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高中物理优秀教案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高中物理优秀教案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高中物理优秀教案

篇1

1高中物理课程特性

高中物理课程特征[3]是决定高中物理教学法的基本要素,也是物理课程教改要关注的首要问题。首先,高中物理课以讲授自然界物质内在基本运动规律为主线,从现象抽取问题的主要特质,给出合理的分析与解释,建立基本物理量间的关系,并用数学语言进行准确的描述,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主要课程之一。其次,从本质上说,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的设计、演示方式的改进都十分关键。其三,高中物理教学涉及知识面甚广,涵盖力学、电学(电磁学)、光学、热学与物质结构和基本粒子等众多物理学的基本知识点,全面系统掌握并非易事;而传统的教学方式以“被动性、接受性”传播知识为主,忽视了学习环境、个人兴奋点对掌握新知识的促进作用,容易让一部分学生“知难而退”。高中阶段物理课程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个性化学习特长的主战场,而课堂教学是学习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辅以精心设计的实验影像,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兴趣,提升教学效果;近年来的实践证明,利用IT技术辅助高中物理教学已取得很好的进展[3]。因此,探寻优秀的高中物理教学新模式,达到低成本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就变得十分有意义。

2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课程教学中的开发与应用

翻转课堂模式是大教育运动的一部分,它与混合式学习、探究性学习、其他教学方法和工具在含义上有所重叠,都是为了让学习更加灵活、主动,让学生的参与度与主动性更强。翻转课堂译自“FlippedClassroom”或“InvertedClassroom”,它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是一种基于功能强大的多媒体通用技术的新教学手段与实践,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将学习的主动给学生[4-9]。关于翻转课堂,还存在一些不同的认识。很多教师只是对翻转课堂的形式有了初步的理解,怎样将理论应用于真实的课堂教学,还存在较大的困惑。了解清楚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的区别及翻转课堂的流程学习,需要老师与学生之间认真开展探索性的教与学,深入合作探究,真正理解这种模式。翻转课堂由教师、学生、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和多维环境五个要素组成,其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的学习活动作为主线,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课程内容,教师与学生在多维环境中形成多角度互动。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知识的传授可以借助网络在线视频、手机等多媒体通讯技术在课外时间内完成。而在课堂上,老师将主要精力与时间用来对重点与难点问题进行讲解、展开讨论。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的管理者转变为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学生由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的探索者,教学形式由课堂讲解加课堂作业变为课前学习加课堂讨论与问题求解。翻转课堂不是要将教师的重要作用翻转,相反,教师占据的地位更加重要,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心准备讨论提纲与交流互动材料。在翻转课堂的实施过程中,教学视频录制的质量、学生进行交流的导向、学习节奏的安排、课堂互动的组织,都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此外,教师要认真钻研、熟悉教学中用到的各种信息技术。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会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学生与老师不仅要解读文本,还要与先进的信息技术同步,使先进的技术有效及时地服务于课堂教学。相对于大学生,中学生的自制能力较差,因此不提倡完全照搬“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高中物理新教学模式方案里,对大多数基本知识点的教学仍然安排在课堂内,但对这些内容的传授主要通过共同观看由优秀名师或教研组共同开发的慕课或微课程来实现;课堂上一半以上的时间留给师生互动,用来有效开展课堂讨论。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同时可使教师更多关注学习落后的学生。由于教案慕课化,学生还可以课后自己有选择性地拓展学习;由于优质资源电子化,从而实现可重复的优质资源共享。实现这一构想的基本途径是借助强大的现代多媒体技术,将优秀老师的优秀教案电子化———建设优质慕课或微课程教案。基于高中物理教学的基本特征与优质教案共享的迫切性,建议首先在长沙市范围内,尽快设立“高中物理慕课教学新模式平台建设”研究课题,以项目的形式集合优秀物理教师,以高中物理教学大纲为基本出发点、以基本知识单元为节点、尽快建设高中物理慕课教案与教学平台并积极试用。

3优势资源“慕课化”是整体提升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

将正在世界范围内如火如荼推进的大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一些基本要素加以整合,就可以构建一种全新的适合我国基础教学需求的优势资源共享模式,它可以有效地解决当前优势资源严重不足且高度集中所带来的现实问题。首先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试点。可以选择高中物理这样的核心、知识点便于细分的课程先行一步,逐步展开。可以在尽可能广的范围内选择最优教师来制作慕课,甚至可以细分到以各章节为基本单元来优化教案。与专业慕课技术公司合作,将最好的教案制作成结构严谨、画面生动、讲述精准的慕课或微课程,使边缘落后地区的学生享受到同样优质的教学。这种教学方案至少集成了两个基本优势:一个是授课者是最优秀的科任教师,对所授知识点的讲授能做到精益求精,讲解能言简意赅,十分透彻,不拖堂;另一个就是可以有效压缩讲授基本教学内容的时间,增加师生讨论问题的深度与机会。这种方案可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低成本共享优质教学资源。这个计划的核心就是将以往要“教师流动”才能实现的效果改变成“教师不动、信息流动”的新模式。这样的构想,从技术层面上看,是完全可行的;从经费投入方面看,也是最优化的、最经济的,而且可以分步骤、分课程逐渐展开;从组织管理上看,未牵涉到教师、校长等人员的大规模流动,是最容易实现的,因此也是最可能长久化的方案。同时,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在不断往前发展,这种教学方式的前景会越来越光明,运行效率会越来越高。这种方案必将成为解决我国教育资源均衡化问题、并有效提升我国整体教育水平的主流方案。

4结语

积极关注大教育运动,将目前西方国家最流行的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要素进行有效整合,可以为解决我国基础教学问题提供新的途径。我国基础教育不均衡发展问题由来已久,情况复杂,地区差异巨大,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新的解决通道是一种切实可行的选择,值得大力推进。

参考文献:

[1]韦谢,杨治.中国居民教育资源的分配与供给———从宏观到微观的不平等[J].教育学术月刊,2015(1):50-58.

[2]王红彦.高中物理教学形成性评价初探[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3]张青青.利用信息平台系统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

[4]曾晓洁.美国大学MOOC的兴起对传统高等教育的挑战[J].比较教育研究,2014(7):32-40.

[5]张明晰.微课与翻转课堂浅析[J].大学教育,2013(12):29-30.

[6]郑雅君.朝向大学本科的教学改革[J].复旦教育论坛,2014(12):5-9.

[7]杨元元.MOOC时代的教学模式革新[J].大学教育,2014(4):49-51.

篇2

物理教学;物理课堂教育;有效性教学;提升策略

一、引言

物理学是一门集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为一体的学科,对科学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课程的改革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传统的应试教育学生被动的学习知识,严重降低课堂的教学效率。在新课改的环境下,物理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理念,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认真研究物理教学设计,构建高效的物理教育课堂。

二、物理教育有效课堂的重要性

在当今物理教学课堂中,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较为严重,一些学生由于之前的物理知识掌握不牢固,所以在新课改背景下强调师生交流的课堂中参与性并不是很高,另外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本身学习任务繁重,为了高考的综合成绩,学生很难专心学习一门学科,尤其是一些高中物理老师在课堂教学依然沿用传统的形式化教学,将大部分问题留给学生自己思考,使这些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许多学生对难题持有似懂非懂的态度,在这种课堂模式下,学生的物理知识文化水平很难得到提高。所以,在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下,对物理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创造有效的物理教育课堂是十分重要的。

三、实现高效物理教育课堂的基本前提

对于实现高效物理教育课堂来说,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在传统教育的经验下,遵循物理教育的教学规律,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为基本目标;第二,研究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将其彻底贯彻在物理教学之中,帮助学生完善学习的方法和模式;第三,在物理教学课堂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者的原则,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之中,保证学生有效的学习物理文化知识,使学生对物理活动产生兴趣,能够主动的进行学习和探讨。

四、物理教育有效性提升策略

1、认真准备教案是实现教学课堂有效性的前提

教案是优秀教学课堂的基础,一本好的教案可以作为一堂课的指向标。编写教案是教师设计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流程的关键步骤,在编写教案的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教学设计,才能达到预想的教学目标。一个优秀的教案是一节高效物理课堂的基础,有助于帮助教师理清教学思路,更好的对教学状况进行反思和完善,使学生能充分的利用课堂时间学习知识,真正实现课堂的有效价值。

2、完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根据教育心理学所述,兴趣时产生注意的基础,求知的动力。因此只有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才能最大化的实现物理教育的有效价值。1)有效利用导入环节。结合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和物理教学中的知识点设计导入环节,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恰到好处的导入环节能够为之后的教学环节创造良好的铺垫,启发学生的思路,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成为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催化剂。2)利用实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物理教育中,离不开实验教学。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能够通过实践动手操作以及实际观察物理的性质,真正的理解物理性质,强化记忆并掌握物理知识。在导入环节中运用实验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产生好奇心,之后在教学过程中慢慢渗透答案,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也能更好的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3、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教学

在网络信息迅速发展的今天,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对事物有更多的了解和认知。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知识更形象生动的通过视觉、听觉传授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往传统的物理教学课堂中,教师只能通过讲授以及示范的形式进行教学,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造成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学生课堂参与性低等问题。利用多媒体资源,让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研究问题,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难题。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又有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自豪感,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对学习知识的热情,提高学习兴趣。

4、采取鼓励机制增强学生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个人迈向成功的关键,在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解决难题时充满成就感,学习情绪就越高涨,持续学习的动力就越强烈,而如果面对难题时遇到了挫折则会情绪低落,丧失信心。因此,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适当的鼓励学生,表扬学生,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能够更好的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使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

5、利用课外活动增强学生综合素质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素质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核心。传统高负荷的教育模式使学生和教师都身心俱疲,在“减负”的新形式下,教师和学生在充分利用课堂有效时间的前提下,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展开物理课外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在课外活动中,将课堂所学到的知识运动到生活之中,能够有效的开发学生的潜能,既能丰富学生的课余时间,又能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到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结语

新课程改革注重“教”与“学”的共同发展,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设计,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而使物理教育的有效价值得到提升,促进学生全面综合性的发展。

作者:王思雨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篇3

高中物理是整个高中必修的内容之一,也一直是高中最难学习和掌握的学科之一。《物理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进一步了解自然界的基本规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要通过学习物理知识达到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引导学生客观认识和理解世界,发展学生想象力和分析概括能力等目标。这就要求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积极探索改善措施,坚决实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努力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自我的教育教学质量。下文,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提出几点关于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

一、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设置科学合理的教学教案

要想上好一节高中物理课,就要认真对待自己的每一堂课,备好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基本前提。要上好一节高中物理课,就要求我们高中物理教师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高中物理教师除了要熟练掌握高中物理课程教学大纲规定的全部内容之外,还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探究问题的成因,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这是每一位教师持续进步的基础,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也是物理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探求高效物理课堂的有效途径的重要条件。我们要根据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深入研究教材,熟悉高中物理必须讲授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总结要向学生传授的知识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编写好教案,严密构思每堂课的教法。总的来说,我们要做到“心中有教材、心中有学生、心中有教法、心中有目标”,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新课程改革要求高中物理教师要善于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因为只有民主、平等、和谐的环境,才能使学生精神焕发,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人才。所以,高中物理教师要重视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的创设,它是一切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教师的课堂教学目标不仅在于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激励、鼓舞学生,营造有利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鼓励学生,使其成为课堂的主人,更要善于把热情传递给学生,运用亲和力,使学生满怀激情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需要精心设置教学情境。高中物理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教学实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在“收集分子运动的证据”实验时,让学生把红色墨水分别轻轻滴到同等的热水和冷水中,观察哪个杯里红色墨水扩散得更快。教师还可以在上课前巧设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怀着好奇心去听讲,增强学生学习的欲望;教师还可以通过借助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播放与高中物理相关的视频等,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三、控制好课堂纪律

课堂纪律是顺利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保证。通过管理课堂纪律,让教学活动顺利有序地进行,可以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好习惯,创设最佳的教学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纪律的好与坏直接影响了教师施教时每一个环节的衔接。控制好课堂纪律,需要教师掌握灵活的技巧。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分神或搞小动作的学生,可以用眼神示意提醒学生,当用眼神没有达到警告效果时,要适当用一些肢体语言提醒学生认真听讲,比如可以边讲课边走到分神或者开小差的学生身旁,提高音量,或轻敲桌面,如果情节比较严重时可以不直接点名批评,提醒学生及时改正并认真听课。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当场提问来提醒学生,有效巩固课堂纪律,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的教育教学目标。

四、给学生布置适当的课前课后练习

学生在学习中进行适当的练习,可以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自身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习题不能未经思考就随便布置,习题要精选精练,并及时反馈。高中物理教师应选择能起到揭示规律作用的经典例题,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把分析和解题的思路教给学生,培养他们解题的技能、技巧,引导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五、及时检测,帮助学生强化学习内容

我们高中物理教师要及时、准确地获取学生物理学习的反馈信息,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对教学进度、方式进行调整,使物理教学活动更具有针对性。我们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课堂仔细观察与当堂检测相结合的方式,及时获取学生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的掌握信息,使物理教学各个环节环环相扣,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出题提问,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效果,鼓励学生提出个人看法,提高师生的互动性,让乏味并极其困难的物理教学更为活泼,并在这一过程中梳理和总结教学成果。此外,在每节课的最后几分钟时间,可对照当节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设计一定数量的检测题,检查本节课的实际教学成效。或者,每隔小段时间进行课堂测试,以掌握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助于帮助学生改善不足之处,加强学生对已经掌握的知识的应用。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及时批阅和分析学生的检测作业,寻找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薄弱环节,以便于下节课帮助学生复习。这样的教学反馈能够帮助学生梳理学习难点,明确学习中尚需进一步强化的内容。

六、加强个人修养,用教师的自身魅力来吸引学生

篇4

一、物理导学案实施过程

高中物理导学案实施过程主要由“三环节五步骤”构成。“三环节”即课前、课中、课后。课前环节:通过对导学案的发放、检测、回收、评阅,教师引领学生明确目标,进行学法指导,点破重难点,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确定重点展示内容,从而指导教师备课;课中环节:教师通过导学案对学生进行知识内容的建构,学生对导学案中的重点内容进行展示,交流质疑,个别重难点老师总结点拨,学生修改订正导学案;课后环节则是指教师通过对导学案的发放、检测、回收、批改,了解学生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为学生进行补偿性习题的设置做准备。“五步骤”为预习自学、自主探究——完成导学案、训练应用——分组合作、讨论解疑——展示点评、总结升华——清理过关、当堂检测。这五个步骤均需要教师在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调控、引导等作用,实现教与学的统一,从而将学生的课余时间还给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

二、高中物理课堂导学案教学模式

结合教学实践,我们探索出高中物理新授课、实验课、复习课三种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

l.高中物理新授课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

新授课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环节为:明确学习目标——创设情境引发探究——依据学案自主学习——反馈交流合作探究——精讲点拨补充质疑——梳理反思知识整合——检测反馈迁移创新。

高中物理新授课中,导学案将物理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递进化,学生依据导学案能有目标地自主学习,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通过导学案的引领,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究合作中将知识深化、内化、系统化。

利用导学案授课要与其他教学手段相结合。导学案是以纸质的形式印发给学生,便于对学生学习活动进行整体设计,便于引领学生阅读、思考、交流、表达,便于学生总结反思,保存资料。但是,导学案容量小,也缺乏形象、直观、动态的特点。因此,在教学中必须与多媒体等其他教学手段结合应用,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也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时,要将多媒体和课本、导学案三位一体,相辅相成,多媒体的运用重内容,轻形式;重辅助,轻装饰。一般来说,多媒体只展示课题名称,辅助导入新课的情境设置、案例、音像资料等,辅助理解、消化知识的图片资料和表格。

2.高中物理实验课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

实验课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环节为:明确实验目的——创设情境引导探究——猜想假设拟定方案——问题导引自学课本——实验操作合作探究——分析论证总结规律——巩固拓展迁移升华。

整个实验过程教师是指导者、合作者、促进者。学生小组自主探究,确定实验方案,独立进行实验操作,提高学习能力。实验过程中,努力做到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动口、多讨论、多质疑、多探究。

3.高中物理复习课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

复习课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环节为:明确复习目标——知识网络方法展示——创设情境引发探究——自查自纠再次探究——反馈交流合作探究——拓展训练检测评价——总结概括举一反三。

在高中物理复习课中,教师要精心铺设台阶,引导学生进入设疑一探索一发现一解决的主动学习过程中去。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向学生提出有关问题,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启发学生采用不同的思维途径探索解决方法,自己体会、“发现”规律;再根据知识的内涵和外延,逐步变换条件,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多方位地展开,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这种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展探究性思维为目标,把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研究性的学,使学生以发现者的姿态进入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学生通过再发现的步骤进行学习,既能巩固和加深其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让其充分体验到获得知识、掌握知识的愉悦,又能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举一反三的应变能力,不会让学生感觉复习课就是“炒冷饭”,让他们始终保持新鲜感,进而增强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学好物理的信心。

三、导学案教学有效开展的措施和对策

1.导学案的编写要充分重视学生的学情。“顺应学情,是教育的生命线。”所谓学情是指学生学习的情况、学习的需要、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个性差异等。因此,编写的导学案就是在学生学情的基础上面向全体学生,引导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并获得一定的成功。在编写导学案时,首先不是考虑我要教什么、怎样教、设计自身的教学行为,然后再考虑怎样让学生配合自己;而是首先要考虑让学生学什么、怎样学、精心设计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行为,而后再设计自己怎样配合、组织、帮助、引导学生学习。因此,优秀的导学案不但能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而且有利于引导学生先学、预学、主动学、合作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的实效性。

2.导学案教学要研究学生学习评价。导学案教学时要突出课堂教学当中对学习小组、每个学生进行发展性的绩效评价,要把学习评价作为教学环节,强化当堂检测,实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要通过评价带来的积极反馈提高学习的效益。教师课中或课后及时批改当堂检测是教师了解学后“学情”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也是教师本节教学诊断和教师下一节课的导学案编写的重要依据。老师通过导学案的反馈,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对于导学案中学生普遍不能解决或错误理解的重点进行点拨分析,对于导学案中大家普遍知道的,就不讲或少讲。这样就把课堂有限的时间用在学生急需解决的问题上,用在重难点上,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

3.导学案教学应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导学案的使用过程中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就是教师一定要放手敢让学生质疑探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切实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有助于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比如,导学案设计之初就包含知识梳理这样一个版块,留出空白。导学案教学中,让学生自己梳理、构建知识结构。通过学生的板演展示,反馈学生思维与知识结构的建构,既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和回答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也提高学生概括和整理知识的能力,切实提高了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徐金月.学案导学高中物理课堂探究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2006

篇5

一、当前高中物理课堂中存在的困惑与处境

1.从物理教师“教”的层面来看,强制性教学成分较多。由于高中物理内容的深度和难度加大,教师偏重于向学生讲解物理知识的定义和概念,但是对于物理知识概念的形成与演变并未向学生谈及,也没有向学生具体阐述,显现出物理知识内容的“不自然化”。在高中物理的教学课堂上,教师对如何让学生自己发问的意识性设计不强,教案设计中也缺乏对知识内容的连贯性思考,致使学生在物理知识的学习中,没有创新性思考,欠缺主动性思维。另外,物理教学偏重于对物理知识的认知与概念性传授,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性探究活动不足,造成学生的自主度不够、创新性不强,无法发挥创造性的科学想象和主观探究能力。

2.从学生“学”的层面来看,我国的高中生普遍缺乏动手意识和实践思考习惯,大多数学生固化在物理概念和定义的框架中,无法摆脱被动的传统思维定势,以习惯性接受与记忆为主,习惯于死记硬背物理定义和公式,不假思索地将公式和定义套用到学习和练习当中,缺乏科学的探究精神,没有实践动手过程中的主动性思考,欠缺对理性科学的发现和理解,无法达到有效融会贯通的学习效果。

二、有效性物理课堂的创新性策略分析

1.创设情境性教学,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其自身的固有知识结构,教师要善于将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引入到新型的物理知识学习中,创设与生活物理现象相联系的情境性教学,导入新的物理知识点的学习,通过将新旧知识进行有机契合,激发学生的物理探究兴趣。生活中不乏许多物理现象,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挖掘,关键是教师如何导入、如何铺设,有效地吸引学生进入物理知识的学习。例如,教学“物理中的惯性”一课,教师讲述了一个有趣的笑话:在公交车上,司机由于急刹车,导致车上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士被身后的年轻人撞倒,这位年轻漂亮的女士气恼交加,说道:“小伙子,你这是什么德性呀!”身后的这位年轻人呵呵一笑,说:“这不是德性,是惯性!”一席话逗得全场哄堂大笑。由此,教师顺势进入物理知识的教学当中,让学生明白惯性的概念,初步了解了惯性的特点。

2.尊重个性差异,体现分层次教学

由于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和智力因素不同,导致学生在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熟悉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和思维水平,根据学生的个体化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层次教学,尤其是在实验操作和分组讨论环节,要注意将层次差别不大的学生进行分组,要让物理知识相对薄弱的学生在合作讨论环节,也可以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进行自主性思维和学习,而不是让优秀的学生占据优势,成为优秀学生的“一言堂”;教师还要注意在物理实验的操作环节,要细心、耐心地对基础薄弱的学生悉心指导,让其通过自己亲手操作,实现物理实验中的“手脑并用”,开发大脑思维,增进有效性学习。

3.设计物理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主动性

物理实验活动是进行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实验课堂上,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台上讲、台下听”“台上做、台下看”的模式,要创造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实验中,在实验的规律性探究中培养动手习惯。例如,在物理的电动势和电阻学习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实验器材,诸如电流传感器、滑动变阻器、变阻箱、干电池和导线等器材,让学生利用手上的器材,创设出不同的物理实验方法,学生在兴趣盎然的动手实验中体验到物理知识的变幻与奥妙,教师再通过分组讨论和归纳总结,对学生的实验成果进行讲解,以固化和深化学生的实践体验。

4.利用多媒体手段,提升物理课堂的有效性

多媒体以其形象、直观的表现形式成为教学中的重要手段,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要注意物理知识点的讲解与阐释,多媒体仅仅是一种工具,不能单纯让学生的注意力完全被其吸引,而是要引导学生把握其显现出来的知识性内容,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多媒体教学的目的,提升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高中物理课程是一门集物理知识与实践操作于一体的科学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激发学生的物理探究兴趣为出发点,提升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欲望和好奇心,在教师创设的情境教学中把握物理知识点,在教师的分层次教学中解难释疑,并通过物理实验的有效手段和多媒体展现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思维,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在对科学的探究中实现物理课堂的有效性创新活动。

参考文献:

[1]蔡丽珍,王凤梅,陈峰.论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方法教育[J]. 物理通报,2008(8).

篇6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是由理论和实验两个部分组成的,通过实验可以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各种理论。物理实验对人类认识世界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进行所有科学研究的基础。高中的物理实验课程则应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己主动的进行学习,进行探究。

一、新课标对高中物理教学的建议

1.在培养目标上

新课标明确指出是为了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在物理实验课堂教学中,丰富自己的实验能力,以及创造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学到有价值的物理学知识,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与生产中够获得所必需的物理知识、能力与实验方法,让每一个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都能在物理上获得到适合自己发展的不同需求.

2.在教学目标上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注重三维目标的培养,即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这三个小目标是一个教学目标的三个小方面,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改变过去只注重知识习得的知识目标.改变传统上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只是在教学设计提出来了,并没有真正的运用到实际的课堂中,成了一种写在教案纸上的目标,华而不实的现象.

3.在课程结构上

新课标设置了选修课和必修课两种结构,照顾到了所有学生的选择.高中物理共设置了12个模块,其中物理1和物理2要求全体学生必须修读,其余十个板块分别从人文特色、物理技术应用、全面物理学三个角度出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W习潜力以及职业规划的需求自主选择.热爱物理学生,可以在物理探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对物理实在不感兴趣的学生,也可以在了解一些物理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选择相应的文史类作为努力的方向.

4.在课程目标上

新课标鼓励学生培养科学探究的意识,讲究科学探究,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这与传统课堂相比,是一个具有飞跃性的进步,因为这在理念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并且,在实验教学基础设施良好的学校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传统课堂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偏重于讲解灌输,很容易出现一言堂的局面,老师在讲台上面讲,学生拿着书在下面认真听,认真记笔记.在老师讲解的基础上,对于知识的消化吸收完全是死记硬背,在题海战术中加强巩固,提高认知能力.很少有小组交流合作,共同探讨的课堂,师生互动较少.

(2)在教学内容上,老师只是侧重讲授考试中能用得到的知识点,每一章的每一节在考试大纲上标出的重点难点易错点,记住物理中的各种定理各种公式,即使是不能被顺利推导出来的公式定理,也要求记住背过会运用.其最终目的就在于能够帮助学生考取高分,提高班级的升学率.

(3)实际动手操作实验机会较少.有条件的学校还是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物理器材的,但这只是少数的学校.大多情况下,都是老师拿着实验模型在课堂上演示,学生围在周围观看.甚至有的学校在物理教学中,根本就没有实验模拟课堂,知识的习得完全依赖书本图文的讲解.

二、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改进措施

我们可以看出实验教学是新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对高中教学提出的最大的建议.因此,在新课标的影响下要加大实验教学的课时比例.在保证学生人身安全的情况下,在学生能力范围内,鼓励学生提出大胆的物理设想,组织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1.创造条件,加强课堂教学中实验教学的课时比例

新课程标准附录中对高中物理演示实验及学生分组实验都作出了具体的安排,其中高中物理演示实验包括65个项目,学生分组实验包括16个项目(必修课有11个项目,选修课有5个项目).因此在一些实验性较强的教学内容中,教师可以采用让学生动手做实验的教学方法,尽可能的把一些由教师讲解演示的实验改为由学生动手操作的实验.虽然会浪费一点课堂教学时间,但是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动手能力.在实际动手操作中,体验教学内容的快乐,增进对学科内容的理解.

2.成立课外实验小组,鼓励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新课标中有提到,科学探究一般包括七个步骤,分别是:(1)提出问题;(2)对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3)制定实验设计的计划;(4)在实验中搜集有效数据;(5)分析数据并作出科学论证;(6)实验评估;(7)交流与合作.因此我们可以鼓励全班同学都积极参加,把成绩落后的学生也按兴趣分配在内,而不是少数优秀生的表演.课外实验不仅要真的利用时间去

3.在实验中教给学生科学的系统的观察方法

用科学的观察方法去启发实验思想、引导操作过程、示范难点重点,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在实验中观察能力.常用的实验方法有放大法、转换法、比较法、对比法、代替法、模型法和平衡法等.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在交给学生观察方法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方法,我们可以在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教育的时候帮助他们,使他们能够加深对实验的理解,对实验能力的提升,进而提高他们的科学创新能力.

三、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实验教学的实效性

我们都知道,重大的物理发现都是通过实验证明得来的.实验是物理学科发展的基石,也是其发展的特色,物理课堂教学离不开实验.但是不是所有的物理实验都是在实验室进行的,很多的实验发明与创造都是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比如瓦特的蒸汽机!因此,在试验中鼓励学生多从生活角度出发,把学到的物理知识理论同生活现象联系起来.做一个有创新意识的生活小物理家.

总之,学习物理不仅只是为了考得多么好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动手操作实验,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在实验中,提高自己的实验能力,以及创造能力,能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与生产中能够获得所必需的物理知识、能力与实验方法,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结实的基础 。

【参考文献】

篇7

高中物理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但是对于学生来说,物理难学的印象已经印在不少学生的心中,使之对物理学习望而生畏,再加上物理学科自身确实比较难懂的特点,学生在学习物理上存在一定的困难,这也给物理教师的教学带来更大的压力。作为一线的高中物理教师,在工作期间,查阅了大量有关教学的资料,熟练掌握教材,认真听课备课,精心地编写教案,落实教学目标,把每一堂课都上好,花费了很多的精力和时间,现在回过头来想想以前的教学方式,对以下几点做出经验之谈。

一、教学方法

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精神。我们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当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时间以便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在学习方法上给学生一个正确合适的指导,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自己观察、分析过程,才能够真正地理解和掌握概念的内涵,不仅便于在做题中的灵活运用,还使思维得到了锻炼。

二、物理实验教学

物理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并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果能够有效地开展物理实验课程,这对于促进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是非常有利的。通过物理实验教学,不仅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在讲解电学实验这一部分的时候,一定要放慢速度,着重讲清楚每一个仪器的功能、原理、选择条件、使用方法以及电流表的并联、电压表的串联等问题,多举一些实例,多做演示实验,并且为学生提供自己动脑、动手的机会,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熟悉实验原理,掌握处理数据的方法,来圆满完成考试当中遇到的实验设计题目。

三、训练学生解题

在解题的规范性上,对学生一定要严格要求。物理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对于解题的过程和步骤,一定要求学生按照相关要求,规范书写。

首先在文字说明上,要做到言简意赅。文字说明不仅反映出了解题的思路,更展示了解题的思维过程。写文字说明时,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做到详略得当。添加文字说明要注意两种倾向,不能太简单,缺乏逻辑性;不能太繁琐。其次是对方程式的要求,书写方程式要清晰、简洁。方程式书写重点:先写上原始公式,它是物理的量的定义式,是对概念或者规律运用的表达;然后写上应用式,是把题中已知的物理量带入到原始公式上,以体现对题意的理解和公式的应用;接着写上比较重要的演算式,使解题过程清晰,一目了然;最后写上结论式。写方程式要避免两种错误:一不要在最开始写应用式,要写原始公式;二不要把没必要的演算式写在解题步骤中。

四、书目的选择

目前,市场上各种参考书目,各种各样,数不胜数,我们不能盲目的去看,要带着侧重点对书目进行精挑细选。参考书不用多,一本足够。作为教师,在为学生选择参考书目的同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参考书目内容尽量全,对知识的分析透彻,条理清晰、归类简洁,所选的例题要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并且讲解的过程详细细致。练习题要有很强的针对性、目的性、层次性和灵活性,特别是对学习重点,可以通过练习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一旦选定某本参考书,拿来后一定要有耐心去看其中的内容和去做其中的题目,要反复揣摩知识点的应用方式方法,进行一些必要的总结。

结论

在高中的物理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还在等着我们不断地去发现、去改革、去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具有积极、持续、周密、深入的态度。回顾自己的教学,取长补短,并且虚心向其他优秀的教师学习,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和专业知识,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形成一套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的良好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赵灿.《高中物理课改的实施》[J].教学研究,2008.(5).176~176

2.乔际平.《物理学习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篇8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追求精细化,也要从微处放大去理解与掌握物理知识。“微资源”正是在精细化教学的要求下,从微处入手,建立微资源库,以便在课堂教学中随时提取或调用,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进行积木式应用,正如“哪里不懂点哪里”,哪里不懂就去找到相应的微资源,进行放大与透彻理解,从而更好更全面地掌握知识。

下面就高中物理教学中微资源的积木式应用作一些思考。

一、高中物理“微资源”的内涵与积木式微资源库的建立

1.高中物理教学“微资源”的内涵与界定

本文所说的高中物理教学“微资源”,是指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利用视频化、模拟化、情景化、游戏化的小录像、小动画、小图片、小器材、小制作、小实验、小游戏等微小资源。结合高中物理教学的趣味性、情景性、实验性学科特点,立足于学生的差异性,可对“微资源”进行积木式的应用。

2.教研集备中强化“微资源”意识

在教师教研与集备过程中,积极树立“微资源”意识。结合高中物理学科特点,以物理实验为依托,以学生学习基础知识与掌握各种能力的训练为导向,学习各种优秀微资源,定期不定期地组织学校教师对微资源进行展示、交流、研讨等活动,营造一个学习“微资源”、挖掘“微资源”、创作“微资源”的高中物理教研集备环境。

3.引导开发与创建积木式“微资源库”

为了更好地积木式应用微资源,各微资源要保持相对独立性、完整性,每个微资源都针对并解决一两个问题,能够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高中物理知识。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好用活高中物理教材,让学生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用品制作微资源,尽量挖掘教材中的高中物理教学微资源,并对微资源进行收集、分类与存放,把每个“微资源”看成一个“积木”,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能够调动与组织课堂。

教育管理部门应根据高中物理新课程的具体要求,组织一线的教科研人员,合理规划出物理教学内容的微资源开发内容和项目,并且征求广大相关教师和学生代表的意见,共建共享高中物理的“微资源库”,以满足日常高中物理教学中对微资源利用的需求。

二、“微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积木式应用的实践

“微资源”按照其素材与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录像类、动画类、情景类、实验类、游戏类的“积木”。

不同的“微资源积木”应用到高中物理教学中,可以起到不同的教学效果,达成不同的教学目的。

1. “录像类微资源”积木,突破重点与难点

“录像类微资源”指的是通过录像机等摄像器材对教学中的一两个重难点,制作成的片段式、积木化的教学片段录像,并以重复展示的形式进入课堂,是积木化的微资源。

例如,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第一章第7节《静电现象的应用》的教学,做好静电实验是本节课的关键,也是教学的重点,但是由于受课堂环境、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做静电实验的成功率很低。教师可以在课前用录像机把做成功的静电实验拍下来,并库存分类作为“微资源积木”,等教到这一知识点但又难于现场做成功实验时,就调用出“静电实验录像”的这个“微资源积木”,插入到课堂教学中,完成重难点的突破。

又如,《自由落体运动》的牛顿管实验。在演示快速翻转牛顿管的过程中,由于管的长度有限,管里的羽毛、软木、金属片三种物体也快速下落到管的底端,很难看清到底谁下落更快、谁下落得最慢或同时下落,并且无法快速重复在真空、有空气的两种状态下的前后对比实验。这时借助录像,既可重复又可慢放,其情景性、过程性得到充分的观察,能较好地引导学生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特点这个重点知识。

2. “动画类微资源”积木,模拟过程与细节

高中物理教学中,有许多物理现象或过程虽然可以演示,但难于用肉眼看清楚,而看清这些过程的细节对理解物理现象的本质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教师可以把那些难以观察到的、较复杂的现象或过程通过计算机进行模拟,而且动画制作中可以设置播放快慢的模拟参数,用以调节动画进行的快慢。可见,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动画模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可以像积木一样应用。这种动画类微资源积木可以展示直观过程,可以模拟物理现象的细节,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或物理规律有很大的帮助。

例如,“布朗运动”难以利用高中教学实验器材看清现象,如果利用显微镜可以看到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为了更好地让学生认识到小颗粒的运动反映了水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教师可用计算机制作形象逼真的动画来模拟,让学生清楚看到布朗运动的本质。

再如《原子的结构》的粒子散射实验。由于其实验器材与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在课堂上直接演示,但可以通过计算机制作交互式、参数化的实验模拟动画。这种动画类的“微课资源”克服了传统物理教学中无法实验、仅能通过图片介绍知识的不足,使抽象知识变得直观、形象、生动。

3. “情景类微资源”积木,增强直观与兴趣

微资源的最大优势在于其情景性,并且小巧可随时调用。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主要有: 实图、实物、实例、实景及物理学史小故事等情景性微资源。它们可以把高中物理知识中的抽象内容和复杂过程简化分解,使物理学习更加直观和感兴趣,使知识建构具体化、突破重难点案例化、研究方法过程化。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物理学史小故事,往往真实体现科学家们的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由于在研究过程中经历了许多困难与挫折,学生在学习物理学史过程中,反思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正确性与可行性。

例如,《向心力》的教学中:①画实图。在黑板上用圆规画出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实图进行分析。②展实物。展示向心力演示仪、自制的可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块旋转平台等。③举实例。游乐园里转椅、双人花样滑冰旋转、过山车、圆锥摆运动、火车转弯等。④播实景。播放链球运动员在将链球抛掷出手之前,在加速转动几周时总要双手用力拉着链条的实景。可见,以实图代替文字,以实物代替口头,以实例代替描述,以实景代替虚拟,以实践代替展示,真正使教学资源直观化、具体化,使物理教学变得不再枯燥、无味。

又如,温度计的故事:300多年前,人们找到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请他帮助解决医生们无法准确测量病人体温的问题。伽利略凭着一股科学探索的勇气答应了,他一直苦苦思索着、探求着正确的解决办法。当时他正在威尼斯的一所大学任教,一天,他教学生实验课时,得到学生关于水热胀冷缩问题的启发,伽利略找到了发明温度计的理论依据,他立即跑到实验室做实验。但是,一次次实验失败又使伽利略陷入了困境。有一次实验,他用手握住试管底部一段时间后把试管上端倒插入水中,松开手后发现试管内的水被慢慢地吸上去并高于水面一截;当他再握住试管的时候,水又慢慢降了下去。伽利略经过多次改进实验,终于在1593年找到了解决办法:把一根很细的试管装了一些水排出管内空气,再把试管封住,并在试管外壁刻上刻度。这样,世界上第一个能测量体温的温度计就诞生了。

立足当时的社会环境及科学发现的情景,讲解科学家们的物理学史小故事。正是这样一种物理学史微资源,可以让学生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少走弯路,便于理解,易于掌握,激发兴趣。通过收集与整理这类物理学史微资源,随时把碎片化的微资源融入到平时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有利于学生对各种研究方法内涵的理解。

4. “实验类微资源”积木,加强思维与实践

这里的“实验类微资源”积木指的不是实验室里传统所用的实验器材资源,而是器材简单、随手易得、实验时短、贴近生活、启发教学、随时调用的积木式的小实验微资源。

美国学者、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提出的学习金字塔告诉我们,通过说和做能记住信息的90%。因此通过做小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方法以及基本的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

例如,在学习自由落体规律时,让一位学生上台和教师一起做个小实验(实验器材仅是一张笔直的新百元钞票),面向全班告诉这个学生:我这里有一张百元新钞,你拇指与食指先留一条缝,做好捏住钞票的准备。现在我准备让钞票自由下落,你要最快反应来捏住钞票,但我没有松手之前你不能捏,如果学生能捏住钞票,这百元钞票就归学生。这时,全班都兴奋起来,都想看教师是不是说大话。教师开始放手,钞票自由下落,结果该学生怎么努力都不能捏住钞票,全班同学都觉得不可思议。教师就在这里设疑,这是为什么呢?引出自由落体下落时间的计算规律的探究。

又如,在学习“惯性”时,把一个啤酒瓶倒立放在另一个正立的啤酒瓶上,中间夹一张较厚的白纸条,抓住白纸一端,用一把尺快速抽打白纸中间,发现两个啤酒瓶都没有倒下或打碎;在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时,教师做单摆碰鼻小实验(器材仅为一根绳,一个球);在学习“弹力”时,让学生用力将气球压爆,感受弹力的存在等等。

可见,高中物理教学利用简易器材,如一根绳、一张纸、一把尺、一个球、一个盒子等日常生活用品,这些小实验器材积累成为实验微资源,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概念,导出规律,掌握理论,正确而深刻地领会物理知识。同时,能促进学生的物理高阶思维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5. “游戏类微资源”积木,激发探究与体验

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趣味游戏,既能活跃课堂学习气氛,又能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欲望,通过参与性、知识性游戏,还能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

游戏类资源的运用要服务于高中物理教学内容,并在课堂内完成,因此这种小游戏要遵循知识性、简易性、安全性、教育性的原则。

例如,“倒杯运球”小游戏:水平桌面上放着一些乒乓球,不能用手拿,要求用一只较大直筒塑料杯倒扣将乒乓球移到另一个桌面上且不能落地,在规定时间内移球多者获胜。学生们经过探究,可以想到做法,即旋转杯子,让乒乓球在杯内作圆周运动并达到一定速度后,球就不会从杯子里掉下来,这时迅速把球搬到另一个桌 面上。

又如,“臂力拔河比赛”小游戏:同桌的两位同学为一组,两位同学各用一只手抓住较长铁棒一端(一端粗糙,另一端光滑),再各自靠臂力迎面拔河。让学生探究和体验“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篇9

物理学是一门强调动手和操作的实验科学,而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为注重对学生实验观察能力、科学推理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等层面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传统“粉笔+黑板”的教学模式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难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CAI辅教系统集文本、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维信息为一体,能够突破传统投影、录像等教学媒体的不足,以直观的形象和生动的画面给学生展现一个多彩真实的物理情境,如语言难以描述的物理演变过程以Flash等技术模拟为有序可控的演化过程等,帮助学生自主地完成将抽象的物理知识进行内在信息加工的活动过程,使课堂效率最优化。此外,多媒体辅教系统可以增加课堂容量,“1对N”的学习方式具有强大的交互学习功能,使讲解更加直观和清晰,省时高效的教学效果有效地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

在欣喜之余,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受教学条件、师资水平等因素影响,多媒体辅教还存在着诸如:使用不当、设施不足、信息资源缺乏、教师素养不高等问题,极大地阻碍了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拟从技能培训、信息资源、课程整合、适度原则以及硬件投入等方面,就多媒体辅教在提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方面提出如下实践策略。

角度1:加强CAI技能培训,提升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

当前,计算机技能培训已经在教育领域广泛开展,很多学校将计算机能力作为衡量教师素养的标准之一,但经过专业多媒体辅教培训的教师数量有限,在实际操作上存在诸多问题。物理学科涉及到较多的动态过程,课件的制作比较繁琐,部分教师一般利用同事或者网络资源中的成品课件,不但缺乏个人特色,在操作中还存在着操作不灵活、内容不连贯等情况。因此,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一线教师,我们必须积极地参加CAI技能培训,熟练地掌握Office、Flash、3Ds Max、Premiere等软件,提高多媒体操作和课件制作能力,将CAI融入日常教学,发挥其优势作用。

角度2:丰富多媒体信息资源,注重素材库的设计与开发

对教师来说,最难的不是制作课件,而是收集课件所需的各类素材。如何设计和开发多媒体信息素材库成为共享优秀教学资源的关键。素材库的规模多样,如以年级、学校、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等为单位建立。以校级素材库为例,教师们以物理教学的特点为依据,选择并统一资源的保存格式,建立电子教材、电子教案、优秀课件、试题汇编、实验中心以及课外生活等模块,形成基本的素材库框架,不断充实和完善各模块的内容,是多媒体辅教的有力支持。

角度3:促进教学内容与多媒体技术的有效整合

在实际教学中,CAI的应用范围主要涉及知识点的导入、动态的演示和专题性学习:

其一,知识点的导入。场强和电势等概念对于抽象逻辑思维相对缺乏的中学生来说,一直是教学的难点。如果教师利用CAI将学生的既有认知以图片、动画等形式展示,适时地加以引导,以类比的方法,拓展到新的知识点,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二,动态的演示。部分物理实验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可见度低、经历时间短等情况,不利于学生的观察。如显微镜下的布朗运动、α粒子散射实验、原子核裂变实验等,只能模拟实验,帮助学生形成思维表象,培养观察和分析能力。

其三,专题性学习。专题性学习多以知识点的复习、习题的讲练等为主。如果教师利用PPT将需要板书的内容提前制作好,可以达到容量大、节奏紧凑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角度4:相辅相成,准确把握多媒体辅教的“适度”原则

多媒体辅教,究其本质,仍属于“辅助”教学手段,仅仅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媒介。CAI在课堂的使用时间不宜过久,如公式推导等可以不用多媒体,精讲以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并使学生经历知识点的形成过程,真实的演示实验地位是不可动摇的,我们肯定CAI的优势,但要坚持“当用则用、不用则弃”的适度原则,使CAI与传统媒体相结合,发挥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

结语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严峻挑战,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是广大一线教师和教育科研工作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实践证明:在遵循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将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合理、适度地将多媒体辅教技术应用于日常教学,不但可以扩大课堂教学容量,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抽象物理知识的理解,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辅助手段。

【参考文献】

[1]史慧敏等.关键在创意——对物理多媒体辅助课件设计的看法[J].课程、教材、教法,2000(10)

[2]徐瑞.现代教育技术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09(3)

篇10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的物质文明的提高,需要大量的优秀人才,而教师肩负着培养人才的光荣使命,能否培养出各类优秀人才,关键是教师,没有一流的教师队伍,就不可能培养出一流创新人才。

一、高中物理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明确职业责任

面对新一轮教育改革,高中物理教师要与时俱进,必须具有与学生发展和时代要求相适应的全新的教育理念,摈弃过去满堂灌、填鸭式等旧的教学模式,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科学的育人观,关注学生的主动性、潜在性和差异性。要教会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教育观念转变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正确的人才观。要相信每个学生都蕴藏着创造潜能,每个学生都能学好,都能成才。二是正确的学生观。学生既是认识的主体,也是发展的主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区别对待,因材施教,要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有所发展。三是正确的教学观。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下的学生个性的认识过程和发展过程。对学生的地位,不应视为知识的被动接受器,而是作为学习的主体来对待,学生的任务,不仅是接受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发挥自己的潜能。教师还要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明确责任,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地教书育人。

二、高中物理教师要具备丰富、扎实的专业知识

物理教师的知识素质应该具备复合型特征,既要有精深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丰富、广博、覆盖面宽广的综合型学科知识。精深、扎实的专业知识是物理教师搞好教学所必备的先决条件之一。新课程环境下的物理教学,对物理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对物理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越来越高,一般来说应达到以下几个不同层面:一是对物理学科知识的完整体系有一个比较清楚的理解,能够准确熟练地掌握物理学知识中的每个概念及原理;二是要了解和掌握与物理学科内容相关的知识,以加深对本学科的理解;三是了解有关物理学科产生和发展的背景知识,进一步了解学科发展的趋势;四是物理教师要树立新的教育观,不仅要懂得新课程教什么,而且要懂得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能运用新的教育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五是教师要具备一定的教育理论修养,如普通教育学、普通心理学、物理课程论知识、物理教学论知识、物理教育评价知识、教育科研方法知识等。

三、高中物理教师要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

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教师,拥有较多的知识积累,并不意味着他就具有较高的教学能力,面对新课程中学物理教师应具有以下能力:

一是高中物理教师要具备较强的教育教学基本能力,熟练的教学技巧和完备的教学能力,如设计教案、导入、提问、讲解、互动、演示等技巧及教材分析与处理能力,教学设计与课堂操作能力,开发利用物理课程资源的能力等,同时还要有敏锐的洞察力、严谨的科学分析推理能力、高超的物理实验能力和驾驭课堂教学等等。二是具有与学生交往与合作能力。高中《课标》强调:“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敢于坚持正确观点,勇于修正错误,具有团队精神。”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师生合作的意识与能力是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教师的交往与合作能力是顺利实施新课程必不可少的条件,只有教师具备了一定交往与合作能力,才可能有效地指导学生之间的合作。三是物理观察与实验能力。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观察与实验是物理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环节,高中《课标》均对观察与实验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强调学生积极参与科学观察、动手体验、学会设计、主动探究。那么,中学物理教师应掌握必要的物理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技能。四是高中物理教师要运用物理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课标》指出:“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物理学的思想方法是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如物理学时空观、物理学物质观、物理学方法论等。运用物理学思想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物理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区别的标志之一。物理教学本身的改革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渗透和融入新的物理学的方法论以与新课程、新教材的要求相适应。因此,中学物理教师应具有较强的运用物理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高中物理教师要具有教育科研能力

篇11

一、问题的由来

《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自颁布以来,一直提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教会学生基础的物理知识,更要引导学生自己掌握物理学习研究的方法。而忽视学生学习的学习兴趣,是我国教育长期以来的一大弊端。素质教育实施以来,倡导教学要以人为本,我们也该试着转变自己的目光,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苦学为乐学,[1]切实改变学生厌学等状况。

二、高中物理学习兴趣调查研究

1.兴趣调查研究的方法: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等。

2.问卷调查的设计与研究

(1)问卷的标题:高中物理学习兴趣调查

(2)引言:亲爱的同学们,首先感谢大家抽出了一小部分忙碌的学习时间来回答这份问卷调查。这份物理学习兴趣调查问卷,是为了了解大家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与成绩之间的关系和了解影响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因素。请大家认真填写,谢谢合作!

(3)受访对象:本学校高一至高三的所有理科生

(4)主体部分:本表包括两部分,兴趣量表和说谎量表。[2]是在胡象玲老师编制的物理兴趣量表的基础上编制而成的。

(5)调查结果分析:

结论一:物理学习兴趣大小与学生成绩高低成正比。

学生对物理课堂投入对课堂投入和不课堂投入或投入较小的比例:高一分别为57.33%、42.67%;高二分别为49.82%、51.19%;高三分别为40.23%、59.77%。物理课堂投入中男女生比例分别为50.22%和49.78%;物理课堂不投入或投入比男女生比例分别为49.78%和50.22%。

学生对实验操作的积极性高低的比例:高一分别为98.7%、1.3%;高二分别为99%、1%;高三分别为98.8%、1.2%。实验操作积极性高的同学中男女生比例分别为77.3%、22.7%;实验操作积极性低的同学中男女生的比例分别为22.7%、77.3%。

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关注程度高低的比例:高一分别为23.33%、76.67%;高二分别为33.52%、66.48%;高三分别为30.38%、69.62%。对物理知识关注程度高的同学中男女生的比例分别为90.23%、9.77%;对物理知识关注程度低的同学中男女生的比例分别为9.77%、90.23%。

教师教学风格对学生上课效率影响高低的比例:影响较大的占47%;影响较小的占20%;没有影响的占37%。

结论二:分析相关数据可得出,高一、高三学生学习兴趣与成绩的相关高于高二,,女生学习兴趣与成绩的相关高于男生。

三、教学对策的设计与研究

1.从课堂出发,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首先,教师要做好备课工作。课前写好教案计划,特别是课堂导入,需要精心准备。一个精彩的课堂导入,往往能迅速的调动学生的注意力,点燃学生的思路,学习兴趣自然便有了。其次,教师要加强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互动。教师教学过程中,自讲自话是是很没有教学效率的。教师应该在讲解过一个知识点后,及时关注学生的状态,确认学生是否听懂,明确学生哪里还存在疑点,及时将学生存在的问题解决。学生只有对讲过的内容理解了,才会有兴趣继续学习下去,则教师在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中才会比较顺利。老师要懂得观察学生状态,及时调节气氛。当大家学习兴趣都不高时,老师可以插入几个小幽默笑话,调动下学生的热情。在课堂发言人较少时,老师可以先让小组讨论,然后实行竞答打分的方式,以此来激励学生回答问题。

2.搞好物理实验

相比课堂学习,学生对物理实验课充满了好奇与向往。物理实验对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有着独特的作用。教师应该抓住机会搞好物理实验课,让学生在物理实验课上做的开心,学的充实。搞好一节充实有趣的物理实验课,首先要做。教师要事先把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记录等相关事宜给学生交代清楚。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参与去探究,这样可以更加激发学生内心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3.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利用现代教学媒体,丰富学生上课的形式。教师可以在黑板上板书给学生讲课,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幻灯片讲课;教师可以自己讲课,也可以从网上搜寻部分优秀课件给学生播放,在学生疑惑的地方自己再讲解式的讲课;老师在可以自己做实验,也可以找部分做实验的视频给学生看等等。总之,教师要学会综合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丰富课堂形式。课堂形式变化丰富,可以给学生带来一定的新鲜感,不至于一直重复同一种模式,学生而感到厌倦。

4.提高教师自身的魅力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学习物理的学习兴趣有着很大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如果学生特别喜欢某一个教师,也就会很喜欢上他的课。因此,教师在提高自己教学能力的同时,也要注意提高自身的魅力指数。虽然不同的教师有自己不同的的魅力,但是有几点还是需要注意的。首先,教师要平等的对待学生。不要仅凭成绩来评判学生,而是要善于挖掘各个学生的潜质病鼓励他们。其次,教师和学生之间要保持融洽的关系。教师可以主动和学生加强交流,以便增加彼此的了解。在和学生的交流中,也会增加学生对自己的亲切感,这样一来,双方的关系自然会好很多。然后,教师要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端庄文明,注意自身在学生面前的教师形象。最后,也是不容忽视的一点,教师要穿着端庄得体,给学生以赏心悦目的感觉。

结语:通过对高中生学习物理兴趣的调查研究,深刻认识到了兴趣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也找到了几点影响高中生学习物理兴趣的原因。这对我日后的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督促我改进教学方式,关注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从而有效提高班中的物理学习成绩。也希望各位同仁,认识到兴趣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并为之不懈努力。

篇12

一、高中物理难学的客观原因

(1)语言抽象。物理教材叙述较为抽象、概括,理论性较强。

(2)量的增加。内容多、进度快、题目难,课堂能听懂,作业却常常磕磕绊绊。

(3)难度提高。研究的问题复杂,涉及矢量,多力平衡,变速运动等学生不适应。

(4)思维定势。对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维形式上很大的变化。

(5)学时减少。在学习过程中,物理课时间紧是老师和学生共同的感受。

二、高中物理难学的主观原因

(一)思想放松

刚进入高中的学生思想易松懈,而高中物理的难度远非初中物理能比,需要三年的艰苦努力,加上高考的内容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具有很强的选拔性,如果高一基础太差,指望高三突击,其缺漏的很多知识是非常难完成的,实践表明多数同学会落空。

(二)忽视基础

一些天赋甚高的同学,常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只对难题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骛远,重“量”轻“质”,陷入题海,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解题只追求答案的正确性,书写不规范,考试时丢分也很严重,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三)被动学习

一些同学进入高中后,还是有很强的依赖心理,习惯跟随老师运转,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比如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没听到“门道”,没有真正理解所学内容。由于各科信息量都较大,如果不能主动有效地复习,前学后忘的现象比较严重。

(四)学不得法

部分同学上课没能专心听课抓不住重点难点,不能体会物理思想方法,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体会 “死记硬背”与“活学活用”的区别,掌握好的学习方法。

(五)能力不够

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相比,知识的深度、广度,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飞跃。高中物理很多地方难度大、方法新、分析能力要求高,如果思维能力、语言能力、数理能力弱,不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查缺补漏,提升学习的能力,分化是不可避免的。

三、转化学困生的方法

(一)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只有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学,才能发挥作用。教师必须认同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愿望,并且初步具备自主学习的条件。教师的任务是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潜能发挥的情境,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因而在教学中不可面面俱到,应尽量缩短讲课时间,教材中凡是学生能看懂的内容一律不讲,留给学生更多时间,让他们充分思考,不懂的问题在课堂上大胆提出来,师生共同分析、相互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教师还应帮助学生增加对学习任务和对自身学习过程的理解,引导他们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要允许学生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使学习变得富有个性。

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积极性,形成好的学习策略。高中物理学科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对能力要求较高,对课本知识既要能钻进去,又要能跳出来,结合自身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华罗庚先生倡导的“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学习过程就是这个道理。方法因人而异,但学习的四个环节(预习、上课、整理、作业)和一个步骤(复结)是少不了的,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转化学困生的不二法宝。

(二)克服心理障碍

首先,强化目的性教育。目的越高尚,理想越远大,则行动中心理素质越有高度的表现,因此,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在消除心理障碍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物理教学中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进行培养。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挖掘教材中德育结合点,在教学中,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振兴中华的思想,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中使学生认识到学好物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从而激发起学好物理的热情,多举生活中身边的例子,启迪学生学好有关的物理知识,明确学习的目的。

其次,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情感的特点之一是实践性,实践是情感形成和发展的基础,要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中产生美好而丰富的情感。情感再一个特点是情境性,具体的情境可以唤起人们相应的情感,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优美的教学情境。知情关系,以知为基础,为培养学生对某事物的感情,就应精心设计每一节课中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体验通过学习获取知识的无穷乐趣。

最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物理中美育因素,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将教材中美育因素融化在教案之中,创造出最佳的教学境界,激发起学习的无穷乐趣和强烈欲望;促进兴趣互补,知识的内在联系构成了知识的系统性,即纵向联系,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教好物理这门学科之外,还要注意各学科的“横向联系”,融汇贯通,寻找学生的兴奋点;表扬鼓励为主,在提问和板演时,尽可能有针对性地为学困生提供表现的机会,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信心倍增,兴趣作为非智力因素的触发点,对学好物理具有强烈而持久的推动作用。

(三)培养思维能力

(1)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物理教学中多举实例、多使用教具,让学困生大胆地把生活实际抽象概括为物理语言,要求学困生多读教材、教师多辅导,使他们正确把握概念的内涵、关键词、句,以便在解题中能准确无误,举一反三的应用。

(2)加强思维品质强度、广度的训练。为了克服不足,提高抽象思维的强度和敏捷性,教学中可有意识地进行如下训练:①进行限时达标训练。对于作业或课外练习不能没有时间约束,要求学生做作业时一定要给自己一个时间界限,譬如一节课中要完成、二十分钟完成等等;对于稍难的、比较优秀的试题要求集中力量进行练习。②重视发散思维的训练。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形式,它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有利于克服学困生思维呆板、思路多年来狭窄的缺点。 “一题多问”、“一题多思”、 “一题多解”是训练发散思维的好办法;在课堂教学中对于一题多解的例题,要特别讲解清楚,并要求课后务必整理一遍;对于已知条件字母化、物理过程不明确的开放性习题,要与同学一起分析出现各种情景的可能性,讲清为什么会出现这几种情景的道理,以及思考的方法,有意识地培养通过画草图揭示出各种可能性的思维方法。

(四)循序渐进

很多学生反映高中物理一学就会,一用就错,一放就忘,这说明学生对所学知识了解不深刻,掌握不全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操之过急,对所学的知识不能要求学生一次到位,而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当放慢速度,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随着认识能力的提高螺旋式上升。

如在《牛顿第二定律》一章的教学中,为使学生较好掌握定律中加速度和力的关系及各物理量的物理意义,应先将有关概念作为预备知识总结归纳,如力的概念、合力与分力的概念、加速度概念及牛顿第一定律等,以扫除定律学习中的障碍,再进行定律的实验和理论讨论。在安排学生练习时要注意题型和难度的控制,先练习水平面上的问题,再逐渐深人到斜面问题;先分析物体受一个力的问题,再逐渐深入到物体受两个、三个力的问题;先研究单个物体问题,再逐渐深人分析连接体问题。

物理学习中为数不少的学生容易急躁,有的同学贪多求快,囫囵吞枣;有的同学想靠几天“冲刺”一蹴而就;有的取得一点成绩便洋洋自得,遇到挫折又一蹶不振。针对这些情况,可以分解目标,短期与中长期相接合,一步步逐渐接近,每当实现了一个近期目标,再提出一个稍高要求的目标,让学生跳一跳能够够得着,他才有不断前进的动力。

(五)化解分化点

高中物理知识易分化的地方多,这些地方一般都有方法新、难度大、灵活性强等特点。对易分化的知识,应当采取多次反复,加强辅导,开辟专题讲座,指导阅读参考书等方法,将出现的错误提出来让学生议一议,充分展示他们的思维过程,通过变式练习,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以达到灵活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目的。

高一物理力学知识贯穿于高中物理教学的始终,力学思想更是解决许多问题的利器,学好力学对整个高中物理都很重要,放松不得。学生在一开始时就养成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非常重要,要用变化的观点对待学生,鼓励和自信是永不失效的教育法宝。

高中学习是一个艰苦的磨炼过程,经过了这个阶段的砺炼,就会打开高中物理的学习思维,前面的道路就会豁然开朗,只要增强信心,再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付出的努力一定会有回报。

总之,我们要充分认识高中学生在物理学习上的特点和现实困难,尊重学生的基本实际,多想办法,研究规律和遵循规律,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跨越物理难学的这道坎。

参考文献:

篇13

一、导学案的质量受限于编制者的知识把握程度,导学案应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从教师的年龄结构来讲,老教师习惯于使用传统的教辅用书,对导学案教学法不太感兴趣 ;年轻教师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能力强,但对学科知识把握能力往往不够高。大部分学校的导学案由年轻教师编制,有些教师的实际从教年龄甚至不足 5 年。一方面我们意识到目前的导学案确实需要老教师帮助把关,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这些教师的知识把握能力还有很大上升空间。

笔者认为,即使是导学案,也应实现同一学校同一年段同一学科的不同教师使用统一的导学案。导学案的编制过程应该是学科组集体智慧的结晶,导学案的编制应该由学科组长把关,学科教师参与,并根据实际教学效果不断调整。导学案的编制切忌单打独斗,优秀的导学案应该出自一个团结高效的学科组。

二、导学案教学法需要大量教学实践,临时抱佛脚很难体现出好的效果

大约两年前,笔者作为评委参加了一次教学比赛。那次参加比赛的很多选手采用了导学案。但我发现这些教师实际上没能真正利用这些导学案,很多教师采用导学案只是在追求形式。说直白一点,就是这些教师平时授课根本没有采用这种教学方式,所以这次他们即使设计了采用导学案的教学方式,但因为他们对导学案教学法陌生,导致他们使用的这些导学案只能相当于课堂练习题。

导学案教学法绝不是仅仅在课堂上使用教师编制的思考与练习题那么简单。走进如今的多媒体课堂,不管是思考还是练习环节,教学课件完全能胜任,如果没有其他教学意图,仅仅设计思考与练习环节的导学案确实实用价值不高。笔者认为导学案应该是引领学生自己思考问题,独立发表见解,再通过课堂讨论或教师总结形成正确结论的一个平台。和教学课件相比,其重在引领每一个学生独立思考。

所以如果教师平时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只是为了追求形式而采用导学案式教学,大多只能是画蛇添足,根本起不到导学案应该起到的作用。

三、导学案应该涉及预习、授课、课后巩固等多个环节

大约一年前,笔者开始关注教育资源网站中的导学案。这时我才发现采用导学案式教学的学校已经越来越多,有的学校的导学案质量不错,各校的导学案内容结构存在很大差异。很多优秀的导学案涵盖了学生课前的预习、课中的深化理解、课后的巩固提高。这个结构和很多教辅用书相同,但不同的是其和教师教学意图的高度融合是教辅用书无法相提并论的。

一份好的导学案应该贯穿教学过程,绝不是一张课堂练习卷。导学案应该是引领学生学习的框架 ;导学案应该和授课教师的教学过程紧密结合 ;导学案应该是教师授课的有力补充与延伸。从这个角度来说,即使是导学案的课堂教学部分,也应涵盖新知识点导入与设疑、学生探究与总结、课堂巩固与体验等环节。

四、一份好的导学案是一个好的教学思路,编制导学案的过程就是精心备课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