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医学影像实习生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医学影像实习生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医学影像实习生

篇1

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ct、ect、数字减影、核磁共振、超声、放射治疗、医用加速器以及介入性诊断治疗等放射技术已深入到医学诊疗的各个领域[1]。医学影像设备和技术从种类、数量到质量都有较大发展, 与此同时患者接受放射诊断和治疗的频率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技术的发展、设备的更新, 给广大患者带来了巨大的医学利益, 同时也给放射工作人员带来了潜在的辐射危害[2]。医学辐射安全防护已成为辐射防护领域影响面最广的重要课题。美国密西根大学已将医学辐射防护课程作为学生专业必修课程之一,并成立医学辐射防护工程学系来研究和开设相关课程[3]。我国也越来越重视辐射对医务人员的影响研究,《放射性肿瘤判断标准》(gbz97-2002)等标准的颁布,对放射工作人员中发生的恶性肿瘤源自辐射的病因做出的判断具有法律效力[4]。但是,由于放射工作人员对射线的危害意识薄弱, 没有严格按照放射防护规章制度操作, 在辐射源操作过程中怕麻烦而不佩戴或少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从而受到过量照射等情况时有发生,放射工作人员存在比较严重的健康隐患[5]。为此,本次研究探讨医学影像学实习生辐射防护知识知晓率及其影响因素,提高辐射防护意识,为促进健康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2011~2012年在西双版纳州某医院实习的218名医学影像学实习生,平均年龄(23.8±9.7)岁,其中男生104名,占47.71%;女性114名,占52.29%;本科99名,占45.41%;专科119名,占54.59%。

1.2 研究方法

对该院全体医学影像学实习生进行普查,采用自编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包括性别、年龄、学历等基本人口学信息和辐射防护知识来源、辐射对人体的危害、正确的辐射防护措施等调查项目。问卷设计后请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修改,在现场调查前进行预调查,调查员经过专家统一培训,统一标准和认识。现场调查时问卷由研究对象填写,共发放问卷224份,回收问卷224份,问卷回收率100.00%,有效问卷218份,问卷有效率97.32%。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epidata 3.0软件建立数据库,二人平行录入有效数据,并进行一致性检验。有效数据导入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在α = 0.05的检验水准进行统计推断。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辐射防护知识来源

医学影像学实习生辐射防护知识有56.42%(123/218)来源于带教老师,55.05%(120/218)来源于课堂学习,31.19%(68/218)来源于课本,20.18%(44/218)来源于同学。本科学历实习生主要来源于课堂学习(67.68%,67/99),专科学历实习生主要来源于带教老师(66.39%,79/119),二者在课堂学习(χ2= 11.300,p = 0.021)和带教老师(χ2= 9.117,p = 0.037)这两种知识来源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辐射防护知识知晓情况比较

以回答正确5个问题及以上为知晓,回答正确不足5个为不知晓,本次研

中本科和专科辐射防护知识知晓率分别为76.48%和68.29%。专科学历实习生,本科学历实习生在诊断技术的优化选择和相关法律法规方面的知晓率高于专科学历实习生,但在正确的辐射防护措施方面知晓率低于于专科学历实习生(p < 0.05)。见表2。

2.3 辐射防护知识知晓率影响因素分析

以医学影像学实习生辐射防护知识知晓情况为因变量(不知晓 = 1,知晓 = 0),以性别、学历、民族、知识来源等因素为自变量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男生(or = 1.041)是辐射防护知识不知晓的危险因素;本科学历(or = 0.391)和知识来源于带教老师(or = 0.663)是辐射防护知识知晓的促进因素。见表3。

3 讨论

现代医学影像学的快速发展对其专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规定新参加放射性工作的人员要进行放射防护的培训,考核合格并取得放射工作证才可从事放射性工作。所以医学影像学专业医师不仅要懂得自身的安全防护,而且还要懂得对患者的防护[6]。本次研究提示,医学影像学实习生辐射防护知识主要来源于带教老师(56.42%)和课堂学习(55.05%),本科学历实习生主要来源于课堂学习,专科学历实习生主要来源于带教老师,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可见,带教老师的讲解和课堂学习是影像医学实习生辐射防护知识的主要来源,课堂学习是理论知识的来源,带教老师在医学实践中的讲解是会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有研究显示,放射防护课程与其他医学课程相比,存在着内容繁多、学时少的特点,这在无形中使医学生产生“非主科”意识,认为放射防护课程是教学大纲“要我学”,而非“我要学”,在潜意识中影响了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就更需要带教老师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加强辐射防护的健康教育[7]。 生和专科实习生的辐射防护知识知晓率分别为76.48%和68.29%。说明医学影像专业实习生对辐射防护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不全面,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本科实习生对诊断、治疗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遵守医疗照射正当化和放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在实施放射诊断检查前对不同检查方法进行利弊分析,在保证诊断效果的前提下,优先采用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小的诊断技术等诊断技术的优化选择原则知晓率高于专科生。同时,本科实习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方面的知晓率高于专科实习生,说明本科实习生对辐射防护专业的知识掌握程度比专科生全面,需要加强专科学历实习生的专业知识。但在操作前穿铅衣,戴铅帽、口罩、橡皮手套,穿专用鞋,防止污染日常衣物和头发以及吸收放射性气体,严禁在工作场所饮水、进食物和存放食物,以及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认真准备,熟练操作,合理应用时间、距离、屏蔽三种防护手段、降低辐射量等辐射防护措施方面知晓率低于专科学历实习生,说明本科实习生对实践操作中基本的、常规的辐射防护知识有所忽略,需要带教老师强调。二者在辐射来源、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4792-84)以及人体接受过量辐射可以引起人体组织细胞发生染色体变异或畸形变不可逆的辐射损害等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三方面的知晓率均不高,也需要加强学习。

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生(or = 1.041)是辐射防护知识不知晓的危险因素,说明男生与女生相比对自身健康不够关注,对辐射防护的意识有待提高。本科学历(or = 0.391)和知识来源于带教老师(or = 0.663)辐射防护知识知晓的促进因素,说明本科生相对专科生对本专业知识掌握的更为全面,需要加强专科生的健康教育,同时说明带教老师在带教过程中的健康教育对实习生加强辐射防护知识有重要的作用,每一位带教老师都要积极主动地对实习生进行辐射防护教育,增强辐射防护意识,促进健康[8-10]。

[参考文献]

[1] 强永刚. 医学辐射防护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2-13.

[2] 陈福华,袁建华. 放射科减少x射线辐射的措施[j]. 中国辐射卫生,2010,19(4):417-418.

[3] 廖永华. 加强医学生辐射安全文化教育的思考[j]. 医学教育探索,2010,9(9):1269-1271.

[4] 汪莹. x射线在医学影像诊断领域的应用及发展[j]. 广东科技,2009,(16):101-102.

[5] 何祥金,陈劲,魏江涛,等. 内江市放射工作人员过量照射原因分析

及对策[j]. 中国辐射卫生,2010,19(4):419-420.

[6] 强永刚,林伟,廖永华,等. 医学影像专业开设辐射防护课程的教学探索医学影像专业开设辐射防护课程的教学探索[j]. 2005,4(2):113-115.

[7] 陈渝,高加蓉,郎朗. 临床放射物理与防护的教学难点及改革探索[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99-113.

篇2

放射科是临床医学一个重要的医学影像技术检查部门,其主要包括影像技术与影像诊断两大主要部分。影像技术的工作主要是负责给影像诊断提供通过影像技术检查所获取的图像,影像诊断则通过阅读图像进行疾病的诊断,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依托。但即便如此,影像技术工作给人们的印象依旧是机械的操作影像检查设备,摆一摆摄影的看似简单的毫无技术含量的工作,一直以来都不如影像诊断那样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在本院的医学本科生到放射科实习安排计划中,近年都不再有安排影像技术的实习部分。那么影像技术是否真如人们表面看的那样毫无技术含量不需要重视、而医学本科生也真的不需要进行影像技术的实习,本文探讨如下:

1 医学影像技术的重要性及与临床的关系

在放射科的日常工作中,医学影像技术部分占有相当大的分量,担负着来自临床各科室要求的影像技术检查工作,负责为影像诊断和为临床提供客观的、真实的、准确的图像资料以及准确诊断疑难病变的依据,因而影像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所获取图像的质量,也就影响到影像诊断的准确性,必然也影响到临床对疾病的诊治效果[1]。有统计数据显示在临床医疗工作中,90%的诊断和治疗信息来源于医学图形和影像[2],因此影像技术工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尤其是如今高新技术在医学上的广泛应用,X线摄影设备的发展日新月异,早与多年前X线刚在医学上获得应用时只具有单一功能的普通X光机不同,各种具有多种后处理功能的数字化影像设备不断开发应用,如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核磁共振(MRI)、计算机X线摄影(CR)、直接数字X线摄影(DDR)等,传统的X线检查方法已发展到能反应分子、生化水平的变化上,对疾病的检查适应范围不断扩大,并能深入到人体各系统、各器官上,所获取的图像不再局限于平面二维的截面图像,已能获得所检查部位的断面图像甚至可利用影像设备的多种后处理功能重建出三维、四维的立体图像等,从而为影像诊断及临床诊治疾病提供更为丰富的影像数据资料,并深刻影响到临床对疾病诊治方案的制定[3-4]。临床医生对疾病的诊治也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影像技术检查所获得的信息资料,影像技术工作的重要性更是日益凸显,因为要灵活运用这些先进的具有多种后处理功能的数字化影像设备并让其发挥最大效益为诊断和临床服务,亦即为诊断和临床提供能真实反映所检查部位情况的优质图像,医学影像技术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其所涉及的知识涵盖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物理学、电工学、摄影学以及计算机学等领域。如进行DSA检查,不同部位的血管造影检查,所选择的程序以及注射造影剂的流量、流速、压力等是不同的,特别是对于要行三维重建的造影,其相关参数的选择涉及的内容更多,不仅要依据导管的型号、导管插入的血管及进入血管的深度、患者本身的各种情况以及所用检查设备的功能特点等来综合分析制定,来保证获得优质的图像[5],同时还要有丰富的计算机知识才能保证三维重建的进行;而对于多参数成像的MRI检查,扫描方案的制定及扫描参数的设置就更为复杂,没有较深的物理学知识、较广的医学基础和临床知识是无法正确选择成像参数的,那么扫描图像的质量就很难得到保证;对于仅使用单一的X射线吸收成像参数的CT扫描则需进行管电压、管电流、扫描时间、螺距等扫描参数的科学选择,对这些既独立又相互关联参数的设置,在考虑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还要考虑患者受照的X线辐射剂量尽可能的低[6]。所有这些都离不了影像技术工作,而仅靠简单的操作影像设备、摆摆摄影是无法达到目的,更不能充分发挥这些具有多种后处理功能的数字化影像设备的潜能,可以说没有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就不会有医学图像,那么医学影像诊断就无从谈起,一味的轻视与漠视影像技术都是不应有的态度。

2 医学本科生进行医学影像技术实习的意义

临床实习是整个医学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其目的是为了将学生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并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和临床工作能力,为其日后真正走入临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实习的效果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以后的临床工作能力,并可能影响其一生。而影像医学与临床关系密切,是临床医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通过各种医学影像设备的检查来获得人体各组织结构的影像信息,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强有力的依据,并已成为临床医疗越来越倚重的影像学检查。同时由于在我国医院里对于医学影像技术检查的申请,实行的是由临床各科医生提出,并强调放射科无权更改临床医生所要求的医学影像技术检查申请,因此面对各种不同的影像学技术,如何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影像学技术检查项目以及开具正确的影像技术检查申请单,则是临床医生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如果对各种影像技术检查原理、方法及其优势和局限性、临床适用范围缺乏了解,要作出正确的选择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实际工作中,临床医生由于不完全了解各项医学影像技术检查的原理、方法、适应证和禁忌证等,使得不合理的、过度的甚至滥用影像技术检查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不仅是劳民伤财,而且可能导致误诊、漏诊或延误患者疾病的确诊,影响到患者疾病的治疗和预后,严重时甚至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也难免会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那么对于未来将成为临床医生的医学本科生来说,在实习阶段进行医学影像技术的实习实在是意义重大。

3 医学本科生进行医学影像技术实习的重要性

医学生虽然经过几年的大学理论教育,但影像学的课时并不多,影像技术所占的比例就更少,加上影像技术的理论抽象晦涩,单凭死记硬背很难理解记忆。例如由于各种影像技术的成像原理不尽相同,虽然反映到图像上都是以黑白的不同灰度呈现,但正常器官与结构及其病变在不同成像技术的图像上的表现就会不同,如骨皮质在CR或DDR、CT上显示为白影,在MRI上则显示为黑影,对于这些单凭在课堂上的听课就很难想像和理解。再有在普通的X线摄影检查中,各种摄影的设计,是基于最大化地显示所要观察的检查部位的实际情况,而对摄影的命名是有一定规律的,但是单单依靠书本上的理论也很难真实感受到这些摄影的命名对观察摄影部位的实际情况的反映。如手掌正位、斜位的摄影主要是观察手掌部位情况,但临床医生常对手掌部位外伤的检查开出的是手掌的正位、侧位的申请,而侧位对于观察手掌部位外伤的情况价值不大;又如锁骨的摄影,常有临床医生同时开出什么锁骨正位、轴位和侧位的摄影申请单等,让影像技术人员无所适从,甚至引起医患矛盾。诸如此类的问题不一而足,因此医学本科生到放射科实习,除了要学习影像诊断的知识外,也应重视对影像技术的实习实践,通过影像技术的第一线工作的实习实践,如到CR、DDR、CT、MRI、DSA等技术岗位的实习实践及带教老师的讲解带教,巩固和强化医学影像技术的理论知识,了解各种影像技术检查方法的工作原理、成像原理,并实实在在地感受各种影像技术的不同成像原理在图像上的真实反映,从而更好地理解各种影像的异同,明白同一种病变在不同的影像技术检查下的表现可有不同;了解各种摄影对显示所检查部位的实际情况的关系;了解各项影像技术检查的应用范围及优势和不足,掌握各项影像技术检查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以及正确理解影像技术检查的正当化原则,避免日后走入临床工作不能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理的医学影像技术检查[7-8],避免开具错误的影像技术检查申请单,防止延误患者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所以医学生到放射科进行医学影像技术实习是极其重要的。也因此建议医学本科生在临床实习中安排医学影像技术实习时间,掌握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具体应用,了解常见病的医学影像技术检查成像原理,熟悉部分常用检查技术、操作程序等,从而在未来的临床医疗工作中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杨世传.放射技术在放射科工作中的重要性[J].哈尔滨医药,2009,29(5):60.

[2]秦宇红,李春燕,黄福灵.医学影像学实习课改革设想[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25(25):270.

[3]邵为景.浅谈医学影像学的检查原则及合理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1):237.

[4]李坤成.医学影像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J].前进论坛,2010,50(8):54-56.

[5]张延成,张翠燕,耿静羽,等.3D-DSA在脑血管造影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1,9(6):83.

[6]任庆余,杨星,赵进沛,等.加强医用X线、CT临床合理应用的探讨[J].中国辐射卫生,2007,16(1):69-70.

篇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rait coping styles and to study the related influencing factors in medical students,in order to provide base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work quality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medical students. Methods 438 medical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by the methods of questionnaire and sampling, the evaluation tools of which were the table of students' general condition and the scale of trait coping style. Results Of medical students,the score of positive coping(35.62±4.85)which was correlated with the sex, the middle school,the family income,and the well-being was higher than norm(P

[Key words] Coping style;Positive coping;Negative coping;Medical students

应对方式(coping style)是个体面对现实环境变化所采用有目的、有意识的认知和行为方式,是个体适应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根据认知心理应激理论,应对方式的不同直接影响人的情绪状态,进而影响心身健康[1]。应对作为应激与健康的中介机制,对身心健康的保护起着重要作用[2]。目前医患关系备受关注,医学生自身首先要具有稳定的情绪、积极处理应激的应对能力和健康的人格[3]。因此,医学院校在培养医学人才的过程中,应注重其心理素质的培养及情绪问题的管理[4]。本研究主

要调查医学生的特质应对方式现状及相关因素,为医学生教育及心理问题的预防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2月~2012年12月,选取昆明医科大学本部及海源校区2007~2009级不同年级的临床和肿瘤专业本科生进行相关调查,由专人发放调查问卷,说明调查的目的、填写方法及注意事项,指导学生逐项认真填写并当场收回。采用整群抽样法共发放问卷465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438份,有效率94.19%。其中肿瘤专业215例,临

1.2 方法

1.2.1 一般资料调查表 根据本研究的研究目的自行设计,其内容包括学生的一般情况及相关因素作为自变量(A),其中,A1=性别:男性(1),女性(2);A2=年龄;A3=小学;A4=中学;A5=中学级别;A6=高中;A7=高中学校级别,学校分为:乡(镇)级学校(1),县(区)级学校(2),地(市)级学校(3);学校级别分为普通(1),重点(2);A8=专业:肿瘤专业(1),临床其他专业(2);A9=家庭收入情况:10万(3);A10=家庭幸福感:非常好(1),还好(2),一般(3),不好(4)。

1.2.2 特质应对方式问卷 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rait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TCQS)该问卷由姜乾金[5]反复修改而成,是国内第一个自编的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反映个体具有特质属性的,并与其身心健康有关的应对方式,评估个体在生活中对各种事件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应对策略,分为积极应对(PC)和消极应对(NC)两个分量表,各包含10个条目,共20条目,答案分1~5级计分。积极应对条目:第1、3、5、8、9、11、14、15、18、20条目。消极应对条目:第2、4、6、7、10、12、13、16、17、19条目。各维度分数将每个条目得分分别累加即可。所有条目在各自因素上的负荷均>0.45,重测信度为0.75,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1.3 统计学方法

每份调查表用Excel2003录入计算机,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分值采用()描述,不同性别、专业等变量学生应对得分的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与一般资料的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P

2 结果

2.1 医学生积极应对得分的调查与比较

在10个积极应对(PC)条目中,平日里遇到各种困难或不愉快时积极应对得分前三位的条目是:相信困难和挫折可以锻炼人、通常向好的方面想和对困难和痛苦能很快适应;积极应对得分后三位的条目是:当作事情根本没有发生过、通常与类似的人比较,觉得算不了什么、旁人很容易使您重新高兴起来。438名医学生积极应对得分总体调查情况,见表1。被调查学生积极应对得分(35.62±4.85)分,毕业年级(2007级)、女性、家庭总收入偏低的积极应对得分偏低。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级、性别、年龄、小学学校、家庭总收入积极应对得分组间比较存在极显著差异(P

2.2 医学生消极应对得分的调查与比较

在10个消极应对(NC)条目中,平日里遇到各种困难或不愉快时消极应对得分后三位的条目是:易迁怒于别人而经常发脾气、对重大困难往往举棋不定,想不出办法、遇到难题往往责怪自己无能而怨恨自己;消极应对得分前三位的条目是:遇苦恼事喜欢一个人独处、不愉快的事很容易引起情绪波动,喜欢将情绪压在心底里不让其表现出来,但又忘不掉。438名医学生消极应对得分总体调查情况见表2。被调查学生消极应对得分(26.99±5.71)分;毕业年级(2007级)、女性、年龄越大、家庭收入偏低、家庭幸福感低的学生消极得分较高,肿瘤专业学生的消极应对得分低于非肿瘤专业学生。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级、性别、年龄、专业、家庭总收入的学生消极应对得分组间比较存在极显著差异(P

2.3 医学生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将医学生的性别、年龄、学校、专业、家庭总收入、幸福感等指标与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得分进行Spearman秩相关分析,表3~4结果显示:积极应对与性别有显著相关性,男性比女性的积极应对得分更高(r=-0.141,P

3 讨论

应对(coping),又称应付或因应,是个体评价应激源的意义,控制或改变应激环境,缓解由应激引起的情绪反应的认知活动和行为[6]。应对方式是个体面对挫折或压力时所采用的认知和行为方式,也是大学生适应性和社会技能发展的重要指标,而特质应对能力则反映个体在心理应激过程中的认知水平、情绪状态、个性特点等,表明其相对稳定的行为倾向性。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医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面对学制时间长、学科繁多、承担治病救人的重要职责、面对复杂的医患关系等各种压力,如果采用不当的应对方式,必然带来消极的心理体验,影响其身心健康[7]。医学生要掌握良好的心理干预和心理应对技能,自身首先要具有稳定的情绪和健康的人格。

众多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应对方式为一种中介作用[8-9]。面对同一生活事件,不同的气质个体会有不同的应对反应,不同的应对方式会引发不等的应激反应水平,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也是不同的,有学者认为心理健康更直接的取决于应对方式。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高速发展,知识爆炸,市场力量介入医疗体系,医疗卫生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疾病全球化所带来的压力及患者和社会对医疗服务质量越来越高的期望值,医师们越来越难以承担他们对患者和社会所肩负的责任。对于将身处医疗第一线的医学生来说,面对着纷繁的学习压力和就业压力,压力感受尤为强烈[10]。我国传统医学教育定位于知识传承,强调医学知识掌握,对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不足;教学模式单一,灌输多于启发,学科之间连贯性不足,课程之间缺乏协调,致使学生学习主动性差,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严重不足。各医学院校也纷纷推出各种教育改革举措,但趋于形式化和表面化,缺乏深层次改革研究和实践,改革的现状和效果同新世纪医学教育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沈晓红[8]对大学生应对方式的若干影响因素研究中发现,父母情感温暖、理解的教养方式有助于大学生采用有益于心理健康的积极应对方式。李艳[11]等研究发现母亲情感温暖既直接影响大学生并提供积极应对方式影响其生命意义感;母亲情感温暖,使学生形成更稳定、健康的心态及更积极的认知方式、行为模式,从而积极、乐观应对各种生活负性事件,缓解负性情绪。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家庭幸福感与积极应对呈正相关,与消极应对呈负相关。父母教养方式对医学生的应对方式有影响,不同性别学生所采取的应对方式有所不同[12]。家庭的爱、鼓励、支持容易使其建立人际间的基本信任感和安全感,并在以后的成长中泛化,扩散到新的人际环境中;而家庭不和睦的学生容易变得敏感、多疑,不敢信任他人,同时也怀疑他人对自己的信任,遇到挫折时,总采用否认回避现实、放弃努力,甚至物质依赖等消极被动的应对方式。因此,提倡科学民主的家庭教养方式,有益于子女采用积极应对方式应对困难。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增强,大学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3],使学生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消极应对,表现为挫折感、消极情绪及不良的行为习惯。单靠一般的心理讲座,学生难于确实使用所学到的方法。因此,将专业学习和心理干预有机结合,创制省时、高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势在必行[13]。

[参考文献]

[1] 王红乔,马燕兰,李旭.骨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焦虑、抑郁情绪与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5):112-115.

[2] Li C1,Chu F,Wang H,et al.Efficacy of Williams LifeSkills training for improving psychological health:a pilot comparison study of Chinesemedical students[J].Asia Pac Psychiatry,2014,6(2):161-169.

[3] 张斌,邱致燕,蒋怀滨,等.医学毕业生完美主义人格、应对方式与就业焦虑的关系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4):319-323.

[4] Walker R,Stephens RS.Protective behavioral strategies mediate problem-focused coping and alcohol use in college students[J].Addict Behav,2014,39(6):1033-1037.

[5] 姜乾金.特质应对问卷[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10(特刊):36-37.

[6] 廖友国.中国人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元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22(5):897-900.

[7] 赵丹,王勇慧,李娟娟,等.应对方式在硕士研究生生活满意度与生命意义关系中的中介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11):1733-1735.

[8] 沈晓红,黄丽,祝一虹.大学生应对方式的若干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2,11(1):67-69.

[9] Srivastava K,Joshi S,Raichaudhuri A,et al.Emotional intelligence scale for medical students[J].Ind Psychiatry J, 2011,20:39-44.

[10] Hussain R1,Guppy M,Robertson S,et al.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of first year undergraduate rural university students[J].BMC Public Health,2013,15(13):848.

[11] 李艳,何畏,张贤,等.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与父母教养方式、应对方式、幸福感指数的相关性[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11):1683-1685.

篇4

个性也可以称为性格或人格,是指个人在思考以及行为上体现的个人的独特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质的总和。个性具有相对稳定性,不受外在环境变异的影响。一个人的个性会在不同事件或情境中表现出相似的共性。

结合小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学习性质我们可以发现,与小学英语学习差异性显著相关的主要是内外倾的性格差异。根据调查和以往经验总结,外倾型人群喜欢与人交往,生活积极乐观,富有冒险精神,做事往往容易冲动但同时对事物的反应较为敏感和及时。内倾型人群喜欢安静,不善与人交际,行为具有计划性,心思较为缜密。

二、小学生英语学习与个性差异的关系

(一)外倾型个性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外倾型个性的小学生较为活泼外向,在语言的学习方面乐于尝试。他们在英语课堂上往往表现较为活跃主动,易接受新知识,在尝试过程中不怕失败。例如,外倾型的小学生在听写和诵读方面往往表现较好,他们敢于尝试并乐于交流。但是这类小学生也较易产生心浮气躁的情绪,在英语学习上很难有恒心,在单词拼写和造句时较易出现细节性的错误。

(二)内倾型个性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内倾型个性的小学生的课堂表现更多呈现出专注认真的特点,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详细可行的学习方法。他们在接受新语言的教学时往往在头脑中进行较为细致的加工,反复记忆思考。例如,在英语的新授课堂上内倾型的小学生在课堂反应上可能不如外倾型,但是在课后表现出后来居上的实力。内倾型小学生在读写方面表现出优越性,但在听读方面不如外倾型小学生。

三、学生个性差异对英语教学的启发

根据不同个性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优势和劣势,教师在授课时应当切实考虑到不同学生的需要,分别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激励策略。教师无法改变不同学生的个性倾向,但是可以通过教学策略的改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英语能力。

(一)提高小学英语教师素质,做到因材施教

小学生学习能动性较差,对英语教师的依赖过多,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起较大的影响作用。而老师除了关注学生的成绩,更应思考学生日常表现与学习的关系。随着素质教育的进行,我们越来越倡导将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学校应当对小学英语教师进行培训和素质拓展训练,让老师们因材施教。只有教师拥有较高的专业素养,才能对不同性格的学习公平对待,看到每个学生的长处和学习方式,并加以引导,使小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得心应手。

(二)实行分层次教学

在入学之初可以对小学生进行一次英语摸底考试,根据考试成绩分班教学。这样有利于老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教学内容的调整,使教学与学习能力匹配。很多双语学校开展了此类教学取得了初步成效。比如,老师可以将性格互补的学生分到一个组,布置学习任务的时候倡导组内互动学习。这样性格互补的同学就可以互相带动,共同促进学习。同时教师也要做课堂辅助措施,例如,小组内以外倾型学生为骨干负责带动学习和活跃课堂氛围。对性格内向的学生可以给他们布置一些独立完成的作业或任务。这样就可以使不同个性的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展示自己,增强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三)提供课堂外的锻炼机会

教师应当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帮助其制定学习和发展策略。课堂作为学的区域,在提供不同个性学习差别化教学方面会面临很多局限。因此,我们可以在课外为不同性格的学生提供较多的锻炼机会,以求不同个性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共同发展。

例如,对内倾型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多参加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角等活动,给他们更多展示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克服怯懦心理,建立自信心。对外倾型的学生可以给他们布置一些巩固性的磨砺耐心的课后作业,帮助他们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增强读写能力。

在英语学习中没有个性的优劣好坏之分,但是不同的个性在英语学习的不同方向分别展示不同的优势与劣势。只有充分了解小学生个性差异与小学英语学习的关系,探究其发展的长处与短处,才能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制定差异性教学策略,使不同个性的学生都能得以发挥所长,改进不足。

篇5

体育意识是指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过程,按照个人对学校体育目标的认识,采取个人认为是正确有效的方式以决定行为的心理活动。 中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在中学的体育教学中往往被忽略,而这恰恰是中学生能否坚持体育锻炼的最重要一点,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重要保证。中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与有个好的身体是能否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更大贡献的重要保障。培养正确的体育意识,对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兴趣能力和习惯有决定意义。

二、预期结果

1.学生自身因素对体育意识的影响

(1)体育参与意识差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体育意识是人们在不断地参与体育运动中逐渐形成的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体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中学阶段又被技能教育、体能教育所左右,使学生难以形成正确的体育观念加之学校的运动场地、活动器材有限,而且缺乏必要的监督和保障,学校规定的课外活动更是形同虚设,体育锻炼课不能很好地开展,久而久之,学生的锻炼兴趣减少,不愿参加体育锻炼,如此反复,形成恶性循环。学生参与运动时间较少是体育意识难以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2)兴趣与意志的影响

许多中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目的、意义以及体育锻炼价值认识不足,更不懂得体育锻炼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绝大部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是因为他们对该运动本身产生兴趣,是直接兴趣,而不是间接兴趣,所以他们参与体育活动不可能持之以恒,一旦受到外界客观因素的影响,就立刻终止运动。另据调查发现,怕苦、怕累、意志差已经成为当代中学生不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原因,在体育锻炼中缺乏吃苦精神,意志力薄弱,不愿付出艰苦努力,不能坚持体育锻炼,体会不到体育锻炼的乐趣及对智力、学习效率的作用,进而妨碍了体育意识的形成。

2.体育教师的因素

(1)体育教师对学生缺乏正确的技术指导,造成学生技能低下

有研究表明,技术水平越高,体育态度的强度也越高,体育运动技术的高低与体育意识的形成是密切相关的。如果体育教师能经常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技术指导,促进学生运动技能的提高,在运动中更有可能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也更能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但是,由于某些体育教师业务水平不高,备课时又没有很好地钻研,在传授技术时讲解笼统或不正确,造成学生掌握运动技术困难,运动技能低下,同时,体育课时相对偏少,课堂教学人数又多,加之体育场地、器材的缺乏,致使较难的技术动作学生无法掌握,更别说形成自动化的运动技能。运动技能的低层次,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势必造成体育意识淡薄。

(2)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忽视对学生体育意识、能力和知识的培养

尽管现在人们对现代体育观念提得较多,但是长期以来受传统体育观念的影响,课堂教学只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和运动技能的掌握,忽视对学生体育意识、体育能力的培养,学生总是跟随教师进行练习,离开教师,就无法科学地实施自己的体育活动,更没有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能力。通过对中学体育教学目的方法的调研发现,教学内容过分突出技术教学,而体育文化和体育卫生保健等理论方面知识教学所占比重仅为6%,不能满足学生对健身知识和发展基本运动能力的需要,忽视了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和增强体质的意识。所以,现阶段教学目标不仅仅是掌握运动与保健的知识技术和技能,还应包括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终身体育的思想和能力,健全学生人格。

3.家庭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行为取向对孩子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家长对体育锻炼的态度将给孩子以重要影响。据调查,父母对子女参加体育锻炼约有60%不重视。另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目前有81%的家庭没有主动为孩子购置体育用品,94%的家长没有明确要求孩子锻炼身体。家长对孩子合理的体育锻炼缺乏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对体育产生消极的态度,阻碍了学生正确的体育意识的形成。

4.场地、器材的影响

本次调查发现,19.23%的中学生认为,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是没有锻炼场地和器材。由于近年来各中学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多,使原本紧张的体育设施更加难以满足学生的需要。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学生已不满足于传统的三大球和田径等运动项目,爱好兴趣。呈多元化趋势,但由于学校各方面条件所限,师资力量薄弱,场地、器材的缺乏,满足不了学生的需要,使部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不高,影响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三、建议与对策

1.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摆正自己的位置,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学会自我锻炼、自我控制、自我组织,学习体育运动知识,培养运动的兴趣与习惯,开发智力、提高能力、发展个性情感。这就需要教师给予科学的、系统的、卓有成效的熏陶和培养,才能使之不断丰富和完善。体育教师应不断学习,更新观念,完善自我,真正体会到培养学生体育意识的重要性,大力加强对学生的体育意识培养,将体育意识培养贯穿于每一堂课和其他教学活动中。

2.通过课程结构的调整,强化中学体育的时代性、社会性和针对性

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开设学生感兴趣受欢迎程度高的选修课,进一步加强学生体育理论的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理论水平,充分发挥理论指导实践作用,培养学生自学、自练、自评的能力,开展快乐体育健康体育以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3.学校大力开展群体活动,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体育知识讲座、体育知识竞赛等活动,使学生受到良好的体育熏陶;完善体育设施,为体育教学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满足学生活动的需要。良好的体育环境有助于学生体育意识的养成,使他们在优美的体育教学环境中心情舒畅,获得健康效应。

篇6

分子生物学的诞生拓展了人们对于疾病的认识,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涉及到生命的本质,它的出现对生命科学有着巨大的冲击,尤其是对医学有着重要的影响[1,2]。现代医学条件下,从分子水平认识疾病并寻找对策已成为医学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和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影像医学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中,与之交叉产生的新兴学科――分子影像学,已然成为影像医学的前沿与热点[3,4],学习和利用分子生物学的知识对于广大医生,特别是影像科医生来说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我们了解行业研究的前沿和热点,提高科学研究和临床诊疗水平。然而广大医生,特别是影像科医师在实际工作中常常面临知识缺乏或老化的问题,原来掌握的理论和技能在疾病诊断、发病机制的研究、疗效的跟踪和评估等方面越来越受到制约。因此,随着分子影像学的出现和医学分子生物学的交叉与发展,今后的影像临床和科研中要求影像医师能够掌握与其工作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而有效地为临床工作及科学研究服务。

一、分子生物学在影像医学发展中的意义

近20年来,分子生物学在理论和应用上都取得了重要进展,其理论与技术已渗透到生命科学的诸多领域,而影像医学与其结合产生的新型学科――分子影像学更是走在影像医学发展的最前沿。分子影像学的出现和发展将从根本上改变未来的医学模式,引领整个医学影像学发展的方向[5]。与传统的影像诊断学不同,分子影像学借助于分子探针应用医学影像成像设备非侵入性地对活体的生理病理过程进行观察,其优点是在器官或组织结构的形态变化之前,从分子水平进行定量或定性的可视化观察[6]。例如通过标记肿瘤产生过程的关键分子然后进行影像学检查,既可以显示出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解剖改变,也可以追踪观察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病理生理变化,有助于疾病的早期明确诊断和发生机制等的研究。在药物开发和作用机制研究中,通过标记药物本身或者其作用靶点可以直接显示药物在体内的变化或靶点的改变,从而为药物的筛选和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直观的实验依据。分子影像学技术不仅为生命科学相关的基础研究提供了重要方法,而且也在临床研究和转化医学等领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7]。在未来的个体化医学模式中,分子成像技术可能会同时融合疾病的分子诊断和治疗跟踪系统,在早期诊断疾病的同时进行治疗并跟踪其治疗后的变化,从而实现疾病诊疗的一体化。

二、影像医师学习分子生物学知识的必要性

分子影像学是分子生物学和医学影像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分子影像学利用现有的一些医学影像技术,如核医学、核磁共振和光学成像方法等,通过特异性的分子探针的设计和应用,能够对人体内部的生理或病理过程中在分子水平上发生的变化进行在体成像,安全无创,可重复行强,在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疗效评价、发病机制等的方面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分子影像学是一门新的交叉学科,作为影像医师要想掌握并应用好,除了原有的影像学知识外,还要学习和掌握分子探针的制备原理和技术、信号通道及相关机制、肿瘤靶点的筛选和定位等相关知识和技术,而这些都属于分子生物学的范畴。分子影像学使影像检查从原来单纯观察解剖结构转向功能性分析,从主观诊断转向客观的定量分析,因此影像医生必然要整合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或合成化学等方面的知识,在研发分子探针、筛选基因靶点等方面不断努力,借助于先进的影像学成像手段早期、直观的显示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效果及转归等,实现分子影像学的长远发展。而且随着相关技术的兴起,分子影像学越来越注重对个体化表型差异的分析,这也为实现个性化医疗,即精准医疗,提供了重要的条件。未来,分子影像学将推进个体化治疗的发展进程,例如许多肿瘤的诊断靶点,也可作为治疗靶点,通过筛选关键靶点,定制对应的特异性分子探针,应用分子影像的个体化分析为病人“量身定做”最佳治疗方案,并能予以跟踪、评价,从而实现诊断治疗的一体化。总之,掌握分子生物学知识对提高影像科医师综合诊疗水平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目前我国普通高等医学院校都已开设了分子生物学课程及其相关的实验教学,也有相应的规划教材和实验教材,因此毕业于医学院的影像医师大多具备了一定的医学分子生物学知识基础,但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技术不断地更新,这就迫使影像医师仍需要不断地学习,以便了解分子生物学的最新进展。而对于没有学校学习基础的高年资医师而言,分子生物学是个崭新的领域,需在重新学习[8]。

三、影像医师加强分子生物学知识学习的途径

影像医师应认识到加强分子生物学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并积极主动地加强分子生物学知识的学习。除了医院、学科或科室有组织的进行学习外,更重要的方法还是自主学习,通过有效地继续教育获取必要的理论及技能。在继续教育的过程中,影像医师应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如实际工作中需要对疾病的发病机制、药物作用机制、疗效评估等研究较多,还必须全面地学习医学分子生物学的最新理论和相关技术,才能更好服务于实际工作中。影像医师获取分子生物学知识的途径有很多:

1.全面系统的学习基础知识。影像医师应根据自身的基础选择相应的教科书或参考资料,可以优先选择国家规划教材,以便由浅入深的掌握分子生物学的理论,明晰各种常用名词、术语,了解分子生物学涉及的研究领域。近年来大学的网络公开课程建设日趋完善,还可以通过慕课等进行在线的视听学习[9],有助于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在有一定基础的前提下,再通过专业杂志和文献,了解最新的进展和研究动态。

2.明确方向,学习相关的专业技术。分子影像学的研究涉及到多个学科的知识,因此在学习中,影像医师应明确自身的研究方向,有针对性的学习。应用互联网学习操作简单、便捷,易于被广大医生接受,而且其内容全面、检索便捷等优势也已在医学继续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以通过维普、知网、同方等专业网站,有针对性的筛选文献和资源进行学习。另外和可以进入到分子生物学的网站、论坛等进行浏览、搜索等,既能紧跟前沿动态,还可以与他人互动交流、进行讨论。

3.注重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参加专题学术讲座或会议,尤其是国家级或国际性学术交流活动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学术交流,可以较快的了解分子生物学在影像医学中的应用和最新动态,而且在交流过程中,可以与同行及专家进行直接的沟通,交流并获得必要的指导和帮助[10]。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单单依靠影像科医师无法发展分子影像学,唯有与分子生物学等交叉学科的专家精诚合作,才能更好的推动分子影像学的发展和临床应用。哈佛大学分子影像中心Weissleder教授曾指出影像医师应该切实肩负起开展分子影像研究工作的任务,要与基础学科相互沟通,发挥各自的优势,协同合作。因此加强合作与交流能够更好地解决分子影像学发展中所涉及的问题,有效的促进影像医师分子生物学的学习和研究。

总之,分子生物学是目前公认的最具活力的医学带头学科。分子影像学的出现是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技术推动影像医学发展的直接表现。作为新时代的影像医师,必须重视分子影像学的研究,学习和应用好与之相关的分子生物学等基础知识和技术,才能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更好的服务于科研与临床医疗工作。

参考文献:

[1]冯作化.医学分子生物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01.

[2]方福德.医学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历程和展望[M].医学与哲学,1999,20,(1):17-20.

[3]张龙江,宋光义,包颜明.分子影像学的研究和进展[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2,36(10):950-953.

[4]董鹏,王滨,孙业全,等.浅析分子影像学学科建设与影像医学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6):117-118.

[5]申宝忠.无限潜能魅力彰显――分子影像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4,(5):353-357.

[6]Perrone A. Molecular imaging technologies and translationalmedicine. J Nucl Med,2008,49(12):25N.

篇7

[

关键词 ]应对方式;亲子依恋关系;回归分析

1、引言

1.1亲子依恋关系

亲子关系原为遗传学中的术语,指亲代和子代之间的生物血缘关系,在心理学中指的是父母与子女之间在后天互动过程中构成的人际关系,其中包括父亲与子女的交往以及母亲与子女的交往。亲子关系的形成,最重要的是血缘关系与法律关系。前者是指父母与自己亲生的子女间存在的生物遗传的关系;而后者是指缺少血缘关系而通过法律手续所建立的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人际社会关系,比如说领养子女。

1.2应对方式

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面对不可避免的各种压力情境,而对个体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但相同的压力水平对不同的人影响是有很大差别的,这种影响差别主要取决于个体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应对。一般认为应对是一种包含多种策略的、复杂的、多维的态度和行为过程。首先是对压力情境的认识,也就是态度,不同的态度足以引起压力情境对个体所产生的影响的程度和时间的差异。个体对所面临的压力的态度,是“知难而进”,把压力看作是一种挑战去解决;还是感到难事临头,把压力看作是一种负担。然后,在此基础上,个体对压力情境做出具体的行为,是积极地去解决问题,还是消极地去逃避,也会影响压力情景的后果。这些认知、态度以及行为上的差异就构成了个体面对压力情境时的应对方式的差异。

2、问题的提出

应对和应激与健康关系中的作用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目前认为,应对是决定生活事件是否影响健康的决定性因素。较多地使用解决问题等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有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会促进人际关系的良性发展。而较多使用自责,幻想等消极被动的应对方式则会引发一系列的适应问题和情绪问题,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由此可见改善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亲子依恋关系状况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个体长大以后的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其中不仅会影响其在压力情景中的应对方式,同时也会影响到其同伴关系的发展;而随着个体的成长同伴关系也逐渐成为影响个体应对方式的重要因素。本文就亲子依恋关系和同伴关系对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影响及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3、研究方法

3.1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河南省开封市河南大学大一至大三的大学生作为被试,共发放问卷321分,收回有效问卷300份,回收率为93.46%,男女人数大致相当,年龄在17-22周岁之间,大一96人,大二118人,大三86人。

3.2研究工具

满意度越高。总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894,三个维度的cronbach α系数分别为:人际和谐 0.8342;交往互动 0.5694;社会情感 0.7025

3.2.1依恋量表

依恋量表采用Armsden等人编制、Raja等人修订的父母和同伴依恋问卷(Inventory of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 IPPA)简版,测量青少年与父亲、母亲以及同伴依恋的安全性。每种依恋对象都包含10个项目。本研究根据研究目的,选用父子依恋和母子依恋两个分问卷。采用5点计分,1表示“完全不符合”,5表示“完全符合”,分数越高表示依恋的安全性水平越高。

3.2.2应对方式问卷

这里选用的应对方式问卷由肖计划等参照国内外应对研究的问卷内容以及有关“应对”的理论,根据我国文化背景编制而成。该量表包括62个条目,共分为6个分量表,分别为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它可解释个体或群体的应对方式类型和应对行为特点,比较不同个体或群体的应对行为差异,并且不同类型的应对方式还可以反映个体心理发展成熟的程度。该量表在心理学研究中被广泛的采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4、研究结果

相关分析显示,母子依恋关系与应对方式存在显著正相关,母子依恋关系较好的大学生倾向于采用解决问题,求助等积极的应对方式,母子依恋关系不好的大学生倾向于采用退避,自责等消极的应对方式。

同时,也可以看到,父子依恋关系与应对方式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父子依恋关系好大学生倾向于采用解决问题,求助等积极的应对方式,而父子依恋关系不好的大学生倾向于采用退避,自责等消极的应对方式。

5、思考与展望

当今社会压力如影随行,而对于即将进入职场的大学生来说,是否具有良好的应对方式对于他们适应社会至关重要。良好的应对方式可以帮助大学生协调身心平衡,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而具有不良应对方式的个体则更可能会产生情绪困扰,甚至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而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并不尽如人意,因而改善大学生的应对方式迫在眉睫。由于亲子依恋关系和同伴关系对于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改善大学生的应对方式便可以从这两个方面着手,积极与父母沟通,改善沟通方式,打开心扉与同学同伴交流,构建良好的同伴关系,通过改变自身对待自身和事物的看法和态度来增强自己解决问题和困难的决心和信心,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未来的挑战。

参考文献

[1]王海花.农村留守中学生网络成瘾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同伴关系的相关研究.

[2]肖聪阁,陈旭.农村留守初中生依恋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3]曹羌琴.青少年依恋、应对方式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

篇8

1对象和方法

1.1调查对象: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在湘潭市口腔医院、湘潭中心医院及长沙市口腔医院实习的2005级湘潭职业技术学院口腔技术临床实习生共124人,同期实习带教老师28人,总计152人。

1.2调查方法:对上述调查对象在完成实习后进行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内容包括:找工作、实习兴趣、实习态度、老师素质、教学条件、教学方法、医院管理、其他因素。调查问卷统一印制、统一发放、统一回收,不记名。共发出调查问卷152份,收回有效问卷152份。

2调查结果

在收回的152份有效问卷中,按所占比例的高低,分别是:找工作43.4%(66/152)、实习态度19.1%(29/152)、教学方法12.5%(19/152)、老师素质9.2%(14/152)、实习兴趣7.9%(12/152)、教学条件3.9%(6/152)、医院管理2.6%(4/152)、其他因素1.3%(2/152)。

3讨论

3.1影响实习质量因素分析:

根据收回的152份问卷统计调查结果显示,占前5位的影响因素分别是:找工作、实习态度、教学方法、老师素质、学习兴趣,占调查总数的92.1%(140/152),而教学条件、医院管理、其他因素等则只占7.9%(12/152)。这说明找工作、实习态度、教学方法、老师素质、实习兴趣等是影响口腔医学生实习质量的主要因素。

3.1.1找工作:随着口腔专业招生人数的日益扩大,口腔专业类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了。尤其是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起点一开始就落后于本科院校的学生,因此,找工作的压力更大。为了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他们在实习的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寻找未来的工作岗位。这样一来放在临床实习上的精力也就分散了。特别是实习的最后半年,占用了学生不少的实习时间,耽误了实习机会。

3.1.2实习态度: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90后出生的,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相对比较优越,缺乏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精神。实习不主动,不尊重老师,不想动手的“三不”现象较为普遍。众所周知,内因决定外因,态度不端正,势必造成主动性的缺乏,只能被动的灌输;不尊重老师,耻于请教,从而有效的动手机会就少。这样的实习是不会有很大成效的。

3.1.3 教学方法:同样的学生,应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其结果大相径庭。口腔医学是一门动手能力要求很高的学科,动手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实习的质量和将来的个人水平。因此在实习中,带教方法对学生的诊治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有的老师完全放手,任学生自己操作;有的老师不轻易让学生动手,而是让他们多看多想多问,到一定时间后再动手。前一类老师的带教方法,只注重“量”而忽视了“质”,效果并不好。后一类老师的带教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能真正培养出动手能力强的口腔医学生来。

3.1.4教师素质:带教老师队伍素质的高低常常会直接影响到实习生的实习质量。有少数老师对带教实习工作积极性不高,精力投入不足,教学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直接影响到实习质量。

篇9

1.1调查对象: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在湘潭市口腔医院、湘潭中心医院及长沙市口腔医院实习的2005级湘潭职业技术学院口腔技术临床实习生共124人,同期实习带教老师28人,总计152人。

1.2调查方法:对上述调查对象在完成实习后进行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内容包括:找工作、实习兴趣、实习态度、老师素质、教学条件、教学方法、医院管理、其他因素。调查问卷统一印制、统一发放、统一回收,不记名。共发出调查问卷152份,收回有效问卷152份。

2调查结果

在收回的152份有效问卷中,按所占比例的高低,分别是:找工作43.4%(66/152)、实习态度19.1%(29/152)、教学方法12.5%(19/152)、老师素质9.2%(14/152)、实习兴趣7.9%(12/152)、教学条件3.9%(6/152)、医院管理2.6%(4/152)、其他因素1.3%(2/152)。

3讨论

3.1影响实习质量因素分析:

根据收回的152份问卷统计调查结果显示,占前5位的影响因素分别是:找工作、实习态度、教学方法、老师素质、学习兴趣,占调查总数的92.1%(140/152),而教学条件、医院管理、其他因素等则只占7.9%(12/152)。这说明找工作、实习态度、教学方法、老师素质、实习兴趣等是影响口腔医学生实习质量的主要因素。

3.1.1找工作:随着口腔专业招生人数的日益扩大,口腔专业类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了。尤其是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起点一开始就落后于本科院校的学生,因此,找工作的压力更大。为了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他们在实习的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寻找未来的工作岗位。这样一来放在临床实习上的精力也就分散了。特别是实习的最后半年,占用了学生不少的实习时间,耽误了实习机会。

3.1.2实习态度: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90后出生的,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相对比较优越,缺乏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精神。实习不主动,不尊重老师,不想动手的“三不”现象较为普遍。众所周知,内因决定外因,态度不端正,势必造成主动性的缺乏,只能被动的灌输;不尊重老师,耻于请教,从而有效的动手机会就少。这样的实习是不会有很大成效的。

3.1.3 教学方法:同样的学生,应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其结果大相径庭。口腔医学是一门动手能力要求很高的学科,动手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实习的质量和将来的个人水平。因此在实习中,带教方法对学生的诊治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有的老师完全放手,任学生自己操作;有的老师不轻易让学生动手,而是让他们多看多想多问,到一定时间后再动手。前一类老师的带教方法,只注重“量”而忽视了“质”,效果并不好。后一类老师的带教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能真正培养出动手能力强的口腔医学生来。

3.1.4教师素质:带教老师队伍素质的高低常常会直接影响到实习生的实习质量。有少数老师对带教实习工作积极性不高,精力投入不足,教学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直接影响到实习质量。

3.1.5实习兴趣:临床实习的目的是通过诊治病人,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操作水平。而对实习的兴趣是直接影响实习质量的重要因素。对于职业学院的学生来说,绝大部分仅仅就是为了毕业后找个工作单位或自谋职业,而不是将来成为一名医学大家。由于目的不一样,兴趣也就不同。有的学生一下实习单位便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拉关系、找门路;有的学生对自己的未来信心不足,得过且过,无心实习,从而严重影响实习的质量。

篇10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atisfaction in Games Among Pupils in Beijing/JIN Yan, MA Lai-xiang.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Science, Xuchang University, Xuchang(461000), Henan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novelty, challenge, exploration intention and attention demand on satisfaction, and to provide bases for discussing personal interesting forming process.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forty-two pupils from third and fourth grade participated the study. After a game called sandbag carry, questionnaire survey related to satisfaction was given to them.Results Exploration intention and attention demand can positively predict satisfaction. Satisfaction was also affected by novelty, in which attention demand played as a mediator. Interest was affected by challenge.ConclusionSatisfaction and interest are different conceptions, they are influenced by different factors too.

【Key words】 Play and playthings;Goals;Mental health

【基金项目】 许昌学院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编号:2007)。

【作者简介】 金炎(1981- ),女,河南郑州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和教育社会学。

【作者单位】 许昌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河南 461000。

任务满意度是指任务内容、活动形式等对个体所产生的吸引效果,任务满意度高的人认为活动是有趣的,会用积极的形容词评价活动任务[1-2]。与兴趣相比,任务满意度具有更强的情境性[3]。Mitchell等[4]认为任务满意度来源于儿童对某一活动吸引力特征的认识,而任务的新异性和挑战性便是与活动吸引力紧密相关的2项特征。除此之外研究还发现,个体本身探究欲的高低和面对任务时所体验到的紧张度也能够正向预测个体的任务满意度[2]。本研究将通过游戏活动结束后的即时测量对任务满意度、兴趣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系统考察。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抽取北京市2所小学三年级和四年级学生142名,其中男生70名,女生72名,平均年龄9.0岁。参加第2次游戏的有效被试都参加过第1次游戏,共有60人,其中男生28名,女生32名,平均年龄8.6岁。

1.2 方法

1.2.1 活动任务 A和B两地相距约6 m,在A处划1条直线,在B处划1个直径约20 cm的圆圈。参加活动的小学生背上背一个小沙包,从A出发走到B处(这个过程不能让沙包掉到地上),要让沙包落入B处的圆圈内,如果将沙包落到圆圈以外的地方,算作失败。每次游戏都采取小组活动的方式,活动开始前先将被试分为7~8人的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均由1名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生带领,在校园操场上安静的一隅进行活动,前后参与带领活动的研究生共有11名,事先都接受过研究者培训。

1.2.2 研究设计 为了考察随着活动的多次进行,各因素对任务满意度的影响有无变化,并了解具有情境性的任务满意度和稳定的个体兴趣在影响因素上的差别,本调查设计了2个研究。2个研究的时间间隔是4周。研究2的活动形式与研究1是基本相同的,仅有的变化是通过缩小B处的圆圈而从客观上增大了任务难度。研究2的测量内容与研究1基本上也是相同的,唯一的不同之处是增加了1个开放性的题目“如果让你不断玩相同的游戏很多次,你更喜欢下面哪一种”,同时为被试提供2个选择,即“以前没玩过但很快就会感觉很简单的游戏”(A)和“复杂一点儿,每次都需要费点力气的游戏”(B)。要求被试选择其一并回答理由。

1.2.3 研究工具 本研究中所用的工具翻译自Chen等编制的“情境性兴趣问卷”,其中新异性、挑战性、探究欲和紧张度问卷由原问卷中对应的单独维度翻译得来,而任务满意度问卷则是将原问卷中的享受度和满意度2个维度进行了合并,因为从问卷的原始项目上看,翻译而来的享受度和满意度很难从意义上进行区分,且研究者已经发现享受度和满意度间存在极高的相关性。原问卷的各维度已经被证实具有较高的信效度,本研究中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也显示,各问卷中提取出的公因子皆能解释项目总变异的70%以上,各问卷中项目的因子载荷基本都高于0.70。本研究中所有数据的统计处理都采用SPSS11.5进行。

2 结果

2.1 任务满意度与相关变量的相关关系 见表1。

表1 任务满意度与情境性兴趣问卷其他因素的相关矩阵

变量研究类型新异性挑战性探究欲紧张度

挑战性研究10.1551

研究20.0851

探究欲研究10.364**0.360**1

研究20.525**0.2361

紧张度研究10.293**-0.1190.232**

研究20.509**0.1310.797**1

满意度研究10.434**-0.0130.267**0.484**

研究20.576**-0.1060.706**0.675**

注:**P

任务的新异性、个体的探究欲和紧张度无论是在研究1还是在研究2中都对任务满意度发挥了积极的影响。但从相关系数上来看,研究2中任务满意度与各因素的相关更高。任务的挑战性无论在研究1还是在研究2中都没有影响到个体的满意度。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2 探究欲和紧张度的中介作用 在新异性影响任务满意度的过程中紧张度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而探究欲则不能产生中介作用,探究欲和紧张度的中介检验程序见表2(表中数据是研究1的结果,研究2的结果与研究1是一致的)。

表2 探究欲和紧张度的中介作用检验程序

步骤标准化回归方程回归系数检验标准误t值P值

第一步y=0.764x0.1395.512

第二步w1=0.386x0.0864.495

w2=0.231 x0.0802.876

第三步y=0.656x0.1534.291

+0.235 w10.1441.628>0.05

y=0.581x0.1324.417

+0.737w20.1375.389

注:w1代表探究欲,w2代表紧张度。

2.3 研究2中开放性调查的结果 在研究2中回答了开放性问题的被试共有47人,笔者对这些选择的频次理由进行了归类。结果显示,当添加了“多次参加”这样一个前提后,大多数被试(33人,占总人数的70%)选择了愿意参加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其中因为挑战性带来兴趣而参加活动的有23人次,占总人次的49%;因为挑战性能促进自我发展而参加活动的有10人次,占总人次的21%。没有选择挑战性的只有14人,占总人数的30%。其中的原因又可以分为2类,因“新异性”或因“无挑战”而愿意参加活动的各有7人,分别占总人数的15%。

3 讨论

3.1 任务特性(新异性和挑战性)的影响 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来自于任务的2个变量(新异性和挑战性)对个体的任务满意度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其中新异性对任务满意度的影响是显著的,挑战性则不能影响任务满意度。这一结果虽与前人的一些研究有所差异[5-6],但与Silvia[7]的结论是一致的,这可能说明挑战性的偏好必须在个体对一项活动产生兴趣之后才能产生,而在任务满意度驱动行为的阶段,个体可能更喜欢轻松的活动过程。对开放性问题的回答表明,如果让他们多次参加同样的活动,更多的被试更愿意选择具有挑战性而非新异性的活动,这进一步验证了Silvia的结论。

任务满意度与兴趣是有着本质区别的2个概念,任务满意度是一种即时性的情绪体验,而兴趣则是在具备了多次活动的经验之后形成的稳定倾向[8]。Alexander等[9]发现在知识积累阶段,当学习者只有有限的知识时,任务满意度是学习行为的主要驱动因素。而在能力学习阶段,稳定的个体兴趣开始代替任务满意度作为主要的行为驱动源。

兴趣形成的过程就是个体不断体验任务满意度的过程。在最初的活动中,个体借助于新异性的刺激便能表现出积极参加活动的行为。但若同一类型的活动持续多次,随着新异性的降低,被试参加活动的动机便会下降。挑战性对兴趣的影响提示,在后续的活动设计中必须充分注意利用活动的挑战性来调动被试参加活动的积极性。

3.2 个体心理特征(探究欲和紧张度)的影响 在本研究中,个体的探究欲和紧张度能够正向预测任务满意度。紧张度在任务新异性影响满意度的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而探究欲虽然在研究1中与任务的挑战性有一定的联系,但并不能够对新异性的影响产生中介作用。

教育学家Burke[10]认为,学习动机就是隐含在互动过程之中最基本的东西。本研究发现,与任务特征相比,个体心理特征对满意度的影响似乎更为直接,而且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紧张度和探究欲与任务满意度的显著性相关提示,对小学生的活动来说,不但任务设计中的新异性和挑战性等因素很重要,而且与活动任务、活动程序、组织技巧等有关的一切因素都值得重视,因为个体的紧张度和探究欲可能与这些因素有关。在进行活动设计时,不仅仅要考虑到任务带给个体的新鲜感,更重要的是要注意让每个个体都能够最大程度地参与到活动中来,让他们都有充分的参与机会[11],同时也要结合被试本身的水平创设问题情境,最大程度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而使其处于一种最佳的激活水平。

3.3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本研究所使用的任务基本上是游戏性的,对个体的身体平衡能力要求更高一些,而对个体认知方面的要求则相对较低。这种有偏向性的任务可能得出一些有偏向性的结果[12],如探究欲对任务满意度的价值可能被低估。未来的研究应该在更广泛的任务情境中进行,比如在个体的学习活动中进行考察可能会得出一些不同的结论。另外,采用追踪研究的方式考察完整的兴趣形成过程应该能够得出更多具有说服力的成果。

4 参考文献

[1] HIDI S, ANDERSON V. Situational interest and it's impact on reading and expository writing.//RENNINGER KA,HIDI S,KRAPP A.The role of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NJ:Lawrence Erlbaum,1992,215-238.

[2] CHEN A, DARST PW. Situational interest in physical education: A function of learning task design. Res Quart Exerc Sport, 2001, 72(2):150-164.

[3] REEVE J. Motivating others: Nurturing inner motivational resources. MA:Allyn & Bacon,1995:135-167.

[4] MITCHELL M. Situational interest: It's multifaceted structure in the secondary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J Educ Psychol, 1993, 85(3):424-436.

[5] FOWLER H. Curiosity and exploratory behavior motivation.NY:Macmillan,1966:58-77.

[6] HARTER S. Pleasure derived from optimal challenge and the effects of extrinsic rewards on children's difficulty level choices. Child Dev, 1978, 53(2):87-97.

[7] SILVIA PJ. What is interesting? Exploring the appraisal structure of interest. Emotion, 2005, 5(1):89-102.

[8]RENNIGER KA,HIDI S,KRAPP A. The role of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NJ:Lawrence Erlbaum,1992,215-238.

[9] ALEXANDER PA, JETTON TL, KULICOWICH JM. Interrelationship of knowledge, interest, and recall: Assessing a model of domin learning. J Educ Psychol, 1995, 87(4):559-575.

[10]BURKE DJ. Connecting content and motivation: Educations missing link. Peabody J Educ, 1995, 70(3):66-81.

[11]JACOBS GM,POWER MA,INN LW,著;杨宁,卢杨,译. 合作学习的教师指南.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79-91.

篇11

教师的仪表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且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学习积极性。它是无声的教育,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绪和教学效果。

青少年儿童,具有对暗示的强烈感觉时,对美的,表示喜欢和羡慕,同时产生模仿和学习的欲望,对丑的产生不愉快的情绪,不愿意接近它,采取回避态度。如果老师注意了仪表美,衣着典雅,美观大方会给学生以美的熏陶,美的启迪。同时学生对老师产生羡慕,敬重的情感,愿意接近老师,产生向老师学习的动机。这样便为体育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反之,如果老师的衣着不齐、蓬头垢面,学生见了会产生不愉,甚至产生厌恶的情绪,在这种情绪下上课,教师的教导,学生不会心悦诚服接受的,教学效果一般是不会好的。比如,同是一位老师身穿体操服给学生上体操课和穿着普通制服上体操课,学生的情绪大不一样,前者学生会全神贯注,意气风发;后者,学生神思恍惚,注意力不易集中,会影响学生学习情绪。

二、教师的表情

体育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只有师生默契配合,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配合老师的教学呢?我认为,首先要消除学生对老师的戒备心理和拘束感。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教态和表情的感染力。比如:老师在开始上课的时候,以亲切自然的表情、认真而谦逊的态度、体态端正、落落大方地在学生面前,用热情洋溢的音调向学生们问好,你别看这平常的动作、简单的话语可是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是很大的。学生看到老师亲切而热情的表情,他们心情是欢快而兴奋的。根据心理学观点,轻松快乐的心理,不仅使人产生超人的记忆力,而且能够活跃创造思维,充分发挥心理潜力,这些都完成教学任务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反之,老师上课时,如果以阴沉的脸,给学生一副冷洋的面孔,学生见的觉得可畏,于是敬而远之。因而学生在精神上也自然受到压抑,师生间的情感信息就很难得到交流,更谈不上启迪思维激绪,这样教和学也就成了枯躁乏味的,必须履行的义务,课堂必然处于僵化状态,教学效果不会好的。

三、教师的语言

(一)要具有准确、精炼、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幽默等特点

体育教学是以各种身体练习,活动的形式为主。这是由于体育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所决定的。为了让学生有较多时间活动,教师讲解动作技术要领时要简明扼要,重点突出。用行动的比喻启发学生分析等方法如:讲解“鱼跃前滚翻”技术要领时,可以用口诀来讲:“摆臂地如鱼跃,摆臀合胸紧固腰,撑垫低头做退让,团身似球要记牢。”这样的语言和讲解又能促进学生的思维,既简明扼要,又生动形象,富有风趣和幽默感。这样也有便于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反之,如果语言含糊不清,罗嗦重复,空洞冗长地讲解,既影响了学生练习的时间,又会使学生昏昏欲睡,产生厌烦情绪。

(二)语言要有音调、语气、节律的变化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能总用一个音调,一个节律讲课,因为这样容易引起学生感受性降低、精神不振、影响教学效果。教师应该根据教材的内容、性质、教学环境和学生的情绪等不同情况,要灵活多变,比如:学生做快速有力的动作时音调应短促有力,当学生在做柔软性、协调性较强的动作,音调要平和,富有节奏感,对本课教材重点、难点、要提高音调,引起学的注意力和重视。

讲话的节律,也应结合教材和教学的实际情况,要有抑、扬、顿、挫的变化,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兴趣,活跃情绪,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三)口令,提示语言的运用也要有音调的高低、节律快慢等变化

口令是体育教师的必备的基本功。口令要求:吐字清楚,声音宏亮拖腔圆润适当,语气肯定,有征如力,除此以外,还有短促、悠长、温柔、激扬等音调高低的变化。以显示出韵律和情感。使动作和口令和谐统一,优美动听。

提示语言的在体育教学中是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正确运用提示语言的能强化动作概念有助于改正习惯、错误的动作。有利于更快,更好地掌握动作要领。在运用提示语言时要注意以下三点:语言要精炼,抓住关键;把握住提示的时机,及时提示;语言要果断,语气要肯定。

四、教师的手势动作

(一)手势动作

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有其习惯的手势和动作,不尽相同,各具特色。它对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的情绪都有辅助作用。 教师的手势动作有以下三个特点:首先是手势动作要具有新颖、别致和独待性。这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有助于增强教学效果。其次,手势动作要具备明显的表意性。能把一些抽象的技术要领及其思想情感,通过手势动作的媒介,能微妙的传达给学生,学生能心领神会,起到焕发精神提高学习情绪的作用。再次,体育课常用手势动作要做得规范化,并能和口令同时运用,做到动作、语言和口令的统一。如:成二列横队集合的手势动作,左臂侧屈肘成九十度,手握拳成上举,肩肘成一直线。右臂侧手平举掌心向下,这一动作就和口令手势、语言相统一进行。

篇12

 

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高等教育培养的园艺专业人才,除了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应具备科学实验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3]。只有加强园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实践教学,才能更加贴近社会需求,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一、实践教学的形式

 

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园艺专业课程除相对应的正常的实践课教学,各高校的培养方案中基本都设置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专业见习、学年论文实验、毕业论文实验和毕业实习等培养模块进行实践教学,进一步促进理论内容的消化并指导生产实践。

 

目前国内多数高校的园艺专业都拥有本专业的实验室、校内教学基地、校外教学基地,基本可以进行相应的实践教学来配合理论教学,但是存在实践教学受学校固定时间和固定地点排课的限制较多、距离园艺作物生产园较远或交通不便等不足,不能灵活地与当地时令园艺作物的生产紧密结合。为此部分高校大胆创新,推出很多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如校企联合式、订单式、工学交替式、产学合作式、“三位一体”模式等[4],有效地提高了实践学水平。

 

二、关于实践教学的调查反馈

 

1.已经毕业学生的调查反馈。对海南热带海洋学院2014届园艺学专业57名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仅有4名同学尚未就业,就业率达93%,其中约占73%的毕业生选择留在高校所在省份工作,但是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较低,从事园艺或相关行业的学生仅为38%,就业现状满意度为50%。从事园艺或相关行业的这部分学生,对于是否坚决从事园艺专业态度不坚定,认为要看待遇情况做决定。

 

他们认为:以前学校安排的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开展的实践教学活动,对于目前的工作非常有帮助,能够帮助其在短时间内胜任目前的工作,希望学校能和相关企事业单位联合开办专业,让学生能够经常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同时,部分学生还提出目前校企合作培养园艺专业的学生,还存在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管理体制不健全、与专业内容相关度不高等不足。

 

2.在校学生毕业实习结束后的调查反馈。对海南热带海洋学院2015届园艺专业51名参加完毕业实习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数据显示:86%的学生认为,在学校所学专业技能与本专业工作应具备的技能大致相同;67%的学生对合作单位旳岗位安排、工作环境、发展现状感及提供的薪酬待遇比较满意,很快能胜任新岗位;33%的学生感觉有压力,对专业课程没有认真学习而后悔,表示需要努力学习一段时间才能适应新岗位。

 

他们普遍认为,毕业实习是非常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校企合作,在短时间内收获颇多,不但提高了专业水平,还了解了企业文化和园艺产业现状,有利于职业生涯规划。不足之处就是时间短暂、参与的内容太少,如果毕业实习的时间能延长到一年,就能参与一个园艺作物从生产、加工到销售的完整过程,效果会更好。

 

3.合作单位的调查反馈。通过走访大量校企合作单位,调查得知各单位均急需大量园艺专业人才,也愿意与高校合作,然而值得关注的是合作单位对所需人才的标准主要有以下方面:能结合天气的变化进行园艺作物的田间管理、对进行的每一个生产环节都能利用专业知识正确操作、能灵活多变地解决生产当中出现的问题、能发现问题。

 

用人单位对园艺专业人才实践动手能力有比较高的要求。高校对园艺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必须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其成为实用技能型专业人才[5]。

 

部分学生在校期间实践动手锻炼得多,基础比较扎实,对园艺行业的工作比较感兴趣,从业后比较固定。而实践动手能力弱的学生,工作兴趣不高,从业后容易频繁换岗位。高校与合作单位合作培养学生对园艺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改革冲击力比较大,校企合作教学将更有利于学生就业后对新岗位的适应。

 

三、建议

 

园艺专业实践教学对学生的就业影响很大,加强实践教学有利于学生更稳定地参与到园艺行业中。优化实践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删旧补新,做到精内容、重应用、强素质[6],都可以加强实践教学。部分高校给学生建立标本园让学生管理[7],贯穿课程实验实践教学和技能操作实践教学;加强与周边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完成专业实训实践教学、科研创新实践教学和生产实习实践教学等措施,既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学习积极性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8]。

 

部分高校以实习环节作为切入点,加强校企合作办学,推行3+1人才培养模式,延长实习时间,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育种、田间管理、加工、销售等各环节[9]。

 

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培养园艺专业实用技能型人才的基本途径,加强园艺专业的实践教学对于园艺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实践教学,有利于培养企业紧缺人才,完善相关企业人才输入渠道[10]。

 

篇13

随着时代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在医学教育方面,尤其是在精神医学教育方面的改革和发展也在不断地深入,再加上精神医学专业属于实践性要求比较高的学科,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其具有服务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等优点,对精神医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不仅要对基础理论知识具有全面的正确的理解和熟练掌握,而且需要拥有更强的实践业务能力。而以精神医学生的“职业情感、职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对精神医学生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三导向”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

(一)以医学生职业情感为导向

以职业情感为导向指的是要以医学生在职业上的认知、情感和发展等方面的教育为基础,在加强基础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大对实践能力的培养,使精神医学生的理论与实践得到有效的结合,并且还能够与日常生活、职业道德等进行有机结合。从具体上来说,可以对精神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入手,加强法律法规意识的培养,加强精神医学生在职业素养、职业道德、职业情感和对职业的规划等方面的能力,使医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之间得到有机融合,促使精神医学生的个性化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二)以医学生职业能力为导向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是为了能够使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得到有效的融合,使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进行有效结合,在具有较高素质专业的教师队伍教育培养下,对基础医学、科学方法、自然科学、实践技能等方面进行教育培养,使精神医学生能够将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有效的整合,激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相关的科研活动,使精神医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三)以医学生社会适应为导向

以社会适应为导向指的是精神医学生要满足当前社会对精神医生的需求,需要具备健康的身体,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对生命具有充分的尊重态度。因此,需要对精神医学生的体育、心理学、生命和安全教育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丰富,还可以通过举办各种与心理健康有关系的活动、讲座和辅导等,使精神医学生具备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养。

二、应用“三导向”培养模式的方法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对精神医学专业教育来说,其在教育过程中主要分为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等两种教学内容,而这两种教学内容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具有密切联系。精神医学专业最主要的教学目的就是要让精神医学生能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充分地运用到实践中,使精神医学生除了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之外,还能够在实践中得以运用。但是在目前的教学理念中,大部分仍然是保留着为了教学而进行教学的传统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仍然以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为主,忽略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理论无法与实践得到合理有效的结合。因此,需要学校与教师在进行精神医学专业教育培养的时候,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要对精神医学专业在现今社会上的市场所需具有充分的认识,不断创新和改善相关的教学体制与内容,以此来使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得到有效结合。

(二)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对于精神医学专业来说,在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教授,虽然在教学内容上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充实,但是也使得学生在学业上的负担在渐渐地加重,过于重视对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忽略了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精神医学生在今后工作上业务能力的发展,无法尽快地适应社会。因此,需要学校与教师要重视学生在精神医学专业学习上所具有的个性化特点,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引导学生对相关的典型精神疾病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难点及时解决,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充分地发挥其积极性,使学生的独立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

(三)提高沟通能力的重视

对医疗行业来说,沟通交往能力是相关的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素质,再加上医疗行业是属于服务性的行业,尤其是对于精神医学专业来说,对从业人员的沟通交往能力的要求就更高。因此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务必要提高对学生沟通能力培养的关注,要将相关的心理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具体和全面的讲解,让相关的从业人员对病患者的心理、生理等都具有全面的了解,从而为今后精神医学生与患者、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我国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步伐也在不断地加快,对精神医学方面的重视也在逐渐地提高,而在精神医学教育上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通过在精神医学教育上应用以医学生的“职业情感、职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所培养出来的精神医学生在工作态度、知识水平、职业情感、执业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成果,能够适应当前社会对医疗精神医学人才所提出的高要求。

参考文献

[1] 刘吉成,张晓杰,云长海,罗庆东,白丽.以医学生未来发展为目标的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