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国际文化贸易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国际文化贸易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国际文化贸易论文

篇1

随着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单靠产品、价格等作为手段打开国际市场的策略越来越显得难行,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是没有重视“文化营销”的作用。因为在国际贸易中“文化”是最基本的营销要素,进军国际市场,需要文化先行。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日本家电企业则通过赞助《排球女将》、《血疑》等多部电视连续剧营造文化氛围,促使了我国消费者对日本优秀文化的认同,同时把National、Sonny、Yamaha等品牌形象带进了中国,并在产品引入我国市场之初就注重较高的产品品质,使我国消费者形成了“日本制造,精良品质”的观念。

“韩货”热销中国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先通过韩剧将韩国文化内涵传入中国,以《蓝色生死恋》和《大长今》为代表的多部优秀电视剧,形成了强劲的“韩流”,“韩流”威力带动了“韩货”的热销,包括现代轿车、三星电子产品、韩国美容产品、韩式生发产品等等,并通过电子产品扩散到饮食、美容、生发、医疗等多个产业行业。还有就是P&G所生产的系列产品独占我国洗发美发护发用品市场的鳌头,这与该公司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就将护发的文化观念引入给我国的消费者直接相关。综合这些国家企业成功的经验,都是先从文化上渗透融入目标市场当地,然后再将商品源源不断地输入目标市场。

相反,文化的不相融使得国际贸易寸步难行。我国的玩具商品由于理念落后、品牌缺乏,国产玩具根本无法与国际品牌竞争。虽然全球75%的玩具在我国生产,但与国内玩具消费急剧增加的市场背景相比,由于缺乏品牌支持,国内大多玩具厂商是以为跨国公司巨头们“打工”为“生”,很多玩具都以贴牌加工生产的方式才能进入国际市场。国际贸易的前景令人堪忧。

可口可乐公司开拓印度市场遇到的阻力也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在1977年曾遭印度政府驱逐出境的“礼遇”,可口可乐公司不甘心退出印度市场,16年后,1993年10月才重新登陆印度;2003年,印度的“科学与环境中心”首次公开调查宣称,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两大公司在印度生产销售的部分软饮料中杀虫剂含量超标;2004年2月17日,当地妇女组织以保护国家利益之名向跨国公司诉讼,当地政府责令可口可乐厂关闭……诸多的摩擦,究其原因,是因为印度人难以从精神文化上接受可口可乐。当年大英帝国以贸易为名,逐步吞食印度半岛各个国家的和领土,最终殖民统治了整个印度。东印度公司是印度人心中永远的痛。这里也存在可口可乐公司方面的问题,就是没有放下架子,没学会充分尊重当地文化。

商品本身就应该是“商品实体”和“商品文化”的结合,商品文化是生产经营者在设计、生产、包装、装潢设计、经营商品的活动过程中所创造的、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意义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中所包含的精神方面的总和。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消费者更加注重的是精神需求上的商品的满足。上文提到的这些国外企业所提供的产品,也包括诸多未提及的国外产品,都是紧紧抓住国内消费环境的变化,把“商品文化”作为最基本最重要的先行营销要素,满足国内消费的心理需求从而取得成功。相反,“商品文化”没能首先满足消费的心理需求,商品无法被接受,也就难以在市场上行销。二、国际贸易中“文化营销策略”的运用

1.提高对商品文化营销力的认识

进入21世纪后,国际贸易中以价格作为核心竞争力的态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文化所蕴含的巨大生产力正在被释放出来,文化创造财富的神话已经变为活生生的现实。文化除了直接作为商品、资产进入市场之外,还成为现代营销的资本。文化营销与营销文化进一步令人关注。文化营销,是指以消费者文化需求为导向的营销观念,以文化创造和文化渗透为手段的一种营销方式,也就是利用文化要素开拓市场、促进商品销售的方法和手段。营销文化,则是指营销活动中注重文化的要求。两者都是可以为提高商品文化营销力服务的,在国际贸易活动中都必须加以重视。另外,还要注意“商品文化”的形成包括了围绕商品活动的所有过程,应加以不断的充实和发展。

2.发挥文化在产品创意设计中创造价值的能力

“商品文化”的创造包含在设计、生产、包装、装潢设计、经营商品的活动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发挥文化在产品创意设计中创造价值的能力,即文化创意力。创意力特别是在广告创意设计、艺术产品、网络游戏产品、工业产品设计和娱乐产品拥有强大的优势,是这些文化产业产品的财富源泉。由此,在国际贸易中要特别加以注意发挥文化在产品创意设计中创造价值的能力。

3.发挥文化在流通中创造价值的能力

文化在流通领域也具有创造价值的作用力。包括商品储存运输、包装、渠道等等方面。特别是包装文化在提升商品价值方面非常重要。包装具有文化价值,能在提升商品价值方面发挥很大的作用。

4.深入研究国际贸易中客户所在国家和地区的文化

篇2

文化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社会和人本身的历史过程中,赋予物质和精神产品的全部总和。文化体现在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如人类所生产的物质产品上;人类与其他个体或群体的关系上,包括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经济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以及人的行为方式等;文化还体现在意识形态上,通过宗教,哲学,道德,艺术等来表现,体现出不同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民族性情等。

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是文化的两大特征。①文化的民族性。任何文化的产生与发展,都离不开特定的地理环境,经济条件和社会结构。不同的国家和民族生成并发展了具有本土特色的差异文化。②文化的时代性。任何文化都反映了时代的精神,时代的内容,时代的审美要求和审美情趣,都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正是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创造的文化差异为文化和国际贸易的契合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2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比较优势

自从国与国开展贸易以来,通过深入的研究,经济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贸易理论。其中,比较优势论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建立在亚当斯密“绝对利益”学说的基础上,大卫•李嘉图提出了“比较利益”学说。自从诞生之日起,“比较优势”始终是理论发展的线索。究其原因,“比较优势”,这四个字本身就蕴涵了深刻的理论内核,它包含两个内容:一是“比较”,比较就是差异性,是独特性,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客体在某一层面进行的对比。有了差异性或独特性,客体之间才有可比之处。二是“优势”,其核心在于“优”字。它说明比较客体在该对比层面上的强势地位。正是因为国与国之间(比较主体)在可比内容(比较客体)上存在的我有你无,你有我优的差异,才使得交换成为必然,对外贸易得以产生。

3文化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从国际贸易理论上看,由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推导出的文化差异性恰好在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中找到了生存的空间。

在国际贸易实践中,文化较为普遍地存在于传统的货物贸易领域和新兴的服务贸易领域。

(1)在传统的国际货物贸易领域,文化商品一直是贸易的主要内容之一。众所周知,早在西汉时期,大量的丝绸,瓷器和茶叶从中国被运往地中海沿岸的国家。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文化产业的兴起和蓬勃发展,文化产品更是铺天盖地。在追逐降低产品成本的竞赛已经穷途末路的情况下,人们开始普遍地在商品中加入文化的因素,以获取新的超值。

(2)在新兴的服务贸易领域,文化包含的附加值更高。例如基于传统文化之上的文学,戏剧,电影,音乐以及收藏和展览等,其贸易的主要内容就是我们在前面所说的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还有旅游服务,作为一项集观光、餐饮、住宿以及游乐为一体的综合项目,其独具特色的文化内容和形式就是吸引国际消费者的重要条件。

4国际贸易中文化差异的思考及启示

篇3

一、东西文化反映在价值观上的差异

价值观是人们对好与坏、美与丑、值与不值、干净与肮脏、正确与错误、善良与残酷、公正与不公正、得体与不得体所进行判断的标准。价值观寓于人的思想之中,是控制行为选择的心理活动,是人们对周围的世界进行思考并使自己与之适应的活动。

东方文化注重“和为贵”,以“和”体现其最核心的宗旨。而在西方人的意识中,全局的观念比较淡薄,个人的利益是至上的。西方人在道义上没有东方人的背负,他们只知道为生存而奋斗;为利益而争斗;为欲望而决斗。获取个人利益是其社会行为的指南,也是其事业成功的支柱。

西方人尊重个人权力,向往自由,崇尚平等,他们心目中理想的社会是一个任何人,无论出身贵贱,都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从头开始的社会,这一“平等”观念体现在行为模式中常表现为对陌生人甚至是家人的过份客气和礼貌,如对任何服务都要说声“谢谢”,作完报告也要说声“谢谢”,对待家庭成员甚至是晚辈也是“谢谢”挂在嘴边,连打个喷嚏也要说声“对不起”。

二、东西文化反映在思维逻辑上的差异

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辩证思维与逻辑思维上,一般用辩证思维来描述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用逻辑思维或者分析思维来描述西方人,尤其是欧美人的思维方式。中国人的辩证思维包含着三个原理:变化论、矛盾论及中和论。变化论认为世界永远处于变化之中,没有永恒的对与错;矛盾论则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对立面构成的矛盾统一体,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本身;中和论则体现在中庸之道上,认为任何事物者街年在着适度的合理性。对中国人来说,“中庸之道”经过数千年的历史积淀,甚至内化成了自己的性格特征。与中国人的辩证思维不同,西方人的思维是一种逻辑思维。这种思维强调世界的同一性、非矛盾性和排中性。同一胜认为事物的本质不会发生变化,一个事物永远是它自己;非矛盾性相信一个命题不可能同时对或错;排中性强调一个事物要么对,要么错,无中间性。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也叫分析思维,他们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不像中国人那样追求折衷与和谐,而是喜欢从一个整体中把事物分离出来,对事物的本质特性进行逻辑分析。正是因为思维方式取向的不同,在不少情况下,东方人和西方人在对人的行为归因上往往正好相反:美国人强调个人的作用,而中国人强调环境和他人的作用。东方人信仰理想主义,重视主观看法。西方人则信奉现实主义,重视客观事实,一切以数据和事实为依据。

篇4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世界经贸的变化和发展,在多边贸易体制的制度框架下,一种新的价值取向正在国际贸易领域内悄然形成,即贸易的人文化(即人文贸易)现代人文主义思想在国际贸易领域的体现,它通过以wto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的制度安排,特别是“贸易与环境”等问题纳入wto新一轮多哈发展议程,使国际贸易活动不仅重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问题,而且关注人类发展中的社会问题。

在传统人文主义的影响下,国际贸易的指导思想以谋取最大限度的经济利益和对物质财富的最大限度占有为目的。不管是重商主义理论,还是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和h-o原理都只是重视贸易的总量,很少顾及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承受能力。另一方面导致人类发展与自然发展的对立,使人类社会在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失衡、贫富分化等。

现代人文主义思想从根源上改变了传统人文主义思想对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错误价值导向。wwW.133229.Com以1995年建立的wto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旗帜鲜明地将可持续发展写入前言,作为一个重要宗旨,这是对gatt宗旨的重大发展。在发展国际贸易的过程中牢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目标,是着眼于全球的长远利益和子孙后代的幸福,防止片面追求眼前利益的倾向,防止由于一味地追求某一时期生产与贸易的发展,而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以至从根本上动摇国际贸易的基础,降低人类的生活水平。从gatt对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演变成wto对世界资源的“合理”利用,一方面反映出wto寻求的人类对资源利用能力的扩大主要表现在对资源利用质的提高,而非对资源利用量的扩大;从更深层次上讲,也是现代人文主义思想在国际贸易的体现,是贸易人文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二、国际贸易人文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国际贸易人文化对国际贸易理论基础的动摇

第一,对指导国际贸易理论价值取向的哲学思考。理性经济人的假设是现代经济学基本的核心假设,是现代经济学产生、发展和研究工作的核心与起点。经济学研究主要建立在人们受自身利益驱动并能做出理性决策的假设基础之上。现代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在国际贸易内形化的新价值取向。人文贸易的哲学基础现代人文主义坚持“以人为本”,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人文主义关注人的发展与完善,强调人的价值和需要,关注生活世界存在的基本意义,并且在现实生活中努力实践这种价值和意义的精神。其哲学价值取向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是完全不同的,对谋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假设提出严重挑战。

第二,对传统自由贸易能增进社会财富和福利的增长的质疑。关于自由贸易可以改善经济福利的论断是经济学中最古老和最广泛接受的原则之一。它在构造国际政治、政府和制度框架(比如,单一市场地区,如欧盟和wto)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自由贸易理论论证的条件假设中都没有把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的负面影响计入生产成本。没有考虑环境成本的“社会财富和福利”的增长,其实是一种“虚拟”、“现时”的增长,其增长的背后忽略了“现实”、“延时”的补偿成本,如果考虑环境成本带来的财富和福利的损失,传统的自由贸易会增进社会财富和福利的增长的结论实际上可能站不住脚。

(二)国际贸易人文化对多边贸易体制的挑战

随着国际贸易人文化的发展,如何协调环境与贸易的关系,对多边贸易体制的许多基本原则提出了挑战。如生产过程和方法(ppm)问题和双重环境标准的争论对现有国民待遇原则提出了质疑;环境补贴和与环境成本内在化有关的生态倾销问题使得人们重新思考公平贸易原则;发展中国家在保护环境方面能否享有特殊待遇等。国际贸易人文化的发展,将从新的角度思考两者的协调问题。

三、建立以人文贸易为基础的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的初步探讨

(一)建立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的目标

建立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必须以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促进对外贸易的人文化发展。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应与人文化发展方向内涵是一致的。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应跳出传统意义上的片面追求贸易额的“可持续”增长,而是在关注贸易总量的同时还应关注贸易的实际质量,从以物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到以人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从追求短期利益的可持续发展到追求长期综合利益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立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的主要措施

第一,重新审视对外贸易效益来源,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外贸的增长方式,必须重新审视外贸效益来源。首先必须建立人文贸易的评价体系,在衡量外贸效益的经济指标体系中增加生态指标和社会指标,客观评估外贸对国家经济、生态、社会带来的整体影响。在此基础上,重新思考外贸效益的来源,对资源投入与贸易收益严重失衡的产业进行技术革新,减少其负外部性,促进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外贸收益的现实增长。

第二,建立贸易与环境的有效协调机制。建立贸易与环境的有效协调机制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加强贸易与环保法规、政策的协调,充分考虑贸易政策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及环境政策对贸易的扭曲代价,实现贸易与环境的双赢;其二是建立人文贸易措施保护体系,推行绿色贸易行动计划,合理建立中国产品绿色标准体系,既可以增加我国在国际贸易中产品的实际竞争力,又可以实现以人为本,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的保障体系。

第三,构建应对国际贸易“人文壁垒”的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国际贸易的人文化发展伴随着“人文壁垒”的产生,为了防止其带来的负面影响,需构建相关的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对人文贸易发展过程中有可能引起的“人文壁垒”的变化因素进行监测、识别、评价、预测、预防控制并及时矫正不良发展的趋势,以保证国际贸易人文化的健康发展。

参看

[1]ota sik, fred eidlin, william graf:for a humane economic democracy,journalof economic literature [m]vol, 24, no, 3 (sep, 1986), pp,1233-1234

[美]理查德t德乔治.经济伦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篇5

3.突破贸易壁垒。经济一体化导致许多国家建立了自己的贸易体系,利用关税壁垒,只允许本国内部或指定国家进行贸易往来,将很多国家排除在外,不得与本国有经济往来,这样虽然保护了本国产业的持续发展,但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中国因为有着廉价的劳动力,所以出口的商品价格较其他国家低,中国的商品在国外很受欢迎,基于此,很多国家都建立了针对中国的贸易壁垒,导致中国出口商品的积压,资源的耗费。针对这一问题,中国可以采取“逐个突破”的策略。也就是说在中国形成几大产业集中地,每个地区都有属于自己的产业,追求本产业的“精”。比如在浙江义乌,就以出售小商品为主,义乌的饰品、玩具在全国来看都是领先的,所以将小商品的批发定在义乌,有利于商家的竞争,形成质量更好的产品,出口时也就更具有优势。再比如上海,是改革开放后的重点经济地区,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标志,形成了一大批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科技园区、金融贸易区等特区。我们就要以此为中心,建立上海的经济特区地位。

4.熟悉国际法规。国际上建立了很多经济法规,为的是让全球经济可以有序的发展。中国要想在世界上发展经济,必然要了解国际法规,在必要的时候能够保护本国利益。很多时候一些国家利用比较卑劣的手段欺负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如果掌握了国际法规,就可以掷地有声的回击,有效的保护了本国利益不受外来侵略。

二、经济一体化下的国际贸易

自从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开始,世界人民就逐渐成为了一个大家庭,大家互相帮助,互相来往,久而久之就实现了经济的全球化。商品流通、人才流通、资本流通,各种方面的贸易流通构成了我们的国际贸易,世界各地的人们可以在本地区买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享受着世界的飞速发展。

1.经济一体化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各集团内部的经济增长。因为经济一体化下,每个经济区域组织都有属于自己的贸易条例,内部成员国在其中享受着贸易的方便,有的建立了共同的税率机制,在成员国之间税率是相同的,制定了相同了税率来对外。有的不仅在经济上形成了同盟,还在政治、军事上也建立了同盟。有利于成员国之间经济、技术合作和交流,实现经济互补,同时也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和繁荣,提高了国际地位和竞争力。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都是区域性的经济组织。不仅对成员国内部有积极影响,对于世界来说都是有利的。增强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有利于世界和平,促进了资本、技术、人才和商品的国际流通,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

2.跨国公司在经济一体化下的国际贸易。跨国公司是国际贸易的主要力量,如果跨国公司可以很好的利用经济一体化,在竞争中显示出特有的特色,那么国际贸易也会不断发展。首先是跨国公司间的外部交易。优胜劣汰是自然生存的法则,跨国公司也不能避免这样的境况。公司间可以采用兼并的形势,将一些不太占据优势的企业兼并,扩大自己的产业,又或者可以收购一些小型企业,增加自己企业的覆盖率,对于跨国公司的发展相信是有利的。其次是跨国公司间的内部交易。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在企业间也是可以说通的。跨国公司并不是神一般的存在,也需要各种新力量的加入。这就说明每个企业间要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当然不能将核心产品共享,但一定的管理方式,制度方式还是可以借鉴的。共同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是每一个企业合作的前提。

3.中小企业在经济一体化下的国际贸易。中小企业虽说不是国际贸易的主流,但也是国际贸易大流中不可缺少的活跃力量。中小企业的发展要有一个强大的后盾力量,这个力量就是政府的支持,得不到政府的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就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只有政府重视、支持中小企业,才能使其增加国际竞争力,才能健康稳定的发展。人才是中小企业发展的核心,没有人才的加入是很难进步的,所以中小企业要广招贤才,给人才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这样才能增加企业的活力,使企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小企业要有与大企业合作的勇气,要有融资的勇气,只有与大企业合作,才能更快的使企业扩大,给企业有注入新鲜的血液。在运行过程中,企业要不断与大的企业争取贸易的机会,要积极利用闲置资金充实企业发展。

4.经济一体化下国际贸易的弊端。贫富差距的加大。在经济一体化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不断加大。发达国家经济实力雄厚,占据主导位置,往往是获利者。而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底子薄、技术水平低、生产设备落后、生产成本高等原因,经常处于劣势。这也就使得国际贸易出现了不平衡状态,总是徘徊于发达国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往来很少,资本流通受阻,不利于全球化的正常贸易。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些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进行资源的掠夺和开采,并将一些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还将一些垃圾及有害物质向其他国家倾卸。这样的国际环境就不利于国家间贸易往来,不仅危害了受害国的利益,更是危害了世界的环境与和平,不利于人们健康舒适的生活。经济一体化使得许多国家、民族间的冲突增大,这都不利于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在全球范围内,有许多的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文明、价值观,当经济来往时,这些民族之间就会产生摩擦。在办事方法、待人接物等发面会有歧义,造成沟通困难,也不利于贸易的正常进行。

篇6

战前的国际贸易理论在完全竞争的前提下,认定只有贸易才是一个企业或一个国家的最明智的选择,对外直接投资则不被考虑,因此,早期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不是在国际贸易理论的框架内衍生出来,其创始人海默在市场不完全竞争的前提下,提出垄断优势理论,说明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和利益分配,这一前提与战前国际贸易理论的分析前提完全不同。

被一些西方学者誉为“跨国公司理论之父”的海默在1960年开创性地将传统产业组织理论应用于分析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提出了垄断优势理论,海默发现:知识密集型产业最容易产生对外直接投资,追求高利润率并非是其惟一的目标。他主张从不完全竞争及市场不完善的角度出发来研究对外直接投资,认为不仅国际市场,而且国内市场都是不完全的,跨国公司对外投资正是市场不完全性的产物。市场不完全性在商品市场表现为商品特异性、商标、特殊的市场技能或价格联盟等形式;在要素市场表现为特殊的管理技能、在资本市场上的便利以及受专利制度保护的技术方面的差异等,市场的不完全性还表现在规模经济以及不同国家在关税、税收、利率、汇率上的差异等方面。市场的不完全性造成了少数企业拥有垄断优势,正是这些垄断优势的存在,使得部分企业可以跨越国界,克服跨国经营中增加的额外成本,在东道国与当地企业展开强有力的竞争。跨国公司具有的垄断优势,是跨国公司确保其跨国生产有利可图的条件,也是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出发点。

从新要素论开始,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走向融合,新要素论对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论进行了扩展,特别强调“人力资本”和“自然资源”作为生产要素的重要性。在分析中,这一理论开始关注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之间的关系。强调人力资本的理论认为,人力资本与贸易、许可证和国际投资有着密切的关系,国际投资实际包括人力资本在各国间的转移,而贸易可能是建立在技能密集型(人力资本)基础上的产品出口,许可证的转移也往往产生于某国人力资本的优势;强调自然资源的理论认为,自然资源禀赋除了解释国际贸易以外,还可以解释传统的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尤其是企业为了获得原材料的供给而进行的向后垂直一体化国际投资,但新要素论仍然假定各国国内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各国之间则不存在生产要素的自由移动。

二、对企业所做选择的分析使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出发点统一于竞争优势的分析

较早把对外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纳入一体化的分析框架中的是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创立者弗农。他于1966年5月在《经济学季刊》上发表了《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一文,指出垄断优势理论并没有彻底说明跨国公司为什么要通过建立海外子公司去占领市场,而不选择产品出口或许可证形式来利用自己的垄断优势。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将垄断优势与工业区位相结合,在产品生命周期内考察了贸易与投资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一种动态的理论,系统地解释了企业在出口、国外子公司生产和许可证之间的选择,在产品的“创新”阶段,企业具有选择在国内生产的倾向,并通过出口贸易的形式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这是因为这一阶段企业拥有垄断技术且产品的价格需求弹性很低,同时,产品尚未定型,国内生产可以不断改进产品并保持同顾客和供应商之间的密切联系;在产品的“增长”阶段,出口商品的边际生产成本加上运输成本逐渐接近并超过进口市场的预期平均生产成本,国外仿制者出现。创新国家的企业到与本国需求类型相接近的国家投资设厂,以降低生产成本,巩固和扩大其占有的市场份额;当产品进入“成熟和衰退”阶段以后,企业所拥有的垄断优势已经消失,竞争主要表现为价格的竞争,其结果是企业开始在发展中国家进行直接投资,转让其标准化技术,同时从国外进口所需要的产品。

1974年,弗农又发表了《经济活动的选址》一文,引入“国际寡占行为”来进一步发展其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他将产品生命周期定义为三个阶段:一是以创新为基础的寡占阶段,弗农不再强调只有美国才是新产品的创新国,指出与以节约劳动力成本为主的美国新产品相比,日本的新产品以节约原材料为主,而欧洲的新产品则以节约土地和原材料为主。二是成熟的寡占阶段。弗农强调跨国企业之间的竞争行为,如先发制人效应、示范效应等。三是老化的寡占阶段。此时,进入障碍影响着创新企业的投资区位选择。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强调一国由于技术创新而获得的垄断地位,国际贸易恰好发生在垄断优势存在的时滞期间,在此期间,技术领先国家大量出口产品,世界其余国家则对该国的一家企业或一项产业的发明进行模仿,随着技术的传播及其标准化,动态的技术优势就会逐渐丧失,国家之间的生产函数逐渐接近,比较利益将偏向于劳动成本较低的地区,技术优势来源于研究与开发所导致的发明、规模经济、产品特异等方面;这样,新古典贸易理论关于各国间生产函数相同的假定被否定,其理论分析的核心——技术垄断导致的不完全竞争,正是对新古典贸易理论的基本前提的突破,加之它把宏观层次的国家分析与微观层次的企业分析相联系的动态分析方法,使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投资理论的分析方法出现了交叉。

在技术差异的来源分析方面,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也出现了与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相交叉的重大转变,尤其与约翰逊、凯夫斯和尼克尔博克等人在发展垄断优势理论过程中的各种解释极为相似:约翰逊和梅吉的“占有能力论”,强调信息(技术、知识)的专有性,即企业对信息所产生的成果的占有能力;凯夫斯的“产品差异能力论”强调产品的差异性即企业创造差异产品的能力;尼克尔博克提出了寡占反映论。他认为,由少数大公司组成的寡头垄断行业中,一个公司的行动会对其主要竞争对手产生直接影响,从而迫使它们很快采取类似的行动。此时,如果一家厂商率先到海外去投资建厂,其他的对手就会相距采取跟进策略;这不仅是为了获得海外投资的利益,更重要的是为了保持竞争关系的平衡,巩固竞争地位。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对跨国公司的研究使国际贸易理论和直接投资理论找到了融合的衔接点,两者融合的趋势进一步加强,相似地,几乎是相同的解释变量说明了在现代国际经济活动中,企业对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的选择。例如,无论发展出口还是投资,都需要依靠某种其它竞争对手所没有的特定优势来进行,这包括公司的技术与创新能力、生产“异质”产品的能力、研究与发展的实力、新产品开拓、企业规模、管理技术以及经济效益等等。很明显,现代国际经济所面临的市场结构是不完全竞争的,大公司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来利用和开拓它们的优势,服务于外国市场可以用出口贸易的方法,也可以用直接投资或是技术转让的方法,其选择标准是一组变量的比较和选择。例如,公司所拥有优势的特点和转移性、国内和国外的控制和生产成本、出口贸易的成本等等。假如公司所拥有的优势有较大的可转移性,国外的控制成本比较低,而出口贸易的交易成本比较高,这样的话公司有可能选择直接投资。反之就用贸易的方法进入。

最早的关于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之间选择的理论是曼德尔模式,他的基本观点是:如果两国生产函数相同,按照俄林的要素禀赋比率定理,可以得出国际投资与自由贸易是完全替代的关系的结论,曼德尔将资本的流动视为两国资源禀赋量发生变动时,通过市场机制对资源进行再分配的结果。

赫尔希从成本的角度建立了企业对出口贸易和对外投资的决策模型,该模型以比较简洁的方式说明了企业在何种条件下选择出口,在何种条件下选择对外投资,即当企业国内生产成本与出口销售成本之和小于国外生产成本与额外协调成本之和,并且小于国外生产成本与技术丧失成本之和(类似许可证形式)时,企业将选择出口贸易的方式参与国际经营;当国外生产成本与额外协调成本之和小于国内生产成本与出口销售成本之和,并且小于国外生产成本与技术丧失成本之和时,企业将选择对外投资的方式参与国际经营。

该模型具有较强的综合作用,实际上是对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重大拓展,加上了国家之间的区位因素,因而可对各种投资理论进行很好的解释。

赫尔希的选择模型提出后,许多经济学家对此提出补充、修改和发展,其中以英国学者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最有影响,针对以往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存在的某些局限性。邓宁将垄断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相结合,形成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力图对对外直接投资给予完整的解释,邓宁主张在研究跨国公司时要引进区位理论,并与俄林的要素禀赋,海默的垄断优势论、巴克莱和卡森的内部化理论结合起来,创立折衷的方法和体系,因此,折衷理论的核心是强调跨国公司从事国际生产要同时受到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的影响,对外直接投资是三者整合的结果。邓宁称之为“三优势”模式。

所有权优势是指一国企业拥有或能够获得一种当地竞争者所没有的比较优势,这种比较优势能够补偿国外生产所引起的附加成本和政治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技术优势、企业规模、组织管理能力、金融和货币优势。邓宁同时指出:企业只有所有权优势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将这些优势内部化的能力。因为外部市场是不完善的,企业所有的各种优势有完全丧失的危险。企业只有通过内部化,在一个共同所有的企业内部实行供给与需求的交换关系,由企业自己控制的程序来配置资源,才能使企业所拥有的垄断优势发挥最大的效用,才能保持垄断优势。区位优势是属于东道国所有的有利条件和资源禀赋,如果公司希望它能与自己独有的能力结合起来,就需要在该地点直接投资建立生产设施。它解释了跨国公司的投资流向问题。邓宁认为,跨国公司拥有“三优势”的根本原因是不流动的国家资源在各国间的非均衡分布和国际市场存在“缺陷”。他进一步指出:对外直接投资必须具备所有权、内部化、区位三种优势,而出口只需要拥有前两种优势,不一定需要拥有区位优势。但如果只有所有权优势,既没有能力使之内部化,也不能利用国外区位优势,那只有采用技术转移的办法。

虽然有学者认为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特色仅仅是平庸的折衷和杂烩式兼容,但我认为他的这种综合使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产生了新的特色,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邓宁全面阐述了投资国及其企业的竞争优势,涵盖了对外直接投资、货物贸易和无形资产转让在内的各项跨国生产经营活动,既可以解释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也可以解释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

为了从动态角度解释各国在国际直接投资中的地位,邓宁实证分析了67个国家1967-1978年间对外直接投资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之间的联系,并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投资发展周期论,投资发展周期理论是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在发展中国家的运用和延伸,其中心命题是: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倾向取决于一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该国所拥有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

投资发展周期是指一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从无到有,直至发展成为一个净对外直接投资国的过程。邓宁提出了“净国际直接投资地位”(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减去引进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概念,并根据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一国的投资发展周期划分为四个阶段,最终,得出结论:一国的所有权优势和区位优势与引进外国直接投资正相关,与对外直接投资负相关;内部化优势既可以促进对外直接投资,也可以促进引进外国直接投资,这取决于投资国和与东道国市场不完全的程度。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其“三优势”的强弱,而“三优势”的均衡决定了一国的净国际直接投资地位。

在标准的投资决策理论中,跨国公司何时进行对外投资,可以通过建立在“成本——收益”分析基础上的净现值法计算加以确定。跨国公司还可以将外部的不确定性视为内生变量,通过某些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来分散所面临的风险,梅耶斯等人于1977年提出的选择权理论认为:现在进行的投资相当于跨国公司购买了某种权利的选择权,因此对现在投资进行评估时必须考虑这种选择权的价值,现在的投资可以从未来可能的投资选择中体现出其价值,即现在的投资相当于未来投资的一个“平台”。20世纪90年代后,鲍尔曼和柯伽特等人将选择权理论运用于跨国公司的战略制定,形成战略选择权理论。该理论指出:在环境不确定的条件下,跨国公司决定现在不投资也许是更好的选择,因为决定现在就投资意味着放弃了不投资的选择权,而在某些情形中不投资的选择权可能很有价值,投资的可逆转性和投资的可推迟性两个因素被引入到分析中。如果投资是不可推迟的且完全可逆转,则跨国公司可以现在就决定投资:如果投资是可推迟的且是不可逆转的,则跨国公司只有当现在投资所能获得的净现值大于为了获得更多信息而推迟投资所带来的净现值时,才可决定现在投资,否则应决定推迟投资。

将战略选择权理论与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结合起来,在将不确定性作为外生变量的前提下,进一步探讨了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时机确定问题,认为投资的可逆转性和跨国公司的内部化优势相关,投资的可推迟性与跨国公司的所有权优势相关。如果对外直接投资是完全可逆转,那么跨国公司就没有理由推迟净现值为正的对外直接投资项目。跨国公司的内部化优势越强,则投资后变卖收现就越困难,对外直接投资的可逆转性就越差。因此,较强的内部化优势将提高在不确定环境下推迟对外直接投资决策所带来的选择权的价值,即较强的内部化优势提高了用“等待”来替代现在就投资的可能性。跨国公司所有权优势越强,则在不确定的环境下通过推迟投资而获得的选择权的价值就越高,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项目的可推迟性就越强。

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中期,日本一桥大学教授小岛清发表了大量的对外直接投资方面的论著,他批评早期的对外投资理论忽略了对宏观经济因素的分析,尤其是忽略了国际分工原则的作用。小岛清认为,国际分工原则和比较成本原则是一致的,国际分工既能解释对外贸易,也能解释对外直接投资,因此,可以将国际贸易和对外投资的综合理论建立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之上。这样,不仅消除贸易和投资之间的摩擦,还可以使跨国公司活动与东道国经济发展目标协调起来。他的边际产业扩张理论,亦称为切合比较优势原理一经提出,立即在理论界引起巨大反响。许多国际经济学家、尤其是日本学者如小泽辉智等对此大加赞赏,并纷纷撰文沿着这条思路作了不少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使小岛清理论进一步系统化。由于小岛清分析的对象是战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的对外投资,这一理论又被称为“日本式对外直接投资模式”,与“美国式对外直接投资模式”相对。

小岛清继承了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的传统,引入宏观经济因素分析对外直接投资,他把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中的劳动和资本要素用劳动和经营资源(包括实物资产、技术等)来替代,使资本的范围扩大到包含资产、技术和人力资本等要素,他认为,各国的劳动与经营资源的比率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导致了比较成本的差异,比较成本的差异使比较利润率出现差异,因此,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可以建立在比较成本和比较利润率的基础之上。依据这一原理,一国应大力发展拥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并出口该产业生产的产品,同时,缩小比较劣势的产业,进口该产业的产品,这样可以获得贸易的利益。投资国的对外投资应从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边际产业依次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与东道国的技术差距越小,技术就越容易为东道国所吸收和普及,因而就可以把东道国潜在的比较优势挖掘出来,使两国间的比较成本差距扩大,为更大规模的贸易创造条件,由此可见,对外直接投资并不是对贸易的简单替代,而是存在互补关系,在许多情况下,对外直接投资创造和扩大了对外贸易。

上述理论指出不同的竞争优势是企业决定对外直接投资还是进行国际贸易的基础,这样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出发点就统一在对竞争优势的分析上。

三、理论发展的历史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完全融合是未来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方向

纵向一体化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和横向一体化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被纳入国际贸易理论的分析框架,不仅加速了两种理论的融合,而且使国际贸易理论本身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它放弃了企业必须是国内企业的假定,允许企业拥有与使用不同国家的生产要素,企业的增值活动不同阶段可以在不同的区位进行,不同的国家也可以进行完全相同的生产活动。企业行为被分成总部行为和实际生产行为两大类型,总部行为包括研究与开发及其相关的信誉、商标以及工程、管理、金融等服务;实际生产行为则包括上游生产(中间产品)和下游生产(终极产品)。

20世纪90年代起,国际直接投资理论逐渐成了国际贸易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此时,国际贸易理论越来越接近现实,许多传统的假定被放宽或放弃,理论的分析也不再局限于产业或国家层次,而是力求将企业行为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与产业和国家层次上的资源禀赋差异,国际分工理论融为一体,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也不再局限于单个企业行为的分析,而更多地从产业或国家与跨国公司行为的结合上考察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使两者的分析基础及其基本结论日趋一致。波特的竞争优势论充分体现了这个趋势。

波特指出全球性产业意味着竞争者在主要地区或国家性市场的战略地位从根本上受到它们全球总体地位的影响,所以公司必须在世界范围内协调一致的基础上进行竞争,他指出国际竞争和国内竞争的差别:“与国内竞争相比,在全球性产业中竞争出现了一些独特的问题”。国家间要素成本的差异、国外市场的不同环境、外国政府的不同角色及目标、手段和监测外国竞争对手的能力的差别都影响着跨国公司的经营,所以,“全球性产业中的结构分析必须包括外国竞争对手、更广泛的潜在进入者、更大范围内的可能替代品、以及企业目标不同、企业个性不同、对战略性重要因素认识不同的可能性。”

波特将产业部门视为基本的竞争环境,分析了它们的竞争优势和竞争障碍。全球性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比较优势、规模经济、全球化经验、产品歧异化、专有的产品技术及生产的可移动性;全球性竞争的障碍则主要包括经济障碍、管理障碍及制度障碍。有些障碍是给全球性竞争带来直接成本的,有些障碍不一定直接影响成本,但增加了管理任务的复杂性。

篇7

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最容易发生国际贸易争端的领域为货物贸易领域,但是在上世纪80年代之后,争端领域发生了变化,由单一的贸易领域扩展到服务贸易领域、知识产权领域、投资领域。服务贸易领域之所以会得到快速的发展,是因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服务业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专业化分工的程度越来越深,由此促进了服务贸易的发展,所以服务贸易领域的争端就逐渐的多了起来。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交易不再是单纯的货物,非货物也变为交易的对象,由此争端就扩展到了知识产权领域。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逐渐增强,促进了间接投资和直接投资的发展。基于此,国际贸易争端的领域发生了新的变化,体现出了新的特点。

2.国际贸易争端内容的新特点

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争端的内容主要是削减关税壁垒,而在经济全球化之后,争端的内容变为拆除非关税壁垒。国际贸易在八十年代之前,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平稳发展的影响,一直呈现出贸易自由化,因此争端就主要集中于关税壁垒上。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国际贸易中,出现了非经贸领域的问题,使得国际贸易争端的内容呈现了新的特点。

3.国际贸易争端主体的新特点

在过去,发生国际贸易争端的主体多为发达国家,但是随着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壮大,在争端主体中,出现了大量的发展中国家。一般来说,贸易主体之间的贸易量越多,那么发生争端的频率越大,反之则频率越小。在上世纪80年代前期,主要是在发达国家之间进行国际贸易,因此发生争端之后,解决争端的规则也是由发达国家来决定,但是随着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其经济实力得到了大大地提高,在国际贸易中逐渐出现了发展中国家的身影,当发生国际贸易争端时,发展中国家会利用已有的争端机制来保护自身的合理利益。由于主体的变化,导致国际贸易的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

4.国际贸易争端原因的新特点

各国在发展的过程中,经济水平各不相同,这种差异性导致在国际贸易中会会发生争端。以农业为例,美国和欧盟的农业都比较发达,但是美国的农业发展水平要高于欧盟,在美国与欧盟争夺世界农产品市场时,欧盟为了取得争夺的胜利,就制定了一系列出口补贴政策,这样一来,美国与欧盟之间就发生了争端。除了经济水平的差异之外,各国之间的政策、国内法、国际法之间都存在着差异性,在国际贸易中都会形成争端。

二、WTO解决争端机制的完善

1.引进“否定协商一致”原则

在解决争端的过程中,会遇到程序性或者实体性方面的问题,对于这类问题的解决办法,如果出席会议的成员国没有一致的反对,那么该问题的决定予以通过。这样一来,争端解决得到了有效的保证,不会因一方的阻止而终止或者拖延。

2.建立统一的争端解决程序,设立专门的争端解决机构

在关贸总协定中,国际贸易争端解决由理事会负责,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之后,对这种状态做出了改变,争端解决不在由理事会负责,而是设立了专门的解决机构———DSB。争端解决的规则及程序已经做出了明确的规定,DSB负责执行,另外,在协定中磋商和争端解决条款也由DSB来负责。

3.引入自动程序

国际贸易争端解决由多个阶段组成,各个阶段都有具体的工作时限,这在谅解及附件中做出了明确的固定,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未磋商出结果或者不理会磋商,那么在进行第二次争端解决申诉时,就会自动成立有关的专家组。专家组成立之后,会向DSB提出报告,DSB要在60日内通过该报告,这样的规定是为了阻止其中一方当事人有意上诉。报告通过之后,如果没有“否定一致同意”的情况,那么就会引入自动程序。通过自动程序,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预,进而促使争端得到有效的解决。

4.引入交叉报复

对于中止和减让的问题,专家组在进行审理时,要与专家组处于相同的部门中,然而,在同一个部门中,中止和减让比较难以实现,因此,当事人就会用其他的办法将另一有关协议项下的减让中止,这就是交叉报复。通过这个做法的引入,可以更好地执行裁决结果。

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国际贸易争端的应对对策

1.中国要积极地加入国际贸易中

近年来,国际贸易争端的数量急剧增加,并且情况变得越来越复杂,我国加入国际贸易后,会产生一定的风险,但是我国不能因此就拒绝加入,反而要积极地加入到国际贸易中。对外开放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为了提高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我国的实力,就需要大力推行对外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科技、文化的合作与交流,并积极地吸收先进的东西。不过,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切忌盲目乐观,要对国际贸易争端有一个清晰地认识。

2.加强与发展中国家、亚洲国家的合作

实际上,国际贸易争端的本质为利益之争,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达成协作、协同利益。我国也属于发展中国家,在与一些发展中国家开展国际贸易时,由于分工定位趋同导致争端的发生,对于这类型的国际贸易争端,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实行产业升级,或者进行地区间的合作,进而有效的减少争端。

3.发挥行业协会在避免和解决争端中的作用

所谓行业协会,是指一种特殊的中介组织,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属于民间组织,WTO规则无法直接管辖行业协会。在解决国际贸易争端时,行业协会可以直接或间接代表会员企业参与其中,利用其自身的优势促进争端解决。

4.完善我国的产业救济体系

在WTO中倡导贸易自由,但这并不能说明其一概排斥贸易保护,在法律框架中,设定了许多的例外,主要目的在于允许成员国实施国内产业救济。有些国家为了在国际贸易竞争中胜出,会采取不恰当的倾销、补贴措施等,通过法律框架中例外条例,成员国就可以采取反倾销、反补贴措施等。完善的产业救济体系,可以保证我国的国际贸易,并形成公平竞争的环境。

5.培养国际贸易人才

作为国际贸易人才,不仅需要懂得相关的国际贸易知识,还需要掌握国际贸易法律法规、规则,同时还要精通外语,通过国际贸易人才,可以促进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我国应建立严格的国际贸易人才上岗制度,避免非专业人士上岗,让其在国际贸易中发挥成分发挥自身的技能。

篇8

2.教师能力有待提高,“双师”型教师缺乏

在高等教育当中,为培养符合社会以及企业发展需求的综合性人才,就要求我们教师不仅要精通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拥有较高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够熟练的运用专业技术。然而,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当中这类“双师”型的教师较为缺乏,大多数教师都是精通专业理论知识,而实际操作能力较弱,缺乏外贸实践经验,因此不能在授课当中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了有效解决上述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就需要开展国际贸易实务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培养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专业性人才。

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内容

1.确定项目化教学的基本思路

国际贸易实务主要是以合同为核心,企业进出口流程作为主线,要进行项目化教学改革,首先就要确定国际贸易实务课程项目化教学的基本思路。所以,根据实际进出口流程我们将国际贸易实务整合为四个一级项目,具体如下:

(1)交易准备,其主要内容包括企业在进出口前,对市场进行调研与分析;国际目标市场的确定;以及编制规划进出口方案和具体操作思路。

(2)交易磋商,即指交易磋商的具体程序内容以及洽谈的方法和技巧等。

(3)合同签订,主要包括了解合同的种类,相关法律效应,以及合同编写的内容和方法,合同条款等

(4)合同履行,其中包括出口商履行合同的程序以及进口商履行合同的程序两个方面。出口商履行合同的程序有备货、催证、审证、改证、租船订舱、报验、报关、投保、制单、交单结汇以及出口核销和出口退税等过程;而进口商履行合同的程序有开立信用证、租船订舱、装运、办理保险、审核付汇、接货报关、检验及核销等过程,这些都需要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根据上面的四个一级项目的指导,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开设不同的二级项目,并与实际操作模拟实验训练相结合,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更加全面细致的了解国际贸易的具体内容,而且全面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转变教学方式,采用师生双向评价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太过单一,对学生的评价和考核大多都是采用卷面考试的方式,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项目化教学的目的不相符合,即不仅要培养学生掌握国际贸易相关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实施操作国际贸易业务的能力。因此,我们要转变教学方式,在进行课程项目教学评价的时候,不仅要考察学生的理论知识,还要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我们可以采用师生双向评价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积极性。

3.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另一重点是要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教师教学水平。要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学术水平,不断更新教学方式和内容,与时俱进。在提高老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并对其进行培养深造的同时,还要引进新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双具备的优秀教师,不断充实教师队伍,提高教师整体教学水平。

篇9

(二)国际文化贸易的资源优势十分明显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多样的民俗特征。这些历史文化和民俗特征为我国国际文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和条件。表1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数量就足以说明我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资源优势十分明显。截至2011年底,在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排名上,中国位例第二,拥有42项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说明我国拥有较好的开展国际文化贸易出口的资源优势和潜力,如何利用和开发这些资源优势,将我国的自然遗产用文化的表现形式推向全世界,是当前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

(三)国际文化贸易出口地区狭小

由于语言、传统文化以及生活习惯的原因,我国文化出口的地区主要是香港、台湾、东南亚、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欧洲。这些地区是华人聚居的主要区域,海外华人对于中国本土的文化具有自然的亲和力,也更加容易接受。以中国图书版权为例,2010年中国一共对外出口图书版权3600种,输出地见表2。输出地前5位的依次是东南亚地区、台湾、香港、美国和加拿大。这5个地区的图书版权出口占中国总出口的67%左右,说明我国在对外文化贸易的输出地区上过于狭小、过于集中,中国的文化出口依旧以本土化为主,国际化的道路还很漫长。

(四)国际文化贸易存在着巨额的贸易逆差

由于长期文化贸易发展的滞后,国际文化贸易在进出口金额上,逆差现象很明显[5],详见表3。从表3中可以看出,中国国际文化贸易存在较大逆差,这与我国物资贸易顺差形成了鲜明对比,从中国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综合国力来看,这种文化贸易的逆差显然不合理。

我国加快发展国际文化贸易的作用

(一)发展国际文化贸易让世界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

一个成龙、一个李连杰、一个姚明对于传播中国文化远比上一百堂文化课要生动。而加快发展国际文化贸易,恰恰可以起到这一作用。如今姚明虽然已经退役了,但他作为承担中美文化交流桥梁的作用始终没有停止,而中国的灿烂文化也需要有更多像成龙、李连杰这样的名人通过其自身的形象宣传来实现传播。

(二)国际文化贸易可以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贸易将在国民经济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有关文化贸易的产业是一种新兴产业,具有排放污染物少、耗费资源少的特点。这正好符合我国目前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有助于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带动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形成新一轮的经济增长热点,是一种货真价实的绿色经济产业[6]。

(三)发展国际文化贸易有助于增加我国的就业岗位

由于全球经济不景气,我国也存在着就业难的问题。如果大力发展国际文化贸易,因该产业工作岗位的需求量很大,可以极大地缓解就业难矛盾。媒体、出版、文化传播等行业正逐渐取代原有的金融投资行业,成为新一代年青人就业的首选职位,这不能不说是对我国经济强有力的贡献[7]。国际文化贸易需要更多的文化产业来支撑,这种新兴行业由于发展时间较短,正需要有更多的人才来从事这一行业,特别适合刚毕业的大学生进入该行业,发挥年青人的想象力和创作力。同时,文化产业也需要有大量普通的生产经营者来生产、经营和服务,这也就为我国大量的普通劳动者提供了广阔就业空间。表4是关于发达国家从事对外文化贸易的从业人员数据,足以说明我国和文化贸易强国之间的差距。从表4中可知,美国从事对外文化贸易的人数达到了500多万,占本国就业人口的比例达到8.6%。目前我国从事文化贸易的人员大约有1000多万,仅占全部从业人员比重为1.52%,有很大上升空间。

(四)加快发展国际文化贸易可以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

文化贸易承载着我国的文化理念、文化价值和文化追求,可以很好的反映文化软实力。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扭转文化贸易逆差,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就必须加快发展文化贸易,增强我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国际影响的日益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更加关注,了解中国文化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我国所承载的国际期待和国际责任明显加重,迫切需要加快发展国际文化贸易,推动更多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不断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影响力,增强我国文化的软实力[8]。近几年,全球各地如雨后春笋般诞生了100多所孔子学院说明了不仅是“中国制造”的产品在走向世界,中国文化的名片也正在走向全球,这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崛起。

(五)发展国际文化贸易可以提高我国的居民素质

人力资源的发展是我国居民财富的终极基础,资本和资源都是经济中被动的因素,人才是主动的因素。居民素质的高低是衡量我国综合国力最重要的一个指标,也是和他国竞争的重要因素之一,更是我国重要的宝贵财富,居民素质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当中可以说具有决定性的作用[9]。随着国际文化贸易的发展,也加速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政府可以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加强对国民的文化教育,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引导居民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加快发展国际文化贸易可以提高居民素质。

加快发展中国国际文化贸易的路径

(一)加强对文化产品翻译的投入

我国的许多文化产品出口遇到的最明显困难是缘于作品的翻译费解,外国人不理解作品的内涵和意义。由于国际翻译费用较高,国内很多公司和机构只是请非专业人士进行简单翻译,导致了不少文化产品不被外国人所理解。今后应该在财政上加大对文化产品翻译的投入,通过使用国际化的语言,使我国的传统文化走向世界,让全世界消费者都能容易理解中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增加文化贸易出口的可行性。还可以在国外设立传播中国文化的机构,让国外居民能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激发他们追求中国文化的兴趣,同时也帮助外国人理解中国文化提供相应的背景。

(二)将文化产品出口至经济实力较发达的国家

发达国家由于在经济实力上有一定的优势,为此,在加快发展国际文化贸易的道路上,可以加大对发达国家的文化供给,把我国的文化更多的出口至发达国家。中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世界各国人民都想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文化,发达国家的人民也不例外,最重要的是他们拥有更多财力,有条件通过进口中国的文化来实现这一愿望,而国内文化产品和服务正好符合了他们的好奇心。当然,在把我国的文化出口到发达国家时,应当注意方式方法,可以采用与发达国家合作的方式进行,在国外找到合适的经销商作为合作伙伴,通过合作伙伴把我国的文化出口到发达国家。例如,中央电视台就通过与时代华纳的合作成功进入美国纽约、旧金山和休斯顿的有线电视网与饭店网路中,在传播中国文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发展

加快发展我国国际文化贸易,需要大量优秀的专业人才。目前我国从事国际文化贸易方面的人才在数量上十分短缺,质量上也有待提高。首先,从国内高校来看,设立国际文化贸易专业的学校还不是很多,很多在从事国际文化贸易方面的人才都不是科班出身,所以,国内高校应加强开展国际文化贸易专业的建设,加快中国国际文化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步伐。其次,还可以将中国从事国际文化贸易的人员送到国外去学习,并且要适当引进国际市场上的文化贸易人才,间接提高中国国际文化贸易人才的培养与发展。

(四)加大国际文化贸易的创新力度

加快中国国际文化贸易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无论是在管理体制方面、投融资方式方面还是在技术方面,都需要加大创新的力度。管理体制方面,国家应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创新,把国际文化贸易的创新当作一项大事来看待;投融资方面,也应该加大国际文化贸易的创新,可以借鉴美国的先进做法,实现文化贸易投融资渠道的多样化,利用现代经营的股份制,金融信贷等方式加快我国国际文化贸易的发展,鼓励民间资本也参与进来,华谊兄弟的成功上市就是很好的例子,不仅如此,还要鼓励经营国际文化贸易业务的企业到海外上市,获取更多的资金支持;技术方面,可以利用3D电影、4D电影和数字电影、开拓卫星传输信号、数字化装备、宽频系统的方式来加大宣传我国文化,从而使我国文化产品在进入国际市场后更具竞争力。

(五)打造文化国际品牌

篇10

3.公司内贸易理论这一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巴克利(Peter.J.Buckley)、卡森(MarkCasson)系统阐述,由加拿大学者拉格曼(A.M.Rugman)进行了发展完善。内部贸易改变了各国贸易顺差、逆差的含义和影响,掩盖了国家贸易中各企业、各国的真实贸易关系。企业内部规模收益递增是公司内贸易主要的利润来源。跨国公司通过推进本土化,可以更好地发挥各国家各地区独特的资源禀赋优势,将生产经营的某一环节、零件、中间产品或最终产品集中于某国或某地生产,产生规模效应,降低成本,并更充分地利用不同国家的税收、贸易政策。

4.边际产业扩张理论边际产业扩张理论由日本学者小岛清(K.Kojima)于1978年提出并进行系统阐述。这一理论指出,对外直接投资应从本国已经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边际产业)开始,以促使国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对外贸易,并推动东道国产业的发展。跨国企业的本土化可以使得企业更好地了解东道国的技术水平,从而找到最合适的产业进行投资,有利于了解当地的生产要素结构,适当运用当地劳动力资源,为东道国创造就业机会。这一理论尤其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具有重要启发。

二、跨国企业实现本土化经营的几个关键要素

1.中高级管理人才的本土化本土化的高级管理人员与一般本土化员工的作用不同,他们更有条件和资源帮助企业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采取对应举措,帮助企业更有效地化解文化冲突、促进有效合作。高层管理人员的本土化是人力资源本土化的核心。人力资源本土化既包括利用人力资源,也包括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培育,这要求跨国企业把人才的培训和发展放在重要位置。本土的高级管理人员的培养,决定了其能否顺利实施本土化战略。

2.文化融合跨国企业在进入其他国家进行生产经营,通常都会面临来自文化方面的矛盾,能否实现企业文化、本国文化和东道主国文化的和谐,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跨国公司的发展前途。相同的政策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执行方式,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管理者在实施管理手段时,必须要考虑到被管理者的反应,这些反应往往是由被管理者背后的文化背景所决定的。文化融合需要跨国企业重视并承认文化差异,努力化解文化矛盾和冲突,融洽与东道国政府、商业合作伙伴的交流沟通,提高适应能力,增强竞争力。

篇11

1.3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特点

1.3.1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迅速,自由化程度加深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服务贸易迎来了其发展的黄金期。1970~1980年这十年期间,全球的国际服务贸易出口额由710亿美元跃升到3673亿美元,而进出口总额则更是惊人地高达7702亿美元。国际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突破万亿美元大关在80年代中期得以实现。90年代后,国际服务贸易总额依然呈增加趋势,1994年,数值已经超过2万亿美元,不过这段时间服务贸易增速有所减缓。21世纪后,服务贸易进出口额持续走高,2002年的总额为31607亿美元,2010年这一数字已经高达72037亿美元,占同年国际贸易总额的五分之一。

1.3.2国际服务贸易涉及领域进一步拓宽“二战”之后的第三次产业革命极大地丰富了国际服务贸易涉及的领域。国际服务贸易的行业由”二战”前的以劳务的输出输入为主转变为”二战”后以金融、电信、旅游等信息产业领域为主。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服务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地位日益突出。近几年,又有许多新兴服务行业在市场中出现,它们绝大多数都是从传统的制造业中分离出来的,其领域主要集中在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可以预见,未来国际服务贸易涉及的领域将会进一步拓宽。

1.3.3发达国家的国际服务贸易水平显著高于发展中国家由于各国经济实力的差距,不同国家服务贸易水平呈现出较大的差距。国际服务贸易进出口以北美、欧洲等地的发达国家为主,这些国家无论是经济发展水平还是科研技术能力都远高于其他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出口、进口总额前十位中发达国家均占九席。当然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服务贸易崛起势头强劲,不可忽略其未来发展潜力。

2中国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及现状

2.1服务贸易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我国国际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在不断扩大。在1982年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国际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仅为44亿美元,此时的国际服务贸易增速大约在9.6%。到20世纪末的1999年,进出口总额在这十几年间增长了13倍,达到了572亿美元,增速超过20%。我国在加入WTO后,这一数字的规模更是持续增多。2003年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2007年这一数字达到2509亿美元,2010年已经高达3624亿美元,跃居世界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第四位,在此期间的增速大约为年均20%。在不到30年的时间内,我国国际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惊人地增长了84倍,而国际服务贸易的增长率也高于同时期的世界平均增速。

2.2服务贸易发展不平衡首先,从行业结构来看,我国的优势产业依然停留在传统的旅游、运输行业,而如金融、通信、保险等技术、知识密集型行业的贸易发展在我国仍然滞后。近年来,虽然新兴服务贸易在我国发展较快,在出口份额中上升较快,但还是显著低于进口份额,可见仍处于劣势。其次,从发展的地区差异性来看,东中部地区由于临海、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等原因服务贸易发展程度高,而相对偏远落后的西部地区所占份额较小。

2.3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长期以来,我国关于国际服务贸易的立法严重滞后,更有部分领域的法律法规基本可视为空白,相关的运行、监督仅依靠政府职能部分的规章和文件,难以形成完整的服务贸易法律体系及完善的配套法规。近年来,我国先后颁布了《海商法》《、商业银行法》《、注册会计师法》等一批涉及服务贸易的法律法规,推动了该领域立法的完善,但其中具体的规定、条款与国际规则存在差距,可操作性不强。我国应加强相关法律体系的建立,规范国际服务贸易市场。

3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对我国的影响

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服务贸易企业既不能掉以轻心,也不必寝食难安,需看到机遇与挑战同时存在。

3.1服务贸易自由化所带来的机遇

3.1.1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服务贸易自由化必然会吸引大批国外服务企业涌进中国,外国投资将提供大量的国内就业机会。尤其是十后,提出中国经济“新常态”,在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引进外资使国内经济下滑、下岗工人增多的局面有所缓解。

3.1.2有利于本国技术、管理模式的提升一般来说,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推进有利于国内市场制度的完善,这将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背景,而这往往会吸引外资的涌入。外资企业往往拥有先进的管理模式与科研技术,本国企业通过这种强大的外部性,相对便捷地学习模仿、取长补短,进而增加本土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3.1.3增强国内服务行业的竞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我国往往出于对国内经济安全、经济稳定的考虑,对金融、能源等关乎国计民生的行业实行较多的管制措施,使得这些领域长期呈现垄断经营。这无疑会带来经济效益的损失,以致目前企业普遍反映融资贵、融资难,消费者反映电信等行业收费项目多、乱收费。服务贸易自由化意味着国内市场的对外开放,这有利于打破国内的垄断局面,迫使国内服务企业加入到国际竞争中来,这不但会带来服务质量的提高,更有利于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

3.1.4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发达国家的服务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较为成熟,在其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据了过半比重。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必然会加强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我国正好趁此机会学习发达国家发展服务贸易的经验,学习他们成熟的经济、法律制度,使我国在发展的服务贸易道路中少走弯路。近年来,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进行了大量的劳动、资本密集型服务业投资,我国也趁此机会获得了“世界工厂”的称号,接下来我国应该继续抓住机遇,进行产业升级,争取从“世界工厂”转型为“世界创新工厂”。

3.2服务贸易自由化带来的挑战

3.2.1威胁国内部分服务行业的生存发展从贸易的比较优势来看,发达国家的优势服务贸易产业是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的优势产业则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就发展前景来看,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个人收入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消费品的需求也呈现出高品质、高个性化的特点,而劳动密集型产品在这方面的优势难敌知识、技术密集型产品,因此从长远来说,我国部分传统服务贸易行业难以在国际市场中保持竞争力。我国的服务贸易虽然近几年发展迅速,但仍处于起步阶段,而此刻推进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可能会使得中国在未来的国际分工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3.2.2使得国内经济的稳定性受到冲击在服务业的对外开放前,我国的国内经济主要由国内市场的走势决定,在国家宏观调控的管控下,国内经济运行总体来说波动不大,不会出现较大的经济危机。而推动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之后,就意味着中国经济卷入到世界经济的大流中,世界经济无论繁荣还是衰退都会相应地对国内经济产生相当大的影响,这无疑会影响我国经济的稳定性。而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势必大大增加我国的经济风险。除此之外,我国的服务贸易相较于发达国家起步较晚,实力不强,使得逆差一直很高,若其超过我国货物出口的顺差,则会导致我国经常性收支项目的失衡,进而也会影响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4针对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带来的影响所能采取的对策

篇12

国际间的商务交往是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是和平时期国际交往的主旋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推进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国际商务谈判作为商战的序幕,已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经济中。

所谓谈判,其一般含义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为满足各自需要和维护各自利益,双方妥善地解决某一问题而进行的协商。曾有人说:“生活本身就是一系列无休止的谈判”,这也是不无道理的。而商务谈判,是指谈判双方为实现某种商品或劳务的交易,对多种交易条件进行的协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概念的外延也在扩大,她不仅包括一切劳动产品,还包括资金、技术、信息、服务等。因此,商务谈判是指一切商品形态的交易洽谈,如商品供求谈判、技术引进与转让谈判、投资谈判等。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尤其是加入WTO后,我国各企业和单位所面临的国际商务谈判越来越多。谈判是一种进行往返沟通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就不同的要求或想法而达成某项联合协议。谈判又是一系列情势的集合体,它包括沟通、销售、市场、心理学、社会学、自信心以及冲突的解决。商务谈判的最终目的是双方达成协议,使交易成功。如何有效避免谈判中僵局的出现而使谈判获取成功?当冲突和矛盾出现时又如何化解呢?本文将对此做出探讨。

一、了解各国商人的特点是国际商务谈判必备的常

国际商务谈判要面对的谈判对象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由于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制度不同,各民族间有着迥然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各国客商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他们在商务谈判中的风格也各不相同。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如果不了解这些不同的谈判风格,就可能闹出笑话,产生误解,既失礼于人,又可能因此而失去许多谈判成功的契机。如欲在商务谈判中不辱使命,稳操胜券,就必须熟悉世界各国商人不同的谈判风格,采取灵活的谈判方式。下面我们仅就几种国际商务谈判中常见的客商情况加以说明

1.美国人

美国是中国的一个重要贸易伙伴,美国人是我们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常见对手,他们性格开朗、自信果断,办事干脆利落,重实际,重功利,事事处处以成败来评判每个人,所以在谈判中他们干脆直爽,直接了当,重视效率,追求实利。美国人习惯于按照合同条款逐项进行讨论,解决一项,推进一项,尽量缩短谈判时间。他们十分精于讨价还价,并以智慧和谋略取胜,他们会讲得有理有据,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的走势甚至最终用户的心态等各个方面劝说对方接收其价格要求。美国人在谈判某一项目时,除探讨所谈项目的品质规格、价格、包装、数量、交货期及付款方式等条款外,还包括该项目从设计到开发、生产工艺、销售、售后服务以及为双方能更好地合作各自所能做的事情等,从而达成一揽子交易。同美国人谈判,就要避免转弯抹角的表达方式,是与非必须保持清楚,如有疑问,要毫不客气地问清楚,否则极易引发双方的利益冲突,甚至使谈判陷入僵局。

2.日本人

日本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儒家思想道德意识已深深地沉淀于日本人内心的深处,并在行为方式上处处体现出来。日本是一个岛国,资源缺乏,人口密集,具有民族危机感。这就使日本人养成了进取心强,工作认真,事事考虑长远影响的性格。他们慎重、礼貌、耐心自信地活跃在国际商务谈判的舞台上。他们讲究礼节,彬彬有礼地讨价还价,注重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重视商品的质量。所以在同日本人打交道时,在客人抵达时到机场接机,在谈判后与客人共进晚餐、交朋友,都是非常必要的,这些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冲突的出现。

3.韩国人

近十年我国与韩国的贸易往来增长迅速。韩国以“贸易立国”,韩国商人在长期的贸易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常在不利于己的贸易谈判中占上风,被西方国家称为“谈判的强手”。在谈判前他们总是要进行充分的咨询准备工作,谈判中他们注重礼仪,创造良好的谈判气氛,并善于巧妙地运用谈判技巧。与韩国人打交道,一定要选派经验丰富的谈判高手,做好充分准备,并能灵活应变,才能保证谈判的成功。

4.华侨商人

华侨分布在世界许多国家,他们乡土观念很强,勤奋耐劳,重视信义,珍惜友情。由于经历和所处环境的不同,他们的谈判习惯既与当地人有别,也与我们大陆人有所不同。他们作风果断,雷厉风行,善于讨价还价,而且多数都是由老板亲自出面谈判,即使在谈判之初由人或雇员出面,最后也要由老板拍板才能成交。所以了解老板的个人情况,以真情打动他就至关重要。

以上介绍的只是世界主要贸易国家或地区的主要谈判风格,重要的是我们应从中悟其真谛。当然,随着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通讯的高速发展以及各国商人之间频繁的往来接触,他们相互影响,取长补短,有些商人的国别风格已不是十分明显了。因此,我们既应了解熟悉不同国家和地区商人之间谈判风格的差异,在实际的商务谈判中更应根据临时出现的情况而随机应变,适当地调整自己的谈判方式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取得商务谈判的成功。

二、做好谈判前的准备工作是预防冲突激化的有效手段

谈判桌上风云变幻,谈判者要在复杂的局势中左右谈判的发展,则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只有做好了充分准备,才能在谈判中随机应变,灵活处理,从而避免谈判中利益冲突的激化。

由于国际商务谈判涉及面广,因而要准备的工作也很多,一般包括谈判者自身的分析和谈判对手的分析、谈判班子的组成、精心拟定谈判目标与策略,必要时还要进行事先模拟谈判等。

1.知己知彼,不打无准备之战

在谈判准备过程中,谈判者要在对自身情况作全面分析的同时,设法全面了解谈判对手的情况。自身分析主要是指进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对对手情况的了解主要包括对手的实力(如资信情况),对手所在国(地区)的政策、法规、商务习俗、风土人情以及谈判对手的谈判人员状况等等。目前中外合资项目中出现了许多合作误区与投资漏洞,乃至少数外商的欺诈行为,很大程度上是中方人员对谈判对手了解不够所导致的。关于这一点前文我们已详细说明,此处不再多叙。

2.选择高素质的谈判人员

国际商务谈判在某种程度上是双方谈判人员的实力较量。谈判的成效如何,往往取决于谈判人员的知识方面和心理方面的素质。由于国际商务谈判所涉及的因素广泛而又复杂,因此,通晓相关知识十分重要。通常,除了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法这些必备的专业知识外,谈判者还应涉猎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财务知识、外语、有关国家的商务习俗与风土人情以及与谈判项目相关的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较为全面的知识结构有助于构筑谈判者的自信与成功的背景。

此外,作为一个国际商务谈判者,还应具备一种充满自信心、具有果断力、富于冒险精神的心理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在困难面前不低头,风险面前不回头,才能正视挫折与失败,拥抱成功与胜利。

因为国际商务谈判又常常是一场群体间的交锋,单凭谈判者个人的丰富知识和熟练技能,并不一定就能达到圆满的结局,所以要选择合适的人选组成谈判班子与对手谈判。谈判班子成员各自的知识结构要具有互补性,从而在解决各种专业问题时能驾轻就熟,并有助于提高谈判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主谈人员的压力。

3.拟订谈判目标,明确谈判最终目的

准备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设定你让步的限度。商务谈判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就是价格问题,这一般也是谈判利益冲突的焦点问题。如果你是一个出口商,你要确定最低价,如果你是一个进口商,你要确定最高价。在谈判前,双方都要确定一个底线,超越这个底线,谈判将无法进行。这个底线的确定必须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要建立在调查研究和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如果出口商把目标确定的过高或进口商把价格确定的过低,都会使谈判中出现激烈冲突,最终导致谈判失败。

作为一个出口商,你的开价应在你能接受的最低价和你认为对方能接受的最高价之间,重要的是你的开的价要符合实际,是可信的,合情合理的,促使对方作出响应。一个十分有利于自己的开价不一定是最合适的,它可能向对方传递了消极的信息,使他对你难以信任,而采取更具进攻性的策略

当你确定开价时,应该考虑对方的文化背景、市场条件和商业管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在开价后迅速做些让步,但很多时候这种作风回显得对建立良好的商业关系不够认真。所以开价必须慎重,而且留有一个足够的选择余地。

4.制定谈判策略

每一次谈判都有其特点,要求有特定的策略和相应战术。在某些情况下首先让步的谈判者可能被认为处于软弱地位,致使对方施加压力以得到更多的让步;然而另一种环境下,同样的举动可能被看作是一种要求汇报的合作信号。在国际贸易中,采取合作的策略,可以使双方在交易中建立融洽的商业关系,使谈判成功,各方都能受益。但一个纯粹的合作关系也是不切实际的。当对方寻求最大利益时,会采取某些竞争策略。因此,在谈判中采取合作与竞争相结合的策略会促使谈判顺利结束。这就要求我们在谈判前制定多种策略方案,以便随机应变。

你需要事先计划好,如果必要是可以做出那些让步。核算成本,并确定怎样让步和何时让步。重要的是在谈判之前要考虑几种可供选择的竞争策略,万一对方认为你的合作愿望是软弱的表示时,或者对方不合情理,咄咄逼人,这时改变谈判的策略,可以取得额外的让步。

三、谈判策略的恰当运用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冲突

谈判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获得各方面都卖艺的协议或合同。我们把与我们谈判的人称为谈判对手,双方确有为争取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对抗关系,但更重要的还是合作关系,是为了合作才有的暂时对抗。所以在谈判中,要恰当使用一些谈判技巧,尽力避免强烈冲突的出现,谈判陷入僵局对谈判双方来说都是失败。

1.刚柔相济

在谈判程中,谈判者的态度既不过分强硬,也不可过于软弱,前者容易刺伤对方,导致双方关系破裂,后者则容易受制于人,而采取“刚柔相济”的策略比较奏效。谈判中有人充当“红脸”角色,持强硬立场,有人扮演“白脸”角色,取温和态度。“红脸”是狮子大开口,大刀阔斧地直捅对方敏感部位,不留情面,争得面红耳赤也不让步。“白脸”则态度和蔼,语言温和,处处留有余地,一旦出现僵局,便于从中斡旋挽回。

2.拖延回旋

在贸易谈判中,有时会遇到一种态度强硬、咄咄逼人的对手,他们以各种方式表现其居高临下。对于这类谈判者,采取拖延交战、虚与周旋的策略往往十分有效,即通过许多回合的拉锯战,使趾高气扬的谈判者感到疲劳生厌,逐渐丧失锐气,同时使自己的谈判地位从被动中扭转过来,等对手精疲力竭的时候再反守为攻。

3.留有余地

在谈判中,如果对方向你提出某项要求,即使你能全部满足,也不必马上和盘托出你的答复,而是先答应其大部分要求,留有余地,以备讨价还价之用。

4.以退为进

让对方先开口说话,表明所有的要求,我方耐心听完后,抓住其破绽,再发起进攻,迫其就范。有时在局部问题上可首先做出让步,以换取对方在重大问题上的让步。

5.利而诱之

根据谈判对手的情况,投其所好,施以小恩小惠,促其让步或最终达成协议。请客吃饭、观光旅游、馈赠礼品等虽然是社会生活中的家常便饭,但实际上是在向对方传递友好讯号,是一种微妙的剂。

6.相互体谅

谈判中最忌索取无度,漫天要价或胡乱杀价,使谈判充满火药味和敌对态势,谈判双方应将心比心,互相体谅,可使谈判顺利进行并取得皆大欢喜的结果。

四、国际商务谈判中利益冲突的解决

由于谈判中双方都想获得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尽管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谈判陷入僵局而至最终破裂,但有时利益的冲突是难以避免的。每逢此时,只有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才能使谈判顺利完成,取得成功。

1.处理利益冲突的基本原则——将人的问题与实质利益相区分

谈判的利益冲突往往不在于客观事实,而在于人们的想法不同。在商务谈判中,当双方各执己见时,往往双方都是按照自己的思维定势考虑问题,这是谈判往往出现僵局。

在谈判中,如果双方出现意见不一致,可以尝试以下几种处理问题的方法:⑴不妨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⑵不要以自己为中心推论对方的意图。⑶相互讨论彼此的见解和看法。⑷找寻对方吃惊的一些化解冲突的行动机会。⑸一定要让对方感觉到参与了谈判达成协议的整个过程,协议是双方想法的反映。⑹在协议达成是,一定要给对方留面子,尊重对方人格。

换个角度考虑问题恐怕是利益冲突发生后谈判中最重要的技巧之一。不同的人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人们往往用既定的观点来看待事实,对与自己相悖的观点往往加以排斥。彼此交流不同的见解和看法,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并不的让一方遵循对方的思路解决问题,而是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帮助你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最终解决问题。

2.处理谈判双方利益冲突的关键在于创造双赢的解决方案

很多人在小时侯都做过这样一道智力测验题:有一块饼干,让你和妹妹分,怎么样才能分得公平呢?答案就是自己先把它分成两部分,分的标准是自己觉得得到其中哪部分都不吃亏,然后让妹妹来选。这是一个典型的双赢态势。就象这道智力题的解答一样,解决利益冲突的关键在于找到一个双赢的方案。

谈判的结果并不是“你赢我输”或“你输我赢”,谈判双方首先要树立双赢的概念。一场谈判的结局应该使谈判的双方都要有“赢”的感觉。采取什么样的谈判手段、谈判方法和谈判原则来达到谈判的结局对谈判各方都有利,这是商务谈判的实质追求。因此,面对谈判双方的利益冲突,谈判者应重视并设法找出双方实质利益之所在,在此基础上应用一些双方都认可的方法来寻求最大利益的实现。

双赢在绝大多数的谈判中都应该是存在的。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可以满足双方利益的需要。这就要求谈判双方应该能够识别共同的利益所在。每个谈判者都应该牢记:每个谈判都有潜在的共同利益;共同利益就意味着商业机会;强调共同利益可以使谈判更顺利。另外谈判者还应注意谈判双方兼容利益的存在。

为了有效地寻找双赢的方案,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⑴将方案的创造与对方案的判断行为分开。谈判者应该先创造方案,然后再决策,不要过早地对解决方案下结论。比较有效的方法是采用所谓的“头脑风暴”是的小组讨论,即谈判小组成员彼此之间激发理想,创造出各种想法和注意,而不是考虑这些主意是好还是坏,是否能够实现。然后再逐步对创造的想法和主意进行评估,最终决定谈判的具体方案。在谈判双方是长期合作伙伴的情况下,双方也可以共同进行这种小组讨论。

⑵充分发挥想象力,扩大方案的选择范围。在上述小组讨论中,参加者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觉得大家在寻找最佳的方案。而实际上,在激发想象阶段并不是寻找最佳方案的时候,要做的就是尽量扩大谈判的可选择余地。此阶段,谈判者应从不同就角度来分析同一个问题。甚至可以就某些问题和合同条款达成不同的协议。如不能达成永久协议,可以达成临时协议;不能达成无条件的协议,可以达成有条件的等等

⑶替对方着想,让对方容易做出决策。如果你能让对方觉得解决方案既合法又正当,对双方都公平,那么对方就很容易做出决策,你的方案也就获得了成功。

3.借助客观标准,最终解决谈判利益冲突问题

在谈判过程中,双方在了解了彼此的利益所在后,绞尽脑汁为双方寻求各种互利的解决方案,也非常重视与对方发展关系。但是棘手的利益冲突问题依然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这种情况下,双方就某一个利益问题争执不下,互不让步,即使强调“双赢”也无济于事。此时客观标准的使用在商务谈判中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例如,对于谈判中经常遇到的价格问题,当双方无法达成协议时,可以参照一些客观标准,如市场价值、替代成本、折旧是帐面价值等等。此种方式在实际谈判中非常有效,可以不伤和气地快速取得谈判成果。在价格问题上的利益冲突可以这样解决,其他问题同样也可以运用客观标准来解决。但是,在谈判中有一点一定要把握,就是基本原则应该是公平有效的原则、科学性原则和先例原则。

在谈判中,谈判者运用客观标准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⑴建立公平的标准。商务谈判中,一般应遵循的客观标准有:市场价值、科学的计算、行业标准、成本、有效性、对等原则、相互原则等,客观标准的选取要独立于双方的意愿,公平合法,并且在理论和实践中均是可行的。

⑵建立公平的利益分割方法。如大宗商品贸易由期货市场定价进行基差交易;在两位股东持股相等的投资企业中,委派总经理采取任期轮换法等。

⑶将谈判利益的分割问题局限于寻找客观依据。在谈判中,多问对方:您提出这个方案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为什么的这个价格?您是如何算出这个价格的?

⑷善于阐述自己的理由,也接受对方合理正当的客观依据。一定要用严密的逻辑推理来说服对手。对方认为公平的标准必须对你也公平。运用你所同意的对方标准来限制对方漫天要价,甚至于两个不同的标准也可以谋求折中。

⑸不要屈从于对方的压力。来自谈判对手的严厉可以是多方面的:如,贿赂、最后通牒、以信任为借口让你屈从、抛出不可让步的固定价格等。但无论那种情况,都要让对方陈述理由,讲明所遵从的客观标准。

[参考资料]

1.吴洪刚:《成功让步的谈判艺术》,《郑州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

篇13

自20世纪末以来,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扬,文化产业得到各国的重视。文化贸易的发展速度也呈现出飞速增长的趋势。文化贸易对经济增长、文化产业结构的作用日益显著。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显示,中国从1995年起,和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并列世界文化贸易的五强[1]。可是,中国的文化贸易长期处于逆差地位,这与中国这样一个世界文明古国、贸易大国的形象极不相称,说明了中国在国际文化贸易中竞争力不强的事实。探究其原因,精通法律、外语和专业知识的文化贸易人才的缺乏是最大的因素。文化经营贸易人才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与出口的重要瓶颈之一[2]。这对国际文化贸易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从分析从事国际文化贸易的人才需要具备的能力入手,探讨国际文化贸易人才培养的目标,并进一步构建国际文化贸易人才培养模式。

一、国际文化贸易人才应具备的能力构成

近些年在国际上非常受关注的一种教育理念即能力本位教育理念,就是“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教学体系”。目前这种理念指导着世界各国大学和职业教育与培训。它实质上就是以从事某一种职业所要求的能力为核心来在实践教学中设计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机制等[3]。具体来说,国际文化贸易人才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熟练的专业技能

作为一名从事贸易的专业人员,应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首先是对宏观与微观经济的了解及判断能力。其次是具备贸易素质的最基本的技能。另外,就是必须培养贸易人员的文化素质。

(二)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

既要具备基本的团队协作与沟通、组织协调、运用商务沟通技巧进行谈判的能力,同时还应具有熟练操作外贸软件、从事文化产业的文化产品营销能力、文化渠道经营能力、文化创意策划能力及媒体关系能力等。

(三)创新能力

国际市场瞬息万变,企业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文化产业作为精神层面的产业,具有创意的产品和服务层出不穷,这就要求国际文化贸易应用型人才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敏感的市场发现意识,才能不断地发现新商机,获取贸易利益。

二、国际文化贸易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目前,国内已建立国际文化贸易专业的高校屈指可数。其中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际文化贸易专业开设较早,它的人才培养定位于“国际化”、“应用型”。“国际化”指“面向世界”,以适应国际化需求为直接目标,“应用型”内涵“高层次”,核心是学生能力发展,强调国际文化贸易本科应用型人才既不同于“技能应用型人才”,又区别于“研究型人才”。其根本特征是注重能力培养的系统化而非知识培养的系统性,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4]。因此,笔者认为,具备国际文化贸易专业办学潜力和专业优势的中央部委直属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上可以借鉴上述提法。而为数更多的地方院校在国际文化贸易人才培养上除了面向世界外,更要加强学校与地方政府、企业间的沟通,突出区域办学特色,结合区域文化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要,共同培养国际化应用型人才 [5]。可以把国际文化贸易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国际化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国际化应用创新型人才除了具备应用型人才的基本特征,拥有较强的应对国际文化贸易具体活动的实践能力外,同时又具备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把已经形成的实践能力变成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基于能力本位教育的国际文化贸易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人才培养模式”早在1998年就被界定为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不仅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而且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6]。基于能力本位教育的理念,高校国际文化贸易人才培养模式实质上就是在确立了高校毕业生择业时需具备的能力之后,高校如何设计自己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体系以形成上述能力,通过何种机制来保证这些能力的实现。

(一)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是专业教育的核心,能够体现出专业的特色,是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基础。在国际文化贸易课程设置中,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实践课程。公共基础课程注重功能性和综合性,专业必修课程注重基础性,专业选修课程注重知识的灵活性,实践课程注重操作性和实用性。除此之外,专业在发展中要与政府、企业合作、调研、交流,了解掌握本学科发展最前沿的学术情况、法律法规、业务标准,并根据这些变化,相应的对专业课程学时、内容、方法进行调整。搭建起理论+实践、课内+课外的课程体系,增强教学内容的灵活和适应性。

(二)实践能力培训体系建设

实践能力培训体系通过认识实践、外贸平台综合实训、顶岗实践和毕业实践等多种形式来完成。国际文化贸易专业的认识实践就是联系相关的文化出口企业或政府文化产业管理部门,让学生对文化贸易内容有初步的了解。外贸平台综合实训要由有社会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按照社会需求的层次设定不同的实验方案、实验目标和课时。顶岗实践和毕业实践是让学生去学校联系的外贸实习基地或其他文化产品出口单位进行业务操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良好的敬业态度和与人沟通能力。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确保实现实践教学目标和任务,让学生掌握必备的、完整的、系统的专业技能。

(三)创新创业培养体系建设

国际文化贸易人才创新创业体系的建设就是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由培养专才向培养通才转变,由“知识+智力”模块向“智能+创新”模块转变,由封闭教育向开放教育转变,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建设内容包括更新教育理念、重建学生评价体系、加大创业教育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等。

(四)培养机制建设

1.提高师资队伍业务能力

给专任老师充分的成长空间,鼓励到海外进修,加大教师申请文化贸易科研的资助力度,进一步提高教师学术水平。按一定比例培养专职的实习指导老师,逐步提高专业教师队伍中“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为其提供到优秀的文化出口企业、事业单位锻炼的机会,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通过师资队伍的建设,不断优化教学力量,逐步形成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职称结构合理的教师梯队。

2.双语教学及双语教材建设

根据学生英语接受能力,确定双语教学的课时。部分课程可以采用全英语授课。对于特色课程如国别文化研究,可以在长期授课经验情况下,鼓励教师采用自编教材,也可以联合具有较强实力的科研单位与高校共同编制教材。引导学生学会阅读经典原版教材和国外经济贸易类学术期刊,学习前沿理论内容,以增强其学习的动力,提高外语水平和专业素质。

3.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创新

由于国际文化贸易相关课程,内容多而杂,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可以清晰简明的达到传授的效果。对于培养国际化应用创新型人才这一目标定位,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教学、社会调研和开放性实验、诊断治疗等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灵活搭配不同的教学法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4.实行中外联合办学

“中外联合办学项目”是指国内学校与国外教育机构在学科、专业、课程等方面合作,开展以我国在籍学生为主要对象的教育教学活动[7]。国际文化贸易的学科性质更适合推行中外联合办学。应与日本、韩国、美国、英国等文化产业发展快的国家大学建立联系,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签署“联合办学协议”,形成办学形式、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办学层次、项目管理、经费筹措与管理使用等一系列文件。

5.构建可监控的国际化应用创新型人才质量评价体系

评价标准很难做到人人认可,应尽量细化评价方案,做到所有实践内容都能量化。严格执行评价标准,使之有序运行,每个学生的综合能力都可测评。同时,及时追踪社会对文化贸易人才需求的变化,建立一套人才培养反馈机制,结合反馈结果不断完善学生综合能力评价方案,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实现国际文化贸易人才和就业岗位的有效对接。

参考文献:

[1] 保罗・克鲁格曼,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国际经济学(第5版)[M].海闻,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 杨艳红.中美文化贸易争端与中美文化贸易的发展[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4):90-96.

[3] 海峰.基于 CBE 模式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China’s Foreign Trade,2012,(3):269.

[4]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文化贸易人才培养方案[DB/OL],/Item/35071,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