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会议经验交流材料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无以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班级一定要有制度,并且要按照这个制度去实行。相信在座的班主任都比我了解。班主任也要按制度办事,我们班现在有同学体育训练等和我请假,我会告诉他,你直接和值日班长说好了,让他按班规做事。(班主任 banzhuren.cn)另外,班级设有“三省池”——“吾日三省吾身”,班级中每周影响班级纪律的,不穿校服的等等凡是很容易做到的,他却不去做的,都贴到那个位置,用我们班一个同学不雅的称呼——化粪池。其实,就是希望学生多反思,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绩先不谈,把行为习惯提前面,在这样一个强调“减负”的背景下,显得更加重要。
篇2
二、抢抓规划编制,建立和完善城市规划体系
为了迅速扭转规划跟着建设跑的被动局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我们把规划编制作为规划工作的重中之重,集中领导、集中资金、集中技术力量,多渠道、全方位地进行了总规修编、专业规划和部分详规的编制工作,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城市规划滞后的局面终于被打破。
首先,总规纲要通过了评审。去年上半年,委托省规划院编制的邢台市总体规划纲要通过了省建设厅组织的专家评审。同时,完成了与之相配套的各项基础工作。主要有:地质灾害防治规划、邢东断裂带和邢东煤矿塌陷区的位置测定等。
第二,邢台市区北部新区的分区规划和7平方公里的控制性详规及城市设计有了眉目。为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促进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实现城市空间资源的合理配置,我们委托中规院编制了邢台市区北部新区分区规划和7平方公里控详规。去年12月28日,组织专家对新区分区规划进行了意见咨询,现正在修订完善,预计今年四月份可拿出成果。
第三,专业规划编制有了新进展。去年相继完成了商业网点和农贸市场布点规划、公安派出所布点规划、环卫设施规划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规划。同时完成了中兴东大街东延、泉北大街东延、中华大街西延等市政道路和“三园”建设规划。“三园”即邢台植物园、邢台百果园、旧城墙遗址公园。邢台植物园位于市区东北部,总面积5587亩,我们聘请北京林业大学进行规划设计;邢台百果园位于市区东北部采煤塌陷区,面积14平方公里。我们委托上海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进行规划设计;旧城墙遗址公园即原来的人民公园的规划编制,也将基本完成。
第四,县(市)城总体规划和重点乡镇规划硕果累累。我局帮助指导南宫、新河、隆尧、宁晋等10个县(市)完成了规划期至2020年的总体规划修编。莲子镇、段芦头镇、大陆村镇、河古庙镇、白塔镇等5个省级重点镇的规划编制全部完成。隆尧县莲子镇规划、威县洛州镇规划、宁晋县大陆村镇规划分别获省建设厅颁发的规划设计一、二、三等奖。市区城中村改造规划上年完成了9个,累计达39个,占应改造总数的51%。
三、严格规划审批管理,积极实施规划监督
规划审批管理,不仅事关规划局的对外形象,而且影响城市建设发展的大局。为此,我局在健全审批制度、完善规划管理、提高审批质量上,出台了十项措施:一是印发了《建设项目报建指南》,增强了规划审批的透明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了服务对象;二是出台了《建设项目审批运行程序》,增加了专家评审、局长办公会研究、市重要工程和较大公建项目上报规委会审批等环节,完善了审批运行程序,提高了审批质量;三是出台了《市政工程批后管理及验收办法》,改变了市政工程审批无章可循的局面;四是起草了《规划技术审批规定》,对红线退离、绿地设置、交叉路口空间留置等都明确了科学的技术标准,并付诸实施;五是严把设计条件、设计要求关,实行了总工签发制度。在这一环节上,变规划滞后为规划置前,解决了开发商在建设过程中不按要求建设等问题;六是实行了网上审批和多媒体审查。今年8月5日,我局开通了建设部推广的目前最先进的“规管2000”信息系统,对所有报建项目都通过报建窗口进行办理,现已通过网上办理规划审批手续204件,不仅实现了阳光审批,而且使审批把握的更加全面、更加科学;七是在单体建筑审批上,注重了实用、经济和美观的和谐统一,对重要公建、临街工程严把了审批关,“脱裙戴帽”工程也初见成效;八是出台了《放验线管理办法》,强调谁审批、谁放线,实行放验线分离。这样做既便于及时纠正审批失误,又实现了相互制约,减少差错发生;九是出台了《住宅小区验收办法》,强调住宅和公建同步设计、同步审批、同步验收,克服了过去只验住宅忽视公建的弊端;十是落实了建设项目公示牌制度,在51个在建工程施工现场的醒目位置,设立了规划公示牌,便于广大群众监督,确保按照批准的规划实施。
在规划稽查方面,我们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成立规划稽查大队。为了弥补力量不足,又从桥东、桥西分别抽调4人,充实到市规划稽查大队,借力执法。二是抓死重点治理。年内重点对迎宾大道和七里河两岸进行了集中整治,遏制了迎宾大道和七里河两岸的违法建设活动。三是重拳出击,强力制止违法建设行为。去年年底,泉北东大街的违法建设蜂涌而上。为此,我局采取果断措施,强力制止,大多违法户都停止了施工,有的进行了自行拆除。对个别我行我素,强行施工者,及时采取了强行制止措施,受到市民的赞扬。全年共检查在建工程344项,共80.2万平方米。发现违章工程180项,共68.3万平方米。其中当场进行拆除12项、1500平方米,14项、1770平方米。
篇3
流动人口的管理,如果继续沿袭传统的管理模式,把流动人口管理停留在登记、发证上,势必处于被动应付的局面。为此,根据老城区的特点,我们在街道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的精心指导下,建立完善三级社会化管理组织网络,实现了以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站为载体,以管理、教育、维权、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三级网络化管理。一是成立了由辖区民警任站长,社区综治干部、片幢长、居民组长、护村队长为成员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站为一级的管理组织机构。主要负责完善制度、教育培训、考核评比及督促检查等工作。二是把社区分成5个片,建立片幢长的二级管理组织网络,把5个专管员,4个协管员分到每个片,实行分片负责制,主要职责是包干本片外来人员的登记、核查、发证,以及出租私房日常管理、矛盾纠纷调解及协助做好育龄妇女验证、b超等工作。三是不断吸收壮大以老干部、老党员、单元长、租房业主为信息员、管理员、巡查员的群防群治的三级组织网络。
二、整合资源,进行社会化管理
流动人口以其流动性和分散性成为管理的难点,我们紧紧抓租赁租房主和用工单位,按照“谁用工、谁负责”、“谁经营、谁负责”的原则,实行融治安管理、劳动用工、计划生育等一体的流动人口管理“业主责任制”,通过签订治安责任状等形式,落实用工单位、经营业主和房屋出租人的管理责任,发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形成流动人口工作的齐抓共管。一是将卫生管理工作和流动人口管理进行有机结合。日常,结合环卫工作对房屋出租、承租人情况进行了解,根据实情及时变更登记,补办手续。去年3月份,我们在检查北门街7幢202室,有居民反映居住该503室的人员比较复杂,这些人员白天无所事事,发现情况后,及时进行跟踪调查,发现王某、张某、胡某等江苏藉人员,整日混迹于赌场,派出所将他们纳入视线列为高危人群,并抓获了发生于肖泉村山上的因赌博伤害致死的犯罪嫌疑人胡某。二是充分发挥社区、企业单位流动人口协管员的作用。流动人口协管员由社区计生员、片幢长、治保主任或企业有关人员兼任,他们生活在社区和企业,人熟、地熟、情况熟,便于及时了解和掌握各种情况和信息,在管理流动人口中发挥了信息员的作用。去年社区协管员发现了四批晚上盗窃作案分子,他们及时向××派出所提供线索,配合民警进行查处。三是逐步推广中介出租私房合同管理。××地区外来人员的收入相对高一些,对租房条件要求也相对高一些,自2005年来有人收集零散房屋改装成具有独立卫生间的出租私房出租给流动人口,年收入可达3—5万。在这种情况下,中介租房业主应运而生,××地区出租私房有逐步向租房能手集中的趋势,有的中介业主一人出租管理四、五间,相当于管理40来个流动人口,他们与承租人都签订合同,把治安要求写得一清二楚,情况了如指掌,社区与辖区干警及时把中介业主变成信息员、登记员,发给每户一本登记册,经常进行核对,这样的社会化管理,既省钱,又好管。
三、注重教育服务,推行亲情化管理
篇4
二、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增强队伍防控效能
我们结合不同时期的发案实际,坚持车巡与步巡、点与线、动与静相结合的原则,确定重点区域、时段,规范队伍运作,力求实效。一是在步骤上,做到巡逻路线选择、人员配置、时间安排等合理有序。我们根据街面“两抢”、涉流、入室盗窃等案件的发案特点规律,及时调整巡逻的重点,划定巡逻区块,做到点线结合,重点加强对银行、车站等易发案重点区域、时段的巡逻,增强巡逻的实效性。二是在方法上,结合管区的治安状况和队伍工作任务的不同特点,灵活运用摩托车巡逻、设点盘查、观望、守候等多种方法,及时发现可疑情况和线索,并充分运用手机短信进行查询。10月6日,太平分队通过守候,在鸣远路抓获抢夺负案在逃嫌疑人王某,从中破获发生在鸣远路附近的三起抢夺女行人提包案件。三是在时间上,实行全天候有重点的巡逻,突出巡逻的工作重心,把主要精力放在面的控制上。确定下午至上半夜主要防“两抢”等街面犯罪,下半夜主要防范入室盗窃、流氓捅刀子案件。5月26日凌晨,队员在北门街地段巡逻时,当场抓获刚在八一迪吧内用刀捅死梅石榴的杀人嫌疑人陈小云。四是在内容上,把治安巡逻和为民排忧解难及提高群众自防意识结合起来。在巡逻中,对群众求助及时予以帮助解决,对发现的防范漏洞,积极通过张贴、发放“警示单”等方式提醒群众,加强防范。
三、进村入户,严密管控,有效服务现实斗争
如何夯实基层基础工作,有效服务现实斗争,我们坚持把巡查工作与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实战效能。2006年,重点加强外来人口、出租私房管理。一方面,根据上级公安机关的“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要求,队员在社区民警的带领下,积极协助开展外来人口、出租私房管理,及时了解出租私房户的变更和外来人口变动情况,管住外来人口落脚点,并积极探索外来人口、出租私房管理方法。月河分队针对出租房屋反复登记,易出现漏登现象的实际,在对出租房主开展法律、法规宣传的同时,对出租私房实行分层次和编号登记管理。东辉分队推出寝室长变更登记管理。另一方面,在排查、摸底的基础上,充分依靠村居干部、护村队、护区队员,加强联系,多掌握一定的信息,做到信息共享,提高办事效率。5月20日,锦园分队在小河头村开展外来人口排查时,村干部反映一湖南籍青年形迹可疑。通过查身份登记及上网比对,发现王某系网上持枪抢劫刑拘在逃犯。5月22日下午,在村干部的支持下,终将王宏彪抓获。
篇5
一、个性化服务是赢得市场的根本,是铸就名牌的保障,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在弘扬个性、倡导创造性的现代社会,游客对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旅游饭店业也更加注重满足客人这一个性化的需求,开始由原来的规范化、标准化服务向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转变。实现个性化服务是有利于提高企业客户满意度,是培育客户忠诚度的必然要求。
个性化服务需求的无限延展无形中给服务创新、管理创新提供了无限空间,提高了企业的创新能力,推动了服务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实施个性化服务,更加注重以客为本,培养员工和企业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质量服务意识,对确立全员服务意识、全过程服务客户的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二、个性化服务是一个服务再造的过程。
个性化服务,顾名思义就是针对性的个别服务,有的也称为人性化服务、贴身化服务,顾客不再是被动式的服务接受的对象,它融入了细微服务、超前服务、特色服务、亲情服务的内容,比一般意义上的规范化、标准化的服务要求更高。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个性化服务以规范化服务为前提,“打破规矩另成方圆”,它是在规范化服务基础上的创新、升华、提高。
三、个性化服务的标准是让客人获得惊喜。
让客人“惊喜”,就是让客人获得期望之外的更高的满足。
让客人满意,这是服务的基本要求,它培养的是顾客的满意度;而让客人惊喜,是服务的更高层次的需求,培养的是顾客的忠诚度。
四、个性化服务表现形式的多样化。
服务环境的个性化,现在越来越多的旅游企业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在硬件建造装修时采用别具匠心的建筑风格、融入地方历史文化底蕴,使营业服务环境别具个性特色。江垭温泉是湘西第一家仿唐式的露天温泉为主的度假村,环境优雅,将大自然与盛唐文化、湘西文化融为一体。
服务产品的个性化,产品设计上体现出人性化需求,按照人体健康功能要求,充分考虑客人的消费需求。江垭温泉以健康为经营理念,是一座健康的加油站,各露天温泉池、半露天温泉池均按人体健康功能的需求而设计,餐饮也以健康美食为主线,推出的健康美食系列深受喜欢。不断地为游客提供安全、舒适、健康、休闲的个性化产品,不断地推陈出新,是我们进行技术改造、产品创新的主旋律。江垭温泉即将施工的温泉水疗项目,也是基于这一理念。
员工服务的个性化。江垭温泉的服务,是按御温泉管理模式,实行的是御式服务,把客人当成皇帝,让客人获得一种温馨方便、尊贵独有的享受。
我今天与大家交流的主要是针对个性化的第三种形式——员工服务的个性化方面江垭温泉的一些做法。
五、个性化的亲情服务为江垭温泉赢得了良好口碑。
我们始终关注细节,服务无大事,事事需用心。江垭温泉的“十个一”的特色服务,一个敬语、一个敬礼、一个微笑、一条毛巾、一杯水、一双拖鞋、一只白手套、一把雨伞、一个挽扶、一根橡皮筋,实质就是关注服务细节,并把这些细节长期性地坚持做好。比如一双拖鞋,客人进温泉池时,拖鞋是朝向里的,服务员会马上将拖鞋调整方向,鞋头朝向外了,客人出来时穿着更方便了。一个挽扶,针对的是老人、小孩、孕妇以及体弱者。细心的朋友会发现服务员手上常有一根橡皮筋,做什么用的呢?一些不喜欢戴浴帽的女士,在冲凉或泡温泉头发常常散开,很不方便,在女宾客人正准备找还没提出时,服务员就会马上送上一根橡皮筋,为客人梳理秀发。
去年底北京一客人入住我们酒店,客人给服务中心打电话说,我来了位客人,请加个茶杯。一会儿服务员敲门进来了,手里拿了一个茶杯、两袋茶叶还有一瓶热水。客人很诧异,我只要一个茶杯啊,怎么还带了茶叶和开水?服务员解释道:你来了客人要茶杯,房间已放有两个茶杯,一定是来了两位客人,您的茶叶也一定不够用,三个人喝水,用房间里的开水器烧水,开水不一定能及时供得上,所以又提了一瓶开水过来。客人听了非常的满意,从未见过的服务。这就是惊喜。
只有关注了细节,才能从客人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乃至客人不经意的一句话中,发现和预知客人的个性化需求,才能及时地帮助客人解决每一个困难。每一个细小的环节都要让客人满意,把小事做好了,就会给客人留下意外的满意。
当然服务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服务人员素质的高低。一个能够为顾客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员工,不但需要掌握熟练的工作技能,同时还应该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出色的沟通能力以及细节的观察能力和应变能力,以真诚的服务感动客人,只有这样才能给客人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江垭温泉只所以能赢得广大游客的青睐,凭的就是个性化的、细微的、超前的御式服务,这一切得益于我们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忠诚敬业的员工队伍。
前不久,省农业厅一行客人来餐厅用餐,当值的是中餐服务员刘政香。刚上两道菜,服务员刘政香发现有一位领导好像胃口不太好,没怎么动筷,只见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瓶,刘赶紧倒了一杯白开水递上去,客人笑着说:“唉呀,这小丫头倒挺机灵的。”药吃完后,他把水杯和药瓶一起递给了服务员,服务员接过来一看,是治胃痛的。才明白他为什么吃不下的原因了。于是服务员小刘向当值部长说明了情况,随即适当调整了菜肴,安排了清淡口味,而且让厨房特别为他煲了一份白粥。服务员小刘笑着对客人说:“您看,菜肴的调整,还合您的口味吗?”他很惊呀的说:“是不是粥也是特地为我煲的?你想的可真细心周到,知道我的胃不易消化,不能吃有刺激性的东西,谢谢你啦小姑娘。”这位领导感动之余,让秘书调整行程,把住宿也安排在了我们这儿。小刘的服务不仅赢得了客人的特别的满意,同时也给度假村带来了更多的收入。
客房服务员沈莹连续两天为20__房做整理时,发现客人张先生的枕头下总是垫着床盖。他猜想客人可能是嫌枕头低。到晚上开夜床时,他主动为该房的客人加了一个枕头。晚上张先生回房后发现床头多了一个枕头,既惊喜又纳闷,“我没有向服务员要枕头呀!”这时,小沈打电话询问张先生对床铺是否满意。张先生连声道
谢,感到十分满意,非常高兴。小沈没有简单地按常规整理房间,把床盖从枕头下面拿出来放到该放的地方就完事,而是从这个现象中分析客人的特殊习惯,因而悄悄地加了一个枕头。贴心的服务给客人带来意外的惊喜与满意。迅速的信息传递,给客人一种经历过程的美。我们的服务员只要有一个知道了客人的姓氏,其它的岗位就能在极短的时间内用姓氏称呼招待客人。
服务融入真情,亲情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情感,真诚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资源。用真情服务,做足“情”字服务,产生惊喜过程,以情感人,以情留人。
二月份有个广东的女士来张家界旅游,因两地气温差异感冒了。她来到我们这儿泡温泉,女宾服务员杨菊丽听到她声音沙哑,杨就赶快到休息厅端来了一杯热姜茶,这位女士连说了几声谢谢。当她冲完凉后,好像多了些心事,在询问之下才得知,她在冲凉时把眼镜、耳环放在冲凉台面上,耳环不小心掉到了地上,急忙找时却只找到了一只。这对耳环对女士有特别的意义。服务员杨菊丽便从第一个冲凉房的下水道开始,将水道盖取出来一个一个地找,小杨一边找一边想,千万别让这位女士在我们江垭温泉留下她终生的遗憾。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第六与第七冲凉房之间的下水道里,耳环找到了,当小杨用清水将耳环冲洗干净后交给客人时,她激动地说:“你的服务让我很感动,我住过很多星级酒店,很少见到像你们这样的服务,小姑娘,你真棒!”小杨用真情打动了客人的心。
换位为客人着想,降低顾客成本。包括时间成本、价格成本、体力成本、距离成本等,从顾客的角度,为顾客所想,力求为顾客降低费用,收到了客人意想不到的满意。比如我们的宣传材料,字体大小版面设计都会非常方便客人观看,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为客人节约视力成本。露天温泉,服务员隔上一会儿就会为您送上一杯水,提醒您补充水分,稍作休息,不能让您的体力透支。在餐厅,如果您点的菜多了,服务员会很婉转地提醒您份量已经够了。江垭温泉的员工有一种共识,不是让客人留下最多的钱,而是让客人留下最大的满意与惊喜。
建立信息网络和客户档案。认真做好常客及VIP客人登记表,记录客人的性格爱好、消费水平、生活习俗等个性特点。有了这些资料积累,员工在观察和揣摸客人的隐含需求就更准确,能更好地关注客人,为客人提供超值服务,给客人意外的惊喜。
全面实施金纽扣服务激励机制,推动个性化服务再造。
金纽扣机制是御温泉独创的服务激励机制管理模式,江垭温泉通过实施金纽扣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涌现出大量的“两个良好”的感情化典型事例,即良好的服务意识,良好的服务技能。不仅在一线开展,同时也在二线开展,把一线当成顾客,提高了二线员工的积极性。
举一个事例:3月15日上午,已经下班的工程部员工李守卫,接到领导紧急维修蒸饭柜的任务后,想到十几围客人用餐和200名员工的用餐,便不顾疲劳,二话没说,迅速向现场赶去。匆忙中一脚踏空,摔下台阶,小李想到任务没有完成,便爬起来,向现场走去,投入紧张的工作中,经过不到一个小时的抢修,终于排除故障。带着厨房大佬连连致谢声,小李回到了宿舍,此时,他才感到浑身象散了架似的疼痛,一想到没有影响厨房开餐,心里甜滋滋的,疼痛好象一下子减轻了许多。
六、关于个性化服务的经济学分析
一方面个性化服务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增强了顾客的忠诚度,有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篇6
(200*年5月19日)
平安建设活动开展以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的悉心指导下,我镇综治和平安建设,紧紧围绕镇党委提出的“高效发展强实力、提升品位显魅力、惠民富民增活力、文明和谐添动力”的工作目标和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强基固本为重点,以全面落实各项措施为主线,努力探索和建立新形势下维护稳定的长效工作机制,取得了较好成效,全镇政治和治安持续稳定,为构建法治xx、平安xx、和谐xx打下了坚实基础。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一、把基层基础建设放上重要位置,为平安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基层基础建设,在平安建设中有着特殊的重要地位,是开展平安建设的前提和保障。一是构建镇、村两级组织领导体系。建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两级平安建设领导机构,明确党委和政府分管领导,在全镇确立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共同抓、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建设、大创建格局。二是配强镇级综治办。我们调整了镇综治办专职副主任,配备了5名综治办专职工作人员,明确了综治办各岗位工作职责,确保综治办在平安建设中真正发挥组织、协调、检查、指导等职能作用,在全镇确立综治办的权威和地位。三是加强政法综治各基层单位建设。我们全力支持公安派出所、法庭、消防中队、司法所等基层政法综治单位基础建设,改善他们的办公条件、设施装备,为他们正常工作提供巨大的物质保障。四是在村(社区)建立健全综治办,全镇25个村(社区)综治办建设达标率达100%,其中去年底有5个村综治办被苏州市命名为示范综治办,村综治办普遍配备了80平方米以上办公用房,设办公室、调解室、备勤室等,同警务室合署。五是积极探索和建立了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服务和管理中心。目前镇综治办、司法所、办入驻中心,合署办公,内设综治办公室、司法办公室、社区矫正谈心室、调解室、会议室、群众接待大厅等。综治中心设3个服务窗口,包括法律咨询、纠纷受理、接待等。六是建立单位内部综治办事机构和治安保卫机构。目前全镇38个规模企业、重点单位建立了综治办(保卫科),有工作人员116名,其他各单位分别明确了专兼职工作人员。
二、抓好“六支”队伍建设,为平安建设提供有力的队伍保障
优化形式,整合资源,是新形势下平安建设的重要课题,我们以“六支”队伍建设为抓手,努力构建维护全镇稳定的坚强屏障。一是政法队伍建设。公安派出所紧紧围绕“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目标,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人民法庭广泛开展“便民、利民、为民”文明执法树形象活动;司法所以争创省规范化司法所为载体,公正司法,规范司法行为。派出所、法庭、司法所在全市政法基层单位建设中处在先进地位。二是专职保安联防队建设。全镇共招聘141名专职保安联防队队员,达到镇常住人口的万分之十六,建立健全了保安联防队工作制度和日常运作机制,分责任区域明确治安巡逻的职责任务。三是外来人口协管员队伍建设。财政出资招聘社会面协管员26名,在单位内部明确协管员169名。四是单位内部保安队伍建设。由30个单位聘请了保安队员202名。五是治安志愿者队伍建设。共建有治安志愿者中队25支,治安志愿者人数3493名,赋治安志愿者治安巡逻、邻里守望、护村护院、治安信息、社会帮教等多项工作职能。六是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和群防群治队伍。全镇共有500多名单位内部治安保卫人员,其中护厂队322名,义务消防队100多名。
三、强化基础性重点措施落实,为平安建设提供有力的工作保障
在治安形势依然复杂的形势下,把握工作重点,推进重点措施的落实,是实现平安建设有序开展的重要基础。一是坚持严打和专项整治。我们分别按照全市的统一部署,积极开展各项专项斗争和重点整治,同时以强化破案攻坚能力为手段,积极抓好“严打”经常性工作机制建设,近年来破案绝对数、打击处理绝对数不断提高。二是构建科技防控体系。镇级社会面治安系统建设已基本完成,有监控点30个,实现了对全镇高速公路出入口、镇际出入口、重点地段、治安复杂区域的24小时全程监控;在全镇100多家企事业单位,安装了视频监控和周界报警系统,技术防范成为单位内部防范新的支撑;继续在全镇农户中安装“智能型”家用报警器,至目前安装率超过农户总数的70%,到年末超过80%。三是构建区域联防联动体系。按实际需要,我们分别组建了五个区域性联防队,形成了镇联防带动区域联防,区域联防带动村(社区)联防的联动体系。四是落实重点人群的管理和控制措施。改造了原镇中心小学,建立了社会面外来人口集宿区;在全市率先推广了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的“xx模式”;落实了私房出租户管理措施;抓好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等。
我们xx镇的综治基层基础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离现实需要、离平安xx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我们要以这次全市加强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工作会议为契机,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把我镇的综治基层基础建设推上一个台阶。
1、要把这次会议精神、市领导的讲话向党委、政府汇报,同时认真分析我镇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研究部署加强综治基层基础建设的新举措、新途径、新方式,使基层基础建设适应时展的要求,适应平安xx、法治xx、和谐xx的要求。
2、以政法、综治基层单位建设为重点,不断强化政法综治部门服务平安xx建设的能力,继续在组织领导、经费保障、机制创新上做文章,下功夫,把xx政法综治单位建成特别能战斗的队伍。
3、以构建新时期群防群治体系为重点,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在平安xx建设中的作用。要抓好专职保安联防队、单位保安服务、治安志愿者、单位治安保卫力量等队伍建设;同时要积极探索和创新群防群治新形式、新载体、新平台,最大限度地动员和组织群众、整合社会各类资源,把群众参与治安防范的积极性推向新阶段。
4、以构建科技防范体系为重点,不断提高全社会预防和抵御违法犯罪的能力。做强社会面监控系统,尽快推出二期工程建设,实现社会面、工业园区、市镇区域监控的拓展和联网。把治安监控和重点生产企业的安全生产、危险物品管理、消防安全监控等有机整合,组建xx镇公共安全响应中心;继续抓好技防单位、技防街道、技防村建设,继续抓好村民住户中家用报警器推广,使全镇科技防范成为治安大防范体系中的坚强支撑。
篇7
一、 坚持落实常规,形成教学常规习惯。
1.积极推行教师候课制。首先,通过教师例会,教研组会等形式加强老师对课前候课的认识。其次,学校行政人员加强课间巡查,督查老师课前候课情况,并在教师例会上表扬到位早的老师,通报做得较差的老师。
2.认真落实周一签课制。年级组长每周五收齐老师备课本,检查老师备课情况,有无贮备课等,然后签上自己的名字和日期,周一返校后即时将备课本反馈给老师,做得好的老师在例会上表扬,教导处及相应教学管理人员不定时抽检年级检查的情况,将结果公示并用于年级组的考核。
3.随时做好推门听课工作。每天上午或下午,行政值周和教学管理人员一道在全校教学区进行巡课,在过程中有选择或有针对性的开展了推门听课,督促教师搞好课堂管理。
4.细化教学“六认真”管理,坚持有效性、科学性、常态性相结合的原则。
⑴根据江油市中小学常规管理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形成适合我校的教学“六认真”制度。充分做好课前备课,核心在于课堂现场效果,注重落实课后作业反馈。
⑵加强引导,严格督促。教学工作是一门良心工作,要注重加强老师对课外备课,批改作业等工作的引导,同时,形成条款和制度严格督促落实。从年级组到校长,形成多层面的督查机制,层层责任追究。
⑶注重激励,相互借鉴。做得好的备课、作业批阅、教学反思等以展板的形式在校内进行展示,相互交流,这些老师们也将在学校公开场面得以表扬。所有老师的检查结果都将留于绩效考核。
二、以备课组建设为切入点,以课堂为主阵地,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益。
1、加强备课组建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备课组成员有效合作,是备好课,推动该学科教学提高的有力保障。我校主要学科倡导集体备课制,形成了“个人备课----集体备课----个人二次备课”的三级备课模式,备课活动在每周教研活动期间开展,具体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内容、定方式、定中心发言人)。并在毕业班成立了学科示导小组,借全校学科优势的教师到毕业班定期开展工作。
2.课前加强教师备课指导。强调每位教师备课时重点从教学目标合理、教学内容实用、教学活动科学、教学方法新颖、教学交往民主与平等、教学手段多样化、问题设计丰富上多下功夫。
3.课中注重课堂练习,即时反馈教与学的信息。要求每位教师在一堂课上必须把握三个要领。即:训练内容要精练、训练形式要灵活、训练效果要实效,全力提高训练检测的有效性。
4.认真布置和批阅作业。提出杜绝布置大量重复性作业的现象;避免字词简单抄写,书本知识照抄搬家的现象。要精选精练,把握难度适中;学生作业做到及时批改,精批细改;讲评之前必须先做统计归纳,切实提高讲评的针对性。
5.课后““勤”于辅导。要求教师课后辅导突出一个“勤”字,坚持“抓两头促中间”的辅导策略,把实现培优拔尖和纠偏辅弱的落实到位。注重学生知识辅导的同时,注意学生的心理辅导。补“差”先补“心”,消除心理障碍,矫正不良习惯,增强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三、多方结合,注重细节,着力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1. 结合“双十星活动”的开展,倡导每位教师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⑴教会学生利用好课间10分钟(前5分钟回顾上节课所学知识,后5分钟做好下节课的课前准备);同时要求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⑵要求作业书写工整,文面整洁,格式规范,不乱涂乱画,不留空页;独立完成,严禁抄袭,认真检查,按时保质保量上交作业。
2.坚持阶段检测,及时对章节知识过关情况进行监控和分析,坚持每月一次错题强化训练,及时强化和弥补学生知识缺陷。
3.结合师培工作的开展,有效开展新老教师结对帮扶活动,新教师上合格课、名优教师和骨干教师上示范课、行政人员赛课等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4.结合学校的绩效考核,在期中和期末对老师进行表扬与表彰,客观公正,形式多样,最大程度的调动了老师争先创优热情。
以上是我校在常规管理工作中的点滴,不足之处望请各位领导、兄弟学校批评指正。
关注流程,做实常态
江油中学实验学校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上午好!
我校自2003年成立以来,以“厚德重能,促进发展,为每一位学生终身成长奠基”为办学思想,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 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以聚焦课堂,有效提高课堂效益为抓手,立足校本教研,切实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研讨、跟踪与管理,让老师们在教学中用更理性,更成熟的眼光去审视课堂教学,去改进课堂教学。从而最终通过师生的默契配合,形成合力,取得最佳教育教学实效,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益,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一、定位准、目标明、制度落实,责任到人
“课堂是教师职业生命的主阵地,教学是教师职业生命的主旋律”。自建校以来,学校历届行政班子对学校的发展作出了明确的定位,将抓教研教改的重心放在了课堂效益的提高,提出了通过“聚焦课堂,提高课堂效益”来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创优良教学业绩,创巴蜀名校。在学校的品牌战略中,一方面学校以制度的形式要求学校全体教师在平常的教研教改中必须始终抓住课堂教学这一关键要素,“立足于课堂, 在课堂中研究、在课堂中发展、在课堂中生成”。通过各种教学研讨会议、培训、课题研究等形式让老师们形成“以课堂教学方式的优化,促进学生的主动求知意识的树立与增强,促进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的教育理念。另一方面学校专门成立了“聚焦课堂,提高课堂效益”的工作领导小组,细化领导分工,实行领导岗位责任制,采取行政干部分线管理,包年级、包班级、包学科的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
二、 狠抓教学常规的落实
篇8
二、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增强队伍防控效能
我们结合不同时期的发案实际,坚持车巡与步巡、点与线、动与静相结合的原则,确定重点区域、时段,规范队伍运作,力求实效。一是在步骤上,做到巡逻路线选择、人员配置、时间安排等合理有序。我们根据街面“两抢”、涉流、入室盗窃等案件的发案特点规律,及时调整巡逻的重点,划定巡逻区块,做到点线结合,重点加强对银行、车站等易发案重点区域、时段的巡逻,增强巡逻的实效性。二是在方法上,结合管区的治安状况和队伍工作任务的不同特点,灵活运用摩托车巡逻、设点盘查、观望、守候等多种方法,及时发现可疑情况和线索,并充分运用手机短信进行查询。10月6日,太平分队通过守候,在鸣远路抓获抢夺负案在逃嫌疑人王某,从中破获发生在鸣远路附近的三起抢夺女行人提包案件。三是在时间上,实行全天候有重点的巡逻,突出巡逻的工作重心,把主要精力放在面的控制上。确定下午至上半夜主要防“两抢”等街面犯罪,下半夜主要防范入室盗窃、流氓捅刀子案件。5月26日凌晨,队员在北门街地段巡逻时,当场抓获刚在八一迪吧内用刀捅死梅石榴的杀人嫌疑人陈小云。四是在内容上,把治安巡逻和为民排忧解难及提高群众自防意识结合起来。在巡逻中,对群众求助及时予以帮助解决,对发现的防范漏洞,积极通过张贴、发放“警示单”等方式提醒群众,加强防范。
三、进村入户,严密管控,有效服务现实斗争
如何夯实基层基础工作,有效服务现实斗争,我们坚持把巡查工作与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实战效能。2006年,重点加强外来人口、出租私房管理。一方面,根据上级公安机关的“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要求,队员在社区民警的带领下,积极协助开展外来人口、出租私房管理,及时了解出租私房户的变更和外来人口变动情况,管住外来人口落脚点,并积极探索外来人口、出租私房管理方法。月河分队针对出租房屋反复登记,易出现漏登现象的实际,在对出租房主开展法律、法规宣传的同时,对出租私房实行分层次和编号登记管理。东辉分队推出寝室长变更登记管理。另一方面,在排查、摸底的基础上,充分依靠村居干部、护村队、护区队员,加强联系,多掌握一定的信息,做到信息共享,提高办事效率。5月20日,锦园分队在小河头村开展外来人口排查时,村干部反映一湖南籍青年形迹可疑。通过查身份登记及上网比对,发现王某系网上持枪抢劫刑拘在逃犯。5月22日下午,在村干部的支持下,终将王宏彪抓获。
篇9
一、科学的组织领导体系是创建学习型企业的根本保证
创建学习型企业是企业适应竞争、赢得发展的核心任务。*年,铜镍矿积极响应集团公司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活动的号召,于5月底召开了创争活动启动大会,下发了相关文件,确定了“党委统一领导,行政主要负责,工会组织协调,各成员单位分工协作”的领导体制,明确了工会、人力资源、职工培训、宣传教育、共青团等各成员单位的具体职责,形成了齐抓共管和职责清晰的工作局面。铜镍矿全面创建学习型企业的认识逐步统一,思路愈加明确,工作日益深入,工作成效逐渐显现出来。
在开展“创争”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注意及时总结经验、树立典型、组织交流、加以推广,使整个活动初见成效。*年6月7日,铜镍矿组织召开了“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活动推进大会,进一步强调了创建学习型组织的重要性,并从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意义、什么是愿景、如何倡导团队学习、提高学习力等方面,深入浅出地为与会的支部书记、工会主席、工段长、班组长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理论指导课,并提出了深化活动的要求,使大家眼界豁然开阔,对创建学习型组织有了更加具体的认识。通过此次推进大会,不但推广了先进经验,而且培训了活动骨干,规范了活动的内容,使铜镍矿“创争”活动开展的更扎实有效。*年8月20日集团公司在铜镍矿召开了全公司“创建学习型组织现场推进会”,这对铜镍矿的“创建”工作既是鼓励又是鞭策,使“创建”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
二、明确的目标规划体系是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具体导向
学习型企业的创建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一项事关企业发展全局的系统性工程。要使这项工程真正达到预期效果,必须确定明确的目标。铜镍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首先在工作思路上,明确了由构建共同愿景入手,确定开展创争活动的总体目标和人才培养规划。在组织和发动职工群众共同参与、建言献策的基础上,铜镍矿确立了共同愿景,即:“控制资源,创造财富”。“控制资源”就是从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控制矿产资源;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高度,开拓人才资源;从实现企业价值的高度,掌控管理资源。把企业做大、做强、做精、做优。“创造财富”就是实现企业的使命,承载员工的期待,以卓越的业绩,以丰硕的财富,回报国家,造福社会。共同愿景的确立,极大地激发了全体职工通力协作、刻苦攻关,高起点、高质量建设“万吨镍技改扩建工程”的责任感和创造辉煌未来的使命感,增强了广大职工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竞争能力,争做知识型职工的紧迫感。围绕企业的共同愿景,铜镍矿提出了“力争用3——5年时间培养和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技能人才队伍,使铜镍矿从事生产工作中的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比例达到生产技术技能岗位从业人员的60%以上”的总体目标。这个目标规划的确定,明确了企业育人用人的需求和导向,从而使广大职工积极参与并融入到创争活动中来,把企业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决心和全员争当知识型职工的积极性有效地结合起来,推动了全员学习氛围的形成。
三、有力的制度保障体系是创建学习型企业的重要手段
制度建设是铜镍矿开展创争活动的重要手段。配合学习型企业创建,铜镍矿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和计划,为创争活动构筑了有力的保障体系。《铜镍矿高技术型人才培训管理办法》,明确了职工参加培训、学习的范围、条件、工资待遇及费用等。《铜镍矿关于大力开展职工培训,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了职工技能鉴定是工人技师和高级技师评聘的主要渠道,逐步形成了全员培训提高素质,技术比武分开层次、选出尖子,技能鉴定确定资格、落实待遇的技能人才培养机制。《铜镍矿职工培训工作的管理办法》、《关于在铜镍矿各单位开展有色行业特有工种初级、中级、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考评工作的通知》等有关规定,对职业等级的申报条件、考评内容、程序、待遇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铜镍矿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及享受待遇的管理办法》明确了对取得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相应的工资、住房补贴、差旅费及福利待遇。*年为进一步加强铜镍矿高层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整体专业技术水平,完善职工薪酬激励机制,鼓励广大职工学习知识、精技术、精业务、多创新,努力营造学习专业知识、立足岗位成才的氛围,激发技术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和专门人才的工作热情,铜镍矿又下发了《优秀创新人才享受特殊技术津贴的管理办法》,对矿上重点专业技术岗位上表现突出的优秀创新人才;生产一线做出重大贡献和取得突出业绩的技术人员;近5年来在技术创新与开发中有重大发明创造、重大技术革新或解决了关键性的技术难题,并得到国内专家认可、同行或职工公认业绩突出的在岗技术工人;或者在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和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推广中,业绩突出,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技术拔尖、绩效突出的在职人员,每人每月享受300至500元的特殊技术津贴。这一系列制度的建立与落实,推动了创争活动由活动型向机制性的转变。
四、规范的学习培训体系是创建学习型企业的重要基础
铜镍矿构筑了以职工教育培训中心和“职工之家”为“创建学习型企业”职工培训基地,以岗位和技能培训、技术比武、技术创新为实践手段的多渠道、分层次的学习培训体系,坚持面向全员,采用以练促学、以赛促学、以考促学的培训思路,引导职工立足岗位,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激发职工在岗位上学习、实践、提高、成才,为创建学习型企业奠定了重要基础。
一是实施“星星之火读书计划”,不断提高职工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两年来铜镍矿工会购进了近万元的优秀书籍(其中包括工具书),充实到矿图书馆免费向职工开放。大力推进读书自学活动进企业、进班组、进职工家庭,引导职工建立个人愿景,确立个人学习和发展目标,努力成为学习型的员工。党工部坚持每月编辑集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为一体的《铜镍矿之窗》专刊,下发至全矿60多个班组,引导团队学习。各基层单位和班组也建立了为数众多的图书室、读书角,随时随地方便职工读书学习。积极打造“智能型群体”,根据职工的个人爱好,相继成立了十多个不同类型的读书学习小组,立足岗位开展自主管理、攻关创新活动。质检科率先组织开展团队读书活动,要求职工“学知识、学技术、多读书、读好书”,三年来,该科组织职工系统学习了《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把信送给加西亚》、《细节决定成败》、《杰出班组长》等书,将关注细节的理念融入到每个职工的思想中,培养了职工的质量意识,加强了细节管理。*年又为各班组发了《责任》一书,立足通过组织团队学习,将“责任是优秀员工的第一行为准则”这一理念根植于职工心中,最终做到保质、保量、如期、安全地完成各项工作;采矿车间结合安全工作,给每个班组订阅了《安全时讯报》,并给电钳焊等技术工人配发了专业书籍;选矿车间给电、钳、焊、浮选工都配发了专业书籍,给每个班订阅了《中国青年报》,并购买了20本优秀图书,为班组开展读书活动提供了便利;冶炼车间依托职工之家建立了职工阅览室,购买了上千元的优秀书籍和报刊杂志;动力车间成立了青工电脑学习小组,受到全车间职工的青睐;在采矿车间和车队的资助下,学校大队部在每个班级都建立了“星星之火读书角”,扩大了学生们的阅读量,同时也对家长们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星星之火”读书活动自开展以来,立即在全矿掀起了读书热潮,各基层单位取长补短,志在提高全员素质,为铜镍矿的创争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加强岗位和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干部职工的职业素养和技术素质。本着立足企业内部培养自己的人才队伍,铜镍矿每年都按职工工资总额的1.5%提取和使用职工教育经费,每年用于职工教育的经费达十万元。培训分层次进行,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进行管理素质提高教育,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外送高级管理人员10余人次赴各高等学院进修,又将中层管理人员送往*经管学院、*财经学院进行工商管理专业轮训,目前全矿已有95%的中层管理人员接受了培训。对专业技术人员实施“充电教育”,外派参加学术交流,选送技术骨干到科研院所进行中、短期脱产继续教育,进修深造,外出考察,及时掌握学科前沿知识,不断提高科研创新和技术应用能力。对职工建立全员培训制度,形成持证上岗的准入机制,常年组织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培训。三年来共培训通用工种412人,行业工种157人,开展安全、消防、普法、爆破等其它类型的培训1432人次。截止目前,铜镍矿已有700多人次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取得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在岗职工持证上岗率整体上达到了88%以上。各类学习培训,促进了职工的知识更新、能力提升和素质的提高。
三是以技术比武为载体,带动职工业务素质的提高。铜镍矿每年雷打不动地在机电技术人员、电钳焊工、管库工、医护人员、驾驶员等岗位广泛开展职工技能大赛,已形成了培训——练兵——比武——升级“四位一体”的岗位技能练兵比武模式。并下发了《铜镍矿岗位能手评审办法奖励条例》,对比武取得第一名的授予“铜镍矿岗位技术标兵”称号,一次性奖励1000元,取得二、三名的授予“铜镍矿岗位技术能手”称号,一次性奖励500元、300元,对连续二届在技能大比武活动中获技术标兵称号的,奖升技能工资一个序号。并且规定了竞赛成绩将作为工程技术人员晋升职称、技术工人考评职业资格等级的重要依据。对于不参加比武的,不管是技术员还是主管副主任,从比武结束之日起高职低聘。通过严格的制度管理,技术比武已成为铜镍矿培训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技术比武,职工注重了个人技能训练,自身素质有了明显提高。近几年,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00余人次参加比武,有50余人次获矿级奖励,有两位年轻的技术人员被破格提拔到车间管理岗位,10人次获集团公司奖励,6人次获自治区奖励。采矿车间电器技术员王德胜因其埋头生产一线,以执著的学习劲头、突出的岗位业绩,被评为全国有色行业自学成才知识型职工。
五、完善的细胞建设体系是创建学习型企业的重要依托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是企业最基层、最活跃的组织,也是企业各项工作的具体实践者。职工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竞争力,班组建设的水平,直接体现企业的综合实力和战斗力。多年来,铜镍矿工会在班组建设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之路,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富有活力、勇于创新的班组,大大推动了企业的发展进步。在开展“创争”活动过程中,铜镍矿创争工作领导小组认为,学习型班组是班组建设的更高层次,是前沿管理理论在班组管理中的实践和应用,是班组建设崭新的领域。建立完善的细胞建设体系,走创建学习型班组之路,是创建学习型企业的重要依托。
为此,铜镍矿工会提出了创建学习型班组总思路,即以提高班组学习力为基础,以提高班组创新能力为动力,以提高班组自主管理能力为重点,以增强班组凝聚力为保障,把班组建设成为团结协作、善于学习、勇于创新、富有竞争力的“细胞”组织和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基石。在已开展的班组升级竞赛活动的基础上,矿工会将学习型理念融入班组建设,下发了创建学习型班组的考核标准,对创建学习型班组考核和评估、命名、表彰等作了较为详细、明确的规定,获得“四星级班组”荣誉的班组从此有了一个更高的目标,即争创“学习型班组”。为指导班组创建工作,工会编制了《铜镍矿创建学习型班组基础规范手册》,通过运行,每年进行更新,年底由各单位工会收回存档,作为创建学习型班组的原始资料。在创建初期全员参与,营造氛围的基础上,我们采用了典型引路的方法,首先选树了采矿车间主井卷扬机班、动力车间总降班等3个先进班组作为典型示范,通过对典型班组分类指导,重点培育,以点带面,大力推广,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班组创建活动,在全矿范围内形成了后进赶先进、先进更先进的良好局面。各车间班组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注重实践“团队学习、自主管理”的思想,以创一流班组为目标,确立班组共同愿景;以技术培训提高业务素质,促进工作目标完成为主要内容,激励和引导职工打破工种界限,开展互动学习,在学习他人之长的同时,主动奉献自己的“绝活”,实现自我超越;以班组会议为主要载体,开展团队学习,针对形势任务和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开展每周一题的学习,在职工答题的基础上,以深度汇谈的形式实现成果共享,培养职工深层次的学习能力,质检科团队的深度会谈还在*年集团公司“创建学习型组织现场推进会”上进行了现场演示,受到了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以班组民主管理为主要形式,实现心智模式改善;以开展创无违章班组为主要载体进行反思学习,以完善绩效考核体系为主要内容,实现班组高度人性化管理和自主管理。
篇10
(一)围绕战略目标制定制度。“立足省运会,着眼奥运会,服务全运会和城运会,为国家输送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有项目规划,靠项目支撑。我们根据国家和我省的竞技体育发展战略和项目布局调整,结合我市自身的实际情况,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认真制定了《石家庄市高水平竞技体育“精品工程”实施战略规划》。明确了竞技体育以“突出重点、打造精品、强化优势、输送尖子”为发展方向,提出以打造沿海体育强省省会为目标,用制度的形式确立了我市重点发展的优势项目和精品项目,决心走精兵之路、精品之路和精英之路。配套制定了《石家庄市体育局关于高水平竞技体育精品工程发展战略的实施办法》等相关措施,进一步明确各阶段任务目标、保障办法和监督管理等具体内容,增强了实现这一系统工程的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目前,我们的战略规划、实施办法已成为全市体育系统的行动纲领,大家在共同为之奋斗。
(二)围绕人才输送制定制度。业余训练是体育事业的一项基础工程,是培养竞技体育优秀人才的摇篮,是体育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作为地市一级体育工作部门,要摒弃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的错误观念,眼睛不能仅仅盯着省运会的金牌和冠军,要有更高的目标追求。应在发现人才、培养人才、输送人才上下功夫,进一步强化发现人才选好苗子、系统训练打好基础的理念,把终极目标落在人才的输送上,放在升国旗奏国歌上。为此,制定了《石家庄市竞技体育人才输送奖励试行规定》,鼓励广大教练员精心选材、科学训练、积极输送。奖励分为输送奖、输送成材奖、输送大赛效益奖和输送贡献奖四大类。不但对输送设置奖励,而且对输送后也继续奖励。凡运动员在奥运会等国内外大赛上取得优异成绩,均按照不同名次,对其输送教练员、体育教师和输送单位给予奖励。仅第十一届全运会后,我市用于发放上述奖励的资金就达50万元。其中,田径教练员范焕文一人就拿到近3万元奖金。近期,我们又将“培养输送”比重加大,在教练员年度考核条目中由原来的10%提升到30%。这些举措极大地触动了广大基层教练员,有力地推进了人才输送工作。
(三)围绕训练周期制定制度。训练和竞赛都有其固有的周期和规律,省运会、城运会等各类赛事环环相扣,紧密联系。我们坚持认真研究周期和规律,逐步确立了周期备战工作制度。第一,每个周期都明确目标责任制。我们针对新的竞争环境和发展形势,整合资源,调整优化项目布局,研究总体任务指标,进而与局属各场校签署《训练周期任务目标责任书》,明确比赛成绩和人才输送任务目标。各场校也细化任务,层层分解,做到人人肩上有责任,人人肩上有担子。第二,每个周期都进行教练员竞聘。我们着眼队伍的长期稳定发展,制定并实施了《关于新训练周期教练员聘用的管理办法》。新周期开始,对教练员实行了公开竞聘,择优聘用上岗。经过考核,共有86名教练员成功竞聘上岗,7人因连续2届没有完成省运会任务予以缓聘,真正实现了能者上,庸者下。第三,每个周期都加强保障措施。为进一步促进、规范备战训练和参赛工作,及时补充修订《关于参加省运会的奖惩办法》、《关于参加省运会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责任书》、《关于教练员年度考核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教练员岗位教育培训的管理办法》,靠制度形成有效的保障屏障。
我们通过这一系列制度建设,总体目标更加明确,工作程序更加规范,保障措施更加有力,使业训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保障了业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夯实基础,理顺关系,不断完善网络体系建设
在我国竞技体育实行“举国体制”的条件下,业训工作的基础力量源于学校。如何建设一个覆盖广泛、梯队合理、运作高效的业余训练网络体系,是我们始终在探索和实践的课题。
(一)重视业训网点建设。基层网点是我们业训工作的触角,是我们后备人才培养的最前沿。多建好一个网点,就能多辐射一个区域。为此,我们针对县(市)区业训网点功能弱化的问题,加大对业训网点的扶持力度。第一,制定了《关于对基层重点业训点扶持办法的暂行规定》,每年给予5000元—10000元的硬件设施扶持资金。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对输送率和竞技贡献率进行绩效评定,对工作突出的单位予以表彰奖励和器材扶持。就向鹿泉市体校、辛集市乒乓球体校等14所学校发放扶持经费10余万元,其中辛集一中达2.5万元。这一举措,切实强化了业训网点的硬件训练设施,也更充分调动了各基层训练点真抓实干、积极输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二,在网点建设上,我们从实际出发,统筹全市业余训练项目布局,规划建设覆盖全区域的选才网络。求精不求全,做强不做大,鼓励各地开展1-2个适合本地区特色的项目。例如:井陉和鹿泉的举重、柔道;无极的武术、跆拳道、拳击;辛集的篮球、乒乓球;正定的乒乓球;赵县的射击;藁城和平山的田径等。目前,已形成了覆盖市内5区、周边7个县级市的近20多个业训网点,在训运动员余名。
(二)重视传统学校建设。体育传统校是“体教结合”主要载体。多年来,我们以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建设为抓手,不断推进学校的业余训练和项目选材工作。一方面,联合教育局推动全市中小学校积极参与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争创工作,通过申报、检查和评估,对考核达标学校给予政策奖励,并促进体育硬件设施标准化的提升。目前,我市已形成了3所国家级、32所省级和97所市级体育传统校的庞大资源体系。另一方面,结合市教育系统开展的“四个一”工程,根据我市的业训项目布局,积极协助传统校开展一项体育特色项目的训练,建立一支运动队,增强了学校体育活动的基础活力和动力。第三,通过开展学校间的体育竞赛,形成了各(市)区运动会、
单项比赛与市中小学年度比赛相互衔接、基层选材与市体校项目教练员相互配合的选材网络,为我们的业训梯队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第四,为提升体育传统校师资队伍的业务素质,常年组织各传统校的体育教师参加国家级和省级的业务技能和理论培训,4年累计参加培训10余项200余人次。(三)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在建设业训网点和体育传统校的同时,我们一直在不断加强市级体校的硬件设施。以来,我市先后投入近4000万元资金用于业训一线的软硬件建设,不断改善训练条件和环境,特别是保证重点项目的训练器材、训练辅助设施等,做到训练装备与项目发展相一致,提高了运动队的训练水平。其中,投资688万元改建了市中山体育馆田径场和完善馆内的消防硬件设施;投资资金397万元翻建了体育运动学校的田径场。特别是投资2255万元建成的市水上体育训练中心,结束了我市赛皮划项目居无定所的窘迫局面,激发了教练员和运动员的热情,使我市水上项目跨入了全省的先进行列。
三、重视培训,强化管理,努力提升教练员业务能力
教练员既是训练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实践者,又是运动员的教育者、指导者,是竞技体育重要人力资源。当今社会,文化科技日新月异,基层教练员的知识结构和执教水平越来越不适应,为此,我们把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良、奋发有为的教练员队伍摆在重要位置。
(一)优化队伍结构。为进一步优化队伍结构,完成新老交替,针对我市教练员队伍存在的问题,我们严格用人制度,各单位招录人员时向教练员岗位倾斜。四年来,依据有关规定,采取社会公开招聘的方式,补充了17名教练员,为业训一线增添了新的血液和活力。同时,对教练员岗位进行了调整、新老进行了搭配,使教练员梯队结构更为合理。
(二)强化业务培训。按照《关于加强教练员岗位教育培训的管理办法》,规定教练员每年参加市级以上培训最少不得低于2次,培训费用由体育局、场校负责,教练员只承担伙食费,并严格执行培训考勤制度。四年来,一方面我们采取请进来的方式,先后4次邀请国家体育总局和多次邀请省内外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做客石家庄,就运动员的力量训练、伤病防治、运动心理学和运动训练等方面进行培训授课,参加授课教练员400余人次。另一方面走出去,先后选派教练员参加国家体育总局、省体育局及各中心组织的各级各类教练员培训班共20余项200余人次。第三采取相互交流的方式,组织我市高水平教练员,根据自身多年积累的训练成果和管理经验,与全系统的教练员交流,现身成功之道。同时,各场校也定期组织开展项目间的交流和总结分析活动,取得了较好效果,尤其对迅速改进和提高年轻教练员的训练方法、训练手段提供了捷径。最近,我们又制定了《关于工作人员在职学历教育实施意见(试行)》,通过加强学历教育,提高全系统体育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以适应现代体育科学发展的需要。
(三)严格考核奖惩。按照《关于教练员年度考核的实施意见》,结合对各局属单位实行的省运会成绩和人才输送的目标责任管理,细化分解各项目和教练员的目标任务,将指标量化贯穿于3个备战年度和省运会赛事,分阶段实施量化管理、量化考核。每季度由竞体处、人事处和监察室组成考核小组,按照国家后备人才基地评定标准,对教练员的教学训练计划、教案进行督导和抽查,结果记录在案,年终再结合竞赛成绩、出勤考评和学习培训等内容进行综合考核,实行奖优罚劣。
去年省运会后,市政府为22名教练员荣记二等功。我们也对发生运动员年龄造假的8名教练员做出了给予全系统通报批评,取消当年评先评优资格,并扣罚相应奖金的处罚决定。社会主义荣辱观并非与生俱来,我们必须要通过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着力强化全体成员的内心体认和道德自觉,使之在正确认知中增强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坚定性,逐步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化,即最终内化为道理自觉,从而造就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体育工作者队伍。
四、典型示范,以点带面,充分发挥龙头引领作用
体育运动学校是我市唯一一所国办中等体育专业学校。该校有着辉煌的过去,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全国其它体校一样面临选材难、招生难等问题。为此,我们更新观念,创新机制,按照“进得来、留得住、出得去”的工作思路,广为招生,认真训练,力求成才。逐步使运动学校恢复了生机,充分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
(一)广开门路,降低门槛,扩大生源。数量是质量的保证,开办学校没有学生,提高质量只是空中楼阁。为破解这一难题,我们决心先把大门敞开,再把门槛降低。为此,成立了专门班子,认真研究,制定措施,明确分工,使招生工作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在此基础上,教职员工放下架子,深入基层,由过去的坐等学生,变成求贤若渴,广觅人才。运动学校的招生简章飞向了山区,走进了农户,教练员的足迹遍布城乡。为了提高吸引力,学校为每位在校生免费购买意外人身保险,并根据学习和比赛成绩实行奖学金制,每学年分500元、00元、100元三个等次。功夫不负有心人,近年来,运动学校的招生人数逐年增长,已由的74人增加到的190人。
(二)以人为本,完善举措,留住人才。学生招进来以后,能不能专心学习,同样是一个严峻的课题。学校坚持“以体育技能为特色,以综合素质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市场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首先,强化思想文化教育。竞技训练不能与教育相分离,相反应寓教于乐,训教相长,文体兼修,从而达到打造人才、培养人才的目的。运动学校利用自身的优势,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文化教育,使学生热爱体育、献身体育,为理解和接受更高水平竞技训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充分体
现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其次,重视校园环境建设。依靠先进的训练场馆设施、公寓式的学生管理、干净卫生的学生食堂和安全舒适的校园网吧等良好的学习环境,把学生吸引住。第三,为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学校运动员享受三类灶待遇,仅此一项,每年增拨经费216万元,将经费专门用于运动员伙食,按运动员大赛成绩,全免或部分减免,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运动员的后顾之忧,调动了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三)着眼长远,多方协作,拓宽出口。学生能不能成才,能不能走向社会,直接关系着办学的成败。畅通出口是保证运动学校持续发展、实现良性循环的根本。为此,学校积极创造条件,多方举措,广开渠道,确定了以省专业队输送、高校深造和就业技能培训为出口的三个方向。第一,主动加强与省队的沟通和联系,及时掌握和了解各项目的技战术发展状况和后备人才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苗子运动员。第二,通过与武汉体院达成协议,对于考取武汉体院函授的在校学生,采取减免学费的优惠政策(每年学费学校承担800元,学生承担1000元),为学生进入高等学府深造创造了有利条件。第三,积极与五十四所计算机学校、石家庄铁路中专学校、京南高尔夫场等联合办学的方式,培养毕业生就业技能。这些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家长和学生对学校的认可度,拓宽了出口,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篇11
1、难以有效地遏制税收流失现象。缺乏严密的税源监控体系,征管基础管理、单项税种和行业税收管理未到位,税收执行“失之于软、失之于宽”。
2、难以有效地提高纳税服务水平。缺乏统一的纳税服务质量标准和规范的纳税服务工作流程,岗责不明晰,税收征管“便利于纳税人的原则”未充分体现。
3、难以有效地降低征纳双方成本。受制于经费等原因,信息化建设滞后,缺乏统一的专业化、信息化平台,大量的低效的重复劳动,造成征管效率不高。
4、难以杜绝执法随意性的产生。缺乏统一的征管监督制约机制,日管中手续不全、程序不到位的现象,时有发生。
5、难以解决干部队伍素质不适应新时期征管改革的发展需要。缺乏既熟练征管业务,又精通计算机、法律等其他知识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以上问题归结起来,是当时的税收征管仍停留在以手工操作为主的“粗放型”管理阶段,在“粗放型”模式下的小改小革,只能解决局部的短时间的问题,很难适应经济及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严重地阻碍地税事业的发展。深化征管改革,加强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迫在眉睫。2003年始,一场以信息化建设为重心,涉及全市地税系统方方面面的自身革命在我局全面启动。
二、征管改革中的主要做法
(一)以信息化建设为重心,全力推进上线,强化后续管理。
加快信息化建设,建立“一个网络、一个平台、四个系统”是提升地税征管水平的关键一步。在征管改革信息化建设进程中,我们经历了两个阶段:
1、圆满完成新征管软件上线试点。作为全省地税系统征管业务软件上线试点单位之一,我局从2004年2月18日开始全面启动征管业务软件上线工作,历时230天,全面完成了组织发动、基础准备、数据初始化、模拟试运行四个阶段的各项工作,共采集外部信息近1000万条,审核盖章300多万次,填制各种表格28万多份,采集、审核、录入纳税人信息41169户。2004年10月8日,我局开出了新征管软件正式运行后的第一张通用缴款书,税款顺利进入国库,标志着征管业务软件在我局试点运行成功。实现了征管信息由“分散型”向“大集中型”的转变,专业化、信息化、规范化、法治化的现代化征管平台初具规模。
2、上线成功之后,进入到巩固、完善、深化信息化建设阶段性成果,强化后续管理阶段。一是全面推广应用征管业务软件。市局信息中心、业务部门及公司技术人员相互合作,完成了系统各个模块的功能测试和压力测试,为系统的稳定运行、信息的完整准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截至2006年8月底,全市纳入征管软件管理的纳税户有54374户,其中企业25565户,个体户28809户,进行网络批扣纳税的个体户21221户。依托信息化网络平台,南昌市局2004年、2005年税收收入分别为314169万元、377106万元,2006年1-8月为297177万元。
二是出台系统建设规划,稳步实施配套项目。通过信息化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信息化管理。结合现有征管系统,制定了《个体工商户银税一体化管理办法》、《民主评议税负管理办法》、《发票双奖实施办法》、《多元化申报管理办法》等配套管理办法,出台了《南昌市地税局计算机保密与安全管理制度》等13项与信息化有关的管理制度,明确了岗责体系,统一规范了工作流程,顺利完成了从传统征收方式到新征管模式的过渡。
三是加强对网络监控和网络增值项目的建设和控管,保障网络安全。近两年,我局根据《江西省地税2003年-2007年信息化发展规划》的安排,完成了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评估方向包括:物理环境安全风险评估、网络安全风险评估、系统安全风险评估、应用安全风险评估、信息传输安全风险评估、病毒传播风险评估。通过部署防火墙、设置数字证书、加密等手段,结合我局网络安全域的划分,严格隔离内外网,将软件和网络环境调整到“风险最低”的状态。根据漏洞扫描工具对服务器及个人pc检测的分析报告,对漏洞机器进行升级、安装补丁。在广域网四级互联的基础上完成了网络安全设备的安装、调试和部署。通过统一安装趋势防病毒软件,提供了对ip地址、端口的监控,提供了对常见攻击告警机制,确保了各区(县)网络的正常运行和各项业务的正常开展。开通了总局、省局、市局和区(县)局四级联网的视频会议系统,提供了基于现有网络体系的远程会议、远程教育平台。通过部署监控设备,实现了对全市办税服务厅的远程监控,有效加强了对办税服务厅的监督和管理。
四是建立南昌地税网站,构建以政务信息网为骨干、覆盖全市的业务网络。2005年8月,南昌地税网站正式上线。网站定期对外最新的地税动态、政策法规、税讯等,方便纳税人查阅资料;组织业务骨干在线答疑,及时对纳税人的问题提供解答和建议;通过网站信箱,认真听取来自各个方面的工作意见和建议;通过网上稽查模块的投入使用,为纳税人提供了公开透明的稽查服务。地税网站的建立展示了地税的文化和形象、搭建了沟通税企的桥梁和纽带。截至2006年9月底。南昌地税网站已税收法制742条,优惠政策151条,办税指南37条,网站点击率达14842人次。同时,根据省局网络建设的规划,建立起以政务信息网为骨干、覆盖全市的计算机网络,多方面拓展信息化应用。在各县(区)局内部各自建立起局域网的基础上,实现了市局与省局、12个县(区)局、基层分局的广域网四级互连,方便了数据共享和数据传输,为征管业务平台的应用提供了媒介;实现了与党政信息网的互联,为今后的政务数据共享、统一规范信息化平台提供了渠道。
(二)以科学规范管理为依托,夯实征管基础,提升征管质量。
根据省局批复《南昌市地税系统新一轮征管改革方案》,针对南昌地税收入总量大,征管工作受关注面大,征管范围相对集中在城区,征管户数多,税源结构丰富等特点,我局在完善征管办法,改进征管手段,加强税源监控,创新税务稽查等多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工作的重心是,以科学规范管理为依托,夯实征管基础,提升征管质量。
1、完善单项税种管理。一是克服政策性减收因素,加强“两业”管理。主要做法是:通过加强与房管、土地、建设和规划等部门的协作配合,摸清税源底数,及时掌握南昌市房地产开发项目进度和完税情况,从而有效地进行信息化、精细化税源管理;出台《关于加强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的通知》、《南昌市土地增值税预征管理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企业税收征管的通知》等相关文件,对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的企业所得税和土地增值税实行预征管理,加强税源监控;建立两级巡管巡查工作机制,明确税收管理员的工作权限、巡查方式、巡查内容,加强对房地产企业全方位的跟踪管理;依托信息化网络,加大对房地产业税收的稽查、检查力度,通过税收征管平台的指标分析,以实地踩点、综合分析等方法认真开展专项检查;在对房地产业进行清算时,严格按照要求,以稽查部门为主,管理局为辅,全面展开清算工作,充分发挥合力,规范房地产业税收征管秩序。今年截至8月底,我市房地产业入库8.02亿元,同比增长37.8%,建筑安装业入库5.27亿元,同比增长13.6%。“两业”的税收占全市地方收入比例高达44.7%。
二是强化餐饮、娱乐业税收管理。制订印发《南昌市饮食、娱乐业税收征收管理暂行办法》,规范餐饮、娱乐业的征收方式、方法,明确征管各部门职责;加大违法违规餐饮业的打击力度,分期分批对违规餐饮业进行查处,今年8月,我局对第一批查处的使用假发票的十三户餐饮、娱乐业在南昌日报上进行曝光;成立督导领导小组,加强对餐饮、娱乐业税收征管的督导;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对餐饮、娱乐业税收征管问题抓细、抓实。今年截至8月底,我市餐饮业营业税共征收5262万元,按可比口径比去年同期增长18.2%。
2、强化重点税源监控。及时跟踪重点税源,扩大对重点税源的监控面,制定了重点税源监控的实施方案和工作方案;按月收集整理、汇总重点税源监控企业税收缴纳情况及有关财务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尤其是对全市地税收入增收或减收100万元以上的100户重点工程及重点企业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发现并解决收入执行情况中存在的问题;开展全市重点税源摸底监控及调研工作,对重点税源增减趋势进行分析预测,及时发现征管中的薄弱环节。
3、强化发票管理。大力推行有奖发票,加大对不规范使用发票的查处力度,严厉打击非法使用发票和假发票。专门成立了发票举报中心,受理对南昌市地税局所辖范围内所有发票违章行为的举报、查处和处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集中整治违法使用发票行动。共检查400户(其中查出有问题的户134户)。共查获各类违法发票(收据)9542份,填用金额达213万元。其中假发票1079份、倒买、倒卖假发票2104份、重复使用发票663份、收款收据4887份、转借发票730份、过期发票79份。有力打击了发票违法行为,维护了税法尊严。
4、推进稽查体制、稽查方式和稽查手段创新。完善稽查制度。制定了《稽查首查责任制》、《稽查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操作办法》、《“阳光稽查”实施方案》、《征管质量分析反馈办法》、《稽查人才库管理实施办法》、《四县一区稽查业务竞赛办法》等制度,推行查前辅导、企业自查、按纳税信誉等级分类检查等稽查服务方式。推行能级管理。试点“以能定级、以级定岗、以岗定奖”的动态能级管理制度。大力打击税收违法行为,对建筑安装、医药购销、交通运输等行业进行重点检查,共立案件,查补税款、滞纳金及罚款万元。
(三)以信息化应用为支撑,创新管理模式,促进税收增长。
近年来,我局将信息化建设成果广泛应用于税收征管领域,对二手房交易税收管理、车船使用税代征等进行项目技术规划,参与税收征管业务的信息规范流程设计、网络规划建设和有关软件开发,实现了税收征管与科技的完美组合,有效促进了税收收入的增长。
1、开展个人所得税管理信息化系统试点工作,促进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明细申报管理。近年1月,总局个人所得税管理系统在我局正式上线试点运行。通过信息化管理,对纳税人的纳税情况和扣缴义务人扣缴情况进行比对,加强控管,堵塞漏洞,促进了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明细申报管理,完善了代扣代缴工作。截至今年8月底,全市试点用户达到1063户,通过该系统申报的个人所得税累计达到1113.6余万元,全市共有15.4万多名纳税人纳入个人所得税管理系统管理。征收入库个人所得税4.28亿元,同比增长10.4%,其中工资薪金所得入库2.73亿元,在费用扣除标准提高的情况下,仍增长4.2%。
2、开发车船使用税代征系统,全面实施车船使用税源泉控管。车船使用牌照税涉及面广,对税务机关来说征管难度大。同时,随着车船数量的不断增加,车船使用牌照税又是日益增长的税种。我局将车船使用牌照税的征管作为突破口,创新征管理念,探索新的征管方法。积极寻求政府部门协调、支持、配合,要求公安交管部门在管理车辆年检手续时必须“先税后检”。并开发了南昌市车船使用税代征系统。本系统由车管信息系统、征税中间库、地税征收软件、车船税信息软件和车船税信息库组成。其中地税征收软件使用现有的江西地税综合征管系统,包括:在车管所“机动车登记系统”现有基础上加入完税控制功能,简称车辆完税控制系统;征税中间库;车船税信息软件;车船税信息库;历史数据导库。地税综合征管软件负责税票发放及缴销、税票打印、税票补录、汇总、入库。车船税信息软件接收车管所的车管数据,并将该数据存入车船使用税数据库,将完税后的车辆信息存入税征中间库。车管信息系统通过从税征中间库中读入完税信息后,确认该车已缴纳相关税收后才能进行后续处理。同时,建立税务系统内网及市局集中数据库、中间数据库,通过防火墙和安全网闸连接公安系统网络,实施业务控制。从9月份开始,我局在市区设立的4个车船使用税征收点已正式投入运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核发新购机动车辆牌证、办理车辆定期检验、转移、变更登记时,先查验完税情况,对没有缴纳车船使用和牌照税或没有办理免税审批手续的,通知其道车船使用和牌照税征收窗口缴纳税款或主管的各地方税务机关办理免税手续后,再办理有关车辆业务手续。车船使用税代征系统的开发使用,极大地促进我市车船使用税收入的增长。
3、有序推进二手房税收征管。在南昌市房产交易大厅设立征收窗口,建立由契税为总把手,地税局办理征免营业税手续并开具发票,房管局见发票发放房产证的先税后证的管理模式。
4、进一步加强地税机关代收费管理工作。随着地税机关代收费项目逐渐增加,工作量不断加大,为进一步规范地税机关代有关部门收取各项基金、费的管理工作,我局加强与市残联等各有关单位的协调、配合,明确职责范围和权力义务,统一全市地税机关代收费工作流程。目前,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等代收费工作进展非常顺利。2005年共代征入库残保金1500万元,占全省总收入的50%。2006年至8月底,全市已代征入库残保金2197万元,代征工会经费500多万元。
(四)以“三个服务”理念为基石,优化服务体系,推动全民创业。
1、完善“一窗式”服务体系建设。实行以纳税人为中心的“一窗式”服务。具体做法是:一是前移涉税申请受理。将税务登记、征收方式认定、纳税申报、税款征收、发票领购、延期申报审批、减免税申请等所有涉税事项,前移至办税服务厅,变“多头申请”为“一窗受理”,统一实行“前台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统一出件”的“一窗式”流程,纳税人可选择上门申报、电话申报、网上申报和划卡纳税等多元化申报纳税方式。二是整合窗口服务功能。对办税环节实行电脑全程监控,在每个办税服务厅设立“一窗多能”的涉税服务窗口若干个,综合服务窗口和发票发放窗口各一个。对纳税申报、税款征收、发票领购等事项,即时受理,当场办结;对纳税咨询、纳税辅导,实行首问责任制、首问终结制;对税务登记、减免申请等申请审批事项,即时受理,限时办结。三是提供预约服务。对发票领购量大的,可电话预约,窗口事先按纳税人要求的发票种类、金额准备好发票,并将发票号码锁定,纳税人购领时可立即领票。彻底解决了用票大户等候时间长的问题,大大缓解了征收高峰期的窗口压力。
2、全面推行多样化、人性化、透明化的办税服务。完善了“延时服务”、“限时办结”、“首问负责”、“查前告知”、“稽查准入”等各项便民制度,办税服务厅全部实行双休日正常到岗,为纳税人办理涉税业务。逐步实现了“办税服务零距离,办税程序零障碍,办税质量零差错,办税对象零投诉,规定之外零收费”。
3、不折不扣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全力支持全民创业。全面树立税收经济观,严格执行好税收优惠政策,全力为开放型经济服务。一是认真落实省局有关精神,制定并实施南昌市地税局《支持和服务“科学发展、和谐创业、快速崛起”50条新举措》。二是确保国家各项税收政策贯彻落实到位。三是在办税服务厅开通下岗再就业绿色通道,精简办税程序,增强创业积极性;进行政策咨询和辅导,发放涉税资料,提供涉税帮助,增强创业软环境吸引力。截至8月底,在执行下岗再就业减免政策上,享受下岗税收优惠政策的个体户为6948户,吸纳下岗失业人员1492人,减免税款460.56万元;享受下岗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82户,吸纳下岗失业人员654人,减免税款819.20万元;因提高起征点而享受政策的下岗个体户443户,免征税款达269.44万元。
三、征管改革成效
——“三个转变”:实现了税收理念由“执法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型”的转变;实现了征管信息由“分散型”向“大集中型”的转变;实现了服务方式由文明用语、热情周到等浅层次服务向多元化服务、简化办税程序、提高办税效率,降低办税成本等深层次的转变。
——“四个变革”:实现了组织体系的变革。管理机构纵向重新分布、服务机构呈现扁平化;实现了管理方式的变革。税收管理能力提高、内部管理水平提高;实现了工作方式的变革。地税工作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专业化;服务方式的变革。实现了“一窗式”、“一站式”对外服务。
——“六个提高”:实现了依法治税效能和执法效能的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意识的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的提高;税收效益的大幅度提高。2005年全市地方税收入库37.7亿元,增长20%,完成年度税收计划的105%,占全省地税收入总量的28.4%,占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比重的64.7%。今年1至8月,全市地方税收收入累计完成29.72亿元,同比增收4.23亿元,增长16.6%。完成省地税局下达税收计划的69.6%,完成市政府下达税收计划的65.9%,完成市政府下达全年奋斗目标的64.3%。
四、征管改革实践中的体会
实践证明:新一轮征管改革是地税部门提升依法治税水平,保持地税收入稳定增长的有效载体,应该坚定不移地巩固、完善、创新、提高。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是抓好征管改革的前提。通过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到,新一轮征管改革,是建立有效的税源监控体系,减少收入流失,实现地税收入稳定增长的紧迫要求;是建立优质的纳税服务体系,降低纳税成本,营造良好区域税收环境的必要途径;是建立严密的执法监督体系,规范税收执法,充分发挥地税职能作用的重大举措。
2、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省局的正确领导,是抓好征管改革的关键。实践证明,省局提炼出的“六个坚持”工作理念,是对新时期地税工作的准确定位,只有在征管改革中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六个坚持”,才能争取各级党政、社会各界和纳税人的广泛支持,才能获得应有的社会地位。
3、凝聚干部奋发有为的精神,是抓好征管改革的基石。征管改革千头万绪,尤其是信息化建设,情况复杂,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必须发挥广大地税干部的聪明才智,凝聚干事业的激情,形成干事业的合力。
篇12
二、维护员工切身利益,履行员工合法权利
为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公司工会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按《劳动法》规范用工。去年2月,我们工会代表全体员工与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还为员工购买了养老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在员工生病和员工家中有红白喜事时,工会都积极组织慰问,并积极帮助员工解决工资上调问题。由于物价上涨,员工期待调增工资,工会及时出面与老板协商,很快达成一致意见,员工工资在去年增长10%的基础上今年又增长了11%,从而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得到了更大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工会组织的关爱,密切了公司和员工之间的关系。
三、丰富员工文化生活,改善员工生产环境
为了让工会真正成为员工之家,营造“员工爱企业,企业爱员工“的良好氛围,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工会组织了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活动。去年5月长假期间,我们组织员工到风景秀丽的桂林旅游,让员工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为了丰富员工的业余文娱生活,工会建起了员工活动室,添置了电视机、影碟机等娱乐设施;10月份组织了拔河、下橡棋比赛;年底举办迎新春晚会,老板和员工同台演唱,既融洽了员工与老板之间的关系,又丰富了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为了改善生产环境,工会为员工添置了防暑降温设备,7-9月高温期间组织科室人员送姜茶、冰棒到车间,并为员工买来防暑药品,真正做到了关心体贴员工,增强了公司的凝聚力。
篇13
一、深入学习 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
一年来,***工会认真学习贯彻“***”精神和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变观念、建机制、办实事、促发展方面狠下功夫。首先组织工会小组长和工会成员坚持每周一晚的政治学习,并从职工的思想教育入手,狠抓职工的思想道德教育,始终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对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进行了讨论,剖析问题,完善措施,改进工作作风,达到了全面提高中层干部管理水平和管理服务水平的目的。其次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把维护职工权益放在首位,确保职工队伍稳定,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切实履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地保护调动发展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加强工会自身建设 提高工会工作的整体水平
***在年初及时召开工会小组长会议,紧紧围绕公司工会的工作要点,积极研究讨论新一年工会工作的思路,在会上对***年工会工作进行了安排,并完善了建设“职工之家”计划,进一步加强工会小组建设,带头学习政治理论,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的思想,自觉的接受职工的监督,开展宣传贯彻《工会法》和《新劳动合同法》的活动,通过活动使职工了解和掌握了《工会法》和《新劳动合同法》的主要内容,学会了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以公司规范化管理为契机,抢抓机遇,实现工会重点工作的突破和自身改革与建设的加强,不断加强对职工进行正确的价值观的培养和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教育,增强职工的荣辱意识,风险意识和忧患意识。有针对性的开展职工的心态调查工作。
三、突出工会工作 维护职工的切身利益
(1)突出安全效益第一要务 全力保障安全生产
项目工会建立、健全了工会劳动保护及其监督检查机制,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发挥工会组织在劳动保护工作中的监督作用,积极、及时为职工发放必要劳动保护用品和器具,有效的保护了职工的安全,并联合项目安监部积极开展安全知识培训和员工的安全教育,组织员工积极参与全国安全月活动,每月组织安全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全年共举办安全知识培训班 16 期,使新到员工在岗前都得到了安全教育和培训,营造起人人管安全,事事重安全的良好氛围;制定与完善了劳动竞赛的运行机制和运作方式,形成了集中管理、多层组织、全方位、多形式的劳动竞赛活动,并成功有效的组织为期9个月的劳动竞赛,为确保07机组双投做出了贡献。
(2)突出维护职责,保障工人群众合法权益
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项目工会来说,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就是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以确保各项工程顺利推进为主题,干好在建工程、改善职工生活、提高职工收入为目标,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思想,把解决好职工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作为大事来抓,坚持深入到生产一线职工中,倾听职工呼声,了解职工生活,配合行政解决实际问题,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思想上关心职工的成长,在工作上关心职工的进步,更在生活上体贴职工、关心他们的疾苦。从细微处放手,及时了解职工的身体状况,有病主动看望;有家庭生活困难或遇有突发事件的职工,及时给予适当经济救助;关心青年职工的恋爱婚姻,积极引导他们正确处理家庭问题;积极关心一线职工包括外协队伍职工,经常在重大节日及时看望,献上组织的一点关爱。通过日常的、点滴的、细微的工作,以情感人,以诚相待,让职工真正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和集体的关爱。
积极推行企务公开,坚持每月召开一次民在主管理委员会,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生产、生活、人员安排、奖金分配等问题上,积极征求意见,反馈职工呼声,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集体研究,做到公平透明,做到多劳多得,保证了职工队伍的稳定。
运城地区夏季气候炎热,***及时组织绿豆、白糖等大批防暑用品,安排人员、车辆现场送水,并合理调整工作时间,从安全生产到后勤保障给职工办了大量的实事和好事,稳定了一线职工工作情绪,推动了各项目工程的顺利开展。
(3)突出服务职责,不断加强职工之家建设。
***把解决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把维护职工的利益作为工作的一个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深入一线,虚心听取职工的建议和意见,及时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坚持职工利益无小事的思想,生活区、食堂、澡堂、“职工之家”都尽最大可能的满足职工的需求,每个房间都安装了闭路电视、空调,“职工之家”配备了乒乓球、羽毛球、扑克、象棋、跳棋等文化娱乐器材,极大的丰富了职工业余文化生活,为职工创造了舒适的学习工作环境。增强了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信赖感和信任感,从而激发起了职工忠诚企业、敬业爱岗、共建和谐的感情。
在维护女工权益方面,努力为女职工办实事,“三八节”期间,组织女工就企业发展、权益保护等所关心的问题进行座谈,并发放了“三八“纪念奖品。