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电子电子信息实训报告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电子电子信息实训报告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电子电子信息实训报告

篇1

教育部信息与电子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四种技能要求是:(1)电子电路的安装、调试与应用以及电子测量技术的应用与电路测试的能力;(2)综合运用电路知识进行电路设计与实验的能力;(3)利用系统环境CAD分析与设计的能力;(4)利用虚拟仪器的能力,[2]基于以上的四种要求,目前大部分学校电子信息工程在学生技能的培养过程中,重点放大第一项上,也就是是让学生了解电子元器件的常识,熟悉仪器仪表的使用,通过手工焊接练习,学会组装一个“简单的电子系统”,如万用表、稳压电源、超外差收音机等。这种传统的训练模式内容单一,手段落后,主要是以工艺性和实践性为主,极大的限制了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3]。

三、电子设计综合训练改革与实践

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设计综合实训”的内容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基于教育部四种技能培养目标的要求,在充分调研和总结以往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电子设计综合训练的内容进行了改革,初步构建了“一条主线,四个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即在围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这一主线的基础上,将实践教学活动分为基础、专业、综合、创新四个层次。并且完善了“电子设计综合实训”培养计划,拟定了相应的教学大纲,对于培养目标和综合实训的教学重点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中重要的一点是要面向社会和生产实际,其具体架构如图1所示。

针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在原有硬件条件基础上,对实践教学必修内容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在实训内容上设立了三个必修模块,即印刷线路板设计、计算机仿真技术和电子工艺装配等内容,在教学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将内容分为“必选模块”与“自选模块”,对于“必选模块”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兴趣来选择实训内容。在必选模块的基础上增加自选模块,目的是满足参加“电子竞赛”和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这一部分学生可以自行确定电子设计实训方案,在设计中充分地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完成对“电子小系统”的设计。这种把“必选”与“自选”内容结合起来,引入模块化和层次化的教学理念,可以达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因材施教的教学目的,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的提高[4]。

四、构建电子设计综合实训评价体系

构建电子设计综合实训评价体系是对学生整个实训效果的检验,是整个实训过程的重要环节,目的是对学生的实训技能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评价,其主要考核内容是:开题报告(前言、序言)5%、方案设计5%、电路图设计5%、软件设计10%、电路仿真过程10%、印刷板设计10%、印刷板制作10%、元器件检测5%、装配工艺5%、通电前检测5%、通电静态调测5%、通电动态调试5%、整机调测5%、故障分析维修5%、综合实验报告10%。同时在电子设计综合实训过程中,教师要以极大的工作热情加强各环节的指导工作[11]。

篇2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从宏观上可分为课程课堂实践教学、认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几种教学模式。在实施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对每一种教学模式又分别进行了微观设计。下面针对本专业的实践教学设计分别进行介绍。

1.根据培养目标制订实践教学体系

为了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在本专业高职教育教学设计中,实践教学课程设置独立于理论课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课程之间的相关度较强。在实践教学设计中,内容主要包括实验、实训和实习等环节。实践形式也多种多样,主要分为实验教学、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

2.根据职业岗位的基本能力要求制订基本技能训练实践教学体系

基本技能指胜任职业岗位(群)的基本能力,是各工科专业学生所应有的共同能力。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基本技能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思路是:通过开设电子技术基本技能实训、模拟电子技术、电路分析、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绘图等课程,使学生熟悉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基础知识并具有查阅元器件手册的能力;通过了解常用电子仪器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能够正确使用常用的仪器仪表进行测量;通过线路板的焊接,掌握电子产品制作的基本要点和技能。

3.按照职业岗位专业能力需要制订专业技能训练实践教学体系

专业技能是指胜任职业岗位(群)的专业能力。对于本专业学生,除具备一些基本操作技能外,还应有电子产品辅助开发能力、电子产品单元电路设计能力、电子产品使用、维护与维修能力等专业技能。

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具体实现途径

本专业从专业核心能力出发,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主要采用实验、实训和实习等教学环节,借助于集教与学、学与练、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为一体的实践教学基地来组织和实践教学。首先,通过实训室的实验对学生所需的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和巩固,使他们获得感性认识,掌握数据处理等基本方法;然后组织学生参加实训中心(工业中心)的仿真教学感悟和模拟训练,使学生初步掌握操作技能、专业技术,获得对职业岗位的初步认识;最后组织学生到企业参加生产实习和顶岗实践,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从而实现高职教育造就技术应用型人才、实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这些教学环节在操作上具有很强的连贯性和渐进性,符合学生接受知识、养成能力和相关素质的学习规律。

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组织管理

教学管理是开展教学工作的基础和质量的保障。因此,要保证高职教育实践教学工作顺利地开展进行,必须有完善可靠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以保证实践教学质量。

近年来,我专业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和突出以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计划中,首先根据实践教学的目标要求,制定完备的各类实践教学环节大纲,编写出适合实践教学的讲义或教材,然后再根据具体课程及不同的实践教学环节进行分类管理。

四、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评估与考核

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与评估是实践教学管理中最敏感的环节,它对教学双方都起着指挥棒作用,影响教学的全过程。高职教育实践教学考核的重点放在核心专业技术、职业技能水平的考核和职业资格证书获取上,既要考出实际能力,又要避免敷衍了事走过场。对本专业校内实训教学环节的评估主要是检查实训项目单、卡和报告等实训项目教学文件的完善情况;对校外实习、实训教学的评估,则要求必须具有实习(训)教学大纲、实习(训)计划安排、实习(训)指导书、实习(训)日志、实习(训)报告、实习(训)单位评价、学生考勤和实习(训)成绩单以及实习(训)工作总结等。

篇3

一、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分析

根据我校人才培养方案,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以服务东莞、珠三角地区及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培养面向电子信息行业,适应于广东省尤其是东莞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掌握电子信息技术相关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电子电路分析设计能力,具有较强的电子产品和设备应用与维护能力,能在电子信息产品制造领域从事电子产品设计开发、安装调试、维护维修、质量管理和销售等方面工作,符合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

服务产业的需要,决定了学生可以立足自身实际,选取有兴趣的方向深入学习,这使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实施上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但基本课程、核心课程的设置是针对全体学生,很难完成这一培养目标。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作为学生学完全部基础课程以及专业课程之后的一门岗前实践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因此,学生基于兴趣的核心职业竞争能力的培养需要由这门课程完成。

二、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的设计思路

不同于传统实训,专业综合实训着重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旨在增强学生的职业核心竞争力,为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增强岗位适应度做好铺垫。因此,专业综合实训的开展,首先,要确定综合实训的方法。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有岗位训练、过程训练、项目训练、仿真训练等模式,结合人才培养目标,该课程选用项目训练式方法开展。该模式以项目小组为单位,每4~6人自由组成一个小组,完成整个项目的实施工作。其次,确定项目的选题。项目选题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课程开展的效果。以往专业综合实训课程项目的选题比较分散,更多地注重多样性,但通过实施情况来看,效果并不好。其原因一方面是选题的分散使得教师指导时间不足,项目开展较慢;另一方面,学生之间缺少了相互学习以及相互比较的机会,开展动力不足。为了解决以上不足,在选题上,我们结合企业需求,设计了一个综合类题目作为专业综合实训课程题目。最后,时间安排。三年制学生,第六学期要进行企业顶岗实习,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安排在第五学期末。为了能系统充分地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实训时间为4周。在这四周时间里,项目组成员相互协作,最终完成整个项目的设计工作。

三、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的具体实施

经过前期实训的摸索,结合人才培养目标与校企合作企业的实际需求,本次专业综合实训课程选择的题目为:一种实用的智能小车设计。该项目的具体实施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充分论证,明确任务

本阶段指导教师针对项目选题,进行技术论证设计,编写实训指导书。明确实训任务、实训时间安排、实训考核标准及要求,并完成项目开展所需常用元器件的采购工作,为实训的开展做好准备。

2.教师组织,确立团队

该阶段在实训课程的第一天实施,指导教师结合实训指导书,讲解实训的流程。组织学生,以5~6人为一个小组单位,结合自身技术情况,自由组成技术团队,并选出组长。每个团队确保有硬件工程师(两人):硬件电路设计与制作,机械机构等的设计;软件工程师:系统程序编写,调试;整机调试工程师:元器件准备、焊接以及产品的整体调试;技术文档设计师:讨论过程记录、技术文档编写、报告PPT、记录组内成员每天工作情况,图片或视频展示成员工作风采,协调工作进程。团队人员结合自己的职业规划,选择自己喜欢并擅长的职位,开展工作。作为团队的一员,每个职位的表现都将影响到整个项目的最终测评。项目组每位成员,都将在该项目中得到锻炼,强化自己的职业核心竞争力。

3.方案制定,项目实施

团队建立后,组长带领项目组成员,结合实训要求、实训任务,通过资料查找、信息搜集等,确定项目实施方案。结合项目方案项目组成员根据自己的职位,制订工作计划。教师针对工作计划进行检查指导,确认无误后,项目组开始项目的设计实施工作。该阶段持续时间2.5周左右,是整个实训时间最长的阶段。该阶段坚持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指导原则,使学生充分融入团队合作,充分发挥自身价值,完成团队项目。

4.小组竞技,汇报展示

智能对战小车设计制作完成后,各项目小组与指导教师,共同协商制定小车对战方案,班级内各小组开展对战比赛,验证并改进小车设计。待整车改进设计成熟后,各班级间开展竞技比赛,验证设计成果,提升团队的荣誉感,带动大家参与的积极性。比赛结束后,班级各团队的技术文档设计师通过视频、PPT等形式进行汇报,展示团队项目实施过程、项目实施成果,见证团队每位成员的付出与团队合作的力量。

总之,高职院校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的开展,在培养学生专业综合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职业竞争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针对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实施方案,通过课程的实施验证,该方案达到了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目的。本次课程的探索研究,对于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的改革发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篇4

我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从1997年开始招收本科生,现在校学生4届共计493人,已毕业学生10届共计756人。近年来,该专业以“基础扎实、突出应用”为专业建设的原则,以培养高质量“应用型”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加强专业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打造一支高水平“双师型”师资队伍,努力把我专业建设成在国内同类院校中具有良好声誉、特色鲜明的专业。为把我专业建设成为我院重点建设专业,作了以下研究和探索。

一、重点专业建设目标

(一)重点专业建设总体目标

立足黑龙江省,面向全国,主动适应人才市场需求,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重点。通过3年建设,显著改善实验实践教学条件,师资队伍的水平和实力要显著提升,课程结构更加合理,教学管理更加规范,使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力争经过3年的发展,把电子信息工程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实力突出的应用型本科专业。

(二)重点专业建设具体目标

1.以专业内涵建设为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岗位职业能力,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社会发展和学院办学特色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以上职称的中青年师资骨干及学科带头人,培养名师。建成一支以 “双师”为主导,学历、职称、知识、技能和年龄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的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

3.多方面筹划专业建设经费,用于师资队伍的建设、专业实验室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等。

4.注重发展专业实验室、专业实习基地和图书资料建设,建设高水平实验室。

5.加强校企合作,探索订单式培养人才的可行性。

6.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备教学文件,健全制度,完善所有教学文件包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并严格执行。

7.鼓励教师编写教材,积极申请科研立项等。

二、专业特色

明确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方向,根据学院“侧重人才培养,全员成才教育”的办学理念,着力打造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注重发挥与电子行业结合紧密的优势,形成具有结合电子产品制造业、网络信息服务业、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专业特色。建设应用电子技术电子方向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方向两个学科专业方向,培养拥有较高的知识理论素养、信息素养等基本素养和具备设计、开发、应用与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实践能力的应用创新型社会人才。

三、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访问进修、培训、企业锻炼、项目开发、学习交流、人才引进等措施全面提升的专业教学队伍的整体水平及专业素质,使本专业教师具有较强的电子产品企业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工作能力。提升现有专职教师学历,鼓励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并有相应政策支持,使研究生学历及硕士学位比例达到70%以上;提升专职教师教学能力和职称资格,争取达到高级职称比例为20%,中级职称比例为80%;提高科研能力,引进硕士或副高以上专职教师2-3名,培养名师1名,力求建设一支高水平的,适合专业发展需要的“双师型”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四、教学体系建设

由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工作小组组织针对我国电子生产企业的调研,就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相关产业政策、专业对接电子信息产业、专业人才需求状况、应职岗位人才规格等进行调查,完成专业调研分析报告;通过对企业内部结构、企业生产工艺流程与工作流程、企业人才规格等进行科学分析与论证,确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修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完善教学手段,制定符合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学大纲。

五、实验、实训平台建设

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在院内现有专业实验、实训室配置基础上,按照课程改革及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要求,新建SOPC、FPGA、传感器专业实验室,改建电子技术实验室,优化专业实验、实训资源配置,使学生所学知识能紧跟专业发展需要,学有所用。

篇5

【Key words】Project teaching; Curriculum reform; Evaluation

0 前言

《电视技术与调修》是我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不断改革与探索,将课程设计为以电视产品各单元电路为子项目,通过调试与维修环节来安排项目训练内容,通过各项目训练介绍电视技术的基本原理和调修环节的基本技能;建构“项目训练+综合实训+企业顶岗”的三维一体的实训环境,使学生获得“基本技能+核心技能+综合技能”。并让学生参加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和《无线电调试工》综合技能考核来检验本门课程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在这过程中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 依托行业知名企业,联合制订课程标准

针对当前电视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视技术中含盖有无线电信号的发送、传输与接收,传输信号的类型也由模拟信号向数字信号跨越。所涉及到的技术包含有电子线路技术、单片机控制技术、电源技术、显示技术、通信网络与接口等技术,它几乎覆盖了整个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因此将“电视技术与调修”课程作为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做法。根据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在制订课程标准中,结合本地具体情况,与常州华辉电子有限公司等行业企业进行广泛地合作,进行充分的调研,从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出发,组织企业专家紧紧围绕职业能力要求,进行岗位职业技能分析。归纳出生产电视机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确定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按照岗位工作过程进行优化,以项目+任务的形式进行组织,形成新课程标准,使教学内容的设计更符合高职类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完成本课程的学习之后,可以获取多种社会认可的职业能力资格证书。

2 内容组织紧贴目标,突出调修能力培养

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是基于工作过程和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安排教学内容,重点突出学生对电视机整机调修能力的培养,按照学练结合的教学思路。具体以项目为载体组织课程教学内容,使整个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完成项目的学习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原则是遵循能力为本的基本原则,按照电视机在调测与维修过程中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线,合理安排学习内容。本课程内容分解为四大学习项目:即电视机认知实训、电视单元电路项目调测训练、典型故障综合维修项目训练、考工考级综合培训。

针对本课程的实践性与专业性较强,在授课内容中,需介绍的各种方框图、原理图和各类波形非常繁多,为此大量采用图文并茂的的多媒体课件,以增加课程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还借助于彩电示教板做为辅助教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感。课程的项目化教学全部安排在实训室或实训车间进行,每位学生安排一个生产工位,配置必要的仪器和工具,提供一个与真实企业生产环境一致的实训场景。通过对真实电视产品调试与维修过程的体验和感受,来学习电视整机产品的调试与维修技术。在教学组织中,采取学生讲、教师评的互动教学方法,让学生走上讲台,每组派一位学生来阐述完成任务过程和得到的结论,接着由同组的学生进行补充和完善,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与点评。在项目训练环节中,采用活页形式编制了完善的实训项目单和行动训练卡,将每个实训项目都细分为基础能力训练、专业技能训练和综合提高训练三大部分进行训练,并保证各训练环节梯度和难度。

3 拓展实训基地建设,提升课程工学力度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旨在培养高等级技术应用性人才,要求学生必须具有该行业中相关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实训教学环节中,要切实体现“工学交替”的指导思想,我们充分利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委员会的职能,在加大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同时,与苏州华之杰电讯有限公司等的相关企业建立了广泛而有效的联系,并作为本课程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同时在校内,引进常州诚联电源制造有限公司作为《电子整机产品》实训教学工厂,安排学生到生产线上进行真实电子产品的组装实训,包括安装、调试与维修,通过实地感受电子信息企业的生产流程、组织管理和企业文化,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电子产品生产过程的理解,同时还邀请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担任本课程中一些项目的讲解。以此拓展广大师生的知识视野。

4 多种考核方式并举,全部检验学生能力

项目化教学改革成效的关键是要有一套全面考核与评价机制。我们采用了对教学全过程控制与各阶段考核相结合,通过使学生在“学中练,练中学,学练结合”的过程中接受各种类型的考核。考核类型不再是单纯的终结式书面考试,而是要体现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指导思想。考核可以采用阶段考核与终结考核相结合,形式可采用笔试、口试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也可采用小M讨论与组织答辩等多种形式进行。

考核内容可以包括态度性评价、知识性评价和技能性评价。其中态度性评价包括考勤、课前准备、课堂表现和课内参与程度等方面;知识性评价是指作业、项目报告、提问、课堂练习和期末考试等方面;技能性评价具体可以包括元器件识别与质量鉴别能力、仪器仪表使用与电路测试能力、故障分析检测与维修能力以及对出现问题的归纳总结能力等方面。

5 结论

经过多年的改革与探索,《电视技术与调修》课程作为我院电子信息技术核心课程建设已取得一定的成效。实践证明,本课程自从开始建设以来,已经在三届学生约760人次中实施,根据任课教师和大部分同学课后的情况反馈,效果普遍反映良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在技能的掌握方面尤为明显和突出,根据最新统计,2013级共有505人参加江苏省信息化委员会组织的“音视频检验工高级工”技能考工,一次性通过率达到97.6%。这一成绩的取得与广大教师在课程改革中,赶于创新、勇于争先,使本门课的教学效果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同时使学生学到了真正有用的知识和技能。

【参考文献】

篇6

Key words: applied talents;training goal;practical curriculum system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22-0258-02

0 引言

信息产业不仅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同时也是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要想建设创新型国家,信息产业应占领自身产业的制高点。电子信息技术支撑着很多行业的发展和提升,它是社会信息化的基础和手段,因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势必需要大批的应用型电子信息类人才,这无疑给高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有责任培养更多的应用型电子信息类人才,促进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创建发展步伐。

1 以培养汽车电子工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以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确立“以汽车电子为背景、一个体系、两条主线,强化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专业建设理念。凝练出“以学生为本、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以汽车电子为背景,坚持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促进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教学理念。确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方案。统筹兼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先进性、科学性与创新性,优化、重组、整合了课程结构,构建了汽车电子系列课程模块框架,在教学内容方面,克服了课程设置内容重复、交叉和分散现象,加强课程内容的关联度。在处理好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关系的基础上,特别注重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加强实践与科技训练。形成五个模块(公共基础类模块、电子类模块、计算机类模块、信息通信类模块和汽车电子类模块),四个相结合(教与学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将实践学分由之前总学分的28.2%提高到47.6%,基本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各占一半。

教学体系强化了汽车电子课程实验教学、工程训练教学、创新实验与科研相结合,由注重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

2 优化专业和基础课程,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通过优化课程设置,以工程理论和工程实践为课程核心,形成满足行业特色和学生未来发展的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开展“校企联合培养”,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运用“以项目为主线、导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在企业学习工程实践能力,并以实际课题完成毕业设计,获得见习工程师资格;充分利用校企优势资源,共建产业人才培养基地,实现校企双元人才培养机制。

按照行业和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定位和特色,制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标准。通过本计划的培养,使学生获得较扎实的数理基础,较好的人文社科基础、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并掌握一门外语。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学科基础知识,包括汽车构造、电路、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等的基本理论,具备较强的本专业所必需的工程制图、计算与分析和实验技能。使学生全面地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系统掌握信息获取、处理、传输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初步设计、集成、应用电子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同时使学生深入学习本专业所必需的专业知识,系统掌握汽车传感、汽车总线、车载GPS定位以及汽车电子控制等汽车电子相关技术,进行汽车电子的相关实习实训,具备汽车电子产品试验、检测及产品开发的初步能力。使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及发展方向,掌握汽车电子电器、汽车电子零部件设计生产制造相关的工程技术、工程管理的基础知识、实践技能和设计方法并能应用。

3 突出“应用型”特色是模拟电子技术实践教学改革的关键

整合实践教学资源,构建了贴近汽车电子、信息工程实际的四个阶梯层次(基础应用层、能力提高层、综合设计层、创新层)、四个模块化(基本能力、独立实验和工程意识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和系统设计能力、工程应用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新体系,形成具有汽车电子信息特色的“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重视基础、提高应用、强调综合、引导创新”四个层次的“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新模式,锻炼一支兼顾产、学、研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是本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其中,“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是要求实验项目及内容坚持以汽车电子信息为背景的三个综合性(强弱电结合、软硬件并重、模拟与数字共e)、四个结合(理论基础与实践应用结合、工程应用与研究设计结合、基本技能与创新意识结合、课内外结合)来开展实践教学。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就是实验室建立灵活多样的开放运行机制,从时间开放,到内容开放,形成实验课程、课程设计、大学生综合实验立项项目、课外科技活动、科技竞赛、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的连贯教学。以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改革为例进行说明:

3.1 基础实验:验证课本知识

基础实验包括8个验证性实验(共射极放大电路性能测试、仪器使用等),这些实验都跟课本章节相关,其目的是巩固学生对模拟电子技术基本知识的掌握,训练学生分析、设计与调试电路的基本方法。教师授课完毕后,依据所授理论课程给学生布置实验题目及要求,并提出预习问题,学生据此查阅相关资料写出预习报告,提前熟悉实验内容;之后学生参考实验教材中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电路,自行搭建电路并测试其性能指标,验证理论知识是否正确;能够熟练使用仪器设备,并能够利用仪器设备及时发现电路中存在的问题。

3.2 课程设计:培养动手能力

课程设计是课堂教学和课程实验结束后的综合应用实践环节。本项教学改革将模电课程设计分为两部分,一是为弥补实验设备不足而进行的仿真设计。仿真设计包括三个环节,首先进行常用单元模块电路仿真;然后结合课本知识,给定电路参数和设计要求,进行仿真电路设计;最后拓展内容,对一些实际应用广泛的应用电路仿真进行学习。三个环节对学生的要求层层递进,前两个环节为“必做”,第三个环节为“选做”。二是从设计、制版、焊接直至调试全过程的综合设计制作选题。

有两个题目供学生选择:①电话机振铃电路设计;②简易函数发生器。

3.3 综合实训:提升综合素质

2周的电子综合设计与工艺是模拟电子技术实践教学改革的最后一个环节。综合实训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系统设计的能力,它已经不仅仅是模拟电子技术一门课程,它将与单片机技术应用、数字电子技术等课程综合开发设计题目。

为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意识,其训练方法通常包含三个步骤,分别是主动学习、自主设计和创新设计,具体分析如下:

①主动学习:根据实验系统需要实现的基本功能和达到的指标要求,学生通过查阅文献,确定自己的设计方案;利用软件仿真电路,并通过调试确定适合的参数;写出预习报告。

②自主设计:根据软件仿真电路搭建实际系统的硬件组件;完成系统程序设计;进行软硬件调试,通过查找错误、解决问题,达到锻炼提高的作用;测试系统的基本参数和功能。

③创新设计:完成实验系统的进阶指标:如增加功能或提高指标;对系统进行最终测试,给出误差分析;写出实验报告,提交实验作品。通过综合实训,能够让学生系统的掌握电子系统设计的整个过程,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及综合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

4 结论

模拟电子技术实践教学的改革、探索和实施取得良好的效果。课程基础知识与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有效融合,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动手能力增强了;科学的实验思维、实验方法、实验步骤得到了训练;分析数据、讨论误差、撰写报告的能力得到提高;符合因材施教培B应用型人才的要求。通过改革,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工程实践能力,改革以来,毕业生就业率不断提升,用人单位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参考文献:

篇7

引言 

专业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和保障条件,同时也是高校综合水平和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反映指标。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和创新型人才的日益需求,特色专业的建设正逐渐得到各高校的关注,尤其在师范类院校的工科建设中更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国家科技产业的蓬勃发展,社会对电子信息类的人才需求变得非常突出,很多师范类院校顺应社会发展也开设了电子信息类专业,但是如何在传统的师范类院校中开设工科建设,建立起独具特色的工科专业,是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 

一、专业定位和办学指导思想 

一个新办专业如果没有特色,那么培养的人才就无法得到社会的认可,专业的发展也会受到阻滞,因此专业的定位和办学指导思想的确立,是一个专业能否发良好发展的基础。 

师范类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建设要围绕一个中心,突出两大特色,以行业发展为依托,充分发挥师范院校中工科专业的特色,构建多层次、多类型、全方位的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围绕一个中心”是指坚持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为中心,使其作为一切活动的出发点。“两个特色”是指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工科特色和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特色。电子信息本身是工科专业,因此专业课程、实验和培养方案的设计以工科教育为核心,通过优化和创新课程体系,完善教材和实践基地建设,推动教学方法改革和教学手段创新,发挥第二课堂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探索和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另外,基于师范类院校教师教育特色,在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前提下,培养部分具有较高从教技能的新型电子信息人才,建立职业技术学校电子专业教师的培养模式,为社会输送“双师”型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和教育教学人才。 

二、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有效的教师引进培养进修机制,按照专业发展的要求,建设一支具有教育观念新、师德高、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实际工作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和教学骨干,培养在国内同行业中有较大影响的专业学术带头人。 

(1)注重人才引进。充分利用学校现有人才引进政策,加大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引进力度,整合学术梯队力量,促进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 

(2)加强师资力量培养。积极发挥学院现有的学科、学位点和实验平台作用,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每学期聘请1-2名专家学者来校做有关科学研究与教学改革方面的学术报告,每年选派2-3名中青年教师外出进修或攻读博士学位,支持开展广泛的国内外合作研究。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种研讨会和学术会议,时刻跟踪电子行业的最新发展和技术应用前沿。 

(3)提高教师科研开发能力。积极鼓励全体教师申报国家级和省级等各类基金项目,重点支持“产学研”项目申请,鼓励发表高水平的科研论文,从而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学术水平的提高。在工程应用方面,进一步加强与公司企业的技术交流,加强应用技术合作。 

(4)执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和教学监督制。严格执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和教学监督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教育技能培训,定期开展青年教师优秀教学评比、教学竞赛活动,打造教学名师,构建教学团队,促进教师整体教学水平提高。通过专业实验室的建设计划,为教师提供相应课程的高标准配套实验装置,使教师不仅在理论上和国际接轨,而且在实践动手方面也有大幅提升,实现“双师型”的转换。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通过对其他名牌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调研,提出了适合师范类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建设的人才培养方案,把建设信息类技术人才和信息类教育人才作为培养模式的两大重点。 

(1)优化课程设置 

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完善“公共基础课程、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课程实验、自选课程、实践课程、素质教育课程”六大板块构成的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着力,强化实训实践技能培养,突出工科特色;拓展学生知识视野,部分体现师范教育特色。同时为进一步凸显工科教育特色,强化其实践性,探索实施“3+1”新型电子信息人才的培养模式(三年的理论学习和一年的实践实习),并在二三年级的暑假各增加一个短学期开展金工实习、认知实习和课程设计等实践活动。 

(2)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进一步严格现有教材选用、编写、审核制度,选用国家面向21世纪教材和“十五”、“十一五”规划教材、省部级以上获奖教材。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教学资源,强化主干课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稳步推进双语教学。完善课程负责人制度,加强电子信息类专业精品课程建设在电子信息类专业积极推行“四双改革”方针,即:双纲:制定理论教学大纲和实验实训教学大纲;双教: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双材:每门课程都有理论教材、实验实训教材;双基: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和校外实验实训基地。 

  (3)实践与创新 

完善实验教学体系与内容改革,加大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采取引导、指导、讨论、尝试、探索交流等形式,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模式,形成以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为主的学生学习方式,加大开放实验力度,激发学生实验兴趣,不断提高实验课程教学质量。在培养方式上大胆创新,在保证理论知识的前提下,着重培养学生的设计制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应变能力、创作能力。除了校内建立的实验实训室外,还积极与国内外著名的电子生产企业、自动化研究所等联系,为学生与社会架起一条直通的桥梁。同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课外科技制作以及大学生技能大赛等活动,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素质。为了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积极倡导以本科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不断提高其创新实践能力。学校可以每年拨出专项资金,举办科技创新大赛,鼓励大学生申报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对于成功申报的项目,给予资金资助和专业指导。同时加强毕业论文的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加大实验类和基础教育研究类论文选题比例,促进科研型后备人才和新型教师的培养。强化毕业论文与创新性实验相结合,让学生尽早进入毕业论文工作,实现本科生与研究生培养的互动,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4)从教技能的培养 

很多地方性中专(技校)均开设有电子信息类专业,因此对电子信息类专业的老师需求量很大。师范类院校可以加强“双师”型人才培养,对于专业知识掌握较好并有意于从事教育行业的学生,聘请高水平的教育学专家,开设“电子信息技术教学论”、“教育心理学”等教育技能选修课程,进行教育教学技能的前期培训。对在电子技术专业的从教技能作全程指导,强化对教师职业的认识,激发从事电子技术教育的热情。 

四、管理体制改革建设 

一是积极鼓励和支持高学历、高职称、热心教学人员担任学院基层管理工作,加强管理能力培训,注重在实践中提高管理水平;二是健全“所室合一”管理体制,充分发挥研究所科研对本科教学水平提高的辐射与带头作用,研究所为本科学生探索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开放性实验、毕业论文提供平台,同时充分调动教研室在教学管理、教学研究中的积极性,形成教学科研的良性互动;三是完善课程负责人制度,构建“学院—教研室(实验中心)—课程负责人”三级管理模式;四是强化教学质量监控,坚持“教学一票否决制”等各项教学管理制度。 

结束语 

特色专业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师范类院校进行电子信息类特色专业建设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不断探索的过程,本文对该问题在专业指导思想和定位、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相应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探讨,有一定的实际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郭银章,曾建潮等.地方高等工科院校新办电子信息类专业建设模式与创新体系研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6(8):22-25. 

[2]吴杰康,杭乃善.特色专业建设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8): 

34-36. 

篇8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十二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提升工程: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群”(项目编号:12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9-0045-02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等文件明确表达:高职院校要通过专业群加强内涵建设。近几年来,专业群建设已经成为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载体,建设高水平专业的主要途径和方法。2011年,总书记在十报告中提出“要注重协同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因此,高职院校要主动适应国家战略,根据学校的自身情况,以协同创新为引领,走内涵发展之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那么专业群协同创新的路径有哪些?如何本地化实践?协同创新已成为了高职院校一个全新的课题。

一、专业群协同创新的必然性

协同创新是指多要素(人力、物力、信息等)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合作、相互补充,推进事物共同前进,各要素个个获益,整体加强,实现1+1>2的目标。因此,协同创新的主体是多元化的,协同创新的手段是打破各元素壁垒,协调发展的。协同创新的目的是各元素和谐前进,发挥的能量不仅仅是整合,更重要的是达到突破。专业群建设协同创新是高职院校走内涵建设的必然趋势。

1.专业群构建元素多样化决定必须协同创新

学校的专业建设,既要考虑到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又要考虑学校原有的专业基础,不能一味追逐热门专业。应该依托原有专业,形成专业群体系。专业群构建元素的多样化,决定了专业群建设必须协同创新,主要涉及到三个层面:首先,高职专业群是建立在“一个核心专业为引领,辐射多个专业”基础上的,具有共同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和基本技术能力(技能)要求,并能涵盖某一技术或服务领域的若干个专业(方向)的一个集合,[1,2]因此一个专业群往往有多个相邻或相关的专业组成,这就构成了第一层的协同要素。他们之间需要相互协调,共同推进,积极发挥核心专业的辐射作用,促进其他专业共同进步,发挥集群效应,增强专业的适应性、拓展性。其次,同时专业群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训体系、教学资源库、质量保障与监督机等多个子系统,这些构成了第二层面的协同要素。各个子系统间只有相互协调,共同推进,才能使专业群发挥整体优势。再者,每个子系统又涉及多个方面,这些构成了第三层面的协同要素。

2.专业群建设意义决定必须协同创新

专业群的建设对高职院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些意义也就成了协同创新的目标。首先,有利于资源优化整合和共享、提高办学效益。通过专业群建设,可以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师资队伍共享、平台课程共建、质量保障和监督体系共建。其次,通过专业群的集群效应,有利于提高学校的整体水平。通过核心专业或特色专业的带动,促进其他专业的发展,有利于院校专业结构优化,从而带动学校的整体办学实力。再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和岗位迁移能力。专业群建设,既可保证专业群的基本规格和全面发展的共性,又可实现不同专业人才分流培养,以实现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和更高能力培养。

二、专业群协同创新的路径

1.协同产业群,服务区域经济

专业群设置模式要协同,主要体现在协同产业群。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主动适应国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优化升级的要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示范建设为引领,创新体制机制,大力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增强办学活力,丰富办学特色,全面提升高等职业院校整体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这充分体现了高职院校具有的区域性、职业性、服务性等特征。因此专业群与产业群的协同,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产业群的结构是专业群设置的基础,产业群的人才需求是专业群发展的直接动因,产业群的岗位职业要求是专业群建设的内涵依据,使产业群和专业群之间有一种资源结构和功能设计的同质性和互补性,[3]从而实现为社会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的第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

2.协同宏观与微观,推进协同育人机制

专业群管理模式要协同,主要体现在宏观控制与微观调控。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创新协同育人机制,[4]从宏观和微观上建立起“全程监控、动态反馈、循序渐进、不断提升、追求品质”的多层次管理和实施体系,具体可成立四级建设小组。第一级由院董事会、学院主管教学副院长、教务处、财务处、后勤处、学生处等组成,负责示范建设项目的领导和协调,及时研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指导和督促项目的顺利实施。第二级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群教学指导委员会,加强对重点专业建设的指导。第三级由专业负责人和教研组长组成,定期召开项目专题会议,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第四级是各个子项目的负责人,是完成各项任务的直接参与者。第一、第二级从宏观上对专业群建设进行管理,而第三、第四级从微观上对专业群建设进行管理。

3.协同校内与校外,打造办学特色

专业群建设模式要协同,主要体现在校企合作共建。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协同创新、打造办学特色的重要途径。通过建立起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机制,实现互利共赢,实现创新主体的协同。通过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共育、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创新目标的协同。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与行业企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晰人才培养目标;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完善双证书制度,校企合作共同开发核心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库;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系统设计、实施实训体系,实现创新手段的协同。通过校企合作,实现一条“专业与产业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的途径,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4.协同横向与纵向,丰富内涵建设

专业群建设内容要协同,主要体现课程体系和实训体系的纵向和横向上。专业群的建设面向的不再是单一专业,而是多个专业的集群,也就是不再是一个专业的纵向结构,而且还具有兼顾多个专业的横向结构的矩阵式结构。矩阵式组织结构是在直线制组织结构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种横向的管理链。纵横两条管理链如同矩阵的两类向量,交错形成矩形的组织结构。该结构具有灵活、高效、便于资源共享和组织内部沟通等优势,使得组织更加扁平化、柔性化、应变能力更强。[5]专业群的建设内容纵向以专业为导向,按照职业成长规律,知识由浅入深,从简单到复杂,单一到综合,也就是从基本能力训练到专项能力训练,再到综合能力训练,最终完成实践能力的训练,体现了专业群各专业的共性。横向以模块化项目为导向,以培养专业能力为目标,体现各专业的异性。通过专业群纵横协同,实现资源共享,专业分工,一体化发展,进而从整体上提升专业群的竞争力。[6]专业群的横向与纵向协同发展,既保证专业群的基本规格和全面发展的共性,注重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又促进不同专业人才分流,实现学生个性发展,加强岗位迁移能力的培养。

三、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群协同创新的实践研究

1.依据电子信息产业群集设置专业群

电子信息产业涵盖了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产业集群。在整体产业链中,既有传统的“硬电子”,也有新型的“软信息”;从以往电子、通信、计算机“三足鼎立”,到现在三者紧密融合,行业对于高技能型人才的职业能力需求在发生着剧烈转变。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必须要适应行业新的需求,必须深入分析当前行业职业能力变化,使学生不仅具备电子信息行业入职的基本能力和技能,更要为未来迁移职业能力添砖加瓦。正德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通过协同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构建了以特色专业电子信息技术为核心,辐射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专业的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群。群内建设主要依据电子信息产业链(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各环节岗位群技能要求,同时具备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使毕业生具备“一岗多能、首岗适应、多岗迁移”。专业群毕业生面向的主要岗位如图1所示。

2.“平台+模块”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

按照电子信息产业核心岗位的职业能力,探索构建公共平台与多个专业方向彼此联系、相互渗透、共享开放的“平台+模块”专业群课程体系,形成“底层共享、中层分立和顶层互选”,如图2所示。坚持职业资格标准与课程标准相结合,以“双证书”制度为支点,以职业技能和电子竞赛能力为导向,使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群满足实现“一岗多能、首岗适应、多岗迁移”人才培养目标,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和可迁移发展能力的需求。

3.矩阵式结构的专业群实训体系

围绕区域电子信息产业的需求,服务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两个产业集群,满足专业群内通用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实践技能训练的需要,整合优化校内外实训资源,配置相应实训条件,系统设计实训教学体系。坚持真实、仿真、虚拟相结合,软、硬件建设兼顾,将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群实训基地建成满足专业人才培养需求,装备技术水平适度超前,集教学、培训、研发、技能鉴定和社会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型实训基地。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群实训体系总体架构如图3所示。

4.数字化教学资源库

构建一个开放的教学资源平台,实现高效率和高质量的资源积累和资源共享,打破不同资源库的壁垒,实现资源系统的交互和数据流通是专业群建设的重要内容。[8]本专业群通过“分模块、建标准”的建设模式和“专人负责,人人参与”的管理模式,建立了专业级、岗位级和课程级三级教学资源库和信息化平台,如图4所示。

四、结论

协同创新对于高职院校是一个全新课题。以协同创新理论为基础,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专业群建设为形式,以资源整合为主线,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才人为目标,以推动区域经济为动力,构建协同创新大平台,对促进加快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罗勇武.高职院校专业群研究现状述评[J].职教论坛,2008,

(6):19-21.

[2]董显辉.我国近十年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群研究综述[J].职教通讯,2011,(1):18-22.

[3]刘家枢.建设专业群――区域高职院校协同创新组织模式的战略思考[J].职教论坛,2013,(10):34-38.

[4]丁晓昌.推进协同育人提升教学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12,

(22):33-35.

[5]王哲.矩阵式组织结构在高校协同创新中的应用[J].高教研究,

2013,(2):77-78.

[6]万军,胡宁.专业群建设视角下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3,717(34):54-56.

篇9

电子信息工程类专业一直以来均是各大高校开设的热门专业,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的科技水平迅速提高,各类世界上最先进的电子技术如潮水般涌入开放的国门,以前高不可攀的各类电子产品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在这种形势下,电子科技的市场变得十分的广阔,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有志之士走上从业道路并创造出巨大的社会价值。作为占有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院校,使命就是培养既具备专业文化知识,又具备较强实际应用技能的高素质学生。电子工程类专业每年都成为热门专业备受追捧,毕业生也受到众多一线生产企业的欢迎。但是,目前国内高职院校的电子工程类专业学生培养水平良莠不齐,大部分学校仅是跟风开设相关专业,却对此类专业极强的实习实训环境配套要求视而不见或是投入不足,导致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继承了高职院校专业知识“够用”的特点,却没有掌握到真正的职业教育精髓的实际生产技能。学生进入到企业后,无论从知识水平结构还是从动手能力甚至是个人职业素养,都无法与企业的要求相匹配。许多高职院校为了应付上级指标仅重视毕业生的高就业率,却长期忽略学生的就业质量,导致毕业生就业后出现种种问题,对学生、高校、企业三方面都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学生浪费了青春却不能学以致用,学校花费了精力却培养不出适用的人才,企业浪费了效益和金钱却留不住专业人才。本文试从电子工程类专业的特点出发,以就业质量为导向,立足于最核心的专业实习实训方式改革,探讨如何改进我们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高校和企业三者之间的连接达到无缝化,切实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为国家科技水平做出贡献。

二、目前高职院校中电子工程类实训方式存在的问题

就业质量是一个衡量劳动者在就业过程中的就业状况以及满意程度的综合性概念。[1]我国目前大部分高校对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依然沿用就业率的统计方法,这种方法简单直观,但是却忽视了毕业生就业后的薪资、福利、平台、培训及忠诚度等因素,容易导致高校在课程设置、培养方式和教学投入等方面的活动中产生误判,使得电子工程专业的学生就业出现了怪现象:一方面,企业无人可聘;另一方面.学生无业可就。大批的电子工程专业毕业生难以谋得理想职业.即使找工作也往往只能干普通工人,干一些低技术含量的工作,造成了巨大的人力资源浪费,也阻碍了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健康发展。以下是目前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一)教材落后,配套实训设施与实际生产技能要求脱轨

电子工程技术是时代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每时每刻都有新的技术产生和发展。然而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却不能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而改变。部分高校教学内容陈旧,例如国内大部分通信原理教学的内容模式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学生所学内容跟不上社会技术的发展;学生不了解当前技术发展动态学校所配套的实训设施也仅仅是跟随相关教材中的实训项目而设立,这些实训项目重复使用了多年,仪器的更新和维修不及时,逐渐导致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内得不到充分的动手实践时间,掌握的知识落后于生产实际。

(二)教学方法改革创新不足,实训成分含量低

实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实训帮助学生更加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书本知识。[2]但是目前大部分课程的实训环节主要是验证性实训,只是简单的对某些定理进行验证,实训教学内容没有和企业的实际相结合。部分课程甚至出现“伪实训”现象,即有安排实训课时却没有真正的实训条件用于教学,使得学生感觉枯燥,课堂出勤率低,实际的实训成效也不大。

(三)教师自身缺乏实际生产经验,对学生就业技能指导不足

高职院校的学生存在就业适应时间长,知识转化率低的特点,这和他们知识陈旧有很大关系。[3]但其根本原因有部分是由学校导致的。实际上,高职院校绝大多数教师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上讲台,这种学到到学校的模式使得他们缺乏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另外由于各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专任教师大多数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容易在教学时出现敷衍和完成任务了事的心态,也不利于教师在专业和教学中的进一步深入研究。这样教授出来的学生在毕业时必然脱离社会,难以符合行业和岗位的要求,必然影响学生的就业竞争质量。

三、就业质量为导向的实训方式改革

(一)科学设置课程安排,提升教师实战教学能力

在对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学生能力的培养问题上,许多专家学者都特别强调两点:一是要具备深入了解具体电路的知识和能力,二是要具备较强的设计组合能力,即将电子器件、芯片、电子组件设计组合为设备、部件的能力(包括集成电路的运用能力和程序设计能力) [4]这样一来,我们的课程设置就应该更加的合理和科学,围绕专业应用的环境来设置相关课程,撇除无关的或应用性不强的落后课程,精简课时,加大实训课时的安排比例。同时,可考虑安排教师轮流到合作企业内进行轮训,定期将有关专家、学者和企业技术负责人请到校园开展培训,真正落实“请进来、走出去”政策。只有真正提高教师理论和实战水平,改变陈旧落后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学习和掌握到实际的一线生产技能。

(二)加大实训室建设投入,营造一线生产实训环境

高校首先要对电子工程类专业的实训提起足够的重视,要充分认识到实际生产技能就是毕业生就业的“敲门砖”,加大对实训室建设的投入。邀请企业来指导,科学安排实训项目,购置先进的实训设备,安排专人进行管理和维护,打造一流的实训环境。同时要改革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培养模式,增强实训操作的实操力度,突出电子工程专业的应用技术。积极营造一线生产实训环境,让学生在校读书就有在企业工作的环境,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实现学校到企业的无缝连接。积极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半工半读的办学机制,完善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紧密结合、具有鲜明电子技术应用特色的教学体系.营造校园与工厂“零距离”的教学环境。[5]

(三)推广“项目式”校企合作方式,鼓励学生创业

我们应该加强与校外企业的联系与合作,鼓励推广“项目式”校企合作方式,鼓励企业将生产项目引入到校园里面,由企业、教师和学生三方面同时完成项目。这样一来,既能充分利用企业的技术优势和学校的人力资源优势,又能为企业和学校创造利益,还能为更多的学生培养实际的生产技能,拓宽他们的就业视野。与此同时,创业能够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对高职院校的就业工作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6]通过创业教育,使高职学生在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知识创新以及经验积累和技能培养等创业的智力因素方面得到锻炼,并培养他们的理想、信念、意志、毅力等创业的非智力因素。[7]经过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使他们学会做创业计划,敢于自己去开办企业,经营公司,从而不仅能实现自己的就业愿望,而且还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四)课程融入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学生个人素质

专业教师应该注意一点,一个学生毕业后的素质体现在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两个方面,所以,在教学当中不应该忽略任何一方面。为了确保学生毕业以后拥有良好的就业技能和职业生涯规划,从而保证有较高的就业质量,教师应该将就业技能融入到课堂当中。大部分学生对于专门的职业规划课程给予的重视不够,他们往往会更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所以,专业教师的课堂如果融入更多的职业规划、面试技能、职业素养等知识,反而更能得到学生的重视。所以,教师既要成为一名称职的专业知识教导者,还要成为一名学生实际生产技能的传授者,更要成为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指导者。

参考文献

[1]秦建国.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探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7(03):71-74.

[2]姜云斐,朱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训教学与校企合作模式初探[J].时代报告,2011(07):91.

[3]卢本琼,肖弟康.促进高职院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思考[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0):55-56.

[4]盛林华.电子信息类课程综合实训教学初探[J].科技信息,2010(20):80.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1-0026-03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教育部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其目的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教育强国迈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的战略服务。

按照规划要求,“卓越计划”应该具有三个特点: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

2010年6月和2011年9月,国家教育部分别公布了第一、二批实施“卓越计划”的高校,盐城工学院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两专业是第二批公布的卓越计划实施专业。2012年,江苏省教育厅、经信委公布了江苏省实施“软件类”专业卓越计划实施高校,盐城工学院(以下简称“我校”)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个专业获批江苏省卓越计划。

本文根据盐城工学院信息学院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计划培养方案的制订、完善及具体实施情况交流实施卓越计划的做法、看法与体会。

一、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

专业培养方案是卓越计划培养具体实施的纲领性文件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是实施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是卓越计划能否正常实现的关键。自从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卓越计划实施的学校之后,学校便组织相关专业实施卓越计划培养方案的制订,成立专门从事卓越计划实施的教学管理机构“卓越学院”,组织学校、合作企业有关管理和专业人员组成卓越计划教学指导委员会,对卓越计划教学进行协调、研讨、指导。学校首先组织各专业的骨干教师,联合各专业实施载体的企业人员到有关学校、企业进行调研,交流企业、行业对专业技能、学生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同时仔细研究卓越计划的实施要求,结合卓越计划的框架文本,以原来的专业培养方案为基础,与合作企业一起研究卓越计划实施的专业培养方案。

在卓越计划专业培养方案制订过程中,为使培养方案符合专业培养规范及合作企业(行业)的基本要求,校企合作双方开展了以下工作:

1.给实施卓越计划培养的专业以明确定位

我校是以工科为特色的省属地方本科院校,办学60年来一直致力于建材、化工、机械等工科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在建筑材料及建材环保机械相关领域已经为地方培养了大量颇有建树的工程技术人员,并已经成为学校的特色之一。进入21世纪,我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提升,办学理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办学定位仍然保持不变,仍然是培养生产一线所需要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员。因此,根据卓越计划的培养原则和要求,结合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两专业的专业基础以及联合培养企业的基本情况,确定软件工程专业卓越计划培养的专业定位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及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软件工程专业知识,能够参与大中型软件开发项目,从事专业化软件开发或软件项目管理工作,能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变化的高素质、实用型的卓越软件工程师。确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计划培养的专业定位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及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处理系统的基本知识,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等工作,既有较宽知识面,又有较强实践能力,对社会需求具有较强适应性和竞争力的卓越工程师。

2.专业培养方案要符合本专业的专业培养规范,课程配置及教学内容需要涵盖本专业需要的知识点——校内培养方案的制订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在国家教育部主持下,大多数专业分别成立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并在一批热心于专业教学与人才培养的专家教授研讨下编制了相关专业指导性培养规范,以对各高等学校相关专业的教学给予指导、规范。各专业规范阐述了该专业培养目标、规格的最基本要求,各高等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办学特点,在满足专业规范的基本要求下,根据其办学定位、自身条件提出具体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卓越计划的加入正是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原有的培养应用型人才、造就一批致力于生产一线从事生产、管理、运营工程师的基础上得以加强。盐城工学院作为一所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自然应该在培养应用型卓越工程师人才上下功夫。

在进行卓越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时,各专业均根据本专业培养规范对卓越计划培养方案进行约束。在满足专业培养规范的前提条件下,根据我院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背景情况,考虑合作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对卓越计划实施专业教学计划的知识点设置、理论和实践教学课程内容及课程知识点的前后关系进行整合,在满足专业规范知识点要求的前提情况下着重研讨、构建实践教学的内容与环节。

对于通识类课程,学校组织专家探讨课程的教学实施方法,将部分课程的教学活动形式进行调整,通过灵活多样的调研、读书活动、群团活动等实施课程教学,并获得学分。将少数课程改成具有必须获得学分的自学课程,采用提交学结报告的形式进行考核。这些方法的采用有效压缩学生的课内学习时间,保证了后续基础、专业课程的正常开展。

对专业基础及专业课程,对照本专业指导性培养规范,根据课程教学的知识点进行梳理,确定各知识点前后的衔接关系,编制课程体系拓扑图。经过课程整合,该两个专业原来在两年半内完成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被压缩在两年内完成,为实施卓越计划提供了充裕的时间。[1-3]

本专业的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均包含了许多实验、设计教学内容,前两类课程的实验大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辅以部分设计性实验,其课程的教学总时数均包含了课程实验教学课时数,采用实验室的开放保证学生实验教学的完成,这些教学环节也大多利用学生的课外时间进行,让学生课后有事做,以充实学生的学习生活。因为专业课程实验大多容易和生产实践相结合,具有鲜明的工程背景,其实验性质基本为设计性、创新性实验。这些实验部分在学校的实验室里完成,部分结合校企合作在企业完成,或者结合企业特定生产过程完成课程实验、设计教学内容。因此,专业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环节,有一部分属于实验的教学内容在校内实施,有一部分在校外合作企业中实施。至此,完成了卓越计划校内培养方案的制定。

3.研究专业培养方案与合作企业的对接,使学生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有对应的实习、实训机会和条件,保证到企业的实习时间——校外培养方案的制定

为合理制订卓越计划的校外培养方案,结合专业培养规范,将合作企业中具有代表性、通识性的技术、工艺培训材料纳入到专业培养计划中,并与企业技术、管理人员一道,深入探讨专业实践教学实施的时间、内容、实施的方法、考核的要求等具体细节,以保证培养方案实施的可行性、科学性。由于我院的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两专业不像有些专业那样具备强烈的行业背景和优越的企业人脉资源,因此,在选择合作企业时需要综合考虑企业的生产、经营背景,考虑实施卓越计划学员的容量、地理位置、环境及后备支持等因素,以保证卓越计划实施的质量与效率。

在与企业联合制订校外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合作培养的时间和培养项目载体是需要重点考虑的两个方面。按照要求,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在企业完成的教学总时间不得少于一年。针对企业培养时间的保证,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过程中的专业认识实习、单元项目实习、系统项目实习、岗位实习、毕业实习,甚至包括毕业设计教学环节放到企业中完成;将软件工程专业教学过程中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实训、系统项目实践、职业素养培训、企业岗位实践、企业开发实战实训、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教学环节放到企业中完成。对于毕业设计,由于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未必能保证到位,采取校内、校外双导师制实施教学,保证实际教学的时间,又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对于校外实践教学项目的选择,需要考虑实施项目对专业的涉及面,让实施项目很好地与专业教学相结合。

如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根据其培养目标要求,所选择的合作培养企业中有一家是专业从事示波器生产的厂家。大家知道,示波器是电子测量仪器中一种比较典型的检测、调理、信号处理、信号显示及其相关电子线路综合运用的电子设备,具有比较好的代表性,可以承载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中许多的知识点。因此,本着以示波器生产为载体,从示波器的设计、分析、工艺流程到元器件的组织、插件、焊接、组装、调试、联调,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贯穿其中,学生通过参加示波器生产整个过程的实训参与,对本专业的目标、对象、就业的方向等建立了比较清晰的影像,为将来的专业发展、就业、择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再如软件工程专业,根据培养目标要求,所选择的合作培养企业中有一家企业是面向电力、线缆、汽配等行业提供先进成熟的企业管理信息化软件产品的企业。根据校企双方协商,在企业实施大型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经过软件架构、设计师的细化分解,让学生分组进入到单元软件的编制过程中,使学生结合自身所学,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结合。通过企业方软件架构、设计师的现场讲课通盘了解工程软件的结构、需求分析、框架搭建、项目分解、项目协作等全过程,从而使学生得到进入工作岗位前的综合训练,实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综合培训。

在校外培养方案的制订过程中,找准项目、找准现场教学的载体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需要结合专业的自身需求情况,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找到合适的工程项目作为实施教学的载体。如果生产企业没有很合适的项目载体,也可以分解组合各个生产过程,以使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满足专业培养方案的实施要求,将不同阶段的实践教学环节分散插入到不同项目中,甚至是不同的企业中去。

4.保证实施卓越计划软硬件条件,包括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具有工程背景的教学师资、保证实施卓越计划的资金准备

卓越计划的实施需要校企合作双方在实验、实训基地上加大投入,以满足卓越计划的实施要求。一般情况下,实施卓越计划的专业在其建设与发展过程中,专业的基本教学条件均已经具备,卓越计划的实施实际上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对专业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培养方案中有关实践教学的部分予以强化,对实践教学项目的建设上更多地考虑生产对象的需求,更多地考虑具体的实际生产过程。因此,在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上需要更多地借鉴合作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意见,在满足专业教学基本规范要求的基础上更多地将涉及专业技能方面的内容编制到实训环节中。实训项目的设置必须是满足学生专业发展的需要,而不是仅仅满足个例企业的需要,以使学生毕业后的适应面比较广,就业门路通畅。

实施卓越计划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需要配备专业培养所需要的具有工程背景的教师。自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软件工程专业创办以来,我院一直重视年轻教师的工程化培训。从2008年以来,对年轻教师提出的要求是,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必须参与以工程项目为背景的项目实训,项目实施的周期不限。要求教师参与整个项目的调研、需求分析、软件架构、程序编制、软件测试、调试与运行的全过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师必须参加以实际生产对象(电子装置)为依托的生产过程,参加整个生产过程的组织、外协采购、工艺过程编制、项目的分解与组合,承担实际生产对象某个功能环节,完成该环节的设计、工艺、制作、调试,参加整个系统的联调、编制装置设计与调试报告。教师所参与的项目完成之后,要求编制完成项目总结报告,包括该教师所完成的部分内容及其运行情况。请校外专家评阅,给出评阅结果,并作为教师获得年度考核等及获得校内津贴档次的主要依据。通过四年多的实际操作,我院的年轻教师均轮岗轮训一次,极大地丰富了年轻教师的实践经验,充实了教学内容,提升了教师的实际工程能力。在教师轮训的过程中,为丰富教师资源,我院聘请企业里具有实践经验又具有理论水平、善于表达的工程技术人员为校外兼职教师,以外聘兼职教师的编制管理,预先和他们交流教学环节、教学要求,使兼职教师顺利承担并完成教学任务。同时为充实卓越计划的教师资源,实施教学过程中引进了一些具备实践工程背景的教师加盟卓越计划的培养。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企业逐利的进一步强化,企业逐步失去原有培养人才的社会职能。但是,卓越计划需要企业的全程参与,需要企业承担实践教学环节,需要企业技术人员的额外投入,或多或少影响企业的生产运行,需要学校对此工作有更大的投入,充分利用学校的社会资源保证卓越计划的实施。而教育部、教育厅在给予学校以卓越计划实施高校的“头衔”时,并没有额外给予高等学校以经费支持。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企业人员参与卓越计划教学过程的人员学校需要给予适当的报酬,以调动企业人员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为此,学校针对参与卓越计划培养的专业均给予了适当的经费支持,学院内部则通过与企业的项目合作,包括省、市级科研项目的申报、企业所属产品的更新换代、装备的技术改造、技术或新产品开发等,增强学校实施卓越计划教学活动的造血功能,维持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互赢合作关系。

5.实施卓越计划培养方案的多次反复,不断完善

卓越计划培养方案制订完成后,经过校内、校外、企业专家评审这三个环节多个回合,吸纳校友及合作企业方的意见,修改培养方案与专业培养规范相抵触的教学内容,修改并筛选与专业培养规范不能很好吻合的实训教学内容,调整与企业运作不相适应的教学实训环节,以使卓越计划培养方案得到校企双方的一致认可,保证卓越计划后续实施的可行性。[4]

卓越计划开始实施之前,校内的理论教学及实验教学经过多年的实践可以说是轻车熟路,娴熟有加。校外的实践教学因为是企业的额外事务,需要校内、外教师的广泛沟通、深入交流教学环节的各个细节,甚至包含实践教学过程中每天的安排、学生的住宿、吃饭等生活的琐事均要考虑到,毕竟学生要离开原来有一批服务人员为其提供学习、生活条件的环境,到一个相对陌生而又需要更多自理的场所中,进行一个比较新鲜教学过程。如果原计划的教学环节与企业的生产活动相冲突,就需要校企双方探讨教学环节的调整及实施的调整方案,以保证教学环节的如期实施。

二、项目的实施及实践的意义

软件工程及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计划于2012年秋学期如期实施。目前,两专业涉及到与校企双方合作进行的教学项目主要是一些前期的基础项目,如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专业认识实习、单元项目实习、软件工程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实训等基础性实践教学环节。这些实践教学环节尚不需要企业更多的人力、物力的支持,实施的时间也比较短,项目的进展情况、考核情况良好。今年春学期,学校安排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到企业进行了为期1周的专业认识实习及2周的单元项目实习,安排了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到企业进行了为期1周职业生涯规划和2周的课程实训。因为预先计划比较周密,学生在现场实习教学工作比较紧凑,工作量比较饱满,实习效果明显,学生收获颇丰,企业老师、学校老师评价及学生的反映良好。

目前正在规划今秋、明春两学期的校企合作培训、实践教学环节的计划与安排工作。随着合作项目的进一步开展,尤其是后续合作教学环节的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时间比较长,势必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出现比较多的问题,需要合作双方本着“合作共赢”的理念承担并高质量地进行卓越计划教学过程,承担起为社会培养人才的社会责任。

电子信息工程、软件工程卓越计划才实施了一年,后面的路还很长、很艰辛,还有很多事情需要解决、协调,毕竟校企合作进行卓越计划培养涉及到两个独立的体制、群体,所有的教学过程都是在双方协调后才能进行,出现问题也需要校企双方坐下来交流才得以解决。但不管怎么说,这种合作给双方带来的一定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对学生的成人成才、专业技能的提高是不言而喻,具有在学校无法用黑板、多媒体传递的很多信息,对学生的专业规划、个人发展、价值观形成等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结束语

我校卓越计划的实施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培养方案、实践教学环节的许多环节实施还有待实践的检验,随后的合作教学过程还有很多值得研究与探讨的问题,需要在以后的实践过程中加以完善与提高。合作共赢的体制、机制的建立还需要逐步建立与完善、丰富与发展,相关的教学配套措施还需要学校、企业双方共同建立,实践、实训场地等基础设施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总之,卓越计划的实施是一个逐步展开、逐步完善提高的过程,需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梁万用,江泳,等.面向卓越计划的电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2):85-86.

篇11

一、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能力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作为新兴专业,顺应了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教学、科研和生产发展的需要。但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开设电子信息专业的院校逐步增多,未来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会更加严峻,竞争会更加激烈。毕业生的质量是电子信息专业竞争成败的关键。从培养规格看,本专业学生应具备各方面的能力,由此我们将培养规格中的各种能力进行分类,整理出与之相对应的各门课程,具体分类如下: 

1.工程计算基础能力。主要包括:数学计算及应用能力、建模能力、时域、频域分析,主要涉及的课程有: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数学、信号与线性系统。 

2.外语应用能力。包括:听、说、读、写能力,本专业英语文献阅读能力,主要涉及的课程有:大学英语、eda技术与应用等。 

3.计算机应用能力。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程序的设计能力、典型微机系统的分析和应用能力,主要涉及的课程有: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语言、c语言程序设计、eda技术与应用、微机原理与应用、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单片机技术及应用综合训练。 

4.电子工程基本分析与应用能力。主要包括:常用电子仪器使用能力,电子电路分析、应用能力,单片机应用能力,eda应用能力,阅读与绘制电气图能力。主要涉及的课程有:电装实习、电气绘图与电子cad、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电路原理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电路实验、单片机原理与应用、eda技术与应用、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数字电路课程设计、单片机技术及应用综合训练。 

5.电子信息产品的分析、设计、安装、运行维护等应用能力。主要包括:工业标准的理解能力,电子信息产品分析、方案的理解及初步的设计能力,方案实现和系统测试能力,电子设备维护检修能力,跟踪新技术能力。主要涉及的课程有:工程制图与cad、科技信息检索、通信电子线路、电视技术、电子测量、家用电器技术实训、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计算机网络与通信、通信电子线路实验与设计。 

6.专业综合能力。主要包括:根据实际应用需求,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电子系统方案设计与实现,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主要涉及的课程有:数字电视、家用电器技术实训、无线电调试中级工实训与考工、毕业设计。 

7.技术技能能力。主要包括:获得无线电调试工技术技能能力和考工证书。主要涉及的课程有:测试技术与仪器、大屏幕彩色电视接收机、数字图像处理、无线电调试高级工实训与考工。 

   8.研究与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探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巩固和扩展学生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主要涉及的课程有:电子应用基本模块训练、数字化测量的实践训练、常用控制系统的设计实践、科研实践、产品开发。 

二、专业能力实现的三个层次 

1.基础训练。主要通过课堂实验、电子工艺实习等环节,训练学生识别选用电子元器件,使用常用电子仪器仪表,测试简单电路、掌握焊接安装工艺等。通过对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性能测试和对各种电路性能指标测量,巩固学生所学电子技术理论知识,学会正确使用仪器仪表和科学测量电路方法,为后续实训环节打下基础。 

2.模块训练。就是对某一门或几门课程进行专项实训,也就是课程设计,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能掌握一些专项技能,积累一些实际电路知识和工程知识。通过以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单片机电路等为主的实际应用电路的设计、制作安装、检测与调试,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并为后面的综合训练做好准备。 

3.综合训练。主要采用项目、大型设计竞赛、毕业设计等形式。项目主要是在教师指导下,申报校级或院级项目,或是参与教师课题等;大型设计竞赛指的是,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重庆市盛群杯单片机竞赛等;毕业设计是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最后阶段的教学实践环节。目的是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查阅资料、选择方案、设计电路、制作电路板、安装调试、撰写报告等环节,系统地进行电子电路工程实践训练,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改革评价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增强就业能力 

目前,各类企、事业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应聘者的要求不仅仅是专业能力,还包括人际交往、组织协调、沟通、适应、团队合作、创新等能力。因此,要求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基础知识牢固掌握的同时,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只有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参加各项活动,才能得到各方面能力的锻炼。为此,必须改革大学生评价体系,改革以前在评优评先中只看学习成绩的做法,增加学生个人素质评价等相关内容,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如学生个人素质主要包括:基础文明素质、政治素质与道德修养、社会实践与调查、科技文化艺术和体育活动、社团活动和社会工作和课外读书活动等内容。本文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就本专业学生应具备的专业能力,以及专业能力的实现的几个层次进行了探索。为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提高就业能力,还应包括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适应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非专业能力,对如何提高这些非专业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探索,也期待同行的指点。 

参考文献: 

[1]高见芳.关于高职电子专业能力的培养探索[j].当代教育论坛,2010,(10):61-62. 

[2]曲秉春,金喜.在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研究[j].经济纵横,2009,(9):43-44. 

篇12

一、开发背景

当前,我国职业学校教师主要存在教育教学水平不够高、机制保障不尽完善等问题。职教师资队伍的逐步完善是突破职业教育发展重要环节,教师的数量、素质、结构及管理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1]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发一套适合本专业的数字化资源库;培养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在于培养目标不到位、三性整合不够、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有待提高、实习实训基地不足、教材未体现职业教育特色。基于此,在技术变革教育的大背景下,采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通信手机APP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本科教育培养,大力提倡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增强数字化教育,进而提出对职教师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进行智慧教育。[2]

二、开发内容

面向职教师资培养单位,数字化教学资源严格按照教育部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编制委员会的相关要求,主要开发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有媒体素材、教学案例、文献资料、试题库、教学课件、教学视频、常见问题答疑、拓展资源。其中,教学案例是由各种媒体元素组合表现的有教学意义的代表性现象,让学生可以了解到教学案例;拓展资源算是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的一个亮点。目前,全国共有231所高校开设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开设主要集中在综合性大学和工科类大学。培养的学生具备较强的工科素养,而缺乏教师教育相关技能核心能力的培养。拓展资源的开发就是为了弥补本专业学生对教师教育能力的欠缺而产生的,拓展资源中会补充国家、省级师资培养基地每年培训年轻教师的一手资料、教师信息化大赛的相关材料等一系列用于提高青年教师技能的辅材料。

三、开发的重要性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求。教育信息化是促进新世纪教育改革的手段,搭建职教师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数字化资源,以数字化资源协同共创与管理系统、数字化教学资源库为载体,以达到创新教学方法、设置个性化学习、提高学生学习自主化的目的。建设数字化资源不仅是提高职教师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更是对整个专业培养模式进行了新技术革新。数字化资源具有开放性、交互性、虚拟仿真、资源共享、资源更新等特征,对职教师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合格的职教师资有重大意义。[3]

四、设计构架

1.“经验之塔”理论

美国教育家戴尔(E・Dale)于1946年在《教学中的视听方法》一书中提及“经验之塔”理论。它将人们获得知识和技能的经验按照抽象程度分为三类,即直接或做的经验、替代或观察的经验和抽象经验。[4]职教师资本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数字化资源主要是位于“塔腰”的位置,就是如何把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繁杂而庞大的工程知识突破时空的限制,灵活简单地传递给学生,以解决教学中具体的经验和抽象经验之间严重脱节的问题,弥补学生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带来的学习困难的问题。

2.“共建共享”的和谐观

数字化资源的开发,大大提高了职教师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学生的学习时间空间都得到了大面积的改善。单个培养单位建立的数字化资源库是整合自身的数字化资源,只有培养单位与培养单位之间进行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才能达到互相监督、互相使用的和谐现象。培养单位在开发本专业的数字化资源中,应与同样开设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高校联合,组建数字化资源研发团队,共同协作、共同研究,充分发挥每个组员的优势,对专业教学资源的开发共享是非常有帮助的。数字化资源共享是培养单位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共赢结果。

五、特色设计

1.搭建专业数字化资源管理系统平台

(1)建立多主体的用户角色频道

用户角色主要分为两类,以单位性质分为企业、高校、中等职业学校,以主体身份分为教师、学生、管理员。多个主体的共同参与,满足了职教师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要求。根据教师、管理者和学生的用户角色,面对三者的资源输入端、载体、资源输出端之间的关系,教师和学生之间具有良好的交互学习的作用。“教师、学生和管理者”多频道呈现,有效地支撑了教师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资源输出和专业数字化资源的应用;学生利用数字化资源改变了以往的学习习惯,顺应教育信息化开展了在线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管理者可以通过后台流量数据监控动态监测学生学习的效果以及数字化资源的使用情况。

(2)创建在线网络课程

职教师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在线网络课程上课方式具有灵活性和实效性的特征。面向职教师资培养课程改革需求,电子教案中的章节、模块、单元等组织元素,在每个细化的部分会具体说明以何种形式开展组织活动和向适应的教学法进行配合教学。配套视频有教师上课视频的实录、实训软件、设备的使用说明、实训课视频以及学生讲课视频等多样化视频资源。此外,还包括习题研讨、辩论、作业提交、测试、投票、主题探究等学习活动。在线网络课程使用灵活便携,支持教师和学生在多个平台中观看学习专业教学资源,包括Windows桌面平台、Andriod移动终端等电脑平台和移动终端设备。

(3)生成职业资格试题库

建立职业资格试题库一方面是专业资格考试的最新消息,对资格考试分类,让学生考取相关资格证书,避免盲目考证;另一方面通过职业资格试题库的在线考试功能,可以实时动态监督自己学习的效果,并建立错题集以便查缺补漏。每门资格证考试科目都是固定的,职业资格试题库只要收录历年的考试试题,并分配给专业教师进行详细讲解真题,对本专业学生进行辅助教学,提高资格证书的通过率。

(4)搭建交互性学习论坛

学习论坛主要由教师和管理员共同监管。管理员的职责是查看24小时内的问题,而教师只负责自己问题答疑反馈。如学生问题解答较为复杂,可以临时答疑,解决问题。学习论坛中会整理出常见问题解答,普遍性的问题就不再需要教师一一解答。学生可以搜索问题看是否有关联度接近的问题,以便迁移理解。交互性的学习论坛不但可以快速完整地解答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困惑,也可以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

(5)形成专业虚拟教研组

高校教师的评比是以科研、教学、论文等多项指标进行的。虚拟教研组的形成,不再局限教师必须同一时间段、同一地方开会,只要确定好开会时间同时在线。通过一个网上虚拟环境,发起谈话、视频以及文字交流。虚拟教研组单元下会划分子单元,如会议通知、会议文件、教研进展、教研成果等具体的子单元。子单元让教师对专业教研活动可以合理分配时间、积极备课,避免了高校教师因为任务重而敷衍备课的现象存在。

2.建设专业数字化资源库

本专业主要是开发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法》、《物联网传感技术及应用》、《控制工程工作坊》、《基于Proteus8.0的单片机系统设计与应用》、《数字信号与处理》、《现代通信原理》6本主干课教材。对教学案例、教学视频、实训项目、技能竞赛、拓展资源的开发进行详细说明。

(1)教学案例

从1952年至今,我国共有231所高校开设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但面向职业学校教师培养的却寥寥无几。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法教材的开设可以让学生在校期间对不同教学法进行理解,同时对章节放置的教学案例进行真实环境下的虚拟仿真练习。在每个教学法章节都添加了两个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的两个真实案例。如任务驱动教学法中放置的是“Y-降压启动线路故障检修”和“十秒倒计时器的制作”,每个教学案例都是按照教学设计、实施过程、问题讨论三个部分设计的。教学案例环节的设置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加深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难易程度的把控,并对相应的教学法可以达到熟练运用的程度。

(2)教学视频

以往的教学视频基本上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偶尔有学生参与互动。在控制工程工作坊教材中的视频录制中添加了学生习题讲解的视频录制。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主要是授予理学学位或工学学位。可见,专业课难度较大,部分学生反映教师的讲授方法让学生不易理解吸收难点。但是,对传统教学的突破,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理解本章节习题的主要知识点覆盖,让学生自我备课讲授习题和教师、同学分享,提高了学习的热情和能力,促使教师教学的自我反思。

(3)实训项目

从专业基础课到专业方向课都存在大量的实训课程,大部分时间在实验室。但高校实训课主要使用电烙铁、电阻、芯片等简单的电子元器件进行安装、调试。学校引进大量的电子集成设备,学生只要通过简单的引线,按照实训指导书进行操作得出数据,完成实习报告即可。不管是前者的焊接工作还是后者的简单操作都不能使专业实操能力得到提高。在编写现代原理通信这本书时,每编写一章节的理论知识必配备相应的实训项目。在数字化教学资源库中提供相应软件、设备的虚拟仿真环境,让学生的实训操作不再局限于时间、空间以及设备陈旧等问题上。

(4)技能竞赛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属于电子信息类,全国每年都有面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大学生电子、软件类大赛。此外,培养单位积极鼓励本科生在校期间申请学生课题立项,对热爱动手操作的学生进行相应的物质帮助。《基于Proteus8.0的单片机系统设计与应用》这本教材,就是结合当前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主流技术,通过软件仿真,在虚拟环境下进行操作,完成项目实物需求。

(5)拓展资源

拓展资源的开发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是非常有利的。拓展资源一共分为三部分――文件、讲座、视频。文件多涉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育部分的发展要求,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标准,让学生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进行清晰的定位和理解。讲座多是教育领域中电子信息产业领头人发表的最新讲座的PPT,拓宽学生对专业前沿技术的了解把控。视频主要是培养单位组织的教学信息化大赛、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国培、省培的影音录像。文件、讲座、视频三者的有机结合,对学生的培养提供了丰富且宝贵的教学资源,更让学生对职教师资培养有了更清晰的梳理和定位。

六、共享策略

1.完善激励制度,加大教师参与度

高校中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数字化资源的开发主体是专业教师,大部分数字化资源建设工作主要是依托财政经费支持,一旦教师课题项目结题,数字化资源建设工作基本就停止不前了。主要问题在于数字化资源开发教师激励制度不够完善,教师之间存在水平差异。数字化资源的开发对专业的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为了提高教师数字化资源开发的积极性,学校应对教师进修给以合理的激励奖励,让教师一方面可以完成课题项目任务,另一方面学校专业发展需求方面对教师的专业能力给予肯定,避免教师出现职业倦怠感。[5]同时,教师专业水平不同,而数字化资源又是以教师团队开发为主,势必会出现教师付出不均现象。教师付出少的一方出现了“搭便车”现象,造成资源创作方的教师对资源创作利益分配不满,进而出现了能力强的教师职业热情度降低的现象。因此,在数字化资源实际开发过程中,需要对教师能力合理定位,分工明确,学校完善对数字化资源开发的激励制度,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2.打造跨校数字化资源访问平台,提高资源利用率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数字化资源库一旦建立,若只让本校教师学生使用,就不能达到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校际数字化资源共享的目的。当前校际数字化资源共享不但要考虑学校层次、资源质量层次差异因素,还需要考虑校与校如何资源共享并签署资源共享协议。[6]引进“资源跨库检索”或“校际资源交换平台”,提高数字化资源共享度,避免数字化资源重复开发等问题,实现高校或区域性质上数字化资源的交互。跨库检索系统的最大优势在于把分散在不同资源库中的信息检索出来并按照逻辑顺序排列,其中应用到XML和JSP技术。把跨库的检索系统引入到数字化资源库中就可以实现对不同数字化资源库优质资源的检索,提高数字化资源的共享率。还可以起到校际数字化资源版权保护的作用。

3.建立数字化资源持续更新机制,促进资源库可持续发展

数字化资源的开发是循序渐进的工作,然而,数字化资源的开发往往被资源维护与更新所制约着。部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相关数字化资源相当陈旧,不能适应现有专业学生培养的资源要求,由于后续工作的停滞,导致了大量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数字化资源成为摆设。因此,开发者在开发过程中需要有一定的专业前瞻性,根据专业发展实际需要、当前最前沿的科研成果以及未来有可能成为主流的技术,进行数字化资源更新。从知识管理的角度看,数字化教学资源应呈现动态变更、持续发展、具有活力的景象,增加使用者参与进度,共同完善。持续更新,保持“海量资源”的价值和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数字资源库的开发,可以很好地解决高校教学资源不足的现状,更是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数字化教学平台的构架以及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可以解决我国职教师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层次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不足的问题。数字化资源的开发可以加强校与校资源共享、协同合作,是适应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最直接的方式。

参考文献:

[1]唐斯斯,杨现民,单志广,代书成.智慧教育与大数据[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37.

[2]唐智彬,石伟平.国际视野下我国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与思路[J].职教论坛,2012(16):48.

[3]张屹,寇洪丽.关于建设高校思政课数字化资源库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8(10):77.

篇13

(二)教学过程分析根据认知规律和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分层分级分类训练的原则,为培养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设计、建立了与本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循序渐进的实践课程教学体系,结合我校特点形成“课程实验注重知识点、课程设计连点成线、综合设计跨课成面”的实践教学体系。将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的教学计划作了相应的调整和补充,把工业见习感性认识的实践环节由第五学期提前到第三学期、增加了金工实习环节;在原有课程实验的基础上,重新布局、规划了接近实际应用的课程设计和综合设计实践教学项目40余项。结合我校电子信息类实验条件并充分考虑课时的限制和学生基础差异,使这些项目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可更新的特点。完成了从行动领域素质要求到学习领域中学习任务(项目载体)的转换。使实践教学体系更完备、更科学、更有利于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和适用性、竞争力的提高。

(三)教学实践研究与教学模式形成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进行广泛的学习与交流。曾于2013分别参加了清华大学电工电子技术实训中心组织的“FPGA骨干教师考查培训班”、教育部“高校电子电气课程教学系列报告会”、“西北地区电子技术与线路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于2014年参加了陕西省教育厅组织的“高等学校MOOCS时代的教学创新与改革报告会”、“视频公开课研讨会”;走访参观了西安交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和培华学院;2014年8月承办了“西北地区电子技术与线路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通过广泛的学习与交流,对兄弟院校的经验进行了适切性取舍,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教学模式。

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工程素质培养模式的内涵

1.创设项目式教学情境。强调教学内容和素材尽可能来自实际应用需求,创造工程实际环境,将项目论证、组织实施、阶段任务落实、产品性能测试分析、技术报告撰写等项目完成的整个过程贯穿于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参与工程实践项目。2.采用答辩式的项目方案论证和设计成果验收。突出了教学工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针对项目任务要求,以答辩方式组织课堂,让每个学生拿出自己设计方案进行单个方案汇报,然后又师生集体评议——即由设计学生对自己设计方案向全班汇报,老师和其他同学就相关问题进行提问、再由汇报者做出解答。要求同学们不但知己而且知彼,使每个学生了解多个项目的实现思路,明确每一个项目多种实现途径。从不同角度对各组选定题目的内容获得更全面、更具体、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力求收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设计成果验收环节中也采用了边演示、边解说、边提问、边解答,设计结果优劣一目了然,成果验收环节的成绩由师生共同评出等次。通过这种形式互动教学促使学生不断地思考,提高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同时,对考查课成绩的形成融入民主成分[6],增加了透明度和说服力。3.阶段任务完成情况的验收检查。通过下达项目工作任务让学生明确要去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完成工作任务需要哪些知识和技能,怎样去查找有关的资料,怎样去制定项目实施计划之后,指导小组长根据同学的特长进行项目任务分工。在分工协作基础上,限定功能设计、电路设计、PCB板的制作、焊接组装、电路调试、电路作品展示等阶段任务完成的时限。一方面,督促学生的学习进度,另一方面对阶段性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作出评判,作为最终考查成绩合成的依据。在教学方法上实施“教、学、做”合一原则,以项目驱动法组织教学,注重实践性教学,所有课程设计和综合实训内容完全产品化。4.课程体系建设重点放在“两个核心专业能力课、一个优质核心课程”上。以“重点打造核心专业能力,重点建设优质核心课程”为目标,围绕核心专业能力培养,开发“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与“电路综合设计”两门项目教学型课程构建了专业优质核心课程体系,申请获批“模拟电子技术”省级网络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一项。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教育信息上网、专业资源共享。5.凝聚了各有侧重设计专长的中、青年教师投身于实践教学。用项目经费资助了具有实践教学热情的教师外出研讨交流、发表教学研究论文、有组织地指导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技能,初步形成一支项目式教学师资团队,其中,3人已获得“双师证”。

三、教学模式应用效果

新模式在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两个专业的09、10、11、12级中10个教学班的“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电路综合设计”试行推广,成效较为明显。收回设计作品100多件,部分获得实用新型专利。基于项目式教学,组织我院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未来伙伴杯”中国智能机器人大赛、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延安市大学生科技创新创意大赛等赛事,获奖60余人次,显性受益学生达50余人。特别是在“2014年TI杯电子设计竞赛”中,我校学生获得陕西赛区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打破了我校电子设计竞赛最好成绩——二等奖一项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