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二)时间:2017年10月21日至27日。
二、活动内容
(一)推动社区广泛开展全民终身学习活动。面向广大社区居民,特别是老年人和进城务工人员等重点群体,开展讲座、培训、观摩、座谈等多种形式的学习宣传活动。鼓励图书馆、科技馆、文化馆、博物馆和体育场等公共场馆开展“学习开放日”、“主题活动日”、“专题讲座”等活动,提供学习服务。鼓励农村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农技推广站等机构,面向农村社区开展宣讲、咨询和培训服务。
(二)推动各类学校教育资源向社区开放。组织有条件的高等学校、中职学校、广播电视大学、社区学院(学校)和其他社会教育机构积极参与活动周,发挥场地、设备设施、教学资源、师资优势,就近面向社区开展全民终身学习活动,提供学习资源,积极开展各类教育培训和学习体验活动,组织教师、学生志愿者深入基层,为社区居民学习送去优质资源和服务。
(三)推动全民阅读和开展评选活动。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社会组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科学技术等为内容,通过开展好书推荐、好书诵读、数字化阅读、书友会、书香之家等学习宣传活动,推动全民阅读。组织开展“百姓学习之星”、“社区教育品牌项目”遴选活动,认真挖掘我市全民终身学习的励志故事和典型人物,总结推进社区教育的典型做法和经验;开展“中国传统文化进社区”微视频大赛,用镜头记录传统文化进社区、进校园、进家庭、进心灵的震撼时刻。
三、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是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抓手。各区县教育局要根据本地区实际,结合活动周主题,认真组织好本辖区内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活动,进一步激发全民终身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二)加强宣传。要充分借助各类媒体,广泛宣传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理念,宣传终身学习先进集体和个人,用先进的事迹感动人、带动人,以吸引更多市民和社会组织参与到活动中来,营造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良好舆论氛围。
(三)精心组织。各区县、市直学校要高度重视,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做好活动周的策划、协调、组织和宣传工作,并将活动周方案及活动开展情况(包括文字、视频、图片等资料)于11月15日前报市教育局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科。
篇2
2.统筹扩大终身教育资源,完善灵活丰富、方便快捷的学习资源平台,满足个体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进一步推进党的十提出的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
3.总结和展示我镇学习型社区建设的工作成果,交流工作经验,加强舆论宣传和理念引导,推动我镇学习型社区建设工作持续发展,建成“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区,为我镇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二、活动主题
“为实现中国梦——终身学习,人人成才”
三、举办机构
主办单位:万盈镇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万盈镇社区教育中心
四、组织领导机构
1.成立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组织委员会:
2.下设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组织工作办公室:
各村居也要成立学习周组织协调机构,精心安排好本村居的相关活动。
五、活动时间
2013年11月22日至11月28日(附活动周安排表)
六、活动内容
围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开展各类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举办以政策法规、科普知识、市民健身、职业技能等为主要内容的辅导、讲座、报告、展览等,免费开放各级各类公益性教育、文化、健身机构的场所与设施。
七、活动要求
篇3
二、活动主题
全民终身学习,建设美丽
三、活动内容
进行全民终身学习的广泛宣传,展示我街终身学习活动取得的突出成绩。
(一)各居(村)可与社区教育工作相结合,组织开展如专家咨询、专题讲座、书法绘画、摄影展览、文艺汇演、演讲比赛、健身活动、职业和生活技能培训、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贴近生活的宣传和学习活动,并指导社区居民群众自主开展各具特色的学习活动。
(二)提倡社区与辖区内学校结对共建、互促互学,双方要开放各类学习资源,为学习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和支持,共同打造校园文化和社区学习活动品牌。
(三)街道相关部门要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并大力支持学校和社区开展各项活动。
四、组织领导
为确保活动周顺利开展,成立街道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工作领导小组,由街道副书记,党委委员、副主任任组长;党政办主任、妇联主席、文明办主任、各居(村)主任任副组长;各居(村)、各中小学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妇联,办公室主任由妇联主席兼任。
五、活动要求
篇4
二、活动时间 三、领导小组
组 长:顾 瑛 区政府副区长
副组长:于东溟 区教育局局长
李秀红 区教育局党委书记
王贵宝 区政府督导室主任、教育局副局长
各乡(镇)街主管教育乡(镇)长、主任
成 员:区委宣传部、区委组织部、区文明办、区教育局、区人事局、区财政局、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区科技局、区文体局、区新闻出版局、区民政局、区总工会、团区委、区妇联等部门的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教育局,办公室主任由王贵宝担任。各委办局、乡(镇)街应参照区级机构成立本部门的全民终身学习活动领导小组并制定实施方案。各基层单位要成立本单位的全民终身学习活动领导小组并制定实施方案。
四、活动内容
1、“活动周”主题:人人学习·促进发展。
2、“活动周”主体:各乡(镇)街、区直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大中专院校、文化场馆、社区等。根据不同的群体,组织开展具有自身特色的全民终身学习活动。
3、主要活动: (2)培训活动:根据各职能部门业务特点组织有针对性的培训、学习等活动。
(3)专家讲座:聘请国家、省、市专家讲座。
(4)教育成果展览:各乡(镇)街、社区举办创建学习型城市成果展。
(5)区新闻部门报道活动情况。
五、活动要求
1、各乡(镇)街要高度重视此项活动,做好动员组织工作,制定并下发文件,开展丰富多彩、富有实效的活动。各乡(镇)街负责属地内的企事业单位和驻区单位“活动周”的发动、组织、指导、检查工作。
2、区直各党政机关要认真组织机关工作人员参加本单位的各项活动。
3、各有关委、办、局根据行业管理范围,认真组织培训活动,部署并总结所属单位的“活动周”情况。
4、各社会团体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制定“活动周”实施方案,积极动员组织开展相关活动。
5、大专院校要制定活动实施方案,积极组织学习活动。
6、区图书馆、文化馆、电影院、少年宫、体育场馆等场所在“活动周”期间向市民免费开放。
篇5
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终身学习,人人成才。
在信息和知识倍增的当代,学习,已经成为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学习型社会,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创建学习型社会,已经成为竞争制胜的重要法宝。
12月2日至12月8日为为实现中国梦──终身学习,人人成才的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本次活动旨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学习型社会为目标,大力宣传终身教育思想,推动全民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为积极创建学习型学校,学习型家庭,在此,我们向全体师生发出如下倡议:
1.深刻领会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重要意义。终身学习是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需要。世界国力之争乃学习力之争,只有勤奋学习、乐于学习、善于学习的民族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我们要增强学习紧迫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自觉地加入到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行列中来。
2.广大师生要在终身学习理念的指导下,多读书、读好书。我们倡导读书,因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一本好书都将一如既往地升华着我们的思想,涤荡着我们的心灵,给予我们知识,丰富我们的人生。
我们倡导读书,因为书籍是人类走向文明与进步的阶梯。在知识的大海中遨游,将使我们开阔视野,增长才智,并充分享受着快乐与愉悦。读书将使我们每一个人生活得更加充实、更加健康。
我们倡导读书,因为读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学习是终身的事业。开卷有益,学无止境。我们只有孜孜不倦、始终不渝地学习,才能在不断吸纳精神营养中更新知识,与时俱进。
老师们,同学们,让阅读成为我们的习惯,让学习成为我们生命的常态!
终身学习倡议书二: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发展人生。在信息和知识倍增的当代,学习,已经成为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学习型社会,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创建学习型社会,已经成为竞争制胜的重要法宝。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积极创建学习型社会,引导全民学习,在此,我们向全校师生发出如下倡议:
1.深刻领会并大力宣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重要意义。终身学习是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需要。世界国力之争乃学习力之争,只有勤奋学习、乐于学习、善于学习的民族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2.积极开放社会资源,让人人都能平等共享社会学习资源。现代的学习是开放的学习、自主的学习和创新的学习。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开放一切有利于师生学习的场所并提供便捷的服务,使学者有其所。
3.开展全民读书活动。全校上下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做到人人每天学习一小时,多读书、读好书,多看报刊、看好报刊,多上网、用好网络资源,努力形成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良好风气。
4.积极开展有关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理论研究,探索学习型班级建设,用科学的方法、理论指导人们学习和学习。各班要大力营造学习氛围,培养团队学习精神,鼓励共同学习。
中华民族具有崇尚教育,崇尚学习的优良传统,21世纪的中国应成为人人皆学之邦。让我们从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单位,每一个企业,每一个社区做起,努力投身学习型乡镇(街道)、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学校、学习型家庭等工作中来,不断提升学习力、创新力、发展力,为打造优雅的新成雅贡献自己的力量。
终身学习倡议书三:
在信息和知识倍增的当代,学习,已经成为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学习型社会,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创建学习型社会,已经成为竞争制胜的重要法宝。
12月2日至12月8日为为实现中国梦──终身学习,人人成才的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本次活动旨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学习型社会为目标,大力宣传终身教育思想,推动全民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为积极创建学习型学校,学习型家庭,在此,我们向全体师生发出如下倡议:
1.深刻领会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重要意义。终身学习是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需要。世界国力之争乃学习力之争,只有勤奋学习、乐于学习、善于学习的民族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我们要增强学习紧迫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自觉地加入到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行列中来。
2.广大师生要在终身学习理念的指导下,多读书、读好书。我们倡导读书,因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一本好书都将一如既往地升华着我们的思想,涤荡着我们的心灵,给予我们知识,丰富我们的人生。
篇6
1.学理论,提升居民道德素质。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等方面的学习,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党员干部带头学、带动社区居民学,大力倡导基本道德规范,全面提高居民道德素质,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2.学文化,提高居民文化水平。按照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开展现代人文、低碳环保、生活安全、健康保健、文体才艺、社会公德、时事政治等方面的学习,倡导居民多读书、多学习,不断提升居民文化素质,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3.学技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根据区情实际、产业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计算机操作、物业管理、电器维修、家政服务、绿化养护、创业经营等方面的学习,组织居民学技术、练技能,培养一批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新型技能型人才,大力提升服务企业、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
4.学科技,提升居民科学素养。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破除封建迷信、倡导移风易俗、普及科学知识等方面的学习,引导居民学习科学知识,理解科学现象,并将科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逐步摒除陋习、树立新风,提高居民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5.学法律,增强居民法律意识。根据居民日常生活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学习,举办法律法规知识讲座,加强《宪法》《刑法》《物权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劳动合同法》等方面的学习。通过法律知识的宣传普及,不断增强居民法律意识,切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营造学法、懂法、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服务平台
1.数字化学习服务平台。各社区要充分利用“市民学习在线”这一数字化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维护好本社区的“数字化学习教室”,大力宣传、倡导社区居民踊跃参与网络学习,帮助社区居民完成注册和在线学习。社区教育中心要做好指导和督查工作,确保星浜社区和聚福社区在2014年年底前完成“数字化学习教室”的创建工作,实现社区“数字化学习教室”全覆盖。
2.社区阅读服务平台。以区图书馆为主阵地,依托社区农家书屋等居民学习场所,搭建社区阅读服务平台。要加强阅读引导,通过图书捐赠、阅读场所错时开放等来满足居民的阅读需求,积极营造出“阅读求知、阅读明理、阅读成才”学习氛围。
3.市民大课堂服务平台。各有关部门、街道和社区联动,搭建市民大课堂学习平台。定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培训与讲座,使之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道德文明,传承传统文化,提升居民科学文化素养的主阵地。
4.技能提升服务平台。依托国际商务城中等专业学校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劳动和社会保障所及骨干企业,搭建技能提升服务平台。按需开展初、中、高级多工种职业技能培训,让更多的居民有一技之长,提高他们的就业、创业能力,形成全民学技能的良好社会氛围。
5.文化教育服务平台。整合我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图书馆、国际商务城中等专业学校艺体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资源,搭建文化教育服务平台,向社区居民有序开放。同时,要充分发展各类文体社团作用,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教育活动;各社区要注重文化墙建设,将临街墙面等低成本、高效率宣传载体作为文化教育宣传的重要阵地。
三、活动内容
1.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各社区要通过社区广播、LED屏幕、短信平台、微博、微信等媒介,向居民宣传各类学习活动,营造良好学习氛围;通过编印居民学习读本、展板巡展、征文比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大学习宣传力度,使社区居民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乐学、善学蔚然成风。
2.创新主题教育活动。各街道、社区等有关部门联动,创新性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如开展“终身学习周”“全民阅读节”“热爱家乡,建设”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从而推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使得居民形成良好的阅读、学习和生活习惯。
3.开展网上学习活动。网上学习资源丰富、方便快捷、低耗高效,是社区推进居民教育的重要抓手,得到了居民的广泛认可。各社区要积极发动与组织广大居民上网学习,充分利用“市民学习在线”这一学习平台,组织居民在社区学、单位学、网上学。
4.开展“菜单式”培训。充分利用我区各种居民学习服务平台,依据社区居民学习需求,每年选定学习菜单,积极推进“菜单式”培训工作。
5.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广泛开展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社区等学习型组织的评选活动,通过学习型组织建设,促进“善学”学习活动深入开展。
四、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区“善学”全民学习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全区各项活动的组织协调,领导保障;由区社区教育中心具体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等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在社区教育中心的指导下,全面实施学习活动,并努力形成特色活动品牌。
2.健全运行机制。开展学习活动,要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区为主”的工作机制;要采取“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保障机制;要实施目标责任机制,有效推动学习活动深入开展;要实施活动通报机制,促进学习活动有序开展;要实施评估表彰机制,促进学习活动健康发展。
3.落实服务举措。社区教育中心负责筹建一支能够基本满足学习活动需要的讲师团,为“菜单式”学习培训提供保障,并负责组织居民学习活动读本编印、课程开发和经验总结、推广。
4.加强考核督查。各部门要严格按照实施意见要求,落实开展各项学习活动,社区教育中心扎口负责对各部门的考核督查工作,做到每月考核一次,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全区的年终绩效考核中。
五、实施步骤
篇7
从传统社会转向“学习社会”,学习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学习化社会对每一个社会成员而言,学习将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电大教师而言,更需要首先做到终身学习。
电大教师要学为人先,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做适应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学习型教师。笑揽世界风云,经天纬地,缘如“学习伴随一生”,直到弥留之际。作为一名引导者的身份从事终身教育服务工作的电大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遵循教育规律,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必须具备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并具备知识更新提高的能力;必须提高不断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成为终身学习的先行者。
电大教师要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学习技术,做精通运用现代教育手段的技术型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已经改变了教师的工作方式、知识结构和生活方式,也改变了教与学的关系。现代远程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要构建社会终身教育平台,其教学活动是基于网络进行的,电大教师不再是教学主导权的施教者,而是各类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习主体也不再是坐在课堂被灌输的对象,而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教与学的对象都必须接受信息技术的洗礼。
电大教师要始终以学习促进创造、摆脱陈旧与落后,做与时俱进、开放进取的创新型教师。在世界经济发展格局中,中国制造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创造还缺乏竞争力,主要是缺乏创新人才。创新人才靠创新教育来培养,只有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师,才能培养创新人才。教育创新是当今教育发展的趋势,教师的创新能力需要终生培养,教师的创新动机需要终生激励,无论是创新能力还是创新动机,都应归因于教师的终身学习。
电大教师要具有亲和力,善于交友,乐于助人,学为人师,行人范,做具有人格魅力的道德型教师。终身教育工作者要具备良好的思想品行,向所有的教育对象展示人格力量,用高尚的人格感染人,就必须不断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我和超越自我。认识自我是人生的前提,实现自我是人生的关键,而超越自我则是人生进步的原动力。
二、电大校园应成为学习型社会的示范园
(一)要建设清新的学习环境
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才能引领学校持续发展。益阳电大校园狭小,曲径通幽,应精心规划设计,打造精品校园,着力提炼学校的精神内涵,营造一种生机勃勃、和谐进取的环境,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同时,合理规划空间,将校园作为一本立体教科书,发挥校园文化启迪和增智作用;因地制宜,建立突出终身教育主题、体现人文精神和审美价值的文化园地,实现校园静态文化和动态文化的有机结合,发挥校园文化的管理作用和推动作用。
(二)要建立牢固的学习载体
学习型校园要率先建立优秀的学习型组织,一是建立学习型班子。班子团队要成为率先学习的典范,不断提高思想境界、综合素质、决策能力和管理水平,真正起到“火车头”的作用。要坚持定期的学习和例会制度,“既要脚踏实地,又要抬头看路”。二是建立学习型团队。学校新的发展机遇的把握和新的挑战的应对,较大程度取决于师资队伍素质。新一代管理大师比德,圣洁博士断言:“未来唯一持久的优势,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树立队伍的机遇意识、创新意识,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的环境,带出一支积极向上,脚踏实地,乐于学习的队伍,是学校工作的长期的重要任务。三是建立学习型家庭。以“创造新生活、构建和谐家园”为主题,以提升生活品质和弘扬传统家庭美德为目标,在校园内积极创建学习型家庭活动。要制定学习型家庭的建设标准,积极营造浓厚的家庭全员学习氛围,建立家庭成员共同学习活动制度,倡导父母带头学习、善于沟通,与子女建立交互式的学习模式,并定期开展创先评优活动。
(三)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建设一支为实现共同愿景,主动学习,善于学习的队伍,必须强化教职工“系统的持续学习”“团队的集体学习”“一个不落的全员学习”,形成“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的氛围和环境,提高学习力,使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学校党政工团要重视利用多种渠道,通过专家讲坛、知识问答、报告会、撰写论文、开展演讲、经验交流和参观学习等方式,引导教师以学习为荣,以学习为乐,使学习真正成为一种时尚,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其他学习者。通过学习,让每一位教师都思考新时期如何做合格教师,树立崇高的职业荣誉感和使命感,营造教师们互相学习和交流研讨的氛围,使教职工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中获得新知真知。
(四)要运行有效的学习机制
一是要完善各种学习制度,建立学习考评机制,用制度约束教职员工必须加强学习;二是要设立学习基金,建立学习奖励机制,激励教师和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三是将学习精神和学习效果与人事、分配制度挂钩,建立学习竞争机制,推动教职员工自觉的不断的学习。通过以上措施,引导队伍乐于学习,提高能力,胜任工作,完善自我,以饱满的热情履行职责,完成新时期党和国家建设学习型社会赋予电大人的历史使命。
三、电大要切实履行全民终身教育的时代使命
一是创建网络学习平台,为广大市民开展读书学习活动提供网络服务。利用电大系统网络优势,构建“银城全民学习网站”学习平台,与省校“湖湘学习广场”链接。积极开发与县市区联结的各类网络学习平台,构建市民学习信息服务网络,不断完善网站功能和界面设计,整合电大系统优质资源,设置政策、法规、科普、健康、理财、读书等栏目。及时反映工作动态,加强载体建设和理论探索,为市民个别化自主学习提供体贴、周到和优质的服务。
二是履行专职教师职责,在推进全民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中发挥主力军作用。建立适应终身教育的专兼结合的管理与师资队伍,是推进全民教育的基本保障。电大教师团队应发挥骨干作用,组织培训和指导各类学习组织的兼职教师和志愿者,制订学习计划、安排学习内容、策划学习活动和鉴定学习效果,开展教学交流活动和专题研究,并积极创造条件,在水平较高的专兼职教师和志愿人员中组织讲师团巡回讲学,
三是发挥科研指导作用,不断加强全民学习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电大要主动承担全民学习的科研任务,做好科研立项,设立全市全民学习科研总课题,并确定若干科研子课题,组织全市电大系统教学和管理的骨干力量,从不同侧面和角度,积极探索和研究学习型社会建设带普遍性问题;通过网络平台,开展创建学习型社会的舆论宣传。开办专栏和专题节目,进行跟踪宣传报道,集中宣传创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意义和国内外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动态趋势,介绍推广个人和组织开展学习创新的好经验、好做法;研究并落实创建学习型社会相关政策;努力创新学习载体,保证学习的经常化和制度化。
四是建立考核评价机制,推进全民学习活动持续、有序和健康地发展。建立健全干部职工学习考核制度和表彰激励机制,完善干部职工教育培训机制,探索新的干部职工教育培训制度,指导分层分类开展教育培训工作,把干部职工的培训学习与提职、晋级、评优、加薪等挂钩,对自学成才、创新成功者给予奖励。健全学习型社会学习制度,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估机制和指标体系,配合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定期对各地各单位的学习活动进行检查、考核和评价。组织开展学习型组织、个人评选活动,大力发挥典型示范引导作用,不断推进各项创建工作上水平,有实效。
四、总结与展望
实现基层电大的华丽转身,要注意统筹兼顾,合理配置资源,科学协调发展,进一步夯实基础。电大系统在大力发展学历教育的同时,要依托电大远程教育系统网络的优势,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及各类职业技能培训。与此同时,组建终身教育管理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制订工作方案,着力抓好全市电大系统领导班子、中层骨干和教师队伍的思想转向、职能转型和角色转换,发挥系统优势,以全民终身教育为己任,同心同德,一往无前,开创电大的美好未来!
篇8
终身教育这一概念于20世纪60年代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提出,四十多年来,在全球化、科技进步速度加快、劳动力市场需求不断变化和老龄化社会到来的背景下,在教科文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倡导和推动下,终身学习这一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在全世界愈来愈受到重视,并已转化为许多国家现实的教育政策和实践。
关于终身学习体系架构和模式方面的研究文献、学术著作虽已汗牛充栋,但针对中外不同架构和模式的比较与梳理还尚显不足。因此,理论上的辨析不仅能为今后的实证研究提供支撑,更能为深入理解终身学习体系的发展和走向提供帮助。
一、概念表述
(一)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
著名的成人教育专家耶克斯利在1929年出版的《终身教育》一书中阐述了终身教育的观点,他认为应该将各种教育统一起来,将教育看成是真正贯穿于人一生的活动。1965年12月,保罗·朗格朗(Parl Lengrand)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第三届成人教育委员会召开的成人教育促进国际会议中提出了终身教育(lifelong education)概念,他认为终身教育是贯穿于人一生,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一种理念,包含了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以及各种学习活动,对传统学校教育的局限有巨大的突破,使得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扩展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部分,促进了教育社会化。
随着终身教育的发展,终身学习的理念越来越得到重视。终身教育强调教育制度应为每个公民提供终身参与各种教育活动的可能性,而终身学习则强调引导每个公民把终身学习作为生存的责任和方式,提升学习的自觉性和学习的能力。终身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基础。只有在终身教育思想指导下建立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才有可能使每个公民“从摇篮到坟墓,终身并随时的学习”。
(二)终身学习体系架构和模式
终身学习体系关系到各种类型学习之间的联系和整合,目前存在的各种形式的终身学习分类之间缺乏清晰的界限和标准。终身学习体系与其他种类的学习形式有很大的不同,主要体现在:首先,这是一个终身的过程,包含了人的一生所有的正式和非正式的学习;其次,学习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主动过程,关注的重点转向了满足学习者的实际需求,激发其自身动力;再次,终身学习的安排相对灵活,针对性更加实用,可以满足多种人群的目标需求;最后,学习途径更加多元,人们既可以通过市场也可以通过社区或民间组织来获得不同的学习资源。
架构是人们对一个结构内的元素及元素间关系的一种主观映射的产物。围绕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所要建设的架构包括很多方面,比如组织协调、法律支持、资源载体、资金筹措、评价认证、舆论宣传等。终身学习体系架构的建设必须正确处理好终身教育体系内部各要素或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正确发挥机制内部各要素的作用,促进终身学习体系的逐步完善。终身学习体系的模式,是在理论上根据不同的情况为终身学习体系构建的实践所提供的具有模仿性的实施模型。终身学习体系的模式将是多元化的,可以为不同区域的发展、不同群体的需求提供不同的可操作方式。
二、国外终身学习体系的架构和模式
终身学习的实施需要建立和架构一个能使人们终身接受教育的体系,即终身学习体系,以满足个人在一生中不同时期的不同学习需求。终身学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要构筑一个有效的终身学习体系,首先应对终身学习理念的先行地区(如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的体系架构和模式做一下梳理,努力构建出一个体系完整、布局合理、发展均衡的立体化、开放性、全方位的全民终身学习体系。
(一)英法德的实践模式
1.英国的市场驱动模式
英国的市场指导模式 在终身学习体系构建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市场指导调节模式认为终身学习是需求指导、市场驱动的,学习者应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政府的作用局限在倡导和指导终身学习,各种培训机构为了获取创造学习环境、提供学习机会能给其带来的利益,根据可获得利益的情况对终身学习进行投资。
英国政府通过成立“产业大学”来促进终身学习体系的完善。产业大学开展的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了解市场需求和潜在学习者的需求;广泛的宣传和营销促进人们的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指导和服务;委托相关机构开发学习内容。
2.法国的国家指导模式
法国的终身学习体系以国家指导模式为主要架构。法国在1971年法国国民 议会上通过了《关于终身教育的范围内有关继续职业 教育组织的法律》,该法的颁布使得各企业公平分摊培训费用,并 使个人、企业、部门和地方经济的培训需要得到均衡满足。国家指导模式认为:市场模式会导致社会不公平和学习资金的不足。因此,国家指导模式下的国家一般不是由市场来决定终身学习投资的领域和数量,而是由国家为了整体的利益对终身学习进行规划和调节。
法国指导模式的主要突破在于它试图克服经常存在的 个人和社会组织不愿投资的问题。国家对终身学习直接进行投资,对优先培训的项目和人群作出甄别。国家为培训投资提供 公共补贴,建立投资者俱乐部分配培训费用,集体对 优先培训的项目做出决定。
3.德国的社会合作模式
在市场与国家这两个极端中间,还存在着 “第三类模式”,它是建立在社会合作的基础之上,既认识到个人对自己终身学习的责任,又提倡终身学习的多元参与和新技术作用最大限度的发挥。德国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终身学习的社会合作模式。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哈贝马斯曾提出关于建设公民社会的观点,他认为现代自我认同的建构,必须在与他者的对话中实现,而且更加依赖于他人的承认,亦即个体的自信、自尊和自重体现在“爱”、法律的平等地位和对共同体的贡献中。这一点恰与终身学习体系的建构目标不谋而合,而德国的社会合作模式也是对这个理念的实践。德国模式在某种程度上调和了市场与政府的两极矛盾,并加入了社会参与的成分,为民众自身的需求提供了呼应。
(二)亚洲的经验
亚洲各国的终身学习体系构建起步比欧洲较晚,较为突出的是日韩等经济发达国家,泰国在近年来也在奋起直追。
日本把终身教育解释为“终身教育的基本理念是要重新制定教育制度,以确保每个国民为拥有充实的人生,持续一生地开展学习”。日本的终身教育体系相对比较完善,其范围涵盖所有的教育,从学前教育、学校教育到非正式教育,包括日常生活中的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各种教育活动,也包括休闲活动等任何人类活动,只要能使学习者得到一定价值的收获,则都属于终身教育的组成部分,即把具有教育意义的所有活动均归属于终身教育范畴。著名的“大阪模式——三层学习圈”是日本终身教育实践探索的重要成果。
韩国于1999年颁布的“终身教育法”中明确提出,“终身教育”是指除学校教育以外有组织的教育活动。终身教育主要有以学校为基础的成人及继续教育、私立学习机构、在职训练、非政府组织、文化组织、大众传播媒体等提供的六大类型。由教育部监督和协调所有的教育培训机构,动员地方的各个机构或组织进行终身学习建设,推行在线教育、学分银行,个人自我学习也得到政府的承认。2007年,韩国修订了《终身教育法》,并在2002年至2006年开始实施第一个国家终身学习推进计划,在2008至2012年实施第二个国家终身学习推进计划。韩国业已建立起国家和市区三级终身学习组织管理体系,建立了国家终身学习节。
泰国相比日韩起步虽晚,但一直非常重视非正规教育。2008年3月,泰国颁布了《非正规教育和无一定形式教育促进法》,旨在提高国民素质,包括国民的知识、能力、道德观念、核心价值和社会常识,帮助国民了解生活中的快速变化并获得相应的知识和能力。国家和各省都建立了推进和支持终身学习的协调委员会,为终身学习体系构建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国内终身学习体系的架构和模式
随着终身学习理念在全世界范围的普及,我国对终身学习的认识也越来越加深。国内终身学习体系因地区差异存在发展不均衡的现实问题,但也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模式。
(一)中国大陆的探索
终身教育概念引入中国大陆相对较晚。我国终身学习体系的架构模式是在政府强力推动下的多维度、多元性和多层次的形态。多维度主要体现在创建格局的多维度。创建终身学习体系的主体目前仍以政府为主,但也开始有民间组织、社会团体的渗入,并探索性地引入部分民非企业进入此类公共服务领域。多元性体现在受众群体的类型多元。我国地域广阔,经济发展不均,社会群体多样,其需求千差万别,终身学习包含人生教育的全过程,包含各种学习形式且覆盖全社会成员,让不同的学习者可以通过以一种非传统的方式利用这些设施去获得最好的教育效果,比如农村地区的农业技术传播、城市地区失业人员的培训、老龄化社区里老年人的休闲教育等。多层次体现在学习类型、学习形式、学习资源、学习内容上,终身学习不是刻板的课堂教学,不一定有现成的教材,需要就地取材或灵活应对。
总体而言,相对于中国大陆近二十年取得的经济发展成就,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师资力量和培训课程,尚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群众文化需求。政府开始注意到这个强盛的需求,且日益发现对于终身学习的投入并不完全是无用功。因此,目前已有60多个城市提出建设“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会”的目标,福建省于2005年率先制定了《福建省终身教育促进条例》,上海市在2010年通过《终身教育条例》的立法。随着终身教育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出台,各地已纷纷推进终身教育的实践和探索,这对终身学习体系构建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台湾地区的经验
台湾终身学习体系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基本形成,其鲜明特点是健全的法律法规、模式的开放多元、全民的广泛参与和现代的教育手段。台湾通过立法来确立实施终身教育的原则与政策,从不同领域和角度规范了公民终身学习的权利和义务,从而使终身学习的推展得到法律的保证,台湾1953年就有《社会教育法》,几经修订后于1980年公布的新《社会教育法》共16条,第1条就指出社会教育“以实施全民教育及终身教育为宗旨”。目前,台湾已经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较好地规范了终身学习体系的发展,尤其是《终身学习法》、《社会教育法》和《家庭教育法》这三部重要的法律,标志着台湾终身学习的里程碑式发展历程。
台湾的终身学习不再局限于时间、地点和对象,极大程度上已拓展为贯穿人们一生的生活方式,使人们能够在社会的任何地方获取所需的任何学习机会和资源。主要表现为:一是多样的学习机构。大中院校、社区大学、图书馆、博物馆、剧院、音乐厅等皆可称为学习场所。二是开放的教育模式。既有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也有社区面对公众的技能培训和生活类课程。三是丰富的学习内容。职业培训就包括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培训、公务人员更新知识培训、兼职就业的各种证照培训(如导游证、美容师证、外语培训和扫盲及外来劳工语言培训)等。四是多元的经费投入方式。台湾《终身学习法》指出:“各级政府得筹措经费或接受团体、个人捐赠,设立财团法人终身学习基金会,以协助推展终身学习活动。”
(三)香港地区的经验
终身学习的理念在香港这个纯粹的资本主义社会已是深入人心,因为香港崇尚的是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各个领域竞争激烈,人们必须不断充电才能不被市场所淘汰。终身学习可以提高人们掌握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也因此提升了人们的市场价值。不仅仅是个人,香港政府也高度重视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在继续学习、在职学习、社区教育等方面加大投资,即使是在金融风暴和经济危机时期,投资额也从1997年的470亿增长到2003年后的549亿,可见推动力之强。
为构筑完善的终身学习体系,香港通过建设不同类型的教育机构提供多种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建起学习互通认可的机制,为职场人士提供职业培训,鼓励继续教育迈向国际化,并将其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到目前为止,香港提供的可获资助的持续进修课程已达到3,300多个。因此,香港成年人进修风气普遍,香港各大院校以及各机构、团体也都纷纷开设了进修学院。
四、中外终身学习体系比较
终身学习的理念传入我国的时间不长,但受到了我国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在实践探索中取得了一定的经验。目前来看,我国的终身学习体系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既有差距,也形成了自身特色。经过分析与比较可以得到几点启示:
第一,终身学习是对传统教育观念的根本性变革,我国在终身学习理念上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这反映了教育进步的一种世界性趋势。在构建中国特色终身学习体系的过程中,理念的进步是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在这方面仍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我国开展多年的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已形成了较大的影响力,并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终身学习的理念开始深入社区百姓的头脑,越来越多的市民认识到了学习对于现代生活的重要性。
第二,西方发达国家关于终身教育的某些做法(如终身学习体系的投入、管理、运行制度)值得我国借鉴。英国终身学习体系的组织支持主要有:地方教育行政机构,成人学习者自发组成的志愿团体和相关的社会责任团体。法国在教育部专门设立了一个全新的机构“国家终身教育发展署”,同时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管理体系,全国从上到下设立了中央、学区、省三级教育行政机关。正式的政府机构和非正式的社会组织,在一定程度上为终身学习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我国的终身学习体系在政府层面虽然设立了行政管理部门,但往往与原有教育、民政部门架构重叠,或者是在原有部门基础上多块牌子而已。社会民间组织的参与更显不足,终身学习体系的建设中社会化程度不高,各地仍然大多停留在政府推动阶段。上海、北京等发达城市在居民自发组织、社团自我运行、协会自主管理的模式培育上进行了一些探索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第三,“学分银行”认证体系成为各国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在这方面才刚刚起步。在终身教育理念的推动下,各种教育形式得以广泛发展。发达国家在不同程度上确立了学分认证系统以支持终身教育的发展。我国在近几年也开始着手开展终身学习学分银行的建设,建立完善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学分银行体系,打通不同系统间的学分互认。学分银行的建设在我国刚刚起步,还远未形成完整的体系,一方面在学历教育领域中,不同系统间的学分互认历来是困难多多,另一方面在非学历教育领域中,学分互认能否激起学习者的热情尚有待实践的检验。
第四,终身学习民间组织的自主运作是西方社会的重要特色,我国在民间组织的发展尚有待放开。民间组织在西方社会的运作和治理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市民的技能学习、休闲娱乐、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市民也乐于参与到这些民间组织的活动开展和管理运作中,政府的介入一般只局限于项目审核、经费拨付和财务审计上。换言之,只要这些民间组织不从事危害国家安全、违反法律法规的事情,在经费使用上没有违法乱纪,政府不会过多插手。这就为民间组织的活跃提供了发挥才能的舞台。我国的社会治理目前仍然是政府主导,民间参与的程度较低。人们每天都能看到成群结队的老年人在公园里跳操、唱歌、打拳,也能看到网络上有许多形形的驴友团、影迷团,但能够自主运作、自我管理的民间团队并不多见,这与政府对民间组织发展的态度密不可分。党的十七大已经对我国社会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人为本的呼声越来越高。因此,许多地方政府开始重视民间组织在终身教育中的作用,尝试性地推动和培育民间组织在终身学习活动的作用。
第五,学习已成为发达国家人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人们不再把学习局限于小学、中学、大学这些学历教育,而是把学习延伸到人生的所有阶段。在度过学校教育之后,在踏入社会进入职场,人们并没有停止学习;在结束职业生涯后,人们更需要学习来充实生活。因此,学习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一种常态的生活方式。人们可以通过学校、培训机构、网络、书籍等多个途径来获取学习资料,更可以在校园、咖啡馆、书店、博物馆等不同场所进行学习活动。
参考文献
[1][美]沃纳丁·塞佛林等.传播学的起源、研究和应用[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
[2]郝克明.终身教育国际论坛报告集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陈鹏.我国终身学习体系构建的机制与模式建设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07.
[4]朱敏.国外终身学习政策推展模式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5]齐幼菊,龚祥国.终身教育体系构架探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0,(11).[6]郭宝仙.终身学习体系的三种建构模式及其在欧洲的案例[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3,(2).
[7]胡海云.英国终身教育发展概论[J].外国教育研究,2003,(11).
[8]吴雪萍,金岳祥.英国的终身学习政策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4,(2).
篇9
为积极推进学习型街镇建设,整合社区内各类教育资源,经街道党工委、街道办事处研究决定,先后成立横溪街道社区教育管理委员会、社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全街道社区教育和居民学校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街道办事处主任担任,副组长由街道办事处副书记或副主任担任,成员由街道各部门负责人和社区主任或社区副书记组成。社区教育管理委员会在横溪街道社区教育中心下设办公室,由史长根同志兼任主任。管委会的主要职责是制订社区教育规划、建立健全社区教育制度、协调完善社区教育资源和网络、落实社区教育经费。社区教育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具体负责全街道社区教育的组织、实施、指导、协调和督促考核工作。
2012年横溪街道办事处及办公室先后下发了一系列社区教育的文件,如:《关于举办“2012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活动的通知》、《关于开展横溪街道“学习标兵”、“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家庭”和“社区教育优秀志愿者”评选表彰活动的通知》、《关于开展对居民(市民)学校2012年度工作考核的通知》,并在学习型评比后下发了《关于表彰2012年度江宁区横溪街道“学习标兵”、“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家庭”和“社区教育优秀志愿者”的决定》等,确立了社区教育的地位,突出了社区教育的重要作用,为做大做强社区教育确立了政策保障。
紧紧围绕街道中心工作,突出宣教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
市民学校以形势的需求、居民的需求和工作的需求来开展社区教育工作,形成事事为主题,处处是活动的氛围。社区教育中心高度重视每个阶段的宣传教育工作,把搞好宣传发动作为开展工作的前提,从而正确地引导他们更好地工作。
居民学校积极开展活动:5月12日是我国“防灾减灾日”积极配合街道进行防灾减灾宣讲等活动;4――6月份,根据文明办等部门要求,先后在勇跃等社区开展《道德讲堂》,提升居民道德水准; 8月下旬开始,横溪、丹阳、山景、云台等居民学校结合横溪街道创建全国安全社区活动,开展了《横溪街道创建全国安全社区知识讲座》;10月20日至26日终身学习周活动期间,各社区开展了时事政治、秋季健康知识、男性健康知识、讲师团送科技下村(社区)、同仁医院在横溪大街进行义诊、在大街进行国民素质免费测试等系列活动。另外,成教教师根据社区和居民的需求,基本每月送教下社区一次。
教育内容丰富,培训重点突出,有效拓展了居民学校教育培训功能
居民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广泛开展针对不同类型人群的教育培训,横溪街道居民学校按照街道统一要求,把面向全体居民教育培训的重点放在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职业技能、实用技术和科学普及等方面,广泛开展不同类型人群的教育培训,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学习要求。
1.贴近中心工作,服务街道争创全市“三个第一”街
居民学校每月开展3次活动,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地区中心工作的的有效平台。只有主动贴近政府的中心工作,把政府和社区的信息有效的传递给居民,才能使居民真正理解、支持政府和社区的工作。横溪街道居民学校的学员们主动参加街道春秋两季招聘会、每年一届的西瓜节系列活动、社区纳凉晚会和街道举办的终身学习周等活动,参与学习的程度、深度和自觉性不断提高,使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2.开展劳动力转移和实用技术培训,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多年来,居民学校先后自办或和街道相关部门、单位联办了多期残疾人、母亲学堂、家庭服务以及插花、盆景艺术、编织、手工制作、中烹、餐饮服务等实用技术培训和创业培训班。如新杨等居民学校举办了《0―3岁科学育儿知识讲座》、甘泉湖居民学校举办了《石塘人家餐饮人员礼仪培训》、西泉居民学校举办了《农村农业大培训》等,2012年南京市教育局讲师团来横溪居民学校传经送宝6次:横山、山景各2次,甘泉湖、云台社区各1次,内容涉及到《家禽饲养知识》和《西瓜栽培技术》等,共培训426人。
3.积极开展学习型组织创建与评比
为配合今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的开展,由成教牵头对全街道21个村(社区)居民学校开展学习型组织的创建与评比活动,各居民学校积极参与,踊跃报名,经过认真筛选与甄别,最终推荐并评选出66个学习型单位和个人为街道先进。通过评比和创建,激发了大家的学习热情,树立了终身学习的理念,为全面学习、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有效地促进了学习型社会建设向纵深发展。
积极培育居民学校教育队伍,逐步完善居民教育体系为居民提供更多参与社区活动的机会
全街道21个居民学校都成立了校务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一年有2次以上),有专任或由主任、副书记兼任校长,由懂电脑的年轻人负责学校日常工作。
篇10
学习型社会的概念早在1968年由美国教育家哈钦斯所提出,但正式形成这一社会构想则是在1994年意大利罗马召开的“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这次会议明确指出了学习型社会“不是简单的个人行为,而是一种社会行为,与其说它是一种教育概念,不如说它是一种生活方式。”欧洲终身教育促进会在1996年的年会上则直接表明了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是走向学习型社会。此后一些发达国家又相继提出了向学习型社会过渡的政策,例如,美国政府提出了教育发展的四大战略,其中两大战略即是“把美国变成人人学习之国”、“把社区变成大课堂”,新加坡政府也提出要建设“学习型政府”,日本则提出要把大阪建成“学习型城市”。可见,学习型社会已成为当前众多国家所追求的理想社会目标。我国只有顺应世界潮流,努力建设以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学习型社会,才能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把人口大国建设成为人才强国,从而不断推动我国未来社会的理想发展。
正是在这种国际国内形势下,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我国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明确了我国要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这对于我国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顺利实现。应当看到,创建学习型社会离不开社会各方面各领域的积极参与,需要建立全民终身学习的社会机制,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化学习教育体系。为此,需要重视发挥各种社会教育机构和各类新闻媒体的推动作用,为全民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确保全体社会成员始终保持不断学习的状态,真正使学习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实现对学习型社会的目标追求。
二、新闻媒体是创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推进器
当今社会处于新闻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报纸、期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已成为社会生活的“血管”和“神经”,肩负着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教化公众、监督社会等重要职能,广泛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现代社会有效运转的必备工具和必要条件。①新闻媒体通过对社会信息资源的选择、处理、解读以及整合分析,不仅深刻影响着社会大众的思想认识、价值理念及行为规范,而且广泛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学习资源、学习观念及学习氛围,是创建我国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推进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新闻媒体是重要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
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水平极大提高,人们精神需求不断彰显,更加关心终身发展问题,终身学习也因此受到广泛关注。要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的终身学习,必须具备时时处处皆可学习的社会条件,迫切需要能够便捷地获得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作为大众传播的文化事业,新闻媒体以其传播性、共享性和公开性等特点,对社会公共信息占据着把关者位置,影响着知识的传递、观念的传播、学术的交流。由此,新闻媒体日益成为重要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有助于人们便捷地获取知识、信息,不断满足着人们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促使整个社会无处不具有学习的机会和条件,进而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有效推进着学习型社会的创建。
(二)新闻媒体影响着人们学习理念和学习行为
当今社会一日千里,变化日新月异,迫切需要人们以良好的学习理念和学习行为,迎接学习型社会的来临。新闻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引领着社会生活,引导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及行为方式,对促进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担负着重要责任,发挥着多方面的作用。通过快捷地传递各种思想舆论,新闻媒体与社会大众的联系日益密切,不断自觉地把对人的关注放在中心地位,并且多方位、多侧面、多层次地影响着人们的学习理念和学习行为,促使人们真正“活到老、学到老”,以知识改变命运,以终身学习创造美好未来。随着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顺利推进,必将更加呼唤全体社会成员的和谐发展,这就有赖于人们普遍的终身学习,迫切需要良好的学习理念和学习行为,而新闻媒体借助其特有的属性,有助于人们树立学无止境、学不懈怠的良好学习理念及学习行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全民的终身学习。
(三)新闻媒体关系到社会学习风气和学习氛围
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特征是全民终身学习,整个社会良好的学习风气和学习氛围是全民终身学习的关键。作为影响人们文化生活及精神氛围的重要载体,新闻媒体是促使人们无时不学、无处不学的重要社会条件,关系着终身学习氛围和社会化学习体系的形成。尤其是在当前信息社会,科技迅速发展,信息急剧增长,知识更新周期缩短,只有不断的终身学习才能适应社会的变化,人们学习需要的满足不仅依靠学校教育,还更加依靠广泛的社会教育。通过新闻媒体对学习化的社会生活方式的积极引导,可以确保人们时时处处皆可学习的社会条件及良好氛围,从而有利于提供全民终身学习的重要保障。
三、新闻媒体应努力推进我国学习型社会的创建
创建学习型社会必然会对社会各行各业提出相应的要求,新闻媒体作为重要的社会舆论阵地和信息传播平台,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力量,直接关系着全民终身学习的顺利实施,应积极担负起对学习型社会创建的重要责任。主要可通过以下几方面的途径:
(一)创新媒体学习资源,促进学习型人才的培养
学习型社会是以学习型人才为中心的社会,学习型人才的培养需要社会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有赖于新闻媒体的积极参与,新闻媒体以其独特的信息资源优势,关系到学习理念的打造、学习链条的构建、学习机制的完善,有利于人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信念、学习习惯和学习行为。为此,新闻媒体要努力促进内容、形式与手段的创新,不断整合新闻媒体资源,实施媒体资源的信息化管理,持续扩大媒体资源的社会影响,使新闻媒体成为重要的学习资源;要引导人们树立全新的学习观,将学习作为每个人基本的生活方式和实现自我价值的目标追求,并且使学习成为社会对每一成员提出的必然要求,成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②要不断创新媒体学习资源,确保人们随时随地更加便捷的学习,以促使学习型人才的培养,进而不断推进学习型社会的创建。
(二)创建学习型媒体,引导整个社会良好的学习氛围
随着当前经济社会日趋多样化发展,社会的伦理道德与风气舆论,人的思想行为与个性发挥,都越来越需要新闻媒体的引导和指向。学习型社会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学习型人才和学习型组织发展而来,创建各种学习型的社会组织,有助于学习型人才的培养和所有社会成员的良好发展,新闻媒体在这方面可发挥积极的引领作用。为此,要努力把新闻媒体建成学习型组织,从思想舆论上引导全社会形成一种讲学习、愿学习、比学习、会学习、促学习的良好氛围;要通过思维方式的转换、学习方式的创新、学习活动的开展,使全体新闻人员都积极参与到创建学习型媒体的活动中来,不断实现自我超越和价值提升,促进其不断的专业化发展;要通过创建学习型媒体,为整个社会搭建一个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团队学习的先进理念平台,对其他学习型组织的建立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示范,进而有力地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创建。
(三)引导社会生活方式,推进整个社会的学习化转型
学习型社会不是一种具体政治形态的社会,更多的是一种理想的社会模式,即把教育和学习作为主要特征和主要形态的社会。③这表明,学习型社会既要体现学习的终身化,也要体现学习的社会化,它必然会对社会生活方式提出相应的要求。为此,新闻媒体要发挥对社会生活的广泛影响,积极引领社会生活方式,使“学习即生活”、“生活即学习”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同时要不断形成人人是学习主体、处处是学习场所、时时是学习机会的良好社会环境,并养成人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使学习由个体行为向社会行为转变,实现学习的社会化和社会的学习化,从而不断实现整个社会的学习化转型。
注释:
篇11
作者简介:刘艳艳(1982―),女,汉族,河南省洛阳市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职业技术教育专业2005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
创建学习型社会是适应社会发展趋势,应对信息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迫切需要。同志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上提出,21世纪的中国要致力于“创建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会既反映了时代的特征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反映了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内在关系,它是由社会内部活力与社会外部条件共同作用下激发的社会改造运动。学习型社会中存在着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这一对基本关系,认清这一基本关系对学习型社会的创建意义重大。
一、终身教育的提出与发展
1965年,法国著名成人教育专家保罗•朗格让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三届国际成人教育推展委员会”上提出的“终身教育”议案获得通过,“终身教育”一词被正式启用。朗格让认为,数百年来把人生分为两半,前半生用于受教育,后半生用于劳动是毫无根据的。教育应当是每个人一生的过程,在每个人需要的时候,随时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1970年朗格让出版了《终身教育引论》,进一步系统地阐述了终身教育的观点,他指出“终身教育及教育这个词所包含的所有意义,包括了教育的各个方面、各种范围,包括从生命运动的一开始到最后结束这段时间的不断发展,也包括了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各个点与连续的各个阶段之间的紧密而有机的内在联系”。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了富尔的报告书《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此书被认为是终身教育理论的代表作,它鲜明地提出“终身教育并不只是一个教育体系,而是建立一个体系的全面组织所根据的原则”。此书主张以终身教育理论作为各国制订教育政策的主导思想,由此,终身教育由概念阶段开始向体系化的实践阶段迈进。
二、终身学习的提出与发展
1976年11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19次全体会议上通过了《关于成人教育发展的劝告》,其中提出“终身学习”的概念。1994年11月,在意大利罗马举行了“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会议强调了终身学习对教育、政府和社会的影响,认为如果没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就难以在21世纪生存,“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并且此次会议对“终身学习”做出一个经典定义:“终身学习是通过一个不断的支持过程来发挥人类的潜能,它激励并使人们有权力去获得他们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价值、技能与理解,并在任何任务、情况和环境中有信心、有创造性地愉快地应用它们。”在实践中,许多国家以立法的形式保障了终身学习理念的推行。美国早在1976年就颁布实施了《终身学习法》,日本也于1990年颁布了《终生学习振兴法》。各国将终身学习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之中,无不表明了终身学习的理念对个人和社会的重大意义。
三、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在学习型社会中的关系
笔者认为,学习型社会是以全民终身学习为内在动力,终身教育体系为外在支撑,以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社区为基本载体而构成的社会,旨在促进社会成员的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所在,二者有机联结在学习型社会之中。
(一)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具有相同的理念和目标
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在理念上突破了一次性教育与学习而终身受用的传统观点,扩展了教育活动与学习活动的时空范畴,将教育与学习贯穿于人的生命周期。知识经济的到来使人们置身于一个瞬息万变的社会之中,过去那种人为的将人生分割为学习期、工作期和离退休期的做法显得与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格格不入。为了不被时代的浪潮湮没,人们必须保持教育活动与学习活动的连续性。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的目标具有一致性。二者均指向学习型社会的构成,使个体在学习型社会中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接受教育,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从追求物质享受上升到追求生命的真谛,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出发点和侧重点不同
终身教育强调从教育的角度出发,着眼于将教育活动贯穿人的一生,而“教育”之概念一般是从国家、社会、施教机构、施教者的立场出发。终身学习从学习的角度出发,着眼于学习者持续一生的学习追求,而“学习”之概念主要是从个体学习者的立场出发。终身教育侧重于构建一个使学习者终身受到教育的体系,保障社会成员的各种学习需求无障碍的实现和满足,它强调从社会层面保障学习型社会的实现,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终身学习侧重于个体学习权利和发展权利的实现,它是一个个体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完成学习目标、追求自我完善的过程,它强调从个体层面推动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
(三)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相辅相成,有机联结于学习型社会之中
一方面,终身学习是终身教育得以存在的基石。有学者说:“学习是生物有机体的生存与进化所必需的本质的活动。”学习是一种自主性活动,只有当个体有学习的热情,才会去选择教育的种类、方式,并且使教育的功效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因此,只有当个体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终身教育体系才有其存在的必要。另一方面,终身教育是终身学习的支持系统。人的一切活动都应纳入人类社会的范畴之中,人的学习活动同样离不开社会系统的影响和支持,尤其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学习活动更需要完备的教育体系来支撑。因此,没有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社会成员终身学习的愿望是无法实现的。总而言之,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在学习型社会中有机统一起来,终身学习是学习型社会的内在发展动力,终身教育是学习型社会的外在保障体系,二者应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共同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12
一、学习型社会的理念及其特点
(一)学习型社会的理念
所谓学习型社会,就是有相应的机制和手段来促进和保障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社会,其基本特征是善于不断学习,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其核心内涵是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是时展和社会进步的产物,它对学习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烈、更持久、更全面。学习型社会不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需要人们根据实践发展的要求,努力建设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组织、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城市等。
(二)学习型社会理念的发展由来
美国学者罗伯特·哈钦斯在1968年首次提出“学习化社会”的概念。之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发表了题为《学会生存》的著名报告,强调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两个概念,把学习化社会作为未来社会形态的构想和追求目标。20世纪9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彼得·圣吉系统地阐述了“学习型组织”的理论。之后,这个理论开始发展,并被许多国家采纳,如美国、日本、新加坡和德国等发达国家。
其实,这种构建学习型社会、倡导终身学习的教育思想理念在中国的教育文化中由来已久。春秋时期,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吸引来社会各个阶层的学生;民国时期,时任北大校长的先生提出“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目的在于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发展了终身教育的教育思想,形成了全民学习的良好社会风气。
(三)学习型社会的特点
以全民终身学习理念为指导,推进全民终身学习实践,促进人的终身发展与完善,这是学习型社会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内涵。其特点还可被具体表述为:第一,在学习型社会中,学习是每个社会成员的主动要求,人们具有学习和受教育的平等性。第二,学习型组织普遍存在,包括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社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政党、学习型政府等。学习和教育具有在空间上的开放性及时间上的终身性。第三,学习型社会与生活紧密相关,学习是一种大众参与的社会性活动。这些特点决定了在学习型社会的建构中,高校应当成为其重要的提供者和服务者。
二、高校为何会成为学习型社会领航者
(一)高校有传播知识、科研创新、培养人才的职能
高校的图书馆、实验室、科研机构等是传播知识、科研创新和培养人才的枢纽机构。加利福尼亚大学前校长克尔(Kerr,1972)曾经指出:“知识是社会的中心,现在有更多的人和机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它。大学作为知识的生产者、批发商和零售商,不可逃避服务的责任。”的确,高校在知识的创造、积累、加工、传播和应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校不仅要保存和传递知识,同时还要通过科学研究创造新知识,培养适应新形势的人才。人才资源的质量与创新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教育和学习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建设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是适应时展的需要,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高校承担着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光荣使命,这关系到民族的发展和国家的未来。
(二)高校是大众教育的加油站,也是终身教育的主要基地之一
据研究,人们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学习年限大体是:农业经济社会,受教育年限为14岁左右,相当于初中教育;工业经济社会,受教育年限为22岁左右,即大学教育;而在知识经济社会,不仅要求青少年接受教育,所有人一直到老都需要学习,需要终身受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高等教育行动宣言》提出,必须保持、加强和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的基本使命和重要作用,并在各个层次和各种方式上采取综合手段使高等教育向所有人终身开放。这就意味着,在学习型社会里,高等教育将越来越走进大众生活中,终身教育也将是高等教育面向社会的一个新职能。在这个过程中,高校富余的师资和设备资源都可以被充分利用。
(三)高校是社会的服务者,有奉献社会的责任和使命
近年来,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会调查、专业实践等,不仅为社会做出了贡献,自身也在基层的实践锻炼中健康成长。他们展现出的对理想信念的坚定追求,对历史使命的积极回应,对时代责任的勇于担当,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和肯定。最根本的是,大学培养人才、发展科学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提供服务,即“利用其拥有的最卓越的精英人才、体现人类文明的丰富学术成果,对社会主流思想和观念、对社会体制的运行和发展、对社会的组织结构和决策正误,做出准确、公正的评判,同时对社会的愚昧、落后、倒退、保守、专制等现象进行深刻的批判,引领社会发展”。在学习型社会中,高校更应当承担起奉献社会的责任和使命。
三、高校如何在构建学习型社会中发挥领航者的作用
(一)充分利用高校的综合资源
高校有着精良的实验设施、集中的学习场地和完备的信息系统。高校也是教育和科研的中心,有一支具有高学历、高智力、有创新精神和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这些都是高校的宝贵资源。
1.提高高校固定资产,即教学设备和房产的利用率。据世界银行统计,我国部分高校的教学资源和实验室利用率在60%以下。据统计,我国高校仪器设备中20%以上处于闲置状态。在学习型社会的氛围下,高校对内应当开发固定资产的利用潜力,通过制定相关使用制度,让教师和学生能有更多机会使用这些教学设备、教学仪器、实验室、图书馆等,为其教学研究和学习探索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同时,部分资源也应适当对社会开放,允许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通过一些申请程序,有偿使用校内仪器设备、借阅图书馆内的藏书。通过“错开普通教育资源利用的高峰期,利用学校寒暑假、节假日、周末,充分利用学校的闲置人力资源、土地资源和时间资源”,举办讲座、读书会、学术沙龙、培训班等,为大众提供学习活动来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让校内和校外积极互动起来,共同加入到“全民学习”的热潮中。
2.充分利用高校人力资源。高校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就是其师资力量。教师自身素质对学生的成长及未来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学习型社会更是对教师的专业理论素养和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挑战。科技和知识的更新速度飞快,教师也只有与时俱进,成为终身学习者,才能更好地面对同样有着广博知识的学生。教师的职能从原来的“知识施与”变为“教育交往”,师生关系必须成为开放、平等的民主式师生关系。同时,大学教育已打破了校园的围墙而向校外延伸,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连成一体,教师也要突破以前的角色,成为新型、开放的交流者。教师应当有意识地承担起提高我国公民的教育程度和文化素养的社会责任。在远程教育、成人教育、校企合作、社会培训、社区教育、送教下乡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鼓励在校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学习型社会不仅仅要求对知识的方便获取,更多的是一种能力的培养。中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社会即学校。社会为广大的青年学子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课堂。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终身教育必须建立在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等四个支柱上。这就要求在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努力过程中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今天的高校早已不再是独立于尘世之外的象牙塔,“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已经不适应时代的需要。新时代下的高校学生不仅要把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谱写在校园里,也应把甘于奉献的火热青春挥洒在为社会服务的实践活动中。
1.志愿活动或义工工作应该是每一位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参加的一项实践活动,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志愿者本身就是一种有着利他主义和慈善精神的符号。近年来,我国高校志愿者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志愿服务,把公益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服务人民群众,普及科学知识,传播文明理念,倡导互助精神,营造和谐环境,为学习型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2.广泛开展社会调查活动。高校要组织学生走人基层、深入农村,感受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理念的现实意义,开展社会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形成调研报告。高校要主动开展前瞻性、对策性研究,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的作用,为学习型社会发展献计献策。通过社会调查,促进广大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正确认识各种社会现象,不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广泛开展专业实践活动。专业实践活动要联系自身的专业学习,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选择自己未来的就业或创业道路。要建立高校与科研院所、各行各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依托一批产学研结合的校内实验室、校外实习基地和开放共享的实践教学平台,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分类开展专业实践活动,使得高校学生在参与专业实践的过程中了解相关行业,认清内外部环境,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锤炼自我、挑战自我、完善自我,为未来走上社会、成就事业打下坚实基础。
(三)建立“学习型学校”的高校管理模式
要建设学习型社会,高校必须首先成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和持续发展需要学习型管理来维系。学习型高校包括“要素”:高校教师、管理人员、工勤人员、学生终身学习的理念;高校内建有多元回归和开放的学习系统;组织内部形成学习共享与互动的组织氛围;每个人都具有实现共同愿景的不断增长的学习力;大家都能感觉到学习工作化的意义;学习工作化使高校可持续地发展;学校管理实行分权管理,校长授权,教职工、学生家长有权参与学校的决策活动;加强与社区的合作,学习型大学的校园应向社区开放。
1.建立新形势下的“学习型组织”。叶澜教授认为,“中国学校要从‘近代型学校’向‘现代型学校’转变,应具有‘价值提升、重心下移、结构开放、过程互动、动力内化’等特征”。在此基础上,学习型高校在形式上,从层级式向扁平式转变;在价值观上,从权威领导向民主管理转变;在目标上,从管理阶层制定目标要求下属达成转向校长和教师一起努力达到共同愿景;在决策上,由自作决定转向授权决定;在动机上,由注重基本、外在的动机和需求转而注重更高层次、内在的动机和需求;在沟通上,由单向、封闭式的转向双向开放式沟通。学校将是一个不断学习与专业化的组织,在个人、团队、组织以及与社会的互动中,学习是一种持续进行、策略运用的过程,使成员与组织同步发展。
2.创建自由、多元的学习文化,倡导学习共享。在“以学习求发展”的新的学校发展观指导下,校园文化特征是:(1)终身学习。整个校园形成终身学习的浓厚氛围。(2)全员学习。高校的每个成员,都要建立学习的理念,使所有人都浸润在学习的热潮中。(3)全程学习。将学习贯穿于工作的始终,通过不断学习来应对工作中的问题。(4)团体学习。不同的团体有适合本团体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让学习效率最大化。(5)学以致用。对于高校管理人员和教师而言,要将教育内在的价值取向融入日常的管理和教学目标,并在过程中不断完善;对于学生而言,所学要转化为内在的修养和智慧,并在实践中不断运用和锤炼。
篇13
栖霞区各街道成立了街道社区教育委员会,建立了社区教育的长效机制。各街道配备得力的社区教育干部,以民间社团和居民学校为依托,整合教育资源,统筹本地区的社区教育工作。
栖霞区教育局认真履行统筹规划、综合协调的职责,各有关部门积极支持配合,形成了区、街道两级的社区教育领导网络和以栖霞区社区培训学院为龙头、各街道成人(社区)教育中心为骨干、各社区(村)市民学校为基础的三级社区教育工作网络。
2012年9月8日,栖霞区副区长万震调研全区教育工作。万震特别强调全力做好栖霞区社区培训学院(新港中专)的提档升级工作。11月15日,栖霞区暨南京经济开发区职业教育发展座谈会在栖霞区社区培训学院(新港中专)召开,各级领导和企业界代表都对学校的发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希望加强合作,积极探求校企合作的新模式。
栖霞区社区培训学院以栖霞区暨南京经济开发区职业教育发展座谈会的召开为契机,找出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破解发展难题,加快新一轮发展,彰显栖霞区社区培训学院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栖霞区社区教育发展创造了大好时机。
当前,栖霞区社区培训学院正从全局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做好社区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解放思想,扎实工作,全面推进我区社区教育发展,充分发挥社区培训学院在社区教育中的学历提升职能、培训职能、教育职能、指导交流职能,为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建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为实现建设学业栖霞、打造智慧新区的目标而培养大批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实现栖霞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资源整合与共享是促进社区教育更大发展的前提
栖霞区社区培训学院与新港中专、栖霞区电大、南京城市职业学院栖霞分校四位一体,在教学管理、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得到更大的提升。学院已建立成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兼职教师为主体、专兼职相结合的社区教育师资队伍。
学院一方面加强对现有专职教师队伍的管理,积极探索培训、考核、职务职称评聘等方面的有效途径,以激发他们的活力,发挥好他们的作用;另一方面结合社区实际,充分利用社区人力资源,吸纳社区内学校、企事业单位、部队和社会各界人士加入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形成一支充满活力的社区教育兼职教师队伍。目前,学院有专任教师202人,区级以上骨干教师45人;专业课教师79人,双师型教师58人。他们是推进栖霞区社区教育发展的重要的人力资源。
学院根据栖霞区教育局提出的“三个一批”和“六大工程”的奋斗目标,提出了学院十二五“名优教师”培养计划,进一步提高我院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造就一批有较高学术造诣和教学水平的领军人物,推进教育内涵发展。学院提出,到“十二五”末,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力争达到市其他领先学校的水平,并逐步创建几个有一定影响力的优秀教学团队,为我区社区教育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培养有力的后备军。
当前,学院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教师内涵发展为突破口,以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培育和共享为抓手,以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为目的,秉承“科研先导、研训一体”的工作理念,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良,适应学院教育改革与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促进我区社区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可持续发展。
发挥社区培训学院龙头作用,推动社区教育快速发展
栖霞区社区培训学院对全区各街道成人(社区)教育中心提供业务指导、培训和服务,发挥了社区教育的龙头作用。几年来,栖霞区将辖区内各系统、单位和组织举办的基层党校、青少年法制学校、新市民学校、家长学校、老年学校、人口学校等都纳入各级社区教育中心,努力加强社区基础设施的建设,积极搭建社区教育平台,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的学习需求。
栖霞区社区培训学院和南京市社区培训学院达成合作协议。南京市社区培训学院为栖霞区街道成人(社区)教育中心无偿提供培训信息、师资、培训资料等各类服务。2013年1月,市社区培训学院院长邱静和培训处主任陆灵玲来到栖霞区龙潭街道成人(社区)教育中心进行“一村一”教学检查和社区教育工作指导。
栖霞区社区培训学院紧密依托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区位优势,结合地方经济建设的特点,不断开拓社区教育的新领域,大力开展各类职业技术培训、劳动技能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其他各类培训,做到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并重,业余培训与全日制学习并举,为栖霞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了万名以上技术技能型实用人才。
最近,江苏省电大考虑和江苏省农委进行2013年农民培训合作,由政府买单。这项合作也将对栖霞区社区培训学院的建设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
开展丰富的培训活动,是社区培训学院发展的推手
走合作培训之路。2011年9月,我们聘请市电大王俊教授、刘海健教授对栖霞区尧化街道进行业务能力提升培训。2012年我们又和国家信息化计算机教育论证(CEAC)签订协议,进行助理电子商务师、电子商务师、PLC等进行认证。学院和栖霞区财政局签订协议,对社区居民进行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培训。与全美测评软件(北京)有限公司签订委托考试服务协议,对银行、证券、信用社等系统进行各类考试和培训。与南京市语委开展合作,做好职业学校学生和社会人员普通话培训和测试工作,2013年8-9月,学院对全区230多名幼儿教师进行了普通话培训和测试,一半老师普通话达到了二级甲等。
培训项目服务于街道、居民发展需要。2012年3月至6月,对尧化街道11个社区、迈皋桥街道10个社区进行80名社工师资格(初级)考试培训;对马群、八卦洲、靖安、燕子矶、仙林、区民政局23名相关人员进行社工师资格(中级)考试培训,反馈较好,过关率较高。2013年4月,我们又对燕子矶街道部分物业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学院还对社区居民、新港开发区工人以及失地农民常年开设小家电维修培训班、电冰箱与空调维修培训班、彩色电视机维修培训班、维修电工培训班、电子仪器仪表装配工培训班、Protel电子线路设计培训班、Photoshop cs、Flash MX2004、AutoCAD2005、Protel2002、DreamweaverMX等。
深入开展终身学习活动周。从2013年10月22日起,社区培训学院与燕子矶街道吉祥庵社区合作开展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系列活动。活动项目丰富多彩,既有“常见社交礼仪”专题讲座,还教唱《送别》、《喀秋莎》等中外著名歌曲;既有丝网花制作专题培训,还有“市民休闲教育”、“文化礼仪常识”、“专业技能培训”等系列主题学习活动。这些活动把“2013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活动真正落到实处,使“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