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考编复习计划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考编复习计划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考编复习计划

篇1

二、具体计划:

1. 梳理基础知识中,主要抓住基础薄弱的学生,让学生自己讲、自己填、自己记,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最基础的知识,都能拿到基础分。记不住的重新记、多次记、反复记,确保每个同学过关。

2 重点知识一定加大复习力度,让大多数学生都能非常熟悉解题思路和涉及到的相关课本知识,做到心中有数、考试稳重、不失误、少丢分。

3 适当培养学生分析解答信息题、实验探究题,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由于这次是市调研考试,难度比重估计较大,而且这种题型也是近年来成都市中考的一种趋势和热点。而我们学生在迁移知识、运用知识方面存在较大问题。这方面的练习会在每章每套模拟题中以一定比例出现,让学生适应这种考察方式,掌握答题技巧,尽量争取更多分数,以适应明年中考考察方式。

4 为了提高平均分,还应该准备一套针对差生的复习方法,计划在全班性复习的基础上,对差生“再炒一次回锅肉”,所以这次我在印资料的时候也每套资料多印了些,准备在复习时让全班同学都做到全面复习的基础上,再给部分差生来一次“小炒”,争取让他们“回味无穷”。

当然,在实际的复习进程中,会根据具体情况对复习策略做适当调整,特别是个别学生做单独辅导,让学生在原来的学习基础上更上一层

三、复习时间安排

篇2

2011年的高考早已结束,2012年的高考即将来临,作为生物学科教研组长,以及11年高考高三生物学科带头人,我觉得有必要把去年高三备考工作进行一下总结,首先对自己的工作做一个反思,另外也希望把自己的经验和教训介绍给新的高三年级生物组,希望对他们的生物备考工作能有所帮助。

1.备考的基本思路和理念(合理备考,提高效率)

1.1 制定高考复习计划,加强复习备考的计划性 : 制定高考复习计划的依据是什么?依据有三个:一是教材,二是考纲,三是高考试题。刚步入高三的时候,我们就组织本组教师认真研究教材与09年的高考试卷,分析并预测2010年高考命题的趋势,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制订备考的目标和计划,这样做心里有底,避免了复习计划的盲目性,加强了复习的针对性。

1.2 分析学生存在问题,针对学生存在问题,针对性的进行学科备考。我们分析学生存在以下问题,①基本知识落实不佳:②提炼信息能力不够;③科学思维尚未到位;④语言组织表达不清;⑤实验能力极度欠缺。

所以在复习中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进行针对性复习。

(1)回归课本,强化基础:(错别字、方程式、结论性语言)

在复习中,我们首先让学生明确一个最基本的问题:

学过≠知道――知道≠会了――会了≠对了――对了≠得分

在一轮复习中,我们注意到学生的基础知识非常的薄弱,所以特别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教学中,该记的知识让学生记,该背的知识一定让学生背会,力争学生的基础过关。

(2)强化能力,信息转化:基于高考对获取信息能力的考查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近年来高考命题以文字、图形、表格等形式出现的频率增多,2010年高考很可能出现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的信息绘图、画曲线、列表格等考查形式 ,所以在复习中加大对学生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

(3)强化弱点,排查演练:进行针对性训练,并进行跟踪训练,尤其在高三后半段,每一次考试结束后,都要出一套跟踪训练,强化学生弱点,争取做到真正掌握。

(4)联系实际,关注热点:科学、技术、社会(STS)等方面的热点问题,一直是近几年来高考命题的热点。命题往往是由实际问题引出并结合现实生活和社会现象中具体问题进行设问的。例如克隆、人类基因组计划、转基因产品、环境问题、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端粒和端粒酶)、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目前正在流行的危害人们健康的相关疾病,如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毒、禽流感等,都可成为问题的切入点。而根据这些背景设置的命题,往往是一类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源于单科知识,又融合各科知识的综合题 (实际联系理论 )。我们在复习中把这些热点问题融入到相应的知识体系中。

(5)选做真题,提升能力:锻炼学生科学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表达能力。高考真题难度适中,设问角度巧妙,运用“双基”分析问题既全面又突出重点、逻辑性强,因而高考真题是所有试题中质量最高的,认真分析、演练近几年来的高考生物试卷,这是一个很值得推荐的做法。认真分析近几年的生物高考试卷,有助于学生摸准生物高考命题的新走势,收集高考训练的基本素材,并可从中发现复习过程中自己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及时地调整补弱。通过研究高考试题,还可以探索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是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做题时,从高考试题中体会高考命题思路,即“如何考”;从参考答案中体会解题思路、答案组织、文字表述等,即“如何答”。整个一轮复习我们采用了“三年高考,五年模拟”这本资料,让学生做了大量高考试题,使他们对高考题有了清楚地认识,既提高了分析、思维能力,又使自己的文字表述能力得到较大提高。

(6)加强实验能力的培养:把实验方面的知识渗透到平常的教学中,让学生明白生物学科首先是一门实验学科,引起学生的高度认识。在二轮复习中用二周的时间复习生物专题,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2.备考中的不足和教训:

(1)一轮复习拖的时间有点长,使得二、三轮复习比较仓促,不够系统。

(2)计划有时执行得不够到位,因某些原因不能及时完成计划。

(3)新课标研究不够

(4)课堂缺少新意,满堂灌为主,还应在课堂上多下功夫,让自己的课变的色、香、味俱全

(5)考试大纲研究不够透彻

3.给基础年级的建议:

(1)及早研究考纲和高考题(全国卷、宁夏卷、海南卷、辽宁卷)

(2)尽快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复习中严格按计划进行,一轮复习尽快结束,力争在2月中旬结束,最晚二月底。

(3)精选习题,精编试卷,让每一次练习、每一次考试都能达到最大程度的练习的目的

(4)加大对新课标的研究力度,把新课标的一些知识灌输的平常的教学中

(5)走出去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外出学习赶早不赶晚

(6)力争建立和谐备课组,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大家的事情大家做,共同搞好本年级教学

篇3

一、钻研考纲

高考考纲是高考的指挥棒,认真仔细研究考纲,备考复习才不谜失方向,才具针对性。高三生物教师在制定复习计划前都应该精读前一年考纲,新考纲出来再对比旧考纲的差别,再作适当调整,用以修正复习计划。认真钻研考纲后制定的复习计划才有针对性、才有效,也才有的放矢。

二、吃透教材,落实双基

高考很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基础知识是综合运用、提升能力的基石。因此复习中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抓基础,基础薄弱的学生,不要盲目追求高、新、难知识的复习和训练,首要任务读懂教材,对教材生物学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实验操作的基本过程等基础知识要逐一弄清,达到融会贯通、熟能生巧的地步。特别是基层薄弱学校的学生,在复习中,讲究知识的梳理,注重扫描,加大知识的外延。如复习到细胞分裂时,可结合高中阶段所学过的分裂方式(二分裂.无丝分裂.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比较复习。同时也要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将所学知识先串成链,再织成网,使知识结构化、网络化,将所学知识浓缩其中,了解各知识点在知识体系中的具置,清楚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例如关于DNA的结构和复制的知识结构,可把它和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遗传规律等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知识网络。

三、改进复习方法

复习方法选择得当,复习效率才高,更容易使学生构建整体知识结构网络。归纳起来一般可采用下列三种复习方法:

1、比较法

在复习中,使学生能运用比较法进行知识的横向和纵向比较。如三大营养物质的来源和去路的比较,三大营养物质均可来自食物,除蛋白质外,均可贮存,均可由其他物质部分转化;碳循环、氮循环、硫循环的比较,比较它们进入生态系统的途径、形式及回到无机自然界的途径、形式;还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比较,三大遗传规律的比较等等。

2、串连法

复习时可把分散在各个章节中的知识串联起来,使学生对知识有全面的理解。如有关基因的知识主要分布在必修本第6章,具体介绍了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本质,基因的表达,基因的突变以及相关的遗传规律等。复习时,可以把这些知识串起来复习,使知识更系统化,可提高学生解综合题的能力。

3、联想法

推理联想是生物复习教学的重要方面。复习中强调把各章节之间,各知识点之间作横向联系。在第一轮复习时,采用多联前,少联后的复习方法,以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形成综合思想,为下一轮的学科内、学科间综合、专题复习打下基础,如复习膜的流动性,可联系到主动运输、内吞、外排、受精作用、细胞融合、卵裂、神经递质的释放等,达到以点带面,逐步综合的效果,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通过逐步推理联想,知识的迁移,层层剥开,条理清晰,最终使学生获得很好的成功体验。

四、精选习题,提高学生应试技巧和能力

针对自己学生的学情,精编适合自己学生的习题非常关键,订不适合学生的资料和在网上下载就给学生练习效果肯定不好。精选精编习题就是为了能给自己的学生“对症下药”、“药到病除”。只有自己才最了解自己学生的学情,才知道应该给自己学生训练什么水平的习题,才不会盲目训练。在训练时也要教会学生学会审题和解题,如果学生不学会审准题,错答的可能性非常大。因此教师精选精编适合学生训练习题,并教会学生审准题和解题的方法非常重要。

篇4

一、努力提升各个方面的认识,明确教学要求

了解自己所教班学生的语言知识基础和能力发展情况,了解学生的实际,增强教学工作的针对性;认真研究目前使用的教材,对照《考试说明》,准确掌握其重点、难点和高考知识考点的分布情况;研究近年江苏高考英语试题,努力准确把握高考的发展、变化趋势。并根据新课程的教学体系考试要求的调整变化,认真研究手头的各种参考资料和练习题,精编、精选、精练,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努力挖掘各个方面的潜力,提高教学效率

1.降低教学起点,面向全体学生。

教学起点的确定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不同基础的班级有不同的高考目标定位,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在高三学习中增强动力,学有所得,强化教学效果。指导学生建立错题集和背诵本,多背一些范文、时文、美文,多背一些套话,把一些有用的、实用的、经常要用的表达短语、单词、句型摘录下来,利用早自习、督促、检查,帮助学生记单词,背重点句式及训练范文,抓基础知识过关的落实。

2.加强教学反思,讲求教学实效。

努力通过反思教学发现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案,精心备课,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程序,精心选择和评讲试题,凡是学生所做的练习,教师都及时批阅;凡是学生做错的题目,教师都必须指导学生订正,始终把学生的词汇积累与阅读的限时理解能力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并通过单词读忆和长期的阅读训练,帮助学生拓展词汇量,拓宽知识面,重点提高概括、推断能力和长句理解能力。

3.加强备课活动,完善教学环节。

备课组老师要团结协作,打整体战,实现合作共赢,充分利用每周备课会整合资料,大胆取舍,不断反思,每次备课活动有专题,探讨更合理的方法,互帮互助,共同提高教学质量。高三课时紧任务重,相应的教学进度安排必须有一定的灵活性,从学生的学习效果考虑,不盲目赶进度,该快则快,需慢则慢,一切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三、瞄准五个着眼点,提高教学效率

时间对高三学生来说非常珍贵,教师提高教学效率,学生提高学习质量一直是我们的追求。我们努力着眼于以下五点,做到夯实学生基础,逐步提高能力。

1.夯实“常考点”。

“常考点”也就是传统考点。在高三教学中要梳理、归纳常考点,提高复习针对性,把握好拓宽的度。我们在复习中对照高考要求对原单元内容进行整合,按“模块”进行,突出动词方面的用法及句型、篇章知识,强调特殊情况和易错、易混情况。

2.研讨“新考点”。

通过对《考试说明》的研究,找出今昔的内容变化,在教学中作适当调整。通过对试题的研究,感知内里的能力要求,在教学中加强方法点拨。

3.突破“失分点”。

平时复习基本上是按照备课组统一的复习计划进行的。根据各自班级常见的知识层面上的“失分点”,有针对性地制订“个性化复习方案”,在梳理知识网络的过程中,突出易错、易混内容。薄弱环节,重点突破。

4.关注“能力点”

教学中依循传统做法,精讲精练,帮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备考效率。注意和学生探讨阅读思维过程,着眼于提高思辨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推断能力和表述能力。做到每次评讲都就答题技巧问题进行一次小结,从分析思维方法的角度总结得失,以求在方法上对学生有启迪。

5.强化“支撑点”。

强大的学习内驱力、健康的学习心理、平衡的学习心态、积极的学习参与意识是学生学习、备考的心理和生理支撑。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要关注他们对待学习的情感和态度,为求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打下牢固的情感态度基础。

总之,高三的复习备考要以教学案为载体,在一轮复习的同时要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同时扩大词汇量,并复习已学词汇,其间继续穿行听力训练和词汇学习。着重夯实学生基础词汇、短语、句型的基础,并注意查漏补缺。

四、结语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教师应追求的奋斗目标。如果教师深刻领会有效性教学的含义,在实际操作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设计教学任务,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开展有助于学生学习英语和发展语言技能的教学活动,并通过设计和实施各种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及创造力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一定能打造高效课堂。

篇5

初中数学难教,初三数学更难教,初三数学总复习更是难上加难,它是完成初中三年数学教学任务之后的一个系统、完善、深化所学内容的关键环节。高质量地完成这个阶段的教学任务,不仅有利于升学学生巩固、消化、归纳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毕业学生的实际运用。

一、紧扣大纲,精心编制复习计划

复习课不像上新课,有固定的教材,我的原则是源于课本,但略高于课本。初中数学内容多而杂,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分散覆盖在三年的教科书中。教师对大纲理解要深透、研究要深入、把握要到位,要明确方向、突出重点,对中考“考什么”、“怎样考”应了如指掌,并依据大纲规定的内容和系统化的知识要点,精心编制复习计划。

计划的编写必须切合学生实际。可采用基础知识习题化的方法,根据平时教学中掌握的学生应用知识的实际,编制一份渗透主要知识点的测试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然后按测试中出现的学生难以理解、遗忘率较高且易混易错的内容,确定计划的重点。复习计划制定后,要做好复习课例题的选择、练习题与配套作业的选择。教师制定的复习计划要交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再按自己的学习实际制定具体复习规划,确定自己的奋进目标。

二、回归课本,全面夯实数学基础知识

扎实的数学基础是成功解题的关键,针对今年中招考试数学试题有许多新题型,多数试题取材于教科书,试题的构成是在教科书中的例题、习题的基础上,通过类比、加工改造、加强条件或减弱条件、延伸或扩展而成的。教科书中的例题、练习题、习题为编拟中考数学试题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针对中考数学强调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我们在总复习的第一阶段就要全面、系统地复习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正确理解基本概念,正确掌握定理、法则、公式等,并形成记忆,形成技能,把各个局部知识按照一定的观点和方法组织成一个整体形成系统。中考试题大部分考题是基本题,但基本题不是简单题,而是利用基本方法、基本知识和能力解决基本的问题。这样,在解题时,就能由题目提供的信息启示,从记忆系统里检索出有关信息进行组合,选取出与题目的信息构成最佳组合的解题途径,优化解题过程。

三、注重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

要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去理解和掌握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思想方法,现在考试越来越重视思想方法的运用,在复习课中,教师更要教给学生归纳、总结的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并通过例题来详细讲解这种思想法,力求学习一种思想方法,就掌握一种思想方法进而运用这些:思想方法来综合解题,提高综合运用能力的途径有以下三种:

首先,培养学生综合解题的能力,要把学生所需的知识联系起来,综合运用,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把握练习题的难度,让学生能够攻克,并且成功获得成就感,慢慢地建立自信心和学习的欲望。

其次,抓住重点题型,有针对性地练习,对方程思想、函数思想。数形结合等重点练习,保证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加强对应用题训练,鼓励学生去主动探究。

第三,重视模拟考试。用模拟考试检查复习效果,摸清学生的弱点和问题,师生应该重视对试卷的分析,模拟考试的题型和气氛都对于提升能力起着很关键的作用。

四、分层递进,开展小组合作

通过复习,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的目的,可是面向全体与适应个别差异存在着一定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可以打破班级授课制的局限,采取分层递进,小组合作的形式,使因材施教真正落到实处。

1、学习要求上的分层。

让学习较差层次的学生多回答一些概念识记性提问,要求学会做一些基础题目。让学习中等层次的学生,多回答一些需认真思索的提问,会做一些难度适中的综合练习。让学习较好层次的学生,多回答一些智力运用性的提问,会运用知识解决一些难度较大的综合性题目。

2、练习设计上的分层。

“一律看齐”的练习抹杀了差异性,而且见效不大。因此,我们在练习设计上有不同的分层。为中差生补充一些基本题,为尖子生补充综合性强的题目。另外,设计一些补条件、补问题的练习,效果也不错。因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的条件或问题,它的深度、广度也不同。这样既达到了复习的目的,又能使各个层次的学生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增强信心,积极地投入到复习中,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3、信息反馈上的分层

信息反馈一定要中肯。对于中差生层次的学生,要及时给予鼓励、表扬,即使有错,也要: 批语,应和颜悦色地帮助他们分析原因,并给予辅导、指正,帮助他们树立起复习的信心。对于尖子生,尽量做到褒中有贬,贬中有褒,绝不要使他们有一点点成绩而沾沾自喜,应提出更高的要求。

4、小组合作

把不同层次的学生编成学习小组,把复习任务,复习要求交到小组的手里,可以进行组内、各组之间的竞赛。另外,可以发挥尖子生的长处,为中差生辅导而促进双方发展。教师也可以自由地进行个别辅导或比较深入的辅导。

五、兴趣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能更主动地学习。复习课比新授课更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特别是一些后进生更是产生了厌学的想法。初三教师更要动足脑筋、想方设法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复习课的色彩。教师可采取分组比赛,游戏等形式,例如,用扑克牌让学生算24点,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用七巧板拼成各种各样的图像,复习图形面积的计算,相似图形,轴对称图形等。

教师也可以从生活中挖掘数学问题,数学本身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素材,让数学生活化。其次,在课上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初中学生的身心还未发展成熟,他们对一切新鲜事物感兴趣,复习课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再现,学生从内心比较排斥。所以,教师可以提出更多开放性、探索性的问题,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或者让学生自己编题。鼓励一切可行的思想,对做得好的同学,有进步的同学适时表扬

结语

复习是学生掌握知识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要根据自己班级的学习情况,找出有针对性、有成效的复习方法,更好地发挥复习的作用,达到复习的目的。

篇6

针对自己学习上的不足之处,有选择性地做一些能纠正概念理解有偏差,促使理解能力能够到位的训练题。在做题时,要求自己审题不仅要读出表面条件,还要领会试题里面潜在的条件以及条件表述的常见形式。为树立答题的自信心,必须学会引经据典和依理解题。不能沉溺于题海。适量的练习是确保消化吸收教材知识,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素养,发现解题思路和方法,提升解题能力的必要保证。要避免只看书不做作业,或只听教师讲例题,自己不去消化例题的现象。要知道,听懂的内容,永远比不上经过独立思考且自己动手做出来的印象深刻。

重视简答题、实验题。要使自己身临其境地感受实验步骤中的细节和设计要点,努力弄清每一步实验操作、每一套实验装置的作用。学会用规范的语言简练地表述实验原理、操作、步骤、现象、结论,尽量让此类型试题不丢分。

在整理好学习笔记的同时,建立两种习题集。一种为“错题集”。将作业本上、检测卷中做错的典型题收集汇编,写出详细的正误概要。在近期的复习中定时回顾,促进自己去反思;其中的某些题,随着复习的深入,确定自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时,要及时更换,但不要丢弃,妥善保存至高考前回顾之用。另一种为“好题集”。将作业本上、检测卷中别人的精彩思路、设计、方法收集汇编。在欣赏的同时,启发自己的思维,借他山之石攻己之玉。

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的能力。目前高考在知识深度上的考查难度有所降低,但对知识运用能力上要求很高。将教材知识与生产实际,日常生活,工业流程联系起来,是高考命题的趋势。从化学原理上看答题的难度不大,但在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信息能力上却需要较高水准的自觉提炼、迁移、感悟。如果自己的阅读能力不强,理解能力不到位,就会导致看不懂试题。因此关注生活,关注实际,也是高三复习中需要踏踏实实完成的内容。

最后,不盲目仿效别人的方法,朝三暮四只会使自己无所适从。更不能撇开复习计划,随心所欲地另干一套,那样只会更加分散精力,把自己弄得疲惫不堪,事倍功半。自己的复习计划,只要有效果,就不能为主观或客观所干扰。学会坚持,只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下去,复习的成效就不会使你失望。

作为高三的任课教师,是学生高三复习过程的重要参与者,教师应该做到以下方面:

1. 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新教材为了发展学生的全面科学素养,打乱了知识体系。复习中要帮助学生完善和建立知识网络。复习高中化学,要按照化学知识结构,以化学理论为指导,揭示知识间的联系和规律,编织科学网络,形成科学体系,紧密联系实际,培养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从高考试题中把握新增内容的考查难度

命题的范围是《考试说明》,参考教科书,考试说明中没有的不会考,有的要区分难易度。新增的知识点有: 平衡常数,电离平衡常数,溶度积常数,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这些知识点要重视起来。

3. 以化学学科的本质复习化学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门类。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形态、结构、性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观察和分析自然现象,理解自然科学的主要概念、原理和规律是掌握自然科学的基础,是形成科学思维的正确途径。

理解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不仅要知道它们的涵义,还要知道它们的前因后果、适用条件和范围,以及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达和数学表达),定性描述、解释自然科学的现象和规律。

教师要对化学学科的思想和方法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并通过自己的言行传递给学生。在课堂上,当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教师要把每一个内容、每一道习题的道理讲清楚,充分体现化学学科的自然科学属性,而非“文科性”。

在高三的三轮复习中,学生要将自己的升学目标实现,教师要将教学任务完成,就要将宝贵的高三时间做一个细致规划,我们应该按照下面的侧重点进行全面备考:

(1)第一轮复习:全面复习基础知识,按章节复习。

复习目标:全面复习,夯实双基。

强调“细、低、全”。“细”是指复习要全面细致,精心复习基础知识点,不遗漏教材和考试说明规定的基础知识。“低”是指复习时把握中下难度,不偏离教材内容和考试说明的范围,不选那些孤僻怪异的题目,不随意“挖深、挖宽”知识,严格控制例题和练习题难度,做到不脱离学生自身学习状况,不超越教学基本内容。“全”是指复习要针对全体学生,把握第一轮复习的中等难度,使学生都能掌握考试说明所要求的化学知识和基本技能。

(2)第二轮复习:进行专题复习,突出主干知识。

复习目标:完善学生知识框架,熟练运用知识进行分析、归纳、综合,加强能力训练。

①将各部分相应的知识按其内在联系进行归纳整理,将散乱的知识串成线,结成网,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

②重点训练审题、分析、归纳的能力。

篇7

2.精心指导

作为教师,在复习前应当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高考考试说明,制定好自己的复习计划,同时指导学生制定好他们自己的学习和复习计划,让学生明确高考的方向、内容和题型,指导学生合理分配复习时间,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复习进度。这样让学生对复习和考试内容做到心中有谱,克服盲目性,从而积极投入到复习中去。指导复习,是巩固深化创新知识的指导教学。在学生认真看书的前提下,教师首先应采用专项归类法,用已整理好的各类练习针对学生实际,尽量编写灵活多变的专项练习。通过练习,发现问题针对性地再讲,这样练练讲讲,练讲结合,有归纳、有总结,悟规律求方法,让学生对该项内容知识有一个较完整的认识,求得知识的系统化。我们知道,语法复习、内容多、面广、且繁琐,教师指导复习面广应讲科学方法,繁中出简,面中出点,如动词时态、语态、不定式及各种从句。教师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孤立地针对某一时态或从句,而应有意识地编一些易混、有比较的练习,使语法知识在练习中交错进行,使学生加深对语法知识职能和作用的认识、理解和运用。教师要多说日常用语,使学生处在英语的生活中来增强学生的语感,多编写一些“补全对话和对话填空”之类的练习,帮助学生适应“对话”环境和对话局面,使学生经常受到对话的熏陶,以提高熟悉英语的程度。尤其在复习中,重点培养学生精思附会的能力。扎实的专项归类练习,提高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巩固了掌握和运用的能力,前进式地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知识的技能。复习教学证明,练讲结合,先练后讲,练中指导的复习法,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实际体现,抓紧了毕业班复习讲练法,不仅能补救过去教法的不足,而且一定能收到大的成效。

篇8

2.学生在学习中,在技能的形成中期往往会出现进步、暂时停顿甚至倒退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高原期”,特别是在数学总复习期间常会出现“高原现象”。其主要表现是:上课无精打采,思想常开小差;作业马虎,常看错数字或抄错符号;对一些典型的题目屡做屡错,不思改正。究其原因,从客观上看,数学本身是一种抽象的逻辑思维活动, 当学生掌握了最基本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后,易出现暂时的停顿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从主观上说,是因为我们教师对教材还钻得不“深”,对学生还研究得不“透”,总复习时过分强调练习量,致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了畏难、厌倦的心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了兴趣,谈何学习、复习的质量?

3.教师对自己平时教学中含混不清、容易教错、学生理解容易产生误差,或者学生练习资料上与教材内容不相符的知识点“蒙混过关”,不去向别人请教,不求准确。

4.复习中教师脱离教材,一味的用一套或几套复习练习题就“混”到考试,对课本“不闻不问”,即使“问”了,也就是早读时间叫学生翻开读读那几个公式、定义、那几句话,教师总觉得数学课上特别是数学复习课上没有值得读的、记的东西,除了做题还是做题,教师烦,学生更烦,这是一种很危险的思想倾向。

二、分析近年考试题,有效指导后期复习

考试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既然要考试,就应该研究考题。综合近几年的统测数学试卷,试卷页数、版式、变化不大,试题的难易度:基础知识、中难题和较难题的占分比例也基本上维持不变,较难题也没有突破教材的要求。具体来讲,一二三年级分三大部分:1、我会填:填空,占27—30分;2、我会想:填空、作图、选择观察分析等,占20—25分;3、我会做:口算、用竖式计算并验算、用递等式计算、实际问题等,占45—50分,共4页。

四六年级分三大部分:1、填空:占24—26分;2、选择,占5—8分;3、解答:包括计算部分,占32—34分,题型有口算、用竖式计算、解方程、能简算的要简算、列式计算;作答部分占12—18分;实际问题部分占16—25分。五年级的检测除了填空、作答、实际问题外,还包括5到6题的判断题。无论采取那种题型来检测,都涵盖了本年级教学中的点点滴滴数学知识,考查得相当详细、具体,所以,我们老师绝对不能放弃任何一点知识点的回顾、复习,哪怕它再小。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期末检测是着重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当考查综合能力,是对学生的水平检测。

所以在复习的过程中要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过关,知识系统的梳理,特别重视计算题的准确率,解决问题等要归类复习。

三,复习过程中的一些要求:

1.灵活调整教学进度,一般来讲,一至五年级的新课最迟要在6月11日(第16周)前结束,6月12日(第17周)后转入全面的总复习。六年级在6月10后进行套题的训练。

2.切实写好复习计划,认真规划好每一天的复习内容、训练习题,要做到复习有痕迹可查,即复习教案。复习教案是理顺给自己用的,不是为了应付检查,所以,复习教案的形式可以因班、因知识点内容不同而不同,可以是自己梳理、罗列的知识网络图,也可以是自己归纳整理的练习题库,或者是模拟试卷集等等,只要是复习时能实实在在的用了,能发挥作用都是好的复习教案。

3.期末复习阶段的课内外教学要灵活采取一些策略,上好调节性的课程,保证有充足的复习、练习时间。

4.再次研读教师教学用书、数学教材,罗列知识点,准确定位每一个复习教学目标。在期末总复习之际,教师应该再次阅读,将“厚书变薄”,即本册教材究竟有哪些知识点?是怎样构成知识系统网络的?在本册要求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各类知识有些什么类型的呈现方式?一一罗列在自己的总复习计划上,以便一目了然,心中有数。

北师大版数学教材是分学段编排的,很多内容在各学段都有体现,但要求不一样,稍微大意老师们就很容易拔高或降低要求,要“跳出井口来看井”。学生自己用的《同步导学》、《新课标》、《学练考》、《测练考》、《100分闯关》等资料中的内容都或多或少的与教材有些出入,老师们也容易误解:“既然资料上都要求这样,那就应该教”的知识点练习题,遇到这种情况,教师要认真分析对待,因为各种资料编印本身很粗糙,编写资料练习题的老师不一定认真领会了教材,还有教材有时在调整,编题的老师可能没有注意到,可能还有些资料是拼凑的,不一定每道题都经过深思熟虑。所以提醒老师们要依托教师教学用书要求和教材的知识承载组织复习,资料只作参考,对资料上与教材不吻合的地方或者自己对教师用书上感到疑惑的地方都要要及时的请教其他教师,绝对不能含含糊糊的进行教学复习。

四、两个务必:

篇9

语文考查最核心的内容是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即考生的知识面、思想层次、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语文复习最大的缺陷是没有形成语文知识网络,亦即忽略了语文学习之本。一句话,没有语文知识体系的构建,就不可能有考试时的解题能力。那么,在高三学年,语文知识体系包含哪些内容?狭义地说,是考点,也就是语文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中规定要考的知识点;从广义地说,是同学们应该有的语文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必需的课外语文储备。具体有两条线:一是课本,包括根据考点来编的各类复习指导书;二是课外,如对文化经典,文学名著的涉猎,等等。

要构建语文知识体系,同学们就应该根据语文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对号入座,系统梳理有关知识。文言文(包括文化经典)的复习要回归课本或原著,要从积累18个虚词和120个实词的主要意思入手,掌握翻译的基本方法(信、达、雅),弄清通假字、文言句式、古今异义等文言知识。诗词鉴赏除了要弄清古诗词常见思想内涵和表达技巧外,还要认真看一些鉴赏实例。文学名著要熟悉小说故事梗概及思想内涵,记住一些精彩难忘的情节,掌握主要人物的特点及事迹,了解作者行文布篇的技巧。建议重点阅读《红楼梦》、《三国演义》、《边城》、《巴黎圣母院》《欧也妮葛朗台》等五部名著。语言运用题的复习,要彻底理清病句修改、句式变换、语言表达等各类题型的知识要点及解题技巧。作文复了要广泛涉猎,积极训练外,还要熟悉掌握必要的审题、立意、选材、表达等技巧。

在构建知识体系过程中,同学们常常会犯以下错误:一是没有系统性,心血来潮时关注一下,或者在练习中听试卷讲评时“蜻蜓点水”突击一番;二是尽管有计划,但常常被各种考试中断,无法贯彻下去。没有知识就没有能力,要提高能力,就必须抓根本,也就是构建语文知识体系。

反思二:你是不是科学安排了语文练习?

考试与练习作为一种对教与学检测与促进的手段,作为高考的必要的热身,毫无疑问是同学们语文复习的重头戏。同学们在理顺语文知识体系、研究命题规律的基础上,认真进行各知识点的训练及综合训练,不断参加各种类型的考试与检测,由语感上升为能力,进而培养自己答题的自信心,最终达到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这很重要。某种情况下说,对付高考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考考考、练练练”,也似乎不无道理。问题是,你应该练什么,怎么练。

高三语文训练,宜从“点”到“面”。按《考试说明》列出的知识点,根据复习进程,在老师的指导下,先按知识点体系进行逐项训练,力争每个考点过关;然后转入综合训练(套题训练),从宏观上去作答高考模拟卷。在训练中务必善于总结、归纳,找方法、找规律,对容易出错的薄弱部分及时补缺补漏,对一些新的题型及考点迅速予以适应。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及时调整复习计划,合理安排复习重点,就能提高复习效率。

强化训练不是大搞题海战术,也不是寄希望于借此猜题、押题。面对铺天盖地、泥沙俱下的复习资料,同学们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的选择,训练也应与阅读有机的结合,不能囫囵吞枣、昏天黑地的滥做一通。做题,应精选精练,保证有时间去掌握考点知识,进行课外阅读,“操千曲而后晓声,观万剑而后识器”(刘勰),只有正确处理好阅读与训练的关系,才能真正提高语文能力。 转贴于

练,不能仅仅局限于正儿八经的考试。上复习课时要动笔,要实实在在做一些文字表述题目,不能只限于听课或口头表达,这点很重要。

反思三:你是不是重视了作文训练?

写作是同学们的一种思考,一种表达,一种超越,作文能力的高低是语文水平的重要表现。同学们作文的提高需要实实在在下苦功夫,日积月累,勤于思考,勤于笔耕。高三学年,学习任务重,时间紧,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提升作文水平,同学们必须注意以下三点:一要认真学习作文基本知识,力求掌握必要的作文技巧。比如,如何达到作文的基准分(不走题,三基本)?作文如何审题?作文如何小题大做或化大为小?作文的材料哪里找如何用?怎样写好开头和结尾?怎样在作文中设置亮点,力争拿到发展分?等等。二要根据高考作文的命题特点,个人的实际情况,制订并落实切实可行的作文训练序列,力求书写规范,端正清晰,真正着眼于作文素质的全面提升,不崇拜猜题、押题、套题这些所谓立竿见影的训练。三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必要的阅读,从阅读中借词、借句、借意、借表现手法,为自己写作服务。阅读面可以小些,如《读者》《思考与智慧》等刊物,《智慧背囊》《时文选萃》等书籍,各地方高考满分作文,都是能在较短时间提高作文水平的好材料。

重视作文就要实实在在动笔,不一定完篇,也可进行作文提纲的训练,学一学“一题多纲”,训练文章框架的搭建。好好梳理自己过去的作文,也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可将自己高中以来特别是高三以来的得意之作找出来浏览,有可能的话进行修改、创新。这既是一种练笔,也有可能在考场上把它“牵”到考卷的题目上来。

反思四:你是不是给了自己自由支配的空间?

篇10

常见初中化学复习的弊端:1.对知识的简单重复,教师讲解面面俱到,平均给力; 2.忽略基础,盲目拔高;3.对复习课没有明确、合理的设计理念,记起什么讲什么;4.复习课与习题课混而不清,边讲题边补充知识;5.复习课的操作模式单一,以讲为主,平铺直叙;6.教师在复习教学时重自己讲,忽略学生学。

一、精打细算善谋划

1.复习有计划,不盲目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我们运筹于课堂之前,才能决胜于中考之中。在化学复习之前一定要根据时间、学情制订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将怎么复习呢?是按章节复习还是专题复习?哪段时间复习哪些内容?都要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按照复习计划去实施,就能够达到我们预期的目的,又能重点突出。

2.课前有准备,不仓促

复习教学不能打无准备的仗,在上每一堂课前,我们要想好这堂课我们去干什么?复习哪些内容?我们将怎样复习?如何组织教学学生对学习才有兴趣?让学生了解哪些知识、掌握哪些知识?上课前要做到胸有成竹,课堂上我们方能有条不紊、得心应手。

二、灵活多变巧组织

一讲到底、一成不变的复习课堂如同一潭死水,这样的课堂不但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反而会增长学生的厌学情绪。在组织教学中,视具体情况可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可采用同伴互动、小组讨论等方法。应想办法让我们的复习教学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这样的复习才会有成效。

1.注重兴趣培养,不硬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认为,学生认真学习一小时,胜过教师苦口婆心地讲一天。在化学复习教学中,我们应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只有学生有兴趣,学生才会自主自觉地学习。教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建议:

(1)讲故事

我们可以讲一些与化学有关的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编口诀

把化学知识编成顺口溜,不但有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了解与掌握。

(3)做实验

一般来说,我们初中化学的复习课,很少有人做实验,但实验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很有帮助,在复习课中,我们还是可以选做一些典型的、重要的实验,一则可以复习相关实验教学知识,二则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参与,不包办

参与度是衡量一堂课的重要依据。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体会、感受知识的生成、发展过程。在复习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参与进来,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看一看、读一读,讲前提问学生说一说,讲中让学生写一写、练一练,讲后让学生记一记、想一想。一堂课应该把一半的时间留给学生去读书、识记、思考与练习。

三、抓纲务本重基础

1.以考纲为准

考纲是我们考试的箭头,只有我们认真解读考纲,仔细研读考试说明,我们才知道哪些知识让学生了解,哪些知识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让学生达到运用,我们才知道哪些知识考,哪些知识不考,我们才知道哪些知识每年必考,哪些知识隔年选考,这样在复习教学中,我们才能少走弯路,少做无用功。

2.以教材为本

教材是我们实现教学目标的依据,在化学复习教学中,我们应以教材为第一手资料,对教材我们要认真研读、深入挖掘。每年化学中考题,大家不难发现,个别题目来自课后习题的改编,多数题目源于教材,少数题目来源于课外,但最终落脚点在教材。应该说,所有题目都能够在教材中找到答案。所以,在复习教学中,我们应该以教材为本,引导学生熟读教材。

3.以基础为重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句话用在教学上略显过火,但可见基础的重要地位。化学中考近几年来的易、中、难的比为7∶2∶1,可见,基础知识占了70%,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就把70%的教学时间放在基础知识上,如果我们的学生基础知识学牢了,他在中考中就可以得到42分的好成绩。况且,每年改卷老师发现,学生往往丢分的不是难题,而是基础题,这说明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基础知识重视不够。

四、督促过手讲实效

1.知识过手做扎实

衡量一个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其主要依据是看所教学生成绩的高低,而学生成绩的高低取决于学生头脑中所学知识的多少,学生所学知识的多少,又主要取决于知识过手做得扎实与否。一堂课的好坏并不是看教师讲得多么精彩,而是看学生收获有多大,学生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进步了多少。试想,如果学生把教师所讲知识全部学会,试问:在中考中谁不能得满分?可每年中考满分又有几个呢?在教学中,教师往往看重了自己的教,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中考下来之后不理想的主要原因还是知识实际运用不扎实。

2.讲解练习有针对

在复习教学中,不但要讲练结合,而且要讲练有针对、有目的,应该讲学生还没有学懂、中考要考、学生易错的知识,并且,每一个知识点在中考中怎么考,我们就怎么讲、怎么练。这个知识点出选择题,我们就用选择题让学生练,哪个知识点出填空题,我们就用填空题让学生练,要求学生举一反三。这样的话,如果我们讲了,学生练了,那么在中考中不得高分都很难。

3.读题解题练到位

近几年化学中考知识的考查注重了问题情境化、信息化,这样不但加大了学生的阅读量,同时也考查了学生分析信息、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有些学生在中考中较简单的题目做错,原因是没有读懂题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读题能力、分析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同时要注意教师的规范示范,在作业中、考试中严格要求学生规范书写。

4.视差而教顾整体

为了提高化学的整体水平,教师应分层教学,使优、中、差学生都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五、鼓励表扬爱学生

关心和爱护学生是我们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只有我们关心、爱护学生,学生才会尊敬、亲近老师,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常言道:“爱心构筑和谐。”师生关系和谐了,教学效果一定会提高。

1. 带着激情去上课

教师的工作热情会感染学生,会让学生也激情澎湃。教师应该把教书当成事业来做,要热爱工作享受工作。

篇11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0181-01

下面我就一轮复习的一些体会、感受以及二轮复习的思路、想法和大家共同探讨。

首先我们一轮复习起步比较早,在高考结束不久就转入复习。通过集体备课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有全组的教师共同编写的导学案。在复习每一章前让学生先利用两天左右的时间把课本上相应章节知识重新研究一遍,并按照自己的理解写出知识总结,预习完成复习资料上的基础训练题,了解每一次课的知识系统,知识结构,问题类型及方法,技能,明确本课的重难点,弄清自己的薄弱环节,能带着问题听课,为听好课做充分准备。然后做复习学案,要把相应的知识点、典型例题、变式题、拓展提高等认真完成。老师在上课前进行学情调查,在课堂上才有针对性,当老师上完课后,学生把出错的典型问题要整理在错题笔记本上,写明错误原因和相关知识点。改正了这些错误后,学生的知识网络就能越织越细,在高考中可能失去的分数就会越少。

学生要准备两个本,一个是知识总结本,一个是错题本。每道错题做三遍。第一遍,讲评时。第二遍,一周后。第三遍,考试前。在学习完本章后,要对本章有一个知识总结和题型总结。因为在复习完这一章后会对其有更深更系统的认识,要趁热打铁,及时总结反思,提炼数学思想和方法。这样学生就可以对知识有了自己的理解。每章复习结束后,要进行一个章节测验,每复习一个单元后,及时组织单元小综合检测,代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复习完成后,作单科小综合训练,其目的是进一步巩固和熟练学生所复习过的知识,着眼于基本内容、基本的方法的考查,是一种过关性的训练。

二轮复习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时期,是学生从蛹化蝶的质变阶段。如何搞好二轮复习,经过数学组各位老师的集思广益,我谈谈二轮的一些具体做法。

1明确目标 找准方向

通过认真研究《考试说明》和《考试大纲》,明确各个要求的含义,对每个知识点的要求心中有数,对于有变化的内容认真关注,细心研讨。同时多研究本省近几年和其他地市的高考题,把握准高考的动向,及时调整教学观念,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在一轮复习中,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得到巩固。二轮复习承上启下,强化主干内容,巩固一轮复习的成果,进一步完善知识体系,增强知识的连接点,把这些最基本的东西进行提高,并构建数学思想方法系统,让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对照近几年的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及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以课本章节为单位,以高三教辅资料和高中数学课本为载体,以近几年高考数学试题为研究对象,细悟"一纲一标一说明",真正做到考点明确,内容全面,知识点不遗漏,在学生大脑中真正建立起课本章节知识树图,形成高中教学章节目录结构,构筑知识网络,整理学生认识结构。

2群策群力 共同提高

根据领导要求,全体备课组成员,经过认真的研讨,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二轮复习计划,并张贴上墙。具体到每一节,每一天,每一个人,做到事事有人干,时时有事做。加强集体备课,是提高学生成绩,和提高个人教学水平最为有效的手段。集体备课讲得就是资源共享。集体备课为主,个人备课为辅。先行的个人备课要备切入点,要备链接点,要备学生易错点,要备延伸点。然后全组再进行整合。课后和每次考试后反思要及时,通过反思我们对自身教学活动进行回顾和梳理,对教学价值进行沉淀、过滤、剔除、保留,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态度不断修正和完善,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经验上升到理论的过程。认真备课不仅仅在于它是课堂教学的准备,也是作为教师教学思想、方法轨迹的记录,也是我们认识自己、总结教学经验的重要资料。在课后把一些突发事件记录下来,对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学生的表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进行理性的分析,通过反思、体会和感悟,则可以帮助自己总结和积累经验,形成一套能适应教学变化的、能出色驾驭课堂教学的知识体系和本领。同时其他的教师根据出现的问题,及时修正自己的教案,资源共享。

3充分准备 高效课堂

每一位教师把集体备课的设计,落实到每一节课。充分研究学情,用好市编二轮资料,每一位老师分好工,在学生做学案之前,认真研究学案上的题目,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进行删减和补充,然后要求学生力争在上课前完成。教师再及时抽批,通过批改,发现学生的不足,这样教师在上课时,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在讲解问题时,注重通性通法,有些题目可以一题多变,举一反三一题多解。

篇12

一、制订复习计划,强化集体备课

审视当前的高考英语复习,一个带有倾向性的问题是一些教师疏于对《高考考试大纲》和《英语高考考试说明》的研究与理解,对复习教学没有一个科学完整的计划,复习教学过程中的随意性很大,呈现出一种无序的状态。教师想到哪里就复习到哪里,没有重点,缺少核心。一些教师面对新课标、新教材、新内容和新的高考方案,显得无所适从,对如何搞好高考英语复习心中无数。因此,高效的高考英语复习,教师应从《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中了解和掌握考试和试题的一些具体信息,从而有针对性地制订一个充实、科学、系统的整体计划。在制订复习教学计划的时候,应加强对命题趋势和评分标准的研究,把这两个方面贯穿到复习教学中去,这样的复习计划充分体现出了整体性、实用性、主动性和高效性。

高考英语复习中经常会出现“越位”现象。所谓“越位”,是指复习的内容和范围超出了教材和考试大纲,形成复习“越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这样三个方面:首先是教材本身的问题。例如,江苏省使用的是《牛津高中英语》(江苏版),其中的语法都是以英文的形式出现的,尽管所有的语法内容都比较简单,然而考生却很难准确理解这些用英语表达的内容,在答题的过程中困难重重。其次,大量的复习资料时常会产生误导。现实中,英语复习资料几乎是“铺天盖地”而来,力求囊括所有高考内容,正因为如此,复习“越位”的现象也就见怪不怪,在情理之中了。再次,教师自身存在的问题。一些教师的复习准备工作不充分,未能系统地分析研究教材、复习资料和《考试说明》,对学情的了解也不全面。因此,就不能占据复习教学的“制高点”,抓不住关键,扣不住重点,把握不好复习的度,“越位”的现象也就在所难免了。

为了避免高考英语复习中的“越位”现象,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要强化集体备课,把握《考试说明》,研究教材并抓住其中的重点、难点、知识点,精选复习资料,确定重点复习的内容。做到统一内容、统一进度、统一检测、统一讲评,这样才能提高复习的质量和效率。

二、把握复习梯度,慎用“题海战术”

高考英语复习梯度把握得如何对于复习的效果有直接的影响。在实际的复习教学中有些教师暴露出急于求成的心态,往往讲到一个知识点时就不考虑其他因素,也根本不去了解每年的试卷在题型结构上有什么新的变化,不去了解整个试卷的难易程度,就盲目地直接与高考挂钩、衔接,要求学生做大量的难题、偏题、怪题,还美其名曰“拓展考生答题思路,拓宽考生思维视野”。殊不知,这种没有梯度而直接凸显难度的跳跃式的复习教学,不但有悖于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而且还会使考生顾此失彼,出现知识链的断裂,形成各个知识点之间的错位或脱节,导致考生不能有梯度、系统完整地掌握英语知识和答题技巧。

因此,高三英语教师要加强对复习教学规律的研究,遵循考生在英语学习中的认知规律,在复习教学中切实掌握好梯度。欲速则不达。要循序渐进,实现各个突破。在把握好梯度的同时适当地增加密度和难度,提高复习效果,提升考生的学习能力。

“题海战术”是当前高考英语复习教学中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诚然,在大量的习题练习中,知识点和考点可以得到循环再现,考生也因此可以反复磨炼而提高应试技巧与应试技能,从而为拿下高分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英语复习的开始阶段运用“题海战术”产生的效果是比较明显的,学生在考试中的分数也会呈现出直线上升的态势。然而一些教师热衷于“题海战术”,多练少讲,甚至不讲,使考生深陷“题海”而不能自拔。他们认为要提高高考英语复习教学的效果就要大量地做题,只有在“题海”中奋战,才能夺得高分。教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复习教学中过分搞“题海战术”,不但会加重考生的负担,挫伤考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更严重的是会使考生掌握的知识很凌乱、没有重点,形成不了知识体系,甚至会得不偿失,在高考中失利。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高考英语复习的题目应精选,教师要精讲。所谓“精选”,就是要对练习题目爬罗剔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精选精编具有启发性、针对性、典型性、系统性、反思性的题目和例题,让考生进行练习。这样考生就能够抓住知识点,攻克重点难点,系统地掌握英语知识。在高考中就能够融会贯通,掌握解题的主动权。所谓“精讲”,是指教师在复习教学中的讲解无须面面俱到,而应在适当时候进行引导、点拨和启发,促进考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

三、掌握复习节奏,体现复习个性

篇13

二、精心指导

作为教师,在复习前应当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高考考试说明,制定好自己的复习计划,同时指导学生制定好他们自己的学习和复习计划,让学生明确高考的方向、内容和题型,指导学生合理分配复习时间,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复习进度。这样让学生对复习和考试内容做到心中有谱,克服盲目性,从而积极投入到复习中去。

指导复习,是巩固深化创新知识的指导教学。在学生认真看书的前提下,教师首先应采用专项归类法,用已整理好的各类练习针对学生实际,尽量编写灵活多变的专项练习。通过练习,发现问题针对性地再讲,这样练练讲讲,练讲结合,有归纳,有总结,悟规律求方法,让学生对该项内容知识有一个较完整的认识,求得知识的系统化。第二阶段:结合法。对语音部分的复习,让学生按照教师编写的练习先做题:如(1)找发音相同或不同的词;(2)给出音标,归类单词;(3)辨别字母及字母组合相同而读音不同或字母及字母组合不同而发音相同的词,然后,教师再有针对性地对某些音标,拼音规则进行归纳。这样,单词、语音一起复习的方法,既快又省,效果又好,堪称“一箭双雕”。

单词归类练习,要根据词类特点编排,如记忆同义词、反义词、同音异形词、用合适的词形填空、介词填空、用同义词或词组替换划线部分,这样既复习了词汇,又培养了学生们实际能力。

我们知道,语法复习,内容多,面广,且繁琐,教师指导复习面厂应讲科学方法,繁中出简,面中出点,如动词时态、语态、不定式及各种从句。教师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孤立地练某一时态或从句,而应有意识地编一些易混、有比较的练习,使语法知识在练习中交错进行,使学生加深对语法知识职能和作用的认识、理解和运用。

教师要多说日常用语,使学生处在英语的生活中来增强学生的语感,多编写一些“补全对话和对话填空”之类的练习,帮助学生适应“对话”环境和对话局面,使学生经常受到对话的熏陶,以提高熟悉英语的程度。尤其在复习中,重点培养学生精思附会的能力。

扎实的专项归类练习,提高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巩固了掌握和运用的能力,前进式地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知识的技能。复习教学证明,练讲结合,先练后讲,练中指导的复习法,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实际体现,抓紧了毕业班复习讲练法,不仅能补救过去教法的不足,而且一定能收到大的成效。

三、加强阅读、听力和写作训练,强化基本技能

阅读、听力和写作旨在考察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和语言的能力。对于阅读,复习时要多读一些文章,重点是有关科技、教育、文化以及生活方面的短小精悍的文章。对于听力,最重要的还是多听,考前应有意识地进行一下专题训练。对于写作,复习时也要强化训练,尤其要注意电子邮件、书信、日记、发言稿、通知等的写作训练。要总体把握文章的时态,句子的结构和语序要正确,语言要得体,还要注意书写工整规范、清晰干净,看上去一目了然。另外,还要针对高考题型,进行适量的模拟训练,以探索解题技巧,提高应试能力。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