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文化经济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文化经济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文化经济

篇1

21世纪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旅游业已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并显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进入新世纪以后怎样使旅游业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具有的多重积极功能得以充分发挥,使中国旅游业将以更加成熟的姿态进入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并进一步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是旅游界共商的主要话题。我们必须首先找准21世纪旅游业目标定位,笔者认为,21世纪旅游业经济学定位是体验经济、协同经济、循环经济的基础之上,进一步阐述21世纪旅游业经济学目标定位是知识经济、文化经济、创意经济。

一、21世纪旅游业是知识经济

知识经济是个新名词,1997年后越来越多地被国人所熟悉和引用。我们知道21世纪的经济是世界经济一体化条件下的经济,是以知识决策为导向的经济。因此,知识经济简单地概括为以知识决策为导向的经济。

1.从OECD对知识经济的定义看,旅游经济是知识经济的固有成分

知识经济的悄然兴起,可以说是一场无声的革命,对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对现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正在和将要产生重大的影响。当然,对于旅游业来说也不例外,国家统计局普查中心《中国与发达国家知识经济发展比较分析》指出:

所谓知识经济,按照OECD(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定义,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这里所说的知识包括人类迄今为止所创造的所有知识,其中科学技术、管理和行为科学的知识是最重要的部分。归纳起来知识可分为四类:一是知道是什么(Know-what),即关于事实方面的知识;二是知道为什么(Know-why),即关于自然科学原理和客观规律方面的知识;三是知道怎么做(Know-how),即所具有的技术和操作能力,包括技术、技能、技巧和诀窍等;四是知道谁有知识(Know-who),即能够及时有效地利用有关专家的知识。按照这一定义,OECD组织依据《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第三版),提出了知识经济产业即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The knowledge-based industry,简称KBE)的产业标准,具体如下(见表1)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旅游业是典型的服务业,按照OECD知识经济的产业标准推断21世纪旅游业必将是知识经济。

2.从21世纪旅游创意、目的、规划、策划、开发上看,必须以知识作背景和支点

在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作为一种独特而无限的资源将成为旅游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知识,包括文化、信息、科学等“软”资源越来越成为旅游经济增长、结构演进的引擎,旅游实物资源、旅游资本等硬资源的流动、重组会变得更加快速和频繁,旅游经济中各种地域、政策、组织壁垒将不断减少,人们可以在更大的空间地域范围自由地筹措、配置各种旅游资源。知识经济时代的旅游企业竞争,将是围绕争夺高智商头脑、高知识人才的激烈角逐。旅游企业资源排序无疑将把稀缺的具有创新意识的高智商头脑资源放在第一位。旅游企业经济的增长将从依靠资本的积累转向知识的积累和更新,知识的全方位管理与创新将成为旅游企业旅游创意、规划、策划、开发致胜的法宝。

21世纪旅游业无论从旅游的创意、旅游的目的,还是从旅游的规划、策划和开发上都体现了知识经济的内在性。体现了旅游创意中知识与旅游、知识与经济的绝佳配对。

二、21世纪旅游业是文化经济

1.21世纪文化产业本身成为了旅游产品和服务项目

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新兴产业,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产业都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自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战略目标以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纷纷制订“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文化产业也因此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在这种大背景下,积极研究、培育和发展我国文化产业,并使其尽快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特别现实的意义。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由于文化在产业经济中的经济附加值不断提高,世界范围内人们开始从资源的角度来重新认识文化的价值,对发展文化产业的认识也有了跨时代的飞跃。文化与城市发展和旅游开发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化资源的开发在其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历史文化是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的核心资源和基础,也是城市发展,尤其是旅游文化产业成功的深层因素。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文化名城,并没有首都或中心城市的显要地位,但是仍然利用自己某些特有的因素来塑造一个整体的城市文化形象,拓展出一个独具特色的品牌。文化产业将达到鼎盛时期。

2004年,国家统计局为规范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工作,出台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标准,为社会发展指标中的文化指标提供了统一、规范的范围和口径。2005年,国家统计局进一步研究与其他几个部委联合完成了《文化及相关产业指标体系框架》的制定,将“文化产业”这一概念定义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

文化及相关产业涉及的范围包括:提供文化产品、文化传播服务和文化休闲娱乐活动有直接关联的用品、设备的生产和销售活动以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活动,具体可划分为“核心层”、“层”和“相关层”三个层次和九个大类。以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为主的行业为文化产业核心层,以网络、旅游、休闲娱乐、经纪、广告会展等为主的新兴文化服务业为文化产业层,以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生产和销售为主的行业为文化产业相关层。

无论从文化产业的核心层,还是从文化产业的层、相关层,都能够找到21世纪旅游业所依赖的痕迹。有的甚至成为旅游产品和服务项目。

2.21世纪旅游资源潜力的深度挖掘需要文化作灵魂

文化在旅游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全球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来看,进入21世纪以来,旅游目的地之间、旅游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上升为文化的竞争。文化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概念,它既包括了历史遗留下来的传统、艺术、文字,更体现在现代人的生活、生产、生存之中;既包括固化的部分,也具有活的载体。谁能够从现代人的需求出发,充分利用本地的文化特色,结合现代化的表现手段,谁就能够赢得市场的青睐。因此,发展旅游需要从文化这个内涵丰富、古今兼容、动静结合的宝库中寻找能够吸引现代旅游者的要素,在本地区的文化资源中选择那些能吸引人的眼球的要素,开发能让他们有说头、有听头、有看头、有玩头的旅游产品,提供能让他们有独特体验、有新鲜感受、有无尽回味的旅游服务。

进入21世纪,文化旅游已不仅仅是一种理念、认知、目的,而是一种方法、手段和创意,对于很多文化型的旅游目的地来说,经常面临的一个问题是景点景区分散,没有形成一个主题。大量的旅游景点犹如散落的珠子,缺乏一根主线将其串起来;分散的旅游资源犹如散兵游勇,缺乏一个灵魂将其统领起来。因此,有必要用文化这根主线来统领其旅游的整体发展。所谓文化主线,就是旅游发展的灵魂,用来统一其旅游产品、要素,以此作为未来旅游产品设计、产业布局、目标市场定位、市场营销等各项工作的指针。

3.21世纪文化所衍生的具体的旅游产品形式更为明显

21世纪的旅游业目标定位之一是文化旅游,文化旅游可定义为:通过旅游实现感知、了解、体察人类文化具体内容之目的的行为过程。由此定义可衍生出旅游经营者的旅游产品创意和旅游者由于对文化认知的期望所采纳的旅游方法这两个方面,文化旅游不是一个独立的旅游产品,而是一种观念意识反映,是旅游经营者设计旅游产品时的一种创意思维,是旅游者从事旅游活动的一种方法。我们开展文化旅游的目的在于为旅游者提供富含文化特色的观光、度假、商务等形式的旅游产品服务,使旅游者以文化审美、文化鉴赏的心理去从事旅游活动,从而获得一次更有意义的旅游经历。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旅游质量,增强旅游对旅游者的效用,而且有利于旅游业界形成一类以强化文化感受为特征的产品设计思路,从产品创意、设计到导游功能及其业务素质要求等方面形成一个以文化意识为基础的实践操作体系。

21世纪文化旅游的需求趋势更为明显,根据国家旅游局对美、日、英、法、德五国访华动机的综合调查表明,排在第一位的是为了了解当地民众的生活文化,占100%;第二位的是了解历史文化,占80%;第三位的是游览自然风光,只占40%。(见表2)各国去欧洲的旅游者中,65%是进行文化旅游。民族文化旅游也因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特有的文化氛围而受到广大旅游者的青睐。

文化旅游是现代旅游的发展趋势。文化旅游是在观光旅游的基础上, 去体验社会风俗, 感悟历史痕迹, 追寻文化时尚的深层次旅游。它以多样的形式、深刻的内涵而表现出强大的魅力和旺盛的生命力, 逐渐取代自然观光旅游而成为世界旅游业发展的新潮流。当前,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兴起, 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文化旅游正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据专家调查, 英、美、日、德、法、澳等国的旅游者无一例外地“把与当地人交往, 了解当地文化和生活方式”作为出境旅游的三大动机之一。有资料表明, 在欧洲各国的入境旅游者当中, 65%的人是进行文化旅游,在美国人中, 27%的人每年要花数十亿美元在文化旅游上。而日本人来华旅游的兴趣分类大体是: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古迹的占49%;体察民俗风情的占22%;观赏文艺美术的占7%;品尝风味佳肴的占17.5%;其他占4.5%。(见表3)可见, 吸引国际游客的主要是中国独特的文化魅力。

从1992年开始,国家旅游局每年都组织专家研究推出一个特色鲜明的主题旅游年,全国各地根据国家旅游局提出的主题,组织和营销本地个性鲜明、特色突出的旅游产品,其中大部分主题年的主打旅游产品都体现了中国民族文化的特色和彰显了民族文化的魅力,如“94’中国文物古迹游”、“95’中国民俗风情游”、“94’中国文物古迹游”、“2002中国民间艺术古迹游”、“2004中国百姓生活游”、“2005红色旅游”、“2006中国乡村游”,都是以中国的民族文化为依托和载体的,中国在21世纪的旅游也必须要打文化品牌才能实现世界旅游强国的伟大目标。

因此,21世纪旅游业经济学定位是文化经济。如下图:

三、21世纪旅游业是创意经济

创意经济(Creative Economy)是一种在全球化的消费社会的背景中发展起来的,推崇创新、个人创造力、技巧及才华,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的新兴的理念、思潮和经济实践,是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它包含广告、建筑、艺术和文物交易、工艺品、设计、时装设计、电影、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电视广播等。创意为王,表明当代文化产业不同于过去物体或物质产业的产业形态,而更注重精神和文化的创新,并将这种创新视为产业发展的动力与核心。

在二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旅游业竞争经历了从资源竞争到产品竞争、产业竞争再到目的地竞争的发展阶段,与此相应,人们对地区旅游竞争的认识经历了以上四个阶段的变化。

在我国旅游发展之初,旅游业的竞争主要表现为资源竞争。一个地区、城市旅游资源禀赋(包括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垄断性、丰富程度、结构组合等)构成其旅游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而我国以大力发展入境旅游作为旅游业成长的切入点,而对于广大海外游客而言,中国5 000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对他们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因此,当时的资源竞争更多地侧重于人文旅游资源方面。例如,西安等一批资源型城市,其旅游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其具有较高垄断性和知名度的旅游资源。在这个阶段,大部分地区发展旅游的关注点集中在寻找、发现本地区的名胜古迹、历史遗存、文物资源,认为拥有了这些资源,就拥有了发展旅游的绝对优势。

第二个阶段是产品竞争阶段,即主要依靠几个影响大、知名度高的旅游产品(或旅游景点)来吸引旅游者,地区间的旅游竞争主要体现为产品类型、市场知名度的竞争。在此阶段,人们认识到旅游资源只是构成旅游产品的“毛坯”、原材料,旅游者购买、消费的是旅游产品。因此,对于那些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地区而言,要将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需要经过一个挖掘、策划、开发、展示、包装的过程;即使不具备传统旅游资源的地区,也能够通过开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例如,深圳等一批市场型城市,其旅游得以快速崛起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其具有市场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在此阶段,一个地区发展旅游的主要关注点在于进行产品开发。

第三个阶段为产业竞争阶段,即依靠旅行社、饭店、旅游交通、旅游购物等与景点开发所形成的产业优势进行竞争。地区间的竞争除了旅游产品(景点)本身的竞争以外,也体现在食宿、服务、交通等方面,也就是所谓的旅游“六要素”――食、住、行、游、购、娱――的竞争。在此阶段,地区旅游发展的主要关注点在于构造完善的产业供给体系。

篇2

齐家文化是继马家窑文化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文化类型,因1924年首先在甘肃广河县齐家坪发现而得名。根据考古资料显于,齐家文化的分布范围比黄河上游其他远古文化都要广泛,它东起泾水、渭河流域,西到湟水流域,南抵白龙江流域,北入阿拉善左旗附近,①横跨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四个省区。齐家文化的年代,根据考古地层叠压关系,证实其相对年代晚于马家窑文化约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依地区的不同和文化内涵的特点,齐家文化至少可分为三个地区,即甘肃东部地区、甘肃中部地区、甘肃西部和青海地区。迄今为止,考古工作者已发现齐家文化的遗址和墓葬共350多处,挖掘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铜器等各类文物。经过发掘的主要遗址和墓葬有甘肃武威皇娘娘台,甘肃永靖大何庄、秦魏家、张家咀、姬家川,秦安寺咀坪,广河齐家坪、阳洼湾,兰州青岗岔,宁夏固原海家湾,青海贵南尕马台、大通上孙家、乐都柳湾等处。武威皇娘娘台遗址位于武威县西北部,该遗址先后有过四次发掘,共发现房址6处、窖穴65个、墓葬88座。出土了石器、玉器、陶器、骨器、铜器和卜骨等遗物。这里首先发现了男女合葬墓和铜器。②寺咀坪遗址,位于秦安县北部,发现白灰面房子6座,其中3座房子保存比较好。房子为方形,中间有圆形灶,门朝南。房子的居住面都铺有一层坚硬光滑的白灰面,这是了解齐家房屋建筑的重要资料。③大何庄遗址位于永靖县莲花城西南部,发现有房子和居住面7座、窖穴15个、墓葬82座,出土了陶器、石器、骨器、铜器等遗物。其房屋和居住面遗存为研究齐家文化的房屋结构型式提供了实物资料。④秦魏家遗址位于大何庄遗址西面,发现了已知齐家文化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一处氏族公共墓地,发现墓葬138座,且排列方向规整。⑤

根据已发掘的大量齐家文化遗址和墓葬材料看,这一时期的生产力较前有了很大发展,经济水平和马家窑文化相比有了很大提高。

一、农业是齐家文化的主要经济部门

齐家先民的生产工具有石斧、石刀、石镰、石锛、石铲。在材料的选用上采用硬度较大的石质料制造工具,如大理岩、凝灰岩、细砂岩、粉砂岩等。经过打制成形后,磨出锋利的刃部,且造型规整、坚实耐用。除石质工具外,还有骨质生产工具,如骨铲。还有的选料为玉料,如玉铲、玉锛,制作精细,通体磨光,刃口锋利,这说明当时玉石器的制作技术也有了很大提高。齐家先民在手握式工具的基础上还将其改良为复合型工具,具有一器多用的功能,这样大大减轻了人的体力,提高了生产效率。生产工具的改变,使得农业飞速发展。从发掘材料看,当时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粟。永靖大河庄遗址的房子、灰坑、墓葬出土的陶器中都发现有粟,而各遗址普遍发现深1米左右、口径1~2米的圆形窖穴、椭圆形窖穴、长方形窖穴、袋状窖穴,都是储藏粮食和饲料用的,说明当时粮食的收获量很大。

二、齐家文化畜牧业很发达

在齐家文化遗址和墓葬中发现了800多件猪骨,表明当时猪养业的发达。而饲养不同于羊、马、牛、驴等食草动物,它的饲料往往与粮食紧密相连,因而养猪业的发达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农业经济收获的丰富和稳定;同时也表明谷类的碳水化合物已不能满足齐家文化先民的需要,他们开始追求高热量的动物性食物。永靖秦魏家出土的兽骨中,共发现猪、羊、牛的下颚骨518块,反映出畜牧业的比重骤增,这成为齐家文化的一大特点。

三、齐家文化制陶业比较发达

齐家文化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的陶器,早期的陶器是手制的,晚期则多为轮制。由于轮制的使用及先进的烧窑技术,使得烧制的陶器种类齐全、造型优美、胎薄面光、较为精致。齐家文化的陶器按陶色分主要有橙黄陶和红褐陶,还有部分灰陶。按质地分主要有细泥陶和夹砂陶。主要器形有碗、豆、鬲、鼎、壶、钵、盆、瓮、瓶、双大耳罐、高领双耳罐、哆口罐等,其中双大耳罐和高领双耳罐是齐家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器物。陶器除素面以外,还有篮纹、绳纹、锥刺纹、划纹、附加堆纹和彩绘。齐家文化的彩绘装饰呈现衰落的趋势,但花纹图案主题突出、疏朗明快、新颖雅致,具有简而不繁的特点。由于花纹的结构已有一定的规律,因而画面规整,起到较强的装饰效果。在制陶工艺水平提高的同时,人们的审美情趣也随之变化,又使得一些人脱离制陶业,从事制作有艺术价值的产品,这就是陶塑艺术品。如永靖大何庄出土的陶塑人头两眼圆瞪、颈部稍长、形态逼真。武威皇娘娘台遗址出土的陶鸟头形态生动。

四、齐家文化纺织业比较发达

齐家文化的纺织业也有引人注目的成就。永靖大何庄发现的布纹痕迹,有粗、细两种。较细的布迹其交织密度几乎和现在的细麻布相差不多,推测当时人们的衣着是用这种麻布制成的。各地遗址中还普遍发现有石纺轮和陶纺轮以及骨针,这都反映了当时纺织缝纫原始手工业的进步。

五、齐家文化冶铜业的发展

制作技术较制陶、纺织更为复杂的冶铜业的出现,是齐家文化生产力水平发生飞跃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在马家窑类型和马厂类型遗存中不断发现铜器,而齐家文化继承了这一冶铜技术,而且有了更大的进步。齐家文化的遗址中出土了较多的铜器,如武威皇娘娘台发掘出土铜制品30件,永靖秦魏家和大何庄分别出土铜制品7件和2件,铜器种类有凿、钻头、刀、锥、斧、环、匕、条形铜器及饰品等。广河齐家坪及青海贵南尕马台则出土铜镜、铜斧以及小件的指环、铜泡等。青海贵南尕马台25号墓出土的一件铜镜保存较好,其直径为9厘米,厚0.4厘米,表面平滑,镜背有钮(残),饰有七星角几何形图案,镜边沿钻两小孔,作系绳穿挂之用。在铜的质料上,既有纯铜(即红铜),又有青铜、铅铜。在铜器的锻造技术上,不仅有冷锻技术,而且出现了单范甚至合范铸造技术。采矿、冶炼、制范铸造等一系列复杂的加工程序的形成标志着齐家文化的制铜业已进入初步发展阶段。

六、齐家文化房屋建筑的发展

齐家文化的村落一般选择在河旁的台地上。现已发现房址的遗址有秦安寺咀坪、武威皇娘娘台、永靖大河庄、姬家川等处。这些房子大多是方形或长方形的半地穴式建筑,室内居住面和墙壁下部多抹有一层白灰面,中间有一圆形灶,供烧煮食物和取暖用。门道多朝南,建筑面积一般在10平方米左右,个别房子面积较大。值得一提的是,永靖大河庄发现的房子面积较大,约36平方米。房子中间有一高出居住面3.5厘米的圆形灶,门向西南,前面有向外突出的出入口。竖穴较浅,四隅有四根粗立柱支撑屋顶。竖穴周围有整齐的柱洞,在竖穴的四壁和外墙之间有1~1.4米宽的空间地面,这段地面不涂白灰面,但很平整、结实。白灰面的房子是齐家文化建筑技术上的一个突出特点。在房子的居住面上涂白灰面,不但坚固美观,而且具有一定的隔湿防潮作用,是改善居住条件方面的重要创造,更是房屋建筑史上的一大进步。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齐家文化的经济水平较马家窑文化有了很大的提高,有发达的农业、畜牧业、制陶业和纺织业,冶铜业已经出现并有了初步的发展,房屋建造技术先进。同时我们还看到,齐家文化是一支地方特征较强的远古文化,在社会发展的轨迹上有其特点。

[注释]

①齐永贺:《内蒙古白音浩特发现的齐家文化遗物》,《考古》,1962年第1期。

②甘肃省博物馆:《甘肃武威皇娘娘台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60年第2期;甘肃省博物馆:《甘肃武威皇娘娘台遗址第四次发掘》,《考古学报》,1978年第4期。

篇3

由于新经济具有以上特征,所以新经济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首先,终身教育将是人类谋生存,求发展的基本条件。新经济以知识为主要生产要素形态,所以要求作为知识载体的人必须终身学习,终身接受教育,不断进行知识更新以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其次,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资源的配置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由于知识可共同拥有的特性以及信息化、网络化、国际化的发展,各种有用资源将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合理配置。社会变革的速度不断加快,网络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也改变了社会经济的运转方式,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形势。

二、新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

在新经济条件下,企业生存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经营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文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虽然每个企业的企业文化都会有所不同,但与现代经济相适应的新的企业文化,其基本内涵应该是一致的。

1.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强调团队协作精神。新经济条件下,企业内部分工比较细致,企业中任何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都离不开人与人的相互协作,没有人与人在企业运行过中的相互协作,即没有团队协作精神,企业就不可能高效发展,也不会产生1+1>2的效果,也就不会有企业中每个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

2.新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认定由于人们能力不同存在收益差别的合理性。正因为企业中人们有很大的能力差异,所以人们在企业中收益方式就有很大的不同:有人获得资本收益,有人获得劳动收益,有人获得创新收益。企业家和技术创新者持有企业股份,获得的就是资本收益和创新收益;一般员工按照劳动合同获得工资,则是劳动收益。由此导致人们的收益差距拉大,这充分体现了知识和技术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作用。

3.新经济条件下,企业在分配中只强调效率。公平是社会的功能,例如社会依靠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障制度缩小了人们之间的收入差距。企业讲效率,社会讲公平,最后实现了效率与公平的结合。以上三个方面为基本内容的企业文化,是现代经济相适应的,知识经济正在改变工业社会企业文化,以适应现代经济的要求。

三、建设适合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

1.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要适应“结盟取胜、双赢模式”新战略发展的要求。“协作竞争、结盟取胜、双赢模式”是美国著名的麦肯锡咨询公司提出的21世纪企业发展的新战略,是一种适应新经济需要的网络型的战略,特点是优势企业抱成一团,目的是为把竞争对手挤垮,或者使对手实力受损。虽然其责权关系是宽约束,但从本质上讲,它是企业界组织制度和经营机制的一种创新。近几年来,企业结盟、兼并、接管的事例层出不穷,这是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给企业文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企业重组后企业文化怎样融合的问题。所以企业的兼并、联合的过程中只有做到取长补短、扬优避劣、达成共识,形成“结盟取胜、双赢模式”型的企业文化,企业才更具生命力、凝聚力和竞争力。

2.新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注意学习氛围的培养。20世纪末最成功的是学习型组织,它不仅被视为业绩最佳、竞争力最大、生命力最强、最具活力,更重要的是使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在心灵上潜移默化、升华生命的意义。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组织形式向扁平化的方向发展,其管理的核心为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从线性思维到系统思维再到创造性思维的转变,对个人及企业的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强调“系统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根源与知识及知识的灵活运用和潜能及智慧的开发有关”。可见,学习对组织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学习型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将进一步受到关注。

篇4

二、

中国经济社会能有今天的面貌,来之不易。1840年的那场所谓的中英通商之战,把一个体态臃老的“东方巨人”炸得如入云里雾中,痛定思痛之后,炎黄子孙便开始了艰难的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征程。终于迎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奇迹。欣慰之余,我们不仅反思:我国要想获得持续长足地发展,就得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扬弃,不断地创新。然而,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又容易产生错误的倾向:如照搬照抄,妄自菲薄等。

中华民族曾创造过辉煌的农业文明及太平盛世,如此丰功伟业令当时当世的“夷国”望尘莫及。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现在所谓的西方发达国家曾实施“西中结合,中为洋用”的国策,积极吸取中国先进的理论思想和物质文明。如中国“阴阳学说”,儒家“天命”理论,“四大发明”等。因此,我们不可一味地“师夷长技以制夷”,而应首先实现自己祖先留下来的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值增值,再行兼容并蓄,博采众长。本文探析了土生土长的中国道家文化所蕴含的现代经济学思想。

三、循环经济

道家提出了崇尚自然、尊重天地、无以人灭天、天人不相胜等环境伦理思想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德规范,开创了循环经济思想的先河。人与自然是既对立又统一的整体。所谓对立,是说人类要生存发展离不开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存在着与其他生命体在资源利用上的竞争;所谓统一,是说在终极意义上人与自然万物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离开自然环境,人类将无以生存及发展。在对立过程中实现统一,在统一中又不失去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的价值和尊严。人与自然万物都是自然系统中的一个成员,彼此之间是互为依存、共生共荣的关系。除了人之外,地球上各种物质,不仅有其独立存在的价值,而且对人类都有积极意义,是赖以生存的基础。老子曰:“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他告诫人们不要自恃灵明而高高凌驾于天地万物之上,不要凭仗强大有力而妄为滥施。庄子“天与人不相胜也”的睿言就深刻地表达了人与自然应当平等的至理。

庄子认为天下万物都有各自的本性及发展变化的规律,正确的做法是顺应它们的本性,遵循各自的规律,不要刻意妄为。在远古农业文明早期,生产力低下,农耕生产受到自然严重的制约,人们依赖自然,敬畏自然,把自己视为自然的儿子,对天地有着一种由衷的亲切感戴之情。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征服自然、利用自然能力的提高,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与感情也有了变化,不少人不再那么敬畏自然了,甚至凌驾于自然之上,把原来相亲相近的自然万物当作可占有的财物任意践踏役使,由此而导致生态失衡、环境恶化,给自己带来危害。

西方近代流行的人与自然主客“二分法”思维方式,将人类社会与自然分割对立起来,片面强调人的价值,信奉天物竞争,导致了人们为追求自身利益和个人价值,肆意对自然开发索取。资源告罄、生物灭绝等严酷的事实,不能不引起人们深切的忧虑和思考。

从深远的角度看待人类新经济体系,循环经济思想是正确的,这一思想的提出是挑战高科技,使高科技有了明确发展方向,应用剩余的有限资源过渡到再生与循环的经济领域中去,从绿化、环保、节能、开发等无形物质的应用上彰显高科技,实现资源的再生与循环,创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态平衡生物链。

四、节约原则

老子曰:“治人事天,莫若啬。”“啬”指的就是节约、节俭。这与经济学的思想不谋而合。从经济学的英文单词Economics的构成上我们可以得到启示:经济学实质上是一门关于如何“节约”的科学,即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效益。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节约原则应该是经济学的“宪法”。不过,1936年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了著名的“节约悖论”,即节约对于个人来说是好事,是一种值得称道的美德,但对于整个国家来讲,则是一件坏事,会导致国家经济的萧条衰败。凯恩斯上述观点在现代西方经济学界得到了相当普遍的认同,西方经济学教科书都非常醒目非常郑重地向读者介绍阐述这一思想。

“节约的悖论”提出来以后,常常使人迷惑不解。根据一般人的常识,一个家庭也好,一个企业也好,一个国家也好,如果大家都挥霍浪费,很快就会吃光喝光,破产衰亡。那么,如何解答这种疑惑呢,张建华先生认为: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分析,是在非自愿失业存在的前提下进行的短期、静态分析。通俗地讲,就是经济陷入了严重的萧条状态,市场上有大量产品积压在仓库中,找不到销路,也就不能计入国民收入统计数字中。显然,如果国民增加消费,积压的产品就能实现其市场价值,从而使统计到的国民收入数字增加;反之,如果国民减少消费,积压产品增加,统计到的国民收入数字就会下降。这就是凯恩斯国民收入决定分析的实际意义所在。但我们应该注意的是,凯恩斯用的是短期、静态的分析方法,从长期、动态的角度来看,人们会将节约下来的钱,用于投资,以增加生产能力,从而使经济趋向更加繁荣。相反,若只图眼前繁荣,大肆挥霍浪费,则会影响未来经济发展,甚至导致经济停滞和崩溃。如此,“节约的悖论”也不成其为一种悖论了。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起点就在于首先唤起并树立全社会的节约意识,而当这种意识化为一种时代风尚、一种文化习惯之时,我们将迎来的是一个生活更加富足、生态更为良好的生存空间。

五、结语

道家文化其实在诸多领域都有所涉及,如政治、军事、外交、管理、美学等等,而我们没有很好地去发展它,使其系统化,范式化。行文至此,我有一种感慨,感慨我们自己的可悲可恨之处,感慨两千多年的“集权官僚制”对我们浸染太深,以至于一时洗刷不了“奴性”的痕迹。以1840年为界,此前我们习惯于以天朝上国自居,固步自封,夜郎自大;此后我们习惯于往外看,觉得外国的月亮就是比中国圆,信奉所谓的“山外青山楼外楼”,而缺乏一种“内省”,使得我们错过了自身最美好的东西,“肥水”在不经意间便流入了“外人田”。到头来我们反而对那些经过外人改造过的本来属于我们自己的知识顶礼膜拜,竭尽全力学习、“采购”,这不啻为一种巨大的浪费,于本文当中所探讨的“节约原则”相去甚远。

为数众多的学者预言,21世纪将是中国的世纪,理由是在这个世纪内中国的经济实力将会大增,中国不再仅仅是个大国,而且是一个强国。然而,我认为要想让这种预言变成现实,必须具备一个前提条件:锻造独立的民族性格,开创文化盛世。我是一个年轻的中国人,当然看好21世纪,看好21世纪的中国。

参考文献:

[1]路德维希•艾哈德.祝世康,穆家骥译.来自竞争的繁荣.商务印书馆,1983.

[2]米尔顿•弗里德曼.张瑞玉译.资本主义与自由.商务印书馆,1986.

[3]马克思•韦伯.于晓,陈维纲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三联书店,1987.

[4]钱颖一.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篇5

郑州的戏曲茶楼“像郑州这个城市一样,喜行不于色,藏民而不显于市”,是河南戏曲文化的独特景观之一。河南本土戏曲在这里上演,使郑州有了自己的特色,而这一切都体现在它的优点和价值上。

第一,与剧场相比,其演出形式比较自由、灵活。剧场演出的局限性在于它并不是每天都有演出,而且每次演出的是一个固定的、完整的剧目,时间较长。这就要求观众等到演出的那一天方可观看,且每次只能看一个剧目,观众一旦到了剧场没有选择演员、剧目的权力,只能听从剧团的安排。而戏曲茶楼在演出形态和演出方式上与剧场有着较大不同。戏曲茶楼作为一种商业气息浓厚、面向市场的文化产业,满足客人需求是其最大的服务宗旨。所以,在这里茶客有自由选择的权力。他们根据点戏单点某几位演员的某几出戏,茶楼就会及时进行演出,其随机性、灵活性比较大。在这里观众每天可以在此听到几十个乃至上百个戏曲片段和各种剧种,这也正是戏曲茶楼十几年来依然坚挺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丰富了当下的娱乐形式,既拉近了演员与观众的关系,也给戏迷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河南地方戏曲是世世代代河南人民审美心理沉淀的结晶,在中老年人群中依然备受欢迎,所以郑州市戏曲茶楼的存在正为中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和文化娱乐提供了一个得天独厚的场所。郑州的戏曲茶楼不讲求气派豪华,而是追求简单大方。茶楼的空间面积一般都不大,可容纳五十至一百人。在内部布局上,前面有一个古雅明亮的戏台,旁边坐着乐队,后面摆放十几张简单的桌椅,使客人感受到场面的温馨,近距离的观看自己喜爱的戏曲。有的演员还会走进观众与其攀谈,使得演员和观众没有在剧场时的距离感,侧面上再次加深了戏曲与民众之间的关系,真正做到了地方戏曲来源于民间以还原于民间。一些茶客本身就是戏迷,他们有时也会按捺不住,主动上台献唱,乐队也会予以伴奏,而茶楼是不会像茶客收取伴奏的费用,只要茶客高兴就好。

第三,为专业剧团演员和业余演员提供了收入来源,改善了许多演员的生活,也有利于提高演员们的演唱水平和综合素质。近两年来,河南政府出资扶持本地专业剧团发展,开展了“送戏下乡”的活动,专业演员也因此有了固定的收入。可是前些年,戏曲因受到现代流行娱乐形式的强烈冲击,一直处于一蹶不振的状态。无论是专业剧团还是业余剧团,其演出都极少有观众,许多县、市级的中小剧团因没有经费扶持,没有收入来源,演员长时间发不出工资,最终纷纷解散,其演员也失去了生活保障。而郑州的戏曲茶楼吸纳了这批演员,给这些从剧团走出的演员提供了收入来源。因为面向市场,所以必定会有竞争,这就使得演员们不断学习、锻炼、创新,以提高自己的唱功及综合素质。演员是戏曲表演的重要载体,也是重要传承者,所以,演员的综合素养得到提高,对弘扬、革新中原戏曲同样有着重大意义。

篇6

伴随着经济文化化,文化不断地向经济活动渗透,给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文化决定着资源的开发、组合,决定着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速度,检验着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合理性,推动着先进价值体系的形成,协调着市场和环境的结合与互动,以及人才素质的提高。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来说,文化的内在驱动力比经济力、政治力具有更强大的牵引力。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已成为影响地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经济活动中注入的文化内涵越多,物质生产中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就越高,竞争力就越强,效益就越好;文化发展中吸收的经济成分越多,科技含量越高,文化的覆盖面越广,影响力就越大,渗透力就越强。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含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产品的被接受程度和价格的高低。美国、西欧、日本等国,经济发展中观念的、科技的、信息的,乃至心理的等文化要素大量进入,使其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经济中的文化因素已日益跃居重要地位。服务、知识、信息等第三产业成了经济的重心。与之相呼应的是,脑力劳动者的数量迅速增加。到1970年,美国“白领”职工与“蓝领”工人的就业结构比已为5∶4,到1980年,美国第一产业即农业和矿业中的从业人员仅占总比例的2.9%,第二产业即各种制造业降到31.6%,而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百分比已上升到65.5%。而在第一、第二产业中的科技管理人员也超过直接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员[1](P3)。

伴随着文化经济化,文化日益进入市场,进入产业,其经济功能不断增强,对企业的兴衰、产品的销售及品牌的流行起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并且文化本身也成为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渐突出。文化还成为社会生产力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商品属性日渐显现,从而增加了文化的造血功能,使文化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这一点在西方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中尤其明显。西方国家发展过程中,以音乐磁带、激光唱盘、MTV、电影、电视、录像、奥林匹克运动会、世界拳王争霸赛、世界杯足球赛为代表的娱乐文化已成为当代世界经济中的新兴产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等高科技及其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为标志的科技革命宣告知识经济、文化经济时代的到来。如今,新经济已占据美国GDP的70%,加拿大GDP的60%。迪斯尼公司产业规模及赢利均进入世界前十强,好莱坞电影《泰坦尼克号》创下全球18亿美元的票房收入等等,都充分证明了文化的经济价值[1](P18)。文化产业被视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文化产业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的新的增长点。

经济文化的一体化推动了文化经济的兴起。文化与经济互动,将构成新时代全新的生产形态和发展模式。打造文化经济,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壮大文化产业,在经济活动中更多地注入文化内涵,提升产业层次、产品档次,增强竞争力,逐步转变广大人民群众转变生活方式,注重物质消费产品的文化内涵,追求精神文化需要的满足,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竞争力提高的合理选择。从改革开放的历程来看,改革开放初期靠政策优势,20世纪八九十年代靠环境优势,21世纪靠的是文化优势。知识、智慧、价值观念、精神动力,以及文化所创造的人文环境,文化发展所形成的巨大创新能力和人力资源,最终将转化为物质形态的竞争力。21世纪,各地区经济的赛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力”的较量。

目前,很多学者把世纪之交产生的与文化高度融合的经济形态称为“知识经济”。笔者认为,不如称为“文化经济”更合适。文化经济比知识经济概括性更强、涵盖面更广。文化,根据其与行为的关系不同,可分为知识、观念和技术。人的行为,首先要明白根据什么干,其次要明白干什么,最后还要明白怎样干。知识,解决的是根据什么干的问题,它是反映和解释事物的,使人知道周围事物及人自身的状况。观念,解决的是干什么的问题,使人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事和想要什么东西。技术,解决的是怎样干的问题,使人知道怎样干成要干的事和怎样获得想要的东西。文化中,哲学、宗教、道德、法律及政策等属于观念文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学科等属于知识文化,而各种工程技术、技艺、技巧等,则属于技术文化。知识、观念和技术,皆为人的行为所必需,缺一不可。缺乏知识,人就不能及时准确地把握外界信息,不能认清自身,不能掌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使人不能知己知彼而进退失宜。观念错误,就不能正确的选择行为方向,即便拥有丰富的知识和高超的技术,也不能持久、持续地利人利己。技术低下,就会心有余而力不足,陷于妄想和空谈,不能实现既定目标。在知识、观念和技术三者之中,观念是目的,知识和技术是手段,是为观念服务的。三类文化,应相互协调,平衡发展,不能畸轻畸重,厚此薄彼[1](P46)。由此可见,“知识”只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包括知识,但又不仅仅是知识。“知识经济”的提法有些偏狭,也不太确切。“文化经济”的提法比“知识经济”全面、确切。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使用和分配基础上的经济,核心是突出知识、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价值;而“文化经济”则是对知识经济内涵的扩展和深化。

二、“文化经济”的涵义、内容及特征

在我国,“文化经济”这个范畴,首见于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2002年5月13日发表的题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发展,进一步推进文化大省建设》的讲话。张德江在讲话中首先精辟地概括了新世纪经济的显著特征:“文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源动力,在新世纪对于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联系更加密切,文化和经济出现加快融合乃至一体化的趋势。经济活动中注入的文化内涵越多,物质生产中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就越高,竞争力就越强,效益就越好;文化发展中吸收的经济成分越多,科技含量越高,文化的覆盖面就越广,影响力就越大,渗透力就越强。”然后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讲,新世纪的经济,就是‘文化经济’。”

篇7

一、文化需求在经济活动中的功能定位

文化需求在不仅对各经济主体的运转起着牵引整合作用,而且调节、制约着群体文化心理。无论是对组织还是对个人,它至少具备以下五种功能:

(一)导向功能:文化需求对每一经济主体及其成员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都起着一定的引导作用;(二)约束功能:文化中的核心内容———价值观念和区域精神一旦经济主体接受和认可,就会对其产生强大的约束作用;(三)凝聚功能:通过积极的文化需求的引导,凝聚经济个体价值观念;(四)激励功能,文化需求的形成过程,实际就是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从人生观、价值现等根本问题上调动全员积极性、唤起经济主体精神的新觉醒,鼓励他们为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发展目标而努力工作,使其的社会潜能得到有效释放;(五)宣传推荐功能,通过某一区域文化需求的宣传和传播,可以向外部社会和公众展示区域成员的精神面貌、知识修养和文明风范、展示区域的内在综合实力和改革创新活力,宣传并塑造优秀的区域形象,改善该区域的投资软环境。

商业文化学发现了在实用需求一定的情况下,文化需求成为消费者选择物品与劳务的内在依据,文化需求调控着消费者的购买权和行为。因此,发现、辨别有效需求并用合适的方式满足这种需求,这已成为—切经济活动的动因。

二、文化需求与经济增长是良性互动的关系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类对文化需求的欲望总在不断地丰富和成熟。这是因为:

(一)消费活动中的文化需求是文明社会中消费者的本能需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是从低级向高级依次递进的,它从生理需要开始,经由安全、归属、尊重、(自尊和被尊重)等环节而达到自我实现这一最高层次。消费者从物品和劳务所带来的审美、情感、道德等方面的满足中获得自我人格和价值的确认,是“尊重”(自尊和被尊重)和“自我实现”这两种高级需要在消费活动中的反映,它使人作为消费者时依然保持并光大了人性内核。

(二)文化需求对物品和劳务反作用形成了“商业文化”,有效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和科技进步,反过来又刺激、“唤起”了新的文化需求。

文化需求不仅改变了需求自身,也改变着整个经济。1.文化需求超越实用需求而成为现代需求的标志;2.在每一轮新的实用需求革命到来之前,文化需求的发生、递增及其样化、个性化演变是拉动需求增长、扩大有效供给的主要力量;3.发现、唤起文化需求,并在物品与劳务中提高商业文化含量,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核心任务。

文化需求也因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及消费者文化素质的提升而递增。但是,这种递进的路径并非如人们所想象的是直线飙升,在大多数时候,它表现为上下波动的曲线运动。首先,文化需求对经济的周期性变化最为敏感。当经济衰退、支付能力下降时,消费者首先削减的必定是文化需求。尽管此时消费者脑子里还有许多多关于“文化”的念想,但当务之急,他们是将有限的财力优先支付实用需求。其次,文化需求受到传统消费观念的制约。在少数的消费群体里,物品与劳务的人文价值不仅无需求,而且可能出现否定需求,即把人文价值当作不良内容而竭力排斥。此外,文化需求在过度满足的情况下有可能出现自我反弹。文化价值的充足供给反而使自己的边际效用递减,被充分满足过的文化需求有时竟逐步让位于实用需求。

当然,以上三类并不能代表文化需求的主流,实践证明,随着社会经济进步和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文化需求的多样性和多变性将会极大地提高,现代社会的开放性和信息传播的网络化,使得各种思维、时尚、文化的交流、碰撞、合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来得简单、轻松;文明状态下的男男女女也一改以往的保守与自闭,变得更喜欢接触、对话,在相互间的学习、模仿甚至攀比中不断创造和传递着新的生活标准,所以,特定时期内某个群体或个人的文化需求在表现形式上便处于不断否定、不断更新的流变状态。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文化需求与经济增长是互为影响的。同时,经济个体的文化需求与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机制,也充分揭示了商业文化学的实质内涵———发现并满足文化需求是现代经济良性循环的逻辑起点。

三、WTO环境下我国政府对文化需求需要采取的对策

我国传统的文化管理体制只强调了文化作为思想道德教育手段和国家意识形态的属性,忽视乃至排斥了文化作为消费产品的商品属性,形成的这种体制就是所谓的“事业单位体制”,其运行模式是“财政支持型”、“社会福利型”,俗称“政府办文化”。改革开放20年以来,中国的文化市场的发展经过了以“文化事业”为基本特征的初期发展阶段,以“事业单位,企业管理”为基本特征的探索发展阶段,目前正处在“发展”、“转型”、“入世”三大任务并存,全面提速和全面融入国民经济发展总体战略的阶段。然而,现阶段我国文化产业低水平供求关系与非对称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此外,制约我国文化需求的因素还包括政府的限制性消费政策、消费者的特殊职业(如军人、公务员)、教育和对外交流的缺乏等等,都可能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消费者的文化需求停滞或下滑。从借鉴和发展的角度,要进一步扩大我国有效的文化需求和文化供给,推动文化市场建设的发展,建议政府管理层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篇8

当你身边的朋友激情万丈地发动起“抵制日货、爱用国货”运动并最终失败后,你是否意识到自己已经逃不出“文化经济”?

当你的爱人温柔地对你说:“亲爱的,我想穿汉服举行中式婚礼”时,你又是否意识到自己也开始演绎“文化经济”?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浪潮日趋汹涌,多元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加快了融合与互动的进程。“文化”一词由此从全球经济体系的边缘走向了经济的中心:从好莱坞大片对全球刮起的文化风暴到《哈里・波特》创造的经济奇迹,从巴黎、米兰时装周对世界审美倾向的改变到NBA篮球的视觉征服和经济震撼,从巴塞罗那启动的奥运经济到数字传媒平台的崛起等,这一切促使人们在巨大的经济效益面前重新审视“文化”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意义。

如果说“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形态,那么“文化经济”则是对“知识经济”的发展和深化,它不但包含科学、技术等智力因素,还应当包括文化艺术、价值观念、以及娱乐休闲等精神因素。从这一角度来看,如果说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积淀是一座火山,文化经济化时代的到来则是使之喷发的原动力。

那么,绵延千年的汉服及汉族礼俗又能否演绎出一个经济化的成功模式呢?

汉服如何定位?

篇9

节约经济、节约型社会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国情的要求。关于节约经济,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颇有深度的探讨,并以令人信服的数据,解读了节约经济、节约型社会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并不“众多”的国度里的重要性。经济学界的探讨是有说服力的,经济学家们开出的“药方”是有针对性的。但我们也认为,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勤俭节约传统的国度里,重新强调节约的重要性,其价值和意义远远超出了经济学学科领域。

无疑,节约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针对形形、触目惊心的浪费的有力措施。我们这里所说的“形形”,既包括经济发展、基本建设的“黑洞”、各种重复建设、无谓投资造成的巨大浪费(用天文数字形容绝不夸张)以及各种资源的浪费和低下的利用率,也涵盖了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种种浪费,大到数以百万千万计的损失,小到各种公共场所的“长明灯”、“长流水”。各种统计数据不一而足。可以认为,当今中国的各种浪费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已经到了非治理不可的程度。考察这些浪费现象及其成因不难发现,属于技术、工艺层面的问题是众所周知的原因,而更重要的因素则是在广大公众中间并未形成一种健康向上、深入人心的节约文化;人们的思想意识观念中节约观念还比较淡薄,节约文化氛围还没有形成。换句话说,即使我们着力解决了技术、工艺等层面的问题,如果不彻底克服社会陋俗、陋俗文化,不建构一种深入人心、人人自觉的节约文化及其观念,节约经济恐怕只能流于形式。因此,节约经济变成现实还需要文化关照。

论及节约经济,人们往往把目光集中在节约资源、改造传统产业、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降低GDP中的资源消耗总量,等等。诚然,这些议论对于实现节约经济目标是有益的。但如果落实到具体工作实践中,则还有诸多“非经济”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那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铺张浪费现象,不仅属于经济问题,而且更多的根源来自文化习俗,尤其是陈规陋俗的消极影响。如果不清除这些陈规陋习,那么节约经济的目标不可能实现,并将会对整个社会经济产生消极影响。一个尽人皆知的事实是,今天,中国社会的铺张浪费大概前所未有,而且是穷人有穷人的铺张,富人有富人的奢侈。腰缠万贯的大款、富翁可以斗富比富,一掷千金;而尚未解决温饱的“老少边穷”地区的人们自然无法像大款那样“潇洒”,但仍节衣缩食,不惜举债,在“红白喜事”时大操大办,求得一时风光。还比如,废旧物资的回收利用利国利民,对于个人和国家的意义可谓“双赢”。但在日常生活中,许许多多可以回收利用的旧物被作为无用垃圾,随意抛弃的现象到处可见。探究这些现象的原因,很难一言以蔽之,节约文化氛围和观念的淡漠,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为数相当多的国人尚未把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与资源的再生和节约经济联系在一起,没有形成节约文化和观念,人口众多的中国废旧物资回收率并不高。扭转时下种种类似的观念,文化的重要意义恐怕会比经济手段乃至行政、制度更有成效。如何克服陋俗文化,营造健康向上的节约文化对于节约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学术界进行过比较细致的讨论。节约经济是新世纪以人为本的经济,人作为文化的主体性地位不会因经济模式的变迁而降低,反而会有强化趋势。文化本身不是经济,但却是人们的行为模式。通过人们的各种行为模式,可以看出人们对节约以及节约经济的认识和观念。考察节约文化与节约经济之间的关系,联系人们日常行为模式会加深对节约经济的认识。今天,消费行为往往被视为消费文化的重要表现。国人的消费行为中,不仅缺乏深层次的理解――使个人消费与资源节约联系在一起,而且存在着许许多多与国情相背离的种种误区。比如,不切实际的消费行为、消费观念,吃喝穿戴上的名牌追逐,相互之间的消费攀比,等等,都在远离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于是,消费名义掩盖下的铺张浪费,堂而皇之地大行其道,并未有太多的人觉得有何不妥。因此,解决人的问题、解决与人密切相关的文化问题必然与节约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

消费与节约之间的关系,对于每个消费主体而言是容易理解的。但这种消费观念、消费行为模式与国家所倡导的节约经济还存在着距离。目前,国人的各种消费心理、消费行为、消费观念,即使关注了节约,也只是停留在关注“口袋里的货币”层面,并未上升到关注资源的层次。有学者提出,节约是一种“大文明”。笔者非常赞同这一观点。节约和节约文化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与精神文明建设联系在一起。涉及日常生活以及各种消费行为、消费理念,我们更应主张文明的消费模式,并通过文明、节约的生活模式抵制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经济合理的文明的消费,提倡量体裁衣为标准的适度消费(绝非“过度”消费),才是文明社会应当大力提倡、鼓励的消费模式,才是实现节约经济目标的合理消费。

构建节约经济和节约文化,应倡导国人同形形的陋俗文化――各种各样的铺张浪费行为作斗争。以各种铺张浪费为表现的陋俗文化在中国根深蒂固,经济手段和制度规约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构建健康向上的节约文化,通过积极文化消解消极文化。当然,除了消费之外,许多经济行为、生活方式都直接关涉到节约经济目标的落实。

节约经济与节约文化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并不存在哪个更重要、更突出的问题,两者似乎更近似于“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关系。在“硬件”设施上,很容易解决许多浪费问题。比如,我们可以通过科技手段,比较容易解决“长流水”、“长明灯”等问题;也可以通过技术手段、硬性的经济指标遏制和降低资源的浪费,等等。然而,时下许多浪费恰恰并不完全是“硬件”技术环节的薄弱,而是人们观念的淡漠。例如,许多公共场所早已设置了各种节能、节水装置,但许多形同虚设,根本没有发挥人们期待和预想的作用,节约效果微乎其微。至于说人为的破坏之类属于道德缺失的问题是一个方面,而更重要的是,人们还没有养成节约的观念。因此,许多“硬件”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究其原因,也绝非“硬件”技术不过关,而是相应的“软件“没有与之相匹配。据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实现节约经济目标,假如离开了节约文化的支持,可能性会降低许多。在这里,不仅要强调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具体行为使节约成为一种现代文明社会的风尚,形成节约经济的文化氛围。

我们也许不能把时下的节约经济简化,文化自然无法代替经济。但值得深思的是,真正解决节约问题,经济层面的各项技术指标并非是问题的全部。我们认为,节约经济的提出既有经济资源因素,也存在诸多节约文化环节的缺失问题。节约经济需要各种机制为保障,其中文化机制理应为重要内容。社会和谐需要和谐文化,而当下中国许多无谓的浪费现象,已经构成了和谐社会中不和谐的文化音符,直接困扰着节约经济目标的实现。因此,营造和谐的节约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要求,也是建构节约经济的必要条件。

落实节约经济目标需要技术层面的强有力支持(如生产领域内如何降低资源消耗等),更需要文化价值观念的支持。我们所强调的节约文化包含着节约观念的建构。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的生活细节实际上都与节约或节约资源联系在一起,关键是人们并未认识到个体行为与资源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涉及节约和节约文化,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是,大多数国人解决温饱问题的历史并不很长,而恰恰在这一短暂的时间内,许多有违国情的奢侈文化乃至奢靡文化却在国人中间滋生蔓延。例如,人们对许多奢侈品(包括各种高档金银饰品)的追逐,许多时候并非是为了实现其使用价值,更多是为了炫耀,仅仅满足了心理需求。一旦这种形成“过度消费”追逐势头,势必造成各种消费行为的扭曲与畸形,自然也会进一步远离节约经济目标,破坏人与社会、人与资源的和谐。

建构节约文化及其氛围,教育和媒体肩负着重要责任。个人、社会的各个方面对节约文化及其观念的淡漠,固然有比较复杂的成因,但教育和媒体在这方面做的工作不够,也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我们认为,营造节约文化氛围,宣传媒体和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对广大公众进行国情教育。从价值观念予以审视,必须通过宣传教育使国人强化一种忧患意识。必须让国人认识到,中国依然是发展中国家,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是,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并不富裕的资源并不成合理的比例,而且随着人口的增加,中国的资源压力将会越来越大。许多不可再生性的资源日益减少,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了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国情警示我们,倡导节约经济必须强化忧患意识。因此,节约不仅是现实问题,更是一项关涉未来的事业。

节约文化的建构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日积月累的努力,宣传和教育肩负着重要的责任――一种潜移默化的说理渗透。铺张浪费是需要深刻批判的社会陋习,而日常生活中节约一度电、一滴水等,人们并不在意的各种细节、小节,也都与节约资源密切相关。有人做过一个统计,假如把目前国内的1.3亿台电冰箱换成节电型电冰箱,全国每年将节约431.2亿度电,相当于三个半三峡水电站的发电量。类似细账稍微计算,难免不让人触目惊心。

篇10

同样的资源禀赋,为什么有的村庄名扬天下,提前步入小康,有的却依然寥寥无名、贫困落后?

这些疑问汇聚成一个大大的问号――多彩的贵州拥有如此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什么没有形成相应规模的产业?

问题的关键在人。

传承和发展村落文化,需要做活村庄的文化经济;做活文化经济,需要有一批自知自信、勇立潮头、德艺双修的复合型民间艺人。他们生长于斯、发展于斯,了解村落历史,熟知技法工序,热爱传统文化,同时,他们懂管理经营,会创新设计,敢于面对全球化竞争――在同一个村庄里,这样的民间艺人往往成为发家致富的带头人;在同一个地区内,经济排名靠前的村庄往往拥有这样的民间艺人,他们凭借文化的自知自信,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经济,进而带动村民集体富裕。

因此,培养复合型民间艺人是做活村庄文化经济、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关键。

培养复合型民间艺人,需要充分发挥年轻人的作用。大部分村落文化以“老带新”的方式传承下来,政府认定的传承人也以老人为主。目前,贵州省共有46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其中80%已年过50岁。老人们传授的是传统文化的渊源和精粹。但是,现代的经营理念、企业管理和市场规律,是他们的知识盲区。因此,培养复合型民间艺人,不能仅依靠“老带新”,更应该教学相长,让更多的年轻人拥有交流学习的平台、享有创新发展的机会。

篇11

文化产业及文化经济学的提出是针对现代社会中文化及商品的“文化”价值所占有的份额越来越大这一事实的回应。任何商品都具有“物”的价值和“文化”价值,只是在“物”缺乏时,尚未温饱的人们对于商品“物”的追求大于“文化”的追求;随着经济的发展,“物”的价值意义相对于“文化”价值来说,已大大减少。作为“交换”的商品,一生产就不完全是纯自然的物,它是人类社会生产和交换的“物”,因而蕴含有观念性的东西。马歇尔•萨林斯在《文化与实践理性》中认为,生产是某一文化逻辑的物化过程,“因而,生产不只是,而且也决不是物质效果的实践逻辑。它是文化意图。肉体存在的物质过程是作为社会存在的意义过程而被组织起来的———对人来说,既然它们始终是在确定的方式中被界定的,这就是他们唯一的存在方式”,“为了对生产作出文化的解释,重要的是要注意到,物品的社会意义(正是它的社会意义使得物品对一个特定类别的人是有用的)显然并不来自它的物理属性,而是来自它在交换中被赋予的价值”。[1](P220)商品的使用价值如同价值一样也具有社会属性,相同的商品对于不同文化人们其使用价值不可能完全相同。如萨摩亚人宴会上分肉的情形,一只猪分成10份,每份都有一定的名称,分给相应的具有某种地位的人,对于他们来说,重要的不在于吃猪肉,而在于分给他肉。[2]萨摩亚人宴会上的猪肉对于萨摩亚人来说,其“物”的价值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宴会上猪肉的“文化”价值,即分给其相应地位的猪肉。狗在美国被看作与人亲密的动物,狗肉在食谱上成为美国人的一种禁忌,但对于将狗肉列入佳肴的韩国人和中国人来说,其使用价值完全不同。

事物的选择不是事物本身的物质属性规定的,而是人们的文化,即思维模式。可食与不可食,当然不可否定物的“自然属性”,即能够满足人体摄取能量的需要,但“文化”的属性在这一规约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印度人拒绝吃牛肉,穆斯林痛恨猪肉,美国人不吃狗肉等就不是消化生理和营养的问题,而是和其文化有着决定意义的关系。消费从来就是“文化”的,“在以物品的消费来实现自我满足表象后面,我们实际上是在参与一场文化的游戏:我们是在扮演着和表达着自己的社会角色,并且是在令人愉快地履行着社会职责。这就把消费概念化为一个公共性的问题,而非一个私人的问题,也就把文化推至社会生活的中心位置,从而也就把‘关系’和‘场域’确立为研究的聚焦基点”。[3]在当代社会,商品对于人们,不仅具有交换价值,同时还具有“文化”价值,“一件物品绝不仅只是有交换价值,也绝不仅只是从物质上生产出来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的物件,它同时也是铭刻了某种文化意义和文化价值的东西。它不仅具有经济生命,也具有社会和文化革命。因此我们不仅要从经济的视角,而且要从文化的视角来对它进行研究”。[4](P22)人们的经济淹没在社会关系中,莫斯在《礼物》中认为库拉圈既不是完全慷慨无偿的支付,也不是完全自私图利的生产和交换,它只是一种混杂在一起的东西。未被回报的礼物仍会使接受礼物的人显得卑下,尤其是当收礼者无意回报的时候。西北美洲的特林其特人、海达人到冬季时,举行“夸富宴”,人们会烧掉整箱的燃烛或鲸鱼、烧掉房屋和成千条毯子,还会打烂最珍贵的铜器,然后投入水中。[5](P68)在“夸富宴”这一看似不理性的消费其实蕴含“文化”理性,在“夸富宴”这种“财产之战”中获胜的一方不仅自己的等级获得了提升,而且连他的家庭在社会中的地位也得到提高,而节俭反而被视为蔑视的对象。

“购物,即使是日常用品的购买,现在都已经几乎完全失去了其作为一种活动的地位,而简直变成了一种体验。它失去了一种物质性,成了一种文化事件”,[4](P154)“我买故我在”,购物在消费社会里,已不是一种为了获取为人所使用的“物”,而是在购物中体验生活。购物不仅成为一种休闲活动,而且成为人们自身身份的一种界定。波德里亚认为,商品的象征或符号价值已经变得日益重要,“任何只要被当成财富的源泉或满足的源泉,当成使用价值,就是可以忍受的,哪怕是被异化,被剥削的最差的劳动也是如此。只要人们还能发现一种与个体要求或社会需求或社会需求相符的‘生产’,个体或历史的最差的形势就可以忍受,因为生产的幻觉永远是让生产符合其理想使用价值的幻觉”。[6](P41)在消费社会中,文化的价值和意义由于物质的满足而增长,“文化”的消费成为消费的中心。近几年来,中国乡村旅游正是靠“文化”的依托得到了发展,“卖的就是文化”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质。

二、乡村旅游与文化

乡村旅游主要是一种文化旅游。旅游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其文化的体验决定游客的目标,“虽然有的人把旅游看作是自愿的,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但旅游本身在自己的社区应被认为具有某种精神上的东西。因为旅行是一种不平常的活动,所以其目标从象征意义上来是神圣的,从精神上说它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这不仅是日常生活的问题”。[7](P31)游客到乡村旅游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体验乡村文化,因此游客消费者和旅游经营者形成了一种文化交易模式:旅游经营者经营文化、销售文化,即“卖的就是文化”;而作为消费者的游客到乡村旅游是为了享受文化,即“买的就是文化”。因此,文化在乡村旅游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文化,没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是无法在旅游业这一重要文化产业的竞争中获取优势的。文化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生命,因此为获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保护和利用文化这一主题提上了日程。当然,并非一个区域所有的文化都能成为旅游文化资源,旅游文化资源是指总的文化中具对游客有吸引力的地方,即显性文化,如民族服饰、建筑风格、民族风情等。旅游的发展必然带来对旅游目的地文化的冲击,因此在旅游业发展中,保护和利用旅游文化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重中之重。#p#分页标题#e#

文化是一个群体共享的理想、价值和行为准则。如果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流落到一座荒岛一段时间后,或许会形成某种社会;然而,这一群体的每一成员会保持他或她自己的身份和文化背景,一旦群体成员从荒岛逃生,这一群体就立刻解体了。[8](P34)文化是文化持有者的文化,因此在文化保护和利用时,最重要的是“保护谁,谁利用”的问题。目前,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一些开发者、经营者往往在不了解当地传统文化的情况下,为迎合游客消费倾向,将民族传统文化庸俗化。如一些旅游区出现利用一些民族传统婚姻形势,硬拉游客与旅游服务者举办所谓的婚姻仪式宰杀消费者的情况。这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误用,而且是一种不遵守规范市场的服务行为。同时,游客大多来自大都市等发达地区,而乡村旅游往往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中国经济发展的二元性,导致了游客所代表的强势文化和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弱势文化在乡村旅游目的地的相撞,使得代表民族传统文化的乡村遭到文化的巨大冲击。在强势文化影响下,旅游目的地居民往往羡慕、模仿游客,向强势文化靠拢。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由于一些乡村传统文化的丧失,使本来具有特色的旅游也变味了,从而丧失了旅游发展的基础,更无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正是基于文化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生命这一聚焦点,如何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文化是该文化持有者的文化,他者对这一文化的了解和感情不可能与文化持有者相同,如一个美国基督教者和一个阿拉伯穆斯林人对猪肉的看法是不可能具有相同的感情,一个将其视为可食,一个将其列为不可食。在一个文化种群看来是好的东西在另一文化中不一定就是好的,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价值判断标准。因此,传统文化的保护及怎样保护并不是上级政府或外来旅游经营者能完全替代的,这一文化的主体理应有完全的主导权。

文化的保护和利用既对立又同一。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了强势文化的冲击,一些传统的民族文化遭到丧失。一些经营者由于只注重经济利用,盲目开发,结果使几百年来历史的传统仪式毁于一旦。更为严重的是,一些文化商品化作为旅游消费品时,根本没有经过当地人许可,而且一些经营者,为了短期效应,想怎样经营就怎样经营,往往造成传统文化的庸俗化。可以说,一些旅游开发者将旅游开发到哪里,传统文化就破坏到哪里。但是,我们并不能因为一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导致了传统文化的破坏而认为旅游与文化保护是无可调和的矛盾,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求在旅游开发中注重文化的保护。没有文化,旅游势难发展,在旅游开发中注重保护,已越来越为人们所认同。文化的保护也需要发展,我们不可能设想,也不可能要求一些贫困落后地区坚守自己的贫困而担当起文化保护的责任。只有发展了,才能使文化持有者认识到其固有文化的意义。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正是因为旅游业的发展,在许多村庄都可见到某种民间艺术的复苏。例如,小学生要学猴舞、音乐以及雕刻。巴厘年轻人的身份是靠他们的技能得以认可,即其技能对游客和当地观众同样具有价值。如果他们的雕刻、舞蹈或戏剧表演很棒,这种技能可能成为他及他家庭的赢利之源,而且给个人带来极大的自豪感和满足感。[7](P140)

三、乡村旅游与乡村发展

旅游具有文化性。在旅游业中,旅游产品的生产既是一种经济的生产,也是一种文化的生产,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文化的多样性对于乡村旅游的发展较为重要,旅游的发展,只有打造出有特色的文化品牌,才能更好地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近几年在旅游开发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品牌越来越重要。对于游客消费者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大众文化的另一端,对大多数游客具有求异的吸引力。民族民间传统艺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如云南贵州一些乡村旅游就是依托一些对游客具有巨大吸引力的歌舞艺术来发展的,如《云南印象》、《丽水金沙》、《多彩贵州》等。文化的多样性,能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平台。然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能不能为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提供平台则是另一问题。乡村旅游的发展,靠的是乡村传统文化,“卖的是文化”,如果旅游业发展的利益为外地公司和他者所分享,文化持有者的乡村不能分享旅游所带来的发展,其固有文化的保护必定是空谈,也极不合理。在乡村旅游中,“文化”、“旅游”、“经济”是具有内在紧密联系的环节。乡村文化的多样性有助于旅游品牌的打造,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而旅游业的发展,只能在带动乡村发展的基础上,才能为保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提供保护资金和发展平台。印度尼西亚巴厘人正是因为旅游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使许多人充满激情地发扬自己的文化。近年来,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由于乡村旅游的发展,促使了一些村寨经济得到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如雷山县郎德和西江两个苗寨。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要为乡村经济发展服务,只有乡村经济得到发展,才能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平台。基于此,旅游目的地居民参与乡村旅游业,并在旅游发展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便具有重大意义。既然卖的是乡村民族传统文化,因此获得的利润就不应将该文化的持有者排斥在外。但是,由于旅游业体制的不健全,一些乡村旅游将村民排除在外,或者村民参与程度低,大量的旅游利益为外来经营者所分享。一些乡村尽管旅游发展红火,但旅游目的地居民仍处于原有的贫困状态,并且旅游的发展为其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旅游利益分配的不合理,必然引发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纠纷和冲突,如一些乡村居民毁坏作为旅游观光的自然资源,导致旅游资源的破坏;对于外来旅游经营者将自己排斥在外,又利用其传统文化进行旅游开发时,更是充满了敌对情绪。因此,在乡村旅游开发中,没有村寨社区参与旅游的利益保障机制,就无法解决各利益群体之间的冲突,就无法使乡村旅游真正为乡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推动力。旅游目的地居民的积极态度对于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来自城市的游客消费者来乡村不只是观光,而是为了体验乡村的生活。一般游客的旅游由于事件等条件的限制,可能只观注一些显性文化,如服饰和歌舞,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文化体验的需求也随之增强。因此,在有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的打造中,没有当地居民的积极参与是不可能成功的。如在贵州苗族村寨的旅游发展中,过去大多数游客只注重苗族的飞歌、美丽的服饰和具有独特风情的吊脚楼等显性文化,而现在,一些游客逐渐关注苗族的内在文化,不只是追求美丽服饰的一饱眼福,而是希求获得苗族当地居民对其服饰图案的解释。在偏僻欠发达的乡村社会,具有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p#分页标题#e#

如何发挥其文化的优势,为经济发展服务,是当今乡村发展的重大课题。旅游业的发展需要美好的环境和丰富的人文景观,而偏僻的民族贫困山区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同时,旅游业是一个依托性较强的经济———文化产业,不仅能够发挥民族村寨的文化优势,带动农产品的销售,而且还能够加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由于经济的贫困导致了一些传统文化的丧失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只有经济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提高,人们才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传承自己的文化。如贵州省雷山县,依托苗族传统文化,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了具有当地特色和优势的“茶叶”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成为游客喜爱的消费品。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支柱产业,支柱产业的发展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形成以点带面的局面。旅游景区的发展,必然带动周边乡村社会的发展。云南罗平旅游的发展,带动了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如菜油、生姜、蜂蜜、萝卜等优势产品的发展。一些偏僻欠发达的民族山区,在目前的经济发展中暂处劣势,但这些取缔往往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利用这些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转劣势为优势,是贫困民族地区发展的一条有效的途径。

四、民族文化、乡村旅游与乡村发展

篇12

世界各国在此方面也有经验可循。金融危机曾严重影响日本经济的发展,以创意和知识产权为驱动的日本动漫经济却逆势增长;去年全球金融危机使经济低迷,却催生金融题材电影在好莱坞走俏。厉无畏表示,“那些实现了经济创新的国家比较容易走出危机,而创意产业就是推动经济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

他同时指出,传统产业可以通过创意产业的融入,附加更多的文化内涵,塑造有特色的品牌,来提升竞争力,如绍兴的孔乙己品牌,重庆的张飞牛肉,国窖泸州老窖等等,品牌背后都是中国的历史文化。“我们中国几千年下来有很多的历史文化资源,可以通过新的创意把它开发利用起来,而人才才是实现这些创意的根本。”

文化要有创新力、影响力、辐射力、吸引力

目前国家大力倡导要建立一个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针对这一概念,厉无畏指出,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首先,要考虑几个方面,第一,文化创新能力怎么样,必须有一流的创新能力,不能墨守在传统上,睡在传统上,总是要随着时展不断创新。第二,文化产品有没有影响力,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要扩大。作为一个强国来讲,要扩大它的影响力。第三,要有吸引力,我们的城市文化好了以后,能够吸引人家,愿意投资、参观、旅游。这样就有吸引力。文化是一种生产力,从这个角度来看,就要看文化对产业的辐射力怎么样,能不能促进经济产业的发展,能不能帮助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强国的表现,作为强国来讲,文化肯定对产业有辐射力。最后一个评价是全民的文化素质是提高的,所以从各方面来衡量文化强国。如果有很好的创新力、影响力、辐射力、吸引力、加上文化水平的提高,那么建设文化强国就成功了。

关于怎样提高文化企业的创新能力,厉无畏指出,创新力是有多方面因素的,因为创新第一要靠人才,没有人才是不行的。所以我们就要从培养人才的角度来考虑,英国在金融危机爆发以后,特别强调要培育创新人才,在中小学的教育中,从小就开始,他们的教育是发现人的才能,同时会引导。从小就要培养创造性的思维、合作精神,很多创新是需要合作能力的,特别是现在跟高科技结合了,所以在这方面要有合作精神的。这是第一点人才的问题。第二点,企业的创新能力还得要有一定的动力和压力。没有动力、没有压力,企业的创新能力就比较差一点。在这当中,我们正好在改革在改制,我们对文化单位进行转企改制,除了一些公共的文化单位以外,对于大量的演出乐团等等都做了转企的改制,国家还是要给补贴,但是国家的补贴怎么给是一个问题。国际上,也都是采取一定的办法来改革的。当然开始办的时候,可以给一些补贴,今后,在这个基础上,为了促进发展,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来帮助,你有好东西,我来进行购买,这样就促进它的发展了。另外,转企以后,有一定的竞争,有适度的竞争,就会产生一定的压力,也可以促进创新。有创新的东西才能吸引人。当然这些都要适度,适度竞争,适度地推进创新。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问题,因为文化是多元化的,一定要有一个多元交流的过程。各个国家有不同的文化,各个民族也有不同的民族文化,但是各有所长。我们通过交流,在相互的融合当中往往会产生创新。中国现在经济发达了,世界上很多国家对中国的文化也开始感兴趣了,这个时候也就把我们的文化吸收过去,进行开发、利用。比如说《花木兰》是我们传统的东西,但是美国把它做成了动漫,像《功夫熊猫》特别成功。反过来,我们也可以借鉴他们的经验。《功夫熊猫》出来以后,四川有一个作家写了一个《熊猫王》,《熊猫王》也非常受欢迎,也拍了动漫。这就是相互借鉴。深圳的文博会每年举办一次,现在已经是第七届了,世界上很多国家都会来参与,而且通过文博会成交金额已经达到了一千多亿。这样相互交流也能促进创新。

文化创新必须和时代进步结合在一起

厉无畏表示,我们很多传统的文化的东西要继承,但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必须要创新。继承传统的东西,要把根留住,推陈出新,才能枝繁叶茂。所以创新必须和时代结合在一起,用现代的艺术来进行包装。前面讲到《功夫熊猫》,这是一个动画片,但是是3D的新技术,另外,它也有一些比较现代的艺术包装手法。在这一块,我们可能要通过国际交流,学习现代艺术发展的趋势。另外,我们要走向世界,还要了解世界其他地方对故事情节的认识,要知道他们的观点是什么,这样就能够比较成功。

创新加上交流,让我们的文化产品可以越做越强,这样才能够逐渐成为一个文化强国。

自从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全世界的发达国家都在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在这个加强当中有两个特殊的地方第一是跟高科技结合,第二是加强国际上的文化贸易。所以美国电影在全世界占了那么大的份额,我们现在也要走出去,一旦跟高科技,跟现代的手段结合起来,就有希望。比如深圳的华强科技城,他们搞的主题公园,有动漫,现在是中国在海外办主题乐园最成功的一个单位。主题公园和动漫结合在一起,在世界上也进入了前三名。

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可促进文化创新

他认为,我们现在强调要做成支柱性产业,这样就不光是在文化产业,对各个领域都有创新的作用。在这一块,我们有几个问题,一个是观念要不断更新,就像我刚刚所说的,要跟高科技结合,跟国际上进行多元的交流、交融。我们讲文化自觉实际上就是在文化的多元化当中把握主导,又要在多元化当中寻求共识,要有共同的东西。我们在这一块上,好象做得还不够。因为我们有些东西也要走出去,考虑人家能不能接受,要有一定的普适的价值观。美国的《阿凡达》世界上之所以这么成功,因为它宣传的价值观是保护生态。现在正好是应对世界气候变化,世界所有国家都要保护生态。所以,在这方面我们的思想还要再解放一些,各个国家的文化都有它的长处,我们要能够取其长处。第二,我们在文化跟其他产业的联营、合作上还不够充分。因为我们过去的管理体制是分开的,现在要结合起来,要形成一个完善的产业链,这当中就要有跨行业的合作和协调。在这一块,还得加强。我们有些动漫,需要跟其他产业结合才有后期的衍生产品。但是作为动漫来讲,它的形象也需要媒体帮助它进行塑造。所以,整个产业的发展是需要金融、科技、媒体的支持,然后又要跟工业、农业结合在一起。所以,就能够促进其他领域的产业创新,这才真正把文化生产力解放出来。所以,我们在这一块,要多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在管理体制上要进行改革,有些地方已经在改革了,把体育、旅游、文化适度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促进它的发展。刚开始的时候,各干各的就比较难。

厉无畏指出,现在很多地方都有文化产业发展的热潮,我们在考察当中发现,有些地方比较盲目。我认为,某个地方要搞文化产业的话,必须要结合自身的文化特色和产业特点。比如说在北京,表演艺术、传媒方面比较强。但是在上海产业基础就比较好,所以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就和其他产业结合比较多一些,所以它这个“设计之都”就成功了。北京可以成为“媒体之都”,世界上有很多文学之都、音乐之都等等,传媒、电影也都是可以的,北京是文化城市,这就跟北京的特色是一样的。各个地区不一样。西部地区也有自己的文化特色,把文化特色充分挖掘出来,通过创意开发变成经营性的资源。比如广西,刘三姐唱歌是它的文化资源,最后就把刘三姐和旅游文化结合在一起。很多地方进行文化挖掘以后,跟旅游结合在一还,搞得很好。所以要挖掘特色产业,跟文化产业结合。另外,要考虑对地方经济转型的作用,要把这些方面结合在一起。搞这个园区很重要的就是做好服务,这个园区不是变成一个房地产就可以了,还要有适度的服务工作,比如关于知识产权的登记保护,有了创意以后怎么实现,要把创意和创业结合在一起,应该有这方面的培训。因为搞文化的人不一定善于经营,是许多其他人帮助他的,结合得好,就可以做得好。上海有一个网络歌手,唱了一首歌《老鼠爱大米》,上海有家公司是搞音像的,就帮助他把这一首歌曲搞到产值一个亿。另外,他们还保护知识产权,注册了一个商标就叫“老鼠爱大米”,还在这个商标下面搞了游戏、手机、动漫,除此以外还做碟片,音乐还可以录到芯片里,芯片还可以装到其他东西里面。现在在台湾有的酒瓶子打开就可以唱歌,你想想我们的贺年片打开都可以唱歌,酒瓶子为什么不可以?就是在酒瓶子那里装一个芯片,倒酒的时候,按住按纽就可以唱歌了,这样产品就升值了。

就是把文化创意的东西通过知识产权注入到其他产业中去了。所以玩具产业也可以,洋娃娃也可以唱歌。所以我们要破除条块分割的体制,要通过知识产权的运作来扩大影响。

多元文化交流中要考虑国际上的普世价值观

厉无畏认为,文化本身就是核心的东西。每个国家的文化是不同的,我们讲的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核心是什么?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很难说这就是核心竞争力。因为文化既有产业也有事业,在产业里我们讲竞争力,在事业里我们讲影响力。所以,这个问题要看你怎么理解。我们搞的文化创意产业,要做强做大,要考虑你的竞争力,就要考虑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如何跟普适的价值观配合起来。这样比较好。既要考虑我们的主流的核心,但是也要考虑国际上的普适价值观。公平、正义等都是普适的价值观,这样,我们的竞争力才能强。但是不能丢掉我们的核心价值观。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可推动整个经济转型

厉无畏表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对整个经济转型都是有很大作用的。特别是在金融危机以后,创意产业的发展是对整个经济的转型,走出危机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所以,历史上,每一次金融危机以后,都有创意产业的崛起,带动经济走出危机。三十年代,出了好莱坞,七十年代,石油危机,日本受打击最大但是动漫文化崛起,我们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看的都是日本的动漫。他们在欧洲占领了60%市场,现在动漫市场他们超过汽车产业。九十年代东南亚金融风暴以后“韩流”崛起,韩国宣传的很多都是中国的儒教文化。现在轮到我们了,上世纪人均GDP到了两千美元,那时候还处于温饱阶段,创意产业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如果吃不饱,穿不暖的话,谁去想那个问题呢?所以它有阶段性特征,2008年已经三千多美元了,现在五千多美元了,所以正好是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时候。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可以推动整个经济的转型。现在经济转型需要做什么?资源集约,而创意产业在这方面是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和人类的主体资源――创意,这对资源的消耗就大大减少了。很多地方都把文化资源发掘出来,进行开发利用。在开封,挖掘宋朝的历史,建造了清明上河园,演出宋朝的历史,反映宋朝的历史。泰山则把封山大典做起来了,过去有一些有成就的皇到泰山做封山大典,这样就可以把游客留一个晚上,效益好了。西安搞了一个大唐芙蓉园,再现了盛唐场景,演出了《长恨歌》,就在华清池旁边演出,这些都是很成功的案例。哪怕张家界这样的地方,也把刘海砍樵变成了歌舞剧。

他认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对我国的整体经济是一个很好的促进。因为它用的是文化资源,不是用不可再生的资源。第二个,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提高附加值,同样的投入增加附加值,增加附加值当中很重要的一块是搞文化创意,把文化创意植入到产品当中去。

篇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60(2012)05—0069-06

在中国当下的都市文化群体中有这样一类人群,他们看似与常人无异,但却有自己的语言,有自己的圈群,有自己的“暗号”;相对封闭,又不屑于被人认同;喜欢用网络沟通交流,又热衷于参加各种同人活动;对某一类商品有着强烈的正版意识,甚至不惜一掷千金;当然,最重要的,是他们都痴迷于日本动画、漫画、游戏及周边产品(简称ACG),近些年来,人们习惯称他们为“御宅族”(otaku)。

御宅族发源于日本,但现在已经遍及全球,尤其是在亚洲地区,更是成为年轻人的独特流行文化。在中国,像北京、上海、广州等大中城市以及台湾、香港等地区,这种“御宅文化”已经具有了相当的普遍性,但是,由于这一文化相对的封闭性,使得圈外的人很难真正了解其文化特质,尤其是在大陆,它对经济、文化的影响力远未得到重视,并总是被以轻视、漠视的目光来看待。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族群,在日本,催生出了每年近300万亿日元产值的动漫产业,使动漫产业成为了日本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并曾多次把日本最重要也最引以为傲的汽车产业抛在了后面,占GDP总量的十多个百分点;而这种御宅文化,也随之成为日本当代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现在,御宅文化已经成功登陆中国,由于这个群体的松散性,我们还无法确知其准确数字,但近年来各种ACG活动都是异常火爆,比如今年(2012年)7月上海举行的第十届ChinaJoy,虽然门票较高,每张50-500元,但仍然火爆,4天破纪录地涌入了19.7万观众,拥挤程度不亚于世博会。当然,由于ChinaJoy只是局限于数码娱乐产品,还不是完整意义上的ACG盛会,但毕竟这种由官方组织的盛会并不多见,而且有全球各大电子游戏厂商参展,还有大量cosplay表演,因此每届都会吸引众多ACG粉丝关注。除去这种官方主办的活动,御宅族自己的同人社团活动也同样火爆,就像上海老牌的同人团体ComiCon(CC)、ComiCUP(CP)以及刚成立不久的Comic Fantasia(CF),每年都多次举办同人产品展销,而且每次都是吸引无数人潮。而各种小型的御宅同人社团,也非常多,人数多则几十人,少则三五好友,你可能从来都没有注意到他们的存在,但是,他们却又无处不在。无论是对经济还是文化,御宅现象已经是无法忽视的社会存在。

一、群落语言的形成

御宅族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的日本,电视的普及和电视动画的兴旺催生出了这一亚文化群落,80年代开始逐渐成型。在中国,御宅族的出现是近十来年的事情,而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文化群落,核心的一点就在于这一群落有了自己的一套独特的语言符号。

语言可以说是一种文化最主要的显性标志,并决定着群落的思维方式,而御宅族在其内部沟通时,就已经显示出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独特的语言符号。当然,这一语言符号系统并非是完全的创造,它往往夹杂在原有的语言之中,但是,恰恰是这一符号的交错,构架起了自身群落的城堡。

“阿宅的交流圈基本上都是跟阿宅,如果跟三次元住民聊天的话就会自动切换出去,或者不说话。”这是一个御宅族的学生同笔者的对话,非常形象。当他们形成了一个群落之后,交往对象往往是群落内部的朋友,有着自己的交流方式、语言习惯,但当同圈外人交往时,则使用另一种语言习惯,两者非常相似,但又是经纬分明。比如一些御宅常用词汇:萝莉、御姐、乙女、腐女、腹黑、正太、GL、BL、吐槽、怪蜀黍、兄贵、姐贵、COSPLAY、ANIME、KUSO、二次元、三次元、伪娘、口癖、残念、怨念、耽美、百合、声优……类似的词汇非常之多,多来自于日本的动画、漫画,这些词汇并不只是日本御宅族专用,实际上,它们现在已经成为中国御宅族的常用词汇,甚至开始延伸到这个圈群之外,渗透到整个流行文化之中,由此可见其影响力之大。

如果仅仅是词汇的话,可能还不足以说明这个群落的自成一体,在叙述语言方面,也同样显示出他们的独特性。虽然使用的是同样的社会化语言,但在语言叙事方面,圈外人却常常落入看不懂或不知所云的情况。比如已经成为一个象征符号的词语“电车男”,来自于网络留言整理而成的轻小说《电车男》,并被改编为漫画、动画、真人电影、电视作品,成为御宅文化的经典作品。让我们看一下小说的开篇:

指令1 SOS:“在哪儿吃饭?速告知!”

[旁白]:后来,一网民如是说:“老实说,起初我才瞧不起电车男呢。连打个感谢电话这么简单的事儿都犹豫不决!看他那熊样儿,觉得真不配我们在这儿全力支持他。但是现在,我不得不承认,电车男已经远远地走在了我的前面。”曾在电车内大显英雄气概的电车男,能否在电车之外也信心百倍,勇往直前呢?

[电车男发贴] 731 姓名:Mr.无名氏 投稿日:2004/03/14 21:25

对不住,我也造反了!

本人疏于文才,不能细述详情。

这留言板真是魔力无边……

愿你们也沐浴阳光……

[旁白]:这无甚实质内容的留言,只不过是个信号,其实它是想日后发展成为获得极大声援的论坛。这一点恐怕谁也没料到。

[网友回复] 732 姓名:Mr.无名氏 投稿日:2004/03/14 21:27

搞什么鬼,你这混蛋!!

[网友回复] 733 姓名:Mr.无名氏 投稿日:2004/03/14 21:28

悬乎儿。

不知道非御宅族看到这段文字之后会有什么感觉,是否能够理解这一“经典”作品的内涵。而这一阅读“症候”也正显示了圈群内外的文化差异。在阅读、观看各种御宅族文本时,若难以产生那种御宅族的迷狂,原因并非仅仅是阅读习惯、审美期待的差异,而是因为在整体的语言符号产生错位之后,传统语言系统所建构的意义消失,御宅专属语言结构所搭建的亚文化圈群开始自成一体地独立于社会之中。

当一个群落产生出自己独特的语言符号的时候,就意味着一种群落文化开始走向成熟,虽然可以从各种角度去描述这个群落的文化特征,但当这种符号已经具有了约定俗成的象征意义的时候,当有了自己的表达方式甚至思维方式的时候,就难以在文化上忽视其社会经济的影响力了。

御宅族之所以在当代社会中日益被人所关注,不仅仅是由于形成了自己的圈群。形成自己的圈群完全可以自给自足、自我消费,但是,御宅族却在经济领域中形成了令人瞩目的消费能力。

这种文化的封闭性使其与外界的沟通与交流产生了困难,但对于一个疆界分明的市场形成却会产生积极的作用。目标受众有着相似的消费理念、品牌认同和兴趣爱好,他们的消费又是基于一种文化认同基础上的消费,满足的是精神上的需求而非功能上的需求,情感消费取代了理性消费,这对于经营者来讲,往往是一个理想的市场状况。尤其是对于文化行销,更是难以找寻比御宅族更理想的目标消费者了。

二、持久而强劲的消费力

2011年底的“日本动漫节上海”活动,同样在ACG粉丝中掀起了热潮。看看这个活动的日本主办、主催方就可以感受到其阵容之庞大:“外务省、产业经济省、总务省、文化厅、观光厅、日本国驻上海总领事馆”,作为中日官方共同举办的大型活动,日本主办方的级别之高即可看出对这次活动的重视,这正是日本大力向海外推广其ACG产业的一个具体步骤。之所以如此的重视,就在于ACG产业所形成的强劲的经济力量。在日本政府眼中,ACG产业已经不仅仅是个普通的娱乐事业,而是成为其经济发展的命脉之一。

在这一产业中,任何一部作品可能都蕴含着无穷的商机。比如,2011年11月的《日经·娱乐》报道,人气动画《轻音少女!》已经创造了150亿日元的产业价值,甚至吸引了众多非ACG目标受众的消费,其延伸产品包括DVD、漫画、手办、轻音五子使用的乐器、与动画合作的便利店等,利润空间巨大。而12月2日《轻音少女!》剧场版首映,据报道,首映两天票房就达到了3亿多日元,其在周末票房轻松击败了斯皮尔伯格的《丁丁历险记》。而在漫画领域,排名2011年销售排行榜第一位的《海贼王》销售了近3800万册。

当然,这一产业奇迹并非完全由御宅族来产生,但是御宅文化的核心推动力却是无可置疑。

这股消费力量到了中国御宅族中,同样不可小觑。尤其是相对于中国的文化产品市场,更是一股生力军。结合中国的ACG市场,这种消费现象主要体现在同人二次创作消费与强烈的品牌正版意识。

所谓的同人二次创作,主要是指对原创的ACG产品由爱好者进行二次、多次延伸创作,这属于版权方面的灰色地带。对于这种创作,世界各国通常采取默认态度,一方面维护众多的粉丝热情,一方面也是扩大宣传的方式。

中国的ACG行业原创力非常薄弱,这不是一个短时间能改变的事实,所消费的原创产品主要来自日本以及欧美等国,但是,中国御宅族们的二次(乃至N次)创作能力却超强。对于这些二次创作者来讲,他们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其产品多属于长尾利基产品,正好符合了当下的网络时代经济的节奏。

这种同人经济的市场到底有多大,由于多属于个体行为,所以难以确切统计其产值与消费数额,但是市场潜力是有目共睹的,中日等国都是如此。比如说,2007年,日本一位著名的同人创作者品川熏子(真名里瑞惠),被日本长野地方检查厅以违反所得税法(偷税)罪,她在2002—2005年间,销售同人志所得2亿日元,偷税达6570万日元(合人民币460万元左右)。一个同人二次创作者竟然有这样高的收益,整个市场消费力就可想而知了。

中国的同人创作市场虽然起步比较晚,但是很快就纳入了正常的产销轨道,尤其是在上海、广州、北京等一线城市,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产业链。比如上海最大的三个同人产品经营团体CP(ComiCUP)、CC(ComiCon)和CF(Comic Fantasia),每年都举办多次的同人作品展销,像CP、CC已经举办了十届,而新成立的CF也已举办了多次同人展销。在几百家参展的团体中,正式的商业机构只有几家,剩下的全都是小型同人社团,但丝毫不会影响到参与者的热情,cosplay表演者的执着更是让人敬佩。而产品也遍布ACG产业的几乎所有周边商品,例如手办、道具、漫画、徽章、贴纸、服装等各种商品。

这是不定期的同人二次创作展销,而常规销售多是集中在网上,这些同人社团大多有自己的网站与销售网店,目标受众不仅是中国的消费者,很多延伸到了海外。

而御宅族消费的另一个特征就是他们具有强烈的品牌意识和正品意识,尤其是对于盗版横行的中国消费品市场来讲,显得更加难得。

就这一方面来讲,虽然由于文化政策的原因,正版的影像制品很难进入中国公开销售,所以他们观看的影像产品多来自于盗版,但是当能够出现自己心仪的正版品牌产品时,只要有购买能力,他们消费起来往往有一掷千金的气势。

有趣的是,这种消费习惯同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很类似。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市场,虽然满街LV、Gucci、Armani的仿冒品,但是却绝不会冲击正品的销售,因为这是两个市场。对于仿冒品的消费者而言,他们的经济情况根本无法承受正品的价格,即使没有了仿冒商品,他们也不会去购买正品;而对于奢侈品的忠实粉丝来讲,只要有钱,他们又绝不屑于使用仿冒品。因此,仿冒品的出现反而像是在为正品做着免费广告。“只要有钱,肯定要买个正品的LV”,这是几乎所有奢侈品消费者的消费心理,而御宅族的消费也同样如此。

2011年,日本最大的ACG产品经销商Animate开始进入中国,总部设在上海,计划实体店和网店同时经营,就是看中了中国ACG市场的巨大的消费能力。虽然其销售的商品由于关税等原因,价格要比日本国内贵三成左右,但是却丝毫不能打消中国御宅族的购买热情,原因就在于Animate销售的都是正品。

对于中国的文化市场,最大的威胁就是盗版,一部《喜羊羊》出来,遍地都是《喜羊羊》的周边商品,但却无需支付版权费用。但是,对于御宅族来讲,他们却不屑于收藏这种盗版产品,他们会毫不吝惜地把自己日常消费的大部分都贡献给这些正版产品。因为他们这种狂热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娱乐,而是要构筑自我的完美精神家园。必须清楚的是,御宅族的“宅”绝不是简单的“家”的含义,而是精神上的自我空间,这种完美“宅”空间,是不会忍受仿品来破坏这种自我精神满足的。

这种消费甚至不需要什么版权法规来维系,而用来维系的恰恰是“死忠”们的痴迷,而这种痴迷的无理性消费,正是消费市场的理想状况。

日本ACG消费市场的崛起,也正是有赖于这种消费心理。比如说一部动画产品,由于前期的制作成本非常高,电视播放往往难以盈利,电影院放映也仍然无法盈利,但是,这些却是必要的宣传手段,只要宣传到位,能够在日本及海外销售两千套以上的蓝光DVD,那就能够顺利收回成本。因为对于ACG的粉丝来讲,只要喜欢,就绝不吝惜收藏这样的正版产品。

由于营造的是一种精神上自我满足的“宅”的需求,这也就有别于通常的大众消费品需求,在文化产业的行销中,御宅经济显示了自己独特的一种消费理念。当然,形成这种强劲的“萌经济”,还需要打造相应的都市经济空间。

三、四维的都市经济空间

对于个体来讲,“宅”的空间存在于精神领域;对于群体来讲,他们有着自己的交流空间;对于城市来讲,如果希望能够借助于御宅族的经济动力,则必须为此而创造一个特有的商业人文空间。

通常来讲,形成御宅经济所必须的空间主要有三种:一是商业消费空间,二是同人作品的展示销售空间,三是御宅族聚会的“三次元”公共空间。能否具有这三种成熟的御宅空间,是能否形成御宅经济的关键。

就像东京的秋叶原,原本只是电器电子产品最集中的地方,类似于北京的中关村,现在则成为了御宅族的大本营、活动天堂。原本的电子产品消费热潮平淡之后,ACG产业的兴起为这个区域注入了新的活力。2007年6月30日,御宅族们在这里举行了为御宅族“正名”的“630秋叶原解放”大游行,从此之后,这里渐渐变成了日本御宅经济、文化的核心区域。面向御宅族的电玩专营店、游戏咖啡店、漫画屋、手办店等经营场所不断出现,引来大量的潮男潮女到此娱乐消费。甚至日语中诞生了“秋叶原系”这样一个名词。

除了秋叶原,东京各个区域几乎都随处可见漫画屋、电玩店、周边商品等,由此可见ACG消费已经成为东京城市消费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而很多的街道、区域,也个性化地成为御宅族的“主题公园”。

比如宅女、腐女喜欢去池袋的乙女路,日本最大的动漫连锁店Animate的9层楼的总店就在这里。而近年来非常流行的“执事咖啡馆”就起源于此。大概受秋叶原的宅男喜欢去的“女仆咖啡馆”的影响,这里的“执事咖啡馆”主要服务于御宅族的女性。所谓“执事”,就是指为欧洲贵族服务的那种文雅、彬彬有礼、帅气的男仆管家之类的角色,当然主要是从动漫中的这种角色中演绎出来的。“只需一杯咖啡的价钱,就可以变身公主!”这可以说是对“执事咖啡馆”的最好广告语。坐下之后想点单,一摇铃,打着领结、身穿燕尾服的帅哥就会过来单膝跪地为你服务,整个休闲过程你都会享受公主般的服务,甚至用餐之前还会给你戴上一个公主王冠。无论是语言、举止还是服饰,“执事”们都受过严格的培训,尽可能地让你真正地投入到这个公主梦中,一切场景就像是在动漫情节中一样。类似的这种“执事咖啡馆”、“女仆咖啡馆”不仅在东京成为一种流行,也已经登陆上海、广州等城市。

除开这种商业消费场所,御宅族聚会的公共空间同样引人注目。最常见的聚会则是以cosplay秀的方式出现,成为东京的一道赏心悦目的风景,cosplay最热闹的地方应该是东京的原宿。原宿也是年轻人非常喜欢的一个消费区域,大量的小店各式各样。而一到周末,小姑娘就在明治神宫前面的小广场上装扮起来,打开自己的“百宝箱”,开心地秀着各种cosplay造型。或者妖娆多姿,或者惊世骇俗。这样的cosplay秀已经持续了十多年,最早的一批阿宅们早已成为了妈妈,但是这里却是永远的青春、永远的妩媚。

而同人作品的展会则会经常不定期地举行,影响最大的当属全球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Comic Market”(简称Comiket)。每年的夏季(8月)和冬季(12月),Comiket都在东京国际展览中心(Big Sight)举行,ACG粉丝们就如朝圣一般地汇聚到这里,今年(2012年)冬天将是第82届,每届至少都会有十几万人参加,而这几天附近的酒店都将爆满。

商业消费空间、同人作品展示空间、同人聚会的公共空间,这三种空间都是御宅文化的主要生存空间,而当这三种空间良性共存的时候,一种具有无限商机的御宅经济就会为城市发展与文化创意产业提供强大的发展动力。

不过对于上海等城市来讲,这三种空间却是稀缺资源。有了庞大的ACG消费人群,有了强大的产业及产品市场需求,但是,不完全的市场经济和土地所有关系却难以创造出这样的经济空间,这是目前中国都市ACG产业的一大瓶颈。

拿上海来说,销售成本非常高,店面租金极大地制约了海外商业资本的注入,甚至很多欧美的大品牌也难以承受高昂的店面、柜台租金。而ACG产业进入中国的时间短,市场的品牌认知度较低,面临着开发新市场的硬性推广,加上广告宣传的费用,即使像是Animate这样的日本最大的连锁店进入上海,在实体店的选址方面都显得异常困难。同时,ACG产品很多是小众的利基产品,常常以小店的方式存在,这样,高昂的租金更是让这些小店难以盈利。加之物价不断上扬,逛街已经变成了奢侈行为,“宅”变成了真正的“宅在家里”。诸多因素的影响,这种ACG产业的商业消费空间,至今还难以在上海形成。

当然,可以看出,政府主管部门是希望促成这种经济模式,所以在上海打造了多条“动漫街”,如汶水路动漫街、南京西路动漫城、长乐路动漫城、光环地带、文庙、福州路等,都先后出现,显然希望以此来带动ACG产业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规模小、产品单一、缺乏魅力、过于“本土化”等原因,粉丝对此却兴致缺缺。比如汶水路动漫街,白天看起来五彩缤纷,晚上霓虹灯闪烁,远看很有吸引力,近看像个儿童乐园,在主管者和设计者眼中,对动漫的理解大概还停留在上世纪60年代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时代。但现在整条街已经非常的萧条,几十家店铺,开张的只有几家,而这几家还多是与动漫关系不大的店铺。其它的几条动漫街也大多如此,好端端的朝阳产业,却硬是给人穷途末路之感。

商业空间缺乏,御宅族聚会的公共空间更是难以寻觅,并非不想聚会,而是诸多的限制因素使之难以实现。

而火爆的展示销售空间虽然人气十足,但举办起来却并非一帆风顺。由于这些同人社团都不具有官方性质,因此在空间租用方面就产生了很多的困难。而且目前的这些活动,对于组织者而言,仅靠门票收入利润不大,也就难以再租到像样的场地。

看来这三种空间在上海的缺席,成为制约ACG产业的一个主要原因。缺乏这三种空间,自然形成消费人群之间、消费市场之间的共享,于是ACG文化就难以创造出可观的ACG经济效果。

不过,网络时代的到来为ACG产业提供了新的生存空间,那就是网络空间,成为ACG产业的第四维空间,尤其是对于商业空间、公共空间缺乏的国内御宅族来讲,这种空间来的正是时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