,发展到一定程度,会造成许多企业巨额亏损甚至倒闭,导致上下游产业链瘫痪,银行信贷风险加大等一系列问题。

有专家进一步指出,根据各地公布的"十二五"规划的预期目标,全国经济增长率是7%,而各省、市、自治区"十二五"时期的预期增长目标统计,24个省市经济增长率在10%以上,其中有13个省市要求五年翻一番或者是力争五年翻一番。有学者对各省市的加权平均,经济增长率大概是在10.5%,超过"十二五"规划7%的50%,这个高增长又主要是投资带动,这一轮的投资势头还在继续。这种情况就意味着"十二五"后期,产能过剩导致经济下滑,并使贷款问题暴露。

不良贷款在经济繁荣时期不会暴露,一旦经济下滑、水落石出就看出来了。由于我国居民贷款比例非常小,不太可能发生美国的次贷危机。但我们

要看到另外的问题,贷给地方政府主导的投资项目,有深刻的体制原因。重化工项目、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规模大,对GDP和税收规模贡献大,成为地方政府和政府部门投资项目的首选。由于这种贷款项目长,短时间不良贷款只要能够付息,从银行的五级不良贷款中反映不出来,但从中长期来看这个问题很严重。国家有关部门对1958年以后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投资项目做了分析,其中1/3从建成之日起一直亏损。所以对政府部门和地方政府主导这么多的投资项目,效益如何,目前很难评估,这就隐藏了很大的风险。

3.合理把握适度的增长期间,适时进行宏观调控 二、物价水平整体可控但通货膨胀会持续一段时间

但与会专家普遍认为,稳定物价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抓住了问题的核心,稳物价和稳增长是相辅相成的。

1.输入型通胀,还是流动性过剩

有专家把本轮通货膨胀与前几轮通货膨胀进行了比较进行分析,提出以下几点看法:一是2004年、2008年的通货膨胀是由食品价格拉动的,结构性上涨。这一轮食品价格还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非食品类价格也在上涨,逐渐走向全面通货膨胀;二是蔬菜、水果季节性比较强的农副产品价格,过去进入旺季之后有回调,但这次季节性回调的幅度弱化;三是过去食品价格涨幅比较高,但整个物价涨幅不高,非食品价格,或者是工业品出售价格涨幅回调幅度比较大予以抵消。从2008年8月份以后出现一个新的特点,上游产品价格涨幅不大的时候,中下游产品价格在上调,这说明中下游消化吸收上游产品的作用在弱化。

对于突然到来的通货膨胀,很多专家学者把脉导致这轮通货膨胀的主因是输入性通货膨胀,还是流动性过剩?有专家认为,我国这轮通货膨胀的成因主要是输入性通货膨胀。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主要经济体通过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导致国际市场上粮食、原油、铁矿石、有色金属等资源性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由于我国资源性产品的对外依存度日益提高,受其影响,国内包括石油、有色金属等主要生产资料价格几乎全部上涨。按照国家统计局的预测,全球油价、粮价、资源价格的上升对中国消费物价的影响预计在30%—40%之间。

有专家把物价上涨归结为五个方面因素:交易性货币供给、实际需求、工资上涨、劳动生产率提高、输入型成本推动。通过测算分析这些因素对这一轮物价上涨所起的作用,认为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主要是输入型因素,交易性货币供给提高,以及工资上涨,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这些年物价没有出现大幅度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总的来看,输入型因素对上游产品像原材料、燃料、动力核心价格指数、采掘业指数、原材料价格指数,然后加工工业、生活资料,最后到CPI,影响逐步递减,在递减的过程中,输入型的因素被大幅度消化了。工资是推动物价上涨的很重要的因素,但跟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相比,整个劳动力成本还是下降的。

有专家持相反的观点,认为我国的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主要不是输入型的,而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过快、信贷投放过度造成的,集中表现为货币太多、流动性过分充裕。

热钱的流入和贸易顺差的持续高位运行使外汇占款比重增大,部分抵消掉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效应,也是造成目前通胀的一个原因。我国现行的外汇结售汇体制,使得央行外汇储备的继续增加,被动投放基础货币。尽管央行通过发行央票等很多措施回收流动性,但实际上很难完全吸收。另外,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也将倒逼中央银行增大货币发行。

2.翘尾因素的影响较大,增加了调控难度

二是适度加快人民币升值进程,2011年升值幅度可达到3.5%。人民币升值用以对冲国际价格上涨;强化对国际游资的管理,特别是针对特殊行业国际游资存在的新方式进行有效的管理。通过人民币升值的办法,对抑制输入型的物价上涨也是有效的,但不同的方式对经济增长产生的负面效应以及对物价上涨的抑制作用是不一样的,一次性升值只是短期有效,只有渐进式的升值才会对抑制长期物价上涨有作用。

四是加大供给管理的力度。稳定物价水平最直接、最重要的是要保农业、保粮食,加大支农力度,增强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加强和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确保粮食安全;二是健全关键物资的储备制度;三是控制部分价格敏感性产品的出口。 三、城市生活质量指数显示高速发展背

后"两大反差" 在论坛上,首次"中国30省会城市生活质量指数",目的是评判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后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状况。这一指数是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研究中心依据国际惯例和中国国情,组织数十名专家、学者历经近6个月时间,首次设计完成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指标体系(CCLQI)。编制城市生活质量指数是世界发达国家的通行作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国际、国内对比,而且客观指标与主观指标相结合,已成为普遍趋势。

由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加权的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反映出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满意度并不像中国的经济增长一样乐观,总平均指数为54.49,处于一般和满意之间,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空间较大;反映出经济高速增长背后存在"两大反差":一是高速的经济增长与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之间存在反差,二是居民实际生活质量与居民主观感受之间存在反差。

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指数由客观指数和主观指数两部分构成,分别给主观指数和客观指数赋予40%和60%的权重,加权得出每个城市在每个指标的得分情况。其中主观指数包括收入现状满意度、收入预期、生活成本、医疗保障满意度、生活环境满意度、生活节奏以及生活便利程度七项分指数;客观指数在设计上基本与主观指标一致,总体上由25个二级指标构成,包含人均财富、人均消费、恩格尔系数、通货膨胀率、绿地面积等。指标体系的设计既考虑到居民的主观感受,又有客观经济社会数据作支撑,保证了指标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分区域看,东部城市生活质量客观指数高于西部,但主观满意度低于西部。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舒缓的生活节奏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以银川

和南京为例,两个城市的生活节奏指数排名分别为第1和第3,其生活质量总指数也排名相对靠前。而一些生活节奏快的大城市,生活质量总指数排名则相对靠后,例如北京,生活节奏最快(排名第30),其生活质量总指数仅排名第8。另外,西部大开发后,居民生活质量改善指数较高,提高了居民的满意度。

城市居民实际生活质量与期望值存在反差,居民生活质量有待提高。客观的经济社会数据所反映出的居民生活质量(客观指数平均值57.67)高于居民主观感受(主观指数平均值49.71)。这说明居民对生活质量改善的愿望非常强烈,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应该最终体现在生活质量的提高上。

有专家据此认为,我国30多年经济快速增长,经济实力大为增强,但居民对生活质量的满意度并不很高,这说明高速经济增长并不必然带来生活质量满意度的提高,反差的存在表明中国经济应在继续保持快速稳定增长的同时,努力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经济运行质量与经济增长质量。政府应着力降低生活成本,提高居民收入,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着力改善民生,改革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升生活质量主观满意度。 四、工资上涨趋势倒逼经济结构调整

对于工资成本上升,尤其是农民工工资上涨削弱了中国的竞争力这一似是而非的说法,与会专家并不认同。工资上涨是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发生的,因此,工资一上涨,就归结为竞争力下降是一种简单的、不科学的判断。工资的上涨会对我国的宏观经济产生长远的影响。中国低端工资形成机制的变革必将成为引领市场导向型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支点,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带来了新的契机,开启中国市场驱动型经济结构调整的新阶段。

1.工资上涨是一个长期趋势

近年来,政府一直非常重视经济结构整,但是收入结构、需求结构失衡问题却在持续加深。高污染、高能耗、低附加值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居高不下,产能过剩问题越来越严重,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仍然相对缓慢。其根本原因在于行政调控并不能从根本上把握需求的动向,无法根据国际分工发展的规律来确定未来产业的定位,从而产生产业调整进程中存在大规模的政府失灵问题。工资形成机制的变革将使市场化的结构性调整全面展开。

工资形成机制的革命将带来中国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从而启动中国市场化的收入倍增变化,并加速中国"收入;消费升级"的台阶效应的到来。这种变革必将改变中国工资占GDP比重过低和消费启动大大落后于同类国家的局面,从而加速推进中国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从全国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看,工资上涨趋势十分明显,但工资总额占GDP比重却呈下降趋势。

工资形成机制变革将加速推行中国产业在区域上的"梯度转移",并使中国产业在"加速性梯度转移"中实现产业升级,克服以往行政化产业转移带来的各种

问题。中国幅员辽阔,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区域差异,这一点在地区间劳动力工资的差异上反映得也较为明显。工资形成机制变革将大大压缩东部区域产业生存的空间,从而导致产业自动向中西部转移。中西部地区在逐年大幅提高劳动报酬的背景下,实现了单位劳动成本的快速下降,并且在大部分行业具有单位劳动成本优势,也从侧面反映出东部地区需要产业转移的迫切性和可行性。这样一种由工资上升引发的产业转移,有助于消除长期以来的区域经济差异。

劳动力工资低会使得相对劳动力而言资本的价格更加昂贵,企业对廉价劳动力这一资源进行过度使用,而不愿意投资新设备和新技术。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初调整战略,走高工资、高生产率的道路。高工资逼着日本企业增加技术含量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由于我国多数产业和企业长期以来依赖低劳动成本进行赢利,致使我国国家研发支出和企业研发支出均与发达国家存在不小差距。基于低劳动力成本的"世界工厂"使我国多数行业处于国际分工低端。低劳动力成本致使产业提高效率的动力不足。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不能仅仅看绝对的劳动力成本,应该是劳动力成本和劳动生产率二者的综合体现。目前我国制造业绝对劳动力成本处于较低位置,考虑劳动生产率后的相对劳动力成本却并不低。我国的低劳动力成本,允许劳动生产率低的经济活动也能赢利,使很多低劳动生产率的经济环节缺乏提升效率的动机。工资形成机制变革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增加了农民工进城的机会,将进一步推进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城镇化水平与城市人均消费水平正相关。而目前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仍然大幅低于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更多的农民工进城成为城市人口,将大幅提高整体居民消费水平。

3.工资上涨的空间依然很大

有专家对制造业劳动报酬水平与产业竞争力变动趋势进行分析,发现与和我们竞争的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按照单位产品的劳动工资水平非常之低。我们主要的竞争对手的平均工资水平是我们的1.5倍。中国现在如果把制造业的劳动工资水准提高50%,并不影响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有专家对劳动力成本进行了测算,这里的劳动力成本是广义的,不仅包括工资,而且包括劳工培训费用、劳保费用等。劳动生产率是制造业增加值与从业人员平均数的比值计算的。

结果是我们国家这十年来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远远快于劳动报酬增长。大概2009年我们单位产出劳动力成本只相当于1999年的89%。也就是说,如果按单位成本的劳动力成本来算,中国的劳动工资水平没有上升,而是下降了10%。通过比较投资来源地、产品出口地的发达国家和与我们竞争的发展中国家,会发现我国制造业单位产出劳动力成本具有绝对优势。

提高劳动力报酬不仅没有削弱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相反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国际贸易竞争力。主要原因不在于工资,而在于劳动生产率。由于这些年我们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速度大大超过劳动报酬的增长速度,这造成了劳动报酬占产业附加值的比重持续下降的趋势。通过国际比较发现,我国制造业的相对单位产出劳动力成本不仅具有绝对优势,还在强化。我们的竞争对手涨工资比我们的幅度涨得更快。合理地、逐步地提高劳动报酬,不仅不会对企业制造业的利润率和企业的利润总额带来消极影响,反而会促进企业利润总额增长和利润率的提高。

五、经济持续繁荣的动力机制需要再塑造

对于中国的未来经济增长和可持续繁荣,与会专家比较乐观。有专家对后危机时代的中国潜在经济增长与增长路径转换进行了展望,在中国长期增长的动力机制及长期增长率的核算方面进行了理论探索。也有专家从我国的对外经济前景角度分析我国持续繁荣的必然性。

1.要素弹性逆转是长期繁荣的基础

有专家在"中国潜在增长基准评价模型"及投资、劳动、技术进步等要素变动趋势分析的基础上,认为中国未来10年潜在增长率仍具有8%—9%的潜力。并通过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过程中投资趋势的观察,提出"投资依趋势增长和拐点命题",即从长期趋势看,投资(或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会出现城市化加速时期的对数线性增长与城市化成熟时期的下降趋势。"投资依趋势增长和拐点命题"的提出,是因为城市化加速时期,资本深化及由此导致的生产率提高的内在要求,这为判断中国未来资本积累动态变动情景,提供了理论基础。

2.压缩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将产生巨大的集聚效应

中国经济增长现阶段正处于城市化率50%向更高水平迈进的关键期。与发达国家比较起来,中国经济增长经历着"压缩的"工业化、城市化过程,即发达国家200年工业化、城市化历程,在中国被压缩在几十年里演化,进而决定了中国长期增长的行为特征(经济主体行为与发达国家的差异)和增长函数与发达国家不同。"压缩的"城市化过程必然给中国带来显著的集聚效应,由于中国的城市化是被压缩在几十年内实现的,所以它的集聚效应非常大,报酬递增明显;另外,由工业化阶段的"干中学"技术进步转向"自主创新"的驱动,蕴含与增长目标转换所引致的增长环境,产生可持续增长的动力。 3.培养新竞争优势的战略选择

有专家提出,当前美国短期复苏的手段是扩大出口和量化宽松,长期的手段就是回归实体经济的结构调整,美国的结构调整估计至少需要十年。谁来为美国中长期结构调整买单?这涉及全球失衡。失衡的责任,中国人和美国人各自应当承担一半的责任,美国无论实施量化宽松政策还是扩大出口,只会对外转嫁危机而不能解决问题。如何走出当前全球宏观经济的困境?无论是理论还是政策,我们现在的选择很少。我国外向型发展的目的是促进体制转型和诱导发展,三十年的业绩证明很成功。在内外经济失衡与国际压力显著增大条件下,需要实现外向型模式转变,解决中国走向大国经济的战略问题。

一是定价权。经济意义上的开放大国是世界主要价格的决定者,而不是价格的追随者;是国际重要规则制定和修改的决定者,而不是规则的接受者;是国际重大责任的承担者或逆周期调节者,而不是责任推卸者或顺周期参与者。中国在价格、游戏规则、责任担当等方面,依然是一个追随者。例如我国已成为世界铁矿石市场上最重要买家,而铁矿石的定价机制却从长期合同价格变成季度定价、月度定价以及现货定价。我国要提高全球范围内铁矿石投资比重,在国内厉行资源节约和替代战略,与全球铁矿石供需企业开展广泛的合作,形成规则的影响力和逆周期的调节力,这必然是时间和经验积累的结果,而不是拔苗助长。

三是从模仿走向创新。全球研发和创新活动主要分布在美日欧大三角区域。无论是国际前沿的基础性研究、应用性研究还是开发性研究,其创新的主体都主要是国际大跨国公司以及由世界最优秀的研究型大学、科研院所组成的国家创新体系。我国也有三个创新层次,即宏观层面的重大技术创新体系,如"两弹一星";大企业层面的重点技术创新体系,如大飞机、高铁技术创新体系;小企业层面的技术创新体系。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很弱,创新环境对企业创新活动的支撑很弱,引资的直接技术外溢效果很弱,是我国与美国在知识和技术进步上的最重要差距。

篇2

另外,这些收入较低的家庭中有一部分等攒够了首付后将买房,但那时房价已经被当前的低利率推得很高。其结果是富人先以低价买房,穷人后以高价买房。买房自住的高收入阶层将会得益于财富效应,而买房投资的更是能够获得丰厚的现金收益。虽然粮食价格的上涨,在某种意义上缓解了过去几年城乡之间收入增长的差异,但城市房地产价格的飙升,拉大了城乡之间以及城镇中贫富阶层之间的财富差异,形成更广义上的贫富差距。这等于是穷人对小部分富人的财富转移。

无独有偶,对成品油价格的控制,实际上也是一种财政(或准财政)“济富”的行为。中国家庭汽车拥有率仅1%-2%,远低于发达国家和其它发展中国家(例如,美国为200%)。中国有车族显然主要是高收入阶层。目前中国成品油价格不仅远低于国际水平,甚至低于人均收入低于中国的印度和汽车人均拥有率数倍于中国的泰国;且涨幅小于国际原油价格,成本自然由国家(或国企)承担。

政府对成品油价格进行控制,给一小部分有车族带来的好处远大于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无车族。这实际上是财政(或准财政)补贴在不同收入阶层间的逆向分配,也增加了对成品油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国际油价的上涨。国际油价的上涨又进一步挤压国内市场价格,提高了控制价格的成本。

今年以来,粮食价格的上涨增加了农民收入,但此种以食品价格上涨为主要动力的通货膨胀,对于日益恶化的贫富差距亦是雪上加霜。

其主要原因在于,低收入者的消费支出中食品所占比重大于高收入阶层,前者所面临的物价指数的上涨远高于后者。以今年8月为例,城镇CPI(消费者价格指数)与食品类价格分别同比上涨4.8%与13.1%。考虑到不同收入阶层居民消费中食品所占的比例不同,经调整后,高收入阶层居民所面临的CPI同比上涨仅2.7%,远低于城镇平均水平;而对于低收入者,CPI则上升5.7%,高于平均水平近1个百分点。

  由于食品开支为城镇居民生活所必需,因此以食品价格上涨为主的通货膨胀进一步拉大了(城镇)贫富阶层实际收入的差距。对此,国家应寻求积极的应对之策。

篇3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还从未出现“国民经济学”这个概念。“国民经济学”的概念是1980年由厦门大学的钱伯海教授提出的。目前的分类上,国民经济学与国民经济管理学并无本质上的差别,然而,国民经济管理学究竟属于哪个学科,一直以来存在很多的争议,有的认为应该属于政治经济学,有人认为属于应用经济学,还有人认为属于管理学,因此各个高校也有不同的称谓。

其实,目前真正开设国民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学)本科专业的高校为数不多。1986年辽宁大学在全国率先开办了国民经济管理本科专业,随后全国有8家高校相继开设了类似专业,主要是北京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山西财经大学、辽宁大学、江西财经大学,2008年安徽财经大学也新增了该专业。虽然它们的专业名称各有差异,但是在经历了很多的争议和摸索后,大家都对两个不同名称的专业的学科性质有了较为统一的认识。

“国民经济学”是经济学门类中“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是综合性较强的应用经济类专业。它是从宏观、战略的角度来研究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问题,并对国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做出预测与规划。它是一个比经济学更为广阔的领域。它有很多的亲戚,如管理学、宏观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正是因为国民经济学的跨学科属性,所以到目前为止,国民经济学还是一个有着很多争议的学科。不过,国民经济学与它的亲戚们有着很多的区别。例如国民经济是个宽泛的概念,那么它可以与宏观经济画等号吗?宏观经济指的是经济运行的总量现象,如怎么计算GDP,国家怎么决定国民的收入,又该如何分配国民收入;还有投资、消费和进出口规模问题等都是需要研究的对象。而国民经济则包罗万象,比宏观经济宽泛得多。它不但涉及全部的宏观经济,还包括被称之为“中观经济”的产业经济和区域经济,如“小灵通引发电信与政府的博弈”“某市煤炭资源枯竭,出路何在”等案例,甚至包括已形成群体现象的厂商行为和消费者行为。同样,单个的企业经济、农户经济、家庭经济、个体经济等微观经济现象本来不进入宏观经济分析的视野,但它可以作为群体现象成为国民经济分析的对象。

培养模式“三分天下”

根据不同的专业名称和高校性质,国民经济学的学习和培养模式也有些不同。大致说来,国民经济学的主要学习内容和培养模式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注重宏观经济。从宏观的角度去理解经济,如产业行业地区等,所以需要学习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宏观经济数量分析。如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学专业侧重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侧重国际贸易管理与发展等。

第二类注重经济学的知识,更多地与金融学、财政学、统计学等有关,包括股票、债券、房地产等财产性收入的相关知识的学习。按照投资学模式进行培养,着重财政税务、银行投资、证券投资等方面。如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暨南大学、辽宁大学等的国民经济学专业(投资管理方向)。另外还有西南政法大学侧重国际贸易与投资、西北大学侧重资本市场的投融资等培养模式。

第三类注重管理学,主要侧重于国民经济的管理。专业课程包括如管理学原理、管理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学、国有资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规划与管理、统计分析和财务管理等辅助课程。北京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和四川大学侧重管理,辽宁大学侧重国民经济管理和区域经济发展。

就业正走向学科融合

篇4

一、引言

经济金融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仅仅具有基本素质是达不到培养目标的,还必须具有合理的知识体系结构。我们认为,合理的知识体系结构应当具有扎实的经济理论基础、牢固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和政策法规知识。扎实的经济理论基础要求培养学生拥有基本的经济素养和经济金融学视觉,通过扎实的基础理论学习,使学生能够透过纷繁复杂的经济表象把握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并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培养学生牢固的专业知识,必须根据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变化有选择、有区别、有重点地向学生传授必要的专业知识。具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就是培养熟练的业务操作技能。我们认为,数学、外语和计算机技能是培养经济应用型人才的“三剑客”,如果学生缺乏这三种技能就会直接影响了学生研究、分析和创新的能力。数学模型看不懂,外文文献不能阅读,计算机不会操作,如何去捕捉经济金融学学术前沿知识?如何与国际社会进行交流和沟通?此外,还要掌握一些必要的经济管理技能,了解经济运行过程,以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了解政策法规是培养应用型经济金融学人才必不可少知识,学生对国家法律法规、不同时期经济方针政策以及地方的经济状况应当有所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对经济运行进行判断和分析。

二、经济实验课程体系构成的设想

传统的经济金融学专业主要是以理论课程为核心,强调的是专业知识面宽又厚,研究能力强又深,适应性广又范,几乎没有考虑去研究开发经济金融学实验课程问题。因此,对于去研究探索开发经济金融学实验体系的构成问题就更加无人问津了。而在当今高校大力提倡培养“四种能力”的背景下,实验课程在全国高校呼而欲出,文科类专业要向理工科专业看齐,纷纷开出各种各样的实验课程,特别是实践性比较强的管理类专业模拟实验逢勃发展,而与经济金融学类相关专业的实验也逐步开始起航。但唯有经济金融学专业的实验问题使各高校成为了难题,因为至今对于经济金融学专业的实验课程的确是不知从哪个方面去开拓为好,经济理论课实在难以谈及实验问题。

如何构建经济金融学实验课程体系呢?在既没有前人经验的借鉴,也没有现行模式可循的情况下,只有靠我们在教学中去摸索,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去完成或者去开创先行,这是一项既艰苦又神圣的事业。经过我们研究,经济金融学实验课程的开发也不能离开它本身固有的研究对象。经济金融学的研究对象说得通俗一点就是,经济金融学既是一门研究关于资源配置的高度抽象的学问,又是一门经世济民的学说。

1.经济解释性实验课程

经济解释性实验课程是指利用经济理论去解释经济现象的一种实验课程。这种实验课程是从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出发,去寻找经济理论依据,说明经济现象存在的道理。比如一张百元人民币掉在路上,在没有人看护的情况下,估计用不了多久,就会被过路的人捡走。这个现象至少可以用两个经济金融学原理去解释它:一是用需求定理去解释,因为对于每个人来说都需要人民币进行消费,而且当路人捡走人民币时也不用花费什么代价,就可以使手上的人民币数量大增,所以他把人民币拿走了;二是用稀缺资源原理也可以解释这个现象,因为人民币对于一般人来讲是属于稀缺资源,多胜于少,人人都想得到它,而且所拥有的人民币越多越好,所以在没有别人看护的情况下,第一个路过的人就会把它捡起来占为已有了。

根据老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教师在组织这类经济实验课时一般可以采取两种教学组织方式:一种是在课堂讲授过程中通过选择恰当的经济现象去寻找经济理论,从而可以加深学生对经济理论的认识;另一种是教师在讲述经济理论原理之后,列举出与原理有关的经济现象,让学生进行讨论,由学生自己去找出经济现象的答案,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对经济原理的认识,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经济解释性实验课程通常是与理论教学同步进行的,因此又把它称之为同步实验课程。

2.经济验证性实验课程

篇5

1.1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目标的差异

会计核算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而统计核算则是运用一系列统计指标对国民经济某方面或某部门进行集中、全面、综合地反映,主要是为各种宏观经济分析、政策制定和决策服务的。

1.2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确认的差异

会计核算是按权责发生制原则来核算生产经营成果,凡是属于本期取得的收入和发生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实际收到或付出,都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入账,凡是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在本期收到或付出,也不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统计核算则按生产原则来计算生产经营成果。如对本期生产但未销售的产品都计算产值,会计核算则不计入销售收入。

1.3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配比的差异

会计核算要求在核算当期盈亏时,要依照各期间内的相关收入和费用进行正确配比。这首先表现在因果配比,即收入是由于一定费用耗费而产生;其次是时间配比,即属于某期间的费用必须与相同受益期的收入相配比。统计核算在计算增加值时,强调要保持中间消耗和总产出相结合,中间消耗的计算范围要与总产出保持一致,以保证准确反映当期经济活动、成果。配比在统计核算是建立在生产基础上而不是销售基础上。

1.4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计价的差异

一般情况下,对于会计要素的计量采用历史成本计量,以所购入资产发生的实际成本作为资产计量的金额。采用实际成本(历史成本)计价,使核算具有客观性。但这样核算的资产是不同时期购买价的混合量,经营费用也是资产混合量的当期派生流量,而收入则是以当期价格计算。统计核算对各种经济交易均以当期价格而不是历史各期的价格,是以市场价格而不是生产成本作为估价基础。

2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补充

2.1统计方法在会计方面的应用

在财务会计方面,会计核算是从会计的三个静态要素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三个动态要素即收入、费用、利润这一基础上展开的,静态三要素反映资金来源和资金占用的存量分布也就是期末余额,这实际上是统计所讲的时点指标;而动态三要素反映资金的流量规模也就是本期发生额,这实际上是统计上所说的时期指标。统计时期和时点指标关于数的特性和计算特点,对会计存量核算和流量核算的区别提供了理论依据。另外,在财务会计中的存货计量的移动平均法、加权平均法,其基本原理是由统计平均数阐述的。

在管理会计方面,统计方法在管理会计的预测、决策、控制分析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如混合成本分解所采用的相关和回归分析、销售预测和成本预测所采用的趋势预测模型、短期经营决策中所用的概率决策、长期投资决策中有关风险价值的标准差系数计算、不确定性决策中的区间估计、全面预算中的概率预算、以及标准成本差异分析中对统计指数因素分析方法的运用,从而使得对不确定条件下的管理会计问题研究分析有了支持工具,可见统计方法是管理会计中必不可少的系统方法。

在财务管理方面,风险的衡量指标主要有方差、标准差和标准离差率等统计分析方法,筹资的资金需要量预测采用了统计中的回归分析法和长期趋势预测法。再如综合资金成本和资本结构,财务分析中运用的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其基本原理是由统计相对数所提供的。2.2会计资料在统计方面的应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从对经济活动的结果进行记录、计量和报告,发展到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控制和监督,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和长期决策,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提供重要的信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使会计信息符合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满足有关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能及时的将信息提供给使用者,并使会计信息清晰、简明,便于理解和利用。会计的复式记帐法,以及账账、账证、账实相互一致,为会计信息严肃性提供了重要保障。

篇6

一、透明性的度量

关于透明度的探讨肇始于Cukierman和Meltzer,但至今仍难形成一致的意见。这是因为透明度难以量化,不易描述建模,同时其涉猎面广泛,其范畴不易统一。但经过数年的研究,大多数学者都将问题指向了是否对公众明确宣布政策目标,是否披露决策过程及相关信息的数量和准确程度。

Winkler认为,央行披露较多的信息并不意味着公众能较好理解其意图;他认为透明度应包括公开、清晰、诚实和共同理解,而不仅是宣布政策目标以及操作细节。IMF在《货币金融政策透明度良好行为准则》指出透明度是一种环境,即在易懂、容易获取和及时的基础上,让公众了解有关政策目标及法律、制度和经济框架,政策制定及其原理,与货币和金融政策有关的数据和信息,以及机构的职责,Kuttner和Posen认为宣布明确的货币政策目标值,通胀报告以解释货币政策变化造成的预期影响,预测通胀并解释这些变化的原因,对过去的政策以及所取得的成果进行评估等内容为体现透明度的要求。此后学者便从整个货币政策决策、实施、生效过程来考虑透明性,Geraats将其划分为五个方面的内容:政治透明、经济透明、过程透明、政策透明和操作透明。同时Hahn也提出与以上内容类似的透明度含义,包括:目标透明、操作透明和认知透明三个部分。而另外一个方向则是将透明度模型化,Faust和Svensson用公众观察到央行控制误差信息的程度以及外界对央行意图的推断来描述透明度,并将其用参数化。

二、提高透明性的影响

中央银行透明度的提高主要对以下两个方面产生影响:一是对央行的声誉和货币政策产生影响;二是对宏观经济的发展和稳定产生影响。

(一)对央行的声誉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过去,中央银行基于减轻自己的责任,提高自己的威望,或借保持神秘行事的习惯以此进行寻租;同时,透明度的增加会降低央行灵活操纵政策,即相机决策的能力,这些都导致其不愿增加透明度。

随着公众对民主原则和有关信息只有要求的提高,央行逐步发现,增加透明度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声誉;同时,政府也发现,透明度的增加可以有效抑制央行在政策操作上的时间不一致性问题。时间不一致性假说指出一旦私人部门的决策包含的通货膨胀预期被锁定,政策制定者便具有制造高于预期水平的通货膨胀激励,也就是企图利用“意外通货膨胀”来暂时增加产出,但是,市场一旦预期到这种行为,就相应调整工资、物价等名义合约,结果不仅产出或就业状况得不到改善,通货膨胀反而被拔高。透明度的提高使央行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任何背离承诺的行为都会受到质疑,政府也不能为实现其他经济目标来随意向中央银行施压,迫使央行改变原定的政策目标。因此,透明度的提高能使央行有效地摆脱来自政府方面的压力,同时也要求央行必须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执行更有利于公众的货币政策。

(二)对宏观经济发展和特点的影响

透明度提高将会降低信息不对称和公众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使公众能够减少个人行为决策的噪音,提高准确度,最终增加个人福利。

(1)增加透明度可以减少抑制通胀的成本。抑制通胀能够不影响产出条件是事先向公众宣布且政策可信,若反之则抑制通胀就要付出代价。其主要从成本推进造成的通胀来分析,当信息透明且央行有良好声誉,人们对通胀的预期就会下降,并以央行宣布的通胀目标值为调整工资水平的基准。这样工资就会随着通胀预期的下降而下降,实际工资基本保持不变,就业和产出也不会受到影响,反之反是。

(2)增加透明度可以有效引导预期,降低通胀水平,并有助于经济稳定。在信息透明条件下,不确定性降低,公众将会以锚定的通胀目标值作为自己的预期,而使得通胀预期维持在一个稳定的低水平,进一步使未来通胀的压力减小,从而稳定经济的发展。Mishkin和Posen对加拿大、英国和新西兰等国家采用了通胀目标制后的通胀情况进行了考察,发现增加透明度可以使平均通胀率下降、通胀率变动幅度缩小。Levin的研究同样表明,通胀目标制国家通过宣布通胀目标并加强与公众的交流,能提高本国央行的信誉,缩小产出的波动幅度。

(3)增加透明度可以减少金融市场的波动,并可以帮助市场更好地反映货币政策信息。弗里德曼认为信息革命的到来极大降低了公众获取信息的成本,使公众的预期能更迅速、更准确地对包括由货币政策导致的波动在内的经济波动做出反应,那么公众和金融市场对通胀变化比以往更敏感,也善于应变。Rafferty和Tomljanovich对美联储增加透明度与反映金融市场效率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检验,证明了增加透明度有助于提高金融市场效率的论断。Blinder认为政策透明可以使投资者更准确预测金融资产的未来价值,减少由信息冲击造成的波动,并减少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投机行为。

三、我国央行透明性发展

我国央行运作的透明性在逐步的提高,我们可以回顾其发展的历程:1994年开始公布货币供应量。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法》正式规定我国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是稳定币值,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从而为我国货币政策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保证。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按季度向社会公布各层次货币供应量、通胀水平、GDP水平。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将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2001年起,央行开始通过网站和纸质媒介,按季度向公众《货币政策分析报告》,内容包括货币信贷概况、货币政策操作,金融市场分析、宏观经济分析以及预测与展望。2004年公布《中国人民银行2004年公布金融统计数据时间表》。徐亚平在Eijffinger和Geraats的标准基础之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其指标进行了修订,检验了我国透明性提高对于宏观调控成功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钱小安(2002),《货币政策规则》,商务印书馆。

[2]徐亚平,货币政策有效性与货币政策透明制度的兴起,经济研究 2006(8),24-34.

篇7

技术分析的理论和方法设计投资策略的讨论以及技术指标的解读和分析运用。理论方面重点是介绍技术分析流派的古典理论道氏理论。该理论强调对于市场长期趋势的研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把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概念结合在一起进行思考,确立一种立足长线投资和分散投资的理念。另外,要给学生介绍移动平均线、趋势线分析、形态分析、K线图分析、波浪理论等主要的技术分析方法。技术分析方法易学难精,其作为预测参考技术得到了市场人士的重视,尤其是一般投资大众的股评人士,需要经常使用这些方法做解盘分析,所以它是一种职业的知识和工具。技术分析工具本身比较形象地勾画出市场的变化,容易让一些学生误认为技术分析是“点金术”,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给学生予以正确的引导。模块4:有效资本市场理论与行为金融研究。有效资本市场假设是金融领域的重要理论,通过对市场有效程度的分析,投资者可以确定合适的投资策略。另外,传统的金融理论的基本假设是“市场的参与者都是理性的”。

但事实上,由于投资者在很多情况下呈现出很多非理性的行为,传统的投资理论常常没法完满解释现实的现象。正因为如此,最近十多年来,主要研究投资者的非理的行为金融学得到了业界的重视。在这门课中,简要介绍了行为金融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和方法,如过分自信、过分保守、心理账户和预期理论等,让学生对学科前沿研究有一些基础认识,以期培养他们将来对相关科学研究的兴趣。模块5:债券的投资管理。债券的基本知识和估值方法,学生在二年级的公司财务管理课程中已经学习过。在本课程的教学中,重点是讲解债券投资风险管理和组合管理策略,内容包括债券利率风险分析、久期计算、债券凸度、积极的债券投资组合管理和消极的债券投资组合管理等。模块6:衍生工具与交易市场。

本模块主要介绍期权和期货交易。期权和期货是最重要的金融衍生工具品种,其他的各种衍生工具的创设多数都与期权和期货的运作机制有相同之处。内容主要包括期权交易分析,如期权交易与股票交易价值比较,以及各种期权交易策略的组合运用,如受保护的买权和卖权、期权价差、对敲、双限期权等,以及买卖权平价关系。

二、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

有些学者(如王闽等)强调实践教学需要到证券公司等机构进行实习。笔者认为,金融机构很难安排大批学生的实习,即使能安排也基本上属于拉客户之类的岗位。毕业生未来在从事投资类工作的时候,经常需要对现实问题做分析,从而形成研究报告、操作建议、策划方案、口头观点表述等工作成果,本课程的教学实践环节主要有两种形式:案例讨论、研究报告和研讨会。

1.案例讨论。本课程是属于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在课程教学中需要重视案例分析方法。除了上述教材中包含的案例外,教师还需要收集具有本土特色的案例,通过案例的讲解,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理论和方法,并懂得在现实中运用。

2.研究报告。本课教学内容的重点,是公司投资价值研究。除教师讲解相关的理论和方法外,还需要让学生撰写一份研究报告。由于该研究报告的工作量很大,因此,笔者采用让学生分组完成的方法,这也是在国外大学中被普遍采用的方法。学生以4~6个人为一组,选择一家中国内地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撰写一份公司投资价值分析报告。要求研究报告的内容必须包括五部分内容:宏观经济分析、行业分析、估值模型运用、财务报表分析和技术投资分析,涵盖了教学大纲第一模块、第二模块和第三模块的相关知识,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3.研讨会。研讨会形式对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思辨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好的作用。笔者通常要求每一小组在完成了一份研究报告以后,需要主持一次研讨会,由小组成员讲解其分析该公司投资价值的分析研讨会,并回答老师或者其他同学的问题。

三、考核方式

篇8

(三)搜集、整理、提供全县性的基本统计资料,并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统计预测和统计监督,向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咨询建议;搜集、整理、提供州内各市县基本统计资料,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

(四)统一核定、管理、公布、出版全县性的基本统计资料,定期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积极培育和发展统计信息咨询市场。

(五)逐步建立、健全和管理全县统计信息自动化系统和全县统计数据数据库体系;组织协调和统一管理各乡镇、各部门的统计数据库网络。

(六)组织指导统计教育、统计干部培训工作,组织实施全县统计专业职务资格的统一考试和统计人员上岗培训及资格考试的有关工作;切实抓好对统计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指导和管理统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

(七)依照《统计法》和《统计法实施细则》及《__省统计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监督检查统计法律法规在我县的贯彻实施,组织统计执法检查,查处统计违法案件。

(八)指导县内中央、省、州属单位的统计工作。

(九)承办县委、县政府和上级机关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县统计局设4个职能股、室。

(一)办公室

综合协调、管理局机关行政工作,负责全县性会议的组织,文、电、资料、函件的打印、收发、传阅和清退、归档保管;草拟统计工作计划、报告和总结;负责各项经费的管理使用,管理本局固定资产;组织全县统计专业资格考试和统计人员上岗培训工作;负责人事、保密、治安保卫和退休干部管理工作;负责政务信息的搜集、传递与反馈工作;协助局领导对公务员进行考核上报工作;组织制定全县经济、社会、科技统计调查制度及改革方案;审查和审批地方、部门的统计调查方案;组织贯彻统计法律法规,负责执法监督、检查和宣传工作;会同有关股检查处理统计违法(来源:文秘站 )案件;负责统计检查员的学习培训工作;承办局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职位设置3个:办公室主任1名、秘书1名、工勤人员(驾驶员)1名。

(二)综合股

负责对全县经济、社会、科技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分析和预测,提出综合性的宏观经济分析报告;定期统计信息;对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和宏观战略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论证,并提出宏观调控咨询建议;管理宏观统计数据,定期整理、编辑、提供经济、社会和科技等综合性统计资料;归口管理中央、省、州属驻建单位及县级各部门的统计报表;组织实施全县新国民经济核算工作,负责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资金流量和资产负债核算;编制经济循环账户,进行总供给和总需求的核算;提供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及有关国民经济核算分析研究报告;负责全县统计数据质量的审核评估工作;负责固定资产、建筑业、运输、邮电统计工作;组织实施劳动统计调查工作;准确、及时、全面地搜集整理 和提供人口增长、素质、迁移、婚姻、家庭、住房、劳动力及就业状况、各行业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的统计数据;组织指导人口与就业统计基础工作、年度人口变动抽样调查、劳动就业统计调查工作;负责全县妇女儿童监测、社会综合评价、科技发展状况调查;组织实施科技和服务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统计调查工作;准确、及时、全面搜集、整理和提供科技发展、技术进步及服务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的调查数据;组织指导社会、科技统计基础工作;进行全县社会事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估;进行社会科技发展的统计分析,并对数据质量进行检查评估;依法查处统计违法案件;承办局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职位设置2个:股长1名、固定资产管理员(劳动统计)1名。

(三)工商统计股

组织实施工业、能源、批发零售贸易(含国内商业、外贸企业、物资供销业)、餐饮业、三资企业、国际旅游业、个私经济等统计调查工作,准确、及时、全面地搜集、整理和提供上述各行业生产经营活动及各行业统计数据;对上述各行业统计数据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及统计分析;组织指导各行业统计基础工作;依法查处统计违法案件;承办局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设置2名:股长1名、工业统计员1名。

(四)农经统计股

负责组织实施农村经济统计调查工作,准确、及时、全面地搜集、整理和提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数据;对有关数据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并进行预测、分析;指导全县农村统计工作、农村统计人员培训工作和农村统计网络建设工作;依法查处统计违法案件;承办局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职位设置2个:股长1名、农经统计员1名。

篇9

不过一季度的经济形势已轮廓初现。国务院总理元旦期间在湖南调研时表示,从全国来说,一季度可能比较困难,市场偏冷是目前问题的核心。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发现,各方对2012年1月物价增幅将呈现小幅走高的态势形成基本共识。随着春节结束,物价上涨水平将继续回归下调区间,第一季度CPI仍将在2011年底的基础上明显回落。而经济增长则将在投资、出口等因素的作用下呈平稳下行态势。

值得注意的是,以往五年规划中的第二年,往往是投资增速较快的一年,分析者对今年的预测则是固定投资未来数月可能高位同比回落,形成平缓的下行曲线。

全年物价前低后高

国家统计局1月12日的数据显示,2011年12月CPI同比上涨4.1%,环比上涨0.3%,全年累计同比上涨5.4%;12月份PPI同比增幅从11月份的2.7%降至1.7%;CPI涨幅超过2011年初时设定的目标。

“CPI和PPI的回落符合市场预期,表明政府控制通胀的目标已基本达成。”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对本刊记者表示。他预计,今年一、二季度CPI涨幅将继续下行,全年或呈现前低后高走势。

从细分数据来看,食品价格一直是物价总水平上行的主推力。与过去几轮通货膨胀不同,受到劳动力价格、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非食品价格也在本轮物价上涨中起到重要作用。

记者采访发现,今年1月物价上涨水平将出现小幅反弹,这一预期已成多方共识。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对本刊记者表示,季节性因素与节日刺激因素将为1月带来较为明显的影响,因此,CPI将会比去年12月有所回升,“但预计不会超过4.3%。”

从2月份开始,食品价格将呈整体回落态势,带动CPI下行。对此,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由于生产周期、信息不对称、游资炒作等多种因素影响,在近十年的历史中,食品价格增速已呈多次大涨大落轮回,2004年与2007年食品价格大幅上涨后均出现了一轮深度下探。

由于影响食品价格的因素近几年没有明显变化,所以2012年食品价格环比有可能重演深度下探的历史场景。“我们预计2012年第一季度食品环比将继续下探触底,第二季度才可能企稳回升。”鲁政委说。

本轮通胀中新的助推因素――非食品价格则具有一定的刚性,且对本轮通胀的贡献更大,涨幅更高。

长期以来中国非食品价格的涨落与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形成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后者则与实体经济密切关联。去年12月份,非食品价格已连续三个月环比回落。

高盛高华分析报告显示,季调后月环比折年增幅从11月份的0.4%降至-1.4%。这些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实体经济的不景气。目前诸多工业企业仍面临着去库存的压力,工业增速处于下滑态势。

鲁政委认为,未来数月,受各项生产要素上涨及总需求不振影响,非食品价格整体波动较小,既不会重现快速抬头之势,也不具备继续大幅下降的条件。非食品价格将在第一季度小幅下探,第二季度触底缓慢回升。在食品与非食品价格的共同作用下,CPI在2月份或将出现明显下滑,跌破4%。

投资增速不低于20%

1月初,中国物流协会的数据给中国宏观经济送来了一份新年“礼物”――12月份PMI(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回升到50景气线以上,达到50.3。按照这一指标的解释,理论上可以认为中国宏观经济正在企稳。

但一些市场及各方分析人士似乎还存有疑问。《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的一些人士表示,12月PMI的一次性波动很可能与新年春节因素有关,不能就此判断经济走势转向,甚至企稳。

多数分析人士认为,目前中国的实体经济仍显弱势。市场自发需求不振、2011年紧缩货币政策的后延效应,将导致起码在2012年上半年,国内需求难以明显提振。

类似的声音不仅来自国内。花旗银行认为,4年以来,中国信贷增长占GDP的比重已提高60个百分点,并为楼市提供了支撑。这些市场的虚热,导致中国实体经济趋冷,2012年实体企业盈利增长可能较低。

这一判断能否在2012年得到印证尚未可知,但一定程度上能描述第一季度的宏观经济状况。

本刊记者采访发现,实体投资同比明显收缩或将成为第一季度经济增长的基本格局。

从2010年第二季度开始,GDP增速已连续7个季度下滑,从同比12%的增速降至2011年第四季度的8.9%。“预计2012年全年经济增速呈先低后高走势,但第一季度难以回升,仍将继续下滑。”马晓河说。

固定资产投资或将出现逆周期现象,成为经济主要下行因素。与五年计划中第二年投资升高的历史规律不同,2012年投资增速或将同比回落。

范剑平对于“五年周期”中的投资规律有着清楚的观察。他表示,每个五年计划中的第一年,投资增速往往会相对低一些,在第二年时开始升高,第三、四年达到峰值。

国家统计局数据展现了这一规律。“十五”计划元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13%,2002年升至17%以上,2003年达到27.7%;“十一五”元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23.9%,2008年升至25.9%,2009年达到30%。

“‘十二五’可能会有不同。”范剑平认为,由于2008年底的大规模刺激政策催生了大量在建工程,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高速增长,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01933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23.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1%)。前期项目的上马透支了本该在“十二五”时期陆续释放的增量,从而令后续增长乏力。

此外,2012年是地方融资平台欠款集中到期年份,地方政府将承受较大的资金压力。一系列因素重叠,将在一定程度上抵消2012年地方政府换届效应对投资带来的提振。但范剑平预期全年增速不会低于20%。“客观来讲,20%多的投资增速是一个较快的增长了。”范剑平说,“但人们仍然觉得冷,主要是过去几年摊子铺得太大。”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1月末,全年固定资产投资额中,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609910亿元人民币,比新开工项目计划资金高出近3倍。“在建项目众多,需要大量资金跟进,因此货币政策收缩后,时常会感到难以为继。”范剑平表示。

记者采访发现,这种投资“趋冷”的现象,在2012年第一季度将较为明显。马晓河认为,一方面,2011年对房地产、部分基建项目的限制政策在第一季度难以快速放宽,这些领域的投资仍将继续下滑;另一方面,虽然中央政府对小微企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但由于货币政策滞后效应将在一季度发挥作用,以及国内外终端市场缺乏有效需求,因此自发投资仍难以启动。

2011年12月的进口数据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市场自发需求的疲弱。12月份进口同比增速从11月份的22.1%降至11.8%。该数据季调后月环比折年增幅从11月增长32.8%转为下降20.1%。进口数据降低虽然受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影响,但如此规模的降幅,则映射出国内企业生产、投资需求的低迷。

一季度投资增速下滑主要源于翘尾因素。2011年的投资呈现先高后低的走势,前几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为迅速。环比数据显示,2011年下半年末固定资产投资月度环比增速明显下滑,年末甚至出现负增长,但上半年增幅普遍较高,3月则超过26%。

“因此,我们预计今年第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可能会出现一个比较明显的同比下滑。”马晓河说。

放松信号闪烁

2011年12月的信贷及财政存款数据,在一定程度上为市场注入了信心,宏观调控趋向政策进一步放宽的信号若隐若现。

中行最新数据显示,12月中国商业银行新增人民币贷款6405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提高15.8%,M2同比增速从11月的12.7%升至13.6%。高盛高华报告指出,12月份季调后的M2月度环比折年增幅为26.1%,比11月提高7.2个百分点。

除货币供应量的直接增加,财政存款的减少表明财政政策或将在未来的政策调整中发挥更大作用,也更加引起市场对高层调控态度的期待与遐想。

央行数据显示,12月财政存款下降约1.23万亿元人民币,这一降幅比2010年12月同期扩大约3000亿元。

财政存款的变化,在2012年初的节点上意义非常。在2011年11月,这一数据便被市场分析人士视为即将展现宏调态度的基本信号。2011年前10个月,财政存款曾大幅增加,财政资金支出偏紧与货币政策的紧缩形成配合。而财政存款的释放则引致大量基础货币的投放,这既会对部分固定资产投资带来支撑,又将缓解银行系统的流动性紧张。

对此,高盛高华中国宏观经济分析师宋宇对本刊记者表示,这一比历史同期水平大规模提高的财政存款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通胀下行之际,宏观调控调整的意图。

“虽然货币供给幅度增速与历史数据比较,似乎并不是扩张得很明显,但是要看到这是在财政存款大幅下降的基础上出现的一个货币扩张。”宋宇强调说。

一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人士对本刊记者透露,今年的宏观调控,“外松内紧”。“一方面,政策调整的速度不能过急,或者给市场明确放宽的信号;但另一方面,需求层面的疲弱令宏观当局较为忧虑,政策重心实质上以稳定增长为最重要内容。”

在上述湖南调研时说,稳中求进的“稳”不是不动,而是要稳定增长,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同时还要实现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进步、技术改造的进步、管理和效益的进步、改革开放的新突破。他同时表示,投资需求一定要重视结构,绝不能再搞产能过剩行业,搞一哄而起。

可以预计,即将不断降低的CPI增速,以及待提振的实体投资,将促使货币政策进一步做出调整。马晓河表示,未来数月货币政策应该也将会在预调、微调上表现得更为积极,从目前的情况转向中性。这将有利于扩大内需,特别是提振固定资产投资的需求。

篇10

当前企业财务分析过程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对财务数据缺乏鉴别,盲目使用

财务分析的起点是财务数据,而由于核算目的、计量方法不同,同一经营事实所对应的财务数据也有可能会有较大差异;同时某些企业基于粉饰报表的目的,往往也会通过会计处理和交易活动来美化企业财务指标。财务人员在对非自身企业作分析时,尤其是面向竞争对手的分析时,由于信息不对称现象普遍存在,如果对数据不作鉴别和处理,直接拿过来盲目使用,那么所得出的分析结论将会大打折扣。

(二)对分析目的缺乏理解,与管理脱节

在企业内部,财务分析报告的阅读对象通常是公司各级管理者,而不同级次管理者基于不同的管理视角,对分析报告的使用目的也是不同的,所以分析报告的内容和表达方式也应有所不同,而财务部门的同志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就财务论财务、就数据论数据,缺乏管理视角,分析报告往往不能有效满足各层次使用需求。

(三)对经营背景缺乏关注,与业务脱节

财务数据所表达的,并不是简单的财务数据,它反映的是企业经营业务活生生的现实,而许多分析报告,常常是用数据计算出几个财务指标,然后便开始就指标论指标,不能将指标数据和数据背后的经营业务背景联系起来。具体体现在如下方面:

1、陷入经验型判断误区

一个财务指标数值可能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一种财务状况也可能是多种情况导致的。例如某产品出现亏损,经验型的判断认为这是企业经营管理不善的结果,但实际情况却是有许多其他的可能。可能情况一:这是企业实施扩大市场份额战略而出现的正常情况,虽然实施该战略导致此产品出现暂时亏损局面,但却有可能为将来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利润空间。可能情况二:这是企业进行资产结构调整而难以避免的暂时情况,是企业为了使资产结构朝更健康的方向发展,牺牲当前利益,寻求长远利益的一种举措。可能情况三:这是企业为应付急剧恶化的市场环境,进行产品结构调整而出现的结果,只要该产品能回收所有的可变成本并创造一定的现金流入,此种经营方式就有暂时存在的价值,这是企业牺牲局部利益,保全整体利益的一种举措。这表明即使是产品亏损这样一个相对简单的问题也可能有很多种原因。

2、忽视企业自身经营特点

同业比较是企业的综合财务分析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分析方法,但实际上,行业数据只反映了行业内企业的平均情况,由于具体企业之间因经营战略不同,使得财务指标间的差别很大,在这种情况下,用行业平均值或最好值对一个具体企业进行评判时要充分考虑适用性。比如:A、B两企业主营业务都为IT开发与服务,但A企业以外包服务为主导,奉行薄利高产的经营理念,而B企业以产品咨询为主导,执行厚利少产的经营原则,最终两者的利润非常接近,但毛利率、人均产出等财务指标却相去甚远,所以在财务分析时,重点要考虑企业自身的经营特点,除非能找到与企业自身非常匹配的同业标准作参考,否则进行行业比较一定要慎重。

(四)对分析指标本质认识不足,不能有效规避其局限性并科学使用

企业主要的财务分析指标有偿债能力指标、运营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成长性指标等。这些指标都是由分子、分母构成,因此分子、分母的正确采集决定了财务分析指标的准确性。如果只是按公式要求直接套用,并未真正理解指标本质含义,往往会放大指标先天局限性。以应收账款周转率为例说明,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而应收账款平均额一般采用期初期末两个时点的平均值,因为是特定时点的存量值,往往会受到季节性、偶然性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可能会瞬间规模缩小或扩大,这样计算出的周转率往往与现实相去甚远。

三、改进企业财务分析报告的对策措施

针对当前企业财务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一)鉴别真伪,调整数据,使数据真正能作为分析依据

1、通过多种方法对数据进行真伪鉴别

有“第一家在纽交所上市的国内软件企业”之誉的东南融通(LTP)2007年上市,此后几年业绩和股价连续大幅度攀升,2011年财务作假事件曝光,随后停牌退市。现以其为例说明如何对数据真伪进行鉴别。

(1)基本面分析与财务分析相结合:基本面分析包括宏观经济分析、行业现状和前景分析、公司在行业的位置、公司的经营策略等。如果企业的会计报表严重脱离行业发展状况、公司的经营策略和管理能力,那么就应该作为调点。以东南融通(LTP)为例,上市公告的财务数据显示其2004~2007年毛利率高达90%,但实际上IT金融服务业的平均毛利率水平为30%,即使产品化成熟度比较高的企业毛利率水平也仅为50%,面对如此大的差异,即使是经过IPO审计的财务数据,也应该审慎对待,存疑待查。

(2)报表分析和非报表分析结合:美国上市公司年报中,除了财务报告还包括管理层经营分析报告等众多非报表信息,而这些非报表信息与报表信息的联合解读往往能帮助我们更好的判断财务状况的真实程度。以东南融通(LTP)为例,从财务报表收入数据和公告中人力资源信息结合分析,2007年人均年收入为6、6万美元,而同为美国上市公司的业界翘楚宇信易诚(YTEC)人均年收入却仅为3万美元,且由以上方法还可算出东南融通软件工程师平均年成本仅0、9万美元,也大大低于国内软件工程师的市场行情。

除以上方法外,还可以通过管理者信用调查、投标报价调查、关键客户访谈等非财务分析方法来鉴别真伪,此处不作赘述。

2、关注核算差异,调整数据口径,使数据真正可比

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有一定的灵活性,即使同一行业的上市企业,也有可能因口径不一致导致数据不能直接可比。比如,笔者所处行业的一些企业将IT服务项目的管理成本计入软件开发成本,而另一些企业认为这种非业务一线的管理成本与项目相关度不高,将其重分类为管理费用,对这种差异的忽略将直接导致毛利率水平不可比,所以应从会计报告入手,对会计报表附注信息充分关注,了解核算差异,适当调整数据,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果。

(二)加强沟通,捕获管理层“最渴望的信息”

一般而言,决策层需要掌握企业整体筹资、投资、经营活动中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及增长能力和分配活动情况,同时了解与企业历史同期、预算以及与同类型其他先进公司相关数据的对比情况,从而进行投融资和经营决策,所以针对决策层的分析报告应该有较高的全局性和前瞻性,编制者应对外部宏观环境变化、企业战略发展目标和阶段定位等有深刻了解,报告内容也不应太偏重经营细节。

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往往是某一产品线或事业部的经营负责人,需要关注收入成本,对利润负责,编制者应根据不同产品线特点编制不同的分析报告,要考虑不同事业部的经济特征和特殊税收政策,同时数据也应进一步细化,从而能够揭示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

(三)关注业务,避免纸上谈兵

首先要充分关注企业业务发展策略和业务特点,其次要定期对业务管理者进行访谈,了解财务数据背后的经营事实,再次要不断总结财务数据变化和企业经营业务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随时根据业务的变化去观察财务数据的变化,根据财务数据的变化去了解业务的实际情况,最后才能逐步培养出对财务数据的敏感性和判断力,才能在面对具体的经营情况和财务数据时准确判断分析经济业务的开展情况,发现业务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写出真正能为业务部门提供有用决策信息的财务报告。

(四)识别缺陷,对财务指标进行修正设计,最大限度揭示经营事实

1、偿债能力指标

以流动比率为例,其常用公式中分子都直接引用报表中各项资产数据,但这些资产的变现能力却各不相同甚至差异很大,所以,在考察流动比率时,要充分考虑变现时间和变现质量的差异性,对每一项流动资产的短期变现能力设计一个变现系数,对企业的流动资产进行修正,这样计算得出的指标才更客观、真实。

2、营运能力指标

篇11

企业需求的信息类型

如果将企业需求的信息进行分类,可以分成宏观信息、行业信息、竞争对手信息、企业表现信息、目标消费者信息和社会人文信息等六大类。

第一,宏观信息。宏观信息对于指导一个企业的未来发展非常重要,包括宏观经济分析、国家政策走向、社会经济环境信息对于企业把握所处的市场大环境和决定企业的战略方向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而这些却需要国家统计部分来提供权威信息。

第二,行业信息。每个企业都关心所处行业的情况,包括全球行业发展现状、国内行业走势、行业发展趋势以及关联行业走势等。这些信息可以帮助一个企业在分析自身所处行业的发展阶段以及如何在行业中领先提供充分的指导作用。

第三,竞争对手。目前每个企业都面临激烈的竞争环境,因此,及时了解竞争对手动向,分析竞争格局对于企业来说就成为了应对竞争的关键信息。

第四,企业表现。企业做得好不好,企业的客户满意度、竞争力表现、品牌表现等都是重要的测量角度,而这些信息也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自身的经营层面的各种问题,从而更好地维持企业健康的发展。

第五,目标消费者。任何一个企业都离不开所面对的目标市场,有些企业的目标消费者是企业,有些企业的目标消费者是大众,但是企业要能够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必须了解目标客户定位、目标客户需求和消费者的信息。

第六,社会文化。一个领先的企业除把握宏观、中观和企业自身的信息之外,了解社会人文环境的变化对于企业来说也非常重要,例如城市变化、人文环境变化、社会群体的变迁等常常都蕴藏着企业创新的商业机会。

除此之外,一个企业围绕其所具有的产品生命周期也会产生各种数据和信息需求。例如在产品的导入期,企业需要的信息包括市场环境、市场潜量、新产品接受度等,在成长期,企业需要的信息包括产品通路状况、产品的广告效果、区域市场需求等;在成熟期,企业需要的是竞争对手信息、市场占有率、消费者满意度和细分市场等信息;在衰退期,企业则需要退出市场的机会点、新产品开发、替代产品等方面的信息。

信息和数据产业面临的问题

竞争是导致企业信息需求的关键因素,总体上来看,信息需求主要来自于那些面临着激烈竞争的领域,比如IT/电信、汽车、快速消费品、家电等领域。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还会有更多的行业会进入充分的市场竞争阶段,因此信息和数据市场的空间还非常大。

从整个数据供应商的产业结构上来看,按照产业的层次结果,信息和数据服务可以分为数据服务、调研服务和咨询服务三类。数据服务是处于产业最基础的层面,主要是提供一些行业信息、资讯、情报和基础数据服务;调研服务则是需要通过大量一手调查数据来支持的,很多带有个性化色彩的为企业提供决策依据而定制的服务;咨询服务则需要结合企业的内外部市场状况,进行诊断并提供解决方案。值得重视的是,目前越来越多的公司进入了调研和咨询领域,但是提供最基础的数据产品的公司却并不多,导致调研和咨询公司竞争非常激烈,但是对于企业来说非常重要的基础数据却鲜有提供。

从整个数据和信息产业面临的环境来看,数据产业存在以下问题和特点:

第一,国际企业重视数据分析,本土企业靠感觉较为突出。国际上一些优秀的公司非常重视数据分析和市场研究,比如宝洁公司进入市场之前两年,就已经对市场进行了大量的调研,获得了大量的数据,直到今天,宝洁公司依然还有专业的市场研究部门负责各类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在很多跨国企业,利用数据来考核企业的绩效也已经成为了常见的方式。但是本土企业在这方面还不够规范,很多企业没有数据的意识,很多企业则不知道数据该如何使用,目前已经有一些本土企业开始建立科学化的数据分析和信息应用体系,但是规范化和规模化的数据分析还有待企业意识的进一步提高。

第二,行业和经济信息的公开化程度不够,获取成本过高。目前行业信息都在统计部门和行业协会,不论是企业还是数据和咨询公司,要获得这些信息都比较困难,要么不知道去哪里找这些信息,要么要获得这些信息需要付出较多的时间和财务的成本,行业信息缺乏整合导致在分析很多行业的问题时缺乏足够权威和有效的数据支持。

第三,理想化数据需求与数据采集难度的矛盾。由于地理范围较大,人文环境差异明显,因此在实际的数据采集中也面临很多问题,尽管企业可以提出很多渴望得到的数据需求,但是在数据的实际收集过程中,也常常会面临各种难度,包括受访者不愿意配合,提供虚假信息等问题。

第四,企业缺乏系统的数据收集规划和管理体系。数据收集和数据在企业的应用是一个系统的过程,现在企业虽然有了ERP等现代化的管理系统,但是对于如何从最基层到决策者建立一个数据传递和应用平台却是被企业忽略的重要问题,缺乏系统的数据收集规划和管理体系,就难免造成企业市场反应迟缓,执行力弱等问题。

第五,第三方数据研究机构的价值没有得到重视。目前的信息咨询业尽管每年都在迅速发展,但是作为第三方的数据研究和分析机构的地位和角色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一些企业将第三方的数据分析机构看作一个企业的执行部门,不尊重客观的意见,导致数据研究机构也常常面临困境。

第六,行业统计数据未得到科学的管理和应用。行业统计数据对于指导一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来说非常重要,但是目前行业统计数据并没有得到科学的开发和应用,特别是目前统计部门拥有的大量行业统计数据,这些数据如果可以结合企业的需求来进行深度的挖掘,将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统计数据服务的创新策略

目前,企业非常需求却一直没有很好的渠道可以获得行业统计数据包括宏观经济走势、各个产业的动态、行业的细分数据和行业竞争数据,这些数据都集中在统计部门,因此统计部门可以围绕这些数据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数据价值的挖掘工作和信息服务。

第一,统计部门可以扩大统计数据的行业应用。企业所能看到的统计数据都停留在较为宏观的层面,虽然这些信息对于企业来说也很有价值,但是企业更加关心和自己所处的细分行业密切相关的数据和信息。因此,对于统计部门来说,扩大各类数据在行业的细分和深度的应用,这是统计数据创新的基本立足点。

第二,数据产品的多元化。企业需要更加多元化的数据产品,同时也需要更加快捷方便的信息获取渠道,因此利用互联网等实现在线数据的交互,以及在线数据的查询,定期出版行业统计研究分析报告、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行业统计信息的定制服务等都能够更好地的满足不同企业的多元化需求。

第三,行业统计数据与企业互动化。要了解企业的需求,以及扩大企业对于统计数据的合理应用,统计部门应该与企业进行更多的互动,通过组织各种深入行业企业的论坛和交流会等来与企业进行交流,以便针对统计数据中存在的问题和潜藏的价值进行挖掘和分析,促进行业统计工作的创新。

第四,数据的简单化与大众化。数据要得到更好的应用,必须更加简单和直观的表达,而数据的大众化的传播对于营造良好的数据应用环境以及提升大众的统计素养来说也非常重要,北京市统计局推出的《数说北京》节目就是数据简单化和大众化的代表,如果社会的大众都开始重视数据,并懂得解读和理解数据,对于数据采集环境的提升和广泛应用都有着非同凡响的意义。

篇12

而在流动性紧缺、终端需求不振与物价上行预期的多重因素下,工业生产增速已在4月份出现调头,环比下跌1.4个百分点。连续数月处于历史高位的PMI库存指数,预示着工业生产较为低迷的态势仍会持续。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物价上行与生产增速下行的局面可能延续到2011年第三季度,这使得三四季度的宏观调控可能呈现出紧信贷、松财政的搭配。

难降的CPI

对于2011年中国物价走势的判断,政府及经济学界的声音,在2011年年中逐渐转向。

第一季度,业界普遍预期全年的CPI将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且物价上涨水平大约在7月份到达高点,并开始步入下行区间。

“但目前来看,这一预期显然有些偏乐观了。”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对记者表示。

业内风向转为悲观,主要表现在CPI在下半年的走势预测与高点预测两个方面。“物价走势上,越来越趋同的声音是,通货膨胀前高后难低。”刘元春说。目前较为乐观的预测是,第三季度末或第四季度初CPI将出现同比小幅下降,第四季度及2012年的前几个月,物价仍将维持较高水平。

业界对于物价涨势的忧虑,还集中在物价维持在最高点的时间将会延长上。数月以来国内物价上涨的范围不断扩大,很可能将使物价涨幅保持在最高点的时间段延长到8月份。

以往中国出现的物价上涨主要体现在有形产品,尤其是食品价格上。“但是目前出现的新特点是,服务业价格上涨将成为未来一大趋势。”瑞士信贷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陶冬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这意味着,我们有可能即将面临“物价-工资-物价”螺旋式上升的风险。这种情况一旦出现,则预示着物价涨势不会是短期概念。

发改委系统一位人士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目前的通货膨胀是在成本推动、流动性泛滥以及输入性因素多种作用下形成的产物。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高位震荡,是令国内市场预期普遍不乐观的另一重要原因。

中国石油、铁矿石、棉花等产品的对外依存度已分别高达约55%、63%及40%。“因为国际市场价格的暴增,估计今年每个中国人要为此买单600元。” 这是发改委系统内的一项测算结果。

有专家指出,从输入性因素考虑,中国此轮通胀真正见顶回落,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美联储货币政策何时进入紧缩通道。“预计2012年第一季度,美联储有可能开始加息,导致大宗商品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回落,从而缓解国内的物价上涨速度。”

项目真空期

“物价上行的同时,工业生产疲软,是第二季度中国经济呈现的主要特点。”兴业银行资金运营中心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告诉记者。

投资过热已构成中国通胀的一个主要因素。发改委系统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部分行业投资减速、部分工业企业生产增速放缓,本身就是宏调政策控制通胀的应有之义。

“部分轻工业、重工业投资及生产的活跃程度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将起到遏制作用,这符合国家控制通货膨胀这一首要宏调目标的需要。”发改委系统人士说。

市场自发投资与政府主导项目开工趋缓,构成当前工业生产走弱的双重因素。终端消费不振,以及贷款资金持续紧缩,带来市场活跃程度的进一步低迷。

“不仅消费品市场的轻工业增速降至历史低点,汽车销售增长放缓,住房相关支出也在减速。这一方面削弱了短期零售数字,另一方面则使得市场自发投资带动的工业生产缺乏支撑的动力。”鲁政委说。

摩根大通报告指出,由于对短期内全球市场上的终端需求预期较为谨慎,同时中国商品房市场销量低迷,工业生产的增速在2011年第二季度甚至第三季度,很可能将继续放缓。

如果说基于终端需求的企业自发投资缺乏积极性是中国市场的“常态”,那么此轮生产活动趋缓的一个重要特征,则是地方政府基建项目开工放缓,这构成工业增速下调的关键原因。“2011年年中附近,正值各地方的经济刺激政策及项目真空期。”刘元春表示,“这使得部分长期依靠政府项目拉动的地方经济,短期难以找到增长动力。”

这一真空期主要由两个因素催生。一方面,从2008年底开始的4万亿投资项目已逐渐进入尾声。2011年第二季度,这些项目带来的投资效益已经殆尽。“大规模刺激政策,属于非常时期的非常规措施,随着宏观经济逐渐从国际金融危机中恢复,宏调进入常规轨道,部分产业的投资及产品生产的高位回落,属于正常现象。”上述发改委人士表示。

有分析人士认为,造成“真空期”的另一个阶段性因素,则在于2011年3月到6月左右正值地方政府换届期。这将导致不少地方政府的主要重心从项目投资上转移开来。这一过程也将维持数月,直到新一届地方政府确定后,才会将重心重新回调至促进地方经济增长这一传统的政绩目标上来。

新一轮投资涌动

在信贷整体紧缩、终端消费短期难以出现明显增长的市场格局下,下半年中国经济增速的推动力,很可能仍然来自于政府的投资引导。

发改委系统一位权威人士指出,目前工业投资和生产趋缓的态势,不会持续很久。随着“十二五”规划开局,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工业化速度将进一步提高,同时伴随着地方政府换届将在下半年逐渐完成,各地扩大投资的趋势将在第三季度及第四季度逐渐走强。

“由于‘十二五’计划刚开始,预计公共投资项目,尤其是地方政府的项目登记数字将稳步增长。”摩根大通宏观经济分析报告指出。

同时,保障性住房将成为下半年投资及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未来私人房地产投资可能会因政策紧缩而增长放缓。”瑞银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对记者表示,“中央政府计划在年内建成1000万套保障房,我们预计保障房的建设将在未来几个月走上轨道,拉动投资势头走强。”

“不排除‘十二五’规划及地方政府换届带来的叠加作用导致年底出现投资冲动。”上述发改委系统人士表示,在目前中国地方官员的政绩考核模式、中国经济长期以来的增长模式下,这是一个颇难避免的结果,甚至可以说是经济运行的一个常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室研究员吴庆对记者表示,如果投资冲动再现,则意味着2010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做出的2011年货币增速16%的规划,可能难以如期实现。在银行信贷整体紧缩的局面下,地方上的项目公司将投向信托公司和基金公司。

篇13

目前国内有关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不少,但有关服务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学者涉及较少。在分析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时,国内许多学者都是从净出口(出口与进口之差)的角度来估计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这种评价方法简单地把进口当作国民生产总值(GNP)的一个漏出量,认为进口与经济增长存在负相关性。而实际上,从贸易理论和实践来看,商品的进出口对国民经济福利和经济增长都具有积极的影响。例如,通过廉价商品的进口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消费者的福利,而且还可以通过资本和技术的进口促进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因此,我们不能只考虑服务业出口或者净出口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而应该从服务贸易的各个方面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正因如此,下文将从我国服务贸易的各项总量指标,即服务贸易总额、服务进出口总额、服务出口总额这几个方面分析服务贸易对GDP的贡献。

一、样本数据选取

本文将以我国1996-2012年的统计数据为样本,从3个方面(进出口总额、出口额和进口额)对服务贸易对我国GDP增长的贡献进行实证研究分析。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局和《国际收支平衡表》

为了使模型的构建更加合理,并减少潜在的异方差问题,对上面的各个时间序列变量分别取对数。下面将以这些对数为研究基础,分别用LnGDP、LnJ(J表示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LnEX(EX表示服务贸易出口总额)、LnIM(IM表示服务贸易进口总额)等来表示。

二、单位根检验

建立时间序列模型最重要的是要保证变量的平稳性,因此,我们首先将采取最常用的ADF方法,对各个时间序列进行单位跟检验,检验结果见表2,各个水平变量的ADF统计值都显著大于各个临界值,表明本文所选取的时间序列是不平稳的。而且对这些时间序列所进行的一阶差分中,LnGDP也存在不平稳性,由于必须保证数据平稳的阶数一致性,所以数据的一阶差分仍然不平稳。再对二阶差分进行单位根检验,发现二阶差分的时间序列变量都显著小于各个水平下的临界值,所以表明变量LnGDP、LnJ、LnEX、LnIM服从I(2)过程。

三、协整检验

表2已经表明样本区间上各个时间序列变量都是2阶单整的。根据协整理论,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量满足单整阶数相同,且它们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则所研究的变量之间就存在一种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由于是检验多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本文使用使用Johansen-Juselius极大似然法对多变量时间序列进行协整检验,结果见表3。

由表3的检验结果可知,在5%的水平下,四变量之间存在一个协整关系,也就是在95%的概率度下,有理由相信经济增长(GDP)、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J)、服务贸易出口额(EX)及服务贸易进口额(IM)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协整方程为:

由协整方程可知,J每增长100单位,从长期来看将会促进GDP增长26.290个单位;EX每增长100个单位,从长期来看将会促进GDP增长17.702个单位;IM每增长100个单位,从长期来看将会促进GDP增长9.943个单位。

四、格兰杰因果检验

由表4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在5%显著水平下可以拒绝LnJ不是LnGDP的Granger原因的原假设,即服务贸易总额的变动是经济增长变动的Granger原因,同样在表中也可以看出服务贸易出口与服务贸易进口变动均是经济增长变动的Granger原因。而LnGDP变动却不是LnJ、LnEX以及LnIM变动的Granger原因。

五、简要结论

通过对服务贸易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实证研究,发现服务贸易三个指标均对中国经济增长拉动具有持续作用,且呈正向作用,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中国服务贸易三个指标与GDP序列均为非平稳序列,但它们的2阶差分是平稳的,它们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各变量通过长期均衡关系相互影响。

第二,服务贸易三个指标均与GDP有单向因果关系,而GDP对服务贸易三项指标不存在因果关系。服务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从长期来看,服务贸易的出口持续扩张必然带动本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改善和调整生产及就业结构。特别是,一般而言,出口产业的生产效率与竞争力较内需产业高,随着出口的不断扩张,资本与人力资源不断流入出口产业,促使资源重新分配,从而带动中国经济持续繁荣。

第三,服务贸易进口对中国经济的增长促进作用虽然与出口相比相差较大,因此在以后的经济发展中,对进口的重视仍然需要关注。

总之,我国要重视推进服务贸易的发展,深入推进服务领域各项改革。其一,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以及国际化的改革方向,打破部门分割、地区垄断和行业垄断。其二,大力优化服务业结构。适应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升级的趋势,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规范提升传统服务业。注重培育金融、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等资本技术密集型服务业等新兴服务业,并提高其在服务贸易出口中的比重。政府应制定一系列有利于服务贸易出口的措施,如进行政策补贴,出口退税等法律依据来鼓励服务贸易出口。政府可考虑在服务业共同研究方面利用外资时鼓励更多的外资进入服务业,推动中国服务业的发展及出口。

参考文献:

[1]危旭芳,郑志国.服务贸易对我国GDP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J].财贸经济,2004(3).

[2]国研网.宏观经济分析报告.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瓶颈及未来展望[Z].2012(8).

[3]韩振国,王玲利.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9(3).

[4]陈虹,章国荣.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0(10).

[5]进.福建省FDI、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7(10).

本文属于北京市教委2011年度人才强教深化计划项目—京津冀地区贸易与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学术创新团队(编号:PHR201106139)项目和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