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护士医学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护士医学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护士医学论文

篇1

1.3由于现今我国医疗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从而造成实习护士对法律法规的认识不健全,为医疗事故埋下了隐患。

2护理存在的问题

根据以上三个材料,反映出当今实习护士护理工作面临了许多的问题,也了解了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的不足。

2.1自身整体素质

2.1.1缺乏同情心,态度冷漠

同情心是人际沟通的基础,也是人际沟通的基本原则之一,特别是在医院,实习护士良好的同情心对护患关系的建立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1.2需要交流的相关信息量过少

患者及家属首先接触的是护士,患者及家属的心情非常焦急,迫切想知道跟住院治疗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如病情、用药、治疗措施、预后、责任医生及责任护士的姓名、业务水平等。

2.1.3缺乏过硬的专业技术

由于实习护士刚从学校出来,所以很少面对面的接触病患。护理工作的专业性较强,在护理工作中常见到这样的情况,尽管我们态度和蔼,但对患者的疑问由于解释得含糊其辞,操作技术不熟练等,也引起患者的不信任甚至反感,影响护患关系。

2.2对法律法规认识不全面

2.2.1护理文书存在的法律问题

实习护士初次使用护理文书时,还存在很多的不理解。如:医护记录不一,护理字迹潦草,陈述不详细,护理记录内容不准确,重点不突出以及延续性差。医嘱开具时间与护士执行时间不一致,随意涂改,代签名,回顾性记录等,都使护理记录失去真实性,完整性。这种现象为医疗纠纷埋下隐患,造成无力举证而败诉。

2.2.2渎职的法律问题渎职

实习护士在工作时严重不负责任,不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护理常规,违反操作规程,造成患者死亡或严重伤害的违法行为。如:不执行查对制度,导致患者给药途径不当,错换漏输液体。不执行巡视制度,氧气导管不通,患者液体外渗造成肢体肿胀,患者病情变化未及时发现,使患者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2.2.3侵权的法律问题

实习护士工作过程中,由于护理不当,技术水平低或工作不负责,忽视患者权益,给患者的健康带来损害甚至死亡的差错事故,是对患者生命健康权力的侵犯。同时,患者有权利了解所患疾病的治疗及护理方案,医务人员有义务告知患者。如:在未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就擅自进行医疗操作及某种检查,将构成侵犯知情同意权。假如广大医护人员对此还不引起警觉,其危害将大大增加。

3改进措施

3.1进行岗前培训

通过有计划、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对新上岗护士进行岗前培训。培养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服务意识,可以帮助她们尽快地适应新的环境,引导新护士热爱护理专业,并按照专业标准和规范进行护理实践,为患者提供有效的临床护理。

3.2提高护理服务理念

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塑造护理人员的良好形象,注重仪表、审美等综合能力的培养,美化护理人员的言行、举止,把以“病人为中心”的具体措施真正落到实处。同时,提高实习护士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被动护理变为主动护理,不断加深对“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内涵的理解[4]。

3.3强化法制意识,增强法制观念

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有关法律法规,请法律专业人员来院办讲座,把学到的法律知识和具体案例相结合,加大管理力度,规范护理行为,对已出现的护理差错进行分析,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防忠于未然,就能杜绝或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3.4加强学习,规范护理文书的书写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规定:“护理记录属于病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就是说,护理记录也将同病历一样,作为法庭证据加以采纳。护理人员应从执法的高度,提高对护理记录的认识,对护理文件书写遇到的新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规范护理记录。

3.5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增强法制观念

在临床工作中,护士必须做到懂法,明法,遵法,明确自己在工作中的法律责任,充分认识到护理行为时刻都受到法律的制约,严格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制度的各项操作规程,尽量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3.6履行告知义务

篇2

医学化学作为护理专业一门极为关键的基础性课程,但在学校一般都归属于公共课,并未将其重要性体现出来,进行教学的时候内容未得到改进,而且实验条件也非常简陋,导致这一门基础性的课程在实验上根本不能得到创新性改革,仅仅依靠填鸭式灌输,学生学习时处于被动状态,无法得到良好的教学实验效果。

1.2实验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如果想要真正的从基础上改善学生化学实验部分的实验水平,首先就要更新教学模式,摒弃原来的传统模型,真正让学生自主学习,而老师只需要在学习过程中给予一定的指导,使得学生可以离开老师的带领自主进行实验,如此才能让学生真正的掌握技能,才会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实验中的乐趣,从而更加主动、积极。

1.3实验考核缺乏实效性

进行医学化学实验课考核的时候,单纯的考虑其最终实验结果是不够的,更应该注重其进行实验时思考问题、得出解决方案的水平,不过因为这一类的实验课程一般都是从属于理论课程的,而且在整个课程中占到的比例也不大,进行考核的时候,成绩的高低仅仅取决于实验报告的优劣,无法将学生进行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水平、解决问题的水平体现出来,更加无法将学生是否认真对待实验体现出来,这就导致学生在进行实验课程的时候会出现忽略实验、重视报告的现象,更有甚者干脆不做实验,然后抄袭他人的实验报告。像这样的仅仅以实验报告的优劣来决定实验成绩的评定方式,只会使得学生对实验技能的重视度大大降低,同时也不会对医学化学实验造成任何好的影响。

2教学体会

2.1优化实验内容

现如今,在高等院校里面开展的医学化学实验课程,其实验内容非常陈旧,一般都是在做一些验证已有明确结果的实验,这就导致学生对将要进行的实验兴趣平平,甚至产生抵制情绪,无法从根本上激发起学生的实验兴趣,也会使得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所以,一定要尽快进行医学化学实验的课程改革,首先就是内容的创新,以护理专业的人才根本要求为基础,将其实验内容进行改革,将主要关注点放在学生的实验操作水平、学生实验积极性之上,努力提升其主动参与实验的积极性。

2.2明确实验目的,规范实验操作

在进行护理专业的医学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里,一定要使得学生了解一次实验的根本目的、此次实验课程要达到怎样的水平、需要学到哪些知识,使得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医学化学的实验教学中去,进行实验操作的时候必须按照规范标准实验,使其体会到进行科学实验时严谨的重要性,这也能够决定一次科学实验是否成功。比如,进行苯甲酸含量检测的时候,第一部就是申明教学目的,让学生们知道为何要进行此次实验,不能够是为了完成试验任务而进行实验。具体操作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操作步骤,一次实验不成功往往就是因为试验中步骤不规范产生误差,例如,配制缓冲液的时候,需要用到不同的吸量管来吸取不同的共轭酸碱溶液,假如其中出现偏差,就会导致最终测得缓冲液浓度误差明显。

2.3改进考核制度,注重技能培养

在进行护理专业的医学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里,需要不断地改善其成绩评定制度,将重点放在实验技能的提升之上,将课程中实验部分的比例加大,考核内容可以划分成实验操作部分以及最终考试部分,前一部分主要考核课程中的实验技能水平、对试验中出现的现象的理解、试验出现问题时的解决办法以及操作水平,而后一部分就重点考察其对整个课程涉及到的课程知识点以及实验具体操作步骤的了解、掌握水平。如此,将课程的考核分成这样的两个部分可以大幅度的提升学生实验兴趣,并且最后学生也能够掌握更多的实验操作技能以及课程知识。

篇3

1.3所有患者经积极治疗后,感染均在3天内消失,治愈率为100%。

2讨论

本次研究显示高龄、侵入性操作、ICU住院时间过长、抗生素使用时间过长、联合使用种类较多等是导致重症监护室患者院内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高龄患者机体较为衰弱,机体抵抗力较差,因此极易受到外界感染,而接受有创性检查及治疗患者,机体正常防御技能受到破坏,导致细菌侵入人体难度较大,患者生命受到严重威胁。在侵入性操作中,一些消毒灭菌不合格医疗器材的使用等可诱导感染的发生,甚至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为了抵抗细菌感染,患者多会采用抗生素治疗,然而抗菌药物使用时间过长、抗生素使用种类较多等均可导致患者体内菌群失调,进而导致感染发生,因此针对上述因素,医护人员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积极预防及护理干预,减少感染的发生。护理对策:

①重症监护室工作人员工作较为繁重,医院要加强对其专业知识的培训及健康教育,同时由院内指派专门感染检测员对其工作进行监督及指导;所有侵入性操作所需使用的器械、工具等均需严格消毒并拔管。

②保证ICU内良好的室内环境,在不同患者之间采用屏障进行分隔,医院条件允许情况下可安装空气层流设备,对空气污染进行杜绝,室内每天用紫外线进行消毒;定期消毒清洁室内器械及设备。

③所有进入重症监护室内人员均需适应专用消毒口罩、衣帽及拖鞋等,进入病房及操作前均需严格洗手,医院需要配备手部专用消毒剂;患者使用的废弃物放进密闭、专用袋子内送往专门的垃圾处理中心进行操作。

篇4

“理论实践一体化”是职业教育的改革方向,是知识与能力相互渗透、相互转换、相互促进的必经之路。所谓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就是将专业理论课与实践课进行整体的组合教学,它不仅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沟通和联系,而且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激情,真正实现空间和时间同步、理论和实践交替、直观和抽象交错,理中有实,实中有理。体现的是学以致用、手脑合一的职教理念,通过做中学、学中做,知行合一,达到职业能力的提升,理实一体化教学注重的是职业能力的培养,符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学方针,同时也能充分体现“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提高技能水平为核心”的教学指导思想。

三理实一体与传统教学

比较世界近代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JohnDewey)创建了“做中学”的实用主义教学理论体系。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下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弊端。理实一体教学与传统教学区别点在于。

四内科护理学理实一体教学模式构建方案

“内科护理学”是高职护理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内科护理过程就是护理基本能力和核心能力的综合体现过程,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内科护理学理实一体教学模式的构建旨在改变传统内科护理学课堂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通过创设理实一体的内科护理职业情景,以解决患者健康问题为任务导向,融知识掌握、知识应用、技能实施为一体,在理实一体的氛围中,实现护理知识、护理基本技能、护理核心技能的整合发挥和应用,促进学生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同步提升,提高学生的整体护理能力。

1系统化构建思路

构建理实一体课堂教学模式,主要从“内科护理学”职业情景设置、教学平台设计、项目任务确定、理实一体式教学课例设计、教学组织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研究。由文化、基础、专业、护理、临床老师组成的跨学科型师资团队共同参与教学方案设计与评价,并借助“学生行动”过程,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通过问题驱动学习,行动探索知识、参与推动应用、任务分层突破等途径,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在理实一体的职业氛围中实现专业知识、基本技能、核心技能水平的综合提高。

2优化教材结构,重组教学内容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是教学实施的基础,教材编写必须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发展技能为核心”的职教理念,突出内容的应用性、实践性,有利于理实一体教学方法的顺利实施,既往的内科护理学教材往往延续了本科学科型教材特点,很难适应理实一体教学需求,因此,对于教材进行内容和结构上的改革与探索很有必要。依据课程特点,本研究中内科护理学教材编写体例按照典型案例、项目任务、理论基础、任务驱动、项目评价五个方面进行。其中,任务驱动则依据护理程序要求展开,分别从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达成任务三个环节进行。为了显示疾病处理流程的动态性、多样性以及个性化特征,也为了综合评价学生对项目任务的达成度“,项目评价”过程以A3型题型习题形式出现,就病例进行分层提问,以此来综合判断学生对知识应用的综合能力。这样围绕典型病例的健康问题展开,以护理程序为项目分层依据,以理实一体为教学手段,构建理实一体教学模式,有利于将整体护理项目渗透在教学中,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参与并实施整体护理过程,实现文化、基础、专业知识以及基础护理技能的综合应用,提高整体护理能力。

篇5

1.网络的及时便捷冲击了传统教学形式。

20世纪末互联网进入中国时,师生拘泥于课堂的传统教学形式就开始经受冲击,移动互联网的诞生,让这一矛盾格外尖锐。移动互联时代,信息随身携带,无处不在,轻触屏幕,世界尽在眼前。毋庸置疑,移动互联网必将也正在颠覆传统教育,这对凭借一本教材、一块黑板、一根粉笔、一张嘴进行教学活动的传统语文教育构成了巨大冲击。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课堂上学生们喜欢埋头玩弄手机,大多数是利用手机在进行阅读,这是学生在主动学习,也是对传统课堂的无声反抗。但在我国,大多高校的语文课依旧采取传统授课方式,教师讲学生听,讲者声嘶力竭,听者昏昏欲睡,教学效果也就饱受诟病。是学生群体性地不爱学习?毫无疑问,答案是否定的,是我们的教育方式偏离了学生的期待视野,没有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碎片化阅读造成学生学习浅思考。

碎片化阅读的主要表现就是,阅读的时间不具有连续性,而这种阅读模式往往存在于手机和电脑阅读之中,以及或是长的内容被拆散后,通过零碎时间进行阅读的一种方式。手持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或是课后休息时间来进行不间断阅读,以及习惯性的刷新微博已是一种风尚。根据大学生的上述阅读偏好,目前出版界也在探索“微博图书”的构建了。碎片化阅读虽有快捷、及时、交互、充分利用零碎时间等优点,但大量挤占了大学生深度阅读的时间,使之习惯于通过搜索、提问或者交互来形成对碎片化知识的习得,而逐渐丧失了阅读经典和具有哲理性文字的耐心,这种满足于浅尝辄止,一知半解,也就难以建构起他们科学、系统的知识体系,也将阻碍他们思维能力的提升和思辨能力的形成。正如研究阅读的权威专家、美国心理学家玛丽安娜•沃尔夫说:“我们并非只由阅读的内容影响,我们也被阅读的方式所定义。”她认为,网络所倡导的将“丰富”与“时效性”置于首位的新阅读方式,已经削弱了我们进行深度阅读的能力。

3.多元文化语境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疏离。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异彩纷呈,也相互碰撞,几乎任何国家都存在着多元文化。对此,中国也同样存在。特别是在当前的诸多文化撞击中,各类型的流行文化又不断侵蚀着传统的价值观和人格精神,这是当下中国特有的文化镜像。作为全球性的传播媒介,移动互联网极大地扩展了文化传播的场所与范围,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汇、交锋与交融,也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群体的文化视野和价值取向。多元文化给当代大学生提供了多向度的价值选择空间,开阔了他们的文化视野,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内容,促使他们形成开放包容和求异创新的思维方式,但与此同时,不同文化的差异、矛盾甚至冲突,增加了他们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难度,影响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博大精深、民族特色鲜明的优良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结晶,是华夏儿女共同的精神家园。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当他们疏离传统文化,无异于在割舍其生存的根基与灵魂。

三、大学语文教学积极应对挑战的策略探究

对教育而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可能是福音,也可能是灾难。“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大学语文教育若积极应对这一挑战,则是福音,否则将是灾难。

1.构建网络教学平台。

走向开放是大学教育的大势所趋。放眼世界,适应这一趋势的新型网络公开课大放异彩。自2001麻省理工学院率先启动网络课件开放工程,逐步将该校全部课程资料在网上公布,让全世界任一角落里的任一网络使用者都可免费取用,耶鲁、哈佛、剑桥、牛津等世界众多名校纷纷跟进。2011年国内知名网站上,一批由耶鲁、哈佛、牛津等名校名师讲授的视频课引起网民,尤其是大学生的热捧。建设开放课程在全球已呈燎原之势。在语文教育领域,我们应该构建和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丰富网络教学资源,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2013年6月,首批通过“爱课程”网向社会大众免费开放的120门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中,就有南开大学的《大学语文》。笔者认为,尽管这是一门建设得非常好的精品资源共享课,课程网站不仅有全程教学录像,而且有丰富的教学资源,但未必适合全国2000多万大学生学习使用,尤其是高职院校和成人高校的大学生。《大学语文》是一门公共基础课,受众面广,且教学内容极其丰富,各高校一方面要向学生推荐优秀的网络教学资源,同时要开发各具特色的网络教学平台,将真正的精品资源呈现给学习者,而绝不能提供次品、残品或废品。

2.培养深度阅读能力。

阅读是意义的建构过程,这一符合语言学科教学规律的认识意味着,需要增强大学生文本阅读的深度,唯有这样才能在“干中学”的学习效应下提升他们的文学修养和语文应用能力。反观当前大学生的阅读习惯,所谓的互动性、趣味性阅读已导致他们在文章写作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火星文”。众所周知,浅文本往往导致浅阅读,有张力的文本才可能带来深度阅读。在异彩纷呈的移动互联网世界里,语文教师要帮助学生遴选高质量、有深度的阅读文本,选择严谨而深刻的文本信息。再者,在进行深度阅读时还需要激发起大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探究意识,大学生需要在文本的语言、内涵、审美张力产生相应的应力。可以这样说,“潜心会文本”和“多维度交流”是深度阅读最突出的特征;另外,随着阅读活动的展开所发生的理解、迁移、创造等主观能动性活动又是深度阅读的功能定位。为此,教师在其中应扮演着引导、组织、互动的角色。通过对这些角色的扮演,来引导学生参与到文本信息的思考中来,并组织学生之间形成思维的碰撞,并最终在相互互动中增强学生的文学感悟和应用能力。再者,教师还应充分挖掘切实可行的教学形式,利用原始文本材料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概括力、思辨力等,以及借助类比和对比性分析与鉴赏等作业促使学生对文本的深度感悟和转化应用。

篇6

1.2学生方面的原因①学生科研意识不强,认为护理专业学生参与科研的意义不大,因而导致参与科研的人数比例偏低;②低年级学生缺乏系统的专业基础理论,难以参与到较大的科研项目,高年级学生又要完成临床实习任务和就业考研任务,时间精力不够,很难专心投入科研工作;③部分学生缺乏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不利于参加到有关的科研小组,从而影响介入科研工作。

2护理专业学生科研意识与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2.1利于学生更深理解理论知识护理专业学生与其他专业学生一样,感到专业理论知识比较枯燥、乏味、抽象,不知道理论知识与实际如何结合。若在校期间能够参与到实际的科研中,利用理论知识去探讨和分析实践中的问题,这样使得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就比较具体也更深刻。

2.3利于学生就业选择高校扩招之后,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型为大众教育,护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问题也面临激烈的竞争。高等学校的师资、大中型医院的护理人才需求层次较高,在选择人才时那些有科研经历、有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被选择的几率明显高于其他学生。

2.4利于培养学生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态度科研是一项严肃的活动,研究者必须具备勇于探索、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参加科研的学生在工作的过程中可以亲身体会,并逐渐培养这种精神。同时科研活动的参与利于学生高尚人格的形成,这对于护理专业学生而言非常重要。

3培养护理专业学生科研意识和能力的途径

3.1改革课程体系,开设学术讲座构建创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目的在于克服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的专业口径过窄、课程体系死板、满足于将现有的知识灌输式传授给学生的传统教学方式。开设学术讲座,将学科前沿知识、边缘学科的交叉内容、学术界争论的焦点、难点问题以专题的形式介绍给学生。一些选修课也可以择其精华,以讲座的形式介绍给学生,这样可以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负担,有更多的时间和经历用于科研活动。

3.2加强实践环节护理专业是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专业,让学生在学习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实习的不同阶段进入临床。通过反复的观察和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利于科学思维方法的形成,为进行科研工作打好基础。

3.3不断提升教师科研意识和能力教师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关键,教师的科研素质和科研能力是影响学生科研素质和能力的主要因素。所以,建设一支具有创新意识强、科研素质高的教师队伍,对合格的护理专业学生的培养至关重要。

3.4建立完善学生科研机构,保证学生科研工作顺利进行学校从管理机构上设立学生科研机构,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鼓励有科研经验的教师组织科研小组,吸纳有兴趣、有潜力的学生及早进入科研活动,指导学生申报各种科研项目。在校级科研项目的立项中向护理专业相应倾斜。

总之,提升护理专业学生的科研意识和能力是21世纪护理高等教育事业的一项艰巨任务。我们要把培养创新型人才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为培养高素质、高技术的护理人才作出贡献。

篇7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开启学习兴趣大门作为高职护理学基础教学方法中的首要步骤,旨在引导学生加强学习的动力,主动摄取相关知识与技能。主要改进方法如下。

2.1以详细的资料与生动的图片取代传统以往教学中的文字叙述,增进学习趣味。

2.2将国内外护理方法进行对比结合我国目前护理专业的现状,分析就业前景,增进学生信心。

2.3开展多元化见习课与实践课堂,组织学生到院内进行参观,了解护理人员工作情况,激发学生兴趣。

2.4组织学生定期参加护理专业的学习研讨会,观看教学视频,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动力。

三、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随着护理专业的不断发展,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提高教职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样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教职人员可在以往的教育观念基础上,加强并树立新型的教学观念,以适应当今需求。主要方法有:每位教职人员需在授课之间组织定期定时的集体备课,互相交流经验,讨论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积极寻求帮助;各教职人员需配合时代需要,将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在教授书本上的内容之外,结合护理事件实例,与临床应用相结合,定期举办临床实践[3];积极参加学术研讨会或技能操作比赛,以此进一步巩固并提升专业知识与技能,促使高职护理专业的基础教学工作不断革新与发展;教职人员需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教学目标,做到“因材施教”,学会换位思考,了解学生真正要学习的知识与技能;在教学过程中需摆脱以往传统教学方式,使课堂富有创意,激发学生独立自主的发展。

篇8

1.1调查的对象

通过随机的抽样的方法抽取2010年8月----2011年1月之间在我院实习的60名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对照组是当年在院实习中专15名、大专15名;实验组是当年在院实习中专20、大专10名,中专护生平均年龄为18岁,大专护生平均年龄2l岁,来院实习前全部通过学校统一组织的理论考试,成绩合格。实习时间统一为40周。

1.2方法

培育优质服务理念:实习护生在优质护理示范病区一起同护理老师为患者做生活护理,亲身感受到老师们的服务,言传身教、潜移膜化的影响实习护生。全员动员,统一思想,转变观念,积极参与,具体做法:①实施人文关怀.组织讨沦让每一名护生以“病人为中心、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和以护理质量安全为核心”,写出自己心中的承诺,建立优质服务理念“诚信、安全、温馨、关爱”,深入我们护生的内心,融人我们护生的护理工作,让护生心中有病人。②换位恩考,假如我是病人。让护生深深体验到自己作为一个“人”的意义感,从而从病人的角度去探讨他的内心世界,使病人的需要获得满足。③重视人性化管理。强化情感沟通,关注护生职业前途,重视护生的职业前景,工作上严格要求,生活上关心、人格上尊重护生,激发护生工作热情,增强护生主动服务意识。

1.3数据收集和统计学的方法

发放住院患者问卷152份,收回152份,其中有效问卷144份,其有效回收率为94.74%。发放实习生问卷调查60份,回收60份,其全部为有效的问卷,有效的收回率为100%。通常对治疗采用SPSS12.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的分析,统计方法包括百分比检验。

2效果

本次实习结束后,通过护理部对实习生的带教效果考核,反映出优质护理服务病区的护生比普通病区主动服务意识强、沟通能力强、技术规范到位,学生反映带教工作认真,在护理部满意度调查中病人反映良好。

2.1提高了病人对护生的工作满意度;自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以来,护生主动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入院时热情接待,对基础护理及患者饮食、、活动、睡眠、引流管护理明显增强,病人满意度由实施前的91.67%上升到99.17%。

2.2提高了病员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实施活动以来,护生主动为患者提供健康指导的意识明显增强,重视与患者之间的双向互动和个体化的健康指导,病员认识主管护生、知道药物、引流管、留置针、饮食等的注意事项,患者对健康知识知骁率由实施前的85.56%上升到98.00%.

2.3降低了病员呼叫率:活动实施后,护生主动到病员身边工作的意识明显增强,尤其加强危重病员、手术前后的病员和输液病员的巡视,使病员呼叫率由实施前的53.66%下降到18.18%.

2.4活动开展后护理并发症和投诉率均为0.

2.5结果.对照验与实验组临床带教方法结果比较见表1。说明对照组与实验组有显著性差异,优质服务带教方法明显优于传统带教方法。从表1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心电监护仪的使用,输液泵、微量泵的使用,电动痰吸引,卧床患者更换床单位5项技术操作平均得分比较(P<0.01),表明两组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口腔护理、无菌技术两项平均分比较(P>0.05),表明两组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2说明对照组与实验组有显著性差异,新临床带教方法明显优于传统带教方法。

3讨论

3.1提升护生在工作岗位上的积极性

通过给病人生活上的护理、满足病人生理需要,得到病人的认可,护生的职业自豪感、爱岗敬业得到强化、自我价值得到体现。树立了牢固的爱岗敬业思想。

3.2加强与患者的临床沟通

优质护理服务病房区与普通病房区具有一定的差别,不论是患者的身份还是患者的病情现状都存在一定的差别,患者对护理人员的要求相对较高,因此护生在实习期间,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显得尤为的重要。

3.3加强基本技能训练,锻炼实习护士能力

是带教的实习护生技术操作更加规范,沟通能力更强,招聘单位满意,就业率提高,早日使她们实现护生的南丁格尔梦。带教老师利用每天查房,严格按照规范进行体格检查,也要求护生每天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动态观察阳性体征的变化。让实习生体检训练,当场示教、及时纠正。组织示教性质的操作,如采血、皮试、静脉注射、胸穿、腰穿等,让护生多看多做。让护生先在模型上操作,再指导在患者身上进行操作,做到放手不放眼,放做不放教。既提高了护生的操作基本功,又保证了患者的安全。坚决杜绝年轻一代的医学生过度依赖现代技术设备,而忽视基本的临床技能操作现象。

篇9

1.3医学基础课实验与护理专业课关系方面2.3.1总体看法将各题目三组看法比较集中的(选择率>50%)项目入选,三组人员对医学基础课实验的地位、目的、作用的看法见表1表1对医学基础课实验的总体看法(选择百分率%)从总体选择率看100%的教师和毕业生认为医学基础课在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医学基础课设置比较合理。护理专业学习医学基础课程的主要目的,选择为学习专业课程提供基础知识82%。护理专业基础课程的实验课在专业课程中主要起到的作用,被调查者62%认为既是为学习专业课程打基础又为更好地掌握基础医学理论知识服务,73%的被调查者认为我院医学基础课程的实验有体现专业特点。

1.3.2对于开设实验课的必要性和实验课类型及设置的看法见表2。其中99%的教师认为护理专业的医学基础课程有开设实验课的必要性,认为实验课类型选择率为验证型71%,演示型69%,创新型20%,在开设实验课的看法上各组看法也比较一致认为有必要开设实验课的医学基础课及选择率:人体解剖学96%、微生物与免疫学84%、生物化学85%、药理学88%、生理学83%、病理学85%、组织学46%。

1.3.3对护理专业医学基础课实验内容设置及教学的看法见表3。各组被调查者对实验课内容设置及实验条件、实验考核方式等方面看法比较一致。在“教学条件中影响学生医学基础实验课教学效果学习的因素”这一条目中,选择率比较集中,超过50%的分别是实验指导教师相关知识水平、授课方法与技巧、配套教材、课时数多少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2.讨论

2.1护理专业医学基础课实验的地位、目的、作用医学基础课的实验教学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专业课的基石。100%的被调查者认为医学基础课在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重要,并且医学基础课程有开设实验课的必要性,尤其是提高灵活性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良好职业素养的养成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主要起到的作用既是为学习专业课程打基础又为更好地掌握基础医学理论知识服务,这些观点是比较一致的。但组Ⅲ对医学基础课实验的作用选择率更高可能与当今护理工作者希望自身的知识储备和护理技能的不断提高改进的发展形势有关。实验课内容设置的原则方面,多数被调查者认为一方面应与护理专业课相衔接,另一方面应以临床应用为目的,但三组的选择率有差异,组Ⅰ选择率相对较低可能是基础课教师偏重于基础课内容的完整性,而组Ⅱ和组Ⅲ选择率较高可能因为他们直接与临床护理工作接触,更加重视医学基础课为临床工作应用的实用性和实效性,所以更强调应以临床应用为目的。

2.2护理专业医学基础课程实验课的设置医学基础课所占的比重在减少也是现代教改和护理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但99%的被调查者认为医学基础课有必要开设实验课,而且选择率多数超过50%,这也说明基础课实验对护理专业课教学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其中人体解剖学的选择率最高达到96%,这提示教师要注重解剖学理论与实验教学的紧密联系,适当考虑在教改中趋向于理实一体化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对组织学开设实验课的必要性的选择率三组看法存在差异,组Ⅰ选择率83%相对较高可能是基础课教师更注重实验课本身对组织学课程的直观辅助教学作用,而组Ⅱ和组Ⅲ选择率48%、35%,较低可能组织学对护理专业实践的指导意义不明显有关。本次研究显示被调查者普遍认为演示型和验证型实验是比较适合护理专业学生的实验类型。创新型实验选择率低,这可能是由于医学基础课实验主要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医学基础知识和锻炼基本操作技能有关。这与现在教改提倡提高创新型实验比率的观点不尽相同,可能由于多数被调查者认为学生的基础知识有限,创新性条件相对较差有关。

2.3医学基础课实验内容设置及提高教学效果方面的思考在教学中如何使医学基础课实验有机的与护理专业课衔接互渗,提高其在专业课中的作用是我们的教学目标也是今后教改的目的所在。在调查中多数80%被调查者认为医学基础课实验内容的设置应以临床应用为目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医学基础课程实验更好的为临床教学提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不断提高继续学习能力,使自身技能水平达到临床工作要求。调查中79%的教师认为医学基础实验课教师应适当进行系统护理知识的学习有必要,同时87%的被调查者认为专业课教师参与基础课实验建设是使基础课程实验能更好的服务于专业课教学最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国外有研究表明学生学习完医学基础后,不能很好的将医学基础知识与护理实践相联系,不能利用所学知识解释临床实际问题[2],为解决这一问题一些研究者提出让医学基础课教师进行临床教育来进行学科知识的渗透,医学基础课及实验指导教师进行专业的护理知识的学习,同时护理专业课教师充分参与基础课实验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案的制定也有助于基础课实验与护理专业课内容的衔接和互渗。由此可见,教师进行双重知识背景学习有助于进行知识的衔接与互渗。[4]在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调查中,被调查者认为对教学效果影响最大的是教师自身因素(授课方法与技巧、指导教师的相关知识),其次是客观条件(教材、课时量)。这说明教师注重自身修炼,内涵的提高及自身在教学中的作用,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的考核方面85%被调查者认为应采用实验报告+实践操作+平时成绩的综合成绩比较合理,可见教师们已经转变过去的期末一次操作考试定成绩的方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在实验考核环节,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全面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篇10

29.求证:PO平面ABCD;30.线段AD上是否存在点,使得它到平面PCD的距离为?若存在,求出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分值: 10分 查看题目解析 >21已知圆的方程为,直线的方程为,点在直线上,过点作圆的切线,切点为.31.若,试求点的坐标;32.若点的坐标为,过作直线与圆交于两点,当时,求直线的方程33.经过三点的圆是否经过异于点M的定点,若经过,请求出此定点的坐标;若不经过,请说明理由。分值: 16分 查看题目解析 >22已知圆C经过点A(-2,0),B(0,2),且圆心C在直线y=x上,又直线l:y=kx+1与圆C相交于P、Q两点.34.求圆C的方程;35.若·=-2,求实数k的值22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正确答案

x2+y2=4解析

设圆C(a,a)半径r.因为圆经过A(﹣2,0),B(0,2)所以:|AC|=|BC|=r,解得a=0,r=2,所以C的方程x2+y2=4.考查方向

考查了圆的标准方程的求法,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解题思路

因为圆心在直线y=x上,故可设为C(a,a),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得a,然后解得半径r,写出圆的标准方程.易错点

必须找准和圆心半径相关的条件22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正确答案

0解析

因为,,所以,,∠POQ=120°,所以圆心到直l:kx﹣y+1=0的距离d=1,,所以 k=0.考查方向

篇11

在我国,“教学做合一”源自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教学理论,他将“教学做”视为一体,认为“做”是核心,主张在“做上教,做上学”。这一理论对现代职业教育仍有重要指导意义。德国采用“FH”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加拿大实施CBE模式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英国推行NVQ(职业资格证书)训练模式理论—实践教学。从国内外一些实际经验来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适应当前职业教育发展方向。

3“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内科护理学理论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设计教学方案,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修改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场景,调整教学大纲和学时。课前教师集体备课,准备教学资料和实验用品,如模拟病房等。以“心衰病人的护理”为例,将学时从2学时调整到6学时,分3次课完成教学。教师根据病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情境,然后划分学习小组,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收集资料,完成项目任务,最后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教学实施步骤:教师讲解相关理论知识;视频观看与临床病例讨论相结合,评估病人症状和体征(临床表现);教师示范相关技能操作,将简易标准化病人与角色扮演法、演示法结合,学生操作,教师点评,教师再示范,学生再操作,教师再点评。在内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也可以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师根据培养目标,将内科护理技术分为若干个模块,包括呼吸内科护理技能、心血管内科护理技能、消化内科护理技能等。以“慢性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为例,实施步骤如下:选择典型病例,分解工作任务,解决工作任务,学生总结理论知识,上课前抽2名学生测试,教师总结。

4讨论

篇12

新课程关于改革学习方式、改革评价方式的理论。它认为,改革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是实施新课程的核心和关键之一。作文评改也是一种学习方式与评价方式的改革。这些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主动参与”的素质教育观。“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师生观。“独立性与依赖性相统一”的心理发展观。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在师长的教诲与同伴的帮助二者当中,更容易选择后者,因为后者的平等对话更容易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对学生作文评改有许多精辟想法,他说:“我当过语文教师,改过的学生作文不计其数,得到一个深切体会:徒劳无功。”他认为“修改作文的权利首先应该属于本人,教师只起引导和指点的作用,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考虑决定,养成自己改的能力”“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自评自改的过程,就是他们写作水平提高的过程。”

关于作文的互批问题,魏书生老师早就给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上做出了表率。

二、中学生作文互批实施方法

(一)合理组建互批组

同伴互批写作活动是以互批组为基本组织形式,以同伴活动为主体,通过同伴在批改中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分享知识和经验,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一种活动过程。其中互批组合理组建是保证互批活动顺利进行的关键。互批组划分应本着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互批组划分要考虑到性别、性格的因素,互批组划分应根据学生语言学习能力、语文知识水平和语言技能等将学生分成优等生1人、中等生二人或三、四人、后进生1人,安排在一起,组成互批小组(组内人数控制在4~6人为宜)。这样分组能使组与组之间的水平相当,有利于互批组之间的相互竞争,也有利于组内成员之间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二)互批组成员分工

刚开始互批活动时,可先由教师指派学业好、组织能力强的优等生担任互批组组长,负责组织、管理、主持讨论工作,确保每个同伴都参与互批活动。中等生担任互批组的主要批改工作,后进生记录批改结果等。经过一段时间的操练后,若各成员能适应这种批改方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小组重组或组内角色轮换,使每个互批组成员都能从不同的岗位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

(三)分项评价和总评语项目

在实际操作中,对于学生给学生写评语的困难,我设计了七条眉批分项评价项目和七条总批评语项目。

眉批分项评价项目有:①格式是否正确,卷面是否整洁,标点符号有几处明显的错误,强调句号、引号、叹号、问号、省略号的使用;②错别字有几个(要将错别字在原处打上标记,并且写到批语处);③优美句子在原处划浪线,说明美在哪里;④分段是否合理,段意是否清晰,自然段之间的过渡语是否自然;⑤病句要在原处划横线,再在批语中写清病在何处;⑥表达方式是否符合作文指导的要求;⑦语言是否简练、流畅、深刻。

总批评语项目有:①书写字迹;②首尾呼应;③环境描写;④事件详略;⑤细节描写;⑥修辞运用;⑦立意情感。

总评(将总批评语项目叠加之后就可以成为总评语),如:“本文字迹马虎,首尾基本呼应,环境描写不够,详略得当但缺少起伏,三处运用了修辞手法,情感真挚,但立意缺乏深度。”

(四)作文互批的程序及要求

1.自评自改。学生首先对自己的习作围绕批改评价项目进行修改与评价,除此之外,要求学生简介此次习作的写作思路与写作后的反思。

2.成员互改。互改时要求对照批改评价项目,写好眉批、旁批和总批。批改时,遇到疑难由小组集体研讨解决,解决不了的举手询问老师,请求老师解决。批改结束签上批改人姓名。

3.组内交流。小组成员互换批改好的作文进行阅读,针对批改情况,提出中肯的意见在小组内讨论。作第二次修改、订正。

4.习作回归。作文发回各写作人,根据他评意见对自己作文质量再认识。组长组织对批改过的作文进行评比,选出优秀作文,如有很多问题的作文也要选出来,填写好本次作文的《批改记录表》交给老师。《批改记录表》主要包括姓名、作文题目、作文优点、存在不足、同伴评分等项目。

篇13

【关键词】 护士;静脉输液;伦理学;对策

静脉输液在临床应用非常广泛,据统计,约90%-95%的住院病人需要静脉输液[1]。随着科学技术的创新,临床实践的深入和护理服务的发展,静脉输液从一项单纯的护理技术,逐渐涉及多学科、多层面的知识与技能。但在我国仍被看作是一项技术性工作,只重视它的技术含量,而忽视了它的服务内涵。有调查发现,有54%患者或家属投诉与输液有关[2],护士在临床工作中也常遭遇病人的不配合或不合理的要求,这和护士在工作中的伦理原则掌握不善有关。护理伦理学可以提供理论指导护理人员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职业道德的角度为病人提供服务,以确保静脉输液工作的良好实施,保证护理质量。

1护士遭遇静脉输液受阻的问题和原因

护士在静脉输液过程中遭遇受阻的问题是多层次的,问题的原因也是多元化的。总结护士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受阻的原因:(1)医生开的液体量太多,病人不能接受,要求停止输液;(2)某些药物引起身体不适,要求停止输液。如:输入含K+药物,引起输液部位的疼痛;进行静脉高营养治疗时,全身发热,感觉不舒服;(3)病人血管不好,多次扎针,怕痛;(4)指定专人注射;(5)指定部位输液。

2静脉输液工作中的伦理问题分析

2.1静脉输液面临伦理的选择病人有自主权,即对个人的健康、生命等问题由个人作出决定,对自己行为负责。病人有知情同意的权利,即有获知病情并对医务人员所采取的治疗方案和措施有决定取舍的权利[3]。静脉输液实施受阻问题首先揭示的是病人对静脉输液伦理中的舍弃,护士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不要把问题看作是简单的拒绝。

2.2病人对静脉输液有较高的医德要求随着疾病谱的复杂化,医嘱给药形式的多样化,静脉输液作为常用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出现了穿刺方式多,留置时间长的情况,要求护士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操作技术,同时如果护士的职业修养不足以让病人产生信任,则使其认定护士在医疗过程中仅仅是处于辅助地位,从而导致病人对静脉输液工作的不配合。这就是病人由于对护士医德的高要求预计得不到满足而采取舍弃行为的伦理学原因。如指定专人输液。

2.3病人对静脉输液工作的科学性认识不足由于护士很少向病人讲解输液目的,输液疗程、输液速度及药物性质,输液前对病人的评估及健康宣教未做到位,致使病人固有的知识缺乏得不到补充和纠正,对护理操作的重要性不予认识,易引起护患纠纷。如:不愿留置留置针,出现输液不适要求停止输液。

3对策与讨论

3.1护士加强护理伦理学理论的学习护理伦理学是伦理学的一个分支,它提供了一个伦理的框架来评价医护人员行为的规范性,赋予了医护人员的权力和对病人应尽的义务。《护士伦理学国际法》规定:护士护理病人,担负着建立有助于健康的、物理的、社会的和精神的环境,并着重用教授示范的方法预防疾病,促进康复[4]。护理伦理学规范了护理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方向,从而使护理人员得到自我锻炼和自我改造,获得高尚的道德品质修养,并将其与平凡的护理工作相结合。

3.2把握护理伦理学原则护理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包括有利原则、尊重原则、公正原则以及互助原则。护士在临床工作中与病人接触最多,因此把握公正原则是赢得病人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的前提。由于在护患关系之间掌握医学护理知识上的不平等,病人处于脆弱和依赖的地位,使护士有更多的正面义务[3],静脉输液的实施就是护士履行正面义务的一个重要方面。护士掌握尊重原则,尊重病人的自主权、知情同意权、保密隐私权,充分了解病人拒绝输液的真实理由,给予充分的解释和帮助。护士在临床工作中需要和很多人打交道,如主管医生、医技科室人员、营养师以及病人的家庭、社会支持系统,护士本着互助原则协调和处理各种关系,才能保证护理工作顺利进行。

3.3加强护士职业道德和业务技能训练树立“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坚持高标准的护理职业作风,信守个人伦理学的标准,反映职业的荣誉。认真抓好操作技能训练及专业理论巩固,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规范输液流程序。以亲切和蔼态度,诚恳文明用语,言行举止规范,给病人良好的现代护士新形象,以有利于取得病人的信任和配合。

3.4强化人性化静脉输液服务意识有报道[5],在对静脉输液引发纠纷相关因素分析的研究中指出:护士与病人的沟通不够和护士服务意识淡薄是目前引起纠纷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必须转变传统观念,不再视静脉输液为纯技术性工作,而要看到它的服务价值,在传统的输液流程中增加人性化服务环节,针对病人静脉输液过程中最担心、最需要满足的问题制定出一系列输液服务措施,使人性化护理真正落实到实处。

3.5善于沟通,做好静脉输液健康教育对于护士来说,语言修养及护理沟通技巧非常重要,并且语言水平的高低,可直接影响沟通的效果。护士在输液过程中,要善于沟通,注意交流沟通技巧,使病人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满足病人生理和心理需要,正确认识静脉输液的相关知识,使静脉输液的健康教育有一个良好的开端,让病人安全地接受静脉输液,达到理想的用药目的。

3.6讲究静脉输液的科学性,再造静脉输液合理流程“业务流程再造”的理念现被应用于静脉输液护理的各个环节,赵明宏、刘罗薇、姚锦贞[1]等对静脉输液流程进行改进,融入人文关怀和温馨护理。而现在静脉输液小组(IV TEAM)的组建,使静脉输液向专业化迈进,输液护士具有更多输液护理方面的特殊知识和技能,输液过程程序化,从而减少并发症,延长留置时间,改善应用,降低成本。

同时由于我国的社会文化特点,在许多情况下护理决策往往通过护士、病人与其家属之间的协商作出,因此护士应充分利用和借助病人的家庭关系,帮助病人作出合适的决策。如留置针的选择,静脉炎处理的方法,导管留置时间的长短。同时以医学科学理论为指导,选择适合于不同病人的工作方式,因人、因病、因时、因地实施静脉输液,避免僵化、刻板、流水式的工作形式。

参考文献

[1]蒋萍,王红.我国医院静脉治疗护理管理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07,7(2):54-56.

[2]黄成丽,仲玲香.重视静脉输液的细节管理优化护患关系[J].中国保健,2007,15(22):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