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营销管理工作计划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概述
综合计划是统领企业各项目标和工作的纲领,是加强集约管理、精细过程管理和控制的有效手段,是把经营工作的各个环节归入目标、完善内控制度、提高企业效益和效率、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实施的重要举措。一般营销综合计划是以公司年度各项营销指标为目标,以公司发展战略和规划为指导,对营销核心指标进行梳理优化,形成覆盖公司营销重点业务、重要环节的目标管理体系,是公司发展战略的近期目标和实施方案,在营销各专业计划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平衡、优化后形成的公司营销工作计划。综合计划管理是指对综合计划的编制、调整、审批、执行、跟踪分析、考核的全过程管理。
二、具体应用
近年来,随着营销综合计划管理体系和工作流程的初步建立,供电企业综合计划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梳理各专业的重点工作,确保营销工作结合实际
首先,营销部门结合公司第一年营销指标完成情况和营销工作开展情况及存在问题,梳理出公司需要进一步推进实施营销工作和工作短板,基本确定第二年的营销重点工作打算。2013年公司营销部共梳理出四大工作目标,即持续完善公司“大营销”体系,落实新标准和业务流程、台区规范化管理工作100%完成年度计划、持续提升供电服务水平:95598全年接听率达到95%;计量准确;完善非居客户供用电合同签订工作。
(二)完善公司营销工作计划,确保与省公司保持同步
省公司营销工作计划下达后,市公司全面落实省公司计划管理相关工作部署,根据省公司营销工作安排,参照其综合计划分解模式和要求,进一步细化丰富市公司综合计划内容,对公司初拟的营销重点工作进行补充完善,组织编制下达市公司营销综合计划。依据省公司用电信息采集建设安排,完善了2013年营销专项投入建议。
(三)分解落实责任单位,确保得到有效贯彻落实
对公司营销综合计划进行层层分解,逐级落实,确保计划得到有效实施。以综合计划管理为工作主线,将公司营销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层层分解、逐级落实,形成公司、部门(单位)、班组、岗位和年、季、月、周四个层次的计划管理体系,构建逐级保障体系。将公司营销工作要求准确、及时、全面地传达到基层,提高广大营销员工对公司营销工作的认知度,增强全员的责任感、压力感和紧迫感,确保公司营销工作年度目标的完成。
(四)加强对营销综合计划过程管控,确保年度计划的完成
发挥职能部门专业化管理作用,加强对赢下哦基层单位的业务指导,对营销计划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积极主动查找症结,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强化各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管理责任,密切关注营销计划执行情况,确保营销工作的有序开展,确保公司的营销工作务期必成。加强计划跟踪和督查督办力度,特别是加强重点工作的动态分析和监控,对工作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对未能按计划要求完成工作任务的部门、单位,主管部门要及时要求其反馈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督促限期完成。
(五)严格营销综合计划考评,形成闭环管理机制
建立“周报送、月考核、季分析”的考核机制,将市公司营销综合计划管理全面纳入公司月度绩效考核办法和年度业绩兑现办法。加强营销综合计划管理,每月跟踪营销重点工作进度,对未能按计划要及时督办,要求其反馈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限期完成。每月通报计划完成情况和考核评价情况,实现评价结果与薪酬直接挂钩,形成计划下达、过程监控、考核评价、总结提升全过程闭环管理机制。
三、存在问题
随着“两个转变”的深入推进,供电企业对营销综合计划的预见性、准确性和调控力、执行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为:
一是营销综合计划的广度深度不够,没有实现对经营管理的全覆盖、全介入、全监控,缺乏全局性和系统性。原有的管理指标体系主要依据上级下达的指标为主,按部门、分层级分解拓展指标不够。有些专项工作计划没有纳入综合计划统一管理。计划指标的预见性和准确性和上级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二是综合计划的监控约束力不强,计划管理基础不到位、分析监控跟不上精准管理的需要。
对于上述问题,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提升综合计划管理水平,认识推动企业发展再上新台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积极主动适应新要求,推动企业发展方式转变。
四、有关建议
(一)推进营销综合计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积极推动综合计划管理的信息化应用。目前省公司综合计划管理信息系统正在开发改进,凭借系统高效的工作平台和有力的技术支持,实现综合计划管理提升,调高综合计划的调控力和执行力。
篇2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9-271-02
当前,电力市场化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给电力企业日常经营管理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和考验,客观上要求我们不断探索和完善现有的绩效评价体系,通过提升绩效评价工作的科学性,统一各级、各专业电力员工的工作目标和价值导向,不断改进和提升现有各项工作,确保公司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一、电力企业绩效管控工作概述
电力企业绩效管理是实现企业管理工作科学化的重要手段,通过构建电力企业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绩效管理工具,能够充分增强电力员工的风险意识、服务意识、服务水平和工作积极性,激发各级员工的工作潜能,促进公司各项工作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当前电力企业绩效管理工作的基本思路在于:突破传统绩效考核工作局限于人资职能专业内部、事后评价的不足,从公司系统全局的视角,围绕着公司核心的业务链条与业务资源,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做好绩效的全过程管控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得绩效管理工作真正成为提升公司各项业务有序协同开展、提升公司竞争力的有效抓手,助力公司的持续、稳健发展。(具体管控思路见附图1)。
二、对于当前市县两级电力企业绩效管理工作现状的基本认识
多年以来,市县两级电力企业员工吃苦奉献、善打硬仗,有力地保证了公司各项决策部署的执行到位、操作到位,取得了辉煌的经营业绩。但是从各单位绩效目标的执行情况看,整体管理体系和管理方法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与国际一流电力企业相比,在如下方面仍有一定的差距:
一是评价指标数量过多、过分关注指标管控结果,而忽视了管理基础的提升。目前国网公司对于基层单位的指标考核主要存在“同业对标”、“关键绩效”、“资产全寿命指标”以及“运营监测指标”等多套不同侧重点的指标考核体系,累计各类指标512项,由于不同的指标体系往往突出对核心业务和重点工作的评价与考核,造成各级领导都有忽视基础基层管理的倾向。表现在对各项生产经营的基础性、决定性业务流程关注不多,对提升班组、一线员工履职能力关心不够,长此以往势必加剧企业安全经营风险。尤为不可取的是,少数部门和单位人为调节生产经营指标,追求业绩的“面子”,长此以往势必丢掉企业和个人的“里子”。
二是绩效考核体系设计还不够精准、科学。指标责任、管理压力在市县两级之间、部门与员工之间的传递还不到位,员工的积分制绩效考核与考勤、工作态度、工作业绩之间关联程度有待提升。
三是涉及跨专业、跨部门协同类指标管控效果较差。主要体现为专业与专业之间、专业内指标之间以及不同地区之间指标管控水平“三极分化”严重的情况,指标的背后反映出我们当前管理的系统性和全局性不强,发展的着力点和脉络不清晰,存在不少管理的短板(主要是跨专业、参与人员多、协同工作量大的指标,如:线损率、电能质量类指标)长期得不到解决,还有寄希望于沟通、突击的念头。
四是公司绩效沟通与改进提升机制不够科学顺畅。部门之间名义上互为客户,实行“全业务链双向协同作业”,实际上部门间协同多浮于表面,各自为政,缺乏全局观念。工作决策、计划、实施、监督、考核的闭环推进机制呈弱化态势,部门对难点工作“拖、躲、推”的现象较为突出,工作敷衍应付的心态有所显现。
三、实行绩效闭环管控,提升电电力企业绩效管理水平
绩效管理工作的闭环管控工作,其实质就是基于业绩和能力导向完善现有的绩效目标事前评价方案,通过构建“第三方”绩效协同管控平台、完善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绩效沟通评价机制等方式、做好绩效目标执行环节的事中纠偏,强化绩效目标执行成效的事后评价和跟踪改进,实现公司各项绩效管理目标同各项具体业务工作成效的PDCA有效闭环。
(一)以业绩和能力绩效为导向,构建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标准
一是在不断总结历年绩效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从地区条件,人员组成,工作总量等实际情况合理确定相应的绩效调整系数,动态优化公司的绩效评价标准。以期充分发挥绩效方案的导向作用,积极引导公司内部优质资源向艰苦地区、缺员地区以及艰苦专业倾斜,实现公司各项业务的均衡发展。
二是强化指标协同。对基层电力企业涉及的“同业对标”、“关键绩效”以及“运营监测类”指标体系涉及的相关业务指标按照具体业务价值链的各个环节进行聚类整理,通过指标层层向下分解和横向关联,及时定位影响因素,预判未来发展趋势,提前防范执行进度或偏差风险,提升经营效率效益,发挥事前引导、事中纠偏、事后评价的作用。
(二)依托“第三方”平台,提升经营指标跨专业协同管控能力
围绕公司在关键绩效、同业对标指标和重点工作管控中出现的短板和异动指标,建立指标管控部门与专业职能部门之间的跨专业协同机制。指标管控部门应立足于企业内部“第三方”的业务视角,综合应用指标分解下钻、关联分析、趋势预测等方法,开展异动指标数据的溯源分析,服务公司领导和专业部门科学决策。针对指标异动分析成果,建立异动问题分级、分类管控机制,根据严重程度等级,采用各层级协调督办会形式开展横向沟通,纵向协调,推动异动问题闭环处理,确保管理改进成效。通过加强指标管控,各项核心指标全面提升,对公司内部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量化考核。
(三)完善绩效沟通机制,实现各项公司业务的良性开展
一是畅通线下绩效沟通的平台和渠道。通过每月对绩效排名落后的员工和指标管控部门进行沟通和交流,及时发现找出差距和原因。员工提出绩效申诉时,绩效申诉小组及时了解员工的真实想法,化解员工的思想矛盾,使其心情舒畅,全身心投入工作。对有困难的员工,根据其情况,适当合理安排工作,帮助他们合理地拿到绩效分值。
二是基于国网公司“三集五大”发展战略,以绩效管理一体化信息平台以业绩考核指标为主线,依托本部绩效管理信息系统,通过相关信息系统的接口建设,将省公司本部与各基层单位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各专业信息系统(ERP、财务管控、PMS、营销系统等)与绩效管理信息系统链结起来,实现绩效管理信息的横向交互纵向贯通,在保证绩效评价的客观、公正的同时,为公司各项工作实施PDCA(计划、执行、评价、提升)闭环管理提供全过程监控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为各级管理者围绕工作目标实现精细化管理提供有力工具。
(四)优化结果应用机制,提升绩效目标过程管控的效益和效果
一是通过进一步明确具体绩效考核的实施细则,将考核对象细化到每一位员工,实行公司经营层给业务职能部门打分考核,业务部门给各班组打分,班组给每一位员工打分的机制,将员工的实际工作行为表现与工作考核细则相比较,将难以量化的工作结果与设定的工作标准相比较,打分结果最后出来后,全体人员签字认可。
二是根据绩效考评工作实际,将公司各业务单位虚拟分类,通过工资总额分配、员工绩效工资分配等相关的绩效评价方案,每月按照绩效总额、基数、每个人的岗级、得分综合计算,确定员工的绩效数,使绩效考评及薪酬兑现更加清晰、合理,结果应用更为科学规范。
综上所述,企业绩效管理工作成败的关键在于让全员参与、在于各项绩效管理工作的有效闭环管理。本研究以业绩和能力为导向,以线上线下一体化绩效沟通管控平台为依托,实现了公司绩效的全过程管控,为公司绩效管理技能的提升指明了方向,使得绩效管理真正成为帮助企业管理者和员工进步、发展和成功的平台,有效实现了员工和企业发展的双赢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余金焱.如何构建全面系统的绩效管理体系[J].人力资源,2014(12)
[2] 高军娟,封蔚钢.浅谈电力企业绩效管理[J].经营者,2015(03)
篇3
Chen Mimi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henjiang, 212003, China
Abstract: Digital campus has changed the mode of the college administration. College administration must establish a new work ethic with suitable and master appropriate information literacy.
Key words: digital campus; administration; information literacy; work ethic
1 数字化校园的现状及要求
当前,数字化校园建设已成为高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具有基础性、长期性和经常性的重要工作。数字化校园的关键特征是: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学校信息化集成应用系统;以信息装置的互联运行为技术支持,以学校应用软件和教育资源为核心,以建构现代教育模式为目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是对学校的未来重新设计,为学校信息化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包括教学、管理、科研、办公、信息交流和通讯等。
为适应数字化校园建设与管理的新需求,高校行政管理改革与创新已经成为学校发展面临的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行政管理人员信息素质及工作伦理都必须随之优化调整。学校行政管理人员的信息素质,直接影响着学校信息化的建设水平、推广力度、应用水平,决定着一所学校在信息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学校行政管理人员能否接受现代化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事关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高效管理的成败。
2 信息素质的定义
信息素质概念首次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IIA)主席保罗·泽考斯基提出[1]。“信息素质”使用最为广泛的说法是:“具有信息素质的人必须在需要时能够识别、查找、评价和有效地使用信息。”对于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而言,信息素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指行政管理人员对工作信息敏锐的感受力、判断力和洞察力。通俗地讲,就是面对不懂的东西,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寻找答案,并清楚到哪里,用什么方法去寻求答案。
2.2 信息能力
信息能力又称信息技能,包括确定信息需求的时机,选择信息源高效获取信息、处理评估信息、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数字化校园环境下的信息能力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计算机操作与有效利用网络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数据处理能力,也就是能够对管理活动中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及必要的加工;三是信息开发能力,包括对管理活动中的信息处理流程进行设计,结合管理业务对现有信息系统功能的拓展和完善,对原始信息进行分析和相关处理,根据信息处理结果融入个人的思想和见解并通过恰当的渠道将这些信息传递给他人。
2.3 信息知识
信息知识是指对信息基本常识的了解,对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而言是指其对工作信息源以及信息检索工具、检索方法等方面知识的掌握。在数字化校园环境下,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信息知识包括一定的信息文化知识、计算机和信息网络技术知识。
3 数字化校园要求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伦理随之转变
高校行政管理是指高校为了实现学校工作目标,依靠一定的机构和制度,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积极发挥管理职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有效地完成学校工作任务,实现预定目标的组织活动。数字化校园将高校原有管理和服务网络化,在现代信息技术平台上重新理解和定位高校的社会职能,设计和重组内部组织结构,再造运作流程,从而实现高校管理模式和发展机制的系统变革,建立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高校管理制度和机制构架。因此,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必须树立与之相应的新型工作伦理。
3.1 建立促进高校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工作伦理
数字化校园的信息传递方式是全方位、多层次的网络互联的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行政部门之间条块分割、等级森严的格局,使得高校行政组织结构由传统的垂直模式向扁平化、网络化转变[3]。
建立扁平化的工作伦理可以使各级行政管理人员掌握信息的机会大大增加,不再受到层级限制,促使权力的进一步下放,简化了中间管理环节,从而提高了高校行政管理的效率。因此,我们应基于数字化校园的特点重新梳理工作流程,然后以高校各项事务的工作流程为中心,而不是以部门职能来构建组织结构;削减某些烦琐的管理层次,取消一些中层管理者的岗位,使高校事务指挥链条最短;根据高校各项事务的目标,确定各级行政人员的职责与权利,增强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的自主决策权。
3.2 建立保证数据准确性、有效性的工作伦理
数字化校园实现了高校各院系专业和行政机构的网络化,建立健全了各个职能部门的数据库,进而建立了全校性的数据库。高校必须做好基础数据的整理、收集、共享工作。
只有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实现信息的标准化、数据格式和表示的一致性,才能方便校内数据和行业数据之间的流通,才能实现全校范围内教育信息资源交流与共享,才能为领导决策提供准确、有效的信息。因此,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必须严格按照数据标准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生活服务等校园信息,使数字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
3.3 建立促进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规范性、灵活性与协作性的工作伦理
数字化校园实现了高校办公的异地化,解决了多校区办学、领导出差等情况下,信息互通、学校管理不便的问题,使得部门管理者不受上班时间和工作地点的限制,随时可以通过网络进行管理工作,使工作更具灵活性。由于管理的决策、执行、监督等活动都被信息技术平台固定下来,极大地抑制了管理工作的随意性,从而促进了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规范化伦理的建立。
数字化校园使学校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使得信息资源的传输打破了行政、学科设置、地理位置等障碍,实现了院系与院系、各机构之间、学校与数据库以及学校与国内外网络之间的互联,更大范围内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因此,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要树立新的伦理观念,转变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提高自身信息素质,减少人员和计算机功能的闲置与浪费。通过工作伦理的转变,带动管理模式的转变,从而形成数字化校园信息综合集成的合力。
4 提高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信息素质的措施
在数字化校园建设如火如荼开展的环境里,在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缺少专业背景的情况下,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信息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4.1 加强信息素质的教育和培训
为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信息素质、信息能力,高校要依托自身所具有的信息教育资源、图书情报系统、信息网络系统及雄厚的师资力量对行政管理人员进行有计划、有组织、有重点的教育和培训[4]。培训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增强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获取信息的能力;二是增强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分辨信息优劣、剔除冗余和不良信息的能力;三是增强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整合有效信息,创造性地使用各种信息的能力;四是增强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主动学习各种新科技、新知识的积极性;五是增强高校行政管理人员遵守信息道德规范的自觉性。
4.2 构建良好的信息化环境
一方面,营造信息化环境和氛围,激发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能动性是一种提高信息素质的方法。另一方面,信息素质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一定的软硬件基本建设,高校应为行政管理人员信息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提供必需的物资、器材和场所,着力提高信息技术设备的使用效率。
4.3 建立健全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
把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信息素质纳入其上岗资格考核和薪酬考核体系,并建立工作绩效与个人待遇相联系的考核激励机制。通过制定一套合乎数字化校园要求的科学、公正、合理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形成能者上、庸者让的良好氛围,以充分激励行政管理人员的潜能。
参考文献
[1] 卜忠飞,韦凯.数字化校园环境下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09(11):38-41.
篇4
一、华北油田传统财务报销系统的工作弊端
华北油田传统财务报销系统的工作流程如下:填写报销单――领导审核签字――等待结算支付。这个过程看似简单,但是对于华北油田规模庞大、职位等级制度健全,领导处于流动性忙碌状态的企业来说,“审核签字”和“等待结算支付”环节会遇到重重障碍,降低了财务报销工作的效率,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审批效率低。华北油田职工在需要报销费用时,首先要填写一个非常复杂的报销表格,然后要将这个表格报请领导审批。但是领导处于工作状态,流动性很强,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员工的等待时间,降低了审批效率。
第二,审核效率低。财务管理人员在审核单据的时候,要对每份单据的金额进行审核,面对庞大的工作量,财务人员疲劳工作,一方面,不能从中提取有效的财务信息、从而有效的避免错误的产生,使资金控制效率受到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难以保证审核效率,从而对员工的工作绩效产生不良影响。
二、集中报销系统
华北油田的集中报销系统是以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基础建立起来的,通过集中报销系统,员工提交报销申请、领导批示报销申请的时间和地点都具有了一定的流动性,账单自动生成,通过网上银行进行支付,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华北油田集中报销系统的功能主要有:第一,主功能,主要包括员工提交单据、领导审核单据;第二,辅助功能,主要包括员工个人信息查询、个人账户报表查询、单据查询、工作效率分析;第三,扩展功能,主要包括财务管理和银行管理。通过这三项功能的实现,华北油田财务报销环节的工作效率有了极大的提升,财务管理质量和效率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三、集中报销系统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
1.直接影响
第一,减少了资金占用。集中报销系统与网络银行对接,实现了跨地域审批和支付,有效的减少了各地单位在银行开户时占用的大量资金。
第二,降低报销成本。首先,网上报销简化了报销流程,员工不需要填写复杂的报销单据,也不需要再等待领导对报销单据进行审核,极大的节约了领导和员工的工作时间;然后,集中报销系统设置了大量的系统计算,减少了审核的工作量;基本信息自动生成,减少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节约了审核时间;最后,集中报销系统不再填写纸质单据,减少了这部分的开支;工作人员的个人账户情况查询不再需要以纸质的形式呈现,节约了一定的成本。综上所述,集中报销制度有效的提高了财务管理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报销成本。
2.间接影响
第一,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财务部门是企业的核心之一,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企业的管理水平。集中报销系统作为国内领先的财务管理系统,不仅提高了财务管理水平,同时也促使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得以有效的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华北油田集团的资金安全,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为华北油田良好社会形象的树立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第二,促使财务工作透明化,提升员工满意度。集中报销系统的应用将财务审核、财务入账、财务付款的全过程展现在员工面前,单据的任何调整和修改均能即时反馈给员工,极大的打消了员工对报销结果的疑虑。同时,集中报销系统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报销周期,将其控制在一个星期以内,甚至在2天以内。这两方面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员工的满意度,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
第三,有利于降低信息质量成本。在传统的报销模式中,信息质量成本巨大。员工填写报销单据、单据计算和审核全部靠手工完成,出错的几率比较大,增加了后期审核的成本。集中报销系统通过系统预设,促使员工单据填写、单据审核与计算实现了自动化,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出错几率,减少了后期审核成本,降低了信息质量成本。
第四,提高了财务管理水平,增强了内部控制的力度。集中报销系统的实行,提高了报销单据的处理效率和处理质量,在处理的过程中能够自动生成处理数据,财务部门以这些数据为依据,有效的提高了财务审批的效率,进而提升了财务的管理水平。同时,集中报销系统的实行,对报销资金进行统一的网络支付,对资金实行集中控制,极大的增强了内部控制的力度。
四、结语
集中报销系统的应用实现了财务部门日常单据处理的简捷化、电子化、网络化,减少财务人员简单、低效、繁琐的重复劳动,提高了单据处理效率,提高了员工的满意度;同时降低了单据处理的出错率,提高了单据处理的质量,降低了信息成本。并且,依据现金的系统报销系统,提高了财务管理水平,提高了华北油田企业的社会形象。
参考文献:
篇5
资料与方法
2012年1月-2013年8月收集手术室使用过的止血钳、持针钳等手术器械等200件,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手术器械100件,保证两组手术器械的类型等一般临床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保证组间具有可比性(P>0.051。
方法:①观察组的手术器械的处理统一运送到医院的供应室进行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和发放等一体化的管理。当手术结束后,由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对于使用过的手术器械进行冲洗,将器械卜的血块、黏液等比较明显的污染物清除干净,然后对器械的数量进行清点,同器械配置单相同后放置在密封箱中,然后供应室的专门人员采用密闭式污染物品运输车通过专用的电梯运送到供应室的去污区进行处理,所有使用过的手术器械都必须在1h内进行回收。在供应室中,由经过医院培训的工作人员对手术器械进行清洗、消毒和包装,然后送到供应室中进行对应的灭菌,最后让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将灭菌后的手术器械运送到手术室的无菌物品存放室中。②而对照组的手术器械在手术结束后由手术室准们的护理人员进行清洗、消毒、包装,然后送到供应室进行杀菌处理,最后再由手术室护理人员将手术器械运送到手术室的无菌物品存放室中。对比两组手术器械经过清理后的清洗效果以及灭菌效果。
评价标准:对于手术器械的清洗效果检测:对于清洗后的手术器械进行采样,在无菌环境下,利用蘸过中合剂的消毒棉签对手术器械进行采样,主要采样部位为表面、轴关节以及齿槽等,每1个手术器械就是1个采样单位。如果手术器械的表面光滑没有污点,且关节以及齿部没有血渍,利用白纱布擦拭,纱布没有绣渍,则表示器械为合格;如果器械的表面存在血渍和斑点,利用白纱布擦拭后,发现血渍以及各种污垢等,则表示器械不合格。
灭菌合格率的检测:在器械灭菌后,包装严密,没有湿包现象,利用化学指示胶带检测,变色合格,则表示器械合格;如果包装不严密,存在湿包现象,且化学指示胶带检测变色不合格,则表示器械不合格。
统计学处理:本次试验主要采用SPSS10.O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
结果
两组手术器械清洗效果对比:观察组手术器械清洗的合格率达到99%,而对照组手术器械清洗合格率仅8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两组手术器械灭菌效果对比:观察组手术器械灭菌的合格率达到98%,而对照组手术器械灭菌合格率仅8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讨论
篇6
利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对教务工作人员的培训与激励,实质上就是通过一系列举措,引入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打破原先对于该问题的一些错误的认识,进而利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对相关人员进行选拔、培训和激励的过程,最终达到对于教务工作的团队化建设,全面提高教学管理的水平和工作效率。具体措施如下:
一、对新晋教务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选拔,提高准入门槛。教务工作人员是高校中教师与学生的桥梁,是行政制度和日常教学活动的纽带。一个优秀的教务工作人员除了需要基本的常识性知识外,还需要组织协调能力、优秀的沟通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现代信息技术能力、处理信息能力、制作人才培养方案的能力、甚至是危机处理能力。在选聘之初,除了使用传统的对智力、资质、能力以及兴趣等内容的笔试之外,引入绩效模拟测试(即工作抽样法和评估中心法),基于教务工作人员的工作复杂性和繁琐程度,在面试阶段应引入压力面试的部分,对一些突发状况的应激性反应和处理,如考务工作中的可能出现的突发性状况等。从而对新晋人员进行综合评估,从其中选拔出与实际工作更为相符的人员。
二、对教务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在进行所有培训之前,必须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团队拓展素质训练。打破某一岗位的单一刻板印象。可采用信任背摔、齐眉棍、驿站传书、团越高墙等训练游戏方式,对教务团队的概念模式进行深化。
现代企业培训方式大致可以分为在职培训与脱产培训两种。将这两种培训模式引入对于教务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可以按照以下几种方式来操作:
2.1脱产培训
2.1.1课堂讲演。通过课堂演讲的方式,邀请经验丰富的教学管理人员,对教学管理的流程进行介绍,并传授各岗位的专业技术,人际关系或解决问题技能等知识。
2.1.2视频讲解。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清晰的演示国内外现行先进的教学管理方法,并演示其他培训方法不容易展示的特殊技能。
2.1.3模拟实习。通过实际完成实际或者模拟的工作环节进行实习。方法有:对特定案例(如之前出现过的教学事故案例)进行分析、教务具体工作实习、角色扮演和团队互动等。
2.1.4 入门培训。通过对于特定的一个模拟工作环境下使用与实际工作相同的设备或软件(如教学管理系统软件)来进行工作学习培训。
2.2在职培训
2.2.1 工作轮换。通过内部横向轮换,允许单一岗位教务人员调换到不同的工作岗位,为教务员提供不同工作任务的机会。如一段时间对调教学管理、考务管理、学籍管理等岗位从而进行轮换。
2.2.2实习分派。通过外派学习的方式,利用与其他院校、部门的交流机会,进行业务学习和再学习。
2.2.3继续教育。要求所有在职教务人员进行定期的继续学习,从而形成组织内部的良好学习氛围,带动教务人员内部形成良性互动,终生学习的良好氛围,建立起学习型组织。
三、对教务的日常工作进行标准化操作。对教学管理的日常工作进行分权化管理,充分利用好高职院校的组织架构,合理搭配教务处和二级院系的教学任务分配。真正确立教务处监管、二级院系协同的管理模式,将教学管理工作从平日的复杂工作中解放出来,减少教务工作人员的工作流程和繁琐程度,提高其工作效率。
四、在现有政策条件允许下,尽可能争取针对教务工作人员的职称评定、职务晋升、岗位待遇等福利举措。在建立相对稳定的教务队伍的情况下,对教务人员的工作进行相应的激励。如严格奖惩制度,对违反教学相关制度的行为要严格处理。严肃教学规定的权威性。对教务人员的评价考核体系进行进一步完善,多利用赞赏、升值、成就等激励性因素,合理使用薪金、工作环境等保健性因素,促使教务人员在压力下,自我提升,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管理水平。
五、引入价值导向理念,以教务团队的共同信念和期望模式,尤其是老一批教务工作人员的奉献精神以模板建设起属于“教务人”的组织文化,进一步加强团队的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进一步完善教务这一团队的理念建设。
高职院校教务工作人员的团队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面对目前社会上对于教务工作的误解和忽视,只有经过不断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摸索,真正的做出实效来,才能从根本上扭转高校对此工作忽视的传统观念。为我国职业教育的继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7
1.2用电检查管理子系统的功能
(1)系统辅助制订定期检查工作计划,按实际情况调整,形成用电检查年、季、月工作计划。
(2)高、低压用电检查人员要完成的电力企业日常用电检查工作。
(3)用电检查人员对客户用电工程实施管理。
(4)对事故性停电进行检查处理。
(5)配合相关部门对客户影响电网安全事故进行调查。
(6)对违约用电、窃电进行检查和处理。
1.3电力市场分析预测子系统的功能
(1)系统辅助制订各项工作计划,按实情情况调整,形成年、季、月工作计划。
(2)对负责市场分析、策略研究、市场开发与策划等人员进行管理,并按工作需要授予工作权限。
(3)对市场分析、策略研究形成的管理状态分析、经营业绩分析典型客户动态分析、市场开发分析、策略效益分析以及市场开发工作完成情况分析及工作业绩分析和考核。
(4)进行市场分析预测;市场策略研究和用电产品推广、应用。
1.4营销综合分析及辅助决策子系统的功能
(1)经营业绩分析。
(2)营销工作质量分析。
(3)市场策划。
(4)客户动态分析。
(5)营销效益分析。
1.5电能计量管理子系统功能
在电能计量管理中电能表数量多,基本信息输入量大,生产和管理的两重性,时间性较强,变化性较大。它应具备以下几种功能:
(1)电能计量装置档案的建立与修改。
(2)客户及系统变电站计量点档案的建立与修改。
(3)标准设备和指标仪表的档案建立和修改。
(4)电能计量装置的周期检定计划和定换计划的生成;综合误差的计算和分析;标准设备、试验设备的分类检索、统计和报表的生成。
(5)电能计量管理工作的日常事务处理。
2、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用化
当前,市县供电企业广泛开展了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工作,但是企业之间的应用水平与实用化程度有较大的差异,也带来了营销管理精细化程度的差异。市、县供电企业,要注重营销管理系统的实用化建设,借助系统功能实现客户基础信息的正确建立,业务流程的规范流转,电量、电价、电费的准确核算及计量信息的全方位管理等。
2.1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拓展
信息系统是为营销管理服务的。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不能只是依赖于开发商提供的功能,还要按实际工作需要,针对具体问题,向系统开发商提出应用需求,使系统功能不断优化,更好地为企业营销管理服务。
2.2业务流程办理的监督与制约
在正常条件下,系统开发商要根据营销管理的要求,提供规范的业务办理流程。在具体应用中,可能出现营销管理制度与信息系统管理权限设置不对应,系统权限与密码的管理不规范,业务办理流程未实现制度化,部分岗位系统权限设置过大等原因,带来营销管理的漏洞,为企业经营管理埋下隐患或造成损失。实现业务流程办理的监督与制约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在企业营销管理制度中,明确各类业务的办理岗位、岗位权限、工作流程、办理时流程流转的岗位之间做到相互监督与制约。
(2)具有业务审批权限的岗位原则上不应有业务办理权。
(3)一个岗位只有本岗位的业务办理权限。
(4)建立系统修订日志制度,对每日修订的信息系统基础信息以日志的形式记录,对流程不正常的修订要有日志提示功能。
篇8
一、市场营销管理的主要内容
为了发挥市场营销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需要详细了解市场营销管理的内容,从内容出发,做好市场营销管理工作。市场营销管理主要包括七个方面。第一,在市场营销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抓住机遇,识别市场。由于市场规模有限,同时企业的数量越来越多,企业中的竞争也越来越大,对此,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占据优势,让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占据更多的市场,必须要抓住发展的机遇,对市场进行及时了解。第二,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市场,并将企业市场作为自身开拓发展的主要目标。由于一个公司的精力有限,无法将全部的精力放置在多个业务上,为了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合理分配精力,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适合自身企业特点的市场方面,并将适合自身发展的市场作为开拓发展的重要目标。第三,重视市场需求。由于市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消费者的需求不断发生变化,对企业的产品带来极大的影响,因此需要派遣调查人员对市场的需求进行调查,将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制定发展方案。第四,制定目标。为了能够保障市场营销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需要根据调查的结果制定详细的目标,并且将市场营销管理的目标分解成各种指标数值,以此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第五,设计出最佳产品方案的价格。在市场销售时,价格也是影响产品销售额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让消费者买到最佳的产品,促进企业销售额的增长,需要设计最佳产品方案的价格,更好地保障消费者的权益。第六,组织行动。在制定完一系列市场营销管理工作计划之后,需要保证管理人员将其计划做到落实。第七,对市场营销管理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进行组织控制,并且根据在落实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不断调整机制。
二、当前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市场营销在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发挥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收益,保障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但由于大多数的企业对市场营销的研究程度不足,难以灵活运用市场营销策略,使得市场营销策略的作用无法充分发挥,影响企业销售额。在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工作中,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导致市场营销管理工作的作用无法充分发挥,制约企业的下一步发展,下面对当前企业市场营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营销观念过于落后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营销作用越来越重要,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大经济收益。根据市场营销的内容,可以看出企业为了获得长远的发展,需要做好市场调研工作,了解当前消费者的市场需求,从需求出发,进行产品的销售,因此要将市场作为产品销售的核心,将客户需求作为中心,对市场进行充分的调研,并且将调研结果整合在一起进行全面分析,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同时也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特点,科学合理地安排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对资源进行组织生产,提高生产效率。但是很多企业由于对市场营销的认识不足,没有充分认识到市场营销管理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因此依旧采用先生产、再销售的理念,所销售的产品无法完全的售出,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很多企业为了快速销售产品,会实行零利润甚至亏本销售的方式。为了提高销售收入额,个别企业会降低销售的标准,甚至会向银行借贷,导致大量坏账以及呆帐的发生,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威胁。
(二)缺少高层次的营销人才
市场营销主要是将市场作为导向,并且从外向内逐渐开展业务的工作,做好市场营销管理工作,要求管理人员采用一定的方法及手段吸引顾客的注意力,满足顾客的实际需求。这就要求销售人员具备比较高的知识水平及能力。市场营销属于一门专门营销学问,这就要求复合型的人才,不仅能够灵活的运用销售原理,同时也能熟悉本企业的业务活动,除此之外,具有会计、统计、经济等专业知识,能够在市场调研的过程中抓住市场信息。但该类复合型营销人员人才的数量比较少,难以满足企业对该类人才的需求。
(三)缺少可行的销售战略
市场营销工作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可行的销售战略,提高市场营销工作的效率及质量。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企业并没有制定可行的销售战略,没有抓住市场发展的机遇,不能对市场进行精准的分析及把握,导致对市场的定位认识不足,浪费企业大量的人力、财力及物力。除此之外,由于没有制定可行的销售战略,使企业在市场营销中消耗大量的资金,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提高财务风险的概率。
三、市场营销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一)树立科学的营销观念
企业市场营销是企业经营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要重视市场营销工作,为适应市场发展,根据市场发展的趋势作出发展计划,能够保障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收入。随着计算机及网络的发展,提出绿色营销概念,要求企业在市场营销管理方面具有一定的突破,为了更好地发挥市场营销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要及时地解决销售管理组织结构问题,企业可以借助网络技术成立电子商务部门和销售部门等,将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全面展示给市场,不仅减少销售的成本,同时也能够扩大销售产品的范围,让客户更好了解企业,提高客户满意度。
(二)培养更多专业的营销人员
为了更好发挥市场营销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要注重专业营销人员的培养,要求营销人员具备综合能力,企业需要加大专业人才培养的力度。首先,企业需要向社会公开招聘高层次的销售人员,为了吸引销售人员到企业就业,可以用高薪吸引员工。其次,要求企业对在岗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不仅提高销售人员的销售水平,同时也在培训中逐渐提高销售人员的形象及职业道德水平。最后,相关的业务人员需要自主学习,通过不断学习,逐渐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给企业用户展现更完美的自身形象。通过注重专业人员培养工作为企业的市场营销管理工作的进行提供人力支持,促进企业发展。
(三)制定切实可行的战略目标
制定市场营销战略目标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避免给企业带来过多的经济压力,也避免提高经济风险产生的概率。在制定战略目标时更看重产品的质量及服务,从而获取客户的信任,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为了能够提高市场销售额,促进产品销售,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特点做好市场营销策略工作。通过运用科学合理的营销策略,不仅能够树立企业品牌和企业良好的信誉等良好的企业形象,同时也能扩大企业的销售范围,促进商品的转化,提高企业的价值,从而促进企业发展。
四、结语
在企业经营管理的中,市场营销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通过进行市场营销逐渐扩大企业市场营销的范围,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消费,提高产品的销售额,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收益,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鑫.浅析市场营销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J].新金融世界,2019(11):101-102+104.
[2]李想.市场营销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J].神州(上旬刊),2018(12):291.
[3]李瑾.市场营销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J].今日财富,2019(05):52.
[4]李贝贝.客户关系管理在企业市场营销中的作用[J].纳税,2018(06):96.
篇9
1.电力营销管理体制的改革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体制的改革,供电企业走向市场的步伐逐渐加快,传统的电力营销管理模式以及管理机制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且这种根深蒂固管理思想和管理机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果不能正确的判断供电市场的发展形式,则很容易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失去竞争的优势,并且由于供电企业具业务种类多、专业差别大以及环节多等特点,从而严重制约者企业的发展,所以在电力营销管理工作中合理采用信息技术化技术和数字化技术,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并在电力营销管理中建立规范化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实施减人增效的管理机制,加强信息反馈,从而不断提高电力营销管理以及决策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不断提高供电企业的电力营销的管理水平和电力营销服务的质量,这样才能保证电力营销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2.建立高素质电力营销队伍
随着电力体制的改革,供电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供电企业想要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脱颖而出,必须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在电力营销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水平以及综合能力强的电力营销人员,减少传统的供电企业给员工自身带来的优越感,让每一个员工树立“以客户为理念”的营销观念,这样才能提高供电企业电力营销工作质量,才能不断提高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的管理水平。并且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也应该不断增强员工的风险意识和竞争意识,企业应该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及培训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从而逐渐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真正能够做到驾驭市场,真正提高电力营销工作能力,实现电力营销经营管理目标,从而促进供电企业的发展。
3.加强电力线损管理的力度
在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想要提高电力营销的管理水平,促进电力企业健康发展,首先应该落实电力营销工作的管理制度,在电力营销中充分发挥考核的作用,将供电企业的各个单位以及各个部门的线损管理工作也应该纳入工作计划中,强化对线损管理的工作的考核,还应该不断优化电力企业自动化计量系统,加强过程管理,对于电量的统计采取分区、分线以及分压的统计形式,从而保证变电站的母线电量的平衡,在电力企业企业中,为了保证用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应该加大对变电站的无功补偿色设备的投入,更新变压器,对监督和管理岗位的人人员实施相互管理,相互牵制的机制,从而加强对线损管理的重视。最后还应该在供电企业实施问责制度,制定线损标准管理,严格落实线损管理的手段和考核指标,通过不断加强电力线损的管理,而不断提高供电企业的产品的质量和电力营销服务的质量,从而获得广大用电客户的满意,以不断提高营销量,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
4.完善技术支持系统
(1)在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部门建立客户服务计算机管理系统,并将计算机管理系统逐渐覆盖整个营业区,面向所有客户并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处理功能,实行网络以及电网等电力服务,还应该逐渐开发或者引进全新的数字信息支持系统,提供紧急服务、报装接电、日常营业以及投诉举报等功能,从而实现对电力市场营销全方位全过程的计算机网络化控制欲管理。
篇10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与此同时,市场调研作为企业营销管理的重要手段,也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其应用范围也得到了不断扩展。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企业只有通过市场调研,充分掌握市场信息,才能适应这个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环境。因此,如何正确利用市场调研,提升产品营销管理工作质量,并将其应用到企业实践生产过程中,已成为现阶段研究的重点与热点。本文以笔者参与的一次市场调研工作为出发点,对市场调研在民爆产品营销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1市场调研对产品营销项目管理的重要性
对于市场调研工作而言,具有三种基本功能,即为描述、诊断与预测。描述功能是指收集与行业发展状况相关的材料并进行事实陈述,如描述民爆行业的历史销售趋势是什么?客户对某种民爆产品持有什么态度?第二种功能是诊断功能,是指对相关信息或活动的解释,如更换民爆产品包装会对产品销售产生怎样的影响?最后一个功能是预测功能,即对行业形势或产品销售情况的预测,如下一季度民爆产品的销售量是多少?市场需求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在此,笔者将市场调研对产品营销管理的重要作用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1有助于增强管理者对市场状况的了解,充分发现和利用市场商机
市场由供需双方的供需关系组成,二者彼此为对方提供市场。在商品日益丰富的形势下,产品供应商会面临着资金竞争、品质竞争、服务竞争以及人才竞争等不同形式的竞争,而消费者也会在这个庞大的商品体系中做出必然的选择。在这种形势下,谁能赢得消费者的信赖,谁就会赢得占有市场的机会,反之就可能面临着被淘汰的命运。因此,生存危机是每一个产品供应商所应考虑的问题。然而,挑战与机遇并存,谁能把握机遇,及时了解市场情况,就能够获得增加市场占有率的机会。
对于一位产品销售的管理人员而言,市场调查是很好地了解市场的表现形式,通过这种形式能获得真实的客户对于产品使用的反馈信息,对于进一步销售策略的制定以及对产品的调整等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2有助于产品销售管理者制定正确的营销策略
在现代化的市场营销中,企业管理者对影响产品销售情况因素的了解程度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经营效益。主动的营销管理意味着主动对营销策略进行调整,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与竞争环境。对于被动的营销管理方式而言,是指当对造成企业发生重大变化的因素产生时,才对营销策略做出调整。市场调研工作在主动式的营销管理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管理者不仅应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寻找新的机遇,还应以市场调研的形式为企业制定长期营销策略提供有力参考。同时,市场调研工作的开展能够通过对外部变化信息的采集与分析处理,作为企业的信息资源来引导营销工作的开展。因此,一个好的营销策略是基于市场调研基础之上的,它有利于企业市场占有率的增加与灵活营销策略的制定与实施。
13有助于企业新产品的开发,开拓新的市场
任何一个企业的产品都不可能在市场上永远保持较高的占有率,企业要想获得长足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不断开发新的产品。市场调研作为产品开发的信息依据,在新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市场调查,能准确、及时掌握用户对产品的要求与需求,然后根据这些信息进行新产品的开发,如原有的纸壳火雷管、纸壳电雷管类的产品随行业要求已经淘汰,而市场的发展需求是金属管壳类的民爆产品及高新技术的电子雷管,所以我们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及行业的要求进行新产品的开发,否则企业将被市场无情淘汰。因此,适时对市场进行调研为产品的研发提供准确信息导向。
14有助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有利地位
在市场环境中,生产紧随市场的情况比较普遍,但生产也可以推广需求,即引导市场在对产品有了充分的认识之后,对产品认可并购买,比如:具有高端技术民爆产品之一的电子雷管。而这种推广一旦成功,企业便能够及时进入该产品的销售领域,并在市场份额上占有绝对优势,然而强制需求的成功与否建立在市场调研工作的开展状况之上。因此,市场调研作为获取、分析市场情报的一个重要手段,是企业产品营销管理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长足发展。
2市场调研活动的具体开展步骤
根据笔者对市场调研工作的深入了解,考虑到是否能将市场调研新理论与新方法有效应用到企业产品营销管理活动中去。
21市场调研的组织问题
就现阶段的市场调研组织工作而言,经常会遇到降低成本、权利分散、提高效率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要求我们在市场调研工作开展过程中,必须加强思考,以有效实现产品营销管理的创新。
22市场调研工作应符合产品推广的特点
在市场调研过程中,首先应制订明确的目标,以获取正确的调研结果来引导正确产品营销策略的制定。因此,市场调研目标的确定是整个实践工作的重点。如笔者在开展市场调研工作之前,就确立了明确的调研目标,即客户对企业生产的民爆产品的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作出整体评价,并对一些区域的综合营销环境进行充分了解,对民爆产品营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其次,因调研对象、调研区域等因素的不同,每一项市场调研工作都有着其独特的性质。最后,市场调研工作应在有限的时间与资源条件下进行。根据提前制订的调研计划进行调研进度的安排,直至调研任务完成。
3市场调研在产品营销管理中的实际应用
对于市场调研在产品营销管理中的实际应用而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是思想上的转变,将市场调研思想引入到产品营销管理工作中去,使得市场调研工作能够贯穿整个过程中;二是市场调研方法的确立,针对调研对象、调研区域特征等因素的不同,将不同种类的市场调研方法运用到产品营销管理工作过程中去,使得管理工作能够有的放矢;三是市场调研工作的具体实践,应确保市场调研理念、理论方法、管理模式等在产品营销项目管理工作过程中得到充分利用。
如对于笔者本次的市场调研工作而言,市场调研工作计划安排较紧,对工作的具体开展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在这种形势下,笔者注重对新型市场调研方法与理论的学习,通过有效的计划与组织完成了这样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项目。
市场调研工作是一项系统的任务,它由不同的要素组成。为此,应认真挖掘调研工作内部各因素与外部因素之间的联系,将市场调研工作看成一个统一的系统,在具体的工作开展过程中对这个系统进行层层分解,最后再将其综合成一个最终的目标,从而得到调研项目的正确结果。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认识到市场调研工作是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过程,注重部分对于整体的重要性,并强调各分解单元的工作对整体项目管理所有可能造成的影响。
4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市场调研工作在产品营销管理中应用的分析,初步证实了市场调研工作在产品营销管理中的重要性。为此,在今后的市场调研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在充分了解产品需求的同时,加强对影响市场调研工作因素的研究与分析,并对市场调研情况进行重点分析,以为企业产品营销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夏维力,姜继娇项目管理在组织市场调研中的应用初探[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2(1):21-24
篇11
在市公司营销专业管理体系建设总体要求下,全面开展营销专业管理体系建设,以客户和市场为中心,变革组织架构,优化营销业务管理模式,加强营销集约化业务管控,将营销专业管理及营销业务应用系统全面与市公司接轨,推行供电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实行城乡各项营销工作同计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努力提升客户服务水平,形成城乡供电服务一体化格局。
(二)工作目标
以客户和市场为中心,建成“客户导向型、业务集约化、管理专业化、机构扁平化、服务一体化、市县协同化”的“一型五化”大营销体系,推进“一口对外”的高效协同服务机制建设。
通过实施营销专业管理体系建设工作,规范县供电公司营销机构设置、明确职责划分、统一业务办理流程,切实解决县供电公司管理基础相对薄弱、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相对较低等客观问题,为将来和市公司业务全面对接融合打下坚实基础。
二、营销管理现状分析
1.概况:营销管理组织现有营销部、客户服务中心、计量中心,现有5个供电所,各个供电所设置1个营销班,服务客户37349户,担负着4个乡、2个镇、3个街道办所辖行政区域及安西县部分地区的营销业务和客户服务,年售电量1.87亿千瓦时。SG186农电营销业务应用系统从2013年8月开始在平川正式上线营运,在5个供电所全面覆盖。
2.营销部:负责国家、行业和上级供用电方针、政策、法规、营销管理制度和标准在公司的贯彻执行。负责营销规章制度、管理办法、管理标准实施细则制(修)订和贯彻执行。负责公司各项营销工作计划(包括校表计划)、各种营销工作措施制订和督促实施。负责公司营销指标测算和工作任务筹划及组织实施。负责线损管理工作。负责抄核收管理工作。负责业扩报装、供用电合同、用电检查、安全用电知识宣传普及管理工作,组织违章用电和窃电查处工作。负责组织标准化供电所和营业示范窗口创建工作。负责行风和优质服务工作,售电市场调研、分析和预测。
客户服务中心:负责24小时电话受理客户故障报修、投诉举报和咨询、查询、建议等业务。负责用电客户与各相关业务部门的联系、沟通和协调等工作。负责催办发往各部门的业务工单,监督其服务质量,并提出考核依据和意见。负责95598客户回访工作。负责95598业务受理情况月度审查和各类报表数据及时性、准确性检查。负责对抢修人员能否按承诺时限到达现场进行监督。
计量中心:负责国家计量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行业有关管理规定在公司供电区域内贯彻执行。负责组织实施和督促(供电所)落实校表计划。负责关口计量装置和高供高计用电客户计量装置的配置、安装和维护管理工作。负责电能计量装置检校(包括现场校验)工作。参与农网和业扩工程供电方案中电能计量方式确定和方案设计审定。负责对有争议的电能计量装置进行技术检定。负责及时处理计量故障和计量差错。
供电所:负责10kv及低压配电台区线损、售电量、售电均价、电费回收、优质服务管理。负责低压客户业扩报装及供用电合同管理。负责营业厅的日常服务和管理工作。负责严格执行电价政策、电费核算、发行、账务处理、电费催收、欠费风险预控。负责对抄表数据进行审核和现场核查。负责辖区内客户的用电检查、窃电和违约用电现场稽查、客户用电安全服务工作。负责高危和重要客户管理。负责高低压客户计量装置的管理,处理高供低计及低压客户计量故障。负责辖区内低压集抄、卡式表等智能表建设的的具体实施和运行维护。负责故障报修管理,接受处理客服“95598”工单。
4.差异分析
目前,营销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一是业务职责与直供县公司不统一,特别是营销新型业务还未全部覆盖到,营销管理工作与直供公司管理工作没有接轨。二是各个供电所内部工作分工差异较大。三是组织机构不统一,营销部未设置专业化班组,电费核算业务没有集中。四是营销管理制度未形成体系,缺乏统一的管理制度和标准。五是乡镇供电所虽进行了营配分离,但业务方面存在柔性管理,营销人员有时兼职工程施工等工作,与上级公司专业化管理要求存在差异。六是智能采集覆盖率低,仅为26%,与市公司存在很大差距,74%的表计靠人工抄表,目前,由于电能表计产权归属客户,电能采集集中抄表工作停滞不前,营销自动化水平较低。
三、工作机构
为确保工作规范、有序推进,成立营销专业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小组。
组 长:经理
副组长:副经理
成 员:各部门负责人
主要职责:落实市公司领导小组决策,解决营销专业管理体系建设中的重大事项;负责营销专业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的总体协调;制定营销专业管理体系建设操作方案;组织、指导和检查营销专业管理体系建设工作。
四、工作方案
根据省、市公司关于营销专业管理体系建设的工作要求,县供电公司设立营销部、乡镇供电所管理部、客户服务中心,营销部与乡镇供电所管理部、客户服务中心合署,营销部内设4个班组即综合室、电费核算及账务班、高压用电检查班、计量班;根据营业区域和用户分布情况设置供电所1、供电所2、供电所3、供电所4、供电所5共计5个供电所,各供电所统一设综合组、营业组、配电组。
(一)营销部(乡镇供电所管理部、客户服务中心)组建方案
1.组织架构
设立营销部,营销部与乡镇供电所管理部、客户服务中心合署,具有职能管理和实施主体双重职责。
营销部(乡镇供电所管理部、客户服务中心)内设机构分别为综合室、电费核算及账务班、高压用电检查班、计量班,下设供电所1、供电所2、供电所3、供电所4、供电所5共计5个供电所。
2.工作职责
营销部(乡镇供电所管理部、客户服务中心):负责营销项目管理、营销分析与营销综合计划、安全与培训;营业管理、电费电价、线损管理、电能计量、用电信息采集、优质服务、营销全业务风险管控和现场稽查、用电检查和反窃电;市场与需求侧管理、市场分析预测、市场开拓、有序用电方案编制与执行检查、能效管理;负责95598非抢修类工单接收、派发、督办、回复;负责95598非抢修类和抢修类工单督办与考核;负责所辖全部客户电费核算、发行、账务处理管理,电价政策执行管理;负责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建设和运营,智能小区与光纤入户建设、运营和应用推广;负责辖区内分布式电源管理、接入方案审批及微网管理;负责辖区内10-35千伏高压客户(含高供低计)业扩报装、合同审查、10-35千伏高压客户(高供高计)用电检查类业务具体执行;负责0.4千伏客户供电方案制定审批;负责辖区内电能表、低压互感器和用电信息采集设备的故障、异常或客户申诉计量器具的检验(检测)、技术分析等;负责辖区10-35千伏高压客户(含高供低计)、内部考核电能计量装置和用电信息采集装置投运前管理及装拆、周期轮换、故障处理、现场检验(检测);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运维;二级表库管理;通过技术支持系统执行有序用电方案;负责本专业电力设施保护和消防管理;负责乡镇供电所营销业务管理。
综合室:负责营销分析与综合计划管理、营销项目管理、营销安全管理、营销业务系统管理、营销业务质量管理、现场稽查管理等工作。负责本专业电力设施保护和消防管理;负责行政、党群、后勤等综合事务管理。负责营业、抄表、计量业务的技术协调管理,负责线损管理。负责市场、用电检查业务的技术协调管理,接受并反馈95598下发的非抢修类工单。具体负责辖区内10-35千伏高压客户(含高供低计)业扩报装,0.4千伏及以上客户供电方案审批,用电客户分布式能源接入方案审核等。
电费核算及账务班:负责所辖全部客户的电费核算和发行;负责对抄表数据进行审核;负责审核客户执行的电价标准;对客户的退补电量、电费进行审核、确认;进行电费托收单的制作;负责对自动化抄表情况进行监督;负责集中处理政策性电费退补;负责统计和编制应收类电费报表。负责统计和编制实收类电费报表;配合财务部门核对供电所和客户的电费资金到账情况,负责营销电费销账、账项核对工作;配合财务部们进行电费票据管理、财务凭证管理、账龄及呆坏账管理工作。
高压用电检查班:负责10-35千伏高压客户业务受理、资料管理;收取业务费用。负责辖区短期电力市场分析与预测、市场开拓与电力需求侧管理示范项目推广、有序用电方案编制、执行与效果分析、能效管理项目实施、建设与运营。负责智能充换电设施、智能小区及光纤到户建设、运营管理和推广工作;配合相关部门开展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的宣传工作。负责辖区内10-35千伏(高供高计)高压客户用电检查类业务执行,负责日常用电检查、合同管理、反窃电、客户端保电、安全用电管理等;参与高压客户业扩报装,配合高压客户电费催收工作。
计量班:负责10-35千伏高压客户(含高供低计)、内部考核电能计量装置和用电信息采集装置投运前管理及装拆、周期轮换、故障处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运维,远程抄表数据巡查;参与计量故障异常的调查处理;负责计量点改造工程的实施;负责所辖表计故障的事后加封及电量电费追补工作。负责辖区内电能表、低压互感器和用电信息采集设备的故障、异常或客户申诉计量器具的检验(检测)比对、技术分析等;负责10-35千伏(含高供低计)客户、关口(含内部考核)电能计量装置现场检验(检测);负责计量设备的领用、回收、报废及计量库房管理;负责计量相关印证管理。待计量检定业务向上集约后,不再承担相应职责。
篇12
职代会是职工参与管理企业的有效形式,两级职代会上行成的决议,代表了集团公司及我XX农电公司全体职工的意志,是对公司2015年工作的结论性评定和对2016年企业发展目标、管理方法的科学选择与安排,是指导企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于今年年初召开的两级职代会精神,公司积极印发相关资料组织学习,对各支部学习贯彻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各单位对两级职代会精神的学习贯彻十分重视,并紧密围绕职代会议的主要精神内容,对我公司第一季度的具体工作展开了全面的安排和部署,并展开了具体的落实工作。
二、分析工作开展问题情况
目前,我XX供电企业正处于农网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时期,在农网的市场营销上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着我公司电力营销的发展。主要问题有:
1、企业员工竞争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
目前在我企业的营销过程中存在有部分员工竞争意识不强的现象,由于部分员工的竞争意识淡薄造成了营销供电服务质量差,无法适应如今农电需求的增加,制约了我企业农电营销市场的进一步拓展。此外,我企业部分人员的营销观念仍停留在对执行工作的浅层认识上,责任心和事业心都较为欠缺,缺乏主动的服务意识,导致较低的服务水平难以满足人民高质量的服务需求。
2、营销系统与管理流程不完善。
目前我农电企业的营销体系和模式还停留在传统的保留住客户的阶段,公司整体营销力量薄弱,营销人员占总职工人数的比例太低。在营销管理流程方面,我企业还的管理模式还不够完整,缺乏科学性和多元化,对企业内部还缺乏有效的激励考核机制,缺乏完整的目标体系和超前控制的战略意识,部分管理制度条例还存在落差。此外,我企业还缺乏专职营销调研、策划人员,整体缺乏一支优秀的、高素质的营销队伍,对用电市场及用户消费需求、心理预期、用电潜力分析不够,无法有针对性地开展电力营销,难以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
3、企业基层执行力度弱,落实工作不及时。
在第一季度的工作开展过程之中,我企业基层部门的执行力度不够及时,执行工作绩效难以达到目标。对于我企业的新出政策,以及新制定的各项工作计划,基层部门很难第一手掌握,这造成了我企业的营销工作收到了延缓,此外基层部门对于新的工作计划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在实际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有些盲目杂乱,这导致了基层执行工作过程之中力度弱化。
三、针对问题提出改善措施
针对我企业目前存在的各项相关问题,我部门对此做出了一系列的分析与研究,并对此做出了如下的改善措施思路。
1、更新观念,积极培育市场意识,提高员工竞争意识。
面对我企业员工竞争意识薄弱,责任心不强的状况。应首先树立员工的效益观念,将员工的工作绩效与奖惩制度挂钩,制定出一系列的绩效惩奖机制,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激情。此外,我公司还应定期开展员工技能与素质培训活动,积极鼓励员工提高服务意识,增强企业工作绩效与员工责任意识,建立一支服务意识强,业务水平高的营销团队。
2、完善营销体系,整核管理机制。
我企业应建立和完善包含有现代化和科学化的营销管理系统。加大科技投入,建立以网络信息王志成的管理体系,形成管理、控制、监督为一体的营销信息管理系统。此外,我企业还应设定专门的营销调研与策划团队,为企业的市场开发作出有力的研究与计划制定。增强我企业的市场开拓与效益提升。
3、增强基层执行力,提前规划基层工作
对于各个基层部门,我公司要制定出一系列的工作执行要求准则,具体规定工作执行时间,目标计划效益达标百分点等,制定出一系列的完备可行的农电营销管理工作制度。通过链式管理,加强各部门之间的监督考核,保证各个营销环节都能够及时得到开展。在每次制定新计划前,我企业都应提前要求各部门做好执行准备。要求办公室人员第一时间做到上传下达,以保证营销的实际执行力度。
篇13
西方人提出,人类最早的潜意识的项目管理起源于中国的长城和埃及的金字塔。但截至到20世纪初,项目管理仍未形成科学的管理方法,也没有明确的操作技术标准。人们在进行项目管理时仅是凭借个人的经验和直觉。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由于战争的需要,大量技术复杂、耗资巨大、而时间又很紧迫的工作接踵而至,这才迫使人们开始关注如何在工作中应用项目管理方法以提高效率。“项目管理”术语由此开始被人们所认识。
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体系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的项目管理起步比较晚。尽管项目管理在我国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我国已经有相关法律、规章,但仍没有一个在项目管理专业和行业范围的指导性实施准则(美国的CPSCSC)。同时,“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随处可见。目前,我国项目管理人才培养和资质认定工作多偏重于设计、施工、监理方面,对业主项目管理人员的培训、考核和资质认定工作相对薄弱。所有这些都铸就了我国项目管理人员素质的不适应。
二、项目管理对营销的促进作用
本质上来说,项目就是为达到特定的目标而进行的组织活动。在技术的意义上,项目可以定义为一系列相关的工作或任务,这些工作或任务通常会有一些主要的产出,同时也需要一段时间去完成。项目管理则可定义为计划、组织和控制资源(人员、设备和物料),使其满足项目的技术、成本和时间方面的要求。
企业确定了目标市场以后,必须运用一切能够运用的资源去占领它。营销的策略(4P)是就是为了实现企业营销目标,如阶段性的利润计划、目标市场的销售额及市场占有率等。然而在实际的营销管理过程中,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的管理和日常运营缺乏一个有效的管理思想,面对各种突发事件,营销部门总是单独的处理,缺乏一个整体的团队合作。因此,我们可以将整个营销管理过程项目化或者将营销活动项目化,使管理工作具体化和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从而达到营销的目的。
在项目管理的发展过程中,传统的项目管理仅仅专注于项目的执行,而目前项目管理正经历着巨大的变革。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企业需要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使企业各个职能部门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市场目标。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项目化管理或者说项目管理的思想对营销活动的重要的促进作用,在营销活动中进行项目化管理可以使营销部门更好的与其他部门合作,实现企业目标。
三、项目化管理在营销中的应用
在营销管理中,除了日常的管理活动外,也大量存在着促销、市场调研、产品开发与推广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需要营销部门的努力,也需要其他职能部门的配合。同时这是在一定资源条件下,为了特定目标进行的活动。应用项目化的管理可以使得这些活动更好的达到目标。
1.确定营销项目目标
一个营销活动的目的是什么? 这次活动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每个项目,不管大小,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可以是一个战略目标或者一个阶段性目标,甚至是一个具体的指标。一个明确的目标对于项目的实施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项目的管理就是为了在有限的资源配置下达到目标,只有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项目的管理才能有的放矢。
2.项目前期调查
对目标有了清晰认识之后,对目标市场和竞争状况需要进行详尽的调研。调研的数据和信息的需求包括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缺一不可。主要数据采集包括宏观和微观的环境分析、行业供求状况、行业竞争状况等方面。
3.项目需求分析
项目的需求分析由参与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与营销项目的项目经理、总体架构设计师、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熟悉业务流程的关键业务员来完成,有时一些简单的营销项目也可直接有营销主管和项目经理共同完成。项目需求分析主要是确定项目的资源与各部门之间的职责范围、项目将采取的策略。
4.项目团队的成立
成立项目团队要根据从项目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项目同其他部门的联系和项目人员的要求这两方面。项目在一定的环境下必然与其他部门发生各种联系。从项目管理的角度来说,成立项目团队时就要充分考虑与其他部门的关系,吸收各部门的人,成立跨部门的项目团队,方便与各部门的沟通。对项目人员的要求主要就包括年龄、性格、专业水平、工作能力、责任心等。
5.任务分解与工作计划
在这个阶段,需将工作分解到具体的工作单元。针对每个工作任务,科学估计出完成时间、所需资源(资金、设备、设施、人员等) ,并落实任务到具体跟进人员。另外,此阶段关系到企业各个职能部门的团队协作,所以整个工作都必须有各相关部门的参与,以保证工作计划的可操作性。
6.项目调整与风险管理
对于营销项目的进程管理,应对分解的工作任务和具体任务的跟进人进行严格的时间监控,以提高管理的透明度和提升工作效率。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具有各种不可控制因素,因此要对项目进度经常加以调整。但调整必须遵循的一个原则就是不能破坏项目的周期和质量。
市场情况瞬息万变,市场行为风险必然存在,所以有必要对潜在的风险进行管理。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对进程须按合理的时间区间进行回顾,对工作绩效和市场表现按照项目预期进行对照,如果发现偏差,就要采取必要的调整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