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政策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外贸政策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外贸政策

篇1

2.从隐形保护转变为规范性显性保护

主要体现在贸易政策手段由原先的行政手段转变为现今以经济手段为主。改革前,政策手段虽然有,但作用不大,调控对外贸易活动主要是依靠行政手段——计划贸易。计划贸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由于很难估算,因此我们说它是一种隐形保护。改革以后,随着计划经济的作用逐渐减退,隐形的保护贸易难以为继,而又不可能取消贸易保护,因而只有加强关税及非关税壁垒等经济手段在进出口中的调控作用。同时在逐步与国际接轨过程中,政策手段日趋规范化。由于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对一国国内经济影响可以大体上进行估算,这样原先隐形的保护贸易做法便转变为规范性显性保护贸易做法。

3.政策调整从微观领域向宏观领域延伸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演变大体经过三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1987年),重点是改革微观经营机制,通过放权,实行外汇留成等激励外贸企业出口积极性;第二阶段(1988年~1993年),重点是改革外汇资源配置制度,实行汇率双轨制(是一种让利方式,同样属于微观领域的改革),取消出口补贴;第三阶段(1994年以来),重点是改革宏观政策环境里的汇率,取消汇率双轨制,实行以市场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贸易政策的调整先从微观领域里经营机制环节入手是有其合理性的。微观经营机制方面的放权让利可以使改革所涉及的经济集团得益,同时又不会损害其他经济集团的利益,因此它具有“帕累托改进”的性质。

4.政策目标由“调剂余缺”转变为“推动经济增长”

改革前,由于对外贸作用的片面认识,贸易政策追求“调剂余缺,互通有无”目标。改革后,中国对外开放十几年的经验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特别是亚洲“四小龙”的贸易实践表明,越是开放的地区,其经济发展得越快。随着中国对外贸作用认识的不断深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转向追求贸易政策“推动经济增长”目标。

5.以“扩大出口”为基本方针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第一次重大突破,即打破国家垄断对外贸易局面,赋予更多企业外贸经营权。尔后的每一次重大调整亦都是在原先政策中存在着不利于出口扩大因素的情况下进行的,因而“扩大出口”成为外贸政策调整的基本方针。

6.从最初无意识到最终有意识地实现贸易自由化

20世纪80年代,中国出台鼓励出口措施,其初衷只是为了鼓励企业多出口,并不是为最终实现贸易自由化,但它实际上是在无意识地为中国实现贸易自由化铺设道路。“奖出限入”政策使中国出口迅猛发展,这其中绝大多数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表明中国对外贸易活动向比较优势回归。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只有在自由贸易条件下,一国出口才能真实地反映出本国的比较优势。因而,“奖出限入”政策与自由贸易政策是殊途同归。90年代中期,中国向世界郑重承诺,到2020年中国实现贸易与投资的自由化。中国从最初无意识到最终有意识地实现贸易自由化,表明贸易政策调整具有渐进性。

在改革的速度方面,穆萨(Mussa,1986)曾做出过重要贡献。穆萨指出,若一国存在特定的市场扭曲,则最优的政策就是渐进式改革。改革之初,中国国内存在一种体制性扭曲。此外,中国还面临着工业劣势、市场劣势和企业规模劣势等。所有这些因素都决定了中国对外贸易政策调整只能是渐进式的,而不能直接采取一步到位式的自由贸易政策。

二、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演变的效果

1.提高了国内资源配置效率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只有当一国进出口真实地反映出本国的资源禀赋状况时,本国资源方得到最佳配置。中国是一个劳动力丰富而资本、原料匮乏的国家,因此应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80年中期以前,在中国出口产品中,初级产品占全部出口50%以上,其中资源密集型的石油是中国出口主导产品。在出口的工业制成品中,低加工的纺织、织物、制成品及有关产品占有很大比重。说明中国仅仅是利用了自己的资源而已,并未发挥出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到2000年,在中国出口产品中,劳动密集型的纺织产品及出口加工贸易占有重要地位,分别为出口总额的23%和48.5%。我国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在中国总进口中,机械设备(占总进口的51%)、原料及燃料(占12%)是最大的两类进口。从此,中国进出口与本国资源禀赋状况趋于一致,国内资源配置效率得到提高。

2.减少了国内价格扭曲

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减少了国内产品价格扭曲,我国越来越多的产品价格与世界价格逐步接近。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国内价格同国际价格是完全脱钩的,国内在生产、消费领域里都存在着扭曲。因而,国内价格与国际价格实现接轨是国内扭典不断消除的重要标志。

3.促进了国内经济体制改革

20世纪90年代,中国确立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增长”目标。国际经验表明,越是充分利用比较优势的国家,其经济增长就越快,而要充分发挥本国比较优势,就需建立一个完善的市场机制以及实现贸易自由化。为此,从90年代中期起,中国加快贸易自由化脚步,大幅度降低贸易壁垒,并不断完善市场机制。这些都对国内经济体制及企业经营管理产生了转换机制的压力,加快了经济体制改革步伐。

4.加速了国内产业升级

为了说明这一问题,下面我们使用了中国出口主导产品这一指标,因为一国的出口反映了本国的产业结构。1985年以前,中国出口主导产品是资源密集型的石油。1986年纺织服装取代石油成为第一大出口产品,中国进入一个以劳动密集型制成品为主导的时代。1995年中国出口产品结构再一次出现大的跨越,机电产品取代纺织服装成为第一大出口产品。近几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在总出口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从1991年的3.1%上升到2001年16.8%,中国出口产品具有明显的动态升级特征。当然,中国产业升级的加速首先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但无数实证证明,在中国,那些开放较早、保护程度较低的产业,贸易政策对其升级起到促进的作用要大(比如家电产业);而对于那些开放较晚、保护程度较高的产业,上述作用不大(比如汽车产业)。

5.推进了对外贸易发展

改革开放后,在鼓励出口政策的刺激下,中国对外贸易规模迅猛扩张。1978年中国进出口总值为206亿美元,2000年上升到4743.1.亿美元。22年间增长了23倍,年均增长率为14.8%,高于同期中国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与此同时,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也迅速上升。1978年中国出口贸易额占世界出口贸易总额的0.75%,排在第32位;2000年这两个数字分别上升到3.9%和第7位,被国际社会称为“中国出口增长奇迹”。

应当指出,上述对外贸易政策所产生的效果并非都是中国政府最初努力能够实现的,只是自由贸易本身所具有的改善资源配置效率等功能在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演进过程中自行发挥作用。

三、对外贸易政策效果的产生机制

贸易政策是通过以下效应产生上述效果的。

1.各种竞争效应

盛斌(1996)证明,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在中国广泛存在。经济学家(如DavarajanandRodric,1991)利用CGE模型来模拟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的情况下,贸易自由化对国民福利的影响。他们发现,自由化的竞争效应主要表现在:降低垄断程度,获取规模经济的好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提高;贸易自由化并没有使原先受保护部门的产出减少,相反,贸易自由化竞争效应使垄断厂商面临一条更加平坦的需求曲线,迫使他们降低价格增加产量。竞争效应的存在使得自由化对国民福利的影响比完全竞争假定下的要大,也就是说,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贸易自由化不但会带来基于比较优势的资源配置效应,还会有各种竞争效应,后者的存在使得贸易自由化的福利影响大大增加。

2.价格效应

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在自由贸易条件下,由于商品可以自由流动,导致各国产品价格趋于一致。在中国,那些进口保护程度愈低,进入自由竞争时代愈早的产业,其产品价格愈是接近世界价格。如现今中国家电在价格性能比上都与国际水平接近,有的甚至还超过国外产品。而进口保护程度愈高,开放愈晚的产业,其产品价格偏离世界价格愈多,如中国信息产业、农业、金融业等。同时只要各国产品价格趋于一致,各国的比较优势便得以凸现;一国通过国际贸易围绕着比较优势发展自己的产业,就可使资源配置得到优化。

3.政策引致效应

根据国际贸易理论,任何一种对外贸易政策措施都会导致一国国内扭曲,社会福利水平下降。贸易保护程度越高,国内扭曲就越大;并且同关税壁垒相比,非关税壁垒造成的扭曲要大得多,国民福利净损失也要大得多。我国原来实行的计划贸易体制,实质上是诉诸非关税壁垒实施超保护贸易主义的一种模式。它不仅造成国内生产、消费扭曲,同时也产生三种经济损失:一是国际分工利益的损失;二是形成垄断;三是降低经济效率。因而随着计划贸易范围缩小、贸易保护程度的降低和政策直接引致国内价格扭曲的减少,社会福利水平就会提高。

但贸易政策演变的“扩大出口”基本方针有其不妥之处:导致过度鼓励出口。为“扩大出口”,政府倾向于给企业以财政性支持,如外汇留成、出口退税、出口补贴等,它使企业能够通过“薄利”达到“多销”。有资料表明,中国单位商品的价格平均每年递减1%,导致了中国对外贸易增长长期以来是一种“数量型”的增长,这是以资源或生产要素的双倍消耗为代价的。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正确定位贸易政策,改变出口支持方式,改进贸易政策目标,减少不必要行政干预,提高自由竞争程度,应是今后对外贸易政策调整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林毅夫、蔡fǎng@①、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2]世界银行.对中国经济考察丛书——外贸改革[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3]张幼文.外贸政策与经济发展[M].上海,立新会计出版社,1997.

篇2

2、加强技术创新,创立国际品牌,提升产品竞争力。我国目前大力发展的加工贸易能耗高、污染严重、效率低下,始终处于国际分工的最底端。要想加快中国经济的发展,提高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在国际贸易中占据主导,必须以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发展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从贴牌生产到创立世界品牌,使我国改变给发达国家打工,外贸以数量取胜的面貌,取得自主定价,商品以质量取胜的真正贸易大国地位。

3、进一步开放市场,积极扩大进口。坚持走开放型经济发展道路,适应国内外形势需要扩大国内市场开放,减少国内市场壁垒。一方面,通过引入竞争促进国内经济效率和增长方式转变,另一方面扩大进口、避免授人以柄。扩大进口的重点是,积极扩大先进的生产的准入和进口,适时适度增加先进技术设备和资源进口,适当增加消费品进口。因此,顺差问题不在于出口过多,而在于进口增长相对较慢。我们的政策选择应该是,适应国内外形势进一步开放市场,积极扩大进口;坚持互利共赢的方针,促进进出口平衡协调发展。近期,重点应放在改变一边倒的人民币升值预期,控制热钱流入,其途径主要是放松外汇管制、释放外汇需求,实行意愿结汇和藏汇于民等节流措施,在促进外汇市场供求平衡基础上形成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机制,改善经济内外部均均衡。

一、外贸由逆差转为顺差扭转了长期困扰我国的“外汇缺口”问题从国际上看,不少发展中国家饱受国际收支不平衡和外汇储备不足之苦,都希望本国贸易基本平衡或略有顺差,并为扩大外汇储备规模进行了长期艰苦的奋斗。如果发展中国家连续逆差,外汇储备下降,就可能出现本币急剧贬值、引发货币危机与金融危机,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0年后的巴西与阿根廷金融危机,都与这些国家的较大贸易逆差、外汇储备不足有关。我国外贸由逆差转为顺差是我国经济实力和产业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的结果和重要标志。正因为出现顺差和拥有足够的外汇储备,使我国摆脱了长期困扰经济发展的“外汇缺口”,消除了长达几十年的“出口创汇”压力,使我国抵御外部风险能力显著增强。对比长期受“外汇缺口”困扰的很多发展中国家而言,我国出现顺差,也只是“前进中的问题”。

二、外贸顺差是引发摩擦的一个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在国际对比中我国的贸易不平衡情况并不突出,但却引起美欧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激烈反映,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以美国为例,其贸易不平衡是全球性的,它不着力解决全球逆差,却在明知对华逆差是从东亚转移来的情况下,对中国的逆差反映强烈,其政治因素大于经济考虑。各国对贸易不平衡都是从“适用主义”角度考虑的,顺差本身不一定是摩擦的原因,多数时候只是成为制造摩擦的一种借口。由于我国外贸在世界的地位迅速提升,中国与外界的矛盾和摩擦上升是正常的,不完全与顺差增大有关。

三、加工贸易顺差大,总体上讲是利大于弊多年来加工贸易顺差一直远远高于总顺差,于是出现了对外贸过于依赖加工贸易的各种指责。在国内加工和配套增值后出口,必然形成顺差。事实上,加工贸易增值率越多、加工链条越长、我国获益越多,则顺差越多。我国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同时,必然承担转移带来的顺差。加工贸易顺差量大,一方面说明这是顺差的国际转移,证明我国的贸易利益是与世界分享的,从互利共赢和对外增信释疑的角度来讲,是对我国有利的;另一方面,如果把加工贸易看成摩擦之源、似乎加工贸易顺差越少越好,则与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要求不一致,又是与事实情况相违背的。

四、高顺差增大对宏观经济形势有积极意义辩证地看待顺差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一方面要看到顺差增长过快带来了外部失衡,增大了宏观调控难度,另一方面也要看到顺差缓解了宏观经济其他方面的压力。一是顺差增加事实上支持了很多出口导向行业的发展,提高了职工收入,从短期看也有利于国内消费的扩大;二是有利于缓解国内产能过剩,避免影响相关企业的正常运转,减少破产倒闭,有利于增加就业和社会稳定,还有利于控制金融风险。顺差增加虽然加大了宏观调控难度,但这种问题在国际国内都是常常碰到的。如果把宏观失衡仅仅归咎于外贸顺差,将宏观政策寄希望于汇率政策调整,是不切实际的,也难以达到预期调控目的。作为一个崛起的贸易大国,必须清醒的看到与世界贸易强国的差距。只有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平衡外贸收支,加快发展,才能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为此我国应该在对外经贸中强调和坚持以下的如何认识我国外贸高顺差的

篇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06)07-0017-02

近几年,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长足发展。2004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提前6年突破万亿美元大关,首次超过了11000亿美元。2005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了14221亿美元,同比增长23%。中国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中已位列第三,成为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已超过70%。但必须明确的是,虽然我国是贸易大国,但并不是贸易强国。我国的对外贸易中仍然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我国的外贸政策也亟待作出合理的调整。

一、我国外贸政策亟待调整的原因

1.贸易条件持续恶化。目前,我国许多出口商品在出口数量猛增的同时,价格却大幅下跌。例如,2005年1月,中国出口欧盟的女式衬衣和罩衫等数量较上年同期增长两倍以上,而出口价格却下跌了41%。出口商品量增价跌造成国内能源、资源浪费和经济利益外流,恶化了外贸条件。

2.外贸结构不合理,缺乏自主品牌,影响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当前,我国出口增长方式仍属于粗放的数量增长型,大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而我国已进入WTO过渡期,并且即将进入“后过渡期”,随着政府各种保护的取消,中国企业将公平地参与竞争。如果中国企业不尽快改变粗放的出口模式,不在产品的质量、技术含量及营销技术上下工夫,仅仅指望加入WTO后国际市场的扩大来寻求出路,是十分幼稚的。

同时,由于缺乏自主品牌,我国的出口规模虽然快速增长,但获益很少。目前,我国有700种产品的产量和出口居世界第一,但基本上我国没有世界水平的品牌。目前,我国自主品牌培育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一是企业自主研发投入不足。2005年中国企业500强研发投入只有1%,比世界500强低一个百分点。二是一些企业尚未建立“搞开发,树品牌”的意识。我国50个最著名的品牌中有一半在境外没有注册,很多商标在境外被抢注。三是政府扶持政策不配套,没有形成促进品牌树立与发展的体系。四是还没有形成有利于品牌发展的良好的社会氛围。尽管在大城市初步形成了品牌消费的观念,但是在广大农村还没有形成品牌意识,消费者还没有建立起对民族品牌的消费认知。

3.贸易摩擦不断,全球反倾销调查“扎堆”中国。据统计,近年来我国一直是WTO成员国反倾销调查的主要目标国。我国是连续11年来在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数量最多的国家。1995-2003年,中国遭受WTO其他成员国反倾销立案356起,占WTO成员反倾销总量的14.7%,遭受最终反倾销制裁254起,占WTO成员反倾销总量的16.8%。2006年,国外发起的案件,加上2005年还没有仲裁的案件,总共可能需要应对的是136起,涉案金额可能超过50亿美元。如此频繁、涉案商品种类繁多的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不仅给我国的出口带来巨大损失,而且严重影响了我国产品的国际声誉。在国际上,形成了“中国制造=低价=倾销”的不良产品形象。

二、我国贸易政策调整的方向

1.端正对外贸易尤其是对出口贸易的态度,主动调控过大的贸易顺差。1994-2005年,我国外贸已连续12年出现贸易顺差。2005年,我国外贸整体顺差额已突破1000亿美元。截至2006年2月,我国外汇储备达到8537亿美元,我国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最大外汇储备国。长期贸易顺差会招致一些贸易伙伴的不满,不利于我国参加双边或多边贸易谈判,而且会使贸易条件日趋恶化。日本在这方面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日本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贸易发展迅速,积累了大量的贸易顺差,招致欧美等国家的不满,并迫使日元大幅升值,这直接导致了日本经济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萎靡不振。在我国目前贸易顺差逐年加大的情况下,政府应采取宏观调控措施适当减少顺差额,例如在年末适当抑制出口,扩大进口。

实际上,发展对外贸易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国内经济发展,增进国民福利。出口企业有权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来确定出口多少或者是否出口。作为政府来说,不能把每年出口额增长多少、比上年增长多少个百分点作为政策目标,作为政绩考核的标准,如果是赔钱出口,就更不可取。作为我国出口产品主体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多数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不需要依赖政府的出口退税获得竞争优势,退税反而使企业过分依赖价格竞争,而忽视了产品技术升级、质量提高和品牌树立。对于少数只能依靠出口退税来维持盈利的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说明其竞争力很弱,应该考虑是否值得出口。

2.密切关注对外贸易依存度提高所带来的经济安全问题。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外贸增长速度达到GDP增长速度的3倍。由于外贸的高速增长,我国目前的外贸依存度已超过70%,其中出口依存度已达到36%。据统计,近年来,美国经济增长每下降1个百分点,对我国出口产生5个百分点的负面影响。这正说明作为一个发展中的贸易大国,中国经济受国际市场,特别是美日欧发达国家经济的影响已不容低估。20世纪90年代,美国曾利用东南亚国家对其市场的依赖性,对这些国家施压推行自由贸易和自由金融,取消对外国资本流动的管制,结果导致这些国家外债结构严重失衡,加上国际资金的涌入,最终酿成金融风暴,对此我们必须有所警惕。

要实现对外贸易与国内经济的良性互动,必须适当控制对外贸易增长速度,保持适度的外贸依存度。目前,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已大大超过美国、日本,适当控制外贸增长速度,使外贸增长速度稍高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为好,促使外贸由外延型增长向内涵型增长转变,提高外贸经济效益。同时为了减缓国际经济波动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影响,我们必须把发展经济的重点放在扩大内需上,适当调整需求结构中国内需求与国外需求的比重,使得内外均衡发展。

3.积极主动地应对针对我国的反倾销诉讼,同时对出口产品制定正确的定价策略。一方面,许多反倾销指控是基于贸易保护主义的少数利益集团的私利行为,我们应当据理力争,积极应诉,及时抗辩,消除其负面影响。反倾销作为一种依法进行的行政调查措施,积极应诉无疑是一种最有效的减少损失的方法。国外调查机构会利用申请方所提供的资料作出不利于我方的裁决。因此,要通过制定相应的法规,进一步具体落实有关反倾销应诉中“谁应诉,谁

受益”的原则,从根本上扭转企业不积极应诉的情况。同时,应使企业充分认识到应诉与不应诉,积极与不积极,其结果会大不相同,增强企业自觉应诉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针对我国的反倾销诉讼确实有我国企业低价竞争、争夺客户的因素。据中国驻外机构一致反映,中国商品在巴西、印度、南非等国并非没有市场,而是市场开拓刚见成效,中国方面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就接踵而至,引起当地生产企业的恐慌,要求其政府采取反倾销等保护措施。而一旦对方裁定反倾销成立,中国企业几乎完全丧失进口国相关产品的全部市场。同时,极大损害了“中国制造”的国际声誉。因此,我国应对出口产品实行正确的定价策略。而我国目前的定价方式则对于国际因素考虑不够,并且由于我国劳动力价格偏低,而我国的出口产品又以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和初级产品为主,因此极有可能出现产品价格低估的情况。我国企业在对出口产品定价时,应当综合考虑国内外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同时出口贸易中应当避免过分压低价格来换取市场份额,尤其要避免本国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

4.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实施品牌战略。在国际市场上,要真正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飞跃。2005年,我国政府主动对6大类148种纺织品征收出口关税就是这种调整的具体体现,这对于纺织品行业的影响是较大的。特别是一些小规模的纺织企业,由于其技术相对落后,规模较小,征税后利润空间已十分狭窄。可以预见,今后这种调整将随着国际贸易形势的变化以及国内产品结构的升级而更加频繁,所涉及的出口产品的领域也将更加广泛。

在实现出口产品结构升级的同时,我们还要下大力度培育一批自主品牌,采取市场化的方法,推出一批自主品牌建设的典型,支持品牌企业参加知名展会,在目标市场投放广告,设立营销机构和售后服务体系等方面的工作,增强企业树立品牌的信心。同时,要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严厉打击侵犯商标、抢注专利、剽窃核心技术等行为,切实保护品牌企业的利益。

篇4

2.从隐形保护转变为规范性显性保护

主要体现在贸易政策手段由原先的行政手段转变为现今以经济手段为主。改革前,政策手段虽然有,但作用不大,调控对外贸易活动主要是依靠行政手段——计划贸易。计划贸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由于很难估算,因此我们说它是一种隐形保护。改革以后,随着计划经济的作用逐渐减退,隐形的保护贸易难以为继,而又不可能取消贸易保护,因而只有加强关税及非关税壁垒等经济手段在进出口中的调控作用。同时在逐步与国际接轨过程中,政策手段日趋规范化。由于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对一国国内经济影响可以大体上进行估算,这样原先隐形的保护贸易做法便转变为规范性显性保护贸易做法。

3.政策调整从微观领域向宏观领域延伸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演变大体经过三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1987年),重点是改革微观经营机制,通过放权,实行外汇留成等激励外贸出口积极性;第二阶段(1988年~1993年),重点是改革外汇资源配置制度,实行汇率双轨制(是一种让利方式,同样属于微观领域的改革),取消出口补贴;第三阶段(1994年以来),重点是改革宏观政策环境里的汇率,取消汇率双轨制,实行以市场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贸易政策的调整先从微观领域里经营机制环节入手是有其合理性的。微观经营机制方面的放权让利可以使改革所涉及的经济集团得益,同时又不会损害其他经济集团的利益,因此它具有“帕累托改进”的性质。

4.政策目标由“调剂余缺”转变为“推动经济增长”

改革前,由于对外贸作用的片面认识,贸易政策追求“调剂余缺,互通有无”目标。改革后,中国对外开放十几年的经验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特别是亚洲“四小龙”的贸易实践表明,越是开放的地区,其经济发展得越快。随着中国对外贸作用认识的不断深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转向追求贸易政策“推动经济增长”目标。

5.以“扩大出口”为基本方针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第一次重大突破,即打破国家垄断对外贸易局面,赋予更多企业外贸经营权。尔后的每一次重大调整亦都是在原先政策中存在着不利于出口扩大因素的情况下进行的,因而“扩大出口”成为外贸政策调整的基本方针。

6.从最初无意识到最终有意识地实现贸易自由化

20世纪80年代,中国出台鼓励出口措施,其初衷只是为了鼓励企业多出口,并不是为最终实现贸易自由化,但它实际上是在无意识地为中国实现贸易自由化铺设道路。“奖出限入”政策使中国出口迅猛发展,这其中绝大多数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表明中国对外贸易活动向比较优势回归。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只有在自由贸易条件下,一国出口才能真实地反映出本国的比较优势。因而,“奖出限入”政策与自由贸易政策是殊途同归。90年代中期,中国向世界郑重承诺,到2020年中国实现贸易与投资的自由化。中国从最初无意识到最终有意识地实现贸易自由化,表明贸易政策调整具有渐进性。

在改革的速度方面,穆萨(Mussa,1986)曾做出过重要贡献。穆萨指出,若一国存在特定的市场扭曲,则最优的政策就是渐进式改革。改革之初,中国国内存在一种体制性扭曲。此外,中国还面临着劣势、市场劣势和企业规模劣势等。所有这些因素都决定了中国对外贸易政策调整只能是渐进式的,而不能直接采取一步到位式的自由贸易政策。

二、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演变的效果

1.提高了国内资源配置效率 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只有当一国进出口真实地反映出本国的资源禀赋状况时,本国资源方得到最佳配置。中国是一个劳动力丰富而资本、原料匮乏的国家,因此应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80年中期以前,在中国出口产品中,初级产品占全部出口50%以上,其中资源密集型的石油是中国出口主导产品。在出口的工业制成品中,低加工的纺织、织物、制成品及有关产品占有很大比重。说明中国仅仅是利用了自己的资源而已,并未发挥出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到2000年,在中国出口产品中,劳动密集型的纺织产品及出口加工贸易占有重要地位,分别为出口总额的23%和48.5%。我国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在中国总进口中,机械设备(占总进口的51%)、原料及燃料(占12%)是最大的两类进口。从此,中国进出口与本国资源禀赋状况趋于一致,国内资源配置效率得到提高。

2.减少了国内价格扭曲

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减少了国内产品价格扭曲,我国越来越多的产品价格与世界价格逐步接近。在计划经济,我国国内价格同国际价格是完全脱钩的,国内在生产、消费领域里都存在着扭曲。因而,国内价格与国际价格实现接轨是国内扭典不断消除的重要标志。

3.促进了国内经济体制改革

20世纪90年代,中国确立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增长”目标。国际经验表明,越是充分利用比较优势的国家,其经济增长就越快,而要充分发挥本国比较优势,就需建立一个完善的市场机制以及实现贸易自由化。为此,从90年代中期起,中国加快贸易自由化脚步,大幅度降低贸易壁垒,并不断完善市场机制。这些都对国内经济体制及企业经营管理产生了转换机制的压力,加快了经济体制改革步伐。

4.加速了国内产业升级

为了说明这一,下面我们使用了中国出口主导产品这一指标,因为一国的出口反映了本国的产业结构。1985年以前,中国出口主导产品是资源密集型的石油。1986年纺织服装取代石油成为第一大出口产品,中国进入一个以劳动密集型制成品为主导的时代。1995年中国出口产品结构再一次出现大的跨越,机电产品取代纺织服装成为第一大出口产品。近几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在总出口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从1991年的3.1%上升到2001年16.8%,中国出口产品具有明显的动态升级特征。当然,中国产业升级的加速首先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但无数实证证明,在中国,那些开放较早、保护程度较低的产业,贸易政策对其升级起到促进的作用要大(比如家电产业);而对于那些开放较晚、保护程度较高的产业,上述作用不大(比如汽车产业)。

5.推进了对外贸易发展

改革开放后,在鼓励出口政策的刺激下,中国对外贸易规模迅猛扩张。1978年中国进出口总值为206亿美元,2000年上升到4743.1.亿美元。22年间增长了23倍,年均增长率为14.8%,高于同期中国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与此同时,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也迅速上升。1978年中国出口贸易额占世界出口贸易总额的0.75%,排在第32位;2000年这两个数字分别上升到3.9%和第7位,被国际称为“中国出口增长奇迹”。

应当指出,上述对外贸易政策所产生的效果并非都是中国政府最初努力能够实现的,只是自由贸易本身所具有的改善资源配置效率等功能在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演进过程中自行发挥作用。

三、对外贸易政策效果的产生机制

贸易政策是通过以下效应产生上述效果的。

1.各种竞争效应

盛斌(1996)证明,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在广泛存在。学家(如Davarajan and Rodric,1991)利用CGE模型来模拟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的情况下,贸易自由化对国民福利的。他们发现,自由化的竞争效应主要表现在:降低垄断程度,获取规模经济的好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提高;贸易自由化并没有使原先受保护部门的产出减少,相反,贸易自由化竞争效应使垄断厂商面临一条更加平坦的需求曲线,迫使他们降低价格增加产量。竞争效应的存在使得自由化对国民福利的影响比完全竞争假定下的要大,也就是说,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贸易自由化不但会带来基于比较优势的资源配置效应,还会有各种竞争效应,后者的存在使得贸易自由化的福利影响大大增加。

2.价格效应

国际贸易认为,在自由贸易条件下,由于商品可以自由流动,导致各国产品价格趋于一致。在中国,那些进口保护程度愈低,进入自由竞争愈早的产业,其产品价格愈是接近世界价格。如现今中国家电在价格性能比上都与国际水平接近,有的甚至还超过国外产品。而进口保护程度愈高,开放愈晚的产业,其产品价格偏离世界价格愈多,如中国信息产业、农业、业等。同时只要各国产品价格趋于一致,各国的比较优势便得以凸现;一国通过国际贸易围绕着比较优势自己的产业,就可使资源配置得到优化。

3.政策引致效应

根据国际贸易理论,任何一种对外贸易政策措施都会导致一国国内扭曲,福利水平下降。贸易保护程度越高,国内扭曲就越大;并且同关税壁垒相比,非关税壁垒造成的扭曲要大得多,国民福利净损失也要大得多。我国原来实行的计划贸易体制,实质上是诉诸非关税壁垒实施超保护贸易主义的一种模式。它不仅造成国内生产、消费扭曲,同时也产生三种经济损失:一是国际分工利益的损失;二是形成垄断;三是降低经济效率。因而随着计划贸易范围缩小、贸易保护程度的降低和政策直接引致国内价格扭曲的减少,社会福利水平就会提高。

但贸易政策演变的“扩大出口”基本方针有其不妥之处:导致过度鼓励出口。为“扩大出口”,政府倾向于给以财政性支持,如外汇留成、出口退税、出口补贴等,它使企业能够通过“薄利”达到“多销”。有资料表明,中国单位商品的价格平均每年递减1%,导致了中国对外贸易增长长期以来是一种“数量型”的增长,这是以资源或生产要素的双倍消耗为代价的。

从以上的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正确定位贸易政策,改变出口支持方式,改进贸易政策目标,减少不必要行政干预,提高自由竞争程度,应是今后对外贸易政策调整的方向。

收稿日期:2002-03-15

【】

[1] 林毅夫、蔡fǎng@①、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2] 世界银行.对中国经济考察丛书——外贸改革[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3] 张幼文.外贸政策与经济发展[M].上海,立新出版社,1997.

篇5

重商主义学派产生于15世纪,全盛于16、17世纪,瓦解于17世纪下半叶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兴盛时期。重商主义的名称,最初是由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一书中提出的。重商主义政策主要是由一些巨商、大贾、政府官员在处理实际的贸易、工业、航运和行政工作中提出来的。根据主张的差异,重商主义可以分为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

早期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威廉斯坦福特和法国的安徒安德孟克利钦,他们认为货币即是财富,主张在对外贸易的每笔交易中都保持顺差,奉行绝对的“少买多卖”原则以增加货币的流进,因此被称为“货币差额论”。

晚期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托马斯孟和法国的柯尔培尔,他们意识到只有将货币不断地投入到流通中去,才能使货币财富不断增加,他们主张全国的对外贸易顺差,因为被称为“贸易差额论”。晚期重商主义的对外经济政策以贸易管制政策为主要手段,实现国内贵金属的存量增加。

重商主义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贸易发展迅速。出口贸易规模从1978年的97.5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12180亿美元,30年间增加了125倍,比同期世界贸易增长速度快三倍,被国际社会称为“出口增长奇迹”。我国的经常项目顺差也不断扩大,从1999年的211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2622亿美元,28年间增加了约13倍,经常顺差额占GDP的比例从2000年的1.7%上升到2007年的11.7%(数据来源:IMF,World Economic Outlook,2007)。

有着浓厚重商主义色彩的外贸政策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当前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双巨额顺差的情形下,重商主义对我国对外贸易也带来了负面影响,下文对此进行具体分析。

(一)恶化我国贸易条件

贸易条件是指一国的出口商品价格的比率,它可以解释为出口每单位商品所能购买进口商品的数量。有数据显示,我国贸易条件在不断恶化,从1995年到2005年,我国整体贸易条件指数下降19%,其中制成品贸易条件指数下降了25%,初级产品的贸易条件指数下降了24%。这主要是因为出口商品的结构不合理,贸易顺差的主力军仍是纺织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的加工贸易品几乎没有定价能力,国内出口厂商在出口政策推动下,为了获得比内销更大的利益,竞相出口甚至恶性竞争压低出口价格。与此同时,加工贸易的市场容量正在萎缩,其他发展中国家也在抢占市场份额,有的出口产品已经出现“增产不增收”的现象。

(二)扭曲国内经济资源的配置

对外贸易的实质是通过经济交往实现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最佳配置,使每个国家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都能得到充分有效的配置。目前,我国的对外贸易主要建立在廉价劳动力、廉价土地、廉价的环境成本上,由于国内的资源价格被人为压低,多数资源价格低于国际市场价格,因此出口产品的成本显得很低,导致出口产品的价格保持在全球较低水平,刺激了出口快速增长和贸易顺差急剧扩大。

(三)加大外汇储备的成本和风险

据统计,至2007年底,我国外汇储备额达1.53万亿美元(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居全球第一,巨额的外汇储备和外汇占款形成巨大的“机会成本”,同时面临着巨大的汇率风险。我国为缓解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导致的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买入外币投资本币,其后果是我国面临着很大的通货膨胀压力。2007年全年CPI上涨4.8%,12月CPI上涨6.5%。此外,我国购买了巨额的美国国债,这样大部分以国内实物资源换取的外汇,又流到美国等发达国家,经由美国政府以信贷形式发放给美国企业,帮助其进行海外投资,他们在某种意义上又成了外国投资者投资我国的资本,来到我国市场获得收益。在这样一个资本循环过程中,我国仅得到极低的美元债券利息。根据美国财政部网站的相关数据,计算出2002-2008年美国国债的平均利率,其中最高年份2005年的平均利率也只有3.5%,比相关专家预测的平均4.05%的利率更低。但是,西方发达国家得到的是以生产性直接投资方式获取的生产收益。根据世界银行2006年对我国120个城市的12400家企业进行的调查表明,外资企业在我国投资回报率高达22%,而我国外汇储备购买美国国债的收益率不到5%。近年来,美国面临着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系统安全及双赤字压力、巨额国债、过度消费等一系列经济问题,美国政府为缓解经济压力,长期刻意执行“弱势美元”的政策,引发美元持续性贬值,我国的外汇储备财富随之蒸发。

(四)加剧贸易摩擦

持续大规模的贸易顺差加剧了我国与美国、欧盟甚至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截至2007年底,我国已持续13年成为世界上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20世纪90年代,对华反倾销案件数每年高达平均30.7起。

(五)损害消费者福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奉行“以出口创汇为目标”的重商主义贸易政策,政府给予外资企业和出口企业诸多优惠条件,导致很多企业以廉价劳动力和资源换取出口优势,这无疑会损害国内的劳动者利益和环境,恶化国内收入分配格局,损害了国内消费者福利,削弱了国内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我国对外贸易政策调整措施

对外贸易必须同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继续推行重商主义贸易政策对我国外贸的发展弊大于利,我国必须调整贸易政策,追求国际收支平衡或者保持适度的贸易逆差。

(一)开拓国内市场

按照经典的经济理论,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需求的“三驾马车”。长期以来,我国储蓄过度,造成有效需求相对不足,政府投资和国外需求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开拓国内市场,挖掘居民的潜在消费能力对于调节贸易顺差具有重大作用。因此,要扩大内需就需要政府的积极干预,以建立完善的社保体系和证券市场,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

(二)优化出口产品和出口市场结构

目前,我国的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纺织品等劳动密集型或劳动技术密集型产业,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出口商品,产品附加值低,结构单一。因此,我国迫切需要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减少大量消耗资源型产品和消耗能源型产品的出口比重,加强对高新技术出口产品的支持。我国的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的作用更是举足轻重,这种情况使我国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人,难以分散风险。2007年3月,美国次贷危机愈演愈烈,我国对美出口金额开始大幅下降。2008年1-6月,我国对美出口金额比2007年同期增长8.88%,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也低于2007年同期对美增长速度,因而形成了对这些国家的过分依赖,增加了双边的贸易摩擦。今后应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的战略,尤其应当加强同东盟国家的合作。

(三)重视进口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后发优势的主要表现之一就是通过技术引进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我国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大规模机械设备等的进口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重视进口,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提高消费者福利,并且在全国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推进国内产业结构调整,才能使我国从贸易大国变成真正的贸易强国。

综上所述,我国在今后几年之内的出口增长速度仍将继续高于世界贸易平均增长速度和大多数国家的出口增长水平,与一些国家的多边贸易失衡状况很难得到完全解决,甚至会有所恶化。因此,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实施顺应经济形势的外贸政策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篇6

1 竞争优势理论的产生及其主要内容

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著名经济学教授迈克尔·波特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概括总结了一国如何才能在国际竞争中获得优势,它的研究成果受到西方经济学界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波特提出的竞争优势理论是对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和资源禀赋理论的超越。他第一次明确阐述了国家竞争优势的内涵。波特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1 生产要素状况

包括基本要素和推进要素。基本要素是指一国先天拥有的生产要素,如自然资源、劳动力、地理位置等;推进要素是指通过投资与发展而创造的因素,如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设计人员、科研机构等。波特认为,一国的竞争优势只靠基本要素难以维持长久,只有那些拥有推进要素的国家才能保持它的国际竞争优势,因此,推进要素对一国的国际竞争力最为重要。

1.2 需求状况

本国市场对有关行业的需求状况是影响一国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例如,本国市场对有关行业的某类产品的需求广阔,则该行业就可以形成一定的经济规模,有利于建立该国的国际竞争优势;本国消费者的需求复杂,则会对厂商产生一种压力才会使企业在品质、性能、服务方面尽量努力改进,从而有利于促进成熟产业群的形成,而这些产业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过程中才有可能形成国家竞争力。

1.3 相关与辅助行业

一国产业结构的上下游工业、辅助行业应该要了解彼此的活动与需要,协调配合。上游工业的产品有效率,下游工业才会有效率;上游工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有助于下游工业建立国际竞争地位。所以,一国产品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也要关注该国是否具有高效率的相关与辅助行业。

1.4 企业的策略、结构与竞争

不同企业的定位目标不同,相应的企业、生产与管理方式也会不同。各国采用的管理方式必须与本身的社会经济环境相适应。美国公司实行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日本的“终身雇佣制”等都符合各自的国情,这是他们能获得国际竞争成功的原因之一。国内市场竞争程度高的国家,厂商所受压力大,技术改进与创新活动要求迫切,结果有利于该国国际竞争优势的建立。

此外,波特认为还有两个附加因素,即机遇和政府。例如某种科技的突破、技术的创新、石油危机、战争、汇率的变动等都是机遇。一国政府采取的相应的宏观政策,例如维护公平竞争的法律法规、金融政策、投资政策、税收政策等等,都将成为影响该国的国际竞争优势的基本因素。

2 竞争优势理论与传统贸易理论之比较

长期以来,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是比较利益理论,即古典学派李嘉图在19世纪提出的比较成本理论,赫克歇尔在1919年、俄林在1933年提出的资源禀赋学说。比较成本理论认为不同国家在不同产品的生产上存在劳动生产率或成本的差异,各国分工生产各自具有相对优势比较优势的产品,国际贸易得以进行。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认为,要素禀赋的不同以及不同商品生产在要素使用密集度上的差别产生了各区域间不同的比较优势,从而较好地解释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格局,即发达国家进口劳动密集型和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发展中国家进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但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传统理论受到了贸易现实的挑战: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贸易中,以劳动密集型和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国家总是处于不利地位,并且强化了其低水平的产业结构,同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进—步扩大,对发达国家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而其竞争力却越来越弱。

更进一步分析发现,比较优势是对本国的产品进行比较而言的,不意味着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在国际竞争中就具有竞争优势。在国际竞争中,具有竞争优势的是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垄断优势的资源和产品。简单地说,就是有比较优势不一定有竞争优势,除了一些原料生产国,特别是石油输出国外,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所拥有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在国际竞争中已不具有垄断优势,以本国拥有的资源的相对优势来确定自己的国际贸易结构,虽然能获得贸易利益,但不能缩短自己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实践证明,竞争优势理论相对于比较优势理论而言,在多方面有重大突破,比比较优势理论更符合当今国际贸易的实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超越了传统理论对国家优势地位形成的片面认识,首次明确阐明了国家竞争优势的确切内涵,为从事国际经济,区域经济研究的学者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2)对于企业经营战略的选择具有深刻的启示,促使企业积极主动地迎接挑战,在国际竞争中起至领导作用,并可促进环境预警、营销渠道、技术开发,顾客分析等系统的完善。

(3)有助于增强政府在提高国家竞争优势中所能发挥的作用,有比较强的政策借鉴意义,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自然资源缺乏的日本,却能充分发挥竞争优势,迅速崛起,这对于发展中国家选择发展战略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4)具有动态化综合性的特征,突出表现在其对国家竞争优势发展四阶段的划分上,展示了不同于以往贸易学说静态分析的动态特色,并且综合考虑了国家、产业、企业的关系,这无疑是国际贸易领域的一个重大拓展。

由此可见,竞争优势理论更能适应当今飞速发展的世界经济,而国际环境的新变化,也使得我国需要竞争优势理论的指导。

3 我国的对外贸易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本是以劳动生产率和资源禀赋差异形成的比较优势来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具体而言,就是进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但是从动态的角度看,各国的比较优势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基于比较优势的贸易结构是不能长期遵循的,单纯以我国资源和成本优势来确定对外贸易的结构,最终势必会陷入“比较优势的陷井”中去。而目前我国的外贸发展已经暴露出诸多隐忧,主要表现在:

篇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7)05―0094-03

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中国产品出口额的不断攀升,目前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均处于顺差状态,虽然中国从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但由于顺差过大会引起国际收支失衡和贸易磨擦,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为此,应对中国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采取相关对策,以促进中国对外贸易的协调平衡发展。

一、目前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的主要问题

1.低价竞销。长期的低价竞销行为将导致中国的贸易条件恶化,损害中国企业的应得利益。(1)低价竞销与政府政策有着必然的联系。中国现行的外贸政策强调出口创汇额,在评价地方政府的业绩时,也把对外贸易额的大小作为其中的一个评价标准,致使很多地方政府官员在任期内千方百计地促进出口,更多地关注出口创汇额,而对于本地区企业出口产品是否符合国家环境卫生标准,对本地区的长期经济发展是否有利则关心较少。同时,出口退税政策在一定时期内提升了中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优化了产业结构,但长期实行出口退税政策也增加了国家的财政负担。截至2003年底,中央财政拖欠的应退未退税款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另外,鼓励出口的政策也促成了“出口价格下降,进口价格上升”的趋势,使中国的对外贸易环境恶化。(2)由于大多数中小企业缺乏长远目光,只注重眼前利益,在争取国外订单时,出现了竞相压价恶性竞争的局面,使得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价格持续下降,恶化了贸易环境,使中国外贸出现了“贫困化增长”。从长期看,低价竞销会导致出口倾销的发生,引起其他国家对中国产品采取反倾销措施,给国内经济的发展带来危害。从国内企业的角度看,长期的低价竞销会严重削弱企业的应得利益,使企业无力进行新产品的开发和知识产权保护,不利于企业的产品升级,使企业长期处于贸易链的低端位置。

2.出口成本增加。国际上基础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上升态势,无形中压缩了中国企业的利润空间。近年来,石油价格屡创新高;铜价也上涨迅猛,2006年5月11日伦敦金属交易所创下3个月期铜价格8790美元,吨的高位,后虽维持在7600多美元/吨的价位,但仍比前一年价格高60%,国内铜价从当年年初的4万Yr_,/吨左右,迅速上涨至最高达8.3万元,吨,后来虽然有所回落,但仍在6.5万元/吨左右。2006年6月底,主要钢材品种平均价格为4217元/吨,比年初上涨13.51%。另外,国际铁矿石价格再次上涨19%,每吨钢材成本同比增加约100元人民币。基本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增加了生产成本,挤占了企业利润空间,对于钢材、铜等为原料的空调、冰箱、机具、汽车配件等机电产品的出口带来了巨大压力。

3.贸易摩擦。目前中国的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外汇储备规模过高不仅导致了国内宏观经济失衡,同时贸易伙伴的长期逆差地位使也得各国纷纷拿起贸易保护的武器,以各种理由对中国产品进行限制,导致中国遭遇到的贸易保护案件逐年增加。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被反倾销最多的国家,每年约有400亿美元-500亿美元的出口商品受到影响。从西班牙火烧中国鞋到俄罗斯拉鞋事件,再到欧洲排斥中国家电、纺织品,此类事件连续不断。1979年以来共有37个国家和地区发起676起针对或涉及中国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特保措施等调查案件。2006年前11个月中国产品遭遇了83起贸易摩擦案件,比2005年增加了20%,其中60起为反倾销调查,而仅美国就对中国产品发起了13起337次调查,中国已经成为贸易摩擦的重灾区。

4.TBT突出。技术性贸易壁垒(TBT)是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遇到的又一突出问题。由于中国在科技发展方面起步比较晚,在一些先进技术上还未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同时中国的某些技术标准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在目前世界经济发展迟缓的情况下,许多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市场,纷纷拿起TBT的武器,限制中国产品的输入。欧盟“双绿色”指令(主要针对电子电器产品)的全面实施,已经对中国部分出口产品产生重要影响,WEEE指令导致相关产品出口成本增加2%~3%,RoHS指令将使相关产品出口成本增加5%左右。日本的农产品肯定列表制度在2006年5月29日实施后,产品检测费用增加,检测程序更加繁琐,通关速度减慢(茶叶、水产品等出口较实施前通关时间延长8天-10天),此举将会对中国对日农产品出口产生不利影响。2007年欧盟将实施REACH法规(欧盟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法规),将使中国对欧盟石油化工产品的出口成本提高5%以上,并将影响到下游的纺织、轻工、家电等产品出口。

二、政策建议

1.实行有管理的贸易自由化,规范出口市场秩序。根据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理,国家之间应该实行自由贸易,各国应集中精力生产并出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中国属于劳动力丰裕的国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是中国一直以来外贸出口的优势。但在完全的贸易自由化的趋势下,只会使中国长期处于贸易产业链的低端地位。所以中国应对对外贸易进行适当保护,实行有管理的贸易自由化政策。一是要规范出口秩序,加大行业商会的管理力度,在经过市场调查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统一的出口价格,既可以保证出口商的利润,又可以改善中国企业在国际上的形象。二是要将市场的调节作用与宏观调控更好地结合起来。通过制定和执行较严格的技术、能耗、质量、环保、规模和安全标准,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在市场竞争中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三是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利用市场的力量推动竞争,实现优胜劣汰,因势利导,解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四是要通过政府投资和税收等手段,有效引导和调整贸易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行有管理的贸易自由化,不是单纯的贸易保护,不易引起很多的贸易争端,同时,也可以避免一些国家为减少贸易逆差而采取报复措施。

2.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出口商品结构。随着绿色产业和绿色产品的兴起和发展,中国应确立绿色产业发展战略,要加大绿色产品出口,大力开发环保成本低、质量优良、符合国际环境标准的绿色产品,使绿色产业随着环保技术、人们消费水平和消费层次的不断提高而蓬勃发展,同时限制和禁止以对自然资源“掠夺性”开发为代价的初级产品贸易。当前,应将环保产业作为支柱产业,优先发展,努力扩

大环保设备的出口。

篇8

    一、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目标演变及其评价

    1.“互通有无,调剂余缺”目标——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前,中国寻求的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经济建设方针,因而“互通有无,调剂余缺”自然成为这一方针下的对外贸易政策目标。在这一方针下,对外贸易被看作是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的补充手段,是生产的简单延伸,因而处于一种辅助的,从属的地位。1953—1978年,中国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由1.23%下降到0.75%,在世界上所占位次由17位后移到第32位,从中便可窥见一斑。

    “互通有无,调剂余缺”的目标从根本上摈弃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比较利益原则。虽然这一时期国家通过垄断贸易及计划贸易,达到“互通有无,调剂余缺”政策目标,但成本巨大。追求这一政策目标产生以下三种主要经济损失:第一,国际贸易利益的损失。  “互通有无,调剂余缺”使中国既不能充分利用国际贸易及国际分工充分发挥本国劳动力生产力丰富这一比较优势,又不能借助于国际贸易弥补自身资本稀缺的比较劣势,从而未能实现国际贸易静态利益;第二,形成垄断造成的损失。为实现“互通有无,调剂余缺”目标,国家需要控制对外贸易活动,进而形成对贸易垄断。这使国内产业和企业处于不受外来竞争的地位。持续的保护使企业失去了技术创新和改善经营管理的动力,从而未能实现国际贸易动态利益。日本在1953年—1971年的国民收入增长中有 55.16%是技术进步贡献,而中国在1953年—1977年的 24年中,经济增长中的技术贡献率只有13.27%;第三,规模经济损失。计划贸易限制了国内企业通过对外贸易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规模经济利益的可能性。这三种经济损失增大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成本。50年代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与日本相差无几,而80年代只有日本的1/4。这虽然可以归咎于,但与对外贸易目标定位不当,抑制对外贸易正常发展不无关系。诚然,这一目标是当时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使然,也是无奈之举。但它说明了对外贸易在一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目标——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改革开放后,中国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当时中国理论界对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是借助外部资源发展得快些,还是封闭起来发展得快些,是充分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更有利于经济的发展,还是逆比较优势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展开过热烈而又充分的讨论。中国计划经济多年实践证明,开放比封闭好,顺应比较优势比逆比较优势好,利用本国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比消极地将对外贸易看作是“调剂余缺”更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因而中国经济建设方针由“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转变为“利用两个市场(国内市场,国外市场),两种资源(国内资源,国外资源)发展经济”。对外贸易目标亦相应调整为“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目标”。80年代中期“两头在外,大进大出”,  “以进养出”,  “三来一补”等一系列提法,就是政府充分利用中国劳动力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思想的具体体现。

    “积极参与国际分工”贸易目标较之先前的“互通有无,调剂余缺”目标有了很大的改善,因为它顺应了比较优势原则。在追求这一目标过程中,我国通过国际分工充分发挥了本国劳动力比较优势,大大推动了对外贸易发展。我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迅速提高,由1978年的32位上升为1

990年的15位。中国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不断上升,  由1978年 0.75上升到1990年1.8%。同时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由1978年的12%左右上升到90年的40%左右,对外贸易在本国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增强。但“积极参与国际分工”贸易政策目标定位仍有不妥之处,在于它重视的只是国际贸易资源配置的静态利益,而忽视了对外贸易能够通过引入适当国际竞争,促进国内产业升级等的动态利益。整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我国执行着严厉的限制进口和国家管制有限对外开放的贸易政策,1991年中国关税总水平达 44.05%,高于一般发展中国家的42%平均关税水平。“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目标下的垄断损失及规模经济损失依然十分巨大。国内技术进步、产业升级缓慢。日本进入80年代国民收入增长中技术进步贡献率高达80%,而我国只有25%-28%。这也是九十年代初我国提出“以市场换技术”的发展战略的缘由之一。

    3.“推动经济增长目标”—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中国理论界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将90年代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目标调整为“推动经济增长”。然而认识到这一点是一个问题,如何实现目标却是另一个问题。在如何实现对外贸易推动经济增长目标的问题上,我国认识似乎进入一个误区,认为对外贸易推动经济增长是单纯通过扩大出口实现的。为此,进入90年代,中国加大鼓励出口政策力度,如提高出口退税率,提高外汇留成,人民币大幅度贬值等。这些政策确实见效很快,在这些政策的刺激下,中国出口规模迅速扩张。

    然而以后出现的情况是政策制定者事先没有想到的也是不愿看到的,那便是出口量增加了,外汇收入相比之下却减少了。有资料表明,直至90年代底,中国单位商品的价格平均每年递减1%。这是因为政府为达到迅速扩大出口的目的,其鼓励措施都是直接针对产品的价格而进行的财政性支持,它使企业能够在不侵蚀自身利益的前提下,通过不断降低价格达到扩大出口的目的,许多出口产品创汇能力连年下降。现今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出口企业利润微薄,惨境经营,更有甚者有的企业出口只是赚取出口退税。

    客观地说,中国对外贸易目标从改革前摈弃国际贸易利益演变为80年代追求贸易资源配置的静态利益再演变为90年代追求贸易推动经济增长的动态利益,表明其演变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但“推动经济增长”定位仍有不妥之处。诚然,对外贸易推动经济增长是通过其终极形式——出口来实现的。但出口增长应是通过产品的高价格实现的,产品的高价格是通过产品的竞争力实现的,产品竞争力可以通过对外贸易促进技术创新实现。  “推动经济增长”贸易政策目标过于宽泛,在如何通过贸易提升企业竞争力方面缺乏指导性。而忽视贸易促进技术创新的效应,使我国贸易条件不断恶化,我国对外贸易的静态利益不断被蚕食,加大了我国从事对外贸易的成本。有关当局认为我国已进入高成本的外贸时代。

    4.对外贸易政策目标的缺失——20世纪九十年代底至今

    早在中国加入wto之前,中国经济学界曾对中国未来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模式进行过激烈的辩论,辩论焦点主要集中在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对外贸易是采取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好一些,还是竞争优势发展战略好一些。经济学家们见仁见智。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应培育国家竞争优势,而一些经济学家则认为中国尚属于发展中国家,其国情不适应竞争优势发展战略,中国仍应沿着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发展。虽经过几年的大讨论,学者们始终未能就这一关键问题达成共识,最终这一大讨论还是归于沉寂。因而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目标处于一种缺失的状态。

    从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目标演变历程可以看出,贸易政策目标始终存在定位不当的问题,它使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一开始就偏离了正确方向——贸易促进技术创新。而现今的目标缺失更使贸易发展无的放矢。其结果是我国贸易条件不断恶化,国民福利流失,技术水平落后。2005年我国国民收入增长中技术贡献率仅为33%,而日本在80年代就达到80%的水平。目前我国企业竞争力普遍低下,参与国际贸易水平低,外资企业占据我国对外贸易大半壁江山,这与贸易忽视技术创新效应有着密切的关系。贸易-[飞诺网feno.cn]

    二、九十年代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目标调整评价

    1.九十年代美国对外贸易目标政策调整

    8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在日益强盛的日本经济冲击下岌岌可危。90年代初克林顿执

政后,及时调整了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目标,提出了对外经贸政策的四项基本目标:即打开外国市场;坚持公平竞争;实行激进的贸易促进战略(即战略性贸易政策);将贸易政策与全球经济战略相结合。为了达到这些目标,克林顿政府推出了有史以来美国第一个系统的贸易综合改革措施,又称“国家出口战略”,确定半导体、电脑、通讯、环境保护、咨询软件工业及服务业等高科技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为6大重点出口产业,目的是强化美国企业的对外竞争能力,通过扩大出口带动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并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美国的外贸政策是要保证投资源源不断地流向新兴科技领域,创造21世纪的高工资就业机会,从而使美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位居世界首位,在一些关键技术的出口方面有着绝对的优势。美国政府通过实施”国家出口战略”,增强了美国企业在激烈竞争中的竞争实力,带动了美国出口的迅速发展,重新确立了美国经济霸主地位。

    2.美国对外贸易目标调整评价

    从调整后的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目标可以看出:首先,其对外贸易政策目标具有系统性、全面性、长远性、战略性。美国是将对外贸易发展纳入其全球经济战略的宏图之中,为其全球经济战略服务,而不是让贸易游离于其外,追求贸易单独发展;其次,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目标具有准确性,具体性。准确性体现在目标是必须打开国外市场。贸易强国是近代历史以来铁的定律。从几个世纪前的西班牙、葡萄牙,英国到上一世纪日本的崛起都是这一原则的应用。因而要保持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的地位,必须打开国外市场。具体性体现在确定半导体,电脑,通讯,环境保护等高科技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为6大重点出口产品,而不是对所有出口盲目鼓励;最后,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目标到位,有的放矢。到位不仅体现在国家通过实行战略性贸易政策,保证投资资源不断流向新兴科技领域,使新兴科技领域具有竞争力。也体现在美国政府施展外交手段,促进公平竞争的努力上。因为政府很清楚若没有公平竞争,美国在高科技产品上的优势会被大大削弱;有的放矢体现在要使美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位居世界首位,在一些关键技术的出口方面有着绝对的优势,从而强化美国企业对外竞争能力,带动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并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如果用一句话高度概括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目标:那便通过提高新兴科技领域里的产品竞争力打开国外市场。

    美国鼓励企业的出口政策主要有:

    (1)政府开展积极的经济外交,为企业排除各种贸易和非贸易壁垒。美国政府官员忙碌的身影常年穿梭于各国之间,或劝诱,或威胁,其目的是为美国企业产品的畅通无阻地进入他国铺平道路。

    (2)金融上大力扶持。美国通过美国进出口银行、农业部、海外私人投资公司、加尼福尼亚亚洲出口贷款办公室直接为企业出口商提供出口贸易信用担保、出口流动资金担保和出口信用担保。2000年有2, 176家企业从进出口银行中获出口贷款23亿美元,比 1999年增长土3%;2000年美国又推出“企业快速贷款”,申请到批准时间仅36小时。

    (3)技术上支持。美国联邦贸易部、美国进出口银行一起建立了19个美国出口推动中心;美国国内有30个国际贸易中心、企业发展中心专门从事企业出口准备工作;进出口银行,国际贸易贷款计划处联合开办出口风险分析热线网站,免费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和国际市场信息。

    可见美国鼓励企业的出口政策也与我国有很大不同。一是多渠道地帮助企业出口,二是主要通过金融和技术方面的帮助,不似我国一味诉诸财政性补贴。调整后的美国贸易政策目标的结果是显着的:美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提高了,不仅促使九十年代美国出口快速增长,而且使美国相关产业的出口价格指数稳步提高。据统计,如以1990年为基数,美国商品的出口价格指数1992年为101%,1993年和1994年分别为101.4%和103.6%,1995年和1996年进一步提高为 108.8%和109.4%。尽管1997年和1998年略有下降,分别为107.7%和104.4%,但1998年与1990年相比,出口单位价格仍提高了4.4个百分点。横向比较,美国同期出口价格指数也明显高于加拿大、英国、德国和法国。这表明,这些贸易促进措施既使美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也增加了美国的国民福利。这和我国出口价格指数不断下降,国民福利流失形成鲜明对比。

    三、完善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目标几点建议

    美国情况与中国有很大的不同。美国是市场经济成熟的发达国家,我国是正在转型

的发展中国家。美国国内一些条件我国并不具备,比如国家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因而不能完全照搬美国经验。但它还是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借鉴意义。借鉴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目标的调整经验,我国今后对外贸易政策目标应准确,具体,具有针对性。

    1.树立“谋求国家竞争优势”对外贸易政策目标

    关于我国对外贸易是采取比较优势发展战略还是竞争优势发展战略问题,笔者认为在当今追求创新的世界里,具有创新产品才具有竞争优势,而创新产品并非局限于高科技产品。2002美国商业周刊评选出来全球十大创新产品,传统产品,如橄榄公司的to tal牙膏,吉列公司的马赫3型刮胡刀同仁天堂电子游戏被评为全球十大创新产品。可见传统产品进行创新后,同样具有竞争优势。此外,笔者认为竞争优势发展战略和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并非是相互对立,非此即彼的,二者可以并行不悖,相辅相成。出口产品成千上万种,有些产品可以遵循比较优势发展战略,有些则可遵循竞争优势发展战略。例如,有些产品短时期内都难以改变其劳动技能密集型产品的特点,如珍贵的药采,稀缺的水产品,精美的艺术晶等,这些产品获利都很丰富,但它们占中国出口额的份额很低,中国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这便是遵循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的情况。但我们也不应固守比较优势,而应用高科技对其进行不断创新。私营企业青岛金王集团推出的一系列以高分子聚合物为原料的蜡烛,克服了蜡烛燃烧时冒烟的弊端。由于采用了新技术对蜡烛进行了创新,产品大受国外消费者欢迎,三根蜡烛的出口平均利润等于一台冰箱。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正是通过这林林总总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的综合构筑的。

    2.将出口同提升企业竞争力联系起来

    在出口方面应建立一个有利于创新的环境。首先政府应建立高新产品和创新产品的鉴定及认定机构,对高新产品或具有创新产品给予认可。据一些高科技企业反映,他们的一些产品问世后,由于国内缺乏权威性的机构给与认可,他们的产品难以得到社会的承认及推广,因而难以扩大生产规模降低产品成本;其次,对高新产品或创新产品的出口采取倾向性鼓励措施,这一点上我们可以效仿美国做法;再次,政府建立一套使企业受制于要求创新或提高质量的制度。政府可以通过制定行业技术标准,使达不到标准的企业逐步退出市场,减少无效供给。

    3.注重进口创新效应

篇9

投资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另一个主要力量,过去10年中,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高达到过63%,那是在2003年,最近几年来,资本形成的贡献率都处于40%左右。政府出台的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将会提高投资率,投资对增长的贡献率应有所增加,但是考虑到除了政府投资外,企业投资就规模和效益来说更为重要,这是依靠行政命令无法完成的。最新数据显示,很多不在经济振兴规划中的产业,以及主要依靠私营企业投资的产业,投资增长率并不理想,比如1―2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仅增长了1%,地方投资也低于中央投资,外商投资增长缓慢。由此可以预见,2009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即使有提高,也不会超过50%,

那么,在8%的经济增长率中,剔除消费和投资的贡献后,要求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的贡献至少要达到10%,拉动经济增长率至少0.8个百分点。我们按当年价格估算,在经济增长率保证超过8%的要求下,外贸要对经济增长有10%的贡献率。需要贸易顺差增长率超过10%,2008年中国的贸易顺差接近3000亿美元,也就是说2009年的贸易顺差增长必须超过300亿美元。如果放在过去几年,这是一个很轻松就能完成的目标,但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2009年要完成这个任务非常困难。

二、出口形势严峻

近期的海关统计显示,出口连续几个月来一直在下降,而且下降幅度持续扩大,2009年1月的贸易顺差同比增长了102%,是因为进口下降更快造成的,而2月份顺差急剧缩减至48.5亿美元,同比下降了43.3%。顺差骤降,给争取8%的经济增长目标蒙上阴影。如果未来几个月连续出现贸易逆差,那么2009年外贸对经济增长10%的贡献率就很可能完不成,甚至于可能会产生负的贡献率。从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来看,中国连续出现月度贸易逆差的可能性是很大的。美国商务部3月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个人消费支出连续6个月下降后,在2009年1月出现了0.6%的微弱增长,而制造业连续13个月收缩,建筑项目开支大幅下滑。欧洲的情况更显悲观,欧盟委员会的经济敏感指数在1月份创出了1985年以来的历史新低,表明目前的欧洲经济处于一个冰点。日本经济也在大幅下滑,最新统计显示其2008年四季度以来经历了年均两位数的衰退。欧盟、美国和日本是中国最主要的产品出口市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下滑和消费不振,必然会对中国产品出口造成负面影响。

金融危机中,各国政府的贸易保护措施也相继推出,而且很多保护措施都直接针对中国产品。从商务部新闻发言人的谈话中可以观察到,自2008年12月以来,计有美国、欧盟、加拿大、印度、南非、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出口产品发起了超过10起贸易救济措施或者法案,而以其他方式抵制中国出口的政策也屡屡出台。在

这样的环境下,中国出口保持增长的前景更加难测。

三、出口导向政策效果不明显

在出口出现困难的形势下,为了保增长,中国的贸易政策做出了怎样的调整呢?观察最近商务部的政策,发现商务部对全球贸易的基本态度是提倡自由贸易、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所采取的措施还是出口导向型的,力图通过政策的调整促进中国产品的出口。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近期多次通过发表文章和答记者问,来表明中国的立场,他在“两会”答记者问中说:“解决全球外贸形势下降的问题,还需要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首先我们要做好自己的工作,让我们自己的外贸政策能够支持自由贸易,符合多哈回合谈判的要求,但全球社会共同的关注非常重要,我们要共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2月下旬,商务部组织了赴欧洲采购团,此次采购估计达到150亿美元。

2008年年底国家出台的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的意见,也是主要集中在如何推动出口,从财税政策、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金融服务、贸易便利化和营造良好国际环境等方面保持外贸稳定增长。但是,这些政策的效果并不明显。

四、适度的临时性保护措施是可行的选择

从促进出口方面来带动增长,虽然还具有一定空间,但是要完成“保八”的任务,难度非常大,而如能适度地对进口采取临时性保护措施,也许是解决之道。

从上世纪80年代中以来,中国从出口导向战略中获利颇丰。多年来,全球化浪潮确实与中国的发展战略配合默契,出口导向战略也进展顺利,如果没有这20年来出口的高速发展,很难想象中国能创造出今天的经济奇迹。但是现在情况变化了,国际市场需求在下滑,贸易保护主义在抬头,如果还用老办法来解决问题,用老观点来看待世界,难免会出现偏差。

在国际贸易理论中,进口保护并不是一无是处。而在现实中,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在经济起飞的初期都曾采取过保护国内产业的贸易政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据世贸组织的一份报告称,自2008年秋季以来,由于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低迷,共计22个国家及地区采取了提高关税、支持国内产业发展政策等对贸易产生影响的措施。

在国际金融危机蔓延的时期,如果对国内投资和产业采取适度的保护,可以使政府推出的经济刺激计划产生更好的效果。例如政府计划内的项目,应该给予采购中国制造产品一定的优惠政策,或者调整进口政策,鼓励能源、资源类等我国稀缺产品的进口,适当抑制机电产品进口等。这样做有多方面的好处。

1、可以平衡贸易收支。前面已经分析过,2009年我国的出口负增长的可能性较高,如果进口不做一些限制,那么出现贸易顺差较大幅度的下降,将对经济增长产生下拉的作用。而采取比较温和的进口保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出口的下滑,保持贸易顺差的平稳增长,这对保证8%的经济增长很关键。

2、在金融危机中,采取进口保护可以形成一个缓冲带,保护中国的一些产业少受冲击。近期数据显示,中国机电制造产业受到的冲击较严重。如果金融危机把我国经过20年努力积累起来的机电产业竞争优势冲垮,那对今后完成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很不利的。所以可以考虑对机电产业采取一定的贸易救济,扶持他们度过危机。

篇10

第一阶段(OA),产品只在发明国生产和消费。第二阶段(AB),该产品的生产在发明国得到了改进,为适应国内外迅速增长的需求,产量大幅上升,由于国外不能生产该产品,故发明国在国际市场上处于垄断地位。第三阶段(BC)该产品已经标准化,模仿国已开始生产供国内消费的这一产品。第四阶段(CD),模仿国开始出口该产品,在第三国市场上低价销售;最后,在第五阶段,模仿国在发明国市场上低价销售,发明国的产量大幅下降或完全停止。

现以汽车行业为例,说明产品生命周期的循环过程。1910年,当福特T型车刚刚问世时,美国汽车产量已经达到18.7万辆,那时英、德、法三国的汽车产量分别仅2.5万辆、3.8万辆、0.9万辆。十年后,美国汽车产量超过了200万辆,而英德法三国汽车产量加起来也不到20万辆。因而,尽管美国并非汽车的最初发明国,但确是这个行业最初的国际市场垄断者。这得益于它在这个行业中源源不断的创新成果:从大批量生产开创汽车产业化,到引领钢制轿式车身潮流,再到以高压缩比发动机为核心的技术创新群,每一次的革新都使其重回发明国地位,享受超额利润。上世纪70年代末,美国汽车产业进入成熟阶段,其具体表现为:投资者涌入这一产业的步伐趋于停止,汽车产业扩张的规模日趋稳定,其对整个工业的贡献己达到极限。产业内部企业间的竞争主要集中在品种、质量、性能和价格上,主要产品的产量增长幅度变得平缓而稳定,增长率急剧上升的趋势基本停止。此后,一些企业选择对外直接投资,部分标准化的技术开始向东道国扩散,使得发展中国家汽车企业有机会对这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模仿、创新,进而在低端市场形成自主品牌,如中国的奇瑞,吉利等。2007年2月,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汽车商品累计出口总值281. 44亿美元,与2005年相比增长42. 76 %;整车出口(含底盘)34. 24万辆,同比增长98. 13 % ;出口创汇31.35亿美元,同比增长96. 62 %。目前我国汽车出口数量和出口创汇都超过进口数量和用汇。

二、“模仿国”的地位对中国贸易的不利影响

如果将一国一定时期内生产和消费的许多产品,按其所处的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分类,则可清晰地看出一国对于不同的产业采取了何种贸易政策,以及模仿国和发明国的政策差别。而当这种差别升级为矛盾和冲突时,贸易摩擦随之产生。中国和美国分别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也是产品生命周期中“模仿国”和“发明国”的典型,将这两个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放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上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在第一阶段,当中国在高新技术的研发方面落后于美国时,我们的政策是鼓励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以提高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利用后发优势尽量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但是美国为了更持久的保持技术领先的优势和在国际市场上的垄断地位,利用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高技术出口管制政策,限制处于这一阶段的产品进行自由贸易。

2.到了第二、第三阶段,发明国的出口量才逐渐增加。为了赶在其他国家尚不能大量生产该产品时攫取垄断利润,发明国在这一阶段相应的采取开放的贸易政策,并希望世界各国对其开放市场。如美国会鼓吹基于比较优势的自由贸易政策。而此时,中国却着眼于潜在的动态的比较优势,希望实施适度保护的“战略性贸易政策”。于是,矛盾再次产生。

3.在第四阶段,虽然两国都可以出口该产品,但由于比较优势差异较大,即使是进行产业内贸易,也多是基于垂直差异,所以无论在对方还是第三国市场上竞争都并不激烈。但是美国大力推行的区域贸易自由化政策,会由原先从更有效率的非成员国(中国)低价进口转向从成员国(如墨西哥)高价进口,客观上对中国造成了“贸易转移”。不仅如此,其对于我国处于生命周期此阶段的产品设限,常常是为了保护集团内与我国有相似比较优势的拉美国家的利益。

4.到了第五阶段,模仿国的生产成本低于发明国,在该国市场上取而代之本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我国也希望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出口创汇。而发明国依然尽全力延长实际已走到尽头的产品生命周期,利用 “保护夕阳产业理论”,主张对于那些处于衰落的工业部门应该给予暂时性的保护。

一轮产品生命周期循环至此,我们可以看出:对处于生命周期某一特定阶段的产业,不同国家的贸易政策各不相同,贸易摩擦由此产生。关键是当我们面对摩擦时,多是处于被动局面。对于发达国家第一阶段的“技术封锁”,目前尚无有效的国际法规则能切实地保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在第二、第三阶段,我国欲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时,也还面临着被别国报复的威胁和自身“保护过度”的风险。对于第四阶段的“贸易转移”效应的不利影响,我国却未能与周边国家形成一个对等的集团力量予以制衡。而面对第五阶段保护“夕阳产业”的非关税壁垒时,更是多少显得无可奈何:我国是世界上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之一,却至今未形成自己的反倾销体系。从整个产品生命周期所反映的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和外部环境看来,情况不容乐观。

三、应对产品生命周期变化的政策导向

一般说来,改变产品生命周期模型的形状,扭转不利局势的关键在于生产曲线的前移,即让国内生产提前到第二阶段甚至是第一阶段进行,而不是等到第三阶段产品完全标准化了,再来被动地承接产业转移。那么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如何实现这样的转变呢?除了在进口引起国内需求后,国内厂商争取最快速的反应,尽量缩短模仿时滞外,外贸政策的制定也应旨在为国内企业提供一个充分发挥潜在比较优势的环境。即在产业处于生命周期的第二、第三阶段时,通过战略性贸易政策给予适度保护,是从整体上扭转不利局势的关键。其主要政策导向有以下几方面:

1、国际技术贸易――获取新技术的捷径

如果在新产品进入我国之前(生命周期第一阶段)通过许可贸易获得研发技术,争取一段时间产生“学习效应”,在第二阶段外商商品进入后就有足够的抵抗力。若是“排他许可”,由于许可方不会进入我国市场参与竞争,其作用几乎等同于“保护幼稚产业”。这时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国内产业成本很快下降到低于发明国的水平,将可以赶在产品标准化前在第三国市场上与发明国分一杯羹,提前占领发明国市场,缩短整个产品生命周期。模仿国单纯的保护是被动的,只能将国内生产提前到第二阶段;而主动的引进和积级地吸纳技术则可以将生产提前到第一阶段。此处将消费曲线也做了前移,因为供给增加,价格降低将促进消费;而且可以说,更多时候是需求在引领着供给,即消费曲线的前移反过来还会带动生产曲线的前移。最终,随着生产曲线更大幅度的前移,贸易利益和产业结构也将得到更大幅度的提升。

2、吸引跨国公司来华建立研发中心

由于跨国公司对母国实行技术控制和封锁,国内企业在技术上直接学习不可行,但仍可通过各种途径的间接学习提高创新能力,这些途径可以是合作,当然也可以是竞争。一方面,目前在华与中方合作研发的跨国公司的使用对象多选择中国的科研机构、大学,而这些院校、机构与许多国内企业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所以,这种联合与合作是能被国内先进企业吸收的。另一方面,跨国公司在华建立研发机构还会对国内企业产生激励效应。跨国公司在华R&D力度的加大和市场的扩张,给长期不重视技术进步的国内企业以巨大的压力。当跨国公司采用科学有效的激励制度来吸引并充分利用中国研发人才时,不仅促进了中国研发人才市场的发育,还促使中国企业、大学及研究机构面对强大的研发人才竞争,不断完善激励制度,提高激励作用。

3、海外投资――为真正的先进技术独辟蹊径

近年来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资本稀缺的国家近几年来经济的飞速发展的确功不可没。但其“技术溢出”效果并不明显。而我国企业通过对外国投资,利用当地高素质劳动力和发达的产业链,主动吸收技术,并向国内传递,由于东道国难以直接限制,将有可能获得真正先进的技术。国内一些有实力的大公司进行海外投资通常有两种形式:或是像海尔、长虹在海外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使当地的科技资源为我所用;或是以联想、TCL为典范,直接在海外兼并含有核心技术的外国企业,充分利用业已存在的客户资源和品牌资源。

4、建立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

发展中国家的许多企业暂时不具备足够的科研实力,目前又没有“风险投资基金”为其提供资金和承担风险,因而很难在自主研发上独当一面,以至于退出高技术产业。所以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目前还不能完全由企业主导。那么政府又应当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首先,应当给予科研机构和企业充分的资金支持。政府的政策扶持主要属于国家财政政策范围的问题,涉及到国家的财政补贴。根据WTO《补贴与反补贴协议》的规定:“允许一国为实现国内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目标而实施某些财政补贴的做法”。在WTO规则所允许的补贴措施中,就包括政府对研发活动的补贴。与此同时, 政府应做好科研机构和企业间的谐调,缩短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过程。吴敬涟说:“制度重于技术”。国家创新体系就是旨在用制度安排技术创新,并用制度支撑创新的持续进行。

5、推行内松外紧的竞争政策

篇11

(三)世界贸易体系和国际集体行动对中国的贸易政策有非常显著的影响。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接受国际通行的惯例和规则,在承担合理义务的同时享受外部市场准入的权利符合中国建立市场经济的总体目标。但这意味着中国必须面对和承受其他贸易伙伴国家的压力和要求,包括贸易摩擦和争端,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中国在加入以法规为基础的GATT/WTO多边体制框架中的谈判;中国在APEC区域贸易组织内的复边协商和贸易自由化进程;中国与主要贸易国之间的双边贸易争端与解决,特别是中美贸易关系。而外国政党的对华战略、外国政府贸易政策的基本理念、利益集团乃至公众的各种要求和观念将通过这些渠道影响中国的政策决策过程。外部压力和制度约束对中国贸易政策决策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贸易改革的日程、幅度和速度必须跟上国际集体行动的步伐,另一方面,政府也希望通过参加多边或区域贸易协定来推动国内的经济改革,以“锁定”的方式保持改革政治上的可预见性和可信性,当然这种对外承诺对于中国来说必须是建立在“可接受”的公平的基础上的。

(四)中国贸易保护的特征是平均水平较高,而且在结构上易变而分散。实际征税率与名义关税率的差别较大,以配额和许可证等数量限制为核心的非关税壁垒的频数比依然较高,同时关税保护和非关税措施之间多呈现出互补而非替代的关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政府在贸易自由化方面采取了更为激进的改革,使贸易的扭曲程度和结构有了显著的改善,贸易的中性刺

激增强了。实际保护率的水平和结构比名义保护率更高而离散,鼓励下游行业生产而歧视上游行业生产的倾向更明显,统计检验还表明名义的和实际的保护率在部门排序上是近乎相同的。不同贸易保护形式在工业行业之间的差别表明它们在国家的发展战略目标中具有不同的地位以及它们自身行业特征所导致的迥异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力。

篇12

(一)进口增幅明显高于出口增幅,贸易顺差呈下降趋势

今年1―5月,进口增幅高于出口增幅7.5个百分点,扭转了2005―2007年出口增幅始终明显高于进口增幅的趋势。由于进口增幅明显超出出口增幅,尽管出口基数高于进口基数,贸易顺差规模仍呈下降趋势。1―5月外贸顺差累计780.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减少73.3亿美元。

(二)进出口价格明显提高,初级产品进出口价格大幅度提高

据海关测算,与上年同期相比,今年4月我国出口商品数量和价值分别增长10.7%和21.8%,出口价格提高10.1%;进口商品数量和价值分别增长3.8%和26.4%,进口价格提高21.8%。初级产品进出口价格大幅度上涨,其中初级产品出口价格上涨26.5%,进口价格上涨46%。据机电商会反映,受上游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影响,机电产品出口价格出现被动上涨,其中阀门、电缆、电线、供电电源、柴油机零附件等出口价格明显上涨。据纺织进出口商会反映,受成本上升影响,我对美、欧出口服装单价分别提升了10%以上。

(三)一般贸易出口和进口增速明显高于加工贸易

1―5月,一般贸易进出口4869.2亿美元,增长36.4%。其中出口2480.5亿美元,增长26.3%;进口2388.7亿美元,增长48.7%。加工贸易进出口4209.3亿美元,增长15.8%。其中出口2659.2亿美元,增长17.1%;进口1550.1亿美元,增长13.6%。一般贸易出口和进口增速分别高于加工贸易9.2个和35.1个百分点。

(四)集体、私营及其他企业进出口快速增长,国有企业进口增幅较大

1―5月,集体、私营及其他企业进出口2019.6亿美元,增长33.8%。其中出口1375.1亿美元,增长32.6%;进口644.5亿美元,增长36.2%。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5636.1亿美元,增长21.4%。其中出口3085.2亿美元,增长20.8%;进口2550.9亿美元,增长22.2%。国有企业进出口2465.2亿美元,增长32.1%。其中,出口990.3亿美元,增长17.3%;进口1474.9亿美元,增长44.3%,高于去年同期增幅29.5个百分点。

(五)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服装等传统大宗商品出口稳步增长

1―5月,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260.7亿美元,增长26.3%;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400.9亿美元,增长9.3%;箱包出口50.8亿美元,增长27.7%;家具出口109.5亿美元,增长30%;鞋类出口108.1亿美元,增长12.7%。

(六)与各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发展状况良好

1―5月,中欧双边贸易总额1660.2亿美元,增长27.9%;中美双边贸易总额1304.7亿美元,增长13.3%;中日双边贸易总额1065.6亿美元,增长16.8%。中国与印度、巴西双边贸易额增长70%以上,与东盟、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的双边贸易额增长25%以上。

二、今年贸易顺差基本情况、结构分析和主要原因

(一)今年基本情况和全年预计

2005―2007年,由于进口增幅回落,出口继续快速增长,贸易顺差快速增加,从1020亿美元增加到2618亿美元,比2004年增加7倍多。今年以来,由于进口呈现高速增长势头,我国贸易顺差走势发生很大变化,1―5月各月贸易顺差分别为194.8、84.9、133.3、166.7和202.1亿美元。1―5月,我国外贸顺差累计780.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减少73.3亿美元。预计全年贸易顺差2500亿美元左右,比上年减少120亿美元左右。

(二)贸易顺差结构分析

一是从贸易方式来看,加工贸易方式是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2008年1―5月,加工贸易实现顺差1109.1亿美元,一般贸易实现顺差91.9亿美元,其他贸易方式为逆差420.7亿美元。

二是从国别上看,贸易顺差主要集中在美、欧和香港地区。2008年1―5月,我国对美国贸易顺差605.5亿美元;我国对欧盟贸易顺差587亿美元;我与香港特别行政区贸易顺差206.7亿美元。

三是从企业类型看,贸易顺差集中在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2008年1―5月,民营企业实现顺差730.6亿美元,外商投资企业实现顺差534.3亿美元,国有企业为逆差484.6亿美元。

四是从商品类别看,贸易顺差主要集中在机电、纺织品服装和轻工产品,逆差主要集中在能源、原材料和资源产品。从顺差类商品看,2008年1―5月,机电产品顺差为1014.3亿美元,纺织品服装顺差为661.6亿美元。从逆差类商品看,2008年1―5月,原油、成品油、铁矿石、初级塑料、化肥、大豆、食用油、原木、纸浆逆差分别为518.4亿美元、74.5亿美元、251.8亿美元、142.5亿美元、9.1亿美元、79.2亿美元、39.8亿美元、24亿美元、30.1亿美元。上述9种商品累计逆差为1169.4亿美元。

(三)贸易顺差下降的主要原因

今年以来贸易顺差出现下降,总体上看是符合宏观调控要求的,有利于缓解国内流动性过剩的矛盾,也有利于减少国际摩擦。从今年贸易顺差下降的直接原因看,主要是:

1、抑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扩大进口等外贸政策效应显现

2007年以来,为缓解贸易顺差过快增长,促进外贸增长方式转变,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进一步取消或降低“两高一资”产品和容易引发国际贸易摩擦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或开征部分“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关税,降低部分资源类、工业原材料及关键零部件等产品进口关税,完善加工贸易政策,清理和规范“奖出限入”的政策措施,运用贴息政策扩大进口等。这些政策措施的效果去年下半年已经初步显现,从今年上半年情况看,政策效应更加明显。

2、国际市场价格变化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贸易顺差虚减

1―5月,出口总额5450.5亿美元,进口总额4670.3亿美元,顺差780.3亿美元。但如果按照4月份出口价格上涨10.1%、进口价格上涨21.8%测算,扣除价格因素后,贸易顺差为1116亿美元,高于目前顺差水平约336亿美元。另据海关测算,今年1―4月,我国初级产品进口价格指数分别高达141.8、150.6、147.6和146,因价格上涨因素导致我国初级产品进口额增加367亿美元,占同期我国进口增加额的45.8%。

3、人民币持续快速升值

1―6月人民币累计升值幅度接近5%。由于人民币加速升值,一方面造成外商订货不积极,订单数量较往年减少;另一方面对进口增加作用明显。今年1―5月进口增速超过30%,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汇率杠杆的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

三、2008年下半年外贸发展面临的环境和预测

(一)外贸运行面临的不稳定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多

1、国际环境总体趋紧

美国次贷危机还未见底,主要经济指标继续走弱,对欧、日和其他国家的影响进一步加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联合国连续多次下调了对今年世界经济增长的预计。1―5月,我对美出口743.1亿美元,增长9.1%;对欧盟、香港地区出口增幅也回落较多。如果美欧日等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继续放缓,对我国的影响会更加明显。

2、国际初级产品价格持续上涨

原油价格已涨至每桶130美元以上,粮食、食用植物油、铁矿石等的价格在前几年大幅攀升的基础上,今年以来又上涨较多。我国出口成本上升压力明显增大。据调研,今年以来轻工纺织等劳动密集型商品总成本平均上升25%左右,本届广交会上大部分商品提价幅度在15%左右,相当大部分新增成本需要企业自行消化。

3、境外资金快速流入加剧了国内流动性过剩的矛盾

受中美利差扩大、人民币升值预期较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企业通过“低报进口、高报出口”转移定价,虚增了我国出口和贸易顺差。

4、《劳动合同法》出台,加大了企业的劳动力成本

2008年1月1日生效的《劳动合同法》,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劳工的权益,直接提升了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成本,同时也将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乃至企业全面经营管理产生深远的影响。《劳动合同法》对多数中小型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劳动力成本构成上涨压力。家具行业人工成本上涨约15―30%,皮革企业人工成本上涨30―40%,洗涤用品行业人工成本上涨40%以上。

5、进出口商品物流成本大幅度上升

今年5月份澳大利亚出运矿石到我国海运费每吨39.8美元,同比上涨72.3%;北美洲出运小麦到我国海运费每吨72美元,同比上涨54.8%。从英国航运交易所的反映国际海运费走势的BDI(波罗的海综合运费指数)来看,2006年初该指数2500点左右,到今年6月5日已经上升到11689点,上涨接近4倍。

6、从紧货币政策导致企业融资成本大幅上升

国家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利率上浮,银行收费标准大幅度提高,企业贷款难度明显加大,资金缺口增大。轻工联合会反映,轻工行业中的大量中小企业,在商业银行控制放款规模之后,筹集发展资金的渠道更加紧张。

(二)有利因素仍然存在

1、虽然世界经济增幅回落,但世界经济基本面仍然良好

美国经济规模庞大,基础仍然稳固,美政府已经推出刺激经济增长计划和大幅降息;欧盟随着全球经济增长,国际市场对我出口商品需求日趋旺盛,以信息通讯技术产品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品需求开始回升,为我国外贸出口继续增长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2、国内需求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1―5月,工业生产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国内需求继续扩大,对国外农产品、能源、原材料、先进设备和零部件需求显著增加,同时也为出口增长提供了稳定的物质基础。

3、我国外贸出口的总体竞争力依然较强

主要表现在:(1)国内出口环境明显改善,国内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及出口实力在逐步增强。(2)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获得了出口经营权,给我国外贸出口带来了新的活力。

(三)走势预测

总体看,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外部环境不容乐观,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不利因素更加明显。预计今年出口增幅将出现5%左右回落,进口增幅将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贸易顺差水平低于上年,前几年顺差大幅度增加势头得到扭转。

根据机电、纺织、轻工、五矿化工、食品土畜、医药保健6大进出口商会对全年进出口形势的预测,全年进出口总体上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全年进出口增长15%目标是可以实现的。分产品看,机电产品出口增幅23%,较上年回落3―5个百分点,进口增速保持20%左右,与上年持平;纺织服装、轻工和五矿化工产品出口增速15%左右,较上年回落5个百分点左右;农产品出口受关税政策、国外炒作质量安全、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增速可能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医药产品进出口基本可以保持上年增长速度。

根据上述环境和目前趋势,我们初步分析,2008年出口增幅会有所回落,进口将逐渐回升,进出口总额增长20%左右。

四、主要对策建议

(一)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按照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总体部署,加速调整国内经济结构,扩大内需,减少对出口依赖。充分发挥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支持和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高新技术和机电产品的出口,继续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组织好国内短缺的能源、矿产资源、原材料的进口,大力引进先进的技术和关键设备,促进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二)保持外贸政策相对稳定

鉴于世界经济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对我出口影响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建议下半年外贸政策保持相对稳定,稳定企业的政策预期,给企业比较充分的消化调整的时间,防止各种因素综合叠加使出口出现大幅回落。同时,要密切关注各项措施的调控效果,加强调查研究,了解企业出口订单情况,掌握进出口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及时采取调控措施。

(三)继续深化外贸体制改革

进一步深化国有外贸企业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提高国有外贸企业活力。适当增加粮食国营贸易企业数量,拓宽进出口渠道。改革进出口商品检验体制,改进检疫检验服务。加快海关、质检部门各种通关设施建设,大力推进“电子口岸”联网工程,建立“政府牵头协调、统一信息平台、手续前推后移、加快实货验放”的大通关制度,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口岸管理环境。

(四)建立重要资源性产品储备制度

根据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的变化,完善重要物资储备体系,加快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同时,积极推进重要资源性产品进口来源多元化,逐步建立重要物资的境外生产供应基地,满足国内经济发展对基础能源、原材料的需要。

(五)妥善处理与有关国家的贸易摩擦

要加大对外经贸交涉力度,敦促有关国家尽快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国家地位,为企业出口创造良好环境。充分利用WTO规则,积极应对国外对我出口商品的贸易摩擦。建立统一、协调的多双边反应机制,健全进口监控体系。完善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制度。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国内企业到国外投资设厂,在海外设分销网络。

(六)建立中小外贸企业金融支持体系

鼓励外贸信用担保公司发展,支持地方政府出资成立担保公司,逐年注入资金,提高担保能力;鼓励发展股份制担保公司,为各类出口企业提供担保服务,解决中小外贸企业融资难的矛盾。

(七)加强国际经贸合作,推进自贸区建设和区域经济合作

利用双边磋商机制、区域经济合作平台、WTO争端机制等渠道,妥善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反倾销、反补贴和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的新情况,维护我正当权益。抓紧制定我国发展自贸区的战略规划,按照平等互惠、形式多样、注重实效原则,继续推进自贸区谈判,认真实施已签署的协定。进一步落实好与香港、澳门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

(八)完善防范汇率风险的金融支持体系,努力缓解轻工纺织企业流动资金短缺困难

一是完善出口信用保险机制,增加规避汇率风险的金融衍生工具的品种,拓宽企业避险渠道。政府加强对企业的指导,对企业进行金融知识培训,提高防范汇率风险的意识和能力。引导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产品档次,提高产品出口效益,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二是努力缓解轻工纺织企业流动资金短缺困难。在继续坚持从紧货币政策的同时,对市场有订单、有一定基础的企业,要及时解决流动资金短缺等问题。贷款利息在基准利率基础上适当下浮,降低银行服务收费标准,改善服务。

篇13

大学毕业后,我一直在企业从事国际贸易工作,深知外贸单证工作是进出口贸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贯穿每笔交易的全过程。在出口贸易中,单据制作的正确与否是出口结汇能否顺利实现的一个关键。因此,外贸单证课程的学习对于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从事外贸方面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后来我来到高职院校从事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工作,发现传统的以单证理论知识储备为主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国际贸易专业培养技能型、应用型外贸人才的需要。而当前普遍倡导在“工学结合”模式和项目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遇到许多问题,我结合自己的外贸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在教学中不断进行思考与探索,总结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自己的教学能力在这个的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要求学生有较高的学能和英语水平

《外贸单证实务》主要讲授的信用证的审核和单据的制作,学习内容相对比较枯燥,要求学生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国际贸易的对象是国外的公司与客户,因此相关的出口单据、合同及信用证的都是用英语完成。在审核证制和制作外贸单据时,首先要审核英文的信用证,而且要根据信用证制作各类英文的单据,因此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对信用证和单据进行阅读和翻译。但是当前高职招生竞争激烈,生源减少,生源质量严重下降,学生普遍学能低,英语水平不高。

2、对教学条件要求教高 本课程实践性极强。外贸工作中单据的制作是在计算机上完成的,因此只有通过在计算机上进行大量的训练才能保证学生熟练的掌握各种单据的制作,而且教师必须通过计算机用相关的教学软件给所有学生演示单据的制作过程。这就对学校的教学条件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

3、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比较薄弱

目前各高职院校在理工类通过建设校办工厂等方式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践基地建设探索与实践相对较多,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但国际商务类专业的校内实践基地建设一直比较薄弱。在传统的课堂中练习操作,缺乏真实的贸易感觉,学生无法感受到外贸公司运作的真实环境。

4、传统的教材使用模式落后于形势发展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瞬息万变。我国在外汇管制、报关、进出口检验检疫、银行结汇、出口退税等方面的各项政策和相关的外贸单据的制作要求随时都会发生变化,因此传统的纸质教材因为不能随时更新,导致教材内容常常落后于形势的发展。

5、传统考核方式不能真正体现学习效果

目前大多数的高职院校都将项目制教学引入到《外贸单证实务》的考核中。但是原有通过试卷考核学生的方式,已经落后于教学模式的发展,不能完整的体现出学习的效果。

6、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高的要求

因为国际经济与贸易类的课程,理论性和操作性都很强,因此需要教师既要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又要有丰富的企业工作经验,而且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和政策变化很快,因此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二、教学过程中的有益探索

1、强化英语教学

修改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把英语使用能力的提高作为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的核心技能。组织学生每天早自习都学校的湖边集体背诵英语美文,晚自习的时间安排学生到语音室进行英语听力和朗读练习,使用英语四、六级真题进行英语月考。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大专业英语学习的课时量,除了学习基础英语外,同时开设专门商务英语和贸易英语课程,多管齐下,并且组织学生参加全国英语大赛,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已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改善教学条件

建立国际贸易网络实训室,安装模拟国际贸易教学软件,将网络通讯技术的应用充分融入外贸单证实训室,配备了120多台终端电脑,可通过局域网实时在线进行多媒体演示教学。也可通过外贸单证实训软件平台,进行远程终端的外贸单证操作,使教学灵活有趣。可以随时将某个学生的操作展示给所有上课学生。

建设校内实训基地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立了独立经营、核算的潍坊宝达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公司目前主

要出口校内工厂生产的服装和机械产品。将学生划分学习小组,每一个小组轮流到外贸公司实习。将每一笔业务中需要制作的单据交给所有国贸专业的学生,以每个学习小组为单位提交单据,择其优者使用。将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表现和完成的单据计入过程考核的成绩中,占本课程总成绩的40%。通过这种操作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对工作的信心,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使用网络教学平台

(1)建立了丰富实用的课程网页。本课程的电子教材、课程标准、项目活动载体、教学单元设计、学习指导、习题集、案例集、实训实习项目库、工学交替、教学活动图片等资料全部上网,实现资源共享。

(2)教师自己编写校本教材。教材编写要有企业人员参与,所选取案例及项目全部来源于企业的真实业务,要充分体现项目课程设计思想,以项目为载体实施教学,案例和项目选取要科学,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外贸单证职业能力,同时要考虑可操作性。

教材分为纸质版和电子版,电子版在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可以根据外贸政策的变化,随时更新内容。学生可以在网络教学平台上与教师交流和提交电子版的单证作业。

5、改革考核方式

考试课的考核评价采用百分制,其中学习态度和项目实训作业占课程总成绩的20%;学生在本专业的宝达国际贸易公司实习过程中的表现和完成的单据计入过程考核的成绩中,占课程总成绩的40%;期末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40%。通过这种操作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6、提高授课教师的能力

通过在外贸公司兼职业务员了解外贸政策的形势变化,同时加强贸易理论学习。邀请外贸行业的资深业务员和管理人员参与教学。

三、结束语

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坚持与时俱进,与企业积极合作,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开发新的教学资源。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专业知识和职业素质,使学生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紧跟时展的,合格的外贸单证员。

参考文献:

【1】.庄艳主编:《国际结算及外贸单证》,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6年

【2】.姚大伟主编:《国际贸易单证实务》,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6年

【3】.章安平主编:《外贸单证操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