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乡愁教案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诗歌的能力,品悟语言的能力,丰富的想象力。
情感目标:通过朗读、品悟,体会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学习现代诗的基本朗诵技巧,学会划分节奏、重音,能有感情地朗读。
2、在朗读中感知《乡愁》的意境和情感。
教学难点:通过分析意象感悟意境,体会诗歌的情感。
课时预计: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背诵诗歌、导入新课
有人说,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无论大人小孩,谁都能吟诵一两首诗。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哪些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诗句?
学生背诵交流。
教师小结,投影显示常见思乡诗: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2)、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王维)
(3)、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
(4)、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
(5)、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
(6)、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
(7)、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
思乡是中国诗歌一个历久常新的主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现代思乡诗—《乡愁》。
二、欣赏歌曲,简介作者
1、多媒体播放歌曲《乡愁》。
教师:这首歌是由著名歌唱家佟铁鑫演唱的,他以余光中先生的《乡愁》诗作为歌词。现在就让我们走近作者余光中。
2、作者简介(投影显示):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1950年去台湾,祖籍福建永春,台湾十大现代诗人之一。已出版诗集、散文、评论和译著四十余种,60年代起余光中创作了不少怀乡诗,故而被人们称为“乡愁诗人”。代表作有:《乡愁》、《乡愁四韵》、《春天,遂想起》等。1971年创作《乡愁》时,余光中时而低首沉思,时而抬头远眺。他说:“随着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二十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
教师:仅仅用了20分钟就一气呵成的一首短短小诗,却广为流传,甚至成为诗人余光中的代名词。总理曾经在访美期间,在纽约会见华侨华人时,就引用了《乡愁》中的诗句。他说:“浅浅的海峡,国之大觞,乡之深愁。”道出了我们中华儿女的心声,这首诗再次引起了海内外广泛的关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余光中的《乡愁》。
三、朗读吟诵,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强调:朗诵是解读诗歌的敲门砖,我们只有对诗歌进行反复诵读,才能真正走进解读诗歌的艺术殿堂。
1、教师配乐朗诵。(背景音乐:马思聪的《思乡曲》)
思考:听着这样的一首诗,大家的内心油然而生的是一种什么感情呢?
明确:思念家乡,思念亲人。
2、学生自由朗读,体会诗歌的朗读技巧。
方法指导:本诗歌朗诵的基本要求:本诗感情深沉柔美而略带哀伤,所以语速要稍慢且舒缓,要多停顿,不宜读长句。具体重音和节奏的处理如下:
第一节稍平淡,回忆的口气;第二节增加了遗憾的语气;第三节,要体现出深深的失落和痛苦;第四节,表现出而今的惆怅。
节与节之间要有足够的停顿,特别在前三节与第四节间,约停2.5秒。
读的时候要配合相应想象,全情投入。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重读“乡愁”“小小”“邮票”)
我/在这头(重读“这头”,以下类推)
母亲/在那头(重读“那头”,以下类推)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重读“乡愁”“窄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注意“啊”与前一字连读轻声,不能当单字重读)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重读“乡愁”“矮矮”“坟墓”)
我/在外头(语调稍微提高)
母亲/在里头(语气要转激烈,“在里头”可拖轻微颤音)
而/现在(语气转平和)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重读“乡愁”“浅浅”“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那头”拖长音,表现深深的惆怅和期盼)
四、披文入情,体悟诗歌的情感美。
1、全诗共四节,是按什么顺序组织安排的?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明确:时间顺序,从“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可以看出来。
2、诗人的思乡情感是借用哪些具体的物象来表达的呢?
明确:船票、邮票、坟墓、海峡。
3、作者为什么分别选用这四种物象来表达自己的思乡情感?
要求:同学们先自学,一边读一边把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写在旁边,然后四人一组讨论交流。
(1)乡愁怎么会和邮票联系在一起?
点拨:小时候的余光中离开家乡在四川求学,身在他乡只有借一枚枚小小的邮票来传达对母亲的思念,只能用书信的方式把自己的思念寄回家(教师板书:邮票---母子分离)。
全班齐读这一节,要求读出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2)乡愁怎么会和船票联系在一起?
点拨:长大后与妻子相隔两地,只好借助一张张的船票来表达对妻子的思念,对家的思念(教师板书:船票---夫妻分离)。
男生齐读这一节,要求读出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3)乡愁怎么会和坟墓联系在一起?
点拨:矮矮的坟墓表达了自己对已故母亲的深深思念(教师板书:坟墓---母子死别)。如果说前两种思念纵有万般愁绪,终有所寄托可以排解。而此时,矮矮的坟墓却永远的阻隔了生者与死者,母亲再也听不到儿子的呼唤,再也无法感受儿子深切的思念之情,这是一种凄凄的别情。
第一节稍平淡,回忆的口气;第二节增加了遗憾的语气;第三节,要体现出深深的失落和痛苦;第四节,表现出而今的惆怅。
节与节之间要有足够的停顿,特别在前三节与第四节间,约停2.5秒。
读的时候要配合相应想象,全情投入。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重读“乡愁”“小小”“邮票”)
我/在这头(重读“这头”,以下类推)
母亲/在那头(重读“那头”,以下类推)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重读“乡愁”“窄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注意“啊”与前一字连读轻声,不能当单字重读)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重读“乡愁”“矮矮”“坟墓”)
我/在外头(语调稍微提高)
母亲/在里头(语气要转激烈,“在里头”可拖轻微颤音)
而/现在(语气转平和)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重读“乡愁”“浅浅”“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那头”拖长音,表现深深的惆怅和期盼)
四、披文入情,体悟诗歌的情感美。
1、全诗共四节,是按什么顺序组织安排的?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明确:时间顺序,从“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可以看出来。
2、诗人的思乡情感是借用哪些具体的物象来表达的呢?
明确:船票、邮票、坟墓、海峡。
3、作者为什么分别选用这四种物象来表达自己的思乡情感?
要求:同学们先自学,一边读一边把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写在旁边,然后四人一组讨论交流。
(1)乡愁怎么会和邮票联系在一起?
点拨:小时候的余光中离开家乡在四川求学,身在他乡只有借一枚枚小小的邮票来传达对母亲的思念,只能用书信的方式把自己的思念寄回家(教师板书:邮票---母子分离)。
全班齐读这一节,要求读出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2)乡愁怎么会和船票联系在一起?
点拨:长大后与妻子相隔两地,只好借助一张张的船票来表达对妻子的思念,对家的思念(教师板书:船票---夫妻分离)。
全班齐读这一节,要求学生读出悲伤的情感。
(4)乡愁怎么会和海峡联系在一起?
海峡隔开了大陆和台湾,台湾人民有家难回,亲情难叙。诗人只好把浓浓的乡愁寄予这湾浅浅地海峡。前三个意象联结的是亲情、爱情,这节连接的是爱国情(教师板书:海峡---两岸隔离)。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还看不到两岸有交流的可能,思乡情切。作者在1992年首次回到大陆,在1995年回母校厦门大学参加校庆并发表演讲,回到台湾后,写下了绝唱《浪子回头》(投影显示):“鼓浪屿鼓浪而去的浪子/清明节终于有岸可回头/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一百六十海里的海峡,/为何渡了近半个世纪才到家?……”离开大陆时还是英俊年轻,回到大陆时已是雪满白头。作为一个浪子对大陆、对祖国近半个世纪的期盼终于实现。让我们带着这份期盼齐读第四节诗。
小结:这首诗借小小的邮票表达了对母亲浓浓的思念,借窄窄的船票寄托了与妻子长长的爱情,借矮矮的坟墓抒发了与母亲凄凄的别情,借浅浅的海峡表达对大陆深深的思念。诗歌由个人故乡之思上升到普遍家国之思,主题得到升华,这正是这首诗高于其他思乡诗的地方。而现在有些人试图将台湾从祖国的版图上分割出去,这一阴谋是不可能得逞的,因为五千年血脉相连的炎黄子孙不可能被他们割断。余光中在《当我死时》中写道: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投影显示),即使死也要死在大陆,死在最美最母亲的国度。而当诗人得知温总理引用他的诗句时,75岁的老人哽咽着说:“三十年前的乡愁已让我慢慢化解,而历史的乡愁还摆在这里……”(投影显示)“历史的乡愁”是所有华夏儿女的心结。请同学们再次自由朗读全诗,体会感情,试着背一背。
五、放飞想象,感受诗歌的图画美。
诗是精当的含蓄的艺术,光靠这样的领会是不够的,还需要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到美丽的画面中飞翔。下面请同学们选择一个画面,描绘当时的情景。
学生想象描绘。
示例:
画面1:“生活还适应吗?学习还顺利吗?过节还回来吗?……”一声声的期盼、一声声的叮咛,满载着母亲的牵挂飞到我的身边,我不禁热泪盈眶,这真是“儿行千里母担忧”啊!小小的邮票也请你带着我最诚挚的爱,快快飞到母亲的身边吧。
画面2:亲爱的爱人,你还好吗?终于盼到了这一天!我紧紧地握着手中的船票,站在船舷上,想起了初恋时的山盟海誓,想起了相聚时的柔情蜜意,想起了分别时你婆娑的泪眼,那一声“等你平安归来”一直萦绕在耳畔……也不知哪位诗人为何要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此刻,我深深体验到原来生离比死别更痛苦。
画面3:“母亲,你的儿子看你来了!”我撕心裂肺地喊着。跪拜在母亲的坟前,我双手捧起掩埋母亲的泥土。你一定在怪儿子的不孝吧,您有生之年我不能尽孝,而今……“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这矮矮的坟墓竟活生生地将我们分开了,母亲,让我再叫一声---母亲。
画面4:海风呼啸,掀动着我的衣裳,我伫立在海边,目光的尽头是海峡那头——大陆,我多想能趟过这一湾浅浅的海峡!海风啊,你吹得再猛烈些吧,我要随着你到我日思夜想的大陆;海浪啊,请你用尽你全部的力量把我带到我亲爱的祖国吧!
六、回味咀嚼,品读诗歌的语言美。
在所有的情感中,诗歌是情感的铀;在所有的语言中,诗歌是语言的钻石;一起来回味品读《乡愁》的语言形式美。
1.形式美
结构上:寓变化与统一,节与节、句与句均衡对称;但整齐中又有参差,长短句错落有致,体现了自由诗的特点。
音乐上:同一位置上词的重复和叠词的运用,在音乐上营造出一种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给全诗营造了一种低回掩抑,如怨如诉的基调。
2.语言美
四个时间段: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平平淡淡)
四个对应物: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实实在在)
四个数量词: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微乎其微)
四个形容词: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轻描淡写)
小结:这首诗有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的恋歌。让我们再次深情地朗读这首诗。
七、布置作业
1、联系生活,仿照下面的句式说出自己心中的乡愁。
乡愁是。
示例:
乡愁是一杯浓浓的酒。
乡愁是故乡那轮永远明亮的月亮。
乡愁是离家时父亲久久的伫立。
乡愁是别离时妈妈不断的叮嘱。
乡愁是记忆中古老的童话。
乡愁是一辈子走不出的精神家园。
2、下面这首诗,也是抒写乡愁,说说它与余光中的《乡愁》在表达上各有什么特点。
乡愁
席慕容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八、结束全课
这堂课,我们通过对诗歌的品析,看得出诗人已经把乡愁升华为整个民族的感情寄托。诗人在《从母亲到外遇》中写到:“大陆是母亲,不用多说,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片故土……”“我离开她时才二十一岁呢,再还乡时已六十四了:‘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这不啻于泣血的悲啼,含泪的呼唤!“断肠人在天涯”的游子之痛啊,揪扯着我们每个人的心!最后让我们静静地聆听余光中作词,罗大佑谱曲并演唱的《乡愁四韵》,再次感受诗人浓浓的思乡感情。
板书设计: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邮票-母子分离个人故乡之思
长大后-船票-夫妻分离主题
后来—-坟墓-母子死别升华
现在--海峡-两岸隔离普遍家国之思
篇2
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制度安排上偏向工业、城市,农 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制度安 排上则偏向农业、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 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可见,在城乡统筹发展方面,发达国家一个成功的经验就是 通过一系列制度设计,使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村、农民在经济发展上得到支持,在交换中受到 保护,在再分配中受到保障。由于这些制度安排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统筹的目标相一 致,这一系列制度安排和其他的相关政策措施,在城乡统筹发展上发挥了显著作用。面对加 速进行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我们也有一系列与城乡发展相关的制度安排,但相对于愈演愈烈 的城乡差距,以缩小城乡差距为目标的城乡统筹发展制度安排的效果则不够明显。有关的制 度安排与城乡统筹发展的需求,存在着相当尖锐的矛盾和冲突,一些制度和政策实际是一种 阻碍城乡统筹发展的逆向安排。
二、城乡统筹发展中的制度逆向安排
诺思与托马斯提出,“西方世界兴起的原因就在于发展一种有效率的组织。有效率的组 织需要在制度上作出安排和确立所有权以便造成一种刺激,将个人的经济努力变成私人收益 率接近社会收益率的活动。”[2]有效的制度安排会促进经济发展,无效的制度安 排则会抑 制甚至阻碍经济发展。[3]我国与城乡发展相 关的制度安排大多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改革开放后,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为了 缩小城乡差距,对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制度安排做出了一定的调整,而这种制度安排的整体 框架并没有从根本上被打破。通常,我们把这种与城乡统筹发展目标不相适应的制度安排可 称为逆向制度安排。
(一)户籍制度的逆向安排
户籍制度的逆向安排表现在人为地把居民划分为“农业户 口”和“非农业户口”,限制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1958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 记条例》的实施,标志着旨在限制农村人口迁往城镇的人口隔离制度的开始。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户籍制度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已做出了许多重要调整,但由于这些改革并没有从 根本上触及“二元化”户籍制度,使限制农民进城的制度樊篱仍在发挥作用,严重阻碍了城 乡统筹发展的进程。[4]现行户籍制度仍将公民划分为“农业”和“非农业”户口 ,并且人 口必须跟着户口走,居民在户口居住地可享受相对低廉的社会服务和一些特殊待遇,在非户 口居住地则无权享受这些待遇。如上学和就业,就要受到严格的户籍限制。当前的户籍制度 还承载了太多的附加功能,如就业中对拥有本地户口居民的保护,中小学招生优先面向本地 生源等等,犹如城镇居民之间筑起的一道“屏障”,对农村人口的城市化有很大的限制作用 。就目前来讲,即使在形式上已经进入城市的农民 工,在实质上也完全不能够享受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待遇。
(二)劳动就业制度的逆向安排
劳动就业制度的逆向安排表现在国家为城市居民就业 提供了宽松的环境,但对农民就业却设置了种种限制,妨碍了农村人口流动。改革开放以来 ,农民择业有了较为宽松的环境,但农民在城市就业仍然受到制度安排的种种限制。就业制 度城乡分割明显,一是就业政策上,较长一段时间,国家只负责城市居民的就业安排(包括 下岗再就业安置)和就业登记,而农村居民基本上处于自发就业状态。与城镇职工享受系统 的职业培训相比,农村劳动力在相当一段时间里享受不到国家扶持的职业技能培训,即使最 近国家出台了农民工培训规划,但是无论是从资金数量还是从培训规模上比,与城镇职工还 是有很大差距。二是就业准入上,与城镇职工自由流动就业相比,国家对农村劳动力就业设 置了许多限制和规定,有些限制是不合理的,有些规定甚至是歧视性的,造成了农村劳动力 与城镇劳动力在就业准入上的极不平等。[5]三是劳动保障上,进城民工一般不纳 入城市劳 动就业管理体系,不能享受与城市职工相同的劳动保障等待遇,“同工不同酬”的现象普遍 存在。四是服务管理上,与城镇劳动力相比,农村劳动力在就业过程中享受到的政府服务较 少,国家没有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纳入统一的管理和服务中,农村劳动转移就业难度增加 。显然,这种城乡分割的劳动就业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如果这一逆向制度安 排不加以调整,城乡统筹发展也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三)农村土地制度的逆向安排
农村土地制度的逆向安排表现在现有的农地制度极不 完善,造成农民对于土地的依附,限制了农村人口向市民的转变。从20世纪80年代开启的联 产承包责任制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进行了创新,把农村土地的使用权与所有权做适当的分离 ,这种分离在早期确实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在城市化过程中却不能有效地保护农民 自身的利益,阻碍了城乡统筹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土地所有者权利主体模糊, 土地产权不明晰。按照《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所有”,法律规定的集体所有 者既可是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也可是村民小组或自然村, 这就使得所有权主体不明确; 再加上多元化主体之间具有层级结构, 也就为土地保护和利用的责权利不对等、行政干预土 地流转留下了空间。土地产权的不明晰, 使得集体产权制度丧失了最起码的土地保护功能,
由县、市、镇地方政府主导的“圈地运动”也才得以大行其道。在地方政府主导的农村土地 征用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损害农民权益的行为:征地补偿费标准过低,低价强占农民承包 地,截留、扣缴农民的补偿安置费用等等。二是土地产权流动性差。土地作为一种特殊的生 产要素,虽然其本身不能在地区间流动,但其使用权的可流动性对依附于土地之上的生产要 素的流动却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但在现行农地产权制度下,农民很难转让自己所拥有的土 地使用权,一旦离开土地就失去了生活来源和保障。而在城市打工又没有相应的社会保障, 所以进城打工农民不愿放弃土地,准备随时重操旧业。这些事实上已经非农化的农 民,不能转化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人口,必然导致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过程受阻。
(四)社会保障制度的逆向安排
社会保障制度的逆向安排表现在社会福利和社会保 障制度向城市居民倾斜,而不是向最需要得到救济和保障的农村居民倾斜。从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已经基本建立,但社会保障制度的受益面却主要是城镇人口,而 广大农村人口享受社会保障的范围却很小。城市职工大多拥有失业、医疗、养老和住房等社 会保障,而在全国近9亿农村人口中,仍有7亿多农村人口几乎未能享有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就 连多次强调的“两个确保”(最低工资保障、最低生活费保障)也把农民工排除在外。国家 的社会保障支出,也主要针对城市居民。2007年数据显示,从全国社保费用支出方面分析, 农民占总人数80%却只享受到社保支出10%左右,而城市居民占总人口仅为20%,却享受到社 保费用的90%。从人均社会保障来看, 城市居民是农民的20倍以上。[6]近几年,农 村地区开 始实行养老保险、合作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的改革试点,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才刚刚起步, 但是统筹层次低,覆盖面小,共济性差,管理水平低,可持续性较弱的现象仍然十分突出。 就养老保险来看,2007年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为25307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参加养 老保险的人数为20136万人,占参保总人数的79%;农村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为5171万人,仅 占参保总人数的21%。①偏向城市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存在,使得无论在保障项目、保障内 容和保障水平上,农民所享受到的保障都无法与城镇居民所享受的保障相提并论。
(五)财税制度的逆向安排
财税制度的逆向安排,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城乡居 民在承担税赋上的逆向安排,即收入较低的农民长期承担了收入较高的城市居民的税赋;另 一方面,本应由国家财政供应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过多地向城市投入,而不是向农村投入 。 税收具有明显的收入分配功能,合理的税收制度应该体现出对公平的追求。我国的税收 制度并未完全体现这一目标,存在着低收入的农民纳税超过市民的现状。尽管取消了农业税 ,但农民的税费负担并不轻。如果把农民以各种形式缴纳的“费”看作是个人所得税,那么 在全部个人所得税中,农民占了绝大部分,大约有60%,而农民的全部纯收入只占城乡居民 收入的33%。
收入较低的农民,虽然承担了超过较高收入的城市居民的税费,但却无法像城市居民那 样充分享受本应由国家财政供应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我国城乡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财 政供给机制是完全不一样的。城市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由国家或各级政府供给,如教 育、道路、环境、卫生等等,城市居民自然地享受了政府提供的各种公共产品和服务。然而 在农村,政府对公共产品的供给责任划分不尽合理。除大型水利建设、农村电网改造等外, 国家把地方建设的任务也交给县乡政府,不再通过拨款加以支持。此外,中央政府把有些事 权下放得过低,又没有给予足够的转移支付,如基础教育、乡村道路建设等项目本应是国家 的事,应由国家财政来承担其发展的资金需要,但由于城乡分割的体制,最终是由农民负担 。这种财税制度的逆向安排,使农民承担了过多的负担和责任,扩大了城乡差距,不利于城 乡统筹的发展。
三、城乡统筹发展制度的新选择
要破除城乡统筹发展的逆向制度安排,就必须根据市场经济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的需要,进 行进乡一体化的制度再选择。
(一)改革现行户籍制度,统筹城乡居民迁徙权
这是建立相互开放的城乡发展机制、 避免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必要措施,是实现城乡人口和劳动力合理流动、加速城市化进程的 前提条件。进行户籍制度创新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淡化城市偏向,使户籍 与其所享受的福利待遇逐步分离,削弱其吸引力;二是加大力度放宽农村户口迁向城镇的限 制,先从小城镇再到中小城市、最后到大城市,逐步推广以公民住房生活基础为落户标准的 户籍迁移办法。
(二)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
就业制度创新的目标是建立城乡统一、公平、有 序的劳动力市场,彻底消除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的各种制度障碍。首先要规范 农民进城就业的各种制度,取消对农民就业的歧视性政策,依法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对拖欠民工工资的单位,要依法进行查处,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创造良 好的制度环境。其次,加大对农民培训和教育的力度,大力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 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村远程教育水平,以此推动和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和 技能。最后,以优惠政策吸引乡镇企业到城镇工业园区集中,进一步降低企业的迁移成本和 商品交易成本,促使乡镇企业上规模、上档次,整体素质逐渐提高,从而带动第三产业的发 展,吸引更多的人口向城镇集聚和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改革农村的土地制度,统筹城乡土地管理
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落实农 村土地管理制度,必须深化我国土地制度的改革和创新。一是从《宪法》、《民法通则》、 《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上明确村民小组是农民土地集体所有权主体及其科学界定权能边 界, 严格按照界定的责权利办事。二是完善农村的土地财产权利制度,要稳定农民的土地使 用权和经营权并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三是要完善土地流转制度,设立 土地流转专项基金,鼓励农民走向规模化经营,在政策上对他们进行倾斜,在资金链上加大 扶持力度。如建立土地流转信息平台、服务中心等,通过管理规范合同,妥善解决土地流转 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建立农村土地交易市场,积极探索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形式,允许农 村集体土地的建设用地进入市场进行出售、转让、赠予、交换、作价入股等,以促使农村劳 动力向城镇转移。要注重加强土地流转的农民利益长效保持机制的建立,有效地解决土地流 转后农民的就业、收益和生活保障。当然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必须按依法、自愿、有偿的 原则进行。这样,离开土地的农民才能放心转出土地,才能有助于实现农村土地的适度规模 经营。最后,土地流转和置换过程中,要确保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害。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去 配置土地资源,对各类经营用地,以招标、拍卖等公开、公平、公正的方式实行有偿用地, 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潜力和优势。
(四)拓宽社会保障覆盖范围,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
由于目前城乡经济社会条件相 差甚远,农民的社会保障基本处于无助的自然状态,试图让城乡两种不同水平的社会保障制 度马上并轨,一下子实行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较为妥善的改革 路径是城乡宜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城乡分头推进,创造统一的条件和基础。借鉴城市经验, 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基金,国家财政应给予大力支持。同时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状况,着 手建立不同形式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拓宽社会保障覆盖范围,缩小城乡保障方面的差别 。第二步是逐步实行城乡并轨。条件较好的东部沿海地区,可先行先试,逐步推进统一的社 会保障制度。先选择部分地区进行试点,作为过渡环节,为统一并轨创造经验。目前应积极 将进城务工就业的农民纳入城市社会保障范围。
(五)建立城乡统筹的财税体制,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在城乡分治的二元社会结构 中,我国农民、农村和农业为国家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他们长期 没有享受到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成果。因此,必须按照城乡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将 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纳入各级财政负担的范围,改革财税制度。一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初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二是要增加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减少交叉和中间 环节,提高农业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三是各级政府应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和领域, 加大配置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财政资源,增加农村教育、文化、 医疗卫生等方面的财政投入;四是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和现代税制的要求,取消专门对农 民设置的税制体系,使农民作为纳税人取得与其他社会成员平等的纳税地位,逐步统一城乡 税制;同时要适当扩大地方政府的税权,包括地方税种的调整权和开征权,力求每级政府都 有自己的主体税种,以提高农村基层财政自给率。
注 释:
① 根据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整理得出。
主要参考文献:
[1]尹成杰.新阶段“三农”工作理论和政策创新[J]. 中国农村经济,2005(4).
[2]道格拉斯•诺思,罗伯斯•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
[3]North.D, Institutions,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Winter, 1991.
[4]蔡 .城乡收入差距与制度变革的临界点[J].中国社会科学,200 4(5).
[5]周天勇.制度逆向安排:劳力剩余、失业严重和分配不公的深层症结[J].经 济研究参考,2006(44).
[6]覃双凌.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的政府责任问题探讨[J].生产力研究,2009 (9).
The Reverse Arrangement and Remedy of System of HarmoniousDevelopment in Urba n and Rural Areas
Zhang Qiu Abstract: The coordina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 l derives
from the innovation and arrangements of
篇3
李安源教授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山东省名中医,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儿科临床近40载,擅长治疗儿科疑难杂症,尤其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颇有效验。现将其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学术思想总结如下。
1 学术思想
多发性抽动症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神经精神疾病,起病于儿童时期,以多种不自主的、快速的运动性抽动和不自主发声及猥亵言语为主要表现,常伴强迫、多动等行为和情绪障碍。中医无此病名,但有相同症状的文献记载,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风盛则动”,《张氏医通》云:“瘛者,筋脉拘急也;者,筋脉弛纵也,俗谓之抽”,《温病条辨•痉病瘛总论》曰:“痉者,强直之谓,后人所谓角弓反张,古人所谓痉也。瘛者,蠕动引缩之谓,后人所谓抽掣、搐搦,古人所谓瘛也”等。李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认为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属中医“肝风”、“瘛”、“慢惊风”等范畴,病位主要在心、肝,涉及肾、脾等脏,治宜从“虚、风、痰、火”辨证施治。
1.1 病位主要在心、肝,涉及肾、脾等脏,以心肝亏虚、虚风内动为主
1.1.1 心肝亏虚、虚风内动 李教授认为,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感受外邪、饮食不节、衣被过暖等均可生热化燥,伤及脏腑之阴,阴不制阳,风气内动,诸证俱现。究其本源,实为阴虚阳亢,尤以心肝阴虚为多见;心主血脉而藏神,为精神之所舍。《灵枢•本神》曰:“所以任物者谓之心”。人的一切精神活动皆归于心。禀赋不足,精神怯弱,因外感热病或病后汗下太过均可累及于心。另外,心属火为阳脏,以动为患,小儿生机旺盛,阳常有余,心火易亢,临床易出现心阴不足、心火有余、心神不守的病理改变。心虚不能任物,故虽常有所忆,但忆不能存,是以恍惚错谬,忽忽喜忘;血不营心,心失所养,则神不安舍,睡眠不宁而多梦,甚或出现夜惊;心阴不敛,则神思涣散,语多易动,同时虚烦少寐、咽干口渴、五心烦热、自汗盗汗。小儿心智未足,自我调节能力差,容易出现烦躁易怒、肝为刚脏,体阴用阳,主筋藏魂,其志怒,其气急,为人体罢极之本。“肝常有余,肾常虚,肝阳易亢”,正常情况下,肝肾之阴阳相互制约,处于动态的平衡状态,即《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肾阴常虚,无以制约肝阳,肝肾之阴阳失衡,而致阴虚阳亢,虚风内动,则可见性情执拗、冲动任性、秽语失聪、烦躁不安等肝气有余之象。肝主筋,开窍于目,肝风亢动,则出现眨眼努嘴、摇头、扭颈等肝风内动的表现;足厥阴肝经循喉咙、入颃颡,肝阴不足,颃颡失濡,则见喉中出声;肝藏血,血舍魂,阴血不足,筋脉失养,则四肢抽搐;肝血不足则魂不守舍,而出现梦呓、梦游等兼症。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1.1.2 痰浊阻窍、痰火扰心 脾为后天之本,小儿脏腑娇嫩,有“脾常虚”的生理特点。中医认为,“怪病多责之于痰”、“百病皆由痰作祟”。脾虚则易聚湿生痰,痰与风邪相携,易阻滞脏腑孔窍之经络,若风痰鼓动,上犯清窍,则挤眉弄眼;横窜经络,则发生头颈、四肢肌肉抽搐;痰阻气道则胸闷痰鸣;上壅咽喉则咽痒不适、怪声连连,或语声不断;流窜经络则肢体抽动。李教授认为,脾虚痰浊阻滞心窍也是多发性抽动症的重要病机。心在五脏中五行属火,主神明。《万氏家藏育婴秘诀•五脏证治总论》曰:“心属火,旺于夏,所谓壮火之气也”,小儿为“纯阳之体”,脏腑经络之气柔弱,感邪后易化火伤阴,引动肝风,如刘完素《宣明论方》中说:“小儿病者纯阳,热多冷少也”,故小儿有“心常有余”之说,《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灵枢•本神》又云:“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详细论述了人体的情志活动与心的关系,故李教授认为,当痰火扰动心神,心神不宁,神明失志,便可见患儿出现猥亵言语、强迫、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等行为和情绪障碍。
1.2 治从“虚、风、痰、火”辨证施治
1.2.1 心肝亏虚、虚风内动证 治以养心柔肝,熄风止痉。以《医宗金鉴》之钩藤饮(人参、全蝎、羚羊角、天麻、甘草、钩藤)为基础,创制了宁动颗粒。方以党参易原方中人参以防温补太过,加用麦冬、白芍、生龙骨、生牡蛎、地龙等。宁动颗粒方中以天麻熄风镇惊为君,臣以党参、麦冬养心气、益心阴、安心神,白芍养血敛阴,柔肝缓急;佐以龙骨、牡蛎镇静安神,地龙解痉利咽,化痰通瘀,与天麻、白芍、龙骨、牡蛎合用加强熄风止痉之功;使以甘草以助麦冬、白芍养心之功,与白芍同行可缓解肌肉、筋脉挛急,并能调和诸药。全方共奏养心柔肝、熄风止痉、扶正祛邪之功。
1.2.2 痰浊阻窍、痰火扰心证 痰浊阻窍为主者,治以健脾祛湿,化痰熄风。常在《医学心悟》半夏白术天麻汤(半夏、白术、天麻、陈皮、茯苓、蔓荆子、生姜、大枣、甘草)基础上化裁。
痰火扰心为主者,治以清心化痰,熄风止痉,以《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之温胆汤(半夏、竹茹、枳实、陈皮、茯苓、甘草)为基础随症加减。临证常加石菖蒲、郁金、胆南星豁痰通窍,加钩藤、全蝎、蜈蚣祛风止痉,肢体抽动加桑枝、木瓜、伸筋草以舒筋通络;情绪不稳者加柴胡、白芍以疏肝解郁;心神不宁者加炙远志、五味子等养心安神;咽部发声不适者常加蝉蜕、僵蚕、射干疏风利咽;眨眼频繁者加、木贼清热疏风。
1.3 重视情志调摄,注意饮食起居,病愈防复 由于多发性抽动症,强迫、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等行为和情绪障碍,加之家长不适当的干预,患儿常有轻度自卑或焦虑等表现。故李老师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非常注意对患儿的心理治疗和情志的疏导,解决儿童的情绪问题与其它伴随症状。要求家长和老师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避免指责或强行制止抽动的发生,合理安排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帮助其由于疾病带来的学习和生活上的不便,增强儿童的自信心。
李老师亦重视饮食起居的重要性。认为感染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常常诱发或使抽动症状加重,要求家长注意患儿冬春季节避寒保暖,预防感冒,避免过度劳累和看过于刺激性的电影或电视剧;饮食上注意均衡营养、平衡膳食,忌食辛辣或肥甘厚腻的食物,少食或少饮添加色素的零食或饮料。科学合理安排孩子的饮食起居,对提高疗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多发性抽动症易于反复,在临床症状消失后,应继续服药3~6个月,以防复发。
2 典型病例
篇4
一、尊重学生主体科学教学设计
有效教学的理念,关注学生需求是重要核心,而关注的心理基础则是尊重。尊重是人文、平等的具体体现,尊重学生,是实行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前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前对学生的充分了解和分析是我们关注学生的具体体现,是我们进行科学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也是教学准备的一个基本要素。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每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原有认知水平、学习兴趣、参与积极性以及教学环境等进行分析,在此基础进行教学设计,以求音乐欣赏教学中艺术审美活动的有效。
例如,人教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京剧大师梅兰芳》这一课的教学,课前我先做了一份书面了解,内容包括:你主动欣赏过京剧吗?喜欢欣赏京剧吗?喜欢或者不喜欢的原因?对中国京剧了解多少?结果大部分的同学表示“不会主动去欣赏京剧”,理由有:听不懂、“咿咿呀呀”太慢了、不喜欢女声的唱腔、像捏着嗓子唱等等。当我们的学生面对那些“板眼”、“行当”、“南梆子”、“四平调”等理论知识内容时,他们的学习需求是什么?怎样引导学生主动了解、欣赏我国的京剧、激发他们的欣赏赏兴趣?“音乐教育的作用,首先是要开发每一个人对音乐艺术力量与生具有的反应能力”。面对已具有一定知识储备的高中生,我在课堂教学设计中给学生留下了充分的空间,想象空间、心理体验空间、探索互动空间等,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和审美。对本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等,也作出了适当的调整。在保证教学目标的情况下,调整部分知识的引入顺序,在唱段欣赏前以多种手段进行知识、情境、心理认知方面的铺垫。如京剧历史、人物故事、认识脸谱、了解“念白”“行当”知识等等。并引用欣赏一些含有中国京剧音乐元素的、经典好听的歌曲唱段进行扩充拓展,如《说唱脸谱》、《我是一个中国人》、《前门情思大碗茶》等戏歌,由此可以拉近学生与中国京剧音乐的距离,活跃课堂气氛,使京剧欣赏教学的内容更为丰富,学生的审美视野更为开阔。
二、丰富教学方法,注重师生互动
科学的教学方法是保证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是达到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一成不变的课堂教学方式会让学生感觉到枯燥乏味,也激发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的自身特长和风格,灵活运用多样的教学方式来优化组织教学过程,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的审美体验提供多种机会,提高“教”与“学”的积极性。
如在欣赏马思聪的《思乡曲》时,我把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用多媒体展示出来,并请学生在《思乡曲》的配乐下,集体朗诵《乡愁》。随着优美的小提琴旋律响起,深情如诉的音乐配上极为抒情的名诗,产生了极佳的审美体验效果。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既得到了美的享受,又获得了参与的快乐。
三、强化活动参与,拓展审美体验
面向全体学生,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特征。人教版高中音乐鉴赏第八节《京剧大师梅兰芳》这一课的教学,不仅要求学生知道京剧艺术在世界戏剧舞台上的重要地位、认识京剧大师梅兰芳,还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鉴赏京剧艺术的知识与技能。在阐述京剧念白的独特魅力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感受京剧念白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强调京剧念白的音乐性,我在教案中做了如下设计:
[教案片段]
师:京剧表演中除了“唱”,还有哪几种艺术手段?
生:念、做、打
师:“念”指的是京剧中的“念白”。念白在京剧表演形式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刚才我们欣赏的这个唱段的最后,有一小段念白“娘娘千岁!”“二卿平身!”,很有韵味吧?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大家一起模仿体验,并请同学到前面表演。)
设计意图:京剧的念白不同于我们生活中的说话,也不同于用普通话朗诵,学生在模仿的过程中会了解这一点,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感受京剧念白的韵味。
再如,在了解京剧作为中国的国粹,其“表演艺术成就显著,影响遍及全国乃至全世界”,而“梅兰芳的表演被誉为世界三大表演艺术体系之一”这些知识之后,为了使学生更真切地感受中国传统京剧的魅力,我在教学中做了如下设计:
[教案片段]
师:京剧还有一种重要的艺术手段是“做”。“做”就是指是表演。京剧很程式化,一招一式都非常讲究。下面我们欣赏《贵妃醉酒》的另一个片段(杨贵妃在亭中独酌,沉醉而归)。请大家仔细观看视频。
提示:请特别注意表演者手臂的动作。
(欣赏后,选取其中一到两个水袖动作,大家一起模仿体验,并请几位同学分别模仿,大家说一说谁模仿的最像?什么动作细节最像?)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让表演的同学获得了展示的机会,而其他同学在评价的过程中也能通过欣赏讨论了解中国传统京剧表演艺术中“水袖”的美妙。
音乐是听觉艺术,要想理解和鉴赏音乐,就要对音乐表现手段有灵敏的感知能力。因此,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要达音乐欣赏的有效审美,我们还应该在欣赏教学活动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音乐本身,从音乐的基本要素入手赏析音乐,关注音乐的情绪、节奏、旋律、速度、力度,音色、曲式结构等等,带着思考去聆听,才能获得有效的艺术审美体验。
参考文献
1 《高中音乐鉴赏》湘教版(教师用书)
篇5
二、潜心设问,精讲课文
篇6
如今,我们可以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网站上查到各学科的教学内容。远教资源信息量大、素材多、传递速度快,查阅资料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为我们备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特别是在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让我们语文教师更是大开眼界,充分体会到网络资源的优势:方便、快捷、高质量。通过整合各种网络信息资源,我们将查到的材料经过精心的筛选、增删、修改,形成备课材料,再整合语文教材形成图文、声像并荗、美观整洁的电子教案,既能有效地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更符合农村学生学情,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网络资源库中的各类习题精选、探究活动、扩展资料以及学习指导等栏目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便于形成优质的导学案。
二、用多媒体辅助创设教学情境,优化课堂授课方式
教育信息化与现代化的飞速发展,改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呈现方式与信息容量,更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教师需要树立一种大语文的观念,通过整合信息技术,采用多媒体辅助创设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使教学更形象、直观、生动,并巧妙地加以引导,让学生进入生活的情境中,跳出课堂,加强语文学科与生活的联系,拓展学习的视野,从课内到课外,然后又从课外再回到课内,为学生打开一片具有丰富学习资源的广阔天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和创新意识,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首先,课前创设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在学习《散步》时,课前采用多媒体创设法导入,请同学们欣赏一段公益广告:《爱心传递:洗脚篇》(播放视频),营造与课文内容相吻合的浓浓的亲情氛围,老师再通过语言引导:“看到这样的动人情景,同学们一定很有感触!广告里的一家人让我们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其实,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一直沐浴着亲情。纵然是一次极为平常的散步,也能让人体会到亲情的温馨。《散步》就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已经被激发起来。再次,课中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在阅读中产生情感体验共鸣。例如,在学习《背影》时,单从文本阅读中,还很难让初一学生真正理解父亲的背影为何让作者如此感动与难忘。借助多媒体创设再现父亲拖着臃肿、肥胖的身体攀上月台的那一幕感人情境,再以腾格尔的《父亲》的音乐作背景,以此为“动情点”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这一感人的情境中体会到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他们父子之间的深情。最后,课终创设情境,拓展阅读视野,提升阅读技巧与写作方法的指导。在学《春酒》时,课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刘绍棠的《本命年的回想》、余光中的《乡愁》,进行阅读鉴赏比较与写作方法指导。在体味不同的故乡风俗之美、人情之美中,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利用不同的写作方法来表达浓浓的思乡之情。
篇7
二.精心设计课堂架构,巧妙过渡,让课堂兴趣盎然.
高效课堂要坚决避免教师上课搞“一言堂”,一讲到底,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角色,完全被忽略。这种课堂沉闷压抑,气氛甚至有些窒息,教学效果定然一般。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这样的课堂学生很被动,兴趣不大。因此,教师在备课之时,要精心设计课堂架构,过渡巧妙合理,在具体教学中要随机应变,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课堂兴趣昂然,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1.课程设计做到“龙头凤尾”。
所谓“龙头”,即在导入课程之时,不仅要有先声夺人的效果,而且导入方式多样,一开始就吸引住学生,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如歌曲导入、悬念导入、视频导入、故事导入、诗歌导入等,“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讲解“一国两制”时,可以导入台湾地区著名学者余光中的《乡愁》,让学生推荐代表朗诵,作为本课开篇,这样一开始就栓住了学生的心。提到“凤尾”,许多教师可能不太注意此点,在课程收官的时候,要做好总结,升华该课。教师不仅要在结尾之时,语气铿锵,而且同样要注意方式,用样可以采用上述进行“龙头”的方式,但是要注意不能与之重复。这样既做到了课程首尾照应,而且要学生在总结中加深了对本课的认识。
2.课程之中,巧设提问,灵活互动。
高效课堂对教师的启发性提问有一定要求,进行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积极参与中进一步理解、把握老师讲解的内容。提问设计要灵活、合理和巧妙。不要程序性的僵硬提问,或者毫无建树般的呆板提问,或毫无启迪意义的平淡提问,否则不仅丝毫调动不了学生的兴趣,甚至让学生觉得老师在故弄玄虚,或者不负责任拖延时间。最好的提问应是在讲解过程中能起到自然升华或者能进一步打开学生思维的提问,当然有艺术性的提问,还能在提问结束时,学生能会然一笑。这对老师的语言修辞能力,课堂把握能力,随机应变能力都很较高的要求,“教然后知困”,老师要时刻充电,确保你是一桶水,在给学生倒一碗水时才能得心应手。
三.精心设计教学方式,引导探究,让课堂丰富多采
高效课堂的打造对课堂教学要求较高,启发式教学应用较多,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这样师生一起打造出高效课堂。也有人曾说,教学也是一门艺术,教育教学的方式也很多,所谓“教无定法”,教师要“学不能已”,与时俱进,不断充实、更新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合理有效探究,让课堂丰富多采,这样的课堂必然受学生长期欢迎,教学效果不言而喻,以下一些方式可以灵活尝试。
1.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视听效果。
高中历史课堂是很容易出采的,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必然使其增色不少,如合理穿插一些图片、视频、材料等。如讲解时,可以播放一小段“十送”的视频歌曲画面,在播放结束时,教师可顺势自然提出疑问,“为什么要进行战略转移呢?”;在讲解“”时,可以播放诗词《七律.人民占领南京》,让学生自己朗诵,结束时引导学生探究:“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与三大法宝是什么?”,这样的课堂集知识性与趣味性有一体,“寓教于乐”,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2.教学内容创设情景,让教学由静态变为动态。
教学内容属教学任务,这是“硬指标”。但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由静态转变为动态,这需要教师拥有较高的知识素养和课堂把握能力,情景教学法可以合理灵活使用。如在讲解时,在内容上教师可进行情景创设,在这里可以创设旅游考察的情景设计,创设学生以夏令营的方式去汉口、瑞金、遵义与会宁进行旅游考察。这样的设计形式新颖,创新性强,学生参与度很高,学生积极性会很高,课堂由教师主导的静态变为学生整体参与的动态,既出采又新颖。
3.引导学生合理探究,启迪学生思维。
篇8
一、重视教学预设
进行有效课堂教学预设,有效地处理教材,是衡量一堂课是否是有效教学的标准之一。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要对语文教材有充分的理解,懂得用灵活的方法来处理教材,精心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根据教材的重点来处理。譬如,张之路的《羚羊木雕》的教学重点是理解作品揭示的主题,可采取以下的解决办法:人物性格的分析,要求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方法;从文中找描写人物肖像、神态、语言等的语句体会。文章的主题,及主人公的理解,通过设计启发性的问题,加以适当的点拨来解决。
2、根据教材的结构特点来处理。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抓过渡段;抓中心句;抓首尾呼应的句子等来突显文章的结构特点。例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中间的过渡段入手,先阅读百草园部分,再阅读三味书屋部分,让两者对比着阅读,这样更能突显文章的主旨,学生更易理解,感悟。
3、根据教材的构思来处理。例如,余光中的《乡愁》中出现了四个时间序词,代表了四个人生阶段。诗人以时间的变化来组诗,四个时间序词概括了诗人的整个人生,也就是浓浓的乡愁牵动了诗人的一生。
4、根据教学的目标来处理。我们在古诗文的教学,一、二年级的孩子不太理解诗意,因而在教学设计时更要把“朗读”作为首要的目标,完全可以围绕着“朗读”这个目标来处理教材,从朗读中把握字音,读准节奏,读懂意思,读出趣味。
二、优化教学过程
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成为主体,在备课中考虑问题的生成,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学习活动,预测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能会产生什么问题然后精心设计教案, 生动地、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突破学习的疑难之处,。把提问题的权利还给每一位学生。真心做到了“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服务。在学习《鸟的天堂》围绕“为什么人们把这称作鸟的天堂”这一研究。老师请同学们读书,你对课文的那一部分最感兴趣,这一部分就是你研究的重点。读的时候,用笔画出关键的词句,边读边想,为什么说这就是鸟的天堂?这是整个教学环节的重中之重。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 合作、 探究的学习方式。老师为学生提供了宽广的学习空间。学生围绕主题确定了自己研究的内容,自由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课文中摄取相关的语言信息。接着老师又让学生把个人的学习所得和大家一起交流,围绕主题在小组里相互补充。小组里学生进行分工合作,老师也参与其中,与同学们共同交流。学生们畅所欲言,课堂生动而热烈。老师最后总结科研成果,引发了进一步的研究。
篇9
一、板书重点内容要突出
首先要抓住重点板书内容必须是课堂内容的精华,它必须体现出教学的目的、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板书的内容就是一堂课的关键词,通过它能让学生迅速领会课堂内容。因此,教师的板书设计必须深入教材,认真研究,务必抓到重点。
其次要力求简洁。根据板书的简约性原则,课堂教学的板书应力求简洁。这就要求教师在板书设计时,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高度概括,力求做到语言简洁、言简意赅;板书语言,力求字字千钧、画龙点睛。
再次要条理系统板书内容,要按一定的层次和顺序组织起来。有条理的板书,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成系统的内容,便于学生建立起自己的记忆网络,提高记忆的效率。
二、板面布局要合理
合理的布局可以使教学内容在黑板上更清晰,使学生一目了然。教学内容是有结构、有逻辑的,而合理设计可以使之具体化、可视化;教学内容是有主次的,主要的应放在突出位置,次要的应放在陪衬位置。这样布局才能主次分明、重点突出。教学内容是有先后顺序的,根据内容顺序的不同,布局可选用相应的方式,或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或从中间到两边等。布局合理的板书设计要注意构图美。合理的结构布局,是板书艺术的重要内容。教学内容要主次分明、条理清晰;板书的主板、副板要搭配得当;构图上下左右要边距合理、大小匀称、协调美观。如此,教学内容才能连贯一体。
例如教授余光中笔下的《乡愁》时,可选用以下板书:
乡愁系列片
远(低) 近(高)
邮票 船票 坟墓 海峡
该板书具有以下特点:
1、结构独特,将人生四个时期最富有特征、最能积聚离愁别恨的“客观对应物”(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设置成四个圆形,使抽象的情感可见了。
2、主次分明,该板书通过圆形的大小,突出了海峡一节,使全诗主题陡然升华,其所抒发的悲愁是民族的、国家的,是亿万人民的!
3、线索明晰,同时突出了三个线索:时间线索,从小时候到现在;空间线索,由远及近;情感线索,由淡至浓。
布局合理有利于学生快速牢固地掌握知识,由于结构清楚,易于理解,很快进入了学生的经验范畴,并和以往经验建立联系,迅速有效地识记和牢固地掌握了所学知识。
三、板面色彩配置要得当
板面色彩配置得当,可以丰富板面的表情,增加美感。根据研究表明,色彩和人的潜意识有直接关系,不同的色彩组合会引起人的不同情感,好的组合会使人产生满意、愉快、喜爱、赞叹等情绪和情感的体验。板书时如选用不同色彩的粉笔,使板面形成一定的色彩配置,增加板面生机,可以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学习。
板面色彩配置得当,可以对教学内容关键处起到强调作用。色彩差异,会引起人的关注,差异越大,越吸引人。对于一些重点板书内容,可以用色差大的粉笔来强调。如白色粉笔板书的内容中,重点部分用红色粉笔书写就起到了强调作用;在大块蓝色板书中,出现几个红色或黄色的字,立刻会凸显出来。根据板书设计的形象性原则,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注意的选择性原理,在板书时使用不同的色彩,加强学生对板书的注意力,提高板书的利用效率。
四、板书字体要漂亮工整
篇10
有效课堂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而落实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我认为应该是为每一位学生创造最佳发展空间,让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都能得到培养。而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所表现出来的应该是生动的、博大的、宽容的、充满人性关怀的。给孩子留下的应该是鲜明的形象、鲜活的语言、真挚的情感、独特的感悟、真诚的交流。
2.提供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条件
2.1创设生动而和谐的学习情境。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容易调动学生的感情、点燃激情。同时,它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那么怎样创设情境才更具有实效性呢?首先,情境创设要有针对性。情境的创设都应以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和事件为背景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其次,情境的创设要有趣味性。创设的情境要让学生获得探究的乐趣、知识的乐趣、创造的乐趣。最后,创设情境应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既要让学生感觉到所面临的问题与已有知识有一定的联系,又能感觉到新知识具有挑战性。例如,我们的一个教师在教学《长相思》时,就是在他那充满激情、如诗如画的导语描述中开始的:
师: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而到了张籍的笔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打开书本,自由朗读《长相思》。注意,仔仔细细读上四遍,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文中的生字和多音字,要把词念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的时候,要注意把它念通顺,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
学生在充满诗意的语言和音乐中,开始了与文本的对话,兴趣盎然。
2.2处理好自主与引导的关系。自主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方法、寻找学习伙伴、选择学习内容等,是我们在课堂上经常所见的。这种学习方式的提倡和形式,确实有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我们也看到,有些课堂上的自主学习,似乎有点"放任",老师的引导似乎也有点"随意"、"苍白",时效性并不高。
[案例]小学语文第六册(人教版)《松鼠》教学片段:――
师:请同学们分小组学习第一自然段,看看松鼠有什么特点?待会我们进行交流。
于是学生围在一起讨论松鼠长得怎么样,尾巴的形状是什么样的,羽毛又是怎样的……讨论得甚是热闹。
师:同学们,松鼠的羽毛是怎样的?
生:毛茸茸的。
师:尾巴是怎样的?
生:大大的。
……
这样的自主学习和老师的引导又有什么功效呢?同样的教学内容,有的老师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你们读了第一自然段后,先闭上眼睛想一想,看看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然后小组内说说。"学生畅所欲言,其乐融融。
因此,我们追求课堂的生动活泼,不仅是外在的、形式上的,更重要的是追求一种内在的、深层次的灵动。要达到这种效果,这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既要有学生的自主学生,又要有老师慎密的引导。例如在读文时,以前我喜欢要求学生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或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或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去读等,结果学生的读书水平始终不见提高,这大概就是缺乏教师的指导和点拨造成的。教学过程中,适当的点拨、适当的引导、和适当的范读也都是有必要的。所以现在我就非常注重情感的激发与感染,反复引导学生要用心灵去进行诵读。学生在富有激情的朗读中,感悟到了读书的方法,感受到了阅读的魅力,同时受到了情感的熏陶。所以,课堂上教师的引导也非常重要,自主和引导必须有机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自主学习才能真正产生实效。
篇11
一、适时适度使用多媒体设备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便会引起大脑皮质的兴奋,调动各种智力因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具有声情并茂、视听交融、动静交错、感染力强的特点,集文字、声音、图像于一体,它在处理图文、动画、视音频等方面的良好作用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视听感官的需要,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1.借助音频素材营造氛围
电教媒体融形、声、光、色于一体,学生可以一边听课文,一边看根据课文内容配置的图画或视频。这些多媒体能清晰地把动态的画面展示于学生眼前,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之加深情感体验,为深入理解文本作铺垫。曾听过一堂这样的课,高中语文选修读本《听听那冷雨》的赏析课,上课之前布置充分预习的作业,将作者余光中的相关资料收集起来,发给学生充分阅读讨论。那是一个飘着小雨的仲秋,天气有点凉,教室里,学生热烈地讨论着,余光中其人其诗其文无不透着那浓浓的乡愁。在同学们深深地被诗人浓浓的乡愁感染时,教师打开多媒体,播放了一段配乐的原文朗诵,同学们的感悟更深了。彼时的课堂外雨声滴答,听着婉转的音乐,听着动情的朗诵,听着一滴滴雨敲打秋叶的滴答声,很多学生眼眶湿润了。高一学生大多初次过上寄宿的生活,想家时会哭会烦,此时他们感悟到的是那种失去之后的珍惜,故乡是母亲,母亲是故乡,那一刻,无需太多的语言,也不用去理论论证三维目标的整合,一切尽在不言中。
2.借助视频素材丰富文字内容,拓展想象空间。
电教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具体的表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给学生以思维上启迪,使其插上想象的翅膀,积极主动地去思索、去创造。
高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分析鉴赏能力,有了自己的主见和思想。我讲授林黛玉进贾府时做了这样的设计,上课之前,教师安排学生广泛收集材料,上课伊始我剪辑两段视频分别为87版电视剧《红楼梦》,08版电视剧《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的片段,两段视频放映完毕学生仔细阅读原文之后展开讨论。在场的学生纷纷对演员的服装、样貌、背景布置、家具的陈设、乃至演员的动作表情台词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之后,全体同学分组进行创作,写出创作设想,单独安排一节课相互评价讨论。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不必说几句话,可是作品的内容、语言、思想内容等早已深深印入学生脑海。
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大大节约了教学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同时突破了教学的时空限制,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研讨、主动创新中获得了知识与技能的提升,既满足了兴趣、情感等的需求,又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不过不滥,回避多媒体使用误区。
随着多媒体教学设备的逐步普及,许多教师上课尽量运用多媒体课件,各学校管理人员,各级教育行政机构都也大力提倡使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可以说现在形成了一种“言课必言多媒体课件”的现象。
1.过多过滥使用,阻碍交流互动。
教育专家指出,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互动的过程,是师生之间平等对话与交流的过程。那么教师就应该把握好与学生的交往和互动,进行平等对话与交流。有的教师一味地依赖多媒体,在讲台上忙着摆弄多媒体课件,既不深入讲解,又没重难点的板书,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学生眼睛始终盯着屏幕。这是由过去教师讲的传统的单调走向新的现代化的单调,有些本末倒置了。
2.一味拿来,不加选择,不辨瑕瑜。
很多教师热衷于从网络上下载多媒体课件,照搬照抄,不注重自己修正和个性化,其结果无疑是“缘木求鱼”,无益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更不能充实学生的学识。用现成的多媒体课件来上课无法完全跟着自己的思路和风格走,再加上教学对象的不同,自己的思想、表现方式和技巧运用更难融于课堂教学中,搞不好会手忙脚乱,弄巧成拙,教学效果自然不会理想。
篇12
新课程的语文教材增加了许多内容选择上的灵活性,练习的内容也有了很大的弹性,但对于低中段孩子来说,识字和个性化阅读始终是重点。每上一课,总是奢望能将识字和阅读及其他的一些教学任务完美结合,顺利完成。这种思维定势实现于公开课上,执教者总希望通过一堂课展现给大家三维目标的和谐实现、师生的多元交流等等,似乎这成了评价一堂课优劣的标准。而过少地去考虑这堂课是否收到了实效,这种课型是否易于操作、推广。然而让听课者看到的往往是前者多于后者。例如《秋天的雨》第一课时,预设目标是认识生字,会写五六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阅读课文;并对秋天有所感受。当实施教学时,发现孩子大多数已完成了识字任务,课文也读得很流利。于是当引导孩子阅读第二段时,边运用道具(树叶)边做动作边示范读,孩子们兴趣大增,完全投入了秋天的情境当中,读了还想读,演了还想演,有好几次试图将孩子的思维从朗读中牵回到写字上来,都很难成功,索性就将写字这一内容从本堂课中删除掉了。结果孩子整整朗读了一节课,孩子们自己似乎成了那银杏叶、枫叶、田野、果子、,兴致勃勃地表演着,自我陶醉在“秋天”里,下课了还在意犹未尽地表演。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固然是一堂课的精彩,但如果在内容的选择安排上不遵重孩子的意愿,不从孩子的角度出发,那么再多的精彩也只是教师个人的精彩;如果为了内容、结构与预设的丝丝入扣而不去关注课堂即时生成的问题,孩子的情感体验,那么这种精彩怎么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精彩呢,又怎么称得上是“完美”呢?还不如让内容的有缺来成就孩子的精彩。语文课堂未必需要负载面面俱到的任务,允许“有缺”,但不是说不要任务、不要目标。因此,遇到这一问题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1.应该花更多的时间来钻研教材,站在孩子的角度安排课时内容,真正让这些内容能对孩子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对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产生积极的影响。
2.新课程提供的语文教材给教师带来广泛的用材的理念。因此,在使用教材时,对提供的内容可以进行合理的裁减和重组,较好地为实现课时目标服务。
二、语文课堂教学有时也可适当地“拖堂”
现行的评课标准有许多,而这些标准中,有一条几乎达成了一种“共识”,即:能否在“法定”的时间里“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成则“完美”, 完不成则要打折扣。于是在公开课时掐着时间进行,将每个环节设定好所用的时间,当下课铃声响起,教学环节刚好能结束则大功告成,对于这种“完美”的划定,下意识里已默认了、习惯了。如果说能在规定的时间真正达成了目标、发展了学生的能力,这种真正的完美的确是成功的。但大多数情况是这样的:在完成教学环节时,总要去面临孩子不断新生成的课堂问题。教学是动态的,常常一个环节设定的时间到了,而设定教学任务尚未完成,于是为了整堂课结构的臻美,不惜漠视课堂的动态生成,草草结束一个环节,又匆匆开始另一个环节,牵着孩子走,而颠覆了“以孩子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那何必要求公开课上的“准时到达”呢.平时设定的课时要拖延,但不是一样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吗?例如,学完了《古诗两首》后,孩子们有些提议:一学生说我读过许多描写乡愁的古诗和文章;一学生说我还知道好几首王维和叶绍翁写的古诗,老师说:“你们能去搜集一下吗?”孩子们一致同意,于是在下节课里,孩子们汇报背诵、朗读了许多有关“秋景”“乡愁”的古诗,还呈例了许多王维和叶绍翁的诗。在上述课例中,如果上到搜集古诗这一层次,也已经按教学设计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对于学生来说,这堂课还会是让他们难忘吗?是十分“完美”的吗?不!课堂知识包括课本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知识。在课文课堂教学中,丰富的课外知识很容易灌输进课堂,这就增加了语文课堂教学后续性学习。
三、语文课堂应该是生成的
篇13
中学生课业负担重,升学压力大,往往使语文水平提高慢,学生把过多的精力放在理科及英语学科上,语文学科很是冷淡,学生学语文兴趣不浓,语文教学往往是高投入,低产出,难见成效。所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教学效果,建设高效课堂,达到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师所面临的挑战。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让语文教师在有效教学的阳光里行走呢?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做如下探讨。
1 教师要努力进行有效教学,打造阳光课堂
1.1 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着重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如,在课堂教学结构中,要注重导入激趣这一环节,以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体验。具体可以采用音乐渲染、古诗熏陶、师生对话、直奔主题等教学方法,使每一节课都能给学生一种新奇,一种学习的冲动,让他们感受到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富有激情与想象,从而自然地激发学生深入了解文本的兴趣,以实现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效与高效。例如,我在教学《清塘荷韵》一课时,上课伊始,利用现代媒体播放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之季羡林篇,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达到情感共鸣,而且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
1.2 优化教学设计
进行有效课堂教学设计,有效地处理教材,是衡量一堂课是否是有效教学的标准之一。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要对语文教材有充分的理解,懂得用灵活的方法来处理教材,精心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有价值的问题,犹如春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好比水中投石,激起千层浪花,打破学生脑海中的平静,使之涟漪阵阵,波澜迭起。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1)根据教材的重点来处理。譬如,契诃夫的小说《变色龙》的教学重点是理解作品揭示的主题,可采取以下的解决办法:人物性格的分析,要求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方法;从文中找描写人物肖像、神态、语言等的语句体会。小说的主题,及主人公的理解,通过设计启发性的问题,加以适当的点拨来解决。
(2)根据教材的构思来处理。例如,余光中的《乡愁》中出现了四个时间序词,代表了四个人生阶段。诗人以时间的变化来组诗,四个时间序词概括了诗人的整个人生,也就是浓浓的乡愁牵动了诗人的一生。
(3)根据教材的结构特点来处理。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抓过渡段;抓中心句;抓首尾呼应的句子等来突现文章的结构特点。例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中间的过渡段入手,先阅读百草园部分,再阅读三味书屋部分,让两者对比着阅读,这样更能突现文章的主旨,学生更易理解,感悟。
(4)根据教学的中心来处理。我们在教学鲁迅的《藤野先生》时,这篇散文的主题是对藤野先生的感激思念之情和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感,根据文章的中心,跳读课文,先分析文章如何表现对藤野先生的感激思念之情的,再理解文章是如何表现作者的爱国情感的,这样就能把握篇幅很长的文章的主旨,从而更好的理解文章的主题。
2 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有效活动,让学生沐浴阳光
学生永远是课堂的主人,是学生放飞希望的地方。作为老师则是引导者,引导学生学习,启发学生提问,而现在的学生在课堂上往往不敢提问,害怕提问不好被老师同学讥笑,或是不知从何而问,久而久之,在课堂上不乐于、不敢于提问。教师则需要给学生创造一种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在较为宽松的环境下学习,积极地建立一种平等的合作者朋友似的关系。通过自己的言行传达给学生一种亲切、信任、相互尊重的情感信息。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课堂上还要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还学生提问、交流的空间,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多,信息反馈畅通,让“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比如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我们可一改平时教师口译的“填鸭式”,可以分成小组由学生合作解决,有的学生负责解决字音,有的学生负责查找字意,然后共同进行翻译,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合作的意识,而且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走下讲台倾听学生的心声,与学生平等的交流,要容纳学生的质疑、反问、争论的声音,从而达到生生互动的效果,真正地把课堂还给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事可做,让每一位学生都沐浴在阳光课堂中,让每个金子都闪闪发光,这样的课堂才更有效。
3 教师要拥有阳光的心态,进行课后的有效反思
语文特级教师李镇西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的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写三年教育反思,就能成为教育行家。”教师教完一堂课后,如果把教学中的感受感悟、感想感叹、灵感和成败好好思考一下,做个简要的归纳整理,撰写“教学反思”,能帮助我们迅速接收课堂所反馈的信息,克服教学中的干扰因素,有助于找出教学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为调整教学提供可靠依据,也有助于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教法改革的力度。它是促进自己教学水平、教学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古人云:“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远过矣。”只有以阳光的心态,经常自省或反思自己的行为,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才能不断在实践中发展自我和超越自我,从而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服务。
罗曼・罗兰说:“要播洒阳光到别人心中,先要自己心中有阳光。”教学是一门艺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语文教学的永恒话题,更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追求语文课堂的有效,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它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它取决于教师自身教学艺术的发挥,也取决于教师对教学中情、理、趣的挖掘。只要我们能立足课堂,立足学生,不断学习、实践、反思,我们的语文课堂会更加精彩,高效的语文教学不再是梦想,让我们放开手脚,昂首阔步,快马加鞭走进语文教学的阳光地带!
参考文献
[1] 余文森.如何在新课程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EB/OL].中国教育网,2006.
[2] 钟菊莲.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选择[EB/OL].中国教育先锋网,2008.
[3] 陈海.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新课程:教研版,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