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测绘工程技术总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测绘工程;测绘技术;技术发展
测绘在建筑行业也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也使得传统的测绘工作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测绘工作的工作效率和精准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同时也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根据当前测绘工程技术发展的现状来看,自动化、数字化的测绘技术将成为未来我国测绘工程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1当前测绘工程技术发展的现状
测绘工作作为一项传统而且古老的技术,在建筑工程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测绘工作也由传统的手工测绘逐渐向智能测绘、数字测绘和自动化测绘转变,测绘工程的精准度和工作效率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从当前测绘工程技术发展的趋势来看,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将测绘工作逐渐的向智能化发展方向延伸,并为建筑工程的发展甚至是全世界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改变。当前在测绘工程技术中得到广泛应用的是3S技术,即GPS、GIS、RS,此技术在测绘工程发展中的应用使得传统的测绘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测绘工程技术与此同时也得到了十分显著的发展,其中适用范围的增加是最为明显的。当前的测绘工程技术已经结合了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卫星技术等先进的科学技术,不仅能够使得测绘工作由原有的纸质信息向电子信息转化,而且还会加大信息储存和输送的便捷性和实效性[1],从而大大的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由此可见,现代测绘工程技术的发展已经逐渐向信息化转变,并且正在发生着更大的改变。
2测绘工程技术的实际应用分析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当前的测绘工作已经由传统的手工纸质测绘发展到了现代化的信息化、数字化的测绘,而且各种高端测量技术的运用已经成为未来测绘工作最为主要的发展方向,并且会通过其独特的优势不断对测绘工程技术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笔者对测绘工程技术的实际应用进行了具体的总结,以供参考。
2.1数字化测量技术的应用
测绘工程技术的数字化应用,是符合我国当前的社会发展需要的,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应用充分的结合了计算机技术,能够大大的提高测量工作的精准度,并且极大的降低人工纸质测量中的失误,提高测量工作的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传统人工纸质测量工作在开展室外测量工作时存在很多的弊端,虽然数字化的测量原理是对纸质测量原理的继承和创新,但是其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处理、分析和转换,能够使得测量的精准度大大的提高。因此通过现代的数字化的测量技术可以大大的提高测绘工作的工作效率和精准性,从而发挥数字化测量技术对我国建筑工程的积极作用。
2.2GPS技术的应用
GPS技术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技术的简称,是由美国开发的,这项技术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已经起到了举世瞩目的作用,尤其是其三维导向和定位技术对测绘工程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GPS技术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其定位功能迅速且精准的找到测绘工作中所需要的控制点,不仅可以极大的节约工作时间,并且可以结合计算机技术精准的制定出地形图的电子版,从而为工程施工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帮助[2]。
2.3摄影测绘技术的应用
摄影测绘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并且其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此种测绘技术在测绘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最要的原因是其在开展测绘工作时无需直接接触物体,所以十分适用于室外测量工作。此种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的降低室外测量工作的强度,减少室外测量所需人工成本,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摄影技术也在不断的提升,因此摄影测绘技术也可以有效的提高测量工作的精准度。摄影测绘技术想要获得更加精准的信息,必须要充分的结合计算机技术,通过计算机技术对摄影测绘中获取的信息进行科学的处理,从而更好的发挥摄影测绘技术的作用。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广泛应用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测绘工程的发展更是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因此智能化、数字化的测绘技术将会成为未来测绘工程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不断的为城市建设和国家的经济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测绘工程技术中的GPS技术、数字化测量技术和摄影测量技术将会逐渐的替代传统的手工纸质测量技术,从而推动测绘工程技术的现代化、智能化发展。
参考文献:
篇2
如今随着城市的发展,测绘工作在国家经济发展,城市规划建设以及百姓的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更是显而易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各种高新科技应运而生,渗透到各个领域,针对现代社会对于城市数字化的要求,提出了建立城市规划测绘综合监督管理的概念及必要性。
1、监理的目的任务
项目以工程能够顺利的依照各项目标完成为目的。通过加强对基础测绘项目的组织与管理,保证工程进度、成果质量和降低成本投入。监理必须以保证工程投资、进度和质量目标为最基本任务。
2、监理的原则、依据、方法及程序
2.1监理原则
监理工作对于工作人员的职业原则,技术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很高,按相关规定必须做到如下要求:维护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和各种技术标准,履行监理合同中所规定的义务和职责;坚持绝对公正的立场、保证以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来对待工程相关问题;坚持按合同的规定在技术上向业主提供服务;对于涉密问题不得向任何人透露;坚决杜绝收受可影响到对工程技术、质量和安全进行正常判定的酬劳。
2.2监理依据主要是项目中用到的各项国家规范、标准和图式。
2.3基础测绘项目监理方法包括目标规划、动态控制、组织协调、信息管理。
3、基础测绘项目监理具体内容
3.1前期监理
前期监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就是帮助测绘工程业主处理好开工前的各项事宜,首先在工程所在工作地点建立监理机构办公室,并安排好各个监理工作人员各司其职;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计划监理工作的主要步骤和部分细节;帮助工程施工单位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并且给予一定技术支持,帮助培训工程现场负责人,实时实地检查作业情况。
3.2施工阶段监理
3.2.1进度控制
在项目工程开工阶段,监理方必须要求施工单位及时上报项目计划的总进度和相关施工阶段的分进度,并且监临人员根据所上报的几乎,不定时的对施工情况进行检查;对项目支持的资金动态予以掌握;当实际实施的进度和计划书中有很大的偏差时,监理方有权调集工程单位召开会议研究、分析偏差原因,并要求施工方调整计划,使得工程项目能够顺利完成。
3.2.2质量控制
(1)质检顺序应由测绘队伍自检后交由施工单位检查验收最后上至监理检查;
(2)工作队必须按期提交测绘成果,监理方要对其上交的成果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价;要求施工单位将成果与自检记录资料同时上交;
(3)及时汇总各类检测数据,填写相应的监理表格,并将检查意见及时反馈通报施工单位;
(4)在检查过程中,若施工单位所提交的成果有普遍性不符合设计书要求,果断予以退回,由工程单位修正后提交,如再次发现类似问题,即认定成果不合格,由业主下达处理办法;
(5)当监理方与施工单位在技术问题上发生矛盾且难以解决时, 应第一时间将问题反应之业主方,最后以业主方的技术负责人意见为准; 转贴于
(6)在测绘工作中,若监理方发现施工单位工作与技术设计要求不符,监理有权下发停工通知,同时将情况以书面形式向业主汇报。
3.2.3监理工作总结
工程完成后,协助业主对工程进行竣工验收,审核与工程相关的资料的完备性,及其是否满足相关标准及规范的要求,对监理过程中形成的相关资料归纳整理,总结本次工作的经验与教训。
4、基础测绘项目监理报告编写
4.1 监理报告的类别主要有: 会议纪要、通报、月度小结以及年度总结等。
4.2 监理报告的内容
4.2.1 监理会议纪要、通报的内容主要包括监理工作期间内各项事宜的具体时间和时间段和参加的主要成员,对工程监理检查的主要内容和在检查结果中发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处理办法,且需要对下一个施工阶段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等。
4.2.2 监理小结和监理总结的内容
(1)概述:工程概况、工作概述、监理依据、施工队作业状况等;(2)监理工作程序与技术方法;(3)相关的生产管理、技术管理等方面的监理实施情况;(4)对工程技术、质量安全等方面监理工作的概括与评述,总结经验教训,对下一步工作的建议和畅想。
4.3 报告及文件的发送
监理报告或技术文件应在会议或工作结束后四日内报送至业主和施工单位;报告一般为一式多份,例会文件盖监理办公室印章,技术文件必须有业务技术负责人签章,否则无效。
结束语
随着我国城市发展的日新月异,城市的测绘工作将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更加完善测绘工作的各个相关环节,测绘监理的任务任重而道远,本文对于测绘监理工作的相关工作步骤给予的综合的阐述,希望对于同行的工作能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黄玉兰.对当前监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 .矿业快报,2006, (11): 76~ 78.
[2]王威.我国应建立测绘监理制度[J]. 测绘软科学研究,2002, (1): 16~ 17.
篇3
一、测绘工程特点及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目前可以用“六化”、“十六字”来总结概括测绘工程的特点。其中“六化”指处理获取数据的自动化、内外作业测量的一体化、产品成果测量的数字化、系统行为以及测量工作控制的智能化、信息管理的能见化、信息传播的网络化。而“十六字”指快速、动态、可靠、精确、遥控、安全、简便、集成。参考测绘工程最近几年的调查结果,全国测绘工程合格率达到93.1%,由此可以看出,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就。但我国经济开发程度将进一步加强和深化,测绘行业也会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为此,需要提高测绘行业的质量管理水平以及运营效率,使测绘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得到有效提升。
二、质量管理以及系统控制的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测绘工程技术上也到了很大的提高。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工作,能完善健全测绘工程生产单位测绘质量监督体系,保证测绘产品质量。它对应主管部门,能够建立符合市场要求的质量监督和管理机制。质量管理系统由质量管理系统要素构成,参考国家的质量管理系统通用模式,质量管理系统主要有四大方面的内容,分别是资源管理、管理职责、测量改进和分析,产品实现。测绘工程进行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需要不断改进质量管理系统有效性,保证测绘产品准确性。在测绘工程质量管理运行期间,对系统进行检查监督,借助于管理评审以及内部审核,及时发觉系统运行中不合格的地方,然后找到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确定正确的预防措施以及纠正方案,保持系统运行的适应性、有效性、充分性。提高改进质量目标的标准要求。在测绘工程质量管理系统有效性改进过程中,需要依靠统计技术,尤其需要分析特殊测量过程以及关键测量过程的信息数据,对潜在不合格进行检验,做出一定的预防措施,避免测绘产品质量出现潜在的问题,让用户顾客能够满意。
三、改革测绘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的方法措施
1.做好测绘工作前的准备工作
测绘工程进行之前,要收集整理好相关资料,做好地理环境方面、生态地貌方面、施工材料方面的准备工作。根据客户在测绘工程方面的实际要求,结合施工工作人员保证测绘产品的质量。根据设计图纸的既定方案和实施计划具体实施,对管理机构进行完善,让每个测绘施工人员都能够树立起良好的责任心,保持好工程质量,让客户满意。
2.进一步改进管理机制
测绘工程质量管理属于合乎逻辑的概念体系,对测绘管理工作里的质量体系、质量控制、质量审核、质量方针、质量环、质量成本、质量计划等进行管理。消除质量环里一切阶段可能造成的不合格或者不满因素,来保证符合质量标准,以及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产品质量标准作为一个尺度,来测量产品质量的合格性,根据科学技术发展要求、经济适用性原则、生产技术水平高低来制定,当生产技术或者用户需求有变化时,也要进行适当的调整。
3.完善测绘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制度
具有甲级以及乙级资质的测绘单位,需要建立质量检查机构或者质量管理机构;对于丙级以及丁级资质的测绘单位需要配备专职质量检查人员或者质量管理人员。这些单位都需要根据国家在测绘工程质量管理方面的标准要求,进行全面地质量管理工作,对测绘工程质量体系进行完善和建立,自愿申请获取质量体系认证。工509000标准基于世界各国的质量管理经验制定而来,它能够集中表现出目前先进控制体系,即QMS,对内在的、外在竞争力迸行强化、尤其在提高测绘产品质量方面,保障测绘产品的可靠性以及精确性。成立好的测绘品牌,提高自己在测绘市场中的优势。可以把全面质量管理当成成熟的管理理论对待,其实践已被广大社会组织验证过,得到了生产管理以及测绘管理的大力运用。
4.加强测绘工程质量管理点
测绘工程里的质量管理点需要设定在以下几个方面:人员、设备、文件数据采集。满足了这三个要素,才能够保障测绘工程质量管理的有效性。对使用前或者年检前的设备进行检校,保证设备能够正常工作,正常供给测绘工程使用。在测绘工程实践过程检验质量管理体系,让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能够得到不断改进。进一步扩大质量管理范围,扩展在实施过程因为一些原因造成测绘工程技术方案产生变更的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还要能够形成一套覆盖整个测绘工程环节的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软件。在人员培训方面,让测绘工作人员勤加学习测绘质量管理规定以及测绘产品质量管理方法。注重技术总结方面以及设计方面的学习。
四、结束语
我国近几年来在测绘工程质量合格率上表现很好,但无需讳言,还有一些质量问题存在,例如部分图的精准度不高,违反了国家的强制测量标准,技术资料也不够完整等等,为此,需要我们不断完善和改进目前测绘工程中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工作,保证测绘工程有更好的质量。
篇4
1.2与注册测绘师执业资格相对接
我国的注册测绘师制度是原国家测绘局和人事部在测绘行业建立的职业资格制度,自2007年3月1日起实行。这一制度的建立,对于加强测绘行业管理,规范测绘行为,强化测绘专业技术人员的法律责任,提高测绘作业队伍的整体素质,有效保证测绘成果质量,维护国家和公众利益,开展国际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测绘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作为本专业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经过1~2年的工程实践,应该满足注册测绘师的从业要求。在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阶段,必须根据注册测绘师的从业要求,确定学生培养目标,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特别是实践教学体系,优化师资团队结构,加强工程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和造就符合国家注册测绘师基本要求的高级测绘专业人才。测绘工程专业集实践性、技术性于一身,实行的注册测绘师制度对测绘工程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不能仅仅局限于熟练掌握专业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能够进行一般测绘项目的生产上,更要具备较强的工程管理和交流沟通能力,同时具备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教学组织管理中,要避免本科阶段大量单一的、零散的、片面的实习手段,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具有注册测绘师必须具有的从事测绘工程系统设计、施测、管理和评价能力,成为较高专业素质、技术全面的工程技术人员。注册测绘师不仅具有专业知识技术,而且具有管理、服务、法律意识;不仅要有掌控全局的工程能力,更要有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1.3依据CDIO理念构建能力培养体系
测绘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导向是需求及职业能力的培养,对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系进行构建。作为一种具有职业背景的学位教育,测绘工程专业的硕士学位教育以培养适应工作实际需求或特定的行业且具有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的。因此,构建实践能力培养体系要对人才需求及行业背景进行认真的分析,且以行业及社会调研为着手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的目标要依据行业发展需求和国家发展的需求来确定,在对职业目标进行设计和对职业核心能力进行分析时需要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而且所用到的能力、技术及知识要符合企业行业的需求,主线是“构想—设计—实现—运行”能力,这些能力是培养职业所需求的;要以明确实践环节、学位论文及课程设置,对核心专业能力素质进行提炼为基础形成可行的全面人才培养方案。
2测绘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
建立科学、合理、渐进、创新并与理论教学交叉配合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是实现专业硕士培养的关键。坚持以面向工程、面向企业、面向社会为准则,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与开发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工程实践与科研训练为主线,切实培养适应测绘生产、管理、科研、服务一线需要的测绘工程能力创新型人才。
2.1全日制测绘工程领域专业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特点
测绘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将进行全日制专业学位培养,研究生生源结构从原来的以非全日制为主转变为以全日制为主,生源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得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面临着新的挑战。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来说,虽然培养目标都一样,但过去的非全日制在职专业学位硕士至少都具有3年以上的实践经验,进校深造的主要目的是学习、补充系统的专门知识,而且不涉及就业分配,专业方向明确,可以充分发挥学校的长处。而全日制工程硕士的生源一般都是没有实践经验的应届本科生,为达到工程硕士培养目标就必须在学习期间加强实践环节,并且以此来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
2.2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实践教学方式
实习实践是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根据生源特点和培养目标要求,专业实习实践的组织工作要贯彻和体现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校内实践和现场实践相结合、专业实践与论文研究相结合的原则。专业实践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灵活进行。1)与具有一定规模和能力的行业企业建立专业实践基地,由学院组织和选派研究生去工程和管理一线进行专业实践,与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2)由校内导师结合自身所承担的工程项目或与测绘企业合作的横向课题,安排学生的专业实践环节。3)充分发挥校外导师的指导作用,利用测绘行业企业的实践教学资源,由校外导师负责安排相应的专业实践环节。4)研究生结合本人的就业去向,自行联系测绘类相关专业实践单位,从事测绘工程相关的实践工作。
2.3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实践教学内容
按照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陪养方案的要求,测绘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实践教学内容分三个专项实施:测绘工程文化实习、工程项目案例现场实习、工程项目研发与设计实践。1)测绘工程文化实习此项实习作为综合实践的一部分,计入综合实践的相应学分。通过深入到企业或工程现场中参观、调研,感受测绘工程文化和企业文化氛围,结合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介绍,了解测绘工程行业特点、实施规范和技术规范,了解测绘工程的地位和作用,把握测绘工程的工艺流程、技术标准、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和发展方向,培养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明确学习实践的目标和任务。2)工程项目案例现场实习利用企业的工程项目案例,由参与工程项目实施的工程技术人员现场教学,学习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实施过程,包括项目的招标、调研、技术设计、施工、组织管理、评估验收、总结报告和新技术应用或研发等。既包括成功的工程项目案例教学和实践经验,也包括失败的工程项目案例教学和改进措施,深刻认识承担测绘工程项目应具备的工程能力和素质。3)工程项目研发与设计实践在校内和企业“双导师”的指导下,结合企业正在承担的测绘工程项目或测绘新技术应用研究项目,“真刀真枪”地开展项目的研究、开发或设计,将科学理论与实际工程项目要求结合起来,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现代测绘新技术解决工程项目的难点、重点问题,培养独立从事测绘工程领域的工程技术设计、施工、管理和服务能力,以及研发创新和新技术应用能力。
2.4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能力考核
学院组织由校内外专家、实践单位相关人员参加的专业实践汇报会,由学生本人汇报所进行的专业实践工作以及取得的成果。指导教师应根据研究生的实践单位鉴定表、实践日记、实践简报、实践检查记录等资料以及一线实践工作量、综合表现等,按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个等级评定成绩。
篇5
1 测绘工程的新技术
1.1 GPS 定位技术
GPS定位技术由单点定位、静态相对定位发展到差分定位、实时动态定位(RTK)组成,具有导航、定位和测时功能,在测绘领域,GPS相对定位以其高精度、高效率的特点,不再需要先建立控制网,直接用GPS接收设备便可测绘地形图。
由GPS,GIS, RS 技术集成或综合的 “3S” 技术, 拓宽了信息采集与处理功能,保持了信息的现势性与可靠性,广泛地应用于导航、时间比对、大地测量、测速、 地壳监测、地籍测量、工程勘测、航空与卫星遥感及施工测量等众多的领域,特别是RTK的应用使测绘技术更加广泛应用于数字测图、石油勘探、施工放样、管线测量等领域,对空间技术、地学研究、军事科学、交通运务和城市管理等许多领域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例如由武汉大学等单位研制的 GPS 自动监测系统 1988 年在湖北清江隔河岩大坝投入运行,几年来运行表明,系统稳定可靠,结果令人满意。
1.2 全站仪系列
全站仪是全站型电子速测仪的简称,由电子经纬仪、光电测距仪和数据记录装置集成,安置一次便可完成一个测站上的所有测量工作,可以自动记录、计算并显示出水平距、斜距、高程、坐标等相关数据,全站仪由光学系统、自动补偿系统、电子处理系统、外设支援系统组成,具有操作方便快捷、测量精度更高、内存量更大、能够实现水平距离换算、结构造型更精美合理、自动补偿改正、加常数乘常数的改正等特点,已经广泛应用于工程施工测量、管线与房产测量、控制测量、地籍测量等领域中,能够进行角度测量、三维坐标测量、距离测量、交
会定点测量等功能,同时不仅局限于测绘工程、交通与水利工程、建筑工程、地籍与房地产测量,而且在构件的安装调试、大型工业生产设备、大桥水坝的变形观测、船体设计施工、地质灾害监测及体育竞技等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应用过程中,第一要建立测站,将全站仪在架站点上进行整置,然后量出仪器上红漆点至全站仪横轴中心的高度,测量温度、气压、棱镜高,一并输入到全站仪中,输入测站三维坐标、仪器高,再输入后视坐标,然后定向,完成建站。第二,要进行距离测量,就要设置棱镜常数,大气改正值或气温、气压值。实测时,可输入温度和气压值,在此之后就要量仪器高、棱镜高并输入全站仪开始距离测量。第三,进行坐标测量。设定测站点度盘读数为其方位角、棱镜常数、大气改正值或气温、气压值,接着量仪器高、棱镜高并输入全站仪,就可以瞄准目标棱镜,按坐标测量键,全站仪开始测距并计算显示测点的三维坐标。第四,利用单棱镜系上线绳当做悬挂棱镜,保持棱镜悬挂时平衡。
1.3 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技术
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技术正以其成图速度快、测图精度高等优势逐步取代传统的以平板为主的模拟测图。大比例尺度数字测图技术的应用使得测绘的结果不仅是绘制在纸上的地形图,更重要的是可以提交可供处理、传输、共享的、以计算机磁盘为载体的含有线型、坐标、各种图块符号的地形图数据即数字线划地形图(DLG)。如今大比例尺数字测图伴随GPS(RTK)实时动态定位技术、自动跟踪全站仪的推出,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在应用的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地物、地貌的准确测绘、各等级平面控制点(或GPS点)、埋石,图根导线的布设、各类房屋属性、地理名称的调注、平面及高程控制网的布设,水准点的选点、绘图信息的准确表达、实施观测(包括仪器检校、距离测量、水平角观测、三角高程测量、水准测量),观测成果的记录、整理、检验和计算等过程。因此其数据成果质量不仅表现在必须具有良好的数学精度、真实的地理信息上,还表现在数据组织、等高线的属性、高程赋值、分层与分类代码的正确性,采用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技术的地形图成为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最基本的数据源。
2 测绘工程新技术在应用中体现的特点
随着电子技术、激光技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测绘方法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新技术和在测绘界得到广泛使用为测绘带来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测绘工程更加操作简便,观测迅速,加快了整个工程的周期。新技术不仅使数据获取的手段发生了变化,而且使数据储存管理方式和应用也发生了改变,同时测绘工程也表现出新的特点,测绘技术设计方法表现为动态设计、优化设计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数据设计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3 新技术在现代测绘工程技术设计的思路
21世纪是科学技术的时代,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针对现代测绘技术设计的特点,客观上要求产生与之相适应的设计方法和思路。一般的测绘工程技术设计思路如图所示:
测绘技术设计工作模式
4 结束语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革新进步中,测绘工程新的技术在不断的改进并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要不断开发和研究新技术,深化测绘及其相关学科理论的研究,有效地控制指导测绘的工程质量和进度,为测绘新仪器和新技术指明方向,促进测绘领域的不断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 王书芳,徐向舟,徐飞龙.实验地貌的观测方法研究进展[J]. 测绘科学.
[2] 周检英.测绘的发展现状及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 科技信息. 2011年12期.
[3] 杨凡,娄妍,孙现申.现代精密工程测量技术及仪器[J]. 测绘科学. 2011年03期.
篇6
一、加强现代工程测绘的监理在建筑工程项目上的重要性
就现在的测绘质量的管理体系来说,虽然各个环节都加强了质量的控制,但是大部分还是采用的较早的属于计划经济时代的一种管理模式。这种管理类型的模式存在着这样的缺陷:没有专业化、外部的关于测绘质量的监控,只是关于内部质量在生产单位上的控制。对于现今的测绘质量监控,存在的某些质量问题总是在验收时检测出来,这时通常很难界定责任该归咎于谁,无论是对于承建方还是对于投资方,都会带来难以想象的损失,并且很难处理这些情况。在现代测绘工程建设上,将质量监理的新理念提上日程是很有必要的。在当今形势下,在某些国家测绘项目的基础测绘上政府机关部门已经开始进行试监理,并开始加强测绘工程监理的深入研究和调查。
二、在现代工程测绘中出现的常见问题
总体来说,中国建设工程中测绘工程的合格率还是比较高的。但是还是存在着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例如:图纸往往不能保证其足够的准确性;与国家的规范的衡量标准还存在着差距;总是缺少技术方面有效的资料。根据现在的情况来看,某些测量单位在质量监控上也是有自己的某些独特的措施,但是大多数还是只是把成图与测绘的结果校对一下,接着再对其检查并且验收。然而,就目前的社会现状来看,以上的管理方式已经远远落后,不能满足测绘工程的质量要求。就当前的情况来看,测绘工程的队伍在不断扩大,并且各个团体之间的水平存在着不同,对于一些大型的工程来说,通常需求的作业的队伍较多,而各个队伍之间的作业方法往往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别,所以要想达到预期的工程的质量水平是很难的。下面讨论一下存在的一些质量问题:
1. 测绘工程的作业进度的调控存在着一些障碍
通常,在每次建筑工程结束之后,都要认真的检查一下测绘的结果。因此,那些在测绘过程中出现的没有被及时解决的问题,都要进行返工,这种后续的返工必然会将测绘工程的进程拖后腿。
2. 不严格的检查
通常情况下,基本上都是由一个单位来检查其测绘的结果,由于多数工作人员在处理事情时,总是觉得在一个单位总得碍于情面,所以,有些工作人员在测绘检查时总会出现怠慢,这样很难保证一个测绘工程的质量。
3. 测绘的最后结果没有次序
通常一些单位总是采用招标的形式来招好几个作业单位来测绘,认为这样的效率会高些。但是这种单位往往忽略了这样的一些问题,不同的测绘单位,在技术标准和业务水平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这就造成了无序的测绘结果,给后来的技术程序带来很大的不便。
4. 某些级别的质量保证机构的设置没有实质意义
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往往要求繁重的测绘任务得到完成,因此需要技术人员、检查人员同时进行测绘工作,这样往往会造成各个分队级的工作不能正常的进行。有时会出现本来是中队级检查的工作却需要大队级的工作人员进行解决,这样设置的中队级基本上是没有什么用处的。
5. 问题的解决不及时
在测绘工程中由于作业人员的作业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样不可避免就会造成测绘工程上出现很多的差错。但是通常情况下,这些问题发生时,大多数的作业人员不会对这些问题及时地去处理。
三、提高测绘工程质量相关措施
1. 测绘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保证体系中,其要素一般有工作目标、工作标准、信息管理、评价标准、管理点、程序标准及组织标准等。测绘工程质量管理系统要素同时又是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组成单位。包括内容主要有资源管理与管理职责、产品实现及测量、分析改进等几大过程。
①完善管理机制。主要是针对当今社会存在的日益壮大的测绘工程,要求相关的测绘部门完善测绘管理机制,并制定适应的测绘标准与测绘技术指标,使测绘管理日益健全,质量逐渐提高。
②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标准。目前有很多测绘问题都是由工作单位没有严格按照标准执行而造成的。因此每个作业单位要加强测绘检测监管的力度,认真做好监测、校准测绘仪器等工作,严格执行国家标准。
2. 对测绘工程数据的检查工作进一步加强
①对图像数据加强检查。在数据的整理和转换的过程中,因失误等会造成缺边、悬点等一些问题,相关单位要做好检查图形中的数据。
②对属性数据检查。主要是对表结构的检查、重复编号的检查、字段值的检查、字段值范围检查等。
③对风格检查。风格检查主要是指对数据的完整性进行检查。由于不一样的软件的符号方式和符号库之间存在不同,使得不同的测绘平台的下线型、线宽以及颜色等图形数据不能相互兼容,因而,必须利用要素编码将不同的要素对应起来,这样才能解决不同平台之间由于数据转换而改变风格的问题,从而使风格的转换得到保证。
④检查拓扑。软件不同其的拓扑关系也不尽相同,作业人员必须进行相应的拓扑检查,及时的发现拓扑关系是否正确,一旦出现拓扑关系不正确要及时的进行重建。
3. 测绘工程的过程控制
要时时刻刻的对测绘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通过自查、校核以及审查等方法来实现测绘过程的控制。还要注意,清除测绘产品的标识记录和数据输入、计算、输出以及绘图中得各项错误,严格的记录测绘数据。
4. 验收阶段的监控
在验收阶段,工作人员要注意以下几点:检查方法要正确;技术指标要全面;技术参数要合理;检测仪器要精确;有无通过法定的检查机构检验并合格;检查过程的检查记录是否通过审核等。
四、信息化测绘背景下测绘工程的发展
信息化测绘背景下测绘工程的发展机遇:信息化时代为测绘工程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为测绘工程的拓展与完善提供了坚强的后盾。这主要表现在:1) 卫星定位系统在测绘工程中的运用。目前卫星定位系统是日益成为了测绘工程的主要技术手段。另外还有多种定位技术,使得测绘工程的应用范围得到扩大。2)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测绘工程中的广泛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的运用范围是相当广泛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测绘工程在城市中的使用频率。这就为测绘工程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以及优势条件。3) 变形监测在现代社会还有另外一种手段促使了测绘工程的发展。变形监测的技术主要有摄影测量与测量机器人。4) 精密型测绘工程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广泛应用。工程建设特别是大型的工程建设对测绘工程的需求不断扩大,这就促进了测绘工程的运用。我们也可以看到,在近几年中,国家的许多大型工程建设就利用到了先进的测绘工程。
五、对信息化测绘背景下测绘工程发展的建议
测绘工程以进入到信息化时代,并且保持着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但是在发展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其中的一些弊端以及某些缺憾,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 逐步完善信息化时代测绘工程的体系。测绘工程是信息化测绘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种服务。所以对该领域进行系统的研究,联系实际,利用当今社会提供的有理条件,建立起完善的测绘工程体系是非常必要的。2) 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化工具,提高信息化工具在测绘工程领域的利用率。促使测绘工程的与时俱进。我们要以解放思想的态度,积极吸纳新思想,采用新工具,促进测绘工程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
六、结语
总之,随着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作为建筑工程中十分重要的测绘工程也应紧随其步伐,紧抓工程质量的问题。这对于测绘工程项目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所以针对测绘工程的重要性和其在现代社会存在的质量问题,我们工作人员应该在工作中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的创新,不断的进步,让测绘的合格率在新的时代踏上一个新的阶梯,为我国的建筑行业做出应该有的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篇7
高等职业教育阶段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制定的教学计划能否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课程体系如何构建,各门课程的具体内容如何进一步优化,是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
1专业建设背景
黑龙江省在《黑龙江基础测绘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十二五期间,将以建设‘经济区’、实施‘十大工程’、推进形成省域主体功能区为服务方向,以建设数字龙江地理空间框架和监测地理省情为核心任务,实施地理省情监测示范工程、现代化测绘基准设施建设工程、数字龙江地理空间框架数据集建设工程、数字龙江地理空间框架保障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基础测绘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工程、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工程等六大重点建设工程”。未来五年里,省内各测绘单位将急需大批掌握现代测绘技术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这为高职院校的测绘工程技术及相关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专业发展目标
依托校企合作,创新以就业为导向的“校企共育、四阶递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订单培养,建立与行业、企业紧密结合的校企合作新机制;聘请行业专家,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实践技能,打造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具有较强技术服务能力的测绘专业教学团队;联合企业,建设具有生产环境和企业文化的校内实训室和“厂中校”式校外实习基地;以跟踪毕业生发展轨迹为重点,建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积极开展中小型企业技术支持服务与面向社会的技能培训鉴定工作,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经过两年时间,将测绘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成为人才培养质量高、产学结合紧密、具有较强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重点专业。
3专业建设内容
3.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课程体系构建
3.1.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培养学生测量专业技能为目标,根据东北每年5月-10月六个月气候温暖便于室外测量,同时这一季节为施工高峰期,企业对人员的需求量急剧增加的特点,将全部实践教学都安排在这一阶段,将理论教学安排在每年10月至次年4月之间,设计具有寒区测量人才培养特点的“校企共育、四阶递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模式。具体内容如下图所示。
第一阶段为第一、二学期,学生在校内完成专业基本技能学习。在这一阶段,依托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开展全真训练,融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于专业能力培养之中,以“边学边练”的方式完成基本能力与方法的训练,使学生能从操作中学到知识,又能用所学理论知识提升和创新操作技能。第一阶段的最后2周,安排学生进行认岗实习,通过到现场当见习工人的方式,了解测绘行业工种,熟悉工作环境与设备,对所学专业有较深入的认识,为后面的专业学习奠定基础。
第二阶段为第三学期与第四学期前16周,学生在校内完成专业单项技能学习。在这一阶段,按照“专业测绘队”真实作业程序、使用真实生产的测绘仪器开展教学,按照“国家测绘技术标准及行业测绘规程”和“测绘质量检验标准”对工程方案设计、项目管理实施、外业观测与数据采集、测绘成果整理、数据处理、技术报告编写及工程放样等各环节进行教学指导和成果验收,开展“生产性”训练。
第三阶段为第四学期后4周与第五学期前8周,学生进入企业完成专业综合技能训练。在这一阶段,分批安排学生进入合作企业参与工程项目,为每10-15名学生聘请一名企业兼职教师,重点指导学生完成生产任务,帮助学生解决技术问题,总结生产经验,参与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企业对学生参与生产进行全程记录和考评,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第四阶段为第五学期后12周与第六学期,完成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其中第五学期前12周,在校内分方向学习,开设工程测量、数字测量两个方向,与相应订单企业共同设计方向课程的教学内容,共同制订考核评价标准。同时与职业资格证书鉴定结合,使学生获取与专业方向相匹配的资格证书,为顶岗实习打下基础;分方向学习完成后,学生在第六学期进入顶岗实习阶段。学生以准员工的身份进入订单企业,在专任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共同指导下,完成实习任务。同时学习企业文化、管理模式,提高实践技能,做到学习与岗位锻炼相结合、学校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顶岗实习与就业相结合。
3.1.2课程体系构建:依据职业岗位能力设置专业课程、按照教育基本规律组织教学,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专业平台+专业方向选项”课程体系。根据测绘工程技术专业岗位需求,将专业分为“工程测量”、“数字测绘”两个专业方向。课程体系结构如下图所示:
(1)核心课建设。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引入行业、企业工作规范和技术标准,以典型生产(作业)任务、真实产品、真实工艺等为载体,校企共同开发专业优质核心课程及配套资源。按作业过程重构专业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融入真实的项目、实例、职业规范等,强调“做中教、做中学”,使教学内容紧贴生产实践和技术前沿。发挥合作企业资源优势,结合行业发展及实际情况,与企业联合开发相应课程资源。
(2)实施“双证融通”机制。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依托我院职业资格技能鉴定站,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安排上,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将核心课教学内容与CAD绘图员、工程测量员、数字测绘工程师等职业资格证书内容相融通,为学生毕业时获得一个或多个职业资格证书提供方便,保证毕业生双证获取率达到100%。同时鼓励学生考取行业认证证书,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3.2校企合作机制建设
3.2.1深化订单合作:深化与行业知名企业开展订单培养;重组专业指导委员会,校企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等教学文件;引入企业管理方法和手段,对学生实习实训进行企业化管理,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衔接,培养学生职业意识;改革实习考核机制,突出企业对学生的评价作用,从职业道德、团队协作、人际沟通、操作技能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发挥学院设备、师资优势,共同开展员工培训、企业证书认证和横向科研课题,探讨联合开展专科层次成人教育。
3.2.2搭建双师培养平台:建立“双岗人员津贴”政策,统筹考虑企业的人力资源建设与专任教师培养,逐步搭建双向兼职、双向服务的合作平台。选派骨干教师担任企业工程师,通过承担实际生产任务、协同企业开展横向科研课题、协助企业开展员工培训等方式,为双师教师培养创造条件。
3.2.3校企共建生产型实训室:企业投入设备、学院提供场地共建生产型实训室。参照企业生产环境设计实训室布局、引入企业文化建设实训室文化,为教学过程和贴近生产过程提供条件,为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培养创造氛围。
3.2.4联合开展实训课程:结合“校企共育、四阶递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第三阶段开设《综合测量实训》,将课堂移至企业一线,派遣专任教师协同完成课程,校企共同对学生实施综合评价。第四阶段,开设《道路施工测量》、《工程概预算》等方向专业课程,聘请测绘局、林业监测规划院工程师校内授课,以兼职教师为主、专任教师为辅完成实习指导。
3.2.5合作开发专业核心课程:以企业典型项目、实例为载体,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进行核心课和课程资源库的建设,建成校企合作优质核心课程。
参考文献
篇8
一、测绘工程专业特点及现有实践教学体系
(一)测绘工程专业特点
测绘工程是通过测定、描述地球的形状、大小、重力场、地表形态以及它们的各种变化,确定地物的空间位置及属性,并绘制相应地图及建立其空间信息关系。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和专业特点,该专业相对于其他专业有以下特点。
1.实践教学中独立动手能力要求更强。测绘工程技术人员要掌握测量仪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仪器独立使用、检验与校正能力,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各实习小组之间相对比较分散,在明确实习目的与任务后,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测量、计算、绘图等环节。
2.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联系更加紧密。测绘工程专业课程均有相应的课堂或集中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是相辅相承、密不可分的,实践教学穿插在理论教学中,前一章节的实践教学内容是下一章节理论教学的基础,理论教学需通过实践环节加深学生印象、促进知识理解。
3.团队协作配合要求更严格。测绘是一个团队配合的工作,任何个人很难独立完成测绘任务,都是要一个工作团体协作完成。测量工作需要测量员、记录员和跑尺员,他们之间需相互配合。
4.工作内容的行业化更明显。社会建设中许多行业都需要测绘人才,但不同行业对测绘技能的要求不尽相同,在工程建设企业侧重要求测绘施工放样等技能,规划、国土部门侧重要求地图的绘制技能,煤炭、隧道企业侧重地下工程测量等技能,地理信息部门侧重要求测绘的信息获取、分析、处理等技能。
(二)现有实践教学体系构成及存在问题
1.现行实践课程体系。测绘工程现有专业课程的课堂实习所占课程总学时比重较大,约为20%,有些课程如测量学基础课堂实习20学时、理论教学40学时、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课堂实习20学时、理论教学20学时。
通过在实践教学基地的集中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测绘综合技能、团队配合意识。四年教学期间有五门集中教学实践活动、两门相关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测绘工程专业集中教学实践主要有:数字测图实习、控制测量学课程设计、控制测量学实习、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工程测量学实习、数字摄影测量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
2.实践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首先,现行实践课程体系相对较为分散,不利于集中企业实践教学安排;其次,实践教学多为模拟式实习,与企业测绘工程项目存在一定的差距;最后,缺少对企业文化、项目招投标、案例分析等方面的训练项目。
二、测绘工程卓越计划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设置要求
根“卓越计划”要求,培养采用“3+1”模式,即3年在校学习,1年企业实践。通过企业实习,依托校外实践基地和企业测绘工程项目,着力加强现代测绘技术的综合训练,强化学生面向工程、面向生产实际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企业工程实践,贯通学生所学有关专业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工程实践能力:经过测绘工程集中实践性环节的实习、实训、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具备一定的工程项目操作能力。参与工程项目实施和项目管理,受到生产管理和技术管理的全面训练,具备独立工作能力,熟悉和适应实习企业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人文关系环境。
信息获取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参与企业工程项目案例分析、现场交流等途径,获取生产技术信息和资料,并能够进行分类、提炼、整理和总结,在企业培养阶段能够发现自身知识、能力的不足,明确努力方向并自主学习,培养终生学习的意识。
沟通交流能力:在实习生产企业现有体制下,通过与工程技术人员、工人的书面和口头交流,养成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测绘工程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构建
(一)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设置要求
1.校内课堂实践与企业实践相结合。根据测绘工程专业特点,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应包括校内和企业两部分。在校内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基本实践认知能力,通过课堂实践和学习,掌握仪器使用的基本技能,促进校内课堂理论教学的理解与掌握。通过企业实践,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沟通交流等综合实践能力。形成企业实践为主、课堂实习有力补充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2.模块化企业实践与综合性毕业实习相结合。为了使学生全面掌握测绘专业技能,要把企业实践部分进行模块化设置,每个模块应相对独立、功能各异,各个模块安排在不同行业的企业进行培养。安排学生毕业前在综合性测绘企业进行综合性测绘实践活动,模块化企业实践与综合性毕业实习相结合。
3.注重企业实践课程体系的设计性、综合性和创新性。要依靠企业先进的仪器、设备,借助企业完善的生产、设计、开发和创新条件,利用企业真实的工程实践环境以及先进的文化氛围,与企业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师和高级管理人员一起做好实践课程模块的设计和建设,建设有设计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的企业实践课程模块。
采用“相对集中、灵活安排”的原则,使1年企业实习的要求在三、四年级这两年中进行,累积企业实践达到或超过1年。既保证了企业实践累积1年的要求,又满足了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增强理论认知能力的需求。学生在企业的学习任务主要是培养他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养成工程创新意识,同时把在企业实践期间发现的专业问题集中起来,再在学校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研究。
(二)测绘工程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建立
1.课堂实习的构成。根据理论教学需求,随堂进行认识、仪器使用的实习。第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实习便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巩固理论知识;第二,在进入企业实习之前,掌握了仪器的基本操作,以便于缩短在企业适应过程。把课堂实习内容中的一些综合性实习转移到企业实习中去,课堂实习只保留认识、简单操作类的内容。
2.企业实习的构成。“卓越计划”中企业实习是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合理、科学地制定好企业实习的课程体系、大纲要求和时间安排是十分重要的。将学生参与实际测绘工程项目研究活动作为实践性课程,使学生在校内或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开展实际工程项目的研究。由于测绘工程专业所对应的实习企业类型不同,可以分为面向基建工程、面向变形监测、面向矿山、面向国土测绘等,因此把1年的企业实习采用“相对集中、灵活安排”的原则,分成3段集中时间,针对不同的实践内容安排不同的企业。
企业实践教学体系安排内容主要有:测绘工程认识实习、测绘基础技能学习与实践、测绘工程项目招投标、控制测量项目方案设计、控制测量生产实践、工程测量项目方案设计、工程测量生产实践、摄影测量(遥感)综合技能企业实践、测绘生产技能拓展企业实践、测绘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实践、企业工程项目案例分析和企业生产实践及毕业设计。
相对原有的校内模拟实习,增加了招投标、技能拓展、案例分析、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实践内容,促进学生全面熟悉项目实施过程,增加W生对测绘工程项目实施的认知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信息获取、自主学习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四、结论
在“卓越计划”的框架下,分析测绘工程专业特点,理清实践教学的改革思路,开展测绘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采用“相对集中、灵活安排”的原则,构建了该专业的企业实践教学体系,对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信息获取和自主学习能力、沟通交流能力、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4(2):47-55.
[2]林健.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研究性学习[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6:5-15.
篇9
[中图分类号] TP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13- 0162- 020 引 言
由于地理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范围也越加广阔,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与使用。对地理信息技术的创新型突破,使其在各个门类的学科中起到关键的连接作用,随着其地位的不断提高,现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门类。它的中心点就是进行科研探索工作,它的测量工作具有独特性和精确性。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它的应用范围与领域也在不断地扩大,特别是其在对空间的管理问题上,地理信息技术能够在综合分析一般数据的过程中,得出更加整体全面的信息分析,最重要的则是实现对于地理空间变化的预测,是一项新型先进的科学手段。
1 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
计算机科技水平的发展决定了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近年来,计算机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地理信息技术也随之迅速发展,其对数据的处理能力也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从而被应用于工程测绘领域。在工程测绘中,地理信息技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离开地理信息技术,工程测绘将会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所以在很多经济发达的国家,都在重点发展在工程测绘中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2 GIS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
第一,数据信息的采集。刚开始实施工程测绘工作时,要进行两项工作,分别为离散工作和抽样工作,通过这两项工作的实施使数据库与现实场景中的数据保持一定的不同,存储数据使用矢量存储和栅格存储两种数据的存储方法。前者执行存储工作时主要依据GIS技术的点、线、面的几何原理;后者通过GIS技术测量实体数据,计算时需要依据地面单位的实际网格宽度,一般构成为单元行和列;以上两者在我国的实际应用中比较广泛,使用起来比较方便且符合我国国情。另外,还存在其他的数据存储方法,比如,以往使用的通过人工或者机器来扫描得到数据并储存的方法。随着科技的进步,如今可以利用GIS技术进行数据的采集、整理和储存,数据的采集更加方便快捷。随着科学技术的一步步发展,地理信息技术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现在更便捷的采集数据的方式已经出现,即利用地理信息技术的定位坐标功能,再加上后期的信息处理,就可以得到比较综合全面的数据采集和存储系统。
第二,数据信息的处理。在进行数据的采集和处理过程中会涉及一些不同的主观及客观的数据对象。比如主观数据对象主要是有关交通、道路、运输方面的信息,客观数据对象主要是建筑物、施工建设、交通设施方面的信息。而不管是什么类型的数据信息都会有各自的时空特征、信息属性及属性特点。地理信息技术能够直接将采集到的数据信息存储到FAT表格中,然后在表格中根据特有的信息检索和来自内部的数据信息建立起不同数据信息之间的联系,从而快速便捷地对数据做出处理。
第三,数据管理体系的建立。在工程测绘中,城市的交通和中心线路、交通和通信走向都是一些特点鲜明的道路交叉点及桥梁的接口反映出来的,通过这些事物显示出来的真实数据可以用来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而地理信息技术的作用则是将这些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形成一套完整的数据体系。这个体系的主要功能就是储存和管理城市建设中涉及的各种数据信息。
第四,数据信息的显示。工程测绘中地理信息技术的显示主要可以分为单一的表现方式和有关联的表现方式,其中单一的显示方式包括地图、符号表示和数据管理,有关联的显示方式包括多属性数据和字符段落的表达。而单一的显示方式并不适用于实际的工程测绘,而是需要对不同的点的数据进行有关联的分析来进行准确的表达。在使用以上方法之前要先做好准备工作,首先要对各种信息进行分析,用不同的标记,如不同的颜色和不同的符号,对不同标准的区域进行划分,可以更清晰准确地对数据信息进行显示。比如对城市道路密集度和交通量的统计分析都可以使用此种方法。
3 结 语
在工程测绘中对于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是非常普遍的。地理信息技术能够在综合分析各种基本数据的基础上,得出更加整体全面的信息分析,最重要的则是实现对于地理空间变化的预知和演示,是一项新型先进的科学手段。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水平的进步,地理信息技术也随之发展,在工程测绘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总而言之,未来在工程测绘中对于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将会进一步扩大,广大测绘工作者更应该熟练掌握,因为它的高效率、高精度、低成本都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并且顺应了工程测绘向多元化和多方面发展的趋势。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传统的地理信息技术逐渐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而要想地理信息技术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更需要相关人员不断地对以往的经验进行总结,进行创新性的突破,弥补传统的地理信息技术的不足,使之进一步发展与完善,更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与水平。
主要参考文献
[1]时伟强.GIS在工程测绘中的运用探究[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5(12):00279.
篇10
1 工程概况
中山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1:2000数据采集与成图(一期)和(二期)范围为中山市全市域,面积约1800平方公里,测绘工作内容为DOM、DEM和DLG(即3D)数据采集与制作,成图比例尺为1:2000。
1.1 工程监理的目标
1.1.1 通过监理准备,应保证项目监理部具备实施监理工作的条件。
1.1.2 通过合同履行监理、工程进度监理和工作协调,应确保工程目标按期实现。
1.1.3 通过工程准备监理,应确保工程具备开工条件后开工。
1.1.4 通过测量过程监理和测量成果监理,应确保作业过程符合技术设计书的规定,测量成果资料和测量成果质量符合施工合同要求。
1.1.5 通过数据监理,应确保测绘数据成果符合工程技术规定的要求。
1.1.6 通过档案资料监理,应确保测量成果资料齐全完整,其组卷与装订符合档案管理要求。
1.1.7 监理单位应确保所提交的监理成果资料齐全完整和规范,组卷与装订符合档案管理要求。
1.2 监理工作原则
1.2.1 工程监理应贯彻和遵守国家和地方与本工程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定。
1.2.2 工程监理应实行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
1.2.3 工程监理应公正、独立、自主,维护业主单位和测量单位的合法权益。
1.2.4 工程监理应坚持“预控为主、检验为辅”的原则。
1.2.5 工程监理应遵守成果资料保密原则。
1.2.6 工程监理应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1.3 监理依据
1.3.1 监理技术依据
(1)《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化》(GB/T 13923-2006)。
(2)《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 第一部分:1:500 1:1000 1:2000》(GB/T 20258.1-2007)。
(3)《国家基础比例尺地图图式 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
(4)《数字航空摄影测量 空中三角测量规范》(GB/T 23236 -2009)
(5)《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 -2009)。
(6)《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8-2009)。
(7)《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GB/T 7931-2008)。
(8)《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GB/T 7930-2008)。
(9)《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测图规范》(GB/T 15967-2008)。
(1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产品 元数据》(GH/T 1007-2001)。
(11)《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 1:500 1:1000 1:2000 数字高程模型》(CH/T 9008.2-2010)。
(12)《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 1:500 1:1000 1:2000 数字正射影像图》(CH/T 9008.3-2010)。
(13)《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 1:500 1:1000 1:2000 数字线划图》(CH/T 9008.1-2010)。
(14)《测绘技术设计规定》(CH/T 1004-2005)。
(15)《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CH/T 1001-2005)。
(16)《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18316-2008)。
(17)《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GB/T 17941-2008)。
(18)《测绘成果质量监督抽查与数据认定规定》(CH/T 1018-2009)。
1.3.2 监理参考依据
(1)《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1002―95)。
(2)《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CH1003―95)。
2 监理保障措施
为了取得良好的监理成果,监理单位须采取以下保障措施:
2.1 建立和运行工作程序
依照 ISO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建立和运行工程监理工作程序,使监理工作在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良性循环中进行。监理单位与委托单位、施工单位的各类技术业务往来采用正规文件形式记录备案,各种数据采集和处理结果必须保留原始记录,并及时归档。
2.2 建立组织机构
按照委托单位要求组建相应监理组织机构,组织优秀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选用优良的检测设备。
2.3 建立沟通机制
监理单位必须及时取得和透彻理解委托单位的最新技术要求,并且立即贯彻到所有监理工程师中去;把监理结果按生产工序定期上报委托单位,个别特殊情况须随时报委托单位,保证委托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三方之间的信息畅通,以便及时处理各类重大的技术、质量问题。
2.4 认真执行监理方案
根据工程技术要求编制合理的监理指标和技术参数,并在监理过程中准确地检测、统计和评估这些指标参数,检测者、审核者、批准者必须签名备案。
2.5 建立岗位责任制
建立健全监理工作责任制,严格履行监理方案中所规定的各岗位有关职责,逐级负责,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对每位监理工程师的工作量、监理结果定期考核测评,测评结果通报备案。
2.6 信息反馈
监理单位负责人定期征求委托单位和施工单位对监理人员和监理单位的意见,对不足之处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3 监理组织机构及职责
以委托单位提出的质量标准为宗旨,以委托单位所确定的技术规范和技术方案为依据,以先进的专业技术和完善的监理方案为手段,以诚实守信、公正科学的态度为原则,为委托单位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监理单位要根据监理项目的工程特点,研究适应性强、行之有效的监理手段和措施,确定和统一监理操作尺度,研究监理中发现的普遍性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保证监理工作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4 主要实施的监理内容
全过程测绘工程监理主要内容应包括合同履行监理、工程进度监理、工程准备监理、成果缩编监理、测量监理、数据监理和档案资料监理,同时对施工过程的作业安全和资料保密进行监督,并对工程质量进行评价。基本要求:
4.1 合同履行监理内容应包括技术准备、资源配备、组织形式、工程进度、工程量、成果资料提交的监理。
4.2 工程进度监理内容应包括进度计划编制的审查和进度计划实施的监督,并应对工期延误提出合理预防或处理建议。
4.3 工程准备监理内容应包括检查业主单位准备的技术资料,审核施工单位的人员资格能力、仪器设备性能和其他技术准备工作,并应确认是否具备开工条件。
4.4 成果利用监理和测量监理内容应包括测量过程监理、测量成果资料检查和测量成果质量检验。
4.5 数据监理内容应包括测量形成的电子数据成果的结构以及逻辑性检查和一致性检查。
篇11
中图分类号:V27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3-0075-02
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缩写UAV),是一种有动力、可控制、能携带多种任务设备、执行多种任务,并能重复使用的无人驾驶航空器。该设备不依赖机场起降,飞行航高较低,一般在2000米以下,自带自动驾驶仪、程序控制装置等设备,在地面、舰艇或遥控站人员的操纵下利用数码相机作为传感器进行航空摄影测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无人机以其使用灵活、生存概率高、机载配置多样化、滞空时间长、操作灵活、经济实用、以及适应各种天气、起飞场所的优势在应急、小面积、特殊地区航摄等方面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一、无人机航摄技术
无人机航摄技术是综合无人驾驶飞行器、遥感传感器、遥测遥控、通讯、GPS差分定位技术以快速获取具有外方位元素的航空像片的技术。无人机航摄系统主要由飞行平台、航拍系统、地面控制系统、影像处理系统组成,是以无人机为飞行平台,利用高分辨率数码相机、空中和地面控制系统等设备,实现航迹规划与监控,影像的自动拍摄、获取、传输预处理等功能的低空航摄遥感系统。随着无人机装备的发展和服务队伍的建设,无人机测航摄技术已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应急救灾、突发事件处置、数字城市建设等一系列国家重大需求中获取基础数据的重要手段。
二、测绘领域的应用
低空无人机航摄技术能快速、高效地获取常规航空摄影困难地区的高精度航空影像,对提高测绘成果现势性、测绘应急保障服务能力具有极大的作用。另外,目前无人机数据处理软件可以快速提取高精度无人机数据上资源遥感监测、数字城市规划建设、应急救灾、农林估产等各个方面的专题数据,对促进我国各行各业的测绘基础数据生产发挥了巨大作用,总结如下:
1.国土测绘。无人机航摄系统还能用于大比例尺土地利用图测制、地形图修测和补漏数据的获取。实验数据证明,利用无人机遥感监测系统航摄获取的影像清晰、分辨率高,利用控制点进行空中三角测量,测图精度能达到1∶2000比例尺地形图成图要求。
2.三维数字城市建设。无人机航摄系统获取的影像上建筑物、道路等地物边界清晰,且搭载高光谱、激光雷达等新型传感器能获取丰富的地物光谱、高度信息,所采集的图像数据不仅具有高空间分辨率还有高光谱分辨率,利用点云还可以快速方便地获取城市的地物光谱、地形等信息,特别适合城市三维建模。
3.小城镇规划。小城镇规划需要高精度空间信息源,特别是处于边远地区的小城镇,面积小、房屋分布散,采用常规航空摄影耗费高,采用人工测量困难多,采用超轻型飞机姿态难控制,而无人机航摄系统以独特的优势,可为1∶2000,1∶5000,1∶10000规划图提供经济快速的数据源。
4.应急救灾。地质灾害发生时,无人机航摄可以通过数据实时传输、地面同步数据处理,将无人机数据快速拼接和精确校正,获得数字正射影像、数字高程模型等灾害现场第一手调查数据,为地面灾情解译提供丰富信息。
5.森林资源监测。根据无人机遥感特点,结合GIS、GPS,以森林资源二类调查项目为例,无人机航摄技术在森林调查、森林精确区划调查和病虫害监测中的有良好应用前景。
6.水利行业。无人机数据真实、直观地反应了水利工程建设期所造成的地形地貌变化,可从中解译出水资源强度及分布情况,动态监测大型水库和堤防工程的建设施工情况。
三、存在的问题
尽管无人机航摄技术与现代的测绘技术联系在一起时能更加地突出它的优点,这项技术还面临着一些很重要的技术难题。
无人机在测绘领域进行应用,特别是处理一些突发事件时,大多是在山区或者是高原地区。为应对气流、天气对低空作业的影响,一方面需提高无人机航摄系统的抗风性能,另一方面还需具备良好地形条件的起降场地。然而,为提高抗风能力,一般需增加无人机自身的重量。这样一来,为完成大面积的航摄任务,航摄系统元器件特别是电池的损耗速度加快了,势必要增加起降次数。而为满足遥感动态监测的需要,还需要增加数据获取的频次。因此,如何改善无人机的起降技术和抗风性能,是无人机应用于测绘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为适用于更多的遥感应用,如定量分析遥感中分析森林植被健康状况长势、耕地的土壤含水量、重金属含量等,需要设计并研发无人机搭载的专用传感器,并充分利用无人机有限荷载进行航空摄影测量。在利用摄影比例尺、重叠度等参数进行飞行控制时,如何使获取的数据达到测绘规范要求,还有待进一步的解决。
四、结语
无人机航摄技术已经成为提高测绘成果现势性的快速手段,为加快数字城市建设,提升社会管理效能提供了新工具。随着测绘无人机技术在航摄精度、高分辨率影像获取、信息和数据传输、测绘安全性等方面的进一步提高及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无人机航摄技术的发展将会带来继GPS技术后的第二次测绘技术革新。
参考文献:
[1]程多祥.无人机移动测量数据快速获取与处理[M].北京:测绘出版社,2015.
[2]毕凯,李英成,等.轻小型无人机航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测绘通报,2015,(3).
[3]杨晓娟.无人机数字航摄系统的快速测绘与应用[J].文摘版:工程技术,2015,(35):275.
[4]薛永安,王晓丽,张明媚.无人机航摄系统快速测绘矿区大比例尺地形图[J].测绘地理信息,2013,2(3):46-48.
[5]刘依然.无人机系统在测绘领域的应用论述[J].工程技术,2015,(16):267.
[6]王七.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应用[J].工程技g,2015,(4).
篇12
一、工程地质勘察测绘的技术要求
工程地质勘察测绘与调查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测区的自然条件。当测区切割强烈,岩层出露条件良好,地貌形态完整,井、泉出露充分时,就可较全面地查明测区地表的地层岩性、地貌特征、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等,较好地得到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形成和空间变化的初步概念,通过分析可对地下地质情况有一个比较准确的推断,测绘质量就会高些。反之,当测区植被发育,岩层出露条件很差,地貌形态不清,井、泉地下水出露很少时,测绘质量必然会有所降低。这些客观条件是人为因素难以改变的,但为了保证测绘质量能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在主观上可以采用一定的技术措施来提高测绘的质量。
二、岩土工程勘察理论与经验的关系
岩土工程勘察所涉及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土力学的理论、工程地质理论、工程力学理论等,这些工程理论都是一种半科学半经验的理论,很多理论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的,如很多公式都是经验公式。岩土工程问题的解决过程实际上是在理论的指导下,岩土工程技术人员利用自己的工程经验,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建立相应本构模型,运用合理适宜参数,加上良好的判断力,解决问题的过程。对岩土工程技术人员来说,扎实的基础理论同丰富的经验、良好的工程判断力是同等重要的。在学习和运用理论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隐藏在公式和规律背后的背景知识和真正实际内涵及其假定边界条件。而积累经验的过程可分为分析与预测―现场观测―对分析、预测和现场观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评估和总结3 个过程,可见积累经验的过程也离不开理论的支持。笔者认为:理论与经验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具有同等的地位,过分强调哪一点都是不合适的。笔者讨论此问题,目的在于目前很多岩土工程技术人员过分强调经验,而对理论的学习和运用不足,这种现象对岩土勘察技术的发展不利;同时用于对年轻技术人员的传、帮、带上,不利于年轻技术人员的成长,甚至会出现以讹传讹。
三、设计沟通问题研究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要求:房屋建筑工程在进行详勘之前,应收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图,场区的地面整平标高,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地基允许变形等资料。在此笔者要强调勘察前与设计沟通的重要性,因为勘察成果的直接使用者就是设计人,在进行勘察前,勘察人应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弄清楚拟建物工程特性,这样勘察工作就能作到有的放矢、经济合理,提供给设计人最直接、最有用的勘察成果。如:现在很多高层建筑都带有裙房,这种项目在勘察前,必须要弄清楚设计拟采用的基础形式及联接方式;还有一些主体不高但跨度很大的建筑,采用柱基布置的勘探孔深度就与采用筏基布置的勘探孔深度有很大差别。所以必须要重视勘察前与设计的沟通。目前有的经营人员和技术人员对此认识不足,造成勘察项目的返工。笔者讨论此问题,目的在于提醒经营与技术人员重视承揽项目和实施项目时与设计的沟通。
四、岩土工程勘察的等级划分
岩土材料及其试验特性决定了岩土工程学科的特殊性。岩土工程是一门应用科学,在岩土工程分析时不仅需要运用综合理论知识、室内外测成果、还需要应用工程师的经验,才能获得满意的结果。在展望岩土工程发展时不能不重视岩土工程学科的特殊性以及岩土工程问题分析方法的特点。
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工作量布置时,应按相应的分级标准,确定项目的相关等级。如勘察等级、地基复杂程度等级、拟建物安全等级、重要性等级等。因为这些等级的划分直接决定了勘察工作量的布置,只有充分了解了各种等级,布置工作量时才能作到安全、经济、合理。
五、岩土工程勘察的经济性
岩土工程勘察,应在满足规范、规程要求的前提下,用最经济的勘察手段和工作量实现勘察目的和任务。同时达到相同的勘察目的和任务,所用成本的多少,可从一定程度上说明技术水平的高低。针对当前岩土工程勘察现状,目前的勘察成本在一定条件下还是可以节约的。如:对“桩基础一般性孔深入到桩端以下3~5 倍桩径,且不小于3m,对大直径桩不小于5m”这一要求,如勘察方案布置的一般性孔为50 m,根据控制性孔资料,40m处分布有良好的桩端持力层且能满足桩基设计要求,项目负责人现场可将50m的一般性勘探孔调整为45m(当然按权限该上报审批的进行上报审批),这样就可节约不少工作量,从而达到经济的效果。再有土工试验项目的选取,也是一条实现经济勘察的重要途径,希望岩土工程技术人员予以重视。
六、规范、规程是岩土工程勘察的依据
规范、规程是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依据,对勘察工作的目的、任务、评价等均提出了详细的、可操作的要求,岩土工程技术人员要重视对规范、规程的学习,充分了解其要求,这样在岩土工程勘察的过程中,就不至于出现诸如工作量布置不足、原状土样或原位测试数据不足、未划分抗震地段等问题了。另外规范、规程中的条文说明,技术人员也要认真研读,条文说明中有丰富的信息,对于提高我们的理论水平及正确理解规范、规程具有重要作用。
七、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任务
1.查明勘察范围内场地原始地形、地貌,岩土层的成因、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和变化规律,分析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2.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旧基础、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及其分布范围。
3.查明影响建筑场地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包括:岩溶、滑坡、危岩和崩塌、泥石流、采空区、地面沉降、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活动断裂等)和特殊土(包括软土、填土、污染土、湿陷性土、膨胀土、红粘土、多年冻土等)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并提出相应防治措施的建议。
4.查明地下水埋藏情况、类型、补给及排泄条件,地下水位,水位变化幅度及规律;评价地下水(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对基坑工程还应查明各土层的渗透性质,分析评价地下水的静水压力、动水压力及浮托力的作用和影响;预估产生基坑突涌、流沙(土)或管涌等地下水不良作用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建议;提供基坑施工降水的有关技术参数及施工降水方法的建议;提供用于计算地下水浮力的设计水位。
篇13
1 建筑工程测绘技术的重要性
测绘技术是将地面上的实物,通过观察、测量,将一些具有标志性的建筑准确的绘制到图纸上。通常在开发一大片工程土地时需要工程师进行准确的测量,根据地势特点地貌特征绘制地形图,并提供一些其他的信息,这样设计工程师才能进行规划,决策和设计。我们出外旅游时的地图和旅游图纸、交通工具图等是必不可少的东西,这些都是以测绘技术为基础完成的。测绘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测绘工作者经常长期生活在野外,进行测量考察等工作。
2 建筑工程测绘技术存在的问题
2.1 检查过程松懈
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我国的测绘工程技术的合格率不断提高,但由于某些原因,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检查过程不严格,测绘部门与检察部门往往都是一个单位的工作人员,大家长期在一起工作,彼此之间已经熟悉,在测绘结果中即使出现小的差错或者纰漏,出于人情也不会提出来,还有些工作人员对测绘结果认识不足,认为微小的差错不会引起什么大问题,所以不重视,能过就过。他们不知道,建筑工程庞大花费高,即使一个微小的差别也会引起很大的损失。
2.2 各单位合作缺少默契与责任心
建筑工程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任务重且工作繁琐,随着工程的不断壮大并且时间上要求的也比较紧,所以测量人员也不断增加,同一个工程,人越多面临的问题也就越多,例如合作问题、技术问题等,由于工程师的习惯不同测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不同的队伍之间又缺少合作和默契,出现问题大家都不管,遇到问题大家都不解决,以至于问题越积越多,工程质量和速度难以保证。
2.3 测绘结果处理不当
一般情况下,工程测绘工作不都是由一个单位独自完成的,不同的公司存在着技术水平上的差异,测绘方法和标准也不尽相同,所以,这也就造成了测绘结果混乱,不仅带来额外的花费还影响工程进度。
2.4 测绘技术人员不专业
测绘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强的工作,不仅要求测绘工程师有很深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工作经验,由于部分工程师水平不到位,对测量结果处理马虎,对地形地貌的测量数据处理不当,测量结果马马虎虎,导致测绘图纸的相关信息有误。另外,随着社会的进步,测绘工作中引进了很多新的仪器设备以此来提高工作速度和工作质量,但是建筑企业却忽略了对工程师的培训,对先进设备掌握的不熟悉,发挥不了作用,有可能因使用不准确出现测量结果有误的现象。
3 建筑工程测绘技术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3.1 加强监督管理
由于监督管理部门人的监管职能滞后,给一些建筑商一些侥幸心理,即使工程中存在不合理不安全质量不过关的地方也不及时改正,监管部门没有履行好自己的责任,各处疏漏比较多,相应部门应设立专门的规定和要求,以法律的要求为准绳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管理监督的规章制度。测绘行政部门应秉公执法,加大执法力度,违法必惩,不徇私枉法。建筑工程的长远发展离不开监督部门的监督管理,坚决抵制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测量数据,精度,尺寸经检查合格后才可以批准实施。
3.2 选择好的合作单位
建筑工程测绘工作需要不同的单位合作共同完成,虽然单位不同,但如果都按国家规定的标准制度去执行,各单位之间也就不会存在过大的差异,加强各部门的管理,完善测绘体制也是保障测绘工作稳步向前的必要手段。在选择合作单位时,采用招投标的方式,选择一些信誉高,技术好的单位。
3.3 对监管部门人员的选拔和技术人员的培养
有选拔才有竞争,有竞争才有提高。加强管理部门的人员选拔,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或者对管理人员采取一些激励政策,调动大家积极性,提高工作热情,以此来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对建筑工程测绘工作也有很大的影响,建筑工程测绘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作,引进的新型设备也比较多且都很难操作,对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可以提高他们的操作能力和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严格执行操作标准,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保障工程质量。
4 小结
社会的进步,科技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各种新型设备的引入对测绘工程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工程测绘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应及时解决。本文我在建筑工程测绘技术的重要性、建筑工程测绘技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做了以上总结,因个人能力有限,可能存在不足,只希望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教育教学论文和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1]张文伟.数字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1(06).
[2]沈春光,郑成娟.现代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科技风,2009(18).
[3]马琛.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与展望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